林 剪 雲
恆 春 女 兒
6 恆春女兒紅 縣長序 7
縣長序
屏東處於「國境之南」,平原迤邐不絕,東隔中央山脈與臺東為鄰,西臨臺 灣海峽,南接巴士海峽,北以高屏溪與高雄為界。每天,朝陽從雄偉的大武山升 起,照耀肥沃的土地。境內水資源充沛,農牧業、漁業與養殖業都非常發達。壯 麗的山水景緻構築出屏東人無可取代的特質,地靈而人傑,人傑而地靈,屏東確 實是南臺灣的桃源寶地,在歷來作家的耕耘下,屏東文學也風華燦爛,獨具神采。
屏東縣政府十分關注在地作家與作品,積極推廣各類型的文學書寫,一一照 應到屏東特質的呈現,從文化、文學、宗教、飲食、旅遊等,都出版了不少書冊。 我們誠摯邀請相關研究者加入對話的行列,透過多元的書寫,成就屏東的人文地 景。「屏東縣作家作品集」的出版,是縣政府向來極力推廣與贊助的,一方面提 升在地的文化實力,發掘來自各階層的優秀作品,建立書香社會;另方面深化屏
東文學的內涵,讓地區的特質被「看見」,藉著眾多作者的凝視與再現,建立庶 民生活的珍貴記憶。
這些以屏東書寫為主的書籍,有精采的風土人情,有深刻的文學思考。作家 們以其作品見證屏東歷史的演化更替,這些書寫也受到政府的重視及發揚,成為 永恆的文化資產。在愈講求國際化的當代,地方研究也應該更被重視。我們非常 高興能將屏東在地作家的作品編印成書,廣為流傳,讓這些優美的作品和更多的 民眾分享。本人謹代表主辦單位,謝謝評審委員的辛勞、承辦單位的努力和參選 者的付出。文學需要大眾持續的愛護與灌溉,有心人的耕耘才能使文學根苗更加 茁壯,期待屏東的文化事業恢宏壯闊,生機蓬勃。
屏東縣長
8 恆春女兒紅 處長序 9
處長序
屏東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自清領、日治以來,即有文人雅士留下許多詩文 作品。一九二 年 ○代,屏東火車站前開設書店,販售當時流行的書報,這裡可以買 到北京、香港、上海出版的新文學書籍。參加文化協會的楊華一邊教漢文私塾,一 邊寫作新詩,二十七歲時完成著名的《黑潮集》,是台灣文學史上重要的著作,他 正是屏東第一位現代詩人。 屏東向來文化氣息十分濃厚,文化處對屏東文學的推廣也不遺餘力,持續出版 書籍,舉辦文學獎、研討會、座談會、演講等,拓展屏東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屏 東縣作家作品集寫作計畫」的徵文不限文類,凡是記錄屏東、涉及屏東縣之地理風 景及人物故事等作品皆可。此次勝出的是長篇小說《恆春女兒紅》,本書作者林剪 雲出生於屏東縣萬丹鄉,作品曾獲國內多種文學獎項。《恆春女兒紅》縱跨戰後到 九 年 ○代的屏東農村生活,呈現恆春地區的人們為生活拚鬥的意志。恆春,意謂永
恆的春天,但氣候不如其名,春夏時西南氣流造成不停歇的梅雨,冬天則是持續吹 嘯的落山風,當地人民養成堅韌的個性,強悍、勇敢、不認命,他們驃悍中帶著灑 脫,要與天爭,對抗的不僅是惡劣的環境,還有缺乏的資源。因此,恆春民謠中總 帶點悲苦悠遠的曲調,不同一般音樂,目的不是讓人歡喜愉悅,而是一種理解。藉 由《恆春女兒紅》的故事,可以看到大時代恆春人生活的縮影,書中流暢的文字就 如同民謠慢慢感染閱讀者,彷彿聽到恆春兒女生活中的挫折悲泣,以及回首後繼續 對於明日的奮力一搏。恆春這片土地的滋養,讓一個女孩一路從最南端的臺灣到了 最北端的俄國,不斷以恆春人特有的堅定精神克服難關,圓出不同的夢。 從世界到故鄉,從現在到亙古,文學永遠都是迷人的存在,值得人們奮力去追 求,在地文學更是如此。一部精采壯闊的小說經由一 四 ○年「屏東縣作家作品集徵 件計畫」而產生,讓我們為這位恆春的女兒喝采,這本書將以美麗的姿態提醒著我 們,不論是落山風的持續吹拂,或是颱風突如其來的造訪,恆春在地仍是台灣南端 充滿活力的新天地。
文化處長
10 恆春女兒紅 出走,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11
自序
出走,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許久、許久以前,當時容顏還稚嫩心境卻滄桑,自以為是浮萍可以作無根遊, 就像個鬧脾氣離家出走的孩子,我遠走他鄉異國,彳亍於中南美洲、躑躅在北美 新大陸。 駐留在貝里斯第一大城貝里斯市時,方驚覺台灣的舒適與便利,就算午夜突 然渴望滿足自己的胃,我可以毫無顧忌地走出家門,或許樓下就有店家轉角就有 超商隔街就有夜市;貝里斯市過橋的所謂市中心,不如台灣任何鄉鎮街道熱鬧, 晚間六時所有店鋪一律打烊,人車走避一空,黑漆漆的市中心是遊民聚集、歇息 的處所。 當地的所謂「華人圈」分為台灣派、香港派、大陸派,我更進一步驚覺,即 使同樣講華語溝通,遣詞用句彼此差異何其大,更遑論生活飲食、思想觀念,自 己身上台灣氣味十足,這個一向自詡可以浪跡天涯的無知女子。
輾轉來到佛羅里達的邁阿密,落腳的社區以古巴人為主,一樣是移民,強烈 驚覺他們是這個社區的主人,我才是道道地地的外國人,周遭隨處可聞的西班牙 語,半句不懂。 不知何時,思鄉變成疾病,一點一點沁入骨髓腐蝕心靈,直至夢中盡是肉粽、 碗粿、貢丸湯時,幻想要做個飄丿的「佚佗人」夢碎。當時一家三口擁有美國六 年簽證,我又懷孕在身,多少人羨慕我們不久之後輕易可得美國公民身分,我卻 毫無志氣地只想返回台灣,就像想回到母親身旁撒嬌撒癡的小女孩。 然後,我回來了,高高興興承認自己就是台灣人,根植在台灣這塊土地汲取 養分。這麼多年來,我心甘情願當個平凡的南方女子。 「出走,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心靈找到了歸宿,安安靜靜生活在屏東小 城,我開始重新審視、認識這塊土地,特別鍾愛恆春半島。除了是當地媳婦外, 也是因於外子,一個外表陽剛粗礪的男子卻溫柔寬厚,才可以包容我這樣一個任 性古怪的妻子,藉著他的牽引我進入了恆春半島的奇幻世界,總算開了心眼,人 世之美不在天涯海角就在自己腳下,越深入就越眷戀,不論自然或人文。 所以到底,我想在這部小說表達什麼,恆春的自然景觀?古蹟歷史?庶民生
12 恆春女兒紅
活?勵志故事?在虛實真假的情節中,就請讀者們各自採擷了,「若有知音相見 採,不辭唱遍陽關」,這個時代雖然純文學存活不易,我會繼續以心血澆灌,即 使只有一抹綠意。 最後,要感謝名作家也是屏東縣文化處大家長吳錦發處長,創作者才懂創作
阿 ,審查各階段 ‧
者,上任以來屏東的文創界開始有了新意,文學地景也有了生氣。書寫期間,謝 謝處長的指正、肯定以及期許。 也謝謝另外兩位評審余昭文教授和原民作家利格拉樂 所提供的寶貴意見,本書若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懇請包涵。 也一併謝謝協助本書順利誕生到出版的關評、秀珊以及所有參與人員,看似 簡單的出版作業,其實包含了多少人的心力,剪雲深深感激。
林剪雲
目
自 序
楔 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終 章
縣長序
錄
處長序
月琴
清唱
起音
央望大漢知打拚,日後得到好名聲。
出世落土哭三聲,父母認真來號名,
〈四季春〉
噯喲小粒的用指頭搬開,血流又共血滴。
一腳開墾來踦起噯喲喂,
石頭嚇大粒樹啊嚇大枝噯喲喂,
思啊相枝,自到台灣呀伊嘟來住起,
〈思想枝〉
千針萬線做囝衫,千斤萬擔無人替阮擔。
人來傳咱咱傳人,不孝父母先毋通,
父母恩情高上天,咱若無來友孝像禽牲,
〈牛母伴〉
一盞燈光在迴轉,指示船隻兮安全。
恆春八景是鵝鑾,一座燈塔上界懸,
〈四季春〉
出走,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6
尾聲
17 23 73 215
8 10
楔子
起音
〈 四 季 春 〉
恆 春 八 景 是 鵝 鑾,
一 座 燈 塔 上 界 懸,
一 盞 燈 光 在 迴 轉,
指 示 船 隻 兮 安 全。
18 恆春女兒紅 起音 19
莉莉在三樓陽台把衣服一件件晾到曬衣架上。 早上八點不到,陽光已經明晃晃,逼得幾絲雲翳索性遁逃,天空透藍得也洗滌過了似的, 晨風帶來海洋的滋味,是一個涼爽悠閒的早晨。 她幸福地嘆了一口氣,不曾離開恆春之前,老是抱怨特別大的日頭,特別冷的落山風,讓 恆春夏天酷熱冬天酷寒,直到隨著成長的腳步越走越遠,返家時被開心的爸媽戲稱為「台北人 回來啦!」她不以為然的很,台北盆地夏天悶熱冬天溼冷,遠不及恆春熱帶海洋型氣候來得舒 適明朗,身為陽光小鎮的女兒,自己永遠也適應不了台北。 從陽台就可以看到東城門,在日光下訴說斑駁的滄桑,還這麼早,就有遊客在城樓上走動, 恆春半島的觀光人數一年興盛過一年,城垛凝結了歲月,人們則在時間中流動,不禁又嘆了一 口氣,心情有些往下盪,以為自己連台北也適應不了,現在卻也要隨著時間之河流向莫斯科, 據說,莫斯科夏天可以高達攝氏四十度,冬天又可以低到零下四十度,比起來,台北的氣候又 不算什麼了。 凝望古城門,尚未離開台灣,她已經開始思鄉,突然想起國三那年用淚水堆砌的暑假,爸 爸趁著夜色悄悄載著一直不肯踏出家門的自己,小發財直接來到「龍坑」,父女倆面對太平洋 靜靜坐著,天空星月交輝,崖下濤聲迴旋,並非她心中的淒風苦雨,而鵝鑾鼻燈塔的強力光束
迴轉著照亮了海平面各個黑暗的角落。 很喜歡用國語跟她講道理的爸爸,突然以台語對她說:「莉莉,妳心內若有認定恆春就是 我們的根,就算妳像船隻出海拚前途,終尾也有一葩燈火指引妳平安回航,絕對𣍐海上漂浪。」 從未對他和媽媽說過,家,就是她的燈塔,即使隨著成長的腳步漸走漸遠…… 「莉啊!莉啊!妳衫褲披好了未?」媽媽在樓下呼喚道。 「我好了。」 趕緊提起空了的桶子下樓,免得媽媽又拖著疼痛的膝蓋上來。 下了樓,只見媽媽頭覆包巾還戴了斗笠,兩隻手也穿了袖套,恆春婦女出門防曬的標準配 備,詫異道:「媽妳要去佗位?」 「昨日跟內公內嬤說過了,今日也應該跟外公外嬤說一聲,」她拎起桌上的花色布包:「我 準備了牲禮,爸爸在上班無法度載我們轉去港口,我騎腳踏車載妳轉去拜拜,請阿公阿嬤保庇 妳去到俄羅斯可以平安順事。」 「好喔……」歡欣應答,猛然煞住:「妳骹頭趺不是在疼?」 「我昨晚有吃愛睏藥仔,一醒到天光,人快活多了,骹頭趺也𣍐疼了。」 聽得她戚戚然,也不知道從底時媽媽開始藉藥物助眠,這應該跟她早年的生活有關係吧?就
20 恆春女兒紅 起音 21
像她自己說的:「每日天未光、狗未吠,透早三、四點仔就要起來做工作,哪有法度真正睏落眠?」
長年累積,就養成了難以入睡的「歹睏癖」吧? 她體貼道:「我們叫計程車啦!到港口有一段路呢!」 「妳無愛媽媽載妳了喔?」 「我愛啊!不過那是細漢的時陣,現今我這麼大漢了,妳哪還有氣力載我?」 「妳一隻這麼細隻,」媽媽滿是憐惜:「吃也吃𣍐肥,我怎會沒氣力載妳?」 「噗嗤」一聲笑出來,看著足足高了自己一個頭、外表魁魁壯壯的媽媽,欣然接過她手中 的牲禮。 母女倆共乘一台鐵馬經過東城門,左轉一路騎往滿州阿舅的家。小時候她最喜歡這一路的 時光,靜靜坐在鐵馬後座,難得的逍遙;看著前座媽媽高大的身影,就覺得好安心;當然,最 終的想望是回到港口後阿公、阿嬤、舅舅們對她的疼寵,把家裡的好食物盡情搬出來給她享受。 不久途經「出火」,路旁停滿各式各樣的車輛,參觀的人潮波波相連,波聲喧囂。 聽得媽媽一聲感嘆:「齁!時勢真的不同款了,連鬼仔火都這麼多人來遊覽,那墓仔埔的 鬼仔在吼吵死人了。」 可不是嗎?「出火」和墳場只隔了條馬路相對,小時候的眼睛墳場是一望無際,加上這一
帶特別貧瘠,可供種作的土地偏少,除了銀合歡這類雜樹林蓊蓊茂生,連白天都難得見到農人 身影。 彼時經過這陰森荒涼的地方,自己都趕緊閉上眼睛,媽媽卻開始講起「出火」的鬼故事, 細節描述得讓人彷彿身歷其境,她更加害怕,又好想聽,索性把頭整個埋進媽媽厚實的肩背得 到最大的安全感。 不過小時候回港口路上,媽媽講最多的是她自己還有整個家族的點點滴滴。她記性好,擅 長敘述,講起往事更是精彩生動。 這時,媽媽指著一路逶迤的車陣,又絮絮說起:「現代人實在有夠好命,妳看路邊停的什 麼車都有,阮那個時代若有一台腳踏車就很滿足了,十四、五歲仔我在交虱目魚栽的時陣,一 支扁擔一雙腳,兩大桶的魚栽就送到台南去了……」 從小聽到大,以前只當作夐遠的「講古」,媽媽嘴中的歷史;就像「俄羅斯」不過是地理 上的國度一樣。如今,即將真實踏上陌生的異域而且一去若干年,回國的日子現下也完全無法 預想,一向膽小戀家,不免忐忑,媽媽艱苦的往事,奇異地這些天來在心版越來越清楚,歷歷 如隨著鐵馬緩緩掠過眼前的景色,一幕幕電影鏡頭般淡入……。
第一章
清唱
〈 牛 母 伴 〉
父 母 恩 情 高 上 天,
咱 若 無 來 友 孝 像 禽 牲,
人 來 傳 咱 咱 傳 人,
不 孝 父 母 先 毋 通,
千 針 萬 線 做 囝 衫,
千 斤 萬 擔 無 人 替 阮 擔。
24 恆春女兒紅 清唱 25
「阿子啊!阿子啊!呼~趕緊轉來燒水喔,你們阿娘快要生了……」 多 桑 微 帶 促 迫 的 叫 喚 聲 自 屋 內 放 送 出 來, 在 屋 後 坡 地 餵 雞 的 瑞 穗 不 知 怎 的 也 跟 著 慌 急 起 來,連忙端起擱在地上的米糠桶,順手拾起一梗木麻黃針葉,一邊拉著尾音大聲應答:「呼~ 多桑我來了我來了!……」 昭和十九年,也就是西元一九四四年,瑞穗出生在屏東「高落水」,後來改名為「佳樂水」 這個偏僻的小村莊港口,位於山海交接處,風景絕美,交通十分不便。 那年也剛好是日本統治台灣的第五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尾期,美國戰機正在轟炸台灣各 地,即使台灣尾的恆春半島也不能倖免於難。 雖然出生在戰亂期間,還好自己就是一個嬰兒,所以大人如何躲防空壕、物資如何缺乏、 隔年日本如何因為兩顆原子炸彈無條件投降,後來國民政府如何接收台灣,她徹徹底底沒有記 憶。 只在稍大時委屈問過多桑:「為什麼我叫阿子這麼歹聽?」 多桑笑笑回說:「『穗』日語就是蜜子,哪會歹聽?」 才曉得,就算沒有記憶,連自己身上也留有日本的影子。 初始的記憶就是:產婆每隔一段時日就出現,家中不斷在增加吃飯的人口。
房裡傳出阿娘的哀叫聲,熱水要來得及燒給產婆用,她直往已經火勢熊熊的灶口猛添柴枝, 塞到灶口都沒空隙了,停不下來的劇烈心跳、停不下來的手,她就捼弄撿回來的細長木麻黃針 葉,把如短針的葉子一節節拔開,嘴裡兀自嚷猜:「查埔ㄟ?查某ㄟ?查埔ㄟ?查某ㄟ?……」 直到國小畢業,家中一共六男四女十個孩子,上頭最大的大姊,兩個哥哥,再來就是她了。 大漢ㄟ帶細漢ㄟ成了家中的傳統,加上大姊、大哥身材矮小,家中粗重的工作就落在個子 比較高大的二哥和自己身上,尤其她手長腳長骨架子大,常常背上揹一個手上牽一個還能俐落 地做各種農事或家務。 除了不斷有新的小弟小妹,另一個記憶就是:撿蝸牛。 戰後的台灣貧窮是普遍的現象,家中因為有田有地還算可以生活,但是十個孩子十張嘴, 為了維持一家人的溫飽,除了還在學走路的,全部都要投入勞動行列,多桑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會吃飯就會做工。」 兄弟姊妹接力賽般一個接一個進了小學,每學期的註冊費就讓多桑的鬢邊白了、阿娘的額 紋深了,不過堅持讓他們上學受教育是家中另一個傳統,多桑說:「父母要先盡心,以後才看 你們自己的造化。」 阿娘在屋側靠近後山的空地圍了豬圈養豬,豬圈是撿拾山上形狀不一的石頭堆疊而成再糊
26 恆春女兒紅 清唱 27
水泥固定,上頭蓋著往兩側下斜的茅草,裡頭還隔間,左側最小一間供母豬生產用;右側比較 大的就給剛出生的豬仔囝住,母豬就在這裡餵奶;中間最大,住著期待牠們「一暝大一寸」的 豬胚。 每學期賣豬張羅註冊費,開學前一定要有養得肥肥壯壯的豬胚可以賣,這變成了全家人非 達成不可的任務。 每日大豬小豬加起來討食的呶呶聲,穿透黎明前的空山直達屋內擾人清夢,她從來就不知 道,阿娘底時就起床剁豬菜煮豬食,多桑兩桶一趟拎去餵食。 有時奉命前來餵米糠做牠們的點心,她會對著大豬小豬歪嘴巴,哼!住得這麼豪華,庄仔 內多得是住茅草房子的人家,每日吃飽飽只管睡覺,大人小孩都來做奴才侍候你們,若不是看 在你們可以賣錢註冊的份上……。 心 裡 儘 管 嘀 咕, 她 還 是 盡 量 把 米 糠 餵 給 住 大 房 間 的 豬 胚 吃, 嘴 裡 還 學 阿 娘 好 言 好 語 慫 恿 道:「吃啦!趕緊吃!多吃一些才會得人疼。」 這樣還擔心豬胚光吃豬菜、米糠長得不夠快不夠肥,露水特別重的清晨,或者下過雨的夜 晚,蝸牛會從隱密的藏身處爬出來,就是他們幾個比較大的孩子拎著水桶或挑著籮筐出動撿蝸 牛的時候。
他們要到後山去,撿遍一溝一溝的山谷,翻尋躲在落葉、枯枝、草叢、石頭下的蝸牛,路 面濕滑,蚊蚋突襲,還得小心被蛇咬,最可怕的是大姊,雨後的夜晚一路走一路嘀咕:「哎喲! 天這麼黑,不知有鬼否?」不斷回頭:「阿子,聽說魔神仔會抓囝仔吃草仔枝還塞石頭……」 害她全身跟著起雞母皮,手裡的番仔油燈左右亂掃一通。 大姊驚惶撲打她的手:「妳這樣黑白照,萬一若照到沒五官七孔像白糊紙的鬼面……」 還沒真的撞見鬼,就先被大姊嚇掉了魂。 從跟大姊合力拎一桶蝸牛都還覺得吃力的年紀,一直到國小五、六年級,她已經可以一個 人扁擔上挑起兩簍幾十斤重的蝸牛。 挑著沉重的蝸牛卻不容蝸行,她一路趕下山,好讓阿娘把大家撿回來的蝸牛放進大鼎水煮。 煮熟後,只見一雙雙的手忙著把殼裡的肉一一勾出來,這時候她很慶幸自己有眾多的兄弟姊妹, 做起工作來真俐落。 蝸牛肉和著湯汁加進豬食內,就成了豬隻的山珍海味,也是牠們最好的營養品,豬圈內大 豬推擠小豬鑽空隙搶食的場面,阿娘嚴肅的臉龐也會浮現一絲笑意。 她最喜歡假日撿蝸牛了,兄弟姊妹們分工合作,先用石頭把蝸牛殼敲破,再挑肉出來去腸 去肚,接著以灶灰揉洗黏液,然後用石榴的葉子加鹽巴一遍又一遍的沖洗,直到蝸牛肉不再黏
28 恆春女兒紅 清唱 29
黏稠稠的,那就成了美味的食材啦!不論炒薑絲、炒麻油,在那個逢年過節才有肉可吃的年代, 一盤「露螺肉」就是餐桌上的佳餚珍饈,她和兄弟姊妹們也成了豬圈搶食的大豬小豬。 養豬最怕傍晚時分多桑瞪著滿天紅彤彤的橘雲看,臉色越來越凝重。 阿娘也從屋裡走出來看天空,著急的語氣:「這種天氣是不是……」 多桑只簡單回說:「明仔早才看嘜ㄟ。」 隔天一早風斜雨細,阿娘說半夜就起風了。 多桑一言不發走向外頭的道路,阿娘跟出來就佇候在門口埕,直到多桑又倒回來,說了一 句:「海墘的湧真大。」 阿娘還來不及多問,多桑就去牽簷下的鐵馬了,丟下一句:「我來去恆春看嘜ㄟ。」 騎上鐵馬又匆匆出去了。 他們這些比較大的小孩都知道多桑要趕去恆春做什麼,公路局總站旁的氣象局測候所是一 棟黑瓦日式建築,外頭圍著一腳就可以跨過去的白色尖頭木籬笆,平常不太顯眼,可是若天氣 怪怪的,這棟房子就變成全恆春注目的焦點,然後,一見黑色竹籠高高掛起,一個表示輕度颱 風兩個中度颱風三個強烈颱風來啦!整個恆春半島隨之就像被驚擾的螞蟻窩。 多桑只要看見測候所掛起黑竹籠,一路踩風火輪那般趕回港口,才到村莊路口,就對著路
口那幾戶人家的屋內一一呼叫:「呼~阿財哥,風颱來了!風颱來了!」、「呼~馬鹿桑,風 颱來了!風颱來了!」、「雄仔!雄仔,呼~趕緊啊,風颱來了!」…… 這幾戶的男丁聞聲衝出來了,十萬火急呼應多桑的颱風警報趕去通報附近的人家,附近的 人家又趕去通報較遠的人家……不多久,颱風警報就傳遍了整個村莊,所有的人驚蟄那般動了 起來,男人趕赴海邊把竹排拖到安全的地方庇護;女人小孩忙著收拾門口或埕前曝曬的衣衫、 魚干、筍絲、菜埔,把雞鴨趕入籠內拴好,幼雛則收入屋內抵擋風雨。 他們家除了這些工作,多桑還率領大哥、二哥到豬圈去,他們得想辦法不讓颱風吹垮或掀 翻茅草屋頂。 大哥要爬上屋頂,多桑一句:「你不知勢面啦!」 二哥要爬上去,他又說:「你囝仔人閃啦!」 就自己爬上屋頂了。 她跟過來,看著多桑踩在屋頂上行走心裡就是不安穩,茅草底下不過幾支木條撐著,摔下 來怎麼辦?但多桑就是這樣,平常很少出聲,開口也不過簡單幾句,卻連阿娘都得尊重他的話。 只見多桑先用竹竿墊著,然後鐵線直接跨過屋頂,大哥、二哥在兩旁幫忙把鐵線拉下來, 接連拉下數條,再去搬大石頭過來綁在鐵線上,增加茅草屋頂的重量。
30 恆春女兒紅 清唱 31
大哥怎搬得動偌大的石頭,她趕過去想幫忙,多桑在屋頂上說話了:「阿子,這是查埔人 的工作。」 她愣了一下,縮回手,還是大著膽子頂了一句:「大兄自己一個人哪有法度?」 多桑竟然沒再出聲阻擋,她對大哥僥倖一笑,大哥自顧逞強搬他的不理她,雖然感覺「好 心,被雷親」,她還是訕訕地幫忙抬起大石頭。 守著黑漆漆的颱風夜晚,隔天一大早風雨稍歇,多桑、阿娘前腳跟後腳都是往豬圈那邊去, 提著心等他們回來,多桑臉上一向沒什麼表情看不出好壞,所以他們都是看阿娘,如果她還跟 平常一樣嚴肅那就平安度過了;要是紅了眼眶或在擦眼淚甚至淚流不止,他們就可以判斷出災 情輕重。 最慘的狀況就是茅草屋頂照常倒塌造成豬隻死傷;或是豬胚從崩落的豬圈空洞逃逸無蹤。 颱風過後,就算有災情日子照常要過,因為溪水暴漲無法過溪上學,她和大姊自動放假在 家,阿娘就帶著她倆上山,除了雨後山上蝸牛特別多,野生刺竹也會因為雨水冒出新芽,阿娘 找尋埋在土裡的竹筍先挖後割,連已經長出地面快冒出新竹的都可以砍下一塊塊的嫩竹箍。 新筍可以煮湯,較老的就切絲曝曬再製成筍干,至於一塊塊的的嫩竹箍呢?颱風捲來的大 浪拍打岩岸,潮退後海水留在大小不一的岩石窟窿,曬個一、兩天日頭之後,阿娘會吩咐她和
大姊去海邊收集入罐,用這種「鹽露」醃成的嫩竹箍,清甜帶酸特別夠味,除了下飯,嘴饞時 她還拿來當作零食。 匱乏的年代鄉下人最懂怎麼「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躲過颱風竹排又紛紛出海捕魚了, 大海會提供最豐盛的食物。 多桑率領二哥夜晚划著竹排出海捕魚,天亮前返航,她和大姊深更就得來到海邊,靜靜佇 候竹排回來。 海灘雖然黯黝,處處三三兩兩守候的人,閒聊聲隱約可聞,整個海岸並不孤寂,但是潮聲 一波波,暗赭赭的海面還不見回來的船影,不知怎的,她會想起三年級國語課本上的「天這麼 黑,風這麼大,爸爸捉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聽海濤狂嘯,真叫人心裡害怕!爸呀!爸呀! 我們多麼牽掛。只要你早早回來,便是空船也罷!」 自己還真的心酸掛念起未歸的多桑和二哥,專注地望著大海,期待能夠看見盡頭正在回航 的船隻,冷不防大姊拍了她一下,哆哆嗦嗦指著不遠處的防風林:「阿……阿子,樹林內…… 黑黑跍在那的是什麼……」 連忙收回望海的眼睛看向樹林:「哎!那咾咕石啦,什麼!」 全家人就屬大姊最怕鬼,也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分神,旁邊已經有守候的人對著海面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