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 TAIWAN IX

Page 1

Y.E.S. TAIWAN

Young Emerging Stars

也趣藝廊自2002年成立以來,持續走訪海內外校園及各展覽空間,以獨特 視角尋找台灣未來當代藝術之星。期間不定期舉辦新秀募集計畫—— Y.E.S.

Taiwan (Young Emerging Stars, Taiwan,簡稱Y.E.S. Taiwan) ,並通過 徵件計畫挖掘青年創作者,期望為台灣當代藝術開創更多維度與無限可能。 此計畫歷經長達10年,吸引眾多藝術家參與投件,2022年第九屆 《Y.E.S. Taiwan》以新銳實驗作為概念,讓「當代藝術 x 當代青年 = 無限∞」之理念 持續綿延。

擴張無限實踐力 也趣藝廊作為策展單位與藝術家共同探尋、執行、成長,歷經整年籌畫評選, 在眾多優秀新星中,挑選七位即將為當代藝術帶來前所未有感官體驗的創作 者——江淑筠、何宇森、吳尚洋、陳肇驊、郭展源、寧森、劉書妤。並且於籌 備階段開啟兩場不同主題之工作坊,邀請來自藝術圈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一同 參與,讓新銳藝術家能夠在創作的同時,逐步洞悉藝術不同的面向與發展。

工作坊A:展覽與藝術家的關係探討 當代藝術進入千禧世代(Millennials),時代洪流下的年輕藝術家如何看待自 我定位及創作議題,一直是大眾關注焦點。也趣邀請關渡美術館策展人

IX 》
王叡 栩、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臺灣貴賓代表 李晏禎、 典藏藝術企劃編輯 陳晞、藝術家兼藝術展策 藍仲軒,共同探討展覽、藝術家、藝術工作者的連 結必要性,以及不流於時代浪潮後的觀念思維。 工作坊B:多重、跨身份的感知與發展 人際交流從實體轉變成雲端,而演變的過程中也將必要交流簡化,逐漸構成急 促之社會現象;同時也形成21世紀新生活病態—匆忙症(Hurry Sickness)。 而急促社會所帶來的危機亦或是轉機,在發展性多元的狀態中,如何將自我感 知及理解輸出並轉化成有機養分,是時代下的你我尚須探索的拼圖。因此邀請 身為匆忙世代的跨領域工作者:文藝少女的逆襲創辦人 呂季璇 (Celia)、藝術 家 朱駿騰、藝術家 黃可維 、一隅有花共同創辦人/美感細胞創辦人 張柏韋, 一同了解現今世代的困難與突破的觀點。 2022
of Taiwan
自我意識無限延伸 將經驗、記憶層疊於液態的流動、不定性 郭展源(b.1994) 利用重組空間裝置、投影、聲音等結合媒材的既定印象詮釋 性別、父權社會(Patriarchy)所帶來的枷鎖。記憶作為媒介,將捕捉的身體、 家庭、社會經驗之交互關係,通過液態、材質的「不確定性」表現出其對自我 身分的模糊定位與共感。何宇森(b.1995)同樣也著迷於流體的多樣化,運用 不同濃稠度的石膏,轉化成想像中的樣態。作品結構中含括大量植物,通過質 地差異與自然生態的結合,感受何宇森欲表現的溫度及物質的可能性。 詮釋社會規範下的影響及情感 陳肇驊(b.1990)將壓縮機的機制運作隱喻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大量複製過程,透過戲謔視角嘲諷事件、自我,將無奈與惰性等 作為抗衡體制的武器。並利用自身經驗作為創作脈絡軌跡,通過機械式的結構 與不同媒材間的交替,產出對「執念」的渴望與滿足。吳尚洋(b.1992)靈活 處理數位影像與光線之間的曖昧關係,通過場域理論(Field Theory)連結 觀者,展現其個人生命經驗的影響對於物件群(Objecthood)之中權力關係 的重新部署與反思。 空間、框架的再現與突破進行式 寧森(b.1992) 關注於生死、回憶、禁忌等生命及人類情感體現。通過數位媒 材的視覺張力,將各式情緒與狀態包覆後轉化成不同體驗後散播。新媒體與身 體不同感官的輸入/輸出形式,產生觀眾、創作者、作品間橫跨時空的對話。 劉書妤(b.1995) 將虛實材質結合,關注都市發展中的居住空間、建物狀態和 城市近郊間的游移,類比建築圖上現正規劃中的創作痕跡。江淑筠(b.1997) 破除既有的審美認知與尺寸限制,「觀看」的過程即是作品欲傳遞之訊息,一 種視覺的現在進行式。透過其作品洞悉曖昧及未被討論的感官狀態,並且重構 探索藝術創作。 《Y.E.S. Taiwan IX》帶來七位90後的年輕藝術家,跨越單一維度之裝置媒 材和獨特視角,解構並放大時代下的現象與情感。在不同的身分感知中,如何 突破、無限延伸想像一直是藝術創作者的課題,也趣作為策劃單位持續與創作 者一同成長發芽茁壯;面對自身理想與現實的壓抑,他們將情緒轉化為水、器 械、光線、影像、顏料、質地、空間等,通過充滿不確定性與無框架束縛之創 作,展現自身魅力價值,欲將人類嚮往的精神世界解構擴張與維度升級。

2022 Young Emerging Stars of Taiwan

Since the establishing year of 2002, AKI Gallery has never stopped visit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exhibition spaces both in Taiwan and abroad, to look for the young emerging Taiwanese artists with unique perspectives. Over all these years, AKI held the new talent recruitment program, Y.E.S. Taiwan (Young Emerging Stars, Taiwan) from time to time, in hopes of discovering a new dimension for Taiwanese contemporary art with more diversities and possibilities. The project has been going on for 10 years now, attracting many artists to participate. In 2022, the 9th“Y.E.S. Taiwan” continues to pass down the belief of "Contemporary Art x Young Emerging Stars = infinite ∞" with avant-garde experiments as its basic concept.

Expand the Infinite Ability to Achieve

As a curatorial institute, AKI Gallery explores, executes, and grows together with artists. After a whole year of planning and selections, among all the outstanding talents, AKI is happy to announce the selective 7 contemporary artists, Shu-Yun JIANG, Yu-Sen HE, Shang-Yang WU, ChaoHua CHEN, Jaan-Yuan KUO, Sen NING, and Shu-Yu LIU, that will bring the visitors unprecedented sensational experience.

Workshop (A): A Look at The Relation between Exhibition and Artist

Since the contemporary art entered the Millennials, the way young artists self-position themselves and their creative topics under the rapid changes of the times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public attention. This time, AKI Gallery invites the curator of the Kuandu Museum of Fine Arts, Rui-Xu Wang, 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 Art Basel, Jenny LEE, the editor/ planner of ARTouch, His CHEN, and the artist/curator, Chung Hsuan LAN, to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connection between exhibitions, artists, and art workers and the up-to-date conceptual thinking.

《 Y.E.S. TAIWAN IX 》

Workshop (B): The Per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Interdisciplinary Identit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as gone its way from physical contact to the world of virtual reality. Meanwhi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its evolution, simplification becomes necessary, which gradually results in a fastpaced society and the new mental issue along with it in the 21st century - Hurry Sickness. In the times of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s, the crisis, yet a possible turning point that is brought about by the hustle and bustle, has pushed everyone to contemplate over the ways to perceive, to comprehend, and to output and transform it into nourishment. Therefore, AKI Gallery invit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workers who are as well in a hurry: the founder of the podcast Shojo Art Club, Celia, two artist ChunTeng Chu and Ko-Wei HUANG, the co-founder of Yiyu Florist and founder of AestheticCell, Wayne CHANG, to talk about the struggles of the current generation and possible breakthrough perspectives.

The Infinite Extens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Experience and Memory Through the Fluidity and Uncertainty of Liquid

Jaan-Yuan KUO (b.1994) applies restructured installations, projections, sound and the fixed impressions of mixed media’s use to embody the patriarchal society’s struggle in gender. With memory as the medium, the artist captures the correl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body in family and society. The “uncertainty” of the liquid and materials represents the ambiguity of self-identity and the empathy for it. Yu-Sen HE (b.1995) is also fascinated by the diversity of fluids, using plasters of different densities to shape them as he imagined. The structures of his works include large number of plants. Through the differences in textures and natural elements taken from the environment, one can see the new possibilities for materials and sense the intent the artist is trying to convey.

Interpretations of Influence and Sentiment Under the Social Norms Chao-Hua Chen (b.1990) expresses the large amount of repetitive reproduction process in the “Age of Machines” metaphorically with the compressor’s mechanism. Through mocking particular events or himself from a playful perspective, the artist makes use of his helplessness and laziness as a weapon to fight against the system. With his own experience as th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the alternative changes between mechanical structures and different materials produces a kind of desire for “obsession” and the satisfaction stemming from it. Shang-Yang WU (b.1992) ingeniously handles the ambigu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images and light. Connecting viewers through Field Theory, the artist presents the re-disposi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power relations in the objecthoo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 life experience.

The Continuous Breakaway and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and Boundary Sen NING (b.1992) focuses on themes of life and death, memories, taboos, and human emotion. Through the visual tensions of different digital media, the artist transforms and spreads out various emotions and conditions in a brand-new experience. With different forms of sensory input/output from the new media and the body, his works entice dialogues among the audience, the artist, and the works,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ime and space. Shu-Yu LIU (b.1995) focuses on the living space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on constructions’ condition and the shifting of suburb’s boundaries. She fuses reality into fiction through the use of materials, as an analogy of the creative traces in the current planning of the architectural drawings. Shu-Yun (Winnie) JIANG (b.1997) attempts to break away the limits of stereotypical aesthetics and size constraints. The continuous process of “seeing” at the moment becomes an act for the message to be conveyed. JIANG’s works help the viewer gain insight into an ambiguous sensory condition that is not yet discussed by the established, reconstructing the process of artistic creation.

The “2022 Y.E.S. Taiwan” presents the seven young artists born in the 90s, that deconstruct and magnify the phenomena and emotions of the era, brining in more than just single-dimensional installation media with unique perspectives. How to break through and infinitely extend imagin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art creators in different self-perceived identities. AKI Gallery, as the curatorial institute will always keep on learning and thriving with our artists. In the face of repression from reality and self-pursuit, they turn feelings into water, equipment, lights, images, pigments, textures, space and so on. Through creative works full of uncertainty that is free from frames and constraints, they show their own charm and value, hoping to deconstruct, expand and improve the spiritual world that human beings always yearn for.

出生於臺灣苗栗,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目前就讀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碩士。 陳肇驊創作以動力裝置、雕塑為主,多以動態效果呈現。透過戲謔視角嘲諷事件、自我,將無 奈與惰性等作為抗衡體制的武器。運用自身經驗作為創作脈絡軌跡,通過機械式的結構與不同 媒材間的交替,產出對「執念」的渴望與滿足。

展出經歷包括,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2022)、彰化生活美學館,台灣(2020)。曾獲高雄獎新 媒體類,台灣,入選 (2017)。 Zhao-Hua CHEN (b. 1990) was born in Miaoli, Taiwan. Graduated with a Master degree of Arts in Tunghua University. He is currently studying a Master program of New Media Art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CHEN’s works are mostly non-static installations and sculptures that depict life experiences, mocking particular events or himself from a playful perspective. The artist specializing in kinetic installations and sculptures uses his helplessness and laziness as a weapon to fight against the system. Through the alternative changes between mechanical structures and different materials, he produces a kind of“obsessedness” for desire and satisfaction. CHEN’s works have been exhibited in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aipei (2022) and National Changhua Living Art Center, Taiwan (2020). He was also awarded by Kaohsiung Award (New Media Category), Kaohsiung (2017). 陳肇驊 Zhao-Hua CHEN (b.1990)
冷枝枝 Frozen Pin | 銅、 鐵、 鋁、 壓縮機、冷媒 Copper、 Iron、 Aluminum 、Compressor Refrigerant | 150 x 43 x 56 cm | 2022

生於臺灣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班就讀中,現居台北。 作品橫跨平面繪畫、平面影像和空間裝置。關注普遍慣性觀看繪畫的視角,透過抽象、幾何造 型詮釋繪畫本質。江淑筠探索繪畫的機制時,時常琢磨於邊界、輪廓與框架上的討論,重新審 視觀看繪畫的方式與被指劃之的範圍。藝術家試圖讓繪畫核心的本質被看見,而「看」的過程 即是作品欲傳遞之訊息,一種視覺的現在進行式。透過繪畫所帶領的觀看方式,去洞悉曖昧及 未被討論的感官狀態。

展出經歷包括兩岸大學生優秀美術作品暨藝術大講堂,廈門,中國(2019)、台灣當代一年展,

江淑筠 Shu-Yun CHIANG (b.1997)
台北花博公園爭艷館,台灣 (2019)。 Shu-Yun CHIANG (b.1997) was born in Taipei, Taiwan. She is currently studying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Fine Arts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lives in Taipei now. The artist’s works range from paintings, images, to art installation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mmon habitual perspective of looking at paintings, the artist interprets the essence of painting through abstract and geometric shapes. While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painting, JIANG often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boundaries, outlines, and frames to re-examine the ways and the scope of viewing. CHIANG attempts to show the essence of painting. Thus, the continuous process of “seeing”at the moment becomes an act for the message to be conveyed. The way of seeing guided by the painting techniques, helps the viewer to gain insight into an ambiguous sensory condition that is not yet discussed by the established. CHIANG’s works have been exhibited in the Art Lecture Hall and Exhibi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utstanding Works in Taiwan and China, in Xiamen, China (2019); The Artist Fair Taiwan (former Taiwan Annual), at Taipei Expo Park, Taipei, Taiwan (2019). Window 2 | 卡典西德、玻璃、光 Cutting Sheet, Glass, Light | 視場地而 定 Dimension Variable ( 270 x 105 cm ) | 2022
無題 22-5 Untitled 22-5 | 壓克力、畫布 | 162 x 130 cm | 2022 移動 Movement | 壓克力、畫布 | 52 x 46 cm | 2022

何宇森

出生於台灣台南,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學士,中央美術學院觀念雕塑與材料研究碩士,現創作 生活於新北。

何宇森關注物質、媒材之間的變化與融合,通過流體材料的轉變,探索物質樣態之可能性。並 藉由材料的液化與固化反應中,體現實體的觸覺、視覺所帶來的深層感受。創作手法層疊入植 物,通過自然的環景與材質的結合能感受藝術家欲表現的溫度。

Yu-Sen HE (b.1995)
展出經歷包括藝術自由日,華山藝文空間,台北,台灣(2017)、中央美術學院六號樓四樓展廳, 北京,中國 (2019)。 Yu-Sen HE (b.1995) was born in Tainan, Taiwan. He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sculpture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Sculpture Material Language and Conceptual Expression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HE is currently based in Banqiao. He focuses on the changes and combinations of materials and matters. Through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liquid medium, his experiments on materials and forms of sculpture attempting to capture the illusive state experienced in the material world. His special focus and creative method are embodied onto materials of plants. Through these elements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merged with the materials, one can sense the intent the artist is trying to convey. His works have been exhibited at Free Art Fair, at Huashan 1914 Creative Park, Taipei, Taiwan (2017) and in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Beijing, China (2019). 膏-耶穌 Laster-Jesus | 石膏、無酸樹脂、鋼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大理石 plaster, GEL, steel, FRP, marble | 45 x 36 x 43 cm (含底座) | 2019
凝結-魔杖 Condensation-magic Wand | 石膏、無酸樹 脂、鋼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plaster, GEL, steel, FRP | 116 x 25 x 27 cm, 40 x 40 x 141 cm (臺座) | 2021 融合-種子 fusion-seed | 石膏、無酸樹脂、鋼鐵、玻璃纖 維強化塑膠plaster, GEL, steel, FRP | 27 x 27 x 72 cm, 22 x 5 x 13 cm(支架) | 2022

郭展源

Jaan-Yuan KUO (b. 1984) was born in Taipei, Taiwan, now living and working in Oslo, Norway. He received his Master of Fine Arts degree at the Oslo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Arts, in Oslo, Norway.

The root of his knowledge is memory, the vehicle in which KUO correlates between body, family, pictorial experience, object, and space. Drawing from these memories, KUO perpetually categorised and designated narratives that become identities in progre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 personhood in relation to collective rather than established entities. KUO’s artistic practice melds traditional media such as installation, photography, sound, and text with atypical scrutinise of scents, liquids, recordings, site-specific (cleaning, experimental publishing) gestures. By employing the (im)material, and the intimate, gentle touch of storytelling to his installations, he confers a subtle access to a harder inquiry of the scenarios: the paradoxes of intimacy, memory, affective empathy, identity insecurity, and the latent violence of the patriarchal structure which permeates his visions and our society.

His works are recently exhibited at Sparebankstiftelsen DNB's Prize Exhibition (forthcoming three-person exhibition), Oslo (2022), Oslo Negativ (forthcoming photo group exhibition, Oslo, (2022), Aki Gallery (2022), Taipei; Loftet / Kunstnernes Hus (2022), Oslo; Tenthaus (2022), Oslo; Podium (2021), Oslo, Northing Space (2021), and Bergen; Resepsjonsgalleri (2021). KUO is also a finalist of Sparebankstiftelsen DNB's Prize Exhibition 2022, awarded with S-An Aesthetics Award (Category: Plastic Arts) (2021), Art Student Scholarship 2021 (Bildende Kunstneres Hjelpefond) (2021), One-year ‘Artists’Studio Program, Kunstnernes Hus (2021), and he is on the longlist of Fotografis Portfoliopris (2020), among others.

出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奧斯陸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碩士班,現創作與生活於挪威。 記憶作為其知識的來源與媒介,郭展源的作品持續探索未能明定的敘事與流動的身份認同。捕 捉私人記憶於身體、家庭、影像經驗、物件、空間和集體間的交互關係。其創作圍繞著空間裝置、 攝影、聲音、文字和非典型的實踐,從氣味、液體、錄音、清潔、實驗出版中,去探索由(非) 物質材料和感性敘事所建構的記憶、共情、不安的身份、脆弱的親密關係,和父權結構潛伏的 暴力時刻。 展出經歷包括挪威 Sparebankstiftelsen DNB 基金會年度藝術獎三人展,奧斯陸 (forthcoming, 2022)、Oslo Negativ 攝影聯展,奧斯陸 (forthcoming, 2022)、Loftet / Kunstnernes Hus,奧斯陸 (2022)、Tenthaus,奧斯陸 (2022)、Podium,奧斯陸(2021)、 Northing Space,卑爾根(2021)、Resepsjonsgalleri,奧斯陸 (2021)。曾獲獎挪威 Sparebankstiftelsen DNB 基金會年度藝術獎,決選(2022)、世安美學獎(造形藝術類), 獲獎(2021)、Magasinet Fotografi 攝影獎(Fotografis Portfoliopris),入選 (2020)。
Jaan-Yuan
(b.1994)
夏日午後的家 The Perfect Image | 現地場域裝置dimension variable (450 x 270 x 309 cm) | 2022 ;(聲音腳本/文字投影、投影機、窗簾布、水桶、石膏、 水、冰塊、洗衣球(網球)、汽車座椅、安全帶、蕾絲座椅套、汽車杯架、玻 璃杯(45 毫升)、蜜蜂(乾燥);依場域尺寸可變 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 (Sound script/textual projection, projector, curtain, buckets, wet plaster, water, ice cubes, dryer balls (tennis), immobile car seats, seat belt, lace chair covers, car cup holder, glass (45 cl), dried bees 共同創作者:文字腳本與文字投影:郭展源;錄音:郭展源 & 曾瑋婷;聲音作 曲與聲音編輯:曾瑋婷;大提琴與鋼琴:曾瑋婷;獨白:郭展源Collaborator: sound script & text-based video by Jacky Jaan-Yuan KUO; recordings by Jacky Jaan-Yuan KUO & Wei Ting ZENG; composition & sound editing by Wei Ting

出生於臺灣台北,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現居台北。

劉書妤長期關注城市空間的發展與擴張,探討居住其中的人們使用空間、建造事物的狀態。考 察、蒐集都市和郊區間的元素,試圖探問理想的邊緣與指向。近期從外在環境、建物與城市空 間的觀察,轉往探究內在的、對於居住與建造的層面。嘗試橫跨二維與三維的邊界,討論對於 空間的感受與可能性。其作品多結合版畫、數位繪圖與空間裝置,試圖建造融合虛構與現實的 真空之處。

曾獲當代雕塑麗寶創作獎入選(2021)、龍顏藝術創作獎(2019)。展覽提案「飛揚土製造」 獲選覓計畫(洪建全基金會)雨棚計畫(2019)並展出。 Shu-Yu LIU (b.1995) born in Taipei, Taiwan. She lives and works in Bali, Taipei, and is studying for a master’s degree in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in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Her works focus on the expansion of urban space and explore how people utilize spaces and construct things. She collects elements between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trying to question the border and definition of ideality. Recently, her work has shifted to a specific psychological concern, the state of dwelling and belonging. LIU tries to cross the boundary in multiple dimensional spaces, which evolves the discourse of the sense and possibilities. Tempting to construct an ideal place fusing reality into fiction, her practice combines printmaking, digital paintings, and installations. LIU is selected in Contemporary Sculpture Lih Pao Prize (2021) and awarded with Art Scholarship of Long Yen Foundation (2019). Her exhibition proposal “Floating Dust” was selected in Canopy Project by Hong Foundation and exhibited in Project Seek (2019). 劉書妤 Shu-Yu LIU (b.1995) Plan 1: Portal Frame | 油墨、楮皮紙、壓克力、不鏽鋼 Ink printed on kozo fiber paper, acrylic panel, stainless steel | 5 pieces (cm) 47 x 28 x 19 cm, 52 x 31 x 21 cm, 57 x 34 x 23 cm, 69 x 40 x 29 cm, 83 x 47 x 35 cm | 2021-2022
透明陽台 Transparent Balcony | 紙、布料Hemp fiber paper, fabric | 500 x 300 x 60 cm | 2021-2022 Plan 5 - Stairway | 鐳射切割壓克力、不鏽鋼 Laser cut acrylic panel, stainless steel | 300 x 250 x 100 cm | 2021-202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碩士。現創作生活於台北。

寧森創作領域橫跨感官藝術、互動式虛擬劇場、參與式藝術、攝影、影像裝置、舞台視覺。創 作關注於生死、回憶、禁忌等生命及人類情感體現。通過數位媒材的視覺張力,將各式情緒與 狀態包覆後轉化成不同體驗傳達並散播。藝術家的創作邀請觀眾進入沈浸式藝術中,透過新媒 體與身體不同感官的輸入/輸出形式,產生觀眾、創作者、作品間橫跨時空的對話。作品系列非 止於展示狀態,而是從個人身體到集體經驗的轉化,隨著觀眾的參與而有機生長。

展出經歷包括香港藝術中心,香港 (2022)、台南美術館,台南,台灣 (2021)、鳳甲美術館,台 北,台灣 (2018)、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8)。曾獲香港ifva媒體藝術組,入圍 (2021) 、金穗獎(2014,2019)、高雄獎,優選 (2016)。 Sen NING (b.1992) studied New Media Arts at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is currently based in Taipei. The artist focuses on themes of memories, taboo, life and death. Its productions encompass different media, including VR, experimental film, sensory art, interactive virtual theater, participatory art, photography, video installation and set design. He invites his audience to delve into the immersive art.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sensory output, his artworks entice dialogues among the audience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ime and space. Thus, they are not static, but grow in an organic way as more audience participate. His works have been exhibited at Hong Kong Arts Centre, Hong Kong (2022), Tainan Art Museum, Tainan, Taiwan (2021), Honggah Museum, Taipei, Taiwan (2018), and Kuandu Museum of Fine Arts, Taipei, Taiwan (2018). He was selected by ifva (Media Category), Hong Kong (2021), and was awarded a Golden Harvest Awards, Taiwan (2014 & 2019), and a Kaohsiung Award by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Kaohsiung (2016). 寧森 Sen NING (b.1992) N1705 | ASMR版 錄像 3840×2160px 13'08 | 2021 | ed. 1 / 3

吳尚洋

Shang-Yang WU

Shang-Yang WU

his Master of Fine Arts degree from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in Taipei, Taiwan

studied project arts, film and new media during the semester exchange at Merz Akademie in Stuttgart, Germany. WU currently lives and works in Taipei.

WU uses multiple media, inclusive of projection installation, video, performance and painting, to pro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object, machine and space. He presents the re-disposi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power relationship in the objecthoo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 life experience, shaping a state of uncertainty within times.

His works have been exhibited internationally including solo exhibitions at Haiton Art Center, Taipei, Taiwan (2020), as well as group exhibitions at the Kuandu Museum of Fine Arts, Taipei, Taiwan (2020), Changhua County Art Museum, Changhua, Taiwan (2020), Xiangshan Art Space, Hangzhou, China (2019), Merz Space, Stuttgart, Germany (2019), Taipei Digital Art Center, Taipei, Taiwan (2018), Shanghai World Expo Exhibition & Convention Center, Shanghai, China (2016). Awards and recognitions include the 10th New York Travel Program, New York, United States (2018), Gihak ArtLab Art Creative Project, Hualien, Taiwan (2020), the 3rd Contemporary Sculpture Lih Pao Prize, Taipei, Taiwan (2020) and STUPIN x DAC Taipei Digital Art Center Residency Project, Taipei, Taiwan (2019).

出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期間交換於德 國斯圖加特設計學院之藝術、電影與新媒體。目前創作生活於台北。 吳尚洋透過投影裝置、錄像、行為表演與繪畫等多元媒介,處理身體、物、機 器與空間場域的關係。形塑古典與掙扎的不確定狀態,展現其個人的生命經驗 影響下對於物件群(objecthood)之中權力關係的重新部署與反思。 展出經歷包括台灣各大藝術機構:台北海桐藝術中心(2020)、台北關渡美 術館(2020)、彰化縣立美術館(2020)、台北數位藝術中心(2018)、 斯圖加特梅爾斯空間,德國(2019)、杭州象山藝術公社,中國(2019)、 上海世博展覽館,中國(2016)。榮獲獎助包含紐約藝術遊歷計劃(2018)、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藝術家創作計畫(2020)、當代雕塑麗寶創作獎首獎 (2020)、STUPIN x DAC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合作計畫(2019)。
(b.1992) was born in Taipei, Taiwan. He obtained
and
(b.1992)
Inbetweening no.11 | 多頻道動態影像裝置motion graphic | 場地而定 Dimension Variable ( 280 x 860 cm ) | 2022
工作坊A:展覽與藝術家的關係探討 Workshop (A): A Look at The Relation between Exhibition and Artist

the contemporary art entered the Millennials,

way young artists self- position themselves and their creative topics under

rapid

time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public attention. This time, AKI Gallery invites the curator of the Kuandu Museum of Fine Arts, Rui-Xu Wang, 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 Art Basel, Jenny LEE, the editor/planner of ARTouch, His CHEN, and the artist/curator, Chung Hsuan LAN, to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connection between exhibitions, artists, and art workers and the up-to-date conceptual thinking.

當代藝術進入千禧世代 (Millennials),時代洪流下的年輕藝術家如何看待自我定位及創作議題,一直是大眾 關注焦點。也趣邀請關渡美術館策展人王叡栩、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臺灣貴賓代表李晏禎、典藏藝術企 劃編輯陳晞、藝術家兼藝術展策藍仲軒,共同探討展覽、 藝術家、藝術工作者的連結必要性,以及不流於時代 浪潮後的觀念思維。 Since
the
the
changes of the
have

知,思考自身對於這個世界乃至宇宙所欲表達的語言。我比較在乎的是,透過身體與感知誠

實地表達,相較於執著於媒材的探討,我想更重要的是回歸本質。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

多方合作,尋找機會,透過合作,提煉出作品本身的純度 我想在這個瞬息萬變與社群興盛時代,透過多方合作,於多元中方能尋求與展現自身創作的 純度。切勿認為對外合作會影響內在的創作純度,我想並非如此單向,相反地,這些的經 驗都會雙向地灌溉回自己身上而成為養分,合作能打破僵化的思考結構關係,開展新的可能 性。

Jo

藝術家作品的純粹度是畫廊所看重的

藝術家需要思考自己對於純粹度的掌控。早期畫廊有專職代理藝術家的合作方式。這是一項 長期合作的對象,因此,作品的純粹度是畫廊所看重的。

浪來了,浪也會走,純粹度這是讓你們一直走下去的動力。

在當代文化藝術創作媒介的轉變,基於藝術家本身體 驗,滲透出我們身處的藝術環境與產業現況,對於目 前當代的藝術創作有甚麼看法? Q01: 王叡栩 創作媒介伴隨著不同的世代不斷的演化,藝術創作的本質在於誠實面對自己身處的環境,穿 透自身去感受,藉由媒材而呈現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世代的切片,身為一個切片,跳脫單純身為媒介的角色,透過自身所感 所知而萃取出精神性的東西,將這些世代所出現的東西轉化於生命與創作當中,透過你的感

李晏禎

給藝術家的建議,慎選你們的合作對象,開發多元的合作模式,為自己的作品設定價值與高 度,畫廊最希望看見的是價值大於價格。

台灣畫廊比較特別,與藝術家的合作關係通常是單一代理或是單一經濟模式,而日本都是用 默契合作,在歐洲,單一畫家會與很多畫廊合作。藝術家跟畫廊很像在談戀愛,要慎選你們 的合作對象。

現在藝術家與畫廊的關係是比較開放性的,但打開地理範圍之後,誰能來控制你的價格。 藝術家是需要一個畫廊、有經驗的、或令你信任的人去協助管理你的作品以及定價。建議可 與一個專業主要的合作對象,並採取開放式的合作模式,與主要的合作畫廊或是經理人討論 多元合作的可能性 。 鼓勵大家有機會多看、多去駐村,會知道能把自己的作品與價值放在甚麼位置。我們最希望

對於現在大多數藝術家的創作狀態,有甚麼是可以再 進一步的?或是有甚麼樣的看法? Q02: 藝術作品的價格與價值 疫情後的藝術產業現狀,反應藏家在購藏作品的時候,多數吹捧新生代的藝術家,待藝術家 作品價格到特定的區段後而上拍或者賣出。因此,對於新生代的藝術家,作品價格在不健康 的狀態快速增 長 到一定狀態下嘎然停滯,對於藝術家的長期生涯來說有斃無利。 建議藝術家在作任何的合作安排,需要仔細的評估,需回歸自己本身與生命狀態去思考,究 竟這個合作是為了價值還是價格。
看見的是價值多於價格。 Jo 王叡栩 建議藝術家在發展早期盡量增加開放性與彈性,每個階段性的改變應連結至長期思考的脈 絡。 當藝術家的作品可以發揮其價值的時候,得以在多個單位尋求合作之際更能保持自己的主導 性與選擇權,雖然有人認為作品的價值取決於市場,但我還是認為回歸本質,作品的價值其 實是取決於自己,包括每一個過程中的選擇與決定,除了用腦去觀察,更要用心去感受。

王叡栩

任何合作都有被影響的風險,但比起防備與警覺,我想應該更用一種開放與積極的態度去看 待,任何建議都可以被自身轉化,端看自身的思考方式與態度,這都是自身可以選擇的與決 定的,我想不用過度去迎合外界的眼光,舉例有人認為創作沒有論述或是沒有好的文字評 論,好像就會減少呈現的信心,但我想如果是一個誠實的創作,無需文字的堆疊也能散發自 身的價值所在,因為我們真的要看的藝術是創作而非華麗的文字介紹。相反地,亦毋須過度 封閉自身,失去與外界激盪的可能性。

李晏禎

不必害怕簽經紀約,每一種合作,經驗會回饋到自己身上 曾經看過幾位畫廊老闆與當初第一個簽約的藝術家,到現在還在一起合作那份革命情感與惺 惺相惜。 我覺得畫廊跟藝術家的關係類似婚姻關係。不用怕簽經紀約,因為你是可以離婚 的,若簽署了兩三年的合作,在合作當中的學習也都會成為你生命中的經驗跟養分。

要與畫廊經營什麼樣的關係以及合作策略則因每個人的個性而定,有些人可以三妻四妾、而 有些人是真的沒有辦法處理太複雜的多角關係,如果你是沒有辦法的,那不如就固定與一個 畫廊合作,把握懂得欣賞你的伯樂,與你一起往前走。

談談自身的創作經驗?Q03: 陳肇驊 身體力行的勞力經驗轉化為藝術 我的創作關切的主題是自己生活的環境感覺,是有一點苦悶難受的。作品雕塑的材質有水 泥,我透過每天的身體力行搬運這些媒材去創作。在我籌募資金的方式是比較勞力的,很早 就認定自己是勞碌命。這些生活經驗同時也會影響到我的作品裡。

這個經驗讓我想到某畫廊的一位藝術家,去當國際志工、到處去旅行,在巴西打零工,用剩 下的材料去創作。他其實不是一個聰明的藝術家,是一個非常誠實的藝術家,甚至誠實到你 跟他聊天的時候會覺得,你也太固執了吧。

但最後看到他的作品,你會發現,就算他用老派的抽象繪畫在做藝術,能從他的繪畫中看見 他對於創作的堅持,取自於他的生命經驗,那些東西變成他的創作。是學院的藝術家裡面,

Melony

比較難看到的。每個人的生命獨特性,顯現在生活經驗之中。創作最有價值的,是這些你為 了創作而去做的工作,在你身體裡面埋下了一些經驗。 陳晞 共創價值這件事情,怎麼樣能從藝術中不同層面去看 待它。做為藝術圈一份子,如何從不同領域、不同位 置共創價值?做為藝術家,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Q04:
大家對於藝術價值,抱持矛盾或不了解的狀態,因為價值可能是量化或是非量化的,非量化 時可能作品視為一種價值,在精神上或思想上的價值,另一方面,若把創作轉化成可以跟別 人溝通的東西時,可能就會被金錢化,甚至是被商業化。 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討論,價值這件事情,怎麼樣能從藝術中不同層面去看待它。做為藝術圈 一份子,如何從不同領域、不同位置共創價值?做為藝術家,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身為創 作者,比較好去理解自己創作出來作品的價值,而不管是媒體、策展、畫廊,對於衡量藝術 價值的標準上,都有不同面相的想法。 在每個角色中,對於藝術品或藝術品的價值觀都不同,所以純粹度是最重要的。 藝術品是架構在經濟體中供需的一個問題,藝術圈很難獨立價值的原因是,不是有實際物質 的價值,還有精神層面上的價值,非常難被歸類。 李晏禎

對於藏家來說非常簡單,當購藏某件作品時,思考的是它能不能保值、或者是它在不在我的 預算之內。但真正能夠感動藏家的部分,會跟他個人的切身經驗有關係進而產生連結與共 鳴。我建議藝術家不要從作品能不能保值的方向去思考創作,而是思考自身與作品的關係。

作品的純粹度是最重要的,真實的作品才能夠感動人。

慎選你的合作對象,多跟其他的藝術家去討論、多請教業界前輩、多查資料。

作為藝術家,最困難的部分是,不能把你的作品與任何價值畫上等號,不要因為市場的價值 波動去干擾創作的狀態。無欲則剛是一種很好的態度,因為當我對你(價格)無所求的時候, 我才能夠做我自己。

陳晞

以前與現在和畫廊合作的關係,變得很不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用很開放式的關係, 看待自己與畫廊的合作,甚至會對於不同的合作對象區分自己的創作媒材與形式。

李晏禎

可策略性的依據作品不同媒材、不同區域、與不同型態的畫廊合作。

陳晞

最近在幫兩位藝術家策展,並不是完全用策展的方式來共同合作,可能因為我比較怕策展人

果論來說,可能不是非常完整的「個展」,但你可以看到他如何透過開放性的討論,邀請不 同領域的人一起成為創作者,我覺得是他作品中,更有價值的東西。

這個位置,我比較享受與藝術家共同工作的狀態,一起研究、一起發現新東西,這是我做展 覽時喜歡的樣子,灰色地帶讓合作之中產生創造性。 共同工作的綿密狀態很好,但前提是藝術家願意讓不是創作者的人,介入你的創作,是很難 得的事情。有些開放工作室,如:北藝,讓人們有機會用更親切的方式,去認識作品、或發 展中的創作與想法,可能不一定是今天我有個機會,我需要執行出一個完整的想法,可能是 你在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找大家來合作,看看共同面對之後,會長出甚麼東西來,像林佩 穎的個展,他願意下放自己作為藝術家主體的狀態,完成非單人或個人主義式的作品。就結
李晏禎

藝術作品的價值是被未來所定義的

我覺得價值一個很重要的功用是「延伸」,所有的價值都會在未來被看見,當我們去梳理歷 史時,哪些東西能夠成為有價值的東西,延續在人們的生活中,價值是被未來所定義的。

我很常跟我親近的人說「藝術是沒有用的」,很多人想要用藝術去講一個事件、講一些議題, 但如果你真的想要改變甚麼,應該直接去做那件事情,而非透過藝術,其實沒有一個單一的

就像一個企業家,反而應該探究的是創作的目標甚麼?

剛聽到大家的自我介紹,很多人會去當畫室的老師、在復興美工工作、去接案等等,大家都 還是具備創作者的身分,其實我覺得這個世代的藝術家,有個很特別的東西是,其實大家都 還蠻務實的。靠創作過生活,基本上是個幻想,反而要問的是,你們要做甚麼? 有些人做影像、做繪畫、也做裝置,甚至空間裝置,為什麼不畫畫就好?是不是這樣的創作

作品,能夠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中,發展出獨特的價值與存在,它其實都是被外界所連動的, 我相信藝術的價值在於未來。 分享自己的另一個身分,在畫廊工作時,有人會把你定位成畫廊的人,但其實畫廊的人沒甚 麼地位,因為藏家來,藏家最大,藝術家來,藝術家最大,那我是誰?從2017年回國,持 續的創作,到2018年開始在畫廊工作,那年狀況不是很好,持續性的在尋找自己的定位與 身分。 藍仲軒 現在藝術家大部分並不僅僅只作藝術家唯一的身分,不單純是依靠創作為生,反之,藝術家
會讓你們發現到以前沒辦法填入的東西?創作是一輩子的事情,很容易受到環境的速度、氣 氛影響,我也很常看到藝術品受到市場吹捧,但同時能夠掌握自己速度的藝術家,蠻讓人佩 服的。 並不是說想靠創作過生活是錯的,如果你想選擇靠創作為生,你必須把自己當作一個企業 家,有個很明確的目標,這樣是有機會可以倚靠創作生活。然而,也有很多聰明的當代藝術 家,知道要做甚麼可以得獎、做甚麼可以賣錢,這其實是創作上的選擇,我並不會覺得這樣 是沒有自己主見、尊嚴的藝術家,只要你有好好生存。創作是一輩子的事情。如果你要先選 擇存錢、或是選擇幾年才辦個展也可以,重要的是掌握自己的步調。 陳晞

李晏禎

回應仲軒斜槓人生的看法

在台灣藝文圈、藝文產業工作的人,好像不能只專心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斜槓或是擁有另外 的社會技能,這 是台灣與其他國家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一個很純粹在做自己創作的藝術家,我覺得可以從作品看的出來。當一件事情做的很高明的 時候它就成為一種專業。

也可以試圖思考自身的創作動機。是為了要賣?為了要表達一個純粹的議題?或是為了反 抗?

只要是專心去做,做到能力範圍的極致之後,就沒有好壞之分。一個好的作品,是可以直接 跟你對話的。

Jo

一個藝術家長遠的持續創作,會需要跟經濟與商業,有一個很好的流動性的關係。

早期台灣有個比較特別的現象,學院一個派系、美術館一個派系,但其中商業的空間,包括 博覽會概念,構成一個創作者很好的流動與循環。

自媒體發展快速的同時,藝術家與畫廊的關係 以前畫廊的存在其實很妙,是個代理機制,作為行銷、創造跟發展的平台,把作品推到適合 的方向,從中收取部分的金額作為代理機制的傭金,現在的系統開始打開,沒有那麼絕對。

藝術家開始覺得自己的市場、作品取向、與國際的連結,希望把多一點權力分到自己身上, 這是未來藝術家可以參考的方向,取選擇自己要如何去經營自己,選擇甚麼樣的合作方式與 平台去推廣自己。平台不見得只有畫廊這個機構,在所有機構裡,包含媒體、博覽會等等, 都是很好的策展平台,好的一個策展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回應到陳晞剛剛提到的有些藝術家選擇跟風,選擇去創作熱門的議題,我認為藝術家必須要 「持續性創作」 跟自身最貼切、最有感的東 西 。當你的體驗深刻時,做出來的東 西 是才會 是純粹的。 在疫情期間,很多博覽會都採用線上博覽會的形式,從我在線上博覽會的觀察,台灣與國外 的藝術家相較起來是有落差,是因為疫情影響的程度在台灣是相較輕微的。因此,我認為當 藝術家體驗夠深刻時,做出來的東 西 就是真實純粹的。 李晏禎

作為策展人的角色,其實我可以清楚感受到藝術家創作時的瓶頸或關於誠實的議題。

剛剛討論到關於「計畫」這件事情,反而會讓我看到一個現象,有些藝術家會有意識地先去 揣測對象與目的,迎合市場與趨勢,輕鬆得到外界的喜好。然而,更有危機的是,我發現有 些藝術家沒有意識到自身正在假裝喜歡這件事情,嘗試說服自己喜歡這樣的創作方向。加上 如果以經驗法則而言,自身真的享受到外界給予的喜好與果實,將會更混淆自己到底是喜歡

讓觀者感受到藝術家對自己作品純度與誠實度的堅持,真心享受創作的過程而不問效益,我

藝術家如何選擇未來的合作對象,展覽約與經紀約的利弊

展覽約與經紀約都有各自的利弊,我想這點只要自己深切想清楚每個階段的自己所需要的是 什麼,依情勢而為即可,長期而言,往往都會呈現一種交互運用的狀態。

畫廊有區分為藝博型的畫廊以及有實體空間的畫廊。

畫廊如果沒有空間,只會出現在藝術博覽會上,那就是單純和藝術家要作品,你的作品就只 是商品。

而有些畫廊,除了幫藝術家辦展覽,他願意花很多時間跟你討論合作,幫你推到 美術館,替你請好的策展人辦展覽,協助你闡釋你的作品內容的人。台灣越來越少畫廊這麼 做,因為推藝術家進美術館非常燒錢,效益相對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發酵。像這樣的畫廊在 業界是很受人尊崇的。

王叡栩
因爲光環而創作,還是單純因為創作而創作。
想長期而言,創作的質地與純粹度會散發出來,誠實與堅毅則會在未來被看見。
李晏禎 觀眾詢問有關藝術家駐村的相關經驗?Q05: 自己本身駐村的經驗有兩次,是全自費的方式,可以向文化部去申請。駐村有分為兩種,一 種是非常開放式的,包含藝術家、設計師等等跨領域的身分都可以去申請。一種是比較針對 當代藝術家去作徵選的。自己在芬蘭駐村的經驗,是在郊區,資源相對比較少,覺得對於自 身的效益不大。去日本駐村三個月,時間比較長,做的作品跟日本有一些關聯,至今還有聯 繫。在駐村之前,可以先去了解駐村所要花費的金額,以及它們可以帶給你甚麼樣的資源。 藍仲軒

王叡栩

駐村其實是有屬性跟規模之分,可以先從和自身目標比較接近的及基礎的開始著手。

多查資料多做功課是必要的,每個駐村單位要的藝術創作類型都不盡相同,另外關於駐村單 位可以提供的資源及背後的支持系統等等,例如生活及創作經費、在地開發與橫向連結等 等。我想這些都是可以納入考量,基本上還是鼓勵多尋找駐村機會,都是可以累積經驗的過 程。

李晏禎

駐村可以研究以下幾點,包含以前有哪些藝術家去過這個地方、注意地理位置、名聲以及文 化也很重要。

如果跟你創作的脈絡沒有關係,對你來說刺激就不會很大。也要觀看個人駐村 的目的是甚麼,是去交流還是創作新的系列作品,如果你的駐村是希望去安靜的地方做新的 作品,那你可能就不會選倫敦或紐約,因為太多雜訊。

不要一直當駐村藝術家。每一次駐村,你都要研究這個單位給你的資源是甚麼,而非只是因 為有「open studio」,而是,可以找重要的人來做分享,帶你去看展覽,讓你深入當地重 要的藝術脈絡,進而才會回饋到你作品,真的跟藝術做到實質的連結,才是重要的。駐村的 目的,要能夠幫助你的藝術職涯往下一步走,創作永遠在你身上,駐村是你們的養分,這個 養分與連結,能夠把你帶到哪裡去,這個是你們要去研究的。

李晏禎

時間與機會成本很重要,投入那麼多時間在駐村,究竟有沒有幫助?

Jo

回應到仲軒剛剛提到的文化部駐村申請,投了沒上是一回事,但有做過收件的窗口都會看見 你,都會變成資料庫。這個曝光度可能不是那麼公開,它是潛藏在很多展覽機會底下的事

王叡栩

再小的機會都要好好把握住,有一天終將被看見。

我在想一件很基礎但卻很重要的態度,即任何事情不分大小及是否會被看見,再小的事情都 認真的去踏實做好,事實證明其實是會有人看見的。切勿心存僥倖,以為別人只會看到表 象,其實並不然。請隨時調整自身狀態,將自己準備好,把握住每個機會。

情。不要害怕去作夢。 陳晞 藝術家自己的經歷要完整建檔。駐村很多要跨國找藝術家,都是透過網站。 陳晞 把自己準備好 有些駐村單位會透過推薦,去徵選藝術家,自己也遇過很多國外策展人來尋求推薦,我發現 有些藝術家很專業,可以在很短的時間提供完整的作品資訊。當有些畫廊要推你跟國外美術 館或畫廊合作,假設要合作的對象找不到你,畫廊會覺得不知道如何做介紹,導致失去合作 的機會。 李晏禎
工作坊B : 多重、跨身份的感知與發展 Workshop (B): The Per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Interdisciplinary Identity

communication has gone its way from physical contact to the world of virtual reality. Meanwhi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its evolution,

necessary, which gradually results in a fast-paced society and the new mental issue along with it in the 21st century - Hurry Sickness. In the times of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s, the crisis, yet a possible turning point that is brought about by the hustle and bustle, has pushed everyone to contemplate over the ways to perceive, to comprehend, and to output and transform it into nourishment. Therefore, AKI Gallery invit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workers who are as well in a hurry: the founder of the podcast Shojo Art Club, Celia, two artist ChunTeng Chu and Ko-Wei HUANG, the co-founder of Yiyu Florist and founder of AestheticCell, Wayne CHANG, Exhibition Specialist, Lian, and Executive Assistant, Melony, to talk about the struggles of the current generation and possible breakthrough perspectives.

人際交流從實體轉變成雲端,而演變的過程中也將必要交流簡化,逐漸構成急促之社會現象;同時也形成21 世紀新生活病態—匆忙症(Hurry Sickness)。而急促社會所帶來的危機亦或是轉機,在發展性多元的狀態中, 如何將自我感知及理解輸出並轉化成有機養分,是時代下的你我尚須探索的拼圖。因此邀請身為匆忙世代的跨 領域工作者:文藝少女的逆襲主理人 呂季璇 (Celia)、藝術家 朱駿騰、藝術家 黃可維 、一隅有花共同創辦人 /美感細胞創辦人 張柏韋,一同了解現今世代的困難與突破的觀點。 Interpersonal
simplification becomes

生命沒有意義,意義是靠自己創造。

對我而言,我前進的動能很大一部分來自「好奇心」,那是我在思考身份游移的指標,希望 自己專注在目標,不要過度被「角色」限制,也許可以在工作表現上有不同的發揮。舉例, 我的工作內容與藝術經紀相關,因此牽涉產業的結構與環境變化,如果我今天做畫廊 工作,但做事邏輯是「因為畫廊在過去都是怎麼做事,所以現在必須做哪些工作」, 而非思考產業的脈絡與工作的目標,很容易會耗費不必要的時間或金錢,終究會被時 代淘汰。所以我覺得游移對我來說更接近找重點的過程,重要的是你怎麼思考專業是 什麼,還有好奇心是否還持續著,使你在這個領域持續探索。

Celia 關於在斜槓的身分轉換,如何定位自我與游移,或許也能對應每位創作者於各階段的 狀態。 焦慮是回頭檢視自己恐懼來源蠻重要的起點 Elon Musk 曾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Anxiety is a scalar, fear is a vector.」。 scalar(標量) 和 vector(向量)都是物理學裡面計算量的方式,但scalar是只有大小、 沒有方向、可用實數表示的一個量;反之,vector 有大小與方向。Elon Musk這樣的比喻, 有趣的地方是他認為恐懼感會將人推向某處,但焦慮感不會帶你去任何地方。焦慮它是一個 回頭檢視自己恐懼來源蠻重要的起點,大家在面對創作焦慮或是不知後續如何融入產業時, 也許能從焦慮感的源頭去挖掘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定義自己的目標時,不需因為身份而限制自己,思考自己對什麼事物保持好奇,並試著體會
我們何以在這樣的時代下,定位自己以及自在的游移 其中呢? Q01: 你覺得你在離開原本的領域之後還有好奇心嗎?Q02: Celia 有,我想過這個問題,如果你現在問我要不要回到過去的工作崗位,我不會說不喜歡,甚至 可以想像我是持續喜歡這份工作的,但我覺得離開有其必要是因為,只有保持一個距離,你 才能看到你原本位置看不到的東西。
對妳來說離開之後,它是一種充電效果嗎,還是它轉 換成另一種狀態? Q03: 張柏韋 可以理解那個倦怠感,有時候處在同一個狀態裡面。就如同做教課書的工作,其實它是一個 非常政治的工作。然後做作品本身,我不太確定它是否能創造一種距離,妳剛講的東西我期 待它發生,我有點好奇,對妳來說離開之後,它是一種充電效果嗎,還是它轉換成另一種狀 態,或是在這之中它又回去在做一樣的事情,狀態是一樣的,還是它是一種消耗?表示避不 可避的消耗,可能針對大家的情況來說,變得像是我們在討論,妳在創作一個東西,妳可能 想表達一件事情,或是在意一個議題,當妳討論到一個極限,妳要重新點燃這件事還是妳拋 棄這件事,所以我覺得這是會讓我想要思考的事情。 Celia 它是不同的狀態。跳脫原本的工作後,我看事情的方式比較宏觀,這是時間與經驗的積累, 而不是必然的因果關係。 從實際的例子來分享,我過去曾在一間重視學術的商業畫廊做行銷與業務工作,我在那裡接 觸到的藏家,對於創作者藝術內涵的興致比重是相對高的,完全從投機目的出發的買家比較 少,因此我當時對產業的理解大部分是從一級市場的角度建構起來的。然而離開原本的崗位 後,結識許多不同價值觀的人,給了我許多想法上的刺激,也讓我開始從不同觀點思考同一 個現象,這個過程對我而言有很多衝擊,但同時非常有趣。這兩三年來,資訊更加透明化、 自媒體影響力提升,學術與市場明顯脫鉤,有些藝術家非常擅於行銷,創作內涵卻不如包 裝;有些藝術家作品非常精彩,但行銷不足而乏人問津。過往的我對環境有比較多不切實的 期待,但現在,我再會加上收藏家的角度去想像:「今天買一件作品,藝術性的意義與自我 認同之外,其他的理由是什麼?在市場支撐有限的條件中,我願意花多少錢收藏這件作品? 這件作品的價值是什麼?」,不同觀點的整合讓我更開闊,在尊重市場之餘,也更清楚自己 的定位,知道自己可以往什麼樣的方向建立價值。 黃可維 跳脫畫家才會懂的畫作,積極參與工作坊、論壇,從聚合討論到分離探索 聽完覺得對我來說,這是去中心化的狀態底下,大家各自發展,慢慢的繪畫可以從藝術家、 藝術脫穎出來,獨立被看待或是讀取,這對我來說是蠻重要的過程。大學過程中一直會思考 「我難道不能透過繪畫去跟所有藝術對話嗎?」後來發現,懂得繪畫的人跟談議題的人,基 本上是兩種人。

「跨領域」以及所謂的「藝術圈」,是否因為身處某一個特定的領域而被框架住了 我真的開始投入所謂創作這件事情,其實是劇場開始的,從劇場到電影,然後到比較鄰近的 藝術,不管是劇場、電影,或是藝術,其實我在那個當下,單純只是在學習一個新的語言跟 武器,那個語言跟武器最終回到我自己本身,思考身為一個創作者我想要傳達什麼。 有趣的點是,從電影轉到藝術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新的語彙,那個東西很短暫,但是 剛開始真的發布、出道的時候,其實你會意識到還是要面對一個體系,就像剛剛可維說的所 謂藝術圈,或是藝術是什麼。我自己覺得這樣的焦慮、這樣的想法其實很危險。危險的點是, 比如我去北藝評圖,很痛苦的點是你們都被教導太多關於藝術是什麼,跟你們沉積了一套所

黃可維 對於各自不同領域的讀取,其實可以抱持:大家不用攪和在一起,跨領域全部跨在一起談, 包含獎項之類的,獎項獨立拉出來,其實我覺得這樣談事情本來就比較好,然後包含駿騰提 及電影圈、藝術圈,其實我覺得大家在心理面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大家知道自己的圈子在 哪裡,但是大家又想要:「喔,我就是在談藝術,它是一個很廣闊的東西。」任何領域我看 來都是這樣,創作者、行銷人員、畫廊或藏家,其實大家都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只是拓 展邊界能連接到哪裡。 回答我自己的定位和困擾,就是回到畫家這件事情,處在一個比較艱難的地方,從跨領域解 開來,畫家最常陷入的情況是,你的作品會不會是一個 只有畫家才會懂的畫作,我開始意 識到如何脫離整個藝術必須要一起談這件事情,我會積極的參與學校的論壇、工作坊,進行 討論。當再回到繪畫本身後,你就可以去讀取跟分離出什麼是畫家的繪畫、大眾的繪畫、或 是商業的繪畫、市場的繪畫。當理解之後,去實踐目標的同時,也會知道結果會是甚麼。 朱駿騰
謂當代藝術語彙的潮流跟思辨,但那東西有多少是回到自己,有多少是回到這個體系要求我 們去符合,但這個其實是我們創作者需要非常時時刻刻警惕跟自覺的。 老實說,有時候我們在使用的語言結構,包括在使用的論述,我們去捫心自問,裡面八成、 九成我們都不相信,我們只知道這個東西講出來沒人聽得懂。最核心還是回到可維說的,回 到自己身為一個創作者,自己到底要什麼這件事情,需要時時刻刻誠實面對自己的點。我覺 得這講起來很簡單、八股,但我真的覺得這是最難的。 我自己所面對的焦慮是,當你越靠近主流藝術,你反而會被框架住,會去在意外界的眼光如 何去看待你、解讀你的作品,這是我一直以來要面對的東西。剛剛 Celia 講的非常好,你 們到底每個人想要的是什麼?哪些東西會讓你快樂?有些人覺得是錢,如果你們做了決定, 我覺得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
想聽目前在場藝術家們分享遇到的焦慮?Q04: 劉書妤 丟掉過去的學院框架,走出自己的路 我從大學到研究所都在北藝研讀,有個感想是如何丟掉以前學習的,近期「沒有在進行什 麼」是有點在把我以前大學學的東西丟掉,當時有一堂課叫《造型基礎》,課程的目的是要 讓大家理解和對你的形式、語言還有內容是不是可以搭配起來、是不是可以溝通的,以及大 家能不能夠從妳的形式語言跟妳描述的內容當中得到你想要說的事情。 為什麼會有不想進行甚麼的感覺以及為什麼沒有繼續做版畫,是因為我有點不想要再經營畫 面跟技法疊出來的東西,我知道我不喜歡。當我還是這樣持續創作的時候,學校的教學體制 還是會從你使用的創作媒材,你所描訴的畫面..等等的這個方式去解讀你的作品,然而, 我漸漸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才開始嘗試一些別的東西,在嘗試的過程當中,焦慮因此 產生,我突然發現我什麼東西都不會,因為以前對版畫技法掌握得很好,我都把時間放在版 畫的創作上,相對在其他的事情上面的了解就非常少,對這件事就會很恐慌,我清楚我想要 表達甚麼,但我不知道我要怎麼找到正確的說法。 朱駿騰 但是那個過程反而會越清晰你要什麼,我覺得當意識到自己做不到這點反而是很爽。 江淑筠 如何開啟作品與觀者之間的對話 剛剛黃可維有提到,我覺得在學院裡很容易有一種創作的趨勢,例如各校各系的風格,或 從之前的新媒體到現在跨領域藝術,繪畫反而容易處在一個比較邊緣的狀態,就我的觀察, 是越來越少人在畫抽象。我平常專注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偶而也會覺得難找到可以有共 鳴的討論對象。話雖如此,同時也覺得這樣的現象是很有趣的一點,它和我們這個世代所接 收的訊息和環境有關。曾經有一個老師向我拋出一個問題「你認為你的作品對話的對象是 誰?」希望和誰交流、討論或者獲得建議,這是我今天也還在思考的問題之一。
朱駿騰 了解自己內心那關,了解了多少,進而去思考在我的作品中要放多少。當你清楚自己想要的 是麼,你只需要拋出來就好。 朱駿騰 論述對於藝術家到底重不重要? 我自己觀察的是,之前大概兩三個朋友跟我說:「駿騰,你知道你敗在哪裡嗎,你敗在你論 述寫得不好。」我很驚訝,我那時候看到我其他北藝的同事們,看不懂他們寫的作品論述, 看這個照片會覺得像是網路詐騙。我覺得是現在大家對論述,怎麼樣去講作品這件事情,它 有一個規範跟邏輯,好像一定要這麼假掰,然後演變成自己的邏輯,內化。 朱駿騰 也許是從90年代觀念藝術的開始,感受力已經不是主流的價值。過去的藝術作品就是要讓 大家感動,那個感受力是很直接的,當觀念藝術開始後,就慢慢的演變成這樣了 現在藝術家是不是比較辛苦,無時無刻都要跟別人競 爭,壓力比較大? Q05: 可是為什麼是往這個趨勢走啊?Q06: 黃可維 藝術家認識自己,對自己誠實很重要 創作其實不需要思考如何與人對話,其實作作品是與自己對話。
朱駿騰 我覺得不是欸,我覺得其實是可維剛剛講到一個跨界,我對跨界的理解反而是,當藝術圈意 識到自己的不足,跟不管是形式、語言上的討論上,它已經走到了一個盡頭,所以你不斷地 希望可以找關於那些社會學的語言補齊.... 朱駿騰 我覺得不是,那是自知理虧。 Celia 這幾年因為自媒體技術普及的關係,我覺得藝術圈越來越像娛樂圈,但同時藝術家也需要維 持某種神秘性,所以必須寫出一些.... Celia 可我覺那是一種神祕感的運作耶。 張柏韋 論述是創作的一種說明 我覺得論述這件事情是一種說明性,然後他的價值在於它可以讓更多人去聯繫進來,前者可 能願意去看藝術的人,它必須有一定程度的審美,但我覺得現在也許是,近代有一些藝術它 必須要甚至對藝術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理解它在掌控什麼,它試圖想要去談的東西是 什麼,所以它會產生一個門檻。反之,有更多的說明這件事它有一個價值。 齊克果:「焦慮是對自由之暈眩。」,在自由的選擇中,對你人生的價值觀做一個排序 談到焦慮這件事,我有一個感受,其實大部分的時候,我都覺得焦慮,套一句齊克果說的: 「焦慮是對自由之暈眩。」有時候,你覺得時間不夠,是因為你有太多選擇了,你有這麼多 自由的選擇,這時候你要對你人生的價值觀做一個排序,什麼東西對你來說比較重要,哪些 相對不重要,你願意失去甚麼?當你知道你在做什麼樣的交換,做什麼樣的交易,而那交易 是你情我願的,前提如果這個設定不好換的話,你應該可以找到排除焦慮的方法,因為這是 必然的。

淑筠講的時候,我有點理解你的心情,我並不是真正好像就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好像拋棄所 有事情,然後去追求自我認同、宗旨,然後就得到自我生命存在意義的可能,需要各種管道 去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

我覺得藝術最理想的狀態是,他提供你兩種服務,第一種層次是他提供意義本身存在的價 值,就是我今天在看到這件作品的時候,我認同他所表達的意義與理念,其二是比較抽象的 概念,是一種形式上、感受上的認同。

本身,我所能夠感動以及認同。

張柏韋 跨領域存在的價值什麼?我覺得某一程度上,它試圖打破一些已經圈起來的東西 然後剛剛可維講的圈子這件事,讓我想到,就其實整個歷史的流變過程中,所有的職業都是 可以細分的,譬如說以前達文西就達文西,他不會跟你說我是解剖師或是雕塑家,可是現在 有一個職業叫雕刻,有一個職業叫解剖,所以永遠都會在細化圈子,某一程度上你在講我覺 得蠻有道理,可是我突然想說,跨領域存在的價值什麼?我覺得某一程度上,它試圖打破一 些已經圈起來的東西,因為我們人類技術是一種指數生長的過程,以前會的技術,永遠不比 我們現在對焦的事情更多,所以以至於職業在進入更深層的細化,獲得更多身份,接下來出 現一個焦慮,馬上要在這些身份上產生一種游移, 現代的跨域身份與理想藝術的追求 當所有問題拉到十三、十四世紀,問那些人,對他們來說這都不是問題,只是我們對社會做 了很多的職業分類,然後把那些分類套進我們的生命歷程裡面,然後我們在這個分類裡面產 生規範,譬如可維提到的藝術圈狀態,或是駿騰說的論述本身也好,我覺得通通都是現代產 生特殊形式上的規範,讓我們變得必須符合這件事情。但這件事情一直都很重要,因為所有 規範都是別人認為這件事情有價值而去設立的 最後我想要討論的東西是,這時代的變化影響了所有事物的變化,我覺得有個東西對人類社 會來說一直都是重要的,就是自我存在意義的本身,那剛剛 Celia 前面講了一點,我們這 邊直接進入一個共識,叫生命沒有意義,然後所有意義,所有意義都是人創造的,首先意義 本身它就是人造物,在自然環境沒有意義這件事情,必須透過人與人的交流,所以我剛剛聽
藝術對我來說追求最理想的狀態是意義本身以及情感
朱駿騰 剛剛柏韋所講述的我很能夠認同,這也是我在藝術上一直追求的事。
現在的藝術家對於藝術的追求和目標是甚麼?Q07: 所以有沒有紅,有沒有錢都沒差?Q08: 那如果接下來呢,接下來面對巨大挑戰,發現沒辦法 有多餘的機會,經濟不跟不上,你會怎麼辦? Q09: 何宇森 我覺得我可以創作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現在這個階段來講。 何宇森 我覺得那個像是一個附屬的東西,就是如果能持續做最好,如果有可以讓我有持續的經濟基 礎,然後做我想做的事情做下去。 何宇森 我會比較擔心的是經濟的問題,如果經濟跟不上我就沒辦法做,但有一種可能,我做我做 的,世界走它的,就有點可能像是這樣。
群體創作這件事情,要怎麼去劃分創意的界線?Q11: 陳肇驊 我想要可以做自己的東西 陳肇驊 我現在在做的事有點像工人,其實我幫了很多藝術家執行他們的作品,很常會遇到比如說, 有個人跟我說他想要一個「有人在書桌上書寫的感覺」,他就丟了這句話給我,我就把它做 出來,其實當我遇到這種況,就覺得:「欸,那我麼不自己做?」 換個方式問,你有更好的狀態嗎?就是此時此刻你覺 得不錯,那你有沒有更好的狀態達成? Q10: 何宇森 我覺得我之前在北京,在學院的時候是很開心的,因為那個時候身邊的人都是做作品的人, 相對的它像是在一個保護圈裡。因為在學校,不會有身份的問題,然而,像現在我會思考我 是誰,但在學校裡就是學生,然後在那邊的同學,就是一樣做喜歡的事情,下課後大家一起 喝酒,去工作是做作品,然後看展覽,我覺得那樣的生活是很愉快的,然後做完作品就可以 分享,雖然這樣很像是在自己的小圈圈... 在學校的期間,我看我們老師做作品的時候,其實是很感動的,他到現在五十幾歲,不在意 經濟上的事情,他養活他自己,他在工作上接公共藝術,在創作上他就可以做他想做的事 情,就是這種狀態是最好的,我不需要依附他人,我可以做我要做的,同時我可以讓自己在 社會上生存。
想問朱駿騰回去拍電影的理想是甚麼?Q12: Melony 應該是說,肇驊他在業界被譽為藝術家的神燈,就是比如人家拋給他一個想要有書寫狀態的 書桌,然後他就可以實踐出來,因為他有這個實踐力,進而他會思考說,如果自己本身就是 藝術家,為什麼他不行一條龍由自己去實踐。 張柏韋 群體創作這件事情,其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紛爭,很值得去探討 朱駿騰 最終的理想是這部片可以順利的拍完,不要妥協的盡力達到我想傳達的。我所擅長的是操控 感受性,而我在藝術圈其實面臨到的問題是,藝術的轉譯與形式上的呈現,所以在畫面的處 理,我一直試圖處理感受力以及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我最終想回去拍電影的原因是,我想拿 回主控權,想了解自己在這麼多年的歷程下,我可以做到甚麼程度,那是一種好奇心。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