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種聖經註釋旨在出版最高素質的聖經學 術成就。無論是在聖經經文本身,還是在
這本約伯記註釋依循新國際舊約聖經註釋系列的傳統,基於徹
相關學術著作上,每位作者都表現出專業
底的學術研究,提供最新的福音派註釋。這卷書的語言、文
水平,每本註釋書都體現了作者廣泛的閱
本、與神學不單是舊約聖經最引人入勝的部分,也是最難以掌
讀、以及仔細而成熟的思考。整體來說, 本系列的精神在於它的博採眾長,每位作
握的部分,夏德黎小心謹慎地探討它。
者都從各種有幫助的來源搜集釋經的洞見, 並將這些洞見融合到自己對聖經書卷的解
「熟悉學術界,福音派(雖然未必總是照著傳統含義)、令人深思、徹底、可
釋中。本系列使用了聖經學術界最近的創
以認為是最好的!」
新方法,也希望在論調上達到和平共處的 —— 席爾(Andrew E. Hill)與華爾頓(John H. Walton)
夏德黎
John E. Hartley 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阿 蘇薩太平洋神學院(Azusa Pacific Seminary) 傑出舊約教授,為該神學研究院創校者之一, 在該校任教四十餘年,自1983年迄今,任聖經 研究系的系主任。除本書外,尚著有《利未記》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創世記》 (Understanding the Bible Commentary Series) 等書,為《舊約神學辭典》 (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新國際舊約神學 與解經辭典》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的觀點,同時也捍衛自己的觀點。首先是
「研究約伯記的一個重大貢獻,因為它檢視這卷書的所有面向。……其進路屬 於堅定的福音派,透徹研究。」
要清楚說明聖經現有的經文。撰寫這些註 釋書的學者與最重要的當代爭議互動,卻
—— 朗文(Tremper Longman III)
避免深陷於不當的專業細節中。他們的理 想是結合嚴謹的解經與闡述,同時留意聖
「近年最佳的註釋書之一。」
經神學與聖經在當代的適切性,卻不將註
—— 阿諾德(Bill T. Arnold)與拜爾(Bryan E. Beyer)
釋書與講章混為一談。
「全面、詳細、出色研究、有理有據。對研究約伯記的一個傑出貢獻。」
夏德黎以透徹的導論開始,論述書名、正
—— 《聖書館》(Bibliotheca Sacra)
典中的地位、文本、語言、古近東與舊約 聖經的平行文獻、作者、日期、文學特色、
「在深受敬重的福音派註釋系列裡面,一本非常優秀、紮實、傳統的約伯記註
詩歌、結構和文體、以及信息等問題。在
釋。這是新國際舊約聖經註釋系列皇冠上的另一顆珍珠。」
註釋部分,夏德黎運用他對古近東同源語
—— 《希伯來研究》(Hebrew Studies)
Old Testament Theology and Exegesis)、《國
「近年來為約伯記撰寫的可讀性最高的重要註釋之一。本書顯露的學術深度,
際標準聖經百科全書》(International Standard
與將之連於每日世界的能力,誠然令人愉快。」
Bible Encyclopedia)等工具書撰稿,並擔任
目的,以公平的眼光總結並評論有影響力
言的知識,展現出廣博的研究,提供詳 細、逐節的詮釋,把每一段經文與整卷書 的整體信息連在一起。
—— 《美西南神學期刊》(Southwestern Journal of Theology)
《新國際舊約神學與解經辭典》的諮詢編輯。
作者◎夏德黎
譯者◎吳怡瑾
麥種聖經註釋
總校訂
潘秋松
麥種聖經註釋
羅馬書(下)
約伯記 總校訂
作者 穆爾(Do u glas J. Mo o) 譯 者 潘秋松 陳志文 出版者 美國麥種傳道會 地址:1423 Maple St. South Pasadena, CA 91030 U.S.A. 電 話 :( 6 2 6 ) 4 4 1 – 5 5 4 3 傳 真 :( 6 2 6 ) 4 4 1 – 5 5 4 3 電 郵 :i n f o @ a k o w . o r g 網站:w ww.akow.org 版次 二○一二年二月初版
夏德黎(John E. Hartley) 吳怡瑾 廖和美 美國麥種傳道會 地址:1423 Maple St. 版權所有‧ ‧ 請勿翻印 版權所有 Pasadena, CA 91030 Originally published underSouth the title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U.S.A.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Series) © 1996電話:(626) by Wm. B. Eerdma ns 441–5543 This translation is published by a rrangement with Wm. B. Eerdma ns. 電郵:akowcm@gmail.com Chinese Tra nslation Copyright © 2012 by A K ER NEL OF W HE AT C HR ISTIAN M INIS TR IES 網站:www.akow.org 1423 Maple St., sa dena , CA 91030, U.S.A. 版次South Pa二○一六年四月初版 1st Edition: February 2012 千 字數 ISBN: 1– 9515 32 18 4– 56 –2 All Rights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Reserved.
作者 譯者 編輯 出版者
Printed in Taiwan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年次 刷次 10 9 8 7 6 5 4 3 2 1
Originally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封面用圖:Portrait of St. Paul, by Pompeo Batoni (1708-87) The Book of Job 美國麥種傳道會持有本書全球繁體字與簡體字中文版權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Series) © 1988 by Wm. B. Eerdmans This translatio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Wm. B. Eerdmans.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16 by A K ERNEL OF W HEAT C HRISTIAN M INISTRIES 1423 Maple St., South Pasadena, CA 91030, U.S.A. 1st Edition: April 2016 ISBN: 978-1-939-25131-2 All Rights Reserved Printed in Taiwan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年次 刷次 10 9 8 7 6 5 4 3 2 1 封 面 用 圖 :Job and His Friends, 1869, by Ilya Repin (1844-1930) 美國麥種傳道會持有本書全球正體字與簡體字中文版權
本書的翻譯、編輯費 承蒙下列團體或個人奉獻支持 謹此致謝
Telson Foundation 雅歌基金會 麥種聖經註釋之友
「惟願我的言語現在寫上, 都記錄在書上; 用鐵筆鐫刻, 用鉛灌在磐石上,直到永遠。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 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
目錄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 13 作者自序 ......................................................................... 17 音譯符號 ......................................................................... 19 主要縮寫表 ...................................................................... 21 精選參考書目 .................................................................. 27 導論 .............................................................................. 37 一、書名與在正典中的地位 ........................................... 39 二、希伯來文文本與古譯本 ........................................... 39 三、語言 ...................................................................... 42 四、對照古代近東地區的文學作品 ................................. 44 五、與舊約聖經其他書卷的關連 .................................... 50 六、作者 ...................................................................... 56 七、日期 ...................................................................... 59 八、文學議題 ............................................................... 63 九、詩歌 ...................................................................... 80 十、結構與文體 ............................................................ 84 十一、信息 .................................................................. 93 分析 ............................................................................ 105 經文與註釋 .....................................................................115 壹、序曲(一 1~二 13) .............................................117
一、約伯的信仰和亨通(一 1~5) .................................... 120 二、在雅威面前的第一個場景(一 6~12) ....................... 128 三、約伯悲慘的厄運(一 13~22) .................................... 133 四、在雅威面前的第二個場景(二 1~6) ......................... 139 五、約伯身體遭受折磨(二 7~10) .................................. 143 六、三個安慰者的到訪(二 11~13) ................................ 148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 1~26)................................ 151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 1~13) ........................... 156 二、哀歌(三 14~26)...................................................... 165 附記:違反宇宙法則的魔法 ............................................ 173
叁、對話(四 1~二十七 23) ..................................... 175 一、第一回合(四 1~十四 22) ........................................ 178 1. 以利法的第一次講論(四 1~五 27) ......................... 178 A. 安慰的話(四 1~6) ............................................. 179 B. 因果報應的教義(四 7~11) ................................ 184 C. 異象的報導(四 12~21) ...................................... 187 D. 人類沒有中保(五 1~7) ...................................... 196 E. 呼籲尋求神(五 8~16) ........................................ 202 F. 神拯救的大能(五 17~27) .................................. 208 2. 約伯的第一次回應(六 1~七 21) ............................. 218 A. 對朋友的答辯(六 1~30) .................................... 220 B. 哀歌(七 1~21) .................................................. 238 3. 比勒達的第一次講論(八 1~22) .............................. 256 A. 神公義的法則(八 1~7) ...................................... 257 B. 神公義的證據(八 8~19) .................................... 262 C. 結論和應用(八 20~22) ...................................... 271 4. 約伯的第二次回應(九 1~十 22) ............................. 274 A. 約伯的提問(九 1~35) ....................................... 276 B. 約伯的哀歌(十 1~22) ....................................... 300
5. 瑣法的第一次講論(十一 1~20) .............................. 317 A. 對約伯的指控(十一 1~4) .................................. 318 B. 神的智慧(十一 5~12) ....................................... 321 C. 悔改的呼召(十一 13~20) .................................. 327 6. 約伯的第三次回應(十二 1~十四 22) ...................... 334 A. 對朋友的不滿(十二 1~十三 17) ........................ 335 附記:深思十二7~25 ............................................ 350 B. 傳喚神(十三 18~十四 22) ................................. 363 二、第二回合(十五 1~二十一 34) ................................. 389 1. 以利法的第二次講論(十五 1~35) .......................... 390 A. 駁斥約伯有智慧的宣稱(十五 1~16) .................. 391 B. 關於惡人遭禍患的教導(十五 17~35) ................ 399 2. 約伯第四次的回應(十六 1~十七 16) ...................... 410 A. 與勸慰者的爭辯(十六 1~6) .................................... B. 個人哀歌附帶對神的抱怨(十六 7~17) .............. 413 C. 天上的見證人(十六 18~22) .............................. 420 D. 個人的哀歌(十七 1~16) .................................... 424 3. 比勒達的第二次講論(十八 1~21) .......................... 434 A. 對約伯的不滿(十八 1~4) .................................. 435 B. 惡人可怕的命運(十八 5~21) ............................. 438 4. 約伯的第五次回應(十九 1~29) .............................. 448 A. 對朋友們的抱怨(十九 1~6) .............................. 448 B. 抱怨神的敵意(十九 7~12) ................................ 452 C. 對全然被疏離的抱怨(十九 13~20) .................... 455 D. 請求幫助以及滿有確據的聲明(十九 21~27) ..... 460 E. 對朋友的警告(十九 28~29) ............................... 471 5. 瑣法的第二次講論(二十 1~29) .............................. 473 A. 瑣法對約伯講論的反應(二十 1~3) .................... 474 B. 每一個作惡者必遭的命運(二十 4~29) .............. 475 6. 約伯的第六次回應(二十一 1~34) .......................... 488
A. 懇求聽者要有同情心(二十一 1~6) .................... 489 B. 對因果報應的教義提出質疑(二十一 7~33) ....... 492 C. 最後對於他朋友的抱怨(二十一 34) .................... 508 三、第三回合(二十二 1~二十七 23) ............................. 509 1. 以利法的第三次講論(二十二 1~30) ...................... 510 A. 對約伯的指控(二十二 1~11) ............................. 510 B. 為神在人類事務中的活動辯駁(二十二 12~20) .. 516 C. 悔改的呼召(二十二 21~30) .............................. 521 2. 約伯的第七次回應(二十三 1~二十四 25) .............. 528 A. 滿有自信的陳述(二十三 1~17) ......................... 529 B. 對社會不公義情形的抗議(二十四 1~25) ........... 537 3. 比勒達的第三次講論(二十五 1~6,二十七 13~23) ................................................................................... 556 A. 讚美神的詩歌(二十五 1~6) .............................. 558 B. 惡人必然遭報(二十七 13~23) ........................... 561 4. 約伯的第八次回應(二十六 1~二十七 12) .............. 567 A. 駁斥比勒達的勸誡(二十六 1~4) ....................... 568 B. 神崇高的權能(二十六 5~14) ............................. 570 C. 約伯的自信和他的心願(二十七 1~10) .............. 577 D. 約伯意圖教導他的朋友(二十七 11~12) ............ 582
肆、智慧讚歌(二十八 1~28) ................................... 585 一、人類的冶礦技術(二十八 1~11) .............................. 588 二、智慧的價值遠勝錢財(二十八 12~19) ..................... 595 三、神對於智慧的知識(二十八 20~27) ......................... 599 四、人類的智慧(二十八 28) ........................................... 602
伍、約伯宣誓他的無辜(二十九 1~三十一 40) ........... 605 一、約伯回憶過往昌盛的生活(二十九 1~25) ................ 609 1. 神豐盛的賜福(二十九 1~6) ................................... 610 2. 約伯博得尊敬(二十九 7~10) ................................. 613
3. 約伯力爭公義(二十九 11~17) ............................... 615 4. 約伯指望得享長壽、蒙福的人生(二十九 18~20) ... 618 5. 備受尊敬的長老(二十九 21~25) ............................ 620 二、哀歌(三十 1~31) .................................................... 622 1. 約伯現今的恥辱(三十 1~15) ................................. 623 A. 嘲笑者(三十 1~8) ............................................. 623 B. 嘲弄(三十 9~15) ............................................... 628 2. 對神的指控(三十 16~23)....................................... 632 3. 個人哀歌(三十 24~31) .......................................... 636 三、宣誓自己的無辜(三十一 1~40) .............................. 640 1. 列出不曾犯過的罪(三十一 1~34、38~40b) .......... 643 A. 情慾(三十一 1~4) ............................................. 644 B. 虛謊與貪戀(三十一 5~8) .................................. 646 C. 姦淫(三十一 9~12) ........................................... 649 D. 惡待奴僕(三十一 13~15) .................................. 652 E. 虧待窮人和弱勢者(三十一 16~23) .................... 654 F. 倚靠錢財和崇拜天體(三十一 24~28)................. 658 G. 對仇敵遭災幸災樂禍與沒有接待客旅 (三十一 29~32) ................................................. 660 H. 隱藏罪行而不認罪(三十一 33~34) .................... 663 I. 濫用土地(三十一 38~40b) ................................. 664 2. 誓言的劃押(三十一 35~37、40c) .......................... 667
陸、以利戶的論述(三十二 1~三十七 24) ................. 673 一、以利戶的開場白(三十二 1~5) ................................ 677 二、以利戶的講論(三十二 6~三十七 24) ...................... 680 1. 以利戶的第一篇講論(三十二 6~三十三 33) ........... 681 A. 辯護(三十二 6~22) ........................................... 681 B. 為神的救贖大工辯論(三十三 1~33) .................. 690 2. 以利戶的第二篇講論(三十四 1~37) ...................... 708
A. 呼喚聆聽(三十四 1~4) ...................................... 709 B. 辯論(三十四 5~33) ........................................... 710 C. 判決(三十四 34~37) ......................................... 726 3. 以利戶的第三篇講論(三十五 1~16) ...................... 729 A. 表達約伯對自己公義的關切(三十五 1~4) ......... 729 B. 回應:神至高公義的審判(三十五 5~16) ........... 731 4. 以利戶的第四篇講論(三十六 1~三十七 24) ........... 736 A. 前言(三十六 1~4) ............................................. 736 B. 神管教的方式(三十六 5~25) ............................. 738 C. 神的偉大(三十六 26~三十七 20) ...................... 748 D. 神的莊嚴威榮(三十七 21~24) ........................... 760
柒、雅威的講論(三十八 1~四十二 6) ...................... 765 一、雅威的第一次講論(三十八 1~四十 2) ..................... 770 1. 開場白以及公開挑戰約伯(三十八 1~3) ................. 771 2. 質問關於創造的秩序(三十八 4~三十九 30) ........... 775 A. 宇宙的架構(三十八 4~24) ................................ 775 B. 維繫宇宙的運行(三十八 25~三十九 30) ............ 785 3. 邀請約伯回應(四十 1~2) ....................................... 809 二、約伯的回應(四十 3~5) ........................................... 813 三、雅威的第二次講論(四十 6~四十一 26[《和合本》四十 一 34]) .................................................................... 814 1. 質疑約伯能力的問題(四十 6~14) .......................... 815 2. 描繪兩種不祥的野獸(四十 15~四十一 26[《和合本》 四十一 34]) ............................................................ 819 A. 河馬(四十 15~24) ............................................. 821 B. 鱷 魚 ( 四 十 25 ~ 四 十 一 26 [ 《 和 合 本 》 四 十 一 1 ~ 34]) .................................................................... 826 四、約伯的回應(四十二 1~6) ....................................... 837
捌、終幕(四十二 7~17).......................................... 843
一、對三位朋友的譴責和恢復(四十二 7~9) .................. 846 二、神對約伯的賜福與恢復(四十二 10~17) .................. 849 1. 恢復(四十二 10) ..................................................... 849 2. 約伯的親友到訪(四十二 11) ................................... 850 3. 列舉約伯得到的福分(四十二 12~15) ..................... 852 4. 約伯的結局(四十二 16~17) ................................... 854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美國麥種傳道會秉承從神領受的恩賜與託付,經過多年的禱 告、摸索、尋求,決定出版「麥種聖經註釋」(A Kernel of Wheat Biblical Commentary,簡稱 KWBC)。這一系列的註釋書不同於華 人教會歷年出版的任何系列。它不排除華人作者的創作,但絕大多 數是翻譯西方學者的著作,卻不是將西方世界的某一套註釋書全盤 翻譯過來,而是選取堅信聖經無誤之福音派立場、有一定學術水準 的註釋書,彙整為一整套符合二十一世紀全球華人教會與基督徒需 要的一流註釋書。這些作品來自「新國際新舊約聖經註釋」(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 Old Testament , 簡 稱 NICNT 、 NICOT ) 系 列 、 「 柱 石 新 約 聖 經 註 釋 」 (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 簡 稱 PNTC ) 系 列 、 「 貝 克 新 約 聖 經 註 釋」(Baker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簡稱 BECNT ) 系 列 、 「 貝 克 舊 約 聖 經 智 慧 書 與 詩 篇 註 釋 」 ( Baker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Wisdom and Psalms , 簡 稱 BCOTWP ) 系 列 、 「 亞 波 羅 舊 約 聖 經 註 釋 」 ( Apollos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簡稱 AOTC)系列、修訂版的「解經者聖 經註釋」(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簡稱 EBC)系列等。這 幾套在西方世界中都擁有廣大的讀者羣,包括學者、牧者、神父、 猶太拉比以及其他認真的聖經學習者。成千上萬不同宗派、許多國 家的讀者在他們的講道、教導以及研究中不斷使用這些系列的書 籍。他們熱情地歡迎每一本新書卷的出版,也熱切地等候它們最終 能由不斷出現的書卷轉變為「整套」的註釋書。 本系列的各書卷目標首先是要清楚說明聖經現有的經文。撰寫 這些註釋書的學者與最重要的當代爭議互動,卻避免深陷於不當的
13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專業細節中。無論是在聖經經文本身,還是在相關學術著作上,每 位作者都表現出專業水準,每本註釋書都體現了作者廣泛的閱讀、 以及仔細而成熟的思考。整體來說,本系列的精神在於它的博採眾 長,每位作者都從各種有幫助的來源搜集釋經的洞見,並將這些洞 見融合到自己對聖經書卷的解釋中。本系列使用了聖經學術界最近 的創新方法,例如,正典鑑別法(canon criticism),所謂的「新文 學鑑別法」(new literary criticism),還有讀者反應理論(reader– response theories ) , 並 且 對 不 同 性 別 和 種 族 的 讀 者 抱 持 敏 感 度 。 「麥種聖經註釋」的各書卷也希望在論調上達到和平共處的目的, 以公平的眼光總結並評論有影響力的觀點,與此同時也捍衛自己的 觀點。本系列的作者包括來自不同基督教信仰團體的男女學者。各 位作者的背景差異、以及他們使用各種相關方法論的自由,給整個 系列帶來了精彩而又豐富的多樣性。他們的理想是結合嚴謹的解經 與闡述,同時留意聖經神學與聖經在當代的適切性,卻不將註釋書 與講章混為一談。 然而,真正使這一系列與眾不同的是,它從福音主義這一解經 傳統的內部發聲。福音主義是更正教內部跨越傳統宗派界限的一個 非正式運動。它的中心與精神在於堅信聖經是神默示的話語,藉著 受聖靈感動的人手寫出,是絕對沒有謬誤的。通過聖經,神呼喚人 類去享受與其創造主和救主之間充滿愛的個人關係。依照這一傳 統,「麥種聖經註釋」的各書卷並不將聖經當作只是人為創作的古 代文學作品。它們不是對古代羊皮卷進行文學解剖,而是以嚴謹、 恭敬的態度來斟酌這些絕妙的人類著作,而永活的神正是藉著這些 著作說出祂全能的話語。「麥種聖經註釋」小心翼翼地以對聖經文 本謙卑的尊敬、景仰、甚至深厚感情,來平衡「鑑別學」(即使用 標準的鑑別方法論)。作為福音派的一套註釋書系列,它特別注意 文本的文學特徵、神學主題、及其對今天信仰生活的影響。 這個進路的基本理由是:「客觀學術」(一個空洞的幻想)的 憧憬其實可能是褻瀆神的。神站在我們之上;我們不是居於審判祂 的地位。當神藉著祂的話向我們說話,那些自稱認識祂的人必須以
14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合宜的方式回應,而那肯定不同於學者所反映出的獨立自主和冷眼 旁觀的姿態。然而,這並非鬼鬼祟祟地訴諸於不受控制的主觀感 受。這個系列的作者們期望對於經文抱持公平的開放態度,那才是 最佳的「客觀性」。 總之,「麥種聖經註釋」希望能夠對所有想通過新舊約聖經, 來重新聆聽神聲音的敬虔信徒有所幫助。神賜給我們兩樣令人稱奇 的禮物 —經文本 身, 以及仰 望聖 靈光照 、用 敏銳思 想解 釋經文 信 息的學者;帶著對這兩樣禮物的感恩之心,我們歡迎所有的讀者來 享受這一系列書籍的碩果。 如果聖經的經文是神的話,我們就應當以敬畏的態度來回應, 就是神聖的畏懼、喜樂、探求的順服。這些價值觀應當反映在基督 徒的寫作方式上。抱持著這些價值觀,「麥種聖經註釋」系列不單 會受到牧者、教師、與學生的熱烈歡迎,一般讀者也會同樣歡迎它 們。 榮耀唯獨歸神!
潘秋松
15
麥種聖經註釋總序
16
作者自序
作者自序 長久以來,約伯記一直被視為最偉大的文學著作之一,以透徹 的智慧提出苦難這個普世性的問題。約伯記是一卷激進的書,因為 這卷書讓痛苦的掙扎挑戰傳統的信念。此書的作者沒有什麼神聖不 可侵犯 的思 想教條 要捍 衛。雖 然知 識不斷 更新 進步 —尤 其是在 醫 學領域 —因而改 善了 人類的 生活 品質; 但苦 難仍然 猖獗 於世。 有 人認為,因為全球性的問題使人類的痛苦加重,人類的苦難也隨之 增多了。因此,約伯記仍然與今日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約伯對神 的信心使他戰勝最悲慘的苦難,可以作為信心的榜樣。 約伯記的信息在正典的神學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調和 了對因 果報 應教義 過份 簡化、 宿命 論的認 識 —就 是定 罪所有 的受 苦者,並表揚所有的亨通者,而不管他們的道德純全與否。我相信 以賽亞從約伯記的記載得到極大的靈感,因而把約伯視為他描寫受 苦僕人的範本之一。由於以賽亞的僕人之歌對於詮釋新約聖經中耶 穌的服事極為重要;因此,僕人之歌和約伯記的關聯,更加使得這 卷書和新約聖經論基督救贖工作的信息緊密相關。約伯的故事證 明,正直的人也可能遭受最不幸的災禍,卻仍然信靠神;這也奠下 基石,幫助我們相信:雖然耶穌接受了惡性重大的罪犯專屬的、最 恥辱的處死方式,祂仍是一個真正的義人。 由於這本解經書是為「牧師,學者,以及學生」所寫,因此讀 者不需要有希伯來文知識也可以讀懂,但我同時希望書中的講評和 註腳也能給學者型的讀者提供資訊。雖然約伯記的希伯來原文往往 很艱澀,這本註釋書的寫作目的著重於解釋約伯記的信息,而非撰 寫一本語言學的註釋書。為了要讓《馬所拉文本》盡可能清楚易 懂 , 此 書 採 用 了 董 姆 ( Dhorme ) 、 波 普 ( Pope ) 、 達 戶
17
作者自序
(Dahood)、符瑞爾(Fohrer)、戈狄斯(Gordis)、以及其他學 者的許多洞見。 這就需要提到這本解經書所使用的經文翻譯。約伯記的希伯來 文文本需要做出許多的修改,才能夠翻譯成可讀的中英文。我決定 了每一句經文的讀法,而且為每一個修改加上註解。我的規則是, 盡可能採用越接近《馬所拉文本》的讀法越好;因為學術研究持續 地鑑定了《馬所拉文本》的可靠性,同時《馬所拉文本》所提供的 客觀標準也優於任何一系列的大規模修改。再者,我也傾向於口語 化的翻譯,為了要讓讀者能感受到作者表達他思想的方式。 我著重於這卷書所傳達的信息。我的目標是以每句經文和其信 息之間的關係來解釋這句經文。為了達成這個任務,我在每一段講 論結束後都會加上標題為「焦點」的段落,用來討論這段講論對整 部著作的貢獻為何。 我在此要向哈理遜(R. K. Harrison)教授致謝—謝謝他邀請 我撰寫這本解經書,並提供有益的評論和建議。我也感謝阿蘇薩太 平 洋 大 學 (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 的 領 導 團 隊 , 尤 其 是 薩 果 (Paul Sago)校長,教務副校長葛蘭特(Don Grant),以及神學 院院長布蘭克(Les Blank)—謝謝他們的鼓勵和支持。我還有許 多人是必須致上萬分感謝的,即那些幫我準備這份打字稿的人,但 在 此 我 只 能 提 到 其 中 幾 位 。 特 別 感 謝 芮 琳 ( Lark Rilling ) 太 太 在 許 多 不 同 階 段 編 輯 了 這 份 打 字 稿 。 我 也 感 謝 普 萊 斯 ( Betty Price ) 、 韋 伯 ( Kathleen Weber ) 、 馬 挺 ( Kelly Martin ) 、 以 及 亞秦(William Yarkin )預讀這份打字稿,並且給予意見。我更不 會忘記那些打字人員的辛勞。然後我也要感謝我在艾德曼斯 (Eerdmans)的編輯李蓋瑞(Gary Lee)。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太 太桃樂絲(Dorothy),她是最得力的賢內助。
夏德黎(John E. Hartley)
18
音譯符號
音譯符號 希臘文
希伯來文
α
a
ξ
x
א
˒
ָ◌ה
â
β
b
ο
o
ב/בּ
b
ֵ◌י
ê
γ
g/n
π
p
ג/גּ
g
ִ◌י
î
δ
d
ρ
r
ד/דּ
d
וֹ
ô
ε
e
σ/ς
s
ה
h
וּ
û
ζ
z
τ
t
ו
w
◌ָ
ā
η
ē
υ
y/u
ז
z
◌ַ
a
θ
th
φ
ph
ח
ḥ
ׂ◌
ō
ι
i
χ
ch
ט
ṭ
◌ֵ
ē
κ
k
ψ
ps
י
y
◌ֶ
e
λ
l
ω
ō
כ/כּ
k
◌ִ
i
μ
m
῾
h
ל
l
◌ָ
o
ν
n
מ
m
◌ֻ
u
נ
n
◌ֲ
ס
s
◌ֱ
ע
˓
◌ְ
פ/פּ
p
צ
ṣ
ק
q
ר
r
שׂ
ś
שׁ
š
ת/תּ
t
◌ֳ
a e e
(if vocal)
o
19
音譯符號
20
主要縮寫表
主要縮寫表 AB
Anchor Bible
AfO
Archiv für Orientforschung
AJSL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tic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LUOS
Annual of Leeds University Oriental Society
ANET
J. Pritchard, ed.,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3rd ed. Princeton:
AnOr
Analecta Orientalia
Arab.
Arabic 阿拉伯文
ARW
Archiv für Religionswissenschaft
ASTI
Annual of the Swedish Theological Institute
ATD
Das Alte Testament Deutsch
AV
Authorized (King James) Version 《欽定本》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BAG
W. Bauer,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Tr. W. F. Arndt and F. W. Gingrich. 2nd ed. rev. by F. W. Gingrich and F. W. Dank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BASOR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BDB
F. Brown, S. Driver, and C. Briggs, A Hebrew and English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Repr. Oxford: Clarendon, 1962
BHK
R. Kittel, ed.,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 Württembergische Bibelanstalt, 1937
BHS
K. Elliger and W. Rudolph, eds.,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stiftung, 1967-1977
Bib
Biblica
BibOr
Biblica et Orientalia
BJRL
Bulletin of the John Rylands Library
BK
Bibel and Kirche
BKAT
Biblischer Kommentar: Altes Testament
21
主要縮寫表
BSO(A)S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BWANT Beiträge zur Wissenschaft vom Alten and Neuen Testament BZ
Biblische Zeitschrift
BZAW
Beihefte zur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CBC
Cambridge Bible Commentary
CBQ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CBQMS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Monograph Series
CJT
Canadian Journal of Theology
Diss.
Dissertation 論文
DJD
Discoveries in the Judaean Desert
DOTT
D. Winton Thomas, ed., Documents from Old Testament Times. Repr.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1
ETL
Ephemerides Theologicae Lovanienses
ETR
Études théologiques et religieuses
EvT
Evangelische Theologie
ExpTim
Expository Times
Fest.
Festschrift 賀壽集
FF
Forschungen and Fortschritte
FOTL
Forms of the Old Testament Literature
GKC
E. Kautzsch and A. Cowley, Gesenius’ Hebrew Grammar. 2nd ed. Oxford: Clarendon, 1910
HAT
Handbuch zum Alten Testament
Heb.
Hebrew 希伯來文
HKAT
Hand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HSM
Harvard Semitic Monographs
HTR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
HUCA
Hebrew Union College Annual
IB
G. A. Buttrick, et al., eds., The Interpreter’s Bible. 12 vols. Nashville: Abingdon, 1952–57
ICC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IDB(S)
G. A. Buttrick, et al., eds.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4 vols. Nashville: Abingdon, 1962. Supplementary Volume. Ed. K. Crim, et al. 1976
Int
22
Interpretation
主要縮寫表
ISBE
G. Bromiley, et al., eds.,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4 vols. Rev. 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9–1988
JAO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JB
Jerusalem Bible《耶路撒冷聖經》
JBL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JJS
Journal of Jewish Studies
JNES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JPOS
Journal of the Palestine Oriental Society
JQR
Jewish Quarterly Review
JR
Journal of Religion
JRA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JSOT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JSOTSup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Supplement Series JSS
Journal of Semitic Studies
JTS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KAT
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KB
L. KHhler, W. Baumgartner, et al., Hebräisches and Aramäisches Lexicon zum Alten Testament. 3rd ed. Leiden: Brill, 1967–; 2nd ed. cited where necessary: Lexicon in Veteris Testamenti Libros. Leiden: Brill, 1958
KD
Kerygma and Dogma
KHC
Kurzer Hand-C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LXX
Septuagint 《七十士譯本》
MFO
Mélanges de la Faculté Orientale de l’ Université St. Joseph de Beyrouth
MGWJ
Monatsschrift für Geschichte and Wissenschaft des Judentums
mss.
Manuscripts 抄本
MT
Masoretic Text 《馬所拉文本》
NCBC
New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
NEB
New English Bible 《新英語聖經》
NIV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新國際版》
OLZ
Orientalistische Literaturzeitung
Or
Orientalia
OTL
Old Testament Library
23
主要縮寫表
OTS
Oudtestamentische Studiën
PEQ
Palestine Exploration Quarterly
PRU
Palais royal d’ Ugarit
RB
Revue biblique
REJ
Revue des études juives
RevExp
Review and Expositor
RevQ
Revue de Qumran
RHR
Revue de I’ histoire des religions
RR
Review of Religion
RSP
Ras Shamra Parallels. 3 vols. Analecta Orientalia 49, 50, 51. Vols. I–II ed. L. Fisher; vol. III ed. S. Rummel.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72–1981
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修訂標準版》
SBLDS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Dissertation Series
SBLMS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Monograph Series
SBT
Studies in Biblical Theology
SJT
Scottish Journal of Theology
ST
Studia Theologica
SWJT
Southwest Journal of Theology
Syr.
Syriac 敘利亞文
Targ.
Targum 他爾根
T.B.
Babylonian Talmud 《巴比倫他勒目》
TDOT
G. Botterweck and H. Ringgren, eds.,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Vols. I–. Tr. D. Green, et al.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4–
THAT
E. Jenni and C. Westermann, eds., Theologisches Handwörterbuch zum Alten Testament. 2 vols. Munich: Kaiser; Zurich: Theologischer Verlag, 1971–76
TLZ
Theologische Literaturzeitung
TRu
Theologische Rundschau
TWOT
R. L. Harris, et al., eds., 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 2 vols. Chicago: Moody, 1980 = 《 舊 約 神 學 辭 典 》 。 台 北:華神,1995
TZ
24
Theologische Zeitschrift
主要縮寫表
UF
Ugarit-Forschungen
Ugar.
Ugaritic 烏加列文
UT
C. Gordon, Ugaritic Textbook. Analecta Orientalia 38.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5
VT
Vetus Testamentum
VTSup
Vetus Testamentum, Supplements
Vulg.
Vulgate 《武加大譯本》
WMANT Wissenschaftliche Monographien zum Alten and Neuen Testament WO
Die Welt des Orients
WZKM
Wiener Zeitschrift für die Kunde des Morgenlandes
ZAW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ZDMG
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Morgenländischen Gesellschaft
ZRGG
Zeitschrift für Religions- and Geistesgeschichte
ZST
Zeitschrift für systematische Theologie
ZTK
Zeitschrift für Theologie and Kirche
25
主要縮寫表
26
精選參考書目
精選參考書目 其他許多作品也在註釋中引述。更詳盡的參考書目,見
Lévêque。
A. Alt, “Zur Vorgeschichte des Buches Hiob,” ZAW 55 (1937) 265–68. F. I. Andersen, Job. Tyndale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1976= 安 德 生 著 , 潘 秋 松 譯 , 《 約 伯 記 》 ( 台 北 : 校 園,1994)。 C. Ball, The Book of Job. Oxford: Clarendon, 1922. H. Bardtke, “Prophetische Zuge im Buche Hiob,” in Das Ferne and Nahe Wort. Fest. L. Rost. Ed. F. Maass. BZAW 105. Berlin: Töpelmann, 1967. Pp. 1–10. J. Barr, “The Book of Job and Its Modern Interpreters,” BJRL 54 (1971–72) 28–46. E. Baumann, “Die Verwendbarkeit der Pesita zum Buche Ijob für die Textkritik,” ZAW 18 (1898) 305–38; 19 (1899) 15–95, 288–309; 20 (1900) 177–201,264–307. F. Baumgärtel, Der Hiobdialog. BWANT IV/9. Stuttgart: Kohlhammer, 1933. M. Bic, “Le juste et l’impie dans le livre de Job,” in Volume du Congrès: Genève 1965. VTSup 15. Leiden: Brill, 1966. Pp. 33–43. S. Blank, “ ‘Doest Thou Well To Be Angry?’: A Study in Self-Pity,” HUCA 26 (1955) 29–41. A. Blommerde, Northwest Semitic Grammar and Job. BibOr 22.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9. E. Bruston, “La littérature sapientiale dans le livre de Job,” ETR 3 (1928) 297–305. K. Budde, Das Buch Hiob. HKAT. 2nd ed.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13. F. Buhl, “Zur Vorgeschichte des Buches Hiob,” in “Von Alten Testament.” Fest. K. Marti. Ed. K. Budde. BZAW 41. Berlin: Töpelmann, 1925. Pp.
27
精選參考書目
52–61. M. Buttenwieser, The Book of Job. New York: Macmillan, 1922. A. Caquot, “Un écrit sectaire de Qoumrân: Le ‘Targoum de Job,” ’ RHR 185 (1974) 9–27. ——. “Traits royaux dans le personnage de Job,” in Hommages à Wilhelm Vischer. Ed. D. Lys. Montepellier: Causse Graille Castleman, 1960. Pp. 32–45. A. Ceresko, “The A:B::B:A Word Pattern in Hebrew and Northwest Semitic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Book of Job,” UF 7 (1975) 73–88. ——. Job 29–31 in the Light of Northwest Semitic. BibOr 36.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80. D. Clines, “The Arguments of Job’s Three Friends,” in Art and Meaning: Rhetoric in Biblical Literature. Ed. D. Clines, et al. JSOTSup 19. Sheffield: JSOT Press, 1982. Pp. 215–29. D. Cox, The Triumph of Impotence: Job and the Tradition of the Absurd. Analecta Gregoriana 212. Rome: Università Gregoriana, 1978. J. Curtis, “On Job’s Response to Yahweh,” JBL 98 (1979) 497–511. M. Dahood, “Some Northwest Semitic Words in Job,” Bib 38 (1957) 306–20. ——. “Northwest Semitic Philology and Job,” in The Bible in Current Catholic Thought. Ed. J. L. McKenzie. New York: Herder & Herder, 1962. Pp. 55– 74. ——. “Some Rare Parallel Word Pairs in Job and in Ugaritic,” in The Word in the World. Fest. F. L. Moriarty. Ed. R. Clifford and G. MacRae. Cambridge: Weston College Press, 1973. Pp. 19–34. ——. “Chiasmus in Job: A Text-Critical and Philological Criterion,” in A Light unto My Path. Fest. J. M. Myers. Ed. H. N. Bream, et al.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118–30. A. Davidson, A Commentary, Grammatical and Exegetical, on the Book of Job. Edinburgh: Williams and Norgate, 1862. F. Delitzsch, Biblical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Job. Tr. F. Bolton. Repr. 2 vols. in 1.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3. A. de Wilde, Das Buch Hiob. OTS 22. Leiden: Brill, 1981. E. Dhorme, A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Job. Tr. H. Knight. Repr. Nashville:Nelson, 1984.
28
精選參考書目
S. R. Driver and G. B. Gray,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Job. ICC. Edinburgh: T. & T. Clark, 1921. B. Duhm, Das Buch Hiob. KHC 16. Freiburg/Leipzig/Tübingen: Mohr, 1897. R. Dunn, “Speech and Silence in Job,” in The Book of Job and Ricoeur’s Hermeneutics. Semeia 19. Ed. J. D. Crossan. Chico: Scholars Press, 1981. Pp. 99–103. H. Ewald,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Job. Tr. J. Smith. Edinburgh: Williams and Norgate, 1882. L. Fisher, ed., Ras Shamra Parallels. 2 vols. AnOr 49, 50.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72, 1975. J. Fitzmyer,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Targum of Job from Qumran Cave 11,” CBQ 36 (1974) 503–24. G. Fohrer, Das Buch Hiob. KAT 16. Gütersloh: Gerd Mohn, 1963. ——. “Zur Vorgeschichte and Komposition des Buches Hiob,” VT 6 (1956) 249–67. Repr. in Studien zum Buche Hiob. Gütersloh: Gerd Mohn, 1963. Pp. 26–43. ——. “Nun aber hat mein Auge dich geschaut. Der innere Aufbau des Buches Hiob,” TZ 15 (1959) 1–21. ——. “Überlieferung and Wandlung der Hioblegende,” in Festschrift Friedrich Baumgärtel. Ed. L. Rost. Erlangen: Universitätsbund Erlangen, 1959. Pp. 41–62. Repr. in Studien zum Buche Hiob. Gütersloh: Gerd Mohn, 1963. Pp. 44–67. ——. “Form and Funktion in der Hiobdichtung,” ZDMG 109 (1959) 31–49. Repr. in Studien zum Buche Hiob. Gütersloh: Gerd Mohn, 1963. Pp. 68–86. ——. “Das Hiobproblem and seine Losung,” Wissenschaftliche Zeitschrift der Martin-Luther Universität 12 (1963) 249–58. K. Fullerton, “The Original Conclusion to the Book of Job,” ZAW 42 (1924) 116–35. D. Gard, The Exegetical Method of the Greek Translator of the Book of Job. JBL Monograph Series 8. Philadelphi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952. ——. “The Concept of Job’s Character according to the Greek Translator of the Hebrew Text,” JBL 72 (1953) 182–86. ——. “The Concept of the Future Life according to the Greek Translator of the
29
精選參考書目
Book of Job,” JBL 73 (1954) 137–43. H. Gehman, “The Theological Approach of the Greek Translator of the Book of Job 1–15,” JBL 68 (1949) 231–40. E. Gerstenberger and W. Schrage, Suffering. Tr. J. Steely. Biblical Encounters Series. Nashville: Abingdon, 1980. H. Ginsberg, “Job the patient and Job the impatient,” in Congress Volume: Rome 1968. VTSup 17. Leiden: Brill, 1969. Pp. 88–111. N. Glatzer, “The Book of Job and its Interpreters,” in Biblical Motifs. Ed. A. Altman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N. Glatzer, ed., The Dimensions of Job. New York: Schocken: 1969. R. Gordis, The Book of Job. New York: 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America, 1978. ——. The Book of God and Man: A Study of Job.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5. L. Grabbe, Comparative Philology and the Text of Job: A Study in Methodology. SBLDS 34. Missoula: Scholars Press, 1977. J. Gray, “The Massoretic Text of the Book of Job, the Targum and the Septuagint Version in the Light of the Qumran Targum (11QtargJob),” ZAW 86 (1974) 331–50. A. Guillaume, “The Arabic Background of the Book of Job,” in Promise and Fulfilment: Essays Presented to Professor S. H Hooke. Ed. F. F. Bruce. Edinburgh:_T. & T. Clark, 1963. Pp. 106–27. ——. Studies in the Book of Job. Ed. J. Macdonald. ALUOS, supplement 2. Leiden: Brill, 1968. ——. “The Unity of the Book of Job,” ALUOS 4 (1962/63) 26–46. N. Habel, The Book of Job. CB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 The Book of Job. OTL.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85. A. Hakam, Sēper ʾÍyôb (Book of Job). Jerusalem: Mosad ha-Rab Quq, 1970. A. Hastoupis, “The Problem of Theodicy in the Book of Job,” Theologia 22 (1951) 657–68. H. Heater, Jr., A Septuagint Translation Technique in the Book of Job. CBQMS 11. Washington: Catholic Biblical Association, 1982. J. Hempel, “Das theologische Problem des Hiob,” ZST 6 (1929) 621–89.
30
精選參考書目
——. “Was nicht im Buche Hiob steht,” in Wahrheit and Glaube. Fest. E. Hirsch. Ed. H. Gerdes. Itzehoe: Verlag “Die Spur,” 1963. Pp. 133–36. J. Hertz, “Formgeschichtliche Untersuchungen zum Problem des Hiobbuches,” Wissenschaftliche Zeitschrift der K. Marx Universitdt 3 (1953–54) 157–62. H. Hertzberg, “Der Aufbau des Buches Hiob,” in Festschrift für Alfred Bertholet. Ed. W. Baumgartner, et al. Tübingen: Mohr/Siebeck, 1950. Pp. 233–58. Y. Hoffma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ologue and the speech-cycles in Job. A reconsideration,” VT 31 (1981) 160–70. G. Hölscher, Das Buch Hiob. HAT 17. 2nd ed: Tübingen: Mohr/Siebeck, 1952. R. Hone, ed. The Voice out of the Whirlwind: The Book of Job. Rev. ed. San Francisco: Chandler, 1972. F. Horst, Hiob 1–19. BKAT 16/1. Neukirchen-Vluyn: Neukirchener, 1968. P. Humbert, “Le modernisme de Job,” in Wisdom in Israel and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Fest. H. H. Rowley. Ed. M. Noth and D. Winton Thomas. VTSup 3. Leiden: Brill, 1955. Pp. 150–61. W. Irwin, “An Examination of the Progress of Thought in the Dialogue of Job,” JR 13 (1933) 150–64. ——. “Poetic Structure in the Dialogue of Job,” JNES 5 (1946) 26–39. R. Jacobson, “Satanic Semiotics, Jobian Jurisprudence,” in The Book of Job and Ricoeur’s Hermeneutics. Semeia 19. Ed. J. D. Crossan. Chico: Scholars Press, 1981. Pp. 63–71. J. Janzen, Job. Interpretation. Atlanta: John Knox, 1985. M. Jastrow, A Dictionary of the Targumim, the Talmud Babli and Yerushalmi, and the Midrashic Literature. New York: Shalom, repr. 1967. A. Jepsen, Das Buch Hiob and seine Deutung. Berlin: 1963. O. Kaiser, “Leid and Gott: Ein Beitrag zur Theologie des Buches Hiob,” in Sichtbare Kirche. Fest. H. Laag. Ed. U. Fabricius and R. Volp. Gütersloh: Gerd Mohn, 1973. Pp. 13–21. B. Kelly, “Truth in Contradiction,” Int 15 (1961) 147–56. E. Kissane, The Book of Job. Dublin: Browne and Nolan, 1946. H. Knight, “Job,” SJT 9 (1956) 63–76. K. Koch, “Gibt es ein Vergeltungsdogma im Alten Testament ? ” ZTK 52 (1955) 1–42.
31
精選參考書目
W. Koepp, “Vom Hiobthema and der Zeit als Leiden,” TLZ 74 (1949) 389–96. L. Krinetzki, “Ich weiss, mein Anwalt lebt. Die Botschaft des Buches Job,” BK 20 (1965) 8–12. V. Kubina, Die Gottesreden im Buche Hiob. Freiburg: Herder, 1979. C. Kuhl, “Neuere Literarkritik des Buches Hiob,” TRu 21 (1953) 163–205, 257–317. ——. “Vom Hiobbuche and seinen Problemen,” TRu 22 (1954) 261–316. E. Kutsch, “Hiob: Leidender Gerechter-leidender Mensch,” KD 19 (1973) 197–214. A. Lacocque, “Job or the Impotence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in The Book of Job and Ricoeur’s Hermeneutics. Semeia 19. Ed. J. D. Crossan. Chico:Scholars Press, 1981. Pp. 33–52. B. Lang, “Ein Kranker sieht seinen Gott,” in Der Mensch unter dem Kreuz. Ed. R. Bärenz. Regensburg: Pustet, 1980. Pp. 35–48. R. Laurin, “The Theological Structure of Job,” ZAW 84 (1972) 86–89. J. Lévêque, Job et son Dieu. Etudes bibliques. 2 vols. Paris: Gabalda, 1970. ——. “Job, ou l’espoir déraciné,” La Vie Spirituelle 586 (1971) 287–304. J. Lindblom, La composition du livre de Job. Lund: Gleerup, 1945. V. Maag, Hiob. Wandlung and Verarbeitung des Problems in Novelle, Dialog dichtung and Spätfassungen.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82. R. Marcus, “Job and God,” RR 14 (1949–50) 5–29. T. Maston, “Ethical Content of Job,” SWJT 14 (1971) 43–56. M. Matheney, Jr., “Major Purposes of the Book of Job,” SWJT 14 (1971) 17– 42. J. Miles, Jr., “Gagging on Job, or the Comedy of Religious Exhaustion,” in Studies in the Book of Job. Semeia 7. Ed. R. Polzin and D. Robertson. Missoul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977. Pp. 71–126. H. Möller, Sinn and Aufbau des Buches Hiob. Berlin: Evangelische Verlag sanstalt, 1955. M. Möller, “Die Gerechtigkeit Gottes des Schöpfers in der Erfahrung seines Knechtes Hiob,” in Theologische Versuche VI. Ed. J. Rogge and G. Schille. Berlin: Evangelische Verlagsanstalt, 1975. Pp. 25–36. R. Moore, “The Integrity of Job,” CBQ 45 (1983) 17–31. H.-P. Müller, Hiob and seine Freunde. Theologische Studien 103. Zurich:EVZ,
32
精選參考書目
1970. ——. “Altes and Neues zum Buch Hiob,” EvT 37 (1977) 284–304. R. Murphy, Wisdom Literature: Job, Proverbs, Ruth, Canticles, Ecclesiastes, Esther. FOTL 13.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1. A. Néher, “Job: The Biblical Man,” Judaism 13 (1964) 37–47. H. Nichol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lihu Speeches,” AJSL 27 (1910–11) 97– 186. H. Orlinsky, “Some Corruptions in the Greek Text of Job,” JQR 26 (1935–36) 133–45. ——. “Studies in the Septuagint of the Book of Job,” HUCA 28 (1957) 53–74; 29 (1958) 229–71; 30 (1959) 153–67; 32 (1961) 239–68; 33 (1962) 119– 51; 35 (1964) 57–78; 36 (1965) 37–47. D. Patrick, “Job’s Address of God,” ZAW 91 (1979) 268–82. R. Pfeiffer, “Edomitic Wisdom,” ZAW 44 (1926) 13–25. R. Polz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ook of Job,” Int 28 (1974) 182–200. ——. Biblical Structuralism. Semeia Supplements. Philadelphia: Fortress; Missoula: Scholars Press, 1977. M. Pope, Job. AB 15. 3rd ed.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79. G. von Rad, Wisdom in Israel. Tr. J. D. Martin. Nashville: Abingdon, 1972. M. Reddy, “The Book of Job—A Reconstruction,” ZAW 90 (1978) 54–94. H. Richter, “Die Naturweisheit des Alten Testaments im Buche Hiob,” ZAW 70 (1958) 1–20. ——. “Erwägungen zum Hiobproblem,” EvT 18 (1958) 202–24. ——. Studien zu Hiob: Der Aufbau des Hiobbuches dargestellt an den Gattungen
des
Rechtslebens.
Theologische
Arbeiten
11.
Berlin:
Evangelische Verlagsanstalt, 1958. H. Robinson, The Cross in the Old Testament.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55. J. Roberts, “Job and the Israelite Religious Tradition,” ZAW 89 (1977) 107–14. H. H. Rowley, Job. NCBC. Rev. ed. Repr.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0. ——. “The Book of Job and Its Meaning,” BJRL 41(1958) 162–207. Repr. in From Moses to Qumran.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1963. Pp. 139–83. E. Ruprecht, “Leiden and Gerechtigkeit bei Hiob,” ZTK 73 (1976) 424–45. P. Sanders, ed., Twentieth Century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ook of Job: A
33
精選參考書目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68. N. Sarna, “Epic Substratum in the Prose of Job,” JBL 76 (1957) 13–25. ——. “Some Instances of the Enclitic -m in Job,” JJS 6 (1955) 108–10. P. Schmidt, “Sinnfrage and Glaubenskrise: Ansätze zu einer kritischen Theologie der Schöpfung im Buche Hiob,” Geist and Leben 45 (1972) 348–63. L. Schökel, “Toward a Dramatic Reading of the Book of Job,” in Studies in the Book of Job. Semeia 7. Ed. R. Polzin and D. Robertson. Missoul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977. Pp. 45–61. S. Scholnick, “The Meaning of mišpāṭ in the Book of Job,” JBL 101 (1982) 521–29. M. Sekine, “Schöpfung and Erlösung im Buche Hiob,” in Von Ugarit nach Qumran. Fest. O. Eissfeldt. Ed. J. Hempel and L. Rost. BZAW 77. Berlin: Töpelmann, 1961. Pp. 213–23. P. Skehan, “Strophic Patterns in the Book of Job,” CBQ 23 (1961) 125–42. Repr. in Studies in Israelite Poetry and Wisdom. CBQMS I. Washington: Catholic Biblical Association, 1971. Pp. 96–113. R. P. Smith, A Compendious Syriac Dictionary. Ed. J. P. Smith. Oxford: Clarendon, repr. 1976. N. Snaith, The Book of Job: Its Origin and Purpose. SBT 2/11. London: SCM; Naperville: Allenson, 1968. ——.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Speeches of Job: Are They in Prose or in Verse?” Textus 8 (1973) 133–37. M. Sokoloff, The Targum to Job from Qumran Cave XI. Ramat Gan: Bar-Ilan University, 1974. J. Stamm, “Gottes Gerechtigkeit, das Zeugnis des Hiobbuches,” Der Grundriss 5 (1943) 1–13. M. Stockhammer, “The Righteousness of Job,” Judaism 7 (1958) 64–71. ——. “Theorie der Moralprobe,” ZRGG 22 (1970) 164–67. E. Sutcliffe, Providence and Suffering in the Old and New Testaments. London/ New York: Nelson, 1953. P. Szczygiel, Das Buch Job. Bonn: Peter Hanstein, 1931. S. Terrien, “The Book of Job.” IB III. Nashville: Abingdon, 1954. ——. Job: Poet of Existence. London: Nelson, 1957.
34
精選參考書目
——. “The Yahweh Speeches and Job’s Response,” RevExp 68 (1971) 497– 509. D. Winton Thomas, “Types of Wisdom in the Book of Job,” Indian Journal of Theology 20 (1971) 157–65. K. Thompson, Jr., “Out of the Whirlwind,” Int 14 (1960) 51–63. J. Torrance, “Why Does God Let Men Suffer?” Int 15 (1961) 157–63. M. Tsevat, “The Meaning of the Book of Job,” HUCA 37 (1966) 73–106. N. H. Tur-Sinai (Torczyner), The Book of Job. Rev. ed. Jerusalem: KiryatSefer, 1967. ——. “Hiobdichtung and Hiobsage,” MGWJ 69 (1925) 234–48. W. Urbrock, “Evidences of Oral-Formulaic Compositions in the Poetry of Job.”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75. ——. “Oral Antecedents to Job: A Survey of Formulas and Formulaic Systems,” in Oral Tradition and Old Testament Studies. Semeia 5. Ed. R. C. Culley. Missoula: Scholars Press, 1976. Pp. 111–37. ——. “Reconciliation of Opposites in the Dramatic Ordeal of Job,” in Studies in the Book of Job. Semeia 7. Ed. R. Polzin and D. Robertson. Missoul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977. Pp. 147–54. J. van der Ploeg and A. van der Woude, Le Targum de Job de la Grotte XI de Qumran. Leiden: Brill, 1971. W. Vischer, “God’s Truth and Man’s Lie” (tr. D. G. Miller), Int 15 (1961) 131–46. W. Ward, Out of the Whirlwind: Answers to the Problem of Suffering from the Book of Job. Richmond: John Knox, 1958. A. Weiser, Das Buch Hiob. ATD 13. 6th ed.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4. ——. “Das Problem der sittlichen Weltordnung im Buche Hiob,” TBl 2 (1923) 157–64. C. Westermann, The Structure of the Book of Job. Tr. C. Muenchow.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1. J. W. Whedbee, “The Comedy of Job,” in Studies in the Book of Job. Semeia 7. Ed. R. Polzin and D. Robertson. Missoul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977. Pp. 1–39. H. Wildberger, “Das Hiobproblem and seine neueste Deutung,” Reformatio 3
35
精選參考書目
(1954) 355–63, 439–48. J. Williams, “ ‘You Have Not Spoken the Truth of Me’: Mystery and Irony in Job,” ZAW 83 (1971) 231–55. ——. “Deciphering the Unspoken: The Theophany of Job,” HUCA 49 (1978) 59–72. R. Williams, “Theodicy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CJT 2 (1956) 14–26. Repr. in Theodicy in the Old Testament. Ed. J. L. Crenshaw. Issues in Religion and Theology 4. London: SPCK;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3. Pp. 42–56. E. Würthwein, “Gott and Mensch in Dialog and Gottesreden des Buches Hiob,” in Wort and Existenz.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0. Pp. 217–95. P. Zerafa, The Wisdom of God in the Book of Job. Rome: Herder, 1978.
36
Introduction
導論
約翰福音:導論
626
一、書名與在正典中的地位
一、書名與在正典中的地位 這一卷書是以故事的主人翁約伯為名的,書中包含兩項內容: (1) 敘述約伯遭受到試煉、以及試煉之後的恢復,(2) 諸多言談是論 述苦難這個命題的。 雖然約伯記在不同正典中的位置各不相同,但這卷書在正典中 的地位,從來沒有被強烈質疑過。更正教的聖經沿襲《武加大譯 本》(Vulgate,通俗拉丁文譯本)編排的順序,將這卷書放在以斯 帖記之後,作為詩歌書部分(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雅 歌)的第一卷書。耶路撒冷的區利羅(Cyril of Jerusalem)和伊皮 法 紐 ( Epiphanius ) 都 證 實 這 個 傳 統 。 而 在 希 伯 來 文 聖 經 當 中 , 約 伯 記 出 現 在 第 三 部 份 , 也 就 是 所 謂 的 「 聖 卷 」 ( Writings ) 裏 面 。 西班牙(Sephardic)手抄本中的順序為:詩篇,約伯記,箴言;亞 實 基 拿 ( Ashkenazic , 中 歐 地 名 ) 手 抄 本 的 順 序 則 為 : 詩 篇 , 箴 言,約伯記。而《別西大譯本》(Peshitta,敘利亞文)將約伯記放 在申命記之後,以示尊重將摩西視為約伯記作者的傳統看法。
二、希伯來文文本與古譯本 約伯記的希伯來文文本有許多罕用字和經文文序上的混亂,使 得這卷書成為舊約聖經中最難懂的書卷之一。我們從古老的譯本可 以印證此一事實:即使是最早的翻譯者,都認為這卷書有許多經文 是艱澀難解的。這些譯本提供了許多不同的讀法,但是其中只有少 部份對於原文的恢復是有幫助的。 基本上,約伯記的希臘文文本(《七十士譯本》)可說是非常 忠於希伯來文原文。一些異讀證實了不同希伯來文文本的存在,不 過,這些異讀大多是在處理同一段晦澀的經文。即使譯者多是在直 譯 和 意 譯 之 間 搖 擺 , 但 歐 霖 斯 基 ( Orlinsky ) 深 入 研 究 約 伯 記 的 希 臘文經文後證實了,《七十士譯本》的譯者已經竭盡所能地將希伯
39
導論
來文精確地翻譯成希臘文。1 他的研究否定了「譯者的神學偏見往 往會轄制其譯文」的觀點。然而,正如其他任何譯者一樣,此卷書 的譯者也同樣會受其神學觀點的影響,例如,譯者有時候會傾向在 譯文中傳達神崇高且無懈可擊的完美性。2 此一最古老的希臘文譯 本 中 最 值 得 我 們 注 意 的 一 個 特 點 是 : 它 比 《 馬 所 拉 文 本 》 ( Masoretic Text)少了四百餘行。 3 撒母耳•杜來福(S. R. Driver)與葛 雷(Gray)把希臘文經文每一個段落所刪減的行數列在下表: 序曲 七~十四章 十五~二十一章
1 23~29 59
二十二~三十一章
124
三十二~三十七章
114
三十八 1~四十二 6 終幕
43 3
關於這種現象的一種解釋是:早在約伯記這卷書全部定稿之前,就 已經被翻譯成希臘文了。然而,被刪減的行數,在第三回合了無新 意的辯論、及在以利戶冗長的演說中有顯著的增加,而且大部分被 刪減的行數是重複的思想和句子;所以另一種更有可能的解釋是, 希臘文譯者刻意把這些句子刪節了。
1
見 H. Orlinsky, “Students in the Septuagint of the Book of Job,” HUCA 28 (1957) 53-74; 29 (1958) 229-71; 30 (1959) 153-67; 32 (1961) 239-68; 33 (1962) 119-51; 35 (1964) 57-78。
2
參:H. Gehman, “The Theological Approach of the Greek Translator of the Book of Job 1-15,” JBL 68 (1949) 231-40; D. Gard, The Exegetical Method of the Greek Translator of the Book of Job, JBL Monograph Series 8 (Philadelphi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952)。
3
在《六欄聖 經 》(Hexapla )中,俄利 根 (Origen) 使 用《狄奧多田 譯 本 》 ( Theodotion ) 的 希 臘 文 翻 譯 , 來 恢 復 《 七 十 士 譯 本 》 散 佚 的 部 份;他將它們加註星號。開普替(Coptic)的一個希臘文版本,證實是 在俄利根的希臘文文本之前。
40
二、希伯來文文本與古譯本
他爾根(Targum)的亞蘭文意譯相當貼近於《馬所拉文本》, 但是有些地方卻表現出譯本自己的風格;舉例來說,是根據以色列 的歷史來詮釋一些經文,並增加神學上的解釋(如:一 6、15,二 十 26~28)。 從昆蘭(Qumran)十一號古穴中,我們得到了眾所皆知最古老 的 《 十 一 號 洞 穴 約 伯 記 他 爾 根 》 ( 11QtgJob ) 。 手 抄 本 上 的 古 字 體,使 得范 德波洛 格(J. van der Ploeg)和 范 德伍迪 (A. van der Woude)把抄寫日期設定在主後第一世紀。但是,波普(Pope)和 叟 柯 洛 夫 ( Sokoloff) 卻 認 為 , 這 種 語 言 風 格 在 年 代 上 比 較 接 近 於 主前二世紀。4 該手抄本現存的經文是從約伯記第十七章中間到四 十二章 11 節,但是相當破碎不全。從三十二章開始則有較多的經文 被保存下來,包括三十七章 10 節~四十二章 11 節的一些大段落。 這本《十一號洞穴約伯記他爾根》結束處是四十二章 11 節,至於是 否經文就在這裏結尾,還是因為剩餘的經文遺失了,這點我們並不 清楚。大體來說,昆蘭古卷的他爾根符合《馬所拉文本》,包括二 十四到二十七章的順序。《馬所拉文本》中最大的文本異讀(textual variation)是在四十二章 3 節,《十一號洞穴約伯記他爾根》以 四十章 5 節取代這句經文。此外,《十一號洞穴約伯記他爾根》在 三十七章 16~18 節有幾行的順序和《馬所拉文本》不一樣:16a、 17a、16b、18 節;而 17b 被刪除了。《馬所拉文本》中隱晦不明的 經文也讓譯者感到困惑,因而有時為了文意清晰的緣故作出較為自 由的翻譯。舉例來說,為了避免神話色彩的文字,譯者在三十八章 7 節譯作「那時晨星一同閃耀[《馬所拉文本》『歌唱』],神的 天使們[《馬所拉文本》『眾子』]也都歡呼。」
4
J. van der Ploeg and A. van der Woude, Le Targum de Job de la Grotte XI de Qumran (Leiden: Brill, 1971); M. Sokoloff, The Targum to Job from Qumran Cave XI (Ramat Gan: Bar-Ilan University, 1974); Pope, pp. XLV-XLVII。
41
導論
敘利亞文的《別西大譯本》是直接從希伯來文經文翻譯的,在 一些模糊不清的詞語和難解的經文上,給我們帶來一些亮光。5 當 《馬所拉文本》的文本傳統逐漸被全盤性地了解時,《別西大譯 本》在文本研究上的價值,也會越發顯得重要。 主後第四世紀末,當耶柔米(Jerome)把約伯記從希臘文翻譯 成拉丁文之後,他決定直接研究希伯來經文,以改進其翻譯;為 此 , 他 僱 用 一 位 呂 大 ( Lydda) 的 拉 比 來 幫 助 他 的 工 作 , 那 位 拉 比 將拉比傳統介紹給他。因此,《武加大譯本》在定奪約伯記的希伯 來文原文上,亦可提供一些幫助。
三、語言 約伯記此卷書的語言有以下特色:使用大量罕用字,以及包含 奇特的拼字法和句法。 1 許多人對此獨特現象提出解釋。因為這卷書 可能帶有以東的背景,所以有人就認為這本書的作者是以東人,亦 即以掃(雅各的哥哥)的後裔(創二十五 23~24)。 2 既然以東是 以其智慧著稱(參:俄巴底亞書),約伯記有可能是該智慧傳統的 代表。然而,因為在此地區並未發現任何具有代表性的文獻資料, 以至於這個假設沒有得到證實。 從 伊 本 • 以 斯 拉 ( Ibn Ezra , 主 後 十 二 世 紀 ) 的 時 代 以 來 , 一 些學者認為,約伯記是從其他語言—例如阿拉伯文或亞蘭文— 翻譯成希伯來文的。舉例來說,紀勞姆(Guillaume)提出,約伯記 是 居 住 在 提 瑪 ( Tema, 現 今 的 希 加 茲 [ Hijaz] 地 區 ) 的 猶 太 人 在
5
見:E. Baumann, “Der Verwendbarkeit der Pešita zum Buche Iiob für die Textkritik,” ZAW 18 (1898) 305-38; 19 (1899) 15-95, 288-309; 20 (1900) 177-201, 264-307; L. Rignell, “Notes on the Peshitta of the Book of Job,” ASTI 9 (1973) 98-106。
1
見 : D. Freedman, “Orthographic Peculiarities in the Book of Job,” Eretz-Israel 9 (1969) 35-44。
2
42
見:R. Pfeiffer, “Edomitic Wisdom,” ZAW 44 (1926) 13-25。
三、語言
主前 552 到 542 年之間用阿拉伯文寫成的。 3 雖然學者們常求助於阿 拉伯文,來解釋一些艱澀的用字,但其中卻沒有顯示出足夠的一致 洞見,能支持這卷書是用阿拉伯文寫成的。還有其他的學者對於這 卷書獨特的語言做出推論,如屠西奈(Tur-Sinai)就假定:《馬所 拉文本》是從已經遺失的一些亞蘭文原文部份翻譯為希伯來文的; 他認為譯者之所以留下許多亞蘭文的字彙和片語沒有翻譯,是因為 亞蘭文和希伯來文很相近的緣故;此外,譯者還誤譯了許多用字。 屠西奈認為,這種語言是屬於主前六世紀巴比倫的亞蘭文。他甚至 認為馬所拉學者把許多希伯來文字詞的母音誤標了,更加造成經文 的混亂。基於這些假設,屠西奈對《馬所拉文本》的約伯記做出許 多嶄新且獨特的解經。不過他將這種研究方法發揮得太過份,以致 他許多精妙的洞見卻被過多的推測所遮蓋。 主後 1939 年所發現的烏加列(Ugaritic)文獻,大大地幫助我 們認識 了西 北部閃 族語 言以及 閃族 詩歌體 。許 多學者 —例如戈 登 ( Gordon ) 、 達 戶 ( Dahood ) 、 克 羅 士 ( Cross ) — 把 對 烏 加 列 文獻的研究結果應用在舊約聖經的許多經文上,以期增進解經的果 效,其中也包括了約伯記的不少經文。 4 波普的註釋書就大量地倚重 現今對烏加列文的認識,來啟發我們對約伯記的理解。
3
A. Guillaume, “The Arabic Background of the Book of Job,” in Promise and Fulfilment: Essays Presented to Professor S. H. Hooke, ed. F. F. Bruce (Edinburgh: T. & T. Clark, 1963), pp. 106-27; idem, Studies in the Book of Job, ed. J. Macdonald, supplement 2 to ALUOS (Leiden: Brill, 1968), pp. 1-14。
4
見 : 如 , M. Dahood, “ Northwest Semitic Philology and Job,” in The Bible in Current Catholic Thoughts, ed. J. McKenzie (New York: Herder & Herder, 1962), pp. 55-74; A. Blommerde, Northwest Semitic Grammar and Job, BibOr 22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9); W. Michel, “The Ugaritic Texts and the Mythological Expressions in the Book of Job” (Dis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70); A. Ceresko, Job 29-31 in the Light of Northwest Semitic, BibOr 36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80)。
43
導論
顯然,約伯記作者寫作的方言,是迥別於耶路撒冷地區的希伯 來文;而舊約聖經中絕大多數的經文,都是以耶路撒冷地區的希伯 來文寫成的;約伯記作者使用的方言相當接近亞蘭文。可能約伯記 的作者也會多種語言,就像住在使用許多相近語言地區的居民一 般。他技巧地運用豐富的字彙、以及希伯來文不同方言的知識,使 他的寫作更加有深度。
四、對照古代近東地區的文學作品 以色列人的智慧文學和其他古代近東地區的智慧文學,兩者之 間有許多相同之處。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箴言二十二章 17 節~二 十 四 章 22 節 和 埃 及 《 亞 曼 尼 摩 比 訓 誨 》 ( Instruction of Amenemope), 1 這兩個作品在主題和語言上都相當類似。其中有幾處的 用語完 全相 同,這 一點 顯示出 ,似 乎是其 中一 份文獻 —比較有 可 能是《 亞曼 尼摩比 訓誨 》—直接 影響了 另外 一份。 古代 近東地 區 的民族,也相當關心世界亂象和人類苦難這類的主題;而從這個地 區也創作出許多和約伯記相同主題的作品,有些是結構上相同,有 些則是在主題的發展上與約伯記相同。 2 有人曾拿某些埃及的著作來和約伯記做比較。一部年代可追溯 到主前二十一世紀的埃及著作《雄辯之農夫的抗議》(The Protests of the Eloquent Peasant), 3 在形式上和約伯記相當類似。這部作 品的序和跋是以散文體寫作的,其間則包括了九次的半詩句講論。
1
ANET, pp. 421-24; W. K. Simpson, ed., The Literature of the Ancient Egypt, rev. 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pp. 241-65。
2
見 : J. Gray, “The Book of Job in the Context of Near Eastern Literature,” ZAW 82 (1970) 251-69; H. Preuss, “Jahwes Antwort an Hiob und die sogenannte Hiobliteratur des alten Vorderen Orients,” in Beiträge zur alttestamentlichen Theologie: Festschrift für Walther Zimmerli, ed. H. Donner, et al.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7), pp. 323-43。
3
44
ANET, pp. 407-10; Simpson, pp. 31-49。
四、對照古代近東地區的文學作品
此部著作是記錄一個農夫在前往市集的路上財貨遭到搶劫,而他向 地方官員的抗議卻遭到了駁回;那位農夫又向那個地區的首長上 訴。一開始他在官員面前的陳情相當有禮,但是當他日復一日地往 返申訴自己的案情時,他的措辭卻變得越來越為激動。在九回合冗 長的答辯之後,那位從一開始就站在他這邊、但又戲弄他、使他一 再申辯的官員,把欺負他的人的財產判給他作為獎賞,來結束他的 抗議。約伯記和此部作品之間最為重要的相關點是:他們都從一個 受到不幸待遇的人的口中發出冗長的陳述,來探討何為真正公義的 議題。和這個農夫相反的是,約伯的申訴進行越久,他就越發有自 信。此外,約伯是向神發出不公的呼喊,而不是針對地方官員。 約 伯 記 這 卷 書 , 也 可 以 拿 來 和 《 伊 普 — 維 爾 的 告 誡 》 ( The Admonitions od Ipuwer)作比較。 4 哲人伊普—維爾對於社會的動亂 表達抗議,並且為道德的衰敗感到哀傷。然而,這位埃及哲人所渴 望的,是穩定的社會秩序,而非道德公義。 另外一部埃及著作《駁斥自殺》(A Dispute over Suicide), 5 是陳述一個人因困苦環境所造成的絕望心聲;這部作品約誕生在主 前二千五百至二千年晚期。故事主人翁因著勞苦而對人生產生幻 滅,而油生藉著死亡來脫離人生困境的想法,以致與他的靈魂 (ba)爭論他對死亡的渴望。他害怕,如果他以投身火焰來了結自 我的生命時,他的靈魂不會伴隨他而去,因此懇求他的靈魂可以留 在他身旁。當他在表達心聲時,就像約伯一樣,他也盼望諸神明可 以來為他答辯:「神明為我肉體的奧秘答辯,是我所樂見的。」6 他的靈魂引誘他去追求歡愉,來忘卻他的苦難,企圖藉此勸阻他自 殺;但他卻以咄咄逼人的言辭來斥責他靈魂的建議。最後,他的靈 魂同意,不論是生是死,都會與他同在。雖然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刻 (伯三章與六 8~13),約伯也曾考慮以死作為從痛苦中解脫的方
4
ANET, pp. 441-44; Simpson, pp. 210-29。
5
ANET, pp. 405-407; Simpson, pp. 201-209。
6
Tr. John A. Wilson, ANET, p. 405。
45
導論
式,然而他還是勝過這種自殺的絕望;因為約伯從未將陰間當作和 諸神同在的理想生活。與那位命運相似的埃及人比較之下,約伯找 到人生更重大的意義,而他對神的認識保守他完全脫離自殺的念 頭。在那部埃及作品中,那位苦惱主角的言論可看作一種獨白;但 是約伯的言論,卻大部分都是針對特定的對象而發。 在米所波大米地區有一些文學作品,也同樣是處理苦難的問 題。早在主前二千年左右,有一首蘇美人的詩,藉著一個受重病折 磨的正直智者的經歷,來探討苦難的問題。7 受害者為他的苦境哀 哭,並且渴望他家族的成員也與他一同哀哭。他懇求他個人的神明 給他帶來解脫。他對所受到的不公義待遇並沒有抱怨,並且承認自 己是有罪的。他的神明回應了他的禱告,趕出帶給他疾病的污鬼, 使他的健康恢復。和約伯相反的是,這個受苦的蘇美人從未質疑過 神的公義,他認為所有的人都是罪人,因此,所有的不幸降臨,都 因為世人是罪有應得的。 與約伯記類似的文學作品當中,最有名的是《我要讚美智慧之 主》(I Will Praise the Lord of Wisdom),也被稱作《義人受苦的 詩》(The Poem of the Righteous Sufferer),或《巴比倫約伯記》 (The Babylonian Job)。 8 一個地位很高的人忽然毫無預警地遭受 可怕的苦難,因而哀哭陳明他駭人的疾病詳情。由於他知道自己一 生都沒有犯罪,所以他透過占卜來尋求一些治療的方式以脫離苦 境,然而卻都無效告終。和約伯不同的是,他並未責罵或怨讟他的 神明。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裏,每個巫醫對他的疾病都束手無策。同 時這個受苦者繼續哀哭,相信他的神明總有一天會對他施恩。最
7
見:S. N. Kramer, “‘Man and His God.’ A Sumerian variation on the ‘Job’ Motif,” in Wisdom in Israel and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Fest. H. H. Rowley, ed. M. Noth and D. Winton Thomas, VTSup 3 (Leiden: Brill, 1969), pp. 170-82; idem, History Begins at Sumer, 3 rd ed. (Philade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ania Press, 1981), pp. 114-18。
8
ANET, pp. 433-37; W. G. Lambert, Babylonian Wisdom Literture (Oxford: Clarendon, 1960), pp. 21-62。
46
四、對照古代近東地區的文學作品
後,他三次夢見巴比倫的主神瑪杜克(Marduk)差派使者施行驅鬼 儀式,來醫治他;他滿心感恩地作了一首長詩歌讚美瑪杜克神,來 結束這個作品。和約伯相同的是,這個巴比倫主人翁為他的疾病哀 哭,並且因著神明的毫無回應、以及人類有限的知識而感到苦惱; 但是和約伯不同的是,他迴避探討神義論(theodicy)的問題。 我們在一部亞甲文作品中,也發現了和約伯記有相似之處;這 部作品一般稱為《巴比倫傳道書》(The Babylonian Ecclesiastes) 或《關於人類苦難的對話》(A Dialogue about Human Misery;約 主前一千年);9 這部作品是以離合詩體的方式,由二十七節詩段 組 成 。 作 品 的 內 容 是 一 個 受 苦 者 沙 吉 • 秦 難 • 巫 比 ( Shaggilkinam-ubbib,意即「願艾撒吉克[Esagik,瑪杜克神殿]宣告義人 是純淨的」),和他一個朋友的對話,對話中談論到神的公義和人 類的苦難。在這些詩句裏,主角和他的朋友交換彼此的意見。這位 受苦者是個孤兒,在闡述他的不幸遭遇中,抱怨自幼就飽受患難, 即使他曾經求助於諸神的幫助。他的朋友回答說,人都是生性邪惡 的,並且指控這個受苦者心中刻意要違背神的誡命。他還斷言作惡 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因而力勸他受苦的朋友轉而尋求神。但受苦 者抱怨神並沒有限制邪惡魔鬼的作為,即使他已經滿心謙卑,他卻 還得聽從他自己的奴僕,且忍受亨通者的嘲笑。朋友回答說,他是 在指控諸神不公義,然而,諸神的道路是遙不可及的,是超出人類 的理解力之外;他引用一些異常的自然現象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例 如說,即使一頭母牛生下的第一隻小牛骨瘦如柴,牠的第二胎小牛 卻可以是兩倍的碩大。而這個受苦者的反應就像約伯一樣,他抱怨 人們都恭維罪犯,卻無理地對待無辜的人。他的朋友便承認:諸神 創造的人性裏,也包含了邪惡的口舌和虛謊的行事。在最後的詩節 中,這個受苦者懇求他的朋友,以及尼努塔神(Ninurta)、伊施塔 爾神(Ishtar)和國王,能對他的苦況有所理解。結尾卻是突兀的。 毫無疑問,我們必須假設諸神確實回答了受苦者的哀求,並恢復了
9
ANET, pp. 438-40; Lambert, pp. 63-91。
47
導論
他的健康。雖然這作品中的對話只有兩個人參與,他們的說詞也比 約伯記中的簡短,但有可能是這個作品影響了約伯記的形式。不 過,故事主角受苦的方式和他尋求解脫的途徑,卻和約伯記中所記 載的大相逕庭。 另外一部在烏加列發現的亞甲文作品,是和上述《我要讚美智 慧之主》的作品相似。 10 此故事的受苦者也和約伯一樣,在神那裏 得不到他受到災難的緣由。為了安慰他,他的親屬懇求他接受他的 宿命。他們甚至把油澆在他的頭上,好像他的死期已定。但是這個 不幸的人期待瑪杜克神會解救他。他躺臥在黑夜中,飽受死亡夢境 的煎熬,他不斷地悲哀痛哭。在哀哭之中,他忽然轉而讚美瑪杜克 神,正是那位向他發憤怒的神。他堅稱,那位打擊他的神,也將會 是那位把他高舉的神,因為他的悲慘苦難是驗證神對他的憐憫心。 故事忽然在這裏中斷。作品中的這幅圖畫和大家所知道的約伯景況 相似,正直的受苦者卻讚美致使他遭受不幸的神。但是這位受苦者 的訴求,和約伯所走的途徑完全不同,約伯要的是和神爭訟。這部 著作是在拉斯•珊拉(Ras Shamra)發現的,證實正直的受苦者這 種主題很早就出現在迦南人的文化中;很可能約伯記的作者看到過 這些作品,縱使他終生都住在巴勒斯坦地區。 另外可追溯到主前十六世紀類似的一部亞甲文作品,不過這部 作品是相當殘缺不全。 11 故事的開始是受苦者的一位朋友為聲援受 苦者的哀哭,來向他的神乞求。那位受苦者則堅稱:即使他遭遇苦 難,他仍要忠心地事奉他的神。他把自己過去的榮耀和現今的悲苦 相比(參:伯二十九~三十章),而他的朋友仍繼續聲援他。他的 神最後認可了受苦者的哀哭,並且宣告他的良心是清潔無愧的。這 個神明也讚賞他忍受住沉重的負擔,繼而告訴他,他的未來將是一 片光明,也勸勉他不可忘記他的神。在這部作品中,神明宣告受苦 10
J. Nougayrol, Ugaritica V (Paris: Imprimerie Nationale, 1968): 26473。
11
J. Nougayrol, “Une Version Ancienne du Juste Souffrant,” RB 59 (1952) 239-50。
48
四、對照古代近東地區的文學作品
者的良心是清潔無愧的(參:伯四十二 7)。和約伯的朋友不同的 是(如:六 14~24),這個受苦者的朋友在他哀哭時一直聲援他。 很明顯地,這部亞甲文作品不論是在主題上、或文學形式上都不像 約伯記那樣複雜;但是兩者間的相通之處卻令人驚奇,尤其是兩處 作品中的神都認可受苦者是無辜的。但相對之下,這位受苦者並未 抱怨他的神不公義、容許他受苦,至少在現存的作品中沒有如是的 記載。 另有些用來和約伯記做比較的文學作品,是取材於較遙遠的國 家。在印度,和約伯記類似的作品是哈里什昌德拉(Hariscandra) 的 故 事 。 哈 里 什 昌 德 拉 是 一 個 富 官 , 他 成 為 毗 濕 沙 達 ( Vasishta) 和濕婆(Shiva)兩個神之間作為賭注的測驗品;哈里什昌德拉遭受 各樣的試煉,但他都忍受住了,最後他先前的財產地位也得以恢 復。 12 與其他類似的作品相較之下,約伯記明確地顯出它的獨特性。 作者把對話從二人延伸到四個人,這是一個重要的文學突破。根據 羅勃斯(Roberts)的研究,約伯記的作者成功地結合了祭祀和智慧 的傳統,使其作品更加有深度。 13 他保持了哀歌的感傷因素,同時 也兼顧了辯論形式裏辯駁主題應有的張力。他編入傳統詩歌體的句 子,使得作品帶出莊嚴華麗,這是與之對照的近東作品中看不到的 特 色 。 14 約 伯 記 對 於 賞 善 罰 惡 的 傳 統 信 仰 , 也 作 出 較 為 嚴 厲 的 批 判。約伯記和這些相對照的文學作品比較之下,顯示出,約伯記的 作者可能受到這些古老近東地區豐富的文學傳統所影響,不過在形 式上的影響是遠大於實體上的。
12
參 : S. Rao and M. Reddy, “Job and His Satan—Parallels in Indian Scripture,” ZAW 91 (1979) 416-22。
13
J. Roberts, “Job and the Israelite Religious Tradition,” ZAW 89 (1977) 113。
14
同上。
49
導論
幾世紀以來,約伯記對於西方思想家—包括一些偉大的作 家 — 也 有 深 遠 地 影 響 。 15 例 如 , 彌 爾 頓 的 《 參 孫 》 ( Miltonʼs Samson ) , 杜 思 妥 也 夫 斯 基 的 《 卡 拉 馬 助 夫 兄 弟 們 》 ( Dostoevskyʼs The Brothers Karamazov ) , 和 卡 夫 卡 的 《 審 判 》 ( Kafkaʼs The Trial ) 都 驗 證 了 , 約 伯 記 在 跨 越 不 同 的 觀 點 、 時 代、文化上,都帶給這些思想家廣博的影響。甚至連心理學家容格 (C. J. Jung)都在《給約伯的答案》(Answer to Job, 1963)中發 表相關的討論。因此,約伯記針對人類苦難的議題和神義論的主 題,繼續不斷在人世中發言。
五、與舊約聖經其他書卷的關連 約伯記中有許多經文,和舊約聖經其他書卷所使用的措辭、隱 喻,是可相對照的(等號是用來表示措辭相同的地方):
1. 箴言 約伯記
箴言
四8
二十二 8
五 17b
三 11a
十二 13
八 14(參:賽十一 2;詩一四 七 5)
十五 7b
15
=
八 25b
十八 5a、6b,二十一 7a
十三 9b=二十四 20b
十八 7a
四 12a
二十六 6
十五 11a
二十六 10b
八 27b
二十八 15~19
三 14~15,八 11、19
見:如 M. Friedman, “The Modern Job: On Melville, Dostoievsky, and Kafka,” Judaism 12 (1963) 436-55; N. A. Francisco, “Job in World Literature,” RevExp 68 (1971) 521-33。
50
五、與舊約聖經其他書卷的關連
2. 詩篇 約伯記
詩篇
五 16b
一○七 42b
五 17
九十四 12a
六 25a
一一九 103
十 20b + 21a
三十九 14(中文:13 節)
十二 21a + 24b
一○七 40
=
十八 7~10
一四○5~6(中文:4~5 節)
十九 10
五十二 7(中文:5 節)
十九 13、14
八十八 19(中文:18 節)
二十二 19a
一○七 42a
二十九 12
七十二 12
三十三 14
六十二 12(中文:11 節)
三十三 24~25
四十九 8~10(中文:7~9 節);參: 詩三十四 7~8(中文:6~7 節)
三十四 14~15
一○四 29
3. 耶利米哀歌 約伯記
耶利米哀歌
六 4,七 20,十六 12
三 12
九 18b
=
三 15a
十二 4
三 14(類似耶二十 7b)
十六 9b + 10a
二 16a + b
十九 7~8
三 7~9
三十 9
三 14;參:三 63
4. 其他書卷 約伯記
其他書卷
一 21
傳五 14(中文:15 節)
十九 7
耶二十 8
51
導論
十九 24
耶十七 1
五 18
何六 1(參:申三十二 39)
十三 28
何五 12
九 8b
=
摩四 13d
九 9a
=
摩五 8a
十八 16
摩二 9c
三十一 15
瑪二 10a
四十二 2b
創十一 6b
四十二 17
創二十五 8,三十五 29
四 16c
王上十九 12b
5. 以賽亞書 約伯記
以賽亞書
九 8a
=
四十四 24c
十二 9b
=
四十一 20a
十二 24~25
十九 14
十四 11
=
十九 5
十五 35a
=
五十九 4d(參:詩七 15[中文:14 節])
十六 17a
五十三 9b
二十六 12a
五十一 15b
約伯記和其他書卷有這麼多的相似之處,顯示出約伯記的作者相當 熟悉以色列的文學,尤其是詩歌體和智慧文學;無疑地,約伯記的 作者一定讀過詩篇第八篇和一○七篇。至於作品之間的影響程度和 走向為何,卻不總是逕渭分明的。也許是約伯記受了其他經文的影 響,或是約伯記影響了其他的經文,或者是兩段相似的經文卻是受 到了第三個不知名作品的影響。舉例來說,約伯記三章 3~10 節和 耶利米書二十章 14~18 節之間相互的關連,同時被不同學者各自 解釋為約伯記借用耶利米書,或是耶利米書取材自約伯記;也有可 能是兩段經文獨自受到其他作品的影響。
52
五、與舊約聖經其他書卷的關連
6. 與以賽亞書進一步的對照 從以上的對照表可以看出,約伯記和以賽亞書的許多段落都有 密切的關係;特別是約伯記和以賽亞書四十~五十五章,兩者之間 不論是在措辭、隱喻、主題、和神學上,都有一連串意義深遠的相 似之處。 1 這兩卷書都信奉道德高尚的獨一神信仰。讚美神尊榮的詩歌體 句子,把兩卷書中類似的經文連結起來(如:伯五 9、16,九 5~ 13,十 8~12,十一 7~11,十二 13~25;賽四十 12~14、25~ 26,四十二 5,四十三 15),通常是讚美神的奇妙創造。祂有全備 的智慧,不需要任何人指導祂該如何創造(伯二十八 20~27;賽四 十 14)。 2 事實上,祂鋪張穹蒼如幔子,在其下顯現祂自己(伯九 8;賽四十 21~23,四十四 24)。當神出現時,約伯感到敬畏,也 不 敢 向 神 問 責 , 來 質 問 祂 「 你 作 甚 麼 ? 」 ( 九 12 ) 。 在 以 賽 亞 書 中,以色列人也向神問了相同的問題,以「為何興起古列王來拯救 他們」這樣的問題,來挑戰神的智慧。 這 樣 一 位 超 越 、 聖 潔 的 神 , 是 大 有 能 力 的 ( ʾammîṣ kōaḥ , 伯 九 4、19;賽四十 26),統管凌駕於萬邦(伯十二 13~25;賽四十 15~17)和宇宙的所有力量,包括那用海龍,拉哈伯或鱷魚為象徵 的巨獸(如:伯九 13,二十六 12,四十 25~四十一 26[中文:四 十一 1~34];賽五十一 9)。神至高無上的主權,也藉由祂平靜 風浪的隱喻表達出來。 3 至高主使得占卜者的兆頭(賽四十四 25) 和狡猾人的計謀(伯五 12)失效(mēpēr),祂也使審判官(伯十 二 17)和妙行法術的(賽四十四 25)變成愚人。祂誠然領出那些
1
見 : R. Pfeiffer, “The Dual Origins of Hebrew Monotheism,” JBL 46 (1927) 202-6; S. Terrien, “Quelques remarques sur les affinités de Job avec le Deutéro-Esaïe,” Volume du Congrès: Genève 1965, VTSup 15 (Leiden: Brill, 1966), pp. 295-310。
2
必然的推論是:神的意念是無法測透的(伯十一 7~9;賽四十 28)。
3
希伯來文 rāgaʿ ` , 在約伯記二十六章 12 節意指「平靜」,在以賽亞書五 十一章 15 節意指「攪亂」。
53
導論
被以色列鄰邦奉為神明的群星,也制定它們運行的方向(伯九 7、 9,三十八 31~33;賽四十 26,四十四 24~25,四十七 9、12~ 13 ) 。 祂 坐 在 地 球 大 圈 (ḥûg) 之 上 , 掌 管 地 球 上 一 切 事 情 的 運 行 (賽四十 22)。這個隱喻在約伯記中稍有不同,約伯相信神是坐在 高 天 的 天 頂 (ḥûg) 上 , 密 雲 卻 將 祂 遮 蓋 , 使 祂 不 能 看 見 地 球 上 發 生的事情(伯二十二 13~24)。 對於人類起源、以及與生俱來的軟弱和偉大的潛力,約伯記和 以賽亞書有類似的觀點。神精妙地用祂的手塑造每一個人(伯四 19,十 8;賽四十五 9、11),在母腹裏使他成形(伯三十一 15; 賽四十四 24)。祂就像陶匠一樣,使用一塊陶土(ḥōmer 用來指人 類,只有在伯四 19,十 9,三十三 6;賽四十五 9,六十四 7[中文 第 6 節])來雕塑每一個人,然後祂向陶土吹入生命的氣息(伯十 二 10;賽四十二 5)。此外,ṣeʾ e ṣāʾîm(直譯:發出,出產)也只 有 在 這 兩 卷 書 裏 用 來 指 人 類 的 後 裔 ( 伯 五 25 , 二 十 一 8 , 二 十 七 14;賽二十二 24,四十四 3,四十八 19,六十一 9,六十五 23)。 的確,人類的生命就像花一樣凋殘(伯十四 1~2;賽四十 6~7; ṣîṣ 用來指人類的生命,只出現在這兩處和詩一○三 15),如同草 一般轉瞬間就枯乾,或是像風吹的碎稭飄散(伯十三 25;參:賽四 十一 2),或是像被蛀蟲所咬的外衣(伯十三 28;參:賽五十 9, 五十一 8)。人類的軟弱和渺小,被拿來與蟲和蛆作類比(伯二十 五 6 和賽四十一 14)。 4 由於生命中充滿艱難,所以都以雇工或當 兵的生活來描述(ṣābāʾ,伯七 1,十四 14;參:賽四十 2)。論到 那些受到神懲罰的人,他們被形容成喝了神的忿怒之杯(伯二十一 20;賽五十一 17、22)。 兩本書最顯著的相同主題,是受苦的義人。約伯遭受極大的痛 苦和羞辱,仍固執地表明自己的無辜(十九 21)。以賽亞書四十~ 五十五章有四段僕人之歌,祂是神命定要救贖以色列的受苦僕人
4
另外一個共同點是,舊約聖經中只有這兩卷書使用了蜘蛛的希伯來文字 詞(ʿakkābîš;伯八 14;賽五十九 5)。
54
五、與舊約聖經其他書卷的關連
(四十二 1~4,四十九 1~7,五十 4~9,五十三 1~12)。這位 僕人受到從各方來的反對,遭受鞭打,羞辱,咒詛至死(五十 5~ 6,五十三 3~4、7~9);眾人以為祂是被神所擊打的(賽五十三 4;參:伯十九 21),所以他們藐視祂(賽五十三 3;參:伯十九 18),向祂吐口水(rōq,賽五十 6;伯三十 10),且厭棄祂(賽 五十三 3,ḥdl;參:伯十九 14)。這位僕人所受的苦難,等同於、 或是超越了約伯的苦難,祂也是一樣無辜的,未曾有過任何暴行或 是 說 謊 ( 賽 五 十 三 7 、 9; 參 : 五 十 5 ; 伯 六 30 , 十 六 17 , 十 七 4)。兩位受苦者,同樣地都要神主持公理(賽四十九 4,五十 8~ 9;伯十三 15,十六 19)。因為祂忠心地順服神(賽五十三章), 這位僕人的受苦是擔當所有人的罪。這個替代受苦的概念,在約伯 記中只有暗示到,例如,當約伯的安慰者們獻上燔祭的時候,神要 約 伯 為 他 們 禱 告 ( 四 十 二 7 ~ 9 ; 參 : 二 十 二 30 ) 。 在 以 賽 亞 書 中,僕人經歷殘酷的死亡後,神使祂復活(賽五十三 10~11),並 且以勝利的擄物作為祂的獎賞(12 節)。雖然約伯也思考過以死亡 來逃離他的苦境,在死了一段時間後才復活,但約伯至終卻發現沒 有人能從墳墓中活轉過來(十四 7~17)。因此,以賽亞書中關於 戰勝死亡的概念,比約伯記發展得更為深入。 從以賽亞書和約伯記這兩卷書之間的相關性引發出一個假設: 兩本書的作者之一對另外一卷書相當熟悉。正如斐華(Pfeiffer)和 提連(Terrien)所指出的,約伯記作者的寫作時間比較有可能是早 於以賽亞書,因為他僅僅暗示到無辜受苦有代罪的作用而已;但這 個主題在以賽亞書中則有充分的發展。如果這個看法是正確的話, 則約伯記的信息是預備人們了解並接受以賽亞書中這個大膽、且全 新的信息:藉由神順服的僕人無辜地受害,神將救贖祂的子民和整 個世界。
55
Analysis of Contents
分析
約翰福音:導論
626
分析
壹、序曲(一 1~二 13) 一、約伯的信仰和亨通(一 1~5) 二、在雅威面前的第一個場景(一 6~12) 三、約伯悲慘的厄運(一 13~22) 四、在雅威面前的第二個場景(二 1~6) 五、約伯身體遭受折磨(二 7~10) 六、三個安慰者的到訪(二 11~13)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 1~26)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 1~13) 二、哀歌(三 14~26) 叁、對話(四 1~二十七 23) 一、第一回合(四 1~十四 22) 1. 以利法的第一次講論(四 1~五 27) A. 安慰的話(四 1~6) B. 因果報應的教義(四 7~11) C. 異象的報導(四 12~21) D. 人類沒有中保(五 1~7) E. 呼籲尋求神(五 8~16) F. 神拯救的大能(五 17~27) 2. 約伯的第一次回應(六 1~七 21) A. 對朋友的答辯(六 1~30) a. 約伯為他的哀歌辯護(六 1~13) (1) 約伯遭受苦難的真相(六 1~7) (2) 求死以從苦難中解脫的心願(六 8~13) b. 對朋友提出控訴(六 14~30) (1) 朋友的不義(六 14~23) (2) 博取朋友的同情(六 24~30) B. 哀歌(七 1~21) a. 哀歌本身(七 1~10) (1) 描述痛苦之深(七 1~6)
107
分析
(2) 陳情(七 7~10) b. 對神發怨言(七 11~21) (1) 基本的抱怨(七 11~16) (2) 祈求暫時得解脫(七 17~21) 3. 比勒達的第一次講論(八 1~22) A. 神公義的法則(八 1~7) B. 神公義的證據(八 8~19) c. 傳統的教導(八 8~10) d. 自然界的明證(八 11~19) C. 結論和應用(八 20~22) 4. 約伯的第二次回應(九 1~十 22) A. 約伯的提問(九 1~35) a. 約伯關注與神爭辯他的案情(九 1~24) (1) 約伯首先的關注(九 1~4) (2) 彰顯神創造大工的穹蒼(九 5~13) (3) 約伯對於在神面前抗辯感到不安(九 14~24) b. 約伯無法闡明他的清白(九 25~35) B. 約伯的哀歌(十 1~22) a. 對神的抱怨(十 1~7) b. 約伯思索他的被造(十 8~12) c. 神的監管(十 13~17) d. 約伯被死亡的念頭所佔據(十 18~22) 5. 瑣法的第一次講論(十一 1~20) A. 對約伯的指控(十一 1~4) B. 神的智慧(十一 5~12) C. 悔改的呼召(十一 13~20) 6. 約伯的第三次回應(十二 1~十四 22) A. 對朋友的不滿(十二 1~十三 17) a. 第一段怨言(十二 1~11) (1) 約伯的自我辨護(十二 1~3)
108
分析
(2) 約伯蒙受的恥辱(十二 4~6) (3) 智慧的教誨(十二 7~11) b. 插曲:神至高無上的統管(十二 12~25) c. 第二段怨言(十三 1~17) (1) 怨言本身(十三 1~12) (2) 約伯的決心(十三 13~17) B. 傳喚神(十三 18~十四 22) a. 約伯渴望以司法途徑解決他的不滿(十三 18~28) (1) 約伯已準備 就緒並請求 受審之前的 兩項條件( 十三 18~22) (2) 原告的訊問(十三 23~28) b. 人類的苦難和約伯的困境(十四 1~22) (1) 人類的苦難(十四 1~6) (2) 思索復活的可能性(十四 7~12) (3) 約伯渴望得到解脫(十四 13~17) (4) 死亡的驚駭(十四 18~22) 二、第二回合(十五 1~二十一 34) 1. 以利法的第二次講論(十五 1~35) A. 駁斥約伯有智慧的宣稱(十五 1~16) B. 關於惡人遭禍患的教導(十五 17~35) 2. 約伯第四次的回應(十六 1~十七 16) A. 與勸慰者的爭辯(十六 1~6) B. 個人哀歌附帶對神的抱怨(十六 7~17) C. 天上的見證人(十六 18~22) D. 個人的哀歌(十七 1~16) 3. 比勒達的第二次講論(十八 1~21) A. 對約伯的不滿(十八 1~4) B. 惡人可怕的命運(十八 5~21) a. 惡人的網羅(十八 5~10) b. 惡人之死(十八 11~21)
109
分析
4. 約伯的第五次回應(十九 1~29) A. 對朋友們的抱怨(十九 1~6) B. 抱怨神的敵意(十九 7~12) C. 對全然被疏離的抱怨(十九 13~20) D. 請求幫助以及滿有確據的聲明(十九 21~27) E. 對朋友的警告(十九 28~29) 5. 瑣法的第二次講論(二十 1~29) A. 瑣法對約伯講論的反應(二十 1~3) B. 每一個作惡者必遭的命運(二十 4~29) 6. 約伯的第六次回應(二十一 1~34) A. 懇求聽者要有同情心(二十一 1~6) B. 對因果報應的教義提出質疑(二十一 7~33) a. 惡人得享的福氣(二十一 7~16) b. 惡人並不常受到懲罰(二十一 17~21) c. 因果報應教義的不足(二十一 22~26) d. 反駁朋友們先前給的反例(二十一 27~33) C. 最後對於他朋友的抱怨(二十一 34) 三、第三回合(二十二 1~二十七 23) 1. 以利法的第三次講論(二十二 1~30) A. 對約伯的指控(二十二 1~11) B. 為神在人類事務中的活動辯駁(二十二 12~20) C. 悔改的呼召(二十二 21~30) 2. 約伯的第七次回應(二十三 1~二十四 25) A. 滿有自信的陳述(二十三 1~17) a. 約伯渴望在神面前陳明他的案情(二十三 1~7) b. 神的隱藏和約伯的自信(二十三 8~12) c. 在神面前恐懼戰兢(二十三 13~17) B. 對社會不公義情形的抗議(二十四 1~25) a. 邪惡者的統治(二十四 1~17) (1) 民事上的不公義(二十四 1~3、9、4~8、10~11)
110
分析
(2) 刑事上的不公義(二十四 12~17) b. 對惡人的咒詛(二十四 18~25) 3. 比勒達的第三次講論(二十五 1~6,二十七 13~23) A. 讚美神的詩歌(二十五 1~6) B. 惡人必然遭報(二十七 13~23) 4. 約伯的第八次回應(二十六 1~二十七 12) A. 駁斥比勒達的勸誡(二十六 1~4) B. 讚美神崇高的權能(二十六 5~14) C. 約伯的自信和他的心願(二十七 1~10) a. 宣誓他的無辜(二十七 1~6) b. 對仇敵的咒詛(二十七 7~10) D. 約伯意圖教導他的朋友(二十七 11~12) 肆、智慧讚歌(二十八 1~28) 一、人類的冶礦技術(二十八 1~11) 二、智慧的價值遠勝錢財(二十八 12~19) 三、神對於智慧的知識(二十八 20~27) 四、人類的智慧(二十八 28) 伍、約伯宣誓他的無辜(二十九 1~三十一 40) 一、約伯回憶過往昌盛的生活(二十九 1~25) 1. 神豐盛的賜福(二十九 1~6) 2. 約伯博得尊敬(二十九 7~10) 3. 約伯力爭公義(二十九 11~17) 4. 約伯指望得享長壽、蒙福的人生(二十九 18~20) 5. 備受尊敬的長老(二十九 21~25) 二、哀歌(三十 1~31) 1. 約伯現今的恥辱(三十 1~15) A. 嘲笑者(三十 1~8) B. 嘲弄(三十 9~15) 2. 對神的指控(三十 16~23) 3. 個人哀歌(三十 24~31)
111
分析
三、宣誓自己的無辜(三十一 1~40) 1. 列出不曾犯過的罪(三十一 1~34、38~40b) A. 情慾(三十一 1~4) B. 虛謊與貪戀(三十一 5~8) C. 姦淫(三十一 9~12) D. 惡待奴僕(三十一 13~15) E. 虧待窮人和弱勢者(三十一 16~23) F. 倚靠錢財和崇拜天體(三十一 24~28) G. 對仇敵遭災幸災樂禍與沒有接待客旅(三十一 29~32) H. 隱藏罪行而不認罪(三十一 33~34) I.
濫用土地(三十一 38~40b)
2. 誓言的劃押(三十一 35~37、40c) 陸、以利戶的論述(三十二 1~三十七 24) 一、以利戶的開場白(三十二 1~5) 二、以利戶的講論(三十二 6~三十七 24) 1. 以利戶的第一篇講論(三十二 6~三十三 33) A. 辯護(三十二 6~22) B. 為神的救贖大工辯論(三十三 1~33) a. 更進一步的辯護(三十三 1~7) b. 辯論本身(三十三 8~30) (1) 引述約伯無罪的聲稱(三十三 8~11) (2) 回應(三十三 12~30) (A) 神的管教(三十三 12~22) (B) 天使傳話(三十三 23~30) c. 邀請約伯回應(三十三 31~33) 2. 以利戶的第二篇講論(三十四 1~37) A. 呼喚聆聽(三十四 1~4) B. 辯論(三十四 5~33) a. 陳述約伯對神的不滿(三十四 5~9) b. 回應(三十四 10~30)
112
分析
(1) 論點:神公義的統治(三十四 10~15) (2) 為他的論點辯護(三十四 16~30) c. 呼籲聽者做出抉擇(三十四 31~33) C. 判決(三十四 34~37) 3. 以利戶的第三篇講論(三十五 1~16) A. 表達約伯對自己公義的關切(三十五 1~4) B. 回應:神至高公義的審判(三十五 5~16) 4. 以利戶的第四篇講論(三十六 1~三十七 24) A. 前言(三十六 1~4) B. 神管教的方式(三十六 5~25) a. 教導的核心(三十六 5~15) b. 對約伯的警告(三十六 16~25) C. 神的偉大(三十六 26~三十七 20) a. 雷電風雨中可見神的榮耀(三十六 26~三十七 13) b. 對約伯的告誡(三十七 14~20) D. 神的莊嚴威榮(三十七 21~24) 柒、雅威的講論(三十八 1~四十二 6) 一、雅威的第一次講論(三十八 1~四十 2) 1. 開場白以及公開挑戰約伯(三十八 1~3) 2. 質問關於創造的秩序(三十八 4~三十九 30) A. 宇宙的架構(三十八 4~24) a. 宇宙的根基架構(三十八 4~15) b. 宇宙的隱蔽處(三十八 16~24) B. 維繫宇宙的運行(三十八 25~三十九 30) a. 無生物界(三十八 25~38) b. 生物界(三十八 39~三十九 30) (1) 母獅子和烏鴉(三十八 39~41) (2) 野山羊和母鹿(三十九 1~4) (3) 野驢(三十九 5~8) (4) 野牛(三十九 9~12)
113
分析
(5) 鴕鳥(三十九 13~18) (6) 馬(三十九 19~25) (7) 獵食的鷹類(三十九 26~30) 3. 邀請約伯回應(四十 1~2) 二、約伯的回應(四十 3~5) 三、雅威的第二次講論(四十 6~四十一 26[《和合本》四十一 34]) 1. 質疑約伯能力的問題(四十 6~14) 2. 描繪兩種不祥的野獸(四十 15~四十一 26[《和合本》四 十一 34]) A. 河馬(四十 15~24) B. 鱷 魚 ( 四 十 25 ~ 四 十 一 26 [ 《 和 合 本 》 四 十 一 1 ~ 34]) 四、約伯的回應(四十二 1~6) 捌、終幕(四十二 7~17) 一、對三位朋友的譴責和恢復(四十二 7~9) 二、神對約伯的賜福與恢復(四十二 10~17) 1. 恢復(四十二 10) 2. 約伯的親友到訪(四十二 11) 3. 列舉約伯得到的福分(四十二 12~15) 4. 約伯的結局(四十二 16~17)
114
II. Job's Curse-Lament (3:1-26)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 (三1~26)
約翰福音:導論
626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除了開頭(1~2 節)之外,約伯記第三章通常分為三部份:約 伯咒詛他出生的那日(3~10 節);個人的哀歌(11~19 節);怨 言(20~26 節)。但 是我們可以 從費施班( M. Fishbane)對於咒 詛的研究,來得到理解第三章的重要線索;1 他證實咒詛本身是包 含在 3~13 節中。 2 因此,這個講論其實可分成兩部分:約伯咒詛
1
M. Fishbane, “Jeremiah iv: 23-26 and Job iii: 3-13: A recovered use of the creation pattern,” VT 21 (1971) 151-67。關於咒詛的結構,請見下面 的 附 記 。 亦 可 參 : D. Cox, “The Desire of Oblivion in Job 3,” Studii Biblici Franciscani, Liber Annuus 23 (1973) 37-49; D. N. Freeman, “The Structure of Job 3,” Bib 49 (1968) 503-508。
2
和 約 伯 記 三 章 3 ~ 13 節 非 常 類 似 的 內 容 , 是 耶 利 米 書 二 十 章 14 ~ 18 節: 伯三 3a=耶二十 14 伯三 3b=耶二十 15 伯三 7、8 和耶二十 16 相似 伯三 10=耶二十 17 伯三 11=耶二十 18 這兩個人同樣咒詛他們出生的那天,同樣遭遇「患難」(ʿāmāl; 伯 三 10 ; 耶 二 十 18 ) 和 「 愁 苦 」 ( yāgôn ; 耶 二 十 18 ; 參 : 伯 三 20)。雖然他們同樣因為順服神而背負重擔,他們卻渴望從他們痛苦的 掙扎中得到解脫。和約伯相反的是,耶利米已經事先得到神的警告,他 會因為傳講滅亡的信息,而遭受本國同胞的逼迫(耶一 17~19)。他們 都咒詛自己出生的日子以尋求解脫,但約伯把自我的咒詛發揮得更加複 雜;這個咒詛是以一種魔法逆回的形式來表達的,因此約伯記的作者不 需 要 使 用 如 耶 利 米 書 中 二 章 14 、 15 節 那 樣 的 形 式 : 「 願 … … 受 咒 詛!」(ʾārûr)。但是約伯記的作者在約伯的自我咒詛中摻雜了為何遭 遇苦難的疑問;而發出這樣的疑問則是一首哀歌的標記。這兩段經文都 帶有這兩項元素,說明,在疑問中問到為何遭遇苦難的原因,是此種自 我咒詛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於約伯記裏的咒詛較長而且較為複雜,有人也許會假設約伯記的 作者是參考耶利米書的經文。然而,更有可能的是,這兩個作者都是按
153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六、三位安慰者的到訪(二11~13)
他出生的那日(3~13 節)以及哀歌(14~26 節)。更進一步支持 13 節是分段點的證據是,13 節和 26 節有相同的意象和語言。在這 兩段中,約伯表達了他熱切渴望內心得著安息。再者,11~13 節和 24~26 節相互平衡;約伯藉兩段經文來陳述他悲傷的狀態。而 3~ 10 節和 14~23 節,都描述約伯求死的心情。 3 最後,這兩個分段都 是由二十六行構成的。 4 因此,這一章可以歸類為咒詛的哀歌。 5 除此之外,這個咒詛哀歌並非對話中的第一個講論;約伯的朋 友完全不在他的思考範圍之內。這段話比較像是約伯表達他基本的 心願,是求神讓他可以盡快地從他的苦難中得著解脫。雖然這一章
照自我咒詛的文體獨立寫作的。而約伯記顯得較為複雜的緣故,也許不 是因為年代較晚,而是因為作者的寫作意圖。 3
本章最難解的謎,就是第 16 節;它把敘述陰間居住者的兩個段落打斷 了。許多解經家若不是除去這節經文,把它視為後來的編者加上去的; 就是把它移到前面去:杜姆把這節經文放在 11 節之後,董姆卻把它放 在 12 節之後;但是我們很難想像,任何編輯者會把 16 節放在和前後文 這麼不相關的位置上。如果它是被放在不恰當的位置,那麼一定是抄寫 上的疏漏。若干學者接受這節經文已經就是擺在正確的位置上,例如, 傅理曼(D. N. Freeman, “The Structure of Job3,” Bib 49 [1968] 504505),16 節引出在 17~19 節中亡者的景況,就像 11~12 節引出 13~ 15 節一樣。雖然這節雙行詩恰當地中斷了思路,卻反映出約伯的思緒是 煩亂的,也把哀歌和咒詛緊密地結合;它也表達約伯哀悼的目的,是為 要快快地求死。
4
參: Freeman,前引文。
5
雖然這段言論被歸類為一首自我哀歌(C. Westermann, Structure of the Book of Job, pp. 37-38),3~13 節的咒詛形式卻使得這種分類遇到困 難。在哀歌裏,敬拜者乞求神拯救他脫離患難,但是他不會像約伯在前 半段的講論一樣,是要求神來除滅他。為了克服這樣的困難,魏斯特曼 解釋說,3~9 節代表的是哀歌中的一種要素,就是乞求者嘲弄他的 仇 敵;而在這個句子裏,約伯的仇敵就是他出生的日子。這個解釋或有其 可能性,但似乎是有些牽強。比較可能的是,這些經節乃是一種特殊的 咒詛,是一種違反自然的咒文,想把一個特定的日子從日曆上移除;而 在這裏,這個日子就是約伯的生日。這首詩歌把這種咒文和個人的哀悼 歌詞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種咒詛哀歌的新文體。
154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和後來的講論有所區別,但是它卻為了後來的講論鋪路,使三個朋 友能對他做出回應。在咒詛哀歌之後,這些朋友或許才剛要開始來 安慰和教導約伯。 約伯的朋友雖然沮喪,然而他們還是遵從傳統,用感同身受的 沉默來安撫約伯。約伯終於打破寂靜,然而,出於他激動的心靈所 湧出的話語,卻震驚了每一個人;他的話語既大膽又刻薄,約伯希 望他從來就沒有生出來,他咒詛他出生的那一天。
155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1~13)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1~13) 1
此後,約伯開口咒詛他出生的日子,
2
約伯說:
3
「願我生的那日 和說 1『懷了胎 2 男性』 3 的那 4 夜都滅沒。
4
那日—願它變為黑暗, 願神不從上面尋找它, 願亮光不照於其上。
5
願黑暗和深重的黑暗索取 5 那日, 願密雲 6 停在其上, 願日蝕恐嚇它。
6
那夜—願它被幽暗奪取, 不算為 7 年中的日子,
1
葉爾曼(A. Ehrmann, “A Note on the Verb ʾāmar,” JQR 55 [1964] 16667):ʾāmar(「他說」)在此處意指「咒詛」。
2
《馬所拉文本》hôrâ(「懷胎」),極有可能是基本字幹(Qal)的 被 動完成式(戈狄斯)。
3
「那夜」說了話,是擬人化的用法。假定在動詞 ʾāmar(「他說」)前 有一個關係代名詞,類似的型態也出現在上半節,但該處《馬所拉文 本》ʾiwwāled(「我被生」)之前沒有關係代名詞。
4
ḥallaylâ ( 「 那 夜 」 ) 裏 的 定 冠 詞 , 可 能 是 後 來 加 入 的 , 是 在 4 節 hayyôm(「那日」)的定冠詞影響下形成的。
5
有 些 學 者 斷 定 此 字 是 希 伯 來 文 字 根 gʾl II ( 「 被 玷 污 」 ) , 和 gʿl II ( 「 厭 惡 」 ) 相 關 聯 。 但 是 drš ( 「 尋 找 」 ) 和 gʾl I ( 「 索 取 、 贖 回」)的平行關係(如:賽六十二 12) ,更適合此處 gʾl I 的字 根涵 義。
6
ʿ a nānâ(「密雲」)可能是選用來作為 n e hārâ(「亮光」,第4節)的 半諧音。
7
《馬所拉文本》yiḥad 的母音標示,彷彿它是由字根 ḥdh(「歡欣」) 而來。但是從上下文看來,似乎把此字的母音重新標示為 yēḥad(「被 算為」,來自 yḥd)最為恰當,如同創世記四十九章 6 節的情形;見:
156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1~13)
也不入月中的數目。 7
看啊! 8 那夜—願它沒有生育, 也沒有歡樂的聲音進入其間。
8
願那咒詛日子 且能惹動「力威亞探」的,咒詛那夜。
9
願那夜黎明 9 的星宿變為黑暗, 盼亮卻不亮, 也不見 10 早晨的光線;
10
因沒有把懷我胎 11 的門關閉, 12 也沒有將患難對我的眼隱藏。
11
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 為何不出母腹絕氣?
12
為何有膝接收我? 為何有奶哺養我?
13
不然,我就早已躺臥而靜寂, 早已長眠而安息。」
BHS 。 參 : L. Grabbe, Comparative Philology and the Text of Job: A Study in Methodology, SBLDS 34 (Missoula: Scholars Press, 1977), 3235。 8
敘利亞文譯本和《武加大譯本》省略《馬所拉文本》的 hinnēh ( 「看 啊」)。這個句子較長,何斯特把它刪除也許是對的。
9
Nešep 可能是指黃昏(伯二十四 15;賽五 11;箴七 9)或黎明(伯七 4;詩一一九 147)的微光。
10
《馬所拉文本》yirʾeh(「見」)不需要改寫為祈願式 yērēʾ,因為如董 姆 所 指 出 的 , lamed-he 動 詞 的 未 完 成 式 通 常 可 當 作 祈 願 式 ( GKC, §109a n.2)。
11
Biṭnî(直譯為:「我的子宮」)是「我所躺臥的子宮」的簡略說法。
12
Sāgar ( 「 關 閉 」 ) 的 主 詞 也 許 是 不 確 定 的 , 不 過 從 這 裏 的 前 後 文 看 來,主詞似乎是那夜。
157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1~13)
三 1~2. 這一章在其他講論的標準引言套語(2 節) 13 之前, 有一個特殊的開頭(1 節)。第一個引言以約伯開口這個句子,標 明約伯從沉默到發言的戲劇性轉折,然後明確界定了約伯講論的本 質 是 : 咒 詛 [ qālal ] 他 出 生 的 日 子 [ yômô ] 。 14 這 樣 的 用 字 意 味 著,這段講論是以咒詛為主、而非哀歌。 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3a、4~5 節),以及懷胎使他成為實 質存在的那個夜晚(3b、6~7 節)。因此,他懇求最有能力的巫師 (8 節),不讓那日有光照射使生命得以孕育(8~9 節),也不容 他出生(10 節)。約伯之所以咒詛,我們可以從他痛苦難忍的問題 中得知:為什麼要容許他出生來遭受這樣的痛苦(11~12 節),以 及他為何不能享受像神在創造的第七天的安息(13 節)。 約伯但願他從來就沒有出生過,然而,這個願望能夠實現的唯 一方法,就是把他的生日從日曆上移除。只要他的生日每年反覆出 現,他的存在就會延續、直到他死為止。但是如果他出生的那一天 從來就沒有出現過,那麼他根本也就沒有存在過。把他出生的那一 天從日曆上移除,等於是把那一天從每年的循環中除去;要讓此事 實現,則需要透過違反宇宙法則的魔法;這是一種用來逆轉宇宙秩 序的咒語,使得被生命之光所掌管的白日變為混沌狀態,這種混沌 是由黑暗所掌管、空白的時間地帶。違反宇宙法則的魔法,逆轉了 神創造天地的階段。人們相信,神創造每一天,是依照祂創造天地 (創一 1~二 4)所用的方式。因此,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創造, 見證了神的主權和祂的創造力。相反的,混沌則是一種無秩序以及 無生命的眾水狀態,全然被黑暗所籠罩(參:創一 2)。然而,約 伯出生的日子已經被創造了,唯一能讓約伯消失的方法,就是讓那 天回到原始的混沌狀態。如果光未曾照射那日,那麼就不會有生
13
根據第 1 節,第 2 節看起來是不必要的,可能第 1 節是後來加到第一個 講論的;或更有可能的是,第 2 節是後來加上的第二個開頭,為要使所 有的講論都有類似的開頭。
14
「他的日子」 (yômô; 《 和合本》譯作 自己的生日) 意指他的生日 ; 參:創四十 20;耶二十 14;傳七 1。
158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1~13)
命,不會有誕生,特別也不會有約伯的誕生。約伯是希望透過這個 咒語,尋求完全地從世上消失。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縱使在他求死的渴望中,約伯從未考慮過 自殺的可能性。對於一個相信神的人而言,自殺的舉動是不能接受 的,因為它代表對神失去了全然的盼望。約伯持有相信神的強烈信 念,因此,他只能藉由把他的生日從時間中移除,或是慫恿神送他 去陰間,只有死亡才能讓他從痛苦中得到解脫。
三 3. 約伯的咒詛包含他出生的那日,以及懷胎的那夜;這兩 個時刻一同組成了他的起源,因此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古代的思想 採取類比方式來解釋生命,今日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仍然相當熟悉此 方式;但是,對於採取科學觀點的人而言,則是顯得相當陌生。魔 法的元素以及對詩歌意象的自由度,是密切相關的;它們使得字句 的意涵可以超越現代人的現實疆界。對於約伯而言,消除這兩個時 刻,就可以使得他的出生未曾發生過。 在這一節經文中,約伯稱他自己為男性(geber)。 15 希伯來文 有不同的辭彙指「男人」,各自強調出男人不同層面的狀態,例 如,ʾîš 意指他的體力,或是 ʾādām,意指他屬地的特性或他的有限 性(參: ʾ a dāmâ,「土地,地上」),然而 geber 則意味著一個有 能力的男人,特別是作為與小孩或女人的對比。約伯在最黑暗急難 之中,仍然稱自己是一個精力充沛、健壯的人。因而他的咒詛並非 把一個懦弱者、不配擁有尊嚴的人從人類中消失殆盡;相反的,他 認為自己是一個人中豪傑,只是因為慘遭患難而蒙羞。
三 4. 約伯冀望他出生的那日消失,因而他命令:願那日變為 黑暗!這個咒詛直接和神創造天地時的第一句話—「要有光」 (創一 3) —相違背 。任何一天 若是日蝕或 持續在黑暗 中一段時 間,生命就不會被造成。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約伯在 4~6 節才使
15
見 : H. Kosmala, “The Term geber in the Old Testament and in the Scrolls,” in Congress Volume: Rome 1968, VTSup 17 (Leiden: Brill, 1968), pp. 159-69。
159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1~13)
用 大 量 的 詞 彙 來 描 述 黑 暗 : 黑 暗 ( ḥōšek , 4a 、 5a ) , 深 重 的 黑 暗 ( ṣalmāwet , 5a ) , 16 密 雲 ( ʿ a nānā , 5b ) , 日 蝕 ( kamrîr , 5c), 17 幽暗(ʾōpel,6a)。 約伯使用懇求的語氣來加強這個命令:願神不從上面尋找它, 願亮光不照於其上。使用從上面這個片語,強調了神至高的主權 (參:三十一 2、28;申四 39)。無論神所照料或尋找(dāraš)
16
Ṣalmāwet 最常被當作是 ṣēl + māwet 這一個複合字,直譯為「死蔭」 (如《和合本》與《欽定本》)。其他學者(如董姆;KB, p. 964)斷 定此字應重新標示母音為 ṣalmût,即把 ṣelem(「黑暗」;亞甲語的同 源字 ṣalāmu[「成為黑」])加上抽象字尾 -ôt 的組合字。但湯瑪斯 (D. W. Thomas, “Ṣalmāwet in the Old Testament,” JSS 7 [1962] 191200 ) 則 主 張 māwet ( 「 死 亡 」 ) 帶 有 最 高 級 的 意 味 , 因 此 他 將 「 死 蔭」解釋為「非常深的陰影,非常厚重的黑暗」。那是一種在礦坑底部 (二十八 3)或是在死亡之地(十 21~22,三十八 17)才遇得見的黑 暗。阿摩司也用這個詞來表達創造之前的黑暗(五 8)。約伯記二十八 章 3 節和十章 22 節將 ʾōpel(「幽暗」)和 ṣalmāwet 一起使用。
17
最 為 恰 當 的 做 法 , 似 乎 是 把 《 馬 所 拉 文 本 》 的 kimrîrê 理 解 為 名 詞 , 「黑色」(參:敘利亞文譯本),源自字根 kmr(「成為黑」)。葛拉 貝( Grabbe, Comparative Philology, pp. 29-31 ) 卻強 烈地 質疑 這個 觀 點,因為同源詞的證據薄弱,而敘利亞文的字根涵義為「成為悲傷,哀 慟」。他也提到,bmryry ywm(「那日的痛苦」)出現在《便西拉智 訓》十一章 4 節,而 bmrwry ywm(些微變化,但帶有相同的涵義)則 出 現 在 《 感 恩 詩 歌 》 ( 1QH ) 5:34 ( 參 : M. Mansoor, “Thanksgiving Hymns and Massoretic Text,” RevQ 3 [1961-62] 259-66);所以,對他 而言,此字根一定是 mrr,而非 kmr,是「別無他選」的。但是從平行 結構來看,kimrîrê 是動詞的主詞,是意味著某種形式的黑暗。董姆把 它和遮蔽天日的雲霧聯想在一起。戈狄斯受到拉希和伊本•以斯拉的影 響 , 認 為 這 裏 是 表 示 「 白 日 的 魔 鬼 」 。 他 認 為 m e rîrê 和 阿 拉 伯 文 的 mara(「越過,經過」)相關聯,意指空中的鬼魔。因而他把 kap 當成 鄭重聲明的(asseverative)kap,在烏加列語亦可見到此情形(Gordis, “The Asseverative Kaph in Hebrew and Ugaritic,” JAOS 63 [1943] 17678)。
160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1~13)
的是什麼,都發揮了它最大的可能性。 18 相反地,神所不照料或不 幫助的,就會滅亡。約伯為了確保他出生的那日回歸混沌狀態,所 以說:願亮光不照於其上。因為沒有光的地方,就沒有生命,一切 都會停滯靜止。
三 5. 約伯接續他的咒詛,要求黑暗勢力索取他出生的那日。 如果黑暗勢力確實執行這項要求,那麼他的生日就會不復存在。密 雲 (ʿ a nānâ) 會 停 在 世 界 之 上 , 遮 蓋 光 明 ; 產 生 的 日 蝕 ( kamrîr ) 會 恐 嚇 ( bāʿat ) 那 日 , 意 即 , 日 蝕 將 以 恐 懼 禁 錮 那 日 。 恐 嚇 這 個 字,意指一個人在對抗神秘世界或靈界時所體驗到的恐懼感覺;那 是一種詭異的感覺,會使得人的每一根汗毛戰慄,造成人軟弱無 力。如果這個咒語應驗了,那日將不再從死氣沉沉的黑暗混沌中重 現。
三 6~7. 約伯接下來描述他受孕懷胎的那個夜晚。那是一個孕 育生命的夜晚,生命向無秩序、無生命的黑暗狀態挑戰。這代表著 每一次的誕生都是從對抗宇宙混沌的勢力中得勝。因為慶祝這個得 勝,所以歡樂的聲音(r e nānâ)打破了黑夜的寂靜,宣告新生命已 經受孕、而黑暗已經敗退了(7 節)。然而,那個時刻所帶來滿懷 希望的期待,最終卻成為約伯現今所遭受到的痛苦不堪。因此,約 伯命令起初深沉黑暗的幽暗(ʾōpel)來奪取或劫持那一夜。如果幽 暗如此行,那麼那夜將不再算是一年中的日子,也不列入月中的數 目。約伯同時在咒詛中命令他受孕那夜的生殖力都被奪走;他要那 夜 變 得 像 堅 硬 的 土 壤 般 沒 有 生 育 ( galmûd ) , 無 論 再 多 悉 心 地 照 料,都無法生產農作物。如果事情真如此發生,狂喜的歡呼就不會 進入其間、或是介入那夜。
18
根據以賽亞書六十二章 12 節,新耶路撒冷將被稱為「被眷顧不撇棄的 城」。神會創造新耶路撒冷並建造新天新地,然後神真正的子民將居住 在其中,並且敬拜祂,完全地達到他們之所以受造的榮耀。因此,當 「眷顧」與神並提出現時,是意指神的同在,來照管一個地方,賦予它 受造時神所給予它的特質,意即,完整的、全然的拯救(如:申十一 12;耶三十 17);參:S. Wagner,“dārash,” TDOT, III:304-305。
161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1~13)
三 8. 為了加強他咒詛的生動性,約伯極力懇求法力最高強的 古代巫師,施展法術來咒詛他的生日。 19 這些巫師以能惹動「力威 亞探」(《和合本》作鱷魚) 20 聞名,這種巨獸棲息在海中,是象 徵所有抵擋神掌管的勢力。「力威亞探」不斷致力於將美景變為塵 土,把有秩序的變為混亂。任何擁有法力可以喚醒「力威亞探」的 人,就可以使造成毀滅、破壞一切美善的咒詛生效。這樣的巫師甚 至可以咒詛一個特定的日子,因而使在那日出生的人不復存在。約 伯在此是召喚最為隱密的權勢,來達成毀滅他自己的願望。
三 9. 約伯接著咒詛開始穿越地平線、照射前方道路的早晨的 光線(原文直譯是「早晨的眼皮」),以及咒詛黎明的星宿,就是 金星和水星,它們明光照耀,為黑夜畫上休止符。這幾個在地平線 上最初的光明徵兆,是光明戰勝黑暗的勝利前兆。每一個新的一
19
關於「那咒詛日子的」這個短語,曾有許多不同的修訂。最被廣為接受 的看法,是把「日子」(yôm)讀為「海」(yām)(見 BHS)。在烏 加列神話裏,瘂嗯(Yamm ,或是海),乃是最初混沌狀態時的神明, 因而萬神之首必須先擊敗混沌才能統管世界。所以瘂嗯和深海巨獸「力 威亞探」成為很好的平行;瘂嗯和拉哈伯(和「力威亞探」相似的受造 物)在二十六章 12 節也以平行方式出現。然而,戈狄斯觀察到,在烏 加列文學中,那些會咒詛 yām 的,都是企圖擊敗混沌狀態的正派勢力的 同盟。因此,他將 ʾōr e rê(「那些咒詛的」)修改成 ʿōr e rê(「那些惹動 的」),就是在下半句出現的同一個字。但是,因為這樣的解經需要雙 重的修改,所以現今的經文還是較為可取,是把下半句當成具體描述上 半句。再者,費施班(M. Fishbane, “Jeremiah iv:23-26 and Job iii:3-13: A recovered use of the creation pattern,” VT 21 [1971] 160-61)認為, yôm(「日子」)和 yām(「海」)是雙關語,而他指出,ʾōr e rê(「那 些咒詛的」暗指 ʿōrēr(「那惹動的」)與 ʿōr(rî)(「光」)。如此使 用半諧音以及雙關語,是強調這個咒詛的魔法色彩。參:E. Ullendorff, “Job iii:8,” VT 11 (1961) 350-51。最後,部份解經家(如:侯謝爾,杜 來福與葛雷)認為,此處暗示著龍吞吃日月造成日蝕月蝕的神話,或是 統治世界的神明擊敗混沌狀態時的巨獸的遠古傳說。
20
更 多 關 於 「 力 威 亞 探 」 的 資 料 , 請 見 本 書 關 於 四 十 章 25 節 ( 《 和 合 本》四十一 1)的註解。
162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1~13)
天,都是新的勝利、新的創造。約伯說出這樣的咒詛,企圖阻止這 樣的勝利產生。如果他的咒詛應驗了,則黑夜將會持續掌權,光明 也將永不照射在那日。
三 10. 此處約伯說出了咒詛他生日的理由:因沒有把懷我胎的 門關閉,也沒有將患難對我的眼隱藏。這個關閉懷胎的門的隱喻, 同時用來描述不能受孕(創二十九 31)、以及不讓胚胎誕生(伯三 十八 8)。如果把這個譬喻用於他受孕的夜晚,那麼關閉的胎門就 是表示他不會被孕育(撒上一 5;參:創十六 2,二十 18)。但如 果這是指他出生的那日而言,則是指他成為一個死胎。無論是哪一 種情況,約伯都不會經歷到這樣的悲劇:離開他溫暖、舒適的母 腹,卻在這個光明世界中容讓患難(ʿāmāl) 21 降臨到他的身上。
三 11 ~ 12. 約 伯 在 極 度 的 痛 苦 中 問 道 : 我 為 何 不 出 母 胎 而 死?如果他未曾有過生命的氣息,那麼他從母腹出來時就是已經斷 了氣,他也就會直接地從母腹被送到墳墓。接著約伯問,為何有膝 接 收 我 ? 22 極 可 能 是 指 他 父 親 的 膝 蓋 , 但 也 可 能 是 指 他 母 親 的 膝 蓋。父母褓抱新生兒時,是表示他們對孩子的接納,以及肩負養育
21
約伯使用 ʿāmāl(「患難」),作為描述他苦境的關鍵字(四 8,五 6、 7,七 3,十一 16,十五 35,十六 2;參:Habel, OTL)。此字是用來 指極度的艱辛,例如被奴役(申二十六 7)、或受殘酷的折磨(賽五十 三 11)後所造成的痛苦和悲慘。它同時表示在花費極大努力後所造成的 疲倦;也表示一個人為了達到目標而努力付出的痛苦和辛勞。哈貝爾 (Habel, OTL)更進一步指出,這個字代表邪惡心智所造成的沉重患難 (詩九十四 20;箴二十四 1~2),或是邪惡的作為本身(哈一 13)。 戈狄斯注意到,約伯的朋友們使用這個字來表達「作惡」(四 8,十五 35);然而,對約伯而言,它是指「被邪惡或不幸所折磨」。
22
參:B. Stade, “Auf Jemandes Knieen gebaren,” ZAW 6 (1886) 143-56。 把孩子放到膝上,雖然也許是父親表達接納並關心孩子的舉動(創五十 23b;參:三十 3);不過通常是傳達母親喜悅地抱起新生嬰孩、哺乳的 習慣(參:賽六十六 12);母親藉此認定這是她的孩子,並且委身於撫 養這孩子。
163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一、約伯咒詛他出生的日子(三1~13)
嬰孩的責任。為何有奶哺養我?約伯是希望他出生時就被丟棄,因 為無人照料以至於死亡。
三 13. 不然,我就早已躺臥而靜寂,早已長眠而安息。約伯表達 了他咒詛的用意,就是他希望能得到安息。這裏使用安息,使人想 起,神在創造天地後,第七天所經歷到完美的安息(創二 1~3)。 假若約伯有這樣的安息,他必然不會陷入當今混亂的狀態;相反 地,他會躺臥並且逐漸地進入長眠的安息中。 23 他周圍的一切都將 寂靜無聲,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來打擾他的安眠。約伯強烈渴望安息 的程度,可以從他使用四個不同詞彙的表達看出來:躺臥 ( šākab ) , 寂 靜 ( šāqaṭ ) , 長 眠 或 睡 著 ( yāšēn ) , 以 及 安 息 (nûaḥ)(《和合本》只譯為躺臥安睡)。由於 26 節再次複述 13 節,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完美的安息正是約伯咒詛哀歌的心願。
23
這兩個動詞的順序是先出現完全式、然後接著是未完成式,這代表,如 果 約 伯 當 初 是 一 個 死 胎 , 他 現 在 就 早 已 經 躺 臥 安 睡 了 ( 見 : GKC, §106p)。
164
二、哀歌(三14~26)
二、哀歌(三14~26) 14
「─和地上為自己重造荒邱的君王、謀士,
15
或與有金子、 將銀子裝滿了房屋的王子一同安息;
16
或像隱而未現、不到期而落的胎,歸於無有, 如同未見光的嬰孩。
17
在那裏, 1 惡人止息攪擾, 在那裏,困乏人得享安息,
18
被囚的人也得安逸, 不聽見督工的喊叫聲。
19
大小都在那裏; 奴僕脫離主人 2 的轄制。
20
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 3 他呢? 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
21
他們切望死,卻不得死; 挖掘求 4 死,勝於求隱藏的珍寶。
22
1
他們尋見墳墓就快樂,
在 17 以及 19 節中的副詞「在那裏」(šām),是以較為婉轉的方式指 陰間。
2
布 羅 梅 得 ( A. C. Blommerde, Northwest Semitic Grammar and Job, BibOr 22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9], p.39)在第二行發 現三種階級:「奴隸,自主的,主人」;他認為,mēʾ a dōnāyw(「從他 的主人」)的 mem 是附屬字母,應與前字 ḥopšî(「自由」)結合。然 而,從「小」與「奴僕」、「大」與「主人」的平行結構看來,卻和這 種可能性相衝突。
3
希 伯 來 文 yittēn ( 「 賜 給 」 ) 的 主 詞 雖 不 確 定 , 但 可 作 為 像 是 被 動 式 (戈狄斯)。杜來福與葛雷表示,這裏暗示出神是主詞,所以,依照 《馬所拉文本》,比起把此動詞修訂為被動式(如其他版本及杜姆)為 佳。
4
在 第 一 行 的 分 詞 , 藉 著 使 用 反 續 waw 的 未 完 成 式 可 以 接 續 到 第 二 行 (GKC, §116x)。
165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二、哀歌(三14~26)
極其 5 歡喜。 23
人的道路既然遮隱, 神又把他四面圍困,為何有光賜給他呢?
24
因為我的尖叫聲就像是 6 吃飯, 我唉哼的聲音湧出如水 7。
5
學 者 對 片 語 ʾ e lê-gîl ( 「 極 其 歡 喜 」 ) 有 所 質 疑 。 介 詞 ʾ e lê 是 ʾel (「到」)在詩歌體中的用法,只有出現在約伯記五章 26 節,十五章 22 節,二十九章 19 節。ʾel-gîl 這個片語亦出現在何西阿九章 1 節,不 巧 也 是 一 節 有 爭 議 的 經 文 。 若 從 與 qeber ( 「 墳 墓 」 ) 的 平 行 結 構 看 來,gîl 是和墳墓有關聯的。杜姆以及波普將《馬所拉文本》的 gîl 修改 為希伯來文 gal(「一堆」),此字出現在約書亞記七章 26 節,八章 29 節;以及撒母耳記下十八章 17 節的短語 gal-ʾ a bānîm(「一堆石頭」) 之中;但 是 gal 單獨 一個 字是否仍 可以 解釋為墳 墓, 還是令人 質疑 的 (參:A. Guillaume, “The Arabic Background of the Book of Job,” in Promise and Fulfilment: Essays Presented to Professor S. H. Hooke, ed. F. F. Bruce [Edingburgh: T. & T. Clark, 1963], p.110,他把此字與阿拉 伯文 gâl[「墳墓的內部」]連在一起。)葛拉貝(Grabbe, Comparative Philology, pp.38-41)認為把此字解釋為「墳墓」的論點證據不足, 而 採 取 《 馬 所 拉 文 本 》 的 用 法 。 對 此 觀 點 有 利 的 證 據 為 šmh/śmḥ 和 gl,在烏加列文以及希伯來文的平行用法;參:哈一 15 以及 RSP, I:354, no. 549g。那麼此處的問題則是,到底要採用哪一處的平行結構呢?也 許這兩個平行結構都可採用,而起初的一個則是主要的用法,因為有可 能此處是一個雙關語,使用 gîl 的原始意義「歡喜」,是和第一行相關 聯;而其同形異義字「墳墓」,則是和第二行有關聯(見:紀勞姆與戈 狄斯)。
6
介詞 lipnê(「在……之前」),此處的意思卻是「像、如同」,因為是 和 k e (「像」)平行(參:四 19;撒上一 16);董姆,何斯特,以及 杜來福(G. R. Driver, “Linguistic and Textual Problem: Jeremiah,” JQR 28 [1937-38] 122 ) 即 如 此 認 為 。 另 外 一 個 可 能 的 涵 義 是 「 代 替 , 不 是……而是」(杜來福與葛雷)。
7
「水」極可能是指飲料,因為要和「飯」或食物平行(參:詩八十 6 [《和合本》5 節)。在舊約聖經中有不同的經文,把受苦和食物、水 相關聯(王上二十二 27;結十二 18;詩四十二 4[《和合本》3 節], 八十 6[《和合本》5 節]),一○二 10[《和合本》9 節];見 A. de
166
二、哀歌(三14~26)
25
我最恐懼的臨到 8 我身, 我所懼怕的迎我而來。
26
我不得安逸, 9 不得平靜, 也不得安息,因為患難來到。」
三 14~15. 接續 13 節,約伯從咒詛他的生日,轉向哀悼他的 痛苦。14 節開頭的破折號,標明了這個轉變。他以渴望在陰間得到 安息,來起始他的哀歌。約伯把這些已故偉人的生活理想化,在陰 間,他會與曾在地上的君王、謀士—即高官—以及王子為伍。 10 謀士被視為和君王同等,因為像謀士這樣有智慧的人,常侍立於君 王之前,在國家大事上給予君王指引(如:撒下十五 30~37,十六 15~十七 23)。 這些偉人為自己重造荒邱。荒邱(ḥ o rābôt)的意思有頗多的爭 議。部份學者(如:戴維得森、何斯特、戈狄斯)認為,這是指年 久失修荒廢的城市,或是偉大的歷史遺跡(參:賽四十四 26,五十 八 12)。一個雄圖大略的領導者,經常會以重建一個著名遺蹟,來 彰顯他的豐功偉業;如此行是使得他的權柄涵蓋到敵人曾經征服過 的地方,甚至是邪靈棲息的所在。其他學者則認為,荒邱在此指 的,是君王和王子為安葬之用所建造的巨大陵墓。這些陵墓通常無
Wilde, Das Buch Hiob, OTS 22 [Leiden: Brill, 1981], p.101)。其他解 經家則把「水」解釋為瀑布的轟隆響聲或海洋的波濤洶湧;那麼,它就 是在描述約伯哀鳴的聲音是何等的大聲。何斯特則將其解釋為約伯的悲 傷,像流水一般綿延不絕。 8
在這裏是用一個常用的亞蘭文 ʾ a tâ(「來到」),來與希伯來文的同義 字 bôʾ(「來到、臨到」)平行。這種模式在本卷書的其他地方也出現 過若干次,如:十六 19。
9
動 詞 šālawti ( 「 我 感 到安 逸 」 ) ,是 lamed-waw 而 非 lamed-he 動 詞 , 因 為 waw 以 強 子 音 的 方 式 , 保 留 在 一 些 動 詞 的 形 式 裏 ( GKC, §75b)。
10
把君王、謀士、王子並列,也出現在以斯拉記七章 28 節與八章 25 節 (何斯特)。
167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二、哀歌(三14~26)
人照管而逐漸毀壞,所以稱為荒邱。支持荒邱是指陵墓的論點,是 在於 15b 節與荒邱相平行的名詞房屋(參:十七 13,三十 23;傳 十二 5,在這幾處經文中的「房屋」都代表陰間),以及把此字與 「陰府」—死亡之地—連在一起的用法(結二十六 20)。若是 如此,約伯在此是特別暗示,激發君王、王子建造陵墓的出發點, 是因為人們相信,這些遺跡的居住者,即使陵墓年久失修,也過著 比活人更加安祥的日子。而且這些有權勢又富有的領導者,為了提 高離世後的生活品質,還用包括金子、銀子的珍寶,來填滿他們的 陵寢。許多學者依據這幾句經文,就假設約伯心中所想的是金字 塔;貴胄們在金字塔附近,也曾建造過類似金字塔、稍小的陵墓, 來確保他們離世後有一安身之處。 11 約伯在哀慟中,極渴望有那樣 的安息。
三 16. 約伯暫時岔開對於陰間極樂世界的敘述,而插入一句, 希望 他是 不 到期 而落 的 胎(nēpel ṭāmûn;參:11~12 節) 。雖 然 這一節經文在此處出現是有些格格不入,但很有可能約伯是再次加 強他最初的渴望,就是他從來沒有被生出來。約伯是希望他從母腹 中流產、而被丟棄,那一團帶有生機的東西,會被當做廢物般地處 理掉;那麼他也就不會遭受到現在所遇見的不幸了。
三 17~18. 約伯又回到他原本的主題,也就是困乏人將在陰 間得安息;他相信所有曾被困境煩擾過的人,在這裏都將得著平 靜;每一個人都將一樣地處於軟弱無力的狀態。雖然死後每人會遭 到不同程度的懲罰,但轄制他人、或督工責打奴僕來強制遵行他的 命令,如此屬世的社會制度將不復存在了。在陰間沒有攪擾 (rōgez)使人疲累,甚至惡人(r e šāʿîm)的攪擾也將止息。希伯來 文字根 rgz,象徵強烈的情緒激動。它表現出一個可怕的統治者在 11
有些學者為了致力於這個方向的解釋,而將 ḥ o rābôt 修訂為 ḥ a rāmôt, 這是依據阿拉伯文字 hrm(「成為朽壞」)而來的,hrm 是阿拉伯人用 來指稱金字塔遺跡所使用的字根(符瑞爾,何斯特;見 BHK;參:杜來 福與葛雷);符瑞爾認為,ḥ o rābôt 是對等於阿拉伯文 ḥ a rāmôt 的希伯 來文。其他的解釋,參:布迪,杜姆,以及董姆。
168
二、哀歌(三14~26)
全地所造成的驚駭(賽十四 16);以及神激起對萬民的忿怒,所造 成的驚懼恐慌(珥二 11;參:賽二十三 11)。惡人以犧牲他人的 利益來增加自己的財富,是眾所周知的;他們因而惹是生非,並且 製造了社會的混亂。惡人的生命充滿動亂,因為他們總是憂心忡 忡,並且對於任何挑戰他們的人爆發烈怒。但是在陰間,惡人的攪 亂全都將止息。 被囚的人是指那些被強迫徵召的勞工,不論是罪犯或戰俘,也 都同得安逸。在世間,這些人被督工的聲音(qôl nōgēś)所逼,通 常還伴隨著皮鞭刺痛的鞭打,必須耗費體力從事使人精疲力竭的苦 工。但是在陰間,他們將從這些重擔中得到釋放和解救,再也不會 聽見督工恐怖的吼聲。
三 19. 不論大小,都是一樣得享安息的處境。安德生(Anderson ) 指 出 , 這 兩 個 詞 和 前 面 的 經 文 帶 有 交 錯 配 列 的 關 係 : 小 (qāṭōn)是指 17~18 節的惡人,而大(gādôl)則是指 14~15 節 的君王、謀士和王子。沒有人能轄制另外一個人,也沒有人會是另 外一個人的奴僕;所有的人都將從沉重的職責中得到解脫,奴隸也 會 從 他 主 人 的 指 令 中 得 著 解 放 。 都 在 那 裏 ( šām hûʾ ) 這 個 短 語 強 調,任何人的優勢都會被剝奪,眾人所處的境況都是相同的;但是 並非指他們都會得到相同程度的懲罰(參:杜來福與葛雷,董 姆)。
三 20~22. 約伯依據哀歌的形式,又問了另外一個攪擾人的 問題: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 給他呢?這些不幸的受造者,被形容為受患難的人或悲慘的人 (ʿāmēl),以及心中愁苦的人(marê ne ∫ p eš;參:七 11,十 1,二 十一 25;亦參:撒下十七 8;結二十七 31)。希伯來文 mar 暗示 伴隨潰敗、挫折的刺痛灰心。這樣的命運往往肇使他們的性情變得 乖戾,以至於他們的生命中無法再有喜樂。美好的日光只會讓他們 更加悲傷自憐,進而切望死亡快速來臨。他們切望求死,雖是徒勞 無功,但是求死的心情,卻比起採礦者挖掘求隱藏的珍寶,還要來 得熱切。當他們至終來到墳地時,就快樂、極其歡喜;在那裏,他
169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二、哀歌(三14~26)
們從過往的苦難中得到解救。約伯的質問,表達出對神強烈的不 滿;因為他們的生命是神所賜予的,但神卻允許他們受到這樣的苦 難,他們所處的悲慘境況,神應該看得見,如果祂對他們有一絲憐 憫同情的話,祂應該就讓他們死去。
三 23. 從上述可看見約伯對一般生命的不滿,他把這些不滿也 應用到他個人的處境上;我們可從他在 20 節發出的為何來窺知此處 的涵意:「人的道路既然遮隱,為何要把生命和光賜給他呢?」道 路(derek)這個字意指他的命運。遮隱表示因為現今的苦境,造成 了他的生命毫無意義可言。重大的打擊降臨到他,破壞了他對人生 曾懷有意義的憧憬,使得他只有感到受挫敗和悲慘。光和生命,是 神賜給人的最好禮物,如今對約伯而言卻只是徒增他無限的絕望。 神又把他四面圍困。約伯想像神是用籬笆圍繞著他,以至於他 無法從他的困境裏逃脫。 12 約伯在此處表達的不滿,剛好是對撒但 的懷疑諷刺性地曲解(一 10)。撒但曾抗議神用籬笆圍護約伯,保 護他免受任何的傷害,因而約伯可以毫無攔阻地亨通發達。但如今 處在極度痛苦中的約伯,卻抱怨神用籬笆圍住他,讓他接受不到任 何幫助。對於約伯而言,神是把他鎖在攪擾混亂之中,還把鑰匙丟 掉了。
三 24. 我的喊叫就像是吃飯,我唉哼的聲音湧出如水(參:詩 四十二 4 [《和合本》3 節],八十 6[《和合本》5 節])。他每 天必須以這些可怕的感覺為食物。喊叫(《和合本》嘆息; ʾ a nāḥâ)通 常翻譯為 「 歎息」, 但 是這樣的 翻 譯在意義 上 太過於溫 和。它的希伯來文字根意指受壓迫者、做苦工的奴隸、或是因悲慘 事 件 而 身 心 交 瘁 者 所 發 出 的 大 聲 呻 吟 或 慟 哭 ( 出 二 23 ; 哀 一 4 、 8、11 、 21 、22 ) 。 受 苦 者 的 喊 叫 造 成 這 人 精 疲 力 竭 , 也 使 這 人 本 身無法得到任何的安息(詩六 7[《和合本》6 節],一○二 6
12
約伯也在十九章 8 節表達,對於神阻攔他來就近祂,他感到多麼的驚駭 (參:哀三 7;何二 8[《和合本》6 節])。
170
二、哀歌(三14~26)
[《和合本》5 節])。 13 在舊約聖經中,唉哼(š e ʾāgâ;字面意思 為獅子的吼叫;伯四 10;賽五 29)通常是用來象徵強而有力的聲 音:雅威的吼叫(耶二十五 30;摩一 2),軍隊拆毀重要建築時的 吼叫聲(詩七十四 4),以及遭受不幸者痛苦的吼叫(詩二十二 2 [《和合本》1 節],三十二 3,參:三十八 9~10[《和合本》8 ~9 節])。
三 25. 約伯的哀嘆是:我所恐懼的(paḥad pāḥadtî)臨到我 身。
14
這個敘述顯示出,約伯在這些災難臨到之前,就曾害怕一些
災禍會降臨到他的家中。他心中的憂慮可以從他定期地替他兒子們 獻祭,以免他們在心中咒詛(一 5;《和合本》棄掉)神得到證 實。我所懼怕的(yāgar)迎我而來,他也同樣擔憂某些災變,可能 會造成他不再發達亨通。希伯來文 yāgar 意指來自強大敵人肆虐的 攻擊所引起的憂懼,不論這敵人是屬地的(耶二十二 25)或屬神的 (申九 19;參:伯九 28)。約伯早先預感遭致災難的不安,如今 終於成為恐怖的事實。
三 26. 約伯明確地表示:我不得安逸(注意 26 節和 13 節的平 行形式),作為他哀歌的結語。三個表達安息的動詞(都是完成 式)前面卻帶著否定詞,以及第四個表達事情已經發生的動詞,是 強調他因無法安息所造成的喪氣。使用完成式是代表著,動詞的動 作在本質上完全不存在於約伯的現狀之中。董姆把這三個動詞的意 思區別如下:安逸(šālâ)是代表心智上的安息,平靜(šāqaṭ)則 代表肉體上的安息,而安息(nûaḥ)是指一般的安息。董姆如此蓄 意的畫分或許有些刻板,卻也表達出約伯所渴求的安息同時包含了 安定與平靜。一個內心深處感受到平靜的人,才能夠充分地享受人
13
耶利米的文士巴錄說的話和約伯頗為相似:「哀哉!耶和華將憂愁加在 我 的 痛 苦 上 , 我 因 唉 哼 [ ʾ a nāḥâ ] 而 困 乏 , 不 得 安 歇 」 ( 耶 四 十 五 3)。
14
關 於 心 理 學專 家 如 何 處理 約 伯 在 三章 25 節 所 表 達 的 憂 慮 ,見 : R. L. Katz, “A Psychoanalytic Commentary on Job 3:25,” HUCA 29 (1958) 377-83。
171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二、哀歌(三14~26)
生。相反地,一個缺乏安息的人,內心則充滿了強烈的混亂,也涵 蓋了肉體上的折磨、心靈的痛苦,以及社交上的不安。約伯所處的 情況,就是如此。以致他呼喊著:患難來到。患難(rōgez;參:17 節攪擾)這個字,是描述完全地缺乏平安而導致的動盪狀態。
焦點 這是約伯在整卷書中咒詛自己時,所說出的最為殘酷的話語。 這些話令讀者吃驚,而他的朋友們也同樣感到震驚。他們害怕約伯 對神的信心已經消失殆盡,反而轉變為對神的不信任(如:四 5~ 6)。為何一個拒絕咒詛神的人,會對自己的生命抱有如此厚重的 敵意呢?在序幕的約伯和詩歌部份中的約伯,最為鮮明的對比就是 這裏。先前的約伯「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也不妄評 神」(一 22),然而,這裏的約伯卻道出他心中最苦毒的感受。 約伯咒詛自己的生命,是以口犯罪嗎?既然生命是神所賜給人 類最偉大的禮物,那麼咒詛生命不僅僅是拒絕這份禮物,也是咒詛 神本身。但是,如果約伯在他的第一次講論時就以口犯罪,那麼接 下來也不會再有辯論了。之後他不斷聲明自己是無辜的,將會變得 是徹底可笑的。雖然約伯的言語在咒詛神的尺度邊緣上遊走,但他 仍然並未咒詛神。相反地,他以求死的心願,來發洩他因遭受苦難 引起的怨恨。他在人生最黑暗的光景中存活下來,但是他並未咒詛 神、也沒有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
172
附記:違反宇宙法則的魔法
附記:違反宇宙法則的魔法 古代近東地區的人民認為,所有的東西—包括諸神—都是 從一個最初的子宮所產生的。1 所有的生命和勢力,都可在這個最 原始的領域(有時稱為必然性或宿命)找到源頭,而他們必須順從 他們的天命。在此系統中,若能凌駕於諸神之上、進而操作這領域 中的一切,就能控制某人的命運或決定事情至終的演變。由於這個 領域是非人性的,所以只能用魔法或儀式來向它提出請求。這個最 起初的子宮,也是諸神用來創造世界的基本物質;因此,為了使魔 法靈驗,儀式、魔法、咒語都充滿了生產和創造的語言。人們相 信,法力強大的咒語能附帶著神秘的力量。醫治的儀式釋放出自然 的力量,來達到治癒的目的。相反地,毀滅的咒詛,則是逆轉創造 的語言,把宇宙結合在一起的羈絆解開,而帶來了死亡和毀滅。 這種形式的咒語,成為約伯咒詛他出生那日的結構模式。約伯 發出違反宇宙法則的魔法,用來逆轉他出生那天創造的步驟;人們 認為這個逆轉創造的步驟,本質上和神七天創造天地的步驟是一樣 的。2 要抵消特定日子的創造,則原本創造的每一個步驟都要按次 序來取消。再者,也需要注意,造成此結果的咒語在語言上的精確 度。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約伯記三章 3~13 節違反宇宙法則的咒 語,和創世記一章 1 節~二章 4 節的創造語言,在結構上有緊密的 相關性。3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這個咒詛中完全沒有提及關於第 三天的創造,可能的原因或許是數字代表了力量;因為七這個數字 所代表的是秩序,而六這個數字卻代表了混亂,所以六在咒詛的結 1
Y. Kaufmann, The Religion of Israel, tr. and ed. M. Greenberg (New York: Schocken, repr. 1972), pp. 21–53。
2
M. Fishbane, “Jeremiah iv: 23-26 and Job iii:3-13” VT 21 (1971) 15167。
3
這種逆轉宇宙秩序的思想,也出現在耶利米書四章 23~26 節;先知預 見最後的審判,正是以逆轉創造步驟的方式來呈現的。耶利米書和這裏 的詩歌,顯然都是得自同樣的來源,是使用咒詛的能力來取消宇宙的秩 序。
173
貳、約伯的咒詛哀歌(三1~26) 附記:違反宇宙法則的魔法
構上是極其要緊的。而在這個咒詛中,創造的最後一天是安息之 日,正是這個咒語的訴求對象,更不能被遺漏了;所以為了仍然達 到六天的數字,取而代之的,就是刪除第三天。這兩段經文格式的 比較如下: 約伯記三 3~13
創世記一 1~二 4
第一日
願那日變為黑暗(4a 節)
要有光(一 3b)
第二日
願神不從上面尋找它
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
(4b 節)
的水分開了(一 7b)
不算為年中的日子
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
(6b 節)
夜,作記號,定節令、日
第四日
子、年歲(一 14) 第五日
能惹動鱷魚的(8b 節)
神就造出大魚(一 21a)
第六日
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
照著我們的形象造人
(11a 節)
(一 26a)
我就早已長眠而安息
(神)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
(13 節)
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
第七日
第七日,定為聖日(二 2~3) 如果這個咒詛能夠應驗,那麼約伯就不復存在了;就好像他從 來沒有出生過,從來未曾存在過;果是如此,他也就不會被這種悲 傷的命運所蹂躪,也不會經歷如此巨大的痛苦。 約伯以此作為唯一能快速地讓他從悲慘命運中解脫的方式。由 於他並沒有犯錯,所以他並不需要認罪悔改;他也不能藉著獻祭, 來使他從苦難中解脫。然而,以他對神的信心,結束自己的生命是 難以想像的。因此,最後的辦法便是使用這個咒語。但他所發出的 咒語是虛幻而不切實際的,因為即使是法力最高強的巫師,也尚且 無法完成這樣的果效。因此,這些話只是表達出約伯是處在極度的 悲慘之中。
174
麥種聖經註釋 真正使這一系列與其他註釋書不同的是,它從福音主義這一解經傳統的內部發聲。福音主義是更 正教內部跨越傳統宗派界限的一個非正式運動。它的中心與精神在於堅信聖經是神默示的話語, 藉著受聖靈感動的人手寫出,是絕對沒有謬誤的。通過聖經,神呼喚人類去享受與其創造主和救 主之間充滿愛的個人關係。依照這一傳統,「麥種聖經註釋」的各書卷並不將聖經當作只是人為 創作的古代文學作品,它特別注意文本的文學特徵、神學主題、及其對今天信仰生活的影響。
路得記
羅馬書
The Book of Ruth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The Book of Revelation
哈伯德 Robert L. Hubbard Jr.
穆爾 Douglas Moo
饒柏˙孟恩思 Robert Mounce
約伯記
加拉太書
新約引用舊約
穆爾 Douglas Moo
夏德黎 John E. Hartley
上
下
Galatians
The Book of Job
詩篇
上
以弗所書
下
啟示錄 上
下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Use of the Old Testament 畢爾、卡森(編) G. K. Beale & D. A. Carson (ed.)
Psalms
The Letter to the Ephesians
范甘麥倫 Willem A. VanGemeren
歐白恩 Peter O’Brien
主耶穌的畫像
箴言
腓立比書
Jesus according to Scripture
上
下
博克 Darrell L. Bock
The Book of Proverbs
The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華爾基 Bruce K. Waltke
韓森 G. Walter Hansen
主耶穌的比喻
歌羅西書、腓利門書
Stories with Intents
以賽亞書
上
下
The Book of Isaiah 歐思沃 John N. Oswalt
馬太福音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
The Letter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穆爾 Douglas J. Moo
提摩太與提多書信 The Letters to Timothy & Titus
卡森 D. A. Carson
唐書禮 Philip Towner
約翰福音
希伯來書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卡森 D. A. Carson
The Letter to the Hebrews 歐白恩 Peter O’Brien
使徒行傳
約翰書信
Acts
1-3 John
博克 Darrell L. Bock
亞伯勒 Robert W. Yarbrough
斯諾德格拉斯 Klyne R. Snodgrass
麥種聖經神學系列 顧名思義,麥種聖經神學系列以聖經神學研究為焦點,選題範圍除 聖經神學、舊約神學、與新約神學外,亦納入聖經不同作者、書卷 的神學,以及重要的聖經神學專題,將學術界精心研究的成果介紹 給華文讀者,期盼能為華人的聖經與神學研究打下紮實的基礎。
聖經神學導論
保羅神學:綱要
From Eden to New Jerusalem
Paul: An Outline of His Theology
亞歷山大 T. Desmond Alexander
芮德博 Herman Ridderbos
郝思舊約神學
保羅神學:新舊觀
Old Testament Theology
Perspectives Old and New on Paul
郝思 Paul House
魏斯特鴻 Stephen Westerholm
馬歇爾新約神學
保羅神學:基督論
New Testament Theology
Pauline Christology
馬歇爾 I. Howard Marshall
費依 Gordon D. Fee
史瑞納新約神學
保羅神學:聖靈論
New Testament Theology
God's Empowering Presence
史瑞納 Thomas R. Schreiner
費依 Gordon D. Fee
光照系列 「光照」系列納入與聖經詮釋、解經學、及講道有關的重要著作, 裝備讀者,心中的眼睛被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照明(φωτίζω,弗 一18),能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揚出來,使眾人獲得光照而明 白(φωτίζω,弗三8∼9)那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裏的奧祕 是如何安排的。
聖經神學與解經講道
從傳道書傳講基督
Preaching the Whole Bible as Christian Scripture
Preaching Christ from Ecclesiastes
高偉勳 Graeme Goldsworthy
講道與講道的人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從但以理書傳講基督 Preaching Christ from Daniel
Preaching and Preachers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鍾馬田 D. Martyn Lloyd-Jones
以基督為中心的講章
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
Christ-Centered Sermons
Not against Flesh and Blood
柴培爾 Bryan Chapell
鍾馬田 D. Martyn Lloyd-Jones
從舊約傳講末世論
從釋經到講道
Preaching and Teaching the Last Things
The Modern Preacher and the Ancient Text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華德•凱瑟 Walter C. Kaiser Jr.
從聖經傳講倫理學 What Does the Lord Require?
從舊約傳講基督
華德•凱瑟 Walter C. Kaiser Jr.
Preaching Christ from the Old Testament
神在講道中居首位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從創世記傳講基督 Preaching Christ from Genesis 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
The Supremacy of God in Preaching 約翰•派博 John Piper
講道?純粹講道的簡單教導 Preaching? Simple Teaching on Simply Preaching 亞歷克•莫德 Alec Motyer
焦點系列 置身於二十一世紀,教會面對無數的挑戰與衝擊。本系列精選與神學思想和教會牧養相 關的焦點話題,在面對後現代思潮的影響時,堅守聖經的教導,以基督的福音為中心, 發出為時代守望的先知信息。
建立高EQ的教會
聖經無誤論
The Emotionally Healthy Church
Five Views on Biblical Inerrancy
史卡吉羅、柏華倫 Peter Scazzero & Warren Bird
梅瑞克、蓋瑞特編 J. Merrick and Stephen M. Garrett (ed.)
神的全權與人的責任
牧師—— 公眾神學家
Divine Sovereignty and Human Responsibility
Pastor as Public Theologian
卡森 D. A. Carson
范浩沙、史朝恩 Kevin J. Vanhoozer and Owen Strachan
認識新興教會
沒有基督的基督教
Becoming Conversant with Emerging Church
Christless Christianity 邁克·何頓 Michael Horton
卡森 D. A. Carson
健康教會九標誌
福音導向的人生
Nine Marks of a Healthy Church
The Gospel-Driven Life
狄馬可 Mark Dever
邁克·何頓 Michael Horton
耶穌所傳的福音
福音的託付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麥卡瑟 John MacArthur
深思熟慮的教會 The Deliberate Church 狄馬可、亞保羅 Mark Dever & Paul Alexander
The Gospel Commission 邁克·何頓 Michael Hor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