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刊物電子版 隨時隨地網上閱讀 《星島大都會》 《星島都市》 《星島周末報》 《如意金頁》 www.singtao.ca
TEL:403-263-1668
2019年8月31日(星期六) 己亥年八月初二
遊行演變為衝突極危險 保安局長:暴力帶有恐怖性
見A5
A5
calgary.singtao.ca Like us on Facebook:
@SingTaoCal
邱騰華:中美全面貨物貿易開戰 港經濟「雪上霜」GDP恐降0.5%
l 今年已接獲251宗港人申請 大馬拒「反修例」人士申移居
見A6
驚天車禍3華裔慘死另10傷 亞省9號公路(Hwy. 9)8月20日發 生的涉及10輛車及13人的大車禍, 有互聯網消息指遇難的3人都是華 裔,其中一對夫婦乘坐的四驅車遭 一輛油罐車從後面撞擊,兩人當場 死亡,而同車的女兒因撞擊被拋出 車外得以倖存。而另一位死者是來 自沙省沙斯卡通(Saskatoon)一家 超市的華裔女東主。
■其中一輛運送燃料的肇事貨車。 Michael King/Global News 據Global電視台報道,該嚴重車禍於當日 下午3時半,在亞省小鎮Chinook與Cereal之間 的9號高速公路上發生,距卡加利以東約300公 里。 共有7輛私家車及3輛大型貨車捲入車禍, 其中一輛貨車運送的燃油被點燃,導致多輛汽車
■多輛肇事車的殘骸被運走。 Global News 起火,一輛運送丁烷的貨車也捲入連環撞擊。因 車禍現場燃起熊熊大火,當局一度向Chinook小 鎮發出緊急疏散令。除3人被確認當場死亡外, 兩位重傷者被救援直升飛機送去附近醫院,另外 8名傷者或在現場接受救治,或送醫救治。
綜合互聯網信息,有網友指遇難的劉先生 夫婦乘坐的四驅車,同車的還有當日去參加滑冰 比賽的小女兒。該車遭油罐車自後面撞擊,劉姓 夫婦當場遇難,小女兒被拋出車外受傷且受驚嚇 過度。
據稱劉姓夫婦均是大學植物所研究員,劉 先生還是當地華人社區領袖及中文學校校長,熱 衷華人公益事業。而另一位遇難的華人則在另一 輛車上,她在沙斯卡通經營一家華人雜貨店超 市。 綜合報道
慈善家陳氏兄弟被揭涉嫌避稅 畢馬威離岸避稅計劃幫助其富有客戶,在 位於愛爾蘭海中部、號稱「小型避稅天堂」的馬 恩島(Isle of Man)建立空殼公司。它向客戶承諾, 他們的投資毋須繳稅,並可向前配偶隱瞞錢財。
稅務人員甚至配偶都不知道
■陳 氏 兄 弟 C a l e b C h a n ( 左 ) 和 T o m Chan,被揭露涉及一項避稅爭議。 網上圖片
今年剛捐贈4,000萬元給溫哥華美術館興建 新大樓的卑詩省陳氏家族(Chan Family),被揭露 涉及一項避稅爭議。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陳氏家族由 兄弟Caleb Chan和Tom Chan領軍,長期以來都 被外界認定是慷慨的慈善家。但今年夏天在法庭 上提交的大量內部電子郵件顯示,兩人秘密參 與畢馬威(KPMG)離岸避稅計劃,從而令稅務人 員、甚至二人的配偶都不知道。
在畢馬威的安排下,客戶在海外投資的利 息收入將累積免稅,資金也將作為免稅「禮物」 轉贈給家庭成員或其他合格人員。加拿大稅務局 表示,他們用所謂的「禮物」來規避實際收入。 2012年起稅務局揭露畢馬威這個受爭議的 避稅計劃,隨後在法庭奮戰多年,讓二十幾個涉 及此案的加拿大富有家庭名單曝光,其中包括陳 氏兄弟。 陳氏兄弟出生於香港,1987年移民加拿 大。他們的商業帝國包括卑詩省高球場和房地產 項目等,估計總淨資產約10.7億元。 法庭文件顯示,陳氏兄弟透過畢馬威設立 離岸賬戶是為了避免繳付加拿大稅。此外,他們 和會計師的郵件中也提到,不希望配偶知悉其離 岸交易。當稅務局發現後,陳氏兄弟又透過法律 程序希望阻止稅務審計師審查文件,聲稱他們 享有律師-客戶特權的保護。稅務法教授瑞斯奇 (Marwah Rizqy)指出:「這些都是企圖讓案件停 滯的策略,他們希望爭取時間。」
法庭的文件顯示,陳氏兄弟將自己、他們 的配偶和子女稱為可以獲得免稅「禮物」的「合 格者」。 但兩兄弟的律師里德(Daniel Reid)說,他們 的家庭成員沒有接收金錢,錢都捐給了慈善機 構。
回應指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 瑞斯奇說,很難解釋陳氏家族的立場,但 即使陳氏確實將所有投資資金捐給了慈善機構, 他們的離岸投資收入仍然需要在稅收上申報。 「無論這是否是為了慈善事業,我們都有稅務規 則。」 陳氏兄弟的律師表示,兩人在參與畢馬威 離岸避稅計劃時,完全聽從稅務專業人士的建 議。 Caleb Chan發給CBC的聲明中提到,他們 的目標始終是確保慈善捐贈的可持續性。「我們 深愛加拿大,並對其法律和制度給予最大的尊 重。任何暗示我們故意違反法規的說法,都違背 了我們的初衷。」 畢馬威表示其馬恩島計劃符合所有法律, 但也表示將不再從事這種離岸避稅計劃。到目前 為止,稅務局已經和畢馬威就避稅計劃相關的法 院訴訟達成協議。
中小學生飲食習慣近年更趨健康
■一項研究發現,加國中小學生在上學期間 的飲食更趨健康。 CBC
根據一項研究發現,加國中小學生在上學期 間的飲食更趨健康,進食更多水果及蔬菜,含糖 飲料則有所減少。 卑詩大學(UBC)食品、營養與健康計劃 的研究人員,由2004年至2015年期間,共訪問 7,000多名年齡介乎6至17歲的學生及其家長,調 查在上學期間所進食的食品。 有關研究在《公共衛生營養》雜誌上發明, 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上學期間的平均營養,由
10年前的51.3分,提高至58分(100分為滿分)。 該項研究指出,平均營養分數上升,主要是 學生進食更多水果及蔬菜,減少飲用含糖飲料, 如汽水、果汁及運動飲品,且選擇進食低卡路里 零食。 研究報告撰寫人Claire Tugault-Lafleur表 示,這是一個好消息;她指出,發現學生進食深 綠色及橙色蔬菜、牛奶替代品及肉類替代品的情 況獲得改善,但仍遠低於政府的建議。 綜合報道
■畢馬威離岸避稅計劃幫助其富有客戶,在 位於愛爾蘭海中部、號稱「小型避稅天堂」 的馬恩島建立空殼公司。 網上圖片
加人首季外遊比率降 旅遊整體支出卻微升 越來越多加拿大人喜歡宅在家嗎?根據加 拿大統計局的最新數據,加拿大人2019年第一季 無論在國內或出國的旅行比率,都比去年同期 低。 數據顯示,加拿大人在2019年1月至3月期 間在國內旅行者約達5,420萬人次,比2018年同 期下降3.7%;去美國旅行者有600萬人次,降 3%;其他目的地的旅行者330萬人次,降0.3%。 統計局這個網上調查不包括住在原住民保 護區的人口信息。所謂的國內旅行必須單程超過 40公里,上班通勤和常規拜訪等不能列入。 統計局分析,可能是因為今年1月和2月的 天氣寒冷,有地區甚至經歷暴風雪,使得加拿大 國民寧願窩在家中。至於加元下跌也可能降低國 民前往海外旅行的意願。 除了美國,墨西哥是加拿大旅客最常去的 旅遊點,訪問量為83萬人次,其次是古巴(41 萬),多明尼加共和國(29.5萬)和中國(24 萬)。 加拿大境外旅行中約57%純粹是為了休閒 娛樂。加拿大境內旅行主要是為了拜訪朋友和親 戚,佔43%;28%為休閒娛樂。 此外,商務旅行、參訪會議和購物目的等 旅行目的比率略增。 儘管旅行次數減少,但整個加拿大旅遊支 出在該季度略微上升。 綜合報道
國泰加拿大兩客機 13氧氣樽遭排氣 國泰航空因應近月的政治事件已掀起連串風 波,二十七日有傳兩架停泊在多倫多機場的客機 在起飛前例行檢查中發現,部分存放在機上用作 緊急情況下拯救生命的手提氧氣樽,被排氣或部 分排氣,而有關消息於二十七日已即時獲國泰發 言人證實。該公司同時亦表明會嚴正處理事件, 並作內部調查,同時強調事件中機組人員及乘客 安全無受影響。 曾任民航機師的香港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 豪相信,事件是人為造成。 日前有錄音傳出,有兩架國泰的客機停泊在 多倫多機場,起飛前的例行檢查發現,部分存放 在機上的手提氧氣樽懷疑被機組人員排氣。就有 關消息,國泰回覆本報查詢時證實,起飛前例行
檢查中發現部分存放在機上的手提氧氣樽被排氣 或部分排氣。不過回覆中就未能提及有關情況出 現的成因,亦未有提及是否機組人員所造成。 該公司發言人稱,在每架客機均設有二十二 個手提氧氣樽,其中一架飛機的五個手提氧氣樽 受到影響,而另一架則有八個。在每班客機起 飛前都會進行嚴格的例行檢查,因而發現有關事 件,手提氧氣樽專供執勤的機組人員使用,好讓 機組人員能在飛機氣壓急降時,依然能在機艙內 行動。國泰強調,發現事件後,當時已派人立即 為受影響的氧氣樽重新充氣,重申該公司機組人 員及乘客安全並沒有因事件受到任何影響,並會 嚴正處理有關事件,現正進行內部調查。 曾任民航機師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表
示,以往出事的氧氣樽只有一或兩樽,唯今次有 問題的手提氧氣樽數目可疑,若今次事件屬人為 所致,料有關行為影響航空秩序。事件發生後, 有該公司乘客致函促請國泰進行詳細調查,以確 保日後不會出現同類事件,同時希望該公司禁止 曾參於反修例相關遊行的員工執行飛行職務。 另外,國泰受連串政治事件影響,其中亦連 番有機組人員被解僱,備受外界關注。近日有疑 似國泰空中服務員於社交網站留言,發出「你炒 咗佢,我哋同你攬炒」,以及「我每日返工都會 用盡所有方法整壞你啲飛機」等言論。 除了國泰之外,近日一名香港民航處職員, 由於涉及在網上發表激進言論,包括支持暴力衝 擊行為,在社交網站被起底,同時亦有網民質疑
有關職員會否影響航空安全。 民航處回覆本報指,有接獲有關個別處方職 員在其個人社交平台發表意見的投訴,但不會就 個別個案作出評論。 另外,職工盟原訂二十八日在香港國泰城集 會,抗議國泰近日疑因政治風波解僱多名員工, 獲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至於二十七日晚公眾集 會和遊行上訴委會員亦駁回職工盟就其集會的上 訴。 職工盟其後向警方申請二十八日下午在中環 愛丁堡廣場集會,終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 集會將於二十八日午四時至七時舉行,在中環愛 丁堡廣場集會,並遊行到太古廣場。 本報記者杜展銘香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