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DESIGN No.163 2021/04(精華版)

Page 1

163

APR 2021

Woven Cosmos 集智.寰宇之構專輯 封面紀事:當東方既白,看楊思勝書畫 陳輝東訪談錄/魏蔚專欄:春華秋實 藝術家工作室專訪錢佳華 妮姬.德.聖法爾的繪畫、雕塑與建築

04




編輯手記 Message from the Editor ( artcollect.design2@gmail.com )

昇華官能的美學感知

2021年 4 月1日出刊/第一六三期

柯比意說:「藝術只向那些找尋、發現、發明線索之人,展現其

編 輯 者 藝術收藏+設計編委會

面目。」對於創作者而言,藝術意味著想像力的出口,是對自我的

發 行 人 何政廣

突破與超越。藝術家的創作取自生活的真實感知,並提出開放性的 詮釋,他們的目的並非僅僅演示如何看待世界,時而提醒人們意識

編輯小組 王庭玫 謝汝萱 吳家瑀 林容年 許玉鈴 羅珮慈 柯美麗 廖婉君 郭秀佩 王孝媺 吳心如 周亞澄 曾筱如 翁境優 執行主編 林志鴻

到自身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們與宇宙之間的連繫,在美學、科

執行美編 張娟如

學、哲學、形而上的不同層次運行著,而這便成了4月專輯「集智.

特約攝影 何樹金 郭東泰 陳明聰

寰宇之構」企圖探討的核心意識。

廣告總監 黃淑瑛

欣賞楊思勝濃墨淺彩的畫作,可以讓人感受到春到人間的喜悅, 或盛夏醉綠的酣情;它時有秋意薄冥的愁緒,更有深冬枯寂的蕭

▎2007年10月5日創刊 ▎創辦人:何政廣 ▎

廣告業務 簡鈺文 會計主任 陳慧蘭 訂戶業務 朱惠慈 陳詩萍

條。而那天將微微亮,旭日與朝霞在天邊候著,蓄勢待發出光芒的

發行業務 孫嘉亨 許致遠

畫面,是中國文人畫最令人沉醉的「東方既白」―那像旭陽朝暉

特約撰述 劉 俐 黃春英 楊識宏 劉晞儀 高千惠 李婷婷 周東曉 耿殿文 陳瀅如 馬唯中(美國) 何玉郎 陳英德 唐忠珊 廖瓊芳(巴黎) 陳 鈞(英國) 丘彥明 劉粹倫(荷蘭) 徐芬蘭 周芳蓮(西班牙) 吳曉芳 邱馨慧 黃士誠(日本) 劉欽棟 伍 常(香港) 楊爾寧(韓國) 致 穎(德國) 方振寧 周文翰(北京) 林 藝 沈奇嵐(上海)

的一抹紅,以及紅、藍多彩交織所暈染出的美麗神韻,悠然筆觸間 象徵的是他對生活的熱情和生命的悸動。 陳輝東洗練、淳厚的畫筆,造就鮮明的寫實風格。他善於捕捉及 詮釋萬物之美的手法,施展於生動的肖像、豐腴唯美的裸女、異國 情調的風景、昂揚前進的帆船、勤奮勞動的漁夫,直探各種繪畫題

International Editor

Victoria Lu

材的精髓,賦予物象精確的造型,對光影和色彩有高度的考究。作 品嚴謹的構圖,充分發揮寫實繪畫古典意蘊,也兼具現代靈豔之美 感。 保羅.克利曾言:「畫畫猶如帶著一條線去散步,這條線會隨著 途中所發生的狀況而改變它的特性。」他觀察自然界本生之物,探 索幾何與色彩在其中的關聯性,在繪畫中亦強調線條之間的相對 性。錢佳華的繪畫以日常經驗做為創作的視覺來源,透過視角的切 換與線條的運動感,建構一個不同於人眼可見的現實世界,以畫面 完成一段透過現實觀看展開的感知歷程。 沙漠地景藝術節「DESERT X 2021」想像地景不再只是自然生態 的組合排列,更是經由人所塑造―科切拉山谷(Coachella Valley) 的歷史、現實與種種潛能,構成了沙漠的樣貌。沙漠作為一種邊界 的存在,翻轉了移民、水資源爭奪、社會正義、西部牛仔的種族敘 事,「DESERT X 2021」試圖探討「土地權益」與所有權、性別化的 地景、地域性與全球化沙漠經驗之間的新對話關係等,藉由地景藝 術探索與人類集體未來緊密相繫的議題。 法蘭克.科恩(Frank Cohen)因經商而致富,他自1970年代開始 收藏英國現代藝術,並於1980年代晚期,成為「英國年輕藝術家」 (YBAs)的贊助者。科恩數度被《藝術新聞》(ARTnews)列為 「全世界兩百大收藏家」之一,在藝術界向有「北方的查爾斯.薩 奇」(The Charles Saatchi of the North)與「北方的梅迪奇」(The Medici of the North)美名。他如何建構起龐大的藝術收藏,以致人人

發行 藝術家出版社 社址 106 台北市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Taipei 106, TAIWAN, R.O.C. E-Mail artvenue@seed.net.tw 電話 (02)23886715.23886716 傳真 (02)23965707.23965708 郵政劃撥 50035145 戶名 藝術家出版社 北京辦事處 總監 許玉鈴 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院六號樓(今日畫廊二樓) 郵編/100022 電話/(86-10)58760011分機308 中部廣告代理 長江廣告 電話/(04)23727658 傳真/(04)23721047 總經銷 創新書報股份有限公司 (02)2917-8022 金門 源成書局(0823)32357 長春書店(0823)534023 香港九龍 藝文圖書公司.啟文書局有限公司 新加坡 友聯書局 吉隆坡 集珍莊 Kedah 賴耀發 韓國 中國書畫公司 電話/7336541 馬來西亞分銷處 白屋書坊 電話/03-2072-7412 紐約 Good Year Co., Chinatown Trading Co. 中國經銷商 北京頌雅風圖書銷售有限公司 業務電話(86-10)58760286、(86-10)58760278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今日美術館2號舘B1層 郵編/100022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1176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稱羨呢?本期「世界大藏家」專欄詳述了法蘭克.科恩展開藝術收 藏的始末。 喬志兵自2006年開始當代藝術收藏,藏品涵蓋了中國大陸與國際 間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創作,在2013年登上《藝術新聞》年度全球兩 百大頂尖藝術收藏家榜單後,於2019年創辦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喬 志兵展現了新一代收藏家的學習速度、心靈開闊的程度、國際視 野的廣度,以及雄心壯志的執行力度,他將十五年來高度濃縮又無 比精彩的收藏歷程,概括為「美感」、「靈感」與「情感」三條線 索。他說在遇見藝術之前,他是一個只知道工作的人,甚至不知道 享受為何物,也無法感受生活的樂趣,但自從開始和當代藝術發生 了密切的關係後,他覺得整個生命的熱情被點燃,而投入藝術收藏 的過程,便是一個與藝術家之間互相驗證又互相激發的過程。

零售價 新台幣220元 全年 2200元 二年 4200元 平郵/港澳 一年US$95 二年US$190 平郵/亞太及其他地區 一年US$105 二年US$210 航郵/亞洲區 一年US$170 二年US$340 航郵/港澳 一年US$145 二年US$290 航郵/歐美非洲區 一年US$175 二年US$350 請寄支票或匯票至台灣台北市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藝術家出版社 支票抬頭 Artist Publishing 印刷廠 欣佑彩色製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本刊圖文,保留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摘編 法律顧問:蕭雄淋



藝術熱新聞

魏蔚隨筆

008 「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於國立臺灣美 術館開展/ART TAINAN 2021 台南藝術博覽會3月14 日圓滿謝幕/形而上畫廊藝術家聯展「如果有一天… …」

016 春華秋實 ◎魏蔚

010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將以藝術品出售所得支付員工薪水 /利希特將「比克瑙」系列作品永久借給柏林國家美 術館/弗里克.麥迪遜自今年3月中起開放公眾參觀

播客藝聞 ◎山崎二十一 030 瑞秋.懷特雷特(Rachel Whiteread)/艾米.謝拉德 (Amy Sherald)/保羅.麥卡錫(Paul McCarthy)/ 邁克.溫克曼(Beeple, Mike Winkelmann)/奈良美智

011 克里斯多和珍─克勞德的藏品成交總額達920萬歐元/ 非同質化代幣(NFT)作品在佳士得創下紀錄

● 封面圖版/

藝術龍門陣

楊思勝 《明天會更好》 39.8x48.2cm 2021

陳輝東訪談錄 ◎陳長華

文物專欄 014 從一塊白玉看權臣和珅的口袋有多深 ◎戴忠仁

No.

163

C O N T E N T S

Apr 2021

藝術視界 036 「追求真善美,永不妥協!」

012 胡克敏的全能畫藝 ◎熊宜敬

以收藏.致未來 022 喬志兵:這個時代的藝術,與任何時代的藝術同樣 偉大 ◎沈奇嵐

世界大藏家 044 茁長於英國棉織之都的收藏視野 大收藏家法蘭克.科恩的故事 ◎方秀雲

封面紀事:

當 東方既白 看楊思勝書畫 031 你的美一縷飄散 渲暈染紅旭日與朝霞 ◎何恭上

織品美學 048 專輯:

Woven Cosmos 集智.寰宇之構 ◎林志鴻

050 將沙漠樣貌化現為心靈狀態 從沙漠地景藝術節回望世界 ◎吳礽喻

100 染織文物傳世之美 京都細見美術館「日本色彩─吉岡幸夫的工作和收 藏」特展 ◎丘秋

影像美學

056 為歡樂的未來而造 妮姬.德.聖法爾的繪畫、雕塑與建築 ◎林芝禾

104 永不止歇的影像鬥士 南非酷兒攝影師扎涅爾.穆荷里 ◎鄭元智

062 重建自然與社會生態系統的創新實驗 紐約MoMA「破碎的自然」展 ◎林純雅

110 牛遊乾坤 公共空間中的藝術牛 ◎黃健敏

藝術大觀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春茶藏茶趣 ◎池宗憲

Power100 2020 068 2020年百大權力榜 重省藝術機構與權力機制(中) ◎許楚君

藝術視界 078 以「藝術之佮」的紀元,告別「一牆之隔」的歷史 寫在白石畫廊「藝/牆之佮」特展之前 ◎石瑞仁

藝術家工作室 080 隱藏的視域

建築觀點 120 後現代建築之父 范裘利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123 上海天文館 124 亞洲最大的空中農場 125 東京銀座的創意聖殿

創意萬象 ◎林志鴻

《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錢佳華元 ◎許玉鈴

126 湯尼.奧斯勒:水的記憶/第8屆X-site計畫首獎

工藝美學

127 珍稀粉紅彩鑽珠寶/傾訴天地傳說的珠寶交響詩

090 工藝就是力量,美國藝術的另一面 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美國工藝」展 ◎洪昱溱

藝術人物誌 096 聲響、語言與記憶的三重奏 勞倫斯.阿布.哈姆丹以另一種私密證據重建真實沙漠 ◎陳庭榕

128 屏東特有種的氣、味、聲、景/2021台灣當代原 民實驗服裝特展 129 性別越界的時尚之旅

藝想創見 130 嵐隱京都 細倉真弓的皇城藍調 ◎林志鴻

廣 告 索 引 臺南市美術館 封面裡 / 形而上畫廊 3 / 白石畫廊 5 / 臺北市立美術館 7 / 臺北市立美術館 9 臺灣銀行 封底裡 / 今日美術館 封底



「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於國立臺灣 美術館開展 「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展期自2021年3月20日至6月27日。展區巨 幅的數位互動牆面,是以順天美術館捐贈的一百九十五位藝術家的四百五十件作 品所構成的一個歷史時空建置。從最年長的藝術家出生年的1871年,到本展推出的 2021年為範疇,給合藝術作品的賞析、藝術家的生平,以及重要的藝壇大事、歷史 事件,構成一條納臺灣藝術史發展脈絡的立體長河。觀眾可透過Kinect感應器,自 行點選其中的單一作品後,閱讀該作品創作的時空背景,更深入體會藝術家創作的 用心與思維。此外,觀眾也可以點選單一藝術家,便可查見順天美術館對這位藝術 家的其他收藏作品。

梅丁衍作品〈為什小提琴殺了琴師〉99×79.8×10.2cm(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ART TAINAN 2021 台南藝術博覽會 3月14日圓滿謝幕 台南藝術博覽會正式落幕,今年以藏家分眾策略帶領 產業串聯、官方合作及學術結合,以四大策略打造盛大 的藝術博覽會。依據大會的統計,有超過三成的展商 回饋,今年的購藏者中,近七成以上皆為新開發的收藏 家,首創的藏家分眾策略獲得優異成效。產業方面,台 南藝博此次串聯南部的會員、美術館等單位,組成南方 館際聯盟,與在地的臺南市美術館合作貴賓活動,參訪 當期展覽及美術科學研究中心,也合作推出講座《如何 延長藝術品的壽命》,與收藏家分享最新的藝術品保存 概念。學術與教育方面則進行「藝術服務人才培養運用 計劃」、「媒體公關實習計劃」、「教育課程鏈結計 ART TAINAN 2021 台南藝術博覽會 民眾觀賞作品

形而上畫廊藝術家聯展「如果有一天……」 「如果有一天⋯」展期自3月13日至5月9日。展出包括台灣、日本 與韓國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姜錫炫、權奇秀、崔旴嵐、朴善 基、天野喜孝、金昌烈、廖堉安、耿晧剛、張堂龲、陸先銘、連建 興、阿熙、譚國智。各自透過描述過去、未來與夢境,以種種脫離常 軌的奇幻想像,表現狂想、呈現充滿奇思幻想的寄予未來無限向度的 追尋,試圖傳達每個當下都有奇蹟正在發生,恰似生活中的如奇遇般 的偶然。「這不是白日夢,也是白日夢。是每個夢境的延伸與實踐, 是真實通往虛擬的穿梭渠道。」(整輯╱翁境優)

張堂龲 被陽光喚醒 油彩畫布 90×117cm 2021

8

劃」,結合講座與聽眾。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將以藝術品出售所得支付員工薪水 博物館通常會出售相似或不適合 的作品,大都會博物館近年來出售 藝術品的平均年銷售額約有1300萬 美元。然而,售出藝術品的所得資 金只能用於購買新的博物館藏品, 這是美術館館長協會(Association of Art Museum Directors)的嚴格規 範。在疫情期間,各個博物館都受 到了嚴重的影響,2020年4月起, 該協會對於這條規定進行了為期兩 年的更改,允許博物館將此類資金 用於館藏的維護和保管。紐約大都 會博物館因為疫情,財政上有1.5億 美元的預算缺口,雖然有減少部分 成本,但預計未來幾年缺口也只會 愈來愈大。因此該博物館董事會做 出了重大的決定,將以售出的藝術 品所得資金用於維護館藏以及支付 員工薪水。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利希特將「比克瑙」系列作品永久借給柏林國家美術館 傑哈.利希特(Gerhard Richter)表示,「比克瑙」系列繪畫裡有奧斯威辛─比 克瑙集中營的記億,為了防止這系列具有追悼大屠殺意義的畫作在藝術品市場裡 被交易,藝術家將這些畫作轉交給負責監管德國美術館的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 (Prussian Cultural Heritage Foundation),永久借給柏林國家美術館。除了是利希特 基金會永久借出的一百件作品的一部分,「比克瑙」系列自2021年3月16日至10月3 日,將於柏林舊國家美術館「繪畫的反思」主題展展出。這四幅抽象畫作取材自四 張照片,是當時被囚禁在集中營裡的受害者所偷拍到的集中營正在燃燒的屍體。利 希特說他一直在努力尋找適當的方式呈現這些圖像,最終,他決定在原本的具象繪 畫上進行層疊的塗抹,以抽象的方式表現。 傑哈.利希特作品「比克瑙」系列 Gerhard Richter, Birkenau Courtesy of Jewish Museum

弗里克.麥迪遜自今年3月中起開放公眾參觀 弗里克.麥迪遜(Frick Madison)是紐約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位於麥迪遜大道的臨時展場,在弗里克收藏館原址的歷史建 築正在進行整修的這兩年間,提供大眾參觀館藏以及使用弗里克圖書館 (Frick Art Reference Library)。弗里克的臨時展場是1960年代馬塞爾.布 魯爾(Marcel Breuer)所設計的現代建築,屬於外觀厚重、線條感強烈的 粗獷主義風格,與弗里克收藏館原址洛可可式的歐風建築大相逕庭。然 而,美術館選擇接納建築本身的粗獷感,讓弗里克館藏在現代空間展出。 弗里克.麥迪遜自今年3月18日起開放公眾參觀,但目前因為疫情的關 係,無法接受任何的團體參觀預約,且參觀前必須提早購買定時入場票。

10

福拉哥納爾作品〈愛的進程〉系列 弗里克.麥迪遜 弗里克收藏館 Fragonard, The Progress of Love series, 1771-72. Frick Madison, The Frick Collection. photo: Joe Coscia


克里斯多和珍─克勞德的藏品成交總額達920萬歐元 克里斯多(Christo)和珍─克勞德 (Jeanne-Claude)以大規模的藝術計 畫廣為世人所知,包括被包裹的德國 國會大廈(柏林,1971-1995)及漂浮 之港(義大利伊塞奧湖,2014-2016) 等利用布面包裹、圍繞建築或自然地 景,這些與景觀緊密結合的龐大藝術 計畫使人印象深刻,也為當地帶來期 間限定的新氣象。克里斯多和珍─克 勞德大多是透過直接銷售自己的作品 來為這些景觀藝術募資,在資金充足 時,也會買回自己的作品。在妻子 及工作夥伴珍─克勞德於2009年去世 後,克里斯多仍繼續進行藝術製作, 直至2020年5月逝世。 蘇富比巴黎在2月17日舉辦為期兩 天的克里斯多和珍─克勞德的藏品拍 賣會,成交總額高達920萬歐元,約 為原預估總額的兩倍。其中,〈雨傘

克里斯多和珍─克勞德作品〈雨傘(日本與美國的合辦計畫)〉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The Umbrellas (Joint project for Japan and USA), 39.5×245cm; 108×245cm, 1991 © Sotheby's

(日本與美國的合辦計畫)〉是他 們在1991年10月,同時在加州和茨城縣的山谷安裝了3100把高聳的 黃色雨傘,此件作品描繪的是安裝在加州的雨傘,以170萬歐元成 交,遠超過了高預估的30萬歐元,也刷新了藝術家的國際拍賣紀 錄。拍賣會除了克里斯多和珍─克勞德的作品外,還包括了他們所 收藏的許多傑出藝術家的作品,有安迪.沃荷的絲網印刷作品〈成 龍〉、盧齊歐.封答那(Lucio Fontana)的〈空間概念,等待〉、 克萊斯.歐登伯格(Claes Oldenburg)以及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著名的克萊因藍單色畫。

非同質化代幣(NFT)作品在佳士得創下紀錄 2021年3月11日,Beeple,本名邁克.溫克曼(Mike Winkelmann) 的作品〈每一天:前5000日〉(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 佳士得以約6900萬美元的高價售出,在拍賣時,更創下了2200萬 的瀏覽人次。這是藝術拍賣行第一次拍賣NFT純電子藝術品、第一 次接受買家以加密貨幣付款,不僅創下純電子藝術品的史上最高 價、線上專拍的史上最高價,更在現今在世藝術家拍賣紀錄中排名 第三,僅次於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和傑夫.孔斯(Jeff Koons)。也因此使得這件拍品登上《華爾街日報》的封面。

Beeple作品〈每一天:前5000日〉Beeple,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21,069 x 21,069 pixels (319,168,313 bytes) Minted on 16 February 2021. Courtesy of Christie's.

NFT(非同質化代幣)屬於加密貨幣的一種,但不同於比特幣、 以太幣,NFT包含了記錄在其中的識別信息,這些信息使每個代幣各有不同,使得NFT資產具有唯一性─沒有兩個NFT是相同的,不能 以一換一,不能被另一種代幣直接取代,所以作為加密收藏品具有其特殊價值。造就本拍品高價的原因之一,是因為NFT技術能確保可追 溯的來源以及其透明度,透過記載的來源、賣方和價格,也能減少詐欺的發生。另外,同期加密貨幣在金融市場的表現十分活躍,比特幣 和以太幣在近期的市場創了新高,這可能也是造就本作品創下拍賣紀錄的環境因素之一。根據佳士得的統計數據,在所有參與此拍品的 三十三位競標者之中,只有三位是曾參與過佳士得拍賣會的客戶,高達九成的競標者是新客戶,這是拍賣中少見的現象。佳士得也預告了 未來將有更多關於NFT的計畫。

(整輯╱翁境優)

藝術收藏 設計

11


以收藏.致未來

喬志兵 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 和所有時代的藝術一樣偉大 │沈奇嵐(德國敏斯特大學哲學博士、國際策展人暨藝評家) 圖版提供│油罐藝術中心

撰文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創辦人喬志兵 右頁圖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喬志兵,收藏家。自2006年開始當代藝術收藏,藏品涵蓋了中國大陸與國際間具代表性 的藝術家創作。2013年至今,喬志兵連續榮登《藝術新聞》(ARTnews)年度全球頂尖藝 術收藏家200大榜單。他同時是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導師,並於2019年創辦了上海油罐藝術 中心。 喬志兵至今記得去洛杉磯的那一次旅程。因為行程緊張,所以提前做了功課把酒店安排 在工作室旁邊,用最短路徑完成了一天的行程。那一次他在一天之內拜訪了四個藝術家的 工作室。這四個藝術家分別是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保羅.麥卡錫(Paul McCarthy)、斯特林.魯比(Sterling Ruby)和托馬斯.豪斯雅戈(Thomas Houseago)。這 是他進入當代藝術收藏之後,給自己安排的藝術學習之旅。

22


見到托馬斯.豪斯雅戈時,兩人感覺非常親近,一見如故, 相談甚歡,藝術家還端上了特別好的日本抹茶招待遠道而來 的喬志兵,並增加了兩個小時的拜訪時間。這猶如喬志兵在 收藏藝術時所使用的直覺,他的心若感受到了共鳴,那就是 他喜歡的藝術,就是他想陪伴和相處的藝術家。 後來當托馬斯.豪斯雅戈開始創作繪畫時,許多人一開始 並不接受,覺得那是一個雕塑家偶爾的繪畫嘗試。但喬志兵 在第一時間支持並收藏了豪斯雅戈的繪畫作品,他覺得這批 繪畫作品非常精彩,他理解豪斯雅戈在繪畫中所要探索的世 界,他願意陪伴藝術家一同探索。時間證明了他的判斷,如 今這批繪畫作品已經一畫難求。對於托馬斯.豪斯雅戈而 言,他始終感激喬志兵的真正理解,喬志兵也為自己的決定 感到高興─這是讓一個收藏家最高興的事情,他在一個藝 術家的創作關鍵時刻,成為了一種支持的力量。他的肯定和 支持,讓藝術家更有信心地大步向前,無論是成功還是失 敗,他都願意大膽繼續向前探索。這不僅僅關於審美的眼 光,也不僅僅是對判斷的驗證,其中還有珍貴的友誼,和對 藝術共同的信念。 詩人米沃什曾經說:「詩人們互相辨認,就像螞蟻使用牠 們的觸角。」收藏家和藝術家也會經歷這樣的互相辨認─ 他是不是能激發我的藝術家?他的創作是否值得我欽佩和激 賞?他是不是真正熱愛藝術的收藏家,懂得創作的艱辛和快 樂?在談論作品的價格之前,首先懂得欣賞藝術家在其中的 勞作和投入的心血。收藏家要能夠明白藝術家為什麼而創 作。 喬志兵和托馬斯.豪斯雅戈觸碰著彼此心靈上的觸角,默 默確認了這是自己人。 喬志兵的藝術信念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和所有時代的 藝術一樣偉大。他深信每個時代都有傑出的表達者,重要的 是把他們辨認出來,與他們相遇相知,共同陪伴,一起成 長。這也是他的收藏之路。 喬志兵讓人好奇。他從2006年開始進入收藏,至今為止15 年的時間,無疑是一場高度濃縮卻又無比精彩的美學歷程。 他將這個歷程,用「美感」、「靈感」和「情感」三條線索 概括。這一次在3月19日開幕的展覽,表現的正是「美感」。 喬志兵在自己的私人收藏中挑選十二位國內外當代藝術家的 作品,並從個人經歷的角度出發,分享他對於當代藝術收藏 的態度和心得。在展覽的自我闡述中,他這樣說道:「收藏 關乎個人直覺,並不需要複雜的權衡,關鍵是要去體會藝術 作品帶給自己的直觀感受。」這次的十二位藝術家名單,某 種意義上呈現了當代藝術領域最精彩的一部分圖景:馬丁. 克里德、西斯特.蓋茨、何翔宇、托馬斯.豪斯雅戈、胡曉 媛、劉建華、劉韡、奧斯卡.穆里略、仇曉飛、傅丹、安德 羅.維庫亞與楊福東。喬志兵的私人收藏在五百件以上,這 次的「喬志兵收藏展│美感」展出了其中的一部分。

藝術收藏 設計

23


茁長於英國棉織之都的收藏視野 大收藏家法蘭克.科恩的故事 撰文.圖版提供|方秀雲(Natalia S. Y. Fang)

蘭克.科恩(Frank Cohen)是英國家具連鎖店「Glyn Webb Home Improvement Store」的創始人,因經商而致富。 他自1970年代開始收藏英國現代藝術,並於1980年代晚期,成為「英國年輕藝術家」(YBAs)的贊助者。1980

與1990年代,科恩聚焦於美國、德國及日本當代藝術,近來也表現出對於中國與印度藝術的興趣。

法蘭克.科恩數度被《藝術新聞》(ARTnews)列為「全世界兩 百大收藏家」之一,在藝術界向有「北方的查爾斯.薩奇」(The Charles Saatchi of the North)與「北方的梅迪奇」(The Medici of the North)美名。他究竟如何建構起龐大的藝術收藏,以致人人稱羨 呢?

44

玻璃牆旁放有阿比蓋爾.蘭恩(Abigail Lane)的作品 收藏家法蘭克.科恩與妻子雀麗 赫姆.紐頓(Helmut Newton)的知名攝影集《Sumo》,擺在 菲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設計的架上。


科恩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出生於英格蘭北方的曼徹斯特,此地 曾以棉織聞名於世,1950年代逐漸沒落,他就是在蕭條的環境中長 大的。十五歲時,他決定離開學校創業,1960年代起與一位朋友合 夥,一同開著卡車前往大小市場販售壁紙與五金用品,完全由他 「自己動手」的家具事業就此建立,是白手起家的極佳典範。

收藏初體驗 科恩並非成長於藝術家庭,接觸藝術是出於偶然,七歲時鄰居介 紹他聽古典音樂,此為他初次的藝術體驗,之後在學校唸書,熱中 蒐集菸盒卡片,並想盡辦法與其他人交換,直到擁有一整套方才罷 休,這樣的積極性格成為他未來成功步上收藏之路的關鍵。 有一天,他在曼城的戲院買電影票,在找零錢時,他發現了一枚 維多利亞時代的錢幣,於是腦子一動,將它拿給古幣專家鑑定, 並以4英鎊轉售。由於這次的交易經驗,他開始做古幣買賣,很快 地,他成為英國最有名的錢幣收藏家之一。 當事業扶搖直上之際,他遇見未來的妻子雀麗(Cherry),她當 時才十六歲,正在他的公司受訓,除了欣賞科恩堅毅的性格,她還 喜歡科恩對事物的高敏感度,恰巧地,在雀麗父親的介紹下,科恩 接觸了L. S.勞瑞(Laurence Stephen Lowry)的作品,這位藝術家專門 刻畫20世紀初北英格蘭的工人階級生活,人與都市街景,全是一些 平凡人的模樣,科恩始終記得自己的成長背景,所以當他目睹這些 精采的畫作時,便不由得地愛上了勞瑞的作品。 他大量購買勞瑞的版畫,十年之後,作品漲了好幾倍,讓科恩喜 出望外,漸漸嘗到收藏的喜悅與快感。據說勞瑞是一位隱居者,為 了更完整而全面地蒐集他的作品,科恩對勞瑞窮追不捨,之後開始 入手他的油畫。與此同時,科恩也陸續買進其他英國藝術家的作 品,包括愛德華.布拉(Edward Burra)、威廉.羅柏茲(William Roberts)、肯尼斯.阿米蒂奇(Kenneth Armitage)等,他們都有一 個共同特點,就是喜歡描繪人物,繪畫的題材通常是住在都會叢林 的人或低下階層人物。

英國現代與當代藝術家 在科恩收藏藝術品的早期階段,曼城只有一家畫廊能夠滿足他的 需求,這難題迫使他必須前往倫敦搜尋優質作品。 有一次他路過以高檔畫廊群集而聞名的科克街(Cork Street), 看到萊斯里.瓦丁頓畫廊(Leslie Waddington Gallery)櫥窗掛著美國 藝術家戴恩(Jime Dine)的畫,他立即被吸引,於是走進詢問,當 時經紀商瓦丁頓正與另一位收藏家洽談事情,無暇與科恩多談,當 科恩表示他喜歡戴恩的作品時,瓦丁頓竟然准許他無需付款就可以 先將畫作帶回家,其實這麼做,對於經紀商有些冒險,但做生意靠 的就是對於彼此的信任,瓦丁頓相信科恩,結果也沒讓他失望,科 恩不但如數付款,更成為瓦丁頓的忠實客戶,從瓦丁頓手中買下包 括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在內的眾多外國藝術家作品,而科恩 也就此晉升到國際級的收藏舞台。 另一方面,科恩也從一些頂級的經紀商,譬如克蘭.卡爾門 (Crane Kalman)那兒購藏不少現代英國藝術作品,但1980年代這

藝術收藏 設計

45


將沙漠樣貌化現為心靈狀態 從沙漠地景藝術節回望世界 |吳礽喻 圖版提供|DESERT X 2021

撰文

2021年3至5月舉辦的「DESERT X 2021」,將沙漠同

一種心靈的狀態。它的邊界不是單一,而是複數的,定

時作為一種場景與概念,拒斥「單一性」的沙漠,想像

義了它的不只是物理性,還有社會地理性,『DESERT

地景不再只是自然生態的組合排列,更是經由人所塑造

X 2021』希望探索此概念,讓那些在主流的開發與進步

─科切拉山谷(Coachella Valley)的歷史、現實與種種

論述下,遭到邊緣化的移民拓墾歷史能被重新發現。」

潛能,構成了沙漠的樣貌。沙漠作為一種邊界的存在,

新任的協同策展人凱薩.賈西亞-阿維爾茲(César

翻轉了移民、水資源爭奪、社會正義、西部牛仔的種族

García-Alvarez)表示:「本屆展會將沙漠生成的自然過

敘事,本屆沙漠地景藝術節企圖探討「土地權益」與所

程、氣候在地表的侵蝕作用、逐漸擴張的地理範圍,作

有權、性別化的地景、地域性與全球化沙漠經驗之間的

為策展的線索。在這樣的場所裡,試著去辨認、提取較

新對話關係等,藉由地景藝術探索與人類集體未來緊密

鮮為人知、卻具有難以估量影響力的複雜故事。藉由對

相繫的議題。

話串連起曾經在這裡駐留人們的生命經驗及其與現在生

「DESERT X」藝術總監內維爾.韋克菲爾(Neville

活現實的差異。我們駁斥二分法式的在地/全球,提倡

Wakefield)表示:「沙漠是人類生活所在的狀態,也是

能夠連結兩者的細微差異。」 〈在牆後的東西〉 是由查拉.阿甘地 (Zahrah Alghamdi) 創造的一堵雕塑牆, 像是地質運動擠壓所 堆積的地層,顯露出 以千年計算、不同年 代的地質堆積,也顯 露出近代過度開發 下,全球各地的沙漠 相連的命運。〈女人 的特質〉是格哈達. 阿默(Ghada Amer) 以科切拉山谷在地社 群集結而成的「世界 花園」素材,除了需 要和當地居民交涉進 行社區營造的工作, 這些植物也象徵了 「自然之母」、「照 顧」等與女性特質有 關的概念。

50


格哈達.阿默作品〈女人 的特質〉Deser t X installation view of Ghada Amer, Women's Qualities . 2021. Photo: Lance Gerb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esert X 查拉.阿甘地作品〈在牆 後的東西〉Desert X installation view of Zahrah Alghamdi, What Lies Behind the Walls . 2021. Photo: Lance Gerber. Cour tesy of the artist and Desert X 瑟吉.阿圖卡威.克羅提 作品〈祈願之井〉Deser t X installation view of Serge Attukwei Clottey, The Wishing Well . 2021. Photo: Lance Gerb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esert X

藝術收藏 設計

51


重建自然與社會生態系統的創新實驗 紐約MoMA「破碎的自然」展 │林純雅

撰文

62

圖版提供│MoMA

2018年,「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

昭告著人類面對氣候加速暖化所衍生的病毒變異威

指全球的生態足跡網絡超越了地球可用的生物承

脅,遭受破壞的自然界,發出生物物種之間失衡的

載力)為8月1日,2019年加速到7月29日,2020年

警訊。

則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放緩到8月22日。在提醒人們

從微生物到宇宙,我們與自然的關係在各個層面

「地球正處於危機」的數十種監測指標中,「地球

上都是由無數的鏈結所組成,但隨著工業革命帶動

超載日」只是其中之一,它與生物多樣性、食品生

的文明高度發展,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許多鏈結已

產、平均全球地表溫度及二氧化碳與大氣濃度的變

經被不可逆轉地割裂了,特別是那些與自然生態

化、地球的人口、資源的枯竭等五大關鍵環境指

系統相關的有機關係結構。在人工智能時代,伴

標密切連動。女性主義學者唐娜.哈洛維(Donna

隨著氣候變化而來的環保意識,究竟意味著什麼?

Haraway)指出:「大地之母蓋婭(Gaia)不會也不

這般惡果影響之深,造成自然與地緣政治混為一談

在乎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生存意圖及需求,但蓋婭會

的現象,如同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爾(Bruno

質疑人類的存在,因為我們激怒了祂的殘酷突變,

Latour)關於自然政治的論述的提問:「20年前,誰

威脅到人類與其他物種的宜居環境。」哈洛維的論

會想到政治學家無法忽略地球氣候系統及其所有的

述引發了深度的思考:究竟蓋婭是否會放棄我們,

不確定性?」拉圖爾進一步指出:「如同我在《面

將人類的一舉一動視為對地球生命系統無可救藥且

對蓋婭》(Facing Gaia)中所說,我們必須思考另一

無法修復的破壞行動?今日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

種定義生物與地球之間關係的方式。」


艾力克斯.高德2013年作品〈火星〉 Alex Goad, MARS, Ceramic, marine concrete, and steel, each module, 45x45x32cm, 2013. Installation view in Broken Nature: Design Takes on Human Survival, the XXII Triennale di Milano, March 1, 2019–January 28, 2018. Courtesy Triennale di Milano, photo: Gianluca di Ioia & 美國太空總署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空照圖 NASA, Images of Change, Three Gorges Dam, central China, September 24, 1993 – August 22, 2016. Courtesy NASA, left photo: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Landsat Missions Gallery,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 USGS and NASA

榮登《時代》雜誌「20世紀百大影響人物」 的自然生態作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 於1962年出版著作《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此書發表八年後,美國成立了環保署, 頒布多項保護環境與野生動、植物的法規,而世 界自然基金會及綠色和平組織等國際環保團體相 繼成立,聯合國也積極召開全球環境大會,頒 定包括《京都議定書》在內的多項環境公約。 瑞秋.卡森開創性的著作《我們周圍的海洋》 (The Sea Around Us)享譽全球,她的「科技書 寫」既有伽利略的嚴謹,也有梭羅的詩意,她積 極推動環保運動,讓「生態」一詞蔚為顯學,她 的重量級著作喚醒人們的環境意識,如同克卜勒 (Johannes Kepler)的《新天文學》(Astronomia nova)與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物種起 源》(On the Species of Species),藉由改變人類

藝術收藏 設計

63


2020年百大權力榜 重省藝術機制與權力生態(中) │許楚君

整輯

2020年,世界秩序迎來不可忽視的巨變:Covid-19全面翻轉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關於種 族、性別的反省與抗爭,經過長久的醞釀沉積,也在網路社群、抗爭街頭延燒開來。在未來的歷史 上,2020必定是令人難忘的一年,而這也如實反映在《ArtReview》於2020年末公布的藝術界百大 權力榜─高踞榜上的不僅是傳統上的坐擁政經勢力者,可以看見這顯然不是一份那麼「白」的名 單,上榜者的創作、實踐及撰述更與社會動向緊密牽繫。「power」所指,在這份頗具時代轉折意 味的榜單裡,或許也是對既有權力的改寫,其中占據第一位與第四位的「Black Lives Matter」及 「#Metoo」,更是以人權理念試圖顛覆僵固與沉痾的重要手勢。榜上的名字幾乎無一不在宣告,2020 年之後,人類將寫下歷史新頁,藝術界自然也無法等閒以待。

No.31 伊萬.沃斯、曼努埃拉.沃斯與馬克.佩奧特 Iwan Wirth, Manuela Wirth & Marc Payot 當紐約藏家在2020年的非常時期紛紛移駐 過去作為度假勝地的漢普頓(Hamptons), 豪瑟沃斯藝廊舉重若輕地敏銳跟進,絲毫未 因突然的市場變動而躁動。從瑞士格施塔德 (Gstaad)到聖莫里茨(St. Moritz),藝廊擁 有者沃斯與合夥人佩奧特已於度假城鎮設立 了不少分部,2020年7月位於蘇黎世藝廊推出 第二檔展覽、位於紐約的五層樓空間於10月 啟用、位於地中海的梅諾卡島(Menorca)分 點則預計在2021年7月開幕。豪瑟沃斯另將 設立作為「科技與研究部門」的藝術實驗場 (Ar tLab),藉此將版圖擴展至數位領域, 在實體展覽因疫情紛紛取消之際,此一空間

伊萬.沃斯、曼努埃拉.沃斯與馬克.佩奧特 Photo: Sim Canetty-Clarke. Courtesy of Hauser & Wirth

為藝術活動與學生展覽提供棲身之處,也可提供藝廊的線上展覽所用。而在這些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之時,豪瑟沃斯任命 倫敦著名百貨公司福南梅森(Fortnum & Mason)CEO尤安.文特斯(Ewan Venters)為藝廊首位全球執行官,也讓幾位 合夥人更有餘裕將注意力放在藝廊日益增加的代理藝術家,如近期新增的法蘭克.博林(Frank Bowling)、喬治.康多 (George Condo)、妮可.艾森曼(Nicole Eisenman)、艾佛瑞.辛格(Avery Singer),以及2017年逝世的古斯塔夫.梅 茨格(Gustav Metzger)所留下的遺作。

68


Power 100 2020

No.32 珂優.庫歐 Koyo Kouoh 珂優.庫歐曾被《紐約時報》譽為「非洲最傑出的藝術策展人與管理者之 一」,她於2019年被任命為開普敦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首席策展人,然而由於 疫情使得美術館關閉長達半年以上,至今仍難以評價她是否勝任。目前可以推 測的是,庫歐應會將她擔任達卡藝術中心原材料公司(Raw Material Company) 創始藝術總監的經驗,運用於策展工作之中。原材料公司在庫歐奠定的基礎 上,持續成為歐洲藝術家與批判性討論的節點,在傳統展覽之外,舉辦了許多 公眾計畫、論壇,包含藝術家歐托邦.坎娜(Otobong Nkanga)關於非洲大陸 的博物館調查。這個非營利機構於2020年10月以囊括一千六百件作品的大規模 展覽重新開幕,其中包括從開普敦業餘與職業藝術家募集而來的作品。庫歐認 為,為當地藝術家提供展出空間,正是博物館應該堅守的職責,而這對於建立 南非當代藝術發展或將帶來助益。 珂優.庫歐 Photo: Deirdre Power

No.33 朱莉亞.斯托舍克 Julia Stoschek 當多數機構在封城期間競相開發線上內容時,這位製造業繼承人早已與她 收藏的八百六十件以上世界各地藝術家的動態影像作品,一同優雅地迎接新 局。早在疫情爆發前,斯托舍克便將她的收藏作品轉至線上。此前她的兩 處實體空間僅能同時展出百分之十五的收藏作品,疫情所致的隔離狀態為 她六十八件影像作品帶來了新觀眾,其中包含有曹斐、伊莉莎白.普萊斯 (Elizabeth Price)、沃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的創作,部分是 由斯托舍克在她的個人Instagram帳號上引介。將收藏作品數位化的工作,有 部分也是為了解決她在柏林空間將於2022年租約到期的問題。儘管如此,她 仍在2020年為以柏林為據點的加拿大裔藝術家傑瑞米.蕭(Jeremy Shaw)舉

茱莉亞.史托舍克 Courtesy of Julia Stoschek

辦個展,並且在家鄉杜塞道夫為美籍卡達裔藝術家索非亞.阿爾—瑪莉亞(Sophia Al-Maria)舉辦德國的首檔展出。斯托舍克 同時為柏林現代藝術中心、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S1、洛杉磯現代美術館的董事,以及倫敦泰特美術館的國際顧問。

No.34 徐文玠、譚鴻鈞 Claire Hsu, John Tain 徐文玠於2000年創立非營利組織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簡稱AAA)。此一亞洲地區的重要資料中心,收藏在 數年之中持續增長至十萬筆,包含書籍、展覽圖錄、物件與影 音檔案。2020年適逢二十週年,AAA推出不同主題的展覽,以 不同的模式展示所藏。其中實體展覽「學習無法被教導之事」 (Learning What Can't Be Taught)呈現中國1950至2000年的藝術教 育;線上展覽「生命教育」(Life Lessons)則透過幾位藝術家的 對談,探討影響他們創作的幾個重要學習時刻。AAA持續以群 眾募集形式──例如Wikipedia的編輯松,藉此填補亞洲藝術史的 空隙。譚鴻鈞在2017年加入AAA之後,持續拓展該組織的國際連 結,「串連非洲與南亞、東南亞藝術史」的研究計畫,在達卡藝 術高峰會引起關注,並在募集資料上持續深化,包含推出菲律賓 「青木瓜藝術計畫」(Green Papaya Art Projects)與泰國女性宣言 徐文玠 Courtesy of Dave Choi

譚鴻鈞 Courtesy of Asia Art Archive

(Womanifesto)兩個檔案庫。

藝術收藏 設計

69


聲響、語言與記憶的三重奏 勞倫斯.阿布.哈姆丹以另一種私密證據重建真實沙漠 │陳庭榕 圖版提供│Wiener Secession

撰文

倫斯.阿布.哈姆丹 (Lawrence Abu Hamdan)

的聲音互動展演裝置、聲音錄像 作品、圖像性物件等,以簡約的 美感和立基於人類學式文本研究 及精確聲學基礎的方法論,展露 對於社會性改革的濃厚意向,使 其成為如威尼斯、上海等各大 雙年展的嘉賓,並獲得2016年白 南準藝術獎、2018年阿布拉吉藝 術獎(Abraaj Art Group Prize)、 2018年巴塞爾巴洛伊斯藝術獎 (Baloise Art Prize)等指標性獎 項。在藝術家的身分外,阿布. 哈姆丹同時也是法醫建築研究團 隊(Forensic Architecture)的伙 伴,以其聲學上的專業技術輔助 研究計畫,並為英國移民庇護法 庭和國際特赦組織等人權團體的 法律調查提供音頻分析。

勞倫斯.阿布.哈姆丹(Photo: Myriam Boulos)

96


聲音與政治的交會點 若欲重述一段孤獨時間,你要如何證明那段 私密的記憶?那是什麼樣的聲音?什麼樣的畫 面?感知證據遺落了時間沙塔,集成風景。 2019年泰納獎得主之一的勞倫斯.阿布.哈 姆丹在維也納分離派展館舉辦「綠色椰子與 其他不可取得的證據」(Green Coconuts and Other Inadmissible Evidence)個展。在聲音與政 治的交會點迸出的創意火花,來自藝術家的生 長經歷。阿布.哈姆丹1985年出生於約旦,其 黎巴嫩與英國的混血文化家庭背景,以及他在 英國成長過程所遭遇的社會衝突(如他為兒子 申請英國戶籍長達十三個月未果的經歷,讓他 因此移居黎巴嫩貝魯特生活),給予了他多重 視角的價值觀,也使得身分權利、與體制強權

&

維也納分離派展館的勞倫斯.阿布.哈姆丹「綠色椰子與其他不可取得的證據」展場空間

對立、領域戰爭等問題,自然地成為他的創作 關注所在。而他青少年時期對音樂的愛好和在 獨立樂圈發展的經歷,以及在聲響藝術領域、 在金匠藝術學院建築研究中心(即法醫建築團 隊之首魏茲曼【Eyal Weizman】任教的系所) 的研習,也協助他擴展解構和重建文本的創作 可能。 聲響、語言與記憶是阿布.哈姆丹作品中的 三重奏;他在正義與人權的當代危機中,尋找 真實,以及建造真實的證據。聲音作為他主要 的創作媒介,在他的藝術中被以感知層面和聲 學物理現象進行雙向探討。他融合CSI法醫尋 蹤的範式及人類學式的重建現場,解構現有威 權歷史詮釋的知識資訊,重新建造理解的另一 重面向。如2016年的作品〈聽力範圍外〉,藝 術家在對青少年槍殺案進行音頻彈道分析後, 發現以色列士兵試圖掩藏軍方在槍殺案中扮演 的角色;如在2018年作品〈薩德納亞(消失的16分貝)〉

題了本展覽將探討物件的兩種非典型證據方式:不合法的

中,藝術家以監獄囚犯們因長時期禁閉而特別敏銳的聲音

證據(illegal testimony),以及不可取得的證據(inassisble

記憶,去重建監獄的空間與生活景況。阿布.哈姆丹以作

evidence)。這裡的證據,指的是具體的證據、表徵,以及

品強調私密的聆聽,以及聆聽的政治性。同時,作品也呈

目擊者證詞。藝術家以四件作品分為兩組演繹,為不同的

現雙向分歧觀點之間的張力:聲音是否可作為通往客觀真

證據形式發聲,透過不同的聆聽方式,延展了我們對真實

實性的證據?或是聲音只是主觀的感知?亦即聽覺證詞如

和真理建立的一般觀念。

何能被作為證據被法庭接受,以及相關證據使用的問題

〈特殊效果之後〉為證據之旅開場。黑暗的空間繃緊了

性。

觀者的視聽敏感度,期待被扭曲放大的感官,駕馭著方向

特殊的「證據」

與知識。單屏幕投影上跑馬燈的晃亮白色文字,以各式形 容詞和對不同物件的類比形容,來試圖描述「那個什麼」

阿布.哈姆丹在維也納分離派的展覽中,進一步後設地

的特定聲響記憶;同時,六聲道音響從不同方向包圍臨場

探討「證據」本身的意義。他以「綠色椰子與其他不可取

者的聽覺,傳送著各種試圖貼近文字形容的擬聲(foley)

得的證據」為個展命名,這個充滿詩意的標題,事實上破

表演。〈特殊效果之後〉是一份阿布.哈姆丹以對九十六

藝術收藏 設計

97


影像美學

ImageAesthetics

永不歇息的影像鬥士 南非酷兒攝影師扎涅爾.穆荷里 │鄭元智(Yuan-Chih Keith CHENG) 圖版提供│Tate Modern

撰文

非女攝影師扎涅爾.穆荷里(Zanele Muholi)1972年出生 於德班市(Durban)南方名為烏姆拉齊(Umlazi)的村

落。她前往南非攝影師大衛.哥德布拉特(David Goldblatt)創 辦的「市場攝影工作室」(Market Photo Workshop)學習攝影, 並於2004年在約翰尼斯堡美術館(Johannesburg Art Gallery)舉 辦了首場攝影個展。

104


扎涅爾.穆荷里2006年作品〈布希.西賈薩〉Zanele Muholi, Busi Sigasa, Braamfontein, Johannesburg, Photograph, inkjet on paper, 50.5x76.5cm, 2006.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tevenson, Cape Town/Johannesburg and Yancey Richardson, New York © Zanele Muholi 扎涅爾.穆荷里2015年作品〈貝斯特之一〉Zanele Muholi, Bester I, Mayotte, Photograph, gelatin silver print on paper, 70x50.5cm, 2015.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tevenson, Cape Town/ Johannesburg and Yancey Richardson, New York © Zanele Muholi 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扎涅爾.穆荷里」攝影展空間© Tate Modern. Photo: Andrew Dunkley

社運攝影師

罪行案例時有所聞,傳統教義狂熱者甚至還以「矯正強

自詡為社運攝影師,扎涅爾.穆荷里如今已是享譽國

姦」(corrective rape)為名,辯稱這些暴行具有「治癒」

際的南非酷兒攝影師,也是Inkayiso非營利組織(Inkayiso.

的效果,令人晞噓。

o rg )的創始人,一個推動「酷兒社運=酷兒媒體」

穆荷里早期的作品通常具有一種直接但不謙虛、細觀

(Queer Activism = Queer Media),捍衛女同性戀、男同

但不猥褻、真實但不寫真的特質,如在2002與2006年間

性戀、雙性戀、變性者和雙性人(LGBTI)等弱勢團體權

完成的「只見影像側面」(Only half the picture)系列,

利的平台。

主要以南非與傳統部落中因為同性戀傾向遭受惡行、強

Inkanyiso源自於祖魯語(Zulu),有「照明」

姦甚至生命威脅的受害者為主角。部分照片呈現出身體

(illumination)與「光亮」(light)的涵義,穆荷里表

局部特寫、傷痕或敏感地帶,看來就像日常生活中捕捉

示:「Inkanyiso談的是『性別』(gender)與『性傾向』

到的影像紀錄,充滿日記特質。2007年開始的「存在」

(sexuality)等專有名詞的複雜性,酷兒或同志(同性

(Being)與2014年開始的「勇敢美人」(Brave Beauties)

戀)被視為是『性傾向』的問題,而變性者則被歸類於

系列,則分別呈現出女酷兒愛侶之間的隱私片刻,以及

『性別』的問題。所以,Inkanyiso企圖讓這些族群的朋友

男同志毫不煽情的女裝姿態;我們在這些攝影作品中可

能夠呈現出真正的自我,也希望他人殘酷的偏見別再影

以感收到藝術家試圖傳達的政治訊息與宣言,前者溫柔

響弱勢團體如黑人酷兒的日常生活。」

的生活場景質疑當代社會報章雜誌中的「主流」家庭概

南非在1996年就立下禁止「因為性傾向而歧視任何人」

念與形象,後者中的主角大多數均贏得「同志美人」

的法規,但因根深蒂固的傳統生活模式與宗教信仰,同

(Miss Gay)的頭銜,他們充滿自信並勇敢的姿態,呼籲

性戀者被族人、鄰居、家人以「教訓」為名而遭強暴的

人們正視同性戀族群的存在。

藝術收藏 設計

105


發行進入第163期,長期訂閱正是時候!

163期(2021年04月號) 目錄 藝術熱新聞:「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開展/ART TAINAN 2021 台南藝術博覽會3月14日圓滿謝幕/形而上畫廊藝 術家聯展「如果有一天……」/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將以藝術品出售所得支付員工薪水/利希特將「比克瑙」系列作品永久借給柏林國家美術館/ 弗里克.麥迪遜自今年3月中起開放公眾參觀/克里斯多和珍─克勞德的藏品成交總額達920萬歐元/非同質化代幣(NFT)作品在佳士得創下紀 錄/藝術龍門陣:胡克敏的全能畫藝/文物專欄:從一塊白玉看權臣和珅的口袋有多深/魏蔚專欄:春華秋實/以收藏.致未來:喬志兵:這個 時代的藝術,與任何時代的藝術同樣偉大/播客藝聞:瑞秋.懷特雷特(Rachel Whiteread)/艾米.謝拉德(Amy Sherald)/保羅.麥卡錫(Paul McCarthy)/邁克.溫克曼(Beeple, Mike Winkelmann)/奈良美智 /封面紀事:當 東方既白 看楊思勝書畫─你的美一縷飄散 渲暈染紅旭日 與朝霞/藝術視界:「追求真善美,永不妥協!」─陳輝東訪談錄/世界大藏家:茁長於英國棉織之都的收藏視野─大收藏家法蘭克.科恩的 故事/4月專輯:Woven Cosmos 集智.寰宇之構/將沙漠樣貌化現為心靈狀態─從沙漠地景藝術節回望世界/為歡樂的未來而造─妮姬.德. 聖法爾的繪畫、雕塑與建築/重建自然與社會生態系統的創新實驗─紐約MoMA 「破碎的自然」展/Power100 2020/2020年百大權力榜─重省藝術機構與權 力機制(中)/以「藝術之佮」的紀元,告別「一牆之隔」的歷史─寫在白石 163

APR 2021

Woven Cosmos 集智.寰宇之構專輯 封面紀事:當東方既白,看楊思勝書畫

畫廊「藝/牆之佮」特展之前/藝術家工作室:隱藏的視域─《藝術收藏┼設 計》專訪藝術家錢佳華元/工藝美學:工藝就是力量,美國藝術的另一面─水

陳輝東訪談錄/魏蔚專欄:春華秋實 藝術家工作室專訪錢佳華 妮姬.德.聖法爾的繪畫、雕塑與建築

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美國工藝」展/藝術人物誌:聲響、語言與記憶的三重奏 ─勞倫斯.阿布.哈姆丹以另一種私密證據重建真實沙漠/織品美學:染織文 物傳世之美─京都細見美術館「日本色彩─吉岡幸夫的工作和收藏」特展/影

集 ● 智.寰宇之構專輯

像美學:永不止歇的影像鬥士─南非酷兒攝影師扎涅爾.穆荷里/藝術大觀:

封 看楊思勝書畫 ● 面紀事:當 東方既白

牛遊乾坤 公共空間中的藝術牛/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春茶藏茶趣/建築觀 點:後現代建築之父 范裘利/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上海天文館/亞洲最大的空中農場/東京銀座的創意聖殿/創意萬象:湯尼.奧

陳 ● 輝東訪談錄

斯勒:水的記憶/第8屆X-site計畫首獎/珍稀粉紅彩鑽珠寶/傾訴天地傳說的珠 寶交響詩 /屏東特有種的氣、味、聲、景/2021台灣當代原民實驗服裝特展/

APRIL 2021

性別越界的時尚之旅/藝想創見:嵐隱京都─細倉真弓的皇城藍調

163

04

《藝術收藏┼設計》雜誌出版第163期,23X30cm大版本,全彩精印,報 導藝術市場收藏與設計建築現況及趨勢,分析藝術投資、設計新潮、建築新 貌。每本新台幣220元,訂閱一年2200元。 郵撥:50035145.藝術家出版社 總代理:創新書報(股)公司,各大書局均有出售 中國發行:北京頌雅風圖書銷售有限公司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