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公報3626期

Page 1

發行所/ 701003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臉 書 專 頁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線 上 奉 獻

專題報導 4-5 版

防災勝救災 談韌性部落與社區

台日善循環 長老教會拜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行人前往日 本台灣交流協會拜會,由日本駐 台代表泉裕泰親自接待。(相片 來源/台灣日本交流協會臉書)

世界公禱主題台灣 徵選青年代表赴德 【林宜瑩採訪報導】世界公禱日(WDP) 已選定 2023 年為台灣祈禱,德國 WDP 總 部透過德國福音教會協會(EKD)向台灣 基督長老教會(PCT)申請一位青年普世代 表,2022 年 4 月 1 日 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期間在德國協助相關事工宣導。 有意徵選者須為 18 至 25 歲女性,能以 英文全時間工作、喜歡分享自身文化,對

【林宜瑩台北報導】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在臉

今年 7 月 3 日在日本靜岡縣熱海市的土石流

書專頁上,貼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

災情發生後,PCT 第一時間透過 JCCJ 前駐台

議長徐信得牧師、總幹事陳信良牧師等人,於 8

宣教師、現日本靜岡縣富士宮市神田川教會牧

月 17 日下午到交流協會拜會訊息,公開感謝共

師二宮一朗表達關懷,8 日送出第一筆日幣 200

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幹事李信仁牧師表

有超過 2000 多位台灣民眾,為 7 月 3 日日本

萬捐款;26 日與日本靜岡縣知事川勝平太會面

示,除英語外,也會協助培養德語能力,加

靜岡縣發生土石流災害捐款善行。PCT 代表也

轉交 PCT 慰問信;另外還有日幣 300 萬在 8 月

強對 PCT 的了解,並需接受總會婦女訓練,

感謝日本政府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

初已交付 JCCJ 投入後續的災後關懷事工;13

熟稔世界公禱日內容。總會普世關係委員

炎)疫情爆發時,第一時間就捐贈疫苗給台灣,

日再將第三筆捐款日幣 2000 萬匯到日本靜岡縣

會幹事鄭明敏表示,受派者必須接種疫苗,

從中可感受到台日善的循環。

捐款專戶。

起接受報名至 2021 年 9 月 13 日止,9 月 25 日在 PCT 總會事務所進行面談。

也需經過嚴謹審核,另外,德國 WDP 總部

PCT 一行人包括總會議長徐信得、總幹事陳

泉裕泰在會談中提到,去年曾親自參加在真

信良、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幹事林偉聯、普世關係

理大學舉行的前總統李登輝追思告別禮拜,日

委員會幹事鄭明敏及促成此次會面的龔昭勲等 人,於 8 月 17 日下午 3 點 30 分到日本台灣交

前也前往五指山國軍公墓參加逝世一週年相關

流協會拜會。由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台北事務

應讓更多人能前往瞻仰、追思才是。徐信得與

所新聞文化部長村嶋郁代、靜岡縣駐台辦事處

陳信良則向他說明,台灣國內多數人對李前總

處長宮崎悌三出面接待,雙方會談近 40 分鐘。

統貢獻持肯定態度,但仍有極少部分人有較激

此行目的主要是感謝日本政府第一時間伸出

於策畫普世相關活動有經驗者尤佳,即日

2022 年 3 月也會派遣婦女參訪團前來深度 了解台灣。

紀念活動。他對墓園戒備森嚴感到好奇,認為

烈反對舉動,因此才會有相關保護措施。

援手贈與台灣疫苗,也說明 PCT 與包括日本

泉裕泰表示自己是基督徒,宮崎悌三也表明

基督教團(UCCJ)、東洋聾啞基督傳道教會

自己是日本聖教會的信徒,他們對李前總統的 認識,是政治上寧靜革命的卓越貢獻,在其追

督教團(JCCJ)、在日韓僑教會(KCCJ)、日

思禮拜上,才了解原來李前總統身為基督徒,

本基督教會(CCJ)等六個教派都有夥伴關係。

一生追求「我不再是我的我」的信仰,都對他以

長期以來,無論台灣還是日本發生天然災害,

基督信仰帶給台灣自由、民主高度肯定,也期盼

雙方都會在第一時間給予支援。

未來台日有更多交流與互動,讓友誼長存。

相片提供/總會青年

(ODCEC)、基督兄弟團(BCC)、日本耶穌基

發行人/王宗仁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21 年 8 月 23 日~ 8 月 29 日

3626 期


教會消息

阿富汗變天 再思美中台關係 八旗文化邀學者分析國際局勢 指美國守護台灣與否 權衡在於利益

【邱國榮採訪報導】繼美國撤軍、阿富汗政府潰散, 塔利班橫掃阿富汗各境,美國從2001年在阿富汗投入 大量軍力與財力布局至今,彷彿成空。這問題出在哪 裡?給台灣人的啟示會是什麼?八旗文化在8月19日舉 辦講座,邀請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 心教授張國城分析。 張國城表示,塔利班神學士接受伊斯蘭傳統教義宗 教學校培養,沒有流於專制的獨裁,指揮系統採行分散 權力,不會因領導人倒下而群龍無首、喪失能力,因此 美國企圖以「斬首」方式瓦解塔利班,終究沒能成功。 他認為,台灣強調英明領導人,強調鞏固領導中心,這 樣的政治權力思維,一旦群龍無首將難以抵抗強權。 美國撤軍後,是否將力量轉移到印太戰略,加強對中 國圍堵?張國城表示,美撤軍阿富汗是結束全球反恐戰 爭,從日韓的角度,美國將重心回到印太地區是正確的 決定,但從中國的角度,則是增加了中國的戰略機遇, 有希望成為左右南亞的先行者,台灣要密切注意。 張國城表示,美國人也在檢討美國撤軍阿富汗是否

背棄盟邦,在台灣同樣也有「疑美論」。他表示,台灣 人應注意美國對台灣承諾的程度,一旦中國武力攻打台 灣,美國是否進入台灣海峽參戰?他說,美國的權衡在 於參戰利益,美國若要棄守台灣會有兩個前提:一是美 國與中國達成協議、另一個是台灣與中國簽訂和平協 議。後者符合美中簽署的《上海公報》,讓美國棄守台 灣具有正當性。另外,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有民選總統 與憲法,是美國支持的民主政體,卻沒有辦法保護國家 安全,因此,他認為「民主是保護力」的這個認知,從 阿富汗例子反映,恐不是必然,值得進一步深思。 「靠外力可以維持,但不會永久,只有靠自己才會永 久。」台灣智庫諮詢委員、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 助理教授陳俐甫接受本報專訪,談到阿富汗局勢給台 灣的啟示時表示,若沒有自助,國家就不可能存在。教 育、交通與媒體是凝聚國民及發展國家意識的基礎建 設,「這叫做建國的工作。」塔利班只有地面游擊隊7 萬兵力,卻擊潰有空軍武力、30萬兵力等現代化部隊 的政府軍,證明即使有再好的武器與再多兵力,若是沒 有戰鬥意識及國家意識也是無法保衛國家。 陳俐甫指出,即便美國援助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累 計1兆美元,換算阿富汗的人口總數與國民所得可以應 用30年,在美軍撤出後阿富汗卻即刻崩離,表示此共 和國並沒有得到多數民眾認同。同時,共和國底下官員 利用美援計畫撈取重建財與戰爭財,使得教育至今落 後,識字率僅7%,「缺乏可以凝聚公共意識的大眾媒 體,這樣的國家當然一盤散沙。」 陳俐甫表示,總統蔡英文強調國家要自助,然而自助 的前提是要有建國意識。台灣在強化國防的同時,不少

台灣戰爭世代故事展 記念終戰76週年

相片提供/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林婉婷整理報導】2021年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終 戰76週年,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發起徵文活 動,向社會大眾邀集有別於官方角度的台灣戰時民間 故事與記憶,並在8月15日至9月12日期間於高雄克朗 德美術館舉辦「缺席的戰爭記憶──台灣戰爭世代故 事展」,除了呈現入選作品圖文,也展出相關歷史文物 與刊物。 8月15日當天,主辦單位舉辦開幕座談會,配合防 疫政策而未開放民眾參與,會後影像近期可於「關懷 台籍老兵文化協會」YouTube頻道收看。座談會邀請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教授天江喜久及高雄市關懷台 籍老兵文化協會理事長朱家煌分享;高雄市立歷史博 物館副館長李旭騏與前台籍日軍看護婦廖淑霞也出席 致意。

2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朱家煌從簽名日章旗等文物及戰時雜誌報導內容, 談台灣人在二戰前後的處境,並以協會在2018、2019 年至沖繩交流的資料強調還原戰爭記憶才能推展和平 反戰教育,「76年前的戰爭記憶,如不極力保存,對於 現代人而言只會愈趨模糊。因此在官方紀錄之外,也應 努力徵集平民在戰爭中的生命故事並分享、推廣,使國 人更加重視這段逐漸遺忘的台灣歷史。」 身為日本人的天江喜久則說明「八一五」終戰紀念日 對日本的重要性,並提及記憶風化現象不只在台灣發 生,協會願意每年持續辦理紀念活動、保存相關資料, 十分具有意義。他也期許台灣未來可以蒐集更多戰爭 文史檔案,朝數位博物館典藏方向努力。 本次徵文入選者名單如下:陳怡如〈一個烏日小男孩 的戰爭體驗〉、黃彥傑〈阿公的戰俘營筆記〉、鄭敏聰 〈疏開前的全家合影〉、張文彬〈二戰時期左營廖家古 厝的空襲記憶〉、張二文〈龍肚公學校師生國民精神總 動員〉、楊進興及陳玉美〈埋葬ABCD〉、黃瑛明〈二 戰台灣軍伕在新幾內亞戰區〉與盧瓊枝〈台籍老兵盧再 添〉。投稿主題包含對離世家人的懷念、因戰爭而變樣 的平凡人生、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風氣等,不便親赴展 覽的民眾也可在主辦單位臉書相簿閱覽,唯需注意圖 像版權,請勿任意複製使用。 克朗德美術館位於高雄市鹽埕區大禮街71號,開放 時間為中午12點至傍晚6點,禮拜一、二休館。歡迎民 眾把握展期前往參觀。

的國軍退將向中國靠攏,甚至推行「軍系立委」,軍方 的政治派系在民主國家是大忌。台灣要制定符合台灣 需要的憲法,把「兩岸關係」改成「國與國關係」,在 國防管理上,要分清楚敵國與非敵國,並且叛國的「外 患罪」必須適用中國。他強調,台灣要趕緊打造成正常 化國家,否則民眾繼續效忠蔣介石、國軍延續黃埔精 神,並認為國軍與共軍都是中國軍,如此敵我不分,台 灣會不保。此外還用各種工具替中國統戰、撕裂台灣社 會,「這是台灣現存的危機。」(翻攝/邱國榮)

國際慰安婦紀念日

婦援會籲正視歷史與人權 【林婉婷採訪報導】8月14日為「國際慰安婦紀念 日」,婦女救援基金會於當日上午舉辦「超越時空的傷 痛,不該被遺忘的真相」記者會,提出三項訴求:一、 將慰安婦歷史收錄教材與書籍;二、在學校與社區推 廣、討論慰安婦人權與性別暴力議題;三、政府成立國 家級的性別人權館。 「阿嬤,妳們遭受各種歧視,展現不屈不撓的韌性, 即使處在困境中,都能堅強、勇敢,以不同形式為女性 人權發聲。妳們的精神正如壓傷的蘆葦、仍不折斷;將 殘的燈火、不會吹滅。」記者會以行動劇與台灣首部慰 安婦紀錄片《阿媽的秘密》訪談影像,訴說「阿嬤們」 當年遭欺騙成為慰安婦的心酸。 婦援會執行長杜瑛秋在記者會上指出,隨著時間過 去,世界各國「阿嬤們」逐漸凋零,除了持續抗議,要 求道歉、賠償與公開事實,更重要的是記錄這段歷史, 因此今年特別選在新館舉辦紀念記者會。為將議題帶 入校園推廣教育,婦救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 權館研發教具箱,教具箱外觀繪製蘆葦和蝴蝶,象徵 「阿嬤們」堅強的生命,教具包含慰安婦歷史圖卡、說 明手冊和相關繪本等。 國家人權委員會監察委員紀惠容致詞時表示,很感 動能看到教具箱展示,並重申慰安婦議題是台灣歷史 的一部分,期待教具箱能走入社區、校園,喚起各界贊 助、支持。立委范雲則說明國際間如何透過教育記念慰 安婦歷史,將之視同與猶太屠殺、奴隸制度同等級的集 體人權侵害事件,並感謝婦援會推出教具箱,讓教育不 只是背誦,而是能夠感同身受並產生不一樣的影響力。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和律師尤美女皆提 到日本政府對於慰安婦議題的迴避態度。尤美女另談 到,「阿嬤們」從羞於見人到勇於發聲,這就是賦權 (empower),也從中找到生命價值、意義與尊嚴,她 更強調,國家應尊重每位女性,將她們視為完整公民, 而不是經濟、生產和軍事的工具及奴隸。

相片提供/婦女救援基金會


教會消息

不忘上帝國宣教, 持繼向前邁進

強調宣教運動須質量並重 將加強高齡關懷工作 並讓台灣接軌普世教會

總會幹事研討 盼整全事工

8月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很熱鬧!不是因為許多 教會進行著暑期的營會,而是長老教會在8月曾經發 表兩篇很重要的「宣言」。1977年8月16日長老教 會發表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經過14 年,1991年8月20日又因台灣的局勢而發表了〈台 灣主權獨立宣言〉。 台美斷交及中美建交帶給台灣社會震憾與衝擊, 1977年8月16日所發表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 宣言〉提醒政府應「面對現實,採取有效措施,使台 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當時提出這樣的呼 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台灣獨立是政治上的禁 忌,是抵觸國家「反共復國」政策的。所以發表〈台

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當日,時任長老教會總 會總幹事高俊明牧師也寫下了遺書,因為他知道這 份宣言會觸動國民政府高度敏感的神經。果然,這 篇宣言發表後,國民政府透過媒體及所謂「國語教 派」,抨擊長老教會「搞政治、是中共同路人」。長 老教會依然無悔地堅持著。 1991年,對台灣而言也是重要的一年。1月行政 院大陸委員會成立,開始尋求台灣與中國關係的「正 常化」。時任總統李登輝宣布5月1日零時終止「動 員勘亂時期」,結束與中國共產黨的敵對關係。然 而5月9日卻以史明的「獨立台灣會」是非法組織為 由,進入大學逮捕研究生及長老教會傳道師Masao

總會8月18至20日於彰基國際培訓中心舉 辦事工研討會。(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彰化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任總幹事及團隊,為總會各事工能夠有整體 性規劃與合作,8月18至20日於彰化基督教 醫院國際培訓中心舉行第二次幹事事工研討 會,各事工幹事依序報告所負責的委員會事工 計畫,再由其他幹事提出建議,最後共同確認 2022年總會事工計畫與行事曆。研討會由總

Nikar(林銀福),引起社會議論。長老教會在這樣 的背景下又發表了〈台灣主權獨立宣言〉,希望政府 可以拋棄大中國的思惟,以台灣為主體來建設台灣, 落實「新而獨立」的國家。 這些都是政治嗎?是,這些都是政治,但也都超 越政治!長老教會所發表的這些宣言乃出自對上帝 的信仰回應,努力實踐〈主禱文〉所說「願祢的國降 臨,在地上如同在天上」而發出來的聲音。長老教會 的宣教傳統中,「上帝國」一直是宣教的核心──如 何在世上回應上帝的呼召,參與上帝國度的建造。上 帝國不只是信耶穌,更是在信耶穌後的生命轉變及 因著生命轉變而帶出來對土地的情、對不完全的人 的愛與憐憫。這些就表現在對政治、經濟、文化、社 會等層面的關懷與參與。 時空環境或許改變了,然而我們不可忘記、更不 能放棄的是,長老教會仍需秉持著參與上帝國宣教 的精神,透過關心我們生活日常,使我們不斷地成為 新創造的人,讓我們在這塊土地上,為耶穌基督的 福音作見證。

會助理總幹事陳義明牧師主持。第一場的報告 主題為「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高齡關懷 事工」與「台灣普世論壇」(TEF)。 研發中心主任黃哲彥牧師在「21世紀新台灣 宣教運動」的主題中,分享從2000年福音運動 至2010年一領一‧新倍加運動欠缺神學反省、 重量不重質。他表示,未來提升宣教運動的 「質」應著重在信徒造就,讓上帝的話落實在 生活中;「量」則運用麵酵概念,重視人際關 係的影響與帶領,個人活出基督生命的樣式, 帶領更多人認識福音。 「高齡關懷事工是總會也是各教會目前推動 的重點,不只讓教會內的高齡會友受益,同時 也讓教會與社區的關係得到更緊密的連結,這 更是宣教最好的契機。」陳義明表示,總會在 2017年9月成立高齡關懷事工小組,配合松年 部與各地教會事工;未來一年除了持續研發事 工,也會透過各地辦理的同工培力訓練安排與 成果觀摩會等,讓各教會在高齡事工上有更多 人力投入。

神學院報考說明 強化陪伴重要性 【林宜瑩台北報導】「2022年欲入學本宗 神學院道碩班報考生『人格測驗』暨『服事輔 導』說明會」北部場,8月21日在台北中會士 林教會舉行。總會傳道委員會幹事陳澤胤牧師 表示,人格測驗是委由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 進行,測驗完成後將接續向報考生說明報考流 程。他強調,長老教會設定的推薦制度絕對不 是阻擋人來報考本宗神學院道碩班,反而是強 化陪伴的重要性,讓受呼召者在接受培訓、裝 備過程,都有資深牧師、長老關心。 為什麼會有「報考生服事輔導」?陳澤胤表 示,就是聽見眾教會長執、兄姊的心聲,期待 透過推薦制度的一致性,幫助教會小會、中會 推薦得更有效、更順利,也讓投考者有整全的 預備,清楚自己的決心,預備及加強對長老教 會的認識。他指出,2016年經前後任總會傳 道及神學院代表的多次研議,將原本神學院入 學推薦制度強化為「報考本宗神學院道學碩士

班推薦制度」,2018年建立更清楚的「服事輔 導」程序,2019年實施細則小幅修訂。 陳澤胤以2022年神學院道學碩士班為例, 說明報考生必須在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報 備會員籍所在教會的小會並登錄在議事錄上; 報考生亦須參加總會傳道每年7、8月舉辦的人 格測驗及服事輔導說明會,同時落實最短五個 月的服事輔導紀錄,才符合道學碩士班畢業後 具有分派至本宗教會的資格。他表示,若沒遵 照上述流程,報考生即使考上本宗神學院道學 碩士班,畢業後因入學推薦資格不符,依規定 不受總會分派為本宗傳道師。 陳澤胤提醒,教會小會由牧師、長老組成輔 導小組後,除規劃報考生要在教會有常態性服 事、進行最短五個月的服事輔導期,過程中督 導者亦至少要約談四次被輔導的報考生,並提 醒報考生要依照《輔導手冊》完成至少四次的 書面報告。教會小會依照服事狀況及服事輔導

總幹事陳信良牧師於回應時表示,彰化地區 的教會在彰基與彰化縣政府社會、衛生等局處 單位的合作,及彰基切膚之愛基金會關懷失智 下,逐步展現良好成效,服務社區的長輩也成 為宣教出口。 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幹事鄭明敏談T E F的 現況與挑戰時指出,TEF將成為未來總會重要 的普世事工與台灣對外重要宗教外交的一環。 她說,自己接任普世事工後,對於TEF的未來 走向仍有部分困難要克服,首先是TEF與長老 教會的關係,TEF除了讓長老教會有更多外界 觀點,尤其是來自非美國體系的國家或區域觀 點,讓長老教會降低了台灣本位的盲點,更從 這些普世夥伴得到許多的學習。 另外鄭明敏直言,仍有許多人不了解TEF, 她引用台 灣 外交 部 與 全 球 合 作 暨 訓 練 架 構 (GCTF)的關係來說明TEF的定位與功能。 儘管之前對於TEF的共同發起人尋找過程中, 不斷有國際因素與中國因素干擾,不過TEF能 讓台灣突破國際孤立環境,讓世界看見台灣。

紀錄填寫推薦表來推薦,再送中會或族群區會 進行面談,並填寫推薦表向神學院推薦,以便 神學院進行入學考。 陳澤胤指出,現行規範明定報考生一年只能 報考一間本宗神學院,若沒考上,隔年必須再 做一次人格測驗,服事輔導紀錄可延續到隔年 使用,建議報考生在提交服事輔導紀錄前,自 行備份資料,以備不時之需。他強調,「報考 本宗神學院道學碩士班推薦制度」是要讓報考 生檢驗獻身心志的信仰歷程,讓督導者引導、 陪伴、關懷報考生,也讓所屬教會共同關心推 薦的對象,讓中會扛起關懷與把關的責任。

攝影/林宜瑩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3


專題報導

防災勝救災 談韌性部落與社區 全球極端氣候影響漸大 牧者分享經驗與撇步 盼避免憾事重演 │總編踏話頭│

極端氣候造成強降雨,已是全世界

必須共同面對的難題。今年夏天,在歐洲、日本、中國 等地,都因大雨洪災造成許多人命喪失,台灣也面臨淹 水及橋斷的衝擊。追根究柢,極端氣候的形成,與人類 社會工業化以來所排放的氣體,造成地球溫度上升有密 切關聯。在國際社會漫長的協商後,目前已逐漸形成減 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共識,不過無情的氣候變化並不會因 此而停止。在人類痛改前非以避免自我滅絕之前,居住 在容易致災地區的居民,仍要認識環境做好準備,打造 與風險共存的韌性部落與社區。

知 識之窗

韌性社區/部落 現代災害的複雜性與規模更勝以往,因此政府單位與

【林宜瑩專題報導】8月初熱帶性低氣壓連日強降 雨,造成台灣多處淹水及土石流災情。台灣基督長老教 會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多年前即積極推廣韌性部落 概念,並延攬多位防災專家擔任總會教社委員,希望藉 此緩解極端氣候造成的影響。 早在十年前,基督徒、前中央研究院大氣研究所研究 員汪中和就疾呼應重視極端氣候給人類居住帶來的威 脅。他指出,台北盆地多處地勢過低,且相關的防洪設 計其實已不敷使用,政府應及早因應,並建議應積極部 署遷都、正視此一嚴重問題。 牧師林偉聯擔任總會教社幹事期間,曾遇花蓮大地 震及處理多次颱風、大雨造成的災害,甚至與民間團 體投入家屋重建的事工,深知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因此 在他努力下,從教會界匯聚人才,包含國家災害防救中 心研究員劉怡君、城鄉防災韌性科技專家吳杰穎、曾 獲第六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全國個人組第一名的牙醫師 陳錦超,以及自然農業的深耕者Yapit Tali(亞弼‧達 利),以及多次參與災難救援事工的泰雅爾族獵人Syat Nayulki(黃志堅)等人,都成為現任總會教社委員。

Syat Nayulki表示,極端氣候越來越明顯,全球各地 降雨量屢創新高,總會教社前瞻性積極部署、推動韌性 部落是正確的方向。但他也坦言,有些部落的危機意識 較低,認為韌性防災交給政府執行即可,導致無法落實 韌性防災的也不少。他指出,若要達到真正韌性部落目 標,必須先做好水土保持及環境調查,可是目前很多部 落族人倚靠種植高密度、高經濟作物維生,要真正落實 韌性部落前,恐怕須先兼顧族人生計。 Syat Nayulki建議,應循序漸進讓各部落了解韌性 部落觀念的重要性,逐步推動相關的水土保持與環境 生態調查,並運用原住民族傳統智慧,才能真正讓人在 上帝所創造自然生態的環境中安樂居住。 林偉聯表示,這次熱帶性低氣壓影響整個東南亞,可 以說是全球極端氣候的一種現象,若看東南亞各國及 中國沿海地區降雨量,普遍較以往多出數倍,因此,總 會教社推動的韌性部落減災防災計畫,就是期望先讓 部落了解自身環境的特性,首重水土保持、配合自然工 法進行相關防災設計的建立,如此才能承受溫室效應 造成極端氣候的來襲,盼眾人能共同落實韌性部落。

民間團體都開始推廣「韌性社區/部落」概念與行動。 /部落」是指對災害有較高承受力與受災後有較高恢復 力。「韌性社區/部落」強調與風險共存,因為災害不 可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降低衝擊與加速修復。 針對「韌性社區/部落」,內政部有認證標章制度, 也有相關操作手冊。根據《韌性社區操作手冊》,「韌 性社區/部落」應具備以下要素:1.執行社區防災基本 工作,包含認識環境、盤點資源、防災地圖、教育和演 練;2.平時建立復原重建共識,與水電、通訊、保險、房 屋建商、法律顧問等單位討論重建機制,並簽訂合作備 忘錄;3.維繫運作機制,指預先規劃、分工,並有檢討、 改善機制。(整理/林婉婷)

芥菜種會深入社區 提升人民防災意識 【邱國榮專題報導】基督教芥菜種會以社區為主體, 使防災在地化,在2019年與台中市和平區、高雄市茄 萣區合作,以及2020年辦理台南市東區社區大樓、高 雄市湖內區、高雄市旗山區、雲林縣虎尾鎮等四區自主 防災培力課程,讓社區看見未來所面臨的災害風險和 危機,學習災害的因應策略、組織與培力社區救災團 隊,以及災況模擬演練等,提升社區韌性、防災意識及 災害因應能力,倡導自助與互助精神。芥菜種會社區工 作處處長全國成受訪時表示,社區防災培力的重要性, 在於增加社區每人在災害中的保護力。 「防災培力就是要社區的每一個人了解部落或社區 裡有哪些風險,透過認識風險,有效避開有風險的災害 發生。」全國成說,芥菜種會跟中央政府災害防救業務 相關機關、地方政府合作,幫助社區繪製社區的防災地 圖,例如在地圖上標誌出高度危險區、土石流潛勢區、 避難動線等,使參與防災培力的社區民眾知道雨汛期 間不要在該危險區域活動,可避免發生傷亡。 全國成說,培力社區防災意識包含教育民眾認識一 些判斷災難風險的基本常識,例如從氣象報告降雨的

4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數據,可迅速判斷即將發生災害的風險程度,當每小時 雨量超過100毫米,淹水一定會發生;24小時累積雨量 超過300毫米,土石流一定會出現;24小時內累積雨量 超過500毫米,河水一定暴漲,所以民眾只要知道降雨 量,便可避開即將發生災害的區域。 芥菜種會協助教會在社區裡推廣防災培力,全國成 表示,防災培力可以是教會接觸社區民眾的一條非常 好的管道,由於關係到民眾生命安全,所以他相信這會 提升民眾對基督徒的社區工作者與社工的信賴,等於 幫助教會的社區宣教「鬆土」,期待播下的種子,日後 成為祝福社區的大樹,「我做防災久了,其實是耶穌早 在那邊等我們、與祂一起同工,防災與救災是最能夠軟 化民眾與災民的福音事工。」 芥菜種會規劃社區防災培力共有六堂課,全國成表 示,由於芥菜種會可以向國家災害中心申請到資料,因 此第一堂課,是讓民眾意識到未來會發生災害,刺激社 區防災意識提升;第二堂課則召開社區說明會,請村裡 長輩或部落耆老回憶避難的經驗,同時讓工作人員做 整理,讓民眾知道有整備就會提高保命機率;第三與第

氣候極端化造成嚴重災害。圖為豪雨帶 來的大水衝斷明霸克露橋。(相片提供/

) Aka. Lubi Lin

所謂「韌性」是能夠抵抗衝擊及壓力,因此「韌性社區

四堂課則是將民眾編組任務,負責巡守隊、救護隊或物 資管理等,並且任務演練;第五與第六堂課則是攤開防 災地圖、進行狀況演習,而且,地圖會被印製成月曆, 讓民眾掛在家裡的牆面上,使全家人清楚知道避難路 線與各鄰要聯繫的聯絡人。他說:「如此,社區防災的 能量就會提高。」 為使防災在地化,芥菜種會都是跟在地的教會合作, 包括在山區部落與低窪或沿海的平地鄉村舉辦防災培 力。在平地鄉村,全國成看到了包括乩童在內,許多村 民因防災培力課程首次踏入教會,因此他說:「教會倡 導與推動社區防災不要缺席,因為上帝透過教會要成 為人們的庇護所與避難所。」

相片提供/全國成


專題報導 專訪 Omi Wilang(歐蜜‧偉浪)

原民傳統智慧避險有一套 【林宜瑩專題報導】無論是居住在高山海岸、平地或 縱谷,過去幾千年來面對天然災害時,原住民族聚落是 如何因應、平安度過?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秘 書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幹事 Omi Wilang(歐蜜‧偉浪)牧師表示,過去國民黨執政 下,只會以福利殖民對待原住民族,卻從不去了解長久 居住在山林海洋的原民如何運用傳統智慧度過一次次 的難關。 Omi Wilang直言,無論是政府各機關執法心態,還 是相關法令的制定,過去都把原住民視為盜採林木、 偷獵野生動物、濫捕漁獲的麻煩人物。但事實上,林務 局過去以「整治枯立倒木」名義、實為大肆砍伐千年

林木,整座山再另植新幼苗,試問水土要如何保持?另 外,在花蓮開採大理石也是官商勾結炒短線,一切以圖 利為考量,才是致使台灣國土滿目瘡痍的元凶。 Omi Wilang表示,有屏東科技大學教授用各種科技 設備,長期觀察Ngudradrekai(魯凱)族傳統領域的 野生動物生態,發現無論山羌、山豬、熊或任何物種, 只要某生物生殖強度過高,就會危及其他生物的發展, 唯有透過原住民族狩獵強勢物種,才能使當地生態取 得一定的平衡,這就是一種原民傳統智慧的展現。原民 傳統智慧中有各種禁忌,例如家中有人懷孕或生產時 不能狩獵,另外還有許多忌邪的規定等,也許外人看來 是迷信,卻都是在維繫與呼應生態的永續運作。 Omi Wilang說,現在無論是內政部營建署、原住民 族委員會或林務局,也一改以往用各種法令限制的施政 舉措,反而在原民部落推動狩獵自主管理,這都是在恢 復原民用傳統智慧狩獵行為的一種方式。另外,在包括 鎮西堡等桃園復興鄉很多原民部落的管理上,也都開始 尊重部落族人自主規範民宿經營、殯葬、開墾、成長管

理區的權利,不同部落就會協調、討論、形成共識,讓 彼此都能在此基礎上相互尊重、維持和諧。 Omi Wilang表示,他認為唯有部落間能自主性的培 養因應環境巨變的能力,配合政府防災體系長期偵測、 調查的大數據,才能真正落實韌性部落的形成,而相關 防災專家也驚訝於原民傳統智慧,例如原住民透過觀 察螞蟻、樹梢顏色及擺動變化來預測颱風暴雨的能力, 以及觀察地形、選擇可避免災害的區域來居住,都有從 傳統智慧傳承下來的判斷力。 因此,Omi Wilang建議政府防災相關機關,應好好 學習原民傳統智慧的防災知識,尤其是大雨、颱風當 下,其實是不該立即將部落居民全數撤到山下,反而是 應在當地找到真正安全的區域來設置臨時安置據點。 過去很多次大水或風災,都是與當地原民合作,讓族人 在耆老、勇士的帶領保護下,暫時移居在中繼站,才得 以避免生命遭受威脅。 「絕對不是強迫原民集體撤遷才是解決山林水土保持 的方法。」Omi Wilang說,應因地制宜,讓原民部落留 在當地安全區域繼續生活,唯有信任原民自我防災的能 力,才是推動、落實韌性部落真正的意義所在。

專訪 Ripunu Palriuma(王明忠)

化遺憾為防災與救災動力

專訪 Deresai Davelengan(得日賽‧達分勒安)

都市與部落意外應對各異 【林婉婷採訪報導】「對部落發生什麼事有敏感度, 是救災與防災重要的基礎。」Ngudradrekai(魯凱)中 會Talrawane(日新)教會牧師Ripunu Palriuma(王 明忠)受訪時直言,過去部落不管發生什麼事,青壯年 就會趕緊關心與支援,除了是長輩的提醒,也是族群特 有的榮譽心。他記得以前只要吃飯時間到,長輩們就會 催促吃飯,這樣才有力氣在部落需要時幫忙,雖然現代 青年較缺乏部落生活經驗,但教會也會提醒青年仍是 「部落的孩子」,要重視部落事務與責任。 Ripunu Palriuma開始特別關注救災與防災議題,是 因為1996年的賀伯颱風。那年他在Kucapungane(好 茶)教會牧會,當時教會已遷至Tulalegele(新好茶) 部落。颱風帶來連日大雨,教會旁斜坡坍塌,三、四戶 人家完全被土石沖毀,其中有兩對夫妻被活埋,分別是 Kucapungane教會管理員夫妻和循理會管理員夫妻。 由於封路,那時Ripunu Palriuma沒有辦法前往現 場,只能透過青年的影片和派出所的電話了解部落狀 況,身為傳道人卻無法及時參與救災,讓他深感遺憾。 從那時候開始,他主動參與部落的防災、救災,在颱 風來臨前,主動詢問村長物資預備並提供教會場地, 也與教會弟兄姊妹討論物資和人力準備。後來他在 Teldreka(茂林)教會牧會也是如此。 Ripunu Palriuma以自身在Teldreka教會的防颱經 歷為例,並按照災前防災、災中救災、災後重建等階段 來談教會可以扮演怎麼樣的角色。關於防災,他強調不 可以抱持僥倖心態,「要把颱風當作是衝著自己來的狀 態去預備。」他提醒,應留意颱風登陸時間,並提前修 剪環境大樹枝葉、清理排水溝。由於族人可能在外地就 學、就業,因此在部落的族人要協助統計空屋,並取得 屋主聯絡方式,以便互相接應與照顧房屋。 預備物資從常見的飲食、工具箱、防水布、睡袋, 到發電機、汽油、瓦斯、木柴等,甚至利用抽水機、 水桶和水管組合成雨水循環系統以應變停水,Ripunu Palriuma指出,發電機等設備要正確保養與學會使用, 以防緊急時無法啟動。他也與青壯年們組成部落救援 隊,並提前訓練如何在風雨中巡邏、謹慎留意自身安全 等。除了整理教會資源外,他也與各村緊急聯絡人和救 援組織聯絡人保持聯繫,待有需要可即時相互支援。 颱風影響期間,仍要隨時以電話聯繫、關心族人,

左為Deresai Davelengan,右為Ripunu Palriuma。 (攝影/林婉婷) 每二、三小時就派救援隊去每戶巡視、關懷。Ripunu Palriuma指出,曾發生青年察覺到有戶人家不斷有水 湧出,原來是屋頂排水口被塑膠袋堵住,便趕緊疏通與 搶救屋內家具。他談到,災難發生時,這些族人心裡會 擔憂、害怕,因此陪伴是很重要的,牧者要預備自己也 訓練青年,在風災中仍能傳遞上帝的愛,「很多人因著 這種真實的愛而來到教會。」教會的行動不只幫助族 人,也協助公部門,這樣的影響力也是好的見證。 「災後會馬上與村長取得聯繫,並了解部落災情、 拍照存證,若是不需要大型機械的重建,則派人力整 理。」Ripunu Palriuma指出,面對災後湧入的物資援 助,仍要考量是否合用,先整理各家戶的物資需求,再 向相關組織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 會申請;在心理需要方面,則和高雄市社會科請求諮商 人員支援,但牧者仍然要在場與陪伴。他說明,莫拉克 風災時,Teldreka教會不只關心茂林部落,也幫助其他 部落;各教派同工們平時就要建立聯繫,災後要共同以 信仰關懷、陪伴受災族人,哪怕撤離部落、安置在避難 所。最後他提醒,別為災後資源計較,而要心存感恩。 Ripunu Palriuma點出,教會防災與救災不見得能 做到人人滿意、盡善盡美,但災害中族人感到沮喪、灰 心、恐懼時,牧者在現場關心就是一種醫治,也是行動 的見證,否則就只是「宣講」而沒有落實上帝的愛。教 會在災害中預備、陪伴、重建,也是傳遞愛的信息。 Ripunu Palriuma表示,他期望透過防災與救災降低 災害嚴重性,也希望能加速災後重建、恢復的能力。他 也建議,要與相關單位建立關係、互相搭配資源調度, 並參與不同防災培訓,聽聞不同經驗。最後他重申「好 撒馬利亞人」的行動也是教會的立場,不在於給予多 少,而是陪伴在受災民眾身邊。

【林婉婷採訪報導】聽到「災害」,多數人直覺想到 颱風、暴雨、大火、地震、土石流等,但從《災害防救 法》定義可見,工安意外、交通事故等其實也是災害 的一種。今年甫離開位在台南市的Ngudradrekai(魯 凱)中會Nankai(南凱)教會、前往位在高雄市茂林 區的Oponoho(萬山)教會的牧師Deresai Davelengan (得日賽‧達分勒安),她點出上述差異恰好也是原鄉 與都原所面臨的「救災」與「防災」不同之處。 Deresai Davelengan的家鄉是屏東縣霧台部落,她回 憶,過去遇到颱風,部落的青壯年們會自主巡視環境與 幫忙修補家屋。另部落常見災害還有獵人打獵時受傷、 失蹤,部落青壯年們也會出動搜尋。她指出,在族人的 觀念裡,協助尋人並尋獲是很大的榮耀,其勇氣會獲得 眾人的肯定,甚至早期剛剛開路、需要維修時,由於路 況不佳,時有電力公司人員不慎墜崖的意外,部落也會 透過廣播通知族人,部落中的青壯年們就會前往支援, 「這種『助人不落於人後』的傳統文化至今延續,也進 一步與信仰結合,仍可以在部落中看見。」 Deresai Davelengan指出,部落災害較有季節性,例 如每年4、5月的梅雨期、6至10月的汛期(颱風期), 因此可以及早預防。她以過去在多納、萬山部落時的經 驗說明,公部門在4至11月期間會儲存民生物資,而部 落牧者也會知道要怎麼規劃生活和事工。 相較於部落較多風災等自然災害,都市原住民則多遇 到職場事故、交通意外,就Deresai Davelengan觀察, 天然災害在都市造成的影響較小,例如她在Nankai教 會的宿舍電風扇上掛了停電使用的緊急照明燈,牧會八 年來從沒用上。同時,都市災害可能是不定期也無法預 測的,因此牧者們要熟悉律師、警察、醫護、議員等資 源,如果會友們遇到問題就可以即時轉介。 Deresai Davelengan指出,會友們遭遇的困難可能有 更適合的專業人員可以協助,而牧者能做的主要是陪 伴。不過有個現實層面的難題是「設籍」,畢竟公部門 的資源主要還是為設籍該地方的居民預備。因此如果 戶籍在都市,那麼會友就可以更立即獲得幫助;如果設 籍在原鄉,身處較遠處的原鄉議員能否即刻回應與足 夠了解狀況,就會是個挑戰。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5


教會消息

參與國際組織 青年為台爭光 聯合國氣象與海洋委員會成立青年理事會 濟南教會幹事柯啟安任首屆亞太理事 【邱國榮採訪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 會(PCT)青年,同時也是七星中會濟 南教會幹事的柯啟安(Alex Ko),今 年6月起擔任聯合國氣象與海洋委員會 (UNA Climate and Oceans)青年理 事會(Youth Council)理事,將與各國 理事合作,於今年11月在英國蘇格蘭格 拉斯哥的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化大會 (COP26),共同提出一份氣候宣言。 柯啟安表示,聯合國氣象與海洋委員 會在今年1月成立青年理事會,有鑒於 理事會成員缺少亞太地區青年,而亞太 又是氣候變化議題不可缺席的夥伴,於 是積極尋覓人選。該委員會主席阿瓦雷 茲(Gonzalo J. Alvares)深知台灣是亞 太地區非常民主與進步的國家,發現台

柯啟安負責亞 太區域政治行 動小組。(翻攝 /邱國榮)

灣的「Fridays For Future, PCT」,除 高度關注氣候變化議題,也參與反核、 關注同婚,更積極聲援香港反送中運 動、援助港人,於是寄信邀請該組織成 員加入青年理事會。 青年理事會的架構沒有主席團或主

席,而是區分21個工作小組,柯啟安負 責的是「亞太區域政治行動」小組。儘 管台灣還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聯合國 氣象與海洋委員會官網已出現「Taiwan with Alex Ko」,柯啟安說:「等同於 已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

柯啟安指出,氣象與海洋委員會負責 監管聯合國,但委員會也發覺,單從科 學研究成果去影響聯合國成員國根本行 不通,需要更多人委身本土、從事在地 化政治行動,才能改變國家政策,於是 在今年1月成立青年理事會,目標在串 連全球青年參與氣候變化的社會運動, 產生能影響聯合國的實質力量。柯啟安 在日前邀請了日本、香港、孟加拉、阿 富汗等國青年,不過阿富汗現在局勢動 亂,與對方的聯繫已經中斷。 柯啟安表示,青年理事會是個與國際 接軌的平台,屬聯合國組織,可接觸國 際上有關氣候與海洋的最新研究與思 維,且是鍛鍊英文極佳的環境與機會, 他歡迎更多台灣高中生一同加入。 屏東伯大尼之家義賣活動

公民對話尋共識 林益仁走讀說故事

翻攝/邱國榮

【邱國榮採訪報導】左岸文化與衛城 出版合作辦「人與環境」講座,8月21日 邀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林益仁,導讀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新書《巫師與先知》。 林益仁說,這本書是用說故事手法串 接科學實證與人文哲思,並刻劃兩種面

對生態危機的聲音:先知是看著汙染破 敗的大地,呼籲人類必須立即踩剎車, 以免自然資源被過度掠奪而無法挽回; 巫師則要求人類發揮與生俱來的聰明才 智,想辦法運用科技力量改善。但無論 是先知或巫師,雙方都成為今日人類面 對生態和環保的理念之一,並且持續刺 激人類思索與環境的關係。 林益仁表示,在生態學領域,除了較 為人知的生態科學以外,還有許多形而 上的生態學,例如:討論人跟非人關係 的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討論 階級或階層造成的環境問題的社會生 態學(Social Ecology)、文化生態學 (Cultural Ecology)、討論不同種族 文化對世界與對自然理解的靈性生態學

核四公投考題:台灣如何應對核災? 【邱國榮整理報導】全國廢核行動 平台8月17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核二廠 「因為椅子撞到」導致全廠跳機事件, 讓即使支持核電的立法委員也驚覺,除 了天災可能導致核災外,原來連小小的 人為疏失都可能導致無法預料的影響, 核災並不遙遠。該如何做足防災應變準 備,並落實在生活與教育中?全國廢核 行動平台表示,台灣年底即將舉辦核四 是否應該續建的公投,不論公投結果如 何,政治人物都應該出來面對考題:台 灣有應對核災的方案嗎?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 示,核二事件監視器竟沒有錄影,無法 得知事故如何發生,而台電改善措施只 是把椅子固定、把控制閥用壓克力板隔

6

翻攝/邱國榮

開,這樣的應對方式令他詫異,「到底 台灣的核安,是如何走到現在的?我們 要繼續用賭的嗎?我們到底要把核安放 到什麼程度?」 台灣國土地震頻繁,媽媽監督核電廠 聯盟秘書長楊順美表示,核四廠外海的 活斷層已被確認,延伸可達90公里,地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Spiritual Ecology)、還有探討女性主 義的生態學(Feminist Ecology);環保 與自然保育的價值觀可說複雜而多元。 林益仁表示,保護生態環境的觀點多 元,因此要能夠做到彼此共榮、達成共 識,是給公民社會的考驗;意即公民沒 有對話的能力,對立就不會停止。導讀 結束後,他進一步解釋,「共識」考驗 著民主深層素養,要促成不同成員的對 話,首先不要開口就講理念與立場,他 提倡「用走讀的方式說故事」。 林益仁說,地景就是一本書,在台灣 每個角落都有深具啟發性的故事。他與 原住民小農合作的小米方舟團隊,時常 帶著民眾去走讀地景,讓民眾了解食物 的本身及關於人的故事,他談到前些日 子分享Tayal(泰雅爾)族香菇的故事, 當下就發生不同族群文化的交流、對 話,參與者也在當中尋找到共鳴。

震規模可達7.5、7.6,其最大地震加速 度大於核四廠耐震設計基準值的0.4g, 核四廠的耐震設計嚴重不足。此外,以 立法院中興大樓所在地為基準,距離新 北市貢寮區核四廠40公里,若按福島核 災時核電廠20公里內強制撤離的做法, 包括雙北、基隆、宜蘭,將有30萬人面 臨強制撤離的命運。若以美國撤離80 公里範圍僑民的標準計算,北台灣將有 847萬人需要離開。以100公里範圍遭 連續高輻射劑量波及的人口計算,在台 灣將影響975萬人。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將邀請政治人物面 對此嚴肅課題。該平台將日本前首相菅 直人的《核災下的首相告白》寄給65位 政治人物,包括距核四廠80公里選區的 立委31位、縣市長10位,及影響政策的 潛力政治人物24位,呼籲政治人物面對 台灣核災風險是無可迴避的責任。

買鳳梨酥助憨兒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屏東縣私立基督 教伯大尼之家透過園藝療育培訓憨兒, 也藉由義賣產品負擔機構營運經費,因 日前豪雨造成嚴重農損,憨兒們手工製 作土鳳梨酥禮盒義賣為補貼,也作為即 將到來的中秋節特別獻禮。 屏東伯大尼之家有133名憨兒,透 過多元的療癒課程訓練憨兒生活工作 技能;園藝讓憨兒能學習農務、親近自 然、舒緩情緒,農產品是義賣商品,更 是憨兒餐桌上的食材。然而大雨釀成農 損,8月20日下午憨兒們在田裡忙碌, 將受損農作物移除並重新栽種。屏東伯 大尼之家實務總督導李韻珊師母表示, 要完全恢復大約需要三個月時間。 除重新開始種植工作,憨兒們也以栽 種的鳳梨為原料,推出土鳳梨酥禮盒。 為確保製作過程衛生與品質,屏東伯大 尼之家特別與昱勝食品有限公司合作, 借用專業烘焙場地與設備製作糕點。憨 兒們動作不快卻很仔細,連操作自動包 裝機和排放成品都井然有序。李韻珊表 示,該土鳳梨酥以進口奶油、新鮮原料 等製成,真材實料、風味極佳。 屏東伯大尼之家土鳳梨酥禮盒每盒 10入,售價450元,滿10盒可免宅配運 費,義賣利潤全數投入憨兒教養,訂購 請洽專線:08-736-7264轉財務室。


教會消息

駕馭社群 記錄海員漁民故事 SFSC 同工定期培訓培養專業知能 新網站上線提供系統性資訊 服務再升級 【林婉婷高雄報導】為增進同工對服 務領域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平安基金 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定期辦理 培訓。今年度第二場於8月17日下午舉 行,邀請《台灣教會公報》高屏地區記 者林婉婷分享採訪和攝影經驗,和與會 者討論經營社群媒體的挑戰及可行的方 向。8月19日,中心新網站也正式上線。 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主任陳武璋牧 師表示,為了向社會與教會介紹中心 事工,需要撰寫、拍攝、編輯與剪輯人 才,期盼能藉由教育訓練強化同工的宣 傳能力。 培訓課程中,針對「機構臉書粉絲專 頁等社群帳號發文可以帶有情緒嗎?」 這個問題,與會者提出不同的想法。海 員/漁民服務中心會計黃靜宜說,畢竟 是代表機構而不是個人,因此不適合表 露太多情緒。陳武璋則說,社群媒體也 是倡議工具,他曾看過有些團體在討論

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培訓 新媒體能力。(相片提供 /海員/漁民服務中心)

議題時使用表達強烈情緒的字眼。專 員賴慧蓉則提到,如果是為漁工權益發 聲,只要不是太個人的情緒抒發,應該 還是可以對群體的呼籲。林婉婷則建 議,機構臉書發文至少要盡到查證事實 和接受不同討論聲音的責任。 至於社福機構經營社群媒體遇到哪些 挑戰,陳武璋與社工楊安家都談到內容

總會教育訓練

選定與呈現方式的為難。陳武璋指出, 雖然海員/漁民服務中心是基督教機 構,但同工與民眾不全都是基督徒,因 此發表文章時,需要進一步考量如何讓 不同信仰的人都看得懂,且可以接受。 楊安家則說,雖然從後台數據可以 看出哪些議題吸引讀者閱讀與傳播, 但挑選時要審慎思考,「太過可能引起

彌迦教會說聖經故事比賽

誤會,不足又無法喚起共鳴。」通譯人 員鄭麗達則補充,時間與人力也是問 題,之前有菲律賓籍漁工以菲律賓語 (Filipino/Tagalog)留言,海員/漁 民服務中心因必須尋找翻譯協助而無法 即時回覆。 海員/漁民服務中心目前在臉書有粉 絲專頁「SFSC海員漁民服務中心」與不 公開社團「SFSC Saiko Sasa」,前者公 開分享訊息,後者限外籍漁工,除宣導 政策、勞動權益及防疫,也接受漁工申 訴求助、詢問,並分享在台生活相關資 訊。談到中心新網站的建置,陳武璋坦 言,舊網站空間有限、更新不易,因此 使用率較低,新網站有更多空間,能分 享最新消息、歷年服務及漁工故事的文 字、影像,還有華語、英語和印尼語翻 譯。網站相較臉書,可以更系統性整理 資訊,方便搜尋、閱覽,網址為:www. pctsfsc.org.tw。

Payuan中會青年運動會

設備升級 線上會議不出錯

家庭學信仰 放膽廣傳福音

久違運動會 汗水雨水齊飛

【林宜瑩 台北報導】 雖然嚴重 特殊傳染 性肺炎(武 漢肺炎)疫 情趨緩,為 攝影/林宜瑩 讓事工持 續正常運 作,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8月17日於總會事務所舉行 線上會議訓練,多位來自東部、南部原住民大專學生 中心工作者也北上參與。總會資訊中心網管蕭景宗除 介紹總會事務所六樓會議室視訊設備,也傳授Zoom、 Google Meet等視訊軟體的使用方式。 總會定期每兩個月召開總委會、各事工委員會,疫情 嚴峻時期,為了避免在進行重要線上會議時發生狀況, 總會特別升級網路及添購視訊相關設備,包括更清晰 的攝影鏡頭、大型螢幕、麥克風、擴充基座等,設置地 點是六樓會議室。為讓總會各事工幹事及助理能了解 如何操作這些設備及相關的使用規範,於是舉行這場 線上會議操作訓練。 訓練進行中,蕭景宗傳授許多使用Zoom、Google Meet的技巧,例如若有兩個螢幕,可切換到「延伸模 式」,這樣相關檔案、影片或會議紀錄可在另一台螢幕 上操作,比較不會干擾開會的主畫面。此外,總會使用 的Google Meet為高階版本,可以使用舉手、投票、計 票等功能。 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幹事鄭明敏表示,疫情期間的 普世線上會議很多,雖然沒有人與人見面時眼神、肢體 語言交流的親切感,但確實也能透過線上會議討論出 共識,差旅開銷也節省很多,未來使用線上會議的機會 將越來越廣泛。

【林婉婷採訪報導】因應疫情,屏東中會彌迦教會原 定6月6日舉辦的「兒童說聖經故事比賽」取消,7月13 日於臉書粉絲專頁公告改為「說聖經故事比賽2.0零接 觸版」,參賽者拍影片投稿,徵件至8月1日截止,7日 舉行人氣投票,22日已公布得獎名單。 彌迦教會主日學校長陳玫如娓娓道來經歷的波折與 恩典。她表示,因為教會承接社區關懷據點業務,想讓 孩子與長輩互動以帶入福音活動,也讓孩子在家裡預 備時開啟家庭信仰教育的契機,於是將說聖經故事比 賽列入2020年事工計畫。當時預計在4月辦理,因遇 上疫情而不得不暫緩。 2020年年底構思今年事工計畫時,主日學同工希望 能完成比賽,於是定在今年4月復辦。而後考量曾經暫 停主日學,報名情況不是特別理想,延後報名時間與活 動時間,沒想到5、6月疫情再度升溫,只能再度取消。 陳玫如指出,今年疫情較去年嚴峻,去年教會將暑 期例行性夏令營改為一日遊,今年則取消,也將說聖 經故事比賽改為線上版本,邀請參賽者拍成影片後投 稿。同時取消參賽年齡限制,讓弟兄姊妹在居家防疫期 間,都可以運用時間閱讀聖經、思考經文意義、揣摩故 事呈現,「這也是一種家庭祭壇。」她期待藉著這次比 賽引發家長關心、參與兒童信仰教育,讓孩子不要覺 得讀聖經很無聊,也訓練孩子的膽量,以說故事的方式 傳福音。 陳玫如表 示,盼 望 主 日學不只是 「帶小孩」, 也是培育門 徒的事工,並 能延續到每 相片提供/彌迦教會 個家庭。

【林婉婷 屏東報導】 Payuan (排灣)中 會青年事工 部日光營原 本已取消, 攝影/林婉婷 因疫情警戒 降為二級, 8月21日特於佳義國小舉辦青年運動會,進行結合傳統 技藝的創意競賽,青年在運動場揮灑汗水,一掃居家防 疫期間的沉悶心情。 青年事工部運動會時隔10年再次開賽,特別值得記 念。Payuan中會青年幹事Cemedas Djaljapayan(唐 瑀穠)傳道師與青年事工部部長Cudjay Qaluan(白峻 杰)表示,運動會初衷是讓青年例行性暑期活動不中 斷,並在疫情緩和之際再度與青年相聚。為配合防疫規 定限名額80人,沒想到報名超過百人,可見眾人極為 期待。青年事工部下半年還有輔導培訓和關懷行腳,為 避免活動太多造成教會負擔,文化課程明年再復辦。 開會禮拜請M a s i l i d j(北葉)教會傳道師M u n i Djemaljalat(陳玉惠)分享信息,她以保羅勉勵提摩太 的話鼓舞青年像士兵堅忍、勇往直前,像運動員受訓 訓、遵守規則,像農夫辛勤、全力以赴。Payuan中會議 長Tjuku Tjaljimaraw(傅梅花)牧師鼓勵青年要與自 己比賽,時刻與上帝連結,用祂的話語激勵自己。 運動會競賽分三大類,包含傳統競技、十項全能大 隊接力和樂樂棒球友誼賽。傳統競技有拔河、頂物、推 力、一拉一(檳榔葉拖車);十項全能大隊接力則包含 傳統、創意與生活技能挑戰,例如編花環、抄寫經文和 摺衣服等。雖然下午遇上大雨,青年穿上雨衣繼續比 賽,興致絲毫不減。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7


教會消息

談好茶部落遷村史 共思未來 大屏共讀線上講座 探討Ngudradrekai族人完整的「家」與文化傳承 【林婉婷採訪報導】「大屏共讀」舉辦「給所有人的 屏東關鍵字」線上講座,8月首場於7日舉行,邀中山大 學社會學系教授Sasala Taiban(台邦‧撒沙勒)談魯凱 族Kucapungane(好茶)部落歷史、文化與遷村議題。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排灣族的Makazayazaya (瑪家)部落、Tjavadran(達瓦蘭)部落與魯凱族的 Kucapungane部落遷到禮納里永久屋聚落。2020年, 這個「脫鞋子的部落」共享空間遭舉報為違建,政府 依法強制拆除。拆除前夕、同年10月13日,原住民權 益團體與魯凱族人到屏東縣政府請願,期間教會長老 Kalrimadrau Redraedrame(盧啟村)以自焚抗議,使 災後重建和永久屋議題引起更廣泛討論與關注。 魯凱族自稱Ngudradrekai,意指「住在山上的人」; 目前族群人數約1萬3000人。對魯凱族來說,「家」不 只是「房子」,住地、耕地、獵場、漁場、山林、神聖 空間等,包含這些才是完整的家。Sasala Taiban指出, 魯凱族的家,還具有生產、文化與生命儀式等功能,如 飲食、起居、編織、晒場、社交活動等;部落也會按歷 史故事、自然特色、重要功能等條件區分公共場域並命 名,用來記念某些事件或說明禁忌。但隨著不同文化與

▲禮納里永久屋聚落2020年因違建事件引發災後重建與 永久屋議題的討論。(相片提供/霧台鄉公所)

殖民政權進入,部落空間也會改變,例如基督教會取代 傳統信仰空間,日治政府設立學校,國民政府的行政區 域劃設等,讓族人逐漸淡忘部落空間原有的歷史意義。 Kucapungane部落因交通、電力等公共建設與資 源不足等因素,族人被半強迫遷至Tulalegele(新好 茶)。當時新部落建屋需要繳交配合款3萬元,使很多 本來要繼續讀書的青少年轉為童工,青壯年亦投身作低

平安走入社區 田寮區新設輔具據點 協助偏遠地區民眾 提供輔具諮詢、維修、二手媒合等服務 【林婉婷採訪報導】平安基金會承辦之高雄市北區 輔具資源中心協助民眾輔具諮詢、評估、維修、租借、 二手媒合等需要,除了親赴中心與到宅服務,另外在茄 萣、旗山、茂林、那瑪夏、桃源等偏遠地區設有據點, 並每月派輔具專車前往。今年新增田寮區據點,地點在 田寮區公所,8月16日上午已展開首次服務。 高雄市北區輔具資源中心組長王玄宇受訪時表示,偏 鄉設置據點是為了方便民眾就近接受服務;尤其據點可 以擺設輔具、呈現功能,也因為據點離該區民眾較近, 有需要的人可減少去輔具中心評估的交通與時間成本, 輔具中心也能更有效率執行評估及維修等服務。 王玄宇分享,8月16日在田寮據點服務時,正好遇上 政府農損補助申請,人潮不少,因此有接觸10位以上民 眾;通常民眾較想了解的內容,大約有:可以向哪個單 位申請輔具補助、補助包含哪些項目、申請流程所需時

間、租借輔具金額等。田寮區據點剛起步,王玄宇很期 待能逐漸提升服務量。 王玄宇指出,設置新據點需考量場地的交通與停車的 便利性,及是否為當地居民熟悉的場所;另外要有足夠 容納輔具維修的空間,也要有保障民眾隱私與執行評估 的獨立空間。考慮上述需要,通常會選在衛生所、區公 所等公共場地。他補充,今年4月杉林區增列為偏鄉, 日前輔具中心也與區長接洽。根據中心臉書公告,9月 起也將正式在杉林區大愛園區活動中心設據點。 疫情警戒三級期間,社區據點服務配合政府防疫措 施全面暫停,如今警戒降為二級,據點也恢復服務。根 據王玄宇觀察,服務量確實有提升,民眾也很高興能恢 復,因對他們而言據點更為便利。欲知每月據點服務時 間,可查詢「財團法人平安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承 辦高雄市北區輔具資源中心」臉書粉絲專頁資訊。

門檻、高報酬但也高風險的遠洋船員。因多次經歷颱風 重創,2007年族人遷到隘寮營區安置;2009年莫拉克 颱風更讓部落幾乎被夷平,有431戶、共1700多人被 遷離原居地,來到今禮納里部落。來到平地,遠離山林 獵場和耕地,族人開始思考與行動,希望讓部落更好, 以「脫鞋子的部落」為核心,發展結合觀光與文化的接 待家庭文創產業。然2020年家屋擴建被視為違建、必 須拆除,也引發後續抗爭與爭議。 Sasala Taiban指出,這起事件中,雖然政府程序合 法,但並未達到實質正義,突顯公權力往往傷害到最弱 勢的族群。他認為,Kucapungane部落經歷多災多難, 能夠重振起來值得鼓勵,房屋使用超限可以用更柔軟的 方式處理,而不是直接拆除,否則按時間來看,同時期 屏東尚有1萬6000件違建更應被優先處理。 Sasala Taiban點出,政府一方面強調原鄉危險而禁 止原住民回到山上,另一方面卻又推動原鄉觀光,這很 矛盾。他建議如要再利用傳統部落資源,政策要更有彈 性,政府應開放並鼓勵族人在非雨季回到山上原居地發 展,強化原鄉和永久屋的連結,讓文化可以傳承、生計 可以發展,使「家」可以完整。 演講當天恰好遇盧碧颱風直撲台灣,釀成多處災情, 不少區域民眾不得不撤離。Sasala Taiban補充,災後遷 村也是氣候變遷下的重要議題,不該用安置、安全等冠 冕堂皇的理由,反加速原住民文化消失。他呼籲不只是 政府,民間社會也要共同思考原住民族的未來。

25屆台北文化獎特別獎 彭蒙惠貢獻卓著獲表彰 【邱國榮整理 報 導 】第 2 5 屆 台北文化獎獎勵 重 點 為「開 拓 市 民 文 化 視 野、提 升台北國際能見 度 與 光 榮 感、推

相片提供/救世傳播協會

廣文化多元與深 度」,表彰對台北市文化特質形塑有特殊貢獻者;其中,長年 致力於台灣英語教育的彭蒙惠獲頒「特別獎」,預計11月底於

台灣環球聖經公會訪總會 分享聖經出版事工

台北市中山堂舉行頒獎典禮。 從事英語教學與福音傳播逾70年的美裔教育家彭蒙惠, 1926年生於美國西雅圖,1951年為傳福音輾轉來台。當時,她

【林宜瑩台北報導】台灣環球聖經公會(簡稱環聖) 義務總幹事馬長生、新任秘書長葉景安8月17日至台灣 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事務所拜訪,由總會總幹事陳信良、 助理總幹事Sudu Tada(舒度‧大達)、研發中心主任 黃哲彥親自接待。台灣環聖也致贈一本達崙‧腦帆編 寫的Takitudu Ka Paitasansing(卓群布農語新約新譯 本 )給 總 會 留 存記念。 因環聖總部 在香港,陳信良 非常關心其現 況。馬長生說, 攝影/林宜瑩 他參與遠東廣

8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播與環聖服事,相較下,遠東廣播已被中共當局盯上, 還有人被請去「喝咖啡」,被威脅勿再參與廣播傳福事 工,目前網路上的廣播已遭封鎖。環聖則是相關出版品 無法正式進入中國,但他認為只要聖經不被限定要由中 國三自教會書寫或當成「禁書」,情況應不會太嚴重。 對此,黃哲彥則提醒,中國已著手竄改聖經內容了。 葉景安坦言,最新一批環聖公用版聖經改在韓國印 製,原因是中國不准上海的印刷公司承印。不過,在韓 國印製成本雖然較高,相對品質卻好很多,因此環聖未 來可能朝聖經精緻化發展,讓大家樂意買來送慕道友。 馬長生說,環聖很樂意幫助少數民族翻譯、出版聖經, 例如Bunun(布農)族小群出版聖經。葉景安也盼能與 長老教會合作,一起投入少數原住民族聖經翻譯事工。

有感台灣剛開啟國際連結,卻缺乏相應語言能力,決心開始推 廣英語教育。彭蒙惠曾說:「要把台灣推銷出去,必須靠溝通, 流暢的英語是溝通必備的工具。」因此1962年創立「空中英語 教室」,出版《空中英語教室》《大家說英語》雜誌並推出英 語教學廣播節目。台北市文化局指出,彭蒙惠對偏鄉英語教育 關懷不遺餘力,透過《Lucy Says》創意英語教材幫助偏鄉課輔 班,以英語教材及教學縮短城鄉英語差距。此外,成立「天韻 合唱團」至全球各地演唱,傳揚福音更廣宣台灣。 救世傳播協會表示,去年底,總統蔡英文偕同副總統賴清德 出席「2030雙語國家政策第一次諮詢會議」,就邀請彭蒙惠出 席諮詢意見。當時蔡英文指出,台灣許多人都受過彭蒙惠的英 文洗禮。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曾說,他讀國中時每天都會 收聽彭蒙惠老師的《空中英語教室》。


教會消息

馬偕祖孫三代相繼奉獻台灣 最後一位孫女偕馬烈103歲安息主懷 26日告別禮拜

【林宜瑩整理報導】偕叡理(George Leslie Mackay,一般稱「馬偕」)第三 代、最後一個內孫女偕馬烈(Margaret MacKay),美加時間8月21日(台灣時 間22日)下午在加拿大多倫多蒙主恩 召,享耆壽103歲。告別禮拜於美東時 間8月26日上午10點(台灣26日晚上10 點),在諾克斯長老教會舉行。 偕馬烈是淡江中學創校校長偕叡廉 (George William Mackay)的小女兒, 上有哥哥偕威理、二哥偕約翰、大姊偕 安連、二姊偕明利。台北中會淡水教會 退任長老蘇文魁表示,偕馬烈1919年7 月7日出生於大屯山宣教師避暑山莊,偕 叡廉的兒女們孩提時都在淡水長大,生 活在風光明媚的淡水砲台埔,今為馬偕 故居的校長宿舍。小時的玩伴除了宣教 師鄰居的小孩,還有住聰明樓的柯設偕 (馬偕外孫),或淡水教會會友的小孩, 因此都會說流利的台語。晚年若有台灣 的親友到加拿大敘舊,他們都會說起懷 念肉粽、米粉、滷肉等台灣美食。 偕馬烈就學時期在日本神戶的英國學 校受教育,暑假才回台灣與父母團聚。 當時偕叡廉都會安排家人到各地旅遊,

如爬玉山、遊太魯閣等,留下美麗記 憶;偕叡廉兩次回加拿大也都有讓孩子 到當地學校受教育。 偕威理、偕約翰長大後,回到偕叡廉 母校聖安得魯學院接受高中與大學教 育。兄弟在校成績優異,也是田徑場上 的名將(偕叡廉在校時是拳擊選手)。 1939年二戰時,偕威理入加拿大皇家空 軍,不幸於1942年3月13日墜機大西洋 為國犧牲(今日淡中有他的衣冠塚)。 1940年,約翰也從軍,最後以陸軍情報 官少校退伍。 1947年3月偕叡廉夫婦回到淡水,三 位女兒輪流回台陪父母同住。偕叡廉淡 水退休生活是由偕安連、偕明利前後相 陪照料,偕馬烈是在1955年才回淡水 接替偕明利,受聘為台北美國學校的秘 書。偕馬烈陪伴父親八年,1963年7月 20日偕叡廉因肺病病逝台北馬偕醫院, 偕馬烈直到1968年8月8日陪母親回加 拿大,才結束馬偕三代對台灣的服務。 母女回加拿大後,偕安連在幼稚園當 老師;偕明利是護理師,退休前在兒童 醫院的護理學校當副主任;偕馬烈在多 倫多大學當秘書。三姊妹都沒結婚,淡 水人尊稱她們「偕姑娘」。 2002年,偕馬烈和偕約翰的女兒 萊絲禮和其夫婿(Mr.& Mrs. David Jenkins)來台,除了為偕叡廉紀念公園 和淡江中學校史館剪綵開幕,也參加了 北部長老教會和淡水教會設教130週年 系列活動。他們還相約2004年再會,但 年齡與健康已不容許她如願以償。(相 片提供/蘇文魁)

設教135週年紀念 頭城教會升格堂會

◆松年部年會暨第36屆部長委員選舉

總會消息

時間:9月16日 地點:台南中會口埤教會

◆全國第2屆青年查經營「遇到你」

主辦:台南中會松年部

時間:8月27~29日

◆加利利宣教研究院第1屆畢業感恩禮拜

地點:新店崇光女中文萃中心

時間:9月8日下午2:00

主辦: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

地點:加利利宣教中心玉井漂流木方舟教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事務所盧啟明傳道

主辦:加利利宣教研究院

師封牧授職禮拜

◆長者健康促進課程恢復辦理

時間:8月28日下午2:30~4:00

時間:8月26日下午2:30

地點:台南中會富強教會

地點:高雄中會茄萣教會

主辦:台南中會、總會事務所

主辦:高雄中會茄萣教會、茄萣區衛生所

◆第1屆原住民普世人才論壇訓練營

內容:參加者需打過第1劑疫苗。

時間:9月8~13日(8月27日報名截止)

◆陳志豪、柯慎怡傳道師封牧暨就任七美教會

地點:墾丁天主教服務中心

第5任主任牧師、教育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主辦: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

時間:9月20日上午9:30

◆總會總幹事陳信良牧師暨幹事團隊就任感 恩禮拜

地點、主辦:高雄中會七美教會 ◆松年大學新興分校開學感恩禮拜

時間:9月27日

時間:9月3日上午10:00

地點: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地點、主辦:壽山中會新興教會

主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第66屆總會議長盃桌球錦標賽開放報名

原住民消息

時間:10月22~23日(9月15日報名截止) 地點:南投縣草屯鎮立體育館

◆東美中會第30屆秋季議會

主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時間:8月28日上午9:00 地點:東美中會馬蘭教會

東部消息

主辦:東美中會 ◆西美中會秋季議會 時間:8月28日

◆閒聊《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時間:8月25日晚上8:00

地點:西美中會健康教會

主辦:東部中會新港教會

主辦:西美中會

內容:「台東新港基督長老教會」臉書直播。

◆楊嘉欣傳道師派任司馬限教會社區宣教

◆阮以杰傳道師封牧暨就任信義教會第6任

傳道師授職感恩禮拜 時間:8月28日上午10:00

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時間:9月26日下午3:00

地點、主辦:泰雅爾中會司馬限教會

地點、主辦:東部中會信義教會

◆排灣中會第57屆第2次議會 時間:8月26~27日

北部消息

地點:排灣中會比悠瑪教會 主辦:排灣中會

◆職場宣教論壇「成為快樂的職場人」

◆東部排灣中會第20屆秋季議會

時間:9月4日

時間:9月25日上午8:30

地點:七星中會榮星教會

地點:東部排灣中會新香蘭教會

主辦:七星中會職場事工部

主辦:東部排灣中會

◆「牧者魂:從身心靈枯竭到領導力更新」

【邱國榮採訪報導】七星中會頭城教 會8月14日舉辦「升格堂會暨設教135 週年感恩禮拜」。大約在15年前,頭城 教會經歷內憂外患,及頭城鎮的人口外 移,禮拜人數降至個位數,於是向中會 申請改從堂會降為支會,前後有蘭陽與 雙連教會成為其夥伴教會,並提供支 援,教勢開始逐漸成長。之後,在現任 牧師洪麒喨與長執同工努力下,聚會人 數向上成長趨於穩定,因此決定在今年 舉行慶祝活動。 洪麒喨受訪時說:「當我們願意走在 神的心意當中的時候,神自然會改變教 會裡面的狀態。」他先把願意服事的同

工凝聚起來,然後教會持續成長往前邁 進,不論幅度是大或小。頭城教會近四 年的聚會人數成長幅度有限,但是神祝 福給頭城教會,在這間教會穩定聚會的 信徒,都願意委身、服事。 洪麒喨用自己的經驗來說明「神的心 意」這個抽象概念。神學院畢業後,受 派到頭城教會的第一年,他想要做的事 情非常多,像無頭蒼蠅,一年下來並沒 有成效。於是他安靜自己,重新檢視教 會附近環境,發現其他教會沒有在做兒 童及松年事工,頭城教會就試著進行, 雖然還在起步階段,但可以專心在這兩 件事工上,對於尚屬弱小的教會來說, 值得向神感恩。 全球疫情爆發,台灣也開始蔓延,頭 城教會在疫情以前的禮拜人數大約20 人,當時洪麒喨內心忐忑,擔憂禮拜人 數會受疫情影響下降,不過並沒有發 生。疫情趨緩後,聚會人數反而上升至 平均30人,相對於很多弱小教會在疫 情中撐不下去,神給頭城教會很大的祝 福。(相片提供/洪麒喨)

靈性教育研習所2021學年度上學期課程

其他消息

時間:9月6~9日 地點:新竹聖經學院教育大樓

◆記念一位堅決抵抗國家暴力的勇者──

主辦:新竹聖經學院

陳文成逝世40週年紀念音樂會

中部消息

時間:8月29日晚上7:30 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主辦:台南市愛樂合唱團、陳文成博士紀念

◆婦女部第二次生命成長營

基金會、美國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時間:9月4日上午9:00

內容:免費索票。

地點:台中中會忠孝路教會舊堂 主辦:台中中會婦女部

◆「台灣基督藝術協會」葉竹盛個展

◆草港教會設教60週年感恩禮拜

時間:即日起至8月29日止

時間:9月5日上午10:00

地點:99°藝術中心

地點、主辦:彰化中會草港教會

主辦:台灣基督藝術協會

◆全國基督徒適婚青年聯誼會

◆社會關懷獎學金開放申請

時間:9月20~21日

時間:即日起至8月31日止

地點:名都觀光渡假飯店

地點:陳文成紀念基金會網站 (www.cwcmf.org)

主辦:嘉義中會教社部

主辦:陳文成紀念基金會

南部消息 ◆陳信昌牧師就任長興教會第7任牧師授職 感恩禮拜

關懷代禱 ◆七星中會退休牧師商正宗於8月17日安息 主懷,享年88歲。訂於8月24日舉行告別

時間:8月29日上午10:00

禮拜,願上主扶持安慰商溫虔謙牧師娘與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長興教會

家人、遺族。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9


公報廣場 窗 口 無 遮 欄

永遠有希望,永遠要與弱勢站在一起! 姚孟昌(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就 在 6 月 2 6 日「 國 際 支 持 酷 刑 受 難 者 日 」 (International Day in Support of Victims of Torture)的前夕,新聞媒體刊出梵蒂岡教廷外長有 關香港的談話。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25日教廷舉辦為黎巴嫩祈禱 的活動現場,教廷外交部長蓋拉格(Paul Richard Gallagher)被問到:「為何教廷積極替黎巴嫩示威 者發聲,卻對同樣渴求自由人權的香港人民沉默, 讓香港天主教徒孤軍奮戰?」蓋拉格表示,教廷認 為,若他們發布支持香港的聲明,雖然可以博得美 名,對香港的實際情況卻無實質的影響力與幫助, 不過同樣的做法對黎巴嫩則有很大機會能幫上忙。 至於香港,他們認為沒有這種可能性。

教廷外長的確是位務實的外交官,他知道什麼是 可以做的,也知道有困難且成功機會少的事就不要 去碰。這點的確是世俗政治中所謂的聰明做法。只 是讓我深感遺憾的是,這位外長是神父,是梵蒂岡 的代表。 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與國際組織會把梵蒂岡當作 一個世俗國家看待。記者去問梵蒂岡外長,當然是 希望知道教廷提供不同於世俗的見解。豈知,教廷 外長表達的立場比世俗國家更現實、更怯懦,甚至 看不出有任何彰顯基督信仰的企圖。 梵蒂岡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也從不參與世俗 的國際事務,其目的就是要保有超然地位,在這世 上為天主作見證。梵蒂岡跟任何國家均無利害關

Fun鬆工作坊:好好掌活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 H O)對健康 的定義,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 應三個方面全面良好」的一種狀況,而 不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因此,W H O訂定了幾項的健康指 標,例如:精力充沛,能完成日常生活 和工作;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應變能 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變化;抵抗力 好,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的抵 抗力;身體各樣功能良好等。W H O也 將壓力列為21世紀影響健康的一大因 素。有人也將身處的世代比喻作「壓力 鍋世代」,所以,好好正視壓力是我們

超時空合唱

現代人無法逃避的重要課題。 你(妳)現在的壓力太大了嗎?摸摸 鼻子就知道你(妳)是否該紓壓了喔! 在《天下雜誌》上有一則報導指出,英 國諾丁漢大學透過熱成像相機發現,當 一個人感受到壓力的時候,血液會從臉 部流向身體的四肢,以便隨時因應需要 處理的危急狀況,所以,臉部跟鼻子都 會感覺冰冰的。雖然血液流向身體其他 地方,是為生命應急所需,但是如果長 期處於這樣的高壓力狀態,是會嚴重影 響身體健康的。 翻閱聖經,以賽亞書40章29節說:

聆諭行

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事物改變了原本的樣貌與 規則,其一是表演的形式。自去年起,有一些合唱的 影片出現在網路上,這些影片的特色是合唱者出現 在不同的分割畫面。從畫面中,我們不僅看到不同 的面孔,就是穿著、光源、視角也都不同,我們很清 楚背後的成因,由於不能群聚,各個演唱者無法同 聚在一起,只能分別錄下自己的部分,再經由軟體整 合成為一體的表演,頗有分進合擊的感覺。 新的方法開創了新的可能,其中一個可能,就是 讓身處不同時間、空間的表演者有合作的機會。演 出前不需要統整各個成員的行程,不需安排交通事 宜、練習與演出場地排程,甚至身處不同國家、時區 的人,也都可以串聯、合作。於是,一種前所未見、 卻同樣壯闊的演出呈現在螢幕前。 不過可以想見,除了迸發新的創意與可能性之 外,也衍生不少的議題需要克服。我能想到的是確 認各個演唱者的意願、設備,確認合適的整合軟體, 統合來自四面八方的演出,想來整合並非易事。對 演唱者也不輕鬆,因為演唱當下除了樂譜之外,可

10

成如慧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係,才能以信仰指引各國人民並且牧靈。梵蒂岡所 以受到世人尊重,在於他們為天主、為人民、為受 壓迫者說話,敢與受苦者站在一起,甚至與他們一 起受難。這也是我們從許多神父與修女身上看到的 見證。 如今教廷外長的幾句話,否定梵蒂岡的立國精神 與國際責任。好在,天主──上帝在這世上的代表 不是位於羅馬的梵蒂岡教廷,不是任何高掛著聖像 與十字架的教會、不是那些拿著聖經高喊主啊主啊 的人。上帝在這世上代表是奉主名傳講福音,願意 與哀哭者同哀哭、與受難者同受難、與弱勢貧窮受 壓迫者站在一起的人。耶穌說:「人若愛我,就必遵 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 與他同住。」(約翰福音14章23節) 梵蒂岡不敢聲援香港受苦人民,那是梵蒂岡的選 擇。但我相信,遵循耶穌教導的弟兄姊妹,會以希望 與愛繼續關注香港,為香港禱告,他們也會實踐上 帝吩咐,以行動愛香港人民。聖靈必會賜給他們信 心、希望與大愛!香港人民加油!

「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 量。」詩篇29篇11節也提到:「耶和華 必賜力量給祂的百姓,耶和華必賜平安 的福給祂的百姓。」最後腓立比書4章 13節還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 凡事都能做。」 擺脫壓力並鼓動復原力的關鍵就在於 我們的手掌。拍手能刺激手掌反應身體 各部的反射區、活化全身的器官,也可 以提振精神,使身體發熱,對一天的心 情很有幫助喔!這就是拍出好活力的心 靈拍手法──好好掌活力。 準備道具:指尖陀螺 。 一、雙手伸出,四個動作各八拍的節 奏。第一個八拍:雙手交叉在指縫中; 第二個八拍:雙手指尖相互拍;第三個 八拍:雙手手背互拍;第四個八拍:舉

能只有伴奏可以參考,而沒有其他的聲部可以傾 聽,錄音時相當於個人的獨唱,對於有時濫竽充數 的我而言,想起來真是心驚膽跳,著實壓縮打混摸 魚的機會。當然,很明顯地,過去合唱時所體會的共 鳴感動,在這個模式下就難以重現了。 這樣的模式,讓我想到教會不是實體、區域性的 教會,而是屬天、聖而公之基督身體,在這個教會 中,每個成員也處在不同的時空。空間方面,遍及全 地;時間方面,貫穿千年。而就像是這新型態的演 唱,他們有著共同依循的樂譜,基督的門徒也有著 共同順服的文字:聖經──上帝的默示。誠然,在細 節方面,我們對真理的理解會有差異,只是我們若 還持守純正的福音,那麼這些分歧仍然是可以被主 旋律和諧接納。但我們當中若有人偏離了真道,那 會是有如走音般的不協調,將會被敏銳的人發現, 更難容於這部樂章。 另一方面,我們各自被上帝放在這世界的各個角 落,可能終其一生都未得聚首機會。但上帝乃是這 場合唱的指揮,我們照著上帝所賜的恩典,忠心地 度在世寄居的日子,見證所持守的福音真理,完成了 救主所託付的聖召(提摩太前書6章12節),帶著信 心的果效,加入寶座前那由千萬聖徒同聲開口的大 合唱。(作者為基督徒)

起雙手拍手。可以反覆多做幾次。 二、結束前,可以用拍手打節奏, 說:「感謝天父主上帝,賞賜我有復 原力,我要重新得力,勇敢信心向前 行。」再加一個愛的鼓勵作結束。 三、最後將指尖陀螺拿出來,一手用 大姆指與食指按住,另一手輕輕撥動指 尖陀螺,使它轉動,再輕輕鬆開你的大 姆指,只讓指尖陀螺在食指上保持平衡 地轉動。看著它,告訴自己:「即使外 在環境的轉變速度如此快,我仍要安穩 在主掌權中。」 紓壓心靈的「好好掌活力」,就是當 你覺得沉重無力的時候,記得伸出我們 的雙手,天父上帝要為你加把力喔! 活力好好掌!好好掌活力!平安喜樂 來!(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牧師)

讀者回應

上帝設立婚姻制度 蕭國鐘 《台灣教會公報》3624期「公報廣場」作者盧初在其文 章提到,創世記2章18節上帝設立婚姻制度,這也是今天基 督徒認定的真理,並以此教導人。但正確或偏差的教導著實 會影響信徒的生活觀,並世代相傳讓人深信不疑。 若由聖經經文探討婚姻制度,可能會發現當中有些和人 現今的教導有所出入。創世記2章18~20節中提及,上帝認 為那人(亞當)獨居不好,要造一個配偶幫助他,「於是」 上帝就造了飛禽走獸給亞當命名,然而亞當卻沒有從當中 找到可以幫助他的配偶,所以上帝在21~23節中造了女人 帶到亞當面前。也就是說,創世記1章27~28節上帝造男 造女並要他們生養眾多不是祂的初衷,反而是配合亞當的 需求的結果。換句話說,亞當當初若能符合上帝的初衷(從 中挑選配偶),就沒有造女人的必要了。那人類的歷史觀念 就不是現在的觀念。因為人現在的歷史觀念是亞當、夏娃不 聽話吃了禁果造成的。 當今若以不太正確的題目討論婚姻制度、娶不娶、嫁不 嫁,可能只有各說各話了。(作者為基督徒)


公報廣場

疫情下的民俗鬼月,上主的慈愛仍縈繞 經歷了三個多月的疫情警戒,教會沒有辦法開放,禮 拜日的聖餐主日也無法舉行,待在家的聖徒們仍每日讀 經禱告與主親近嗎?這也是牧者們心中記掛的事情。 以我為例,由於去年3到6月間已經歷一次封鎖集會 的經驗,因此在生活方面,今年對於封鎖期間「吃嗎 哪」平淡無味的日子並沒有太大的不適應。加上過去已 經培養每日讀經、和家人分享的好習慣,因此平常仍有 家庭祭壇。雖然今年出版業受到嚴重波及,許多報社也 裁員加上取消發行紙本報,然而在編輯收入苦哈哈的情 況下,也並未動搖我對上主的信心。 信心沒有動搖,但仍舊會感到精神已逐漸疲累,想念 到咖啡館寫稿的悠閒時光,孩子也開始想念到學校上課 的日子。人的確需要真實的交談與擁抱,因為線上團契 雖好,但是鏡頭前卻缺乏人際間的眼神交流、肢體語言

讓台灣更強大

的生命感動──這也是我覺得實體主日永遠不會被線上 主日取代的原因。 正當精神備受煎熬期間,這個月又適逢民間的鬼月, 今早去添購民生用品時,看到許多賣場強打中元普渡 的廣告,我看到身旁許多人大包小包,彷彿有一種「節 慶的快樂」,心中不禁升起一種「以前我也是其中一分 子,跟著社會的風潮,好像比較可以融入、比較有話題 聊」的孤單感覺。霎時,這樣的感覺縈繞著我。不多久 後,我回到家,看到社區大樓的總幹事剛好到中庭,我 停好摩托車,照例跟他揮手打招呼:「今天是禮拜六, 怎麼還來上班?」他說:「今天要拜拜啊!」我「喔」了 一聲,沒再說話。 進到大樓,三樓鄰居太太也跟總幹事寒暄,並說: 「我們家沒拜。」頓時,我心中有一種「找到知音」的

林朝成

長老的身教

美國自阿富汗撤軍一事,讓中共與台灣的藍營逮到機會,大肆 抨擊美國與民進黨政府,宣傳所謂「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 他們認為美國的支持是不可靠的,萬一中共攻打台灣,美國不會 為台灣而戰。這番言論很快被美國總統拜登與國安顧問蘇利文 (Jake Sullivan)打臉。拜登公開駁斥外界將台灣比擬為阿富 汗的論調,強調阿富汗情況不同,且美國一向信守承諾,若任何 人入侵台灣,美國必會作出回應。蘇利文強調,美國相信自己對 盟友夥伴的承諾神聖不可侵犯,對台灣的承諾也一如既往堅實。 我認為「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是汙辱台灣人民的智商,是 抄襲香港實施《港版國安法》後,台灣民運團體宣稱的「今日香 港,明日台灣」。這種抄襲不倫不類,香港和台灣情境類似,中 共收回香港時,承諾一國兩制,香港50年不變,結果20年後, 香港就變調了。同樣的,中共也宣稱,統一台灣之後,實施一國 兩制,台灣的民主制度不變,但看看今日香港,有誰還相信中共 的一國兩制?可見台灣的藍營人士高喊親美和中,事實上親美 是假,和中是真,這種出賣台灣的心態真是險惡。 我們相信美國支持的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台灣要堅持與民主 站在一起,拒絕專制獨裁的政權。正如蔡英文總統說的:「台灣 唯一的選項,就是讓自己更強大、更團結、更堅定保衛台灣,自 己不作為,只依賴別人的保護,不是我們的選項」。(作者為長 老教會退休牧師)

平信徒 讀經筆記 耶利米書10章6~16節

李瑞娟

玉芝

因為我父母都有完美主義,所以有時候過於 求好心切,講話會變得很負面,而我真希望能遇 到一個說話正面的人。當時為了幫弟弟找華語教 會,我在不曾去過的教會遇見H長老。 H長老講話富有智慧且正面,即使和他人意見 不同,也不會跟人爭得臉紅脖子粗,還會教我如 何和一起事奉的人溝通。他舉的例子是:「小弟 有事要向您報告一下。」一聽到這句話,通常那 位生氣的人就會立刻消氣。長老身段之柔軟,真 令人佩服。 H長老除了善於分享,也觀察入微。有一位我 帶去教會的陳阿姨,她牙齒不好,長老便很貼心

廣場徵文

送她一包肉鬆,這樣即便牙齒不好,也能輕鬆食 用。此外,有人送長老新疆葡萄乾,他也會分成 幾份跟我們分享。有時候上課,他還會準備水果 給上課的青年。 幾年前我骨折,在家休養三個月,H長老知道 我想到教會上課,於是他把會友帶到我家來上 課,來的時候還送水果,最排斥客人的爸爸,被 他柔軟並有智慧的處事能力哄得心花怒放,還跟 我們一起查經。我爸爸有失智症,會不斷重複說 同一件事,長老不但接納,還把查經班的秩序管 得很好,他真是能幹。 H長老的教導,讓我明白如何跟別人溝通,講 話要積極正面並且有智慧,有如此身教的長老, 想必能影響他人,也會讓我有所成長。感謝神讓 我遇到H長老,願神祝福長老,使他一生活在神 的愛裡。(作者為基督徒)

您對教會有什麼期待?對社會現象有什麼看法?歡迎站在信仰角度回應社會與教會現 象,也歡迎回應本報的報導和文章。文長勿超過800字。本報有刪改權,恕不退稿。

歡迎不同觀點在此對話,公報廣場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須註明真實姓名、聯 絡電話與地址。若投稿兩個月內未通知採用與否,請另行處理或改投他報。投稿請多利用email:write@ pctpress.org;傳真:06-237-8882。請勿一稿多投。

屈膝敬拜宇宙獨一真神 傲潔(文字工作者)

「上主以大能創造大地,以智慧建立世界,以聰明 展開天空。」(耶利米書10章12節,現代中文譯本 2019版) 關於天地的創造,基督徒物理學家郭瑞年教授有 過獨特而深刻的體驗。在一項研究中,她日以繼夜 埋頭苦幹,卻遲遲未有結果。直到一個三更半夜,成 果忽然亮相,她激動落淚、久久不能自已。後來她分 享見證時說:「永生的上帝肯將創造宇宙這塊神祕 面紗掀開一小角給我看,使我得出結果,我怎能不 感謝祂!」這項研究使她獲提名諾貝爾物理學獎。 筆者甫獲牛津大學錄取為物理系博士生的女兒認 為,物理是抽象思維的自然科學,學物理的人理性 過強,不易相信上帝。然而一旦接受基督信仰,卻

感覺──交談之下,她告訴我,她的先生是基督徒,而 她則是傳統信仰,集中在廟裡拜而不跟社區拜。 我回到家,關上門感謝主,我心中的寂寞祂都知道。 這種只有在華人社會、第一代基督徒特有的寂寞感,真 的只有主耶穌知道,所以祂差派了樓上的太太來傳揚這 個消息,使我能堅強站立,不再感到孤單奮戰──畢竟 娘家、夫家家族中,只有我和女兒受洗,這是一個很艱 鉅的挑戰,也是一個最蒙恩的祝福。 晚上讀聖經,讀到約翰福音6章,看到主耶穌用長達 一整章的篇幅說著同樣的話:「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 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差我來 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 末日卻叫他復活。」(6章37、39節) 這段經文讓我更能感受到主對我們的慈愛與救贖,而 且主耶穌當年的孤單不是更甚嗎?一思及此,我的心立 刻被主安慰,並且知道在疫情下,我們唯有靠著祂,才 能走得平靜安穩!(作者為雙連教會英語牧區英語委 員會委員、主流出版社主編)

有頑強堅定追隨耶穌的心志,肯為真理而戰,所以 物理學人投身傳道宣教行列者甚多。 世上真有聰明的人在浩瀚天地間與創造主相遇, 怎能不折服祂的偉大奇妙,謙卑自己全然敬畏這位 至高神,甚至交出生命讓祂掌管呢?郭教授因著上 帝為她掀開的一小角,就登上諾貝爾獎提名之列; 若連這麼個小角也未曾看過的受造的人,又哪來的 理由拒絕、敵擋上帝呀? 信奉耶和華的以色列人被誘惑去拜偶像,頗令人 百思不得其解。細想:上帝對先祖的救贖奇工在民 中代代以為美談,過紅海的事蹟歷歷在目,真神的 權能與威嚴如鋼鐵般,打入這個被揀選的民族裡, 何竟會被「勾」去拜木偶?

歸根究柢,驕傲是罪魁禍首。當以色列人民不願 順服上帝的聖潔法則,就學效外邦,自製一些符合 他們罪行的神明,將這些偶像操控在手,成為滿足 個人私慾的依據,使人手打造的假神與獨一真神 「平起平坐」,儼若耶和華是眾神中的一位,只肯 遵守上帝律例裡有利於己的教導,犯罪時就投向偶 像的懷抱以求心安理得,藉此自欺欺人。 虛無的世代,天災、疫情、暴亂……人心驚惶 間,製造各式偶像(財富、權位、享樂),藉以填平 靈魂的荒蕪。而虛無的終極,仍是虛無。 「祂一發令,天空上的水澎湃;祂使雲朵從地平 線浮現。祂使閃電在雨中發光,使風從自己的倉庫 吹出。」(耶利米書10章13節)自然界處處頌揚: 「沒有人能跟祢相比」「列國的智者和君王沒有一 個比得上祢」(6、7節)。趁著尚有氣息,我們當 存敬畏的心向創造主屈膝敬拜,明白人的愚拙渺 小,若非上帝將宇宙面紗的一小角掀開,世人怎能 發現:基督捨命十架而有的救贖成果呢?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11


普世消息

種族同化?種族滅絕? 謝大立(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8月1日原住民族紀念日是一個立法 正名的重要日子,去除台灣長期以來 帶有歧視的稱呼(山胞),突顯原住 民族是台灣「原來的主人」的地位,召 喚整體社會朝向「原住民族歷史正義 與轉型正義」的旅程邁進。 今年8月1日也是加拿大首個解放日 (Emancipation Day),為記念1834 年8月1日大英帝國宣布廢除奴隸制。 然而,加拿大國會直至今年3月24日 才通過將這一天指定為紀念日,藉以 突顯非裔加拿大人長期在教育、住房

和就業等方面遭遇的歧視與不平等。 近年來種族不平等的議題在全球持 續延燒,新疆維吾爾族指控中國做出 種族滅絕的暴行,國際間以美英為首 包括荷蘭、加拿大等,都紛紛表態譴 責這種「文化清洗」的暴行。中國將 大量維吾爾人、哈薩克人送進再教育 營,美其名為「教育」,卻行「種族同 化」「種族滅絕」之實。 正當國際矚目中國的人權議題,今 年5月底加拿大卑詩省在廢棄的甘露 市印第安寄宿學校地底開挖出215具

兒童遺骸,震驚國內外;6月24日又 在薩省的原住民寄宿學校遺址,找到 751個無名墳塚;30日卑詩省南部內 陸地區的原住民部落也發現了182個 無標記的墳墓。諸多被埋葬者的真實 身分仍有待調查確認,許多原住民家 庭的陳年傷疤再度被掀開,致使今年 加拿大的國慶日成了哀悼反省日。 1876年,加拿大《印地安法案》明 定諸多同化原住民的政策,包括要求 他們只能在特定的保留區生活,即所 謂的種族隔離政策。1894年通過《印 地安法案》修正案,要求16歲以下印 地安兒童必須到指定學校就讀。這些 學校是由政府委託,天主教和基督教 會管轄,隔離政策直到1996年才結 束。這項政策,將原住民孩童帶離原

生家庭,在校內不許說母語、認識原 生文化、信仰原生宗教等,美其名是 要幫助原住民融入主流社群,卻儼然 成了文化種族滅絕的幫凶。 1980年代後,三大基督教派就在原 住民寄宿學校暗黑歷史中扮演的角色 發表道歉聲明。2008年6月,時任總 理哈帕(Stephen Harper)正式公開 道歉,並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 承認當年政策的錯誤,並著手調查這 些悲劇的真相,協助罹難者家屬、倖 存者向政府求償。 事實上,加拿大歧視合法化的相關 政策在1880年另有一例,當時有個法 案公然將歧視華人合法化。馬偕攜家 帶眷返國述職時,即深受其害,相關 篇章待日後再續!

教會青年聚首 尋氣候緊急解方 普世教協舉辦黑客松 邀集年輕基督徒於線上聚會 共商潛在環境破壞危機 【蔡育臻編譯】普世教協(W C C) 於8月12日普世國際青年日舉辦「黑客 松」(Hackathon),邀集青年於線上 交流想法,盼引領實現氣候正義、解決 現今急迫面臨的嚴峻氣候議題,並呼 籲大眾須即刻採取實際行動遏止氣候 危機,避免造成潛在且不可逆的環境 破壞。 W C C 代 理 副 總 幹 事 歐 戴 爾‧佩 卓 索‧馬丟斯(Odair Pedroso Mateus) 牧師表示,現今世界正處於氣候緊急 狀態,將於2022年德國卡爾斯魯爾市 (Karlsruhe)舉辦的第11屆WCC大會 議程中,此主題亦占有重要地位。 馬丟斯拋出問題:「在全球氣候緊急 狀態下,承認並宣揚大會主題『基督的 愛驅動世界邁向和解與合一』意謂著什 麼?」同時,他也補充指出,通過黑客

▲普世教協舉辦黑客松,邀集普世青 年談氣候危機。(相片來源/WCC) 松,基督徒青年將挑戰教會和普世教會 合一運動,以見證上帝對受造界的慈悲 之愛。 W C C青年參與項目執行幹事喬伊• 伊娃•波霍爾(Joy Eva Bohol)指出, 氣候緊急狀態的嚴峻程度更甚以往, 年輕人將可成為帶來解決方案和希望 感的領導者,他們正共同探討如何找到

具體的解決方案來解決氣候正義問題。 在小組討論中,他們也將想法匯集成 如:「你認為你的國家面臨的最大氣候 問題是什麼?」「旅遊業對環境是否有 益?」等問題。 在黑客松的最後,與會青年也提出 了許多應對氣候緊急狀態的想法,包括 讓氣候變遷成為每個人的責任、傾聽 原住民社區的聲音,以及真正將維護環 境的行動付諸實行。其中,印度福音信 義會(Indian 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IELC)成員、身兼歌手及作 曲家的蘇珊•桑奇(Suzanne Sangi) 於會中分享了一首原創歌曲,歌詞道出 了氣候正義活動分子的心聲。她唱道: 「我們都是這世上的氣候難民,學習去 關心。世界仍是寬恕的,它將恢復、修 復並呵護著。」 (資料來源:WCC)

世信盟深耕安哥拉服事 盼緩解難民與氣候困境 【林宜欣編譯】自1986年到現在,世 界信義宗聯盟(LWF)在安哥拉進行服 務事工,以緊急救難的目的為出發點, 以發展為導向。LWF安哥拉計畫主任亞 伯拉罕‧穆錫維(Abraham Mushivi) 參與服務計畫長達15年,明白安哥拉 人民因為氣候變遷,生活受到影響,也 明白難民面對的困境。他於今年8月15

相片來源/LWF

12

日LFW報導中指出,安哥拉經過五年旱 災、兩年洪水以及蝗害,許多地區開始 缺水缺糧,有些區域的村民得走上25公 里尋找適合鑽井的水源。 「經歷乾旱、洪水,加上去年在非洲 南部各地肆虐的蝗害摧毀了作物,居民 們營養不良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穆錫 維表示,人們需要糧食救濟,也需要水 和衛生用品。除此之外,難民還得面對 一個大挑戰,那就是融入社會。2002 年,安哥拉長期內戰結束後,大部分的 難民都被遣送回國。為了學葡萄牙語並 融入社會,穆錫維也曾努力過。他是其 中一個難民農民的兒子,在尚比亞梅哈 巴難民安置處出生,他在難民安置處的 經歷啟發了他,所以他去攻讀農業學 位,期盼能貢獻一己之力教導難民。他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知道歸國的人需要訓練、種子、工具, 也需要為美好的未來耕耘希望和信念。 穆錫維指出,農民因為大型企業企 圖徵收他們的富饒之地而面對困境, 「儘管經濟起飛、都市建設開始發展, 鄉村地區的人民仍然沒辦法滿足基本的 需求。」穆錫維也設立了村落發展委員 會,專門訓練居民帶領區域發展計畫, 並在地區、全國,甚至國際上為自己的 權利發聲,要求政府和大型公司投資部 分資金回饋他們的社群。 穆錫維表示,戰爭結束已近20年,但 國家在追求和平的路上迷失方向,為了 利益,操弄公民社會的現象越來越多。 雖然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他仍擔心安哥 拉,他希望能夠創造一個充滿信心和合 一精神的未來。(資料來源:LWF)

第六次環評報告發布 衛理公會籲團結行動 【陳俞含編譯】8月9日,政府間氣候 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第六次 環境評估報告,內容揭露極端氣候、乾 旱、野火、洪水、不規則天氣模式、物 種和棲地消失等現象造成的嚴重問題。 聯合衛理公會(United Methodist) 對這些議題早已不陌生。總會教會和社 會總理事會前成員傑迪•漢森(Jaydee Hanson)表示,美國衛理公會從1980 年代起就持續參與名為「萬物關懷」的 活動,當時的衛理公會是第一個公開反 對使用化石燃料的教派。 衛理公會婦女部的經濟和環境執行長 伊莉莎白•李(Elizabeth Lee)指出, 氣候危機會影響萬物,而且這不再是個 假議題。人們該明白氣候緊急情況帶來 的衝擊,了解其何時發生、如何發生。 所有政治派系、宗教信仰和組織團體都 應負起責任,推動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 料,以公平且公正的方式帶來轉變。 「IPCC的報告令我回想歷史上的教會 如何回應世界上發生的事情。」退休牧 師保羅•斯倫茨(Paul Slentz)說,當 窮人、原住民、有色人種陷入困境時, 上帝就會呼召教會,向受到傷害的人民 伸出援手。他認為氣候危機能讓人們在 此時展現對上帝和鄰舍的愛。 明尼蘇達衛理公會萬物正義協調小 組主席凱西•維拉斯奎茲•艾柏哈特 (Cathy Velasquez Eberhart)表示, 希望IPCC的報告能讓所有人意識到氣候 危機的急迫性。這項工作雖沉重,但人 們不需獨自完成,可以彼此攜手合作。 (資料來源:Baptist News Global)


甜蜜親子報

兒童要理問答

隱藏版

上帝在西奈山賜下多少條誡命?

這十條誡命又稱作什麼?

最後六誡教導我們什麼?

我們對人類的責任!

十條誡命!

十句話。

經文 你們若照著聖經所說「要愛人如己」這話,去完成這至尊的律法,你們 就做對了。(雅各書 2 章 8 節,新譯本)

說故事時間

◎麒俊老師 約爾卻不覺得羞愧,仍然理直氣壯的 說:「我欺負弟弟,你都會幫他報復,狠 狠教訓我。為什麼現在我被人欺負,你卻 不幫我?你偏心!」

「你

們欺負人!我要回家跟我爸爸 講!你們等著瞧!」約爾被鄰居

小朋友欺負,生氣的說。 「誰怕誰!你這愛哭鬼!哈哈哈!」鄰 居的小朋友嘲笑約爾。 約爾哭著跑回家,對爸爸說:「爸!隔 壁帳篷的雅各和其他人欺負我!」

說:「但若他們不悔改,繼續欺負我呢? 什麼時候我才可以報復?」 「若他們最終都不悔改,繼續欺負你, 公義的上帝最後一定會審判他們,同時祂

約爾把爸爸的管教當成了報復,這誤會

也會保護你,因為祂是困苦人的上帝。記

可大了!爸爸很有耐性的解釋:「我管教

得我們是怎麼走出埃及的嗎?我們被埃及

你,不是替弟弟報復,而是希望你明白欺

人欺負了那麼久,上帝就為我們施行審

負弱小是一種罪惡。上帝的子民凡事有祂

判,降下十災懲罰他們。」

作主,不可以彼此報復,這種報復的行為

「真的不能報復嗎?」約爾開始糾結。

是外邦人才會有的。」

「你可以選擇報復,但是若你這麼做,

「那我們要怎麼做?繼續被欺負嗎?」 約爾不滿的質問。 「耶和華要我們相信祂掌管一切,要愛 人如己,所以你要愛他們。」爸爸回答道。 「怎麼可能?我不報復他們已經很好 了,還要我愛他們!」約爾立刻喊道。 「是的,我們是罪人,幾乎不可能做到

就表示你想取代上帝,自己作審判官。你 這樣做,也會被耶和華審判。你確定你要 這麼做嗎?」爸爸回答。 「啊 ?……算了,我等上帝收拾他們 吧!」約爾雖不平,但也無可奈何。 「約爾,你要愛他們!你還記得逾越 節記念的那一夜嗎?奪命的使者因為羔羊 的血越過我們家,作為長子

「有這樣的事?那你想怎麼做呢?」

愛人如己。你覺得很難,

「我不甘心!我要報仇!」

但 這 是 上 帝 的 心 意, 祂

爸爸溫和的說:「傻孩子,你是不是忘

會給我們愛人的能力,

殺。我們都是罪人,

記前幾天摩西叔叔向我們誦讀的律法了?

只要我們向祂求,祂一

但 上 帝 愛 我 們, 赦

上帝說,不可恨你的弟兄,也不可報復。」

定 會 幫 助 我 們 做 到。 還

的你才沒有被上帝擊

免我們。這樣的

有,這裡說的愛並不是當濫

恩典足夠成為我

好人,而是坦誠指出他人的錯

們愛人的理由,

誤,勸他們停止欺負人,並且

蒙愛的人就應該

對,律法也叫我們不可以欺負弱勢的人。

向你道歉,不要再繼續犯罪。」

要去愛其他人。」

那……你以後還要欺負弟弟嗎?」爸爸趁

爸爸循循善誘。

「為什麼不能夠報復?是他們先欺負我 的,他們活該!」約爾抗議。 「 嗯 …… 你 說 得 對。 欺 負 人 確 實 不

機指出約爾的毛病。

約爾仍不想放棄報復,便問

插圖/桃樂斯

爸爸摸摸約爾的 頭,語重心長的說。

*本專欄資料經改革宗出版社授權,內容參考《信仰的基石》兒童主日學教材。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13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有耳的都當聽

林佩蓉 (國立台灣文學館副研究員)

一天有許多時候是聲音在陪伴著人 們,從進入近代化生活以來,廣播設 備就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社區、社會 群體的訊息放送,都有廣播系統為眾人服務, 無論是1945年8月日本昭和天皇的「玉音放 送」,還是2005年廣告裡里長廣播傳來的「張 君雅小妹妹」,以及串流其中的各個廣播電台 等,聲音是大眾得到訊息的便捷之徑,不需要 閱讀文字,適合一心多用。

Podcast風來自何方? 科技媒體日新月異,特別是手機的演變取代 了許多媒體的地位,包括隨身聽、電腦等,人 手一支,只要連結網路,彷彿就能掌握世界的 訊息。於是,當有個載體能讓音訊、影片、線上 電台成為可下載的數位媒體,且能提供列表式 的文字內容,它的出現就不能不令人驚豔,因 為它幾乎集結「聲音系統」之大成,而這就是 Podcast(又稱「播客」)的出場方式。 查閱Podcast這個數位媒體的產出時間,竟 比全球資訊網的時間還要早。眾所周知,依靠 口語來傳達訊息或想法,遠比文字容易許多, 進入21世紀後,聲音媒體又再度成為一個系 統,也成為一個專有名詞。 根據〈Podcast是如何起源的?比臉書更古 老的老服務,為何又起風了?〉一文,Podcast 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2004年英國《衛報》 (T h e G u a r d i a n )一篇專欄文章。當年英 國技術專家兼戰略前瞻顧問、同時又是廣播 公司和系統開發人員的班‧哈默斯利(B e n Hammersley),借用iPod的概念來描述這項

逐漸為人所知的新型態網路式廣播。當時他提 出的詞彙不僅有Podcast,還有Audioblog與 GuerillaMedia等。幾個月後,《牛津辭典》的 編輯打電話給班‧哈默斯利,確認Podcast這個 名詞是由他首先提出,並將其收錄至新版辭典 當中,Podcast於焉正式成為大眾通用的名稱。 與此同時,賈伯斯也在iTunes加入Podcast節 目的訂閱和收聽功能,促成進一步的普及,相信 Apple手機的使用者對這個平台並不陌生。隨著 2020年疫情大爆發,Podcast以其豐富完整、 不受時間節點限制、隨選隨聽、反覆播放、自由 下載存取等優點,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儼然成為 現代人手機裡不可或缺的App。

吹向宣教新場域 近來,基督教界也紛紛出現許多以傳播信仰 為理念的Po dcast節目,例如《給上帝空間》 《林老牧的檔案室》《耶穌講台語》。本專題即 邀請《耶穌講台語》的節目主持人愛德華(黃正 州)分享他創立這個Podcast的心得,並電訪張 德麟牧師,整理他參與這個節目的心情。

筆者問愛德華當初為何創立這個節目,他說 起初是因疫情緣故,不得不停下手邊工作,開 始一個新領域的學習之旅,但若要說「更積極 一點的目的,我覺得在這紛亂的時代,能用知識 和聲音,提供一個安全環境和一點點保證:『在 未來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fine』,很是浪 漫!」這是個很動人的初衷! 張德麟說愛德華是決心很強的人,這個節目 從試試看開始,做到如今已逾一年。兩個素昧 平生的人,一個是為了文字事工,一個是為了 追求生命中另一個宗教義理及學台語,卻因著 Podcast而相聚一起。問起有無磨合之處,愛德 華說:「就是一個回憶,一個學新東西。」這個 回答看似簡單卻有滿滿的誠意。這全程台語的 基督教Podcast,或許就是愛德華對現實關懷、 對自身及外在困境很浪漫的實踐。

黃正州(《耶穌講台語》主持人愛德華) 在美國住了七年,從有Podcast後, 我就有收聽的習慣。Podcast比廣播 好的地方是,可以訂閱節目,隨時隨 地都可以聽,我通勤時聽,晚上也聽著入睡。 我錄起Podcast也真是意外,尤其是用台語 講基督信仰,因為我原本是個隨身攜帶佛珠和 《金剛經》的人,每年都會參加媽祖遶境。 2019年我父親重病,有個週日突然接到一個 當兵時同梯的基督徒朋友來電,他很真切地邀 請我去教會做禮拜,說是「耶穌有話跟你說。」

我們感情一向不錯,當下沒多想,查了最近的長 老教會就走了進去。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參加禮拜,而且是台語。 第一次聽到「恁著將該撒的物納互該撒;將 上帝的物納互上帝」(馬可福音12章17節) 這句經文時,感覺聖經的話相當奇妙,對教會 牧師和長老的第一印象也很好。後來我父親過 世,我搬回老家,沒出差的禮拜日,就繼續去附 近的長老教會參加聚會。

用台語認識台灣和基督信仰 2020年的文字事工主日,我們教會邀請張德 麟牧師前來講道。張牧師不是講解經文,而是講 述文字如何傳遞信仰、改變世界。他從寫在莎草 紙上的契約,一路講到1885年巴克禮牧師創辦 的《台灣府城教會報》,還特別唸出巴克禮當初

14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23 日~ 8 月 29 日/ 3626 期

盡程退休的張德麟牧師,曾在中央 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山醫學大學台 灣語文學系教書,在台灣文學尚未 成為顯學之前,他就在華文體制內衝撞,為這 塊土地的文學與語言爭取應得的尊嚴。他也是 《新使者雜誌》創刊的總編輯,數十年來埋首 編務,四處奔波募款,近年也投入《現代台語 譯本》聖經的編纂工作。 張德麟重視聖經的義理,他的演講和文章謹 慎而有力道。對長年專注牧養、傳講信仰及書

連結世 界 Podcast 正流行 播 廣 路 網 t s a c d Po

t s a c Pod

的創刊理念:「希望簡單易學的白話字,能讓更 多台灣人接觸知識。」他說,他母親沒上過學, 不懂漢字,卻因在教會學過白話字,能閱讀《台 灣教會公報》、寫信。不過幾個世代,台灣已選 出女性總統,足見文字與教育之重要。我聽得很 感動,不久就決定找張牧師錄《耶穌講台語》。 當時不算是太難的決定,因為我跟張牧師說 好只錄10集,講聖經的幾個重要章節、台灣近 代史,教些台語的基本讀寫就好。沒想到轉眼 一年過去,我們已錄了50多集,週週更新。 聽眾的支持當然是很大的動力,收聽我們節 目的族群很廣,有會友、慕道者,也吸引了很多

有效學習的 朱弘道 新利器

採訪 林佩蓉

st

透過錄製節目,作者找回母語 與基督信仰的力量。

人生初次,聽耶穌講台語

攏是為著祢的事工

Po Pod dc c a a 用 s st t Podc 聲 a 音

相片提供/愛德華、陳惠雅

使用 心得

st a dc o P

想學台語、聽故事的人。不過我總覺得,其實我 才是最大的受益者。開始錄《耶穌講台語》後, 我重新找回母語,重新認識台灣,並感受到基 督信仰的力量。而且,越是深入,越有收穫。

幾度感動到聲音發抖 我和張牧師都讀過博士也教過書,所以事先 準備好大綱,錄音過程多半平順。節目第39集 〈台語小說選讀〉前兩個故事是引自《教會公 報》,第三個故事由我從英文翻寫成台語。我們 都很熟悉內容情節,但當牧師讀到最後時,我 還是感動到聲音顫抖,彷彿自己變成故事主角, 站在耶路撒冷親耳聽到耶穌開口說話般。 隨著時間推移,福音書的耶穌生平及教誨, 節目多已提過,錄到第46集〈約翰福音〉時已 算是進階內容,大綱寫的幾乎都是嚴肅的神學 議題。沒想到聊到「行淫的婦女被眾人指責,將 被石頭砸死」時,張牧師簡短補充神學家聖奧 古斯丁的一個註解,我竟得讓自己冷靜一下,才 有辦法從這令人感動的赦免大恩中回復情緒。 當然過程也有輕鬆、愉快的一面,像是介紹

(神學生)

寫工作的張德麟而言,會成為目前網路當紅自 媒體P o d c a s t節目的共同主持人,純屬一場無 意間的巧合。

用台語傳講基督耶穌 2020年7月,張德麟到新竹中會南崁教會為 文字事工募款講道,當時在台下的愛德華極受 感動,過幾天主動聯絡張德麟,開啟了《耶穌講 台語》的Podcast工作。

t s a c d o P st a c d Po

Pod cas t 和吟唱聖詩那幾集,雖沒司琴伴奏,張牧師和 我也沒特別排練,仍是留下很真誠的紀錄。另 外,像是第20集〈聖誕節〉,除了有耶穌誕生的 故事,也有張牧師的聖誕節回憶,聽眾一邊聽, 一邊應該也會憶起自己的美好時光。 我原本熟識的信仰很重視獨自修行,也許打 坐,也許唸經。但我慢慢理解,基督信仰若少了 扶助弱勢、追求公義,大聲唱詩歌這些人與人 的關懷與互動,就失去很多魅力與價值。 而回到張牧師奉獻一生的文字事工,聖經之 所以被譯成那麼多語言,甚至為台語造出及寫 下白話字,為的就是讓我們用母語說、聽這些 故事和真理,讓人在最深層被觸 動後,改造自己和社會。 掃描QR Code 聆聽,親自體 驗Podcast。 《耶穌講台語》猶如慕道友的基 要問答,全程用台語,也吸引不 少母語學習者聆聽。

張德麟回憶說,愛德華邀他時說,希望這個 節目能達成兩個目標:一個是傳講基督信仰, 另一個是全程都要用台語。 每期的專題都是由愛德華先設定主題,並準 備相關資料,範圍很廣:舉凡聖經卷、聖經人 物、宣教師、聖詩等,而節目最後都會宣讀一段 聖經經文。由於愛德華是慕道友,張德麟說這 樣的對談,有點像是教理問答,也有點像神學 傳授,但他從未主動問愛德華要不要受洗。在 張德麟的觀察裡,愛德華提問的問題背後的省 思,比一些幾代的基督徒都還深入,他相信認 真追求的人,必定會有領洗的一天。 由於愛德華長年住國外,慣用英語及華語, 對母語反倒不熟,張德麟的講道,激發他認真 學台語的熱情。「既然節目叫《耶穌講台語》, 主持人的台語自然會受到關注。」張德麟笑說, 節目播出後,有不少愛德華的朋友都要他多訓 練愛德華的台語,而這些善意的指教,也成為 愛德華更認真練台語的動力。

上帝手中萬事皆能 張德麟說,他接受這個邀約後,其實有點擔 心,一則因為自己對資訊媒體完全不熟悉,二 則因為退休後生活非常忙碌,大部分心思放在 翻譯台語聖經上,沒把握能否適應或做好這個 工作。但愛德華的認真與熱情感動了他,於是 就大膽放手一試。 張德麟坦承,自己長期從事學生事工,很容易 陷入神學教導模式,但這個節目是針對一般大 眾,自然不該太嚴肅。而愛德華是慕道友,他想 問或想知道的,應該比較接近非基督徒的想法, 因此在題目討論及互動上,就採取「愛德華引 導,張牧師解答」的模式,只要不違背教義太嚴 重,即使沒那麼嚴謹,張德麟也不會用過多「專 業式」的解釋。就這樣,他們在台北中會石牌教 會的會議室開始錄音,每次錄完就由愛德華回 家剪輯,他也是一邊學一邊剪才漸漸上手。 張德麟說,愛德華是非常有決心的人,做事 按部就班,每次都會將下次要談的題目及資料 準備好,預先交給他。「我在忙碌的日子裡,只 要有一點空閒,就是在準備這個節目的工作, 也相當認真。」張德麟笑說,愛德華的 分享中有些資訊也擴展了他的想法, 他們一來一往的對答,像極了慕道友的 「基要問答」。沒想到,這一錄就錄了一 年,兩人都沒想到會這麼順暢。目前節目 尚在進行中,無論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的 APP,或是透過桌型電腦的Podcast平台 及YouTube,都可以聽到。張德麟說,上 帝的安排總是這麼奇妙,在人所以為不能 的,在上帝的手中,萬事都能。

這幾年各種數位媒體創作平台在台灣的熱度 逐漸高漲,許多人投入創作行列,其中最為人 所知的應是YouTube,也造就了許多「網紅」。 然而從2020年開始,台灣出現另一個熱門的 數位媒體,那就是Podcast。簡單地說,可將它 比喻為沒有任何圖像、畫面,純粹只有聲音的 YouTube;或將其類比為可隨時收聽,並按自 己喜好選擇內容的廣播節目。 Podcast在國外已風行一段時日,台灣約在去 年才開始真正流行起來,不但收聽人數與日俱 增,節目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今有許多網路 紅人、YouTuber、明星、電視媒體、報章雜誌 也紛紛開始跨足這個領域。 筆者最早接觸Podcast是在2020年年底,當 時是因為有位朋友受某節目邀請接受訪問,為 了表達支持,我才到Podcast搜尋該節目。從那 時起才知道,原來有這種類型的網路媒體。 Podcast的節目內容琳瑯滿目,舉凡時事、新 聞、社會、文化、旅遊、科技、宗教、人文、經 濟、歷史等,任何你想得到的主題,幾乎都可在 Podcast找到相關的節目。加上Podcast對創作 者的節目內容尚未有較嚴謹的審查機制,創作 者可更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筆者認為Podcast在使用上有幾項優點:首 先,使用上較不受情境或環境限制。我通常是 在做家事、運動或者通勤時,會打開手機收聽。 因為在從事這些活動時,通常眼睛無法緊盯螢 幕,也不可能一直滑手機,這時若能透過聽覺 吸收一些好節目的內容,就能充分利用時間,達 到充實自己的效果。 其次,是使用上自由度很高。由於節目內容都 是存放在網路上,不像傳統廣播節目,只能在 特定時間收聽。Podcast的節目都可隨播隨放, 也可隨時暫停,且系統會自動記錄前次收聽到 哪裡,方便使用者下次接續聆聽,也可直接跳 到自己較感興趣的段落。 此外,Podcast也可依照使用者的喜好調整播 放速度,滿足每個人習慣的語速,或在有限時 間內收聽更多內容,我個人通常都是使用1.2~ 1.5的倍速聆聽。 對於創作者而言,我認為Podcast還有一個很 大的優勢,就是投入門檻較低。由於不需影像, 不論在設備或是後製的工作量上,Podcast的要 求都比較低,因此能讓更多有心創作的人,透 過這個平台分享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我較常收聽的節目類型有新聞時事、人文歷 史、當代社會議題,或是書籍導讀,即便是相同 類型或議題的節目,不同創作者也會有不同的 表現方法,可依照自己的喜好來做篩選。 在講求有效利用時間與不斷精進自己的時 代,筆者認為Podcast是個不錯的工具。無論是 用來吸收資訊或作為學習媒介,都很方便,只 要利用零碎時間就可有效學習,不啻是時代的 新利器。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23 日~ 8 月 29 日/ 3626 期

15


特 別企畫

特 別企畫

有耳的都當聽

林佩蓉 (國立台灣文學館副研究員)

一天有許多時候是聲音在陪伴著人 們,從進入近代化生活以來,廣播設 備就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社區、社會 群體的訊息放送,都有廣播系統為眾人服務, 無論是1945年8月日本昭和天皇的「玉音放 送」,還是2005年廣告裡里長廣播傳來的「張 君雅小妹妹」,以及串流其中的各個廣播電台 等,聲音是大眾得到訊息的便捷之徑,不需要 閱讀文字,適合一心多用。

Podcast風來自何方? 科技媒體日新月異,特別是手機的演變取代 了許多媒體的地位,包括隨身聽、電腦等,人 手一支,只要連結網路,彷彿就能掌握世界的 訊息。於是,當有個載體能讓音訊、影片、線上 電台成為可下載的數位媒體,且能提供列表式 的文字內容,它的出現就不能不令人驚豔,因 為它幾乎集結「聲音系統」之大成,而這就是 Podcast(又稱「播客」)的出場方式。 查閱Podcast這個數位媒體的產出時間,竟 比全球資訊網的時間還要早。眾所周知,依靠 口語來傳達訊息或想法,遠比文字容易許多, 進入21世紀後,聲音媒體又再度成為一個系 統,也成為一個專有名詞。 根據〈Podcast是如何起源的?比臉書更古 老的老服務,為何又起風了?〉一文,Podcast 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2004年英國《衛報》 (T h e G u a r d i a n )一篇專欄文章。當年英 國技術專家兼戰略前瞻顧問、同時又是廣播 公司和系統開發人員的班‧哈默斯利(B e n Hammersley),借用iPod的概念來描述這項

逐漸為人所知的新型態網路式廣播。當時他提 出的詞彙不僅有Podcast,還有Audioblog與 GuerillaMedia等。幾個月後,《牛津辭典》的 編輯打電話給班‧哈默斯利,確認Podcast這個 名詞是由他首先提出,並將其收錄至新版辭典 當中,Podcast於焉正式成為大眾通用的名稱。 與此同時,賈伯斯也在iTunes加入Podcast節 目的訂閱和收聽功能,促成進一步的普及,相信 Apple手機的使用者對這個平台並不陌生。隨著 2020年疫情大爆發,Podcast以其豐富完整、 不受時間節點限制、隨選隨聽、反覆播放、自由 下載存取等優點,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儼然成為 現代人手機裡不可或缺的App。

吹向宣教新場域 近來,基督教界也紛紛出現許多以傳播信仰 為理念的Po dcast節目,例如《給上帝空間》 《林老牧的檔案室》《耶穌講台語》。本專題即 邀請《耶穌講台語》的節目主持人愛德華(黃正 州)分享他創立這個Podcast的心得,並電訪張 德麟牧師,整理他參與這個節目的心情。

筆者問愛德華當初為何創立這個節目,他說 起初是因疫情緣故,不得不停下手邊工作,開 始一個新領域的學習之旅,但若要說「更積極 一點的目的,我覺得在這紛亂的時代,能用知識 和聲音,提供一個安全環境和一點點保證:『在 未來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fine』,很是浪 漫!」這是個很動人的初衷! 張德麟說愛德華是決心很強的人,這個節目 從試試看開始,做到如今已逾一年。兩個素昧 平生的人,一個是為了文字事工,一個是為了 追求生命中另一個宗教義理及學台語,卻因著 Podcast而相聚一起。問起有無磨合之處,愛德 華說:「就是一個回憶,一個學新東西。」這個 回答看似簡單卻有滿滿的誠意。這全程台語的 基督教Podcast,或許就是愛德華對現實關懷、 對自身及外在困境很浪漫的實踐。

黃正州(《耶穌講台語》主持人愛德華) 在美國住了七年,從有Podcast後, 我就有收聽的習慣。Podcast比廣播 好的地方是,可以訂閱節目,隨時隨 地都可以聽,我通勤時聽,晚上也聽著入睡。 我錄起Podcast也真是意外,尤其是用台語 講基督信仰,因為我原本是個隨身攜帶佛珠和 《金剛經》的人,每年都會參加媽祖遶境。 2019年我父親重病,有個週日突然接到一個 當兵時同梯的基督徒朋友來電,他很真切地邀 請我去教會做禮拜,說是「耶穌有話跟你說。」

我們感情一向不錯,當下沒多想,查了最近的長 老教會就走了進去。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參加禮拜,而且是台語。 第一次聽到「恁著將該撒的物納互該撒;將 上帝的物納互上帝」(馬可福音12章17節) 這句經文時,感覺聖經的話相當奇妙,對教會 牧師和長老的第一印象也很好。後來我父親過 世,我搬回老家,沒出差的禮拜日,就繼續去附 近的長老教會參加聚會。

用台語認識台灣和基督信仰 2020年的文字事工主日,我們教會邀請張德 麟牧師前來講道。張牧師不是講解經文,而是講 述文字如何傳遞信仰、改變世界。他從寫在莎草 紙上的契約,一路講到1885年巴克禮牧師創辦 的《台灣府城教會報》,還特別唸出巴克禮當初

14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23 日~ 8 月 29 日/ 3626 期

盡程退休的張德麟牧師,曾在中央 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山醫學大學台 灣語文學系教書,在台灣文學尚未 成為顯學之前,他就在華文體制內衝撞,為這 塊土地的文學與語言爭取應得的尊嚴。他也是 《新使者雜誌》創刊的總編輯,數十年來埋首 編務,四處奔波募款,近年也投入《現代台語 譯本》聖經的編纂工作。 張德麟重視聖經的義理,他的演講和文章謹 慎而有力道。對長年專注牧養、傳講信仰及書

連結世 界 Podcast 正流行 播 廣 路 網 t s a c d Po

t s a c Pod

的創刊理念:「希望簡單易學的白話字,能讓更 多台灣人接觸知識。」他說,他母親沒上過學, 不懂漢字,卻因在教會學過白話字,能閱讀《台 灣教會公報》、寫信。不過幾個世代,台灣已選 出女性總統,足見文字與教育之重要。我聽得很 感動,不久就決定找張牧師錄《耶穌講台語》。 當時不算是太難的決定,因為我跟張牧師說 好只錄10集,講聖經的幾個重要章節、台灣近 代史,教些台語的基本讀寫就好。沒想到轉眼 一年過去,我們已錄了50多集,週週更新。 聽眾的支持當然是很大的動力,收聽我們節 目的族群很廣,有會友、慕道者,也吸引了很多

有效學習的 朱弘道 新利器

採訪 林佩蓉

st

透過錄製節目,作者找回母語 與基督信仰的力量。

人生初次,聽耶穌講台語

攏是為著祢的事工

Po Pod dc c a a 用 s st t Podc 聲 a 音

相片提供/愛德華、陳惠雅

使用 心得

st a dc o P

想學台語、聽故事的人。不過我總覺得,其實我 才是最大的受益者。開始錄《耶穌講台語》後, 我重新找回母語,重新認識台灣,並感受到基 督信仰的力量。而且,越是深入,越有收穫。

幾度感動到聲音發抖 我和張牧師都讀過博士也教過書,所以事先 準備好大綱,錄音過程多半平順。節目第39集 〈台語小說選讀〉前兩個故事是引自《教會公 報》,第三個故事由我從英文翻寫成台語。我們 都很熟悉內容情節,但當牧師讀到最後時,我 還是感動到聲音顫抖,彷彿自己變成故事主角, 站在耶路撒冷親耳聽到耶穌開口說話般。 隨著時間推移,福音書的耶穌生平及教誨, 節目多已提過,錄到第46集〈約翰福音〉時已 算是進階內容,大綱寫的幾乎都是嚴肅的神學 議題。沒想到聊到「行淫的婦女被眾人指責,將 被石頭砸死」時,張牧師簡短補充神學家聖奧 古斯丁的一個註解,我竟得讓自己冷靜一下,才 有辦法從這令人感動的赦免大恩中回復情緒。 當然過程也有輕鬆、愉快的一面,像是介紹

(神學生)

寫工作的張德麟而言,會成為目前網路當紅自 媒體P o d c a s t節目的共同主持人,純屬一場無 意間的巧合。

用台語傳講基督耶穌 2020年7月,張德麟到新竹中會南崁教會為 文字事工募款講道,當時在台下的愛德華極受 感動,過幾天主動聯絡張德麟,開啟了《耶穌講 台語》的Podcast工作。

t s a c d o P st a c d Po

Pod cas t 和吟唱聖詩那幾集,雖沒司琴伴奏,張牧師和 我也沒特別排練,仍是留下很真誠的紀錄。另 外,像是第20集〈聖誕節〉,除了有耶穌誕生的 故事,也有張牧師的聖誕節回憶,聽眾一邊聽, 一邊應該也會憶起自己的美好時光。 我原本熟識的信仰很重視獨自修行,也許打 坐,也許唸經。但我慢慢理解,基督信仰若少了 扶助弱勢、追求公義,大聲唱詩歌這些人與人 的關懷與互動,就失去很多魅力與價值。 而回到張牧師奉獻一生的文字事工,聖經之 所以被譯成那麼多語言,甚至為台語造出及寫 下白話字,為的就是讓我們用母語說、聽這些 故事和真理,讓人在最深層被觸 動後,改造自己和社會。 掃描QR Code 聆聽,親自體 驗Podcast。 《耶穌講台語》猶如慕道友的基 要問答,全程用台語,也吸引不 少母語學習者聆聽。

張德麟回憶說,愛德華邀他時說,希望這個 節目能達成兩個目標:一個是傳講基督信仰, 另一個是全程都要用台語。 每期的專題都是由愛德華先設定主題,並準 備相關資料,範圍很廣:舉凡聖經卷、聖經人 物、宣教師、聖詩等,而節目最後都會宣讀一段 聖經經文。由於愛德華是慕道友,張德麟說這 樣的對談,有點像是教理問答,也有點像神學 傳授,但他從未主動問愛德華要不要受洗。在 張德麟的觀察裡,愛德華提問的問題背後的省 思,比一些幾代的基督徒都還深入,他相信認 真追求的人,必定會有領洗的一天。 由於愛德華長年住國外,慣用英語及華語, 對母語反倒不熟,張德麟的講道,激發他認真 學台語的熱情。「既然節目叫《耶穌講台語》, 主持人的台語自然會受到關注。」張德麟笑說, 節目播出後,有不少愛德華的朋友都要他多訓 練愛德華的台語,而這些善意的指教,也成為 愛德華更認真練台語的動力。

上帝手中萬事皆能 張德麟說,他接受這個邀約後,其實有點擔 心,一則因為自己對資訊媒體完全不熟悉,二 則因為退休後生活非常忙碌,大部分心思放在 翻譯台語聖經上,沒把握能否適應或做好這個 工作。但愛德華的認真與熱情感動了他,於是 就大膽放手一試。 張德麟坦承,自己長期從事學生事工,很容易 陷入神學教導模式,但這個節目是針對一般大 眾,自然不該太嚴肅。而愛德華是慕道友,他想 問或想知道的,應該比較接近非基督徒的想法, 因此在題目討論及互動上,就採取「愛德華引 導,張牧師解答」的模式,只要不違背教義太嚴 重,即使沒那麼嚴謹,張德麟也不會用過多「專 業式」的解釋。就這樣,他們在台北中會石牌教 會的會議室開始錄音,每次錄完就由愛德華回 家剪輯,他也是一邊學一邊剪才漸漸上手。 張德麟說,愛德華是非常有決心的人,做事 按部就班,每次都會將下次要談的題目及資料 準備好,預先交給他。「我在忙碌的日子裡,只 要有一點空閒,就是在準備這個節目的工作, 也相當認真。」張德麟笑說,愛德華的 分享中有些資訊也擴展了他的想法, 他們一來一往的對答,像極了慕道友的 「基要問答」。沒想到,這一錄就錄了一 年,兩人都沒想到會這麼順暢。目前節目 尚在進行中,無論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的 APP,或是透過桌型電腦的Podcast平台 及YouTube,都可以聽到。張德麟說,上 帝的安排總是這麼奇妙,在人所以為不能 的,在上帝的手中,萬事都能。

這幾年各種數位媒體創作平台在台灣的熱度 逐漸高漲,許多人投入創作行列,其中最為人 所知的應是YouTube,也造就了許多「網紅」。 然而從2020年開始,台灣出現另一個熱門的 數位媒體,那就是Podcast。簡單地說,可將它 比喻為沒有任何圖像、畫面,純粹只有聲音的 YouTube;或將其類比為可隨時收聽,並按自 己喜好選擇內容的廣播節目。 Podcast在國外已風行一段時日,台灣約在去 年才開始真正流行起來,不但收聽人數與日俱 增,節目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今有許多網路 紅人、YouTuber、明星、電視媒體、報章雜誌 也紛紛開始跨足這個領域。 筆者最早接觸Podcast是在2020年年底,當 時是因為有位朋友受某節目邀請接受訪問,為 了表達支持,我才到Podcast搜尋該節目。從那 時起才知道,原來有這種類型的網路媒體。 Podcast的節目內容琳瑯滿目,舉凡時事、新 聞、社會、文化、旅遊、科技、宗教、人文、經 濟、歷史等,任何你想得到的主題,幾乎都可在 Podcast找到相關的節目。加上Podcast對創作 者的節目內容尚未有較嚴謹的審查機制,創作 者可更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筆者認為Podcast在使用上有幾項優點:首 先,使用上較不受情境或環境限制。我通常是 在做家事、運動或者通勤時,會打開手機收聽。 因為在從事這些活動時,通常眼睛無法緊盯螢 幕,也不可能一直滑手機,這時若能透過聽覺 吸收一些好節目的內容,就能充分利用時間,達 到充實自己的效果。 其次,是使用上自由度很高。由於節目內容都 是存放在網路上,不像傳統廣播節目,只能在 特定時間收聽。Podcast的節目都可隨播隨放, 也可隨時暫停,且系統會自動記錄前次收聽到 哪裡,方便使用者下次接續聆聽,也可直接跳 到自己較感興趣的段落。 此外,Podcast也可依照使用者的喜好調整播 放速度,滿足每個人習慣的語速,或在有限時 間內收聽更多內容,我個人通常都是使用1.2~ 1.5的倍速聆聽。 對於創作者而言,我認為Podcast還有一個很 大的優勢,就是投入門檻較低。由於不需影像, 不論在設備或是後製的工作量上,Podcast的要 求都比較低,因此能讓更多有心創作的人,透 過這個平台分享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我較常收聽的節目類型有新聞時事、人文歷 史、當代社會議題,或是書籍導讀,即便是相同 類型或議題的節目,不同創作者也會有不同的 表現方法,可依照自己的喜好來做篩選。 在講求有效利用時間與不斷精進自己的時 代,筆者認為Podcast是個不錯的工具。無論是 用來吸收資訊或作為學習媒介,都很方便,只 要利用零碎時間就可有效學習,不啻是時代的 新利器。

台灣教會公報 2021 年 8 月 23 日~ 8 月 29 日/ 3626 期

15


公關企劃製作

16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事 工分享


事 工分享

公關企劃製作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17


藝 文走廊

魔鬼印象

蘇小和

不倦吟唱舊詩章

魔鬼從天上走下來的時候

虛吾

聲唱

芬妮所寫「神的兒女有權利」,表達了我 們蒙恩的身分,叫我們高歌之際,更思考所 信的道、所得的恩典。 當我們查考聖經,不難發現屬神的人稱 呼相當多樣,有些地方稱呼為門徒,有些地 方稱呼為基督徒,也有些地方稱呼為弟兄 姊妹。這些稱謂表明了基督福音的豐富,每 個稱呼都反映了一種身分,表達蒙恩召、揀 選的人與救主的關係,以及應有的生命樣 態。神的兒女,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身分, 乃是蒙選召的人因信耶穌而得的權柄(約 翰福音1章12節),有神兒子的靈進入我們 的心,讓我們稱神為父(加拉太書4章1~ 7節),耶穌稱我們為弟兄(約翰福音20章 17節)。 正是因為兒女的身分,我們有不被棄絕的 確據,有始終蒙愛的把握。每個信徒都有不 成熟的階段,當軟弱犯罪時,我們不免憂慮 是否就此與救恩無份、與神隔絕?幸而,聖 經告訴我們,神必管教祂所愛的兒女,這誠 然是令人滿得安慰的偉大真理。神的管教, 顯明祂全然公義,對罪惡零容忍,更顯明祂 恆久忍耐的恩慈,因祂落下的乃是本於疼愛

我正在喝酒、唱歌、鍛鍊身體

得神兒女的權利

他帶著黃金的冠冕而來,嘴脣黑中帶紅

〈我們不會疲倦〉

「我們浸沉在那救贖大愛極樂中」這句歌 詞,扼要地闡明基督徒喜樂的源頭,乃是得 著不配得也無力完成的救贖恩典。 我們既知道自己無有能力,又曉得這救贖 大功已然成全在我們這軟弱者身上,如此, 我們所能誇口的,唯獨是那使我們得在基督

我知道,他的食物實在太豐富了。

微風賦

風吹過來,樹葉在搖動

每個洞穴發出低微的叫喊。

去年腐爛的竹枝,它的一個小小的孔

甚至學會了唱歌。可是人啊

你有眼睛、鼻子,有嘴巴

還有細膩的皮膚,跳躍的靈魂

然而此時此地,你卻忘記了讚美。

如果沒有祢

起初,我只關心光

後來我伸出手臂,去觸摸太陽

返家路上大

浸沉救贖之樂

J. Kirkpatrick,1838~1921年)所譜輕快的 旋律,激勵疲倦的天路客「不疲倦」「仍唱 舊詩章」,本著主兒女的身分重獲喜樂與盼 望,繼續向著榮美天家前行。

18

和遙遠的星星,去觸摸我的主人。

聖經所闡述的基督福音,有諸多豐富的表 述方式,其中一個是道路。那是一條耶穌基 督道成了肉身、住在人中間而留下腳蹤的道 路,一條耶穌基督背負十字架、呼喚人們跟 隨祂的道路,一條途中雖有艱難,至終卻能 返抵父家的道路。 聖經沒有諱言這條路的難處與苦楚,但 也宣告主已勝過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 節)。聖靈也在我們的軟弱上幫助我們,親 自用不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羅馬書8 章26~27節)。當我們奔跑那擺在面前的 賽程,只需專注看信心的創始成終者耶穌, 仔細思想祂如何忍受了十字架,以免疲倦灰 心(希伯來書12章1~3節)。 美 國 盲 人 詩 人 芬 妮‧珍‧克 羅 斯 比 (Fanny Jane Crosby,1823~1915年)作詞 的〈我們不會疲倦〉(We Are Never, Never Weary),結合威廉‧科克帕屈克(William

在我們這個時代,「舊」經常是貶抑詞, 在聖經中,有時也是負面的用法,如「脫去 舊人和舊人的行為」(歌羅西書3章9節)。 然而在這首詩歌的脈絡中,不見一線光明的 芬妮,卻因信而有清澈靈明的雙眼,看見屬 主的榮耀詩章,是源於起初的古老福音。悠 久的歷史沒有使福音變得陳腐,反而顯出福 音真理超越時空一以貫之、歷久彌新的力 量。屬主的人有時雖然經過死蔭幽谷,以致 這旋律似低沉、寂然,實則沒有止息,乃是 蓄勢而待再次高昂、磅礡之時。 我們從救贖歷史欣賞這首舊詩章,可聽 到這顯出神拯救大能、榮耀權能的音韻,發 聲在紅海之側(出埃及記15章),悠揚於巴 蘭原意為咒詛的祝福(民數記23章),底波 拉和巴拉與之和聲(士師記5章),以色列 的美歌者大衛吟唱(撒母耳記下22章),全 地都歡呼、歌頌(詩篇66篇)。即令教會曾 經走過中世紀數百年的幽暗歷史,主仍使其 興起發光,藉宗教改革家使祂的話成為信 徒信心的基石,讓榮耀神的讚歌再次響徹四 方。直到將來,蒙恩之人仍將至大寶座前傳 唱這詩章,說:「阿們,哈利路亞!」(啟 示錄19章4節)

這是我的工作,讓我讚美吧

如果沒有祢,太陽如何站在這裡

如果沒有太陽,大火如何燃燒

如果,我是說如果,沒有大火

我如何看見天空。如果沒有天空

光如何來到人間。如果沒有人間

誰來唱讚美詩。如果沒有讚美詩

誰來迎接雨水。如果沒有雨水

如何理解彩虹。如果沒有彩虹

祢如何看見我。如果沒有我

我是說,如果沒有我的弟兄

我的姊妹,誰來寫下這些句子。

耶穌裡、成全一切美善的永生神(哥林多前 書1章30節)。 憑靠聖經所記載神的應許,我們知道因著 耶穌的救贖,我們不再被定罪(羅馬書8章 1節);因著耶穌敗壞掌死權的魔鬼,我們 不再作屈服於死亡恐懼的奴僕(希伯來書2 章14~15節)。我們歡然昂首,得以與神 和好,以祂為樂(羅馬書5章11節),這正 是基督門徒永恆的平安與喜樂。

的杖(箴言13章24節),我們不至於喪命, 且在受管教後得平安。 正因為管教,我們得以確認自己與天父 的關係。聖經沒有忽略管教過程的愁苦,但 也提醒我們隨之在後的聖潔與義(希伯來 書12章5~11節)。這稱義、成聖的工作, 乃是出於成就一切的主,故此我們對公義的 神不再是恐懼戰兢而亟欲遠離,而是敬畏並 企盼親近,與千萬眾聖徒同聲唱:「因為前 途更光明,不久我們到天上,就要朝見我君 王,榮耀歸神,哈利路亞!」 〈我們不會疲倦〉 1.我們不會疲倦不唱這首舊詩章, 榮耀歸神,哈利路亞! 我們聲浪依舊,信心比前更堅強, 榮耀歸神,哈利路亞! 2.我們浸沉在那救贖大愛極樂中, 榮耀歸神,哈利路亞! 我們心中樂極有如插翅上高空, 榮耀歸神,哈利路亞! 3.我們所去之地乃是精金所建造, 榮耀歸神,哈利路亞! 那裡我可面見我王所有的光耀, 榮耀歸神,哈利路亞! 4.那裡我們要藉新詩喊出救贖恩, 榮耀歸神,哈利路亞! 那裡我們要同眾聖徒擁擠耶穌身, 榮耀歸神,哈利路亞!

We Are Never, Never Weary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複歌) 神的兒女有權利,可以大喊並大唱, 因為前途更光明,我們魂樂似飛翔, 不久我們到天上,就要朝見我君王, 榮耀歸神,哈利路亞!


藝 文走廊

30 個瞬間

與神相遇的

Day 17 相遇山城記憶

周怡

和他一起去探訪靠海城市的鄉村教會,想看看神 如果將來帶他離開繁華的都市,這個姑娘能不能 與他同行。通過「考核」的麗,一年半後嫁給了 她的王子。神真的就帶領這對新人去到鄉村牧養 教會,這一去就是十年。 強每次回鄉探親,和我說起山城的山和水。家 門外那片竹林和那條清溪,是他和孩子們四季的 樂園。哪怕到了冬天圍爐取暖的時候,他也能在 去 就 一 是 這 十 , 年。 家裡和孩子翻花繩玩出許多花樣。 教會 養 帶 領 牧 但強說最多的仍是當地的教會。許多年前,當 這對新 的就 人去到鄉村 神真 年輕的他帶著新婚的妻子去到那裡時,沒有人相 信他們會在那裡久留,但他們不僅待了十年,而 我二十歲的記憶裡,除了山城的青山綠水,什 且生兒育女。他偶爾會擔心孩子以後長大到城市 麼都沒有留下。有時,我在大清早醒來,會恍惚 接受教育,可能難以適應,可他仍甘之如飴與那 地以為自己還住在山城人家的樓上。 群樸實的村民同在,忠心地教導、緩慢地改革。 一支吱吱呀呀響著的吊扇在頭頂不停地轉著, 他不時向城裡寄送一些村子裡的臘肉、香腸,為 把吊腳樓飄來的炊煙揮散在我的記憶裡,和著 的是向教會弟兄姊妹換取更多屬靈書籍,以及有 那一鏟鏟炒辣椒的麻利。一條白日照遍的長街, 機會送弟兄們出去接受裝備。 從城門蜿蜒到山腳、到溪水邊,一徑鋪到我的床 麗則成了道道地地的村姑,種菜、施肥、醃 前。那年我心生離家的念頭,和友伴相偕要去城 漬、蒸煮無所不能。她最擅長的是忠實記錄他們 市裡力拚通過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GRE)。但 的鄉村愛情。每一次爸爸出行,兄妹倆總是各顯 我的努力從遙遠的山城開始,就註定這場逃離無 神通地表達愛意;每一次爸爸歸家,尚未卸去一 法成功,因為我的心被收進了溪邊的囊螢裡,鑽 身疲憊,就幫孩子修指甲、掏耳朵,送上睡前的 進了走不出的大山。 愛之語;每一次家中有人生病,孩子們就倒騰著 有一對朋友也這樣被山城的青山綠水虜獲, 各樣的食物,獻塗鴉給病中的人。麗永遠都是我 只是牽引他們的不是記憶的夢境,而是神真實的 朋友圈裡的清流,因為她每一次的貼文晒圖都好 愛。麗從來沒有想過跨過海峽的愛情能夠保鮮至 像箴言31章才德的婦人活在我眼前。「故人具 今,她來到那座靠海的城市,只想單純地成為一 雞黍,邀我至田家」是她簡樸的生活,完全地順 個福音的使者。強是個活潑的大男孩,教會裡的 服,環境如何皆喜樂,則是她真實的心境。 老老少少都喜歡他的開朗和親切。身為大學教授 我已記不清當年山城的行跡,但這兩個真實生 的兒子,他絲毫沒有學究氣息,連埋在書堆的喜 活在大山裡的神的孩子,卻在我記憶中越來越清 好都沒有,所有精力都用在搗鼓各種小玩意。 晰。我知道他們不是大山裡唯一的傳奇,而是鄉 就是這樣兩個毫無關聯的人,相遇的時候,在 野間許多傳奇的一個,但他們是神的傳奇。 靈魂的問候裡認出了彼此。不務正業的強邀請麗 思念山城這些人時,我遇見了神。

大山裡 神的孩子

圖文 劉聖秋

光景 猶如走進蜿蜒巷道,不知被引 向何處。但因為信靠祢,我要看 見每段路上美好的光景。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 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 召的人。」(羅馬書8章28節)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19


舉 目向山

生命之道 或 提摩太後書2章14~21節

張世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參考文獻? 疫情、環境與人心 身為基督徒,當台灣的疫情逐漸從緊張到和緩時, 你有何感想?在整個過程中,從政治人物與媒體人的 各類表達,讓你看到什麼?當世界各地因為氣候變遷 而豪雨成災,或是因乾旱導致森林大火,甚至因環境或 疫情問題產生政治衝突、彼此攻擊、抗爭示威,又讓你 想到什麼?當疫情嚴峻時,不少歐美國家的人民以個 人擁有身體的自主權為由,拒絕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 也不願意接受施打疫苗,導致整個國家不斷出現確診 案例,又讓你想到什麼? 對此,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可否從聖經得到生命的 啟發?

保羅對提摩太的衷心建議 保羅在人生中幾乎最後的時刻,勸勉他過去的同工、 也是屬靈的兒子提摩太,要好好為福音努力。接著, 他提醒提摩太要好好講解聖經的話,正確講解上帝的 話語,成為問心無愧的工人。保羅指出,福音的主要內 容,是關於耶穌的復活及主耶穌的掌權,然而世界會用 拒絕、爭鬥、苦難來抵擋基督,並殘害傳揚福音與接受

福音的人。因此,他鼓勵提摩太要好好解釋上帝的真 理,而不是去爭辯、隨意解釋。他提醒,上帝的話和上 帝的工作是教會的根基,願意聽從上帝的話並離棄罪 惡的人,才是屬於上帝、也是上帝所認識的人。 保羅甚至用當地有錢人家常見的實況提醒提摩太, 在這些大家庭中有許多器皿,有些器皿的材質是貴重 的金銀,有的只是木頭或瓦器;有些器皿是在特別的場 合使用,有的只是在普通場合使用。他對提摩太說,屬 於上帝的人如果願意追求潔淨,脫離邪惡的事,就會被 主看為貴重、被主重用,並且上帝要藉這個器皿來成就 各樣的好事。保羅提醒提摩太的重點,是要他成為有功 用的上帝僕人,好好傳講上帝的話語與福音的信息。 你可能會驚訝,為何保羅沒有要提摩太繼續不斷地 開拓新教會、把福音傳到各地,也沒有要提摩太建立一 個數千人的教會,甚至沒有建議提摩太使用各種被認 為有效的小組事工或策略來牧養教會?因為保羅只在 乎,提摩太是否按著正意正確地解釋上帝的話。在那個 還是只讀舊約聖經的時代,保羅要提摩太把上帝的命 令──如何去愛上帝、愛人的命令,以及上帝早就預 備賞賜人類的新約──刻在心版上而不是刻在肉心上 的新約,好好地教導眾人。因為上帝要親自成為牧者、 要招聚他們回到上帝的家中,且是從萬國萬民當中招 聚,不在原本羊圈中的人也會被招聚。其實,這幾乎就 是多數舊約先知書的信息,也是詩歌等智慧書中所提 醒的重要內容。

應:因為祢的話語是我們屬靈的米糧、是我們生命的道。 【培育上帝兒女】

二、為全世界2021年在各樣的憂傷痛苦與衝突中,上帝用祂 的話提醒全世界來禱告。 啟:上主啊,我們也求祢憐憫世界各地面臨天災、疫情與動亂

主題:生命之道或參考文獻?

的國家與人民, 應:主啊,幫助他們不要只看重自己的需要與權利,而忽略了 整個危機的意義。

宣召:詩篇1篇1~6節 吟詩:新《聖詩》188首〈上帝聖經內面〉 聖經:提摩太後書2章14~21節 信息:生命之道或參考文獻? 吟詩:新《聖詩》191首〈祢的話實在做阮腳前的燈〉 祈禱:(請帶領者邀眾人依個人感動禱告,最後再由同工帶領 眾人用啟應的方式完成該主題的禱告。) 一、為上帝藉著眾先知與使徒,賞賜我們祂的話語來感謝與 禱告。 啟:上主啊,我們感謝祢,因為祢藉著眾先知和使徒留下祢的 教訓與應許, 應:祢讓我們可以閱讀、可以明白、可以了解祢的心意、遵行 祢的命令。 啟:因為祢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是我們路上的光, 應:祢的話是能幫助人、讓人學習正直、引導人不偏離正道的 真理。 啟:主啊,祢的話比蜜甘甜、比精美的金銀更寶貴,

20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啟:上主啊,求祢讓眾人不要因為時代變遷、網路資訊發達, 就認為自己擁有一切, 應:上主啊,我們求祢仍然藉著祢的話提醒我們,我們不過是 會朽壞的,是有限的人。 啟:我們祈求祢再一次藉著祢的教會與奴僕,清楚宣揚祢的 話、講出祢的教導, 應:讓全地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有限、上帝的掌權,也知道要真 心回歸到祢的面前。 三、為全台灣的基督徒與教會,可以重新回到更專注上帝的話 語,更體會上帝的旨意禱告。 啟:上主啊,我們也為著祢賜給台灣的恩典感恩,因為這是祢 的憐憫與幫助, 應:謝謝祢讓專業人士發揮他們的才能,使台灣可以逐漸走出 困境與疫情。 啟:我們求祢幫助我們這些屬於祢的子民,不因為現況而驕傲 自大,誇口教會的屬靈而忽略周遭社會的問題, 應:求祢幫助我們,在追求教會復興或成長的過程中,更能夠

上帝的話語還在這世代的教會嗎? 現今時代的我們究竟把上帝的話當什麼?是我們表 達個人看法或意見時的參考文獻?還是能讓我們明白 創造主宰的生命之道呢?今日教會的禮拜,詩歌帶領 者除了帶詩歌,還常分享個人感動,詩歌時間占將近禮 拜的一半,講道者往往只能講15分鐘,因為之前已唱 跳很久了。曾有位在神學院教學的牧師說,人的專注力 只有25分鐘,所以講道時間不能太久。身為心理人的 我,實在很想回應:「那從禮拜開始到講道前,時間已 經差不多了,講道恐怕只能講5分鐘。」也曾聽過神學 生在請安講道中,以耶穌要人打開拉撒路墳墓的石頭, 表達上帝也要我們打開心中黑暗的阻擋,因為墳墓就 是黑暗、石頭是阻擋我們發現黑暗的阻礙。這樣的信息 中,聖經似乎變成其傳達心理學想法的參考文獻而已。 我們也可看到,許多牧者往往選一節經文、甚至該節 經文中的一個詞,就能講一篇講道篇,而其中內容多半 是網路文章或喻道故事。這樣的講道真能讓會友更明 白上帝的話嗎?或者只是多知道一些網路故事而已? 時代的動亂,往往來自人為疏失或天然災害,在動亂 之中,牧者究竟是善用上帝的話來安慰、提醒、教導、 指正人?或只是維持教會現狀?還是忽略外界問題,只 追求教會增長,擴大聚會場面?基督徒團體是漠視周 圍問題、忽略動亂中的真實需要?或只是跟著趨勢追 求自我提升就好?即使開拓教會,是好好藉聖經教導 讓人更認識上帝,或是藉用各種方式──小組、心理 學、投資理財,然後以聖經為參考文獻來告訴人「我們 教會也可以幫助你獲得利益」呢? 舊約許多先知面對國家動亂,上帝感動他們的話往 往是百姓沒遵從祂的話,只是口頭敬拜,心卻遠離祂, 上帝的命令已被忽略了。500多年前的宗教改革,也是 因當時教會忽略聖經真理,改革者發現聖經更完整的 意義而興起,所以才有「唯獨聖經」的口號。宣教師戴 德生的後代在台灣擔任某神學院院長,在該院7月院訊 代禱消息提到他初次面試神學生的心情說:「為何報 考神學院的人聖經測驗分數都不高?」試問台灣基督 長老教會有比較注重聖經的閱讀習慣與體會嗎?還是 認為不需熟悉聖經,只要讀見證故事、網路文章就好? 但願上帝的話語藏在我們心中,成為隨時的提醒。

看見祢的旨意,被提醒要如何回到祢的面前。 啟:上主啊,因為祢比我們更有智慧、見識,而且祢有完全的 能力與作為, 應:我們只是祢手中的工作,是祢決定如何使用的器皿。 啟:上主啊,我們的教會或許比不上其他教會般壯大,人數不 比他們多,財力也不強, 應:但是主啊,我們願意成為祢貴重的器皿,受祢看重與使 用,更多見證祢的真理。 四、為基督徒可以更多明白上主的話、更用心讀經、更用心聆 聽真理的話語來禱告。 啟:生命的主啊,祢的話是我們生命的道,是智慧的源頭, 應:求祢讓我們在各樣的困難、挑戰與衝突中,更願意專注在 祢的話語, 啟:主啊,祢的話是聖神的寶劍,可以斬斷一切的鎖鏈,阻擋 魔鬼的攻擊, 應:主啊,我們求祢藉著祢的話常常提醒我們,幫助我們勝過 邪惡。 啟:上主啊,我們若是真正屬於祢的子民,求祢幫助我們聽從 祢的命令, 應:求祢開啟我們的心,讓我們常常真實地聽祢的話、讀祢的 話、背誦祢的話。 吟詩:新《聖詩》292首〈聖哉、聖哉、聖哉〉 結束禱告:唱完詩歌後,請帶領者帶領會眾作結束禱告,禱告 後請會眾靜默幾分鐘再離開。


探 索頻道

神學 對生命倫理學 《邁向和諧的生命倫理學》

編按:作者戴正德曾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倫理學與 醫學人文講座教授。1970年自台南神學院畢業後,便 往美國及加拿大留學,取得比較倫理學博士學位,任 教於加拿大沙省大學,也同時在加拿大沙斯卡頓市的 園景長老教會(Parkview Church)事奉,當選過加拿大

貢獻與影響

長老教會沙省大會議長。1997年以加拿大長老教會宣 教師身分應聘回台,任教於中國醫藥大學與中山醫學 大學,並擔任社會人文學院院長,將現代醫學倫理思 潮帶回台灣;亦受聘為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常務理 2006年獲選國際臨床醫學倫理協會理事長,2019年 獲國際生命醫學倫理獎(Fritz Jahr Award)。現在除任 衛福部委員外,也是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 委員,亦是《台灣醫學人文學刊》主編。

命倫理學是1970年代才出現在醫學倫理探 討之中,隨著醫療科技的神速進步發展,醫 學倫理已經難以回答醫學科技挑戰人性所發 出層出不窮的問題。

醫學人文客座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戴正德

事及通識教育組召集人,開創醫學人文課程。2002至

生命倫理學的發展 神學家、聖公會牧師約瑟夫‧弗萊徹(J o s e p h F l e t c h e r)1966年出版《情境倫理》(Sit uat io n Ethics )一書探討神學倫理,在神學界對罪與罰的辯論 提出一個新道德的論述,提供給20世紀生命醫學倫理 中對責任或效益之思考的一個新思辨,他將情境列為 重要的考慮要素。1970年代美國生物化學家凡‧R‧ 波特(Van R. Potter)率先提出科技的發展若無倫理 學的考慮,將帶給人類難以想像的傷害。他在1971 年出版《生命倫理學:邁向未來的橋梁》(Bioethics: Bridge to the Future ),強調科技的發展必須有倫理 學之指引,生命倫理學也因之應運而生。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宗教學神學家詹姆斯‧柴爾德里 斯(James Childress)與喬治城大學甘迺迪倫理研究 中心的哲學家湯姆‧比徹姆(Tom Beauchamp)1970 年代合著《醫學倫理原則》(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一書,奠定現代醫學倫理學的基礎。 後來,德國哲學家漢斯-馬丁‧薩斯(Hans-Martin Sass)1990年的研究發現,早在1926年,德國神學家 弗里茨‧雅爾(Fritz Jahr)牧師就已提出生命倫理學 的概念,首先將bio及ethics合成一個新思維,也就是 「生命倫理學」(Bioethics)。 台灣生命醫學倫理學界普遍認為醫學倫理是醫療 從業者的專利,但這是一種錯誤的偏見。現今之生命 醫學倫理的締造者絕大部分都是神學家與哲學家, 他們在生命醫學倫理學中所扮演之角色不容否認。天 主教於1993年也在羅馬成立生命倫理大學(Regina Apostolorum University),得當時教宗的鼎力支持來 對日益複雜的生命醫學倫理提出觀點。 台灣的神學院其實也應成立生命倫理研究所,對台 灣面臨的生命醫學倫理議題提出見地,平衡台灣愈來 愈左傾的走向。至少在生命倫理之討論中,基督信仰 不能缺席,無論是墮胎、同性戀、生殖科技、醫療公 義、胎胚研究、安樂死、死亡認定、複製技術、醫學研 究、人工智慧等,都要有支持基督信仰立場的論述。 神學家除了雅爾和弗萊徹以外,還有阿爾伯特‧

瓊森(Albert Jonsen)、小雨果‧恩格爾哈特(H. T. E n g e l h a r d t)、詹姆斯‧古斯塔夫森(J a m e s Gustafson)、伯恩哈德‧哈林(Bernard Häring)、 保羅‧拉姆齊(Paul Ramsey)、漢斯‧昆(Hans Kung)等重要的生命醫學倫理學者。美國有名的醫學 倫理學者羅伯特‧韋奇(Robert Veatch)也都受過 神學教育。當然哲學家對醫學倫理的貢獻更是無庸置 疑,如前述的薩斯、比徹姆、柴爾德里斯等。

生命倫理學的重要性 在科技的發展中,生命倫理學的重要性已無可爭 辯,這提醒人類在科學的發展下,不能對倫理視而不 見,因為科學不應是盲目的,而應守護人性的尊嚴與 神聖性。任何人參與新事物的努力,都不能忽視「不可 傷害」「愛人如己」和「公義」等人類的基本價值觀。 然而,我們應在什麼基礎上考慮道德中之義務或效 用、正義或便利等類型的辯論呢?世界上左派思想的 聲音不因共產主義的式微而衰弱,反而在無形中篡升 而起,認為自由的社會主義是一種進步,且愈來愈強 勢。根本上生命醫學倫理學不應跳脫自然律(Natural Law)的原則來思考,也就是必須從創造論中的秩序 (order)來開始。不尊重創造的秩序,社會就會紛亂 甚至崩潰。 2020年12月我在德國出版了《邁向和諧的生命倫理 學》一書,強調「整合全球人民與價值的統和生命倫 理學」(harmonizing bioethics – integrating global ways of people and values)之重要性,回應雅爾主 張上帝的創造,也就是自然律在生命倫理探討中的重 要性。該書是國際合作的結果,由美國甘迺迪倫理研 究所歐洲組出資,由德國知名出版社LIT Verlag發行, 台灣的我執筆完成。 岡山商科大學副校長、日本生命倫理學家法學博士 蘆屋剛(Tsuyoshi Awaya)對該書評論:「統和生命 倫理學融合全球人類與價值的方式是一個探求整合的 好嘗試。各文化儘管表達方式上存在差異,所有倫理 道德都秉承著這樣的價值:愛比仇恨更強,生命勝於 死亡。戴教授分享了他對事物本質的東方理解以及他 的西方經驗,從自然律提出了一個建議,即生物倫理

學必須將人與價值融合在一起以實現共善(Common Good)。」薩斯在該書之引言中說:「互動、融合、合 作和競爭對我們人類至關重要,對所有形式的生物也 是如此,因此,我們必須尊重每個生物,並努力實現所 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

生命倫理學的作用 生命倫理學是一門關係的科學,有良知的生命倫理 學,當面臨倫理困境時,應秉持良知與內在知識從事 人性化的思考,不考慮任何個人利益和便捷,也不應 屈服於偏見壓力。生命倫理學的信念,即憐憫、尊重、 責任、公義(做正確的事並正確地做)應成為道德考 慮的指南,《邁向和諧的生命倫理學》提出了一個非常 有趣的決策思考模式值得注意,蘆屋剛稱之為「三維 方法」(McTai's Three Dimensional Approach), 也就是首先應了解當下之情境、判斷動機,檢查決定 過程是否違反絕對與相對的自然(naturalness),然 後評估並檢查所考慮的決定是否合理,以及是否顧及 社會規範。如果在這個沉思過程中沒有找到答案,那 麼最後的選擇除了參考聖經的教導外,只能由管轄的 法律來訴諸抉擇。然而法律雖是道德的最低標準,卻 諷刺地成為道德僵局的指南,因之它到目前只能在倫 理抉擇提供參考,不過在現實的社會中,它變成是一 種判決。這種「情境與動機、理性與禮儀、法律與合法 性」之思考方法是亞洲傳統的決策方式,給生命倫理 一個相對的新審視。我們只能說它是不忽視道義論或 效益關係之論證,更應基於良心來協調不同主張的一 種整合倫理學。它可能只是相對而非絕對。就誠如柏 拉圖所言:「絕對只應天上有。 」 統和是生命倫理學的目標,也是世界和平的基礎, 因為自然、社會和人類之間的和諧,對於任何道德修 養、家庭關係和社會團結都是不可或缺的,實現這一 目標的方法是良知化(Conscientization)的過程── 愛與和解。因此,我們應培養美德,並將其視為生命 倫理對話的基礎。在探尋對問題決定方法的過程中以 「三維方法」,即從情境與動機、理性與禮儀、法律與 合法性來思考。生命倫理學不僅要從生命倫理的角度 來看,也應是跨學科的整合科學。促進統和生命倫理 學的考慮有:1.尋找世界的共同道德作合作的基礎和 指南;2.尋求適用於人類社會和環境需求的轉譯生命 倫理學;3.發展回應當代需求的諮詢服務(包括生物醫 學之研究);4.進一步討論統和生命倫理學的含義和範 圍,並加深與不同生命倫理學觀點之間的對話。但根 本上一切的理念還應是以尊重自然律或天道為依歸。 生命倫理學的討論是由西方神學與哲學界開始的, 東方道家、儒家及婆羅門思想也不背道而馳。「統和生 命倫理學」是關乎全球人與文化、文明及生活環境的 關係。從雅爾最初提出的生命倫理學之概念來看,它 是以一種跨全球性的橋梁,融合人民與其價值觀,邁 向一個新的時代。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21


雲 彩見證

憂鬱症患者的告白

生命樹 輔導研究中心 尋得真理處,被愛醫治時

是 戰 了 歌利亞? 勝 誰

小衛星

親愛的Debar: 平安!能寫信給妳,真是一件很奇 妙的事情。我曾在憂鬱症的死蔭下掙 扎,後來被神醫治。最近幾年,神又 給我機會學習聖經輔導,使我對曾經 走過的路有更深的體會。 神允許每個人經歷憂鬱症的原因 不一定相同,我掙扎著走過的路徑多 少會和妳不一樣,再加上我們素昧平 生,我真不知道自己的分享能否幫助 妳。但在我心裡的那股催逼的力量,

向世界是死的 曾經,想死的念頭之於我,不是可 怕的糾纏與夢魘,而是極自然、極具 吸引力的選擇。就如一杯涼水之於口 渴的人,是那般的友善、親切,飲下 那杯涼水,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一 點不痛苦,更無需掙扎。 曾經,我每天早上一覺醒來,一個 接一個沮喪的念頭就像某個有位格、 有意志者手中的箭,帶著意圖不斷射 進我的腦海。我受不了,卻躲不掉。 於是,起床成了一天中最累的時刻。 曾經,主日崇拜的詩歌不但不再能 給我溫暖的安慰,反而引起心裡千百

祂領我回家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當時,我正坐 在往台北的火車上,準備親自到公司 申請留職停薪。前一天夜裡我崩潰 後,第一個覺得再也不能面對的是我 的主管。我一直掙扎天亮後是否還 要進辦公室,一方面,我覺得實在不 行,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是基督徒, 應該要負責任,至少得親自到辦公室 移交工作。 那天早上我起晚了,錯過平常的 車班。天空下著大雨,去火車站的路 上,我騎著摩拖車,在安全帽和雨 衣的遮蔽下一遍遍哭著求神:「對不 起,我不是故意遲到的,請祢讓主管 不要罵我……」

22

一點都沒有因著這些猶豫而減少。我 覺得此時若我不與妳(也許還包括其 他正受苦的弟兄姊妹)分享神給我們 的盼望,那我就有禍了! 是的,我想分享的是盼望!在神帶 領我走出憂鬱症之後,每當我聽見有 人──事實上,是有越來越多人── 自殺時,不管是認識的朋友,或只是 報章雜誌上從未聽過的名字,我總會 揪心地痛,反覆在心裡哭喊著:「我 們是有出路的啊……」

個和每句歌詞唱反調的聲音。我的 信仰整個是亂的。「那妳還是基督徒 嗎?」有人會問,請容我稍後作答。 那時的我外表一切正常,但內心常 常覺得自己跟死了一樣。然而,最可 怕的不是那種彷彿已經死掉的感覺, 而是一種「不知道自己會『死』到什 麼時候?」的憂慮。 現在回頭看,我才明白,那時的 我,大概只有向著憂鬱是活的,向著 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死的……。 我的心理醫生是基督徒,我還記得 曾問他:「讀經讓我覺得很煩,我可 不可以暫時不讀?」他說:「可以。」 「可以用看漫畫代替嗎?」「當然可 以啊!」但漫畫也不能讓我不煩。事

實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不煩, 讀經或不讀經、禱告或不禱告、商店 裡的音樂、路上的行人、捨不得消費 的餐廳……所有找出路的嘗試都行不 通,我變得更憂鬱了。 然而,會有那樣鳳毛麟角的時刻, 一種真正的安寧會從我以外的地方 臨到。從人來看,那不過是無法確定 的可能性,但當時我想著,如果我過 去清醒時曾聽說過那樣一位神,凡事 都能、慈愛、信實,不會因為我變成 這樣就後悔曾與我立約,如果祂是真 的,我應該就有盼望……即使我現在 看不明白。在我所有與憂鬱症有關的 回憶裡,這是我當時唯一的盼望。 但是,我親愛的姊妹,妳知道嗎?

早在我憂鬱症發作、整個人崩潰的第 二天,我就已經很清楚告訴神,我決 定不相信祂了!當時我的精神狀態很 糟糕,但這樣的告白不是意識混亂的 副產品,反倒因著這樣的意念,我整 個人覺得醒了過來,如釋重負,以至 以清楚的意識對神說:「神,我不相 信祢了!」但就在同一天,神讓我經 歷到什麼是人的不信不能廢棄神的信 實(羅馬書3章3~4節),什麼是我心 裡發昏的時候,祂領我到那比我更高 的磐石(詩篇61篇2節)、祂知道我前 面的道路(詩篇142篇3節)。妳知道 嗎?想起那一天,我仍然會流淚,但 不論這世界要拿什麼跟我換那一天, 我永遠都不會換……。

但上了火車後,各種有道理、沒道 理的責備和要求像跑馬燈在我腦子裡 不停地轉:「遲到了,等會兒主管會 生氣,肯定要挨罵了。」「算了!不進 去了!」「這怎麼可以?妳是基督徒, 要有責任感!」「對!我要有責任感, 還是要進去一下。」……幾個回合下 來,我再也受不了! 如果我不信神,就可以不用管神 怎麼想,也不必受責任感限制了!忽 然,我的腦子清明了──我明白了! 於是我直起腰,抬起眼望著車窗外的 天空,清清楚楚地說:「神,我不相信 祢了!」說完這話,卸下責任感和罪 惡感的我感到輕鬆無比。於是我決定 在下一站下車,並計畫著要去哪裡。 進辦公室肯定不可能,但我也不

想回家,這兩個地方都讓我覺得壓力 好大。我想躲到風景優美的鄉下,一 個極少人認識我的地方。如果情況 允許,做一份不花腦筋的工作,等到 調適好了再回來。銀行戶頭還有一些 錢,夠我躲一個月了。我選好一個地 點,等候下一班開往花蓮的火車。一 切會沒事的,我要往好的方向想。 火車還沒來,我打了兩通電話,一 通告訴公司我的決定,另一通給教會 小組長的太太美靜,請她幫我打電 話回家,對我父親說我會去安全的 地方,會照顧自己,等狀況好轉就回 來。我沒有勇氣面對年邁的父親,從 小我就是他的心肝寶貝,所有人都說 我被他寵壞了,他若知道我的情況, 會有多焦急、多傷心。我無法面對給

他造成的傷害,又覺得非走不可。 打完電話,我坐在月台長椅上,愣 愣望著眼前延展出去的雙軌與枕木。 不知怎地,竟然想知道那些臥軌自殺 後支離破碎的的人體在軌道上如何 分布。呃,太恐怖了,想點別的吧! 嗯,謙謙也有憂鬱症,她有時候會 失去意識,清醒過來時不記得自己 去過哪裡、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 事……。我還知道,有些女孩甚至會 在大街上脫衣服,我怎麼覺得自己好 像有點能夠體會她們的感受?我會和 她們一樣嗎?那時候我會在哪裡?跟 誰在一起?……我倒抽一口氣,意念 趕緊再轉向另一個地方。 這會兒,我開始擔心父親的反應; →23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雲 彩見證

22← 而且是擔心得不得了!車還沒來,我 再打電話給美靜,想了解父親的情 形。她告訴我,父親當然很難過啊! 我開始著急,決定自己打電話給 父親,也許他聽見我的聲音就會放 心了。奇怪的是,不管我怎麼撥,電 話就是不通。眼看火車就要來了, 我 再 打 給 美 靜,請 她 幫 忙 確 認 我 家電話是不是出問題。她一撥就通 了,而我怎麼試就是不通。 電話不通,火車卻已經來了。我 無 奈 地 跳 上 火 車,心 想 可 以 等 到 了目的地再打給父親,車程大約有 七、八個鐘頭。車廂裡所有位子都 已坐滿,我站在過道上,心裡憂慮、 著急、茫然、罪惡感交相煎熬。 對父親的擔憂,就像一根快壓死 我的稻草。(現在回頭看,才知道這 根稻草是神引領我的慈繩愛索。) 我覺得自己受不了了,不能等到七、 八個鐘頭後才打電話回家,萬一到 時候還是打不通怎麼辦?電話怎麼 可能會一直不通呢?應該會通的。 不行!我不知道哪根筋鬧彆扭,就 是等不下去了,一定要馬上採取行 動……。 於是,上車不到十分鐘,我在下 一個停靠站下車了。我用月台的公

認同罪人的樣式 留職停薪大約兩個月後的一個下 午,我走進一家咖啡廳,點了下午 茶,決定跟自己好好談一談。服務生 離開時,我彷彿看見「我」來了。她 朝我點點頭,在我對面坐了下來。她 一句話都沒說,只是對著我笑。雖然 她看起來和我一模一樣,但我知道她 不是我,因為她臉上的笑容那麼溫暖 而有信心,彷彿在告訴我,有一天我 也會變得跟她一樣。 望著她的臉,我哽咽地說:「我很 高興妳來了……」就開始哭了起來。 我覺得這個影像是聖靈用當時的我能 理解的方式來安慰、鼓勵我。 但是,我親愛的姊妹啊!我哭,並 不是因為覺得自己有救了,而是我 不明白,神如果要用一個人的樣式來 顯現自己,那麼祂應該會選擇那些 屬靈的、偉大的、了不起的人啊!祂 怎麼沒有用那些大牧師的形象來對 我說話呢?祂怎麼會紆尊降貴,使用 我這個軟弱、沒用、絕望的人的形象 呢?……第一次,我有一點體會基督 為什麼要道成肉身,而道成肉身代表 神對人何等的慈愛與恩寵。 親愛的Debar,聖經裡其實有好多

用電話打回家,還是不通,難道全 台灣火車站的公用電話都有問題? 從 來 沒 碰 過 這 種 事!試 試 站 外 的 吧!……還是不通。結果,我跳上了 回家的火車。 車上還是沒有座位,我前一晚沒 睡好,感到身心俱疲,精神已經不 能集中,覺得車廂裡的人看我的眼 光很怪異。我已經瀕臨失去意識的 臨界點,恐懼與驚慌開始浮現,我 意識到自己不一定能撐到確認老爸 的情況,就算撐到了,也不一定會 沒事……。 就 在 我 渾 渾 噩 噩 時,火 車 到 站 了。走出車站,我疑心難道電話要 等我到家了才通嗎?果不其然,電 話通了!還沒想好要說什麼,就聽 見自己口中緩緩吐出一句:「爸,我 回來了。」打完電話,我才發現太 陽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來了,陽光很 強,卻很溫柔、很溫暖。 我回到家時,媽媽和弟弟的女友 正在客廳裡摘四季豆,父親剛好從 廚房出來,他們各自做各自的事, 好像我只是像平常下班回家。沒有 人拉著我焦急詢問,也沒有特別的 眼神或表情──對此,我非常、非 常感激。我輕輕丟下一句:「回來

了。」接著就回到樓上自己的房間。 其實,我有點不明白,自己怎麼就 回家了呢?等車時,我可以擔心的 事太多了,怎麼就只有老爸的擔心 完全抓住我的注意力?為什麼自己 在立刻知道老爸的情形這件事上那 麼執著,而不是打定主意非得馬上 離開不可?為什麼電話要等我回來 了才打得通?為什麼我可以毫髮無 傷回到家裡?是神嗎?如果不是, 會 是 什 麼?可 我 不 是 都 說 不 信 祂 了?祂還管我嗎?祂不是應該嚴懲 我、打死我嗎? 走 進 房 門 那 一 刻,彷 彿 沒 有 其 他更顯眼的東西,我只看到牆上小 小的幾個字,突然像放大好幾十倍 似地跳進我的眼睛裡:「耶和華是 我的牧者……」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啊!我再也站不住了,倒在床邊放 聲痛哭了起來……直到父親進來房 間,把我抱上床,讓我趴在他腿上, 我整個人才慢慢安靜了下來。 親愛的Debar,我不知道該怎麼向 妳描述當時我心中的震撼。我不明 白,為什麼神沒有打死我?為什麼 祂還要引導我?而且是領我到可安 歇的水邊,而不是領我去飲祂震怒 的杯?為什麼?為什麼?

人和妳我一樣絕望,找不到出路,覺 得神大概不要我們了,我們自己等 死吧!被擄與亡國後的以色列人、撒 勒法等著餓死的窮苦寡婦(列王紀 上17章)、沮喪尋死的大先知以利 亞(19章)、雅各井邊有五個丈夫 的外邦女子(約翰福音4章)、畢士 大池旁永遠搶不到下池第一個順位

的癱子(約翰福音5章),其他還有 賣淫為生的、長期血漏的、子女喪病 的、被鬼挾制的、長大痲瘋的、生來 瞎眼的、遭人排擠的……,不論他們 淪落至此的原因是什麼,他們就是 主耶穌到世界來受死的原因,他們 就是主耶穌的死要拯救的對象,他 們就是妳!他們就是我!(待續)

麥種

呼喊者之歌 憂傷環繞我,像祢在雲彩裡降臨 痛苦,死亡,這些詞從未如此真實 我不知如何走出,不知是退是進 引我離開這座正在凋謝的帳篷 救我離開這片沒有平安與安慰的地方 救我到祢那裡去,正如祢來醫治我 即使我得醫治,同樣沒有燦爛的笑容 我走到哪兒,或東或西或彷徨,無處可去 沒有安慰,沒有笑臉,沒有舒適持久 到處在腐爛朽壞,嫩芽新發,舊葉落下 雲朵丟了雨水,湯匙丟了晚餐 若痛苦減去一分,我必珍賞世上的快樂 正是這一分痛苦,使我尋求祢的安慰 祢必將遲到的安慰,在我心間 在我臉上,刻下每一個新的日子。

九月花束 昨晚,我無心寫詩 在鮮花與祝福的聲音之間 我們遞上一張小小的紙片 紙片上是我們的字跡 雷雨早就載著風的怒氣遠行 而人終究要重建城池 在乎什麼榮譽或者伎倆? 九月的花束,在詞彙和意象裡盛開 叢林中點燃的空氣和篝火 我們看見你的微笑 卻遺忘了你的憂愁 就像你在風中,或在風的住處 遺忘了風。

是誰戰勝了歌利亞?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23


知 性之旅 曆過年前,舉家離 開寒風刺骨的北部, 如候鳥般到南部避冬。 我們一路驅車南下,每往南一點,衣服 就脫掉一件。到達屏東時,我的時序已經 來到夏天,短袖、短褲上身了。 墾丁是我家每年冬天必來的景點,始 料未及的是,三級警戒在5月接踵而 至,這趟旅行成為接下來兩個 多月望梅止渴的回憶。

候鳥南遷 遊墾丁

文圖 莊韻彬

漫步恆春古城牆 豔陽高照的好天氣,晒乾了北部的陰濕,好心情不自 覺洋溢在臉上,像是朵朵盛開的太陽花。進到墾丁之前,我們 先到恆春鎮用午餐。小杜包子是每次經過都會光顧的老店,他們家 的包子口味眾多、料好實在,而且相對於北部的物價堪稱是物美價廉!我 們在包子店大啖一番,隨興地解決了第一天的午餐。 用餐後,離飯店入住時間還早,我們索性到恆春古城門之一的「西門」。恆春 是座古代城池,保存得相當完整,被列為國家二級古績。根據交通部觀光局官網 說明,恆春古城自1875年(清治時期光緒元年)開始起造,至1879年完工。當時 建築目的以軍事防禦為主,建有東、西、南、北四城門,每座城門上皆有城樓。但城 樓都已損毀,目前看到的城樓都是後來再修建,並非當時的原貌。 我們在西門佇足,這裡仍保留古城牆,目測約莫是一般民宅的兩、三樓高,下面 設有「門洞」,用以管制城內城外出入。城牆有「慢道」,又名「踏道」,是登上城 牆的通道,目前以西門和北門的慢道保持較為完整。城牆上還設有「馬道」,是 供通行的路面,以閩南磚呈丁字形鋪設。。 我漫步城牆上,居高臨下,思古幽情油然而生,彷彿時光倒流般,看到 百多年前的百姓在城門內外忙碌穿梭,城牆上有士兵列隊巡邏…… 「『爸鼻』,你快一點好不好!」女兒的催促聲,把我拉回了現 實。上次她來恆春,只有一歲多,還要我揹著呢!如今快上 小學的她已經健步如飛,還是專門管老爸的小管家 婆了。這時光的荏苒,既叫人欣喜,又叫 人感懷不已啊!

化身中東俏女郎 我們這次行程規劃是三天兩夜,第一晚,老婆大 人選定一間充滿異國風情的飯店作為落腳處。 據說老闆早年在外國經商,非常喜愛中東及北非摩洛哥的 景緻,後來便在恆春蓋了這家飯店。從建築外型到內部的裝潢、陳 設、用具,乃至服務人員的服裝,都經過精心設計,甚至不惜重金從當 地空運家具、飾品、服裝、用具及食物來台。 一走進飯店大廳,果然感受到有別於時下一般飯店的風格。這裡的服務 人員皆穿著中東女郎的紗裙,身上的配飾無一不是展示當地特色,讓人宛 如置身真實的阿拉伯宮殿。迎賓點心是中東來的椰棗,在台灣較為罕見, 吃起來甜如蜜,吞嚥時有說不出的芳香沁入鼻腔,非常美味。 進到房間,不意外地夢幻感十足!母女倆有志一同,興奮地到處看 看、摸摸,然後擺出網紅的姿勢開始拍照。我以為這些就是飯店全部 的花招了,沒想到才剛開始呢! 原來,飯店還提供免費借用服飾的服務,讓住宿旅客可以 親身體驗阿拉伯國家的傳統服裝。看到母女倆前所未見 的嶄新造型,《天方夜譚》的故事開始在我腦海 上演。雖然感到陌生,但的確別有一番 韻味啦! (待續) 

24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台 文世界

紅鰱魚 食紅鰱魚 1

李佳 柔

元2020年「新冠病毒」佇全世界大流行,致 使幾百萬人死亡,超過億偌人受病毒傷害, 影響濟濟人的生活。親像食食、旅行、穡頭、 學習、交通、衛生、貿易……,是21世紀真大的大瘟 疫。有的城市因為病毒引起的「武漢肺炎」湠甲真嚴 重,愛暫時封城來應付病毒,減少傳染的危害,氣氛煞 sí-giān-giān(死殗殗),袂輸死城咧。佳哉咱台灣政府 頭先有防備,大大降低病毒的侵害,台灣人才有正常的 生活。咱若是身體無啥物各樣,佇公共場所喙罨掛予 牢,較捷用雪文洗手,保持人佮人的社交距離,若欲去 看電影、戲園看戲齣、餐廳食好料、去外縣市旅行嘛攏 無問題。咱台灣會當有較安全的生活 thang 過,愛感謝 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替咱把關守護。

西

有餐廳業者的生理頭殼閣袂䆀,雖罔肺炎疫情猶袂 解除,台灣人照常佇外面食食,若有奇巧的、好料的、 俗閣大碗的,上好閣免錢,人就會食好鬥相報,相招鬥 陣去聞香。有 Sú-sih 業者廣告放送講:「佇民國110年3 月17到18期間,愛先佇阮官方的面冊揤讚、喝讚,紲落 佇kiat-siàu(結數)的時,提本人身分證證明家己佮餐 廳的規則有對同,若是姓佮名參華語『鮭魚』相仝,就 會拍5折,一字相 siâng 拍9折;凡若佮漢字兩字攏仝款 的,免錢招待。」保證予你食甲飽 tu 仔飽 tu。 自按呢引起真大的風波,有袂少少年人為著欲食一 頓仔免費的紅鰱魚 sú-sih,揣空想縫,走一逝戶政事務 所共名改掉。佇這个活動進前,全台灣有10个人有「鮭 魚」這兩字的名,活動開始彼幾工,台灣出現真濟號做 「紅鰱魚」的先生佮小姐。根據內政部統計,兩工就超 過300人改名,大多數利用會當改名三改的機會,橫直 會得通改倒轉來的心態,歡歡喜喜去食好物。遐的紅鰱 魚𤆬一篷人到sú-sih 仔店食規桌的。因為咱台灣行政效 率是世界緊的,辦代誌真利便,媒體共這款心適代大大 報導,採訪彼陣改名做紅鰱魚的人,有的干焦愛食,嘛 有人感覺趣味仔趣味,看新聞報導綴人來食看覓咧!有 人,動生理頭殼,𤆬人來食,順紲趁一手,共塌跤的、 綴食的,隨个仔隨个收錢,閣較有人是欲翕「YouTube」 的影片,有一个吸引觀眾的主題通翕,一方面也希望 「拍鐵愛趁燒」,這个話題當咧熱,加減仔拍知名度。 有人對改名食免錢感覺趣味、有創新。因為這是逐 人的自由意志,欲食免錢的紅鰱魚,符合活動規定,抑 無啥物毋著。而且人生短短矣,按呢難得的機會,無去 共食一 táu,足無彩呢!嘛有人反對,感覺食免錢的行 為真痟貪。曷毋是無錢通食飯,袂輸咧共人分咧!敢會 看--chit?痟貪才歡喜一下仔,造成行政資源的拍損、無 尊重父母號的名,這款無贊成的聲音。有頭家就表示 怹就是違法,嘛無愛錄取這種痟貪的人。閣有相命仙嘛 出來塌跤仔 2 ,認為改名是大好、大䆀,愛看家己的生 肖,有符合個人筆劃無,較袂影響運命佮運勢。 食免錢的紅鰱魚有影蓋趣味,予台灣人對這个議題有 真大的討論。隨人有隨人的立場,答案無百面標準的, 就看對佗一个角度來看待!刣頭生理有人做,了錢的生 理無人欲做,餐廳業者出這个步數,產生誠大的廣告效 果,效果是好抑是䆀,天知知,怹也知知 lo͘ h!為著食免 錢的,共名改做紅鰱魚,這款「紅鰱魚食紅鰱魚」的現 象,敢若咧做風颱,共台灣掃欲三四輾,閣紅到海外, 這號情形叫做「紅鰱魚咧做風颱」。這个風颱閣袂細, 大風大雨,影響的層面真大。想袂清楚到底是食好料的 紅鰱魚是風颱,抑是 hŏng 食的紅鰱魚來咧做風颱?

-hî n â i l ng  ̍ h a hi C î h liân g n Â

HC /C 圖 繪

S

e-goân 2020 nî "Sin-koàn pēⁿ-to̍k" tī choân sè-kài tōa liû-hêng, tì-sú kúi pah-bān lâng sí-bông, chhiau-kòe ek-gōa lâng siū pēⁿ-to̍k siong-hāi, éng-hióng chē-chē lâng ê seng-oa̍h. Chhan-chhiūⁿ chia̍h-st, lú-hêng, sit-thâu, ha̍ksp, kau-thong, ōe-seng, bō͘-e̍k..., sī 21 sè-kí chin toā ê tōa un-e̍k. Ū ê siâⁿ-chhī in-ūi pēⁿ-to̍k ín-khí ê "Bú-hàn hì-iām" thòaⁿ kah chin giâm-tiōng, ài chiām-sî hong-siâⁿ lâi èng-hù pēⁿ-to̍k, kiám-chió thoân-jiám ê gûi-hāi, khì-hun soah sígiān-giān, bē-su sí-siâⁿ--leh. Ka-chài lán Tâi-oân chèng-hú thâu-seng ū hông-pī, tōa-tōa kàng-kē pēⁿ-to̍k ê chhim-hāi, Tâi-oân-lâng chiah-ū chèng-siông ê seng-oa̍h. Lán nā-sī sin-thé bô sáⁿ-mh koh-iūⁿ, tī kong-kiōng tiûⁿ-só͘ kā chhùiam kòa hō͘ tiâu, khah chia̍p ēng sap-bûn sé-chhiú, pó-chhî lâng kap lâng ê siā-kau kū-lī, nā beh khì khoàⁿ tiān-iáⁿ, hìhn̂g khòaⁿ hì-chhut, chhan-thiaⁿ chia̍h hó-liāu--ê, khì gōakoān-chhī lú-hêng mā lóng bô būn-tê. Lán Tâi-oân ē-tàng ū khah an-choân ê seng-oa̍h thang kòe, ài kám-siā tē-it-sòaⁿ ê kang-chok jîn-oân thè lán pá-koan siú-hō͘. Ū chhan-thiaⁿ gia̍p-chiá ê seng-lí thâu-khak koh bē-bái, sui-bóng hì-iām e̍k-chêng iáu-bē kái-tû, Tâi-oân-lâng chiàusiông tī gōa-bīn chia̍h-st, nā ū kî-khá--ê, hó-liāu--ê, sio̍k koh tōa-oáⁿ--ê, siāng-hó koh bián-chîⁿ, lâng to̍h ē chia̍h hó tàu sio-pò, sio-chio tàu-tīn khì phīⁿ phang. Ū sú-sih gia̍p-chiá kóng-kò hòng-sàng kóng: "Tī bîn-kok 110 nî 3 goe̍h 17 kàu 18 kî-kan, ài seng tī goán koan-hong ê Bīn-chheh chhh chán, hoah chán, sòa--lo̍h tī kiat-siàu ê sî, the̍h pún-lâng sinhūn-chèng chèng-bêng ka-kī kap chhan-thiaⁿ ê kui-chek ū tùi-tâng. Nā sī sèⁿ kap miâ chham Hôa-gí ' 鮭魚' sio-kâng, chiū ē phah 5 chiat, cht jī sio-siâng phah 9 chiat; Hoān-nā kap Hàn-jī nn̄g jī lóng kâng-khoán--ê, bián-hùi chiau-thāi." Pó-chèng hō͘ lí chia̍h kah pá-tu-á pá-tu. Chū án-ne ín khí chin tōa ê hong-pho, ū bē-chió siàuliân-lâng ūi tio̍h beh chia̍h cht-tǹg-á bián-hùi ê âng-liân-hî sú-sih, chhōe khang siūⁿ phāng, cháu cht chōa Hō͘-chèng sū-bū-só͘ kā miâ kái tiāu. Tī chit ê oa̍h-tāng chìn-chêng, choân Tâi-oân ū 10 ê lâng ū ' 鮭魚' chit nn̄g jī ê miâ, oa̍htāng khai-sí hit kúi kang, Tâi-oân chhut-hiān chin chē hō chò "Âng-liân-hî" ê sian-siⁿ kap sió-chiá. Kin-kì Lōe-chèngpō͘ thóng-kè, nn̄g kang tō chhiau-kòe 300 lâng kái-miâ, tāito-sò͘ lī-iōng ē-tàng kái-miâ saⁿ-kái ê ki-hōe, hoâiⁿ-tt ē-tit-

thang kái tó-tńg--lâi ê sim-thài, hoaⁿ-hoaⁿ hí-hí khì chia̍h hó-mh. Hiah ê Âng-liân-hî chhōa cht-phâng-lâng kàu súsih-á tiàm chia̍h kui toh--ê. In-ūi lán Tâi-oân hêng-chèng hāu-lu̍t sī sè-kài kín--ê, pān tāi-chì chin lī-piān, mûi-thé kā chit khoán sim-sek-tāi tōa-tōa pò-tō, chhái-hóng hit tīn kái miâ chò Âng-liân-hî ê lâng, ū ê kan-ta ài chia̍h, mā ū lâng kám-kak chhù-bī-á chhù-bī, khòaⁿ sin-bûn pò-tō tòe lâng lâi chia̍h khòaⁿ-māi--leh! Ū lâng, tāng seng-lí thâu-khak, chhōa lâng lâi chia̍h, sūn-sòa thàn cht chhiú, kā thap-kha-ê, tòe chia̍h--ê, sûi-ê-á sûi-ê siu chîⁿ, koh-khah ū lâng sī beh hip "YouTube" ê iáⁿ-phìⁿ, ū cht ê khip-ín koan-chiòng ê chú-thé thang hip, cht hong-bīn iā hi-bāng "phah thih ài thàn sio", chit ê ōe-tê tng leh jia̍t, ke-kiám-á phah ti-miâ-tō͘. Ū lâng tùi kái miâ chia̍h bián-chîⁿ kám-kak chhù-bī, ū chhòng-sin. In-ūi che sī ta̍k lâng ê chū-iû ì-chì, beh chia̍h bián-chîⁿ ê âng-liân-hî, hû-ha̍p oa̍h-tāng kui-tēng, ia̍h-bô sáⁿ-mh -tio̍h. Jî-chhiáⁿ jîn-seng té-té--ah, án-ne lân-tit ê ki-hōe, bô khì kā chia̍h--cht-táu, chiok bô-chhái--neh! Mā ū lâng hoán-tùi, kám-kak chia̍h bián-chîⁿ ê hêng-ûi chin siáu-tham. Ah -sī bô chîⁿ thang chia̍h pn̄g, bē-su teh kā lâng pun--leh! Kám ē khòaⁿ--chit? Siáu-tham chiah hoaⁿhí cht-ē-á, chō-sêng hêng-chèng chu-goân ê phah-sńg, bô chun-tiōng pē-bó hō ê miâ, chit-khoán bô chàn-sêng ê siaⁿim. Ū thâu-ke to̍h piáu-sī in chiū sī ûi-hoat, mā bô ài lio̍kchhú chit chióng siáu-tham ê lâng. Koh ū siòng-miâ-sian mā chhut-lâi thap-kha-á, jīn-ûi kái-miâ sī tōa hó, tōa bái, ài khòaⁿ ka-kī ê seⁿ-siùⁿ, ū hû-ha̍p kò-jîn pit-ōe--bô, khah bē éng-hióng ūn-miā kap ūn-sè. Chia̍h-bián-chîⁿ ê âng-liân-hî ū-iáⁿ kài chhù-bī, hō͘ Tâioân-lâng tùi chit ê gī-tê ū chin tōa ê thó-lūn. Sûi lâng ū sûi lâng ê lp-tiûⁿ, ta̍p-àn bô pah-bīn phiau-chún--ê, to̍h khòaⁿ ùi tó cht ê kak-tō͘ lâi khòaⁿ! Thâi thâu seng-lí ū lâng chò, liáu-chîⁿ ê seng-lí bô lâng beh chò, chhan-thiaⁿ gia̍p-chiá chhut chit ê pō͘ -sò͘, sán-seng chiâⁿ tōa ê kóng-kò hāu-kó, hāu-kò sī hó ia̍h sī bái, thiⁿ chai-chai, in iā chai-chai lo͘ h! Ūi-tio̍h chia̍h bián-chîⁿ--ê, kā miâ kái chò âng-liân-hî, chit khoán "âng-liân-hî chia̍h âng-liân-hî" ê hiān-siōng, káⁿ-ná leh chò hong-thai, kā Tâi-oân sàu beh saⁿ sì lìn, koh âng kàu hái-gōa, chit-hō chêng-hêng kiò-chò "Âng-liân-hî leh chò hong-thai." Chit ê hong-thai koh bē sè, tōa hong tōa hō͘, éng-hióng ê chân-bīn chin tōa. Siūⁿ bē chheng-chhó tàu-té sī chia̍h hó-liāu ê âng-liân-hî sī hong-thai, ia̍h-sī hŏng chia̍h ê âng-liân-hî lâi leh chò hong-thai?  註 1

紅鰱魚(Âng-liân-hî):鮭魚。

2

塌跤仔(thap-kha-á):形容人綴咧湊跤仔、參一跤的意思。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25


廣 告 看 版

彰化基督教醫院 誠徵 院牧部 定期關懷師 資格: 1. 神學院畢業或大學 ( 社工、音樂、心理相關科系尤佳 )。 2. 具音樂素養、聖經知識、靈性照顧等。 3. 具備音樂─司琴 ( 或其他樂器 ) 與歌唱能力者。 4. 文書處理.電腦 Microsoft office 系統。

聘牧 求才 ‧

薪資待遇:月薪 : NT$29,100 ~ NT$34,099 應徵方式:意者請上彰化基督教醫院全球醫療資訊網 (http:// www.cch.org.tw)/ 人員招募 / 加入彰基 / 職務訊息;或自備 履歷及自傳,寄送彰化縣彰化市南校街 135 號,彰化基督教 醫院體系人力資源處收,應徵資料恕不退還,合者通知面談。

工商 ‧

歡迎刊登 本報廣告 支持文字事工

禮儀 ‧

◆北部 梁姐妹 Tel / 02-2367-2067 Fax / 02-2363-8084 ◆南部 客服同工 Tel / 06-235-6277 轉 134‧152 Fax / 06-237-8882 每週五上午截稿

◆廣告信箱 ad@pctpress.org

服務 專線

彰化基督教醫院

聘牧啟事

一、本宗牧師 二、接受過 CPE 課程訓練 ( 請提供 CPE 臨床教牧關 顧證書 ) 尤佳 三、具備英語能力者尤佳 四、依人力狀況願協助各體系分院 請將您的詳細資料寄至下列通訊地址: 聯 絡 人:陳清發牧師 連絡電話:04-7238595 轉 4522 通訊郵件:32331@cch.org.tw 通訊地址:彰化市旭光路 175 號 2 樓 院牧部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公舘教會

誠聘青年幹事 具神學背景,善於溝通、領導及關懷能力者 事工內容:1. 造就青年人(學生青年與社會新鮮人) 2. 規劃青年事工 3. 團契、小組聚會的安排與執行 工作地點:公舘教會 月休八日(排休),週六週日需要參與教會事工。 薪資:28000-40000,有意者,請將履歷(附照)寄: 台北市文山區汀州路 4 段 85 巷 2 號 EMAIL:kkcpct@ms29.hinet.net 予本會 聯絡人:蘇幹事

彰基醫療體系聯合招募 【主治醫師】:感染科、胸腔內科、胃腸肝膽內科、腎臟內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過敏免疫風濕科、內科 部重症醫學科、老人醫學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重建整形暨手外科、胸腔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外傷科、 外科部重症醫學科、精神醫學部、神經醫學部 ( 神經內科 )、復健醫學部、家庭醫學科、安寧緩和療護科、 兒童心臟科、兒童胃腸肝膽科、婦產部、皮膚部、眼科部、牙科部、補綴牙科、口腔外科、齒顎矯正科、牙 髓病科、( 需具備牙髓病專科醫師證書 ) 病理部、檢驗醫學部、影像醫學部 ( 放射診斷專科醫師 )、影像醫學 部 ( 具神經放射專科醫師資格 )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暨兒童醫院 【110 年度住院醫師】:R1 外科、兒科、放射腫瘤科、核子醫學科、口腔顎面外科、R2 內科、外科 【住院醫師】: R1 內科、口腔顎面外科、病理科、放射腫瘤科、R2 內科、口腔顎面外科、兒科、R3 牙 髓病科、R4 感染科、胸腔內科、腎臟內科、內科部重症醫學科、職業醫學科、R5 外科部重症醫學科、婦 產部生殖醫學科 [ 需取得專科醫師證書 ]、婦產部、精神科 [ 老年精神醫學次專科 ]、精神醫學部 [ 兒童青少 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 【代招住院醫師】: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外科 R1&R3 【護理部】:護理人員、病房單位、門診單位、高仁愛紀念病房 ( 安寧 )、安寧共照、準專科護理師 [ 內科部 ] ( 無專科護理師執照可,預計 2022 年 3 月開訓 )、一般人員、助理員、護送中心助理員、中央滅菌供應部 助理員、護理助理師、照顧服務員 【醫事人員】:中醫藥局-藥師、腫瘤物理技術部-醫學物理師、檢驗醫學部-醫事檢驗師、心臟血管外科- 體外循環技術師、成人呼吸治療組 - 呼吸治療師、兒童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復健語言治療組-定期語言 治療師 【其他職類護理人員】: 外科部-外科技術師 / 手術室專責護理師 ( 代招漢銘基督教醫院 )、臨床試驗中心- 臨床研究護理師、麻醉技術部-麻醉護理師、牙科門診組-護理人員、恢復室-護理人員、放射線科護理 單位-生理檢查技術師、睡眠醫學中心-生理檢查技術師、消化系中心-定期個案管理師、中醫部-定期 個案管理師、心臟血管外科-定期個案管理師、腫瘤中心-定期個案管理師、肺阻塞卓越照護中心-定期 研究助理 (A) 【一般人員】:切膚之愛基金會-個案管理師 ( 長照 2.0A 據點 )、管理師 ( 人資 )、牙科門診組-助理員、 社區健康促進中心-定期運動指導員、院內計畫 92021 -定期月薪工讀生、院內計畫 92031 -定期研究 助理員、院內計畫 92989 -定期研究助理員、資訊部-資訊分析師 ( 系統、網路管理、資通安全 )※ 資通 安全資訊分析師歡迎院內具有 ISO27001LA 證照者報考、人工智慧發展中心-資訊分析師、工務部-工務 技術師 ( 員 )、醫工部-醫學工程師、國際培訓中心-事務員、門住收費組-事務員、物流中心-定期月薪 工讀生、癌症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員、體系供膳中心-廚師助理員、定期時薪廚師助理員、定期營養技 術員、警衛組-駐衛警察、環衛課-環衛員、運輸組-定期駕駛員、定期駕駛員 ( 長照 2.0)、通訊組-總機 員、臨床試驗中心—管理師 ( 具法務背景 )、院牧部-定期關懷師、國衛院 -- 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 合平台示範計畫 / 定期個案管理師、政府專案 --91040/ 攜帶式 X 光機驗證計畫 / 定期專案研究助理、政府 專案 --91008/ 性侵害犯罪加害人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處遇工作計畫 / 專案社工師、政府專案 --91743/ 科 技部 - 預防骨質疏鬆計畫—碩士級研究助理 【代招人員】:代招 南投基督教醫院- ( 準 ) 專科護理師、代招 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彰化 縣私立彰基幼兒園-教保員、代招 彰化縣私立彰化基督教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托嬰中心-托育人員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南投基督教醫院 ( 南投分院 ) 【主治醫師】: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胃腸肝膽科、一般外科、復健科 【醫事人員】:藥劑課-藥師 【護理人員】:護理部-護理人員【病房、加護病房、門診、急診】( 歡迎內部應考 )、血液透析室-護理人員、 護理部-定期 / 時薪半職護理人員【病房】、( 準 ) 專科護理師 ( 無專科護理師執照可,預計 2022 年 3 月開訓 ) 【一般人員】:護理部-病房助理員、照顧服務員、資訊組-資訊工程師 ----------------------------------------------------------------------------------------------------------------------------------------------------------應徵方式 : 其他彰基體系分院詳細招募訊息,請見彰化基督教醫院全球醫療資訊網 (http://www.cch.org. tw/)/ 人員招募 / 招募訊息 / 職務訊息 ( 報考醫師職缺,需具備推薦函並填寫醫師工作申請表下載網頁。) 院區 電話 總院 04-7238595 分機 8344 南基醫院 049-2225595 分機 2106

財團法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中市十字園 埔 里 園 區

電話

申請入園及收費方式 維 護 管 理 費 :2 萬元 櫃位使用權金:( 台中中會 ) 3 萬元 ( 其他地區中會 ) 5 萬元 本宗傳道人及配偶或家境清寒憑牧師證明經管委會同意免收櫃位費 夫婦有一方蒙主恩召,得同時申請。 埔里園區園址:南投縣埔里鎮鯉魚路 1-3 號 園 區 電 話:049-2420229 台 中 辦 事 處 :台中市中區民族路 59 號 台中民族路長老教會 服 務 電 話:0918-757970 / 04-22227683 *104 ( 董誠俊幹事 ) 中部唯一純粹基督徒納骨堂 / 專人管理維護 / 申請洽董幹事

26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佳音報佳音,讓你搬家不再 是惡夢一場,提供最專業的 服務,專門搬家、大型廢棄 物 處 理, 不 分 區 域 全 台 回 程、個人家庭、公司等。 02-2262-5555、02-2673-1170 0939-435757 宜蘭羅東 03-3772345 桃竹苗 0939-046535 林弟兄

①程式設計工程師 ( 資訊中心,台北市 ) 謝禮、福利:謝禮面議,其它依事務所辦法

② 事工助理 ( 婦女事工委員會,台北市 )

大台北 (02) 22701010 桃竹苗 (03) 4614444 0911-894400 馬來尤贛弟兄

敬 邀

師資:音樂博士

疫情之後,陳宇全牧師誠心邀請您

YAMAHA 鋼琴老師

見證大衛之城青青草園啟用感恩禮拜

每堂課 600 元

2021 年 9 月 4 日(星期六)

(02) 27388617

上午 10:30 於大衛園區舉行

阮的努力是促進台語文(漢字 + 白話字)的 普遍化及實用化

工商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事務所

總公司 0800-271777

爵士鋼琴 教會司琴

敬邀 ‧

「徵 」的就 是 你 !

速成

大小搬家、 公司遷移、 免費估價、不分遠近,以 愛心、誠信、正直、良善 的精神來服事主的子民。

招租 ‧

佳音搬家

愛家精緻搬家

求才

徵 助手

工程名稱:淡水恩典樓後棟 1F 手術室增設工程 領 圖 時 間 及 地 點:110 年 08 月 24 日至 09 月 02 日 止止於辦公時間內至台北院 區出納課領取。 標單投送地點及日期:110 年 9 月 13 日下午四時前, 標單封妥親送台北院區出納 課,逾期恕不受理。

廣 告 看 版

馬偕紀念醫院招標公告

阮的目標是充實台灣文化內涵,興起台灣 文藝復興歡迎大家入網批評指教 內容有「台灣青年」(日文 450 期,附部份台語文譯本) 「台文通訊」(117 期)「關懷台灣論壇」「生活座談會」及其他

謝禮、福利:每月謝禮參萬元以上,其它依事務所辦法

聰美姐紀念基金會 www.chhongbi.org

詳情請上總會網站 http://www.pct.org.tw 點進 「誠徵同工」 人事室 02-2362-5282#370

交通:9 月 4 日上午 9 點 30 分,台北火車站東三門 集合接駁前往大衛園區 聯絡:陳宇全牧師 0933903328

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 誠徵護理部 服務員 護理部/手術室全職數名 應徵方式: 1. 請來電報名:02-25433535#2040 護理部 - 戴小姐。 2. 院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92 號。 3. 詳細招募資訊請參考本院網站 http://www.mmh.org.tw/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誠徵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小兒科、胸腔內科、感染科、眼 科、皮膚科、胸腔外科、骨科、麻醉科、整形外科、復 健科、牙科 ( 補綴、根管治療或矯正專長 ) [ 住院醫師 ] 內科、牙科 [ 醫技人員 ] 藥師、復健科臨床心理師 [ 護理人員 ] 血液透析護理師、內科、身心科專科護理師 [ 行政人員 ] 環衛組服務員、工務課工務技術員 [ 應徵方式 ] 意者請至本院網站中 ( 人才招募 ) 自行下載 應徵申請表 (A4 紙橫印 ) 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影本寄至 台東市長沙街 303 巷 1 號五樓總務課人事組張小姐收, 電話:(089)310150 轉 459。 [ 備註 ] 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台東馬偕網站詳閱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 誠徵 【主治醫師】急診醫學科、小兒腎臟科、牙科、胸腔內科、 眼科、胃腸肝膽內科、麻醉科、腎臟內科、心臟外科、皮 膚科、一般外科、小兒外科、外傷科、耳鼻喉科、神經內 科、整形外科、感染科、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大腸直腸 外科、家醫科【醫技人員】藥師、生理檢查科技術員【護 理人員】各科病房、加護病房【專科護理人員】外科 ( 耳 鼻喉科 )、內科、手術室、婦產科【行政人員】營養課服 務員、會計課事務員、護理部服務員 / 助理護理員、托嬰 中心托育人員、生理檢查科服務員 【應徵方式】Mail:k004@mmh.org.tw 或郵寄:新竹市 光復路二段 690 號新竹馬偕人資課廖小姐收 【備註】工作內容及應徵資格請至新竹馬偕網站詳閱

外! 外!號

感謝上主恩典,北美路加醫療傳道會邀請並支持天梯夢協會,

好消息

規劃與推動新冠疫情下省思,網路視訊專講系列。8/15(日) 開始接受報名。免費參加 ‧ 自由奉獻,歡迎將此好消息轉傳邀 請您的親朋好友,大家一起報名參加。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27


廣 告 看 版

甘 心 為 恁, 百 年 悸 動

廣告洽詢/

2021 年適逢英國蘇格蘭宣教師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 1841 年 4 月 11 日~ 1921 年 9 月 7 日)逝世百週年。甘牧師曾

、 02-2367-2067

為傳福音出生入死,卻仍勇往直前,他就像一個「暗夜裡的點燈 人」,照亮許多人的生命。為此,台灣教會公報社特別舉辦「甘 心為恁,百年悸動」甘為霖小說獎徵文比賽,鼓勵弟兄姊妹以文 學創作方式,分享關於「暗夜裡的點燈人」之故事,讓更多人透

廣告傳真/ 06-235-6277#152#134

過佳美故事見證上帝的恩典。

甘為霖小說獎 徵文比賽

廣告 02-2363-8084‧06-237-8882

點燈人 暗夜裡的點燈人 時間:

2021 年 11 月 1

日(一)截止收件

(僅接受郵寄投稿,以郵戳寄出時間為憑,逾時恕不受理。) ■主題:暗夜裡的點燈人(題目請自訂)

/ MAIL

■體裁:短篇小說 ■內容:與甘為霖牧師做過的事工(辦盲人教育、編聖詩和甘字 典、踏查台灣各地傳福音、研究荷蘭統治台灣時期的歷

ad@pctpress.org

史……)相關,不需要直接講述甘牧師生平故事,呼應 主題的精神即可。 ■篇幅:5000 ~ 10000 字 ■組別:分台文組、華文組,每人各組限投一篇。 台文組限定以漢羅合併書寫,台語拼音(教會羅馬字) 和漢字以甘為霖牧師編著的《甘為霖台語字典》為準。 ■投稿:稿件請以工整字跡寫在 600 字稿紙上(字跡潦草難以辨 識不列入評選),或以電腦列印在 A4 紙張(新細明體,

■獎勵方式:台文組、華文組各取前三名。 第一名獎金 10,000 元,獎狀乙紙,甘為霖紀念筆。 第二名獎金 5,000 元,獎狀乙紙,甘為霖紀念筆。 第三名獎金 3,000 元,獎狀乙紙,甘為霖紀念筆。 投稿者皆可獲得台灣教會公報社聚珍文創小物一份。 ■評 審:所有作品採匿名方式評選。 吳三連文學獎得主作家姚嘉文 華 語 組: 國立台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組長林佩蓉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 台 語 組: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系主任蔣為文 國立台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組長林佩蓉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

12 級,固定行高 22 點),一式四份,作品上勿書寫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請寫於報名表。請將作品、報名表 及授權同意書以掛號郵寄到:「701003 台南市青年路

揭曉日期:於 2022 年 1 月公布得獎名單,並擇日舉辦頒獎典禮。

334 號 3 樓,甘為霖小說獎徵文比賽 收」。恕不退稿, 請自留底稿。詳洽:06-2356277 分機 152。 報名表、授權同意書及詳細比賽辦法 請至以下網址或 掃 描 右 方 Q R C o d e 下載:sh or tur l . at/p yA IT

※ 不符合以上規定者,不列入評選。

28

台灣教會公報 2021年8月23日~8月29日/3626期

主辦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協辦單位: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