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al 本位記號 Natural 本位記號,是為將對應的變音記號消除。
Brochure version 2
又稱「還原記號」,將變音記號變化音還原至本位音。
七首創作,分述關於此刻、向陽的一代、媒體亂象、
Audio work
Sih Ying HSIEH
Brochure Design
Sih Ying HSIEH
記憶與遺忘、造音的純粹性。
以「還原」為創作核心,回歸事件本身的純粹性。
不只討論樂理、作曲,同時也擴張「聲響」的界線, 重新超越音樂的藩籬,從不同脈絡裡解構聲音。
All rights reserved by Sih Ying HSIEH
Natural
在一首樂曲的行進當中,為了配合調性和和弦的走向,會有升降的變異。 掛上了符號之後,整個旋律聽起來比較順,也符合樂理裡的規則。 這一切在理性之下都被視為理所當然, 但有時當翻開樂譜之後,那些聽起來悅耳的音樂, 反而在記譜上形成晦澀的標記,擾亂了感官的愉悅。 音樂若也可以是視覺的,何不以一種更平易近人的姿態獻身在譜本上?
Natural
然而,當我令那些干擾我視覺上的符號消失, 在演奏上又產生了困難,和聆聽上的窘迫。 音符就像是失去秩序一樣的跳動,帶動著觀眾的情緒, 產生出一種難解的感受。 符號之於各種感官的連結,究竟應該要何以產生一種和諧的存在? 失序的音符,沒有共同的發聲脈絡,但卻是一種真實的現象。
Sci-Fi
人聲和電子音樂互相的較勁。 John Cage 提出「寂靜」也是一種造音,透過停頓,沒有樂音的存在, 選取出一段環境中的聲響,命名為「四分三十三秒」。
Sci-Fi
從這件作品中,直接把人的發聲「呼吸」,作為樂音的元素, 聽者直接接收到必須要以一種高貴性來聆聽。 甚至以一種微觀的角度,放大感官的接收呼吸的頻率。 在電子音樂中,雖然缺乏這種有機的聲響, 但卻也對照出人工的、物質所堆積出來的能量。
Sunflower
以現場參與太陽花學運當下的音訊,記錄事件的發生。 發聲的人是一位媽媽,他的女兒在海外念書但卻還是心繫臺灣, 在全民開講的時候,他說出了一段兩岸之間的矛盾, 不只存在於上一代的歷史,也說出了不同的民族和政治性的不公平對待。
Sunflower
土生土長在台灣的我們,漸漸的從教育和思想中被填補一個臺灣模式的思想, 但那些東西都是不斷經手、轉化、整理之後化為文字和符號傳達。 從一位身為母親的角色口中,聽到聲淚俱下的國家主權困境。 但同時,在重新音訊編輯、想要還原現場脈絡和整合臺灣意識的我, 又何嘗不是一種獨斷觀點?
Yesterday
「生活就像有人賞了我一個耳光,很響亮、很疼,也很過癮。 」 「生活以下,創作以上」,是這一代的精神與態度。 在享受生活的前提之下,實踐自己的理想。 「生活」、「創作」」兩個元素交集的地方,就是無限大的向陽力量。
Yesterday
在這種重複性下,形成了一種低限的狀態,
Yesterday
反覆到最後反而誰也聽不到什麼內容,也形成了種真空、失去力場的狀態。 對應到媒體,面對這樣爆炸、重複冗長的內容, 閱聽大眾漸漸失去選擇的能力。
這是一個對自我重新反省、回頭追溯記憶的作品。 從以前做過的音樂中,挑選最喜歡的片段,不斷的反覆和重組。 回頭從以前的創作中,找到和現在的自己重疊的地方, 繼續延伸和補述,或是提出另外一種反動的思維。 這不只是時間的對照,也是成長過程中的反思。
Hush
朋友大概就是那種,適合保持一定距離,太靠近就會玉石俱焚的關係吧。 不能夠佔有,但是可以互相觀望,欣賞,比較,磨合。 跳脫自己的框架,從旁觀者角度看待, 一個人之於旁人影響的力量,實在是不容小覷。 沒有辦法去忽視這個力量,然而過度畏懼反而顯得怯懦。
Hush
開始漸漸長大,明白,一個不變動的生活圈,是不可能的。 人必須要時時刻刻的去順應一切的變化,如果可以改變,就去努力, 但如果無力,便要適應,接受。
Hush 這是一個和過去告別的音訊片段, 在人生中總會遇到一些噓聲、低潮, 在團體裡面總會有團體迷思(Group Thinking), 責任分散之後,什麼都做不好,需要一些新的思維來衝破瓶頸。 以人聲作為一種樂器,發展出延伸的發聲技巧, 模擬人造樂器的聲響,重新再現,發展樂章。
Game
給二十歲的自己: 「人和人之間相處的魅力,沒有辦法去否定的。 那些規定,死板板的紀律,沒有辦法以偏概全的去論定, 一件事情的對與錯。」
Game
給十八歲的自己: 「親愛的,我們不過也才二十歲,沒有那麼多現實的侷限。 也許我過度浪漫,過度理想化,但是這並沒有不好。」
Game
給十九歲的自己: 「當我們想要去發揮影響力的時候,盡力是對的,服從是對的, 但是不努力卻向現實屈服, 是孬的。」
Game Game
時光消逝之後,可以留下來的是記憶,或是由記憶轉化而成的符號。 我把十歲的創作譜本拿出來,重新看著稚嫩的記譜,
給十七歲的自己:
用二十一歲的頭腦重新演繹。
「我們在做,在學習,在跌倒之後還是咬著牙挺身站起。
回溯過去,試圖想要還原當時的心境和真相,
為孩子感同身受,為自己的境遇而有感而發,
但找回來的記憶如此零碎、片段,只是當時的十歲日記已經不可考,
這就是人最重要的情感,和無可取代的特質。」
只好附上二十歲的日記,作為以後還原年少時光的參照。
Backtrack
最後,用一首大眾流行文化下的產物作為結尾。 卡通是每個人童年的記憶,但是遺忘使人沒有辦法還原真實。 在這首曲子的演奏中,把還原記號在樂譜中的作用刪除, 又回到變音記號(升或降記號等)的軌道作用上。 在閱聽人的耳裡,並不一定可以察覺到這一絲絲的偏離。
Backtrack
在演奏者的流暢描述下,產生了理解的差距。 在專業領域中的門檻,被凸顯,即使是大眾通俗但以古典演奏的方式來表現, 似乎又重新回到高藝術和低藝術的討論。
創作背景
在北師美術館的展覽造音翻土,給了我做這件作品的啟發。 從中,我看到臺灣音樂文化發展的脈絡, 不只是音樂的流變,同時也是歷史和文化的質變。 野蠻的文明裡面,透露著取徑西方的渴望,但在中途又重新回到本土的懷抱。 這就是臺灣的特殊之處,可以說兼容並蓄, 又或是說從多元中又找到自己的秩序。 然而,談到我身處的時代, 又像是記憶和歷史模糊的一代,混亂又矛盾, 卻開始發掘自己的意識,想要出走一條新的路徑。
太陽花學運
Diary Mar 24, 2014
太陽花學運
在一個禮拜前,曾經認為台灣的民主素養還在很前面的起跑點, 也曾經憂慮過言論自由是不是在服貿後不復存在,
Diary
但我覺得現在一切都很好,什麼差錯都沒有。
Mar 24, 2014
越多元的聲音,代表著臺灣各個族群團體間還在琢磨交流, 寫下歷史上的印記。
從學運的第一天開始,才漸漸意識到, 原來我在社會課本上讀到的民主、公民素養,跟我所感知的落差是很大的。 靜坐在立法院外,以和平的方式表達訴求, 聽著不同文化背景、年齡層的人在台上開講, 即使有些想法不相似,但卻還是深深覺得, 這麼多元的意見可以在一個公眾場所交會,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太陽花學運
Diary Mar 24, 2014
我相信,太陽花學運會是一個觸發點,把八年級生的政治冷感點醒, 碰撞挫折之後即使還有一絲畏懼,但卻不再把國家政治置身事外。 長輩阿姨叔叔們,總統不是我選的,我也尚未投過任何選票, 但為了我的未來、台灣的發展,坐在馬路吹風受凍我願意。 因為十年後,我即將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用太陽花精神綻放光芒。
MAR 25, 2014
MAR 21, 2014
DEMOCRACY NIGHT
CHING DAO ROAD
MAR 22, 2014
MAR 20, 2014
FREEDOME
WE ARE SUNFLOWERS .
MAR 23, 2014
MAR 19, 2014
AGAINST THE GOVERNMENT
IN FRONT OF EXECUTIVE YUAN
MAR 24, 2014
MAR 25, 2014
PROTECTION
PEACE AND TENTS
MAR 26, 2014
MAR 27, 2014
THE MEDIA
ARTS IN SOCIETY
MAR 28, 2014
MAR 30, 2014
GOOD NIGHT, TAIWAN
RIDE MY B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