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樹的歲月之歌 ─ 漫 遊 屏 東 勝 利、 崇 仁 眷 村 郭漢辰◎著
〈縣長序〉
人與樹盛放的情感
現代人長期居住城市,往往遺忘大自然的美好,那些綠意 盎然的大樹,花葉吞吐出的芬芳,都是人們最美好的記憶,尤 其小時候從外地返家時,只要看到村口那棵大樹,就知道溫暖 的家快到了,老樹與人們的情感,緊緊環繞一起。 屏東市的「勝利」、「崇仁」眷村,在 1928 年就已陸續興 建完成,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由於眷舍擁有獨特的日式木造 風格,有七十一棟被列為本縣登錄為歷史建築,成為屏東獨特 的城市亮點。 走入這兩處眷村,滴滴答答的時間瞬間被凝結,老樹們隨 風將無數的綠意,向人們的視野傳送。這些美好的大樹,與昔 日眷戶們,交匯著深濃情感,在這裡居住的人們,早已將這些 樹木花草,視為自己摯愛的家人。 為了書寫眷村內人與樹的故事,文化處雙管齊下,先邀請 林木專家林雅文、傅炳山等人,展開眷村內第一次樹種調查。
2 │ 人 與 樹 的 歲 月 之 歌─ 漫 遊 屏 東 勝 利 、 崇仁眷村
隨後由文學工作者郭漢辰,展開人文故事的調查撰寫,以文學 之筆,為我們揭開半世紀人與樹吟唱的歲月之歌。 在文學家的筆下,我們看到一篇篇動人篇章,書寫眷村內 人與樹最真摯的情感。其中有百年橄欖樹陪伴三代眷村人長達 半世紀的深濃記憶〈如同父親的大樹〉;更有眷村第一代無心 插柳而種下的溫帶松樹,在熱帶的屏東茁壯成美麗的身姿〈松 樹爺爺與貓頭鷹媽媽們〉。 作家透過眷村內樹種的變化,讓讀者同時觀看島國歷史的 轉變,在〈尋香第一線〉、〈果樹年代〉、〈樹的風景〉等諸 多篇章,描繪眷村內如何從大樹的栽種,到後來果樹林立的情 景。作者並且以樹林裡「共生」的自然現象,象徵眷村人與周 邊環境,融洽共活共生的歷程,如同現今的臺灣是個多元的族 群熔爐。 日後,我們可帶著這本書,重新穿走在眷村綠意盎然且 寧靜的街巷內,張望到處綻放的大自然活力,閱讀每棵老樹背 後的深情故事。走累了,坐在「將軍之屋」的長凳小歇,仰望 玉蘭花樹飄來的陣陣花香,在你眼前掠過每個世代眷村人的身 影……
屏東縣長
縣長序│ 3
〈處長序〉
最美麗的人文風景
初次走入屏東市勝利、崇仁眷村,內心澎湃萬分,那些隨 風搖擺的枝椏綠意,彷彿有著說不完的話語,要對我們傾訴。 尤其村內大樹與人們交織而成的一疊疊生命故事,呈現歷史遞 變與世代交替的歷程,勾勒出眷村最美麗的人文風景,讓我們 靜靜窺看歲月在林木之間的搖曳生姿。 兩座眷村的樹種,隨著時代變化有所轉變,最早日治時期, 「錫蘭橄欖」這種高經濟實用的樹種最常被栽種。國民政府治 臺後,部分軍眷怕橄欖樹太高被閃電擊中,紛紛予以砍除。民 國五、六十年代,眷村處處可見高大椰子樹,散發熱帶南國氣 息。後來家戶為實際需要,開始栽植各種果樹,成為眷村最大 宗樹種。 不過,不管環境和樹種再怎麼變化,人與樹的感情,都成 為眷村裡最豐沛的人文景觀。文化處邀請林木學者林雅文、傅 炳山,先進入眷村展開樹種調查,隨後邀請地方作家郭漢辰採
4 │ 人 與 樹 的 歲 月 之 歌─ 漫 遊 屏 東 勝 利 、 崇仁眷村
訪人與樹互動的情節,寫成《人與樹的歲月之歌:漫遊屏東勝 利、崇仁眷村》一書。 書中一共分為卷一「移動的鄉愁」、卷二「記憶的年輪」、 卷三「人與樹的風景」。其中卷一〈在樹下沉思的將軍〉一文, 從自治會長呼光冀的回憶,勾勒大樹樹下沉思的孫立人將軍, 如何面對一生命運的轉折及改變。 卷二「記憶的年輪」裡,有著精采的大樹故事,比方康定 街 4 號的黑松大樹、康定街 16 及 18 號之間的桃花心木、青島 街 77 號的龍眼樹、青島街 95 號的桂花樹,都留下動人心弦的 篇章,讓人永恆傳誦。 第三個部分「人與樹的風景」,描繪人們與老樹相處融洽 的美麗景致。〈巡樹人〉一文書寫第二代葉慶元長期保護村內 老樹的過程。〈尋香第一線〉、〈果樹年代〉、〈樹的風景〉, 描繪每株特色老樹,如何活出屬於自己的風姿。 微風徐徐吹來,讓我們一同穿走崇仁、勝利眷村,探望 每一株正在醞釀自己生命故事,或已完成篇章的老樹。在暖暖 微風吹拂下,細細聆聽每個年代,人們與樹木最精采動人的篇 章……
屏東縣文化處處長
處長序│ 5
〈作者序〉
說故事的樹
老樹看似不會開口說話,但它說的故事可多著。 只要歲月走過的地方,就會留下數不清人們的足印。樹木 跟著這些足印,一株株抬頭挺胸活了起來。有些大樹綠意成蔭, 有些老樹見證歷史走過的微微聲響。 老樹與人們所歷經生老病死的過程是一樣的,其生命還是 會有結束的時刻。眷村人與老樹記憶相互重疊的部分,在眷村 人的血液裡不停流動以及傳承著。 這些在崇仁、勝利新村老樹的故事,得從日式官舍的興建 開始說起。 一切得追溯到遙遠的日治時代……
日式官舍與橄欖樹的誕生 話說 1919 年(大正 8 年),臺灣總督府選定目前屏東空 軍基地的現址,興建屏東飛行場,歷經兩年的興建,飛行場在 1920 年(大正 9 年)完工啟用,這是全臺第一座空軍基地。
6 │ 人 與 樹 的 歲 月 之 歌─ 漫 遊 屏 東 勝 利 、 崇仁眷村
1927 年(昭和 2 年)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正式進駐,擁有駐 戰鬥及偵查兩個中隊。為了戰時需求,1936 年(昭和 11 年) 第八聯隊擴編為第三飛行團司令部。 為了配合大量軍隊進駐,日方開始大興土木,興建一系列 軍方宿舍。1928 年首批官舍在現今的成功路上興建起來,飛行 聯隊隊長、將校級軍官宿舍陸續完工,這即是現今的「崇仁新 村」。 1937 年(昭和 12 年)日本政府,在目前的中山路與青島 街一帶,興建「崇蘭陸軍官舍群」,即是我們熟悉的「勝利新 村」。 近一百年前,如同棋盤式的日式官舍,從此在這裡誕生。 聽眷村內的老人家說,日治時期眷村內還沒有很多樹種,不過, 當時幾乎每棟眷舍內,都至少栽種一棵高大挺拔的錫蘭橄欖樹, 橄欖樹很有實用價值。 橄欖樹從此成為眷村第一代的代表性大樹,婆娑的綠葉與
作者序│ 7
細瘦的枝幹,隨著南國清風輕輕搖曳。
時光的跡痕 歲月走過眷村的故事,一直都在上演。 老樹真的會說故事,它所說的輕聲悄語,隨著微風吹散到 各個角落。 1945 年(民國 34 年)日本人在二戰戰敗後,國民政府緊 接著來臺治理。大量的軍隊人員到達屏東後,需要居住的地方。 日本人在青島街、中山路等兩旁留下的大量日式官舍,成為國 軍高級將領們官舍的最佳選擇。 國軍軍種龐雜,不同軍種進駐,形塑不同形態的眷村。空 軍第六聯隊(後改為 439 聯隊),進駐青島街周邊的日式官舍, 逐漸形成現今的崇仁新村。在此多數是帥氣十足的飛官,也有 後援機場的高級軍官們。而基地內經常舉辦軍歌比賽,當時時 髦的流行文化吹進眷村內,讓眷村氣氛熱鬧非凡。
8 │ 人 與 樹 的 歲 月 之 歌─ 漫 遊 屏 東 勝 利 、 崇仁眷村
以孫立人將軍為首的陸軍高層,則接收日治時代的「崇蘭 陸軍官舍群」,作為陸軍高階將領的眷舍,成為「勝利新村」。 其中中山路與成功路交叉口處的一棟大型官舍,軍方提供給立 下許多戰功的孫立人將軍作為行館。孫立人部屬及軍眷,大都 進駐在這兩個眷村內,成為第一代的眷村人。 隨著國軍軍眷的進駐,眷村內的樹種,開始有了一百八十 度的變化。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的橄欖樹,因為過於占據庭院空 間,大部分都被砍除了。 後來替代橄欖樹的樹種,先是民國五、六十年代的椰子樹。 政府單位當年發放大量椰子樹苗,眷村裡開始有了南國的熱帶 椰風味。 接下來的年代,眷村人紛紛種起日常生活最會品嘗到的果 樹,克服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每當果樹結果時,村內經常可 聽到門鈴聲此起彼落。那是鄰居好友們送來的新鮮水果。 老樹們開始暢談它們輝煌年代……
作者序│ 9
記憶的年輪 老樹訴說它們的故事,而人們在腦海裡,形成了一圈圈對 老樹記憶的年輪。 這次為了記錄老樹的故事,我以傅炳山和林雅文老師進行 的「屏東市勝利、崇仁眷村樹種普查研究委託案」成果報告書, 作為老樹基本資料的藍本,進而採訪十多位勝利、崇仁眷村的 老眷戶,以影音和文字同時作紀錄。 由於「故事」講求人情味及文學況味,全書分成卷一「移 動的鄉愁」、卷二「記憶的年輪」、卷三「人與樹的風景」, 講述從日治時代到國軍進駐時期,老樹與人們遷徙的互動故事, 尤其亂世裡的流動離散,散發濃厚對家鄉的思念,眷村人時時 刻刻都得面臨生命的鉅變。 「移動的鄉愁」裡有好幾個令人動容的故事。〈在樹下沉 思的將軍〉一文,透過自治會長呼光冀的回憶,講述時常在樹
10 │ 人 與 樹 的 歲 月 之 歌─ 漫 遊 屏 東 勝 利 、崇仁眷村
下沉思的孫立人將軍,如何面對一生命運的轉折及改變。 〈如同父親的大樹〉一文以眷村第二代程正方為主角,訴 說庭園裡像是父親的老橄欖樹,傳達眷村共享共榮的概念。此 外,其他篇章如〈兩代鄉愁〉、〈祕密〉、〈一棵樹,兩個故 鄉〉,訴說的是亂世裡對於故鄉或家人萬分思念,卻無從發洩, 無人可以傾吐的困境。 年年月月晃眼就過,鄉愁終於停了轉動,眷村人在這塊土 地開始落地生根。原本是「鄉愁」的情感,從此之後,形成了 一股強大的眷村記憶,甚至成為屏東市一幅幅的人文風景。 卷二「記憶的年輪」裡,就是述說眷村人們在此時此地, 如何書寫自己生命的記憶。〈大樹是我們胸口上的勳章〉一文 說的是,眷村第二代以攀爬大樹,博取自己的榮譽。而家裡如 果有一株老樹,就會有一則不朽的傳奇,讓人傳誦。 康定街 4 號的黑松大樹、康定街 16 及 18 號之間的桃花心 木、青島街 77 號的龍眼樹、青島街 95 號的桂花樹,它們都有
作者序│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