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靈頓街120號,前永和號歷史建築之評估報告及建議

Page 1

威靈頓街 120 號,前永和號歷史建築之評估及建議 120 Wellington Street, Former Wing Woo Grocery Shop A Historic Building Appraisal and Recommendations 由徐聖傑撰寫,2016 年 12 月 1 日


Page 1 of 20

1 對現有場所之理解 1.1 位置與沿革 威靈頓街 120 號建築位於威靈頓街與嘉 咸街交界處。他面對著兩條街道,是一 棟轉角建築物,其位置為威靈頓街之南 面及嘉咸街之東面。 場地位於內地段 173 號用地。此幅土地 最初在維多利亞城成立不久後的 1844 年 經由拍賣批出。在此幅土地上最初曾有 三棟建築物,他們為 - 威靈頓街 66 號 - 威靈頓街 68 號 - 威靈頓街 70 號 據土地登記冊所示,在 1840-1870 年,建 築物曾由不同的業主擁有,有歐洲人, 亦有華人。當中較為著名的業主為連卡

(圖 1) 1845 年維多利亞城地圖 (資料來源: [8])

佛的創辦人,Thomas Ash Lane 與 Ninian Crawford[3]。 在 1878 年 12 月 25 日晚,中環遭受災難 性祝融之禍。一場大火由皇后大道中與 Endicott Lane 交界的一棟建築物燃起(位 置大約為今日之中環中心),午夜後隨著 北風迅速向南蔓延。最終,該區約 350-400 棟建築物遭大火焚燬。在內地段 173 號 用地的三棟建築物亦未能倖免於難。 大火之後,災區開始進行重建,在該用 地上興建了四棟建築物,他們是

(圖 2) 1878 年中環地圖,淺灰色為大火中被焚燬的 區域 (資料來源: [13])


Page 2 of 20

- 威靈頓街 66 號 (稍後被重新編號為威靈頓街 116 號) - 威靈頓街 68 號 (稍後被重新編號為威靈頓街 118 號) - 威靈頓街 70 號 (稍後被重新編號為威靈頓街 120 號) - 嘉咸街 2E 號 (稍後被重新編號為嘉咸街 12 號). [2][4][5][6][7] 重建有一個重要改變:由於向著嘉咸街興建了一棟新的建築物,面對威靈頓街的三棟建築的進 深比他的上一代建築顯著縮短。

(圖 3) 在 1878 年大火後,於內地段 173 號用地上建築物的更替。 其中黑色街號為 1880 年代街號,而紅色街號則為當今街號。 一名華人購買了重建後的四棟建築物。今日的威靈頓街 120 號,正正是 1879 年重建的建築物。 不同的店舖曾開設於此建築物中,包括了一間售賣金銀器的商店(大約 1870-1900 年代) 。 時至 1930 年代,永和海味雜貨店由關錦明以及其兩名合夥人於此建築物上創辦[15]。在二戰日 佔時期,店主離開了香港返回新會的故鄉,而永和號亦被逼歇業。由於戰時物資短缺,糧油在 軍政府的控制下實行配給制,而此建築的底層則作為鹽糖的配給站[14]。 戰後,永和號重新開張。1960 年代,永和號其生意至為興盛,曾聘用 12 名員工,店舖主要服 務附近的街坊以及食肆。然而自 1970 年代後,生意漸入困境。作為在中環僅存不多的傳統海 味雜貨舖,永和號曾吸引來自海外參觀的顧客以及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威靈頓街 120 號在 2008 年被市區重建局收購,而永和號亦最終於 2009 年結業。自此以後,此建築物一直處於空置狀 態。


Page 3 of 20

(圖 4)一張在 1894 年鼠疫期間,衛生督導員巡視衛生狀況的相片,其背景為威靈頓街與嘉 咸街街口,留意到建築物上的招牌為“鎮南” Chan Nam Gold and Silver Smith (相片來源: [12])


Page 4 of 20

(圖 5) 一張在 1906 年颱風侵襲過後嘉咸街的街景相片,威靈頓街 120 號如紅色箭咀所指 (相片由高添強先生提供)


Page 5 of 20

(圖 6) 一張 1930 年代的嘉咸街街景相片,威靈頓街 120 號如紅色箭咀所指。 (相片來源: http://www.hkmemory.org/)


Page 6 of 20

1.2 現有建築物的描述 1.2.1 外部描述 現有的建築物是一棟三層樓高的建築,其面 寬為 5.1 米,進深為 12.9 米。他的承重牆由 廣東青磚所建。威靈頓街 120 號曾與威靈頓 街 118 號在西面共牆,並曾與嘉咸街 12 號 在南面共牆。威靈頓街 118 號及嘉咸街 12 號建築物在 2015 年被拆卸,而後臨時的支 撐鋼架在該兩面公共牆撐起了惟一僅存的 威靈頓街 120 建築。 建築物有著兩開間乘以四開間的外立面。北 立面有兩個開間。在地面層,有一條大型的 木樑坐於兩條花崗岩柱的凹槽處。該木樑支 撐起建築物的北立面上部並構造起其大跨 度之店面。以上的兩層每層均有兩個圓拱。 拱內均為一對曾有改動過的雙掩落地玻璃 門。由灰塑所構成的拱頂石及花線可在一樓 圓拱之上可見。在磚體結構之頂部有由兩行 磚所構成的疊澀,該疊澀支撐著屋頂的檐口 出挑(約 200mm)。屋頂為廣東式雙筒雙瓦 結構。

(圖 7) 在 2016 年時候建築物的外貌

西立面有四個開間。在地面層靠近北面的第一個開間與北立面類似,為花崗岩柱-木樑結構。 因而據此推斷,該建築物的原本設計乃在地面有著一條開放的遊廊,而該遊廊在之後被封閉。 第二個開間為一開窗,有一整個花崗岩所圍成窗框並插以鑄鐵鐵支。第三個開間為一開門,門 後為一樓梯上上面各層。最後一個開間為一開窗,插以鑄鐵鐵支。由灰塑所構成的花線亦裝飾 著地面的各個開門/開窗。在一樓,有四個平拱構成四個開窗。而在二樓,有三個圓拱在建築 物靠北面,每個圓拱內均有一對經改動過的雙掩落地玻璃門。而靠近建築物後部則為一原有的 方形開窗,窗台由花崗岩所構成。此立面最頂為一幅山牆。 建築物的南立面及東立面曾是與嘉咸街 12 號及威靈頓街 118 號的共用牆。在這兩棟建築物被 拆卸後,鋼架斜撐臨時搭建起以支撐著保留下來的威靈頓街 120 號。 根據歷史相片以及在建築物上的證據(經改動的開門及底部的門檻)可知,建築物北面的一樓 曾有一個鐵製的懸臂式露台,但在 2009 年遭拆除。而在二樓的北面及西面亦有一個鐵製的懸


Page 7 of 20

臂式露台並帶有一個鐵皮頂蓋,據推斷其大小對應北立面兩個開間,西立面三個開間,拆除的 年份尚不清晰。露台由鐵支架支撐,支架內有圓形填充圖案。欄桿則為交叉狀欄杆以圓形鑄鐵 碟作裝飾。 1.2.2 內部描述 現有的建築物有三層樓,並在地面以上有一閣樓。地面層曾是永和號的店面。在此層有一木製 間牆分開了前面的店面以及後面的倉庫。從倉 庫內有一條木梯可以爬上閣樓。在倉庫的後部 有一個細小的門口可以前往在建築物最後部 的廚房。 從嘉咸街一側的第三個開間,有一個門口可進 入建築物內並可沿一條木樓梯前往建築物的 上層。樓梯以木間牆與建築物的其餘部分分隔 開。建築物的上層曾作為住宅。 建築物有結構木樓面。木橫樑由橫跨兩幅牆身 而木地板置於橫樑之上。 (此部分將在內部調查後作進一步補充。)

(圖 8)永和號在 2008 年時的內部 相片來源: Wikipedia, photo by WiNG


Page 8 of 20


Page 9 of 20

2 建築物的重要性及價值 2.1 歷史價值 有一系列的文獻的證據以及建築物的實地證據證 明,現存的威靈頓街 120 號建築正正是 1878 年大火 後於 1879 年重建的建築物。 1) 在 1894 年鼠疫肆虐期間,有一張歷史照片曾於 嘉咸街上拍攝(見圖 4),顯示當時有一批衛生督導 員正檢查嘉咸街的衛生狀況。威靈頓街 120 號正位 於相片的背景,當時店舖舖號“鎮南 Chan Nam Gold and Silver Smith”亦清楚於相片中記載,該舖 號與差餉估價冊中該地址記錄相吻合。而建築物的 外貌,亦與今日現存的建築物相吻合。 2) 在 1880 年代,有一張歷史照片記錄低威靈頓街 的街景(圖 9)。該照片上的建築物風格及建築細部 與威靈頓街 120 號相類似:面對威靈頓街,他們都 是兩個開間的外牆,在上部開有圓拱、並以灰塑裝 飾其拱頂石及花線。

(圖 9) 一張於 1880 年代在威靈頓街所攝 之照片顯示了類似的建築細部 (相片來源: Hong Kong Public Library)

3) 全棟建築物(在山牆頂約 50 英呎高)均由廣東青磚所建。倘若該建築物於 1889 年後重建, 他將不符合 1889 年的建築物條例。 “結實的青磚祇可以於不高於 36 英呎的牆中使用。 倘若一幅牆高於 36 英呎,除得到測量主任的特別批 准外,青磚僅可以使用於這幅牆高於 36 英呎的地 方。” “所有用以支撐樓面或是屋頂結構的疊澀,應以切 割平整的石塊或以不短於 9 英吋的紅磚平整砌列。” (摘錄自 1889 年建築物條例[17]) (圖 10) 一些批蕩剝落後可見建築物的青 磚


Page 10 of 20

4) 在建築物的外立面有兩條大型的木樑支撐著建 築物上部的磚砌體結構。環顧在香港現存的唐樓, 其店面多以磚拱(較早期唐樓如皇后大道中 172-176 號)或鋼筋混凝土的橫樑以作大開間(較後期唐樓 如雷生春、和昌大押),然而使用麻石基柱及木樑構 成店面前大開間這一特徵實屬獨一無二。 (圖 11)建築物的麻石柱木樑結構 5) 在威靈頓街 118 號及嘉咸街 12 號拆卸前,威靈頓街 120 號與這兩棟建築物共用兩面牆,形 成了一個“背對側”沒有後巷的格局。此格局在 1903 年公眾衛生及建築物條例中禁止。 “從此條例生效起,每一棟在由所批得的官地上興建的住宅建築,其業主都需要在建築物的後 部,或是一部分後部一部分側面,提供一個專屬於該建築物的不小於建築物屋頂覆蓋面積的二 分之一開敞空間。”(摘錄自 1903 年公眾衛生及建築條例[18]) 該建築物作為香港現存最古老的唐樓在威靈頓街 120 號站立了超過 135 年。他是在 1878 年這 一場災難性的大火後重建的建築物。他見證了嘉咸市集(中市場的一部分)這個香港開埠以來 最古老街市的變遷以及中環的城市發展。他是一棟稀有的在 1894 年鼠疫爆發前興建的建築物。 正因是這場奪去成千上萬人性命的鼠疫,促使建築物條例加以改變,深刻地改變了從此以後建 築物的形態,以改善當時香港人的居住唐樓的居住條件及衛生設施。 改善的措施包括引入後 巷,減少建築物的進深,提供廁所以及限定最小的居住面積。威靈頓街 120 號這一棟僅存的第 一代唐樓對於我們理解 19 世紀末香港唐樓的演化、城市的發展以及公共衛生的改善有著深刻 的意義。 該建築物在二戰日軍佔領期間作為一個鹽糖供給站,反映了在佔領的三年零八個月中市民的苦 況與掙扎:食物短缺、被逼返鄉、艱難度日。這為這一棟建築物增加了另一層次的歷史意義。 這一棟建築物有豐厚的歷史價值正因為其罕有性、其古老的建築年份以及其豐富的與嘉咸市集、 衛生發展、城市演變、平民生活等多方面聯繫的脈絡。


Page 11 of 20

2.2 建築價值 威靈頓街 120 號是一棟典型的在 1894 年鼠疫前所興建的第一代唐樓。根據 1882 年的查維克香 港衛生條件報告,他對本地的唐樓有如下描述: “通常的建築物料是青磚。從本地採石 場所開鑿的花崗岩一般用於店舖的門框 與楣石上。通常的屋頂是由彎形的片瓦, 覆蓋以半圓形的筒瓦以遮蔽其垂直的接 口及屋脊。上面的樓層以圓形的中國杉 木的橫樑支撐著其木樓板。房屋沿街一 面一般都較窄,僅僅為 13 至 16 英呎, 而進深則可達 30 至 60 英呎。在建築物 的後部的每一層有一個大概是 7 英呎深 的與房屋其他部分分開的廚房。如果建 築在一個大致平整的土地上,那麼這些 房屋往往是背對背地興建,在兩棟房屋 中間沒有後巷也沒有空間。”[16]

(圖 12) 查維克報告中典型 1880 年代唐樓的剖面透視 圖。

現有的建築物正正提供了一個研究 140 年前唐樓的建築物料、技術與工藝的絕佳機會。當中包 括了廣東青磚的承重牆、結構木樓面、木樓梯、麻石-木樑所組成的店面、背後的廚房以及瓦 屋頂。 至於建築物的風格,事實上難以判斷他準確屬於某一種特定的風格。然而在他的身上可以發現 與香港其他很多唐樓類似的——折衷式建築。也就是說,對歐洲及廣東建築元素的混合。 建築物由廣東青磚所建,然而其外立面主要反映一個歐洲式的外觀,包含了由灰塑組成的花線 與拱頂石。屋頂是廣東式的轆筒瓦與板瓦,然而卻是一個雙筒雙瓦結構,而雙筒雙瓦主要用於 殖民地建築而非傳統的本地建築。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表現該區在 19 世紀後半頁的華洋混集 狀況。 該建築物是在 1878 年大火後重建並惟一遺留至今的建築物。從一系列歷史照片判斷,建築物 外觀的取向傾向於西式,以帶有灰塑的花線及拱頂石的兩開間圓拱作為其重要西方建築元素。 作為一棟唐樓,或稱店屋,其間隔佈局亦契合其功能。建築物最開始興建時,在臨街的商舖為 一間金銀器舖頭,屬於相對高端的商舖。其臨街店面在其自己的土地地段內有一條遊廊,推斷 是以此來創造一個有遮蔽的半戶外空間以吸引顧客。遊廊相信在建築物變為一間雜貨舖時被封 閉以增加內部的空間。往建築物上層的入口位於建築物臨嘉咸街的後部,如此可以分流開前往


Page 12 of 20

店舖的顧客以及居住在上面的租戶。懸臂式露台曾在建築物的一二樓出現以增加可使用的樓宇 面積。廚房在建築物的後部。從功能而言,這棟建築物很好地代表了一棟店屋的佈局。 如今建築物已經丟空超過 7 年。不幸地他處於破損的狀況,而一些原有的構造亦因此而失去, 當中包括了其懸臂式露台、一些木門窗、一些灰塑、一些木地板及橫樑、一些屋頂橫樑。因而, 對於這棟建築物的即時保護以防止其繼續破損是至關重要的。這一些失去的元素可以藉著建築 物上現存的痕蹟以及歷史照片等方面作參照從而小心謹慎地修復。這是一項可行但具有挑戰性 的工作。 2.3 社會價值與地區價值 該建築物被街坊普遍認可為“古蹟”。正因為其“舊”的外觀, 事實上因為建築物的歷史感,他正正被街坊認為是一個地標 性建築物。位於威靈頓街與嘉咸街交界,他也可以在多個角 度為社區帶來一個懷舊的氛圍。 建築物在歷史上曾由包括歐洲人及華人的多個業主擁有,某 種程度上意味著這一區的華洋混居。永和號在這棟建築物上 經營了 80 年,他曾是區內最著名的傳統雜貨舖之一。唐慧茵 的研究指出[15],永和號主要服務於附近的街坊,在這裡,是 一個鄰里街坊互相聚集並視為社區的地方。同時,永和號也 是一個可以將歷史感傳承到 21 世紀的地方。 (圖 13)2008 年永和號還在經營 的時候 (相片由唐慧茵提供)

一首由本地歌手張繼聰所作的歌曲《永和號》正是以此建築 物為背景。歌手曾到訪這棟建築物並被他的歷史感及文化價值所深深感動。永和號所秉持獨特 的舊式商舖價值已經深深地植入了這間店舖:物美價廉、童叟無欺。 永和號同樣也反映了舊日中國人來港發展的奮鬥:他們在中國大陸戰亂中來到香港,白手起家; 他們在日本佔領期間流離失所,被迫停業;他們在人口急增的五六十年代生意鼎盛;他們在新 的競爭環境下日漸式微;然而他們卻秉持著多年堅持的經營價值。 永和號,以及這一棟建築 物,作為這些價值的載體,他們不僅對於這個社區,而且對於建構香港的文化認同相當重要。 當這些傳統商舖在時代變遷中逐漸式微的時候,對這棟建築物的保育將可以延續一代人的集體 回憶,同時亦為市區重建局在該區營造的“老店街”倍添價值。


Page 13 of 20

2.4 組合價值 威靈頓街 120 號與位於閣麟街及吉士笠街的唐樓 遺址是緊密相連的。他們均為 1878 年中環大火之 後的重建。他們是現時僅存的在 1903 年公眾衛生 及建築物條例生效前,以沒有後巷、背對背或背 對側出現的佈局的建築物及遺址。他們組成了一 個重要的第一代唐樓建築組群,成為唐樓形式演 變及中環區城市發展的重要佐證。 威靈頓街 120 號與區內的其他唐樓成為一個唐樓 建築群的組合,例如皇后大道中 172,174,176 號(1900 年前興建)、荷里活道 60,62 號(1920 年 代)、威靈頓街 99F 號(1920 年代),嘉咸街 26A, B,C 號(戰前)以及德輔道中 72 號(1940 年), (圖 14) 位於閣麟街及吉士笠街的唐樓遺 他們良好地展現了早期華人居所在 19 世紀下半葉 址。 至 20 世紀上半葉的演變。如此一個唐樓的建築群 的價值不是孤獨而處,而是緊密相扣,唇亡齒寒。 作為一棟位處嘉咸街及威靈頓街的轉角樓,儘管建築物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商舖,他總是位處 生氣勃勃的嘉咸市集的中心,見證著這個香港最早街市接近 140 年的變遷。 在一個更大的尺度上,威靈頓街 120 號距離中環街市、中區警署建築群以及 PMQ 已婚警察宿 舍僅僅是數分鐘路程。這些建築物是中環這個城市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威靈頓街 120 號可以妥善地得到保育,他將會賦予中環除商業區外更深層次的歷史基墊,為我們這個城市中 心賦予更深層次的歷史價值。


Page 14 of 20

(圖 15) 在中環區內臨近威靈頓街 120 號的有歷史價值的唐樓。

皇后大道中 172, 174,176 號

嘉咸街 26A,B,C 號

威靈頓街 99F 號

荷里活道 60,62 號


Page 15 of 20

3 建築物特色元素 3.1 室外的特色元素 特色元素

圖片

重要性

建議

建築外立面(北 立面及西立面)

對於承重牆的改動應限制至 最少。填充多餘無用的開口, 確認結構鞏固工程並進行維 修。

建築外立面(南 立面及東立面)

過去這兩面牆是共用牆。開 口可於此處考慮以作逃生出 口等用途。

麻石基柱和木樑 所構成的店面及 遊廊

原地保留。移除麻石上的油 漆及塗鴉。對木樑進行阻燃 處理。


Page 16 of 20

雙筒雙瓦瓦屋頂

移除植物,更換破損的屋頂 瓦。

木門窗

中等

重置落地玻璃窗。如有可能 維修現有門窗。

在門窗頂的花線

中等

對某些缺失的花線進行修補 及重置。

麻石窗框

中等

移除油漆並突顯麻石材質。

永和海味雜貨鐵 閘

中等

原地保留,重新裝飾並保持 常開。


Page 17 of 20

3.2 室內的特色元素 特色元素

圖片

重要性

建議

木樓梯以及木間牆

檢查是否存在白蟻。如有需 要,對損壞部分用相似的材 料進行維修/更換。

屋頂木樑

檢查是否存在白蟻。如有需 要,對損壞部分用相似的材 料進行維修/更換。

木結構樓面

室內的特色元素將於室內檢查後補充。

檢查是否存在白蟻。如有需 要,對損壞部分用相似的材 料進行維修/更換。


Page 18 of 20

4 結論與建議 威靈頓街 120 號,前永和號,是一棟重要的建築物。這棟建築物在 1879 年興建,是香港現存 最古老的唐樓。他也是香港現存惟一在 1894 年鼠疫爆發前興建的第一代唐樓,對於研究香港 唐樓形式之演變有著極為珍貴的價值。該建築物的瓦屋頂、青磚承重牆、結構木樓面、木樓梯、 麻石與木樑構成的店面及遊廊,均是香港現存唐樓中罕見的特色元素。 與閣麟街的唐樓遺址一同建於 1878 年大火後,威靈頓街 120 號與他們組成了一個重要的建築 組群,成為唐樓形式演變及中環區城市發展的重要佐證。 永和海味雜貨舖在 1930 年代於此建築物上創辦並經營了近 80 年之久,持續服務了當地的社區。 這間雜貨舖代表了一種舊時香港的小街小舖運作模式,作為一眾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可謂香港 不可或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和號為這棟建築物倍添豐富的社會價值。 這棟建築物的外部樣式以及內部間隔同樣重要。小心而謹慎地保育這一棟建築物是對這座城市 的歷史脈絡負責。如此,亦正正與市區重建局的使命相吻合: “保育及修葺具有歷史或建築價值的樓宇,並致力保留地方特色。” 以下的建議以緩急次序排列,緊急者排於前列: 1) 必須對建築物進行定期檢查以及必要維修。 此建議的原因:該建築物自從其空置後一直處於破損狀態。進行定期的檢查及必要的維修是必 要的,如此方能保障建築物以及公眾的安全。 2) 必須對建築物的全棟保留,而非僅僅保留外立面。 此建議的原因:該建築物擁有高度的歷史、建築、社會及組合價值。其外部以及內部的特色均 相當重要。留意到市建局的設計大綱僅僅是保留建築的外立面兩面牆。這是不妥當的。僅僅保 留外立面兩面牆會導致該建築物價值的嚴重損失。 3) 必須對此建築物進行評級。建議給予該建築物一級歷史建築評級。 此建議的原因:這棟建築物有重要的價值。對此建築物進行評級可以促使他被妥善地保育。 4) 建議重新審視及修改 H18 地盤 C 的發展計劃,以融合對威靈頓街 120 號全棟保育的設計。 此建議的原因:有留意到市建局 H18 地盤 C 的發展計劃中,沿著嘉咸街將會興建兩至三層高 的建築。這對維持嘉咸街的整體尺度及體量是有益的。然而,沿著威靈頓街的酒店設計則尚未 明朗。建議市建局對這個發展計劃進行修改,以融合對威靈頓街 120 號全棟保育的設計。如此


Page 19 of 20

將會使發展計劃在古蹟保育方面新增重要亮點。 5) 保育該建築物的最佳方式是使用該建築物。 此建議的原因:當一棟建築物在被使用時,他才是有生命的。亦因這樣,公眾才有機會可以瞭 解及欣賞該建築物。 6) 建築物的未來用途應該審慎地選取。 此建議的原因:對建築物改變用途會需要對其進行改動,這可能會導致歷史肌理的損失。對建 築物的改動令其可以使用可能是必要的,但應該對此進行小心的掌控。 7) 建築物的外立面應予維修並避免改動。 此建議的原因:建築物面對威靈頓街以及嘉咸街的外貌是他最令人熟知的印象並且是街景的重 要一部分。除下列第 9 條建議外,他的外貌應該保持不變。 8) 對於建築物的內部間隔的改動應該限於最少。 此建議的原因:建築物內部的間隔對理解唐樓的結構相當重要。對間隔進行適量的改動從而令 到建築物可被使用是可以接受的,然而這些改動應該限制到最少。 9) 應考慮重置在一樓及二樓原本的懸臂式露台。 此建議的原因:這些露台是建築物原有設計的一部分,他們對於理解建築物的總體外貌以及建 築物的間隔有重要意義。這些露台的設計反映了 19 世紀下半葉的流行設計。他們的設計可以 參照建築物的舊照片。然而,這條建議的可行性將取決於建築物的結構評估以及屋宇署的批准。


Page 20 of 20

參考條目 Public Record Office [1] Carl Smith Card 66 Wellington Street, 68 Wellington Street, 70 Wellington Street, 2E Graham Street [2] Valuation Table for Victoria, Hong Kong 1858-1947 Land Register [3] Inland Lot No. 173 [4] The Remaining Portion of Inland Lot No.173 (12 Graham Street) [5] The Remaining Portion of Section A of Inland Lot Inland Lot No.173 (116 Wellington Street) [6] Section A of Sub-section 1 of Section A of Inland Lot No. 173 (118 Wellington Street) [7] The Remaining Portion of Sub-section 1 of Section A of Inland Lot No. 176 (120 Wellington Street) Maps [8] Map of Victoria Town, 1845 (FO 705.82) [9] Map of Central and Western Victoria, 1887 (MM-0024*) [10] Victoria Hong Kong Sheet No. 11, 1897 (MM-0420-11) [11] 1:600 Series, Land Record Originals, 196-SW-6, 1955 (HKRS209-1-1-23) Books and Articles [12] Asia Society Galleries: George Braziller, Picturing Hong Kong: Photography 1855-1910, 1997 [13] Adam Nebbs, The Great Fire of Hong Kong, Bonham Media Ltd,2010 [14] 鄭寶鴻,香江冷月:香港的日治時代,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6 [15] Tong, W. C. [唐慧茵]. (2008). Documenting the historical and spatial significance of Wing Woo grocery and provisional shop.(Thesi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kfulam, Hong Kong SAR. Retrieved from http://dx.doi.org/10.5353/th_b4218921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s and Reports [16] Mr. Chadwick's Reports on the Sanitary Condition of Hong Kong; with Appendices and Plans, Colonial Office, November 1882 [17] The Buildings Ordinance, 1889, No. 15 of 1889, 2nd May, 1889 [18]The Public Health and Buildings Ordinance 1903, No. 1 of 1903, 21 February 1903 Old Photo [19] Photograph of Graham Street 1906 kindly provided by Mr Ko Tim Keun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