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 試讀本

Page 1

版權所有


本書原計劃為一冊,但由於篇幅而分裝為兩冊。上冊開頭的 〈導論〉涵蓋整卷書,未見於下冊;兩冊各有〈目錄〉、 〈縮寫一覽表〉與〈音譯符號〉,並將〈導論〉末的「參考 書目」移 至下冊末 ,請讀 者留意 。 若無特別 註明,本 書的聖 經經文 皆為作 者自譯

版權所有


麥種聖經註釋

羅馬書(下)

以西結書:一至二十四章 總校訂

作者 穆爾(Do u glas J. Mo o) 譯 者 潘秋松 陳志文 出版者 美國麥種傳道會 地址:1423 Maple St. South Pasadena, CA 91030 U.S.A. 電 話 :( 6 2 6 ) 4 4 1 – 5 5 4 3 傳 真 :( 6 2 6 ) 4 4 1 – 5 5 4 3 電 郵 :i n f o @ a k o w . o r g 網站:w ww.akow.org 版次 二○一二年二月初版

作者

布洛克(D an iel I. Blo ck )

譯者

于卉

執行編輯

廖和美

策劃編輯

版權所有‧ 版權所有 ‧ 請勿翻印 李基心(R ob ert K. Y. Le e ) Originally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出版者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美國麥種傳道會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Series) © 1996 by Wm. B. Eerdma ns

地址:1 42 3 Ma ple St. This translation is published by a rrangement with Wm. B. Eerdma ns. Chinese Tra nslation Copyright © 2012 by A K ER NEL OF W HE AT C HR ISTIAN M INIS TR IES 1423 Maple St., South Pa sa dena , CA 91030, U.S.A.

Sou th Pas ad ena , C A 910 30 U.S.A.

1st Edition: February 2012

版次

ISBN:62 1– 9 32 56 – 2 -5 543 電話:( 6)18 4–441 All Rights Reserved.

Printedko in Taiwan 電郵:a wc m @g mail.c om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年次 刷次 10 9 8 7 6 5 4 3 2 1 網站:h12 ttps://ak ow .or g https://c n.a kow .or g 封面用圖:Portrait of St. Paul, by Pompeo Batoni (1708-87)

二○二二年七月初版 美國麥種傳道會持有本書全球繁體字與簡體字中文版權 版權所有 ‧ 請勿翻印 Origin ally p ublish ed un der the title The Book of Ezekiel: Chapters 1-24

版權所有 © 199 7 b y Wm . B . E erd ma ns Pu blishing Co.

Tra nslate d a nd printe d b y p er mis sio n. Chines e T ran sla tio n Cop yright © 2 009 b y A K E RNE L OF W HE AT C HRIST IAN M INIST RIE S 142 3 Map le St., Sou th Pas ad ena , C A 910 30, U.S.A. 1st Editio n: July 2 02 2 I SB N: 97 8-1 -95 14 56- 09- 2 (全套 2 冊) All Rig hts R ese rv e d. Prin ted in Ta iw an 22 2 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年次 ◇ 刷次 1 0 9 8 7 6 5 4 3 2 1

封面用圖:Th e Visi on of Ez eki el, by Fr anc isc o C ollantes 15 99- 165 6 美國麥種傳道會持有本書全球中文版權


本書第一刷的印刷費 承蒙下列團體或個人奉獻支持 謹此致謝

Telson Foundation 雅歌基金會 麥種聖經註釋之友

「人啊,你在這裏得到的任何東西,吃下去。 版權所有

!" #

$% &' '( )*+'

吃這書卷。去,對以色列家講說。」

,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11 作者序 .............................................................................. 14 縮寫一覽表 ....................................................................... 17 音譯符號 .......................................................................... 28 導論 ................................................................................. 31 壹、背景:以西結所處的世界 ........................................ 33 貳、作者、目的與方法:以西結的回應 .......................... 43 叁、預言的性質與以西結書的文學風格 .......................... 54 肆、文本 ....................................................................... 85 伍、以西結書在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 .......................... 86 陸、以西結書的不朽神學 ............................................... 92 版權所有 經文與註釋 ..................................................................... 111 第 一部分 一部 分

信息: 信息 : 猶大/ 猶大 / 以色 列的黯淡前景

( 一 1~ ~ 二十四 27) ) ............................................. 113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一 1~三 27) ...................... 115 一、標題(一 1~3) ..................................................... 121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一 4~28a) ............................ 134 1. 引言(一 4) ......................................................... 138 2. 活物(一 5~14) .................................................. 140 3. 輪子(一 15~21) ................................................ 147 4. 平臺與寶座(一 22~27) ...................................... 151 5. 結束的標記(一 28 a) ......................................... 155 附記:以西結就職異象的後世延續 ......................... 161 三、以西結奉差遣(一 28b~三 11) ............................. 164


1. 導言(一 28b~二 2) ............................................ 168 2. 第一個差遣令(二 3~7) ...................................... 170 3. 書卷的異象(二 8~三 3) ..................................... 180 4. 第二個差遣令(三 4~11) .................................... 185 四、以西結的預備:回到事奉的禾場(三 12~15) ....... 193 五、以西結就職時雅威的講論(三 16~21) ................. 203 六、以西結開始行動(三 22~27) ............................... 219 貳、以色列╱猶大厄運的預兆和異象(四 1~十一 25) ..... 235

一、 耶路撒冷 陷落的戲劇表現(四 1~五 17) ........... 240 1. 戲劇表現(四 1~五 4) ......................................... 245 2. 口頭宣講(五 5~17) ........................................... 282 二、宣告對以色列眾山的審判(六 1~14) ................... 311 1. 潔淨以色列家:第一段宣告(六 1~10) ............... 314 2. 潔淨以色列家:第二段宣告(六 11~14) ............. 333

版權所有1~27) .......................... 343 三、向以色列地發出警告(七 1. 第一段警告(七 1~4).......................................... 352 2. 第二段警告(七 5~9).......................................... 357 3. 第三段警告(七 10~27) ...................................... 363 四、預見雅威的離開(八 1~十一 25) ......................... 387 1. 第一個聖殿異象的導言(八 1~4) ........................ 392 2. 聖殿中的可憎之事(八 5~18) ............................. 401 3. 雅威對聖殿中可憎之事的反應(九 1~11) ............ 424 附記:額上 TAW 的後世發展 ................................. 437 4. 焚燒耶路撒冷與雅威離開聖殿(十 1~22) ............ 442 5. 肉鍋(十一 1~13) ............................................... 459 6. 以西結的福音(十一 14~21) ............................... 476 7. 聖殿異象的尾聲(十一 22~25) ............................. 497 叁、以色列厄運預言文集(十二 1~二十四 27) ............... 503 一、時候的預兆(十二 1~20) ..................................... 507


1. 預備被擄物件(十二 1~16) ................................. 507 2. 驚惶的默劇(十二 17~20) .................................. 531 二、真假預言(十二 21~十四 11) ............................... 537 1. 對譏誚者的兩個神諭(十二 21~28) .................... 540 2. 對假先知的兩個神諭(十三 1~23) ...................... 549 3. 對濫用預言者的神諭(十四 1~11) ...................... 584 三、背道的重價(十四 12~十五 8) ............................. 608 1. 關於神聖公義的教導(十四 12~23) .................... 610 2. 神聖審判的隱喻(十五 1~8) ............................... 628 四、不貞的妻子:踐踏神的恩典(十六 1~63) ............ 636 附記:以西結福音的可厭之處 .................................... 645 1. 傳訊耶路撒冷(十六 1~3a) ................................. 650 2. 指控耶路撒冷(十六 3b~34) ............................... 651 3. 判決耶路撒冷:暫停恩典(十六 35~43) ............. 687 4. 有其母,必有其女:耶路撒冷被剝奪承受恩典的 版權所有 資格(十六 44~52) ............................................. 695 5. 雙重的盼望之光(十六 53~63) ........................... 703 五、罪與報應的信息(十七 1~二十二 31) .................. 718 1. 大鷹和葡萄樹:一個寓言(十七 1~24) ............... 718 2. 爭辯神是否公平(十八 1~32) ............................. 759 3. 為大衛王朝所作的「哀歌」(十九 1~14) ............ 806 4. 重寫神聖歷史(二十 1~44) ................................. 836 5. 雅威的報復之刀(二十一 1~37〔中英文版: 二十 45~二十一 32〕)......................................... 899 6. 禍哉,流人血的城!(二十二 1~31) ................... 955 六、阿荷拉啊!阿荷利巴啊!(二十三 1~49) ............ 994 1. 介紹被告(二十三 1~4) ...................................... 999 2. 案子的歷史背景(二十三 5~35) ........................ 1005 3. 控告阿荷拉與阿荷利巴的案子(二十三 36~49) . 1032 七、沸騰的煮鍋(二十四 1~14) ............................... 1044


1. 導言(二十四 1~3a) ......................................... 1054 2. 諺語(二十四 3b~5) ......................................... 1059 3. 爭辯(二十四 6~8) ........................................... 1061 4. 反論(二十四 9~13) ......................................... 1065 5. 結論(二十四 14)............................................... 1068 八、一個時代的終結(二十四 15~27) ...................... 1070 1. 終結的預示:以西結妻子之死(二十四 15~24) . 1075 2. 終結就在眼前!(二十四 25~27) ...................... 1085

版權所有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美 國麥 種 傳道 會秉 承 從神 領受 的 恩賜與 託 付 ,經過 多 年 的禱 告、摸索、尋求,決定出版「麥種聖經註釋」(A Kernel of Wheat Biblical Commentary,簡稱 KWBC)。這一系列的註釋書不同於華 人教會歷年出版的任何系列。它不排除華人作者的創作,但絕大多 數是翻譯西方學者的著作,卻不是將西方世界的某一套註釋書全盤 翻譯過來,而是選取堅信聖經無誤之福音派立場、有一定學術水準 的註釋書,彙整為一整套符合二十一世紀全球華人教會與基督徒需 要的一流註釋書。這些作品來自「新國際新舊約聖經註釋」(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 Old Testament , 簡 稱 NICNT 、 NICOT ) 系 列 、 「 柱 石 新 約 聖 經 註 釋 」 ( Pillar New 版權所有 Testament Commentary , 簡 稱 PNTC ) 系 列 、 「 貝 克 新 約 聖 經註 釋」(Baker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簡稱 BECNT ) 系 列 、 「 貝 克 舊 約 聖 經 智 慧 書 與 詩 篇 註 釋 」 ( Baker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Wisdom and Psalms , 簡 稱 BCOT WP ) 系 列 、 「 亞 波 羅 舊 約 聖 經 註 釋 」 ( Apollos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簡稱 AOTC)系列、修訂版的「解經者聖 經註釋」(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簡稱 EBC)系列等。這 幾套在西方世界中都擁有廣大的讀者群,包括學者、牧者、神父、 猶太拉比以及其他認真的聖經學習者。成千上萬不同宗派、許多國 家的 讀者 在他們的 講 道、教導以 及 研究中不 斷 使用 這 些系列 的 書 籍。他們熱情地歡迎每一本新書卷的出版,也熱切地等候它們最終 能由不斷出現的書卷轉變為「整套」的註釋書。 本系列的各書卷目標首先是要清楚說明聖經現有的經文。撰寫 這些註釋書的學者與最重要的當代爭議互動,卻避免深陷於不當的 專業細節中。無論是在聖經經文本身,還是在相關學術著作上,每

11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位作者都表現出專業水準,每本註釋書都體現了作者廣泛的閱讀、 以及仔細而成熟的思考。整體來說,本系列的精神在於它的博採眾 長,每位作者都從各種有幫助的來源搜集釋經的洞見,並將這些洞 見融合到自己對聖經書卷的解釋中。本系列使用了聖經學術界最近 的創新方 法,例如,正典 鑑別法 ( canon criticism ),所謂 的「新 文 學 鑑 別 法 」 ( new literary criticism ) , 還 有 讀 者 反 應 理 論 (reader–response theories ), 並且對不同性別和種 族的讀 者抱持 敏感度。「麥種聖經註釋」的各書卷也希望在論調上達到和平共處 的目的,以公平的眼光總結並評論有影響力的觀點,與此同時也捍 衛自己的觀點。本系列的作者包括來自不同基督教信仰團體的男女 學者 。各 位作者的 背 景差異、 以 及他們使 用各 種相 關 方法論的 自 由,給整個系列帶來了精彩而又豐富的多樣性。他們的理想是結合 嚴謹的解經與闡述,同時留意聖經神學與聖經在當代的適切性,卻 不將註釋書與講章混為一談。 然而,真正使這一系列與眾不同的是,它從福音主義這一解經 版權所有 傳統的內部發聲。福音主義是更正教內部跨越傳統宗派界限的一個 非正式運動。它的中心與精神在於堅信聖經是神默示的話語,藉著 受聖靈感動的人手寫出,是絕對沒有謬誤的。通過聖經,神呼喚人 類去 享受 與其創造 主 和救主之 間 充滿愛的 個人 關係 。 依照這一 傳 統,「麥種聖經註釋」的各書卷並不將聖經當作只是人為創作的古 代文學作品。它們不是對古代羊皮卷進行文學解剖,而是以嚴謹、 恭敬的態度來斟酌這些絕妙的人類著作,而永活的神正是藉著這些 著作說出祂全能的話語。「麥種聖經註釋」小心翼翼地以對聖經文 本謙卑的尊敬、景仰、甚至深厚感情,來平衡「鑑別學」(即使用 標準的鑑別方法論)。作為福音派的一套註釋書系列,它特別注意 文本的文學特徵、神學主題、及其對今天信仰生活的影響。 這個進路的基本理由是:「客觀學術」(一個空洞的幻想)的 憧憬其實可能是褻瀆神的。神站在我們之上,我們不是居於審判祂的 地位。當神藉著祂的話向我們說話,那些自稱認識祂的人必須以合 宜的方式回應,而那肯定不同於學者所反映出的獨立自主和冷眼旁

12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觀的姿態。然而,這並非鬼鬼祟祟地訴諸於不受控制的主觀感受。 這個系列的作者們期望對於經文抱持公平的開放態度,那才是最佳 的「客觀性」。 總之,「麥種聖經註釋」希望能夠對所有想通過新舊約聖經, 來重新聆聽神聲音的敬虔信徒有所幫助。神賜給我們兩樣令人稱奇 的禮物—經文本身,以及仰望聖靈光照、用敏銳思想解釋經文信息 的學者;帶著對這兩樣禮物的感恩之心,我們歡迎所有的讀者來享 受這一系列書籍的碩果。 如果聖經的經文是神的話,我們就應當以敬畏的態度來回應, 就是神聖的畏懼、喜樂、探求的順服。這些價值觀應當反映在基督 徒的寫作方式上。抱持著這些價值觀,「麥種聖經註釋」系列不單 會受到牧者、教師、與學生的熱烈歡迎,一般讀者也會同樣歡迎它 們。 榮耀唯獨歸神!

版權所有

潘秋松

13


作者序

作者序 這部聖經註釋的出版,標誌著與先知以西結同行的艱苦而刺激的 歷險到達頂點。在過去十三年中,以西結成為我終日的良伴,他佔 據我一切的閒暇時光,也消耗我所有的剩餘精力。1983年,當我接 受哈理遜(R. K. Harrison)的邀請撰寫以西結書註釋之時,我幾乎 完全沒有意識到承擔這項工作是多麼艱鉅。其間付出的努力幾乎讓 我喘不過氣來,不僅是因為所消耗的精力,更是因為這位被擄先知 信息中的生命活力。一個人如此緊緊地被神的能力和神的靈抓住, 如此強而有力地宣告從主那裏領受的信息,以至於沒有人能夠與他 長時間共處卻不被改變。不過,終於完成了!到了向其他歷險前進 的時候。

版權所有 對許多基督徒來說,以西結太過怪異,而他的書卷太過複雜離

奇,不值得認真關注。因此,這位先知仍然是一團謎。此聖經註釋 由唯一的熱情驅動,那就是要幫助當代讀者明白和理解這些預言的 意義。在記錄觀點之時,我始終試圖想像:當聖經的學生們拿起以 西結書時,他們會提出哪些問題?我很榮幸有機會與幾百位學生和 數不清的信徒分享我的發現成果,並得到他們的鼎力協助與啟發。 我一直跟這位先知及其事工之書面記錄摔跤,試圖回答讀者們提出 的問題;在此期間,我被幾個關鍵性問題引導,被帶到先知其人面 前:(1) 以西結,你在說甚麼?(文本鑑別的問題);(2) 以西結, 你為甚麼那樣說?(文化和文學的問題);(3) 以西結,你的意思 是甚麼?(釋經和神學的問題);(4) 以西結,這個信息對我有甚 麼深遠意義?(應用的問題)。因此,在每個文學單元中,此聖經 註釋的讀者們都會看到:根據希伯來文本重新翻譯的經文,加上文 本註腳,關於此單元風格與結構的討論,逐節的註釋,以及此單元 之不朽神學教訓的總結。所提供的譯文盡量做到嚴謹,同時又給予

14


作者序

必要的自由。當希伯來文的文學表達導致間隙之時,我們在方括號 中提出補充完整句義的附加部份。在註釋部分,經常引用聖經的其 他經文。除非文中提及引用的譯本,否則譯文均出自我筆下。在每 個預言探討結尾處的總結,旨在指導牧者和教師,如何在我們的時 代宣講以西結書的信息。 雖然這項任務終必結束,但是聖經解釋的過程永無止境。對於 以西結書這樣複雜而奧祕的文獻,情況尤為如此。因此,這部聖經 註釋 中提 出的許多 觀 點和結論 都 是實驗性 、臨 時性 的 。目前 的 手 稿,於1994年三月交付出版社。雖然我在此後又進行了一些小規模 修改,但是因為投身在其他的任務上,無法把所有此後在學術刊物 和專論上發表的新觀念融匯其中。特別遺憾的是,我無法更充份地 借鑑艾倫(Leslie Allen)在其精彩的以西結書一至十九章註釋中的 文本和文學的觀點,他的著作在此書交稿之後才問世。儘管如此, 我的註釋宣告了以西結信息的真理,並且/或者激發了引向真理的 進一步研究,在這個意義上,我應該感到滿足了。 版權所有 若離開機構的支持和許多個人的協助,這項任務是不可能完成 的 。 特 別 感 謝 明 尼 蘇 達 州 聖 保 羅 市 的 伯 特 利 神 學 院 ( Bethel Theological Seminary, St. Paul, Minn.),在這部註釋書的研究和寫 作的整個期間,我一直在那裏享受教學的喜樂。行政管理部門慷慨 地給予我一年的安息年,讓我完成最終的定稿。同時也感謝肯塔基 州路易斯維爾市的美南浸信會神學院(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Louisville, Ky.),他們提供資金援助,支付一位書頁清 樣校對者的薪水。對於個人的感謝,首先要歸於已故的哈理遜,他 是「新國際舊約聖經註釋系列」(NICOT series)前編輯,以自己 的著作和領導這套聖經註釋書啟迪了整整一代福音派學者。若不是 他在邀請我寫作此書時表明的信心,我可能會錯失這趟歷險之旅。 我也必須感 謝他的接 班人、 承接其編 輯使命的 哈 伯德( Robert L. Hubbard Jr.)。哈伯德博士為本書的整體潤色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協 助,尤其是〈導論〉部份。我也應該感謝所有其他一路鼎力相助之 人:感謝伯特利神學院的教務祕書梅斯(Gloria Metz),她以充滿

15


作者序

創意 的 努力為 本卷 製作了 許多圖 形 和圖表; 感 謝一連 串 的學生 助 理 , 他 們 一 路 閱 讀 本 書 的 片 段 , 並 留 下 評 論 意 見 ( 漢 森 〔 Barry Hansen〕、 蘇庫普〔 Brad Soukup〕、 布羅根〔 Kathy Brogan〕、 歐德曼〔Bill Odermann〕和馬賽厄斯〔Greg Mathias〕);感謝聖 經 文 學協 會 以 西結 書諮 詢指 導委 員 會 ( SBL Ezekiel Consultation Steering Committee)的成員,他們是我研究以西結書的合作夥伴, 在 這 些 年 間 成 為我 的 極 大鼓 勵 ( 達 爾〔 Kathe Darr 〕 、 賈 蘭 布 希 〔 Julie Galambush 〕 、 甘 乃 迪 〔 James Kennedy 〕 、 歐 迪 爾 〔 Maggie Odell 〕 、 史 特 朗 〔 John Strong 〕 和 蛻 珥 〔 Steven Tuell〕);感謝曼斯費爾德(Rick Mansfield),他校對這部註釋 書中的所有經文出處;也感謝我的妻子愛倫(Ellen),她協助我準 備索引。特別感謝我的編輯李蓋瑞(Gary Lee)先生,他為我的手 稿付出艱辛的努力。他憑著追求卓越的精神,挽救我的多處明顯錯 誤,並提出數不清的文稿修改建議。對於所有這些慷慨之舉,對於 所有這些朋友們,我不勝感激。他們都為這項任務作出了貢獻,但 版權所有 對於最終作品中的缺欠和不足,我願親自承擔。 最後,我必須感謝我的家人,他們長時間地忍耐以西結。我的 孩子傑森(Jason)和約奈爾(Jonelle),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一 直與這位先知爭奪我的時間。我禱告祈求神,因著他們對我的忍耐 而賜福他們,並繼續堅固他們的信心之旅。而我的最大讚美歸於我 的妻子愛倫,她是「我眼目所喜愛的」(maḥmad-ʿênay,參:結二 十四16),她的陪伴與關愛使我的人生充滿無法言喻的喜樂。我以 最深的感激將這卷書獻給她。 我 禱告 祈 求, 當學 者 們、 牧師 們 和平信 徒 參 考這部 註 釋 書之 時,他們會更加深入理解以西結的預言,並由此對透過這位充滿恩 賜之先知說話的神,達到更加成熟的理解。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獻 給耶穌基督的讚美祭。惟願那位以恩典救贖我們並透過祂的話語對 我們說話的主,得到唯有祂才配得的尊貴和榮耀。 布洛克(DANIEL I. BLOCK)

16


縮寫一覽表

縮寫一覽表 AARSR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Studies in Religion

AB

Anchor Bible

ABD

D. N. Freedman, et al., eds.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6 vols.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AfO

Archiv für Orientforschung

AHW

W.

von

Soden,

Akkadisches

Handwörterbuch.

3

vols.

Wiesbaden: Harrassowitz, 1965–81 AJA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 ogy

AJBA

Australian Journal of Biblical Archaeology

AJSL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tic Languages

Akk.

Akkadian

ALUOS

Annual of Leeds Oriental Society

AnBib

Analecta bi blica

ANEP

J. B. Pritchard, ed. Ancient Near Eastern Pictures Relating

版權所有

to

the

Old

Test ament.

2nd

ed.

Princeton:

Princet 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ANET

J. B. Pritchard, ed.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3rd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 versity Press, 1969

AnOr

Analecta orientalia

AOAT

Alter Orient und Altes Testament

17


縮寫一覽表

ARAB

D. D. Luckenbill, Ancient Records of Assyria and Babyloni a. 2 vols. Chicago: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6–27

Arab.

Arabic

Aram.

Aram aic

ARM

Archives royales de Mari

ArOr

Archiv oriental ni

ASTI

Annual of the Swedish Theological Institute

ATANT

Abhandlungen

zur

Theologie

des

Alten

und

Neuen

Testaments AusBR

Australian Biblical Review

AUSS

Andrews University Seminary Studies

AV

Authorized (King Jam es) Versi on

BA

Biblical Archaeologist

Bab.

Babyl onian

BAR

Biblical Archaeologist Reader

BARev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

BASOR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BBB

Bonner biblische Beiträge

BBET

Beiträge zur biblischen Exegese und Theologie

BBR

Bulletin of Biblical Research

BDB

F. Brown, S. R. Driver, and C. A. Briggs, Hebrew and

版權所有

English Lexicon of the Ol d Testament. Repr. Oxford: Clarendon, 1959 BeO

Bibbia e oriente

BETL

Bibliotheca ephemeridum theologicarum lovaniensium

BHS

Biblica hebraica stuttgartensi a

18


縮寫一覽表

BHT

Beiträge zur historischen Theologie

Bib

Biblica

BibLeb

Bibel und Leben

BibOr

Biblica et orientalia

BJRL

Bulletin

of

the

John

Rylands

University

Library

of

Manchester BKAT

Biblischer Kommentar: Altes Testament

BN

Biblische Notizen

BO

Bibliotheca orientalis

BR

Biblical Research

BSOAS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BTB

Biblical Theol ogy Bulletin

BUS

Brown University St udies

BWANT

Beiträge zur Wissenschaft vom Alten und Neuen Testament

BZ

Biblische Zeitschrift

BZAW

Beihefte zur ZAW

CAD

I. J. Gelb, et al., eds. Assyrian Dictionary of the Oriental

版權所有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Oriental Institute, 1956– CahRB

Cahiers de la Revue biblique

CB

Century Bi ble

CBC

Cam bridge Bible Commentary

CBQ

Cat 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CCSL

Corpus Christianorum Series Latina

CD

Cairo (Genizah text of the) Dam ascus Docum ent

CIS

Corpus inscriptionum semiticarum

19


縮寫一覽表

CM L

J. C. L. Gibson, Canaanite Myths and Legends. Rev. ed. Edinburgh: T. & T. Clark, 1978

ConBOT

Coniectanea biblica, Old Testament

CRAIBL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CTA

A.

Herdner,

ed.

Corpus

des

tablettes

en

cunéiformes

alphabétiques. 2 vols. Paris: Imprimerie Nationale, 1963 DBSup

Dictionnaire de la Bible, Supplément

DDD

K. vander Toorn, et al., eds. Dictionary of Deities and Demons in the Bible. Leiden: Brill, 1995

DISO

C.-F. Jean and J. Hoftijzer, Dictionnaire des inscriptions sémitiques de l’ouest. Leiden: Brill, 1965

DNW SI

J. Hoftijzer and K. Jongeling, Dictionary of the North-west 2 vols. Handbook of Oriental Studies 2. Semitic Inscriptions.版權所有 Leiden: Brill, 1995

EAEHL

M.

Avi-Yonah

and

E.

Stern,

eds.

Encycl opedia

of

Archaeol 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Holy Land. 4 vol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5–78 EB

Echter Bibel

Egyp.

Egyptian

EM

Encyclopedia Miqrait

EncJud

Encyclopedia Judaica

ErFor

Erträge der Forschung

ErIsr

Eretz Israel

ETL

Ephemeri des theologicae lovanienses

ETSMS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Monograph Series

ExpTi m

Expository Times

20


縮寫一覽表

FB

Forschung zur Bibel

FOTL

Forms of the Old Testament Literature

FRLANT

Forschungen zur Religion und Literatur des Alten und Neuen Testam ents

Gk.

Greek

GKC

Geseni us’ Hebrew Grammar. Ed. E. Kautzsch. Tr. A. E. Cowley. 2nd ed. Oxford: Clarendon, 1910

Greg

Gregorianum

GTJ

Grace Theological Journal

HALAT

W. Baum gartner, et al., eds. Hebräisches und aramäisches Lexikon zum Alten Testament. 4 vols. Leiden: Brill, 1967–90

HALOT

W. Baum gartner, et al., eds. The Hebrew and Aramaic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Trans. and ed. M. E. J. Richardson. Leiden: 版權所有 Brill, 1994.

HAR

Hebrew Annual Review

HAT

Handbuch zum Alten Testam ent

HBC

J. L. Mays, et al., eds. Harper’s Bible Commentary.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88

HBD

P. J. Achtemeier, et al., eds. Harper’s Bible Dictionary.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85

Heb.

Hebrew

HS

Hebrew Studies

HSAT

Heilige Schrift des Alten Testaments

HSM

Harvard Semitic Monographs

HSS

Harvard Semitic Studies

HTR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

HTS

Hervormde Teologiese St udies

21


縮寫一覽表

HUCA

Hebrew Union College Annual

IB

G. A. Buttrick, et al., eds. Interpreter’s Bible. 12 vols. Nashville: Abingdon, 1953–56

IBD

J. D. Douglas, et al., eds.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3 vols. Leicester: Tyndale; Wheaton, Ill.: InterVarsity, 1982

ICC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IDBSup

K.

Crim,

ed.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Supplementary Volume. Nashville: Abingdon, 1976 IEJ

Israel Expl oration Journal

Int

Interpretation

IOS

Israel Oriental Society

ISBE

G. W. Bromiley, et al., ed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Rev. ed. 4 vol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9–88

版權所有

JANES

Journal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ern Society

JAO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JB

Jerusalem Bible

JBC

R. E. Brown, et al., eds.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8

JBL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JBLMS

JBL Monograph Series

JCS

Journal of Cuneiform Studies

JDS

Judean Desert Series

JESHU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JETS

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JJS

Journal of Jewish Studies

22


縮寫一覽表

JNSL

Journal of Nort hwest Semitic Languages

JQR

Jewish Quarterly Review

JSOT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JSOTSup

JSOT Supplements

JSS

Journal of Semitic Studies

JSSEA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gyptian Antiquities

JTS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KAI

H.

Donner

and

W.

Röllig,

eds.

Kanaanäische

und

aramäische Inschriften. 3 vols. Wiesbaden: Harrassowitz, 1962–71 KAT

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KB

L.

Koehler

and

W.

Baumgartner,

Lexicon

in

Veteris

Testamenti libros. 2nd ed. Leiden: Brill, 1958 LÄ

W.

Helck

and

版權所有

E.

Otto,

eds.

Lexikon

d’Ägypt ologie.

Wiesbaden: Harrassowitz, 1972– LD

Lectio divina

Leš

Lešonénu

LSJ

Liddell, Scott, Jones, Greek-English Lexicon. 9th ed. Repr. Oxford: Clarendon, 1961

LXX

Septuagi nt

MIO

Mitteilungen des Instituts für Orientforschung

ms(s).

manuscri pt(s)

MT

Masoretic Text

NASB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 ble

NCBC

New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

NEB

New English Bible

23


縮寫一覽表

NICOT

New International Comm entary on the Old Testam ent

NIV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NJPS

New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Version

NovTSup

Novum Testament um, Supplem ents

NRSV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NTS

New Test ament Studies

OBO

Orbis biblicus et orientalis

OBT

Overtures to Biblical Theology

Or

Orientalia

OTL

Old Testam ent Library

OTP

J. H. Charlesworth, ed. Old Testament Pseudepigrapha. 2 vol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83–85

OTS

Oudtest amentische Studiën

par.

parallel

PEFQS

Palestine Exploration Fund, Quarterly St atement

PEQ

Palestine Exploration Quarterly

PG

J.-P. Migne, ed. Patrologiae Graeca. 162 vols. Paris: 1857–

版權所有

66 PJ

Palästina-Jahrbuch

PL

J.-P. Migne, ed. Patrologia Latina. 221 vols. Paris: 1844–64

PRU

Palais royal d’Ugarit

PTMS

Pittsburgh Theological Monograph Series

Qad

Qadmoni ot

RA

Revue d’assyri ologie

RAI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onale

RB

Revue biblique

24


縮寫一覽表

REB

Revised English Bi ble

REJ

Revue des études juives

RevQ

Revue de Qumran

RHR

Revue de l’histoire des religions

RivB

Rivista biblica

RLA

G. Ebeling, et al., eds. Reallexikon der Assyriologie. Berlin and New York: de Gruyter, 1932–

RS

Ras Shamra

RSP

Ras Shamra Parallels. 3 vols. AnOr 49–51. Vols. 1–2 ed. L. Fisher; vol. 3 ed. S. Rumm el.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72–81

RSPT

Revue des sciences philosophiques et théol ogi ques

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SANE

Sources from the Ancient Near East

SAOC

Studies in Ancient Oriental Civilizations

SBB

Stuttgarter biblische Beiträge

SBLDS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Dissertation Series

SBLMS

SBL Monograph Series

SBLSBS

SBL Sources for Biblical Study

SBLSCS

SBL Sept uagint and Cognate St udies

SBS

Stuttgarter Bibelstudien

SBT

Studies in Biblical Theology

ScrHier

Scripta Hierosolymitana

SJLA

Studies in Judaism in Late Antiquity

SJOT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heol ogy

SNTSMS

Society for New Testament Studies Monograph Series

版權所有

25


縮寫一覽表

SOTSMS

Society for Ol d Testament Studies Monograph Series

SR

Studies in Religion/Sciences religieuses

ST

Studia theologica

Syr.

Syriac

TA

Tel Aviv

Targ.

Targum

TBT

The Bible Today

TCS

Texts from Cuneiform Sources

TDNT

G. Kittel and G. Friedrich, eds. Theol 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10 vols. Tr. G. W. Bromiley. Grand Rapids: Eerdm ans, 1964–76

TDOT

G. Botterweck and H. Ringgren, eds. Theol 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Tr. D. Green, et al. Grand Rapids: Eerdm ans, 1974–

版權所有

TEV

Today’s English Versi on

THAT

E.

Jenni

and

C.

Westermann,

eds.

Theol ogisches

Handwörterbuch zum Alten Test ament. 2 vols. Munich: Kaiser, 1971–76 TLZ

Theologische Literaturzeitung

TOTC

Tyndale Old Testam ent Commentary

TQ

Theologische Quartalschrift

TSK

Theologische Studien und Kritiken

TSSI

J. C. L. Gibson, ed. Textbook of Syrian Semitic Inscri ptions. 3 vols. Oxford: Clarendon, 1971–82

TTZ

Trierer theol ogische Zeitschrift

TynBul

Tyndale Bulletin

TZ

Theologische Zeitschrift

26


縮寫一覽表

UF

Ugarit-Forschungen

UT

C. Gordon, Ugaritic Text book. AnOr 38.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5

UUÅ

Uppsala universitetsårsskrift

VAB

Vorderasiatische Bi bliothek

VT

Vetus Testamentum

VTSup

Vetus Testamentum, Supplem ents

WBC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WMANT

Wissenschaftliche Monographien zum Alten und Neuen Testament

WTJ

Westmi nster Theological Journal

WZKM

Wiener Zeitschrift für die Kunde des M orgenlandes

ZA

Zeitschrift für Assyriologie

ZAH

Zeitschrift für Althebraistik

ZAW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ZDM G

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morgenländischen Gesellschaft

ZDPV

Zeitschrift des deutschen Pal ästina-Vereins

ZRGG

Zeitschrift für Religions- und Geistesgeschichte

ZThK

Zeitschrift für Theol ogie und Kirche

ZW T

Zeitschrift für wissenschaftliche Theologie

版權所有

27


音譯符號

音譯符號 希臘文

α

a

ξ

x

β

b

ο

o

γ

g/n

π

p

δ

d

ρ

r

ε

e

σ/ς

s

ζ

z

τ

t

η

ē

υ

y/u

θ

th

φ

ph

ι

i

χ

ch

κ

k

ψ

ps

λ

l

ω

ō

μ

m

h

ν

n

28

希伯來文

‫א‬ ‫בּ‬/‫ב‬ ‫גּ‬/‫ג‬ ‫ דּ‬/‫ד‬ ‫ה‬ ‫ו‬ ‫ז‬ ‫ח‬ ‫ט‬ 版權所有 ‫י‬ ‫כּ‬/‫כ‬ ‫ל‬ ‫מ‬ ‫נ‬ ‫ס‬ ‫ע‬ ‫פּ‬/‫פ‬ ‫צ‬ ‫ק‬ ‫ר‬ ‫שׂ‬ ‫שׁ‬ ‫תּ‬/‫ת‬

˒ b g d h w z ḥ ṭ y k l m n s ˓ p ṣ q r ś š t

‫ָ◌ה‬ ‫ֵ◌י‬ ‫ִ◌י‬ ‫וֹ‬ ‫וּ‬ ◌ָ ◌ַ ׂ ◌ֵ ◌ֶ ◌ִ ◌ָ ◌ֻ ◌ֲ ◌ֱ ◌ְ ◌ֳ

â ê î ô û ā a ō ē e i o u a e e o

(if vocal)


孟菲斯 •

•大馬士革

• • 亞捫人的拉巴

耶路撒冷

西頓 • 推羅 •

迦基米施

版權所有

29

發 拉 底 河

底格里

•尼尼微

巴比倫

斯河

尼普爾

尼布甲尼撒治下的 巴比倫帝國

猶太人定居區

• 哈蘭

波 斯


版權所有

30


INTRODUCTION

導論

版權所有


約翰福音:導論

版權所有

626


壹、背景

壹、 背 景

以西結所處的世界

以 西 結所 處 的 世界

一、政治環境 以西結出生於一個動盪的世界。在古代近東舞臺上,幾個主要 演員交替著扮演一些角色,而較小國家完全從場景中消失。新亞述 人維持他們對此地區的帝國統治達幾世紀之久,有時最遠擴展到埃 及。不過,主前627年亞述巴尼帕(Ashurbanipal )去世時,亞述人 顯然不僅過份擴張,也失去了帝國之心。與此同時,巴比倫人正在 舞臺側面等候,準備一展身手。巴比倫曾經作為重要的政治中心超 過 一 千 年 之 久 , 它 已 在 上 一 個 千 年 中 產 生 出 漢 摩 拉 比 ( Hammurabi , 主 前 約 1792-1750 年 ) 和 尼 布 甲 尼 撒 一 世 ( 主 前 約 11331116年)等世界級人物。但是從主前八世紀以來,巴比倫人被他們 的北方鄰國新亞述人統治。可想而知,對於巴比倫人的驕傲來說, 這種情況是何等羞辱,於是反對亞述的騷亂在那地此起彼伏。最重 版權所有 要 的 一 次 挑 戰 , 是 由 著 名 的 迦 勒 底 王 比 羅 達 巴 拉 但 ( Merodachbaladan)發 起,他與 耶路撒 冷的希西 家是同 時代的 人(王下 二十 12;賽三十九1)。 1 但是亞述力量獲勝,西拿基立在主前689年為 聖城巴比倫帶來根本性的羞辱,拖倒他們的國家守護神瑪杜克 (Marduk)的雕像,並把那城夷為平地。2 亞述帝國瓦解之時,恰逢另一位迦勒底後裔的天才拿布波拉撒 ( Nabopolassar , 主 前 625-605 年 ) 興 起 。 這 人 出身 卑 微卻 脫穎 而

1

關 於 比 羅 達 巴 拉 但 , 見 J. A. Brinkman, “Merodach Baladan II,” in Studies Presented to A. Leo Oppenheim, ed. R. D. Biggs and J. A. Brinkm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pp. 6-53。

2

關於巴比倫的國家守護神瑪杜克, 見 D. I. Block, “Chasing a Phantom: The Search for the Historical Marduk,” Archaeology in the Biblical World 2 (1992) 20-43; W. Sommerfeld, “Marduk,” RL A, 7:360-70 。 關 於 此 事 件 , 見 ARAB, 2:341。

33


導論

出,不僅在巴比倫建立起一個新王朝,也為建立古代世界最璀璨的 帝國之一奠定了根基(即使它的璀璨只是曇花一現)。隨著他的登 場,歷史進程加快了步伐。主前 626年, 亞述人最後一次進攻巴比 倫城,他在城外贏得一場徹底勝利。主前616年,拿布 波拉撒發動 攻勢 ,進 軍到幼發 拉 底河。然 而 ,震驚 於巴比 倫新 興 力量的埃 及 人 , 在 薩 姆 提 克 一 世 ( Psammetichus I ) 帶 領 下 作 出 不 可 思 議 之 舉,他們改旗易幟投效亞述人,以阻止巴比倫人的攻勢。而在主前 614年, 瑪代人加入巴比倫人一方,風捲殘雲般攻佔了亞述城。 這 支盟軍繼續迫近垂死的帝國,主前 612年圍 攻尼尼微城 ,並在三個 月後將城攻破。亞述軍隊的殘餘力量在哈蘭(Harran)挖壕固守。 在瑪代人的協助下,拿布波拉撒在主前 610年從城中逐出埃及和 亞 述的聯合勢力。主前609年, 他們試圖重新奪回哈蘭,卻以失敗告 終。四年後, 一場決定性戰役在迦 基米施展開(耶四 十六2)。隨 著這次勝利,亞述人被逐出版圖,從此銷聲匿跡,埃及人被迫撤回 本土,好像遭鞭打的小狗夾起尾巴。3 版權所有 如果說拿布波拉撒是王朝的奠基者,那麼傳說中的帝國榮耀則 要歸功於他的兒子尼布甲尼撒二世(主前605-562年),他曾在迦基 米施的空前勝利中擔任巴比倫軍隊的元帥。 4 他沿著亞述人的行軍 路線,追蹤埃及人直到哈馬。還沒等他鞏固對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控 制,就聽說父親的死訊,於是他匆忙趕回家,以鞏固在巴比倫的勢 力。不過,他不會離開太久。實際上,從此時起,猶大事務與巴比 倫行動相互纏繞,為了我們的目的,可以把二者放在一起考察。 瑪拿西於主前687至642年作王統治,儘管瑪拿西後來明顯悔改 (代下三十三10~20),歷史學家卻還是為他打上大衛寶座上最惡

3

關於拿布波拉撒成就的綜覽與參考書目,見 R. H. Sack, “Nab opolassar,” ABD, 4:977-78 。

4

D. J. Wiseman, Nebuchadrezzar and Babyl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提供了與尼布甲尼撒有關的最有價值的研究。

34


壹、背景

以西結所處的世界

劣之王的烙印(王下二十一 1~18,二十四 3~4),猶大國再也沒 有從他帶領國民進入的靈性墮落中恢復過來。在得到王室支持的四 十五年異教崇拜之後,猶大人的背道如此根深柢固,以至於善王約 西亞(主前640-609年)的大規模改革也只能觸及表層,卻不是因為 缺乏 嘗試 。八歲幼 齡 的約西亞登 上 大衛寶座 , 代表 猶 大的最 後 希 望。 他嘗 試打破半 個 世紀之久的 異 教崇拜 :清 除國中 異教崇 拜 物 件,廢止占卜和巫術,在耶路撒冷建立中央公眾敬拜,重新設立逾 越節(王下二十三章;代下三十五章)—這些舉措都值得稱讚。 他反對偶像崇拜的措施一直延伸到北國(代下三十四6~7),加上 他在主前609年竭 力阻止法老 尼哥北上迦基米施,暗示他似乎試圖 恢復古時的大衛王國。不過,這已經有些為時 過晚。 5 他在三十九 歲時的悲劇性死亡(王下二十三28~30;代下三十五20~27)使人 不禁疑惑: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或者公義的約西亞像以諾那樣,不 符合時代與神對猶大計劃的步伐?假如國家的命運早已被確定,那 麼神就必然要除掉他,以阻止他的改革深入生效?這些都是很有意 版權所有 思的問題。 約西亞英年早逝之後,百姓立他的次子約哈斯為王。但是他的 統治時期只有三個月,剛 好足以證明 他從祖父亞捫(主 前 642-640 年)繼承的個人特徵比從父親繼承的還要多。法老尼哥趁著約西亞 去世後耶路撒冷的政治動盪,把他的傀儡王、約西亞的長子以利亞 敬推上王位,給他改名為約雅敬,作為行使主權之舉(王下二十三 31~37)。約雅敬的統治註定走向毀滅。他繼續前任的屬靈政策, 設法撤銷約西亞改革的大部份成果。

5

關 於 約 西 亞 改 革 及 其 與 先 前 改 革 的 關 係 , 見 H.-D. Hoffmann, Reform und Reformen: Untersuchungen zu einem Grundthema der deuteronomistischen Geschichtsschreibung (Zurich: Theologischer Verlag, 1980) , 尤 其 pp. 25161。

35


導論

主前 605年之 後,當尼布 甲尼撒 已經鞏固在巴比倫的統治, 他 的軍隊便回到巴勒斯坦,繼續進攻埃及人。埃及人被逐出猶大,約 雅敬成為巴比倫的附庸。為使猶大保持忠誠,尼布甲尼撒把一些貴 族帶到巴比倫,例如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 6 但是,約雅敬不願意 順從新主人的要求,於主前598/597年背叛。現在尼布甲尼撒的忍 耐到了盡頭。尼布甲尼撒的軍隊聯合其他遊牧大軍,在三個月的圍 城之後,迫使耶路撒冷屈膝臣服。 7 約雅敬被擄, 顯然被處死(耶 二十二18~23,三十六30),他的兒子約雅斤被立為王(王下二十 四8~ 17)。但是他的統治很短暫,僅僅足以建起一個邪惡模式, 他若非不能夠、就是不願意帶領他的百姓歸順巴比倫人。約雅敬曾 向埃及示好, 尋求幫助(王下二十 四 7),對此,尼布甲尼撒用 嚴 厲的羞辱作為回應:約雅斤王、太后、王室官員、百姓首領,以及 大量戰利品,包括聖殿中的金銀,都被擄去巴 比倫。 8 這些被擄者 中的許多人,包括以西結在內,被安置在迦巴魯河邊尼普爾 (Nippur)附近分隔出來的猶太聚居地。9 版權所有 尼布甲尼撒立約西亞的幼子瑪探雅為王代替約雅斤,又給他改 名為西底家(王下二十四17~18)。這是耶路撒冷寶座上的最後一 位大衛後裔,他以悲慘結局為其統治時期畫上句號。西底家屢次三 番聯同他的鄰舍,要擺脫巴比倫人的重軛。主前589年, 他們與推 羅和亞捫人一起,在以東人的支持下,公然發動叛亂。這一次,尼

6

關於這些事件,見 Wiseman, Nebuchadrezzar and Babylon, pp. 2-25 。關於以 西結與但以理的關係,見下文十四章 14 節的註釋。

7

此事件記載於巴比倫編年史(Babylonian Chronicle)。見 ANET, pp. 563-64; A. K. Grayson, Assyrian and Babylonian Chronicles, TCS 5 (Locust Valley, N.Y.: J. J. Augustin, 1975), p. 102, Chronicle 5, rev. 11-12。關於文本,見下 文一章 1 至 3 節的註釋。

8

一部巴比 倫宮廷文 獻(ANET, p. 308 )顯示,在被擄 至巴比 倫的諸王 中,約 雅斤被及時提升到相對尊貴的地位。也見列王紀下二十五章 27 至 30 節。

9

36

見下文以西結書一章 1 至 3 節的註釋。


壹、背景

以西結所處的世界

布甲尼撒的回應是反手復仇。猶大被侵襲, 10 耶路撒冷被圍困。一 年多之後,城牆最終被攻破。西底家逃亡,卻立刻被捉拿,在利比 拉被帶到尼布甲尼撒面前。西底家親眼看見其眾子被處死,然後他 的雙眼被剜下來,鎖 在銅鏈中帶去巴 比倫(王下二十五 1~ 21;耶 五十二9~11)。兩個月後,尼布甲尼撒的護衛長尼布撒拉旦點火 燒城 ,甚 至把聖殿 夷 為砂礫, 只 留下很少 倖存 者在 廢 墟上勉強 維 生。猶大國滅亡了。11

二、社會環境 在以西結作以色列先知期間,猶太人居住在三個主要地方:猶 大、埃及和巴比倫。12 根據聖經記載,在早期被擄(主前597年)和 主前588至586年的毀滅(王下二十五11;代下三十六20;耶五十二 15 ) 之 後 , 巴 比 倫 人 實 際 上 擄 走 了 猶 大 所 有 的 剩 餘 人 口 ( yeter hāʿām),只剩下一些「境內最窮的」(middallat hāʾāreṣ)修理葡

版權所有 10

所謂的拉吉書信(ANET, pp. 321-22),保存了都城與南部軍事駐地拉吉之間 在這些黑暗日子裏的通信。

11

關於以西結書歷史背景更詳盡的分析,見 B. Oded, “Judah and the Exile,” in Israelite and Judaean History, ed. J. H. Hayes and J. M. Miller, OTL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7), pp. 435-88; J. Bright, A History of Israel, 3rd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81), pp. 310-72 ;參:布賴特著,蕭維 元譯,《以色列史》(香港:基督教文藝,1972 ),322-59頁。

12

像以西結一樣,我使用「 以色列人」這個 詞作為所謂雅威子 民在神學及種族 上的名稱,無論是指原先 的十二支派、猶 大國,或是指被擄 餘民。嚴格意義 上,「猶 太人」 (yĕhûdî )這個 名稱指 的是猶 大後裔 或者猶 大國公民 (參: 王下十六 6 ,此名詞第一次出現)。 這個詞在主前八世紀 的 新亞述文獻中出 現 為 Ia-ú-da-a-a ( ANET, p. 282 ) , 普 遍 用 於 撒 瑪 利 亞 陷 落 後 。 在 被 擄 期 間 , 神 的 子 民 被 稱 為 「 猶 太 人 」 ( yĕhûdî , 但 三 8 、 12 ; 亞 八 23 ; 斯 八 17 )。不過,早在希西家時期,「猶太人的言語」(yĕhûdît)就用來指猶太 人的希伯來方言(王下十八 26 、28 =賽三十六 11 、13 =代下三十二 18 )。 參:尼希米記十三章 24 節。

37


導論

萄園和橄欖林。在那些留下的人中,許多人因巴比倫人所立的省長 基大利遇刺而驚醒逃往埃及。 13 考古學證實那地的徹底毀壞,尤其 是耶路撒冷、拉吉等主要人口中心。 14 總括而言,留下的百姓遭受 了嚴重的大蕭條,表現為經濟貧困、政治昏昧和靈性麻木。雖然一 個相對的「新貴族」階層(nouveau noblesses)必然地興起,他們 卻展示出與先輩們相同的傲慢自大與靈性墮落的傾向。根據以西結 書十一章14至16節,他們不瞭解自己豐富的宗教遺產,也對自己被 擄的同胞們無動於衷。 根據耶利 米書四 十四章 1節,埃及境內建立起一連串 猶太人聚 居地:巴忒羅、密奪、答比匿、挪弗。不過現代出土的眾多蒲草紙 文獻證實,尼羅河上的伊里芬丁島(island of Elephantine)乃是最 著名的軍事殖民地。 15 我們不清楚這些人如何到達那裏;其中有些 人可能早在瑪拿西時代就到達那裏了。 16 這些蒲草紙文獻揭示了內 部社會事務的相對自治。宗教氣候是混雜的。人們向雅威(yhw) 守逾越節和安息日,為祂修建了一座聖殿,但是他們也呼求許多別 版權所有 神:以舜伯特利(Ishumbethel)、亞拿特伯特利(Anathbethel)、 薩提(Sati)、納布(Nabu)、亞拿特亞霍(Anathyahu)、克奴姆

13

王下二十五 25 ~26 ;耶四十一 1 ~2 。根據耶利米書四十三章,耶利米被迫與 那些人一起逃往埃及。

14

參 Oded, Israelite and Judaean History, pp. 478-79。

15

對著阿斯旺(Aswan ,古代的訓〔Syene〕);參:賽四十九12 (秦國/希尼 〔 Sinim 〕 ) 。 關 於 殖 民 地 的 細 節 , 見 B. Porten, “Elephantine,” in ABD, 2:445-55 。波登(Porten )也提供了進一步的參考書目。

16

瑪拿西似 乎為亞述 巴尼帕 在埃及 的戰役 提供了 軍隊(ANET, p. 294 )。主前 二世紀(?)的《阿立斯蒂亞書信 》(Letter of Aristeas )(§13 )報導:猶 太人也曾支持薩姆提克一世(主前664-610/9 年)對埃提阿伯人的戰鬥。關於 文本,見 R. J. H. Shutt, tr., in OT P, 2:13 。

38


壹、背景

以西結所處的世界

( Khnub ) 、 貝 勒 ( Bel ) 、 嗄 瑪 希 ( Shamask ) 和 匿 甲 (Nergal)。 17 以西結書的主要受眾是巴比倫的猶太人社群。長期以來,美索 不達米亞一直是這些被迫移居當地之以色列民的施恩者。根據新亞 述文獻,幾十萬北國居民分散於帝國各地。 18 尼布甲尼撒對猶大人 繼續實行此政策,把人口中的精英部份帶到巴比倫及附近聚居地。 這些放逐政策受到幾個目標的驅動: (1) 打破民族 性與抵抗力的緊 密關聯;(2) 藉著廢除民政與宗教領袖而摧毀政治架構;(3) 為巴比 倫軍隊提供徵募士兵;(4) 支持巴比倫的經濟。19 被擄時期的社會背景存在許多疑問,不過有些特點或許可以拼 合在一起。首先,雖然約雅斤在大衛寶座上只作王三個月,但是在 第一次被擄羞辱之後,他似乎在巴比倫過得還不錯。巴比倫銘文上 稱他 為「 猶大地的 王 」,報告他 和 他的眾子 從 王庫 中 領受定量 配 給。 20 此舉究竟是對其良好表現的恩待,或是為了對故土上的西底 家繼續施壓,又或是對居住在巴比倫的列國諸王的普遍待遇?我們 版權所有 並不清楚。幾個猶大遺址出土的大約此時期的儲物罐上,刻有銘文 「屬於約雅斤(Yaukin)的家宰以利亞敬」(lʾlyqm nʿr ywkn), 若不是說明王繼續在王室器具上保留自己的頭銜,就是說明猶大人

17

關於譯文,見 ANET, pp. 491-92。見以下探討:W. F. Albright, Archaeology and the Religion of Israel, 5th ed.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69), pp. 162-68 ,以及 更晚 近的 K. van der Toorn, “Anat-Yahu, Some Other Deities, and the Jews of Elephantine,” Nu men 39 (1992) 80-101。

18

ANET, pp. 283, 288;參:王下十七 6 。

19

在亞述人統治下,種族統 一(字面翻譯為 「使他們出自同一 張嘴」)的目的 更加明顯。他們的政策是 用別處的人口取 代被擄的民族,看 起來並未被巴比 倫 人 繼 續 採 納 , 至 少 在 猶 大 不 是 這 樣 。 關 於 亞 述 政 策 , 見 B. Oded, Mass Deportations and Deportees in the Neo-Assyrian Empire (Wiesbaden: L. Reichert, 1979)。

20

ANET, p. 308 。

39


導論

繼續將他視為合法統治者,而西底家僅被視為攝政王。 21 以西結羞 辱西底家,在記錄神諭時不是使用西底家登基的年數,而是從被擄 時期開始(一2,三十三21,四十1;參:八1,二十1)。不過大衛 血統的驕傲甚至保持到被擄之後,稱設巴薩為「猶大的首領」(拉 一 8),為此提供 了證據。事實上,雖然耶利米在二十二章 24節聲 明反對約雅斤(哥尼雅,別處又名耶哥尼雅),眾先知卻從未失去 對此血脈延續的盼望,約雅斤繼續充當關鍵的環節。 22 詩篇一三七篇把猶大被擄者籠統地定位在「巴比倫的河邊」。 以西結的事奉集中 在一個特定社群— 迦巴魯河邊的提勒亞畢 。 23 被擄者雖因被擄經歷而受辱,卻似乎並未遭受經濟困境。但以理書 一章指出,有些猶大人很快升至高位,進入巴比倫宮廷的上層。主 前 五 世 紀 後 半 期 的 慕 拉 書 檔 案 文 獻 ( Documents of the Murashu Archive)說明,猶大人很快開始從事商貿和銀行等事業。在兩代人 之內,慕拉書家族至少變成富有之家。24 根據耶利米書二十九章5至 7節,被擄 者似乎開始從事農業。事實上,他們是如此 興旺,以至 版權所有 於當塞魯士在主前 539年下旨允許猶大 人回耶路撒冷之 時,很多人 明顯不願意上路。25 猶大被擄者雖然很快融入巴比倫經濟系統,他們卻設法保持獨 特的民族與社會團體身分。經文中提到「大衛家的約雅斤」,加上 「以色列/百姓的長老」(ziqnê hāʿām/yiśrāʾēl)的存在,都證實 了他們的團體自我意識。在仔細保存家族記錄的過程中(拉二章;

21

參 TSSI, 1:66 。

22

耶二十三 5 ~6 ;結三十四 23 ~24 ,三十七 24 ;該二 23 ;亞四 6 ~9 ,六 9 ~ 15。

23

見下文一章 1 節的註釋。

24

見 M. W. Stolper, Entrepreneurs and Empire: The Murašû Arc hive, the Murašû Firm, and Persian Rule in Babylonia (Leiden: Brill, 1985)。

25

關於巴比倫狀況的進一步討論,見 P. R. Ackroyd, Exile and Restoration, OTL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68), pp. 31-38 。

40


壹、背景

以西結所處的世界

尼七章),特別是在毀城後仍與耶路撒冷保持的聯繫中(例如,耶 二十九章),這種民族凝聚力意識得以提升和反映。雖然我們沒有 記錄證明巴比倫建有雅威聖殿(與在埃及的情況形成對比),但是 割禮、安息日等以色列宗教制度顯然被保留下來,至少在外部表現 上(參:賽 五十六 2~ 4,五 十八13;結 四十四~ 四十六章 )。然 而,我們從以西結的預言中得知,深層的靈性狀況卻並非如此。百 姓似乎隨身帶來他們所有的背道包袱,包括他們崇拜偶像和各樣社 會罪惡的傾向(見:十八章)。 事實上,被擄者在神學上遭受了強烈的衝擊。即使先知有理由 因猶大百姓的偶像崇拜和社會罪惡而指責他們,不過貫穿巴比倫危 機時期,百姓一直保持對於雅威必然拯救他們的信心。符合標準的 古代近東觀點,此安全感的根基是堅信國家守護神(雅威)、領土 (迦 南地 )和百姓 (以色列 國) 之間不可 割斷 的紐帶 ,正如下 面 〈圖1〉的三角形所反映的,他們認為這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版權所有 神 (雅威)

國家

土地

(以色列)

(迦南)

然而,更具體地說,以色列人對於雅威的信心,是建立在一種正式 的正統教義之上,立穩在四項不變的命題之上,也就是神之應許的 四根柱石:雅威與以色列之間不可改變的約(西奈)、雅威對迦南 地的所有權、雅威與大衛之間永遠的約,以及雅威在耶路撒冷、祂 選擇留名之處 的居所(見下頁的〈 圖 2〉)。尼布甲尼撒軍隊越 發 迫近,百姓也就越發緊緊抓住神的應許。 但是,耶路撒冷陷落,大衛家被剪除,聖殿被夷為平地,國民 從那地被擄。屬靈上的餘波比物質界的後果更加難以處理。尼布甲

41


導論

尼撒的得勝使猶大人在情緒上崩潰,提出許多關於雅威的疑問— 懷疑 神 的無能 、背 叛和拋 棄。從 表 面看,巴 比 倫神瑪 杜 克大獲 全 勝。以西結面對的是一群幻想破滅、憤世嫉俗、苦毒憤怒的聽眾。 「悖逆之家」(bêt mĕrî,例如,二5~6)崩潰坍塌,無人拯救。26

以色列的驕傲之屋 雅 威 與 大 衛 所 立 的 約

26

雅 威 在 耶 路 撒 版權所有 冷 的 居 所

雅 威 對 那 地 的 所 有 權

雅 威 與 以 色 列 所 立 的 約

關 於 危 機 與 先 知 回 應 的 深 刻 分 析 , 見 R. W. Klein, Israel in Exile: A Th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BT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9);更為簡潔的: Bright, History, pp. 331-39 ;參:布賴特著,《以色列史》,364-76 頁。歐博 慈(R. Albertz)對被擄造成社會與靈性危機的描述極為有價值,但是他對申 命記、祭司與先知之回應 的分析,大量倚 重某些關於聖經經 文歷史的可疑假 設(R. Albertz, The History of Israelite Religion in the Old Testament Period, vol. 2, Fro m the Exile to the Maccabees, tr. J. Bo wden, OTL [Louisville: Westminster/John Knox, 1994], pp. 369-436 )。

42


貳、作者、目的與方法

貳、 作 者 、目 的 與方 法

以西結的回應

以西 結 的 回 應

一、先知以西結 我們對以西結的一切認識,均來自歸他名下的預言集。如同許 多希伯來名字 ,「以西結」( yĕḥezqēʾl,一3,二十四 24)或者表 示信心的斷言(「神賜力量/堅固」),或者表示信心的呼籲 (「願神賜力量/堅固」)。 1 雖然以西結這個名 字的含義與「希 西家」(ḥizqîyāhû,「雅威已賜力量」)相關,不過在舊約聖經中 只有另外一個人使用這個名字,他也是一位前代的祭司(代上二十 四16)。除非「以西結」是某位匿名先知基於其事工性質而採用的 筆名, 2 否則的話,此名字所表達的是他父母在他出生時的信心。 不過,先知並沒有辜負他的名字。在他面對事工所遭受的嘲諷與拒 絕時,雅威的確堅固了他。 在一章 3節,將以西結的身分更精確地確定為布西的 兒子、 一 版權所有 位祭司。他的職業分類無需質疑,這或許解釋了他為何包括在主前 597年被 擄的人中。雖然他看起來並沒有在被擄前承擔祭司職責 , 但是 他熟 悉聖殿佈 局、正統 和異 教的禮 拜儀式 、 以色 列的屬 靈 遺 產,尤其是利未人/祭司事宜,加上他對重建聖殿的關注,給人留 下的印象是:此人充分預備好在祭司傳統中擔任屬靈領袖。他可能 是為數不多預備好承擔祭司職分、並看重此呼 召的人。 3 我們並不

1

關 於 這 個 名 字 , 見 J. D. Fowler, Theophoric Personal Na mes in An- cient Hebrew: A Co mparative Study, JSOTSup 49 (Sheffield: JSOT Press, 1988), p. 100; M. Noth, Die israelitische Personennamen im Rah men der gemein se mitischen Na mengebung (1928; repr. Hilde- sheim: Olms, 1966), p. 202。

2

這種想法不具備強而有力的支持理由,不過請注意三章 8 ~9 節中有意使用的 文字遊戲。

3

比他稍年長的同時代先知耶利米也是祭司的後裔,但不是來自耶路撒冷。 參:耶一 1 。

43


導論

清楚他的家庭狀況,唯一可知的是:他的呼召令自己的婚姻付上巨 大的代價。雅威取走他妻子的性命,然後禁止先知有任何哀慟的外 在表現,作為以色列即將經歷之事的兆頭(二十四15~27)。 以西結成為許多心理分析研究的對象,這並不足為奇。為了修 辭的緣故,先知們常以古怪的言談舉止著稱,不過以西結是獨一無 二的 。如 此眾多的 怪 異特徵濃 縮 在一個人 身上 ,堪 稱 史無前例 , 如:他的啞口;捆綁赤身而臥;在房屋牆上挖洞;妻子死時情緒麻 痹;「靈裏的」旅行;怪異活物、眼睛和爬物的形象;聽見聲音和 眾水的響聲;逃避現實的症狀;對糞便和流血 的嗜好; 4 狂熱的文 學想像;色情的畫面;對以色列的過去抱持非現實(若不是超現實 主義)的理解等等。難怪雅士培(Karl Jaspers)在以西結身上找到 無與倫比的心理分析個案。5 布魯姆(E. C. Broome)作出結論:以 西結是個真正的精神病患者,有能力擁有偉大的宗教洞見,卻展示 出一連串臨床診斷特徵:緊張症、自戀—受虐衝突、精神分裂症的 逃避現實、誇大妄想和迫害妄想。簡言之,他遭受的妄想狀況也是 版權所有 很多偉大屬靈領袖所共有的。6 這種 心理分析方法已經被聖 經註 釋學者和精神病學家拋 棄。 7 不過,對以西結人格的心理分析興趣,近來又有復甦趨勢。海爾普

4

見他在四章12 ~15 節中使用「糞球」(gillûlîm )指偶像。「血」(dām )出 現五十五次,只有利未記 的出現次數超過 此書,利未記出現 八十八次,許多 都是出現在禮拜儀式場合。

5

“Der Prophet Ezechiel: Eine pathographische Studie,” in Arbeiten zur Psychiatrie, Neurologie und ihren Grenzgebieten, Fest. K. Schneider, ed. H. Kranz (Heidelberg: Scherer, 1947), p. 83。

6

E. C. Broo me, “Ezekiel’s Abnormal Personality,” JBL 65 (1946) 277-92。

7

聖 經 註 釋 者 包 括 : W. Zimmerli, Ezekiel 1, tr. R. E. Clements, Hermeneia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9), pp. 17-18; E. F. Davis, Swallowing the Scroll: Textuality and the Dyna mics of Discourse in Ezekiel’s Prophecy, JSOTSup 78 (Sheffield: Almond, 1989), p. 66 。 關 於 精 神 病 學 家 , 見 B. Bron, “Zur Psychopathologie und Verkündigung des Propheten Ezechiel: Zu m Phänomen

44


貳、作者、目的與方法

以西結的回應

林(D. J. Halperin)把以西結預言的超凡特色,歸因於他對女性抱 持無意識的、卻勢不可擋的憤怒,他認為女性是殘酷而強大、誘人 而背叛的;由於幼年的受虐經歷,他也對男性形象具有更加深藏的 憤 怒 。 8 他 認 為 「 以 西 結確 實 是 獨特 的 , 無論 是他 患 病 的 嚴 重程 度,還是他表達所用形象的力度」,不過他承認,這種疾病來自一 種普遍的文化病理,也影響到被擄者中的眾長 老。 9 人物心理分析 或許能夠解釋經文的某些特徵,不過整個事件若是基於以西結的過 去,未免太過投機,若是基於他的情緒狀態,也未免太多推測,缺 乏說服力。它不僅忽視了預言改變受眾思想和行為的修辭功能,也 沒能認出:真實先知經歷的症狀經常類似那些不知情的傢伙所診斷 的基礎病理。 10 最重要的是,它顛倒了經文中的直接證據。這部書 卷的整體重點,是強調雅威支配先知思想與行動的主動作為。雅威 卻變成「以西結自己頭腦的創造物」。11 無人能否認以西結事工風格的獨特性。但是,若把這種獨特性 歸因於早期受虐和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或譯「戀母情 版權所有 結」)造成的病理,則曲解了其信息的深刻性和其人格的敏感性。 他的先知經歷、象徵行動和神諭宣告,都是來自與神會遇的經歷,

der prophetischen Ekstase,” Schweizer Archiv für Neurologie, Neurochirurgie und Psychiatrie 128 (1981) 21-31; H. Tellenbach, “Ezechiel: Wetterleuchten einer ‘Schizophrenie’ (Jaspers) oder prophetische Erfahrung des GanzAnderen,” Daseinsanalyse 4 (1987) 227-36 。 8

D. J. Halperin, Seeking Ezekiel: Text and Psychology (University Park, Penn.: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207-8 等處。参 D. Merkur, “Prophetic Initiation in Israel and Judah,”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Society 12 (1988) 5065。

9

Halperin, Seeking Ezekiel, p. 135 。 與 之 對 比 : Merkur, “The Prophecies of Jeremiah,” American Imago 42 (1985) 35 ,把耶利米的特徵描述為「一個出奇 健康整全的人」。

10

參:徒二13 ,一些人對五旬節聖靈澆灌的嘲諷評價。

11

Halperin, Seeking Ezekiel, p. 223。

45


導論

這些經歷影響他的全人,卻全部直接關乎他的事工。其他先知所講 論的痛苦,以西結親自經受。他是一個完全被雅威的靈佔據的人, 由神 的手 呼召、裝 備 並牢牢抓住 。 以西結 是一 個「記 號/兆 頭 」 (môpēt,十二6、11,二十四24、27),在身體中帶著要宣告的神 諭,也重新定義了「媒介即信息」這句諺語。不僅如此,他也是一 位深刻的神學家, 12 使受眾的幻想曝光,並重新把他們帶到以色列 神的面前。 學者們承認以西結作為修辭學家的力度、作為雅威代言人的可 信賴性,以及作為神學家的身分,但是很少學者曾經深思一個可能 性,即他是一位勉為其難、甚至叛逆的先知。 13 不過,閱讀他的預 言、尤其是他的事工呼召記述時,我們不禁提出一些關於他對待呼 召態度的難解疑問,尤其是在他事工的初期。為甚麼在他蒙差遣之 前有如此氣勢磅礡的 神顯現的序幕( 一4~ 28)?為甚麼在他被吩 咐站起來之後、聆聽雅威的聲音之前,神的靈(rûaḥ)需要進入他 裏面,才能使他站起來(二1~2)?為甚麼雅威警告他不要像其餘 版權所有 同胞們那樣悖 逆(二 8)?為甚 麼雅威需要三次吩咐以西結吃下 書 卷?關於這一點,為甚麼雅威親自餵先知吃下書卷(二8~三3)? 為甚麼雅威兩次向以西結傳遞差遣辭(二3~7,三4~ 11),這在 許多方面看來不是多餘的嗎?為甚麼先知蒙差遣後心中甚苦、靈性 激 憤( mar baḥămat rûḥî ), 必 須 有神 強壯 的手加 在他 身 上 (三

12

參 G. von Rad, Old Testament Theology, tr. D. M. G. Stalker, 2 vols.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2-65), 2:223。

13

齊默利(Zimmerli, Ezekiel 1, pp. 97-100 )把以西結呼召敘事與神顯現的其他 呼召敘事(例如,賽六章 )分為一類,而 非分類為抗拒呼召 記述(例如,耶 一 章 ) 。 我 對 此 主 題 的 思 考 , 受 到 與 布 萊 安 ( Mark Bryan ) 私 下 交 談 的 啟 發 , 他 也 在 一 篇 近 期 論 文 中 提 出 ( “The Force Behind and Within Ezekiel: Didn’t You Hear?” 一 九 九 四 年 十 一 月 在 芝 加 哥 聖 經 文 學 協 會 〔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的年會 上朗 讀) :以 西結 對神 聖呼 召的 接受能 力遠 遠低 於傳統。

46


貳、作者、目的與方法

以西結的回應

14)?當他回到被擄者中間時,為甚麼在震驚狀態或憂悶情緒中坐 了七日(三15)?當雅威最終打破沉寂時,為甚麼向以西結傳達不 順從先知職責的嚴厲警告(三16~21)?為甚麼給先知的行動加上 如此嚴格的限制:他要把自己關在房屋裏;別人要捆綁他;雅威要 勒住他的舌頭(三24~27)?為甚麼先知被明確禁止為他的本國百 姓辯護或代求(三27)?為甚麼雅威的靈和祂的手在呼召時、並先 知的整個事工中都扮演了如此主導性的角色?神的靈降在他身上, 特別讓人回想起神的靈在士師記中的作為,那時候人心向惡,不願 遵行神的旨意。14 這些問題不容易回答,除非人們承認以西結對自己的呼召抱有 一種根本性的抗拒。以西結若曾受試探要背叛其先知呼召,人們也 不該感到驚訝。雖然祭司階層不是其宣言的首要針對目標, 15 但是 以西結書二十二章26節明確指責祭司們拋棄他們的職責。以西結作 為祭司階層的 成員(一3),若是染上蔓延整個群體的同樣靈性疾 病,也不足為奇。與他同時代的耶利米也是祭司後裔,他提供了抗 版權所有 拒先知職分呼召的經典案例(耶一章)。面對這些考量,以西結作 為先知的效力,與其說是關於他這個人,不如說是關於雅威:雅威 能夠使用最不可能的器皿,把它轉化為祂榮耀的管道。如同在士師 記時代,神聖事奉的候選人數量稀少,在靈性上也未經磨造。但是 在雅威的手中、在祂的靈掌管下,甚至以西結這樣的人也成為神聖 啟示的工具。

二、以西結的信息 有些近期的聖經註釋者,以現代西方文明的「啟蒙」標準為基 礎, 衡量 先知們的 個 性,並斷然 審 判他們所 代 表的 神 。根據 此 標

14

我會在下面的註釋部分探討這些問題。

15

以 西 結 如 何 對 待 祭 司 和 利 未 人 , 見 I. Duguid, Ezekiel and the Leaders of Israel, VTSup 56 (Leiden: Brill, 1994), pp. 58-90 的精彩討論。

47


導論

準,以西結未必是比耶利米更敗壞的人,只是他的神更加糟糕。十 六章和二十三章將祂描繪成一位嗜血、令人噁心的神,缺乏「最基 本的慈悲或通情達理」。 16 於是,這段被有些人解釋為整本聖經中 對恩典之愛最有力的文學描繪,卻改變為如此不堪的意象:一個男 性人物「不能縱情與那個流血、被棄、可憐的女嬰發生肉體關係, 他必須催促她進入成年,那時就可以藉著性行為而『主宰』她。」17 而當她沒有按照他所要求的那樣回應,他的「嫉妒」便被激發。 以西 結的行動 確實是 因為他感 受到神 的嫉妒。 事 實上, qinʾâ 一詞雖然在此書卷中只出現十次, 18 它卻表達了以西結事工的根本 主題;一個人對此詞的理解,決定了他對此詞所形容之神的認識。 把這個術語翻譯為「嫉妒」既是不充分的,也是誤導性的。在普遍 用法中,嫉妒往往與以下兩種狀態聯繫起來:或者是妒忌和貪戀, 即渴望佔有他人所擁有的東西;或者是對已經擁有的東西存在過度 的佔有欲,即不願與他人分享。在精神治療術語中,嫉妒等於「來 自 性挫敗 的 報復性」 。 19 兩種 觀點 都把 「嫉 妒」視 為 具有消 極 性 版權所有 質,但以西結是否會接受其中一種觀點?這是值得懷疑的。我們不 應該以冷嘲熱諷的態度對待 qinʾâ,而是應該從這個詞中聽出神對 祂所愛之人的合理而奇妙的熱情。 20 這種愛不是由一種剝削性的支

16

Halperin, Seeking Ezekiel, pp. 170-71。

17

霍 爾 ( Dexter Hall ) 的 話 , 被 海 爾 普 林 支 持 和 引 用 : Halperin, Seeking

18

神對人的:五 13 ,八 3 、5 ,十六 38 、42 ,二十三 25 ,三十六 5 ,三十八

Ezekiel, p. 175。 19;人對仇敵的:三十五 11 。來自名詞的動詞出現在八章 3 節,三十一章 9 節和三十九章 25 節。 19

Halperin, Seeking Ezekiel, p. 121。

20

米 爾 格 倫 ( J. Milgrom, Nu mbers, JPS Torah Co mmentary [Philadel-phia: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1990], p. 303 n. 42)提出,在阿拉伯和古代敘利 亞語中,qnʾ 的意思是「變得通紅」,指憤怒對人面部表情造成的影響。

48


貳、作者、目的與方法

以西結的回應

配需要點燃,而是來自對於其對象之幸福的熱忱關注。 21 在舊約聖 經中,當合理健康的關係受到第三方威脅時,qinʾâ 便會被激發。 因此,這個詞所表達的是,丈夫或妻子在另一位「情人」進入畫面 時完全合宜的反應。 22 婚姻隱喻為理解雅威與以色列所立之約提供 了基礎意象,所以將祂對於不忠的反應描繪為 qinʾâ,這既是符合 邏輯的,又是自然而然的。事實上,qannāʾ 不僅是神的屬性,而且 是神的稱呼。 23 雅威已經委身於以色列,這種愛的投入表現在從捆 綁中救贖國民的恩典作為;祂有理由期待得到感恩與專一忠貞的回 應。 24 祂因這關係受到威脅而憤怒的強度,與祂的愛之深度直接成 正比。它源自祂立約之愛的深刻程度。因為祂的感受如此深,所以 必然有強烈的反應。祂與百姓的關係被侵犯,必須加以捍衛。 以西結最重要的目的,是改變受眾對自己與雅威關係的認識, 使他們自認為無辜的幻覺得以曝光,並提供神對於現實的理解。他 對於此目標的追求,分為兩個獨立的部份,按照年代順序,由來自 耶路撒冷的使者報告「城已攻破!」(三十三21)分隔開。在耶路 版權所有

21

雅歌八章 6 ~7 節表達了這種合理熱情的對象所感受到的安全感。

22

箴六 32 ~35 。民數記五章 12 ~31 節的「疑恨的律法」(tôrat haqqĕnāʾōt) 尋求管理對這種介入的懷疑。

23

參:出埃及記二十章 5 節和申命記五章 9 節的自我介紹套語:「我雅威你的 神 是 充 滿 熱 情 的 神 〔 El Qanna ; 《 和 合 本 》 作 『 忌 邪 的 神 』 〕 」 ( ʾānōkî yhwh ʾĕlōhêkā ʾēl qannāʾ)。又參:出三十四 14 ;申四 24。在申命記六章 15 節;約書亞記二十四章 19 節和那鴻書一章 2 節,qannāʾ / qannôʾ 的功能 是形容用法,指神。

24

祂在八章3 、5 節因「惹動忌邪的形象」而發怒, 以及祂在十 六章和二十三章 中對以色列不忠的回應,都必須根據摩西在申命記四章15 至24 節的警告來解 釋。正統雅威信仰對此關 係的排他認識, 與古代近東流行的 觀點形成對比。 根 據後 者 , 沒 有民 族 或 神 明會 因 同 時 崇拜 多 神 而 跌倒 。 參 D. I. Block, The Gods of the Nations: Studies in Ancient Near Eastern Na tional Theology,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Monograph 2 (Winona Lake, Ind.: Eisenbrauns, 1988),尤其是 pp. 69-71。

49


導論

撒冷陷落之前,以西結的預言由對百姓不忠於那約的負面審判宣告 構成。與主流的觀點相反,猶大百姓沒有理由盼望雅威的拯救。在 四章至二十四章中傳達此信息的方法,是有系統地攻擊官方之正統 信仰的柱石 ,他們在 這些柱 石上建 立 永久安 全的 觀念( 見 42 頁的 〈圖 2〉)。如果猶大被毀(它 的確將要被毀),那麼它的發生並 不是因為雅威違背其聖約應許。因為他們對祂不忠,神—國家—土 地的關係必將破裂:祂要廢棄祂的聖殿,打發祂的國民被擄到外邦 土地。 但 是 , 主 前 586 年 之 後 , 以 西 結 預 言 的 語 氣 和 重 點 發 生 了 變 化。原來的屬靈幻覺一旦摧毀,他便可以展望一個新的日子,那時 將會重建這三方的關係,三方都經歷聖約的平安。在這個過程中, 以西結斷言,正式的正統信仰確實建立在真理的基礎上。雅威的立 約應許是永遠的。早前的問題不在於神話語的準確性,而在於那些 沒能遵守這約中條款之人對神話語的非法挪用。因此,在以西結關 於新日子的異象中,他有系統地重建最初建立國家安全的這些柱石 版權所有 (見下一頁的 〈表 1〉),藉此提供了盼望。雅威的話語既在審判 中、也在重建中得以確定:不僅是那些已經實現並證實以西結真先 知身分的近期話語,也特別是那些在出埃及救贖行動、及西奈山立 約之時宣告的遠古話語。

三、以西結的方法 以西結的修辭目的很清楚:為了轉變其受眾(被擄者)對於他 們與雅威關係的認識,並最終改變他們的行為。但是,他如何傳遞 此信息?先知幾乎被描繪為木偶,由雅威拉動一切吊線,此畫面也 許讓 人預 期對此問 題 得到一種老 生 常談的乏 味 答案 。 事實恰恰 相 反。在我看來,沒有任何先知像他那樣富有創意地表達信息,沒有 任何人如此有說服力。這部文集中的修辭策略既是視覺的,又是聽 覺的,所有設計都用來穿透聽眾的頑固頭腦。當其預言的文體類型 在經文中首次出現時,我將會作特別的探討,不過現在,我們可以 識別四種主要的記述類型,反映了書卷的四個主要部份:(1) 先知

50


貳、作者、目的與方法

以西結的回應

呼召敘事,包括起初的異象、口頭差遣令和身體的捆 綁(一 1~三 27);(2) 對猶大和耶路撒冷宣告審判(四1~二十四27,三十三1 ~34);(3) 反對列邦的神諭(二十五1~三十二32);(4) 拯救和 重 建 的 宣 告 ( 三 十 四 1 ~ 四 十 八 35 ) 。 以 下 審 判 與 拯 救 的 初 步 分 類,舉例證明了先知修辭技巧的廣度。

表1. 以西結審判神諭與救恩神諭之間的關係 正統神學的柱石

毀壞的宣告

重建的宣告

以色列的國家守護

三16 ~21 , 五 4 、16 ~

三 十 四 1 ~ 31 , 三 十

神雅威,進入與祂

17 , 六11 ~14 , 十 四 1

六16 ~32 、37 ~38 ,

子民的永遠之約。

~ 23 , 十 五 1 ~ 8 , 十

三 十 七 1 ~ 14 、 15 ~

六 1 ~ 60 , 十 八 1 ~

21 、 25 ~ 28 , 三 十 九

32 , 二 十 1 ~ 44 , 二 十

21~29

三 1 ~ 49 , 三 十 三 1 ~ 20,三十三23~29

以色列的國家守護

四 1 ~ 3版權所有 、 9 ~ 17 , 五 5

三 十 四 25 ~ 29 , 三 十

神雅威,已將迦南

~ 15 , 六 1 ~ 7 、 11 ~

五 1 ~ 三 十 六 15 , 三

地賜給國民,作為

14 , 七 1 ~ 27 , 十 一 1

十 六 33 ~ 36 , 三 十 八

他們的永遠地業。

~ 21 , 十 二 17 ~ 20 ,

1 ~ 三 十 九 20 , 四 十

十 四 12 ~ 23 , 十 五 1 ~

七 1 ~ 四 十 八 7 、 23 ~

8 , 十 六 1 ~ 63 , 二 十

29

一 6 ~ 22 ( 中 英 文 版 : 1 ~17 ) 、23 ~32 ( 中 英 文 版 : 18 ~ 27 ) , 二 十 二 1 ~ 31 , 二 十 三 1~49,二十四1~15

以色列的國家守護

七 20 ~ 24 , 八 1 ~ 十

三 十 七 26 ~ 27 , 四 十

神雅威,已揀選耶

22 , 十 一 22 ~ 25 , 二

1 ~ 四 十 六 24 , 四 十

路撒冷作為祂永遠

十四16~27

八8 ~22、30~35

的居所,從那裏行 使對祂子民的主 權。

51


導論

以色列的國家守護

十 二 1 ~ 16 , 十 七 1 ~

三 十 四 23 ~ 24 , 三 十

神雅威,已向大衛

24 , 十 九 1 ~ 14 , 二 十

七22~25

家應許,使他們永

一 30 ~ 32 ( 中 英 文

遠擁有並坐在以色

版:15~27)

列的寶座。 各種子類型的審判言辭 1. 律法 致 辭( rîb): 十 四 12 ~十 五 8 ,十 六 1 ~ 63 ,二 十 1 ~ 44,二十二1~16,二十三1~49 2. 爭 辯: 十 一 1 ~ 12 , 十 一 14 ~ 21 , 十 二 21 ~ 25 , 十 二 26 ~ 28,十 八 1~ 32,二 十四1~ 14,三 十三10~ 20, 三十三 23 ~29 3. 比喻致辭(mĕšālîm):十七1~24,十九1~14,二十一1~ 22(中英文版:二十45~二十一17),二十二17~22,二十 七1~36,二十八1~19,二十九1~16,三十一1~18 4. 哀歌:十九1~14,二十七1~36,三十二1~16,三十二17 版權所有 ~32 5. 災禍神諭:十三1~16,十三17~23,三十四1~10 6. 混雜形式:六1~14,七1~27,二十二23~31,二十五1~ 二十六21,二十八20~23,二十九17~21,三十1~19,三 十20~26 7. 解釋性的兆頭行動:四1~五17,十二1~20,二十一23~32 (中英文版:二十一18~27) 各種子類型的拯救言辭 1. 直接宣告:六8~10,十一14~21,十六60~63,三十五1~ 三十六15,三十六16~38 2. 比喻致辭:三十四1~31 3. 異象:三十七1~14,四十1~四十八35 4. 文學漫畫:三十八1~三十九29

52


貳、作者、目的與方法

以西結的回應

以西結並未侷限於這些文體類型的傳統形式。相反,他修改理想的 形式、合併單個預言中的幾項因素,展示出偉大的創作力。 他對語言的用法引起共鳴,也為以西結預言的強大聲勢做出貢 獻。他在開始時就得到警告,將要對付的乃是硬心的受眾,於是他 不遺餘力地擊垮那種抵擋。他對同胞們的宗教融合方式感到深惡痛 絕,反映於那些強烈的性言語和排泄物言語(例如,六,十六,二 十三章),聖經翻譯者往往會弱化這些言辭,以適應現代聽眾的敏 感度。在其他地方,他的強烈情緒還反映於支離破碎的句子、奇怪 的結構,以及語法矛盾(例如,一,七章)。他的口頭宣告和表演 性溝通,經常有意造成震驚的效果,為了喚醒受眾認識他們的真實 狀態(例如,四,十二章)。他頻頻過度使用含糊的修辭力量,邀 請受眾隨心所願對信息作出往往是積極的解釋,但他隨後完全翻轉 形象,使聽眾的幻覺曝光(例如,二十一27〔中英文版:22〕,二 十四 1~ 14)。在單字和片語的文字遊戲方面,以西結也顯示出 偉 大的創作力,經常在一個特定神諭中變化不同的細微差別(例如, 版權所有 三十七1~14的 rûaḥ)。在處理獨特的文化問題時,尤其在反對外 邦統治者和列國的神諭中,他特別留意使神諭浸透當地色彩,反映 所針對之人物或國家的文化。 25 即便以西結書幾乎無法證明受眾對 先知的事工有任何積極的回應,受眾也在他身上認出一位大師級表 演者(三十三30~33);而且在他的一切所言所行結束之後,他們 不得不承認,雅威的真先知曾經在他們中間。

25

例如,推羅船隻的寓言( 二十七章);反 對推羅王之神諭中 的迦南神話主題 (二十八章);將法老描 繪為尼羅河中的 大魚(二十九章) ;折斷法老的膀 臂(三十20 ~26 )。

53


導論

叁、 預 言 的性 質 與以 西 結 書的 文 學 風 格 一、從先知言辭到先知書 關於古代以色列的口頭宣講和書面預言之間的關係,仍然存在 許多問題。 1 學者們長期以來假定,最初的預言在性質上純粹是口 頭流傳的,而書面階段反映了此制度的衰落。他們也假定,從口頭 流傳 到文 字記載, 中 間隔著極大 的 年代差距 。 根據 某 些學者的 觀 點,門徒學習並且背誦導師的話語,但是預言作為文學形式作品, 則誕 生在 許久之後 。因此, 這種 應運而 生的文 本與 起 初的事件 之 間,遠隔多個發展階段。在近期的學術界,口頭表達與文字抄錄之 間的時間間隔被大大縮短,有些人甚至認為,先知們本身就是原始 作者。 2 這裏不是回答所有此類問題的地方,但是一部聖經書卷的 起源,尤其是像以西結書這樣的先知書,必然包括至少七個不同階 段(其中某些階段也許本身在發展階段中就為人所知了):3 版權所有 1. 先知事件:先知從神領受信息。 2. 修辭事件:先知將信息傳遞給他的受眾。 3. 轉錄事件:神諭被記錄下來。 4. 敘事者事件:先知事件環境的記述被加入抄錄的神諭中,創 作出完整的文學單元。4

1

一部關 於主流 觀點 與進深 參考書 目的 近期概 論, 見 M. H. Floyd, “Prophecy and Writing in Habakkuk 2,1-5,” ZAW 105 (1993) 462-70 。

2

這些問題的調查研究,尤其見 Davis, Swallo wing the Scroll。

3

大部份先知書會經過以下 演變階段;但是 關於以西結在創作 這部以其命名之 書卷中扮演角色的結論, 不應普遍應用於 其他書卷。每卷書 都要檢驗其具體 處境。

4

表現為套語結構(例如, 「雅威的話臨到 我說」)、神聖言 辭標記(例如, 「這是主雅威說的」和「主雅威如此說」)、先知順從神指示的通告(例

54


叁、預言的性質與以西結書的文學風格

5. 收集事件:不同文學單元被集合起來。 6. 編輯事件:編排文集,並且通過連接與關聯的評註,把單個 神諭縫合起來,產生出有一定連貫性的書卷。5 7. 命名事件:正式的題目被加到書卷上,確定先知的身分、事 奉的環境與文集的文體類型。 此後,大部份的改動代表文本鑑別學的問題,而不是寫作過程的問 題。 關於其中哪些階段可以歸於這位先知名下,以西結書的學者們 分成不同陣營。 6 那些將本書卷解釋為偽經的人,甚至否認以西結 書的第一階段。 7 有些人假定原先知是一位詩人,他們在此基礎上

如 , 「 我 遵 命 而 行 」 , 二 十 四18 ) , 還 有 受 眾 的 回 應 ( 例 如 , 「 百 姓 問 我 說:『你這樣行與我們有甚麼關係,你不告訴我們嗎?』」,二十四19 )。 5

版權所有 關於以西結書作為有意組織的作品,見 D. Dorsey, “Can These Bones Live?

Investigating Literary Structure in the Bible,” Evangelical Journal 9 (1991) 1314。 6

關於1950 年之前的以西結書學術著作 綜覽,見 H. H. Ro wley, “The Book of Ezekiel in Modern Study,” BJ RL 36 (1953-54) 146-90;重刊於 H. H. Ro wley, Men of God: Studies in Old Testament History and Prophecy (London: Nelson, 1963), pp. 160-210。關於之後的學術綜覽,見 K. P. Darr, “Ezekiel among the Critics,” CR 2 (1992) 9-24。

7

托芮 (C. C. Torrey, Pseudo Ezekiel and the Original Prophecy [1930; repr. New York: Ktav, 1970] ) 論 證 , 這 些 預 言 來 自 瑪 拿 西 時 代 ( 主 前 687-642 年)的巴勒斯坦,儘管書 卷寫於希臘時期 ,且由一位後世編 輯者賦予巴比倫 被擄時期的風格。貝克(J. Becker, “Erwägungen zur ezechielischen Frage,” in Künder des Wortes: Beiträge zur Theologie der Propheten, ed. L. Ruppert, et al. [Würz-burg: Echter, 1982], pp. 137-49 ; 同 作 者 , “Ez 8–11 als einheitliche Ko mposition in einem pseudepigraphischen Ezechielbuch,” in Ezekiel and His Book: Textual and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ir Interrelation, ed. J. Lust, BETL 74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and Peeters, 1986], pp. 136-50 )主張本 卷書是一個後世天啟文學的偽經。

55


導論

把以西結的參與縮小為一些神諭片段, 8 但是近期 學者們已經變得 更加慷慨。郝伊(C. G. Howie)建議,一至二十四章和二十五至三 十二章,出自一位文士—門徒的記錄,寫於以西結的「第三十年」 (參:一 1)。 9 其他 人提出, 先知書的核心 部份可 能早先已 被抄 錄,而現存文本由先知「學院」納入後世的許多補充。 10 在神學和 性格上,這些學院中的人是它們創建者的真正繼承人,但是他們同 意負責編輯和更新先知原初的宣講,並把他的教導應用於新處境當 中,往往伴隨更加充份的神學解釋。 11 劃分層次的方式,可通過注 意行文風格的矛盾、多重開頭結尾、解釋性附加成份,以及不可能

8

侯謝爾(G. Hölscher, Hesekiel, der Dichter und das Buch, BZAW 39 [Giessen: Töpelmann, 1924])把 十六 段 詩體 經文 和 五段 高素 質 的散 文 片段 歸在 以 西結 名 下 , 佔 一 千 二 百 七 十 三 節 中 的 一 百 四 十 四 節 。 珥 運 ( W. A. Irwin, The Problem of Ezekiel: An Inductive Stud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3])採用類似的方法。

9

版權所有

根 據 郝 伊 ( Ho wie, The Date and Co mposition of Ezekiel, SBLMS 4 [Philadelphi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950]),在先知死後,三十四至三十 九章由一位門徒憑記憶寫 成;三十三章被 添加,以連接一至 三十二章和三十 四至三十九章。四十至四十八章獨立傳播,後來被添加。

10

齊默利(Zimmerli, Ezekiel 1, pp. 68-74 )是率先提倡這種方法的人。關於其 他 變 體 , 見 J. Garscha, Studien zum Ezechielbuch: Eine redaktionskritische Untersuchung von 1–39, Europäische Hochschulschriften 23 (Bern: Herbert Lang, 1974); F. Hossfeld, Untersuchungen zu Ko mposition und Theologie des Ezechielbuches, FB 20 (Würzburg: Echter, 1977)。對齊默利的批判性評論,見 P. D. J. Scalise, From Prophet’s Word to Prophetic Book: A Study of Walther Zimmerli’s Theory of “Nachinterpretat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87)。

11

關於此方法的適度變體,見上下兩卷的傑作:L. C. Allen, Ezekiel 1–19, WBC 28 (Dallas: Word, 1994); Ezekiel 20–48, WBC 29 (Dallas: Word, 1990)。艾倫 (Allen )發現這卷書的三層編輯:他把前兩層歸於以西結名下,第三層歸於 他的繼承者們。他不認為 有理由把寫作日 期確定為被擄者歸 回耶路撒冷之後 (Ezekiel 1–19, pp. xxiv-xxxvi)。

56


叁、預言的性質與以西結書的文學風格

存在的語法等。 12 採用此方法的人,往往甚至不考慮以西結參與文 本抄錄的可能性。13 雖然這種文本剪切—黏貼的方法繼續存在於許多學派,但是這 位被擄先知卻可因名譽在別處得到恢復而找到安慰。有些人甚至認 為在整卷書中都看到他的手跡;其他人則堅稱,他開創了先河,成 為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寫作先知。 14 幾項考量至少提出了此書乃先 知親手所作的可能性:(1) 所有預言的寫作均使用第一人稱自傳風 格,說明它們可能是根據以西結的個人回憶錄寫成。 15 (2) 正如開頭 的神榮耀之異象(一章)預示了先知的信息(參:九~十一章,四 十三1~9);同樣,二章9節至三章3節出現寫著字的書卷,預見了 保存以西結神諭的特殊形式。這不僅是人類攝取神聖真理的隱喻,

版權所有 12

對於此 方法 的批 評及 這些 標準 ,見 M. Greenberg, “What Are Valid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Inauthentic Matter in Ezekiel?” in Ezekiel and His Book, pp. 123-35 。 葛 林 伯 格 ( G r e e n b e rg ) 只 承 認 三 種 鑑 別 材 料 真 偽 的 有 效 標 準 : (1) 歷史時代錯誤;(2) 無法根據古代近東文學習慣或文本受損來解釋的語法 不一致;(3) 無法根據修辭學的理由來解釋的矛盾。

13

關於先知在書卷中特定神 諭裏所扮演的角 色,有些人仍然抱 持不可知論的態 度。舉例來說,柯祺培(I. Kottsieper, “.‘Was ist deine Mutter?’ Eine Studie zu Ez 19,2-9,” ZAW 105 [1993] 444-59)承認,作為十九章 2~7 節基礎的詩 歌,乃是西底家時期重寫 的;但是他堅持 ,不能立論說以西 結甚至參與了此 階段。

14

關 於 前 者 , 見 M. Greenberg, “Ezekiel,” Encyclopedia Judaica (Jerusalem: Keter; New York: Macmillan, 1971) 6:1090-91 ; 關 於 後 者 , 見 Davis, Swallowing the Scroll 。 關 於 葛 林 伯 格 的 「 整 體 」 方 法 與 齊 默 利 「 以 西 結 學 院 」 方 法 的 比 較 , 見 J. D. Levenson, “Ezekiel in the Perspective of Two Co mmentaries,” Int 38 (1984) 210-17 。

15

關 於 此 點 , 見 H. W. Wolff, A Co mmentary on the Prophet Hosea, tr. G. Stansell, Hermeneia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4), pp. 57-58。

57


導論

也表示對先知講道的文字記錄。16 (3) 以西結在幾個場合中明確被吩 咐,要記錄他從雅威領受的信息(二十四1~2,三十七16)。 (4) 先知的情緒反應,在某些經文中留下看似困惑古怪的印記,17 這 種現象很難與後世改寫理論調和,除非編輯者本身在風格與文學方 面非常笨拙。(5) 我們知道,與以西結同時代的耶利米,從神領受 神諭之後,在一位文士的幫助下,親自記錄他的神諭。18 (6) 以西結 的同 行前 輩哈巴谷 ,看起來 至少 以書面 方式傳 播他 的 一部份神 諭 (哈二2)。 19 (7) 從神領受神諭後立即抄錄成文,並在文檔中加上 先知署名,這種做法得到聖經外資料的有力證實。20 (8) 以西結與假

16

艾科若(W. Eichrodt, Ezekiel, tr. C. Quinn, OTL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0], p. 62 )提出,該書卷指的是眾先知的信息,在以西結的時代,這些信 息經常被記錄下來。

17

參 D. I. Block, “Text and Emotion: A Study in the ‘Corruptions’ in Ezekiel’s Inaugural Vision (Ezekiel 1:4-28),” CBQ 50 (1988) 418-42 。 根 據 海 爾 普 林 (Halperin, Seeking Ezekiel, p. 版權所有 87 ),八 章「 保存 了 一個 即 刻的 、未 經加 工 的、有幾分前後不一致的 記述的組成因素 ,描述了在以西結 魂遊象外之時湧 入他意識層面的意象」。

18

見 : 耶 三 十 六 章 , 關 於 此 點 , 見 J. A. Dearman, “My Servants the Scribes: Co mposition and Context in Jeremiah 36,” JBL 109 (1990) 403-21 。

19 20

見 Floyd, ZAW 105 (1983) 470-81。 見 A. R. Millard, “La prophétie et l’écriture: Israël, Aram, Assyrie,” RHR 202 (1985) 125-44 。注意下面主前十八世紀幼發拉 底河畔馬里( Mari)文件的紀 錄(AR M 26/2, no. 414 ),與哈巴谷書經文存在驚人的相似之處:「另一件 事:嗄 瑪希 神的回 應者 (āpilum )阿塔 姆如 (Atamru m )來 到這裏 ,對 我說 了以下的話:『為我差遣 一位勝任而又謹 慎的文士,我好叫 他寫下嗄瑪希給 王的 信 息。 』 這是 他告 訴 我的 話 。我 已 經差 遣 猶圖 卡 姆(U tu-kam ), 他寫 下這塊石版;那人有指定的見證人。因此他(先知)對我說了以下的話: 『快快送去這塊石版和它 上面的原樣文字 ,讓他(王)執行 。』現在,我已 經 為 我 主 送 來 這 塊 石 版 」 ( 由 A. Malamat, “New Light fro m Mari [ARM XXVI] on Biblical Prophecy [III-IV]” 翻譯,於 Storia e tradizioni di Israel, Fest. J. A. Soggin, ed. D. Garrone and F. Israel [Brescia: Paideia, 1992], pp. 186-87)。

58


叁、預言的性質與以西結書的文學風格

先知之間的衝突,加上受眾的硬心,增加了書面記錄其神諭的必要 性。 記錄先知信息通常是為了由使者將之傳遞給目標受眾, 21 或者 被保存留給當時及後來的世代,不過以西結面對一個特殊的問題。 受眾沒有積極回應,又面對假先知的攻擊,這時不僅預言的應驗很 重要,而且讓受眾知道事件發生是他話語的明確應驗也很重要。以 西結的許多審判宣告,發佈於耶路撒冷實際毀滅之前。在古代世界 中,使者素以欺騙著稱,預言信息的書面記載為判斷使者的真假提 供了萬無一失的做法。 22 因此,記錄下來的神諭,也為以西結自稱 的先知身分提供了一個真偽測試;早先預言如果已被記錄,就可以 在歷史事實的亮光下得到查驗。尤其對以西結而言,為了證明「在 他們〔以色列 的〕中間有了〔雅威 的真〕先知」(參:二 5,三十 三33),即時抄錄其信息是必須的。在我的觀點中,沒有理由懷疑 以西 結的 許多神諭 是 即時記錄 的 。事實 上,自 傳敘 事 (與詩體 對 比 )風格 說 明,先知 可能親自 將 之記錄 下 來。 23 他 的受 眾心 裏剛 版權所有

21

馬 里 的 許 多 預 言 被 合 併 為 信 件 , 將 求 問 神 的 結 果 告 知 君 王 。 見 ANET, pp. 623-26。

22

見 S. A. Meier, The Messenger in the Ancient Semitic World, HS M 45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88), pp. 168-79。

23

很長時間以來,學者們一 直對一個言辭形 式的轉變深感興趣 :早期預言的詩 體 言 辭 形 式 轉 變 為 耶 利 米 書 、 以 西 結 書 中 主 導 的 散 文 形 式 。 奧 爾 特 ( R. Alter ) 承 認 , 這 也 許 反 映 了 「 個 人 化 的 敏 銳 度 和 表 達 天 賦 」 ( The Art of Biblical Poetr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5], p. 137),但他也提出:對於 很大程度上為解釋說明性 質的預言,散文 或許是更合適的工 具;或者說對於 首先是從神臨到先知(而 非透過先知傳遞 到百姓)的預言, 散文或許是更好 的工具(138 頁)。有意思的是,最早的兩位主要以散文發表言說的先知(耶 利米和 以西 結) ,都 是祭 司家 族出 身。 哈伯 德(Robert Hubbard )(在私下 交談中)提出,他們的散文風格可能源自以色列中祭司保存記錄的慣例職 責。如果這個建議可被證 實,它將會鞏固 我們的理論:以西 結親自書寫他自 己的預言。

59


導論

硬、缺乏真誠,因此任何聽眾都不太可能鄭重其事地記錄下他的宣 告。 24 他專有的避世風格與先知經歷的許多個人化性質,甚至可能 排除了逐字傳授並使祕書記錄信息的可能性。以西結無疑熟悉作為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普遍書寫媒介的泥版,不過他最初可能將大部份 神諭記錄在獸皮或蒲草紙上,雖然也可能偶爾使用書寫板。25 先知在聖經書卷成書過程中的進一步參與是更難證實的。不過 我們可以推測,驅使以西結記錄神諭的動機,或許也激勵他收集和 保存它們,直到預言的事件得以應驗。以西結書的清晰結構得到普 遍承認。 26 在先知事工模式與書卷現存編排之間的普遍一致性,可 能來自先知本身。我們有理由假設:他在內容和文體類型的基礎上 編排它們,尤其涉及它們對耶路撒冷毀滅的觀點;現存的順序反映 了它們可能被保存的方式。考慮到其先知經歷的明顯遞減頻率,直 到任職結束,他或許有時間把它們全部轉錄成書卷系列,根據後期 預言的亮光在早先神諭中插入解釋,並不時把神諭與標題導語連接 在一起。這並不否認後世參與者的編者闡釋(例如,一2~3)。不 版權所有 過,它減少了學者通常想像的先知與書卷之間所需的年代、地理和 氣質差距,也承認了文檔的後世轉錄者對經文所持的尊敬態度。27

24

相反於海爾普林的意見(Halperin, Seeking Ezekiel, p. 87)。參:三十三章30 ~33 節。

25

見 下 文 三 十 七 章 15 ~28 節 註 釋 。 關 於 古 代 近 東 的 書 寫 資 料 , 見 A. Lemaire, “Writing and Writing Materials,” ABD, 6:1001-4 。關於被 擄 以色列 的讀 寫能 力 , 以 及 以 西 結 自 己 的 文 學 技 巧 , 見 Davis, Swallowing the Scroll, pp. 3946。

26

關於以西結書作為有意編排的作品,見 Dorsey, Evangelical Journal 9 (1991) 13-14。

27

這樣重組以西結書的起源 顯然是投機性的 ,但這並不比那些 把經文分解成許 多傳統層次之人更過份, 他們提出詳細的 闡述方案,是進化 論式的,而且往 往矛盾。關於古代文士對於聖經文本採取保守的作法,見A. R. Millard, “Text and Co mment,” in Biblical and Near Eastern Studies, Fest. W. S. LaSor, ed. G. A. Tuttle (Grand Rapids: Eerd mans, 1978), pp. 245-52。

60


叁、預言的性質與以西結書的文學風格

二、文學風格 雖然以西結預言與其他先知書有著數不清的相似特徵,但是這 卷文集在許多方面都是獨具特色的。

1. 單個神諭的鑑別與結構 以西結書中的神諭,按照時間和主題,自然分為四大部份:以 西 結 的 先 知 職 分 呼 召 ( 一 1 ~ 三 27 ) ; 以 色 列 / 猶 大 的 厄 運 宣 告 (四1~二十四27);列國的厄運宣告(二十五1~三十二32);以 色列/猶大的盼望宣告(三十三1~四十八35)。 28 除了這些明顯的 主要分界,此書卷也是整部正典中最容易劃分提綱的書卷之一,這 要感謝單個神諭之間的清晰分界。本卷書由五十個文學單元組成, 其中四十八個文學單元若不是由時間聲明引入,就是由話語—事件 (亦稱先知話語)套語「雅威的話臨到我說」引入。 29 以西結神諭的兩個獨特特徵,往往不是被忽略,就是被否認。 首先,葛林伯格觀察到「一分為二」的神諭模式:根據此模式,第 版權所有 一個神諭(通常為較長部份)提出神諭的主題,第二個神諭隨後提 出另一個主題,而結尾處的終結句把兩部份的要素聯繫在一起。 30 這些格外對稱的模式,偶爾通過創作篇幅完全相同的前後兩部份實 現。31

28

更詳細的提綱見〈目錄〉(6-9 頁)。

29

十九章 1 ~14 節和三十七章 1 ~14 節屬於例外,但是它們具有其他文學記號 的清楚標識。

30

葛林伯格(M. Greenberg, Ezekiel 1–20, AB 22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83], pp. 25-26 ) 在 六 , 七 , 十 三 , 十 六 , 十 八 和 二 十 章 中 觀 察 到 這 個 模 式。

31

在歌革神諭中,A 部份(三十八 2 ~23 )有 365 字;B 部份(三十九 1 ~29 ) 有 357 字;在其醫治之地的異象中,A 部份(四十七 1 ~7 )有 100 字,B 部 份(8 ~12 節)有 102 字。

61


導論

第二,以西結書充滿以重述詮釋(resumptive exposition)為特 徵的例子。感謝費施 班( Michael Fishbane )的 著作,我們越來越 敏感於聖經內部釋經的證據,即一位聖經先知或作者的傾向:拿來 早先 文本 或傳統陳 述 ,在當代處 境 中加以解 釋 ,並應 用於新 的 狀 況。 32 但是我們可以在以西結書本身之中觀察到這種現象。 33 這種 「內部寫作釋經」,在以西結書的重建神諭中最為明顯,這些神諭 有意回答早先的審判聲明,通常宣告使耶路撒冷在主前586年毀 滅 的罪惡已經終止,也宣告以色列災難的逆轉。不過,此現象不僅侷 限於重建神諭對審判聲明的扭轉。現存正典展示出一個顯著趨勢: 在後世處境中重新使用先前章節引入的主題。最明顯的例子包括神 的榮耀(kābôd)和寶座戰車的異象(一1~28,八1~十一25;也 見 四 十 三 1 ~ 9 ) , 對 先 知 守望 者 的命 令 (三 16 ~ 21 , 三 十 三 1 ~ 9),以西結的啞口(三 26~27,三十三22),以煮鍋描繪耶路撒 冷城中的安全(十一1~12,二十四1~14),以寓言形式呈現以色 列的淫行(十六,二十三章),驕傲自大的問題(二十八1~19, 版權所有 二十九1~ 8),以及個人為自身命運負責的教義(十八1~ 32,三 十三10~20)。 在此模式的一個變體中,先引入一個主題的簡介,然後立即放 下,不做進一步闡述,而且往往沒有完全整合進上下文之中。但是 在書卷稍後的地方,卻恢復使用此主題,並提供充份成熟的解釋。 在六章8至10節,十一章17至20節,十六章60至63節和二十章39至 44節,若沒有充滿盼望的附加部份,關於審判和災禍的神諭就完全

32

M. Fishbane,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in Ancient Israel (Ox ford: Clarendon, 1985)。

33

那些提及「先知學校」的 學者們,承認這 種做法也出現在聖 經書卷內部。齊 默利(Zimmerli )與他的繼承 者們付出 大量精 力,從 後世的 多層解釋 中區分 出一個原始真實的以西結 核心團體。這些 先知學生的既定目 標是闡明原始聲 明的含義、強調它對新世 代的重要性,有 時甚至根據新的現 實而修改原始的 意義。我贊成葛林伯格的更加整全的方法。

62


叁、預言的性質與以西結書的文學風格

是懲罰性質的,這代表此模式的最佳例證。這些承諾性的字句,在 當時的位置上顯得格格不入,而其主題卻在主前 586年之 後的救恩 神諭(三十四1~ 31,三十六 16~38)中得以充份 展開。我們可以 引用大量此模式的例子:火炭(一13,十6~8),憂慮地吃餅喝水 (四16~17,十二17~20),以色列/猶大比列國更邪惡(五6, 十六44~52),耶路撒冷被焚燒(五2、4,十五1~8),雅威拔刀 (五2、12、17,十一8,二十一6~22〔中英文:1~17〕),污穢 的 聖 殿 致 使 雅 威 離開 ( 五 11 , 八 1 ~ 18 ) , 雅 威 伸 手 的 後 果 ( 六 14 , 十 四 9 、 12 ~ 20 ) , 改 變 雅 威 裝 飾的 華 美 (七 20 , 十 六 15 ~ 18 ) , 以 色 列 領 袖 的 直 接 控 告 ( 七 26 ~ 27 ) , 「 神 的 榮 耀 」 (kābôd)從基路伯上升並移動到殿的門檻(九3,十3~5),假異 象和假預言的問題(十二24,十三1~ 23,二十二 23~31),悔改 的呼召(十四6,十八1~32),雅威在高處的聖山悅納以色列(二 十39~44,四十 1~四十八 35),為推羅哀哭(二十六17~18,二 十七36),被定罪之人降下陰間(二十六20,三十一10~18,三十 版權所有 二17~32),雅威聖潔的彰顯(二十八25,三十六16~32),以色 列民重新聚 集、安居 在自己 土地上( 二十八25~ 26,三 十四 25~ 31),雅威審判「一切羞辱以色列之人」(二十八25~26,三十八 ~三十九章),大衛的恢復(三十四23~ 24,三十七15~24a), 藉聖靈而得的新生命(三十六 27,三十七 1~14),全體以色列的 重建(三十 七 11、15 ~ 28 ), 雅威的聖 所在以 色列中間 直到永 遠 (三十七28,四十1~四十八 35),新聖殿之中的祭壇(四十47, 四十三13~27),撒督人祭司的職責(四十46,四十四15~31), 王子(nāśî’)在 新制度中 的禮拜儀式功 能(四十四 1~ 3,四 十五 17,四十五21~四十六18),分地(四十五1~8,四十七13~四十 八35),預留的聖地(四十五1~8,四十八8~22)。 每個例子中,主題在早先經文中被簡單介紹,然後放下,稍後 再重新開始,並進一步闡述。過去,學者們往往忽略前面的聲明,

63


導論

認 為它 們是 不真 實的 、偽 造的 、後 來的 、過早 的插 入部份 。 34 然 而,此現象的普遍存在,呼籲人們以一種較正面的方式來思考。雖 然早先陳述與後來擴展之間的關係需進一步分析,但是從預期角度 來看,此模式可稱為「預示」;從回顧角度來看,它似乎是「重述 詮釋」。無論哪種情況,讀者必然提問:此模式若不是以西結口頭 表達中有意運用的修辭技巧,它是否反映了有意識的編輯原則?我 們有理由假定,以西結在眾多情況下處理過這些及許多未記載的主 題;或者可以假定,早先的簡短聲明乃是有意而為,作為後來之事 的預兆,例如主前 586年之前神諭中的 盼望宣告。另一 方面,如果 由先知編輯整理自己的神諭,人們不難想像,他藉著頻繁插入前後 參照,把神諭的書寫形式整合起來。無論是哪種情況,從全局出發 的整體釋經方式,會嘗試確定這些早先陳述在現存文學環境中的修 辭功能。

2. 標註神諭的日期 版權所有 在眾多先知中,以西結為許多神諭標註年代所花費的心思是獨 一無二的。35 除了神祕籠統的一章1節,以及與一章2至3節相關的三

34

舉例來說,三十三章 1 ~9 節經常被認為是雅威指派以西結作守望者的原始位 置,因為這些經節的內容符合耶路撒冷陷落的語境(三十三 21~22 ),超過 符合先知的呼召,即三章 16 ~21 節中現存的文學語境。齊默利(Zimmerli, Ezekiel 1, pp. 71, 143)提出,三十三章 1 ~9 節代表一個後來的插入部份,它 與十八章都是三章 16 ~21 節的原始資料,後者由書卷的最終編訂者添加。相 關的討論,見 R. W. Klein, Ezekiel: The Prophet and His Message, Studies on Personalities of the Old Testament (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8), pp. 28-31 。

35

耶利米通常用年份(二十五 1 ,二十六 1 ,二十七 1 ,三十二 1 ,三十六 1 , 四十五 1 ;參:四十六 2 ,四十九 34 )甚至月份(二十八 1 ,三十六 9 ,四十 一 1 )為神諭標註時間,但從未用過 日子。在其他地方, 能 與以西結之精確 性媲美的只有撒迦利亞(一 7 ,七 1 ;參:一 1 )和哈該(一 1 、15a、15b , 二 10 、20 ),他們也許受到這位被擄先知的影響。

64


叁、預言的性質與以西結書的文學風格

章 16節,還有十四個神諭以年代註記開頭,它們往往是八章 1節那 個典型模式的不同變體: wayĕhî baššānā haššîššît baššîššî baḥămiššâ laḥōdeš 「第六年六〔月〕初五〔日〕。」36 雖然在針對埃及的神諭文集中顯然存在特別的集結性 (二十九 1~ 三十二32),但是年代註記卻散佈在整卷書中,為以西結的事工提 供了年代順序框架(見〈表2〉,64-65頁)。考慮到他講道中以神 為中心的根本重點,這樣刻意按照地上歷史事件來標註先知事件的 作法乃是反諷的。雖然我們可以在單個預言中認出暗示當時處境的 地方, 37 八章和十一章中還提到具體人名,可是以西結從來不曾試 圖闡明其神諭與政治的關聯。正相反,雖然對時事的關注可能使眾 長老通過他尋求神的指引(十四1,二十1),但是他的回應是立即 把關注點提升到救恩歷史/審判歷史(Heils/Unheilsgeschichte)的 版權所有 高度。 38 通常情況下,甚至很難決定他的神諭是針對在耶路撒冷的 餘民,還是針對在巴比倫的被擄者。一切歷史都從神的角度察看。 地上的事件代表天上所做決定的現世表現。 以西結沒有在任何地方解釋這種對年代順序精確性的興趣,不 過它無疑反應出他對自己所處事件之重要性的意識。以色列作為國

36

參:一2 至3 ,二十1 ,二十四1 ,二十六1 ,二十九1 ,二十九17 ,三十20 ,三 十一1 ,三十二1 ,三十二17 ,三十三21 ,四十1 。關於以西結書中日期註記的 形 式 , 以 及 它 們 與 聖 經 外 希 伯 來 碑 文 文 本 的 關 係 , 見 A . Lemaire, “Les formules de datation dans Ézéchiel à la lu miere de donées épigraphiques récentes,” in Ezekiel and His Book, pp. 359-66 。

37

例如,以西結書第十七章中薩姆提克二世的統治;十九章1 ~14節中為以色列 王而作的哀歌。

38

參 K. S. Freedy and D. B. Redford, “The Dates in Ezekiel in Relation to Biblical, Babylonian, and Egyptian Resources,” JAOS 90 (1970) 470 ,論二十 章 1 節。

65


導論

家的歷史已近尾聲;神必須重新開始。 39 但是年代註記也有證明其 真實性的功能。以西結在編輯神諭之時標出證據,記錄雅威在事件 發生 之前 很久就賜 給 他話語; 即 使無人理 會, 他的 話 語也得以 應 驗。因此,以西結在神諭開始時的年代註記,響應了通常出現在結 尾處的套語:「我是雅威;我如此說,我也如此行〔我的話語〕」40 這些文檔註記邀請歷代讀者承認神話語的準確與能力,並承認以西 結是雅威的真先知;後一個問題在他的信息被同時代人拒絕的情況 下尤為敏感急迫(參:二5,十二26~28,三十三33)。

3. 自傳的角度 事實上,以西結的所有神諭都以第一人稱傳遞,因此給讀者們 留下這樣的印象:他們進入一位聖人和以色列先知的私人回憶錄。 只有一處沒有 使用第一人稱形式,而是使用第三人稱,就是一 章 2 至3節的編輯註解。在其他地方,只有二十四章 24 節提到先知的名 字,不過這是在神說話的語境中,第一人稱是用來引入神所說的這 版權所有 段話的。 41 反諷的是,雖然神諭以自傳敘事風格呈現,但是先知真 正容許讀者進入他思想世界的情況卻少之又少。他只有六次表達自 己的反應,發洩對所見之事的強烈不滿,或承認自己難以理解雅威

39

因此,在唯一標註日期的救恩神諭中(四十 1 ),新開始被稱為「年首」 (rōʾš haššānâ)。參:出埃及記第十二章 1 節中關於以色列開始的原始正式 陳述。

40

ʾănî yhwh dibbartî wĕʿāśîtî,十七 24 ,二十二 14 ,三十六 36,三十七 14 。 他的目標在十二章 25 、28 節明確宣告。

41

這與其他先知形成對比, 他們只在很少情 況下使用第一人稱 自傳體形式:摩 七 1 ~8 ,八 1 ~12 ,九 1 ~4 ;何三章;賽六章。甚至所有先知中最透明的耶 利米 ,也 只是 偶 爾使 用這 種形 式 :一 4 、11 ~14 , 二 1 ,十三 1 ~8 ,十五 1,十六 1 ,十七 19 ,二十四 1 、3 、4 。參:四 10 。

66


593

597

604

609/8 605

612 609

626 614

640 627

22

17

30

1

1

1

27

21

10

29

1

3 4

1 1

59

版權所有

67

5.4.5

8

7

7

31


68

573 571 562 539

585

586

587

592 591

1

1

1

1

4

17

1 20 1 21 1 1 17

1 1

4

版權所有

1 1 4 6 1 2 3 3 4 4

9[10].10.10 10.10.12 11.1.7 11.3.1 12.10.5 12.11.1 c 12.12.1 12.12.15 25.1.10 27.1.1

c.

b.

a.

9 8

6.6.5 7.5.10

3 3 18 28 26

7 29 21 8

5

18 14 b


叁、預言的性質與以西結書的文學風格

的行動。 42 在其他地方,他對普遍流行說法的回應,被起草成為神 諭。雖然他必然聽到過人們喋喋不休的議論,雅威卻反覆向他提醒 他 們 所 說 的 話 ( 十 一 15 , 十 二 22 、 27 , 三 十 三 30 ~ 33 , 三 十 七 11), 甚至他們對他所表演的兆頭 — 行動的反應(十二 9;參:十 七12,二十四19)。以西結只在很少的情況下報告他順從神的指令 說 話 , 或 做 出 某 些 先 知 兆 頭 — 行 動 ( 十 一 25 , 十 二 7 , 二 十 四 18)。不過,儘管採用自傳形式,人們還是懷疑真實的以西結是否 曾經流露出來。我們所看見的是一個完全在雅威的靈掌控下的人; 只有神的所言所行才是重要的。

4. 套語框架 本卷書中大量重複的套語表達,給以西結神諭的讀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其中有些套語也出現在其他先知書中,有些則是以西結書 獨具的。為方便起見,可以把它們劃分為幾類。43

A. 稱謂形式

版權所有

以西結通常用全稱「主雅威」(ʾădōnāy yhwh)來稱呼書卷中 的神聖發言者。這種表達出現217次,其中208次出現在神發言的開 頭和結尾標記中。這種雙重名字的形式,用個人化名字(雅威)和 正式頭銜(主)作為神的識別。 44 藉著使用這雙重稱呼,先知既強

42

結四14 ,九8 ,十一13 ,二十一5 (中英文版:二十49 ),二十四20 ,三十七 3 (總是由「我說」〔wāʾōmar 〕引入)。見Meier, Speaking of Speaking, p. 231。

43

關 於 套 語 的 辨 識 與 討 論 , 參 R. Hals, Ezekiel, FOTL 19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9), pp. 359-63 。

44

見 Block, Gods of the Nations, pp. 42-44 的討論。關於以西結書中使用神名的 詳盡研究,見 Zimmerli, Ezekiel 2, pp. 556-62。

69


TEXT AND COMMENTARY

經文與註釋

版權所有


約翰福音:導論

版權所有

626


Part 1: Messages of Doom and Gloom for Judah/Israel(1:1–24:27)

第一部分

信息:猶大/以色列的 黯淡前景 (一1~二十四27)

版權所有


約翰福音:導論

版權所有

626


I. The Call of Ezekiel to the Prophetic Ministry (1:1–3:27)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 的呼召

(一1~三27)

版權所有


約翰福音:導論

版權所有

626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1

三 27

 性質與計劃 以西結書的第一個主要部分,在性質上顯然與特定場合有關, 寫給一個在特定歷史時期(主前598-586年)、面對特定危機(國家 瓦解)的特定民族(猶大)。我們從神諭和異象中附加的一系列日 期註記(一1、2~3,三16,八1,二十1,二十四1)得知,這整組 信息是在六、七年的時間跨度裏接受和傳遞的,就在耶路撒冷落入 尼布甲尼撒手中之前。先知發出他對將臨災難的緊急警告,此危機 的後果在每一頁都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帷幕最終隨著一個必然臨 到的決定性震驚宣告而落下。能夠窺見盼望之處少之又少,如同神 震怒波濤下零落分散的寶貴珍珠(六8~10,十一14~ 21,十六 60 ~63,十七22~24,二十40~44)。信息的形式反映出它們的重要 性。藉著直接的審判宣告、多彩而生動的寓言描述、富於戲劇性且 往往令人震驚的象徵行動、與聽眾們的辯駁,還有神掌控的個人悲 劇,以西結試圖將其觀點表達得淋漓盡致。 版權所有 不過,這個前景黯淡的使命,卻是以一段精彩的按語開始,即 以西結的先知職分呼召。由於經文的文學複雜性,而且顯然具有複 合的性質,學者們對以西結呼召敘事的界限持有不同意見。雖然大 部分人認為三章15節是結束之處, 1 但是看起來最佳方案是把終點 線(terminus ad quem)置於三章結尾,也就是雅威親自對先知做 出指示的結束之處。三章16至21節在風格、語調和主旨上的改變, 讓這幾節經文看起來似乎打擾了敘事進程。然而,三章16節的年代 註記暗示,它應該根據先知在前面的經歷來理解。有些人認為,以 西結在三章22至27節之行動的象徵性質說明,這個小段描述了先知 專職事奉的開始。2 不過,副詞「在那裏」(šām,22節)把這段經

1

見 Hals, Ezekiel, pp. 9-22 。

2

葛林 伯 格 (Greenberg, Ezekiel 1–20, pp. 98-128 )將之 與 隨 後的 部 分 連在 一 起。

117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一1

二十四 27

文與前面經文連接起來,經文中的幾個主題也呼應一 章 4節至三章 15節描述的內容。此外,所描述的事件只涉及雅威與祂的大使。象 徵行動旨在預備先知承接使命,而不是傳遞雅威給百姓之信息的某 個面向。最後,結尾的挑戰「聽的可以聽,不聽的任他不聽,因為 他們是悖逆之家」,聽起來像是一個最後的口 頭標點符號。 3 無論 如何,只有在第四章,先知的象徵性行動才開始直接關聯於他的信 息,而不是他的角色。 假定這些界限之後,根據風格與內容,就很容易辨識敘事主要 結構的構成因素了: 一、標題(一1~3)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一4~28a) 三、以西結奉差遣(一28b~三11) 四、以西結的預備(三12~15) 五、以西結就職時雅威的講論(三16~21) 版權所有 六、以西結開始行動(三22~27) 個 人蒙 召 進入 神聖 事 奉的 舊約 聖 經敘述 , 往 往以兩 種 形 式出 現 : 被 抗 拒 的 呼 召 ( protested call ) 和 無 法 抗 拒 的 呼 召 ( overwhelming call)。 4 以西結的呼召一般被歸類於後者,因為它具備 以 下 典 型 特 徵 : (1) 蒙 召 之 人 領 受 一 個 充 滿 榮 耀和 威 嚴 的 雅 威 異 象。(2) 那人在口頭上或非口頭上顯示出不堪承受此異象的回應。 (3) 那人被雅威安慰、預備和訓練,以完成他的先知職責。(4) 那人

3

以賽亞書六章 9 至 10 節類似地提到聽眾們的反應,以此結束了一個呼召敘 事。

4

參:摩西(出三 1 ~四 17 ),基甸(士六 11 ~24 )和耶利米(耶一 4 ~10 ) 的呼召。關於呼召敘事的詳盡探討,見 N. Habel, “The For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all Narratives,” ZAW 77 (1965) 297-323; Zimmerli, Ezekiel 1, pp. 97100。

118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1

三 27

從雅威領受特別的差遣。 5 不過,把這兩種呼召敘事類型截然劃分 的傾向,阻礙釋經者看見一個事實:在這段敘述中,這兩種類型是 結 合 在 一 起 的。 這 部 註釋 書 將 會提 出 , 6 這 段 敘 述 的 眾 多 特 徵表 明,以西結不是一位甘心樂意的先知,至少起初不是。這段敘述超 乎尋常的長度和細節,也增強了這種印象:摩西是抵抗型先知的經 典例子,而這段敘述的字數超過摩西呼召報告幾乎百分之五十。以 西結是其時代和環境的產物。開篇異象的強度、差遣言辭的重複、 被指定吞吃書卷的實際經驗、嚴厲的守望者吩咐、三重的捆綁等, 結合 起來 要軟化以 西 結的抵抗 , 預備他進 入全 權之 主 所徵召的 角 色。 關於舊約聖經的呼召敘事,可以提出幾個附加的概要觀察。第 一,先知的呼召不是一個類似狂喜入迷或魂遊象外的經歷。根據已 知的資訊,與神相遇的發生,是在那人從事正常生活的活動之時。 第二,正如希伯來文敘述中普遍存在的,敘述的段落劃分取決於雅 威及 其先 知的對話 。先知蒙 差遣 是一個 非常個 人化 的 經歷。一 方 版權所有 面,以西結被准許口頭回應神的造訪,以第一人稱形式表達他的反 應。另一方面,雅威親自與祂的新使者說話,特徵是用直接命令語 氣的形式頒佈祂的差遣令。第三,先知的呼召是一個隱祕的事件。 呼召一個人的決定惟獨出於雅威自己,沒有跟任何介入的第三方溝 通。事實上,揀選人進入神聖的事奉,有時似乎顯得相當武斷,不 顧個人的信心(基甸)、對神之計劃的興趣(摩西),或是個人的 恩 賜 ( 耶 利 米) 。 第 四 , 先 知 的作 用 是 居間 性 質 的 。 7 呼 召 的 來

5

又參:以賽亞的呼召(賽六 1 ~13 )、音拉的兒子米該雅的 呼召(王上二十 二 19 ~21 ),以及掃羅/保羅的呼召(徒九 3 ~19 ,二十二 3 ~21 ,二十六 12~18 )。

6

關於初步的清單,見上文〈導論〉,46-47 頁。

7

參 R. P. Gordon, “Where Have All the Prophets Gone? Th e ‘Disappearing’ Israelite Prophe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ncient Near Eastern Prophecy,” BBR 5 (1995) 78-85。

119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一1

二十四 27

臨,不是為了先知自己的益處,而是為了把神聖的信息傳達給第三 方—通常是以色列國或其中某些部分,不過也有給外邦人的。那 些利用自己先知職分謀求私利的人,被刻畫為假先知。第五,當先 知出去的時候,他們帶著神的信息和神的權柄。事實上,在這些呼 召敘事中,雅威的姿態是偉大的神聖君王,祂徵募人類大使進入服 事祂的行列,這些使者傳遞對目標受眾的宣告 。 8 此點最明顯地表 現在以西結的呼召中。

版權所有

8

關於先知作為使者,見 C. Westermann, Basic Forms of Prophetic Speech, tr. H. C. White (repr. Louisville: Westminster/John Knox, 1991), pp. 90-128。

120


一、標題

一、標題 1

一1

一1

3

3

當 9 第三十年四月, 10 當那月初五日,我在迦巴魯 11 河邊

被擄者中,天開了, 12 我看見一個神聖的異象。 2 當那月初五 日(正是約雅斤王被擄第五年), 3 在迦巴魯河邊的迦勒底人 之 地 , 雅 威 的 話 直 接 臨 到 13 布 西 的 兒 子 祭 司 以 西 結 。 在 那 裏,14 雅威的手降在他身上。15  性質與計劃 以 西結 書 開頭 的題 詞 ,在 幾個 方 面不同 於 其 他先知 書 卷 。第 一,其他書卷開始於一個綜合性的標題,尋求建立先知事奉的一般 歷史背景;以西結的題詞卻只適用於當時直接的文學語境。 16 他的

9

在希伯來文敘事體中,一個文學單元常以 wayĕhî 開始,隨後跟著一個時間子 句或短語(參:書一 1 ;士一 1 ;撒上一 1 ;撒下一 1 ;得一 1;斯一 1 ;尼一

版權所有 1)。在先知書卷中,只有以西 結 書 和 約 拿 書 以 這 種 方 式 開 始 。 參 GKC,

§111g 。 10 11

「月」這個字在《馬所拉文本》中遺漏,但是在《七十士譯本》中則保留。 《七十士譯本》的 Cobar 指出字首為 o 類(initial o-class)母音。參:亞甲 文 nār kabari/u。

12

關 於 簡 單 被 動 字 幹 的 關 身 語 態 用 法 ( middle usage of the Niphal ) , 見 Waltke-O’Connor, Syntax, §23.2.1 。

13

如二十章 32 節,不定詞獨立形(infinitive absolute)hāyōh 強化了動詞的力 度(參:創十八 18 ;民三十 7 ;耶十五 18 ),關於此點,見 GKC, §113l-r。 它沒有反映於《七十士譯本》的 kaiV ejgevneto,經常被當作錯誤的重複而刪除 掉;參 BHS 。但是《七十士譯本》也可以解釋為漏寫。

14

Šām 出現在三章 22 節,八章 1 節和四十章 1 節,駁斥了《七十士譯本》將它 刪除的作法。

15

不同於 BHS 和大多數聖經註釋者(見 Allen, Ezekiel 1–19, p. 4),不需遵照 《 七 十 士 譯 本 》 而 把 ʿālāyw ( 「 在 他 身 上 」 ) 修 改 為 ʿālay ( 「 在 我 身 上」),尤其是當這個子句延續了 2 節開始的編者闡述時。見註釋部分。

16

參:賽 一1 ;耶一1 ;何一1 ;珥一1 ;摩一1 ;俄1 ;彌一1 ;鴻一1 ;哈一1 ; 番一1 ;瑪一1 。有些人把以西結書一章3a節視為整卷書的標題。參 Zimmerli,

121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標題旨在確定就職異象的日期。第二,在其他地方,不同的先知是 以第三人稱的 形式提及;而在 1節,第一 人稱的用法為此預言提供 了與眾不同的自傳性質。第三,目前的題詞是複合的,包括兩個截 然不同的標題(分別為1節和 2~3節),每個標題包含各自的日期 註記、提及先知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先知經歷的宣告。但是,兩 個題詞在風格和內容上都存在重要的差別:(1) 1節的日期註記,按 照已經固定的形式;17 而2節的對應部分,涉及一個附加說明的插入 子句。(2) 1節以第一人稱傳遞;2~3節以第三人稱。(3) 1節把先知 經歷描述為一個視覺事件;根據2至3節,它則是口頭和身體上的。 (4) 1節缺 少一個起 點( terminus a quo); 2 節明 確 提及約 雅斤被 擄。(5) 1節沒有提供先知的個人資訊;3節用家族 和職業確定他的 身分。 但是,兩個標題之間最為顯著的差異,關涉到所引用的日期。 1節提及一個發生在「第三十年」的事件;2節則用「約雅斤王被擄 第五年」來確定日期。這個二十五年的明顯差異,可用幾種方式來 版權所有 解釋。 18 有些學者通過修改1節的經文來調和這兩個日期; 19 然而大

Ezekiel 1, p. 101; Hals, Ezekiel, p. 363。哈該書一章1 節和撒迦利亞書一章1 節 的標題,把日期註記加在先知話語— 事件套語的前面。 17

見上文,64-66 頁。

18

關 於 這 些 提 議 的 綜 覽 , 見 Fohrer, Hauptprobleme, pp. 113-16; A. York, “Ezekiel I: Inaugural and Restoration Visions?” VT 27 (1977) 82-91; E. Kutsch, Die chronologischen Daten des Ezechielbuches, OBO 62 (Freiburg: Universitätsverlag;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85), pp. 45-49 。

19

學者們提出替換《馬所拉文本》中「第三十」的各樣譯法:(1)「第十三」, 指尼布甲尼撒王第十三年;(2)「第三」,指西底家第三年;(3)「第五」,假 設「第三十」是一個後世 插入成分,受到 傳統禁令的影響, 即禁止任何三十 歲以下的人學習一章 1 至 28 節,並且認為,以西結一定是在這個年齡時領受 異象;(4) 用 bšlm šnh(「當那年的年底」)替換《馬所拉文本》的 bšlšym šnh (「 當第 三十 年 」) 。關 於討 論 與參 考書 目 ,見 Kutsch, Daten, pp. 4547。

122


一、標題

一1

3

部分學者保持現有的讀法,寧可把「第三十年」聯繫到某個時代或 公眾事件。在這些被提出的可能事件中,20 有兩項值得認真思考。 第一,如果這個日期的參照點與本卷書中任何其他日期的參照 點相同,21 那麼1節間接提及的事件,必然發生在推羅神諭(二十九 17)之 後整整三年、在最後異象( 四十 1)之後五年。不過,那會 是個甚麼事件,我們並不清楚。葛瓦亞戶(H. Gevarjahu)提議: 「當第三十年」原本用作預言文集末尾的標記,後來被移到書卷的 開始,與其他傳記資料並列。 22 史匹格(S. Spiegel )的結論是,1 節曾經用作一個現已遺失的異象記述的標題,該記述或許是關於雅 威在祂的地上居所化為灰燼之後回到祂的天上居所。 23 幾位近期學 者宣稱,在本卷書內部找到了那遺失的異象。約克(A. D. York) 在 雅 威 回 到 聖 殿 ( 四 十 三 3 ~ 5 ) 中 找 到 它 ; 布 朗 歷 ( W. Brownlee)提出的是枯乾骸骨的異象(三十七1~14)。 24 藍恩(B.

20

版權所有 例如,希勒家發現律法書和約西 亞改革的第三十周年、禧年週期的第三十 年、撒瑪利亞的陷落、瑪 拿西的統治開始 、約雅斤出生、拿 布波拉撒或尼布 甲尼撒的統治開始。關於討論和參考書目,見 Kutsch, Daten, pp. 47-48 。

21

即約雅斤被擄。參:一 2 ~3 ,三 16 ~17 ,八 1 ,二十 1 ,二十四 1 ,二十六 1,二十九 1 ,二十九 17 ,三十 20 ,三十一 1 ,三十二 1 ,三十二 17 ,三十 三 21 ,四十 1 。一章 2 節,三十三章 21 節和四十章 1 節明確地提到被擄。

22

H. M. I. Gevarjahu, “Biblical Colophons: A Source for the ‘Biography’ of Authors, Texts, and Books,” in Congress Volu me, Edinburgh 1974, VTSup 28 (Leiden: Brill, 1975), pp. 52-53 ;同一位作者,“The Transfer of Colophonic Data from the End of a Text to its Beginning,”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World Congress of Jewish Studies, Bible, 1977 (1981), pp. 44-45 。參 W. F. Albright, “The Seal of Eliakim and the Latest Preexilic History of Judah, with Some Observations on Ezekiel,” JBL 51 (1932) 96-97; Howie, Date and Co mposition, pp. 41, 49-50 。

23

Spiegel, HT R 24 (1931) 286-94。

24

York, VT 27 (1977) 82-98 。根據布朗歷的說法,它從原來的上下文中挪走, 放到開頭,作為米大示(midrash)釋經練習的一部分(Bro wnlee, Ezekiel 1– 19, WBC 28 [Waco: Word, 1986], pp. xxxii, 4-5 )。

123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Lang)提出一個比較可能的解決方式,把一章 1節至三章15節拆分 成兩段獨立經文:寶座異象記述(一1、3b~二2,三12~14)和呼 召敘事(二 3~三11、 15)。也許受到以賽亞書六 章的啟發,編輯 者據此將以西結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先知經歷結合在一起。25 雖然1 節可能原本直接附加在 4節上,用作寶座異象的標題, 但是這種解 釋沒能考慮到這段經文與十章的關係。 那些從約雅斤被擄開始算為「第三十年」的日期提議中,沒有 一項令人完全滿意;因此,俄利根(Origen)很早之前提出的解釋 仍然具有最大的可能性:起點是先知自己出生的那一年。 26 無可否 認,這種解決方法不單處理日期註記的方式不同於書卷中任何其他 地方;它也是根據個人自身經驗來確定日期。儘管如此,以西結呼 召的強烈個人性質,加上其聽眾的硬心,使這段記述不太可能是原 本有意寫給公眾的。在標題和異象敘事中使用第一人稱,說明以西 結親筆創作了這段書面記述,排除了一個「第三十年」之後的參照 點。先知知道他所說之事是甚麼。無論如何,對於以西結來說,第 版權所有 三十年代表一個極重要的里程碑。根據民數記四章30節,這是祭司 有資格進入他們職分的年齡。 2至3節顯然代表由以西結預言的後世編輯者插入的成分,這解 釋了為甚麼提到先知的名字,使用第三人稱,以及註記中提供的資 料。我們完全可以想像,讀者讀到以西結自己所寫的異象草稿時, 會對「第三十年」感到疑惑不解。為了釐清問題,編輯者使之同步

25

B. Lang, “Die erste und die letzte Vision des Propheten: Eine Überlegung zu Ezechiel 1–3,” Bib 64 (1983) 225-30。Kutsch, Daten, pp. 50-54 也類似。

26

此 觀 念 的 近 期 支 持 者 包 括 P. C. Craigie, Ezekiel, Daily Study Bible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83), p. 7=克萊基著,葛慶元譯,《以西結書注釋》 (香港:基督教文藝,1989 ),10 頁;J. Blenkinsopp, Ezekiel, Interpretation (Louisville: Westminster/John Knox, 1990), pp. 16-17 =張洵宜譯,《以西結 書 》 , 解 經 講 道 注 釋 叢 書 ( 台 南 : 台 灣 教 會 公 報 社 ,2010 ) ,20-21; J. M. Miller, “The Thirtieth Year of Ezekiel 1:1,” RB 99 (1992) 499-503 。

124


一、標題

一1

3

於以西結親自標註神諭日期的事件,即約雅斤被擄, 27 然後添加關 於先知家族及其職業身分的資訊。對於不能相信諸天在異國土地上 向被擄者打開的讀者,編輯者藉著插入強調性的「在那裏」而突出 地點。對於那些傾向於把以西結異象經歷視為幻想飛馳的人,插入 部分確定,這是先知被徵召進入神聖事奉的時機。2至3節絕非對經 文的拙劣或不自然的侵擾,而是反映出一個深刻的關注:如何用易 於理解的方式來呈現以西結的呼召記述;異象本身已經足夠高深莫 測了。我們可以推測,負責編輯以西結事奉記錄並塑造書卷現存樣 式的人(們),也就是這個註記的作者。

一1. 這節經文提供了先知自己對蒙召進入神聖事奉的觀點;2 至 3節則反映出一個旁觀者的理解。第一 個標題為理解呼召敘事提 供了幾個重要細節。 年代背景。對以西結來說,遠離耶路撒冷和聖殿,祭司事奉的 特權 似乎 成為一個 無 望的夢想。 但 是,雅威 並 沒有 忘 記他。 突 然 間,在他三十歲那年的四月五日,正是他按照正常情況本應被委派 版權所有 到聖殿事奉的時候,神闖進這位被擄者的生活,呼召他進入另外一 種(或許甚至是更高的)事奉。他的呼召的具體日期,確定為四月 五日。按照春季新年來算,呼召在搭模斯月五日臨到他,也就是主 前593年七月31日。 28

27

這種在日期註記內部進行 同步化的類型, 也在其他地方出現 。注意以下平行 結構: 結一2

hîʾ haššānâ haḥămîšît

lĕgālût hammelek yôyākîn

耶二十五1

hîʾ haššānâ hāriʾšōnît

linĕbûkadreʾ ṣṣar melek

耶三十二1

hîʾ haššānâ šĕmōneh ʿeśrēh

耶五十二12

hîʾ šĕnat tĕšaʿ-ʿeśrēh šānâ

bābel linĕbûkadreʾṣṣar

šānâ 28

lammelek nĕbûkadreʾṣṣar

關於春季新年,見 D. I. Block, “New Year,” ISBE, 3:529-32。海伊思與胡克爾 (J. H. Hayes and Paul K. Hooker, A Ne w Chronology for the Kings of Israel

125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社會背景。短語「在被擄者中」(bĕtôk haggôlâ)的意思,不 是 說他領受 啟 示時正 置 身於被 擄 者群體 當中 。 29 而 是突 出一 個事 實:他離開自己的故土,遠離過去作為雅威榮耀發源地的耶路撒冷 和聖殿。反諷的是,以西結發現自己所處的人群,正是被當時耶路 撒冷居民看作遭雅威棄絕的人(十一15)。這些被擄者的命運,被 視為遭神棄絕的確鑿證據。但是,雅威突然在被擄者中向以西結顯 現, 粉碎 了普遍的 迷 思:國家守 護 神的影響 力 受到 特 定地域 的 侷 限;人要接近神,必須親身出現在神的領地。 30 雅威可以出現在祂 選擇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甚至是在通常被視為不潔淨的外邦土 地上(摩七17;結四13)。 地 理 背 景 。 希 伯 來 文 nĕhar kĕbār 等 同 於 亞 甲 文 的 nār kabari/u,即「迦 巴魯河」,它幾次出 現在主前五世紀巴比 倫銀行 世家慕拉書家族檔案中。 31 迦巴魯河位於尼普爾周邊地區,只是一

and Judah and Its Implications 版權所有 for Biblical History and Literature [Atlanta: John Knox, 1988], pp. 13-14)主張,猶太人在約西亞第十八年的時候,把秋 季新年轉變為春季新年。關於主前 593 年的計算法,見下文。日期的計算, 根據 R. A. Parker and W. H. Dubberstein, Babylonian Chronology 626 B.C.A.D. 75, BUS 19 (Providence: Brown University Press, 1956), p. 28。 29

布朗歷的論點(Bro wnlee, Ezekiel 1–19, pp. xxv-xxxiii)是,haggôlâ 若非代 表一個 文士抄 寫錯 誤,就 是刻 意與 吉甲飛 蠅(Gilgal flies )形成文 字遊戲 ; 但有太多證據要求我們不可太過認真對待他的論點。

30

參 : 約 書 亞 記 二 十 二 章 25 節 。 關 於 古 人 對 神 — 人 — 土 地 關 係 的 認 識 , 見 Block, Gods of the Nations。

31

這些檔案,包括大約730 塊石版,代表我們可以獲取的關於當時尼普爾地區人 口的主要資訊來源。我們 對於定居者種族 構成的認識,來自 出現在這些商業 記 錄 中 的 人 名 。 關 於 這 些 聚 居 地 的 研 究 , 見 M. D. Coogan, “Life in the Diaspora: Jews at Nippur in the Fifth Century,” BA 37 (1974) 6-12;同作者, West Se mitic Personal Na mes in the Murašû Docu ments, HS M 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R. Zadok, The Jews in Babylonia during the Chaldean and Achaemenian Periods (Haifa:University of Haifa, 1979) ; 同 作 者 , On West Semites in Babylonia During the Chaldean and

126


一、標題

一1

3

個精心修建的運河系統的許多支流之一,該系統把底格里斯河與幼 發拉底河的河水運送到全城和郊區。 32 總體來說,尼普爾居民在歷 史上支持亞述人超過巴比倫人,屬於那個地區最後歸順拿布波拉撒 的人。巴比倫王毀滅該城之後,重新安置人口,讓來自帝國各地的 被擄者住進那個地區,以西結和他的猶太同胞也在其中。我們並不 清楚,在迦巴魯河邊是否表示以西 結見異象時親自在水道附近, 33 或者 僅 僅表達 一個 概括名 稱,指 猶 太被擄者 居 住的地 區 。無論 如 何,從前一種可能中推論出的任何意義都是揣測性的,因而是不足 取的。34 在兩種情況下,這都不過是一個地理註記而已。 以西結經歷的文體類型。以西結在一個神聖的異象中看到天開 了,讓他能夠凝視神自己的寶座宮殿。 35 此經歷的文體類型,以短 語 marʾôt ʾĕlōhîm 表達,通常翻譯為「神的異象」。但是,有幾項 考量反駁這種譯法。第一,在以西結書中,ʾĕlōhîm 通常用作通稱, 「 神」, 而 不是一個 專有名詞 。 36 如果 以西 結的 意 思是「 神 的異

版權所有 Achaemenian Periods: An Onomastic Study, rev. ed. (Jerusalem: J. J. and Z. Wanaarta

and

Tel-Aviv

University,

1978);

Stolper,

Enterpreneurs

and

Empire。 32

關 於 此 主 題 , 見 R. Zadok, “The Nippur Region during the Late Assyrian, Chaldean and Achaemenian Periods Chiefly according to Written Sources,” IOS 8 (1978) 266-332 ,尤其是 p. 287; E. Vogt, “Der Nehar Kebar: Ez 1,” Bib 39 (1958) 211-16。

33

參:但以理書八章 2 節起和十章 4 節的但以理異象。

34

參以下討論:Zimmerli, Ezekiel 1, p. 115 與 Greenberg, Ezekiel 1–20, pp. 4041。使徒行傳十六章 13 節表示,甚至在新約聖經時代,河畔也被視為禱告和 敬拜的合適地方。

35

舊約聖經中另外提到天開了的地方, 只有創世記七章11 節,但是具有不同的 深遠意義。參:以賽亞書六十三章19b 節(中英文版:六十四1 ),那裏提到 雅威裂(qāraʿ)天而降,幫助懇求者。

36

Greenberg, Ezekiel 1–20, p. 41 也是如此。關於以西結書中神的名的討論,見 W. Zimmerli, Ezekiel 2: A Co mmentary on the Book of the Prophet Ezekiel, Chapters 25–48, tr. J. D. Martin, Hermeneia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3), pp.

127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象」,他或許會寫 marʾôt ʾădōnāy yhwh(「主雅威的異象」)。 第二,先知所目睹的,與其說是神的異象(只有第一章最後幾節經 文提到神自己),不如說是一個神聖屬天實際的異象。第三,「異 象 」 ( marʾôt ) 不 是一 個真 正的 複數 形 式, 而是 一 個 「泛 稱的 複 數」(plural of generalization), 37 這個短語最好翻譯為「神聖的 異象」(如八3,四十2)。天開了,以西結被邀請來觀看榮耀的超 自然實際,而這通常是凡人不可觀望的。第一人稱的使用,不僅為 這 段記述 附 加上他的 署名, 38 而且 為 整部書 卷 確定 了自 傳體 的語 調。

一2

3. 如上所述,以西結的親筆題記和就職異象之間,插入

編者所寫的解 釋說明。這條註記開 始於引自 1節的醒目 標語:當那 月初五日(baḥămiššâ laḥōdeš),不過緊隨其後的是一個同步插句 評註,正是約雅斤王被擄第五年。他如此安排,不僅回答了 1節中 「第三十年」造成的謎語,而且提醒讀者要注意標註預言日期的方 式,整部書卷都會貫徹始終地遵照這種方式。 版權所有 任 何事 件 的日 期標 註 都要 根據 約 雅斤的 統 治 ,這是 令 人 驚訝 的,不僅因為他在耶路撒冷作王的時期僅維持了三個月零十天(王 下二十四8;代下三十六9),也是因為他沒能對以色列歷史和文化 作出任何重要的積極貢獻。事實上,從各方面來說,他的一生都遮 蓋了他名字所表達的信心與樂觀。 39 不過,他被免除王位和被擄,

556-62。例外出現在以下語境中:二十八章(2 、6 、9 、13 、14、16 節)和三 十一章8 、9 節,提到伊甸,「神的園子」,也提 到立約套語 「我要作你們的 神」(十一20 ,十四11 ,三十四24 ,三十六28 ,三十七23 ,三十七27 )。 37

GKC, §124e; Joüon-Muraoka, Gra mmar, §136j。

38

沒有其他先知書以自傳標題開始。

39

「約雅斤」(yôyākîn )翻譯為「雅威必 建立」。 耶哥尼雅 (代上三 16 )和 哥尼雅(耶二十二 24 、28 ;《拉吉書信》三 15 )是同一名字的不同變體。這 個名字出現在巴比倫行政公文中,寫作 Ia-ku-ú-ki-nu (ANET, p. 308)。關於 此名字,見 Fowler, Theophoric Na mes, p. 110 。

128


一、標題

一1

3

代表以色列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耶利米的預言實現了;大衛家王 位繼承的首要血脈已經完結了。 40 後一種觀察結論或許解釋了以西 結為何保留這位次要統治者的生平事件,作為他的紀年參照點。他 的神諭會表達出對西底家的強烈不滿,把他視為耶路撒冷的「攝政 王」而已。 41 聖經外證據表明,其他人也繼續將約雅斤視為合法君 王,直到聖城淪陷。在巴勒斯坦南部出土了三個約雅斤和西底家時 代 的 罐 柄 , 都 刻 有 「 屬 於 約 雅 斤 的 僕 人 以 利 亞 敬 」 ( lʾlyqm nʿr ywkn)的字樣。 42 除非這些容器製作於約雅斤在位的三個月之內, 否則證明,他的權柄似乎是公認的,甚至在他不在位之時。 43 這符 合巴比倫出土的一系列主前595-570年的石版,它們用王室頭銜「猶 大地之王」來稱呼約雅斤,並為王和他五個兒子的生活作出安排。44 這種特殊的對待方式,也被尼布甲尼撒的繼任者亞美—瑪杜克 ( Amel-Marduk;即 以未—米羅達)繼續沿用,他在主 前 561年把 約雅斤提出監獄,邀請他進入王宮,在那裏賜給他特別的高位,超 過其他被擄諸王(王下二十五27~30;耶五十二31~34)。 版權所有 不過,就以西結的考量來說,約雅斤從王位上被挪走、被擄去 (而非登基),為他的預言提供了參照點(參:王下二十五27;耶 五十二31)。即便如此,他沒有在此事件上過多停留;關於細節, 我們必須轉向其他三 個原始資料。列 王紀下二十四章 8至17節和歷

40

耶利米書二十二章28 至30 節。約雅斤的繼承者瑪探雅/西底 家,來自次要血 脈(王下二十四17 )。

41

Freedy and Redford, JAOS 90 (1970) 463 and n. 2 也如此主張。關於以西結對 西底家看法的詳盡討論,見 B. Lang, Kein Aufstand in Jerusalem: Die Politik des Propheten Ezechiel, 2nd ed. (Stuttgart: Katholisches Bibelwerk, 1978)。

42

見 D. W. Tho mas, ed., Docu ments from Old Testament Times (New York: Harper & Ro w, 1958), p. 224; Albright, JBL 51 (1932) 77-106。

43

Zimmerli, Ezekiel 1, p. 114 也如此主張。但是,參:紀普森(Gibson, TSSI, 1:66),他主張,封印的主人只是另一個產業豐盛之人。

44

ANET, p. 308 。

129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代志下三十六章 9至 10節,從猶 太人的視角出發,描繪了耶路撒 冷 被征服,約雅斤被擄去。而巴比倫人的視角,保存在尼布甲尼撒作 王早年的一塊編年史泥版上: 第七年:在基斯流月,亞甲王聚集他的軍隊,向哈圖 ( Hattu ) 〔 敘 利 亞 — 巴 勒 斯 坦 〕 行 進 。 他 在 猶 大 城 對 面 紮 營;亞達月第二日,他奪取那城(並)捉拿(其)王。他親自 選擇指派城中之王,(並)把巨額貢物帶去巴比倫。 45 根據這些文本提供的資料,導致約雅斤被擄的事件序列可以精確地 排 列 : (1) 耶 路 撒 冷 圍 城 , 開 始 於 尼 布 甲 尼 撒第 七 年 的 基 斯 流 月 (=主前598年十一至十二月)。(2) 亞達月第二日(=主前597年 三月16日),城陷入巴比倫人之手。(3) 約雅斤在 過年時被擄(代 下三十六10),可能是在尼布甲尼撒第八年的尼散月(王下二十四 12=主前597年四月中旬)。46

版權所有 不過對以西結來說,約雅斤被擄也具有個人的意義。以西結自 己的被擄或許意味著他所有專職夢想的完結。三十三章21節和四十 章1節使用第一人稱,表示他置身於八千名士兵、匠人和貴族之 中,他們與王一起被擄去(王下二十四14~16)。他是古代近東對 於被征服民族普遍政策的犧牲品:全部人口大批被擄,旨在挪走政 治和屬靈領袖,從而破除原居地的民族抵抗;並為征服者本國的經 濟和軍事機器提供支援。47

45

Grayson, Chronicles, p. 102, rev. 5:11-13;參 ANET, p. 564.

46

關 於 年 代 的 同 步 化 , 見 Parker-Dubberstein, Chronology, pp. 27-28; O. Ed wards, “The Year of Jerusalem’s Destruction: 2 Addaru 597 B. C. Reinterpreted,” ZAW 104 (1992) 101-6。按照我的計算法,王統治的第一年,從他在 位的第一個新年開始。參 Hayes and Hooker, New Chronology, pp. 10-15。

47

130

關於詳細的研究,見 Oded, Mass Deportations。


一、標題

一1

3

更重要的是王被擄的神學意涵。此事件標誌著,以色列人傳統 上自認為是神子民的結束。雅威毀滅猶大的決心已經確定;祂也許 會著手進行一個全新的行動方針,開始於遠離聖地數百哩的被擄者 們。就以西結的考量來說,神子民的未來現在取決於他們(參:六 8~10,十一14~21,十七22~24,二十40~44)。 以西結蒙召進入先知職分,發生在被擄第五年四月的第五日。 根據包含式的計算法,這 個日期有相當高程度可以確 定為主前 593 年七月31日。 48 它發生在先知三十歲的那年,但這並不是此時間非 常重要的唯一原因。根據耶利米書五十一章59節,也是在這一年, 約雅斤的猶大王位繼承者西底家來到巴比倫。他出現在都城,被擄 者應該會知道;他將要回到耶路撒冷,也許提升了他們自己即將回 歸故土的期待。或許先知自己也心存如此期待。不過,雅威對待西 底家的態度是明確的。雖然他要回到耶路撒冷,繼續坐在王位上, 但是這位王和所有對他存有盼望之人都受到批判。事實上,在七年 之內,王、城、聖殿都將消失殆盡。舊秩序將會永遠消失。 版權所有 除了澄清以西結蒙召進入先知事奉的日期以外,編者題記也對 地點進行了詳細闡述。迦巴魯河位於迦勒底人之地。 49 在以西結書 中, 「迦 勒底人」 這 個名字與「 巴 比倫人」 可 以互 換 使用(十 二 13,二十三15、23)。後一種是外邦人用的稱呼,來自那個地區之 都城的名字,前者則是一個種族意義上的稱呼。迦勒底人屬於幾個

48

參 Parker-Dubberstein, Chronology, p. 28 。按照即位紀年(regnal years), 在位的第一個整年被視為 王的第一年;以 西結提到被擄年代 時,使用不同的 方法,他假定第一年是被 擄發生的那一年 (因此使用「包含 式計算法」)。 參:王下二十四 12 ,那裏將之置於尼布甲尼撒第八年,即主前 593 年。

49

ʾereṣ kaśdîm 等同於亞甲文 māt kaldu,希臘文 Caldai'oi 即由此而來。關於 亞甲文在齒音之前用 l 替換 š,見 W. von Soden, Grundriss der akkadischen Gra mmatik, An Or 33/47 (Ro 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9) §§ 29f, 30g。

131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一1

二十四 27

亞蘭人族群之一,在主前第一千年早期遷入巴比倫南部。50 主前625 年,他們中間的一員拿布波拉撒,成功地從亞述手中為巴比倫取得 獨立。尼布甲尼撒是這個迦勒底王朝的第二位君主。 但是這位領受雅威自我啟示的人是誰呢?編輯者將其身分確定 為 以 西結。除非「 以西 結」是基 於 事工性質 而 得的筆 名 ,否則 的 話,yĕḥezqēʾl(「願伊勒賜力量/堅固」)這個名字所表達的是他 父母在他出生時的信心。 51 除了二十四章24節以外,這個名字在舊 約聖經其他地方只出現一次,即歷代志上二十四章16節,在那裏, 這個名字用於確認一位利未支派的成員。不過,它的密切對應名字 是西底家(ḥizqĕyāhû),即「雅威已賜力量」。 以西結父親的身分被確認為布西(bûzî),與布斯(創二十二 21;耶二十五23;伯三十二2、6;代上五14)相關。文中並未清楚 指明,祭司(hakkōhēn)一詞究竟是用於以西結,還是用於他的父 親。因為以西結在就職成為祭司之前就離開了耶路撒冷,所以這個 稱呼可能指他的父親。不過,先知的專職遺產在書卷中留下痕跡。 版權所有 沒有其他先知—甚至包括專職祭司耶利米(耶一1)—展示出對 祭司事務(祭物、禮拜儀式、關於儀式的潔淨規條、聖殿、描寫和 標註日期的精確性)具有如此強烈的興趣。四十四章15至31節特別 關注撒督人,也許甚至指向撒督人的血統。 儘管1節提到一個異象事件,不過對就職經歷口頭維度的強 調, 乃是 藉著編者 使 用話語—事 件 套語 雅威的 話直 接 臨到以 西 結 (hāyâ dĕbar-yhwh ʾel-yĕḥezqēʾl)。 52 因為在二章1節之前沒有口 頭交流,此表達在這裏顯得有些文不對題。但是, dābār(「話語

50

關於迦勒底人的起源,見 J. A. Brinkman, A Political History of Post-Kassite Babylonia 1158-722 B.C., An Or 43 (Ro 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8), pp. 260-66。

51

關 於 這 個 名 字 , 見 Fowler, Theophoric Personal Na mes, p. 100; Noth, Personennamen, p. 202 。

52

132

關於此套語,見上文,73 頁。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1

三 27

/事件」)這個詞語不必侷限於口頭交流。它也可以指啟示事件本 身。而編輯者的選擇也可以反映出,他意識到以西結先知就職典禮 記述的複合性質。如同其他呼召,它既包含視覺因素,也包含口頭 因素(參:賽六章)。題記結束於神聖威壓套語, 53 即宣告:雅威 的手臨到先知身上。此慣用語突出了以西結呼召的身體層面,以隱 喻的方式,指神加在先知身上那種無法抵擋的壓力。在這位先知的 事奉中,雅威的「手」對他的活動行使完全的支配權,甚至將他往 返運送於距離甚遠的地點之間。以西結是一位被佔有(possessed) 之人,超過任何其他先知。

版權所有

53

見上文,77-78 頁。

133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1

一4

二十四 27

28a

 性質與計劃 著名清教徒學者葛林希( William Greenhill)描述以西結書的 特徵為「充滿威嚴、隱晦和難點」。 1 任何人只要讀過第一章,即 使是譯本,都知道這種評價的準確性。求助於希伯來經文並不會減 少這 些難 點;相反 ,在這部 書卷 的所有單 元中 ,只 有 四十一章 在 BHS 中 引 起 較 多 文 本 附 註 。 難 題 包 括 四 個 類 別 : (1) 構 詞 法 ( morphology , 不 一 致 和 罕 見 的 拼 寫 ) , (2) 文 法 ( 性 和 數 的 混 亂,不定詞獨立形用作限定動詞), (3) 風格(省 略連接詞的句子 結構、冗餘、起伏的斷句、突然的插入), (4) 基本內容(令人困 惑的畫面無條理地疊合)。2 學者們傾向於把這些難題歸結為:文士抄寫過程中的失誤、受 十章影響而侵入,或者後世註釋者的擴充。 3 但是,解決方法或許

版權所有 1

W. Greenhill, An Exposition of the Prophet Ezekiel, 3rd ed. (London: Henry G. Bohn, 1846), p. 5。

2

我 已 經 將 這 些 難 點 分 類 討 論 , 於 “Text and Emotion: A Study in the ‘Corruptions’ in Ezekiel’s Inaugural Vision (Ezekiel 1:4-28),” CBQ 50 (1988) 418-42。

3

關 於 文 士 錯 誤 , 見 Eichrodt, Ezekiel, pp. 55-56; C. B. Houk, “The Final Redaction of Ezekiel 10,” JBL 90 (1971) 46; K. S. Freedy, “The Glosses in Ezekiel i–xxiv,” VT 20 (1970) 131-36; G. Fohrer, “Die Glossen im Buche Ezechiel,” in Studien zur alttestamentliche Prophetie (1949-1965), BZAW 99 (Berlin: de Gruyter, 1967), pp. 204-21。關於十章的侵入,見 Eichrodt, Ezekiel, p. 118 , 依 循 S. Sprank, Studien zu Ezechiel und dem Buch der Richter (Stuttgart: Kohlhammer, 1926), pp. 52-54, 68-69, 74; E. Bau mann, “Die Hauptvisionen Hesekiels,” ZAW 67 (1955) 57; A. Cody, Ezekiel, Old Testament Message 11 (Wilmington, Del.: Glazier, 1984), p. 25 。 關 於 後 世 擴 充 , 見 Zimmerli, Ezekiel 1, pp. 100-110; Garscha, Studien, pp. 239-52。通過分析詞語 長度,侯克(C. B. Houk, “A Statistical Linguistic Study of Ezekiel 1 4–3 11,” ZAW 93 [1981] 76-85 )得出結論,以下經文出自三個不同之人的手:(a) 一4

134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4

28a

存在於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以下線索值得思考。第一,關於先知 經歷的文體類 型,題記( 1節)已經把此事件確認為一個「神聖 的 異象」,編輯者說「雅威的手」臨到先知(3節)。第二,類比 (analogy)的語言在敘述中佔據主導位置。雖然以西結的意識完全 清醒,但他卻找不到合適的話可以充分報告這 個異象。 4 事情無法 得到真實的描繪,只能借助其他相關的熟悉觀點與概念。描述藉著 堆砌一系列類比,在28節達到高潮。第三,描述中的表達法內蘊著 光輝、華美與明亮。 5 第四,離奇形象對先知產生震驚的、不可抵 擋的效果(28節)。第五,約十三個月後,當異象在十章再次出現 時,它能夠以較符合常規的方式描述,那裏重複了第一章的素材, 大多數文法難點得以化解。敘事者現在知道他所描述的是甚麼;抽 象的已經變為具體,許多類比的語言已經消失。「活物」 ( haḥayyôt ) 這 種 不 確 定 的 表 達 , 被 取 代 為 具 體 的 「 基 路 伯 」 ( kĕrûbîm ) ; 「 輪 子 」 ( ʾôpannîm ) 被 具 體 確 認 為 「 旋 轉 的 輪 子」(galgal,十13),第一個異象中近乎透明的光輝已經被調得 版權所有 比 較 柔 和 。 此 外 , 活 物 的 描 述 也 已 經 被 理 性 化 ( 十 14 ; 參 : 一 10), 一 章中看 似不在適 當位置 的 細節,現 在扮 演著 關鍵的角 色

~5a 、22 、26 ~28 , 二 1 ~ 三 11 ;(b) 一5b ~14 、23 ~25 ;(c) 一15 ~20 、 21。 4

因此,常見一些辭彙,諸如「好像」(kĕ ,13 〔兩次〕、14 、24 〔三次〕、 26 〔兩次〕、27 〔兩次〕、28 節;kaʾăšer,16 節;kĕʿên,4 、7 、16 、22 、 27 節),「形象」(dĕmût,5 〔兩次〕、10 、13 、16 、22 、26〔三次〕、28 節 ) , 「 樣 式 」 ( marʾêh , 5 、 13 〔 兩 次 〕 、 14 、 16 〔 兩 次 〕 、 26 〔 兩 次〕、27 〔四次〕、28 〔三次〕節)。

5

「 火 」 (ʾēš ,4 〔 兩 次 〕 、13 〔 三 次 〕 、 27 節 ) 、 「 光 輝 」 (nōgah ,4 、 13、27 、28 節)、「閃光」(ʿên,琥珀色的,4 、27 節;銅的,7 節;黃玉 的 , 16 節 ; 水 晶 的 , 22 節 ) 、 「 燃 燒 的 火 炭 」 ( gaḥălê ʾēš bōʿărôt ,13 節)、「火把」(lappidîm,13 節)、「閃電」(bārāq,1 3 節;bāzāq,14 節)、「莊嚴的」(gōbah,18 節)和「可畏的」(yirʾâ,1 8 節;nôrāʾ,22 節)。

135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燃燒的炭火和輪子)。這些修改說明,以西結就職時極難描述和 確認的形象,如今已經固定在他頭腦之中;當寶座戰車在十章再次 出現時,他能夠以鎮靜、連貫的方式描述他所見到的。 換句話說,異象敘述具有混亂、隱晦樣式的原因,要在領受者 的情緒狀態中尋找;根據經文內部資料,這位領受者據說也是這些 經歷的敘事者。高度興奮的狀態,經常導致腦海中畫面的描繪表現 得很混亂,伴隨不完整的句子、古怪的文法和前後不一致的結構。6 在以西結的例子中,場景的捕捉離不開當時興奮之情在書寫記錄中 留下的痕跡。7 雖然一章4至28a節的敘事並不流暢,但是根據內容,很容易辨 識出以下結構: 1. 引言(4節) 2. 活物(5~14節) 3. 輪子(15~21節)

版權所有 4. 平臺和寶座(22~27節) 5. 結束的標記(28a節) 構成敘事核心的三個要素,篇幅大致相當。整個單元以火的主題連 接在一起,補助神在風暴中顯現主題的過度運用,突出活物之上坐

6

珥運(Irwin, Problem of Ezekiel, p. 233 )觀察到,經文「不止一次逾越了壯 觀與荒謬之間的一線之隔」。

7

從不同視角得出的相似結論,見 D. Merkur, “Prophetic Initiation in Israel and Judah,” Psychoanalytical Study of Society 12 (1988) 52-53; Halperin, Seeking Ezekiel, pp. 87-88 。先知興奮狀態似乎在文本的寫作中留下痕跡,其他經文包 括:賽二十一 1 ~10 ;哈三章;啟示錄。關於這些經文,以 及先知神諭早期 傳抄的聖經外證據,見 Block, CBQ 50 (1988) 433-49 。

136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4

28a

寶座者的光輝榮耀。但是,火與寶座戰車的結合,聽起來也像帶有 惡兆的氣氛,預示先知使命與經歷中的將臨之事。8 許多讀者覺得,開篇異象中的意象和風格是如此令人生畏,以 致他們排斥整部以西結書,認為它若非完全無法理解,也是狂野怪 異。有些人曾經把這種天上車輦解釋為太空船 。 9 但是,這些方法 不僅錯失了異象的主旨,而且沒能考慮到此描述出現的古代近東文 化背景。雖然許多細節仍不清楚,但是異象的大多數主要特徵在古 代肖像藝術中均能找到類似對應。這些會在註釋部分提到。

版權所有

8

關於 神在 風暴 中顯 現、 寶座 傳 統與 神之 審判 在先 知作 品中 的關 聯, 見 L. C. Allen, “The Structure and Intention of Ezekiel I,” VT 43 (1993) 145-61 。

9

E. von Däniken, Chariots of the Gods (New York: Putnam, 1970), pp. 55-57; J. F. Blu mrich, The Spaceships of Ezekiel (New York: Bantam, 1974)。

137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1. 引言

一1

二十四 27

一4 4

突然,我看見 10 狂風 11 從北方刮來—有一朵巨大的雲,

伴隨來回閃爍的火 12 和周圍的光輝。 13 琥珀色的火花 14 從中發 出 15—從火的中心。 我 們無 法 知道 以西 結 看見 這個 異 象時正 在 做 甚麼。 無 論 做甚 麼,他的注意力突然被一陣強烈的北風吸引,同時看見一朵巨大的 雲,閃耀 著炙熱的火光。這個離奇形 象來自 北方( ṣāpôn),使某 些人 對此 陳述作出 神 話學的解讀 。 因為以 色列 的諸鄰 國把撒分 山 (Mount Zaphon)看作巴力的居所,以西結一定也把「北方」看作 神的山。 16 不過,若是要在這個細節上加添任何神話意味,可能也

10

「看哪」(hinnēh )引起注 意力, 經常表達 驚奇並 突出夢中 或現實中的 視覺 經 驗 。 Wĕhinnēh 常 用 於 感 官 動 詞 後 面 , 尤 其 經 常 出 現 在 介 紹 套 語 「 我 觀 看……看見」(wāʾēreh wĕhinnēh)之中(參:一 15 ,二 9 ,八 2 、7 、10 ,

版權所有 十 1 、9 ,三十七 8 ,四十四 4 ;亞二 1 、5 〔中英文版:一 18,二 1 〕,五

9,六 1 ;但八 3 ,十 5 )。參 F. I. Andersen, The Sentence in Biblical Hebrew, Janua Linguarum, Series Practica 231 (The Hague: Mouton, 1974), pp. 94-95 。 11

Sĕʿārâ 用作 rûaḥ 的 更近 定 義 。參 GKC, §131b; Joüon-Muraoka, Grammar, §131b 。Rûaḥ sĕʿārôt 出現在十三章 11 、13 節。參:單數,約伯記三十八章 1 節,四十章 6 節。

12

Wĕʾēš mitlaqqaḥat,直譯為「抓住自己的火」(fire taking hold of itself), 關於此點,見 G. R. Driver, “Ezekiel’s Inaugural Vision,” VT 1 (1951) 60 。

13

Lô 的陽性後綴與最近的陰性先行詞 ʾēš(「火」)牴觸。《七十士譯本》轉 換了 ʾēš mitlaqqaḥat 和 wēnōgah lô sābîb 的位置,從而修復了性的一致。

14

Kĕʿên 的直譯是「像眼睛」(參:7 、16 、22 、27 節,八 2 ,十 9 )。《七十 士譯本》譯作「看見、外觀」(o{rasi")。在米示拿希伯來文中,kĕʿên 的意 思是「類似於」。參 M. Jastrow, A Dictionary of the Targumim, the Talmud Babli and Yerushalmi, and the Midrashic Literature (New York: Pardes, 1971), p. 1071 。

15

陰性後綴與 ʾēš(「火」)一致。

16

不同於 Zimmerli, Ezekiel 1, pp. 119-20; E. Vogt, Untersuchungen zum Buch Ezechiel, An Bib 95 (Ro 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81), p. 5 的觀點。

138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 4 28a 1. 引言 一 4

不是把撒分山視為雅威的居所,而是雅威自由來往於祂選擇的任何 方向,甚至包括傳說中風暴之神的住所。 17 另一方面,從五月到十 月,美索不達米亞這個地區的主要風向往往是西北風, 18 因此,先 知可能根本不認為風向具有任何特殊意義。 但是,那朵被風吹來的雲,卻不是普通的雲。它被光輝點亮, 其最高強烈程度反映在三個一組的修飾短語。 (1) 它伴隨著火,或 者一道道飛馳的閃 電。(2) 它被 一道榮 耀的 光輝( nōgah)環繞。 (3) 它的中心被點燃,如同熔爐中的金屬溶液。Ḥašmal 這個詞是只 在舊約聖經中出現過一次的詞彙,也許與亞甲文 elmešu 相關,指雕 塑神像時為增加光澤而使用的閃耀 貴重寶石。 19 《七十士譯本》將 之翻譯為h[lektron(「天然金銀合金」) ,既指琥珀 ,也指金銀合 金。 20 這裏的原意可能是前者。 21 雖然它的含義仍然有些不確定, 但是,使用這個只在舊約聖經中出現過一次的詞彙,不僅反映出形 象的光輝,也加強了其神祕性。22

版權所有 17

參 A. Ohler, “Die Gegenwart Gottes in der Gottesferne: Die Berufungsvision des Ezechiel,” BibLeb 11 (1970) 86 。神話解釋也被艾倫 否 定:Allen, VT 43 (1993) 156-57。

18

參 W. B. Fisher, “Iraq,”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5th ed. (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74), Macropaedia, 9:874-75。

19

參 CAD, 4:107-8。關於詳盡的討論,見 D. Bodi, The Book of Ezekiel and the Poe m of Erra, OBO 104 (Freiburg: Universitätsverlag;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91), pp. 82-94; Garfinkel, Akkadian Influences, pp. 8182。

20

參《武加大譯本》,electrum(「琥珀」)。

21

如 B. Landsberger, “Akkadisch-hebräische Wortgleichungen,” in Wortforschung, Fest. W. Bau mgartner, VTSup 16 (Leiden: Brill, 1967), p. 197 ; 及 較 早 的 Jastrow, Dictionary, p. 511 即如此主張。

22

有 些 拉 比 把 ḥšml 解 釋 為 首 字 母 縮 拼 詞 (acrostic ) , 代 表 ḥywt ʾš mmllwt ( 「 會 說 話 的 火 焰 活 物 」 ) 。 參 G. A. Cooke,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 mmentary on the Book of Ezekiel, ICC (Edinburgh: T. & T. Clark, 1936), p. 23 。有個關於此書卷被禁止的 他勒目故事:「拉比們 教導: 從前有個孩童,

139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2. 活物

一5 5

一1

二十四 27

14

從其中顯出四個活物的 形象來。他們的形 狀是這樣: 他

們有人的形象。 6 不過各有四張臉,各有四個翅膀。 23 7 他們的 腿是直的, 24 他們的腳好像牛犢25 之蹄,閃爍如擦亮的銅。 8在 他們 四面 26 的翅 膀以 下有 人的 手。 27 至於 四個 活物 的臉 和翅

在 他 老 師 的 房 中 閱 讀 以 西 結 書 , 他 領 會 了 Hash mal 是 甚 麼 , 因 此 有 火 從 Hash mal 出來,把他燒盡」(《巴比倫他勒目》〈論節日獻祭〉〔b. Ḥag.〕 13a-b)。 23

為 了 使 經 文 前 後 協 調 , 《 七 十 士 譯 本 》 和 《 武 加 大 譯 本 》 除 去 了 lāhem ( 「 他 們 」 ) , 因 其 陽 性 後 綴 不 符 合 前 面 的 陰 性 形 式 。 齊 默 利 ( Zimmerli, Ezekiel 1, p. 81)將之視為 5 節中 lāhēnnâ 的多餘重複而刪除。在這整章經文

版權所有 文本》的文本差異 。這些或許反映 中,大量存在《七十士譯 本》與《馬所拉 了希臘譯者所面對經文的 難點,但也可能 是《七十士譯本》 基於另一個存在 較少疑問的不同希伯來文源稿。 24

Wĕraglêhem regel yĕšārâ (直譯為「他們的腿是一條直的腿 」)比較奇怪, 常被修改為 wĕraglêhem raglê šōr,「他們的腿是一頭牛的腿」(參 BHS ), 或者被認為是後來插入部 分,把類人形象 轉變為古代近東肖 像畫和雕刻藝術 中經常出現的四足天使。見 W. B. Barrick, “The Straight-Legged Cherubim of Ezekiel’s Inaugural Vision (Ezekiel 1:7a),” CBQ 44 (1982) 543-50 的討論。

25

《七十士譯本》省略了 ʿegel(「牛犢」),可能因為它看起來像 regel 而被 漏寫,而且把 kĕkap (「好像蹄」)誤讀 為 kānāp (「翅膀」)。海爾普林 (D. J. Halperin, “Merkabah Midrash in the Septuagint,” JBL 101 [1982] 36163 )提出,這些改動也許代表 了米大示有意嘗試除去 「牛犢 」與神同在之間 的任何關聯,因為「牛犢」是拜偶像的原型(參:出三十二章)。

26

Ribʿêhem 直譯為「他們的第四部分」(參:單數形式,於出二十九 40 ;撒上 九 8 )。在以西結書中,複數形式總是表示「四面」(參:1 7 節,十 11 ,四 十三 16 )。

27

讀 作 修 正 的 讀 法 ( Qere ) wydy , 取 代 在 此 處 顯 得 笨 拙 的 未 修 正 的 寫 法 (Kethib)wydw。

140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 4 28a 2. 活物 一 5 14

膀: 28 9 各活物的翅膀觸及 29 同伴的 30 〔翅膀〕。 31 他們行走時 並不轉身, 32 各活物直往前行。 33

10

他們〔前面〕臉的形象是

人的,但是他們四個右面各有獅子的臉,他們四個左面各有牛 的臉,他們四個 34〔後面〕各有鷹的臉。 11 而他們的臉— 35 他 們的翅膀向上伸開。各展開兩個翅膀觸及〔同伴〕, 36 各以兩

28

《七十士譯本》中沒有「和他們的翅膀」(wĕkanpêhem)。許多人刪除了這 個詞,以及 9a 節(參 Zimmerli, Ezekiel 1, p. 84),但是整個短語的功用是 作為接下來內容的標題。

29

Ḥōbĕrōt 是 ḥbr(「聯合、結合」)的陰性複數分詞。在同源語言中,同樣的 字根用來表示「同事、同伴」(DIS O, p. 82)。

30

ʾiššâ ʾel-ʾăḥôtāh 直譯為「一個婦人對於她的姐妹」,這是表示「彼此」的慣 用語。參 GKC, §139e 。因為 ḥōbĕrōt ... kanpêhem 在《七 十士譯本》中 缺 失,BHS 和許多聖經註釋者刪除這個短語,將之視為一條註釋。但是,很難 想像,為甚麼文士會加入如此令人費解的註釋。按照「較難文本更可取」

版權所有 ( lectio difficilior ) 的 原 則 , 這 個 短 語 應 該 保 留 。 W. A. Lind, “A TextCritical Note to Ezekiel 1: Are Shorter Readings Really Preferable to Longer?” JETS 27 (1984) 138 也如此主張。 31

添加括弧中的辭彙,是為了澄清不完整或不清晰之經文的含義。

32

動 詞 「 他 們 轉 身 」 ( yissabbû ) 和 「 他 們 前 行 」 ( yēlēkû ) 是 陽 性 形 式 , 與 「她們行走時」(bĕlektān)的陰性後綴相衝突。

33

關 於 表 示 習 慣 的 未 完 成 式 , 見 GKC, §107e, g; Waltke-O’Connor, Syntax, §31.3e。因為這個句子在 12 節逐字重複,BHS 認為它是後來附加的註釋。

34

同 一 個 字 的 陽 性 和 陰 性 形 式 在 一 節 經 文 中 交 替 出 現 : lĕʾarbaʿtām ... lĕʾarbaʿtān。

35

ûpĕnêhem 出現在完全不適當的位置。它在《七十士譯本》中是缺失的,而且 經常在翻譯中被刪除(參《和合本》、《呂振中譯本》、《思高聖經》、 《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耶路撒冷聖 經》、《新英語聖 經》)。葛林伯 格(Greenberg, Ezekiel 1–20, p. 45 )提出,這是 10 節開頭 ûdĕmût pĕnêhem 的錯位變體,或者是固定成對出現的「臉和翅膀」,如同在 6、8 節。參:16 節。

36

Ḥōbĕrôt ʾîš 很難解,尤其是陽性的 ʾîš 取代預期中陰性的 ʾîššâ。很久以前, 凱而(C. F. Keil, Biblical Co mmentary on the Book of Ezekiel, tr. J. Martin

141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個翅膀遮體。 37

12

一1

二十四 27

各〔活物〕直往前行;靈往哪裏去, 38 他們

就往那裏去。他們行走時不轉身。 39

13

至於活物的形象, 40 他

們的形狀 41 如燒著的火炭, 42 又如火把的形狀。 43 它 44 在活物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0], 1:25 )認為,ʾîš「顯然應被看作9 節中 ʾîššâ ʾel-ʾăḥôtāh 的縮寫」。關於縮寫的詳盡討論,見 G. R. Driver, “Abbreviations in the Massoretic Text,” Textus 1 (1960) 112-31 ; 同 作 者 , “Once Again Abbreviations,” Textus 4 (1964) 76-94 。 37

使用陰性複數獨立代名詞作為代名詞後綴形式,也出現在十六章 53 節,四十 章 16 節 ; 列 王 紀 上 七 章 37 節 , 全 部 是 停 頓 字 形 。 參 Joüon-Muraoka, Gra mmar, §94i; Bauer-Leander, Gra mmatik, §28a' 。

38

陽性動詞 yihyeh 與陰性主詞 rûaḥ 發生衝突。但是 rûaḥ 偶爾被看作陽性, 如:民五 14 (「心」);書五 1 ;王上二十二 21 ;伯四 15 ~16 (全部用作 「靈」之意);出十 13 ;耶四 4 ~5 ;伯八 2 (「風」)。

39 40

如同在9 節,陽性的 yissabbû 與陰性的 bĕlektān 發生衝突。 《馬所拉文本》即如此,但是 ûdĕmût 似乎不合適這裏的上下文。《七十士

譯 本 》 的 ejn mevsw/ 讀為 mittôk 版權所有 或 bĕtôk ( 如 BHS; Fohrer, Ezekiel, p. 11; Bro wnlee, Ezekiel 1–19, p. 8 所主張的)或 mibbênôt ,如在十章 2 、6 、7 節 中 ( Zimmerli, Ezekiel 1, p. 84; Greenberg, Ezekiel 1–20, p. 46 即 如 此 認 為)。庫刻(Cooke, Ezekiel, p. 25 )提出,《馬所拉文本》一定在採用「方 塊字體」(square script)之前已經成形。草書手稿的 d-b 及 m-n 可能會混 淆。 41

Marʾêhem 的陽性後綴與陰性先行詞 haḥayyôt 發生衝突。《七十士譯本》的 o{rasi" 採取的讀法為 marʾeh。《馬所拉文本》的成形,似乎在 ûdĕmût 已經 取代介詞之後。葛林伯格(Greenberg, Ezekiel 1–20, p. 46)重建整個短語為 ûbênôt haḥayyôt kĕmarʾeh gaḥălê ʾēš bōʿărôt, 「在活物之間是好像燃燒火 炭般的東西」。

42

Gaḥălê-ʾēš bōʿărôt 的 詞 性 混 亂 看 起 來 比 實 際 上 還 明 顯 。 雖 然 「 炭 」 (gaḥelet )是陰性的,但在複數中使用的卻是陽性形式。

43

Hallappidîm 的 冠 詞 看 起 來 是 前 一 個 字 的 重 複 書 寫 。 參 《 七 十 士 譯 本 》 的 lampavdwn。

44

陰性 hîʾ 的先行詞似乎是 ʾēš。《七十士譯本》省略了這個詞,把 mithalleket 看作複數,依循緊隨 lappidîm 。因為 lappidîm 是陽性的,艾科若(Eichrodt, Ezekiel, p. 50)修正為複數 mithallĕkôt 乃是不可能的。

142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 4 28a 2. 活物 一 5 14

中間來回移動。火有光輝,從火中有閃電發射出來。 14 活物往 來奔走45 好像46 閃光。47 因為這些經文中描述的形象對現代讀者來說完全是陌生的,在 舊約 聖經 中也沒有 類 似的情形, 所 以非常難 以 想像 這 種怪異的 場 景。然而,如果根據以西結服事的文化背景來解釋這段經文,其中 某些細節就開始變得有意義了。

一5

8a. 在這幾節經文中,先知描述了火雲中出現之活物的

主要 特徵 。最顯著 的 方面是他們 複 合的形 象。 他們的 身體是 人 形 (dĕmût ʾādām,5節),但是各有四張臉和四個翅膀。他們的腳是 似牛的,並且像擦亮的銅一般閃閃發光。與他們的身體相連、在他 們的翅膀以下的是人的手。概要描述至此為止。

45

版權所有 Rāṣôʾ 是只在舊約聖經中出現過一次的詞彙,可能是「跑」 (rûṣ )的副型, 後者出現在那鴻書二章 5 節(中英文版:4 節)。參 M. Dahood, “HebrewUgaritic Lexicography,” Bib 53 (1972) 395 。凱而(Keil, Eze kiel, 1:26)將之 視為 受亞 蘭 文影 響的 形 式。 參: 亞 甲文 rāṣum (「 跑 」) ,AHW, p. 960 。 《武加大譯本》ibant,採取的讀法是 yāṣôʾ,得到 Bauer-Leander, Gra mmatik, §56u′ 與 Zimmerli, Ezekiel 1, p. 85 的支持。這裏和下面的 šôb 用不定詞獨立 形代替限定動詞,是令人驚訝的,但並不是史無前例,尤其是在興奮敘事 (excited narration ) 中 。 參 GKC, §113y; Joüon-Muraoka, Gra mmar,§123uy。但是當如此使用時,不定詞獨立形通常置於主詞前面。

46 47

如同 4 、7 節的 kĕʿên,kĕmarʾēh 意義是「好像」。 Habbāzāq 是只在聖 經 希伯 來文 中出 現過 一 次的 詞彙 。在 拉 比著 作中 ,這 個 詞表示 「壓碎 、崩 潰、分 散」 ;簡單 被動 字幹(Niphal)形 式表示 「在閃 光 中被劈開、閃光」。參 Jastrow, Dictionary, p. 154 。又參:亞蘭文 bzq(「燧 石、鵝卵石」),見《亞希卡爾》(Ahiqar)206 。《七十士譯本》一份抄本 的原始讀法省略了整節經文,或許因為它太難,由 1 3 節中醒目詞語的混合物 組 成 。 齊 默 利 ( Zimmerli, Ezekiel 1, p. 85 ) 認 為 , 這 節 經 文 在 《 七 十 士 譯 本》翻譯完之後才進入《 馬所拉文本》。 但是很難理解為甚 麼後世的抄寫者 要插入它。

143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 8b

一1

二十四 27

10. 8 節 的 最 後 短 語 是 用 作接 下 來素 材的一 個 概要 標

題:對於臉和 翅膀的近距離描寫。如果9節前一部分關 於翅膀的陳 述和12節開始提及他們的臉之處交換位置,報告會更為前後一致。 9b節明確表示,活物不用轉身就能向任何方向移動。因為他們有四 個頭 ,這 才成為可 能 。每個活 物 前面的臉 都是 人臉 , 也許符合 期 待;但是右邊、左邊和後邊的臉,卻分別是獅子、牛和鷹的臉。這 些動物的選擇,對現代讀者來說似乎是主觀隨意的,但是它們在以 西結的世界中則是完全合乎常規的。它們不僅經常出現在古代肖像 和雕塑藝術中,對以色列人來說也具有象徵意義。獅子以力量、兇 猛和勇氣著 稱(士十 四 18;撒 下一 23,十 七 10) ,用 作王室 的象 徵。 48 鷹是鳥類中最迅速、最有氣魄的(申二十八49;賽四十31; 耶四十八40)。公牛(或「牛」—šôr 沒有指明性別)不僅是最有 價值的家畜( 箴十四4),而且 用作豐饒和神明的象徵(參:詩 一 ○六19~20)。人按照神的形象被創造,並被賦予神的莊嚴(創一 28;詩八篇),在萬物中最為威嚴高貴。 49 但是,這些活物的重要 版權所有 性超越各部分的綜合。在缺乏抽象哲學工具的情況下,這些形象表 達了 神全 能全知的 超 然屬性。朝 著 四個方向 的 基路 伯 扛著神的 寶 座,宣告雅威擁有獅子的力量與威嚴、鷹的迅速與靈活、公牛的生 產能力,以及人類的智慧與理性。50

一11

14. 以西結沒有說明活物之手的功用,卻提供了關於他

們翅膀的簡要描述。 把8節和11節結合起來,我們得知, 每個活 物 都擁有兩對翅膀,一對向上伸展,使它的尖端觸及對面活物的翅膀

48

參「耶羅波 安的僕人 示瑪」之 印,出自 主前八世 紀,米吉 多 ,見 ANEP, no. 276; IBD, 2:753。關於猶大獅子作彌賽亞的稱呼,見啟示錄五章5 節。此稱呼 源自創世記四十九章9 節。

49

四個高貴活物公認的深遠意義記載於《出埃及記米大示》(Exod. Rab )二十 三章 13 節:「四種傲然存有被造於世:萬物之傲—人;鳥類之傲—鷹; 家畜之傲—牛;野獸之傲—獅;全部侍立在至聖者的戰車底下。」

50

144

E. Boro wski, “Cherubim: God’s Throne?” BARev 21/4 (1995) 37 即如此主張。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 4 28a 2. 活物 一 5 14

尖端。此特徵類似至聖所中約櫃之上的基路伯, 51 但是以西結似乎 沒有 作出 這種聯繫 。他沒有 像在 十章中 那樣把 他 們確 認為「 基 路 伯 」 ( kĕrûbîm ) , 而 是 用 籠 統 的 表 達 法 活 物 ( ḥayyôt ) 指 稱 他 們。他們用一對翅膀遮掩身體,這個說明讓人想起以賽亞的就職異 象(賽六2)。但是,以賽亞書的那些活物被稱為「燃燒者」 (śĕrāpîm,撒拉弗),他們有六個翅膀,其中兩個用於飛翔。這裏 沒有提到運動功能。以西結在24至25節提出,每當車輛停住時,活 物的翅膀就垂下來,但是他沒有明確聲明他們拍打翅膀推動車輛。 這也 不是 腿的功 用。 52 事 實上 ,當以 西 結描述 活物的 推進 時( 12 節) , 腿和翅 膀都沒有 出現在畫 面中。 推 動力由 靈 ( hārûaḥ )提 供。不過,以西結提起這個主題後,馬上又丟下它,等待下一個段 落中才更加詳細地處理。整個離奇形象都被數字四主導:四活物, 具有四張臉和四個翅膀。雖然此特徵未被解釋,這個數字似乎代表 四方的風,即指南針的不同方向。53

版權所有 51

這些為神那不可見的寶座提供了一個底座(出二十五 18 ~22 ;撒上四 4 ;撒 下六 2 ;王下十九 15 ;詩八十 2 〔中英文版:1 節〕,九十九 1 )。

52

參 《 新 猶 太 聖 經 》 ( NJPS ) 的 7 節 : 「 各 自 的 腿 〔 融 合 成 〕 一 條 堅 硬 的 腿」,以及 Barrick, CBQ 44 (1982) 549-50。

53

O. Keel, Jah we-Visionen und Siegelkunst: Eine neue Deutung der Majestätsschilderung in Jes 6, Ez 1 und Sach 4, SBB 84/85 (Stuttgart: Katholisches Bibelwerk, 1977), pp. 241-43 。數字「四」在5 至2 1 節出現12 次。此數字的深 遠意義源自地分四方,確認為 ʾarbaʿ rûḥôt (haššāmayim),即「(天的)四 方的 風」 (參 :結 三 十七9 ;耶 四十 九36 ;但八8 , 十一4 ; 亞二10 〔中 英文 版:6 節〕,六5 ),比較亞蘭文 ʾarbaʿ rûḥê šĕmayyāʾ(但七2 )。又參馬太 福音二十四章31 節;啟示錄七章1 節。最後那段經文提到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 極,執掌地上四方的風。 又參「向每陣風 分散開」一詞,即 向每個方向,以 西結書五章10 、12 節,十二章14 節,十七章21 節。進一步見 Block, CBQ 50 (1988) 32-33 。因為這種用法在被擄時期之前不曾出現,它或許反映了亞甲文 的影響。又參亞蘭文表達法 mrʾ rbʿy ʾrqʿ,即「地的四方之主」,是直接譯 自亞甲文 šar kibrāt erbetti ,關於此點,見 Gibson, TSSI, 2:90; KAI, 216.4; 217.2; AHW, p. 1192。

145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如上所述,這些複合的、多面孔的、有翅膀的形象,只能根據 其古代文化環境來理解。主要特徵在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肖像畫 中得到充分證實。 54 具有多面孔、動物頭、多翅膀、類人身軀的複 合有翼哺乳類造物是很普遍的。 55 在尼姆魯德(Nimrud),看守亞 述巴尼帕二世宮殿入口的巨大複合塑像,就是最顯著的例子。其中 一個是具有人頭的有翼公牛;另一個具有獅子的身軀。 56 引人注目 的是,在埃及以外的地方,只有這三種動物用於這種複合塑像。雖 然分 別具 有獅頭、 牛 頭和鷹頭的 類 人形象出 現 在同 一 段上下 文 之 中,而且在普通獅頭之外,獅身人頭形象也被證實;但是沒有發現 任何與以西結筆下形象類似之物,他們在一個身軀上長有四個不同 的頭。57 這些活物的形象不是吸引先知注意力的唯一特徵。整個離奇形 象閃耀著驚人 的光輝。 7節提到活物閃閃發光的銅腿,暗指這個特 徵;但是在13至14節,以西結似乎找不到描繪他面前場景的合適言 語。他依序把所見的比作燒著的火炭(gaḥălê ʾēš bōʿărôt)、火把 版權所有 (lappidîm)、閃電(bārāq)和往來移動的閃光(bāzāq),但是 其中沒有一項足以捕捉此形象那令人目眩的光輝。

54

關於以西結異象與古代近東藝術之間的相互關係,一份有價值的研究見 Keel, Jahwe-Visionen, pp. 125-273 。這項研究使得沃格特(E. Vogt)的一個觀點變 為沒有必要的 ,後者把 「臉」(pānîm )減弱為 “Aussehen”(即「外貌」 ) 之意(E. Vogt, “Die vier ‘Gesichter’ [pānîm] der Keruben in Ez,” Bib 60 [1979] 327-47)。

55

具動物頭及多翅的造物之描述,見 Keel, Jahwe-Visionen, figs. 157, 183-85。 參 ANEP, nos. 645, 653; IDB, 1:141 ;以及 Keel, Jahwe-Visionen, pp. 235-43 的討論。關於複合的有翼哺乳類造物,也見 ANEP, no. 687 和 Keel, JahweVisionen, pp. 217-29 的討論。

56

ANEP, nos. 646, 647 ; 參 IDB, 1:145 。 又 參 腓 尼 基 風 格 的 有 翼 獅 身 人 面 像 (sphinxes),具有獅身、鷹翅和人頭。ANEP, no. 649; IDB, 1:264 。

57

參 Keel, Jahwe-Visionen, pp. 237-39 。但是見 Keel, fig. 130,那裏包括人頭、 鷹翅、獅身前面和公牛頭。

146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3. 輪子

3. 輪子

一 15 15

一 4 28a 一 15 21

21

我正觀看活物 58 的時候,見他們四張臉 59 旁邊各有一個

輪子 60 在地上。 16 輪的形狀和它們的作工 61 好像水蒼玉 62 的閃 光 。四輪 都 是相 同的 63 樣 式。 它 們的形 狀 64 和作 工好 像一 個 輪 65 套在另一個輪 中。 17 每當它們 行走, 66 都能向著 67 它們的

58

Haḥayyôt 看似為插入:(1) 它打斷了短語 wāʾēreʾ wĕhinnēh(「我觀看…… 看見」)(參 4 節註釋);(2) 它缺乏限定直接受詞的記號;(3) 它在呼應本 節的十章 9 節沒有出現;(4) 它在《七十士譯本》中沒有出 現。它在此被保 留,是根據「較難的經文更可取」的原則。

59

《馬所拉文本》的 lĕʾarbaʿat pānāyw(「根據/為了他的四張臉」)看起來 像 是 lĕʾarbaʿtām 的 變 體 , 如 我 們 從 《 七 十 士 譯 本 》 推 論 而 得 的 。 字 尾 的 mem 可能漏寫,後來,因為受到十章14 節的影響而加上 pnyw ;那是第一次 提到輪子的四張臉。參 Greenberg, Ezekiel 1–20, p. 47 。

60

版權所有 BDB(p. 66 )認為源自 pānâ(「轉」),但是字根 ʾpp(「包圍、環繞」)

更 為 可 能 。 參 : 亞 甲 文 apāpum , 范 索 登 ( von Soden ) 將 之 翻 譯 為 “umgeben”’(「包圍、環繞」),並將之視為來自迦南的外來詞(von Soden, AHW, p. 57)。也要注意雙數的 apnum,在烏加列語中用來指兩輪推車(UT, 318.3-8 )。現代希伯來文中,「腳踏車」這個辭彙是 ʾapnayim。 61

《馬所拉文本》的 ûmaʿăśêhem 在平行經文十章 9b 節和《七十士譯本》找不 到,它也許是從一章 16b 節誤寫而重複的。

62

Taršîš 在若干《七十士譯本》抄本和約瑟夫著作中翻譯為 crusovliqo"。這種 寶石 也許 等同 於 西班 牙金 黃玉 (Spanish gold topaz )。參 H. Quiring, “Die Edelsteine im Amtsschild des jüdischen Hohenpriesters und die Herkunft ihrer Namen,” Sudhoffs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Medizin und der Naturwissenschaften 38 (1954) 206-8。

63

《馬所拉文本》用陽性 ʾeḥād 取代預期的陰性 ʾaḥat。

64

《七十士譯本》錯誤地去掉 ûmarʾêhem。

65

關 於 hāʾôpan 裏 面 的 冠 詞 , 見 A. B. Davidson, Hebre w Syntax, 3rd ed. (Edinburgh: T. & T. Clark, 1912), §21e; GKC, §126q-r。

66

《七十 士譯 本》刪 除了 bĕlektām ,或 許因 為它 在 yēlēkû 旁邊看起 來是 多餘 的。它在平行對應的十章 11 節得以保留,但是出現於句子的開始。

147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四方隨意而行。它們行走的時候並不掉轉。 18 至於輪輞,莊嚴 可畏。 68 輪輞 69 滿是眼睛,遍佈它們四個的周圍。 19 當活物行 走時,旁邊 的輪也行 走;當 活物從地 面上 升時, 輪也上升 。 20

靈要往哪裏去,他們就往那裏去, 70 輪也在他們旁邊上升,

因為生命的靈 71 在輪中。 21 每當前者行走,後者也行走;每當

67

ʿal 似乎用於 ʾel 之意。在以西結書中,這兩個介詞經常互換使用。關於以這 兩個介詞的交替使用作為早期聖經希伯來文到後期聖經希伯來文的過渡記 號 , 見 M. F. Rooker, Biblical Hebrew in Transition: The Language of the Book of Ezekiel, JSOTSup 90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0), pp. 127-31。

68

很 長 時 間 以 來 , 《 馬 所 拉 文 本 》 的 wĕgabbêhen wĕgōbah lāhem wĕyirʾâ lāhem(「至於它們的輪輞,它們具有高度,它們具有畏懼」)一直被認為是 變體,許多解釋隨之提出。Gab 這個字似乎用於任何外側凸起或呈曲線的物 體 。 在 拿 巴 提 ( Nabatean ) 和 帕 米 拉 ( Palmyrene ) 文 獻 中 , 此 字 根 用 來 指 「 蓄 水池 、 火 山 口 」( DIS O, p. 46 )。 又 見亞 甲 文 kapāpum ( 「 彎 曲 」,

版權所有 CAD, 8:175-75; AHW, p. 442)。也許輪子是圓盤狀物。參:列王紀上七章 33 節。在以西結書十章 12 節,整個輪子佈滿眼睛。Gōbah 通常表示「高度」之

意 ( BDB, p. 147 ) , 但 是 在 約 伯 記 四 十 章 10 節 , 它 用 於 引 申 的 喻 義 用 法 「莊嚴」(平行於 gāʾôn, hôd, hādār;參:賽二 10 、19 、21 )。這個詞夾在 gabbêhen 和 gabbōtām 中間,選擇這個詞語來表達「莊嚴」之意,為這個陳 述賦予了一種美妙的頭韻(alliterative)性質。Yirʾâ 是一個常見辭彙,表示 「 懼 怕 、 敬 畏 」 。 這 兩 個 辭 彙 的 超 自 然 性 質 反 映 了 亞 甲 文 melammu/pulḫu (「光輝、莊嚴/可畏」)的意象。關於進一步的討論,見 N. M. Waldman, “A Note on Ezekiel 1:18,” JBL 103 (1984) 614-18 。 69

從 具 有 陰 性 後 綴 的 陽 性 名 詞 ( gabbêhen ) , 變 為 具 有 陽 性 後 綴 的 陰 性 名 詞 (gabbōtām),這種轉換是生硬的。

70

湯普森(J. A. Tho mpson, IDBSup, p. 890 )提出,ʿal ʾăšer yihyeh šām hārûaḥ lāleket yēlēkû šāmâ hārûaḥ lāleket 等於兩種行文的異文合併(conflation)。 在文法上, šāmâ 比 šām 更為準確(參 12 節)。前者字尾的 hē 可能漏寫, 儘管以西結對這個副詞形式的使用並不是前後一致的。

71

《七十士譯本》的 pneu'm a zwh'" 和《武加大譯本》的 spiritus vitae,不僅反 對將《馬所拉文本》的單數 rûaḥ haḥayyâ 修改為複數的 haḥayyôt,而且指 出正確的理解方式。保留 《馬所拉文本》 讀法的人,大多數 把單數形式解釋

148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3. 輪子

一 4 28a 一 15 21

前者停住,後者也停住;每當前者從地面上升,後者也在它們 旁邊上升,因為生命的靈在輪中。72 疑團在15至21節中繼續存在。現在先知注意到,離奇形象備有 輪子(ʾôpannîm)。事實上,每個活物似乎都有一套相同的輪子。 不過,輪子本身非常特別。首先,像活物本身一樣,它們也是複合 的,因為它們看起來是輪中套輪。很難想像以西結所見之物。我們 應想到陀螺儀(gyroscope)?或者轉動的傢俱腳輪?或者朝一個方 向旋轉並具有圓盤形狀的同心輪?或者以直角彼此相對運行的內輪 外輪?無論哪種情況,先知所見的異象似乎是某種四輪戰車。出於 對數字四的持續興趣,談到它們朝各方向隨意行走的絕對能力。輪 中套輪,增強了它朝各處自由行走、所向披靡的能力。輪子自由輕 省地與四活物保持同樣步伐。 第二,輪子看起來莊嚴雄偉。它們閃爍著水蒼玉的光輝,它們 的 輪輞奇妙可畏, 周圍佈滿眼 睛( 18節) 。眼睛很難解釋。 ʿayin 版權所有 ( 眼 睛 ) 這 個 詞 早 前 用 來 表 示 「 閃 光 、 閃 爍 的 微 光 」 ( 4 、 16 節),也許指明此處的釋經方向。 73 有些人把輪輞的閃耀性質解釋 為鈎在戰車輪子外面的釘子設備在輪子轉動時的反光。 74 不過,似 乎更可能的是,以西結使用 ʿayin(眼睛)是反映出巴比倫的影響。 亞甲文同源詞 īnu(眼睛),加上限定詞 aban(「石頭」),表示

為集合之意,指四活物(ḥayyôt),或者解釋為分配之意(Z immerli, Ezekiel 1, p. 87; Cooke, Ezekiel, p. 27 ) , 或 者 強 調 複 合 體 之 統 一 性 ( Greenberg, Ezekiel 1–20, p. 48)。 72

21 節重複 20 節,具有更大的力度。十章 16 、17 節複製了 19、21 節,省略 了 2 0 節。這節經文中所有的後綴和動詞都是陽性的,儘管許多地方都是指活 物(ḥayyôt)。

73

又參 4 、7 、16 、22 、27 節的 kĕʿên(「好像」)。歐福磊(P. Auvray)把眼 睛理解為「閃爍的光」(P. Auvray, “Sur le sens du mots ʿayin en Ez. I,18 et X,12,” VT 4 [1954] 1-6)。

74

如 Zimmerli, Ezekiel 1, p. 129; Keel, Jahwe-Visionen, pp. 267-69。

149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一種「眼睛形狀的小圓石(屬於寶石)」。 75 這些「眼睛—寶石」 與輪子連成一體,「好像水蒼玉的閃光」,具有整個車輛的莊嚴可 畏特徵。傳統觀念認為眼睛象徵神全見全知的特性;但相比之下, 這種解釋更為可取。 第三,輪子似乎具有它們自己的動力之源。19至21節提供了以 西結第一個 典型的 重述詮釋 的修辭 —文 學慣例。 先知 拾取 12 節中 「靈」的主題,現在詳細描述這靈如何介入車輛的運動。輪子有兩 個細節,給先知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它們的運動與活物的運動完 全同 步, 此觀察結 論 運用了相當 冗 長的篇 幅。 第二, 輪子和 活 物 (ḥayyôt)之間的協調歸功於生命的靈(rûaḥ haḥayyâ)。至於這 個 rûaḥ(「靈」)、把離奇形象帶給先知的狂 rûaḥ(「風」,4節)、 後來進入他身體並賜給他能力的 rûaḥ(「靈」,二2,三24),以及 後來把他舉起帶走的 rûaḥ(三12、14,《和合本》作「靈」)這四者 之間的精確關係,文中並未清楚交代。不過,此處作為一個預兆, 預告了 rûaḥ 將要在以西結事工中扮演的角色。沒有其他先知像以 版權所有 西結那樣頻繁和廣泛地使用這個詞,這使他博得「靈的先知」(the prophet of the spirit)的聲譽。 76 在4節,這個詞顯然表示「風」, 但在此段落中,rûaḥ 最好解釋為神那賜予生命、給予精力的能力。 在 20 至 21 節 ( 又 參 : 十 1 ) , 因 為 生 命 的 靈 在 輪 中 ( kî rûaḥ haḥayyâ bāʾôpannîm)出現兩次,這強調:在先知看來,這些通常 沒有生命的物件,似乎像「活物」本身那樣具有生命活力。 77 這種 鼓舞生命活力的靈,也決定了天上車輦運動的方向和自由。

75

CAD, 7:153, 158 ;參 AHW, p. 383, “Augenstein als Gemme”。關於討論,見 G. G. Boson, “Edelsteine,” RL A, 2:270-71 。這種解釋被接受:E. Vogt, “Der Sinn des Wortes ‘Augen’ in Ez 1,18 und 10,12,” Bib 59 (1978) 93-96; Greenberg, Ezekiel 1–20, p. 58。

76

關於詳細討論,見 D. I. Block, “The Prophet of the Spirit: The Use of rwḥ in the Book of Ezekiel,” JETS 32 (1989) 27-49 。

77

150

進一步,見同上,pp. 36-37。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4. 平臺與寶座

4. 平臺與寶座 22

一 22

一 4 28a 一 22 27

27

活物 78 的頭上有一個形象,一個平臺, 79 閃光像可畏的80

水晶, 81 伸展在他們的頭頂上。 23 平臺以下,他們的翅膀筆直 伸 開 , 82 朝 向 他 們 各 自 的 同 伴 。 又 各 83 有 兩 個 翅 膀 遮 體 。 84 24

我 又聽 見 他們 翅膀 的響 聲 ,像 眾水 的 聲 音 ,像全 能 者的 聲

音, 85 當他們行走的時候,騷動的聲音也像軍營。 86 每當他們

78

《七十士譯 本》將《 馬所拉文 本》的複 數 r ‚ ā ʾšê 讀作單數, 卻把《馬所 拉文 本》的單數 haḥayyâ 讀作複數。

79

Rāqîaʿ,傳統譯作「天空」(參:創一2 ),源自含義為「壓印、敲平」的字 根 , 例 如, 用 於 金 屬 盤 子 。參 : 腓 尼 基 語 的 同源 詞 mrqʿ ( 「 大 淺 盤、 金 屬 版」;DIS O, p. 168 )。古代近東藝術 (見 Keel, Jahwe-Visionen, figs. 115, 118;後者有一個人類君王在其他人物托起的平臺上)以及「藍寶石的平臺, 如同天色明淨」(libnat hassapîr ûkĕʿeṣem haššāmayim lāṭ ōhar,出二十四 10)的可能類比暗示,這是一個平臺,而非天空。

80

版權所有 《七十士譯本》沒有 hannôrāʾ,這是 kĕʿên haqqeraḥ 的一個解經註釋。參 E. Tov, Textual Criticism of the Hebrew Bible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2), p. 333。

81

Qeraḥ 主要表示「冰、霜」。參:創三十一 40 ;伯六 16 ,三十七 10 ,三十 八 29 (平行於 kĕpōr,「白霜」);詩一四七 17 ;耶三十六 30。參:亞甲文 qarāḫu(「凍住」)和 qarḫu(「冰」;A HW, pp. 902, 903)。《七十士譯 本》譯作 krustavllou。

82

Yĕšārôt 是 11 節 中 pĕrudôt 的 格 式 變 體 。 《 七 十 士 譯 本 》 的 ejktetamevnai, pterussovmenai(=yĕšārôt maššîqôt ,「伸展開觸及」)已經把這節經文與三 章 13 節協調起來。在 7 節,yĕšārôt 被用來指似牛的腿。

83

ʾîš 和 ʾiššâ 在同一節經文中指同樣的活物。

84

Lĕʾîš šĕtayim mĕkassôt lāhēnnâ 的重複,看起來疑似重複書寫,但是葛林伯 格(Greenberg, Ezekiel 1–20, p. 48 )認為這重複具有分配的意義。參 GKC, §134q; Joüon-Muraoka, Gra mmar, §142p。Lāhēnnâ 是陰性的,儘管在 22 至 23 節中所有其他指活物之處都是陽性的。

85

因為 kĕqôl šadday 在《七十士譯本》缺失,許多人將之視為註釋而刪除(參 BHS )。但 是參 D. J. Halperin, “Merkabah Midrash in the Septuagint,” JBL 101 (1982) 353-59。

151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停住,便將他們的翅膀垂下。

25

二十四 27

有聲音來 87 自他們頭頂上的平

臺。每當他們停住,便將他們的翅膀垂下。88 26

在他們頭頂上的平臺之上有寶座的形象,形狀好像天青89

石。在寶座形象以上有一個形象,好像人的形狀在它之上。 90 27

然後我看見它閃光如琥珀。從看似祂腰的部分以上,彷彿完

全被火包裹。91 從祂腰以下,我看見如火之物。光輝環繞祂。

一22

23. 在22至27節,先知的注意力從下面的輪子轉移到活

物上面的形象。他們看起來在頭頂上舉著一個平臺。不過,這不是 普通的平臺;它的水晶般閃光奇妙可畏。但是在以西結詳細描述此

86

《馬所拉文本》的 qôl hămullâ kĕqôl maḥăneh 在一份《七十士譯本》抄本 的 原 始 讀 法 中 缺 失 , 而 且 經 常 被 視 為 不 合 適 的 註 釋 而 刪 除 ( 參 BHS ) 。 然 版權所有 而,正如林德(Lind, JETS 17 [1984] 138 )所言:「與其想像一位文士為某 個現象的細節而堆砌額外的明喻,而此現象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個歷史記述 (雖是記述神在歷史中的 彰顯),更容易 的想像是,原作者 因他試圖描述的 頭腦中畫面而興奮,對頭腦中的顯著特徵加上更多描述。」

87

《七十士譯本》的 kaiV ijdouv, 錯誤地把 wayĕhî 讀作 wĕhinnēh。

88

因為 25 節重複 24b 節的許多內容,並且預期了 26a 節,許多人將之視為不可 靠的。不過這節經文確實 增加了一個新的 維度;聲音不再來 自穹蒼之下的活 物翅膀,而是來自其上。一份《七十士譯本》抄本的原始讀法省略了 25b 節 和 26a 節,也許是由於抄寫者的目光從 25a 節的末尾跳到 26a 節的同樣字 句。

89

希伯來文 sappîr,在《七十士譯本》音譯為 savpfeiro",它不應與現代的藍寶 石(sapphire, blue corundum)相混淆,因為這種寶石在古代幾乎是聞所未聞 的。參 Quiring, “Edelsteine,” pp. 200-202。

90

《 馬 所 拉 文 本 》 的 ʿālāyw milmāʿlâ 是 冗 餘 的 。 大 多 數 人 刪 除 第 一 個 詞 (BHS )。

91

《馬所拉文本》的 kĕmarʾēh-ʾēš bêt-lāh sābîb 在一份《七十士譯本》抄本的 原始讀法中缺失,並被托夫(Tov, Textual Criticism, p. 349 )認為是文士的 添加。但「較難經文更可取」的原則支持它的真確性。

152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4. 平臺與寶座

一 4 28a 一 22 27

特徵之前,他的注意力回到其下的活物。 92 他再一次看到,一對翅 膀伸展,尖端觸及對面活物的翅膀;而另一對翅膀用來遮掩活物的 身體。關於後者特徵的深遠意義,沒有做出任何評論,但是稍後會 變得清晰。

一 24

25. 翅膀 的聲音 。以西結 第一次 作出與 聽覺有關的說

明—翅膀的運動伴隨巨大的響聲,是先知難以描述的。他依次將 之比作眾水(mayim rabbîm)、雷聲或全能者的聲音,以及喧囂或 騷動 的聲 音也像軍 營 。第一個和 最 後一個比 喻 都可以 理解, 但是 qôl šadday ( 「 全 能 者 的 聲 音 」 ) 是 甚 麼 意 思 則 不 清 楚 。 沙 代 (Shadday)是伊勒沙代(El Shadday;參:十5)的縮寫,這是古 代對神的一種稱呼。一般認為,這個名字來自字根 šdw/y,此字根 在 烏 加 列 語 表 示 「 山 」 , 因 此 意 為 「 山 者 」 ( one of the mountain),但是必須承認,它的語源仍然是模糊的。 93 撇開意義 不 談 , 關 於 šdy 重 要 性 的 線 索 , 也 許 可 在 來 自 底 雅 亞 拉 ( Deir ‘Allā)的主前七世紀早期巴蘭(Balaam)文獻中找到。哈克特(J. 版權所有 A. Hackett)評論說,šdyn 和 ʾlhn 互換使用,指組成天庭的眾神, 他認為沙代(šadday)乃是伊勒的頭銜,是眾神的首領。把此群體 與群山聯繫起來,是一種自然的發展,因為眾神通常在山頂聚 集。94

92

關於古代近東的類似對應,見 Keel, Jahwe-Visionen, figs. 115, 118, 130,有 完整的平臺和支撐的活物。

93

烏加列是現代敘利亞海岸的拉斯‧珊拉(Ras Shamra)。關於此地文學及其 對聖經研究之重要性的介紹,見 D. Pardee and P. Bordreuil, ABD, 6:706-21。 關於 šdy 的詞源,見 F. M. Cross, Canaanite Myth and Hebrew Epic: Essays in the History and Religion of Israe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pp. 52-60。參 M. Weippert, THAT, 2:873-81 。

94

J. A. Hackett, The Balaam Text fro m Deir ‘Allā, HS M 3 1 (Chico, Calif.: Scholars Press, 1980), p. 87 。

153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即 使這 種 解釋 是正 確 的, 它也 沒 有闡明 這 種 與沙代 相 關 的聲 音。不過,記載神顯現的其他經文也把雅威的出現與特定響聲聯繫 起來,人們也許可以從其中找到一些幫助。雅威在西奈山上向以色 列顯現,伴隨著隆隆雷聲(qôlôt)、閃電的閃光(bĕrāqîm)、密 雲(ʿānān kābēd,出十九16)和火(ʾēš,18節)。詩篇十八篇8至 16節(中英 文版: 7~ 15節)甚至更有幫助,顯示 出跟以西結異象 辭彙 的許 多關聯 , 95 尤其 提 到雅威 坐 在戰車〔 基路伯 〕 上( 11 節 〔中英文版:10節〕)。但是,緊隨此聲明之後,提到雅威在天上 打雷(rāqam),伊里昂(Elyon;《和合本》作「至高者」)發出 祂的聲音(qôl)。沙代這個名字沒有出現在那段經文中,但是,以 西結似乎藉著早前雅威在風暴中顯現的亮光來解釋他的異象。 96 無 論如何,目前描述的要點是,車輦的運動和活物翅膀的煽動總是伴

95

「燃燒的火炭」(geḥālîm bāʿărû,9 節〔中英文版:8 節〕),「祂坐在戰車 版權所有 〔基路伯〕上」(wayyirkab ʿal kĕrûb ,11 節〔中英文版:10 節〕),「風 / 靈 的 翅 膀 」 ( kanpê rûaḥ , 11 節 〔 中 英 文 版 : 10 節 〕 ) , 「 光 輝 」 ( nōgah , 13 節 〔 中 英 文 版 : 12 節 〕 ) , 「 火 炭 」 ( gaḥălê-ʾēš ,13 、 14 節 〔 中 英 文 版 : 12 、 13 節 〕 ) , 「 閃 電 」 ( bĕrāqîm , 15 節 〔 中 英 文 版 : 14 節〕)。

96

又參詩篇二十九篇3 節: 雅威的聲音發在水上; 榮耀的神(ʾēl-hakkābôd)打雷(hirʿîm); 雅威打雷在大水(mayi m rabbîm)之上。 雖然詩篇一○四篇3 至4 節沒有提到祂降臨的聲音,這段經文也顯示出與以西 結異象的眾多關聯: 〔祂〕用雲彩為車輦(rĕkûbô), 藉著風的翅膀(kanĕpê-rûaḥ)而行。 以風(rûḥôt)為使者, 以火焰為僕役。

154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4. 平臺與寶座

一 4 28a 一 22 27

隨巨大的聲響。不過,一旦飛行車輦停住、翅膀垂下,聲音就止住 了。

一26

27. 以西結的注視目光回到平臺。但是,水晶平臺本身

不再佔據他的注意力。在其上,他看見人們所能想像的最為莊嚴宏 偉的寶座,完全由天青石(lapis lazuli)製成,那是古人所知的最 貴重寶石之一。 97 不過再一次,寶座也不能抓住他的目光,因為坐 在它上面的是一位耀眼的帝王人物。形象的兩個特徵尤為重要。第 一,以西結認出此形象是一個人(ʾādām)的形象。第二,這不是 一個普通人。看起來祂的上半身發射出琥珀(ḥašmal)的光輝;祂 的下半身也似乎包裹著耀眼的火焰光芒。但是先知無法直接宣告他 所見 到的 是甚麼; 他 所能做的一 切 ,就是將 之 比作 已 知的榮 耀 現 象。

版權所有

97

參 J. R. Harris,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in Ancient Egyptian Minerals Deut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zu Berlin Institut für Orientforschung 54 (Berlin: Akademie Verlag, 1961), pp. 124-29。

155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5. 結束的標記 28a

一1

二十四 27

一 28a

好像下雨的日子出現在雲中的彩虹景觀,周圍光輝的形

狀也像是那 樣。它是 雅威榮 耀樣式的 形狀!當 我 看見它的時 候,就俯伏在地。 異象的描述結束於一個榮耀的註記。形象的耀眼光輝讓先知想 到彩虹,這表示:在這整段敘述中,辭彙 hannōgah 所描述的遠遠 超過僅是燦爛的光亮而已。好像早前提到的火(13節),其火焰經 常顯 出一 種迷人的 色 彩繽紛, 此 異象沒有 以簡 單的 單 色臨到以 西 結;它的多彩光芒讓人歎為觀止。98 結束陳述仍然使用類比的語言,表明先知最終理解了異象的深 遠意義:這不是別的,正是雅威的榮耀!天門大開,他看見全然榮 耀的雅 威坐 在活物的 寶 座上。辭 彙 kābôd( 榮耀 )源自 一 個表示 「沉重」的字根,但是,用於王權和神性時,它表示那人莊嚴宏偉

版權所有 的絕對分量,即那種喚起觀看者敬畏反應的性質。先知已經目睹了 那不可思議的—在遠離聖殿之處、外邦巴比倫土地上的被擄者中 間,雅威向他顯現!以西結面伏於地俯伏敬拜,做出正確的回應。 22至 28a 節所 描述的圖畫,像早 前階段一樣難以想像。但是 人 們必須想像四個獅身人面像似的有翼活物,舉起一個榮耀的水晶平 臺,上面立著一個天青石的宏偉寶座。坐在寶座上的是雅威,顯為 人的 形象 。動物舉 起 人形神明的 場 景,在古 代 近東 藝 術中普 遍 存 在。 99 但是,輪子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這是神的戰車。雖然細節

98

見昆蘭第十二首安息日詩歌(Sabbath Shirot)的註釋:「有一個發光物質, 具有榮耀的色彩、奇異的 色調,被純粹地 調和起來」(《四 號洞穴安息日之 歌》〔4 Q405 〕20 ii-21-22:10-11 ),英文翻譯出自 C. Newsom, Songs of the Sabbath Sacrifice: A Critical Edition, HSS 27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85), pp. 305-6。尤其見 pp. 316-17 註釋。

99

156

關於此主題的討論,見 Keel, Jahwe-Visionen, pp. 152-58 。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 4 28a 5. 結束的標記 一 28a

不同,但是以西結的戰車讓人想起古代印章所描繪的風暴之神,先 在四輪戰車上,後在兩輪車輦上。100 雖然這些形象可以幫助我們想像以西結所見的,但是有些人可 能反對在理解主題時求助於聖經以外的類似對應。以西結出自祭司 血統,他應該熟悉會幕傳統。根據出埃及記四十章34至38節,會幕 完工之後,神顯現的榮耀雲彩進入帳幕中,停駐在至聖所(dĕbîr, 參:二十五18~22)裏面約櫃之上的基路伯中間。數世紀之後,此 現象 會重 複出現在 所 羅門聖殿 完 工之時, 象徵 雅威 對 工程的認 可 (王上八6~ 11)。但是,以西結沒能把此異象與先前神 顯現之榮 耀雲彩的運動聯繫起來,迫使讀者要去其他地方尋找神的這次顯現 的先 例。 聖經中與 此異象最 貼近 的類似 對應, 存在 於 以色列詩 歌 中,尤其是詩篇,其中描述雅威為 rōkēb bāʿărābôt(「駕雲的那一 位」),以及 yōšēb kĕrûbîm(「以基路伯為寶座的那一位」)。101 不過,以西結似乎也沒有直接做出這種聯繫,可能是因為從來沒有 人敢於描繪雅威以人形出現,坐在可見的寶座上,由如此怪異的活 版權所有 物往來運送到一片外邦土地上。  神學意涵 以 氣勢 魄 力和 可畏 性 而言 ,整 本 舊約聖 經 中 記載神 的 顯 現之 處,沒有任何一處可與以西結的就職異象相比,現代讀者只能感到 遺憾,以西結沒有提供一幅伴隨經文的圖像。僅此一幅多感官多色

100

見 同 上 , pp. 180-88 。 這 些 印 章 照 片 是 由 D. Collon, First Impressions: Cylinder Seals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 160, nos. 725, 726 提供的。

101

關於第一種表達法,見:詩六十八 5 (中英文版:4 節)。參:詩一○四 1 ~ 4 ;申三十三 26 ;賽十九 1 。此短語讓 人想起烏 加列語中 稱 巴力為 rkb ʿrpt (CT A, 4.4.8; 3.B.40; 19.1.43-44 )。關於第二種表達法,見:詩十八 8 ~16 ( 中 英 文 版 : 7 ~ 15 節 ) ( = 撒 下 二 十 二 8 ~16) , 八 十 2 ( 中 英 文 版 : 1 節),九十九 1 。

157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彩的奇觀畫面,就抵得上洋洋萬言。如果這個感官經歷給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那麼它在神學上就是意義深遠的。 首先,這個異象宣告了神的超然榮耀。這個離奇形象的任何部 分都在宣告祂的榮耀:整個形象的耀眼光輝,活物的銅腿閃爍,輪 子上 的寶 石,水晶 的 平臺,天青 石 的寶座, 還 有那 琥 珀色火焰 的 「人」形。這個異象的任何部分都在呼喊:「榮耀!」(參:詩二 十九9),甚至包括先知絞盡腦汁尋索充分的表達方式也都是如 此。不同於古代印章和雕刻中描繪的列邦諸神,雅威的榮耀是人類 無法描述的,無論是口頭的,還是視覺的。而且不同於需要不斷照 料和磨光的異教偶像,102 雅威的光輝散發自祂本身。

102

參:艾拉(Erra)向巴比倫守護神瑪杜克的抱怨: 你的盛裝、你統治的徽章,如空中星辰般華美, 它發生了甚麼?

版權所有

它被污穢了! 你統治的王冠, 使艾哈蘭其(Eḥhalanki)如埃特曼安吉塔廟(Etemenanki)般光明, (它發生了甚麼?) 它的表面被裹屍布遮蓋! 這質疑使瑪杜克回憶起一個大洪水之後的經歷: (至於)我的盛裝,曾被大洪水糟蹋, 它的樣子黯淡無光, 我命令吉拉(Girra)恢復我容貌的光彩, 洗淨我的衣裳。 當(吉拉)為我作工時,令我的盛裝再次燦爛, (當)我戴上我統治的王冠,重返我的宮殿, 我的面容顯露狂傲,我憤怒的一瞥。 譯文出自:L. Cagni, The Poem of Erra, SANE 1/3 (Malibu: Undena, 1977), p. 32, lines 127-29, 140-44 。 卡 格 尼 ( Cagni, p. 31 n. 34 ) 說 , 「 盛 裝 」

158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 4 28a 5. 結束的標記 一 28a

第二,這異象宣告了雅威的超然聖潔。不同於以賽亞,以西結 沒有聽到撒拉 弗呼喊「聖哉!聖哉 !聖哉」(賽六 3),但是雅威 與一切造物間的絕對分界是清晰可見的。這無疑是活物用第二對翅 膀遮掩他們身體的原因(11節)。 103 不過這也是平臺的功用之一。 不同於外邦諸神隨意與次等生命混雜、經常與他們難以區分,雅威 獨自坐在祂的寶座上,與一切次等造物截然分開。神聖領域和受造 世界是不可混淆的。 第三,這異象宣告了雅威的至高主權。祂的所有僕人都是高貴 的造物, 104 但祂才是坐寶座的萬有之君王!祂統治的普世性反映於 突顯的數字四(代表四方的風),尤其是祂天上戰車運動的絕對自 由;但是,這一點彰顯於祂闖入瑪杜克的領土腹地巴比倫,向以西 結顯現。此外,雖然先知沒有意識到,但是雅威正式說明:無論耶 路撒冷的命運如何,祂必將繼續完全掌權。 第 四, 這 異象 宣告 了 雅威 對 祂百 姓的關 注 。 祂屈尊 以 人 形顯 現,無疑在創世記一章26至27節找到基礎,那裏描述人類按照神的 版權所有 「形象」(ṣelem)和「樣式」(dĕmût)受造。但是,在這個非同 尋 常 的 角 色 逆 轉 中 , 神 以 「 人 類 的 樣 式 」 ( dĕmût kĕmarʾēh ʾādām)出現。雖然「形象」(ṣelem)和「樣式」(dĕmût)兩個 辭彙可用作實質上的同義詞, 105 以西結對後者的偏愛看起來是經過

(šukuttu ) 是 指 「 瑪 杜 克 雕 像 的 所 有 裝 飾 成 分 ( 貴 重 的 金 屬 寶 石 、 環 狀 頭 飾、衣衫等)」。 103

比較以賽亞書六章 2 節,在那裏,撒拉弗用一對翅膀遮蓋他們的「腳」。這 裏的 raglêhem 或許用作委婉用詞,指「他們的生殖器」。這些包括於以西結 所說的「他們的身體」(gĕwîyōtêhenâ)。

104

參葛林伯格的評論(Greenberg, Ezekiel 1–20, p. 56):「最高貴的活物不過 只是萬主之主的運送者。」

105

正如在創世記一章 26 至 27 節,以及費克林廢丘(Tell Fekheriye)出土主前 九世紀的哈杜伊斯(Haddu-yis‘i)王雕像之亞蘭銘文中。關於後者,見 P.-E. Dion, “Image et ressemblance en araméen ancien (Tell Fakhariyah),” Science et

159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深思熟慮的。在語源學意義上,「形象」(ṣelem)暗示「雕刻的形 象」概念,也許跟以西結在巴比倫四圍所見的偶像崇拜過於密切相 聯。「樣式」(dĕmût)或許也用來指偶像(參:出二十4),卻更 為抽象。以西結所見的,不是實際的形象,而是神的映射。然而, 「人形狀的樣式」這種冗餘,防止先知想到任何一點偶像的概念。 雖然以色列之外的主題被納入此異象,但是這種策略不代表投降異 教思維。正相反,這異象處處挑戰著異教觀念。雅威的榮耀不可能 被削減為人類的定義或者造型藝術。關於這異象的一切,都處於一 種至高狀態。神獨自在平臺之上,遠離一切造物,發出耀眼光芒。 祂周圍別無他人。但是,這沒有阻止祂與必朽壞之人的交通。在早 前啟示時刻,雅威選擇「迦南的語言〔直譯『嘴唇』〕」(賽十九 18)作為口語交流媒介,而現在祂採納美索不達米亞藝術作為視覺 交流方式。 第 五, 作 為必 然推 論 ,這 異象 宣 告了雅 威 在 被擄者 當 中 的同 在。神與祂百姓同在,不過,並非按照是否居住在祂的土地上來界 版權所有 定誰是祂的百姓。與耶路撒冷人流行的觀念(十一15)相反,神的 百姓在遠離他們故土的巴比倫。更特別的是,神與以西結同在。根 據其他呼召敘事描述,雅威回應猶豫的僕人們時,開口說:「我必 與你 同在 ;」此異 象 則比言語表 達 更為強而 有 力地宣 告同樣 的 真 理。 106 這位 被擄的先知被剝奪了在 聖殿中 事奉神的機 會,對他來 說,此信息將會格外令人滿足。 第六,這異象暗示了將臨的雅威審判。 107 雖然敘述沒有包含災 難將臨的正式預告,但是異象的幾處特徵卻敲響了惡兆的鐘聲。現

Esprit 34 (1982) 151-53。關於相反觀點,見 C. Doh men, “Die Statue von Tell Fecherije und die Gottebenbildlichkeit des Menschen,” BN 22 (1983) 91-106 。 106

見神對摩西(出三 12 )、基甸(士六 12 、16 )和耶利米(耶一 8 )的回應。 雅威超越性與內蘊性的這種結合,使人想起詩篇十八篇 8 至 20 節(中英文 版:7 至 19 節)。

107

160

也見 Allen, VT 43 (1993) 145-61。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 4 28a 5. 結束的標記 一 28a

在,天上戰車服務於一個積極目標,為要使先知確信雅威的同在; 但是先知還無法知道,在十三個月後,它會再次出現,運送雅威的 榮耀離開聖殿和耶路撒冷。雅威的離開會挪去尼布甲尼撒夷平該城 市的最後障礙。 108 而且,以西結必然曾經苦苦思考火的主題,尤其 提到活物中間的炭火(13節),雖然它們的作用在上下文中並不明 顯。但是,當異象再次出現之時,先知將會目睹一個人取走這些炭 火,撒在耶路 撒冷城上(十2)。因此,作為未來事件 的徵兆,此 異象不僅用作呼召以西結進入先知事工的方法;它也提供了其信息 的方向定位。 第七,從實際和專業的角度,此異象發出正式通知:無論何人 進入神聖服事,都必須具有清晰的異象,知道自己蒙召要服事的那 一位。事奉是一種與眾不同的職業;它表示被徵召來服事這位萬王 之王、萬主之主,也就是服事坐在榮耀寶座上、威嚴與能力無與倫 比的那一位。神的國必被建立,地獄之門必不能勝過它,祂的僕人 們為神國的益處而前行。

附記

版權所有

以西結就職異象的後世延續 雅威坐在天上戰車寶座之上的異象,會不斷出現在以西結的腦

海中,直到他去世為止。不過異象本身會繼續活在猶太傳統和基督 教傳統中。在舊約聖經裏面,我們可以在但以理書七章認出它的影 響,尤其提到亙古常在者的火焰寶座,具有燃燒著火焰的輪子;109 可 能 還 有 提 到 神 聖 人 物 時 稱 之 為 「 一 位 像 人 子 的 」 ( kĕbar ʾĕnāš),此說法比「人類的樣式」(dĕmût kĕmarʾēh ʾādām)稍微 明確。在但以理書十章5至6節對天上人物的描述中,來自以西結書 靈感的證據甚至更加明顯(括弧中是以西結書的參考出處):

108

不過,在積極的方面,二 十年後先知將目 睹神的榮耀回到祂 的聖殿(四十三 1~5 )。

109

雖 然 galgal 是 輪 子 的 稱呼 , 但 是 它 顯 然更 直 接 受 到 以西 結 書 十 章的 影 響。 參:十章 2 、6 、13 節的 galgal,替換一章的 ʾôpannîm。

161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我舉目觀看,見有一人身穿細麻衣,腰束烏法精金帶。祂的身體 〔gĕwîyātô,一11、23〕如水蒼玉〔taršîš,一16〕,祂的臉面 如閃電的形狀〔kĕmarʾēh bārāq,一13〕,祂的眼目如點燃的 火把〔lappîdê ʾēš,一13〕,祂的手腳如擦亮的銅閃爍〔kĕʿên n ĕ ḥ ō š e t q ā l ā l , 一 7 〕 , 祂 說 話 的 聲 音 如 群 眾 的 呼 喊 〔q ô l hāmōn,一24〕。 人們對以西結異象的強烈興趣,在兩約中間時期持續存在。便 西拉在他的偉人頌歌中紀念以西結,只是因為「神在基路伯戰車之 上向他顯現的榮耀異象」(四十九 8)。在主前二世紀的天啟作品 《以諾一書》中,以諾講述了通往天堂的旅程,他在其中看到「一 個高高的寶座—它的形狀如水晶,它的輪子如閃耀的太陽;(我 聽見?)基路伯的聲音」(十四18)。 110 提及基路伯的聲音是新的 內容,但它代表一種不斷發展的「讚美詩式」的 merkābâ(直譯為 「戰車」)釋經傳統,照著以賽亞書的撒拉弗來解釋以西結書的活 版權所有 物,說他們不停地讚美雅威。 111 此異象在昆蘭社團中也很流行。安 息日詩歌(Sabbath Songs)尤其把 merkābâ 視為天上聖殿裏面敬 拜的核心對象,又把它視為坐寶座之神的運送者,而神是一切讚美 的焦點。第十二首詩歌尤其談到基路伯在神面前降下,稱頌祂和戰 車寶座。事實上,讚美和稱頌的聲音存在於他們的一切運動中。112

110

英文翻譯:E. Isaac in OT P, 1:21 。

111

關於此方法對《七十士譯本》的影響,見 Halperin, JBL 101 (1982) 351-63 。

112

關 於 討 論 , 見 C. A. Newso m, “Merkabah Exegesis in the Qu mran Sabbath Shirot,” JJS 38 (1987) 11-30。文獻本身發表並詳盡討論於 Newso m, Songs of the Sabbath Sacrifice 。 以 西 結 異 象 對 昆 蘭 社 團 影 響 的 另 一 個 跡 象 , 出 現 在 《四號洞穴以西結書藏經第一》(4 Q385 )4 ,根據其編輯者,它代表了最古 老的現存見證,證明聖經後著作中對以西結「戰車」異象的明確釋經。參 D. Dimant and J. Strugnell, “The Merkabah Vision in Second Ezekiel (4 Q385 4),” Rev Q 14 (1990) 331-48 。

162


二、以西結的就職異象 一 4 28a 5. 結束的標記 一 28a

這種對 merkābâ 的理解,最終變得如此固定,以至於在他爾根中, 它深深植入一章24節的經文內部(強調字體為他爾根添加部分): 我又聽見他們翅膀的響聲,像眾水的聲音,像全能者面前的聲 音;當他們行走的時候,他們說話的聲音彷彿在感謝和稱頌他 們的主、永遠的世界君王;好像高處天使軍營的聲音。113 有些人把猶太人的存活完全歸功於以西結,主要是因為羅馬人 在主後70年毀滅耶路撒冷和聖殿時,merkābâ 的異象帶來激勵和盼 望。它宣告,雖然地上的聖殿有可能被毀滅,雅威卻仍然坐在天上 的寶座,充滿燦爛的榮耀,是世俗軍事力量無法接近的。114 以西結的天上寶座戰車異象也在新約聖經中留下痕跡。它顯然 存在於保羅論耶穌之「榮耀」的教義中, 115 不過甚至更為明顯的, 是約翰在啟示錄四章2b節至8a節對天上寶座的描述,那裏直接借用 以西結書這段經文的表達法不少於12處。後者的某些特徵顯然取自

版權所有 異象後來在以西結書十章中的形式(例如:活物遍體長滿眼睛,而 不是輪子上滿有眼睛),以及以賽亞書的撒拉弗(長有六個翅膀的 活物,賽六2)、和猶太 merkābâ 神祕傳統(基路伯在稱頌中扮演 的角色;啟四 8b~9)。但是,使徒的意圖很 清楚:雅威坐在天上 寶座、活物環繞唱詩讚美的異象,旨在激發羅馬迫害下受苦的同時 代之人、以及覺得自己處於相似環境中的歷代基督徒心中的盼 望。116

113

英文翻譯:Levey, Ezekiel,在所論之處。關於 merkāb â 神祕主義對他爾根 的整體影響,見 pp. 4-9 。

114

如:同上,pp. 3-4。

115

Newman, Paul’s Glory Christology, p. 244.

116

以四頭基路伯描繪的活物 進入早期基督教 藝術中(如主後八 世紀的《凱爾斯 書 》 〔 Book of Kells 〕 ) , 作 為 新 約 聖 經 四 部 福 音 書 作 者 的 象 徵 : 人 ( 馬 太)、獅(馬可)、牛(路加)、鷹(約翰)。關於討論,見 R. B. Jensen, “Of Cherubim and Gospel Sy mbols,” BARev 21/4 (1995) 42-43, 65。

163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三、以西結奉差遣

一28b

一1

二十四 27

三11

 性質與計劃 一章4至 28a 節充滿視 覺形象的記 錄,一章 28b節至 三章11節則 以口頭交流為主。這兩段經文一起提供了先知所扮演兩種角色類型 的 典 型 例 證 : ḥōzeh ( 「 見 異 象 者 」 ) 和 nābîʾ ( 「 蒙 神 呼 召 者」)。 1 如上所述,許多譯者把這兩部分描寫的 經歷截然分開, 他們 在文 學風格和 先 知各自經歷 性 質的巨大 反 差中 尋 找依據 。 然 而,後一種論證只在一種情況下成立:人們假設先知經歷和這些事 件記錄只以純粹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一個人不大可能同時參與 異象和聽覺經歷。但是,這種觀點令人質疑,理由如下。第一,呼 召敘事的主要子範疇之一,包含一個不可抵抗的、神顯現的異象, 隨後是神對先知的口頭差遣(參:王上二十二章;賽六章)。雖然 以西結異象與差遣的敘述比任何其他類似敘述的篇幅更長,而且更 為複雜,但它完全符合這個模式。第二,以神諭宣告而著稱的先知 版權所有 們,也被稱為「先見」(ḥōzîm)(摩七 12)。第三,大部分由神 諭組成的幾卷先知書,被正式介紹為各先知(以賽亞、俄巴底亞、 那鴻 )的 「異象」 。 其他書卷 則 提到個人 「看 見」 的 話語或神 諭 (阿摩司、彌迦、哈巴谷)。以西結的分類應該屬於那些意識到自 己被正式徵召進入先知職分的人,他們進入神聖君王的院中,然後 作為神的使者被差遣 出去。一章4節至三章 15節的記錄,帶領讀者 穿越他就職進入先知職分的不同階段。 這段經文的文學風格由短語「祂對我說」(wayyōʾmer ʾēlay) 設定。「祂說」(wayyōʾmer)在以西結書中出現41次。 2 僅在存有

1

這個字的語源不確定。參

J. Lindblom, Prophecy in Ancient Israel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62), p. 102 。關於這些及先知的其 他稱呼之間的區 別,見 G. V. Smith, “Prophet; Prophecy,” ISBE, 3:986-89 =加里‧史密斯著, 陳秀媚譯,《先知》(香港:漢語聖經協會,2003 ),1-13 頁。 2

164

Even-Shoshan, Concordance, pp. 88-89。


三、以西結奉差遣

一 28b

三 11

文本疑問的十章2節,它的出現沒有主詞和隨後的介詞「對」 (ʾel)。 3 在本卷書中每次出現之處,主詞都是雅威,但是只有5次 給出祂的名字(四13,九4,二十三36,四十四 2、5)。說話的對 象只有3次不是以西結(九4、7,十2)。通常情況下,此表達法出 現的上下文都是雅威與先知正在進行個人交往,或者雅威正在向先 知解釋他所見異象的某個方面。 4 它後面偶爾跟著一個命令語氣, 吩咐先知宣講來自異象的信息。 5 這種表達法在本卷書中的使用方 式極 為重 要。它反 映 了神與以西 結 之間的溝 通 大多 數 都是單向 性 的。先知口頭回應的實例少之又少。 6 大多數的情況下,先知都是 一個被動的接收者。 儘管以西 結呼召 的差遣階段理當是口頭上的 ,但是 一章 28b節 至三章11 節中 直接引語 的數量 非 同尋常。 事實上 , 如果直 接引語 (伴隨嚴格的言辭套語引言)被挪去的話,敘事框架便縮減為短短 的一段:

版權所有 3

見下文十章 2 節的註釋。

4

關 於 涉 及 個 人 交 往 的 上 下 文 , 見 : 二 1 、 3 , 三 1 、 3 、 4 、 10 、22 、24 , 四 15 、16 , 八5 、6 、8 、9 、12 、13 、15 、17 , 三 十 七3 , 四 十 七6 。 同 樣 地, 「祂對我說」(wayyōʾmer ʾēlay)與較正式的話語— 事件套語「雅威的話臨 到我」(wayĕhî dĕbar yhwh ʾēlay)形成對比,後者引向將要正式傳遞的信 息。參上文一章3 節的註釋。關於涉及解釋的上下文,見:九9,十一2 ,三十 七11 ,四十一4 ,四十二13 ,四十三7 、18 ,四十六20 、24 ,四十七6 。

5

見:十 一 5 ,ʾĕmōr ;三 十七 4 、9 ,hinnābēʾ 。侯克 (C. B. Houk, “Bn-ʾdm Patterns as Literary Criteria in Ezekiel,” JBL 88 [1969] 186)在「祂對我說」 (wayyōʾmer ʾēlay )和「 人 子」 (ben-ʾādām ) 的 組合 之中 ,發 現一 個 分隔 原始獨立異象系列的標準 ,但是這種表達 法的使用更多是內 容的一種功用, 而非文學史的功用。

6

見:四 14 ,對於被要求吞吃污穢的食物表示抗議;九 8 ,對於雅威向耶路撒 冷的以色列餘民傾倒怒氣表示抗議;十一 13 ,因懼怕全體以色列餘民滅絕而 表示抗議;二十一 5 (中英文版:二十 49 ),由於受眾對他的嘲諷回應表示 抗議;三十七 3 ,回答雅威的提問。

165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一1

二十四 27

然後,我聽見有人說話的聲音。當祂對我說話的時候,那靈就 進入我裏面,使我站起來。我便聽見那位對我說話者的聲音。 然後我看見一隻手向我伸出來,手中有一卷捲起的書卷。祂在 我面前展開它;它內外寫滿了字。其上記錄的有哀號、歎息和 悲痛。於是我張開我的口,祂就給我這書卷吃。於是我就吃了 它,它在我口中變得甜如蜜。 這個敘事殘片的構成,是按照時間順序對以西結經歷作直接而客觀 的記錄。事實由極為精煉的言語勾勒出來;沒有絢麗的語言,沒有 莊嚴的辭藻。除了其自傳形式和 hinnēh(看)一詞暗含的驚訝之情 以外,關於作者對事件的反應,這段經文提供的線索寥寥無幾。這 並不是因為缺乏作出回應的場合。面對書卷上所寫的哀號、歎息和 悲痛,可能表達出驚駭;或者面對把它吞吃下去的命令,可能表達 出厭惡;或者當吞下的書卷在先知口中變得甜如蜜時,可能表達出 又驚又喜。但浮現出來的,卻是關於一位被動先知的圖畫。在就職 版權所有 異象中,他是個觀看者;在這裏,他是個食客。 不過,對於納入此敘事框架的直接引語,人們幾乎不會把它描 述成對話。只有一位發言者,就是雅威。先知缺乏口頭的回應,符 合敘述中缺乏情緒或非口頭的反應。雅威的主導地位在前面的異象 中十分明顯,如今仍在繼續。這些特徵對於經文的意圖有重要的影 響:為要描述以西結被徵召進入神聖的事奉。雅威是神聖的君王, 祂呼召和決定使者蒙召履行之使命的性質。其條件是沒有商量餘地 的。 一 章 28b 節 至 三 章 11 節 這 部 分 在 結 構 上 很 複 雜 。 開 始 時 的 導 言,描述以西結為將臨的互動所作的預備(一28b~二2),緊隨其 後是經文的主體,分為三部分:兩段是神的差遣 令(二 3~7,三 4 ~11),中間夾著一個簡短的異象敘述(二8~三3)。神的言辭可 以進一步分為對以西結的指令(二3~ 5,三4~9 )和勉勵(二6~ 7,三10~ 11)。除了它們共同的莊嚴散文風格以外,兩段言辭之 間的關聯在以下話語平行中很明顯:

166


三、以西結奉差遣

一 28b

三 11

1. 雙重的差遣套語(具有 šālaḥ) A 二章3節,二章4節(均為肯定的陳述) A' 三章5節,三章6節(否定和假設的陳述) 2. 兩次論及以色列的頑梗: A 二章 4節 後代 「臉面僵硬」( qĕšê pānîm)、 「心裏 剛 硬」(ḥizqê lēb) A' 三 章 7 節 以 色 列 全 家 「 堅 硬 的 額 」 ( ḥizqê mēṣaḥ ) 和 「剛硬的心」(qĕšê lēb) 3. 雙重呼籲,不要懼怕他的受眾: A 二章6節「不要怕」(ʾal-tîrāʾ,三次) 「不要驚惶」(ʾal-tēḥāt) A' 三章9節「你不要怕」(lōʾ tîrāʾ) 「你不要驚惶」(lōʾ tēḥat) 4. 把以色列的悖逆本性確認為呼籲不要怕的依據: A 二章6節「因為他們是悖逆之家」(kî bêt mĕrî hēmmâ) 版權所有 (又參:二5、7、8) A' 三章9節「因為他們是悖逆之家」(kî bêt mĕrî hēmmâ) 雖然兩段言辭之間有很強的連結,但是它們在幾方面又有各自 的方向。第一段比較強調以色列的悖逆本性;第二段則強調以色列 的剛硬。第一段的意象涉及荊棘、蒺藜和蠍子;第二段則是金剛鑽 和火石。在第一段,先知受到警告不可被擠入國民的悖逆模子(二 8); 在第二段 ,雅威 應許要按 照他們 的模子親 自 塑造他 (三 8~ 9)。

167


第一部分 信息 猶大 以色列的黯淡前景 壹、以西結先知職分的呼召 一 1 三 27

1. 導言

一 28b 一 28b

一1

二十四 27

二2

然後,我聽見有人說話的聲音。二1祂對我說:「人

啊,你站起來,我要和你說話。」 7 2 當祂對我 說話的時候, 8 那靈就進入我裏面,使我站起來。我便聽見那位對我說話者的 聲音。9 以 西 結 差 遣 令 的 敘 述 , 開 始 於 就 職 異象 終 止 之處 — 先 知 屈 身,面伏於地。到此為止,他從神的顯現中學到的功課基本上是神 學性質的;他以合宜的舉動回應這些功課,就是敬拜這位神聖的君 王。 10 但是他幾乎沒有意識到,這對他來說,將會是一個何等的轉 化事件。 當以西結俯伏於地之時,他聽到一個聲音,吩咐他起來,因為 說話者想要與他交談。但這是誰的聲音呢?經文中並不清楚,因為 wayyōʾmer 可 以 翻 譯 為 「 它 〔 即 聲 音 〕 說 」 或 「 祂 〔 雅 威 ? 〕 說」。這個問題也許可以留待學術界去探討。同時,以西結被一種 版權所有 賜 予 活 力 的 rûaḥ 注 入 , 把 他 舉 起 , 讓 他 站 起 來 。 這 是 哪 一 種 rûaḥ ?是 一陣 突然 吹來的 風? 或者是 雅 威的靈 ,即聖 靈? 經文 說 明,先知被舉起和說話的聲音是同時發生的,表示這種 rûaḥ 可能

7

在以西結書中,此一介詞的這個母音標註法(ʾōtāk)出現了 20 次,相較之 下 , 更 常 見 的 母 音 標 註 法 ʾittāk 只 出 現 19 次 。 關 於 這 個 形 式 , 見 GKC, §103b 。

8

《七十士譯本》沒有「當祂對我說話的時候」(kaʾăšer dibber ʾēlay),卻添 加了 nāśāʾ(「舉起」)和 lāqaḥ(「帶」),顯然是受到三章14 節的影響。 關於 kaʾăšer 在時間方面的力量,見 BDB, p. 455c。

9

加強反身字幹(Hithpael)形式的 middabbēr 取代加強主動字幹(Piel)形式 (參:一 28 ),在舊約聖經中僅出現 4 次,總是強調致辭的重要性(結四十 三 6 ;民七 89 ;撒下十四 13 )。《七十士譯本》知道 ʾēt 出現在不定實名詞 (indefinite substantive)之前有其難題,故加上 aujtou'( =ʾōtô)。

10

他將會在三章23 節,四十三章3 節,四十四章4 節做出同樣的舉動。在十一章 13節,這個姿勢表示在雅威面前的懇求。

168


三、以西結奉差遣 一 28b 三 11 1. 導言 一 28b 二 2

是話語動力和活力的來源。這不可能不是神的靈, 11 而且賜予以西 結 活 力 的 rûaḥ 一 定 是 一 章 12 、 20 至 21 節 中 推 動 輪 子 的 同 一 個 rûaḥ,並將支配他事工中的全部活動。 以西結進入神聖事奉的呼召,是以古代宮廷語言描述的。一個 人被帶到君主面前時,會用俯伏的姿勢表示臣服。 12 而且這人不敢 站起來,直到從王那裏領 受如此行的許可。 以西結雖是 一位 benʾādām,即「一個純粹的人」,但在被 rûaḥ 注入後,他就能夠— 事實上,他必須—站立在神的面前。隨後的服事呼召,要求的是 一個站立起來的人,準備好聆聽和遵行。13

版權所有

11

參:神的靈(rûaḥ ʾĕlōhîm)和神的話參與創造(創一 2 )及其他聲明(賽四 十八 15 ~16 )。

12

關於此點,見 S. Kreuzer, “Zur Bedeutung und Ety mologie von hištaḥăwāh/ yštḥwy,”

VT

35

(1985)

39-54;

M.

I.

Gruber,

Aspects

of

Nonverbal

Co mmunication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Studia Pohl 12 (Ro 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80), pp.187-251 。 13

第二次類似的經歷,將在三章 23 至 24 節敘述。

169


大衛寶庫 The Treasury of David

司布真◆著

講道王子司布真的集大成之作 原著出版 150 週年紀念 「詩篇是生命爭戰的全副軍裝,是生命需要的完美供給。」——司布真

專•家•推•薦

巴 刻(J. I. Packer) 博愛思(James M. Boice) 麥卡瑟(John MacArthur) 華爾基(Bruce Waltke) 喬 治(Timothy George) 羅賓森(Haddon Robinson)

版權所有

◆「這是一部不朽的鉅著。在文學作品中沒有與它類似的。」 ——富勒頓(W. Y. Fullerton)博士

◆「許多年來,我在這部偉大的釋經書中,為我的講道尋找補品並 得到滋養。即使與保羅、路德、到加爾文這一連串的光芒相比, 他也絕不遜色。」 ——朱維德(J. H. Jowett)博士

◆「就算作者沒有撰寫其它書籍,這書本身就已經是一部永垂不朽 的文學鉅著了。」 ——司布真夫人(Susannah Spurgeon)


麥種聖經註釋 麥種聖經註釋旨在出版最高素質的聖經學術成就。無論是在聖經經文本身,還是在相關學術著作上,每位作者都表現出專 業水平,每本註釋書都體現了作者廣泛的閱讀、以及仔細而成熟的思考。整體來說,本系列的精神在於它的博採眾長,每 位作者都從各種有幫助的來源搜集釋經的洞見,並將這些洞見融合到自己對聖經書卷的解釋中。本系列使用了聖經學術界 最近的創新方法,也希望在論調上達到和平共處的目的,以公平的眼光總結並評論有影響力的觀點,同時也捍衛自己的觀 點。首先是要清楚說明聖經現有的經文。撰寫這些註釋書的學者與最重要的當代爭議互動,卻避免深陷於不當的專業細節 中。他們的理想是結合嚴謹的解經與闡述,同時留意聖經神學與聖經在當代的適切性,卻不將註釋書與講章混為一談。

舊約部分

上 下 The Book of Genesis

約伯記

維克托˙漢密爾頓

夏德黎 John E. Hartley

創世記

版權所有 Victor P. Hamilton

The Book of Job

出埃及記

詩篇

Exodus

Psalms

亞歷山大 T. Desmond Alexander

范甘麥倫 Willem A. VanGemeren

利未記

箴言

木內伸嘉 Nobuyoshi Kiuchi

華爾基 Bruce K. Waltke

Leviticus

The Book of Proverbs

士師記

傳道書

韋伯 Barry Webb

巴肖羅繆 Craig G. Bartholomew

The Book of Judges

Ecclesiastes

路得記

以賽亞書

The Book of Ruth

The Book of Isaiah

撒母耳記

以西結書

弗斯 David G. Firth

布洛克 Daniel I. Block

哈伯德 Robert L. Hubbard Jr.

1 & 2 Samuel

歐思沃 John N. Oswalt

The book of Ezekiel


麥種聖經註釋 真正使這一系列與其他註釋書不同的是,它從福音主義這一解經傳統的內部發聲。福音主義是更 正教內部跨越傳統宗派界限的一個非正式運動。它的中心與精神在於堅信聖經是神默示的話語, 藉著受聖靈感動的人手寫出,是絕對沒有謬誤的。通過聖經,神呼喚人類去享受與其創造主和救 主之間充滿愛的個人關係。依照這一傳統,「麥種聖經註釋」的各書卷並不將聖經當作只是人為 創作的古代文學作品,它特別注意文本的文學特徵、神學主題、及其對今天信仰生活的影響。

新約部分 馬太福音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 卡森 D. A. Carson

加拉太書 Galatians

穆爾 Douglas Moo

版權所有

以弗所書

路加福音 Luke

The Letter to the Ephesians

博克 Darrell L. Bock

歐白恩 Peter O’Brien

約翰福音

腓立比書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韓森 G. Walter Hansen

卡森 D. A. Carson

使徒行傳 Acts

帖撒羅尼迦書信 韋瑪 Jeffrey A. D. Weima

哥林多前書

提摩太與提多書信

2 Corinthians

格思里 George H. Guthrie

1 Peter

喬布斯 Karen H. Jobes

約翰書信 1-3 John

亞伯勒 Robert W. Yarbrough

饒柏˙孟恩思 Robert Mounce

1–2 Thessalonians

哥林多後書

彼得前書

啟示錄

穆爾 Douglas Moo

費依 Gordon D. Fee

麥卡尼 Dan G. McCartney

The Letter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James

歌羅西書、腓利門書 穆爾 Douglas J. Moo

博克 Darrell L. Bock

羅馬書

The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雅各書

The Letters to Timothy & Titus 唐書禮 Philip Towner

希伯來書 The Letter to the Hebrews 歐白恩 Peter O’Brien

The Book of Revelation

新約引用舊約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Use of the Old Testament 畢爾、卡森(編) G. K. Beale & D. A. Carson (ed.)

主耶穌的畫像 Jesus according to Scripture 博克 Darrell L. Bock

主耶穌的比喻 Stories with Intents

斯諾德格拉斯 Klyne R. Snodgrass


麥種聖經神學系列 顧名思義,麥種聖經神學系列以聖經神學研究為焦點,選題範圍除 聖經神學、舊約神學、與新約神學外,亦納入聖經不同作者、書卷 的神學,以及重要的聖經神學專題,將學術界精心研究的成果介紹 給華文讀者,期盼能為華人的聖經與神學研究打下紮實的基礎。

新約的聖經神學

聖經神學導論 From Eden to New Jerusalem 亞歷山大 T. Desmond Alexander

版權所有

審判、救恩、神的榮耀 —— 漢密爾頓聖經神學 God's Glory in Salvation through Judgment 雅各·漢密爾頓 James M. Hamilton Jr.

郝思舊約神學 Old Testament Theology

A New Testament Biblical Theology 畢爾 G. K. Beale

馬歇爾新約神學 New Testament Theology 馬歇爾 I. Howard Marshall

史瑞納新約神學 New Testament Theology 史瑞納 Thomas R. Schreiner

保羅神學:綱要

郝思 Paul House

Paul: An Outline of His Theology

王權與王朝

保羅神學:新舊觀

—— 希伯來聖經神學

Perspectives Old and New on Paul

Dominion and Dynasty 鄧普斯特 Stephen G. Dempster

從樂園到應許之地 —— 摩西五經神學導論 From Paradise to the Promised Land 亞歷山大 T. Desmond Alexander

芮德博 Herman Ridderbos

魏斯特鴻 Stephen Westerholm

保羅神學:基督論 Pauline Christology 費依 Gordon D. Fee

保羅神學:聖靈論 God's Empowering Presence 費依 Gordon D. Fee


麥種基礎教育系列 「麥種基礎教育」系列是為神學院學生預備的教科書, 也適合教會成人主日學老師使用, 涵蓋整本聖經的概論、簡介,以及教會成人教育所需的各種裝備。

應許與拯救

使徒行傳與保羅書信

Verbondsgeschiedenis

Handbook on Acts and Paul's Letters

狄葛拉弗 S. G. De Graaf

史瑞納 Thomas R. Schreiner

應許與拯救

一般書信概論

Verbondsgeschiedenis 狄葛拉弗 S. G. De Graaf

Letters to the Church: A Survey of Hebrews and the General Epistles 喬布斯 Karen H. Jobes

摩西五經敘事 The Pentateuch as Narrative 賽哈默 John H. Sailhamer

版權所有 詩篇概論 Encountering the Book of Psalms 卜洛克 C. Hassell Bullock

舊約歷史書手冊 Handbook on the Historical Books

約翰福音概論

漢密爾頓 Victor P. Hamilton

Encountering John 柯斯坦柏格 Andreas J. Köstenberger

智慧書與詩篇手冊 Handbook on the Wisdom Books and Psalms

希伯來書概論 Encountering the Book of Hebrews

艾斯提斯 Daniel J. Estes

哈格納 Donald A. Hagner

舊約先知書概論

以基督為中心的敬拜

Interpreting the Prophetic Word

Christ-Centered Worship

范甘麥倫 Willem A. VanGemeren

柴培爾 Bryan Chapell

福音書與耶穌生平 Four Portraits, One Jesus 史特勞斯 Mark L. Strauss


根基系列 「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雖然面對來自外部的逼迫、 捆綁、甚至殺害,以及來自內部的錯謬教導,敗壞好些人的信心,「然而神 堅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祂的人。』」本系列將

根∣基∣系∣列

為普世華人教會提供純正信仰與實踐的教導,就是「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

Themelios

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幫助讀者打那美好的仗,跑盡當跑的路,守住 所信的道,愛慕那按著公義審判的主顯現。

麥種基督教要義

經典基督教:系統神學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Classic Christianity:A Systematic Theology

約翰•加爾文 John Calvin

托馬斯•奧登 Thomas C. Oden

伯克富系統神學

約翰•衛斯理的教導

版權所有

Systematic Theology

John Wesley's Teachings

伯克富 Louis Berkhof

托馬斯•奧登 Thomas C. Oden

聖經的偉大教義

古道:平信徒神學

The Great Doctrines of the Bible

The Old Paths

鐘馬田 D. Martyn Lloyd-Jones

萊爾 J. C. Ryle

基督徒的信仰

基督徒倫理學

The Christian Faith

Christian Ethics

邁克•何頓 Michael Horton

古德恩 Wayne Grudem

歷史神學

改革宗教理學(4 卷)

Historical Theology

Gereformeerde Dogmatiek

孔寧漢 William Cunningham

巴文克 Herman Bavinck


光照系列 光照系列

「光照」系列納入與聖經詮釋、解經學、及講道有關的重要著作, 裝備讀者,心中的眼睛被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照明(φωτίζω,弗 一18),能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揚出來,使眾人獲得光照而明 「光照」系列納入與聖經詮釋、解經學、及講道有關的重要著作,

白(φωτίζω,弗三8∼9)那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裏的奧祕 裝備讀者,心中的眼睛被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照明(φωτίζω,弗

是如何安排的。 一18),能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揚出來,使眾人獲得光照而明 白(φωτίζω,弗三8∼9)那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裏的奧祕 是如何安排的。

從傳道書傳講基督

聖經神學與解經講道

Preaching Christ from Ecclesiastes 從傳道書傳講基督

聖經神學與解經講道

Preaching the Whole Bible as Christian Scripture Preaching the Whole Bible as Christian 高偉勳 Graeme Scripture Goldsworthy 高偉勳 Graeme Goldsworthy

講道與講道的人 講道與講道的人 Preaching and Preachers

Preaching and Preachers 鍾馬田 D. Martyn Lloyd-Jones 鍾馬田 D. Martyn Lloyd-Jones

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 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 Not Not against Flesh and Blood against Flesh and Blood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Preaching Christ from Ecclesiastes

版權所有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從但以理書傳講基督

從但以理書傳講基督 Preaching Christ from Daniel Preaching Christ from Daniel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以基督為中心的講章 以基督為中心的講章 Christ-Centered Sermons Christ-Centered Sermons 柴培爾 Bryan Chapell 柴培爾 Bryan Chapell

鍾馬田 D. Martyn Lloyd-Jones 鍾馬田 D. Martyn Lloyd-Jones

從舊約傳講末世論 從舊約傳講末世論

從釋經到講道 從釋經到講道

Preaching Teaching thethe LastLast Things Preachingand and Teaching Things

Modern Preacher andthe the The The Modern Preacher and Ancient Text Ancient Text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從舊約傳講基督

從舊約傳講基督 Preaching Christ from the Preaching Christ from the Old Testament Old Testament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從創世記傳講基督

Preaching Christ from Genesis 從創世記傳講基督

華德•凱瑟 C. Kaiser Jr. Jr. 華德•凱瑟Walter Walter C. Kaiser

從聖經傳講倫理學 從聖經傳講倫理學 What Does the Lord Require?

What Does the Lord Require?

華德•凱瑟 Walter C. Kaiser Jr.

華德•凱瑟 Walter C. Kaiser Jr.

神在講道中居首位

神在講道中居首位

The Supremacy of God in Preaching 約翰•派博 John Piper The Supremacy

of God in Preaching

約翰•派博 John Piper

講道?純粹講道的簡單教導

講道?純粹講道的簡單教導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Preaching Christ from Genesis

Preaching? Simple Teaching on Simply Preaching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亞歷克•莫德 Alec Motyer

Preaching? Simple Teaching on Simply Preaching 亞歷克•莫德 Alec Motyer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