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DESIGN No.189-2023-06(精華版)

Page 1

GROW 迎綠而棲.萬物之生專輯

克林姆與西歐現代藝術的交流╱藝術中的樹╱吉賽佩.佩諾內探向生命源起的進程 藝術收藏的多元型態特別報導:專訪蔣惠亭、李屏賓、張榮怡、鄭宗杰 紐約藝術拍賣特別報導╱辛蒂.雪曼的濾鏡織毯╱洛朗.格拉索的創想與造境 2022 年 200 大藏家榜(六)╱寫意.敘情特別報導:專訪袁慧莉、葉仁焜、歐靜雲

06 189 JUN 2023

編輯手記 Message from the Editor ( artcollect.design2@gmail.com)

藝術所見,盡釋人生

大自然的演變就是一種藝術形式。務農的父親為義大利藝術家吉 賽佩.佩諾內(Guiseppe Penone)40年來的創作帶來啟發,兒時父 子同樂的植物世界,讓樹木、葉子、根莖、棘刺與土石的形色姿 態,形塑其創意世界。森林,是佩諾內展開藝術創作的本源。身為 「貧窮藝術」(Arte Povera)代表的他,直視創作媒材本身的物質 特性,不斷透過天然造物的實體性,感受大地的脈搏、洞悉物質本 體的精神狀態,並尋求植物世界與人類內心的聯繫,企圖揭露當中 的神祕共生關係。藝術家如何啟動自然與文化、生物時鐘和歷史之 間的對話,便是6月專輯「迎綠而棲.萬物之生」所要呈現的景況。

德勒茲與瓜達里在〈塊莖〉文中指出:「奇怪的是,樹主宰了西 方的現實和所有思想,從植物學到生物學、解剖學,還有認識論、 神學、本體論,乃至整個哲學。」 1818 年,德培爾特在他的《論 文》中,教人如何觀察整體的樹,並總結道:「關於樹的研究,歸 根結底,就是對人類的研究。」梵谷以及馬諦斯同樣為樹所著迷。 「柏樹永遠占據著我的生命。」梵谷在 1889 年寫給弟弟西奧的信 中,如此訴說著自己的強迫症。

維也納美景宮美術館與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合作,推出「克林 姆:梵谷、羅丹、馬諦斯帶來的啟發」展覽,耙梳西歐前衛藝術家 的作品如何影響了以克林姆為首的維也納藝術家。本次展覽的基 礎建立在2015年美景宮與梵谷美術館共同執行的研究計畫,意圖確 定克林姆生前曾經接觸過哪些藝術家的作品,此外,重要的展覽場 館以及私人收藏也被詳細地檢視。這些資訊為展覽提供了堅實的基 礎,讓我們看到國際現代藝術在維也納引起的風潮。

盧梭〈紅鶴〉以4353萬5000美元成交、杜庫寧1947年早期代表作 〈奧雷斯特斯〉以 3088 萬 5000 美元成交、巴斯奇亞史詩題材之作 〈黑人歷史(尼羅河)〉以 6711 萬美元成交、馬格利特〈光之帝

國〉以 4227 萬 3000 美元高價成交、露易絲.布爾喬亞〈蜘蛛〉以

3280萬4500美元成交⋯⋯,縱觀紐約藝術拍賣的驚人成交紀錄,紐 約蘇富比「莫.奧斯丁珍藏」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這兩場拍賣

斬獲4.268億美元的佳績,亞洲藏家積極參與,占成交總額逾三分之 一,並競得克林姆、高更、梵谷、畢沙羅、莫內〈博爾迪蓋拉的棕 櫚樹〉、馬奈、馬諦斯和孟克的作品,其中克林姆的〈阿特西河的 島嶼〉經過7分鐘的激烈競投後,由日本私人藏家購下,為現代藝術 晚間拍賣最高價成交拍品。

借鏡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的視角,當今時代宛如文藝 復興時期的再演繹,隨著萬物不停息地歷經一場神秘的蛻變,此 刻,便是重新探索世界的時候。活躍於巴黎的觀念藝術家格拉索時 常以「科學」作為出發點,來探測「異質現象」與「現實」的交會 之處,並對人類與周遭連結提出深切的反思與質疑。

在「藝術收藏的多元型態」特別報導中,4位愛好藝術的收藏者與 《藝術收藏+設計》分享了藝術相伴的生活經歷與深刻思考。藝術 品之於蔣惠亭,是思考的跳板,她認為從不同的藝術家們身上,可 以點滴積累自身的學習歷程;對於曾獲7座金馬獎,以及坎城影展、 柏林影展獎項的李屏賓來說,拍電影是工作,收藏則是生活,收藏 的過程在無形中提升了他對細節之美的感官敏銳度;「清翫雅集二 代」張榮怡持續關注著藝術潮流的發展,卻更明白能夠打動自己 的收藏,終究要與自身的生命有所呼應;問起恆成紙業與藝術的火 花,負責人鄭宗杰笑說:「起因可能是夕陽產業的掙扎。」面對傳 統產業的現狀,恆成紙業希望能藉由與藝術家合作的計畫或藝術收 藏,創造不同創作者間的溝通與對話,藉此活絡與紙相關的文化產 業。

2023年6月

1 日出刊/第一八九期

▎2007年10月5日創刊 ▎創辦人:何政廣 ▎

編 輯 者 藝術收藏+設計編委會

發 行 人 何政廣

編輯小組 王庭玫 謝汝萱 吳家瑀 林容年 許玉鈴 羅珮慈 柯美麗 廖婉君 郭秀佩 王孝媺 吳心如 周亞澄 曾筱如 韋怡忻 陳玟妤

執行主編 林志鴻

執行美編 張娟如

特約攝影 何樹金 郭東泰 陳明聰

廣告總監 黃淑瑛

廣告業務 簡鈺文

會計主任 陳慧蘭

訂戶業務 朱惠慈 陳慧玲

發行業務 孫嘉亨

特約撰述 劉 俐 黃春英 楊識宏 劉晞儀 高千惠 李婷婷 周東曉 耿殿文 陳瀅如 馬唯中(美國) 何玉郎 陳英德 唐忠珊 廖瓊芳(巴黎) 陳 鈞(英國) 丘彥明 劉粹倫(荷蘭) 徐芬蘭 周芳蓮(西班牙) 吳曉芳 邱馨慧 黃士誠(日本) 劉欽棟 伍 常(香港) 楊爾寧(韓國) 致 穎(德國) 方振寧 周文翰(北京) 林 藝 沈奇嵐(上海) International Editor Victoria Lu

發行 藝術家出版社

社址 106 台北市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Taipei 106, TAIWAN, R.O.C. E-Mail artvenue@seed.net.tw

電話 (02)23886715 23886716

傳真 (02)23965707

郵政劃撥 50035145 戶名 藝術家出版社

中部廣告代理 長江廣告 電話/(04)23727658 傳真/(04)23721047

總經銷 創新書報股份有限公司 (02)2917-8022

金門 源成書局(0823)32357 長春書店(0823)534023

香港九龍 藝文圖書公司.啟文書局有限公司

新加坡 友聯書局

吉隆坡 集珍莊 Kedah 賴耀發 韓國 中國書畫公司 電話/7336541

馬來西亞分銷處 白屋書坊 電話/03-2072-7412

紐約 Good Year Co., Chinatown Trading Co.

中國經銷商 北京頌雅風圖書銷售有限公司

業務電話(86-10)58760591、(86-10)58760592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今日美術館2號舘B1層 郵編/100022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1176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零售價 新台幣220元

全年 2200元 二年 4200元

平郵/港澳 一年US$95 二年US$190

平郵/亞太及其他地區 一年US$105 二年US$210

航郵/亞洲區 一年US$170 二年US$340

航郵/港澳 一年US$145 二年US$290

航郵/歐美非洲區 一年US$175 二年US$350 請寄支票或匯票至台灣台北市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藝術家出版社 支票抬頭 Artist Publishing 印刷廠 科樂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本刊圖文,保留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摘編

法律顧問:蕭雄淋

梅特—許雅晴個展」/景薰樓2023春拍 亞洲華人現當代藝術與中

國書畫 009 牛津大學撤除賽克勒家族冠名/巴黎龐畢度藝術中

心自2025年起休館5年擴建翻新/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主動調查館

藏出處 010 前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加入佳士得/兩幅

罕見林布蘭特肖像畫將於7月上拍佳士得/藝術家舉辦拍賣募得近

600萬美元,保存妮娜.西蒙童年之家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1 希望L'ESPOIR ◎陳郁秀

藝術龍門陣

014 教學筆記之「基礎錘鍊」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6 台北故宮沒買到的日本國寶流散拍賣市場 ◎戴忠仁

紐約藝術拍賣 特別報導

018 盧梭〈紅鶴〉以4353萬5000美元成交,刷新藝術家個人拍

賣紀錄  佳士得紐約「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斬獲3億

2877萬9600美元 ◎ 編輯部

020 巴斯奇亞史詩題材之作〈黑人歷史(尼羅河)〉領銜 佳

士得紐約「二十一世紀藝術晚拍」創造9880萬2500美元佳

績 ◎ 編輯部

022 馬格利特〈光之帝國〉以4227萬3000美元高價成交 紐約

蘇富比「莫.奧斯丁珍藏」成交總額達1億2370萬美元

◎ 編輯部 024 克林姆風景畫〈阿特西河的島嶼〉以5318萬8500美元成交 紐約蘇富比「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達3億310萬 4250美元 ◎ 編輯部

026 露易絲.布爾喬亞〈蜘蛛〉以3280萬4500美元成交 紐約 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達2億400萬美元  ◎ 編輯部 028 班克斯、畢卡索、李奇登斯坦作品領銜,晚間拍賣總成交額 7000萬美元 富藝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紐約拍賣以 逾1.08億美元收槌 ◎ 編輯部

藝術大觀

038 橫貫過去、此刻與未來的浮動視野

洛朗.格拉索以科技重構現實幻象 ◎ 韋怡忻

藝術視界

044 像素織毯 辛蒂.雪曼的群中化身 ◎賴志婷 藝術視界

050 絢幻之筆.禪之美學

山姆.弗朗西斯的虛空意境 ◎周亞澄

054 6月專輯:

GROW 迎綠而棲.萬物之生 ◎林志鴻 056 敬畏宇宙,有機生命與大地能量的體現 吉賽佩.佩諾內探向生命源起的進程 ◎林純雅 062 綠的思路,在流動的凝視中重構美的想像 藝術中的樹 ◎ 洪昱溱

TOP 200 | 2022年200大藏家

068 2022全球200大藏家榜(六)

典範移轉之趨的美學視野 見證時代之變的收藏觀點 ◎陳玟妤

藝術博覽

073 ART SOLO 2023 繽紛謝幕 多元創意與競爭共存 ◎編輯部

對話藝術家系列:寫意.敘情 特別報導

074 袁慧莉 身體感知之間變顯情中筆墨萬法 ◎陳玟妤

076 葉仁焜 色彩與記憶的慢板 ◎陳玟妤

078 歐靜雲 詩意空間中人性的棲居 ◎陳玟妤

藝術收藏的多元型態 特別報導 080 庖廚之樂與藝術雅集

無倦於美的洗禮,蔣惠亭獨藏純粹 ◎詹立群 085 與藝共生的光影之旅

李屏賓以收藏領受美的共感 ◎詹立群 090 傳承收藏的熱情

天命的歸屬,張榮怡讓藝術化為祝福 ◎詹立群 095 感應時代脈動,翻轉文化載體的運用

鄭宗杰藉藝術合作與收藏拓展全新視角 ◎詹立群

珠寶美學

100 致珠寶藝境的傳奇女子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百樣玲瓏 卡地亞與女性」特展

◎林純雅

設計博覽

108 工藝的煉金術,創意的戀物學 第61屆米蘭家具展,重拾生活的儀式感 ◎ 洪昱溱 綠與野專欄

114 思想型的藝術家 高重黎的生活如何決定意識 ◎古碧玲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運用

118 南懷瑾 茶禪一味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加拿大原住民建築師 道格拉斯.卡迪納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余德耀美術館新館落戶上海蟠龍天地 123 「X美術館」新館帶 來「遊谷」般的觀展體驗 124 回藝術中心:潮汕村落裡的心靈 涅槃 125 LEED和WELL鉑金級雙認證的創新研發中心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丹尼爾.阿爾軒之〈光與時〉雪中日晷╱江詩丹頓攜手羅浮宮之 共創專案 127 喬爾.梅斯勒台灣首展「夢境」 ╱「藏.家」

藝術饗宴 128 「旅行的藝術」跨文化饗宴 ╱行旅於日常的詩 意影像╱加州夢的悠然氣息 129 將聚變的能量化為創意的演現 藝想創見

130 恣慢格放於情與影的過渡

莎拉.范.麗格的影中戲 ◎林志鴻

● 封面圖版/ 克林姆作品〈水蛇之二〉 Gustav Klimt Water Serpents II,
145cm,
of HomeArt ● June 2023 ● No 189 CONTENTS 封面紀事: 藝術焦點 重現世紀末的維也納風華 030 克林姆與西歐現代藝術的交流 ◎林芝禾 廣 告 索 引 今日美術館 封面裡 / 臺南市美術館 3 / 景薰樓國際藝術拍賣有限公司 5 / 賽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 封底裡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封底 藝術熱新聞 008 南美館「低鳴的山水:再進入繪畫」/中正紀念堂「飛吧!米爾伍
Oil on canvas, 80×
1904, reworked 1906-1907.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低鳴的山水:再進入繪畫」即日起至8月27日在臺南市美 術館2館展出。參展藝術家有極簡主義大師林壽宇、開拓台灣 現代石雕藝術重要代表藝術家黎志文、今年獲得第三屆蕭勤 創作獎的王紫芸,以及結合音樂性與水墨特色創作為名的藝 術家黃舜星與近年留法歸國的青壯輩藝術家王董碩。

參展作品氣質低調內斂,藝術家的創作彼此呼應。展覽概 念除了針對藝術家創作時那細微的內在情緒與低調凝鍊的作 品研究外,亦汲取自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的無伴奏組 曲(unaccompanied suites)與賦格(Fugue)創作方法作為策 展靈感,希望提出一種觀看、聯想、聆聽等再次進入繪畫的 路徑。臺南市美術館希望觀眾在城市每日的喧囂與庸碌繁忙 生活之後,能有讓心沉靜下來的時刻與空間,佇足於藝術創 作前,讓作品引導視覺感官,察覺自身內心與外在天地,在 心中繪製屬於自己的山水風景。

展覽室M集結了5位藝術家的創作,每位藝術家彼此的作品張力更為密集地互相接應。 (圖像由南美館提供)

「飛吧!米爾伍梅特 許雅晴個展」於6月1至14日在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3展廳展出。

許雅晴畢業於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2009年赴法國學習造型藝術,旅居巴黎6年,自此走上藝 術創作之路。她的繪畫向來跟著直覺走,透過線條及色彩表現下筆剎那心中所見的形相、潛意 識感受到的意象。

2017年,許雅晴曾經歷一段人生低谷,但即便陷入地獄般瘋狂、痛苦的黑暗期,她仍努力用 畫筆記錄生命,將想法及感受透過創作抒發,而當能量一旦流動並且表達出來,便進入了轉化 及創造的自我療癒過程,這也是藝術家畫作的特色之一。此次近百件麥克筆及水彩畫展出,畫 作內涵融入賽斯思想,畫家透過線條勾勒未知的可能性、潛意識的欲望及意念,色彩則妝點了 真實情感的流動,交織成豐富的內在精神活動及個人的神祕經驗,展露出強韌的生命力。

許雅晴 巴黎的家 水彩、紙 39×54.5cm 2019

景薰樓2023春季拍賣會匯聚現當代藝術、近現代書畫及雕塑 潮物,引薦更新穎多元的收藏面向。為緬懷生前揚名海外的台 灣國寶雕塑大師朱銘,本次呈獻他3個經典系列作品:「鄉土」 系列〈牛背上的牧童〉木雕、「太極」系列銅雕及「人間」系 列木雕;另有廖繼春晚年的精采之作〈海邊〉;水彩有席德進 難得一見的〈清水楊家〉、〈竹東古屋〉的古厝主題,以及蕭 如松參加台陽展與青雲展的〈冬末〉。

海外華人以朱德群1984年「雪景」系列出現前的〈抽象〉一 作領銜,以及林風眠〈桌面上的陶罐與檸檬〉、陳蔭羆、楊識 宏等藝術逸品;中國藝術家周春芽、龎均,以及早期油畫家胡 善餘、費以復、戴澤。近現代書畫獻上張大千、溥心畬、于 右任,乃至張光賓、李義弘等,展現對傳統水墨畫書精神的延 續。本次也呈獻日韓藝術家山本麻友香〈綿羊男孩〉和天野健、谷口正造、金載容等藝術家之作,還有潮物、雕塑,精彩可期。

陳幸婉 抽象(三聯作) 複合媒材 118×87.5×3 cm 1984

8
南美館「低鳴的山水:再進入繪畫」
中正紀念堂「飛吧!米爾伍梅特 許雅晴個展」
景薰樓2023春拍 亞洲華人現當代藝術與中國書畫

牛津大學撤除賽克勒家族冠名

牛津大學宣布移除賽克勒家族(the Sackler family)於數棟建築 的冠名,包括該校阿什莫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 )中的兩個展廳。這起撤名行動是許多人數年的抗爭 結果,賽克勒家族經營的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透過生產、 販售鴉片類藥物( opioid )「奧施康定」( OxyContin )賺取大量 財富,但這款處方類止痛藥卻有高度成癮性,觸發的藥物濫用危 機在美國帶走了數十萬人的生命,以攝影藝術家南.戈丁( Nan Goldin )為首的行 動團體 P.A.I.N. 亦為 此展開一系列高調 的抗議活動。

賽克勒家族是全 球許多大型機構的 重要贊助者。牛津

大學自 1993 年起接 收賽克勒家族及相

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Photo: Nikreates / Alamy Stock Photo) 南.戈丁與行動團體P.A.I.N.在許多機構均組織過抗議活動。圖為

關機構1200萬至1900萬美元的捐贈,如今牛津大學則是繼紐約大 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古根漢美術館

(Guggenheim Museum)、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蛇形 藝廊(Serpentine Galleries)以及V&A博物館等機構後,於近期撤 下賽克勒家族姓氏標識的機構。

由建築師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與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聯手打造的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因應 空間翻新與擴建計畫將自2025年起休館至2030年。該項目於近日開始徵集建築競圖,館方會在年底選出6件作品,並於2024年宣布勝出 者。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預計於2024年秋季逐步停止開放,至2025年夏季完全關閉,修建工程則將於次年啟動、2030年完工。法國政府

為本次翻新計畫投入2.62億歐元;龐畢度藝術中心仍在籌集額外的1.6億歐元資金用於文化項目。

在龐畢度藝術中心的整修計畫中,館方將翻新展廳並擴建至超過20萬平方英尺的空間,該區域將被用於容納可以兼作展覽空間的放映 廳。中心的地面樓層一側將作為「新世代區」使 用,原為兩個展廳的另一側空間則計畫設立一大 型餐廳。此外,該館7樓的露天平台將首度對公眾 開放。閉館期間,龐畢度藝術中心與巴黎大皇宮 美術館(Grand Palais)及羅浮宮(the Louvre)將 展開合作項目,特別是 2027 年龐畢度將迎來的 50 週年誌慶。其與羅浮宮的合作,則包括在羅浮宮 多個部門展示龐畢度館藏。

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Photo: G. Meguerditchian)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主動調查館藏出處

近年來,博物館機構館藏品的來源備受關注,政治團體、犯罪調查、媒體輿論對博物館的文物來源也提出更為嚴謹的審視。作為重要 的藝術與文化機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宣布了一系列政策,將主動對館藏來源出處進行深入調查。

館長馬克斯.霍萊因(Max Hollein)在與博物館工作人員分享的一封信中提出數項新舉措,信件內容已公布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官 網。對館藏的疑慮時常與捐贈者有關,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藏品許多是在1970至1990年期間納入館藏,博物館在這段期間迅速擴張發 展,但由於該時期可獲得的資訊較少,對許多作品出處的審查也較少,因此館方將加強並擴大來自曾接受調查的藝術經銷商的藏品。 另一項主要計畫是成立館藏出處研究小組,小組將包括一名調查經理和3名研究員。此外,館方還成立了一個由策展人、修復師、博物 館員工等18名專業人員組成的委員會,考量相關政策在各領域的實踐,董事會亦成立工作組權衡博物館的收藏活動。由於該館擁有超過 150萬件藏品,且領域多元、取證程度難易不一,霍萊因也表示這些調查工作將需要一定的時間。(整輯/陳玟妤)

藝術收藏 設計 9
2018年南. 戈丁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抗議一景。(Photo: Michael Quinn.)
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自2025年起休館5年擴建翻新

前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加入佳士得

佳士得於5月22日宣布,2021年自蘇富比榮休的程壽康(Kevin Ching)將擔任佳士得亞洲區主 席,加入亞太區總裁龐智鋒(Francis Belin)帶領的區域領導團隊,此任命於5月24日生效。這則 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近年亞洲為國際拍賣龍頭計畫深耕的重點區域,佳士得、蘇富比、富藝 斯均在今年或明年於香港成立區域總部。佳士得表示,去年拍賣行在亞太區(香港、上海)的 拍賣銷售額達8億3300萬美元,是該公司史上第三高的銷售額,亞洲買家2022年在全球貢獻了18 億美元,占比26%。

作為佳士得最資深的新成員,程壽康曾擔任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長達15年,帶領公司在該 地區實現極大的擴展,他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玉器藏家。在退休一年半後,程壽康重返藝術拍 賣世界,他將憑藉其在亞洲的藝術與奢侈品行業的豐富經驗和廣闊的人脈網絡,深化及拓展佳 士得於區內的客戶關係。

程壽康(Photo courtesy of Christie's)

兩幅罕見林布蘭特肖像畫將於7月上拍佳士得

199年前,兩幅出自荷蘭黃金時代畫家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之 手的肖像畫於佳士得售出。它們將再度現身拍賣會,於倫敦佳士得7月6日 的古典大師第一部分拍賣中亮相,預估價500萬至800萬英鎊。

畫作完成於1635年,描繪的是與林布蘭特有親屬關係的一對年長夫妻,

范德普倫(Jan Willemsz van der Pluym)及其妻子。范德普倫是在萊頓的顯

要家族,後來畫中夫婦之子與林布蘭特舅舅的女兒結為連理。此前,這兩 幅畫作一直不為林布蘭特學者所知,佳士得稱這些作品是藝術家在私人藏 家手中最後的已知肖像,兩件肖像畫出處幾乎無間斷,是2世紀前由現任 所有者的祖先於佳士得購得。佳士得古典大師繪畫部國際副主席佩蒂費爾

(Henry Pettifer)評論道:「這些畫作具有深刻人性,是我們所知道的林 布蘭特最小和最私密的肖像畫之一。這為我們對於林布蘭特這位無可爭議 的天才肖像畫家的理解,增添了一些新的內容。」

林布蘭特肖像作品,圖左描繪Jan Willemsz van der Pluym,圖右描繪 Jaapgen Carels。(Photo: Christie's Images Ltd 2023)

藝術家舉辦拍賣募得近600萬美元,保存妮娜.西蒙童年之家

美國歌手妮娜.西蒙(Nina Simone)是黑人民權運動的傳奇角色。她曾說過:「爵 士是白人對黑人音樂的用詞,我說我音樂是黑人古典音樂。」 2016 年,當藝術家亞 當.彭德爾頓(Adam Pendleton)聽聞妮娜.西蒙位於北卡羅萊納州的童年住家即將被 拆除,於是與藝術家茱莉.米若圖(Julie Mehretu)、艾倫.加拉格爾(Ellen Gallagher) 與拉希德.約翰遜(Rashid Johnson)組成4人有限責任公司,以9萬5000美元購買了這 座資產。今年 5 月,他們的努力有了進一步的支持,非裔美國人文化遺產行動基金會 (African American Cultural Hertiage Action Fund)與佩斯畫廊(Pace Gallery)攜手舉辦慈 善盛宴與拍賣,籌集近600萬美元,協助保存西蒙的童年住家。

亞當.彭德爾頓與佩斯畫廊總裁格萊姆徹(Marc Glimcher)自2019年起開始計畫這場 慈善拍賣,其中包括了彭德爾頓和網球冠軍維納斯.威廉絲(Venus Williams)共同策 畫、在蘇富比舉辦的線上拍賣,以及佩斯畫廊紐約旗艦空間舉行的盛大晚宴和線下展 覽。拍賣總共有11件藝術臻品,由維納斯.威廉絲與彭德爾頓挑選,除了4位參與計畫 藝術家的作品外,還包括了塞西莉.布朗(Cecily Brown)、史丹利.惠特尼(Stanley Whitney)與安妮卡.伊(Anicka Yi)等藝術家的作品。 (整輯/陳玟妤)

本次拍賣包括塞西莉.布朗2021年的作品〈逃跑〉

10
(Runaway)。 © Cecily Brown. Courtesy: Cecily Brown and Paula Cooper Gallery Photo: Genevieve Hanson

盧梭〈紅鶴〉以4353萬5000美元成交,

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

佳士得紐約「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

斬獲3億2877萬9600美元

整輯│編輯部 圖版提供│Christie’s

5月 11 日紐約晚間,印象派、現代、戰後及當代藝術大師傑作齊聚佳士得紐約, 54 件拍品共斬獲 3 億 2877 萬 9600美元,誕生10件逾千萬美元成交的拍品。曾創下歷史性拍賣佳績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載譽

歸來,3位藝術巨匠的7幅畫作悉數成交,斬獲逾8885萬6000美元。

18
盧梭〈紅鶴〉以4353萬5000美元成交

巴斯奇亞史詩題材之作

〈黑人歷史(尼羅河)〉領銜

佳士得紐約「二十一世紀藝術晚拍」

創造9880萬2500美元佳績

整輯│編輯部 圖版提供│Christie’s

5

月15日晚間,佳士得紐約「二十一世紀藝術晚拍」如期舉槌。本場26件拍品匯集了巴斯奇亞、草間彌生、塞西莉. 布朗(Cecily Brown)等精彩之作,總成交額達9880萬2500美元,成交率高達96%。

巴斯奇亞史詩題材之作〈黑人歷史(尼羅河)〉以6711萬美元成交,藝術家將非洲的歷史和 非裔美國人的歷史平行並置於畫面中的同一時空。15年來,〈黑人歷史(尼羅河)〉一直由同

一名私人藏家收藏,此次上拍吸引許多藏家踴躍競投,以4000萬美元起拍,在經過幾番激烈競 標後,最終以含傭金6711萬美元成交,成為本場最高價成交的拍品。

第二高價成交的塞西莉.布朗〈無題(美與醜)〉,精湛的筆觸充滿了運動、嚴謹和強烈的 色彩,由於其巨大如壁畫般的規模,予人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可以在混亂的構圖中尋找美的 蹤跡,最終以670萬5000美元成交,成為藝術家個人拍賣第二高價。

巴斯奇亞〈黑人歷史(尼羅河)〉 以6711萬美元成交

20

馬格利特〈光之帝國〉

以4227萬3000美元高價成交

首位在威尼斯雙年展榮獲金獅獎的非裔女性藝術 家西蒙妮.利(Simone Leigh)改變了當代雕塑的面 貌。其作品主要以雕塑、錄影、裝置等形式,探討 黑人女性主體性、民族誌、種族政治以及後殖民理 論等領域的議題,〈棍棒〉突顯非裔女權的意志, 最終以271萬2000美元成交,創下藝術家最高拍賣紀 錄。

紐約蘇富比「莫.奧斯丁珍藏」成交總額達1億2370萬美元

整輯│編輯部 圖版提供│Sotheby’s

塞西莉.布朗〈無題(美與醜)〉以670萬5000美元成交

紐約晚間

5月16日晚間6點,紐約蘇富比「莫.奧斯丁珍藏」舉

槌。15件拍品中,14件成交總額達1億2370萬美元。

馬克.布拉德福德( Mark Bradford )的〈白色繪 畫〉以259萬1000美元成交,是對個人製圖的視覺濃 縮和令人回味的研究,是藝術家對社會階層、生活 經驗和藝術史中發現的模式的研究的驚人證明。他 構建了巨大的相互連接的標記網路,就像白色繪畫 中的標記一樣,通過複合的油漆層和材料引導觀者 穿過繪畫的表面,窺探核心所在。

榮獲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終身成就獎的迦納藝術 家艾爾.安納祖(El Anatsui)〈先知〉以222.8萬美 元成交,同樣刷新藝術家最高拍賣紀錄。

曾親手提攜法蘭克.辛納 屈( Frank Sinatra )、吉米.亨 德里斯( Jimi Hendrix )、老鷹 合唱團( The Eagles )、王子

( Prince )等殿堂級巨星的唱 片業傳奇人物莫.奧斯丁,人 稱「歷來最偉大的唱片推手之 一兼現代音樂產業的主建築 師」,奧斯丁執掌華納兄弟唱 片公司超過 30 年,引領唱片業 逾半世紀,憑藉廣闊超前的視 野,將刻板傳統的音樂創作打 造成走在流行文化前端的創意 產業。

草間彌生〈南瓜〉以

西蒙妮.利〈棍棒〉以271萬2000美元成交

藝術長伴奧斯丁的人生。 小時候,他和父母到博物館 參觀,長大後在事業起步期 曾與偉大收藏家諾曼.葛蘭茲 ( Norman Granz )共事,葛蘭 茲是畢卡索的好友而且熱衷 收藏,這兩方面對奧斯丁絕對 產生了不少影響;而華納兄 弟的已故董事長史蒂夫.羅斯 ( Steven J. Ross )同樣熱愛收

藏。奧斯丁與朋友的交往原由 大多離不開藝術,他與人交流 時也經常談論藝術,自他有相 當經濟能力購買藝術作品後, 更將藝術品滿布家中。

艾爾.安納祖〈先知〉以222.8萬美元成交

259萬1000美元成交

藝術收藏 設計 21
馬克.布拉德福德〈白色繪畫〉以
22
馬格利特〈光之帝國〉以4227萬3000美元成交

克林姆風景畫〈阿特西河的島嶼〉

以5318萬8500美元成交

紐約蘇富比「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達3億310萬4250美元

整輯│編輯部 圖版提供│Sotheby’s

紐約晚間

5 月 16 日晚間 7 點,紐約蘇富比「現代藝術晚間拍賣」聚焦薛林伉儷、安博瓦.沃拉爾和法蘭西絲. 馬吉等名家珍藏的現代藝術鉅作 48 件,匯聚魯本斯、莫內、梵谷、畢卡索、克林姆、康丁斯基、羅斯柯等 名家之作,梳理出綿延150年的歷史脈絡,從印象派至抽象表現主義一路以來歷代藝術家的發展軌跡,以及他們之 間跨越地域時空的精神交流。在藏家的踴躍競投之下,本場拍賣總成交額達3億310萬4250美元,成交率為83.3%, 10件拍品逾千萬美元成交。

克林姆〈阿特西河 的島嶼〉以 5318 萬 8500 美元成交  傑克梅 第〈萊奧尼宮夫人〉以 2848 萬 5000 美元成交  魯本斯〈扮成戰神的 男子〉以 2618 萬 7000 美 元成交  梵谷〈戴 布雷農舍前的花園〉以 2331 萬 4500 美元成交  畢卡索〈朵拉.瑪 爾〉以 1584 萬 6000 美元 成交  畢卡索〈躺臥 裸女與小貓〉以 2124 萬 美元成交  野口勇雕 塑作品〈家庭〉以 1228 萬4100美元成交

24
1 2 3 4 6 7 5

露易絲.布爾喬亞〈蜘蛛〉

以3280萬4500美元成交

紐約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達2億400萬美元 整輯│編輯部 圖版提供│Sotheby’s

5 月 18 日晚間 6 點,紐約蘇富比先後舉行「 The Now 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領

銜拍品為巴斯奇亞直徑長逾7英尺的1985年作品〈現在正是時候〉,以及露易絲.布爾喬亞龐大的〈蜘蛛〉, 拍場歷來只有4件巨型〈蜘蛛〉上拍,本作正是其中之一。其中「 e Now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收穫3700萬美元成交 額,而「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總成交額為1億6700萬美元。兩場拍賣共斬獲2億400萬美元成交總額,誕生4件千萬美 元等級拍品。

26
紐約晚間

晚間拍賣總成交額7000萬美元

富藝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紐約拍賣以逾1.08億美元收槌

整輯│編輯部 圖版提供│Phillips

5

月16至17日在總部公園大道432號舉行。5月17日登場 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薈聚現代、戰後和當 代藝術經典傑作。此次拍賣由班克斯(Banksy)畫作領銜,

也是藝術家對於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 2017年在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舉行之展覽的回應與致敬。其餘焦點 包含畢卡索的油畫〈盤髻女人的頭像〉,不僅首登拍場, 也從未公開展出,以及源自貝希特伉儷珍藏之草間彌生軟 雕塑,珍藏60年後首次亮相拍場。

畢卡索〈盤髻女人的頭像〉以732萬美元成交  班克斯作品〈班克斯奇亞:被隨機搜 身的男孩與狗〉於富藝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紐約拍賣以972萬4500美元成交

28
班克斯、畢卡索、李奇登斯坦作品領銜,
富藝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紐約拍賣於美東時間

藝術焦點

Art Focus

重現世紀末的維也納風華

克林姆與西歐現代藝術的交流

撰文│林芝禾 圖版提供│

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

Gustav Klimt)是維也納分離派(Secession)的創立者,也是該藝術運動最重要 的成員之一。擅長繪畫、壁畫、素描,以及裝飾藝術的克林姆,多以女體為創作題材,作品也以其中豐沛的 情慾而聞名。在以寓意畫(allegory)和肖像畫等以人物為主的作品之外,他也創作了相當數量的風景畫。

富藝斯美洲區主席尚─保羅.恩格倫(Jean-Paul Engelen)及富藝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全球聯席主管羅伯.曼利(Robert Manley)共同表示:「本次的日拍和晚拍總成交額逾1.08億美元,並展示了藏家群體對於不同等級之20世紀及當代藝術品的 強勁需求。晚間拍賣中,諾阿.戴維斯( )的作品〈無題〉在歷時 分鐘的激烈競投後以逾 萬美元成交,創下

藝術家拍賣第二高價;班克斯作品〈班克斯奇亞:被隨機搜身的男孩與狗〉則以逾 萬美元由一位電話競投者投得。本次 春拍中呈現一系列 世紀及當代藝術珍罕作品,而晚間拍賣更有 的作品首次亮相拍場,如此廣泛橫跨作品年代及類別的 拍賣策畫方式為富藝斯獨有,而我們也要感謝全球團隊共同努力,打造出這般出色的拍賣。晚間拍賣共吸引逾 個國家和地 區的藏家參與競投,涵蓋美洲、非洲、歐洲與亞洲,反映了 世紀和當代藝術傑作廣泛的國際市場,也進一步體現了全球藝 術市場的實力。」

藝術收藏 設計 29
44.15 元成交 30
Belvedere Museum Vienna

藝術大觀

Art Scenes

橫貫過去、此刻與未來的浮動視野

洛朗.格拉索以科技重構現實幻象

借鏡洛朗.格拉索(

Laurent Grasso )的視角,當今時代宛 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再演繹,隨著萬 物不停息地歷經一場神秘的蛻變, 此刻,便是重新探索世界的時候。 作為法國當代藝術指標「杜象獎」 (Prix Marcel Duchamp)、「藝術與 文學勳章」(Cheval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及「梅魯藝術*科 學獎」( Meru Art*Science Award ) 等諸多獎項得主,活躍於巴黎的觀 念藝術家洛朗.格拉索時常以「科 學」作為出發點,來探測「異質現 象」與「現實」的交會之處,並對 人類與周遭連結提出深切的反思與 質疑。

從天文、哲學、歷史、信仰到超自 然現象,格拉索於多重領域的研究 與投入,以及對新科技儀器、錄像電 影、繪畫與雕塑等廣泛媒材的精巧掌 握,往往使他的作品瀰漫一股神祕、 難以捉摸的超現實氛圍。其作品至今 已於眾多國際藝術機構發表,如華盛 頓赫希宏美術館、龐畢度藝術中心 「號角的視角」(Horn Perspective) 與巴黎東京宮「加科納」(Gakona) 等個展,並參與沙迦雙年展、光州 雙年展及釜山雙年展等多場國際展 會,2021年,格拉索更受奧賽美術館 之邀展出大型錄像作品〈人造物〉 (ARTIFICILIS),審視人工與自然、 現實與虛擬之間的模稜地帶。

38
撰文│韋怡忻 圖版提供│Laurent Grasso、TAO ART 洛朗.格拉索(Photo: Mathieu Cesar)

敬畏宇宙,有機生命與大地能量的體現

吉賽佩.佩諾內探向生命源起的進程

撰文|林純雅 圖版提供|Galleria Borghese、FENDI

「貧窮藝術」(Arte Povera)巨匠吉賽佩.佩諾內(Giuseppe Penone)的雕塑作品挑戰木、蠟、皮革、大理石與青 銅等材質,企圖運用多元的創作手法以勾勒、描繪大自然的力量。在佩諾內的作品中可以發現其對宇宙的敬畏,而藝 術家精湛雕刻技藝所呈現的豐富自然面貌及簡約之美,更呼應了當前的生態與環保議題。

吉賽佩.佩諾內1947年出生於義大利加雷西奧(Garessio)。他在都靈美術學院研習藝術後,於1968年開始舉辦展 覽,成為貧窮藝術團體的一員,將自己的研究重點放在自然和其轉變過程上,藉由自己的身體和人造材料與自然融 合,隨後參與了在義大利及海外舉辦的數場關於「貧窮藝術」的重要展覽,包括1970年於紐約MoMA舉辦的「訊息」

(Information)展、1972年的第5屆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5)等。佩諾內作品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著重於強調自 然的力量、隨時間演進有機物的體現、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交融與衝突,與當時剛萌芽的觀念藝術、地景藝術等流派進 行交流對話。

藝術收藏 設計 39
洛朗.格拉索
56
Laurent Grasso / ADAGP, Paris,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ean Kelly. Photo: Studio Laurent Grasso

MMXXII

2022全球200大藏家榜(六)

典範移轉之趨的美學視野 見證時代之變的收藏觀點 整輯│陳玟妤

芭堤雅.奧佛(Batia Ofer) 與伊丹.奧佛(Idan Ofer)

英國倫敦

慈善、船運

當代藝術、印象派、現代藝術  船運大亨薩米.奧佛(Sammy Ofer)經常被稱為以色列最富有的人, 他於2011年過世,留下了船運帝國和一批匯集印象派及現代藝術的大師 珍品,據信其中包括梵谷(Vincent van Gogh)、畢卡索(Pablo Picasso) 之作。他的兒子伊丹.奧佛和艾亞爾.奧佛(Eyal Ofer)通過從帽子中 抽到的信封內容分配了遺產,現在兩人都是億萬富翁。

伊丹的妻子芭堤雅.奧佛(Batia Ofer)是英國活躍的慈善家,擔任倫

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受託人及蘇富比國際委員會成 員,並時常予以V&A博物館援助。她和伊丹的基金會在美國、英國和以 色列等地支持健康、教育和文化等社會議題。他們也創辦「HKS薩米. 奧佛研究生基金」,向以色列與巴基斯坦裔學生提供哈佛大學甘迺迪政 府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的獎學金。同時,芭堤雅亦為喜願基 金會(Make-A-Wish Foundation)主要贊助人,她推行「Art of Wishes」

計畫,動員國際藝術社群為基金會籌集資金,該計畫舉辦的年度拍賣會 自2017年以來已募集超過850萬英鎊。

68
芭堤雅.奧佛(Photo: Jude Edginton) 伊丹.奧佛(Photo: Sivan Farag)

特別報導

佩齊.奧薩沙努格拉(Petch Osathanugrah)

袁慧莉

Osotspa 」的繼承人和現任執行 SHARK Cool Bite」、「M-150」等經典能 量飲料。頭頂蓬鬆短髮、身著運動服裝,佩齊的風格形象與大眾對於執行

邁克爾.奧維茨(Michael Ovitz)

美國洛杉磯

科技、金融與投資

衛.薩爾( David Salle )和達敏. 赫斯特( Damien Hirst )等人的作 品。他認為:「泰國的當代藝術 應是包含在全球藝術範圍內的。 因此我會收藏的藝術品不是已受 全球肯認,便是具備如此潛能 的。」其博物館「 Dib 曼谷當代藝 術博物館」以將泰國當代藝術推 向國際舞台為願景,預計在 2024 年開幕。

安卓亞.佩雷拉(

巴西聖保羅

投資銀行

巴西藝術、當代藝術、現代藝術

極早便接觸禪畫的袁慧莉,在其 水墨的藝術實踐中也體現著禪宗精 神,禪宗的不立文字、不立法,在 石濤應用下化作「我自用我法」, 而不被法所限制,也成為袁慧莉 的方法論,換以 20 世紀的白話文言 之,這便是她創作的核心提問 「有什麼可能性?」袁慧莉以探詢 水墨可能性為志向,替自己設立了 「創作即探索」的長遠道路,她深 信只要持續累積觀念與技巧、不限 制自身,萬法皆能為其所用。藝術 家憑感官聯覺發展出火墨、冰墨等 極具突破性的媒材,也開創了傳統 描繪自然的形象皴法外,寄託情 感、傾訴衷腸的情緒肌理,為皴法 寫下新的篇章。

非洲藝術、當代藝術、明代家具、現代藝術

邁克爾.奧維茨

曾是創新藝人經

紀公司( Creative Artists Agency)董

身體感知之間變顯情中 筆墨萬法

事長和華特.迪

撰文│陳玟妤 圖版提供│袁慧莉

士尼公司( Walt Disney Company) 總裁。他擁有3500

至4000件藝術品,

收藏範圍聚焦現代

及當代藝術,其中

不乏畢卡索、瓊斯 (Jasper Johns)等 大家之作。

邁克爾.奧維茨(

問:水墨如何進入妳的創作生命? 答:我是在美術系大一時的水墨必修課,才接觸到水墨。一開始我並不喜歡 水墨,我認為水墨千篇一律,老師教什麼就得畫什麼,因此上課時並不怎麼 認真,第一年還能順利修得學分,到了第二年,就被要求暑假補考。由於不 想重修,我很認真地畫幅水墨補考作品。在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斷思考著 一個問題:「水墨還有什麼可能性?」這是我創作最核心的提問,也是我用 往後所有創作想要追尋的解答。

不只佩斯畫廊( Pace Gallery )創辦人格萊姆徹 (Arne Glimcher)曾表示邁克爾的收藏精彩絕倫,藝 術家們也如此認同。 2010 年左右,奧維茨曾邀請藝 術家喬納斯.伍德(Jonas Wood)前往他在比佛利山

佩齊.奧薩沙努格拉(

我喜歡問為什麼,當時我的水墨老師經常覺得我在「找麻煩」,「找麻 煩」到後來確實也變成了我的標誌 我喜歡找自己的麻煩。經歷那次補 考,我發現水墨並非那麼無趣,而我從高中開始接觸禪宗思想,大學又研究 過禪畫,對古典詩詞、老莊思想都有一定理解,以及大學在圖書館做編目工 作,接觸許多書籍⋯⋯,這些知識基底都成為我「找麻煩」的資源。大三我 選擇水墨作為主修,水墨老師也嚇了一大跳。

丘的家籌畫委託作品;伍德拍攝了奧維茨充滿藝術 品的家,這些照片後來成為畫作〈奧維茨圖書館〉 (Ovitz's Library)的靈感,該作目前由紐約古根漢美 術館( Guggenheim Museum )典藏。這也不是唯一一

次奧維茨的收藏為其他藝術家帶來啟發,奧維茨向來 視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為好友,李奇登斯坦 也曾以奧維茨收藏中的一件畢卡索畫作為靈感創作作 品。奧維茨正任職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董事會。

問:妳如何看待自己與傳統水墨、現代水墨運動之間的關係? 答:我一開始便給自己的創作之路設定了明確的目標:我要進入傳統,並在 其中解索。創作就如「庖丁解牛」,水墨傳統是牛,我是那把刀。我要使牛 變成盤中飧,就得知道什麼部位的肉該如何烹調以盡物之性,這也是我從墨 性、皴法等不同面向探討水墨,以「議題性」去發展不同創作系列的原因。 這些元素就如牛體的不同部位,當我掌握了「牛」的結構,便能清楚「刀」 要落在何處,抓住牛體之「氣」,使每盤佳餚都有各自不同的色香味,同時

投資銀行家荷西.奧利姆皮奧.佩雷拉與妻子安卓亞.佩雷拉,在 1990 年

ô nio Vila

)雜誌的訪談中,他們曾經提及:「我們快速地察

覺到巴西藝術正處於它有史以來最豐沃的時期,並意識到我們必須盡快在藝 術家們最好的作品價格飆升到難以負荷前趕快買下來。」現在他們擁有世界 上最重要的巴西當代藝術私人收藏,匯集超過 2400

)等藝術家的創作,並將住家和一棟公寓打造成私人美術館 與展覽空間。他們最珍視的藏品之一是卡梅拉.格羅斯( ),他們當初僅是見到作品照片便買下了它,且深受著

年期間擔任聖保羅現代藝術博物館(

)的館長兼副總裁,

Fundação Bienal de São Paulo

藝術收藏 設計 69
Andrea Pereira) 與荷西.奧利姆皮奧.佩雷拉(José Olympio Pereira)
Photo: Rainer Hosc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74
Photo: Sunya Photography)
對話藝術家系列: SPECIAL
REPORT
袁慧莉 孤山水之勢山水 No.43  彩墨、棉麻布 畫心:180x90cmx2,雙拼屏風:193x190x4.5cm 2023(局部) 袁慧莉 火墨.郭熙〈早春圖〉 No.2 宣紙炭灰於宣 紙上 畫心:158x108cm 2017(局部) 袁慧莉 類山水PS.郭熙〈早春圖〉:第4分44秒  數位編輯錄像,展示依場地 4’44”/5’36” 2021 (局部) 袁慧莉

特別報導

葉仁焜

色彩與記憶的慢板

撰文│陳玟妤 圖版提供│葉仁焜

問:怎樣的創作需求促使你結合水墨與膠彩進行創作?你在結合這兩種傳統 媒材時做了哪些轉化?

答:起初我的繪畫還是以傳統紙本水墨為主,進入北藝大後,我開始思考關 於「創作」這件事情。我試圖描繪一幅想像中的畫面 希望它的色彩輕 透,卻又同時飽和。考慮到紙張耐受度的限制,王怡然老師建議我試試膠 彩,這便開啟了我結合水墨和膠彩創作的探索。

為了營造想像中的畫面,使色彩 同時輕透卻又飽和、富有層次,在 學時就讀水墨組的葉仁焜開始自學 膠彩,深入研究結合水墨與膠彩的 創作方式,並發展出「關於這城市 的氣味」、「崩解的信仰」、「星 星、花火與理想生活」等多個描繪

人之情感與狀態的系列創作。葉仁 焜的作品以隱晦、詩意的方式,傳 達生活中的思想與感受,始終貫穿 著惆悵的基調。膠彩的使用放慢敘

事與傳遞的節奏,凝滯了時空記 憶,畫中景象看似自然,實則是通 過擬造、拼湊、組合而成。對觀念 與媒材表現的探索,展現出葉仁焜 創作中的當代特質。

從學習傳統水墨的重要文本《芥子園畫譜》中,我領會到水墨是由人解構 或建構的符號堆疊而成的繪畫形式,水墨有非常多的「符號」。因此在結合 水墨和膠彩時,我也在創作中建立起一套符號體系,像是使用結實的短線條 去勾勒建築物的形體,表示描繪的空間並非真實建築,而是組合成的景象。 或在描繪無人場景時,我簡化草叢的形態,以一種海浪般的符號來象徵「植 物」,體現建築本體即便荒廢卻又未曾消失。至於膠彩部分,我將天空的顏 色設定為深藍色階,那是在白日與夜晚交接之時天空的顏色,我以這樣一天 之中較為曖昧不明的狀態、時空,回應畫中擬造的建築空間。隨著創作中膠 彩使用比例的提升,水墨亦轉以更為原始的概念,如符號、墨的灰階、山水 佈局等形式,保留在我的創作語彙中。

問:早期的創作為何選擇圍繞「城市的無人風景」為主題展開?當中出現的 動物角色象徵著什麼?

答:過去我容易在同一幅畫中置入過多的訊息,因此我嘗試轉換策略,用多 幅作品去呈現同一主題,故選擇了以「城市的無人風景」去發展一系列創 作,透過建築展現的空間與人之間的關係,探討不同的情感與意念。  隨著系列的開展,我也會借助對動物的了解與想像,表現城市中人的情 感和姿態,比如用長頸鹿的意象,描述去到不屬於原本生活環境時人的存

76
對話藝術家系列: SPECIAL
REPORT
葉仁焜 最深的記憶 IV  水墨、膠彩、銀箔、黑 箔、畫布、絹 120×167cm 2015(局部) 葉仁焜 月夜VII 水墨、膠彩、畫布、絹 60×60cm 2023(局部) 葉仁焜 下雨的時候 水墨、膠彩、銀箔、畫布、絹 90×160cm 2020(局部) 葉仁焜

特別報導

在狀態。長頸鹿是來自外地的生物,但其花色具裝飾性, 如同城市建築的裝飾,既隱沒於城市卻又不屬於城市。而 「鹿」的性格敏感,易受驚嚇,警覺性高,移動的姿態又 較其他動物輕巧,我便把「鹿」比作人在面對記憶時產生

歐靜雲

人可能會因為看到某些事物,聯想到另一些曾 經發生過的事⋯⋯,這些聯想無論好壞,都如鹿一般,是 突然跳進思緒之中的,可能引發人們對於記憶中相似環境 警惕或想躲藏、帶有保護色的心理狀態。

詩意空間中人性的棲居

撰文│陳玟妤 圖版提供│歐靜雲

:近年你繪畫的主題從對城市建築的描繪轉向對自然空

年後就不再繼續發展「城市的無人風景」系 列了,原因是身體出了些問題,手部容易發抖、無法繪製 直線。我開始思考新的創作面相而轉畫比較多剛硬的自然 元素,如此即便筆觸稍有誤差,仍能呈現出自然的肌理效 果。我也更深入地研究繪畫媒材,如近期發展的花火系 列,其基底材質、技法都是這段時期摸索出來的。

問 :創作至今,你是否有特別關注的主題?平時你會如何獲得創作上的靈 感?

初見歐靜雲的作品,許多人會 認為其創作看似幻想,帶有童 話、夢境般的質地,但在歐靜雲 看來,他的創作始終緊扣現實, 是對如何面對現實的情感探索 他說:「現實在被過度修正的情 況下,確實可能有點像夢境。」

視覺開啟的感知經驗與由其產生 的共通性語言,不僅具美學價 值,也築就了跨越時代、個體的 對話橋梁。歐靜雲的創作透過對 過往藝術家、創作者、書籍圖像 及其生成背景、語境意義的重新 思考,將人與圖像的連結與共感 召喚至當代,探討人性中複雜的 情感、慾望與慰藉。

接續「城市的無人風景」系列後出現的是「崩解的信 仰」系列,以及探討快速消逝的時間的「星星、花火與理 想生活」系列。在「理想生活」系列中,我捕捉了〈下雨 的時候〉、〈散步的時候〉、〈風吹的時候〉等在生活中 讓人產生美好感受的短暫片刻,有時這些作品也是我的願 望清單,比如我畫〈爬山的時候〉,但我未曾見過下雪的 山景。我在〈游泳的時候〉中描繪於山林中裸泳的場景, 這在之後也真的實現了。但即使作品多了一些色彩,這些 繽紛感也是我刻意營造而來的,本質上,它們仍是很快便 會消逝的場景。在時間片刻消逝之後,人又回到了一貫的 惆悵之中。

答:我的作品有許多素材和面向,但也有一個貫通的創作方式,那就是透過 作品去重新理解過往插畫家、藝術家的創作。我很喜歡看各種時期、時代的 繪畫,並去研究過往藝術家作品的時代背景、他們的思考,將其放在我所身 處的時代與生活環境中重新思索。雖然時空背景不盡相同,但我認為人的焦 慮總是類似的,因此無論是繪畫中共通性的表現、思想特質,以及當圖像重 新置於我畫布時所能引起的思考,都可能成為理解人們情感和性格的媒介。  我感興趣的藝術家或繪畫類型會視當下從事的創作主題而定,像2020年時 在非常廟藝文空間展出的系列作品,參考的是1930至1940年代的台日風俗畫

葉仁焜  ApricityNO.4  水墨、膠彩、銀箔、金箔、畫布、絹  180×210cm(Triptych) 2023

故事、說故事的語音,拉長觀者在畫前駐足的時間。這多 停留的 2 分鐘,能讓人產生非常不同的感覺。我在展覽前 和九雲討論創作的題目,交由九雲去寫故事,有時我的畫 還沒完成,她的文字已經先寫出來了。兩人創作速度上的 不一,使互文之間產生落差的美感,有時她描寫的一些情 緒,恰恰非常貼近我畫面想傳達的訊息。

問 :你作品所呈現的畫面與真實世界場景之間是怎樣的關 係?

與膠彩畫。這次於「就在藝術空間」的展覽「幽處餘暉」則圍繞19世紀末、 20世紀初的創作與藝術運動,這段時期工業革命鼎盛,人們面臨社會氛圍、 美學與生活模式的劇烈改變,與身處2023年的我們有相似之處。

問:提到最新展覽「幽處餘暉」,這次展覽想探討怎樣的概念?創作動機為 何?

問 :在創作中描繪人的狀態與情感,對你而言有怎樣的意 義?

答 :創作記錄了我在生活當下遇到的事情、我的所思所 想。我總是有很多事情想說,但又不願意直接地說,因此 我會再將它們轉換很多層,成為最終呈現在畫布上的樣 態。或許在直觀、快速講述一件事情的時候,經常只能觸 碰到事情、情緒的表面,如快速播報的社會新聞,可能過 2 3 年就會被人遺忘、失去共鳴,但我認為我的作品在時 間沉澱後仍然能傳遞、討論這些感受。也因為膠彩本身是 一種繁複又「慢」的媒材,須等一層乾去,才能疊上下一 層,這樣的操作條件更放慢了我表達的速度。有時,我彷 :創作「星星、花火與理想生活」系列時,為何想邀請 作家鄧九雲撰寫文本,以文字搭配圖像的方式呈現作品? :其實一開始,我是想邀請一位小說或散文創作者幫我 撰寫展覽介紹。朋友向我介紹鄧九雲後,我閱讀了九雲的 作品《女兒房》,書中描寫許多單篇的生活小事,這使我

答:醫學、科學是現代社會的主流,一些解決問題的古老方式,如煉金、占 星等則被當作神祕學的知識或體驗,在現代社會,往往後者這些被視作「認 知偏誤」的事物,我認為也能協助人們找到在生命經驗中舒適存在的姿態或 使生活產生動力的方式。因此在這次展覽中,我選擇聚焦一些常被認為是 「不科學」的元素,以現代社會中藝術家的創作與生活、科學圖說、魔法主 題的創作與煉金術插畫等題材為圖像基礎,延伸出荒野、花園場景的繪畫創 作,藉此探討人的內心。

萌生了關於合作的其他構想:由於每個人看畫的速度不 同,有些人看畫的速度特別快,我希望在作品旁加上文字

答 :我作品呈現的是「拼接」的空間,通常是由現實世界 的影像解構後,再加以組合的景象。平時我會不斷拍攝周 圍景物、瀏覽Instagram、Flickr等平台,累積的影像便成為我 創作時的素材庫。像是〈月夜〉中的樹景,有些是我於白 天拍攝,作畫時再去呈現夜晚時樹的樣貌而來,我也會從 圖片庫中找尋元素,拼湊想像的場景。我曾想過直接畫出 印象中的景物,但這往往不似根據照片來描繪場景那般自 然。有趣的是,這樣的創作模式和我喜歡觀看的日式庭園 倒有些相像。日式庭園透過人工而規矩的方式擬造自然環 境,其中的石頭、樹都經過刻意修剪、排列。在創作時, 我使用的也是精心挑選和處理過的不自然元素,來組合出

:膠彩進入你的生命,為你帶來了什麼收穫?

:即使到現在,我仍在探索媒材表現的實驗中前進。繪 畫漫長的過程難免會令人感到有些枯燥,但膠彩常常能帶 來一些趣味,比如操作失誤可能因此產生一些更特別的視 覺可能。我也一直告訴我的學生們,不要認為「畫壞」就 代表作品「壞了」,反而可以去思考如何能讓畫面變得合 理。膠彩也讓我遇見許多有趣的人,像是找到鄧九雲和我 合作,我仍然會和周遭同樣在畫畫的友人交流繪畫技巧, 從中獲得靈感的火花。雖然這許多的趣味、故事都是意 外,但就如同膠彩,對我來說它本身也是插曲。

藝術收藏 設計 77
78
對話藝術家系列: SPECIAL REPORT
歐靜雲 幽處餘暉 油彩、石英粉、銀箔於畫布 162×260cm(兩件一組) 2023(局部) 歐靜雲 鈴 油彩、畫布 120×120cm 2023(局部) 歐靜雲 夕色 油彩、畫布 Ø90cm 2023(局部) 歐靜雲(圖版提供|就在藝術,攝影:ChocCat)

藝術收藏的多元型態特別報導

庖廚之樂與藝術雅集

無倦於美的洗禮,蔣惠亭獨藏純粹

撰文│詹立群 攝影│蔡智翔 圖版提供│蔣惠亭 服裝提供│Chloé

臥房牆上掛著藝術家王懷慶特別為她寫的字:「亭

亭」,藝術顧問蔣惠亭追求生命提升的腳步不停歇, 從餐桌上的人際美學與人情記憶出發,在大疫來臨前給 自己了一個課題,開始了「誰來晚餐」計畫 設宴五十 席次,每席復刻一道母親拿手的江浙菜,宴請對象亦不設 限,在席間展開跨領域的對談。情誼與跨界的交流增添人 間色香味,如同其親手設計的住宅 韜光養晦,隨著時 間挪移,匯流為她的人生肖像。

藝術收藏的多元型態特別報導

與藝共生的光影之旅

李屏賓以收藏領受美的共感

撰文│詹立群 圖版提供│李屏賓、皇冠文化集團

李屏賓自

1977 年踏進電影圈至今,拿下 7 座金馬獎,以及坎城影展、柏林影展獎項,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為他辦過攝影展。拍電影是工作,收藏則是生活。收藏的過程,更無形提升他對細節之美的感 官敏銳度。他在美國與台灣的家,滿布收藏品,那源自他無論到何處拍攝便就近「尋寶」,為旅館房間增添回家 的感覺。

藝術收藏 設計 81 藝術收藏 設計 85
李屏賓深信,萬物皆有其因緣。藏品,如同場景,早就在那裡,等待被人發現。

藝術收藏的多元型態特別報導

傳承收藏的熱情

天命的歸屬,張榮怡讓藝術化為祝福

撰文│詹立群 攝影│蔡智翔 圖版提供│張榮怡

「清翫雅集二代」是張榮怡的胎記,藝術收藏的氛圍如同搖籃曲,啟蒙她對創意的追求。從紐約留學時

期,系列成套的日本卡漫藏品一直是她熱愛的主旋律,透過公仔探索背後的藝術家畫作,打開更豐 富的世界。直到近年主理「你好沙龍」(Shalom Shalom)藝術空間,在母職的引領下,她更清晰內在對於溫 暖與童真的渴盼,藉由藏品與展品作為平台,專注聆聽自身天命的歸屬。

90

感應時代脈動,翻轉文化載體的運用

鄭宗杰藉藝術合作與收藏拓展全新視角

撰文│詹立群 圖版提供│恆成紙業

紙量逐年下修、出版產業與通路間的折扣戰等,在這個日趨競爭的市場環境裡,恆成紙業希望能藉由與藝術家 合作的計畫或藝術收藏,創造不同創作者間的溝通與對話,藉此活絡與紙相關的文化產業。

藝術收藏 設計 91
藝術收藏 設計 95
查,原來是英國插畫家詹姆斯.賈維斯(James Jarvis)的作 他們的畫作。「日本、香港、美國,是我的收藏路線。
藝術收藏的多元型態特別報導
問起恆成紙業與藝術的火花,負責人鄭宗杰笑說:「起因可能是夕陽產業的掙扎。」整個傳統產業的現狀,如用
鄭宗杰接手恆成紙業,將平面的紙張應用,延伸出立體的場域。

撰文.整輯︱林志鴻 The New Frontier

丹尼爾.阿爾軒之〈光與時〉雪中日晷

以「融合的藝術」為品牌精神的宇舶錶( Hublot ),與藝術家丹尼爾.阿爾軒( Daniel Arsham )在 3 月初於海拔 2583 公尺的瑞士策馬特施瓦爾茨湖旁,打造一座高達 20 公尺的 雪中日晷限時地景裝置。阿爾軒常於作品中探索時間的奧祕,其所打造的「連結時間」

( Connecting Time )系列,被稱為「神祕的當代考古學」。雙方在瑞士策馬特所建構的 〈光與時〉雪中

日晷限時地景裝

置,以石英晶體

形狀的方尖碑投

射的陰影指示時

間,藝術家透過

自然元素,創造

這座結合藝術和 時間的特殊裝

置。

江詩丹頓攜手羅浮宮之共創專案

2016 年,江詩丹頓支持修復了「創世紀」座鐘( La Création du Monde)。這座創製於18世紀的精密時計傑作於1754年獻給法國國王

路易十五,後由凡爾賽宮和特里亞農宮國立博物館寄存於羅浮宮。 2019年,江詩丹頓與羅浮宮正式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在「以羅浮宮之 名」網上拍賣會上,一枚以「致敬魯本斯〈安吉亞里之戰〉」為主題 的閣樓工匠特別訂製錶款作品深獲藏家青睞,這是兩者「將藝術傑作 佩戴於腕間」共創專案的一部分,江詩丹頓將羅浮宮館藏傑作,以琺 瑯彩繪工藝栩栩再現於錶盤之上。

126 創意萬象

發行進入第189期,長期訂閱正是時候!

189期(2023年06月號) 目錄

藝術熱新聞 南美館「低鳴的山水:再進入繪畫」/中正紀念堂「飛吧!米爾伍梅特 許雅晴個展」/

喬爾.梅斯勒台灣首展「夢境」

景薰樓2023春拍 亞洲華人現當代藝術與中國書畫/牛津大學撤除賽克勒家族冠名/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 自2025年起休館5年擴建翻新/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主動調查館藏出處/前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

加入佳士得/兩幅罕見林布蘭特肖像畫將於7月上拍佳士得/藝術家舉辦拍賣募得近600萬美元,保存妮 娜.西蒙童年之家 品牌、科技、新思維 希望L'ESPOIR  藝術龍門陣 教學筆記之「基礎錘鍊」 文物 專欄 台北故宮沒買到的日本國寶流散拍賣市場 紐約藝術拍賣 特別報導 盧梭〈紅鶴〉以4353萬5000 美元成交,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 佳士得紐約「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斬獲3億2877萬9600美元

厲蔚閣呈獻美國藝術家喬爾.梅斯勒台灣首展「夢境」。梅斯勒自童年記憶與生活經歷中汲取靈感,文字圖像並用,將私 人印象與文化精粹、人類普世意識元素緊密連結,其畫作令人聯想到盧梭筆下的幻想叢林以及20世紀中期裝飾藝術的標誌 性形式,對個人與大眾圖像語意進行了狡黠的審視。藝術家生命歷程中或歡樂或創傷的事件構成了他最大的藝術靈感 諸如比佛利山莊酒店的芭蕉葉花紋壁紙、泳池、沙灘球、氣球和甜甜圈的意象,呼應了他在南加州的青春時光。

/巴斯奇亞史詩題材之作〈黑人歷史(尼羅河)〉領銜 佳士得紐約「二十一世紀藝術晚拍」創造9880 萬2500美元佳績/馬格利特〈光之帝國〉以4227萬3000美元高價成交 紐約蘇富比「莫.奧斯丁珍藏」

成交總額達1億2370萬美元/克林姆風景畫〈阿特西河的島嶼〉以5318萬8500美元成交 紐約蘇富比

「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達3億310萬4250美元/露易絲.布爾喬亞〈蜘蛛〉以3280萬4500美元成交 紐約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藏.家」藝術饗宴

成交總額達2億400萬美元/班克斯、畢卡索、李奇登斯坦作品領銜,晚間拍賣總成交額7000萬美元 富藝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紐約拍賣以 逾1.08億美元收槌 藝術焦點 重現世紀末的維也納風華 克林姆與西歐現代藝術的交流 藝術大觀 橫貫過去、此刻與未來的浮動視野 洛 朗.格拉索以科技重構現實幻象 藝術視界 群中化身 辛蒂.雪曼的濾鏡織毯 藝術視界 絢幻之筆.禪之美學 山姆.弗朗西斯的虛空意

境 6月專輯: GROW 迎綠而棲.萬物之生 敬畏宇宙,有機生命與大地能量的體現 吉賽佩.佩諾內探向生命源起的進程/綠的思路,在流動 的凝視中重構美的想像 藝術中的樹 TOP 200 | 2022年200大藏家 2022全球200大藏家榜(六) 典範移轉之趨的美學視野 見證時代之變 的收藏觀點 藝術博覽 ART SOLO 2023 繽紛謝幕 多元創意與競爭共存 對話藝術家系列:寫意.敘情 特別報導 袁慧莉 身體感知之間變顯 情中筆墨萬法/葉仁焜 色彩與記憶的慢板/歐靜雲 詩意空間中人性的棲居 藝術收藏的多元型態 特別報導 庖廚之樂與藝術雅集 無倦於 美的洗禮,蔣惠亭獨藏純粹/與藝共生的光影之旅

李屏賓以收藏領受美的共感/傳承收藏的熱情

Bluerider ART 與易雅居共同策 畫專屬於家的藝術特展「藏. 家」,取自「收藏家」與「收 藏一個家」的雙關意涵,在精 緻家居設計中,當代藝術的各 種形式,繪畫、雕塑、複合媒 材、數位創作,與家具、燈 光、家飾融合,走出收藏者的 美學品味個性,在空間感知與 精神理念間,創造一場專屬於 家的藝術饗宴。

天命的歸屬,張榮怡讓藝術化為祝福/感 應時代脈動,翻轉文化載體的運用 鄭宗杰藉藝術合作與收藏拓展全新視角 珠寶美學 致珠寶藝境的傳奇女子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百樣 玲瓏 卡地亞與女性」特展 設計博覽 工藝的煉金術,創意的戀物學 第61屆米蘭家具展,重拾生活的儀式感 綠與野專欄 思想型的藝術 家 高重黎的生活如何決定意識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運用 南懷瑾 茶禪一味 建築觀點 加拿大原住民建築師 道格拉斯.卡迪納 建築與空 間設計巡禮 余德耀美術館新館落戶上海蟠龍天地/「X美術館」新館帶來「遊谷」般的觀展體驗/回藝術中心:潮汕村落裡的心靈涅槃/LEED和 WELL鉑金級雙認證的創新研發中心 創意萬象 丹尼爾.阿爾軒之〈光與時〉雪中日晷 ╱江詩丹頓攜手羅浮宮之共創專案/喬爾.梅斯勒台灣首 展「夢境」 ╱「藏.家」藝術饗宴/「旅行的藝術」跨文化饗宴 ╱行旅於日常的詩意影像 ╱加州夢的悠然氣息/將聚變的能量化為創意的演現  藝想創見 恣慢格放於情與影的過渡 莎拉.范.麗格的影中戲

《藝術收藏┼設計》雜誌出版第189期,23X30cm大版本,全彩精印,報導藝 術市場收藏與設計建築現況及趨勢,分析藝術投資、設計新潮、建築新貌。每 本新台幣220元,訂閱一年2200元。

郵撥:50035145.藝術家出版社 總代理:創新書報(股)公司,各大書局均有出售 中國發行:北京頌雅風圖書銷售有限公司

藝術收藏 設計 12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