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文化季刊25期

Page 1

季刊

專題聚焦鏡

藝術 來自於生活紀實─林柏樑 我們就是活在一個荒謬的世界─姚瑞中

新北浮世繪

如影相融 以動制動─陳逸書 讓舞蹈定格 勇於創造舞臺情境─何孟娟與她的編導式攝影

25

攝影

書寫攝影的影像評論家─郭力昕

2017 JAN-MAR

觀景 窗外的 影像紀實

文化觀點

New Taipei City Cultural



市長的話 攝影是一扇窗,方寸之間,照見眾生百態,也記載人世憂歡。一幀打動人心的影 像,可能需要攝影師耐心蹲踞守候多時,才能捕捉收錄那一瞬間;也可能是在千萬張片 刻影像中,篩選出最令人屏息的獨一無二。

《新北市文化季刊》第25期齊聚多位攝影大師各種的一眼瞬間,從攝影師的關懷、 思考以及觀景視角,看待世界與臺灣。紀實攝影師林柏樑師承席德進,對於社會弱勢 有著濃厚關懷,以鏡頭記錄鄉土文化及人情韻味;攝影藝術師黃建亮,透過攝影深入 文化紋理,不斷反省思索著身分認同,並構築臺灣味的美學觀點;簡永彬從古典顯影 工藝,跨足數位典藏蒐集,致力梳理臺灣攝影史發展脈絡,重現時代的足跡;攝影大 師阮義忠,將臺灣百姓的生活日常,拍成民間生活史冊,並創立《攝影家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雜誌及「阮義忠攝影人文獎」,讓攝影使命與創作初心,繼續傳遞。

時序進入春天,淡水天元宮的櫻花,將嫩綠的山麓染成粉色新妝,遊人們持著相機 和手機,將一樹又一樹的繽紛燦爛,按成記憶存檔。或者在臉書打卡分享,又或者當成 手機桌面時時顧盼,總是令人心馳忘憂。本期《新北市文化季刊》,邀請你一同輕輕推 開攝影窗門,以心、以眼感受世界,讓我們一起用鏡頭留下生命中每分每秒的美好。

新北市長


CONTENTS

郭力昕

記憶 時光機

文化 觀點

05 書寫攝影的影像評論家

09 35 焦段的困境

古典攝影工藝

創藝 新聲巷

專題 聚焦鏡

林柏樑

簡永彬的影像煉金術

42 凝視淡水巷弄歲月變遷

臺灣青年攝影創作者對話

14 藝術 來自於生活紀實

38 另類顯影 我的淡水歲月青春

44 大千視界 盡在方寸間 Wonder Foto Day 策展人房彥文

48 在社會顯影中觀照自我

18 攝影 做為一種身分認同的手段

青年藝術家陳翔

黃建亮

50 動物平權的溫柔革命

22 深隱在影像中的人情溫潤

攝影藝術家王鼎元

阮義忠

52 紙與科技的創意火花

26 我們就是活在一個荒謬的世界

紙綸科技 林秋吉

姚瑞中

30 影像藏著無盡的愛

34 那些美與不美的臺灣風景 汪正翔

行旅 采風趣

李鼎

56 好奇的眼睛 沒有偏見的風景 用照片說故事的人 張雍

61 初春之晨 土城 漫步龍泉路,俯仰媽祖田,我在。

老城 漫步記

66 碧潭的聲音、氣味與光 一個離日常未遠的地方

70 在地慢遊 × 碧潭日常


新北 浮世繪

72 漁港影堤 歲月駐留 淡水漁文館 凝聚漁港今昔

第 025 期 中華民國 73 年 6 月 30 日《北縣文化》創刊 中華民國 100 年 3 月 30 日更名《新北市文化》

76 十年 淬鍊甘心 書貓相伴 有河 book

中華民國 106 年 5 月 5 日出刊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 發行人:朱立倫

80 如影相融 以動制動 陳逸書 讓舞蹈定格

總編輯:林寬裕 企劃編輯:于玟、翁玉琴、廖文卿、張啟文 執行編輯:邱書豪、常曉雲、黃蓓馨

84 勇於創造舞臺情境 何孟娟與她的編導式攝影

出版者: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 161 號 28 樓

88 俗艷的是影像還是慾望 陳敬寶

電話:(02)2960-3456 網址:http://www.culture.ntpc.gov.tw/

承製:左右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總監:施聖亭

文青 藝賞堂

企劃:蘇香如、楊毓馨

92 透望靈魂窗框的凝視 攝影的異義

93 不覺得自己在自己的身體裡

美術設計:孫秋平、林玉蘭、劉又華 封面設計:林玉蘭

印刷:曦望數位設計印刷庇護工廠

柯泯薰的遊樂旅圖 工本費:60 元(非賣品)

94 改寫街拍歷史的神秘攝影師

GPN 209300033

尋秘街拍客 薇薇安.邁爾

ISSN 1812-9099 (廣告)

95 另一種目線 王信攝影展

文物 典藏錄

96 攝影 是什麼巫術?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新北市文化季刊電子書

新北市文化季刊粉絲專頁


觀景窗外的 影像紀實

2

在光與影的捕捉時刻,遊走寫意與紀實,

觀景窗內的人世流轉,映照社會的現實百態。

扣住百轉千迴的情感交織,對望靈魂深處的迷境,

在欲言又止間,以畫面無聲,交換本應直入人心的對談,

述盡等待果陀後,無盡回望的歲月悠長,

讓藍天白雲,以深邃凝視留住當刻一瞬的永恆。

舞蹈 Asolo, La Rocca © 生態系創意團隊

揮灑舞色,

張雍 Slovenia (2014) ©

第二個童年 Childhood Once More 彩色平面攝影系列 Slovenj Gradec,

4

1.

2.

攝影

1


書寫攝影的影像評論家 郭力昕

文字·攝影/蔡嘉瑋、董昱 圖片提供/郭力昕

一個健全的攝影環境發展,除了要有優秀的創作者外, 客觀且精準的評論者也是不可或缺的。 任教於政治大學的郭力昕,正是評論臺灣攝影創作的工作者; 透過跨越表象的文字, 來到作品涉及的深層問題進行思索。

5


影像文化評論者,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媒體與傳播系博士,現任國立政治 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曾任《人間》雜誌圖片主編,《中時晚報》媒體 評論專欄作者,以及年度新聞攝影獎、紀錄片競賽、國藝會「視聽媒體藝術 類」與「國家文藝獎」(電影類)等各類評審委員。著有《書寫攝影》、 《再寫攝影》、《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等書。

影像的意義,一直都是曖昧不明的。自從發

臺灣雖然缺乏攝影的專業系所,但來自民

明攝影以來,人類以為終能成功捕捉現實,但實

間的力量也隨著攝影的發展,逐漸在各自的領域

際上,觀景窗一直都只是現實中的一個構框;在

中站穩腳步;縱然辛苦,影像的評論者也開始如

這個框框內,攝影師透過構圖、後製,以及各式

創作者一般,在時代的推進中愈來愈成熟。在這

各樣的方法,傳遞主觀的訊息和意識形態。也因

些攝影評論家中,郭力昕可說是臺灣少數早期即

此,攝影的發展不只需要優秀的創作者,還需有

關注影像創作的評論人。不論是《再寫攝影》、

能夠閱讀影像的評論者。在創作與解讀的循環之

《真實的叩問》,郭力昕的著述,討論臺灣平面

中,透過人們共同的付出與努力,在影像氾濫的

影像與紀錄片的政治性,帶領觀眾穿透影像的表

當代社會,才能讓攝影持續進步、擴展人文與藝

面,深入影像與社會之間複雜的叢結。

術的內涵。

攝影做為一種關懷社會的工具 比起一般專業攝影工作者,郭力昕認真接觸 攝影的時間,其實相對晚了許多。那是電腦尚未 普及的1980年代,當時郭力昕在美國就讀視聽教 育的相關研究所,第一次接觸到相機、攝影機、 放映機、投影片……等多媒體工具,也是在這個 時候,讓他對於攝影、影像開始產生興趣。 接觸攝影初期,郭力昕即對新聞與紀實攝 《再寫攝影》從攝影議題、攝 影家作品到攝影書,直視創 作、論述與文化裡的相關現 象,發出批判性詰問與反思。

6

《書寫攝影》,郭力昕首本 攝影評論文集,以攝影藝術 家角度書寫當時(1998前) 的攝影現象。

影的領域充滿興趣。「我對於社會現實向來比較 關切。」郭力昕說到,在他就讀東海大學期間, 正逢臺灣鄉土文學論戰。當時擔任外文系學生會


《真實的叩問》一書, 郭力昕累積多年觀察, 詳述歐美、臺灣、中國 知名與新銳紀錄片導演 與作品的社會意義與政 治作用。

長的他,聽聞陳映真出獄,即邀請他前往大學演

產生一些疑惑;它是不是合適的?這種方法是不

講。時代的氛圍,感染了郭力昕對社會的熱情,

是真能夠傳遞攝影師想要傳遞的理念?」年輕

讓他從大學畢業之後,即對現實社會中的問題充

的郭力昕在心中以及工作過程中,開始反思:平

滿關懷。

面、紀實的影像,究竟如何介入社會?還是說,

從美國回到臺灣之後,對於影像的興趣、 以及熱愛針砭時事的個性,他開始接觸影像評 論的工作。從電視評論、影像美學、甚至臺灣 沙龍攝影始祖朗靜山,都是郭力昕筆下批判的 對象。「陸續寫下愈來愈多關於影像的評論 後,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要補充自己 的知識。」郭力昕回憶到,1993年,他來到英 國倫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自此才開始有系統 地閱讀影像相關的理論。

攝影只是一種傳遞苦難、見證現場的工具?帶著 這些問題,郭力昕展開他對攝影的思索與論述。 「人間雜誌對於攝影的態度,只是攝影的一 種表達方式。在我今天看來,其中缺少了一種藝 術話語的轉化。」郭力昕說到,在英國的學習不 僅讓他重新思考攝影與社會的意義,也讓他對於 自己年少的意見,產生批判性的看法。「如果沒 有來自藝術的感動力,如果攝影只是不斷見證苦 難,很快就會感到疲乏。」郭力昕接著說到,在 英國理論與論述訓練,讓他不再將新聞攝影中的

從柏拉圖的洞穴出走

紀「實」,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實在。事實上,許 多西方的理論家早就討論過,透過文字、藝術、

「當時在英國念書的時候,接觸到蘇珊.

論述等其他的幫助,影像的意義能夠被規範。

桑塔格(Susan Sontag)、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等重要的思想家,他們對於攝影的看透

「我也曾經熱情地相信尤金.史密斯(W.

與批判,深深震撼了我。」郭力昕分享,即使到了

Eugene Smith)鏡頭下的新聞攝影,如果只是一

今天,這些重要的攝影理論仍有著重要的啟發。

直停留在這個『柏拉圖的洞穴』中,我就能感

「當我還在人間雜誌的時候,就開始對紀實攝影

動。但就是因為我今天看了蘇珊.桑塔格、看了

7


約翰.伯杰(John Berger)……,我不能否認我

攝影》與《真實的叩問》,也都是圍繞著「影像

沒看過,我只能否認我自己。」郭力昕坦誠地

如何介入社會」的角度打轉。影像是否(或者如

說,過去擔任編輯工作時,也曾對於古典的紀實

何)揭露、再現社會?創作者的作品究竟是粉飾

攝影有許多欽羨。然而接觸新的理論後,本來昏

太平、拐彎抹角、抑或是直指問題?「我不認為

暗的洞穴瞬間被光照亮了,洞穴中無知的人忽然

影像只能照我這個讀法,但我希望在一種主流模

明白了真理,進而重新調整自己的姿態,接受新

式盛行的情況下,提出一個不一樣的意見。」郭

的知識和觀點。「這個過程是很掙扎的。」郭力

力昕說到,這些位於文化研究、社會學、藝術評

昕表示:「尤金.史密斯對我來說,彷彿是啟蒙

論三方交界處的著述,目的不是要所有的創作者

的來源,當我開始懷疑的時候,我也同時在懷疑

都投入政治,而是希望現實社會的議題,可以成

對我來說很重要的陳映真。」

為創作者和觀眾關照的面向。

「做為一位知識分子,我覺得透過不斷跟自

「很多人也會問我,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己對話、通過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不斷調整自

做為一個評論家,我必須說,我的工作不是替

己,這應該是我的工作。」時過多年,郭力昕也

創作者創作,而是指出他們創作方式的缺陷。批

漸漸體悟到與自己的斷裂,是邁向成長必經的過

評者的專業是指出問題,而不是成為創作上的教

程。學會懷疑本以為不可懷疑的事物,不只是郭

練。」郭力昕也試著回應部分觀眾對於評論家的

力昕的人生經驗,也是今日臺灣攝影圈,必須經

誤解。評論家如同創作者一樣,有其各自的關懷

過的掙扎與思索。

和初衷;好的作品需要被謹慎的評論,優秀的評 析也能刺激藝術家的創作,唯有建立這種良性循

選擇「旁觀」、「救贖」,還是內省?

環,才能讓臺灣的攝影朝向更多元的發展。 「對於臺灣攝影,我還是認為它必須百花

「臺灣攝影圈長期主要的方向是拍照而非論 述。大部分的人只在乎拍照,不在乎關於美感或 議題的爭論,也不會把攝影的現象問題化。」郭 力昕簡明說出臺灣攝影發展的困境與局限。一直 以來,臺灣主流的攝影發展仍偏向沙龍攝影,也 就是一種強調構圖、歌頌自然的美麗,卻對社會 現實避而不談的攝影。直到解嚴後,隨著公民社 會的發展,才開始有人在各自的領域努力,努力 去突破既有的美感框架。

8

齊放。雖然我的評論都針對紀實攝影,不過我會 主張攝影必須先豐富自己的內容。」郭力昕最後 說到,他期待當代的藝術家能夠善用當代的更多 技法,在美術性、策略、科技的應用上,去追求 更廣泛的美學。「攝影並非要和社會有所扣連, 但是希望關照社會的攝影,就要對社會進行更深 的思索、更接近社會的複雜性。」身為關照影像 政治性的評論家,郭力昕也期待攝影本身的多元 性,有一天能夠和社會的複雜性糾纏更深。期待

「我特別在意影像的政治問題。」郭力昕

有那麼一天,人們看到照片時,能夠跨越表面的

說到,早年熱愛紀實攝影的背景、加上對公共

美麗,更深去思索影像社會的議題;也唯有當觀

議題的關心,讓他相當容易即關注到影像的政治

眾開始在乎這些問題,臺灣的攝影環境才能更為

問題。郭力昕關於影像的兩本重要著作:《書寫

進步。


35 焦段的困境 臺灣青年攝影創作者對話 陳以軒 楊雅淳 鄭弘敬 李浩

文字·攝影/汪正翔 圖片提供/陳以軒、楊雅淳、鄭弘敬、李浩

(由左至右:楊雅淳、李浩、鄭弘敬、陳以軒)

在一個「健康」的文化系統中, 我們會有前輩大師、中生代的藝術家,也有年輕創作者。 但在臺灣藝術而言,中間這一環似乎消失了。 曾訪問許多 20 出頭攝影的學生,他們跟我還有父執輩一樣, 景仰的是張照堂,對其它攝影家卻所知甚少,這並非沒有優秀的創作者, 而是提供的舞臺愈來愈少。面對身邊藝術家朋友多半已屆 35 歲, 恰是臺灣青年創作者的界線(許多新人獎限定 35 歲以下參加), 在這時間點,我們彼此回顧剛踏入攝影的自己。

9


陳以軒 1983 年生,輔仁大學廣告傳 播學系畢業,2012 年普瑞特 藝術學院攝影藝術碩士。以 攝影為創作主體,媒材形式 橫跨平面攝影、創作書、錄 像、影像裝置、行為演出。

李浩(以下簡稱李):我覺得這是一個想的過 程,最一開始接觸攝影想得很少,後來愈想愈 多。現在還是想很多,但也會希望自己不要想這 麼多。35對我來說還好,重要的還是自己做自己 的事情。 楊雅淳(以下簡稱楊):擔心很多比賽不能報 名!但是我相信還是有例外,有些藝術家可以持 續創作,並不會因為年齡而受限,所以我覺得不 能想這些事情。 汪正翔(以下簡稱汪):若以攝影做為賺錢的工 具,這年歲上的焦慮,事實上一部分來自生存的 困境。 鄭:我接的攝影大多是雜誌、網站之類的人物 照、採訪照。因為在臺灣瞭解攝影的人畢竟是少 數,所以有時遇到編輯,必須花時間去說服。他 們可能不能接受太遠的照片,有時也會使用大家

靜物研究II:島民(陳以軒,2015-2016)。

習慣的手法如逆光,這樣案主比較容易安心,這 在商業案上蠻重要的。 陳:以前我會有些堅持,但現在會覺得有些天 真,創作跟接案是兩回事,我是直接從創作開 始,像是沒有走路就直接去飛,所以一旦接案時 必須切換成業主的腦袋。不過因為以前就是做行 銷企劃,所以我能接受這樣的狀況,並試圖尋找

陳以軒(以下簡稱陳):現在會有點害怕,以

一個交叉點。想想以一個創作的身分會有什麼優

前看到一些前輩攝影家,沒想到現在已經快到

勢,如編輯照片的經驗就有助我剪輯影片。

差不多的年紀。另一個感覺是,剛開始學攝影 像是學怎麼說話,現在好像會說了,可就覺得 如此而已。

10

李:我的困境是平面愈來愈困難,要求很多,經 費卻壓很低,所以我現在多半拍影片,如藝術家 紀錄片,或是企業形象短片。但我覺得創作跟商

鄭弘敬(以下簡稱鄭):我一直都有種還沒出道

業有一個模糊地帶,我們要怎麼看待它是一個問

的感覺。要說差別的話,以前覺得自己東西很

題。有一個我喜歡的導演Jodorowsky,他的一部

酷,但是現在覺得好像就沒有那麼酷。

影片即告訴人們,我拍電影是來賠錢的,那就是


鄭弘敬

一個很高的標準。而現實中的我們比較像是一直

1983 年生,2008 年赴日,2012

走繩索的狀態,摸索商業與創作的邊界,但自己

年日本寫真藝術專門學校畢

創作時會刻意避免商業上的技術,因為那跟創作

業。 旅 日 學 習 攝 影 後 回 臺, 多以臺北街景與生活親友為

的邏輯是不同的。

主 題, 目 前 致 力 臺 北 日 常 風 景拍攝。

楊:要接跨行的案子蠻難,如從拍商品到時尚或 是劇照領域。當然國外也是,可是臺灣特別依靠 人脈,要打破那個界線很困難,但如果能夠跨界 合作就會覺得很過癮。 汪:在創作方面,攝影者面臨另一種夾縫的狀 態,面對傳統攝影或是當代藝術,攝影創作自身 的位置到底是什麼? 楊:創作上我會煩惱我的東西很少人理解,但某 部分也是我刻意把作品變得比較模糊。有人會說 創作好像要從議題開始,如把創作延伸為一種國 情或是文化的反映,這樣比較容易讓人理解。但 我就覺得這有點奇怪,創作應該是更多樣的,有 些人可以處理議題,有些人去講比較沒那麼具象

鄭弘敬作品。

的東西。畢竟創作的概念是要自然發展出來,如 果大家都勉強地追逐某個方向,就算有好作品也 是一時的。 李:我覺得我的困境更像是攝影媒材本身的困 境,攝影本來不是創作的用途,可能是科學或是 記錄。當攝影想與藝術掛勾,攝影本身就沒有自 信,如當代藝術一定要談議題或觀念,攝影也面

在媒材語言上的操作,不會被廣大的當代藝術群

對這情況,又因攝影本身是一個比較新的媒材,

眾認可。做為一個攝影創作者,有時會變得好像

所以好像更沒自信,更會逼迫自己去做一個與自

四不像,這可能是我的困境,但可能也是我可以

己其實無關的議題。但我覺得每個媒材有自己的

發揮的地方。

特性,不能粗暴規定一個方向。

鄭:一直沒有對當代藝術有困擾,可能沒有特別

陳:所謂的議題可以理解成現在任何媒材都有一

想要跨域,大概我就是所謂本格派的攝影。我比

個發語詞:告訴別人我在談什麼。媒材因此像是

較困擾的其實在創作之外,如除了做創作的朋

一個過程、一個工具,去完成這個議題。而純粹

友外,要踏入別人的生活圈。有時也會覺得孤

11


李浩 1981年生,2012年巴黎高等攝 影學院(EFET Ecole Supérieure de Photographie)畢業。在機 器複製的時代裡,以寫真但抽 象的方式,描繪現實裡的虛幻 世界。

單,像是街拍這件事,現在也有一些街拍的攝影 師,但總體來講,大家還是沒有一個街拍的氣 氛,也很難看到未來有什麼出版社願意發掘這 方面的創作者。或至少,大家約去動物園拍照 吧!這在日本可能很自然,可在臺灣不知為什麼 卻不會發生。 陳:沒錯,在這個時代很難打群體戰,大家不知 道該相信什麼,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沒有一個 實際可以對抗的事情,沒有人在看我們。 汪:在這裡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傳統的攝影方 式,如街拍或紀實報導在這一時代的定位,另 一個是當代藝術對於攝影的挑戰。而數位時代 的進展突顯這個處境。35歲的創作者,剛好生 命的一半是數位與底片的交界,對於紙本照片 的消失與資訊的氾濫感受最深。前者可視為傳 統攝影尷尬的徵候,而後者則是當代藝術傳播 的重要媒介。 陳:一方面現在底片愈來愈貴,另一方面,現在 是一個螢幕時代,這兩個因素導致我們跟紙本的 關係愈來愈遠,跟照片的關係愈來愈虛無。

Le Mécanisme Répétitif 04(李浩,2013)。

楊:現代的攝影太快,風格很容易擴散,也很 容易被模仿,每次面對這些不同的資訊,會有 點焦慮。 李:正是因為沒有看過的東西太多,其實已經無 所謂新的東西。而且數位科技的發生,讓每個人 其實都可以為自己發聲,如自己做書、自己出 版,創造一個新的紙本照片。 汪:很多時候我們仰賴一些攝影大師的作品去界 定這個創作的界線,但對於這些攝影創作者而

Le Mécanisme Répétitif 09(李浩,2013)。

12

言,創作的意義更為個人。也許最根本的問題,


還是回到創作本身?創作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

楊雅淳

怎麼樣的行為?

2002年日本東京多摩美術 大學美術系繪畫專攻畢業, 2004年日本東京多摩美術大

陳:有的時候我認為我們只是會膩,所以想做一

學藝術創作研究所畢業。目

些不那麼膩的事情。又有的時候我認為創作就是

前擔任誠品視覺企劃部資深 管理師(攝影師)。

愛、是一種表達,把語言無法表達東西,基於一 種衝動或能量,灌注在另一種表達方式之上。 楊:我一直認為還好我有攝影這件事情可以做, 我只要看到我腦子的東西可以實現出來,就會得 到一些動力與樂趣。假設沒有了創作,我覺得根 本不需要活那麼久。 李:這個世界太鼓勵確定的事情,如賺錢、工 作,創作相形之下是一個出口,它保留了可能, 而我是一個對一切都蠻不確定的人。 鄭:創作對我從來不是第一順位的事情,足球、 家人恐怕對我來說都是更優先的事,只是剛好我 可以靠攝影賺錢。當然賺錢很重要啦!只是常常 拍照也是虧本。

後記:我們的攝影 也許攝影在個人生命中有不同位置,相較

楊雅淳作品。

一些前輩藝術家,矢志以傳達溫情或對抗體 制,乃至發揚文化,青年攝影家對於攝影與環 境或是集體的關係並不那麼篤定,導致更傾向 訴諸於個人。如果「介入社會」曾經反映臺灣

時代有著最緊密的聯繫,並且嫻熟地使用這一時

攝影家對於紀實(攝影)與藝術一種新的信

代的語言。那青年的缺席,其實意味著人們逐漸

心,那現在這信心恐怕已經淡泊,至於「人類

失去處理當前處境的能力,當然也難以形成文化

一家」更像是遙遠的夢。

積累。這是每一個藝術家的共同問題,只是攝影

採訪快結束時,大家又進入閒聊狀態,攝影

家,做為一種引用當下的技藝者,特別感受到這

的困境看來也不怎麼困境。但我們知道臺灣文化

個危機。在鏡頭之後,我們不確定我們可以看到

的積累面臨一個問題。假設每一代的中生代對這

什麼,我們不確定別人是否看到我們。

13


文字·攝影/董昱、蔡嘉瑋 圖片提供/林柏樑

藝術 來自於生活紀實 林柏樑

師承臺灣知名畫家席德進,

林柏樑領略了

藝術與生活的緊密關係,

對社會弱勢與人文發展

有著濃厚的關懷。

雖遊走於體制外,

林柏樑的攝影讓觀眾看見了社會風情,

也讓人思索臺灣的溫情與感動。

14


紀實,可以說是「攝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

之所以問世人間的重要特質之

始,我就很喜歡藝術相關的事

一。按下快門的瞬間,人類歷

情。」林柏樑說到,自小熱愛

史上的時空,就這樣成為底片

繪畫的他,原本夢想是成為偉

上獨一無二的存在。經過了長

大的藝術家。1966年,臺灣知

時間的反思與推進,當代的攝

名現代畫家席德進從香港返

影要追問的是,透過相機所獲

臺,林柏樑難掩崇拜之心,渴

取的部分畫面,真的就是所謂

望前往席德進身邊以學徒之姿

的「真實」嗎?「紀實」究竟記

學習繪畫。高中畢業那年,林

錄到什麼?什麼才屬實?「好

柏樑利用畢業旅行的空檔,終

的紀實攝影,其中一定蘊含了

於和席德進碰面、也表達了自

一定程度的抽象性,這些元素

己想學畫的決心。席德進看見

能讓觀眾在其中感受深沈的韻

林柏樑身上的藝術潛力,決定

味。」長時間投入紀實攝影,

收他為徒。在當時的時空背景

林 柏 樑 說 到,紀 實 攝 影 師 的

下,席德進為了確認林柏樑的

工作不是只要按按快門,而是

家世背景,決定親自到林柏樑

能夠透過照片,傳遞深厚的人

高雄家中拜訪。

文、藝術,與社會關懷。

事後回想起來,正是這 一趟從臺北到高雄的沿途旅

在大師身邊的日子

行,打開了林柏樑對於臺灣的 倒影,鹿港龍山寺(1985)。

思考。「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

「一個人選擇用什麼方

真正的臺灣。」林柏樑回憶起

式來表現自己,與性格有很大

旅行的細節,沿途所經過的廟

的關係。」回憶起自己走上攝 影的路途,林柏樑有感而發。

臺 灣 紀 實 攝 影 家,1952 年 生, 曾 隨 畫

小時候被同學封為「憤世君」

學習」啟迪,1975 年自習攝影,並開始

的林柏樑,一直對社會的不公

以 攝 影 記 錄 臺 灣 人 文 風 景,1994 年 獲

家席德進學畫,受其「藝術,從生活中

〈吳三連獎──藝術類攝影獎〉,後續

義有著深切的關懷。在戒嚴時

並進行一系列《文學容顏》、《公娼》

代,任何異議都會受到打壓,

作品,攝影視角關注鄉土文化、風俗人 情、廟會、歌仔戲班,展現人文寫實面

林柏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

向,也呈現對臺灣土地的真摯關注。

養成對社會公義關注的習慣, 讓他勇敢追求自己熱愛的事 物,也支持他持續用攝影關心 臺灣社會的各種樣貌。

15


1

2

1.《文學容顏》系列:周夢蝶(2001)。 2.林柏樑鏡頭下的文化評論者王墨林。 3.祭典中的兒童,學甲(1979)。 3

4

4.《公娼》系列:文萌樓客廳(1993)。

宇、山巒與海洋的風景,都讓他開始對於什麼是

式,其實是透過身教逐漸感化。年輕的他因為覺

臺灣,有了啟蒙的省思。「我們以前的教育中沒

得前途茫茫,最後還是決定離開;但這段話,卻

有『臺灣』,我們生活在這裡,卻從未認識這

成為多年來對於藝術的認識論。

裡。」雖然這趟旅行並非席德進的本意,卻成為 林柏樑日後藝術思考的原點。

上天雖然關上繪畫這扇窗,卻也開啟林柏樑 的攝影之門。這段在席德進家中學習的日子,林 柏樑開始接觸攝影。在席德進進行寫生的時候,

用攝影完成藝術

林柏樑會拿著老師的相機記錄風景,以及老師繪 畫的樣子。此外,席德進也時常在家中播放幻燈

在席德進的拜訪下,世代以代書為業的家 人,終於同意讓林柏樑離家。然而,林柏樑在

片,幻燈片中的臺灣風景,長時間以來,潛移默 化影響著林柏樑。

席德進家中的學習,其實充滿了挫折。林柏樑與

16

其說是學徒,不如說是席德進的管家。席德進鮮

「我在那趟南下的旅行中感受到了臺灣、也

少教導他繪畫的技巧,而是讓他從生活中去體會

感受到了席德進的身教。」林柏樑說到,在那趟

藝術的奧妙;但在年輕的林柏樑心中,對於未來

旅途中,偶然間拍下席德進的照片,也就是後來

的惶恐很快就壓過了他。「藝術,必須在生活中

《私人備忘》展覽中的第一張作品「啟蒙」,無

學習。」林柏樑事後回想起來,席德進的教育方

疑是林柏樑學徒生涯的註腳。這張照片不只是林


柏樑對於攝影的啟蒙,也是他對於臺灣的重新理

被拍攝者的處境之外,林柏樑也投入許多時間瞭

解。至今看來,這張照片中席德進孤單的身影,

解被拍攝者的特質。像是在比較晚近的《文學的

彷彿也反映著林柏樑從繪畫逐漸走上攝影道路上

容顏》系列中,林柏樑受託拍攝臺灣重要的文學

的內心衝突。是意外、也或許自有安排,離開席

家,拍攝前他大量閱讀這些作家的作品。

德進之後,林柏樑開始在報社上班,也從此踏上 紀實攝影的漫漫長路。

「攝影師必須很敏感,因為你必須在拍照的 瞬間和當下決定很多事情。」林柏樑說到,充足 的準備讓他能夠掌握被攝者的神韻,從此拍出與

因為靠得夠近 才有好作品

眾不同的作品。

紀實攝影可以說是林柏樑樸實人格的展現。 「以前我把我的畫拿給席德進老師看,他總是 說:『你的畫很實在,跟你的人一樣。』」林柏 樑認為,如果說畫如其人,攝影的表現手法也反 映了攝影師的內心與特質。「紀實攝影會說話, 時間愈久、話愈多。」林柏樑分享到,好的紀實 攝影作品不會只是記錄當下,而是能夠留給後代 思考的素材。尤其對於具有左派意識的藝術家來 說,照片不只讓人們具體的參照過去,也能成為 讓人們思考底層、不公平的媒介。 「我的一生就是一個創作計畫。」林柏樑驕 傲地說,他與其他攝影師最大的不同地方是,他 從來不是帶著一個理論或是計畫進行拍攝。「紀 實攝影的核心精神,就是『人道主義』。」林柏 樑認為,只有同情、渴望理解社會的弱勢,才會 讓人有足夠的動力從事紀實攝影。也因此,林柏 樑拍攝蘭嶼的原住民,以及臺北巷弄中的公娼, 無非就是希望能夠為底層發聲,讓人們可以透過 他的觀景窗,對於弱勢有更多的理解。 在拍攝這些人們的過程中,最困難的挑戰無 非是如何讓被拍攝者卸下心防。「只有誠意,才 能讓大家能夠理解。」林柏樑分享到,像在拍攝 公娼的過程中,許多娼妓根本不願意曝光;林柏

不帶功利目的 享受攝影過程 「我希望這些照片能夠呈現不一樣的事物。 因為我的照片,更多人得以知道這些弱勢的處 境。或者說,能夠因為我的照片,知道更多以前 不知道的事情。」林柏樑說到,他不願意成為 掠奪者,輕易地販賣弱勢的處境,為自己累積功 名。這也是為何至今為止,林柏樑鮮少舉辦個人 展覽的原因,因為對他而言,真正讓他快樂的, 不是功名,而是拍攝過程所獲得的學習。 「我總是在體制外。體制外才能讓我自 由,感到快樂。我不在乎名氣,因為自由就是 我最大的報酬。」林柏樑自信地說,他或許是 臺灣最早的SOHO族。自由,總讓他能在攝影的 工作中,有許多攝影之外的學習;40年以來, 一位又一位的被拍攝者,也透過觀景窗成為林 柏樑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人拍照沒有風格,就是沒有想清楚自 己為什麼要拍照,只想著迎合社會是不夠的。」 林柏樑表示,對於臺灣攝影的發展,他也期待後 輩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時代的作品,持續為臺灣 的紀實攝影,留下屬於當代的批判與風景。

樑於是在拍攝過程中,盡量利用環境的元素,像 是欄杆還是窗戶,遮住被拍攝者的臉。除了同理

17


攝影 做 為 一 種 身分認同的手段 黃建亮

文字/蔡嘉瑋、董昱 圖片提供/黃建亮、羅文岑

任誰都難以想像,如今主要以拍攝紀錄片為業的黃建亮, 過去曾是臺灣藝術攝影的重要創作者。 他的四組作品,包括《看東看西看》1991、《地球村遊民》1996、 《皮相》2002、以及《世紀末臺灣》2000, 至今仍是對臺灣文化主體具有深度反省意識的經典之作。 透過黃建亮的眼界,人們得以更深度去思索,臺灣究竟是誰?究竟該走向何方?

18


「我一輩子的創作,都圍繞著文化這個議題打轉。」黃建亮簡 單一句話,道出自己創作生涯的心聲。在成長背景中,黃建亮正好 碰上鄉土文學論戰;當人們爭相詮釋什麼是臺灣的同時,這些議題 無形中也刺激黃建亮思考。「當時我對文化的意涵有許多懷疑。」 黃建亮回憶到,在黨國威權統治的壓力鍋之中,「我們屬於什麼文 化」的內涵是非常矛盾的;課本中一方面以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 為榮,卻又同時不斷透露自己不如西方的心境。「所以,我們到底 被界定為何人?」對於這些問題的好奇,日後成為黃建亮創作的動 力與養分。 1962 年生,畢業於中華工專電機科、美 國南伊利諾大學電影與攝影系,紐約視 覺藝術學院攝影藝術碩士;目前為亮相 館影像文化公司影像總監,並為多所大 學 兼 任 講 師。 曾 承 拍 多 部 Discovery 紀

在眾多藝術表現媒材中,攝影成為黃建亮表達思想的重要工 具。「攝影幫助我思考,什麼是文化。」黃建亮分享,國中畢業旅 行時,他帶著父親的相機記錄旅行過程的風光景色。這種記錄現實

錄片,記錄文化人、科學故事、社會議

的工具與手法,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攝影讓我可以觀察細

題, 其 中「 九 二 一 十周年特集」獲得

節,我也希望透過觀景窗,逐漸深入文化的紋理。」長大之後,黃

「亞洲電視獎最佳時事節目」殊榮,並 於 2010 推出個人首部電影長片《燃燒

建亮繼續利用相機和攝影,做為思索、表現、反省文化的媒介。

吧!歐吉桑》。

看東看西看自己 「我覺得影像是我一輩子的工作。」1960年代出生的他,青春 期階段正巧遇上臺灣本土化運動的濫觴。在鄉土文學論戰引領下, 人們開始被迫去思考何謂本土;在當時,雖對「中國/臺灣」的政 治認同仍相當曖昧,但人們已開始在藝術、人文關懷上,展現追求 屬於臺灣本土的企圖心。如楊德昌、侯孝賢等人的新電影,成為時 下知識分子的養分,也打動黃建亮,讓他決志以影像工作為業。 當時臺灣仍缺乏影像工作的相關專業系所,黃建亮選擇前往美 國接受專業訓練。黃建亮表示「當時我其實一直無法決定自己要拍 動態還是靜態攝影。」所以大學選讀「攝影與電影系」,出於經濟 上的考量,研究所選擇攝影做為研究和創作的媒材。在美國接受教 《世紀末臺灣》系列:小北夜市,臺南。

育的過程中,黃建亮感受到強烈的文化震撼;除了專業與攝影表達 的風格差異,這段求學經驗也豐富他對文化議題的想法。做為這段 時間的總結,黃建亮製作出《看東看西看》系列攝影作品,希望從 臺灣海島的角度,思索東、西方的衝突與內涵。

19


回想起自己在美國受教育的過程,最令他

對臺灣最沈重的叩問。「我一直都在思考什麼

印象深刻的是同學的質疑。「我在撰寫《看東看

是臺灣文化?他應該是怎麼樣子?」黃建亮說

西看》論述時,被當時協助校稿的美國人質問:

到,回臺灣拍攝的這些作品,希望透過對全球

『你怎麼會是Chinese?你是Taiwanese!』當時

化下的社會變遷、主流媒體的墮落這些議題進

我很震撼,因為以前我們受教育時,從沒想過這

行批判,更重要的,是希望讓觀眾一起思考臺

個問題。」黃建亮說到,正是在一個文化差異極

灣文化的應然樣貌。

大的環境下,讓他發現東方與西方的愛恨情仇, 才是構成臺灣經驗的土壤。《看東看西看》系列 作品,不僅是一個東方人對於西方資本主義的思 考,也是黃建亮探索臺灣文化主體的初啼之聲。

以《皮相》為例,黃建亮將相機對準自己家 的電視機,每天翻拍電視螢幕上的新聞畫面,透 過「斷章取義」的快門,對新聞本身斷章取義的 播報方式表達抗議。當這些作品被展示出來時, 人們看到的,不是只有新聞畫面中眼花撩亂、幾

世紀末的切片和斷點

可亂真的資訊,更多的是一種視覺上的反胃。 「《皮相》不是拍不下去,而是自己的身心已

回到臺灣,黃建亮持續以攝影做為與社會

無法負荷這種質地的媒體。」回憶當時的拍攝過

對話的窗口。如果說《看東看西看》是黃建亮

程,黃建亮仍感心有餘悸。更讓他心中感到痛苦

對西方文明的批判,《地球村的遊民》、《皮

的是,這些新聞即是臺灣人每天接收的資訊,而

相》、以及《世紀末臺灣》,則可說是黃建亮

且至今仍持續墮落。 如果說新聞是社會萬象的表象,那臺灣社 會內部的問題又是什麼?這問題催生了《世紀 末臺灣》的系列作品。「世紀末不是一個時 間,而是一種心態。」做為黃建亮最後正式發 表的攝影作品,《世紀末臺灣》提出對臺灣社 會的叩問。「對於國家、對於我們是誰,這個 社會幾乎是完全不敢思考的。」黃建亮認為, 一種沒有根、沒有認同的集體意識,讓社會處 在一種不知所措的狀態中。透過殘缺的古蹟、 假冒的自然、破碎的廢墟,黃建亮讓我們看到 一個荒謬的末世慶典;迎向末日的,也正是島 嶼上渾然不知的臺灣人們。

看清文化混血的本質 2004年完成《世紀末臺灣》作品後,黃建 《世紀末臺灣》系列:馬鳴山,雲林(2002)。

20

亮的創作媒材從攝影轉向動態影像。「我一開始


《世紀末臺灣》系列:永樂市場,臺南。

《地球村的遊民》系列:龍山寺,鹿港(1995)。

其實不想當導演,我最喜歡的是拍照。但現實來

答案。「臺灣就是一個混血文化的地方。」黃建

說,攝影在臺灣沒有地位、也不被重視。」黃建

亮表示,以前習慣從純粹的角度去思考,什麼是

亮分享自己放下相機,最主要的原因即是攝影在

臺灣的獨一無二,後來才發現這根本就是錯的:

臺灣沒有得到該有的地位,除了拍攝自己的作品

「我以前會想,什麼是純粹的臺灣,想要找到臺

外,黃建亮的攝影師生涯中,泰半時間都運用在

灣的代表色、象徵物,後來我覺得不對,只能承

推廣、提升攝影在臺灣的地位,不管是透過團體

認他就是個混血、雜燴的地方。我們是一個在很

(影像合作社Co-Vision)、比賽、活動……,然

重要位置上的小島,各種文化因各式各樣的原

而時間終於消磨年輕人的熱情,黃建亮決定務實

因,不得不路過這裡。什麼都沾到一點,這些就

地走上另外一條路,從中另尋解答。

是我們的養分,但重點是,我們如何轉化成屬於

「在製作動態影像的過程中,我心裡有個使

臺灣味的美學或文化。」

命感,希望把臺灣美麗的事物搬上國際舞臺。」

「我覺得我當導演當得不錯,但我心裡最想

黃建亮分享,從批判的攝影表現、轉換到溫和的

做的還是攝影師。」黃建亮有些自我安慰地說,

紀錄片,心中對於「什麼是臺灣」的疑問始終沒

不管是什麼身分,他都不會停下探尋臺灣文化主

有拋棄:「老實說,有時候我很悲觀,我覺得很重

體的題目。他也開始看見許多人在各自的領域努

要的事情,臺灣似乎都不在乎。甚至有人會說:

力,期待有一天,這些力量可以重新匯聚,一起

『臺灣?這是老問題,不時髦了。』我覺得這是很

為「我們究竟是誰」發問,摸索出定位參考的座

根本的問題,跟時髦不時髦一點關係都沒有。」

標軸。唯有到了那一天,世紀末才會走上滅亡,

十幾年來,黃建亮拍攝國家地理頻道、

迎來新世紀的曙光與希望。

Discovery的工作經驗,到主導「探索新美臺灣」 (Finding Formosa)系列紀錄片,開始有了一些

21


深隱在影像中的人情溫潤 阮義忠

文字/廖靜清 圖片提供/阮義忠

2016 年 6 月,「阮義忠攝影人文獎」正式啟動, 這位臺灣攝影史上舉足輕重的攝影家,圓夢創立屬於全球華人的獎項。 攝影對他而言,是一種信仰、使命, 用鏡頭記錄人文土地數十載,作品集成珍貴民間生活史冊, 回憶檢視人與土地的關係。

22


出版過許多攝影作品集,阮義忠的創作除了 平面影像,還有溫潤豐厚的文字撰述,圖文力量 深達人心,字裡行間充滿真誠及溫暖的情感。由 黑、白、灰色調組成的照片,深淺不同的灰階突 顯構圖與線條,利用光影營造豐富影像層次感, 簡潔有力的圖像讓觀眾產生迴響共鳴。作品彷彿 有一種療癒人心的能量,在主題與故事之間抓到 最好的平衡,按下快門之前,光源、構圖都在他 腦海裡商榷,發掘深隱在影像中的天真質樸。

《人與土地》系列:臺東縣蘭嶼鄉(1982)。

用鏡頭抓住最真實人性 翻閱迄今的臺灣影像文史,知名攝影工作者

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雜誌,62期封面整

阮義忠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創作風格以人文紀實

齊排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照片映入眼簾,帶來

為主,長年用鏡頭抓住真實的人性,留下珍貴歷

最直接的視覺衝擊。

史畫面。他也不懈地將國外的影像、資訊新知引 進國內,甚至發行、主編專業攝影書刊,希望喚 起創作者對人事物的關懷,以及珍視自然環境。

「相機是人與人溝通的工具,我想留住人性 的美好,連結人與土地的關係。」拍照經驗將近 四十年,阮義忠透過早期搭乘公路局各線公車,

受人敬重的老前輩爽朗答應此次邀訪,當

深入鄉土民間取材,憑著客運車價目表走訪偏僻

天來到北投工作室,不甚起眼的紡織工廠內別

的小鎮,老人、小孩、婦女、勞動者的真摯面容

有洞天,新藝術聚落匯集了音樂、影像、劇團、

令他深受感動。每一幅照片見證早期臺灣困苦、

電影、工藝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進駐。拾階步

經濟起飛、城鄉發展過程,那些作品沉澱為這塊

上二樓,轉角牆面擺置阮義忠創辦的《攝影家

土地的記憶。阮義忠表示有幸能記錄當年景象,

1950 年出生宜蘭頭城鎮,自幼喜歡畫畫,極有藝術天分;曾 任《幼獅文藝》、《漢聲 ECHO》雜誌、《家庭月刊》,自辦 《攝影家 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雜誌。出版過十多本攝影 集,以及論著多本書籍,其中《當代攝影大師》、《當代攝影 新銳》被中國視為攝影教育啟蒙書,2016 年成立「阮義忠攝影 人文獎」。從他的一系列作品可以看見攝影家的真誠態度,並 見證臺灣歷史發展;多次至世界各國舉行個展,作品被國內外 重要機構收藏。

23


《八尺門》系列(1983)。

《正方形鄉愁》系列:臺北淡水列車(1988)。

但時代不斷進步,臺灣人純樸、互信的美德也已

物大多是農民、勞工,也是我不想碰觸的成長記

消逝,回首過往歷史影像,仍希望為攝影工作改

憶。」阮義忠怨懟困苦出身,但拍攝過程中發現

變些什麼,近年來在海峽兩岸活動頻繁,阮義忠

人性的友善、信任,對生長的土地有所瞭解,原

不斷引領大眾探索及深入影像世界,做為跨越溝

本反抗的心態轉變成對人民、土地的熱愛。《漢

通的橋樑。

聲ECHO》雜誌開啟攝影契機,而真正奠定人文 紀實風格的轉折點是《家庭月刊》,「感謝那時

記錄老臺灣的生活影像 踏上攝影這條路,阮義忠笑說退伍後從宜 蘭來臺北找工作,拿著畫稿作品應徵上《漢聲

主管給予極大自由,從拍攝、寫稿、編輯、後製 都由我發揮,搭乘公車尋找創作題材,扎扎實實 把臺灣走了一遍!」半遊記的創作方式,阮義忠 用「太痛快了」來形容這段職涯。

ECHO》雜誌的藝術編輯,當時老闆黃永松先生 直接交付一臺相機,當場示範裝好底片後便離開 辦公室,留下完全沒攝影經驗的阮義忠,只好硬 著頭皮摸索。機會來臨時就看你如何面對,只要 想做什麼,就能把事情徹底做好的阮義忠,因從 小喜歡畫畫、對自己的畫作非常有信心,透過基 本的構圖美學天分加上勤學努力,慢慢研究快 門、光圈知識,以及暗房沖洗技術,這份工作的 美麗插曲而後變成一生職志。

24

一幀幀黑白照感動人心 離開《家庭月刊》之後,阮義忠跨行至電 視節目製作《映象之旅》,用另一種器材記錄臺 灣人文影像,不斷地關注城鄉發展變化。無論是 平面或電子媒體,他的創作始終「以人為本」, 攝影對他而言,已經是生活的重要部分。而累積 的大量作品集結成冊,《北埔》、《八尺門》、

因緣際會讓阮義忠開始接觸攝影技巧,也拿

《人與土地》、《台北謠言》、《四季》、《正

起相機走訪臺灣土地,但他表示,一開始其實很

方形的鄉愁》、《失落的優雅》等十多本著作,

不想拍人群。「家庭背景的關係,我所拍攝的人

影響許多新生代的攝影家。熱愛閱讀的他,少年


時期已讀遍國內所能取得的世界經典名著,精湛文字功力加上張力 十足的影像,烙印讀者底心。陸續出了多本書籍,對華人的攝影教 育影響深遠,對於攝影主張,他總是強調「關心鏡頭前的人事物, 跟別人的生命產生共鳴時,作品才能感動他人」。 1992年,阮義忠創辦中、英文版《攝影家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雜誌,開啟了臺灣攝影界國際化的視野,刊物不僅 介紹國際攝影家,同時也推動國際交流。此本刊物報導當代傑出大 師,介紹許多攝影觀念和技巧,被公認為「世界上曾經存在的好雜 誌」之一,也是我國少數在國際間榮獲聲譽的雜誌。雖在出版第62 期後即停止出刊,但精神永遠存在,留給攝影愛好者無限感嘆。近

1

幾年來,在各媒體撰寫專欄,並於海峽兩岸各城市開設攝影工作 坊。透過攝影講述其內在意義,尤其是人文關懷和人道主義精神, 帶來許多衝擊和啟發。對於「中國攝影的教父」之稱,他謙遜表 示,北京《中國攝影雜誌》所喻的「世界攝影之於中國的啟蒙者與 傳道者」更貼切,在中國攝影界處於混沌狀態階段時,阮義忠的書 籍和專欄確實起了一定指引作用。

成立獎項傳遞創作初心 曾大量留下臺灣農業轉為工商社會時期的影像,堅守攝影傳 2

統的阮義忠,對當今數位科技發展給予高度肯定,經歷類比攝影輝 煌年代,他笑說:「以前攝影作業還包括後端暗房技巧,藥水和時 間的比例拿捏也很重要,不會沖洗照片的人還真不敢稱自己是攝影 師!」接受數位化的衝擊,阮義忠獨子阮璽即是用手機拍照的新生 代,一開始瞞著父親玩攝影,運用科技的方便性隨時隨地捕捉畫 面。從小浸淫在父親的攝影世界,阮璽的攝影態度很謹慎,學會用 父親高標準要求自己,首部攝影集《院喜》受到好評和肯定。 這些年來,阮義忠在中國開設攝影工作坊,除了開班授課外, 常有機會參加各地的攝影展,或是擔任攝影比賽評審。他觀察到, 作品和創作者的人文精神逐漸稀薄,因為當代流行攝影過度注重影 像表現,反而少了最重要的人文精神和內涵。一個想法在他內心萌

3

生:創辦華人世界的「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W. Eugene Smith Award)」,希望藉此傳遞創作初心,重新審視連結人與人之

1.《北埔》系列(1983)。

間、人與環境的美好關係。

3.《台北謠言》系列:衡陽路(1979)。

2.《北埔》系列(1982)。

25


我們 就是活在一個荒謬的世界 姚瑞中

文字·攝影/蔡嘉瑋、董昱 圖片提供/姚瑞中

以拍攝廢墟聞名的姚瑞中, 除是一位攝影創作者外,也是臺灣重要的行動藝術家。 從攝影、繪畫、甚至裝置,都是姚瑞中創作的媒材。 攝影對他而言,是一個比較私密的語言; 透過他的照片,人們得以看見臺灣社會的荒謬, 從中反思國家、民族、社會的深層意涵。

26


說起姚瑞中的創作生涯,絕大部分都會聯想到他拍攝「廢墟」和「蚊子館」的系列作 品。「其實我不是只會拍廢墟。」姚瑞中說到,在他20多年來的創作生涯,廢墟只是其中 一小部分。一如所有的藝術家,姚瑞中的創作也環繞著時代背景和個人境遇。從早期對於 國族與社會荒謬進行反思的行動藝術,到晚近因進入家庭而對生命有新體悟的繪畫,姚瑞 中的作品走在生和死、經驗和超驗的邊界,同時也對社會的美麗與醜惡提出他的觀點。

廢墟迷走:金瓜石水湳洞選煉廠遺址(1991-2011)。

花費七億多元的雲林縣北港第一公有市場(2013)。

荒謬做為一種回應文化雜交的手段 相對於其他攝影師,姚瑞中創作生涯使用的 媒材相當多元。北藝大美術系畢業的他,涉獵相 當廣泛;攝影、繪畫、裝置等,都是姚瑞中創作 的媒介。「1994年畢業時,正好是臺灣畫廊崩潰 的年代;當兵退伍後遇到亞洲金融風暴,接著又 剛好碰上臺灣本土運動的高漲。」姚瑞中說到, 當時一連串經濟與政治局勢的變化,讓他開始關 懷國族與社會的凋零,以及其中的荒謬性。 「在我早期創作的各種作品,我將它稱為一種

1969 年出生,1994 年國立藝術學院(國 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目前任 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專長為 攝影、裝置及繪畫,也曾從事過小劇

『臨終關懷』。」回憶起自己的創作,姚瑞中分享

場、電影、美術史教學、藝術評論、策

到,面對中華民國的名存實亡,這種介於生和死之

展等工作,其作品涉獵層面廣泛,主要 探討人類一種荒謬處境,作品曾被臺北

間的特別狀態,讓他感到尤其荒謬。也因此,他製

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臺

作了「本土佔領行動」、「反攻大陸行動」、以及

灣美術館、澳洲昆士蘭美術館、美國康

「天下為公行動」等行動三部曲的行動藝術,藉此

乃爾大學美術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及許 多私人單位典藏。

去思索臺灣、中國的荒謬政治情節。

27


巨神連線:高雄市五龍山鳳山寺(2016)。

除了對於國家、社會死亡的採樣之外,姚瑞 中也思索死亡之後的各種途徑。「死亡之後,就會 有對於超驗世界的期盼,我稱之為『永劫輪迴』, 就像人們集體的崇拜神像,也是我近期思考的問 題。除此之外,『借屍還魂』,則是用偽造的山水 來講國族的失落,說明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借屍還 魂。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金蟬脫殼』,做出一個中 華民國的平行史,也就是即將進行的作品《犬儒 共和國》。」姚瑞中分享到,面對種種國家與社會 的凋零,他採取了一種嬉笑怒罵的態度,面對這 些沈重的議題。這麼做並不是要諷刺那些認真思 考的人,而是希望透過藝術的角度,給予觀眾另 一種看待事情的方式;畢竟,面對沒有標準答案 的歷史難題,幽默也可能成為一種解答。

巨神連線:臺南市歸仁區修元堂─風雷神(2016)。

化的縮影。年輕的姚瑞中一個人置身廢墟,一無 所有的孤寂感,也反映在今日的作品之中。 「我認為,要在當代拍出一張偉大的照片, 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姚瑞中說到,在影 像氾濫的當代,攝影是一個入門簡單,但是層次 提升困難的媒介。攝影工具氾濫的結果,是讓人 們對於影像的思考也過於快速。在藝術創作的手 段上,姚瑞中也採用「意識流」的做法,利用一 組照片互為文本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思考。透過 一組又一組的照片,觀眾不是只用一張照片理解 作者,而是在作品之中循著一些線索,體會影像 背後更深層的意涵。 「我真正喜歡的事情,是探究表象背後的脈 絡。」姚瑞中說到,相對孤僻的個性,不僅讓他

死亡的是空間,還是政策?

28

對於拍攝空間比較有興趣,也讓他對於現象背後 的原因有更深的思索。「我做不到在路上拍人,

在姚瑞中思考死亡議題的人生階段裡,他開

然後就把它框起來變成自己的作品。我不認識

始大量拍攝臺灣的廢墟。「年輕沒有工作的那陣

他、不知道他是誰、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所

子,喜歡在臺灣到處跑,正好見證了產業轉型的

探究的事情,就像海底下的冰山。比如說我拍了

階段。傳統工業被高科技產業取代,很多廠商外

很多蚊子館,這都只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真正

移到中國,留下了空蕩蕩的廠房。」姚瑞中回憶

重要的是背後的脈絡。」姚瑞中說到,藝術家的

到,不喜歡人多吵雜的個性,讓他選擇到郊外的

工作就像是潛水夫,透過表現逐漸深掘表象的成

廢墟中探險。廢墟的現象,正好也是社會快速變

因,然後透過各種媒介、引發人們去思考。


《週休八日》姚瑞中個展,於耿畫廊展出(2017)。

寶寶系列繪畫創作《超人老爸》(2017)。

除了廢墟之外,姚瑞中也進行蚊子館計畫,

除了持續的創作之外,姚瑞中也持續用行

大量拍攝臺灣的蚊子館。這系列的舉動,意外引

動關心臺灣的攝影發展。2003年,姚瑞中出版了

發了官方的關注、也迫使官方開始注重相關問

《臺灣當代攝影新潮流》一書,搜羅他對於臺灣

題。「廢墟開始被活化,我收到很多公文和報

當代攝影師的評析和討論。到了今天,他又自掏

告,邀請我幫忙鑑定活化的成果,我也很意外,

腰包,主持臺灣攝影名人訪談錄計畫。「去外面

現在一天到晚收到政府的報告書。」攤開一本又

書店閒逛,我就發現臺灣的攝影書很少,大部分

一本的活化計畫書,姚瑞中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

的書都是技術類的書籍,很難從書櫃上看出臺灣

始。雖然活化的過程中,還是摻雜了一些魚目混

重要的攝影師有誰。做這本書,是希望可以讓攝

珠的假活化案例,但是透過攝影作品引發社會的

影師的想法,讓更多人知道。」姚瑞中說到,目

反思,也正是藝術家期待的結果之一。

前為止,工作團隊已經完成了上百位攝影師的訪 談,其中有幾位在訪談後即不幸過世,頗有搶救

走向他方 然後回頭

臺灣文化資產的意味。這些訪談錄也將在不久之 後出版,成為臺灣攝影史上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近十年來,隨著姚瑞中人生進入家庭,他 關心的題材也開始有所轉變。過去對於死亡的

與其說姚瑞中是個攝影師,不如說是一位才

關切,如今表現在即將出版的《巨神連線》系

華洋溢又多產的藝術創作者。透過他的作品,觀

列作品中;除了死亡的主題,他也開始關心生

眾見證歷史的荒謬、感受人間的溫度;不管是冷

命的課題。「有了小孩之後,我發現他們比藝

還是熱,姚瑞中的凝視帶領穿透表現,進入更深

術品還要神奇。」姚瑞中開玩笑地說,因為自

層的思考和理解。或許在這個層次之中,色彩未

己的童年經驗相當孤獨,自己希望能夠扮演一

必斑斕、冷暖也不再重要,只有對於生命和死亡

個好父親,多花時間陪伴小孩。即使出門拍

的叩問,才是激起真理漣漪的思緒之石。

照,他也是帶著小孩一起前往。這種「父職」 的經驗,也啟發他創作《週休八日》,以繪畫 描繪養育小孩的甜蜜負荷。

29


影像藏著無盡的愛 李鼎

文字/謝瑩潔 圖片提供/李鼎

導演李鼎的影像作品,往往搭載著細膩的故事、情感與記憶, 畫面之美也令人印象極為深刻。 在他的手上, 快門就像是扳機,擊落了剎那時光, 成為反芻收藏的永恆。

30


在李鼎半自傳電影作品《到不了的地方》,飾演導演的林柏宏 與飾演臺客的張睿家,以一處彷彿絕境的山腳為起點,展開一場重 機旅行。氣韻澎湃的五彩雲霞,襯著崢嶸山勢,將時光渲染成流動 美學,兩人從此處展開旅程,尋找一碗記憶中的金針湯。 透過影像及文字,李鼎誠懇分享人生,並與自己、與過往和 解,「剖開真心,是像我這樣的創作者本來就應該要做的。要入這 行,在美感與構圖方面都要有一定的素養,但要以此維生,不能只 靠技術,」他強調,「必須要有一顆心在那裡。」

在電影《到不了的地方》,飾演導演的林柏宏與飾演臺客的張睿家,為尋找一碗金針 湯,展開一場重機旅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曾擔任 頻道視覺創意總監、音樂頻道節目部監 製、 綜 藝 節 目 總 策 劃,並連續兩年以 頻道包裝廣告榮獲三座國際 Promax 廣

往李鼎的方向做自己

告大獎的金、銀獎。現為作家及導演, 文字 攝 影 作 品 有《 到不了的地方,就

李鼎的影像專業訓練以及創作態度,來自國立藝術學院(今北

用 食 物 吧 》、《 忘 記 憂 愁 的 地 方 》、 《螺絲狗》、《再見的地方》、《這樣

藝大)求學時期的學術養成。「每個人年輕時,都會有一個心目中

也 不 賴 》、《 那 五 個 畫 面 的 秘 密 》、

想要學習成為的對象,但是教授告訴我們不可以,『你不要成為別

《#斷不了》。電影作品為《愛的發聲 練習》、《到不了的地方》。 Facebook:李鼎的也不賴 instagram:leadinglife

人,你要成為李鼎。』但李鼎是什麼?當時年紀太輕還不知道,我甚 至羨慕某些同學們都有自己出彩的故事遭遇甚至有早熟的傷痛。」 「直到後來父親罹患漸凍症,經歷了生離死別,我才明白,一 旦願意接受及面對責任跟信心帶來的考驗,你就會是自己生命中的 主角,李鼎就會是李鼎。」無常的生命,構成了無奈的巧合,拍完 電影《到不了的地方》才知道,當年要求他「做李鼎」的教授,也 正經歷家人變成漸凍人的過程,「這時,這部電影作品反過來撫慰 了老師的哀傷與失去。」

31


大學時期首次擔任影像導演的作品獲獎並

兩廳院的十年演出歷史彙整起來,成為一本刊物

成為商業電視廣告,對李鼎的導演之路是一大鼓

與影像紀錄片,從內容到整體包裝,真的滿過癮

勵,但過程卻是兜了一圈。「我當時想主修導

的。」李鼎也做過全華語界第一個拍攝作家BV

演,卻被學校淘汰,教授在我當電影導演後告知

的導演,這是2005年中時「開卷好書獎」在華文

當年淘汰的原因,認為我舉止與行為太天真柔

界發起的Book Video。

弱,不像個強勢掌控的導演,但現在他們真的認 為,恰恰是因為這份天真與柔弱,是一個導演最 可貴的內心與處事時最好的溝通方式。」

「許多位優秀作家在僅僅一小時的拍攝時間 內,把生命思緒整理給你,還要拍出廣告片的品 質與味道,多年後回過頭來看,真覺得還不賴!」

當了導演,很容易面臨現實的生計壓力,李 鼎在《那五個畫面的祕密》書裡提到「溫飽」的 重要。「再怎麼有理想、有追尋,都得先扛起養

在旅行中尋找永恆

活公司的責任。所以公司剛成立的時候,接了各

在最新一本攝影文字作品《#斷不了》中,

種類型的案子,小至火鍋店廣告、項目多樣至布

李鼎描繪一個人在京都的療癒旅行與愛情剖白。

袋戲廣告、為各類影片幕後配音……。」只圖溫

初稿有近十萬字與上萬張照片,如何篩錄入書,

飽的賺錢,當然不是創業的最終目的。當時李鼎

著實費心琢磨。

每年都會爭取接下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案子,即 使預算無法與付出的時間與體能相比,內容跟品 質都要做得更深與長遠。

「照片挑的不是美不美,而是挑一個連拍攝 當下都沒發現的永恆。」

「例如兩廳院十週年全紀錄,在一個月執

「比如這張照片,看起來是拍寧靜的海上波

行期內,快速經歷臺灣藝文界十年的發展,將雲

光,但仔細看會發現,照片正中央居然有一隻蜻

門、無垢、當代傳奇等表演團體及音樂藝術家與

蜓停留,在原以為拍攝海洋的那一刻,因蜻蜓飛 入照片焦距的中心點,使得畫面有了另一種意外 的永恆!後來在這本書巡迴見面會時,當我們用 投影螢幕放映,有位讀者當下興奮地告訴大家, 只要你發現一隻蜻蜓,牠身後一定還會有好幾 隻。果然,在焦距不明顯的地方,真的還有三隻 蜻蜓藏在這照片裡!」 這樣的影像篩選過程,赫然觸發李鼎內心的 幽微感受。「那些以為已經過去的人或記憶,真的 會以別的方式再回來,過去你以為的那些事,會 因為這個回來,而有新的發現!」這趟沒有任何設 定的京都之旅,讓他獲得另一種偈言般的啟示, 「每一次按下快門,都是沒辦法設定的當下,而回

拍攝海洋的那一刻,因為蜻蜓飛入焦距中心 點,使這張照片有了另一種意外的永恆。

32

頭再整理照片,更發現當時沒有看見的巧合。」


京都的時光悠長而緩慢,彷彿膠狀質地般 凝滯在某個古老時刻,「我到京都住上百年的町 屋,對面是家老豆腐店,周圍的環境跟小時候住 的眷村一樣。在京都的咖啡店裡,常常看見長輩 優雅自在地聊著生活上的瑣事,好像這輩子有好 多祕密,今天沒講完的,明天還要再來講。我在京 都重新發現『老』在時間美感裡的強烈認同。」 在現實中曾發生的金閣寺縱火事件,成為三 島由紀夫經典作品《金閣寺》的取材靈感,但學 生時期的李鼎很畏懼三島這樣的人格,直到遊歷 金閣、重看作品之後,才發現自己的人生,竟在三

直到遊歷金閣,李鼎才在三島由紀夫的文字中 找到救贖。孰為本質、孰為幻影,存乎一心。

島的文字裡找到認同與救贖。「那份對金閣寺的 愛變成了毀滅,也因為毀滅才能讓愛在這個當下 永遠被記著。以前錯怪三島由紀夫只在乎自己生

是機場,為什麼呢?可能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

命的絢爛、只想與眾不同,後來發現他其實一直

一個不能說出口的『那個人』,打卡,或許就是

把自己剝開、誠實地跟所有人對話。」李鼎心有所

為了那個說不出口的那個人做的。」「妙的是,

感地說:「創作最珍貴,也最難的就是誠實。」

當機場海關總會專業問你,你是誰?你要去哪 裡?你要去多久?什麼時候回來?這根本就是哲

最美的時光 按下快門那一刻

學裡最常討論的基本問題。」 「生命不斷讓我們遇見下一個人、到下一個

在電影《到不了的地方》,飾演導演的林柏 宏總是隨手持著相機記錄一切經歷,在真實生活

地方,那生命最後究竟要變成怎麼樣,才會讓人 不覺可惜?」

中,這確實是李鼎的日常習慣。「對我來說,拿 著相機就像是一種安全感,不說話時,我就觀察 或拍照。我發現,拍照這件事可以凝聚真心。」

「曾經有位攝影師說:『最美的時光,是在 快門按下去的前一刻。』但我現在卻發現,是回 頭再看按下快門的當刻。你會因你的生命歷練,

從《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忘記

重新發現當初未曾察覺,卻早已入鏡的『愛』。

憂愁的地方》到《再見的地方》,李鼎的這三本

這就是生命一直給你的驚喜,也是給你接下來活

書名,恰巧都有「地方」二字。「一個旅人打開

下去的動力。」

地圖,必須先知道自己正在什麼地方,這張地圖 才開始有意義,才會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去的地方 該怎麼走。」地方這兩個字,就像是定位模式一 般,不斷提醒讀者自己正在哪裡。

「我知道自己可能挽留不住這世界的每一刻 美好,但也不願接下來再有遺憾。」如同《#斷 不了》英文書名──Endless Love,李鼎最迷人 的地方,正是他無盡的真心與愛,還有願意面

寫了許多地方,現在的李鼎開始書寫每個人 關係中的「那個人」。「全世界打卡最多的地方

對與回顧的誠實,無論在鏡頭裡,或者鏡頭之 外……。

33


那些美與不美的臺灣風景 汪正翔

文字/蔡嘉瑋、董昱 圖片提供/汪正翔

從觀景窗向外看去,汪正翔的視界不只安於良辰美景, 而是探索、批判、挑戰人們對於已知美感的視覺感受。 2016 年前往紐約駐村創作,他以攝影做為創作媒介, 希望引發觀眾重新思考臺灣文化的本質, 究竟還有哪些可能?

34


「我不能說服自己接受既有的美學。」寥寥數字,汪正翔說出 自己踏上攝影創作之路的心境。曾經獲得文化部補助、前往紐約駐 村,是臺灣年輕一輩的攝影工作者。如同大部分的臺灣攝影師,以 撰寫評論和接案維生的他,生活不免在創作與柴米油鹽之間拉扯, 而也正是這樣的拉扯,讓他開始思考「什麼是美」、「什麼是不 美」的美感哲學問題。

不自由的自由工作者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後 至 波 士 頓 美 術 館 藝 術 學 校(School of The Museum of Fine Art) 攻 讀 藝 術 創 作 碩 士(肄業)。目前往返碧潭與臺北間,

「一開始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創作。」汪正翔說到,畢業於臺 大歷史所的他,對於人文社會的相關知識,有著一定的熱情。取得

以接案維生,也從事攝影評論與創作,

臺大歷史碩士學位之後,他前往波士頓美術館藝術學校(School of

創作 圍 繞 在「 無 聊 的事物」,並試圖

The Museum of Fine Art)攻讀藝術創作碩士。雖然最後並未完成

從各種面向討論「什麼是美」,近年出 版攝影集作品有《My Scenery Only for You》、《非風景》。

學位,卻也在這趟旅途中確立了對於攝影、創作、藝術等領域的興 趣,同時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創作的幼苗。 離開校園後,汪正翔不斷思考自己喜歡的事物,雖然渴望繼續 攻讀學位,卻不希望從事學術工作。「我只是想要走一條能夠親近 藝文的道路。」汪正翔表示,與其說自己喜歡創作,不如說自己更 喜歡藝文的氣氛。帶著這樣的心情進入職場,汪正翔短暫擔任過老 師、編輯等職務;因為追求自由的心理動機使然,最後還是決定投 入攝影工作的領域,展開自由工作者的生活。

風景製造機展場。

「風景製造機」一展,透過數位攝影與空間投 影裝置的交疊,提出對「美」的反思。

35


對於一般人而言,自由工作者的生活彷彿相 當愜意,免去了打卡的煩惱,生活的節奏似乎完 全掌握在個人手裡。然而事實上,自由工作者也 有生活壓力。不僅需要想辦法拓展客戶,工作的 成果也不全然能隨心所欲。對於汪正翔來說,這 些工作中遭遇的困境,夾雜著對於社會的批判, 開始成為他創作的養分。 My Scenery Only for You(2015)。

甜膩美感外的反思 「任何負面的元素,就算是事實,在商業面 前也都必須被拿除。」汪正翔分享自己的工作經 驗時說到,當他開始承接商業攝影案後,他不得

不開始去反思臺灣人對於美感的標準。不管是旅 遊景觀、人物肖像,業主評判照片好壞的標準, 似乎只停留在刻板的形式上,特別是模仿西方的 形式。「天空要藍、人就是要笑,這種對於美的 設想是相當偏狹的。」汪正翔說到,當攝影成為 吃飯工具時,他發現自己只是很機械地執行業主 的要求,現實生活彷彿已容納不下創作與批判的 個人空間。 隨著這種疏離與厭煩感的累積,汪正翔私底 下開始拍攝一些不符合業主要求的照片;這些照 片,也就是後來為人所知、也廣受臺灣民眾爭論

To Thomas Ruff3(2016)。

的《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臺灣 風景》。「一開始,這只是一種個人情緒上的宣 洩。」汪正翔回想起拍攝過程,自己的心裡一直 有種很想要抗議的感覺;想要抗議主流的偏狹, 也希望在俗豔美感之下,維持一些自我。「但是 做了一陣子才發現,這背後其實反映了我個人、 還有臺灣文化的一些性格。」 「選用『不美』這個詞彙,可以說是帶有 一些挑釁的意味。除了希望挑戰世俗的美感,另

To Thomas Ruff3(2016)。

36

一方面其實是與近年來臺灣社會開始建立臺灣文


人在異鄉,汪正翔看著自己2004年使用數位 相機拍攝的家族旅遊照片。他翻攝自己布滿灰塵 和指紋的電腦螢幕中的老照片,以2016年的數位 相機「再現」2004年的照片,對照著傳統相片會 隨時間老去的形式,數位時代相片的衰老感,或 許就存留在代代淘換的科技產品,以及攝影者對 於電腦螢幕整潔的輕忽裡。

My Scenery Only for You(2015)。

這種拍攝手法和策略,無疑是和德國攝影藝 術家Thomas Ruff進行對話。當Ruff把許多JPEG 格式的檔案放大,藉此呈現數位檔案的缺陷時, 汪正翔則是透過另外一條途徑,讓觀眾思考數位 攝影的特性與價值。

化主體有關。「這些是我當初沒有意識的。可是 當我回顧這幾年的創作,從早先的《美國夢在臺 灣》拍攝《臺式木屋》、到《My Scenery Only For you》臺灣的旅遊景點,還有最近在紐約發表 的《Why Pi》,將外拍文化當成臺灣習俗的拍攝 主題,觀看的外國人共同反映了臺灣某種混雜、

不管是《那些不美的臺灣風景》,還是 《This Is How Digital Photos Getting Damaged》, 汪正翔的作品在紐約獲得了觀眾的肯定。對於臺 灣的觀眾來說,或許對於《那些不美的臺灣風 景》頗有歧見,但汪正翔的本意,其實無關乎美 醜,而是希望去刺激人們思索「什麼是美」。

突兀,摻雜人為建構的次文化。」汪正翔認為, 攝影是一件非常去脈絡的呈現方式,當攝影與建

「一般的攝影是在探尋已知美的領域,但攝

立文化主體這件事結合,有時就會變成在做一件

影的藝術創作就是要去突破它、挑戰它。」汪正

掐頭去尾的工作。「與其說是我在拍不美的風

翔表示,對於攝影作品的評價,不應該停留在好

景,不如說我在思考建立臺灣主體這件事。」汪

看與否,也不應該把攝影技術的難易變成創作的

正翔表示,所謂「不美」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

標準,因為創作行為究竟是什麼,其實我們都不

讓我們無法去認知它為美,但這正是他更有興趣

見得清楚。

的子題。

「對目前的我來說,創作也許只是把兩個 不相干的東西使之成為一個,一種異質荒謬的

老去的是我們 不是照片

結合,而攝影似乎因為太容易做到這一點,反 而成為最難以創作的媒材。」汪正翔說到,攝

如果說《那些不美的臺灣風景》是汪正翔

影創作的冷酷,與現實生活的壓力都讓人喘不

對於商業攝影與臺灣的陳抗,那麼紐約駐村成

過氣,但感受現實與理想間的掙扎,或許也是

果《To Thomas Ruff:This Is How Digital Photos

一種創作靈感的來源。透過汪正翔的作品,臺

Getting Damaged》,就是展現他對於故鄉的另一

灣的攝影也正走向當代藝術範疇的路途中,顯

種情懷。

得更為苦澀與深刻。

37


文字/廖靜清 圖片提供/簡永彬

攝影技術不斷演進, 傳統的顯影工法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式微或消失, 資深攝影家簡永彬熱愛古典攝影工藝,除自身熟稔手工沖放技術, 也透過影像梳理臺灣攝影脈絡和早期攝影家作品, 細膩重現時代足跡。

另類顯影 我的淡水歲月青春 簡永彬的影像煉金術

38


隨著科技進步,傳統相機逐漸數位化,當底片膠捲變成感光元 件、後製沖洗變成電腦輸出,快速變化的過程反而讓人忽略影像最 真實的感動呈現。攝影家簡永彬在數位為主的當代,仍致力蒐集、 保存老照片,透過19世紀的古典攝影技藝,重現經典作品。早年對 攝影的熱情,轉為視覺藝術策展人的專業,運用所學彙整數千、數 萬張未曾披露的底片,從攝影看見時代的縮影、回溯各個攝影家走 過的路程。

從淡水啟程的攝影之路 1

2016年10月中旬,簡永彬在超過百年歷史的撫臺街洋樓舉辦 「簡永彬的另類顯影─我的淡水歲月青春1978-1982」展覽,以古 典工藝技法製作他最初的攝影作品,堅毅神情所按下的快門瞬間, 留住剎那間的雋永畫面,讓人在一幅幅人文意象裡回憶純真年代。 談及攝影之路的開端,簡永彬笑說和女朋友分手有很大的關係, 「大一的暑假空閒了下來,所以就去找打工機會,有幸應徵上李鳴 鵰大師開設的中美照相器材行,負責操作沖洗器材,龐然機器運轉 的過程覺得神奇有趣,所以回基隆老家翻出一臺相機,後來加入淡 江攝影社,便開始了攝影生涯。」 自此,簡永彬帶著相機穿梭在淡水街巷與田野山間,捕捉最質 樸的人文風景,孩童與大人的身影映入底片膠卷上,建構出美好年代

2

生活樣貌。當時的經濟環境雖不富裕,但鏡頭前大方和善、目光炯炯 有神、舉手投足間盡是常樂知足,農村景象和庶民生活,吸引他一次 又一次走進淡水恬靜小鎮。大學生活多了一項攝影修習,不斷精進 研讀日本攝影美學書籍,並自學黑白暗房沖放、試驗高反差放相、中 途曝光等暗房技巧。就讀淡江大學東方語文系期間,簡永彬奠定了

出 生 基 隆, 畢 業 於 淡 江 大 學 東 方 語 文 學 系、日本大學藝術學部藝術研究所,曾任 世界地理雜誌、新聞局光華雜誌社、大地 地 理 雜 誌 等 攝 影。1988 年 創 立「 夏 門 藝

3

廊」,邀請國內外知名大師展出作品,是 當時攝影愛好者的交流中心。2003 年成立 「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致力建構臺灣 攝影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為土地留下珍貴 的影像資產。喜愛古典攝影工藝,以不同 顯影技法展現多層次的黑白攝影,讓人領 略光影的奧妙。

1.早期的農作田埂小徑。(淡水,1980) 2.波光瀲灩的淡水河與渡船。(淡水, 1978) 3.已不復見的淡水重建老街。

39


1

2

3

攝影基礎,眼界也看得更遠,鏡頭下的土地人事

釀,首先即是將135相機改為笨重的120中片幅底

物流露自然純真一面,充滿豐厚的人文底蘊。

片機,反思如何透過光影變化保留眼前的記憶。 「求學期間我一直反省135相機能快速補捉畫

走出自己的人文寫實風格 因為打工契機發掘興趣,簡永彬熱衷著迷於

面,而120相機需要和被攝者正面相視,因為捕 捉光源的角度不同,需要全然注意眼前人物情感 的表現,於是在發現的過程被感動了!」

攝影的世界,以淡水為創作基地,不斷尋找鏡頭 前的主角,不論是在田野間奔跑的孩子,還是獨 自散步的老人,亦或淡水河岸一隅,都是當下美

梳理臺灣攝影史發展脈絡

好光景。後來積極參加攝影比賽、累積實力,並

回國之後,簡永彬任職新聞局光華雜誌、

於美國駐臺辦事處文化中心舉辦生平首次個展,

大地地理雜誌等攝影工作,擅長補捉沉澱於人心

讓他自此產生信心,用光影記錄這個世界。

底層的內在情境,凝視他的作品時,彷彿從光

從淡水啟程的攝影之路,簡永彬堅毅地邁開

影、線條和構圖就能探讀精采故事。簡永彬早期

步伐前進,不斷成長茁壯、吸收各方新知,大四

作品以即興的淡水人文紀錄開始,回國後轉入平

即確定繼續出國深造、以攝影工作為終身職志的

面刊物,後來成立「夏門攝影藝廊」,陸續展出

念頭。「母親從事日本進出口貿易,我所學的日

國內外名家大師的攝影作品,期以成為國內攝影

文雖然對家業有幫助,但家人非常尊重我想從事

交流中心。也因規劃一系列臺灣資深攝影家的展

攝影工作的決定,加上那時日本攝影相關學系蓬

覽,讓他深感作品保存的必要與重要性,後來藝

勃,所以決定赴日留學。」

廊結束、進入臺北藝術大學的傳統研究中心,便 開始整理研究臺灣攝影發展脈絡,簡永彬從影

考取了東京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寫真學科, 翌年轉入藝術研究所,日本的攝影工業、攝影 化學等完整攝影教育系統,再次讓簡永彬著迷於

40

像創作者變成資料保存、修復者,創造新的一 頁攝影史。

鏡頭下的攝影藝術,在另一個國度汲汲營營攝取

攝影兼具了紀實與創造的功能,也包含攝

養分,期待能為臺灣攝影界帶來一番新氣象。從

影師的個人觀點、情感和訊息的影像混合感動讀

日本留學歸國後,許多想法和想做的事在心中醞

者,在面對文資保存意識不足的臺灣,簡永彬藉


1 . 「 火 車 快 飛 、 火 車 快 飛 、 穿 過 大 巷 …… 誰?放屁!」。(淡水,1980) 2.《失落的回憶-信義路三段56巷》系列: 巷弄玩耍。(臺北,1984) 3.《失落的回憶-信義路三段56巷》系列: 啞吧戀人。(臺北,1985) 4.《觀景窗的獨白》系列,將兩個不同時空 意象的影像並置於同一畫面之上。(臺北 4

/淡水,1980-1984)

由攝影展豐富國人的視野,想望時代結構變遷。

仍運行的年代,簡永彬的豐富題材多是在地人家

而他創設的「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也延續夏門

的日常生活。取景於大學生涯所在地,藉由他的

藝廊精神,交流展出大師之作,並持續蒐集研究

照片回憶沙崙海水浴場、渡船頭、淡江中學、茶

本土攝影家作品。縱覽簡永彬的策展主題內容,

園、晒穀場、打鐵鋪等場景,感嘆往日淡水風華

包括鄧南光、郎靜山、張才、李鳴鵰等重量級前

已消失在時光之中。

輩,重現土地與人文歷史的連結記憶。

進入簡永彬的美學觀景窗 風華再現的古典攝影工藝 除了淡水系列,簡永彬的「觀景器的獨白 早期的傳統攝影都是底片膠卷,需要悉心保

1982-1984」以及「信義路三段56巷1983-1986」,

存以免受潮毀壞,蒐集攝影家作品的過程中,簡

擅用光源營造作品氛圍的功力令人懾服,如他喜

永彬小心翼翼、以「一張都不能少」的態度搶救

愛的作品之一「啞巴戀人」,側邊斜射的光線使

老底片,完整銜接各階段時代的重要影像資產。

整體畫面明亮溫暖起來,散發耐人尋味的詩意。

這些失落已久的回憶,透過銀版、溼版、乾版以

簡永彬以自身經驗分享,攝影是光的藝術,要能

及轉染等各種工法,變成另一種古典顯像技藝。

在廣大之中看到渺小、在渺小之中洞見廣大,抓

簡永彬擅長高超的暗房技巧,運用各種技法與載

住堆疊交錯的瞬間,帶給觀眾無限想像。

體,讓作品激盪出更多創新火花,如2016年10 月舉辦的「我的淡水歲月青春1978-1982」,即 利用鈀金轉印法、鐵銀印相法等墨料轉印顯像技 術,重新演繹年輕時的攝影作品。

從人物、土地紀實攝影,轉到拍攝地理雜誌 的大山大水壯景,以及迄今持續蒐研、保存老照 片的彙整工作,簡永彬再現古典攝影工藝風華。 透過微調的輸出技術,增添黑白影像多重層次,

另類顯影賦予作品新意義與新生命,參觀過

加上紙質、色調,引領觀眾以不同觀點重新看一

程除了用眼睛感受色調、溫度、氣氛外,42張未

遍大師、前輩們的作品。鏡頭之後的攝影人生,

裝裱作品於翻閱前須戴上手套,避免手汗影響了

簡永彬謙虛分享自己的故事,透過不斷實驗、

相紙還有照片的色澤。二十多年前的淡水,捷運

突破影像多元呈現的精神,戮力完成臺灣攝影拼

尚未開通,也沒有高樓建築,在那個臺鐵淡水線

圖,留給後世真切動人的影像。

41


文字/廖靜清 圖片提供/簡永彬

古典攝影工藝

凝視淡水巷弄歲月變遷

「老照片,總是適時地拉回那一段青澀歲月; 回望那時的自己,對攝影的熱中,為了追求畫面, 在淡水巷弄、山野間,不時穿梭來往‥‥‥」 時間飛逝,30 多年歲月悄然劃過,昨日淡水已今非昔比, 快速又便利的捷運取代臺鐵淡水線, 福佑宮東側的重建街隨著山勢地形而建, 櫛比鱗次的古厝街屋變了模樣。此次, 透過簡永彬睽違 38 年「我的淡水歲月青春 1978-1982」特展回顧, 重溫其青春的歲月,也帶著讀者領略其攝影脈絡與 舊時代淡水風華。

「近五年來,我一直把古典攝影工藝或稱另類顯影,做為沉重工作 時的療癒補償;透過早期攝影源流轉印技法的探究,重新審視這些 光影厚度,魔幻般的色調,已不是單純銀鹽相紙或數位科技能滿足 我的階段;我甚而認為,這是對純粹攝影藝術的禮讚,對傳統攝影 帶有文學性的再對話。」 19 世紀時期,攝影作品並非透過暗房的操作方式顯影,而是利用太陽光直接顯像,後 來又衍變出各種技法轉印到其他材質上。展出運用了藍晒法(Cyanotype)、齊亞╱鈀 金技法(Zaitype ╱ Palladium Print)、鐵銀印相法(Kallitype Print)、范戴克鐵銀印相 法(Van Dyke Brown Print)、重鉻膠彩轉印法(Gum Dichromate Print)等,展現暗部 層次及多面性色澤。

42


淡水系列 1978-1982

以 135 相機拍攝,取景淡水人家的日常生活,此時已開始 關注鏡頭當下,人物情感的表現。

1978 攝影啟蒙之初,使用 135 相機隨興拍攝,到處都是取景題材,記 錄了最純粹的畫面。

1979 時常行走前往淡江宿舍的小徑,路邊的小孩常成為作品主角;經 調校用鈀金工法轉印,散發獨特韻味。

1980 記錄青澀的青春,足跡遍及北新莊老茶倉、竹圍農田,懷念淡水 人溫厚的親切感。

1982 個人追求攝影創作突破的轉捩點,決心到日本求學、拍攝一糸列 「束縛」的照片。

觀景器的獨白 赴日回國期間、創作生涯的轉捩點,此期作品超越以往直

1982-1984

覺式表現,以「一組兩幅」對照方式,透過思考與文學性 的組合,將兩個時空不同的影像並置,產生對話與關聯。

失落的回憶-信義路三段56巷 整整八年,簡永彬選擇七號公園預定地(今大安森林公

1981-1988

園)為個人攝影創作的磁場,也做為風格轉向的一個試驗 地,設法補捉那些沉澱於人心底層的內在情境。

43


大千視界 盡在方寸間

Wonder Foto Day 策展人 房彥文

文字/楊月霞

攝影/小人物伍肆參文創團隊、WFD官方攝影師余梓勤

臺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 Wonder Foto Day

去年廣受矚目的 ﹁

位攝影藝術家共襄盛舉, 150

年於華山文創園區再度隆重登場, 2017 此次邀集全球高達

其幕後之策展祕辛與現場精華, 值得我們深入一探。

44


如何在短短3日內,創下觀展逾10萬人次的傲人紀錄?Wonder Foto Day(以下簡稱WFD)策展人房彥文,有其獨到的眼界與策 略,一如他超齡細膩的攝影創作。對房彥文而言,臺灣是創作力極 為驚人的馥郁之地,然而走訪世界各國的藝術重鎮後,他發現家鄉 始終沒有一個大型入口平臺,讓年輕一輩的優秀藝術家被海內外發 見,甚至在當代藝術市場受到重視。因此2016年他即與馬立群策劃 WFD,於松菸創辦第一屆臺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身先眾人鳴 響「青年文藝復興」的第一聲號角。 「臺灣青年藝術家的特色和象徵符號,就是自由度高,百家爭 鳴。然而要如何在時代洪流中,找到自己是誰?確立臺灣獨特的藝 術定位?這就是我們期許大家去尋求,也企盼讓世界欣賞與玩味的 在地精神。」親自確認所有場布與細節,房彥文說,這是一種「本土

1994 年出生,新銳攝影藝術家,GroupG 創辦人。2013 年任 Samsung 簽約合作攝 影 師、DIGIPHOTO 專 欄 作 家,2014 年 點 點 印 新 光 三 越 攝 影 展, 獲 Taipei Art Photo Show 臺 北 藝 術 攝 影 展「90' 後 新 銳 攝 影 藝 術 家 」。2015 年 創 立「 居 藝

國際化」的過程,為青年藝術家量身打造世界舞臺,他不計宣傳花

廊」,並受邀法國 GalerieZlotowski 藝廊

費與人事成本,邀請大批海內外的藝廊、買家、評審、藝評家等,盡

Photo Saint-Germain 舉辦個展,同時創

情享受豐沛的美感洗禮,和創作者激盪出難能可貴的創意火花。

辦「Wonder Foto Day 臺北國際攝影藝術 交流展」。

提拔新秀 打破少數價值 2017WFD在華山文創園區擴大舉行,房彥文和馬立群耗時10 個月精心籌備,讓通過萬人海選考驗、過關斬將的新銳藝術家們, 在90見方的展示桌上恣意策展;更鼓勵於活動期間(3/17-3/19)

2017WFD華山文創園區二樓展場。

45


無二的天賦。」在每年底開拔的WFD網路海選 裡,全球的攝影藝術家都可自由選擇繳交件數, 房彥文也不藏私地說,評審們篩選作品的條件, 就是要讓人覺得照片言之有物,藉由精湛的視覺 藝術,丟出一個引人好奇的問號,表達對人事物 房 彥 文 與 此 次 WFD 評 審谷口純弘(日本 DMO ARTS 藝廊 Director)。

的疑問或省思──當然,給予警醒式的衝擊或提 供解答,激發耐人尋味的可能性,相對也更易脫 穎而出。

改變生態 青年文藝復興 形容自己特別推薦「從本身故事為出發 點」、充滿個人色彩與強烈情感的創作,房彥文 指出,本屆WFD有不少是他非常看好的未來之 星,如「E03何佩玲」從自身的成長經驗闡發, WFD 參展者徐夢涵與觀眾熱絡交流。

記錄生命波折的過程;「F01黃煌智」結合爺爺 種的盆栽,呈現植物四時榮枯變換,呼應對親 人的思念與懷想;「C08石真」常往返巴黎和上 海,系列照展現了對尋根與自我定位的企圖心,

親自站上第一線,吸收來自寰宇的各式觀點,

是非常成熟的藝術家……也因有太多值得咀嚼品

勇於直面衝擊與評論,同時與觀眾近距離互動,

味之處,許多人直呼三天根本逛不過癮!房彥文

得到無價的反饋與肯定。此次以臺灣、法國、日

不禁爽朗大笑,表示這展期是考量藝術家們的體

本、中國大陸為主要參展對象,主辦單位亦找了

能,畢竟要不斷講解作品理念、答覆各類提問、

不同創作領域的各國評委,在活動尾聲頒獎給心

管理自己周邊商品的收支等,可謂一刻不得閒。

目中最激賞的青年藝術家,令他們獲得海外參 展、拍賣販售等珍貴機會,以實質行動帶領好作 品邁出國門。

至於房彥文自己的攝影章節呢?早在18歲就 以「京都那些事」寫真圖文創作,在mobile01論 壇一夕爆紅,他不僅擁有早慧的藝術天分,過人

46

親切導覽這場盛會,房彥文指出,「WFD

的攝影眼與觀察力,也令同儕望其項背。從小熱

並非告訴觀者,一件攝影作品怎樣是好或壞,也

愛玩相機,房彥文14歲就在興趣使然下,以無償

不是去評斷優勝劣敗,而是交給更多元的觀點

形式擔任婚攝助理,進入攝影圈孜矻學習,不斷

增添價值。技術和器材都能由後天鍛造而來,然

汲取經驗和養料。當他在日本旅行,拍下一系列

而創作思想和作品內涵,是仰賴每位藝術家獨一

溫柔細膩的紀實作品時,那超齡的構圖與質感,


立刻於各大攝影網站上廣受矚目,甚至引起國際

們樂於接受大家的肯定和建議,寄望明年擁有更

大廠Samsung注意,在如此不可思議的年紀,成

大的展覽空間,把攤位的間距拉得更廣,同時創

為三星簽約合作攝影師。然而房彥文令人稱羨的

造更多互動體驗區、裝置藝術區,讓整體活動內

際遇並非偶然,而是來自長期在攝影圈第一線磨

容更多元,也致力追求更棒的質感!」

練、實戰的千錘百鍊,隨後的「森羅Shinra 」系 列,遂讓他達到創作生涯另一高峰。

如同一個超大型實驗場,WFD融合傳統和 新生代的創造力,「不停撞擊、試出新東西,充 滿高難度的挑戰性,但能促成一個臺灣攝影藝

影像激盪 全民當陪審團

術新平臺,再苦也很有成就感。」房彥文形容自 己心情很感恩,因WFD的宗旨從不帶著批判角

「我後來嘗試了不少有趣的創新提案,創辦

度,而是鼓勵在多元觀照中改良自己,享受這段

了Group G團隊和居藝廊,也認識了更多貴人,

過程與改變,甚至連觀眾也像自由的藝術陪審

包括與我共同策劃WFD展的馬立群,所以至今

團,一起樂在其中,努力認真在每一個攤位細

仍滿懷感激。」2017WFD落幕後,房彥文獲得

賞、挖寶。藝術文化需要梳理,除了攝影和多媒

不少觀眾的感謝回饋,也有部分與會人員,反應

材的藝術家,他認為臺灣也需培養新生代的藝評

場地空間擁擠。對此他說明,其實這類似跳蚤市

家,讓更多精采發想被照見價值。當藝術不再被

場的自由藝文活動,在國外即是發源於廢棄工廠

作品說明的文字局限,不囿限於畫框與紙材,所

和街頭市集,最後才逐漸走到室內藝文場館。如

有感知體驗都直接來自創作心靈的激盪,一個自

此規劃除了改變傳統藝術交易市場的型態,也讓

由藝術宇宙便於焉形成,而這也是WFD永恆的

WFD擁有屬於自己的記憶點與生命力,「但我

使命。

2017 Wonder Foto Day 會內賽 得獎者與評審們合影。

47


在社會顯影中觀照自我 青年藝術家陳翔 文字/楊月霞

圖片提供/陳翔

處於花樣年華,她擁有比同齡人更為成熟的底蘊。 當內心的不安感膨脹時, 陳翔拿起隨身不離的 Hasselblad 底片機, 對社會議題發出無聲叩問,也在顯影中找到靈魂棲息的歸宿。

《道草Michikusa》系列作品。

目前正在東京綜合寫真專門學校進修,陳翔過著臺、日兩地往返的 空中飛人生活,卻樂此不疲。大學時她原先攻讀臺大中文系,後來發現 公眾議題始終吸引著自己,於是毅然輔修社會學系,就此展開無限的追 尋。凝視著自己最愛的瑞典Hasselblad中片幅底片機,陳翔眼眸裡有股堅 毅,「我想用觀景窗處理ㄧ些社會議題,為許多值得關注的事做出實質 貢獻。」

48


小時候鍾情看棒球,陳翔對這項運動的著

熱愛淳樸 還原底片真貌

迷,使她國高中就愛拿相機四處跑,拍攝與棒 球相關的題材。進入大學後她加入攝影社,和

這也是陳翔2017年新作「道草Michikusa」

同儕們人手一機,跑遍全臺天涯海角,就此打

系列廣獲好評的主因,19幅作品皆為11吋 x 14吋

開嶄新視界。這段時期陳翔也首次觸及人像拍

的銀鹽顯像,依然以她最愛的底片機拍攝。道草

攝,無論陌生人、友伴、同志等她都創作過,

在日文裡有「到目的地之前的繞路閒晃」之意,

甚至在h*ours咖啡館拍遍所有客人,是極為痛快

陳翔笑說早在10年前,她就曾與父親來至尾道看

淋漓的時光。當作品日漸增多,陳翔感於自我

棒球,對瀨戶內海的寧靜之美,留下深刻印象。

發揮上的瓶頸,於是隻身赴日精進,挑戰未知

這些 之浦、竹原等地的街景並非隨處可見,充

的冒險旅途。

滿獨有的城市色彩,從老屋改造新生的咖啡館、 青年旅舍、麵包與雜貨店等,都風格強烈,因此 自己才會眷戀其中,記錄只屬於此地的味道。

檢視自身 突破創作極限 對日本尾道的深厚情感,陳翔另外使用彩色 在日本廣島ㄧ帶打工換宿,與三五好友促

底片加以創作,並把作品分成處暑、大雪與冬至

膝彈吉他、聊攝影,是她深感幸福的回憶。陳翔

三個章節,集結為一本photo zine「玉之浦繪草

說,她停駐的都不是熱鬧大城,而是冷門淳樸的

紙」,期待讀者當成江戶時代的小畫冊賞玩。除

小鎮原鄉。如2016年「Hometown someday」系

了拍攝街景陳翔也致力於突破,但她謙虛表示,

列作,由20幅照片組成,以橫濱市三境地區為主

她喜歡用理論去分析、看見自己的不足,也期

角,畫面景致多是平凡的獨棟平房。但對正港臺

許能在人物刻畫上精進,「希望我拍攝的所有作

北人的她而言,這些小巧迷人的商店街景,都非

品,能產生ㄧ些實質幫助與意義,是對得起被攝

常新鮮有趣,因此她將作品取名為「總有ㄧ日將

者的。」

成為故鄉的地方」,除紀念她留日求學的起點, 也是儲存重要情感意義之處。 天氣好時,從下午一路拍到天黑都沒問題, 也能待在暗房沖片、顯像、印樣、挑片……廢寢 忘食,陳翔欣賞底片機多變的創作效果,樂於與 它相互激盪創意,即使需要耗費超時的耐心與專 《Lloviendo en Macondo》

注力。時時反思檢視自身,也是她很享受的過

系列作品之一。

程,當她發現街景易受局限時,便收集老師與觀 眾們的感想,開始調整與被攝體的距離,成功讓

1992 年生於臺北,臺大中文系畢,現於東京綜合寫真專門 學校就讀。2013 年以《小傳記》系列作,參與臺大攝影社

自己躍升更高層次。「我選擇統一視角,讓影像

二十聯展,初試啼聲便受注目。2016 年在北海道東川攝

看不出主體全貌,作品不僅愈發純粹、更有想像

影 藝 術 節 Street Gallery Contest《Lloviendo en Macondo》

空間,也能有個人的強烈意志在裡面。」

Reviewer Award 肯定。

獲 獎, 並 在 2017 年 WONDER FOTO DAY 得 到 評 論 家 的

49


動物平權的溫柔革命 攝影藝術家王鼎元 文字/楊月霞

攝影·圖片提供/小人物伍肆參文創團隊、王鼎元

曾榮膺 2016 臺北藝術攝影博覽會 TIVCA 攝影獎首獎, 也入選本屆「2017 Wonder Foto Day」攝影藝術家, 王鼎元對動物生命的關愛與疼惜,總在銳利撼人的影像間, 溫柔寂靜傳遞著。

《臺北愛丁堡動物園計畫》─老虎。

靈魂中對動物生命的熱愛,王鼎元除至寵物店打工,更長期進修動 物行為課程,「動物與人一樣,也會罹患憂鬱症、躁鬱症等心理疾病, 經由這些專業學習,我們的觀點和視角能由動物本身出發,跳脫人類的 自以為是,以謙卑的心平等關愛牠們。」

50


這般體察萬物的溫柔情感,無疑對他的創 作生命影響至深。喜歡拍攝國內外動物園題材,

息讓我非常振奮。很欣慰這理念,能在家鄉被感 知,甚至走在實現的道路上。」

王鼎元2014年曾拍過連續攝影30分鐘、記錄動物 在園內移動軌跡的「重複行為者樂園」系列,亦 有攫住每種動物與自己對視瞬間的創作組照。從

以諷諭紀實 闢出影像新境

那些自然無奈的動物行為中,不僅傳達震撼人心

雙親都熱愛攝影的王鼎元,童年時期就接

的視覺張力,也給予觀眾自我省思的問號。王鼎

觸單眼相機。就讀復興商工時,碰到攝影這門

元眼神熠熠地說,他不希望人們覺得這些動物可

必修課,他形容彷彿與老友相見般的親切熟悉,

愛,因此常以偏藍色調和LOMO濾鏡呈現,期待

從起初只是幫朋友拍攝飾品,因口碑相傳,進入

大家注意宛如「現代方舟」的動物圈養議題。

PChome成為特約攝影師,並憑藉其創作實力, 開始在國際賽事間嶄露頭角。

用虛實交錯 展現人道關懷 至於其聞名國際的《臺北愛丁堡動物園計 畫》系列作品,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與靈感來 源,可溯至多年前偶然閱讀到的一則動物平權文 件,當中提及英國愛丁堡動物園的大象區「只有 一尊大象的雕像,告示牌特別說明,愛丁堡動物 園不可能提供大象最宜居的自然條件,因此決定 不圈養大象,以此代替。」。

回味此次「WFD」展,王鼎元特別喜歡日 本攝影藝術家的作品,其無論畫面質感、細膩程 度與精緻度,包括紙質選材與裱背輸出的講究 等,都極為出色。「在WFD裡,我很開心地發 現,原來臺灣關心攝影、對視覺藝術狂熱的人, 超乎想像得多。我很樂於聽別人評析自己的作 品,並和不同國籍與層面的同好交流,能用前 所未有的視角去親近藝術,非常過癮也很有意 義。」目前將創作主力放在完成「臺灣愛丁堡計

這般前衛的做法與人道的體現,深深震撼王

畫」,因課程而進駐板橋臺藝大文創園區的王鼎

鼎元。他尋思著,未來若有一天,動物園逐漸替

元,期許日後能見更多產學帶動,讓此地成為藝

換成假雕像,放在原本的園區內展示,將會是怎

術新沃土。

樣的動物園?依此概念為起點,王鼎元讓獅子、 貓熊、老虎、灰狼等動物玩具模型,化身影像主 角,用數位後製、虛實交錯的超現實影像手法,

生於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 術系西畫組畢業,現攻讀臺藝大

展現以假亂真且極具諷刺意味的創作。此般切合

美術學系碩士班,於玄奘大學、

動保時事之完整論述,廣獲評審激賞,在「2017

師大影創社、中山女高攝影社等

Wonder Foto Day」亦受好評。 令他驚喜的是,「愛丁堡計畫」原先僅是 一個假議題的論述,沒想到卻能逐漸付諸實行、 受到重視。「當我知悉,臺北市立動物園正在 規劃,未來可望只展出臺灣原生特有種時,這消

擔任講師。2012 年以「臉上的光 彩」系列入圍臺灣 Epson 百人攝 影聯展,主要獲獎有 2012 倫敦國 際 創 作 大 賽(LICC) 榮 譽 獎、 2016 美國 IPA 國際攝影比賽美術 攝影榮譽獎、2016 臺北藝術攝影 博覽會 TIVCA 攝影獎首獎、2017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入選等。

51


紙與科技的創意火花 紙綸科技 林秋吉

文字/羅麗如 圖片提供/紙綸科技

無論人們手上的相機外觀更迭, 拍照這件事對人類的意義卻不曾有太大改變, 按下按鈕,留住人生重要時刻、所見所聞,是大多數人的原始渴望。 而從小便對相機充滿興趣的紙綸科技創辦人林秋吉的創業故事, 就像一場與自身渴望的直球對決。

52


隨著科技加速發展,影像零組件輕巧化,拍照早已是智慧型手 機的基本功能,數位相機的銷量雖因此逐年下滑,但同時,影像應 用也迸發許多新可能,廠商在硬體上推陳出新、打造差異,無論是 主打極限運動的GoPro、時下正夯的無人機,都是從小眾市場走出 巨大商機的例子。 對 使 用 者來說,拍照則愈發走向個人化,不但一般大眾十 分嫻熟於使用影像軟體自行加工照片,許多人也擁有一種以上的 相機,市場上不同攝影設備各據山頭,擁有自己的支持者。在 這樣的背景下,林秋吉將眼光投向臺灣近年來吹得正盛的「文青 獲金點設計獎的紙可拍檜木款相機。

風」,從另個面向挖掘人們擁有自我品味的需求,為數位相機創 造另一番繽紛風景。

輕科技 重文創 由新創團隊紙綸科技推出的紙可拍(Papershoot),乍看像是 一個模擬相機的名片夾,放在手上輕巧如紙工藝品,但在吸睛的 外表下,它是一臺擁有500萬畫素、具有四種拍照模式、支援記憶 卡、可傳輸照片,還能搭配不同鏡頭的數位相機。當我提出拆解紙 外殼、一探究竟時,林秋吉拿出另一臺大小相同的透明壓克力材質 相機,裡頭的零組件構造一目瞭然,充滿科技潮味,而晶片上頭品 牌以一種低調的姿態,展示臺灣的硬體實力。 這款結合「紙」與「相機」的產品,也正好訴說著年輕的林秋 銘傳大學國貿系畢業,曾擔任電子零組

吉創業前的經歷。即便表情和聲音十分溫和,林秋吉言語之間卻帶

件通路商業務員、產品經理,現為紙綸

有屬於創業者的那一股積極與自信。「我自從退伍後,MSN(即

科技(紙可拍)創辦人、執行長。 產品得獎紀錄: 2017 年 紙 可 拍 CROZ 系 列 獲 巴 黎 M&O 大賞特別獎

時通訊軟體)上的動態就打著我要當總經理。」林秋吉笑著說。家 中排行第八的他,家中經營雞蛋紙盒工廠,小時候放暑假就和兄弟 姊妹從早到晚摺紙盒,自小就對「紙」充滿熟悉感。學生時期在印

2016 年經濟部新創之火冠軍

刷廠打工,從中認識了各種紙材與印刷流程,這對後來紙相機主打

2015 年金點設計獎

各式可更換紙外殼,以及客製化印刷服務,也更加得心應手。

2015 年臺灣文博會文博精品獎 2014 年資訊月百大創新產品金質獎 2013 年海峽工藝設計大賽金獎

退伍後他進入知名晶片經銷商的影像感測器部門,做過業務和 產品經理,以國貿系畢業的文科生背景,努力學習各種產品知識、

53


虛心請教工程師、走訪各大電子展、觀察市場需

離開工作十多年的職場與令人欽羨的年薪,

求與趨勢,除了確定影像應用的寬廣可能性,也

林秋吉搬進一處地下室,集中心力研發紙可拍相

十分認同臺灣電子業的設計和品質。在工作了十

機。在樣品完成後,他並不以壓低成本為目標,

多年後,當初的總經理夢稍稍轉個彎,變成了創

而是親自登門拜訪臺灣電子業各大龍頭廠商,

業夢。

包括生產iPhone相機鏡頭的大立光、IC設計大廠 聯詠,至於紙外殼,則是找幫iPhone製作產品外 盒的正隆。林秋吉回想起歷經一層層的人事關卡 與會議,說明自家產品,並使廠商同意合作過程 時,表情不見辛苦,彷彿至今仍充滿興味。 最初從研發、拜訪合作廠商到參展經常是獨 自完成的林秋吉,其帶領的團隊「紙綸科技」從 2013年產品上市至今已漸具規模,也在國內外 市場上交出不少好成績。可見其當初「重文創、 輕科技」的產品概念,結合臺灣電子業優勢與當 前百花齊放的創作環境,確實走出一條與眾不同 的路。

行銷好本領 打造品牌內涵

使用者可在相機上自由揮灑創意。

目前,紙可拍除了在臺灣有超過16個販售 據點外,更進軍法國知名選物店「Colette」、 位於西雅圖的星巴克旗艦店、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紀念品店等,今年則計畫在亞洲拓展 除了紙外殼,紙可拍也

據點。除了產品本身具特色,他在職場磨練出的

推出不同材質的相機外

行銷能力也功不可沒。

殼,皆能自由組裝。

既然販售的是相機,他便成立攝影粉絲團, 鼓勵使用者上傳以紙可拍相機拍攝的照片;既然 將公司定位為文創產業,他因此舉辦機身設計 比賽,再一一與創作者談圖像授權,打造豐富 的外殼系列;紙可拍也與企業合作,讓品牌活動 能有專屬的紙可拍,創造出一般數位相機沒有的 特色。而個性化的進一步,便是由消費者自行設 計,因此民眾能透過店面或網路訂購、設計、印 出專屬相機。

54


透過各種努力,林秋吉沒有讓紙可拍在噱頭

則市場上同類型的商品推陳出新,將難以避免被

十足的初印象上停滯,而是持續打造品牌內涵、

淹沒。此外,即使以文創產業定位自身,紙可拍

延續產品生命。這讓它的品牌不但獲得口碑及客

的產品研發卻是遵循電子業的節奏,在新品推出

群,更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人。某次,一位客人因

當下,新一代產品已在進行,才能一再出擊,吸

相機無法使用而到門市求助,正好遇到林秋吉在

引目光。

場,在耐心解說是因為顧客使用到品質不佳的電 池,並贈送他新電池後,客人滿意離去。而過了 一段時間,林秋吉竟然收到該名客人毛遂自薦的 求職信,也因此得到一位好同事。

林秋吉回憶,小時候每當看到正在攝影的 人,會忍不住靠近並好奇地東問西問,長大進入 職場,也自然而然進入晶片經銷商的影片元件部 門,並在工作多年後自行創業,持續投入紙可拍 相機的研發與市場開發。跨越語言與國界,他將

積極創造被看見的機會

臺灣的產品與設計成功銷往世界,賺回的,除了 外幣,還有我們對自身的多一分自信。

對於臺灣有意自行創業的創業者,他的建議 是「要積極走出去」。他回憶第二年參加巴黎時 尚家居設計展(Maison&Objet),因已有第一 次的參展經驗,此次他準備齊全,努力向靠近攤 位的參觀者介紹產品,而當其他臺灣參展者晚上 多選擇回飯店休息時,他則積極參加展方舉辦的 Buyer's Dinner,主動向各國買家自我介紹。也因 此,在展覽結束後,他蒐集到的名片較其他人多 達數倍,更成功打開歐美銷售窗口。近期更傳來 以透明外殼的CROZ系列相機,獲得2017年巴黎 M&O大賞特別獎的捷報。 林秋吉也指出,創業者還可多參加政府與 民間舉辦的加速器或工作坊,像是新北市的創 力坊、交大的創業空間等,他都曾參與過。爭 取資源是原因之一,與其中的參與者交換意見 也很重要。每當有相關演講時,他也會把握機 會讓講者與臺下聽眾注意到自己,並趁機在發 言前簡短介紹。 紙可拍品牌在約3年多的時間站穩腳步,關 鍵在於清楚的產品定位,捨棄規格與價格戰,以 創意切入這片競爭激烈的市場,但不論產品如何 獨特,恐怕也須主動創造讓他人看見的機會,否

林秋吉透過成立攝影粉絲團,鼓勵使用者上傳以紙可拍拍攝的 照片,拉近與使用者的距離。

55


文字/林麗秋

圖片提供/張雍

好奇的眼睛 沒有偏見的風景 用照片說故事的人 張雍

週末的北美館,

暖冬的陽光灑遍廣場,

即將降落松山機場的飛機

帶來震耳的隆隆聲,當張雍推門而入時,

有種他剛下飛機的錯覺,

而背上那飽滿的行囊,

正裝滿了故事要與我們分享。

56


莫名的勇氣 寫下人生新劇情 「二女兒三個多月了!有空都會回來,希望能讓孩子有中文的 環境。」張雍像是跟朋友聊天似地談起近況,並得意地說:「我女 兒的中文比川普的孫女還好!」 14年前那個隻身前往布拉格的臺灣年輕人,如今已成為兩個 女孩的父親,在地球的另一端,建立了一個美好的家庭。若以《雙 數》中所提到斯洛維尼亞語的說法,他的生命故事從一個人的「單 1978 年生於臺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 畢業,2003 年起旅居捷克布拉格,就讀 於布拉格影視學院(FAMU)攝影系碩 士班。目前工作地點為臺灣及歐洲斯洛 維尼亞兩地。 2017 年 5 月即將出版的文字攝影集《月 球背面的逃難場景》,記錄下中亞難民 在歐洲的逃難故事,同時將於學學文創

數」,走向了兩個人的「雙數」,如今是一家人的「複數」。 和多數人的生命故事情節發展雷同:大學畢業後當兵、找工作。 製片公司的工作雖然穩定,卻忙碌得讓人無法稍作喘息,說起那段 週一到週五睡在公司的歲月,他露出「追憶滄桑往事」的笑容,從大 學時代開始喜歡劇場、電影、小說及寫作的他,發現電影或小說再有 趣,卻盡是別人的故事,「我自己的故事在哪兒?」他向自己發問。

白色空間發表《左心房/右心室 - 張雍 作品 2003-2017》國內首度大型個展, 預計展出布拉格與斯洛維尼亞時期的代 表作與近作共計 328 幅平面攝影作品與

一場捷克的自助旅行埋下了伏筆,一年後當他撿起那張從辦公 室抽屜中掉落的布拉格影視學院(FAMU)招生簡介時,「這是個

錄像。

sign!」老闆一句:「去啊!想回來再回來。」更推進了這故事的

經歷:

情節發展,「就像是有個人早已替我寫好了劇本,而我只是帶著莫

• 2011 年獲得臺灣藝壇重要獎項「高雄

名的勇氣,就這樣與始終住在內心深處,那個既好奇又喜愛冒險的

獎」首獎 • 2012 年以《印度阿舒拉節/ Ashura》 系列作品分別獲法國巴黎 PX3 專業組

小男孩,一起靜悄悄地溜進全然陌生的場景裡去。」在《蒸發》一 書的序中,他如此描述著自己的心境。

媒體報導類及美國紐約 Eye time 2012 國際攝影大賽首獎 • 《獸醫/ The Veterinarian》《雙數/ MIDVA》《 綜 合 武 術 /Mixed Martial Arts》等作品獲三屆 斯洛維尼亞新聞

「我想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睜著好奇的眼睛,帶著相 機,收集了捷克鄉下的獵人、馬戲團、Luna Park移動式樂園、全中 歐規模最大的精神病院、捷克的A片工業、Swinger Party,構成了

攝影獎 (Slovenia Press Photo)報導 攝影首獎(2011、2012、2015)。 • 受邀至西班牙 Valencia 國際攝影節、 英國倫敦 Night Contact 新媒體攝影藝 術節、俄國 Rulet 多媒體攝影藝術節、 斯洛維尼亞 Fotopub 攝影節等地巡迴 展出,作品並由許多公共藝術單位及 私人藏家收藏。 • 商業合作作品:CHANEL J12《時間 旅程》系列、歌手張惠妹《你在看我 嗎 ?》專輯封面影像與內頁、鈕承澤導 演電影作品《愛/ LOVE》平面影像, 執導了 HTC 2015 年企業形象影片。

《雙數 MIDVA》彩色平面攝影系列 Slovenj Gradec, Slovenia (2011) 。

57


1

1.《第二個童年 Childhood Once More》彩 色平面攝影系列 (2016)。 2.《第二個童年 Childhood Once More》 彩色平面攝影系列 Slovenj Gradec, Slovenia(2014)。 3.《第二個童年 Childhood Once More》 彩色平面攝影系列 Slovenj Gradec, 2

3

Slovenia (2014)。

《蒸發》、《波西米亞六年》兩部攝影散文集。

說,憑照片就能勾勒出每個人的喜好或關注的面

人生故事也在此時有了新劇情,他搬到女友Anja

向,照片表現了個性。

的家鄉斯洛維尼亞,從單數成為雙數,又成為了 父親,新環境新身分新劇情,之後他創作了《雙 數/MIDVA》及《要成為攝影師,你得從走路 走得很慢開始》。

而張雍的照片裡有什麼呢?一定有人,因為 他對人的故事深感興趣。 「每一次按下快門,是那個人在這個空間中 被我看到的狀態,照片不是『我的』,而是『我

攝影 一起創造故事的過程

們的』!」他認為那一刻,是觀景窗後方的他, 誠懇地擁抱了鏡頭前的故事人物。「感謝那些過

58

張雍回想FAMU開學第一天,在學校的咖啡

去及未來出現在鏡頭前的故事人物,不然就無法

店中,來自全球各地的同學們分享自己最近拍的

有這張照片!」他說自己像是個信差,把這交會

照片,「看照片就能看出那個人的特質。」他

的一刻記錄下來。


初至布拉格第一年最大的功課,是處理著 自己血液中,傳統教育對他的「嚇阻之聲」── 國中每日都要默寫論語佳句,那「非禮勿視」的 教條,提醒著他萬萬不可因好奇而踰矩!最後他 以「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總結這段掙扎, 「好奇」既無法否認,不如對自己坦承也讓對方 明白,找到一個讓對方舒服的方式進行拍攝。 比如拍中歐規模最大的Bohnice精神病院2號 病房(They)時,前三個月都只是聽著太太們說

《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平面攝影系列 Ključ Brdovečki, Croatia (2015)。

故事,抽菸聊天開玩笑,雙方都覺得自在後,才 開始拿出相機收集故事。人際的破冰需要時間, 幽默是拉近距離的好方法,相機不離身的他自

句後來為米蘭昆德拉所用,寫下小說《Life Is

稱:「自己是進來治療太喜歡拍照這個病﹗」最

Elsewhere》,中譯為「生活在他方」。彷彿在呼

後張雍和她們成為了朋友,更期待能藉著照片和

喊著:那真正美好的事物總在遠方,千萬別安於

文字,向世人說出她們的故事,因此一直努力善

現狀,但這刺青其實是個「reminder」,時時提

盡攝影師的責任,確定拍攝及發表的過程中,沒

醒他自己──生活不在他方,而是在每次呼氣吐

有人會受到傷害及誤解。

氣的那個當下。

「跟人的關係是最重要的。」他慎重地 說著。 上攝影課時給學生兩樣功課:一是不用長

但我們都有權利前往自己心中的「他方」 嗎?2015年10月,張雍在所居的斯洛維尼亞,眼 見了何謂「顛沛流離」。

鏡頭,限用定焦鏡,走進人群去拍攝;二是拍完

「頓時間數以萬計的難民們不分晝夜地湧入

後不要馬上看畫面,要看著被攝者的眼睛,讓對

斯洛維尼亞。攝影師的直覺與使命告訴我不應該

方知道你在乎他的存在。「唯有那顆溫柔的心,

缺席,我密集地拜訪了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

才能像裁縫師傅老練的手藝那般,輕巧地連結相

及奧地利交界邊境處的三不管地帶,置身逃難場

機兩端那兩種陌生之間原本生疏的距離感。」

景的中央……」

(《雙數》) 「旅歐十四年,從未想像過有一天竟然會在 張雍心中的攝影,是人與人間的靠近、分享 與疼惜。

歐洲的土地上親眼目睹這般瘋狂的場景。」僅是 讀著張雍的文字,便體會得到他當下的震驚,看 著他帶來的照片,那人群走過的土地混亂蕭條有

他方 有相似於你我的人在逃難

如外太空月球背面的場景!而所謂「難民」,不 乏中產階級,建築師、老師、小店老闆……那些

張雍左手腕上曾刺著法國詩人Arthur Rimbaud的詩句「La vie est d'ailleurs」,這詩

和你我一樣的人們被驅來趕去,尊嚴蕩然無存, 人與人溫暖美好的聯繫於斯切斷。

59


讀張雍的攝影散文集,總讀得到他文字中的 詩意,特別在《雙數》中,那些押韻的字句,宛 轉猶如樂音。他推測這與在斯洛維尼亞親近大自 然,也花許多時間親近自己有關。 如今短暫回到臺北的生活,有什麼不同的 觀察心得呢?「新店家後面賣飯糰的阿姨,總把 我誤認為我弟,聊聊近況很開心,臺灣有趣的是 《 印 度 阿 舒 拉 節 Ashura》 黑 白 平 面 攝 影 系 列 New Delhi, India (2007)。

人。」彼此交流的溫暖感很真實,但他覺得這種 感受正在消失。看見公車上所有人都在低頭看手 機,依此發展下去,「在路上與陌生人2秒鐘的 眼神接觸,下一代會不會就沒有這經驗了?」他

「沒有人值得那樣的對待!」他說著這句話

發現人與人間的疏離,事態嚴重。

時,氣憤依然。 而攝影,卻必須在當下連結眼前的現實。手 回想起自己到捷克第二年為辦理簽證而受委 屈的往事,他也是移居到這大陸的人,這份同理 心,讓他以不同於歐洲人的角度,留下自己的觀 察紀錄。回想當時每日「通勤」一個半小時去現 場觀察後回家,在「苦難場景」與「平和日常」中 切換,常讓他懷疑哪一個世界是真?在幸福中, 如何忘記剛才碰觸過的殘酷,那萬般的灼熱? 難民走後,他似乎成為了唯一記得這件事的 人。他說:「整理成書是一個重要的儀式,把這 些東西放在紙本上,我才有喘息的空間。」除了 照片,他寫了五萬字來梳理這個故事,並意外地 種起酪梨──「將果核去皮、放在水中發芽,植 土……現在已經種了四、五十棵了!太太都抱怨 了。」他說看著種子萌芽茁壯便開心,想像難民 們雖遭受苦難蹂躪,但努力保護住了果核中的種 子,一定也能長出自己的新芽。

機能帶領大家進入虛擬世界,卻也能成為攝影工 具,將在學學白色空間首次展出的《第二個童年 /Childhood Once More》彩色平面攝影系列,60 幅作品皆以HTC手機拍攝。記錄生活的工具其實 愈簡單愈好,最要緊的,一直是鏡頭後方,想與 世界溝通的那雙眼睛、那顆心! 「效率是距離攝影最遠的事,不能講究規 格化,更無法競爭得出高下。」偏偏他提到的 效率、規格化(不強調發展個性)、競爭,卻似 乎都是臺灣現下的流行價值。大樓牆面畫上了假 森林、快速道路上被阻絕的河岸風景,這個城市 中,人和自然的關係應該能更加靠近;華山文創 園區附近小巷的老東西、福和橋邊未經人工整理 反而顯得自然的風光……如何去看見美與故事, 也是臺北人需要料理的課題。 「所有你看到的故事,沒有一個會結束。等

攝影=99%的生活+1%的攝影技巧

到走不動看不清楚的時候,就整理底片,故事的 結束就是離開世界的那一天。」做為攝影師,沒

「除非一個人能走遠,他又怎能真正有近 呢?」《先知.告別》

60

有退休的一日;做為張雍,這一生都要成為用照 片說故事的人。


文字/林麗秋

攝影/吳偉祺、林麗秋

初春之晨 土城

漫步龍泉路,俯仰媽祖田,我在。

捷運坐到了板南線最後一站﹁頂埔﹂,

好像就到了這城市的盡頭。

在嶄新的頂埔站不遠處,

卻有一條往山裡去的百年小路,

這條路上有溪有山有動物植物有人情,

更有歷史的餘溫。

61


土城媽祖坑的開墾約在西元 1843 年間,最早入墾的 4 戶為了伐樟焗腦而進入 這原住民的獵區,今日的龍泉路即為媽祖坑古道。「媽祖田」一名由來又 與乾隆時(西元 1778 年)李武侯與李維芝將其開發的九芎林山埔地三百餘 甲,獻給新莊天后宮(慈祐宮)成為該宮祀業有關。 媽祖田地區是一個宗教信仰與生活相結合的社區,已有 300 年歷史,除保有 次原始森林的樣貌,並可觀察到蕨類、臺灣藍鵲、螢火蟲之外,宮廟宗祠多 達 32 間,有豐富的生態、文史之美。 1

不知道為什麼,愈是近在身邊的事物,愈是不容易被 細視詳看。 朋友介紹名醫,結果是家附近排起長長人龍的中醫診 所;101大樓總是吞吐著遠道前來觀光的人潮,但自己總嫌 人多而匆匆走過;同事們熱烈討論的團購名物,店面原來就 在每天走過的那個街角……「是喔!」這才驚覺到,原來自 己也犯了「貴遠賤近」的毛病。 猶記在板橋念高中時,有同學說自己住在土城,那是第 一次感覺這城市真實存在,初聞其名,總覺得是個風一吹就 會揚起漫天塵埃的地方,土城土城,該有高高的土牆圍出了 城吧?住在其中的人,會不會日日灰頭土臉? 土城之名源於昔日當地閩南人防備原住民出草的「城 牆」,果然,這裡原來真有土牆,土牆之外,就是原住民活 動的山區。而土城媽祖田的龍泉路,也就是昔日的媽祖坑古 道,如今成為攝影愛好者、單車騎士的取景和練車之處。這 善息寺周邊庭園中的石觀音,帶著一抹靜定的 微笑。

我曾經不以為意,想當然爾屢屢錯過的咫尺之地,除了著名 的「耶穌光」與「髮夾彎」,究竟還有什麼故事?

山中的親情、友情、愛情 曖曖天光,窄窄一路,呼吸著早晨冷冽而清新的空氣, 人也清醒了起來。決定先隨著指標登到最高的善息寺及桐花

62


1.齋教先天派古蹟普安堂, 滄桑感十足的山門。 2.冬末春初的龍泉溪,潺潺 細語著。 3.普安堂山門後,被綠苔包 2

公園,再往下走回,上山的這一趟,就當作這古 道的預覽。

3

覆的小徑。

聽著兩位大姊一問一答,才發現母親進了 山,還是母親,還是必須學習著如何做母親,這 山裡有親情的擔憂。

闃無人聲的坡道上,一大清早與我打照面 的卻是鐵皮工廠、廢車處理廠、舊墳、宮廟、民

走著,發現有樹木形狀的溜滑梯、野生草

宅,古道不古,透露著現實與凋敝的氣息。唯一

菇形狀的小亭,我興奮地拾階而上,階邊落花微

與我面對面的生物,是民宅外一隻端坐在路中央

溼,野草蔓生,好好的一個遊玩場所荒廢了啊!

的狗兒,牠見人來,從容地挪動腳步,嘴邊毛髮

忽然傳來卡拉OK的音樂前奏,麥克風播送出歌

銀白,說明了牠的老。

聲,早起會的長者在大清早唱的第一首歌卻是 〈買醉〉:「……熱戀的時,甜言蜜語;變心的

一路往上,冬末春初的早晨,只有溪已醒 來,以淺淺輕語,傾訴晨之清冷。終於看到左手 邊的庭園,幾簇春花點綴,小小的水池浮映天 光,一座肅穆的石觀音靜立其中,菩薩的臉容衣 袂都爬上了一層綠苔,更添歲月滄桑之感。 在這善息寺周邊,感覺自己已進入山腹,見 一大片空地停著幾輛車,一旁依坡搭建的鐵皮屋 頂著「新北市早起會休閒中心」的大招牌,「早 睡早起身體好」幾個大字橫列在屋裡,長者們圍

時,無講理,教我要安怎才會離……」;接著是 「思念你,思念你,你我離別三年啦……」;然 後是「朋友、朋友、好朋友……今日你來牽成 我,明日換我支持你……」,連續三首,無一首 不拖拍落拍,甚至自己在間奏時加上口白。 換歌的空檔,鳥兒才有空插嘴啁啾,間雜 著幾聲狗吠。幾分違和卻又親切,讓人忍不住 想笑,老人家的友情,也從「搶麥」中建立起 來了啊!

聚在其中,玩牌喝茶,正以流利的閩南語交談 著,聲若洪鐘,山遂熱鬧起來。

依稀有桂花香氣,我正尋覓花跡,一對白 髮蒼蒼的老人家攜手緩步與我錯身而過,忍不

「阮查某子,伊就是不返去……」 「啊!我甲你講,這不通管,伊自己處理 就好。」

住回過頭看向他們的背影,「執子之手,與子 偕老」,原來就是這畫面!耳邊歌聲唱著「你 是 針 , 我 是 線 , 針 線 永 遠 黏 相 偎 …… 」 這 山

63


3

1

中,不僅有親情與友情,我還看見,愛情老去 之後的模樣。

2

1.桐花公園中的白髮大哥,唱著生命中的悲悲喜喜。 2.善息寺周邊的涼亭,逼真的形態,彷彿連它自己也 忘了最初那水泥的質地,如今已成山的一部分。 3.在寂靜的山徑上,攜手並行。

原來,有一種人與人的關係是這樣的,是 同一段山路上行走遇見的偶然堆砌成了應然,因 此而有了惦念,這惦念,在遇見時僅是淡淡的一

生之喜 花紅石綠人語

句:「哪會無遇到你?」 被一個人惦記的感覺,也是這山中獨行的喜

紅葉墜地,仰視疏落的枝頭,楓香那可愛透

悅吧?

紅的新生小葉,張著三尖宛如幼兒的手掌從枝頭 冒出;青楓的紅葉掛滿枝頭,好像已飽覽世事。

桐花公園中依坡下行,歌聲正朗朗,誤以為

頂上透明的絲線在空中交織,卻只擒住了朝露,

又是卡拉OK,卻見一個白髮大哥站在小徑上,

這壯碩的蜘蛛們究竟如何學會紡織?灰白乾皴的

全神貫注看著手中的歌本,他正練著歌呢!兩段

枝幹上停著貌似蜘蛛的長足蟲兒,仔細看才發現

歌詞中間有口白大約是說著:人生際遇所逼,無

竟有一大一小,是母與子並行啊;低矮的茶樹奮

奈只好辜負妳,請妳要原諒我啊!接著又唱了一

力開出白花,黃色的花心還等蜂蝶來……行走到

首〈媽媽請妳也保重〉:「若想起故鄉目屎就流

桐花公園的這段上坡,微微喘著,遂感到自己和

落來,免掛意請妳放心,我的阿母……」情感飽

萬物都在努力活著。

滿渾然,我站在遠處看著聽著,直想鼓掌大喊一 聲「Bravo!」

這不是五月雪的季節,桐花公園只有粉紅的 櫻,櫻花樹下,兩位路上偶遇的大哥攀談了起來:

他心滿意足地闔上歌本說:「今仔日唱到 這就好!」生命中多少無奈辜負與掛念,都能

「上禮拜攏無遇著你?」 「對啊!上禮拜有代誌無來行啦……」

64

夠唱給山聽,然後咧嘴一笑。在山裡,好像生 之悲喜都可以淡然處之,樹啊蟲啊花啊人啊,


誰沒有自己的生死興衰?只有努力地把生命活

因為與新莊慈祐宮之間的產權紛爭,土城

得精采,連龍泉溪中的石頭也是,它們把自己

媽祖田普安堂被地主逼著「拆屋還地」,由清

活得綠油油地。

朝至今,在斷裂的歷史中產權不清的普安堂,

據說龍泉溪曾有許多大石,四月和八月的 清晨,當光由葉隙斜射入潭窟水面上,就是著名 的耶穌光。但這時節,只看見一條瘦瘦的溪,卻 滿是綠色的石頭,靠近細看青綠的石面,這才發

部分建物在2014年10月已遭拆除。網路上所 見的紅磚古厝其實是普安堂舊堂,幾年後的現 在,慕名而來的我,卻連列為「歷史建築」的 舊堂也見不到了!

現,石上不只是苔,更有幼細的蕨。龍泉溪濱據

當年李應彬的後人高舉「臺灣歷史文物黑暗

說有近六十種蕨類,各形各態,甚至有列入瀕絕

日」的標語抗議的時候,我卻絲毫未覺身邊的歷

植物二級保護的蕨類。看著綠蕨上緩慢蠕行的蟲

史古蹟正在被摧毀,為何愈是近在身邊的事物,

兒,充滿了生之歡快,我不禁自問:我們該如何

愈是未曾細視詳看?

保護它? 如何保護瀕絕的蕨類?我不知道;如何保護 前人的遺跡,連絕食抗議也救不了。

神之居處

想起路上經過的「幸福廟」,廟中的白鬚長

網路上搜尋媽祖田古道普安堂,看到三合院

者說:「我在這二十多年啊!這就清幽清幽,想欲

紅磚古厝的照片,並說濟公銅雕和超過一層樓的

爬山就去爬……」他介紹著廟中主祀的土地公,

巨大地藏王菩薩像都值得一看,這是新北市齋教

而一旁的「王爺」和「陳姑娘」,因為本來住的

先天派的重要古蹟,已故的第五代住持李應彬同

「違章建築」被拆除了,於是搬家來和土地公住。

時是位藝術家,堂中有許多他的作品,環境簡樸

那麼普安堂的菩薩們,如今搬家去了哪裡呢?

幽雅,充滿人文藝術氣息。

幸福廟的對聯寫著:「廟小僧無風掃地 香

沒有大門大派的堂皇,我踏上僅容一人前進

沒合十也保佑」,廟雖小,但終究有神棲身之

的石階,上銜普安堂古樸精巧的山門,山門上長

處,容愛山的人歇腳休息,看來,還是幸福廟的

出了蕨類與雜草,仍不掩其清麗。山門之內,苔

神與人,比較幸福。

痕上階綠,小徑被綠苔包覆,腳下的石徑柔軟軟 的,這步伐,落地竟然無聲。 正欲尋幽訪勝,小徑的盡頭只見一大片鐵皮

人間興衰,幻幻真真。我沒有香,只能合 十禱祝:願龍泉溪涓涓不息,願山長青,願蕨不 絕,願人心中有神。

阻斷前路,只見其上幾個歪歪扭扭的噴漆大字寫 著「私人土地」,以為自己找錯了路,卻發現怎 麼也不得其門而入。鐵皮那端,遙望去似只望見 一片瓦礫,滿心疑惑,後來知曉了實情,讓人心 碎與慨嘆。

65


文字·攝影/汪正翔

我一直住在臺北市,碧潭對我而言, 原是一個遙遠的旅遊區,一個有既定印象的地方。 直到六年前,我從波士頓回到臺灣,在碧潭租屋落腳下來。 從此以後,碧潭成為古亭外,我的第二故鄉。

碧潭的 聲音、氣味與光 一個離日常未遠的地方

66


雖做為攝影師與文字工作者,常常用文字或

碧潭的光

影像走訪與介紹臺灣各地,但當要寫一篇關於碧 潭的文章,卻忽然不知道如何下筆,我想起班雅

碧潭最有名是那一片水域,清晨時分會在

明《柏林童年》書中描述的許多聲音、光影乃至

日光當中發出微微白光,接著整個河面都亮了

個人的回憶,所以也想談談碧潭的聲音、光與味

起來,那個時刻所有的事物感覺都變得澄澈而輕

道,試著從一個個人而非遊客的觀點記述這裡的

盈,那是我最喜歡的碧潭時刻。過了中午,碧潭

一切,希望訴說一個人所在的空間,而非一個旅

回歸一般所認識的模樣,山與水各有各自的顏

遊的地方。

色,事物的界線是固定的,不會因為光線融貫成 一個整體。晚上的碧潭其實有些詭異,岸邊有黃 色的燈光,可密度不高,零零星星顯得有點淒

碧潭的聲音 走在碧潭,常會聽到不知哪裡傳來的音樂,

涼。近年吊橋上加設一些或紅或綠的投射燈,跟 水舞表演一樣,只是觸動人們對俗艷顏色的喜

多半是些通俗樂曲,近似臺灣各地風景區所播 放,有時也會出現比較清新的民歌。雖然我一直 討厭這種遊覽區音樂,但聽著聽著也會惆悵起 來。並不是音樂的關係,事實上任何音樂在一個 寬闊的空間迴盪,都會讓人想停下腳步,然後暫 時思考人生的模樣,這似乎是一種音樂與空間微 妙關係運作的結果。當音符充斥在巨大的空間 內,人不再面對一個個具體而分別的事物,相反 的,人與空間成為兩個單位,而後者在時空中無 限綿延,成為了「悠悠」。 早上的碧潭有許多老人在河岸邊運動,

碧潭閑靜的氣氛,與世無爭的狀態,也成為毛小孩們自在玩耍 的遊憩地。

一次拍照時,聽著他們閒聊著或顯哀傷,卻又 日常無比的故事。這是一個區分本地人與遊客 的方法,當我們是後者,我們會告訴自己懷抱 著一種歡愉的心情享用一個地方,我們會迴避 碧潭所有不開心的事情,也不會拍下那些真實 但顯醜陋的模樣。可是對於前者,他們沒有這 些想法,所謂的美景、養身需求、朋友間的交 誼,乃至於各種悲歡離合,都是生活的一部 分,都是所謂的日常。

碧潭的生活日常,是母子共處的閒散時光,而後成為人生記憶 的所在。

67


好,雖吸引了大批人潮,可我不覺得他們真想看

這裡有自製的蘿蔔乾,吃來冰冰脆脆,與臭豆腐

到這樣一個地方。

一起吃,極有滋味。

喜歡體會古老感的人過了吊橋,可以沿著永

阿美粽子

業路往上,永業路上過去曾有一間飯店,現已長

阿美粽子看來完全不顯眼,但它的水餃與肉粽都

滿亂草。我並非一個廢墟迷,但走在裡面還是覺

很實惠。肉粽部分可以點香菇肉粽,水餃除了一

得詭異,看著床墊、地磚與玻璃散亂地上,仍會

般韭菜、高麗菜,另外還有韭菜蝦仁、三色餃

覺得有些惆悵,這應該是廢墟最直接吸引人的地

等。有時因應不同季節,老闆娘會推出隱藏版,

方,人一方面發現人造之物在時間之流中如此渺

像是茴香或是蘿蔔葉口味的水餃。只是近日老闆

小,另一方面又覺得這種蒼涼,更彰顯出一種人

娘貌似收掉菜園,現在這些在地的特殊口味,一

的情懷。不過來到這邊要注意,很多區域其實是

時恐怕難以吃到。

私人的空間,有些外拍族喜歡在廢墟與芒草堆中 取景,卻打擾到住戶的生活。

Dit 創夢咖啡 創夢咖啡是所有自由工作者夢寐以求的咖啡店。

和美山是另一個可以體會人與自然交界的所

這裡空間寬敞,有大片的落地窗,與大大的書

在,不需走得太高,即可俯瞰碧潭,走在和美山

桌,還有大大的平臺,讓久坐的人可以出去活

上其實頗為愜意,坡度並不陡峭,但又保有一種

動。這裡的咖啡也在水準之上,通常我會點一杯

相對自然的樣貌。每年四、五月的時候,成為許

冰歐蕾,雖說不上多名貴,但咖啡與奶的比例剛

多攝影愛好者來此拍攝螢火蟲的取景之地。

好。同時因這裡本被規劃為創業者的基地,所以 很適合與人在此開會討論。還有一個優點是,因

碧潭的味道

為這裡位於新店捷運站共構大樓的二樓,所以許 多人並不知道,不必擔心找不到座位。

新店路炒飯 在新店路過碧潭橋不遠的地方,有一家聚集許多

碧潭的人文

貓的小吃店。老闆是一對年輕夫婦。這裡賣一般 常見的甜不辣、炒麵,炒飯,品項並不稀奇,卻 很實惠。其中蝦仁炒飯選用肥美草蝦,用上大火 快炒,吃來不會乾澀也不軟糜,同時點一碗當歸 雞湯,不管什麼時候,只要吃上一餐,都會立刻 覺得飽足。

嚴格說來,碧潭的風景與美食,相較許多 景點其實並不算特別,但我很喜歡這裡一種未經 矯飾的氣氛。你甚至不能說這裡淳樸,如果淳樸 意味著經過人工設計,有著許多仿古看板、懷舊 家具的話。碧潭的一切都只是維持一種低度的滿 足,一種與世無爭的狀態,它們甚至不必表現出

68

郵局臭豆腐

恬淡。這種個性或許可以追溯至碧潭的歷史,像

好吃的臭豆腐有兩類,一種是油油硬硬,吃來特

許多新店地區的人一樣,來到碧潭大多是移民,

別的臭。一種是皮嫩多汁,吃來清爽。而新店的

他們的生活不見得窘迫,但絕不會浮誇。雖然近

臭豆腐許多是偏向第二種口味,其中郵局旁邊的

年新店地價飛漲,碧潭風景區也幾經改造,但看

臭豆腐,又是我覺得最好吃的。值得推薦的是,

在碧潭人眼中,這些都是奇怪的存在,譬如碧潭


的水舞或是美食街,撇除美感不論,這些東西太

樓,我們的風景區有著許多公仔、看板與步道。

過喧囂,與碧潭閑靜的氣味格格不入,與碧潭平

相對於此,有些人大力提倡保留在地文化,於是

靜的湖水也絕然不搭。

各地出現一些老街再造又或是農具博物館。他們 的出發點是可貴的,可如果不好操作,結果卻一

然而不可避免的,當地也有另一種聲音。 前幾年碧潭曾有都更的傳聞,據說連碧潭吊橋都 要拆除,幸好2011年碧潭吊橋被定為古蹟而避免 拆遷的命運,只是許多期待都更的居民在碧潭橋 對面的大樓上掛起布條,表達他們對於無法都更

樣制約了想像。因為真正的「在地」,從不是透 過整體的規劃而發生,他是慢慢的積累,才會有 真正獨特的味道,這就是碧潭值得珍惜之處,相 對於淡水或其它老街,它是一個不這麼像風景區 的地方,只是一個捷運站旁開闊的水域,住民仍

的憤怒與失望。我並不是一個深入瞭解都市發展

在其中生活,說鄉下不是多鄉下。我們甚至找不

與古蹟規劃議題的人。我只是思考如果碧潭真正

到什麼古蹟。確實吊橋是古老的,但它仍有著它

經過全面改造,那會是什麼模樣?有什麼東西增

的功能,仍是碧潭居民每天行走的通道。這些因

加?有什麼東西又會一去不返?我發現我真正珍

素讓碧潭抗拒成為一種奇觀的可能,也保留了日

惜的,並不是碧潭的景觀,而是碧潭一種相對雜

常,我希望不論碧潭怎麼樣的發展,這裡仍然是

亂的情調。

一個人生活的地方。

在這樣一個現代世界,我們已經習慣某種統 一的模樣。譬如我們的建築多是現代主義式的高

碧潭的風景,相較許多景點並不特別, 甚至不能說這裡純樸,但我很喜歡這裡 一種未經矯飾的氣氛。

我記憶中的碧潭是一根香腸,幾把躺椅,在 茶棚之下,消磨一天的時光。

和美山夕陽。

69


在地慢遊 碧潭日常

1. 和美山 位置:捷運新店站→碧潭吊橋頭(西岸,步行約 5 分鐘) →和美山步道入口 2. 碧潭吊橋 位置:新店區碧潭風景區內 (座標: 24.956572˚N 121.536044˚E)

70


新 店 路

路 北 宜 3. Dit 創夢咖啡 位置:新店區新店路 260 號 2 樓(捷運新店站共構大樓) 電話:(02)2912- 5798#7000 開放時間:09:00-20:00 4. 炳宏甘蔗麵線(郵局臭豆腐) 位置:新店區北宜路一段 41 號 5. 阿美粽子 位置:新店區文中路 6 號 6. 新店路炒飯 位置:新店區新店路 192 號

71


漁港影堤 歲月駐留 淡水漁文館 凝聚漁港今昔

文字/廖玉琦 圖片提供/程許忠、廖玉琦

觀音山綿延對岸,泊船隨波盪漾, 堤岸盡頭佇立著程許忠設立的「淡水漁文影像館」。 10 年來, 這間斗室以街角博物館的親和力, 不斷凝聚、推廣淡水之美,並完整留駐小鎮昔日風情。

72


碎浪拍岸間,冬末的淡海靜謐肅寂,這時海邊小屋點起 一盞溫暖小燈,分外吸引漫步旅人前來探看。但見白牆綠窗 櫺、復古老郵筒、紅色加油管,映襯著一張張耐人尋味的黑 白照片,默默記錄淡水今昔樣貌,格外引人發思古之幽情。 淡水當地知名攝影師程許忠說:「淡水的特產都是阿 給、魚丸、魚酥、鐵蛋之類的食物,這麼有文化、風景這麼 棒的地方,難道不能有屬於自己文化的商品嗎?」於是他在 10年前將淡水第一漁港旁,廢棄多時的老舊油庫機房,改建 為「淡水漁業生活文化影像館」,文藝氣息十足的館內,展 示著淡水山光水影、人文地景等黑白相片,掛在走過60載歲 月荏苒的老庫房中,彷彿時光流速暫緩,懷舊風情無限。

以影像凝聚歷史 開小店留駐歲月 10幾年前,臺灣文創產業觀念剛起步之時,程許忠觀 察到家鄉因環境開發而漁業沒落、風光遭到破壞等窘況,想 為地方盡點力,正好工作面臨轉換跑道,且累積不少多年拍 攝淡水的紀實照片,便萌生創業想法。「有一天我剛好來海 邊拍照,看到這個很破、很髒的漁船加油站,想說可能不用 花很多錢,打聽了才知道是淡水漁會的。」於是不斷提出申 請、寫企劃案、做簡報,程序跑了兩年多,終獲同意出租油 庫機房。 當時簡陋的小空間裡,堆滿了漁民的破網、漁具、 垃圾,對比童年回憶中的印象,他說:「漁港地上都是黑 色 的 油 汙 , 油 膩 膩 的 , 工 作 人 員 會 鋪 一 層 砂 來吸油,一

淡水 23 個街角博物館之一,同屬「親子 水岸群」6 家博物館中,負責群組內核 心館的文化鄰長,即是長期推動老街藝 文活動的在地達人程許忠館長。位於淡 水中正路 235 號旁巷內,座落在中正路 與文化路交接處,身處舊漁港加油站、

層層加上去,到處都很髒亂,2006年才清理出行走的空

面對觀音山,為昔日淡水八景之一的

間……」但他認為,任何東西舊了都無所謂,空間亦然,

「漁港堤影」所在地。可由淡水捷運沿

只要好好保存、整理,就會很有味道。他跟兩位師傅花了 三天開挖清空。為預防隨時會塌陷的屋頂,還要另外搭架

河岸走路 20 分鐘,或坐紅 26 公車,於 小白宮站下車。 電話:02-2629-7584

子慢慢拆整,且按建築法規關於結構等規定,比重建還耗 費時間。做做停停約三、四個月,終於建成心目中理想的 海邊木屋影像館。

開放時間: 平 日 15 時 至 19 時、 假 日 11 時 至 20 時 (週一、二休館)

73


10年來,他除了到學校指導攝影社團、為遊 客導覽淡水古蹟,從不間斷的拍攝、沖洗照片, 也習慣在午後3、4點,水岸最美的時刻開店。騎 著一臺機車,掛上陶魚風鈴、搬出綠色郵筒、長 凳,烹一壺茶、放曲懷舊淡水交響詩,等待有緣 人前來一聚。假日太太也會為遊客準備紅豆湯、 麥角綠豆湯,採訪中還有客人門外探問:「今日 甘有紅豆湯?」他帶著歉意回應:「歹勢,沒有

淡水漁文影像館是淡水的街角博物館之一,富有水岸 風光與生活親和力。

喔!要假日才有煮。」問答親如老友鄰居。 熟客說:「這裡是淡水唯一一家可以坐下 來,跟老闆聊天的好店。」他也覺得,開店主要收 穫就是認識很多朋友。常有意想不到的遊客,各

百艘從火車站鋪滿整個河岸,不到十幾年就沒有

行各業磁吸過來,甚至多有網友口耳相傳,分享

了,漁業文化跟淡水在地故事的保留,真的是刻

這充滿人情味的好地方。他分析:「老街跟這邊

不容緩。」他神情認真地述說:「漁業文化是我

的遊客屬性不同,那邊喜歡熱鬧的繁華世界;這

們生活的一部分,淡水人不重視這些價值,我想

邊是河岸尾端,吸引喜歡文化氣息、文藝類的客

讓人知道它的重要性!」其他牆面及展示櫃上,

人,比較陌生的人不會來,不用跟人擠。」

則陳列著以淡水風情為主題的作品,為後代留下 可追憶的珍貴影像,並製成限量明信片,供旅客

身為全臺第一間在地攝影師拍攝黑白照片、

寫下情感或思念,更可傳遞淡水美景至全世界。

自己開店的河岸小館,他不在意營收,把它當作 交流平臺,希望大家可以感受淡水人的熱情。常

30多年來,堅持只用傳統銀鹽軟片,並透

有人建議他賣咖啡做生意,可他只想要讓人有個

過鏡頭記錄淡水的程許忠,偶然接觸黑白照片獨

空間可以隨意走進來,慢慢看照片、坐下來聊聊

特的魅力,發現更適合他喜歡拍攝的寫實題材。

天,不用消費也沒關係。他發現:「這裡是一個

「黑白照片很復古很有氛圍,之前臺灣冷落這一

民調中心耶!我喜歡聽旅客說關於他們對淡水的

塊,沒有把黑白的層次、精神表現好,現在自己

情感。很多人常來淡水拍照,都會跟我分享為什

沖洗,就摸索著把精緻度做出來。」從一捲85元

麼喜歡淡水。」他多年綜合種種的原因,歸納出

拍到現在200元的底片,沖洗更耗時間、需要經

淡水重要的文化價值所在,並盡力宣揚保存。

驗,他一路不斷測試、控制品質。觀看他拍攝渡 船頭漁貨拍賣、卸貨、市場叫賣者的神情,灰階 影像書寫著時代記憶確實更為深刻,而他將接觸

熱愛拍攝黑白照片 影留懷舊淡水 進入館內,牆上掛滿記錄淡水漁業生活文

74

的山水人事時光,親手在暗房裡投射顯像,也彷 彿歷經重新思維,影像語彙得以更加沉澱內斂。

化的黑白攝影作品,旁附說明文字,讓參觀者認

他說:「無時無刻都想要拍照,這是一種

識淡水過去牽罟、摸蛤蜊、夜間補鰻苗、石滬棚

氛圍的感動……」他神情驕傲地憑窗眺望:「你

拾貝螺等逐漸消失的漁業活動。「以前舢舨船幾

看那風景!以前對這個地方感覺還沒有這麼強


烈,來開店之後才發現非常漂亮。」常熱心對外

較才知道珍貴。以前還因為喜愛拍照,到處旅

來遊客介紹淡水,甚至為多個景點提供導覽服務

遊,後來領悟到,要住很久才能掌握畫面的故事

的他,生動解說地方的歷史人文時,多會加入自

性,也才能給予不變的風景嶄新的詮釋。」

己小時候的故事,頗受遊客歡迎。他為我們介紹 館外淡水八景之一的「漁港影堤」風光之餘,也 感嘆現在所謂「八景」,一半以上已經都看不到 了,成為僅存的淡水美景。他認真地說:「法國 塞納河畔80年前的照片跟現在都一樣,他們真的 有好好保存。其實我們淡水更好,法國朋友來淡 水都驚呼好漂亮,我們淡水的文化有確立的話, 真的不輸塞納河!」

多年來程許忠透過攝影作品,吸引更多人重 視在地文化,他在觀景窗後也看遍淡水因開發而 被破壞的地貌,總是心疼不已。他說:「淡水的 河岸氛圍要維護,開發政策其實也要考量在地文 化,確立一個淡水的價值,不要盲目開發。」他 以渡船頭為例,以前有階梯可以親近潮間帶,可 是政府卻填蓋浮動碼頭,他拍照都會刻意避開該 處,嘆息記憶不再。

街角守護淡水文化價值

文化的厚度需要慢慢堆疊,更要多方有心 呵護。程許忠所設的「淡水漁業生活文化影像

事實上,三代世居淡水,只有當兵才離開幾

館」,找回淡水的在地故事與臨場感,以文化留

年的他,對淡水有著濃厚情感。年輕時因工作通

存的力量默默影響未來,像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有

勤臺北,與在地事務、人物較疏離,後來透過拍

機體與交流平臺,親切的攝影師老闆和遊客、居

照,反思自身與地方的關係,開始試著瞭解地方

民與窗外淡水暮色、波光瀲灩,成為有機體的一

景物與歷史資料,一股守護使命油然而生。「小

部分,在這個憑海而立的小小街角博物館,共構

時候看觀音山、淡水河覺得沒什麼,長大經過比

文化價值,一起守護鍾愛的美麗淡水。

此地毗鄰舊漁港、面對觀音山,為昔日淡水八景之 一「漁港堤影」所在地。此為30年前(右圖)的淡 水漁文影像館與今日(左圖)樣貌。

75


十年 淬鍊甘心 書貓相伴 有河 book

文字.攝影/謝瑩潔 圖片提供/有河book

落地窗前,觀音靜臥,河水悠悠。細數時光, 位於淡水的獨立書店「有河 book」已經屹立十年, 並成為許多讀者朝聖的人文風景。 窗外塵囂如浮雲, 店主人守著一爿好書,等待知音來尋。

76


步出淡水捷運站,往老街的方向行去,繞過阿給鐵蛋魚 酥蝦捲的擋路,穿越碳烤魷魚及巨無霸冰淇淋的攔阻,你會 悄然看見一方小小的藍色招牌:一艘大大眼睛的舢舨,正晃 悠在「有河book」四字之上。

河貓集散 隨性自在 曾是廣告創意人的老闆詹正德(暱稱686),與曾從事 設計的老闆娘隱匿,10年前先後辭去工作,想在河邊開一個 書店,幾番尋覓租下淡水捷運站與渡船頭間的老屋二樓,漆 上整面藍牆、釘上白色書架,隱匿更親手繪上水鳥與貓咪壁 畫。門前有河、對岸有山,十多坪的小店裡,滿牆好書、幾 張小桌,低消即是一本書或一杯飲品,對愛書人來說,這裡 是文字寶庫,足以消耗時光。

河貓「小缺」以右耳缺角得名。河貓們 雖無家,有河book卻似牠們的家。

退伍後曾跟著導演楊德昌拍電影的詹正德,最大興趣 就是看電影、寫影評;而短髮俐落的老闆娘,個性低調、極 為愛貓,她是詩人隱匿。有趣的是,被喚為「詩人」時,她 會不太自在,「那應該是在講席慕蓉或徐志摩吧,我覺得好 尷尬。」詩人眼神輕靈、語調沉靜,或許貓兒也將她當成同 類,才願如此貼近。 蔚為特色的「河貓」,10年來已編號到130號,並各有 名字。有的蜷於紙箱酣睡,有的躡足近身輕蹭,有的彷彿熟 客晃進來看看隨即又跳走,有的從隔壁屋頂經過時「喵」一 聲像是打招呼。隱匿提供簡單食物、乾淨飲水,並帶牠們去 結紮,以一種堅定而溫柔的守護,與河貓們為伴。 河貓自由來去,屋裡卻幾乎沒什麼貓騷異味,隱匿特 地寫著、畫著許多「禁止玩貓」的標示,「畢竟都是流浪 貓,擔心客人摸了一隻,萬一有貓瘟,再摸下一隻,就可能

營業時間: 12:00 ~ 22:00(週一公休) 地址:

傳染。我們希望客人不要學貓喵喵叫,因為貓並不會被叫過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 5 巷 26 號 2 樓

來,還會讓隔壁鄰居不勝其擾。」對於河貓在店裡追逐跑

FB:www.facebook.com/youhebook

跳,詹正德十分習以為常,「其實就是和貓共處,」他強

網站:blog.roodo.com/book686

調,「人比貓有更大的力量,必須要善待牠們。」

電話:02-2625-2459

77


私藏品味 只賣喜歡的書 在《十年有河》書中隱匿曾提到,裝潢時工 頭信心表示這些書架支持個10年沒有問題;10年 後的今日,看來依舊完好。詹正德說,「因為櫃 少書多,密度高,整牆書架被書緊緊撐在一起, 所以很穩固,只可惜當時沒經驗,如果每層高度 算得更好,就可以多隔出一層了。」第一排放不 下,還擺到書後面去,「很多客人以為是庫存, 其實都是不一樣的書。」 十年來,隱匿共出過四本詩集、兩本玻璃詩以及一本河貓紀錄。

開獨立書店最開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有絕 對的選書權。詹正德只賣自己喜歡的書,而且自 己可以先睹為快,「每一本都是挑進來的,如果 網路書評不錯,但讀了有明顯落差,二話不說直 接退掉!」他邊說邊隨手拉出五六本,將排面重

運等類別,其中詩集是有河book的最大特色,

新擺好,叩叩叩地敲整對齊,「有的讀者粗手粗

他說,「我們應該是全臺灣書店詩集最多、最

腳,只要翻過就亂七八糟,很容易弄壞,甚至無

齊的前幾名!」

法再賣造成損失。」愛書之情表露無遺。 每年新出版書籍有三萬多本,店裡陳列約有 一落落白色書櫃及其上的分類標籤,明白

五千本,流動來去間,有些「一直在架上」的書

透露出詹正德的閱讀偏好與關懷面向。架上主

籍,便是詹正德的某種堅持,也可說是有河book

要涵蓋文學、電影、生態、歷史、藝術以及社

的基底氣質。「我就是希望店裡要有這本書,十 年來只要賣了就補,即使不賣也要放著,」走 到書櫃,詹正德熟悉地抽出幾本書,「像是傅月 庵《天上大風─生涯餓蠹魚筆記》、房慧真《單 向街》、孔復禮《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 慌》,以及夏宇的全部詩集。」 「我是分眾小眾的獨立讀者,只賣自己有興 趣的書,外頭暢不暢銷我根本不管。」近年愈來 愈多的獨立書店,他認為正代表對出版的一些希 望,「有些特別的出版品會在這些書店出現,有 特色的創作者就還有存活的空間。如果獨立書店 愈來愈少,出版沒有多元化可言,只能看暢銷排

藍白色調的店裡,滿牆好書、幾張小桌,足夠愛書人消耗時光。

78

行榜,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閱讀寫作 過自己要的生活

七九折低價促銷,加上房租水電成本,必須以定 價銷售,利潤十分微薄,靠的是店主選書眼光,

廣告行銷做了十年,毅然轉換跑道的詹正德 說,「高薪並不是我們的人生目標。重要的是,

詹正德說,「很多讀者要有折扣才願意買書,要 求便利就會跟網路書店訂。」

我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我們想過的並不是需要 很多錢的生活,但是喜歡的事情要得到滿足。我 們喜歡閱讀、寫作、看電影,就朝這方向發展, 開書店不是最合適嗎?」

為了解決進書困境,全臺灣有一百多家獨立 書店聯合成立「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詹正德 被選為理事主席,「只有一家獨立書店要進書, 書商可能不理,一百多家集合起來,就是一股比

有河book不只是一個賣書的地標。小小的空 間,有時舉辦新書或詩集發表會、小型演唱會,

較大的力量。我想進的書,其他書店也可能想 進,一次講好大家都有,一起把餅撐大。」

也曾舉辦多次電影欣賞會,造訪來往的詩人、作 家、導演等藝文界人士極多,讓書店凝住一股文 氣,無形中也篩選著客人。

經營十年來,詹正德觀察到,可以接受定 價購買的客人比例逐漸增加,「小書店靠的是常 客,而不是過路遊客,所以不能像外頭小吃攤販

面向無敵山景的大片落地窗,以「玻璃詩」

那樣看天氣隨性開店,公告營業時間幾點就是幾

聞名,十年來已有187位詩人或作家來此寫下他

點,尤其客人多半從淡水以外專程來的,交通時

們的詩,隱匿將其集結出版兩本玻璃詩集:《沒

間至少得花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以上,讓客人撲空

有時間足夠遠》與《兩次的河》。隱匿說,「剛

就不好了。」除了週一固定公休之外,無論陰晴

開始先找熟朋友來寫,後來就積極去邀請,變成

風雨幾乎都開著店,不只等待客人,也為河貓。

排得很滿。但有時候前一位剛寫好,過幾天譬如 張大春或夏宇臨時來了,總不能這麼快把前面的 擦掉吧,就會覺得很扼腕。」

隱匿曾寫了一首詩《我想我會甘心過這樣的 日子》,彷彿是為有河book下錨定調。不過詹正 德笑說,其實已經過了「甘心」的階段,覺得隨

這天的玻璃詩,是游書珣的《懷著》。白日

時收掉也無所謂,只是十年真的很久,經營也都

裡,詩透進如畫山景,濃淡相宜;夜色中,詩被

上了軌道,「收店是件麻煩事,空間還得回復原

黑絨燈火烘襯,更發清晰。但隱匿並不打算再出

狀,想想也頭痛,只好每天還是來開店,做一天

第三本玻璃詩集,「一件事做久了就會覺得制式

和尚撞一天鐘。」隱匿的懸念則是河貓,「假使

化,也不太想重複邀請,所以現在就看心情,比

有更好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照顧這些河貓,隨

較沒壓力,」慧黠笑意裡帶著老闆娘的霸氣,「反

時可以放棄書店,但是目前沒有找到。」

正我一首詩放三個月,大家也不敢說什麼。」

甘心或許是最初的夢幻想像,現實經營的 酸甜苦澀,惟有自己才知冷暖。然而擁有一座山

獨立書店結盟 合力突破困境

景、一段河流、滿牆詩書,還有一群河貓共伴, 靈魂豐盈飽滿,不羨世俗財富,讓「甘心」二個

獨立書店看似浪漫實則艱難,小量進書成本

字,顯得如此奢華,無可計價。

高達七折,無法與網路書店或連鎖書店動輒祭出

79


在流動之間, 劇場攝影師陳逸書以舞者視野介入記錄, 他在《蔓舞》裡成為森林,在《水之舞》裡化為河海, 擷取定格感動; 近年更跨入舞蹈電影領域,以藝術關照環境、反思生態。

文字/謝瑩潔 圖片提供/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如影相融 以動制動 陳逸書 讓舞蹈定格

80


白天,陳逸書是在大企業擔任幕僚的低調上班族,下班後的身 分卻是多工而華麗:他是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的團長、專業的劇場 攝影師、舞團舞者、造型師及設計師,也是花式溜冰教練兼裁判。 就連說話時的每一個微小手勢,都帶著柔軟的韻律與呼吸, 舞蹈是他的靈魂基底;朝著不斷延伸的目標前行,造就出更強韌的 生命質量,陳逸書說,「人生滿短的,我喜歡有挑戰性的事情。」

從花式溜冰 踏入現代舞 陳逸書從小興趣多元、動靜各有所好,他很清楚自己喜歡什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突感觸發》。

麼,「高中時最想念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發展卻常是意料之 外,「不過因當時社會觀感,選擇了資訊工程系。花式溜冰也從 這時候開始接觸。」 「學習溜冰,主要想學習肢體在不同速度及空間變化狀態下 如何控制,另一方面則覺得花式溜冰很酷。」四年下來,陳逸書 除了讀書之外,所有時間都在練習,一天至少六到八小時,後來 甚至拿到教練及裁判資格。 帶著花式溜冰的基礎,陳逸書在28歲轉進舞蹈,考進新古 典舞團,「當時我完全不會跳舞,也不知道瑪莎葛蘭姆是誰。不 過舞蹈與溜冰一樣都是身體的運用,或許動作不夠漂亮,但有一 定的反應能力,回來之後,自己也是加倍苦練。」當時他設下目 標,希望隔年可以登上國家戲劇院演出。 「加入舞團主要目的是接觸藝術,而且在同一段時間內可以達

現為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團長、劇場攝

成五項學習:包括身體訓練、音樂、服裝、彩妝,以及吸收新古典

影 師、 影 像 攝 影 指 導。2003 年 加 入 新

舞團的文化根基。」陳逸書認為,人生短短、時間有限,以舞蹈為

古典舞團,巡演多年後,即跨入劇場攝

主攻,其他部分都可以耳濡目染、觸類旁通。

影至今,曾為國內、外表演團隊及藝術 節拍攝,同時亦從事影像創作、宣傳影

由於是理工背景出身,剛開始跳舞即以邏輯記憶舞步及位

片、演出記錄、舞蹈錄像等,作品呈現 跨及美國、澳洲、義大利、葡萄牙、墨

置,非零即一的程式思維,照拍子數動作難免生硬,經過幾年的

西哥、馬來西亞等國。近年積極參與舞

勤練及調整之下逐漸成熟,同時也如願站上國家戲劇院舞臺,並

蹈電影拍攝製作,2016 年製作拍攝之舞 蹈電影《膠裝人生》,已陸續受邀至義 大利、香港、澳門等地映演。

陸續參與過新古典舞團劉鳳學博士作品《民國四十六年》、《沉 默的飛魚》、《布蘭詩歌》、《曹丕與甄宓》等舞碼演出。

81


1

3

2

1.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蔓遊府城》,於臺南安平樹屋。 2.2016年新人新視野黃鼎云《亂迷》。 3.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作品《揮灑舞色》,於義大利Asolo, La Rocca。

舞者視野執鏡

「我希望達到相融的境界。」陳逸書瞭解 舞者的每一個呼吸、每一個肌肉運用,以及鏡頭

褪下新古典舞團舞者身分後,為了與劇場繼

上的表現,因此在每個動作上,都能做為舞者的

續連結,陳逸書擎起相機,開始學習攝影。「以

另一個影子,用影像鏡框呈現舞蹈瞬間的動作質

前每次拍劇照都會想,如果自己來拍會不會更

感,並回饋給舞者。

好?」他說,「其實高中時就對攝影有興趣,只 是一直沒有機會,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時機。」 從北藝大舞蹈創作研究所學生個展及聯展、 北一女中學生舞展,以及相對熟稔的劇場團隊演 出開始上手;2009年與彭筱茵及曾煥炘共同成立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陳逸書除了擔任團長 也兼任平面攝影。數年實戰歷練,攝影技術獲得 劉鳳學博士肯定,為新古典舞團推出的大型舞作 《客風。漂鳥之歌》及《千帆揚起》執鏡劇照。

除了自己的舞蹈生態系作品外,為新古典舞 團拍攝最是如魚得水,陳逸書笑說,「那些動作 我自己都練過,可以示範給學弟妹看,如果跳錯 了,我也能一邊拍照、一邊糾正!」 陳逸書的攝影構圖,重的是當下感覺,「就 像花式溜冰停留在空中,有這麼多畫面與暫留的 視覺,要抓到最感動的瞬間,這是一直磨出來 的。當我內化到心裡面,就會成為很敏銳的直 覺,傳達出那一瞬間的感動與情緒。」

擁有舞者肢體與舞團經驗的攝影師,視角 與其他攝影師完全不同。「他們是觀察者,我則

藝術跨界 關懷環境與生態

身在其中,就連呼吸都是一起的,」陳逸書說,

82

「以河流來譬喻,如果有一片葉子在水面漂流,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的成立,有兩位重要

他們是站在岸邊拍攝,我是坐在船上,那是不一

的師承,除新古典舞團的劉鳳學博士之外,另

樣的感覺。」

一位則是澳洲舞蹈國寶伊莉莎白陶曼(Elizabeth


Cameron Dalman)博士。團隊核心關照於自然及

攝舞蹈電影,團隊陸續到美國查爾斯角海港藝術

人文環境議題,結合表演、視覺及科技藝術等跨

季、維吉尼亞州實驗電影工作坊及香港新作論壇

領域共同創作,過去有許多作品與生態關懷及科

光影舞蹈工作坊學習取經。他說,「其實當初學攝

學解謎有關,例如擁抱自然的《蔓舞》系列,以

影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預備有一天要拍電影。」

及探討無機的《結晶體》系列,近年也推出《境 /鏡Mirror Image》、《舞生態─失濕》及《明 心反照Reflection》等作品。

團隊去年所共同創作的《膠著人生》,即獲 得香港工作坊的補助而發展成短中片,之後亦受 邀於義大利及澳門等地放映,這部影片主要關注

從臺灣土地生根,再舞出國外,雖然在國

塑膠用品的生產與無法分解,從回收循環到共存

內並不屬於主流大型舞團,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捨棄,反思資源利用的失序與崩毀。而最近陳逸

卻也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品牌。陳逸書說,「我們

書也擔綱攝影,掌鏡完成國立師大附中創校七十

表演類型在國外其實很普遍,從小的藝術教育薰

週年的宣傳影片,透過窗裡窗外的時光位移與

陶,令他們覺得這是生活中的藝術表現,可以很

資深演員黃仲崑的懷想,將附中師生的歷史記憶

快融進我們想表達的議題。」

一一串起。

這幾年來,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陸續參與義

接下來的計畫,將與澳洲舞蹈影片卓越成

大利Asolo藝術電影節演出及展覽、墨爾本PAVE

就獎得主Sue Healey及伊莉莎白陶曼博士合作拍

藝術節及澳洲舞蹈劇場五十週年,最近則參與澳

攝舞蹈電影《身體系譜》,呈現出東西觀點的對

門城市藝穗節及葡萄牙Unitygate國際藝術節等,

比。學習舞蹈電影的摸索過程,像是影片如何變

此外也汲引國外資源,與澳洲、馬來西亞等團隊

成電影、有哪些手法與語彙,陳逸書不吝於大方

進行跨國製作。

分享,「我們辦了第一屆舞蹈影像工作坊,讓有

藝術教育與環境理念,不僅成為創作及表 演,也落實在團隊成員的日常生活,例如出門必 定隨身攜帶環保袋。陳逸書認為,「舞蹈只是一

興趣的人一起來學,獨樂不如眾樂。如果你知道 路怎麼走,就可以一起攜手往前,自己爬牆跟一 群人疊羅漢,效果是不一樣的。」

種形式,可以展現在許多面向的社會關懷。有此

陳逸書謙虛表示,「只是做自己認為有意

心意,無處不是舞臺,連農業推廣都能與舞蹈結

義的事,即使不一定被看見。」但這一路走來

合,「我們曾經在協助友善種植小農的行銷活動

的堅持與努力,以及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注,已

裡,設計舞蹈互動表演,帶著大小朋友一起採拔

讓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被新年度華興版高中

淨化土壤的向日葵,在田間起舞。」舞蹈是人類原

「生活與藝術」科教材選入課文介紹,如同一

始的本能,以舞蹈對天地頌讚感恩,再自然不過。

粒種子播下,等待生根發芽。以舞運鏡、以鏡 入舞,陳逸書在流動中採擷停格,用鏡頭追尋

探索製作舞蹈電影

舞跡,藝術使他的生命沉滿豐沛,不斷延伸的 創作能量也令人期待。

積累不斷驅動著進步,興趣也像是藤蔓般 自然延伸,陳逸書從拍照再度轉進拍片。為了拍

83


勇於創造舞臺情境 何孟娟與她的 編導式攝影

文字/羅漪文 圖片提供/何孟娟

異於其作品的色彩斑斕,攝影藝術家何孟娟 姿態窈窕、裝扮素淨,從《我是白雪公主》、《我有無比的勇氣》、 《女孩》、《魏斯貝絲》乃至近期的《我的牡丹亭》, 富有象徵意涵的情境畫面, 是其對世界的觀察心得,在內心進行的辯證與揭露。

84


自19世紀照相機發明,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照相」或 「攝影」這件事變成稀鬆平常。尤其近十幾年來,消費者購買智慧 手機,無不連帶考慮手機的照相功能,大家人手一機,結婚拍照、 生日拍照、郊遊拍照、用餐之前也習慣對著食物猛拍一陣,更不用 說selfie(自拍)一詞,在2013年已正式收入牛津英語辭典當中。 在人人可以拍照,彷彿人人都是攝影師的當代,藝術家如何 使用已普及的儀器介入社會,賦予影像作品可能的深度?此次在 非常廟藝文空間的訪問,攝影藝術家何孟娟以和緩寧靜的聲音, 娓娓道述她以影像作品表達感受的世界。 《女孩》(跌倒)系列(2009)。

以紀實技術搭配情境編織 自認從小口才不好的何孟娟,「很會說話」不是她的天分, 但擅於影像思考,很喜歡畫畫,腦海裡想到的每一件事全是形狀 或色彩。這樣的孩子,很幸運一路從國中、高中、大學乃至碩士 班都念美術系,沒有遇到特別阻礙或反對。何孟娟主修油畫,科 班出身,接受相當扎實的西方繪畫訓練,念書時接觸了攝影,因 發覺實在太有趣,便一路投入至今。 18歲那一年,剛升大學的何孟娟,為了獨自負擔學繪畫的各 種畫具、顏料等支出,開始四處打工,第一份工作即為酒吧吧檯人 員,人來人往的流轉場域,許多人在此述說他們的故事,在聆聽他 人故事、往來碰撞的過程中,一絲絲感覺在她心裡隱隱浮現,一些 想法在時間中慢慢聚攏,困惑與思索交織著她的創作靈魂,攝影即 是她當時能準確表達自己靈感的恰當形式,她並大膽揉合油畫技 巧,形成最早的系列攝影作品《我是白雪公主》(1999-2010)。 《我是白雪公主》顧名思義是以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為 藍本進行構圖拍攝。何孟娟穿上迪士尼白雪公主的服飾,以各種表 情、在不同的場景中「自拍」,再把每一位公主(我),後製出一 幅幅獨特的照片,表達她對「童話公主」的反思。作品中的白雪公 主混跡在一群穿著現代服飾的女性裡,她們之間像是姊妹淘、像是

1977 年生於臺灣基隆,畢業於國立臺北

情敵、職場的競爭者、自由的掠奪者……欣賞照片過程,我們不免

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從小學習油

思考,公主的身分對於現在女性來說意味著什麼?是讓女性可以從

畫,上大學後接觸攝影,以編導式攝影

多重現代化社會身分束縛中逃脫的指引燈?還是諷刺著在臺北101 大樓尖塔下,堅持懷抱著公主夢是多麼的「不現實」?

作品著稱。常舉辦個展,作品獲得國立 臺灣美術館、關渡美術館、韓國光州美 術館等多家美術館典藏。

85


1

有別於對實存的景物、人事進行拍攝的「紀

白雪公主》為例,從1999年至2010年,一拍即整

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我是

整延續十年,反覆探索現代女性多重身分所帶來

白雪公主》的每一張照片更像是「劇照」,內含

的認同焦慮,最後才以一張〈今年除夕我們簽訂

場景布置、角色裝扮、服裝造型等元素,組合出

了和平協定〉告一段落。

富有象徵意涵的情境畫面。為了配合特定創作目 的而架構出舞臺,去完成構圖拍攝,稱之為「編 導式攝影」(Fabricated Photography),由上個 世紀1980年代,兩位北美洲藝術家辛蒂•雪曼 (Cindy Sherman)和傑夫•沃爾(Jeff Wall)的 創作而蔚為風潮。何孟娟的幾個作品,基本上都 是編導式的。

為做出一個作品,何孟娟願意花上許多時 間,以整整十年光陰拍攝白雪公主主題,何孟娟 笑說自己比別人笨,不懂的事情很多,所以非常 努力去學。她舉自己喜歡游泳為例,因游泳分靜 水、動水,分河流、大海或溪流,每樣要注意的細 節非常的多,學都學不完,因此,她先去考救生 員,不夠又考游泳教練、考水上摩托車等執照。

深度體驗生活 困惑驅動創作慾望

「如果接觸不深,就沒辦法理解。」如現 在Kpop非常流行,為知道年輕女子在想什麼,

86

從《我是白雪公主》到後來的《我有無比的

2015年開始,她跟年輕人學跳Kpop,無論在臺

勇氣》(2008-2009)、《女孩》(2009-2013)

灣、馬來西亞、巴黎,去哪裡都跳,藉此投入女

系列作品,皆以女性為視覺焦點,讓一些評論家

孩們的世界,從內部、深度去感知她們的喜怒哀

把何孟娟歸類為女性主義。但何孟娟坦言,她是

樂。因認真投入,何孟娟看到了Kpop驚人的影

女性,也比較瞭解女性,女性藝術家使用屬於自

響力,而這樣的席捲式流行,除了韓國政府行銷

己的語彙去創作有何不可?然而,她架設出某個

推動之外,何孟娟認為,主要是亞洲女性的身體

情境,自己入鏡,再拍下來,為的只是想說出自

意識改變了。雖跟西方相比略微延遲,但「亞洲

己實地去打工、去觀察世界的心得感想,並非強

女性開始面對自己的慾望」讓Kpop大受歡迎,

勢想透過作品宣揚女性主義理念,只是單純將內

仔細分析Kpop舞蹈的手勢、身段、心態,何孟

心的想法逐一辯證、揭露,直至清晰。以《我是

娟愈覺得Kpop有著中國傳統戲曲的影子,她因


1.《我是白雪公主》系列:今年除夕我們簽訂了 和平協定 This New Year eve we signed the peace treaty(2008)。 2.《魏斯貝絲》系列:Nan Tandy(2014)。 2

3

3.《魏斯貝絲》系列:Ralph Martel(2014)。

此聯想到崑曲的《牡丹亭》,於是促成了《我的

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聚集在魏斯貝絲,他們

牡丹亭》(2015-)系列作品的誕生。

三分之二的年紀介於60至100歲之間,讓魏斯貝

在《我是白雪公主》將近完結之時,何孟娟 另外創作《女孩》(2009-2013)。在這一系列

絲猶如一間老人院,而老人們卻讓何孟娟對於生 命、對於暮年狀態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

裡,何孟娟開始尋找自己以外的女孩當模特兒,

獲得獎助計畫因而進駐魏斯貝絲的何孟娟,

由下往上拍攝她們的「跌倒進行式」,因為如

在這裡每天掃地、幫老人家推輪椅,陪他們吃

此,此系列也暱稱為「跌倒」。「跌倒」暗喻「挫

飯,聊天,漸漸獲得老人們的信任與喜愛,老人

折」,再現當代的網路世界裡,人們愈發渴望被

們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經歷各種深愛過、受

社群肯定、點讚,導致個體面目愈趨一致、日漸

傷、背叛等情感型態的老人們,把一生的激情鎔

模糊。女孩們在價值單一化的世界裡,該如何掙 扎存活,甚至,可不可以發展出一套轉化挫折的 方式,為摔倒找到某種性感的姿態?何孟娟想透 過此系列作品,提供另一種觀看挫折的角度,不 幸的是,在她認真進行創作的過程當中,一名模 特兒因敵不過現實人生的艱難與奚落,選擇跳樓 自殺,這對何孟娟來說,是真真實實的挫敗,傷 心難過的她,因此中止了創作,避走紐約。

鑄在藝術作品裡,藝術療癒了他們,他們老而不 衰,見識清明,反過來啟發了何孟娟:衰老並不 可怕,老人還是可以獨立快樂。於是,何孟娟又 再度恢復創作靈感,仔細記錄每一位老藝術家的 身影,此攝影作品將在7月29日至9月3日於双方 藝廊(Double Square Gallery)展出。 詢問何孟娟,藝術、攝影藝術對她來說是什 麼?她邊想邊緩緩回答表示,自己的生活與創作

魏斯貝絲 療癒與創意開拓進行中

是一起的,她無法將自己關在隔離空間裡進行創 作。她會好奇很多事情,好奇的過程正是創造慾

建立於1868年,一間位在紐約特殊而神秘的

望成形的過程,而挑選什麼媒材去表達,端看靈

建築「魏斯貝絲(Westbeth Artists Housing)」,

感內容而決定,不會偏執哪一種。不過,在可預

從1970年開始,透過收取便宜租金,讓藝術家進

期的未來,何孟娟還是會醉心攝影,因為在數位

駐,年邁的藝術家們可以住至過世。將近400位

影像的範疇裡,還有她探索未完的情感意境。

87


文字.攝影/蔡嘉瑋、董昱 圖片提供/陳敬寶

從早期《片刻濃妝》到後來的 《迴返計畫》、《天上人間》等系列作品, 攝影師陳敬寶透過自己的相機, 不斷挑動紀實攝影與藝術創作的微妙邊界。

俗艷的是 影像還是慾望 陳敬寶

88


攝影的誕生與演變,可說是從記錄的工具、逐漸演變成創 作的媒材。這個過程無疑也反映人們對於攝影的態度,從「照 片等於真實」至後來「照片等於作品」,當代攝影工作者透過 攝影,重新定義攝影究竟為何。陳敬寶的創作生涯,或許也可 說是臺灣當代攝影的見證者。

學思並重的時期 「我和大部分的人一樣,一開始接觸攝影,是希望記錄我 身邊正在發生的改變。」陳敬寶說到,馬祖出生的他,1989年 從師專美勞組畢業之後,回到馬祖擔任教師。適逢解嚴的時代 背景,陳敬寶清楚意識到家鄉將會有很大的轉變,因此開始拿 起相機拍照。在這個攝影生涯的開端,陳敬寶一開始的意圖和 方式,即是以紀實攝影的方式記錄家鄉的變化。 「在那個年代裡,臺灣攝影工作者接觸到的,首先常會 是沙龍攝影,接下來是紀實攝影。」陳敬寶說到,做為一個初 心者,很自然地將攝影當作記錄自然美景的工具。然而當時, 有許多留學國外的老師陸續歸國,將現代藝術的理論和思想 帶回臺灣,接觸這些學思理論後,陳敬寶很快地發現自己不足 之處。回憶起那個秩序繽紛的年代,陳敬寶回憶到,無論是阮 《迴返計畫》,藉被攝者的文件書寫,與擺拍 式攝影來探討現實、真實與記憶的微妙界域。

義忠的《攝影美學七問》,或是陳傳興當時所撰寫的攝影理論 短文,臺灣攝影理論開展的濫觴,也迫使他開始思考什麼是拍 照、為何要拍照。 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和思索,在當時其他老師的鼓勵下, 陳敬寶決定前往美國,以更有系統的方式,追求攝影相關的知

1969 年出生,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攝影系美術學士,國立臺北藝術 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美術碩士。長期致力攝影創作與國小美術教育。1999 年以攝影作品《紀 實/肖像—檳榔西施》引起廣泛討論,攝影風格受到矚目;2001 年開始進行《迴返計畫》與 《天上人間》系列,鏡頭轉向生活周遭的人與環境,作品並在 2010 年獲日本東川獎「海外作家 賞」,著有《片刻濃妝—檳榔西施影像輯》,譯有《攝影評論學》。

89


識。「因為有這樣的機緣,我看到了攝影不同的

為拍攝對象的系列作品,有別於沙龍攝影將女性

思考和實踐。」1996年,陳敬寶來到紐約視覺藝

做為慾望對象的攝影策略,經過一次次反思與理

術學院攻讀攝影學士,用三、四年的時間將自己

論的實踐,陳敬寶以他在紐約所學,將檳榔西施

完全浸淫在攝影的環境當中,從美學、歷史,以

重新還原成真實的「人」。

及理論等不同角度,讓陳敬寶在攝影領域中奠定 了扎實的基礎,也看到了攝影創作的不同可能。

「一開始我和一般攝影師一樣,也喜歡拍攝 漂亮的女孩子。」陳敬寶坦承,剛開始拿起相機 時,也是將鏡頭直指所欲拍攝的對象,他常會流

濃妝淡抹不一定總相宜

連臺北街頭,攝下有趣的光景,幾番嘗試後,陳 敬寶發現這樣的拍攝策略有所侷限,之後,便採

大部分的人或許不知道,陳敬寶最為出名的

取不透過觀景窗就按下快門的「盲拍」。這樣的

《片刻濃妝》系列,其實早在他前往美國之前就

拍攝形式反而讓陳敬寶找到一些樂趣,能夠突破

展開拍攝。「《片刻濃妝》這套作品,對我來說

有意識的構圖,發現不一樣的美感。

有很大的意義,它是我攝影養成時期的一個代表 作品。」陳敬寶表示,這是一個以臺灣檳榔西施

「其實當時的我同時也意識到,在街頭拿著 相機對著一個女生拍攝,是非常暴力的,所以我 決定我不要用『搶』,而比較像是用『偷』。」 陳敬寶說到,挪用這種策略拍攝檳榔西施,隨著 時間過去,他的罪惡感卻愈來愈強烈。從美國回 來之後,陳敬寶決定揚棄過去的攝影方式,在 1999年到2003年間,用「做朋友」的方式展開拍 攝。「我的策略就是,站在他們面前,還原他們

陳敬寶在其攝影生涯初始階段,即著眼攝影藝術不同的面向,

做為人的面貌。」在這段時間裡,陳敬寶開始和

並以《片刻濃妝:檳榔西施》系列紀實肖像的作品廣受注目。

檳榔西施們交談,拉近關係,同時也讓他底片中 的影像,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與同樣拍攝檳榔西施的日本攝影師瀨戶正人 相比,陳敬寶認為自己的作品比較有溫度。「瀨 戶正人以類型學的方式,記錄了這個行業。在他 的呈現裡,因為選擇在檳榔攤外,用精準的鏡位 和構圖,檳榔西施們看起來像標本。」陳敬寶藉 此說到,同樣是拍攝檳榔西施,不同的策略, 會給觀眾不同的感覺,呈現出不同的攝影語彙。 「在過去,有些拍攝檳榔西施的攝影人,是在晚 上拍攝,把車子開到檳榔攤前,快速拍照就匆匆 離去。」陳敬寶說到,這種獵取的觀看方式,並

90


沒有讓拍攝對象被建構成一個完整的人,而只是

考當代藝術的脈絡,就可以說是「藝術攝影」。

鏡頭下的獵物。

陳敬寶認為自己的作品,正是在這個意義之下進

「同樣都是蹲下,我和其他攝影師也有些不

行的思索與實踐。

同,某些攝影師會用一種俯視或是情慾的方向由

「在攝影的範疇裡面,我一直覺得有一些

上往下拍,用廣角鏡貼在檳榔西施的面前獵取照

問題,不論是攝影美學或是實踐上的流程,我

片。在我看來,蹲的姿勢是呈現他們真實樣態的

還沒有想清楚,或者,我認為許多臺灣的攝影

一部分,無論是蹲著還是靠著,都是以一種邀請

愛好者們也還沒有想清楚,這就是為什麼我仍

對方拍攝肖像,以對等的地位進行拍攝。」陳敬

然想要在這個領域投注心力進行開展。」陳敬

寶表示,他希望能夠站在對等的位置和立場進行

寶說到,完成了《片刻濃妝》系列之後,他也

拍攝。這也讓《片刻濃妝》系列中的檳榔西施,

拍攝了《迴返計畫》、《天上人間》。這些作

給觀眾一種鄰家女孩的近距離感,將臺灣特有的

品的企圖已然不完全屬於傳統攝影的範疇,取

人情味適當表現出來。

徑和策略更偏向當代藝術,反映了陳敬寶對於 藝術攝影的思考和理解。

藝術創作就是一種反思行動

「在臺灣從事藝術攝影,必然會遇到一些困 境。民眾的不理解、當代藝術評論者對於攝影的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藝術牽涉到各式各樣 悖反的理論。我們可以看到現代藝術、觀念藝術、 前衛藝術等,當我們在談論藝術今天是什麼樣子 的時候,同時也會思考它可以不是什麼樣子。」

忽略都是原因。」陳敬寶感嘆說到,為了維持生 活,他也為自己找了一份小學美術老師的工作。 想要在臺灣全心投入藝術攝影的創作,目前的條 件還是相當不夠的。陳敬寶表示,在這樣的情

陳敬寶表示,藝術的進步就是在一種不斷辯

況下,要再完成一系列的作品實在相當困難,但

證的過程中發展,而攝影也是幫助人們思考什麼

自己仍然沒有放棄,還是盡量利用假日閒暇的時

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的一種媒介;在藝術的範

間,持續完成自己的創作。

疇中,攝影只是表現的媒介之一,而透過攝影思

近年來進行的《尋常人家》系列,著重描繪記錄當代臺灣人居家生活的樣態。

91


文字/汪正翔

但不能僅靠符號系統就獲得解答。」 ——John Berger

圖片提供/麥田出版

攝影的異義

透望靈魂窗框的凝視

「(照片)事物外貌所構成的問題近似語言,

約 翰. 伯 杰 (John Berger), 文 化 藝 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 1926 年出生於倫敦。1946 年進入倫 敦中央藝術學院及切爾西藝術學院 就學。1952 年開始替以政治、社會 問題、書刊、電影、戲劇等為主題 的《新政治家》雜誌撰稿,以深具

在攝影的異義中,John嘗試討論攝影的不同聲音,一部分是攝影 在這統一化的現代世界中,個人的一切都被放在各種規制之中,我們 是工廠當中的工作員,是經濟結構中的螺絲釘,是時間的奴隸,是國 家的公民,而照片是個人表現其主體的少數方法之一。另一部分,其 討論攝影與如何做為一種語言之外的半語言,或者根本不是語言。

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藝術評論家身 分迅速竄起,陸續出版多本藝術評

回看臺灣,我們喜歡搜尋作品的意義,好像攝影是一種語言,

論書籍。其作品大多具有濃厚批判 色彩,表現形式亦不斷推陳出新,

承載一種價值。但是John Berger說:「在每個觀看的動作裡,總有對

對社會政治等議題也有獨具一格的

意義的期望。這個期望應該與解釋的慾望區隔開來。」攝影並不是

看法及熱情,被公認為是英國最具

透過語言的方式讓人感受,做為一個去脈絡的媒材,攝影無法交代

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

事件的前因後果,無法像字句一樣組織關係。更多時候,攝影像是 宗教,它直接在觀看心中留下印記,也因此,評論家或許更適合用 一種感嘆式的語言描述。 對於臺灣的攝影愛好者而言,John Berger提供了不同的觀看攝 影方式,我們不一定要去捕捉一個對象,也不一定要求作品之中發 現語言般的意義,然後也許,我們也可以找到攝影的異議,而那才 會是攝影真正的意義。

92


文字/林丞閎 圖片提供/角頭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柯泯薰的遊樂旅圖

不覺得自己在自己的身體裡

極端角度的觀察者,非黑即白的文 字旋律,聲線輕盈卻勾勒其殘酷, 以一把木吉他為主,民謠添加搖滾 電氣等元素,曲式憂傷迷幻。獨立 製 作 4 張 實 驗 單 曲,2014 年 發 行 首 張正式創作專輯「遊︱樂 Play」。

「木吉他與我的心臟共振,形成這宇宙,與我最緊密的共鳴, 我想試著用自己看世界的角度說一些故事, 因此我帶著我的吉他,唱著我的創作,藉著這些平凡故事, 或許我們都能找到,表達自己的方式。」 ——柯泯薰

〈遊樂〉是獨立創作歌手柯泯薰的第一張專輯,雖然是首張作 品,但對很多關注臺灣獨立音樂的樂迷來說,柯泯薰這個名字其實 並不陌生。這些年她帶著一把木吉他遊走於大小表演與比賽之間, 並以手工自製的方式獨立發表了四張EP──〈Intro〉、〈陌生瞳孔 的探險〉、〈這是我的地方〉、〈The Three Told Me〉,小女孩般 的清新氣息卻擁有著堅定脫俗的懾人演出氛圍,加上其意象獨具的 創作能力,使她虜獲許多樂迷們的喜愛。 〈遊樂〉的封面由近年備受好評的平面設計師廖小子操刀,端 詳著銀色眼鏡的柯泯薰做為一種奇幻童趣的姿態登場,像是自我窺 視般地遊樂,也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眼鏡後的她。整張專輯像是一趟 出走又賦歸的旅程,也像是一次又一次自我探索所譜成的星圖,歌 曲以質樸的民謠吉他為基底,透過鍵盤、鼓、電吉他交互堆疊,時 而透亮、時而憂鬱,柯泯薰的聲線就像個大女孩般,那樣成熟又帶 點困惑,讓人喜歡她說故事的方式,也喜歡跟著裡頭的情緒一同遊 樂、一起跟自己對話。

93


文字/廖玉琦 圖片來源/

一生拍攝 10 萬多張底片,卻多數未沖洗、全部未公開, 歷史研究者約翰.馬魯夫因緣際會買下, 讓這些精采作品不至隨著她的過世,淹埋在歷史洪流中。

官網 findingvivianmaier

尋秘街拍客 薇薇安.邁爾

改寫街拍歷史的神秘攝影師

主業為保母的薇薇安.邁爾,工作之餘熱衷於拍攝美國街頭眾生相,

歷 史 研 究 者 約 翰. 馬 魯 夫(John Maloof)在拍賣會中偶然買下薇薇 安 10 萬 多 張 底 片, 驚 豔 之 餘 上 傳 網路,甚至好奇發掘這位神秘街拍 者的生平,將尋訪過程拍攝為紀錄 片《 尋 秘 街 拍 客 》(Finding Vivian

倒影、凝望、遺棄、溫暖、階層、矛盾、幽默、無奈…… 一幕 幕1950~1970年代美國芝加哥、紐約街頭發生過的生命片刻,皆封 存於無名倉庫,深刻鏤記在一楨楨沒沒無聞的底片中,內蘊強烈情 感、光影魅力與畫面力量,讓人忍不住震懾驚嘆。事實上,這是薇

Maier)。而她生前因貧窮而無緣看

薇安·邁爾(Vivian Maier,1926-2009),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保母,以一

見的照片得以沖洗出來,在全球各大

臺Rollei雙反相機,在街巷間所捕捉到的生命掠影與城市表情。攝影

城舉辦攝影個展皆廣受好評。芝加 哥文化中心館長讚譽她的作品「猶 如一部攝影史書」,她也被肯定為美 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

師Joel Meyerowitz讚嘆:「她對人性、攝影、街頭有真正的領悟, 擁有走進陌生人空間的能力。」Mary Ellen Mark也說:「她有很厲 害的眼睛,鏡頭組織感極強。」 其友人與照顧過的孩子們口中神秘古怪、內向孤獨的保母,有 著收集報紙的強迫症、日趨嚴重的憂鬱自閉,但矛盾的是,她堅持 拍攝多年的照片,卻散發著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感與溫暖關懷。雖 其在「創作」盛年未被社會所悉,但她忠於己心,作品方能大膽直 視人心。也許她洞悉世間美好下掩藏的悲哀骯髒,卻也憧憬永恆, 便如收藏小物般,以街頭一景架構出整座城市,用快門一瞬收集人 間美好,成就如此傳奇。

94


文字、攝影/汪正翔

王信攝影展

另一種目線

「我喜歡拍攝『人』。 肖像是我透過鏡頭對『人』的一種詮釋。 我拍攝『人』不在於記錄『他』的外貌, 而在於呈現『他』的個性。」 ——王信

1970 年 代 臺 灣 報 導 攝 影 先 河 攝 影 家, 以 人 道 關 懷 為 少 數 原 住 民 文 化與臺灣城鄉庶民文化的消逝做見

臺灣資深攝影家王信,攝影作品乍看讓人想起19世紀西方人來 到亞洲,拍下他們所不熟知的異文化,只是王信所拍下的是臺灣的

證,傳達不同文化差異應予尊重的

「邊疆」:臺灣的原住民、離島與山上。王信也拍攝小孩面容,但

觀點。作品中粗粒子、暗色調性的

她姿態溫柔,不急切獵取瞬間即逝的美好影像,反像是站好了,看

攝影質感,除兼具報導與創作,更 蘊藏對人性的掙扎與期許。

著眼前的人,眼前的人也看著他,在穩定的片刻,按下快門,一種 靜謐與恆常的交融。部分作品中,我們看到迷惘甚至帶有陰鬱的現 代主義特徵,她的基調仍是記錄,但她將鏡頭轉向內在,彷彿心裡 也有一個邊境,等待另一個攝影者自己的目光。 展覽中另有王信近年使用數位相機拍攝的照片,與她黑白作品 相較,這些照片顏色濃豔得不似真實,意象的營造更多過於真實細 節的掌握。在班雅明著名的文章「靈光消逝的年代」指出過去的藝 術,依靠一種距離形成的獨特感受。王信的黑白紀實也有這樣的意 味,但當王信使用數位相機時,照片的距離感似乎消失,或許是因 為我們熟悉數位的質地,也或許是數位照片帶來複製的暗示,對於 想瞭解臺灣紀實攝影並期待使之成為當前文化資本的人而言,這也 是觀看王信攝影的有趣地方。

95


Kodak 工程師 Steven Sasson發明第一 臺數位相機。

1992

Kodak製造出第一 臺專業級數位相機。

George Eastman替 第一臺Kodak卷式菲林相 機申請專利。

1995

世界上第一臺有液晶 顯示的數位相機(卡西歐 QV-10)出現,立拍即得概 念被視為革命性的產品。

Edwin Herbert Land發 明即時成像攝影,1948出現 世界上第一款拍立得相機。

2011

以智慧型手機拍攝 照片,已占總數1/4以上。

攝影又稱照相、寫真,這門藝術只有兩三百

上,解決定影問題,且創用包括攝影、底片、相

年的歷史,100多年前還被當作一種巫術,很多

片等攝影術語。短短數年間,出現相機廣告、攝

落後地方仍懼怕底片攝走靈魂。如今唾手可得的

影展覽會、攝影專書與雜誌、倫敦大學開設攝影

攝影技術,其演進過程其實伴隨了許多技巧與科

技術課;還有經科學計算製造的佩茲法爾鏡頭、

技的發明。最早概念與光學原理相關,古人發現

紙負片攝影理論、感光板、幻燈片機等,相關技

光線通過小孔可形成倒立影像,歷史上包括亞里

術蓬勃發展。

斯多德、墨子與韓非對此都有研究立論,也成為 相機的前身──暗箱的工作原理。16世紀畫家們 更流行隨身攜帶小型暗箱,做為繪畫輔助工具。

1851年英雕刻家阿切爾發表使用火棉膠的 濕版攝影法,可複製多張照片降低攝影成本,於 是影樓興起,蔚為時尚。其後又有更新的乾板技

及至1826年法國發明家尼埃普斯用暗箱拍攝

術、攝影機小型化;1861年彩色攝影時代崛起、

窗外屋頂的照片,為現存最早的照片。他將瀝青

1874年曝光縮短且可長期保存、大量生產的乾底

塗在鉛錫合金版上,曝光8小時獲得影像,也就

片面世,而後柯達的現代膠卷、美國愛迪生建立

是日光蝕刻法。他的合伙人達蓋爾繼續研究,於

電影及照相機 、盒式相機、彩色底片、自動測距

1839年發明銀版攝影法,為正像且更逼真立體,

照相機、拍立得相機、單反相機等皆相繼誕生。

宣告攝影術的誕生。英國塔爾博特亦於1835年發

演變至1990年代數位相機技術出現,攝影普遍融

表世上第一張負片以及由負轉正的技術,也被視

入社會生活,尤其行動電話配備攝像鏡頭之後,

為攝影始創之一。

攝影更加多元發展,也讓我們更便於留下生命中

同時,1839年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赫雪爾以 硫代硫酸鈉,把影像固定在鹵化銀鹽製的感光紙

96

1948

攝影是什麼巫術?

1975

1888

Pixntel, https://photoblog.hk/45003/

Louis Daguerre發明 銀版攝影法,縮短曝光時 間,並於1839年發表。

文字/廖玉琦

參考來源/

1837

的每一個畫面。


廣告


廣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