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喵 號
序 文:麥包
設:金二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爪,作別百萬大道的雲彩。 那未圓湖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草,癢癢的在我腳底摩挲; 在新亞山上的陽光下,我甘心作一條貓尾草。 那女工旁的一池,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標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起尾巴,向何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碗糧食,在糧食盤旁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蛙鳴; 燕子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中大。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抖一抖鬍鬚,不帶走一片雲彩。
再 別 貓 靈
目錄 白話
3-4
中大貓的獨白
5-8
神祇與鬼魅──世界各國貓傳說
9 -10
大學の阿貓阿狗
11-12 13-18
校園 我的好同學 不是神學的宗教研究
飲食 中大食神誌
敬文Coffee Lover
愛情 愛情那件小事 暗戀那些事
19-20
中大獨白
, 如果你變成一隻中大貓 你會怎樣度過這一天?
告白中大
不一樣的態度 不一樣的味道——中大咖啡哥哥記
白畫
貓貓看世界
21-22 23-24 25-26 27-28 29 30
評台
與人文對話── 《看見》 與 《夏天協奏曲》
創作
貓. 眼. 石
讀者來稿 任清風
̂̚ Ϩ
文: 麥包 設: 小白
中大獨白|中大人的聲音|中大貓的一天
//如果你變成一隻中大貓, 你會如何度過這一天?//
「我會利用中大得天獨厚嘅優勢——好多動物,搞個動 物音樂會,聚集所有嘅小青蛙啊蛇同蝴蝶等等。例如蛇 就可以跳舞啦,青蛙可以唱歌,貓就可以彈琴。」 ── 剛完堂的音樂系女生和她的小提琴
「如果我係一隻中大貓,我會度過悠閒嘅一 天,好似平時咁周圍行,欣賞下風景。搵到 一個合適嘅地方,就停低瞓吓晏覺咁,會係 非常舒適嘅一日。」 ── 非常懂得享受人生的人類學同學 3
「我會喺所有情侶中間穿過。」 ── 表示說話最緊要精簡的女同學
「我會揀望落去比較友善嘅人,過去佢地腳 邊,等佢地餵嘢我食。」 ── 非常實際的會計學同學
「我呢一日應該會行勻晒成個中大山城,睇 吓有咩地方係我唔知嘅。啊,同埋要去三十 九區睇吓。」 ── 鍾情於探索世界的人類學同學
4
白話
文: 梅女 設:餘煙 攝:餘煙 露比 Nicola Wong
Announcement 一提到中大的小動物,很多人都會想起眾志堂的麻雀、大學圖書館的 燕子,還有新亞的貓群。最受中大同學喜愛的應該就是貓兒們。牠們 彷彿有股神奇的力量,總吸引着人的視線,讓你會心微笑。不論你是 常常逗貓的「貓奴」,還是一位過客、「不帶走一條貓毛」,相信中 大貓也已經成為大家校園生活的一部分了! 其實,貓群並不只在新亞出没,在崇基、本部游泳池以至大學圖書館 附近都能找得到牠們的蹤跡。大多數中大貓集中在新亞學生宿舍知行 樓旁的垃圾房邊。單計新亞貓已經有三十多隻,品種多為本地短毛貓, 部分是由「大命貓女」所生;不過大多數為流浪貓,來歷不明,有些 貓則有人飼養。為了防止貓群過分繁殖,大部分的貓已經絕育。 可愛的貓群備受寵愛,不少人都會落力照顧貓貓。貓義工、校工及同 學每日都會細心餵飼,而救生員也會為貓提供飲用水。有細心的同學 留意到在游泳池女更衣室外飲水機旁,有個貓兒專用的寵物水兜呢! 同時,也有同學和義工會幫忙準備貓砂幫貓洗澡,貓義工亦會定期帶 貓貓們去打疫苗,免得傳染病散播。近年來,由於貓隻數目增多, 意外亦時有發生。早前便有貓不幸遭遇到車禍,幸好最後獲救,總 算有驚無險。有關心中大貓的有心人便成立了「新亞貓關注組」和 Facebook 專頁「中大貓社」,希望同學們多關注貓兒的健康和安全; 這兩個平台成立後,更有貓兒成功被領養,真是恭喜牠們! 「喵~」 咦,貓貓們似乎有話要說!
Walk For Meow
Walk For Meow
5
中大貓 的獨白 崇基── 何草貓 嗨~大家好!我和我女兒就是「何草貓」。我比較白,女兒比較黑,因此不 少人都以顏色區分我們倆。我們都不怕人的,也喜歡挨著逗我們玩的同學! 只要看見有人打開袋子,我們就會自動湊上前,不過如果袋子裡沒有食物, 我們就會走開。同學笑我們市儈,其實我們是精明才對! 我們倆的主人是外國人,住在文質堂對面康本國際學院和新宿之間的 S 座教 職員宿舍,因此我們也有「文質貓」之稱。但不同其他的家貓,主人會讓我 們流連在何草上,所以大家也會叫我們做「何草貓」啊~ 喵!你問我為什麼女兒多數在家裡,而我在外面嗎?這就關乎貓的天性了! 貓跟狗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會霸佔地盤。我誕下女兒後,牠就霸佔了家裡的 地盤,所以我只好留在外面了。有同學說我只是喜歡親近女同學⋯⋯這我就 不回應了,你懂的,哈哈。
崇基! 6
新亞── 大命貓女 說到中大貓的媽媽級人馬,一定非我莫屬!我本來是住在新亞的一隻流浪貓,不 少工友、同學都叫我「大命貓」, 叫我「大命貓」是因為我雖然是一隻流浪貓, 但一路上遇到不少貴人;他們十分疼愛我,餵飼我和我的貓寶寶,所以人們都覺 得我福大命大!想必大家都知道新亞垃圾房旁住著很多貓貓吧,成為中大最龐大 的貓族,但你知道嗎,當中其實有很多都是我的孩子呢! 我很喜歡人們摸我的頭和下巴;但如果你摸我的背部,我不但會縮開,還可能會 咬你的手,所以大家記住不要摸錯位置啦! 雖然我外號「大命」,但總不是能次次逢凶化吉。近年我不幸遭到車禍,導致下 身骨頭粉碎,令不少同學擔心。幸好那次意外沒有危及生命,手術過後更有好心 的貓義工把我收養。希望類似事件以後不會發生,再有其他無辜的貓貓受傷!
新亞── 樂樂 喵~新亞的同學應該經常見到我吧!我叫樂樂啊~我最喜歡流連在知行樓 和紫霞樓,有時候我也會在紫霞那條樓梯旁的草地玩,剛好對著同學們的 窗口,可以和宿舍的同學打招呼。 很多人都說我是新亞最「有反應」的貓,十分親近人類,像是通人性一樣。 我十分喜歡跟同學們玩,而懶洋洋地攤在地上被摸,簡直是五星級享受! 我也喜歡和人聊天;如果你們跟我說「喵」,我也會「喵」的回答你。至 於「喵」的意思是什麼 ...... 我也不知道,就是給給反應你們嘛! 我知道有很多喜歡我的同學都會拍影片留下這些快樂的回憶。啊!我記得 有一次有同學跟我玩雷射燈,讓我追著燈光玩!但更多時候是同學們跟我 進行喵喵對話。 不過,我好像要被領養了,所以大家要珍惜跟我玩的時間。無論將來我到 哪兒去,大家都要祝福我啊!我也會記得中大的大家對我多麼好!喵~
新亞! 7
新亞── 志文貓 大家好,我是一隻已經去世的貓,大家都叫我「志文貓」。讓我訴說 一下我的生平吧! 我有一身金黃色的毛,身長約呎半,是個很好動的男孩子。日間我會 躲起來,或在花園附近和晾衣房散步,晚上回到志文樓大堂吃東西, 或爬樓梯到洗衣房乘涼。我也很喜歡呆在電視房休息,尤其冬天時會 爬到電視房裡那張紅色貝殼沙發上,蜷縮一角、取暖睡覺。 志文樓舍工和同學們都很寵愛我;我本來是一隻流浪貓,後來被當時 的志文樓舍監收養了,讓我做了絕育手術。住在志文樓是一段十分幸 福快樂的時間,宿舍的同學都會跟我玩,更讓我自由出入志文樓。 可惜好景不常,十年前一個八號風球的晚上,我在志文樓外面流連、走 到志文樓梯旁的時候,突然有隻流浪狗撲出來,就這樣把我咬死了。保 安組隨後用黑膠袋把我帶走。舍監叔叔為了紀念我,就為我設了一個靈 牌,讓同學去拜祭我。 雖然我遭此不幸,但我仍然覺得自己是一隻幸福的貓。我本來是一隻居 無定所的流浪貓,卻幸運地被這麼多的中大人寵愛,更沒想過就算去世, 也有這麼多人記得我、祝福我。所以我想在此說一句:謝謝大家!
MISSION COMPLETE! 看完中大貓的獨白,相信大家對牠們的了解更深。牠們為中大添上無限生趣, 是中大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貓貓弱小,常有意外不幸,我們要珍惜牠們, 好好保護這些中大的「校寶」,亦要珍惜所有小生命,不可任意傷害,更不 可以隨意遺棄牠們。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校工、同學們
HEAVE
N! 8
文: 麥包 設: 喵行俠
神祇與鬼魅 ──世界各國貓之傳說
莎士比亞在《馬克白》中說:「三隻斑點貓會帶來厄運」;唐代段成式的 《酉陽雜俎》說:「貓洗面過耳則客至」。亦有人說,貓活蹦亂跳就是要 下雨;貓打三次噴嚏就有人要感冒。與其說這些傳言是了解貓的神秘力量, 倒不如說它們更是反映人類的主觀意念。探索世界各地的貓之傳說,我們 看的是貓,更是人。
通往永恆之路──埃及貓神 那是在公元前450年的貝斯特城。尼羅河上有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在這一年一 度的貝斯特女神節,七十萬埃及人絡繹不絕地從各地帶來貓木乃伊作為獻祭,並 且高歌載舞,狂歡暢飲。 據說貓是月亮女神貝斯特的化身,為家庭帶來幸福,也是埃及皇室 的守護神。埃及人會把貓的屍體製成象徵不朽的木乃伊,甚至在貝 魯西亞一戰,正因為埃及人不願傷害被波斯人用作擋箭牌的貓,最 終斷送了整個古埃及王朝。 終斷送了整個古埃及王朝 儘管貓沒能免除古埃及皇朝的滅亡,也未能讓牠們自己長生不老,埃 及人對貓的喜愛始終保留至今。如今的貝斯特城已蕩然無存,只餘下 葬有三十萬具貓木乃伊的墓室廢墟,見證著貓族曾經的輝煌。 極盡生榮死哀的能事,終究還是免不了死亡之朽。大抵神明和凡人從 來只是一線之差。
惡魔的使者──中世紀歐洲女巫 桃木製成的十字架,綑綁在上的女人,撕心裂肺的嚎叫,熊熊烈火和血腥狼籍。說 是煉獄恐怕並不為過。 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是貓的噩夢。那是屠殺女巫的全盛時期,基督教統領歐洲,貓 被視作邪教女巫的使者,必需和女巫一同活活燒死。要是遇見野貓,人們會戳瞎牠 的眼睛,打斷牠的腿,免得自己被邪靈所傷。 關於貓與女巫之關係和由來眾說紛紜。在猶太人的民間傳說中,撒旦的妻子莉莉絲 會在深夜化身大黑貓,潛入百姓家吸食新生嬰兒的血。也有說,貓是撒旦造人的失 會在深夜化身大黑貓 敗作。不論如何,當時的教皇得出的結論是:貓是女巫的化身,擁有撒旦的力量, 該被毀滅。 貓是否惡魔的化身沒人知道。知道的,只有屠貓帶來的鼠疫和黑死病。 9
傳說與現實──日本貓又 屋簷之下,一隻兩尾貓沐浴在月光之中。牠聽著屋內男女的對話,恥笑著世間的虛 情假意。 據說家貓活過了十歲,尾巴就會分為兩股,成為通曉人話,洞悉人心的妖怪貓又。 貓又尾巴分叉越大,妖力越高。江戶時期小說《南總理見八犬傳》記載了貓又吃掉 人,就可以幻化成人形的故事。牠還可以操控屍體,因而有了流傳至今的「絕對不 要讓貓接近墳墓」的叮囑。為了防止家貓變成貓又,日本人會剪掉貓崽的尾巴,只 留下短短的根部,老貓則不會久養。 貓的壽命隨著醫學發展逐漸延長,如今貓會變成貓又的說法漸漸式微。日本的「貓 貓的壽命隨著醫學發展逐漸延長 又山」成為旅遊勝地,貓又則出現在《火影忍者》等各種動畫裡,甚至有貓又愛好 者組成同人會。比起曾經的懼怕,如今的人似乎更期待貓又的出現。人類的天性, 就是懼怕一切可能性。被告知不可能後,反又希望可能吧。
輪迴與圓寂──中國九尾貓 流連於人間數百年,一次又一次地普度世人,換來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夢想幻滅。 佛經說:「貓命有九,系通、靈、靜、正、覺、光、精、氣、神。」據說貓每修煉 二十年,就會長出一條尾巴,等長出九條尾巴時,就算得道成仙。 有一隻貓修煉到第八條尾巴時,牠幫主人完成了一個願望。心願達成後,牠得到一 條新尾巴,但同時又脫落一條。這一隻虔誠的八尾貓修煉了無數個二十年,一直為 主人及他的後嗣達成心願,始終破不了這個死循環。某天,牠救了被群狼包圍的主 人後裔,並詢問他的願望。因為一時沒有答案,八尾貓跟少年回了家。少年十分喜 人後裔 愛八尾貓。然而,每天看著牠淡漠的神情,少年覺得牠很可憐。 「那,我的願望就是,你能有九根尾巴。」 八尾貓怔住了。本欲普度眾生,反被眾生所度。原來,唯有遇 見肯讓牠功德圓滿的人,才能修得第九條尾巴。 涅槃輪迴,萬物相依。能放棄千載難逢的好運,成全貓的圓 滿,大概是對牠們最好的回饋了。是妖是魔,是神是鬼,都是 人的一廂情願。 少一點自私,多一點慷慨,也許就是最佳人貓 人的一廂情願 相處之道吧。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
10
文: 喵行俠 設: 喵行俠
11
12
文: 莉莉安 設: 小白 攝: 黎東武
不一樣的態度 不一樣的味道 中大 咖啡哥哥記
咖啡哥哥 名字:朱釗 信仰:基督教 在中大工作的契機:曾在酒店做兼職及花了十年時間參 與NGO社會機構活動,後來哥哥在中大做西餐,應他 和朋友的邀請,2015年8月正式進入中大工作。
13
不能不說的秘 密 相信大部分中大學生對咖啡哥哥並不陌生,他的好客和善總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 象。他之所以那麽受中大學生歡迎,我想可以全歸於他與人的互動。透過與學生的 交流,咖啡哥哥知道了很多中大的事,他邊學習邊吸收不同的大學文化,與同學的 話題越來越多,距離也越來越近。 咖啡哥哥在學生的介紹下就這樣接觸了「中大秘密」(CU SECRET)這個臉書專 頁,而「咖啡哥哥」這個名字也是因爲CU SECRET而來。這就要追溯到咖啡哥哥第 一次以飯堂職員身份發佈的第一則帖子。
「由於的士司機沒有足夠零錢找換,所以我幫 她付了三百塊錢,而她用五百塊錢與我交換, 那剩下的兩百塊就成為了故事的開端。」 原來女生忘了收回那二百塊錢,咖啡哥哥於是用SECRET尋人,希望透過臉書找回那 名學生,還回那二百塊錢。他知道那二百塊錢對學生來説很重要,把這事一直放在 心上,並希望能儘快還錢給那女學生。故事最終是尋人成功了,錢也解決了,隨之 而來的是一個「咖啡哥哥」的名字。
不只是服務生與客人 「我希望與每一個顧客都有互動,簡單一句打招呼,比方説:『這幾天涼啊,記緊多 穿一點』等等,這都可以拉近人與人的關係。香港學生有時候比較冷漠,我會嘗試對 他們熱情一點,希望來買食物的人們能因此快樂一點,好好享受一頓飯的時光。」就 是這一種性格,很多學生都好喜歡他,適逢最近畢業禮,有不少畢業學生也有找他拍 照留念,可見他已經成爲了學生們心目中中大標誌的一部分。他説:「曾經有同學因 爲看見我忙得停不了手,主動提出在餐廳當義工幫忙,執貨、水吧、收銀、煮早餐全 都參與,最後我們還成了好朋友,有時間就會一起吃飯、看球。」 14
咖啡與哥哥 自從有了這個名字之後,「咖啡哥哥」好像成了餐廳的 其中一個特點,他説:「女朋友替我畫了幾幅卡通自畫 像貼在飯堂收銀處旁,其中有一張她把自己的頭也畫進 去了,哈哈!」 那到底咖啡哥哥喜不喜歡咖啡呢? 這一切都要從他幾年前在雲南的流浪説起:「在雲南的 麗江有一條四方街,四方街顧名思義就是一條街分成了 四面:一面是賣非洲鼓、一面是酒吧、一面是餐廳、一 面是咖啡店。於是我就在那廣場中間打起非洲鼓來,一 來是爲興趣,一來又可以賺取旅費。當地的路人和旅 人在另一邊吃完飯到廣場來就會停下腳步聽一會兒, 聽到興奮處,他們還會起舞助慶,整個氣氛很free,很 chill,很relax。」緣分就是在最不經意的時刻來到輕輕 的給你一個驚喜。「之後一間咖啡店的老闆來找我,邀 請我進咖啡店裏面表演,並且包我食宿。」就這樣,咖 啡哥哥就開展了短期的賣藝生涯,老闆還教他煮咖啡, 開始了他與咖啡的緣份。 「我本身也是喜愛咖啡的人,特別喜歡台灣『慢活』的 生活態度,閒下來的時候喜歡靜靜的坐下,享受一杯咖 啡,慢慢的思考,不徐不疾,好好的享受生活節奏。」 想不到平時看似佻皮活潑的咖啡哥哥也有這樣閒靜的一 面。他表示:「平日停下來的時間不多,因此格外珍視 個人的時間。」
15
他說:「其實之前沒有想過學煮咖啡,這都是流浪帶來的收穫。人生很多歷練都是 意想不到的。生命就是要自己去嘗試才能換來意想不到的禮物。」
「人一世物一世,行開下啦」 「常規的旅行很悶,想 要體驗多一點」
「想看多一點別國的風土人情」
「不喜歡旅行時純玩樂」
「例如雲南有種菜叫 『水性楊花』,這是 當地人才知道的事。 生活就是要慢慢發 掘,不親自待過一段 時間不會知道」
「香港已經可以 逛街看戲吃飯, 去到其他國家應 該要體驗一點別 樣不同的」
流浪語錄
「親身體驗很重要」
「留意當地人的飲食文化」
16
中大同學,
共勉之
「期望大家來找咖啡哥哥不是 為想吃點什麼,而是要一種互 動,替學生分擔不同壓力
」
對飲食的看法
【用心 最重要】
咖啡哥哥:「飲食不是HEA的事情,即使是印尼 撈麵也不一定是很頹。如果煮的人已經頹,那吃 的人就更加頹,然後最後吃完就很頹的離開。其 實吃飯不應該是這樣子。我相信人吃東西不單單 是爲了生存,就好像男孩子打電玩是因爲讀書有 壓力,或是生活上有種種不同的張力在拉扯,因 此想讓自己的腦袋放空一下。」 喜歡吃東西或是煮東西的人都一定對飲食有一種 執著,咖啡哥哥期望透過飲食去改變人們的生活 態度。「所以很想把食物外觀包裝的好看一些, 煮得好吃一些,聽多點客人的意見並嘗試去改 變、改良。最重要的是有心,有心做出來的東西 不會差。我覺得自己的責任是要分享快樂,散發 正能量。正能量是很重要的,不可以『頹』,就 算刻意做出正能量也是必須的,因爲能從而影響 身邊的人。我希望能以熱誠影響每一個進來的客 人,於我而言,所謂的成功就是能給人一種感 覺:分享正能量!不要再頹!」
17
神學國度 「相信生命不是只有生存和工作, 神學讓自己探討更多有關人生的議題, 希望為自己、為別人做更多的事情」
咖啡哥哥因為信仰發現生命的可能,更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現在每星期有兩天 會在深水埗上課,在國度學院參與阿尼西母計劃。我認爲自己有需要讀這個課程, 我確實需要知道更多有關自己的信仰。我現在有時候也會去更新會幫忙,與釋囚、 更生人士做團契,而節日的時候也會去做義工,例如是老人探訪、平等分享等等, 在重要時刻分享快樂,自己也快樂。」
後記 除了在中大可以看到咖啡哥哥外,在剛剛新 開通的黃埔站亦有他的蹤影。在地鐵站對出 不遠處,就有一間名爲「Burger Factory」 的漢堡店,在今年10月17日剛開業。這間 漢堡店是「咖啡哥哥」的哥哥主力打點,而 咖啡哥哥則主要留在中大,有空的時候幫忙 招呼客人,做他最愛做的事:與客人一邊聊 天一邊工作,享受人與人的互動交流。同學 們到黃埔時,可以試試去碰上咖啡哥哥啊! 特別鳴謝:Burger Factory借出訪問場地
Burger Factory 地址:紅磡德民街29號黃埔新邨德民 大廈地下F3號舖 電話:3702 1307 營業時間:星期日至四 12:00-01:00 星期五至六 12:00-02:00
18
文: Da 設: 千雪希 J 小白
我的好同學 不是神學的宗教研究 大學的氛圍傾向將人事分類貼標籤,將學系和分數奉為圭梟決 定地位的高低懸殊。首因效應像漣漪般一圈推出一圈:念工程 的是宅男毒男,念哲學就是怪誕,那麼宗教研究?大概就是那種 每天埋首研究宗教文獻、神學理論,滿腹經綸的書呆子,對嗎?
Q1
宗教研究 =不切實際?
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宗教研究本科(宗 研)的同學每屆大概有二十餘人,中大 一屆取錄約四千新生,宗研同學佔總體 人數0.5%。換句話說,在二百位中大 同學中只會碰到一位宗研人,他們似是 中大的夢夢、更是香港的盧文氏樹蛙, 可遇不可求。 宗研的同學似是淙淙溪水,中大山頭另 一邊的瀑布嘩啦作響,江河潺潺流動, 行山者駐足四觀,身旁、足下的溪水徐 徐流過而不帶走半點喧鬧。也許是源於 宗研一貫低調的作風,它沒有鋪張的活 動慶典,或是成行成列的收生橫額、廣 告板,媒體鎂光燈下的主角亦往往不是 它,而修讀人數之寡,更令宗研人蒙上 一層神秘的面紗。不過有趣的是另一邊 廂每年收生名額相若的環球商業學課程 享負盛名,在香港無人不知,無人不 曉,可謂聲名不重人數多寡,重點在於 觀看者的心態。 21
大多香港人信奉的是以中環價值為首, 以華爾街為目標金錢掛帥的「商業宗 教」。對比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甚至 是中世紀前的人,現代人對傳統宗教 的依賴明顯銳跌。尋常人在資本主義 氣息甚濃的香港追求宗教學說無疑予 人不切實際,甚至是脫離主流、離經 叛道之感。莘莘學子為爭奪大學學位 早已擠破頭,而商科更被熱捧簇擁, 在本科選讀宗教研究聽來更像是空中 樓閣,脫離實際,甚至未到樓閣,想 法早已被現實折翼粉碎。 在大多講求實用的香港人眼中研究宗 教實為糟蹋時間和金錢,但宗教研究 透過客觀和學術的手法探討不同宗教 現象,觀乎人類對宗教的需要和態度。 不少荷里活電影的題材亦以宗教為題, 不同宗教背景的學校亦屹立至今,宗 教早已貫穿我們生活每一角落,宗教 研究的價值不言而喻。
Q2
宗研同學 =神職 人員?
Q3
宗研人 看宗研?
提起宗研同學,大家會否將他們聯想為每天過著斷慾戒色的生 活、滿口宗教學術、致力傳教的學生? 其實宗研同學跟其他學系的學生無別,他們一樣會在迎新營 dem���beat、策劃photo�day和舉行送舊晚會,曾擔任系會幹事 的曾渤朗同學透露:「系會最特別的年度主題活動是文宗節,我 們會舉辦講座、售賣書籍等等。」宗研亦不是神學,他們不是神 職人員的培訓所,同學並無專業傳教知識、亦可無信仰,他們只 是著力研究不同宗教的歷史、學說。
也許有人會揶揄學系離地、活在象牙塔中,但曾渤朗同學和 Sophie都不約而同地訴說自從念宗研後,他們開始重視精神 層面,看輕慾望,追求自我意義,甚至質疑什麼是真理。聽起 來的誇誇其談,卻滲透著山城真正質樸無華的人文氣息,在打 打鬧鬧的四年大學生涯中,找到人生價值才是真正的意義。 君子慎獨知易行難,紙上談兵亦委實容易,不少人一邊在臉書批 評快速時裝的弊,一邊蜂擁至連鎖店購物,一方面信口旦旦講反 歧視,一方面鄙藐弱勢社群。「印度、中東等國度於我而言十分 陌生,因此要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價值有相當難度。」Sophie不加 掩飾地說出困擾。 宗研人跟一般精神煥發、錦瑟年華的大學生一樣,但不同的是, 他們在言談中滲透著淡淡成熟的氣息。 曾渤朗同學: 「對於宗教,佛洛伊德認為是種精神病,而馬克思主張它是精神 上的鴉片。」 Sophie: 「研究宗教很有意義,它讓我認識世界、認識人生。」
Q4
宗研人 說出路?
社會普遍的觀感是文哲史社科出身的同學起薪點都會略低,而宗研跟 大多人文學科一樣都並沒有任何鮮明的就業路向。「我本身都有諗過 轉系,不過諗一諗都係想留喺宗研」同學如是道。 宗研人似是對學系有種初心放了出去,就難以收回的感覺,大抵這就 是宗研的魅力。
推介入門課程 CURE 1001 -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導論
【特此鳴謝宗教研究二年級生Sophie、曾渤朗和其他相關同學的熱心分享和幫助】
22
NJ쨰 ҂҂ॵķ Ѵ쨰 ޫ쨰
ᢘᢥ ᢘᢥ Şȗʞٝο˩뺸ʓ௧뺹ĀNJΌԻ뼷ćƎĊശҌŧąǍĤĀऋॠŇѠ뼶ऋॠѠ ǩͯ뺸%QHHGG .QXGT뺹뼷ύǏĒ淫ՐĀऋॠƖ̉ſ뼷ćġęĝΚᅺĈ뼷Ǩŗć ȃĘڇŐăɹǜƒĀ؝뼶ǏĄƎơքɃʦ͠ď͢ɌNJ뼷ĂɇĒǍѠĀȞ ηˀ뼶
COFFEE? TEA? Or ART?
āĵϘϵŽąĂֺͯ뺸āİɃӸ뺹ĀӸڊᅜीɒү뼷ऋॠ֥̃ۘĒ ĄĂֺĚĪμĀɒү뼶ֺĘǚ༨߬ōĂ֤ɒ뼷ՐȠňڇۃ뼶ᅜ ीɒүɬŲŲĀӓŠीВ뼶үĀǬ༽༽Ę뼷ąĂĚɰ뼷ዳ ͓ĘǚĀɒ뼷ዳҎĀɒۀĪčďɎĪμĂƠ뼶ऋॠ̃ϱĒ ֺ뺸āİɃӸ뺹Ā֊ƗčĢŴŅӸϒӃDŽĀƾ乐뼶ɒүȥƼăԲ뼷 ƦؼസϬസӓ뼷ϬĖЪƷĈԲ뼷˅˾ĄɒዳҎąۡ࿕ćֺЪ ġ뼶Ēֺ뺸āİɃӸ뺹ĀƅăΚӎś뼷ȚકЯŠʋҋȥۥ뼶
ԨʋāĵŽąĂֺͯ뺸İĉ뺹Āɴ൮അѬ뼷൮അѬĀ縢ɡŠǬ ňɹƕ뼷ĈআআĀ൮അВŠ 2CPVQPG ȸDŽĀӻ౧ɡ뼷 ȩǚଥǽąٹ൮അɒ뼶ȚϬĪŅѢƦŋĈ൮അ뼷ƅȣֈɎ ĂֺɰٿϬĀԲՂĠ༢༫Ѭ뼶ˍƗňΛňށ뼷Ɍˍ߃Š뼷ȋѬ તҔቬŷ뼷൮അƷśƌ뼷Ңćဉġ뼶ʦ͠ĖȋĐĐǬ ʼଅ뼷ǨŗϬĀIJȊǓČوɌķ뼷Ēֺɴ൮അѬο˩ҏʸćࡈ Đ뼶
ĒƏĀӘɒȞſīۍĉȨŗϚʦ뼶āĵǞŽąֺǩͯ 뺸҆śӴඈ뺹Ā΄۾뼶ĒֺऋॠȣֈԢ뼷ȋġĈݩԈĀ В뼷Ѭȣֈআ뼶ŷƗƵʓ؍뼷ˍ淫ĈऴऴĀဉ뼶ऋ ॠĀӘɒƙīňĈķƭ뼷ĖЪӘɒģăĚ͓Ҏ뼶
抹茶控注意!
ऋॠѠă˲ٜĈȞ뼷ŁĈ̻ƠηȞśߊ뼷ૼƧƁNJܬŠӳ ৺Dž뼶ƎơāĵŽąĂɫଫүැՂӳ৺뼶ଫүăĚƖআ뼷 ȚģăĚƻැՂȥƼࣥļ뼶ƐĀIJȊŻʦ͠ԔĞŐଫүĀ -KVMCV뼶ǕčƗƵැՂӳ৺ĝĚȣֈಙ뼷ˍƗֈȶ뼷ȚĒɫଫ үැՂӳ৺ˍƗăΚ JGCX[뼷ćĈැՂŠѬВĀǜIJ뼷Ɛ śଫүĀƅ뼶ީĂĀăӖĄ݄誑ȣֈࢫ뼷ĻĨĄīֈ΅Ǩ ٍ뼶ăļђɄƦҶ뼷ĒɫଫүැՂӳ৺ƐҔĈֽǛ뼷Ʀؼȇ뺸҆ śӴඈ뺹ȠȋԜ֎뼶
ऋॠѠʞǏдʋ뼷㥊ȷƤƨƁĊ˔Ϭऋॠ˔܊մ뼷ͱ͠ĂĊĉййǃɩ܊ĀĪϡ뼷 ͱ̊͠Ƞ⋿ NKMG ĝňʸҏ뼶ŗŷͨʞǜƒďĠĂĊȗύĖNJʧ뼶 10
文:兩個人 設:柏
愛情從來不分年齡,如果你還記得,可能在你幼稚園的時候就 喜歡過你的異性玩伴,到小學時已經懂得寫情書。中學的時期 尤甚,看著班上情侶一對對,雖然你未必有拖拍,但你一定暗戀 過一個人。踏入大學的你,脫離「中學生不應談戀愛」的階段, 在最青春、最熱血、最自由、最多姿多彩的生活裡,有沒有悄悄 愛上身邊的某個他/她?又有沒有被某個他/她愛上?
成日乘機想接近佢,又會旁敲側擊喺佢 啲朋友身上問關於佢嘅事
諗過好多好多話題同佢講,但基本上冇一次 講得出口
內 心有好多小劇場,成 日 FF 自 己 同 佢 傾 計、食飯,甚至一齊 咗
佢同你講野你會好開心,但同時又會諗返自 己點解要咁樣回應佢,硬係覺得自己講錯嘢
不斷諗返起同佢一齊經歷過嘅事,可能 係Ocamp、上莊、上堂、宿舍活動等等
一上Facebook同Instagram就係咁睇佢啲野, 有時明明冇新Post都要睇
好關心(其實係妒忌)佢同邊個異性好 Friend,邊個異性成日喺佢啲Post下面留言
內心喺到打緊交,唔知應該放棄定試下出擊
喜歡像是一杯珍珠奶茶,明知道喝下去對身體不好,但它的滋味 讓你還是忍不住一口接一口,而且還會上癮。如果你一邊看著 暗戀的特徵,一邊想到某個人,那麼你的心大概已被那個人 擄走了。喜歡有很多種,說出口的、不說出口的,還有說不出口 的。暗戀一個人,有一半的時間甜蜜,一半的時間苦澀。想到 和對方經歷 的 一 切 , 一 股 甜 蜜 的 滋 味 湧 上心 頭 , 但 是 遲 遲 弄 不清對方的 心 意 , 這 樣 的 喜 歡 確 實 如 黑 咖啡 般 苦 澀 。 不 過 , 喜歡絕對不 是 壞 事 , 也 沒 有 對 錯 之 分 , 要是 喜 歡 一 個 人 能 讓 自己成為更 好 的 人 , 這 樣 不 是 很 好 嗎 ? 25
1/ 繼續暗戀,將份愛收係內心深處,偷偷地對佢好就算 2/ 私下表白,勇敢表達自己嘅愛,接唔接受你就另一回事啦 3/ 公開表白,充分利用群眾壓力,接受你就好,唔接受就…… 4/ 大膽追求,深信佢終有一日會俾你感動到 5/ 放棄,明知佢唔鍾意自己,唯有同自己講要忘記佢 「若有一天公開明目張膽的愛,我怕會讓你太意外」喜歡真的很 矛盾、很躊躇。想藏在心底,就是寧願留住暗戀那種感覺也不想 表白後自己毫無尊嚴;想告訴對方,是因為你很想知道,自己是 不是有一點可能。說到底,你只是害怕,害怕被拒絕。其實你也 不是不想說出自己的心意,就是差一點點勇氣。所以,當你的 勇氣筒儲滿了能量,就放膽去做吧,就算被拒絕,至少沒有 錯過。反正,人生也不是常常成功,至少你可以鬆一口氣, 然 後 告 訴 自 己 : 「 我 做 了一 件 很 勇 敢 的 事 。 」
有人同你表白
唔鍾意
婉轉但明確咁拒絕 派好人卡
鍾意
直接一齊
相對地,你有沒有想過,在你暗戀某個人的同時,可能有另 一個人悄悄喜歡著你呢?面對突如其來的告白不知所措? 最重要還是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 不喜歡,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好人」,也沒有誰活該當誰 的觀音兵。面對喜歡你的人,不管你喜不喜歡他 /她,不妨 試試感謝對方,因為被喜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對對方 不反感,不妨從朋友開始,互相了解更多再談以後。記得, 要當一個值得被愛的人,就尊重向你表白的人,考慮對方的 感受,不要將別人的愛當笑話。
收佢做兵 ……(已讀不回)
人生沒有第二次機會,不同的決定會帶來不同的人生。現在的 你,想清楚了,就捉緊自己最想留住的幸運,這份幸運可能是 暗戀的美好,可能是告白的坦蕩,也可能是被喜歡的幸福。 無論選擇說或是不說、接受或是不接受,都不要讓自己後悔, 至少五年、十年、二十年後回想起,這段青春記憶裡的愛情 沒有遺憾,不管有沒有你和他/她有沒有開始。 26
文:六弦
設:柏
與人文對話 ——
《看見》與《夏天協奏曲》
「堅 硬 的 成 見 和 模 式 被 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 土崩瓦解。」
柴靜是中國著名記者、主持人。雖然她不是專業 的作家,但真實令她的《看見》有獨特的魅力。 書裡寫的是她在採訪時經歷的事和遇上的人, 書不長,沒有像小說那樣用浩大鋪排去將情節推到 高潮,但有時候事件本身自有色彩,不需要任何 渲染也可以很深刻。 一直這樣認為,真實的東西最能打動人。 香港和內陸中國的城市,實在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的了解,不過也就看看新聞,旅行數日得來 的。有的人甚至一輩子都不會踏足那裡。所以, 很多中國城市的人文和景象,是大家難以想象的。 《看見》很能反映國內一些城市的情況,一些大家 不常去的城市的情況。由於它的真實,讀過的人 大概會有兩種想法,原來讚賞中國的人,可能會 覺得它並不像想像中的好;原來反感中國的人, 可能也會覺得它並不像想像中的差勁。
27
生活在香港,我們每天都太忙了,前二十年忙在 學習 考 試 裡, 後 面 的 時 間 就 忙 在 賺 錢 生 存 裡。 很 多 時 候, 我 們 像 個 無 頭 蒼 蠅, 庸 庸 碌 碌 地 活 著。有的人說他們有生活的目標,但是他們 在生活時卻看不見自己的目標。我們忙得連自己 都顧不上,更別說去顧他人。但是讀完這本書, 卻能發現別人的生活竟可以這樣的不一樣。我們 在生活裡實在應該給除自己以外的別人更多的 理解和寬容,因為我們不會知道,他們行為的 背後是有著怎樣不同的生活經歷。他們對生命, 對生活是有不同感悟的。 有那麼一刻,我想,真應該找個機會讓自己去 蹦 一 次 極, 跳 一 回 傘。 也 許 只 有 在 那 樣 一 個 接 近 生 命 邊 緣 的 時 候, 我 才 會 明 白 自 己 活 著 缺 少 了 什 麼;但也有可能不會,因為已經知道 是不會有太大危險的。誰知道呢?
一部很乾淨、很文藝、 有些小清新的典型青春 愛情電影,來自台灣。
電影講述的是男主角阿寬和女主角小青在一個 夏天裡誕生的愛情故事。
有人說他和女朋友分手了,「雖然她是很好的 女孩,但是······」
近來不自覺地會去思考戀愛的意義。大概是沒有 談戀愛的關係。
於是我又知道了,和好人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夠 修成正果。傳統說法上只有差勁的人才會破壞 一段感情的看法被現實給顛覆了。有一句話說: 人世間好女孩千千萬萬,但是真的適合自己的 卻是不多的。
想到了過去傳統的時代,那時自由戀愛不是像 現在那麼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必走的 程序,是大過天、不可違背的。沒有了這些, 即便愛情再怎麼驚天地泣鬼神也都不會被承認, 所以才有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私奔,才有陸遊 唐婉《釵頭鳳》里的「錯錯錯」和「莫莫莫」。 那個時候,似乎很多的夫妻是跳過了戀愛這一 步的,婚姻不過是繁衍後代的手段,至於其中 有多少發自內心的深愛,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的婚姻裡,又有多少是有愛情在裡頭的呢? 如果說過去婚姻的意義在於繁衍後代,那麼時至 今日,戀愛那麼流行,出 pool 變成了大學必做 的五件事,它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對於同齡人的愛情,像大學裡一對牽手的男女, 我們是調侃;對於父母一輩人的愛情,像錢鍾書 和楊絳先生,我們是羨慕;對於老年人的愛情, 像 公 園 裡 同 坐 在 一 張 凳 上 的 老 人 家, 我 們 是 祝福。 在世間呆的時間長了,開始會懷疑許多事情, 疑心是不是真的會有讓自己刻骨銘心,感他人 肺 腑 的 愛 情; 愛 人 之 間 是 不 是 真 的 常 有 生 離 死別;是不是真的還會受到父母的逼迫? 常聽人說:電視劇、電影的情節都是假的。 光良唱:你哭著對我說,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有 人 說 談 戀 愛 是 為 了 激 情。 拍 拖 的 情 侶 可 以 合法的做很多「健康的、有益身心的運動」。 有人把戀愛形容為「各取所需」。這些話如何 去 理 解, 各 家 有 各 家 的 不 同。 在 我 看 來, 高質量的戀愛應該會有除了激情以外的一些 東西,俗氣一點去說是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 情侶之間的交流、分享,這些都會成為很美好 的記憶,即便在兩個人分手之後,也依然會是 很美好的回憶。
我們應該慶幸吧?在這個年紀,無論嘴上說怎麼樣 的 現 實 論, 在 心 底 終 究 還 對 愛 情 懷 著 一 些 小 憧憬、小期待?十年後、二十年後、三十年後······ 我們還會這樣想嗎? 所 以, 趁 還 有 這 樣 的 心, 別 管 現 實, 先 享 受 一回純真的愛吧。 因為美好,有可能是結果,也有可能是過程。
28
文:柏
設:金二
貓.眼.石 貓站在窗臺,玻璃上有牠的倒影——修長 的身體、尖尖的耳朵,淺綠色虹膜和墨黑 瞳孔涇渭分明,反射出凌厲的光。牠伸出 細細的舌尖,梳理好身上每一處的細毛, 使它們平順服貼,展露出牠呈流線型的身 軀。晶瑩剔透的眼睛凝視 晨 光 照 射 的 街 道,然後牠一躍而下,在蕭寥的街上翩然 落地。貓要去做牠想做的事。
路上的風景隨著貓的腳步向後退,沿街的 高大樓房、燈柱,偶爾也有開動的車輪。 階梯上走來幾個要到另一 個 地 方 去 的 人 類;就像貓養的人類一樣,到白天的某個 時刻就要離開住宅,到別的地方忙碌,入 夜才回來。那邊,其中一個幼年期的人類 沒有好好待在母親的身旁 , 走 到 貓 的 道 上,蹲下拿出口袋裡的小手帕抖動。貓雖 然會因天性而追逐,但對這些不能捉、咬 的,也漸漸覺得無趣了。繞過了撩撥牠的 小人類,貓邁出輕快的步調跳上樓頂,離 開了這一片房屋。
一根燈柱吸引了貓的注意,上面懸垂的電 線使貓俯瞰灌滿風的巷子。巷子裡堆疊著 一些白色的障礙物,以及豎放了幾綑斑駁 的紙皮。貓特地留下了幾道爪印,在審視 自己留下的痕跡後滿意地登上巷口高處。 牠的瞳孔縮了縮,街上已經灑滿了陽光, 迎面吹來的風打亂了他鼻端的毛髮。頭髮 稀疏的人類縮在層層的衣服裏,坐在陳列 貨品的攤子後。幾張摺桌 上 鋪 了 一 塊 長 布,支撐著上面亮麗的鮮果。
29
貓忽然找到了牠的目標,那東西反射的光 撞到牠的眼睛上。這是一種從沒在家裡見 過的橢圓形小果實,表面飽滿潤澤,就像 人類衣領胸針上鑲嵌的寶石一樣。小小的 果實黃澄澄*的,比貓爪更小,數十顆結在 一起的,繁碩纍纍。忍不住伸爪撥弄。「 衰貓!走!唔好搞我啲提子。」喵!一個 雄人類揮手驅離,跳下架子前,仍不忘咬 下一顆寶石。牠養的人類會樂意接受這份 禮物的。
輕盈的貓把這塊寶石帶回住宅,擺動尾巴 平衡著回到窗臺上。牠謹慎地四顧:窩的 一角、層架上的小箱,然後決定把澄黃的 果實安置進魚碗裡。魚碗下面本來也有一 些玻璃彩石,但牠帶回來的一定比那些更 有光彩,人類一回家就會發現啦。
貓結束了勞動的時間,該休息了,也順便 等牠養的人類回來。牠窩在自己的領地 中,悄悄地做起了夢:小石頭孵化成一尾 游魚,在碗裡畫圈圈;人類和貓看見了, 都覺得很驚奇。而夢外的貓則繼續在下一 個夢裡呼嚕呼嚕。
*注:貓有紅綠色盲
讀者 來稿
文: 留白 設: Shadow Lee
30
讀白貓貓製作團隊 孤獨總編貓 衛天蔭
高冷編輯貓 衛天蔭 麥思齊 李斯雅 貝天瑞 梁天心 葉欣兒 楊斯冕 林穎茵 周柏枝
偽高冷排版貓 李詠欣 聶佩瑜 楊斯冕 周柏枝 韓頌禮 錢施曉 Shadow Lee
外冷內熱插畫貓 楊斯冕 尹詩瑜 Shadow Lee
外冷內更冷攝影貓 梁嘉欣 黎東武 露比 Nicola Wong
好奇採訪貓 林穎茵 庄紫煜
眼睏校對貓 何思諾 庄紫煜
神秘顧問貓 何思諾
鳴謝 咖啡哥哥 留白 中大貓 各受訪之中大同學
網上版讀白:issuu.com/read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