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會各工作坊簡介

Page 1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論文發表場次,已收件名單 Workshop Description(58 場) ※大會主辦單位及發表者保有工作坊時間調整之權利 工作坊/論文目前申請開課一覽表

【專題演講】以體驗活化教學:12 年國教培育國民核心素養的新展望/蔡居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作坊】 i-Map:統整學習圖像式教具/吳兆田(歷奇國際有限公司)

【工作坊】10 個生態與環境教育可運用的遊戲引導活動分享!/彭少康(力展國際創意育樂有限公司)

【工作坊】120 天 x3 階段輔導歷程/張良卿、郭鳳鵑、苗承欣(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張秀菊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工作坊】400 秒大冒險,募集你來挑戰!/柯銳杰(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工作坊】Alpha 在東海 -「我與我們」的大學入門/Alpha 團隊〈東海大學〉

【工作坊】Board Game × Experiential Education/莊耀南(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楊建中 (財團法人基督教聖道兒少福利基金會)

【工作坊】Experiencing Situational Leadership/Jackson Wilson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美國舊金山大學)

【工作坊】GeoTeaming 應用於學校教育的可能─從綜合活動領域往外跨出的一步/李冠皇〈康橋雙語學校〉

【工作坊】Make A Difference! 體驗教育與資優教育的對話~以划向未來海洋冒險方案為例 /李協信〈台北市幸安國小〉

【工作坊】SILLY is 犀利 :劇場小丑體驗工作坊/喬色分(一一擬爾劇團)

【工作坊】Wilderness Education in Japan~What, Now What, and So what~/Daisuke Nishijima(Kamakura Women's University 鎌倉女子大學)

【工作坊】《微光計畫。換宿環島旅行》─豐收分享會/高依璇(微光計畫)

【工作坊】『省、思』之際-<七天 7 堂課-自主騎幻>方案介紹/沈文銘等人(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工作坊】冒險治療的任意門:冒險如何追求身心真正的自由(以輔育安置單位參與成員為例)/沈文銘等人(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工作坊】台灣最難到達之國定遺址-萬山岩雕探勘採訪經驗與攝影集分享/宋德威〈中視新聞〉

【工作坊】回歸教育的本質—不再被高關生綁架的高關懷班/沈文銘、熊慧中、陳伯昇(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工作坊】團隊定向/詹雲雅等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作坊】多人體驗教育數位遊戲/許于仁、林長信(正修科大)

【工作坊】體驗:人類文明發展的創造與推進力 —兼說五千年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體驗教育/薛保紅(安徽工程大學體驗教

【工作坊】彩繪幸福-啟發自我超能力/趙祺翔、張心瑜(人生教練成長顧問有限公司)

【工作坊】從 Stephen Covey 的領導學看博雅運動對引導員的意義/吳兆田(歷奇國際有限公司)

【工作坊】愛克曼協會與學校合作辦理長時間營隊經驗分享(以 8DAYS 青少年探索體驗營為例) /高翊〈社團法人台灣愛克曼兒童及青

【工作坊】戶外探險攝影遺址紀錄與國際越野跑步賽事經驗分享/宋德威、曾柏澍〈雲豹工作隊〉

【工作坊】掌握夢想、精彩人生/陳韋安(人生教練成長顧問有限公司)

【工作坊】撲克牌體驗活動(第五集)/黃同慶(新改變培訓)

【工作坊】桌遊世界的生命旅程/陳俗均(佛光山青年團)

【工作坊】熱血之後,還剩下什麼? - 談服務學習中的公民教育/李維倫等人(華人磐石領袖協會)

【工作坊】獨一無二的熱血三國隔宿露營─在情境中主動體驗/李冠皇〈康橋雙語學校〉

【工作坊】生命故事 vs 體驗教育/劉敏、李毅夫、楊豫揚、陳明里(財團法人文向教育基金會)

【工作坊】當代冒險諮商與治療的發展/王俊杰(國立體育大學)

【工作坊】真心畫 大探險/張馨之(雲林縣職能治療師公會 )

【工作坊】真心話 大冒險/張馨之(雲林縣職能治療師公會 )

【工作坊】經驗處理技巧與引導反思風格/黃同慶(新改變培訓)、莊越翔(中華民國樂樂棒球協會)

【工作坊】老鼠夾體驗活動-『引爆』團隊新動力 /黃皇堯〈國立體育大學〉

【工作坊】與教具約會-研發新教具與新教案/黃皇堯〈國立體育大學〉

8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與體驗界的兩位前輩對話 F.U.N.N. (Functional Understand is Not Necessary) and P.M.(Perfect Moment)/吳樂天(歷奇國際有限公

【工作坊】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體驗教育在家庭的實踐/李蔚(高苑科大)、譚人豪 (道禾國中)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1:以社團與課外活動為例/王志龍、張鎮遠、林靜怡(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2~與班級經營之結合: 偏遠小校漁光經驗/黃鴻志(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3~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發展史(教育局培訓→種子發芽獨立生長)/林岱瑩等人(新北市冒險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4~與學科結合之探討/林中一等人(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5~與班級經營之結合: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李金玉(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6~與班級經營之結合:31 位國中生實踐真正的 12 年國教/施柏宇等人(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工作坊】走出新的可能性-走繩在體驗教育上的運用 /晉康恩(自由工作者)

【工作坊】走進無聲世界-體驗聽障一人一故事/郭肈盛(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高伃貞(社團法人台灣一人一故事劇場協會)

【工作坊】體驗教育引導員如何提升至帶領"體驗式輔導"-實際經驗"體驗式輔導"如何運用於團體與個案/林欽益(臺灣體驗式輔

【工作坊】體驗教育與心靈療癒-IV-1:一個國中冒險輔導方案的個案討論會/陳俊霖等人〈臺灣心理治療學會〉

【工作坊】體驗教育與心靈療癒-IV-2:建構台灣本土的治療性冒險專業團體 T-TAPG/謝智謀等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

【工作坊】體驗教育與環教解說 IV:地球是一粒胡椒粒/陳俊霖、張菁砡 (荒野保護協會)

 

【論文發表】 Gender and Competence: Unconscious Incompetence and skill development /Jackson Wilson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美國舊金

【論文發表】28 天長時間營隊對高關懷青少年邁向復元之初探-從活動設計歷程及引導員觀點/黃思恬、王婷筠、徐仲欣(台灣愛克曼

【論文發表】The Effect of Leave No Trace Program in Organized Camping toward the Participants’ Environmental Attitude/Taito Okamura(Bac

【論文發表】不得不的堅持─從需求與行為選擇看冒險治療方案設計/洪靖雅(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

【論文發表】探討不同學習風格取向的學生在體驗活動方式中學習歷程之表現/劉恬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論文發表】校園體驗教育課程實施案例研究(以 90 後_8 年級之私立大學生為例)/林志朋(台灣首府大學休閒管理學系)

【論文發表】長期冒險教育營隊對於青少年效益與自我概念之影響研究/王克威(都市人基金會)

【論文發表】體驗教育方案對中高齡者靈性健康影響之研究/陳妍安(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研三)

9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專題演講】以體驗活化教學:12 年國教培育國民核心素養的新展望 /蔡居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發表題目: 以體驗活化教學:12 年國教培育國民核心素養的新展望 ★發表者介紹 蔡居澤 現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副教授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理事長 學歷一覽: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公民訓育研究所教育學碩士 ~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 遊憩資源管理與觀光研究所休閒行為哲學博士 ~ 研究專長: 戶外探索教育、戶外環境教育、童軍教育 綜合活動、課程設計與教學 著有:<將探索教育帶回學校>、<探索教育引導技巧手冊>、<探索教育與活動活校>等書

★發表內容 本專題演講旨在闡述下列未來發展趨勢 1.12 年國教課綱與九年一貫課綱重點之不同 2.活化教學的意義與做法 3.活化教學與體驗教育之關係 4.教師與引導員未來之新使命與作法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述 90%、活動 1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12 年國民教育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10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 i-Map:統整學習圖像式教具/吳兆田(歷奇國際有限公司)

發表題目:i-Map:統整學習圖像式教具

★發表者介紹 吳兆田

歷奇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班; 東海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發表內容

當你的學員對傳統主流教學方法下想傳達的「知識」沒興趣,於是選擇相信「體驗就會有學習」, 開始了時下的「活動體驗」;然而,多年來的許多經驗告訴我們:體驗不盡然幫助學習。 我不斷反省,自我批判,積極創新,我們證明了「統整學習 Integrated Learning」(Dewey, 1938) 更能提高學習效益: 1.經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並非僅是鬆散無目的體驗, 而是藉由「材料內容(Subject Matter) 」引導下的探索。 2.經驗教育工作者需要提供適合學員需要的「材料內容」, 有條理地提供想法及資訊,這些也應被視為經驗教育重要的一環。 3. 知識不是真正的目的,而是作為學習者探索的工具與媒介, 在課程中我們主張:營造具體情境,統整實作體驗與知識教學。 如何讓學員不但能從「冒險活動」中有所體悟,同時又能協助學員有脈絡地攝取新知,發展能力, 今年終於有了解決方案:統整學習圖像式教具(Integrated Learning Map,簡稱「i-MAP」)。 透過「i-MAP」將活動與知識、資訊進行統整融合,有效地引導學習者「從經驗中體悟,從知識中反省」, 因為我們深信「知識不是目的,而是作為學習者探索的工具與媒介」, 在課程中我們主張:營造具體情境,統整實作體驗與知識教學。 本工作坊將帶給參與者: (一)「腦神經科學」為基礎的「經驗學習」Experiential & Brain Based Learning: 介紹經驗學習基本理論與其他學習理論的關聯,最後以「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重新認識經驗學習, 藉此延伸思考企業人力資源教育訓練現場的創新。 (二) 統整學習 i-MAP:介紹歷奇國際最新的創新力作「Integrated Learning Map, 簡稱 i-MAP(統整學習教具)」。我們將以實務案例為基礎, 和大家分享如何改善教育訓練現場的環境、教材及教學法, 讓學習場域變得更符合認知神經科學及學習理論的條件, 我們會和大家討論如何在最經濟的情況下自行製作一套屬於自己的「i-MAP」。

適合對象:經驗學習工作者、綜合領域教師、人力資源管理者、企業內部講師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體驗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Business Education Training ), 引導技巧與實務(Experience-Based T ★發表進行方式 11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講授 50 %、案例 50 %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3 小時(3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9:00~12:00 工作坊 3hr(D)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引導反思、統整學習、綜合領域、教具創新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有教學或帶領經驗者為佳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12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10 個生態與環境教育可運用的遊戲引導活動分享!/彭少康 (力展國際創意育樂有限公司)

發表題目:10 個生態與環境教育可運用的遊戲引導活動分享! ★發表者介紹 彭少康 目前於力展國際創意育樂有限公司任執行長,並兼任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處日月潭遊學中心桃竹苗辦公室執行長,龍慈旅行社副總經理,林務局無痕山林 LNT 輔導講師團, 桃園縣童軍會童子軍木章服務員,桃園縣火鳳凰社區複式童軍團團長, 法鼓山兒童心靈環保營策劃講師,中華民國空降特戰部隊退伍協會秘書長, 桃園縣義消特種搜救第四分隊助理幹事!Earth Force 國際水環境教育引導員認證, 中華民國生態旅遊推廣協會!

★發表內容 環境教育與體驗學習的整合,激發校園及社區青少年對於環境議題及生態議題的興趣與關心, 借鏡歐美環境教育組織的系統化教學,透過遊戲引導的活動設計,讓青少年更容易理解並樂於探討與行動... 工作坊中與你分享 10 個生態與環境教育遊戲體驗活動設計,不論在課堂上,營隊中均能運用其中, 歡迎有興趣致力於推廣環境教育,生態教育的朋友一同交流!!

★主題類別 體驗式學習於環境/生態教育之發展與應用(Environment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20%、活動進行 60%、小組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生態教育,環境教育,遊戲教學,營隊教育,活動設計,活動領導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13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120 天 x3 階段輔導歷程/張良卿、郭鳳鵑、苗承欣(財團法 人台中市私立張秀菊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發表題目:120 天 x3 階段輔導歷程 ★發表者介紹 張良卿、郭鳳鵑、苗承欣 張秀菊基金會 體驗教育工作團隊

★發表內容 120/365 X 52 個孩子,一年中的 120 天 從探索>體驗>學習>荒野訓練, 透過長期努力將體驗教育在生活中反覆學習。 在沙連墩移地訓練時,三階段的安置學員如何相互指導? 在中橫縱走時,三階段的安置學員如何合作支持又良性競爭? 如果學員不願配合他評的階段別呢..... 我們將分享階段輔導制給張秀菊基金會體驗服務帶來的效果。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發表進行方式 66%講授式;22%討論;11%討論;1%回饋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青少年、沙連墩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14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400 秒大冒險,募集你來挑戰!/柯銳杰(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發表題目:400 秒大冒險,募集你來挑戰!

★發表者介紹 柯銳杰 我是棒球選手, 開過咖啡店, 目前在推動休閒農業, 也努力創造環境教育溶於農業。 樂於分享體驗教育在以上幾個領域的運用。

★發表內容 今年發表採用一個大膽冒險的做法: 這個點子是 20*20 的發表方式,20 張投影片,每張 20 秒,共計發表 400 秒, 400 秒嘗試將一個題目精準表達出訴求。 這點子源自於宜蘭教育網路中心團隊, 只有 400 秒的表達,你敢來“試”看看嗎?我募集 10 位夥伴共同發表! 相信你也很樂於用這樣的點子來表達,來報名吧~請寄 ray_0317@hotmail.com。 目前有的主題有(尚缺 10 位夥伴): 1.談談繩索場曾發生的意外事件 2.環境教育用於休閒農業

★主題類別 體驗式學習於環境/生態教育之發展與應用(Environment Education) 繩索安全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 80%、小組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繩索安全、環境教育、休閒農業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15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Alpha 在東海 -「我與我們」的大學入門/Alpha 團隊〈東 海大學〉

發表題目:Alpha 在東海 -「我與我們」的大學入門 ★發表者介紹 林鼎強、蘇郁為、蔡侑霖、許瀛丰、陳思穎、王芝元、謝明融、葉依琳、林雨璇等人。 為東海大學學生,在擔任第一、二屆的 Alpha Leader 後,由於對引導教育的熱忱, 於是組成 S-Alpha 團隊,協助 Alpha 團隊設計課程以及活動帶領。

★發表內容 東海大學的 Alpha 計畫堂堂邁入第三年,今年主題從「我與我們」的比喻出發, 新鮮人從真人講堂的分享、活動的反思中,引發一連串對大學的想像, 並透過學校安排的三大主題:「我的人生」、「我的東海」、「我的希望」, 對自己的生命方向更清楚,更認識東海大學的信念:求真(Truth)、篤信(Faith)、力行(Deeds), 讓大一新生走過高中到大學的轉型期,也對未來抱持著信心與盼望。 在當中,有一群人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就是「Alpha Leader」。 Alpha Leader 為什麼重要?想要達到什麼理想?跟體驗教育又有什麼關係? 今年又有了什麼樣的進步?都讓我們在工作坊中,娓娓道來。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服務學習的推廣與發展(Service learning)

★發表進行方式 經驗分享 75%、Q&A 25%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東海大學、Alpha、探索天賦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17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Board Game × Experiential Education/莊耀南(台北市西區 少年服務中心)、楊建中 (財團法人基督教聖道兒少福利基金會)

發表題目:Board Game × Experiential Education ★發表者介紹 莊耀南,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社工員 楊建中,財團法人基督教聖道兒少福利基金會 兩人分別在二十世紀結束前後接觸冒險教育,一次戶外冒險長天數營隊中結為莫逆, 外表相像,身旁朋友不時誤認,因而戲稱異父異母的兄弟,兩人擁有相似的助人專業背景, 以及對於知識追尋的熱切渴望,數年下來累積深厚的情感與默契,平時定期與好友進行桌上遊戲聚會, 討論與分享桌上遊戲在不同領域的發展與應用。

★發表內容 年初的工作坊讓我有機會統整桌上遊戲實務操作的相關經驗,回顧自己在桌上遊戲的成長進程, 年中更在短時間內積累多場次在非營利組織與學校機關的教學實踐, 分享桌上遊戲與國民教育、社會工作及諮商輔導相遇的經驗,也藉由各單位不同的訓練需求, 促使我將此結構式體驗工具連結治療性層次的處遇目標, 並從中快速積累桌上遊戲中隱喻結構的分類資訊,應用至不同的策略方法與對象範疇上; 其實,如此的嘗試是一種不得不的選擇,自休閒娛樂、教育訓練、技能發展, 乃至於諮商治療的實踐,面對眾人的期待,我只能從文獻閱讀與實際試驗中找到繼續前進的線索, 而在這一段探索未知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漸次地整理出引導員的自我在專業概念整合上的軌跡, 以及追本溯源地找到當初接觸桌上遊戲的本心。希望此次工作坊除了分享上述歷程的反思外, 可以和參與者一同尋回遊玩的初衷,好好玩一場。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引導技巧與實務(Experience-Based Theory/ Development/Facilitation Skill )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30%、活動進行 60%、小組討論 1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經驗教育、桌上遊戲、引導反思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18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Experiencing Situational Leadership/Jackson Wilson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美國舊金山大學) Title: Experiencing Situational Leadership (暫譯)情境式領導體驗 Session length: 3 Hours Presenter: Jackson Wilson, Ph.D. Participant Experience: Any level of experience from students to those that would like to learn this sequence of activities to teach Situation Leadership 經驗不居,想藉由學習這一系列活動,來做情境式領導教學的學生皆可參加 Workshop style: Challenge activities, lecture, discussion, media 挑戰活動、講課、討論、媒體教學 Keywords: Situational Leadership, leadership theory, experiential education 情境領導,領導理論,體驗教育 Bio: Dr. Jackson Wilson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Parks, & Tourism at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Jackson has worked for Outward Bound in location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for over a decade. He has also instructed 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 and university courses and training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Taiwan, and Mexico. He has worked with corporate groups summiting peaks, troubled teens trying to stay out of jail,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ing new skills, and elders building a team to manage their group residence. Dr. Wilson’s publications have focused on management issues in outdoor education; such as staff training, social justice, and retention. He is also conducting research on the health impacts of outdoor recreation and published on the concept of temporary parks. Jackson enjoys getting outdoors sea kayaking, rock climbing, backpacking, and strolling on the beach with his wife Dr. Aiko Yoshino.

Jackson Wilson 博士於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遊憩、公園和旅遊擔任助理教授。 Jackson 曾在美國各地的外展協會工作了十多年。 他也在美國各地、台灣與墨西哥指導過原野教育協會和大學的課程和培訓。 他曾帶領與企業團體登頂,幫助青少年走出監獄,讓大學生發展新的技能, 較年長的能夠建立一個團隊來管理大家的居所。Wilson 博士的著作都集中在戶外教育管理問題, 如員工培訓,社會正義和留置。他並對戶外休閒對健康的影響進行研究,並發表臨時公園的概念。 傑克遜喜歡戶外海上皮艇,攀岩,徒步旅行,與他的妻子 Aiko Yoshino 博士漫步在沙灘上。 Abstract: 情境領導(Hersey & Blanchard, 1977)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理論,對實踐者技能發展是有益的, 而非一般僅提供靜態描述的領導。情境領導(SL)本身幫助經驗教育工作者了解如何認識自己、 團體的特點,並能在任務中建立一個特定的領導風格。本次工作坊採用一些傳統的挑戰活動和媒體 來說明這些概念。一開始兩人一組,然後進行小團體挑戰活動。每一項活動會使用不同領導風格進行兩次。 利用情境領導學說而形成的領導風格。講座結束後,學員將被組織成小團體,集思廣益領導者、 團體和任務的特質,可能包含哪些特定的風格。與會者將會與其它小組分享自己隊伍討論的心得。 短暫的休息後,與會者將運用他們的情境領導的知識在短片上。短片播放後,參與者要記錄領導者、 團體和任務在每個情境下的重要觀念,並說出每個情境領導的風格,應該用在哪種特質上。 本階段使用“採取堅定立場”的活動,與會者將提出不同的方案,然後我們將討論, 在各種情境下哪種風格是最合適的。 Situation Leadership (Hersey & Blanchard, 1977) is an extremely practical theory that is useful for practitioner skill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offer static descriptions of leadership, Situational Leadership (SL) lends itself to helping experiential educators understand how to 19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recogniz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selves, the group, and the task that suggest a particular style of leadership. This workshop uses some traditional challenge activities and media to illustrate these concepts. The session will start with paired and then small group challenge activities. Each activity will be done twice using a different style of leadership each time. The group will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each of the sty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der, group, and task that made each leadership style more or less effective. Following the challenge activities a mini-lecture will present the styles of leadership described by the theory of SL. After the lecture, the participants will be organized into small groups to brainsto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der, the group, and the task that would indicate certain styles. The participants will then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eir small discussions with the entire group. After a short break, the participants will then apply their knowledge of SL to movie clips. The clips will be shown and the participants will be asked to note down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leader, group, and task in each situation and then give a recommendation for which style of SL should be used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ession will close using the “Take a Stand” activity. Participants will be presented with different scenarios and then we will discuss which style would be most appropriate in each situation.

20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GeoTeaming 應用於學校教育的可能─從綜合活動領域往外跨 出的一步/李冠皇〈康橋雙語學校〉

發表題目:GeoTeaming 應用於學校教育的可能─從綜合活動領域往外跨 ★發表者介紹 李冠皇

九年前,升大二的暑假,我創立南山高中校友服務隊─聚心活動團隊。 當我們有機會在營隊中讓學員開心吶喊、感動落淚,就像晚會尾聲的煙火一樣絢麗奪目時, 我以為那是最棒、最好的活動。 經過幾年之後,才發現煙火謝幕之後的空虛無感, 接著是熱情不再。 接著有機會和體驗教育相遇後, 讓我知道有機會不做煙火式的活動, 而是像播下種子一樣, 期待每一位參與體驗式活動的夥伴,未來都能回到自己身上開花結果。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佛光大學傳播研究所 派樂活動諮詢有限公司 學生課程講師 南山高中綜合活動課程規劃執行(2010-2012) 現職:康橋雙語學校 訓育副組長兼童軍團長

★發表內容 一、GeoTeaming 在綜合活動領域實踐的案例分享: GeoTeaming 課程廣泛應用於企業教育訓練,當此科技尋寶的課程導入學校綜合活動領域時, 新世代對新科技的接近使用能力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高,從使用工具到全心投入參與競賽, 讓學生體驗小隊合作、團隊競合關係之感,培養其問題解決與分析、溝通合作等各項能力。 分享應用於童軍課程追蹤旅行時,不同交通工具如徒步爬山、自行車、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課程設計。 二、GeoTeaming 跨學科的實踐:GPS 動物園追蹤 首度嘗試在自然學科的課程中,採以體驗教育方法,活化教學。結合 iPad、GPS 等行動載具, 進行設計。期盼藉由 GPS 的衛星導航功能與 iPad 的行動學習特性,在動物園現地進行自然觀察, 並在尋找答案、完成任務的歷程中,能讓學生自我驗證課堂所學。繼之,回到學校後, 輔以「百萬生物小學堂的團體競賽版」活動,來延伸早上於動物園的任務題, 並經由任課老師的現場教學與講解,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學習,鼓勵學生持續學習。 教學策略:階段式、螺旋式、跨域式學習

為融入生物與童軍課程,本課程以階段式、螺旋式、跨域式的方式進行,藉由 GPS 校園追蹤, 培養學生於小隊中相互溝通與合作;在生物課程的規劃,學生必需在校外教學前完成課程進度, 並學會進行動物界的分類,這些先備課程除了是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亦是為了讓學生能在校外教學當天, 能於動物園的尋寶活動中,順利完成任務。 本次的校外教學採跨域方式結合童軍與生物兩科,擺脫走馬看花的形式,也不採發下官方版的學習單, 讓學生在動物園遊走填充,而是透過設計,讓學生參與闖關活動,自主地前往各處觀察並回答題目, 以達到更深層的效果與目的。 設計概念: 生物課程進度為,七年級第四章─地球上的生物,本課程係希望以自然觀察法, 21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帶領學生至動物園實地進行觀察,結合童軍課程的方位判定,運用 GPS 以及 iPad 等行動載具進行主動式 學習,學生必須學習使用行動學習載具,培養其資訊運用能力,利用 GPS 誤差值的特性, 小隊必須密切合作,完成任務搜索,在 iPad 的 Facebook 平臺上,隨時可看見最新戰況, 及上傳任務照片等,充分體現小隊合作學習的理念,學生在追求團隊榮譽中, 高度地進行人際互動與社群溝通,展現問題解決能力。 展望未來:(交流討論) 體驗式學習在不同學科領域中深化的可能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GeoTeaming 應用於學校的課程脈絡 20% 、代表性案例分享(課程紀實影片)60% 、 交流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跨學科學習、螺旋式學習、行動學習、學習興趣、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綜合活動 本教案獲 2013 全國創意教學 KDP 國際認證獎 自然與生活類 優等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22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Make A Difference! 體驗教育與資優教育的對話~以划向未來 海洋冒險方案為例 /李協信〈台北市幸安國小〉

發表題目:Make A Difference! 體驗教育與資優教育的對話~ 以划向未來海洋冒險方案為例 ★發表者介紹 李協信 臺北市大安區幸安國小資優班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班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資優教育研究所碩士 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引導員 中華資優教育學會領導才能教學工作坊講員 中華資優教育學會活動組 台師大特教中心領導才能教材編輯小組 新竹縣教育局資優教育方案講師 辦理臺北市幸安國小「MAD LEAD 四射」領導才能區域資優方案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邂逅體驗教育,從此踏上人生就是不停的在上帝的愛中體驗與冒險的旅程

★發表內容 位在首都中的首都-大安區裡的資優生們 身為資優教師,如何引導他們提升自己的層次、拓展生命的視野、 [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資優教育,到今天仍常被認為是成績至上、揠苗助長的[加速]教育 然而 真的是這樣嗎? 在台北市的 37 所資優班裡,葫蘆裡都賣些什麼藥? 資優教育真的有必要存在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在滿足學習需求的同時 還能拉高學生的視野,讓他能讓自己、讓同儕、讓世界更美好? 這是本工作坊想分享並與你一起探詢的目標和方向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體驗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Business Education Training )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60%、對話討論 4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23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工作坊 2hr(E)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澎湖、海洋、冒險、資優、大倉島、外展教育基金會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24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SILLY is 犀利 :劇場小丑體驗工作坊/喬色分(一一擬爾劇 團)

發表題目:SILLY is 犀利:劇場小丑體驗工作坊 ★發表者介紹 喬色分,戲劇治療工作者/說故事人/小丑工作坊引導師

★發表內容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丑,一個勇敢好奇、幽默又愛玩的靈魂,只是漸漸長大那個部份就被壓抑或遺忘, 本工作坊將從個人探索以及團體互動中再次邀請那個部分出來玩耍。 藉由即興練習學習處在當下與面對恐懼,將自我設限轉換為創造力、增加面對困境時的柔軟與彈性, 放任 SILLY 成為犀利。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身/心/靈相關議題(Body/Mind/Spirit)

★發表進行方式 50%活動進行,50%講授與討論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工作坊 2hr(E)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戲劇治療、小丑劇場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25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Wilderness Education in Japan~What, Now What, and So what~/Daisuke Nishijima(Kamakura Women's University 鎌倉女 子大學)

發表題目: Wilderness Education in Japan~What, Now What, and So what~ (暫譯)日本野外教育的發展經驗分享 ★發表者介紹 Taito Okamura/backcountry classroom Inc. Guanjan Wu/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吳冠璋/國立體育大學 Benjamin Rush/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國立體育大學 Hiroshi Hamatani/Hokkaido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北海道教育大學 Hiroaki Toyota/Wilderness Medical Association Japan 荒野日本醫學協會 Satoru Sato Tatsuya Miyazaki Masahiko Tokuda/Osaka Sport Universaity 大阪體育大學 Lu Shing Yi 盧幸宜/國立體育大學 Mai Suizu/Biwako Seikei Sport University 琵琶湖成蹊體育運動大學 ★發表內容 Daisuke Nishijima, M.S., is the lector of Kamakura Women’s University. He finished Outward Bound Japan Profess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Training Course in 1998 and started his outdoor professional career. His academic work is focused on adventure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e is contributing a number of paper to Japanese outdoor academic society. He was certified WEA Educator in 2013 and vice-chair of 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 Japan. Dasiuke Nishijima 是鎌倉女子大學的講師。他在 1998 年完成日本外展協會專業戶外領導力培訓課程, 並開始了他的戶外職業生涯。他的學術重點工作是冒險教育和起步教育。 他為日本戶外教育界貢獻了大量的文章。他於 2013 年通過荒野教育協會的教師認證, 並成為荒野教育協會的副理事長。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體驗式學習於環境/生態教育之發展與應用(Environment Education), wilderness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26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lecture 75% discussion 25%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wilderness Education, 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 Japan, Leave No Trace, Wilderness Medical Association Japan, WEA Professional Short Course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英文 English

27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微光計畫。換宿環島旅行》─豐收分享會/高依璇(微光計 畫)

發表題目:《微光計畫。換宿環島旅行》─豐收分享會 ★發表者介紹 高依璇 用虎牙築夢,以音樂為樂; 愛海無法住南投,特別喜歡睡帳篷; 至今仍沒換 Smart Phone,朋友都無法 Line 我。

★發表內容 去年的《Wake Up!》工作坊,是我們的出發點; 今年,豐收回娘家啦! 四個半月的旅程, 睡了 43 個不同地方、體驗 11 種不同工作、 配上 30 場”身體聲音探索作坊”與”71 場音樂創作分享會”~ 宜蘭,彎腰拔雜草,深知一粒米的辛勞; 花蓮,東華校園有塊田、來去部落新體驗; 台東,”熊店”裡找明信片、”慕紅豆”就在身邊; 屏東,跟著 vuvu 逛菜園、什麼叫部落自學; 高雄,小外甥女膽子小、繪本共讀多歡笑; 澎湖,漫步巷弄尋寶趣、工作坊中玩創意…… 總結,兩個字,豐收! 謝謝一路上的相遇,思考著”體驗教育”是否有更多的可能~ 讓我們透過影像看見美麗台灣、 藉由體驗.實作交換想法.創意, 邀您一起聽見故事、分享故事、創造故事!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就在生活裡

★發表進行方式 活動進行 40% 、小組討論 10%、經驗分享 50 %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3 小時(3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9:00~12:00 工作坊 3hr(D)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環島旅行、打工換宿遊台灣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參加者需自備 一本喜歡的繪本、一張想寄出的明信片、一個代表自己的物件 28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省、思』之際-<七天 7 堂課-自主騎幻>方案介紹/沈文 銘等人(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發表題目:『省、思』之際-<七天 7 堂課-自主騎幻>方案介紹 ★發表者介紹 沈文銘,曾是臨床心理師的 Alpha,自 93 年即從傳統心理治療間出走, 深信「冒險是生活的態度、學習是生活的習慣」,擅長就地取材, 透過千變萬化的臨場反應操作與青少年展開心靈的對話。 現任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執行長及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講師。 陳伯昇、洪靖雅/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發表內容 國小六年級的她說:「第一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到哭」 橄欖球隊的他說:「我想念我爸爸想念我媽媽想念我妹妹」 總愛在家裡大呼小叫的他,邊哭邊吼的坐在地上說: 「我又不是乞丐,為什麼要睡路邊?我肚子真的好餓……」 社團法人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之<七天 7 堂課-自主騎幻> 在不帶錢、不帶 3C產品、不手心向上的單車活動中 帶著青少年離開家,又回到家 包括高關懷青少年、育幼院青少年 也帶領過全部都是女生的梯次 不同的成員屬性,不同的課程調整,也譜出不同的故事 具體的經驗 只是為了形塑驅動反思的出現 而真正的冒險,這時才開始……….. 歡迎與我們一起走入。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70% 小組討論 3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冒險治療/戶外長天數冒險教育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29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冒險治療的任意門:冒險如何追求身心真正的自由(以輔育安 置單位參與成員為例)/沈文銘等人(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發表題目:冒險治療的任意門: 冒險如何追求身心真正的自由(以輔育安置單位參與成員為例) ★發表者介紹 沈文銘,曾是臨床心理師的 Alpha,自 93 年即從傳統心理治療間出走, 深信「冒險是生活的態度、學習是生活的習慣」,擅長就地取材, 透過千變萬化的臨場反應操作與青少年展開心靈的對話。 現任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執行長及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講師。 熊慧中、洪靖雅/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發表內容 當個體遭受司法有形的枷鎖禁錮,生命是否注定失去冒險的自由? 冒險體驗活動常落入制式化操作的窠臼與迷思,卻忽略了冒險治療的本質, 是為了觸碰當事人的靈魂深處以展開工作與對話。且看我們如何透過靈活又有創意的活動操作, 利用有限且封閉的環境資源,與這些非自由之身且被標籤化的少年們產生連結, 為其創造生命的另一種可能,進而協助他們能夠與內在的自我和平共處、 減少回歸外在環境的不適應並重新在社會上立足。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30%、活動進行 50%、小組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工作坊 2hr(E)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冒險治療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30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台灣最難到達之國定遺址-萬山岩雕探勘採訪經驗與攝影集分 享/宋德威〈中視新聞〉

發表題目:台灣最難到達之國定遺址萬山岩雕探勘採訪經驗與攝影集分享 ★發表者介紹 宋德威 SUNG TE-WEI 現職: 中視新聞南部新聞中心 記者 媒體工作資歷: 東森電視南部新聞中心 攝影記者 蘋果日報南部新聞中心 攝影記者 現任: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特勤隊 山訓戰技教官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 山訓教官 中華民國搜救總隊 特種會員 台灣國際精英搜救協會 山訓教官 雲豹工作隊 總教官 ★發表內容 全國最難到達的古蹟 在高雄市茂林區老魯凱人活動的荒山莽野間,有幾處快被遺忘的原始藝術遺跡, 是高雄市定三級古蹟--萬山岩雕,也是全國最難到達的古蹟。 萬山岩雕群遺址深藏在中央山脈原始森林中,為魯凱族萬山舊部落(萬斗籠社)的傳統狩獵場, 昔日稱為「內本鹿」地區,由於車輛無法長驅直入,徒步前往任何一處岩雕至少也要兩天的路程, 因此平日除了偶有原住民獵人途經,人煙罕至。「國定遺址萬山岩雕群」茂管處萬山岩雕群遺址探勘 專案小組成員一行人組隊前往探勘,藝人宋新妮的親哥哥宋德威任中視攝影記者職約十年, 兼具山訓戰技與特種救難專業技術資格的宋德威,在多年準備下,一同參予本次這項堅韌的探勘任務, 攜專業登山裝備及攝影器材〈重約 35 公斤〉,隨行前往岩雕遺址實地拍攝紀錄; 平時熱愛戶外極限運動的宋德威,舉凡攀岩、垂降、野外求生、長距離困難地形賽跑、極限單車、 攀樹、溯溪及長途單車馬拉松都曾參予過,過去也多次自費以選手兼採訪記者身份參予國內外極地越野賽 事挑戰奪佳績,在 2009 年宋德威參加中國大陸【北京八達嶺萬里長城越野賽跑】,2011 年又再度參予 中國銀川市【內蒙古騰格里沙漠九十公里越野挑戰賽跑】,而這次,蓄勢待發的宋德威,將再度挑戰極限 ,在原始森林中翻山越嶺,實地走訪國定遺址「萬山岩雕遺址」全程記錄,將最真實的遺址探勘行程, 藉由鏡頭曝光在國人眼前,而宋德威也是國內電視台首位背負重裝至岩雕遺址探勘的新聞攝影記者。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引導技巧與實務(Experience-Based Theory/ Development/Facilitation Skill ), 服務學習的推廣與發展(Service learning)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50%、小組討論 30%、影片分享 20% 31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3 小時(3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9:00~12:00 工作坊 3hr(D)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攝影、遺址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32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回歸教育的本質—不再被高關生綁架的高關懷班/沈文銘、熊 慧中、陳伯昇(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發表題目:回歸教育的本質—不再被高關生綁架的高關懷班 ★發表者介紹 曾是臨床心理師的 Alpha,自 93 年即從傳統心理治療間出走, 深信「冒險是生活的態度、學習是生活的習慣」,擅長就地取材,透過千變萬化的臨場反應操作與 青少年展開心靈的對話。現任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執行長及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講師。

★發表內容 <真實對話 A> 小傑:『我一上國中就立志要進高關班!』 引導員:『為什麼?!』 小傑:『因為約束比較少、也不用每天來學校,上課會上很多好玩的東西, 老師還常常請我們吃零食喝飲料,多爽啊!幹嘛要用功唸書,那些人最笨了!』 引導員:『………………』 <真實對話 B> 老師:『阿偉~只要你這學期穩定出席不蹺課、遵守校規不被記過, 老師學期末就會帶你們高關班出去打漆彈喔!』 阿偉:『打漆彈?上學期玩過了啦!無聊……這學期我想去溯溪耶!有溯溪我才要!』 小明:『老師為什麼他們高關班都可以去玩這麼刺激好玩的活動?還不用花錢!那我也要蹺課~』 老師:『………………』 是懲罰?還是福利?是鼓勵?還是毒藥? 你是否也曾有過與我們一樣困惑的時刻? 協會將多年來進入校園帶領的高關懷輔導課程做階段性的規劃鋪陳, 透過冒險的元素與方法,重新養成青少年正向積極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想知道如何在校園有限的空間裡塑造出冒險情境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引發學習動機, 進而搭起輔導的橋樑,引導孩子找到並回歸適合的人生軌道上? 歡迎與我們一起來冒險體驗!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30% 活動進行 50% 小組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冒險輔導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33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團隊定向/詹雲雅等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發表題目:團隊定向 ★發表者介紹 詹雲雅 臺師大公領系博士候選人,台首大兼任講師,具 AAEE 助理引導員證照, 具定向越野 B 級教練與裁判資格。喜歡接觸新事物,喜歡戶外活動,喜歡旅行,喜歡烹飪, 追求生命多元且豐富有意義。 林蕙君 目前是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碩士班的學生, 自學校接觸到戶外冒險教育後, 便喜歡到處體驗、到處學習、到處跟不同的夥伴互動與成長~ 從上山到下海、從社區到部落、從學習到服務, 什麼都好玩、什麼都好奇、相信什麼都會有所收穫!

何美音 外號大寶,屏東科技大學 休閒運動保健學系畢業,有許多機會出去玩,從玩當中, 去體驗、去經歷、去思考,然後服務人,目前在五結教會課輔服務, 每周三透過體驗、活動、遊戲帶領孩子一起思考夢想,兼職光復國小小團體活動老師, 我們一起玩、玩出好品格、玩出好關係。 邱萬山 現為北區後訓中心助教,空中大學附設二專部社工系學生,體驗教育初學者,喜歡戶外活動。

★發表內容 定向越野除了是項運動外,是否能成為體驗教育的媒介?! 此工作坊旨在介紹於校園內如何透過定向越野將認識校園成為一個有趣的活動, 並如何透過設計團隊式定向越野活動,讓團隊在定向過程中不僅學到定向專業技術, 還可以從中一起解決任務,成為一項團隊合作的主活動。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20%,活動進行 60%,小組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工作坊 2hr(E)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定向越野,團隊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34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多人體驗教育數位遊戲/許于仁、林長信(正修科大)

發表題目:多人體驗教育數位遊戲 ★發表者介紹 許于仁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博士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理事 正修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 林長信 國立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碩士

★發表內容 現今的學習歷程中,數位遊戲式學習(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DGBL)是學者近年發現最能引發學習動機的 ,我們的研究是,數位化的體驗教育課程,利用數位科技的優勢輔助進行、開發設計。 在不失去活動真正目的之條件下,設計一套數位化的體驗教育課程。透過平板裝置及體感技術(Xbox), 讓參與者投入、身歷其境。遊戲進行中玩家的動作會被數位系統記錄下來, 而引導師可以根據遊戲系統所記錄的歷程和動作來判斷團隊的問題點,並對症下藥進行反思。 如此一來引導師就不會因為一次帶領多人同時進行活動,所產生應接不暇,或是沒有觀察到關鍵歷程, 而沒有發現團隊發展的問題癥結。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 20%、活動體驗 8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體驗教育、數位遊戲諮商、體感技術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35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體驗:人類文明發展的創造與推進力 —兼說五千年中華文明進 程中的體驗教育/薛保紅(安徽工程大學體驗教育研究中心) 發表題目:體驗:人類文明發展的創造與推進力 —兼說五千年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體驗教育 ★發表者介紹 薛保紅博士 安徽工程大學體驗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體驗學、體驗產業學創始人 體驗教育研究工作者 高級體驗式培訓師 高級活動策劃師 全國十佳講師 中國品牌講師 全球華人講師 500 強 2008 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擔任職務: 安徽工程大學體驗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少先隊事業發展中心特聘專家、 全國少年兒童夏令營活動管理中心顧問、講師 教育部「大學生體驗教育」示範培訓 專案研發者、總導師 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體驗教育研究組組長、 講師 中國大學生就業促進工程專案體系體驗式培訓師專項評審專家、 中國大學生就業促進工程專案體系活動策劃師師專項評審專家、 體驗式培訓師全國管理中心主任 、活動策劃師全國管理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體驗學、體驗教育學、體驗產業學、體驗經濟學、 體驗行銷學和人才軟能力開發等研究,自助研發體驗教育課程和專案 100 余項, 發表相關學術論文 10 余篇,主持省部級課題 1 項,著有《體驗式培訓師培訓教程》、 《體驗教育創新-原理與方法》、《大學生體驗教育課程研究》、《沐風體驗教育》、 《活動策劃學》等 5 部著作。 ★發表內容綱要 體驗之源——生存需求的意識 體驗之力——文明推進中的必然 體驗之基——教育回歸的始端 體驗之未——伴隨智慧的智慧 體驗之究——全世界文明的對話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的基礎理論與哲學 相關研究論述及觀點發表 ★發表進行方式 36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ppt 展示,講說,互動,體驗相結合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大陸地區體驗教育發展現況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特別是有意愿了解大陸地區體驗教育發展與研究現況的體驗教育從業者。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37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彩繪幸福-啟發自我超能力/趙祺翔、張心瑜(人生教練成長 顧問有限公司)

發表題目:彩繪幸福-啟發自我超能力 ★發表者介紹 趙祺翔、張心瑜 經歷:北京清華大華兩岸認證講師、中華華人講師聯盟認證講師、聯合報副刊圖文專欄作者、

馬來西亞光明日報專欄作者、金融保險論壇感動式顧問行銷專欄作者。 演講與授課經驗:專題演講、教育訓練、研討會等演講場次超過 400 場, 聽講人次超過 2 萬人次。 曾服務各大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南山人壽、紐約人壽、保誠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 富邦人壽、宏利人壽、保德信人壽、台大保經… 其它經歷:各大中小企業及公務、學校團體,演講地區包括台灣、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 現任:中華華人講師聯盟出版編輯主委、Life Coach 人生教練成長顧問有限公司特約講師。 著作:就算衰到爆,也要窮開心-大鼻的傻瓜日記;大鼻的抗癌日記;大鼻的抗癌日記 (全彩圖文革新版);軟實力、硬功夫(15 位企業講師合著); 台灣商報金融保險論壇雜誌專欄作者。 作品發行:中、韓、星、馬、台灣等地。 ★發表內容

啟發潛能、發展天賦、快樂學習、人際溝通、主動學習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50%、活動進行 37.5%、小組討論 12.5%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彩繪幸福(身心.事業.學習.家庭.人際.信念)、啟發潛能、發展天賦、快樂學習、 人際溝通、主動學習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發表語言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參加者需自備

彩繪用具(蠟筆.彩色筆.粉彩筆) 38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從 Stephen Covey 的領導學看博雅運動對引導員的意義/ 吳兆田(歷奇國際有限公司)

發表題目:從 Stephen Covey 的領導學看博雅運動對引導員的意義 ★發表者介紹 吳兆田

歷奇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班 ★發表內容 十多年的實務工作一直到重回學術殿堂,有一種領悟,理論像一把多功能的求生瑞士刀, 不同的問題現象選擇適當的理論方法加以理解、解釋,進而推演出適當的解決方式與策略, 換言之,體驗(冒險)教育工作者如果只懂得一、二種理論,可能會在實務工作上遇到許多限制。 過去幾年一直關心台灣體驗(冒險)教育領導人才培育的環境,投入許多非盈利組織引導員培訓工作, 如東海大學 Alpha Leader、家扶基金會社工、學校綜合領域教師等。 本工作坊希望與大家分享領導學(Leadership)相關理論,藉由這些理論進行自我檢證。 這個工作坊預計探討的議題如下: (一)領導簡介:介紹領導(Leadership)的定義與國外相關文獻 (二)簡介 Covey 領導學: Covey 於 1989 年出版的《與成功有約》 (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ness People),至今全球銷售超過 2,500 萬本, 被翻譯成 38 種語言。1996 年,獲選《時代》雜誌全美 25 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 1932 年出生於美國鹽湖城,畢業於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企業管理學系, 之後分別在哈佛商學院與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取得 MBA 與博士學位。 就在楊百翰大學任教時,柯維完成了《與成功有約》這本暢銷書,開創了事業第二春, 成為鼎鼎有名的管理大師。繼《與成功有約》大賣後,柯維又陸續出版了《與時間有約》 (First Things First)《與幸福有約》(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Families)、 《與生活有約》(Living the Seven Habits)、《第 8 個習慣》(The 8th Habit)等暢銷書。 2011 年 10 月,他完成了最新一本著作;《第三種選擇》 (The 3rd Alternative: Solving Life’s Most Difficult Problems)。2012 年逝世,享年 79 歲。 (三) 博雅運動和你(引導員)的關係:歷奇 A-Team 於 2012 年發起的博雅運動, 主張知識非目的,卻是提供人們探索時所需要的方向、指引與工具。身為台灣體驗教育工作者, 以杜威「經驗教育」「教育即生活」為依歸,不應自我設限,應當「君子不器、博雅學習」, 積極創新與研究,將冒險的勇氣與膽識應用於引導員的自我對話與反思,進而突破自我框架與刻板印象, 我們鼓勵多一些教材創新、多一些學術研究、多一些經典閱讀、多一些自我對話與反思。 適合對象:訓練員、指導員、老師、研究人員、經驗學習工作者

★主題類別 身/心/靈相關議題(Body/Mind/Spirit), 驗教育理論基礎與哲學觀(Experience-Based Theory & philosophy)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 70%、討論 3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40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領導、引導員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41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愛克曼協會與學校合作辦理長時間營隊經驗分享(以 8DAYS 青少年探索體驗營為例) /高翊〈社團法人台灣愛克曼兒童及青少年體驗 學習協會〉

發表題目:愛克曼協會與學校合作辦理長時間營隊經驗分享 (以 8DAYS 青少年探索體驗營為例) ★發表者介紹 高翊 熱愛戶外活動.體驗學習活動.繩索活動 從 98 年開始加入愛克曼協會至今 期待這次的參與分享

★發表內容 愛克曼協會今年暑假協助臺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辦理 8DAYS 青少年探索體驗營, 組織與組織之間的合作過程中有著非常寶貴的經驗, 工作坊將分享本次活動的形成.討論.溝通.招生.辦理.評估.成果, 期待對愛克曼有興趣的夥伴都可以參與本工作坊,聽愛克曼的分享及提供我們寶貴的想法與建議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50%、討論 5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工作坊 2hr(E)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體驗學習、愛克曼、學校、長時間營隊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42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戶外探險攝影遺址紀錄與國際越野跑步賽事經驗分享/宋德威、 曾柏澍〈雲豹工作隊〉

發表題目:戶外探險攝影遺址紀錄與國際越野跑步賽事經驗分享 ★發表者介紹 宋德威 現職: 中視新聞南部新聞中心 記者 媒體工作資歷: 東森電視南部新聞中心 攝影記者;蘋果日報南部新聞中心 攝影記者 現任: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特勤隊 山訓戰技教官;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 山訓教官 中華民國搜救總隊 特種會員;台灣國際精英搜救協會 山訓教官 雲豹工作隊 總教官

曾柏澍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曾任: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機車安全駕駛研究社 社長 合格證照: 102 年基礎山區救難技術訓練;102 年 3D 立體搜救技術認證檢定通過 參與賽事: 101 年 第一科大校園鐵人三項 通識盃;102 年 第五屆春季大專 機研盃 102 年 四重溪 72 公里超級馬拉松挑戰賽

★發表內容 1.國內外戶外探險攝影技法與實際經驗分享 新聞記者工作經驗 20 年經驗分享/用小鏡頭看大世界 2.2011 年 中國騰格里沙漠越野挑戰賽 90KM 2013 年 中國戈壁沙漠越野挑戰賽 100KM 參賽與採訪攝影經驗分享 中國/騰格里沙漠 戈壁沙漠 長距離越野賽事攝影集 狀況排除/事前準備/賽事經驗分享 3.戶外探險攝影常遇狀況排除之經驗分享 4.國內外超級馬拉松 參賽經驗分享 ★主題類別 以體驗式學習為本之品格與生命教育相關應用(Charactor and life Education), 服務學習的推廣與發展(Service learning), 身/心/靈相關議題(Body/Mind/Spirit), 體驗教育理論基礎與哲學觀(Experience-Based Theory & philosophy) ★發表進行方式 43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課程分享 30%、影片照片分享 50%、現場實際攝影教學 10%、小組討論 1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4 小時(4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7:30 工作坊 4hr(C)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戶外探險攝影、國定遺址-萬山岩雕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參加者需自備 智慧型手機/相機

44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掌握夢想、精彩人生/陳韋安(人生教練成長顧問有限公司)

發表題目:掌握夢想、精彩人生 ★發表者介紹

陳韋安,跟你一樣抱持熱情、追逐夢想的少年郎。 現於「人生教練成長顧問有限公司」擔任課程規劃與兼任講師, 投入過「體驗教育」以及「NLP 神經語言程式學」的課程帶領,將多種元素結合課程是我的興趣, 期待我們的相遇,一起創造精彩的時光。 ★發表內容

透過體驗教育的活動結合 NLP 神經語言程式學的引導,帶領你一起看見你的夢想世界, 並且充滿熱情的去實現我們的夢想,GO!!! ★主題類別 體驗活動與 NLP 結合/夢想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30 %、活動進行50 %、小組討論20 %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夢想、NLP、目標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發表語言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參加者需自備

帶著自己的夢想,一起來分享吧~

45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撲克牌體驗活動(第五集)/黃同慶(新改變培訓)

發表題目:撲克牌體驗活動(第五集)

★發表者介紹

黃同慶,體驗教育推廣工作者。 從學生時代接觸團康活動在到後來工作內容是設計各項大小型活動,十餘年下來, 對設計讓人喜愛的經驗,並協助參與者從中發覺樂趣及價值感到充滿熱情。 紙牌是一種非常方便攜帶,上面又可以印上各種隱喻圖案的好道具, 實在是帶領體驗教育必備良藥,而各種隱喻圖案加上撲克牌的組合, 更是讓紙牌遊戲充滿無限可能,就讓大家一起來好好體驗經歷吧。 ★發表內容 介紹最新設計撲克牌體驗活動四至五款。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Business Training ) ★發表進行方式 活動進行 10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撲克牌、體驗活動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46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桌遊世界的生命旅程/陳俗均(佛光山青年團)

發表題目:桌遊世界的生命旅程 ★發表者介紹 陳俗均 八年前一個因緣下參加了體驗教育的活動,被體驗教育給深深的吸引.原來遊戲不只是遊戲, 更是學習反思的利器, 開始在佛光山青年的團體活動中,加入了更多反思的因子, 讓更多的青年在活動中看到自己!! 三年前接觸了桌上遊戲,感受到桌遊也絕對不只是桌遊, 在遊戲的過程中,也是反射出自己的行為模式,所以開始修改或加入許多遊戲的方法,讓桌遊 可以變成大團體或多團體的方式,讓桌遊可以提供更多的生命的反思!! ★發表內容 很多人喜歡玩桌遊,因為能在遊戲中體驗各種不同的情境,運用智慧與活力和朋友們鬥智, 且能連結朋友之間情感的橋樑,但我們還能從中獲得什麼 ?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除了從因緣際會中遭遇的事物學習外, 我們也能從書本、電影等種種方式吸收更多的知識與智慧。 在桌遊遊戲過程中,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動彷彿都是生活的縮影,呈現出各式各樣的人生課程。 讓我們從體驗桌遊過程中,一起「發現、反思、學習、改變」,探求生命意義, 重新思考學習與人生的意義。 備註:因為需要準備教材的原因,人數約 40 位, 若超過該人數參加可能有部分的人無法參與體驗,但可在旁觀看,且一起討論 !!! ★主題類別 以體驗式學習為本之品格與生命教育相關應用(Charactor and life Education), 身/心/靈相關議題(Body/Mind/Spirit) ★發表進行方式 活動進行 40%、小組討論 30%、講授 3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工作坊 2hr(E)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桌上遊戲,生命教育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47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熱血之後,還剩下什麼? - 談服務學習中的公民教育/李維 倫等人(華人磐石領袖協會)

發表題目:熱血之後,還剩下什麼? - 談服務學習中的公民教育 ★發表者介紹 李維倫:從安置機構的社工員,因著 2011 年的海外遠征計畫,開始經常出入尼泊爾, 成為登山專案領隊及服務學習負責人。 王玲雅:曾在戶外繩索場擔任引導員,在四川當義工督導,AAEE 學會祕書, 現今在尼泊爾及印度擔任服務學習專案領隊。 詹上逸:國立體育大學二年級學生,蜇伏兩年,為了一圓參與海外遠征及服務學習計畫的夢想 ,圓夢之後,現在有了新的夢想:用生命影響生命,用行動為尼泊爾的孩子發聲。 ★發表內容 「在服務的經驗中你學到些什麼?」 「我學到要知足」、「我學到要感恩」、「我學到要少上網」...... 在服務的過程中我們繃緊神經、卯足全力,將心力與才智傾注在服務的對象上, 也因著服務對象的相對弱勢,使得我們在生活及文化差異的衝擊之下, 學習為自己所擁有的感恩。但是,然後呢? 「服務學習」著重服務對象的改變,同時也強調服務提供者的學習效益。 那麼服務學習歷程中的經驗能否具現出實際的目標?而我們能否期待這樣的學習, 能夠培育出一個能夢想也能行動的年輕人?

★主題類別 服務學習的推廣與發展(Service learning)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試 70%、小組討論 3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工作坊 2hr(E)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服務學習、公民教育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48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獨一無二的熱血三國隔宿露營─在情境中主動體驗/李冠皇 〈康橋雙語學校〉

發表題目:獨一無二的熱血三國隔宿露營─在情境中主動體驗 ★發表者介紹 李冠皇

九年前,升大二的暑假,我創立南山高中校友服務隊─聚心活動團隊。 當我們有機會在營隊中讓 最好的活動。 經過幾年之後,才發現煙火謝幕之後的空虛無感,接著是熱情不再。 接著有機會 待每一位參與體驗式活動的夥伴,未來都能回到自己身上開花結果。 持續在學校場域中推動體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佛光大學傳播研究所 派樂活動諮詢有限公司 學生課程講師 南山高中綜合活動課程規劃執行(2010-2012) 現職:康橋雙語學校 訓育副組長兼童軍團長

★發表內容

一個營地、三個國家、十一個城池,小說中的三國場景躍然而生,羽扇綸巾、談笑間運籌帷幄的,不再是三 的權謀韜略,整合為學生能夠巧妙運用的能力。 康橋雙語學校辦學理念更強調培養學生「帶得走」能力的學校,如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用資訊的能力、運用 容,融入三國歷史情境,整合兩天一夜的宿營童軍課程,累積兵力數,於營隊尾聲真實體驗三國攻城掠地, 能力以及資源分析與整合的能力。 A.攻略守則─情境學習 學生於出發前的行前說明會,講解攻略守則,以三國為情境,能快速貼近學生的休閒文化經驗。包括如何「 B.武將結盟─團隊凝聚力 各班級為一武將陣營的兵員,再將 11 個班級分為魏、蜀、吳三國,透過武將班旗的繪製,除了凝聚各班向心 C.蒐集兵力─主動積極 透過營隊中的分站教育課程(童軍技能)不斷累積兵力,學生能夠主動且積極的投入,是為了團隊榮譽感, D.攻城掠地─分析決策 學生在營隊尾聲,實際體驗三國時代攻城掠地之感,透過兵力多寡擬定攻、守策略,在戰果上三國間互有消 活動,進而展現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團隊溝通與合作的能力以及資源分析與整合的能力等。 E.引導反思─體驗應用 完成攻城略地後,進行引導反思,透過學生對於攻城掠地前後的成績比較、分析,致勝的關鍵因素可能有哪 現的收穫。 期待和您分享交流,情境式體驗學習課程設計理念、方法,讓教學現場的孩子有更多更好的收穫。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教案發想與設計理念 35% 、學習歷程與效益分享 45% 、交流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情境學習、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學習興趣、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帶得走的能力、綜合活動、隔宿露營 本教案獲 2013 全國創意教學 KDP 國際認證獎 綜合活動類 特優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49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生命故事 vs 體驗教育/劉敏、李毅夫、楊豫揚、陳明里(財 團法人文向教育基金會)

發表題目:生命故事 vs 體驗教育 ★發表者介紹 --李毅夫 文向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劉敏 文向教育基金會「生命教育故事志工」培訓講師

--楊豫揚 文向教育基金會【擁抱系列】生命教育套書製作人

--陳明里( 【擁抱系列】生命勇士-阿里疤疤) 現職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專案經理 「文向教育基金會」走訪台灣各地,蒐集動人的素人故事, 編製【擁抱系列】生命教育教材,並透過教材中生命勇士的紀錄影片、故事漫畫書、有聲書、 攝影書做為媒材,依照各族群、團體需求,設計故事閱讀、電影讀書會、親職講座及課程培訓、 體驗遊戲…等多元化的「說故事」服務,在學校、企業、醫院、老人安養機構、圖書館、社區活動中心、 看守所…等地,與 3~99 歲的小朋友、大朋友一起認識你我身邊可敬的朋友, 學習他們樂觀積極的生命價值,從感同身受中學習珍愛生命。

★發表內容 【工作坊特色】 1.閱讀真實生命故事,認識台灣在地生命勇士 2.實地參與戲劇、小組討論,深入閱讀生命故事,反思並統整自已的生命經驗, 與夥伴做生命經驗交流 3.以「生命影響生命」為核心,提供體驗教育實務工作者教學及帶領的媒材 【工作坊內容】 09:00~-09:15【擁抱系列】生命故事互動式劇場 09:15~09:30 欣賞「擁抱~綻放在山崖邊的花朵」生命勇士-阿里疤疤的故事影片 閱讀「擁抱~孤挺在疾風中的勁草」故事影片 09:30~10:15 實作 1:如何帶領閱讀「【擁抱系列】生命故事」 實作 2:如何摘要導讀議題 實作 3:「生命故事劇場」角色扮演體驗 實作 4:經驗統整、反思及分享討論 10:15~10:30 阿里疤疤現身,與您互動、認識生命 10:30~11:00 認識文向教育基金會【擁抱系列】生命教育教材 文向教育基金會「生命教育」推廣分享

★主題類別 以體驗式學習為本之品格與生命教育相關應用(Charactor and life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體驗活動 35%、影片欣賞 15%、實例分享 20%、互動討論 3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51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12/1(日)10:00~12:00 工作坊 2hr(E)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戲劇、影片、討論、互動、導讀、影像、生命教育、志工、說故事、閱讀、實作、體驗、角色扮演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52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當代冒險諮商與治療的發展/王俊杰(國立體育大學)

發表題目:當代冒險諮商與治療的發展 ★發表者介紹 王俊杰 學歷: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公園與遊憩管理學系休閒行為哲學博士,

主修戶外遊憩,附修心理諮商與治療 現任: 國立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興趣於戶外冒險參與和人格特質的關係 ★發表內容 本工作訪將會對探討當代冒險諮商與治療的發展,分析美國相關的研究報告,

並討論台灣冒險諮商與治療的未來趨勢。如果對於冒險諮商與治療有興趣或是目前從事 相關的機構夥伴,希望您能一起參與討論。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 80%、小組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冒險諮商與治療、人格特質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53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真心畫 大探險/張馨之(雲林縣職能治療師公會 )

發表題目:真心畫 大探險 ★發表者介紹

張馨之 阿馨的新定位為跨領癒工作者,擅長使用一人一故事劇場技術、 表達性藝術媒介、職能治療、桌上遊戲、體驗教育遊戲、冒險治療元素等等,喜愛冒險、創新、分享。 ★發表內容 結合表達性藝術創作及反思技巧,讓參與者從中挖掘、發現自我、核心價值、與自我對話, 靜靜的、深切的、緩慢的。也透過藝術創作與人互動、感受另類的同理過程。

★主題類別 身/心/靈相關議題(Body/Mind/Spirit) ★發表進行方式 活動進行 10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表達性藝術、引導反思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藝術語言 Art language

54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真心話 大冒險/張馨之(雲林縣職能治療師公會 )

發表題目:真心話 大冒險 ★發表者介紹

張馨之 阿馨的新定位為跨領癒工作者,擅長使用一人一故事劇場技術、表達性藝術媒介、 職能治療、桌上遊戲、體驗教育遊戲、冒險治療元素等等,喜愛冒險、創新、分享。 ★發表內容 結合一人一故事劇場技術及心理演劇技術,讓參與者從中體驗說出真心話的冒險之旅, 於劇場情境中進行選擇性挑戰、自我突破,帶著自己的生命故事前來,帶著不同體驗繼續前進。 這場工作坊,會冒險到什麼程度,當天才會知道,如同來到了戶外岩場,裝備都齊了, 就看你願不願意往上攀登! 又或我們一群人能夠一同上攀到哪個高度!歡迎來挑戰!! ★主題類別 身/心/靈相關議題(Body/Mind/Spirit) ★發表進行方式 活動進行 10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一人一故事劇場 Playback theatre、 心理演劇 、冒險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肢體語言 body language

55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經驗處理技巧與引導反思風格/黃同慶(新改變培訓)、莊越 翔(中華民國樂樂棒球協會)

發表題目:經驗處理技巧與引導反思風格 ★發表者介紹

黃同慶,體驗教育推廣工作者 莊越翔,樂樂棒球推動者

從活動進入到反思階段,有哪些引導技巧可以幫助我們? 引導技巧有哪些類別?而我們又是哪種風格的引導員? 同慶和越翔都是經驗設計的愛好者,近年來兩人的興趣從設計各種經驗轉向經驗後的 引導活動如何有效串連,這當中有許多有趣的議題,我們想要和大家分享與討論。 ★發表內容 體驗教育引導反思技巧的分類與個人引導反思風格的測驗。 交流討論引導反思技巧與經驗學習圈的結合及應用。 ★主題類別 引導技巧與實務(Experience-Based Theory/ Development/Facilitation Skill )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 30%、活動 20%、測驗及解讀 20%、討論 3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經驗、經驗處理、引導反思、引導風格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引導帶領經驗二年以上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56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老鼠夾體驗活動-『引爆』團隊新動力 /黃皇堯〈國立體育 大學〉

發表題目:老鼠夾體驗活動-『引爆』團隊新動力 ★發表者介紹 黃皇堯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二年級 體驗教育界的自由工作者 堅持『初衷』的體驗教育引導員

★發表內容 這場工作坊將運用『順流學習法』搭配老鼠夾道具, 延伸更多的活動帶領方式,激發團隊更大的動力能量!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體驗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Business Education Training ) ★發表進行方式 活動進行 80%、小組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工作坊 2hr(E)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老鼠夾、體驗活動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參加者需自備個人名片一張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57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與教具約會-研發新教具與新教案/黃皇堯〈國立體育大學〉

發表題目:與教具約會-研發新教具與新教案 ★發表者介紹 黃皇堯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二年級 體驗教育界的自由工作者 堅持『初衷』的體驗教育引導員

★發表內容

從幾組廢棄的營杖開始, 拆解、研究、組裝、重新設計... 一試再試的過程除了耗時還考驗著是否持續堅持。 與其說是研發,不如說是創新! 創新『原本被丟棄』的生命,設計出嶄新的教具, 讓帶領活動不只有一種選擇!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體驗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Business Education Training )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30%、活動進行 60%、小組討論 1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蜘蛛網、齊眉圓、攜帶式平面體驗活動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58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與體驗界的兩位前輩對話 F.U.N.N. (Functional Understand is Not Necessary) and P.M.(Perfect Moment)/吳樂天(歷奇國際有限 公司)

發表題目:與體驗界的兩位前輩對話 F.U.N.N. (Functional Understand is Not Necessary) and P.M.(Perfect Moment) ★發表者介紹 吳樂天

從事體驗教育好久,原因是只有這個專長! 近年來從事攀樹體驗教學與分享,原因是這竟然可以把我生態學的知識結合的完美無缺。 從喜歡 PA 到放下 PA,原因是讀了點書,知道了點歷史,看到不一樣的價值。 喜歡體驗教育,原因是享受於經驗交流的每一刻,還有自己得到最大的成長。 現在,自己教自己的小孩,只因為單純的相信,陪伴孩子是無法替代的經驗! 以後,如果可以要開個農場,種點東西;學學木工,做點東西;多帶點孩子,貢獻點東西。 ★發表內容 連續兩年,歷奇推出瘋活動,介紹 Karl Rohnke 十五本著作裡的經典遊戲, 許多長年從事引導訓練的夥伴們都說,能夠放下引導而回到“玩”的原點,真是通體舒暢!

今年,我們被兩個好朋友連續 17 年的堅持給吸引了,赴美參加了兩個加起來 150 歲的前輩 Karl Rohnke(76) 與 Kissler Andrian(74),舉辦的"Centurion" “Centurion”這個字本是百夫長, 一個有經驗的戰士,這個自的字根在希臘文是百年(Centum)在 17 年前, 他們在自家農場創造了這個要給參加者 100 年回憶的工作坊。 每年不用宣傳,時間到了就辦,我回想在農場的許多片刻,的確,要忘掉很難! 本著分享的精神,在年會用兩個小時,讓大家沾一下醬油,如果你想知道全部, 明年加入瘋活動吧!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理論基礎與哲學觀(Experience-Based Theory & philosophy) ★發表進行方式 活動式 60%、照片影片分享 30%、交流 1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F.U.N.N. (Functional Understand is Not Necessary) P.M.(Perfect Moment)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59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體驗教育在家庭的實踐/李蔚(高 苑科大)、譚人豪 (道禾國中)

發表題目: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體驗教育在家庭的實踐 ★發表者介紹 李蔚 一位媽媽,體驗教育愛好者。救助協會先遣志工、高雄更生團契志工、 IAF 國際引導者協會(台灣)志工、ISP 圓夢家小組引導員 譚人豪 道禾國中,國三學生 ★發表內容 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一定會叛逆嗎?溝通還是引導,要關係還是要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黃維仁博士說:「傾聽就是愛」。在這裡我們一起搭乘雲霄飛車,體驗焦慮、自我負責、 希望、對話真相、行動,找回愛與相信。 適合對象:父母、國高中生、引導員、一般大眾 ★主題類別 引導技巧與實務(Experience-Based Theory/ Development/Facilitation Skill ), 體驗教育在家庭的實踐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20% 活動進行 20% 小組討論 6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親子、探索未來、對話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60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1:以社團與課外活動為例/王志 龍、張鎮遠、林靜怡(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發表題目: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以社團與課外活動為例 ★發表者介紹 王志龍(拉麵):新北市冒險王種子教師,因為愛吃拉麵和一頭捲髮....學生們都叫他 ...拉麵老師, 愛玩、愛表演、愛喇嘞、愛說笑,認識體驗教育之後變得更愛冒險了! 張鎮遠(阿遠):從小就不愛念書,討厭 3R(算讀寫),跟杜威一樣;喜歡體驗學習,跟杜威一樣。 林靜怡(正妹):新北市冒險王種子教師,因為喜歡定向越野運動,進而勇於挑戰新事物, 體驗教育的專業能力持續累積中,期待自己成為一位真正的冒險王,帶領著孩子們勇往直前!

★發表內容 一、高關懷學生輔導營隊:為幫助自信不足、人際不佳等特殊狀況的學生, 一群教師在二年六個梯次的營隊中,與學生發生了各種奇妙的事情。這些孩子有了哪些改變? 這群老師又因著體驗教育起了什麼變化呢? 二、服務學習營隊:12 年國教重視「服務學習」,但究竟只是「服務」,還是真的有「學習」呢? 此發表與您分享一個學校輔導老師,成立獨立社團,帶學生去偏遠地區服務的歷程與成果。 三、補救教學課程設計:補救教學都只能補學科漏洞嗎?在此分享教師用體驗教育方式打破 傳統補救教學模式,不僅強化學科知識,更強化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態度。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60%,Q&A 30%,自由發揮 1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學校教育、社團、高關懷、補救教學、服務學習、冒險王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61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2~與班級經營之結合: 偏遠小 校漁光經驗/黃鴻志(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發表題目: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與班級經營之結合: 偏遠小校漁光經驗

★發表者介紹 當初因為喜愛接近大自然,甄試進到坪林鄉好山好水的漁光國小服務,在瞭解這片土地, 熟悉這裡的風土民情之後,更產生了不可割捨的情感。我進來的那年 ,漁光只有八個學生, 在一片危機聲中,同仁們齊心打拼,漁光遊學辦得如火如荼,最忙的時候, 辦公室行事曆黑板上密密麻麻的遊學參訪行程,一個月 31 天當中,只有三天是空白的, 一個半月不曾下過山,天天五千操場,卻甘之如飴,因為認知上,我們為山上弱勢的小孩多爭取了些空間。 四年之後,漁光有二十個學生,卻被裁併成分校,在情感上,我們是挫敗的,感覺上是受懲罰的, 但是,我們依舊希望能夠做出更多努力,為山上的小孩,為這片提供大台北地區飲用水, 而限制開發的土地。窗外的台北樹蛙叫聲依舊,四季更迭依然不變,我們的努力不會白費, 故事仍將繼續......

★發表內容 特色學校是甚麼?能做甚麼?最後又能帶給學生甚麼樣的改變?這需要學校領導人與課程主導者深切去思考, 若特色學校的課程,只是熱鬧的活動,終究會像漂亮的煙花般,最後甚麼也沒留下來,對都會區的學生 來說,此舉將造成學習內容空洞化,對偏遠小校來說,更將直接面臨存廢的嚴峻考驗! 筆者利用體驗教育的概念,幾經醞釀,嘗試著在擔任導師帶班的過程當中,實踐體驗教育的思維。 『勞動』,是我們的教育主軸,隨著實地去做,身體力行的過程,讓學生去體悟人生。 筆者利用綜合活動社團課程,及部分上課時間,從開心農場為起點,從零開始,墾荒、整地、除草、 施肥、播種,收成,讓學生體悟務農過程中的辛苦,領略從頭至尾,將一件事圓滿完成的成就感。 並在可用耕地過小的限制下,進而將有限的收成進行加工,做成了一系列的食品,如情人果、泡菜、 蘿蔔糕等,提升其農作物的附加價值,最後透過網路等各種管道行銷出去,體驗創業的甘苦。 更利用與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結合,試圖進行文創產品的開發,所籌經費,做為校外教學的基金! 這就是我們的『自立自強大作戰三部曲』實驗課程!我們更在六年級畢業之後的暑假, 安排了十天的環島畢旅,由學生規劃行程,決定路線,以走讀國小課本為藍本, 其間造訪了台灣地理四極點,橫掃各大夜市,遍嘗 CNN 專題報導台灣四十大小吃美食, 圓滿了整個高年段的學習歷程。 除了藉由勞動到收穫、體驗學習的歷程,磨練國小生感受力、挫折忍耐力、變通力, 以及一顆感恩惜福的心,量少質精的小班教學,照顧到每個學生的需求,使其在實踐的歷程中, 肯定自我,建立自信,並將高峰經驗轉移到其不拿手的學習領域上,以應付未來瞬息萬變的環境。 我們更期待對處境類似的偏遠小校做出建議:建立因地制宜的校本課程,真正以學生的學習為出發點, 利用創新的教學模式,以滿足消費者的服務心態,說服有教育選擇權的家長, 將孩子留在學習資源豐富的偏遠小校,創造偏鄉小校重生的契機。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80%、現場互動交流分享 20% 62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偏遠、創新教學、勞動、體驗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63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3~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發展史 (教育局培訓→種子發芽獨立生長)/林岱瑩等人(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發表題目: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發展史(教育局培訓→種子發芽獨立生長) ★發表者介紹 黃鴻志/ 坪林國小漁光校區、許慧英/ 三芝國中、王志龍/ 中和國小、 楊舒婷/ 福和國中、 林碧珠/ 正義國小、孫正大/ 五股國中、郭淑玟/ 屯山國小、 李宜芳/ 同榮國小、 吳茜茹/ 文林國小、林中一/ 坪林國中、謝湘婷/ 新莊國小 等人共同發表 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緣起於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98 年度的專案,主要是想培訓高關懷班教師, 能具有體驗教育的精神與技術,來協助高關懷的孩子建立自我效能並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此外亦希望能影響校內其他教師,讓體驗教育能融入目前的學校教育, 使最前線的老師們能夠更尊重多元的價值並提供有效的學習。經過了一番努力與嘗試, 此專案於 101 年度起宣告結案,但這群已培訓出的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仍有部分老師不放棄影響教育界的夢想,因此付出個人的代價與時間,擴張自己的境界, 面對更多的挑戰,並堅信教育界的春天終有一天一定會臨到!因此,我們仍在這裡,繼續地努力著…。 ★發表內容 介紹冒險王教師團隊的培訓過程,以及每期種子教師為孩子們所做的營隊活動, 我們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影響孩子培養健全人格。 更重要的是,當專案結束後, 我們仍舊持續在這裡努力,共同成長一起討論。 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我們學習接受挑戰,嘗試並非都是成功,但我們從檢討中再站起來。 這樣的經驗是可貴的,我們願意與你分享我們走過的路,讓教育的夢想一個傳一個, 燃起每個人心中的熱火。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80 % 、活動進行 20 %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高關懷、體驗、教師、團隊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64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4~與學科結合之探討/林中一等 人(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發表題目: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4~與學科結合之探討 ★發表者介紹 林中一、林俞任、孫正大 林中一,目前於新北市立坪林國民中學擔任導師,曾於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擔任輔導員, 推動冒險王種子教師專案,希望將體驗教育的精神融入學校教育,使更多的學生能夠有效學習, 並發揮自己的天賦。自己終極的人生目標在於讓臺灣的教育界變得更好,雖然明知是個極困難的夢想, 仍想盡自己的一生去努力,至於結果就給上帝來決定就好!總之,想太多也沒用,勇往直前就是了! 林俞任/新北市土城國中 孫正大/新北市五股國中

★發表內容 體驗教育原本就是源自於杜威做中學的教育理論,卻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逐漸地從教育界消失, 如今有部分人士發現體驗教育對現今教育的影響力,因此試圖在目前的教育氛圍下融入體驗教育。 本工作坊即在整理目前體驗教育結合學校學科教育的情形,分享土城國中目前綜合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以及五股國中課後「挑戰班」針對會考考科的體驗教育教學成效,同時亦會探討目前體驗教育結合 學校學科教育的困境,期望各參與本工作坊的人員給予建議與指教,讓體驗教育之概念與精神能在 現行的體制下更流暢地與學校學科教育巧妙融合,使學生能進入有效的學習狀態, 並明白學習的意義與價值。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75%講述、25%小組討論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學校教育、學科教學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65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 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5~與班級經營之結合:孩子行動, 世界大不同/李金玉(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發表題目: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5~ 與班級經營之結合: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 ★發表者介紹 李金玉,高中時期接觸體驗教育,影響了之後將近十五年教育理念與做人處事方式的一個國小代課老師。 擁有幼教老師開放教育的眼睛、愛跟學生討論想法的嘴巴和樂在教育的心靈。 因為渴望對體驗教育再有更深入的瞭解,在教書 7 年後進入 OBT(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 並擔任了 2010 年行政院青輔會少年 On Light 計畫的輔導員。 其間接觸到 Expeditionary Learning School(遠征式學習),渴望在台灣的學校試做、 嘗試建構出屬於台灣現行教育的模式,於是迫不及待的又回到了教育現場, 尋找各種在校園內實踐體驗教育的可能。 臺北市長安國小五年三班,一群想要改變世界、而且真的去做的小孩。因為未來太無可限量, 無法介紹說明。

★發表內容 老師帶領一班重新編班的五年級學生,參加「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DFC 活動, 活動辦法在開學一個月後就要提出活動成果,沒想到(?)事情越演越烈, 孩子們的創意與能量一發不可收拾!老師到底做了什麼?這些小朋友又做了什麼?他們未來要做什麼? 歡迎您來瞭解和提供孩子們建議。 老師負責:營造適合討論與發表的班級的方法、DFC 活動說明、班級實行歷程觀察,讓你問問題。 小朋友負責:說明各小組主題理念、行動內容、執行心得,讓你問問題。 參加者負責:問問題,對喜愛的小組主題投票,提出建議和回饋。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70 % 、現場互動交流分享 30 %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孩子行動、DFC、班級經營、主動學習、學習動機、學生專題研究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66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6~與班級經營之結合:31 位國中 生實踐真正的 12 年國教/施柏宇等人(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發表題目:讓體驗教育落實在教育現場 6~與班級經營之結合: 31 位國中生實踐真正的 12 年國教 ★發表者介紹 施柏宇、巴信傑、李睿智、周嘉垣、林育緯、張少鈞、陳政達、陳郁智、游順龍、

葉皓倫 廖俊傑、劉毅祥、蕭家庠、賴冠宇、鍾俊佑、王紅、周筱雯、林姝彣、張怡文、 張斯評 陳依汎、陳思婷、傅雅亭、黃歆雅、黃筠軒、黃憶慈、廖緯育、鄧湘瑩、闕禎怡、 林子豪、劉昭佑 等人 我們是三峽國中的學生,幸福農場、出版事業、健康、經濟學習、學習改造是一年多來 班上同學天天會進行的學習活動,這稱之起司班的五大志業.而我們要怎樣才能在填鴨式教育中 去進行這些計畫和培養真正學習精神與態度,是老師一直想要教我們的。

★發表內容 一群 15 歲的孩子要怎麼做才能在填鴨式教育中培養真正學習精神與態度呢? 在來到這個班之前對國中的想法就是課業壓力大,每天都要考試,規定也會比國小來的多也比較嚴格, 直到來到這個班級,發現跟別班大不相同 舉一個實例好了;在新生訓練時,全七年級 18 個班,有 17 個班都在中午就放學了 而我們班卻留到下午四點半,為了什麼呢?只為了跟了我們介紹一下在這 3 年裡我們即將進行的

所有計畫 而我們聽完後心裡還是會有很多的疑惑,3 年之內我們能夠做那麼多嗎? 直到現在我們真的做到了,並且在班上、校外已經進行約 10 場的成果發表會 而我們希望透過 aaee 第八屆年會,將我們所學到的成果分享、影響大家 而在目前國中的課程有很多人迷惘了 因為這些課程無法幫助我們學習到應有的態度 我們會在 aaee 中舉一些班上的學習經驗 來告訴大家什麼是學習 這是考試卷.課本和網路....等學習不到的態度。 而班上的每個同學都有它背後精彩和坎坷路 所以我們很想透過 aaee 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學習 因為這樣我們才會勇敢的向 aaee 提出申請 希望能透過班上同學每一個人的故事去影響台灣目前的教育。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影片 10%、講授式 50%、活動 30%、小組.回饋單 1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3 小時(3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9:00~12:00 工作坊 3hr(D)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國中生要玩就要玩大的-啟思班的故事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67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中文 Chinese

【工作坊】走出新的可能性-走繩在體驗教育上的運用 /晉康恩(自由工 作者)

發表題目:走出新的可能性-走繩在體驗教育上的運用

★發表者介紹 晉康恩 認識我的人都叫我竹子。我是個自由工作者。熱愛體驗教育, 喜歡深在大自然中。所以我更喜歡將兩者結合在一起。

★發表內容 走繩(Slackline)這幾年在台灣吹起一股新的運動風潮,一項饒富趣味的休閒運動。 在公園、學校、游泳池、海灘,只要有兩棵樹、兩根柱子,都可以隨時輕鬆的玩走繩。 今年不但到處分享這項好玩的運動,更嘗試將走繩融入倒課程設計中; 不管是團體輔導,企業訓練,團隊課程,都得到很棒的收穫。 將這樣的收穫以及實務上的運用經驗分享給大家!!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體驗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Business Education Training ), 引導技巧與實務(Experience-Based Theory/ Development/Facilitation Skill )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10%、活動進行 70%、小組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走繩(Slackline)、體驗活動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68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走進無聲世界-體驗聽障一人一故事/郭肈盛(國立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高伃貞(社團法人台灣一人一故事劇場協會)

發表題目:走進無聲世界-體驗聽障一人一故事 ★發表者介紹 郭肈盛,重度聽障者,關心弱勢族群教育,曾出國至 UCLA 進修受壓迫者教育學, 學成歸國在 FB 社群網站成立聽障者權益論壇,作為聽障人士討論與分享聽障相關議題的網路平台。 現致力發展與探索一人一故事劇場與聽障的關係。 高伃貞,自由應用劇場工作者,這幾年以幾種民眾劇場形式,例如一人一故事劇場、教習劇場、 被壓迫者劇場、菲律賓教育劇場,跟社區、社群團隊互動,培力出多個劇場團隊,運用戲劇活動在教育、 社會的議題,進行體驗、反思、與倡議等活動。

★發表內容 在臺灣,聽障是異質性相當大的族群,在語言溝通上有著許多不同的需求,例如手語、讀唇、筆談、 即時打字等,但是任何單一的溝通輔助並無法適用於所有聽障族群,往往要搭配兩個或兩個以上語言 溝通輔助才能協助大部分聽障族群理解對話的內容。然而現今在人文與藝術相關即興表演的形式如 舞台表演,大多沒有針對聽障者提供無障礙環境,導致聽障者很難理解劇場表演的內容與藝術形式, 而無法從中提升人文素養。 有鑑於此,知了劇團嘗試針對聽障族群,營造無障礙學習與觀賞表演的環境, 並初探一人一故事應用於聽障的可能性,整理與分析聽障一人一故事發展與應用的現況, 提供與會人士參考。 工作坊會以活動的形式,帶領觀眾進入無聲的世界,體會聽障人士的心境, 並從中瞭解聽障與一人一故事的關係。活動結束後,會有少許的分享關於聽障一人一故事的種種, 以及座談交流。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引導技巧與實務(Experience-Based Theory/ Development/Facilitation Skill )

★發表進行方式 活動進行 70%、講授式 15%、座談會 15%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3 小時(3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9:00~12:00 工作坊 3hr(D)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聽障、一人一故事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69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體驗教育引導員如何提升至帶領"體驗式輔導"-實際經驗" 體驗式輔導"如何運用於團體與個案/林欽益(臺灣體驗式輔導協會)

發表題目:體驗教育引導員如何提升至帶領"體驗式輔導" -實際經驗"體驗式輔導"如何運用於團體與個案 ★發表者介紹 林欽益是體驗式輔導協會理事長,實際運用體驗式輔導模式將近 10 年,替代役輔導班 7 年, 曾帶領年度輔導案:企業主管團隊績效輔導、安置機構工作團隊建立,與半年案: 安置機構社工團隊建立。3 年前至今:公家機關高階、中階與基層主管團隊,以及許多公家、 私人企業、學校,約 20 年經歷。 參與培訓:20 多年前受過張老師與生命線諮商輔導志工培訓、2000 年美國 PA、Life Spring 心靈成長四階段 1 年多課程、NLP、外商國外 trainer 主管培訓、哈科米、禪修。

鑑於正向觀點與正向能力的培育對社會及個人非常重要,目前以體驗式輔導模式推廣 免費初級"正向教練"課程,期待能增進國人的快樂與幸福感。 ★發表內容 體驗教育引導員,是扮演助人者角色,不同的人與不一樣的團體或團隊,呈現面貌差異極大, 引導員若是具備協助體驗式輔導的能力,更能有效協助與帶領不同的團體或個察, 達到課程或方案目標,如此,活動將不再只是活動,將變成是有效的助人工具。 體驗式輔導,有五個核心理念:正向、體驗、輔導、真實與落實於身心靈健康。 工作坊將邀請參與者經驗體驗式輔導的流程,實際感受正向的使用,以及體驗式輔導與體驗教育的不同, 讓有真實與落實於身心靈健康,又是如何進行。 3 小時除了體驗之外,也將分享:如何有效提升引導能力做法、增強自我覺察、 引導困境的有效處理技巧或是提供實務帶領引導團體或個案狀況的處理。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體驗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Business Education Training ) 引導技巧與實務(Experience-Based Theory/ Development/Facilitation Skill ) 以體驗式學習為本之品格與生命教育相關應用(Charactor and life Education) 服務學習的推廣與發展(Service learning) 身/心/靈相關議題(Body/Mind/Spirit) 體驗式輔導 ★發表進行方式活動 50%、引導 20%、講授式 20%、Q&A1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3 小時(3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9:00~12:00 工作坊 3hr(D)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體驗式輔導,引導員,體驗教育,團體輔導,個案輔導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有帶領團體或個案者優先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70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體驗教育與心靈療癒-IV-1:一個國中冒險輔導方案的個案討論 會/陳俊霖等人〈臺灣心理治療學會〉

發表題目:體驗教育與心靈療癒-IV-1: 一個國中冒險輔導方案的個案討論會 ★發表者介紹 本次活動之主報告者徐堅璽為臨床心理師,多年來將體驗教育、冒險輔導帶入臨床心理工作中, 在冒險治療此一領域中實作經驗與理論背景兼具。 曾麗娟老師為資深之社工界前輩,陳俊霖醫師為精神科醫師,兩人出身傳統心理衛生界, 但對於將冒險治療與荒野治療引入主流心理治療界,並以促進專業心理治療界與實務冒險工作者 交流互學為目標。謝智謀老師為國內引進體驗教育與冒險輔導的重要推手, 多年來對於推動冒險輔導不遺餘力。

★發表內容 本系列工作坊每年舉行,以凝聚與建構體驗教育圈中結合冒險治療/輔導之經驗交流與 專業進修為願。今年的課程,將由堅璽帶來實務工作案例為核心,探討以體驗教育為基礎的 冒險治療,如何期待將「治療」安排成一連串的學習過程,讓個案能學會一些重要的態度、 能力、行為、價值觀等等,並應用在學員的生活當中。高關懷青少年在冒險治療團體裡的 一項重要學習功課,就是不再以戲謔的態度逃避學習的時刻,換句話說,就是能在需要學習的 時刻表現出相互支持的行為,但是這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呈現這個案例 主要想探討冒險治療工作者如何「調配」冒險工具來進行上述的學習過程, 讓一群青少年能從慣性的「打鬧」模式,逐漸向「學習」模式來改變。「調配」是否得宜, 涉及到個案的評估以及冒險工具的選擇、帶領與引導。我們希望透過這個案例的討論讓 冒險治療工作者所應具備的專業性能更加清晰,而不是只依靠經驗或直覺來判斷該如何 帶領冒險活動。在堅璽的實務案例之外,將分別由社工界的麗娟老師、精神醫療/心理治療界的 俊霖醫師、體驗教育與冒險輔導的小謀老師一起參與討論和回應。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發表進行方式 1.案例發表:徐堅璽 71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2.回應與討應: 曾麗娟、陳俊霖、謝智謀 3.開放現場綜合討論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工作坊 2hr(A)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冒險輔導、冒險治療、心理治療、高關懷青少年、心靈療癒、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72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體驗教育與心靈療癒-IV-2:建構台灣本土的治療性冒險專業團 體 T-TAPG/謝智謀等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發表題目:體驗教育與心靈療癒-IV-2: 建構台灣本土的治療性冒險專業團體 T-TAPG ★發表者介紹 謝智謀老師為國內引進體驗教育與冒險輔導的重要推手,多年來對於推動冒險輔導不遺餘力。 徐堅璽為臨床心理師,多年來將體驗教育、冒險輔導帶入臨床心理工作中,在冒險治療此一領域中 實作經驗與理論背景兼具。

曾麗娟老師為資深之社工界前輩,陳俊霖醫師為精神科醫師,兩人出身傳統心理衛生界, 但對於將冒險治療與荒野治療引入主流心理治療界,並以促進專業心理治療界與實務冒險工作者交流互學為

★發表內容

本系列工作坊每年舉行,以凝聚與建構體驗教育圈中結合冒險治療/輔導之經驗交流與專業進修為願。本段之 謀老師的回應,以及現場同好的交流後,將一同來思考,如何聚集國內對冒險治療/冒險輔導有興趣的能量, 美國體驗教育學會(AEE)中由治療專業人員組成的「治療性冒險專業團體(TAPG)」為模版,可否對台灣本土也 療,以及對交流學習心理衛生專業有興趣的體驗教育人,一同來為擘畫一個邁向專業學習的社群而努力。

★主題類別 戶外冒險教育、冒險輔導、諮商與治療的探討與發展 (Outdoor Education/Therapeutic Adventure/Adventure Therapy)

★發表進行方式 1.經驗分享 2.現場交流 3.綜合討論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工作坊 2hr(B)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冒險輔導、冒險治療、心理治療、心靈療癒、治療性冒險專業團體、TAPG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73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工作坊】體驗教育與環教解說 IV:地球是一粒胡椒粒/陳俊霖、張菁 砡 (荒野保護協會)

發表題目:體驗教育與環教解說 IV:地球是一粒胡椒粒 ★發表者介紹 陳俊霖/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理事、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理事 張菁砡/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穿山甲.陳俊霖和鯨魚.張菁砡都是多年的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員與常務理事, 目前穿山甲並為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總召,鯨魚則同時是台北分會的分會長, 兩人矢志每年在體驗教育年會中開辦此工作坊,以結合環境教育與體驗教育, 糾集同好,推動 EEE--既是體驗式的環境教育(experienti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也是環境取向的體驗教育(environmental experiential education), 歡迎體驗教育圈中對環境議題有興趣,對環保理念認同, 以為想用體驗教育為地球做些環境工作的伙伴一同前來互動。 ★發表內容 這是一個發願每年進行的平台,嘗試結合體驗教育圈中的綠人, 共同來推動體驗教育與環境教育的融合。今年,我們將引用 2010 年澳洲深層生態學/ 生態心理學者 John Seed 來台開辦「眾生大議會工作坊」(Council of All Beings Workshop) 中的一個活動:地球是一粒胡椒粒。透過一個親身的體驗,描繪宇宙的尺度, 感歎人類的渺小,認同穹蒼之無盡,卻也幫助參加者昇起一股生態自我認同。 透過這個活動,並將介紹生態心理學與眾生大議會工作坊等相關資源, 讓關切環境的體驗教育工作者得以繼續挖掘更多的內在能量。 ★主題類別 體驗式學習於環境/生態教育之發展與應用(Environment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 20%、活動進行 60%、討論 2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2hr)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工作坊 2hr(E)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體驗教育、環境教育、EEE、體驗式環境教育(experienti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環境取向的體驗教育(environmental experiential education)、生態心理學、深層生態學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75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論文發表】 Gender and Competence: Unconscious Incompetence and skill development /Jackson Wilson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美國舊金山大學) Title: Gender

and Competence: Unconscious Incompetence and skill development (暫譯) 性別和能力:無覺察到的能力及技巧發展 Session length: 20 minutes (15 minute presentation + 5 minute Q&A) Presenter: Jackson Wilson, Ph.D. Participant Experience: Focused on academics interested in gender and outdoor education Workshop style: research presentation Equipment needed: Computer and projector Classroom: Inside Keywords: Unconscious Incompetence, Gender, Skill Development Bio: Dr. Jackson Wilson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Parks, & Tourism at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Jackson has worked for Outward Bound in location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for over a decade. He has also instructed 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 and university courses and training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Taiwan, and Mexico. He has worked with corporate groups summiting peaks, troubled teens trying to stay out of jail,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ing new skills, and elders building a team to manage their group residence. Dr. Wilson’s publications have focused on management issues in outdoor education; such as staff training, social justice, and retention. He is also conducting research on the health impacts of outdoor recreation and published on the concept of temporary parks. Jackson enjoys getting outdoors sea kayaking, rock climbing, backpacking, and strolling on the beach with his wife Dr. Aiko Yoshino. Abstract: Introduction Warren and Loeffler (2006) argue men’s frequent overconfidence in their technical skills often creates an intimida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women to develop technical skills. Other research (Clemmensen, 2002; Eagly & Karau, 2002) has found social stereotypes that men have lower levels of interpersonal skills than women. As Warren and Loeffler (2006) suggest, these gender stereotypes of female and male leaders’ skills may lead to outdoor instructor’s evaluation of her or his skills to be greater than reality (i.e., unconsciously incompetent (Broadwell, 1969; Robinson, 1974)). This overconfidence in one’s skills encourages leaders to operate at the edge (Lyng, 1990) and take risks necessary for skill development (Dingle & Kiewa, 2006), but it also allows unconsciously incompetent individuals to take risks they don’t have the skills to mitigate. For example, studies in Hong Kong (Lai & Tam, 2012), Singapore (Huang & Kisgen, 2013), and the USA (Barber & Odean, 2001) have found that men tend to take more financial risks than women which leads to lower financial returns. Rather than being overconfident, it is desirable that outdoor leaders are correctly assessing their own level of skills so that they can properly manage the social or physical risk of a situation (Jones, Hollenhorst, & Perna, 2003). Similar to Irish (2006), this study complements the traditional gender-based qualitative outdoor education research with quantitative research. Building on the aforementioned research, this study 76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hypothesizes that new female outdoor educators would be more overconfident (i.e., unconsciously incompetent) of their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male outdoor educators would be more overconfident of their technical skills. Methods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outdoor education training program included 8 young adults (3 female and 5 male, 19 to 25 years old) with limited outdoor experience. Each of the four educational expeditions had two to six trainers (8 male and 4 female). Sixty-six evaluated skills were classified as technical, including knots, paddling strokes, and belay techniques. Thirty-two skills were classified as interpersonal,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emotional support, and facilitation. In the sample of 746 possible scores (one male participant di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final desert backpacking expedition) there were 30 missing cells of data (4% missing data). This study operationalizes overconfidence (i.e., unconscious incompetence) as the participant’s evaluation of her or his skills minus the trainers’ evaluation (Moore & Healy, 2007). Although a participant could have scored her or himself higher because the participant had a better awareness of her or his own skills than the trainers did, the trainers’ evaluation was assumed to be more realistic given the relative skill levels of the parties.

77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論文發表】28 天長時間營隊對高關懷青少年邁向復元之初探-從活動設 計歷程及引導員觀點/黃思恬、王婷筠、徐仲欣(台灣愛克曼兒童及青少 年體驗學習協會)

發表題目: *此為學術論文發表 28 天長時間營隊對高關懷青少年邁向復元之初探從活動設計歷程及引導員觀點 ★發表者自我介紹 黃思恬/台灣愛克曼兒童及青少年體驗學習協會實習生/ 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林澄輝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社工組長/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王婷筠/台灣愛克曼兒童及青少年體驗學習協會引導員 徐仲欣/台灣愛克曼兒童及青少年體驗學習協會理事長

★發表內容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索長時間營隊對高關懷青少年邁向復元之歷程。 以台灣愛克曼體驗學習協會 102 年暑期長時間營隊(10 位來自安置機構之參與者;年齡屆 14-16;男女比 6:4) 之活動成效評估及引導員為研究對象,採參與觀察法並結合引導員訪談及研究者的反思日誌, 以洞悉營隊過程對參與者邁向復元之歷程及分析助益(或阻礙)復元之影響因素。 研究初步發現有: 一、 引導員覺察參與者於長隊中所達致的復元指標 (一) 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 (二) 有明確的目標感 (三) 與自己、他人維持和諧關係 二、 活動歷程助益參與者復元之影響因素 (一) 參與者正向改變意願與動機 (二) 挑戰歷程所推砌的復原力 (三) 引導員與參與者夥伴關係的建立 (四) 引導員的韌性 三、 未來展望:以體驗學習為本的長隊活動之推展及建議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相關研究及觀點論述發表(Research/Proposal) ★發表進行方式 論文發表 80%、問題討論 20%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學術論文發表(三)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長時間營隊,高關懷青少年,復元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經驗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78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論文發表】The Effect of Leave No Trace Program in Organized Camping toward the Participants’ Environmental Attitude/Taito Okamura(Backcountry classroom Inc.)

發表題目:*此為學術論文發表 * 海外發表者 The Effect of Leave No Trace Program in Organized Camping toward the Participants’ Environmental Attitude (暫譯)無痕山林課程在露營中對參加者態度的影響性 ★發表者自我介紹 Taito Okamura 博士,是 backcountry classroom 這家公司的執行長,它對日本職業運動隊伍和企業提供了 戶外教育課程。他曾擔任奈良教育大學和日本筑波大學副教授,教授戶外教育長達十餘年。 他還創立 Yoshonen 露營協會超過二多年,自 1969 年,為孩子和青少年舉辦夏令營。 他在日本期刊、日本國家露營協會、及擔任日本戶外教育協會的編輯委員。最近, 他成立了日本荒野教育協會,為 2013 年的聯合主席。今年他很享受日本荒野的窮鄉僻壤之旅。 ★發表內容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視 LNT 在露營時的課程,包括過夜荒野之旅到參與者的環保態度。 研究對象為 5 至 12 年級不等的 41 個青少年,包括 30 位經驗豐富的露營者和 11 位新手。 8 天的露營期間,安排為期 2 天的的 LNT 課程, 1 天健行課程, 2 天的野外登山,和 1 天的自選課程。 Okada and Okamura (2013)制定的環境態度量表在露營前、LNT、健行和露營後各作一次。 測試問卷來評估學生在 LNT 後在第一天、第二天健行和自選課程後的行為。結果顯示, 30 名經驗豐富的露營者在 LNT 課程後,增加了對環境的態度。露營新手的態度則沒有明顯變化。 但他們體會 LNT 的重要性,不是在戶外露營地體驗,而是在登山過程中。七條原則讓學生體驗 “提前計劃和準備”、“留下你發現的東西”、“體諒其他遊客”的實踐機會,而不是其他原則。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相關研究及觀點論述發表(Research/Proposal), 體驗式學習於環境/生態教育之發展與應用(Environment Education), Wilderness Education 野外教育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 100% ★工作坊發表時間長度 2 小時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學術論文發表(三) ★發表語言

英文 English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Leave No Trace, Environmental Attitude, Wilderness Trip, Yoshonen Camp Society, Camp Hanayama

79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論文發表】不得不的堅持─從需求與行為選擇看冒險治療方案設計/洪 靖雅(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

發表題目: *此為學術論文發表 不得不的堅持─從需求與行為選擇看冒險治療方案設計 ★發表者自我介紹

洪靖雅 社工系畢業,跨領域碩士班五年級還沒畢業的社工 希望從冒險治療中,找到自己,找到家,以及愛人的方法 然後去服務更多人! 這一年來發現 自己是個妥瑞兒過動兒 原來 這源源不絕的固執與熱情 是爸媽與上天 給自己的禮物~ ★發表內容

本文從Glasser 之需求理論及選擇理論,以『冒險治療方案,<七天 7 堂課-自主騎幻>』 營隊之課程為例, 解析設計與操作;並以 7 堂課培力元素「建構夢想」 、 「尋找生存工具」、 「迷失中,接受我」 、 「尊重」 、 「服務學習」 、 「獨處與共處」 、 「再出發」為指標, 探討參與成員的冒險學習歷程與效益。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相關研究及觀點論述發表(Research/Proposal) ★發表進行方式 論文發表 80%、問題討論 20%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3:30~15:30 學術論文發表(一)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冒險治療方案、現實治療法、自我覺察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經驗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80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論文發表】探討不同學習風格取向的學生在體驗活動方式中學習歷程之 表現/劉恬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發表題目: *此為學術論文發表 探討不同學習風格取向的學生在體驗活動方式中學習歷程之表現 ★發表者自我介紹 劉恬妏 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候選人,同時也是一位國中教師 ★發表內容 關於體驗教育的相關研究極為豐富,內容多為探討體驗教育教材、教法與成效, 實證了體驗教育的正向價值。但是,卻很少研究去探討,不同學習風格取向之學生在體驗活動中, 其反應與實際的學習歷程,也就是說,不同學習風格取向的學習者在面對與自己風格取向不同形式的 學習任務中,學習者如何因應學習任務而採取的行動歷程。本研究使用微小分析學方法, 以國中二年級學生為立意取樣之研究對象,利用活動設計與反思學習單來探討學生面對學習任務形式 與個人學習風格取向不同時,其學習歷程與表現。本研究結果呈現學生在面對與個人學習風格不匹配的 學習形式,會嘗試使用不擅長的風格取向的方式來達成任務,而這樣的分析歷程有助於體驗活動帶領人員 在帶領過程中注意不同學習風格取向的學生以達到學習目標。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相關研究及觀點論述發表(Research/Proposal) ★發表進行方式 論文發表 80%;問題討論 20%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學術論文發表(二)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體驗活動、學習風格、體驗教育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經驗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81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論文發表】校園體驗教育課程實施案例研究(以 90 後_8 年級之私立大 學生為例)/林志朋(台灣首府大學休閒管理學系)

發表題目: *此為學術論文發表 校園體驗教育課程實施案例研究(以 90 後_8 年級之私立大學生為例) ★發表者自我介紹 發表者: 林志朋,台灣首府大學休閒管理學系 副教授。 論文共同作者: 謝弘哲,台灣首府大學休閒管理學系 副教授。

詹雲雅,臺師大公領系博士候選人,台首大兼任講師,助理引導員。 ★發表內容 我們的私立大學生 大陸 90 後,翻牆,自由,花 5.5 萬人民幣來台灣(半年),3 個月前去了西藏,沒有仇恨,可以和平交流。 當他問您;老師,您去過西藏嗎? 台灣 8 年級,學習意願不高,愛打工,體認現實。有想法,也許願意聽(用他們願意接受的方式)。 當他告訴您;老師,我在課餘打工賺錢 20K/月 您要教什麼? 本研究以私立大學體驗教育相關課程實施三年之經驗,對象分別在大二(2 屆)、大一(1 屆), 並觀察實施後之成效;目前大四(1 屆)、大三(1 屆)及實施中的學生,以專、兼任教師經驗; 提供課程實施方式、教學內容、課程修改變格,並從學生特質反應課程規劃等。 研究成果效益的評估,時效性的方式以統計量化數值檢討授課結果,長期性觀察透過質性分析; 以學生成長歷程及過程中的批判,觀察及訪談學生,輔導學生的成效等, 提供體驗教育在部份私立大學實施課程中之經驗分享。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於學校教育之發展與應用(School Education) ★發表進行方式 論文發表 80%、問題討論 20%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學術論文發表(二)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體驗教育、大學生、90 後_8 年級生、課程實施、研究方法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經驗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發表語言 Presentation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82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論文發表】長期冒險教育營隊對於青少年效益與自我概念之影響研究/ 王克威(都市人基金會)

發表題目: *此為學術論文發表 長期冒險教育營隊對於青少年效益與自我概念之影響研究 ★發表者自我介紹

王克威,個性保守卻時常冒險,溯溪教練卻差點溺斃於溪中,數學系讀了六年畢業, 結果休閒產業經營所讀了八年才畢業,真的要想專長,浪費時間是我的專長! ★發表內容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冒險教育長期營隊對於青少年效益與自我概念之影響。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法, 以都市人基金會 2011 年共生營 15 名參與方案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二十八天的冒險教育方案。 除共生營晚上所有工作人員的會議紀錄外, 學員心得,並結合研究者觀察日誌、學員日誌及學員訪談,以分析長期冒險教育共生營對青少年的 效益及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響。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根據研究結果分析後顯示,長期冒險教育共生營的效益有在人際關係中,會有「樂於助人」、 「表達能力」、「尊重別人」、「領導能力」、「團隊合作」、 「被信任」及「成就感」等七種效益,並且在自我關係上會有「自信」、「分辨與選擇的能力」、 「勇於突破」、「認識自我」、「堅持不放棄的毅力」、 「情緒控制」與「找到人生方向」等七種效益呈現,表示冒險教育長期營隊共生營對青少年是有效益的。 二、經過分析後,這十四項效益的影響因素,除了 McKenzie (2000)將過去文獻中歸納冒險教育 的六個因素:「環境」、「活動」、「引導反思」、「團體」、 「引導員」和「參與者」外,本研究還發現有「持續的心肺功能運動-跑步」和 「LOD-Leader of the Day」兩個新的影響因素。 三、綜合學員訪談記錄與引導員會議記錄和學員心得,多數學員參與長期冒險教育共生營後, 在自我概念的六個元素(軀體我,現象我,社會我,投射我,心理我和理想我)都有正向的影響。 因此,長期冒險教育共生營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是有正面的影響。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相關研究及觀點論述發表(Research/Proposal) ★發表進行方式 論文發表 80%、問題討論 20% ★發表時段選擇 11/30(六)16:00~18:00 學術論文發表(二)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冒險教育,長期營隊,青少年,自我概念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經驗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83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論文發表】體驗教育方案對中高齡者靈性健康影響之研究/陳妍安(佛 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研三)

發表題目: *此為學術論文發表 體驗教育方案對中高齡者靈性健康影響之研究 ★發表者自我介紹 陳妍安,曾在企管顧問公司從事教育訓練工作約十年, 目前為台灣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研究生 、健康養生教育訓練接案工作者, 期待將體驗教育引入健康樂活產業,尤其身心樂活、 靈性健康之促進不遺餘力。 ★發表內容 在健康領域中,最盛行的全人健康概念已從 WHO(世界衛生組織)的三個基本維度: 生理、心理和社會,拓展為情緒、理智、靈性、職業、環境等八個維度, 而體驗教育之效益對多面向健康維度之影響研究甚多,唯獨靈性健康方面卻著墨甚少, 而靈性健康卻是全人健康的核心。 研究者結合體驗教育與靈性健康之跨領域研究,以文獻整理之方式,彙整體驗教育與靈性、 靈性健康之相關層面,並分享以靈性健康為基礎實施之體驗教育方案。 讓更多中高齡者可以運用體驗教育,帶動身心靈全人健康,成功老化,造福現行高齡化之社會, 減少醫療成本。

★主題類別 體驗教育相關研究及觀點論述發表(Research/Proposal) ★發表進行方式 論文發表 80%;問題討論 20% ★發表時段選擇 12/1(日)10:00~12:00 學術論文發表(三)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體驗教育方案、中高齡者、靈性健康 ★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經驗 無,一般大眾皆可參加 Open to all

84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11/30(六)13:30~15:30工作坊2hr(A) *該場發表時段已額滿,請改投其他時段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彩 繪 幸 福 -啟 發 自 我 超 能 力 撲克牌體驗活動(第五集) 當代冒險諮商與治療的發展 與教具約會-研發新教具與新教案 獨 一 無 二 的 熱 血 三 國 隔 宿 露 營 ─在 情 境 中 主 動 體 驗 體 驗 教 育 與 心 靈 療 癒 -IV-1: 一 個 國 中 冒 險 輔 導 方 案 的 個 案 討 論 會 Alpha在 東 海 - 「 我 與 我 們 」 的 大 學 入 門 真心畫 大探險 Wilderness Education in Japan~What, Now What, and So what~ 讓 體 驗 教 育 落 實 在 教 育 現 場 3~ 新 北 市 冒 險 王 教 師 團 隊 發 展 史 (教 育 局 培 訓 →種 子 發 芽 獨 立 生 長 ) 走 出 新 的 可 能 性 -走 繩 在 體 驗 教 育 上 的 運 用 10個 生 態 與 環 境 教 育 可 運 用 的 遊 戲 引 導 活 動 分 享 !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體 驗 教 育 在 家 庭 的 實 踐

A14 Board Game × Experiential Education 讓 體 驗 教 育 落 實 在 教 育 現 場 5~ 與 班 級 經 營 之 結 合 : 孩 子 行 動 , 世 界 大 不 同。 A16 回 歸 教 育 的 本 質 —不 再 被 高 關 生 綁 架 的 高 關 懷 班 A15

趙祺翔、張心瑜(人生教練成長顧問有限公司) 黃同慶(新改變培訓) 王俊杰(國立體育大學) 黃皇堯(國立體育大學) 李冠皇(康橋雙語學校) 陳俊霖等人(臺灣心理治療學會) Alpha團隊〈東海大學〉 張馨之(雲林縣職能治療師公會 ) Daisuke Nishijima(Kamakura Woman University 日本鎌倉大學) 林岱瑩等人(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晉康恩(自由工作者) 彭少康(力展國際創意育樂有限公司) 李蔚(高苑科大)、譚人豪 (道禾國中) 莊耀南(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楊建中 (財團法人基督教聖道兒少 福利基金會) 李金玉(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沈文銘、熊慧中、陳伯昇(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11/30(六)13:30~15:30學術論文發表(一) A17 不 得 不 的 堅 持 ─從 需 求 與 行 為 選 擇 看 冒 險 治 療 方 案 設 計 Gender and Competence: Unconscious Incompetence and skill A17 development (暫 譯 )性 別 和 能 力 : 無 覺 察 到 的 能 力 及 技 巧 發 展

洪靖雅(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 Jackson Wilson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美國舊金山大學)

11/30(六)16:00~18:00工作坊2hr(B)*該場發表時段已額滿,請改投其他時段 B1 掌 握 夢 想 、 精 彩 人 生 B2 經 驗 處 理 技 巧 與 引 導 反 思 風 格 B3 從 Stephen Covey 的 領 導 學 看 博 雅 運 動 對 引 導 員 的 意 義

陳韋安(人生教練成長顧問有限公司) 黃同慶(新改變培訓) 吳兆田(歷奇國際有限公司) 苗承欣、張良卿、郭鳳鵑(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張秀菊社會福利慈善 事業基金會) 李冠皇(康橋雙語學校) 謝智謀等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許于仁、林長信(正修科大) 黃鴻志(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王志龍、張鎮遠、林靜怡(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張馨之(雲林縣職能治療師公會 ) 林中一等人(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沈文銘等人(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李志強(光原社會企業) 蔡居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B4 120天 x3階 段 輔 導 歷 程

GeoTeaming應 用 於 學 校 教 育 的 可 能 ─從 綜 合 活 動 領 域 往 外 跨 出 的 一 步 體 驗 教 育 與 心 靈 療 癒 -IV-2: 建 構 台 灣 本 土 的 治 療 性 冒 險 專 業 團 體 T-TAPG 多人體驗教育數位遊戲 讓 體 驗 教 育 落 實 在 教 育 現 場 1~ 與 班 級 經 營 之 結 合 : 偏 遠 小 校 漁 光 經 驗 讓 體 驗 教 育 落 實 在 教 育 現 場 2: 以 社 團 與 課 外 活 動 為 例 真心話 大冒險 讓 體 驗 教 育 落 實 在 教 育 現 場 4~ 與 學 科 結 合 之 探 討 『 省 、 思 』 之 際 - <七 天 7堂 課 - 自 主 騎 幻 > 方 案 介 紹 天秤、砝碼與化學變化--我在社會企業創業中所學到的事 以 體 驗 活 化 教 學 :12年 國 教 培 育 國 民 核 心 素 養 的 新 展 望 與體驗界的兩位前輩對話 B15 F.U.N.N. (Functional Understand is Not Necessary) and P.M.(Perfect Moment) 吳樂天(歷奇國際有限公司) B16 400秒 大 冒 險 , 募 集 你 來 挑 戰 ! 柯銳杰(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B5 B6 B7 B8 B9 B10 B11 B12 B13 B14

11/30(六)16:00~18:00學術論文發表(二)

*該場論文發表時段已額滿(每時段3場)

B17 長 期 冒 險 教 育 營 隊 對 於 青 少 年 效 益 與 自 我 概 念 之 影 響 研 究 B17 校 園 體 驗 教 育 課 程 實 施 案 例 研 究 (以 90後 _8年 級 之 私 立 大 學 生 為 例 ) B17 探 討 不 同 學 習 風 格 取 向 的 學 生 在 體 驗 活 動 方 式 中 學 習 歷 程 之 表 現

王克威(都市人基金會) 林志朋等人(台灣首府大學/休閒管理學系) 劉恬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1/30(六)13:30~17:30工作坊4hr(C)*該場發表時段已額滿,請改投其他時段 C18 戶 外 探 險 攝 影 遺 址 紀 錄 與 國 際 越 野 跑 步 賽 事 經 驗 分 享

宋德威、曾柏澍(雲豹工作隊)

12/1(日)9:00~12:00工作坊3hr(D) *該場發表時段已額滿,請改投其他時段 D1 i-Map:統 整 學 習 圖 像 式 教 具 讓 體 驗 教 育 落 實 在 教 育 現 場 6~與 班 級 經 營 之 結 合 :31位 國 中 生 實 踐 真 正 的 12 D2 年國教 D3 台 灣 最 難 到 達 之 國 定 遺 址 -萬 山 岩 雕 探 勘 採 訪 經 驗 與 攝 影 集 分 享 D4 《 微 光 計 畫 。 換 宿 環 島 旅 行 》 ─豐 收 分 享 會 體驗教育引導員如何提升至帶領"體驗式輔導"-實際經驗"體驗式輔 D5 導"如何運用於團體與個案 D6 走 進 無 聲 世 界 - 體 驗 聽 障 一 人 一 故 事 D7

【 工 作 坊 】 Experiencing Situational Leadership (暫 譯 )情 境 式 領 導 體 驗

吳兆田(歷奇國際有限公司) 施柏宇等31人(新北市冒險王教師團隊) 宋德威(中視新聞) 高依璇(微光計畫) 林欽益(臺灣體驗式輔導協會) 郭肈盛(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高伃貞(社團法人台灣一人一故事劇 場協會) Jackson Wilson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美國舊金山大學)

85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013 第八屆體驗教育年會 (Taiwan, Taipei)

12/1(日)10:00~12:00工作坊2hr(E) *該場發表時段已額滿,請改投其他時段 E8 E9 E10 E11 E12 E13 E14 E15 E16 E17

愛 克 曼 協 會 與 學 校 合 作 辦 理 長 時 間 營 隊 經 驗 分 享 (以 8DAYS青 少 年 探 索 體 驗 營為例) SILLY is 犀 利 :劇 場 小 丑 體 驗 工 作 坊 生 命 故 事 vs體 驗 教 育 桌遊世界的生命旅程 老鼠夾體驗活動-『引爆』團隊新動力 Make A Difference! 體 驗 教 育 與 資 優 教 育 的 對 話 ~以 划 向 未 來 海 洋 冒 險 方 案 為 例 體 驗 教 育 與 環 教 解 說 IV: 地 球 是 一 粒 胡 椒 粒 熱血之後,還剩下什麼? - 談服務學習中的公民教育 冒險治療的任意門:冒險如何追求身心真正的自由(以輔育安置單位參與 成員為例) 團隊定向

12/1(日)10:00~12:00學術論文發表(三)

高翊(社團法人台灣愛克曼兒童及青少年體驗學習協會) 喬色分(一一擬爾劇團) 劉敏、李毅夫、楊豫揚、陳明里(財團法人文向教育基金會) 陳俗均(佛光山青年團) 黃皇堯(國立體育大學) 李協信(台北市幸安國小) 陳俊霖、張菁砡 (荒野保護協會) 李維倫等人(華人磐石領袖協會) 沈文銘等人(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 詹雲雅等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該場論文發表時段已額滿(每時段3場)

E18 體 驗 教 育 方 案 對 中 高 齡 者 靈 性 健 康 影 響 之 研 究 28天 長 時 間 營 隊 對 高 關 懷 青 少 年 邁 向 復 元 之 初 探 -從 活 動 設 計 歷 程 及 引 導 E18 員觀點 The Effect of Leave No Trace Program in Organized Camping toward the E18 Participants’ Environmental Attitude.

陳妍安(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研三) 黃思恬、王婷筠、徐仲欣 Taito Okamura(Backcountry classroom Inc.)

8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