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掠奪式理財的誕生 去年推出《投資寶典》獲得不俗的反響,之後一直計劃推出 第二本金融相關的著作。經過大半年的醞釀,心中已有好幾個想 發表的題目。當中包括──
《大學生投資寶典》︰去年股市大好時,傳聞不少大學生借 貸炒股甚至因此荒廢學業,引起社會關注。我們希望透過這本著 作向大學生傳播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
《把孩子培養成下一個巴菲特》︰理財教育這個概念,在家 長之間越來越受注目,然而一般都只維持在邯鄲學步的階段,真
掠奪式理財
正掌握理財教育真義的人少之又少。本著作希望給予家長們對理 財教育有一個最宏觀的視野;
《基金投資不求人》︰基金投資產品越來越受投資大眾歡 迎,然而如何選擇產品、選擇基金及管理投資組合,卻是大部份 人沒有深究的問題。上述問題如處理得宜,可對投資回報產生關 鍵性的影響。透過本作,希望與讀者討論如何成為一個聰明的基 金投資者;
《一切從強積金開始》︰強積金制度不經不覺已運作接近八 年,但市民對強積金的普遍認識依然不足,仍然存在著不少對強 積金計劃的誤解。然而,強積金資產隨時間累積日多,適當的管
理將對長遠回報起決定性的影響。我們希望透過本作,清除讀者 對強積金制度的誤解,以及討論如何管理強積金組合以取得最優 化回報。
由於需要配合2008年書展的檔期,所以在2008年4月份,必
金開始》。不過,在五月的一個晚上,本人毅然改變主意,開始
自序
須決定先為上述哪一個題目開筆。最終,決定先寫《一切中強積
走筆疾書《掠奪式理財》一書。而上述四個題目,則交由我的同 事們執筆,在9月之後出版。
2008年5月某個晚上,本人和朋友吃飯後然後遊車河前往赤
柱。在路上,與朋友討論有關投資致富的話題,一位友人突然感 慨的說,我們所使用的投資方法,實質上是在掠奪發展中國家人 民的生產力及財富。
這句說話給我很大啟發,的確是個很殘酷但又逼不得已的現 實。生存在資本主義社會,想生活過得富足,就是要學懂抵抗別 人對我們的掠奪行為同時,又要學會怎樣掠奪他人。這樣說好像 很高深,很難辦到。然而,只要在一些生活小節上做些變化,這 是每個城市人都能做到的境界。
掠奪式理財這本書的概念,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也是 作為去年《投資寶典》的一個良好的延續。在此先回顧一下去年 《投資寶典》的出版背景。《投資寶典》是在去年中國股市瘋狂
大熱並蔓延至香港時所著作。當時出版《投資寶典》的目的,是 希望提醒已進入瘋狂狀態的股民們,要注意市場上隱藏的風險, 奉行健康穩健的投資觀念,以分散投資,長線持有等基本原則, 保障自己的資產。
在《投資寶典》的結語中,我們就以羅亞方舟的故事作比 喻,揭示當時投資者的處境。結果,不出一年時間,我們所預視 的情況變為現實,上證指數由最高接近6,000點,半年之間下跌接 近50%,2008年6月30日險守2,700附近;恒生指數則由31,500回 落至險守22,000點。當時後多人視那篇文章的比喻為危言聳聽, 然而到今時今日,不少股民重看那篇文章可會有另一番體會。
到今時今日,相信不少股民已為過去的瘋狂付出應有代價,
掠奪式理財
然而,在受過市場現實的教育後,他們應何去何從呢?不少人可 能在低迷的市況下感到心灰意冷,開始對投資的問題不聞不問, 金融投資類書刊的銷路可是大受影響。然而,在這種七窮六絕的 情況,才是最應該積極關心投資理財問題,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 的重要時機。在投資市場一片大好的環境,完全不懂投資策略為 何物的人也能獲利;但在逆境中,則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可以安 然渡過。要評論一個人的投資是否成功,不是看順境時的表現, 而是要看逆境時的處理。
《掠奪式理財》這本書,就是希望與投資者討論,在市況低
迷下,如何痛定思痛,調整投資理財策略,比其他因心灰意冷而 對投資事務不聞不問的小市民多走一步,為將來的市況逆轉做好 準備,長遠獲得比大部份小投資者豐厚得多的回報。
衛裕峰
自序
《掠奪式理財》總編輯
2008年7月1日
第一章 掠奪者進化史
8
目錄
1.1 對掠奪一詞的重新理解
10
1.2 共產主義失敗的真正原因
12
1.3 資本家的重大革新
15
1.4 知識型經濟與全球一體化
17
第二章 認清狼狽為奸之徒
掠奪式理財
20
2.1 掠奪者的鷹犬
22
2.2 嘩眾取寵易,宣揚真理難
26
2.3 誤導大眾的三類人
30
2.4 利益輸送與賊喊捉賊
34
2.5 有關強積金的最大誤導
38
2.6 製造恐慌,趁火打劫
43
第三章 現代掠奪者的真面目
46
3.1 輸打贏要的必勝掠奪法
48
3.2 越是信任,傷得越深
52
3.3 汰善留惡的制度
57
3.4 誠信的背後
61
3.5 保證越大,代價越高
68
3.6 夕陽行業的復興
73
3.7 保險業的精密算計
79
第四章 掠奪防守戰
86
4.1 肥羊的特徵
88
4.2 敵人誤當朋友
91
4.3 理財簡易方程式
95
4.4 中庸之道
100
4.5 別把投資娛樂化
105
4.6 小富由儉
115
4.7 省下不必要的保險成本
122
第五章 成為業餘掠奪者
130
5.1 人中之龍的特徵
132
5.2 環球掠奪史回顧及展望
137
5.3 有效的分工合作
143
5.4 投資利器大檢閱
146
5.5 鄧普頓勝道
151
5.6 善用閒置資產
159
結語 富足人生行動計劃
目錄
165
第
1章 掠奪者 進化史
1.1 對掠奪一詞的重新理解 說到「掠奪者」三個字,大家會想到甚麼?可能會是拿著大 刀的蒙古騎兵;可能是騎著馬拿著火鎗,進入新大陸尋金和傳教 的西班牙掠奪者;又可能是曾經為中國人民帶來沉痛苦難的八國 聯軍及日本鬼子。這些都是野蠻時代掠奪者的典型,不過是最低 級的類別,掠奪他人的同時也為自己帶來一定程度的損失。
經濟式掠奪的蓬勃發展 到達封建時代的和平時期,進化了的掠奪者不需要拿著刀
掠奪式理財
鎗,他們演進成以獨裁者或者大貪官的形式進行掠奪。但畢竟這 類行為往往是觸犯人類道德或國家法律,最終東窗事發的風險還 是很高的。
到了現代的文明城市,民主政治及成熟的法律系統,令上述 掠奪行為的難度越來越高,但新的掠奪者又應運而生。例如在二 次大戰以低級掠奪手法最終招致吃大虧的日本,就從合法掠奪鼻 祖─美國,學了漂亮的一手,在1970至1980年代以疾風怒濤之 勢,大舉進行人們稱之為「經濟侵略」的活動。
無論以何種形式進行掠奪,目的都是相同的︰藉以獲得比別 人多的物質資源,改善生活環境之餘,並達致富足。反過來說,
10
要在物質生活上達到富足甚至奢侈,就必須對掠奪他人。因為在 物質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你拿到比別人多的資源,就肯定是搶走 原屬別人的那部份。
因此,如果說人類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是一種合理的生存權 利的話,那我們對掠奪這個詞語需要有一個全新的演繹︰由原本
掠奪者進化史
提升生活質素的鐵律︰「減被搶,掠他人」
公認的負面詞語變為中性詞語;由公認是一種錯誤行為變為一種 不應分對與錯的行為。掠奪,無分對錯,只有庸手與高手之別。
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現代人,無不希望生活得富足,但大 部份人都是終身尋尋覓覓而未找到致富竅門。然而,了解上述道 理後,我們可以知道,致富的最大竅門,就是在於如何防止別人 搶掠自己手上的資源同時,並想方設法掠奪別人手上的資源。
上述竅門看似非常深奧,不知如何實踐,然而只要我們在生 活上的一些習慣及細節作簡單更改,就可達「減被搶,掠他人」 的目的。我們稱這種嶄新的理財思維方式為「掠奪式理財」。
這本書較後部份,就是討論如何在實戰上改善生活小節。而 在這一章,我們繼續以理論層面,去理解「掠奪式理財」的核心 思想,令讀者更易理解往後提及的實戰例子。
11
1.2 共產主義失敗的真正原因 對於掠奪一詞新的理解,以及對社會物質資源分配的理論, 部份社會學家及經濟學家可能不太認同。然而,學者只講理論, 本書是探討實踐,而理論與實踐往往有一定距離。
關於反剝削(在資本主義社會最常見的掠奪方式)及社會物質 資源公平分配這個問題,在一百多年前已有學者提出改革理論方 案,並且引來強烈的迴響,最終更發展成革命浪潮。這個當時屬 劃時代的理論,就是共產主義。
不過,經過近一百年,利用真人作白老鼠式實驗的結果顯
掠奪式理財
示,共產主義的烏托邦式理想經過實踐,帶來史上罕見的災難式 破壞。關於共產主義的實踐為何成為了過去一個世紀的噩夢,到 底是人性的問題、教育的問題還是社會制度的問題,可謂眾說紛 紜,在此先不深究。不過,我們可用一個最簡單的邏輯去說明共 產主義肯定失敗的原因,就是這個理論竟然試圖打破統計學上的 八二定律。
人類社會的自然定律 十九世紀的經濟學家維爾法度•柏拉圖首創「柏拉圖分析 法」,把一大堆數據重組,排列成有意義的圖表,從而指出問題
12
的原因所在和優次關係。其中一個最著名分析例子就是「八二定 律」。八二定律,指出正確運用20%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産生80% 的效果,反之也成立。
律存在的規律性與合理性。 經濟學家認爲,20%的人佔有世間80%的財富,而20%的財富 卻由80%的人去分攤。 社會學家認爲 , 大概只有 20% 的人可以實現 80% 的一生的心
掠奪者進化史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案例在有意和無意中印證了8:2規
願,而80%的人只能實現20%的心願。 部門領導也認爲,20%的人幹著80%的工作,80%的人悠閑地 幹著所餘的20%的活兒,如此等等。
均富論的荒謬之處 共產主義的均富理想,即是希望打破「 20% 的人佔有世間 80%的財富,而80%的人就只能去分攤20%的財富」這個現實。
然而所謂均富結果只會帶來均貧,因為物質資源是有限的。共 產主義可能真的有效將剝削(筆者則理解為掠奪)消除,然而試圖 打破八二定律的惡果,不但不能令到本來受剝削的80%人改善生 活,而只是令到原本富足的 20% 人口也同樣過著資源缺乏的生 活。換句話說,由原本還有20%人過得富足,變成0%的人過得富 足;由原本只是80%的人過得艱苦,變成100%的人都過得艱苦, 和原本的預期效果完全背道而馳,這種社會制度不崩潰才怪。
13
或許這樣說比較殘忍,但卻是個大家不可不面對的現實︰想 生活富足,重點就是想想如何不要成為被掠奪的80%,也就是要 學習如何成為掠奪他人的那20%。而「掠奪式理財」這項概念, 就是主要建基於八二定律的思維之上。因此,只要對八二定律認 識通透,這項「掠奪式理財」的概念便變得易於掌握。
掠奪式理財 14
1.3 資本家的重大革新 與共產主義相反,資本主義是比較遵從八二定律的社會制
令大部份弱者為這少部份強者服務。然而光靠人的自律,仍難長 期維持這個八二的平衡,於是使貧富懸殊的問題愈加激化,有可 能令社會動盪,部份弱者使用鋌而走險的手段,希望達致社會利 益的重新分配。20世紀初的共產革命浪潮,某程度上也是當時的
掠奪者進化史
度,透過資本與智慧,把社會資源自然集中於少部份強者手上,
資本主義社會貧富過份懸殊的後果。
經過這些經驗教訓,政治家們一方面肯定資本主義的正面 性,另一方面又要對資本家的行為設限,以防社會資源分配的傾 斜去到一個危險程度。這些限制包括反壟斷法、最低工資、最高 工時、勞動合同法等各類法例。不過,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這 些法律的最核心目的都並非反剝削,而只是希望剝削行為變得有 節制而令資本主義更順暢運作。20%人掠奪80%的人這個事實, 從來沒有因這些法規的生效而改變過。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除了政府在法律上作修改以維持資本主義有效運作外,資本 家在經年累月的演進下,在精神層面及運作技巧兩個方面,也是 不斷革新,越來越精確。在20世紀初,資本家給人的印象就是以
15
高壓管理手法不斷剝削工人以致富的惡魔,然而,到了21世紀的 今天,資本家不但沒因為各種法規的限制而變得難以大舉掠奪他 人,反而是靠誠信可靠的包裝、透過傳媒進行思想教化以及威逼 利誘等手法,令掠奪行為變得更有效率,更大規模,並且更肆無 忌憚。
靠著無孔不入的宣傳進行思想教育,小市民被狠狠掠奪卻懵 然不知;更荒誕的是,受華麗的包裝蒙騙,被掠奪後還要對掠奪 者大表感恩,即使最終發現了被掠奪的事實,然而一切皆發生於 合法的前提下,被掠者只能啞子吃黃蓮。
就好像合法掠奪的鼻祖,美國,其攻打伊拉克,理由冠冕堂 皇。明眼人都知道,出兵不過為掠奪伊拉克的石油資源─由一
掠奪式理財
個獨裁者政府掠奪一個國家,變成由 2億人去分享掠奪這個國家 所得的成果。伊拉克人民被愚弄還要對美國說聲謝謝,國際社會 對美國的巧取豪奪同樣是敢怒不敢言。
如此國際級的精妙布局的掠奪行為,我們當然是無可奈何。 不過,如果只是商家們使出的雕蟲小技,只要運用一點兒智慧, 要應付可是遊刃有餘。
要盡量減少被資本家所掠奪,就必須學會看破這些糖衣陷 阱。在本書的第二及第三章,就是對商家們的掠奪布局的逐一拆 解。
16
1.4 知識型經濟與全球一體化 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由於知識和信息的渠道俱掌握在資本
取利。經濟學上稱這種因信息不完美流通而產生的潛在損失為信 息成本(Information Cost)。
掠奪者進化史
家手中,資本家靠著控制信息流通以左右一般人意識形態以從中
信息成本的平衡瓦解 例如在過去,做國際貿易生意,就是典型依靠賺取信息成本 致富的行業。金融及地產等行業,也是常常運用傳媒左右投資者 的判斷,方便她們牟取暴利。
到達20世紀90年代,由於互聯網的興起,資本家壟斷信息流 通渠道的情況開始有所改變,更多元化的資訊全面流通,令舊經 濟時代的掠奪平衡開始崩潰,小市民有更大的討價還價能力,社 會利益遂重新分配。
例如2007年的新股王阿里巴巴,其業務就是協助供應商及買 家跳過中間人,即貿易商,直接接洽。這令傳統貿易商從信息成 本中賺取利潤的優勢幾近消失殆盡。透過這次令「社會利益重新 分配」的資訊革命,很多新貴產生,當中不少新興富豪還在30歲 以下。而只要懂得利用已開放的信息渠道,即使不能從中取利成
17
為富豪,也至少可以省回以往無法不付出的信息成本,令個人資 本增加,從而令生活素質提升。
環球掠奪平民化的時代來臨 在 21 世紀,除了知識型經濟的出現,還有另一項令傳統被 掠者有機會翻盤,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掠奪者其中一員的重大演進 ─ 全球一體化。在過去,各地區或國家都形成自己的獨立體 系,少部份有實力的資本家才有能力越過各獨立體系的界線,到 達其他體系去掠奪。欠缺如此雄厚實力的一般人,就只能守在自 己的地區體系內「自相殘殺」。
全球一體化加上信息的自由流通,令原本為權貴專利的活動
掠奪式理財
變得平民化。只要懂得運用合適的工具,你就不必被困在身處的 體系內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人互相比拼,而是昂然闖入相對落後的 國度,掠奪無反抗能力的人。
21世紀是一個獨特的年代,平民百姓是有史以來最有討價還
價能力與掠奪者對抗,而同時也是史上可以運用最低成本,面對 最低風險和使用最開放的渠道去參與掠奪的一個時代。
不過,即使信息渠道已開放,但懂得運用知識的人仍為小 數。即使掠奪他國人民的大門已開,能摸清門路的也同樣只是少 數的人。本書的第二至第四章,就是教讀者怎樣識穿資本家的
18
偽善面目,運用開放的信息傳播渠道,守護自己原本可能被掠奪 的財產。第五章,則是告訴讀者到底如何參與成為新時代的掠奪 者。
掠奪者進化史 19
第
2章 認清 狼狽為奸 之徒
2.1 掠奪者的鷹犬 大眾傳媒,一向予人中肯、可靠、有公信力等印象。這與在 本書第一章中形容,大眾傳媒為掠奪者所操控,用以左右大眾意 識形態,以達致增強掠奪效率的描述,大相逕庭。那到底是本書 的觀點對大眾傳媒有偏見,還是一般大眾對傳媒存在著錯誤的期 望?
衣食父母得罪不得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問︰
掠奪式理財
到底大眾傳媒是靠甚麼生存的?
大眾傳媒,最重要的兩項功能是對受眾提供知識及娛樂。無 論宣稱傳媒的責任是如何重大,畢竟也是商業機構的一員,如果 沒有盈利,最終難逃倒閉的命運。她們的經營模式一般是分為向 受眾收費和免費兩種。免費向受眾提供服務的傳媒,例如無線電 視及免費報章,其賺錢的方式就是向廣告客戶收取廣告費。即使 是向受者收費的傳媒,例如報章及雜誌,在現時競爭激烈的環境 下,你不過付出區區的十元八塊,就有一吋厚的一大疊資訊,所 收的錢可能連紙錢都還未及,更莫說要靠從受眾所收的錢,支持 機構的營運。因此,無論收費還是免費,主要收入來源仍是廣告 商。
22
因此,商家是傳媒真正的衣食父母。那我們再問下面這一個 問題︰ 當大眾的利益與商家的利益發生衝突時,傳媒會選擇站在誰 的一方?
見。有誰笨到會毫無顧忌去得罪自己的衣食父母?就算真的有, 都很可能因不再受商家支持而在市場上消失,最終市場上同樣只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了解了前面那個問題的答案,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變得顯而易
會餘下與商家合作甚至合謀掠奪的經營者繼續生存。
傳媒無間道 不過,有傳媒工作者可能會反駁,論點是,傳媒工作者自有 職業操守,加上傳媒是否受廣告商青睞,是受收視率(或讀者人 數)所左右,保持中肯、可靠、有公信力及照顧大眾利益,對維 持甚至增加收視率是重要的。
保持公信力,對傳媒來說當然重要,但這絕不是一個商業機 構運作的最終目的,而只是這類機構維持有效率運作所使用的權 謀,只是一種形象包裝。商家和大眾,誰比較容易忽悠?十篇報 導中,傳媒很可能在 9宗無關痛癢的報導上表現出中肯、可靠、 照顧大眾利益,以製造公信力強的表象;但在當中最關鍵的那一 件事情上就濫用輿論︰可能是協助政客撈取政治本錢,也可能是 與商家合謀掠奪市民。
23
舉個比較為中國人熟悉的例子。相信不少人都認同CNN是一 間擁有國際級公信力的傳媒。然而,在報導2008北京奧運中國聖 火傳遞以及西藏發生的動亂的手法及角度上,都令中國人民頗有 微言。甚至有人發現這些傳媒運用張冠李戴的手法,將尼泊爾鎮 壓暴亂的片段,宣稱是西藏鎮壓片段向大眾廣泛報導。
這些國際傳媒被踢爆造假後,往往都把責任推御到個別記者 的頭上,說只是個別人士違反專業操守。然而,有識之士都心照 不宣,這不過是找替死鬼頂罪。這類傳媒在某些國際關注的事情 的報導上,一向都存在惡意渲染,不中肯、不可靠、只照顧政客 的利益而非公眾利益。
掠奪式理財
傳媒才是終極魔術師 以上是傳媒與政客勾結的實例,而要舉傳媒與商家勾結的 最經典,最荒誕例子,就要向各位推介一下「蒙面魔術師」這個 節目。相信不少人都在電視上看過魔術表演節目,而你在觀看同 時也肯定心中嘀咕,到底魔術的秘密在於哪裏。魔術師的第一戒 條,是永遠不可以把魔術的竅門公開。然而,這個世界有求就會 有供,在芸芸的魔術師當中,就出現了一個「蒙面魔術師」,他 的工作不是表演魔術,而是專門在節目內向觀眾破解各種魔術的 秘密。(之所以這個魔術師需要蒙面,就是因為害怕魔術界群起 而攻之。)
24
最不可思議的魔術,應數那些穿越長城、變走自由神像、變 走客機、在爆破現場逃出等大型表演。因這類表演都過於大型, 所以都無法現場表演,必須由電視播放。蒙面魔術師在節目內踢 爆,原來這些不可思議的大型表演,全都是電視台與魔術師合謀 的把戲,利用剪接與電視台作旁證的公信力為包裝,弄虛作假。
令他們在公開作中小型魔術演出時更旺場,門票可以賣得更貴。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而作出這樣的安排,目的就是提升這些魔術師的名氣及神秘感,
這些例子好像和本書提倡的「掠奪式理財」沒有很直接的 關係,然而其他類型的商業機構,例如證券商、銀行、保險公司 等,與傳媒合謀進行掠奪的邏輯與模式,其實和上述例子是大同 小異。
到底哪類理財資訊可取?哪類理財資訊是糖衣陷阱?請繼續 閱讀下一章2.2《嘩眾取寵易,宣揚真理難》。
25
2.2 嘩眾取寵易,宣揚真理難 要揭開現代掠奪者的真面目,首先要學會破解她們透過傳媒 對大眾灌輸的各種偏見。當中,散佈理財偏見的最常用方式,包 括專題報導、財經「演員」的財經分析與及專欄文章。
良心與現實的矛盾 這樣說來,好像所有記者及財經專欄作家都是洪水猛獸,你 可能會認為這不過是一個偏激的陰謀論者的想法。然而,我們且 嘗試反過來思考這個問題︰
掠奪式理財
要做一個有良心的財經記者或專欄作家,到底難不難呢?
這首先要定義,怎樣去做關於理財的知識傳播,才算是有良 心的呢? 首先,最起碼是不能晃點讀者,引導他們去做一些很大可能 帶來損失的事情; 另外,最好是能對讀者灌輸真理,讓他們用最穩健的方式有 效累積財富; 最後,當然是應該站在讀者的利益立場去考慮問題及發言, 不可因個人利益而隱惡揚善。
不過,能同時達到上述三項標準的財經專欄作者,實在是鳯毛
26
麟角。首先,由於真理這東西,肯定是沉悶和簡單的,如果真的 要守著只報導真理的原則,去報導投資理財這個題目,恐怕以大 部份財經「演員」的能力,專欄寫不上幾篇就要封筆─因為再 也找不到新的題材了。
球,維持讀者的興奮度,是遠比說沉悶的真理容易的。某些人因 背景所限,他們是沒有可能真正站在讀者利益立場去發言的。例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再者,為了維持良好的收視率,嘩眾取寵以吸引讀者的眼
如,如果專欄作者本身是某大銀行的職員的話,他就只可能對讀 者說他所屬銀行的產品及服務是天下無敵,即使明知其他公司有 更相宜的產品或服務,也斷然沒理由在文章中向讀者展示。
真金不怕紅爐火 堅持傳播真理的財經專欄作家雖然是鳯 毛 麟角,但未至於沒 有。例如東尼(Tony Measor)就是少數裏的一個。東尼是堅持宣揚 長線投資好處的專欄作家之一,而且他在雜誌上設立的「模擬 倉」,已經連續刊載多年,每年保持平均20至25%的增長,成績 有目共睹。
可能在不少投機者的眼光來說,每年回報 25% 實在看不上 眼,然而,這是最公平公開而做出成績的最好的一個實證。其他 標榜甚麼長線投資不合時宜,教人短炒獲利,投機於衍生工具的 所謂專家,哪個夠膽公開擺下擂台顯示自己的戰蹟?即便有傳媒
27
曾經嘗試替一些所謂專家設下「模擬倉」作比拼,絕大部份都只 在市況好時能交出成績,到市況逆轉就完全受不了考驗。
更滑稽的是,有些所謂專家所設的「模擬倉」,在大市一 片好景時同樣可以表現欠佳。2007年第3季,香港股市基本上是 雞犬升天,隨便找幾隻大藍籌都可以賺個翻天的。然而,在這個 時期的某本娛樂雜誌所附送的財經副刊所設的「模擬倉」, 4間 證券行的代表,有3家都買中了蝕本的組合,第4個不蝕本的也不 過是保本而己。要在這種市況蝕本,似乎比在熊市中賺錢還要難 呢!所謂專家果然「與眾不同」。
各位讀者有興趣的話,可以到圖書館搜尋這些舊雜誌,就知 道這些不中用的專家到底是誰,以後不要再聽他們信口雌黃,以
掠奪式理財
免給誤導了。上述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模擬倉」,都黯然於雜 誌連載中消失無蹤,能像東尼這樣長年有所表現的,可是絕無僅 有。
不過,由於東尼所提倡的投資真理,實在是太一致和太簡 單,所以他的文章在講求「搵快錢」的財經專欄閱讀者眼光來 看,未免是比較沉悶的。
而另一位值得欣賞的高手,就是曾淵倉教授。他最高明的地 方,就是他所宣揚的投資理論,其實來來去去只是幾個很簡單的 觀點,不過卻可以運用無限個角度去寫出上百上千篇文章,這就 殊不簡單了。
28
再介紹最後一位筆者欣賞的財經專欄作家,就是頭條日報的 陸羽仁。他以非常平易近人的手法,真實向讀者揭示金融界的光 怪陸離現象,很值得投資者作避險之參考。
除上述作者以外,到底還有哪些專欄作者的文章值得參考
後,再自行去判斷了。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呢?這個就留待讀者閱畢本書,熟悉「掠奪式理財」的整套邏輯
29
2.3 誤導大眾的三類人 之前討論過,怎樣的財經專欄比較值得參考,然而,那些作 為掠奪者鷹犬的財經「演員」,曾透過傳媒向大眾發放過哪些誤 導信息?而哪些我們一直耳濡目染信以為真的「常識」,其實是 值得我們重新反思的呢?
首先,要澄清一點,不是每個協助散佈誤導信息的人,都 是掠奪者的代表。在傳媒上協助發放誤導信息的人,不外乎三類 人︰ 1) 既得利益者; 2) 嘩眾取寵,追求虛榮者;
掠奪式理財
3) 好心做壞事,對事情一知半解的外行人。
學懂分辨這三種人,要分辨那些信息是含誤導成份就變得容 易得多了。現在,就拿關於大眾對強積金的一些偏見,示範如何 分辨這三類人。
有關強積金的最熱門批評 2006年,被稱為股壇「長毛」的David Webb發表三篇文章批
評強積金,其中一篇批評強積金供應商收費貴。根據Webb搜集資 料及計算所得,假設強積金供應商每年收取合共投資額 2% 服務
30
費,20年計便令強積金價值下降33%,40年計更高達55%。大量 財經「演員」及民粹派議員均表態支持Webb的言論,部份人甚至 大聲疾呼應該取消強積金制度,「還富於民」。
相信大部份市民都認同強積金收費昂貴。然而,怎樣定義
收10%手續費算是便宜還是算貴?如果有另一樣投資,手續費全 免,不過每年均虧蝕 5% ,那是「昂貴」還是「便宜」?要比較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昂貴和便宜呢?如果有一項投資,每年可以穩賺 100% ,那每年
客觀、持平去理解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角度去看,第一,是這 項投資方法的效果,與及,第二,要與其他形式的投資的收費作 比較。
每年穩賺 100% ,收 10% 手續的投資,暫時未有所聞,不過 手續費全免,每年虧蝕 5% 的投資,卻真的存在。這項投資名為 銀行存款。此話怎解呢?首先大家想想,銀行拿了你的存款用來 做甚麼的?貸款賺利息。樓宇按揭年利率最優惠是P-2.9左右;私 人貸款或商業貸款利率由 7% 至 30% 以上;信用卡年利率為 24% 以上;拉個平均,很保守的估算,,銀行至少賺了每個存戶每年 5%的息差。即換個角度來說,銀行令存戶每年虧蝕5%,或實質
上每年收取存戶5%的手續費!
31
定期存款的「投資成本」遠比強積金高 假設由始至終都只存放 10 萬元於銀行戶口內,以現時接近 零利率的情況計算,20年計令存戶損失25萬元,即相等於本金的 250% ,存款價值變相下降 60% ; 40 年計更高達 67 萬元,即相等
於本金的670%,存款價值變相下降85%!下降33%與下降60%; 下降55%與下降85%,孰輕孰重可謂一目了然。
以上假設銀行只賺取 5% 息差,當中還未把銀行依靠掌握存 戶的帳戶資料進行金融保險產品推銷的巧取豪奪的收入計算在 內。而且在計算存戶的損失時,也未把通貨膨脹令金錢貶值的因 素計算在內。如把上述兩項因素都計算在內,銀行從住戶身上榨 取的利益是一個更驚人的數字。
掠奪式理財
可能有人會反駁,銀行是透過嚴謹的經營以賺取利潤,存戶 並無參與運作,銀行賺取高昂息差是天經地義。那要請問,在強 積金這個例子內,難道服務供應商就沒有為市民提供服務嗎?在 投資效果方面而言,強積金至少是幫市民把金錢增值,而銀行存 款卻是在幫市民把金錢貶值。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哪一個更值得 收取高昂成本?
當然,強積金手續費仍有可減價空間,以利市民,但如果說 強積金收費「昂貴」是要求取消強積金制度其中一個合理理由, 那更應該要到金管局門口絕食抗議銀行牟取暴利,又或者至少應 該嚴厲禁止銀行向小額存戶收取手續費。如果強積金的收費模式
32
真的是值得嚴厲批評,那也應該拍一個公民教育廣告,提醒市民 不要在銀行存款。
人們把Webb稱為股壇「長毛」,到底他是否和政壇「長毛」 一樣,專門嘩眾取寵?這就留待讀者們自行判斷;那些附和的財
市民每月多了10%的收入,那就多了好大一筆的錢讓這些財經界 人士去圖謀了;而那些大聲疾呼的民粹派議員,就不過是好心做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經「演員」,不過是既得利益者。試想想如果強積金取消,每個
壞事,對事情一知半解的外行人(當然也不排除他們不過是為討 好選民而去嘩眾取寵的可能性)。
33
2.4 利益輸送與賊喊捉賊 強積金這一系列問題可是非常敏感,相信不少有心人看後會 大有反駁之辭。我們在這兒一一作預測及拆解,讓讀者進一步理 解哪些我們一直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何地不合邏輯,不過 是掠奪者為掩飾及美化掠奪行為所作的說詞。
對於前篇的議論,某些人可能會指責是混淆視聽。銀行是代 替了市民面對風險,市民在零風險的情況之下保障財產,而強積 金則是把投資風險讓市民自負。零風險與風險自負的投資,潛在 收費不同是合情合理。
掠奪式理財
任何投資方式都是市民風險自負 第一個要破解的謊言就是,銀行真的代替市民面對風險嗎? 站在商業立場,如果某天銀行虧本,無法對市民兌現派息甚至取 回本金的諾言,銀行會選擇怎樣做?倒閉!而且在世界歷史以致 香港歷史上,不是沒出現過銀行倒閉的事情,所以為甚麼香港 政府要成立甚麼存款保障計劃,「給每位存戶十萬個信心」。 就算光顧銀行真的令你的金錢得到保障,也不過和保險的性質差 不多,是別的存戶的存款保障了你,而不是銀行本身。一項不用 負擔風險又可以賺取高昂「手續費」的生意,真是個超級如意算 盤。
34
第二個要破解的謊言就是,銀行存款真的是零風險嗎?利率 風險,即資金因通貨膨脹而貶值的風險,也是一項最常見,但也 是最易被人忽略的風險。
強積金投資風險雖然自負,但到底依靠平均成本法、分散
要低。所以就風險承擔的角度而言,也同樣看不到某些評論所指 的,強積金收費昂貴的合理性。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風險及長線投資三大原則,投資風險要比銀行存款的貶值風險還
其他反對強積金制度的人,都針對強制性這個問題,更認為 有關安排根本是對相關金融機構進行利益輸送。因此,即使不廢 除強積金制度,至少也應該變成讓市民自由選擇是否參與。他們 經常標榜,如果市民自己拿錢投資股票,手續費相對便宜而且回 報更高。
強制性並不就等同於劣政 首先,第一個不要被誤導的觀念是,強制性不代表就是劣 政。在一個健全的社會制度下,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必然性讓市民 有選擇權,例如勞工保險是強制性,汽車第三責任保是強制性, 交稅同樣是強制性。
強制性是否恰當,這個問題相當複雜。然而用較實利的角度 去考慮,可以問以下幾個問題︰
35
如果是自由選擇,是否真的有更佳的選擇? 自行投資股票,投資成本真的比強積金低嗎? 如果不是強制性,依靠市民自律,是否會有更佳效果?
根據前篇的討論,銀行存款肯定不是更佳的選擇。那股票 又如何呢?在香港,每次股票交易費,一買一賣加起來大約是 0.75%,似乎並不貴。然而,對一個活躍的股民而言,平均每月
買賣股票一次也相當正常。這樣每年轉換手上股票12次的話,實 質上花在股票交易費的成本,就等於 1 - (100% - 0.75%)12 ,即 8.6%
由此看來,自行投資於股市內,投資成本不見得比強積金便 宜。
掠奪式理財
既得利益者賊喊捉賊 不過,又有人會反駁,自行投資股票回報會遠比強積金為 高,每年花 8% 的成本不過是九牛一毛。然而,現實真的那麼理 想嗎?無論在香港、中國還是美國;無論是在牛市還是熊市後, 進行有關股民盈虧的統計調查,能真正在股市內長線總體有盈 利的比例,只佔20%,換句話說其餘80%的人,走運的頂多是平 本,不走運的全都是虧本。這項研究結果與本書第一章提及的 八二定律非常吻合。
36
那些大聲疾呼要廢除強積金,建議市民自行投資的財經界人 士,相信也是了解這個殘酷現實的。既然如此,到底這些人在義 正嚴辭的背後,是在圖謀些甚麼呢?
將錢投資於強積金,至少可肯定長線會穩定增長, 100% 市
然是沒有越軌的,這個問題於第五章《成為業餘掠奪者》有詳細 解釋),但讓市民自由投資,卻變成 80% 市民向另外 20% 掠奪者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民都能獲利(這好像不符合八二定律,然而經深入研究便知道仍
進貢。如果按這個角度看,到底是設立強積金的香港政府向金融 機構作利益輸送,還是教市民投機炒賣的財經「演員」,才是向 金融機構「利益輸送」的罪魁禍首?批評強積金制度的財經「演 員」,可真是在上演一齣賊喊捉賊的好戲。
表面上他們是批評政府利益輸送,骨子裏他們是在抗議「分 贓不均」而已。前篇也分析過,強積金制度的最直觀效果,就是 讓市民可投資的資產每月減少10%,這對於依靠交易佣金維生的 金融從業員,是一個多麼大的潛在損失!而站在那20%的掠奪者 的立場上,讓市民穩健投資無疑也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37
2.5 有關強積金的最大誤導 有關坊間對強積金的偏見,上面已作了連篇論述。如此詳 細論述,皆因於傳媒中各種關於理財的誤解,以有關強積金的最 多,而且也最影響市民大眾的長遠利益。另一項關於強積金的經 典誤導,就是有關強積金是否足夠退休使用這個問題。
筆者粗略作了一項統計,發現在同一份報章,過去 5年居然 每個月都至少有一篇文章,強調強積金不敷退休之用。要分析這 些人的言論,我們首先要想想以下問題︰ 發表相關言論的人中肯嗎?與他們自己有利益衝突嗎? 他們的言論是否有客觀的數據支持?其計算方式又是否合
掠奪式理財
理?
既得利益者的言論不可盡信 基本上,發表類似言論的人,不是甚麼保險公司的顧問, 就是甚麼銀行或金融機的高層,而在述說強積金不夠退休之用同 時,均表示為了退休應另作安排,然後就是推廣他們的產品。很 明顯,這是有利益衝突的。他們發表關於強積金是否足夠退休應 用的評論,可靠性要打個折扣。
38
而一般述說強積金不敷退休應用的文章,都把此當作是人所 皆知的常識,都沒有附以認真的數學論証。如果要很嚴謹的計算 強積金是否足夠退休應用,首先要問兩個問題︰ 到底到65歲時,強積金戶口要有多少錢才足夠應用? 如果妥善管理強積金組合,平均每年回報可以到達甚麼水
2008年初,電視上有一個很惹笑的保險廣告,當中描述一個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平?
男人為退休是否有足夠準備而發愁,無論看甚麼東西都浮出 520 萬這個數字,最後害怕到吃飯時失神對老婆尖叫,被老婆賞了一 記耳光。為了簡化退休到底要多少錢才足夠的這一個問題的分 析,我們姑且就以520萬這個數字作一個標準。
如果要談論強積金平均年回報的問題,我們可以參考一下過 去 30 年恒生指數的增長狀況。過去 30 年,恒生指數平均以每年 13%幅度增長。現時強積金當中包括恒指基金、中國基金、新興
亞洲基金及韓國基金等,投資在新興大國之上,加上妥善管理, 未來 30 年的增長及得上過去 30 年恒生指數的增長不是很意外的 事。
39
強調強積金不敷退休應用是以偏蓋全 根據年回報13%作假設,不同年齡開始強積金計劃的退休時 強積金戶口價值在下表例出︰ 年齡
開始供款年齡 30 35 供款人月薪 $10,000 $15,000 強積金戶口價值 $13,560 --$112,856 $13,560 $295,802 $112,856 $20,340 $632,869 $295,802 $169,284 $1,253,892 $632,869 $443,703 $2,398,087 $1,253,892 $949,303 $4,506,193 $2,398,087 $1,880,838 $8,390,241 $4,506,193 $3,597,131 $15,458,475 $8,302,368 $6,627,481 25
掠奪式理財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40 $20,000 --
$27,120 $225,712 $591,604 $1,265,737 $2,507,784 $4,620,430
從上述表列可見,除了40歲以後才開始參與強積金計劃的一 群,在妥善管理強積金組合的情況下,要在65歲時累積超過500 萬元都是可行的。因此,強調強積金退休後不敷應用,是以偏蓋 全,別有用心。
40
強積金組合管理暫時是一項沒法賺錢的業務,作為強積金服 務供應商,當然不希望教懂客戶如何管理強積金組合,以免工作 量暴增。試想想如果每個市民每三個月就進行強積金組合檢討, 並進行基金轉換,強積金服務供應商的工作量會以倍數增長,行
個虧可真是大了!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政成本也以倍數增長,但收取的服務費卻無絲毫增加,那麼,這
而對於其他金融機構而言,如果市民都知道光靠管理好現時 的強積金組合,就可以獲得足夠的退休金,那她們就少一個理由 去推銷金融產品,而市民購買金融產品的意慾也會大大下降。
停一停,想一想︰ 試試解答以下問題,可以測試讀者在閱讀本章後,是否已建 立了對識破理財誤解的判斷力。 除金融機構外,原來連強積金管理局本身也承認,強積金將 來是不敷退休後應用的。為甚麼積金局也要如此宣稱,這對她們 到底有何益處呢?
41
答案︰ 當職金局宣稱強積金不敷退休應用,如果到退休時,事實上 是足夠應用,沒人會怪責她們估算錯誤;但反過來說,如果職金 局宣稱強積金足夠退休之用,到時卻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理想回 報,積金局將受千夫所指。
積金局不過是由官僚組成,是金融外行人,他們根本不懂 詳細指導市民檢討及調整強積金組合以達更佳回報。再者,最優 化強積金組合回報也非積金局的職責,在於「多做多錯,少做少 錯」的官僚邏輯下,其言論當然偏向保守。
掠奪式理財 42
2.6 製造恐慌,趁火打劫 除了煞有介事強調強積金不敷退休應用外,另一個金融機構 刻意散佈的理財謠言︰養育一個孩子需要準備400萬。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信口雌黃400萬 400萬養一個孩子,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畫面?假設由孩子
剛出生撫養至 20 歲能夠獨立,開始工作自養,那即是一共 20 年 或240個月。400萬的花費,即等於每月花大約17,000元於孩子身 上。眾所周知,香港的高昂樓價,令香港不少家庭把每月一半收 入花在供樓或租樓之上。如果每月要花17,000元於一個孩子上, 再加上供樓,這個家庭的其他成員即使不吃不喝不娛樂,也需要 家庭總收入在34,000元以上,才足夠應付。
上述假設到底是否符合社會實況?是不是表示家庭收入在 30,000元以下就應該絕育,家庭收入70,000元以上才有資格生第
二胎?如果照特首曾蔭權的呼籲每個家庭生三個小孩,那必然要 月入十萬以上才足以應付。無怪乎曾特首要新開設局長政治助理 等高薪職位,可能就是為了配合他那個三孩政策!
43
我們現在為養育孩子所需花費,計一條實數︰
由0至3歲前,花於小孩身上的支出,主要是尿片和奶粉,一個 月花費2,000至3,000元就已經很不得了,離每月花費17,000元有非 常大一段距離。
由 3 歲至 5 歲上幼兒園,由於需要付學費,每月花費可能由 3,000上升至5,000。
由於香港是實行十二年免費教育,到孩子正式上中小學,學費 支出會大減,但就當原本付學費的錢轉換為孩子的零用錢,再加上 書簿雜費,假設每月開銷依然維持在5,000元左右。
掠奪式理財
中三以後,孩子其他方面的使費會多一些,學校用書會貴一 些,每月開銷由5,000元增加至6,000元。
到達大學階段,政府會對學生提供免入式審查貸款,待他們工 作後償還。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自付大學學費是個良好契 機。
如此算來,養育一個孩子的最基本花費 = 3,000 X 12 X 2 + 5,000 X 12 X (3 + 6 + 3) + 6,000 X 12 X 4
= $1,080,000
44
這只是在傳媒上經常被強調的400萬的四份之一左右。
就算從幼兒園開始,每個月都額外撥出 1 , 000 元作為上興趣 班及補習班之用,費用也不過是增加 180 , 000 ,即由 108 萬變為 116 萬元。就算再加上供孩子就讀外國的名牌大學,所需費用也
400萬仍然是相距甚遠。
認清狼狽 為奸之徒
不過是最多再增加 100 萬。即總共加起來也不過是 216 萬。這與
誇張失實的背後意圖 坊間強調養一個孩子需要400萬,不過是想製造恐慌,趁火 打劫。這種掠奪技巧實在是非常普遍。例如地產商及地產經紀公 司,不斷吹噓樓市的升勢,以刺激市民爭相入市,推高樓價;金 融機構在利好消息出現時往往加強渲染,協助推高股價;反過來 在壞消息出現時,又誇大影響,逼使股民蝕本沽貨。
關於其他於傳媒上流傳的理財觀念誤導,實在是無日無之, 不勝枚舉。希望藉著分析一些對廣大市民有最貼身關係的理財誤 解,各位讀者以後在閱讀坊間的金融報導及評論時,可以有更獨 立的判斷力,不要輕易被忽悠。
現在我們進入下一章《現代掠奪者的真面目》,開始進一步 揭開各金融機構道貌岸然的掠奪者的真面目。
45
第
3章
現代掠奪者 的真面目
3.1 輸打贏要的掠奪必勝法 在第二章曾經提及,銀行從存戶的存款中,每年至少賺取 5% 的息差,變相掠奪存戶的資產。然而,我們在此告訴你,這
不過是銀行對大眾的掠奪行為的冰山一角,大量好戲還在後頭。
銀行家的下流夢想 我們先揭示銀行在最專業的業務,即貸款上所作的掠奪惡 行。在香港,自正面信貸資料庫的出現,銀行的借貸業務變得越 來越主動。在過去幾年,不少市民差不多每個月都收到銀行鼓 勵貸款的宣傳信,最近甚至出現銀行主動致電勸誘借貸的推銷電
掠奪式理財
話。同時,銀行靜靜地不斷提升信用卡客戶的信用額。以筆者 擁有的「獅子錢莊」信用卡為例,由2001年前只是信用額15,000 元,經過多次自動增額,到2008年增至14萬元信用額。這些都無 疑是希望市民大眾債台高築的糖衣陷阱。
正面信貸資料庫的出現,令銀行識別出很有借貸需要的人, 借勢趁火打劫,提出高息借貸;對於沒有需要借貸的人士,則是 盡量用優惠條件,引誘他們踏出借貸的第一步,期望將來他們越 踩越深。或許銀行家的夢想,就是希望最終全民都資不抵債,每 月收入大部份用作向銀行還款,變相全民都為銀行打工。這種商 業行為,既合法又合理,不過按道德角度而言,這種鼓勵「先洗
48
未來錢」,希望全民負債的夢想,卻是相當下流。
香港現時有法例,嚴禁使用陌生推銷電話或拜訪(卻稱cold call),推廣金融投資產品,所以你從來不會收到任何機構直接寄
品有必要禁止,那以陌生推銷法推廣貸款服務更有必要禁─主 動勸誘借貸遠比勸誘投資不道德。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信或電話推銷金融投資產品。如果以陌生推銷法推廣金融投資產
輸打嬴要的無賴本質 在商言商,銀行主業就是貸款,積極擴張業務也是無可厚 非。不過,銀行在信貸業務經營上另一項掠奪者式惡行,就是 「輸打贏要」。在某份報章的專欄內,曾經有三句很經典的說 話總結了現代銀行在貸款運作上有恃無恐的原因,令筆者印象深 刻︰「你欠銀行1000萬,還唔到就係你的問題。你欠銀行10億, 還唔到就係銀行的問題。你欠銀行1000億,還唔到就係中央銀行 的問題。」
49 以2007年下半年發生的美國次按問題為例,在美國樓市興旺 的幾年,銀行濫發貸款予業主,到美國樓市回落,遂出現負資產 斷供潮。按合約及法治原則,本應是銀行收樓,仍是資不抵債的 債仔可能申請破產,銀行為之前濫發貸款自嘆倒霉,承擔責任。
然而,我們在第二章探討過,銀行本身是零風險的,就算遇 上甚麼風險,也不過是拿別的存戶的資金去填洞,真正有風險的 只有存戶。銀行家就是以這一點橫行,「挾平民以令中央」,結 果是美國聯儲局要想盡方法向銀行體系注資,為銀行的掠奪行為 背黑鑊。
類似的事情,1990年代在日本發生過,結果日本政府為保障 銀行不倒閉,以國民稅收向銀行注資。在1997年後的香港,也出 現大量的負資產,不過香港只是一個很小的經濟體系,再加上眾 多負資產業主辛辛苦苦硬撐下去,才未致嚴重到要政府出面打救 銀行。
你不打算借錢,銀行就利誘貸款;真的急需資金,銀行就趁
掠奪式理財
火打劫收取高息;當債仔無力償債時,銀行就鐵面無私,要債仔 身敗名裂;但到銀行自己闖禍時,則是厚顏無恥,要全民一起和 她們共背黑鑊。如此猙獰的掠奪者面孔,卻又最為市民大眾所信 任,當真是現代掠奪者中的表表者。
反智式屈錢陰招 銀行依靠大眾對她的信任,搾取民脂民膏的手法可謂層出 不窮,而且特別喜歡欺負數學不靈光的客戶。最近,筆者為幫助 一位客戶減省貸款利息支出,建議他以低息借貸償還他現時的信 用卡及其他高息債務。在他到「獅子錢莊」準備付清三年前借下
50
的一筆私人貸款時,筆者陪伴在旁。他這一筆私人貸款,已償還 了 36期,還餘下 12期未付清,每月需要還款 1,200元。當我們提 出即時還清欠款時,銀行職員根據電腦顯示告訴我們,需要繳付 16,000元。
每月還款1,200元,還欠12期,即一年後合共付出14,400元。 即時還清欠款卻是要付16,000元。一次還清比分開12期還清的總 和還要貴,這真是相當反智。這是因為當中包含了很多巧立名目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各位讀者看得出上述這筆帳有甚麼問題嗎?
的提早還款罰金。如果客戶認為提早還款就能節省利息是理所當 然,又因為相信銀行而不去清楚算一算,這筆冤枉錢就不知不覺 的被騙了。
整個過程,該銀行職員也沒提醒我們提早還款會比分期還 款還要貴。是他根本不知道銀行的經營手法是如此陰險,還是知 道卻認為沒義務告訴客戶呢?該客戶事後大呼走運,如非筆者在 旁,可是著了道兒也懵然不知,想省錢變成浪費金錢。
51 銀行利用客戶的信任上下其手的行為,實在是多不勝數。本 篇所述例子,只是針對銀行主業之借貸業務而言。下篇,我們揭 示銀行在推廣其他非主業業務時,利用客戶的信任進行大肆搜掠 的實證,遠比本篇所述更為驚心動魄。
3.2 越是信任,越傷得深 盲目的信任,永遠是掠奪者的最佳僕人。就上篇所述,相信 讀者都發現,原來市民大眾一向對銀行體系的信任,事實上是相 當盲目的。其中一個最荒誕的現象,就是大眾多半認為大型銀行 的產品和服務必然是最佳品質、最為優惠,以致往往在銀行職員 進行推銷時,客戶都不假思索,不考慮去別的地方進行比較,就 貿然投入。
次貨冒充上等貨 我們簡單舉一個例子,讓讀者了解這種偏見有多荒謬。就
掠奪式理財
拿銀行最基本的金融理財產品,定期存款為例。為了和大型銀行 爭奪存戶,小型銀行鐵定要在定期存款利率上比大型銀行優惠, 提存服務也要比大型銀行好(至少不像大型銀行要大排長龍)。由 是推之,小型銀行以至其他比小型銀行更不為大眾熟悉的金融機 構,在產品設計上要較優惠,服務質素也要較高,才可與大型銀 行爭一日之長短。因此盲目相信大型銀行的產品是最優惠,可說 是被廣告宣傳所愚弄。
就以保險產品為例,一份保障範圍與保單條款完全相同的 儲蓄人壽保險,在大型銀行購買的月供額,竟然可以是在保險公 司購買相同產品的一倍,說到預期回報,更是大型銀行的較為遜
52
色。只要客戶在投保前冷靜一點點,不要即場做決定,到別的公 司進行產品比較,就不用慘變羊牯了。
不過,大部份不願意承認自己在不知不覺成為羊牯的人,都
務,令人放心。
希望各位讀者要弄清楚,所謂銀行,其專業所在是存款及 貸款,金融投資及保險業務,不過是她們因為掌握客戶擁有資產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有一個標準反駁答案︰大型銀行既專業又穩健,使用其產品及服
多寡的私隱,因利成便所發展的副業。銀行在金融投資及保險 方面,不過是間「業餘公司」而已。認為那些國際上專門進行投 資業務的巨企,專業程度會比不上一間半途出家的「業餘投資銀 行」,這邏輯是相當荒謬,只是反映盲目信任銀行的人的無知。
以下繼續向各位讀者揭示,銀行如何運用穩健可靠這虛偽包 裝,進行搶掠客戶的勾當,你就會驚訝發現銀行在金融投資業務 上既不穩健又不專業,事實上稱得上專業的就只有一項︰掠奪客 戶。
53
I KILL YOU LATER 在2008年上半年,最鬧得熱哄哄的銀行搶掠客戶實證,要數 “I KILL YOU LATER” 事件。I KILL YOU LATER是2007年中開始流 行的股票衍生工具Accumulator的俗稱。銀行為走「精面」,遂跳
過金融產品不能用陌生推銷法的法例限制,所以入場門檻是 800 萬元以上。購入該合約的客戶可按折讓價每日購入一定數量的股 票,當股價穩定時,客戶便獲利;當股價上升至指定價位,合約 便取消;但合約規定,當股價下跌至某一價位,客戶要以指定的 較高價格每天購入一定數量的股票。從這個產品的俗稱,大家大 約能猜到這產品是怎麼樣的一回事。
2008 年 3 月 24 日,一宗關於這項投資產品的爆炸性報導出
現︰一名患有精神病的逾80歲老婦,2007年11月恒生指數升至逾 30,000點的高位時,被銀行職員游說買下四份總值6,000萬元的股
票掛票據合約,隨股市急跌,老婦不但賠上畢生積蓄「填數」, 還要揹起數千萬元巨債。這宗慘案涉及恒生銀行、富邦銀行及 ING Private Bank。
掠奪式理財
繼這篇報導後,不少市民都向傳媒控訴被銀行職員不斷游說 及誤導,買下200萬至4,000萬元股票掛鈎衍生工具,損失慘重。 他們大多投訴銀行職員在電話內不斷強調非常容易賺錢,大市一 定有升無跌,而問及風險時就含糊其辭。
城中不少名人,包括金融界的名家,也試過接到類似推銷電 話。其中一位金融界名家,在事件曝光後被傳媒訪問時,就一針 見血講出沒理由投資於這項產品的原因︰「賺錢空間有限,但蝕 本空間無限,贏粒糖輸間廠。」
54
這樣的經營手法,和2007年出現過,騙子假冒銀行職員推銷 未上市公司的股票的電話騙局,簡直是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地 方,就是I KILL YOU LATER 「騙局」真的是由銀行所策劃,而且是 一項死無對證,連法律也奈何不了的合法「騙局」。假冒銀行推
妙「騙局」,卻令客戶損失全數積蓄之餘再加上一屁股的債。如 此看來連騙子都比銀行家仁慈。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銷未上市公司股票,頂多也是讓受騙者積蓄盡失;但銀行這一巧
濫用客戶信任之陰招層出不窮 銀行家經常會因時制宜推出不同形式的巧取豪奪銷售計劃。 以下是近年銀行被投訴,成為報章新聞的各種不良推廣手法,給 各位讀者作一個參考。
2002 年中,報章上經常出現銀行遊說七老八十的老人家投
資高風險基金的新聞,苦主多於數個月內勁蝕十多萬至廿多萬不 等。苦主當中包括一些只略懂廣東話並識字不多的老人家。 2002年單是11月,消委會共接獲20宗關於銀行以誤導手法推
銷儲蓄保險的投訴。客戶原本只是想儲蓄,卻最終懵然不知購入 保險,所有投訴均指銀行職員解釋含糊,宣傳品內容誇大。
其他投訴包括銀行在未取得客戶同意,被指已透過電話確認 接受投保不同類型的保險。例如有長者在接到推銷電話後,只是 要求對方寄更詳細單張研究,但因透露了個人資料,最後卻收到
55
整份保單。 又例如銀行以捆綁式銷售方法,強逼私人貸款及按揭客戶, 購買貴價意外保險及火險等等。
到底銀行家於下一波又會想出甚麼陰招掠奪大眾呢?這實在 無法估計。要防止成為下一波的受害者,就唯有靠自己的小心謹 慎,不要再對銀行存有盲目的信任。
上述惡行,銀行方面當然又是例牌回應,不過是個別銷售人 員的職業操守出問題,與銀行本身無關。然而這不過是推卸責任 的花言巧語而已。銀行出現這種不道德的推銷員,完全是銀行的 經營方針與管理制度的巧妙威逼利誘下的必然產物。銀行家在設 計經營方針與管理制度時,不可能不知道會有這些弊端,只是他
掠奪式理財
們樂見其成︰受苦的是客戶,冒險犯禁的是職員,賺錢的卻是銀 行,這樣的事何樂而不為?
到底銀行的經營方針與管理制度如何威逼利誘推銷員進行無 良經營呢?下篇《汰善留惡的制度》中作詳盡分析。
56
3.3 汰善留惡的制度 要了解銀行的經營方針及管理制度,首先要理解銀行經營的
資源及條件,以最低的成本,賺最大的利潤。
銀行的經營思維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商業邏輯。所有商業經營,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善用手上擁有的
以銀行的經營為例,其擁有的最佳資源就是掌握客戶擁有資 產多寡的這個資料庫;其擁有的最有利條件,就是大眾對銀行的 信任。銀行掌握客戶的存款量的精確資料,而客戶又會主動走進 銀行內給予業務員推銷的機會,銀行沒必要發展任何外展式銷售 隊伍,因此可省下商業經營上開銷最大的推銷人員佣金成本。
而銀行的提存業務本身就需要聘用業務代表,因此讓提存 業務的人員兼任金融投資產品推銷業務,就是在不增加固定成本 的情況下可以增加非主線業務收入的最佳方法。也由於銀行給予 分行業務員每月定額薪金,所以對比起傳統單靠佣金收入的推銷 員,銀行可以用較高壓的管理手法督促業務員交出業績。
由於客戶對銀行已有穩固的信任,銀行推廣金融投資產品, 不像其他金融機構,需要用亮麗的回報表現由零開始在客戶心中 建立信心,所以銀行銷售金融理財產品,絕大部份都是以收取交
57
易服務費為盈利模式。這種盈利模式的特點是,無論客戶的投資 結果是盈是虧,只要他們的交易進出次數越多,銀行的盈利就越 大。
這樣的盈利結構令銀行不需要為客戶的投資盈虧負責任,因 此也不會太關心客戶是否投資獲利。銀行關心的是客戶會否積極 進行交投,不斷賺進交易費收入。因此,她們肯定打從心底裏鼓 勵短炒投機,而不太歡迎長線持有的投資者。然而,不斷進出交 易,銀行賺進了大量交易服務費,卻意味客戶的投資成本大大的 增加,客戶的投資回報潛力被大大壓縮。因此,在金融投資產品 銷售的層面上,銀行的利益與客戶的利益是處在對立面的。上述 情況,正是逼使銀行業務員在背負銀行利益的情況下,要選擇損 害客戶利益的主因。
掠奪式理財
業務員的工作邏輯 在銷售管理上,銀行要求業務員達到其每月訂立的銷售額目 標,實在是無可厚非。為了完成銷售額,業務員不外乎依靠兩個 方法︰開發新客戶及跟進現有客戶。由於銀行的推銷手法相對被 動,一般靠守株待兔向前來銀行辦事的客戶推廣,要保證業績良 好,跟進現有客戶會比開發新客戶來得容易。
靠跟進現有客戶以增加業績,也是不外乎兩道板斧︰讓客 戶增加投資額度或讓客戶出售現有產品,把資金改投新產品。然
58
而,客戶一般是資金有限的,讓客戶出售現有產品轉投新產品, 遠比讓客戶增加投資額度容易。例如,在銀行買賣基金是有3-5% 的買賣差價,如果每年轉換基金 1 次,所付的交易服務費則為 3-5%;每年轉換2次,則是6-10%;轉換3次,則是9-15%;如此
金,比如說,一年轉換3次,那該客戶年回報率不超過9至15%, 則必蝕無疑。
最諷刺的是,在這種追趕銷售目標,但銀行與客戶利益對立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類推。如果業務員為增加個人業績而極力說服客戶多轉換幾次基
的制度下,結果是有良心,為客戶利益著想的服務人員的業績會 被無良銷售員比下去,有被淘汰的危機;而靠宰客以達到業積目 標的人員則會獲得嘉獎,步步高升。
最後,我們引用在2008年5月的《壹周刊》一篇講述銀行推 出新產品的文章中的一段描述,總結本文︰
「有銀行職員表示,員工為求達上級設定的生意額,有時會 專揀年齡較大的傳統定期客戶埋手,將股票掛鈎投資產品,當作 普通保本產品銷售。
而一名匯豐銷售人員更向本刊說:『公司為爭生意,不斷定 好多quota,簡直係天文數字!要賺佣金好難!曾經有銷售經理開 唔到單,被罰擰住隻雞蛋影相,聽聞亦有人被罰坐無影,有同事 病都唔敢睇醫生。』該員工表示壓力很大,每天銀行關門後,還
59
要繼續call客買單、跟進客戶情況,經常要八、九點才能下班回 家。
銀行用盡辦法『鼓勵』銷售人員交數,皆因他們底薪豐厚, 起薪點約兩萬元,相反外間的財務策劃員底薪低,要靠佣金來維 生,『出面做agent,冇生意你自然會走,但銀行底薪高,唯有搏 命捽數俾壓力你。』一名基金經理說。」
掠奪式理財 60
3.4 誠信的背後 本篇的題目「誠信的背後」,來自一本著名金融揭秘書的書
根士丹利圈錢遊戲黑幕」。在未介紹書的詳細內容前,我們想先 介紹一下各方面對這本書的閱後感。
「槍炮、酒精、嗜血成性─高等金融的全部真相。」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名。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弗蘭克‧帕特諾伊,書的副題是「摩
─《星期日泰晤士報》
「《誠信的背後》讓你親身體驗當今華爾街最危險、最重要 的遊戲。衍生產品交易是一場血腥的遊戲,獵物就是毫無防備的 投資者。讀讀這本書吧,否則……」 ─邁克爾‧劉易斯,《騙術撲克》作者
擁有高知識水平的企業管理人也難逃一劫 這本書,是一位摩根士丹利的前職員撰寫,揭示他們到底如 何靠精湛的包裝技術及推廣手法,把設計出來的金融產品向無數 自以為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和企業職業經理們推銷,在只理解產品 的一些皮毛後,就將幾10億美金送進了摩根士丹利的口袋。作者 所在的部門平均每人每年為公司賺1500萬美元。書中提到的許多 美國著名公司都是這些利潤背後的犧牲品。
61
一件金融產品,要給人可靠的印象,並通過金融監管機構的 審核,最佳的方法就是讓公司及產品獲得高等的評級。例如,我 們買債券時,也是參考權威性金融機構對該公司或該國家作出的 信貸評級。但是,書中告訴我們,所謂評級機制實在沒我們想像 中那麼可靠,金融機構了解評級的遊戲規則,就可以透過轉彎抹 角的層層包裝手法針對制度的漏動,把本身不合規格的產品,變 身為得到高等評級的產品。
這些金融巨頭設計產品宣傳時,極盡取巧之能事,把描述寫 得似是而非;寫得連產品設計人本身都看不明白,為之上品。透 過含糊的精美描述,加上高等評級的糖衣包裝,遂讓迷信評級制 度與及公司名氣的羊牯,心甘情願向金融巨頭「進貢」。
掠奪式理財
書中提及的具名例子超過十個,各位讀者如有興趣更了解金 融巨頭的運作真面目,不妨到圖書館或書店找這本書細閱,保證 令你看得目瞪口呆。而2007年度最為大眾熟悉的相關例子,就是 美國次按債券事件。次按債券就是一種包裝成安全可靠的衍生工 具,經推廣後是全球各大銀行及金融機構都大量持有。然而東窗 事發後,則帶來史上罕見的金融波動及信貸危機。
香港的金融「寶藥」黨 這些例子看來和香港市民的距離太遙遠了,無法感到切膚之 痛。那我們現在舉一個發生在香港,而不少市民都已經成為受害
62
者的知名例子。2008年5月底,香港爆出窩輪大醜聞,廉署四出 捉人,傳聞拘捕逾20個經紀,調查窩輪造市。
窩輪行業流弊多多,其中之一是谷大成交造市,於 2007 年
輪。而有無良輪商就與經紀行合謀,造出大量假成交,引股民入 局。 莊家操控成交的方法非簡單,找幾間相熟經紀行,找一堆 「人頭」,用那些「人頭」的名義做買賣,買賣雙方都掛滿牌,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起,香港是全球第一大輪市。散戶一般就會選擇認購大成交的窩
看似交投激烈。然後左手交右手,甲經紀行買,乙經紀行賣, 做出完美的反覆向上圖型,引散戶注意。散戶相信自己眼見的東 西,見到成交好,價格上升,便難以扺抗誘惑。
在股市買了作大成交的窩輪,買了成交量和價位都是假的莊 家股,其本質和「警訊」節目上面經常呼籲市民提防的「寶藥」 黨騙局,是毫無分別的。我們看「警訊」時,經常會覺得匪夷所 思,為甚麼那麼拙劣的騙局,都有那麼多婦孺上當受騙,怎會這 麼的無知;原來,選擇投資窩輪,你的無知程度與智慧,可能與 一個被「寶藥」黨騙錢的婦孺無異!
香港證監會在 2005 年做的一項調查已發現,有部份經紀特 別活躍於窩輪買賣,而這些經紀戶口內的窩輪客,大多是做即日 鮮,甚至短至幾秒的買賣,一日內不斷重複,證監會就懷疑他們 不是真實買賣,而是可能有其他目的。不過,竟然要拖至 2008 年,廉署才展開調查。
63
筆者曾經和朋友打趣說,與其投資窩輪,倒不如買張船票 過澳門賭大小。與何生賭大小,至少你勝出的機會仍然是接近 50%,而且來得爽快;投資窩輪,你以為也有50%勝率,實質上
靠操控成交、改變引伸波幅,甚至見勢頭不對時拒絕出價等陰 招,莊家的勝率佔80%,而且客戶還要拖拖拉拉被耍弄。
追捧大戶分析是自作聰明 很多人了解與大戶對賭絕無勝算,所以轉而希望了解大戶的 動向,與大戶同坐一條船,希望從中撈點油水。所以,不少股民 對大戶發出的報告,視為聖旨。確實,很多時候,參考大戶在媒 體上發放的一些評論,可以令投民獲取微利。然而,短線炒作絕 對是一種零和遊戲,讓短線投機者獲利即等於大戶少賺了錢,難
掠奪式理財
道大戶會透過發表報告來做良心企業?
我們要釣魚,第一步當然先要讓魚吃點魚餌。大戶報告可能 十次有八次都幫助投資者獲利,但餘下兩次卻是暗藏殺機。例如 摩根大通於2007年5月對中石油的「言行不一」表現,就是一個 經典例子。
2007年5月4日,中國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H股0857)因發現
渤海灣新油田股價急漲14%。隨後摩根大通指出,中石油公布於 渤海灣新油田,公司管理層在月前已漏了口風,消息對該行不屬 驚喜。該行指出,中石油公布油田的相關儲量數據,非美國證交
64
會的準則,中石油需再作估值及尋求董事會審批等,故對有關儲 量數據持審慎態度。當時,摩根大通維持中石油「減持」評級, 目標價7.4元,存27%下調空間。
唱淡,排山倒海的沽盤湧現,輾轉回落至 10 . 12 元收市,倒跌 0.39%。可是這邊廂唱衰中石油,那邊廂摩根大通的交易部門卻
對中石油股份大舉增持,持股比例一舉達到5.06%。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5 月 7 日中石油股價一度急升 6 . 8 %,未幾由於各大行一致
如果摩根大通研究部真的相信中石油應該下調至 7 . 4 元一 股,但交易部門卻在10元左右大舉買入,難道摩根大通由做金融 生意,改行做慈善事業,準備派錢給中石油的蟹民?
依據相關監管準則,國際投行的研究部門與交易部門之間設 有「防火牆」,因此兩部門意見相左並非罕見。不過,摩根大通 上述部門對中石油態度的大相逕庭,依然出乎市場意料。國際投 行在香港和內地市場經常出現研究和交易「言行不一」的情況, 自辯的理由當然是兩部們是完全獨立運作。然而到底是獨立運作 而互不干擾,還是聯合誤導股民以從中取利,這就留待各位讀者 自己判斷了。
普通股民的心理,會認為八次準確,只是兩次失準,已經是 相當滿足了。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其實只要靠那兩次陷阱,就 足夠把整條大魚釣上來,魚餌的付出絕對本利歸還了。
65
城中首富搜刮民脂民膏 除了大戶,一般市民對城中首富在傳媒發表的意見,以至其 生意都相當信任。科網股時代的TOM.COM新股認購熱潮就是反映 這現象的最佳例子。城中首富一般給人仰慕和有誠信的印象,然 而,誠信背後又是甚麼呢?
我們以和記環球電訊(H股0757)於2005年進行的私有化方案 作例子。全球華人沒有人會否認李嘉誠是香港的傳奇人物,香港 市場上的投資者也沒有人會否認他的長和系是香港市場的中流砥 柱。然而,當長和系的和記電訊國際宣布對旗下的和記環球電訊 進行私有化的方案時,和記環球電訊的中小股東都有些憤怒︰一 年前以9毛錢批出新股,如今6毛多就想收回,這不是變相盤剝中
掠奪式理財
小股東嗎?
一年多前,長和系以 0 . 9 港元售股,股價大瀉,現在又要搞 私有化,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高拋低吸,和炒股票有什麽區別?這樣賺 錢,可能比印鈔票都快。私有化最終獲政府有關部門通過,結 果,小股民就在接近被強搶的情況下,一年之內硬蝕 3成給為富 不仁的和記電訊國際。
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政府在保護商家利益之餘是絕對不惜犧 牲市民的利益。官商勾結,幾近成為現代社會的公開秘密。香港 政府與金融機構以致各大商家勾結進行利益輸送的抨擊,總是不 絕於耳,在此不再冗贅舉例了。不過可幸的是香港的政制,仍有
66
些微讓民眾監察政府的空間,而且資訊自由流通,讓政府的偏頗 商家的舉動並不可以做得太過分。
「大時代」這套由鄭少秋及劉青雲主演,講述股市風雲的膾
的︰ 股市原意,乃讓集資投資有其地,社會向榮,人皆有賺。惜 人性貪婪,耗盡心思,巧取豪奪,樂土成煉獄,血雨腥風,殺戮 不息,無數人蕩產傾家輸性命,勝者則喪良知人格。余於股壇數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炙人口電視劇,當中有一句金句,非常值得短炒投機者再三反思
十載,未嘗見一真正鸁者,智者應知此乃一處永無贏家之戰。取 勝唯一法︰「及早離去」四字而矣。 ─ 葉天 股票必勝法。
67
3.5 保證越大,代價越高 上一篇講到,參與衍生工具投資,絕對是與虎謀皮;而在市 場上跟蹤大戶動向,又或者相信大戶的分析報告,亦易受暗算。 投資市場是危機四伏,野狼滿布,對不少香港市民來說,是一項 公開的秘密。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部份市民因 害怕投資場上的爾虞我詐,轉而愛上保證或保本產品那種保證回 報所給予的安全感。
然而,保證及保本產品,是否就是逃避掠奪者追擊的良好 避難所呢?很不幸,由風險自負市場,轉而投身保證保本市場, 不過是一個「剛離虎口,又進狼窩」的過程而已。保證及保本
掠奪式理財
產品,不過是掠奪者設計出來一種零風險掠奪工具︰掠奪者與獵 物於風險自負市場角力,偶然也有被獵物反咬一口的可能;然而 參與投資保證及保本產品,則無異於變成了掠奪者的家畜,要宰 要殺隨其心意。這可真是明明待宰卻還要感謝掠奪者的「養育之 恩」,掠奪者之成功模式莫過於此。
保證產品是剝削中的剝削 我們先談論保證及保本基金,之後再談論一下銀行及保險公 司的保證回報儲蓄保險。有不少投資者誤解,購買保證基金便不 會虧本。但事實上,保本的結果並非必然。因為保證基金的形式
68
五花八門,簡單來說作出的保證可以分為兩類,就是本金保證及 回報保證。
如果要得到保證基金所提供的保證,無論是保本還是回報保
供款三至五年才能獲得有關保證。如果期間撤回投資,基金管理 公司會收取一些費用,而原先所提出的保證便不會生效。因此, 回報便會出現負值。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證,供款人便要遵守有關基金的條款。例如供款人要連續不間斷
此外,如果保證基金所提供的是回報保證,有關基金可能 把絕大部份資金投放在定息產品之中,然後再把收到的利息進行 再投資。如果期間供款人要提取資金,對於基金運作會有一定影 響,基金便會收取一定費用,以反映供款人贖回基金的影響。
表面上看是非常合理公平。然而上一篇都提及過,衍生產 品和這類額外條款多多的結構性產品,都有一個相同問題,就是 宣傳品的描述都是極盡似是而非的能事,購買者往往是只了解產 品的皮毛就作出決定,大部份人都不太了解所謂的保證限制及有 可能收取的手續費的詳情。到情況有變,需要贖回時才知雜費多 多,那可真是有苦自知。
在前面章節已討論過,投資於利息偏低的定息產品,已經是 被金融機構大幅剝削,現在還要多攪一個中間人,代你把錢大部 份拿去投資定息產品,還要諸多限制,手續費多多,這就絕對是 剝削中的剝削。
69
逃避風險自然沒有回報 這個世界沒有白吃的午餐,讓別人承受了你應面對的風險, 別人同時吞掉所有你應得的回報是必然結果。如果對方把你的所 有回報吞掉同時,真的可以使你謝絕一切風險,這倒還算合理; 然而事實上,所有應得回報被吞食同時,你仍然要面對一項一般 人容易忽略,卻又猛如虎的風險─通貨膨脹帶來的金錢貶值。 這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為更具體表達以上的概念,我們在此述說一位朋友購買保 本基金的經歷。這位朋友在 2002 至 2007 年期間,投資於「獅子 錢莊」出品的保本中國基金。中國的經濟,在這 5年期間迅速發 展,股市更於2007年屢創新高,由2002年至2007年5年間,市場
掠奪式理財
上各類中國股票基金,升幅由最遜的500%至表現最佳的達800% 以上不等。這位朋友在2002年就那麼好眼光,開始投資在中國基 金之上,肯定是賺個滿堂紅了吧?2007年底結算,這位朋友的基 金總值,上升了10%。
讀者們,你沒看錯,是 10% ,即是平均年回報 2% 都不足。 那到底問題出在哪兒?在保本二字之上。這個基金的確很成功的 為這位朋友保本。但保本的代價,是回報率不及同時期投資於中 國基金的50份之1!這就是無勇氣自負風險的惡果。
70
儲蓄保險的潛在問題 而另一種曾經廣受觀迎的保證回報產品,就是銀行及保險公 司大力推廣的儲蓄保險。這種產品表面上比保本基金好,因為聽
利派發。
銀行及保險公司都是商業機構,他們收了客戶的保費進行 投資,投資回報一定要比「保證回報」率為高,才可能分紅給客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聞每年保證回報至少4至5%,還說會根據公司經營情況有額外紅
戶,不然只有倒閉收場。而她們依靠穩健的長線投資及平均成本 法,以複式效應賺取可觀的投資回報。我們保守假設投資回報只 是每年10%,那就有5至6%的息差可賺,暴利非常。
假如市場真的處於非常惡劣的環境,她們還有一項必殺技, 就是下調紅利派發率。這又再次顯出金融機構「輸打贏要」的無 賴本色。越來越多人投訴該等保單的回報,近年嚴重走樣,與當 初推銷時是兩碼子的事。儲蓄保險的這項潛在問題,多次成為報 章雜誌的財經報導專題。例如2008年1月12日出版的《壹周刊》 一篇名為「回報走樣,分紅壽險現形」的專題報導,就有以下的 一段描述︰
「人壽保險的分紅制度一向是黑箱作業,外界無從得知內裏 乾坤…… 更慘的是,大多消費者在投保十年八載後,才驚覺貨不對 辦,進退不得。一心想靠保險積存紅利養老,或臨老免交保費, 美夢隨時徹底破滅。」
71
筆者在已出版的拙著《投資寶典》第五章內,曾為讀者認真 計算過,大部份儲蓄保險在扣除保險成本後,真實年回報往往是 連銀行活期存款也不如。欲了解詳情,可翻閱《投資寶典》。
而 2007 年 5 月 3 日出版的《壹周刊》,當中則有一篇相關報 導,標題為「分紅壽險,低回報高收費」。2008年第一季,消委 會表示關注分紅壽險的問題,提醒消費者應留心常見的分紅儲蓄 人壽保險所列出的「預期分紅金額」純屬預測,並非保證。隨後 保險業監理署高調表示,將與消委會研究加強分紅人壽保險的透 明度。
壽險與投資不應「雙併」 掠奪式理財
如要購買壽險,絕對不應與儲蓄及投資混為一談。一份定期 壽險加上穩健的長線投資,回報可以是一份儲蓄壽險的 5至10倍 以上,而又不影響保險保障。有關詳情於 3 . 7 「保險業的精密算 計」及4.7「省下不必要的保險成本」兩篇中有更深入的探討。
再次重申,天底下沒白吃的午餐,別人給你保證,一定從你 身上提取足夠的利益以作交換。保證越大,則證明將從你身上取 得的利益也越大。
72
3.6 夕陽行業的復興 一位好友,在與筆者談論對香港金融業過去幾年發展情況
2002 年畢業,大學時本科並非金融相關,但他又很想投身金融
業,他想到最容易達到的途徑是成為股票經紀。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時,分享他當年曾經考慮投身股票經紀行列的心路歷程。他於
股票經紀行業的今昔對比 當年,自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股市一年比一年低迷,直到 2003年沙士爆發,香港股市跌至10年來的最低點,每日成交額下
降至只有15億元。當年他算了一筆帳︰按經紀佣金0.25%計算, 一買一賣即是0.5%,15億成交即相等於750萬佣金。行業內經紀 數目近萬,假設自己能得到市場佔有率的萬份之一,即使經紀 與公司的分帳比例是 50/50,一個月20個交易日,那月薪就只有 7,500元而已。
73 對於一個新入行的經紀,能做到市場佔有率萬份之一已是超 人表現,然後如此也只有7,500元月薪,付出與收穫完全不相稱, 根本活不下去。計完這盤令人冒汗的帳後,他認定股票經紀在當 時已變成夕陽行業,放棄投身的念頭。
不過,世事往往是出人意表,由 2006 年起國內股票市場轉 熱,A股炒高後,國內熱錢轉而投資港股,再加上突然傳出港股 直通車消息,令港股成交量在2007年中期暴增至每天超過1,000 億,即萬份之一市場佔有率相等於月入50萬!股票經紀由以前每 月吊鹽水,變成大富大貴新寵兒。
不過,按照過去20年的歷史發展趨勢,股票經紀這個行業, 由以前的藍海行業,已步向成為紅海行業,越來越不好做。20年 前,香港的經濟高速增長,市民收入大大增加,每月盈餘漸多, 投資需要漸增。當年未有網上交易系統,市民大多不懂如何買賣 股票,金融資訊沒今天那麼自由流通,投資理論也不如現在廣泛 為市民所認識,因此,需要進行股票投資,就無法不依賴股票經 紀的協助。
掠奪式理財
到進入知識型經濟的時代,網上交易系統的流行,並且經 過多年的發展,市民大眾都熟悉股票買賣的渠道及方法,金融資 訊大量流通,投資理論也為市民廣泛認識。股票經紀由從前作為 客戶的操盤手,總管所有投資策略定立及買賣操作,變為只是提 供可有可無服務的隨從,投資策略定立及買賣操作,均由股民取 回主導權。所以近年要求放寬經紀佣金最低比率的呼聲是越來越 高,股民認為股票經紀的服務已不值0.25%的服務費。
74
引年輕人入局的比賽 雖然股票經紀行業因時移勢易而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但只 要股市交投仍然暢旺,股民還是必須付經紀佣金的。因此,為了
1) 增加新客源; 2) 增加客戶的交投次數。
互聯網交易平台的出現,固然是對證券經紀行業經營做成一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維持經營這個紅海行業的紅海策略就主要有兩項︰
定壓力,然而也同樣為他們增加新客源帶來新契機。近年證券行 就每年都在大學內舉行模擬投資比賽。
我們拿 2007 年度的大學生模擬投資比賽為例。比賽由 2007 年12月至2008年2月間進行,這樣短時間的比賽,根本不可能運 用甚麼基本分析及投資策略,擺明就是鼓勵短炒投機。按道理來 說,這類比賽應該正名為「摸擬投機比賽」,以免混淆視聽,誤 導參與者。
各位讀者猜猜2007年度大學生模擬投資比賽冠軍的成績是如 何呢? 以100萬元投資,獲利20萬。 不是用真金白銀可以無壓力下作決定,冠軍都只是賺到 20%;那如果是用個人資產,在有壓力下作決定,而又沒有冠軍
那位朋友的運氣或本事,會虧得有多難看?
75
那我們現在再看看冠軍在傳媒面前,如何分享他的「成功」 心得︰ 他於港股大跌二千點當日,入股中國神華能源(1088),第 二日便沽掉股份,馬上獲利十多萬元。陳朗恩認為投資最緊要看 準時機,切忌心急。
不過是靠點兒運氣而已,根本沒從經驗中總結出真知灼見。 俗語有云︰「輸錢皆因贏錢起」,看來這位小兄弟自以為自己很 有一套,將來在投資上的「錢途」仍未能樂觀。
這種模擬投機比賽,不過是想引無知學生「誤入歧途」的 一種把戲,完全沒有打算透過這種活動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投資態 度。證券行和賭場一樣,靠「抽水」維生,的確只有賭徒越多,
掠奪式理財
他們才越賺錢,市民的投資態度越端正,他們就越難混飯吃了。
技術分析的陰謀 而在增加客戶的交投次數方面,另一個常用手法,就是大肆 宣揚技術分析的知識及吹噓技術分析的威力。例如,近日在巴士 路訊通頻道上,出現多了一個名為「看圖測市」的節目。看圖測 市,即是教觀眾怎麼用技術分析去預測股市走勢。
技術分析是眾多類型的投資知識中,最為假大空的一種。首 先,根據學術研究顯示,技術分析在投資實戰只能幫你增加 2%
76
的勝算,換句話說如果胡亂投入的賺錢機率是50%,那花了九牛 二虎之力去左計右計,你的賺錢機率就變成52%,完全是付出與 收穫不成正比。
而對中長線投資,意外及人為因素的影響隨時間累積變得越來越 大,技術分析的準確性自然嚴重打折扣。對於中長線投資,使 用平均成本法及分散投資法,影響力遠比技術分析高。而短期炒 作,根本不可稱為投資,只可以說是投機;而投機則根本與賭博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另一點,技術分析只對短期炒作的買賣決定起參考價值,
等同。
在賭博的世界裏,表面上越可以用數據進行分析的賭博項 目,越多賭仔在上面身敗名裂。舉例說,賭大小時,連續 200局 都沒開過圍式,也不會有人大膽到把全部身家押上圍骰;即使連 開20口大,也不會有人敢把全部賭本下注在任何一個選擇上。然 而,被認為最公平,認為可以靠牌流及其他數據計算勝率的百家 樂,卻是最多賭仔傾家蕩產的賭博項目。因為當你計算了 10次8 次後發現自己的計算都與結果相符,你會開始對自己下一次的計 算過於自信,敢於把所有賭本孤注一擲。
由此可見,以技術分析進行短線投機,不但對你的勝算沒多 大貢獻,還會把你引入最危險的圈套之中。
77
良心經紀的轉業苦衷 筆者的一位朋友,擁有10年股票經紀工作經驗,最近卻放棄 股票經紀的工作。他分享轉行的原因時表示,在過去10年的經驗 中,他發現進行技術分析幫助客戶短炒投機,根本沒有作用。據 他統計,長遠而言,證券行內的70%客戶都是虧蝕收場的。
筆者不了解這位朋友有沒有領悟到過去 10 年幫不到自己的 客戶的真正原因,或許這是太過迷信技術分析去作買賣決定的問 題。不過,站在證券公司及證券經紀的立場,他們又不得不去迷 信技術分析︰如果不大力推崇技術分析,教所有客戶長線投資、 平均成本法、分散風險等,客戶是得益了,但公司及經紀們卻因 交投太淡靜,而沒錢開飯了。
掠奪式理財 78
3.7 保險公司的精密算計 保險推銷員,給一般市民的印象是比較硬銷,有避之則吉的
庭保障的功能持肯定的態度。個人保險,現在是香港每一個文明 家庭都擁有的必備品。
在數十年前,個人保險沒現在如此多元化,沒有儲蓄功能,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感覺。然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一般香港市民已對保險提供家
是一項並不便宜的消費品,因此一般只為富貴人家所接受。但自 從聰明的保險業者,對個人保險的產品設計進行了重大革新,加 入金融元素,令保險的市場佔有率從此迅速增長,由原本只是富 人的消費品,變成每個尋常家庭都擁有的日常用品。
加入金融元素後,令保險的保費比改革前更貴,月供額較之 前以倍數增加。讀者們會否覺得很好奇,為甚麼改革後比以前貴 那麼多,卻反而令個人保險滲透率大大增加,如此反智?秘密在 於,保險由消費品,變換包裝成為了「投資產品」。
遞增變平衡的數學奇謀 最傳統的個人保險,是以保費遞增形式計算保費,意思即保 費根據當年年齡的理賠風險而厘定,是最公平的保費計算方式。 然而,因理賠風險是按年齡增長而增加,所以保費也隨年齡而越
79
來越貴。年青時的保費與年老時的保費相比,感覺是昂貴了很 多,令客戶卻步。
精算師針對這個心理問題,採用朝三暮四的手法,發展出平 衡保費收費模式。做法就是在年青時,收取較高昂的保費,然後 把多收的費用,用作投資之用,把部份投資收益用來補貼客戶年 老時所需付的保費,令保費無論在任何年齡都保持一致。
這種手法實在是相當巧妙,客戶自以為獲得了優惠,而實 質上只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把金錢時間值的問題納入考慮之列,明 明被保險公司佔了便宜,還要對保險公司心存感激。保險公司在 「食水更深」的情況下,竟然反而促進了客戶量的急速增加,真 可謂一項商業奇蹟。
掠奪式理財
為何從保費遞增模式變作平衡保費模式可以「食水更深」 呢?我們在此作一個數學演示,讓讀者比較具體理解這個問題。 由於保險方面的精算是非常複雜難懂的,本篇所演示的計算, 只是一個超級簡化版本,未必能完全反映保險公司經營的真實面 貌,不過,至少可以讓各位讀者有個初步概念。反正我們不打算 經營保險公司,簡單了解到一個讓我們知道如何應用保險會比較 化算的程度,這就足夠了。
80
我們以一位 30 歲女性,於某公司投保危疾保險 50 萬作為例 子。以下是使用遞增保費及平衡保費的比較表︰ 每年保費 (保費遞增) 1,440 1,880 2,615 3,820 5,595 8,230 12,070 18,040 27,815 41,670
每年保費 (平衡保費)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年齡 31-35 36-40 41-45 46-50 51-55 56-60 61-65 66-70 71-75 76-80
按上表所示,使用平衡保費, 31 至 80 歲的累積總保費,比 遞增保費計劃便宜得多。然而,如果把金錢時間值的問題納入計 算,情況就完全改觀。
我們現在從以下兩個方向進行分析︰ 1) 保險公司拿到保費後到底能運用保費賺到多少利潤? 2) 如果選擇保費遞增計劃,自行把在平衡保費計劃內早年
多付的差價用作投資,是否對自己有更大利益?
保險公司取得保費後,如未遇索償,會把保費用於投資。之 前提及,即使是投資恒生指數基金如此保守的投資產品,投資回 報也可以達每年平均13%。我們這次比指數投資再保守一點,假 設每年平均投資回報只有10%。
81
那如果投保人身體健康付保費至80歲,保險公司到甚麼時候 回本?(即把保費投資至價值投保額,即50萬)
到達80歲時,保險公司從你所付保費中產生了多大收益?
保險公司的獲利情況︰
掠奪式理財
年齡 31 36 41 46 51 56 58 61 66 71 76 80
保費遞增保險 已付保費 投資後所得 $1,440 $1,584 $9,080 $12,706 $19,215 $33,896 $33,495 $73,477 $54,370 $145,942 $84,980 $275,513 $101,440 $352,382 $129,970 $503,210 $196,290 $898,048 $296,265 $1,578,218 $449,195 $2,743,771 $615,875 $4,229,885
平衡保費保險 已付保費 投資後所得 $3,500 $3,850 $21,000 $29,705 $38,500 $71,345 $56,000 $138,406 $73,500 $246,410 $91,000 $420,350 $98,000 $516,708 $108,500 $700,482 $126,000 $1,151,638 $143,500 $1,878,229 $161,000 $3,048,412 $175,000 $4,481,048
上表比較保守假設保險公司年投資回報只是10%,只要受保 人健康良好直至60歲左右無索償,保險公司已能回本。
如果受保人直至80歲都未曾索償,則所付保費可滾存至450 萬左右,即有足夠款項作出50萬賠償外還淨賺400萬。
82
把兩項保費計算模式的保費差額用作自己投資︰ 年齡
+$2,060 +$1,620 +$885 -$320 -$2,095 -$4,730 -$8,570 -$14,540 -$24,315 -$38,170 -$38,170
投資回報 10% $2,266 $17,000 $37,449 $64,929 $100,468 $144,837 $197,273 $253,590 $300,011 $304,641 $251,163
13% $2,328 $18,876 $45,811 $89,522 $160,590 $277,558 $472,407 $800,878 $1,358,048 $2,308,408 $3,554,616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31 36 41 46 51 56 61 66 71 76 80
保費差額
從上表可見,在你付出相同的本金下,購買遞增保費計劃加 上自行投資,不但不會令後期負擔加重,而且可以比平衡保費計 劃有更佳收益。
使用平衡保費計劃,花了175,000,只換取50萬保障; 使用遞增保費計劃加上自行投資,同樣最終只花175 , 000 , 不但同樣擁有50萬保障,而且額外增加25萬至350萬現金(視乎每 年平均回報狀況)。
換句話說,如果客戶是選擇使用平衡保費而非遞增保費計 劃,你以為自己省了錢,而事實上是保險公司從你身上多賺了25 萬至350萬!
83
以退為進的妙招 雖然,「表面讓客省錢,實質公司多賺了錢」的這項精妙 算計是相當成功,然而保險公司不會因此而滿足,她們又發現業 務可以更進一步的新突破。即使變成了平衡保費,但保險依然是 一項消費品,這讓並非很富有的一群不容易接受。要花錢買沒實 體又可能一生都用不著的東西,讓一般老百姓難以接受,那變成 「免費」又如何?就是根據這項邏輯,還本銷售式的保險應運而 生。
還本銷售式,即是在客戶供款期滿後,如果那麼走運索償未 曾發生,保險公司會把客戶之前所付的保費全數退還。這令一般 老百姓的心理舒服多了,在他們的概念中,這就變成是可以免費
掠奪式理財
換取終身保障。甚至有人覺得,這是在不知不覺之間為自己做了 儲蓄,假以時日,供款期滿,又突然有一大筆錢可用了。
這種更進一步的朝三暮四手法,再下一城,令保險更廣為大 眾接受。然而從之前「保險公司的獲利情況」一表中可見,如果 到供款期滿都未曾索賠,17 . 5 萬的本金,可以變成 448 萬。不要 說還你本金,還你10倍本金都還有巨額可賺。所謂還本保險不過 是對客戶做了極小的讓步,卻令生意量倍數增長,這可真是一本 萬利。
由於實在是「還你 10 倍本金都還有巨額可賺」,保險公司 食髓知味,遂推出儲蓄保險這項進一步革新的產品,開始將保險
84
產品喬裝成為投資產品。由於投保人於期滿後,不但獲得終身保 障,還可以拿回比之前所付本金更多的回報,保險產品的滲透率 再進一步擴大,到現時成為每家每戶的必需品。
化中,保險公司不斷想出新的方法擴大客源,不但不需要變成薄 利多銷,反而是「銷得越快,食水越深」。本書1.3「資本家的重 大革新」」一文中提及過,現代掠奪者的「掠奪行為變得更有效 率,更大規模,並且更肆無忌憚」,保險公司可算是當中最成功
現代掠奪者的 真面目
上述的保險產品進化史,可真是讓人艱為觀止。在不斷的演
的一個例子。所以為甚麼銀行和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也那麼積 極參與保險產品的開發及推廣,如一群餓狼爭相分食獵物。
先破後立逼不得已 第三章「現代掠奪者的真面目」到此結束。本書至此的三 章,花了大量篇幅去揭示掠奪者的真實面貌,但仍未向讀者介紹 防禦掠奪的實戰方法。這也是逼不得已。因為大眾對掠奪者的盲 目信任已經太根深柢固,掠奪者所散佈的誤解已深入市民骨髓, 如果不先將盲目復明及體內瘀毒清除,我們則無可能對掠奪者的 行為產生免疫力。所以,必須大費周章使用先破後立的手法,讓 各位看清楚偽善的掠奪者的真面目。
現在,我們進入第四章「掠奪防守戰」,以最實戰的模式, 介紹如何改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及細節,以達有效防禦掠奪者欺 凌之效,捍衛我們得來不易的個人財產。
85
第
4章 掠奪 防 守 戰
4.1 肥羊的特徵 閱讀第一及第二章後,讀者們會否感到面紅耳赤,驚訝於原 來做了那麼多年的羊牯仍懵然不知?您們是打算認命,感到成為 80%的被掠者是命中注定,理所當然;還是希望想方設法進行大
反擊,脫離80%下等人的行列?
要防備掠奪,最基本的心法是不能貪圖方便,不能怕瑣碎怕 麻煩,學會主動出撃。如果上述三項最基本的條件都無法達成,那 還是認命,安於做那80%獵物好了。
掠奪式理財
貪圖方便要付高昂代價 前面的篇章曾經提及過,現代掠奪者最常用的手段,就是 依靠信息的不完美流通,從獵物身上賺取信息成本。例如之前舉 例,大型銀行銷售與其他公司同類保險內容完全相同的產品,保 費竟然可以貴達一倍。這種掠奪手法之所以成功,完全是基於一 般人貪圖方便的弱點。只要能改變貪圖方便的壞習慣,不怕瑣碎 及麻煩,主動到別的公司作簡單比較,就可減少浪費一些寃枉錢 了。
讀者們可能說,自己非這方面的專業,要對這些金融產品進 行比較實在是無從入手。那至少沒理由去輕信一個明顯有利益衝
88
突的人的片面之辭。現代社會運作是講求分工合作,要找金融方 面的中立專業人士為你出謀獻策並非難事,只是你願不願意主動 去尋求協助的問題。而如何去選擇中立人士去協助你進行決策, 這個問題將會在下一篇詳細討論。
惠顧客的東西,銀行就不可能會用那麼硬銷的手法去推廣。認為 天上會有餡餅掉下來,即時做決定簽約投入,就鐵定要買進次貨
掠奪防守戰
再談談銀行進行電話直銷或櫃檯直銷的問題。如果真的是優
了。銀行不是沒有好的產品,只是這類產品肯定不會如此主動硬 銷。可能要是識途老馬,走進銀行經理室向經理主動討價還價, 才在勉為其難的情況下,讓客戶享受一些真優惠。
銀行硬銷產品的蠱惑招數 而銀行推銷員最常用的蠱惑招數,就是死纏爛打要求客戶先 簽合約才再回家考慮考慮,宣稱如果回去考慮後覺得不合心意, 一個月內要求取消,必定原銀奉還,沒有損失。
89 你會即場簽約,很可能只是怕麻煩,受不住銀行職員的死 纏;但回去真的會認真考慮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因為要對自己 一知半解的金融產品作分析是相當瑣碎麻煩的事;真的覺得產品 未必適合自己,而又真正會在一個月內主動提出取消的人,就更 是少中之少─要主動去辦取消手續是多麼繁瑣啊!一個月不經 不覺的過去了,即時取消會血本無歸,那唯有明知產品不合適還 是忍痛繼續付錢。
掠奪者在設計掠奪計劃時,完全是步步針對著人性弱點而走 的。掠奪者眼中的肥羊,就是那些貪圖方便、怕瑣碎、怕麻煩、 閉固被動的客戶。而這批肥羊相信佔了人口之中的 80% 甚至更 多。您,有信心從這一刻起去掉自己的劣根性嗎?
掠奪式理財 90
4.2 敵人誤當朋友 市民大眾,對銀行等金融機構投以盲目信任,或許是逼不得
但一般市民大眾,並非金融專業人士,要處理金融理財問題,是 不得不尋求較自己專業的人的協助。那最直觀的求助方法,就是 找名氣最大,接觸途徑最方便的業者諮詢。
掠奪防守戰
已。金融理財活動是現代城市人的生活必需,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市民大眾冷不防,原來所謂名氣,不過是披在狼身上 的一塊羊皮;而所謂接觸途徑方便,也不過是一條方便掠奪部隊 行軍的馳馬大道。
利益衝突難成真心朋友 那到底市民大眾應如何作出選擇呢?在選擇諮詢者的問題 上,市民大眾最捉錯用神的地方,就是錯信名氣及貪圖方便。這 不代表有名氣一定是犲狼,方便就一定是陷阱,最重要的是,你 是否看清楚對方和你是否同一陣線,義利一致,是友是敵。
我們之前分析過,無論是銀行、證券經紀公司及某部份金融 投資機構,由於經營模式的問題,她們的利益是與客戶的利益處 於對立面的。在商言商,她們為了提高盈利而犧牲客戶的利益, 實在是天經地義。如果這樣的團體都可以視作朋友,全心信任, 那只可怪你自己很天真很傻。
91
那到底哪兒可以找到與自己同一陣線,義利一致,是友非敵 的金融業人員提供理財諮詢服務呢?
以你利益出發的中間人 如果是關於借貸,可以找貸款中介人。例如香港兩大地產經 紀公司旗下,都設立了按揭中介公司,他們為按揭提供的意見就 相對較中肯。因為她們並不代表任何一間銀行,而且客戶在按揭 上能省支出省利息的話,更有機會因此有更多的預算購買價格更 高的物業,地產經紀公司因此能賺到更多佣金。在按揭這個項目 的利益上,這類按揭中介公司與客戶站在同一邊。
而關於保險,則可以選擇保險經紀。保險經紀的最大競爭
掠奪式理財
優勢,是獨立於所有保險公司及銀行,並可以同時售賣不同公司 的產品,為顧客選出一個最相宜而又保障面最適合客戶的保險組 合。相反,保險中介人或銀行推銷員由於只是代表個別保險公司 或銀行,無論其公司產品是否最適合客戶,他們都別無選擇地推 銷。而保險推銷員與保險經紀競爭的結果,就是逼使保險經紀以 客戶的利益作出發點,最終使客戶受惠。
而關於投資方面,最好不要選擇只以交易手續費或買賣差 價維生的所謂投資顧問。選擇收費與投資表現掛鉤的投資服務供 應者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關於如何選擇投資利器,我們於第五章 「成為業餘掠奪者」作詳細討論。
92
每個理財項目都需要找不同的專業人士去諮詢,實在是非常 繁瑣。而在市場上其實還有一種稱為獨立理財顧問的專業人員, 提供一條龍式的綜合理財諮詢服務。
對不少人來說,獨立理財顧問(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sor, IFA)是比較新鮮的名詞,是香港近年的新興行業。我們之前探討
掠奪防守戰
什麼是獨立理財顧問?
過,由於知識型經濟的出現,傳統利用不完美信息流,賺取信息 成本的生意,出現重大的挑戰。例如阿里巴巴網站的出現就是挑 戰傳統貿易的中間取利。而獨立理財顧問的興起,也是對銀行及 傳統金融保險銷售機構的掠奪式銷售的一種挑戰。
理財顧問在外國早已十分流行,身兼證券經紀、稅務師、 會計師、保險經紀等工作,成為一門像家庭醫生、律師一樣的專 業。理財顧問可以提供意見的範疇包括理財策劃、投資、保險、 稅務、制定財務目標、遺產分配等等,基本上只要和金錢有關的 事情,都可以向理財顧問諮詢。
很多人都誤以為身家豐厚,投資動輒百萬的人才會需要理財 顧問,其實認真的小投資者才更加需要專家的意見,以助他們累 積財富,改變生活現況。再者,在早已有此職業的外國,理財顧 問就像心理醫生或律師般按小時收費,理財顧問在香港暫時還是 不收分文的服務費,那何不免費試用一下,作為一個參考?
93
如何選擇IFA? 選擇理財顧問,最重要是看他是否真正獨立和中肯。畢竟 理財顧問涉及的投資大都比較長線,就像家庭醫生一樣的長期關 係,他的質素足以左右你下半輩子的生活。坊間有不少非真正獨 立人士都報稱自己是理財顧問或理財策劃師,然而他們往往不過 是某保險公司或某銀行的推銷員而已,礙於背景所限,根本無可 能提供中肯的意見,無法提供最相宜的產品。
另外,與理財顧問會面的時候,可留意他是否專心關注你所 有的財政狀況,聆聽你的理財目標和困難,而不是不斷催促你下 決定,只求促銷換取業績。理財顧問對市場及產品的認識亦十分 重要,當你對他說的話有任何疑問的時候,不要猶豫發問,因為
掠奪式理財 94
你絕對有權利知道他為你安排的產品的所有細節。
4.3 理財簡易方程式 上一章探討過,銀行這類金融掠奪者,最喜歡就是欺凌數學
行為的重要技巧。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每個理財細節都需要左 計右計的話,實在是非常繁複,也不知如何算起。
掠奪防守戰
不靈光,又或者懶於進行計算的人。因此,學懂計算是防備掠奪
其實,要做到有效防範掠奪者,也不一定要學習精算、會計 那麼誇張。複雜的數學可以留給站在你利益角度而服務的獨立理 財顧問或其他中立的金融專業人士為您代勞。但是,以下的所提 及的,是各位要處理好理財問題必須要通透理解的一條簡單方程 式。
A = P (1 + r)
n
A︰總資產值; P︰本金; r︰年度心投資回報率; n︰年期
簡單算式隱含大道理 這是一條初中生都懂的複利方程式,我們暫時把它命名為 「理財簡易方程式」。然而,這條「理財簡易方程式」所表達的 內涵,卻沒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理財的最終目的,當然是希望財 富累積及增值,把A最大化,達到提高未來生活質素的目標。而 根據上述算式,到底是如何安排,將可最有效率和最穩健,增大
95
A的數值呢?
P 是乘數,r 是加數,n是次方數。按數學角度,增大n對增大 A是最有成效;增大P則次之;增大r是三項當中成效最低的一個。 而從現實角度看,n,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固定資本,能不能將n增 大,就只看耐性;P,即本金,對一般大眾來說都是非常短缺的 資源;r,即年度化投資回報率,則是波動可以非常大的項目,不 易控制。
因此,無論從數學角度還是實際角度考慮,要增加總資產 值,增大n的數值,即耐心進行長線投資,是財富增值的最有效 法門。而靠防禦掠奪所省下來的錢,則可轉化成為投資本金,增 強財富增值效果。小數怕長計,在本書 3 . 6 「保險公司的精密算
掠奪式理財
計」一文中,就展示出,即使只是很小額的定期投入,只要滾存 時間夠長,也可成為一筆巨額財富。
不過,在現實中,大部份人的行為都和上述理論背道而馳。 他們都幻想能以小額本金刀仔鋸大樹,希望透過大額的r於極短 的時間內把資產總值無限擴大。他們心目中的可能邏輯是,生命 有限,n再大也不過40至50年;但r,卻是可以無限大,上不封頂 的。表面上很合邏輯,不過他們卻是忽略了兩個很重要的事實︰
第一,n雖然有限,但n可以有多大,自己是很有把握,易於 控制,相反,r可以多大,是極難控制;
96
第二,n永遠只可能是正數,而r是有可能變成負數的;換句 話說,n永遠只會為財富增值帶來貢獻,但r為財富增值不帶來貢 獻卻反而產生破壞的可能性不低。
最大化,所用的策略必須是,付出多一點的P,盡量使用最長的 n,但r的控制則要相當小心,不要貪心求大r而冒r要變成負數的風
掠奪防守戰
因此,站在這條算式的角度上,要在最有把握的情況下把A
險。
時間、風險與回報之間 我們再用另一個角度去演繹這個問題。關於投資致富,每個 人都有三個願望︰時間短、風險低、回報高。然而三項願望同時 能實現的投資方法,只在幻想中存在,如果有人告訴你真的有這 樣的一種投資方法,那99.999999%肯定是個騙局。我們只能放棄 其中一項,以獲得其餘兩項。三項最多只可選兩項,到底你會如 何抉擇呢?
如果選擇不要回報,要求時間短、風險低,你可以選擇銀行 定期存款; 如果選擇不怕風險,要求時間短、回報高,你可以選擇投資 二三線股或者窩輪; 不過,根據一項非正式調查, 9成市民答這個問題的時候,
97
都選擇放棄時間,希望換取低風險、高回報;可是現實當中,選 擇做定期存款又或者投資二三線股甚至窩輪的朋友,才是市場上 的主流,相信佔投資者當中的8成。
從上述那麼矛盾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原來全香港至少有 7成的市民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思想無法控 制行為。
以上結論當然只是一項黑色幽默,各位不要當真。但卻是顯 示很多人是講一套做一套─明白真理,卻又抵不住外界誘惑, 做出反智的決定。而銀行、保險公司等之前提及過的金融機構, 正是深深了解上述人性弱點,同時又將「理財簡易方程式」玩弄 至出神入化,既為金融機構本身穩健地帶來財富增值,又增強掠
掠奪式理財
奪80%弱者的效果。
例如之前提及過,保險公司就是靠這條「理財簡易方程 式」,每年在投保人身上多收一千幾百,透過長時間,將這點小 錢,變成巨額財富;銀行也是透過「理財簡易方程式」,每年在 存戶身上賺取貸款息差而牟取暴利;而各類與市民利益處於對立 方向的金融投資機構,都想方設法宣揚短炒投機的吸引力,盡力 阻止市民心存長線投資的思想︰一來是可從大眾身上榨取多點佣 金收入,二來讓自己獨佔「理財簡易方程式」所產生的威力─ 明白80/20定律的話,你就知道,多一個人變身成為那20%的掠奪 者,掠奪者的利潤也會因僧多粥少被分薄。
98
既然你們都看到,大部份金融機構,都是運用大P、大n、穩
健r的方式去牟取鉅利,為甚麼你會覺得自己可以獨闢蹊徑,勝過 這20%中的大型掠奪者?
要做到擁有大n,只要有耐性,學習抵抗其他掠奪者的誘
金,與及取得穩健的投資回報率呢?我們在後面篇章分別詳細討 論。
掠奪防守戰
惑,那便肯定可以做到。但作為普通市民,如何可以做到增大本
99
4.4 中庸之道 如何可以取得穩健的投資回報率呢?要有穩健的投資回報 率,重點就是把風險控制好。所謂將風險控制好,意思就是指要 走中庸之道︰風險太高,固然不成,因為有機會令投資回報率變 負數,也讓金融「寶藥」黨有機可乘,有機會上當受騙;風險太 低也不成,因為之前談論過,這世界沒有白吃的午餐,有人替你 承受了風險,即是他們也承受了你原本應有的回報。
不應投資與應該投資的產品 掠奪式理財
那到底在理財方面,風險低和風險高的界線如何界定?為了 避免參與風險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的投資,理財第一戒條就是盡 量避免投資於報稱有保證回報的產品。這些產品包括︰ 1) 銀行定期及活期存款; 2) 存款證; 3) 保本基金及保證基金; 4) 任何有保證回報的儲蓄型保險。
關於銀行存款類投資如何風險比回報大,我們在第二章中已 詳細討論;而關於各類保證及保本產品如何地不可靠,我們在3. 5「保證越大,代價越高」」一文中已詳細分析。
100
而為了不處於過高的風險,理財第二戒條,就是千萬不要 投資在有機會永遠一沉不起、有期限性或有槓桿成份的投資產品 上。這些產品包括︰ 1) 公司情況不為人熟悉的二三線股;
3) 期貨、期權及期指; 4) 任何形式的孖展 (黃金、外匯、股票)。
掠奪防守戰
2) 窩輪或牛熊證;
關於莊家股及衍生工具的黑幕,我們在 3 . 4 「誠信的背後」 一文中,已詳細介紹。
換句話說,適合用以把風險限制於有限程度的投資產品包 括︰ 1) 大型及知名公司的股票; 2) 指數基金; 3) 投資策略一目了然的基金。
這三項投資產品的特點,就是無論投資環境如何變化,只要 你有耐性,長線而言是必然步步高升的。這樣子,我們就可以不 用為一時的波動而憂慮。
而為甚麼第三項要特別註明,是「投資策略一目了然的基 金」呢?首先告訴大家怎樣才算「投資策略一目了然」。
101
例如指定投資於個別地區的基金︰中國基金、亞洲基金、印 度基金、俄羅斯基金等;又例如指定投資於個別行業或資產品種 的基金︰農產品基金、能源基金、礦業基金等;
上述基金都可被界定「投資策略一目了然」,這讓我們易於 判斷,到底該基金是否長線而言必然增長。並且方便我們靠日常 的新聞就可以理解這些投資項目的增長趨勢,不需要花太多時間 和用很專業的知識才能調整投資策略。
相反,哪些基金是「投資策略並非一目了然」呢?例如各種 類型的增長基金、平衡基金及混合型基金。這些基金的缺點,就 是回報太倚重基金經理的表現,根本難以判斷基金是否長線而言 必然增長。另外,在調整投資策略上也比較複雜,很難以簡單方
掠奪式理財
法了解基金的走勢,相對要花較多時間及較專門的知識,才能理 解基金的投資路向及走勢。
真正的風險管理 我們標榜上述投資選擇是風險不至於太低以影響回報同時, 又風險太過高而處於危險,換句話說,是一種中庸之道,風險中 等的投資。然而,按風險評級而言,股票與及新興市場基金,都 被評定為高風險產品。那為甚麼我們會把高風險產品定為中度風 險呢?
102
因為評級時,是按照只投資在單一投資產品時所涉及的風險 作衡量。然而,如果真的只投資在單一產品上,無論投資何種東 西,都可以說是風險不低。即使投資於單一的大型或知名公司的 股票,如果遇著 2002 年的美國安然公司、或 28 元時買入了電訊
券,正巧你是2007年前投資於美國次按債券,評級再高一樣化為 烏有。
掠奪防守戰
盈科,不是血本無歸都至少是一沉不起了;即使是買高評級的債
因此,以個別投資產品的評級來衡量風險是很不可靠的做 法。真正的風險管理在於必須分散投資。1986年諾貝爾獎得主蓋 瑞‧布林森(Gary P Brinson)的研究表示,投資者之整體回報中, 佔94%是取決於投資組合內的資產分配,即分散投資的程度。與 此同時,實際選擇那一種基金或個別股票,只對整體回報產生 4% 的影響力;而入市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力,甚至低至只有 2%。
而到底如何進行資產分配,才是最有效做到分散風險,全 面發揮那94%的關鍵影響呢?根據美國聖塔克拉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金融系教授邁爾.斯塔特曼(Meir Statman)的研究,一個 足以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需要最少持有30隻不同股份。但一般 投資者不容易同時研究跟進30多隻不同股份,因此投資數隻熟悉 的優質股,再加2、3隻不同的股票基金,則更為簡單容易的達到 分散風險的效果。
103
而股神巴菲特亦對分散投資的概念推崇備至。以他管理的基 金(Berkshire Hathaway Portfolio)為例, 持有大約39隻不同股份而股 神的投資組合其實已概括了來自10個不同的行業,股份數目大為 增加,即使他可能沒有考慮分散風險因素,但其投資組合已變得 極之分散了,同時其組合的主要持股數目,亦剛巧是分散投資所 須的30多隻不同股。由此可見,不只散戶應該將資產分散投資, 實際上,市場上的大戶也對分散投資視為金科玉律,至理名言。
掠奪式理財 104
4.5 別把投資娛樂化 本篇,我們會嘗試破解於 4 . 3 「理財簡易方程式」提過及
報三個項目放棄其中一項, 9成人都選擇放棄時間以換取高回報 低風險,但到實質操作時,卻是大部份人都選擇誓死不放棄時 間,而選擇放棄低風回險或高回報呢?
掠奪防守戰
過,香港人「精神分裂」之謎。為甚麼當問及從時間、風險及回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掠奪者刻意對市民進行思想改造所產生 的結果。如果市民都以時間換取低風險高回報,這無疑是等同要 從銀行及證券行等金融機構身上割肉。所以,她們必盡其所能抹 黑長線投資以防割肉事件出現。因此,如發現任何人攻擊長年期 投資計劃,不問而知,這個人要不是掠奪者的爪牙,就是被掠奪 者洗腦的羊牯。
那些以高風險意圖換取短時間的股民,則可能是受另一個因 素而作出「精神分裂」的決定。從時間、風險及回報三個項目放 棄其中一項這條理性問題的前設,是我們假定累積財富是投資的 唯一或最大目的,因此自然有 9成人選擇放棄時間換取以低風險 得到高回報。但當「累積財富是投資的唯一或最大目的」這項假 設並不成立,那麼,不選擇放棄時間就變得合情合理了。
105
馬迷的草根意識形態 讀者們可能會覺得很無稽,如果投資不是主要為了累積財 富,那還能為了甚麼?我們可以拿香港的馬迷和這類不顧風險換 取短時間高回報的人相提並論。站在理論層面上,賭馬也能算是 一種投資,而且是香港市民最原始,最草根的投資方法,只是風 險比較高而已。而極高的風險的確能換來短時間高回報─十分 鐘獲得 10%至 100倍回報不等!那馬迷們是不是打算靠這種「投 資」賺錢致富?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心裏不存在一絲靠此致富的 想法,那還賭來做甚麼?
但致富是他們唯一或最大目的嗎?看來未必。那到底為了 甚麼?為了慈善?為了更投入參與欣賞體育活動?歸根究底,推
掠奪式理財
動馬迷屢敗屢戰的動力,是娛樂自己︰研究馬經可消磨時間,又 可以與同好有同共同話題;贏錢固然開心,可以向朋友炫耀,又 有街外錢可供揮霍;輸錢也並不太壞,可以與同好分享經驗,而 且可以再接再厲,希望在明天。「唔會日日褲穿窿,終須有日龍 穿鳯」是這類人的人生格言。
馬迷這種「娛樂第一,盈利次要」的草根意識形態,在時代 進步下,完美地傳承至股票市場之上。對比之下不難發現,香港 股民的行為模式,和馬迷賭馬完全沒兩樣。而各類的金融掠奪者 也看準香港股民這種草根意識形態,將投資包裝成極具娛樂性, 以從中取利。
106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刺激富娛樂性,你就得付娛樂 費,投資要賺錢還是要精彩好玩,兩者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所 以投資時應弄清楚主次,不要自欺欺人,明明是娛樂行頭卻騙自 己是為盈利而盡力。相反,鐵定是以盈利為最大目標的話,就要
被稱為投資,頂多只能稱作投機、賭博或遊戲。
投資與擇偶的雷同
掠奪防守戰
放棄尋求刺激好玩的想法。因為以娛樂作主線的交易,根本不能
長線投資令人聞之卻步的最大的罪狀,恐怕就是沉悶、不夠 刺激,缺乏話題性。很多時候,尋求累積財富的方法,與人類擇 偶的百態極為相似。如果我們問一個女人,理想的終身伴侶的條 件是甚麼,相信大部份都會選擇專一、穩重、顧家、有上進心等 等;而男人的擇偶條件,則以要求賢良淑德、持家有道、溫柔體 貼等,佔大多數。
不過,往往「理論和實踐有一段距離」。符合上述理想條件 的人,都很可能擁有沉悶乏味的缺點,結果在情場上形成了一片 「男不壞,女不愛」或「女人壞,男人愛」的風氣。這與人們宣 稱的最終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擇偶與累積財富,是兩件能夠影響人們終身幸福的大事(對 於現代部份不相信婚姻制度的人們而言,可能覺得累積財富對終 身幸福的影響力比擇偶要大),如果僅為一時刺激及快感而錯做
107
決定,惡果可能要終身承受。要耐得住沉悶,耐得住寂寞,不然 生命會變得不易,無論在婚姻還是累積財富之上。
因此,無論婚姻還是投資,都必然以長線及穩定作為最高目 標,而要戒掉貪新鮮,求刺激。以下,我們向各位介紹一種長線 及穩定,不過相當沉悶的投資法則──平均成本法。
投資市場的發展趨勢,不外乎為四類︰
(一) 長期上升市勢;
掠奪式理財 108
(二) 先跌後升的V型升市;
掠奪防守戰
(三) 波動上落的升市;
109
(四) 反覆下挫的跌市
掠奪式理財 11 0
沉悶但穩勝的平均成本法 所有投資者都希望投資在發展趨勢屬第一類的投資項目上。 然而,有誰能保證一定可以選中第一類的項目?真正了解科學化
會成為第一類,而是反過來選出哪一些項目有機會成為第四類, 避免沾手這類項目就成了。無論投資在第一類、第二或第三類項 目,再配合平均成本法,就能穩步賺錢。
掠奪防守戰
投資的高手,都會奉行逆向思維︰不去嘗試猜想哪一個投資項目
我們只需要選定數隻不是第四類的項目,每月投放固定金額 的金錢。當價位下滑時,您的月供款項可購入較多單位;價位上 升時,則購入較少單位。長遠而言,相比同一段時間內,該投資 項目的平均市價,我們便可享有較低的平均成本價。這方法令我 們毋須擔心市場波動,減少市場經歷高峰及低潮時造成的風險。 我只需要立定宗旨並依計劃而行,則可達到接近原先預期的效 果,甚至較易獲得理想的利潤。
111
為使讀者更易明白平均成本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展示一個 真實生活中的例子︰
以上是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從2000年於H股市場上市到2007年 7月初的股價走勢圖。如果在2000年中國移動股價80元時,投資
者甲一筆過投資80,000元,經過漫長的等待80個月,中國移動股
掠奪式理財
價再次回到每股80元的水平,投資者甲終於回本,有驚無險。然 而,另一名投資者乙,沒投資甲那麼多積蓄,但他看好中國電訊 業的發展,認為中國電訊業長遠不愁盈利,他每年在同一天都把 10,000元從薪金累積的儲存,不論價格的購入中國移動的股票。
經過7年,他手上的持股量變化如下︰ 入股時間(每年6月)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112
當時股價 80元 40元 20元 20元 25元 32元 40元 80元
當年買入量 125股 250股 500股 500股 400股 312股 250股 125股
總持股量 125股 375股 875股 1375股 1775股 2087股 2337股 2462股
以 80 元一股計,投資者乙的資金由本金 80 , 000 元,增值至 196,960元,總回報率246%,平均每年回報率達15%,回報遠遠
超過僅能回本(即 0% 回報)的投資者甲。如果投資者乙不是每年 入股一次,而是每月投資1 , 000 元,維持 80 個月,那投資者乙的
一定是財力大者佔優,是否能取得優勢,看的是投資的方法與習 慣。
掠奪防守戰
總回報率會更上一層樓,總回報接近 300% 。由此可見,投資不
平均成本法最大的好處,是我們不需要再為捕捉入市時機而 冒險。根據富達投資在研究1988至2000年的投資回報數據所得出 的結論,我們可更清晰看到,全時間在市投資與及冒險補捉入市 時機之間有多大差異。 市場 英國
美國 德國 法國 香港
指數
全時間在 錯過了表現最佳的 市投資 10天 20天 30天 40天 金 融 時 報 +14.4% +11.3% +9.1% +7.3% +5.6% FTSE AII 指 數 標 準 普 爾 +16.7% +13.1% +10.4% +8.1% +6.0% 500指數 DAX 30指數 +15.4% +10.3% +6.9% +4.1% +1.6% CAC 40指數 +17.9% +13.5% +10.3% +7.6% +5.2% 恒生指數 +19.7% +11.5% +6.6% +2.5% -1.0%
上表的統計結果顯示,如果一個投資者,在補捉入市時機 時,如錯過了 1988 年至 2000 年之間最佳表現的 10 天到 40 天(即 平均每年 1 天至 4 天而已),投資回報都肯定比全時間在市投資為 低。
113
市場 英國 美國 德國 法國 香港
每年最高點買入 每年一月一日買 每年最低點買入 入 +14.1% +15.4% +16.1% +12.9% +13.6% +14.0% +10.5% +11.2% +11.5% +14.3% +15.4% +15.9% +14.8% +16.8% +17.6%
而上表所表達的,是比較三名投資者在1988至2000年期間的 每年平均回報表現。第一名投資者在每年股價最高那一天買入股 票;第二名投資者每年1月1日購入股票;第三名投資者在每年股 價最低點時買入股票。結果發現,即使投資者料事如神可以知道 每年那一天股價最低,也比每年不論情況於一月一日買入的那位 投資者,結果每年平均投資回報也相差不超過 1% 。各位讀者, 你有信心可以成功推算到股價每年何時去到最低點嗎?我們有沒
掠奪式理財 114
有必要為每年不多於 1% 的回報,去嘗試冒險補捉所謂「最佳入 市時機」嗎?
4.6 小富由儉 上兩篇我們已探討如何可穩定獲得合理回報率。但在穩定
篇,我們探討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來把本金最大化。
最基本的增大投資本金方法
掠奪防守戰
的回報率背後,本金的數額越大,財富累積的效果才越顯著。本
最直接增加本金的方法,當然就是不要把錢存放在銀行,盡 可能拿出來作投資的本金。然而,因為投資需要是長線的,不能 隨便取用,在身邊留有有限度的流動現金以應付突發情況,也有 必要。那到底留多少流動現金最恰到好處,既不怕有突發事件, 又不致於太多閑置資金而蝕息差?簡單而言,如果是孤家寡人又 或者有家庭負擔,則需要準備相等於 6個月生活費的數額作流動 現金;如果是有其他親屬可以支援的話,準備 3個月生活費作流 動現金則已足夠。這些流動現金,主要是用來應付突發性的臨時 失業或欠薪,又或者暫時性的開支增加。
筆者試過遇到個別朋友,堅持將大量現金留守身邊,原因 是害怕發生大型意外急需用錢。但是,大型意外是指甚麼?而發 生這些大型意外的機會率又有多大?值不值得為發生機會率極 低的意外而付出使用手上資金增值的機會成本?大型的意外,應 靠保險作對沖,而不是現金。因為大型意外所涉及的金錢可能數
115
以十萬計,只是死抓著手上的十萬八萬元,也不能真正解決這類 問題,那倒不如每月花幾百元,真真正正將這類潛在風險有效解 決,而拿餘下的儲備進行投資,用投資回報來支付保費,賺得到 的錢會比付出的保費更多,除笨有精。
當然,保險的額度要適中,太少保護不了自己,太大又浪費 保險成本。筆者曾經替一個四口家庭進行理財分析,驚訝發現他 們現存保單竟然多達10份,而近10年來,曾經生效卻最後又取消 了的保單加現存保單,多達30份。當中很多保障是重叠了,花了 不少「冤枉錢」。因為有些重叠了的保障,錢是付了,但到真的 有任何意外時,卻是不會一起獲賠償的,只會由其中一份保單賠 付。最終替他們取消了那些多餘的保障後,每年的家庭開支節省 了20,000元之多!
掠奪式理財
根據我們的經驗,大部份已有保險的家庭,進行保單檢討 後,每月可以節省超過1,000元的家庭開支。小數怕長計,這些不 必要的開支轉成投資本金,長遠是產生極大的累積財富效果。到 底如何運用保險才可以產生付出最少而做到最恰當保護的目的, 我們於下一篇詳細探討。
其實,上述的資金配置概念,科學化去綜合,被稱為理財金 字塔。在現代生活中,人們需要理財,就有如人們需要進食一樣 基本和必要。如何才吃得健康,我們可以參考均衡營養金字塔。 而投資結構到底健不健康,則可以參照理財金字塔。
116
掠奪防守戰
理財金字塔 vs. 食物金字塔 理性投資與健康飲食的邏輯,其實是如出一轍。進食脂肪、 油及糖類食物,一般都給予人很愉快的享受,然而飲食不平衡, 短期的歡愉,長期會帶來的問題非常多,包括癡肥、心贜病、糖尿 病、甚至暴斃。沉醉於單一市場的股票、衍生工具、物業等高風 險投資之中,同樣可能短期內給你帶來不少甜頭,然而長遠而言 卻是情況堪憂。
當然,這不等於要禁食或禁止投資這類「危險品」,不過要 注重平衡,淺嘗即止。既可以繼續享受當中帶來的好處,更可以 延長享受的生命。
117
反過來說,如果只進食穀類、麵包、飯、粉麵這類最基本的 能量之源,不進食其他類別的食物,同樣是非常不健康。在投資 之上,這相等於把錢只投放在銀行儲蓄和保險之內,長遠而言, 只會造成「營養不良」,同樣會百病叢生。 Derivatives 衍生工具 Property 物業 Single Market 單一市場 Regional Investment 區域性投資 Global Investment 環球投資 Regular Savings 定期儲蓄 Emergency Cash 應急資金
掠奪式理財
Insurance 保險
除了上述增加投資本金的基本方法,另一個很有效增加投資 本金而又最易為人們忽略的,就是關於債務方面的處理。主要技 巧就是以低息債取代高息債。信用卡是現代人生活的日常用品, 身上雜七雜八的信用卡債務加起來達數萬元實在是不在少數。然 而信用卡月息2%,假設用一筆月息1%的貸款還清卡數,到底能 為自己省到多少錢和創造多少財富?
我們以50,000元卡數作一個例子,如每月還2,500元,這筆貸 款要26個月才能還清;如同樣是每月還2,500元,轉換為月息1%
11 8
的貸款,則23個月可以還清。換句話說,省下 3個月的供款,即 7,500元左右。不要少看區區7,500元,例如投資於恒生指數,像
過去平均每年回報13%,25年下來,7,500元會變成16萬!由原本 將血汗錢貢獻給銀行,25年後是寸金不獲,變成25年後累積到16
另外,在生活細節上節儉,也是一個最直接增加投資本金的 方法。當然,我們不是在提倡大家奉行禁慾主義,賺錢本身目的
掠奪防守戰
萬元,這個變化可不能說不重要。
就是為提升生活素質,做守財奴一毛不拔,不提升生活質素,財 富的累積也欠缺意義。但是,到底是不是值得考慮以更有效的方 法,以盡量少的付出去提高生素質,這點倒是值得研究。
一生花300萬元買手提電話? 賺錢的意義到底在於甚麼呢?這讓我想起近來某連鎖超市 的宣傳─一個概念老土但有很有趣的電視廣告。廣告中的小女 孩,不停重複著一句說話︰「慳得一蚊得一蚊」。而她要慳錢的 原因,是因為希望父親不要加班,陪她同聚天倫之樂,所以希望 省錢從父親公司手上買走父親一小時。這個廣告反映了很多人在 努力用個人時間換金錢的同時,忘記了賺錢的真正意義,生活在 低精神質素的環境下。
省錢買下父親的時間,或許是一個提升生活質素的方法,然 而如果要為這個故事弄一個延續篇,筆者會告訴這位小妹妹,其
11 9
實把省到的錢作長線的穩定投資,假以時日,父親便可以提早退 休,或至少不必為金錢而加班,更多時間可以共聚天倫,全面提 升精神層面的生活素質了。
人們一般弄不清楚必需品與奢侈品的分別,弄不清楚昂貴與 超值之間的分野,胡亂花錢,很大原因是不清楚他實質付出的代 價到底有多大。以下我們嘗試把一些日常生活非必需,可有可無 的消費品的金錢時間值列出來,讓大家了解你的日常消費在將來 會變成多大代價︰
掠奪式理財
項目 每天一份收費報紙 每年一台時款手提電話 或時款手袋 累積20,000元信用卡欠 款所支付的利息 每半年出外旅行一次
即時節省 每天6元 每年3,000元
25年後滾存 38萬 52萬
每月400元
80萬
每年6,000元
100萬
筆者認識一位年輕的出版社老闆,一直只使用舊款手機,都 是每次家人換新款手機後傳承下來的。筆者問他為何不像一般年 輕人一樣把玩時款手提電話,他的答案語出驚人︰「我不認為我 會花數十萬去買一台電話。」此話怎解?假設一台時款手機5,000 元,如果把這項消費轉化成為投資,按過去30年恒生指數每年平 均13%增長作指標,30年後,這5,000元會變成195,579元。假設 把更換手機的時間由每半年改為每年,那麼,每年可省下5,000至 10 , 000 元,將這筆錢轉化成每月 500 元的投資計劃,同樣按每回
報13%計算,30年後將會變成2,933,412元。
12 0
節儉對投資的深層意思 從上述例子,你應該可以看清楚,非必要消費的機會成本可 以有多麼的鉅大。無論是從各地專家的研究,還是日常生活中的
的重要性。貧者越貧,富者越富,重點在於兩者消費、儲蓄及投 資理念的分野。要斬斷窮根,其中一個重要行動,就是認清楚甚 麼消費是「必要」,甚麼消費只是「需要」,把不必要的生活成 本砍掉,儲存下來作為投資增值資本。
掠奪防守戰
觀察,越是成功,越是富有的人,越是節儉,越明白儲蓄和投資
筆者最近有幸參與《鄧普頓勝道》(Investing the Templeton Way)一書的香港版編輯工作,讀及書中講述鄧普頓爵士節儉習慣 對投資的另一種深層意義,我認為很值得各位讀者深思,在此與 各位讀分享。
鄧普頓爵士被譽為世紀最成功的便宜股獵人,書中分析他的 節儉習慣,是訓練他對物超所值的便宜股票的強烈觸覺的最大功 臣。他常常堅持要以20%的價錢買入一樣東西,才算滿意。我們 不一定要像鄧普頓爵士那麼節儉,不過反過來說,我們在日常生 活也不懂節制,在投資場上,一樣會像日常消費,買入物非所值 的投資資產,以致大大減低我們的投資回報率,甚至虧本。
121
4.7 省下不必要的保險成本 上一篇提及,保險額無論是太大還是太小,都是不健康的。 到底要如何衡量保額是否恰到好處?我們首先要簡單了解一下, 為了保障自己及家人,到底需要哪幾類保險?因為不少人所謂買 了保險,其實根本不清楚自己投保了甚麼,只是覺得有買便是負 了應有責任。
針對個人保障自己及家人的保險大致可以分為4種︰ 1) 人壽保險; 2) 危疾保險; 3) 意外保險;
掠奪式理財
4) 醫療保險。
定立適當的投保額 人壽保險應最為大眾所熟悉,即是受保人死亡的話,將會賠 償予受益人。人壽保險需要多大保額,簡言之是視乎責任而定。 例如尚欠100萬樓宇按揭未還清,如供款人不幸逝世,有可能導 致無人供款而令銀行收樓,家人無家可歸,這樣供款人至少應投 保100萬元。相反,如果是無家庭負擔的年輕人,保額定得太大 是沒甚麼意義,保額定在10萬元左右已很足夠。
122
而關於危疾保險,有一點誤解大家必須弄清楚的。在最傳 統的定義上,危疾的定義是經醫生證實,患病者可能只餘下一年 壽命,才符合獲得全數賠償的資格。有不少專業不足的保險中 介人,就在這點上做文章,向客戶稱只要患癌症這類疾病便立即
客戶誤解危疾保險理賠機會率極大,買得大賠得大,非常「著 數」。
掠奪防守戰
獲賠,而沒清楚表明需醫生證實只餘下一年壽命才合乎資格,讓
然而如果要病至醫生證實只餘一年壽命,並不是太多人會遇 到如此惡劣的情況。因此很多人買了大額危疾保,終其一生是不 會應用到的。按照我們在3.7「保險公司的精密算計」一篇中的數 學演示,如一生不曾索償,保險公司可賺鉅利,換句話說客戶付 出了高昂的機會成本。
因此,危疾保同樣需要保額適中。而一般定下危疾保的保 額,約是 3年薪金的總和。這是因為很多這類危疾即使能痊癒也 可能會是長期病患,整個治療到康復個程可能長達三年無法工 作, 3年薪金正是為了全心投入治療和康復而不需為生活費而煩 惱。
意外保的情況與危疾相似,風險發生機會不大,投保額太高 是花費無謂金錢,意外保額與危疾保額相若即可。
123
而醫療保險,購買標準計劃就足夠,太豪華的計劃是不必 要。如果公司已為你購買團體醫療保,則無必要再重複購買另一 份,因為醫療保是實報實銷形式,兩份保單同時存在不會令你獲 得多一倍的賠償,卻只令你花了多一倍的錢。
羊毛出自羊身上 個人保險的最基本概念,我們已簡單介紹,然而在進入以實 例演示保單檢討的效果前,我們有一個大眾的誤解需要破除。很 多人即使擁有比所購保額仍要高的資產淨值,仍然繼續投保,因 為他們認為,要自掏腰包應付醫療費等突發開支非常捨不得,而 獲保險賠償則不用自己支付,比較舒服。
掠奪式理財
然而,有詳細閱讀 3 . 7 「保險公司的精密算計」一文的讀者 應該知道,所謂不需自己支付,不過是「羊毛出自羊身上」。透 過穩健長線投資,保險公司付了你的賠償金仍有大錢可賺,而這 些被吃掉的服務費並不是你無法賺到的。在初出茅廬時,手上資 產未足以應付突發風險時,購買遞增保費式的保險以應付可能發 生的風險是非常必要。然而,到假以時日,手上資產已足夠應付 一切突發風險時,可把原有保險都取消,將原本應付的保險成 本,都轉而進行穩健的長線投資,把保險公司賺了你的服務費都 放回自己的口袋裏。
124
以從 30 歲開始,每月儲蓄投資 2 , 000 元為例,回報率假設平 均每年13%。在最初開始計劃的10年,可以以廉價的定期保險, 對沖可能面對的意外、危疾及人壽風險。到10至15年後,資產累 積至100萬或以上,則可使用投資計劃內的資產,應付可能發生
年齡 30 33 36 39 42 45 48 51 54 57 58 59
總資產值 $27,120 $131,526 $282,174 $499,544 $813,185 $1,265,737 $1,918,724 $2,860,916 $4,220,402 $6,182,001 $7,012,781 $7,951,563
掠奪防守戰
的任何風險。
傳統保險與財富管理比較 比較項目 傳統保險 回報 保險公司賺取每年至少5至 10厘息差 資金彈性 保險賠償是針對指定受保 人及指定風險
以投資逐步取代保險 將原本保險公司所賺息差大 部份變回自己的資產 方便變現,可於任何一位家 庭成員遇到任何類型問題皆 可考慮動用儲備 付款彈性 保險必須無間斷供款,暫 可就家中財政狀況調整每月 停供款可能引致受保人不 支付金額 再受到保障 道德風險 由 於 保 險 必 須 無 間 斷 供 由於變現方便,資金使用方 款,對於自制能力較差人 法不受限制,自制力較差人 士可提供比較好的風險管 士可能於風險發生之前,因 理 風險以外的原因把資金花光
125
根據以投資逐步取代保險之理論,購買保險時,應以全家人 為單位作考慮,將組合合併處理,可起以最少付出獲得最大效益 效果。忌輕信個別銀行或保險公司推銷員,獨立購買特定產品, 應找專業顧問為整個組合作出平衡性的檢討。我們以下進行的保 險單檢討的演示,都是基於上述邏輯而進行。
實際操作例子 客戶陳小姐,28歲,2008月1月,她將他過去8年所買的保險 保單交給理財顧問進行檢討。她發現,在不知不覺間,竟已買了 多達 8份不同類型的保險,而且她根本對所買保險的具體保障範 圍及潛在可得利益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她希望該理財顧問可以為 她對整個保險組合的保障內容解構,以及分析現時保險組合的安
掠奪式理財 126
排是否有可改善之處。
66歲時預 計可得金額 (HKD)
直至65歲 時已付保費 (HKD)
直至2008年 1 月之現金 價值(HKD)
危疾保障 (HKD)
意外保障 (HKD)
$210,000
Nil
Nil
$14,563
$388,060
$1,300,000
$200,000
$400,000
$100,000
$6,420
$162,956
$410,000
$180,000
Nil
Nil
$389
$208,386
$840,000
Nil
$1,000,000
Nil
Nil
$42,624
Nil
$5,000
Nil
$50,000
Nil
$59,340
Nil
Nil
$500,000
Nil
Nil
$34,200
$34,200
$3,000
$1,350,000
Nil
Nil
$80,136
Nil
$5,000
Nil
Nil
Nil
$33,480
$33,480
$603,000
$3,250,000
$150,000
$21,372
$1,009,182
$2,617,680
結語
IXG $789 儲蓄壽險 Axxxxx $302 life IXG $579 退休保險 新X會 $96 意外保險 保X $53 危疾保 保X $285 意外保險 保X $106 意外現金 CXTX $279 住院現金 總額 $2,488
人壽保障 (HKD)
月供額 (HKD)
保險計劃
陳小姐過去8年所購的8份保險內容總結於下表︰
上述保險組合,陳小姐花了額外的金錢卻未能真正為她提供 恰當的保障。該組合的潛在問題如下︰ 1) 四類保險中重要性最大的危疾保險,保額卻是四類保險中
最低,15萬的保障額未能為她提供足夠保障; 2 ) 當中發生機會最低的意外風險保障,卻是最高保額的一
項,保額高達 325萬,保障額過剩。換句話說她花冤枉錢在購買 非必要的保障; 3) 直至65歲需要無間斷的繳付保費合共多達100萬以上,欠
缺彈性; 4) 直至退休前的43年合共付出多達100萬元以上,然最終回
報只是261萬。表面看回報率是260%,然而折算為每年平均回報 計算,不過是每年3%左右,比每年平均通脹率還要低。
127
為平衡保障範圍、恰當保障額、資金調動彈性及回報率 4個 問題,向陳小姐作出下列建議︰ 1) 意外保障由325萬降至50萬; 2) 危疾保障由15萬提升至50萬; 3) 由於保X意外保險及CXTX住院現金供滿10年可取回本金,
而於2008年1月已供至第4及第5年,衡量機會成本的問題後,建 議保留該兩份保險直至取回本金為止; 4) 在每月所花金額沒有增加、保障額足夠及彈性與最終回報
增加的前提下,新的建議保險組合如下表︰ 計劃 月 供 人 壽 保 意 外 保 危 疾 保 於 2 0 1 8 名稱 額 障 障 障 年之現 (HKD) (HKD) (HKD) (HKD) 金價值 (HKD)
掠奪式理財
保X $285 Nil $500,000 Nil Nil $34,200 $34,200 意外 保險 CXTX $279 $5,000 Nil Nil Nil $23,436 $16,405 住院 現金 定期 $100 $100,000 Nil $500,000 Nil $12,000 Nil 危疾 保 定期 $50 $500,000 Nil Nil Nil $6,000 Nil 人壽 保 基金 $1,774 Nil Nil Nil $352,607 $566,793 $6,303,494 儲蓄 總額 $2,488 $605,000 $500,000 $500,000 $352,607 $642,429 $6,303,494
* 基金儲蓄平均年回報假設為9%
12 8
直 至 6 5 66歲時可 歲 時 已 得金額 付保費 (HKD) (HKD)
舊組合與新組合的比較︰ 比較項目 直至退休前 所付總保費
舊組合 HK$1,009,182
新組合 HK$642,429
資金彈性
以10年後為例, 以10年後為例, 組合內的可動用 組合內的可動用 資金約為6萬元 資金為35萬
付款彈性
在保單生效期間 必須無間斷供 款,否則保單會 被取消
基金儲蓄計劃可 因應經濟狀況而 暫停供款而不會 被取消保單
新舊方案優劣高低立見,陳小姐欣然接納顧問所提出的新組 合安排。
我們深信市面上大部份的保險客戶都如陳小姐一樣,對自己 的保險組合只是一知半解,並沒有作過全盤分析,很可能不了解 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如你或你的家人也擁有已購買的保單,不要 猶豫,快進行保險組合檢討,爭回顧客應有的權益。
掠奪防守戰
退 休 時 的 回 HK$2,617,680為所 HK$6,303,494為所 報 付保費之260% 付保費之981%
註解 新組合可節省36 萬,節省36%保 費 新組合回報多369 萬,為舊組合回 報的240% 10年後可動用資 金量,新組合比 舊組合多達6倍。 而且兩者差距更 會因時間累積而 越拉越遠 如將來遇到逼不 得已的經濟困 難,使用舊組合 可能令保險保障 失效;而用新組 合,在經濟困難 時可選擇暫時節 省大部份保險開 支而保險保障不 會受影響。
12 9
第
5章 成為業餘 掠 奪 者
5.1 人中之龍的特徵 經過前四章的介紹,終於進入本書的重頭戲︰探討平民百 姓如何成為掠奪者。掠奪者這名字好像不太中聽,讓人覺得是壞 人,而沒有人希望自己被看成壞人。在這章中,我們把所用詞語 改善一下。我們把掠奪者改作獵人,把被掠奪者更名為獵物。
在第一章中,我們開宗明義的說到,要掌握掠奪式理財的精 髓,最重要是透徹掌握八二定律。簡言之,要成為出色的獵人, 甚至是獵人中的獵人王,最易於掌握的方法,就是先理解哪些 優良特徵,是只有人口中的20%人擁有。下表列出在理財上,哪 些特徵是獵人(人口的 20% )特有,對應哪些特徵是獵物(人口的
掠奪式理財 132
80%)擁有。
獵人的特徵
獵物的特徵
1 2 3 4 5 6 7
計劃性 財力 嚴謹性 投資策略 積極性 判斷力 重視性
(人口的20%) 有計劃 財雄勢大 精打細算 中長線投資 主動處理問題 擁有獨立判斷力 認為投資
(人口的80%) 得過且過 財力薄弱 討厭繁瑣 短線投機炒賣 被動隨波逐流 迷信所謂權威及名氣 覺得投資是可有可無
8
風險管理
是生活必須 分散投資
孤注一擲,
9
視野
以平衡風險 放眼世界
期望刀仔鋸大樹 留在舒服區玩困獸鬥
10
投資邏輯
以找尋機會 信奉簡單法守,
遊戲 喜歡賣弄小聰明
11
忍耐力
恪守真理 耐得住沉悶,
喜好刺激,
12
時機論
13
14
第三方協助
情緒管理
業餘掠奪者 成為
特徵類別
不易受外界動搖 投資娛樂化 知道每分每秒皆是時 常說等待時機,卻實 機,
質在等待中把大部份
甚至懂得製造時機 承認自己能力有限,
時機都錯過 閉固保守,
主動尋找專家及工具
只相信自己
協助 在80%人都悲觀時就
羊群心理,
變得樂觀;
情緒易被他人牽著走
反之在80%人樂觀時 變得悲觀
133
以上 14 項獵人特徵,如果全數擁有,自然就成為投資理財 路上的人中之龍。靠投資致富,長期高踞全球富豪榜首三位的華 倫‧巴菲特,就全數擁有上述14項獵人特徵。另外,被譽為「世 紀最傑出選股高手」的約翰‧鄧普頓爵士,也同樣擁有上述14項 獵人特徵。
當然,作為普通老百姓,只是擁有上述獵人特徵中的八成, 就足夠令生活富足,避免成為獵人的獵物。然而,上述某些特 質,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客觀上不可能做到。例如︰ 第一條,計劃性─ 對很多人而言,計劃都是不知如何做 起; 第二條,財力─作為小市民,肯定都不算是財雄勢大的一 群;
掠奪式理財
第三條,嚴謹性─本來數學就不太靈光的人,想精打細算 也有心無力; 第六條,判斷力─判斷力是不可以一日之間就改善,需要 長時間的訓練; 第八條,風險管理─本來就財力有限,怎麼有能力進行分 散投資; 第九條,視野─一般市民並不了解國外情況,也不知甚麼 渠道可以投資國外。
幸好,上述大部份的獵人特徵,即使自己是客觀上無法做 到,也可以透過找專業人士協助以及使用工具去填補個人能力的
134
不足。要令自己在理財方面有計劃、精打細算、擁有良好判斷力 及良好的投資情緒管理,是可以靠一位真正站在你利益立場考慮 的理財顧問,而令上述問題得以解決。而要突破在財力、風險管 理、視野及把握時機這四個方面的客觀限制,可以靠使用工具辦
關於如何可以選擇到一個真正以客戶利益出發的理財顧問, 我們在4.2「敵人誤當朋友」一文中已詳細討論。而到底用甚麼工
業餘掠奪者 成為
到。
具可以突破財力、風險管理、視野及把握時機等方面的限制,我 們在稍後章節詳細介紹。
那現在七除八扣,我們就更一目了然,到底哪些獵人特質, 是絕對不能假手於人,必須自己掌握︰ 第四條,投資策略─堅持進行中長線投資; 第五條,積極性─主動處理理財問題,不是等別人向你推 銷甚麼才考慮是否接受; 第七條,重視性─了解投資是生活必須,無論資金多寡, 也應安排進行投資; 第十條,投資邏輯─相關簡單法則及投資真理,我們在第 四章已簡單介紹過; 第十一條,忍耐力─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刺激富娛 樂性,你就得付娛樂費,投資要賺錢還是要精彩好玩,兩者是魚 與熊掌;
135
第十三條,第三方協助─這條是其中一條最重要的,因為 透過奉行這點,可以把十四條中的一半,未必能靠個人力量做到 的都有效實行。
如上述七項,你自問是無法辦到,那唯有在人生中,安心做 獵人的獵物去吧。
掠奪式理財 136
5.2 環球掠奪史回顧及展望 在第一章提及過,全球一體化令平民百姓也可以運用低成
們先回顧一下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在當中,我們不難發現,所謂 全球一體化的演進,根本就是一部全球掠奪史的進程。
業餘掠奪者 成為
本,面對低風險和使用開放的渠道去參與環球性掠奪。在此,我
要數近代全球一體化的開端, 15 世紀葡萄牙王子冒險帶領 船隊向非洲海岸南行進行探索,開發新貿易路線是一個重要里程 碑。隨後西班牙資助哥倫布出航,最終發現新大陸,把原本與歐 亞世界完全隔絕的美洲世界與歐洲聯通。這些地理大發現,使全 世界正式開始形成一體化。
西班牙人在這個時代,進入美洲大舉掠奪,並消滅了原來在 美洲非常繁盛的多個文明古國。然而,歐洲各國站在這全球一體 化先聲的新時代,當然不會只是坐望西班牙強盛,她們也各出奇 謀希望在這個新世代的新利益平衡插上一腿。在這些國家各出奇 謀的歷史發展中,有兩個故事值得我們重點留意︰
兩個值得注意的掠奪者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於 1580 年。英國普利茅斯人弗蘭西斯‧德 雷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親自完成環球航行的人。在這次歷時 3年
137
的航行中,德雷克的船隊不僅掠奪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 還襲擊了西班牙在歐洲的港口。滿載而歸的德雷克給投資者帶來 4 , 700 倍的利潤。作為資助人之一的英女皇伊利莎伯一世分到了 16.3萬鎊的紅利,這個數字幾乎相等於當時政府一年的支出。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歐洲首個非王權制國家─荷蘭。由於 在統治權上與當時的霸權強國西班牙發生衡突,與西班牙港口間 的貿易被全面封殺,開闢新航線進行環球性貿易是生存的唯一出 路。爲了解决開闢新航線的資金問題,荷蘭人進行一系列金融和商 業上的創新。1602年,全球第一間股份公司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成立;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分散的財 富變成了自己對外擴張的資本。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長的女僕也 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成千上萬的國民,願意把安身立命
掠奪式理財
的積蓄,投入這項利潤豐厚,同時也存在著巨大風險的商業活動 中。
當年的集資額相等於現時的幾十億元。成立後短短五年, 東印度公司平均每年向海外派出50支船隊,這個數量超越了西班 牙和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首十年,東印度公司沒有向股東支 付任何股息。連續10年不派股息,為甚麼這種經營方式能夠得到 投資者的認可?這是因為荷蘭人同時創造了一種新的資本流轉體 制。1609年,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誕生於阿姆斯特丹,東印度公司 股東可自願性隨時通過股票交易所將自己手中的股票變成現金。 當時在交易所內活躍的經紀超過1,000名,成為整個歐洲最活躍的 資本市場。
13 8
以下是在 17 世紀中業時,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所創出的成 就︰全球設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全世界總額的一半, 10 , 000 多艘商船遊伐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在東亞,佔領了台
灣,壟斷日本出外貿易;在東南亞,把印度尼西亞變成第一個殖
洲,以荷蘭的一個省命名一個國家─新西蘭;在南美洲佔領了 巴西;在北美洲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城,亦即是現在全球經濟活動 最發達的城市紐約。
業餘掠奪者 成為
民地;在非洲從葡萄牙人手上奪走新航線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
以上兩個故事到底對我們有甚麼啟示?從第一個故事,我們 了解到,進行環球性掠奪,利潤是如何的豐厚,而且不必親身參 與冒險,同樣可以分享當中的成果。 第二個故事則告訴我們,環球性掠奪這項活動,早在 400年 前已非權貴的專利,平民百姓早已透過投資方式參與其中,而且 最終比權貴主導的掠奪活動,做得更有聲有色,成就非凡。只要 能聚沙成塔,平民百姓匯集資本的力量絕不能輕視。
現代的環球獵人 站在八二定律的角度,為何進行環球性掠奪是致富的捷徑 呢?在投資上進行獵人與獵物之間的掙扎,所持的本錢可以歸為 兩類︰財力及智慧。智慧的影響力大於財力,不過當與對手智慧 旗鼓相當時,財力就成為左右勝負的因素。拿香港的投資者做例 子,如果我們留在香港股市進行困獸鬥,簡言之是與全香港 700
13 9
萬市民作比拼,而且這些人在財力及智慧上,很多都與自己實力 相當,自己的競爭優勢不明顯。
而假設香港市民進入內地市場參與股票投資,由於內地股民 在財力大部份不及香港人,在投資上也不過是菜鳥(新兵),香港 人在參與這個市場的投資上,無論財力與智慧上都變成有明顯的 競爭優勢,要成為成功的獵人實在是比在香港容易。再者,香港 不過是集合數百萬人的財富,在國內卻是集合數億人的財富,在 獵人可分享獵物數量的角度上,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到內 地投資比較容易賺得鉅利是非常合情合理。這也是為甚麼中央政 府要A股成為一個封閉市場,不太想外來人參與。繼續擴大投資 版圖至全球,則是變成與全球60億人比拼,而且佔絕大部份是財 力及智慧都不及自己的勞苦百姓,而成為獵人可以分享的財富則
掠奪式理財
是全球財富總和的8成。
再換另一個角度,為甚麼在發展中國家投資設廠可以牟取 暴利呢?最直接的原因是勞工成本便宜,因此產品銷售的利潤空 間增加,又或者因產品價錢下降刺激更多訂單。所謂利潤空間增 加,不過是掠奪工人本來應得回報所得的結果。換作現代用語就 是剝削工人階級。這種牟利手法其實與 400年前歐洲列強進行環 球掠奪的形式沒太大分別。因此,也和 400年前一樣,平民百姓 要分享環球掠奪成果,是沒必要親自參與冒險,只要透過投資於 進行環球性掠奪的機構即可。
14 0
當然,現代沒有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這樣的環球性掠奪冒險 機構可供投資。然而,投資於各類地區性或單一國家基金,從而 側面參與新興市場的經濟活動,是成本與風險最低而能成為環球 投資市場獵人的方法。
這樣的成功之道,讀者們會否覺得簡單到難以置信呢?但是
業餘掠奪者 成為
首倡環球性投資的傳奇人物
越簡單的道理越易為人忽略,鄧普頓爵士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例 子。傳奇色彩濃厚的基金經理人約翰‧鄧普頓爵士,被尊為全球 一等一的價值型投資者,因為首倡環球性投資,且長達五十年表 現跑贏大市而名聞遐邇。他的成功,一部份歸功於美國投資者對 環球性投資的偏見。在今日看來環球性投資非常普遍,但原來在 二十世紀上半葉,投資圈瀰漫一股看法,認為唯一值得購買的股 票只在美國。結果是鄧普頓爵士所設立的基金,獨佔環球投資的 好處,基金表現長達五十年跑贏美國大市。
當時,倘問及投資者,為什麼只買美國的股票,最常聽到的 答案是,美國是唯一重要的國家。這種行為既自大又短視。過了 許多年,美國投資者原先的那種驕氣已見收斂,但是對海外投資 的偏見,依然存在於比較低的層次,揮之不去。他們後來的說詞 是,不瞭解外國的會計規定,投資美國的跨國公司也能和外國經 濟沾上一點邊。美國投資者上述自大及無知的偏見,在世界各地 其他的本地市場不斷重演著︰例如中國股民也同樣認為中國是世 界的中心,增長最快最強,投資外國是毫無必要。
141
然而,到底哪個國家才要緊,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只要投資 資產真的便宜就好。只要你能打破這種自大及無知的偏見,你就 可以成為市場上領先他人的獵人,輕鬆分享全球80%的財富。
掠奪式理財 142
5.3 有效的分工合作 上篇講到,投資於地區性或單一國家基金,是成本最便宜,
導,都批評基金收費昂貴,說自行投資股票更合成本效益云云。 然而,這又回到 2 . 3 「誤導大眾的三類人」一文中曾問過的老問 題,到底如何界定昂貴和便宜呢?
業餘掠奪者 成為
風險相對較低,平民化的環球掠奪手法。不過,相信坊間不少報
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 首先,一般人是找不到渠道直接投資外國的投票,就算有, 手續費也絕不便宜。再者,就算有渠道又手續費相宜,你對外國 市場又有多深的認識?例如我們打算投資印度,讀者們知不知道 印度最大的銀行及電訊公司叫甚麼名字?要親自學習這些知識, 所費成本和時間不菲,交給擁有這方面知識的專人為你代勞,付 點手續費實在物有所值。
143 即使同樣是投資港股,自行投資也不見得會比投資基金好。 如果你已是投資的老手,到底在過去10年,你的投資年回報平均 是多少?以下是霸菱香港中國基金由2000年至2007年的表現與恒 生指數的比較。
眾所周知,內地A股市場是封閉市場,國外投資者不容許投資, 因此這隻基金名為中國基金,實質是投資H股。上圖所示,在香港股 市最低迷的時候,基金表現比恒生指數更為穩守,在市況回暖後, 回報率也遠比恒生指數有爆炸性。在7年內,回報率達600%。如此
掠奪式理財
驕人的表現,你願意每年付出多少服務費?收取每年2%的服務費是 否合理?不過告訴各位,這張圖表中的基金表現,已是扣除基金管 理費後的淨回報率。
讀者們可能會質疑,我們拿出來作論證,當然選一隻表現最好 的出來嘩眾取寵。不過,這一隻中國基金的表現,在 2007 年的排 名,只是32隻同類型基金排名26,如果真是選表現最好那一隻,表 現是更令人嘩然。
144
分工合作達致雙贏 基金的表現鐵定比大部份散戶優勝,第一點就是他們財雄勢 大。在5.1「人中之龍的特徵」一文中已提及,財雄勢大是成功獵
億,即相等於超過香港股市10天以上的總交易額。依靠投資於這 些基金,我們就可以把本來財力薄弱的弱點,轉變成財雄勢大的 一員,坐在這條大船上,一起分享到世界各地四出掠奪的成果。
業餘掠奪者 成為
人的特徵。在這隻霸菱香港中國基金內,所擁有的資產超過一萬
第二點,他們是專注於投資,在開市時段全力關注投注市場 變化。作為業餘股民,最大的煩惱是開市時段時你正好是上班時 間,有再好的投資時機也不易把握。好像某些日子,恒生指數一 天下跌千點甚至二千點,本應是撿便宜貨的好時機,但就可能因 為你正在開會,正在專心做文件,機會存在也白白錯過。
再說,就算你做足資料研究,也不過是你一人之力,但基金 卻是一堆專家全職研究,而且因財雄勢大,有甚麼第一手資料都 是他們可以先獲得,資料來源比你更接近源頭,他們了解市況遠 比你詳細是理所當然。
既然如此,為何不發揮現代社會分工合作的最大效益,付一 點管理費,把投資交給專業人士代勞,而自己則在開市時段專心 於自己的工作上,這不但投資上更有效獲利,說不定在自己的工 作上可以獲得更大的成就,步步高升。
145
5.4 投資利器大檢閱 在檢閱投資工具之前,我們想先進一步講解獵人特徵第 12 條︰時機論。我們之前描述,獵人是知道每分每秒皆是時機,甚 至懂得製造時機的人;而獵物,則是常說等待時機,卻實質在等 待中把大部份時機都錯過的人。
可能聰明的讀者,認為這條特徵,是表示我們應該使用平均 成本法進行投資;而不要像一般人,以為要把閑錢儲起成很大一 筆錢時才開始做投資,結果錯過時機。這種理解,只領悟到時機 論的一半。
掠奪式理財
不要固執於追求完美 之前提及過,選擇投資方法的過程,其實和人類擇偶過程 頗為相似。相信大部份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女朋友或妻子,既漂 亮、身材好、心地善良、善解人意,最好甚至是城中富豪的獨 女,讓自己少奮鬥十年。
這樣完美的女伴,或許真的存在,不過,她又會不會選擇你 成為另一半呢?如果這樣完美的伴侶一直未在你身邊出現,男士 們是否會終身不娶甚至終身不談戀愛?現實上這樣固執的人當然 少見。不過在選擇投資工具上,卻很多人持有這種固執。
146
人們選擇終身伴侶時,往往不會固執於選擇完美伴侶,而是 選擇適合自己,感覺相處舒適的人。選擇投資工具也一樣,沒有 任何投資工具是完美的,即便有,也不太可能是平民百姓可以接 觸到的。因此,只要選合適合自己的工具,與及使用得舒服的工
效的時間。
在上述思想的基礎上,我們現在對比市場上最易接觸到的投
業餘掠奪者 成為
具,並且不要拖拉挑肥揀瘦,錯過投資時機,浪費增值資產最有
資工具,進行簡單比較。由於之前提及過,長線投資、分散風險 及平均成本法是投資三大穩勝法則,我們現在就這三個方面去評 論投資工具。
市場上流行的投資工具比拼 月供股票︰現時頗為流行的一種股票投資法,可以運用到 長線投資及平均成本法的威力。然而,在分散風險上卻是比較遜 息。既不可能投資國外的資產,如要投資多隻股票作分散風險, 則涉及高昂的每月供款額。
最大的缺點,是竟然要用正股價購買碎股。碎股如要在市場 上交投,是需要提供折扣,才有人肯接貨。換句話,以月供形式 投資在高價股票上,隱藏的投資成本相當高。舉例說,一手匯豐 銀行值50,000元,月供1000元則要50個月才夠一手。無論在任何 時間內想沽出套現,手頭上一定持有碎股,假設要折扣 5% 才能
147
賣出,即變相你要付出 5% 手續費才能套現。很多投資者忽略了 這個有關碎股的隱藏成本問題,以為月供股票資金彈性高,實質 是付出了高昂隱藏成本而獲得資金彈性。
零售式基金︰可投資於國外,一隻基金投資於多隻股票內, 風險分散程度還可以,但一筆過投資則運用不了平均成本法的好 處。而且零售式基金,入場費一般比較高,而且需要收取認購費 3-5%及買賣差價3-5%。是比較昂貴的投資方法。
銀行的月供基金︰以平均成本法長線投資於單一基金內。如 需要同時投資於數隻基金增加環球性投資的覆蓋面,則涉及較高 昂的每月供款。例如想同時月供四隻基金,每隻至少要月供1,000 元,即每月要供款4,000元,不太適合資金不多的投資者。而且,
掠奪式理財
由於在買賣時仍存在買賣差價,要定期轉換基金調整投資策略則 要付出高昂手續費,對要因時制宜調整投資策略以最優化投資回 報做成一大障礙。
基金儲蓄計劃︰針對上述各種產品的缺點,基金儲蓄計劃 誕生。每個香港打工仔都擁有的強積金計劃,就是基金儲蓄計劃 的一種。基金儲蓄計劃的好處,是既運用了長線投資及平均成本 法,又有不同類的外國基金可供選擇,還不像銀行的月供基金計 劃限制每隻基金的最低供款額為1,000元─一筆供款,同時可選 多達10隻不同基金,分散風險程度最自由。另外,轉換基金不收 買賣差價,可自由地因時制宜調整投資策略以最優化投資回報而 又不需付出任何相關手續費。
14 8
彈性的長線投資 當然,就強積金而言,坊間批評有以下缺點: 1) 管理費偏高;
3) 市民對如何按年齡選擇適當的基金的了解不足,組合調整
事宜又無專人跟隨指導,因而令回報表現未如理想; 4) 必須65歲才能取用,資金流動彈性欠奉。
業餘掠奪者 成為
2) 基金選擇不夠多樣化;
市面上也有基金儲蓄計劃提供,由於並非如MPF般是強制參 加,所以市場競爭頗為激烈,因此管理費相對便宜,基金選擇非 常多樣化,一般多達 100項以上的基金選擇;而且由參加計劃的 第一刻起,已有專人跟進客戶的投資組合調整事宜,保證合理的 按年齡及風險承受能力,為客戶建議進可攻退可守的基金組合。
基金儲蓄計劃在計劃中段是可以隨意取款的。一般基金儲蓄 計的劃的計劃年期為25年,比MPF為短。唯一的缺點,是首18個 月儲蓄的基金單位,要到計劃完結才能提取,不過事實上約佔全 期計劃基金總值僅7%。而由第19個月以後(即佔全期計劃基金總 值的93%),就好像變成一個銀行活期戶口一樣,客戶可以隨意選 擇暫停儲蓄、減額儲蓄及提取現金使用。
既然要有好的投資回報必須進行長線投資,本身就不應隨 便把資金取回,以免嚴重影響長遠回報。因此,首18個月儲蓄的 基金單位,要到計劃完結才能提取,已算是相當彈性的安排。就
14 9
算我們遇到任何突發事件需要動用資金,往往不必動用至彈盡糧 絕,留一部份資金作固定儲備是合情合理的。
掠奪式理財 15 0
5.5 鄧普頓勝道 在前面幾篇,我們已經介紹到底用甚麼工具可以突破財力、
多項獵人特徵。本篇,我們探討一項比較難靠工具協助辦到的 獵人特徵,良好的情緒管理︰在80%以上的人都悲觀時就變得樂 觀;反之在80%以上的人樂觀時變得悲觀。
業餘掠奪者 成為
風險管理、視野及把握時機等方面的限制,讓我們可已輕鬆達到
之前說過,巴菲特及鄧普頓爵士都是擁有這項特徵的成功投 資者。在1968年,美股炒得不亦樂乎時,巴菲特金盆洗手退出股 市。及至 1973 年石油危機來臨,然後爆發股災,全球金融市場 一片死氣沉沉時,股神再度出山。這一起一落所產生的差異,讓 他的長期回報遠遠拋離同期的所有投資家。這個故事可謂街知巷 聞。
鄧普頓爵士的成長故事 而鄧普頓爵士的故事,可能比較少香港投資者認識,我們 在此與讀者分享一下。「趁別人垂頭喪氣賣出時買進,趁別人貪 得無饜大買時賣出,這需要極大的堅強意志,卻終有極大的報 酬。」這句說話一直是鄧普頓爵士在投資路上最大的原則。他擁 有這樣的思維邏輯,據聞和他小時候的經歷很有關係。
151
他小時候觀察父親如何在拍賣活動買入平價農場的經驗,為 他在投資上的情緒管理上了寶貴的一課。1920年代中、末期,一 直到經濟大蕭條期間,經營農場相當困難,所以那些業務經常以 失敗收場,農場業主被迫清售抵押品。一般來說,銀主盤農場會 在鎮廣場拍賣,賣給出價最高的人。
那些農場在廣場拍賣時,鄧普頓爵士的父親每當見到拍賣品 沒人出價時,就會出價買進。因此他常能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買到 農場。到了 1920 年代中期,他名下已經擁有六塊土地。鄧普頓 爵士幼時目睹這一手法,可能在心裡埋下第一顆種子,日後茁壯 成他那鼎鼎有名的投資方法。他把那種投資方法稱做在「極度悲 觀」的時刻買進,或者稱之為「極度悲觀原則」。以那麼低的價 格,也就是用遠低於實際價值的價錢買進不動產,經過數十年把
掠奪式理財
不動產賣給商業和住宅建築開發商,便創造出鉅大的財富。
日後回顧,這些農場竟然吸引不到其他買主上門,可能叫人 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在鄧普頓爵士數十年來的基金經理生涯中 表現優異的投資時會發現,全球股票市場上,那些情況可是一而 再,再而三重演。他這位投資者使用的哲學,和他父親趁沒人出 價,在法院的台階上以低於應有價值的價格買進農場的方式沒有 太大分別。大部分人都知道,在拍賣會場,如果只有你出價,就 能用比較便宜的價格買到想要的東西,甚至低廉到像是偷的。把 這個關係往前推進一步,我們知道股票市場也經常存在一個很大 的矛盾:股票價格下跌,或者「跳樓大賤賣」時,聞風而來的買
152
家比較少。相反的,當股票賣得比較貴,反而因為人氣旺而吸引 更多的買家上門。鄧普頓爵士小小的年紀就看到,一塊有價值的 農地,單單只因為沒有其他的買主接手,而不是因為一點價值也 沒有,便能用非常低廉的價格買到。這件事,終他一生,一直深
鄧普頓爵士值得我們學習的投資哲學,在這兒只是隨便枚舉 一項,尚有更多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可以參考。如各位讀者希望
業餘掠奪者 成為
深烙印在腦海。
進一步了解鄧普頓爵士的生平及其投資哲學,可參閱《鄧普頓勝 道》(Investing the Templeton Way)一書。多閱讀這類成功投資者生 平及理念的書,對我們在投資上的情緒管理有很大的幫助。
寧做孤獨獵人,不做群居獵物 在情緒管理上最大的難題,就是大部份人都很容易受環境 影響。這可能是傳媒的報導,親人朋友的意見又或者是市場的氣 氛。這種反市場氣氛的情緒管理,不要說普通人,就連巴菲特及 鄧普頓爵士這類如此老練的成功投資者也覺得困難。
鄧普頓爵士在多年的投資生涯的經驗總結,想要做出最良好 的投資情緒管理,就必須將自己和群眾分離開來,甚至做實體上 的分隔。他早年和一般人一樣,是在紐約管理資金,但1968年遷 居巴哈馬(Bahamas)之後,馬上寫下共同基金經理生涯的最佳 成績。這可不是巧合。他搬到巴哈馬之後,操作成績步步高升,
153
因為他想事情的方式,不得不和華爾街其他的人大不相同。從那 時開始,他不能和華爾街其他所有的分析師出席相同的公司說明 會、參加同樣的活動。一旦他脫離那個環境,他自己的想法便掌 控一切,於是成果截然有別。巴菲特住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 市(Omaha),讀者如果知道這件事,有些人可能會對身心與人 分隔的好處,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這使筆者想起經常遇到一些年輕人,在了解投資的必要後, 決定開始進行平均成本法式的長線投資,怎料最終在父母或兄弟 的反對下,就立即打退堂鼓。很明顯,父母兄弟是好心做壞事, 而輕易受別人無理的反對而動搖心智者,終其一生在理財上,就 注定活在成為獵物的無間地獄之內。
掠奪式理財
中國古代的投資智慧 就如何令自己的投資行為與眾不同,鄧普頓爵士提供以下 觀點:「人們老是問我,什麼地方的前景不錯,但這個問題問錯 了。正確的問法是:什麼地方的前景最差?」這個概念付諸實際 應用時,顯而易見應有的做法,是不要人云亦云,跟著群眾走。 股票市場上的絕大多數買家,他們不斷搶買前景最為看好的股 票。但要投資成功,我們需要的是相反的行為,也就是,尋找前 景差的投資目標,如此它們才有上漲的潛力。這種人棄我取的智 慧,早在二千五百年前我國已有智者提出。在《范子計然》就有 以下的理論︰「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
154
取如珠玉。」
《范子計然》是春秋後期的越國大臣范蠡所著。那時侯越國 的范蠡,在乾旱時已預期到來年水災的所需;雨水豐足時,他會
可能年年都豐收,這樣收進的貨物不愁賣不出去。同樣地,大旱 年物價上漲時,他盡量拋售存糧,決不囤積居奇。《范子計然》 中用了「旱則資舟,水則資車」這句話去形容這個道理。就這樣
業餘掠奪者 成為
一早為旱季作出準備;豐年時他會大膽收購糧食,因為他知道不
他不但使國家致富,也平抑物價,避免豐年物價低廉而傷害農 民;荒年弄得民不聊生,對社會國家做出積極的貢獻。無怪乎范 蠡治越十年,使她富強得足以一舉打敗吳國了。
這門投資之道,既能富國,亦能富家。范蠡離開官場後,到 齊國一個名叫陶的地方定居經商,改名朱公,人稱陶朱公。他經 商致富,然後散盡家財濟貧,但很快又再度致富,如是者,十九 年內三度白手興家。
韜光養誨,養尊處優 經濟有周期,地運有起跌,人生在世幾十年,活在大城市, 總會遇到 2 、 3 次甚至更多的經濟低潮期。但是,真的能在大低 潮時趁低吸納的又有幾人?究其原因,第一,大部份人敵不過人 性,在低潮時未能理智思考,不敢下入市決定。第二個原因是, 大部份人的資金,都在低潮前的高潮期進行了各式各樣不同的本
155
地投資,到低潮來臨時,資金被股市或其他投資套住,眼巴巴看 著有便宜貨沒法撿。
記得之前香港的《壹周刊》,有一期講述甚麼少年股神。 不過20歲,在非典過後香港市場最低迷時,毅然問家人借了八十 萬低價購入多隻藍籌股,結果不出一年賺了百多萬元。連一個20 歲的小伙子也知道人棄我取的道理,難道眾多投資老手卻當局者 迷?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一生人只要把握到幾次經濟低潮,要生 活富足並不是難事。然而,怎樣養尊處優,令到機會來臨時身邊 擁有足夠多的資金大舉出手,這是藝術所在。我們沒有理由為了 等待一個不知何時來的十年一遇的機遇,而把手頭資金全數放在
掠奪式理財
定期戶口。這樣的機會成本很大。但如果把錢投資在本地投資市 場,能在市場最高峰時及時急流勇退,實在是百中無一。
要取個中間方案,就是把資金分散投資,投資到與本地市場 相關性低的市場或投資項目。在等待時機同時,資金仍能穩定增 長。而更進一步,世界那麼廣大,天災人禍可謂無日無之,放眼 天下,要尋求「賤取」的機會實在是無需等十年八載。
賤取時機無日無之
156
就以印尼為例,這個國家給人的印象,就是政治混亂、暴力 排華,2004年底甚至發生大海嘯,死傷數以十萬計。如此人間煉 獄,相信正常投資者都會敬而遠之。然而,印尼基金從2002年中 至2007年中五年的總回報,卻是高達323%。
潮甚至波及鄰近國家。半年後,一切逐漸回復正常,法國新總統 亦已選出,2007年上半年,法國股市升幅為西歐國家之冠。
業餘掠奪者 成為
2006年中,法國因勞工法例改革問題引起大型暴亂,暴亂風
2006年,因北韓宣稱擁有製造核武的能力,南韓投資氣氛受
嚴重影響,股價增長遠遠落後於鄰近地區。2006年底,北韓承諾 停止製造核武,以換取美國的援助。2007年頭,僅三個月,韓國 基金大升33%。
在全民瘋狂之時,要戒急用忍,待瘋狂過後,人棄我取。這 樣,長遠回報肯定比隨波逐流為高,也較省心力。而為了把握每 個賤取之機,環球性的投資成為最有效的獵取時機工具。
157 我們在本篇,以一則關於投資的笑話作結︰ 某寺廟方丈大慈大悲,多年來投資股市收穫甚豐。 人常問曰:「方丈真乃佛門股神也,大師炒股可有獨家法門 乎?」 方丈答曰:「貧僧觀股市低迷時,塵世間無數股民身陷於 水深火熱之中,不禁動惻隱之心,盡己之所能買進股票,助其解
困,以圖善事;其後股市高攀,眾人搶購不得,貧僧將股票悉數 售出,希望能讓眾股民遂願購得。多年下來竟然獲利極豐,此乃 『佛祖明察,善有善報者也』。」
掠奪式理財 15 8
5.6 善用閒置資產 學懂使用投資工具,學會高級投資心法,如果配合大量的起
方法,透過省錢來累積本金,還有其他甚麼更有效的方法呢?
在香港,有不少人擁有閒置的資產而不自知,不聞不問。其
業餘掠奪者 成為
始本金,效果是相得益彰。然而,隨了靠本書 4.6及4.7兩篇中的
實只要能善用這些閒置資產,效果可以非常可觀。較早的章節提 及過,債務纏身時,應盡快還清債務以節省利息支出。不過,這 個原則只是針對高息及短中期債務而言。相反,如遇上低息及長 期債務,把債務延期還清,然後再進行適當的投資,反而可幫助 欠債人賺到豐厚息差,甚至可以早日還清債務。一般來說,一個 穩健的投資組合,長遠的平均回報可以有10至13厘。現時樓宇按 揭利率大約 4厘,對於要供樓的人士來說,把手上的多餘資金急 著用於還債,實在是一個損失,因為他們會因此放棄了賺取6至9 厘的息差。
15 9
息差的威力 舉例說,若然有兩名置業者同樣準備購入一個 200萬元的單 位,而兩者手上同樣有100萬元現金,如果投置業者A是把全數錢 投進去做5成按揭,而置業者B則只做7成按揭然後把餘錢用來做 穩健投資,置業者A與置業者B之間會最終結果有甚麼分別呢?
樓價 按揭成數 貸款 利率 供款年期 每期供款 合共供款 合共利息
2,000,000.00 70% 50% 1,400,000.00 1,000,000.00 5% 30 7,515.50 5,368.22 2,705,580.98 1,932,557.84 1,305,580.98 932,557.84
置業者A,會比置業者B,每月還款數少 2, 147 元,並且全期 利息支出總共省了多達37萬。表面上置業者A的做法非常化算。 然而,我們假設置業者B把餘下40萬元並非全數用來投資,10萬 元作現金儲備,作為應急錢;另外剩下的30萬元投放在多元化的 基金組合,以作長線投資,每年平均回報只是 9% 。那 30 年後該 30萬元將會變成3,980,303元。如此比較之下,即使扣除30年每月
掠奪式理財
多付的2,147元及多付了的37萬元利息,仍淨賺280萬元。由此可 見,賺取息差的效果是如此明顯。而有看前面章節的朋友,應該 不會懷疑穩定做出每年平均9%回報是甚麼很困難的事。
我們舉另一個例子,現在假設置業者A及置業者B同樣只付 3 成首期,但置業者A希望選擇較短的供款年期, 15 年,以減省
利息開支。而置業者B則把還款年期訂到最長,30年,而每月則 用 3 , 555 元做一份基金儲蓄計劃。如此一來,置業者A與置業者B 的每月開支同樣是 11 , 000 元左右。 15 年後,置業者A還清樓宇貸 款,而置業者B的基金儲蓄戶口則已滾存1,515,889元(假設平均年 回報為 9% )。如此,置業者B同樣可以在第 15 年把樓宇貸款一次
16 0
還清之餘,還比置業者A多出超過50萬元的積蓄! 2,000,000 70% 1,400,000 5% 15 11,071.11 1,992,799.94 592,799.94
30 7,515.50 2,705,580.98 1,305,580.98
業餘掠奪者 成為
樓價 按揭成數 貸款 利率 供款年期 每期供款 合共供款 合共利息
而換句話說,置業者B在第12至第13年,已有足夠積蓄還清 樓宇貸款,比置業者A早3年贖樓。因此,現在越來越多對數字敏 感的精明置業者,應用上述概念,運用基金儲蓄,作為提早還清 房貸的一項策略性投資。
你害怕加息? 有些人可能會質疑,上述方法在低息年代才可成功應用,如 果樓宇按揭息口不斷上升,會不會到頭來「偷雞不成蝕把米」? 各位要想清楚,到底加息會在甚麼情況下才會發生?就是經濟增 長強勁的時候。如果經濟增長強勁,那表示投資市場也相當景 氣,那投資回報也會比低息時期為高。只要謹守投資鐵三角的原 則,再加上第三章教授的一些小技巧,要長期做到投資回報與按 揭利息維持4%或以上的息差,並不是甚麼難題。
假如你在物業價格低迷的時間,比如說是2003年,買入自住
161
樓宇,到達2008年,應該已錄得可觀升幅。但自住樓宇不打算賣 出,升得再多也似乎不能立即分享到物業價格上升的成果。其實 不然,只是各位不懂用甚麼方法去運用閒置資產去為自己做財富 增值。
為易於理解即將介紹如何運用閒置資產的概念,我們將會以 一個真實例子作演示。筆者的一位客戶,2003年沙士後買入自住 單位,到2008年第一季尚欠銀行100萬,尚餘11年還款期,每月 還款約8,000元。而現時自住單位估值已升至255萬。進行轉按, 將按揭年期攤長至 25 年,能借樓價 7 成,即 178 . 5 萬。經過轉按 後,由於還款期攤長,每月須還款項,仍然是8,000元左右,支出 並沒有增加,然而手上則多了接近80萬元流動資金。
掠奪式理財
2008年第一季,按揭息率為2.85%。換包話說,這80萬元流
動資金,只要投資回報高於 3% ,已能賺取息差。由於每月還款 額不變,因此,直至11年後,這位客戶的還款支出都沒有額外支 出,然而假設投資回報為每年平均10%,在11年後,80萬元會變 成228萬元,此時尚欠銀行115萬。即是在此刻立即還清所有欠款 贖回單位,仍然餘下113萬現金。
換句話說,不作轉按安排, 11 年後,這位客戶還清所有貨 款,但同時不會因這個自住單位而產生任何額外資產;而進行轉 按,則是同樣可以在11年後還清所有貸款,但就從自住單位中產 生113萬的現金資產!小改變,大改善。
162
使用由閒置資產所產生資金的技巧 然而,這80萬要怎樣去投資,才可獲得最佳的回報效果而又 萬無一失呢?筆者對該客戶的建議是,先投資 5年期,每月儲蓄
長遠穩定增長的目標。
但是,這樣安排,80萬大部份時間都會變成未投資的閒資, 難道就只放在銀行收息,浪費機會成本?但是如果拿去一次性投
業餘掠奪者 成為
12,000元的基金儲蓄計劃,達到分散風險,並以平均成本法達到
資股票,又會不會風險太大,怕入市時機不對?為免錯過投資時 機又或者面對太大風險,建議將當中50萬購買10隻不同種類的基 金,達到最大分散風險之效。
將42%分配於低風險的債券或貨幣基金,用作保本目的,如 環球股市進一步大調整,將會從保本部份調配資金購入相對廉價 的地區股票基金。而每月也可能首選從這筆保本資金抽出金錢向 上述之基金儲蓄計劃供款。
20%分配於行業基金,即使環球股市下調,美元繼續貶值,
礦產及燃料等天然資源也可能受惠於價格上升,而令該等行業基 金不會隨地區股票基金下調,甚至逆市上升,起分散投資,分散 風險作用。
163
38%分配於地區股票基金。自 2008年1月開始,大部份地區
股市已累積可觀跌幅,由5%至20%不等。如市況回穩,回到下跌 前高位,即短期內可得 5 至 20% 回報。如市況繼續下跌,則從債 券或貨幣基金又或從每月收入中的盈餘,調配資金繼續購買便宜 貨,長遠地,當市況回復升軌後,將可得到可觀回報。
掠奪式理財 164
結語 富足人生行動計劃 不經不覺,這個關於防止自己成為銀行家獵物,以及如何 反客為主成為環球獵人的話題,到此差不多圓滿結束。當然,有
限,同時希望本書內容維持精簡扼要,我們只是選擇各位日常最
結語
關金融掠奪者的惡行,還有很多例子可以述說,不過礙於篇幅所
易接觸到和最為熟悉的例子。如果各位對金融掠奪者的各種手法 及故事,有很強的求知慾,可以閱讀一下在本書內曾經推介讀者 們看的書及專欄,又或者我們再在下一本著作再講述其他例子。
有看過筆者已出版的拙著《投資寶典》的朋友表示,覺得 書的內容很充實,但充實得來卻像一本地圖─很客觀的講述了 不少金融常識,但沒有給讀者一個明確的行動指導及計劃。筆者 的原意,是希望讀者閱讀後,自行領悟如何在投資上可以穩打穩 扎,一步步致富。不過,原來不少讀者,更希望依照一個有形的 行動計劃去實踐所學,節省思考的時間。現代人真是生活節奏急 促,連思考的時間空間都要省。
為回應讀者們的意見,我們這次以定立一個「富足人生行動 計劃」,作為本書內容的最後總結。
本書副題已開宗明義,要致富,必先防被搶,再學掠奪他 人。防止被無良的銀行家搶錢要作出以下行動︰
165
1) 盡量要改變先洗未來錢的生活態度,不要為無謂的消費
而要付上利息支出,變相為銀行家打工; 2) 謝絕銀行一切形式的電話推銷,也避免輕易被游說購買
銀行櫃員或經理所推薦的金融保險產品;即使覺得心動,也要找 其他中立的專業人士幫你進行產品比較及分析; 3) 保險是年輕時的生活保障必需品,不過在購買時必須組
合性購買,附以投資計劃協助;找經紀或理財顧問作保險組合分 析及檢討,而非找那些只代表單一保險公司或銀行的中介人;假 以時日,個人資產積累充足,就可以把不必要的保險成本省掉; 4) 盡量避免投資於任何保證、保本產品及儲蓄保險,也絕
不要參加衍生工具賭博遊戲; 5) 把銀行內的儲蓄,除留小量應急資金外,全數轉投長線
投資的計劃。
掠奪式理財
而要成為人口中分享全球80%財富的財富獵人,應進行以下 行動︰ 1) 知己知彼,自知量力,若個人素質或客觀環境因素讓自
己無法滿足成為獵人的條件,就應找專人幫忙,及學懂運用工 具; 2) 對一般大眾而言,透過投資於其他地區或國家的基金,
是最有效以低成本低風險參加環球財富的爭奪; 3) 對於一般打工階層,要以每月數千元的儲蓄進行最有效
的投資,參與基金儲蓄計劃是優點最多的方法─可同時投資於 數隻基金,有效分散投資;運用平均成本法以平衡風險,以長線
166
投資複息增長的爆炸力獲得高回報;免費進行基金轉換,方便定 期進行投資組合調整,使回報率最優化。
如讀者們能 100% 達成上述各個行動綱領,即使不是成為一 等一的財富獵人,也至少可以讓自己與及家人,過著一生富足的
結語
生活。
167
掠奪式理財 總編輯: 衞裕峰 設計: A. D. Creations 編輯: 藍天圖書編輯組 出版: 藍天圖書(紅投資有限公司) 地址: 灣仔皇后大道東109-115號智群商業中心19樓A 出版計劃查詢電話: 2540 7517 電郵: editor@red-publish.com 網址: http://www.red-publish.com 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08年7月 印刷查詢電郵: gary@hklabel.com 圖書分類: 金融理財 ISBN: 978-988-8010-05-9 定價: 港幣七十八元正
做作家,不再是夢想! 尚有更多書刊於 http://www.red-publish.com 版權所有 不得翻印
聲明 此書為讀者提供之投資資訊及內容只供參考,不得視為買賣文中 所述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先考 慮個人能承擔的風險、預期回報、投資時間及其他有關因素。如 有任何疑問,請在作出決定前諮詢專業理財顧問。作者力求內容 所載的資料均屬正確及可信,但不會對其準確性作出任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