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 年 音 樂 會 Want Young Project
村民的悠揚歌聲穿梭巷弄街角, 藝術在豐收的季節上場了。
計畫緣起 | 與斗笠阿伯成為忘年之交 斗笠阿伯,傳承了羅山村的竹編斗笠好手藝,高齡 84 歲的他,每天 還在自己搭建的竹子小屋敲敲打打,一個鐵罐、幾段竹子,都是他引以為傲 的材料。四十年前家家戶戶都會的斗笠技藝,因為時代的變遷這項工藝已走 向失傳。來自北藝大的青年們因緣際會來到阿伯身邊,跟著他學習斗笠編織, 卻意外成為了忘年之交,開始了一段青年與長者學藝的藝術交流。 潘忠盛阿伯與北藝大青年於 2017 年 1 月成立了忘年樂團,斗笠師傅 潘忠盛阿伯為團長。他用他的巧手,鐵罐、竹子、塑膠瓶,加上機車煞車線 做成弓,就成為了二胡、月琴,每一個再生材料都瞬間幻化成為創意樂器。 他常常說:「什麼東西都可以來玩,再累也要玩」。我們用音樂,一起和村 民分享生活大小事。 青年們到村裡體驗村民的日常生活,在菜園摘菜、做豆腐,遠離了 都市塵囂,與大自然共生共存。在稻米豐收的季節裡,晚上大家一起坐下圍 圈練唱,山歌傳唱整個村莊。原先不太出門的老人家,開始愛上連結了住在 山上山下居民,他們透過音樂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重新建立的社交圈。 村民決定撒下音樂的種子,透過彼此的交流互動,讓羅山重拾人情溫度,忘 年音樂會上場了。
| 關於忘年音樂會 「忘年音樂會」計畫分為兩個階段,首先進行藝術工作坊,邀請講師 講授:客家山歌、客家流行音樂、合唱、歌詞創作等課程。而工作坊的教學 呈現,透過村民自發性的練習,則舉行忘年音樂會當天進行成果發表。在活 動期間,促進住在不同區域的村民之間的交流,每一次活動都有新增不同的 居民參與,每次工作坊學員約 20 人,從工作坊到排練累計 300 人次參與,以 人際網絡像滾雪球慢慢滾大,成為了羅山當地的藝文集會。 「羅山生活節」由北藝大和羅山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執行,在文化局及 輔導團的協助下,其中的音樂工作坊和忘年音樂會雖遇颱風卻不見村民的熱 情消退。村民自主發起每週固定三天的學習聚會,開始有了經營歌唱班的信 心,共同討論團名和訂購團服,並且設下未來代表羅山村四處巡演的宏願。 忘年青成員們期望,透過歌唱同樂,村民能夠對身旁的街坊鄰居付出關心, 在集會過程建立朋友互助圈,並且自發性的思考能為社區創造哪些不一樣。 忘年,代表著不同世代間的友善情誼,牽起台北 - 羅山的文化交流。 忘年青成員們期望,透過歌唱同樂,長輩願意走出家門,建立緊密的社交圈。
| 一起玩音樂-藝術工作坊 有別於過往的藝術介入社區,藝術的參與是一種與村落共創的過程。忘年青邀 請藝術講師群,共同討論並設計符合村民需求的課程,並同時參與社區活動,和村 民一同共樂,體驗羅山的熱情與純粹。課程包羅萬象,包含客家山歌課、合唱課等 音樂系列課程,步步朝向一場音樂會的完成。
1. 繪畫創作課 村民與青年們,互相 了解羅山的蔬菜種類 和 當 地 的 拿 手 菜。 大家用畫筆在紙上辦 桌,沒想到村長還把 孩子畫的桶仔雞變成 真的,成為大夥的午 餐。
2. 肢體表演課 從認識自己的肢體開 始,不同的表情和動 作也,就能讓觀者產 生不同的情境。運以 戲劇、京劇元素,帶 動身體來說故事。
3. 客家山歌課 早年,山歌讚頌著簡 樸精神,慰勞辛勤工 作,藝術就在村民的 生活中。村民們聽到 客家山歌之後,覺得 熟悉又陌生,沒有嘗 試過的曲調,但是卻 富有音律之美。
4. 台語民謠課 第二堂歌唱課,大家 才發現,原來客語歌 曲加上流行元素之 後,可以變得琅琅上 口,台語老歌也可以 有很多對唱趣味。合 唱練習過程中,村民 每週聚集在一起聊 天,交換生活中的趣 事,分享自己家裡菜 園的食物,日子過的 很愜意。
5. 客家流行歌曲課 金曲獎最佳樂團入圍 者: 吉 那 罐 子, 帶 著 村民認識客家語的流 行 音 樂, 和 村 民 歡 唱 台 語 民 謠, 領 略 不 同 的 曲 風 音 調 之 美。 長 輩 們 一 開 始 不 習 慣, 但漸漸的也愛上這種 輕 快 曲 調, 而 後 搭 配 吉他伴奏一起高歌。
6. 羅山之歌 羅山之歌大合唱,邀請藝術講師群和村民共同創作,村 民輪番發表認為可以代表羅山的字詞:淨、美、好,甚 至把羅山的炒米香、泥火山豆腐等當地特色全用上了, 全場共同歌唱羅山的熱情。
7. 佈景製作 與忘年青成員共同完 成一幅羅山即景,作 為音樂會的舞台設 計。 8. 樂器製作 斗笠藝師潘忠盛阿 伯,巧手將再生材料 幻化成傳統胡琴樂 器。手邊的工具幾乎 都是自創,不禁讓人 反思不知從何時開 始,人們早對機械化 習以為常,遺忘了生 活中手做的溫度。
9. 排練系列課程 由合唱專業的段筱嫚老師、鋼琴手沈羽凡、吉他手范擎鴻帶領 大家排練歌曲,並和所有表演者進行節目總彩排。大家第一次 換上團服,由主持人介紹依序上台,雖然碰到了颱風延期至 8/8 父親節,風雨中卻不見消退的信心。
|從籌備到實踐-音樂會上場 忘年音樂會原訂於 7/29 晚間舉行,因颱風延期到 8/8 與社區一 戶一菜共同舉辦。與社區居民共同舉行,音樂會展現的是村民 和青年對於土地的熱愛,是工作坊的成果發表,選曲則以自然 環境、客家風情相關,譜出屬於羅山在地的音樂,希望用歌唱 來傳達對羅山的情感。
- 舞台設計 融入地方節慶及斗笠元素,布幕是羅山的寫生彩繪,傳遞羅山 之美。
- 藝術呈現 1. 客家三大調:老山歌、山歌子、平板。 山歌是一種傳統音律,屬於口唱文學,一切人情事物,均可用「七言四句」形式直接唱 出,囊括傳統山歌特色,以 La、Do、Mi 三音構成基本旋律,並用四縣話發音,曲調固定, 可以隨意填詞而唱 。 2. 客家流行歌曲 「今日心情特別好」、「茶葉情」兩首曲子敘述著客家族群的生活與歡快,採 茶女對採茶工作的細心、熱情,以及婦女的堅毅精神。採茶女顯示出窈窕的姿態,是一 首傳達濃濃情意的客家歌曲。 「麼个花」一曲,描述油桐花的外表特徵和成長經歷,雪一般隨風飄落,像在 風中旋轉跳舞。「日頭花」一曲,談及從雲霧中穿透出來的陽光。四季的陽光,照射角 度不同,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帶領我們找到回家的方向。 3. 台語合唱歌曲 選唱鄧雨賢的三首代表作品:雨夜花、望春風、四季紅。「雨夜花」敘述日治時期女人 的心聲,親像一朵在黑夜裡被無情風雨吹落的花朵,她離開親人與愛人掉落受難池。後 來「雨」、「夜」、「花」等詞成為台語歌中重要的意象。
- 一戶一菜活動
觀眾座無虛席,家家戶戶前來共襄盛舉,享用美食與音樂的饗宴。當 日人次超過 150 人次,立法委員及地方有力人士皆前來參與。
- 羅山之歌大合唱
羅山之歌大合唱以流行音樂元素,加入羅山的自然環境特色、村民的 人生哲理,以及都市學子初到羅山的印象,將在地特色與文化傳承描 寫的生動傳神。合唱過程中,大家把對於羅山的感動寄情於歌唱,紀 念這段難忘的交流與回憶。
- 排練記趣 1. 羅山自然美-長輩們的交流聚會 每週一、三、五晚上都會聚在一起練習歌曲,從山歌、客家歌曲,每 一首都唱的意猶未竟。班長盧美妹很細心的把老師的示範音檔燒成光 碟,大家細細的琢磨音律,甚至手抄歌詞,位的就是讓年計較大的「同 學」也可以看的清楚、沒有負擔的練唱。練唱之餘,大家匯聚在一起, 交換最近的生活近況,分享自己菜園的食物。從大姊、阿姨到阿嬤, 不分年紀的,大家都因為快樂唱歌而成為了客家合唱班的好同學。團 名取自「自然就是美」,希望能夠用他們的用心,共譜難忘回憶。 2. 羅妹妹與山哥哥-羅山孩子的歌唱課 8 個來自羅山村的孩子,有些住在瀑布那邊,有些住在庄子底,聚在 一起快樂的歌唱。原先大家都不太會唱客家歌曲,還用注音附註,但 聽一聽就漸漸琅琅上口。舞蹈總監靜如,幫大家編了「心花開」的舞 蹈動作,文瑜總是笑容滿面的開心歌唱,班長呈堅每一次都準時出現 在排練,用他洪亮的歌聲來帶領大家唱歌~
| 音樂會之後-反思與回饋 # 鋼琴手 沈羽凡 忘年音樂會對我來說,是一場自我修煉。 羅山這裡的資產,是人文,是村民們的熱情,是社區參與者的熱心。希望能站在地 方文化的立場,讓歌唱班的阿姨們下歌正確,能唱得氣順,並用心感受這個地方的 生機。透過和村民的協作,我們實踐了理想-土地和人的連結,它會一直綿延下去, 直到我下一次拜訪,長出不同的故事。
# 合唱指導 段筱嫚 在羅山期間,我反思了自身的不足,回憶兒時在台南的生活點滴,充滿感謝。 原先很擔心村民的練唱,來到這裡才發現,除了晚上練唱外,大家白天都還要辛苦 地農耕,這樣的學習態度深深地打動我。過程中,我學到「語言」的重要性,要講 出長輩能夠理解的話才能產生共鳴,並且學著轉換角度看事情。看到村民們的笑容, 或是聽到一句「老師辛苦了」,都令我感到心滿意足。
# 吉他手 范擎鴻 做好一件事情的方法有百百種,以地方本位出發,可以讓事情更圓滿。 我們太習慣把都市 SOP 帶到羅山,反而停下腳步,聽聽村裡的聲音,有時看似緩慢, 但或許才是真的為村內好。透過器樂帶領歌唱,在節拍中找的讓雙邊都舒服的節奏, 比起演奏複雜度,花了更多時間調整合奏及心情。我相信我們已在羅山留下了資產, 足以讓這個村活絡起來,用一種最自然的方式。
#音樂統籌 趙敏淳 從沒想過音樂這麼容易地進入社區,甚至在阿姨們這麼輕易的就看見改變。 前期花了很多時間備課,直到最後一刻都在持續改變,為的是減輕阿姨們的負擔, 希望他們能開心的唱歌,不會感受到壓力。每次聽到夥伴們跟我分享村民的練習過 程,都會覺得非常的感動。自覺不夠專業,從沒想過會被熱情款待。一趟羅山,我 跳脫了原有的框架,卻比我想像的舒適。
#舞台監督 蘇以亭 慢慢來,比較快,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式,與生活共進,那便是長久之道。 一群年輕人到鄉村進行社區活化,透過非當地人的眼睛,提點地方獨特之美。然而, 藝術行政於我而言,曾經是是奉獻、幫助的心情。然而,當「藝術行政」轉以「藝 術感染力」的渲染幅度為主軸,那麼「社區營造」之格局或許便能不再侷限於空泛 的「文創」,而轉為藝術家實驗藝術能量的場域。
| 羅山村民的回饋
剛學習的時候,有時候練到晚上都會失 眠,為了聽三大調的入歌點,還曾經整 夜沒睡。 -「羅山自然美」班長 盧美妹 我覺得大家都處在很好玩的心態來學 習,每天都很有趣,每一次學習都是全 新體驗。 -「羅山自然美」表演者 鄭素瑜
希望能透過歌唱班增加參與感,讓村民 和村民之間的距離能夠拉近。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林益誠 一開始在學的時候,客家歌詞都不會 念,後來就寫注音、一直聽,希望能帶 給大家歡樂。 -「羅妹妹與山哥哥」班長 吳呈堅 希望在我們唱歌的時候,大家都會感覺 到我們的用心,希望大家喜歡羅山。 -「羅妹妹與山哥哥」表演者 莊文瑜
| 藝術實踐作為創作一種之探問-藝術家專訪 採訪整理|許緋馡 / 受訪者 | 謝思盈 問:先聊聊開始「忘年音樂會」計畫的緣由? 在被機器取代之前,羅山是一個製作竹編斗笠的重鎮,一月來到羅山, 原本是想要學習這項竹編工藝,認識了斗笠阿伯後,發現他連工具都是取用當地 材料DIY,和以往必須找現成工具的印象完全不同,才發現傳統的手工藝,最 重要的是「與當地做連結」。 開始學習這想傳統工藝之後,發現村裡有好多「身懷技藝」的老人家, 會做二胡、醃漬豆腐乳 ...... 這些老人大多獨居,但我發現他們非常享受當地的生 活,90 多歲仍身體硬朗,而且很快樂,這是我在台北從未見到的;對比台北的老 人活在掛號與處方籤中,羅山的老人家每天辛勤農耕,自給自足,和他們對話能 從中得到很多生活智慧。小時候台語不好,爺爺奶奶相繼生病,和老人家從沒有 機會好好相處,但羅山的老人讓我發現年輕世代與銀髮族更密切交流的可能。 這個音樂會計畫討論的就是「忘年之交」的概念,即使相差 60 歲以上,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還是可以很純粹,不同世代的溝通也能激盪出創意。
問:為什麼會決定以「音樂會」來做呈現呢?這一路上是如何成型的? 起初設定規劃發表會和交流會,也會有工作坊,這是在進入羅山前就設 想好的,但其實我到六月才跟村民們討論這個想法,一開始是找到跟村民交流的 媒介,因為羅山生活節是引進觀光客,規劃小旅行帶動生活體驗,如果因此要求 阿姨們表演就顯得太突兀了,但如果讓他們產生學習的渴望,轉為「他們想要」 有成果發表,那就會變成村民「自發」的活動,所以其實我是「反向操作」的, 並非帶著外來資源主導一切,而是跟著村民的腳步一點一點走向原本構想的目 標。 前面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思考如何促進村民的交流、青年如何融入當地, 從我最擅長的畫畫課開始,表演課、京劇課、舞蹈課 ...... 憑藉在紐西蘭駐村的經 驗,試著挺過一開始小貓兩三隻的情況,後來發現當地有家政班、隔壁村有歌唱 班,許多愛唱歌的客家媽媽會到隔壁村去參加,才討論來開一個歌唱班。眾阿姨 們常在家用卡拉 OK 機自唱自娛,有阿姨還分享最厲害的是一次可以記得 50 首 「愛唱清單」的點歌號碼,開了班以後大家就可以一起唱歌、一起討論,即使老 師一個月才能來一次,大家自主練習也規劃得好認真,以往吃飽看電視的時間, 變成村民同樂的時間,這是始料未及的改變。
羅山村以往辦過的活動幾乎離「活絡社區」的目標都有點距離,一開始 年輕人們也是用熟悉的社群平台做推廣,然而如何讓村民知道消息和聚集人群, 仍是很大的困難,後來發現騎車一家家去邀請、請村長夫人發傳單,是老派卻最 有效的方法。傳單不能太早發,因為大家不習慣早早把時間規畫起來;都市式的 「手續費、保證金」做法行不通,執行「免費還附茶點」才能吸引人潮,更要配 合農忙期、廟會、氣候(豪雨絕不會有人出門)等時間來辦活動,了解並進入當 地的生活習慣,漸漸的人數從 5 人、8 人到 20 人,這個計畫就動了起來。 問:確定開辦歌唱班之後,又是怎麼經營的呢? 歌唱班有「客家山歌班」、「台語歌唱班」,請老師來教唱的目標就是 希望由入門款開始,讓阿姨們往後要學其他的也可以很好上手,後來也請吉那罐 子樂團來分享客家流行歌曲,也上一些歌詞不多又琅琅上口的民謠、童謠,台語 歌也是選擇民謠類,讓 80 幾歲的阿姨也可以覺得平易近人,我在選歌上下蠻多 功夫,究竟什麼樣的歌他們能夠接受?唱起來不勉強、音樂不會有框架?找尋能 夠放入生活經驗的老歌,不用過多修飾更能把情感真摯表現出來。很多人以為「忘 年音樂會」就只是一群老人的活動,沒想到阿姨們這麼有熱情。
老師們一個月才來一次,更多時 候歌唱班像是自學團體,阿姨們自我要求 很高,也會鼓勵第一次參加歌唱班的同學, 我們還有一個 Line 的群組,大家會把自己 的練習錄給老師聽,漸漸地平時各自為鎮 的小圈圈就被打破了,會有阿姨聊天的時 候會開始說「我同學 ......」,互相贈送自 製的豆花啦、互相推薦特別會燙頭髮的美 髮店阿,生活好像變得更有趣了! 因為知道凡事都急不得,一面配 合大家的步調,一面在教學上做調整。老 師的年齡跨度很大,有 70 歲的山歌班老 師,也有 19 歲的吉他手,阿姨們則是 4、 50 歲到 8、90 歲都有,年輕人怎麼跟年長 者溝通,就是最大的困難。因為時間有限, 當然填鴨式的教學最快,但跟老師們先溝 通好,不要抓得太緊,也許一次教個五成, 其他讓他們在自己練唱時慢慢達到,阿姨 們也有自己的「眉眉角角」,會協調出自 己的和諧;追求一個完整度,而非技巧性 或藝術性,教學者不會因期望過高而失落, 學習者也會累積成就感。
跟著他們的節奏,不揠苗助長,我做 最多的就是「推」他們一把。追蹤各個狀況, 跟老師溝通給大家鼓勵和意見回饋,若是懈怠 了就提醒大家驗收時間,重拾短期目標,等大 家有信心、有學習的熱情。小朋友的團一開始 只有兩個人要參加,我請雜貨店阿姨邀請更多 人,她的雜貨店就在學生每天搭公車的站牌對 面,就這樣「吃好道相報」越來越多人參加, 有的小朋友只是陪阿嬤上歌唱班,並不願意 唱,唱久了我就說服他「反正會唱了,那就一 起唱吧!」,或者準備沙鈴、讓班長帶動全班, 學習狀況不好時也要扮黑臉,內外兼施將大家 慢慢撥進同一個池子。 一但有主動學習的渴望,事情就有加 乘的效果,後來阿姨們主動說想要有個發表, 水到渠成我也就接著說那麼來辦音樂會吧!團 名「羅妹妹與山哥哥」、「羅山自然美」是眾 人集思廣益來的,後者還有跟玉皇大帝求問 呢!有了團名之後團服當然不可少,大家又自 行討論想要怎樣的團服,這個已經計劃好的音 樂會,就這樣順著大家的「心願」產出了,至 於音樂會的附餐問題,則結合當地一戶一菜的 活動,在既有的東西上加入新的元素,讓老人 家可以出門,社區活絡起來。
問:難道沒有懷疑過會不會成功嗎? 事實上我本來就不覺得它會辦成,所以也是且戰且走,一開始村民也會懷疑, 因為當地活動都辦不起來,這個台北來的學生到底要做什麼,我就憑著耐心跟他們相處, 見面三分情嘛!透過真誠相待,村民也逐漸敞開心房,當然還是有些人會等著撿便宜, 把我的成果拿去說成是自己的,不過這是我有想過的結果,年輕人需要的是實踐的舞台, 而這些人需要的是面子,所以我都作足面子給他們,有些人看這個計畫沒有賺頭或認為 歌唱班瓜分了地方資源,需要出力的時候便兩袖清風站得遠遠,然而我真正重視的是羅 山能靠自己的力量一點點轉動起來,以往活動辦不起來是因為人不動,且很多事掌握在 少數人手中,但忘年音樂會是自籌辦理,是「沒有門檻」的,大家都可以參加,因此成 功整合了各處的資源,消弭派系隔閡,作為一個中介者的角色,溝通工作非常重要,總 是能找到方式繼續下去,怎麼樣在有限的資源之內,以人情的方式做到最好的分配,「以 人為本」,有多少錢做多少事,照著人的步調走,坊和論壇的舉行地點。 問:妳長期以藝術教育為媒材做創作,也正在撰寫論文的最後階段,這次忘年音樂會對 你來說收穫是什麼? 覺察到瑞芳紅豆社國際志工的侷限,我投入羅山這個計畫,找尋藝術計畫踏出 校門外,能擴展影響到社群的方式,羅山的經驗讓我發現要用藝術做社會實踐,還是有 很多方法,單看是用什麼方式,以及帶怎樣的資源進去, 像這次就是帶進年輕人創新的 想法,並鎖定銀髮這個族群。
每一次實踐都是創作,也讓自己 更加直面現實的黑暗面,但我同時在提問, 是不是可以透過藝術的力量去做更多改 變?羅山村就是台灣偏鄉和農村的縮影, 人口外流、獨居老人、沒有文化教育中心 等都是問題,其實銀髮族有很多可能性, 也許只是缺乏一個領路的人,我自己旅行、 交流的經驗是,每個地區都有一群銀髮族, 但相較國外的老人對生活都很有規劃,台 灣的老人好像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能夠做更 多,如果他們能夠做些什麼的話,那對這 個社會的發展或個人生涯規劃,都會很有 幫助。 其實有很多路徑能讓一個地方轉 動起來,不一定是一直喊著要做「社造」、 做彩繪村,或者讓大學生出服務隊,有沒 有另外一個路徑,透過藝術活動去做,雖 然學生只是短期進駐,但讓地方可以自己 活絡起來,不用一直倚靠外來者的幫助。
比起「研究銀髮族的退休生活」、 「研究社造如何帶動地方」這類議題,有 沒有不那麼空泛的、更多路徑能夠改變現 在看到的世界?不一定用管理的思維,也 許藝術的思維雖然不能賺錢,卻能永遠留 在人們心中。 很多人會解讀我是在做社區營 造,但我不是,即便也有目標族群、想達 到的具體成果,我是透過實踐去做創作, 作品就是人們之間的交流,所以有時候感 覺自己更像導演,讓大家照著我的劇本走。 當然這種理想派的浪漫作法,未來不見得 能夠維生,或許也會找一份不冷不熱的工 作,將經濟與創作劃分開來,然找到感動、 找到觀眾,大家相處得開心,對我來說這 就是成功,而這是無法量化的。
尾聲-小結 音樂會結束後思盈及羅山生活節其他夥伴,都還念著羅山的阿姨們,時常聊起 又給誰捎去訊息,短短半年和村民們真的已如忘年之交,看著他們對話中流動的情感, 也許真如思盈所說,「藝術的力量才能在人心中久留」,那是無法計量卻真摯的刻痕。 青年藝術家以「藝術創作」的架構策劃、執行這個音樂會計畫,或許這跳脫學院的作風 帶來不少質疑,像這是一筆不划算的生意,藝術家選擇浸入全新的交流網絡,憑藉觀察、 等候生出村民的熱情,陪伴羅山村長成自立運轉的能力,筆者以為,這是一個藝術家對 於創作理路的清晰,過程艱辛卻也透過與資源掌握者、村民、夥伴甚至與自己的對話, 將這個作品壯大在每個人心中,那是兼具精神性與實踐性的一條路,青年藝術家反轉「社 區營造」的操作,得到超乎想像的成效,羅山的轉動只是一個開始,藝術活動作為一種 創作媒介,將交流視為一種動態的收成,此一格局讓藝術的無形力量發揮到最大,或許 懷抱理想的浪漫主義者,無非只是想看見藝術的種子,在不起眼的地方也開出一朵花。
關於忘年青 | 忘年青團隊由思盈、婷茹、汶智組成。成立的核心理念為:青年在參與過程中,和長輩 們汲取生活智慧,創造不同世代之間的情感互動,期望能傳承文化與生活精神的新力量。 首次執行文化部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舉辦 2017「羅山生活節」,感謝有很多朋友情義相 挺加入執行團隊,以及村民的熱情支持,讓一場忘年音樂饗宴於焉誕生。 【羅山生活節 工作人員】 - 忘年青 : 林汶智、沈婷茹、謝思盈、余韋澄、張雅婷、林怡君、吳思慧、葉又甄、石珮君、魏旭良 周子淨、袁夢翎、余芷芸、段筱嫚、王劭葳、范擎鴻、張 暢、沈羽凡、蘇以亭、郭芳萍、吳 倩 - 藝術講師: 游婷鈞、楊正濃、沈瑞堂、趙敏淳、吉那罐子 - 攝影: Hustler 牽引者工作室 楊奇燁、林立齡、王翊安、廖程宏
【忘年音樂會 表演者】 - 羅山自然美、羅山好朋友 : 林春伶、林益誠 、林嬌華、周玉枝、卓奕安、姜陳蘭香、張玉珍、張春梅、黃綉彩、 陳鈺芯、陳碧珠、陳素娥、鄧素珍、鄭素瑜、鄭美娥、劉秀緞、盧美妹 - 羅妹妹與山哥哥 : 王文柏、李靜如、林依婷、吳呈堅、吳佳怡、莊文瑜、潘思如、葉佳宜 - 忘年樂團 : 潘忠盛、謝思盈、沈羽凡、范擎鴻 【羅山生活節 村民協力】 林益誠、陳保財、鄧素珍、鄭美娥、馮心憲、溫元山、潘忠盛、張綦桓、冷孟臻、 鄭素瑜、張春梅、蔡春真、陳喜華、馮亮鈞、彭文洲、姜智盛、卓奕安、陳榮順、 林嘉玲、潘慕真 【羅山美 製作團隊】 詞曲創作 - 張 暢 編曲 - 周富堅 混音 - 薛文、鄧強中 配唱制作 - 林碧霞 錄音師 - 葉佳鑫 小提琴 - 楊磊 企劃 - 謝思盈、張暢 - 羅山美 演唱者: 謝思盈、蔣仲杰、黃心慈、周子淨、趙敏淳 王劭葳、楊正濃、奚昊晨、葉又甄、蔡春真 王怡婷、李仁甫、蘇以亭、江宜庭、沈奕如 黃羽萱、孫 婕、胡庭維、葉嘉威、張 暢 - 羅山美 MV 演出者: 吳承恩、莊文瑜、吳佳怡、林依婷、李靜如 林珣甄、蔣仲杰、許育銀、羅苡榕、黃羽萱 黃心慈、周子淨、楊尚潔、李仁甫、沈奕如 張雅婷 【特別感謝】 感謝眾多顧問與幕後推手,從選歌曲,開課教學,到舞台設計、燈光設計、表演呈 現、路線規劃、籌備企劃中大力相挺。
【2017 羅山生活節】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花蓮縣政府、花蓮縣文化局 活動協力: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執行單位:忘年青、羅山村民、花蓮縣富里鄉羅山社區發展協會 協力廠商:欣欣音響 【忘年音樂會-計畫專書】 主編:謝思盈 作者:忘年青 謝思盈、段筱嫚、蘇以亭、王劭葳、范擎鴻、沈羽凡、沈婷茹、袁夢翎、余芷芸、 張 暢、趙敏淳、林汶智、周子淨。 攝影:范擎鴻、沈婷茹、羅山站長、Hustler 牽引者工作室 設計:謝思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