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 一個新的開始 4(選輯自《活像耶穌》) 二月 ‧ 經驗上帝,改變世界 38(選輯自《經驗上帝、改變世界:主禱文靈修》) 三月 ‧ 心靈富足的生活 68(選輯自《心靈陪伴的靈修之路》) 四月 ‧ 生命的泉源 100(選輯自《受難、愛與新生》) 五月 ‧ 愛與活力 132(選輯自《天天經歷復活喜悅》) 六月 ‧ 行動與改變 164(選輯自《幸福人生的八條道路:八福》) 七月 ‧ 幸福人生的道路 196(選輯自《八福》、《家庭是人生的冒險》) 八月 ‧ 平安的盼望 228(選輯自《生命終點的盼望》) 九月 ‧ 喚醒生命力的工作與領導 260(選輯自《領導就是喚醒生命》) 十月 ‧ 年歲的智慧 290(選輯自《擁抱老年心生活》) 十一月 ‧ 等待與自由 320(選輯自《活出十誡的真自由》) 十二月 ‧ 歡慶 350(選輯自《歡慶一個新的開始》)
1月
一個新的開始
每月儀式 ˙˙˙
祝福新的一年 歲末年終與新年初始總是特別吸引人。 人們渴望能好好結束舊的一年,並用上帝的祝福開始新的一年。 在我們的家庭中,我們都是跟親朋好友一起過除夕。 我們一起吃年夜飯。 我父親每年都會講一段話,很快地回顧過去一年, 為一切感謝上帝,並祈求上帝祝福新的一年。 然後我們就會用一杯香檳開始新的一年。 請你用祝福開始新的一年。 請你抬頭挺胸站直,舉起雙手做祝福的手勢。
將雙手高舉過頭,手掌向前張開,以此傳出你的祝福。 祝福你在新的一年中將遇見的事, 相信上帝的祝福會透過你而流向所有的事情, 祝福你手上的事,以及計畫要做的事, 然後你就會充滿信心地進入新的一年。 試著在一月用祝福儀式開始每一天。 把祝福傳送到你家中每個角落,以及每個家人與朋友, 將祝福傳送到你工作的地方與你同事身上。 然後你就會用截然不同的態度過每一天。 你走過的地方都是受祝福的, 你遇到的每個人也是帶著你的祝福的。 最後,這些祝福也會回到你的身上。
1月1日
祝福新的夢想
經文
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得後 書三章 13 節﹚
今天我們開始新的一年。我們希望自己的生命也能有新的開 始。因此,我的新年祝福就是,願上帝能夠跟你們一起歡慶新的 開始。透過他獨生子耶穌的降生,他給這個世界一個新的開始。 所以,他也要讓我們身上的一切更新。耶穌的出生對我們宣告了, 我們不會被過去的經驗所禁錮,不會被痛苦的傷害、失敗、錯失 的機會以及破碎的夢想所束縛。耶穌的出生告訴我們,上帝要跟 你一起歡慶新的開始,他要你將阻礙你生命的一切拋諸腦後。不 管你至今過得如何,你都可以重新夢想一個滿足的生命。或許有 些生命的夢想已經破碎,但這種破碎只是表象而已。你在上帝身 上真正夢寐以求的,並不會破碎。上帝透過耶穌讓你得以重新夢 想一個豐富的生命,而且讓你的一切更新、整全。上帝讓你觸摸 到自己生命夢想的本質。所以,請勇於重新夢想一個新的開始吧! 上帝會用出人意表的新方法來完成你的夢想。
1月2日
由內而外的更新
經文
無論誰,一旦有了基督的生命就是新造的人;舊的已經過去, 新的已經來臨。﹙哥林多後書五章 17 節﹚
新約中就充滿了新事物的圖像。耶穌帶來了要裝在新皮袋中 的新酒(參閱馬太福音九章 17 節)。耶穌以他的血立了新的盟約, 這是一個人不能再打破的盟約,因為這個盟約建基於上帝的愛本 身,而不再建基於人類反覆易變的意志上。保羅最能夠將我們作 8
為基督徒的存在一再以「新」這個字來描述:「無論誰,一旦有 了基督的生命就是新造的人;舊的已經過去,新的已經來臨。」(哥 林多後書五章 17 節)。 透過洗禮,我們都成了「新的」。舊的、過去的一切再也不 能掌控我們。這不只是宗教上的虔敬詞語而已。當我們能夠在經 歷一個被搞砸的情況之後重新再開始;在一次吵架、一次失望、 一次挫敗之後,可能有一個新的開始的話,就能體會保羅這句話 的意思。舊的事物不再壓在我們身上。我們不必一直穿著贖罪衣 到處走,而可以把舊的東西甩掉。 當我們慶祝新年時,就會感受到新的、純粹的、從未碰觸過 的事物吸引人的地方。新事物有它自己的光輝。這其中都隱藏著 一個希望,希望自己變成一個新的人,重新展現自己,不必一直 被別人定位在舊角色中。
1月3日
撒種與耕耘
經文
落在好土壤裡的種子是指人聽了信息,以良善和誠實的心持守 它,恆心等待,直到它結出果實。﹙路加福音八章 15 節﹚
我們都希望在新年時能有嶄新的開始。在你裡面,上帝的靈 已經存在,他會更新你的每一刻,並在你裡面醞釀新的東西。當 西萌芽了。於是就產生新的點子,並敢於嘗試新的東西、訓練自 己不一樣的行為方式。這需要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使上帝每一刻
JANUARY
我在靜默中聆聽自己的內心時,就會感受到,在我裡面有新的東
在我裡面醞釀的新事物能夠生長並且成形。 「開始」是很艱辛的;那時生活看起來就像一片充滿荊棘、 石頭的荒地,到處長滿樹木、雜草叢生、混亂無比、令人覺得很 不愉快。如果你想開墾這塊荒地,首先你必須規劃。因為你不可 9
能在一年內就將整片生活的荒地開墾完成,所以你必須決定,今 年要先開墾哪一片土地。也許是人際關係的這塊區域,或是工作, 或者是自己的生活方式。然後開始把叢生的雜草拔掉,讓這片土 地能夠種出東西,使新的東西得以在上面生長。上帝會在你的田 裡撒下一顆新的種子,你的任務就是開墾這片荒地,讓這顆種子 能夠萌芽生長,讓新的、未知的、前所未料的、美妙的東西,在 你裡面綻放美麗的花朵。
1月4日
顯出上帝的榮美
經文
救主上帝已經顯出他的慈悲和仁愛。﹙提多書三章 4 節﹚
在主顯節這一天,早期教會紀念的不只是向聖嬰朝拜的那三 位來自東方的博士,他們同時也紀念耶穌的受洗和迦拿的婚宴。 上帝的榮耀在世人面前以三種方式顯現:在全世界顯現(三博士 的朝拜),透過創造的元素顯現(耶穌在約旦河受洗)以及在人 類之愛中顯現(迦拿婚宴)。 新約後期的作品已將上帝透過耶穌基督的降世為人描述為上 帝的顯現。在提多書中寫道:「上帝拯救全人類的恩典已經顯明 出來了。」(提多書二章 11 節)我們可以在耶穌基督身上看見上 帝的愛。 透過基督的誕生,我們看到了真正的人道,看到上帝本身的 愛。即使世界上有這麼多外在和內在的暴力存在,上帝的人道一 定會得到貫徹。在主顯節這一天,我們慶祝上帝的榮耀在我們的 肉身上顯現。在默想課程中,我們非常認真接受這個節日的意義。 我們默想一整天,並透過一些肢體練習,嘗試去感受什麼叫做「上 帝的榮耀在我們的肉身上顯現」,去感受我的肉身就是可以在地 10
上看得見上帝光輝的地方。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我如何去體會 在我的身體裡面,在這個常讓我感到痛苦的身體裡面,閃耀著上 帝的美善?
1月5日
探索生命奧祕之旅
經文
他們在東方看見的那顆星又出現,並且在前頭引導他們,一直 來到小孩子出生地方的上面才停住。他們看見那顆星,真是歡
欣快樂。﹙馬太福音二章 9—10 節﹚
根據馬太福音,在耶穌出生後,有幾個東方的博士來到耶路 撒冷。他們想尋找猶太人的國王,因為天上的一顆星星指示他們, 這位國王已經誕生了。 這件事是有特別意義的。對於這些博士來朝拜,馬太和早期 基督教神學家們的理解是,全世界的博學之士和智者都來到基督 面前,表達他們的敬意,並獻上他們的禮物。無論人類搜羅了多 少知識和經驗,最後都匯集在朝拜聖嬰中。馬太所傳達給我們的 是非常遠大的觀點:無論人在哪裡,研究什麼,如何研究,收集 到什麼經驗;不管是星象學或解夢學,或是占星密術或祕傳的知 識,這一切都隱藏著對聖嬰、對以肉身顯現的上帝之渴望。因此, 我們不需要對其他宗教或學說感到害怕。它們對我們基督信仰並 不能帶來什麼危險。相反地,他們正好都隱含著對新誕生的國王、 對發出上帝榮耀的聖嬰的渴望。 這三位東方的博士不只代表別的民族和文化、別的宗教,也 代表我們自己內心的尋找。只要我們動身尋找,就是走在前往誕 生新王的路上。我們必須走一段長遠的路,把所有的知識都拋下, 並充滿驚奇地屈膝跪在上帝的奧祕之前,跪在這位睡在馬利亞懷 裡、彰顯奧祕的嬰孩之前。 12
1月6日
生命的三種獻禮
經文
他們進了屋子,看見小孩子和他的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朝拜這 孩子,然後打開寶盒,拿出黃金、乳香、沒藥等禮物獻給他。
﹙馬太福音二章 11 節﹚
來自東方的三位博士打開了他們的寶盒,並將黃金、乳香、 沒藥獻給嬰孩。從此以後,人們就一直嘗試去詮釋這三樣獻禮。 第二世紀時,依任紐(Irenäus)認為黃金是代表聖嬰的國王尊威, 乳香代表他的神性,而沒藥則代表他將死於十字架上。拉內(Karl Rahner)則認為,黃金象徵我們的愛,乳香象徵我們的渴望,而沒 藥則象徵我們的痛苦。在這些禮物中,他看到的不是聖嬰的奧祕, 而是我們的奉獻,我們人對降世為人的上帝所應有的態度。 亞歷山大的克萊門認為,身為永恆的道的基督,他的智慧是 貴重的黃金。在許多文化中,乳香被當作怡人心神的香料來使用。 裊裊上升的乳香輕煙,正代表著我們的祈禱升至上帝那裡,代表 著我們那超越日常一切的渴望。我們的渴望像乳香一般升至天上。
JANUARY 13
它不願待在地上,它像乳香般輕盈,能穿透所有閉鎖的門,打開 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變得寬闊。 沒藥是天堂的香草。它暗示著天堂的境況,那是我們每一個 人都渴望的。沒藥同時也是一種藥方,可以治療我們的傷口。在 獻上沒藥為禮時,我們將自己的傷口交託給上帝。我們將破碎和 受傷的心帶到聖嬰面前,並相信,他會治癒這些傷口,變化它們。 當我們將我們受傷和破損的生命經歷交託給聖嬰時,我們就會知 道:一切都是好的。我們不會再埋怨有這些傷口。
1月7日
愛敵人
經文
「你們又聽過這樣的教訓說:『愛你的朋友,恨你的仇敵。』 但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並且為迫害你們的人禱
告。這樣,你們才可以作天父的兒女。因為,天父使太陽照好人,同 樣也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馬太福音五章 43—45 節﹚
從古到今,「愛你的敵人」這句話總是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有些人認為這是耶穌教導的重點,有些人卻認為這是根本不可能 達到的要求。 愛敵人的重點在於,耶穌要求門徒們效法上帝讓陽 光照惡人也照善人的這種精神。耶穌不只把人分成好人和壞人兩 種;他也看到好人有可能成為壞人的危險,而壞人有嚮往變好的 渴望。耶穌接納這兩種人,並且指引他們一條生命的道路。 愛敵人並非意味著無論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我們都應該討好 他們。愛敵人首要就是,我們不應讓自己涉入敵對的行為。如果 有人把我當作敵人,我不應該同樣以敵對的行為回應他。因為如 此一來對方就更認定我是他的敵人了。 我們必須先辨認清楚,對方會把我當做敵人看待的原因。也 許他只想把他的問題丟給我,因為他不能接受自己,而他在我身 14
上看到他厭惡的自己,所以他才對抗我。如果我能看清這一點, 那麼對方就不是我的敵人了。在他身上,我看到的是一個渴望尋 求醫治和接納的人。當我不把對方視為敵人,而是一個渴望友誼 的人時,我便自由了。
1月8日
接納與醫治
經文
耶穌動了惻隱之心,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吧!」他 身上的痲瘋立刻離開他,他就潔淨了。﹙馬可福音一章 41 節﹚
早期的教會稱耶穌為「唯一的醫生」,因為早期的基督徒相 信,只有他有治療疾病的能力。但福音書的作者描述的重點並不 在於耶穌治病的神奇力量,而是在於他接觸病患的方式。 耶穌是一位很有經驗的治療師,他知道如何去接近他的病人。 他把參與安息日禮拜時坐在一旁的傴僂婦人叫過來,他對她說話 的方式,使得她從自我孤立的情況中走了出來(路加福音十三章 10 節以下)。對於那位被帶到他跟前的聾啞病人,耶穌把他帶到 一邊去,以便進行特別的治療。顯然有人把他弄得閉口不能作聲, 因此,他需要在一個受到保護的環境下,才敢再度開口說話(馬 可福音七章 31 - 37 節)。耶穌輕輕撫摸了那位瞎眼的人,用唾液 抹他的眼睛,給他按手。但當這第一道治病手續還無法顯出效果 了。耶穌看得出每一位病患需要的是什麼,以及他該如何在他們 裡面喚起新的生命。
JANUARY
時,耶穌再次把手按到瞎子的眼睛上。這時,這位瞎子就能看見
耶穌當年所做的事,今天的醫生和心理醫師都還繼續在做。 耶穌把治病的能力賜給所有相信他的人。你也可以為別人治病。 如果他們傴摟,你可以使他們挺直腰,如果他們拒絕自己,你可 以接納他們。你認為什麼人或什麼地方最需要你這種治病的能力? 15
你展現出來的是一種有療效的氣息嗎?還是一種辛酸苦澀、憂鬱 沮喪的氣息?從今天開始,注意看看,你展現的是什麼!
1月9日
走在生命的海面上
經文
天快亮的時候,耶穌在湖上朝著他們走來,想要從他們旁邊走 過去。他們看見他在水上走,以為是鬼魂,就都驚喊起來;因
為他們看見他,都非常驚慌。耶穌立刻對他們說:「放心吧,是我, 不要怕!」於是他上了船,和他們在一起,風就停了。他們又驚奇又 困惑。﹙馬可福音六章 48—51 節﹚
夜間刮起風暴的海面是我們潛意識中的黑夜風暴,那是我們 陷入的一場風暴,也就是當我們失去安全感、當我們失業、當我 們的婚姻破裂、當我們生病的時候,這時我們就被拋到船外去了。 第四更指的是生命中間的危機。如果我們陷入自身的恐懼, 就無法認出耶穌。門徒們以為那是幽靈,他們怕極了,還大叫起 來。在我們的黑夜中,耶穌不會總是以可愛溫柔的樣子出現。在 夜間,他以幽靈鬼魅的樣子出現,把我們嚇倒。我們並不了解他, 不能把他定位。 但就在我們疑惑、恐懼時,耶穌對我們說:「放心吧!是我, 不要怕。」這些充滿信心的話也許會使我們像彼得一樣,敢踏出 安全的船,走在水面上。可是只要我們還受到內心風暴的影響, 就會下沉。 我們並不孤單,即使在水面上或走在不可能到達的地方,耶 穌都與我同行。在我們生命的黑夜,他也陪伴著我們。就是這個 耶穌,他親口說出:「是我。」就在這一句「是我」當中,上帝 將自己啟示給摩西:「是我我在這裡。」上帝就在耶穌裡面,而 且我相信,他可以把我從一切災禍困苦中拯救出來。 16
1 月 10 日
潔淨與自在
經文
對潔淨的人來說,一切都是潔淨的;但對那些污穢和不信的人 來說,沒有一件東西是潔淨的,因為他們的心地和良知都污穢
不堪。﹙提多書一章 15 節﹚
上帝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所以他亦憐憫罪人,耶穌從來不 拒絕任何人與他同桌,他和法利賽人一起吃喝,但也與罪人交往 ── 在當時的宗教環境中,這種行為是前所未有的。在當時猶太 教的環境下,不只是違反上帝誡命的人是個罪人,過著不道德生 活的人也是罪人。但耶穌從不因為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或品德及 宣布天國臨近的好消息。只是天國要求大家要悔改和重新思考。 耶穌不必以極端的苦行方式來証明他的靈修生活;他很自在
JANUARY
其生活方式,而把他拒絕於天國門外,他向所有的人傳揚福音,
地吃喝,在必須有所放棄時也很自在。他並不反對禁食齋戒,只 是不應將齋戒當作在人前作秀。耶穌很自在地參與人們所舉辦的 盛宴,這在當時而言,並不符合虔誠生活的標準;就是這一點, 讓我從耶穌身上看到上帝的奧祕。因為他出自於上帝,所以他可 17
以毫無懼怕地與那些遭人鄙視的罪人交往;因為他本身是潔淨的, 所以他不必與那些不潔淨的人保持距離,他並不會因為和那些沒 有遵守潔淨規矩的人在一起,而變得污穢;他的潔淨是來自與上 帝保持親密的關係。
1 月 11 日
生命的糧食
經文
「但是那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是使人吃了不死的。我就是從天 上降下來那賜生命的食糧;吃了這食糧的人永遠不死。我所要
賜給人的食糧就是我的肉,是為使世人得生命而獻出的。」(約翰福 音六章 50—51 節)
耶穌勇敢地將自己比喻為糧食,可以讓我們止飢、得以飽足: 「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裡來的,永遠不餓。」(約翰福音 六章 35 節)對猶太人來說,這是一句非常發人深省的話。耶穌把 自己描繪成人的「糧食」,並宣稱滿足我們最深刻的飢餓是他的 職責。在曠野中,耶穌認為他有責任餵飽我們。在貧窮的曠野中、 在內心空虛的曠野當中、在情緒的混亂當中,耶穌的話就像糧食 一般,讓我們能繼續前進。 耶穌將他所賜予的糧食與他為這世上的生命所犧牲的肉體相 提並論。當他在十字架上不再有知覺時,他變成了滋養我們的糧 食。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說法,卻發人深省:死去的將成為活著 的糧食。可是這個說法卻完全符合我們的經驗。當有人為我們無 條件地犧牲時,就像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一樣,我們就可以活 下去;對我們而言,那就是糧食,讓我們能渡過生活中所有的艱 難困苦。當耶穌在十字架上時,他同時為我們的困苦承受煎熬。 愛把他變成我們的糧食,滋養了我們。因此我們不斷跟隨著這渴 望,渴望去愛和被愛。 18
1 月 12 日
生命之水
經文
「人要是渴了,就該到我這裡來喝。聖經上說:『那信我的人 有活水的河流要從他心中湧流出來。』耶穌這話是指信他的人
將要接受的聖靈說的。那時候聖靈還沒有降臨,因為耶穌還沒有得到 榮耀。」(約翰福音七章 37—39 節)
耶穌是生命之水,當他死於十字架上時,他將聖靈之水灑到 所有人身上。在十字架上,他的心敞開了,流出了血和水,這是 聖靈的象徵。聖靈在我們裡面成為一股不斷湧出水來的活泉。相 信耶穌的人,在他裡面再硬的東西也會被穿透,並流出一股永不 乾枯的活泉,因為這是神聖之泉。 水可以讓人心神暢快,可以洗淨,也可以更新。所有的生命 都源自水。童話中常有能將生病的國王治癒的生命之水。那些把 耶穌視為生命之水的人,他們曾有什麼樣的經驗?顯然他們感受 到耶穌的話和他的人就像泉水一樣,會讓人心神暢快。耶穌所說
JANUARY 19
的水並不是腐臭污濁的水;和他相遇的人,會重新活過來,他會 接觸到自己的生命力,而從這股生命力中不斷湧出生命。耶穌的 教導就像胎盤中的羊水,我們浸育在其中,從當中得到滋養。 你心裡有什麼已經僵固和硬化的事物?有什麼是乾涸、枯竭 的?什麼東西想在你裡面迸裂出來?你有接觸到你內在的泉源 嗎?受洗時,你被水淋過,為的是讓你的生命不再乾枯,並讓你 永遠知道,在你裡面有一股永不止息的活泉,因為這是神聖之泉。
1 月 13 日
生命之光
經文
「我作光,來到世上,為要使所有信我的人不住在黑暗裡。」 (約翰福音十二章 42 節)
光常觸動人類最原始的渴望,渴望生命,渴望幸福。若是個 我們喜歡的人,我們會說他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道光。光也代表領 悟和啟示。自古以來,人對光就有無限的渴望。 我們不只想看到事物的表面,還想看到它的本質、一切存在 的根源。佛學裡常說:透視事物虛無的外表,看到真實的一面, 看清事物的本質。而對於光及啟示的渴望,耶穌說了以下的話: 「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會得著生命的光,絕不會在黑暗裡 走。」(約翰福音八章 12 節) 耶穌想告訴我們的是,他把光帶到人們黑暗的生活中。只要 有他的地方,世界是光明的;只要敢跟隨他的人,就不會在黑暗 中摸索,就能找到方向,他的生活會更光明、更幸福。 耶穌所說的話和他的作為都在發光,把整個黑暗的地平線都 照亮了。透過他的話,耶穌把光帶到我們那黑暗的思想和感覺中, 突然間一切都變得清清楚楚,我們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質,認清所 有存在的真理,也認出我們自己原本真實的樣子。 20
1 月 14 日
生命之門
經文
「我是門;那從我進來的,必然安全,並且可以進進出出,也 會找到草場。」(約翰福音十章 9 節)
耶穌宣稱他是我們的門,透過這扇門,我們可以找到生命。 就在人有困難時,耶穌說了這話。他看得出來,我們無法再接觸 到自我,我們失去了進入自己本質的門徑。透過他的話,他要為 我們打開這一扇門,讓我們找到自己,找到上帝。 耶穌告訴我們:誰進入這門,便可得救,他會獲得痊癒,並 保有完整的自我。他會找到自己,和他的自我接觸,而且還可以 自由進出。門會開,也會關;它讓我能進到裡面去,進入內在的 屋宇,但也讓我能往外走。門連接了裡面和外面,只有那些同時 活在裡面和外面的人,才能活得健全。只活在裡面的人,把自己 關起來,與外界隔絕,無法孕育生命;而只活在外面的人,則活 得膚淺、表面、沒有自我;進出裡外則能使人充滿生命。耶穌是門, 透過他,我們找到了進入自我的途徑,但耶穌也把我們往外趕, 讓我們走進世界中,並打造這個世界。
1 月 15 日
積極面對孤獨
方去,撇下我獨自一個,其實我並不是獨自一個,因為有父與 我同在。」(約翰福音十六章 32 節)
JANUARY
經文
「看,時辰要來,且已來到,你們要被驅散,各人歸各人的地
即使今天有這麼進步的網路,有這麼多新穎的通訊方式,許 多人還是覺得很孤單。他們有許多接觸,但卻沒有真正的關係。 在像倉庫般碩大的房屋裡,他們覺得孤單;在眾多的人群中,他 21
們也覺得孤單。 耶穌身邊總是圍滿了人。他們對他抱著很大的期望。他們擠 在他身邊,要他給他們按手、為他們治病。福音書中常記載著因 為群眾擁擠,耶穌不得不停下來的情形,但耶穌還是很孤獨,他 常常一個人退下獨處。他一再利用這些獨處來與自己的根源接觸, 因為在獨處當中,他體會到和天父單獨的相處。耶穌和一般人不 一樣,連自己的門徒都無法了解他,他們一再對他詮釋錯誤,不 明白他所說的是什麼。即使是耶穌也覺得,沒有獲得支持者的理 解,感覺孤獨是一件令人難受的事。 耶穌不是世人眼中看為成功的人,而是一個孤獨的人,因為 他所推動的一切是別人無法參與的。孤獨的耶穌安慰了我,讓我 可以面對自己的孤獨。孤獨不只是和上帝在一起的親密經驗,與 上帝合一的幸福經驗;孤獨也可能是痛苦的,覺得自己被誤解、 受遺棄,當事況嚴重時,沒有人陪伴;失敗時,沒有人支持。但 只有耶穌,在我孤獨的每一站,都與我同行。在他的身邊,有時 便不再覺得孤單;因著與他的關係,我能勇於承認我的孤單,面 對我的孤獨,並堅持到底。
1 月 16 日
拒絕權力的誘惑
經文
耶穌對他們說:「世上的君王有管轄人民的權力,而統治者被
應該像年幼的;作領袖的,應該像僕人。」(路加福音二十二章 26 節)
JANUARY
尊稱為救星;但是你們不應該這樣。你們當中那最大的,反而
耶穌拒絕所有的權力。雖然他以上帝所賜的權柄宣講福音, 並對他的聽眾造成很大的影響,但他並不利用這種權力,也沒有 想扮演領袖的角色。他吸引了許多人,並呼召他們跟隨他,但他 本身卻沒有任何野心要建立一個可以讓他駕馭的團體。 23
耶穌選擇走自己的路。今天無論在教會內或社會上都有很多 明星人物,他們身邊會形成許多歌友會之類的組織,但這些人物 卻常被他的崇拜者吞噬掉,他們不再自由,而只會說別人期待他 們說的話。另外還有許多自稱領袖的人,他們喜歡掌控某些組織, 並以權威的方式領導這些組織,更常濫用所謂的靈性手段。可是 當別人質疑他們所提出的啟示時,他們就以詛咒和墮落來威脅這 些對他們提出質疑的人:「如果你不聽我的教訓,以後你一定不 會有什麼好下場!」 但耶穌統統拒絕了這些誘惑。也許就因為他拒絕擁有權力, 反而使得他更有影響力,使得世人不斷地跟隨他。這是一種發自 耶穌本身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把人們吸引過來。馬丁路德.金 恩就效法了耶穌,走這條放棄武力的路。因著他放棄武力,他的 影響力反而比擁有大批精良軍隊的美國總統還大。金恩向反對他 的人宣講「愛」的道理,並以遊行的方式表明他反對的立場;但 就像耶穌拒絕權力的下場一樣,最後他也成為暴力的犧牲者。
1 月 17 日
擺脫「成就」的枷鎖
經文
每一個人都應該省察自己的行為;如果有好行為,他可以引以 為榮,不需要跟別人的成就相較量。(加拉太書六章 4 節)
今天在社會上,許多人把「成就」定義為在職業生涯或家庭 經營上的成功,他們想透過這些成就來增加自己的價值。但耶穌 卻跳脫這個「追求成就」的框框,他邀請人們和他一起生活,讓 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人,並告訴他們,上帝對他們的愛是無條件的, 即使他們無法證明自己有多大的成就,上帝還是愛他們。 我們不需要用任何成就來收買上帝的愛。上帝的愛一直都存 在。無論發生什麼事,他都會再度接納我們,他不把他的愛和任 24
何條件綁在一起,既不要求我們要有成就、也不要求我們遷就他。 只有那些被無條件接納的人,才能自由地有所成就,沒有要證明 自己的壓力。他之所以工作,是因為可以從中獲得快樂,是因為 做這工作的意願湧自於內心。 因為耶穌不必以成就來證明自己,他可以很自由地結出百倍 的果實。這個使他能結出百倍果實的基礎不是任何的成就,而是 信仰。信仰將我從重擔的壓力中釋放,使我裡面湧出一股活泉, 並從這股活泉湧出許多能量,讓我不至耗竭。因為只有在我不倚 靠成就時,才能湧出自由的生命,創造力和想像力才能在我裡面 綻放,我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1 月 18 日
生命的真義
經文
我們在真神的生命裡,就是在他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生命裡。他 就是真神,就是永恆的生命。(約翰一書五章 20 節)
耶穌說:「我是生命。」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生命,但每個 人對生命的認知又都不太一樣。對有些人而言,生命意味著體驗 各種事物,到處旅行、看盡各式各樣的人。對另外一些人而言, 生命的意義在擁有生命力、擁有一種新的生命品質。又有另一些 人認為,生命是無時無刻去感受和體驗當下的自我和周邊的事物。 的渴望。而到底什麼是生命?耶穌說,必須透過他我們才會體悟 得到生命的真義。
JANUARY
耶穌稱自己為生命,他認為他有責任滿足我們所有對生命和活力
在約翰壹書中,作者談到耶穌時說:「這生命出現的時候, 我們見到了。」(約翰壹書一章 2 節)耶穌將他要傳達的訊息濃縮 在這句話中:「我來的目的是要使他們得生命,而且是豐豐富富 的生命。」(約翰福音十章 10 節)這句話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 25
經驗?門徒們一定體悟到,耶穌是一個散發著生命的人,他不是 一位無趣的宣道者,他的身旁到處綻放著生命。當他說話時,某 些元素便開始活動,使得聽眾心中開始活絡起來,而當他們聽從 他的話時,馬上就能經驗到真正的生命。
1 月 19 日
豐盛生命的滋味
經文
「那常跟我連結,而我也常跟他連結的,必定結很多果實。」 (約翰福音十五章 5 節)
在聖經中,葡萄樹是以色列民族的象徵,上帝本身是葡萄園 的主人,他照顧他的葡萄樹。在以色列民族中,葡萄樹代表的是 彌賽亞之樹。當耶穌把自己描繪成真葡萄樹時,他便將滿足人類 所有與葡萄樹聯想在一起的渴望視為自己的職責。 耶穌常將葡萄樹和二個意象連在一起。第一是葡萄樹和葡萄 藤之間的內在關係。這是耶穌和他的羊兒之間的親密關係。信他 的人就像懸在葡萄樹上的葡萄藤一樣。他們從耶穌身上獲得生命 的汁液,沒有葡萄樹,葡萄藤不可能結果,只會枯萎、脫落。從 葡萄樹會湧出生命的汁液到葡萄藤內,若與葡萄樹連結,他的生 命就可結出豐富的果實。 葡萄樹的第二個意象是酒,為我們的生命帶來新風味的酒。 耶穌在公開活動的開始,就在迦拿的婚宴上將水變成酒。因著耶 穌的降世為人,我們的生命起了變化。它嚐起來不再像平淡無味 的水,而是使人心神暢快的酒。耶穌將自己比為葡萄樹和葡萄酒。 他要成為我們的喜樂、甜蜜和風味之泉。耶穌想給我們的是愛和 喜樂的味道,而不是平淡乏味的小心和正確的味道。
26
1 月 20 日
你是誰的好撒馬利亞人?
經文
於是耶穌問:「依你的看法,這三個人當中,哪一個是遭遇到 強盜那人的鄰人呢?」法律教師回答:「以仁慈待他的那個
人。」耶穌說:「那麼,你去,照樣做吧!」(路加福音十章 36—37 節)
耶穌在此所描繪的是一幅非常美麗的自畫像。在這幅自畫像 中,我們更體認到耶穌「真誠無偽的柔情」。兩千多年來,這份 柔情使得許多人走向那些被洗劫、受傷、被忽視並躺在路旁的人。 這些受耶穌影響的人接納這些人,並邀請他們來和自己生活。德 蕾莎修女就是從這幅畫像中獲得力量,為躺在加爾各答街頭的人 服務,那些是連政府或宗教代表都不管的人。在她身上,我們看 到了一些現代耶穌的形像。 但這好撒馬利亞人的畫像也讓許多人覺得這樣的負擔太重了, 因為他們以為必須一輩子背負著那個受傷的人。可是耶穌描繪給 我們看的是一幅合乎人性的畫;我們只要把傷者送到就近的客棧 去,把他在放在那裡。那位客棧主人,也就是上帝,會照料他。
JANUARY 27
耶穌背負著我們,把我們背到十字架前,讓我們在那裡可以自己 站起來,走一條新的路,所以我們只要互相背負到客棧就可以了。 我們不是治療師,無法治癒所有的創傷,可是我們可以陪伴著傷 者走一段路,並把他帶到上帝的治療室去,讓他能再度恢復健康。
1 月 21 日
像孩子一樣
經文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上帝國的子民正是 像他們這樣的人。你們要記住,凡不像小孩子一樣來接受上帝
主權的人,絕不能成為他的子民。(馬可福音十章 14—15 節)
像小孩子一樣接受上帝的國是什麼意思?在夢境中,孩子總 是真實無偽、原始狀態的象徵,象徵著要從我們裡面生出的新事 物。接受上帝的國,在自己裡面為上帝保留一個空間,意思是, 卸下我們原本以為在上帝面前要戴的那張面具,放棄我們原本以 為要在上帝面前扮演的角色,而只做我們自己。就如同耶穌將孩 子們抱在懷中一樣,我們也應該和我們內心的那個孩子接觸。在 我們心中有一個受傷的小孩,他被忽視、鞭打、虐待,同時有一 位神性孩子也住在我們心中,他是創造力和生命力的泉源、是原 始和真實的根本。透過這受傷的孩子,我們發現在心中的神性孩 子,他原本已住在我們心中,一直指引著我們通過各種危險和傷 害的道路。 耶穌把手覆在孩子身上,祝福他們。在我們內心的那個受傷 的孩子也需要能夠保護他的雙手。耶穌的祝福就像一道保護牆一 樣,使得孩子們覺得受到呵護、有安全感、被捧在手上。在這一 道保護牆內,我們裡面受傷的生命得以再度綻放。耶穌為孩子付 出時間,他不對他們施教,因為他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最真實無 偽、最原始、最赤裸裸的人。 28
1 月 22 日
愛的眼淚
經文
耶穌哭了。(約翰福音十一章 35 節)
耶穌為他的朋友拉撒路的死而哭。耶穌看到馬利亞為她的兄 弟而哭,也看到她的朋友跟著哭,他心裡非常悲傷,深深地激動。 耶穌哭了。這是為朋友之死所流下的悲傷之淚,也是為這亡友的 姐妹所流下的同情之淚。這淚水顯示出他對拉撒路的愛。 悲傷的痛苦,不因有喚醒拉撒路的希望而跳過這個痛苦。雖然耶 穌和天父有親密的關係,但他仍因為失去這位朋友而感到傷痛。
JANUARY
耶穌完全不掩飾他的感受,他完完全全是一個人,他經歷這
悲傷通常交雜著痛苦和憤怒的情緒,此時,耶穌感受到這兩種情 緒。這些淚水不只是悲傷的淚,也是無力和憤怒的淚。但耶穌並 不置身事外,相反的,他直接走進事件的中間;他讓自己受人類 命運打擊,並以強烈的感受去反應,完全顯示出他人性的一面。 29
耶穌和我一起感受,並且鼓勵我,把那沒有哭出來的淚水釋 放出來,以便透過淚水我可以接觸到自己充滿愛、痛苦和喜樂的 內心。
1 月 23 日
成為真正的人
經文
他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他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 現。(腓立比書二章 7 節)
上帝並沒有讓耶穌成為一個理想、完美的人;他擁有像我們 一樣的人性,有堅強的時候,也有脆弱的時候,會面對墮落的誘 惑和危險,也會腐朽死亡。有許多人認為,希臘人這種觀點已經 不能符合現代人的觀點了;但對我而言,這種對耶穌的理解是非 常深刻的經驗:經驗到上帝和人是互相歸屬、不可分開的,經驗 到上帝以他的愛和神聖的靈深深地滲入人心。我們渴望能夠成為 一個真正的人。 這位現身的耶穌是一位非常人性化的耶穌。這個耶穌就是上 帝的兒子,是上帝在他身上降世而成的人。他向我們承諾,我們 也會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對我而言這很重要,因為我可以得知在 我成為真正的人的過程中,我並不孤單,而是有一位充滿上帝的 人與我同行。仰望著他讓我有信心,相信在我裡面,所有的墮落、 阻礙、破碎和失敗都會被上帝改變、醫治,並變回上帝原本所計 劃的那個原來的我。道成肉身的耶穌對我而言是一種承諾,承諾 上帝的道也會在我裡面成為我的肉身,這時,我就成為完整的人, 同時也是上帝的兒子。
30
1 月 24 日
耶穌的溫柔
經文
耶穌把他從人群中領出來,帶到一邊,用自己的手指頭探進他 的耳朵,又用口水擦在他的舌頭上。耶穌抬頭望天,深深地歎
了一口氣,對那個人說:「以法大!」意思就是「張開!」(馬可福 音七章 33—34 節)
在神學傳統中,好幾位神學家都曾將耶穌喻為母親。他們想 表達的是,耶穌不只像一位溫柔的父親,也像一位溫柔的母親一 樣對待受傷的人,並以溫柔的雙手觸摸他們。他的溫柔也營造出 明確的關係。耶穌不以任何意識形態或教條原則做藉口,而是讓 人們接觸他,並對這些人付出關懷,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這些 人觸動了他的心,而不是為了要遵守規範。耶穌接觸到了自己的 內心,因此他也感受到別人的內心,才去做對自己和對他人來說 都正確的事。 你能溫柔地觸摸別人嗎?你如何處理向別人表達愛和關懷的 這種衝動?你會受藉口的阻撓嗎?例如:「也許對方不想這樣。 別人會怎麼想?我是不是表現得太親密了?我是不是只在滿足我 個人的需求?」今天,試著信任你內心的感覺,並對這個人表示 親近之意,因為你內心的感覺正逼著你向他親近。
內在的真理國度
經文
彼拉多說:「那麼,你是王了?」耶穌回答:「我是王,這是
JANUARY
1 月 25 日
你說的。我的使命是為真理作證,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 上。凡是屬於真理的人一定聽我的話。」(約翰福音十八章 37 節)
耶穌用一種新的方式指出他的國度,即他是王室的一員,但 31
他的王國卻不屬於這裡,他王者的尊嚴是從上帝而來的,因此沒 有人可以對他的王國提出質疑。耶穌在這裡所說的,是對所有基 督徒的承諾。我也可以對自己說:「我的王國不在這裡。」在我 裡面有一個國度,世界對這個國度沒有任何權力;在我裡面有王 者的尊嚴,那是沒有人可以奪走的:這是我「內心的王國」。在 這裡,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在這裡,我不會受到傷害,因為在 這裡,基督帶著他的權柄同我在一起。 即使在我的十字苦路上,我內在的國度仍繼續存在,就在我 遭別人批判評斷、不被他人理解、被侮辱、被嘲笑時,在我裡面 仍保有一些別人無法傷害的東西;在我失敗時,在我裡面還存有 一些不會破碎的東西;即使在我死的時候,上帝賜給我的尊嚴也 不可能被奪走。當我知道我的王國不屬於這世界時,我在這世界 上便獲得自由、獲得信任、獲得從容、獲得一種別人無法破壞的 內在力量。
1 月 26 日
生活的領導者
經文
「我是好牧人。正如父親認識我,我認識父親。同樣,我認得 我的羊;牠們也認得我。我願意為牠們捨命。」(約翰福音十
章 14 節)
對路加而言,耶穌是生命的領導者,他領導著我們的生活, 引領我們進入生活的藝術。他教導我們,生活是什麼。他走在我 們的前面,作我們的領導人。 因著他的一言一行,耶穌建立了我們的生活。特別是耶穌會 講一些我們乍聽起來非常陌生的話,但就是這些話開啟了我們的 眼睛,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人生。他對我們提出挑戰,要我們敞開 心,過真實的人生。他打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發現在我們裡面 32
毫無生命力的角落,因為我們常常是被動地過生活,而不是主動 地過自己要過的生活。耶穌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生活。他鼓勵我 們,走我們原本該走的路;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活著;只有這樣, 我們才能成為生活的見證。 可惜的是,許多基督徒並不把耶穌理解成生活的領導人,而 是將耶穌當作逃避生活的處所;因為他們害怕生活和生活中的一 切爭端衝突,所以他們就逃到耶穌那裡去。但卻因此而偽造了耶 穌和他存在的意義。耶穌所在的地方是生活所在的地方,而不是 因為害怕生活而逃向嚴苛規律的地方。耶穌鼓勵我們勇於過自己 的生活,而不要一直顧慮別人的看法。
1 月 27 日
在故事中獲得新生
經文
耶穌用許多類似的比喻向群眾講道,照他們所能明白的教導他 們。(馬可福音四章 33 節)
在譬喻中,耶穌講的都只是人的經驗,人在田裡工作的經驗, 播種的經驗,果子生長的經驗、對雨水和陽光的經驗。耶穌從周 遭的生活中擷取例子,例如因為揮霍了主人的財富而被主人解雇 的管家,或者一個每個時辰都召募工人的葡萄園主人。耶穌的故 事都很緊湊,讓群眾聽得全神貫注,並深深被他吸引。他們心裡 法,但他的故事到最後卻會來個急轉彎,因為故事的結果不一定 像人們所期待的那樣。
JANUARY
不由自主地同意他所說的一切,而耶穌也以他的話認同他們的想
透過這些日常經驗,耶穌讓我們看到上帝。他訴說生活的方 式,使人們瞬時領悟到上帝的奧秘。耶穌的譬喻使他的聽眾著迷, 他把他們聽故事的心情變成贊同上帝的作為。 對耶穌而言,上帝不是抽象的,而是可以在他的故事中看得 33
見,可以體會到的。這就是耶穌說故事的藝術,他不會一直把上 帝掛在嘴邊,並一直宣講上帝的教訓,相反的,他說的是人,但 這卻可以使人體會到上帝。當耶穌說故事時,他的聽眾同時經歷 到重新被創造的感受,他們體驗到,自己因上帝的恩典而改變了。 在耶穌為群眾講這些譬喻的同時,人脫離了會為自己帶來死亡的 生活模式,而獲得救贖,獲得新生。
1 月 28 日
禱告、搏鬥與順服
經文
耶穌在世的時候,曾經向那位能救他脫離死亡的上帝大聲禱 告,流淚祈求。因為他謙虛虔誠,上帝聽了他的祈求。雖然他
是上帝的兒子,仍然從他所受的苦難學習順服。(希伯來書五章 7 - 8 節)
耶穌在禱告中接觸到真正的自我和他的使命。禱告給他力量, 讓他能面對自己的任務。禱告讓他擁有清明的心境,讓他能真正 與上帝對話,不受門徒以及群眾的情緒影響。單獨與天父相處的 經驗,對他而言,是一個他可以飲用的活泉。 對耶穌而言,禱告不只是與上帝合一,也是與上帝搏鬥。這 點在橄欖山的禱告中特別明顯。耶穌在父面前跪下,並祈求:「父 親哪,若是你願意,就把這苦杯移去;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 而是要成全你的旨意。」(路加福音廿二章 42 節)即使是耶穌, 也覺得遵行上帝的旨意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事。他和天父搏鬥, 為他自己的性命奮鬥,因為耶穌也是人,他也會擔憂自己的性命。 他察覺到出於人的天性,對於面前要走的這條路他內心有一股抗 拒的力量。他需要一位使他堅強的天使。 在禱告中,耶穌認識到上帝是誰以及上帝對他的要求;在禱 告中,耶穌也學到把自己交給上帝並遵從他的旨意;在禱告中, 耶穌獲得了支撐他走完這段痛苦之路的力量,而不把這當作苦難。 34
1 月 29 日
苦難與尊嚴
經文
我把這件事告訴你們,是要使你們因跟我連結而有平安。在世 上,你們有苦難;但是你們要勇敢,我已經勝過了世界!(約
翰福音十六章 33 節)
我認識許多因為對十字架詮釋錯誤而受傷的人。有一些基督 教信仰團體對受苦抱持著自虐的觀點,他們稱頌、讚揚受苦。他 們不反對苦難,相反地,還把受苦塑造成一種意識形態,認為人 必須接納和承受痛苦,這樣才能讓我們更接近上帝。將苦難美化 的確使很多人受傷。但壓抑所遭遇的苦難也一樣;那些遭受病痛 或災難的人會覺得自己被忽略了。 耶穌有許多受苦受難的經驗。他沒有避開人的苦難,相反的, 他面對人的病痛和困難。雖然他不自己尋求苦難,但也不逃避。 對早期的基督徒而言,耶穌受苦的經驗是一種安慰、一種鼓舞, 讓他們不會排拒受苦,在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中,這可以給予他 們承受苦難的力量。
JANUARY 35
和耶穌在一起的經驗讓許多人可以在受侮辱和欺壓時仍然保 有他們的尊嚴。看到耶穌的受苦,可以幫助我接受那些找上我的 苦難,這時候,受苦對我而言便不再那麼難受,而且它為我打開 真正的自我,這是一個處於靈魂深處、在任何病痛和困境中都不 會受傷的自我。
1 月 30 日
十字架的記號
經文
上帝藉著他兒子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平,使天地萬有再歸屬 他。(歌羅西書一章 20 節)
早期的基督徒後來開始慢慢思考,耶穌為什麼死於十字架上? 其中的目的是什麼?他們研讀《聖經》,尋找耶穌死於十字架上 到底有什麼正面的意義,其中最深刻的就是保羅討論分析十字架 的事蹟與受膏者的意義。對他而言,十字架是他獲得救贖、釋放 而得以自由存在的象徵。十字架讓他看到,世界的尺度已消除, 十字架帶來的是另一個世界,是一個恩典的世界,在這世界中, 並不是用我們的成就來作為評判的標準。耶穌的十字架已將我們 努力追求的目標,和自身所依恃的力量及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 修正別人的作法都「打了一個大叉叉」。從現在開始,只有上帝 無條件的愛是一切的標準,這愛包容了我們所有的墮落和不義。 對上帝而言,十字架成為恩典的象徵,象徵免除所有成就壓力以 及在別人面前要有所表現的慾望。 在十字架上,他付出所有,他的胸懷為我敞開,他那張開的 雙臂對我而言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到他的愛裡,受他呵護。當我 跪在十字架前時,我不再自責,心中完全平安,因為我知道:一 切終歸美好。他的愛包容了一切。
36
1 月 31 日
不讓我們休息片刻的耶穌
經文
六天後,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悄悄地上了一座高山。 就在他們面前,耶穌的形像變了。(馬可福音九章 2 節)
當我默想耶穌時,只有一點我知道得很清楚:耶穌不是那個 可以讓我躺在上面休息的柔軟枕頭。我不能濫用耶穌,用他來為 我的生活方式辯駁或給予肯定。耶穌不給予肯定,相反的,他提 出挑釁,使人不安。他一方面給予我無限的自由,另一方面,卻 給我挑戰,讓我永遠無法對自己滿意,讓我永遠無法像法利賽人 那樣,說:「我現在實行了上帝的誡命。」或「我現在真的在跟 耶穌不讓我休息片刻,他不斷對我提出新的問題。從他身上, 我一再發現深深感動我的美妙言詞,我也常常碰到一些讓我生氣
JANUARY
隨耶穌。」
的言詞、讓我無法理解的言詞。但就是耶穌這些挑釁的言語,讓 我無法宣告,我已經認識了耶穌的各種樣貌,而塑造出一個我認 為完整的耶穌形像。他總是跳脫出我所知的樣貌,出現另外一個 樣子,我必須一再面對這個耶穌。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