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種聖經註釋
腓立比書 作者 韓森(G. Walter Hansen) 譯者 周俞雲翔 出版者 美國麥種傳道會 地址:1423 Maple St. South Pasadena, CA 91030 U.S.A. 電話:(626) 441–5543 電郵:akowcm@gmail.com 網站:www.akow.org 版次 二○一六年二月初版 字數 315千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Originally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The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 2009 by G. Walter Hansen This translatio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Wm. B. Eerdmans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16 by A K ERNEL OF W HEAT C HRISTIAN M INISTRIES 1423 Maple St., South Pasadena, C4A 91030, U.S.A. 1st Edition: February 2016 ISBN:
978-1-939-25126-8 (Traditional script) 978-1-939-25183-1 (Simplified script)
All Rights Reserved Printed in Taiwan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年次 刷次 10 9 8 7 6 5 4 3 2 1 封面用圖:Saint Paul, by Adam Elsheimer (1604) 美國麥種傳道會持有本書全球正體字與簡體字中文版權
目錄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 7 作者序 ......................................................................................10 音譯符號 ..................................................................................12 縮寫一覽表 ...............................................................................13 精選參考書目 ...........................................................................20 導論 ........................................................................................45 壹、腓立比教會的歷史背景 .................................................47 貳、腓立比書的性質 ............................................................55 叁、寫腓立比書的理由 .........................................................76 肆、預覽兩個論題 ................................................................92 分析 ........................................................................................99 經文與註釋 ............................................................................. 103 壹、問候與恩惠(一 1~2) .............................................. 105 貳、為夥伴禱告(一 3~11) .................................................. 119 叁、福音事工的報告(一 12~26) ........................................ 153 一、福音的進展(一 12~14) ................................................. 155
二、傳講基督的動機(一 15~18 上) ..................................... 164 三、是生是死都要榮耀基督的勇氣(一 18 下~26) ............. 172
肆、與福音相稱的公民當作的事(一 27~二 18) ............... 197 一、一起在苦難中站立得穩(一 27~30) .............................. 199 二、想想他人的利益(二 1~4) ............................................. 215 三、聚焦於基督的心為心的群體(二 5~11) ....................... 234 1. 以基督的心為心的群體(二 5) ....................................... 234 2. 基督讚歌:謙卑(二 6~8) ............................................. 256 3. 基督讚歌:高舉(二 9~11) ........................................... 292 四、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二 12~18) .................................. 307
伍、推薦與基督相似的僕人(二 19~30) ............................ 339 一、提摩太(二 19~24) ......................................................... 343 二、以巴弗提(二 25~30) ..................................................... 353
陸、公開個人的經歷(三 1~21) .......................................... 369 一、為特權誇口(三 1~6) ..................................................... 372 二、為認識基督放棄一切(三 7~11) .................................... 399 三、向著標竿直跑(三 12~14) ............................................. 426 四、作他人的良師(三 15~17) ............................................. 438 五、為十字架的仇敵悲痛(三 18~19) .................................. 447 六、期待基督最後的勝利(三 20~21) .................................. 454
柒、最後的懇求(四 1~9) .................................................... 471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 1~3) ................................................. 473 二、要在主裡喜樂(四 4~9) ................................................. 486
捌、為夥伴送來的禮物致謝(四 10~20) ............................ 513 玖、問安和恩典(四 21~23) ................................................ 551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美國麥種傳道會秉承從神領受的恩賜與託付,經過多年的禱 告、摸索、尋求,決 定 出版「麥 種 聖經註 釋」(A Kernel of Wheat Biblical Commentary,簡稱 KWBC)。這 一系 列的註 釋書 不同於 華人教 會歷 年出版 的任 何系列。它 不排除 華人 作者的 創作,但絕大 多數是 翻譯 西方學 者的 著作,卻不 是將西 方世 界的某 一套 註釋書 全 盤翻譯 過來,而是選取 堅信聖 經無 誤之福 音派 立場、有一 定學術 水 準的註 釋書,彙整 為一 整套符 合二 十一世 紀全 球華人 教會 與基督 徒 需要的 一流 註釋書。這 些作品 來自「新國 際新 舊約聖 經註 釋」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 Old Testament , 簡 稱 「柱石 新約 聖經註 釋」 ( Pillar New Testament NICNT、NICOT)系列、 Commentary,簡稱 PNTC)系列、「貝克新 約 聖經註 釋」(Baker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簡稱 BECNT) 系列、「 貝 克舊約 聖經 智慧書 與詩 篇註釋」(Baker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Wisdom and Psalms,簡稱 BCOTWP) 系列 、 「亞波 羅舊 約聖經 註釋 」(Apollos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 (Expositor’s Bible 簡稱 AOTC)系列、修訂 版的「 解經 者聖經 註釋 」 Commentary,簡稱 EBC)系列等。這幾套 在 西方世 界中 都擁有 廣 大的讀 者群,包括學 者、牧者、神 父、猶太 拉 比以及 其他 認真的 聖 經學習 者。成千上 萬不 同宗派、許 多國家 的讀 者在他 們的 講道、教 導以及 研究 中不斷 使用 這些系 列的 書籍。他們 熱情地 歡迎 每一本 新 書卷的出版,也熱切地等候它們最終能由不斷出現的書卷轉變為 「整套 」的 註釋書 。
7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本系列 的各 書卷目 標首 先是要 清楚 說明聖 經現 有的經 文。撰寫 這些註 釋書 的學者 與最 重要的 當代 爭議互 動,卻避免 深陷 於不當 的 專業細 節中。無論是 在 聖經經 文本 身,還是 在 相關學 術著 作上,每 位作者 都表 現出 專 業 水 準,每 本 註 釋 書 都 體 現 了 作 者 廣 泛 的 閱 讀 、 以及仔 細而 成熟的 思考。整體來說,本系列的 精神在 於它 的博採 眾 長,每位作 者都從 各種 有幫助 的來 源搜集 釋經 的洞見,並 將這些 洞 見融合 到自 己對聖 經書 卷的解 釋中。本系 列使 用了聖 經學 術界最 近 的創新 方法 ,例如 ,正 典鑑別 法( canon criticism),所 謂的「 新 文 學 鑑 別 法 」 ( new literary criticism ) , 還 有 讀 者 反 應 理 論 (reader–response theories ),並 且 對不同 性別 和種族 的讀 者抱持 敏感度。「 麥種聖 經註 釋」的各 書 卷也希 望在 論調上 達到 和平共 處 的目的,以 公平的 眼光 總結並 評論 有影響 力的 觀點,與此 同時也 捍 衛自己 的觀 點。本 系列 的作者 包括 來自不 同基 督教信 仰團 體的男 女 學者。各位作者的背景差異、以及他們使用各種相關方法論的自 由,給整個 系列帶 來了 精彩而 又豐 富的多 樣性。他們的理 想是結 合 嚴謹的 解經 與闡述,同 時留意 聖經 神學與 聖經 在當代 的適 切性,卻 不將註 釋書 與講章 混為 一談。 然而,真正 使這一 系列 與眾不 同的 是,它 從福 音主義 這一 解經 傳統的 內部 發聲。福音 主義是 更正 教內部 跨越 傳統宗 派界 限的一 個 非正式 運動。它的中心 與精神 在於 堅信聖 經是 神默示 的話 語,藉著 受聖靈 感動 的人手 寫出,是絕對 沒 有謬誤 的。通過聖 經,神呼喚 人 類去享受與其創造主和救主之間充滿愛的個人關係。依照這一傳 統,「麥 種 聖經註 釋 」的各書 卷並 不將聖 經當 作只是 人為 創作的 古 代 文 學 作 品。它 們 不 是 對 古 代 羊 皮 卷 進 行 文 學 解 剖,而 是 以 嚴 謹 、 恭敬的 態度 來斟酌 這些 絕妙的 人類 著作,而永 活的神 正是 藉著這 些 著作說 出祂 全能的 話語。「麥種 聖 經註釋 」小 心翼翼 地以 對聖經 文 本謙卑 的尊 敬、景仰、甚至深 厚感 情,來平 衡「鑑別學 」(即使用
8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標準的 鑑別 方法論 )。作為福 音派 的一套 註釋 書系列,它 特別注 意 文本的 文學 特徵、 神學 主題、 及其 對今天 信仰 生活的 影響 。 這個進 路的 基本理 由是:「客 觀學 術」( 一個 空洞的 幻想 )的 憧憬其實可能是褻瀆神的。神站在我們之上,我們不是居於審判祂 的地位。當 神藉著 祂的 話向我 們說 話,那些自 稱認識 祂的 人必須 以 合宜的 方式 回應,而那 肯定不 同於 學者所 反映 出的獨 立自 主和冷 眼 旁觀的姿態。然而,這並非鬼鬼祟祟地訴諸於不受控制的主觀感 受。這個系 列的作 者們 期望對 於經 文抱持 公平 的開放 態度,那才是 最佳的 「客 觀性」 。 總 之,「 麥 種 聖 經 註 釋 」希 望 能 夠 對 所 有 想 通 過 新 舊 約 聖 經 , 來重新 聆聽 神聲音 的敬 虔信徒 有所 幫助。神賜 給我們 兩樣 令人稱 奇 的禮物 —經 文本身,以 及仰望 聖靈 光照、用敏 銳思想 解釋 經文信 息 的學者;帶 著對這 兩樣 禮物的 感恩 之心,我們 歡迎所 有的 讀者來 享 受這一 系列 書籍的 碩果 。 如果聖 經的 經 文 是 神 的 話,我 們 就 應 當 以 敬 畏 的 態 度 來 回 應 , 就是神 聖的 畏懼、喜 樂、探求的 順 服。這些 價 值觀應 當反 映在基 督 徒的寫 作方 式上。抱 持 著這些 價值 觀,「麥種 聖經註 釋」系列不 單 會受到 牧者、教師、與 學生的 熱烈 歡迎,一 般 讀者也 會同 樣歡迎 它 們。 榮耀唯 獨歸 神!
潘秋松
9
作者序
作者序 在寫這 本腓 立比書 的註 釋時,我對 夥伴關 係的 重要性 有了 更深 的理解 —不單從 保羅 在信裡 對夥 伴關係 這個 論題所 作的 闡述,也 從合作 出版 這個作 品的 同工那 裡得 益良多。若 不是有 許多 朋友將 時 間和精 力投 入我 的 生 命 和 工 作 中,靠 著 我 自 己 就 無 法 寫 出 這 本 書 。 就如保 羅的 信表達 了他 與腓立 比信 徒合作 的喜 樂,這 篇序 言也要 表 揚為這 個作 品提供 極多 貢獻的 夥伴 。 我在針 對腓 立比書 進行 這場漫 長而 令人振 奮的 談話中,曾 經寫 過腓立比書註釋的作者成為我經常對話的同工,特別是巴特 ( Barth ) 、 畢 洱 ( Beare ) 、 鮑 克 慕 爾 ( Bockmuehl ) 、 龐 納 德 (Bonnard)、費依(F ee)、傅 爾(F o wl )、霍 桑( Hawthorne)、 馬 饒 富 ( Martin ) 、 慕 勒 ( Müller ) 、 歐 白 恩 ( O’Brien ) 、 和 席 爾 瓦 ( Silva ) 。 儘 管 有 時 我 恭 敬 地 不 同 意 他 們 的 看 法 , 不 過 我 對 他們的 見解 深表謝 意。 我的朋 友麥 金泰爾 (John McEntyre)和馬 胡林(Ron Mahurin)讀了這 本註 釋的一 部分 ,也給 了我 他們經 過 縝密思 考的 反饋,對我 非常有 幫助。在富勒神 學院上 我教 授之腓 立 比書希 臘經 文一科 的資 優學生,用 他們尖 銳的 問題和 有獨 創性的 觀 點激發了我的解釋。與眾多朋友—特別在每週一的午餐聚會— 談論我 的發 現,也讓 我 的理解 更為 豐富。張 奔(Ben Chang 的音譯 ) 找到許 多很 有價值 的期 刊文章。穆 迪(Annemarie Moody)仔細地 編 製 書 目 和 縮 寫 一 覽 表 。 布 洛 克 ( Nancy Bullock) 耐 心 地 校 對 整 份手稿 。柱 石新約 聖經 註釋系 列的 主編唐 納• 卡森(Don Carson) 為了澄清一些關鍵的要點,提供了睿智而和善的建議。艾德曼斯
10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Eerdmans)的編 輯埃 森伯格(Milton Essenburg)對 細節 溫馨而 一絲不 苟的 注意。 我 要 對 我 的 妻 子 達 琳 ( Darlene ) 表 示 最 深 的 謝 意 , 並 且 將 這 本書題 獻給 她。在我們 生命的 各個 方面,她充 滿喜樂 的夥 伴關係 使 寫這本 註釋 的過程 成為 我們一 起共 享的愉 快經 歷。 除 了 對 基 督 讚 歌 ( 二 6 ~ 11 ) 的 註 釋 以 外 , 我 都 以 《 今 日 新 國 際版》( 中 文版則 是《 和合本》)作為我 註釋 的基礎,在 評註基 督 讚歌的 時候,我採用了 我自己 對希 臘經文 所作 的翻譯。在 大多數 情 況,我都沒 有在註 釋的 正文使 用專 門術語。註 釋裡的 註腳 指向與 經 文註解 有關 的學術 研究 和當代 討論。我之所以 採用這 種風 格,是想 為 更 多 讀 者,特 別 是 聖 經 老 師 和 牧 師,提 供 一 本 容 易 了 解 的 註 釋 。 我希望 可以 藉著這 本註 釋與讀 者一 起尋求「行 事為人 與基 督的福 音 相稱」 (一 27),享受 夥伴的 關係 。
韓森 (G. Walter Hansen) 2008年七月
11
音譯符號
音譯符號 希臘文
希伯來文
α
a
ξ
x
א
˒
ָ◌ ה
â
β
b
ο
o
ב/בּ
b
ֵ◌ י
ê
γ
g/n
π
p
ג/ גּ
g
ִ◌ י
î
δ
d
ρ
r
ד/דּ
d
וֹ
ô
ε
e
σ/ς
s
ה
h
וּ
û
ζ
z
τ
t
ו
w
◌ָ
ā
η
ē
υ
y/u
ז
z
◌ַ
a
θ
th
φ
ph
ח
ḥ
ׂ◌
ō
ι
i
χ
ch
ט
ṭ
◌ֵ
ē
κ
k
ψ
ps
י
y
◌ֶ
e
λ
l
ω
ō
כ/ כּ
k
◌ִ
i
μ
m
῾
h
ל
l
◌ָ
o
ν
n
מ
m
◌ֻ
u
נ
n
◌ֲ
ס
s
◌ֱ
ע
˓
◌ְ
פ/פּ
p
צ
ṣ
ק
q
ר
r
שׂ
ś
שׁ
š
ת/ תּ
t
12
◌ֳ
a e e o
(if vocal)
縮寫一覽表
縮寫一覽表 壹、聖經譯本 ASV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美國標準 版》
KJV
King James Version《欽定本》
NASB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新美國 標準版》
NEB
New English Bible《新英 語聖經》
NIV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新國際版 》
NRSV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新修訂 標準版》
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修訂標準 版》
TNIV
Today’s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今日新國際版 》
貳、新約聖經抄本 Ì46
《貝蒂蒲草紙抄本II》(Papyrus Chester Beatty II,約200年)
Í
倫敦:《西奈抄本》(Sinaiticus,4世紀)
A
倫敦:《亞歷山太抄本》(Alexandrinus,5世紀)
B
羅馬:《梵蒂岡抄本》(Sinaiticus,4世紀)
C
巴黎:《以法蓮重寫本》(Ephraemi Rescriptus,5世紀)
D
巴黎:《克拉羅蒙塔抄本》(Claromontanus,6世紀)
F
劍橋(9世紀)
Y
聖山(Athos,8‐10世紀)
Ï
主流經文(The Majority Text),即大多數希臘文抄本的文本 (9‐15世紀)
叁、拉比文獻 m. Avot
Mishnah Avot《米示拿》〈先賢集〉
13
縮寫一覽表
m. Sanh.
Mishnah Sanhedrin《米示拿》〈論公會〉
Qidd.
Qiddushin〈論聖化〉
Yevam.
Yevamot〈論叔娶寡嫂的婚姻〉
肆、早期基督徒著作 Ignatius Rom.
To the Romans 伊格那丟《致羅馬人書》
Polycarp Phil.
To the Philippians 坡旅甲《致腓立比人書》
伍、古典與希臘文學 Aeschylus Pers. Persians 埃斯庫羅斯《波斯人》 Aristotle
亞里斯多德
Eth. nic.
Nicomachean Ethics《尼各馬可倫理學》
Pol.
Politics《政治家》
Rhet.
Rhetoric《修辭學》
Virt. vit.
Virtues and Vices《美德與惡行》
Cicero
西塞羅
Amic.
De amicitia 《論友誼》
Planc.
Pro Plancio 《為蒲蘭喬辯護》
Epictetus Diss.
Dissertationes 愛比克泰德《愛比克泰德論說集》
Homer Il.
Iliad 荷馬《伊利亞德》
Josephus Ant. C. Ap.
約瑟夫 Jewish Antiquities《猶太古史》 Contra Apionem《斥阿皮昂》
J.W.
The Jewish War《猶太戰記》
Life
Life of Flavius Josephus《生平自述》
Justinian Dig.
Digesta 查士丁尼《法學彙編》
Plutarch
普魯塔克
Amic. mult.
De amicorum multitudine《論有許多朋友》
Mor.
Moralia《道德論叢》
Alex. fort. virt. De Alexandri magni fortuna aut virtute《論亞歷山大的幸運 或德行》
14
縮寫一覽表
Tranq. an.
De tranquillitate animi 《論寧靜的心思》
Seneca Vit. beat. De vita beata 塞尼加《論幸福生活》 Sophocles Ant. Antigone 索福克勒斯《安蒂歌妮》 斐羅
Philo Cher.
De cherubim《論基路伯》
Decal.
De decalogo《論十誡》
Migr.
De migratione Abrahami《論亞伯拉罕的遷徙》
陸、二手資料 AB
Anchor Bible
ABD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ABRL
Anchor Bible Reference Library
ACCS
Ancient Christian Commentary on Scripture=古代基督信仰聖經 註釋叢書
ATR
Anglican Theological Review
BDAG
Bauer, W., F. W. Danker, W. F. Arndt, and F. W. Gingrich. Greek‐ 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3rd ed. Chicago, 2000=鮑爾編,麥陳惠 惠、麥啟新譯,《新約及早期基督教文獻希臘文大詞典》 (香 港漢語聖經協會,2009)。
BDF
Blass, F., A. Debrunner, and R. W. Funk. A Greek Grammar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Chicago, 1961
BECNT
Baker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Bib
Biblica
BNTC
Black’s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BSac
Bibliotheca sacra
BST
The Bible Speaks Today
BT
Bible Translator
BZAW
Beihefte zur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 schaft
15
縮寫一覽表
CBQ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CIL
Corpus Inscriptionum Latinarum
DNTB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Background
DPL
Dictionary of Paul and His Letters=《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
EDNT
Exeget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ETL
Ephemerides theologicae lovanienses
EvJ
Evangelical Journal
ExpT
Expository Times
FN
Filología Neotestamentaria
GTJ
Grace Theological Journal
HNT
Handbuch zum Neuen Testament
HTKNT
Herders Theologische Kommentar zum Neuen Testament
HTR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
IBS
Irish Biblical Studies
ICC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Int
Interpretation
JBL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JETS
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JFSR
Journal of Feminist Studies in Religion
JGWR
Journal of Gender in World Religions
JSNT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New Testament
JSNTSup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New Testament: Supplement Series
JSOT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JTC
Journal for Theology and the Church
JTS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KEK
Kritisch‐exegetischer Kommentar über das Neue Testament
LEC
Library of Early Christianity
LLt.
Living Light
LNTS
The Library of New Testament Studies
LS
Louvain Studies
16
縮寫一覽表
LSJ
Liddell, H. G., R. Scott, and H. S. Jones. A Greek‐English Lexicon
MM
Moulton, J. H., and G. Milligan. The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Neot
Neotestamentica
NIB
The New Interpreter’s Bible
NIBCNT
New International Biblic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Testament NICNT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NICOT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NIDNTT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NIGTC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NIVAC
Th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Application Commentary
Notes
Notes on Translation
NovT
Novum Testamentum
NovTSup
Novum Testamentum Supplements NSBT Biblical Theology NTD
New Studies in
Das Neue Testament Deutsch
NTG
New Testament Guides
NTS
New Testament Studies
PRSt
Perspectives in Religious Studies
QR
Quarterly Review
RevExp
Review and Expositor
SBLDS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Dissertation Series
SBLSBS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Sources for Biblical Study
SBT
Studies in Biblical Theology
SE
Studia evangelica
SHAW
Sitzungen der Heidelberg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SNTSMS
Society for New Testament Studies Monograph Series
SR
Studies in Religion
TDNT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Them
Themelios
17
縮寫一覽表
THKNT
Theologischer Handkommentar zum Neuen Testament
TJ
Trinity Journal
TJT
Toronto Journal of Theology
TLNT
Theological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TNTC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TynBul
Tyndale
Bulletin TZ
Theologische Zeitschrift
WBC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WTJ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Journal
WUNT
Wissenschaftliche Untersuchungen zum Neuen Testament
ZNT
Zeitschrift für die neutestamentliche Theologie
ZNW
Zeitschrift für die neu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und die Kunde der älteren Kirche
ZThK
Zeitschrift für Theologie und Kirche
柒、術語縮寫 A . D .
anno Domini 主後
B.C.
before Christ 主前
c.
century 世紀
ca.
circa, about 約
cf.
compare 參考
ed.
editor, edition, edited by 編輯
e.g.
exempli gratia, for example 如
i.e.
id est, that is 即
LXX
Septuagint 《七十士譯本》(希臘文舊約聖經,主前3世紀)
ms., mss.
manuscript(s) 抄本
n.
footnote 註
NT
New Testament 新約聖經
OT
Old Testament 舊約聖經
Þ
Papyrus 蒲草紙
repr.
reprint, reprinted 重印
18
縮寫一覽表
rev.
revised 修訂
trans.
translated by 譯者
v (v.)
verse(s) 節
vol(s).
volume(s) 卷
19
精選參考書目
精選參考書目 壹、腓立比書註釋 在本書中提及腓立比書的註釋時,僅列出作者姓氏與作品頁數。 Barth, Karl.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Translated by James W. Leitch. Richmond: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2. Beare, F. W.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London: Adam & Charles Black, 1959. Bockmuehl, Markus. The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BNTC 11. Peabody, Mass.: Hendrickson, 1998. Bonnard, P. L’épître de saint Paul aux Philippiens. Neuchâtel: Delachaux & Niestlé, 1950. Bruce, F. F. Philippians. NIBCNT 11. Peabody, Mass.: Hendrickson, 1995. Calvin, John. The Epistles of Paul the Apostle to the Galatians, Ephesians, Philippians, and Colossians. Calvin’s Commentaries 11. Edited by David W. Torrance and Thomas Forsyth Torrance. Translated by T. H. L. Parker.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5. Caird, G. B. Paul’s Letters from Pri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Collange, J. F. L’épître de saint Paul aux Philippiens. Neuchâtel: Delachaux & Niestlé, 1973. Craddock, F. B. Philippians. Atlanta: John Knox, 1985. Dibelius, M. An die Thessalonicher I, II. An die Philipper. HNT 11. Tübingen: Mohr‐Siebeck, 1937. Fee, Gordon D. Paul’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NIC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995.
20
精選參考書目
Fowl, Stephen E. Philippians. The Two Horizons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5. Friedrich, G. Der Brief an die Philipper. NTD 8.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62. Gnilka, J. Der Philipperbrief. HTKNT 10/3. Freiburg: Herder, 1968. Hawthorne, Gerald F. Philippians. WBC 43.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1983. Hooker, Morna D. “The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Introduction, Commentary, and Reflections.” Pages 467‐550 in vol. 11 of NIB. Edited by Leander E. Keck. 12 vols. Nashville: Abingdon, 2000. Lightfoot, J. B. St. Paul’s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London: Macmillan, 1894. Repr.,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53. Lohmeyer, Ernst. Der Brief an die Philipper, an die Kolosser und an Philemon. KEK 9. 13th ed.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64. Marshall, I. Howard. The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Epworth Commentaries. London: Epworth, 1992. Martin, Ralph P. The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TNTC.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9=馬挺著,劉 良 淑譯,《腓立 比書》,丁道 爾新約聖經 註釋(台 北:校園,2000)。 _, and Gerald F. Hawthorne, Philippians. WBC 43. Rev. ed.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2004. Meyer, H. A. W.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Handbook to the Epistles to the Philippians and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Repr. New York: Funk & Wagnalls, 1885. Motyer, Alex. The Message of Philippians: Jesus Our Joy. BST.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84=莫德著,歐 思真譯,《腓立比書》, 聖經信息系 列(台北: 校園,2001)。 Müller, Ulrich B. Der Brief des Paulus an die Philipper. THKNT 11/I. Leipzig: Evangelische Verlagsanstalt, 1993. O’Brien, Peter T.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NIGTC.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1.
21
精選參考書目
Schenk, Wolfgang. Die Philipperbriefe des Paulus. Stuttgart: W. Kolhammer, 1984. Silva, Moisés. Philippians. BECNT.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92. Thielman, Frank. Philippians. NIVAC.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5= 帝爾曼著,葉樹 慧 譯,《 腓 立 比 書 》,國 際 釋 經 應 用 系 列( 香 港 : 漢語聖經協 會,2013)。 Vincent, Marvin R.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to the Philippians and to Philemon. ICC. Edinburgh: T&T Clark, 1897. Witherington III, B. Friendship and Finances in Philippi: The Letter of Paul to the Philippians. New Testament in Context. Valley Forge, P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994.
貳、其他作品 Abrahamsen, Valerie. “Women at Philippi: The Pagan and Christian Evi‐ dence.” JFSR 3 (1987): 17‐30. Achtemeier, Paul J., Joel B. Green, and Marianne Meye Thompson. Intro‐ ducing the New Testament: Its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1. Alexander, Loveday. “Hellenistic Letter‐Forms and the Structure of Philippians.” JSNT 37 (1989): 87‐101. Ascough, R. S. Paul’s Macedonian Associations: The Social Context of Philippians and I Thessalonians. Tübingen: Mohr Siebeck, 2003. _. “Recent Studies of Philippi.” TJT 13 (1997): 72‐77. Bakirtizis, C., and H. Koester, eds. Philippi at the Time of Paul and after His Death. Harrisburg, P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998. Barclay, John M. G. Jews in Mediterranean Diaspora from Alexander to Trajan: 323 BCE–117 CE. Edinburgh: T&T Clark, 1996. P. W. Barnett, “Opponents of Paul,” DPL 644‐53=〈保羅的對手〉,於霍 桑、馬挺主編,楊長慧譯,《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二冊(台北: 校園,2009),933–45。
22
精選參考書目
Barrett, C. K., ed. The New Testament Background: Selected Documents. Rev. ed.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87. Bassler, J. M., ed. Pauline Theology, Volume 1: Thessalonians, Philippians, Galatians, Philemon.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1. Bateman, H. W. “Were the Opponents at Philippi Necessarily Jewish?” Bsac 155 (1998): 39‐61. Bauckham, Richard J. “The Worship of Jesus in Philippians 2:9‐11.” Pages 128‐39 in Where Christology Began: Essays on Philippians 2. Edited by Ralph P. Martin and Brian J. Dodd.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98. Bauer, W., F. W. Danker, W. F. Arndt, and F. W. Gingrich.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3r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鮑爾編,麥陳惠 惠、麥 啟 新 譯, 《 新 約 及早 期 基 督 教文 獻 希 臘 文大 詞 典 》 (香 港 : 漢 語 聖經協會,2009)。 Becker, J. C. “Erwägungen zu Phil. 3:20‐21.” TZ 27 (1971): 16‐29. Best, Ernest. “Bishops and Deacons in Philippians 1:1.” SE 4 (1968): 190‐231. _. One Body in Christ. London: SPCK, 1955. _. Paul and His Converts. Edinburgh: T&T Clark, 1988. Bieringer, R., V. Koperski, and B. Lataire. Resurrection in the New Testament: Festschrift J. Lambrecht.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2002. Black, David A. “Paul and Christian Unity: A Formal Analysis of Philippians 2:1‐4.” JSNT 28/3 (1985): 299‐308. _.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of Philippians: A Study in Text‐ linguistics.” NovT 37 (1995): 16‐49. Blass, F., A. Debrunner, and R. W. Funk. A Greek Grammar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1. Bloomquist, Gregory L. The Function of Suffering in Philippians. JSNTSup 78.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3.
23
精選參考書目
Boers, H. “Judaism and the Church in Paul’s Thought.” Neo 32 (1998): 249‐66. Bonhoeffer, Dietrich. Life Together. Translated by John W. Doberstein. New York: Harper & Row, 1954=潘霍華著,單倫 理譯,《團 契生 活》(香港 :基督教文 藝出版社,1958)。 Bormann, Lukas. Philippi: Stadt und Christengemeinde zur Zeit des Paulus. Leiden: Brill, 1995. Böttger, Paul C. “Die Eschatologische Existenz der Christen: Erwägungen zu Philipper 3.20.” ZNW (1969): 244‐63. Boyer, J. L. “First Conditions: What Do They Mean?” GTJ 2 (1981): 75‐114. Bradley, K. R. Slavery and Society at Rom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Brewer, R. R. “The Meaning of Politeuesthe in Philippians 1:27.” JBL 73 (1954): 76‐83. Brown, Colin. “Ernst Lohmeyer ’s Kyrios Jesus.” Pages 6‐42 in Where Christology Began: Essays on Philippians 2. Edited by Ralph P. Martin and Brian J. Dodd.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98. Brown, Raymond 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ABRL. New York: Doubleday, 1997. Brown, W. P., ed. Character and Scripture: Moral Formation, Community, and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2. Bruce, F. F. The Canon of Scripture.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88 = 布 魯斯 著 , 劉 平、 劉 友 吉 譯, 《 聖 經 正典 》 ( 上 海: 上 海 人 民 出版社,2008)。 _. Paul: Apostle of the Heart Set Fre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7= 布魯斯著,范約翰、張獻猷譯,《自由的真理—保羅神學觀》 (香港:種 籽出版社,2001)。 Caird, G. B. New Testament Theology. Edited by L. D. Hur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Campbell, G. “The Struggle for the Progress of the Gospel at the Heart of the Pauline Mission.” IBS 21 (1999): 59‐78.
24
精選參考書目
Capper, B. J. “Paul’s Dispute with Philippi: Understanding Paul’s Argu‐ ment in Phil 1–2 from His Thanks in 4.10‐20.” TZ 49 (1993): 193‐214. Carson, D. A. Christ and Culture Revisit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8. _. Exegetical Fallacies. Grand Rapids: Baker, 1984=卡森著, 余德林 、 郭秀娟譯, 《再思解經 錯謬》(台 北:校園,1998)。 _, and Douglas J. Mo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2nd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5=卡森、穆爾著, 尹妙珍、紀 榮神 譯,《21世 紀新約導論 》(香港: 天道,2007)。 Castelli, Elizabeth A. Imitating Paul: A Discourse of Power.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1. Chamblin, J. K. “Psychology.” Pages 765‐74 in DPL. Edited by Gerald F. Hawthorne, Ralph P. Martin, and Daniel G. Reid.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93=〈心理學〉,於霍桑、馬挺主編,楊長慧 譯,《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二冊(台北:校園,2009),1102–17。 Cormack, Don. Killing Fields: An Unfinished Portrait of the Cambodian Church —the Church That Would Not Die. Crowborough: MARC, 1997. Cotter, W. “Our Politeuma Is in Heaven: The Meaning of Philippians 3:17‐21.” Pages 92‐104 in Origins and Method: To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Judaism and Christianity. Edited by B. H. McLean. JSJTSup 86.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3. Croy, Clayton N. “ ‘To Die Is Gain’ (Philippians 1:19‐26): Does Paul Contemplate Suicide?” JBL 122/3 (2003): 517‐31. Cullmann, Oscar. Christ and Time: The Primitive Christian Conception of Time and History. Translated by Floyd V. Filson.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64. Davies, W. D. Paul and Rabbinic Judaism: Some Rabbinic Elements in Paul’s Theology. London: S.P.C.K., 1948. Deissmann, Adolf. Light from the Ancient East. Translated by Lionel R. M. Strachan. 4th ed. Grand Rapids: Baker, 1978. deSilva, David A. “No Confidence in the Flesh: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Philippians 3:2‐21.” TJ 15 (1994): 27‐54.
25
精選參考書目
Doble, P. “ ‘Vile Bodies’ or Transformed Persons? Philippians 3:21 in Context.” JSNT 86 (2002): 3‐27. Dodd, B. J. “The Story of Christ and the Imitation of Paul in Philippians 2–3.” Pages 154‐61 in Where Christology Began: Essays on Philippians 2. Edited by R. P. Martin and B. J. Dodd.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98. Donaldson, Terence L. Paul and the Gentiles: Remapping the Apostle’s Convic‐ tional World.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7. Doty, William G. Letters in Primitive Christianity. Guides to Biblical Scholarship: New Testament Series.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3. Doughty, D. J. “Citizens of Heaven: Philippians 3.2‐21.” NTS 41 (1995): 102‐22. Duncan, G. S. Paul’s Ephesian Ministry: A Reconstruc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phesian Origin for the Imprisonment Epistle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 ’s Sons, 1929. Dunderberg, I., C. Tuckett, and K. Syreeni, eds. Fair Play: Diversity and Con‐ flicts in Early Christianity, Essays in Honour of Heiki Räisänen. Leiden: Brill, 2002. Dunn, James D. G. Christology in the Making: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the Doctrine of the Incarnation. London: SCM, 1960. _. The Theology of Paul the Apostl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8. Dupont, Jacques. “The Conversion of Paul, and Its Influence on His Understanding of Salvation by Faith.” Pages 176‐94 in Apostolic History and the Gospel: Biblical and Historical Essays Presented to F. F. Bruce on His 60th Birthday. Edited by W. W. Gasque and R. P. Martin.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0. Ellis, E. E. “Paul and His Opponents.” Pages 264‐98 in Christianity, Judaism and Other Greco‐Roman Cults. Edited by J. Neusner. Leiden: Brill, 1975. Engberg‐Pedersen, Troels. “Radical Altruism in Philippians 2:4.” Pages 197‐204 in Early Christianity and Classical Culture: Comparative Studies
26
精選參考書目
in Honor of Abraham Malherbe. Edited by John Fitzgerald, Thomas Olbricht, and L. Michael White. Leiden: Brill, 2003. _. “Stoicism in Philippians.” Pages 256‐90 in Paul in His Hellenistic Context. Edited by Troels Engberg‐Pedersen.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5. Ferguson, Everett. Backgrounds of Early Christianity. 2nd 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3=弗格森 著,李 麗書 譯,《古希 臘—羅馬文明:社 會、思想 和 文化》,二 冊( 上 海:華 東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2012)。 Fitzgerald, John T.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Pages 318‐26 in vol. 5 of ABD. Edited by David Noel Freedman. 6 vols.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_. “Philippians in the Light of Some Ancient Discussions of Friend‐ ship.” Pages 141‐60 in Friendship, Flattery, and Frankness of Speech: Studies on Friendship in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NovTSup 82. Edited by John T. Fitzgerald. Leiden: Brill, 1996. _. “Virtue/Vice Lists.” Pages 857‐59 in vol. 6 of ABD. Edited by David Noel Freedman. 6 vols.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Fitzgerald, J. T., ed. Friendship, Flattery, and Frankness of Speech: Studies on Friendship in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NovTSup 82. Leiden: Brill, 1996. Fitzmyer, Joseph A.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AB 13. New York: Doubleday, 1998. _. “The Aramaic Background of Philippians 2:6‐11.” CBQ 50 (1988): 47083. Fowl, Stephen E. “Imitation of Paul/of Christ.” Pages 428‐31 in DPL. Edited by Gerald F. Hawthorne, Ralph P. Martin, and Daniel G. Reid.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93=〈效法保羅/效法基督〉, 於霍桑、馬挺主編,楊長慧譯,《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二冊(台 北:校園,2009),631–35。 _. “Know Your Context: Giving and Receiving Money in Philippians.” Int 56 (2002): 45‐58.
27
精選參考書目
_. “Philippians 1:28b, One More Time.” Pages 205‐23 in New Testament Greek and Exegesis: Essays in Honor of Gerald F. Hawthorne. Edited by Amy Donaldson and Timothy Sailor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3. _. The Story of Christ in the Ethics of Paul: An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Hymnic Material in the Pauline Corpus. JSNTSup 36.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0. Fox, Robin Lane. The Classical World: An Epic History from Homer to Hadrian.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 French, David. “Acts and the Roman Roads of Asia Minor.” Pages 49‐58 in The Book of Acts in Its Graeco‐Roman Setting. Edited by David W. J. Gill and Conrad Gempf. Vol. 1 of The Book of Acts in Its First‐Century Setting. Edited by Bruce W. Winter.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3. Funk, Robert W. “The Apostolic Parousia: Form and Significance.” Pages 24968 in Christian History and Interpretation: Studies Presented to John Knox. Edited by W. R. Farmer, C. F. D. Moule, and R. R. Niebuh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Furnish, V. P. “The Place and Purpose of Phil III.” NTS 10 (1963‐64): 80‐88. Garland, David E. “The Composition and Unity of Philippians: Some Neglected Literary Features.” NovT 27 (1985): 141‐73. Garnsey, Peter. Social Status and Legal Privilege in the Roman Empire. Oxford: Clarendon, 1970. Garter, Warren. The Roman Empire and the New Testament.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2006. Gathercole, Simon. Where Is Boasting? Early Jewish Soteriology and Paul’s Response in Romans 1–5.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2. Geoffrion, Timothy C. The Rhetorical Purpose and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Character of Philippians: A Call to Stand Firm. Lewiston, N.Y.: Mellen Biblical Press, 1993. Gill, David W. J. “Behind the Classical Façade: Local Religions in the Roman Empire.” Pages 72‐87 in One God, One Lord: Christianity in a
28
精選參考書目
World of Religious Pluralism. Edited by A. Clarke and B. Winter. Exeter: Paternoster, 1992. _. “Macedonia.” Pages 397‐415 in The Book of Acts in Its Graeco‐Roman Setting. Edited by David W. J. Gill and Conrad Gempf. Vol. 1 of The Book of Acts in Its First‐Century Setting. Edited by Bruce W. Winter.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3. Gillman, Florence M. “Early Christian Women at Philippi.” JGWR 1 (1990): 59‐79. Green, J. B. “Resurrection of the Body: New Testament Voices concerning Personal Continuity and the Afterlife.” Pages 85‐100 in What about the Soul? Neuroscience and Christian Anthropology. Edited by J. B. Green. Nashville: Abingdon, 2004. Greenlee, Harold J. “Saint Paul — Perfect but Not Perfected 3:12.” Notes 4 (1990): 53‐55. Gundry Volf, Judith M. Paul and Perseverance: Staying In and Falling Away. WUNT 2/37.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91. Gundry, Robert H. “Style and Substance in ‘The Myth of God Incarnate’ according to Philippians 2:6‐11.” Pages 271‐93 in Crossing the Boundaries: Essays in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in Honour of Michael D. Goulder. Edited by Stanley E. Porter, Paul Joyce, and David E. Orton. Leiden: Brill, 1994. _. SŌMA in Biblical Theology: With an Emphasis on Pauline Anthropolog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7. Gunther, J. J. St. Paul’s Opponents and Their Background. NovTSup 35. Leiden: Brill, 1973. Hall, John F. “Caesar ’s Household.” Page 798 in vol. 1 of ABD. Edited by David Noel Freedman. 6 vols.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Hansen, G. Walter. Abraham in Galatians: Epistolary and Rhetorical Contexts. JSNTSup 29. Sheffield: JSOT Press, 1989.
29
精選參考書目
_, “Galatians, Letter to the,” DPL 326-29 =〈加拉太書〉,於霍桑、 馬挺主編,楊長慧譯,《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二冊(台北:校 園,2009),476–93 。 _. “Paul’s Conversion and His Ethic of Freedom in Galatians.” Pages 213‐37 in The Road from Damascus: The Impact of Paul’s Conversion on His Life, Thought, and Ministry. Edited by Richard N. Longenecker.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7. _. “Resurrection and the Christian Life in Paul’s Letters.” Pages 203‐24 in Life in the Face of Death: The Resurrection Message in the New Testament. Edited by R. N. Longenecker.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8. _. “Rhetorical Criticism.” Pages 822‐26 in DPL. Edited by Gerald F. Hawthorne, Ralph P. Martin, and Daniel G. Reid.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93=〈修辭批判學〉,於霍桑、馬挺主編,楊 長慧譯,《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二冊(台北:校園,2009), 1181–86。 _ “Transformation of Relationships.” Pages 181‐204 in New Testament Greek and Exegesis: Essays in Honor of Gerald F. Hawthorne. Edited by A. M. Donaldson and T. B. Sailor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3. Harris, Murray J. “Appendix: Prepositions and Theology i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Pages 1192‐93 in vol. 3 of NIDNTT. Edited by Colin Brown. 4 vol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5‐85. _. Jesus as God: The New Testament Use of Theos in Reference to Jesus. Grand Rapids: Baker, 1992. _. Raised Immortal: The Relation between Resurrection and Immortality in New Testament Teaching. London: Marshall, Morgan & Scott, 1983. _. “Resurrection and Immortality in the Pauline Corpus.” Pages 147‐70 in Life in the Face of Death: The Resurrection Message of the New Testament. Edited by Richard N. Longenecker.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8.
30
精選參考書目
_. Slave of Christ: A New Testament Metaphor for Total Devotion to Christ. NSBT 8. Series editor, D. A. Carson.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99. Harvey, J. D. “Or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Biblical Studies: Recap‐ turing an Ancient Paradigm.” JETS 45 (2002): 99‐109. Hawthorne, Gerald F. “In the Form of God and Equal with God (Philippians 2:6).” Pages 96‐110 in Where Christology Began: Essays on Philippians 2. Edited by Ralph P. Martin and Brian J. Dodd.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98. Hays, Richard B. Echoes of Scripture in the Letters of Paul.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_. The Faith of Jesus Christ. 2nd 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2. _. The Moral Vi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Community, Cross, New Creation: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to New Testament Ethics. San Francisco: HarperCollins, 1996=海斯著,白陳毓 華 譯,《 基督 教新 約倫理學》 (台北:校 園,2011)。 Heen, Erik M. “Phil 2:6‐11 and Resistance to the Local Timocratic Rule: Isa theZ and the Cult of the Emperor in the East.” Pages 125‐53 in Paul and the Roman Imperial Order. Edited by Richard A. Horsley. Harrisburg, P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2004. Hellerman, J. H. “The Humiliation of Christ in the Social World of Roman Philippi, Part 1.” BSac 160 (2003): 321‐36. _. “The Humiliation of Christ in the Social World of Roman Philippi, Part 2.” BSac 160 (2003): 421‐33. _. Reconstructing Honor in Roman Philippi: Carmen Christi as Cursus Pudorum. SNTSMS 13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Hendrix, Holland L. “Philippi.” Pages 313‐17 in vol. 5 of ABD. Edited by David Noel Freedman. 6 vols.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Hengel, Martin. Crucifixion.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7.
31
精選參考書目
_. Judaism and Hellenism: Studies in Their Encounter in Palestine during the Early Hellenistic Period. 2 vols. Translated by John Bowden.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6. Holloway, Paul A. Consolation in Philippians: Philosophical Sources and Rhetorical Strategy. SNTSMS 11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Holmberg, Bengt. Paul and Power: The Structure of Authority in the Primitive Church as Reflected in the Pauline Epistles.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8. Holmes, Arthur F. All Truth Is God’s Truth.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7. Hooker, Morna D. “Interchange in Christ.” JTS 22 (1971): 349‐61. _. “Philippians 2:6‐11.” Pages 151‐64 in Jesus und Paulus: Festschrift für W. G. Kümmel. Edited by E. E. Ellis and Erich Grässer.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5. Hoover, R. W. “The HARPAGMOS Enigma: A Philological Solution.” HTR 64 (1971): 95‐119. Horsley, Richard A., ed. Paul and Empire: Religion and Power in Roman Imperial Society. Harrisburg, P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997. Hurtado, Larry W. Lord Jesus Christ: Devotion to Jesus in Earliest Christianity.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3. _. One God, One Lord: Early Christian Devotion and Ancient Jewish Monotheism. 2nd ed. Edinburgh: T&T Clark, 1998. Jeremias, Joachim. “Zur Gedankenführung in den Paulinischen Briefen.” Pages 146‐54 in Studia Paulina in Honorem J. de Zwaan. Edited by J. N. Sevenster and W. C. van Unnik. Haarlem: Hohn, 1953. Jewett, R.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Homiletic Benediction.” ATR 51 (1969): 18‐34. Johnson, Luke Timothy. The Writings of the New Testament: An Interpretation. Rev. ed.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9. Jowers, Dennis W. “The Meaning of morph3 in Philippians 2:6‐7.” JETS 49 (2006): 739‐66.
32
精選參考書目
Käsemann, Ernst. “A Critical Analysis of Philippians 2:5‐11.” JTC 5 (1968): 4588. _. “Kritsche Analyse von Phil. 2,5‐11.” ZThK 47 (1950): 313‐60. _. Perspectives on Paul.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1. Kennedy, George A. New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through Rhetorical Criticism. Chapel Hill,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4. Kilpatrick, G. D. “BLEPETE, Philippians 3:2.” Pages 146‐148 in In Memoriam Paul Kahle. Edited by M. Black and G. Fohrer. BZAW 103. Berlin: A. Töpelmann, 1928. Kim, Seyoon. Paul and the New Perspective: Second Thoughts on the Origin of Paul’s Gospel.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2. Klijn, A. F. J. “Paul’s Opponents in Philippians III.” NovT 7 (1964): 278‐84. Knapp, D. T. “The Self‐Humiliation of Jesus Christ and Christ‐Like Living: A Study of Philipians 2:6‐11.” EvJ 15 (1997): 80‐94. Koester, Helmut. Paul and His World: Interpreting the New Testament in Its Context. Minneapolis: Fortress, 2007. Koperski, V.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Dissection of Philippians.” JTS 44 (1993): 559‐603. _. The Knowledge of Christ Jesus My Lord: The High Christology of Philippians 3:7‐11. Kampen: Kok Pharos, 1996. _. “The Meaning of dikaiosynē in Philippians 3:9.” LS 20 (1995): 147‐69. _. “The Meaning of Pistis Christou in Philippians 3:9.” LS 18 (1993): 198216. Koukouli‐Chrysantaki. “Colonia Iulia Augusta Philippensis.” Pages 8‐14 in Philippi at the Time of Paul and after His Death. Edited by C. Bakritzis and H. Koester. Harrisburg, P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998. Kreitzer, L. J., and D. W. Rooke. “ ‘Singing in a New Key’: Philippians 2:9‐11 and the ‘Andante’ of Beethoven’s Kreutzer Sonata.” ExpT 109 (1998): 231‐233.
33
精選參考書目
Krentz, E. “Meeting Paul Anew: Rereading an Old Friend in a New Age.” Dialog 39 (2002) 267‐83. _. “Military Language and Metaphors in Philippians.” Pages 105‐27 in Origins and Method: Toward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Judaism and Chris‐ tianity: Essays in Honour of John C. Hurd. Edited by B. H. McLean. JSNTSup 86.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3. Kruse, C. G. “Virtues and Vices.” Pages 962‐63 in DPL. Edited by Gerald F. Hawthorne, Ralph P. Martin, and Daniel G. Reid.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93=〈美德和惡行〉,於霍桑、馬挺主編,楊 長慧譯,《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二冊(台北:校園,2009), 1376–78。 Ladd, George E. 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Edited by Donald H. Hagner. Rev. 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4=賴德著,馬可人、 楊淑蓮譯,《新約神學》,二冊(台北:華神,1984-1986)。 Lambrecht, J. Pauline Studies.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1994. Liddell, H. G., R. Scott, and H. S. Jones. A Greek‐English Lexicon: With a Revised Supplement. 9th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Lincoln, Andrew T. Paradise Now and Not Yet: Studies in the Role of the Heavenly Dimension in Paul’s Though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is Eschatology. Grand Rapids: Baker, 1991. Lloyd‐Jones, Martin D. The Life of Peace: An Exposition of Philippians 3 and 4. Grand Rapids: Baker, 1992. Loane, Marcus. Masters of the English Reformation.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54. Lohmeyer, Ernst. Kyrios Jesus: Eine Untersuchung zu Phil 2,5‐11. Sitzungs‐ berichte der Heidelberg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Philoso‐ phischhistorische Klasse, Jahrgang 1927/28, 4. Abhandlung; Heidel‐ berg: Carl Winter, Universitätsverlag, 2. Auflage 1961. Longenecker, Richard N. The Christology of Early Jewish Christianity. SBT 17. London: SCM, 1970. _. Paul, Apostle of Liberty. Grand Rapids: Baker, 1976.
34
精選參考書目
_, ed. Life in the Face of Death: The Resurrection Message in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8. _, ed. Patterns of Discipleship in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6. _, ed. The Road from Damascus: The Impact of Paul’s Conversion on His Life, Thought, and Ministr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7. Louw, Johannes P., and Eugene A. Nida, eds.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 Vol. 1. 2nd ed. New York: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88‐89. Luter, A. B., and M. V. Lee. “Philippians as Chiasmus: Key to the Structure, Unity and Theme Questions.” NTS 41 (1995): 89‐101. Malherbe, Abraham J. Ancient Epistolary Theorists.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88. _. Moral Exhortation: A Greco‐Roman Sourcebook. LEC 4.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6. _. “Paul’s Self‐Sufficiency (Philippians 4:11).” Pages 125‐39 in Friendship, Flattery, and Frankness of Speech: Studies on Friendship in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NovTSup 82. Edited by John T. Fitzgerald. Leiden: Brill, 1996. Marshall, I. Howard. “Incarnational Christology in the New Testament.” Pages 1‐16 in Christ the Lord: Studies in Christology Presented to Donald Guthrie. Edited by H. H. Rowdon. Leicester: InterVarsity Press, 1982. _. “The Theology of Philippians.” Pages 117‐74 in New Testament Theology: The Theology of the Shorter Pauline Letters. Edited by Karl P. Donfried and I. Howard Marsha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Marshall, J. W. “Paul’s Ethical Appeal in Philippians.” Pages 357‐74 in Rhetoric and the New Testament: Essays from 1992 Heidelberg Conference. Edited by S. E. Porter and T. H. Olbricht. JSNTSup 90.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3.
35
精選參考書目
Marshall, Peter. Enmity in Corinth. WUNT 23. Tübingen: J. C. B. Mohr, 1987. Martin, Ralph P. A Hymn of Christ: Philippians 2:5‐11 in Recent Interpretation and in the Setting of Early Christian Worship. Downers Grove: Inter‐ Varsity Press, 1997. _, and B. J. Dodd, eds. Where Christology Began: Essays on Philippians 2. Louisville: Westminister John Knox, 1998. Martyn, J. L. “De‐apocalypticizing Paul: An Essay Focused on Paul and the Stoics by Troels Engberg‐Pedersen.” JSNT 86 (2002): 61‐102. Matera, F. J. “Imitating Paul in Order to Follow Christ.” Llt. 38 (2001): 35‐43. Matlock, R. B. “Detheologizing the pistis Christou Debate: Cautionary Re‐ marks from a Lexical Semantic Perspective.” NovT 42 (2000): 1‐23. Mearns, Christopher. “The Identity of Paul’s Opponents at Philippi.” NTS 33 (1987): 194‐204. Meeks, W. A. In Search of Early Christians: Selected Essays. Edited by Allen R. Hilton and H. Gregory Snyd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Metzger, Bruce M. A Textual Commentary o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Stuttgart: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71. Miller, E. C. “Politeuvesqe in Philippians 1.27: Some Philological and Thematic Observations.” JSNT 15 (1982): 86‐96. Moiser, J. “The Meaning of koila in Philippians 3:19.” ExpT 108 (1997): 365‐66. Morgan, Robert. “Incarnation, Myth, and Theology: Ernst Kasemann’s Interpretation of Philippians 2:5‐11.” Pages 43‐73 in Where Christology Began: Essays on Philippians 2. Edited by Ralph Martin and Brian Dodd.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88. Moule, C. F. D. “Further Reflexions on Philippians 2:5‐11.” Pages 264‐76 in Apostolic History and the Gospel: Biblical and Historical Essays Presented
36
精選參考書目
to F. F. Bruce on His 60th Birthday. Edited by W. W. Gasque and R. P. Martin.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0. _. An Idiom‐Book of New Testament Greek.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_. “The Manhood of Jesus in the NT.” Pages 95‐110 in Christ, Faith, and History. Edited by S. W. Sykes and J. P. Clayt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_. “St. Paul and Dualism: The Pauline Concept of Resurrection.” NTS 13 (1966): 106‐23. Moulton, J. H., and G. Milligan.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Testament. Peabody, Mass.: Hendrickson, 1997. Mullins, T. Y. “Disclosure as a Literary Form in the New Testament.” NovT 7 (1964): 46‐49. _. “A Visit Talk in New Testament Letters.” CBQ 35 (1973): 350‐58. Murphy‐O’Connor, Jerome. Paul, A Critical Life. Oxford: Clarendon, 1996. Murray, George W. “Paul’s Corporate Witness in Philippians.” BSac 155 (1998): 316‐26. Oakes, Peter. Philippians: From People to Letter. SNTSMS 11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O’Brien, Peter T. “Benediction, Blessing, Doxology, Thanksgiving.” Pages 6871 in DPL. Edited by Gerald F. Hawthorne, Ralph P. Martin, and Daniel G. Reid.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93=〈祝禱、 祝福、頌辭、感恩〉,於霍桑、馬挺主編,楊長慧譯,《21世紀保 羅書信辭典》,二冊(台北:校園,2009),800–802。 _. “Caesar’s Household, Imperial Household.” Pages 83‐84 in DPL. Edited by Gerald F. Hawthorne, Ralph P. Martin, and Daniel G. Reid.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93=〈凱撒家裏的人、帝王之 家〉,於霍桑、馬挺主編,楊長慧譯,《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 二冊(台北:校園,2009),121–22。 _. Gospel and Mission in the Writings of Paul: An Exegetical and Theological Analysis. Grand Rapids: Baker, 1995.
37
精選參考書目
_. Introductory Thanksgivings in the Letters of Paul. NovTSup 49. Leiden: Brill, 1977. _. “Letters, Letter Forms.” Pages 550‐553 in Dictionary of Paul and His Letters. Edited by Gerald F. Hawthorne, Ralph P. Martin, and Daniel G. Reid.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1993=〈書信、書信 形式〉,於霍桑、馬挺主編,楊長慧譯,《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 二冊(台北:校園,2009),800–802。 O’Donovan, Oliver. Resurrection and Moral Order. Leicester: Inter‐Varsity Press, 1986. Otto, R. E. “If Possible I May Attain the Resurrection from the Dead (Philippians 3:11).” CBQ 57 (1995): 324‐40. Palmer, D. W. “To Die Is Gain.” NovT 17 (1975): 203‐18. Pedersen‐Engberg, T. Paul in His Hellenistic Context.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5. Peng, K. “Do We Need an Alternative Rendering for Philippians 1.3?” BT 54 (2003): 415‐19. Perkins, Pheme. “Finding Joy in the Lord.” QR 22 (2002): 199‐207. _. “Philippians: Theology for the Heavenly Politeuma.” Pages 89‐104 in Pauline Theology: Thessalonians, Philippians, Galatians, Philemon. Edited by Jouette M. Bassler. Vol. 1 of Pauline Theology. Edited by Jouette M. Bassler.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1. Perriman, A. “The Pattern of Christ’s Sufferings: Colossians 1:24 and Philippians 3:10‐11.” TynBul 42 (1991): 62‐79. Peterlin, Davorin. Paul’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in the Light of Disunity in the Church. JSNTSup 79. Leiden: Brill, 1995. Peterman, Gerald W. Paul’s Gift from Philippi: Conventions of Gift Exchange and Christian Giving. SNTSMS 9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_. “ ‘Thankless Thanks’: The Epistolary Social Convention in Philip‐ pians 4.10‐20.” TynBul 42.2 (1991): 261‐70.
38
精選參考書目
Peterson, Eugene. A Long Obedi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 Discipleship in an Instant Society. 2nd ed.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00=畢 德生著,郭 秀娟譯,《 天路客的行 囊》(台北 :校園,2004) 。 Plummer, Robert L. “The Mission of the Church in Paul’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in the Context of Ancient Judaism.” JETS 49 (2006): 614‐16. Porter, S. E. Idioms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2. _. “Word Order and Clause Structure in New Testament Greek: An Unexplored Area of Greek Linguistics Using Philippians as a Test Case.” FN 6 (1993): 177‐205. _, and D. A. Carson., eds. Discourse Analysis and Other Topics in Biblical Greek.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5. _, and T. H. Olbricht., eds. The Rhetorical Analysis of Scripture: Essays from the 1995 London Conference.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7. _, and J. T. Reed. “Philippians as a Macro‐Chiasm and Its Exegetical Significance.” NTS 44 (1998): 213‐31. Poythress, V. S. “ ‘Hold Fast’ versus ‘Hold Out’ in Philippians 2:16.” WTJ 64 (2002): 45‐53. Pretorius, E. “Role Models for a Model Church: Typifying Paul’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Neot 32 (1998): 547‐71. Rapske, Brian. The Book of Acts and Paul in Roman Custod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4. Reed, Jeffrey T.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Philippians: Method and Rhetoric in the Debate over Literary Integrity. LNTS.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7. _. “Philippians 3:1 and the Epistolary Hesitation Formulas: The Liter‐ ary Integrity of Philippians, Again.” JBL 115 (1996): 63‐90. _. “The Infinitive with Two Substantival Accusatives, An Ambiguous Construction?” NovT 33 (1991): 1‐27.
39
精選參考書目
Reicke, B. “Caesarea, Rome, and the Captivity Epistles.” Pages 275‐86 in Apostolic History and the Gospel: Biblical and Historical Essays Presented to F. F. Bruce on His 60th Birthday. Edited by W. W. Gasque and R. P. Martin.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0. Reumann, John H. P. “Justification and the Imitatio Motif in Philippians 3.221.” Pages 17‐28 in Promoting Unity: Themes in Lutheran‐Catholic Dialogue. Edited by G. Anderson and J. R. Crumley Jr. Minneapolis: Augsburg, 1989. _. “Philippians 3:20‐21 — A Hymnic Fragment.” NTS 30 (1984): 593‐609. _. “Philippians, Especially Chapter 4, as a ‘Letter of Friendship’: Observations on the Checkered History of Scholarship.” Pages 83‐106 in Friendship, Flattery, and Frankness of Speech: Studies on Friendship in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Edited by John T. Fitzgerald. Leiden: Brill, 1996. Ridderbos, Herman. Paul: An Outline of His Theology. Grand Rapids: Eerd‐ mans, 1975. Saldarini, Anthony J. Pharisees, Scribes and Sadducees in Palestinian Society. The Biblical Resource Serie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1. Sampley, Paul J. Pauline Partnership in Christ: Christian Community and Com‐ mitment in Light of Roman Law.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0. Sanders, E. P. Paul and Palestinian Judaism: A Comparison of Patterns of Religion.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7. _. Paul, the Law, and the Jewish People.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5. Sanders, J. T. “The Transition from Opening Epistolary Thanksgiving to Body in Letters of the Pauline Corpus.” JBL 81 (1962): 348‐62. Schenk, Wolfgang. “Der Philipperbrief oder die Philipperbriefe des Paulus? Eine Antwort an V. Koperski.” ETL 70 (1994): 122‐31. Schroeder, Frederic M. “Friendship in Aristotle and Some Peripatetic Philosophers.” Pages 35‐57 in Greco‐Roman Perspectives on Friendship. Edited by John T. Fitzgerald.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77.
40
精選參考書目
Schubert, Paul.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Pauline Thanksgivings. ZNT 20. Berlin: Töpelmann, 1939. Schweitzer, Albert. The Mysticism of Paul the Apostle. Translated by William Montgomery.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Seesemann, Heinrich. Der Begriff KOINŌNIA im Neuen Testament. Gießen: Töpelmann, 1933. Seifrid, M. A. “In Christ.” Pages 433‐36 in DPL. Edited by Gerald F. Haw‐ thorne, Ralph P. Martin, and Daniel G. Reid. Downers Grove: Inter‐ Varsity Press, 1993=〈在基督裡〉,於霍桑、馬挺主編,楊長慧譯, 《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二冊(台北:校園,2009),638–43。 Sevenster, J. N. Paul and Seneca. NovTSup 4. Leiden: Brill, 1961. Silva, Moisés. “Faith versus Works of Law in Galatians.” Pages 217‐248 in Justification and Variegated Nomism, Volume 2: The Paradoxes of Paul. Edited by D. A. Carson, Peter T. O’Brien, and Mark A. Seifrid.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4. Spencer, A. B. Paul’s Literary Style: A Stylistic and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II Corinthians 11:16–12:13, Romans 8:9‐39, and Philippians 3:2–4:1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8. Stanley, D. M. “ ‘Become Imitators of Me’: The Pauline Conception of Apostolic Tradition.” Bib 40 (1959): 859‐77. _. “Imitation in Paul’s Letters: Its Significance for His Relationship to Jesus and to His Own Christian Foundations.” Pages 113‐26 in From Jesus to Paul: Studies in Honour of Francis Wright Beare. Edited by Peter Richardson and John C. Hurd. Waterloo, Ont.: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1984. Steenburg, David. “The Case against the Synonymity of MORPHĒ and EIKŌN.” JSNT 37 (1988): 77‐86. Stendahl, Krister. Paul among Jews and Gentiles.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6.
41
精選參考書目
Stockton, David. “The Founding of the Empire.” Pages 531‐56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Classical World. Edited by John Boardman, Jasper Griffin, and Oswyn Murra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Stowers, S. K. “Friends and Enemies in the Politics of Heaven: Reading The‐ ology in Philippians.” Pages 105‐21 in Pauline Theology: Thessalonians, Philippians, Galatians, Philemon. Edited by Jouette M. Bassler. Vol. 1 of Pauline Theology. Edited by Jouette M. Bassler.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1. _. Letter Writing in Greco‐Roman Antiquity. LEC 5.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86. Suggs, M. J. “Koinonia in the New Testament.” NovT 4 (1960‐61): 60‐68. Sumney, J. L. “Servants of Satan,” “False Brothers,” and Other Opponents of Paul. JSNTSup 188.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9. Telbe, Mikael. Paul between Synagogue and State: Christians, Jews, and Civic Authorities in I Thessalonians, Romans, and Philippians. Stockholm: Almqvist & Wiksell, 2001. _. “The Sociological Factors behind Philippians 3.1‐11 and the Conflict at Philippi.” JSNT 55 (1994): 97‐121. Thielman, Frank. “Ephesus and the Literary Setting of Philippians.” Pages 205‐23 in New Testament Greek and Exegesis: Essays in Honor of Gerald Hawthorne. Edited by Amy M. Donaldson and Timothy B. Sailor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3. _. Paul and the Law.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94. Thomas, Derek W. “The Place of Women in the Church at Philippi.” ExpT 83 (1971‐72): 117‐20. _. “Rejoice in the Lord? Cohesion in Philippians 3:1.” Notes 10 (1996): 53‐54. Thompson, A. J. “Blameless before God? Philippians 3:6 in Context.” Them (2002): 5‐12. Trebilco, Paul. “Asia.” Pages 291‐362 in The Book of Acts in Its Graeco‐Roman Setting. Edited by David W. J. Gill and Conrad Gempf.
42
精選參考書目
Vol. 2 of The Book of Acts in Its First‐Century Setting. Edited by Bruce W. Winter.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4. Tyson, J. B. “Paul’s Opponents at Philippi.” PRSt 3 (1976): 82‐95. Udoh, F. E. “Paul’s Views on the Law: Questions about Origin (Gal. 1:6–2:21; Phil. 3:2‐11).” NovT 42 (2000): 214‐37. Waltke, Bruce K. “The Fear of the Lord: The Foundation for a Relationship with God.” Pages 17‐33 in Alive to God: Studies in Spirituality Presented to James Houston. Edited by J. I. Packer and Loren Wilkinson.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92. Wasink, C. S. Chained in Christ: The Experience and Rhetoric of Paul’s Imprisonments. JSNTSup 130.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1996. Watson, D. F.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Philippia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y Question.” NovT 30 (1988): 59‐60. Wedderburn, A. J. M. “Paul’s Collection: Chronology and History.” NTS 48 (2002): 95‐110. Weidmann, F. W. “An (Un)accomplished Model: Paul and the Rhetorical Strategy of Philippians 3:3‐17.” Pages 245‐47 in Putting Body and Soul Together: Essays in Honor of Robin Scroggs. Edited by V. Wiles, A. Brown, and G. F. Snyder. Valley Forge, Pa.: Trinity Press Inter‐ national, 1997. Weima, J. A. D. Neglected Ending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auline Letter Closings. JSNTSup 101.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1994. Westerholm, Stephen. Israel’s Law and the Church’s Faith: Paul and His Recent Interpreter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8. _. Perspectives Old and New on Paul: The “Lutheran” Paul and His Critic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4=魏斯 特鴻著,陳 永財譯,《 保羅 神學:新舊 觀》(South Pasadena:美國麥種傳 道會,2014)。 White, John L.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Body of the Greek Letter: A Study of the Letter‐Body in the Non‐Literary Papyri and in Paul the Apostle. SBLDS 2. Missoula, Mont.: Scholars Press, 1972.
43
精選參考書目
White, L. M. “Morality between Two Worlds: A Paradigm of Friendship in Philippians.” Pages 201‐15 in Greeks, Romans, and Christians: Essays in Honor of Abraham J. Malherbe. Edited by D. L. Balch, E. Ferguson, and W. A. Meeks.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0. Wiles, G. P. Paul’s Intercessory Prayer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cessory Prayer Passages in the Letters of St. Paul. SNTSMS 2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Williams, Demetrius K. Enemies of the Cross: The Terminology of the Cross and Conflict in Philippians. JSNTSup 223. London: Sheffield Academic, 2002. Winter, Bruce W. Seek the Welfare of the City: Christians as Benefactors and Citizens. First‐Century Christians in the Graeco‐Roman Worl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4. Wright, C. J. H. “Family.” Pages 766‐69 in vol. 2 of ABD. Edited by David Noel Freedman. 6 vols.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Wright, N. T. The Climax of the Covenant: Christ and the Law in Pauline Theology.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3. _. Paul in Fresh Perspective. Minneapolis: Fortress, 2005=賴特著,邵 樟平、邵尹妙珍譯,《保羅神學嶄新觀》(香港:天道,2008)。 _. “Paul’s Gospel and Caesar’s Empire.” Pages 160‐83 in Paul and Politics: Ekklēsia, Israel, Imperium, Interpretation: Essays in Honor of Krister Stendahl. Edited by Richard A. Horsley. Harrisburg, P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2000. _. What St. Paul Really Said. Oxford: Lion Hudson, 1997=湯姆•賴特 著,白陳毓 華 譯,《 再 思 保 羅 神 學 爭 議 》( 台 北:校 園,2 000)。 Ziesler, J. A. The Meaning of Righteousness in Paul: A Linguistic and Theological Inquiry. SNTSMS 2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44
Introduction
導論
約翰福音:導論
626
壹、腓立比教會的歷史背景
保羅寫 給腓 立比教 會的 信散發 出喜 樂的精 神和 溫馨的 感情,他 以溫暖 的擁 抱向他 朋友 的慷慨 表示 謝意。然而,在肯定這 些朋友 的 同時,他也 對他們 的問 題作出 回應 —教 會裡 的競爭 和流 言蜚語 使 領袖分 裂,世界的 敵意 和懷疑 的態 度挑戰 他們 在基督 裡的 信心,加 上顯赫 的宗 教教師 們的 靈性促 進了 一種虛 假的 方法,以追 求完美 的 成功來 吸引 新的歸 信者。由於 在二 十一世 紀跟 隨基督 的人 也經歷 著 類似的 問題,保羅在第 一世紀 向腓 立比人 所作 的回應,也 奇妙地 適 用於當 今這 個時代。保 羅誠實 地談 論他自 己在 監獄裡 的經 歷,公開 承認自 己在 信心之 旅上 的缺點,從 而證實 了他 信息的 可靠 性。在我 們面對苦難和死亡的時候,保羅的書信鞏固了我們在基督裡的信 心,鼓勵我 們去解 決群 體中的 矛盾,也教導我 們如何 將福 音表現 出 來,讓 世 界 可 以 看 見 並 聽 到 我 們 主 耶 穌 基 督 的 恩 典。最 重 要 的 是 , 當我們 思考 耶穌基 督在 十字架 上受 苦、被高舉 為主、並在 最終勝 過 世界一 切的 權勢時 ,保 羅的這 封信 帶領我 們敬 拜耶穌 基督 。 在準備 閱讀 保羅這 封非 凡的書 信之 前,我 們先 要考慮 一些 有關 背景的 問題 —腓 立比 教會的 歷史 背景、這 封 信的性 質、寫這封 信 的理由 ,並 且簡要 地預 覽一下 此信 的兩個 主要 論題。
壹、腓立比教會的歷史背景 自 從 馬 其 頓 王 腓 力 二 世 ( Philip II ) 在 主 前 356 年 加 強 了 這 個 城市的防禦工事以後,此城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腓立比。1 腓力二
1
有關腓立比城的歷史概述,見 D avid Stockton, “ The Founding of the Empir e,”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Classical World (ed. John Boar dman, Jasper Gr iff in, and Oswyn M urray; Londo n: O xf or d Univer sity Press, 1988), 531- 56; Rob in Lane Fox, The Classical World: An Epic History from Ho mer to Hadrian ( New Y or k: Basi c
47
導論
世對希 臘藝 術的資 助,促成了 他兒 子—亞歷 山大大 帝( Alexander the Great)—的 野心 ,要使 世界 遵照希 臘文 化。亞 歷山 大在亞 里 斯多德(Aristotle)的指 導下,在 西 亞各地 成立 了希臘 城市,使 她 們成為希臘語言和娛樂的中心。亞歷山大的征服各地,使通用 (koinē)希 臘語在 整個 希臘化 世界 成為政 府和 商業的 溝通 方式。 在 主 前 42 年 , 於 腓 立 比 附 近 的 平 原 , 馬 可 ․ 安 東 尼 ( Mark Antony)和 渥大維(Octavian,即奧 古斯都 )擊 敗了暗 殺猶 流․ 凱 撒(Julius Caesar)的布 魯特斯(Brutus)和卡 修(Cassius);此 後,腓立 比 就成為 羅馬 的殖民 地,並且是 羅馬 退伍軍 人的 住所。安 東 尼 、 渥 大 維 、 和 李 必 達 ( Lepidus ) 的 三 頭 統 治 形 成 了 三 人 的 獨 裁政治。不 過,安 東尼 提升了 克里 奧珮特 拉(C leopatra)的 兒子 — 凱撒里 翁( Caesarion)—為 猶流 ․凱撒 的合 法繼承 人,渥大維 就 嘲弄他 是背 叛羅馬 理想,受制於埃 及王后 的叛 徒;三頭統 治就告 終 結,而內戰也造成了社會和經濟的混亂。渥大維在亞柯體翁之役 ( battle of Actium , 主 前 31 年 ) 擊 敗 馬 可 ․ 安 東 尼 以 後 , 人 民 就 接受他 為恢 復羅馬 世界 之和平 並安 全的救 星。與內戰 時期 的貧困 相 反,奧古 斯 都創建 的羅 馬和平 時期,實現了 社 會和經 濟的 復甦。渥 大維在 他所 著的《神 聖 奧古斯 都功 績記》(Res Gestae)中宣傳 他 自己的 成就 : 2
Books, 2006) ; Holland L. Hendr ix, “Philippi,” AB D 5:313- 17; Davi d W. J. Gill, “ Macedonia,” in T he Boo k of Act s i n Its Graec o-Ro m a n Setting ( e d. DavidW. J. Gill a nd Conrad G empf; vol. 2 of The Boo k i n Its Fir st- Centur y Setting, e d. Br uce W. Winter; Gr a nd Ra pids : Eer dmans, 19 93), 411- 13 。 2
C. K. Bar re tt, e d., The New Testament Backgr ound: Select ed Do cu ments ( r e v. ed. ; San Fr ancisco: Har pe r, 1987) , 3 。
48
壹、腓立比教會的歷史背景
在我第 六和 第七次 的任 期中,大家 一致同 意讓 我承擔 起整 個帝 國的最 高權 力,我 在平 息內戰 以後,就把 自己 在共和 政體 的控 制權轉 交給 元老院 和羅 馬人民 的自 由控制 中。因此,元老 院決 議授予 我奧 古斯都 這個 稱號。 在奧古斯都用猶流家族名字重新定名的腓立比殖民地 (Colonia Iulia Augusta Philippensis),羅 馬 貴族興 旺起 來,而 且羅馬的建築也成了標準。3 更多的羅馬士兵被分配至腓立比。由 於她是 羅馬 的殖民 地,腓立比 的公 民享有 所有 羅馬公 民的 權益和 權 利 : 他 們 無 需 繳 稅 , 受 羅 馬 法 律 管 轄 ( ius Italicum ) 。 腓 立 比 仿 效其母 城 —羅 馬。在保羅 的時 代,羅馬 拱 門、澡堂、 集會的 公共 場所、和 廟 宇,都成 為 腓立比 的重 要特色。在 講希臘 語的 省份,拉 丁文成為腓立比的官方語言。4 雖然腓立比有希臘、弗呂家、和埃 及的神 廟,可是皇 帝崇 拜在這 個城 市中最 為突 出。這個城 市有令 人 印象深 刻的 祭壇和 廟宇,供奉皇帝 與其家 庭成 員,她的宗 教生活 就 以敬拜皇帝為核心。5 不參與敬拜皇帝的祭儀會被視為顛覆的行 徑。 6
3
C. Koukouli- Chr ysa ntaki, “ Colonia I u lia Augusta Philippensis,” in Philippi at the Time of Pau l and after Hi s Death ( e d. C. Ba k ri tz i s a n d H. K oester ; Harr isbur g, Pa.: Tr inity Pr e ss I nter national, 1998) , 8, 14; Lukas Bor mann, Philippi: Stadt und Christeng e mei nde zur Zeit des Paulus ( Leiden: Br ill, 1995) , 11。
4
雖然那個時期的碑文都以拉丁文為主,但是希臘文繼續被使用,表明 人們能充分理解講希臘語的保羅,以致他能在腓立比事奉。見 Hendrix, “Philippi,” A BD 5:315。拉丁語顯然是在 基本希臘文化 上的官方粉飾 。
5
Erik M. H een, “ Phil 2:6- 11 and Resistance to the Local Timocratic Rule: Isa the ō and the Cult of the Empe ror in the Ea st,” in Paul a n d the Roman Imp erial Ord e r (e d. R ic har d A. H or s l e y; H arr i s bur g, P a. :
49
導論
使徒行 傳記 述保羅 在主 後49年第一 次前往 腓立 比的時 候,準確 地形容 腓立 比是「羅馬 的駐防 城( 殖民地 )」(徒 十六12,κολωνία ) , 表 現 了 這 個 歷 史 背 景 的 精 粹 。 腓 立 比 的 居 民 指 責 保 羅 和 他 的 同 工「 傳 我 們 羅 馬 人 所 不 可 受、不 可 行 的 規 矩 」( 徒 十 六 2 1 ), 表示他 們以 羅馬公 民的 身份為 傲。保羅抱 怨說:他與西拉 都是羅 馬 公民,卻沒 有受到 公平 的待遇(徒 十六37),也顯示 出這 個羅馬 殖 民地高 度重 視羅馬 公民 的權利。本 著腓立 比的 羅馬特 徵和 皇帝崇 拜 在這個 城市 的重要 性來 讀腓立 比書,我們 就能 理解保 羅的 一些報 導 的深遠 意義 —他 在捆 鎖中向「御 營全軍 」作 見證( 一12~13,四 22),提及 我們是 天上 的「國 民」(三20),描述信 仰遭 受外來 的 反對(一28~30),使 用皇帝 的稱 號(「 主 」和「 救主 」)來 稱呼 基督(二11,三20~21),為那些 因為周 圍文 化的壓 力而 放棄信 仰 的人感 到悲 痛(三18~19),並且 承諾,要保 守在基 督裡 之信徒 的 不是羅 馬和 平,而 是「 神的平 安」 (四7)。 7
Trinity Press I nter national, 2004), 136:「似乎可以合理地假設,在 公元第一世紀中期,腓立比有蓬勃的皇帝崇拜,而且已經進入了該城 市公開講論的核心。」 6
Pheme Per kins, “Philippians: Theology for the Heavenly Po liteum a, ” in Pauline T heolog y: Thessalonians, Philippians, Galatians, Phi lemon (ed. Jouette M. Bassler; vol. 1 of Pauline Theology, ed. Jouette M. Bassler ; M inneapolis: For tress, 1991), 93。
7
見 下 文 對 這 些 經 文 所 作 的 註 釋 。 又 見 War re n C arter, T he R om a n Empire and the New Testament (Nashville: A bingdon , 2006) , 60- 6 2; N. T. Wright, P aul in Fresh Persp ective ( M inneapolis: For tress, 2005) , 70- 74=賴特著,邵樟平、邵尹妙珍譯,《保羅神學嶄新觀》(香港: 天道,2008),111- 15 。
50
壹、腓立比教會的歷史背景
保羅連 同西 拉、提摩 太、和路加 8 從尼亞坡里 踏上 羅馬大 道 — 伊 革 那 大 道 ( Via Egnatia ) 9— 後 , 走 了 十 二 哩 到 達 腓 立 比 , 他 希望像 往常 那樣在 猶太 人敬拜 的地 方開始 見證 基督。 10 但是,腓立 比顯然 沒有 建立會 堂所 需的法 定人 數,就是 十 個猶太 男人。 11 保羅 在這個 城市 找到守 安息 日的地 方,不是市 內的 會堂,卻是 在城門 外 一條河 邊的「禱告的 地 方」,有些 婦女在 安息 日聚集 在那 裡(徒十 六13)。 12 保羅在腓 立比 第一個 帶領 信主的 呂底 亞就是 其中 的一名 婦女( 徒十 六14)。她 來自推 雅推 喇,是 一位 販賣紫 色布 匹的商 人,
8
由於這個段落是使徒行傳裡面所謂的「我們」段落之一,因此大多數
9
David Fr e nc h, “ Acts a nd the Roman Roads of Asia M inor,” in T h e
解經者都假設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當時與保羅在一起。 Book of Acts in Its Graeco-Roman Setting (ed. D avid W. J. G ill and Conrad Gemp f; vol. 1 of The Book of A cts in Its Fir st- Centur y Setting; ed. Br uc e W. Winter ; Grand Rapids: E er dmans, 1993) , 49- 58。 10
在記述保羅往撒拉米(十三5)、彼西底的安提阿(十三14)、以哥 念 (十四1)、帖撒羅尼迦(十七1)、庇哩亞(十七10)、和哥林多(十 八4、7)的時候,使徒行傳都提及保羅往當地猶太會堂的習慣。
11
《米 示拿 》( Mishna , 主 後第 二世 紀末 制定 的口 傳律 法彙 編) 規定 , 成立會堂需要有十個男人。《米示拿》〈 論公會〉)( m . S a n h . )1 : 6: 「我們從哪裡知道會眾要由十人組成?」 《米示拿》 〈先賢集〉 (m. Av ot) 3:6:「如果有十個人坐在一起鑽研律法,神就在他們當中。」
12
對於這個解釋有一些爭論,因為在一些猶太的文本,「禱告的地方」 是指會堂。見 Joseph Fitzm yer,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 A B 31; Ne w Yor k: Doubleday, 1998), 585 的討論和參考資料。根據使徒行傳報導 保 羅 往 當 地 會 堂 的 習 慣 ( 見 上 文 註 10 ) , 在 保 羅 往 腓 立 比 的 記 述 中 沒 有提及猶太人或者會堂,表明路加不認為有會堂在腓立比這個地方。 路 加 提 到 在 腓 立 比 城 外 有 一 個 「 禱 告 的 地 方 」 ( 徒 十 六 13 ) , 讀 者 不 應該將之理解為猶太人的會堂。
51
導論
也是一 個遵 從猶太 教的 外邦人( 一 個「敬畏 神 的人」)。「主開導 她的心,叫 她留心 聽保 羅所講 的話 」,她就為 教 會開放 自己 的家(徒 十六14~15)。 使徒行 傳記 述保羅 的事 工時,也簡 述了他 奉耶 穌基督 的名 吩咐 附在一 個使 女身上 的巫 鬼出來 的事 件( 十六16~18)。她 被鬼所 附 的時候,有 預知未 來的 能力;現 在,她的主 人 因為損 失了 收入而 極 為惱火,就將保羅和西拉揪到官長面前。對保羅和西拉提出的控 訴,顯示 出 羅馬腓 立比 對歸化 猶太 教的強 烈反 感:「這 些 人原是 猶 太人, 竟騷 擾我們 的城 ,傳我 們羅 馬人所 不可 受、不 可行 的規矩 」 (徒十 六20~21)。路 加用這 種方 法表達 他們 的控訴,顯 然提出 了 基督教 在羅 馬帝國 是否 合法的 問題。13 羅馬當 局 會將基 督教 視為合 法的宗 教(religio licita)嗎? 官長受 不了 人群對 保羅 和西拉 的攻 擊,就 剝了 他們的 衣裳,用 棍打他 們,並且將 他們 下在監 裡( 徒十六22~24)。保羅 寫給腓 立 比的信 提醒 當地的 基督 徒,腓 立比 教會目 前所 受的痛 苦與 保羅當 年 腓立比 所忍 受的痛 苦是 一樣的:「 你們的 爭戰,就與你 們 在我身 上 從前所 看見 ……的 一樣 」(一30)。 14 共同為基 督的緣 故受 苦的經 驗,形 成 了 此 信 有 關 受 苦 這 個 論 題 的 背 景。保 羅 寫 這 信 是 要 解 釋 , 基督的 受苦 與基督 僕人 的受苦,如 何靠著 神得 勝的恩 典得 到最後 的 平反。 15 由於神的介 入,保羅和 西拉 的鎖鏈 鬆開 了。他們帶 領獄 卒 和他的 全家 相信主 耶穌 以後(徒 十 六25~34),就 回到 呂 底亞的 家 與眾信 徒見 面(徒 十六 40)。
13
Fitz myer , Acts, 588。
14
帖撒羅尼迦前書提及了這次在腓立比所受的迫害:「我們從前在腓立 比被害受辱」(帖前二2)。
15
L. Gregor y Bloomquist, The Functio n of Suffering in Philippians (JSNTSup 78 ; Sheff ield: JSOT Press, 1993), 194- 95 。
52
壹、腓立比教會的歷史背景
根據使 徒行 傳的記 述,保羅在 腓立 比所成 立之 教會的 首批 成員 包括呂 底亞(一位敬 畏 神的外 邦女 性商人)、她的家 人、一個羅 馬 的獄卒、他 的家人、或 許還有 一個 使女。由 於 缺乏猶 太人 住在腓 立 比 的 證 據,我 們 可 以 假 設,這 教 會 的 所 有 成 員 都 是 外 邦 的 基 督 徒 。 保羅寫 給腓 立比的 信證 實了使 徒行 傳的記 述,就是保 羅在 羅馬腓 立 比所建 立的 是一所 外邦 人的教 會。雖然這 封信 廣泛使 用了 希臘羅 馬 社會的 詞彙 和社會 結構,卻很 少使 用猶太 人的 經文( 除了 一19,二 10~11、15的引喻 )或 習俗。保羅 指出來 自猶 太基督 徒的 危險影 響 時(三2~6),似乎 表 明那個 威脅 來自教 會的 社會環 境以 外。此 外, 保羅在 信裡 提到的 腓立 比教會 的成 員,三個人 都有著 希臘 名字,另 外一個 有羅 馬名字 —以巴弗 提( 二30)、友 阿爹、循都 基、和 革 利免( 四2~ 3)。另一 個 跡象也 顯出 這個教 會的 外邦人 性質,就是 保 羅 以 拉 丁 語 的 形 式 直 接 稱 呼 那 些 腓 立 比 人 —Philippēsioi ( 四 15)。 使徒行 傳的 記述和 保羅 寫給腓 立比 人的信 都告 訴我們,保 羅在 腓立比 建立 的這個 教會,其中一些 領袖是 婦女。呂底亞要 求保羅 和 他的團 隊住 在她的 家裡(徒十 六15)。作為 她 家的戶 主,呂底亞 的 經濟狀 況顯 然可以 擁有 或者租 用一 所屋子,是 足以容 納首 批信徒 聚 集的。保羅 為自己 和教 會接受 了呂 底亞的 款待,也證實了 她在教 會 裡有著 突出 的社會 地位。保羅直接 稱呼友 阿爹 和循都 基,表示她 們 也是教會裡重要的領袖(腓四2)。如果她們的糾紛只是二人之間 的私事,保羅的公開呼籲就會引起不必要的尷尬,也是無法解釋 的。保羅 提 名向她 們提 出呼籲,因 為作為 有影 響力的 領袖,她們的 個人糾 紛在 教會裡 造成 了分裂。腓 立比的 文化 能夠接 受這 兩位婦 女 在腓立 比教 會裡的 領導 地位,因為 婦女在 當地 社會以 她們 對宗教 的
53
導論
獻 身 和 顯 赫 的 社 會 地 位 著 稱 。 16 保 羅 非 但 沒 有 拒 絕 她 們 的 領 導 地 位,反而鼓 勵這些 婦女 在獻身 於主 的時候 彼此 和好,以致 可以帶 領 教會合 一。 在腓立 比教 會成立 之初,信徒 對保 羅宣講 福音 的使命 表現 了難 得的委 身。保羅回 到他 與腓立 比的 基督徒 開始 合作關 係的 時候,讚 揚他們 從「 頭一天 」( 一5)和「 我 初傳福 音… …的時 候」(四15) 就表現 的慷 慨。即使在 保羅離 開腓 立比以 後,腓立比 的教 會仍然 經 常為保 羅的 宣教提 供捐 贈(四15~18)。保羅 在監獄 的時 候,腓 立 比的信 徒差 遣以巴 弗提 帶著禮 物去 服事他,證 明他們 即使 有時候 沒 有機會表示,但是對保羅的關心卻從來沒有動搖過。在很大程度 上,保 羅寫 給腓立 比教 會的信 是要 對他們 不變 的友情 和忠 誠的支 持 表示感 激。 17
16
Bockmuehl, 5, 8, 34;見W. De re k Thoma s, “ The Pla ce of Wome n in the Church at Philippi,” ExpT 83 ( 1971- 72), 117- 20; V alerie A br ahams e n, “Women a t Philippi: The Paga n and Christian Ev idence,” JFS R 3 (1987) , 17- 3 0; Flor e nc e M. G illman, “Early Chr istian Women at Philippi,” J G W R 1 ( 1990), 59- 79。
17
畢得曼(G era l d W. Pe te r m a n)根據第一世紀的社會習俗,對保羅表達 的謝意做了很有價值的分析。見 “‘ Thank less Thanks’ : The Epistolary Social Conventions in Philippians 4:10- 20,” TynBul 42.2 ( 19 91) , 261- 70 ; 又 見 Gera ld W . Peterman, Paul’s Gift from Philippi: Conventions of Gift Exchange and Ch ristian Givin g ( SNTSM S 92; Cambridge: Cambridge U niver sity Press, 1997)。腓立比書沒有直言 「謝謝」,並不表示保羅不領情,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親密的朋友之 間以口頭表示謝意並不合宜。保羅沒有用物質回報腓立比,也不表示 他沒有履行互惠的社交義務,因為他所求的是可以歸在他們帳上的果 子 ( 四 17 ) , 並 且 承 諾 神 會 使 他 們 一 切 所 需 用 的 都 充 足 , 以 此 清 償 他 的虧欠(四19)。
54
貳、腓立比書的性質
貳、腓立比書的性質 一、友誼信函 保羅在腓立比書一直使用表示友情的言語,四章1節堆積著這 方面的 措辭,將這情 懷 帶至高 潮:「我所親 愛 所想念 的弟 兄們,你 們就是 我的 喜樂,我 的 冠冕,我 親 愛的弟 兄。」 18 許多釋 經 者基於 這種表 示友 好關係 的言 語,就確 定 這是一 封表 達友誼 的信 函。 19 在
18
見 John Reumann, “ Philippians, Especially Chapter 4, as a ‘ Letter of Fr iendship’ : Obser vations on a Ch ecker e d Histor y of Scholar ship,” in Friendship, F lattery, and Frankn ess of Speech: Studies on Friendsh i p in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 e d. John T. Fitzge rald; NovTSup 82; Leiden: E. J. Br ill, 1996) , 83- 106; John T. Fitzger ald, “ Philippians i n the Light of Some A ncient D iscussions of Fr iendship,” in Friendsh i p, Flattery, and Frankn ess of Speech: Stud ies on Friend ship in the New Testament W orld ( e d. Joh n T. Fitzgerald; NovTS up 82; Leide n: E . J. Br ill), 141-60; L. M. White, “Mor ality between Two Wor lds: A Paradigm of Friendship in Philippians, ” in Greeks, Romans, and Christians: E ssays in Hono r of Abrah am J. Malherbe ( e d. D. L. Ba lc h, E. Fer guson, a nd W. A. Meeks; Minneapolis: For tress, 1990), 201- 1 5 ; S. K. Stowers, “ Friends a nd Enemies in the Politics of Heaven: Reading
Th eology
in
Philippian s, ”
in
Pa uline
Theol ogy:
Thessalonian s, Philippians, Galatians, Philemo n (ed. J. M. Bassler; vol. 1 of Pauline Th eolo gy, ed. Jouette M. Bassler; Minnea- polis: For tr e ss, 199 1) , 105- 21。 19
見 Sta nle y Stow er s, Letter Writing in Gr eco-Ro man A ntiquity ( LE C 5;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86)
50- 70;
Love day
Alexan der,
“H ellenistic Letter- Forms and the Str ucture of Philippia ns, ” JSNT 3 7 (1989) , 87- 1 01; John T. Fitzgerald, “ Philippians, ” AB D 5:320; Luke Timothy
Jo hnson,
The
Writings
of
the
New
Testament:
An
55
導論
一 本 古 老 的 書 信 手 冊 中 , 底 米 丟 ( Demetrius ) 提 出 二 十 一 種 不 同 的書信 類型,其中第一 種就是 友誼 信函。根據 這本有 關寫 信的經 典 書 籍 , 友 誼 信 函 的 基 本 要 素 包 括 : 「 1. 兩 個 分 開 的 人 ; 2. 一 個 人 試 圖 與 另 一 個 人 交 談 ; 3. 兩 人 之 間 的 友 好 關 係 ; 4. 寫 信 者 試 圖 維 持與收 信人 之間的 關係 」。 20 有一封 很好的 友誼 信函說 明了 這些要 素 , 這 封 信 是 查 拉 斯 ( Chairas ) 寫 給 他 作 醫 生 的 朋 友 狄 尼 修 (Dionysius),要 求他 開一張 處方 。 21 查拉斯 寫信 給他最 親愛 的狄尼 修,致候,願 你 健康。收 到 你的 信,我好 像 就在自 己的 故鄉那 般高 興,因為 離 了那裡,我 們就 沒有甚 麼了。我不 需要 在信中 向你 大大地 表示 謝意,因為 我們 對不是 朋友 的人才 需要 用話語 來致 謝。我 相信 自己可 以保 持某 種程度的平靜,並且至少能夠—即使不相等—對你的情意 稍表回 報。你給了 我兩 張處方,一 張是Archagathian,另 外一 張是腐 蝕性 的膏藥。Archagathian的調和 是正 確的,但是 那腐 蝕劑沒 有包 括松香 的相 對分量。請 你告訴 我,有哪種 強力 的腐 蝕劑可 以安 全地麻 痺( 腳)掌,因 為我有 迫切 的需要。至 於乾 (?)的膏 藥,你在信 裡提到 有兩 種。請你給 我溶劑 類的 處方, 因為含 四種 藥物的 膏藥 也是乾 的。我用此( ? )作為此 信 的封 條。再見 了,請記得 我 曾經說 過的 話。此信 於 主尼祿 五年 日耳 曼尼庫 斯( Germanicaus)月一日致 狄尼修 醫生 。
Interpretation (rev. e d.; M inneapolis: For tr e ss, 1999), 372; Fee, 1- 10。 20
Stower s, Letter Writing in Greco-Roman Antiquity, 54。
21
Stower s, Letter Writing in Greco-Roman Antiquity, 61- 62。這是史濤 斯(Stow er s)譯自主後58年八月29日寫的《默頓蒲草紙12》 (P. Me rton 12)。
56
貳、腓立比書的性質
在這封 第一 世紀表 示友 誼的蒲 草紙 信件裡,查 拉斯解 釋朋 友之 間無需 用話 語表示 謝意,讓我們看 見當時 的社 交習俗。這 種深入 的 見解幫 助我 們明白,保 羅為甚 麼沒 有明確 地用 語言為 腓立 比人致 送 的禮物 表示 謝意。 22 查拉斯的信 也表 示了回 報的 社交義 務:「對 你 的情意 稍表 回報。」保 羅在給 腓立 比教會 的信 裡承諾 了從 神而來 的 「報答 」:「 我的神 必… …使你 們一 切所需 用 的 都 充 足 」( 四 19 )。 但是,由於 腓立比 書的 複雜性,如 果只將 它限 制為一 種類 型的 書 信,就 過 於 簡 化 了。考 慮 到 保 羅 的 多 重 目 的、豐 富 多 樣 的 風 格 、 道德的 勸誡、和神學反 思,他的信 嚴格說 來並 不符合 古代 書信體 理 論 家 指 定 的 具 體 書 信 類 型 。 23 不 過 , 儘 管 腓 立 比 書 具 有 混 雜 的 特 色,廣義 來 說,基於 其 中以表 達友 情的措 辭居 多,腓立 比 書仍然 可 以適當 地被 稱為一 封友 誼信函。24 如果我們 注意 保羅如 何使 用友誼
22
見 Peter man, “‘ Thankless Thanks,’” 2 62- 64 為 這 封 信 所 作 的 詳 細 分 析。
23
Fitzgerald, “ Philippians in the Light of Ancient Fr iendship,” 142:「按 照古代書信體的理論來看,保羅所有書信的風格與內容都屬於『混合 體』。 沒有 一 封完全 符合 託 名底米 丟( Ps.-Demetrius )和託 名利 班 留 斯(Ps.- Libanius)等理論家所確定的書信風格。有關託名底米丟和託 名 利 班 留 斯 等 古 代 書 信 體 理 論 家 的 文 本 和 翻 譯 , 見 A br aham J. Ma lher be,
Ancient
Epistolary
Theorists
( SBLSB S
19;
Atlanta :
Scholar s Pr ess, 1988) 。腓立比書的一些註釋者試圖稱腓立比書「主要 是 一 封 友 好 的 勸 告 信 」 ( White, “Mor ality between TwoW orlds, ” (Stower s, “ Fr iends a nd Enemies,” 107), 206),「有關友誼的勸告信」 和「基督徒友誼的勸告信」(Fe e, 12) ,藉以描繪腓立比書混雜的特 色。 24
A le xander, “ Hellenistic Letter-For ms a nd the Str ucture of Philippians,” 87- 10 1,在她的分析中使用了「家書」這個措辭。在朋友的書 信這個廣泛的類別中,家書顯然可以被視為其中的一種分類。
57
導論
的語言 來反 映他希 臘環 境中的 友誼 措辭,就能 夠看見 這封 信為甚 麼 被標記 為一 封希臘 化的 友誼信 函。在腓立 比書,有十個表 示友誼 的 措辭, 與有 關友誼 的希 臘化信 件和 文章中 常見 的主題 相似 。 1. 情感:友 誼 信函一 再表 示熱烈 的感 情:「 我想 念你 」;「 我 愛你」。25 保羅指向 他那 種感情 的來 源和力 量,以此加 強他 對腓立 比教 會所表 示 的 鍾 愛 —「 我 體 會 基 督 耶 穌 的 心 腸 , 切切地 想念 你們眾 人」 (一8)。 2. 夥伴關 係( koinōnia[團契]):真正的 夥伴 關係建 基於 友 誼 之 上 。 亞 里 斯 多 德 ( Aristotle ) 說 : 「 一 切 友 誼 都 涉 及 koinōnia。」26 夥伴關係(koinōnia)是 腓立比 書的一 個主 要論題( 一 5、7,二1,三10,四 15)。保羅 在闡釋 夥伴 關 係 的 時 候,從 一 同 興 旺 福 音( 一 5 )至 聖 靈 的 交 通( 二 1 ), 一直談 到與 基督一 同受 苦(三10)。 3. 靈魂與 精神 的 合 一:保 羅 要 求 信 徒 有 同 一 個 心 志( 一 2 7 )、 有一樣 的心 思(二2) 、同心 (二 20)、和齊 心(一27) , 這些都代表了希望朋友有相同精神的希臘羅馬文化。對 此,亞里斯多德複述了當時的諺語:「朋友之間有一個精 神,朋友 的 私人財 產是 共同財 產,友誼就 是平 等。」27 在保 羅的神 學中,靈魂與精 神的合 一是 在基督 裡形 成和維 持的。 4. 同心: 保羅 敦促腓 立比 的基督 徒要 「意念 相同 」和「 同心 」 (二2,四2)的時候,他寫的信就很像斯多亞主義有關友 誼的教 導。根據西 塞羅(Cicero)的說法,「 沒有比 想法 和
25
見Ma lher be, Ancient Epistolary Theoris ts, 33; Stowers, “Fr iends a nd Enemies, ” 109 中的例子。
26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Eth. nic.)8.12.1。
27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9. 8. 2 。
58
貳、腓立比書的性質
意向上 感同 身受的 合一 更為穩 當的 友誼紐 帶。」 28「友誼的 整個本質」就是「在政策、追求和意見上有完全一致的意 見」。 29 保羅力勸腓 立比 的信徒 要同 心,要「 以 基督耶 穌的 心為心 」( 二5)。 5. 同負一 軛的 夥伴:保羅 要求與 他「 真實同 負一 軛的 」夥伴( 四 3,真正同 甘共苦 的夥 伴;gnēsie syzyge)去幫助在 爭吵 中 的婦女和好,借用了希臘羅馬的文學作品在知名的兩個朋 友之間 經常 使用的 稱呼。普魯塔克(Plutarch)使用「 朋 友 的軛 」來 描 繪忒修 斯(Theseus)與 佩里托 俄斯(Perithous)、 阿 基 里 斯 ( Achilies ) 與 帕 特 克 洛 斯 (Patoclus) 、奧 瑞 斯 提(Orestes)與 皮拉德 斯(Pylades)、芬提 亞 斯(Phintias) 與德 蒙 (Damon)、 以 及伊 巴 明諾 達斯 (Epameinondas ) 與 派 洛 皮 德 ( Pelopidas ) 這 些 朋 友 之 間 的 關 係 。 歐 里 披 蒂 ( Euripides ) 用 「 同 負 一 軛 的 夥 伴 」 這 個 隱 喻 , 來 描 畫 奧 瑞斯提 與皮 拉德斯 之間 的友誼。30 與保羅同 負一 軛 的 夥 伴 , 是那些 與他 一起在 福音 事工上 勞苦 的人( 四3)。 6. 給予和 接受:保 羅稱讚 腓立比 的群 體,因為他 們是唯 一在「 授 受 的 事 」 上 與 他 分 享 的 教 會 ( 四 15 ) 。 亞 里 斯 多 德 在 他 談 論友誼的論文中解釋「給予和獲得」的道德規範:「有關 給予和接受金錢,要遵守的中庸之道就是慷慨大方。過多 過少乃是揮霍和吝嗇;但是,浪費和吝嗇的人雖然彼此相 反,其方法都有不足之處—浪費的人給予過多,收取不 足;而 吝嗇 的人卻 收取 過多, 給予 不足。 」 31
28
Cic er o, Planc.=西塞羅,《為蒲蘭喬辯護》 ,2. 5。
29
Cic er o, Amic.=西塞羅,《論友誼》 ,4. 15。
30
Fitzgerald, “ Philippians in the Light of Ancient Friendship, ” 14 9。
31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2. 7. 4 。
59
導論
7. 共同的 掙扎 和喜樂:朋 友會有 共同 的掙扎 和共 同的仇 敵。保 羅提醒 腓立 比信徒 他們 的共同 掙扎 是 甚 麼:「 你 們 的 爭 戰 , 就與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一 30 )。保 羅 也 警 告 他 們 要 對 付「 十 字 架 的 仇 敵 」( 三 1 8 )。 普魯塔克表示朋友有相同的掙扎和仇敵:「仇恨緊接在友 誼的後面,並且與之交織,因為朋友不可能不與他朋友的 罪過、壞 名 聲、或者 不 利的事 情有 分。」32 朋友也分享 共同 的喜樂。保羅告訴他在腓立比的朋友,說:「我……也是 喜樂,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你們也要照樣喜樂,並 。金口 狄奧(Dio Chrysostom) 且與我 一同 喜樂」 ( 二17~18) 以他的座右銘表達了這個看法:「朋友分享喜樂,仇敵幸 災樂禍 。」 33 8. 離別與 同在:有 關友誼 的信件 往往 談到個 人的 同在或 離 別 。 34
保羅在勸告腓立比信徒的緊要關頭評論了他沒有與他們
同在,並 且 承諾 很 快 就 會 到 他 們 那 裡( 一 2 7,二 12、24 )。 9. 高 尚 的 友 誼 : 亞 里 斯 多 德 聲 稱 「 完 美 的 友 誼 存 在 於 良 善 之 間 , 就 是 那 些 彼 此 在 美 德 上 相 似 的 人 」 。 35 西 塞 羅 也 強 調 美德是 真友 誼的基 礎:「讓我們 以 此 為 友 誼 的 第 一 條 準 則 : 只要求 朋友 作正直 的事,只為朋 友 作正直 的事 」。36 亞里斯 多德指出,為了利用價值和尋歡作樂而建立的友誼是劣質
32
Plutarch, Amic. mult. 96 A- B;見 Stowe rs, “Friends a nd Enemie s, ” 113。
33
D io Chr ysostom, Orations 3. 103;見 Stowe rs, “Friends a nd Enemies, ” 113。
34
Stower s, “Friends and Ene mies,” 108- 9。
35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8. 3. 6 。
36
西塞羅,《論友誼》 ,13.44。
60
貳、腓立比書的性質
的友誼。在這種友情當中,朋友之間不會因為彼此的內涵 而相愛,只是想藉著這友誼獲得有用的利益或樂趣。「倘 若當事人本身有改變的時候,這種友誼就很容易中斷,因 為他們不再能提供樂趣或利用價值,就停止彼此之間的愛 慕。」 37 保羅確定他與腓立比教會的交情是一種高尚的友誼, 因 為他 指 示 他 們思 想 德 行 (四8 ) 。 38 他堅稱 自 己 已經 學 會 了 知 足 , 所 以 不 是 因 為 缺 乏 才 寫 信 給 他 們 ( 四 11 ) , 從 而 糾正任何他具有利用他們的動機這種誤解。在古代有關友 誼的討論中,人們用負面的眼光去看基於需要的友情。只 有自立 和滿 足的人 才能 得到和 體驗 真正的 友誼。 39「需要不 能培育出友誼;相反,那些擁有得天獨厚的財富和權力, 又特別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培育出友誼,因為那些是他最 好的防衛;另外就是那些最不需要別人幫助和最慷慨、最 願 意 行 善 的 人 。 」 40 保 羅 靠 著 神 的 力 量 就 能 自 給 自 足 ( 四 13)。他也 帶領腓 立比 人這樣 依賴 神去滿 足他 們的需 要( 四 19)。 10. 道德的 範式:友 誼是建 立在美 德的 道德典 範上。保 羅在四 章 8節請他的 讀者去 思想 一系列 的德 行,從而將 他與腓 立比 信
37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8. 3. 3 。
38
見 Fitzger ald, “ Philippians in the Light of Ancient Fr iendship, ” 157- 60。
39
見
A br aham J. Ma lher be, “Paul’ s Self-Sufficiency ( Philippians
4:11),” in Friendship, Flattery, and Frankness of Speech: Studies o n Friendship in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 e d. Joh n T. Fitz ger ald; NovTSup 82; Leiden: Br ill, 1996) , 124-39。 40
西塞羅,《論友誼》 ,9. 30 。
61
導論
徒的友誼提升至一個美德的水平。不過,思想一系列的德 行並不是友情的最終目標。保羅不僅吩咐他們思想,也要 求他們 實踐(四9)。保 羅的信 息和 生命所 呈現 的,成為 他 們需要實踐之德行的榜樣。引導真正友誼的最終範式是基 督「超越 一 切,無私 的 愛」。 41 保羅在他自 己的 個人故 事中 重複了 基督 的虛己 和自 己卑微(三 3~14)。他的生 命成 為 可以效 法的 榜樣( 三17)。 腓立比 書與 希臘的 友誼 信函和 文章 之間這 十個 相似之 處,提供了 一 個框架,讓 我們可 以將 腓立比 書視 為一封 友誼 書信。當保 羅不在 他 朋友當 中的 時候,他的 信與他 們建 立友情,並 且在他 們的 教會裡 促 進了真 正友 誼的素 質。當然,保羅 的信不 僅是 一封符 合希 臘模式 的 友誼書 信。 42 他根據 與基 督相交 和從 基督得 力,重新定 義希 臘文章 有關友 誼不 可或缺 的理 想,改變了 友誼的 意義 和體驗。作 為得到 基 督福音,又 宣揚這 福音 的人,保羅 和他在 腓立 比的同 工/ 朋友一 起 經 歷 聖 靈 ( 二 1 ) , 也 與 基 督 一 同 受 苦 ( 三 10 ) 。 然 而 , 我 們 確 認 保羅改 變了 希臘的 模式 和概念 以後,仍然 可以 將保羅 寫給 腓立比 教
41
White, “M or ality between Two Wor lds, ” 212- 13。
42
William G . Doty, Letters in Primitive Christianity ( Philadelphia : For tr e ss, 197 3) , 21:「我認為保羅為了基督徒的目的採用了希臘羅馬 的書信模式,他在信裡創作了一種體裁或次體裁,而我們的任務就是 在一般的語法結構中找出其階段和步驟。」有關腓立比書如何「按照 他自己眼前的處境」採用了「書信的體裁」和不同的書信傳統,又見 J. T. Ree d, A Discourse Anal ysis of Philippians: Method and Rh etoric i n the
Debat e
over
Literary
Integrity
Sheff ield Academic, 1997 ), 176- 77。
62
( JSNTSup
136;
She ff ield:
貳、腓立比書的性質
會的這 封信 視為一 封友 誼信函,從 而對保 羅這 信的形 式和 作用有 了 基本的 理解 。 43 從腓立 比書 之友誼 信函 的形式 特色,就可 以得 出本書 的一 個簡 單大綱 。 44
43
一1~2
稱呼和 問候
一3~11
為收件 人禱 告
一12~26
有關發 信人 的再次 保證
一27~二18
要求收 件人 再次保 證
二19~30
旅行計 劃和 推薦居 間傳 達的人
三1~四1
有關發 信人 的進一 步訊 息和指 導
四2~9
給收件 人的 實際教 誨
四10~20
為得到 收件 人的饋 贈致 謝
四21~22
與第三 方互 致問候
四23
結束時 的問 候語
Bockmuehl, 35 適當地指出「使用友誼—至少在任何形式和文化記錄 的意義上—作為基本社會範式」所引起的幾個問題。保羅從來沒有明 確地使用 ph ilos 或 ph ilia 等詞語來 談 到友誼, 他使 徒的權柄 是絕 對 的,他避免使用互惠的原則,而那卻是希臘道德文章談論友誼的概念 時至為重要的。儘管鮑克慕爾(Bockmue hl)提出了警戒,充斥在這封 信裡有關友情的措辭仍然指向它的基本結構。Fee , 14 :「這封信反映 了在第一世紀大家都知道的慣例,可是對保羅而言,這些慣例本身僅 僅是組織的材料而已。對在腓立比的朋友,他所關注的只是他們與基 督繼續存在的關係。」
44
見 Alexander , “Hellenistic Letter- For ms and the Str ucture of Phili p pians,” 87- 10 1。蒲草紙「家書」(友誼信函的子類別)中的類比說明 了這些形式特色。筆者修改和擴大了亞歷山大(Alexander)的大綱。
63
導論
雖然我 們需 要密切 注意 腓立比 書的 其他特 色,用它們 來詳 述這 個大綱;但 是,腓立 比 書具有 這些 友誼信 函的 傳統特 色,指向了 此 信的作 用和 基本結 構。
二、供審議的發言 由於保 羅寫 的這封 信,是要在 腓立 比教會 大聲 朗讀的,如 果我 們能按 照它 作為公 開演 講的特 色來 研讀此 信,會很有 幫助。 45 學者 使用一 種稱 為修辭 鑑別 學的研 究方 法,來 理解 保羅向 腓立 比人發 表 的「講 話」。 46 根據亞里 斯多德 的說 法,「我們 可以將 修辭 學定 義 為找出 說服 人相信 任何 話題的 手段 」。 47 為了解 釋保羅 在這 封信裡 使用的「 說 服手段」,修 辭鑑別 學設 法形容 保羅 在腓立 比書 的目標、 他的人 格特 質(ethos)、和演 講的 結構。 從修辭 鑑別 學而言,供 審議的 發言 會建議 一些 較好的 做法,同 時提議 有一 些行為 是比 較不好 的。48 由於保 羅寫 給腓立 比教 會這封 信的主 要目 標是勸 告信 徒要「意 念 相同,愛 心 相同,有 一 樣的心 思,
45
在理解腓立比書時,有關「再次體驗古代 口頭表達之範 例」的重要性, 見 J. D . Har ve y, “ Ora lity a nd I ts I mpl ications f or Biblical Studie s : Recap- turing an Ancient Para digm,” JETS 45 ( 2002 ), 99- 109.
46
見 G . W. H a nse n, “ Rhe toric al Cr iticism,” DPL 822 -26=〈修辭批判
47
亞里斯多德,《修辭學》(Aristotle, The Art of Rhet oric)1.2. 1。
48
亞里 斯多 德, 《修 辭學 》 1. 3. 5 : 「 供審 議的 發言 人會 得到 有利 或有 害
學〉,於《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1181–86。
的結局,因為勸告的人會建議一些做法比較好,勸阻的人會告誡那是 比較不好的做法。談到這點的時候,會將所有其他的考慮—例如公平 和不公平、榮譽和恥辱—都包括在內,作為輔助。」典型修辭手冊明 確解釋的另外兩種演講類型是公開辯論和意在表現辭藻的演講。公開 辯論為某人辯護或指責某人過去的行為;意在表現辭藻的演講以稱讚 或指責來確定共同的價值觀。
64
貳、腓立比書的性質
有一樣的意念」(二2),並且告誡他們「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 浮的榮耀」(二3),他對腓立比人所作的演講,可以說是供審議 的修辭 例子。 49 當然,除 了勸勉 和告 誡以外,保 羅的演 講還 有其 他 目的。 50 可是,把 腓立比 書當作 有審 議作用 的發 言來解 釋時,我 們 就可以 看見,這封信 的 結構要 達到 的目標,是 建議一 些做 法,和對 相反的 做法 提出告 誡。保羅的 第一 個命令 —「只 要你 們 行事為 人 與基督 的福 音相稱 」( 一27)—為他供 審議 的講話 設立 了語氣 和 方向。他提 出一 連 串 可 以 使 教 會 合 一 的 行 動 和 與 基 督 相 像 的 態 度 , 並且告 誡讀 者可以 使教 會分裂 的態 度和仇 敵。他向兩 個在 衝突中 的 婦女提 出的 命令 —「 要在主 裡同 心」(四2)—帶 有個 人感情 地 說 出 了 他 在 這 封 信 裡 一 直 呼 籲 的 合 一 。 基 督 讚 歌 ( 二 5 ~ 11 ) 正 好 說明了放在這個群體面前的選擇。正如基督「自己卑微」(二8) 一樣, 信徒 也必須 「存 心謙卑 ,各 人看別 人比 自己強 」( 二3)。
49
D. F. Watson, “ A Rhetor ical A nalysis of Philippians and It s I mplications for the U nity Q ue stion ,” NovT 30 (1988) , 59-60; Bloomquist,
The
Funct ion
of
Suffering
in
Philippians,
120;
Witherington, 13 視腓立比書為供審議的修辭。 50
我們不能將腓立比書局限於一種修辭類型。甘乃迪(Geor ge Kennedy) 認為此信屬於意在表現辭藻的修辭,因為他相信這封信的目標是要以 稱讚榮譽的事情和責怪恥辱的事情來肯定共通的價值觀。見 G e or g e A. Kennedy, New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through Rhet orical Criticis m (Chapel Hill: U nive r sity of Nor th Car olina Press, 1984) , 77。Watson, “A Rhetor ical A nalysis of Philippians, ” 59- 60認為,二章19~30節使 用了意在表現辭藻的修辭。Bloomquist, The Function of Suffering in Philippians, 120 也同意,可以在這封信裡找到公開辯論和意在表現辭 藻的修辭,可是他認為,從整體而言,這封信是供審議的修辭。
65
導論
在一篇 具有 說服力 的講 話當中,由 講員的 品德 所決定 的人 格特 質是其 中一 個基本 要素。 51 保羅提到 自己的 時候,經常記 述 了他良 好的品 格 —他 被監 禁「是叫 福 音興旺」( 一12);對 他來說,「 活 著就是 基督 」(一2 1 );他 的 生 命「 被 澆 奠[ 為 祭 物 ]」( 二 1 7 ); 他將萬 事「 當做有 損的,因我以 認 識我主 基督 耶穌為 至寶 」 (三8); 儘管他 承認 自己不 是完 全的(三12),他仍 然 繼續「向 著 標竿直 跑」 ( 三 1 4 )。這 一 些 都 證 明 了 保 羅 是 一 個 可 以 跟 從 的 榜 樣( 三 17 )。 在結束 他的 勸導時,保 羅呼籲 他的 聽眾要 實踐 他們在 他身 上所學 習 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一切(四9)。保羅的談話具 有說服 力, 其力量 取決 於他良 好的 品德。 將腓立 比書 理解為 供審 議的談 話,從保羅 的道 德呼籲 中理 解其 人格特 質,這兩點 都有 助於對 此書 作修辭 分析。雖然許多 研究都 集 中於這 封信 的修辭 結構,卻有不同 和相互 矛盾 的結果。對 保羅的 書 信進行 修辭 鑑別的 時候,會使 用古 典修辭 學的 拉丁文 術語 來指出 信 件結構 的不 同部分。 52 使用這些 術語 的時候,對 腓立比 書所 作的三 個修辭 分析 為其修 辭結 構提供 了三 種不同 的大 綱。 53
51
亞里 斯多 德, 《修 辭學 》 1. 2. 4 : 「 當演 說者 發表 講話 時要 呈現 他是 值 得信任的時候,他就用品德來說服人。」根據亞里斯多德(《修辭學》 1. 2. 3),勸 說取決於三個因素—講員的人格特質(ethos)、情 感的 訴求(pathos) 、和理性的說服(logos) 。J. W. Marshall, “Paul’s Ethica l Appeal in Philippians,” in Rhetoric an d the New Testament: Ess ays from 1992 Heidelberg Conf eren ce ( e d. S. E. Por ter and T. H. Olbricht; JSNTSup 90; Sheff ield: JSOT Pr e ss, 19 93), 357- 74 所作的修辭分析, 討論了保羅提及自己的品德(人格特質)。
52
這些拉丁文術語來自拉丁文修辭學手冊:Rhetoric to Herennius(約主 前 84 年 ) ; 西 塞 羅 的 《 論 開 題 》 與 《 論 演 講 術 的 分 類 》 ( Cicero, O n Invention and Partitions of Orator y ; 約 主 前 87 年 ) ; 和 昆 提 良
66
貳、腓立比書的性質
華生 Watson
布倫魁 斯特 Bloomquist
韋瑟林 頓 Witherington
緒論 Exordium
一3~126
一3~11
一3~11
敘述 Narratio
一27~30
一12~14
一12~26
主旨 Propositio
一27~30
分配 Partitio
一15~18a
論據 Probatio
二1~三21 54
一18b~四7 55
二1~四3
結束語 Peroratio
四1~20 56
四8~20
四4~20
對於保 羅給 腓立比 人的 信函/ 發言 的修辭 結構 所做的 這些 研究,因 為取用 了古 典修辭 學手 冊中以 可想 到的每 一種 演說特 色,而提供 了
(Quintilian)的主要作品《論演說家的教育》(On the Education o f the Orator;主後92年)。這些手冊在保羅的時代為修辭學的理論和實 踐提供了全面的指導。 53
Watson, “A Rhetor ic al Analysis of Philippians,” 5 7- 88; Bloom quist, The Fun ction of Suffering in Philip pians, 119-38; Witherington, 11- 20。
54
該論據再分為三個段落—二1~11,二1 2~18,三1~21—其中插入 了一個題外話(d ig r es s io,二19~30)。
55
該論據分為五部分—確定(co nf ir mat io,一18b~26) 、勸告(exhortatio, 一 27 ~ 二 18 ) 、 典 範 ( exempla , 二 19 ~ 30 ) 、 指 責 ( reprehensio , 三 1 ~16)、和勸告(三17~四7)。
56
這段落 包括 了 重複( r ep et i t i o, 四 1 ~ 9 ) 和情感 的表 露 (a df ec t u s, 四 10 ~20)。
67
導論
寶貴的 洞見。 57 然而,用 這些手 冊的 拉丁術 語來 描述保 羅之 論據的 形式,往往 傾向於 混淆 了保羅 在信 中的意 思,反而沒 有使 它更為 清 晰。 58 上面的圖表顯 出這 些研究 之間 顯著的 分歧,指出將 古 典修辭 學的標 準應 用於腓 立比 書實非 易事。如果 對保 羅這封 信所 作的修 辭 分析把 他描 繪為一 個致 力於遵 循當 時修辭 學原 則的人,這 就成為 令 人懷疑 的方 法。 59 不顧內容而只 專注 於修辭 形式,會妨礙 我 們理解 保羅這 封信 的神學 論題 和實際 勸告。因此,即使我在 本註 釋書採 用 了修辭 鑑別 學的見 解,可是我 沒有 使用古 典修 辭學手 冊的 術語來 勾 畫出腓 立比 書的結 構。 60
57
許多近期的修辭批判學者很重視古典修辭學家所發展出這個體系的描 述性價值。例如,見 Geor g e Kennedy, New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through Rhet orical Critici sm, 10- 11。
58
正如
Fee , 16 n. 43 所說的:布倫魁斯特「經常讓他對修辭形式(很
值得懷疑)的分析決定了意思」。 59
Bockmuehl, 39:「儘管有相反的主張,極為精確的修辭模式或社會傳 統對分析腓立比書的作用不大—不只是因為其中很少人傾向於相同 的意見。更重要的是,保羅之背景的複雜性和他的信函的特別性質都 暗示,這封信並不是根據正式『供審議的希臘羅馬修辭學』去構思的 (Wither- ington 1994:11 即如此認為)」。
60
Ree d, A Dis c ourse An alysis of Philippians, 170- 77,對腓立比書的修 辭分析具有的長處和短處作出詳細研究,從而得出的結論是,解釋腓 立比書的最好方法是觀察保羅如何混合使用書信體的傳統,而不是將 修辭學手冊的準則硬加在這封信上。
68
Analysis of Contents
分析
約翰福音:導論
626
分析
壹、問候與恩惠(一 1~2) 貳、為夥伴禱告(一 3~11) 叁、福音事工的報告(一 12~26) 一、福音的進展(一 12~14) 二、傳講基督的動機(一 15~18 上) 三、是生是死都要榮耀基督的勇氣(一 18 下~26) 肆、與福音相稱的公民當作的事(一 27~二 18) 一、一起在苦難中站立得穩(一 27~30) 二、想想他人的利益(二 1~4) 三、聚焦於基督的心為心的群體(二 5~11) 1. 以基督的心為心的群體(二 5) 2. 基督讚歌:謙卑(二 6~8) 3. 基督讚歌:高舉(二 9~11) 四、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二 12~18) 伍、推薦與基督相似的僕人(二 19~30) 一、提摩太(二 19~24) 二、以巴弗提(二 25~30) 陸、公開個人的經歷(三 1~21) 一、為特權誇口(三 1~6) 二、為認識基督放棄一切(三 7~11) 三、向著標竿直跑(三 12~14) 四、作他人的良師(三 15~17) 五、為十字架的仇敵悲痛(三 18~19) 六、期待基督最後的勝利(三 20~21) 柒、最後的懇求(四 1~9)
101
分析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 1~3) 二、要在主裡喜樂(四 4~9) 捌、為夥伴送來的禮物致謝(四 10~20) 玖、問安和恩典(四 21~23)
102
Text and Commentary
經文與註釋
約翰福音:導論
626
VII. Final Appeals (4:1-9)
柒.最後的懇求 (四1~9)
約翰福音:導論
626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1~3)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1~3) 1
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
冠冕! 我親 愛的弟 兄, 你們應 當靠 主站立 得穩 。 2
我勸友阿 爹和循 都基 要在主 裡同 心。3 我也 求 你這真 實同
負一軛 的,幫助這 兩個 女人,因為 她們在 福音 上曾與 我一 同勞 苦;還有 革 利免,並 其 餘和我 一同 做工的,他 們的名 字都 在生 命冊上 。 保羅向 這個 群體傾 倒出 他的愛,挑 戰他們 在主 裡站立 得穩,同 時懇求 兩個 婦女要 在主 裡同心。他 深情的 講話 沒有減 弱他 懇求合 一 的強度,他為合一提出的要求也沒有分散他對這個群體的深切愛 意。1 保羅熱 情地愛 一個 已經分 裂的 群體。他親 切地接 納這 個群體, 並且敦 促在 勢不兩 立的 派系中 對立 的兩位 領袖 重歸於 好。
四1. 保羅使 用推論 的連 接詞 —所 以(《 呂振 中譯本 》,參《 思 高聖經 》「 為 此 」,《 中 文 標 準 譯 本 》與《 新 漢 語 譯 本 》「 因 此 」; 《和合 本》未譯)—倒回去 指出 讀者需 要遵 從他命 令的 理由。2 他 體 驗 過 藉 著 相 信 基 督 從 神 而 得 的 義 ( 三 7 ~17 ) 、 十 字 架 仇 敵 的 悲
1
Fowl, 177(依循 Boc kmu e hl, 237 的看法)基於四章1節表達的強烈感 情,拒絕接受教會可能正有嚴重的問題。而 D avor in Peterlin, Paul ’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in the Light of Disunity in the Chur ch (NovTSup 79 ; Leiden: Brill, 1995), 10 5(依循 Silva, 221的看法), 以四章2~3節為基礎,認為這教會的領導層有重大的分裂,而且那就 是整封信的主要焦點。
2
BD A G,1107 =《大詞典》,1686 將帶著命令語氣的 ὥστε 翻譯為「為 此 」 。 保 羅 在 二 章 12 節 使 用 了 相 同 的 連 接 詞 , 指 出 基 督 讚 歌 是 服 從 他 命令—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的理由。
473
柒、最後的懇求(四1~9)
慘命運(三18~19)、我 們現在 是天 上國民 的事 實、並 且期 待著基 督回來 恢復 萬事(三20~21),這 一切經 歷不 可抗拒 地成 為站立 得 穩和同心的動機。3 保羅的命令並不是武斷地堅持他個人的權柄; 他經常 陳述 基督在 過去 和未來 要做 的事,將自 己的命 令建 立在這 個 堅實的 基礎 上。在順 服 的生命 之前 總是先 有恩 典,這恩 典 包圍、幫 助、並且 決 定順服 的生 命。這封 信 以願恩 惠、平安從 神我 們的父 並 主耶穌 基督 歸於你 們作 為開始 的問 候語,並且 在結束 的地 方祝福 讀 者—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們心裡。只有在主耶穌基督的恩 中,才 能理 解並落 實保 羅強烈 的囑 咐。 保羅在 挑戰 他的朋 友站 立得穩 之前,先提 醒他 們自己 對他 們的 深厚感 情。他對這 些朋 友講話 的方 式,讓人不 能質疑 他對 朋友們 真 摯的愛。他 堆起了 五個 表示愛 意的 措辭,來形 容自己 與他 們的密 切 關係 —我 所親愛、所 想念的 弟兄 們,你們就 是我的 喜樂,我 的 冠 冕,和我親 愛的弟 兄。保羅經 常稱 呼基督 徒群 體中的 所有 成員為 弟 兄(姐妹)。4 在保羅神學的大框架中,基督教群體中弟兄姐妹的 家庭關 係是 因為神 的兒 子救贖 的工 作,讓我們 都蒙恩,在 神的家 中 成為祂 的兒 女(加 四4~ 7)。保羅 提 醒腓立 比的 信徒,他們 都是神 的兒女(二 15)。在神 家裡的 弟兄 姐妹享 有平 等和相 互的 關係 —
3
由於四章1節應用了前面的論據,一些註釋學者強調它總結了之前三章 1 節 ~ 四 章 1 節 的 經 文 ( Silva, 216-17; Witherington , 102-3; H oo ker, 532)。他們大多將它作為新一段勸勉的開始(O’ Brien, 473; Fee, 385; Bockmuehl, 237)。所有人都承認四章1節有轉折的作用。
4
保羅在這封信裡七次直接稱呼他的讀者為弟兄們:一章12節,三章1、 13、 17 節, 四章1、 8、 21節。由於這 個措辭包括群體中的所有成員, 而且他在四章2節向兩個婦女講話,因此將它翻譯為包括男性和女性的 弟兄姐妹是合適的。
474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1~3)
他們同是弟兄姐妹,並且共享互惠的關係。5 保羅不再有屬靈的等 級制度 —猶太人 在外 邦人之 上,無可指 摘的 希伯來 人比 一無所 知 的希臘 化猶 太人更 為優 越( 三5~6)。他經常稱 呼他們 為弟 兄姐妹, 指出身 份平 等者之 間的 真正友 誼。 雖然兄 弟姐 妹之間 不總 是有非 常好 的關係,可 是保羅 在同 一個 句子裡 兩次 重複使 用「 親愛的」,強 調他的 基督 徒弟兄 姐妹 是他「所 愛的 」。保 羅書信 的一 個主要 論題,就是神 如 何向在 基督 裡的一 切 信徒彰顯祂的愛。6 但是,保羅在這裡表達的,是他自己對所有弟 兄姐妹 們無 條件的 愛。保羅一 再告 訴他的 朋友:「我愛你 們。我真 的愛你 們。」他 不僅 愛 在遠方 的家 人,更因 為 他們在 遠方 就想念 他 們。這是 新 約聖經 唯一 一次使 用想 念這個 詞。「由 於很 少 使用這 個 措辭,也許 就增加 了『 思鄉之 情』,特別 是保 羅在這 裡感 受、並 且 表達的 那種 離別的 痛苦 。」 7 縱然他 被捆 鎖,並 且忍 受與朋 友分 離的痛 苦,保羅仍 然說 他們 是他的 喜樂 和冠冕。保 羅在整 封信 都詳述 了這 個喜樂 的論 題。保羅 的生命 充滿 喜樂,因 為 他活在 主裡,並且享 受 弟兄姐 妹的 友誼。由 於他的 喜樂 是基於 關係,而不是處 境,就不能 因為他 生命 中的情 況 而受到 動搖 或減少。保 羅告訴 他的 朋友,他因 為他們 就能 喜樂地 慶 祝偉大的勝利—他們是保羅的冠冕。將喜樂與冠冕結合在一 起—我的喜樂,我的冠冕—表明「保羅展望盛大的慶祝,或者
5
Er ne st Be st, Paul and His Converts ( Edinbur gh: T &T Clar k, 19 88) , 132- 35。
6
保羅使用出自舊約聖經經文的蒙愛和蒙召來表達神無條件、至高無上 。見 E. Sta uf fer, “ ἀ γ α πά ω ,” 地愛和揀選在基督裡的信徒(羅一7,九25 ) TDNT 1:49。
7
Hawthor ne , 178 。見 BDAG, 377=《大詞典》,578。保羅在一章8節 和二章26節使用了同源的動詞。
475
柒、最後的懇求(四1~9)
就像奧 林匹 克運動 會結 束時,勝利 者得到 花環,並且大大 喜樂的 情 景」。8 由於保羅稱他在帖撒羅尼迦的朋友為「我們主耶穌來的時 候」「 我們 所誇的 冠冕 」(帖 前二19),他提到 腓立比 的朋 友是 他 的喜樂和冠冕時,或許也想著主回來的時候。9 較早的時候,保羅 告訴他 們要 將生命 的道 表明出 來, 讓他可 以在 基督的 日子 誇[口 ] (二16)。同時,他宣 告主即 將從 天上降 臨,改變我 們這 卑賤的 身 體( 三20~21),這話 成為他 提及 他的朋 友是 他的喜 樂和 冠冕的 直 接背景。 10 然而,保羅稱 他的朋 友為 我的喜 樂和 冠冕時,想 的似 乎 是目前,而 不是未 來的 末世。 11 當然,保 羅在整 封信都 肯定 他們 就 是他喜 樂的 原因(一18~19,二17);而 且 他 以 與 他 們 同 工( 一 6 , 二1,四15)和同為 國 民(一27,三30)而感 到驕傲。 他 們已經 是 他的喜 樂和 冠冕。 保羅流 露的 愛、想念、喜樂、和 驕 傲遠遠 超出 了「 朋友 之 間普 遍的談 話」。 12 保羅在深 情地接 納與 他們充 滿生 氣的友 情時,也 向
8
Witherington, 102;見 BDAG, 944=《大詞典》,1435。
9
Lightf oot, 157; Bar th, 117 ; Fee, 388。
10
Calvin, 285 :「他 稱他 們 為他的 喜樂 和 冠冕, 為著 他 帶領信 主的 那 些 人在信心中堅忍感到喜悅,他希望得到我們所談論的那種勝利,到時 候,主要將冠冕賜給那些按照祂的帶領行事的人。」
11
V incent, 130 ; O’ Br ien, 4 76; Bockmue hl, 257:「保羅的話很可能有 現在和未來的應用:即使現在,腓立比人仍是他的驕傲和喜樂,而且 他確定,在基督的日子,他們會是他所誇的(二16)。」
12
John T. Fitzgerald, “ Philippians in the Light of Some A ncient Disc ussions of Fr iendship,” in Friendsh ip, Flattery, and Fran knes s of Speech: Studi es on Friends hip in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 N ovT Sup 82; e d. John T. Fitzgerald; Leide n: Brill, 1996) , 148 認為,「這裡表 示感情和想念的措辭,是朋友之間的普通談話。」不過他無法提出與 這一系列最高程度之用詞平行的例子來證實這個聲稱。Fee, 388 n. 1 8
476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1~3)
他們提 出挑 戰—我親 愛的弟 兄,你們應 當靠 主站立 得穩 !保羅 呼 籲他們 站立 得穩的 時候,重申一開 始要他 們同 有一個 心志,站立得 穩的規 勸( 一27)。在 兩段經 文中,他要 讀者 站立得 穩的 挑戰都 提 及我們 的公 民身份 、對 手、和 合一 。 公民身 份: 只要你 們行 事為人 與基 督的福 音相 稱(一27) 我們卻 是天 上的國 民( 三20) 對手: 敵人( 一28) 十字架 的仇 敵(三18) 合一: 同有一 個心 志…… 為所 信的福 音齊 心努力 (一 27) 要在主 裡同 心(四2) 這些相 似之 處為解 釋站 立得穩 這個 吩咐提 供了 方針。首先,我們要 像天國 的國 民那樣 站立 得穩 —作 為被放 逐在 地上的 群體,我們 要 堅定對 天上 的治 理 保 持 忠 心 和 服 從。我 們 期 待 著 普 世 歡 呼 的 那 天 , 要用我 們的 話語和 生命 來宣告 我們 對主耶 穌基 督的效 忠。第二,當 我們面對那些與十字架為敵的對手時,要堅持對基督十字架的委 身。我 們 對 基 督 的 委 身 會 帶 來 敵 意 和 苦 難;可 是 我 們 不 會 被 嚇 到 , 我們因 為與 基督一 同受 苦,要站 立 得穩的 決心 就更強 了。第三,我 們因為 有同 一個心 志,同一位 聖靈,就能站 立 得穩。倘 若 我們分 裂
指出,「如果確認保羅在這裡使用了希臘羅馬世界朋友之間常見的措 辭,那實在太可惜了,因為人們就只會看見一種純屬形式的現象,而 沒有理解保羅正為他的朋友傾吐出自己的心聲。」
477
柒、最後的懇求(四1~9)
和獨自 行事,就不能站 立得穩;假 如我們 在群 體中與 弟兄 姐妹一 起 手挽手,心 連心,就 能 站立得 穩。介詞短 語在 主裡讓 我們 理解站 立 得穩所 包含 的意思。在 主裡站 立得 穩是要 我們 強力並 堅持 地保持 與 主合一,跟 從我們 的主 走十字 架的 路,在我們 集體與 主的 合一中 彼 此團結 ,以 此展示 主管 治了我 們的 生命, 13 保羅用 副詞 這樣(《 呂 振中譯 本》、《思高 聖 經》、《新 漢語 譯本》,參《中文 標準 譯本》「如 此」;《和 合本》未譯 )來澄 清 站立得 穩這 個挑戰 的意 思。如果這 個副詞 是指 上文的 內容,保羅就 是在呼籲群體效法他和那些照他的榜樣行事的人,站立得穩(三 17)。 14 倘若這個副 詞指 接著的 話,那麼保 羅就 以四章2~9節的吩 咐教導 群體 如何站 立得 穩—要… …同心 (四 2);喜樂 (四4); 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四5);應當一無掛慮……將你們所 要的告 訴神(四6 );這 些事你 們都 要思念( 四 8);你們都 要去行 (四9)。 15 也許解 釋這 個副詞 的最 好方法 ,是 將它視 為保 羅自己 追隨基 督的 榜樣、與他 將要提 出如 何與基 督合 一生活 的勸 導之間 的 連接。 16
四2. 保 羅 挑 戰 整 個 群 體 要 站 立 得 穩 之 後 , 轉 而 向 兩 個 在 衝 突 中的婦 女講 話—我勸 友阿爹 和( 勸)循都基 要在主 裡同 心。保 羅 重複使 用勸 這個動 詞,分別與 這兩 個婦人 直接 講話,而不 偏袒任 何 一方。毫 無 疑問,這 兩 個領袖 之間 的衝突 導致 群體的 成員 分裂,他
13
Collange, 125; Schenk, 3 29。
14
Fee, 388; O’ Br ien, 476有同樣的看法。
15
Martin a nd Hawthor ne , 24 0:「他用一系列命令語氣解釋了οὕτ ω ς(『這 樣』)的意思。」
16
Silva, 217:「但是,無論 houtōs 確切的語法意義是甚麼,人們不應 該假設它只能指向上文或下文;相反,四章1節具有清楚的跨接或轉折 作用。」
478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1~3)
們就被迫效忠於其中一人。然而,保羅恭敬地向她們個別提出請 求,避 免了 厚此薄 彼。動詞勸 傳達 了呼籲、要 求、和 鼓勵,並且 意 味著他 以「 溫馨且 友善 的方式」對 待某人。 17 保羅用溫 柔、親切的 口氣, 鼓勵 這兩個 「親 愛」的 婦女 重歸於 好。 18 友阿爹 和循 都基是 通俗 的希臘 名字,經常 在第 一世紀 的墓 碑上 看見。 19 雖然人們沒 有成 功地找 出這 兩個婦 女是 哪位聖 經人 物,或 屬於甚 麼社 會團體, 20 不過保羅 表明 她們是 教會 的知名 成員,而她 們個人 的敵 意也引 起了 嚴重的 分裂。假如 她們 個人的 爭吵 只是在 一 所基本 上合 一的教 會中 發生的 不尋 常事件,那 麼指名 道姓 地向她 們 說話似 乎有 欠公允,也 無法解 釋。 21 如果這 兩個 婦人的 衝突 沒有對 教會產生任何影響,保羅為甚麼要如此迫切地向她們說話呢?但 是,倘若她 們的衝 突嚴 重威脅 到教 會的合 一,保羅在 一封 全教會 公 開閱讀 的信 裡,指 出導 致他在 整封 信裡一 直提 及那種 不團 結的主 要
17
BD A G, 765 =《大詞典》,1167。
18
Sche nk, 271 堅持認為,勸(πα ρα κα λῶ )沒有訓誡(“M ahnung” )的 意思,相反,就如保羅稱呼這兩個婦女為 ἀ γ α π η τ οί 所指出的,它是令 人愉快的友善啟發。
19
BDAG, 409, 976=《大詞典》,627、1485。
20
儘管「呂底亞」可能指一位婦女的出處,而不是她正式的名字,可是 沒有甚麼理由讓我們認為友阿爹或循都基等同於呂底亞。認為他們是 一對宣教士夫妻的假設也不合理,因為保羅向她們個別—不是作為夫 妻—講話,而且在她們的女性名字之後使用了陰性代名詞,證明這裡 所提的是兩個婦女,而不是一男一女。杜平根(Tübing en)的假說(這 兩個名字以寓意的方式,指教會裡的猶太人基督徒和外邦人基督徒派 別),只是說明一些假設如何超出了可靠的證據。
21
O’ Brien, 479:「由於只是指名道姓地對兩位成員說話,也許她們在會 眾中有特殊的不和。」
479
柒、最後的懇求(四1~9)
原 因 , 是 合 適 並 可 以 理 解 的 。 22 保 羅 呼 籲 這 兩 個 婦 人 要 在 主 裡 同 心,重複 了 他對整 個群 體的主 要挑 戰:要意 念 相同,愛 心 相同,有 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二2)。保羅像他敦促整個教會要意 念相同 那樣,請求這兩 個婦人 同心,表明教會 不合一 的問 題與這 兩 個婦人 的衝 突有關。他 籠統地 要求 教會和 諧,為他指 出這 兩個婦 人 做好鋪 墊。「友 阿爹 和 循都基 使教 會兩極 化,她們也 成了 不團結 的 焦點。 」 23 假如教會 要合 一,這 兩個 婦人就 必須 在主裡 同心 。 同心是 指思 考同樣 的事 情,有相同 的態度,相 同的意 見,並 且 抱 定 決 心 要 實 行 同 一 個 目 標 。 24 保 羅 已 經 解 釋 過 這 個 措 辭 ( 一 7 , 二 2[ 兩 次 ]、5,三 1 5、19 ),認 為 那 是 生 活 的 基 本 取 向 和 態 度 。 如果一個人的態度是在主裡,與主的合一就會充滿並激勵這種態 度。保羅希 望這兩 個婦 人專注 於她 們與主 合一 的生命,對 彼此懷 有 正確的 態度。她們重視 在主裡 共同 的聯繫 時,彼此之 間的 態度就 會 與基督 耶穌 在往十 字架 的路上 所表 達的態 度一 樣:她 們不 會為了 自 己的益 處去 索取自 己的 權利;她們 會取了 奴僕 的樣式,自 己卑微(二
22
D. E. Garland, “The Com position and Unity of Philippians,” N o v T 27 (1985) , 173 :「我 認為 保 羅仔細 並不 著 痕跡地 編織 他 的論據 ,使 話 題 漸漸轉向四章2節充滿熱情的召喚。他寫這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化解 這兩個婦人之間的爭執,因為她們的不和已經對教會的合一造成災難 性的影響。」
23
Peterlin, Paul’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in the Light of Disunity i n the Church, 221;然而,畢德林(Peterlin, 228)說,友阿爹和循都基 之間的衝突「不是教會不和的原因」。根據他的說法(228 n. 9),「這 樣說的話,就超出了現有的證據,並且用一個簡單的情況限制了事件 的重建。」畢德林認為他的「重建更為複雜,因為他試圖考慮到信息 的複雜性。」
24
BDAG, 1065 -66=《大詞典》,1622。
480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1~3)
5~8)。除 了這些 與基 督相似 的態 度所具 的一 般特色 之外,保羅 並 沒有透 露友 阿爹和 循都 基需要 做哪 些具體 的改 變,才 能同 心。 倘若她 們的 衝突是 因為 神學上 的差 異,那 麼和 諧就取 決於 找出 解決的 方法,或者基於 與主共 同的 合一來 超越 這些差 異。有些人 猜 測,這兩 個 婦人代 表了 不同的 神學 觀點 —一 個持完 美主 義、律法 主義的 猶太 人角度;另 一個持 寬大、反律法 主 義的希 臘化 觀點。25 這 樣的猜 測未 能提供 足夠 的證據,證 明保羅 在針 對腓立 比教 會的成 員 持有的 錯誤 神學立 場。也有其 他人 認為,這個 衝突是 因為 對保羅 有 不同的 態度 所造成 的 —一 個婦 人和跟 隨她 的人不 再支 持,而 另一 個婦人 卻支 持保羅。26 這個假設 與保 羅一再 向教 會的眾 人與 他一起 合夥同 工表 示感激 有牴 觸(一3~8,四10~18)。要理解 這兩個 婦 人 之 間 的 衝 突 , 或 許 一 方 面 是 在 保 羅 提 及 的 結 黨 與 爭 競 ( 一 15 ~ 17,二3),而另一 方 面,在他 指 出的謙 卑( 二3、8,三 21)當中 找出原 因。無論具 體的 問題是 甚麼,她們的 衝 突基本 上是 驕傲、結 黨、和競 爭 所引起 的。這兩位 教會 領袖正 進行 權力鬥 爭,想要擴 大 她們在 教會 裡的影 響和 控制範 圍。要擺脫 這種 由自我 利益 引起的 衝
25
M üller, 137 n. 3,指向鮑爾(F. C. Ba ur )和杜平根的假說,作為這個 衝突的神學解釋。
26
Peterlin, Paul’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in the Light of Disunity i n the Chur ch, 223:「在腓 立比,一切最終都歸結在其中一個被指出姓 名的女執事身上,她是教會一位突出的領袖,要撤走她的支持,並且 運用她的影響力,去說服屬於這個家庭教會的其他成員也這樣做。而 且,在我看來,在一所關係緊密的小家庭教會中,會眾也別無選擇。 別的教會領袖(和他們家庭教會的會眾)很可能也被說服,並且加入 了她的行動。因此,撤走對保羅的支持,以非常實際而具體的方式將 『反保羅的遊說團』聯合起來了。」
481
柒、最後的懇求(四1~9)
突,唯一 的 方式就 是有 基督的 心 —僕 人為 了順服 神,顧及他 人的 利益, 就願 意謙卑 地忍 受十字 架的 恥辱。
四3. 保 羅 顯 然 不 認 為 這 兩 個 婦 人 會 自 行 解 決 她 們 的 矛 盾 。 她 們可能 沒有 面對面 去解 決問題 的意 願或能 力。所以,保羅 呼籲另 一 位仲裁者穿針引線,引導她們和解—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 的,幫助 這 兩個女 人。保羅要 求第 三方介 入,顯出這 兩個 婦人之 間 的分歧 有多 深,和她們 的分歧 在教 會裡造 成多 廣泛的 負面 影響。這 個衝突 遠遠 不是在 本來 和諧的 群體 中一個 微不 足道的 小爭 執,它 受 到特別 的注 意,因為它 像致命、具 侵略性 的癌 細胞那 樣在 身體中 蔓 延。保羅在 動詞我 求加 上作為 強調 的語助 詞也,指出他徵 求他真 實 同負一 軛的 夥伴幫 助時 的那種 緊迫 感。 27 關於這 個與 保羅真 實同 負一軛 的人 的身份,有 許多猜 測。基於 保羅在 這封 信推薦 了提 摩太和 以巴 弗提,他們 就理所 當然 在被考 慮 的人當中。由於形容詞真實形容了同負一軛的人(四3),而同源 的副詞 實在 描述提 摩太 掛念腓 立比 信徒的 事( 二20),提 摩太就 稱 得上是 與保 羅真實 同負 一軛。他與 保羅的 關係 就像兒 子待 父親一 樣 (二22)。考慮到 以巴 弗提的 稱號 和素質,他 也可以 稱為 保羅真 實 的夥伴 —與我一 同做 工,一同 當 兵…… 差遣 的( 二25);他為做 基督的 工夫 幾乎至 死( 二30)。使 徒行傳 十六 章11~40節 記述保 羅 探訪腓 立比 的事暗 示,保羅真 正的 夥伴也 許是 與他同 行的 西拉,或 者在那裡第一個歸信和接待保羅的呂底亞。由於使徒行傳第一個 「我們」的段落以保羅往腓立比的記述開始,路加也是可能的人 物。同 負一 軛也許 是指 一個名 字是 Syzyge 的人。這個 名字 或者比 喻性地 指與 保羅一 起興 旺福音 的腓 立比全 教會(一5,四15~18 )。 甚至有 人考 慮到這 個名 字是指 保羅 的妻子,因 為同負 一軛 所指的 夥
27
BDAG, 665 =《大詞典》,1017。
482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1~3)
伴有時 候也 有妻子 的意 思。這些 假 設都有 其擁 護者,不 過,「我們 已經不 可能 確定使 徒心 目中想 的是 誰。」 28 毫無疑問,腓立 比教 會 知道這 個人 的真正 身份,也會 因為 保羅求 這人 幫助這 兩個 女人而 對 他刮目 相看 。 幫助這個動詞主要含有強烈實際行動的意思—「抓住、了 解、理 解、 趕上、 一起 控制住 」。 29 在記述 逮捕 耶穌( 可十 四48; 太二十 六55;路 二十二5 4;約十八1 2 )和 彼 得( 徒 十 二 3 )的 時 候 , 都使用 了這 個動詞。同 一 個 動 詞 也 描 述「 打 」了 許 多 魚( 路 五 9 ), 和門徒拉起裝滿兩隻船的漁網時所給予的幫助(路五7)。在保羅 的書信 裡,只在他 迫切 地要求 他真 實的夥 伴採 取強烈 行動 讓這兩 個 婦人和 好的 時候,使用 了這個 動詞。這兩個婦 人已經 有那 麼大的 分 歧,以致她 們能和 好的 唯一盼 望就 是讓保 羅的 夥伴影 響她 們,將她 們再拉 在一 起。 保羅給 予他 的夥伴 強力 的動機,去 採取勇 敢的 行動。要使 這兩 個女人 和好 的原因 是,她們在 福音 上曾與 我一 同勞苦。說 她們在 保 羅身邊,與 他一同 勞苦,意味 著她 們與保 羅「 一起奮 鬥」,在他 身 邊「戰 鬥」。 30 保羅挑戰 教會眾 人同 有一個 心志,站立 得穩,為 所 信 的 福 音 齊 心 努 力 時,也 用 了 相 同 的 動 詞( 一 27 )。大 家 都 知 道 , 在保羅 傳福 音的使 命中,這兩個婦 人都曾 與他 一起努 力。她們不 是 被動的 旁觀 者;相反,她們積 極參 與,在面 對 嚴厲的 反對 時,仍然 為著興 旺福 音與保 羅一 起奮鬥,一 起受苦。保 羅斷然 指出,這兩個 女人與 革利 免並其 餘和 我一同 做工 的一樣,是 他宣教 隊伍 中的正 式
28
BDAG, 954 =《大詞典》,1452。
29
BDAG, 955=《大詞典》,1453。這個 動詞在新約聖 經出現過十六 次, 只有一次是在保羅的書信裡。
30
BDAG, 964 =《大詞典》,1465- 66。
483
柒、最後的懇求(四1~9)
成員。 31 儘管我們沒 有革 利免的 背景 資料,可 是 他的拉 丁名 字或者 表明他 羅馬 的出身。他 顯然在 教會 裡有很 好的 名聲,以致 保羅提 出 他的名 字為 例子,說明 那兩個 婦人 如何同 樣與 他一同 勞苦。隨著這 三個一 起作 戰的夥 伴,還有大 批一 同做工 的人,也在保羅 的信裡 得 到被提 及的 榮譽。縱然 時間與 空間 的限制 不容 許保羅 一一 列出他 們 的名字,但 是他們 在保 羅的團 隊中 都是重 要的 成員。那兩 個婦人 需 要和好,因 為她們 屬於 一支與 保羅 有緊密 聯繫 的團隊。每 當保羅 想 到那些 忠心 與他一 同服 事的人,友 阿爹和 循都 基就會 立即 浮現在 他 的腦海 中。因此,保 羅 真實的 夥伴 應該盡 一切 努力,去 幫 助這兩 個 女人同 心協 力。 雖然保 羅沒 有花時 間去 提出所 有同 工的名 字,可是他 們的 名字 都在生 命冊 上。許多猶 太文學 提及 寫在神 冊子 上的名 字,證明保 羅 憑藉了 已為 大家接 受的 傳統。 32 路加福音記 述耶 穌的話 時提 到,祂 的門徒 要「 因你們 的名 記錄在 天上 歡喜 」( 路 十20)。希 伯來書 也 提到「有 名 錄在天 上諸 長子之 會所 共聚的 總會 」(十二23)。在啟 示錄,他們 的名字 要寫 在生命 冊上 的應許,支 撐了受 迫害 的收信 人 ( 三5, 十 三8, 十 七8 , 二十15) 。 提到 生 命 冊 時響 起 了 末 世的 說 明,與 提醒 他們是 天上 的國民 一致(三20)。屬於羅 馬殖 民地的 腓 立比公 民在 市民的 登記 冊上記 錄有 名,知 道自 己有彼 此和 睦相處 的
31
有兩份抄本(𝔓 1 6 v i d Í * )支持一種不同的讀法—我的同工和其餘的人 (τῶν συ νε ρ γῶ ν μ ο υ καὶ τῶν λ ο ιπ ῶ ν )。這個異讀似乎沒有將革利免 和這兩個婦人包括在同工之內。根據這個異讀,其餘的人包括的似乎 不僅是保羅的同工,也包括了整個群體。正文的讀法—並其餘和我一 同做工的(καὶ τῶν λ οι π ῶ ν συ νε ρ γῶ ν μ ο υ)—得到早期和不同抄本 (𝔓 4 6 Í 2 A B D F G Y Y 𝔐)的支持。
32
出埃及記三十二章32節;詩篇六十九篇28節;以西結書十三章9節;但 以理書十二章1節;《戰卷》(1QM)1 2: 3。
484
一、要在主裡同心(四1~3)
責任。在羅 馬殖民 地的 腓立比 中屬 於天上 的國 民,他們的 名字記 在 生命冊 上,他們在 一切 權柄之 上的 主,呼籲 他 們要彼 此和 平共處。33 那些名 字寫 在生命 冊上 的人,他們 合一的 主要 動機就 是期 待著主 從 天上降 臨。
33
Fee, 397。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