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文化季刊24期

Page 1

24

2016 OCT-DEC New Taipei City Cultural

季刊 文化觀點 ●

漂島遠航的大島小島—廖鴻基的海洋視角

專題聚焦鏡 ●

30年凝視—柯金源鏡頭下的海洋詩情

搶救寂靜 傾聽純粹山海聲景—范欽慧的聲音世界

記憶時光機 ●

與星空相輝映的點點漁火—金山磺港「蹦火仔」

行旅采風趣 澳底漁村北海岸的靜好歲月—東北角灣澳聚落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水 孕 波光逐影 海風下的島嶼記憶



瑟海風、長浪礁岩、山海交會,是北臺灣蜿蜒獨特的海岸線景致。 新北轄內的許多特色漁港,百年來累積了豐厚瑰麗的風貌,已成為

新北在地漁業人文的珍寶。 本期《新北市文化》季刊,用文化角度描繪歌頌這塊土地的「海洋」 資源,我們以文學、音樂及影像力量,傳達漁生文化及漁藝美學。海洋文 學作家廖鴻基從討海漁人的視角走進海風;達悟作家夏曼藍波安用海洋基 因書寫蘭嶼紀事;歌手陳綺貞的創作《52赫茲》,以海底下鯨魚的孤獨呼 喊,隱喻著每個人面對生命的寂寞。 珍貴的影像紀實為「海洋」歷史留下印記。柯金源導演以《海》為 題,用鏡頭記錄海洋興衰;志工導演吳惠君以《親親海洋》紀錄片,用影 像述說貢寮海女採集石花菜的人文故事;海洋技術學院學生以《漁生》畫 面珍藏臺灣13種永續漁法,延續漁民價值與漁業文化;十三行博物館用VR 裝置帶領民眾水下考古,尋找海中沈船奧秘。 大海擁有無盡寶藏,廣袤新北臨海采風,無論淡海夕照,或是北海夜 行,都有每位市民駐足成長的軌跡,海口漁村蘊藏多樣人文寶藏,孕育豐 沛的島嶼故事,等待你我慢慢挖掘。

新北市長


2016 OCT-DEC

季刊

New Taipei City Cultural

24

CONTENTS

文化觀點

記憶時光機

05 「過鹹水」的歷史記憶

40 與星空相輝映的點點漁火

海洋之子戴寶村

金山磺港「蹦火仔」

09 漂島遠航的大島小島

44 傳承百年的北海岸古老漁法

廖鴻基的海洋視角

專題聚焦鏡

創藝新聲巷

14 30 年凝視

46 廢校變藝廊 草里聚落生活美學

柯金源鏡頭下的海洋詩情

石門阿里荖藝術園區

18 為家鄉掌鏡

50 用漁人的視角 與臺灣的海相遇

吳惠君的澳底海洋紀實

漁生 與海共生

22 搶救寂靜 傾聽純粹山海聲景 范欽慧的聲音世界

行旅采風趣

26 那隻不停歌唱與探索的鯨 52 赫茲 孤單而獨特的存在

54 戀戀南國 八重山群島印象

30 我的身體就是海洋文學

日本彼端島嶼紀行

夏曼·藍波安的海洋翻譯

34 讓河裡的魚游進來

58 22

澳底漁村北海岸的靜好歲月 東北角灣澳聚落

愛與信念的河 流經生活日常

38 海島地圖

54


新北市文化局

新北市文化季刊電子書

新北浮世繪

文青藝賞堂

62 水下考古 虛擬視界

86 關於山、海與島的魔幻詩歌

十三行博物館 打開時空膠囊

新北市文化季刊粉絲專頁

複眼人

66 板橋浮洲的藝術充電站

87 唱出生命與純粹

書店 散發濃濃咖啡與書香

海洋

70 為外出子弟預留回家的路

88 航向偉大航道

卯澳漁村生態再生

夢想海洋

74 如魚遊藝 活躍紙上

89 《海岸之殤》海洋沈默的控訴

嚴尚文的魚拓世界

新北市美展

78 以板雕蠟彩繪出臺灣之美 蠟筆王王建民

82 《魚的日子》到南方澳做著魚的白日夢

活動饗樂趣 90 以「空間」傳遞茶文化的新舊交融

拼貼藝術家 鄒曉葦

陸羽著了謎 地層下的茶空間展

92 用影像述說百年歷史故事 影像臺灣 百年行旅

94 探索畫筆下的臺灣之美 彩繪絕美秘境 發現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美 82

文物典藏錄 96 最古老的民渡 順風相送

第 024 期 中華民國 73 年 6 月 30 日《北縣文化》創刊 中華民國 100 年 3 月 30 日更名《新北市文化》 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出刊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 發行人:朱立倫 總編輯:林寬裕 工本費:60 元

非賣品

GPN 209300033

企劃編輯:于玟、翁玉琴、廖文卿、張啟文 執行編輯:邱書豪、常曉雲、蘇愉婷 出版者: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 161 號 28 樓 電話:(02)2960-3456 網址:http://www.culture.ntpc.gov.tw/

ISSN 1812-9099

承製:左右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總監:施聖亭 企劃:蘇香如、楊毓馨 美術設計:孫秋平、林玉蘭 封面設計:鍾孟潔 印刷:曦望數位設計印刷庇護工廠


新北市文化 23 文化觀點

水孕

波光逐影,海風下的島嶼記憶

瑟瑟海風,輕撫島嶼 在東北季風裡翻滾的浪花 擺盪記憶中的漁火 舀取先民渡海的鹹水 孵養百年的漁業人文 拾級礁岩而上,遠目眺望 波光粼粼裡,感受天地遼遠綿延 海中凸起的鯨背,以悠遠聲線吟唱 在無聲畫面裡,與深海對話 面對寂寥生命的獨白回音 海風下,漁人帶著靈魂的鹹味 寧靜而堅定,走進深藍夢境 追尋海水中的淡紫石花 鏤刻在身體裡的海洋基因 隨潮汐四處漂移 同岸邊船隻停靠 在浮光掠影中,與故鄉漫遊 守護地貌演變與海洋興衰

4


「過鹹水」的歷史記憶 海洋之子戴寶村 文字/羅漪文 圖片提供/戴寶村

臺灣四面環海,位在東北亞和東南亞的交會處,是亞太航海交通往來的重要樞紐。 然而,真要體會到這句話的意義,除非我們可以騰空翱翔, 才能辨識出臺灣位於東亞島弧的中樞位置。 我們的行動軌跡大多鎖在陸地上的都市裡,若非刻意驅車前往海邊, 觀看浪花拍岸,匆忙的日常生活總讓我們離海很遠。

「過鹹水」的歷史記憶─海洋之子戴寶村

5


新北市文化 24 文化觀點

戴寶村教授,臺灣海洋史專家,嫻熟說起臺

途。對純樸的三芝來說,淡水是個熱鬧的地方,是異

灣人如何跨過海洋,順著河流,開墾大臺北盆地。

國風情濃厚的港口,戴寶村自然而然對淡水產生了興

教授卻說,漢人是怕水的,盛傳水鬼抓交替即是一

趣。到了研究所要寫論文時,戴寶村就選擇了淡水作

例,人們不知道水底下藏著甚麼祕密,所以敬而遠

為研究對象。淡水有河、海、港,有商業貿易、外國

之。從清代以來,人與水的關係是從「人河相依」

人,有西洋文化,漢人事蹟,歷史元素豐富。重要的

到「人河相背離」的過程,直到近二十年來,才又

是,臺灣學界在1970年代引進英國留下的海關紀錄

漸漸出現恢復水岸生活的態勢。

書、領事報告書,詳細記錄了1860臺灣開港通商以 後的進出船隻。研究對象與史料齊備,戴寶村從此 邁入海洋史領域,偏向研究港口通商貿易範疇。

海洋 是歷史學家的感性底蘊

但在進研究所之前,戴寶村大學畢業後,曾在 金山教書一年,學生多數是漁民的孩子,其中有位學

戴寶村自幼生長在北海岸的三芝鄉,他笑著說

生的爸爸出海失蹤,令他印象深刻。當預官兵時,戴

「以前叫臺北縣,現在稱為新北市三芝區」,有那麼

寶村入海軍,在基隆海軍造船廠工作兩年,這些經

一點不習慣。三芝是靠海的地方,聽得到海浪的聲

歷,全跟海洋有關。

音。從小,戴寶村常去海邊抓蝦子、小魚,那裡和澎 湖一樣有石滬,在潮間帶堆起石頭堆來捕魚,還有牽 罟,張網將魚群拖曳上岸。當地小朋友還會用海邊的 石灰泡水,撒在礁石裡,就有很多小章魚跑出來,抓 起來煮,真是人間美味。北海岸到東北角一帶,有石 花凍,那是石花菜煮出來的,每年清明節前後,戴寶 村會去海邊採石花菜,賣錢換學用品。這些點滴生 活,讓他對海洋的感覺跟別人很不一樣。 高中時期,戴寶村到臺北念書,從三芝到淡 水,再進臺北,沿著早期先民從北海岸進臺北的路

戴寶村研究臺灣海洋史,受到前輩曹永和老 師的啟發與影響。曹永和通曉多種語言,英語、日 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拉丁語以 及臺灣荷蘭統治時期所使用的近代荷蘭語,他研究 臺灣漁業史、荷蘭時代的臺灣等等議題。事實上, 海洋史分成幾種:有比較類似海洋科學知識,如洋 流、季風、海洋資源等;有關心經濟層面,如漁業 史、海外貿易、港口歷史等;還有移民史,海洋藝 術、信仰、文學等等。戴寶村的研究比較偏人文方 面,關注人跟海的關係。

對純樸的三芝來說,淡水是個熱鬧的地方,戴寶村自然而然對淡水產生了興趣。到了研究所要寫論文 時,戴寶村就選擇了淡水作為研究對象。(攝影/udono photo on flickr)

6

戴寶村海洋研究著作《臺灣的海 洋歷史文化》。


戴寶村參與海洋史研究的時候,臺灣史並未形 成完整的學術體系,前輩們也沒有完整的臺灣史訓 練。因為題目新,戴寶村只好自行摸索,自我學習。 研究港口及海運常見的阻礙是,海洋相關的資料比 陸地資料少,海洋資料也比陸地資料難保存。例如, 土匪在哪裡肆虐,逃散到哪裡,尚有官兵追捕的記 錄,而海盜神出鬼沒,偷渡客若葬身海底,從來無人 知曉。所幸,中文資料雖少,但有英國領事留下的考 察報告紀錄,詳細記載著進出淡水八里坌的船隻數

漢人渡海多使用戎克船。

量,船隻型態,帆船、汽船,載運何貨,等等。加上 後來馬偕日記出版,日記中詳載有無其他醫生、外國

個地方悄然上岸。北臺灣有淡水河形成淡水河系盆

人來淡水,這些資料對研究都有莫大的幫助。

地,偷渡客沿淡水河進來,陸續拓墾現今的大臺北。

戴寶村一頭栽進港口通商研究,從淡水出發,

縱觀新北市、臺北市,整個淡水河、基隆河

博士論文擴及臺灣的港口情況。漸漸的,隨著資料

與新店溪等水系,先民最早在港口聚集成市街,再

增加,視野開拓,學術界體認到海洋史的重要性,

慢慢沿著河流或溪流往內移動。例如客家人聚集在

但是年輕學者加入相關研究領域者還是不多。

新北市的新莊,新莊發展成市街,然後往頭重(頭 前)、二重、三重開發;相對的,臺北市有艋舺市

從唐山過鹹水

街興起,兩邊氣勢不相上下,只是後來淡水河道淤 積,新莊才逐漸衰落,由艋舺獨盛。

問起清代移民的情況,戴寶村表示,雖然現 在臺灣史會討論到原住民族群和文化,但不可否認 的,談起臺灣在清朝時期,最突出的還是漢人過鹹 水的歷程及在臺灣的擴散軌跡。

現今的新北市、臺北市約略仍可看出各地有著 不同的群落,板橋、中和、永和的漳州人較多;蘆 洲、大同區、大稻埕、大龍洞等地,泉州同安人較 多;北投、淡水,泉州人多;從公館、景美、木柵

1683年,清帝國接受鄭克塽投降,在施琅的提 議下,才勉強以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為前提,將臺 灣納入清版圖。清帝國對臺灣興趣不大,治理方針 以控制人口移民為主,他們擔心移民隨時會聚眾反 清,若再發生一次鄭成功之亂,那真是吃不消。從 1684年起到1790為止,清帝國嚴格限制民眾渡海來 臺,民眾來臺需要獲得官方的許可。且只能在幾個 特定正口如安平,鹿港,淡水八里坌,宜蘭烏石港 等上岸。1790年以後,渡海禁令稍微放鬆,但要到 1875才真正解除渡海禁令。

到深坑、石碇、三峽等地,則安溪人較多。哪裡的 人多,那裡就有寺廟,例如淡水八里坌有開臺天后 宮,後來因為躲避東北季風,八里坌鬧區漸漸移到 現在的淡水老街,在淡水老街上就有一座福佑宮, 加上關渡宮,這三座大寺廟均是由渡海移民集資 興建以供奉海神媽祖。又從寺廟供奉的神祇體系, 就可以推知該地住民組成,例如新莊有一座興建於 1780的廣福宮被列為古蹟,但香火不盛,宮廟內供 奉的神為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的信仰主神。當新莊 的老客家人漸次遷走之後,福佬人進來,廣福宮也

因為渡臺手續麻煩,又迫於生活壓力,廣東福

就此受到冷落。安溪人聚集的地方,則會興建集應

建兩地的居民,仍然想方設法偷渡來臺,從全臺灣各

廟;1853年,同安人搬到大稻埕,市街逐漸興起。

「過鹹水」的歷史記憶─海洋之子戴寶村

7


新北市文化 24 文化觀點

戴寶村

唯有凝視歷史變遷,為城市規劃提供某種靈感,讓人與水和諧相處,讓我們可以再次沿著河流, 重新面向海洋。(攝影/TerryChen-Blooming Beauty 綻放美麗的力量 photo on flickr)

北海岸三芝人,高中以後到臺北讀 書,但始終忘不了故鄉,在三芝成長 的記憶轉為他日後研究學術的感性底 蘊。碩士研究所時以淡水開港為題撰 寫論文,博士論文也持續鑽研港口貿 易史,是臺灣海洋史的先驅學者。現 任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吳三 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重要著作 包括《臺灣的海洋歷史文化》、《清 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博論《近代臺 灣港口市鎮發展》等,近期著作《近 代臺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 舶》並獲得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

1860年淡水開港通商後,大稻埕成為北部樟腦、茶

可以八里坌港口溯河而上直抵新莊,但隨著鐵路興

葉集散地,外國人也紛紛來到。大稻埕、艋舺,加

建,淡水河道淤積,人們改變了交通的模式,不再

上臺北府淡水線的行政區,三者促使臺北的重要性

依賴河水,甚至與河水漸行漸遠。

大幅增加。

面向海洋 背向海 遠離河流

時序到了二十世紀晚期,人們才著手整治河

1895年,日本人來到臺灣,審酌臺北的發展

川,讓淡水河恢復往日乾淨。河流彼岸的臺北有高

情況,興建鐵路,且將鐵軌轉向板橋、鶯歌一帶,

大的堤防,河流此岸的新北市,因為經費不足以持

使得早期的河岸市街新莊徹底沒落。反過來,拜鐵

續增建堤防,等到二十一世紀,人們重新思念河流

路所賜,板橋跟著興起。颱風季節,淡水河氾濫,

之時,才能夠有餘裕去整理河岸,建設自行車道,

淹沒許多地方,日本人於是沿著河岸興建堤防,堤

讓市民有機會親近河水。

防建有水門,民眾還是可以從水門抵達河邊使用水 路,但可以想見,河道的重要性已大減。

戴寶村詳盡地解說了大臺北的發展理路,從人 河相依到人河背離,聽起來難免傷感。可是大都市的

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大致沿著日本人的規劃 繼續經營大臺北,除了持續建設鐵路,堤防也建得更 高,形成發達的「水門文化」,臺北居民幾乎看不到 河流,更忘記了河流的盡頭是什麼樣的風景。1960年 代,臺灣工業興起,汙染嚴重,淡水河變成了黑色。 由此可見,從清帝國到民國時期,將近兩百年 之間,大臺北的居民原本沿著淡水河岸居住,小船

8

發展態勢如此,海港,河運,鐵路,而今又有捷運, 交通速度越來越快,生活越來越方便了。然而,我們 也越來越畏懼水,每次颱風來襲,關閉水門,發動抽 水機,看似萬全準備,背後是隱藏了整個大城市的脆 弱與不安。我們期待,唯有凝視歷史變遷,或許能為 城市規劃提供了某種靈感,讓人與水和諧相處,讓我 們可以再次沿著河流,重新面向海洋。


漂島遠航的大島小島 廖鴻基的海洋視角 文字/楊毓馨 圖片提供/黑潮101漂流計畫

生長在靠海的花蓮, 海洋是廖鴻基安身立命的天地,近30年海洋生活與工作經驗。 海洋既是生命中不可脫離而出的軌道, 也早已是他人生書寫的命定習題。

攝影/林煜幃

漂島遠航的大島小島─廖鴻基的海洋視角

9


新北市文化 24 文化觀點

海洋 生命中的第二口氣 自1986年開始出海,1991年成為職業討海人, 跟隨當地小捕魚船夫學習海上生活,在逐漸適應甲 板生活的日子裡,他觀察舷邊不期然出現、繽紛且 多采的海洋生物,在聆聽海洋的聲音、感受海浪的 洗禮中,曾因少時口吃,不敢說話、不會表達,對 任何事務都採逃避態度的廖鴻基,漸漸從自我封閉 35歲那年,廖鴻基成為職業討海人,將親自討海捕魚的經驗,化 為文字紀錄。( 攝影/張皓然)

的孤獨中逃脫,開始人生的新方向。 海上生活變化莫測,一波波走來的海洋路並不

多年與海相處,廖鴻基身上,有著如海一般的

平坦順暢,無疑考驗著意志力與個性的韌度,看著大

自由心性,不願背負別人加諸身上的眾多稱謂,平

半輩子在海上生活且上了年紀的老漁人,面對海上

靜溫和的語調下,他更想做他自己。花蓮高中畢業

狀況總是以篤定,不慌不忙的從容態度因應,讓原本

後,曾在臺灣水泥公司總務科庶務擔任採購,隨後

急躁個性的他除了敬佩,也開始重新學習從容。「面

辭職至印尼養蝦。34歲那年,他接受大海的邀請,

對狀況,他們會慢慢地、很細心的處理,因為他們深

即便承受身邊親人的勸阻壓力,仍選擇勇敢跨出

知一個錯誤的判斷,都會要了我們的命。」

去,成為職業討海人。5年後,他將親身討海捕魚的 經驗,化為文字紀錄,出版人生第一本書,而後一 路書寫記錄至今。

經年累月與海上船員的相處,老討海人的性格 與歷練,潛移默化影響他的海洋觀點,逐漸地,海 上全新的視覺體驗與生活感受,形成一股莫名的巨

「喜歡海,因為可以讓個性孤僻的自己,背

大力量,驅策他以文字記述與海之間的對話,他從

離熱鬧的人群。」從小因語言障礙關係,廖鴻基坦

撰寫航海日記做為文字練習的方式,而後寫作為海

言,他其實不擅於與人相處。20多歲時,便時常背

洋留下深情的紀錄。1991年至1996年間,他寫下16

著簡單食物、飲水和雨具,獨自在海邊行走流浪,

篇以討海人與海洋魚群間互動的作品,豐富的海洋

將花蓮的海岸線一步一腳印走過一遍。年輕流浪的

經驗和細膩敏銳的觀察,結合身體力行的意志與努

歲月,讓他與海有了靠近的距離、觀察與對話的機

力,使他獲得許多文學獎的肯定,並獲得越來越多

會。「常聽到海洋透過拍浪聲呼喚我,邀約說『在

社會關注。

陸地生活這麼不愉快,來到我的懷抱裡面吧!』」 望著花蓮的海天交界處,那令人嚮往的自由與開

《海洋四部曲》 與深海情義對話

闊,讓他心想:大海,也許就是自己的新世界! 「我的書寫緣自生活經驗,不僅是海上生活記 錄,我在敘說及介紹,我們的海洋不僅存在,而且 還豐美的存在。」廖鴻基回憶著至今少有的魔幻時

10


刻:「一天晚上,我們在花蓮水璉灣捕魚,原本豐

話,都是廖鴻基人生一步步累積的過程。創作被稱

收的時刻,忽然間,所有漁訊瞬間停止,原以為是

為海洋四部曲的《討海人》、《鯨生鯨世》、《漂

流水關係,後來發現原來船邊不知何時圍繞著一大

流監獄》、《來自深海》,也都是在回應大海朋友

群海月水母。在深色的海水,半透明的狀態,海月

對他的情義。

水母模樣如同蛋白做的花朵,清淡素雅,驃悍的魚 船就這麼浮在上頭。」彷如少年Pi的奇幻旅程,美

當你坐在海上 世界會放大

好的畫面一直縈繞在心中。 與海洋一波一波痕的體驗、學習及累積,從討 海採捕,而後轉為鯨豚觀察,對廖鴻基而言「海洋

「海洋這領域愈是親近愈覺得陌生,海洋考驗 著我、試煉我、給予我,好幾次我蹲在甲板角落思

一直是我的朋友,我將繼續生活在海洋並繼續書寫

索恆久與短促、曠闊與狹隘等自我與海洋的種種關

海洋。」他同時也強調,他從來都不是一保育者、

係。我始終覺得海洋還有無數的訊息、驚奇等著教

環保人士,「我從海上得到很多,甚至完全改變自

我去體驗及學習。」

己,海是我的生活領域,我必須回饋海洋,這是一

2001年12月初到2002年2月,他從高雄前鎮港

個必然的情義。任何一個好的漁人應該都會有這樣

出發,行經南中國海、穿越麻六甲海峽、跨越赤

的情義。」

道、斜越印度洋、旁過好望角、橫渡大西洋,在阿

深愛海的啟發,從「討海人」、「尋鯨人」、

根廷沿海漁場停留了14天後,反頭再橫越南大西

「護航人」,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和海洋的語言對

洋,於南非開普敦上岸,在這趟約1萬4千浬的航

99顆將回饋給參與集資的玻璃浮球。

多年來,廖鴻基的海洋書寫與影像紀錄,以及多項海洋生態保育計畫的實踐,已為臺灣 的人文觀懷開出遼闊的海洋視野。

漂島遠航的大島小島─廖鴻基的海洋視角 11


新北市文化 24 文化觀點

程,化為廖鴻基生命的一段寶貴體驗,他將此趟遠

大海永遠都是起點 不是終點

洋航行的實地觀察,在呈現船員詼諧風趣的生活 中,加入詭祕的文學想像,寫出《漂島》一書中, 以特殊的海洋親身體驗,寫出迥異於陸地文化的海 洋文學,也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

常以自我和海洋的因緣思考臺灣海島社會與海 洋的正常關係,從海洋得到這麼多,廖鴻基覺得應 該為海洋做點事當作回饋。於是,1996年起,時值 39歲的他,籌組「臺灣尋鯨小組」,在臺灣東部海

這幾年為了海洋文化教育努力、四處講課的 他,有感於臺灣人雖生長於海島,卻普遍對海洋缺 乏認識,2015年新作《大島小島》即是他多年不 吐不快的心事。藉由這本書,用不同的視野看見臺 灣。如果能從陸到海,把眼光拉到海上,眼界會更 廣闊。」今年他與女兒繼《大島小島》後再次聯手 創作,希望透過類似寓言故事的短篇,表達有深意 的情境。《海童》以47篇海洋故事與55幅女兒的

域從事鯨類海上調查,發起「海上賞鯨活動」。41 歲時,他進而成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大力 推動政府挹注海洋教育資源先的意識,並先後執行 海灘廢棄物監測和發現東海岸計畫,而在今年黑潮 101漂流計畫過後,他們計畫組成一個團隊,對臺灣 現行不合時宜的海洋法令限制進行通盤檢討,希望 透過後續立法的推動,改變仍停留在戒嚴狀態的出 海管制,讓臺灣重新面向大海。

畫作,更精煉、更幻麗的筆法,站在島上,面向海 洋,寫作海島海人與海事。

廖鴻基提及至今影響他一輩子的一句話,十八 世紀的英國社會如此問著他們的男孩子:「坐搖椅 呢?還是抽菸斗?選一樣吧!」坐搖椅表示留在陸 地上,過安穩安逸生活,抽菸斗則是當水手。「那 年代當水手不一定能夠活著回來,所以當水手是一 個很大的挑戰、很大的冒險。當時十八世紀的英國 已經知道海島是有限,所以他們用這樣的方式鼓勵 年輕人去冒險,走出去人生會改變,國家社會也會 因為你們行為而改變,果然他們強大一個世紀。」

面向大海 不再畏懼 海洋的親身體驗,讓廖鴻基寫出 迥異於陸地文化的海洋觀點,《討 海人》即緣自其早期生活經驗。

廖鴻基多年來推廣海洋教育,2016年8月底,在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他發起「黑潮101漂流計畫」, 搭著面積只有3平方公尺,由36顆塑膠方磚拼組成, 以竹竿固定的無動力方筏,方磚之間,僅憑一根根

廖鴻基2015年新作《大島 小島》。

空心的塑膠螺栓連結,展開與海洋的叩問:「長年 來,海洋一直想要告訴我什麼,我也想告訴海洋什

12


與海洋一波一波痕的體驗、學習及累積,廖鴻基從採捕介入,而後 轉為生態觀察。

麼,我知道,關於生命的答案應該就在海洋裡頭、

透過航行,廖鴻基希望讓身為海島子民的臺灣人,得以重新以海 洋視角看待這座海島。

廖鴻基

應該就在黑潮。我們的生命在這趟漂流過後,將會 產生什麼樣的質變?」 他從臺東大武外海出發,貼坐在露出黑潮海面 不到40公分的平臺上,不靠機械,完全順著黑潮的 力量,隨行有著一艘戒護船以及象徵臺灣漁業文化 的99顆玻璃浮球,一路向北漂流300多公里。途中挺 過獅子山颱風帶來的大浪風雨,爬過約3至5米高的 浪峰,最終抵達宜蘭蘇澳外海。這一趟為期6天特別 的海上經驗,廖鴻基希望透過航行身體力行,喚醒 臺灣的海洋精神,讓身為海島子民的臺灣人,從此 面向大海,不再畏懼。 多年來,廖鴻基的海洋書寫與影像紀錄,已為 臺灣的人文關懷拓展遼闊的海洋視野。屢仆屢起,始 終不屈服的意志與柔韌的生命活力,彰顯其長時間 奮鬥耕耘的指標,廖鴻基的海洋書寫,是其生命中因 緣際會的一扇窗口,而他也自始至終相信海洋是島

1957 年出生於花蓮市,花蓮高中畢業,34 歲成為職業討海人, 5 年後出版第一本書。1996 年組成尋鯨小組從事鯨豚生態觀察, 1997 年參與賞鯨船規劃,並擔任海洋生態解說員,1998 年發起黑 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致力於臺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 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獎、聯合報讀書人文學類最佳書獎、 1996 年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第 1 屆臺北市文學獎文學年金、 第 12 屆賴和文學獎、2006 年巫永福文學獎、2006 九歌年度散文 獎、2011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年度好文、2016 年花蓮文化薪傳獎。 作品: 2016 年《海童:一本漂流的想像誌》 2015 年《大島小島》 2012 年《回到沿海》 2011 年《漏網新魚:一波波航向海的寧靜》 2009 年《南方以南:海生館駐館筆記》、《飛魚·百合》 2008 年《後山鯨書》 2007 年《領土出航》 2006 年《腳跡船痕》、《海天浮沉》 2005 年《尋找一座島嶼》 2003 年《臺 11 線藍色太平洋》、《漂島:一段遠航記述》 2001 年《海洋遊俠─臺灣尾的鯨豚》 2000 年《山海小城》 1999 年《來自深海》 1998 年《漂流監獄》 1997 年《鯨生鯨世》 1996 年《討海人》

國走出去的門戶,海洋成為生命中寬廣的舞臺。海洋 帶給人重生的機會,廖鴻基也確信,海洋終將會是所 有島民、海洋子民自我充實及充分發展的機會。

漂島遠航的大島小島─廖鴻基的海洋視角 13


30 年凝視

柯金源鏡頭下的海洋詩情 文字/羅漪文 圖片提供/柯金源

紀錄片導演柯金源,自 1980 年代起,專心致志用鏡頭寫下臺灣地貌演變與海洋興衰。 其紀錄片《海》,便是集結了將近三十年的心血精華, 以寧靜而堅定的方式,帶出柯金源對臺灣海洋的不變關懷, 在觀眾心中留下綿延、如詩般的感動。

14


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柯金源這個名字或許不是那麼熟悉,但對於關懷生態環境的民眾,以及長期欣賞公 共電視節目的觀眾而言,一定對柯金源不陌生。柯金源導演是公視長壽節目《我們的島》的重要推手之一,他 背著攝影機,上山下海,足跡沿著臺灣走了一圈又一圈,記錄著近二十年來臺灣自然環境的起伏變化。柯金源 一心一意為臺灣環境留下見證,而當中數量最多、觀察得最用力的,無疑是環繞在臺灣四周的海洋。 2008年,《我們的島》播出「臺灣海岸十年」特別節目。影片中,柯金源站在鏡頭前,打開如今看來 稍嫌厚重的筆記型電腦,向觀眾展示1998年他和團隊所拍攝的畫面。對比十年後新拍攝的影片,臺灣的海 岸線,變化很大,卻似乎沒有變得更好。該節目直率地指出,從北部八里到東部花蓮鹽寮漁港,因為種種 的工程建設,導致沙灘流失,海岸受到嚴重侵蝕、崩落,地方政府以大量的消波塊企圖力挽頹勢,漁民與 居民於是被迫和海洋漸行漸遠。 2008年,柯金源的旁白是略帶著憤怒及苦笑的。如今又將近十年過去,被同行稱為柯師傅的柯金源卻 說自己「變得冷靜多了」,經過多元思考刺激後,他理解到「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環境的議題,實 在無法單一歸咎於誰。2015年,柯金源完成新紀錄片《海》,簡素凝斂,似乎道盡了柯金源的心境變化。

2016年,柯金源以紀錄片《海》獲得了第51屆電視金鐘獎之非戲劇類 節目導演獎,實至名歸的背後是對臺灣自然生態的高度專注。

蘭嶼拼板舟,攝於2012年3月。

長年追蹤臺灣地貌演變 柯金源從小在彰化濱海生活,目睹彰濱工業區徹底改變了故鄉的面貌,對他的內心產生難以抹滅的衝 擊。成年後,約1980年代,柯金源進入影像行業拍攝臺灣風景。當時的主流媒體報導臺灣環境,偏向以正 面、或維護公部門的角度居多,柯金源卻清楚知道,這些迷人照片與光明報導只是表象,和他實際看到的 臺灣是那麼的不同。 1970年以後,臺灣開始產業轉型,加速推動建設,不計代價追求經濟起飛。漸漸地,1980年代起,負 面影響開始浮現,空氣污濁、土地受創,山與海皆顯露出疲態。居民忍無可忍之下,終於為了保護清澈的

30年凝視─柯金源鏡頭下的海洋詩情 15


新北市文化 24 專題聚焦鏡

溪流和肥沃良田,零星發聲,直到1985年以後,全

反應相當好,除了電視首播的收視率指標表現亮眼

臺才展開如火如荼的環保公民運動。一開始的抗爭

之外,還有各個年齡層觀眾紛紛留下他們的正面心

常常是不順利的,柯金源老家因為上游工廠汙染了

得,最小的觀眾是柯金源朋友的兩名幼稚園孩子,

水源,導致下游稻田沒有乾淨的水可以灌溉,鄉民

都願意耐住性子看影片。《海》可以簡單地欣賞、

頭綁白布條,向工廠抗議,但抗議到最後卻不了了

被直觀理解、沒有阻礙。

之。柯金源會在1990年後積極投入記錄臺灣環境風 貌,走寫實路線,故鄉的事件不無影響。

然而,《海》也可以深沉的解讀。假如觀眾願 意跟隨著柯金源的腳步,觀看他多年來所拍攝的每

仔細一算,早在1998年「我們的島」開播之前,

部紀錄片,會發現柯金源為我們進行了極細膩的海

柯金源已經觀察臺灣生態環境許久,先從陸地開始

洋歷史留存。2014年長篇紀錄片《餘生·共游》與

觀察,再到水面上觀察,最後為了水下觀察而學習潛

《海》形成了很特殊的呼應,便是一例。

水。他以巨大熱情支撐自己長時間做同一件事,2015 年紀錄片《海》即是他累積將近三十年的工作成果。

沉靜凝視海洋底生命樣貌 《海》獲得了許多讚譽,評論者注意到《海》 沒有傳統紀錄片的旁白,只有自然音。《海》由35 段短片組合而成,段段鬆散,卻若有似無地彼此呼 應。柯金源解釋,《海》可以分成三大區塊:「第 一部分訴說著生命起源之海,捕捉46億年來地球演 化的意象,如海底火山、古老物種、食物鏈等;第 二部分記錄人類低度利用海洋的形式,如東北角海

2008年,經過許多人長年努力,終於把鯨鯊之名從喜宴菜單取 下,列入了禁捕名單。

女採石花菜、彰化牡蠣田、花蓮撈鰻魚苗等;第三 部分則呈現消耗式、掠奪式的利用海洋,過度開發 後的大海反撲。」《海》的結論是開放的,柯金源 「要把故事的詮釋權還給觀眾」,海洋與人的關係 該怎麼面對,看過紀錄片的觀眾被深深地提醒著, 有關地球生命的輪迴。

16

鯨鯊悲歌 省思人與海洋關係 《餘生·共游》的主角是鯨鯊,鯨鯊對人類沒 有迴避意識,因此臺灣漁民又稱之為「大憨鯊」。柯 金源花了九年的時間記錄一隻鯨鯊的死亡過程,2005

在網路盛行的時代,人們能隨時隨地上網欣

年,臺灣漁民捕獲了一隻小鯨鯊,這隻魚被海生館以

賞各式各樣的影片,觀影習慣悄然改變,太長、太

教育研究的名義豢養起來,整整八年,鯨鯊從兩公尺

宏大的結構,似乎不能裝在手機的小巧世界裡,柯

長大到七公尺,卻縮在小小的水族箱裡,吸引上百萬

金源意識到這一點,才捨棄了紀錄片的傳統剪輯模

人來欣賞。大約在這時候,臺灣的動物保護呼聲增

式,把《海》拆開上傳影音網站平臺,讓更多網路

強,在動保界的壓力之下,海生館決定於2013年將鯨

世代的觀眾可以看到大海。作品推出以後,觀眾的

鯊「放生」,而此決定在當時看似善良,卻因牠無法


適應自然海洋的環境,而無情地結束了鯨鯊的生命,

關懷,清晰地展示給觀眾。《海》是抒情詩,而《餘

攝影機默默地記錄著那憂傷哽咽的過程。

生·共游》是敘事詩,詩意,竟是觀眾在看完柯金源

柯金源和愛護鯨鯊成員們一路追蹤放生後的大

的海洋紀錄片之後,所獲得的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

魚,旁觀他突然身處大海,仍然擺脫不了魚缸的束

若問柯金源在深水中拍攝時,不會感到寂寞

縛,慣性地繞圈圈游動,最後擱淺,再被人類費了九

嗎?他笑著說:「早期有一點,現在不會了,反而

牛二虎之力送回海中,無力地、慢慢地沉入海底。龐

對大自然有更多的敬畏,又尊敬又畏懼。因為,人

然大魚的死亡像一把槌子,重重地敲擊著觀眾的心,

雖然破壞性很大,但人是很脆弱的,大自然的反撲

我們先是割了鯨鯊的魚翅、分解鯨鯊的身體,或是將

則是不可違抗的。」

鯨鯊豢養,最後以愛之名放生,人類自我中心所造成 的惡果,已經難以使用語言去控訴了。

只是,如紀錄片中顯示,臺灣的海洋已經遭受 破壞了,還能夠恢復嗎?柯金源卻說:「臺灣是個海 島,破壞很快,恢復也快,只要我們不要繼續破壞, 周邊國家也不要繼續破壞,只要五十年、二十年,就 可以恢復到令人滿意的程度,這是有研究根據的。」 臺灣海洋的豐富物種,很多從周邊國家匯聚而來,所 以除了臺灣自己要努力之外,如果能和周邊國家合作 保護海洋,復原就有希望看見成效。

柯金源 2014年8月29日,進行澎湖西吉嶼水下調查所攝。

不過,柯金源也沒有打算過度批判。在紀錄片 裡,還有一段解救另一隻被誤捕的小鯨鯊的過程, 有一種屬於漢子的溫柔聲音響起,輕輕地哄著小鯨 鯊,輕輕地將小朋友放回海洋,非常撫慰人心。至 少,在我們當中,還有人為鯨鯊,為大自然一直奮 力地挽留著……。

堅定關懷 喚醒永續意識 《海》看似輕巧的組曲,《餘生·共游》則是 扎實的完整結構,雙雙將柯金源對臺灣海洋的堅定

1980 年開始以相機記錄臺灣自然人文風貌,並展開環境田野調查 工作。目前擔任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節目製作,主要負責環境 議題記錄。1997 年起,曾先後入圍及獲得國內外眾多重要獎項, 包括:入圍七次金鐘獎,獲得一座「攝影獎」、兩座「非戲劇類 節目導演 \ 導播獎」,2016 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 「臺灣永續報導攝影首獎」,NPO 媒體報導獎之「電視報導首 獎」,臺北電影節之「紀錄片首獎」、「社會公義獎」,美國 CINE 金鷹獎,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 IWFF 之「最佳電視 節目獎」、「最佳觀點獎」等。 紀錄片作品: 2014 年《餘生·共游》 2013 年《空襲警報》《黑》 2011 年《退潮》《退潮之海岸群像》 2010 年《擺盪》《森之歌》《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 2009 年《夢想巔峰》《登峰造極》 2008 年《前進南極》 2007 年《產房》《天堂路》 2005 年《渡東沙》《天大地大》《獼猴之戰爭與和平》 2004 年《獼猴列傳》《記憶珊瑚》 2003 年《阿瑪斯》《烏坵·ROC》 2000 年《來自斷層的消息》

30年凝視─柯金源鏡頭下的海洋詩情 17


為家鄉掌鏡

吳惠君的澳底海洋紀實 文字/羅漪文 圖片提供/吳惠君

新北市的東北角是許多人假日喜歡前往的地點, 而當音樂季、海水浴場、福隆便當……吸引大批遊人的同時, 有人則將目光停留在其鄰近、相對較不為人所知的澳底, 默默記錄下這裡的海與人,為臺灣的海洋紀實,增添一道質樸自然的語調。

18


新北市的東北海岸有「兩角三灣」,兩角是鼻

心願一發,便全力以赴。不是影視科班出身的

頭角、三貂角,三個天然形成的海灣有龍洞灣、鹽

吳惠君,原本只是繁華臺北的粉領業務,也曾隨電

寮灣與卯澳灣;澳底位於龍洞岬與三貂角之間的大

子業廠商遠赴大陸工作,在那裡,她認識到臺商在

灣澳底部,故稱之。從雙溪火車站出來,迎面是小

異地奮鬥不懈的艱辛,瞭解到臺幹人員的生活目標

小的菜市集,有幾個豬肉攤,兩位賣山藥的阿婆,

是如何僅剩下每月、每季、每年的公司營運數字。

兩間雜貨老鋪子。記者跟隨幾位老人家一起搭車前

所以她毅然辭職,返回臺灣。

往澳底,車子在蜿蜒的寧靜小山路前進,老人們沿 途陸續下車,最後,好心的司機在一間樸素的透天 厝門口停下來,那是新導演吳惠君的家。

吳惠君是個好學之人,轉換工作期間,她報名 了中華文化職訓中心影視編導班,學習一些基本的 電影幕後製作技巧,讓她有能力為貢寮澳底拍攝紀

吳惠君是道地的澳底人,在澳底念小學、國

錄片。當時她和班上同學參加了微電影比賽並奪下

中,之後跟隨父母搬去樹林,長大在臺北工作,

第一名,此件事鼓勵她買下一臺攝影機,開始拍攝

四十歲才返回童年時的故鄉,賣掉車子,過著反璞

東北角的點點滴滴。

歸真的生活。澳底靠山望海,吳惠君的父母、爺爺 長輩是土生土長的澳底人。住在離海很近的地方,

海女、九孔、石花菜 挖掘地方歷史與人情

吳惠君的靈魂裡有著海洋的鹹味,記憶中有在東北 季風裡翻滾的浪花。所以,當四歲的小姪子說,海 就是海綿寶寶和魚的家,吳惠君才驚覺到,小朋友 的海洋在美國卡通片裡,現代人能親近大海的機會 真是太少了。

吳惠君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扛著攝影機四 處拍攝,捕捉到的內容非常多。仔細考慮之後,她 優先保留海岸、海洋的記憶,將澳底的山林留待日 後。吳惠君專心拍攝濱海區域,需要潛水取景時, 她便商請幾位專業的潛水攝影師幫忙,她則負責岸 上運鏡。幾經奔波,紀錄片《親親海洋》在2016年4 月完成剪接。

心繫海邊家鄉 粉領業務變導演 於是,吳惠君找機會返回故鄉澳底。那是2014 年10月初,當時的海浪特別大,她站在離海岸稍 遠之處,頭和臉還是被浪珠噴灑到,她內心萌生害 怕,突然意識到,即使已是四十歲的大人,她也未 必如想像中懂得海洋。吳惠君在故鄉漫遊,逐漸憶 起過往生活的零星片斷,她發現,許多事物不是已 經消失,就是正在消失,這個體認促使她拿起攝影 機,決心為故鄉留下影像紀錄。

吳惠君四十歲返回童年時的故鄉澳底,過著反璞歸真的生活,並 決心為故鄉留下影像紀錄。

為家鄉掌鏡─吳惠君的澳底海洋紀實 19


新北市文化 24 專題聚焦鏡

貢寮海女潛水摘石花菜之前,雙手捧著金紙祝禱平安。

東北角的山脈與海平面垂直交叉,產生 崎嶇的岩石地形。

《親親海洋》是一部有聲有色的地方志,為臺

在貢寮有一間特別的同仁診所,主治醫師是跟隨國

灣東北角保留了許多珍貴的自然風貌與人文生活,

民政府來臺的河北人劉士卿醫師,長久以來守護鄉

而後者是紀錄片中最成功的部分。吳惠君訪問了幾

親們的健康,現今高齡九十三歲的醫師老爺爺,也

位年紀比自己母親還要年長的海女,讓她們對著鏡

被吳惠君以感恩的心情拍攝入鏡。

頭述說海女的生活境況。海女們自製預防水母螫刺 的面具,先在海邊撒金紙祝禱,深深吸一口氣,潛 入水中摘取石花菜。在海水中呈淡紫色的石花菜, 上岸後曬乾即可,後來更發展出「六泡六曬」工 序,石花菜才成為觀光客經常在東北角所見販售的

令人驚喜的是,吳惠君還記錄了貢寮兩所和美 國小與福連國小的畢業典禮,孩子們潛入水中領取 畢業證書,展現平日海中的訓練成果,在明朗笑聲 中親海親水,讓世界充滿希望。

象牙白樣貌。 採摘石花菜是女人們貼補家計的副業,而澳底 是天然良港,居民以捕魚維生,漁獲量曾經是新北 地區漁港中最多的。除了捕魚,貢寮澳底也曾經盛 行九孔養殖,為許多人家帶來溫飽,後來,某段時 期的海岸法規限制與外來病害,九孔養殖業光景不 再,僅在海邊留下一格格的水泥框架,這段歷史在 紀錄片中呈現得相當仔細。

20

用雙腳踏出的海洋紀實長片 聆聽吳惠君細細說明自己返鄉拍片的種種遭 遇,這位不惑之年的女子,認真地為故鄉揀拾起鄉 親們習以為常的生活點滴,令人不由得佩服她的強 韌且樂觀的心境。吳惠君拍片的身影漸漸為鄉親 們所知悉,再加上父母及祖父一輩過去積累的好人 緣,一路上,有人主動問她要不要來拍石花菜處理

儘管漁業較發達,澳底乃至整個貢寮區終究是

過程,有遊客、教練為她拿三腳架,好讓她拍龍洞

新北市的「偏鄉」。長期以來醫療資源相當匱乏,

岬附近綿延約一公里的海岸岩壁,也有爽朗的潛水


靜謐的澳底漁港三面環山,天然條件優良。(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大哥一口氣答應為她潛入海中掌鏡……這些熱情的

「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的志工。《親親海洋》目

相助,都讓吳惠君感念在心,難以忘懷。

前沒有正式發行管道,感興趣的讀者,可前往吳惠

不過,攝影是一項工程,剪接後製又是另一項 工程,吳惠君拜託專業機構處理自己的素材,過程中

君的民宿才能欣賞得到微縮版。不過,吳惠君非常 樂意前往各級學校進行大螢幕放映並解說,歡迎校 長、老師們向她洽詢。

獲得資深影人的鼓勵與支持,更有朋友自願幫忙旁 白的配音工作。最終,紀錄片完成了,卻也花光了吳

訪談結束後,吳惠君帶記者來到屋子後方的海

惠君多年工作的積蓄,數字是多少呢?在被新聞報紙

邊,下午的澳底開始下雨,天色陰霾,浪濤翻滾,而

披露之前,吳惠君還不敢向媽媽和哥哥透露呢!

那也正是觸動吳惠君返鄉記錄一切的深沉動機。

《親親海洋》很快就獲得美國國際金勳章獎, 首次拍紀錄片雖遇困難卻能不畏懼,鄉情牽絆的因

吳惠君

素固然重要,但支撐她的還有多年從事導覽員的經 驗。從2000年起,她一邊上班,一邊參與觀光局的 培訓課程,不當導遊,卻成為東北角、宜蘭、花東 的自然生態解說員。 返鄉後的吳惠君將老透天厝整修,經營起民

新北市貢寮區澳底人,澳底國小畢業,貢寮國中及樹林國中畢 業。臺北工專畢業後,長時間在臺北工作,四十歲決定返回故鄉 拍紀錄片。曾參加影視編導班,學習拍攝微電影,與同學共同獲 得「2014 年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馬卡龍繽紛樂園微電影比賽」 第一名,而後完成紀錄片《親親海洋》,榮獲美國國際金勳章獎 (Accolade Global Film Competition)。曾編輯並自費出版兩本與 故鄉及家族有關的圖文書:《懷念的故鄉—澳底 Aodi》(獲國藝 會部分補助)、《澳底—阿海兄 A-Hai》。

宿,她精力旺盛地推動澳底地方觀光,希望這個地 方擁有更多的活力與朝氣。關心澳底之外,吳惠君 也關心新北市,事實上,她也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為家鄉掌鏡─吳惠君的澳底海洋紀實 21


搶救寂靜 傾聽純粹山海聲景 范欽慧的聲音世界 文字/程品璿 圖片提供/范欽慧

打開廣播,傳來范欽慧柔柔軟軟的嗓音,有種安定人心的力量! 節目除了探討環境和教育議題外,不時也播放多元的聲音風景。 蛙鳴、鳥叫、海潮、風聲……。一波波屬於大自然的韻律襲來, 打開聽覺感官靜心凝聽,充滿療癒的能量彷彿跨越另一種聲音境界, 引領聽眾感受聲景的美好。

22


關於聲音的物理現象,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透過介質 傳播感知。你可曾仔細留意過大自然的聲音,或是城市裡流動的生 活軌跡?從事聲音創作的范欽慧,對於編劇、作家、主持人、錄音 師等職稱,笑說自己在不同工作領域時,有不同的身分角色,但她 喜歡稱自己為「聲音工作者」,因為這些作品內容都是以聲音為主 角,記錄周遭環境的點點滴滴。甚至,她用「引路人」形容守護環 境的生命職志,希望所有人都能聽見寂靜的力量。

錄音啟發 童年埋下伏筆 自1997年在教育廣播電臺製作主持《自然筆記》節目迄今, 已近二十個年頭。這段時間她同時參與多項生態紀錄影片的編劇、 導演、配音等工作。范欽慧似乎天生就該吃這行飯,觸動心靈的細

形容自己是「引路人」,帶領民眾用聲音認 識這塊土地。

膩嗓音,生動述說每篇故事內容,讓人沉浸在另一個想像世界。談 起全心投入用聲音記錄臺灣生態環境的起源,她回想小時候有一段 時間,是錄音機陪伴她度過鑰匙兒童的寂寞午後,常常在放學回家 後對著機器錄下一段段的故事、歌聲、獨白。有時偷錄爸爸的打鼾 聲、偶爾是窗外鄰居的聊天聲,各種蒐錄的聲音聽起來好有趣,兒 時日常點滴為日後的創作埋下伏筆。 從小就喜歡花草植物、熱愛大自然,享受聆聽山林裡的各種聲 音,童年的錄音生活因求學生涯而終止,直到大學製作廣播節目作 業時又重拾錄音機,勤跑部落錄下原住民的傳統歌曲和語言,意外 獲得當年大專院校廣電比賽特優獎。繁複美妙和聲不僅娛悅天神, 也感動了范欽慧,原來聲音竟然有如此強大的力量!自此她踏上野 地錄音探索之旅。對於自己的特質,她自信敘述:「任何一點聲響 都足以勾起我的興趣,或許靈敏聽覺與觀察力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二千公尺的太平山上,充滿各種迷人的聲景。

讓我一路走來優遊自在,全然樂在其中。」

走進自然 尋找在地聲標 政大畢業之後,她赴美留學廣播電視電影,研究影像、聲音和 文字。回臺工作接觸鄉土教育議題,佩服老師對校園環境和自然的

搶救寂靜 傾聽純粹山海聲景─范欽慧的聲音世界 23


新北市文化 24 專題聚焦鏡

大海之聲 聆聽浪潮動靜 范欽慧探訪聲音的領域,從陸地、天空到海 面下的世界,拍完《黑潮三部曲》後,又為公共電 視編導《重回海洋》,介紹珊瑚、海藻、潮間帶、 洄游生物、海底火山等海洋生態。只是,各個季節 依序出現的訪客,似乎正透露著一股寂寞:海洋生 物愈來愈少了。魚群都到哪裡去了呢?范欽慧努力 尋答案,拜訪水產試驗所、來到各地的海洋現場, 過度捕撈和環境破壞是主因,島嶼子民們應該學習 太平山巡山員協助寂靜山徑的研究與錄音監測。

「以海為田」的生態永續觀念,建立視野寬闊的海 洋文化,努力灌溉這片沃土。 因為工作的因素,范欽慧必須跟海洋緊密接

觀察力,彷彿一股力量觸動心裡的開關:「我想要 用聲音記錄臺灣的田野與生態!」於是她毅然辭 職,向國立教育廣播電臺遞出《自然筆記》節目企 劃,自此正式踏入廣播行列。雖然一年僅幾萬元製 作經費,但她樂此不疲,背著器材到處採訪、錄 音,常跟著林務局的人員、研究蛙類的老師一起進 行田野調查。一次為了短短幾分鐘的玉山介紹,辛 苦背上重裝攀爬登頂,在3,952公尺的高度,她也默 默向山神許願,希望當母親、多一種身分角度實踐 自然教育理念。 除了深入山林,范欽慧於2001年為公視出征拍

觸,沿著黑潮旅行、環繞臺灣海岸線,從中感受到 大海孕育生命的奧妙。於是著手創作《海洋行旅》 海洋教育生態專書,希望延續這份波濤壯闊的感 動,讓孩子學會欣賞海洋、與大海共處。一路上貴 人相伴,最讓她繫心的臺灣聲景協會監事王武郎, 曾用雙腳記錄臺灣海岸線、長期耕耘生態工作,一 步一腳印走讀土地與海洋的美麗與哀愁。這位夥伴 於離島生態考察時,在彭佳嶼的土地上劃下生命句 點,但他的精神仍未停歇,「放慢速度、凝神傾 聽,騰出心裡的位置裝載大自然的禮物」,這份信 念深植范欽慧底心!

攝《黑潮三部曲》,記錄太平洋環流中孕育眾多生 命的律動能量。從海底下的魚群、白花花的海浪、 到海面上遷徙飛翔的鳥禽,這段獨特的生命旅程, 讓人重新體認萬物本質,也帶給黑潮子民更多思考 的課題。雖然只是三個小時的紀錄片,范欽慧和團 隊共花了一整年的拍攝時間,沿著海洋一路隨行。 臺灣、日本與菲律賓的海洋漁業與黑潮緊密相息, 各種捕魚方式更因此相應而生,造就豐富精采的漁 業人文風貌。 范欽慧致力於聲音教育,感受聲景的美好及聲音療癒能量。

24


聲音療癒。未來目標是,來到這裡必須噤語,風聲 和溪流的旋律才是主角,當我們靜心聆聽自然氛 圍,它已經慢慢刻印在心裡成為一段歌曲。

聲音風景 喚起土地記憶 2016年10月,聲景協會完成另一項創舉:在 兩廳院舉辦聲景音樂會!充滿創意與跨界合作的表 演,把太平山的風景和太平洋黑潮搬進國家音樂殿 堂裡。范欽慧將多年來的錄音素材結合國樂,抽象 2015年「臺灣聲景協會」成立,主張安靜傾聽大自然力的權力。

而現代的創作讓人聽見風中絮語、地質變動、澎湃 浪潮,運用聲音摹寫臺灣自然本然的樣貌,帶領樂 迷回到山海現場。閉上眼睛,二千公尺的山林雲霧

寧靜革命 臺灣聲景成軍 《自然筆記》從無到有,從初試啼聲到獲得五 座金鐘獎以及無數次入圍肯定,范欽慧用聲景記錄 了土地的變遷,積極推廣聲音環境教育。採集蒐錄 聲音的過程中,她聽見另一種「寂靜的力量」,有 時獨自走在山徑中,只有鳥鳴、淙淙水流以及自己

帶有紅檜、扁柏等珍貴樹種,東北季風帶來豐沛的 雨水,鳥禽動物在森林中鳴叫,傳唱自然的旋律。 場景換到海洋,音樂家彈撥、吹奏和敲擊樂器,表 現黑潮層層、南島文化意象、漁船乘風破浪等變 化,透過藍色燈光強化了海洋意象,奇妙且細膩細 節的設計讓人驚豔。

的呼吸、腳踩枯葉的沙沙聲響,偶有風吹、雨霑。

這場由演奏家、作曲家、野地錄音師聯手合

這一刻,世界悄然恬淡,讓人從聆聽尋回生命寂靜

作的聲景音樂會,是范欽慧的聲情紀錄,也是推動

本質。聲音生態學家戈登漢普頓在《一平方英寸的

聲音教育的重要轉捩點。藉由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

寂靜》書中提到:「安靜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是

傳達對生態與土地的關心,傾聽臺灣土地的聲音風

人類與生俱有的權利」,這主張加深她多年來的想

景,野地之聲讓人重新發現與這塊土地的連結,一

法。為了構築全新的聽音思維與聆賞哲學,2015年

起聽見自然的起點。

她成立「臺灣聲景協會」,連結了頻率相同的人共 同守護寂靜、搶救寂靜。 寂靜並非完全無聲,而是沒有人造物的聲音!

范欽慧

在工業化革命之後,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人造噪 音,無所不在入侵生活、山野、海洋。聲景協會矢 志捍衛臺灣的寂靜山徑,工作團隊在太平山翠峰湖 的奧陶紀苔原,開展為期一年的錄音監測,期以成

擁有多重身分,包括自然作家、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主持人、紀錄片 編導、田野錄音師,書籍、影音作品無數。廣播節目《自然筆記》 開播至今曾獲得五座金鐘獎及無數次入圍肯定;成立「臺灣聲景協 會」推動寂靜山徑計畫,致力發展土地的聽音美學。

為國內首條「寂靜山徑」,步行其中都能得到自然

搶救寂靜 傾聽純粹山海聲景─范欽慧的聲音世界 25


那隻不停歌唱與探索的鯨 52赫茲 孤單而獨特的存在 文字/林麗秋 圖片提供/添翼創越工作室

有隻鯨魚,發出的聲音頻率是51.7赫茲, 無法被其他的鯨魚接收與解讀,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寂寞的鯨魚」, 陳綺貞為牠寫下屬於鯨魚與人共同的故事。

26


懷想。2013年1月,陳綺貞和鍾成虎、陳建騏組成的 音樂實驗團體「THE VERSE」,在專輯中,陳綺貞 為這隻鯨魚寫下了<52赫茲>這首歌,獻給所有因為 獨特而孤單的人。

我愛 我活著 因為孤獨 我探索 是的,在這首歌中,我們每個人都被隱喻成52 the verse專輯封面

赫茲。 如果你曾經在臺灣周邊或其他的海域活動過,

52赫茲與你我

聽過在海面下傳遞的聲音,對這首歌的前奏的聲音 就不陌生。你能聽到有聲波在海中傳來,穩定而持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自1989年起,美國海軍的 聲納系統每年都在北太平洋探測到一個聲音,這個 頻率以52赫茲為主的聲音,有固定重複的聲音表現, 構成歌聲的系列,這個歌聲確定只有唯一來源,因為

續,海中探測的儀器似乎正在回報著,發出聲音的 牠,正在什麼方向,距離多遠……。歌曲一開始, 就要把聽眾帶進海裡去,在海裡,我們遇見了那隻 神祕又寂寞的鯨魚……

從不會重疊出現。沒有人看見過這歌聲的主人,神祕 的52赫茲被科學家們推斷是一頭鯨魚,在現今人類 有限的瞭解中,這樣低沈而重複的歌聲,正與鯨魚的 歌聲相同,牠被判定可能是一頭鬚鯨。 大部分鯨魚歌聲中的含意,人類還未解其祕, 但鯨歌是種通信方式,很多時候是唱給同類聽的, 同一群鯨發出的聲音頻率會精確地趨同。而歌聲除 了用來溝通,更可能與性選擇有關,為了找到生命 的中的另一半,鯨魚的歌聲十分重要。可是52赫茲 的頻率比起任何已知品種的鯨魚都高很多,其他鯨 魚們接收不到,即便其他鯨魚聽到過牠的歌聲,卻 聽不懂歌聲中的意圖,當然也沒有回應,牠因此被 稱為「世界上最寂寞的鯨魚」。 是的,在廣大深藍的海洋中,有隻世界上最寂 寞的鯨魚,和人一樣同屬哺乳類,牠一直在海洋中

稻草人擁抱 溫柔的微風 藍色 擁抱著它的天空 噪音跟隨著 狂歡的耳朵 安靜降落 不從「人」入手,而從「稻草人」開始,站 在田中央無法行動的稻草人啊,都有溫柔的微風來 擁抱,微風雖然看不見,但只要看看稻草人身上的 衣物輕微的飄動,你便知道風的溫柔真實存在。稻 草人仰望著藍色的天,天空也不孤單,有藍色去擁 抱,就像海,也被藍色擁抱著。耳朵,能聽見各式 各樣的聲音,即使是噪音,也在這容受各種聲音的 耳朵中,得到棲身之所。 由人去看一切,看似孤單的稻草人、藍色與噪 音,其實都不孤單,更顯得52赫茲的孤單,已經到了 一種絕境。那麼,如果由52赫茲的眼睛去觀看呢?

旅行,與其他的鯨群擦肩而過,一直找不到能回應

渴望的泡沫 漂浮在水中

自己的同伴,只能聽見自己的聲音。這隻鯨,勾起

瓶子裡的字 永不沉沒

了人類的好奇與憐憫,也引發了創作者對牠的無限

抒情不是我 唯一能寫出的 對或錯

那隻不停歌唱與探索的鯨─52赫茲 孤單而獨特的存在 27


新北市文化 24 專題聚焦鏡

當52赫茲浮上海面呼吸時,將肺裡的空氣強 勁地由噴氣孔噴出,再度沈下時,剛剛吐出的空氣 已成水中的泡沫,那內在所吐出的一切,全成了渴 望,渴望傳遞出的訊息一直留存著,永不沈沒,彷 彿瓶中信,也許隨著洋流流動直到永遠,不知道在 何處,會由誰拾起與解讀,但希望終於有人能明白

歌聲,「無止盡的頻率,總有一天會對上」彷彿一 個遭受誤解但仍堅持不懈的人正在高聲吶喊。 陳綺貞創作的〈52赫茲〉卻以一種抒情的方 式,探索生命的本質,有永恆寂寞的那一面,但並 不顯露出痛苦,而接近於一種自省。如果我們是52 赫茲,廣大的海又象徵了什麼呢?

我所說的話,並非只想抒發寂寞,還有許多想法與 感受,還想傳遞給某個懂得的人。

龍應臺在92年〈面對大海的時候〉一文中曾提 到:「對二十世紀的臺灣人而言,大海,卻象徵著

因為我愛 因為我活著 因為孤獨 我探索 因為我愛 因為我活著 因為孤獨 我探索 這句話重複唱著,強調著一種想被聽見的呼 喊。孤單的52赫茲即使從未聽見回應,為何始終不 間斷地唱著歌呢?活著,雖然必須面對這無可避免 的孤獨,但為了心中那份與生俱來的愛,也許也是 對「活著」這件事的深愛,仍然要不斷地探索,生 命才終究完整。

隔絕與孤立,危險和威脅。」她認為因為歷史與政 治上的因素,臺灣人成為了「背對大海」的人。時 光荏苒,十幾年經過,海對我們的象徵意涵,是否 改變了呢? 在〈52赫茲〉中,危險和威脅似乎是沒有的, 但隔絕和孤立並未消失。這應該是一個最不孤獨的 時代,當聯繫交流的工具發達至此,心情也好照片也 好,連活動的過程也可以透過直播宣揚於世界,只要

孤單打不開 封閉的耳朵

有網路,我們就能與世界即時同步;但走過城市,當

沒有人聽見 我在唱著 生命的寂寞

生活被時間與現實無情追趕,熙來攘往中人們不斷

不知道52赫茲是否能聽見其他鯨群的對話?孤 單,不代表著陷入封閉;在群眾中,也不代表著完 全敞開。如果聽不到自己的歌聲,會不會是因為對

擦肩交錯,即使遇上了相識的人,面對著面說的話, 有幾句是滾燙的肺腑之言?以至於一整天下來,竟覺 得今天都沒遇見熟人,這是一個好孤獨的時代。

方其實也在自己的孤單中,正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孤單,所以聽不見別人的寂寞?如果每個人都是獨

每個人的獨與特

一無二的存在,那麼,也都各有一份不被瞭解的寂 寞存在吧!

「不論音樂、文字與影像,她用獨特的方式演 繹這個世代的許多夢想,很多人說她不只是歌手,

面向我們的海洋 一樣是以52赫茲作為主要象徵為主的音樂作 品,韓國防彈少年團的歌曲〈whalien 52〉,「被困 在高牆中,即使呼吸困難」,將52赫茲的孤單與隔 絕感放大,並以悲壯的角度來詮釋52赫茲不間斷的

28

更像是藝術家、一個安靜的行動者。不使用FB與微 博。她的行動、作品和公眾形象卻默默深刻地影響 著華人青年。」


生命的真相是孤獨,是不斷地探索的過程,52赫茲,還要繼續地唱著牠的寂寞,或許有一 天,被某一隻鯨聽懂,然後繼續發出同樣的頻率,遨遊在大海之中。

〈52赫茲〉歌詞唱著:「渴望的泡沫, 漂浮在水中」,渴望傳出的訊息,隨著洋 流直到有人拾起。

瀏覽她的活動,不管是「時間的歌─聲音採

悅。牠這一生都將不斷探問著自己究竟是誰?不斷

集計畫」運用最新VR虛擬實境科技的360度環景拍

地唱著歌期待遠方的回音,這件事,我們和52赫茲

攝技術,還原採集現場,運用手機APP與社群網路

完全沒有不同。

Hashtag串連技術邀集全球歌迷參與聲音採集,該計 畫榮獲2016 《One Show China 國際廣告獎》、《4A 創意獎》,更登上世界最著名數位媒體平臺FWA; 「房間裡的音樂會」她一個人一把吉他,和歌迷近 距離互動;12月將走進獨立書店開唱,持續散發她 的獨特魅力。

過去的二十年,牠沒有找到同伴,誰知道以後 不會出現呢?會不會也有人類量測不出的生靈,也 在地球上獨自地生著活著?生命的真相是孤獨,是 不斷地探索的過程,52赫茲,還要繼續地唱著牠的 寂寞,或許有一天,被某一隻鯨聽懂,然後繼續發 出同樣的頻率,遨遊在大海之中。

如今,正是一個致力於尊重並追求每個人的 「獨特」的時代,也許是臺灣人自我覺醒的程度增 加了,在繁雜的人海中,想聽見自己內心真正的聲 音,想試試做自己的可能。 獨特,難免孤單。因為「特」本身就代表了

陳綺貞

「與眾不同」,便好像註定了獨行的結果。每個人都 有自己獨特不同於眾的部分,都有獨行覺得不被瞭 解的時刻,所以才被52赫茲那極致的孤單觸動了吧! 52赫茲或許孤單,不能像我們聽著音樂人的演 唱會然後一起歡呼,無法體會群體中才能實現的喜

新北蘆洲人,景美女中,國立政治大學畢業。主要身分為獨立歌 手,大學時常於校園、天橋、地下道、咖啡廳、Live House、書 店、墾丁海邊等演唱,多次舉辦大型巡迴演唱會,場場爆滿。1998 發行首張專輯「讓我想一想」,其後陸續發行「還是會寂寞」、 「吉他手 Groupies」、「華麗的冒險」、「太陽」、「時間的歌」 均獲選年度十大專輯唱片。出版《不在他方》、《背對哈瓦那》、 《瞬:陳綺貞歌詞筆記》、《吉他手的小動作》。

那隻不停歌唱與探索的鯨─52赫茲 孤單而獨特的存在 29


我的身體就是海洋文學 夏曼·藍波安的海洋翻譯 文字整理/編輯部 圖片提供/島嶼民族科學工作坊

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一個有著海的脾氣、性情和靈魂的人, 書寫與海,他說,「我的身體就是海洋文學。」 從早期的《冷海情深》、《海浪的記憶》, 到近作《天空的眼睛》、《大海浮夢》,夏曼的每一本書都在講海洋的故事。 他把海洋變成一本一本的書。

30


帶著自製魚槍,夏曼·藍波安準備下海潛水。(攝影/王文彥)

夏曼·藍波安2015年7月出版新 作《安洛米恩之死》。

夏曼•藍波安,1957年生,臺灣蘭嶼達悟族人,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淡江大學法文系 畢業。文學作家、人類學者,島嶼民族科學工作坊負責人。2015年7月出版新作小說《安洛米恩之死》。

海洋的基因 「在蘭嶼你不要跟我說,我要十點到你家。我沒有『十點鐘』,我只有早上、下午、晚上。」「我 們不會被時間卡住,否則情緒會受影響。」如果一定要按時間刻度劃分,夏曼的一天從凌晨三、四點開 始。這段靜謐的「上午」時光,被用來閱讀、寫作。太陽出來,他就去山上的林地,下午會去水芋田、 地瓜田幫忙。如果是飛魚季節(三月到六月),下午他也會去潛水捕魚。他說:「現在年紀大了,常常 有時間思考,這一生,要為華語海洋文學做些什麼。」 身為達悟族,夏曼的海洋基因與生俱來,它的能量在長輩的故事中被喚醒,在學習捕魚、航海技藝 的過程中被強化。對夏曼來說,會游泳、會潛水,生長在海邊,這些都不是海洋基因的必然證明,「漢 人中當然有非常親近海的,瞭解不同海洋生物的種類、習性,做很多海洋保育工作。但還是沒辦法進入 那個世界更深入的部分。」那分別在於,海洋究竟是作為一種人類生活的對象、客體、資源存在,還是 自我、生命的本源和世界的全部。環境是有語言的,達悟族的語言就是從海洋中長出來的。一字一句, 可能不符合漢語、英語的語法,卻符合海浪的節奏。

血液流動的潮汐 幾十年造船、划船、捕魚、潛水、航海,日光是他的面膜,皮膚的顏色、身體的線條也是海水和海 風塑造出來的。達悟人不會想像海、挑逗海、歌頌海、征服海、消費海,因為對他們來說,人類根本是 配角。相融相依,共生互惠,才是海洋民族和海的關係。「人在海裡是一種浮游生物,是海的客人或是 敵人,」夏曼說,「我們要學習海的脾氣、性情。這就是我們的海洋基因。」

我的身體就是海洋文學─夏曼·藍波安的海洋翻譯 31


新北市文化 24 專題聚焦鏡

夏曼出生在蘭嶼島上最古老的部落,依姆洛庫 部落。耆老的故事、歌聲,帶著海浪的節奏、海風的 氣息伴隨他成長:「他們在我面前輕聲細語的敘述他 們在潛水的經驗故事,口語敘述的功力把海洋每一 天的洋流變換、海底地形、各種魚類游移的習性擰住 了我的心魄,那些真實的,絕美鮮豔的海洋文學。」 他在《大海浮夢》中寫到:「前輩們說話說 出生在蘭嶼島上最古老的部落,依姆洛庫部落。 耆老的故事,帶着海風的氣息伴隨他成長 。

故事,話語裡充滿了環境的言語,充滿了影像,他 們對海底地形的瞭若指掌來自於用心理解,用經驗

夏曼曾駕船歷險,從印尼南部到北部。一行七 人乘一艘小船。夏曼睡覺的地方是一塊只容得下一 人平躺的窄木板。夜裡有風浪拍打木板,他就會醒

回應洋流與魚類與月亮的引力關係,老人家們的微 笑,透露人性優雅的純度,讓我感受在地語彙與環 境結盟的劇情,人類都是配角。」

來。那木板看上去非常脆弱,他卻能安睡其上如在 搖籃。航海時在海上五天,四周茫茫,沒有任何標的 物。沒有島嶼,只能靠太陽,唯一的儀器就是羅盤。 最危險的情況是遇到風暴,「如果沒有潛意識裡不可 動搖的對海的愛支持我,很快就會絕望。」在海上活 一個月的能力、膽識、信仰,就是海洋的基因,他的 血脈中有流動的潮汐。

困惑與掙扎 族群命運 夏曼寫海洋,寫蘭嶼,那也是人類共同的迷 思和處境。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主流與非主 流、系統與個人、殖民與被殖民,幾乎每個族群、 每個個體都在這些矛盾中有過不同程度的掙扎。 達悟族有自己的教育系統,海灘就是教室,海

海洋語言 絕美鮮豔

華民國的學校是有圍牆的,要升國旗唱國歌的。學

夏曼•藍波安,既不是姓夏曼,也不是姓藍波

校課本有填空題:「太陽下_」,答案是下山。填

安,它在達悟語的意思是「藍波安的爸爸」。而在

「下海」的會被漢人老師罵笨蛋。可是對達悟人來

漢人的世界中,他常被誤稱為「夏先生」。夏曼出

說,在部落見到的太陽天天下海,怎麼是下山。誰

生時的族名叫「Cigewat(切格瓦)」,意思是「不

的答案才是正確的?

可動搖,永遠守著家屋、島魂」。同時他也在戶政 事務所被冠上漢人姓名,施努來。

童年成長的記憶構成了他的核心價值觀,那就 是大海浮夢。但這是過去的臺灣政府要改造的「落

達悟的語言中,每天晚上的月亮都有名字。

後民族」。達悟人面對大海,衣著簡單,也沒有發

潮汐、魚類,這一切都是海洋文學。「敬畏海洋、

明織布機器,男性只穿丁字褲。被太陽曬得金亮

敬畏自然,不是用這四個字就可以呈現出來你的價

亮的結實臀部,是他們炫耀的資本。但校長會罵他

值觀、信仰。是通過日常生活、日常語言是呈現

們:「原始人怎麼可以只穿丁字褲,就來上中華民

的,」他說,「去看一個民族的語言,就可以看出

國的小學!」他不懂什麼叫「原始人」,但開始反

它和海洋、山林自然環境的關係是怎樣。不是教

思漢人的思維是什麼。

條、規則,是日常語言。」

32

洋就是書本,通過造船捕魚領悟古老的智慧。而中


文明要按自己的節奏發展

嶼,來到大都市謀生,他們才發現海的魅力,海的 吸引力,一直牽引著達悟男人的心。

夏曼說,「我的成長從這裡開始。從迷思、 飢餓開始。這種過程很痛苦。」為什麼要喊「中華

日後人類學的訓練也幫助他辨識自己族群的困

民國萬歲」,為什麼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年輕一代

境,理解那些年少時痛苦無解的經歷。他在1989年到

非常盼望離開蘭嶼,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離開蘭

1999年的十年時間裡觀察自己的民族,產生了應該為

嶼,達悟族的孩子只能去念臺灣師範系統的學校。

自己的民族留下一些文字記錄的想法,並驅動他去

然後他們會被安排回到家鄉當老師。「我的祖父母

探索這個民族的海洋觀,「文明要按自己的節奏發

希望我長大不要變成漢人,他們一直認為變成漢人

展,誰也不可能預言一個民族的發展,」文明的多樣

就會失去海洋的基因。不會抓魚、不會造船,他們

性,是人類學給他最大的啟發。如何既保有自己特

就否認你是真正的達悟人。」

色,又融入現代性,是每個族群都在思考的問題。

要出去唸書,但夏曼拒絕政府規劃的那條道

在藍嶼的日子,既要唸書寫文章,還要捕魚

路。他靠自己努力考入淡江大學法文系。法文幫他

航海做一個真正的達悟男人,還要幫忙照料太太的

打開了另一個世界,法國的思想家對人類現代化

地瓜田,雖然辛苦,但曾經被撕裂的世界,就在這

進程的反思。在1989回蘭嶼的時候,結束臺北的

樣的對話、互動、觀察當中慢慢被彌合,痛苦也慢

都會生活,要進入部落的生活,脫離海洋一段時間

慢治癒。「我的理想是遊歷群島,與各島嶼的民族

之後,慢慢思考父母談的話,才發現達悟族男人一

相遇,討論海洋的情緒,」從十歲起就嚮往南太平

年四季都在海上活動,不管是划船、抓飛魚,一年

洋,蘭嶼面向的南方。2004年,他實現了這個夢

四季都離不開海。因為現代知識的追求,回過頭來

想,帶著一千塊美金隻身前往南太平洋流浪。

唸書,他才體會到父母所謂的達悟男人所有的原始 生產能力,這是必要的條件。只有一批人,離開蘭

夏曼 ‧ 藍波安 達悟人,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早期從事詩作,近年來則 致力於小說創作。蘭嶼島的達悟人,對海洋有著深厚的感 情,在藍波安的作品中呈現出達悟人的矛盾與衝突──對 達悟文化傳承或是對異文化的追求?然而,回歸部落的呼 喚,才是作者最終的意圖。著有《八代灣的神話》、《冷 海情深》,及《黑色的翅膀》。

童年成長的記憶構成了他的核心價值觀,那就是大海浮夢。

身為達悟族,夏曼的海洋基因與生俱來,並在學習捕魚、航海技 藝的過程中被強化。 (攝影/王文彥)

我的身體就是海洋文學─夏曼·藍波安的海洋翻譯 33


讓河裡的魚游進來 愛與信念的河 流經生活日常 文字/林麗秋 圖片提供/陳皓

詩人陳皓以〈護城河〉一詩奪下105年新北市文學獎成人組新詩類首獎, 這位生長於新北的在地詩人, 是如何以詩人之眼看新北,又如何以詩人之筆寫新北呢? 一切,都必須從河說起。

34


護城河 有一條河穿過這個城市,以及 那個城市。蜿蜒著奇異的夢想 像極那件圍裙,鑲著 青色的碎花圖案。 累的時候,打開身後那扇窗 河裡的魚就游了進來。 妳習慣走過落葉鋪成的街道

夕陽下的河口。

捷運站與Ubike,公車與機車,你搭什麼車回

有些鬆軟,但值得等待。

家?臺北橋與忠孝橋,重陽橋與華江橋,過了哪一

陽光會在正午

座橋,可以從現實離開,望見山丘河海,找到安頓

曝曬一株行將枯萎的月見草

身心的角落?在這煙塵繁重壓力過度的雙北城中,

如妳的髮,在必要時

我們需要一條賴以維生的河、一條守護家的河、一

會捲起課堂上那道猶未完成的習題。 有時河水是天空飄過的詩句 略顯猶豫,但努力剪裁日漸豐腴的體態 幾個句號加上幾個逗號,設問句

條能滌淨身心塵埃的河。

「有一條河穿過這個城市」 人與河共存的新北地景 陳皓是詩人也是專業空間設計師;同時身兼

是那些年慣常使用的口吻。

「小雅文創」總編輯,出版文學書籍,推薦優秀的

台灣欒樹盛放的季節,七月或者

詩人與作品給社會大眾;手邊還編著詩選,想為臺

九月,書房的琴鍵聲溢出了窗外

灣現代詩的發展留下些資料;他其實詩齡頗長,但

掉入那河,流經我有些疲態的臂膀。

對比賽總是興趣缺缺,他說:「創作者應該跟著自 己的心去走才是!」

我們經常在夜裡說著日出後的城市 比這夢更遠的夢裡,或許有著更真實的敘述

陳皓說:「這個題目跑到我腦海裡面已經有 兩年的時間。」從五股的住家上樓開窗便能眺望四

譬如那些守護溫暖的信諾,譬如

面環河的蘆洲和三重地區。他說:「很想替自己的

在這三十五平方城堡裡豢養的青春

家鄉寫一點東西,土生土長、落地生根的文學才有

說起鱗次櫛比的街廓,總有

生命力!」有這樣的想法的他,想突破以往如〈坐

一處窗沿可以棲息漸次凋敝的願望。

讀觀音山〉以風景為主的作品,剛好有了適合的體

而我們堅守的堡壘外有一條流經愛與信念的河

會,方寫出了〈護城河〉。

在累了的時候打開身後那扇窗,河裡的雲 就游了進來。

「盆地就像一個籠子,除非像隻小鳥有翅膀, 否則每天就是汲汲營營,生活上,很多事想做,但 什麼也做不了。」被城市與生活圍困的人們,回到 了家,才總算有了歇息的空間,每個人的家也像是 一座小小的城。

讓河裡的魚游進來─愛與信念的河 流經生活日常 35


新北市文化 24 專題聚焦鏡

「生活在這首善之都的一般民眾,其實大部

第二段以女主人為敘述軸線,她走在有落葉的

分人日子過得很辛苦,每天上班下班,房子也買不

街道上,踩在落葉上感覺鬆軟,彷彿步履被輕柔地

起。」他看到了「人」,在這首善之區生活的艱辛

托起,蝸居在家中的壓迫感,終於紓解。傍晚才開

困頓,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生活的經歷,承擔

花的月見草,在正午的毒辣太陽下,要懂得休養生

著的辛苦如何獲得調劑與紓解?

息,蓄滿氣力,期待開花的美好時刻。「課堂上那

因為有那條河的存在,便有美好與慰藉存在。

道猶未完成的習題」,就收捲而起吧,放下生活的 種種壓力。

「護城河並非只指哪一條具體的河,房子周遭 的每一條街道都可以說是一條河,每個人也都是一 條河,河跟河是會有交會的。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每 一個人或每一個家,他們多麼需要有一條護城河可 以保護他們。」現實帶來的粗糙磨礪,得由自然與 家的溫暖來滋潤。

第三段進入「我」的內心,當青年跨入中年, 心中的疑惑與日俱增,卻無人能解答,「我」要面 對社會的眼光、家庭的責任、甚至面對社會國家的 責任,從年輕意氣風發到走入婚姻家庭,他肩膀上 的擔子沈重得讓臂膀露出了疲態。當倦了累了的心 與眼,望見窗外開滿黃花的臺灣欒樹,卻仍覺得,

「流經我有些疲憊的臂膀」 寫給努力打拚生活的新北人

生命還有許多美好可以期望。 第四段呈現我們在這溫暖家中的對話畫面, 明天,這個城市到底會帶來希望?還是現實的輪迴

文字內斂的陳皓,最喜歡的古典詩人是李商 隱,他說李商隱「詩中的情、景是難以分離的」, 這個情景交融的特色也同樣呈現在陳皓的〈護城 河〉中,詩中每一段都有一個主畫面,推進著詩的

終究日復一日?家總會收留我們那些「漸次凋敝的 願望」,有家有河,就有一處可以安身安心。河護 著千萬個家,家護著人,人護著人,〈護城河〉的 「護」,不是防護,而是保護與守護。

情感往更深處前進。 「下雨天的時候,外頭飛翔的鳥會找地方棲 第一段中,在一個小家庭中,當那件「鑲著青 色的碎花圖案」的圍裙在這畫面中現身,帶領著讀者 感覺廚房的空間,像青花瓷般的青色有著雋永的優雅 美感,不管生活中的圍裙是如何,但這條圍裙是美麗

息,我們人不也是一樣嗎?希望有一個地方給你溫 暖、歇腳、充電。共同方向、努力目標,心連結在 一起,就有走向未來的勇氣。」陳皓說著這番話 時,流露出寬厚的溫柔。

的。「不管圍裙穿在女主人身上或掛在某一處,它就 是一個很生活化的象徵。」在這個臨河的廚房,當生 活讓人疲累,打開窗,就能見河,容魚游進來。

有一條河流過這個城市以及那個城市。

36

詩人,想拍拍努力生活著的新北人們,為大家 帶來心靈上的安慰,並互道加油。

環繞著城市的河口。(攝影/謝筠)


「累的時候,打開身後那扇窗」 以自然為師

「詩是小眾文學,大家都不想出版。」一句話 道盡詩在當代發展的艱難,身兼出版社總編,他想

「河」對於陳皓而言,是怎樣的存在?

把好的作品推薦給讀者,為當代留下詩作。正在攻

「河、溪、海在我的創作中扮演很重要的角

讀學位的他,也將研究方向確立在臺灣世代詩人及

色。」鍾情於海,他常常到海邊靜坐,聽著水激盪

其社群運動。已彙編《臺灣1960世代詩選》的他,

的聲音,放鬆自己,冷靜地思考人生的議題。「海

正繼續著手彙編《臺灣1950世代詩選》,「以十年

的遼闊能夠讓人沈澱,但在生命中對我們更有情感

為一個世代,提供一個史料資料……」他展現了文

的是溪或河。」從小住在觀音坑溪邊,每次颱風一

史工作者的意識。

來溪水就暴漲,這是最親切的生活經驗。生活環境

「現代文學非常難教,比古典文學更強調『只

與文學創作息息相關,而且他認為:「我們每個人

能意會不能言傳』。」如何以白話文解釋白話文?

的心就是一條河」,我們存在的樣態更相似於河。

「現代詩沒有辦法用教的。它是一個範例,寫詩沒

他的人生有自己的節奏,曾經有十年沒有寫

辦法有固定的規則可以遵循,詩是怎樣寫出來的?

詩,跟著攝影家阮義忠去做人文攝影,同時轉換跑

只能透過作者去重新演繹。」作者的分享很重要,

道從事空間設計。那十年接觸大自然與人群,不但 上山下海,足跡遍至漁港與部落,接觸形形色色

他常受邀至各地分享創作經驗,卻奇妙地未曾接受 過新北各單位的邀約。

的人。十年的歷練,讓他的創作底蘊更飽足,也體

建置當代在地文學資料庫是當務之急,他提到

會到:「人絕對離不開大自然。」他認為知識並非

臺中市的成功起步,除了建立「臺中文學地圖」,

全部來自書本,而是以大自然為師,取法於其中,

更以專書的形式為作家出傳記及作品,《典藏臺中

〈護城河〉正表現著人與自然親密的互動關係。

文學》是有意識地保存文學作品的重要資料,教

詩中藉由空間中的畫面來呈現出心緒,擔任空 間設計師的他正籌備新的作品,書名正是《空間筆 記》,除了把空間設計的經驗寫進詩中,更探索自然 的空間。「在基隆的山上寫作時,感受著天地這個廣 大的空間,我是在這個『大自然的空間』裡寫出這個 作品」,作品,是大自然與這個人互動的產物。

育單位有了資料庫能運用,文學與文化才能向下扎 根。「一切還需要公部門的領導。」他熱情地想實 踐一個文化人的責任!臂膀若有些疲態,是因為看 不到更明確的方向。 他豈只是一個詩人?他更渴望與大家共同形塑 一條當代文學的護城河。 河灌溉了生命,使愛與希望欣欣向榮;家也

「守護溫暖的信諾」 期許每個人都是守護臺灣文學的那條河

像河,守護了每一個人;詩人也像河,守護一個時 代的心靈。累的時候,請打開身後那扇窗,去親近 河,親近人,親近詩,生命的困頓或許仍然沈重,

〈護城河〉並非典型的得獎作品,明確的抒情

但我們還可以溫柔地期待著這城市明天的美好。

風格不是當代新詩的主流,「也許是評審已經看過許 多主題強烈或針砭時事的作品,或是針對文學獎量 身訂做的作品了吧!」對於得獎,陳皓如此猜測。 「我想表達的是,在這個城市裡的人生活並非 每個人都那麼優越,在城市底層生活的辛苦,其實 就跟全國其他地方的人們一樣,甚至更艱辛。」詩 人也想以詩為河,守護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人們。

陳皓 本名陳進貴, 新北市人。曾任《薪火詩刊》、《野薑花雅集詩季 刊》主編,「葡萄園」、「曼陀羅」詩社同仁。現為「景深空間」 設計總監、《銀河詩刊》、「小雅文創」總編輯。曾獲枋橋藝文 獎、兩岸漂母杯文學獎、入選《兩岸當代詩萃》等,著有詩集《在 那裡遇見寂寞》、編選《臺灣一九六○世代詩人詩選集》,並於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進修中。

讓河裡的魚游進來─愛與信念的河 流經生活日常 37


戴寶村

蹦火仔

早期

戎克船

陳綺貞

石頭屋

專輯封面 the verse

︽親親海洋︾ 吳惠君

︿護城河﹀

陳皓

38

52 赫 茲


廖鴻 基

夏曼 藍 · 波安 柯金源

黑 潮 101 漂 流 計 畫

臺灣 聲景協會

臺北

海島地圖 插畫/yfgtkms

海島地圖 39


與星空相輝映的點點漁火 金山磺港「蹦火仔」 文字/杜韻如 文字審訂•圖片提供/郭慶霖

來到金山磺港,除了可以飽覽秀美的港口風景、大啖新鮮海產之外, 更不容錯過每年農曆四月直至中秋前後的青鱗魚盛產季, 見識難能可貴的百年傳統漁法「蹦火仔」。

40


當夜幕降臨,大部分的人都已結束一天的工作,準備回家 休息時,卻是金山磺港開始忙碌的時刻。 「磺港」在三百年前曾是西班牙人運輸硫磺的港口,因而 得其名。由於地理位置優良,位在金山磺溪入海口處,不僅漁 獲量相當豐富,時至今日仍是金山區重要的海鮮漁港,這裡到 了冬天,還可倚仗金山岬阻擋強勁的東北季風,成為一處極佳 的避風港灣。 磺港令人驚嘆的還不只於此,每當入夜時分,海面上的點 點漁火與天上星光便會相互輝映,形成一幅美不勝收的壯麗景 致,因此處贏得金山八景之一「磺港漁火」的美名。2011年, 一位臺灣素人攝影師拍攝下「蹦火仔」捕魚畫面,在火光照耀 中,數以萬計魚群跳躍出海面的壯觀奇景,不僅獲得國家地理 雜誌攝影大賽的地方榮譽獎殊榮,也讓這個百年傳統漁法再度 被眾人所矚目。 搭乘全勝貳號,捕捉連續點火、誘魚、下網畫面。

友善環境的百年傳統漁法 根據考究,「蹦火仔」應起源於原住民時期,不過最早是 以四至五人持著竹製燃燒的火把,在夜晚搭乘竹筏或木造船誘 捕魚群,由於亮度有限,所捕獲的漁獲數量稀少。之後漁民們 才改為使用俗稱磺石的電石或電土,其遇水後產生「乙炔」氣 體,可做為燃料點燃火炬,所產生金黃色的明亮火光,以及點 火瞬間所發出「蹦」的一聲巨響,讓具有趨光性的青鱗魚爭先 恐後地瘋狂跳出水面,這時漁民便以叉手網將跳躍而起的青鱗 魚順勢撈起,因此這種捕魚方式被眾人稱為「蹦火仔」。

當夜幕降臨,大部分的人都已結束一天的工作,準 備回家休息時,卻是金山磺港開始忙碌的時刻。

相較現今常以強光照明的漁船捕撈方式,「蹦火仔」的捕 漁工法作業範圍小、時間短,對環境的干擾較低,被視為更加 友善環境的漁法,但由於只在夜間進行,勞力耗費高且收獲有 限,加上隨著漁業捕撈技術的進步,使得動力捕撈、圍網、刺 網興起,愈來愈少漁民願意延續這種傳統漁業文化,因此逐漸 步入凋零,目前全臺僅剩金山磺港漁港的富吉、明順、全勝、 永漁發四艘漁船,仍舊堅持此傳統漁法的作業方式。

與星空相輝映的點點漁火─金山磺港「蹦火仔」 41


新北市文化 24 記憶時光機

回憶起早期全盛時期,曾有多達上百艘的蹦火船在北海岸出沒,每到捕魚季的夜晚,鄰近海域變身一 片金色火海,加上蹦聲巨響此起彼落,顯得熱鬧非凡,但日夜顛倒的捕魚生活,卻一點也不似外人所看起 來的輕鬆有趣,船員們每天約至下午四點左右,便來到港邊進行出海前的準備工作,例如:檢查漁網有無 破洞加以縫補、備妥磺石和保持新鮮漁獲所需的冰塊……。差不多到了傍晚六點左右,船隻便陸續出海捕 魚,直至再回港口卸貨時,通常太陽也已準備升起。 然而討海人還得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未必每次的辛苦都能獲得成果,當漁貨量不如預期時,還可能 面臨虧損的現實壓力,而捕撈青鱗魚的季節一結束,船員們就必須各奔東西,有些人會轉而跟隨其他漁船 去捕撈不同的漁獲,或是到工廠、工地打零工,不穩定的經濟收入讓多數人感到卻步,因此在後繼無人願 意接班的情況下,僅剩的四艘蹦火船船員年齡多半都已超過六十歲。

在後繼無人願意接班的情況下,僅剩的四艘蹦火船船員年齡多半 都已超過六十歲。

考驗捕魚團隊的默契與體力

蹦火漁業人文體驗。

的抄網團隊,通常由五位船員所組成,依照於船尾 到船頭所站位置,負責牽網仔、推桸竿、拿桸竿

一艘蹦火船上,通常有七至八位船員,每名 船員各司其職,肩負著不同的重要任務,包括專門 負責尋找魚群、引火誘捕的「火長」,他是承擔整 船漁民生計的靈魂人物,因此必須是經驗老到的領 導者;而俗稱「磺火鉗仔」的船員,是專門負責替 換磺石、控制水量與乙炔釋出量的蹦火掌控者。由 於乙炔是一種極易燃的氣體,燃燒時溫度可達三千 度,若經過一段時間沒有點火時,「磺火鉗仔」就 得適度釋出乙炔氣體,否則當氣體積累太多,點燃 時即可能產生危險。另外還有由多位「海腳」組成

42

(抄網手)、踩桸竿、拉桸竿等下網與收網等不同 工作,「桸」是一種用來舀水的工具,因此蹦火船 在金山本地也俗稱「桸子船」。除此之外,每艘船 當然都不能缺少負責駕駛的掌舵者,他除了得將船 隻駕駛至魚群聚集之處,還必須在靠近魚群時,迅 速做出剎車或轉彎的反應,讓抄網手能在關鍵時 刻,以最合適的角度下網,有經驗的掌舵者還會懂 得利用潮汐、水流,幫助火長判斷魚群的所在位 置,是船員們可靠的後盾。


書建立「北海岸在地人文體驗平臺」,以社區導覽 方式,帶著遊客走一段約30至40度斜坡的「魚路 古道」,親身體會早期村中居民,挑著魚到陽明山 一帶叫賣的生活情境。幸運的遊客還可能見到年近 九十歲高齡的謝永坤,以青鱗魚製作魚露的過程, 他也是永漁發168號的老船東,祖傳三代皆採用蹦火 漁法,退休之後開始專製青鱗魚魚露,所做的魚露 想要有豐收漁獲,船員們彼此間的默契非常重要。

醬不需打廣告,一推出便銷售一空。 郭慶霖也有帶遊客出海觀賞蹦火仔的活動,有 別一般的觀光團,他會在出發前先帶著遊客至岸邊

想要有豐收漁獲,船員們彼此間的默契非常重 要,團隊必須齊心協力,從火長以探照燈尋找到魚 群後便會點燃火把,金黃色的火光,激起躁動不安 的魚群爭先恐後跳出海面,這時所有人全神貫注, 負責推桸竿的海腳斜放叉網於船緣,等待火長利用 火把將魚群聚集後的一聲令下,海腳們便用力將叉

觀看漁民的作業準備過程,透過輕鬆幽默的解說, 帶大家瞭解磺火的原理,以及蹦火仔捕魚方式的歷 史背景,讓此趟旅程更具深度意涵。除此之外,郭 慶霖並積極媒合餐廳和店家,計畫推出一系列青鱗 魚美味料理及開發文創商品,期望提撥部分收益做 為蹦火仔基金。

網推入海中,再把桸竿撐起,活跳跳的青鱗魚便 從海面直接進入船艙。每次的捕撈過程僅有短短的 十秒間,在這火光一明一暗中,船員們不間斷地下 網、收網,特別是遇到數量龐大的魚群來襲時,一 個晚上可能得反覆進行上百次,如果船員們下網、

當地的社區發展協會目前打算和農委會申請經 費,推動臺灣第一個漁村再生計畫,希望透過各種 資源的結合,保存與延續蹦火漁業以及在地文化資 產,直到下個百年。

收網時間配合不好或是角度錯誤,就會使魚群趁隙 脫逃而稱為「敗桸」。因此整艘船上的所有船員, 都必須像是同一人的眼睛、四肢相互協調配合,十

蹦火仔的特產─青鱗魚

足考驗船員們的驚人耐力、體力與默契。

提升觀光效益 使在地文化傳承不滅 從小在金山土生土長的郭慶霖,是當地的文 史工作者,他所創立的「金山文史工作室」,從

青鱗魚俗稱「青鱗仔」,常見於河口,有集群洄游和強烈趨光性等 習性。在臺灣北海岸的的魚種包括:隆背小沙丁魚、四點似青鱗 魚、黃小沙丁魚、黑尾小沙丁魚、中國小沙丁魚及錘氏沙丁魚等六 種。北海岸蹦火仔漁業主要漁期在夏秋之間,每年可捕獲的青鱗 魚產量約達 300 公噸以上,它不但營養豐富,含 DHA、OMEGA-3 脂肪酸、鈣等成分,也適合多種料理方式,如裹粉酥炸、以豆瓣悶 煮,或是製成小魚乾、魚露醬,都非常美味而受歡迎。

1990年開始,便積極進行「焚寄叉手網漁法」的漁 業人文研究調查,試圖為即將消失的地方特有漁法 留下紀錄。郭慶霖認為,要讓蹦火船能繼續傳承下 去,就必須想辦法提升周邊觀光效益,於是他在臉

與星空相輝映的點點漁火─金山磺港「蹦火仔」 43


傳承百年的北海岸古老漁法

「焚寄網漁法」演進史 文字整理/杜韻如

文字審訂/郭慶霖

捕魚的方式不外是是先尋找魚群棲息地,然後透過魚種的習性, 採取不同的引誘或驚嚇的方式將魚群聚集起來,再利用漁具進行捕撈。 像是「焚寄網漁法」便是北海岸已傳承百年的古老漁法,隨著漁具和漁法的演進, 而有了些許不同樣貌。

一九一七年前

以竹火把作為誘集魚 群的光源。

1938年-1941年間 採用俗稱磺石的電石或 電土為燃料。因在點火 瞬間會發出「蹦」的一 聲巨響,所以又被稱為 「蹦魚仔」。

1917

1938

1941

1955

1917年-1938年間

1941年-1955年後

以煤油燈來誘集魚群。

普遍改用蓄電池燈為光源,並且隨著集魚 燈的亮度越強,集魚效果就越佳。

44


焚寄網漁法

這是北海岸沿岸地區相當盛行的一種捕魚方 式,主要是在夜晚利用火光來誘集如青鱗 魚、丁香魚、四破魚、饒仔、吻仔、苦蚵 仔、鎖管等趨光性的魚種。 早期這種捕魚法會以火船、罟母船、罟仔船 三艘為一組的作業方式,由火船在潮流上

仔船則在潮流下方,各負責網繩的兩端,等 到火船將魚群引誘入網後,其它兩艘船再起 網捕魚,由於網具在水中的形狀猶如畚箕, 因而又叫做「畚箕網」,後來便取其諧音稱 為「焚寄網」。

焚寄網漁法的演變

方,利用火光將魚群引誘聚集,罟母船及罟

焚寄網漁法的漁獲量多寡,往往和火光的強 弱有直接的關係,因此引誘魚群的光源也隨 著科技不斷的進步,從最初亮度最弱的竹火 把,逐漸演變為煤油燈、燃燒乙炔的磺火, 到現今多以高瓦數的集魚燈所取代。在捕魚 工具上也不停產生變化,像早期的漁船多是 以人力操作的木製舢舨或竹筏,後來轉變為 馬達帶動的FRP平底船;而苧麻繩或棉繩編織 的魚網則替換成更加牢固耐用的尼龍漁網。

船主與海腳

然而漁具的提升或許能帶來更高的經濟效

船主稱為「頭家」,而受僱的船員則稱為

益,但同時也加速漁場的耗竭,若是想要讓

「海腳」。

漁業能永續經營,還是應使用友善環境、保 護資源的魚具,幫助魚場資源生生不息。

入寮與出寮

當捕魚季節來臨時,海腳就得到船主的魚寮 報到以開始捕魚工作,稱之為入寮,而當魚 群的迴游期結束時,海腳便可離開船主自謀 生活,稱之為出寮。

傳承百年的北海岸古老漁法 45


廢校變藝廊 草里聚落生活美學 石門阿里荖藝術園區 文字•攝影/程品璿

位於臺灣最北一角,無論是行走淡金公路或金山萬里, 沿途風景造就石門獨特海洋氣息。 轉進濱海公路一隅,草里聚落散發著一股幽靜, 山坡上的阿里荖藝術園區,昔日曾為乾華國小草里分校, 如今已成為結合咖啡、陶藝展覽和漂流木迷宮的藝術之境, 吸引遊人來此悠然度過午茶時光。

46


二號省道貫穿北臺灣三芝、石門、金山、萬里區,綿延的海岸線連成一氣,無數個海灣、沙灘 讓人感到舒緩療癒,適合全家大小一起戲水踏浪。沿著海天一色的公路兜風前進,約於33.5公里處, 接近石門草里漁港的路段,轉進北21鄉道上山,草里社區跟其他北海岸靜謐的村落無異,幾個老人 在門口閒聊家常,一派悠閒畫面。秋冬暖陽灑落,即來到草里社區,聚落另一處的藝術園區傳來陣陣 笑聲,原本廢校的國小經過「廢校閒置再利用」計畫改造,以醇香咖啡與藝術饗宴帶來一波波尋幽人 潮,為濱海小聚落注入新活力。

遠的要命 濱海藝術聚落 沒有快速的大眾交通系統、沒有方便的高架路道連接, 石門區位於全臺最北端。但也因地理位置偏遠,當地保留了 最樸實的風景與溫暖人情,即使路途遙遠,遊人仍不辭辛勞 來訪,感受海風吹拂。近年來,北海岸藝術蓬勃發展,許多 藝術家紛紛來此落腳,以波瀾壯闊的海岸線和四季更迭美景 為靈感,多元薈萃的人文能量持續積累,利用廢棄校舍為基 地的「石門阿里荖藝術園區」就是藝術家章格銘細心琢磨的 寶石!

二層樓高的外牆上也以漂流木裝置藝術。

這座藝術園區前身為小巧迷你的石門乾華國小草里分 校,坐擁大片山海景致,前方的臺灣海峽波光粼粼,船舶點 點。不論晨昏夕陽,一陣陣滔浪拍打海岸,浪花與濤聲成為視 覺的絕佳享受。而校園後方的陽明山系翠綠綿亙,學生盡情奔 馳在大自然裡,是令人欣羨的學習環境。但隨著濱海小鎮人口 外移以及少子化現象,迷你國小於2005年廢校,學子們併入乾 華國小本校就讀。2009年,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推動活化校園空 間計畫,陸續整修校舍,營造推廣藝術教育場域。

廢棄小學改裝咖啡廳 以複合媒材和精湛陶藝聞名的藝術家章格銘,因原有的 金山工作室空間不敷使用,在偶然機會下得知乾華國小草里 分校再利用推廣計畫,便積極著手爭取。終於在2011年1月正 式以藝術與咖啡空間進駐,期能成為北海岸藝術作品展覽與

由廢校的乾華國小草里分校所改建,校園保 留完好。

廢校變藝廊 草里聚落生活美學─石門阿里荖藝術園區 47


新北市文化 24 創藝新聲巷

美麗的青瓷深受消費者喜愛。

石門阿里荖藝術園區位於草里聚落一隅,圍牆外貼有展示文宣。

交流平臺。章格銘沿襲當地舊稱「阿里

術造景。停車場旁的空間廣場上,巨大漂流木迷宮格外引人注

荖」之名,打造一個鄉里自然型態的藝術

目。成千上噸的漂流木原本是章格銘的創作素材,用籠子固定

之夢,原本被廢棄、逐漸遺忘的校園,經

堆放的過程,乾脆圍成趣味迷宮,無心插柳的創意反而成了園

歷藝術的洗禮後,有了新型態驚豔元素,

區最大亮點。走進校園大門,乾華國小草里分校的門坊依舊矗

昔日校園的讀書聲變成遊人的驚嘆聲,廢

立,潔淨校舍仍保有原本的樣貌。簡單的教室空間裡,桌椅漆

棄校園再度尋回新的生命,成為新的文化

上了五彩粉嫩色系,添加視覺趣味效果。

生活空間。

章格銘把二樓最佳視野留給遊客,一樓做為放置柴燒窯和

乾華國小草里分校的建築物主要呈現

漂流木的空間,平常不開放參觀。二樓教室的後半段亦為個人

一字形,教室前方為操場等活動空間。初

工作室,遊客止步。漂流木和章格銘擅長的陶藝看似關聯性不

期僅承租閒置校舍,章格銘除了創作規劃

大,但漂流木燒完的灰是釉藥來源,重複利用性非常高,漂流

藝術作品,也將教室二樓挪出一半空間讓

木本身就是一種景觀,各種藝術創作豐富了園區的內涵。來到

咖啡廳進駐,一方面為平衡開支,另一主

園區除了喝咖啡、賞海景,章格銘希望親製的陶藝品能直接進

因是想讓學校更熱鬧多元。石門「阿里荖

入生活,和使用者產生密切美好的連結。

藝術園區」巧妙融合學校本身建築物和山 海天然景色,刻意保留小學課桌椅,讓遊

來北海岸作一場白日夢

客憶起兒時的校園生活。坐在教室內望向 一大片寬闊海洋,身心自然沉澱放鬆,室 內的咖啡馨香瀰漫。

目前進駐二樓的「白日夢Tea & Café」,提供各式午茶餐 點,讓遊人以最舒適的角度欣賞綺麗北海岸。保留原來的結構 空間,教室走廊沒有經過太大的整修;內部全部打通,室內木

各種藝術創作交疊淬鍊

48

頭地板溫暖質樸,窗戶改成大片落地窗,增加採光明亮度。 MENU上的桌號以幾年幾班標示,讓人會心一笑!各式手沖單

從濱海公路轉進北21鄉道,不到二百

品咖啡散發溫潤的香氣,隨著溫度變化口感層次更豐富。選用

公尺即可到達藝術園區,甫一進入校園停

茶飲則可使用店家準備的整套茶具,精選功夫茶的香氣誘人,

車場,潔白二樓教室牆面裝置了漂流木藝

盡情沈浸在茶香與眼前這片美景中。


漂流木以鐵籠子固定堆放,無意間變成戶外迷宮。

假日時分經常客滿,遠的要命國小吸引遊人不辭辛勞前來。

這裡的甜點和輕食全以手工製作,店

藝術園區」結合文化、觀光、藝術以及生活教育等,發揮建築

家特別推薦的檸檬起司蛋糕與英式司康,

永續經營效益,章格銘扮演極為重要的推手,巧妙運用乾華國

口感酥軟綿密、令人回味無窮。即便路程

小草里分校本身建築,隨時置身於藝術氛圍裡。

遙遠,藝術和咖啡成了朝聖目標,用完餐 的遊人總是帶著心滿意足的表情離開。窗 邊位置似乎特別熱門,假日常一大早就有 人特地來候位,只為了倚在窗戶旁放空、 作一場白日夢!海面浪濤隨著氣候風勢起 伏,襯著遠方的峽角,交織構成北海岸流 動的風景。教室內的餐饗空間,特別在櫃

北海岸的山海風景深深吸引章格銘,目前已遷居石門區 多年,住家即位在距離藝術園區不遠的地方,在地深耕自己 的「迷工造物」品牌與創作。昔日山坡上的迷你校園變身藝 術家創作之境,從閒置校舍空間轉型為藝術園區,分享藝術 及美味給大眾。在藝術的養分持續灌溉下,園區每個角落都 充滿驚嘆號,章格銘在北海岸展現他的堅毅與不凡,也打造 了閒適的生活美學。

臺前方規劃章格銘的作品展示區,作品多 為青瓷,圓弧的外型和裂釉現象辨識度非 常高,深受消費者喜愛。

深耕聚落藝術園區品牌 自2011年打造聚落藝術園區至今,這 處座落北海岸山海一隅的廢校國小,已漸 漸成為石門重要的遊憩景點,不僅形塑在

阿里荖藝術園區 前身是石門乾華國小草里分校,經過「閒置校園空間再利用」計畫,現在變成 美麗的藝術園區。藝術家章格銘以草里當地舊名「阿里荖」命名,保留校舍建 築原貌,注入許多文創新意,包括漂流木迷宮、陶器創作。進駐其中的「白日 夢 Tea & Café」提供純香咖啡和美味輕食,佐以窗外湛藍海景,讓人度過悠閒 的午後時光。 地址:新北市石門區阿里荖 47-2 號 電話:(02)2638-0045

地特色,也提供民眾與不同創作領域的藝

時間:11:00-18:00

術工作者互動交流。章格銘以天然海景為

交通: 搭乘淡水客運往金山方向於草里站下車,從茶山步道告示牌方向進入,上山約 二百公尺,即可到達阿里荖藝術園區。

主題、北海岸為基地,加上自身的創作能 量、咖啡廳的味蕾食藝,讓大眾用輕鬆愉 悅的心情接觸藝術。遠離塵囂的「阿里荖

廢校變藝廊 草里聚落生活美學─石門阿里荖藝術園區 49


用漁人的視角 與臺灣的海相遇 漁生 與海共生 文字/左右設計編輯部 圖片提供/漁生團隊

臺灣四面環海,對這片海洋,臺灣人瞭解多少市場? 臺北海洋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的七名學生, 用影像記錄臺灣尚存的十三種永續傳統漁法,期望傳統漁業能被重視, 不因時代變遷而消失殆盡。

50


「未來的海,沒有魚。」簡短的七個字,是「漁生」宣傳短片的開場白,海水流動的聲音、漁 船夜間作業閃爍的一盞燈火,最後一陣緩緩「唰」聲結尾,帶著震撼力的提醒,除試圖喚醒身為海島 子民的我們轉身回望海洋,也是一群平均年齡22歲的學生,耗盡汗水、時間和腳步,走遍臺灣大小漁 村,以鏡頭記錄臺灣即將消失的傳統漁法,所換來的作品註解。 該團隊原先負責該系畢業製作專題展「洄溯」的形象設計,由系主任陳維翰欽點遴兵,各依專長 聚集,後因系主任希望團隊也能獨立執行畢業專題,開始「漁生」計畫。他們自綠色和平組織網站的 一段影片《鮪魚罐頭的祕密》,關注到「破壞性漁法」的問題,進而發現臺灣各地因為魚種、地域的 不同,而有各式傳統漁法蘊含老祖宗的智慧與生態保護,並以此發想製作畢業作品,彙整13種傳統漁 法,以影像「介紹漁人精神,也讓傳統漁法被認識」。

以漁人視角 與海共生甘苦

釣,也要有漁民證,或是船員證。」僅管他們 運用學術研究名義,但還是要跑公文,通過繁

走過金山、花蓮、臺東、綠島、屏東和澎

瑣的流程,才拿到「有條件」的特許證明。

湖等地,訪談漁人、記錄漁法,強挺過暈船和 體力透支,第一次接觸紀錄片式拍攝的他們, 因缺乏訪談的經驗,一路上曾遇過不少瓶頸, 「我們臺語都不是很好,漁民們的海口音又特 別重,幾乎無法溝通。」負責與漁民聯絡的吳 冠臻談起,曾因不諳臺語與聯繫過程的誤會, 被漁民當成詐騙集團的過往。而技術上缺乏經 驗,早期許多拍攝片段與訪談紀錄不夠完整, 拍攝時更要面對難以掌握的天候因素,也時時 考驗學生的臨場應變,種種的過程細節,讓他 們在時間中摸索,一一試圖克服。

「漁生」團隊在前年秋天開始計畫,去年 五月正式開拍跑點,記錄金山「蹦火仔」、花 蓮手拋網、綠島棒受網等各地漁法樣貌。團隊 成員凌晨和漁夫出海去,整夜沒睡,清晨六點 才收工,扛著機器拍攝,記錄漁夫解說,在時 間與經費的壓力下,把握每次機會,不容許失 誤,成員笑稱這已是一股對於海洋和漁夫的使 命感。團隊和作品名稱都稱為「漁生」,張書 瑄說,這是用漁人視角去看海洋和人,「與漁 也與海共生」。

計畫初期因為經費拮据,幾乎每個組員都 利用課餘時間打工,更有同學一人打三份工, 後於FlyingV平臺進行募資,並透過參賽獲得的 獎金或與外界進行的合作案補助,才讓拍攝計 劃得以實行。除此之外,臺灣自解嚴至今從未 調整法令的海洋政策,也讓這群學生時常得在 公文往返與行政程序間奔波,更不時得冒著偷 上漁船的風險進行拍攝。「我們是海島國家, 但我們沒有海洋文化的思維,連現在要出去海

綠島鰹竿釣。

用漁人的視角 與臺灣的海相遇─漁生 與海共生 51


新北市文化 24 創藝新聲巷

世代以漁傳家 尋回討海人使命

攝的綠島鰹竿釣是從日本引進的技術,又稱一本 釣,僅剩臺灣綠島存有,利用一支沒有捲線器的

團隊第一個拍攝地為金山,因為成員之一的 朱許暘即來自金山磺港。祖先世代以漁傳家,同 臺灣大多數的漁民仍堅持辛苦、魚獲少,對環境 最友善的漁法,但近年流刺網、底拖網等氾濫,

桿跟一隻餌,在凌晨先使用棒受網魚法捕撈丁香 魚幼苗,再到較外海處用魚苗當作誘餌吸引鰹魚 群,鰹魚分不清真假餌而上鉤,漁民只需輕輕一 甩,魚掉落甲板馬上再甩竿入海。

臺灣有7成以上漁貨來自大小通吃、摧毀環境的破 壞性漁法,官方罰責輕,讓業者肆無忌憚,漁業 資源面臨枯竭。在過度捕撈下,永續漁法的漁民 漸漸沒有收穫,因而被迫「同流合汙」,形成惡 性循環。堅持以傳統漁法捕撈的祖父,雖對後繼 無人感傷,也不願讓子孫接棒,承擔生態遭破壞 的苦果。

世界唯一的「蹦火仔」在金山,五月初開始 為青鱗魚季,金山磺港漁民自大陸進口電石,利 用魚趨光的特性,在半夜出海捕撈,打火及魚一 擁而進的瞬間場面十分震撼,讓漁生團隊更篤定 要將永續漁法保存下來。 臺東成功鎮的「鏢旗魚」則是鏢魚手站在船

爺爺年輕時從事漁業,亦參與金山磺港特有的 「蹦火船」作業,以前朱許暘總覺得爺爺身上都是 魚的腥臭味,不喜歡和他站在一起,甚至不願意在 同一張床上睡覺。但對朱許暘來說,海是從小陪伴 自己到大、熟悉的事物,儘管對海的認識不深、漁 業的辛勞使爺爺不讓子孫繼承自己的工作,朱許暘 仍想以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為海付出。

頭,與最高可到三樓高的海浪相抗衡,手還要持 長三公尺重二十公斤的標竿,看準魚精準的插下 去,是風險相當高且看重技術的世界僅存漁法。 現正學習鏢魚的傳承人對漁生團隊說,光練習站 在船頭就花了他兩年時間,導演田伍峰親自嘗試 站上船頭,但他完全無法忍受強勁的浪,體會鏢 旗魚並不簡單。 「與海共生的傳統漁法種類很多,但永續海 洋資源的漁法已寥寥無幾。」對於默默堅守自己

十三種漁法 永續的堅持

道路的漁人們,在時間的遷動下逐漸被遺忘,他 「漁生」不只是畢業專題製作。他們在畢

們將漁人與海共存的過程,透過影像及文字,與

業後的第一個暑假開始緊鑼密鼓拍攝,漁生所拍

讀者一起感受臺灣的海與漁人之間的羈絆。透過 作品讓漁人精神被看見,也喚起對海洋生態永續 的重視,從漁人的視角出發,傳遞漁生的精神, 「漁人真正的榮耀不是賺多少錢,抓多少 魚,而是留下一片生生不息的海洋!與漁人接 觸,團隊發現,因為社會對漁民工作的觀感不 佳,令他們對自身感到自卑感,使漁人不太能放 下戒心,會認為這一群學生在這裡做什麼,但真 實瞭解學生的來歷及想讓海洋永續發展的理想 後,會敞開心胸並鼓勵他們。

花蓮靜埔部落手拋網。

52


勞力低報酬」,很少年輕人願意留鄉承接傳統, 老漁民又面臨退休。為讓觀光效益延長到不僅限 於魚季,團隊協助磺港發展在地設計,同時也透 過與金山在地文史工作者郭慶霖的合作,不定期 舉辦講座與工作坊,期待培力漁民成為講師,向 遊客親自訴說自身故事,擔任「文化傳承的職 人」,指導遊客學習蹦火技術。 「漁生」耗時一年半的時間籌備與拍攝,足 跡踏遍全臺大小漁港,他們跟著老漁夫們出海, 金山磺港焚寄抄網「蹦火仔」捕撈青鱗魚。

聽著老漁夫暢談身為「討海人」對這片汪洋的使 命和責任感。十三種永續漁法最後將以紀錄片方 式呈現,寄送給沿海各地漁村小學,他們接下來

他們也說:「真正開始去接觸漁民、來到漁村

更將與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目標在紀錄片

之後,採訪了漁法之後,發現臺灣有很多東西是我

拍攝完成、發行DVD後,著重於與海生館及小學

們沒有發現的,親眼看到及聽到漁人的堅持那種感

機構合作,從基層教育推廣海洋文化及對海洋保

動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透過影像記錄去發現也還

育的概念。

來得及。」未來不只會留存於影像,或書本之中, 團隊打算把紀錄片成果,和海生館以及漁村當地小 學合作,從基層教育推廣海洋保育。

大學生漁村再造 活化偏鄉 《漁生》是部未完待續的序曲,團隊成員 畢業後持續由系主任陳維翰指導,他們選擇在北

漁生─與海共生得獎紀錄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數位多媒體設計類入圍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視覺傳達設計類入圍 金點概念設計獎-視覺傳達設計類入圍 2016 年青年團隊政策好點子競賽優選 2016 年文創之星加值競賽-影視音出版與數位內容設計第三名 2016 年新北青年參與社造行動

海岸金山磺港漁港創業成立公司「洄溯」,以服 務設計方式,與在地文史工作者、漁會合作推動 社區營造,「我們要把磺港打造成藝術觀光漁 村。」除了以影像紀錄,這群學生團隊實際走訪 新北市金山磺港漁村,拜訪仍使用永續漁法的漁 民,盼從文化資產的角度,讓更多民眾認識「金 山磺火捕魚蹦火仔」的傳統捕魚技法。 「破壞性漁法」造成過度捕撈,是現今海 洋資源瀕危主因,但蹦火捕魚的魚期短,只在每 年五至八月,且青鱗魚價賤,漁民每次出海「高

登船海景。

用漁人的視角 與臺灣的海相遇─漁生 與海共生 53


戀戀南國 八重山群島印象 日本彼端島嶼紀行 文字/程品璿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散落在太平洋上的日本沖繩縣,由160多座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 一串連成弧狀的群島,依序為琉球群島、宮古群島和八重山群島。 入圍2016臺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作品《海的彼端》, 是一部記錄八重山群島臺灣移民的影片, 跨越270公里,特有的南國情調,隱藏了一段移民族群記憶。

54


攝紀錄片《海的彼端》,寫實地描述日本殖民時期,臺灣鳳梨 農工的八重山移居生活,在島嶼、語言、名字、國籍認同之間 拉扯,對故鄉日益增長的思念令人動容。 這段鮮為人知的臺日歷史,在大時代環境中留下遷徙的 足跡,臺灣移民遠渡重洋打拚求生,帶動了當地鳳梨產業,也 引進水牛,促進石垣島的農耕技術。歷經戰末、臺灣光復、 石獅是石垣島的特色。

二二八事件與美軍統治沖繩,幾番政權波折,這群移民曾經既 不被當成臺灣人也不被當作日本人,過了近三十年無國籍艱辛

從臺灣起飛出發,才剛坐穩翻翻書 報、準備小憩,就聽見廣播:「我們即將 降落在石垣島。」不到一個小時的航程, 臺北距離石垣島比沖繩飛往石垣島還近!

生活。藉由大螢幕瞭解臺灣移民遠渡重洋的辛酸,也認識距離 臺灣最近的日本國土上,迄今島上仍有些民眾依循臺灣傳統習 俗,拜拜時手持長香、祭祀土地公、包肉粽過節等,帶著故鄉 的信仰禮俗,承續這段島嶼移民的歷史記憶。

大小島嶼散落湛藍海面,石垣島與西表 島、竹富島、小濱島、黑島、波照間島、 鳩間島、新城島共稱「八重山群島」,一

探尋《海的彼端》打拚史

年四季清爽明亮。對日本人來說,這裡是

電影《海的彼端》以玉木家族為中心,追尋臺灣移民在八

迷人的「南國」,更是代表遠離塵囂的最

重山群島的打拚史,片中由移民第三代、日本知名樂團「Sex

後秘境。一般人對石垣島或許陌生,但隨

Machineguns」的貝斯手玉木慎吾擔任旁白貫穿全片,感性敘

著近年來郵輪之旅風行,愈來愈多人親臨

述玉木家悠長的移民之路。每當演唱會開場,他總是高喊:

這塊土地,踏上海的彼端,氣候與風光幾

「我是沖繩縣石垣島出身的臺灣混血!」實際跟著玉木阿嬤返

乎與臺灣雷同,親切感油然而生。

臺尋根,更深刻感受到「混血」的家族故事。這部影片真實呈 現在八重山的臺灣人奮鬥身影,數十年來思鄉之情橫跨在海與 島之間反覆移動,上一輩曾經試圖埋藏的歷史,透過玉木慎吾

臺日百年移民歷史縮影

的眼光與其身分認同的追尋,沖繩臺灣人的身分不再是祕密。

八重山群島是日本最靠近臺灣的領 土,距離宜蘭蘇澳只有111公里。因為地 緣關係,逾百年來,兩國之間有深厚的移 民交流歷史。早在日本殖民臺灣時期,就 已有臺灣人移居到八重山的石垣島與西 表島等地。許多人在戰爭後都已陸續返 回國,但也有留在八重山的臺灣人落地生 根,子孫繁衍數代。被日本人稱為秘境的 離島,對臺灣人來說屬於歷史一部分,清 新純樸的南國情調,居民親切和善,很像 舊時的臺灣民情。導演黃胤毓耗時三年拍

竹富島上保留了完整的四角型紅瓦屋頂傳統房舍。

戀戀南國 八重山群島印象─日本彼端島嶼紀行 55


新北市文化 24 行旅采風趣

在日本殖民時代,遠赴他鄉移民並不需要經過 太多程序,就像日本人來臺灣開墾一樣,搭船就能 往其他島嶼前去。除了石垣島的鳳梨產業有臺灣移 民拓墾足跡,也有許多人選擇到西表島從事礦業工 作。松田良孝所著作的《八重山的臺灣人》,完整 書寫移民共譜的族群記憶,反映了移民忐忑且複雜 的故鄉與異鄉情結。透過電影和書籍,八重山群島 多了一份先民在島嶼間移動的歷史。不論是搭船前 往石垣島或是坐飛機遊訪石垣世外桃源,都多了不 同的視野文化,瀰漫著令人懷念的古早風。

日本南端的八重山物語

石垣島的川平灣名列日本海灣百景之一,海景引人流連駐足。

十八世紀末,日本取得臺灣殖民後,開闢許多 臺日航線,許多日本人乘船前往臺灣經商,也有臺

在這座全日本最「南端」的城市,幾乎用不到

灣人往日本謀求生活。歷史與環境更迭,如今前往

地圖,每個轉角都是純淨優美的風景!建議開車自

八重山群島的郵輪和飛機航線,變成熱鬧的觀光旅

駕遊,一路往南或向北沿著海岸線縱走,愜意享受

遊。眾多群島中,每一座島嶼都有獨一無二、得天

蔚藍海天風光。島嶼西北方的川平灣名列日本海灣

獨厚的自然資源,適合安排跳島旅遊。石垣島的知

百景之一,也是米其林綠色指南三星評鑑景點,海

名度最高,也是群島的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被喻

水十分透明清澈,白色沙岸襯托出海域藍綠漸層濃

為「八重山的玄關口」,是日本通往東南亞的重要

淡。熱衷日劇的影迷,對這浮著幾座綠林茂盛的小

門戶。島上海灣、岬角、沙灘等地形沿著海岸線交

島景致一定不陌生,《Hero》第一季最後一集裡,

織變化,島嶼人文豐富,距離臺灣如此的近,卻又

男女主角重逢的美麗海灘就是在川平灣取景。搭乘

擁有迥異於日本本島的和式風情。

玻璃船航行過一座座的珊瑚礁島,船隻和人影倒映 海灣水面,沁涼宜人的空氣令人陶醉。

寧靜石垣島絕景風光 石垣島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暖宜 人,即使下大雨,不消一會兒就停了。島上熱門景 點大多位在西側,想要體驗傳統特色文化,八重山 民俗村可說是當地最具沖繩味的代表景點!保留 了百年傳統島屋建築,古樸韻味散發沉靜的優雅氣 質,在緩慢的三味線琴聲中,感受石垣島的人文歷 竹富島被指定為國家重要傳統建築物保存地區。

56

史,《海的彼端》畫面一段段浮現,當年臺灣移民


八重山群島交通 八重山群島包括石垣島、西表島、竹富島、小濱島、黑島、鳩間 島、新城島和波照間島,各島之間的距離不遠,但唯一的交通方式 就是搭船,抵達石垣島機場後,再從石垣島碼頭搭乘高速船前往各 小島,約需 10 至 50 分鐘。

石垣島最北端的燈塔,靜靜守護船隻和居民安全。

原始自然的西表島被喻為「日本最後的秘境之島」。

來此的篳路藍縷、橫越國界的曲折人生,似乎隨著

從碼頭出發去各個海島,西表島是群島中最大的島

琴聲在腦海中繚繞。傳統房舍內還有先民使用的生

嶼,全島90%以上被原始森林覆蓋,人煙稀少的林

活用品,重現了八重山舊時風光;民俗村另一特

地,孕育了珍貴的西表山貓,加上河川溼地的紅樹

色,是一群群身形嬌小的松鼠猴,有時甚至會爬到

林沼澤,大自然生氣勃勃。由於地處偏僻,島上依

遊人身上,活潑不怕生。

舊保持著最原始的自然面貌,適合獨木舟、健行、

島嶼東側的玉取崎展望臺是觀賞日出最佳場

浮潛等活動。竹富島擁有琉球王國豐富的文化,從

所,至高點的展望臺可俯瞰無敵太平洋海景;而最

石垣島港口搭乘高速船約10分鐘即可抵達,用礁石

北端的平久保崎燈塔,聳立在海岸斷崖上,眼前的

砌成的圍牆和紅瓦建築獨樹一格,建議騎乘單車環

碧海藍天為旅人驅走俗事煩惱,純白色燈塔外觀與

島,或是坐水牛車慢慢欣賞島上風光。

藍天、綠地構成一幅美麗風景畫。開車兜遊石垣島 一圈,實際上花不了太多時間,但自然景觀豐富, 不時停下來欣賞雄偉嶙峋的奇岩峭壁。著名的石垣 燒曾展出於日本愛知世博展,這項源自中國南宋時 期的陶燒技術,以石垣島特殊的藍綠釉色為主軸, 融入海洋意象,除了展示販賣外,也可體驗陶藝 DIY的樂趣。

南國秘境跳島小旅行 以石垣島為據點,規劃一趟結合自然人文的跳 島小旅行,八重山群島紀行是生態旅遊最佳選擇。

名稱特殊的黑島,島上牛比人多!主要產業為 放牧肉牛,東南部海岸擁有眾多熱帶魚群,是潛水 愛好者的天堂。位於石垣島南西方的波照間島,立有 「日本最南端之地」石碑,並設有星空觀測塔,四周 海水閃著獨特的蔚藍光輝。NHK電視劇《ちゅらさ ん》以小濱島為故事背景,為隱蔽的南方小島打開知 名度,無汙染的沙灘和無光害的星空,直接用肉眼就 能看銀河。被珊瑚礁環繞的鳩間島,除了村莊聚落, 其他道路皆未鋪設柏油,僅需步行即可飽覽島上風 光。在這一座只有十餘人居住的離島「新城島」,時 間彷彿靜止了一般,讓人重拾返璞歸真的心情。

戀戀南國 八重山群島印象─日本彼端島嶼紀行 57


澳底漁村北海岸的靜好歲月 東北角灣澳聚落 文字.圖片提供/程品璿

悠長的臺 2 線濱海公路,橫跨臺北、基隆、宜蘭三地, 沿著北海岸興築建蓋,綿延海岸線上,散布許多大小漁港。 其中,位在貢寮三貂角一帶的澳底漁村, 是日本部隊率先登陸地,也是吳沙開發蘭陽揚帆啟航的地方, 歷史事件過去之後,小漁村又恢復昔日純樸寧靜面貌,靜待遊人來訪。

58


澳底,一般人印象多是海鮮店林立的東北角漁

漁港風情 濱海公路中繼點

村,假日時分,行經臺2線的車潮在這處濱海公路的 中段停下來休息,亦或是饕客專程驅車前來品嘗鮮 美漁獲。飽食喧囂後,澳底漁村又回歸平靜,一如 它在臺灣歷史發展的角色,彷彿隨著岸邊一波波的 浪潮在歷史洪流中被淹沒。趁著秋冬魚蝦貝蟹最肥 美的季節,以美食之名行探索之實,細細遊覽位於 鼻頭角與三貂角之間的灣澳,利用這段知性歷史之 旅,重拾濱海一隅逐漸被淡忘的時光。

在漢人還未來到貢寮澳底之前,北部平埔族巴 賽語稱此地為「丹內」,後來漢人譯成「丹裡」;日 本登陸時稱「洩底」,因覺得地名不雅而改為「澳 底」。根據史料記載,舊時的澳底範圍涵蓋鹽寮、舊 社等地,而今指的是真理里、仁里里兩村。歷經馬關 條約日人登臺和吳沙開蘭登船啟程,澳底漁村又歸 於寧靜,直到1979年北濱公路通車後,漁村又起了一 波變化,公路帶動了東北角海岸的觀光發展。交通部 觀光局成立「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岬灣羅列,

臺灣歷史 日軍首登在澳底 天然優良的灣澳地形,洋流形成循環不息的 海域,帶來豐盛肥美的漁獲,以海鮮著名的漁村聚

蘊藏著最多樣的海岸地質景觀。到濱海漁港的交通 方式還有搭火車,宜蘭線鐵路通車時,於距離澳底車 程10分鐘的福隆設有「澳底車站」;1952年,臺灣省 政府鐵路局更名車站為「福隆車站」。

落,曾是臺灣重要歷史事件發生地。中日甲午戰爭

澳底漁村不僅為濱海公路的中繼點,也銜接

敗北之後,清帝國與日本於1895年4月17日簽定《馬

縣道公路102線,轉往雙溪、瑞芳地區。而102甲

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並付出巨額

線支線連接雙溪市區至貢寮區澳底,俗稱「雙澳公

戰爭賠款。這張不平等條約開啟了臺灣人民無數抗

路」,澳底亦為山間鄉鎮的轉運點,轉往基隆或宜

日行動,於同年5月20日宣布成立「臺灣民主國」,

蘭。交通和觀光帶動澳底街市變遷,建造濱海公路

擁護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

前是一條典型的村街,通車之後生活圈擴大,交通

領日軍隨後來臺,5月29日首先登陸之處就是鹽寮海

的便利,人潮車流的湧進,讓在地海鮮餐廳如雨後

岸的澳底,當時日方還在登臺成功後設置了「北白

春筍般出現,吸引遊客的駐足停留。

川宮征討紀念碑」。 光復後,這座紀念碑遭民眾搗毀,貢寮公所於 原址修建「鹽寮抗日紀念碑」,感念阻擋日軍登陸 的先賢。而除了日軍來臺首登之地外,嘉慶年間, 吳沙帶領漳、泉、粵移民開墾蘭陽,由三貂進入噶 瑪蘭時,也是從澳底揚帆啟航前往烏石港。吳沙逝 世後,葬於澳底的草山嶺麓,公墓臨海遙望故鄉漳 州,也永懷這裡是漳州人進入蘭陽的起點。臺灣二 大重要發展史的起點都發生在澳底,令人發思古之 幽情。

繁複的藻井及精美斗拱出自大師陳應彬之手。

澳底漁村北海岸的靜好歲月─東北角灣澳聚落 59


新北市文化 24 行旅采風趣

尚青鮮味 東北角大啖海產 來自菲律賓的黑潮和大陸沿岸流在東北角海 域交會,造就了良好的漁場,加上海岬、海灣及海 崖地形,濱海公路沿線分布著十多處漁港,四季各 種肥美漁鮮輪番登場。澳底可說是東北角的海鮮大 本營!地處濱海公路中段,加上天然灣澳優勢,澳 底市區鬧街的海產店家不僅數量多、規模也大。各 仁和宮是當地最重要的信仰中心,百年來香火鼎盛。

家紛紛端出好菜競爭,選擇多樣化,價格也非常合 理,許多饕客專程驅車前來嘗鮮。一般漁市常見的

信仰中心 百年澳底仁和宮 行經澳底市區,濱海公路旁的仁和宮是當地最 重要的信仰中心,供奉漁民的守護神媽祖,自清朝 道光初年建寺至今,已超過150年歷史。恢宏的牌樓 增添街景,上頭的雕琢與彩繪精細、巧奪天工;廟 宇為華南單簷硬山式,建築形式為一條龍二進式、 三川脊,屋頂剪粘歷史人物及花草鳥獸、燕尾線條 向上揚起,色彩及造形典雅古意。矗立於海濱的廟

紅魽、旗魚、軟絲、小卷、海鯛、石狗公等,這裡 全都有;東北角的九孔養殖是另一特色,臺2線過 了龍洞灣後,可看到許多養殖池,直送店家烹飪料 理,新鮮度滿分。 東北角良好的海灣地形,擁有國際級磯釣場, 吸引釣客與海浪搏鬥競技。隆冬近農曆過年期間, 黑毛、白毛、臭肚仔等魚類現蹤,肉質特別肥美; 春夏則以鯖魚、苦蚵仔、煙仔虎、四破魚為主。釣 友們除了帶回家加菜,也會將釣獲的海產賣給當地

宇,華美建築出自設計北港朝天宮的大師陳應彬之 手,作工繁複精美的藻井及斗拱,承襲了漳派的大 木作技術,更具欣賞價值。廟宇的龍柱、石雕燈柱 均歷史悠久,值得花上一段時間好好細細賞析,感 受靜謐小漁村內的非凡之作。 為感謝天上聖母有恩於貢寮澳底,最初由地 方仕紳發起購地建廟之議,一百多年來,仁和宮歷 經改建、遷建、修建,如今已是一座富有特色的瑰 麗宮廟。一旁就是通往吳沙墓和石碇溪出海口的小 徑,鄰近幾分鐘路程即抵達澳底漁港,轉進街道巷 弄中,保留完好的石屋古厝和石牆彷彿北海岸靜好 歲月,阻隔了公路人聲車潮。石碇溪河口則有海蝕 平臺及曲流地形景觀,是座天然地理教室,候鳥過 境之季,便成為賞鳥愛好者的天堂。

60

放慢腳步體驗漁村聚落的歷史時光。


店家或委由烹煮。食材來源管道增加,客人也有更

以海鮮聞名的漁村聚落,蘊含了臺灣發展歷

多海鮮可選擇,成了澳底餐廳的賣點。不過若想採

史以及華美廟宇建築、樸實人文氣韻。東北角海岸

買海產的話,澳底漁村的漁船並沒有固定回港卸貨

蜿蜒曲折,每經過一座隧道、一處彎角都是無限驚

時間,滿載漁獲的盛況可遇不可求。

喜,某個灣岬也跟澳底一樣充滿了曲折的故事!下 回經過臺2線上的澳底聚落,別忘了放慢腳步,感受

濱海漫遊 自行車迎風慢速

時光在這裡留下的痕跡。

如果說澳底有什麼吸引人之處,無疑是經過 大海洗禮的漁獲最誘人!而隨著近年來單車樂活風

澳底漁港

行,有許多遊人搭乘火車到福隆、租借自行車樂 遊,用另一種速度欣賞東北角的地形、人文和歷

位於鼻頭角與三貂角之間,是臺灣史上值得紀念的地方,包含日 本人武力據臺首先登陸之處,以及吳沙開墾蘭陽啟航的地方。今

史,也順便用美食撫慰費力踩踏的雙腳。福隆車站

日澳底聚落以海鮮聞名,市中心的仁和宮有大師陳應彬的作品, 海邊有吳沙葬於此的公墓,人文歷史豐富。

外有許多單車租賃服務,沿著濱海公路騎乘,一路 上都是湛藍海天一色以及東北角特有的沙丘植物。

地址:新北市貢寮區真理村(臺 2 線 97 公里處) 交通:位於濱海公路中段,距離福隆約 10 分鐘車程。

多處景點之間設有完善的自行車專用道,上下坡度 適中,適合親子闔家路線。從福隆行經鹽寮抵達澳 底,公路車潮來來往往,不時有單車環島志士騎乘 在這段山海風景中,跟著他們的步伐想像百年前吳 沙和日本人抵達澳底的驚豔。

澳底漁港的漁獲多樣,以黑毛最為有名。

東北角為臺灣熱門磯釣盛地,魚群數量多且種類豐富。

澳底漁村北海岸的靜好歲月─東北角灣澳聚落 61


水下考古 虛擬視界 十三行博物館 打開時空膠囊 文字•攝影/謝瑩潔 圖片提供/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不用換上潛水衣,只要穿戴VR裝置, 便能置身栩栩如生的海底世界! 十三行博物館近日推出的「海中奧秘─水下考古展」, 帶引觀者運用最新科技,一窺海底奧妙, 瞭解沉船考古的歷史脈絡。

62


淡水河旁左岸,十三行博物館以秀異的建築,兀自矗立。一千八百年前,這裡是十三行人的生活 聚落及港口,從荷西至明清時期,也一直是從海上進入北臺灣的交通要衢。 面向著廣袤臺海,十三行博物館的設立,蘊含了滿滿的海洋元素。其建築設計理念呈現出考古發 掘及先民渡海的意象,例如鋼構建築象徵海洋,斜緩屋頂寓意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 的鯨背,拾級而上極目眺望,感受天地遼遠;入館之前經歷一段下行的斜伸階梯,則是代表走入考古 學家發掘的地下寶庫。 「這是一個具有豐富海洋資源及人文資產的河口!」教育研究組組長高麗真表示,八里一帶共 有三個史前遺址,包括六千五百年前的大坌坑遺址、四千五百年前的訊塘埔遺址,及一千八百年前的 十三行遺址,「這裡是一個河海港口,而史前先民的生活與港口有著密切關連。」 根據考古證據顯示,十三行人除了煉鐵技術,還有漁獵文化及交易行為,「他們會到觀音山捕 鹿,也會到海裡去捕鯊(丫髻鮫)。他們住在沿海一帶,可能沿著北海岸遷徙與貿易,推測可能也有 獵人頭文化──西班牙人曾經留下一張圖,畫著一個女生用包巾提著人頭在路上行走。」 從荷蘭、西班牙時期,以至鄭經降清後成立駐軍及巡檢,陸續不斷地有移民由此上岸,高麗真 說,「三、四百年前,這裡的航運一直很繁榮,但並非每艘船都能順利靠岸。要瞭解過去的歷史,就 需要水下考古,因此我們推出這次的『海中奧秘─水下考古展』,內容主要包括海底隧道、水下考古 學家工作室、以及VR水下沉船虛擬實境。」

海底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 說起「水下考古」,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潛水人員在魚群穿梭的沉船中,尋找滿是珍珠與黃金的藏 寶箱,不過這個印象並不正確。水下考古學(underwater archaeology)是一門專業,利用潛水裝備與海 洋探測科技,藉由調查與發掘淹沒在水下的船隻、遺跡及遺物等,研究人類過去的歷史與文化。 同樣是考古工作,陸上考古的「可及性」較高,相對地水下考古就多了許多門檻。由 於潛水技術的限制,水下文化資產難以深入探索,一直到半世紀前水肺技術的發展,水 下考古才得以進行。此外,造成沉船的海域,多半水下地形複雜、布滿暗礁甚至洋流多 變,這也使得水下考古難度更高。 水下考古的標的,除了沉船以外,還 包括海平面升降所淹沒的人類聚落或活動 遺存,像是考古學家在埃及亞歷山大港附近 水域,便發現了兩千多年前的宮廟與神殿遺 址。就沉船考古來說,不僅能瞭解人類海 上航行活動的技術,也能反映出當時的社 鯨背山丘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的生活環境,遊客可步上階梯環顧美景。

水下考古 虛擬視界─十三行博物館 打開時空膠囊 63


新北市文化 24 新北浮世繪

文資法所列冊的四艘沉船,包括清代木船、英 國籍「S.S.Bokhara商輪」、「廣丙艦」,及日軍「山 藤丸」,每一艘沉船,都乘載著不同的時代故事。 時間約於清代晚期的木船,載有大量的建築方磚、 彩瓷碗、青花碗,專家推測應是從閩南地區載運民 生物資及建材,前往澎湖或臺灣途中觸礁沉沒。 現場展示從澎湖海溝打撈的新生代第四紀德氏水牛頭化石。

英國籍「S.S.Bokhara商輪」是於1892年載運板 球隊員及郵件,從上海出發預計經香港開往歐洲, 遭遇颱風觸礁沉沒,船上148人只有23人生還,當時

會與經濟狀況,這些「封存」在水底的文物資料,

國際媒體如倫敦郵報及紐約時報均有報導。根據口

提供了許多航海、造船、貿易及工藝等訊息。

述訪談資料,曾經打撈起皇冠及大量金銀幣,也有

「水下考古學家如果找到沉船或文物,先就地

澎湖吉貝當地民眾因此發了一筆小財。

做紀錄,小物件可能會拿上來,大物件多半保留原

「廣丙艦」原屬廣東水師巡洋艦,甲午戰爭支

處,因為取出之後若沒有好的保存方式,很容易導

援北洋艦隊參與海戰,降日之後被編入日本艦隊,也

致損壞。」高麗真說,這次也展示了鐵達尼號的沈

曾經參與日本接收臺澎的任務,觸礁沉沒後船上160

船圖片,「世界水下文化資產的定義,是超過一百

人有37人下落不明,目前殘骸多被珊瑚礁及海洋生物

年的沉船才會列入,1912年沉沒的鐵達尼號,距今

覆蓋。「山藤丸」則是日本二戰時期的運輸艦,一說

也有104年了。當時為了瞭解損害原因,保險公司也

為觸礁沉沒,另一說為被美軍潛艇以魚雷擊沉,船體

要研究理賠,花很多精神去建構水下技術,這也為

斷裂成三截,目前僅存下部骨架及物品。

後來的水下考古奠立了一些基礎。」 每一艘沉船,並不只是陳舊的物件與歷史, 先進國家大約半世紀前就開始進行水下考古,

牽涉的都是人物與血淚的真實。在大西洋底沈睡百

隨著探測器材與科技越來越進步,臺灣近年也陸續

年的鐵達尼號,滿載著華麗的夢想,如今已成為魚

發展,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從2006年開始委託中研院

礁﹔隨著船隻一同沉沒的人們,生命在一瞬間化為

進行臺灣附近海域水下文化資產普查,至今已進行

海裡安靜的永恆,海難事件,終究悽愴。

至第三期,共發現約八十處具體目標物,經評估文 化資產價值後,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四艘沉船 列冊追蹤。

水下沉船 乘載時代故事 澎湖海域以前被稱為黑水溝,明清時期從福建 廣東沿海出發的漢人移民或商賈,只要渡船平安到 達澎湖中繼休息,就有很大機會能抵達臺灣;從中 國沿海、日本、朝鮮來往東南亞,澎湖海域也是必 經航道,但因颱風及暗礁的關係,船隻經常發生意 外,導致這一帶擱淺或沉沒的船隻數量相當多。

64

1628年瑞典打造的瓦薩號模型。瓦薩號於首航沉沒, 1961年被完整打撈上岸於博物館展出。


虛擬實境 720度環視海底世界 戴上最新科技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裝置、耳機及搖 桿,彷彿瞬間進入海底時空。 站在古沉船的甲板,寂寥的桅桿、鏽蝕的鐵件,構成一幅蒼茫 景象;環顧四周,有色彩斑斕的珊瑚,伴隨著咕嚕嚕的水聲,遠遠近 近的沙丁魚群圍成圈兒輕快跳舞,落單的小魚來到身邊旋繞。 美麗的魟魚,款款擺動如翼,三五成群悠然而去;稍一轉身, 巨大的鬚鯨猛然游近,碗大的眼睛直直盯住你,震撼未歇,離去時揚 現場遊客參與VR體驗,開心與海中 生物互動。

起的尾鰭又幾乎掃中你的身體。當魚群靠近,揮動搖桿伸手觸摸,魚 兒便會驚嚇閃避,逼真情景,十分有趣。 VR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如同身歷其 境一般,當你移動位置,電腦也會立刻進行即時運算,將精確影像傳 回產生臨場感。高麗真說,過去要看到水下考古情境,只能透過照 片,但是即使近距離拍攝,仍然受到水象混濁的限制,很難清晰。 近年來VR虛擬實境技術逐漸成熟,電腦軟硬體足夠支撐運作, 而穿戴裝置也發展到使人不會暈眩,因此可以作為策展內容。「很多 人認為VR只是遊戲,但VR其實是可以具有教育性的,我們提供一個 虛擬環境,讓觀眾身歷其境,置身水下!」

14公尺長的海底隧道經特殊塗裝,具有 栩栩如生的視覺效果。

時空穿梭 體驗互動 進入VR體驗室之前,會先經過一道特殊塗裝的「海底隧道」,

水下沉船虛擬實境

呈現出立體視覺效果。展場地板投射出一汪虛擬池水,人一靠近魚兒 就會轉彎,此外小朋友還可以自己動手畫出獨一無二的章魚,經過電

日期:即日起

腦技術轉成會動的影像,相當受到歡迎。

地點: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 200 號)

水下考古學家工作室則展示著世界航海圖與許多各國古船的縮 小模型,其中包括從澎湖海溝打撈的新生代第四紀德氏水牛頭化石。

電話:02-2619-1313#600 網站:www.sshm.ntpc.gov.tw

高麗真說,距今約四萬至一萬年前,臺灣與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之間曾 為「陸橋」,一萬年前海平面上升,動物骨骸便深埋海底,成為氣候 變遷及地層變動的證據。 對於人類及地球的發展歷史,考古學家不斷地解謎,當瞭解得 越多,我們也越加發現自己的渺小。以海為師、以史為縱深,水下考 古還有無窮奧秘,等待我們去探尋!

水下考古 虛擬視界─十三行博物館 打開時空膠囊 65


板橋浮洲的藝術充電站 書店 散發濃濃咖啡與書香 文字/杜韻如 圖片提供/書店、fu chen

從販售二手書為起點, 「書店」的發揮空間不曾設限,因而創造出無限可能的未來, 看似沒有鮮明的性格,但多元豐富的變化性, 反倒彰顯出獨特魅力,吸引越來越多人到此聚集。

66


走進臺灣藝術大學後門巷子裡,一間與周圍整 排老房子氣氛截然不同的「書店」隱身其中,即使 沒有顯眼的招牌,店內透出的雅緻燈光、飄散在空 氣中的咖啡混雜著書香氣息、似有若無的悠揚輕音 樂,在在吸引路過的人不自覺停下腳步,往裡面多 看兩眼,或是索性走入點杯咖啡,選上一本好書, 度過一個悠閒的午後時光。

除此之外,「書店」更將空間的使用自由度發 揮得淋漓盡致,因為這裡不只是一間二手書店,同時 也是咖啡廳、藝術展場、藝文活動及講座會場,甚至 舉辦過小型音樂會,將來還計畫開辦包括電影賞析 或各種課程。經營者程恩澤自嘲說:「和其他人所開 設的書店相比,這裡可能是最沒有個性的一間書店 了吧?」但也由於從未設限,反倒讓「書店」充滿了 無限可能,更因此展現與眾不同的風格。 每個角落都能發現的創意小驚喜。

進可攻退可守的經營理念 書架外的空間 充滿無限可能

能夠順利度過三個年頭,而且經營得越來越有

「書店」一個簡單而平易近人的名字,空間

聲有色,程恩澤坦言這一切其實是始料未及的,當

給人的感覺也是既舒服又自在。有趣的是,店內的

初投入二手書的買賣工作也完全是機緣巧合,一切

風格很不一致,一樓的咖啡廳分為沙發角落和用餐

的開始只不過因自己很喜歡看書、買書,直到有一

區,但仔細一瞧便會發現,每桌的桌椅竟然都不太

天,突然發現自己的生活空間中,竟然幾乎被書籍

相同,因此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想要舒

所淹沒,於是程恩澤試著將這些二手書上網拍賣,

服窩著的角落。來到二樓更是別有洞天,一排排的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對二手書感興趣的人其實不

書櫃擺滿各式各樣的二手書籍,彷彿微型圖書館,

少,正好當時他的工作已邁入階段性任務的完成,

用書櫃相隔而成的座位區儼然成為一個個私人包

使得向來喜歡嘗試新挑戰的他,萌生轉換跑道的念

廂,不受外界干擾的隱密感,很適合用來進行個人

頭,於是乾脆決定辭掉工作,專心投入二手書的網

創作或開小組討論。

拍經營。

板橋浮洲的藝術充電站─書店 散發濃濃咖啡與書香 67


新北市文化 24 新北浮世繪

由於從市面上大量批購回來的書籍必須租用倉庫放置,程恩澤於是想到,與其只做為囤書的倉庫,何 不打造成一間實體書店。「我開店時就已做好關門的打算,因為若真的經營不易,再關起門做回倉庫也無 妨。」只不過,當時原打算經營專賣童書與繪本的兒童書店,還取了個可愛的中英文店名,中文叫做「新新 書店」,英文則是CCBook,代表笑嘻嘻的意思。直到真正要開始進行店面裝修時,程恩澤才突然驚覺,書店 地點位於遠離住宅社區的邊陲地帶,除了臺灣藝術大學的學生和老師之外,平常幾乎不可能有一般居民或小 學生經過,又如何能吸引兒童客群?於是他的經營方針突然來個緊急大轉彎,決定以販售一般新書和二手書 為主,原本所設定的店名想當然也不再適合,因被臺藝大的學生嫌說「實在太Low」,但一時間又想不到合 適的名字,最後於是乾脆就叫「書店」。

平易近人的空間,「書店」自然而然成為當地藝術工作者進行藝術創 倘佯在上萬冊的書海中,輕鬆而充實的度過一整天。 作或揮灑創意的好所在。(拍攝/文甫)

不只來買書 也是打造夢想的基地

額的投資令他心裡感到非常猶豫。但那位學生並不 放棄,不僅帶著程恩澤跑遍許多咖啡廳實地勘查,

如今書店朝向多元化的發展,也並非程恩澤 當初的計畫,他說:「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總會 不時遇到某個人慫恿我嘗試舉辦某種活動或展覽, 同時會得到許多人的幫忙,接著一切就像是水到渠

68

還請來咖啡店打工的前店長協助他們,最後終於打 動了程恩澤,後來事實也證明,咖啡果然對於「書 店」有很大的加分作用。

成般自然成形了。」像是決定賣咖啡,便是一位毛

居住、工作都在浮洲這個生活圈,使得程恩澤

遂自薦來打工的臺藝大學生,因曾經在咖啡店工作

對這裡產生了莫名深刻的情感,由於因地方發展規

過,他強烈建議程恩澤應該把一樓改建為咖啡店,

劃所需,不少老房子和舊建物也面臨拆遷消失的命

認為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光顧。但向來只喝三合

運,想到自己之前竟沒來得及用影像記錄這些值得

一沖泡咖啡的程恩澤,對咖啡一點研究也沒有,且

珍藏的老建物,程恩澤感到萬般遺憾,於是開始積

一臺咖啡機加上相關設備動輒要花上數十萬元,高

極造訪對於浮洲有研究的文史工作者、當地耆老等


相關人士,努力挖掘和記錄關於浮洲的點點滴滴,也因而認識不少當地藝術工作者,「書店」自然而然成為 他們展覽藝術作品的好所在,現在幾乎每個月都能在此看到不同的展覽,連臺藝大的社團、老師、學生們, 都常主動找上門洽談活動合作。 程恩澤笑說自己總在不知不覺中投入不少資本、越玩越大,因為每次談合作企劃時,他通常很容易忽略 執行面的細節,等到憑著傻勁一股腦答應之後,才發現為了因應不同形式的表演需求,必須增加各種專業的 硬體設備。例如初次和獨立樂團合作舉辦小型音樂會,才知道音樂表演必須要有音控、音響、麥克風等要價 不菲的專業設備,但都已經答應了,也只能想辦法解決,因此每次活動所投入的心血和金錢總是難以估計, 損益也未必能夠平衡。可是只要能獲得踴躍的迴響,對他來說便是很大的成就感,一切辛苦都已值得。

突破侷限 發現閱讀的美好 開設「書店」最大的初衷,還是希望和人共享閱讀的美好,因此程恩澤一直很希望邀請自己喜歡的作 者舉辦講座。但當他拿出口袋名單和幾位臺藝大同學討論時,想不到這幾位作者對學生們來說竟然很陌生, 於是他請學生們提出邀請的建議,結果他也不認識學生們所喜愛的作者!程恩澤很訝異地體悟到一件事,這 幾位他所喜愛的作者,都是在他大學時所認識的,原來閱讀的世界也有代溝!程恩澤於是陷入了一場抉擇苦 戰,他在心裡問自己:「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喜好,卻沒有辦法吸引到年輕的讀者們,那麼舉行講座的意義 又何在?」最後他妥協了,決定邀請學生們所熟知,而他也滿欣賞的作者,沒有一意孤行堅持己見的結果, 果然讓他見識到更多年輕人對於文字創作產生了熱忱與興趣。

除了以講座、文學共享等形式增進大家的閱讀 喜好,程恩澤仍不斷嘗試更創新的方式,他希望將 來可以請不同的人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接著 拍攝成影片上傳網路,相信以這種有別傳統讀書心 得的分享方式,能更為貼近新世代,讓閱讀文化能 繼續傳承。 畫國花體驗DIY課程。

書店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 29 巷 81 號(臺灣藝術大學後門) 電話:02-2967-1203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11:30~20:00 網站:http://www.ccbook.tw 喜愛藝術者的挖寶空間。

Facebook:www.facebook.com/bookstorebookshop

板橋浮洲的藝術充電站─書店 散發濃濃咖啡與書香 69


為外出子弟預留回家的路 卯澳漁村生態再生 文字/左右設計編輯部 圖片提供/紅典阿智 via Visual hunt

位於東北角的卯澳,是個寧靜又典型的漁村, 近年雖然發展觀光,卻因堅持低度開發,依然維持淳樸的樣貌。 村落裡有著百年大榕樹,並保留過去就地取材所建成的石頭厝, 風情依舊,也有著特殊人文氣息。

70


海風颯颯,挾著細雨紛飛;暮冬清 晨的卯澳漁村籠罩在東北季風的氤氳中。 安安靜靜泊放著十三艘漁船的港灣,以及 輕輕淡淡擱在遠方海面的地平線,有如一 幅停格的風景畫。 社區內的榕樹溪旁,一群上了年紀 的婆婆媽媽、阿公阿伯不避急風斜雨,有

自古以來卯澳為黑潮行經的大漁場,是全臺少數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的海域。

的整花理木、有的砌石修籬、有的灑掃、 有的搬運,俐落的手腳和亂中有序的效 率,夾雜著嘰嘰喳喳的交談聲,彷彿在停 格的時空畫面上,加入了鮮活的動畫。

位於東北角的百年漁村 「東北角國家風景特定區」是臺灣著名的濱海旅遊勝 地,海岸奇石嶙峋、灣岬相間,引人入勝。這裡也是臺灣重

這裡是「卯澳」。多年前,他們是

要漁場之一,特殊的海岸地形加上寒暖流在此交會,帶來豐

一個和大多數臺灣傳統漁村一樣對未來無

富的漁產。卯澳社區就是其中一個隸屬於新北市貢寮區福連

望的小聚落;但如今,他們試圖扭轉自己

村的典型漁村。

的命運,透過專業工作者的全力輔導,結 合公部門的資源,以老人家的力量,改造 偏遠漁鄉為生態家園。

貢寮,最初名為「槓子寮」,所謂「槓子」是一種裝野 獸的木條籠子,相傳此地開拓之初曾經捕到一隻怪獸,居民 合力造了一個槓子來裝怪獸,這件事後來傳遍開來,該地也 因此取其音近,定名為「貢寮」。 位於東北角的一百多年古老漁村──卯澳,正位於臺灣 島最東邊的頂點,也是大雪山脈的起點。若從臺灣本島的位 置來看,這裡剛好是臺灣的最東邊,當地人自詡,他們是臺 灣每天最早看到日出的人,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時,最先照 到的就是這裡。而日出的時段大約是在清晨的五點到七點。 即是所謂的卯時,因此當地才稱為卯澳。 卯澳漁村聚落沿著卯澳灣底散佈,村前即是大海,後有 山巒,當從海上船上看這個灣澳時,後方兩側豎立的山峰狀

漁村至今仍保留原始淳樸寧靜的氣息,彷 若一個與世無爭的小村落。

若兔耳,內有三條山溪坑內溪、屠宰坑溪及巷內坑溪三水系 經過於村裡流貫入海,提供村民日常用水,屋舍沿著灣底向 上分佈。加上中間凹型的海灣,從海上看或登高俯視地形, 三條溪流形似一個「卯」字,故而得名。 而「卯」字在閩南語的發音為「賺到了」,對於傳統以 捕魚為業的居民而言,也是代表漁獲豐收的吉祥話。但是也 有人認為「卯澳」兩字只是昔日原居於此地的凱達格蘭族發 音的漢譯,原意早已不詳。

為外出子弟預留回家的路─卯澳漁村生態再生 71


新北市文化 24 新北浮世繪

黑潮行經的繁華起落 自古以來這裡為黑潮行經的大漁場, 是全臺少數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的海域,不 僅有近海魚獲,與漁村相鄰的馬崗潮間 帶,是全年開放的天然場域,適合九孔、 龍蝦、石花菜及各類海洋生物的生長,還 有家全臺產值最高的飛魚卵加工廠。過去 曾繁華一時,曾有「小基隆」之稱!

村落裡常見空曠地上鋪著石花菜,經過6次反覆曝晒後,便能製成消暑點心石花凍。

當地人搖著小舢舨,光是在近海作 業,四破、苦蚵仔、臭肉,多到抓不完。

在北臺灣上山下海,踏尋各種可能的祖先遺址,據林勝義考

黑毛、白毛,這種高級魚種「用竹竿就能

證,卯澳是臺灣很重要的文明發源地──臺郡祖山,加上當

打到」。但當時既無冷藏設備,且交通不

地聚落完整、民風純樸,在臺灣農漁村結構性沒落之際,應

便,漁販為了保鮮,習慣把剛上岸的漁獲

該可以嘗試努力賦予它新的風貌與生命。

在岸邊的漁寮煮熟,再雇當地挑伕以一擔 八元的工錢挑到福隆車站配火車運到中南 部銷售。 戰後的五、六十年代是卯澳最繁榮 的時期,當時附近駐紮了各軍種部隊、漁 業興盛,人口多、消費強,商店相對地也 較多,撞球間、藥店、豬灶間、肉舖、雜 貨店、棺材店、米店,還有供人娛樂的茶 店仔。八十年代,軍隊相繼撤出,漁產價 格也被中南部興起的養殖漁業削弱。漁業 的沒落,加上沒有其他出路,也加速卯澳 年輕人口的外流。 昔日因過漁而漁產銳減,近年也在 新北市農業局、區漁會介入輔導下,卯澳 灣生態漸漸回歸,常辦理放流活動復育魚 苗,並在2015年11月選定作為全國第一座 「栽培漁業示範區」。

為外流子弟 預留一條回家的路

72

本身從事建築營造事業,也開過餐廳,又長期鑽研文 史,林勝義看到卯澳獨特的潛力。他認為,若能透過環境營 造、生態復育、人力重整,即使是這樣一個老化的社區,還 是可以結合原有的海岸景觀和漁村文化,朝向生態、旅遊、 產業、觀光之路發展。 林勝義認為,生態社區第一要有環境棲地與生物的多樣 性,二是要能融合各種外來文化的生態,第三是必須資源自 主,包括經濟自主、有機生產、建構社區環保意識、環境不 可受污染、要有緊急救難系統、老人照顧。「簡要而言,就 是要從天地人文地景產形成整體規劃,讓幼有所教、老有所 養、壯有所業,才能謂之生態社區。」 榕樹溪是卯澳第一條以生態工法整治的野溪,傳統工 藝的傳承和河系景觀原貌的回復。而其中有許多工法是來自 凱達格蘭族祖先的智慧。而身為輔導者必須為居民考量到工 程完成後,居民要如何接手後續的維護管理與永續生存的工 作。因此他在從事生態社區營造的同時,不忘思考如何運用 生態園區和結合民宿、咖啡來吸引遊客在此消費。 由於卯澳不是一個富裕的聚落,林勝義以原住民的思維來 建構這個社區產業,希望可以「共同生產、共同分享」。由社區

為了追尋母系凱達格蘭血緣的因

協會規劃主導設置營業點,雇用社區居民來經營,再由協會發薪

子,早已頭髮灰白的林勝義,數十年來

給居民,包括民宿也由協會承租,多餘空房以民宅經營,日後在


生態園區內搭建有特色的茅草屋、竹屋、

入瞭解前人生活的智慧。百多年來,卯澳仍保留了傳統漁村風

石頭厝、穀倉厝、高腳屋等等不同風格的

貌,景色得天獨厚,也成為貢寮地區最重要的文化資產。

簡易房舍當民宿,創造社區永續的機會。

卯澳信仰中心 利洋宮 卯澳漁村 傳統石厝

「臺灣靠海居民和廟宇總是相親的,因為他們相信有了

卯澳的聚落不大,嘉慶時漳州移民

佛祖庇佑,海神才會平息下來,不會降災難於他們;而最重要

開闢此處,歷經繁華起落,漁村「幸運」

的,是在海岸興廟有平安歸來的意義,讓佛祖之眼看顧著漁

保留原始淳樸寧靜的氣息。來到這裡,即

人,好讓他們快樂出航,平安返家。」在氣象科技不發達的年

能感受到這個地方的古樸與幽靜,傳統的

代,面對海相的千變萬化,討海人的生死禍福繫於轉瞬之間,

石頭厝風貌,擁有獨特的人文景致,彷若

海既象徵了希望,也蘊含著毀滅及對於未來的恐懼。但因有著

進入一個與世無爭的小村落。

一份相信的力量,讓漁人們帶著勇氣出航,其中尤以媽祖信仰

因鄰近的馬崗潮間帶,有著寬闊的 海蝕平臺,海洋生態豐富。過去當地居民 就地取材,以石造屋,在卯澳漁村還可以

的海洋文化最為昌盛。對於依海維生的人來說,廟理所供奉的 神祈不只是一尊尊的偶像而已,在香煙繚繞中是神明冥冥不可 蚩的庇護與祝福,在在訴說著人們內心最深沉的期待。

看到一間間用大小不同的石頭和珊瑚礁蓋

卯澳信仰中心利洋宮,是全臺唯一主祀提籃觀音的廟

成的石頭屋,以泥土凝固石頭間空隙,其

宇。利洋宮位於卯澳漁港邊,主祀觀音佛祖,配祀天上聖

中較大較長的石頭讓石牆更為堅固,它的

母。傳說道光10年,當地鄉民久病未癒,因在海邊撿獲手持

功用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水泥堤防一樣,

魚籃的觀音像,帶回家中奉祀後,身體即恢復健康。又因觀

是用來抵擋海浪。據說石頭厝冬暖夏涼且

音像,籃中有魚,有庇祐豐收之意,鄉民因而建廟奉祀。

堅固耐用,因人口外流,卯澳的石頭厝大 多毀損,但風情依舊,也有著特殊人文氣

今日卯澳雖已逐漸退去昔日的風華,但難得還保有純淨樸實 的古早漁村味道,觀賞奇特的石砌老屋,自享恬淡海風之趣。

息,看著前人留下的石頭厝,似乎正向我 們訴說許多過去的故事。 為保存當地漁村傳統建築,以夜間照

卯澳漁村

明設備及導覽解說牌之設置,增添思古之

交通資訊: 臺北→國道 1 號→臺 62 線→濱海公路→經龍洞、澳底、福隆→三貂角

幽情,讓遊人可透過自主導覽的方式,深

地址: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濱海公路旁近三貂角)

昔日因過漁漁產銳減,漁業的沒落,當地少有其他出路,加速卯澳年輕人口的外流。

為外出子弟預留回家的路─卯澳漁村生態再生 73


如魚遊藝 活躍紙上 嚴尚文的魚拓世界 文字•攝影/黃倩茹 圖片提供/嚴尚文

以科學的真,記錄魚類;以藝術追求的美,讓魚活躍於紙上。 魚拓藝術家嚴尚文自幼與魚結緣, 從早期記錄式的拓印摸索,融入藝術創作的概念, 終使魚拓成為令人驚豔的藝術創作。

74


魚拓是將碑石摹拓的技法延伸應用在魚 體上,起初用來記錄魚的種類、尺寸,做為 紀念,後來慢慢發展為精緻的轉呈藝術。嚴 尚文即是國內第一位公開展示魚拓作品的藝 術家,他將魚拓從記錄式層次,引領至藝術 的境界,賦予魚拓活靈活現的生命力。

從記錄自己的魚邁向創作,嚴尚文開 始廣泛地在漁港取材,蒐集各式各樣 的魚類嚴尚文作品《魟魚》。

一頭栽進魚拓的世界 從小,嚴尚文跟著父親的腳步學習垂釣,釣魚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1981年,他在永和開了一間 釣具店,雖然開店的時間不長,但也開啟他與「魚拓」的不解之緣。 過去,嚴尚文的魚拓作品,只用來記錄自己釣到的魚獲。後來在釣界,當釣友釣到特殊的魚種,或 是特別大尺寸的魚,通常會透過「魚拓」留下紀錄,或許有人會疑惑:當今的照相技術發達又便利,為 什麼不以拍照方式留下紀錄呢?嚴尚文表示,只有魚拓可以忠實呈現魚的原始尺寸,如果用相片表示, 可以透過暗房技巧的放大、縮小,改變尺寸,因此在釣魚界,魚拓還是被大家公認為最佳的記錄方式。 學習西洋繪畫的嚴尚文,卻心儀東方的藝術創作風格。不願「魚拓」紀錄侷限,憑藉著自己的想 像與摸索,他一頭栽進魚拓的世界。早期的魚拓大多是黑白的,例如在澎湖、蘭嶼,當釣客釣到大魚 之際,飯店也會提供被單,讓釣友以街上臨時買來的墨汁,塗抹魚身,見 證並記錄釣到大魚的成績。 不過,嚴尚文認為彩色與黑白的作品,只不過在單一色階的表現, 再添彩度的追求。他嘗試、使用、比較各種彩色顏料,分析不同生熟紙 張的吸水程度、韌性。不同類別的魚,使用不同紙張表現,調色、塗色、 暈色、紙張溼度、拓壓、掀紙,每項步驟都不含糊!無師自通一路摸 索,經過數十年的試驗創作,最後終於有了今日的成果。 嚴尚文的創作,強調東方「墨分五彩、留白布局」的表現,明 度、色階,豐富的層次展現,作品耐人尋味。 從記錄自己的魚邁向創作,嚴尚文開始廣泛地在 漁港取材,蒐集各式各樣的魚類,包括有鱗魚類、無 鱗魚類、甲殼類、頭足類,滿足他的創作慾望,有一 段時間,嚴尚文還常住在羅東友人家裡,埋首試驗各 種創作技法。

如魚遊藝 活躍紙上─嚴尚文的魚拓世界 75


新北市文化 24 新北浮世繪

至於不拘泥技法一事,也可從嚴尚文指導學 生的態度中,略知一二。曾有一位學生,早期是電 影看板的畫師,他擁有獨特的筆觸技巧,嚴尚文就 鼓勵他,「雖然老師講究的是使筆無痕的境界, 但在你身上我卻看見『使筆有痕』的另一種筆觸之 美。」於是老師一改自己的堅持,鼓勵該學生走出 強調東方「墨分五彩、留白布局」 的表現,嚴尚文作品在明度、色 階,豐富的層次展現,耐人尋味。

講究科學的真 從觀察下手

自己的風格。在嚴尚文的魚拓創作世界裡,充滿了 各種可能性,也因充滿了各種可能性,讓他成為代 表臺灣獨特的魚拓創作藝術家。

在世界舞臺展現魚拓藝術的美好

嚴尚文的魚拓創作,講究科學的真,追求藝術

1981年,嚴尚文首開先例,在全臺十個縣市

的美。他在教學時,總會教導學生──學習魚拓的第

的文化中心辦理巡迴個展,將他創作的魚拓藝術展

一步,就是觀察。觀察魚的色彩、紋理、魚鰭和魚鱗

現在世人面前。後來,嚴尚文陸續獲得海內外的邀

的特徵,之後才下手調色、著色。嚴尚文強調,「在

約,邀請辦理展覽,或是公開示範講述魚拓創作。

魚拓製作,唯一只有保留魚的眼睛,配合創作構圖補

近年來,則頻繁地在世界各地進行文化藝術交流,

繪上去,無論拓印出來的成果好壞,都不可以拿畫筆

並將臺灣的魚拓藝術特色,帶上國際舞臺。

做後續過多的修補潤飾,否則就變成魚畫,而非魚拓

2014年,嚴尚文獲邀與海峽兩岸重量級藝術家

了」。因此,每幅魚拓創作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便是

於法國羅浮宮共同聯展。為了法國羅浮宮的展出,他

同一個人、同一張紙、同一個時間,拓印同一條魚,

特別至蘇澳取材釣魚臺附近的高經濟魚類,創作長

最後呈現出來的成果也不盡相同。

卷作品二件。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羅浮宮展場的

講究科學的真,又以西洋繪畫,追求透視、光 影等等的美感,並結合東方水墨畫風的渲染、書法、 捺印、題跋等技法,讓畫面栩栩如生,令觀者駐足感

150位工作人員,全部以嚴尚文的魚拓T-shirt做為制 服,除了創造魚拓藝術在國際殿堂首展的紀錄外,也 讓參觀民眾實際感受到魚拓藝術與生活的貼近性。

動不已。原來拓印很容易,但若想拓好一張作品,就 沒那麼簡單!它涉及更高的技法與經驗,每個階段細 膩處理,才能成就一幅真善美的魚拓作品。 累積數十年的魚拓經驗,嚴尚文強調「使筆無 痕」的技巧,讓顏色在魚的身上,有著不著痕跡自 然的銜接。而許多國外的大師藝術家,對嚴尚文作 品做出「用色大膽、不拘泥技法」的評價,從老師 的作品中,不難看出端倪。 於羅浮宮展出釣魚臺魚類拓印長卷作品。

76


除此之外,嚴尚文還在新北市圖書館、臺北 科技大學、基隆市等地開設樂齡班,教導「轉呈藝 術」,從拓印的緣由介紹引導學生拓印植物、戶外 碑石、魚類,甚至家庭生活物品!嚴尚文說,在樂 齡班,看到這些原本只是在廚房裡「柴、米、油、 鹽、醬、醋、茶」的婆婆媽媽,因為學習拓印,讓 生命整個改變,他們在家裡不斷思考著創作的點點 滴滴,每每在課堂上的分享,都讓嚴尚文感到不可 基隆仁愛樂齡同學進行戶外拓印水溝蓋。

思議。 他也曾經帶著學生到戶外拓印,將石碑,甚至

因為重視自己的作品,也重視在法國羅浮宮藝

是城市特色水溝蓋的圖騰拓印下來,看著學生專注

術殿堂的展出機會,嚴尚文特別為自己的釣魚臺長

其中、努力學習,陶醉在生活與藝術的結合,也促

卷作品訂製錦盒。他說,在布展的時候,其他藝術

使著嚴尚文在追求魚拓藝術上的態度更加堅持。

家大多從塑膠袋中拿出自己的作品,「但是我的作 品是從錦盒裡,小心翼翼地取出來的,這代表了我 很重視我的作品,相對地,其他人也會因此對我的 作品,給予相同的重視。」

嚴尚文期待著,透過推廣活動,讓魚拓創作藝 術的美麗,值得傳承,除了希望奠定更好的基礎, 同時盼望轉呈藝術、魚拓之美,在與學生同心協力 的推動下,發揚光大。

專注推廣 讓魚拓之美廣流傳 近十年來,嚴尚文開始積極於國內推廣魚拓藝

嚴尚文

術,第一個常態開班的單位是法務部矯正署基隆監 獄魚拓藝師培訓班。 當年,法務部矯正署提倡一個監獄一個藝文 特色,鄰近海洋的基隆監獄於是聘請嚴尚文在基隆 監獄傳授魚拓藝術。不僅傳授魚拓技法,嚴尚文更

1955 年生於桃園大溪,受父親浸染垂釣雅興,自幼與魚結下不解 之緣。1978 年開始發表個人魚拓創作,1989 年成為國內第一位 展示魚拓作品的藝術家,2014 年 7 月於法國羅浮宮展示釣魚臺長 卷作品。目前擔任法務部矯正署基隆監獄魚拓藝師培訓班、基隆 市仁愛樂齡學習中心、新北市立樹林圖書館三多分館、臺北科技 大學拓印轉呈藝術指導老師。

從色彩學、美學等基本功為學生扎根,每個星期一 天的課程,慢慢地,他在學生身上看到成效。所謂 的成效不只是拓印技術的日漸純熟,而是他開始看 到學生在自信心、興趣、心態上的改變,他發現學 生從「被強迫」來上課,一直到後來會告訴他「老 師,我們每個星期都在期待上課的這一天」,乃至 於最後會和老師做想法與技巧上的討論、精進,學 生的用心,老師、獄方和家長都看在眼裡。

累積數十年的魚拓經驗,嚴尚文強調「使筆無痕」的技巧,讓顏 色在魚的身上,有著不著痕跡自然的銜接。

如魚遊藝 活躍紙上─嚴尚文的魚拓世界 77


以板雕蠟彩繪出臺灣之美 蠟筆王 王建民 文字•攝影/黃倩茹 圖片提供/王建民

在木板上雕刻,用多數人看不上眼的蠟筆彩繪, 臺灣蠟筆王王建民獨創的「板雕蠟彩」藝術,令人驚喜。 他深刻描繪臺灣風情, 更將常民生活中日日能見的「魚」靈活展現。

78


臺灣瑰寶。

大多數人對「蠟筆」的印象,總是孩子們塗鴉的顏料,用在作畫的表現上,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不過 對於王建民而言,看似簡單的蠟筆素材,在他手裡卻能展現出令人驚喜的作品。他說,蠟筆正確的名稱應 該叫「油性粉彩」,蠟筆可以變成粉、變成漿,成為各種不同形式的顏料,當然也能有更多的表現方式。 在王建民的工作室裡,看著他為最近新畫的鳥兒上色,原以為蠟筆畫就是拿蠟筆直接畫在板材上, 王建民卻是一手拿蠟筆,一手抹著蠟筆上的顏料,用沾著顏料的手指塗抹鳥兒的羽毛,從來沒想過,鳥 兒羽毛的層次、豐盈就這麼呈現了。在王建民的引領下,看著一幅又一幅作品,取材從魚類、鳥類、北 極熊等動物,到臥佛、千手觀音,乃至臺灣各地的風土民情,如果沒有經過解說,肯定無法想像「蠟 筆」可以做出如此的表現。

蠟筆不小心 成就「板雕蠟彩」藝術 說起王建民與蠟筆相遇、迸出火花的機緣,他打趣地說,「日本有『蠟筆小新』,而我是『蠟筆不 小心』」。 成為蠟筆藝術家之前,王建民是位廣告攝影師,創立「天夏廣告攝影公司」,從事商品、景觀攝 影,當時只要是嘴裡念得出的品牌,都是他服務的客戶。2001年納莉颱風重創全臺,王建民的攝影公司 也泡在水裡,二十多年的攝影作品、昂貴的攝影器材無一倖免,同時間,又適逢攝影從底片轉向數位的 關鍵時刻,攝影公司的業務也逐漸萎縮,於是,王建民資遣了所有員工,只留下他一個人,另覓地點重 建公司。略顯清淡的生意,讓王建民多了許多時間,可以從事創作。 公司新址的鄰居原經營建材行生意,建材行搬走之後,留下許多木板。閒暇時的王建民,即運用這些 木板開始雕刻圖像,不過單單是木板雕刻,總感覺少了些什麼。後來,王建民想在木板上上色,試了各種 顏料,都覺得不適合,最後偶然拿起兒子丟棄在角落、一盒殘缺的蠟筆,試著用蠟筆在木板上著色,竟激 盪出美麗的火花,木板結合蠟筆筆觸、色彩的效果出奇的好,更產生許多藝術畫作所沒有的特效。 就這樣,王建民拾起蠟筆,一筆一筆地畫,不斷尋求創新手法突破繪畫的限制,開創古今中外藝術史 上,沒人嘗試過的蠟筆藝術,而王建民也為他的木板雕刻與蠟筆畫的作品,起了個「板雕蠟彩藝術」的名字。

以板雕蠟彩繪出臺灣之美─蠟筆王 王建民 79


新北市文化 24 新北浮世繪

端詳,細數王建民的巧妙安排,完全傳達「臺灣特 有、臺灣風情」的意象。

臺灣意象 就是最好的國際化 在王建民的心中,總覺得「臺灣意象就是最好 的國際化」。他認為,海外觀光客來臺灣旅遊最想 看的,當然是臺灣的特色,因此在畫作的取材上, 都是以臺灣特色為主題。 另一方面,在擔任攝影師的二十年光陰中,他 王建民板雕蠟彩作品「絕代雙斑」。

曾走遍臺灣各地工作,攝影及旅遊,是王建民生活 的一部分,攝影師獨特的視角,對於各地的風土民

年年有餘 日日有魚

情、歷史文化、人文自然等,都很能意領神會,進 而得以傳神捕捉情境氛圍,在他的筆下,蠟筆刻畫

「我第一張畫在木板上的作品,就是魚。」

出臺灣獨特的味道。系列作品中,除了大家熟悉的

王建民表示,當時畫的是想像中的魚,也正因為

「魚」系列,也描繪了平溪的火車與天燈祈福、侯

「魚」就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見到的主題。王建民還

硐的景色與貓咪、九份的階梯風情,新北市美麗的

記得那時接近過年,和太太上菜市場,看見市場裡

文化、美景,展現出他對這塊土地深刻的情感。

各式不同的魚種,每種魚的肌理、魚鱗、光澤和色 澤都不一樣,他忽然靈機一動想要「日日有魚」, 開始了畫魚的契機。 以魚為主題,常有機會畫到臺灣國寶魚──櫻

早期,王建民的生活圈都在臺北市,兩、三 年前,他覓得新北市林口的住所,移居林口臺地。 他形容,每到春、秋時節,看著窗外景色的變遷, 有時雲霧繚繞,一片雲海,有如居住在仙境裡,而

花鉤吻鮭。原只是玩票性質畫魚,某次機緣巧合之 下,王建民收到國立海洋大學教授邀請,希望以他 的臺灣櫻花鉤吻鮭畫作,做為臺灣櫻花鉤吻鮭國際 學術研討會的手冊封面。這對王建民來說,是莫大 的肯定。同時教授也告訴他「櫻花鉤吻鮭的尾鰭是 他們的生殖器官,是不會有骨頭的。」自此之後, 每每王建民畫魚,都會閱讀文獻、詳做功課,在科 學謹慎的基礎上,進行藝術的展現。 2009年,王建民以櫻花鉤吻鮭為主題,創作長 達2.4米的「臺灣瑰寶」作品,在櫻花鉤吻鮭的背 鰭上,包含臺灣從北到南的50個獨特景點,有最高 的101大樓、臺灣最高峰玉山,一直到最南端的鵝 鑾鼻燈塔逐一顯現。每位觀者站在畫前,總會細細

80

除大家熟悉的「魚」系列,王建民也描繪了侯硐的景色,圖為作 品「侯硐遠眺」。


露臺上的微風輕拂,是他在家裡最喜歡思考、與友 人談天的角落。似乎移居林口對蠟筆畫的創作有著 難以形容的靈氣,為王建民在板雕蠟彩的創作領域 中,提供得以揮灑的空間。

教學生涯 是分享也是美好的傳承 從拿蠟筆的藝術家,轉換身分成為教師站上講 臺,又是另一段充滿驚喜的故事。一開始,王建民 畫蠟筆畫只是純粹娛樂,在部落格風行的時代,他 總在部落格上發表作品,某一日,接到長期關注他

王建民沾著顏料的手指塗抹鳥兒的羽毛,鳥兒羽毛的層次、豐盈 就這麼呈現了。

的粉絲,邀請他到長青學苑代課,原只計畫一次的 代課,卻在廣受學生好評後,連續上了一期半。

而伊甸基金會的孩子們,在蠟筆畫的學習中,

後來,和朋友至鶯歌上手拉坏課程的王建民,

變得更穩定、更進步。他還曾經收到《不可思議的

意外被同學發現會畫蠟筆畫的專長,在手拉坏課程

蠟筆魔法書》讀者的來信,敘述罹患癌症、失去人

結束後,所有手拉坏的同學轉而向他學蠟筆畫,就

生希望的自己,透過蠟筆魔法書的教學,自修蠟

這麼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到現在王建民一星期有六

筆畫,參加競賽居然得獎,特別寫信謝謝王建民,

個班的課程,「老少咸宜、大小通吃」,甚至還有

「因為蠟筆畫,讓我找到人生的希望」。

一班是伊甸基金會的特殊孩子。

一連串的小故事,鼓舞著王建民在板雕蠟彩的

抱著分享的心情,王建民開班授課,卻在學生

創作路,現在,「我已當是志業來經營」。未來希

身上獲得滿滿的收穫。曾在深坑社區大學教70至90

望創立「蠟筆文創館」的他,在文創館中辦體驗課

歲的老人家畫畫,拿了一輩子鋤頭的老人家,剛開

程,讓更多人有機會感受蠟筆畫的神奇魔力,也在

始對畫畫一點興趣都沒有,卻在王建民一步步引導

文創館中舉辦教學課程、開設畫展,讓板雕蠟彩的

下,在期末交出好棒的成果,讓這些長輩們的家人

藝術之美,能夠永遠傳承下去。

都十分驚訝,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王建民會在課堂 上出題目,請長輩尋找繪畫題材的資料,無形間, 透過作業串起一家三代情感,連老夫老妻的感情都 變好了。 蠟筆畫的奧妙不只如此,一位在蘆洲學畫的太 太,原因喪夫顯得憂鬱,五個女兒都不知如何與她 相處,偶然間來到王建民的課堂,畫著畫著,憂鬱 症不見了,除此之外,她說「每個女兒都要我畫給 她」,忙得不亦樂乎,在期末成果展中,五個女兒 攜家帶眷全部到齊,大家都為她感到驕傲。

蠟筆王 王建民 現任: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講師、三鶯社區大學板雕蠟彩講師、蘆洲林 建生圖書館講師、中華文創學會常務監事、臺灣形象研究發展協 會常務理事。 著作: 《不可思議的蠟筆魔法書》、《蠟光、豔彩、新藝境》。 重要獲獎: 日本皇家國際學士院學術學位資格認證、建國百年藝術百傑─國 家藝術成就獎。

以板雕蠟彩繪出臺灣之美─蠟筆王 王建民 81


《魚的日子》 到南方澳做著魚的白日夢 拼貼藝術家 鄒曉葦 文字/蔡佩吟 圖片提供/鄒曉葦

2014 年,在剛結束一連串忙碌的工作行程後, 鄒曉葦決定替自己安排一場輕鬆的旅程,沒有設限尋找目的地, 促成她與「The New Days 旅店」的相遇,進而展開她與南方澳、魚群的邂逅, 以她最拿手的拼貼創作,發展出一幅幅既浪漫又有趣的作品。

82


鄒曉葦於朋丁展覽《魚的日子》。

鄒曉葦的拼貼作品「Brunch」。

現為自由接案藝術家與兒童美術老師的鄒曉

次期末作業的創作手法。「拼貼就是把不相關的東

葦,小時候愛和姊姊一起塗塗畫畫與閱讀繪本,就

西組合起來」,一張作品裡面,運用的素材可能來

讀淡江大學時期主修西班牙系,學習語言之外,也

自不同地方、有著不同材質、不同主題,藉由鄒曉

樂於探索不同國度的歷史、文化、藝術,畢業後進

葦的手將其組合,原本看似衝突、矛盾的素材,卻

入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就讀平面設計系,在一次期末

能藉著剪貼、角度與色調的調整,變成一幅和諧又

作業中,開啟她的拼貼創作之路,透過拼貼,她將

寓意深遠的作品。

腦中天馬行空的想像,以及有趣又特別的想法投射

近期以「魚」作為展覽主題,除了和「The

在作品中,期待帶給觀者關於人生、思想、藝術,

New Days旅店」的緣分之外,也牽涉到鄒曉葦自己

不同層面的啟發。

對海洋的熱愛,以及魚本身的「樣貌」。海洋的特 性跟她喜歡的畫家Mark Rothko的作品很像,看似 平靜但其實內在充滿了力道,看似簡單卻吸引人的

「拼貼」與「魚」的開始 2016年,鄒曉葦在「The New Days旅店」與 「朋丁」展出作品《魚的日子》,拼貼的創作方 式、以魚作為創作主題,激盪出讓觀賞者能回味再 三,並引發一連串後續思緒的作品。

視線一直停留,而海洋裡的魚更引發她無限想像, 有著各式身型、眼睛又圓又大、長得「超現實」的 魚,因為特徵明顯,特別適合作為拼貼主題。而後 一連串的發想,出自惠子和莊子「子非魚焉知魚之 樂」的辯駁,將自己對於人性、同理心的探討寄託 至魚身上,以拼貼賦予魚嶄新的形象,並藉由這些

鄒曉葦的拼貼創作,可追溯至大學畢業後、前

魚,訴說著自己腦海裡一個又一個的白日夢。

往英國就讀倫敦藝術大學平面設計系時期,她在期 間廣泛接觸各式藝術創作手法,而在生活中,日常 瑣事都能成為她的創作靈感,像是她發現在英國街

到南方澳觀察魚的日子

頭發送的廣告傳單都相當精緻且富有設計感,於是

2014年底,打算找個地方休息充電的鄒曉葦,

她開始蒐集、用以作為拼貼素材,並以拼貼作為某

上網尋找住所時,南方澳一家由老房改建的旅店

《魚的日子》 到南方澳做著魚的白日夢─拼貼藝術家 鄒曉葦 83


新北市文化 24 新北浮世繪

「The New Days」吸引了她的目光,

有其實蠻好的,就像魚沒有聲音沒有牽掛,很安靜

沒有多餘物件,一切剛好的簡單空

很漂亮的閃閃發光游來游去,但沒有要吸引誰,只

間,正符合需要好好放鬆身心的鄒曉葦。旅

是待在海裡面,過著他魚的日子。」也像是每個人

店二樓為一個開放的展覽空間,旅店的經營

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所在行的事,認真而專

者希望能藉由不同身分的人、以不同形式的創作手

注的樣子,看起來一定是閃閃發亮。想像著魚的想

法,記錄下他們眼中看到的南方澳。在這個到處都是

法,替魚、也替自己做幾場白日夢;另一幅以花朵

創作靈感的小漁村、在這片毫無設限的展覽空間,遇

遮住一條魚的頭部的作品,文字敘述為「我是魚,

上腦子裡有著滿滿創作思想等著被具象化的鄒曉葦,

但我不想忘記你。」──「有人說魚的記憶很短暫

便自然而然促成展覽《魚的日子》的誕生。

只有七秒,我覺得好也不好,就是他可以沒有痛

在旅店三天兩夜的日子,鄒曉葦看到許多臺 北沒有的生活樣貌,感受到純樸環境特有的有趣步 調,忙碌卻又自在的人群、熱情而純真的小孩,透

苦,但說不定他也有想要記得的事情,怎麼辦?」 以魚的特性帶出也許人人都有的困擾,思索人性慣 有的矛盾,也是鄒曉葦經常藉由作品表述的議題。

過相機鏡頭、透過鄒曉葦的眼睛,再加上剖析事物

每件作品的創作過程,對鄒曉葦來說,沒有絕

的獨特觀點及精闢的文字功力,讓南方澳裡小小的

對的順序,當主題方向確定後,她腦袋裡二十多年來

角落都成了很有味道的攝影作品。而展覽作品《魚

的感受、經驗、便開始排列組合,好像腦海中的拼貼

的日子》則是在旅行過後逐步完成,帶著對南方澳

作品一般,接著再從平常蒐集到的素材裡搜尋合適的

的印象,鄒曉葦把自己當作魚,想像魚的想法,在

圖片,開始拼貼創作。而在尋找素材的過程中,原本

魚獨有的身型、特色裡,講述出一段段意味深遠的

的想法也會因為不同的圖片而引發新的靈感,在素材

思緒,對魚而言,那像是魚在做的白日夢;對鄒曉

與想法不斷堆疊、統整的過程,創造出最後的成品。

葦而言,是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腦中龐雜思緒,寄

因此,不管是拼貼、文字、攝影等一切創作,對鄒曉

託在作品表現出來;而對讀者而言,又成了千百種

葦而言,都稱得上是她生活的經驗累積。

解讀方式,一樣作品,經由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經 驗,發展出屬於每位觀賞者獨有的感受。

拼貼與文字的相輔相成 不管是拼貼或者攝影,鄒曉葦的每幅作品旁 都會搭配一段文字,文字或長或短,單看作品,是 直接的視覺感受,再看到她所下的文字敘述,又能 對作品產生更多面向的探究,進而投射自己心中屬 於個人的生活經驗,引發截然不同的共鳴。問起在 《魚的日子》展覽作品中,哪一件作品最為特別, 鄒曉葦提到一幅以魚與一盞燈構成的作品,文字敘 述為「魚珍惜著一無所有,在海底安靜得閃閃發 光。」──「我很喜歡一無所有這四個字,一無所

84

《魚的日子》展覽作品 「Fish─gentleman」。


由拼貼引發的無限想像

作其實俯拾皆是,只要試著將腦子裡的想法展現 出來,就像多數人看似平凡的事物,在鄒曉葦的拼

如今除了自由接案,喜歡小孩的鄒曉葦也擔任 兒童美術老師,「因為小孩的創作沒有侷限、很自 由,所以教小孩的過程中,我也從他們身上獲得很 多。」單純的孩子擁有最純真也最多元的創意,而 這樣的特點也和喜歡觀察事物、感受生活、創作具

貼、攝影、文字中便顯得有趣而迷人,而不論是人 或者作品,她都沒有藝術家的高深莫測,而是帶著 幽默、貼近生活的平易近人,藉由每天的生活累 積,鄒曉葦也將持續累積創作能量,像她作品中的 魚一樣,繼續待在屬於自己的地方閃閃發光!

有強烈個人風格的鄒曉葦不謀而合;這也對比到當 鄒曉葦被問及「在創作過程中所遇到的最大困境」 時的回答:「最難的還是之前接案子時,跟客戶之 間的溝通。」由於每件作品都是鄒曉葦生命歷程的

鄒曉葦 Hsiao Wei Tsou

反映,要向客戶解釋其對於作品的疑慮,比起在藝

學歷:2011 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平面設計系

術方面所下的功夫,對她而言反而是更困難的。

現任職:自由接案、兒童美術老師

關於教小朋友美術,鄒曉葦希望能以不同主 題、多元素材,觸動孩子自身對事物的觀察、進而 創作;對於自己本身的作品而言,她也希望能藉著 觀賞作品,引發每個人不同的感受與想像,因此 她的部分作品都有著大量留白,留給觀賞者想像的 空間;對於鄒曉葦自己想帶給讀者的理念,則是對 於事物的「同理心」。對於創作,她沒有既定的規 則,原先設定的構圖,可能在創作過程中,因為未 知的因素而有所改變,而創作的素材則靠著邊搜尋 邊拼貼、來源也相當廣泛,因此最後的成品,可

專長: 平面設計、拼貼設計、手繪插畫、文字撰寫、兒童美術教學、教 案設計 展覽經歷 2016 年「魚的日子」個人拼貼創作展 / 朋丁 Pon Ding 2016 年「魚的日子」個人拼貼創作展 / The New Days / About : 2014 年「矛盾的理由」個人拼貼創作展 / 沐樂咖啡 ML Cafe 接案經歷 《樂進未來:臺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課題》/封面內頁拼貼插 畫設計大塊文化出版 李宗盛歌詞手稿原跡明信片手工袋/包裝設計 田馥甄 2014 微巡聽歌會投影插畫設計 丁培倫 DJ DINPEI /形象 LOGO 設計 大彩虹音樂節 2012 網站主題插畫設計

以說是經過很複雜的背景及過程生成,而她認為 「人」也是這樣,在我們肉眼所看到的外表底下, 也許隱藏著和表象截然不同的心靈,而在一個情緒 的產生背後,也或許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原因,「如 果我們能多點同理心,去思考這個人為什麼會有這 樣的情緒、行為,很多事情就不會卡住了!」 對於目前最擅長的拼貼創作,她也希望能讓 更多人瞭解創作其實並不難,「你不一定要很會畫 畫、也不需要很昂貴的用具,隨手拿到的傳單都可 以用來創作。」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想法與觀點, 不論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或是自己的生活體驗,創

攝影作品「路上撿到一張畫」,反映鄒曉葦對看似平凡的事物, 有著幽默的解讀方式。

《魚的日子》 到南方澳做著魚的白日夢─拼貼藝術家 鄒曉葦 85


新北市文化 24 文青藝賞堂

關於山、海與島的魔幻詩歌 複眼人

在遙遠的太平洋上,有一座瓦憂瓦憂

島。島民以為這世界就是一座島,因

為食物有限,所有島民的次子在出

生 後 的 180 次月圓,必須乘著小船出 海,進行一趟有去無回的責任。而在

太平洋另一端的臺灣東海岸,失去丈

夫和小孩因而喪失生存意義的文學系

教授阿莉思,遇見了隨著太平洋巨大

垃圾渦流,來到臺灣的瓦憂瓦憂島少

年阿特烈。

文字/游姿穎 圖圖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複眼人》說是寓言,卻更像一首詩,一首關

且溫柔,吳明益曾表示,「當自己獨自進入野地或

於海洋、島嶼、環境以及人類詠唱著哀愁與美麗的

森林,會感覺或想像著,有個超乎生命邏輯的東西

詩歌。這部由作家吳明益2011年出版的長篇小說,

存在,因而產出恐懼,因此書中的複眼人總是在主

起於一則公海上垃圾渦流的新聞而觸發創作靈感,

要角色孤身一人時出現。」複眼人能看透人世間所

在虛實交錯之間,塑造出鮮明的人物角色,以及對

有事物,卻不能介入,他像是瓦憂瓦憂島的「掌海

環境的關愛。

師」或是原住民的祖靈,孤獨看待一切,卻也道出

本書中,相較於大自然,人是脆弱的。阿莉思 的丈夫和小孩殉身於山林、阿特烈對抗不過海洋的

地球在人類的破壞下,其他生命體對人類行為的另 一種解讀。

猛烈、因為垃圾渦流而失去房子的阿美族人哈凡、

不僅是臺灣,《複眼人》也在中、美、英、

來臺開鑿隧道卻發現人終究不能勝天的工程師薄達

法、捷克、土耳其、印尼、衣索比亞、印度、匈牙

夫,透過小說我們看見了人與世界,在毀滅中的脆

利等10國出版,英國《獨立報》並以「太令人讚嘆

弱與無奈,卻同時也看見重生的契機和救贖。作家

了!」形容這本難得可貴的臺灣小說,像是吳明益

注入對土地的反思,如財團過度開發土地、原住民

送給世界的禮物,用一種強大又溫柔的聲音告訴我

在底層生活的掙扎、媒體的無知及空洞等,開放性

們,對世界多一點珍惜。

地讓讀者去觀看、去思考。 雖是魔幻寫實,《複眼人》卻跳脫中南美洲文 學的框架,帶給讀者一種全新的觀看視野──孤獨

86 關於山、海與島的魔幻詩歌─複眼人


唱出生命與純粹 海洋

的陳建年,寫下了這張關於生活、土地、部落與鄉 愁的專輯,而《海洋》也讓我們重新看見原住民音 樂,有了全新的詮釋。

要怎麼形容海洋呢?比起言語、文

我背著釣竿獨自走到了東海岸」,來自臺東卑南族

字,不妨試試將眼睛閉上,打開耳

極富渲染力的歌聲,「選擇在晴空萬里的這一天,

朵,細細聆聽原住民歌手陳建年的經

隨著吉他撥弦聲滑落,輕快的藍調節奏,緩緩流出

典專輯︽海洋︾,讓浪花、海風與陽

浪花的聲音樂章,我們開始有了關於海洋的想像,

光進入你的聽覺,重新找回漸漸被遺

建年遼闊的音樂世界,海浪、鷗群、甚至是腳踏著

忘的純真與樸質。

文字/游姿穎 圖片提供/角頭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陶笛與吉他的輕柔牽引下,跟著序曲進入陳

增加歌曲氣氛,在詼諧嘻笑中,我們對部落生活也 有了臨場般的想像。 這張《海洋》專輯,是陳建年單純地將生活與 個人感受,以音樂的方式記錄下來。沒想到在當年 金曲獎成為黑馬,一舉奪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突如其來的爆紅及關注,他依舊不改其志──只想 當個將音樂作為興趣的快樂警察。即使距離專輯首 次發行,已經過了17年,如今再將整張專輯重放, 仍然耐聽雋永。原住民音樂總被市場視為非主流,

繼承了外公同時也是卑南族歌謠大師陸森

但仔細聆聽此專輯,旋律輕鬆愉快甚至有些悸動,

寶的音樂脈絡,這張專輯中,除了有〈美麗的稻

關於鄉愁、海洋與土地,對我們來說不再是那麼的

穗〉、〈穿上彩虹衣〉等民謠古調,也同時揉雜

遙遠。對照今日華語音樂市場的了無新意,《海

了如:〈海洋〉、〈故鄉PUYUMA〉、〈Ho-Yi-

洋》帶給人的感動與力量,格外令人珍惜。

Naluwan〉等藍調與民歌曲風。陳建年的創作大多 關於生活與分享、甚至是對故鄉的愁思,有趣的 是,他將許多現場錄製的族人對話保留下來,不僅

唱出生命與純粹─海洋 87


新北市文化 24 文青藝賞堂

航向偉大航道 夢想海洋

「冒一點險得到更大的機會,這是海洋精神很重要的意義。」 此句話點出紀錄片《夢想海洋》的精神──冒險。透過冒 險可以看見更廣闊的世界;因為冒險,得以實現人生的 「不可能」。2013年《看見臺灣》教導我們重新認 識生活的土地,2016年的《夢想海洋》,則讓 我們找回海洋民族的勇氣與無畏。

文字/游姿穎 圖片提供/華文創

別人口中的「拖鞋教授」蘇達貞,是一位熱

沒有阻止他們繼續往夢想邁進。然而夢想就像海

愛海洋的學者,他的夢想即是打造一艘小船環遊世

洋,總有變數,即使最後未如預期,但過程中,卻

界。也許是因遭逢突如其來的喪子之痛,他將悲憤

在彼此心中留下了美麗的花朵。

化為力量,將畢生積蓄投入基金會,致力於推廣親 海教育。「海不應該是禁錮的,而是通往世界的道 路。」於是蘇達貞帶領著16位年輕人,計劃從臺灣 出發到日本沖繩,轉往關島、夏威夷企圖以小小獨 木舟征服太平洋。

「偉大的冒險家,是不做冒險之事。」任何 的冒險旅程都必須有著周詳而嚴實的規劃,這是蘇 達貞的座右銘。臺灣的祖先是航海民族,曾經靠著 獨木舟征服了太平洋,但現在的我們卻懼怕海洋, 是因對海的不夠瞭解。當我們學會從海洋的視角觀

《夢想海洋》記錄了蘇達貞如何帶領16位學

看臺灣、與海洋和平共處,同時學習海洋的寬闊和

員,從訓練到準備啟航、環島到挑戰橫越太平洋的

堅持,或許就能重新找回屬於海洋民族的大無畏精

尋夢歷程。除了必要的體能訓練,還得學會自造與

神,揚起勇氣風帆,超越現實阻礙,挑戰所有的不

駕乘獨木舟,以克服海浪的阻力,讓船順利出航;

可能。

即使好不容易到了海上,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暈船、泥灘擱淺、十多小時的體力耗竭、泡在溼冷 海水的痛苦以及政府法令的阻撓等種種困難,但卻

88 航向偉大航道─夢想海洋


《海岸之殤》海洋沈默的控訴 新北市美展

還記得今年3月德翔輪船在石門 海域擱淺的新聞嗎?無情的大量 油污外洩,將北海岸渲染成黑色 大地,不僅魚類,浮游生物、海 藻甚至水鳥等倚靠海洋為生的生 物,將受到嚴重的生態衝擊。

文字/游姿穎 圖片提供/陳政偉

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傷害,讓海洋發出沈默的控

這張作品,不禁讓人聯想到攝影大師尤金.史

訴,新北高工機械科老師陳政偉,則用相機記錄這

密斯(W. Eugene Smith),60年代他到遭受水銀污

起嚴重的海洋污染,透過他的攝影之眼,希望喚起

染的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在飽受生命威脅下,記錄

人們對這片在地球上占有70%的海洋重新關注,更

並揭發這個小漁村的居民因汞中毒而成為公害下的

一舉獲得今年新北市美展攝影類首獎。

人間煉獄。他曾說過:「喚醒攝影充其量只是一個

新北市政府每年舉辦「新北市美展」競賽, 藉由藝術創作觀摩交流,將新北市的文化能量傳遞 全國。此次報名作品取材多為社會觀察,表達出創 作者對現實的焦慮與關懷。陳政偉的作品《海岸之 殤》以四張北海岸油污照片,紀實式訴說這場嚴重

很小的聲音,但有時一幅照片或一組照片能引發出 我們的感知……。每次我按下快門,都是對戰爭的 大聲吶喊和譴責。同時,也伴隨著希望,希望這些 照片保存下去,希望這些照片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以喚起他們的警惕和醒悟。」

的生態浩劫。一位在課堂上拿著粉筆的老師,這一

我們從《海岸之殤》看見的,不僅僅是創作者

次背起相機,前往北海岸進行5、6次的探查與拍

對一個新聞事件的歷史紀錄,重要的是照片更像是

攝,過程中甚至一度被嗆鼻難聞的重油熏得眼淚直

一面鏡子,讓我們去思考、反省,要如何給予這片提

流,更何況是那些和人類相比下更加渺小的生物,

供人類源源不絕資源的海洋,溫柔且公平的對待。

正痛苦的邁入死亡。

《海岸之殤》海洋沈默的控訴─新北市美展 89


新北市文化 24 活動饗樂趣

以「空間」傳遞茶文化的新舊交融 陸羽著了謎 地層下的茶空間展

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B1展示館現正進行一場顛覆傳統的展覽,在這場展覽中,唐代茶聖陸羽穿越千年而 來,於地底一處神祕的茶空間,帶領大家「觀茶色、聞茶香、找茶謎、聊茶話、品茶趣」,以「空間」帶出 茶文化悠久的歷史及其動人之處。

文字/蔡佩吟 圖片提供/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

絕大多數人可能都喝過茶,但對於茶文化之於

以空間為題 茶文化傳承

茶的堅持卻少有耳聞,也苦無管道去瞭解,關於傳 統茶文化不論是在茶葉、水質、溫度,甚至茶器上 的選擇、掌控都甚為講究,也因為如此,擁有千年 歷史的茶文化在飲料林立的現代逐漸式微,而在這 樣的背景之下,該如何傳承茶文化、接軌該世代的 斷層,成了這個時代的重要課題。

在坪林茶業博物館偌大的展場空間內,有11處 獨立的茶空間,分別展示著創作者對於茶文化匠心 獨具的思維,藉由民眾到此觀看、甚至以身體五感 與作品進行互動,能讓更多人從不同面向瞭解茶文 化,除了作品本身想要傳遞的意涵之外,展覽亦與 當地茶農、茶莊合作,也能讓民眾實際品嘗到臺灣 在地好茶。

90


「初席」以「奉茶文化」延伸出的「茶車」,發揚臺灣茶道與美食經驗,需人力踩踏的 茶車,也隱含以公民力量讓臺灣邁向世界的意義。

「山水間」以桃花源故事為發想,希望能讓人 放下惱人瑣事。

地下一樓的入口處以「找茶謎」、「觀茶色」揭

茶車,也隱含以公民力量讓臺灣邁向世界的意義;作

開序幕,以謎題單觸發參觀民眾對於茶文化的探索;

品「山水間」 ,則以桃花源故事為發想,希望能讓人

而在以茶湯灌注的主題牆上,藉由影像交疊的視覺效

放下惱人瑣事,窄小的隧道設計使進入時必須將身

果,引導觀者進入茶的世界。往前至展場中心,是有

體前彎,也象徵對茶席的尊重;作品「Tea Balance」

著臺灣在地精選茶款的「聞茶香」,令人心醉的茶香

中,則以傳統茶屋充滿各種禮俗用以彰顯階級制度,

撲鼻而至,以嗅覺直接感受香氣,再藉由香氣認識臺

也因此限制了茶人、茶客之間的舉止與心靈為出發

灣在地琳瑯滿目的茶款,也對照呼應每一個茶空間的

點,設計一個有如平衡板的茶屋空間,讓茶客與茶

特色;再往前走至展覽主場地,民眾藉由在不同設計

人必須藉由互相移動來找尋平衡,打破傳統限制、

的茶空間中實際體驗、互動,感受獨特的茶文化。

重新定義茶人與茶客的關係……由這三個茶空間可 以讓人感受到,流傳了千年的茶文化,在時間的推進

以五感重構 將想像化作真實

之下、在新舊文化的對立與融合中,也逐漸建立起 嶄新風貌,而更多由傳統與現代激盪而生的茶文化

作為展覽主軸的 11 個茶空間,有著各創作者

之美,也在這座神祕的地層中等待您的發掘。

別出心裁的理念與創造力,分別為「初席」、「山水 間」、「於輕之間」、「裸」、「境花內」、「丹丘茶席」、 「食養山房 六號茶室」、「Tea Balance」、「光晃亭」、

陸羽著了謎─地層下的茶空間展

「山水樓田」、「苕溪草堂」。此次展覽,更以距今 千年前的茶聖──陸羽穿越時空,來到坪林茶業博

展覽期間:2016 年 3 月 28 日至 2017 年 4 月 30 日 地點:新北市坪林區水德里水聳淒坑 19-1 號展示館 B1

物館,擔任最資深也最專業的導覽員。寫下第一部

電話:(02) 2665-6035

系統性整理茶學理論專書的陸羽,帶領民眾優游展

網址:http://www.tumoldnaturedesign.com/tea-space-main-web

場,也因此巧思安排,此次展覽即以「陸羽著了謎

展覽宣傳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_mRdTh6e4w

──地層下的茶空間展」命名。 以「 初 席 」 來 說, 由「 奉 茶 文 化 」 延 伸 出 的 「茶車」 ,發揚臺灣茶道與美食經驗,而需人力踩踏的

以「空間」傳遞茶文化的新舊交融─陸羽著了謎 地層下的茶空間展 91


新北市文化 24 活動饗樂趣

用影像述說百年歷史故事 影像臺灣 百年行旅

自晚清以來,百年來人文歷史的堆疊,傳承各時期的時代記憶,使臺灣這座寶島蛻變成多元而充實的面貌; 「影像臺灣─百年行旅」即以珍貴歷史影像,帶大家走入時光機,回顧臺灣百年來精采的歷史脈絡。

文字/蔡佩吟 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即日起,在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上的海 關碼頭B棟倉庫,展出百幀臺灣歷史照片,以 百年歷史作為時間軸,將影像劃分為「時代演 變」、「庶民生活」、「城鄉發展」三大類, 以文史梳理晚清、日治、民國各時期的臺灣, 記錄寶島百年來的起承轉合。

百年歷程 精采回顧 臺灣得天獨厚的環境氣候,葡萄牙人大讚為 「Formosa」,因其地理位置,也使臺灣成為海上

92

養分,臺灣人以樸實穩健的性格,默默耕耘這塊土 地,形成如今有著多元族群薈萃,而在科技與建設 上也能與時俱進的美麗寶島。

貿易樞紐,一直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經歷西方

1895年左右,正值滿清統治後期的臺灣,遭

列強、滿清、日本統治過的臺灣,不論是建築、人

受列強爭奪、占領,當時的記憶,有著時代的無奈

文、民族性,仍可顯見這些國家來臺統治所遺留下

與悲情;甲午戰爭後的日治時期,引進西式教育以

的痕跡至今,這些過程,也成為讓臺灣不斷成長的

及現代化建設,創造出頗具規模、具系統性的臺


灣;而後民國政府遷臺,隨時代演進,臺灣也快速

頭〉中,能看到舊木製鐵道橋跨越淡水河,在渡船

發展,逐漸演變為多元而獨特的嶄新面貌。此次展

口處,是臺灣婦女在河邊洗衣服的日常,而漁民則

覽,藉由影像回顧,以直接的影像記憶,重現這片

聚集在停靠河岸的船上,這些切切實實發生過的曾

土地上發生過的大小軼事。

經,卻是許多人未曾見過的大稻埕。 影像封存了當時的記憶,一張又一張精采的

以文史脈絡 梳理百年歷史 此次展覽由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秦風老照片 館)提供所有歷史影像素材,影像來源可能出自世 界各地的古董商、攝影師、攝影史專家、史學家, 或由購買照片、相冊、相關出版品,再加以整理、 歸納、編彙,精選兩百幀作為出版專書,再從中選

黑白影像記載著從前,將百年記憶濃縮在展覽空間 裡,裡頭的片段影像形塑了如今你我的日常,當下 的我們,隨著時間前進,也不斷創造一幕幕的記 憶,在淡水海關碼頭這棟富有歷史軌跡的古蹟建物 中,參觀起來不但別具意義,也多了經由時代變 遷,所產生物換星移的深刻感受。

出一百幀最具標示性內容的影像,做為此次「影像 臺灣 百年行旅」特展的展品。 以推展臺灣歷史影像的文化教育意義為出發,

影像臺灣 百年行旅

展場中每幅影像旁都有經過研究、確認相關文史資 料無誤的文字敘述,讓民眾在觀賞時能將影像中的 細部內容看得更透徹,像是在〈臺北石坊街〉即描 述一群民工聚集急公好義牌坊底下,清楚記錄當時

展覽期間:2016 年 11 月 17 日至 105 年 12 月 25 日 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 9:30 至 17:00 週六至週日上午 9:30 至 18:00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休館) 地點:淡水海關碼頭 B 棟倉庫(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 259 號)

民眾的生活,身處日治時期最為繁榮的商業區榮町 (現為臺北衡陽路),今昔對比差異甚大,令人感 嘆時光流逝所帶來的改變;而在〈淡水河大稻埕碼

販賣果物的兒童。

晚清北門原貌。

用影像述說百年歷史故事─影像臺灣 百年行旅 93


新北市文化 24 活動饗樂趣

探索畫筆下的臺灣之美

彩繪絕美秘境 發現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美 在臺灣,文化部登錄的世界遺產潛力點共有18處,為了讓民眾更瞭解這些珍貴資產,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 館以此為主題,將這些化作一幅幅作品的絕美秘境,透過藝術表現,邀請民眾用心觀察、發現各種角度、面 向的臺灣之美。

文字•攝影/蔡佩吟 圖片提供/淡水古蹟博物館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2015 年以「發現臺灣世界遺產潛 力點之美」為主題,對全國民眾 進行徵件。涵蓋年齡甚為廣泛, 從 7 歲 到 80 歲 都 有, 創 作 方 式 也 包括以水彩、油畫、繪畫類等不 同形式,藉由多元作品呈現出不 同風格的藝術感受,引領觀者彷 如深入其境,感受臺灣多變的自 然、人文美景。

藉藝術凝聚全民共識

之美。同時藉由藝術創作,除了讓觀賞者瞭解臺灣 之美外,也希望喚起民眾對當地自然生態、人文環

2015年「彩繪絕美秘境─發現臺灣世界遺產

境的保護。

潛力點之美」展場設置淡水漁人碼頭「滬水一方藝 文空間」五樓,淡水紅毛城及周遭歷史建築群亦為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從不少作品中都能見到

94

絕美秘境 遍布全臺各地

淡水古蹟群的蹤影。偌大的展場讓人得以恣意優遊

目前文化部登錄的世界遺產潛力點共有18處,

其中觀賞作品,參觀展覽的民眾中也不乏國外觀光

其中包含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及複合式遺產三大

客,在一幅幅畫作間,以嘆為觀止的神情讚嘆臺灣

類,這些潛力點遍布全臺各地,包括:馬祖戰地文


化、金門戰地文化、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 群、大屯火山群、樂生療養院、水金九礦業遺址、 桃園臺地陂塘、棲蘭山檜木群、臺鐵舊山線、太魯 閣國家公園、阿里山森林鐵路、玉山國家公園、烏 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卑南遺址與都蘭山、澎湖玄 武岩自然保留區、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澎 湖石滬群、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展場當中,也能 從特別訂製的展版上詳細瞭解到這些地區的特別之 處,對於畫作的欣賞也能更加深刻。

《飛魚祭》鍾永承/水彩/高中職組特優。

不同面向觀看 發現臺灣之美 在入選的68件作品當中,作者年齡層分布廣 泛,因此從畫作中,除了能看見精湛的繪畫技巧, 也能從國小組作品中看見幼童純真的視角,而藉由 一些畫作,甚至能看出作者對作品的投射以及個人 記憶,或是描繪出對家鄉的愁思,或是記錄對居住 地的深刻情感,又或許是從前在離島當兵的戰地回 憶;同樣一個地方,因創作者觀察該地區的視角不 同,以致所創作出的作品帶給觀賞者截然不同的感

《澎湖玄武岩之美》葉千豪/水彩/社會組特優。

受,而同樣一件作品,也會因為觀賞者的經歷不 同,而聯想出千百種解讀方式,這些都是此次展覽 帶來的豐富樂趣。

彩繪絕美秘境 展期:2016 年 10 月 15 日起至 2017 年 2 月 12 日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柏麗梅表示: 「淡水地區的文化資產做為世界遺產潛力點,將持 續從教育深耕及各項活動辦理等不同面向努力,期

地點:滬水一方藝文空間 5 樓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觀海路 91 號 5 樓 ( 淡水漁人碼頭 )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10:30 ─ 17:00、週六至週日 10:30 ─ 18:00 電話:(02)2805-0308

待透過這個展覽,讓更多人認識臺灣令人驚豔的資 產,並喚起民眾的保存意識。」期待在將來,能透 過藝術相關的徵選項目激起全國各地豐沛的創作能 量,也能藉由各式展覽、活動,讓更多人懂得細細 探究臺灣各地的珍貴文化資產,將臺灣各地、值得 國人驕傲的人文美景持續發揚光大。

探索畫筆下的臺灣之美─彩繪絕美秘境 發現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美 95


新北市文化 24 文物典藏錄

最古老的民渡 順風相送 文字/廖玉琦 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從簡陋易翻的小舢舨,到「澎,澎」作響的馬

羊都各有船資,時人倚賴渡船可見一斑。後來交通船

達船;從維繫淡水與八里交通命脈的「臭氣船」,到

上也開始搭載機車、腳踏車,只要連人帶車騎上船,

引渡萬千遊客盡覽淡水山光水色的觀光渡輪;全臺最

6至10分鐘便可到對岸,造福無數鄉民。

古老的船家「順風航業」,在淡水河岸船頭渡口間, 穿越以往曾漂浮著垃圾的臭河水,貫串如今已成黃金 海岸的絕美藍色公路,數十年日昇日落擺渡不息。

1973年起鄉公所開放公渡民營,老船家張福 義先生即取得經營權,成立「順風航業」。其後歷 經1982年關渡大橋通車,船渡行業一時沉寂;1990

其實遠在西班牙、荷蘭來臺時,當地便有船

年代發展觀光,捷運、漁人碼頭、藍色公路順次成

渡往來紀錄。清朝康熙年間的《裨海紀遊》更有淡

形,渡船旅遊蔚為名勝。絡繹不絕的觀光人口湧入

水八里兩岸的詳細記載:「廣五六里,港口中流雞

淡水,順風渡船的航行路線也從兩岸對渡,增加左

心礁,海舶畏之。」居民僅靠獨木所製的「莽葛」

岸、淡水、漁人碼頭等熱門觀光路線,供如織乘客

(平埔族語)往返河岸間。發展到清末,淡水因臺

隨船欣賞淡水美麗風光。

灣開埠通商繁華一時,成為全臺最大國際商港。八 里民眾生計與淡水密切相關,包括進出臺北、產品 產銷、採買娛樂、通勤通學都須經過淡水,渡船遂 成為兩地交通及貨物運輸主要工具。

在順風航業20噸以下的渡輪中,有四艘單引擎 的平底內河船,名為「順風18號」、「順風8號」、 「順風16號」與「順風6號」,平日便以5至6節的速 度,悠悠往返八里淡水之間,持續服務這條日治時

漁業起家的張家,最早便是在此為八里鄉公所

期至今的黃金航線。其中又以「順風6號」歷史最為

的公渡服務。售票亭中除了給乘船人的全半票、學生

悠久,平口船頭、藍白船身,保養極佳,綴以清風

票外,針對貨物、家具甚至棺材,都分門售票;又常

細浪,彷彿化身懷舊淡水圖騰,迤邐一道淡水渡船

有將牛羊趕入水中,繫船游水渡河,所以連豬、牛、

百年歷史縮影。

96 最古老的民渡 順風相送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