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日藝術誌 Vol.005

Page 1

YIRI ARTS | YIRIARTS.COM.TW

Vol. 005 2015 July. 1

Y R G P

COVER STORY 藝術柏林 -1-

LA LA LAND 拉拉樂園 -9-

A ROOM of ONE'S OWN 自己的房間 -19 -


藝術柏林

YIRI ARTS | Art Around Berlin 〇

撰 文/林孟翰、余育緯、洪振峰、張聖坤

Art Around Berlin

對一個藝術愛好者來說 柏林絕對是夢想中的天堂 因為你可以在一天之內 從亞述、巴比倫的兩河風情 希臘、羅馬的古典榮耀 中世紀的宗教藝術、文藝復興 自然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表現主義 Joseph Beuys、Andy Warhol、Jeff Koons... 穿梭到 21 世紀的絕對當代

博物館島 Museumsinsel

於 1999 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 世界文化遺產的博物館島, 位於貫穿柏林市 的施普雷河上的施普雷島北端。1797 年由普 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準備興建第一座 博物館開始。接著在 1810 年腓特烈.威廉 三世頒布法令, 回應了公民對於藝術、教育 日益高漲的需求, 開始策劃為公眾開放的展 覽。1822 年由普魯士的傑出建築師、都市計 畫師與畫家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 提 出 了 博 物 館 島 現 址 的規劃藍圖, 當中除了興建博物館, 同時也 規劃了排水渠和多座橋梁, 而整個工程則由 柏林洪堡大學的創始者、教育家──威廉. 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擔任總 召。1870 年這個區域正式被定義為「博物館 島」, 宣告了普魯士王國對於藝術、文化等 層面發展的決心, 並以倫敦、巴黎等一級城 市做為發展目標。 目前博物館島一共有五座舉世聞名的博物 館, 建築風格皆以新古典主義為主, 除了博 德博物館是帶有明顯的巴洛克風格。由舊到 新 分 別 是:Altes Museum 老 博 物 館,1830 年 落 成。 老 博 物 館 是 一 座 兩 層 的 長 方 體 建 築。展室圍繞著中央圓廳, 其中的圓廳模仿 了羅馬的萬神殿。主要藏品為古希臘、 古羅馬的歷史文物, 最著名的藏品 包括了西元前四世紀的青銅 像-祈禱的男孩。Neues Museum 新博物館, 1859 年 落 成, 但因為在 二 戰

期間嚴重毀損, 一直到 2009 年才重新恢復 參觀。與老博物館一樣, 皆為新古典主義建 築, 不過這裡的藏品為古埃及文物, 最著名 的藏品為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妻子 奈費爾提蒂的半身像, 也是全館唯一禁止攝 影的藏品。Alte Nationalgalerie 老國家畫廊, 1876 年落成,展示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的繪 畫、雕塑收藏。Bode-Museum 博德博物館, 1904 年落成,位於博物館島最北側,主要藏 品是雕刻、繪畫、拜占庭美術品與約五十萬 枚的各種硬幣。Pergamon Museum 佩加蒙 博物館,1930 年落成,是德國最受歡迎的博 物館, 每年約有 100 萬人參觀, 原因無非是 該館收藏的三「大」藏品:古希臘的佩加蒙 祭壇、古羅馬的米利都市場大門和巴比倫的 伊什塔爾城門, 當時的德國考古學者親赴這 些古文明的遺跡, 並將其一塊一塊的切割, 再運回德國後重新組合而成, 並收藏於室內 環境, 讓我們得以親眼見識到這些巨大且雄 偉的遺跡。 其實整個博物館島在二戰期間飽受戰火摧 殘, 加上後來的東西德分裂等政治因素, 讓 德國政府在近年耗費相當多的資金去修復整 個博物館島。尤其是新博物館, 在二戰期間 70% 都已經毀損, 照常理來說, 比較經濟的 選擇是放棄已成廢墟的建築, 去蓋一座新的 博物館, 而德國政府卻捨近求遠, 耗費 2 億 歐元,花費 12 年慢慢進行修繕工程。這大概 就是德國人的固執吧!也如整個柏林散佈的 各個歷史建物與劃過柏林的圍牆遺跡, 德國 人選擇去誠實的面對歷史, 並好好的保存歷 史, 讓人們記住歷史的慘痛教訓, 不再重蹈 覆轍。 而目前整個博物館島還是不斷再施工, 因為 德國政府預計再投入近億歐元, 為整個博物 館島進行擴建計畫, 完成之後會將現有的五 座博物館整合, 興建建物之間的廊道與休憩 設施,並會有一個統一的入口與服務中心。

-1-


YIRI ARTS | Art Around Berlin

非關命運 Fateless

《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Sachsenhausen Konzentrationslager》 位於德國柏林近郊的奧拉寧堡,是二戰期間所有德 國占領區納粹集中營的指揮總部。這是納粹黨衛軍 頭目希姆萊被希特勒任命後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 而該營於 1936 年 8 月建成, 到 1945 年關閉前, 先後關押超過 40 個國家、20 多萬個囚犯。一座現 代化、完美的集中營並為之後在德國及歐洲各地持 續建造的集中營樹立「最『邪惡』的理想」模式。 營區前如墓碑般的巨型水泥牆上寫著營區的名稱, 薩克森豪森集中營是個正三角形的區域,大門就位 在中軸底邊上。新來報到的犯人,在還沒真正走進 集中營區前,早已被大門上「ARBEIT MACHT FREI ( 勞動帶來自由 )」的字樣, 徹底的嘲諷一番。三 角型的營區內整齊劃一的區塊,是以前的 Prisoner Camp ( 囚犯營 ), 共有 68 棟, 是靠之前生還的牢 犯口述描繪再重建出來。這一區裡展示著牢囚的日 常生活,一整排的馬桶、不知當時有多少人共擠一 間澡間、窄小的三層床鋪每層每人互疊著睡覺、而 毒氣間裡斑駁焦黑的天花板,場景令人毛骨悚然; 還有一間間的牢房關著當時有影響力的政治犯,有

的就這樣在牢籠裡死去…!如果不是集中營內的生 還者紀錄與陳述及後人的考察,這一切,無論德國 或甚至全世界,都不知道集中營裡煉獄般的慘況。 更不敢想像過去的傷痕就這麼真實的呈現在眼前, 而身為人的基本權力在這蕩然無存。參觀後步步沉 重令人哀傷肅穆,更直接的讓大家記取那段深刻、 殘忍且哀戚的教訓。

Sachsenhausen Konzentrationslager www.stiftung-bg.de/gums

《柏林猶太博物館》 《Judisches Museum Berlin》 對於二戰時期德國屠殺百萬猶太人那段慘痛的歷 史,雖然漸漸隨著時間遠去,但是德國從未停止對 歷史的反省。為了表示「勿忘歷史」的決心, 德 國於 1992 年為猶太人修建了一座「柏林猶太博物 館」(Judisches Museum Berlin),以德國猶太人兩 千年來的歷史文物與生活紀錄為主要展出。整體建 築空間猶如迷宮般壓縮,反覆連續的銳角曲折、幅 寬被強制壓縮的長方體建築,蘊藏著不滿和反抗的 危機,還有陰暗的照明完全是館方刻意安排的,主 要目的是透過空間使訪客感受到猶太人在德國充滿 艱難與挑戰的歷史感。設計者以此隱喻出猶太人在 德國不同尋常的歷史和所遭受的苦難。建物出入通 道、走廊也被設計的相當狹窄,並且必須從隔壁建 物「德國歷史博物館」的出入,此做法象徵著德國 和猶太人歷史不能分離,同時也是猛烈而隱密的。 在 猶 太 博 物 館 舊 館 的 一 樓, 多 媒 體 藝 術 家 薩 斯 基 亞 波 德 克 與 英 國 導 演 彼 得. 格 林 納 威 的 展 覽 《Obedience》,以聖經裡有名的故事──亞伯拉 罕願意聽從上帝的命令,並犧牲他的兒子以撒── 為主題,並以以撒的犧牲做為一個出發點,是上帝 的命令強大 ? 抑或是父親的愛能勝天 ? 帶著這些問 題,以他們的觀點去發展出一個具連貫性、貼近聖 經的主觀敘事再將它解構、重新聚焦、組織,以文 字、影像、裝置、雕塑、自行配樂等方式,創造出 這些富濃郁的情感且感性的 15 個藝術場景, 為此 聖經的故事,詮釋出另一種嶄新面貌。 Judisches Museum Berlin www.jmberlin.de

-2-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 位於在柏林的歐洲被害猶太紀念碑,也可稱為浩劫 紀念碑。由彼得.艾森曼及布羅.哈普達設計, 紀念浩劫中受害的猶太人。安放了 2711 塊混凝土 塊, 在一個斜坡上以網格圖形排列。混凝土塊長 2.38m,寬 0.95m,高度從 0.2m 到 4.8m 不等。這 些大小高度不等混凝土塊,整齊排列下的間隙,其 通道猶如迷宮般,產生一種導致心神不安纏擾不清 的氣氛,秩序中流出疏離寂寞感。 這次有機會拜訪參觀對於德國歷史而言非常重要的 地方, 面對過往的這些行為或罪刑, 究竟要「清 算?」還是選擇「寬恕?」抑或刻意地遺忘,還是 忠實呈現史實並大膽做出評價?我想, 來一趟柏 林,能更認識與理解德國是如何面對處理過往的錯 誤,這是趟非常深刻的旅程。

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 www.stiftung-denkmal.de


YIRI ARTS | Art Around Berlin 「me」我的收藏室 “me”My

Collections Room

搭 S 線 地 鐵 到 奧 拉 寧 堡 大 街 站 (Oranienburger Straße [1]) 往 北 走 去 便 是 八 月 街 (Augustraße),沒有太起眼的地標,這個位於舊東柏林的樸實街區,若非導遊的指引, 還真不知如何至此尋覓。 柏林圍牆倒後紐約 MoMA 的知名策展人 Klaus Biesenbach 為這個地方播下藝術的種 子,他與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們,利用八月街上的舊黃油工廠,成立了柏林當代藝術中心 (KW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廣邀藝術家齊聚創作發表,此後 90 年間藝術空 間便如雨後春筍般湧出,除了一樓臨街的空間外,更多是隱身於老房中二樓以上的秘密 天地,遊覽於此時,只要有路走,門開著,基本上都歡迎你進來欣賞探險。

而緊鄰於 KW 旁的「me Collectors Room」,我們一行人被它廣袤的空間 ( 相較於附近 的營業空間而言 ) 及品味獨特的陳設所吸引進來,前區是複合式空間,咖啡廳、書店、 小精品,落地玻璃旁的座位區,還會定時開課讓小朋友進行創作,坐在這喝著咖啡翻翻 書冊,看著窗外操場們小朋友踢著足球,好不愜意;而後區及二樓則是近百坪的展覽空 間,此時正展出名為「QUEENSIZE [2]」的收藏展。

從標題的「QUEEN」帶出「女性」,Olbricht 先生從 80 年代開始蒐羅藝術品,有意無 意大多數是以女性藝術家為主,對他而言,其作品總是如此的亮眼有趣,吸引著他的目 光,從繪畫、雕塑一路到攝影、錄像藏品相當多元。「QUEENSIZE」是指雙人床的尺 寸名稱之一,將「床」視為人體驗生存網絡的關鍵、死亡和出生、誘惑和色情、夢想和 夢魘的象徵,亦指人生各個不同的階段,探索生、老、病、死的意識,這些藝術家將他 們眼中對人性的存在和特色詮釋出來,人們最內在的需求、渴望和熱情,探索「自我認 知」和「別人眼中的自己」間的落差,也試問是否真的有「女性觀點」這東西。 看完這批二戰後到今日當代的藝術品, 深刻感受其流漏出的生命力, 動人而堅韌;而 Olbricht 先生對藝術品的熱愛,收藏且不吝分享的精神,亦是令人嚮往欽羨。 [1] Straße 的 ß 為 德 文「ss」 的 連 字, 不 等 同 於 希 臘 字 母 β ( 音: 貝 塔 ),Straße 即 Strasse。 八 月 街 Augustraße 亦可寫作 Augustrasse。 [2] Queensize ‒ Female Artists from the Olbricht Collection。2014/12/7 ‒ 2015/8/30 售 票 展 覽, 展 出 Thomas Olbricht 之藏品,由 Olbricht Foundation 主辦,Wolfgang Schoppmann 及 Nicole Graef 策畫。

me Collectors Room | www.me-berlin.com

-3-


YIRI ARTS | Art Around Berlin

柏林當代藝術館

Museum für Gegenwart Berlin

位於柏林中央車站步行五分鐘的距離,以 1846 年建成之漢 堡火車站候車大樓為主體,于 1996 年以「柏林當代藝術館」 之姿,乘載著當代藝術新移民,再次矗立于國際間重要的當 代藝術館之一。

《Moby Dick》 主展館為藝術家 Michael Beutler 個展, 以《Moby Dick》 為名製作了五公尺高的白色大型裝置,佈滿整個展間。不透 過美術館式的圍欄隔離,而是讓工程現場的裝置直接呈現在 觀者跟前。交錯於建築主體內的木材角料暗示體系結構及社 會結構的一種視覺反應,而各個站點擺放不同的工作台,以 不同的工程內容具象的呈現概念。作品概念上強調工業生產 過程的分工、及與之相應的經濟構成,透過製紙、金屬板、 木材及塑料的大型建築結構,加上最後一道程序:觀者的置 入,來完整呈現這隻「Moby Dick」。 文學名著《白鯨記》中,船長亞哈是一位意志堅定、經驗豐 富的捕鯨者,終日想著如何對抗奪去自己小腿的白鯨莫比迪 克。但在自己的意志及能力可及之下,亞哈就像獨立挑戰社 會體制的勞工階級一樣,終將成為工程場域中揚起的塵埃, 持續的再生、落下。

《Marx Collection》 1980 年, 實業家 Erich Marx 捐贈自己收藏的大量當代藝 術作品, 納入 Hamburger Bahnhof 館藏。展出作品包括 Andy Warhol、Joseph Beuys、Robert Rauschenberg 等 藝術家作品。在 Hamburger Bahnhof 的入口處, 正面的 是歷史展廳,東西側各自展出《Marx Collection》。在東 側展出 Warhol 各個時期的手稿作品, 一樓出口進駐了一 家獨立書店,選書內容都是藝術相關的獨立出版品。

西 側 展 出 Beuys 的 大 型 裝 置 系 列《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Beuys 是 20 世紀代表性的行為藝術家之一。 其藝術表現方式, 透過各種生活物件本身所具備的符號 性,加以重新組織出蘊含其中的觀念,透過觀者的主觀性 判讀及觀者生命經驗的綜合解釋。Beuys 作品絕對是否定 唯物論的形式,透過藝術家的作品構成方式,誘導觀眾積 極的聯想,來達到藝術與社會溝通之能力,提高觀眾對群 性的認知,啟發觀者自體的存在感。不僅是批判與責難, Beuys 透過藝術表現達到教育的意義。1982 年 Kassel 文 件展開幕時,啟動了 Beuyes 最知名的藝術計劃《7000 棵 橡樹》。透過栽植長壽的橡樹及置放花崗岩的活動,引導 觀眾思考並實踐對社會能夠提供的靈性友善。

-4-

《And away with the minutes》 通過候車大樓主體, 步上一道小樓 梯, 踏 入 前 往 第 二 月 台 的 蜿 蜒 通 道, 牆上保留著漢堡車站舊站牌, 映入眼簾的是一道無盡的長廊, 我 們來到了第二展間。出生於德國的 瑞 士 籍 藝 術 家 Dieter Roth (19301998), 他 的 創 作 媒 材 橫 跨 電 影、 繪畫、版畫、多媒體裝置等不同形 式, 而同時囊括了視聽兩種感官的 創 作 手 法, 是 聲 音 藝 術 家 Roth 最 主要的創作形式。在長廊展間裡面 以 Roth 為 主, 一 共 集 合 九 位 藝 術 家 ( 團 隊 )。《And away with the minutes》聯展主要是以聲音藝術 的表現形式, 結合行為、錄像、互 動裝置等媒材。聯展藝術家以共同 主題, 呈現聲音在時間主題中的可 能性。就像牧神手中的排簫, 聲音 具有魔力, 記錄下這些崩壞、零碎 的片段。


YIRI ARTS | One Piece Club

撰文/ 顏華志

將藝術收藏進生活 繼續當個有故事的人

Collect Art, And Keep Your Stories

多寶格內的無盡故事

The Endless

Story in Curio Box

法國哲學家 Jean Baudrillard 將收藏行為比喻為單向的、更加美 好的愛情關係。他認為人會不斷地蒐集能夠延伸自我價值的物 品,而收藏品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的不全然是忠實樣貌,更是 人對自我慾望的形象。古今中外不勝枚舉的收藏故事中,潛藏許 多蘊含圓滿寓意的動人情節,亦不乏令人心碎的黯然悲歌。 現今走進博物館,我們可以藉由珍稀的骨董收藏窺見不同時期、 迥異文化背景的社會環境之下,理解世界的方式與觀看視角的轉 變,遙想當時人們的熱情與智慧、理性與感性。無論是西洋的奇 品收藏室或是中國清代的收藏多寶格,不僅象徵著王公貴族的身 分地位,也表達對於探索和詮釋的嚮往。而藏品的收藏與展示方 式,則揭示收藏者大異其趣的知識系統。

‒ 宮津大輔 , Collector s Dream House - Daisuke Miyatsu 收藏家的夢想之屋

「藝術與我們的生活向來是息息相關的,就和我們身邊所有的事 物一般稀鬆平常」這句話出自宮津大輔的著作之中。這位視藝術 收藏如同生活之不可避免的日本收藏家, 並非富甲一方的資本 家,或許就和你我一樣,他是一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他的著作《用零用錢,收藏當代藝術:從 0 開始,上班族的藝術 收藏之道與之夢》在題名即簡要地說明自己的收藏歷程。沒有雄 厚的經濟資本、沒有美術學院的理論背景,憑藉著對於當代藝術 的熱情,積極參訪藝廊、美術館與博覽會的展覽,逐步建構自己 的藝術知識,累積鍾愛的藝術收藏,甚至與十多位友好的藝術家 通力合作,為家人和自己打造出與藝術品一同生活的夢想之屋。 宮津大輔的藏品中不乏國際名家的經典之作,然而他在決定收藏 某件作品時並不考慮未來的增值可能性,而是專注於發掘能夠讓 自己內心產生悸動、真心喜愛的作品。也因此縱然部分收藏品實 值已超越當初收藏金額數十倍,他卻從未出售任何一件收藏。 「當遇見一種新的創意或嘗試時,我們是否能夠全然相信自己願 意去支持這些作品的那份直覺。」宮津先生再次一語道出當代藝 術的迷人之處。

-5-


YIRI ARTS | One Piece Club

想投資藝術卻囊中羞澀? 聽聽這位挪威藏家的

8 條中肯建議

俄林.卡其 (Erling Kagge) 是一位來自挪威的藝 術品收藏家,他同時還是一名探險家、登山者、 出版人和律師。他因為成為獨自徒步到南極的第 一人而出名,同時他也攀登過珠穆朗瑪峰。如今 他掌管著由他本人創立的挪威出版公司 Kagge Forlag。 在他最新出版的新書《教你買到好藝術:給囊中羞澀的藏家的建議》(A Poor Collector�s Guide to Buying Great Art。Earling Kagge 出 版 ) 中,卡其總結了他是如何運用有限的資金建立起自己令人驚歎的藝術品 收藏的。

1. 癡迷與投入 卡其在書中提到,將有限的資金發揮到最大效用的辦法,就是你首先要 對想要的作品達到癡迷的程度。你要投入最大的精力對你想要的作品進 行通徹的研究。他引述著名藝術經紀人杜韋恩老爺 (Lord Duveen) 站在 透納的《塔橋》(Bridge and Tower) 前說過的一句經典的話:「如果我能 擁有那幅畫,也就此生無憾了。」

‒ 赫伯與桃樂絲 Proletarian Art Collectors - Herbert and Dorothy Vogel 平民收藏家

赫伯(Herbert) 與桃樂絲(Dorothy) 是美國著名的「平民收藏家」夫婦,赫伯 自軍隊退役後在夜間郵局從事揀信工作直到退休,他的妻子桃樂絲是一位圖書 館員。他們的起居非常儉樸,在租賃的小房子裡和以喜愛的藝術家命名的寵物 貓、魚、烏龜一起生活。基於對當代藝術的熱愛, 自 1960 年代起, 半世紀來 收藏超過 2,000 件藝術品,其中不乏許多重要的低限主義與觀念藝術作品。

2. 接受現實:藝術品市場除了買賣之外並無規則可言 藝術市場與一般市場不同就在於它幾乎毫無規範可言。內部交易、價格 操控和壟斷的現象比比皆是。建議新藏家需要對這些現象加以謹慎。 3. 全方位訓練知覺的敏感度 有時判定作品品質的高低是很困難的。卡其建議,除了訓練你的眼睛之 外,同時也需要訓練你在藝術市場內的嗅覺和聽覺。這意味著你一定要 對你周圍人談論的話予以格外的留心。卡其回想起傳奇藝術經紀人歐 文.布魯姆 (Irving Blum) 曾經傳授給他的秘訣。布魯姆說如果他從任何 他所信賴的人那裡聽到某個藝術家的名字超過兩次,他就會動身去見那 個藝術家。

他們將生活熱情投注於藝術,赫伯以一件畢卡索的陶瓷作品作為送給桃樂絲的 訂婚禮物,婚後兩人以桃樂絲的收入支應生活開支,赫伯的收入用以收藏藝術 品。他們以大眾運輸工具代步、不在豪華餐廳用餐,總是在下班後趕赴藝術空 間欣賞作品,收藏藝術品時亦不以投資作為目的,而是精心挑選個人真心喜愛 的作品,一齊積極地參觀展覽、拜訪藝術圈友人,遇見喜歡的藝術作品總是不 吝於以收藏作為支持,用行動給予許多當時或許尚未成名的藝術家實質鼓勵。 1975 年他們在紐約的一家畫廊首次舉辦收藏品展覽,2008 年紀錄片電影《Herb & Dorothy》上映後不僅獲得眾多影展獎項肯定,更是感動無數的藝術愛好者。 他們將收藏的大部份藝術品捐贈予美國的公立美術館,赫伯於 2012 年辭世之 後,兩人藉由藝術帶給世界的時代意義與深刻內涵依舊不曾停止流轉。

4. 和圈內人做朋友 想要從你的投入中得到最大的回報?那麼和在藝術界內呼風喚雨的圈內 人做朋友是很有幫助的。和藝術顧問、藝術家、策展人、藏家、藝術經 紀人以及畫廊主成為私下的好朋友,不僅可以讓你獲得關於當代藝術寶 貴的建議,同時你也可能獲得圈外人沒有可能接觸到的消息。

藝術收藏,遠比投資更加美好

5. 畫廊主是關鍵 畫廊主在促進藝術家和藏家建立關係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卡其提 到,認識你幾個你想收藏的藝術家的代理畫廊的畫廊主是非常重要的。 他還提到,成為幾家畫廊的常客很重要。如此一來,你會因為自己的忠 誠度而在未來有機會購得他們最棒的作品,或者獲得些折扣。

Art,

Enrich Your Life.

美 國 藝 術 雜 誌《American art collector》 告 訴 讀 者「Buy Art. Early and Often」,乍看像是藝術狂熱者的熱情召喚,事實上更是許多資深收藏家的親身 心得。當代藝術的魅力令人痴迷,觀賞與我們生活於同一時代的藝術家作品, 經常令人感覺內心深處受到關照,甚或可以發現不同過往的感受脈絡。

6. 不要期待通過收藏藝術賺大錢 藝術收藏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希望通過藝術收藏賺大錢。卡其指出藝術品 的功能並不是用來炒作,購買和收藏藝術的真諦在於擁有一件好作品時 所獲得的愉悅感。

藝術收藏的樂趣絕非僅止於購買與擁有,更是一門結合知識、經驗、直覺、冒 險精神的學習旅程。每位收藏家對於藝術品的重新思索都可以建構出嶄新的觀 看視角與焦距,組合出不同的理解系統、孵化出預期之外的知識結構。透過分 享與交流,更能夠訓練知覺的敏銳度、獲取寶貴的藝術與市場資訊。

7. 接受另一個現實:最該下手的價格不一定是最低價格 藏家往往要花費最高的價格來獲得最好的作品。但是買一件真正美妙的 作品也好過買 5 件或 10 件一般般的作品。不要因為價格而對一件應該 收藏的作品望而卻步。

今 年 夏 天, 由 伊 日 美 學 生 活 基 金 會 支 持 的 當 代 藝 術 收 藏 社 群《One Piece Club》即將公開!現正募集獨一無二的收藏故事,如果您願意分享個人的收藏 經驗,歡迎與我們聯絡。

8. 善用你的資金 在追求能力以外的藝術品時,保持不氣餒的決心十分重要。很多畫廊都 有商討交易細節的餘地。分期付款也是很常見的。然而卡其建議如果你 手頭有錢的話,付清款項還是越快越好。很多藏家都習慣拖延付款,所 以如你能夠迅速、按時付款的話你會給畫廊主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One Piece Club 當代藝術收藏與分享社群 欲知更多詳情歡迎與我們聯絡 onepiececlubtaiwan@gmail.com

.本文節錄自 ARTNET 新聞,https://goo.gl/edfOfy

-6-


YIRI ARTS | One Piece Project

表象世界下的暗潮洶湧

ONE PIECE PROJECT

One Piece Project

伊聖詩私房書櫃 │

2015.7.10 - 10.4

關係工作室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巷 號 2 7-1 02-2362-1134│12:00-21:00

撰文/ 吳思薇

關係工作室

1492-1493 年間哥倫布完成人類第一次橫渡大 西洋的冒險,包含後來的三次大航海計畫,共 四次的冒險為期 20 載,這幾次的航海冒險開展了西 班牙帝國的美洲殖民歷史, 並且引發整個歐洲的海 洋科技競賽, 更影響其後的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 等後來眾人皆知的歷史。上述這段史實我想所有人 應該都不太陌生, 但是掩蓋在這正史之下的物種及 實際對於各個土地的影響, 卻遠比檯面上眾人所知 的更激烈許多。15 世紀的歷史版面被哥倫布大發現 所佔據, 而實質意義則是使西班牙帝國得以藉由帝 國殖民和航海貿易開發出源源不絕的金脈, 這些遠 洋貿易不外乎是將黑奴、貨物、香料、菸草、白銀 從美洲運到歐洲, 而優秀記者查爾斯.曼恩所撰寫 的《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 便是以物 種、自然條件的觀點探究在這其後衍伸的航海貿易 與物種交換的過程中,使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比如說馬鈴薯,原來是美南洲的作物,在 17 世紀進 口至歐洲後, 使人口總額成長了兩倍, 養活了整個 歐洲大陸。但是到了 19 世紀,由於當時沒有化學合 成的肥料, 而經濟作物需要大量的肥料維持地力, 於是中國的契約苦力被引進祕魯小島中挖掘鳥糞, 生存條件非常惡劣, 四分之一人會在工作過程中生 病死亡。而當鳥糞隨著商船進口至英國, 當中的微 生物、細菌也一併隨著鳥糞被進口。

而愛爾蘭地區的佃農種植大面積的馬鈴薯, 供應愛 爾蘭及英國地區。故當馬鈴薯晚疫疾病隨著海鳥糞 肥料從祕魯進入到愛爾蘭的農田中, 引發馬鈴薯晚 疫病的蔓延, 農田普遍生產不出糧食, 便造成愛爾 蘭島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在飢荒的十年間人口 銳減了一百萬人, 直至今日愛爾蘭人口大約是六百 萬人, 仍未回復到飢荒前的八百萬人。這場飢荒無

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 論在政治經濟文化, 各方面都劇烈的改變了愛爾蘭 的命運。 而關係工作室, 則是一個藝術家團體, 討論在藝術 的範疇內, 各種形式的交換關係。比如說藝術品的 製造過程中, 曾經出現的工作者, 通稱為師傅, 或 是員工、幫手, 在過程中, 可能是實際執行作品成 形的人員, 不一定是藝術家本人。這個過程之中, 這些角色是創作者意志的延伸, 又或者是否在不經 意之處, 將自身的軌跡暴露呢?而就目前的藝術展 出、曝光等各種發表形式, 這些曾經付出勞力的工 作者的身影都隱身於藝術家大名之下。 大眾在觀賞之下是否能夠察覺這些角色的存在?而 這些勞力產出者對於這些產出的觀點為何?勞動者 的技術背景、勞動經歷、合作對象是否影響著藝術 品最終的產出結果, 而這些關係的影響, 究竟對於 藝術品的產出產生了多少程度的影響。以上所及都 是關係工作室, 將會付諸行動並且田野訪談、設定 主題討論的範疇。 本次 ONE PIECE PROJECT, 藉由《1493: 物種大 交換丈量的世界史》讓觀者進一步理解現代世界的 成形原因。並且推及藝術團體「關係工作室」, 則 是進一步希望映照藝術工作者的關係脈絡。在現今 世界(包含藝術圈)的成形僅有檯面上容易發現的 大觀點因素(大藝術家), 其實同時存在的, 是許 多不同力量的驅動, 甚至涉及個人化的因素, 這些 內容或許是主流史觀乃至於主流媒體極少關照的觀 點。故此, 本次策展即是希望利用這兩者的相互參 照, 讓觀者在這一步步抽絲剝繭的過程中, 進而思 考, 進而發現, 在實體世界之中, 暗潮波動的, 不 被描述卻確實存在的,看不見的驅動力。 -7-

1493 : 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 1493: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 作者│Charles C. Mann 譯者│黃煜文 出版│衛城出版 關係工作室。成立於 2014 年, 由 台北藝術大學美創所研究生姜名駿 與李奎壁共同主持,並持續尋找新 成員。


YIRI ARTS | Column

撰文/ 盧怡安

Column: Sweet, sweet home, read from the ruins

廢材裡讀出 「我的家庭真可愛」 我們都曾看過許多藝術家,與無法支持自己的 家人,爭執、撕裂或疏離,因而在作品中可以 看到悲傷、憤怒……各種強烈而張力十足的情 緒,很令人震撼。甚至令人想要反過來亂問: 是不是一定要有那麼重的傷痛,才會有那麼強 壯的作品?那麼, 和家人關係甜美的藝術家 呢?他們的作品就一定甜美嗎?而甜美,就比 較不震撼、不深刻嗎?

1.

當我好奇一位與家庭間 ( 特別是長輩 ) 關係密切的 藝術家,他在作品上的表現到底會有甚麼不同時, 很自然的想起了陳松志。 十年前,我對當代藝術一丁點都不了解的時候,剛 好認識了他。陳松志有一件作品,是將蘋果炸得焦 爛,然後在一個房間裡扔得滿地都是。從新鮮,到 脫水,到炭化,那些蘋果的姿態和氣味,勾起人很 多聯想和回憶。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那些蘋果都是他媽媽一個 個幫他烤過、炸過的。我當時心裡非常吃驚,偷偷 的想:「哇嗚, 他母親這麼支持他, 能一起做這不 見得能得到大多數人理解的作品耶,好難得。」 焦蘋果的作品,現場,說起來應該是很破敗、不堪 的模樣;但很「不搭調的」,炸蘋果的焦味,卻教 我想起一些和家人之間共度美好下午茶的回憶。 他的作品常常讓我有這樣的感覺。明明是準備丟掉 的、拆房子拆出來的木板隔間破片,他一片片重新 黏貼起來。不均勻的木材色、參差得刺手的邊緣, 卻能一整片形成一種很優雅的、很寧靜的氛圍。讓 我可以很安靜的回想起,小時候祖母房間的壁紙被 ( 我? ) 摳破後, 露出的木板模樣。現在想起來, 那毋寧也是非常溫馨的記憶。 怎麼會這樣?那些最不堪的廢材、壞物,轉化成了 作品,竟然還讀得到溫暖、安靜? 十年後,我跟陳松志再聊起家人這個話題,三十七 歲的他跟我說,當他到韓國去駐村,他媽媽還是照 樣,跟每天一樣,在晚上十一點打電話給他,跟他 說晚安。哪怕他這些年間,長時間遊走世界各地, 不論駐村在紐約,巴黎,他的母親總有辦法算準時 差,與他電話道晚安。簡直甜得令人咋舌。

2.

1. 無題2015│尺寸依場地而定 2015 印刷紙、塑膠袋、現地裝置 2. 微弱的美感│尺寸依場地而定 2013 木料、現地裝置

但他繼續說,他卻因為這樣甜膩的關係,從小時候 開始就沒有太多人際關係。當他跟母親說:要跟朋

友出去。母親大概會很困惑,她可能不理解小孩子 哪會有甚麼朋友?大概頂多就是「同學」吧。而讓 他成為了一個與家人親近,但與其他人都很疏離的 封閉小孩。

他被照顧得非常好,衣著總是白淨有型,溫雅,談 吐得宜。然而他本人卻渴望突破這種被照顧得太好 的「溫室感」。所以他很自然的挑那些破木片、碎 玻璃、濕掉的草皮、爛蘋果……來創作,是有種想 逃離或破框的情緒的。他說了,我才意識到,原來 還有這種心情。 但這些粗廉的生活物件, 在陳松志手中被組合起 來,即使完全不了解他是怎樣的一個人,還是能嗅 得出、或被勾動回想起暖暖的家人情味。幾乎是不 由自主的。這真的是他很巨大的一種魔力。我想, 這魔力毫無疑問,深深的來自於家庭裡。 -8-

三月底時,他在台北的寶藏巖「燈著你回來」有一 件作品聯展。他用一個水泥底座,撐起竹竿上相連 的好幾個長袖袖子,隨風飄舞、隨雨黏住掛住。

那個水泥底座,照例,是早就不住在家裡的他,打 電話回去拜託爸爸幫忙他找材料的。他父親熟練的 跟他說,這種水泥比例應該要怎樣,基座才會穩。 母親幫他剪下許多的袖子,再重新縫在一起。整件 作品簡直就是出自「陳家工作室」這樣。 不太可能有哪位觀眾,可以從作品中讀得出來,陳 松志與家人們的關係如此緊密。然而那些緊緊依靠 竿子的長袖子, 特別是下雨天緊緊黏在上面的樣 子,並不華麗、美麗,卻教人感受得到彼此依偎的 一體感。暖暖的溫度,卻是讀得出來的。 畫面上不盡然甜美,但感受仍然是甜美,而且深刻 的。


YIRI ARTS | La La Land

拉拉 樂園 La La Land 撰文/ 宋艾凌

2015.6.27 - 7.26

拉拉樂園 漢娜‧伊淇個展│伊日藝術駁二空間

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群C9倉庫│07-521-5783│13:00-19:00│週一休館

張圖畫似乎故意隱藏著什麼。我把螢幕的亮度調高,仔細端詳這些沒有面孔的肖像畫,感覺 到自己正荒唐地猜測那些灰白色塊,裏頭藏著什麼訊息。幾天後,我蹲在漢娜.伊淇的原作 前面,發現那些刻意的灰白色塊有些覆蓋背景,有些作為裝飾性的勾勒成為衣領或身上的蕾絲 [1],

繪畫的動作進行得極為快速,總是不經意地露出前一層的底色或草稿的筆觸。相對於灰白的部分, 畫中的角色往往被粗獷的黑色刷痕包圍,它們有的屬於上一層圖像的勾邊,有的毫不客氣地蓋過大 半個畫面。黑色與白色交替掩飾著彼此,成為最後見到的樣貌。 漢娜選擇用含有大量水分的顏料薄塗,粗暴而快速,好似失去耐性,壓過下方的圖像,又保留上一 層的色調,顏料失控地滴流,失控當中仍有意識地描繪肖像。藝術家用顏料堆疊形成畫面,塗抹的 先後次序與畫面的安排息息相關,畫面上一層蓋過一層的痕跡暗示,這樣的行動在一幅畫的開始到 完成中間重複多次,嚕嚕米 [2] 的頭被安置在小孩臉上 [3],竹葉從洋裝女孩的臉蹦出 [4],兩者毫不相

干的影像刻意拼貼在一起,圖像與圖像間的邊界並不肯定,卻有明顯的先後順序,好比我們可以輕 易地辨認出竹葉是後畫的,開衩的石綠透著後方的黑色,似乎傳達著某種跟回憶相關的厚重訊息, 但整張畫布看起來卻如此的淺薄輕盈。 [1] Wolf Mask(圖 1.) [2] 嚕嚕米:英語為 Moomins,芬蘭女作家朵貝 • 楊笙筆下的童話小說系列以及家族的名字 [3] Girl with a Mask(圖 3.) [4] Girl with Bamboo(圖 4.)

2.

1.

3.

-9-


YIRI ARTS | La La Land

2015.8.1 - 8.30 2015.9.5 - 10.4

涂皓卿個展

展覽訊息若有所變動 ,皆以伊日藝術網站公布為準 ‧

家栽之人聯展

4.

1. Wolf Mask│60×50cm 2015 壓克力彩、畫布 2. Rainbow Deer│70×60cm 2015 壓克力彩、畫布 3. Girl with a Mask│100×80cm 2015 壓克力彩、畫布 4. Girl with Bamboo│100×80cm 2015 壓克力彩、畫布

我猜想,在這系列的畫作中,如果說漢娜正在隱瞞些什麼,或許 並不是選擇不說,而是好好地說完而後倉促地否決。動物頭、植 物臉、孩童的面部被掩蓋或空著,這些跳躍的視覺符號,意圖覆 蓋人類傳遞訊息最重要的部分「臉」,將其架空或掩埋、戴上面 具,或融入空無一物的背景中,漢娜精心挑選了畫面中有彩度的 位置,它們大多集中在人物頭部,有時描繪具象的造型,有時是 抽象的點線面,肖像最具辨識度的部分被掏空,以致畫面瀰漫著 神秘的氣氛。這些隱晦的訊息或許可以連結到漢娜經常取材的對 象:家族老照片。薄薄的照片作為過去某個時刻的見證,同時承 載許多記憶,照片所展示的時空異於當下觀看照片的時刻,照片 中的人物面對鏡頭展示了與觀者相似的經歷,但卻有著陌生的距 離,只知道過去的故事都藏在快門按下那瞬間的神情,當臉被掏 空,照片中的情境就失去判斷的依據,而有無限多種可能,藉由 面具等物件扮演、挖掘角色可能的真實,使照片中的經典時刻變 得詭譎荒謬。

揣測影中人背後的故事或許是一系列腦子短路般的幻 想,意識中的影像與無意識的幻象,圖像與物件接續翻 轉、蒙太奇, 承接不暇。漢娜用 La La Land 拉拉樂園 作為個展的名稱, La La Land 是俚語, 意思是身處幻 境,神遊太虛,多用於描述一個人沈浸在自我世界與外 在環境斷了連結。經由漢娜的畫作窺視她的狂想,我試 圖解讀這些反覆掩蓋的繪畫動作,或許是漢娜對自我的 視覺感官提問,辯證所見真偽,探究表象之下的奧義, 或者質疑那些自己看不到、也不知道是否存在的秘密, 思緒穿梭表象之間,黑、白、灰與繽紛集中的色彩形成 對比,兩者坐落的節奏有著噩夢般的張力。像是早晨從 夢中醒來,身體還留著夢裡抑止不住的恐懼,隱約記得 幾秒前的怪誕情節,但沒有細節,面對各種閃過腦子的 影像卻什麼都想不起來,老實地描述失憶的過程,猜想 這些緊張的感官經驗大概多少跟遺忘的童年有關吧。

-10-


Yuichi HIRAKO 平子雄一

The Room For Two People│155×200cm 2011 油彩、畫布

YIRI ARTS COPY RIGHT © 2015



YIRI ARTS | Tiny Movement

小動作 Tiny Movement 在習以為常的人事物中,做了一點手腳 在微小的運動中,帶領出不同的觀看方式 描繪勾勒著你我記憶裡的風景 他夢到他把一個很輕的東西拿起來,一株綠苗、一把扇子、一本口袋 書, 但是他真的拿起來了嗎?在夢裡懷疑自己似乎有點不切實際。 這些小物件彷彿有生命一樣,被帶到了一個遙遠卻又似曾相似的空間 裡,在這裡相遇的我們,勾起了濃濃的回憶,工業城市形成了縮影、 環繞在課桌椅間的悄悄話、小腳丫踩踏過的土地 ......。自己突然變得 越來越小,所有動靜越來越難以辨認,而這個夢看來是要醒了。 生活時間軸的跡軌,累積的記憶,旁人乍看微不足道的事情,對於我 們卻是最重要的事。第一次的植栽,看著幼苗漸漸成長茁壯,那份暖 暖的感動,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學校生活裡的回憶,木頭課桌椅上的 筆跡,迴盪在教室裡的嬉鬧聲,木頭課桌椅奔跑中的發出的碰撞聲, 在圖書館裡幻想探險,劇場般奇幻情節;童年回憶,喜歡親近自然, 赤腳踏在海灘上,閉上雙眼,用耳朵去傾聽自然的聲音,海浪一波一 波的打上岸上,長大後希望在喧囂的城市裡,可以再次聽到最熟悉的 海浪聲,海風親撫在臉頰的微涼。 日常的物件、熟悉的景色,在空間中的靜止、在腦海中的停格,對於 生活的感觸, 在快速的時代中, 逐漸褪去, 就像高速行駛的磁浮列 車,眼前的景色不只是向後的移動,停留在眼前的已經沒有了具象的 畫面, 這是進步帶給我們的痲痹?還是習慣速度後的麻木?「小動 作」就像是藝術家在習以為常的人事物中,做了一點手腳,就如生活 需要微小的改變,需要一種你以為靜止的,卻是移動的幻覺。藝術家 們,透過自身對於情感的記憶,映射於如物件、場景賦予動力的創作 上,在微小的運動中,帶領出不同的觀看方式,描繪勾勒著你我記憶 裡的風景。

1. 蕭聖健│憶 - 夏之聲 20×20×60cm 2015 Ed. 3/6 廢鐵、骨董扇子、馬達、變壓器 2. 邱懷萱│ㄎ一 ㄌ一 ㄎㄡ ㄌㄡ 18×69×60cm 2011 南洋檜木、胡桃木、齒輪、磁鐵 3. 陳漢聲│共生苗 30×30×125cm 2014 磁場動力結構、人造植物 鋁罐、木箱

1.

ㄎ一

ㄌ一 ㄎㄡ ㄌㄡ Ki Li Ko Lo

作品的主要型態是以木材構作出微型物件,並藉由選取的物件再現某 種記憶經驗與生活體悟,使人們的情感、概念、價值有了替代並成為 物質化內容。它們不僅承載著我欲傳達的材料內容,包含了課桌椅碰 撞的木頭聲響、原木色所構作出的場景畫面,同時扮演著引領觀看生 活的角色。而透過把手的轉動、感應器等動力裝置的驅動,物件所建 構的空間開始產生運動,猶如一場微型的舞台演出。 在這個由靜至動的轉換過程中,作品從純粹的空間描繪,進入至對人 的描繪, 無人的空間狀態開始有了人的存在。物件動作的產生, 讓 我們在物件的觀看中獲得一種時間性的延伸;物與物彼此接續的空隙 中,則提供了一個意識想像進入的縫隙。這些動作的列序與訊息,使 得想像的空間不斷地被擴充,此時,觀者與作品空間也產生一微妙關 係,觀者的記憶與想像填補了畫面中的空白,因果關係與邏輯性的觀 看完成了演出的劇本,他們是劇情的編寫者,亦是演出的觀賞者。 最後,因微型而拉距出的距離,我們得以站在另一個角度觀看物件, 並且擁有更開闊的視野。作品藉由微型的表現形式改變觀看的視野、 造就觀看的深度與廣度,在此,我們不僅看見生活場景的再現,更是 一種具精神層面的生活體現。(TEXT /邱懷萱 )

2.

-13-


YIRI ARTS | Tiny Movement 低科技美學

共生

機動藝術在歐美藝術史的脈絡中, 與二十世紀初的工業現代化潮流有連帶關 係。藉由機器的自動化運作, 展現出物體動態與速度的迷人影像, 這種自動化 特性在那個時代氛圍中,是一種現代性與進步感的表徵。我的作品就技術層面 而言,可以被視作機動藝術之創作類型, 但是在審美層次上則不同於歐美機動 藝術發展的初衷。作品乍看頗有機動藝術(kinetic art)強調動態的媒材特性, 但又跟單純強調動態與視覺變化性的機動藝術作品有些不同。最大的差異在於 作品中對物件隱喻的強調及具象的情感投射。在建構機械及組合物件時, 刻意 在材料運用上呈現出一種天真、粗糙的手工性。這樣的作品性格與其說是追求 進步的現代性,不如說是現代之後對逝去過往的緬懷。

出身自農業家庭, 下田工作從小就不陌生, 其中種苗的培育, 是我在父母工作 當中, 最常幫忙的項目。植物給人一種好像不會活動的印象, 更正確的說, 是 活動頻率慢到無法使人們的肉眼察覺,因此我常在幫忙的時候想像,如果植物 的活動或反應, 能提升到人眼能夠察覺,是否人們就有可能從新注意到環境中 的變化?以此出發, 創作是對家鄉田地、工廠與居民之間, 生活當下卻忽略感 受的一種反思。看似農業與工業、自然與人工的對立, 在生活中呈現出一種模 糊的「妥協」與「習慣」,成為日常的「自然」風景。

Low-tech

Aesthetics

Symbiotic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有許多必須兼顧的事物與工作,以致沒有多餘的心力關注 社會、環境等議題, 有時候並非真的不知道, 或是不關心, 而是因為知道了, 卻也無法做些什麼?周遭事物的轉變與消失似乎也伴隨著上述的無力感,形成 一種汰換的習慣, 汰換的生活中, 對於生活的感受也不斷的被汰換, 創作在此 是我對於這種狀態的一種反思, 希望借由這樣的接觸, 將遺失的感受重新找 回。創作系列以擬生、共生虛構思路, 賦予物件一種想像的生命, 轉譯的創 作, 紀錄著生命中無解卻重要的人事物。擬生所映射的, 是情感的投射, 在投 射的背後, 透過植物外型與擬生的賦與, 其實想建構的, 是生命形體在想像過 程中, 對於人性本質的反思, 物件本身所創造出微觀視點與微弱聲響, 隨機的 重複性, 書寫著與記憶不符的情感斷層, 這條記憶之路在返家的路途上, 需要 不斷地反芻與挖掘, 進而剖析與釋放, 創作是重新整理這條思路的過程, 也是 找尋自身連結的起點, 記憶中的土地與現在逐漸失溫的土壤, 交織新的, 提供 記憶的,甚至是記憶自身的組件。(TEXT /陳漢聲 )

在當今數位虛擬的高科技藝術浪潮中, 我卻仍致力於開發低科技機械自動性的 各種可能。在我的作品中機械的運作方式帶有兩種美學意涵:一、機械結構的 自治性和材料本身可能具有的言外之意。二、藉由機械的自主運動, 以反思主 觀的深層創作動機。裝置後的(展出)空間使機器與物件自成一個小宇宙, 在 電力的驅使下,小宇宙的運作彷彿被賦予了生命, 機械硬體結構與運作模式不 再只是冰冷單調的運作, 而是背負了許多結構之外的隱喻與象徵。機械的既有 功能與結構在此被轉換成非工具理性的人文情感。而且一定要在它們一齊運作 後, 作品的完整性才會成立, 否則只是一堆堆的零件與電線。透過作品自主運 動的過程, 觀者得以看見材料的非客觀、非物質性的一面, 進而呈顯出創作動 機的某種主觀意義。(TEXT /蕭聖健 )

2015.7.21 - 8.23

小動作─邱懷萱、陳漢聲、蕭聖健聯展│伊日藝術台中空間 台中市精誠五街2號│04-2327-4361│13:00-19:00│週一休館

2015.8.25 - 9.27 王冠蓁個展

2015.9.29 - 11.1 陳文立個展

‧展覽訊息若有所更動,皆以伊日藝術網站公布為準

3.

-14-


YIRI ARTS | Art in London

撰文/ 陳雲

倫敦藝遊記

Art in London 因為與伊日一同參加了在此地舉辦的博覽會 ART 15,期間我們除了在美術館、畫廊、博物館悠晃, 在倫敦散秩的小徑裡發現了許多新鮮有趣的事物, 也在超市在咖啡廳在街道在地鐵在生活中觀察著倫 敦,體驗著一切。 倫敦,一個古老又富新意的城市,從未踏足的人想像著它的美好與 優雅,霧中的倫敦、雨中的倫敦又或是陽光下光影分明的倫敦,一 個能包容一切的統一與協調、新舊共存的城市。蜿蜒的街道小巷、 悠久的地名,現在錯落著各式各樣的新穎建物,古老而便利的地下 鐵系統將倫敦畫出一條條的脈絡,密密麻麻的從倫敦的心臟區域分 支出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城市的生命力。俯瞰倫敦,即使是日落前的 燦爛雲彩也難通過上空低飛的綿綿雲層完全照亮整個地貌,有點中 性的色調,和一點神秘而平靜的感覺,大概就是對於倫敦的第一印 象了。

-15-


YIRI ARTS | Art in London 當藝術家作為一個收藏家 The Artist as Collector

巴 比 肯 藝 術 中 心 的 展 覽 Magnificent Obsessions: The Artist as Collector 和倫敦城的感覺有點像似, 新舊共存、從事物從個人從過去從日常衍生出來的 藝術,「作品」是一般展覽所展示的,是藝術家生 產的結果,而在這個展覽裡同時展示了三樣東西, 作品、藝術家和作品成為藝術的脈絡。 展覽收羅了許多藝術家的收藏,事實上許多藝術家 也同時是收藏家, 因為個人嗜好又或者是作品所 需的資料、靈感來源等等, 各種不同的原因去收 集,而這些收藏品也從而影響藝術家的作品形式和 創作路徑。想像一下, 在展場中如果有一件藝術 家的作品與他的收藏作為相互的參照是多麼有趣 的事?而這次的展覽就是以這種比照對照的形式 展成。Damien Hirst 展出了他所收藏許多頭骨和 鳥類標本, 在現場也有一件他自己的作品, 由蜘 蛛、蝴蝶、甲蟲等等昆蟲標本規律組成的「經典」 Damien Hirst 風。展覽就像是在一個空間充滿著各 個藝術家創作時散落的零件,展場中沒有顯眼的分 割出每個藝術家的空間,但是這些物件卻能被自動 歸類成某一絡,你會期待看著這些收藏品以何種形 式出現藝術家作品的靈魂之中,到底是誰會去收集 這些東西呢?物件和物件的連結似乎是隱晦而細膩 的絲線,細細的編織出一張若隱若現藝術家專屬的 細網。端詳著些收藏品的細節,無論是上面佈滿歷 史痕跡的、又或是有些粗糙的大眾化塑料玩具、照 片、其他藝術家的手稿、作曲家的筆記等等,對我 來說這都是一個充滿驚奇和滿足的展覽。

更好的你 A

Better You

我們以《A Better You》作為參加 ART 15 展覽的主 題, 期許無論是在藝術的想法上或者台灣或者倫 敦都能找到一個更美好的自己。在這全球最重要 之一的藝術盛會, 這次的地點同樣在倫敦肯辛頓 (Kensington) 區 的 Olympia 展 覽 館, 天 頂 的 巨 型 採光罩,享受著倫敦晴朗的天氣,日光也為展覽作 品增色不少。展出作品較其他倫敦的博覽會更加前 衛、超越傳統,多元的樣貌,除了能看到許多當代 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以外,即使是非常年輕的藝術家 作品在展場中出現也不是少數,可以感受到大會嘗 試與發掘新鮮藝術的自信。 遊走其間我觀察到直覺性的作品很多,立見的視覺 經驗,精準而果決,各式不同的作品形式,總有幾 次在某些角落處發現驚奇的顫慄,而有些則更深入 於探討其具思考性的連結。展覽期間環繞展場許多 次,無論如何仔細,似乎每次都能發現新的事物。 藝術從來就不只是停留在牆面、檯座上,很多作品 你會反反覆覆地再三回顧。我喜歡藝術這種離開了 卻似乎不曾離開的感覺,作品的可見讓你發現原來 事物還有這樣的觀看方式,作品的不可見與你的記 憶和思想形成非常不一樣的東西。

後記

Afterword

而此次展覽我有一件作品, 有幸能被當地畫廊收 藏,藏家 Stacie 本身也是藝術家,送作品那日是個 天氣晴朗的日子,藏家房外的花園種植著兩種白色 和紫色的花草,與房內裝潢的色調相互呼應契合, 令人對屋主的生活品味印象深刻。以藝術交到朋友 的感覺真是難以形容的溫暖和幸福,謝謝 Stacie !

巴比肯藝術中心 (Barbican Centre) 是位於英國倫敦的的表演藝術中心, 於 1982 年啟 用,由倫敦市的政府,也是英國第三大藝術資助機構「倫敦市法團」斥資 1 億 6,100 萬 英鎊建造,並由該法團所有和管理。位於市中心倫敦城北部的巴比肯屋村。該中心定期 舉行音樂、戲劇、電影節目及藝術品展覽,是全歐洲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

-16-

www.barbican.org.uk


YIRI ARTS | Kasai no Hito

家栽之人

莊志維

CHUANG

「不斷製造美麗的過程,同時也不斷累加視覺上的痛感。」 開天闢地以來,人類與這個世界上的其他物種競爭資源,自然資源在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索求無度之下,幾乎彈盡援絕。人類社會與地球 環境,疾病與人類;物種與資源,有時如蝴蝶效應一般,一個蝴蝶翅 膀的拍動便引發遠方的一場沙塵暴;有時則是像推擠彼此的浪潮,交 互影響環環相扣。而在抗生素發現以前,被病毒感染而無力的宿主, 體內的細菌戰爭開打,病毒以倍數成長,並且在短暫時間內就占領了 宿主的生命。生命在互相侵犯,佔領彼此的資源才能得以繁衍,各種 物種相互競爭,剝奪對方的生命,並且生生不息意志堅強的活下去。

Kasai no Hito 摘

Chih-Wei

下如蟬翼般薄脆、垂墜的焦枯花朵,揀選最強壯的健康 枝條, 折摘多餘葉片、裁取適當的節位成為插穗。將

浸泡過的插穗沾上粉狀開根劑,插入排水介質後置入維持濕潤 的透明罐中,替她打造一個小溫室。集結使其發根的必要條件

《感染系列》以冷陰極燈管插入植物體內,經由植物中維管素的水分 傳導電力,推動燈管發亮,藉由這樣的傳導,電流彷彿寄生一般強行 植入植物體之中。被寄宿的植物體,被迫傳導電力,在汲取的傳導液 漸漸枯竭的同時,植物也邁向死亡;而寄生者也終將隨著植物的生命 力耗竭,一同熄滅。莊志維的作品運用植物體象徵自然環境,而科技 則是寄生於自然環境得的掠奪者,但是在這個掠奪之下若是奪走了宿 主的生命 ,掠奪者也終將一同殞落。象徵了人類若不永續運用自然資 源,終將導致地球毀滅、人類滅絕。

後,期待著不可預期的自然生長。

藝術創作的過程,就像植栽的扦插法,需要逐步細細經營。竭 力控制所有的變因,等待無可預期的靈光一現。伊日藝術於八 月一日、荷月第一日,將於高雄駁二空間推出「家栽之人」展 覽。藝術家透過日常與植物相處的觀察,擬真抑或寫意地記錄 下自己與植栽,藉由這份情感的轉移,綻出筆尖的蔥濃綠意。

撰文/ 張聖坤

1.

-17-


YIRI ARTS | Kasai no Hito 平子雄一 Yuichi

HIRAKO

「如果這些植物、是森林的孩子。」 儘管我們與植物共存在同一個空間之中,但是相較 于動物而言,我們容易忽略它們的存在。因為不同 於與動物的相處, 我們鮮少與它們做出直接的互 動,與意識到它的存在價值。 在地球步入科技化的過程當中,人類開疆闢土,為 了進步而犧牲了自然賦予我們的生態環境。但這已 經是上個世紀的話題了,現代人開始打造自己的花 園,在室內擺放植栽,冀求心靈上的平靜與富足。 出生在群山環繞的日本岡山縣,森林對童年的平子 雄一來說,就像是個無盡的樂園。植物就像充滿靈 氣的頑皮孩童,在人類的注視下靜靜蹲獃,順著風 與葉片中穿梭的蟲魚鳥獸,隱隱躁動。

2.

呂浩元 LU

+ 柯裕嘉 Puppy1992 賴怡璋

Hau-Yuan

「沒特別的原因,有時候只是因為它看起來很好。」 青綠的雞冠花、龍血屬的青叢、盛開的螃蟹蘭、撿 回來的松果、舊玩具、老針織家飾、還有一隻叫咪 咪的黑臉小巴哥。這些物件是呂浩元每天起床,視 覺嗅覺的第一感官、是最貼近呂浩元的生活片段。 一開始只是為了妝點自己的生活空間,不過買的都 是切花。但有些植栽不能切花,呂浩元才開始在家 中養盆栽,越種越多,客廳已經變成小狗咪咪的花 園了。呂浩元的創作總是以身邊觸手可及的畫面, 只記錄下真實存在的物件。在工作台前,盯著一顆 泛紫的火鶴許久, 再將視線轉向畫布上, 執起畫 筆,夢幻地記錄下自己的視覺暫留。

3.

「植物之所以開出美麗的花,是為了繁衍後代。」 植物作為人類在生物界的同夥,常常給予人類極為 豐富的滋養,無論是物質或非物質層面。它出現在 餐盤上,讓人足以獲得必要的營養素;出現在花園 裡,植物提升空間層次,增添視覺感受,能淨化空 氣。而簡單的一束花,更往往代表千言萬語,在人 類社會的禮俗文化中,植物總是扮演著重要的象徵 角色。 賴 怡 璋 與 柯 裕 嘉 組 成 的 Puppy1992 帕 比 植 物 設 計,透過不同物種的植栽的合成,與植栽本身所具 有的符號及生態特性,以植物為媒材創作,呈現不 同於文字與影像的閱讀可能性。

4.

家栽

Kasai

家庭裁判所,是日本司法部設立之家事審判法案機 構,調停家庭糾紛、處理少年保護等事件。原作毛 利甚八畢業于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曾多次出版過與 司法有關的小說及作品。1986 年與魚戶修合作出 版了漫畫《家栽之人》, 是以家庭裁判官作為主 角,將植物與大自然環境的相處形式、投射到每次 個案當中。親人之間產生的嫌隙及摩擦,就像植栽 受到久旱氣候或是蟲害而造成的影響,其實是可以 透過細心觀察(溝通),找出癥結,借用外力的輔 助,修正到最原始的平和狀態。 將家庭裁判所的縮寫《家裁》嫁接為植栽的《家 栽》,也是作者將人性的負面行為,歸屬於自然環 境中,總會遇到的困境一般。我們將情感投射至植 栽身上,佈置於室內,勤於對它施肥澆水。與人相 處,一樣需要溫厚的檢視,從構成背景的根、支撐 骨幹的莖、到產生養分的葉。

2015.8.1 - 8.30

家栽之人│平子雄一、呂浩元、賴怡璋 + 柯裕嘉、莊志維 伊日藝術駁二空間│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群C9倉庫 07-521-5783│13:00-19:00│週一休館

2015.9.5 - 10.4 涂皓卿個展

2015.10.10 - 11.8 山海經聯展

‧展覽訊息若有所更動,皆以伊日藝術網站公布為準

1. 莊志維|感染系列:標本與空間|尺寸依場地而定 2014 裝置 2. 平子雄一|Green Master 34|130.3×91cm 2015 壓克力彩、畫布 3. 呂浩元|小人風景|145.5×112cm 2013 油彩、畫布 4. 賴怡璋 + 柯裕嘉│現地製作作品

-18-


YIRI ARTS | A Room of One's Own

自己的 房間

述自二十世紀入選十大小說家的唯一女性的作品「自己的房間」之名。

「自己的房間」原為一篇吳爾芙在劍橋大學的講稿,講題是「婦女與小 說」,剛開始演講的她便破題:「今天無法作出一個婦女與小說之間純粹的 結論,若是如此的漫談一個小時將會是一位失職的講者。」關於這個命題, 她只能貢獻一點自己的心得:「女人假如想要寫作, 他一定要有點錢, 並擁 有屬於她自己的房間。」

說出這段傳世名言的吳爾芙,出生在距離現今 130 年前,當時的女性無法進 入學校接受教育,沒有自己的財產權、投票權,更遑論擁有一個非低階職務 的工作機會,當時的女性必須倚賴著家庭中的男人才得以生存。而 1928 年 到劍橋大學演講的吳爾芙,藉此機會抽一個空檔在劍橋校園內散步,她隻身 一人,隨著思緒忘我之際走到劍橋大學的圖書館-知識的殿堂欲求得真理, 隨即在門口被一位衣著得體的紳士擋了下來,女性不可單獨進入圖書館,也 不可以走上知識份子專用的草皮道路,只能走草皮旁鋪著碎石的小徑,這便 是當年女性的處境。

撰文/ 吳思薇

A Room of One's Own of One's Own

全書以當日的講稿及後續衍生的思考集結而成,以意識流的筆調書寫,筆下 文字呈現如人的意識般的天馬行空,夾議夾緒論情論理。綜談古往今來的女 性與男性,吳爾芙其陰性書寫的細膩筆法貫穿全書,奠下散文大家之名,更 是女性主義發展史上的聖經。而本次伊日藝術策展,將展出四位女性藝術家 的作品,於台中日月千禧酒店的客房之中。利用展出形式與藝術家之性別與 創作主題呼應其陰性書寫的「自己的房間」。

2015.7.11 - 7.13

自己的房間│王冠蓁、巫宇庭、林宜姵、陳文立 台中日月千禧酒店│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77 號│Booth:1516

1.

-19-


YIRI ARTS | A Room of One's Own

2.

1. 林宜姵|虛空中凋零-2|60×70cm 2015 壓克⼒彩、畫布 2. 王冠蓁|休息的人:無聲的所在│112×162cm 2015 壓克力彩、畫布 3. 陳文立|人造石(局部)|31×89cm 2014 水墨紙本設色 4. 巫宇庭|客廳(局部)|41×53cm 2014 鉛筆、水干

陳文立的作品主題向來以觀察當代的人性心理為主體, 藉由盆景或者中國文人畫為手 法,描繪出人與景觀、人與現實、人與自我的關係。將人類的形象轉化、縮小賦予如同 孩童般的情貌;這些溢散出的想像光景。巫宇庭的魚人先生,超現實的 ( 魚 ) 愚人世界, 在創作者的角度裡,或許一昧從眾的人群行徑在某個角度下確實是愚不可及。但是在其 視角底下的魚頭先生們,每一個都極其可愛、也有點天然呆,藝術家把一個尖銳的議題 描述的如此柔軟,這或許也是女性創作者的天然技能。 獨角仙的振翅、獨角仙的停滯,離土失色的繁盛花叢、沒有動能的浪花,藝術家林宜姵 詩性的捕捉隱藏在生活中神秘物件的隱喻,她的創作焦點凝視自身與親密關係之間的拉 扯,藉由令創作者恐懼的甲蟲象徵,她與親密關係之間期待與恐懼,林宜姵的創作脈絡 中總能一再看見,暗藏在生活中的微小事物其隱喻與自身的關聯。古靈精怪的少女藝術 家王冠蓁,創作主題也沿著她的生活沿線,淡金公路上的公路風景、校園生活的創作日 常、臨海地帶的潮濕氣味,除了這些,還有直視許多對於生活的內在幻想敘事。所有畫 中的男女性主角都極像王和她日日一起生活的藝術家男友,她的創作即是用自己的世界 觀,描繪著自身與周遭生活的陰性書寫。

3.

維吉尼亞.吳爾芙

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國作家 她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兩次世界大戰期 間,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的成員 之一。最知名的小說包括《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雅 , 各的房間》(Jakob s Room), 散文《屬於自己的房間》等, 其中 的名言指出,女人必須有她自己的一點收入及獨立的房間。

4.

-20-


YIRI ARTS | Column 圖:莊榮哲│紋字書寫-孝經│30×100 2010 相紙、輸出

撰文/ 王若鈞

Column:When Tattoo is no longer a Taboo

18 歲的生日,隨意走進西門町的一間刺青店,烙下第一個成年禮。 24 歲的失戀,自以為天崩地裂地找了朋友推薦的師傅,任他在腰間揮灑。 25 歲的喪親,悄悄將他的小名,隱藏在脖子後面的音符。 26 歲的追夢,母親的簽名爬上我左手腕內側,隨著脈搏跳動。 32 歲的現在,我還在硬逼著熟識的藝術家幫我繪製下一個紀念。

如果刺青也能有簡歷,我的大概會長這樣吧!

刺青是藝術?是工藝?還是只是設計裝飾?短期內或許不 會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刺青不再只是特殊身分的象 徵,也不再是禁忌。日本出名的硬漢大叔 [2],渾身刺青、 哈雷代步, 看似「爆走族」無誤的他, 真實身份是傳道 的牧師。而在我身上留下作品的斌哥 ( 本名許高斌 ), 在 2014 年受邀至法國巴黎蓋布朗利藝術博物館 (Musée du quai Branly ) 刺青藝術展覽,從小就愛畫畫的他,在 8 年 的泥水匠生活後才面對自己真正的夢想,成為把人體當作 珍貴畫布的刺青師,也正因為作品受邀至國際間展出,家 人終於從反對轉為支持。

先說好唷,上述純屬個人經驗分享,沒有鼓勵大家嘗試 的意思,也不是要刻意撇開「身體髮膚」的傳統思想。 要知道,刺青比「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 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的決策重大許多,不然一個不 小心就會成為「十大囧刺青」 [1] 的榜上名單。

回到所謂台灣「藝術圈」的體制內,2012 年台北美術獎 的入圍作品莊榮哲《紋字書寫》系列,也在挑戰創作媒材 的多元性。充滿中國古典風味的菊荷花卉、吉祥用語、落 款,皆由皮膚傷口逐漸成形的血痂而來,簡言之就是「肉 身圖騰」。介紹他的相關文字寫道:「以肉身替代畫布, 以血液替代染料,編織出靈魂顫動姿態,象徵出隱隱欲語 的狂躁生命。」傳統國畫中的意奮筆縱, 又再一次地與 刺青產生連結。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在《紋字書寫 - 孝 經》一作中直接刺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讓左手刺有 母親簽名的我一見傾心。

不能免俗地,要回答一下最常被問的問題:沒有太多難 忍的疼痛,也從不曾後悔。接下來,就可以說說創作的 問題了。 兩年前我曾帶著一位刺青師朋友 Ryan,前往畫廊欣賞 夏一夫老師的水墨展覽,當我在山水長卷中逐漸意興闌 珊之時,他卻像是著了魔般地久久不能自已,好像希望 手邊能有放大鏡來仔細研究每一幅作品似的,不肯放過 任何一丁點細節。「刺青 vs. 水墨」,多數人都會覺得 這兩者超級無敵跳 tone 的,而從藝術位階和發展脈絡 來說, 也是完全不能比較的媒材。然而,Ryan 卻不只 一次地說著, 水墨中的筆法、墨法 ( 技巧 )、神、意, 和刺青的道理一致,是他創作的基礎之一。

好吧,我可能不是藝術家,但身體卻足以成為藝術家的畫 布!

離開展場後,他問我:「幫你刺青的人,你叫他師傅還 是藝術家?」我沈默許久,不是因為我答不出來,而是 答案明確到覺得自己在看待創作這件事情時,竟如此狹

1. 了解你的刺青師是誰,他的圖像風格、工作 習慣。好比你不可能走到牛肉麵店叫牛排, 雖然兩者一樣都有肉有麵。

2. 預約面談後不要說出:我不知道要刺什麼。

或許你可以把部位露出, 詢問刺青師的看 法。我們嚴肅看待工作,但不吝嗇「一起」

討論。

TABOO

隘。我會稱之為「師傅」,有專精於某領域的行家之意, 本質上「傳授技藝」的匠氣多過於「創造」的才華。

仔細回想, 刺青對我來說, 像是成長歲月裡的美麗刻 痕,若說什麼能把負面情緒幻化為正面能量,的確有些 浮誇了,不過就像是某種宗教儀式,在馬達充滿韻律的 聲響中、割線針、打霧針劃過皮膚的瞬間,本能地感受 什麼該放下,並思考怎麼繼續往前走。

來自刺青師 Ryan 的刺青基本禮儀分享

當TATTOO 不再是

[1] 新唐人電視台所製播的「老外看中國」線上節目,其中介紹囧中文刺 青,參考連結 https://goo.gl/lpyxdt [2] 更多關於刺青大叔的介紹與圖片,參考連結 https://goo.gl/lpyxdt

3. 詢價不殺價。圖像產出的方式有很多,刺青 師付出在日常的隱含成本你看不到。 可能 花了很多年跟隨師父學習磨鍊連一份薪水都 沒有,可能買了好多張機票去西方取經跟失

眠不知多少夜才換到這些技術跟視野。 存

好預算再來, 刺青師很樂意等你。 你值得 好的作品在身上。

-21-

4. 不要害怕把疼痛表現出來,接受它,就跟刷 牙會有泡泡一樣正常。刺青會痛,一直痛。 不管多大的圖或身體部位都會。也請不要跟

愛侶牽著手演生離死別,或是在過程用疼痛 開友人玩笑,這會打擾到工作的進行;痛幾

個小時人生更豐富, 身體不會有殘缺的請 放心。


YIRI ARTS | Art News 美國芝加哥墨西哥美術館 National Museum of Mexican Art

《芒果街上的小屋》為美籍墨西哥裔女作家 Sandra Cisneros 於 1984 年出版的小說,內容敘述一個女 孩 Esperanza 在芝加哥拉丁區的成長歷程, 所有 遇到的人、事、物讓 Esperanza 改變了對異性的 看法或是加強了對未來的渴求。墨西哥美術館以此 文本為軸,藝術家在不同成長背景探索普遍經驗, 作品圍繞在小說思想,包含希望、夢想、苦難、幻 滅、家庭、社區、身分、關係、獨立、成長等。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Artists Interpret Community D / 2015.4.17 - 8.23 P / National Museum of Mexican Art, Chicago W / nationalmuseumofmexicanart.org

印度孟買蒙全達尼史坦伯瑞克畫廊 Galerie Mirchandani + Steinruecke

奧地利薩爾茨堡現代美術館 Museum der Moderne

日籍藝術家池村玲子自 1972 年便至歐洲學習、工 作,並在 2014 年獲得了科隆美術獎,現居於德國 柏林與科隆兩地。本次展出 1997 至 2013 年之間 包含繪畫、雕塑、石版畫等創作,創作過程中揉合 了藝術家對於日本及亞洲的觀點。雕塑作品以側臥 兵馬俑顯示了對存在的脆弱性;水彩作品則呈現了 肖像畫中流動的一刻。時而溫暖、時而侷促的風格 帶給作品既灑脫又荒誕之感。

「你的人生究竟是過的如何?你想過你的工作、你 的生活、甚至你的想法是否特殊或別具意義嗎?」 本次展出 Generali 基金會的收藏, 藉由版畫與攝 影作品探討生活與文化、工作與休閒之間的關係, 企圖從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解決隱含其中的問題, 而在現代美術館極富歷史性的收藏中,多以這兩種 媒材為主,間接影響了最終展出作品的挑選。

LEIKO IKEMURA Solo Show D / 2015.4.24 - 7.25 P / Galerie Mirchandani + Steinruecke, Mumbai W / galeriems.com

Which Life?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Collections D / 2015.4.10 - 10.4 P / Museum der Moderne, Salzburg W / museumdermoderne.at

流動碎裂的霓虹正譜著一首主旋律。光的稜線是 Federica Marangoni 表現生活與情感交織的經緯, 蘊含能量如一道血紅河流劃分了佩薩羅宮的白色外

觀,從屋頂傾瀉而下幾近大運河畔。而連接至內部 地下室,隱藏在混亂的鐵絲網後顯現著「並非一個

身而為人的好日子」,演繹著一齣人性的劇碼。這 是藝術家作品中典型的象徵符號,涵蓋了個人自由 的伸張及人類爭鬥歷史中的混沌。

THE LEADING THREAD-An Exhibition/ Installation by Federica Marangoni D / 2015.5.8 - 9.13 P / Ca' Pesaro Venice W / capesaro.visitmuve.it

編 譯/楊庭鑒

義大利威尼斯佩薩羅宮 , Ca Pesaro

藝術新聞

Art News 南非開普敦國立藝廊 Iziko South African National Gallery

本次展覽為回顧 Omar Badsha 自 1960 至 2000 年 的繪畫、木版畫及攝影評論。他的繪畫作品首次展 示, 便是與被公認提出了全新語彙和觀看方式, 並且挑戰當時對種族隔離既定修辭的攝影評論一起 呈現。Ari Sitas 教授便盛讚「Badsha 的作品能夠 在一個畫面擷取到人類的生活組成與社交歷史等細 節。」展覽也提供了研討會、導覽等活動以讓觀者 能更加理解 Badsha 的創作脈絡。

Seedtime: Omar Badsha Retrospective D / 2015.4.24 - 8.2 P / Iziko South African National Gallery, Cape Town W / iziko.org.za

-22-

俄羅斯莫斯科現代美術館 Moscow Museum of Modern Art

, 莫斯科現代美術館與兒童三語中心 P tit CREF 共同 合作提出《巴黎 - 柏林 - 莫斯科 當代城市》計畫, 結束巴黎及柏林兩站後,目前進行到計畫最終站 莫斯科。三個城市皆有其奇特的都會景觀,而這三 個首都城市有什麼相似及不同之處,如何定義巨大 都市等問題,提供了參展者自由開放及在地觀點詮 釋或提供一個可能的解答。

Paris – Berlin – Moscow. The Contemporary City D / 2015.6.6 - 8.8 P / Moscow Museum of Modern Art, Moscow W / mmoma.ru


YIRI ARTS | YIRIARTS.COM.TW

YIRI ARTS in ART OSAKA 2015 July 4SAT. - 5SUN. Hotel Granvia Osaka | Room 6002 | Artist 林宜姵 × 楊宗嘉

總編輯│黃禹銘 視覺設計│洪振峰 編輯群│余育緯‧洪振峰‧林孟翰‧吳思薇‧張聖坤‧顏華志‧楊庭鑒 專欄作者│王若均‧宋艾凌‧邱懷萱‧陳雲‧陳漢聲‧蕭聖健‧盧怡安 創刊日期│2014.11.1 發刊日期│2015.7.1 出版單位│伊日美學生活基金會│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768巷1弄18號4樓之1 連絡電話│02-2651-2888 #815 / #802

Editor-in-chief │Orton HUANG Visual Design│Anderson HONG Editor│YU Yu-Wei, Anderson HONG, Hans LIN, WU Szuwei, CHANG Sheng-Kun, YEN Chih, YANG Ting-Chien

Contributors│Regina WANG, SONG Eillen, CHIU Huai-Hsuan, CHEN Han-Seng, CHEN Yun, HSIAO Sheng-Chien, LU Yi-An Established│Nov. 1, 2014 Publication Date│Jul. 1, 2015 Published by│YIRI ARTS FOUNDATION│4F.-1, No.18, Aly. 1, Ln. 768, Sec. 4, Bade Rd., Nangang Dist., Taipei City 115, Taiwan (R.O.C.)

Contact│886-2-2651-2888 #815 / #802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5 YIRI Co., Ltd. 著作權所有 © 請勿私自轉載 線上閱讀 issuu.com/yiri.arts

富錦│台北市富錦街 421 號│02-2651-2888 台中│台中市精誠五街 2 號│04-2327-4361 駁二│駁二藝術特區大義 C9 倉庫│07-521-5783 伊聖詩私房書櫃│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22 巷 7-1 號│02-2362-113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