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獻給神的祭) ,以詩歌想像的手法,描述列國獻祭給雅巍,而以色 列則對列國扮演祭司的角色(出十九 6 和賽六十一 6 所賦予的角色)。 以色列人上耶路撒冷和聖殿,因為雅巍在那裡;同樣的道理,列國來 到以色列,也是因著同一個原因。他們將來到上帝子民的敬拜中心, 因為這是他們看見上帝臨在之地。雖然先知的修辭可用「失敗與順服」 的用語來描述這點,但其主旨並不是榮耀以色列,而是要敬拜以色列 的上帝,活在祂的臨在之中。 19 他們來到這裡,是因為被光吸引,因 此脫離黑暗(賽六十 1∼3) ,但這光將比太陽更強烈,因為這是雅巍 自己與其子民同在(賽六十 19∼20,這一對比啟發了啟二十一 22∼24 的類似異象) 。 撒迦利亞書第八章也應許,上帝將要再次回到錫安,與其子民 同住(亞八 3)。盟約關係將因此恢復(亞八 7∼8)。其結果是:詛咒 將化為祝福。亞伯拉罕應許的影子,出現在第 13 節。但這章經文結 束時,描繪了列國迫切地鼓勵彼此到雅巍所在之地— 在祂子民當 中—尋找祂。這也許是向心的,但也肯定是宣教的。人們吵著要來 一同認識永活上帝。上帝在其子民當中的居所,理應是地球上最有吸 引力的力場: 萬軍之上主如此說: 「將來必有列國的人和多城的居民來到。 這城的居民必到那城,說: 『我們要快去懇求上主的恩,尋求 萬軍之上主;我也要去。』必有列邦的人和強國的民來到耶路 撒冷尋求萬軍之上主,懇求上主的恩。萬軍之上主如此說: 在那些日子,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中出來,拉住一個猶大 人的衣襟,說: 『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上帝與你 們同在了。』 」 (亞八 20∼23)
19.「這裡的目標並非以色列國的擴展,而是使更多人讚美上帝」。Craig C. Broyles, Psalms, New International Biblical Commentary (Peabody, Mass.: Hendrikson; Carlisle, U. K.: Paternoster, 1999), p. 280 (作者評述詩篇六十七篇時所說的一句話) 。
第十章/上帝宣教盟約的擴張 395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