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日藝術誌 Vol.008

Page 1

YIRI ARTS | YIRIARTS.COM.TW

Vol. 008 Jan. / Feb. 2016

Y R G P

COVER STORY 藝術自由日 -1-

Reading Hut 自造書屋 -10-

THE FIRST YEAR 伊日藝術元年 -13 -


YIRI ARTS | 2015 Taipei Free Art Fair

2015台北藝術自由日

撰文/ 顏華志

2015 Taipei Free Art Fair 此次藝術自由日以 「環境×藝術」為主題 揭示當代藝術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密不可分的交融關係

創辦於 2014 年的台北藝術自由日,援引法國小說家卡謬 之言「自由應是一個使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為號召,打 造一個破除所有限制的平台,讓藝術自由的發生。邀集世 界各地不限個人、團隊、年齡、性別、國籍、媒材及藝術 形式的創作共同參與,交互激盪出炙熱懾人的藝術光景。 2015 年邁入第二屆的台北藝術自由日,由來自台灣、日 本、菲律賓、薩爾瓦多、加拿大、美國等地超過 130 組 藝術家共同展演,並規劃獨立藝術書展區、藝術電影與講 座、自由心證拍賣會等活動,讓藝術的狂熱得以自由地喧 嘩、鼓動、無盡蔓延。

1.

旅行的大洋蔥計畫第八站 洋蔥書屋@台北藝術自由日 Big Onion the 8th Stop

2.

建築家蕭有志近年來在社會中不斷提出「大量交織」(MegaWeaving) 的倡議,並以一系列的游移建築計畫展現此項倡議中 對環境與文化的關注。「旅行的大洋蔥」近年來遊走過台灣與香 港等地, 所到之處並與各領域創作者合作, 在洋蔥內外部呈現 聲音裝置、網路電台、環境裝置等各種跨領域樣態。此次於台 北藝術自由日的展出攜手伊日藝術團隊, 將大洋蔥化身為「洋 蔥書屋」,在書籍與藝術品環繞的場域中,體現藝術創作的有機 性, 在當代人造環境與人的感知過度疏離的情狀下, 試圖以空 間為媒介重新嫁接起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親密關係。

3.

4.

5.

閱讀是最適合分享的禮物! Reading is a gift to be shared

台北藝術自由日以最不設限的方式創造藝術展演與交流平台, 不僅希冀創作者激盪出跨界火花, 也期盼藝術能夠以最自在的 方式走入每個人的生活。獨立藝術書展區特別與英國 MACK 出 版社合作, 推薦台灣少見的原文藝術書籍給參與台北藝術自由 日的民眾。「Books with artists, writers and curators」,MACK 簡潔而精確的出版目標, 恰如台北藝術自由日所深信, 藝術不 在他方,而是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6. 1. 洋蔥書屋於自由日現場 2. Oliver Chanarin & Adam Broomberg《People In Trouble Laughing Pushed To The Ground》 3. Casper Sejersen《Belongs to Joe》 4. Guido Guidi《Preganziol, 1983》 5. Oliver Chanarin & Adam Broomberg《Holy Bible》 6. William E. Jones《Imitation of Christ 》

-1-


YIRI ARTS | 2015 Taipei Free Art Fair 更加純粹的藝術收藏方程式 A simpler formula for collecting art

「自由心證拍賣會」是藝術自由日活動中極具人氣的 亮點!每件作品起標價格均為新台幣 500 元,在落槌 前競標者並不知道創作者的身分,僅以自身對於作品 的評價為競價依據,重新思考與定義藝術品價值和收 藏者之間的關係。2015 年的「自由心證拍賣會」將 理應當然的「自由」盡情放大,向藝術創作者提出徵 件邀請,入選作品包含平面繪畫、立體雕塑、複合媒 材裝置等,作品於活動期間全程展出,並在活動最後 一天的拍賣會現場全數拍出。

8.

7.

7. 自由心證拍賣會 8. 時代的信仰│20×10×19cm│2015│礦岩、純金箔、皮革 9. 旅跡1│21×29cm│2015│墨水、金箔、 紙本 10. 繪畫的可能│20×20cm│壓克力彩、木板 11. 在星空之下,一片蒼白。│45.5×53cm│2015│壓克力彩、畫布

9.

10.

感官與知識的藝術交融 Artistic blending of knowledge and the senses

12.

13.

在「環境 × 藝術」的命題之下,台北藝術自由日不僅邀 集藝術家藉由創作表現對於自然環境的關懷,亦透過放 映藝術主題電影《艾未未.草泥馬》與《風華再現─阿 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以及邀請藝術家顧廣毅和策展人 孫以臻進行《由人向外釐清的生態系統 - 以亞太地區的 生物藝術作品為例》藝術講座等方式,探索以人為本的 藝術環境與生態環境議題。 藝術家平子雄一出生於群山環繞的日本岡山縣, 植 栽、林木、山野不僅是成長過程最深切的回憶, 更 是藝術家在心靈上、創作中最珍視的對象。畢業 自英國 Wimbledon College of Art,平子的展覽 足跡遍及台灣、日本、新加坡、菲律賓、美 國、英國、丹麥、荷蘭等地, 橫跨平面繪畫 與立體雕塑的豐沛創作能量更獲得重要獎項 VOCA 賞肯定!本屆台北藝術自由日設立專 區展出平子雄一以環境為關懷對象的藝術 創作,更於開幕典禮邀請藝術家進行聲響展 演!以在地撿拾而來的葉片和果實等自然素 材作為發聲工具,結合電子混音進行聲響創 作,以跨域展演體現藝術創作與自然環境和 諧交融的嶄新篇章。

陳聖文×淨愛高山 Guardians of the mountain

14.

展區中許多藝術家藉創作表達對環境的關懷,參展者陳 聖文與淨愛高山團隊合作,以撿拾自北大武山、玉山等 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垃圾作為媒材,透過細微的處 理與刺繡巧妙結合,希望喚起共同身為地球一份子的大 家,彎下腰伸出手,一起還原最純淨的山林美。 -2-

11.

12. 藝術家平子雄一進行現場音樂創作表演 13. 藝術自由日現場展出平子雄一作品 14. 藝術家陳聖文進行現場創作 15. 陳聖文│烏頭翁 8"│2015│刺繡繡線、繡臺、塑膠編織

15.


YIRI ARTS | 2015 Taipei Free Art Fair

2015獲獎藝術家

本屆台北藝術自由日改變一般邀請 專家評審進行評選的機制,由參展 藝術家互相票選出最能夠體現自由 精神的參展作品。票選結果產生一 名金獎得主、兩名銀獎得主、五名 銅獎得主、兩名最佳人氣獎!

金獎得主寧森作品

金獎│寧森

一生中都有一次進棺材的機會,但幾乎沒有從棺材 再出來的可能。倘若今日存在一個重生的機會,又 將帶走什麼回憶?或喚起什麼瀕臨遺忘的風景?這 件作品將讓觀者躺進棺材之中,透過內部聲光裝置 來閉著眼睛檢視回憶風景。這個空間零議題,這片 風景可能是源自過去的記憶,也可能來自未來的幻 想。但並非創作者給予的,而是源自於每位觀者自 身的生命故事。

銀獎│HAHA HAZEN

時間與空間對於人而言,一直處於相對立場,但我 們卻不斷嘗試去保存過去存有的記憶。「標本」將 時間的痕跡鎖住在某個當下。從嶄新的發明洗練成 為一件件老物件,在時間流動下,持續刻畫老舊與 鈍化記錄著時代的變遷。HAHA HAZEN 本次展出的 作品,著重在標本與老物件的結合,用一種視覺上 是類比,本質上卻是對比的特殊關係,透過重組與 拼貼的方式,去記錄著他們對時間與空間的共存。

-3-

銀獎│Alina Vergnano

Alina Vergnano 曾受邀至義大利、法國、丹麥、瑞 典、印度等國參與展覽,擅長平面設計、動畫、陶 藝與聲音創作,並在特定地點發展現地塗鴉創作。 透過簡單的線條描繪,Vergano 找到可以表達自身 對於世界的情感、思想等複雜的關係。作品主要以 描繪女性多愁善感的眼睛,探究人最深沈的情感。 除了主要在視覺創作外,也積極尋找各種不同類型 的媒材來進行創作。


YIRI ARTS | 2015 Taipei Free Art Fair

銅獎│何欣穎

以梅特林克劇本「群盲」作為出發,冰凍的植物隨 著等待的時間慢慢融化,卻在即將化為水的那刻, 才發現了死亡的真相。而距離不遠處,一叢長梗病 態的水仙花在長夜裡卻盛開了。展場形式以冰櫃裡 冰凍的植物為意象,舞台模型坎入其中。

銅獎│飛飛飛

飛飛飛是一個內心藏有閃亮樂觀 DNA 的插畫家, 相信畫畫是人類的本能;創作多是取材於城市生活 裡的大小事與對自身對生命的體悟,以歡樂詼諧的 插畫、繪本等方式持續關心社會;未來更希望能盡 一己之力讓這個世界擁有更多愛與溫暖。

銅獎│Idon 豆宜臻 簡翊晉

銅獎│李淑枝、劉天球

《我的父親母親》系列作品是藝術家劉星佑 ( 李、劉 二人之兒子 ) 從 2011 年開始的攝影創作, 從類似 扮裝的婚紗攝影,到近期則以紀實的方式,呈現出 平時拍攝的生活照;藝術家身份與原生家庭之間的 關係,以及同志身份的溝通與認同,一直是這個系 列所關注的主軸,此次將被攝影的父母請到展覽現 場,並同時展示系列攝影影像以及從我父母與我之 間的關係出發的現成物物件,讓觀者面對「作品」 ( 我的父母 ),並讓我的父母 ( 作品 ) 取代我 ( 藝術家 ) 的位置。

作品對象是關於生存環境中被遺忘的場所, 但吸引我們的並非廢墟主體本身,而是在踏 訪廢墟當下所面臨的劇烈感受。映入眼前的 斷垣殘壁,以及瀰漫整個空間的詭譎氣息, 驅使我們進行想像並開始一連串的藝術計 畫。透過身體經驗、居民口述歷史和網路搜 尋,多重資訊的匯集之下我們拼湊、想像、 重建對於廢墟理想的原始面貌。它並非是專 業研究系統之下的產物,而是悄悄建立一個 連結主體 ( 被遺忘的事物 ) 的通道, 通往未 知的、陌生的、必須被喚起的遺忘。

銅獎│喇叭吮

Risograph 是一種小型印刷機台,工作原理接近絹 網印刷。每次只能印一個顏色,疊加顏色需要更換 相應的油墨滾筒並再次印刷。由於自己在倫敦念插 畫系,最後畢業創作的時候實驗了歐洲流行的印刷 技術 Risograph,藉藝術自由日與台灣民眾分享留 學生活,創作靈感,國外與國內不同的教學方式, 利用特殊印刷的作品、創作速寫及日記與大家溝通 學習。

SEE YOU SOON 藝術自由日 我們明年見 2016/11/4. 5. 6

華山1914 東二倉庫

人氣獎│Walletjes

由當代疏離現況「網路擇友及交友 app」為靈感, 發展而成的「即興互動劇場」, 以各種角色的演 員、不同的故事事件,提供觀眾參與「約會行動」。

人氣獎│小事製作

小事製作於 2014 年正式立案成團, 核心成員由編 舞者楊乃璇和舞者林素蓮、蘇品文及音樂設計謝瑋 秦所組成,積極與多方表演藝術工作者合作,多年 來集體創作也進行各別的創作。

-4-


YIRI ARTS | Parallel

1.

Parallel

平行 光 - 線 -

撰文/ 黃琳軒

2.

平行世界的感通 Synergy between Parallel Worlds

在一個廣闊浩大的綜合中, 我們應該會同時夢見一棟有翅膀的家屋, 在細若游絲的微風中嘎嘎作響, 精煉著風的能量。 [1]

Parallel, 平 行、 相 似 之 意。 此 次 展 出 多 幅 成 雙 成 對 的 作 品,每雙幅作品都在大同中存在著小異。

蓮輪友子個展

日本藝術家蓮輪友子將自己的熱烈投注於跨國界的行旅中, 擁抱著壯遊的開闊性格,輕盈地將感受收納進畫作裡。由一 次摩洛哥的旅行開展出此個展的平行系列,呈現對於平行世 界體悟的詮釋。從觀察摩洛哥婦女傳統回教服飾的樣貌,使 用頭巾、面紗來包覆女性身體的方式, 將形象的邊界模糊 後,看似如同日本女孩們穿戴帽 T 與口罩的模樣,相同的包 覆原理,卻在不同的文化當中有著截然不同的意涵與實踐。 或許, 我們太過於重視彼此之間的差異, 甚至刻意拉大距 離、強調衝突,直至平行而不再相互交集。即便平行是人們 畫地自限的局勢,蓮輪透過圖像之間的共振,找回平行中的 對應點,環環地緊扣住那些根植於我們內心的共同意識、那 股足以與過去、與未來一同揚帆啟航的力量。

-5-

抽象繪畫的新意 Novelty in Abstract Art

我辨認出環繞著我的臉孔,透過真理的虛實圓缺。 [2] 抽象創作是蓮輪自我界定的依存方式。深受抽象表現主義 影響的蓮輪友子,直用日本腔的英文描述自己是一位「Old Style」的當代女子,這是一輩子的性格,她認真地在這樣的 性子裡尋求自己於時代洪流中的定位。蓮輪採取讓原本所有 環繞在具象物件的深色勾勒,轉而為留白的手法,留白為東 方藝術中特有的表現方式,彷彿於留白的裂縫之處,靈魂才 得以湧出,從留白中獲得意志的滿實,形成表達上的實存。

[1] 加斯東.巴舍拉,《空間詩學》,p135 [2] 尤勒.舒貝維葉,《萬有引力》,p185 [3] 加斯東.巴舍拉,《空間詩學》,p29 [4] 黃孫權,《建築與烏托邦》,p7 [5] 余德慧、石佳儀,《生死學十四講》,p140 [6] 加斯東.巴舍拉,《空間詩學》,p307


YIRI ARTS | Parallel 對話空間的向度 Dimensions in Dialogue

我們彼此所交流的,只是一個充滿秘密的方向,而 我們無法客觀的說明這個祕密。 [3] 在平行世界中,現實則為那些真實的平行投射,呈 現的是求真道路上的錯覺, 像是海市蜃樓一般, 畫面帶有絲絲迷幻的氣質, 真實與不夠真實的界 限交錯, 讓穿越時空成為可能。然而, 這樣的世 界有著一種「不存在的溝通」方式 (non-existent communication) [4] 進行訊息與意念的移轉, 不須 藉由實際的溝通方式,人與人之間、人與物種、物 種與物種之間可以自在地交互串聯。所有 Untitled 的畫作也為此誕生, 試圖貫徹觀者自身的深層經 驗,讓自主的意識流淌於作品中的境地。

色號Luminous Pink No.187的意志 The will of Luminous Pink No. 187

當你醒來窗外鳥兒吱吱啾啾,我在那兒;夕陽照射 在金黃麥穗,隨風搖曳,我在那兒;你看天上下的 雪,你看晚上的星光,我都在那裡。 [5] 蓮輪熱愛健走,無止盡地徒步於樹林與山徑間,那 些螢光色的健走服裝、樹上綁著螢光色的路徑指 標,無非是眼前一閃而過令人雀喜的色調,與蓮輪 體內存載著那些當陽光照下森林光影粼粼的意象, 彼此相互映照,是屬於勇氣的回憶,支持著她面對 生命旅途當中的挑戰、以及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Luminous Pink No.187 螢光粉紅是思念的顏色、勇 氣的意志。

在光的乍洩之中洋溢 在心的熱度之下暖煦 Basking in light and warming the heart

我棲居於綠葉的靜謐裡,夏季正自生長著。 [6] 蓮輪友子的畫面,沒有強加的景觀,而是讓人置身 於一種隨著光與熱的念頭襲來的浸潤之中,有著任 其於各種綠意裡恣意生長、延伸的氣度。 “Parallel” 展中作品多為景象的局部,各式的綠漾令人炫目, 彷彿讓陽光照射在這些植物上的時間擱懸,澄澈地 相當濃烈。單單呈現景象局部, 並非是偏好的篩 選,而是存有的擴增,對於行駛於平行世界軌跡中 不小心遺留下的碎片,進行細膩地捕捉,在一草一 世界的雋永裡迴盪。

2016.2.20 - 3.20

2016.1.9 - 2.14

小動作 2.0 動力藝術聯展

平行 - 光 - 線 Parallel│蓮輪友子個展

2016.3.26 - 4.24 Guim Tió Zarraluki 個展

‧展覽訊息若有所更動,皆以伊日藝術網站公布為準

伊日藝術台北空間│台北市八德路四段768巷5號4樓之1 02-2786-3866│13:00-19:00│週一休館

1. Super Hero 2|38×72.7cm|2015|油彩、畫布 2. Super Hero 3|38×72.7cm|2015|油彩、畫布 3. Parallel 7|60.6×41cm|2015|油彩、畫布 4. Parallel 8|60.6×41cm|2015|油彩、畫布

3.

4.

-6-


夏夜

YIRI ARTS | Summer Night

蕭聖健個展

Summer Night

撰文/ 蘇泳升

機動藝術(kinetic art)在歐美藝術史的脈絡中,與二十世紀 初的工業現代化潮流有連帶關係。藝術家們藉由機器的自動化 運作,展現出物體動態與速度的迷人影像,這種自動化的機械 擺動特性在那個時代氛圍中,是一種現代性與進步感的表徵。

台灣當代藝術的領域中, 藝術家蕭聖健(1968-)可以算是新 媒體藝術中著實極具著個人特色風格的代表性藝術家。蕭聖健 的作品就技術層面而言,可以被視作機動藝術之創作類型,然而在在 審美層次上則不同於歐美機動藝術發展的初衷。他的作品乍看頗有機 械動力裝置強調動態的媒材特性,然而卻又跟單純強調動態與視覺變 化性的機動藝術作品有些不同。這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藝術家往往在 建構機械及組合物件時,刻意在材料運用上呈現出一種天真、粗糙的 手工性。並在情境敘事的語言中進行具象情感投射或者對物件進行符 號的隱喻。他的作品看似有著繁複的機械結構,卻藏不住細膩的人性 溫度。

或許是藝術家早年在台灣師範大學時期專攻水墨創作,綜觀他的作品 總不失帶有著一絲文人的幽然風雅。而後進入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 研究所攻讀造形藝術碩士打破了傳統的基礎訓練,進而在在當代觀念 的刺激下重新審視個人的興趣與專長,並在綜合機械的媒材中找到獨 特的創作方向。 藝術家談到:「早些年在創作這些機械媒材的時候,是因為這些東西 給了我一些獨特的吸引力,我很專注在技術性的表現,總希望能利用 它來表現些什麼,然而這些形式上的操作最終有個極限,到後來我漸 漸地回歸到內容本質上想去探討一些人的感情與詩意性。」 蕭聖健多年來都在高雄居住、創作,生活在這個有著深厚重工業開發 歷史的城市, 或許是特殊的體驗觀察引發了他對這個城市的眾多想 像,在他的眼中,南台灣高雄是一個很原汁原味的工業都市,很多的 部分顯得粗獷、不修邊幅,這一點引發了他在新媒體藝術形式思考上 刻意創造出溫暖豐富的人性痕跡,並對刻板印象中極盡酷炫的高科技 表象,提出了反向的思考。

1. 憶-夏之聲│60×60×20 cm│2014│廢鐵、骨董扇子、馬達、變壓器 2. 夏夜-蛙鳴│19×30×15 cm│2015│刮葫、古董首飾盒、馬達 3. 夏夜-蟲鳴│120×35×35 cm│2015│鈴鐺、古董唱盤、木架

1.

-7-


YIRI ARTS | Summer Night 此次在伊日駁二空間的個展「夏夜」,蕭聖健特別 選用了高雄城市生活中所容易得到的素材來追憶這 個城市與個人過往記憶中的自然印象。為了重現幼 時記憶中的聲音, 藝術家透過機械物質來營造諸 多回憶中樹影婆娑的月下情 境。試圖藉著以人造的聲響 來模仿自然的音景,反諷著 人類為了追求工業與科技文 明的發展,而不斷去破壞身 邊珍貴的自然環境的盲目行 為。如果說現代工業文明的 發展,改變了現代人原初的 生活方式和環境,當自然的 景色消逝不再,吵雜穿梭的 人車雜沓取代了記憶中的蟲 鳴鳥叫、田野蛙鳴。作為一 個藝術家,蕭聖健無疑地在 這殘酷的現實中透過他的藝 術,建構起一個感性的溫床 提供給觀者無盡的懷想。

與空間的交互影響從理性的物理運動轉換成人 文的隱喻與象徵。當作品透過自主運行的過程 行進著,觀者得以看見材料的非客觀、非物質 性的一面,進而呈顯出人造世界的精神意義。 每一個城市都有有一個開發 與過往歷史的衝突, 尤其像 是高雄這樣一個正走向現代 化的工業城市, 建構與破壞 在現代化的過程其實對高雄 人的記憶與情感是很多衝突 的,蕭聖健感性地說道:「我 常常看到一些工業用五金有 就有一種莫名的感情, 有時 是熟悉、有時是失落, 當一 個藝術家我體認著自然與機 械本身就存在著衝突性, 但 我願意用著最動人溫暖的方 式找尋到它們彼此可以共存 的部分。」

在當今高端的新媒體藝術浪 潮中,蕭聖健少見地排除技 術應用的造型意義,而致力 於簡易精巧的機械構成中探 索機動藝術更深層的美學意涵。在他的機械世界中 這些機器與物件像是自成一個想像的小宇宙,在動 能的驅使下,結構的運作彷彿被賦予了生命,機械

南台灣的夏夜總是格外的悶 熱與令人躁動, 這股氣息來 2. 到了此地即刻可以感受得到 這難以言說的部分, 如同這 般地接觸蕭聖健的作品,我們該用全身的感知 去體會這些無可取代的細微震盪與感應。

蕭聖健

2016.1.16 - 2.21

ARTIST CV

夏夜│蕭聖健個展

伊日藝術駁二空間│駁二藝術特區大義C9倉庫│07-521-5783│13:00-19:00│週一休館

HSIAO Sheng-Chien

2003 駐村藝術家,紐約 location1 藝術村,美國 2001 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 1991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2016.2.27 - 3.27 林士強 個展

Honer 2005 潮間帶,台新藝術獎,視覺纇,入圍,臺灣 2003 試試看 , 模糊 , 未明,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展覽類,臺灣 2003 紐約 location 1 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國巨科技藝術獎 2003 影中人,高雄獎,入選,臺灣 2001 漣漪,台北獎,入選,臺灣 2000 初次見面請多多指教,高雄獎,入選,臺灣 1999 蕭聖健個展,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展覽類,臺灣

2016.4.2 - 5.1 零用錢 聯展

‧展覽訊息若有所更動,皆以伊日藝術網站公布為準

Solo Exhibition 2014 日出日落,絕對空間,臺南,臺灣 Selected Group Exhibition 2015 小動作,伊日藝術,臺中,臺灣 2013 好漢玩字節,駁二藝文特區,高雄,臺灣 2012 望向南方,大東藝術中心,高雄,臺灣 2011 壓克力之美,文化中心,高雄,臺灣 2011 拖鞋趴,豆油間,臺南,臺灣 2010 漢字藝術展 , 台灣名品城,南京,中國 2010 好漢玩字節,駁二,高雄,臺灣 2010 南濤畫會聯展,市立圖書館,高雄,臺灣 2009 48 小時藝術認證,橋頭糖廠,高雄,臺灣 2008 未來的軌跡,高美館,高雄,臺灣 2008 高雄現代畫學會年度展,高雄市文化中心,臺灣 Reservation 2014 旗山月色,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臺灣 2008 鳳臨天下,捷運鳳山西站,高雄,臺灣 2006 呼喊,向陽遊客服務中心,向陽 2006 交織,兒童美術館,高雄,臺灣 2001 漣漪,921 地震博物館,南投,臺灣

3.

-8-


YIRI ARTS | One Piece Club

藝術收藏的分享力量 One Piece Club:Sharing of Art Collections

One Piece Club 是一個以藝術收藏為主題的社團, 關注年輕藝術家用創作回應時代的能量,以及藝術品被收藏之後的延伸故事。 我們群聚於此,一同關注當代藝術現場。將藝術收藏進生活,繼續當個有故事的人。 歡迎加入 One Piece Club,一起發現藝術已經在生活裡。

突破視覺方寸的歡沁視野/高桂斌 Collecting the Power of Visual Attraction

如果將人生比喻為一趟旅程,你期待的是穩定的安逸況境,或是充 滿變化與挑戰的冒險之旅呢?或許答案並非截然二元的選擇,亦可 以在穩定的基礎之上,任憑自由的意志馳騁,演繹更加豐富的生活 色彩。原先擔任軍職的高桂斌先生,在屆臨退休前選擇提前退役, 放棄原本令人稱羨的待遇,投入小吃創業。對他而言,能夠持續接 觸新的知識、在嶄新的領域內不間斷地學習是最理想的生活型態。 在更早之前,高桂斌認為畫廊是一個有距離感的空間,只有富裕並且藝術知識充足的人士才會出入 其間。直到大約十年前參與一場慈善拍賣會,當時在現場收藏了一件中國藝術家的油畫作品,也在 那個場合認識一位專業的畫廊經理人,之後他和太太都和這位畫廊經理成為朋友,經常走訪畫廊欣 賞展覽,也開始收藏藝術品。後來發現原來欣賞藝術可以是一件很輕鬆自然的事情,並不需要給自 己太多的負擔。倘若能在欣賞藝術之時遇見同好,一起聊天、談論喜歡的作品,那更是難能可貴的 收穫!「我們因為在畫廊看展覽而認識許多不同領域的藝術愛好者,大家職業不同、知識背景也不 同,因此觀賞作品的觀點也大異其趣,能夠結交朋友交流彼此獨特的看法,這是接觸藝術之後生活 中發生的變化,對我們而言也是很珍貴的經驗。」他神情盎然的分享著。 高桂斌和太太經常一起參觀展 覽、一起旅行, 他們的藝術收藏 包含油畫、水彩畫、雕塑與版畫 作品, 因為熱愛旅行, 也有部分 收藏品是在海外旅行時購買。談 及喜歡的作品類型,「視覺的吸引 力對我而言很重要, 我喜歡藉由 藝術家構築出來的畫面去想像身 在其中的情境。藝術家林葆靈的 作 品《Castle in the Snow》 將 紐 約中央公園描繪成一個夢幻仙 境, 當我到紐約旅行時就迫不及 待到中央公園尋訪畫面中的場 景, 對我而言藝術創作將現實的 場景轉化, 而欣賞作品就跟旅行 一樣都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

瀏覽與分享收藏故事 歡迎搜尋臉書社團:ONE PIECE CLUB www.facebook.com/groups/opc.tw/ onepiececlubtaiwan@gmail.com

對於未來的收藏規劃,「如果能力 許可, 會期許自己的收藏方向朝 向經典、具有時代代表性的藝術 品。」他認為收藏的過程也是訓 練自己提升品味的學習歷程, 透 過閱讀相關書籍和期刊、與人交 流,都是很好的方式。「對於收藏 品, 我以『有捨有得』的角度看 待」, 讓自己的收藏像是流通的活 水、貫徹分享的概念, 一如他樂 於面對轉變的生活觀, 時時刻刻 充分感受每一幕動人的風景。

高桂斌收藏作品│林葆靈│Castle in the Snow

-9-

撰文/ 顏華志


YIRI ARTS | Column

是的, 我們在展場裡 蓋了一棟 開放書屋!

Column: Yes, we built PPES Reading Hut in the exhibition venue!

撰文/ 王若鈞

所有團隊與志工在展場內搭建開放書屋。攝影/王錫安

顧 2015 年,大概是人生中最充實的年份(沒 有 之 一 ) 了 吧! 自 年 初 加 入「 動 態 自 造 實 驗室」(FabLab Dynamic) 以來, 新鮮挑戰接二連 三且無縫接軌, 從國內的公共藝術案, 到國際的 FabLab 全球年會, 甚至還與影視製作團隊合作, 策劃並拍攝自造者們 (Makers) 的競賽實境電視秀。

同時, 我們也受到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的邀 請, 策劃「2015 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的國際 邀請展區,從主題提案、邀請團隊規劃、空間配置 設計,到展場施工、木作、配電走線、硬體設備架 設等,短短數個月的時間,卻更加深刻體會到在一 個藝術節架構下的大型展覽,需要投注多少人力、 物力、心力,還有各個團隊間的相互配合。 不諱言地說, 當下想很死, 但回想起來卻是無比 開心!

創.世紀 Digitopia

我們策展的想法非常簡單:一個大家都看得懂的展 覽!從近年的新興浪潮「自造文化」出發,剝除藝 術語言來討論創作的本質,重新詮釋創作如何成為 生活各個層面的連結,逐漸一種難以忽略的當代現 象,不僅對創作基底相生相對應的波瀾,更讓觀眾 產生全新的創作體驗。 於是展覽定調為「創.世紀」,以開放原始碼 (Open Source) 為核心, 聚焦在共有、共創、共享的循環 模式,挑戰創作者和使用者的身分疆界,也透過觀 者與作品的共構關係, 強化社群間的交互影響作 用,攪拌調味成更多可能,藉以進階說明文化智慧 資產共有、反對資訊壟斷,以及新社群匯聚的核心 價值。因此,展品的本身僅是載具,需要透過觀者 的親自參與,才能更加彰顯作品的深刻內涵,並回 到展場內部來強化所謂的「共創」精神。

改變創作行為 Change the creative action

而當展覽結束,近乎所有展品回歸到收藏單位或逃 不過倉庫角落的宿命之時,有件作品的深層意涵卻 因展覽的結束而誕生,即為由英國 WikiHouse、交 通大學建築研究所、AHA 台灣義築協會所共同合作 的「開放書屋」(PPES Reading Hut)。因為我們即 將把這件作品,捐贈給新竹縣新埔鎮的北平國小!

由 英 國 年 輕 世 代 建 築 師 Alastair Parvin 所 領 軍 的 WikiHouse, 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建築系統, 透過 許多設計師的合作, 讓所有人享受更加簡單的設 計、繪製、組裝的建築,同時兼具美觀、低能源的 功能,滿足不同的房屋需求,更回應當代的居住問 題。而長期關注台灣數位建築發展的交通大學建築 研究所與 AHA 台灣義築協會, 則負責結構、外觀 設計和基礎建設。觀者不僅能看到籌備與製作過 程,更有機會參與現場的搭建工程,通力完成作品 的設置, 享受共同創作與實地勞動所帶來的單純 快樂。 回 想 起 此 次 計 畫 的 經 過, 至 今 仍 覺 不 可 思 議。 2015/6/12, 寫了封信給英國 WikiHouse 的創辦人 Alastair Parvin 和 Harry Knight, 僅兩個小時就得 到正面的回應,其後上百封的信件與訊息往返,兩 次的跨國工作坊,加上多間學校與團隊 ( 包括大安 高工、台北科技大學木藝培育與設計研發中心、朝 陽大學設計學院、嘉義科技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 系、噪咖事務所 ) 的技術與設備支援,以及多位志 工連夜不休的組裝拼接。2015/11/12,展覽開幕的 前一晚,不僅和 Alastair 本人乾了杯,還一起見證 一棟「開放書屋」在松菸展場內逐漸完成的感動! 在藝術節結束之後,「開放書屋」將會完成所有的 建置工程與防水作業,讓北平國小的孩子們能在台 灣第一棟 WikiHouse 裡自在閱讀,除了偏鄉資源的

-10-

募集,更希望能夠秉持社會設計 (Social Design) 的 信念,延續作品的公益價值。

真 心 感 謝 WikiHouse、 交 通 大 學 建 築 研 究 所、 AHA 台灣義築協會, 謝謝所有協助的學校單位, 謝謝所有主動來幫忙的志工,謝謝動態自造實驗室 (FabLab Dynamic) 的所有團員。 我們真的作了一個很棒的計畫!

後記 Postscript

當我仍沈醉於展覽順利開幕之時, 和 AHA 台灣義 築協會簡志明執行長, 以及北平國小王校長詳談 後,才發現還有許多難題需要各界的協助,像是木 材資金募集、志工招募、建案相關法規申請等艱困 議題。是的,我們需要幫助! 沒有「2015 台北數位藝術節」的主辦單位、策展 團隊、設計與執行團隊等的努力共創, 「開放書屋」 不會出現在松菸的展場裡。現在,若沒有社會各界 人士的協助,開放書屋則很有可能無法如期出現在 北平國小的操場上了。歡迎加入這個圓夢計畫,和 我們一起創造一個能讓孩子們享受閱讀的空間。

位於新竹縣山區的北平國小長期致力於農村兒童閱讀, 義築計劃以WikiHouse的共創方式,在地構築一個讓孩 童自由閱讀、圖書分享的開放書屋。您可以出力參與 Wiki的群眾義築,也可以捐款贊助開放書屋的材料費。 我們亟需各界的熱心與愛心,來一起圓夢。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義築協會 帳號│201-09-10595-4 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金控總部分行 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義築協會 許可│衛部救字第1031362569號


HASUWA Tomoko 蓮輪友子

| 2015 |油彩、畫布 Parallel| 9 41×60.6cm

YIRI ARTS COPY RIGHT © 2015



YIRI ARTS | The First Year of YIRI ARTS

破土而出 伊日藝術元年 The First Year of YIRI ARTS

撰文/ 田麗卿

從 2012 年的「日光大道藝術空間」到 2014 年的「伊日美 學」, 我們透過複合型空間、國內外博覽會、展覽畫冊的出 版,以及台北地球日等大型活動的藝術置入,積極實踐「日 常美術館」概念、找尋「藝術無所不在」的各種可能性。 而這兩年多來的播種、滋養、灌溉, 也讓「伊日藝術」在 2015 年破土而出、正式誕生!

1.

1.

-13-


YIRI ARTS | The First Year of YIRI ARTS

由南向北,三家藝術空間誕生 Art spaces, born from south to north

2014 年底,我們的第一個畫廊在高雄駁二特區誕生;2015 年 1 月,第二個畫廊在台中開幕;十月份,台北的畫廊也正式啟 用。短短一年之內,開設了三個畫廊,瘋狂的行徑讓人很難不 好奇。 「為什麼是從高雄開始?」 「台灣的藝術市場真有這麼大嗎?」 每次回答這些問題,對我們來說,其實也是一次又一次自我檢 視驗證的機會。

2.

將第一個據點設在高雄,的確跌破了很多人眼鏡。過程中,許 多畫廊界的前輩與好朋友們,得知我們這個看似莽撞又大膽的 決定後,曾經想盡辦法勸阻我們打消念頭。因為在他們的經驗 中,高雄絕對是一個非常艱困的環境,尤其對於我們這樣一個 以新生代藝術家為主的畫廊而言更是。 老實說, 選擇高雄的原因其實很單純、很簡單。因為我們覺 得,相較於畫廊林立、藏家充沛、資源豐富而完整的台北,在 中台灣、南部,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年輕藝術家、藝術科系學 生等待著被看見、被發現。同樣的原因,讓我們選擇台中,開 設了我們第二個畫廊。 3.

每個藝術空間就是一件藝術品 Each gallery is a piece of art

呼應著臨海的地理位置、與海洋城市的意象, 我們採用了「船」的概念打造那原本是舊倉庫 的駁二藝術空間。宛若船艙甲板的人字貼實木 地板、從地面一路旋轉到天花板的瞭望梯、五 公尺高風帆般的大型鐵網,以及一面如同船舵 般可以調整方向的活動牆面。我們期待的,是 一艘駛向藝術之海的方舟! 位在鬧中取靜小巷弄裡的台中空間, 則是一 棟有著小花園的兩層樓漂亮洋房。我們邀請 了西班牙藝術家金.提爾為這空間創作了一面 壁畫,並且以他的加泰隆尼亞母語寫了「藝術 家之家」招牌。除了營造「家」的氛圍,我們 更將「家」的概念延伸,發展了微型駐村的概 念,2015 年, 就有日本、西班牙藝術家曾在 此駐點創作。 藏身在一棟有著六座巨大貨梯的工業大樓裡的 伊日藝術台北空間,則以「奇珍異物收藏室」 為主題。推開玻璃門進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 充滿了藝術品跟收藏品的全黑空間;而隱身在 那巨大展示櫃的自動門後,則是純白的六十坪 展覽空間。

1. 台北空間黑盒子展區 2. 台北空間白盒子展區 3. 駁二空間 4. 台中空間

4.

-14-


YIRI ARTS | The First Year of YIRI ARTS

台灣年輕藝術家 世界巡弋計畫 Young Taiwanese Artists - World Tour Project

2015 年一月, 我們參加了東南 亞規模最大、在新加坡舉辦的 Art Stage Singapore 博 覽 會。 除了平面藝術家吳敏興的作品 外, 我們也展出了曾經榮獲台 北 美 術 獎 首 獎, 並 入 圍 2015 年「HUGO BOSS 亞洲新銳藝術 家大獎」的黃博志, 展出他的 「五百棵檸檬樹」, 以及在台北 雙年展的「生產線」系列作品。 二月, 我們帶著賴威宇的「羅 曼小史」系列作品到 Art Madrid 馬德里現代藝術博覽會。身為 展場中唯一的亞洲畫廊, 我們 透過一張張黑白分明、彷彿人 生風景的動態素描, 聊藝術、 聊島嶼天光、聊公民運動、聊 我們最親愛的台灣。

1.

三月, 我們參加了在東京的 Art Fair Tokyo「東京 藝術博覽會」, 展出時永駿結合裝置與現成物的

「全藝術」系列新作。

四月, 前往首爾, 參加了 Doors Art Fair 博覽會, 展出的是吳權倫的「Debris」系列作品。 五月, 到倫敦參加 Art 15 London, 帶的是陳雲、 時永駿跟林國瑋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值得一提的 是,在這場博覽會中,上海龍美術館收藏了我們兩 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對我們這樣一個年輕藝術品牌 或藝術家來說,不啻是一劑強心針。

七月, 我們第二度前往 Art Osaka 大阪藝術博覽 會,展出林宜姵跟楊宗嘉的作品。相較於前一次的 叫好不叫座,這一次,我們幸運地替兩位藝術家尋 找到當地收藏家。

2.

3.

4.

5.

6.

九月, 我們參加了在科隆舉辦的 ART.FAIR 藝術博 覽會, 展出的是莊志維在 2015 年同時入選數位藝 術節、並獲得台北美術獎優選的「轉生樹」動力裝 置作品。 十一月底的深圳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孫培懋跟盧 依琳的作品;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是藏家與當地 媒體心目中,全場中最具當代氣度的焦點。

1. 新加坡Art Stage│藝術家黃博志於現場調製檸檬酒 2. 韓國首爾Doors Art Fair│藝術家吳權倫作品 3. 西班牙馬德里Art Madrid│藝術家賴威宇作品 4. 日本東京東京藝博│藝術家時永駿作品 5. 英國倫敦Art15│藝術家陳雲及時永駿作品 6. 德國科隆ART.FAIR│藝術家莊志維作品 7. 日本大阪Art Osaka│藝術家楊宗佳作品

7.

-15-


YIRI ARTS | The First Year of YIRI ARTS 藝術家合輯 8. 8½ 伊日藝術誌 9. 藝術自由日,藝術家與參觀者互動 10.

8.

我們獨立企劃製作的《伊日藝術誌》雙月刊,除了完整呈現伊日藝術的展覽資訊外,還包括了非常多的國內外 藝術訊息,以及大型國際博覽會不同觀點的報導。此外,也邀請了具敏銳見地的獨立撰稿人或藝評人,強化這 份刊物的深度與學術性,豐富內容的可讀性。

藝術自由日參展者合照 11.

出版,讓藝術家被看見的另一種方法 Publishing - another way for artists to be seen

除了藝術家吳敏興與時永駿的個人作品集外,2015 年,我們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出版計畫:「八又二分之一」。 除了向義大利名導演費里尼致敬外,我們預計每半年發行一本、一共發行九本。依照媒材、主題等不同分類方 式,每冊介紹八位藝術家。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策展編輯的出版計劃,建立一個屬於這個世代的藝術家資料庫。

9.

藝術無國界,與藝術一起撒野 Art without boundaries, without inhibition

創辦於 2014 年的台北藝術自由日,援引自法國小說家卡謬的「自由應是一個使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希冀打 造一個破除所有限制的平台,讓藝術自由發生。因此邀集世界各地不限個人、團隊、年齡、性別、國籍、媒材 及藝術形式的創作共同參與,期待交互激盪出最燦爛的藝術光景。

邁入第二屆的 2015 台北藝術自由日,地點同樣選在華山,但延長為三天,以「環境×藝術」為主題,揭示當 代藝術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密不可分的交融關係;三天期間,來自台灣、日本、香港、菲律賓、印尼、義大 利、薩爾瓦多、加拿大、美國等十餘個國家、超過 130 組藝術家共同展演,並規劃獨立藝術書展區、藝術電影 與講座、自由心證拍賣會等活動,讓藝術的狂熱得以自由地喧嘩、鼓動、無盡蔓延。

下一個藝術世代的培養皿 Development of the next generation’s artists

從 2012 年第一檔展覽以來,伊日藝術已與超過百位年輕藝術家合作過。2015 年另一個里程碑,則是與八位新 生代藝術家正式簽約,開始了藝術家經紀合作模式。希望讓藝術家能夠在一個相對健康、無後顧之憂的環境下 專心創作;而由我們替藝術家量身規劃國內外的展出計畫、出版計畫及國外進修計畫。 2015,破土而出的一年。很多人會問,伊日藝術接下來到底還想要做什麼?老實說,我們也不知道。因為我們 選擇了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以美學為思考、藝術為核心、期許成為下一個藝術世代的 培養皿,是我們永遠的期許與夢想!

10.

11.

-16-


YIRI ARTS | The Motly Crew

烏合之眾 The Motly Crew

侯辰璐 個展 I’m beautiful in my way ’cause god makes no mistakes I’m on the right track baby I was born this way [1]

撰文/ 何柏儒

2016.1.23 - 2.28 烏合之眾│侯辰璐個展

伊日藝術台中空間│台中市精誠五街2號 04-2327-4361│13:00-19:00│週一休館

2016.3.5 - 4.3 鄭子祺個展

2016.4.9 - 5.8 巫宇庭個展

‧展覽訊息若有所更動,皆以伊日藝術網站公布為準

-17-


YIRI ARTS | The Motly Crew 烏合之眾 The motly crew

Lady gaga 在天生完美中唱出了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的,每個人只要好好愛自己,天生如此,不必 因為別人的眼光去改變自己,但是,主觀的社會價值觀是不是讓自己改變了,是否某個程度上也 被制約了?要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大家覺得好的模樣。暗示的力量以一種缺乏剖析學依據的神祕 方式, 替代了群體的個體自我人格 ‒ 又或者, 只是將這之中的某種螯伏力量喚醒而已;一旦這 種力量被喚醒,群體自我人格的原有部份就會迅速地被這種不羈的力量給掩沒,所消解,再也不 會起任何作用。在肌膚之親 (Under the Skin) 裡「她」說著挑逗的話題、扭動性感的身軀誘惑單 身男子, 而讓他們陷入致命的圈套, 但很快地也意識到自己良知的問題。擁有美麗的皮囊外表 她, 吸引著一個個單身的男子。對於女性身體的觀看, 每個時代都會有主流的美感, 什麼才是 美?侯辰璐在雕塑作品中呈現出 的三個乳房的女性雕塑, 探討著 什麼才是美, 在美國影集美國恐 怖故事畸形秀 (American Horror Story:Freak Show) 中的黛西莉. 杜普里 (Desiree Dupree) 是為擁 有三個乳房的女人, 透過三個乳 房來吸引男性的目光, 在現實社 會 中 Jasmine Tridevil( 假 名 ) 為 了上電視真人實境秀花了 60 萬 台 幣 元 整 型 多 了 一 顆 乳 房, 她 的目的是希望讓自己不在吸引男 人, 她不希望再有任何約會。這 樣的女性天生和後天的改變, 三 個乳房, 是為了什麼?侯辰璐透 過醺燒的方式讓陶塑本身可以呈 現一種原始的樣貌, 沒有釉色的 包覆, 透出陶瓷本身的材質感, 讓看似考古出土的雕塑, 女性的 美,三個乳房的審美觀。

還記得在中學健康教育課本,「男女性器官」章節時,老 師都會很快的帶過,要同學自己閱讀,在東方的文化裡性 這件事情是傷風敗俗,不可以告人的,是關起門的學問。 正因為如此壓抑閉塞的環境,才更誘發了青春期的孩子們 如此飢渴、不擇手段地尋找一切與「性」有關的圖文資 料,隨之科技的發達,網路搜尋都可找到漫天紛飛的相關 圖文資料。侯辰璐在繪畫的作品裡表現出的場景表現出瘋 狂的多角關係,一群女性群體交媾的構圖,諷刺著人性的 癲狂不滿足, 反思以男權社會為 主軸的社會價值觀, 女性一直以 來受到道德束縛的解放自主, 試 圖激進的去崩解社會價值觀。07 年 電 影 性 愛 巴 士 (Short Bus) 的 出現, 靠著集體見證與治療, 以 更多的性解放與嘗試, 透過見證 別人的歡愉與幸福, 解放自己的 成見與偏見, 導演密契爾 (John Cameron Mitchel) 解構了一則人 間的私密神話, 也試圖以戲謔的 手法建構另一則療癒神話, 豐富 了電影的多元娛樂趣味, 卻也模 糊了電影意圖碰觸的神聖主題。 侯辰璐在繪畫的對象也是突破兩 性的觀點, 當代的多元文化, 兩 性關係、同性關係還有更多的可 能 性, 看 似 一 群 女 性 的 交 媾 構 圖, 探討群眾的關係, 在主體價 值觀下,無性別探討的可能性。

︾, Lady Gaga ,︽ Born This way , 2011 [1] Born This Way 亞里斯多德 [2] ︽精靈:普拉絲詩集︾, Sylvia Plath 著,陳黎、張芬齡 譯,麥田, [3]

黑暗中的壅滯。 然後是突岩和距離空靈、幽藍的傾瀉。 Stasis in darkness. Then the substanceless blue. Pour of tor and distance. [3]

在交媾之後,所有動物都會憂鬱 Post coitum omne animal triste est [2]

2013

侯辰璐小時候山東的生活經驗,90 年代雙親在工廠工作的環境, 群體的 生產線,下工後的公共澡堂,蒸汽瀰漫的澡堂濃濃的蒸汽,看到許多的裸 體在澡堂裡穿梭,豐腴的身材沒有拘束,但是也因為中年婦女並不像年輕 人在意身材, 所以豪邁的個性在心中留下深深的記憶。求學階段到了廣 州,獨自離家後的生活,開始捉模情感之前的關係,捉摸著自己要的是什 麼。在創作上不管在雕塑人體型體上的或是繪畫中的人像,都可見人體豐 腴體態受到小時候在工廠生活的記憶影響著,陶燒的手感溫度,透過醺燒 的過程中留下的痕跡,讓作品更能感受到溫度跟時間性。在繪畫上使用的 紙材是酒廠封酒罈的草紙,粗纖維的草紙媒材結合墨色的線條,趁托出一 種理性的溫度,作品中又呈現癲狂的狀態,感受到侯辰璐內心理性與感性 之間的情感抒發。處於群體中的個人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正義力量,對於 群眾來說群體就是正義,數量就是道理;即或不然,群體中的人也會有一 種「法不責眾」的想法,因而在群眾行動時就表現的理直氣壯。對於社會 的群體意識,侯辰璐想要探討著這樣的群體主流價值是什麼,是否沒有這 麼絕對的價值觀。

-18-


記憶裡的永生樹

YIRI ARTS | Memory of the Immortal Tree

迷戀有時是一種病,突然有一天,某樣東西攫住你的心,讓你廢寢忘食,耽溺其中無法自拔。玫瑰花 蕾(rosebud)、Stan Getz 的爵士薩克斯風老唱片,或者任何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有那麼兩三天,其 中一樣在心中盤旋、揮之不去,彷彿你的心被挖了好幾口井,而那冷井的上方有鳥兒飛過。

李瀚卿個展 │

2016.1.21 - 24

骨董店

Art Stage Singapore│Marina Bay Sands Expo│Booth E5

年的彈珠玩具︾村上春樹 李 ×瀚卿 1973

撰文/ 夏蒂蒂

「彈珠遊戲的目的並不在自我表現,而在於自我變革。不在於自我擴大,而在於縮小。不在於分析, 而在於總結。」──村上春樹

世上有什麼不會失去的東西嗎?我相信有,你最好也相信。 村上春樹《1973 年的彈珠玩具》裡的「我」,每天過著「十點進辦公室,四點下班回家」一成不變的 生活,有一天,他再次被自己曾經沉迷過的彈珠遊戲所吸引,當年與好友「鼠」相逢在「傑氏酒吧」, 他們共同熱愛的「太空船」突然銷聲匿跡,於是展開追尋 1973 年那台彈珠遊戲機的下落。 藝術家李瀚卿的世界裡也有一台彈珠遊戲,裡面裝滿了從小收集來的日本動漫玩具、國內外購買的公 仔及珍藏模型。因為愛得太濃烈、太痴狂,於是把投擲過多的時間、金錢、收藏慾望慢慢轉移到畫布 上,希望透過創作過程,將原本封存在玻璃展示櫃中的擺飾物件,直接轉化成平面藝術呈現,讓作品 本身也成為獨一無二的收藏。 你能從彈珠玩具獲得的東西幾乎等於零。只不過是換算成數值的自尊而已。而因此失去的東西卻數也 數不清,還有無法復得的寶貴時間。

伍迪艾倫在電影《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中提到:「會收藏懷舊物品乃是逃避現實的一種行 為。」藝術家沉溺在自我構築的世界裡,彷彿被溫暖的光暈圍繞,藉由創作的過程,好像又回到當初 帶著雀躍之心在組構模型一般,李瀚卿化身為收藏物中的角色,今天是鋼彈、明天是驚奇四超人,遨 遊其中,一種幸福的感覺正無聲降落。 為了真實呈現這些「心頭好」,李瀚卿選擇寫實繪畫。在創作之前,先依照自己設定的構圖、焦點、 光線用照相機拍下來,再進電腦軟體後製執行。運用噴筆、畫筆在畫布上表現出高超的寫實技巧,追 求表面肌理的擬真,同時還要看不出手繪的痕跡,宛如照片一般自然天成。從構圖到上色,從一筆到 一線,看著心愛的收藏品逐漸清晰具象,甚至更符合心中的想望,那種成就感絕非單純的收藏行為可 比擬。因為收藏是一種進行式,一旦得手之後,喜悅之情伴隨而來的是無盡地失落,但若將其昇華為 藝術品,那則是一種自我實 現的完成式。 正如玩彈珠遊戲不是要表現 自 己, 而 是 要 改 變 自 己, 同 樣 的, 繪 畫、 文 學、 音 樂 …, 任 何 形 式 的 創 作 皆 然。即便對現實人生並無直 接助益,但正因這些百無聊 賴的小小逸樂,讓人覺得每 一天都時間不夠,每一天都 是嶄新的一天。Have a nice game,祝你玩得愉快! 村上春樹

1949 年 生, 日 本 小 說 家、 美 國 文 學翻譯家。熱愛音樂。29 歲開始寫 作, 受歐美文化薰陶, 第一部作品

《聽風的歌》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 獎。作品充分掌握時代特質與都會 節奏感, 擺脫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 文字氣息。一點點虛無, 一點點無 奈, 一點點存在主義的叛逆, 一點 點寓言式的嘲弄…構成了村上春樹 的文本世界。

1. XXIX 60.5×72.5cm│2015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2. I 91×116.5cm|2009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3. III 91×116.5cm|2009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1.

-19-


YIRI ARTS | Memory of the Immortal Tree

2.

3.

Memory of the Immortal Tree Pinball, 1973 Murakami Haruki×LEE Han-CHing “ The purpose of pinball isn’t self-expression; rather, self-transformation. Not expansion, but shrinking. Not analysis, but summary.” – Murakami Haruki Infatuation can be a sickness. Something takes hold of your heart, and you are caught deep with no hope of escape. Stan Getz’ Jazz Saxophone Record “Rosebud”, or any small insignificant thing� for two or three days, it occupies you and will not be expelled. Is anything permanent? I believe so, and you’d best believe it too. The “me” in Murakami Haruki’s Pinball, 1973 lives an unchanging life. In the office at 10, home by 4. One day, he finds a pinball machine, the kind that once captivated him. Back then, he and his friend “Rat” would meet at a Jazz Bar, and after their beloved “spaceship” machine disappeared, they devoted themselves to finding out what happened to it. A pinball machine also exists in artist LEE HanChing’s world, filled with toys and collectibles from Japanese and Taiwanese TV shows. He takes his crazy passion for them and invests time, money, and desire to collect into artwork, taking objects that were once archived in glass display cases and transforming them into unique pieces. The payoff from a pinball machine is essentially zero. It’s just a quantified ego boost. Everything else you put into it, the time ‒ that’s gone forever.

A quote from Woody Allen’s film “Midnight in Paris” states, “Collecting nostalgic antiques is a kind of escapism.” The artist indulges in a self-constructed world, enveloped by warm ligh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it’s as if he’s a child again, happily assembling toys and models, or a collector. Today, Gundam. Tomorrow? The Fantastic Four! Isn’t this the definition of happiness? LEE expresses love for his interests through realistic paintings. He first plans composition, focus, and lighting with a camera and computer, using his skills to create photo-realistic, seamless paintings on canvas. Seeing his beloved collections turned to life stroke by stroke; at times even surpassing the original interpretation ‒ that’s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unmatched by mere collection. Collecting isn’t something static, after all ‒ once you acquire something, joy is accompanied by a sense of loss. But once you upgrade it into artwork, it becomes something complete, a form of self-expression. We play pinball not to express ourselves, but rather to change ourselves. The same goes for drawing, literature, music ‒ any form of creation. Even if there’s no immediate benefit, these seemingly boring little pleasures make us feel that there isn’t enough time in each day. Every day is a new beginning ‒ have a nice game, and enjoy yourself!

Murakami Haruki, 1949Japanese author, transla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Music lover. Began writing at age 29, deeply influenced by European-American culture. First work “Hear the Wind Sing” awarded Japanese Newcomer Award. Books capture special qualities of each societal era and city rhythm, breaking from depressed postwar Japanese literary style. Simultaneously a bit ethereal, frustrated, existentialist, allegorical mockery� this is Murakami Haruki’s literary world.

-20-

李瀚卿 LEE Han-hing

ARTIST CV 2014 畢業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 2005 畢業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 1983 出生於臺灣臺北 HONOR 2008 青年藝術家遊學計畫 獲獎 2007 54 屆中部美展 油畫類 第一名 2005 第八屆聯邦美術新人獎 首獎 SOLO EXHIBITION 2015 純真年代,大葉高島屋,臺北,臺灣 2014 收.藏之間-李瀚卿個展,毓繡藝術空間,新 竹,臺灣 SELECTED GROUP EXHIBITION 2015 荒謬劇,伊日藝術,高雄,臺灣 2013 驚奇四超人,伊日藝術,臺北,臺灣 2012 日本 Geisai#16,東京,日本 2012 彼方的溫度-台灣青年藝術家聯展,上海、臺中 2011 Two Point 兩個端點-台灣寫實繪畫 + 義大利觀念 藝術,ASOLO,義大利 2014 M.F.A., The Master Program of Arts Education and Creation, NHCUE, Hsinchu, Taiwan 2005 B.F.A.,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and Crafts Education, National Hsinchu Teachers College, Hsinchu, Taiwan 1983 Born in Taipei, Taiwan HONOR 2008 Study Abroad Program of Young Artist, Taiwan 2007 First Prize, Oil Painting, 54th ASOTC, Taiwan 2005 First Prize, The 8th Rising Artist Award, Taiwan SOLO EXHIBITION 2015 The Age of Innocence, DAYEH Takashimaya, Taipei, Taiwan 2014 Yu-Hsiu Art Space, Hsinchu, Taiwan SELECTED GROUP EXHIBITION 2015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YIRI ARTS, Kaohsiung, Taiwan 2013 SSSSUPER:4, YIRI ARTS, Taipei, Taiwan 2012 Geisai#16, Tokyo, Japan 2012 Other Side Temperature, Shanghai, China/ Taichung, Taiwan 2011 Two Point, ASOLO, Italy


YIRI ARTS | Column

油畫、畫布 │53×45.5cm│2015│

歡許嘉宏畫中素素淡淡的灰、藍色調裡, 常 常藏著的那一抹明亮、開朗。

與母散步北投路上看見的小房子 │

許嘉宏 2.

撰文/ 盧怡安

油畫、畫布 │53×45.5cm│2015│

偶爾在讀部分藝術家的創作論述時, 覺得好 玄、好難懂喔,似乎要有很偉大、很奇妙的創 作動機,才有感人的作品。有時候,想創作的 動力,能不能只是剛好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 己感到滿足快樂的心情呢?

清掃藍色水池的歐巴桑 │

家,木工, 還有心情愉悅 的那位歐巴桑

許嘉宏 1.

Column: The Home, The Carpenter, and The Delightful Mid-aged Woman

颱風過後,在庭院掃水的胖腿歐巴桑,在藍色毫無 擾雜的背景中,顯得很安靜。時間好像有點靜止。 實際上她本人當時真的在發呆。那一抹紅色小短 褲,怎麼會用得那麼巧妙?總覺得再多一點就太吵 鬧, 再少一點就太悲傷。好像不是「天啊, 這麼 多怎麼掃得完」的發呆法,而像是她心情有點愉悅 的暫時停下來,可能腦中還哼著歌。蠻喜歡這樣的 氣氛。 把人比例畫得很小, 卻因此讓人忍不住多看了兩 眼,多停留了好一下,想把她看清楚。在不故意搶 眼的小處,用上鮮亮的色彩,這風格好像和藝術家 本人一樣,似乎沒有太強烈的存在感,但在恰當的 時候總會冒出幾句幽默的話。 沒有刻意營造某種相似性, 或某種記號似的「風 格」,但在〈與母散步北投路上看見的小房子〉裡, 同樣有著在細處才點綴上亮黃、紅線的巧合,和整 體鬆鬆緩緩,卻又開朗舒適、非關頹廢的氣氛。 很想問他這樣的風格是否磨練了許久,才知道掃水 歐巴桑與小房子,不過是他近二十年空白之後,重 拾畫筆的第二及第三張創作。哇,這麼一來更令人 好奇的是,那怎麼會突然間開始創作了? 不知道我能不能這麼截彎取直的說,是因為他有了 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小窩。好像有點武斷,卻好像 也幾分真實。 從復興美工畢業的許嘉宏,雖然是吊車尾入校的,

卻在高中時期得了不少獎。然而那些獎, 像是緊 箍咒一樣的。每一拎起筆,制式的畫法與教條好像 直把他手拽住般的,畫出來的,不怎麼像自己的個 性, 也沒有滿足感。踏上將近二十年的設計之路 後,服務著業主所需要的各種樣子,創作兩個字, 好像離他越來越遠。 兩年前是一個轉折,他有了自己的小窩。離開一直 以來住一起的哥哥,和新婚不久的太太茵茵,開始 有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地方。 新家,迫在眉睫的問題是沒有容納大量書的櫃子。 許嘉宏動手釘了恰恰好在每種大小的書頭上一公分 處分隔開的合身書櫃。發現,木工還令他挺有成就 感的。太太抱怨了一句桌上太亂,他興致盎然的, 用榫接方式做了小木盒子方便收納。仔細想想,這 好像是第一次在沒有人指揮,沒有客戶意見,沒有 制式技巧的牽絆下,做的幾件「作品」耶。這種滿 -21-

足感,蔓延開來,他終於覺得創作和畫畫也不是那 麼「偉大而不可侵犯」的事。 「以前都覺得講到創作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好像 要掏出甚麼東西來,費盡心思跟別人不一樣。」他 口氣輕描淡寫的說著以前備感壓力的事。木工,意 外的讓他覺得好玩而有成就感;捲開塵封一、二十 年的畫布,變成接下來自然而然的事。 我們都看過太多耍憂鬱、耍歡樂、耍無所謂的畫, 再看許嘉宏的作品,特別令人感覺真誠。不知道是 不是他放開對創作的「戒心」, 或持之太過沉重的 防備,一下子輕鬆了起來,只是單純的,表達想畫 的愉悅,於是那種輕鬆感,在畫裡處處皆是,讓看 的人也很放鬆。 為他高興有了自己的家庭後,有了很有自己味道的 創作。


YIRI ARTS | Art News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布朗克斯博物館 The Bronx Museum of the Arts

布朗克斯博物館 The Bronx Museum of the Arts

Vigée Le Brun 是法國十八世紀重要的女性藝術家 之一。以獨特的繪畫技法自習, 成為了在動盪又 混亂的年代在歐洲與法國享負盛名的肖像畫家。由 於與皇后的熟識 有了機會造訪義 大利、後來獨立 工作於羅馬、柏 林、聖彼得堡。 此次展覽是近 代對於 Vigée Le Brun 所 辦 的 第 二次較為全面性 的回顧展。

此次展覽是對 Martin Wong 的作品的首次回顧展,

滿了張力,在幻象與虛榮間游走拉鋸。

此次展覽從九位孟加拉藝術家的攝影作品出發,探 討著孟加拉的變遷。隨著工廠的數量增加、投資者 的湧入,造成社會景觀的改變也影響著孟加拉在這 個世界的定位。作品超越了攝影本身,焦點轉向當 地人民的歷史角落更探究著人們對於這個國家的理 想。彷彿將孟加拉放在攝影棚的聚光燈底下,而世 界人民正在觀看孟加拉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Woman Artist in Revolutionary France Vigée Le Brun D / 2016.2.15 - 5.15 P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Y W / www.metmuseum.org

Human Instamatic Martin Wong D / 2015.11.4 - 2016.2.14 P / The Bronx Museum of the Arts, NY W / www.bronxmuseum.org

Transitions: New Photography from Bangladesh D / 2015.10.15 - 2016.2.14 P / The Bronx Museum of the Arts, NY W / www.bronxmuseum.org

並展出超過 90 張來自紐約大學圖術館提供的未曝 光的手稿。Martin Wong 長年受到毒癮纏身、及精 神方面的疾病的困擾,也一一反映在 Martin Wong

的日常生活行為表現以及創作上。他獨特的風格充

此次展覽作品多元含括了錄像、攝影及畫作探討著 羅馬尼亞在共產與後共產之間拉扯的時代下,以及 資本主義下的經濟不確定性追求自由的渴望。作 品描繪著敗壞的社會風氣、貧窮帶來的低迷氣壓 等種種表達對於當代社會體制的不滿。藝術家希 冀將自己定位成, 對抗傳統體制與西方衝擊的新 身份。

Few Were Happy with Their Condition D / 2016.1.15 - 2016.2.27 P / Gallery 400, Chicago W / gallery400.uic.edu

編 譯/葉柏昇

400 藝廊 Gallery 400, USA

藝術新聞

Art News 塔卡石井藝廊 Taka Ishii Gallery, Japan

結合了傳統與現代技法、並融合多種媒材, 紐約 藝術家 Sean Landers 此次個展充份體現了藝術的 無拘無束及原創性。作品中的蘇格蘭花紋元素, 靈感來自於 René Magritte 對於圖樣的運用。但是 Sean Landers 相信更奔放的運用得以使藝術更加 歷久彌新。此展中有七張將北美洲的哺乳類動物與 蘇格蘭花紋做結合,提醒我們對於自然的重視,避 免讓動物消失於本該存在的時空而淪為人類手中的 商品。

Sean Landers D / 2015.12.5 - 2016.1.16 P / Taka Ishii Gallery, Japan W / www.takaishiigallery.com

-22-

Para Site藝術空間 Para Site, Honkon

展覽主題來自西班牙內戰中數百名自願參戰的中國 士兵的口號,以戰後抽象藝術為出發。此次展覽探 究著在相同的歷史下卻因為不同的敘事操作而產生 出不同的國家身份認同。藝術家羅伯特·馬瑟韋爾、 布魯斯 • 瑙曼、大竹富江、陳壯交匯了亞洲繪畫 技法及國際中可見的藝術語彙,代言了各自文化傳 承下的時代。

世界一家 ‧ 抽象詩意 D / 2015.12.12-2016.3.6 P / Para Site, Hongkong W / para-site.org.hk


YIRI ARTS | YIRIARTS.COM.TW

總編輯│黃禹銘 視覺設計│洪振峰 編輯群│何柏儒‧黃琳軒‧楊庭鑒‧葉柏昇‧顏華志‧蘇泳升 專欄作者│王若均‧田麗卿‧夏蒂蒂‧盧怡安

英文翻譯│陳韋彤 創刊日期│2014.11.1 發刊日期│2016.1.1 出版單位│伊日美學生活基金會│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768巷5號4樓之1 連絡電話│02-2786-3866 Editor-in-chief │Orton HUANG Visual Design│Anderson HONG Editor│Poju HO, Evelyne HUANG, YANG Ting-Chien, Peter Yeh, YEN Chih, Jasper SU Contributors│Regina WANG, TIEN Li-Ching, XIA Di-di, LU Yi-An Translator│Steven CHEN Established│Nov. 1, 2014

Publication Date│Jan. 1, 2016 Published by│YIRI ARTS FOUNDATION│4F.-1, No. 5, Ln. 768, Sec. 4, Bade Rd., Nangang Dist., Taipei City 115, Taiwan (R.O.C.) Contact│886-2-2786-3866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6 YIRI Co., Ltd. 著作權所有 © 請勿私自轉載 線上閱讀 issuu.com/yiri.arts

台北│台北市八德路四段768巷5號4樓之1│02-2786-3866 台中│台中市精誠五街2號│04-2327-4361 駁二│駁二藝術特區大義C9倉庫│07-521-5783 伊聖詩私房書櫃│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2巷7-1號│02-2362-113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