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度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

Page 1



00 內容

01 計畫脈絡內容

1

02 團隊視野

4

03 環境分析

8

04 課題與執行策略

18

05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再生作業準則 整體規劃與整備 25 一、全區再發展願景 二、發展系統構想 三、依山地區都市水圳系統為主的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資源分析 四、整備《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06 地區願景與民眾參與

50

一、參與式工作坊結構與操作流程 二、串連潛力空間及社群 三、第一場:民眾參與願景共識-「小綠洲運動會」 四、第二場:開發端與技術專業回饋- 「圳道空間紋理保全及活化」願景交流會 五、第三場:公部門制度諮詢與意見回饋-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公私協力工作坊 六、工作坊效益


07《依山小綠洲─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 都市更新再生作業準則》

112

一、計畫緣起 二、擬定單位與法令依據 三、「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範圍界定 四、「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發展現況與議題 五、「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之基本目標與策略 六、「依山水圳策略地區」實質空間構想準則

08「依山小綠洲」公開資料集 09 創意回饋計畫 10 工作效益

192

11 檢討與建議

194

12 工作期程 13 附件

188

204 205

182


01 計畫脈絡內容

一、計畫緣起 打開 ‧ 綠生活 不同空間尺度的規劃實踐 本市積極引動社區及社群參與地區環境改善過程,98 年起推動羅斯福路沿線綠點營造,100 年推動 一葉臺北:城市創意補充綠,引導議題社群進入地緣社區,協力開展創意綠生活空間營造;101 年辦 理社區參與公共開放空間環境改善策略規劃案,102 年辦理臺北市推動地區型都市再生策略規劃設計 案,選定「油杉麗水永康綠生活圈營造」為示範區,持續深化引入社群進入社區之機制操作(續發展 為「Open Green 打開綠生活」計畫)。 102 年另推動地區綠色環境資源建置規劃案,延續綠生活空間營造操作,引導社區與社群團體的溝通 鏈結,並針對緊密城市下的老舊地區(萬華區、大同區)研提打開綠生活空間營造的可能,並擴大綠 生活詮釋範疇,提出各式綠樣態(倡議綠、生活綠、生態綠、社會綠、產業綠等)。103 年持續推動 該案擴充,建置綠資源公共溝通平台,並盤點出老舊地區多元綠生活空間的可能樣態,將成果轉化為 操作策略,以社區即綠生活教室的理念,解析本市老舊地區生活圈內空間結構之重組及彈性調配可能 性。

打造 ‧ 韌性城市 不同地區樣態的規劃實踐 104 年度 - 依山地區 104 年辦理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推展規劃,將過往社區參 與多元綠生活樣態空間營造的操作經驗,推廣至本市環 繞盆地且都市化的「依山發展地區」,探討此等區域之 特殊議題(山系、水系、生態紋理以及防災等),擴大 不同區域型態(商業類型、住 ( 商 ) 類型、工業區轉型、 城郊 ( 依山 ) 類型)的綠系統空間論述,並依地區環境 資源、社區動能、社群多元性等,擇定文山區仙跡岩北 側生活圈為潛力策略地區。

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105 年度 - 仙跡岩北側生活圈 105 年推動地區綠色環境資源串連規劃,選定「仙跡岩北側生活圈」為策略地區,盤點綠生活空間(改 造策略點)串連在地特色、歷史脈絡及社區社群,指認具有共識的先驅性公共議題,包括:(一)都 市水圳意涵與歷史軸帶復現(文化潛力)、(二)氣候變遷與生態綠基盤(災害課題),建構能夠累 積故事的空間支持系統,並以「依山小綠洲」作為行動代碼,打造地區規劃品牌。

106 年度 - 仙跡岩北側 + 南側生活圈 106 年辦理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合規劃,設定計畫範圍為 「仙跡岩北側生活圈」及「仙跡岩南側生活圈」,擴大及 延續前階段盤點成果,繪製依山地區模式語言,分析回應 地方特性的系統性空間操作元素,另建構公共開放空間潛 力盤點及操作機制,於盤點之 30 多個策略點中擇定一處 作為改造示範策略點,以社區參與過程完成細部設計圖 說,刻由本處進行後續工程發包;另持續辦理「依山小綠 洲」地區規劃行動,凝聚地區共識及自明性,串起空間與 空間、空間與社群、社群與社群之間的行動網絡,形塑社 區社群對於地區發展的多元想像。

107 年度 - 仙跡岩北側 + 南側生活圈 本案於近三年從小尺度的討論及營造,進而引動區域內民眾自主發起 Open Green 改造,點點串連形成 中尺度規模的軸線,甚至可與通盤檢討對話,惟尚缺乏可操作之規劃溝通工具,未能有效連結。於社 區及大眾端,透過邊規劃邊參與邊實踐,進行不同尺度的討論及共創,以相對有共識的規劃模式,在 規劃成果與社區營造相輔相成下,成為未來面對社區經營的解答。 本(107)年度考量系統性整體觀及依山地區特殊性,以「仙跡岩北側生活圈」為計畫範圍,針對「依 山發展地區都市水圳」主題,深化再生策略地區都市發展定位及再生策略,研提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 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另融會近三年累積成果轉化為操作策略及公開資訊,作為地區持續經營、 滾動利害關係人共同協力、營塑地區願景,建立共同規劃示範,體現都會型都市再生的基礎。

2


二、計畫範圍及目標 本案以本市文山區「仙跡岩北側生活圈」為計畫範圍,範圍包含景美溪以東、景美運動公園以西、仙 跡岩以北、蟾蜍山以南的區域,以社區參與推展依山發展地區之綠生活空間營造,計畫目標如下: (一)深化依山地區都市發展定位及再生策略,以系統性整體觀及依山地區特殊性,研提依山水圳策 略地區都市更新再生作業準則,作為與空間專業者及法令機制溝通之基礎。 (二)建立都會型依山發展地區之綠生活論述,推廣「Green Living」綠生活空間營造理念。 (三)以社區參與過程,凝聚綠生活空間營造願景與後續經營管理共識,串連人與人、人與環境之溝 通對話,持續完備綠生活操作機制。

三、工作內容 (一)深化再生策略地區都市發展定位及再生策略,研提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 再生作業準則 針對「依山發展地區都市水圳」主題,擇定系統性「再生策略地區」,搭配相關法令機制之相互影響 分析及規劃上相關各利害關係人意見調查,研提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視實 際操作情況調整),作為與空間專業者及法令機制溝通之基礎,並製作相關文件(摺頁、手冊或宣傳品) 至少 200 份,提供各利害關係人後續於依山地區規劃及開發時參考。

(二)持續串連潛力空間及社群 結合相關專業者、學校、NGO 組織、里辦公處等資源,以社區參與精神進行操作。以 106 年委辦案盤 點之綠資源策略點(如圖)為基礎,或擴充具改善之新潛力空間,至少擇定一處,進行社區議題 / 地 緣社群地區環境改善討論,研提行動方案、經營策略及資源媒合機制。

(三)建構「依山小綠洲」對外公開資料集 盤整自 104 年推展迄今「依山發展地區之綠生活空間營造」之計畫歷程、地區再生策略與論述、空間 與社群串連共識與成果等,建構「依山小綠洲」對外公開資料集,內容包含計畫緣起、策略點故事、 綠資源開放圖資等,推廣「Green Living」綠生活空間營造理念。

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02 團隊視野

一、 建構一個親自然的城市 依據研究 ,全世界超過 53%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雖然新 的時代已興起一股半農半 X 的趨勢,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 說,城市將仍然是他們最主要的生活場所。預估未來城市人 口的比例還將繼續增長,到 2050 年,可能超過 2/3 的人口 將居住在城市中。著名生態學家 E.O. 威爾遜認為,人類天 生就渴望跟其他生命形成緊密的連接;據此,美國維吉尼 亞大學建築學院的教授 Timothy Beatly 於 2013 年發起了「親 自然的城市」專案(Biophilic Cities Project) ,關注的不 止是節能、污染防治等領域,更著眼於多樣化生態系統的重 建,以及城市人內心對自然的態度轉變。 在極端人工化的城市當中,家、辦公和購物場所等都缺乏自然通風和自然光照,連風和陽光、土地這 些生命最基本的元素都無法經常感受到。「親自然的城市」(Biophilic Cities)主要目標是通過全球 合作、研究、交流和教育,支持關於親自然城市的實踐,包括舊金山、華盛頓、新加坡、奧斯陸、威 靈頓、伯明罕等十多個城市都已經加入,以利互相學習,互換經驗,促進彼此的生態轉型。 本計畫以依山地區為規劃研究範疇,從文山區的山水格局及歷史紋理出發,透過各式不同尺度、不同 對象的參與活動,讓空間的再生可以與自然、歷史人文重新接軌,同時陪力地區社群能量,讓城市重 新回到親自然的可能,而民眾的認知也能加以轉換。

(一)氣候變遷下的衝擊與挑戰 由非營利組織「德國觀察 (Germanwatch)」所公佈的「氣候變遷表現指數 (ClimateChange Performance Index)」,是一個提高國際氣候政治透明度的工具,就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前 58 名的國家進行評比。評 估基準 80% 為具體的排放趨勢和排放程度數據,20% 則來自各國專家就該國國內與國際的氣候政策 進行評估。根據 2015、2016 年評比結果,臺灣分別占居 54 及 52 名,屬後段。「氣候政策」指標與「再 生能源」指標兩部分得分偏低,檢核項目如圖所示。 臺灣因地理與地質因素,地震及颱風發生頻繁,災害(土石流及洪泛)潛勢地區遍及全島,面對氣候 變遷所帶來的極端天氣將加劇災害發生之頻率及規模,加上過去缺乏環境保育意識、與山川自然資源

參考整理自〈生命親和城市運動,讓城市成為自然的一部分〉:http://www.yogeev.com/article/73248.html 親自然的城市網站:http://biophiliccities.org/

4


爭地、過於集中於都會區發展的土地開發型態,使得整體環境面臨水資源不足、生態系統改變、空 氣汙染、洪水加劇水患頻仍、土石流與地滑等五大危機。 連續 2 年莫拉克與凡那比風災的重創,2015 年蘇迪勒颱風的逼近,造成全臺 10 縣市淹水警戒提升 為 1 級警戒,並造成上萬戶停電,民眾對於災害來襲之恐懼歷歷在目,極端氣候所造成威脅越趨明 顯,更顯的強化城市韌性思維的重要性。

(二)減緩 ( mitigation ) 調適 ( adaption ) 做為依山地區發展目標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行政院於民國 101 年提出「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期望透過 提出完整的因應調適策略,及落實執行的推動機制與配合措施,健全國家調適能力,回應氣候變遷 所帶來的衝擊。 本計畫所處依山地區,其近山傍水的區位特性,在此環境趨勢中更顯其都市治理回應此政策趨勢 的重要性,如何透過依山地區水綠基質的整合性思考,在都市永續發展前提下,透過「減緩」 (mitigation)與「調適」(adaption)手段減緩著眼於溫室氣體長期之減量以降低氣候變遷之影響, 調適短期與長期不可避免之災害風險,將氣候變遷衝擊極小化,作為依山地區城市治理的基礎。

(三)文山學下的時代價值:累積地方知識的地區參與式規劃培力 早期文山區的先民,從淡水港出發,沿著新店溪、景美溪逆流而上開墾,康熙末年逐漸踏入景美地 區,發展出許多聚落,包括十五份庄、溪仔口、萬盛庄、景美老街、溝子口、埤腹、中崙尾、馬明 潭、木柵、炮子林等,由於後期因景美、木柵曾有渡船口在此處,成為貨物的集散地,進而景美、 木柵發展成街肆,帶動地方商業發展。 早期北台灣地區以淡蘭古道串起臺北至宜蘭的陸運系統,關於南路,有一從艋舺出發,行經六張犁、 文山、深坑、石碇再到坪林,是商旅往來路線,又有一說淡蘭古道系統至石碇後,從陸運轉為水運 系統,沿著景美溪往南透過河運移動貨運。一再顯示景美地區轉運點的重要性,而景美地區因位處 山系隘口,成為當時石碇、深坑往臺北城內的重要轉運樞紐,不管是水運,或是後續為了運送煤礦, 設置了輕便車鐵軌,從過往交通紋理可看出,景美地區可謂當時重要的南區門戶。 文山區的聚落發展與地形特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目前還可從城市當中看見許多歷史的遺跡,例如 水圳遺線、鐵道紋理等,要發展具有在地特質的地區規劃,必須累積地方的歷史紋理,將新與舊文 化加乘及累積。 文山社區大學深耕公民教育多年,以培力的概念,發展地方學觀點串起各地方特色,並讓學員們了 解在地的人文本土文化,盤點社區資源、社群資源、文史故事、在地知識等,發展大文山堡的「文 山學」,持續引領學員在盤點在地資源的同時,也共同討論相關都市空間發展的課題,希望共同發 展未來家園願景。地區參與式規劃,勢必可結合文山社區大學的「文山學」系統,疊加過往學員梳 理的地方脈絡與智慧於空間地理位置上,將對地區規劃,更有整體系統性觀點的助益。且社大的「文 山學」培力系統已發展純熟,若結合空間觀點的參與式規劃方式,加乘培力系統,將更能發展民眾 參與式的地區規劃願景。

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二、區域尺度的參與式規劃機制 過往民眾參與偏向社區小尺度的鄰里公園等空間,有關「都市更新」與「社區營造」 之接軌,應有地區尺度觀點,進行系統性的規劃,結合民間夥伴關係的建立及協力模 式,發起以行動為取向的各種社群培力工作。以下針對都市計畫層面的認識以及不同 空間尺度的應用,依據社區經營的經驗,分別提出整合式的思考回饋。

(一)面對地區環境特質差異的都市計畫 臺北都會區的住商混合特質是普遍的現象,然而各地區 受到不同發展趨動力的影響,有別於傳統都市計畫土地 使用分區的地區認識,右圖依據地區不同歷史發展脈 絡、自然環境條件、未來發展驅動引擎等面向納入後續 各地區關鍵議題的優先性、地區經營的特殊性,進行綜 合評估。本團隊結合上述思考,賦予各行政區地區規劃 與經營策略的定位。以下歸納分為四類型作為中尺度地 區再發展的綠系統空間論述基礎。 本計畫依據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及目前臺北重要政 策投資計畫─新開發地區(大型公共投資計畫),將上 述兩者圖層進行比對。根據土地使用分區狀況,可將臺 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依據不同的土地使用情形進行分類與 評估,為有效釐清臺北都會區不同區域特質所帶動的公 共開放空間使用者的社群差異,並同步整合都市計畫土 地使用分區管制、土地使用現況以及社區未來願景想像 之時空關聯性。主要根據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保 護區所占行政區比例狀況,初步歸納本市都市空間類型 至少包括有四種區域型態:城鎮(商業中心)、城郊(市 中心地區)、郊山(依山地區)、棕地(工業區轉型)。

待執行

信義計畫區

100-103 已執行

大安區

104-107 執行中

圖 / 本市都市各行政區可初步區分四種型態

文山區

待執行

南港區

6


(二)面對社區營造特色的地區發展計畫 劉欣蓉老師曾提問過:「臺北市如何從一個有公園進行參與式設計 ( 地改案 ) 的經驗,到公民與跨領 域專業都可參與編修的地區尺度的計畫,之間如何斷裂與如何再推動?」 現今地區規劃機制,分有都市計畫、都市設計、都市更新及社區營造等相關面向,現況民眾參與機制, 多由審議期間的公聽會、計畫說明會,單向參與計畫,提供地區的意見與想法,很難有機會落實與討 論互動。且社區營造的民眾參與討論,大多落實於小尺度的空間營造討論,缺乏有效的法令位階。一 直以來社區營造為基礎的專案計畫一直皆僅能以「行政規則」進行推動,相對於都市更新計畫範籌則 為「法令」的層次。 因此,都市更新及都市計畫之間,需要有減災觀念地都市環境整備計畫,整體的規劃觀,再進一步建 築整建,並結合由下而上的機制對話方式。其中,可以社區營造作為都市規劃的方法: 1. 以空間 ( 策略點 ) 串人 依據地方特質所盤點出優先保全的空間,從其特質出發,讓不同領域、不同角色等人們,走進空間進 行各式各樣著重於生活的特質觀察。從中分析出各策略點的再發展定位,醞釀空間經營之能量。 2. 以人聚群 合作關係需要各種實踐方案才能逐漸摸索出最適的模式,將原本各有立場、有不同理解的人,置於同 樣的層次進行實質討論,才能讓人與人、群與群之間,真實的展開更多的合作可能。越多的社群合作 關係,就會為地方帶來越多的再生能量。 3. 以場域培力社區社群 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在《傾全村之力》(It takes a Village)一書提到:「成 就一個孩童的未來,需要整個社區的力量。」面對都市化發展所遺留下的空間斷裂、知識與記憶的遺 失,規劃者更需積極的走進社區空間,去發現、去挖掘值得保全的紋理與看見生活文化,協助地方行 動者有更好的發揮所在,用場域來培力更多的公民團體加入地區公共事務的行列。

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03 環境分析 一、地理資訊系統的掌握 地理資訊系統的掌握實為規劃者在面對大尺度環境規劃時的工具之一,以特定議題或主題把資訊空間化呈 現,使空間規劃者在進行空間構想時,就欲達成的目標,進行空間資訊的判讀,甚至面對不同主題時能加疊 資訊系統進行較為整體性的資訊判斷。以下先就文山區掌握的圖面資料以及分析概要進行說明。

( 一 ) 淹水潛勢分析 1. 基本圖資說明: 依據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會商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訂定淹水潛勢圖製作及測試手 冊,採用第三代「淹水潛勢圖」劃設內容為考量。 2. 分析概述: (1) 計畫範圍易淹水地區大致有 3 處,應與地勢較週邊環境低以及位於山坡地邊緣有所關連。 (2) 景美溪沿線由於原河岸地勢較低,降雨時易造成積水等災害現況沿河岸地區均有設置抽 水設備,減緩災害之發生。 (3) 市區淹水以興隆路與辛亥路口,以及木柵路一段木柵 公園附近為淹水較為嚴重的區域。

8


( 二 ) 排水系統分析 1. 基本圖資說明 (1) 依據臺北市雨水下水道佈設以及河岸抽水站而劃設出集水分區的範圍。 (2) 集水分區除考量都市水工設施物的設置,亦考量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 2. 分析概述 (1) 依據集水分區的劃設,本計畫範圍約有 15 處左右的集水分區,未來在考量並回應韌性城市之 議題,應可以排水系統的集水分區做為參考之依據。 (2) 集水分區之劃設涉及山坡地之位置,分水線亦為重要之分水嶺,其稜線範圍應禁止任何破壞地 形地貌的開發。 (3) 臨景美溪區域為都市排水系統的中佔重要的關鍵區域。

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三 ) 地質災害敏感地區 1. 基本圖資說明 (1)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根據地質法第 5 條、劃定 5 類地質敏感區,臺北市涉及之種類為「山 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2) 依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告之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劃定企畫書,「山崩與地滑地質敏 感區」是將降雨強度、累積雨量、歷史山崩與地滑區、順向坡及周圍山崩或地滑影響範圍。 2. 分析概述 (1) 臺北市東側山脈屬雪山山脈系統,為沉積岩在幾百萬年前經過地層錯動所擠壓抬升而形成, 而抬升後的山脈形成南向為順向坡的山脈走向。 (2) 順向坡於地質穩定程度中原屬於不穩定的坡面,容易因為地層錯動、斷層影響產生自然災害, 故地理資訊系統亦標注五指山系以及南港山系中符合地質敏感區之位置。

10


( 四 ) 坡度分析 1. 基本圖資說明 (1) 依據水土保持法以及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明訂山坡地範圍是指:標高在一百公尺以上者,以及標 高未滿一百公尺,而其平均坡度在百分之五以上者。 (2) 依據臺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要點:坡度陡峭者:在坵塊圖上其平均坡度超過百分之三十者,不得 開發建築。 2. 分析概述 蟾蜍山以及仙跡岩靠近稜線兩側坡度較陡(2)坡度 15-30%之範圍現況以涵蓋部分住宅區,未 來若與地質敏感地區疊合,將有助於判斷潛在坡度危險之區域。

1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五 )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常態化差值植生指標分析 1. 基本圖資說明 依據遙測衛星地表溫度資料探討熱島現象以及綠覆率之研究中,將 NDVI 分為三個等級: (1) 低指數區:數值小於 0.3,主要為崩塌裸露區及少許植被覆蓋 (2) 中指數區:數值介於 0.3 與 0.4 之間,主要為草地、灌叢或稀疏森林 (3) 高指數區:數值 0.4 以上,主要為茂密森林 2. 分析概述 (1) 蟾蜍山、仙跡岩、馬明潭等南港以及二格山系,現況植生指數均呈現 0.4-1 植生狀況優先 之情形,顯示山區綠色資源分布最密集。 (2) 都市內則以公園綠地、學校等系統為主要的綠資源分佈位置,但由於較為偏向人工化的 開發方式,NDVI 指數亦呈現普通之情況。

12


( 六 ) 土地使用分區綠資源潛力地區 1. 基本圖資說明 (1) 依據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內容,選定保護區、風景區、農業區、公園綠地、學校用地、文教 區等,做為綠資源潛力地區。 (2) 有關公園綠地之分佈,現況依據開闢狀況分為已開闢、未開闢及部分開闢之情況。 2. 分析概述 (1) 文山區狂除了仙跡岩、蟾蜍山綠色資源較為完整連結之外,市區內具有綠色資源潛力點較無語周 圍綠色資源進行串連。 (2) 現有臺北市生活空間改造計畫(Open Green)之分佈,可做為補足現有綠色資源的連結點

1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七 ) 都市更新地區與單元 1. 基本圖資說明 依據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依照不同劃定機關或目的之更新地區及單元,將相關位置、範圍及劃 定情形表現於空間圖面,便於後續規劃應用參考。 2. 分析概述 都市更新地區或單元,主要沿著地區主要道路分佈,例如羅斯福路、興隆路、木柵路等,另 外於景美老街、景美溪沿岸亦有更新地區之劃設範圍。

14


( 八 ) 氣候風向 表 文山氣象觀測站平均氣溫

平均氣溫 Mean Temperature 單位:℃ 月/年 2015 2014 2013 1月 15.5 15.8 16.2 2月 17.1 16.1 18.3 3月 18.7 18.4 19.1 4月 22.2 21.6 20.6 5月 25.7 24.3 25.2 6月 29.2 27 28.3 7月 29.3 29.4 28.8 8月 28.2 28.6 28.9 9月 26.8 28.4 27.1 10月 23 24.3 23.3 11月 22.6 21 20.6 12月 16 18 15.4 平均 23.1 22.4 22.7

2012 14.9 15.3 18.4 22.5 25.1 27.1 29.5 28.4 29 23 20.9 17.5 22.6

2011 13.4 16.4 15.8 20.7 24.1 28.1 28.9 28.8 26.9 23.3 21.8 15.6 22

2010 16.5 17.2 19.2 20.2 24.8 25.8 29.5 29.3 28.1 23.9 20.7 16.5 22.6

數據資料來自中央氣象局氣候資料年報 觀測站資料:C0AC80 文山(博嘉國小校園內 ); 觀測站海拔高度:40M; 備註: 原為雨量站 (C1AC80),於 2009/12/1 擴充為氣象站,變更站碼為 (C0AC80) 。

臺北市平均溫度為 23 度,文山區依據過去 6 年的氣象資料,均溫約在 22.6 度左右,略低於臺北市市 整體平均氣溫。另外文山區於 2015 年平均溫度超過 23 度,亦為 6 年來最高溫度之情況。 若以文山區平均氣溫 22.6 度做為熱季、涼季的分界線,則每年 5 月至 10 月為熱季,11 月至次年 4 月 為涼季,全年比例為 6:6。 文山區全年平均風速約 1.2 ~ 1.5m/sec,每年的 5-7 月風速較弱,10-1 月風速較強。 依據文山區過去 6 年的氣象資料,文山區長年風向均介於北風與東風之間,四季並無其他風向之變化。

表 文山氣象觀測站平均風速及最多風方向 平均風速及最多風方向 Mean Wind Speed and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 單位:m/sec 月/年 2015 2014 2013 2012 風速 方向 風速 方向 風速 方向 風速 方向 1月 1.8 85 1.3 78 1.5 74 1.5 2月 1.5 78 1.1 82 1.6 52 1.6 3月 1.7 54 1.3 81 1.4 82 1.5 4月 1.5 59 1.4 50 1.1 76 1.1 5月 0.9 53 0.7 74 0.9 82 1.2 6月 0.6 58 0.8 80 0.7 58 0.8 7月 1.1 39 1.2 57 0.8 11 1.2 8月 1.3 52 0.6 56 0.8 67 1.2 9月 1.3 63 1.4 56 2 92 1.2 10月 2 72 1.6 69 1.4 77 1.5 11月 1.9 71 1.5 82 1.9 81 1.6 12月 1.9 77 1.7 81 1.5 78 1.6 平均 1.5 72 1.2 81 1.3 82 1.3

15

風速 77 80 70 81 65 7 71 82 10 64 54 65 65

2011 方向 1.7 1.3 2 1.5 1.3 0.7 0.8 1 1.6 1.7 2 1.8 1.5

風速 80 56 74 67 83 83 60 84 85 77 79 77 83

2010 方向 1.6 1 1.5 1.4 1.1 0.7 0.7 1.2 1.6 1.7 1.7 1.3 1.3

8 41 62 78 72 86 84 78 56 61 79 74 7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表 文山氣象觀測站降水量 降水量 Precipitation 單位:mm 月/年 2015 2014 2013 1月 23.5 35.5 120 2月 78 269 38.5 3月 181 168 57.5 4月 104.5 105.5 256.5 5月 379.5 615.5 408.5 6月 403.5 602.5 214 7月 201.5 296.5 240.5 8月 892 259.5 507.5 9月 474.5 248 456 10月 189 88.5 147 11月 29 120 57 12月 77.5 94.5 274.5 全年 3033.5 2903 2777.5

2012 208 325 103.5 390.5 288.5 748 286 689 151 54 230.5 212.5 3686.5

2011 121.5 77.5 120.5 34 273 268.5 178 263.5 103 278 277 211.5 2206

2010 119 168 26.5 109.5 193 501 101.5 282 189 438 79.5 75 2282

文山區並無明顯的旱季和雨季之分。過去 6 年的平均年降雨量於約為 2814.75mm,相較於臺北市 整體平均年降雨量 2405mm,文山區的降雨量是高於整體平均值約 400mm,顯示其西部麓山帶的 山勢、地形的影響,反映在其雨量的數據之上。 降雨日數過去 6 年平均為 168 天,略低於全年總日數的一半,與臺北市全年平均降雨天數為 165.5 天相較,文山區降雨天數略高於整體平均值。在降雨日數以及降雨量與臺北市平均值之比較結果, 可知道文山區在日降雨量的部分是高於整體平均,推測應為周遭地形山勢之影響。

表 文山氣象觀測站降水日數

降水日數 Number of Days with Precipitation 月/年 2015 2014 2013 1月 9 5 15 2月 11 12 13 3月 11 14 12 4月 11 10 21 5月 15 23 20 6月 13 21 11 7月 12 11 9 8月 20 13 11 9月 14 11 10 10月 11 8 15 11月 12 11 12 12月 16 15 21 全年 155 154 170

單位:日數 2012 2011 16 27 17 14 13 15 22 6 18 19 19 17 9 11 16 16 10 6 8 16 14 16 19 24 181 187

2010 15 11 7 19 13 22 9 10 14 21 13 7 161

16


生態氣候圖(climate diagram)是 Heirich Walter1985 年發展出用以呈現地域植被與氣候關係的一 種工具。指以某地的氣溫及降水資料,依月份繪製之長期曲線圖。地表的蒸發量隨著土壤、風等因 素有所不同,但各地溫度的曲線與蒸發量曲線常為平行;故地表的潛在蒸發量可以以溫度曲線做為 代表,及該月的平均溫度乘以 2,所得得數值冠以單位 mm,可代表該月的潛在蒸發量。拿此潛在 蒸發量與降雨比較即可得知當地氣候生態的狀況。

圖 文山區生態氣候圖

由文山區的生態氣候圖可知,文山區亦符合北臺灣重濕的大氣候分區環境,降雨量遠高於地表的蒸 散量的情況,圖面顯示與南臺灣旱季、雨季分明的情況有顯著的差異。文山區除了三月為濕潤區以 外,其餘月份均為重濕區,且每年的 5、6、8 月均為降雨量的高峰季節,此生態氣候圖之呈現經 分析後,並沒有與西部麓山帶所造成的地形、山勢產生關係,而是忠實反應大氣候分區環境下的生 態氣候關係。

1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04 課題與執行策略

一、課題與潛力綜整 ( 一 ) 空間支持系統逐漸成熟 自 103 年起,累積了三年在文山區仙跡岩生活圈盤點的成果,包括營造多樣的綠生活空間、串連在地特 色、歷史脈絡及社區社群,透過地區資源及社群的引動,創造地方可以再造的基礎,更進一步形成具有 創新動能的地方。以「依山小綠洲」搭起公共溝通的平台,串連社群策動事件作為議題擾動、地方參與 的先導工作,以策略點開啟空間翻轉的討論。在「仙跡岩北側生活圈(景美、萬隆 )」的整體規劃上,以 水圳紋理作為空間系統的操作模式,藉由訪談、故事導覽、社群協力與串連,建構能夠累積地方故事的 空間支持系統,將單一空間串連為系統性的主題:在 106 年度地區綠色環境整合規劃案中,以萬盛橋後 巷空間作為改造示範點,設計回應水環境故事的開放空間環境,並結合分散性滯洪的觀點,藉由與水環 境友善的設計方案,逐步縫補的散落的畸零空間,拉起具有地區尺度規劃觀點的社區營造模式。

圖 / 萬盛橋後巷空間改善工程

1

3

2 4

1 2 3 4

/ / / /

萬盛橋空間改善模擬圖 ( 點 9 基地 ) 後巷空間改善模擬圖 ( 點 10 基地 ) 2017.11.21 迎向水環境設計營造說明會 - 設計說明 2017.11.21 迎向水環境設計營造說明會 - 模型說明

18


原為景美溪舊河道的萬和一號公園也於 105-106 年度透過 Open Green 空間媒合計畫,改善成為開蓋的 「萬和水水」河道復育環境,後更進一步向市長區政會議正式提案,將於明年度展開更全面的萬和一、 二、三帶狀公園的改造計畫,營造水環境空間;扮演仙跡岩生活圈的核心經營團體-文山社區大學, 在原為瑠公圳舊水路的景美街上,以社群小客廳的概念經營「木見 140」空間,思考景美新人文渡口 的歷史故事,如何透過實體空間運作培力社區能量的實驗基地,讓在地居民也可以更廣泛的擾動與交 流,地方的故事可以持續延續被討論。仙跡岩北側生活圈的空間支持系統已逐漸成熟,發展以水為主 題的在地化故事空間,讓社群被連結,因而有機會串連起更大的行動。

圖 / 文山區 Open Green 改造點

1

( 二 ) 彈性參與機制與網絡經營

3 2

1 景東愛海綿心 2 仙岩樹屋 3 萬和水水公園

藉由參與式工作坊與創意行動,如:空間模型工作坊、戶外實境遊戲、藝術策展行動、環境教育課程 等吸引民眾參與、理解議題,而進一步產生連結互動,建立共同的環境價值觀,社區參與過程串連更 多社群網絡組織化,更重要的是讓空間環境議題有改善的機會、讓行動計畫有發展的可能,才能進一 步分眾行動,組織跨領域對話的交流平台。過去在盤點昔日水道沿線中找尋潛力開放空間策略點,以 民眾最能身體感受的空間改善進行參與討論,後來也影響了萬盛里長向文山區公所提案一處空間改善 計畫,以「文山區南區門戶」為主題申請參與式預算,與大安區學府里協力,透過擋土牆的美化工程 改善萬盛里的環境空間;萬盛溪流域的議題討論吸引在地深耕社群的關注,包含好蟾蜍工作室、寶藏 巖國際藝術村等,在開啟平台網絡對話後,發現鄰近水域的空間地理條件,以及在地的隘口位置有許 多公有地空間,如蟾蜍山的國防部用地、師大分部前的公共空間,思考如何串連社群參與更多的公領 域空間願景計畫。

圖 / 戶外實境遊戲合作單位 - 路上觀察學會因此發展出「河神系列」實境遊戲商業模式

19

圖 / 文山區南區門戶 - 擋土牆美化工程會勘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三 ) 發展呼應紋理的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仙跡岩北側生活圈(景美、萬隆 )」在地的歷史聚落發展路徑包括產業、古道、水路等,承載了先 民的智慧與故事,依循著都市發展痕跡,至今部分空間紋理留存,卻仍有許多成為城市發展下的被覆 蓋的失落空間。受到都市開發的壓力,原有的水圳紋理和故事都逐漸被淡化,本團隊著眼於既有綠資 源的盤點基礎,有機會透過更新處的協商會議作為平台,傳遞待加蓋開發的明渠需要有更呼應紋理的 作法,更新業者始調整開放空間的設計方案,保留鋪面的紋理以回應水系統。追根究柢,可歸納目前 在都市更新的基地開發與地區特色資源盤點呈現脫鉤的狀態,這也是因為社區營造缺乏與既有開發系 統對話的管道,往往因時程上趕不上開發的速度,導致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空間成為開發單位優先整 併的土地,是故有必要於當前都市更新流程中開創一個有社區規劃面向的盤點與檢視機制,與空間專 業者 ( 如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委員、開發商等 ) 進行溝通,歸納整理呼應紋理的「都市更新空 間再生作業準則」,以作為與空間專業者與法令機制溝通之基礎。

圖 / 106 年度 -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合規劃案操作關係圖

20


二、執行策略 (一)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建立依山地區的基本認知 本案運用 GIS 地理資訊系統,嘗試運用土地適宜性分析的概念,於規劃過程中找出環境土地及地理資 訊相關的發展限制與發展潛力,做為後續整體規劃的基本認知。此外,在從下而上的社區發展中,對 於「地理資訊」的呈現,亦為公共政策溝通的重點之一,在社區規劃的階段,鮮少有一般民眾從大尺 度或區域尺度的現況對地區進行全盤性的瞭解,但地理資訊並非高高在上與一般民眾都毫無關連,反 之,這些分析訊息均與民眾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例如淹水潛勢分析、周邊綠資源環境的分析等 等,藉由對於「資訊」的揭露,讓地理資訊系統做為從上而下以及從下而上中間的運用工具。

(二)歷史性都市地景保全帶動周邊整體發展 (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2012 年五月正式簽署「歷 史性都市地景建議文」之後,更確定了其重要性與必要性,並揭示了朝向思考都市發展與都市景觀保 存均衡並存的方法論。強調將「軟性規範」列入政策與相關維護思考之中,以城市中歷史資源為基底, 朝向都市發展與都市景觀保存均衡並存。例如景美地區的水圳遺線、集應廟、萬新鐵路等歷史環境, 都是過去歷史紋理所遺留下的文化地景。而文化遺產的保存目的,是必須要在都市發展中能展現其魅 力,並且發揮城市再生的關鍵性作用。

(三)依山地區的水文化、水紋理與公共生活 水圳做為景美地區從農業社會走到現代化社會的基礎,舊有的水圳系統服務農田支撐社會結構以及民 生的功能,在一百年後的今天,雖然在都市空間內只有部分的舊水圳露出,但公有土地的地籍系統, 依然看得出在都市的後巷空間原有水圳系統的運作。後巷空間的公有地營造,除了可呈現既有的歷史 紋理之外,更可藉由景觀空間的改善,強化社區帶狀空間的公共空間機能以及人行服務品質,建構以 水圳系統為主的公共空間機能,並深化公共論述及社群共識。

( 四 ) 建立準則接軌上位計畫 都市設計管制實施地區除了新訂計畫區外,在建城地區的管制範為一般特定的文化歷史、景觀風貌的 保存作為主要劃定之依據。文山區以瑠公圳、萬盛溪、霧裡薛圳為主的水圳系統為早期地區發展重要 且不可或缺的資源之一,雖然現無開蓋計畫,但水圳紋理依舊反映在住宅區內的後巷或街廓內的畸零 空間。在充分與空間專業者 ( 如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委員、開發商等 ) 進行溝通的前提下,所 產出的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應以依山水圳生態環境的營造為主體,以水路意象作為開放空間留 設之主題,反映在開放空間管制或建築退縮等作業準則中。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相關課題,如下:

2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1.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街廓中私有土地比例較高,無法由公辦主導都更 水圳遺線範圍多為公有土地,街廓中公私有比例懸殊,使公辦都更較難以地主身分主導後續的更新計 畫進而掌握空間品質。 2. 水圳無文資身分,缺乏土地使用分區位階或環評位階 水圳遺線因部分圳道已納入現有雨水下水道系統,且現況無文化資產登記列表,故一般實施者在進行 都市更新或建築開發程序時,將回歸地所有權人的地及整併開發方式,在此邏輯下,既有圳道除水利 單位進行水體使用角度之陳述外,對於其開發形式、開蓋與否甚至路線遷移,均無具體規範及法源依 據予以保留。 今年度本案針對依山發展地區都市水圳主題,擇定系統性再生策略地區,搭配相關法令機制之相互影 響分析及規劃上相關利害關係人意見調查,提出《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 作業準則》,作為空間專業者及法令機制溝通的基礎,同時盤整過去依山發展地區的綠生活空間營造 之操作經驗下,民眾參與的意見回饋,彙整歸納並回應於指南中,並以容易理解的語彙製作相關文字 資料,提供各利害關係人後續於依山地區規劃及開發時的參考,使得民眾的意見能經過轉譯,回到制 度層面,與上位計畫接軌。

( 五 ) 策略點開放空間議題操作與社群網絡連結 仙跡岩北側生活圈的空間支持系統已日漸成熟,地方社群網絡也更加擴大、緊實,本案將持續串連潛 力空間及社群,結合專業者、學校、NGO 組織、里辦公處等資源,以社區參與精神進行操作,有機會 串起更多合作,發展行動方案、經營策略及資源媒合機制。在執行本案過程中,持續發掘與擴充具改 善的新潛力空間,陪伴在地社區,搭配策略性工作坊,藉由策略點開放空間引動社區社群討論,更進 一步引導相關生活議題,如高齡友善、水綠環境營造、人本交通等,將議題的操作落實於開放空間中, 結合社區社群的參與,鼓勵社區參與及串連網絡,共同討論空間經營的使用機制,發展更多元彈性的 新公共開放空間。

( 六 ) 透過公開資料彙集,提供交流平台 過去透過「依山小綠洲」為行動代碼,整合了規劃方案、計畫精神、行動方向等概念,屬於用地方形 象品牌的方式推動的口號與意象。為能更有效倡議、推廣理念,結合活潑的活動方式進行在地溝通, 藉由辦理參與式工作坊、小旅行、公民論壇、探險隊、闖關體驗活動等,並搭配文宣、海報或紀念品 等容易閱讀、學習的資料,以「依山小綠洲」作為地區創生行動的公共溝通平台,轉譯專業語言進行 空間與社會的介面整合,提供可以參與的框架。 今年度本案盤整自 104 年推展至今依山發展地區之綠生活空間營造的計畫歷程、地區再生策略與論述、 空間與社群串連共識與成果等,建構「依山小綠洲」對外公開資料集,讓規劃的方法、社區參與的模 式可以更透明展現於大眾面前,將都市水圳的故事、地區綠色資源的相關圖資公開,並以親近大眾的 方式展現,持續推廣綠生活空間營造理念。

22


01 中 國 科 大 興 業 里 辦 公 處

興 福 里 辦 公 處

景 華 里 辦 公 處

萬景 有行 里里 辦辦 公公 處處

)

策 略 點 營 造

發 展 論 述

空 間 支 持 系 統 / + /Open Green

/

中 國 科 大

號柯 公文 園哲 市 長 行 動 辦 公 室 訪 萬 和 一

里公 公 私 園 有 萬 空 和 地 里 景 東 改景 改里 造東 造 點里 點興 福 +

/

+

萬 福 國 小

+

/

校 園 景 美 國 中 文 山 社 大

+

大 學 世 新 大 學

/

功小 國學 小景 興 國 小

/ /Open Green

/

• 文 山 區 通 盤 檢 討 學 邑 工 程

/

• 都 市 更 新 整 建 維 護 更 新 處

/

都 市 更 新 審 議 、 地 區 更 新 計 畫 更 新 處

/

#9 #10 -

都 市 設 計 審 議 都 發 局

2018/7-2018/12

23

萬 盛 里 策 略 點

-

依戲《共共造迎 山 尋創創 向 小 找編工 水 學 河織作 環 堂 神藝坊 境 的術營 故 家行造 事 》動討 的 實 論 設 境 計 遊 營

2017/12-2018/04

與政 計策 畫工 檢具 討盤 點

依 山 地 區

社 群 培 力 與 串 連

策 略 硬 體

2015/10

#9 #10

參 與 式 預 算 協 助 萬 盛 里 提 案

文 山 在 地 原 生

/

岸 汐 職 人 討 論 景 美 老 街 活 化

社 大 地 方 學 召 集 人

文 山 社 大 公 共 論 壇

• • •

140

文 山 社 大 氣 候 變 遷 工 作 坊

策 略 點 環 境 改 善

水策 圳略 遺點 線 後 巷 環 境 改 善 工 程

社 造 人 才 課 程

-

空文 間山 營社 造大 討社 論區 空 間 木 見

• • • • • •

• 國《 際都 交市 流中 工的 作小 坊河 流 域 治 理 》

環連 續 境性 尺 興 規 度 認 空 識 劃 間

)

2015/8

文 何生植張 物秋 史文 賢態 蜜 走 文走 、 讀 山讀 林 寬

(

興 安 里 辦 公 處

水仙景 圳跡美 遺岩老 線聯街 保盟渡 存、口 、氣意 公候象 民變保 教遷存 育、、 、滯 高洪 齡與 友防 善災 、

/

景 東 里 辦 公 處

議 題 指 認 與 優 先 性

/

文南信 山港義 及社社社 專大大大 家、、、 學 者 郭 城 孟

(

野訪 調談 查工 作

NGO

田踏 勘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 •

Project/ +

萬 年 美 里 壇新 辦 世 軟 人 新公 體 文 大處 渡學 口

( )

興興 安福 里里 辦辦 公公 處處

+ +

+

/

Open Green (

社文 區化 社社 造 群 尋 串公 找 景 連民 論

萬 盛 里 辦 公 處

萬景 和行 里里 辦辦 公公 處處

山瞧仙 腳見岩 故仙山 事岩水 工好下 作設午 坊計茶 工工 作作 坊坊

(

)

...)

2015/12 •

6

明景依萬舒興仙興 日行山盛蘭福岩安 的里生里河里巷里 渡 活 上 的 口 的 的 橋 點 午 水 與 亮 與 路 鐵 街 夜 想 道 角 翻 像 行 轉 翻 動 後 轉 巷 後 巷

/

/

/

/

/Open Green

彈 性 規 劃

*03)

(

造縫 興補 福 樸 門 綠 生 活 空 間 改

(

/

-

空創 間造 活螢 化橋 討國 論小 氛教 圍師 宿 舍 閒 置

依 山 小 綠 洲 生 活 節

情 境 計 畫

2016/11-2017/07 彈 性 參 與 機 制 8

渡公 、策 略 口共 文設 、軸 化施 水 意景 、圳 象美 遺 線 老 策 街 略 景 點 美 潛 溪 力 歷 點 史

/ 9

/

10

/

/

/

/

/

/

/

/

/318

/

/

/

鄭在 景地 隆工 文作 史室 工會 作元 室洞 學前 學街 邑區 工 程

6

/

/

/

汐 藝店 香 友 職 文等 豆 善 人店 花店 善家 紅家 步景 豆風 地美 餅箏 方老 舖人 教街 、咖 育 哥啡 工 倫三 作咖 比角 室啡 亞冰 小 岸 吃珍 /

/

廟 宇 仙 跡 岩 仙 岩 廟 會 元 洞

定 錨 任地 務區 與再 角生 色策 定略 位基 指地 認類

地 區 經 營

)

-

地 區 協 議 網 絡

/ URS) /

• • • 萬文萬 福山和 國社里 小大長 工參討 作與論 坊萬 小和 小公 空園 間改 規造 劃討 師論

園創 開造 蓋萬 工和 程水 水 工 作 坊 萬 和 公

社景 區美仙 工仙岩 作跡樹 坊岩屋 景週、 東邊景 里生東空 間 活 、圈愛 改 工海造 作綿 坊 心 景 東 里

(

依 山 地 區

用區 綠事 空件 間 改 造 啟 動 地

都氣 市候 水變 圳遷 遺與 線生 與態 歷綠 史基 軸盤 帶軸 復線 育

以 空 間 議 題 滾 動 行 動 方 案

發 展 呼 應 紋 理 的 空 間 設 計 指 南

協 助 檢 是 都 市 更 新 公 共 性 內 涵

本 期 目 標

研 提 依 山 水 圳 策 略 地 區 都 市 更 新 空 間 再 生 作 業 準 則

持 續 串 連 潛 力 空 間 與 社 群

建 構 「 依 山 小 綠 洲 」 對 外 公 開 資 料 集

圖 / 104-107 操作時間軸 24


05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 再生作業準則整體規劃與準則整備

一、全區再發展願景 文山區位於臺北市最南端的區位,隔景美溪銜接新北市的新店區,長久下來就是往臺北城的重要隘 口。有別於臺北市核心區的行政區,南港山系以及二格山系東北西南走向把文山區分為數個次分區, 而開墾建設的悠久,反映在空間的發展型態上,成為文山區在發展的深厚底蘊。 地區主要交通參考文山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兩條快速道路分別是水源以及信義快速道路連接臺北 市,主要到路則以羅斯福路南北向貫穿文山區西側,連接臺北市以及新北市,另外辛亥路則為文山 區另一處通往臺北市東區的主要道路。捷運至今亦有松山新店線以及文湖線共計 7 個捷運站位於區 內,除了主要交通動線以及現有捷運車站外,為了深入區內各個主要遊憩及生活節點,應重新檢討 公共服務交通的佈局,建立以人行或自行車為主之慢遊交通系統,串連生活圈域,並銜接周邊資源 點,構成完整的友善交通網絡,並配合開放空間系統、微氣候環境以及排水系統的佈設,回應氣候 變遷以及歷史紋理保全的議題。 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在蟾蜍山、新店溪緊鄰的地形限制之下,長久下來已逐漸形成「隘口」的山 水格局,除了是文山區交通密集度最高之處,亦為臺北市南區重要的門戶,周邊的蟾蜍山聚落、師 大分部、台科大等等,近幾年在各領域亦發展出相當的成果,本計畫預計藉由山水格局的串連,形 塑文山區南區門戶的發展意象。 景美木柵地區依據前述分析大致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以水圳為主的「景美水圳生活區」、以國家 發展研究院、考試院、海巡署等國家機構為主要發展內容的「軍事、政治地景文化區」、以木柵老街、 文山區行政中心為主的「木柵歷史生活區」,以及蟾蜍山、仙跡岩、馬明潭周邊的依山生活區。 其中景美水圳生活區因具有承上啟下的區域特性,故未來發展亦相對重要,木柵地區除了承接貓空 產業發展的動能之外,200 年的歷史回顧以及文山區行政中心的行政資源亦做為連結貓空、深坑、 平溪等地的連接器。依山地區主要需回應氣候變遷以及都市防災之課題,達到依山生態化、安全化 的發展願景,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周邊地區為歷史發展的過程展現,亦為地區重要的發展歷程,且主 要以公有土地為主,未來可做為地區以過去歷史為基底的翻轉契機。

25


圖 依山地區規劃願景

2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二、發展系統構想 ( 一 ) 綠色串連系統構想 - 仙跡岩、蟾蜍山、馬明潭山系生態基質保全 - 主要林蔭大道人行系統生態化 - 劃設次要綠帶連結基質生態並創造景觀視覺軸線 - 規劃範圍內閒置公有土地簡易綠化

圖 綠資源系統

( 二 ) 道路系統構想 - 強化主要道路做為地區連外系統 - 強化次要到路做為地區性服務道路之角色

圖 道路系統

27


( 三 ) 大眾運輸系統構想 - 強化公共運輸系統的無縫轉乘 - 配合捷運環狀線二期,加強以捷運站點為中心的 TOD 構想 - 強化地區慢行系統以及友善人行系統之設置

圖 大眾運輸系統

( 四 ) 微氣候系統構想 - 因應常年風向設置南北向淨化過濾廊帶 - 設置東西向導風廊帶,種植長綠開展型喬木,以利微氣候順行 - 強化開放空間之開闊性,改善高建蔽、低樓層的微氣候環境 - 南北長向建築管制,避免高樓城牆式建築影響地區微氣候環境

圖 微氣候系統

2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五 ) 文化資源系統構想 - 保全景美地區水圳遺線系統,提高文化地景層次 - 以歷史路徑串連古蹟歷建與廟宇,形成地區「文化徑」系統 - 強化景美、木柵兩處歷史街區,型塑歷史場域,使其與一般都市發展形成差異化。

圖 文化資源系統

29


三、依山地區都市水圳系統為主的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資源分析 ( 一 ) 依山地區水圳系統為主的公共空間盤點 本計畫前一階段(105-106 年度)之工作項目任務定位乃依據地方再生潛力,透過工作坊及地區社群 滾動串連過程,累積指認潛在操作策略點,作為後續公共環境改善之參考依據。故於仙跡岩北側及南 側生活圈,擇定水圳紋理及沿線空間潛在策略點共計 22 處。其中針對公、私有及公私共有比例進行 可執行性的分析,透過協調會議及工作坊討論,釐清策略點 9、策略點 10 可納入公共環境改善操作執 行改善點。 本年度之工作項目定位乃在於持續陪伴與串連社群,盼透過培力過程,滾動地方自主經營能量、跨局 處可接續相關政策計劃之目標,與前一年度所盤點之策略點空間欲執行公共環境資源之目的,屬於更 注重軟性培力的社區持續串連工作,更上一層樓。本工作計畫書階段,綜合歸納前階段成果,基本上 延續水圳紋理及沿線空間潛在策略點的空間分佈,期望在不斷與地方溝通互動過程,持續找出後續接 軌社區自主能量及跨局處政策之落實資源。 年 度

105

擇點目標

操作成果 / 預期成果

改善示範潛力策略軸評估 延續 104 年綠資源盤點基礎,評估據改善示範 潛力策略軸,分析內容例如:週邊社區溝通協 調、基地週邊建物界面處理、空間發展架構之 串連效益、可引動之社區社群能量等。

規劃「仙跡岩北側生活圈」地區空間發展架構, 透過社區參與過程,串連空間、社區及社群,推 展依山發展地區之綠生活空間營造,凝聚地方對 於地區發展想像。規劃設計三處改造示範點:策 略點 (6、8、9)。

規劃設計 完成至少 3 處改善示範潛力策略軸規劃設計, 含透視圖製作、相關圖面、發包文件、預算書 圖等細部設計及工程圖說。 盤點及串連潛力空間及社群 以 105 年委辦案盤點之策略軸及潛力策略點為 基礎,持續補充(仙跡岩北側生活圈)及擴張 (仙跡岩南側生活圈)水綠紋理 / 文史軸帶(策 略軸)串連具改善潛力空間,並凝聚社區議題 / 地緣社群地區環境改善共識,研提行動方案、 協力經營策略及資源媒合機制。 106

107

30

改造示範策略點規劃設計圖說 1. 以 105 年委辦案指認之改造示範策略點為標 的,以社區參與型式進行社區溝通,滾動策略 點經營及後續維護管理共識,據此優化規劃設 計。 2. 依盤點及串連潛力空間及社群為基礎,於仙 跡岩南側生活圈評估至少一處具改造示範潛力 策略點。 持續串連潛力空間及社群 結合相關專業者、學校、NGO 組織、里辦公處 等資源,以社區參與精神進行操作。以 106 年 委辦案盤點之綠資源策略點為基礎,或擴充具 改善之新潛力空間,至少擇定一處,進行社區 議題 / 地緣社群地區環境改善討論,研提行動 方案、經營策略及資源媒合機制。

依據地方再生潛力,透過工作坊及地區社群滾動 串連過程,累積指認潛在操作策略點,作為後 續公共環境改善之參考依據。於仙跡岩北側生 活圈,擇定水圳紋理及沿線空間潛在策略點共計 22 處;南側生活圈擇定木柵文史據點和軍事閒 置地景共 10 處。其中針對公、私有及公私共有 比例進行可執行性的分析,透過協調會議及工作 坊討論,釐清策略點 9、策略點 10 可納入公共 環境改善操作執行改善點。

延續水圳紋理及沿線空間潛在策略點的空間分 佈,期望在不斷與地方溝通互動過程,持續找出 後續接軌社區自主能量及跨局處政策之落實資 源。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107 年度擇點之任務,在於持續串連潛力空間及社群,組織、里辦公處等資源 , 以社區參與精神進行 操作。以 106 年委辦案盤點之綠資源策略點為基礎 , 或擴充具改善之新潛力空間 , 至少擇定一處 , 進行 社區議題 / 地緣社群地區環境改善討論,研提行動方案、經營策略及資源媒合機制。歸納滾動過程中 所累積出的地方回饋意見,納入盤點,持續新增三處新潛力空間 (A、B、C), 包括景美溪舊河道的的萬 慶公園(公有)、萬盛溪流經的景豐公園(公有)以及萬世興隆大樓戶外開放空間(私有)。介紹說 明如下: A. 景豐公園 位於文山區興豐里 , 亦為萬盛溪流經之區域。土地使用為公園用地 , 現已開闢成公園 , 為鄰里休憩之據 點。萬盛溪流域 , 於今雖不完整復見 , 但於仙跡岩北側之道路紋理及片段明渠空間仍可看見其路徑 , 現 今已轉化為都市排水功能。城市小河域與都市再生的資源整合 , 應翻轉過往對於溪流、圳道的灌溉思 考 , 重新思考這些曾經為河域空間的經營 , 提出空間願景的想像。此空間亦有機會與公園處跨域整合資 源之可能。在與興豐里里長接觸後,里長對於將景豐公園打造一個回應水紋理的鄰里公園很有想法, 也樂於討論,有後續推展行動方案的機會。 B. 萬慶公園 萬慶公園位於文山區景美里 , 是一個帶狀公園 , 曾經為景美溪舊河道。在 107 年文山區參與式預算中 ,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提案「玩出好能力─萬慶公園改造」, 創造跨河堤的瞭望台 , 讓孩子能在共 融性公園設計中與自然學習 , 也讓水文化的故事可以透過公園改造更被認識 , 使萬慶公園成為一個很好 的環境教育場所。初步了解推動共融性公園遊具的社群「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在參與式預算的 支持下,有意在萬慶公園進行設施改善, 其資源媒合機制與社群能量有持續推動,發展行動的機會。 C. 萬世興隆大樓戶外開放空間 萬盛街與興隆路交叉口之私有空間 , 當地住戶認為大樓外開放空間雜亂 , 且在參與過去於萬盛橋後巷舉 辦的活動經驗中認知到改善空間環境、創造新公共社區空間有其價值意義,主動聯繫本團隊,表示有 意願組織管委會 , 自籌經費改善一樓戶外開放空間 , 串連水圳遺線與今年度的萬盛溪後巷改善工程整合 , 思考空間改善方案。

A. 景豐公園

B. 萬慶公園

C. 萬世興隆大樓戶外開放空間

31


106 年度盤點仙跡岩生活圈潛力策略點空間 (1-22 點) 圖 / 二溪三圳道暨仙跡岩北側策略點 新潛力空間 (A、B、C)

綜觀本計劃從規劃、設計到社區培力的過程,潛力策略點的擇取應扣連整體規劃之系統系的邏輯思維,從規劃 尺度對於景美地區綠色資源、水環境、都市防災、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的分析,至社區培力滾動式過程中的基 地特色、計畫資源、社區意願、後續社區接軌維護管理的能量等,都是納入選取策略點的項目。以下將針對 106 年度的 22 處策略點以及本年度新增的 3 處新潛力空間進行綜合性評估。

32


106 年度擇定策略點 分析議題

本年度新潛力空間

擇點原則 1 現地基本喬灌木綠化,避免裸露地

2

3

V

V

4

5

6

7

V

V

8

9

10

11

V

V

12

13

14

15

V

16

17

V

18

19

V

20

21

22

A

B

V

V

V

V

V

V

V

V

C

綠色資源 周邊鄰近綠資源潛力地區

水系統

都市防災

V

有條件做為「低衝擊開發」(LID)的實施地點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實施範圍禁止位於平均坡度大於 30% 以上區域

V

V

V

V

因應民眾日常使用,避免淹水潛勢大於 1 公尺以上之區域

V

V

V

V

V

V

歷年政府投入的計畫資源

V

V

實施範圍禁止位於地質災害敏感地區

基地範圍內有經由社區自主營造的特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社區動能 社區具有對於公共環境參與、溝通的意願

社區接軌公共設施部分維護管理的能力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在地水圳遺線流經區域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11

9

V

歷史文化 周邊具有文化資產或古蹟應考量其歷史意義及脈絡關連性

實施範圍內私有土地需少於公有土地

都市發展

V

V

於公共住宅周邊應考量未來發展整體性

V

V

V

V

V

V

V

V

V

V

都市更新地區及單元周邊

綜合評分

V

V

5

6

7

7

5

7

7

7

V

10

10

4

4

6

V

8

6

5

4

6

10

4

10

10

6

依據以上分析結果,本團隊擇定「A- 景豐公園」為本年度主要進行社區議題 / 地緣社群地區環境改善討論,研提行動方案、經營策略及資源媒合機制之新潛力空間。

3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二 ) 依山地區中的小河域現況空間類型 以文山區景美為盤點範圍可以歸納出兩種都市中小河域類別,分別為山澗水地域小溪,以及圳道灌溉 系統。由二溪、三圳道的水路紋理構成地區特性,如下表所示: 類別

水路名稱

脈絡 景美溪穿越臺北市為文山區母親河,早期先民溯溪而上開發,沿岸有

山澗水

景美溪舊河道

地域小溪

/ 東支流

許多文史遺跡,昔稱頂公館也在此。下溪洲堤內已開發為住宅區,景 美溪東支流舊河道已闢建為萬年 1 號、2 號及萬和 1 號、2 號、3 號 等帶狀公園。萬福國小西側一帶景美溪岸,昔日可能有渡船頭供頂公 館先民進出。

萬盛溪

十五分庄位處三面環山的谷地,在村落中有一溪流(俗稱大溝,正式 名稱為萬盛溪) 位於臺北市,又名「內湖陂」或「周七股圳」。為清朝雍正年間由墾 戶集資興建,用於灌溉臺北市西側地區的水道。因水源來自「霧裡薛

霧裡薛圳

溪」(今名景美溪)而得名,為臺北盆地內最早有興建水圳的紀錄。 1940 年代起,農田大量改為建地,而不再需要用水灌溉,圳道便遭 棄置,填平改為道路、改建為溝渠,甚至直接被排入污水。

圳道

取新店溪水,流過新店大坪林,跨景美溪後經景美街區(清朝時期經

灌溉系統

景美街,合併後改走景文街)、羅斯福路,在萬盛街處與原霧裡薛圳 瑠公圳

立體交叉,到公館止為幹線。東邊的第一幹線過蟾蜍山北側,到達錫 口、上下塔悠莊;西邊的第二幹線則經公館與金新生南路溪側,在溫 州街附近分為三條支流。 為灌溉興福庄的農田,於景美國小左前方以暗渠引水,經景後街再延

興福支圳

景美山山邊,將灌溉用水送至景興國小附近。現在此一支圳遺跡已不 可尋。

34


1. 水路型態於都市環境中的現況 1 類別

文 山 水 路 空 間 案 例

已加蓋

福興里小巷

2

3

4

5

未加蓋

即將加蓋

加蓋

加蓋

(明渠)

(明渠)

已改善

再開蓋

寶藏巖萬盛溪

* 霧裡薛圳、萬盛溪 匯流處 1- 景美人行徒步區 2- 舊溪流與停車場 3- 景美運動公園旁 萬盛溪遺址

5- 水路 - 公園旁遺跡

6- 綠色小巷

7- 景豐公園旁綠色小巷

8- 仙通橋樑空間

9- 萬盛橋梁空間

10- 步行後巷

11- 水路 - 萬盛公園旁綠地

潛 力

14- 萬年綠色巷弄 16- 麥田支線路口

17- 仙跡岩渡船口 轉角入口意象工程

20- 萬盛溪流轉角

A- 景豐公園

B- 萬慶公園 C- 萬世興隆大樓開放空間

`

35

4- 大明溝

羅斯福路五段 97 巷口 * 萬盛溪

景東里 景東愛海綿心 * 興福支圳

13- 水路 - 開蓋萬盛溪

12- 水路交會點

15- 水路 - 萬盛溪 開蓋綠美化

18- 萬有三角小公園

萬和里 萬和一號公園 * 景美溪舊東支流

19- 萬和水水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2. 水路型態於都市環境未來的可能發展形式 依據前述五種現況分類的方式可以發現,其都市發展過程中,因不同的地區、河域、土地權屬、都市 計劃規定、開發行為對未來空間規劃的需求與想像、地方動能等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空間樣態的差 異性。

類型

過去

1

都市開發

2

都市保留

未加蓋 明渠

3

都市保留

未加蓋 明渠

4

都市開發

加蓋

加蓋 已改善

5

都市開發

加蓋

加蓋 再開蓋

類型

類型 1

現況 加蓋

未來

已加蓋

即將加蓋

說明

未來使用

在過去都市發展過程中,都市計劃指認為道路,將原有水路遺線加

空間使用以道路為主。

蓋,做為道路使用。舊水路位於道路下方,轉換為都市排水功能, 視域範圍內已無法看見留存的紋理。

類型 2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保留了原有的舊水路明渠,都市計劃未特殊規範

空間使用納入更新基

用途,而編定為住宅、商業用地範圍。在未來都市更新過程中因開

地整體規劃。

發行為而加蓋,視域範圍因加蓋無法看見留存的紋理。

類型 3

類型 4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保留了原有的舊水路明渠,轉換為都市排水功

空間使用納入更新基

能,視域範圍內可看見留存的紋理。

地整體規劃。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將原有水路遺線加蓋,舊水路轉換為都市排水

空間使用以後巷為主。

功能,視域範圍內可看見留存的線性紋理,藉設計已改善原窳陋環 境,營造透水鋪面,尚未開蓋。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將原有水路遺線加蓋,舊水路轉換為都市排水

類型 5

空間使用以公園為主。

功能,視域範圍內可看見留存的線性紋理。在水質的控制上已經進 行改善,已經開蓋。

36


( 三 ) 建構以水圳系統為主的公共空間論述及社群共識 本計畫奠基於三年民眾參與成果、昔日水道沿線的盤點、開放空間策 略點的營造經驗,持續以民眾最能身體感受的空間改善,引動空間共 識的討論。 1. 持續串連多樣地區行動社群 奠定地區紋理再發展基礎 透過不同事件、活動等創意行動,找到有意願一起工作的人群;藉由 討論、合作的過程,去搭起組織培力的分眾經營橋樑。醞釀更有品質 的公民參與氛圍,帶動環境與文化歷史面向等保全工作。 2. 以生活圈為架構 串接小尺度到大尺度的在地協力平台 透過整合「仙跡岩北側生活圈」社群與空間議題的互動介面,發展地 區特殊性。藉由扎根的規劃工作與活動,創造在地大專院校、社群團 體等單位,可以參與生活圈願景、地區計畫的機會。並適當藉由個案 議題等,嘗試與公部門相關單位進行對話,建立可行的操作介面。串 連不同的單點形成系統性的觀點,構成生活圈尺度的經營與社群串連 架構。 3. 回應氣候變遷與減災調適 發展依山地區再生模式 以依山地區都市水圳為主題,透過規劃範圍的扎根工作,提出更好的 生態環境友善的設計指南,讓水與綠基盤的都市減災調適論述可以加 以落實。

37


4. 社區參與為方法 奠定民眾參與之滾動能量 面對無法一蹴可幾的都市計畫及規劃願景實踐,持續以社群協 力社區的方法,讓更多的地方能量可以被滾動進來,集小成為 多,透過地緣社群、生活社群等能量,逐漸改變過往都市計畫 的靜態且單向的參與氛圍,並且在不同階段透過社區營造持續 累積改變環境,形成滾動,發揮加乘效益。 5. 尋求都市設計與社區營造接軌的多樣新可能 藉由縫補許多片段化、破碎化的空間紋理與歷史記憶,研析出 可以兼具保全與更新發展兩者兼備的創新方式,提出都市更新 空間再生作業準則。搭配都市計畫檢討的契機,讓更多的由下 而上推展的願景想像,可以被納入都市設計的調控範疇之內。 6. 提供都市內不同社群互動交流機會,實踐公共利益 透過法令規範或行動計畫推動水圳紋理保留、形塑水文化風貌 過程,水路沿線或過往社區後巷空間,進而被打開來,打造出 更易於人們親近使用、且滿足不同社群、多種使用目的的公共 開放綠地與通達區內外的水綠步行廊道,提供市區民眾及周邊 居民都能共同擁有一處交流互動的公開場所。


四、整備《依山小綠洲-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今年度整合過去三年由下而上小尺度潛力點的空間類型歸納、水圳文化資源,以及過去三年及今年度 之民眾參與操作之意見,指認依山水圳策略地區。 搭配相關法令機制之相互影響分析,以及規劃上相關各利害關係人意見調查,研提《依山小綠洲-依 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作為「依山水圳策略地區」未來在面臨開發與都市在 生過程中,在現有都市計畫規範、都市設計規範、建築與開放空間管制、環境與文化資源、民眾參與 成果之間的整合溝通工具。 該準則之功能,亦於現有空間規劃法令尚未規範、細緻探討之處,在都市更新政策制度中補強、支援, 並成為未來空間專業者及法令機制溝通之基礎。據此製作相關文件,提供各利害關係人後續於依山地 區規劃及開發時參考。

( 一 ) 相關指導性原則案例 1. 新加坡 ABC 水域設計原則(ABC Waters Programme) 盤點七種空間類型,以韌性城市觀點發展水環境設計原則。

3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新加坡的 ABC Water Programme 是一個永續的水資源管理策略,它由三個核心理念所構成: (1) ACTIVE:提供新的社區活動空間、讓人們更靠近水、發展人們對當地水域的認同。 (2) BEAUTIFUL:將各地的水道與水塘以都市地景的視野作整體規劃、創造城市水域的新美學吸引力。 (3) CLEAN:改善水質、加強水資源觀念教育、重建人與水的關係。 ABC Waters Programme 是新加坡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的環境與水資源政策,並以此為原則,結合各領 域專家,在新加坡各地的鄰水區域針對各地特色作出因地制宜的規劃。

40


2. 研訂通用化公園規劃設計手冊(2010 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報告) 計畫主要為延續前期研究,針對鄰里公園及大型社區或都會公園等,依據前期之研究成果,研訂規劃 設計手冊,提出整體之規劃設計原則外,並針對各項設施研提其規劃設計方式,並利用圖說照片提供 較為清楚明確之細部作法,提供業界及政府機關等相關人員作為參考,以推動通用化公園,期使所有 人皆能安全便利使用之目標。

4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3. 臺北市居住空間通用設計指南

42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印製「臺北市居住空間通用設計指南」藉以推廣通用設計 (universal design) 理 念,促使逐步改善周遭環境。通用設計係為滿足多數人使用需求為設計理念,在居住空間的應用則是 一種預防式的設計,其以無障礙設計為基礎,並考量各年齡層及多數使用者的需求。當民眾有修繕住 宅之需求時,可針對家庭成員之需求,參考手冊內容與建築師或室內設計師共同研商修繕內容。 目前通用設計最常被採用的定義與原則,是 1998 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通用設計中心主住 Ronald L.Mace 提出的定義:「通用設計是一種設計途徑,它集合了能在最大程度上適合每一個人使 用的產品及建築元素。」 最常見 7 大原則,如下: 一、平等使用 (Equitable Use) 二、靈活運用 (Flexibility in Use) 三、簡單易用 (Simple and Intuitive Use) 四、簡明訊息 (Perceptible Information) 五、容許錯誤 (Tolerance for Error) 六、省力操作 (Low Physical Effort) 七、尺度合宜 (Size and Space for Approach and Use)

4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4. 都市更新計畫書 劃定臺北市都市更新地區暨擬定都市更新計畫案─附件一各行政區更新地區實質再發展構想:文山區 (詳參總結報告書附件三,P.228-238)

小結 參考資料

適用內容

優點與準則應用

新加坡 ABC 水域

盤點七種空間類型,以韌性城市觀點發展水

以水路系統為核心 進行空間類

設計原則

環境設計原則。

型分類。

研訂通用化公園

針對各項設施研提其規劃計方式,並利用圖

明確解說設施規劃設計方式。

規劃設計手冊

說照片提供較為清楚明確之細部作法。

臺北市居住空間

通用設計係為滿足多數人使需求理念,在居

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原則,

通用設計指南

住空間的應用則是一種預防式設計,其以無

滿足公共空間的期待。

障礙為基礎,並考量各年齡層及多數使用者 的需求。 都市更新計畫書

文山 -1 更新地區內部分街道如景文街底是

指認保存在地水文化及過往聚

過往水路(瑠公圳),過去提供大臺北地區

落發展歷史,建議更新案應保

農業灌溉,為保存在地水文化及過往聚落發

全過往水路紋理。

展歷史,建議更新案應保全過往水路紋理, 並納入開放空間規劃設計考量。

44


( 二 ) 作業準則架構 本案奠基於過去三年民眾參與成果、地區空間資源、社群動能盤點,今年度聚焦於都市水圳為主題, 以「都市小河域與歷史軸帶復育」為基礎,結合「韌性城市」觀點,擬定《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 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在空間的層次上,以水圳遺線之空間現況歸納六種空間範型, 為發展基礎;在設計的層次上,結合都市防災、氣候變遷、生態綠基盤、友善通用、人文歷史保育、 民眾參與等議題。 架構與篇章概述如下:

內容說明 計畫脈絡 法令與 制度基礎

章節

相關圖說

壹、計畫緣起

參與意見整合 歷年計畫歷程資料 彙整暨民眾參與意 見整合

貳、擬定單位與法令依據 一、擬定單位 二、相關規定

參、「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範圍界定 範圍指認

一、「依山水圳策略地區」指認之理由 二、「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範圍及面積

現況圖、策略地區範圍

肆、「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發展現況 一、上位與相關計畫

現況資源 環境分析

二、現有都市計畫及土地使用現況

都市計畫圖;土地使用圖

三、萬盛溪水圳遺線使用現況

雨水下水道系統分布示意圖

四、土地使用權屬

土地權屬分布圖、水圳遺線範圍內公 有地管理機關示意圖

五、人車行動線

系統分布圖

六、大眾運輸系統

系統分布圖

七、區域環境分析

淹水潛勢、風向分析圖

八、生態景觀資源及開放空間

開放空間分布圖

九、人文環境資源現況

人文資源分布疊圖

十、地方生活模式觀察

地方生活模式位置示意圖

十一、依山水圳策略地區課題綜整

伍、「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之基本目標與策略 基本目標 與策略

一、「依山水圳策略地區」定位 二、「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的目標與策略

都市設計發展策略示意圖、都市設計 空間配置願景示意圖

陸、「依山水圳策略地區」實質空間構想準則 一、整體發展構想

實質空間 系統構想

45

1. 土地使用

街廓編號圖、水圳遺線公有地範圍圖

2. 開放空間系統

開放空間系統管制示意圖

3. 慢行系統

人行系統管制示意圖

二、都市水圳景觀指引

策略地區開放空間與景觀計畫圖

1. 公共設施用地 - 公園

空間模擬圖 + 示意圖

2. 公共設施用地 - 道路

空間模擬圖 + 示意圖

3. 公共設施用地 - 歷史據點

空間模擬圖 + 示意圖

4. 非公共設施用地 - 基地開放空間

空間模擬圖 + 示意圖

5. 非公共設施用地 - 基地帶狀路徑

空間模擬圖 + 示意圖

民眾參與意見整合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三 ) 研擬方法與操作步驟 1. 案例研究: 研究國內外都市水圳空間再生案例,加以分析、整理,以利設定《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 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之內容 2. 調查訪談與資料分析: 依研究主題設定之範圍與架構內容,選定調查樣本,進行現況硬體調查及軟體訪談,以量化統計調查 數據、質化分析口語論述,整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不同年齡階層民眾的需要,以徹底瞭解空間的現況 與問題。 3. 焦點團體意見收集: 依研究範圍的問題發現,召集焦點團體,進行資料收集與指標開發,其邀請參加對象包括:設計專業、 官員、學者、專家、民眾等。 4. 專家諮詢: 召集設計專業、官員、專家、學者舉辦會議,商討擬定《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 間再生作業準則》內容。 5. 研究會議: 定期召開專案小組會議,以交換研究發現、資料流通、資訊整合與議題統整。本案執行期程中,向委 託單位舉行成果期中報告。結案前,向委託單位舉行成果期末報告。 6. 民眾參與: 本案歸納不同對象及不同時期的參與式工作坊操作機制。將工作坊操作對象範圍分類由一般大眾到核 心人物,依對象未來對於議題觀點的方式,分階段作為工作坊目標,以三階段進行工作坊設計。 操作目的:生產《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研擬空間再生作業 準則、檢討需求、回饋意見、建構方案共識) 操作方法:依序操作並檢討各階段內容。民眾社群意見→專業者與開發端意見→都審委員與都更委員 暨公部門意見。

46


第一階操作【素材:將歷年民眾意見轉換成初步規劃原則】→ 社群檢討與回饋 • 法國團隊 Urban Tai-ouan 今年操作的資料成果收集 • 檢討經典 / 原典基於三年民眾參與資料所轉換的空間初步規劃原則 • 擴大收集社群意見 → 環境規劃行動中的都市、自然與社區 → 依山地區水路型態於都市環境中的現況歸納分析 → 擬定水路型態於都市環境未來的可能發展形式 → 綜整歸納民眾參與願景(準則擬定原之檢核、 Unlimited Cities:DIY 空間願景圖像收集 ) • 建構整合方案

第二階操作【素材:將社群工作坊成果展示】→ 專業者與開發者的檢討與回饋 • 第一階段成果展示與說明 • 專業者與開發者的意見收集與分析,討論相關課題與因應策略 → 議題一:都市計畫與水文化盤點→都市計畫機制因應 → 議題二:都市更新與水紋理保留→設計機制回應 → 議題三:都市生活與水環境優化→水質與水量監測機制因應 → 議題四:營造舒適小尺度空間→社區型態補助空間使用與設計 → 議題五:地方動能培力與永續維護→民間參與環境改善與管理機制因應 • 共同點與衝突點的方案整合

第三階操作【素材:將社群 + 專業者 + 開發者的方案彙整疊圖】 → 專家學者與公部門的制度諮詢檢討與回饋 • 第二階段成果展示與說明 • 專家學者與公部門的意見收集與分析 ( 都審委員、都更委員 ) → 議題一:「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之審議原則擬定建議 → 議題二:都市更新審議原則擬定建議 → 議題三:都市設計審議原則擬定建議 • 共同點與衝突點的方案整合 因應生產再生作業準則,所需的專業顧問類別: 1. 參與式設計理論實務 2. 建築與都市設計理論實務 3. 都市計畫實務 4. 都市更新實務

4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四 )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總體議題與願景設計指引 依循本團隊自 103-106 年起於文山區的各項參與活動之策畫及社群陪伴及引動,彙整過程如報告書 P.23-24。 此外,奠基於 106 年度水圳遺線空間資源調查與盤點、策略點民眾參與意見資料,本年度聚焦空間議 題深化收集,並綜整水圳策略地區(萬盛溪與霧裡薛圳 ) 空間再生議題歸納,聚焦於水圳策略地區的 空間模式語言,進一步統整民眾參與意見,以及環境改善及設計目標上之意見,如下:

都市更新空間 再生議題

核心目標與場所精神

設計策略

a -水文化歷史意象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入環境 裡面。再現水圳歷史風貌。

• 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b-地標型空間塑造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造特色 地點。再現水圳歷史風貌。

• 塑造具渡口特色的聚集地標

c-水環境復育活化

重現水圳意象,營造生態、 休閒都市防災等功能。

• 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 再現水圳歷史風貌 • 維持開蓋,保持水的能見度 • 臨水或是具有水意象的散步空間 • 具有防災滯洪的功能 • 有四季變化的植栽

d-生態綠質量優化

豐富植栽群落及生態性,加 強綠化景觀,增加綠生態的 串連性,營造良好的微氣候 環境。

• 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 自然動植物的棲息空間 • 開放空間以水綠併用設計,依風廊設置 開放空間 • 街道景觀更整潔舒適

e-環境景觀改善

環境景觀重塑並整合水圳主 題意象。

• 道路鋪面能凸顯水圳的路徑痕跡 • 塑造與環境融合的建築型態,透過建築 退縮管制,形塑開放空間 • 友善舒適易通達水綠的散步空間

f-友善人行空間

提升步行空間品質,友善串 連街道巷弄。

g-城市後巷營造

翻轉後巷負面空間,創造友 善生活路徑。

• 友善舒適的後巷通廊

h-公共空間功能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元,有足 夠的設施。

• 舒適安全的休憩空間

i-社區生活營造

• 社區居民的聚會場所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居民可 以聚集活動,維護在地生活。 • 延續及維護地方使用與美化開放空間的 生活模式

• 水綠網絡系統共構重要人行動線、視覺 景觀軸帶

• 臨水或是具有水意象的散步空間

• 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48


( 五 ) 相關文件製作構想 製作《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小手冊。 《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內容即報告書 第 07 章。經美編排版後呈現於附件十二 P.355。 手冊之讀者定位設定為依山地區規劃者及開發業者。 手冊尺寸為長 23 公分,寬 14.5 公分,內容為 160 頁。 印刷模擬圖如下:

4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06 地區願景溝通與民眾參與

一、參與式工作坊結構與操作流程 本案歸納不同對象及不同時期的參與式工作坊操作機制。將工作坊操作對象範圍分類由一般大眾到核 心人物,依對象對於議題觀點的方式,分階段作為工作坊目標,以「民眾願景共識」、「開發端與技 術專業回饋」、「公部門意見回饋」三階段進行工作坊設計,在工作坊的滾動下,逐步整合意見,回 饋至《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同時持續串連潛力空間與社群,進一步與社區社群開啟環境改善之討論,延續水圳紋理及沿線空間潛 在策略點的分佈,期望在不斷與地方溝通互動過程,持續找出後續接軌社區自主能量及跨局處政策之 落實資源。

03

圖 / 工作坊結構與操作流程圖

50


綠資源策略點 第一場行動:小綠洲運動會 串連之策略點空間 第一場行動:小綠洲運動會 串連之新潛力空間空間

• 第一場民眾願景共識工作坊「小綠洲運動 會」選點以既有綠資源策略點為主,同時 串連新潛力空間-景豐公園、萬世興隆大 樓開放空間,一起運動會闖關點,以參與 式工作坊開啟環境改善的公共討論。

5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二、串連潛力空間與社群 ( 一 ) 新潛力空間:景豐公園 興隆

1. 空間現況與課題

景豐公園

51

段2 巷3 弄

• 面積: 3476 平方公尺

路一

段 一 路 隆 興

• 所屬里別: 興豐里

• 成立: 70 年(經歷 92 年公園改造) • 地址: 興隆路一段 251 號 3 弄 • 空間紋理:過去為萬盛溪流經,後加蓋成綠地空間,可從基地較周圍地勢低窪看見其河道紋理。

課題一:地勢高差,不友善行動不便及輪椅使用者 因過去是河道空間,公園地勢較低,雖已設有兩處無障礙通道,但公園多處坡道不滿足無障礙需求。 經過與里長、景豐公園園長訪談,以及現場觀察,許多社區長者會利用溜冰場作為復健場所,地面平 緩且有扶手輔助讓長者可以在此做運動,然而溜冰場不夠開放,通道較窄、坡度較陡,輪椅使用者不 易出入。

課題二:喬木長年缺乏修剪,過於茂密,空間整體環境陰蔽 樹木許久未修剪,加上地勢低窪,雨天容易積水,吸引蚊蟲,環境整體不明亮。據里辦公處與園長表示, 修剪樹木與清潔人員多為多元就業者,缺乏專業者引導,修剪工作不盡完善。

52


課題三:空間分布型態,各區域之間聯繫相對單調 公園開放空間目前有通行步道、涼亭、運動場、兒童 遊戲場、溜冰場等,各空間彼此聯繫缺乏整體性,也 因地形限制,使得兒童遊戲場的高地與公園其他空間 產生隔離感,使用者容易因為需求的不同而自然在空 間內被隔離,缺乏共融式的使用環境。

2. 景豐公園參與式工作坊執行情況與成果 本工作坊與中原大學景觀專題課程合作,帶領景觀系 學生一同策劃,透過與民眾互動、願景溝通,了解公 園使用者真實的需求,輔以專業者協助改善方案評 估,供工作坊討論交流。

的參與式工作坊,在流程設計上先引導民眾對於公園 環境改善提出問題,實地移動到問題的所在位置進行

2018.09.13

107 年 10 月 28 日,與「小綠洲運動會」一起舉辦

與興豐里里長討論小綠洲運動會與景豐公園工作坊

訪談與紀錄,並在模型上插上旗子展開討論。後搭配 小綠洲運動會-景豐公園站點,進行民眾願景收集的 闖關活動,在環境議題展板上以豆貼和便利貼表達想 法;並在改造方案給予回饋。最後邀請民眾在過去水 的方式顯影,告訴民眾這個公園還有一段水路紋理的 故事。

2018.10.17

道經過之處以粉筆描繪,插上小旗使萬盛溪透過共創

協助中原大學學生與里長、公園園長訪談

當天興豐里長為響應活動,舉辦興豐里感恩茶會與音 樂表演,許多里民共襄盛舉,也一起加入參與式工作 坊的討論,當天活動收集到的參與者願景與環境觀察 大多都來自公園的長期使用者,以及社區在地居民, 具有極高參考價值。 2018.10.21 2018.10.28

中原大學景觀系 同學初擬景豐公園改造方案

景觀專題課程階段評圖 - 工作坊定案與模擬

景豐公園參與式工作坊

5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依據 2018 年 10 月 28 日活動當天紀錄與願景板的資料分析 結果(詳細分析情形請參考 P.82-85),工作坊共收集 88 名 參與者的意見,民眾對於周邊環境的綠化與環境品質期望能 加以改善,特別是有長者提到公園的老年使用者對植栽的氣 味敏感,在選用植栽時除考慮美觀也需考慮五感感受的問題。 此外,社區居民對於公園的舒適與安全性、社交聚會場所的 需求性有多數共識,包含公園照明問題、座椅舒適度的改善、 無障礙設施的增加都有給予許多建議。當天亦有攜帶兒童的 家長對於兒童遊戲設施提出想法,希望能夠有更多元的遊樂 設施,有機會打造共融式的鄰里公園。 本團隊透過工作坊開啟第一次的景豐公園環境改善討論,也 將採集到的回饋意見與願景結果整理給興豐里辦公處,作為 持續滾動發展下一階段公共討論的基礎民意資料,倘翌年度 有相關環境改造資源,例如「參與式預算」政策、「公園綠 地躍升計畫」等,以進一步落實公園公共環境改造。

54


( 二 ) 新潛力空間:萬世興隆大樓開放空間

臺北花木批發市場

1. 空間現況與課題 興

• 所屬里別:萬盛里 • 大樓房屋類型:電梯住宅大樓 • 大樓屋齡:21 年

段 段

一 隆路

55

小綠洲後巷 ( 策略點 #10)

• 地址:文山區興隆路一段 31-60 號(興隆路一段 55 巷旁) • 空間紋理:過去為萬盛溪流經,後加蓋成後巷道路空間。 課題一:開放空間環境景觀改善 社區大樓外牆與轉角處空間現況較為單調,無乏綠化。轉角處空間曾有兩棵小葉欖仁,但因為根 系穿透地面,破壞地下式結構而將之拆除,為此社區居民也感到可惜,希望轉角空間可以有其他 容易維護的植栽,與對向鄰里小公園呼應,美化社區轉角環境。 課題二:水路紋理保全,呼應依山小綠洲後巷環境改造 萬世興隆大樓社區入口為後巷空間,是依山小綠洲步行後巷(策略點 10)的延伸巷道,同樣為萬 盛溪水路遺線空間。社區管委會鄭主委表示他長期關注「依山小綠洲行動」,也參與過在後巷舉 辦的活動,很期待未來後巷改造落成之後,可以和大樓戶外空間串連,讓帶狀水路紋理可以更被 看見。

5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2. 萬世興隆大樓參與式工作坊執行情況與成果 本工作坊與中原大學景觀專題課程合作,帶領景觀 系學生一同策劃,透過與民眾互動、願景溝通,了 解社區住戶的想法與需求,輔以專業者協助改善方 案評估,供工作坊討論交流。

的參與式工作坊,以萬世興隆大樓為基地,參與對 象主要是社區大樓住戶,現場有空間現況的解說,

2018.10.05

107 年 10 月 28 日,與「小綠洲運動會」一起舉辦

與社區管委會討論工作坊,溝通社區需求與想法

與後續改造方案的討論,居民針對環境問題,在模 型上指認可以改善之處,並在願景展板上留下回饋 與期許。

2018.10.17 協助中原大學學生與社區管委會訪談

2018.10.21 景觀專題課程階段評圖 - 工作坊定案與模擬

2018.10.28 萬世興隆大樓開放空間改善參與式工作坊

56


依據工作坊討論的民眾參與意見,歸納為以下四項議題: (1) 停車問題 入口後巷停車問題有待改善,應有更友善人行的規劃,避免全聯與精舍門口亂停車影響民眾出入。 (2) 轉角處設計 轉角處建議可以有植栽綠化,但為避免植物根系破壞地下室結構,建議以球形灌木等容易維管、美觀 的植物取代喬木。另,轉角處建議可以有「萬世興隆大樓」的地標設計,增加社區名稱的能見度。 (3) 巷道改善問題 普遍住戶期待巷道旁有街道家具,作為居民休憩空間,讓居民可以在後巷有交流的場所,增進鄰里的 互動。關於巷道綠化建議,民眾認為花架是可以採用的綠化設施,唯落葉清理問題還有待考慮。 (4) 水路紋理保全 多數參與的住戶期待環境改善可以回應空間水路紋理,使水路意象可以表現在設計中,甚至有居民提 起未來都市更新可以將水路作為主題,引導外部空間設計的想法。 活動籌備以及工作坊執行當天,社區管委會成員也全程參與,透過本次工作坊開啟萬世興隆大樓開放 空間的環境改善討論,也將採集到的住戶回饋意見與願景結果整理給社區管理委員會,作為持續滾動 發展下一階段公共討論的基礎資料,也是後續社區自籌經費實行改造工程的參考。

5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三、第一場:民眾參與願景共識-「小綠洲運動會」 ( 一 ) 活動規劃 一場以綠為名的運動會串連仙跡岩生活圈的水路空間,以「城市水路的不同處境」設置五個闖 關點,包含曾經為渡口空間的「景美頂街」(以木見 140 作為活動空間)、興福支線流經之 OpenGreen 改造點「景東愛海綿心」、萬盛溪遺線步行空間「綠色小巷」、萬盛溪遺線之綠地空 間「景豐公園」與即將加蓋的「萬盛溪明渠空間」。 [1]

以闖關行動與時段性的體驗課程,邀請民眾前往各點闖關集章,以操作綠生活願景板 與小綠洲 [2]

APP 作為闖關條件,民眾需在願景板上貼豆貼、寫便利貼,表達對空間營造的想法與建議,並透 過操作小綠洲 APP(Unlimited cities DIY 應用程式)將空間願景圖像化,簡單的操作流程讓民眾 輕易表達對於空間改善的想法,也建構與空間專業者的橋梁,作為後續討論的基礎。 為串連在地社群與擴大活動效益,除了五個闖關點之外,更加入三處空間一起透過「小綠洲運動 會」開啟討論,引動社區能量,包含文山社區大學投入改造的「興福樸門綠花園」在運動會當天 有「小田園大改造」的農園整理活動;於興隆路一段 55 巷旁的萬世興隆大樓也舉辦開放空間環 境改善的工作坊,邀請住戶一同討論戶外空間的環境改造課題;以景東里 OpenGreen 改造基地「仙 岩樹屋」作為活動補給站,邀請社群以戶外攤位形式提供活動參與者休憩節點並適時提供補給品。 在活動設計上,雖然以「闖關行動」為活動主軸,但為增加其豐富性,也規劃了時段性體驗課程, 帶動更多元的參與:邀請在地藝術聚落-岸汐職人教授皮革手作課、與臺北花木批發市場花空間 合作舉辦不凋花小盆花課程,和景美特色店家尋俠堂酒庄合作推廣在地產業發展等,更邀請文山 社區大學-文山學召集人何文賢老師與資深學員邱螢輝、蔡明若帶一場《當一日巡水人-水路文 史導覽》、與臺北路上觀察學會合辦《河爾文的河流演化論-城市水路觀察學》,透過移動式的 走讀觀察,認識萬盛溪的紋理脈絡與水路空間的不同型態,同時也在導覽活動裡串接五個闖關點, 使參與者具有更系統性的空間理解。

58


活動時間│ 2018.10.28(日)10:00-16:00 活動地點│木見 140、景東愛海綿心、仙岩樹屋、興福公園旁綠色小巷、興福樸門綠花園、景豐 公園、花木市場旁 97 巷口小公園 參與人數│約 250 人 協辦單位│景東里辦公處、萬盛里辦公處、興豐里辦公處、興福里辦公處、文山社區大學、 AmberCaffe 琥珀色咖啡、臺北路上觀察學會、岸汐職人聚落、臺北花木批發市場花空間、萬世興 隆大樓管委會、中原大學景觀系、世新大學觀光系、學邑工程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尋俠堂、 西城 Taipei West Town、河神的丸子、冰斗喫甜、Urban Tai-ouan

[1] 針對各闖關點的空間特性,設計與環境願景和空間營造相關之題目,民眾透過貼豆貼表達對各選項的認同,並在便利貼上寫下對空間設計的 建議。題目大致可分為「在地歷史資源的認識」、「生態資源觀察」、「對環境周邊的期許與願景」、「空間營造的氛圍建議」等面向。 [2] 由法國非營利組織 7 Milliards d’urbanistes 開發,Urban Tai-ouan 團隊參與系統監督與設計的應用程式,在數位裝置中可載入空間照片,並在 「設計、生活、自然、交通」四類型選單中,選擇素材與鋪面,拖曳進實景照片,經過素材的拼貼創作出對基地的景觀設計想像。在法國普遍被 應用在參與式的地區溝通和相關行動,作為簡易的溝通工具。 5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小綠洲 APP (Unlimtied Cities DIY- Wenshan Oasis)

透過數位裝置,讓空間專業者及居民產生溝通橋樑,以簡易的方式讓民眾輕鬆 表達對空間基地的想法,透過視覺化過程,發展出空間願景圖像。獲得的圖像 化成果,雖然可能虛構且誇張,但思考居民所創造的空間設計其背後的設計動 機與需求,可以作為日後討論的重要基礎。 首頁

視覺圖像

計畫簡介

小綠洲 APP 網站 Unlimited Cities DIY ( https://www.unli-diy.org/dev/taipei/ )

60


Step 1:加入素材,選擇範例

Step 2:選擇一點操作

Step 3:選擇 Open Mix ( 空景 )

Step 4:開始操作

畫面右欄可選擇類 別,由上至下為: 自然類、交通類、 生活類、設計類、 鋪面

61


自然類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使用者可選擇植栽、草溝、灌木、雨撲滿、 藤蔓等自然物件。

交通類 使用者可選擇單車、公車、人行、樓梯、 木棧道等物件。

生活類 使用者可選擇遊具、下棋、體健設施、垃 圾桶、街道家具等活動物件。

設計類 使用者可選擇造型溝渠、解說牌、太陽能 板、牆面等設計元素。

鋪面 使用者可選擇各式鋪面,如草皮、木板、 細石鋪面等。

62


完成空間願景圖像

上傳前可留言,說 明設計理念,並可 在網頁上瀏覽其他 民眾的作品。

地圖頁,可看見每 一站點的空間願景 圖像收集情形。

6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二)「再生作業準則」議題設計回饋內容分析 1. 議題設計:第一場-民眾參與願景共識-「小綠洲運動會」 本年度聚焦「依山地區都市水圳系統為主」空間議題深化收集,並綜整水圳策略地區(萬盛溪與霧裡 薛圳 ) 空間再生議題歸納九大主題。 a -水文化歷史意象

d-生態綠質量優化

g-城市後巷營造

b-地標型空間塑造

e-環境景觀改善

h-公共空間功能

c-水環境復育活化

f-友善人行空間

i-社區生活營造

在九大主題中,因應水圳系統與都市空間所構成的空間特性、各據點座落區位以及社群需求有所差異, 因此,更進一步透過民眾參與工作坊的設計,整理各類型空間主要議題,歸納設計參與的形式。 【步驟一】小河域及水圳遺線(萬盛溪、霧裡薛圳 ) 在都市空間的現況及空間特性,歸納出 6 種類別: 分別為「A 已加蓋未改善」、「B 明渠未加蓋」、「C 明渠即將加蓋」、「D 已加蓋已改善」、「E 已 加蓋再開蓋」、「F 歷史地點已消失」。總觀 6 種類別,即為「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的主要特徵。 【步驟二】106 年度小河域及水圳遺線(萬盛溪、霧裡薛圳 ) 22 策略點基礎資料,歸納整理至 6 種類 別中:在既有的 22 策略點進行歸納之後即可發現,部分空間類別尚未改善、部分已經透過民眾參與改 善,但皆缺乏以系統性的觀點來規範引導出「依山水圳」於都市環境再生中的特殊性。 (3)【步驟三】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 系統化設計民眾參與方式,進行願景收集與設計轉換。在上述 6 種類別空間中擇定活動據點,透過系 統性水路導覽及各據點的解說,讓民眾在活動中了解都市水圳與空間現況,對空間有感,進一步進行 願景發想。

圖 二溪三圳道暨仙跡岩北側策略點

64


民眾參與意見收集規劃為兩種形式: ( 一 ) 透過問卷看板意見收集,檢核準則擬定原則。 ( 二 ) 透過 Unlimited Cities DIY APP 進行空間願景圖像收集。

Unlimited Citied DIY 小綠洲 APP

主要 類別

名稱

策略點

問卷

圖像

收集

收集

問卷收集回饋

-

-

4處

問卷收集回饋

-

-

闖關點 5: 花木市場 + 萬盛溪開蓋點

V

V

子類別

特性

A-1

面狀空間

4處

A-2

帶狀空間

歸納

民參意見活動據點

A

已加蓋未改善

B

明渠未加蓋

B-2

帶狀空間

1處

C

明渠即將加蓋

C-2

帶狀空間

2處

D-1

面狀空間

2處

闖關點 2: 景東愛海綿心、仙岩樹屋

V

V

D-2

帶狀空間

5處

闖關點 3: 會元洞旁綠色小巷

V

V

D

已加蓋已改善

E

已加蓋再開蓋

E-1

面狀空間

1處

闖關點 4: 景豐公園

V

V

F

歷史地點已消失

F-2

面狀空間

1處

闖關點 1: 木見 140

V

V

(4)【步驟四】民眾參與願景共識-「小綠洲運動會」願景意見綜合分析: 納入擬定《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65


(1) 小河域及水圳遺線(萬盛溪、霧裡薛圳 ) 在都市空間的現況及空間特性,歸納出 6 種類別

66

12


(2) 小河域及水圳遺線(萬盛溪、霧裡薛圳 ) 在都市空間的現況及空間特性,歸納出 6 種類別 ─ 106 年度小河域及水圳遺線(萬盛溪、霧裡薛圳 )22 策略點基礎資料

6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Unlimited Cities DIY 小綠洲 APP 地圖頁: 各站點空間願景圖像收集成果

68



70

(3) 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空間類別 F ─歷史地點已消失 - 願景板

14


(3) 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空間類別 F ─歷史地點已消失 - 小綠洲 APP

原始空景

7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72



74

(3) 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空間類別 D ─已加蓋以改善 - 願景板

16


(3) 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空間類別 D ─已加蓋以改善 - 小綠洲 APP

原始空景

7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76



78

(3) 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空間類別 D ─已加蓋已改善 - 願景板

18


(3) 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空間類別 D ─已加蓋已改善 - 小綠洲 APP

原始空景

7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80



82

(3) 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空間類別 E ─已加蓋再開蓋 - 願景板

20


(3) 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空間類別 E ─已加蓋再開蓋 - 小綠洲 APP

原始空景

8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84


85


86

22

(3) 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空間類別 B/C ─明渠未加蓋 ( 即將加蓋 )- 願景板


(3) 空間類別願景資料收集與分析:空間類別 B/C ─明渠未加蓋 ( 即將加蓋 )- 小綠洲 APP

原始空景

8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88


(4) 民眾參與願景共識-「小綠洲運動會」願景意見綜合分析 綜整歸納民眾參與願景(準則擬定原則之檢核、Unlimited Cities DIY 空間願景圖像收集 ),納入擬 定《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實質 空間構想準則。 主要 類別

策略點

問卷

圖像

人次

願景

問卷收集回饋

-

-

4處

問卷收集回饋

-

-

闖關點 5: 花木市場 + 萬盛溪開蓋點

83

64 張

子類別

特性

A-1

面狀空間

4處

A-2

帶狀空間

民參意見活動據點

歸納

A

已加蓋未改善

B

明渠未加蓋

B-2

帶狀空間

1處

C

明渠即將加蓋

C-2

帶狀空間

2處

D-1

面狀空間

2處

闖關點 2: 景東愛海綿心、仙岩樹屋

34

66 張

D-2

帶狀空間

5處

闖關點 3: 會元洞旁綠色小巷

40

51 張

D

已加蓋已改善

E

已加蓋再開蓋

E-1

面狀空間

1處

闖關點 4: 景豐公園

82

82 張

F

歷史地點已消失

F-2

面狀空間

1處

闖關點 1: 木見 140

36

56 張

275

319

人次

6大 類別

89

名稱

都市水路的現況類型與空間特性歸納

透過 5 個據點的特性讓民眾了解都

納入《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

市水路在城市中的樣態與現況,進

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行願景參與。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願景排序綜合歸納 空間類別 F

空間類別 D

空間類別 D

空間類別 E

空間類別 B/C

木見 140

綠色小巷

景東海綿心

景豐公園

問卷 人次

36

40

34

82

82

圖像 願景

56

82

64

花木市場 + 萬盛溪開蓋點

共 275 人次 51

66 共 319 張

各據點環境資源認知序位 1. 萬盛溪

13%

14%

12%

11%

14%

2. 瑠公圳

16%

20%

16%

14%

14%

3. 霧裡薛圳

7%

4%

7%

4%

7%

4. 興福支線

3%

3%

7%

3%

6%

5, 萬新鐵路

8%

3%

7%

9%

10%

6. 煤礦鐵道

3%

3%

7%

5%

5%

7. 煤礦

3%

8%

4%

6%

6%

8. 木梘橋

5%

5%

5%

6%

6%

9. 景美老街

23%

20%

19%

22%

15%

10. 仙跡岩

19%

20%

16%

20%

17%

90


空間類別 F

空間類別 D

空間類別 D

空間類別 E

木見 140

綠色小巷

景東海綿心

景豐公園

空間類別 B/C 花木市場 + 萬盛溪開蓋點

各據點環境資源認知序位的應用原則: 善用原有印象認知中較強的要素來凸顯環境特色、 依照空間類別中的特性與條件,於設計中強化認知序列中較弱的元素 1. 友善人行空 間舒適漫遊

1. 生態綠質量 優化加強綠 化景觀

1. 生態綠質量 優化加強綠 化景觀

1. 友善人行空 間舒適漫遊

1. 生態綠質量 優化加強綠 化景觀

1. 生態綠質量 優化加強綠 化景觀

願景排序

2. 生態綠質量 優化加強綠 化景觀

2. 水文化歷史 意象融入環 境裡面

2. 友善人行空 間舒適漫遊

2. 環境景觀改 善,整體更 賞因心悅目

2. 友善人行空 間舒適漫遊

2. 社區生活營 造,鄰里居 民可以聚集 活動

空間營造 設計手法 氛圍排序

3. 公共空間更 多元,有足 夠的設施

3. 友善人行空 間舒適漫遊

3. 環境景觀改 善,整體更 賞因心悅目

3. 社區生活營 造,鄰里居 民可以聚集 活動

3. 社區生活營 造,鄰里居 民可以聚集 活動

1. 舒適安全的 休憩空間

1. 友善舒適的 後巷通廊

1. 自然動植物 的棲息空間

1. 舒適安全的 休憩空間

1. 友善舒適的 散步空間

2. 友善舒適的 散步空間

2. 雨水回收再 利用

2. 廣場景觀更 有趣舒適

2. 友善舒適的 散步空間

2. 具有防災滯 洪的功能

3. 共融好玩的 遊戲空間

3. 共融好玩的 遊戲空間

3. 友善舒適的 散步空間

3. 共融好玩的 遊戲空間

3. 街道景觀更 整潔舒適

願景圖像設計原則歸納 本研究的方法企圖納入居民參與他們自身生活空間的轉化。一方面希望蒐集意見、刺激想法, 另一方面希望支持目標區域的再生,或者再翻轉都市設計準則。每個基地的分析結論都彙整在 本部分,分析工作有助於建立每個基地的整體面貌,我們會根據個別情況提出設計建議或發展 想像。在此特別聲明,本研究的結果尚不足以為每個基地產出精確的設計。不過可以提出一些 有幫助的作法。

9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一:木見 140 空間類別 F ─歷史地點已消失 統計分析 自然類是使用者選擇頻度最高的。疊圖的結果是 在自然的場景裡騎單車, 而且是在有樹的地方。 河道上方覆蓋處也被改造。 圖像分析 使用者大幅度地改造了前方空地的鋪面。單車佔 了舉局輕重的地位。道路包含自然元素,例如 樹,也有長椅、桌子形成的休憩區域。立面沒有 經過太多處理,就是加上了植栽。最後,街道路 面也做了一些改變或彩繪,變得比較好走。也加 入了跟水有關的設計元素和照明。

敏感度分析 需求很清楚:自然、街道美化和休閒活動。針對 這些需要,一個生態和趣味的設計似乎是可行之 道。除此之外,缺乏歷史和水文這點可以做以下 解釋:缺乏跟主題相關的資訊、欠缺自然和歷史 的脈絡線索。因為居民看不到這些元素,自然也 不會把它們考慮進去。做街道改善時加入這些面 向應該會很有意思。

綜合歸納 疊圖和訊息的分析結果,歸納出基地持續發展的方向。 首先,多數人建議要提升美學,讓街道變得更美。腳踏 車和行人通行順暢很重要,尤其希望透過新的街面設計

增加植栽的區域

露出立面

街燈

達成。人行道要有植栽,有街道家具可以讓人會面或休 憩。此外,可透過立面、招牌、照明的改善或增加解說 裝置,來強調景美街的歷史面向。水也是需要呈現或帶 出的元素,可透過藝術或設計的手法來表現。

腳踏車道

新路面,行人和腳踏車道

腳踏車通行

92


基地二:景東愛海綿心 空間類別 D ─已加蓋以改善 統計分析 在基地二,自然也是主要被選取的類別。日常活 動不太明顯。主要的元素沒有表現出特別強烈的 設計需求。

圖像分析 在空地,使用者加上了自然元素或透水土壤,也 加上了相當類似現況的物件如長椅、花朵。街上 的腳踏車路徑很受重視。路邊沿線設置照明。最 後有少數的親山步道。

敏感度分析 此開放空間目前的狀態符合使用者的需要。空間 設計舒適。不過,說明只有關於環境和水文,而 沒有關於山的部分。山似乎不是個人們容易連 結的空間,不容易接近可能是影響人們感受的主 因。然而,對於希望有更多休憩放鬆的自然空間

綜合歸納

居民而言,山坡便能符合他們的需要。提升山坡 分析結果不足以對這個空間提出具體的設計。有幾個原

上的照明或許可改善這點。

因:首先,此公共空間已經經歷過一連串的討論和整理, 目前的成果對參與者來說已經足夠。它的寧靜和舒適受到 肯定,但還是需要更多綠地。令人驚訝的是,參與者沒有 考慮到跟山的關係,很少人想到山坡上的活動,可能是因 為它看起來有點難到達?不過,比方說打造一條通往山坡 的小路,可能就可以滿足更多自然空間的需求。此外,居 和坡道的連結?

良好的氛圍 93

民也希望有更多可以騎單車的空間。

腳踏車設施/腳踏車道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三:會元洞旁綠色小巷 空間類別 D ─已加蓋以改善 統計分析 除了自然類之外,其他三類都很少被用到。有 嘗試呈現水路,以及添加其他元素如花盆或野 菜園。 圖像分析 跟街道有關的主要調整在植栽。水路被呈現出 來,部分區域有可透水的屏障。主要重點是行 人及單車行進的環境。此外,建築立面有部分 種植栽或彩繪。 敏感度分析 這條巷子本身已綠意盎然,但大部分的討論仍 圍繞在環境。這條街舒適寧靜,但可能缺乏休 息或停留的地方。後續設計可以回應呈現水的 這點建議。看起來使用者可能想要有個更自然 的環境,把空間留給乾淨的水。一些街道家具 或遮蔭處可以讓整個開放空間更加提升。最 後,並沒有關於建築物立面的討論。不過,希 望增加更多自然元素,或許可以透過增加建築 物間的綠意來達成。

綜合歸納 在使用者進行疊圖和提出改善需求後,第三條巷子仍 維持著靜謐的氛圍。許多人建議要有一些設施或裝置 讓人可以在此休息,居民也希望有遮蔭,不過在這麼

清澈的水路

狹窄的巷子裡種樹似乎有點困難,街道家具或許可以 作為一個替代的遮陽空間。水路有時會露出或被凸顯。

陰涼處

自然的重要性受到肯定。最後,建築物的立面很少被 提及,可能這個主題比較複雜,但或許立面的整建, 有助於打造使用者期待的自然、舒適的氛圍。

94


基地四:景豐公園 空間類別 E ─已加蓋再開蓋 統計分析 自然和生活類被用得最多,四張套圖裡有三張。 統計顯示,為公園增添活力及維護現有環境,是 最重要的課題。 圖像分析 在圖中後方,使用者有時候會加入 youbike 站, 前方空地處加入的元素則有多種。透過設計來凸 顯水路。植物和生物多樣性很受重視。最後,活 動也很重要,類型很多元,運動類最受歡迎。活 動地點的周邊,通常會有長凳類的街道家具。 敏感度分析 使用者肯定公園裡自然元素的重要性,想要同時 凸顯水跟自然,但是不限於野地。水跟展演和設 計有關:水可以是主要的設計元素,可以連結如 韌性這類主題。可以運動空間或設施的需求,來 重新思考公園的空間配置。

Youbike 站

綜合歸納

多功能公園/活動

各種分析結果不足以讓我們對這個空間提出精確的設計。 公園本身範圍很大,需要整體的規劃,故很難以單一場景 來描述,但繼續作為公園使用這點是無庸置疑的。許多人 建議要有休憩草坪區,自然元素和樹也很重要。使用者也 提到要把水呈現出來,希望透過精心布局的設計把水路呈 現出來。關於公園的功能,許多參與者強調各項必須有適 合各類活動的設施,如體育或社區聚會。整體來說,他們 最在意的就是要有一個有設計過、具備完善設施的多功能 公園。最後,希望公園附近有 Youbike 站。

9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五:花木市場 + 萬盛溪開蓋點 空間類別 B/C ─明渠未加蓋 ( 即將加蓋 ) 統計分析 自然類的被選擇的頻率最高,不像其他三類, 兩次裡面只被選出一次。環境似乎是最重要的 主題。

圖像分析 前方空地的路面需改善。種植植栽。腳踏車很 重要。沿著水路旁的道路也要有植栽跟腳踏 車。水路被重新改造,變得更加吸引人。附近 種了更多植栽綠樹。最後,建物的立面也經過 綠化或彩繪。

敏感度分析 訊息很清楚明白,彼此間有共識。後續工作關 乎恢復環境的品質,一方是水質,一方是強化 其他的自然元素。參與者似乎期待能在舒適乾 淨的環境裡好好感受河川。

綜合歸納 參與者強調繼續提升此區的美學設計,希望打 造有益健康、乾淨清爽的環境,以自然的方式 規劃水路。從參與者的疊圖和後續建議顯示, 綠化及增添自然元素也是一個重點。水路周邊

樹木和一些自然元素

的景觀很重要,而且要能在周圍休息。很多人 提到希望能友善腳踏車通行。

單車通行

清澈水路和綠意

行人或腳踏車道 96


(三)活動階段性成果 1. 以「民眾參與」作為再生作業準則之基礎 透過願景板的量化資料與小綠洲 APP 的質化資料,可進一步歸納與釐清居 民對環境議題和空間課題的關心程度、空間營造的想像與空間設計建議,依 據地區願景溝通得到的民眾意見回饋進《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 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更依據回饋內容建立後續工作坊討論之基礎。 2. 串連潛力空間及社群,強化空間支持系統,引導後續環境改善之可能 透過地緣社群一同舉辦活動,在彼此串連與合作的經驗中建立彼此的信任與 認同,強化地區的空間支持系統。潛力空間之一的「景豐公園」在本次活動 中,透過參與式工作坊的討論,釐清公園使用者的需求,未來有機會透過整 合專業者與里辦公處等資源,落實符合民眾願景與空間紋理的公園設計。同 為潛力空間的「萬世興隆大樓戶外開放空間」為綠資源策略點 #10 -步行 後巷的延續,社區管委會期待大樓外開放空間有更舒適的環境,並且能與明 年度施作的小綠洲後巷互相呼應,回應水路紋理也改善環境品質,在本次活 動中以參與式工作坊開啟討論,經活動所歸納的住民意見也回饋給社區管委 會參考,未來可透過技術協力社區進行改造。

9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3. 單點空間的串連,建構系統性環境認知 本次活動透過闖關行動串連不同型態的水路遺線空間,參與者 帶著任務跑關,將單點水路空間串接起來,建立系統性的環境 認知,理解萬盛溪遺線的空間紋理,然而對於環境感知較不敏 感的參與者,此訊息並不容易接收,因此規劃水路文史導覽與 路上觀察活動搭配進行,以走讀觀察作為環境教育的方式,讓 參與者可以更容易理解在地水文化歷史與現況面臨的環境問題, 並且能具備系統性的流域觀。 本次文史導覽活動有多對親子組合參加,家長給予此活動高度 的肯定,認為讓孩子知道自己生活地方的環境故事是很重要的 事情,實地走過這些日常生活的空間,發現原本不知道的文化 歷史,是很有價值的活動體驗。 路上觀察活動與文史導覽的不同之處,差異較大的部分為敘事 的方式不同,本次邀請臺北路上觀察學會主持的《河爾文河流 演化論》活動,以擬人化的空間故事,加上現場觀察解說,讓 民眾了解城市水路的古往今來,以及現代加工後的各種河流樣 貌,透過「任務設定」的方式進行活動,提高參與者對周遭環 境的關注,並以互動與問答取代導覽者單向的解說。依據現場 參與者的互動與活動後訪談,發現參與者對於「路上觀察」的 導覽方式接受度很高:「一般導覽參與者是帶著走,聽解說員 娓娓道來,路上觀察不時會有短暫的自由探索,再約定時間集 合,有點像是跟團旅遊中穿插的半日自由行」、「不同於傳統 講座,比較注重引導參與者觀察,彷彿整個城市都是教室」透 過活動最後的有獎徵答,也發現擬人化的故事處理的確讓參與 者對停留點有深刻的印象,值得作為未來規劃工作坊或其他環 境教育課程的參考。

98


四、第二場:開發端與技術專業回饋- 「圳道空間紋理保全及活化」願景交流會

( 一 ) 活動規劃 本計畫以文山區「仙跡岩北側生活圈」為範圍,包含景美溪以東、景美公園以西、仙跡岩以北、蟾蜍 山以南的區域,以社區參與推展依山發展地區綠生活營造,階段性配合辦理三場工作坊。 依對象對於議題觀點的方式,分階段作為工作坊目標,以「民眾願景共識」、「開發端與技術專業回 饋」、「公部門意見回饋」三階段進行工作坊設計,將工作坊操作對象範圍分類,由一般大眾到核心 人物,在工作坊的滾動下,逐步整合意見,回饋至研提《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 間再生作業準則》,作為後續依山地區規劃及開發時法令機制之依循。 第一場工作坊活動-小綠洲運動會已於 107 年 10 月 28 日辦理完成,經透過活動邀請並引導民眾表達 對城市水路環境營造及設計之想法,形成《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 則》初步成果。因作業準則涉及到文山區後續開發與相關設計規範,故規劃第二場-「圳道空間紋理 保全及活化」願景交流會,以充分了解各利害關係人的考量,邀請空間專業者與開發業者共同對話, 打開水路紋理保存與都市再生並存可能性之想像,同時釐清於文山區落實之可行性及困難處,以茲作 為下一階段準則調整之依據。

9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活動時間| 2019.02.20(三)14:30-16:30 活動地點|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1703 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168 號 17 樓) 參加人數| 17 人(詳參附件簽到表) 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備註

14:20-14:30

集合報到

14:30-14:35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致詞

致詞者:更新處處長方定安

14:35-14:45

依山小綠洲—創造水文化的城市開放空間

劉柏宏(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14:45-15:00

文山區水路現況與水文化復興倡議

何文賢(文山社區大學學程召集人)

15:00-15:20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 作業準則與機制初步成果 綜合討論

與談對象:

1.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處 / 王曉雯股長

再生作業準則操作工具定位

文山社區大學文山學召集人 / 何文賢老師

2.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 15:20-16:30

陳鳴誼(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再生作業準則操作可行性 3. 文山區開發基地影響因素釐清

劉憲宗建築師事務所 / 劉憲宗建築師 學邑技術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蔡佳明總經理 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 王章凱研究員 呂欽文建築師事務所 / 呂欽文建築師 元利建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志榮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16:30-

自由交流、散會

第二場:圳道紋理保全及活化 願景交流會

100


( 二 ) 活動摘要

為引導開發者認識及理解維護文山區水文化特質的重要性,交流 會開始先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方定安處長致詞,分享對本計畫推 動期望及目標,接續由經典團隊劉柏宏老師開場,說明對景美地 區水環境營造的整體願景,在圳道紋理的保全下,讓開放空間與 水文化有結合的機會,開放空間有故事,環境品質得以與社區連 結,開啟城市再生與水紋理並存的多樣可能性。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文山學程召集人 - 何文賢老師分享文山區水 路現況,從水路遺線空間到開蓋明渠,何老師透過照片帶領大家 穿梭巷弄,看見水路空間的不同樣態,以及分享社大長期耕耘水 文化復興的經驗想法。 接著由計畫主持人陳鳴誼簡報《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 再生作業準則》之階段性成果,包含計畫歷程、團隊視野、民眾 參與意見、現況發展特質及重要議題等,並綜整回饋於擬定「依 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內容,包含量體配 置、開放空間系統、慢行系統、防災系統,以及從國內外案例經 驗看到未來「依山水圳策略地區」如何導入民間力量共同維護水 環境的可能方向。 本場次交流會聚焦於三項議題討論,包含: 1/「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再生作業準則操作工具定位 2/「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操作可行性 3/ 文山區開發基地影響因素釐清

10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袁副總工如瑩 作業準則應分階段、不同方式處理 短期針對以開發或進行中的案件如何處理;中期將作 業準則回到都市計畫或都市設計準則要求下,即便不 是在公劃地區範圍也要遵守;長期整治水圳改善水質 水量問題。 作業準則有企圖突破既有都市設計準則的框架,不會 是一個傳統的規範 袁副提到:「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不是都市設 計準則」更新處企圖跳脫既有的框架,去思考面對水 圳在開發上,能以都市再生作業準則給予開發建議。

劉憲宗建築師 作業準則應明確知道如何操作,認為放在都市計畫細 部說明最有效 劉建築師提到:都市設計管到的是新的開發案,而策 略地區屋齡大約 20-30 年,還未到要更新的時候,因 此劉建築師認為不要以強烈的方式做都市更新。作業 準則放進都市計畫裡的細部說明是最有效的。 重點是要有乾淨的水。水圳可以改道,重要的是保持 延續性。 劉建築師認為水圳可以不用現地保存,至少保持延續 性。就開發角度而言,有乾淨的水、有故事,房子就 好賣,社區也接受,就一定可以水到渠成。 定線立碑讓話題產生、故事發酵 劉建築師提醒,現在能夠做的事情是「定線立碑」, 讓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102


呂欽文建築師 需思考萬盛溪的性格與定位 呂建築師提醒:萬盛溪的性格與定為如何?假如開發 之後,房子是以萬盛溪作為面向還是背向?建議這件 事情要被思考進去。 建議整體開發或更大範圍去處理 呂建築師提到:當作業準則實施,且街廓不改的情況 下,未來的開發會不會為了閃躲水圳空間而使房子便 得侷促?他建議大範圍處理、不同階段的發展、分區 的限制,比較有容積調配和增加綠地更大的可能性。

蔡佳明總經理 對於施行工具,都市設計指管到更新案,沒有管到危 老,在更新地區裡卻不是更新案也管不到 蔡總經理提醒,都市設計是一個涵蓋性較廣的工具, 但它只能管到更新案,沒有管到目前更新的最大宗: 危老案件。另外,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也因為不是在更 新地區裡面,所以也管不到。 作業準則雖然可以不要剛性,但還是要明確,且能對 外公告 蔡總經理務實建議,作業準則雖可以不要那麼硬性, 但還是應該要是一個很實質、可以操作,且能對外公 告的準則,不要只是被放著的一本計畫。

王章凱研究員 持續軟體面經營,讓水圳紋理重要可以擴散,有認知 才容易被接受 除了制定作業準則,王章凱老師建議持續軟體面的經 營,讓紋理保全成為大家「重大的認知」,透過軟體 面輔以作業準則,才能使準則更被接受。 建議從主幹道感受到後面圳道空間的存在 王老師建議,除圳道兩邊空間之外,能不能透過視覺 處理或其他方式,讓圳道文裡可以從主幹道就能感受 到它的存在。

10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志榮建設代表 水紋理保留的方式建議彈性設計 志榮建設李先生以開發商角度認為,希望水紋理保留 的方式可以彈性且多元。

元利建設代表 重點是要有穩定性、要透明、清楚,包括可以改道的 範圍、知道應該怎麼做,以及對價和獎勵 元利建設陳先生也同意劉建築師,認為水道可以不用 現地保存,只要有計畫性的、把可以改道的範圍區劃 得很清楚,能夠執行就沒有問題。建議資訊要透明,、 對價關係清楚,只要開發商明確知道怎麼操作,他們 是絕對願意做的。

水利處代表 汙水問題應建議衛工處協助,透過圖資知道周邊住戶 接管情形 雨水下水道工程科的王曉雯股長分享福德洋圳再造的 案例,建議水圳的汙水問題可以找衛生下水道工程處 協助了解接管情形。汙水的處理除了接管,就是節流, 或者是做汙水處理的設備,提供參考。 交流會逐字紀錄稿請詳參附件七 ( 報告書 P.253-276)

( 三 ) 小結 在開發單位與空間專業者各面向的建議與提點之下,了解《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 業準則》在操作上,應以短、中、長期階段性的規劃實施進程,短期持續軟體面的經營,以原則性 提供開放空間設計指引,長期納入規範性的操作工具,不論是擬定更新地區都市更新計畫書之都市 設計準則內容,還是將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納入都市設計審議範圍,強化開放空間系統等管制內容, 不同的工具有各自的特性與限制。作業準則以維護水圳遺線紋理為目標,在不影響周邊土地開發使 用下,確保水圳公共性價值,而成就作業準則的關鍵,除了持續推廣城市紋理保全的觀念之外,亦 需要公部門單位的橫向整合,才有機會讓圳道的紋理在城市發展和都市更新之下,透過多元方式被 保全。

104


五、第三場:公部門制度諮詢與意見回饋-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公私協力工作坊

( 一 ) 活動規劃 本計畫以文山區「仙跡岩北側生活圈」為範圍,包含景美溪以東、景美公園以西、仙跡岩以北、蟾蜍 山以南的區域,以社區參與推展依山發展地區綠生活營造,階段性配合辦理三場工作坊。 依對象對於議題觀點的方式,分階段作為工作坊目標,以「民眾願景共識」、「開發端與技術專業回 饋」、「公部門意見回饋」三階段進行工作坊設計,將工作坊操作對象範圍分類,由一般大眾到核心 人物,在工作坊的滾動下,逐步整合意見,回饋至研提《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 間再生作業準則》,作為後續依山地區規劃及開發時法令機制之依循。 第一場工作坊活動-小綠洲運動會已於 107 年 10 月 28 日辦理完成,透過活動邀請並引導民眾表達對 城市水路環境營造及設計之想法,形成《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初步成果,並於 108 年 2 月 20 日辦理之「圳道空間紋理保全及活化」願景交流會,由開發商觀點, 與空間專業者諮詢與對話,調整準則書寫方向。 為能持續轉譯操作經驗,接軌都市規劃,與上位計畫對話,目前初步研擬之《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 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以提供回應策略地區都市再生議題與需求,可茲審議委員和府內相關單位 參考分析建議,第三場:「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公私協力工作坊,邀請審議委員與公部門單位共同 參與,研析作業準則各階段操作與公私協力之可能。

10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活動時間| 2019.03.08(五)14:00-16:00 活動地點|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1703 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168 號 17 樓) 參加人數| 17 人(詳參附件簽到表) 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備註

13:50-14:00

集合報到

14:00-14:05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致詞

致詞者:更新處主任秘書謝明同

14:05-14:10

依山小綠洲—創造水文化的城市開放空間

劉柏宏(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14:10-14:20

文山區水路現況與水文化復興倡議

何文賢(文山社區大學學程召集人)

14:20-14:40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與機 制初步成果

陳鳴誼(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綜合討論

與談對象:

1.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謝明同主任秘書

作業準則操作工具定位

臺北市政府水利處 林正工程司 臺北市政府水利處 陳工程員

2.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 作業準則操作可行性

臺北市政府衛工處 吳幫工程司 臺北市政府新工處 蔡分隊長 臺北市政府公園處 陳工程司

3. 都市更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擬定建議 14:40-16:00

臺北市文化局文資科 莊企劃師 昇陽建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臺北市政府都市更新審議委員 簡伯 殷總經理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 研究所教授 / 臺北市文化景觀審議 委員 蘇瑛敏老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 / 李 素馨老師

16:00-

自由交流、散會

106


( 二 ) 活動摘要 目前草擬之《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 準則》,後續預期將進行公告,將地區範圍內具有特色 的空間可以納入審議原則或其他政策工具,讓水圳紋理 在面對開發時有機會可以用多元的手法進行保全。 交流會由經典團隊劉柏宏老師開場,簡述文山區水綠環 境願景之後,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文山學程召集人 - 何 文賢老師分享景美舊圳道的現況。 接著由計畫主持人陳鳴誼簡報《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 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之階段性成果,包含計畫歷 程、團隊視野、民眾參與意見、現況發展特質及重要議 題等,並綜整回饋於擬定「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 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內容,包含量體配置、開放空間系 統、慢行系統、防災系統,以及水圳遺線紋理保全的複 合性作法,與階段性公私協力目標與進程。 邀請政府各部門單位,以及審議委員,一起討論這套準 則的內容規範、實施工具與時機,給予實務經驗與建 議,找到在公私協力之下,都市空間及小河域的環境與 發展的共存之道。

水利工程處 當舊圳道的雨水下水道的系統,與現有系統已不重 疊,需思考紋理保全是期待用什麼方式串連 水利處林正工程司提到,目前策略地區內雨水下水道 系統,部分已經被截斷,被橫向排水溝取代,未來要 做意象的回復時,若期待已「流動的水」作串連,則 要思考取水源與動力引動的問題。 舊水路在都市計畫下,很多地目已不是水利地,而變 更成住宅用地 林正工程司提醒:一般公共設施用地很少被劃為排水 公用,大部分都是公園用地、道路用地甚至住宅區, 因為一旦被劃為排水用地,使用率或者未來開發就會 受限。目前策略地區內,屬於排水溝用地的名目很少。

10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水利工程處 支持水路開蓋,也便於維護管理 林正工程司表示,通常會加蓋都是民眾的需求,考量 安全與衛生問題,會希望水道蓋起來,但依水利處而 言,開蓋對於清理維護相對容易,對開蓋是完全支持 的。只是在現實的層面很多不被允許,環境整體的質 感需一起提升,民眾的認知才能一起改變。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 水圳沿線目前沒有提報文化資產,且在地里長的支持 很重要,建議從社區營造角度嘗試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莊企劃師提到:目前水圳遺線沒有 提報相關文化資產,曾經有一案是由文山社大提出的 景美西歷史渡口設碑與文化資產提報,但當時因在地 里長的阻力而沒有實行。建議從社區營造切入,但因 不是在文資科的主事範圍,因此較難以協助。

衛生下水道工程處 目前汙水系統幹管系統大部分都能滿足這個環境,加 蓋的圳道讓施工 ( 接管 ) 空間受限,有機會利用暗渠 變更施工方式 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吳幫工程司提到:圳溝被遮蓋的部 分,因地形跟建物型態難以處理接管,或許可以整合 水利處資源,利用廢棄暗渠變更施工方式,或有明渠 看得見汙水的部分,可配合水利處他提供的水路的走 向,再做更進一步的調查。

108


新建工程處 新工處主管都市計畫道路,後巷即不在範圍 新工處蔡分隊長提醒:後巷不在都市計畫道路範圍, 新工處難以進行管理,新工處主要在維護道路材質部 分,顧慮人車通行安全問題。

公園路燈管理處 配合水路意象作公園更新,在民意共識下可以配合 公園處文山分隊陳工程員表示,公園處對於「依水路 意象進行公園更新」,在民意的共識下是絕對可以配 合。同時他也提醒:如果未來公園下的水道真的開蓋, 就需要考慮到安全性問題。

簡伯殷總經理 水源穩定、水質好是首要條件 昇陽建設簡伯殷總經理提到:水路紋理保全,回到水 文一定是要水,水源穩定度與水質接需把握,如果有 問題的話,才能達到目的。 建議實施作業準則,有限制就要給予相對誘因 ( 獎勵 ) 目前△ F5-1 的指標裡面並沒有獎勵這一項,如果要 放入的話需要多思考,另外提到審議原則,或是在都 市計畫細計中約定,但民意的意見很重要,限制多, 就必須有誘因。

10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李素馨老師 建議以視覺系統呈現文化路徑 李老師提到建議水圳的線性與面狀關係,可以視覺系 統、符號系統等方式顯現文化路徑,對整個臺北市水 路歷史脈絡能在消失的地景上顯影,也是環境教育很 好的材料。 對於水路形態的六種類別放入再生作業準則中,建議 加入用地的分類 李老師提醒:水路的六種型態 ABCDEF,放入準則的 可行性有疑慮,用地情形應一併考慮,未來要執行的 時候,這方面會更加關鍵。

蘇瑛敏老師 除水質水量穩定之外,管理維護也很重要 蘇老師表示,水質水量穩定之餘,管理維護也相當重 要,因此為提升管理維護的意願,應該持續軟體面經 營,讓更多人對於水文化保育有所共識,且對於品質 有所要求。

交流會逐字紀錄稿請詳參附件七 ( 報告書 P.277-293)

( 三 ) 小結 臺北市曾經的山水城市,在都市發展下的綠色資源正逐漸減少,都市小河域地紋理在面對開發下, 如何用多元的手法進行保全,目前研擬的《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也只會 是其中一種操作工具,讓審查委員在個案審查時可以建議開發商、建築師透過開放空間的營造,進 行水文化記憶的保存。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公部門與私部門的共同協力,在本場次工作坊中, 理解各部門對於水紋理保全的想法,以及能提供協助的地方,同時也理解到各單位在紋理保全的課 題上有各自的難處與限制,這些都是很好的回饋。為達成紋理保全的美好願景,絕對不能只依靠更 新處或單一部門,或委託團隊,需要的是各單位在相同的目標下攜手合作,搭配行動計畫,以短、中、 長期階段性逐步整合。

110


六、工作坊效益 ( 一 ) 潛力空間與社群的串連 透過參與式工作坊擾動社區,在社區議題、地緣社群地區環境改善討論中,促使利害關係人、社區民 眾關注公共環境議題,建立彼此的網絡連結。

( 二 ) 階段性生產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透過三階段工作坊操作,整合民眾、專業者與開發單位,政府部門與都更委員的意見,進行分析與歸 納,將共同點與衝突點整合,最後回饋到《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 則》中。

11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07 《依山小綠洲-依山水圳策略地區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一、計畫緣起 臺北市從 90 年代推行社區規劃師制度開始,地區環境改造以及相關環境、社區改善計畫與之並行,歷 經 20 年的發展引動了無數的社區及社群參與以「在地性」為主的環境改善。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自民國 100 年「一葉臺北:城市創意補充綠」、101 年辦理「社區參與公共開放空間環境改善策略規劃案」、 102 年以「臺北市推動地區型都市再生策略規劃設計案」選定「油杉麗水永康綠生活圈營造」為示範 區,持續深化、引導議題社群進入地緣社區,協力開展創意綠生活空間營造之由下而上模式,並推展 出「Open Green 打開綠空間」的社區空間論述,藉由空間議題的討論,引動在地居民關注社區空間及 未來的發展,共同打造良好的居住生活圈環境。 自民國 104 年開始以本市環繞盆地且都市化的依山發展地區作為示範場域。透過探討區域山系、水系、 生態紋理以及防災等基礎分析,回應氣候變遷、生態環境、都市景觀以及人文歷史等議題,研提依山 地區的綠系統空間論述。景美地區在此論述之下,將以在地文化及歷史脈絡為起點,將台灣早期水圳 農田之間的依存關係在現今都市化的今天,透過轉化參與機制為各種以「水圳環境」為主題的創意行 動,擴大民眾公共議題關注,進而提出以「在地性」以及「好生活」為主軸的空間再生準則。

二、擬定單位與法令依據 (一)擬定單位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二)相關規定 1. 都市更新相關法令 • 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 • 臺北市未經劃定應實施更新之地區自行劃定更新單元建築物及地區環境評估標準 • 臺北市都市更新地區獎勵歷史性建築物維護補助及認定要點 2. 都市設計管制法令 • 107 年度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審議參考範例 (1070717 修正 ) • 107 年度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案審查檢核表 • 臺北市綜合設計公共開放空間設置及管理維護要點 • 臺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歷次審議決議有關設計審議原則 • 臺北市建築空地維護管理辦法

112


三、「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範圍界定 (一)「依山水圳策略地區」指認之理由 1. 水圳遺線做為都市更新空間再生的核心 都市設計管制實施地區除了新訂計畫區以外,在建成地區的管制範圍一般以特定的文化歷史、景觀風 貌的保存做為主要劃定之依據。文山區以瑠公圳為主的水圳網絡為早期地區發展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資 源之一,雖然現況已加蓋,但水圳紋理依舊反映在宅區內的後巷或是街廓內的畸零空間。本計畫亦期 望水圳流經之街廓未來在進行重建或是都市更新等開發行為時,能以復原水圳意象或實質空間做為開 放空間留設之主題,並反映在景觀設計或是建築退縮等相關規範。 2. 舊有圳道管線仍然存在 套疊北市府水利工程處雨水下水道測繪調查及臺北市政府網站公開管線資料,可查詢臺北市雨水下水 道管線以及人孔蓋之位置、管徑等資訊,在計畫範圍內原水圳位置仍有雨水管線之佈設,另外在北側 靠近景美運動公園的街廓,雖無雨水下水道管線的佈設,但沿著水圳遺線皆設置雨水人孔或手孔,顯 示舊時水圳仍存在於路面之下的位置。 3. 公有土地的潛力 水圳沿線土地權屬為公有土地,包括國有財產署、北市府各機關所有,土地面積雖佔整體街廓面積比 例較小,但在街廓內多位於中間區位,若配合公有土地兩側留設退縮綠帶,創造良好的後巷建築消線, 將有機會塑造以公有土地為主的好品質後巷空間。

瑠公圳水圳遺線 蟾蜍山

萬盛溪水圳遺線

花木市場

萬盛公園

萬盛公園往蟾蜍山觀看

11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二)「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範圍及面積 本策略地區坐落於文山區,位處銜接蟾蜍山與仙跡岩間重要位置,範圍內有萬盛溪及瑠公圳兩條水圳 劃過,構成區域內重要水綠基盤。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管制範圍以萬盛溪水 圳遺線為核心,納入沿線兩側街廓,北起花木市場、萬盛公園一帶,南至興福公園周邊,範圍詳下圖示。

基地範圍圖

114


四、「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發展現況與議題

(一)上位計畫與相關計畫 1. 臺北市未來 30 年都市發展願景綱要計畫-生態城市發 展策略與行動方案 臺北市政府為因應全球氣候變化,創造永續性、健康且適 合市民居住環境,以「生態都市」為城市規劃理念基礎, 2030 年為目標年,從六大議題:Tree 綠意、Aqua 親水護 水、Infrastructure 綠色公設、People 綠生活圈、Energy 節 能減碳、Intelligent 智慧生態城,研擬相關策略與行動計 畫,打造臺北市成為「更親水更健康之生態環境」。「Tree 綠意」議題對於打造充滿綠意的家園,提出擴張鄰里綠 網、推廣建物立面綠化等作法,為策略地區後續深化都市 更新空間操作原則之指導方向。

2. 臺北願景計畫-文山再生計畫 臺北市政府從長遠城市治理與發展角度,以「宜居永續」 為總目標,提出臺北願景計畫。包含西區門戶、東區門戶、 社子島開發計畫為都市再生之引擎之外,從整合地區資源 角度,提出大同再生、文山再生計畫等,來重塑都市紋理、 活絡地方發展。本策略地區即位於文山再生計畫範圍,該 計畫中指出文山區須重視解決豪大雨造成淹水問題,進行 整體排水改善計畫、推動興隆公共住宅等。

11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3. 周邊重要開發計畫-萬隆東營區社會福利設施用地 社會局採整體開發方式將萬隆東營區所屬社會福利設施用 地 ( 詳右圖 ),打造為多層級及照護空間與完善地區的社 福生活園區,以建立社區融合、世代融合為目標,設置長 期照顧機構、庇護工作場所、托嬰中心、育兒友善園、身 障者社區居住及照顧住宅等,以及里辦公處、區民活動中 心、愛心商店等地區性服務設施。該設施位於本策略地區 東側步行約 5 分鐘距離,與區內社區活動使用有機會形成 串聯及相互支援。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網站, https://dosw.gov.taipei/ cp.aspx?n=C7B4F02D4F759BB8,萬隆東營區地區說明會簡報。

4. 景美運動公園南側第一期公共住宅 臺北市政府為滿足民眾居住需求、充實住宅存量,推動公 共住宅政策,其中於鄰近本策略地區之景美運動公園南側 規劃一處公宅 ( 詳右圖 ),基地面積約 2,300M2,建築規 劃採地上 8 層,地下 2 層,預估未來將有 86 戶 ( 約 190 人 ) 進駐,低樓層規劃社福設施 ( 供 30 名嬰幼兒照護及 40 名 老人照顧 ),活絡地方。 照片來源:臺北市居住服務讚網站 https://www.housing.taipei.gov.tw/

116


(二)現有都市計畫及土地使用現況 1. 都市計畫規劃 本策略地區範圍屬文山區都市計畫範圍,土地使用分區以住宅區為主,屬第三種住宅區, 容積率 225%、建蔽率 45%;商業區僅位於興隆路一段與羅斯福路交會口一處,屬商三特, 容積率 560%、建蔽率 65%;公共設施主要有北側一處大面積市場用地及前中後段共三處 里鄰型公園分布。萬盛溪水圳遺線範圍內多屬住宅區或公園、道路用地。 2. 土地使用現況 配合民國 107 年國土利用調查檢視土地使用現況,可以看到區內土地使用現況大致順應 都市計畫引導,維持居住使用為主,沿興隆路一、二段、景興路兩條重要聯外道路兩側 多為住商混用。

景美運動公園

停車場 仙跡岩

由蟾蜍山往南側觀看

部分區域有使用現況與都市計畫不符情形,包含興隆路一段與興順街所圍街廓及其周邊 作為大面積停車及倉儲使用,不僅與周邊住宅區形成衝突,同時還有道路未開闢情形。 萬盛公園南側之萬盛街 106 巷與興隆路 55 巷 27 弄所夾住宅用地則開發作里鄰公園。 公園、市場用地等公共設施多已開闢,僅少數地塊與都計不符,如萬盛公園東側局部未 開闢,現為民眾做耕地用,花木市場東側一處小型市場用地則採多目標使用開發為樓高 9 層的住宅大樓,1 樓為全聯超市。

11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都市計畫圖 資料來源: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網站,http://nsp.tcd.gov.tw/ngis/,取用時間:2018/11/26。

118


國土利用調查圖 資料來源: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網站,http://nsp.tcd.gov.tw/ngis/,取用時間:2018/11/26。

11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3. 通盤檢討法制作業辦理情形 臺北市政府賡續辦理全市 12 個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法制作業,其中文山區主細計草案於民國 107 年 12 月辦理公開展覽,就都市計畫及都市設計進行檢討。 現階段計畫文山區在「樂齡、宜居、青創的生態大學城」之發展目標下,將朝向「建構高齡友善環境」、 「培植青年安居與創業」及「擬定依山、親水街廓之都市設計規範,落實韌性城市」三項發展原則。 細計通檢草案內容提出包含木柵、興隆、景美、動物園及萬芳生活圈都市計畫變更,然對應本策略地 區內並無牽涉使用分區變更事宜。 現行臺北市都市設計管制除須依照整體都市設計原則以及部分地區歷年細部計畫規定外,其餘未擬有 都設準則管制地區,需依【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原則】辦理。該草案計畫中建議 新增景美老街地區、木柵路四段、五段區段徵收地區及依山街廓為都設管制範圍,並擬定相關都設管 制準則,另外則還有其他如開放空間系統、人行步道系統等規定。 其餘規定修訂內容與本計畫有關者如下表所示,包含針對依山街廓開發規定較高基地保水要求,以及 在考量維繫文山區既有騎樓及線型商圈型態,指定興隆路一段等留設騎樓。

表 文山區通檢建議調整都市設計準則內容與本計畫範圍相關者 項目

管制內容

依山街廓

提高基地保水要求。( 範圍包含本區北側興隆路一 段東側部分街廓 )

人行步道系統

指定留設騎樓:興隆路一段、二段、景興路等。

相關圖說

其他路段:依「臺北市住宅區重要幹道兩側應留 設騎樓或無遮簷人行道規定」,其餘建築基地臨 道路側退縮留設 1.5M 無遮簷人行道為原則。

資料來源:臺北市各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專區網站,http://www.udd.taipei.gov.tw/overall-review/,取用時間:2018/11/26。

120


4. 公劃都市更新地區評估檢討辦理情形 都更處於民國 106 年辦理全市十二行政區公劃更新地區評估檢討,於捷運萬隆站、景美站、 萬芳醫院站等周邊共劃設 7 處更新地區,提擬土地利用、公共設施改善、交通運輸系統等 構想,期望誘導民間投入都市更新協助建構適居環境。本策略地區鄰近萬隆站周邊更新地 區,更新地區範圍主要有羅斯福路五段兩側第一排街廓,北起興隆路一段,南至三福街 4 巷。 值得一提的是,評估計畫中指出萬隆站周邊更新地區部分街道如景文街底為過往水路(瑠 公圳),為保存在地水文化及早期聚落發展歷史,建議更新案應維護過去水路紋理,納入 開放空間規劃設計;對應本計畫同樣關注如何延續及維護水圳遺線風貌,同樣需藉由開放 空間管制手法執行。

(三)建築物開發型態 文山區內建築物開發型態,大致以屋齡在 40 年以上,於民國 50-60 年代建蓋之 4~5 層步登 公寓最為普遍,其次則為屋齡約 20-30 年左右之 6~15 層華廈或住宅大廈,亦不乏有 16 層 以上高層建築散佈。另外,於公館街等早期發展市街一帶,則零星可見 1~2 層加強磚造建築。 值得一提的是,於蟾蜍山等山系周邊,可以看到建築物順著山勢高低地形變化坐落,彰顯 文山區山林空間特質對於建築型態影響。在景美運動公園南側,興順街一帶則發現數處基 地開發是採沿主要道路配置 2~4 層低樓層之連棟或集合建築,再搭配 12~15 層住宅大廈, 此一前低後高的建築配置形式,相較本市其他行政地區建案較為少見。

文山區內各建築型態照片

121


建築高度分布示意圖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122


(四)萬盛溪水圳遺線使用現況 依據現地勘查萬盛溪水圳遺線範圍內使用情形,萬盛溪水圳遺線範圍除北段與瑠公 圳匯流處為明渠外,其餘都已加蓋為暗渠,地面層作社區後巷、通學路徑、車道使 用。水圳遺線地下層使用現況,經套疊北市府水利工程處雨水下水道測繪調查及臺 北市政府網站公開管線資料,應多係沿續水道功能作為雨水下水道使用。下水道形 式初步以興隆路一段 83 巷交叉口測繪成果為例,採單孔箱涵型式,寬度約 2.4~6.2M, 高度約 1.5~3M,覆土深度則將影響地上構造物 ( 夜間照明、植栽綠化等 ) 佈設條件 ( 如 種植開展型喬木時之覆土深度應達 1.5 公尺以上,灌木為 60 公分以上,草花、地被 類為 30 公分以上 )。 另一方面,檢視部分地塊未來開發時 ( 右圖紅色區塊 ),其地下層開挖可能受到管線 位置影響,應徵詢市政府水利處審查同意改道或不可改道處理。以興隆路一段 83 巷 路口為例,如不可改道則土地開發較困難。

12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雨水下水道系統分布示意圖 資料來源:綜整臺北市政府水利工程處及臺北市道路管線暨資訊中心網站資料,取用時間:2018/11/26。

124


(五)土地使用權屬-水圳沿線多為公有地僅北段部分為私地 配合檢視區內公有地多已開闢作公共設施使用,包含花木市場、萬盛公園、景豐公園、 興福公園、道路等。水圳遺線範圍內多數屬公有地,僅北側萬盛街 130 巷、興隆路一 段 83 巷周邊共兩處為私有 ( 下圖紅圈處 )。 此外,經初步評估水圳遺線基地開發條件,共有 4 處私人地塊開發深度不足或面積較 小,如興隆路一段 83 巷路口三角形地塊面積僅 130m2( 詳下圖粉紅色實線 ),除非與 水圳遺線 ( 公有地 ) 合併開發,否則未來更新重建條件較為嚴峻。

土地權屬分佈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地政雲網站,取用時間:2018/11/26。

12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再者,水圳遺線範圍內雖多屬公有地,然分屬不同管理機關,又以北市府工務局新工處及國有財產 署土地最多,少數為北市府財政局、水利工程處等 ( 詳下圖示 )。顯示水圳全段在規劃設計至施工維 管階段,除公部門間各相關單位之橫向聯繫,亦需要公私部門協力溝通合作。

水圳遺線範圍內公有地管理機關示意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地政雲網站,取用時間:2018/11/26。

126


(五)人車動線 1. 區內主要車行動線-興隆路、景興路、景隆街 區內以興隆路一、二段、景隆街及景興街構成主要車行道路,對外藉羅斯福路銜接通往周邊地區;興 隆路一、二段計畫道路寬 22M,採雙向四線道及中央分隔島設計,兩側設有停車格。南北向由興隆路 一段銜接景興路,北可到公館、市中心區,南往景美、新店地區;東西向為興隆路二段接景隆街段, 向東可銜接萬芳、木柵地區。 2. 區內次要車行動線 因區內發展屬性較一致,故次要道路多係社區服務道路,計畫道路路寬多為 8 或 5M,視路幅採單向 或雙向兩線道設計。 3. 人行動線 依「臺北市住宅區重要幹道兩側應留設騎樓或無遮簷人行道規定」,本市 46 條重要幹道應予設置騎樓 或無遮簷人行道,本策略地區內則以羅斯福路五、六段 ( 公館圓環至景美橋 )、興隆路一、二段為規定 設置範圍,進一步檢視現況係多採騎樓形式設置。 既有人行系統設置尚包含景興路、景隆路兩側,形成連續性尚完整之步行環境,其餘路段則多無設置。 現行人行道多採道路設計形式所留設,寬度普遍約在 1-1.3M 左右,步行空間不算寬,於新建住宅基地 或公園、學校、市場等公共設施,則因基地退縮留設無遮簷人行道可以提供更為寬敞步行條件。 4. 地方特色街道 位於興福里的興隆路二段 22 巷是進出地方精神指標-會元洞清水祖師廟的重要路段,為銜接及突顯端 點廟宇空間,目前施作地坪鋪面美化並增設社區牌樓,為本策略地區內少數地方文化特質鮮明之特色 街道。

( 六 ) 大眾運輸系統 1. 捷運站 區內鄰近捷運新店線萬隆捷運站 2 號及 3 號出口,出站後約步行約 350m(5 分鐘內 ) 可達北側花木市場。 2. 公共自行車站 區內除花木市場南側設有 1 處 U-bike 站外,鄰近周邊亦分布有數處站點,距本區步行距離多約在 200m 左右。 3. 公車站 公車路線及站點主要沿羅斯福路五段、興隆路一、二段及景興路等重要車行動線分布。

12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人車行動線及大眾運輸系統分布圖

128


(七)區域環境分析 1. 植生狀況分析 下圖透過 NDVI 分析瞭解區內綠資源分布情形,可以看到鄰近蟾蜍山系、景美運動公園周邊地區有較 多植被覆蓋,植生分布最為密集。公園綠地、學校則相較普通。

NDVI 植生指數分析示意圖

12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2. 地質災害敏感地區 經套疊臺北市有關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資料顯示,於興隆路一段 137 巷接往景美運動公園西側一帶 較鄰近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外,本策略地區並無位於地質災害敏感地區內。

地質災害敏感地區範圍示意圖

130


3. 淹水潛勢 因應氣候變遷導致短時強降雨情形加劇,加上臺北市發生豪雨災情越發頻繁,採單日降雨量達 650 毫米以上降雨資料作為探討區內淹水潛勢分布位置之依據。淹水地區主要集中在花木市場東側、景 豐公園、興福公園東側。

24 小時內降水 650mm 範圍示意圖 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資料,取用時間:2018/11

13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4. 風向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都市熱島效應加劇下,本策略區依山的地理特質,散落其中的公園綠地,有機會透 過創造風道方式,包含透過道路或開放空間等,將自然導入市區以改善都市微氣候,達到通風降溫效 果,舒緩都市悶熱氣候環境。 依據中央氣象局文山區觀測站氣象資料顯示,文山區常年風向多介於東風與北風之間,本策略地區內 以興隆路二段道路寬度充足 (18m,兩側設有人行道 ) 又與風向平行,可以做為區內主要風廊,其餘東 西向社區道路,則可以適度結合公園、學校等開放空間形成次要風廊。

風向示意圖

132


(八)生態景觀資源及開放空間 1. 學校、公園市場等公共設施 本區南北側分別緊鄰都市內重要綠色基盤-蟾蜍山系餘脈景 美運動公園及仙跡岩,形成區內重要生態網絡。區內從北往 南分布有萬盛公園、景豐公園及興福公園共 3 處里鄰型公園, 公園普遍有大面積喬灌木植被且植生狀況良好,然公園各自 獨立,目前彼此尚無綠帶連接。 北側花木市場亦為區內提供一處大型供公共使用開放空間, 沿街廓邊緣留設綠蔭人行道;然受限於土地使用性質,故以 大面積鋪面設計,少有休憩空間。另外於興隆路一、二段中 央分隔島則有喬灌木構成線性綠帶景觀。 2.OPG 空間改造潛力點 從興隆路一段 83 巷往蟾蜍山系觀看

臺北市近年推動綠生活空間改造計畫(Open Green)透過改 造,創造出社區性開放空間,如興福公園周邊的「興福棧門 綠生活」為閒置宿舍外空地綠化,可以階段性創造及補足地 方綠色生活。 3. 登山路徑 區內可藉由興順街 80 巷及興隆路一段 137 巷為通往文山景美

從興順街 80 巷往蟾蜍山系觀看

運動公園登山口主要路徑。 4. 重要視覺軸線 策略地區東北側緊鄰蟾蜍山系,部分街廓窄短且與山系相連, 故東西巷街道如興隆路一段 83 巷、興順街 80 巷及興隆路一 段 137 巷等,成為觀看山林綠意的最佳視覺軸線,街道端點 構成強烈綠意,詳右圖。

133

興隆路一段 137 巷(左側為蟾蜍山)


開放空間資源分布圖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134


(九)人文環境資源現況 1. 聚落紋理 / 產業路徑 / 廟宇 清雍正、乾隆期間,福建泉州府安溪人大舉來到文山區, 景美成為移民進入文山區的門戶。當時移民從林口庄 ( 今 公館一帶 ) 向南、或沿著新店溪右岸來到今公館街開闢 萬盛庄,為文山區發展最早的街市,後再經暮頭山 ( 今 蟾蜍山 ) 向東墾闢,逐漸形成興福庄 ( 今興隆路二、三 段一帶 )。今興隆路一段仍可見早期各姓氏的聚落發展存 留下的老厝或廟宇,如今日萬隆捷運站周邊的萬隆集應

圖、清領時期各姓移民聚落發展分布圖

廟是由林姓移民所建,會元洞清水祖師廟為許姓移民聚 落的信仰中心,至今每年祖師誕辰祭典時,里鄰巷弄呈 現熱鬧盛況。 日治時期為便於運輸接駁運送自木柵、深坑、石碇等地 開採的煤礦,民前 13 年 (1898 年 ) 由日人興建萬華至新 店的萬新鐵路,另外還有臺北鐵道株式會社經營的 2 條 運煤台車線-十五分線、石碇線,其中十五分站位址即 今日捷運萬隆站一帶 ( 羅斯福路與景隆街口 ),路線行經 今景隆路、興隆路二段接萬芳路通往木柵,萬美大樓周 邊則有當時設置的儲煤場。 至光復以後,萬新鐵路結束民營,由臺灣省鐵路局收購, 十五分站、景尾站改為萬隆站、景美站,後再因公路運 輸及煤礦產量減少,於民國 54 年結束營運,原有鐵路線 多改為道路。民國 56 年景美併入臺北市,改稱景美區, 隨著都市發展、興建住宅,又有大專院校坐落,形成人 文薈萃的文教區域氛圍。 2. 文化資產及其他具文史紀念價值資源 目前周邊分布有經指定為文化資產的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 十五份公墓遺址 )、賴氏萬壽塔;公館街一帶為頂公館 聚落,主要為許姓移民聚落,仍保有過去聚落紋理;此 外,景美運動公園內發現距今 2000 多年前新石器時代 的石器遺物,經確認為十五份遺址。

135

圖、日治時期鐵路及輕便車運輸路線分布圖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3. 萬盛溪水圳遺線 萬盛庄過去有霧裡薛圳與瑠公圳流經,此兩條圳路提供 整個大加蚋堡-今日臺北市大部分區域農田灌溉需求, 其中霧裡薛舊圳道於景美國中以東、興隆路一、二段以 北段係結合利用萬盛溪河道。 過去萬盛溪為一條天然形成的溪流,水源匯集自今中埔 山南側及景美山東側山上,河道穿越興隆路二、三段一

圖、萬盛橋遺跡現況

帶往師大分部周邊,再匯入景美溪。然今萬盛溪水圳風 貌隱沒,現況多已加蓋成為社區後巷空間,又雖無水體 露出,另一方面卻轉成為地方居民重要生活休閒場所, 補足里鄰尺度的都市活動空間需求;又萬盛橋等處更是 難得的保留下可以窺看過去水文化痕跡,後續應從強化 水圳遺線的文化風貌,重新找回在地水文化記憶。 4. 社區活力據點 策略地區內及周邊分別以興隆路一段的花木批發市場 ( 簡稱花木市場 ) 及興隆路二段上的興隆市場,為社區重

圖、興福公園北側水圳遺線現為社區後巷

要活動據點。花木市場有花木百貨公司的稱號,不僅是 大臺北都會區許多花市與花店採購花木造景相關用品, 及室內設計、花藝設計者挑選採買的重要管道,市場內 亦提供生鮮蔬果及加工醃漬食品販售,加上每週六日舉 辦的農夫市集,除了是農民銷售有機農產品的場所,更 提供地區民眾一處假日休閒選逛的最佳去處。位於策略 地區東側的興隆市場同樣提供地方居民購買生鮮肉品、 蔬菜水果、傳統小吃,或是販賣衣物飾品、修鞋服務等 的重要民生必需品的採買場所。

136


人文資源分布疊圖

13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十)地方生活模式觀察 空間型態作為體現特定地方生活模式、形態,以及彰顯出在地文化發展脈絡下人與土地環境、人與人 的關係,將是後續操作及回應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的重要依循。本計畫於民國 106 年 透過資料收集、現地踏查、觀察紀錄及頭人訪談等方式,依據不同生活尺度從自然環境、人文社經及 實質空間三大面向,釐清並綜整分析出依山地區特有的空間形態,摘述如下表: 表 依山地區空間形態及生活模式綜整分析:

編號

1

2

尺度

城鎮

城鎮

面向

說明

社區

建築及景觀 立面管制

(1) 道路端點看得到山

維護景觀視 覺軸帶

人文 社經

實質 空間

依山地區獨特且明顯的街道 自明性

自然 環境

山林環境與建成區也可以很 有層次,並非一般以擋土牆 的方式被處理。

(1) 巷弄內的社區據點

4

社區

人文 社經

社區

實質 空間

依山地區保 水減洪、 開放空間綠 質量(綠覆 率、綠化量 等)

留設開放空 間

社區內的據點不只是空間或 產業的分布與配置,更重要 的是顯而易見的社會網絡。

(1) 具有生氣活潑的街巷空間

5

都設管制

(1) 雙廟雙軸線的空間發展

(1) 多層次的山坡處理

3

照片

確保人行環 境品質

街道的形式最早源自於人類 活動,而非現今以「車」為 思考配置,對規劃而言,具 有生氣的街道活動更重要。

138


編號

尺度

面向

說明 (1) 多層次的坡地聚落

6

社區

實質 空間

社區

實質 空間

宗教在地方發展具有重要 的角色,衍生出的空間型 態也代表地區的自明性與 向心性。

(2) 社區裡有生活感的小路 網絡 8

社區

實質 空間

場所

實質 空間

橋墩代表的是歷史空間的 再現公共活動的舉辦,更 彰顯其文化歷史的意涵。

(1) 有層次的後巷休憩空間

10

場所

實質 空間

139

場所

實質 空間

維護具文 化價值之 設施

留設開放 空間

維護具文 化價值之 設施

留設開放 空間

後巷空間不僅是人們通過 之處,與鄰近建築的空間 層次關係亦非常重要。

(1) 巷弄裡的公寓轉換中庭

11

維護地方 建築型態

巷弄是公共空間發展的最 後一個層級,但也是展現 地區生活、鄰里交流的重 要場所。 (2) 橋墩旁的暫留空間

9

都設管制

依山地區的獨特聚落形 態,反應在自然環境與人 為活動彼此緊密的關係。

飄著廟宇香味的生活巷弄

7

照片

公寓前的小中庭是從私空 間轉換至公共空間的中介 場所。

留設開放 空間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編號

尺度

面向

說明 (1) 視覺開放的巷弄關係

12

場所

實質 空間

街道視覺性一直是空間 氛圍重要的一環,舒適 的街道尺度以及建築退 縮造就整體的空間效果。

(1) 住宅旁有水聲的秘境 綠弄 13

場所

實質 空間

場所

實質 空間

場所

實質 空間

場所

實質 空間

場所

實質 空間

留設開放 空間

留設開放 空間

留設開放 空間

社區內的公共空間,不 論騎樓下、大樹下都需 要有遮蔭的重要元素。

(6) 囊底路的社區空間

17

留設開放 空間

人行後巷必須是安全、 通透、舒適的,而且充 滿綠蔭。

(5) 具有遮蔽的公共空間

16

維護天際 線及街道 尺度

在公園內設置不同的階 層,給予不同活動的功 能有助於加強公園的使 用率。 (2) 樹蔭充足的人行後巷

15

都設管制

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的 中介空間營造是重要的 介面課題。

(2) 水圳上有層次的凹地 公園 14

照片

留設開放 空間

道路端點接近自然的囊 底路是最好的社區空間, 任 何 一 起 有 趣、 教 育、 交流的事情都可以在這 裡發生。

140


編號

尺度

面向

說明 (3) 水圳旁的生活空間

18

場所

實質 空間

場所

實質 空間

場所

實質 空間

場所

實質 空間

場所

實質 空間

23

141

場所

留設開放 空間

留設開放 空間

側院空間一樣是建築本體 活動的延伸區,與前後院 不同之處是在使用上更貼 近家庭服務 ( 例如修理機 車、家具整理等 )。 (3) 具有綠意的狹長建築

實質 空間

留設開放 空間

許多新建大樓的開放空間 在設計上還是能回應地區 交流的社會價值。

(4) 建築側院的生活場域

22

留設騎樓

社區交流一直是社會關係 重要的一環,而由社區自 行生成的交流空間是使用 率高的主要原因。

(3) 親切的新建大樓前的開 放空間 21

留設開放 空間

騎樓源自於遮風避雨的場 所,之後衍生為社區交流 的空間,也是充滿活動的 中介空間。

(2) 住屋外的公共交流空間

20

都設管制

都市設計與水的關係是緊 密的,依水而生的農耕以 及景觀,至今仍然存在於 水泥叢林之中。

(2) 適宜的街道騎樓尺寸

19

照片

建築或量體造成的壓迫 感,可以用綠意或景觀的 手法輕易的被解決。

開放空間 綠質量 ( 綠覆率、 綠化量 等)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編號

尺度

面向

說明 (2) 具引導性的路徑

24

場所

實質 空間

元素

實質 空間

家戶的私空間,以植草磚 或透水性工法,更能加深 永續環境的思維。

(2) 封閉卻充滿綠意的高牆

26

元素

實質 空間

封閉的高牆是景觀視覺所 不被接受的元素,但加以 綠化則消弭了對於環境的 敵對感。

(3) 建築線內的綠空間

27

元素

實質 空間

家戶的綠意源自對於自然 的渴望,對於整體街道環 境是加分的。

(7) 建築間狹縫的小花園

28

元素

實質 空間

都設管制 維護視覺 景觀軸線

路徑的引導利用美學中的 「序列」可達到空間辨識 的效果,例如一排樹、一 排欄杆等。

(4) 停車場出入口的植草磚

25

照片

建築物所形成的狹縫性往 往是凌亂、髒亂的,以自 發的綠化佈置是社區最好 的維管系統。

開放空間 綠質量 (綠覆 率、綠化 量等)

開放空間 綠質量 (綠覆 率、綠化 量等)

開放空間 綠質量 (綠覆 率、綠化 量等)

開放空間 綠質量 (綠覆 率、綠化 量等)

142


在地生活模式觀察位置示意圖

14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十一)依山水圳策略地區課題綜整 1. 水文化歷史紋理 • 水圳遺線過往水文化風貌隱沒在社區後巷,對外能見度低。 • 應彰顯文山區過去以水圳網絡構成地區水文化特質及空間紋理之重要性。 2. 微氣候環境 • 市區開發密集普遍面臨熱島效應;都市設計應反應文山區東、東北風的季節風向。 • 區內東西向道路部分寬度充足,應提供調節微氣候機會。 3. 綠色開放空間 • 策略地區內擁有水圳遺線、公園等開放空間,且鄰近蟾蜍山及仙跡岩山林生態資源,然山系彼此 不相連,尚缺乏動線整合。 • 後巷空間現況缺乏綠化,僅私有土地居民利用盆栽造景等方式自行營造美化環境。 4. 友善人本 • 水圳遺線土地權屬多為公有,可做為改善社區人行及提升社區活動之機會。 • 水圳遺線現況多已加蓋並提供人、車通行,時有間歇性佔用的問題影響人行動線。 5. 建築型態 部分水圳遺線的後巷空間,沿線建築緊密高聳,空間尺度過於壓迫。 6. 社區生活模式 後巷綠美化作為社區重要公共活動空間。

144


五、「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之基本目標與策略

(一)定位 - 結合生活形態以及生態技術的都市更新空間再生構想 都市設計的制定應以在地的空間以及生活型態作為管制工具的出發點,找出在地「模式」轉 換為原則性或實質性的都市設計內容,較能反應並保留在地長久發展下來的內在意涵以及空 間涵構。 另外在生態城市做為實踐都市生活重要的發展依據前提之下,生態環境技術更應該反應在都 市設計的原則或是管制當中,作為管制工具中理性邏輯的依據,作為後續管制的參考依據。

(二)「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的目標與策略 以前述定位為基礎所整理的目標與策略如下: 項 次

目標

策略

水文化歷史紋理再現(水

• 以水圳歷史文化為空間開發管制概念,透過留設開放空間、

圳、廟宇)

營造地標型空間、提升開放空間綠質量或建築量體退縮等 方式,延續及維護在地居民利用及美化水圳後巷空間的生 活模式,形塑水文化風貌,並提供社區里鄰安全、景觀宜

1

人的活動空間。 • 廟宇及文化資源應於都市設計中利用建築退縮、集中式開 放空間留設展現其文化性。 營造良好水綠基盤與優化

• 公共設施用地連續性覆層植栽帶設置。

微氣候環境

• 盤點計畫區內外重要人行動線或視覺景觀軸帶,做為建立 水綠網絡系統之依循。

2 • 鼓勵開放空間以水綠併用的設計,達到調節地區微氣候。 • 透過改善街道空間設計,適當區位設置開放空間等方式創 造風廊。 友善人本與空間環境再造

• 設置人行道或調整道路設計,強化既有步行環境,創造易 通達水圳開放空間的動線,並引導水圳空間向外與周邊社 區及山林環境串聯。

3

• 管制開放空間建築退縮深度,塑造舒適宜人的街道尺度。 • 塑造與環境融合的建築型態。 社區生活與支持系統營造

• 創造社區多元的公共空間。 • 延續及維護社區生活模式。

4

14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都市設計發展策略示意圖

146


六、「依山水圳策略地區」實質空間構想準則 依循前文指出「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的目標與策略,包含重視水文化歷史、優化水 綠基盤與微氣候環境、強化友善人本與空間再造、營造社區生活與支持系統四項,研擬準則內容之精 神強調: • 在不影響既有雨汙水等管線系統運作,或是造成水圳沿線土地開發困難等前提條件下,應盡量維 護水圳遺線紋理及在原有位置的紀念意義。 • 強化本策略地區與周邊公園、重要道路步行串連。 • 確保公共性之價值。

(一)整體發展構想 1. 土地使用 計畫範圍內一共 24 個街廓,其中公共設施用地包括批發市場用地一處、市場用地一處、加油站用地 一處、公園用地三處,其餘均為住三用地,其街廓編號、土地使用分區、面積等資訊如下表所示。 街廓編號

147

土地使用分區

面積 ( 平方公尺 )

街廓內水圳面積

比例

M1

批發市場用地

17045.68

-

-

M2

市場用地

1318.15

-

-

G

加油站用地

1939.90

-

-

P1

公園用地

2748.30

363.79

13.2%

P2

公園用地

3446.95

440.73

12.8%

P3

公園用地

2507.68

-

-

A1

第三種住宅區

4564.35

-

-

A2

第三種住宅區

4755.88

147.77

3.1%

A3

第三種住宅區

3962.13

263.262

6.6%

A4

第三種住宅區

3257.50

146.081

4.5%

A5

第三種住宅區

3627.02

-

-

A6

第三種住宅區

4665.56

-

-

A7

第三種住宅區

10455.61

912.682

8.7%

A8

第三種住宅區

6764.83

330.49

4.9%

A9

第三種住宅區

5330.9

245.882

4.6%

A10

第三種住宅區

4042.91

439.143

10.9%

A11

第三種住宅區

6797.65

235.34

3.5%

A12

第三種住宅區

3359.67

249.5

7.4%

A13

第三種住宅區

2557.81

-

-

A14

第三種住宅區

3101.98

188.507

6.1%

A15

第三種住宅區

2859.57

285.903

10.0%

A16

第三種住宅區

3101.70

152.017

4.9%

A17

第三種住宅區

4870.73

-

-

A18

第三種住宅區

1845.93

35.686

1.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街廓編號圖

148


• 以水圳遺線沿線範圍進行都市設計管制研擬,水圳遺線範圍是以水圳遺線坐落公有土地之地籍 線,同時套疊臺灣堡圖、大臺北地區水圳分布圖等古地圖中有關水圳位置。 • 詳右圖示,街廓內水圳遺線範圍套疊公有土地的現況,街廓編號 P1、P2、A2、A3、A4、A7、 A8、A9、A10、A11、A12、A14、A15、A16、A18,其街廓內水圳遺線範圍屬公有土地。 • 考量水圳遺線風貌維護應以公共設施用地為優先操作區域,街廓編號 P1 為萬盛公園,現況為部 分開闢,後續開闢或更新公園作業時,應融入水圳意象進行設計;街廓編號 P2、P3 現況為景豐 公園、興福公園,後續於更新公園作業時,亦應融入水圳意象進行設計;其餘街廓均為住三用地, 其中街廓編號 A2、A4、A5 內水圳遺線路徑係公私有土地皆有,應強化路徑銜接之機會。

土地使用分區圖 149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水圳遺線套疊公有地範圍示意圖

150


2. 建築量體配置 開發基地設計依據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及建築技術規則等相關規定,建築量體 配置應盡量臨水圳遺線、公園綠地等開放空間側之建物高度較低,臨計畫道路側較高。

相關法規檢討示意圖

15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都市設計空間配置願景示意圖

152


3. 開放空間系統 • 為確保水圳文化遺線歷史紋理,形塑沿線景觀風貌,以及建立整體水路系統, 以水圳遺線範圍內公有地地籍線為管制依據,沿線基地退縮 2 公尺建築,位置 詳右圖;退縮留設之開放空間設計應盡量融入水圳意象,基地圍牆透空率不得 小於 70% 為原則。另外於街廓編號 A2、A4、A5 多屬私有地,未來建議基地 開放空間設計應配合水圳遺線進行景觀設計。 • 臨接水圳遺線之開放空間設計應強化與周邊萬盛、景豐、興福等公園之人行動 線串連。 • 考量創造區內微氣候風廊,以及水圳遺線沿線社區活動節點位置,留設集中式 開放空間,位置詳右圖示。 • 指認依山水圳策略地區內之興隆路一段 83 巷、興順街一段 137 巷及興順街 80 巷共 3 條重要視覺廊道 ( 如右圖示 ),於廊道兩側建築規範 3 樓以上至少退縮 2 公尺建築,並配合前院開放空間的景觀營造,塑造良好的開放空間視覺消線。 • 為塑造景美運動公園南側街廓的人行系統連續性,街廓編號 A8 配合「景美運 動公園南側第一期公共住宅」(公聽會版本)都市設計準則有關開放空間規劃 (臨道路側留設 8 公尺帶狀式開放空間),留設 8 公尺帶狀式開放空間。

153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開放空間系統管制示意圖

154


臨水圳兩側基地退縮 2M 建築管制示意圖

15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臨重要景觀視覺軸線兩側退縮建築管制示意圖

156


4. 慢行系統 • 興隆路一段、二段依「臺北市住宅區重要幹道兩側應留設騎樓或無遮簷人行道規定」 採騎樓設置;考量街廓編號 A3、A4、A5 內水路遺線範圍非公有地,除臨水路遺線 側應配合設計開放空間之外,為延續行人沿水圳遺線步行路徑之連續性,A3、A4、 A5 街廓臨興隆路一段之路側,以留設無遮簷人行道為原則,建構區內完整慢行系 統,設置寬度詳下圖示。 • 為形塑公共設施用地供民眾人行活動,及身障者使用需求,街廓編號 P1、P2、 P3,依據本市土管規定退縮 3.64 公尺建築,其退縮部分供無遮簷人行道使用;街廓 編號 M1 現況為花木市場,考量其腹地充足,為提升步行品質,設置 4.5 公尺無遮 簷人行道,街廓編號 M2 配合周邊街廓設置人行道完整性,留設 3.64 公尺無遮簷人 行道。 • 為強化依山策略地區內觀看蟾蜍山之景觀視覺軸線,並創造民眾步行親近山水機 會, 街 廓 編 號 A2、A3、A4、A5、A6、A7、A8、A9、A10、A11、A13、A15、 M2,留設 3 公尺無遮簷人行道。 • 為促進區內慢行系統與周邊地區串連,擴大水圳公共空間使用機會,建議於公共設 施用地內如公園、市場等增設共享運具。又過去本計畫於 107 年辦理文山區社區參 與活動成果,民眾指出本策略地區周邊有設置 ubike 運具之需求,建議都市更新申 請人於評估公益設施服務時,可在配合交通評估下,納入共享運具設施。

15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人行系統管制示意圖

158


5. 都市防災系統 • 依據文山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細部計畫之有關依山街廓都市設計規定,街廓 A3、 A4、A5、A6、A8 應強化基地保水設計;針對基地面積及新建(或改建)建築面積 在 800 m2 以上,依臺北市公共設施用地開發保水作業要點之「臺北市公共設施用 地開發保水設計技術規範」辦理基地保水檢討。 • 位 於 淹 水 潛 勢 範 圍 內 之 街 廓 P1、P2、P3、M2、A1、A2、A3、A8、A11、A12、 A13、A15、A16、A17、A18 等 ( 如圖所示 ),應加強開放空間基地滯洪設計及建築 物耐淹防水能力。

都市防災系統管制示意圖

159


6. 各街廓對應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依據本基地環境特質,綜整各街廓內牽涉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作為後續基地開發之依據,如下表所示,及後頁各街廓說明。

鄰近地質 災害敏感區

淹水潛勢區域

植生分布

V

V

V

V

V

V

V

V

V

V

V

住三用地

V

V

A5

住三用地

V

V

A6

住三用地

A7

住三用地

V

V

A8

住三用地

V

V

A9

住三用地

V

A10

住三用地

A11

水圳遺線座落 ( 堡圖 )

項目

土地使用分區

A1

住三用地

A2

住三用地

V

A3

住三用地

A4

水圳遺線座落 ( 公有地 )

V

文化資源分布

V 橋梁 / 廟宇

視覺景觀軸線 兩側地區

水圳遺線 ( 雨水管線 )

民眾參與意見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住三用地

V

V

V

V

V

A12

住三用地

V

V

V

A13

住三用地

A14

住三用地

V

V

A15

住三用地

V

A16

住三用地

V

A17

住三用地

A18

住三用地

V

V

V

V

P1

公園用地

V

V

V

V

V

P2

公園用地

V

V

V

V

V

P3

公園用地

V

V

M1

批發市場

M2

市場

G

加油站用地

V

V 廟宇

V

V

V

V

V

V

V

V

V

V

V 廟宇

V

V

V

V

表、各街廓對應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綜整說明

V

鄰近廟宇

V

V

V

V

資料來源:本計畫

16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依據前文針對依山水圳策略地區內現況盤點成果、本團隊歷次辦理民眾參與活動意見回饋,綜整各街 廓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做為街廓內基地開發於空間規劃設計原則,說明詳下表: 街廓 P1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東側、北側開放空間設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化

維護及強化街廓內綠化品質。

計應配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

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建築物

置,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耐淹防水能力。

街廓 P2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化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建築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物耐淹防水能力、基地滯洪 能力。

重要視覺軸線 民眾參與意見 依據 107 年 10 月 28 日 辦理民眾參與願景共識- 「小綠洲運動會」成果

為確保民眾自景豐街 37 巷

• 建議要有休憩草坪空間

8 弄向北觀看景美運動公園

• 凸顯水路,保留既有自然元素、樹環境

綠意視野,及引導親近山

• 希望有適合運動或社區聚會設施,公園附近設 Ubike 站

林機會,街廓東側基地臨

• 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路 3 樓以上退縮建築,並

• 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留設無遮簷人行道。

• 舒適安全的休憩空間 161


街廓 P3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北側開放空間設計應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化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配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建築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物耐淹防水能力、基地滯洪 能力。

文化資源分布

為維護街廓北側會元洞清水 祖師廟歷史風貌,街廓內開 發基地應避免遮蔽廟宇景觀。

街廓 M1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北側開放空間設計應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

配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化品質。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16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街廓 M2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東側開放空間設計應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化

應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配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建築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物耐淹防水能力、基地滯洪 能力。

街廓 A1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鄰近地質災害敏感地區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考量街廓鄰近地質災害敏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化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感地區,開發基地得斟酌

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建築

化品質。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進行地質調查及安全評估,

物耐淹防水能力、基地滯洪

並選擇合適工法施工。

能力。

街廓 A2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化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建築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物耐淹防水能力、基地滯洪 能力。 163


街廓 A3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化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建築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物耐淹防水能力、基地滯洪 能力。

文化資源分布

視覺景觀軸線

雨水管線分布

為維護街廓南側水圳文化

為確保民眾自興隆路一段

為維護及形塑萬盛溪水路

資源萬盛溪橋遺址歷史風

83 巷向東觀看景美運動公

遺線風貌,經徵詢市政府

貌,以及提供民眾休憩停

園綠意視野,及引導親近

水利處意見,開發基地內

留、環境教育使用,街廓

山林機會,街廓南側基地

開放空間得利用既有雨水

南側應配合留設開放空間。

臨路 3 樓以上退縮建築,

管線設施進行景觀設計。

並留設無遮簷人行道。 民眾參與意見 依據 107 年 10 月 28 日辦理民眾參與願景共識-「小綠洲運動會」成果 • 為地方重要生活路徑,希望增設休憩空間,滿足兒童遊戲、長者、無障礙等需求 • 提升植栽綠化,考量耐陰 • 可以做為活動或市集空間 • 改善步行品質 • 加強夜間安全,增加照明

16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街廓 A4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植生分布

文化資源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得配

應延續東側景美運動公園

為維護街廓內水圳文化資源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自然綠意,維護及強化開

萬盛溪橋設施、昔日保甲文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化路徑之歷史風貌紋理,以 及提供民眾休憩停留、環境 教育使用,街廓內應配合留 設開放空間,凸顯橋樑遺 址、文化路徑之重要性。

重要視覺軸線

雨水管線分布

民眾參與意見 依據 107 年 10 月 28 日辦理 民眾參與願景共識-「小綠 洲運動會」成果

為確保民眾自興隆路一段 83 為維護及形塑萬盛溪水路遺

• 萬盛橋作環境教育基地

巷向東觀看景美運動公園綠

線風貌,經徵詢市政府水利

• 入口開放空間形塑

意視野,及引導親近山林機

處意見,開發基地內開放空

• 加強景觀綠化

會,街廓北側基地臨路 3 樓

間得利用既有雨水管線設施

• 強化水文化意象

以上退縮建築,並留設無遮

進行景觀設計。

• 友善人行

簷人行道。

165


街廓 A5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鄰近地質災害敏感地區

植生分布

視覺景觀軸線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得配

考量街廓鄰近地質災害敏

應延續東側景美運動公園

為確保民眾自興隆路一段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感地區,開發基地得斟酌

自然綠意,維護及強化開

137 巷向東觀看景美運動公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進行地質調查及安全評估,

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園綠意視野,及引導親近 山林機會,街廓南側基地

並選擇合適工法施工。

臨路 3 樓以上退縮建築, 並留設無遮簷人行道。

街廓 A6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鄰近地質災害敏感地區

植生分布

視覺景觀軸線

街廓南側開放空間設計得

考量街廓鄰近地質災害敏

應延續東側景美運動公園

為確保民眾自興隆路一段

配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感地區,開發基地得斟酌

自然綠意,維護及強化開

137 巷向東觀看景美運動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進行地質調查及安全評估,

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公園綠意視野,及引導親

並選擇合適工法施工。

近山林機會,街廓北側基 地臨路 3 樓以上退縮建築, 並留設無遮簷人行道。

16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街廓 A7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視覺景觀軸線

水圳遺線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應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為確保民眾自興隆路一段

雨水管線分布

為維護及形塑萬盛溪水路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137 巷向東觀看景美運動公

遺線風貌,經徵詢市政府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園綠意視野,及引導親近山

水利處意見,開發基地內

林機會,街廓北側基地臨路

開放空間得利用既有雨水

3 樓以上退縮建築,並留設

管線設施進行景觀設計。

街廓 A8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無遮簷人行道。

植生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化開 應延續北側景美運動公園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放空間排水,及加強建築物耐 自然綠意,維護及強化開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淹防水能力、基地滯洪能力。 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視覺景觀軸線

雨水管線分布

為確保民眾自興順街 80 巷

為維護及形塑萬盛溪水路遺

向北觀看景美運動公園綠

線風貌,經徵詢市政府水利

意 視 野, 及 引 導 親 近 山 林

處意見,開發基地內開放空

機會,街廓東側基地臨路 3

間得利用既有雨水管線設施

樓 以 上 退 縮 建 築, 並 留 設

進行景觀設計。

無遮簷人行道。

167


街廓 A9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植生分布

視覺景觀軸線

雨水管線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

為確保民眾自興順街 80 巷

為維護及形塑萬盛溪水路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化品質。

向北觀看景美運動公園綠

遺線風貌,經徵詢市政府

意視野,及引導親近山林

水利處意見,開發基地內

機會,街廓東側基地臨路 3

開放空間得利用既有雨水

樓以上退縮建築,並留設

管線設施進行景觀設計。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街廓 A10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無遮簷人行道。

水圳遺線分布

植生分布

視覺景觀軸線

雨水管線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

為確保民眾自興順街 80 巷

為維護及形塑萬盛溪水路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化品質。

向北觀看景美運動公園綠

遺線風貌,經徵詢市政府

意視野,及引導親近山林

水利處意見,開發基地內

機會,街廓東側基地臨路 3

開放空間得利用既有雨水

樓以上退縮建築,並留設

管線設施進行景觀設計。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無遮簷人行道。

16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街廓 A11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視覺景觀軸線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

為確保民眾自興隆路二段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化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

化品質。

61 巷向北觀看景美運動公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建築物耐淹防水能力、基

園綠意視野,及引導親近

地滯洪能力。

山林機會,街廓東側基地 臨路 3 樓以上退縮建築, 並留設無遮簷人行道。

街廓 A12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化

應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建築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物耐淹防水能力、基地滯洪

文化資源分布

能力。

為維護街廓內何伯公廟及聖 安宮歷史風貌,街廓內開發 基地應避免遮蔽廟宇景觀, 並得配合留設開放空間。 169


街廓 A13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西側開放空間設計得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

應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配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化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建築物耐淹防水能力、基 地滯洪能力。

雨水管線分布

為維護及形塑萬盛溪水路遺 線風貌,經徵詢市政府水利 處意見,開發基地內開放空 間得利用既有雨水管線設施 進行景觀設計。 街廓 A14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應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17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街廓 A15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

應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化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建築物耐淹防水能力、基 地滯洪能力。

文化資源分布

雨水管線分布

民眾參與意見 依據 107 年 10 月 28 日 辦理民眾參與願景共識- 「小綠洲運動會」成果 • 建議露出水路,凸顯水圳 • 缺乏遮蔭,休息及停留空間 • 希望增加更多自然元素

為維護街廓南側會元洞清

為維護及形塑萬盛溪水路

水祖師廟歷史風貌,街廓

遺線風貌,經徵詢市政府

內開發基地應避免遮蔽廟

水利處意見,開發基地內

宇景觀,並得配合留設開

開放空間得利用既有雨水

放空間。

管線設施進行景觀設計。

• 雨水回收再利用 • 友善舒適的後巷通廊 • 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 垂直綠化、綠屋頂可行性 • 兩側建築高度限制 • 配合廟宇留設休憩空間

171


街廓 A16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內開放空間設計應配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

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化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

化品質。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建築物耐淹防水能力、基 地滯洪能力。

172

文化資源分布

雨水管線分布

為維護街廓內會元洞清水

為維護及形塑萬盛溪水路

祖師廟歷史風貌,街廓內

遺線風貌,經徵詢市政府

開發基地應避免遮蔽廟宇

水利處意見,開發基地內

景觀並配合,並配合留設

開放空間得利用既有雨水

開放空間。

管線設施進行景觀設計。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街廓 A17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北側開放空間設計得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

應強化開發基地內綠化品質。

配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化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建築物耐淹防水能力、基 地滯洪能力。

街廓 A18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議題說明 水圳遺線分布

淹水潛勢分布

植生分布

街廓北側開放空間設計得

針對街廓內易淹水區域強

維護及強化開發基地內綠

配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

化開放空間排水,及加強

化品質。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建築物耐淹防水能力、基 地滯洪能力。

173


(二)都市水圳景觀設計指引 透過前述資源盤點、現況分析、生活模式觀察等資料,以及重新挖掘歷史紋理中水路型態於都 市環境中的現況及其說明,歸納整理六種水路型態於都市環境中的現況,說明如下表。 主要 類型

名稱 已加蓋未改善

A 類型說明

明渠未加蓋

B

類型說明 明渠即將加蓋

C 類型說明

D

已加蓋已改善 類型說明

已加蓋再開蓋

E F

類型說明

歷史地點已消失 類型說明

子類別

特性

106 年 策略點歸納

A-1

面狀空間

4處

A-2

帶狀空間

4處

類型案例 設計模擬 以景美運動公園旁水路遺線為例

在過去都市發展過程中,都市計劃指認為道路,將原有水路遺線加蓋,做為道路使用。舊 水路位於道路下方,轉換為都市排水功能,視域範圍內已無法看見留存的水域特徵,但仍 舊可看見紋理。 B-2

帶狀空間

1處

以羅斯福路 92 巷口旁明渠為例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保留了原有的舊水路明渠,都市計劃未特殊規範用途,而編定為住宅、 商業用地範圍,現況中仍可見明渠。 C-2

帶狀空間

2處

以花木市場旁 ( 羅斯福路 97 巷口 ) 明渠為例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保留了原有的舊水路明渠,都市計劃未特殊規範用途,而編定為住宅、 商業用地範圍,現況中仍可見明渠。在未來都市更新過程中因開發行為而加蓋,視域範圍 因加蓋無法看見留存的紋理。 D-1

面狀空間

2處

D-2

帶狀空間

5處

以會元洞旁綠色小巷為例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將原有水路遺線加蓋,舊水路轉換為都市排水功能,視域範圍內可看 見留存的線性紋理,藉設計已改善原窳陋環境,營造透水鋪面,尚未開蓋。 E-1

面狀空間

1處

以景豐公園為例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將原有水路遺線加蓋,舊水路轉換為都市排水功能,視域範圍內可看 見留存的線性紋理。在土地權屬及空間使用的意義最大化上,有條件進行水路明渠化,並 在水質的控制上已經進行改善。例:「萬和水水」已經開蓋。 F-1

面狀空間

1處

以木見 140 旁渡船口為例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原有的歷史環境景觀已經消失,僅能透過民眾記憶與歷史資料見證文 化地景。

願景回饋

A 已加蓋未改善

空間再生策略進程

a. 水文化歷史意象 b. 地標型空間塑造

e. 環境景觀改善 f. 友善人行空間 g. 城市後巷營造 h. 公共空間功能

E 已加蓋已改善

i. 社區生活營造

公共設施用地 公園 道路 歷史據點

非公共設施用地 基地開放空間 基地帶狀路徑

空間營造設計手法氛圍

F 歷史地點已消失

174

APP 願景圖像參考

民間開發投入都市紋理保全 ( 長期發展 )

景觀設計指引

d. 生態綠質量優化

策略進程歸納整合

D 明渠未加蓋

c. 水環境復育活化

民眾參與回饋

水路空間現況類型

B 明渠未加蓋 C 明渠即將加蓋

政府主導都市紋理保全 ( 先導行動 )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都市水圳景觀系統管制圖 如前圖所述,從六種水路型態於都市環境中的現況分析為環境願景的空間基礎,進一步透過奠基 於民眾參與的過程,共創提案且豐富了對於以下類型的願景想像。於策略地區內,空間再生策略 進程依據用地屬性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公共設施用地」可為政府主導都市紋理保全 ( 先導行 動 ) ; 第二類為「非公共設施用地」則為民間開發投入都市紋理保全 ( 長期發展 )。 以兩大用地類型,進一步依使用特性歸納整合為以下五項目,期提供未來民間開發單位透過開發 行為、公有土地的公共空間改善等基地,對於未來「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的設 計指引,分述如後: 1. 公共設施用地 - 公園 2. 公共設施用地 - 道路 3. 公共設施用地 - 歷史據點 4. 非公共設施用地 - 基地開放空間 5. 非公共設施用地 - 基地帶狀路徑

175


都市水圳景觀設計指引

1

公共設施用地-公園 ex:景豐公園

在策略地區內,水紋理串連之處自北向南共有三處公園(萬盛公園 、景豐公園、興福公園), 目前公園意象尚無引導水紋理之設施。透過民眾參與回饋,共識為:注重開放空間以及綠 地的品質、透過設計來凸顯水路、生態設計與使用行為的多樣化。 街廓P1、P2、P3內水圳遺線分布位置,經徵詢市政府水利處、公園處、新工處、衛工處等 意見後,開放空間設計應配合萬盛溪水路遺線位置,以開蓋、水景設計、裝置藝術等方式 形塑水路景觀意象。

水路型態多樣化的開放空間設計

台北市有 國有 公私共有或其他

統計顯示,為公園增添活力及維護現有環境,是最 重要的課題。如:腳踏車停車場、兒童遊戲場、透 過設施設計露出水路、草類植栽、加入生物多樣性、 運動設施和街道家具等。 除了提到綠地之外,水的呈現也受到高度關注,包 括如何把水路意象呈現出來、以設計讓乾淨的水更 可親。針對活動和使用層面,建議的使用方式多元 且跨世代,但主要還是體育活動最受青睞。

水路型態多樣化的開放空間設計

███ 民眾參與願景排序 1.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觀 2.環境景觀改善,整體能更賞因心悅目 3.社區生活營造,鄰里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 空間營造設計手法

1.舒適安全的休憩空間 2.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3.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1

水路型態多樣化的開放空間設計 使用者肯定公園裡自然元素的重要性,想要同時凸 顯水跟自然。

水意象作為設計元素,同時可與運動空間或設施的 需求,來重新思考公園的空間配置。

▼ 生態導覽活動 2018.04.20 國際交流《都市中的小河域治理》 ███ 綜合歸納 在策略地區內,水紋理串連之處自北向南共有三處公園(萬盛公園 、景豐公園、 興福公園),目前公園意象尚無引導水紋理之設施,但就公園機能來說已適當的 滿足社區。民眾參與過程中,針對公園及水文化討論,許多人建議要有休憩草坪 區,自然元素和樹也很重要。使用者也提到要把水呈現出來,希望透過精心布局 的設計把水路呈現出來。關於公園的功能,許多參與者強調各項必須有適合各類 活動的設施,如體育或社區聚會。整體來說,他們最在意的就是要有一個有設計 過、具備完善設施的多功能公園。最後,希望公園附近有Youbike站。 176

水跟展演和設計有關:水可以是主要的設計元素, 可以連結如韌性這類主題。


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景美運動公園

公共設施用地-道路

台北市有 國有 公私共有或其他

ex:景美運動公園旁水路遺線

在策略地區內,在22個街廓的紋理中可以看見,水紋理流經之處部分為既有的道路用地 。 而這些道路用地目前仍為道路使用,在水紋理保存的凸顯上, 尚待強化意象。

透過民眾參與回饋,主要的共識為:透過”定線立碑”的方式凸顯強化策略地區內之水路 歷史紋理,並輔以生態綠化設計、解說指引、開放空間連接等設計策略,銜接民眾生活需 求。

在策略地區內水紋理流經之道路用地,水意象強化 的形式可採:彩繪地坪、鋪面改善、綠美化、街道 家具、裝置藝術、指標系統、人行道優化等方式。 並經徵詢市政府新工處、交通處等道路權管機關意 見後,依照相關規定與審查意見辦理。

在優化水路意象時,需同時考量與公共空間的銜接, 公共使用行為強度之增加與共享運具的站點需求。

透過整體鋪面設計或彩繪引導水路意象

███民眾參與願景排序 1.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觀

結合水紋理意象的道路優化設計,創造友善舒適的 步行空間。

2.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社區生活營造,鄰里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3.環境景觀改善,整體能更賞因心悅目 ███空間營造設計手法 1.自然動植物的棲息空間 2.廣場景觀更有趣舒適 3.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水紋理意象的道路優化設計,結合水路串連的公共空間塑造整體意象,使民眾可以循著路 徑找水路的故事敘事與公共引導,並滿足不同的空間使用需求。

3

結合水紋理意象的道路優化設計,建構整體水文化 路徑之視覺引導。

結合水紋理意象的道路優化設計,滿足不同使用者 的使用需求。

結合水紋理意象的道路優化設計,創造安全、友善、 舒適的步行與漫遊空間。

透過整體鋪面設計或彩繪引導水路意象 示意圖

███ 綜合歸納 在策略地區內,在22個街廓的紋理中可以看見,水紋理流經之處部分為既有的 道路用地 。而這些道路用地目前仍為道路使用,在水紋理保存的凸顯上, 尚待 強化意象。使用者也提到要把水呈現出來,希望透過精心布局的設計把水路強調 出來。關於整體水文化路徑引導的功能,許多參與者強調各項必須有適合的視覺 引導,路徑中具有各類活動的設施。整體來說,他們最在意的就是可以循著路徑 找水路的故事敘事與公共引導。

示意圖

4

177


都市水圳景觀設計指引

3

公共設施用地-歷史據點 ex:木見140旁渡船口

台北市有 國有 公私共有或其他

在水路紋理的重要歷史場景有景美老街渡船口、萬 盛橋遺構等,皆為象徵集體記憶的歷史環境。 民眾參與的回饋大多是需求或針對改善的建議,即 使表達語彙不同,幾個主題卻經常出現:需要更好 的環境、更多自然、缺乏可參與的活動、空間有點 無趣。因此,針對水文化歷史環境形塑的需求很清 楚:自然、街道美化和休閒活動。 針對這些需要,一個生態和趣味的設計似乎是可行 之道。建議透過強化與水文化主題相關的資訊、自 然和歷史的脈絡線索,進行街道改善。 街廓A4擁有萬盛橋遺構,為維護街廓內水圳文化資 源萬盛溪橋設施、昔日保甲文化路徑之歷史風貌紋 理,以及提供民眾休憩停留、環境教育使用。街廓 內應配合遺構保存並留設開放空間,空間之附屬設 施可採導覽牌、鋪面、街道家具等元素,藉以凸顯 橋樑遺址、文化路徑之重要性。

███民眾參與願景排序 1.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2.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觀 3.公共空間更多元,有足夠的設施 ███空間營造設計手法 1.舒適安全的休憩空間 2.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3.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2016.12.17 依山生活節-萬盛橋空間地面彩繪

實境解謎遊戲 尋找河神-開道碑

▲ 文史導覽 2018.10.28 小綠洲運動會-景美老街-渡口歷史

萬盛橋遺構

███ 綜合歸納 在水路紋理的重要歷史場景有景美老街渡船口、萬盛橋遺構等,皆為象徵集體記 憶的歷史環境。景美老街渡船口的部分,民參疊圖分析歸納出基地持續發展的方 向。首先,提升街道美學、優化腳踏車和行人通行順暢很重要。人行道要有植栽、 街道家具可以讓人會面或休憩。此外,可透過立面、招牌、照明的改善或增加解 說裝置,來強調景美街的歷史面向。水也是需要呈現或帶出的元素,可透過藝術 或設計的手法來表現。 178

2018.04.28 《尋找河神》開道碑

6

70 2018.04.28 《尋找河神》開道碑


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非公共設施用地-基地開放空間 ex:花木市場旁(羅斯福路97巷口)明渠

在策略地區內,水紋理流經之處多為住宅用地,水紋理留存的方式,可以採取「新加蓋後 於開放空間設計上留存意象」,或者「保留明渠結合生態景觀設計」,兩者皆可透過開放 空間的留設,創造具有水文化特色的生活空間。

台北市有 國有 公私共有或其他

在開發行為中,適當的留存水圳紋理將會幫助城市 記憶的延續與地區特殊性的生產,並強化地區民眾 的文化與在地認同。

現況水圳

「新加蓋後於開放空間設計上留存意象」示意圖

███民眾參與願景排序 1.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觀 2.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新加蓋後於開放空間設計上留存意象」示意圖

在民眾參與的意見回饋上,關注結合留存水紋理的開放空間設計,提供住戶與居民具有文化 象徵的公共空間。

3.社區生活營造,鄰里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空間營造設計手法 1.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2.具有防災滯洪的功能 3.街道景觀更整潔舒適

7

現況明渠

▲ 社區料理教室 瞧見仙岩好設計工作坊2015.12.13

臺北市文山區興隆段三小段555-6地號等10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

▲ 樂齡療癒體驗課程 景東里泡腳活動

███ 綜合歸納 - 民間開發行為中明渠要加蓋時 在策略地區內,在24個街廓的紋理中可以看見,水紋理流經之處部分為既有的 道路用地 , 更多的是住宅用地 。在開發行為中,適當的因應地區民眾需求以滿 足公共回饋是重要的。水圳紋理將會幫助城市記憶的延續與地區特殊性的生產, 並強化地區民眾的文化與在地認同。因此,關於民間開發案之公共空間的功能, 應滿足地區性各類活動的設施,促進社區交往 。整體來說,他們最在意的就是 要有一個有設計過、具備包容性的多功能公共空間。

▲ 社區餐敘、市集 2018.10.28 小綠洲運動會 -樹屋小市集 179


都市水圳景觀設計指引

4

非公共設施用地-基地開放空間 ex:羅斯福路92巷口明渠

在策略地區內,水紋理流經之處多為住宅用地,水紋理留存的方式,可以採取「新加蓋後 於開放空間設計上留存意象」,或者「保留明渠結合生態景觀設計」,兩者皆可透過開放 空間的留設,創造具有水文化特色的生活空間。

「保留明渠結合生態景觀設計」示意圖

███民眾參與願景排序 1.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觀 2.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3.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空間營造設計手法 1.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2.具有防災滯洪的功能

台北市有 國有 公私共有或其他

在開發行為中,適當的留存水圳紋理將會幫助城市 記憶的延續與地區特殊性的生產,並強化地區民眾 的文化與在地認同。

「保留明渠結合生態景觀設計」示意圖

在民眾參與的意見回饋上,關注改善水的路徑,讓它更具魅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善水質和增 加自然元素,並且具有親水的功能。民眾參與的共識上,後續工作關乎恢復環境的品質,一是 水質,一是強化其他自然元素。民眾普遍期待能在舒適乾淨的環境裡好好感受河川。

現況明渠

3.街道景觀更整潔舒適

在路上尋水─萬盛溪水路導覽 2018.12.28

▲ 環境教育課程 依山小學堂 2018.04.29 萬福國小x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 觀察生態系、簡易水質檢驗

2017.07.01 文山社大氣候變遷綠規師─ 氣候變遷工作坊

███ 綜合歸納 –民間開發行為中明渠要維持開放時 參與者強調繼續提升此區的美學設計,希望打造有益健康、乾淨清爽的環境,以 自然的方式規劃水路。從參與者的疊圖和後續建議顯示,綠化及增添自然元素也 是一個重點。水路周邊的景觀很重要,而且要能在周圍休息。很多人提到希望能 友善腳踏車通行。

2018.10.28 小綠洲運動會─當一日巡水人 18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5

非公共設施用地-基地帶狀路徑

台北市有 國有 公私共有或其他

ex:會元洞旁綠色小巷

在策略地區內,水紋理流經之處多為住宅用地,現況水文流經之處形成都市中的後巷帶狀路 徑。透過民眾參與回饋,水路意象的留存可以透過整體路徑的環境改善而強化出來。主要重 點是行人及單車行進的環境。此外,路徑旁的建築立面有部分種植栽或彩繪。改善建議則和 自然元素、設施、友善的開放空間有關。

增加可供停留的設施,創造舒適寧靜的休息環境。

行人與單車的共用空間,塑造都市中的慢行路徑。

███民眾參與願景排序 1.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觀 2.水文化歷史意象融入環境裡面

增加安全的夜間照明,建構友善安全的慢行路徑。

3.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空間營造設計手法 1.友善舒適的後巷通廊 2.雨水回收再利用 3.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11

▼ 居民聚會聊天

▶ 早茶會 2016.11.26 《舒蘭河上的水路想像》 – 翻轉後巷工作坊

2016.11.26 《舒蘭河上的水路想像》 – 翻轉後巷工作坊

2016.12.17《依山生活的午與夜》 -翻轉後巷行動 ▲手作課程 ███ 綜合歸納 在使用者進行疊圖和提出改善需求後,後巷子仍維持著靜謐的氛圍。許多人建議 要有一些設施或裝置讓人可以在此休息,居民也希望有遮蔭,不過在這麼狹窄的 巷子裡種樹似乎有點困難,街道家具或許可以作為一個替代的遮陽空間。水路有 時會露出或被凸顯。自然的重要性受到肯定。最後,建築物的立面很少被提及, 可能這個主題比較複雜,但或許立面的整建,有助於打造使用者期待的自然、舒 適的氛圍。

▲ 藝術創作展覽 2018.02.28-2018.03.30 《尋見萬盛溪》 – Marcame編織創作展 181


08 建構「依山小綠洲」 對外公開資料集

過去三年本團隊以「依山小綠洲」作為地區創生行動的公共溝通平台,轉譯專業語言進行空間與社會 的介面整合,提供民眾可以參與的框架。今年度彙整過去累積的內容成果,盤點地區綠資源和人文故 事進行歸納整理,建構「依山小綠洲」對外公開資料集,並以紙本資料呈現之。 為始規劃的方法、社區參與的模式更透明展現於大眾面前,使得不只是空間專業者,包含在地代表性 社群和社區組織、相似的都市議題社群、學校單位、政府單位、依山地區的開發者皆可以透過公開資 料的閱讀,理解並有機會一起推廣綠生活空間營造的理念。甚至促成仙跡岩生活圈的社區社群在資訊 透明的情況下,彼此串連合作,成為有一致願景的在地組織,透過不同專業領域的開放式組合,發展 相關重要決策,或主次分明的行動計劃,相互扶持協力,形成真正永續、韌性的發展模式。 對外公開資料集分為七大章節:計畫內容、開放圖資與綠資源、歷史資源、水路紋理再建構、民眾參 與規劃、仙跡岩生活圈社群網絡、參與綠空間改造。以下分章簡述說明。 全文資料集內容詳參附件十一 (P.353)。

一、計畫介紹 介紹綠資源計畫發展脈絡以其精神、計畫歷程,包括地區再生策略與論述,說明各階段計畫內容與實 際成果。 臺北市自 1996 年推動「地區環境改造計畫」,是臺北市綠資源計畫與社區參與的濫觴。2014 年推動 Open Green 打開綠生活的政策,提供給社區新生活的想像;2015 年拓展「地區綠色環境資源發展規劃」 應用操作地區,並選定臺北市的依山發展地區作為實驗的空間範型。 計畫歷程共有四個年度(含本年度),104 年延展綠色生活空間論述,建立依山發展地區的操作策略, 從臺北市中選定文山區的仙跡岩北側生活圈(景美地區)做為潛力策略地區。以景美地區景東里作為 進入社區合作的第一站,本年度協助盤點兩處潛力空間,並協助申請 2015 年 Open Green 空間媒合計 畫,協助改善環境,創造依山新公共空間設計的典範。105 年擴大至整個北側生活做為示範地區,以 空間串聯以及社區串聯,打造依山發展地區之綠生活空間營造,並創造更多具有蓄水滯洪效果的社區 交流空間,體現都會型社區再生。本年度共盤點出 22 處水路遺線空間潛在綠點,並完成 3 處改善示 範潛力策略點的規劃設計,同時建立「依山小綠洲」參與是規劃品牌,進入社區擾動。

18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106 年將規劃範圍擴大至仙跡岩南側生活圈(木柵地區),共盤點出 10 處公共開放潛力策略點。「依 山小綠洲」整合了規劃方案、計畫精神、行動方向,擴大作為依山發展地區之綠生活空間營造溝通平 台。本年度完成兩處策略點的規劃設計,同時舉辦共 13 場的工作坊與課程活動。107 年持續以仙跡岩 生活圈為策略地區,並集結四年來的成果,針對「依山發展地區都市水圳」為主題,擇定系統性「再 生策略區」、搭配相關法令機制之相互影響分析及規劃上相關各利害關係人意見調查,研提「依山水 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作為與空間專業者及法令機制溝通之基礎,提供利害關係 人於依山地區規劃及開發時參考。 本章節末整理本案四年以來的計畫思考論述,包含「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思維」、「文山學下的時代 價值」、「區域尺度的參與式規劃機制」、「策略點的擇點原則」等。

183


二、開放圖資與綠資源 自 104 年自然環境盤點之主題地圖,並列舉已改造之策略點。 本章整理以地理資訊系統的軟體工程為空間規畫的主題地圖,以文山區掌握的圖面資料進行環境分析。 綜合各項條件分析,建立出依山地區整體再發想的構想策略。文山區應以山水格局的串連,建立起與 臺北市核心區對話的南區門戶意象,並將依山發展區分為四個區域, 「景美水圳生活區」「軍事、政治地景文化區」、「木柵歷史生活區」、「依山生活區」。 綜合上述,未來將以「山水交織、文山有感再發展」為整體開發之定位,促使實體空間的更新活化, 以公共投資與經營,強化生活品質與產業能量,帶動地區整體發展的新願景。

此外仙跡岩生活圈共盤點出 32 點綠生活空間策略點,並於此章節列出四個策略點故事,包含「萬和 水水」、「景東愛.海綿心」、「仙岩樹屋」、「興福樸門綠花園」。

18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三、歷史資源 本章節整理仙跡岩生活圈歷史資源,與《文山學》資料以及《文山區史》整合,標註重要歷史記憶地景。 文山區清代發展以開墾與水圳系統開發為核心開展,宗族信仰所形成的聚落紋理與歷史地景是仙跡岩 生活圈重要的文化資源點,如「景美集應廟」與「會元洞清水祖師爺廟」等。今景美運動公園附近山 丘在日本時代始提供給臺北市民建塚使用,並留有「興福庄建塚紀念碑」成為今此地區的歷史古蹟之 一,其他包含「賴氏萬壽塔」、「木柵畜魂碑」、「國家革命發展研究院」等也共同見證日本時代至 民國時期的地方發展脈絡。日治時期文山區煤礦開採,輕便車與鐵路的興建影響了地方交通配置與都 市道路的呈現;戰後時期大量的公家機構、新型的公寓大廈改變了文山區的景觀風貌,木柵觀光茶園、 臺北市動物園的建立,木柵成為臺北南郊地帶市民假日休閒勝地。

四、水路紋理再建構 本章節概述文山區水路紋理發展現況,並建立依山水路策略地區發展論述。 從景美地區的盤點可歸納出兩種都市中小河域類別,分別是山澗水(地域小溪)與圳道(灌溉系統), 而二溪、三圳道的水路紋理建構了地區特色。本團隊於水路型態於都市還經中的現況進行潛力點的盤 點,同時分出五種現況形式,包含已加蓋、未加蓋、即將加蓋、加蓋已改善、加蓋再開蓋。針對前述 五種現況分類的未來可能發展,提出相關的課題與因應策略,期待未來的水路型態能以都市防災、生 態永續、社區生活,並透過都市水紋理的保存為目標進行改善。 針對文山區水路型態的「都市更新」課題因應,研提「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再生準則」,作為 與空間專業者與法令機構溝通之基礎,並製作相關文件,提供各利害關係人後續於依山地區規劃及開 發時參考。

185


五、民眾參與規劃—參與式行動列表 本章節依時序列舉依山小綠洲參與式活動,介紹內容、參 與過程與紀錄,並將參與式規劃方案、規劃流程圖像化, 提供大眾參考。 透過計畫操作規劃的過程,找到可以引動不同社群參與的 方案與觸媒,從生活有感的活動策辦,到課題釐清的機制 與討論,讓願景匯聚的過程,產生更多更好的人與人之間 的連結。行動方案透過不同尺度探討,分成大尺度(區域 尺度)、中尺度(示範區尺度)、小尺度(身體尺度)的 相關操作工作坊進行設計,於四年超過二十場的參與式活 動中,舉出約六場的經典案例進行操作策略分析公開,另 列舉出創新參與式活動的兩個案例,分別是「尋找河神的 家」實境遊戲與「小綠洲運動會」水路遺線闖關遊戲。

18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六、社群網絡資源 社區開放空間的營造與社區議題屬於公領域,關注議題的夥伴多為在地長期耕耘的團體或關心環境的 社區居民,包含了活動型、空間型、區域型的社群串聯。本章節繪製出網絡串聯的關係圖,並介紹數 個曾參與小綠洲參與式活動的社群團體。

七、參與綠空間改造 本章節凝聚「綠生活空間營造」願景與後續經營管理共識,同時蒐集各式參與綠營造的管道,提供民 眾查詢、參考。民眾可以藉由以下的管道加入打造生活公共空間的行列。本章節介紹「打開綠生活 OpenGreen 計畫」、「Space share Taipei 臺北空間資源分享平台」、「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計畫已 終止)」、「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依山小綠洲」等參與綠營造的管道平台,並研擬出空間綠生 活營造步驟,提供給每一位欲參與社區空間綠改善的民眾參考。

187


09 創意回饋計畫

建立「依山小綠洲」資訊交流平台 本案的創意回饋計畫將為本團隊過去累積的內容成果、盤點到的地區綠資源和人文故事進行歸納整理 於─網頁呈現,透過圖資平台,讓大眾能夠更簡單的了解計畫內容、理解參與引動的方法,並且透過 網頁的協作功能,讓不同類型的使用者(如:一般民眾、開發業者、專業者等)可以在網頁上面找到 需要的資訊,為日後地區創生行動累積基礎。

ㄧ、相關案例參考 1. Waterfront Seattle

Waterfront Seattle 是由西雅圖市政府的海濱部

臺北心大門是臺北 2050 願景政策的計畫網站,

門、公民領袖、利益相關者和廣泛的西雅圖市

透過西區舊城的再生,思考未來永續發展的契

民,所創造的一個協作平台。海濱作為城市重

機。本網站除了有專案的基本資料,也特別

要的公共資產,應特別需要公眾的關注,包含

將「市民參與」部分整理出來,完整的影音和

了各行各業的活動,也是當地人和外地遊客交

文字紀錄 10 場市民參與工作坊以及 8 場專家

流的地方,可以透過濱水地區的設計,了解城

學者座談會,讓大眾檢視不同領域的意見和看

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網站完整地呈現各個

法。此網站建構一個圖資對照平臺,可以比對

分期的計畫以及相關的合作項目,也透過地圖

歷史地圖、現況和願景的改變,另外也書寫了

資訊化,清楚的知道計畫基地的位置及關聯

臺北車站附近現今的文史及生活故事,呈現常

性,另外透過設計準則的條列說明,讓人可以

民生活之於都市計畫的另類思考。

快速了解不同地區的定位和願景。本網站也將 所有期間的報告書、簡報公開透明的供民眾下 載閱覽,也分享在海濱設置公共藝術的藝術家 分享作品理念及地方故事。

188

2. 臺北心大門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3. 蘇格蘭綠色空間地圖 Scotland s greenspace map 蘇格蘭綠色空間地圖是世界上第一張標示全國所有綠地的地圖,匯集了來自所有 32 個蘇格蘭地方當 局的綠地數據,除了公園以外,還包括了戶外運動場、遊戲休憩空間、由市府釋放出的小面積租地、 大小不一的花園等戶外綠地空間。蘇格蘭綠色空間地圖還提供時間軸,可用來追蹤未來更新的數量和 類型變化,可以結合 GIS 系統的互動式綠色空間地圖,蘇格蘭綠色空間地圖提供了一個強大的資源, 現在可以在區域和國家層面使用,以支持綠色空間的戰略管理,規劃和投資。它有助於改善健康和再 生的空間規劃,並已被用於支持蘇格蘭中部綠色網絡的發展。在資金緊張的時候,這張地圖將通過數 據共享和廣泛訪問來節省大量資金。

4. Rebuild by Design

Rebuild by Design 是一個綜合性的規劃設計網站,其核心的訴求主要回應當今城市都建構在修補過去 的問題,在世界不斷面臨著人口上升,氣候變化和經濟挑戰,地方的社區經不起等待,往往都等到颶 風或洪水過後,才被動的解決問題,諸如基礎設施老化和污染。重建應當是一個重新想像的機會,從 社區的小問題找到今天解決大規模、複雜問題的方式,並透過合作研究和設計方法,提供一個具有彈 性的案例參考。本網站清楚的論述設計方法及社區參與過程,在資訊視覺化的呈現上也非常簡單明白, 讓大眾可以很輕易地更認識自己身處之地相關的環境議題。

189


二、「依山小綠洲資訊交流平台」網頁架構 以網頁作為公共交流的平台,讓資訊透明,並提供無門檻的規劃參與框架,讓一般民眾可以容 易理解環境議題故事,更有機會加入參與的行列。本網頁「依山小綠洲﹞內容規劃為一個首頁 與四個子頁,內容架構如下: 首頁 依山小綠洲 Wenshan Oasis

說一個依山而居的故事

• 水文生態 - 水文環境介紹

我們在陸上尋水

• 參與式工作坊

• 聚落信仰 - 宗廟介紹 • 煤礦鐵路 - 煤礦鐵路歷史介紹 • 街頭巷尾 - 策略點介紹

依山小綠洲 https://wenshanoasis.wixsite.com/mysite

190

參與指南

專業者渡船口

• 引導使用者運用各

• 綠色資源整體規劃

分頁找到地區規劃

報告書、依山小綠

的步驟和方法,成

洲公開資料集載點

為小綠洲的一員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說一個依山而居的故事

01 水文生態 介紹景美二溪三圳的水路紋理:景美溪東支流、萬盛溪、 霧裡薛圳、瑠公圳、興福支圳

02 聚落信仰 景美歷史聚落與宗族信仰分布圖,並介紹兩大地方廟宇: 景美會元洞清水祖師廟、景美集應廟

03 煤礦鐵路 介紹景美過去煤礦產業歷史,以及由煤礦發展出的鐵道 路線,帶出景尾、十五份的故事

04 街頭巷尾 以綠資源策略點介紹為主,點出水路遺跡與環境故事。

191


我們在陸上尋水 以部落格方式呈現過去參與式行動的場次, 並將環境議題與故事以大、中、小尺度分類, 大尺度包含水文環境等開放的地理資訊;中 尺度包含仙跡岩生活圈的文化歷史資源、聚 落與農田水圳演變過程等;小尺度則是包含 在地空間紋理等社區空間故事。

參與指南

以「人人可參與,處處可改變」的信念,推 動並擴大小綠洲行動。在此分頁以「工具包 (tool kits)」的概念呈現各分頁對應的參與步 驟,讓參與的路徑更加清晰,引動網頁使用 者循著各個分頁理解實踐的過程,一起加入 成為參與者、中介者、或促成者的角色。

• 社區社群介紹

專業者渡船口

與一般民眾版不同,在「專業者渡船口」提 供《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歷年報告書與 《依山小綠洲公開資料集》之下載點,讓空 間專業者或相關規劃專業者能參考與應用。 19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10 工作效益

一、 累積由下而上的地區規劃操作機制案例 回顧自 104 年度起由最小尺度的鄰里串連工作開始,串連地方相關社群,釐清地方社會關係,並從中 加以媒合相關資源及空間執行經費等,讓許多改變可以從最簡單的 DIY 空間改造或活動開始,捲動地 方人士更自主、更積極的組織居民,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及公共環境營造。本團隊從中加以轉化地方需 求,繪製成相關圖、表或文件,讓原本散落各地的空間資料更有系統的被連結回來,其中釐清依山地 區的山水格局地理特徵,並指認水圳沿線系統為最具有自明性的地方特徵之一。相關的地方參與規劃 成果接續對接相關政府部門業務,持續推展與協力落實。

二、 培養地方社群行動,製作公開資料集,形塑公共溝通平台 找出對地方公共議題有興趣各式各樣的個人或團體,從中透過活動、事件、會議、訪談或工作坊等多 樣媒介,讓原無相互互動的單位,可以彼此相連結,甚至產生行動;或者,透過單點的培力過程,滾 動更多的周邊社區、社群願意加入環境營造的行動或協力工作,以此策略規劃的工作方法,逐步推進 地方改變,讓更多的群與眾被連結進公共溝通平台。本計畫將製作公開資料並透過創意回饋計畫建立 網頁,擴大更大的影響力。

三、 以依山發展地區都市水圳為主題,製作《依山小綠洲-依山 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回應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之需求,歸納整理既有成果,轉化民眾參與成果,納入可茲 持續與開發單位、相關公部門單位及都市更新審議委員等參考文件。

四、 接軌對話都市規劃上位計畫,橋接地方再生新面貌之機會 持續關注及積極串接政府計畫與地方相關的公共領域議題,轉化過往地方共識凝具成果,銜接對應上 位計畫或相關計畫,讓更多多樣的再生發展可能性被發生落實。

193


11 檢討與建議

一、「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之審議原則 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係以民眾參與規劃設計為基礎,並以都市設計準則為內容 研擬框架。 操作工具: 1. 都市設計面向 • 將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納入都市設計審議範圍,強化開放空間系統等管制內容 • 配合文山區都市計畫主細計通盤檢討

2. 都市更新面向 • 行政區更新地區實質再發展構想 • 臺北市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歷次會議通案重要審議原則

(一)配合文山區都市計畫主細計通盤檢討,新增都市設計準則範圍: 萬盛溪水圳遺線街廓 建議新增文山區細部計畫通盤檢討「玖、都市設計管制規定修訂內容」中「二、都市 設計準則範圍」,內容如下: (四)萬盛溪水圳遺線街廓 文山區曾有許多水道流經,隨城市發展多加蓋成道路,至今在景美的蜿蜒巷道中仍可 見其水路紋理。水圳遺線為過去生活歷史的痕跡,且沿線土地權屬多為公有土地,開 發時應著重水圳文化意向的保存與再現。相關說明如下:

19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1. 管制範圍 管制範圍南起興福公園,北至花木市場且水圳遺線流經的街廓,詳下圖。 2. 管制原則 為強化水圳遺線在開發時的文化意向保存,並強化社區人本交通,相關準則分述如下: (1) 基地位於管制範圍內的街廓,其建築及開放空間規劃設計應重視水圳遺線文 理,並於開放空間設計時納入水文化相關風貌意向。 (2) 開發範圍若包含原水圳遺線,應考量其位置的歷史性,於開放空間設計時配合 景觀元素整體設計。 (3) 開放空間規劃應考量友善人行、步行動線並且與萬盛、景豐、興福公園等公共 設施用地串連。

195


(二)都市設計審議原則建議 修正「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案審查檢核表」 於「三、地區性」內容中增加「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管制範圍及規定:基地 位於水圳遺線兩側範圍,其建築及開放空間設計應重視水圳紋理及納入水文 化風貌意象。 107 年度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審議參考範例 條文內容 一、原則性 ( 一 ) ......。 二、通案性 ( 一 ) 開發基地周邊整體景觀風貌設計規範 ( 二 ) 地面層人行空間及綠化規範 ( 二 ) ...... 三、地區性 ( 一 ) 都市計畫不得作住宅區域 ( 二 ) 人行步道側植栽規定 ( 三 ) ...... ( 十一 )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 ( 建議新增 ) 1 2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範圍如附圖所示。 基地位於水圳遺線兩側範圍者,其建築及開放空間規劃設計應重視地方水圳系統紋理及納入水文化 相關風貌意象

3

開放空間規劃應考量友善人行,步行動線並與週邊萬盛、景豐及興福公園形成串聯。

4

......

文山區都市計畫主細計通檢民間陳情意見 基礎調查 • 水圳系統為百年來文山區基礎地盤及重要資源,應強化基礎調查之相關分析討論。 都市設計內容建議 • 為維護保存水文化歷史風貌,水圳遺線範圍納入都市設計管制範圍 • 針對水圳遺線周邊街廓基地開發設計、開放空間系統研擬相關管制規範。 • 水圳遺線範圍內開放空間應規劃為市民公共帶狀休憩空間 • 水圳遺線範圍內開放空間應規劃為市民公共帶狀休憩空間 • 水圳遺線周邊開發除考量逕流,亦應保全水路路線及保持可供通行性,或要求應透過基 地規劃設計回應水圳意象等。 都市計畫建議 • 水圳遺線範圍變更為公園綠地 19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三)都市更新審議原則建議 • 修正「劃定臺北市都市更新地區暨擬定都市更新計畫案」 附件一:各行政區更新地區實質再發展構想 條文納入「依山水圳策略地區」。 開發單位於更新單元劃定階段需載明保全過往水路紋理之整體規劃構想。 劃定臺北市都市更新地區暨擬定都市更新計畫案: 附件一各行政區更新地區實質再發展構想 編號

內容

(一)土地利用計畫構想 配合大眾運輸導向發展,針對場站重要出入口,規劃友善人行空間與結合開放空間,並整合 1

周遭商圈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鏈結觀光發展,以活絡本區生活空間形貌及延續既有都市生 活路徑。

2

3

4

配合文山區公共住宅重大建設,改善周邊地區住居環境機能調整,人行系統規劃應整合串連 周遭各類開放空間、既有騎樓空間、人行步道、公園或綠地銜接使用為原則。 為維護景美商圈及老街周邊地區觀光發展,保留歷史紋理,透過步行路徑優化及部分路段建 議留設連續性帶狀開放空間,提升整體商圈競爭優勢。 配合未來捷運南環段行經路線,指認重要路段周邊地區重要節點,建議提供開放式廣場與自 行車停車空間,引導地區居民步行停等及打造區域轉乘便利性。

(五)其他構想 特殊規範 針對文山 -5 更新地區未來應配合政府公共住宅政策,另案訂定更新計畫。 2

文山 -1 更新地區內部分街道如景文街地底是過往水路(瑠公圳),過去提供大臺北地區農 業灌溉,為保存在地水文化及過往聚落發展歷史,建議更新案應保全過往水路紋理,並納入 開放空間規劃設計考量。

• 「臺北市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歷次會議通案重要審議原則」 開發單位於更新事業計畫階段需載明△ F5-1 保全水路紋理之公益性構想。

△ F5-1 建築設計與 △ F5 獎勵容積

鄰近地區建築物互 相調合

依 107 年 3 月 26 日 前 規 定 申 請 △ F5-1 之更新案,須加強說明無 障礙環境設計、都市防災措施等環 境友善貢獻程度及公益性。

197


二、水圳遺線保存的複合式作法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願景鳥瞰圖

依山策略地區都市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作為一個以保存水圳系統為主,管理沿線土地開發 行為的規範工具,過去在辦理交流會上更有許多與會專家提供如定線立碑等手法,來擴 大民眾對於水環境公共議題的重視與討論。故建議後續本計畫朝向複合式做法,透過公 私部門協力,下述從法令規範、實質建設、行動計畫等面向給予公私部門執行建議,以 期落實空間改善,引導民眾水圳保存關注。

19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一 )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的複合式作法建議 對象/時間

說明 1. 配合都市計畫主細計通檢,納入既有萬盛溪水路遺線階段成果: (1) 依照水圳紋理調整都市計畫街廓,檢討土地使用分區變更(調整建 議詳下圖)。

都發局

(2) 劃定都市設計審議地區,調整都市設計準則 ( 納入保存水圳文化風 貌相關管制內容,如建築設計、開放空間設計等 )。 2. 檢討調整「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案審查檢核表」

策略地區內刻正進行開發案有水圳座落則得適用【公劃更新地區-文山區】 規範,保存在地水路紋理,納入開放空間規劃設計 重新檢討「劃定臺北市都市更新地區暨擬定都市更新計畫」內容,以萬盛 溪水路周邊地區為範圍,劃定更新地區,並擬定都市更新計畫 ( 含都市設 計準則 )。 都更處 短期

檢討調整「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再生作業準則(原則)」及公告實施。 檢討調整「臺北市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歷次會議通案重要審議原 則」- ∆F5-1 公益性原則內容。 引導在地社區或社群提案計畫,自發性改善空間環境,如 OPG 計畫、參與 式預算。

公部門 公園處

萬盛、景豐、興福三處公園規劃設計施工,應強化水圳景觀意象或提供親 水環境設施。

文化局

委託顧問公司針對文山區 ( 或提升至本市轄內 ) 河川溪溝舊水路文化進行盤 點調查,指認具水文化歷史價值場域為文化景觀,經審查登錄公告後,訂 定保存維護計畫,並輔導由在地社區管理保護,由文化局監管。

新工處

為強化水路文化價值及路徑連續性,針對水路遺線範圍坐落於住宅區,經 主管機關同意,進行綠美化、,坐落於道路用地範圍採劃設標線、鋪面設 計 ( 需配合交通局評估行車安全 )。

交通局

協助評估水路遺線範圍劃設標線或鋪面設計,是否涉及行車安全情形。

衛工處

針對水質改善牽涉生活汙水處理工作,需請水利處協助提供範圍內集水區 資料予衛工處,以利進行家庭污水管線套繪,確認現況接管情形,推動汙 水接管截流,提升接管率。

建管處

盤點既有水路遺線範圍後巷佔用情形,新違建拆除,既存違建如為市有地 可由主管機關簽准後配合拆除,國有土地則需經過土地利用訴訟程序處理。

中期

1. 協助釐清水路遺線範圍內雨水下水道設施現況使用情形,包含地下管 線埋設位置、深度、使用現況、水量等。 長期

水利處

2. 協助開發基地評估萬盛溪水圳改道及開蓋可行性。 3. 提供衛工處集水區資料。 表、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的複合式作法說明表 - 公部門 199


對象/時間

說明 鼓勵在地社群、社大進行社區培力,成立愛護水路並培養具實際行動力 量組織,如水路巡守隊、走讀活動志工、萬盛溪之友

鼓勵在地社群、社大持續推動文山學環境教育,辦理相關如早餐會、運 短期

動會、走讀等軟性活動。 里長、在地 鼓勵周邊里長提參與式預算,改善公共環境。 社群組織

私部門

鼓勵在地社群利用沿線低度使用土地,經取得土地同意下進行定線立 碑,凸顯水路文化價值及辨識性。

中長期

鼓勵在地里長、社群、社大將推動萬盛溪水文化保存經驗分享其他地方 社群,同時讓更多民眾認識水文化保存概念之重要性。

表、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的複合式作法說明表 - 私部門

20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短期(2 年內) 項目

都市計畫

都市更新

108

中期(第 3-5 年)

109

110

111

112

長期(第 6-10 年) 113

114

115

116

117

• 主細計人陳意見-確保水圳 • 劃定都市設計審議地區 • 變更主要計畫:依照水圳紋理 紋理適度保留 調整都市計畫街廓、部分關鍵 • 調整都市設計準則內容 用地土地變更 -納入水文化保存管制 內容 • 策略地區內刻正進行開發案 • 【臺北市都市更新及爭 • 劃定更新地區 + 擬訂都市更新 有水圳座落則應適考 議處理審議會 計畫書 + 審議原則 【公劃更新地區-文山區】 歷次會議通案重要審議 規範,保存在地水路紋理, 原則】∆F5-1 公益性原則 納入開放空間規劃設計 •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 再生作業準則(原則)+ 公 告實施

基地開發

• 公園綠地維持都市水圳的景 • 配合都市計畫主計之規定納入 • 民間自發性改善空間 / 環 觀意象 ( 萬盛 / 景豐 / 興福 「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 境 (ex:OPG 計畫 ) 公園 ) 開發許可審議案審查檢核表」 公部門:

公部門:

• 萬盛 / 景豐公園改善更新 ( 公 • 園處 ) • • 水圳文化資產指認 ( 文化局 ) • • 道路美化工程 ( 新工處 ) • • 後巷空間改善 ( 工務局 )

汙水接管截流 ( 衛工處 ) 後巷佔用處理 ( 建管處 ) 民間組織: 萬盛溪之友

公部門: • 水圳開蓋、水量穩定 / 水質改 善 ( 水利處 ) 民間組織: • 水文化保存經驗複製

民間組織: 行動計畫

• 參與式預算 ( 里長 - 河神再 現) • 社區培力 • 軟性活動 (ex: 早餐會、運動 會、走讀等 ) • 環境教育 ( 文山學 ) • 定線立碑 • 公共環境改善

表、複合式作法各階段計畫執行表

201


( 三 ) 水圳遺線保存的複合式作法-都市計畫變更 計畫範圍內水圳遺線坐落於景美運動公園西側一帶之範圍,不僅都市計畫街廓劃 設與現況水圳遺線範圍坐落具差異,且土地雖屬住宅及道路用地,但現況土地尚 未徵收,是做為停車場空間,具備都市計畫街廓調整機會,故在長期推動上建議 朝向變更主要計畫,依據水圳文力調整都計街廓,如圖所示。

?

• 都市計畫道路線配合水圳遺線座落位置適度調整,留設 12m 寬度 (3m 雙向車道 + 人行道 + 水圳開放空間至少 3m)。道路設計依照「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 • 開發條件不佳之畸零地,經評估除須依「臺北市畸零地使用規則」外,可適度變更為綠地。

20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都市計畫街廓調整建議示意圖

203


12 工作期程

工作執行期程

工作項目

一、工作計畫書階段 (10 日曆天) 全案整體期程規劃與執行計畫構想 工作會議資料與紀錄

二、期中報告書階段(60 日曆天) 深化再生策略地區都市發展定位及再生 策略,研提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 空間再生作業準則階段成果集相關文件 製作構想 持續串連潛力空間集社群階段成果 建構「依山小綠洲」對外公開資料集階 段成果 工作坊或創意行動階段成果 工作會議資料與紀錄

三、期末報告書階段(60 日曆天) 深化再生策略地區都市發展定位及再生 策略,研提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 空間再生作業準則階段成果集相關文件 初稿 持續串連潛力空間集社群階段成果 建構「依山小綠洲」對外公開資料集 工作坊或創意行動階段成果 工作會議資料與紀錄

四、總結報告書草案階段(15 日曆天) 五、總結報告書階段(10 日曆天)

204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個月

個月

個月

個月

個月

個月

個月

個月

個月

107.09

107.10

107.11

107.12

108.01

108.02

108.03

108.04

108.0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13 附件

一、會議紀錄

206

二、公文紀錄

221

三、臺北市都市更新地區暨擬定都市更新計畫案─ 各行政區更新地區實質再發展構想:文山區

230

四、活動企劃書

241

五、活動新聞稿與文宣

247

六、活動簽到表

250

七、交流會與審查會議逐字紀錄稿

255

八、小綠洲運動會綠生活願景板資料彙整

296

九、Unlimited Cities DIY( 無限城市小綠洲 ) 分析報告

311

十、大事紀

350

十一、「依山小綠洲」公開資料集

353

十二、《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空間都市再生作業準則》

355

205


一、會議紀錄 • 2018.09.07 第一次工作會議備忘錄

會議備忘錄 ■會議名稱:「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工作會議 ■會議時間:107年9月7日(星期五)下午2時00分 ■會議主持人: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胡如君科長 ■會議地點:臺北市都市更新處1704-2會議室 ■出席人員: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陳鳴誼、施佩吟、沈芳 如、王科元;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經營科胡如君 科長、張家源股長、許睿今工程員。 ■記錄:許睿今 一、 依本案評選會(107.08.27)委員提意見,有關簡要計畫 書工作項目第一項(研提再生作業準則),請經典工程 顧問有限公司(下稱:廠商)將服務建議書用辭「設計指 南」更正為「作業準則」;並應補強現有相關法定計 畫之不足,據此與空間專業者(如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 審議會委員、開發商等)進行溝通,其溝通過程及結果 作為該作業準則與法令機制接軌之基礎,以利後續於 制度面執行(例如由更新處公告)作為政策工具。 二、 有關簡要計畫書工作項目第二項(串連潛力空間及社 群),廠商應依評選委員意見補充潛力空間之盤點系統 脈絡,並說明所盤點出的候選潛力空間與其相關社群 串連之重要性及必要性等,最終將擇定之空間點數量 亦請敘明。 三、 有關簡要計畫書工作項目第三項(建構公開資料集), 評選委員指出需釐清服務建議書中創意回饋項目所提 之資訊交流平台網頁,應非相同之工作項目;本工作 會確認公開資料集為紙本形式於報告書呈現,資訊交 流平台為廠商另行製作之網頁。 四、 以上項目請廠商納入工作計畫書修正敘明。

20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8.09.25 工作計畫書審查意見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工作計畫書審查意見 一、 受託單位: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二、 本案招標文件及簡要計畫書要求: 廠商應於決標日之次日起 10 日曆天內,就評選會議決議、承諾事項及 工作會議結論,修正服務建議書,併同保險單正本及收據副本(雇主意外 責任險)等相關憑據及其他應表明事項,提交工作計畫書 3 份。內容應包 含下列項目: (一)全案整體期程規劃與執行計畫構想 (二)工作會議資料與紀錄 受託單位於 107 年 9 月 14 日檢送之工作計畫書,更新經營科審查意見如下: 項次

審查意 見

(一) 全案整體期程規劃與執行計畫構想: 1. 期程規劃見 P.53。期中報告書階段所列工作項目缺工作會議資料與 紀錄,應依簡要計畫書內容補正。 2. 執行計畫構想請受託單位就工作會議紀錄補充說明: (1) 作業準則(P.16-18,第 05 章)請與空間專業者(如都市更新及爭 議處理審議會委員、開發商等)進行溝通,以作為與空間專業者 及法令機制溝通之基礎。 (2) 潛力空間於 P.25 列出 3 處(點 6、8、9),於 P.25 列出 4 處(點 6、8、9、10),於 P.42 列出另 3 處(景豐公園、萬慶公園、萬 世興隆大樓)請先釐清;至潛力空間盤點系統,建議於工作計畫 書階段至少就 P.25 敘及五項擇點指標、P.26~P.29 之類型、發 展形式、社群、第 03 章環境分析等相關因子列表簡述各該處潛 力空間之具體性質,以作為後續擇點之依據。 (3) 對外公開資料集、創意回饋計畫之資訊交流平台分別於 P.47、 P.49 敘明兩者呈現方式差異,為不同工作項目;尚符。 (二) 工作會議資料與紀錄:

1. 未見本處 107 年 9 月 11 日北市都新經字第 1076008345 號函發受託 單位之工作會議紀錄;應補附,並就紀錄所載意見以對照表臚列說 明。 2. 請於首頁製作歷次會議紀錄處理情形對照表。

第1頁 共1頁

207


• 2019.01.10 期中審查會議紀錄

20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9.01.10 期中審查會議紀錄

209


• 2019.01.10 期中審查會議紀錄

21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9.01.10 期中審查會議紀錄

211


• 2019.01.10 期中審查會議紀錄

21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9.01.10 期中審查會議紀錄

213


• 2019.01.24 工作會議備忘錄

21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9.01.24 工作會議備忘錄

215


• 2019.04.11 期末審查會議紀錄

21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9.04.11 期末審查會議紀錄

217


• 2019.04.11 期末審查會議紀錄

21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9.04.11 期末審查會議紀錄

219


• 2019.04.11 期末審查會議紀錄

22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二、公文紀錄 • 2018.08.23 評選會議通知

• 2018.08.29 採購議約通知

221


• 2018.09.04 決標紀錄

• 2018.09.11 工作會議備忘錄

22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8.09.25 依審查意見修正後再提送

• 2018.10.18 雇主意外責任險、公共意外責任險同意備查

223


• 2018.10.19 花木市場同意借用戶外場地

• 2018.10.19 活動企劃書補件後再提送

• 2018.10.23 公園處同意使用景豐公園辦理工作坊

22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8.10.23 工作計畫書審查通過

• 2018.10.26 「小綠洲運動會」活動企劃書核定

• 2018.11.12 核定撥付第一期服務費用

• 2018.12.04 第一期服務費用撥付指定帳戶

225


• 2018.12.20 函轉水利處提供萬盛溪水圳遺線範圍內雨水下水道管線資料

• 2018.12.27 期中審查會議通知與初審意見

22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8.12.27 期中審查會議通知與初審意見

• 2019.01.21 核定撥付第二期服務費用

• 2019.01.14 期中審查涵示通過

• 2019.01.29 1 月 24 日工作會議備忘錄

227


• 2019.01.29 第二期款已撥入指定帳戶

• 2019.04.01 期末審查會議開會通知與初審意見

228

• 2019.02.12 第二三場活動企劃書同意辦理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2019.04.26 期末審查會議紀錄

• 2019.04.29 衛工處提供接管率資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裝 . . . . . . . . . . . . . . . . 訂 . . . . . . . . . . . . . . . . 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檔 號: 保存年限: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 函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酒泉街235號 承辦人:楊惠娟 電話:25973183分機615 傳真:25974574 電子信箱:sso10069@mail.taipei.gov.tw

受文者: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08年4月29日 發文字號:北市工衛設字第1083018920號 速別:普通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 附件:

主旨:有關貴處108年4月11日「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期 末審查會議紀錄請本處提供接管率案,請查照。 說明: 一、依據貴處108年4月24日北市都新經字第1083009340號函辦 理。 二、旨揭報告書所規劃範圍(北起花木市場、萬盛公園一帶,南 至興福公園周邊)本市門牌污水接管率為87%。 正本: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副本: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1080429

第 1 頁,共 1 頁

• 2019.05.16 期末修正報告書通過

*HOAA1083009916*

• 2019.05.27 第三期服務費用核定撥付

229


三、臺北市都市更新地區暨擬定都市更新計畫案─ ( 附件一 ) 各行政區更新地區實質再發展構想:文山區 八、文山區 (一)土地利用計畫構想 文山區位處臺北市郊區,幅員遼闊,並受地形阻隔,自成 發展獨樹一格的世外桃源,藍綠資源豐富,為本市重要觀光重 點地區,其中萬隆景美地區商業機能活絡、木柵興隆則以居住 及生活為重心,目前仍有部分地區具備發展潛力,希藉由都市 更新手段強化地區機能。 考量未來文山區人口發展趨勢及都市發展潛力,配合市府 近年公共住宅計畫及未來捷運南環段規劃等重大公共工程投 入,透過劃定更新地區並訂定更新計畫,誘導未來民間投資之 都市更新事業可協助建構適居、幼齡之文山。 依據文山區未來發展定位,研擬「文山區都市更新計畫行 政指導原則」 ,作為後續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之指導方針,詳圖 附-8-1。 1.配合大眾運輸導向發展,針對場站重要出入口,規劃友善人行 空間與結合開放空間,並整合周遭商圈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 鏈結觀光發展,以活絡本區生活空間形貌及延續既有都市生活 路徑。 2.配合文山區公共住宅重大建設,改善周邊地區住居環境機能調 整,人行系統規劃應整合串連周遭各類開放空間、既有騎樓空 間、人行步道、公園或綠地銜接使用為原則。 3.為維護景美商圈及老街周邊地區觀光發展,保留歷史紋理,透 過步行路徑優化及部分路段建議留設連續性帶狀開放空間,提 升整體商圈競爭優勢。 4.配合未來捷運南環段行經路線,指認重要路段周邊地區重要節 點,建議提供開放式廣場與自行車停車空間,引導地區居民步 行停等及打造區域轉乘便利性。 5.針對文山區高幼齡人口分布密集地區,建議提供高齡及幼兒照 護設施,提升土地使用機能,以調節地區需求。

106

23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圖附-8-1 文山區重大建設分布圖

(二)公共設施改善計畫構想8 文山區都市計畫總面積為 3,150.90 公頃,公共設施用地 面積約為 1,059.42 公頃,佔文山區都市計畫總面積土地約 33.62%。其中,公園用地面積為 80.95 公頃,佔公共設施用地 面積約 7.6%,開闢率達 45.21%;綠地用地面積為 10.83 公頃, 佔公共設施用地面積約 1.02%,開闢率達 19.29%;廣場用地面 積為 164.36 公頃,佔公共設施用地面積約 15.51%,開闢率達 100%;學校用地面積為 207.95 公頃,佔公共設施用地面積約 19.6%,開闢率達 92.02%,公共設施分布詳圖附-8-2。

8

相關資料係參考本府都市發展局 107 年 1 月 19 日「市郊區(文山區、北投區)都市計畫通盤檢 討作業基本資料調查–文山區」委託專業服務案之總結報告內容,後續依實際公告發布實施為 準。 107

231


圖附-8-2 文山區公共設施分布圖

1.更新地區周邊未開闢公共設施 未來針對文山-6 更新地區,應優先考量開闢表附-8-1 所 列未開闢公共設施,或建議由實施者協助開闢。 表附-8-1 文山區更新地區周邊未開闢公共設施面積表 更新地區 文山-6

未開闢公共設施

面積(平方公尺)

學校用地(恆光國小預定地)

15,348

2.公益及產業升級設施 文山區因位處臺北盆地及山區交界,山坡地比例高,可發 展地受限,人口相對集中,高齡社會福利及幼齡人口托育整併 政策推行甚為重要。 配合本府公共住宅規劃及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理念,以人本 步行空間為重點,指定留設騎樓,以提升地區商業空間適宜性。 本區人力資源充沛,結合區內研究創新機構或高等教育產學合 作,強化知識資本,創造出新的經濟價值。 有關文山區更新地區協助優先提供之各類型公益及產業 升級設施,詳表附-8-2。 108

23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表附-8-2 文山區更新地區優先提供公益及產業升級設施表 產業升級類 更新 地區

家庭照護類

大眾運輸類

產業支

產學合

高齡照

幼齡照

運輸場站

共享運

援設施

作設施

護設施

護設施

連通設施

具設施

文山-1

文山-2

文山-3 文山-4

文山-5

文山-6

文山-7

◎ ◎

◎ ◎

公共 住宅

註:本表為指導性原則,公益及產業升級設施項目之實際需求應依本府定期發布 為準。

109

233


(1)產業升級類 針對文山-4 更新地區(鄰近中國科技大學)及文山-7 (鄰近政治大學)更新地區結合產學合作,因應文山-1(萬 隆站周邊)文山-2(景美站周邊) 、文山-4 更新地區(鄰近 中國科技大學)、文山-5 更新地區(興隆公宅周邊) 、文山 -6 更新地區(Y2A 站周邊) 、及文山-7(鄰近政治大學)提 供產業支援設施空間,面積至少達 900 平方公尺以上,並 以低樓層出入口為主。 (2)家庭照護類 依據 106 年民政局戶籍資料統計,文山區 65 歲(含) 以上之高齡人口,合計約 4.04 萬人,佔文山區總人口比例 約 14.75%,為全市的 0.91 倍。區內高齡人口密度最高者分 別為萬隆里、萬有里、景仁里、興業里約在(100 人/公頃) 以上。文山區高齡人口分布詳圖附-8-3。另文山區各里 4 歲(含)以下之幼齡人口,合計約 1 萬 4,166 人,佔文山 區總人口比例約 5.17%,為全市的 0.99 倍。區內幼齡人口 密度最高者分別為萬有里、景仁里及順興里(50 人/公頃) 為幼兒人口密度最高之行政區。文山區幼齡人口分布詳圖 附-8-4。 針對文山區文山-1、文山-5 及文山-6 更新地區等高幼 齡人口分布密集地區,建議提供高齡及幼齡照護等社福設 施。

110

23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圖附-8-3 文山區高齡人口分布圖

圖附-8-4 文山區幼齡人口分布圖

111

235


(3)大眾運輸類 為配合捷運文湖線系統之單邊出入口設計,文山-4 建 議提供開放空間或空橋以連結周邊環境,另為配合大眾運 輸導向發展,規劃友善人行空間,並提高捷運設施之可及 性,建議文山-3、文山-4 及文山-5 更新地區於鄰近捷運場 站周邊規劃供不特定公眾使用之基地內通道、開放空間或 空橋連結。 另為規劃友善人行空間,除提高捷運設施之可及性外, 亦可透過共享運具接駁擴大可及範圍,建議文山-2、文山 -3、文山-4、文山-6 及文山-7 更新地區及其周邊未來民間 申請自行劃定之更新單元,提供共享運具設置空間。 (4)公共住宅 為照顧弱勢族群之居住權益,除文山-5 更新地區範圍 含興隆公共住宅群及文山-6 更新地區範圍含維揚營區公辦 都更基地應優先提供公共住宅外,配合本府全方位公共住 宅政策,建議於各更新地區優先提供公共住宅空間,以落 實居住正義。

112

23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三)交通運輸系統構想 1.道路、大眾運輸、自行車系統現況 文山區道路系統依道路路網分布型態及功能分類,可分為 三橫、六縱,三橫:興隆萬芳、木柵、木新,六縱:水源快、 羅斯福、辛亥、興隆、秀明、木新木柵。沿木柵路為東西向主 要道路串聯南區道路,羅斯福路為臺北市南區聯外之主要區域 型過境道路,其路寬約 40 公尺,辛亥路為文山區正中連接大 安區及新北市新店區,中間穿越辛亥隧道之主要幹道。 文山區內捷運站點共計 7 站(萬隆站、景美站、辛亥站、 萬芳醫院站、萬芳社區站、木柵站、動物園站),另有尚於規 劃評估階段之捷運東側南北向軌道系統及臺北都會區大眾捷 運系統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之 Y1 站、Y1A 站、Y2A 站、Y3 站及 Y4 站。區內站點縱橫東西向,並使文山區綠色運輸、友 善動線之搭配更顯重要。另區內 Youbike 微笑單車站點共 27 站,大多臨近公車站與公園,各站點詳圖附-8-5。

113

237


圖附-8-5 文山區捷運、自行車系統分布圖

2.鏈結大眾運輸系統及空間規劃 鄰近文山區捷運站點及長途客運站點之更新地區,應規劃 友善人行空間。 針對文山-1 更新地區,為維護既有商業紋理,配合留設騎 樓,建立友善及安全之人行空間,兼顧商業活絡與其特色紋 理。 針對文山-3 更新地區,配合大眾運輸系統及考試院等重要 機關周邊發展,兼顧商業活絡及產業推動。 針對文山-4 及文山-7 更新地區,為建構舒適人行空間, 建議留設退縮之無遮簷人行道,並於適當之街角留設廣場式開 放空間。 針對文山-5 更新地區,配合大眾運輸系統及本府公共住宅 政策,將系統性規劃人行系統整合鄰近各類開放空間、既有騎 樓、人行步道、公園或綠地。

114

23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四)防災、救災空間構想 依據臺北市政府消防局以及文山區各生活圈特性,彙整文 山區之防災公園、優先安置學校、優先開闢水利系統(排水改 善計畫)與緊急避難處所,詳圖附-8-6。 針對文山-6 更新地區,建議優先開闢開放公共設施,並做 為緊急避難處所,以增強文山區災害韌性能力。

圖附-8-6 文山區防災避難據點分布圖

115

239


(五)其他構想 1.產業發展構想 針對文山-4 及文山-7 更新地區,延續周邊教育機構及創 新及醫療機構之研發動能,引入創新產業,未來更新地區內建 築物可配合新創產業小規模開發,以提供新創空間,並配合規 劃具智慧城市機能之友善人行系統。 2.特殊規範 針對文山-5 更新地區未來應配合政府公共住宅政策,另案 訂定更新計畫。 文山-1 更新地區內部分街道如景文街地底是過往水路(瑠 公圳),過去提供大臺北地區農業灌溉,為保存在地水文化及 過往聚落發展歷史,建議更新案應保全過往水路紋理,並納入 開放空間規劃設計考量。

116

24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四、活動企劃書 • 小綠洲運動會活動企劃書

…………………………………………………… …………………………………………………… …………………………………………………… …………………………………………………… …………………………………………………… …………………………………………………… ……………………………………………… …………………………………………………… ……………………………………………………

2

3

4

241


5

6

• •

• • •

7

242

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小綠洲運動會 城市水路的一日闖關活動 •

9

10

12

243


• 第二三場活動企劃書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2

1

4

3

24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5

6

並由主持人協助綜整相關意見

7

8

245


• 第二三場活動企劃書

並由主持人協助綜整相關意見

10

9

24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五、活動新聞稿與文宣 • 小綠洲運動會新聞稿 小綠洲運動會活動新聞稿

▧ 全天體驗活動

小綠洲運動會

- 樹屋小市集 feat.西城、景東里辦公處

城市水路的一日闖關活動

- 景豐公園-參與式工作坊 feat. 中原大學景觀系、興豐里辦公處

- 綠巷咖啡車 feat.文山社大咖啡社、AmberCaffe 琥珀色咖啡 - 萬世興隆大樓戶外開放空間-參與式工作坊 feat. 中原大學景觀系、社區管委會

依山的景美地區曾經有許多圳道溪流穿梭,如今城市的發展使得這些溝圳沉睡於地底,其中為 天然山間小溪的萬盛溪,至今仍可在蜿蜒巷道和零碎的土地上尋見她的足跡。一場以綠為名的 運動會串起萬盛溪流域的水路空間,在闖關遊戲和期間限定的體驗活動、走讀觀察裡,帶領大 家看見城市小河域的不同處境,實際走在水路上感受以水交織的在地文化故事。

活動流程 10:00-10:15 報到 (各闖關站點) 10:15-16:00 小綠洲運動會 (闖關遊戲、全天體驗活動、期間限定活動)

一日闖關活動將會串連景美地區的五個水路空間作為關卡點,到各關卡點完成指定任務及可獲 得運動會皮革手環!闖五關完賽獲得景美限定彩蛋獎品!

▧ 活動地圖線上版 https://goo.gl/YnXx8G

▧ 關卡點 (綠生活願景板、無設限小綠洲 APP 站) - 木見 140 (景美街 140 號) - 景東愛海綿心 (景華街 104 巷底)

關於依山小綠洲

- 綠色小巷 (景興路二段 23 巷 6 弄)

自 2015 年開始在文山景美地區踏查規劃,展開「依山小綠洲」行動,透過參與式工作坊、藝術

- 景豐公園羽毛球場 (興隆路一段 251 巷 3 弄)

策展、社區課程、文史走讀、實境遊戲,推廣在地水文化故事、討論地區課題與環境改善的方

- 花木小公園-開蓋萬盛溪 (羅斯福路五段 97 巷)

法,累積一起改變生活樣貌的動能。在滾動的過程中試圖找尋仙跡岩生活圈如何乘載過去生活 記憶,讓城市的發展扎根更深;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水路遺線的社區角落怎麼成為一個

▧ 闖關任務

依山環境的綠洲,作為都市中的蓄水空間,打造一個更親自然的城市。

Step 1 在綠生活願景板留言 Step 2 操作「無設限小綠洲」APP Step 3 任務完成!獲得認證皮條和一個闖關銅章 Step 4 前往下一關

主辦單位與協辦單位

Step 5 五關完賽!獲得景美限定彩蛋獎品

主辦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執行單位│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依山小綠洲

除了闖關遊戲之外,當天還有時段性的期間限定活動、全天體驗活動,邀請地方社群當起攤

協辦單位│景東里辦公處、萬盛里辦公處、興豐里辦公處、興福里辦公處、文山社區大學、

主,一起響應這場綠洲運動會:

AmberCaffe 琥珀色咖啡、台北路上觀察學會、岸汐職人聚落、臺北花木批發市場花空間、萬世 興隆大樓管委會、中原大學景觀系、世新大學觀光系、學邑工程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尋俠 堂、西城、Urban Tai-ouan

▧ 期間限定活動 9:00-12:00 小田園大改造 feat.文山社大、興福里‧@興福樸門綠花園 9:00-12:00 當一日巡水人-水路文史導覽 feat.文山社大文山學‧@木見 140 集合 10:00-11:00 皮革手作課 feat.岸汐職人聚落‧@木見 140 11:00-12:00 不凋花小盆花課程 feat.花木市場花空間‧@花木小公園 13:30-16:00 河爾文的河流演化論 feat.台北路上觀察學會‧@萬隆捷運站 3 號出口集合 15:00-16:00 地方產業介紹 feat.尋俠堂‧@景東愛海綿心

• 小綠洲運動會活動文宣

1 0 : 0 0 -1 6 : 0 0 城

市 水 路 的一

日 闖關

遊戲

10:00-1 1:00 木見1 4 0

09:00-12:00 興福樸 門綠花園

15:00-16:00 景東愛海綿心

10:00-16:00 綠色小巷

10:00-16:00 仙岩樹屋

09:00-12:00 水路文史導覽 13:30-16:00 城市中的水路觀察

10:00-16:00 景豐公園/ 萬世興 隆 大 樓

1 1:00-12:00 花木小公園

活動關卡地點

247


• 小綠洲運動會活動文宣

報到處

24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圳道空間紋理保全及活化》 願景交流會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 交流討論

日期│2019.02.20(三) 時間│14:20-16:30 地點│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1703 會議室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168號17樓)

主辦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執行單位│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城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249


六、活動簽到表 • 小綠洲運動會 - 皮革手作課活動簽到表

• 小綠洲運動會 - 不凋花小盆花手作課活動簽到表

25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小綠洲運動會 -《一日巡水人》水路文史導覽活動簽到表

251


• 小綠洲運動會 -《河爾文的河流演化論》路上觀察活動簽到表

25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簽到表

253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簽到表

25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七、交流會逐字紀錄稿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55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5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57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5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59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6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61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6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63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6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65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6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67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6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69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7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71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7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73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7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75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7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77


• 圳道紋理保全與活化 - 願景交流會 逐字紀錄稿

27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79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8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81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8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83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8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85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8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87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8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89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9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91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9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93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9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 公私協力工作坊 逐字紀錄稿

295


八、小綠洲運動會綠生活願景板資料彙整 • 木見 140

29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木見140 1-1我住在?

非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

非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男) 住在文山區(女)

10歲以下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2 0 3 2 0 1 0 4 0 0 2 1 0 2

10歲以下 8 9

1 0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0 6 2 0 1 1 2 0 0 4 1 1

11 8

19 17

1-1住在哪?

19 9 8

53%

非住在文山區

1-2婚姻狀況?

已婚 未婚

0 5

0 0

0 3

4 0

2 0

1 0

1 0

8 8

0 4

0 2

0 5

3 0

3 1

1 0

男性

2 0

9 已婚 12 未婚

25%

47%

住在文山區(男)

22%

住在文山區(女)

17 20

女性

總和

46% 54%

1

1-3職業

服務業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0 0 6 0 0 0 0

1-4我對都市水環境、水 沒有興趣 文化地景的關心程度? 不關心 普通 關心 非常關心

0 0 0 0 0 0 0

0 0 2 0 1 0 0

1 1 0 0 2 0 0

0 0 0 0 0 0 1

2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1 1 8 0 4 0 1

0 0 3 0 0 0 0

0 0 2 0 0 0 0

1 0 3 0 1 0 1

0 1 0 3 0 0 0

1 0 0 0 0 0 1

沒有興趣 不關心 普通 關心 非常關心

6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2 1

0 0 2 0

0 0 0 1

0 0 0 1

0 0 3 0

0 2 0 0

0 3 1 2

0 1 1 1

0 1 2 1

0 0 1 2

0 0 2 1

7 1 4 6 0

0 0 2 0 0

0 0 4 2 2

1 0 2 3 2

0 0 1 4 1

0 0 0 1 3

0 0 0 2 2

1

0

4

2

1

1

0

1

1-5我知道文山區以前的 1.萬盛溪 歷史據點、小流域跟舊 農田水圳? 2.瑠公圳 3.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已婚

3 0 0 0 0 0 0

1 4 3 0

沒有興趣 男女總和

2

1 0 0 0 1 0 0

2 1 0 2 0 0 0 3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0 0 3 2

4 1 0 1 0 2 1 4 3

2 1 1 1 0 0 0 2 2

1 1 1 1 1 1 1 0 1

2

3

0

1 0 0 1 0 0 1 1 1

4

5

服務業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6

7

1

4

0 0 0 0 0 0 0 0 0

1

2 2 1 1 0 0 2 3 3

2

3

2

1 0 0 0 0 0 0 2 2

4

1-3職業

服務業

軍公教

學生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普通

5

6

7

1

0 1.萬盛溪

0

2 1 1 2 1 1 0 3 4

未婚

7 2 16 3 6 0 3

不關心

0

2 0 0 0 0 0 0 4 1

6 1 8 3 2 0 2

1 1 0 0 0 0 1 2 2

1 0 0 0 0 0 0 2 1

2

3

4

關心

5

6

7

1

2

3

4

非常關心

5

6

19%

20 9 4 10 3 4 6 29 23

2-2你在景美頂街的周邊 或內部,有沒有發現什 附近有渡口紀念碑 麼特殊的環境特色呢? 有水閘門 以前是景美溪的渡口 以前是景美老街 其他(貼手寫便利貼) 3-1你對於景美頂街的周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 邊環境有什麼樣的期 入環境裡面 許、想像和願景呢?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 造特色地點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 強綠化景觀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 能更賞心悅目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 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 元有足夠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 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1

0

2

1

0

1

0

0

0

0

0

1

0

0

6

4

2

2

4

3

0

1

3

2

5

1

5

2

1

35

3

0

2

0

1

0

0

1

4

3

2

1

0

1

18

1

1

3

1

2

1

1

1

1

3

0

3

1

0

19

1 2 8

1 1 1

1 1 4

2 2 4

4 2 4

0 1 1

0 1 1

3 0 4

0 1 2

2 2 5

1 0 1

3 6 6

0 2 2

0 0 2

18 21 45

2

1

4

3

2

1

0

2

1

7

1

3

1

0

1

2

1

0

4

1

0

2

2

6

2

1

1

0

6

1

2

5

4

1

0

1

4

4

2

5

1

0

3

1

2

2

2

0

0

5

2

4

2

5

1

0

7

2

3

4

4

1

0

2

2

5

2

5

2

0

6

2

2

2

3

1

0

4

3

3

2

4

2

0

2

2

3

1

3

1

1

4

0

5

1

2

2

0

10歲以下 男女總和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 入環境裡面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 造特色地點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 強綠化景觀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 能更賞心悅目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 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 元有足夠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 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入環境裡面

60歲以上

4

2

11

4

5

2

0

28

3

4

7

2

5

2

0

23

7

5

6

7

9

2

0

36

8

3

6

4

7

1

0

29

9

4

8

6

9

3

0

39

10

5

5

4

7

3

0

34

6

2

8

2

5

3

1

27

3

2

3

2

3

0

0

13

2 2 1

0 1 1

0 4 1

0 2 1

1 3 1

0 1 0

0 1 0

14

希望

4

1

3

2

4

0

0

14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1 1 0

0 1 0

1 4 1

0 1 1

0 5 0

0 1 0

1 2 0

15

4-1你希望在景美頂街的 周邊環境營造出什麼樣 的空間或氛圍呢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 希望 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1

2

3

4

5

6

7

1

2

27

4.有四季變化的植栽與 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1

3

1

4

0

0

11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2 2 1

0 1 0

0 3 1

1 1 0

0 5 0

0 2 0

1 2 0

16

希望

3

1

1

1

6

0

0

12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27

4 1 1

0 2 0

0 4 0

1 3 0

0 6 0

0 1 0

0 2 0

3

31

7%

6.街道景觀更整潔舒適

7.道路鋪面能凸顯水圳 的路徑痕跡

8.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9.舒適安全的休憩空間

希望

6

2

3

3

5

0

0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1 4 0

0 4 0

0 3 1

0 3 0

0 4 0

0 1 0

0 2 0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7 2 2 0

1 0 4 0

3 0 2 1

3 0 2 0

4 0 6 0

0 0 2 0

0 1 2 0

18

希望

2

1

3

3

4

0

0

13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5 0 2

0 2 1

0 6 0

0 2 0

0 5 2

0 1 0

0 2 0

18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6 3 2 1

3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20

3 0 5 0

3 0 3 0

5 0 6 0

0 0 1 0

1 0 2 0

11.社區居民的聚會場所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2 4 1 1

2 0 3 0

1 0 7 1

2 0 2 0

4 0 6 0

0 0 1 0

0 0 2 0

7 6

遮陰式桌 子、座椅

1 0 1 1

2 0 5 0

1 2 2 0

5 0 6 0

0 0 1 0

0 0 1 0

6

3

1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能更賞心悅 目

7

1

2

3

4

5

6

7

2

3

4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1

2

3

4

5

6

7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1

2

3

4

5

6

7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1

2

3

4

5

6

7

1

2

3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數列4

5

4

4 3

2

2

1

1 1

2

3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0

1

2

數列4

3 數列1

5.自然動植物的棲息空間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數列4

6.街道景觀更整潔舒適

7

8

6

7 6

5

5 4

3

3 2

1 0

1 1

2

3 數列1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0

1

數列4

2

3

數列1

7.道路鋪面能凸顯水圳的路徑痕跡

23

21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數列5

22

8.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7

7

6

6

5

5

4

4

3

3

2

17

2

1 0

1 1

2

11 17

3 數列1

24 41

希望有適 合青年人 聚會場所

5

2

圖表標題

18

43 8 1 3 0

4

數列1

4

41 提供行人安全的行走環境 7 2 0 0 2 3 0 0

10.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0 0 2 0

0

5

31 0 0 2 0

10.仙跡岩

4.有四季變化的植栽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2

5 0 6 0

5,萬新鐵路

9.景美老街

21

38

3 0 2 0

4.興福支線

8.木梘橋

圖表標題

3

數列4

6

40

2 1 6 0

3.霧裡薛圳

7.煤礦

1

2

3.塑造具渡口特色的聚集地標

19

8%

2.瑠公圳

6.煤礦鐵道

2

1

數列1

2 0 3 0

2

3% 3%

1.萬盛溪

3

0

0

5.自然動植物的棲息空 間

1

7

4

2

0.5

3

19

7

6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1.5

29 2

6

5

5

1

希望

5

4

6

4 3.5

數列1

3.塑造具渡口特色的聚 集地標

4

3

3%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 觀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4.5

2.5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 域

3

2

16%

23%

1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造特色地 點

1

13%

5%

2-1你觀察到曾經有瑠公 有(動植物皆可, 圳經過的景美頂街有哪 貼手寫便利貼) 些生態資源? 不太清楚(但我知 道有條水路加蓋) 無(沒有特別注意)

7

1-5我知道文山區以前的歷史據點、小流域跟舊農田水圳?

16

2.瑠公圳 3.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家管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1

2

9.舒適安全的休憩空間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數列4

10.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8

9

7

8

6

7 6 5

4

4

3

3

2

2

1 0

3 數列1

5

28

0

數列4

1 1

2

3 數列1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數列4

0

1

2

3 數列1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11.社區居民的聚會場所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數列4

297


• 花木市場 - 開蓋萬盛溪

29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花木市場+萬盛溪開蓋點 1-1我住在?

非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

10 歲以下 11 歲-19 歲 21 歲-29 歲 31 歲-39 歲 41 歲-49 歲 51 歲-59 歲 60 歲以上 3 2 3 5 1 0 2 12 2 2 2 6 1 0

非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男 住在文山區(女

16 25

10歲以下 1 4

32 25 26

11歲-19歲 3 1

21歲-29歲 6 1

31歲-39歲 3 6

41歲-49歲 2 9

51歲-59歲 1 1

60歲以上 0 4

16 26

4 0

19 24

32 51

1-1住在哪?

30% 39%

61% 31%

非住在文山區

1-2婚姻狀況?

已婚 未婚

0 14

0 4

0 5

2 4

6 1

2 0

1 0

11 28

住在文山區(男)

0 4

住在文山區(女)

0 4

0 7

5 4

7 4

3 1

男性

已婚 未婚

30 52

女性

總和

37%

63%

1

1-3職業

服務業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0 0 13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3 0 0 0 2

3 0 0 0 0 0 4

2 3 0 0 0 0 1

2

1

0 1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5 4 20 0 2 0 7

0 1 6 0 0 0 0

1 0 4 0 0 0 0

0 1 5 0 0 0 2

2 0 1 2 1 0 2

2 3 0 2 0 0 6

1

沒有興趣 不關心 普通 關心 非常關心

2

3

0 0

5

6

7

1

2

3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1 0

0 3 2 0

0 1 4 1

0 2 4 1

0 0 0 2

0 0 0 1

1 1 3 1

0 3 0 1

0 2 3 1

0 2 8 1

0 1 7 3

0 1 1 1

0 0 2 1

10歲以下 0 1 6 10 3

11歲-19歲 0 0 6 1 1

21歲-29歲 0 0 5 5 1

31歲-39歲 0 0 3 12 2

41歲-49歲 51歲-59歲 0 0 0 0 3 1 11 1 4 3

60歲以上 0 0 0 2 2

2

3

4

5

不關心

6

7

1

2

3

服務業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4

5

普通

6

7

1

2

3

4

6

7

1

關心

5

6

7

1

2

3

4

未婚

12 9 36 8 3 0 17

總和

5

0 5 7 2

1

7 5 16 8 1 0 10

女性

0

沒有興趣

1-5我知道文山區以 1.萬盛溪 前的歷史據點、小流 域跟舊農田水圳? 2.瑠公圳 3.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4

已婚

1 0 0 3

男性

1-4我對都市水環 境、水文化地景的關 沒有興趣 心程度? 不關心 普通 關心 非常關心

2

1 0 0 1 0 0 0

2

3

6

7

4

5

6

7

非常關心

5

6

7

1

5

3

1

3

4

2

1

3

1

4

6

6

0

3

1.萬盛溪

42

3 2 1 5 1 0 1 5 3

3 2 2 1 0 1 0 2 1

3 1 1 1 0 0 1 1 1

3 2 2 1 2 1 1 3 4

5 1 2 5 3 3 2 5 6

2 2 1 3 2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0 1 0 3 5

1 1 0 0 0 0 1 1 1

2 0 0 2 2 1 1 3 6

6 5 1 3 1 2 2 5 7

8 1 2 5 2 5 3 9 9

1 1 1 1 1 0 1 2 2

2 0 0 0 0 0 1 4 3

2.瑠公圳 3.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42 21 16 30 15 16 17 45 50

2

3

4

5

1-5 14%

17%

14% 15%

7% 6% 6%

6% 5% 1.萬盛溪

2-1你觀察到曾經萬 有(動植物皆 盛溪流經的花木市場 可,貼手寫便 有哪些生態資源? 利貼) 不太清楚(但 我知道有條水 路加蓋) 無(沒有特別 注意)

生態池有水生植 物 白鷺鷥與魚 吳郭魚 花式那邊固定有

19

2

0

3

1

2

0

0

2

1

0

2

2

1

3

1

3

2

4

2

1

2

3

0

3

5

5

1

0

32

0

1

1

1

2

0

0

2

4

3

2

2

0

0

18

2.瑠公圳

3 .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10%

5,萬新鐵路

以前這裡是萬 盛溪流經,現 在加蓋看不到 了 社區居民過去 有 旁邊鄰近山區 ,有豐富生態 其他(貼手寫 便利貼)

3

1

5

2

6

1

2

2

0

1

4

5

0

2

34

3

1

3

0

4

1

0

4

0

2

2

3

1

3

27

6

4

4

7

7

0

1

7

3

3

5

9

3

2

61

10歲以下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10歲以下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2

2

5

3

5

2

1

5

1

2

4

4

2

2

1

1

3

2

5

1

2

3

1

5

5

7

2

1

8

2

2

6

6

1

2

7

1

2

5

9

5

3

3

2

4

3

3

0

2

3

1

1

4

7

1

1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2

3

2-2

1

3-1你對於花木市場 水文化歷史意 的周邊環境有什麼樣 象融入環境裡 的期許、想像和願景 面 呢? 地標型空間塑 造創造特色地 生態綠質量優 化加強綠化景 環境景觀改善

7.煤礦

2-1

1

2-2你在花木市場的 周邊或內部,有沒有 發現什麼特殊的環境 特色呢?

6.煤礦鐵道

2

3

299


2-2你在花木市場的 周邊或內部,有沒有 發現什麼特殊的環境 特色呢?

以前這裡是萬 盛溪流經,現 在加蓋看不到 了 社區居民過去 有 旁邊鄰近山區 ,有豐富生態 其他(貼手寫 便利貼)

3

1

5

2

6

1

2

2

0

1

4

5

0

2

34

3

1

3

0

4

1

0

4

0

2

2

3

1

3

27

6

4

4

7

7

0

1

7

3

3

5

9

3

2

61

2-2

1

3-1你對於花木市場 水文化歷史意 的周邊環境有什麼樣 象融入環境裡 的期許、想像和願景 面 呢? 地標型空間塑 造創造特色地 生態綠質量優 化加強綠化景 環境景觀改善 整體能更賞心 友善人行空間 舒適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 更多元有足夠 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 鄰里居民可以 聚集活動

水文化歷史意 象融入環境裡 地標型空間塑 造創造特色地 生態綠質量優 化加強綠化景 環境景觀改善 整體能更賞心 友善人行空間 舒適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 更多元有足夠 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 鄰里居民可以 聚集活動

10歲以下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10歲以下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2

2

5

3

5

2

1

5

1

2

4

4

2

2

1

1

3

2

5

1

2

3

1

5

5

7

2

1

8

2

2

6

6

1

2

7

1

2

5

9

5

3

3

2

4

3

3

0

2

3

1

1

4

7

1

1

4

4

5

4

4

1

2

5

0

4

5

4

1

1

3

2

4

1

4

0

1

5

2

2

5

3

1

0

5

2

2

1

3

1

1

3

0

2

7

4

2

3

10歲以下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7

3

7

7

9

4

3

40

4

2

8

7

12

3

3

39

15

3

4

11

15

6

5

59

6

3

5

7

10

1

3

35

9

4

9

9

8

2

3

44

8

4

6

6

7

1

1

33

8

2

4

8

7

3

4

36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入環境裡 面

1

2

3

4

5

6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造特色地點

7

1

4-1希望在花木市場 的周邊環境營造出什 麼樣的空間或氛圍 呢?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 希望 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6

2

5

7

6

0

2

28

1 3 0

1 2 2

2 7 1

0 6 1

0 10 0

0 1 0

0 2 1

31

2

3

4

5

6

1

7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12

59

10 8 6 4 2 0

1

2

3 數列1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 希望 場域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6

3

5

4

5

2

1

26

0 2 0

0 2 1

0 3 1

1 7 1

0 8 0

0 2 0

0 1 0

25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數列4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9 8 7

51 設計水文的環教路線及遊戲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3.有四季變化的植栽 希望 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3

1

2

3

6

2

2

19

0 4 0

1 3 1

1 5 0

2 8 1

0 11 0

0 1 0

0 2 0

34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3.有四季變化的植栽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12

53

10 8 6 4 2 0

1

2

3 數列1

4.自然動植物的棲息 希望 空間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9

2

4

6

7

2

2

32

1 4 0

1 1 1

0 3 1

1 6 1

0 7 0

0 2 0

0 1 0

24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6

7

6

7

數列4

4.自然動植物的棲息空間 10 9 8

56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5.街道景觀更整潔舒 希望 適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11

3

3

6

7

1

2

33

2 6 1

0 1 1

1 5 1

1 7 3

0 6 0

0 3 0

0 2 0

30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5.街道景觀更整潔舒適 10 9 8

63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6.維持開蓋,可見水 希望 流經過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7.加蓋,鋪面能凸顯 希望 水圳的路徑痕跡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7

2

4

3

4

1

1

22

2 4 0

1 1 1

0 5 1

2 8 0

1 8 0

1 1 1

0 3 0

30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6.維持開蓋,可見水流經過 9 8 7

52

6 5

有登革熱 得疑慮 希望維持 水道的通 暢和清潔 讓水文化 可以在民 間通船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5

2

5

2

3

0

1

18

1 1 1

1 0 1

2 2 1

2 4 2

1 7 0

0 2 0

0 2 0

18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7.加蓋,鋪面能凸顯水圳的路徑痕跡 8

36 希望可以不加蓋,保留城市中難得的水域景色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8.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300

7 1 4 0

4 0 3 0

6 0 6 0

5 0 7 0

5 0 11 0

1 0 2 0

3 0 4 0

31 37 68

建議做好道路周邊停車規劃及人行道,讓居民有行的安全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數列4

8.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12 10 8 6 4 2 0

1

2

3

4

5

3

4

5

6

7

1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元有足夠的設 施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1

2

2

3

4

5

6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 觀

7

2

3

4

5

6

2

3

7

4

3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能更賞心悅目

1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1

2

5

6

7

2

3

4

5

6

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 景東愛海綿心

301


景東愛海綿心 1-1我住在?

非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

10 歲以下 11 歲-19 歲 21 歲-29 歲 31 歲-39 歲 41 歲-49 歲 51 歲-59 歲 60 歲以上 1 1 4 1 1 0 0 5 2 0 0 1 0 0

非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

8 8

10歲以下 0 5

11歲-19歲 0 1

21歲-29歲 4 0

31歲-39歲 1 0

41歲-49歲 1 4

51歲-59歲 1 1

60歲以上 0 0

7 11

15 19

1-1住在哪?

15 8 11 15

19

非住在文山區

1-2婚姻狀況?

已婚 未婚

0 5

0 3

0 3

1 0

0 0

0 0

0 0

1 11

0 3

0 1

0 4

1 0

4 2

1 1

男性

3 0

9 11

已婚 未婚

11

8

住在文山區(男)

住在文山區(女)

10 22

女性

總和

31%

69%

1

1-3職業

服務業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0 0 6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4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13 0 0 0 1

0 0 3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1 4 0 0 0 0

0 0 0 1 0 0 3

1 0 0 0 0 0 0

男性

1

1-4我對都市水環境、 水文化地景的關心程 度?

2

3

4

已婚

0 0 0 3 0 0 0

2 1 10 4 1 0 3

5

6

7

1

2

3

4

總和

5

6

7

沒有興趣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不關心 普通 關心 非常關心

0 6 2 0

0 1 4 0

0 1 0 3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1 1 0

0 0 2 2

0 0 0 0

0 1 0 2

0 0 1 1

0 1 1 0

沒有興趣 不關心 普通 關心 非常關心

10歲以下 0 0 6 6 0

11歲-19歲 21歲-29歲 1 0 0 0 2 1 5 2 0 5

31歲-39歲 0 0 0 0 1

41歲-49歲 0 0 2 1 2

51歲-59歲 0 0 0 1 1

60歲以上 0 0 0 0 0

1

沒有興趣

2

3

4

未婚

4 1 23 4 1 0 4

女性

1

1-5我知道文山區以前 的歷史據點、小流域 跟舊農田水圳?

2

1 0 0 0 1 0 0

2

3

4

5

7

普通

5

6

7

1

2

3

4

5

6

1.萬盛溪

3

1

3

0

1

0

0

1

0

4

0

0

1

0

1.萬盛溪

14

2.瑠公圳 3.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2 1 1 3 3 1 1 5 4

1 1 1 1 1 0 0 1 1

3 3 3 2 0 0 3 3 3

0 0 0 0 0 0 0 1 0

2 0 0 1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3 3

0 0 0 0 0 0 0 0 0

3 3 3 1 2 2 2 1 3

1 0 0 0 0 0 0 1 0

3 0 0 0 1 1 0 2 0

2 0 0 0 0 0 0 2 2

1 0 0 0 1 1 0 2 2

2.瑠公圳 3.霧裡薛 4.興福支 5,萬新鐵 6.煤礦鐵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 10.仙跡岩

19 8 8 8 8 5 6 22 19

白鼻心有 經過

7

1

有(動植物皆可, 貼手寫便利貼)

2

2

1

1

0

2

0

0

1

1

0

2

1

0

不太清楚(但我知 道有條水路加蓋) 無(沒有特別注 意)

2

2

1

2

2

1

0

5

1

5

1

9

3

2

36

3

2

0

1

1

0

0

0

1

1

1

1

0

1

12

以前這裡是萬盛溪 流經,現在加蓋看 不到了

3

1

2

1

3

1

6

2

1

3

1

5

0

1

30

0

2

1

3

1

0

0

1

3

0

3

3

2

20

3

0

4

3

4

1

7

1

2

2

11

3

1

48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 入環境裡面

4

1

0

2

3

2

0

5

1

4

0

4

3

1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 造特色地點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 強綠化景觀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 能更賞心悅目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 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 元有足夠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 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7

1

1

0

2

0

0

4

0

3

1

6

2

1

7

1

2

3

3

2

1

4

1

2

1

10

4

1

4

1

2

2

3

1

1

3

0

1

3

7

4

0

5

4

0

3

2

0

1

4

0

4

1

9

2

1

5

4

0

3

2

1

0

4

0

3

1

5

2

1

6

3

2

0

2

1

0

3

0

5

0

6

6

1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10歲以下 男女總和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 入環境裡面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 造特色地點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 強綠化景觀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 能更賞心悅目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 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 元有足夠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 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入環境裡面

9

2

4

2

7

5

1

30

11

1

4

1

8

2

1

28

11

2

4

4

13

6

2

42

7

1

3

5

10

5

1

32

9

4

4

4

11

2

2

36

9

4

3

4

7

3

1

31

9

3

7

0

8

7

1

35

希望

3

1

4

2

4

2

1

17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2 3 0

2 0 2

0 2 2

2 3 0

0 7 0

0 4 0

0 0 2

19

1

2

3

4

5

6

7

1

2

3

4

6

7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 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36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數列1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 場域

希望

5

1

2

3

4

2

0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0 2 1

3 0 2

1 1 1

0 1 1

0 3 0

0 1 0

0 0 2

數列2

5 數列3

6

7

數列4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17 6

8 25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3.有四季變化的植栽 希望 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3

1

1

1

3

3

1

13

0 3 1

2 1 1

0 3 0

0 1 2

2 10 5

1 4 0

0 2 0

24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數列4

3..有四季變化的植栽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12

37

10 8 6 4 2

302

0

1

2

3 數列1

4.自然動植物的棲息

希望

4

1

2

3

4

2

0

16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4.自然動植物的棲息空間

1

7

2

3

4

5

6

7

12%

5%

7%

4% 2.瑠公圳

3. 霧裡薛圳

4. 興福支線

7% 5, 萬新鐵路

7% 6. 煤礦鐵道

7. 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總和

2

3

總和

1

8

6

16%

2

3

總和

5

5

7%

總和

4-1希望在花木市場的 周邊環境營造出什麼 樣的空間或氛圍呢?

4

1 9%

1

3-1你對於海綿心的周 邊環境有什麼樣的期 許、想像和願景呢?

3

16%

13

社區居民過去有 1 進行環境綠美化 旁邊鄰近山區,有 6 豐富生態 其他(貼手寫便利 以前有墳墓 貼)

2

總和

1

2-2你在海綿心的周邊 或內部,有沒有發現 什麼特殊的環境特色 呢?

非常關心

關心

1.萬盛溪

2-1你觀察到曾經有興 福支圳經過的海綿心 有哪些生態資源?

6

2

3

4

總和

5

6

7

1

2

3

4

總和

5

6

7

1

2

3

4

總和

5

6

7

1

2

3

4

總和

5

6

7

1

2

3

4

5

6

7


3 2 1 0

1

2

3

4

數列1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 場域

希望

5

1

2

3

4

2

0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0 2 1

3 0 2

1 1 1

0 1 1

0 3 0

0 1 0

0 0 2

5

數列2

數列3

6

7

數列4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17 6

8

5

25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4 3 2 1 0

1

2

3

4

數列1

3.有四季變化的植栽 希望 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3

1

1

1

3

3

1

13

0 3 1

2 1 1

0 3 0

0 1 2

2 10 5

1 4 0

0 2 0

24

5

數列2

數列3

6

7

6

7

數列4

3..有四季變化的植栽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12

37

10 8 6 4 2 0

1

2

3

4

數列1

4.自然動植物的棲息 希望 空間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4

1

2

3

4

2

0

16

1 6 0

1 0 2

0 4 0

0 2 0

0 8 0

0 4 0

0 2 0

26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4.自然動植物的棲息空間 9

42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數列1

5.廣場景觀更有趣舒 適

希望

5

3

2

3

3

0

0

16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1 1 0

1 0 1

0 4 0

0 2 0

0 9 0

0 5 0

0 2 0

23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數列4

5.廣場景觀更有趣舒適 10

39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數列1

6.街道景觀更整潔舒 適

希望

5

4

2

3

4

3

0

21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0 3 0

0 1 2

0 2 1

0 3 0

0 5 1

0 2 0

0 1 0

17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6.街道景觀更整潔舒適 6

5

38 4

3

2

1

0

1

2

3

4

數列1

7.道路鋪面能凸顯水 圳的路徑痕跡

希望

4

1

1

2

4

3

0

15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1 1 1

2 1 1

0 3 0

2 2 0

0 10 0

0 2 0

0 1 1

20

數列2

5 數列3

6

7

數列4

7.道路鋪面能凸顯水圳的路徑痕跡 12

35

10 8 6 4 2 0

1

2

3 數列1

8.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4 1 2 1

2 1 0 2

2 0 4 0

3 0 2 0

4 0 9 0

3 0 5 0

1 0 2 0

4 數列2

數列3

5

6

7

5

6

7

5

6

7

6

7

6

7

數列4

19 24 43

8.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9.舒適安全的休憩空間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2 0 3 0

1 1 0 2

2 0 2 1

3 0 1 0

4 0 8 1

1 0 5 0

0 0 2 0

34

數列3

數列4

9.舒適安全的休憩空間

13 21

4 數列2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數列1

10.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4 2 6 0

2 1 1 1

1 0 3 0

2 1 3 0

3 0 8 0

1 0 3 0

0 0 1 0

13 25 38

數列2

數列3

數列4

10.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數列1

11.社區居民的聚會場所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7 11 6 1

3 2 0 2

3 1 4 0

0 2 1 0

2 1 6 0

1 0 2 0

1 0 2 0

38

5 數列3

數列4

11.社區居民的聚會場所

17 21

數列2

12 10

我希望這裡變公園 8 6 4 2 0

1

2

3 數列1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303


• 景豐公園

30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景豐公園 1-1我住在?

非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

10歲以下 2 13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2 0 0 1 0 1 3 3 3 5 4 4

6 35

10歲以下 0 3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2 3 1 3 1 0 4 2 2 7 8 5

10 31

16 66

1-1住在哪? 非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男 住在文山區(女

16 35 31

43%

19%

81%

38%

非住在文山區

1-2婚姻狀況?

已婚 未婚

0 9

0 3

0 3

1 1

5 1

3 0

7 0

16 17

0 3

0 7

住在文山區(男)

0 4

4 0

住在文山區(女)

5 2

7 1

4 1

男性

20 18

已婚 未婚

36 35

1-2婚姻狀況

女性

49% 51%

1

1-3職業

服務業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0 0 13 0 0 0 2

0 0 2 0 0 0 0

0 0 1 0 0 0 2

0 1 0 0 1 0 0

3 1 0 0 1 0 1

2

1

1 1 0 0 0 0 1

2 0 0 0 0 0 4

6 3 16 0 2 0 10

0 0 3 0 0 0 0

0 0 7 0 0 0 0

0 2 1 0 2 0 0

1 1 0 1 0 0 1

0 2 0 2 1 0 2

1 0 0 2 1 1 3

2

已婚

1 1 0 1 0 0 2

3 6 11 6 4 1 8

服務業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9 9 27 6 6 1 18

女性

男性

未婚

總和 8%

3%

13% 5%

14%

1

2

3

4

5

6

1

7

2

3

4

5

6

22%

7

服務業

1-4我對都市水環境、 水文化地景的關心程 沒有興趣 度? 不關心 普通 關心 非常關心

沒有興趣 不關心 普通 關心 非常關心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0

1 4 4 2

0 2 0 0

0 2 1 0

0 0 2 0

0 2 2 0

0 0 1 1

0 0 0 2

1 1 1 3

0 3 1 0

0 1 3 0

0 0 2 2

0 1 6 0

0 0 3 4

0 1 2 4

10歲以下 1 2 5 5 5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5 3 0 3 0 1 1 4 4 8 4 2 0 0 2 0 5 6

沒有興趣

1

1-5我知道文山區以前 1.萬盛溪 的歷史據點、小流域 跟舊農田水圳? 2.瑠公圳 3.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35%

2

3

4

5

不關心

6

7

1

2

3

4

5

普通

6

7

1

2

3

4

關心

5

6

7

1

2

3

4

非常關心

5

6

7

1

2

4

0

1

0

4

3

0

1

1

2

2

4

4

1

1.萬盛溪

27

3 4 5 6 4 4 5 11 8

1 0 0 0 0 0 0 2 1

1 0 0 0 0 0 0 1 3

2 0 0 1 0 0 1 3 2

4 0 1 2 0 1 0 3 3

1 0 0 1 1 1 0 3 3

2 0

3 0 0 0 0 0 0 4 4

2 0 0 0 1 0 0 1 2

1 0 0 2 1 1 2 3 4

2 1 1 2 1 1 1 4 2

6 3 1 2 1 2 2 6 5

5 1 0 4 3 2 1 7 6

2 1 0 2 2 2 3 2 3

2.瑠公圳 3.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35 10 8 22 14 16 15 56 51

0 0 2 0 6 5

3

4

5

6

7

1-5 11% 20%

14%

4% 3%

22% 9% 6%

2-1你觀察到曾經有萬 有(動植物皆 盛溪流經的景豐公園 可,貼手寫便 有哪些生態資源? 利貼)

不太清楚(但 我知道有條水 路加蓋) 無(沒有特別 注意)

紅嘴黑鵯 青蛙 麻雀 櫻花 大紫薇 榕樹 茄苳 玉蘭花 白鷺鷥 小松鼠

6%

5%

1.萬盛溪

2.瑠公圳

3.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5

0

1

2

4

1

3

2

0

0

2

2

4

1

3

2

2

1

3

4

2

1

0

3

3

6

3

0

33

6

1

1

0

2

0

2

2

4

0

3

2

1

1

25

27

2-1

305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11 8

2 1

1 3

3 2

3 3

3 3

6 5

4 4

1 2

3 4

4 2

6 5

7 6

2 3

56 51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1-5 11% 20%

14%

4% 3%

22% 9% 6%

2-1你觀察到曾經有萬 有(動植物皆 盛溪流經的景豐公園 可,貼手寫便 有哪些生態資源? 利貼)

不太清楚(但 我知道有條水 路加蓋) 無(沒有特別 注意)

5%

6%

1.萬盛溪

2.瑠公圳

3.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紅嘴黑鵯 青蛙 麻雀 櫻花 大紫薇 榕樹 茄苳 玉蘭花 白鷺鷥 小松鼠

27

5

0

1

2

4

1

3

2

0

0

2

2

4

1

3

2

2

1

3

4

2

1

0

3

3

6

3

0

33

6

1

1

0

2

0

2

2

4

0

3

2

1

1

25

2-1

1

2-2你在景豐公園的周 邊或內部,有沒有發 現什麼特殊的環境特 色呢?

以前這裡是萬 盛溪流經,現 在加蓋看不到 了 社區居民過去 有 旁邊鄰近山區 ,有豐富生態 其他(貼手寫 便利貼)

4

0

0

1

5

4

3

4

1

0

1

5

4

3

35

6

1

2

2

5

3

4

6

1

2

2

5

3

5

47

9

5

2

3

6

5

4

5

3

4

7

8

4

2

67

2

3

運動公園垃圾場有些噪音建議適當調整

2-2

1

10歲以下 3-1你對於景豐公園的 水文化歷史意 周邊環境有什麼樣的 象融入環境裡 期許、想像和願景呢? 面 地標型空間塑 造創造特色地 生態綠質量優 化加強綠化景 環境景觀改善 整體能更賞心 友善人行空間 舒適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 更多元有足夠 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 鄰里居民可以 聚集活動

10歲以下

2

1

2

2

3

0

3

0

4

3

3

1

1

5

1

0

1

2

2

1

4

1

3

3

1

1

1

5

1

1

2

4

2

3

4

1

3

5

8

5

3

7

1

3

2

2

1

5

1

1

2

6

3

2

3

9

4

1

4

3

1

3

3

0

3

4

5

7

1

4

3

4

2

2

1

0

5

0

1

3

5

4

1

6

2

1

2

1

1

3

4

1

1

5

4

4

2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6

2

5

5

5

4

1

28

9

2

3

4

3

3

2

26

9

2

4

7

12

7

6

47

8

2

5

8

5

3

8

39

12

4

4

8

8

8

4

48

9

3

5

5

7

5

1

35

10

3

2

7

5

5

5

37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入環境裡面

1

2

3

4

5

6

1

我的建議

8

3

2

3

3

2

0

21

1 2 1

1 1 1

1 4 0

0 4 1

1 5 1

0 5 0

0 1 1

22

2

3

4

5

7

6

1

7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8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 場域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6

7

數列4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希望

6

2

2

2

4

3

0

19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2 1 0

1 2 1

0 3 1

0 4 2

0 9 0

0 6 1

0 2 1

27

9

46

7 6

10

我的建議

8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3.舒適安全的休憩空 間

希望

7

4

2

2

4

3

1

23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0 2 0

0 4 0

0 2 0

6 0

0 7 1

0 6 0

0 1 1

28

我的建議

請禁菸

5 數列3

數列4

3.舒適安全的休憩空間 8

51 座椅增多

4 數列2

減少綠化面積

7 6 5 4 3 2 1 0

306

1

2

3 數列1

4.有四季變化的植栽 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希望

11

2

1

1

4

3

1

23

4 數列2

5 數列3

2

3

1

7

43

跑步繞著公園步道 增加運動器材 更多好玩的遊樂 場 每1至2個月,邀 請附近學校辦音 樂活動,ex:練樂

4

5

6

7

數列4

4.有四季變化的植栽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2

3

4

5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 觀

1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9

立牌即可

希望小朋友可以 了解以前的歷史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造特色地點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能更賞心悅目

4-1希望在景豐公園的 周邊環境營造出什麼 樣的空間或氛圍呢?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 希望 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3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3

10歲以下 水文化歷史意 象融入環境裡 地標型空間塑 造創造特色地 生態綠質量優 化加強綠化景 環境景觀改善 整體能更賞心 友善人行空間 舒適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 更多元有足夠 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 鄰里居民可以 聚集活動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2

6

7

2

3

4

5

6

7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元有足夠的設 施

1

2

3

4

5

6

7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1

2

3

4

5

6

7


4-1希望在景豐公園的 周邊環境營造出什麼 樣的空間或氛圍呢?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 希望 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8

3

2

3

3

2

0

21

1 2 1

1 1 1

1 4 0

0 4 1

1 5 1

0 5 0

0 1 1

22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9 8 7

43

6 5

立牌即可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 場域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6

7

數列4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希望

6

2

2

2

4

3

0

19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2 1 0

1 2 1

0 3 1

0 4 2

0 9 0

0 6 1

0 2 1

27

9

46

7 6

10

我的建議

8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3.舒適安全的休憩空 間

希望

7

4

2

2

4

3

1

23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0 2 0

0 4 0

0 2 0

6 0

0 7 1

0 6 0

0 1 1

28

我的建議

請禁菸

5 數列3

數列4

3.舒適安全的休憩空間 8

51 座椅增多

4 數列2

減少綠化面積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4.有四季變化的植栽 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希望

11

2

1

1

4

3

1

23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2 3 1

1 2 1

0 3 0

0 4 1

1 7 0

0 5 0

0 1 0

25

雜草除根

四季花卉

花卉太少

我的建議

流蘇

5 數列3

數列4

4.有四季變化的植栽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12

48 黃花風鈴草欒樹

4 數列2

10 8 6 4 2 0

1

2

3 數列1

5.自然動植物的棲息 空間

希望

8

2

1

1

5

1

0

18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1 2 1

1 5 0

0 4 0

1 5 1

0 9 0

0 4 0

0 0 1

29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6

7

數列4

5.自然動植物的棲息空間 10 9 8

47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6.臨水或是具有水意 象的空間

希望

11

2

1

3

3

2

1

23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4 3 1

1 2 1

1 4 0

0 5 0

0 7 0

0 3 0

0 1 1

25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6.臨水或是具有水意象的空間 12

48

10 8 6 4 2 0

1

2

3 數列1

7.道路鋪面能凸顯水 圳的路徑痕跡

希望

8

1

2

1

4

1

1

18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1 1 1

2 0 2

1 4 0

0 3 0

0 7 0

1 3 1

0 0 1

18

我的建議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7.道路鋪面能凸顯水圳的路徑痕跡 9 8 7

36 AR看的以前河流的模樣在實境上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8.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10 1 2 0

3 0 3 0

2 0 2 0

2 0 5 0

4 0 6 0

3 0 5 0

4 0 2 0

28 25 53

提示台階坡道 路平一點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6

7

6

7

6

7

數列4

8.友善舒適的散步空間 12 10 8 6 4 2 0

1

2

3 數列1

9.具有防災滯洪的功能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7 4 3 0

3 1 1 0

2 0 2 0

2 0 3 0

4 1 5 0

1 1 7 0

1 0 0 0

20 21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9.具有防災滯洪的功能 8 7

41 經常清水溝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10.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14 1 4 2

3 0 4 0

1 0 2 0

2 0 5 0

5 0 6 0

3 0 2 0

0 0 1 0

28 24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10.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16 14

52 公園中心增加卡拉ok亭(限時)(音樂公園)

12 10 8 6 4 2 0

1

2

3 數列1

11.社區居民的聚會場所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8 4 0 2

2 2 1 2

1 0 1 0

2 0 4 1

2 1 9 0

2 0 7 0

1 0 0 0

18 22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11.社區居民的聚會場所 10 9

40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307


• 綠色小巷

30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綠色小巷 1-1我住在?

非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

10 歲以下 11 歲-19 歲 21 歲-29 歲 31 歲-39 歲 41 歲-49 歲 51 歲-59 歲 60 歲以上 0 2 2 1 1 2 1 7 0 1 0 1 2 1

9 12

10歲以下 0 1

11歲-19歲 1 1

21歲-29歲 1 1

圓餅圖細分

非住在文山區 住在文山區(男) 住在文山區(女)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1 3 1 1 1 1 2 4

8 11

17 23

1-1住在哪?

17 12 11

30% 42%

59% 28%

非住在文山區

1-2婚姻狀況?

已婚 未婚

0 6

0 2

0 3

1 1

2 1

5 0

2 1

10 14

0 2

住在文山區(女)

0 2

1 1

3 0

2 1

5 0

11 7

已婚 未婚

21 21

女性

男性 總和+性別

住在文山區(男)

0 1

總和

21 21 1

50%

1

1-3職業

服務業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0 0 5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2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2

50%

2 已婚

2 1 0 0 0 0 0

1 1 0 0 1 0 2

0 0 0 0 1 0 0

4 2 8 0 3 0 2

0 0 1 0 0 0 0

0 0 2 0 0 0 0

男性

0 0 2 0 1 0 0

0 0 0 2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0 0 0 5 0 0 0

1 0 5 8 2 0 1

服務業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未婚

5 2 13 8 5 1 3

職業

女性 8%

3%

13% 5%

14%

22%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35%

7

服務業

1-4我對都市水環境、水文化地景 沒有興趣 的關心程度? 不關心 普通 關心 非常關心

男女總和

普通 關心 非常關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1 0

0 1 0 0

0 1 0 2

0 1 1 0

0 1 2 0

0 0 1 2

0 0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1 2

0 0 0 0

0 1 2 0

0 0 1 1

0 1 0 4

10歲以下 4 1 0

11歲-19歲 2 1 0

21歲-29歲 1 1 4

31歲-39歲 1 1 0

41歲-49歲 2 4 0

51歲-59歲 0 2 3

60歲以上 1 0 5

普通

關心

軍公教

學生

家管

自由業

鄰里長

其他

非常關心

總和+年齡

1

1-5我知道文山區以前的歷史據 點、小流域跟舊農田水圳?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萬盛溪

3

0

1

1

1

1

0

1

0

2

0

1

1

5

1.萬盛溪

17

2.瑠公圳 3.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仙跡岩

2 1 2 2 1 6 2 4 3

1 0 0 0 0 0 0 0 0

2 2 1 0 0 0 1 2 2

1 0 0 0 0 0 0 2 1

1 0 0 0 0 0 0 1 1

4 0 0 1 0 0 0 4 3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2 0 0 0 0 0 0 0 1

3 2 1 0 0 0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2 0 0 0 1 1 1 3 2

3 0 0 1 1 1 0 1 3

3 0 0 0 1 1 1 5 5

2.瑠公圳 3.霧裡薛 4.興福支 5,萬新鐵 6.煤礦鐵 7.煤礦 8.木梘橋 9.景美老 10.仙跡岩

25 5 4 4 4 9 6 25 25

1-5 14 % 2 0%

20 %

20%

4% 3% 5%

鳥 鴿子 蝴蝶 松鼠 蟬

2-1你觀察到曾經有萬盛溪流經的 有(動植物皆可, 綠色小巷有哪些生態資源? 貼手寫便利貼)

3

0

1

1

2

0

1

1

1

0

1

2

1

5

不太清楚(但我知 道有條水路加蓋) 無(沒有特別注

1

1

2

1

1

3

0

1

2

4

1

3

4

1

25

3

1

0

2

2

1

1

0

2

0

2

2

2

0

18

3%

3%

8%

1.萬盛溪

2.瑠公圳

3 .霧裡薛圳

4.興福支線

5,萬新鐵路

6.煤礦鐵道

7.煤礦

8 .木梘橋

9.景美老街

10. 仙跡岩

19

2-1

1

2-2你在綠色小巷周邊或內部,有 以前這裡是萬盛溪 沒有發現什麼特殊的環境特色 流經,現在加蓋看 呢? 不到了 社區居民過去有 進行環境綠美化 旁邊鄰近廟宇 其他(貼手寫便利 貼)

5

2

3

1

4

3

1

2

1

2

2

7

1

4

3

1

5

1

4

2

0

0

1

3

2

6

3

5

36

4

1

5

3

2

4

1

3

1

4

1

7

5

4

45

2

2-2

1

3-1你對於綠色小巷的周邊環境有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 什麼樣的期許、想像和願景呢? 入環境裡面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 造特色地點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 強綠化景觀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 能更賞心悅目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 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 元有足夠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 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男女總和 總票數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 入環境裡面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 造特色地點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 強綠化景觀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 能更賞心悅目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 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 元有足夠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 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10

1

4

2

2

4

0

2

0

5

2

4

4

4

9

1

3

1

3

0

0

2

1

1

2

5

1

5

7

1

2

3

5

1

0

4

0

5

2

7

6

4

4

2

2

3

3

2

1

3

1

2

1

5

5

4

6

2

3

3

2

1

0

4

0

2

2

6

5

4

7

2

2

1

3

1

1

3

0

2

2

4

1

5

4

1

5

0

2

5

1

1

2

2

1

7

3

4

10歲以下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12

1

9

4

6

8

4

44

11

2

4

3

8

1

5

34

11

1

7

5

12

7

4

47

7

3

4

4

8

7

5

38

10

2

5

5

8

6

4

40

10

2

4

3

7

2

6

34

5

3

7

1

9

8

5

38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入環境裡面

1

4-1希望在花木市場的周邊環境營 造出什麼樣的空間或氛圍呢?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水文化的 希望 歷史元素 總和 最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2

3

4

5

6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造特色地點

7

1

3

4

5

6

7

3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觀

1

2

3

4

5

6

7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能更賞心悅 目

1

2

3

4

5

6

7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1

2

3

4

5

6

7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1

2

3

4

5

6

7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1

2

3

4

5

6

7

7

5

1

4

2

4

5

1

22

2 1 1

1 2 2

2 3 2

1 2 0

0 6 0

0 3 1

0 3 0

20

原有水域加自行車道

6 5

42 不要臭水溝

4 3 2 1 1

2

3 數列1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2

2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0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3

38

6 1 1 1

1 1 0 2

3 2 4 1

4 0 2 0

3 0 7 0

2 0 4 0

1 0 5 1

23 43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數列4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20 8 7 6

309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 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 元有足夠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 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男女總和 總票數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 入環境裡面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 造特色地點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 強綠化景觀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 能更賞心悅目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 的漫遊 公共空間功能更多 元有足夠的設施 社區生活營造鄰里 居民可以聚集活動

6

2

3

3

2

1

0

4

0

2

2

6

5

4

7

2

2

1

3

1

1

3

0

2

2

4

1

5

4

1

5

0

2

5

1

1

2

2

1

7

3

4

10歲以下

11歲-19歲

21歲-29歲

31歲-39歲

41歲-49歲

51歲-59歲

60歲以上

12

1

9

4

6

8

4

44

11

2

4

3

8

1

5

34 47

11

1

7

5

12

7

4

7

3

4

4

8

7

5

38

10

2

5

5

8

6

4

40

10

2

4

3

7

2

6

34

5

3

7

1

9

8

5

38

水文化歷史意象融入環境裡面

1

4-1希望在花木市場的周邊環境營 造出什麼樣的空間或氛圍呢?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水文化的 希望 歷史元素 總和 最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2

3

4

5

6

地標型空間塑造創造特色地點

7

1

4

5

6

7

1

7

5

1

4

2

4

5

1

22

2 1 1

1 2 2

2 3 2

1 2 0

0 6 0

0 3 1

0 3 0

20

5

42 原有水域加自行車道

6

不要臭水溝

4 3 2 1 1

2

3 數列1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3

1.環境中增加具有象徵水文化的歷史元素

0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2

6 1 1 1

1 1 0 2

3 2 4 1

4 0 2 0

3 0 7 0

2 0 4 0

1 0 5 1

23 43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6

7

數列4

2.人文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20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3.友善舒適的後巷通廊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4 2 2 0

2 0 3 2

2 0 6 1

3 0 3 0

4 0 7 0

2 0 4 0

0 0 6 0

17 31

5 數列3

數列4

3.友善舒適的後巷通廊 8 7

48 有樹有花都很好

4 數列2

增加座椅可以聊天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4.有四季變化的植栽與多層次的 綠色景觀

希望

6

1

1

2

4

3

0

17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2 3 0

1 1 2

0 4 2

0 2 0

0 8 0

0 2 0

0 4 0

24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4.有四季變化的植栽與多層次的綠色景觀 9

41 沒人管理就不漂亮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5.自然動植物的棲息空間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5 2 2 1

1 1 1 2

3 0 2 1

4 0 2 0

2 0 9 0

3 0 4 0

1 0 2 4

19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6

7

數列4

5.自然動植物的棲息空間

22

10

41

9 8 7 6 5

小鳥太吵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6.街道景觀更整潔舒適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8 1 2 0

2 0 1 2

1 1 3 0

3 0 2 0

5 0 6 0

2 0 4 0

1 0 5 0

22 23 45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6.街道景觀更整潔舒適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7.道路鋪面能凸顯水圳的路徑痕 跡

希望

3

1

3

3

5

3

0

18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我的建議

2 0 1

1 0 3

1 2 1

1 3 0

0 6 0

0 4 0

0 3 3

18 36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7.道路鋪面能凸顯水圳的路徑痕跡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8.臨水或是具有水意象的散步空 間

希望

3

1

3

3

4

1

1

16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2 4 1

1 1 1

1 4 0

0 3 0

0 8 0

0 2 0

0 5 0

27 43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數列4

8.臨水或是具有水意象的散步空間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9.雨水回收再利用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4 1 4 0

2 0 1 2

2 0 6 0

4 0 3 0

3 0 7 0

3 0 4 0

1 0 6 0

19 31

4 數列2

5 數列3

6

7

6

7

6

7

6

7

數列4

9.雨水回收再利用 8 7

50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10.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7 1 5 0

1 2 1 3

2 2 5 0

2 0 2 0

4 0 6 0

2 0 4 0

1 0 4 1

5 數列3

數列4

10.共融好玩的遊戲空間

19 27

4 數列2

8 7

46

6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11.社區居民的聚會場所

希望 普通 希望 普通 總和

6 3 0 1

1 1 0 3

3 0 5 0

2 2 1 0

3 0 6 0

1 0 4 0

1 0 5 1

17 21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11.社區居民的聚會場所 7 6

38

5 4 3 2 1 0

1

2

3 數列1

310

4 數列2

5 數列3

數列4

生態綠質量優化加強綠化景觀

2

3

4

5

6

7

環境景觀改善整體能更賞心悅 目

1

2

3

4

5

6

7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1

2

3

4

5

6

7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1

2

3

4

5

6

7

友善人行空間舒適的漫遊

1

2

3

4

5

6

7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九、Unlimited Cities DIY 小綠洲運動會 無限城市實施效益分析報告 作者│ URBAN TAI-OUAN Morgane、Clement 翻譯│賴彥如

311


無限城市 依山小綠洲 臺北市文山景美

2018年10月28日小綠洲運動會 無限城市實施效益分析報告

31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1

邁向協作型 都市主義

活動海報

313


前言 臺北市政府持續推動多個由居民參與和協力的計畫,將閒置空地轉化為讓社區共享且永續的空間。同時,臺 北市政府也嘗試和居民合作,共同研擬適當的都市設計準則,希望在高密度的住宅環境中,擁有良好的公共 空間的景觀和建築設計。

依山小綠洲:集體智慧讓城市邁向更好的未來

文山區位於臺北市南邊,多山環繞,此地理特性造就豐富的生態,卻也因此潮濕且容易淹水。為了應對這些 課題,「依山小綠洲」計畫進行了田野調査,發現此地曾有四條重要的水路系統,然而隨著都市發展,這些 水路圳道卻被覆蓋在地底,不僅削弱了都市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此區建築物之間蜿蜒的後巷空間也多 遭忽略。 「依山小綠洲」重新翻轉了原本被遺棄的水路空間,以分散式滯洪的開放空間概念,將這些後巷空間設計雨 水花園、蓄水草溝,以降低雨水逕流,解決淹水課題。此計畫甚至將這些空間營造成居民共享、共創,凝聚 更多生活感的空間。「依山小綠洲」計畫目的是營造一個兼具生態、解決淹水課題且具有地方感的環境。 此計畫透過各種與居民的互動過程,已經串聯出許多在地社群網絡關係:包括空間規劃的參與式工作坊、戶 外的情境計畫展覽、都市設計模型、社區晚宴,以及孩童環境教育工作坊。這些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讓民眾體 驗如何翻轉一個閒置的空間,也讓民眾認識到這些水路系統與環境之間的關聯性。 本計畫聚焦在「消失的水路空間」,並重新翻轉這些閒置的空間,營造出兼具生態及文史故事的社區空間。

參與「無限城市 X 依山小綠洲」計畫的各個利害關係人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委託「原典創思規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典創思」)執行「依山小綠洲」計 畫,Urban Tai-ouan團隊參與「無限城市」系統監督及研發的工作。「無限城市DIY」由非政府組織中,將近 七百萬個都市專業者研發。這種共創行動及數位工具的使用,嘗試強化居民在營造社區環境的角色,甚至可 以將這些集體智慧融入未來的城市發展之中。

31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無限城市DIY? 「無限城市DIY」是一套為了協作型都市所開發的數位互動工具(免費開源軟體),能讓每個人對社區裡的公 共空間發表、交流意見,一起採取行動。 這套工具能組織這些想法,有助於後續與空間專業者或地方政府溝通。

什麼是協作型都市主義? 「無限城市DIY」討論到以協作型都市主義,共同打造韌性永續城市的種種挑戰。協作型都市主義是一種創新 的都市規劃手法,促進各種利害關係人(政府、都市專業者、公民社會;城市的住民、在地居民、組織等) 之間的對話,使各種思考得以交流,而非針對單一對象。都市因此達到一種新的永續狀態,變得更有適應 力,得以受惠於數位連結帶來的好處:群眾智慧深化了集體思考,並得以和全世界分享成果,在都會營造的 過程中,達成更有效的公眾參與。都市生活品質是最核心的關懷。 善用開放資料,確保市民的想法都能被妥善對待,且能真正改變都市的現況。

如何操作? 「無限城市DIY」包含一個網路應用程式(對應各個作業系統和裝置的:平板、智慧型手機、微軟PC、蘋果 Mac),能夠蒐集當地居民和不同群體的需求和願望,並將之視覺化,自動將大量的資料轉化為有系統的成 果,便於決策者理解運用。 操作過程如以下步驟: • 首先讓參與者先選擇他們生活環境的照片,然後試著從應用程式的圖片資料庫,把其他元素(樹、腳踏 車道、商店)的圖片拉進來,放在他們想要的地方,並決定尺度大小。 • 接著,這個新組合的圖片會被放在一個專用地圖上,社區所有人都看得到。大家得以共享某些內容和資 訊,激勵參與者組織一些行動。 • 第三步預計是要透過語義分析和圖像辨識,盡可能讓社區現況有所轉變和改善,此程式便會運用參與者 製作的這些資料和詮釋資料,做出一份分析報告,清指出社區的課題和機會,提供明確可行的指引、改 善方法和成果。 315


無限城市 X 依山小綠洲 「無限城市」是「依山小綠洲」其中一個新的方案,透過數位裝置,讓空間專業者和居民產生溝通橋樑。這 個計畫的目的,是希望讓民眾能更輕易表達他們對於空間基地的想法,也盡可能透過簡易的視覺化過程,發 展出他們要的空間設計想法。

依據先前的踏查與訪談研究, 在文山區挑選了五處昔日為水 路流經的空間,這些空間反映 出文山區主要的都市議題: • 歷史與文化 • 地形與地貌的關係 • 城市和住宅區的發展 • 開放空間與綠色空間品質 • 水圳與淹水及排水系統的 關係

N

5 km

臺北

基地五

基地四 基地三 基地二

基地一

N

316

500 m

依山小綠洲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2018/10/28工作坊 「無限城市 X 依山小綠洲」在2018年10月28日舉辦工作坊,因此收集到許多資料。「原典創思」規劃了一 場運動會,透過一系列闖關活動,探討開放空間的運用方式,以及周邊社區跟水圳的關係。被選出的五個闖 關點都是有其意義,它們都具備屬於文山區的一些特質。

沿著水路從第一站到第五站,參與者會接收到相當清楚的指引。在每一個闖關點,他們可以體驗到不同類型 的活動,像是藝術創作、都市議題的工作坊、地區導覽等,有些地方可以小憩一下,喝點飲料。每個闖關點 的工作坊都各有千秋。 不過,每個關卡點都有以下活動: • 手作皮革手環和銅章 • 操作「無設限小綠洲」App • 在綠生活願景板留言 最後,參與者會得到「依山小綠洲」計畫的獨家獎品。

317


執行準備 在工作坊之前,計畫團隊先研究了「原典創思」做過哪 些事情,以更清楚地掌握適合「依山小綠洲」計畫的方 法。除了田野分析以及研讀相關文獻,我們必須盡可能 理解這幾個基地的各種利害關係,好在軟體裡面精準地 描述它們。我們和「原典創思」一起決定影像資料庫裡 頭,基地的選擇、視野角度和資料庫的架構,並依據基 地本身的課題來挑選適合的照片。我們也決定呈現比較 中性的元素,避免引導參與者的回答。

「無限城市」隊輔的角色 工作坊當天,參與者會由隊輔陪同,進行各個關卡的活 動。這個角色由六位景觀科系的學生擔當。「原典創 思」團隊負責各個關卡,同時他們也參與後續幾場工作 坊。每位隊輔都受過訓練,知道如何使用軟體程式,也 清楚自己該扮演的角色,此外他們都很清楚各基地面對 的課題。 隊輔們必須概略介紹這套軟體和「依山小綠洲」計畫, 並確保程式運作順暢,可以收到預期的效果。他們也必 須聆聽使用者對各基地的想法,同時促進對話。

31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軟體的各種元素 這套軟體挑選了111種元素,從11個層面構成整個圖片庫,將之分成四大類(自然、行動、生活、設計)以 及一個空間類別,包含各種空間紋理。 圖片的數量希望足以提供各種選擇,所挑選的圖片都是依據將要討論的主題而設定的,包含基地的歷史、文 化、地貌、跟山的關係、開放空間、環境、綠地、設計、水文、水路走向、活動類型、使用方式、建築物, 以及該地區都會化和住宅的發展情況。

自然類元素

行動類元素

319


生活類元素

320


Unlimited Cities

in

Wenshan TAIPEI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設計類元素

鋪面材質

321


2

基地分析

每個基地都位於水路沿線,卻有著不同的特徵:有的位於街道頭,有的是釋出的小型公共空間,有的是公 園,有的是車道,有的是待釋出的開放空間。每個地區和水的關係都是獨特的。水路有時候清晰可見,有時 又隱而不顯。因此,空間發展或規劃的可能性也各有不同。 為了讓分析結果呈現一致,每個基地都會被獨立分析。不過,每個基地的分析方法都是一樣的,以避免造成 結果的偏誤。

32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方法 在闡述每個基地的概況之後,以三個部分來分析:

1/ 統計法 問題:哪些圖片最常被使用?有普遍的偏好嗎?這些統計資料告訴我們什麼? 方法:第一張圖表代表某個圖片類別在整體中被選中的次數。接著是被選中的物件。要理解這些結果,必須 考慮一件重要的事:假如一個參與者通常只常去某個公車站,他/她就很可能重複選擇同樣的樹,這狀況可 能導致分析結果的偏誤。因此,某種類的物件只能計入一次,在同樣一張圖片裡被選擇三次的樹只能計算為 一次。

2/ 圖像法 問題:參與者提出哪些空間的變化?空間和建築物的設計概念是什麼?這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地方感知和使用 需求? 方法:每個基地的圖片都被打散到不同的組別,打散的方式除了關係到圖表邏輯,也跟基地的特徵有關。我 們可以仔細觀察這幾個空間如何被改造,這個步驟較為精細,牽涉到更多視覺操作,而非統計分析。

3/ 感知法 問題:使用者跟開放空間的關係是什麼?他們最在乎哪些事情?有沒有特定的問題或要求? 方法:每張照片的相關評論都會被列表,並比較每則評論的關鍵字。

以上三種方法的摘要 以上三種方法彼此相輔相成,主要目的是要探索使用者和基地之間的關係,有助於後續的分析圖像以及理解 使用者的需求。第三部分將詳述之。

323


基地一:背景 基地一位於景美街和木柵路的交口,本身就依傍著河, 木柵路因為水門的阻隔,難以親近也難以望見河。跟臺 北許多地方相似,此街區週邊面臨相當大的開發壓力。 這條街的歷史特色是其下被覆蓋的水路。所挑選的基地 一圖片便是要凸顯其歷史和文化。

現況

願景圖像示範

324

基地一 視角

清空處理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一:統計分析

生活類

63%

自然類是使用者選擇頻度最高的。疊 圖的結果是在自然的場景裡騎單車,

動類

然類

55%

而且是在有樹的地方。河道上方覆蓋

86%

處也被改造。

設 計類

願景圖像

51%

自然元素 1

2

3

行動元素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4

生活元素 4

設計元素

鋪面材質

選擇頻度最高元素 1

2

325


基地一:圖像分析

立面

立面 景美街

街廓邊緣

街廓邊緣 空地

將路面改為石頭鋪面或彩繪,便於徒步或騎單車 透過裝置設計凸顯水路 調整照明

自然立面

種植更多樹木與灌木 有自然遮蔭的廣場 有長椅和桌子可供歇息 標記歷史路徑和水路的解說牌

騎單車 改善道路鋪面 增加植栽

使用者大幅度地改造了前方空地的鋪面。單車佔了舉局輕重的地位。道路包含自然元素,例如樹,也有長 椅、桌子形成的休憩區域。立面沒有經過太多處理,就是加上了植栽。最後,街道路面也做了一些改變或彩 繪,變得比較好走。也加入了跟水有關的設計元素和照明。

326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一:敏感度分析 觀察 大部分使用者留下的訊息都是需求或針對改善的建議,沒有人表示目前的情況已經夠好了。即使表達語彙不 同,幾個主題卻經常出現:需要更好的環境、更多自然、缺乏可參與的活動、空間有點無趣。使用者很少提 到基地的歷史和水相關的事情。

關鍵字

更綠 希望

環境

更美 更好玩 分析

需求很清楚:自然、街道美化和休閒活動。針對這些需要,一個生態和趣味的設計似乎是可行之道。除此之 外,缺乏歷史和水文這點可以做以下解釋:缺乏跟主題相關的資訊、欠缺自然和歷史的脈絡線索。因為居民 看不到這些元素,自然也不會把它們考慮進去。做街道改善時加入這些面向應該會很有意思。

327


基地二:背景 基地二的位置較屬住宅區,位於景華街82巷、104 巷、128巷的交叉口。這裡是個已經改造過的公共 空間,新空間的產生經過一番地方討論的過程。目 前此處有遮蔽,有桌椅,街角可以見山但不太明 顯,自然區域還有點野。鄰里的地形分布和山的關 係是前置疊圖的主軸。 基地二 的視角

現況

願景圖像示範

328

清空處理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生活

54%

在基地二,自然也是主要被選取的類 別。日常活動不太明顯。主要的元素

沒有表現出特別強烈的設計需求。

41%

行動

基地二:統計分析 然類

74%

設計類

願景圖像

49%

自然元素

1

2

3

4

行動元素 1

2

生活元素 1

2

3

1

2

3

1

2

3

1

2

4

設計元素 4

鋪面材質

選擇頻度最高元素 3

329


基地二:圖像分析

立面 山坡

街道

空地

路燈照明

通往山坡的人行步道

單車

有草地的廣場 露出水圳或跟開發水有關的元素 可穿越的地面屏障 設備完善而活絡的空間

在空地,使用者加上了自然元素或透水土壤,也加上了相當類似現況的物件如長椅、花朵。街上的腳踏車路 徑很受重視。路邊沿線設置照明。最後有少數的親山步道。

33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二:敏感度分析 觀察 許多使用者指出這個空間已經改造得很好了。很多人想不到還有什麼要改進的,因為這個空間對他們來說很 方便。不過,提到的面向很多都跟寧靜、放鬆、家庭或社區活動有關,也特別強調環境品質的重要性。水也 被提及多次。使用者沒有談到山或這裡的地形。

關鍵字

綠 已經很好 安靜、乾淨

社區

分析 此開放空間目前的狀態符合使用者的需要。空間設計舒適。不過,說明只有關於環境和水文,而沒有關於山 的部分。山似乎不是個人們容易連結的空間,不容易接近可能是影響人們感受的主因。然而,對於希望有更 多休憩放鬆的自然空間居民而言,山坡便能符合他們的需要。提升山坡上的照明或許可改善這點。

331


基地三:背景 基地三位於景興路二段23巷,景興路和興隆路的 交叉口。水圳從這條巷子下方通過,過去曾經開放 可見。巷子種了許多植栽,是個相當安靜可親的空

基地三 的視角

間。周遭建物的狀態、建物立面、地底下的水路, 是這組疊圖的主題。

現況

願景圖像示範

332

清空處理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動類 行

基地三:統計分析 自然

生活

42%

用到。有嘗試呈現水路,以及添加其

除了自然類之外,其他三類都很少被

45%

80%

他元素如花盆或野菜園。

願景圖像

計類

42%

自然元素 1

2

行動元素 1

2

生活元素 1

2

1

2

1

2

設計元素

鋪面材質

選擇頻度最高元素 1

2

3

333


基地三:圖像分析

立面

空地

有植物的牆面

植栽 露出水路 可透水的表層 可徒步和騎單車的巷弄

跟街道有關的主要調整在植栽。水路被呈現出來,部分區域有可透水的屏障。主要重點是行人及單車行進的 環境。此外,建築立面有部分種植栽或彩繪。

33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三:敏感度分析 觀察 訊息沒有透漏太多直接的需求,主要是一些改善建議。幾則訊息點到水和水路。改善建議則和自然元素、設 施、友善的開放空間有關。

關鍵字

綠 友善的 設施

分析 這條巷子本身已綠意盎然,但大部分的討論仍圍繞在環境。這條街舒適寧靜,但可能缺乏休息或停留的地 方。後續設計可以回應呈現水的這點建議。看起來使用者可能想要有個更自然的環境,把空間留給乾淨的 水。一些街道家具或遮蔭處可以讓整個開放空間更加提升。 最後,並沒有關於建築物立面的討論。不過,希望增加更多自然元素,或許可以透過增加建築物間的綠意來 達成。

335


基地四:背景 基地四就是景豐公園的範圍。公園周邊屬住宅 區。首要之務是跟居民討論這個開放空間以及綠 地的品質。

基地四 的視角

現況

願景圖像示範

336

清空處理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四:統計分析

動類

43%

有三張。統計顯示,為公園增添活力及

70%

類 自然

維護現有環境,是最重要的課題。

74%

活類

自然和生活類被用得最多,四張套圖裡

設計類

願景圖像

54%

自然元素

1

2

3

4

1

2

3

4

1

2

3

1

2

3

1

2

3

行動元素

生活元素

設計元素

4

5

鋪面材質

選擇頻度最高元素 1

2

3

4

337


綠地

立面

基地四:圖像分析

空地

腳踏車停車場 兒童遊戲場

透過設施設計露出水路 草類植栽 加入生物多樣性 運動設施和街道家具,如長椅、桌子

在圖中後方,使用者有時候會加入youbike站,前方空地處加入的元素則有多種。透過設計來凸顯水路。植物 和生物多樣性很受重視。最後,活動也很重要,類型很多元,運動類最受歡迎。活動地點的周邊,通常會有 長凳類的街道家具。

33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四:敏感度分析 觀察 這個基地的參與重要性最高。除了提到綠地之外,水的呈現也受到高度討論,包括把水路透過工程呈現出 來、以設計讓乾淨的水更可親。討論常談到活動和使用層面,建議的使用方式多元且跨世代,但主要還是體 育活動最受青睞。

關鍵字

綠 複合式公園 水

親水公園

體育運動

分析 使用者肯定公園裡自然元素的重要性,想要同時凸顯水跟自然,但是不限於野地。水跟展演和設計有關:水 可以是主要的設計元素,可以連結如韌性這類主題。 可以運動空間或設施的需求,來重新思考公園的空間配置。

339


基地五:背景 基地五位於羅斯福路五段和萬盛街交叉口,這裡可 以直接看見水路,附近是一片空曠的林地。此區在

基地五 的視角

防洪排水管理上扮演要角。提供的疊圖是要探討公 共空間、水路、防汛排水系統彼此間的關係。

現況

願景圖像示範

340

清空處理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44%

42%

設計類

願景圖像

他三類,兩次裡面只被選出一次。環

84%

境似乎是最重要的主題。

動類

自然

自然類的被選擇的頻率最高,不像其

基地五:統計分析

47%

自然元素 1

2

1

2

1

2

1

2

3

行動元素

生活元素

3

設計元素 3

鋪面材質 1

選擇頻度最高元素 1

2

3

4

341


基地五:圖像分析

立面

水路 小路 前方空地

改善水的路徑,讓它更具魅力 更多樹與灌木植栽

有植栽的 自然立面

植栽 以石地磚或彩繪改善路面

騎單車 改變道路鋪面 植栽

前方空地的路面需改善。種植植栽。腳踏車很重要。沿著水路旁的道路也要有植栽跟腳踏車。水路被重新改 造,變得更加吸引人。附近種了更多植栽綠樹。最後,建物的立面也經過綠化或彩繪。

342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五:敏感度分析 觀察 訊息很清楚明瞭,大家最重視的就是改善水質和增加自然元素,數度提到要親近水路。此外,討論顯示眾人 希望公共空間更加舒適乾淨。最後,因為這是這趟小旅行最後一個據點,有好幾則回饋都稱讚這次活動辦得 很好。

關鍵字

更乾淨、更綠 更美麗 水

很棒的活動

更美麗

分析 訊息很清楚明白,彼此間有共識。後續工作關乎恢復環境的品質,一方是水質,一方是強化其他的自然元 素。參與者似乎期待能在舒適乾淨的環境裡好好感受河川。

343


3

從商議到設計?

本研究的方法企圖納入居民參與他們自身生活空間的轉化。一方面希望蒐集意見、刺激想法,另一方面希望 支持目標區域的再生,或者再翻轉都市設計準則。 每個基地的分析結論都彙整在本部分,分析工作有助於建立每個基地的整體面貌,我們會根據個別情況提出 設計建議或發展想像。 在此特別聲明,本研究的結果尚不足以為每個基地產出精確的設計。不過可以提出一些有幫助的作法。

34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一 疊圖和訊息的分析結果,歸納出基地持續發展的方向。首先,多數人建議要提升美學,讓街道變得更美。腳 踏車和行人通行順暢很重要,尤其希望透過新的街面設計達成。人行道要有植栽,有街道家具可以讓人會面 或休憩。此外,可透過立面、招牌、照明的改善或增加解說裝置,來強調景美街的歷史面向。水也是需要呈 現或帶出的元素,可透過藝術或設計的手法來表現。

增加植栽的區域

腳踏車道

露出立面

街燈

新路面,行人和腳踏車道

腳踏車通行

345


基地二 分析結果不足以對這個空間提出具體的設計。有幾個原因:首先,此公共空間已經經歷過一連串的討論和整 理,目前的成果對參與者來說已經足夠。它的寧靜和舒適受到肯定,但還是需要更多綠地。 令人驚訝的是,參與者沒有考慮到跟山的關係,很少人想到山坡上的活動,可能是因為它看起來有點難到 達?不過,比方說打造一條通往山坡的小路,可能就可以滿足更多自然空間的需求。此外,居民也希望有更 多可以騎單車的空間。

和坡道的連結?

良好的氛圍

346

腳踏車設施/腳踏車道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三 在使用者進行疊圖和提出改善需求後,第三條巷子仍維持著靜謐的氛圍。許多人建議要有一些設施或裝置 讓人可以在此休息,居民也希望有遮蔭,不過在這麼狹窄的巷子裡種樹似乎有點困難,街道家具或許可以 作為一個替代的遮陽空間。水路有時會露出或被凸顯。自然的重要性受到肯定。最後,建築物的立面很 少被提及,可能這個主題比較複雜,但或許立面的整建,有助於打造使用者期待的自然、舒適的氛圍。

清澈的水路

陰涼處

347


基地四 各種分析結果不足以讓我們對這個空間提出精確的設計。公園本身範圍很大,需要整體的規劃,故很難以單 一場景來描述,但繼續作為公園使用這點是無庸置疑的。許多人建議要有休憩草坪區,自然元素和樹也很重 要。使用者也提到要把水呈現出來,希望透過精心布局的設計把水路呈現出來。 關於公園的功能,許多參與者強調各項必須有適合各類活動的設施,如體育或社區聚會。整體來說,他們最 在意的就是要有一個有設計過、具備完善設施的多功能公園。 最後,希望公園附近有Youbike站。

Youbike 站

多功能公園/活動

348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基地五 參與者強調繼續提升此區的美學設計,希望打造有益健康、乾淨清爽的環境,以自然的方式規劃水路。從參 與者的疊圖和後續建議顯示,綠化及增添自然元素也是一個重點。水路周邊的景觀很重要,而且要能在周圍 休息。很多人提到希望能友善腳踏車通行。

樹木和一些自然元素

單車通行

清澈水路和綠意

行人或腳踏車道

349


十、大事紀 2018.08.06(一) 水圳沿線現勘

與 Urban Tai-ouan 團隊至 綠資源策略點現勘紀錄

2018.08.29(三) 小綠洲運動會籌備會

和社區社群討論小綠洲運動會 @ 文山社區大學

2018.09.13(四) 拜訪里長

拜訪景東里與興豐里里長 討論小綠洲運動會活動

2018.09.13(四) 拜訪岸汐

拜訪岸汐職人聚落討論小綠洲運動會 闖關獎品設計

2018.09.13(四) 與臺北路上觀察學會 討論活動設計

與臺北路上觀察學會討論《河爾文的 河流演化論》路上觀察活動設計

2018.10.05(五) 與萬世興隆大樓管委 會討論開放空間問題

與萬世興隆大樓管委會討論開放空間改善問題 與小綠洲運動會 - 參與式工作坊內容

2018.10.06(六) Urban Tai-ouan 介紹 Unlimited Cities DIY APP

Urban Tai-ouan 團隊介紹 Unlimited Cities DIY 操作方法與應用 x 中原大學景觀專題課程

350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為企劃參與式工作坊,中原學

2018.10.17(三)

生拜訪里長和管委會,訪談核 心人物,理解社區需求

中原大學學生拜訪 里長與管委會

2018.10.28(日)

參與民眾操作綠生活願景板

小綠洲運動會

與小綠洲 APP

左 / 萬世興隆大樓戶外空間營造 參與式工作坊;右 / 景豐公園環 境改善參與式工作坊

活動限定手作課程:左 / 不凋花 小盆花課程;右 / 皮革名片夾手 作課

以水路文史導覽與路上觀察活 動系統性串連活動闖關點

2019.02.20(三) 圳道紋理保全與 活化 - 願景工作坊

與文山區開發單位和空間專業者針對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交流討論 @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2019.03.08(五) 都市小河域紋理保全 公司協力工作坊

與公部門各單位共同針對依山水圳策 略地區空間再生作業準則交流討論 @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351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十一、「依山小綠洲」公開資料集

353


十二、 《依山小綠洲 - 依山水圳策略地區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 即第 07 章內容

354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體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35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