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問 號
文:小山 設:阿熊
序
?
長大後才發現,越顯淺的問題,往往越難回答。一般而言,問題大抵可分幾類。
「今晚食咩好?」 以前的唯一選擇就只有家中的餸菜。自問不 揀飲擇食,但選擇困難症一發作,只為雙餸 飯作出抉擇, 自己竟無所適從。
「究竟佢係唔係鍾意咗我?」 人的情感本就撲朔迷離,何況我們的日常對 話早被 emoji、錄音口訊、藍剔灰剔攻陷時, 你就不斷墮入無限輪迴的競猜遊戲,自問自 答,只為猜透他所用的 “ :) ” 之意。
「點解我哋要請你?」 其實腦海在想着 「因為人工夠高」、「因 為年假福利夠多」、「因為呢份工無所事事 最啱廢青如我」,但最後只好強硬擠出微 笑,答道:「因為我會做好呢份工。」
「點解《讀白》第十八期會叫做《問號》?」 商業機密,無可奉告。 (快點揭頁讀下去,你就會明!)
5 白 話
3 中 大 獨 白
11 白 話
7 白 話
中 大 學 系 十 萬 個 為 什 麼
13 告 白 中 大
讀 白 心 靈 雞 湯
習 武 練 武 教 武
問號 藝 偽 人
來 生 還 做 不 做 通 教 人
特 邀 來 稿 19
下 一 個 讀 白
校 園 21
校 園 23
圖 輯
紅 唇 娃 的 思 想 旅 行
評 台 25
中 大 養 生 茶 飲 大 賞
飲 食 27
白 畫 29
中大 獨白
文:樂慧 設:Sab
題 問 有 號 問 對 如果你
疑 問 縈 繞 心 中。 諸 於 口,或 任 由 訴 之 將 會 們 問。或 許 我 號作 藏住數千個疑 ,我 們 從 沒 對 問 你 我 的 腦 海 中, 們 的 好 奇。然 而 我 著 載 盛 , 音 高的尾 句中聲調會提 了 解。 問 號 的 彎 鈎,問 你對問號不夠 自 己,你 會 發 現 問 試 。 號 符 的 是個與生俱來 出 提 問,它 彷 彿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 h a t
I f
Q u e st i o n
a l s o
Q U E S T I O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白話
中大學系 十萬個為什麼
文:樂慧 設:Sab
大學生的學系,既是免死金牌,又是殺傷力極強的長刃劍。每當出席家庭聚會,一旦誰開始「你 最近近」的話題,你只能不情不願地被盤問學業狀況,盤問有多深入,就取決於你的學系。與 不同學系的同學做功課的時候,組員難免會對你的學系有着無窮遐想,要你露一手「特技」。
「物」或許「不以類聚」,但每個學系總有不同標籤,受到各種不知明的無心吹捧或誤解。遇到 這種情況,你只能擺出「黑人問號」的神情,笑而不語。
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呢句日文你識唔識講啊?
你可唔可以幫我啊?
收我平啲啊?
-去日本旅行你會幫手carry嫁何? -你係咪日日匿係屋企煲動漫 同睇漫畫?
-你個個教日本流行文化嘅
course,上堂係唔係會播av嫁? 真正的日研同學
可能完全不懂日文(要先上基礎課 程修煉一下啦~)或許喜歡日本流 行文化而修讀,但學系同時亦有提 供「日本文化與社會」、「日本的 性別與性議題」等課程(當然也有 喜歡韓流的同學!)其實修讀日研 的人,不一定是「毒男毒女」,始 終「毒男毒女」不分學系年齡。以 為日本文化只流於akb48、動漫、
相撲和一蘭拉麵?少年,你太年輕 了。
5
-我部電腦好似有啲問題, -打印機好似jam咗紙,你 可唔可以幫我啊?
-我部手機連唔到wifi,你 可唔可以幫我啊?
-我engg1000唔識答啲題目, 你可唔可以幫我啊?
真正的工程學院同學
暗地表示:「千萬不要FF太
多。」他們只是用電腦上比較 得心應手,並非生產商。切勿 高估或低估你身邊的工程系同 學,他們日以繼夜埋頭苦幹—
與不明符號朝夕相對、瘋狂運
算「賤數」, 只為了擺脫「維 修專員」的印象。
-我之後去搵你睇病,可唔可以 -你唔使睇gpa做人,讀書應該
好輕鬆啦,升班係咪無難度? -我啱啱打左兩個噴嚏,仲有啲 頭痛,你幫我睇下有冇無病? 真正的醫學院同學
為了將筆記塞入腦袋,為了順 利升班,為了應對教授的突擊 「抽書」,只好挑燈夜讀,廢
寢忘食,還未能好好醫治病人, 他們卻先病倒了。為朋友解答 一些醫學誤解時,總令人哭笑 不得。問他們有關自己的「奇 難雜症」時,請先想一想病情 是否源自你的「多疑症」。
常見問題 -係咪做得「大狀」,就好似電視劇入面見到咁,成日 都講「法官閣下」? -你咁牙尖嘴利,係咪無人試過嗌交贏到你? -將來開間自己嘅律師樓,接case咁自由,咪成日可以 放自己大假?
真正的法律系同學 表示每次觀看法庭電視劇時,都會露出「黑人問號」的 神情,心底在吶喊:「律師唔係只係識講『法官閣下』 同『我反對』」。他們不會「聲大夾惡」,但不徐不疾 的解釋總令人心悅誠服。成為律師後要隨時解答客人疑 難,態度和效率遠勝淘寶客服, 至於放假這些事,只能 說「Holiday我真係好愛你!」
常見問題 -你係咪日日都着實驗袍係lab 做實驗,打算攞諾貝爾獎? -你識咁多科學知識,遲啲會 唔會做下個「學是學非」嘅 湯博士? -今個sem可唔可以carry我個 ugeb啊啊啊?
真正的理學院同學 常自嘲自己在讀「晒銀時」( 浪費金錢及時間)但倘若有不 明生物突襲地球,或有奇怪天 文現象時,而你還在花時間憂 心仲仲,他們原來已經計好數, 做好實驗,「走得快好世界」。
常見問題 -有無咩「摩打手秘技」可以幾日改曬全班三十 人嘅卷? -你係咪有鑽研啲教訓學生嘅萬用方法?(偷師 下次試吓用落freerider組員度) -你以後做老師每年放兩個月暑假,呢份工係咪 咁筍?
真正的教育學院同學 教書很難,教人更難。想想你每次補習只在無間 斷複印練習時(有時候其實只淪為「陪讀生」), 他們還沒上班就已「職業病上身」,鑽研各種教 學方法,務求學生汲取知識外,還得修心養性。
常見問題 -為咗喺YIA同火車站dem beat 到底買咗幾多對Timberland? -畢業之後翻ibank係咪就會飛黃 騰達,連退休生活都唔使擔心? -讀ibba係唔係真係好hea? 真正的商科同學 有曰:「別人笑我太BA,我笑他 人看不穿。」他們西裝筆挺,為 人「疊馬」,笑容滿面,其實只 不過在練習日後如何於商業世界 掙扎求存。你對他們的靴或許嗤 之以鼻,但對他們而言,這是震 懾校園,鶴立雞群的一個方法, 正所謂「__到盡頭便是型」嘛。
常見問題 -你畢業之後係咪會做TVB主播花 旦? -讀張佬嘅你,幫手寫篇文,拍條 片,係咪無難度先? -你對呢單新聞有咩睇法? 真正的新傳同學 未必只投身於新聞業,未必「靈感 IQ稱得上十分之高超」,更未必「 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但 攝影剪片寫作出設,每人都至少略 懂一二。他們的共通點,或許就是 “I major in practicum”,以及 「我拼命去新傳」。
也許「隔離飯香」,別的學系,總被我們描述得十分風光,但當中的辛酸,又豈是我們所體會的。 所謂「科科有本難唸的經」,別人口中的「幸福」,對自己或是難以言喻的掙扎。 也許,我們都被某個學系的標籤代表着,但我們都只不過是個平凡而踏實的中大學生。 6
白話
文:木子 設:栞
?
讀白心靈雞湯
// 材料:「黑人問號」、「你的生活」、「你」
進大學前,已經略有耳聞大學五件事:上莊、住 HALL、拍 拖、找份兼職和讀書。
當個大學生,看似自在逍遙,可以隨心所欲,但原來都有張清單
要完成。就像網絡上盛傳的「人生中必做的十件事」、「人生中必 食的隱世邪惡料理」,原來做什麼,吃什麼都有人替你操心。 人生應該跟着規範走?還是應該過得離經叛道才不枉此生?
生命由好多問號組成,當你這個「初級拆彈專家」拆好一個難題,另一 個難題就在前方等着你。又或者,生命本來就是永遠也拆不好的計時炸 彈,我們等待的只是爆炸一刻。
生活本就有很多種問號,最常見是黑人問號——那些令你匪夷所思,不 知如何是好的種種疑問。生活中有時某些事情讓無奈油然而生,可 我們總忽視這種感受,把這些對生活的不解和不滿藏積心中, 其實只是自欺欺人。讀白已為你烹調一鍋心靈雞湯,為你 考究令人大惑不解的「問號」。現在就讓我們選取四 個看看吧。
7
例如說… …為什麼大學還有考試 以前總天真以為「大學生活」就與「自由」劃上等號,原來只是騙局!少年,你太年輕了。
從幼兒園到小學,小學到中學,中學到大學,你還不明白嗎?教育環境就是戰場。不,人生 就是戰場。
其實中學到大學不過是從火坑到煉獄而已。中學需要面對文憑試,到大學則是每逢學期末都 仿佛再次經歷文憑試的高壓環境,學業壓力和難度比中學倍增。明明幼兒園背生字,小學讀 文法,中學背範文,可為什麼到了大學,仍然逃不過「填鴨式」教育,依然需要透過考試的
方式去評核學生?進了大學,決定你 GPA 的高低,不是你對學科的熱情,而是你腦容量的大
小。大家除了和時間競爭,也在挑戰腦袋究竟可以塞滿多少頁筆記。其實「鬥勤力」、「鬥 寫字速度」這個「小學雞」遊戲還玩不膩嗎?為什麼到了大學,還在延續這種陋習呢?
準備大考,有時候讀到崩潰邊緣,真的好想一了百了,痛痛快快「裸考」算了。但說到底, 還是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關卡。蘇軾云:「凡物皆有可觀。」大學的考試模式,透過背誦與學 科相關的知識,才能穩固日後基礎,基礎建得好,才能攀到更高。而文科生的考試,與做
PAPER 無異,但過程中能體現你的危機應變和對於課題的見解。這一點,就與中學有模範答
案的考試大相徑庭。固然現在大學生的成績評核仍然有許多改善之處,但在大學經歷的困難, 價值在於磨練意志與適應力。看來制定政策的前人,也用心良苦。
例如說… …為什麼她總是口是心非 有人說,女人心情就像英國的天氣:此時陽光普照,下刻風雲驟變。捉不透,更猜不透。贈各 位勇士十字格言:「暴風雨的前夕總是平靜。」這句格言總沒錯。(廢話!)
許多女生會說:「隨便啊,我無所謂。」但實際上話中隱含弦外之音。她們戀愛中希望在對方 心中保持最佳形象,但又同時充滿憧憬,希望對方可多走一步,做些窩心又體貼的行為。可男 生又會覺得:你怎麼不把話說清楚?如果把話好好說清楚,不就免卻無謂的口角之爭,減少磨 合嗎?為甚麼要在意他人對自己的想法呢?
雖然誤解有時導致爭執不斷,但青澀的戀愛中,最可貴的何嘗不是複雜又朦朧的男女攻防戰? 兩人相識初始,固然會有磨合碰撞,但摸索都是讓對方了解自己。雖然有「因了解而分開」的
說法,不過年輕青春,本錢無限,未嘗過苦,又怎知道他 / 她是不是你的 Mr. Right / Mrs. Right 呢?
說到底,愛是應該表達出來。不管她表達想法的方式多麼迂迴曲折,只要你多點關心,多點觀察, 一定能體現到你對她的重視。而如果你羞於表達想法,也請敞開懷抱,勇於表達真實想法吧! 讀白偽戀愛專家提提你:關懷和坦誠是戀愛中必要的養分,所以請務必花時間灌溉。 但畢竟情感關係絕非能以數句話概論,若果事與願違,讀白概不負責。
8
?? 白話
例如說… …為什麼我在這裏
無論是上班、上會計算出席率的課堂,當有人
問你遲到的原因,切忌回答「港鐵塞車」。以前
會認為是冷笑話,到了今年方知道港鐵真的會塞車。
九巴班次不準時、小巴司機常「飛站」,加上你家貧
不足以搭的士,更沒有「Ben 士」代步……你我會乘搭
港鐵,但港鐵服務質素每況愈下,常欺騙我們的感情,一 趕時間才發生故障,導致大堵塞。
這時候,身陷於人群的你,進退維谷,開始懷疑人生。望向周
遭,看到轉車站人如潮湧,每個「港人烈士」望上班、上學深切, 你更深深感受香港人的無奈。
個個都要返工返學,唔通個個都想返工返學咩!
失意時,只能以電影《蜘蛛俠》的台詞聊以自慰: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面對站內人流不斷劇增,而下一班車的到站時間仍然渾然不知。堵塞在人群
中的你,究竟會繼續在月台無止境的等候,破釜沉舟都要回中大;抑或瀟灑離
開,折返回家?這人生抉擇題確實值得思考。而最終左右抉擇,往往是你對待工 作或學業的態度。
但其實可走的路,又豈只兩條?靈活變通、因時制宜也很重要,既然此路不通,何不
另闢別徑?例如附近可有巴士讓你回到中大?雖然路程較迂迴曲折,但不同的過程或許
會有不一樣的沿路風景。巴士車程雖長,但勝在有座位可以讓你安坐,翻閱筆記內容。 比起與人零距離的港鐵車廂,實在差天共地。轉換角度思考,一切就變得不一樣。 9
?? ?
例如說… …為什麼要做大學五件事
有些人,把大學生活規劃得密密麻麻,可是心靈依然空虛,因為花費時間 而獲得的人脈或金錢,不一定是自己真正需要;有些人,懵懵懂懂度過大 學生活,畢業證書看似是那四年的唯一見證……無論哪種人,相信都是大 家極力迴避成為的一群。
其實無論作出哪個選擇,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因為沒有最好的選擇, 當你他日回想,一定會後悔自己為甚麼沒有這樣做,怎麼不那樣做。生活
中不會沒有遺憾,尤其在這個充斥着選擇困難症的時代。所以,只要下決
定的那刻,覺得無愧於心就好。人生雖是戰場,但不是考場,沒人要求滿 分,要交代的人就只有自己。
「大學五件事」未必是規範,不妨把它想成為大學生活方向的意見吧。倘 若你他日回顧大學生活,希望可以是充實一點、有多點與人相處的片段, 不妨參考這五件事。但不一定要把五件事都完成,才算不枉此生,因為你 不需要規定去肯定人生。
把時間花在對的地方,當然就是指適合你的地方。如果勉強自己去適應一 個社群,讓自己不適,隨波逐流而喪失自我的話,那就是得不償失、本末 倒置的做法。其實不必逼迫自己去適應甚麼,因為「摸索」也是人生很重 要的部分。鼓勵剛進大學的新生,不妨花時間思考自己的個性和興趣,比 較適合甚麼群體和方向,從而規劃要過怎樣的大學生活。
結語
短短幾頁未能盡錄你心目中的黑人問號,因為生活每天也在積存問號。但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大家都有壓力,不妨互相排放負能量,負負得正, 明早起床又是新的一天。
10
攝:江耀錦 設:文竹
11
12
俒㼭㿋խ伢䕧%Bխ鏤擕
鄺祖賢師父 // 自九二年在新亞國術會執教蔡李佛功夫至今
習武、練武、教武 他與蔡李佛功夫的千絲萬縷
歂驎鹎倞❏㕜遯剚涸剚㹔湱⥌铪⛳剚ず䠑㸐僽♧䨾鶵⡹娀긭 ˌ 壜♳ 佞怏莻柲柲걧㣐걧⡱Ⱘ⿻侸㼩ꚩ怏ꆄ⯕棟晚涸莻ꭑ剚㹔♧錬佞✫ ♧⦐加➃嘒㖒♳佞满侸䓹랱蒀Ꟁ匢ⳳꁜ䌌昿㽠㖈鸏蛅ꅾ尐㻜涸孨㕠 ♴莅䧮⦛㫔㫔麥⢵➮涸佦✲ ꡗ諴寐廪
♳⚆私♬⼧䎃➿ⴲ껻度⸆㣗ꨶ䕧殹秋 齡儘䌌昿䎃⫦⼧Ⱉ娔➮䥊鶤 娀遯殹䎃⪔「歑㷛鷆䰌⸈♳铭㢫崞⹛鼇乵♶㢵荈䊹❠䟝䓽魨⨴넓 䨾⟃㽠对㹁ⵌ㕜遯剚绢娀㷸绢詎勛⡱⸆㣗⿻Ⱖ➮莅㕜遯湱ꡠ涸涰菛 娀谁㥶❩ⷜ隶茁缺꿴瘞嫦僤劍剤♲儻➮剚莅㔋❀⼧⦐㷸㆞ⵌ ♧䍢莍䒭垜涸㣔〵箻娀䌌昿㽠姻⡞㖈垜♴➮⦛嫦妄鿪箻ⵌ⼧儘鏪 䌌昿疮鎊殹儘涸娀긭✮➃չ랱爢剚պչ昈➫պ⛓䠮⽰⢪➮⦛涮ⴀ孵 㥶赙涸こ㋓耫㾀字䧴鏪⛳尝剤苠ꆀ䬸䟧➮⦛嫦妄箻娀麕䖕䊺 僽幀㢹㣐㣎鿪剚ⵌ㣐䱖墂く㹹㢹罜嫦귭籏剤♧㣐烾涯礁倴僽չ굺 㹹պ傈⛉㽠䧭捀㣐㹻〡⚥涸չ굺㢹礁պ刿崩⫄荛➛ ˌ 倞❏㕜遯剚չ㢹 礁㣐剚պ涸饱そ度㣐㼠ꤎ吥ぐ㕜遯剚Ⱏ翹♧㛔ⴗ煔㤛騟涸崞⹛ ⤑僽彂荈鸏搂䗱涸绢䢫✲ⵌ㥶➛㛂㨽❠剚佪岁⫄窡捀莅罏갸⪔ ♧ꑜ礁 㔔捀ꁜ䌌昿涸㹻㞯♶憘➮⼧♬娔儘㽠㨥䊨⡲䍲酢㹻鎙鱚鱲侸䎃 ➮剎ⵌꂋ䏅《竤㷸绢銯귭掱궗❠殹麕堥欩荛䊨䑖欰欴ꋓ⺫ 饱ⴲ➮⛳尝䟝麕㼟⸆㣗剚䧭捀荈䊹✲噠〫鋕⸆㣗捀♧珏噠긅莇馱鞟 俲♧妄堥箔䊫ざ♴䌌昿䖤䜫嵳峕Ⱇ㕨翵锞字谁遯邍怵罏銴㖈植䊺 䬓⽹涸꧌〢勠麉錒⼦罟娀遯尝䟝ⵌ鸏䊨⡲界䖰✲✫⼧㢵䎃չ邍怵娀 遯溫涸䖎䗱♧⦐邍怵罏畀♳莻〵䌏㗂怏錚滞邍怵㸤穡儘錚滞 ⟃䱍耫窍✮钢ず鸏⟨䠮錏䊺竤來➃怏駈պ姻僽♧妄堥剚♧럊 钢ず⢪䌌昿歋箻娀罏鬪魨捀邍怵罏䒂糵➮莅⸆㣗涸♶鍑⛓箔
⚥㣐來娀涸✳♲✲
䌌昿㖈⛰✳䎃ⵌ⚥㣐來䱇⸆㣗➮㔐䟝儘ꥬ✳⼧Ⱉ䎃涸䖃✲♶ 犝属属荈㋐չ饱ⴲ鿪剤䖎㢵㷸欰⢵㷸嫦鸫僤劍♧㔋㢹儻㽠 剚剤❀⼧荛Ⱄ⼧そ㷸欰㖈倞❏剅ꤎ坿纈긭㼩ⴀ瑠㖒箻娀㜥 㥪ջ㟡ⱘռ瑠㖒鿪畀怏➃պ➮䭸㷸䖝剤歑剤㥏⢵箻绢涸 ず㷸尝剤䨾閗涸 1& ⴕ㣐㢵僽㔔捀莇馱䧴䟝澗鍑⸆㣗䩞荈涮罜 ⢵䕎㺂殹儘⸆㣗幀Ⰵ字䗱㖈吥㕨⣜搭渿遤 儘荛➛傈ꧪ搭倞❏㕜遯剚涸㷸䖝➃侸㣐䌴幾ⶦ⼧➃䊩〸䌌昿 ❠䢹㎒鸏䛌䙲僽⦐馸⡎䌌昿䒾䳓⸆㣗涸莇荞⽿劢剎擇徧➮ 铞⡲捀倞❏㕜遯剚涸䌌昿♧湬㺲莇馱倴䊨⡲չ㖈⚥㣐來娀 ♶〳皿僽♧⟨耷噠㔔捀䧮〫♶麕䟝㼟⸆㣗⿻ꄁ柲⫄䱇✮䘋㖈㷸 绢涸㷸欰պ䌌昿䕎㺂娀긭㽠㥶㣐㹻䏭➮⛳穡陏鏪㢵崣ⴽ涸䌌 昿㣐㹻珖⯌麥䓍倴僽➮❠畫⸂㖈㕜遯剚Ⰹ䓽锅չ♧㹻鋷պ 涸嚌䙂䌢렽⺑倞欰♶䗳㹳繽չ鸏䖎ꅾ銴♧⦐倞ず㷸⢵ⵌ ➃欰騟⿶♶擿蕰卓⡹♶椚剚➮➮㽠剚嬗搂娝㿂䠮䧮銴雊 㣐㹻濼麥䧮⦛僽⦐㹻䏭պ ꤑ✫劥㖒欰㢫⾲⢵❠剤♶ず㕜硃涸❜崩欰ぢ䌌昿䬺 䌌㷸谁 ˌ ♶⡎剤⢵荈傈劥⿻慍涸ず㷸黇荛薊㕜 繡㕜⿻岁㕜涸欰❠嫲嫲涼僽䌌昿珖♶㼱㢫㕜➃ ꓃䞕⚥螠俒⻋ 妝䫏魨娀谁㖈鸏걆㚖㼠岤涮㾝 չ植㖈䖎㢵罉㢫㖈㢫㕜䒊用娀긭㼟⸆㣗涮䳓⯕㣐 劢⢵〳腋⚺銴僽歋㢫㕜➃⫄䱇⚥㕜⸆㣗鸏♶僽 梖疮պ䌌昿㓂聐㖒麥
蒀䕙俤俫涸柲걧㣐렽♳겝蒀玖釿涸չ륌耫鸤պ♲㶶ꐫ衆剤䎸涸ꭑ㶩 侸⽷莻柲剚欽ⵌ涸箋㼩耢圓䧭✫㖈⚥㣐酆ꨈ腋〳鋅涸괐兞
䌌昿涸娀卌猽疛
椕겳麌⹛㢵⟃Ⰵ椕侸ⴼ倬鱒飷駵姿康岷嫲䭨鸠䏞齡㼩倴 ⸆㣗㤛騟㥶⡦䩞腋♧鯱넞♴䌌昿铃ꅾ䗱Ꟁ㖒铞չ栽栁僽や 㽠溫涸➿邍⡹ ջ㥪䩧ռ腋珖䖤♳ջ㥪䩧ռ⚛ꬌ➿邍⡹腋䩧飷♶ ず䎃룲涸㼩䩛⡹娀遯鸤鑌剤㢵넞僽《对倴⡹涸荆㜥䥰պ
植➛荈遺遯⼪㪨涰䢀涰蔅뢶佞齡㥶⡦峯䜫ぐ㹻ぐ崣涸ⴕⴽ 㼱卌⚺銴ⴕ⽂⻍Ⰽ崣ˌ ⻍崣㊥欽艚岁⽂崣⟃䭗遯栬ⵌ䌌昿 䨾绢涸詎勛⡱崣捀⽂崣䌌昿鍑ꅼ䭗珏⛓涸ⴕⴽ㖈倴㸐 ⦛涸Ꟁ贖չ⡹銴魨贖Ⱖ⚥䩞腋걆殜䊴殯䨾㖈➃➃䨾㷸涸鿪♶ 湈湱ず⡹♶濼麥ぐ㹻ぐ崣涸Ꟁ瀊贖㽠銴㢵㷸㢵箻鸏䩞腋 䖤ⵌ㿂倴荈䊹涸䠮錏պ 䧴鏪䨾閗涸չ濼䊹濼䕹涰䨞涰պ㽠 㣐䫼㥶姽 ⡎銴⯓չ濼䊹պ㽠䗳搭銴㔐彸娜〷椚鍑崣涸⥌䙂詎勛⡱ 崣彂荈䑞匌倞剚崣涸嫦䎃渿✲⤑僽牺牏齡儘⦬⢵荈 ♶ず㖒倰涸䌌昿莅侸涰そ䓍㶩㔐ⵌ倞剚牺爦崣涸㨥牏➛䎃 剤⟨莅牺牏涸ꁜ䌌昿䕎㺂牺爦㜥렳渿➃➃邆邓뢶侮㼩衽 䌌牏酤껻邍怵莻柲䒸♶㼱㢫㕜➃⢵չ劊翱պչ詎勛⡱ ⸆㣗歋✳涰䎃ⶾ用ⵌ植㖈鼩剚剤➃㔐ⵌ㨥彂㖒牺牏鸏绢䢫 崩⫄荛➛嫦䎃⣜莍պ䌌昿㗞鎊詎勛⡱⸆㣗涸⭆⧩㖈倴Ⱖ娜〷 ⫄䪭㖈糒䖃⢵涸麕玑⚥䟝䗳❠渿鯺满䌌昿㖈娀卌涸♧顐⥌ 䙂 ˌ ⵠ蕲罣㼤䌌ꅾ麥
䖕鎹
䱰鏞麕䖕ꁜ䌌昿莇荞⸽⸽㖒䭭ⴀ♧㝆加匢加匢♳剤鏪㢵㣐㼭㥶ꈈ 䩾涸稣㶰䌌昿⾲⢵魨䧃չ瑭百㶩պ穪䪮 ˌ ➮〳⟃䪾䪾百㶩枡㖒♧䩩 㼟Ⱖ䳄鹎加匢⚥穪䪮⟂➃㎰㎰珖㣼涸ず儘❠搂毠豪わ满䌌昿Ꟁ麨 㔋❀⼧䎃涸箻娀娜玑
藝 偽
文:愉悅的你 設:安媃
我們會為彭宇晏流下 一地淚水,慨嘆自己 沒如此容顏,後天沒 如此努力鍛鍊身體。 我們願意為演唱會大 花金錢,排隊時甚至 為了門票大打出手。 有年輕的粉絲更甚, 越洋徹夜守候,只是 為見到心儀明星一面 。對於一眾港人來說, 對上一次重大的社會 熱話就要數黃子華的《 金盆𠺘口》 , 而不是明 日大嶼、馬凱被拒入 境、朱凱廸選村代表 被DQ。
我一直對此疑惑。 為何會有藝人?
為何人要去追星?
時常看見藝人動輒得咎, 為何人對他們要求如此高?
我們會對花心的藝 人口誅筆伐,但明明 自己也不過如此。
19
人
筆者都有過追星的經歷,中學對少女時代不能自拔。她們成為偶像的 奮鬥故事成為我前進的動力,我又會為她們的心酸經歷而暗自拭淚。 少女時代的出道,她們背後為了無盡練習所付出的勤勞,使我相信只 要努力就會有回報。她們綜藝節目上的行為舉止更構成我一部分對理 想人格的想像。 藝人的塑造或是源自我們對理想形象的追求。我們希望擁有完美的外表及性 格,但我們同時亦知道這只是天荒夜談,所以將一切遐想投射到明星身上。 我們其實與明星互不相識,與陌生人沒兩樣。所以,明星的所謂性格都只是 由我們構想,無須符合真實的人性、現實的性格,使我們對明星的道德要求 比任何人都來得高。甚至與家長對子女的要求僅差一線。就如十年前的「陳 冠希裸照事件 」 ,有些人對阿嬌( 鍾欣桐 )的想像就由Twins的時代開始建 構——兩個嬌嬌滴滴的女孩,唱着一代人對青春的回憶。他們就以此塑造了「 阿嬌 」的形象。照片流出後,人們發現自己美好純真的青春回憶被褻瀆,於 是他們又以批評一手殺了阿嬌,把她的形象毀於一旦。我們將自己的道德要 求付諸於明星身上,希望他們別詆毀我們的原則。例如說守時這回事,筆者 常聽到旁人貶斥明星: 「 痴線佢又遲到,擺哂啲大明星先有嘅架子,以為自 己邊個呀 」 。但自己不只是遲到慣犯,更「 厚面皮 」地以各種理由掩飾,可謂 「 嚴以待人,寬以律己 」 。
某些人可能在想,倘若粉絲老將原則建構於藝人上,那藝人的穿搭時尚、 日常作為又是否必然要隨粉絲愛好?或者你會講, 「 你都痴線,佢地想點 係佢地自由黎架嘛,你無理由話人地無關心粉絲喜好就要罵人 」 。你我只 是個體,但藝人是一個大家由想象共同塑造而成的產物。他們理解這一 點,亦當然清楚自己應要表現的形象。他們知道粉絲的追求,大多是因 為他們的現有生活未能達致理想。我們無法體驗俊男美女的人生,所以 我們只能ff他們有多麼完美。因此為了迎合粉絲的期許,明星們就只好將 大眾喜愛的一面盡力展現。
從藝人身上,正正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將幻想建基於陌生人身上。人對 外貌、性格的想像往往定格於一定的樣式,就如中國近來迅速走紅的 網紅,皆有相似的飲食習慣、服飾品味,甚至身材、面孔。但每人本 就有其獨特的可塑性。不去面對自己的不足,而只是單單將自己的想 像投映對他人身上,只會不斷摧毀自己及身邊的人。 借「 中二病 」哲學家尼采
amor fati
一言,
只有正視自己不足, 面對缺憾, 而非藉著藝人「 過度ff 」 , 才是對自己負責任。
20
文:熊豆 設:Sab
晚上從大學站月台跑去校巴站,跳上尾班N車,是一件驚險又幸運的事。入讀
通識教育學系的中大新鮮人,竟到今年九月才得知,自己原來上了通教的尾班 車。他們有什麼感受?作為中大的「稀有物種」,他們又是一班怎樣的人? 1 通教停止收生
九月開學禮後,通教課程主任於學系聚會上宣佈,下學年起將停止收生。宣佈 的是課程主任,但她沒有參與殺科討論的機會。教育學院解釋,教資會來年只 撥六個學位予通教(往年是十個),而只得六個學生會影響課堂質素,因此決 定將全部學位撥去數學教育學系。「同學和部分教授也是當時才知道,同學都 『O曬嘴 』,特別是一年級生。當日已經有同學覺得一定要轉系,有些甚至想
先退學再考慮前路。不過修讀通教始終可獲取學位教師教育文憑,不打算轉系 的同學,就多數是因為想取得這個文憑。」通教一年級生Helen如是說。
開學後,學生和教育學院開過幾次會議。學院堅決不改殺科決定,但承諾如有 學生因海外交流等緣故要延遲畢業,會確保所有學生順利畢業才結束課程。只 是,如果最後只剩一兩個主修生,學系老師只會提供閱讀材料及不定期與學生 見面。學生在畢業前夕可能會失去正常上課的機會。 2 通教人說通教
通教學系的課程相當貼地和實用,老師會依據公開試通識科的六大範疇教授通 識理論,學生亦要修讀教育心理學等必修科目。Helen表示,通教人大多會副
修一至兩個科目,有人甚至會完成三個副修。由於通教本身要求學生修讀不同 學院的課程,所以通教人比較容易副修不同科目。而且做通識老師本就想學得 廣,加上要提升自我競爭力,準備畢業後被要求兼教其他科目,因此副修可說 是通教人的習慣,熱門選擇包括中文、歷史等。
Helen入讀通教前,已得悉通識或會改成為中學選修科,及近年公開試考題去
政治化等問題,但仍一心想修讀通教,「以前已經想做老師,教授通識的話, 就什麼範疇都能接觸,是比較輕鬆有趣的科目。課堂編排多以公開試題目趨 向為主導,所以當考題不涉政治,老師就不會花太多時間教授,學生就不 能深入認識相關議題。不過,我覺得暫時甚麼都能教,但未來有多少限制 就不知道了。」
21
3 一級十人的通教
中大通教一年只收十個學生,跟收生最少的當代中國研究學系(每年六個學額)不相伯仲。究竟一個只有 十位新生的迎新營是怎樣的呢?原來營委會安排一日讓通教新生和其他教育學系的新生聯合活動,其他日 子則會將通教新生分成兩組活動。「組爸媽總比組仔女多,不過其實這樣令新生更感溫暖,我們和組爸媽 的關係也不錯。」
相對於工商管理、工程等收生較多的大學系,修讀通教確實較易認識同系同學,「大部分一年級生都會上 系莊,而且很多課堂都是全級十人一起上。有時上課後,我們十個人會一起吃午餐。」儘管細系有細系一 起衝出去食飯的溫暖,但亦有其他困擾。「十人有點太少,如果剛巧與同級同學不太投契,找知心朋友就 比較困難。」不過,除了通教系莊外,Helen亦有參與和聲扶青莊和參加院慶,結識外系朋友。
*快問快答*
突然得悉殺科一事,相信通教人
1 . 用 兩 個 形 容 詞 形 容 通 教 人。
不過,不只是通教人,其實每個
2 . 關 於 殺 科 的 問 題 被 問 過 多 少 次?
也要自己決定旅途的終點站在哪
頹 同 摺!
超 過 二 十 次。
3 . 如 果 有 人 對 你 說「 通 識 等 於 通 通 都 識 」 , 你 會 怎 樣 回 應? 我 會 無 語。
通 識 六 大 範 疇 內 的 知 識 我 都 有 涉 獵, 其 他 就 不 一 定。
4 . 與 教 育 學 院 高 層 說 一 句 話。 要 聆 聽 學 生 意 見,
心中一定對前程浮現許多問號。 大學生坐上不同學系的列車後, 裏。
我們的未來,似乎還有許多可能 性正等待我們發掘。
【按:特此鳴謝通識教育一年級 生Helen的分享,孖莊加油!】
而 不 是 意 見 接 受,態 度 照 舊。 5 . 有 沒 有 後 悔 讀 通 教? 我 覺 得 反 而 沒 有。
22
文:秋庭 設:栞
「下一個,讀白——」「到 !」 相信各位對學校的點名制度並不陌生,從幼稚園舉手點名,到中學喊「到」,老師都會拿 着點名簿在學生名字旁打剔畫圈,揪出遲到或逃課的人。然而,到了大學,學生可任意走 堂,也甚少遞交請假信,於是就會發生整堂只有一個學生出席的情況。可惜,「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經驗豐富的教授總會想到辦法,逼迫使學生乖乖點名上課。但「你有張良計, 我有過牆梯」,讀白仝人汲取過去經驗,向大家傳授獨家秘技。 基本入門級: 大部分教授都會沿用中小學的點名方式,根據點名紙叫 名字,聽到自己名字的學生便舉手喊「到」。另外,為 求用盡課堂每分每秒,一些教授會選擇讓學生自行簽到。 這兩個方法勝在簡單,學生的出席率一目瞭然,也不會 浪費太多課堂時間。 見招拆招:
找相熟的朋友代簽字或者透過多次舉手點名的方法矇混 過關。另外,以簡易的英文字母或圖案作爲簽名也不失 爲一個好方法。在偌大的 lecture hall 裏,大多會有三十 至五十個同學上課,有時甚至「全院滿座」,故被揭穿 的機會可謂少之又少。當然,冒認身份有一定風險,尤 其不適用於小班教學。假若你的教授記憶力甚佳,甚至 還能認得同學面孔,小編建議,同學你還是乖乖去上課 吧。
簡化主義型教授 普遍度: 中招度: 驚嚇度: 走堂難度:
八陣八卦拳:游刃有餘 重視團隊精神型教授 普遍度: 中招度: 驚嚇度: 走堂難度:
或許是識破了學生的小花招,一些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 教授會在最原始的點名方法上略增難度,務求令學生不 敢造次。據一名新傳同學的經歷,有助教會在每一組中 隨機抽出一名組員的名字,倘若被抽中的人到了,就當 成該組全員到齊。由此可見,學生的出席分數受制於組 員的自律,能確保出席率之餘,也能促使全組團結一致, 減少 freerider 的出現。不知假如剛好抽中走堂的同學, 又會否有連坐法的懲罰呢? 見招拆招:
23
倘若抽中走堂的同學,就找人代舉手,或稱缺席的同學 恰巧離開了教室(去廁所 / 打電話 / 交功課 / 拍片採訪 / 做實驗 ...... 下刪數千個理由)。由於每組都有固定人數, 只要教授或助教肯花時間數人,學生的「詭計」無所遁 形,故走堂難度比上述高。
百花錯拳:似是而非,出其不意 對某些教授而言,點名簽字已是老生常談。在科技發達 的時代,點名形式自然也要與時並進。因此,他們發明 了一個趣味十足又符合年輕人口味的方法——自拍。這 種點名方式要求學生自拍一張,相片背景由教授即場決 定。更甚者,會要求學生每堂的自拍背景和角度都不能 重複,以防學生作弊。於是每逢上課,總有一羣人掏出 手機,比對好才匆匆忙忙上傳照片到 uReply,形成一幅 獨特的風景。
童心未泯型教授 普遍度: 中招度: 驚嚇度: 走堂難度:
見招拆招:
預先拍下十幾張不同角度、背景的自拍照,根據教授的 要求選圖,再由朋友登入自己的 uReply 賬號,代交照片。 除此之外,同學平時可多練 Photoshop,就算教授的要 求有多刁鑽,也能將朋友的自拍照上改頭換面,換上自 己睡眼惺忪的臉,輕鬆走堂。
蘭花拂穴手:氣度閒逸,行若無事 如果有同學嫌課堂太悶,經常因爲昏睡不起,連下課也 渾然不知的話,歡迎你們去 sit 一些追求刺激感的教授。 他們有個共同的興趣,便是讓學生寓娛樂於學習。聽說 有位英文系教授喜歡剛上課時點一次名,待學生走得 七七八八時,再點一次,可謂考驗同學的耐性。
若說最刺激的點名方法,莫過於點名時不忘關心學生學 習成果的教授了。爲了確保學生能夠消化剛學的知識, 他們規定每人下課前必須問問題,作爲出席課堂的證據。 假如同學的問題不夠深度的話,甚至有機會被要求重新 「簽到」呢。 小編覺得,這些教授實在太好了! ( 附上金正恩式冷漠 鼓掌 ......) 見招拆招: 追求刺激型教授 普遍度: 中招度: 驚嚇度: 走堂難度:
1. 走堂前算命,或到黃大仙廟求籤,祈求教授心情不錯。 2. 每星期準時上課,留心聽講,做個乖乖好學生。
關心型教授 普遍度: 中招度: 驚嚇度: 走堂難度: 24
文:Alis
設:文竹
紅唇娃的思想旅行
究竟有甚麼電影能令人用另類目光認識世界?讓我們跳出同温層,你會發現四周可比科幻 電影更奇幻有趣。
在小說《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與電影《我罩袍下的口紅》中的一群精神病患者及四名印度 女性會將我們拉進他們瘋狂(如果讀者你自認正常)且堅不可摧(如果你能放下以理性主導 的科學頭腦)的世界,窺探數十個平行時空。
你正常嗎?有多正常?——《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作者: 高銘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品公司 不少人對精神病人的印象都較差:「無厘頭」、 難以溝通、有暴力傾向。在街道上看見行為怪異的 人,人總對他們避如蛇蠍。與一般病患有異,精神 病人會在醫院和復康中心強迫接受藥物治療,與外 界隔絕。作者生於北京,他想看清世界本貌,然而 從書籍尋找答案時,發現文史哲甚至科學如物理等 派系都各措其詞,這個世界是個有無數面的不規則 體,有無盡面貌。他偶然接觸到精神病人及心理障 礙者,好奇他們的世界觀,因而花了四年間所有的 空餘時間接觸他們,像有人喜歡Karaoke、「落吧」, 與精神病人聊天成為他的樂趣。
書中收納58篇作者與精神病人的對話錄,字裏行間可找到很多似曾熟識的病名—— 強迫 症、妄想症、狂躁症等。病人避忌情感的背後,實際掩蓋着各自以思想實驗築起的王國,當 中不少甚至有歷史及科學知識支撐。例如以量子力學解釋何謂「四維蟲子」(賣個關子,自 己翻書查看解釋吧)、以冰河時期的歷史對洗手有強逼症的病人,解釋細菌超越人類的威力, 以生物學中X、 Y染色體解釋自己對女性的恐懼等。這些我們在中學所學的知識或許已被拋諸 腦後,他們卻能將之轉化為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會質疑「標準」。把知識配合生活,批判思考, 不就是教育重要之處嗎?究竟他們是瘋子抑或天才,也許不是一份心理狀況表就能解答。 其實精神病患的世界也有許多與非精神病患相似的地方。他們重情義,有理想,也害怕寂 寞。而作者一些「奇怪」的朋友也在提醒我們,精神病從來都是文化光譜下的產物,所以我 們對精神病患者有所避忌時,不妨想想自己實則有多「正常」。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真正的世界》
25
雙餸皇者 為了塗上口紅,妳/你會去到幾盡?——《我罩袍下的口紅》 上映時間:2017年7月21日(印度) 導演:Alankrita Shrivastava
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生理性別如何影響行為及決定?
如果《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能為你帶來思想衝擊,那相信《我罩袍下的口紅》能令你對「身 體政治」1有所反思。
這部電影以女性凝視 (female gaze)2的角度,看印度女性在社會規條下如何活出自己 的一片天。故事發生在博帕爾(Bhopal),主角是四名來自不同年齡層的女性:大學生 Rehana熱愛音樂,夢想成為歌手,卻受嚴厲的穆斯林父母阻止,必須在宗教與長輩的壓力 下秘密地追夢;Leela夢想與同為攝影師的男友創業,在德里過二人世界,但母親卻為她另 外找了富有的結婚對象;Shirin是三個幼兒的母親,每晚忍受丈夫粗暴對待,平日瞞着丈夫, 以擔任魔法商品公司銷售員獲自我肯定;阿姨Usha很早便守寡,渴望愛情,卻因年紀與宗 教身份卻步,唯有偷看成人雜誌滿足慾望。 罩袍(Burhka)是伊斯蘭教的傳統服飾,籠罩着個人追求及豔紅的性慾。塗上口紅是主角 從女孩脫變為女人的儀式。為了蛻變,她們要偷竊、欺瞞家人,情況就如在規條上做花式體 操,把慾望及恐懼當作雜耍球在空中把玩。當慾望日益膨脹,在電影尾聲瞬間爆破。從規條 上掉下來的她們,駭然發現自己身在家庭及社會的邊緣,受盡指責。
印度各城市的男女平等情況各異,造成男女待遇差別的原因也不一樣。女性在父系社會裏 出嫁,要付價值高昂的嫁妝(Dowry)給男家,作為男家日後照顧這位新家庭成員的補償及 謝禮。在印度較貧困的地區,有些家庭付擔不起,便寧可在孩子出生時選擇要男不要女,導 致男女比例懸殊。雖然電影中四名女性的物質生活充餘,但在父權文化脈絡下,她們踏出的 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就是這份勇氣為故事加插許多驚喜,更貼切的是,勇氣就是這些故事的 基礎,推動故事情節,例如當你以為大學生Rehana不會參加舞會,她出現了;你以為Shirin 發現丈夫出軌後會啞忍,她去找那情婦算帳了。也許是環境所逼,她們必須使出渾身解數才 能實現自我,因而她們追求夢想或愛人上,都表現得不遺餘力。 不要以別人定義自己,要自己定義「我是誰」。讓我們塗上口紅,賦予自己應有的本色。
[1] 身體政治指以身體作為各種權力互相競逐的地方。 [2] 女性凝視(female gaze)指以女性角度拍攝作品,女性藉着觀看作品,把自己對理想女性的形象投射到電影 角色上。相對於男性凝視(male gaze)。
26
文、攝:柑桔 設:小白
中大養生茶飲大賞 不知不覺,幾間台式飲品店又在中大悄然開張。面對誘惑,深知自己不能「 忍口 」 , 仍為了續命狠下心腸,買來一杯不知如何減去的脂肪和糖份。但如果可在「高糖高 脂」的選擇中,買一杯貌似罪惡感不重的養生飲品,即使在自欺,也可繼續矇騙自 己,把本月quota留作下杯珍珠奶茶!本着這樣的探索精神,小編走訪中大的台式 飲品店尋找養生飲品。試了幾杯,發現幾種材料的蹤影老是常出現。
01/ 五橋茶舍 黑 枸 杞 茶
五橋
走進綠蔭樹叢,如果你不招惹蚊蟲的話,這個露天茶座也是忙裡偷閒的好地方。眼 見餐牌上有杯飲品以黑枸杞調製,儘管對它不太熟悉,最後還是點了黑枸杞茶。從 店員接過燙手的紙杯,滿心期待打開杯蓋,以為會有甚麼食材,卻只見一個三角高 級茶包。飲品呈棕色,茶包裝滿菊花,還有一顆顆看似是果實的黑色顆粒。淺嘗一 口,就皺了眉頭,沒想到飲品淡而無味。雖然還能聞到一絲菊花淡香,但令人不禁 懷疑店員在少許菊花當中,到底加了多少清水。不知道這杯黑枸杞茶的藥材份量是 否真的足以養生,但如果把它當成暖胃的飲品,還是物有所值的。
讀白提提你:
黑枸杞含有豐富花青素,可養肝明目,補血安神,潤肺止咳,適合正被final折磨, 披星戴月的你 。
價錢:$13 材料:茶包 ( 偽 )養生之道:
原來茶就如紅酒,時間越久,就越香醇。一個 半小時後,再喝一口,味道已更為香濃。你還 可加三元去加配珍珠或椰果,令口感更豐富。 27
02/ 玉山台式小品 崑 崙 雪 菊
CC can
這杯「 崑崙雪菊 」富江湖氣息,名稱與新亞咖啡室的「 初戀 」 、 「 白雲」般樸朔迷離, 猜不透的名稱即喚起小編的好奇。眾志堂作為中大台式飲品的始祖,小編對它的印 象就只停留於珍珠奶茶。但為了感覺上可「 健 康 」些,就試了這杯同樣有菊花的飲 品。與名字一樣,飲品的製作過程也不同凡響 —— 店員在熱茶中加入冰塊,崑崙高 手一出,冰火交融,冰塊馬上不見痕跡,溫度立即從燙熱變成微涼。相比五橋茶舍, 這杯有幾片更有實感的菊花,顏色更顯清澈,稍為放心,應該不會再次「 中伏」 。仔 細品嚐,味道像加了很多糖漿的涼茶,實在「 苦中帶甘 」 。喝了幾口後,味道從回甘 變回帶點苦澀的菊花涼茶。如瓶裝涼茶甜膩,味道的確令人精神一振,但要喝完整 一杯的話,對腸胃可謂是無福消受。
( 偽 )養生之道:
可以分開兩杯,再加水沖淡,跟朋友 「 分甘同味 」 。
03/ 開心軒茶社 菊 香 黑 枸 杞 茶
UC can
價錢:$14 材料:菊花兩朵
茶社原本只是一處仿咖啡室裝潢的空間。翻新後,用到一旁吧檯,幾張矮桌椅置於 落地玻璃前,加上前方的高腳椅,環境寬敞,很適合打卡。茶飲店的主打是最新備 受追捧的芝士奶蓋飲品。小編看看餐牌,在芸芸奶蓋飲品中,菊香黑枸杞茶格外顯 眼。來到第三家茶飲店,又發現黑枸杞的蹤影,它果然是養生茶飲的標誌。你可加 配奶蓋,為平淡的味道加點「 味蕾慰藉 」 。但小編為了脂肪著想,還是沒點奶蓋。眼 前的菊香黑枸杞茶跟印象中不同,竟是淡紫色。一想到材料是是菊花和枸杞,總覺 得顏色不協調。後來才知道這就是以黑枸杞沖調出來的顏色,小編還以為應是深棕 色,實在孤陋寡聞。因為這杯是凍飲,加了冰塊,茶味很淡,與五橋茶舍的不相伯 仲。始終平淡日子也需要一點滋味,下次還是買奶蓋飲料,大大的喝一口吧。
價錢:$17 材料:黃加黑變紫 ( ? )
( 偽 )養生之道:
這 杯 凍 黑 枸 杞 茶 實 在 太 過「 養 生 」,或 令 你 食 慾 大 減。為 免 因 為 味 道 而 浪 費 食 物,下 單 前 謹 記「 停一停,諗一諗 」 。
後記:
經過一番觀察,小編發現黑枸杞和菊花的組合為台式飲品的 「 養生 」之選。只是喝太多「 養生 」茶飲讓小編更想喝珍珠 奶茶!始終砂糖能中和苦澀,面對各種功課、死線、考試等 問題,請謹記人生苦短,我們生活總要一點糖份來調劑吧。 28
畫:清朦
讀白問題少年 闖禍總編
麻煩採訪
酗酒美術總監 余可悠
任蕙山
滋事編輯
任蕙山
瘋癲設計
李舒穎 陳在心
李詠欣 余可悠
羅靖忻 羅嘉慧
劉嘉雯 羅美慧
廖文懿 謝潔寧
無牌插畫
梁敏琪 許菀珊
擾民攝影
吳嘉瑩
江耀錦 李斯雅
不良校對
特此鳴謝
任蕙山 李斯雅
鄺祖賢師父
李詠欣
各受訪的中大同學
周柏枝 余可悠
愉悅的你
亦歡迎閣下留低任何意見或查詢 https://goo.gl/ZbZUP3
Facebook|讀白 Readwhite Instagram|readwhitehk
網上雜誌|https://issuu.com/readwhite
C UHK
Se
ar t (G e r c
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