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物中的大力量

Page 1


目錄 前言 => 5 導論:孩子是一個神奇的奧祕 => 8

PART 1 與孩子一起發現生命的深度 1-1 與孩子一起生活及「尊重的教育」=> 16 教育的五大支柱 => 16 科扎克和「孩子」這個奧祕 => 20 尊重的教育所含括的十個核心項目 => 31

1-2 靈性操練─日常生活的深層維度 => 32 靈性操練的方法和途徑 => 33 • 幾個核心詞彙與觀念 => 34 • 信仰與靈修 => 38 • 儀式 => 40 日常生活中的靈性操練─它如何發生作用? => 41 • 生命法則與生命能量的作用 => 43 • 生命在流動─日常生活的隱喻 => 45 • 靈性操練有什麼「用處」? => 47 • 把靈性操練當作尋寶 => 49 關於靈性操練的十個核心問題 => 52

PART 2 小事物中的大力量─日常靈性操練的五個領域 2-1 空間與空間轉換 => 56 居住空間 => 57 自己的空間 => 61 空間轉換 => 63 宗教靈修與神聖空間 => 66 繼續省思的問題 => 70


2-2 語言與溝通 => 72 語言空間和聆聽空間 => 74 日常生活中的語言 => 76 施展權力和賦予力量的話語 => 77 童話與故事、禱告與歌唱 => 82 沉默和寂靜 => 89 繼續省思的問題 => 92

2-3 行為與態度 => 94 禮貌、規矩、好的行為─是關鍵聯想詞或永恆的價值? => 97 衣著與自我呈現 => 102 存錢和花錢 => 104 飲食文化和共同用餐 => 107 安排生命的過渡期 => 112 越界行為─互相和好 => 116 「聽從」自己責任的父母:作決定的智慧 => 123 繼續省思的問題 => 129

2-4 節慶和慶祝活動:生活的休息站 => 132 跳脫純粹的日常生活─暫時不「做事」=> 132 生活的破碎和整全 => 137 教會年度的節慶 => 144 你出生了,真好…… => 148 什麼能使慶祝活動成功?或:慶祝活動能強化心靈的免疫系統 => 153 繼續省思的問題 => 156

2-5 面對痛苦與別離 => 158 過度高估「能做的事」=> 158 關於苦惱、失敗和淚水 => 164 重視痛苦經驗的價值 => 170


死亡與去世─安排告別 => 173 每一次告別都是小小的死亡 => 178 克服恐懼 => 181 痛苦及追問痛苦的意義 => 182 繼續省思的問題 => 186

PART 3 日常靈性操練的實務練習 3-1 靈性操練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 190 靈性操練使人自由 => 190 靈性操練營造清晰度 => 192 靈性操練促進成長 => 194 靈性操練使人從容淡定 => 195 靈性操練使人充滿力量 => 197

3-2 小小的靈修練習 => 199 日常靈性操練的各種元素 => 199 • 禱告 => 200 • 默想 => 201 • 想像 => 201 • 能量的練習 => 202 • 宗教禮儀 => 202 • 音樂、歌唱、圖畫和藝術作品 => 203 • 共同合作(團契)=> 203 • 儀式 => 204 • 在空間、遊戲與節慶裡的宗教象徵 => 205 基督宗教的靈修和信仰 => 206 與孩子共度靈修的生活 => 209


前言

親愛的讀者們: 本書是由男性作者薛普與女性作者薛弗勒共同合作完成的作 品,我們兩人不只因為婚姻與家庭而互相結合,也常常與學生、家 長、教育專業人士,以及處於生命危機或想要接受靈修輔導的人 們,在各種研討會、諮商工作或輔導工作等多方面一起合作。 從教育學的理論及實踐出發,薛弗勒認為自己有責任推動「尊 重的教育學」,如同波蘭猶太裔醫師兼教育學者及作者的科扎克 (Janusz Korczak,1878∼1942)與他在華沙所服務的孤兒一起生活 的模式一樣(譯註:科扎克二戰時在華沙創辦孤兒院,其教育理念 ─尊重兒童有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對當代教育理念有深遠影 響。1942年時甚至拒絕逃離波蘭,而寧可與孤兒們一起在納粹集中 營中被殺害)。這類的做法最重要的原則是:與兒童一起生活,並 包括對一切有生命之個體的尊重。此外,還包括一種態度,也就是 認為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小事物」都亟具價值,需要我們去肯定和 珍惜,因為這些小事物都能豐富我們的生命。 另一位薛普則有三十多年擔任教區牧師的經驗,目前從業於諮 商及靈修輔導領域。他從現象學的觀點出發,認為每一個生命都受

前言_ 5


特定法則的支配,而這些法則是可以「個人切身」感受到的。這些 向來都是各大宗教及靈性操練傳統的出發點,但這些觀點在今日卻 常遭人遺忘。關於這一點,我們需要問的是,與兒童共同生活時, 我們要如何展現或體驗這些「古老的靈修與靈性操練知識」。 雖然我們切入的觀點不同,但卻彼此互補,這就像是一個房間 的兩道門一樣,雖然位置不同,但都通往同一個房間。 我們的表達方式可能深受基督宗教傳統的影響,這從許多不同 的方面可以看得出來。儘管如此,我們所指的「靈修」並不是指某 個特定宗教信仰的信仰追求方式。因此,即使沒有任何宗教背景與 信仰的人,只要他們願意開放自己去感知各種現象的深層意義,都 可以理解我們的觀點。(編註:因為台灣基督宗教的傳統語彙使用 中,皆把靈修侷限於宗教範疇內的讀經、禱告等信仰造就行為,所 以,為擴大本書的語彙理解,特將作者強調廣泛的心靈與信仰覺知 行為依照原文脈絡部分翻譯為:靈性操練或靈性教育。也就是說, 中文宗 教語彙使用的狹義靈修只是本書廣義靈性操練的一環) 我們的想法是來自多方面的啟發:有來自我們多年與兒童、青 少年及家庭一起合作的經驗,也有來自我們與不同的靈修傳統在實 踐與理論方面切磋的經驗,以及我們自己個人所實踐的靈修經驗。 在薛弗勒Fünf Säulen der Erziehung(暫譯:《教養的五大支柱》) 一書中,她將愛、尊重、合作、建立秩序,以及適度的要求與鼓

_6


勵,列為促進兒童發展的教養五大支柱。出書之後,獲得多位讀者 提出的各種建設性建議,於是再加上另外兩大支柱,即團體生活和 靈性操練。因此,作者將此兩大支柱增補於之後的修訂版中。但本 書的全部內容只集中在第七個支柱─靈性操練─之上。 我們認為,將生命營造成充滿信心與希望,遠比放棄及不滿足 更有力量,而父母能以身作則,活出這種態度給孩子看,才是教養 最首要的任務之一。 我們想藉著本書呼籲各位讀者,超越「日常生活的運作表 面」,去搜集新鮮且豐富生命的經驗,並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以 自己的方式去嘗試這些經驗,且樂在其中。 祝福各位爸爸、媽媽、老師及教育工作者,願你們對這種種生 活小事物及對孩子細心感知的力量日益增長。

薛弗勒和薛普 2011年秋於科隆與雲登-朗賽德

前言_ 7


導論

孩子是一個神奇的奧祕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神奇的奧祕」,波蘭醫師及教育學家科扎 克如是說。 我們的視野和態度主要決定於:什麼對我們而言是「現實情 況」。我們看待自己的孩子以及與他們的共同生活是一堆問題,只 能透過具體的方法或依靠「專家」才能得到解決?或者我們感受到 與他們的相遇,是一個豐富彼此生命且充滿活力與可能的事件? 有時候,在充滿挫折和勞累的日常教養生活中,我們常會忘記 孩子身上蘊藏著一種既奧祕又神奇的力量。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提 醒自己,要更有意識地去探索孩子的正面特質以及生命中那些幸福 的時刻,並去察覺隱藏在這些感知方式裡面的力量;有時候,這種 力量也隱藏在那些非常「小的事物」裡。 有些奧祕比較像是謎並且可以被破解;但有些奧祕則需要我們 去尊重並予以保護。

_8


藉著本書,我們想要踏上一趟旅程,去細心感知一些我們乍看 之下也許無法歸類的行為和衝突方式,並學著去理解它們,好能 適當地處理它們。但我們並不想將孩子與他們的生命外在表現簡化 到只剩一堆問題,也不想呈現一些相對的控制和教育管理方式,並 將這些問題當作是「個案」來處理。我們的書不提供任何教養的建 議、「靈性養成」的方法,或一些簡單的行為方針。 相反地,我們想與各位讀者一起去探索生命中的那些奧祕、奇 蹟與法則,去(注意且)尊重它們,並讓我們自己受它們的帶領。 為此,我們需要一個生命的維度:即靈性操練。雖然這個維度一直 存在,但我們卻常常不認識它。我們認為,當我們走上靈性操練之 路時,一定會經驗到一些超越我們的意圖、但我們仍能信任的影響 及作用因素。 由於孩子是一個神奇的奧祕,所以僅僅與他們一起生活就已經 是一種靈性操練的經驗了。為此,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方面,我 們要開放自己,去迎接與孩子相遇時那些無法重複的時刻;另 一方 面,我們也要認真地接受組成所謂的日常生活的一切,包括所有的 平凡瑣事和各式各樣的問題,當然也包括生命中種種的高潮,以及 我們每天的新嘗試和錯誤。

導論:孩子是一個神奇的奧祕_ 9


小事物裡藏著大力量 「靈修或靈性操練」一詞是近幾十年來才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用語當中。以前我們比較常用的是「敬虔」一詞,但隨著時間演 變,這個詞漸漸帶有貶意,因為它使人聯想起「假裝的虔誠」這個 諷刺的意涵。靈修或靈性操練一詞開啟一種更寬廣的可能,並更適 合用於描述一些不屬於或不專門屬於宗教範圍、信仰教條或理論學 說的行為。我們所關注的是一種「日常生活靈修」,這可以幫助孩 子和大人變得更獨立、更敏銳專注、更充滿愛,而且也使我們能夠 與生命的深層領域、與神聖的、宇宙的秩序產生連結。日常生活以 及所謂的「小事」,雖然看起來並不顯眼也不重要,但是它們卻為 生命的各種可能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庫,等著我們去發 現。 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來自各種靈修和宗教傳統的人,他 們的經驗能夠幫助我們,因為他們知曉過去與現在事物之間的深 層連結關係及其神性特質。這其中,沒有任何事是太小或太微不足 道,而不值得我們去注意,因為,根據我們的經驗,不管 是正面或 負面的,會散發出巨大力量的正是這些「小事」,端視我們如何處 理它們,而這些經驗又會影響我們處理「生命中大問題」的方式。 隨著我們處理方式的不同,同一個情況可能隱藏著巨大衝突的

_ 10


可能,也可能隱藏著幸福經驗。在本書中,我們將啟程去尋找一些 條件,在其中去發現一些觀點,這些觀點看似不重要,但卻能使我 們與孩子的共同生活,發展出一種美好的相遇與關係。 在教養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什麼是我們及孩子的「現實情 況」,這取決於我們在深入探討這些日常生活小事時,是否能夠成 功地發展出一種有意識去感知和專注的態度,而這些態度能夠釋放 出巨大且意想不到的力量。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創造」出影響自 己和孩子的現實情況,或者我們因此而「誘發」出這種現實情況, 那就更好了。這又使我們獲得更多從容、信心、勇氣和感恩之情。 而這正是我們常常在(教養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所缺乏的能力。

日常生活的靈性操練主題 我們能夠在什麼事情上潛入生命的深層維度呢?在一個受到特 別保護的領域中嗎?有時候可能需要這樣,但我們現在要將視野放 到我們每天在家庭和教養日常生活中遇見的所有事上,無論是在遊 戲和學習的時候、工作和休閒的時候、上床和起床的時候、進餐的 時候、爭執與和好的時候,或者悲傷和歡度節慶的時候。 截至目前,我們所說的以及所有進一步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都 是與宗教和信仰相關,這些也都是來自日常生活的實踐經驗。因

導論:孩子是一個神奇的奧祕_ 11


此,只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願意開放自己去全心感知,就可察覺 到,除了看似直接顯而易見以及總是一清二楚的事之外,還有更多 可以經驗的事,他們也能在沒有特殊宗教信念的條件下獲得廣大感 知的啟發。 為此,我們也會進一步審視原本與宗教無關的一些現象,例 如:氣氛、精神力量和共鳴。我們也會討論哭、笑、進食、沉默、 遊戲、爭執與和好─這都不是特定的宗教概念。但這些生命的外 在表現都能流入日常靈性操練中。我們所描述的靈性操練不是離開 日常生活的世界,而是循著其蹤跡,並去探討其不同的內涵及層 次。其中最主要是關於人與人、人與萬物、人與周圍世界、人與上 帝之間的深層關係,這些最後都會在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作為生 命的奧祕而透射出來。 這一切都不是什麼新的想法,而是古老的靈修知識,且目前又 在其他領域中盛行起來,例如透過大腦研究和量子物理的方法去研 究,並以科學的角度去解釋或從超個人心理學的角度去探討。 透過提出問題以及觀察一些特定氣氛 、精神力量和共鳴的作 用,我們想提出一些重要並沉重的問題,即身為大人,我們該如何 與孩子一起去體驗「生命的奧祕」並且活得更適切。 因此,我們的書是針對所有在廣義及狹義方面與兒童有關的 人:包括父母、祖父母、幼稚園老師、學校的老師,當然還針對那

_ 12


些從事家庭工作以及和他們一起打造其生活世界的人,好讓我們能 夠不斷地享有一個充實且有意義的生活。我們大人之所以談論如何 過生活以及生活的態度,是因為我們抱著以自己為典範的出發點。 孩子們不只模仿我們的行為,他們還能精確感受我們的情緒、生命 的盼望、生命的喜悅、或與此相反之事。這些都會對氣氛形成某些 影響。其首要的目的在於,將對生命抱持信任的基本態度傳承給下 一代。一份關係如何使涉及其中的人變得更豐富,並非根據一定的 處方、方法和建議來進行,而是首先要信任自己有意識的感知;那 些有勇氣讓自己信任生命的河流以及所有美好及不美好之事的人, 便能經驗到這一點。 在探索日常生活的靈性操練時,我們想要集中在五個主題上: • 空間和地點的更換 • 語言與溝通 • 行為與態度 • 節慶和慶祝活動 • 面對痛苦和別離

這些主題及書中所舉的例子都是特別設想出來的,並可運用到 其他現象上。我們沒有提到的情況,讀者自己可以用類比的方式並 藉助 許多反省的問題來找出答案。

導論:孩子是一個神奇的奧祕_ 13


_ 14


PART 1

與孩子一起 發現生命的深度


1-1 與孩子一起生活及「尊重的教育」 過去幾十年來,我們所認識的教育以及父母和子女的角色已大 為不同。至二十世紀中葉為止,父母形像仍持有清楚明確的角色定 位,即嚴格的父母主宰著子女的生活,但自工業革命至後現代社會 結構的改變,也已大大改變這樣的父母形像。清楚分明的父母角色 已然解體,加上「當權者權威」受到質疑,一種自由、解放的教育 氣氛於焉形成。的確,管教子女必須學會服從並配合父母的傳統教 育理念,在今日已受到合理的質疑。過去幾十年來,這種情勢的轉 變已急劇改變兒童的發展;儘管如此,關於愛與被愛、尊重與被尊 重和重視、與他人合作、可靠的秩序、以及人類如何進一步發展等 這些基本主題,就像一道連續光譜一樣,仍然同時穿透在兒童與成 人的整個生命中。

教育的五大支柱 儘管(或者正因為?)現今的父母與子女互動時有更強烈的敏

_ 16


感度,並愈來愈能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但是卻有愈來愈多的家長感 到難以負荷和失去方向感,並且在面對教養衝突時,常覺得自己是 個「失敗的教養者」,在某次諮商會談中就曾有位父親這樣地形容 自己。 然而,我們還是可以觀察到,儘管在教養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有 許多不足與不愉快,但仍然有很多的父母喜愛教養自己的子女,也 願意為子女付出許多愛與關懷,並認為自己該為子女的生活負責。 大部分的父母都是自己想要有孩子的,而且也願意為子女作最好的 打算。 許多父母會問:「可是 ─什麼才是最好的?我該怎麼教養孩 子才算正確?」、「我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才能讓我的孩子好 好地發展,成為一位擁有自我意識、熱愛生活,並富有同情心的 人?」、「在面對衝突時,我該如何反應才算恰當?」為了回答這 些問題,本書的一位作者薛弗勒在她的《教養的五大支柱》一書中 曾描述了一些促進兒童發展和阻礙兒童發展的態度。該書主要的內 容並非提供父母「教養的黃金守則」、或如 何對付難搞小孩的一些 公式和教養指南。相反地,她只是結構性地整理出一些方向,提供 父母及教育工作者作為參考並反省自己的教養行為與態度。她所提 的這些方向並不是什麼創見,而只是將「古老的教養知識」加以分 類整理並彙集而得的結果。這些「古老的教養知識」著重於兒童及

1-1 與孩子一起生活及尊重的教育_ 17


青少年的發展需求,而且在許多經驗研究中,如教養風格或情感研 究方面,也驗證這些知識確實可行。 教育五大支柱的模式其出發點是,提供協助給那些想要幫助子 女發展、感到自己要對教養及家庭生活負責,並負起所有與此相關 責任的父母們。他們願意將自己的生涯規劃與孩子的生命計畫連結 起來,並接受自己生活的轉變,甚至將這些變化視為個人的發展機 會。以下將「教養的五大支柱」以及後來增補的兩點羅列出來,這 個模式就是建立在這七大支柱的基礎上。其中,促進兒童發展的面 向是: • 愛 • 尊重 • 合作 • 建立秩序 • 適度的要求和鼓勵 • 團體生活 • 靈性操練

而阻礙兒童發展的面向剛好與促進發展的面向相反: • 情緒上的冷漠 • 不尊重

_ 18

過度照顧


• 干預 • 混亂 • 要求不足或過度要求 • 孤立 • 自認萬能的幻想

這個模式中的第七個新支柱「靈性操練vs.自認萬能的幻想」是 我們在與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對話,並且自己對靈修問題深度反省之 後所發展出來的結果。此外,我們還觀察到,對生命有基本信任並 對宇宙有原始信任的父母,他們的教養態度顯得比較從容自在,對 孩子的監控相對較少,整體而言,他們對孩子也有比較多信任、比 較能夠放手,並較能適當地處理自己對孩子的擔憂。 「靈性操練」這個支柱的重點,在於從直接可見及可計畫之外 的範疇去探索日常生活。在各種錯綜複雜的生活情境中,只有當教 養者能夠從一件事中創造出其附加價值(Mehrwert)時,教養和彼 此之間的關係才可能建立,從教育的眼光來看,這種附加價值的成 效是無法直接估算的。而它與許多非特定的影響因素有關,例如: 對生命的信任、從容、希望、寬恕、安慰或勇氣等。就這方面而 言,「靈性操練」剛好與「自認萬能」那種狂妄 的態度成為對比; 而根據經驗,這種狂妄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是行不通的。

1-1 與孩子一起生活及尊重的教育_ 19


許多教養者都認為,他們必須凡事親力親為,並監控及形塑所 有的事(而且還要做得非常完美!)。透過認識或相信在人的生命 中還有其他的力量─依照基督宗教的信仰,就是上帝─存在, 可以幫助父母抱持一個充滿希望的基本態度,並幫助他們學習放手 (而且或許也使他們更能忍受自己的恐懼)。新時代的人愈來愈讓 自己像個「行動者」,並自覺像上帝一樣,如此才能壓抑自己心中 原有的依賴和軟弱。這種「上帝情結」同時在他們的思想及實際作 為中表現出來,例如:利用科技來掌控大自然,或無法充滿信心地 投入生命中不可支配的部分。由於這種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無所 不能的態度一再遇到極限,於是人在無所不能與無能為力之間擺盪 不定。

科扎克和「孩子」這個奧祕 如果人們勢必會體悟到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取決於自己、自己的 作為,以及自己的監控和安全系統,那還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取代這 些的呢?這個「尊重的教育」─這個給人勇氣、願景、並一再將 大人與小孩的相遇中那些充滿奧祕和無法計畫的事考慮在內的教育 ─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波蘭的教育學家兼醫師─科扎克 以他所抱持的基本態度,為生命和所有大人小孩示範了一個如何活

_ 20

對生命有基本信任並對宇宙有原始信任的 父母,他們的教養態度顯得比較從容自在, 對孩子的監控也相對較少。


出尊重與尊敬的生活。 在華沙與孤兒們一起生活的那些日子裡,他並非依循著什麼偉 大的教育原則、教育理論或觀念,而是將自己以一個人的身分帶進 這場「與人的相遇」中,他每天是為著「破碎的玻璃窗、被扯裂的 毛巾、疼痛的牙齒、凍僵的手指、長針眼的眼睛、遺失的鑰匙、被 偷走的書、打架、眼淚、歡笑、馬鈴薯、麵包和睡覺」這些生活瑣 事而忙碌。為孩子這些日常大小事負責,是說明他要以一個「人」 的身分與這些孩子同在,參與在各種充滿人和狀況的情境當中,參 與在痛苦和歡樂當中,也參與在各種大小事和生命的大問題當中, 這意味的是:「不說教,而是以身作則。」 許多接觸到科扎克思想的人都說,他帶給人一種勇氣,並傳遞 一種生命可以成功的盼望,透過這些,他幫助人們有意識地覺察自 己的所作所為。此外,能知道像他這樣偉大的教育家也不是樣樣都 成功,他也有過失敗的教育經驗,這是件令人感到欣慰的事。從他 身上,人們可以學到,不要將實踐過程中的失敗視為 一種挫敗,而 是要將它們當作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機會。 科扎克廣泛的著作可被視為他所實踐的生活的註解,以及他與 兒童和青少年一起生活的經驗反省。他不太會依賴一些外來的想 法,反而比較信任自己對當下情況和對孩子本身的觀察。這正是本 書的重點:父母親、祖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要如何不再說教,而是

1-1 與孩子一起生活及尊重的教育_ 21


「以身作則」?大人要如何成為孩子生活的學習典範?父母如何能 成功地擔負家庭生活的重責大任,同時又能將子女成功地教育成 人?空間的規劃、溝通和行為如何影響家庭氣氛?尊重的態度是其 中一個促進兒童發展最根本的基礎;而在彼此互動時,人們要如何 能(不斷地)抱持這種尊重的態度?

不像教育的教育理念 藉著對家庭日常生活事件的觀察,我們的目標在於理解各種現 象,而不是將它們分門別類或進行道德說教。有意識地感知和觀 察能帶領我們看到、聽到孩子的聲音,同時,也瞭解自己和他人對 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需求,並去回應這些需求。為此,我們必須非 常小心地詮釋,而且不要妄下定論,因為每一個觀察又會引發新的 問題。就像科扎克一樣,我們不能只把「孩子」看成是一個類別 (Kategorie),而是必須在當下的情況中,去感知這個獨立的個 體,雖然他此刻表現出這樣的行為,但他未來也可能再表現出不同 的樣子。孩子的經驗、他的生命奧祕和他的感覺必須受到保護,避 免被一種佔 有慾極強的愛所攫住,也避免被大人一些可怕的(教 育)觀念所摧殘。 科扎克很早就看出兒童的生活世界會被制式化教育殘害的危 險,並警告各界不要對目標取向以及制式化的教育有過高的評價。

_ 22


他很早就草擬出一套對兒童權利的見解,甚至比1959年的聯合國宣 言還早,而在1989年,聯合國公約才終於將兒童的權利納入國際法 中。對科扎克而言,透過法律保護兒童的首要意義,是在保護兒童 的生活經驗和他們的獨特性、他們的獨立人格以及他們的童稚本 質。他鼓勵大人要審慎地檢視自己對孩子生命的憂慮,以及認為孩 子的生活應一路平順、毫無危險地進到一個幸福的未來這種想法; 必要時,父母須能接受一些新的觀念並隨時修正自己既有的想法。 如此一來,就可以注意到各種幫助孩子多元發展的可能性,並給予 孩子發展的空間。 所有孩子都對成人的世界很感興趣,他們想認識大人的感覺、 觀念和生活態度。因此,大人必須與孩子建立真誠的關係,要陪伴 他們,並允許孩子對自己的判斷、成見、對現實情況的見解以及價 值觀追根究柢。要做到這點,其中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大人要去 思考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事並為此負責,好能回答孩子的問題,並且 使自己就成為那個答案 。 這類著重日常生活大小事物和關係營造的「不像教育的教育理 念」,對一個以「人」的身分來面對孩子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而 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因為在每一個角色背後的這個「人」,都 將會受到質疑。此外,這些教養者還必須隨時自我教育,並面對自 己的思想、感覺和行為,不只是自己藉著經驗和知識的成長而成

我們不能只把「孩子」看成是一個類別, 而是必須在當下的情況中,去感知這個獨立 的個體,雖然他此刻表現出這樣的行為, 但他未來也可能再表現出不同的樣子。

1-1 與孩子一起生活及尊重的教育_ 23


熟、堅強的那一面,還有自己孩子氣和軟弱的那一面。 所以,這關係到我們教養孩子的一些基本問題:首先,我們該 如何與孩子分享我們的思想、感覺,以及我們待人處世的方式;另 外,我們如何讓自己在與孩子相處的生活中受到感動,而使得自己 能一再重新開始驚嘆、學習,並持續如此。 這些想法特別符合這個年代,因為這個年代所熱烈討論的主題 就是:孩子們是否需要「紀律」以及家庭是否需要「超人褓姆和 超人媽媽」;這個年代的成人正藉著對各種教育問題的論辯而強行 侵占了兒童的生活世界,且各方專家也紛紛端出各式各樣的教養方 案。相反地,本書著重的,是以一種充滿尊嚴的方式去親近兒童, 並藉此使彼此的關係增長。

尊重的教育:讓孩子擁有他的奧祕吧! 幸好,我們可以料想得到,即使孩子身受種種教育理論與策 略的侵襲,他們還是會設法逃開,並仍然擁有他們那充滿神祕、 無法計劃和無法掌控的特性。我們的看法和謝馬克一致(譯註: Clemens Sedmak,1971∼,英國道德與社會神學教授):即「在一 個覺醒的世界裡,我們(似乎)有一種特別的責任,就是去保護那 無法理解和充滿奧祕的事物(……)。我們無法理解這些。或許, 當我們理解得最少時,才是最好的。」

_ 24


現象學家邁爾—德菈薇(Käthe Meyer-Drawe,1949∼,德國 教育學教授)和瓦登菲爾斯(Bernhard Waldenfels,1934∼,德國 哲學家)在其主要著作Das Kind als Fremder(暫譯:《孩子是陌生 人》)中,列出大人企圖征服孩子的陌生特質及他們的另類特質的 二種方式:其一,是透過干預的方式,即施予孩子制式化的教育和 分類;其二,是透過剝奪的方式,即剝奪其興趣、任其自生自滅, 或要求其放棄慾望並加以節制。 在與孩子的相處上,拒絕透過暴力的行為、各種有條理的方 式、要求紀律化的行為、過度關愛的照顧等干預的方式,或是避免 透過剝奪、過度高舉孩子、將其神化的方式,都可能為我們帶來新 的挑戰。這樣一個對我們而言陌生的人,告訴了我們什麼呢?首 先,他是一個「美好、難以言喻的奧祕」,而且原來我們「什麼都 不知道」。科扎克說:「要怎麼做?要什麼時候?要多少?……為 什麼?我可以想像有很多問題等著去回答,很多懷疑需要被 澄清。 但我回答:『我不知道。』〔……〕我希望大家明白,沒有任何一 本書或一位醫生,能夠取代我們自己所做的專注的思考及審慎的觀 察。」 我們是否願意讓自己重新調整方向,並成為學習者,是否願意 接受孩子或生命本身的質問,好好去思考一個新問題,並放下我們 急躁的判斷和成見?我們有沒有做到不斷讓自己停歇下來,細心去

1-1 與孩子一起生活及尊重的教育_ 25


感受,且更敏銳地覺察那使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個世界更加豐富的一 切,並為之驚嘆? 尊重的教育不只關係到面對孩子的陌生特質與另類特質,也牽 涉到深入探討大人自己的觀點、價值觀、偏見與判斷。其關鍵在 於逐漸發展出一種細膩的關注態度,不只在面對大人和小孩時,面 對生活中各種大小事物時,也是如此。教養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認 識,是在面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和孩子時不可或缺的條件。科 扎克說:

「你要有勇氣去面對自己,尋找自己的道路;在力求認識孩子 之前,你要先認識自己。 在開始去區分孩子的權利和義務這些領域之前,你要先清楚自 己的能力在哪裡。身處於所有孩子當中,你自己也是一個孩子,你 必須先認識自己,讓自己被教養、被教育。 將教育視為一門研究『兒童』的科學 ─而不是研究『人』的 科學─這是一個惡意的錯誤。」

對我們而言,這種「尊重的教育」不僅是一種教育理論,也不 僅是對教養有某種程度的理解,更是一種對所有的人、對所有的受 造物、對上帝和對自己的全方位生活態度。

尊重的教育不只關係到面對孩子的 陌生特質與另類特質,更關係到大人自己的 觀點、價值觀、偏見與判斷。 _ 26


重新面對自己的勇氣 由於教育和人格特質是無法分割的,所以首先我們必須要問的 是:大人如何生活、怎麼思考?他們發展出什麼樣的態度?對他們 而言,什麼是「神聖的」?例如,他們會如何歡度節慶或如何埋葬 死者?所有這些生活情況都出自一種特定的態度─而這會對孩子 的生命發展以及我們和他們的共同生活帶來充滿不同力量的影響。 教育學者溫克勒(Michael Winkler)為此關係找到一個貼切的形 容:「往往一個社會所摹繪出來的教育圖像,就像一幅巨大的油畫 般,讓參與其中的人與當事者在它面前都顯得如此渺小。但我們卻 忘記,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姿勢、一句話,或一個頭部的動作,就能 使一個生命轉彎。」 就這層意涵而言,對於教養問題,我們不可能也不允許給予一 個適合所有人和情況的具體答案。相反地,在每一種情況下,大 人必須和小孩一起去發現什麼方法有效,而且為什麼這樣會有效, 其他的方法就不行。我們所做的內容和所用的方法都會對氣氛、情 緒、感覺,以及對 我們自己和其他人有所影響;換句話說,當中所 流動的是促進發展或阻礙發展的力量,都取決於我們的態度。雖然 我們意識到一些現象,例如:房間的擺設、特定的臉部表情、一個 人的音調或肢體語言等等,但我們卻不能馬上明白,這些現象對我 們或孩子有什麼影響。曾有一位母親這麼說,她對一個教育課程所

1-1 與孩子一起生活及尊重的教育_ 27


期待的不是一些專家的建議,這些在她書架上就已經夠多了。相反 地,她希望的是一種能重新啟動「她自己那小小的教養百寶箱」的 自信,好讓她對自己已經知道的、也能夠做的一切能再度有信心。 這位母親察覺到一些很重要的事:責怪父母和指出他們的不足,這 並不能鼓勵父母去勇敢走出自己的路。同樣地,那些宣稱自己所提 的方案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教育專家,他們所端出的那些琳瑯滿目 的建議以及專利處方,也是如此。在我們自己教養孩子的日常生活 中,若只套用這些公式,但我們自己內心的態度或價值觀卻與此不 同調的話,那麼,這些教養公式通常也只能在短時間有效或根本達 不到什麼效果。 這些教養公式可以很快提供一些答案,在一般情況下,這些 答案可能是可行的,但在個別情況裡,它既不能使我們敏銳地感 知一些現象或問題的本質,亦不能強化父母的自我效能(譯註: Selbstwirksamkeit,即美國心理學家Albert Bendura 所提的selfefficacy,即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件任務的主觀判斷)。若父母自 己對生活有信心,那麼,他們與孩子共同生活所收集的經驗,也將 有別於那些被恐懼和極大的安全感需求所主宰的依附性教養行為。

相信父母身上的直覺 除了勇氣之外,要在與孩子共同生活中走出自己的路,還需要

_ 28


一種信任,就是相信「父母身上具有一種直覺的力量」,當這種力 量被啟動時,就知道在什麼情況下要用什麼適當的方式。就像十八 世紀的教育學者裴斯泰洛齊(譯註: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瑞士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所描述的,為了能夠運 用這種「直覺的父母理智」來教養孩子,父母需要用「心」、用 「頭」、用「手」來教導兒女。其中一點是,父親和母親所給予的 是符合孩子需求的愛(心),這份愛必須透過精確和分辨的感知力 以及理智的力量(頭)「淬鍊」,才能使它從一種(過度)照顧或 共生的愛,變成一種觀看的和思考的愛。只有這樣的愛,才能協助 孩子培養自主的能力並成為他自己,它會讓孩子產生安全感和內在 聯繫(根),並容許他們有足夠的體驗和自由空間(翅膀)。 對此,有一個十分有幫助的原則是:如果父母已經算是「夠 好」,並且願意以「人」的同等身分陪伴在孩子身旁,讓孩子能隨 時看到他們,這就 已經足夠了。父母也是人,也像孩子一樣會開心 或傷心、生氣或失去耐心、專注或溫柔,也會一再犯錯。當孩子能 夠透過父母的整個感覺量尺去收集經驗,而且沒有遇到那種愛控制 人的教育態度,這樣的孩子會自己去覺知自己的感覺,並學會怎麼 去處理這些感覺。一個「真誠」且不戴面具的教養態度,意味的不 是毫無節制和不受控制的情緒發洩,也不是依照別人設定的教育公 式來安排行事。為了讓自己每天能夠重新投入對孩子的教養工作,

你要有勇氣去面對自己,尋找自己的道路; 在力求認識孩子之前,你要先認識自己。 ―科扎克 1-1 與孩子一起生活及尊重的教育_ 29


大人要從孩子的觀點出發,換個角度看事情;為了讓孩子養成自主 的能力,大人要克制自己;此外,還要具備仁慈、耐心和幽默的特 質,這些都是關鍵的因素。 當父母被問到他們自己有什麼覺知時,往往大部分的父母都已 經想到一些他們可以改變和如何改變的事,好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促 進他們發展的條件。但父母本身並不是專家。相反地,父母比較像 是「業餘者」(Amateure)。若不是因為這個詞彙在我們的社會裡 帶有比較貶抑的聯想,它其實能非常貼切地描述父母的角色,因為 這個字源自拉丁文的「amator」,即「關愛者」的意思。父親和母 親一方面是業餘者,另一方面,若他們能感知到這些相互作用,並 且以「心、頭、手」和他們直覺的智慧來對事情作出反應的話,他 們也就是專家了。 我們想要發掘一些這類的相互作用和日常生活中的靈修面向, 並且是建立在一個「尊重的教育」的基礎上。因此在本書中,我們 會常提出一些關於大人的態度,以及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條件和 特殊 架構等問題。 此外,在思考的過程當中,這幾個「尊重的教育」的觀念將帶 領我們繼續前進,在此將之整理成以下十點。

除了勇氣之外,要在與孩子共同生活中 走出自己的路,還需要一種信任,就是相信 「父母身上具有一種直覺的力量。」 _ 30


尊重的教育所含括的十個核心項目 1. 教養者的自我觀察、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是其他一切核心 項目的先決條件。 2. 培養一種詢問的態度,而不是認為自己通曉萬事(「我們 了解這孩子」)。 3. 讓孩子維持他的奧祕,而不是強要理解所有的事。 4. 要觀察、注意、尊重和克制,而不是急於採用教育理論的 行動。 5. 從容不迫地「陪伴在孩子身邊」,並親自與孩子同在,但 不是「過度關懷的疲勞轟炸」。 6. 要投入參與並採取立場,而不是當局外人一直說教。 7. 讓孩子享有學習和經驗的世界,而不是一直採取控制的手 段。 8. 樂於接受失敗,而不堅持完美主義的觀點。 9. 在關係當中,而不是根據教育策略行事。 10. 勇於透過嘗試和犯錯找到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只套用一些 教養公式。

1-1 與孩子一起生活及尊重的教育_ 3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