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 譽 有 幸拜讀提摩太 • 凱勒牧師的大作:《文化講道學: 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 ,無限感恩。作者在本書中非常 敏銳地探討在世俗文化處境下,受眾的心靈反應;又清 晰地論證以基督和福音為中心的講道,是使人心靈得到 飽足的不二門徑;更申論透過聖經神學和系統神學整全 地詮釋聖經經文,讓經文奧義豁然開朗;最令人拍案叫 絕的,是凱勒牧師具體指出,講道者如何在理性和經驗 兩個層面,透過聖靈的工作,將信息帶入受眾的心靈之 中。 蒙主不棄,我有幸在牧養教會和神學院教學兩個範 疇中都有事奉,在多年牧職與教職的相互激盪中,不斷 期待一本能交織學術和實踐、融合理論及方法、會通講 者與受眾的講道學著作。凱勒牧師的大作應屬翹楚之 列。原作於二○一五年出版後,已經在英語讀者社群中 引起熱烈迴響,現今中文版面世,實在令人喜不自勝, 我衷心推薦。
吳榮滁 台北浸信會懷恩堂主任牧師
讚譽頁.indd 3
2018/9/20 上午11:49
基 督教幾千年來不間斷地傳播著神國的好消息,其中 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透過「講道」 ,這是教會中最重要的 一環。而我們現今所處的教會,許多時候講台帶出激勵 人心的信息、訓練會眾的品格,也暢談著健康的倫理道 德,但福音卻常被忽略。舉例來說,我們教導會眾婚姻 聖潔非常重要,以及職場裡的誠信正直是關鍵所在,但 誠實來說,這些教導可能和其他宗教並無明顯差異,以 至於普羅大眾以為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相同,都是勸人向 善。基督教的重點應是在於基督與祂的福音,當這些不 再是講道中所被關注的核心時,我們該好好想想,是否 不知不覺中也成了眾多宗教之一。 凱勒牧師的這本《文化講道學》再次把我們帶回到 信仰的核心乃是福音,幫助我們因為認識基督而生命改 變。我的學習過程深受凱勒牧師影響,他幫助我的事奉 有根本性的轉化。真心鼓勵每位傳道人,以學習的心重 新看待講道這件事。
黃國倫 101 教會主任牧師
讚譽頁.indd 4
2018/9/20 上午11:49
身 為傳道人,傳講福音真是最榮耀的呼召,也是最大 的試探與挑戰。試探在於傳道者會不會將講台經營成舞 台,聽眾會不會只記得傳道者絢爛的恩賜,卻少了基督 生命的傳承;而挑戰則是傳道者會不會因為對時代性與 當代文化的理解不夠,講道曲高和寡使聽眾聽得一頭霧 水,甚至覺得被冒犯,而離神更遠了。特別在資訊爆 炸,社會問題複雜多元的時代,傳道者將遇見更大的挑 戰。傳道者已經無法使用傳統的舊路,以單一路徑企圖 將真理置入人心了。 作者點出以基督為中心傳講神話語的重要性,使傳 道者不會為了接地氣而少了最重要的核心信息;另外也 以探向人心的方式,不迴避也不忽略文化溝通的重要 性,使福音可以更有效率地被聽見;作者最後提到聖靈 大能的重要性,傳道者在理性、感性及靈性上的平衡, 比一篇精彩絕倫的講道更重要,講道不只是讓恩賜可以 為聖靈效力,更重要的是讓生命品格被聖靈修剪得更成 熟、更像基督。這是一本非常棒又容易閱讀的書,卻也 是可以慢慢思想的書。衷心向您推薦本書,讓我們一起 在傳講福音真道的路上,一起努力,彼此學習,也祝福 你成為見證基督的真實聲音!
松慕強 iM 行動教會主任牧師
讚譽頁.indd 5
2018/9/20 上午11:49
我 看完這書稿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書非常適合作為神 學院「講道學」的教科書。作者提摩太 • 凱勒以他豐富 的講道和教導經驗,向學習講道的人(包括我在內)精 闢地解說作為一個傳講者要如何好好地預備自己,被神 所用。若我們從亞里斯多德對修辭具說服力的三大要 素(理、德、情)去理解凱勒的解說,「理」是耶穌基 督救恩之理,藉著傳講經文和福音來服事神的話語, 同時對應人所處的後現代文化處境,作出「順應的挑 戰」 。 「德」則是在信仰與文化的各種衝突中,以不同的 故事,見證真理。 「情」則是傳講者個人被上帝的話語 所觸動,從心底而發傳講上帝的話,發諸至誠、倚靠聖 靈。我深信此書能成為願意努力預備自己作傳講者的祝 福。
張略 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教授
讚譽頁.indd 6
2018/9/20 上午11:49
本書雖名「講道」,卻不是專寫給神學生講道學的書, 或只是牧者宣講神話語的講道指南。本書也可用作非正 式場合的個人談道,即便是從事「寫作、部落格、教授 課程和小組、輔導、主持信仰議題……等」事工者,亦 可從本書獲得益處,特別是在講道的方法論上。 凱勒是一位牧者,他深知宣講神道的重要性,教會 任務就在宣講神的道,講台自是福音事工的中心,但福 音事工卻不應侷限於講台。 凱勒認為,一篇好的講道,須具備以下三項條件。 其一要傳講聖經:無論是解經式或主題式講道,宣講時 須時刻以福音為念,聖經中的各種文體、主題或人物皆 以基督為中心,宣講基督即是傳講聖經。其次要深入文 化與觸摸人心:講道者須深入文化、順應其脈絡,體察 現代文化對人心的影響,懂得運用現代的語彙,理解現 代人的思維並發出挑戰,證明惟有在基督裡才有盼望, 從而召喚出接受福音動機。其三要顯明聖靈大能:講道 者透過深刻的敬虔人格與成熟的靈命,藉由與聖靈同工 高舉基督。這些皆為聖靈工作的結果,也是偉大講道和 好講道之差別關鍵。惟有如此,始能真正觸動人心。
成鳳樑 花蓮美崙浸信會牧師
讚譽頁.indd 7
2018/9/20 上午11:49
我 一直非常喜愛並推崇提摩太 • 凱勒牧師所寫的書 籍,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他受邀上電視的講道精采(雖然 每次都很棒) ,而是他的思想面向與見解獨到,相當符 合這個時代人們心靈中的需要性。 這本新書《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無 疑是寫給每個具有講道職分、責任和機會的牧者及教師 閱讀。這本書不單只是講究講道技巧,更多提到的是講 道者生命和神話語(聖經)本身所具備的大能和重要 性,以及如何結合在講道這個事奉恩賜中,成為不可或 缺的根基,進而帶來恩膏的指南。 能夠從一位真實愛慕神話語及委身愛人的牧者作家 身上,看到、讀到、感受到他對講道的熱情、執著與平 衡,我相信,這正是聖靈在這個世代樂意賞賜豐富恩 典,藉由這本絕佳好書給我們這些牧會的領袖一份大 禮。
楊永民 火把行道會主任牧師
讚譽頁.indd 8
2018/9/20 上午11:49
我 們很能認同區分「壞的講道」與「好的講道」真正 的關鍵是在於傳道者本身,然而要去界定「偉大的講 道」的層次,又是更加困難的。其實講道將定義我們 自己,究竟是神忠心良善的僕人,或者只是討人喜歡而 一直操弄譁眾取寵的言詞,來建立自己宗教地位的假先 知。每位牧者一生講道篇章無數,到底有幾篇是真的可 以當作自己的最後一篇,是能對得起神的呼召,也對得 起自己良心的?說動弟兄姊妹的內心,演說學的訓練, 多元的例證、字義的研究,確實會豐富講道的品質,有 時候卻只是讓人在安逸的現況中更得安慰,而一再失去 破碎自己更新的機會。那麼,這種講道反而就得罪神 了。就如作者所說: 「講道不止是講解經文,更是要用 經文來觸及人心。」 這本書的主題嵌上「文化」 ,而對象指向懷疑的世 代。我們所面對的弟兄姊妹就是身處於這個世俗化文 化。我想這就是我們在講道經驗上、內容裡、鮮明度等 等,本書可以提供我們深入反思的面向。
高敏智 台南聖教會主任牧師
讚譽頁.indd 9
2018/9/20 上午11:49
目錄頁.indd 2
2018/9/21 下午2:54
目錄頁.indd 3
2018/9/21 下午2:54
推薦序一 教會的講道與文化 017
推薦序一 教會的講道與文化 今日,講道變得越來越困難且深具挑戰。在一個
在
對神、對基督信仰越顯敵意的世俗化時代中,在
一個對聖經、對上帝的話抱持懷疑的世代裡,傳道人該 如何講道?講道者所面對的是一群擁有非常少基督教記 憶、背景、字彙的聽眾,且他們整個生活及思維並不受 教會的影響。同時,聽眾當中能夠理解基督信仰的人也 越來越少。基督信仰與當代文化之間不斷擴大的鴻溝, 是今日傳道人不可不去面對的一個問題,這也是提摩 太.凱勒牧師在《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 一書中所關切的議題。 這個時代不乏探討「講道與文化」這類主題的書, 但凱勒的這本書有幾個特色,讓它獨樹一格,並對當代 講道學在這個主題上的討論有所貢獻。正如凱勒在《21 世紀教會成長學》 (Center Church;校園,2018)一書中 已明確指出,社會走極端的傾向正侵蝕著教會。同樣 地,為了導正今日教會的講道出現的一些極端現象,凱 勒的《文化講道學》試圖追求並呈現出一種更平衡的講 道學。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17
2018/9/21 下午 02:37:13
文化講道學
018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一、宣道(kerygmatic)與護教(apologetic) 首先,關於講道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今日教會出現 二種不同的講道觀:第一種是宣道性的講道,這種講道 主張只要單單傳講聖經、使用聖經而抗拒文化,強調講 道的目的是把上帝的話宣揚出來,至於世界的處境或人 的經驗並不重要。第二種是護教性的講道,這種講道追 求與外界對話,主張神聖與世俗的關聯,企圖在聖經思 維與當代思維二者之間,找到與世界對話的共同基礎。 這二種講道觀可能產生的極端,不是太抗拒文化,就是 被文化牽著走;不是過度僵化,就是太有彈性而沒有原 則。過度強調聖經而忽略文化脈絡(context)的講道, 讓基督信仰在這個世界中變得格格不入,無形當中喪失 了基督教「道成肉身」的核心信念與見證。而過度強調 文化脈絡而忽略聖經的講道,真理往往很容易被處境相 對化,甚至使永恆真理對時空處境讓步。 為了導正今日教會的講台所出現的這二種極端現 象,凱勒企圖在光譜的左右二端找出「第三條路線」 , 嘗試在宣道(kerygmatic)與護教(apologetic)之間作 整合。這種帶有護教的宣道性講道(apologetickerygmatic preaching) ,除了重申解經式講道的優先性 (vs. 主題式講道) 、基督中心講道的重要性之外,更強 調「向文化傳講福音」的必要性。這路線主張:講道者 應敏銳於文化思潮背後的假設,也應尊重這個世代的人 們,了解他們的盼望和渴求,使用人們能夠理解、並與 文化產生共鳴的語言,進一步從聖經與福音的角度「重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18
2018/9/21 下午 02:37:13
推薦序一 教會的講道與文化 019
新界定所處文化的問題,重新塑造它的關注,將其盼望 導往新的方向」 ,好使人的心能夠信服福音。凱勒在書 中所做的這種努力值得肯定,這無論對保守派或自由派 神學立場的講道者而言,都是重要的提醒並能從中得到 啟發。
二、文化脈絡(contextual)與歷史脈絡(historical) 凱勒的《文化講道學》不僅強調講道要敏銳於當代 的文化脈絡,它更與基督教講道更大的歷史脈絡接軌。 特別是,身為一位承襲改革宗神學傳統的講道者,作者 在書中大量引述歷世歷代改革宗學者們的觀點及資料文 獻,作為建構他講道理論的神學基礎,比如:十六世紀 的改教家加爾文(John Calvin) ,十七世紀英國的清教 徒講道學者柏金斯(William Perkins) 、十八世紀美國的 清教徒神學家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及英國的 佈道家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 、二十世紀蘇格蘭 的改革宗神學家富希士(P. T. Forsyth) 、當代的改革宗 學者歐德(Hughes Oliphant Old)等。 這種帶有歷史脈絡的「文化講道學」 ,是本書的一 大特色,也是當代一些探討「講道與文化」這類主題的 專書經常忽略的一個面向。畢竟,教會的講道是一種基 督教實踐(Christian practice) ,此實踐有它自己的規範 與標準,與古典修辭學/雄辯學、或當代溝通學/公眾 演說學仍有所區別。不但如此,此基督教實踐有它二千 年悠久的歷史,是在歷史進程中持續參與對話而演變的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19
2018/9/21 下午 02:37:13
文化講道學
020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結果,遠比任何一個時代更為久遠及廣闊的。缺乏歷史 眼光的講道學,很容易陷入對當代問題的陳述及尋求解 決之道,進而追求新的講道方法和技巧,卻沒有重建一 套對講道更深的「神學信念」,這實是本末倒置的做 法。正如「新講道學」 (New Homiletics)的始祖克拉達 (Fred Craddock)指出: 「目前在講道學領域之訓練所產 生的問題,並不是因為固執地拒絕超越傳統而向前,乃 是因為不智地不願仔細聆聽傳統。」1 由此來看,凱勒 的《文化講道學》在文化脈絡與歷史脈絡二者並重,實 屬難得可貴。
三、上帝的話與上帝的靈 講道學作為一種實踐神學,主要是訓練人「如何講 道」的一門學科,若不小心的話,很容易把焦點放在人 的身上,強調人的工作而忽略了上帝的作為。然而,倘 若講道是要讓聖經的話在今日世界的文化脈絡中,並在 人類的生命實存裡,成為一股轉化人心的力量的話,那 麼就不能不提及聖靈,因為惟有聖靈上帝才能讓人的話 成為上帝的話,聖靈也是讓人的心甦醒、讓人的口傳講 的那一位。正如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二章 4 至 5 節中 所做的見證: 「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 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 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所以,聖靈是構成講道的 一個要素。上帝的話與上帝的靈必須相互配合做工,這 是基督教講道的基礎,這也是十六世紀改革宗神學家加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20
2018/9/21 下午 02:37:13
推薦序一 教會的講道與文化 021
爾文所強調的一個神學主張。 環顧今日的教會,關於「聖靈與講道」這個主題, 不是說的太少,就是說的太多。前者宣稱「聖靈無所不 在」 ,因而忽略了聖靈;後者則是太過強調並相信聖靈 的能力,以致於否定了人的工作及努力在講道上的必要 性(如:準備講章或學習講道) 。二者都是教會及傳道 人應該避免的極端。顯然地,凱勒的《文化講道學》企 圖把教會導向一個更平衡、更整全的方向,重申「上帝 的話」與「上帝的靈」必須一起工作。這點可以從整本 書的架構中看出,本書共分為三大部:第一部是關於 「服事神的話語」,第三部則是關於「聖靈和大能的明 證」 。
四、傳道人與平信徒 二十一世紀教會的宣教與初代教會有極相同之處, 我們再一次處在「平信徒宣教」的時代。就如同使徒的 時代一樣,當基督徒僅是人群中的少數,當教會所面對 的是一個對基督信仰抱持敵意的世代時,「傳道事工」 (ministry of the word)就不單只是傳道人的工作,而是 所有的平信徒都受上帝呼召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一同 參與在傳講基督福音的行列中。 同樣地,作者在本書一開始的導論根據新約聖經中 的教導,把「傳道事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指所 有的信徒;每位基督徒都應該要能夠教導,把聖經中 「能改變生命的有力勸導」傳遞給他人。這樣的傳遞工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21
2018/9/21 下午 02:37:14
文化講道學
022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作通常是在一對一、非正式的談話中達成。第三層則是 指傳道人在主日對會眾所作的正式公開的講道。不過, 在每位基督徒都可以做的非正式談話以及傳道人所做的 正式講道之間,還有一個「第二層」的傳道事工形式, 它是指具有「言語恩賜」的基督徒所作的佈道,以及對 個人或團體的教導,包括了教授課程或小組、輔導、寫 作、部落格、主持信仰議題的公開討論等等。事實上, 這一層的傳道事工形式在今日教會中為數不少,且在這 個網絡世代中他們所扮演的角色越顯重要,其影響力並 不亞於傳道人的主日講道。所以,教會不僅應肯定並鼓 勵這群「平信徒宣講者」,善用他們在語言方面的恩 賜,更應提供他們各種與講道相關的資訊及訓練,好幫 助他們成為上帝話語忠心的管家。凱勒的這本《文化講 道學》所設定的讀者群,主要就是針對第二層與第三層 傳道事工中傳達基督信仰的人們;二十一世紀的宣講是 傳道人與平信徒的團隊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五、理論與實踐 這是一本理論與實踐兼顧的講道書。作者本身在紐 約這個全世界最世俗化的城市中,成功地開拓出每週有 數千人聚會的「救贖主長老教會」 (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 ,並固定地向這群人講道。這個事實讓凱 勒的《文化講道學》多了實務的經驗,不單止於紙上談 兵的講道理論而已。在書中,作者更列舉了許多講道實 例做說明,像是第三章中「從聖經的每個部分來傳講基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22
2018/9/21 下午 02:37:14
推薦序一 教會的講道與文化 023
督」 ;第五章中關於現代晚期五個基本的文化敘事,以 及基督信仰該如何回應;第六章中「向人心傳講基督」 等,讀者(傳道人與平信徒宣講者)若能仔細閱讀並不 斷地揣摩操練,必定能從中受益。
六、閱讀完本書之後,進一步提出的反思:A Case Study 最後,身為一位受按立的長老會女牧師暨講道學教 育者,筆者在閱讀完本書之後想進一步提出的反思,是 關於「女性講道者」這個主題。倘若如作者在書中所 言,聖經的每個部分—無論是舊約或新約經文、無論 是何種主題—都應該也可以傳講福音,並且「每次都 傳講福音的關鍵,就是每次都傳講基督,而做到這點的 關鍵,就是要找出你所選的特定經文如何融入整個正典 的脈絡,成為聖經偉大敘事進程的一個章節,而這個敘 事關乎神如何藉著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無償救恩,來拯 救我們和更新這個世界」 (頁 102) ,那麼,我們若把使 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四 34∼36)及提摩太前書(二 11∼15)中關於「婦女在教會中當安靜」的教導,放在 整本聖經更大的脈絡,並在「基督福音」的亮光之下, 「以基督為中心的講道」所帶出的結論又會是什麼?是 否與那些主張按照字面理解保羅話語的人或教會,將有 所不同呢? 誠然,作為特定時空下的人,由於無法跳脫他/她 所處的文化之制約,以及人的罪性之限制,有限的罪人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23
2018/9/21 下午 02:37:14
文化講道學
024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對真理的認識永遠處在一種「信仰尋求理解」(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中。也因此,加爾文主張上帝的 話與上帝的靈需要互相配合工作,不把上帝的啟示當作 是一種機械化的靜態過程,而是動態地在時空中靈活展 現。雖說人受時空及罪的限制,但基督的福音永不受限 制。套用作者在書中第五章一開始所引用的富希士的話 說: 「惟一能夠切合每個時代的講道,就是傳講惟獨在 聖經中向我們敞開的永恆─ 永恆的聖愛、恩典和救 贖,將我們從無法抹滅的罪惡中救出的永恆倫常……就 讓〔講道者〕有力地……言明問題,但用基督所留下最 終的答案來回答問題……。因為祂才是他們所渴求的惟 一解答。」 (頁 153) 筆者非常樂意推薦這一本精采的好書,深信今日華 人教會的講道者(包括男性與女性、傳道人與平信徒) 都能從中受益並獲得啟發。更盼望藉由「敏銳於文化脈 絡的基督中心講道」之恢復,這個世代的講道者、聽 眾、教會及世界,將重新發現「宣講」的力量。
蔡慈倫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講道學副教授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24
2018/9/21 下午 02:37:14
推薦序二 傳道人的兩頭重擔 025
推薦序二 傳道人的兩頭重擔 位至親轉述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白: 「我不知道如何
一
對非基督徒講聖經。」表達他教授講道課程心中
的擔憂,同時呈現當代教會講道事工無法迴避的挑戰。 湯雅各(James W. Thompson)在《向保羅一樣講 道》 (Preaching like Paul)書中提醒:這是「後基督教時 代」 (Post Christianity) ,即便在歐美基督教文明地區, 許多聖經中的故事與概念,未必像過去一樣那麼理所當 然。這樣的情況,在歐美以外更是如此。其實,這不過 陳述出教會歷史中,絕大部分的狀況。除了猶太的拉 比、文士,並哥尼流事件前猶太主義的基督徒外,兩千 年來聖經福音的宣講,何曾不是帶有極強烈的跨文化行 動?也就是說,宣講聖經本質性的挑戰,是建立一種跨 文化的認知(inter cultural understanding) 。就像在台灣 中部沿海、媽祖信仰帶,如何使人歸信「阿兜仔的神」 (編註: 「阿兜仔」是台灣話代稱西方人的俚語用詞) , 卻不再以靈驗為憑,而是接受聖經的宣告。為此,聖經 的宣講便再也不僅是原文、神學的解析說明,更是事關 與形成聆聽者認知之處境、文化的對話。這樣的要求曝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25
2018/9/21 下午 02:37:14
文化講道學
026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露出基督新教的窘境。當今基督教會內部的危機中,莫 不以「傳道人對宣講聖經缺乏信心」為甚。就技術層面 來說,新教神職人員的訓練,特別在聖經、神學和人文 方面,遠不如天主教修會來得嚴謹深刻。這樣的事實造 成,「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向來是教牧事奉最缺底 氣的一環,也是今天講道是每個主日令會眾靈性深受折 磨之所以。就實務層面而言,教會增長改寫宣教的定 義,傳道人們群起追逐、複製各樣增長的模式,「帶人 進教會」取代「使萬民作主門徒」,「裝備課程」取代 「聖經宣講」 ,使得講道在主日中,若非聊備一格,便是 教會政令宣導的平台。約翰 • 斯托得(John Stott)在 《當代講道藝術》中曾表達相同的擔憂: 「即便教會對講 道也普遍存在悲觀的看法,認為講道已經過時、無法引 起人們的注意。」因此將講道的時間在整個敬拜中不斷 縮短,取而代之的是撥弄情感的表演,或弱化為一般生 活話題的演講。
許多人說我們需要改變傳達的模式;我們應該捨棄 「獨白式」的講道,轉而使用互動性討論,讓所有 參與者能交互發現他們各自的思路。這種觀點的問 題之一是,事實上獨白式演講仍舊如以前一樣受歡 迎。TED 的演講和許多仿效形式爭先踴躍出 現……。講道的形式並未滅絕,許多說講道很快就 要消失的預測,現在聽來反倒覺得過時。(頁 127128)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5校_T.indd 26
2018/9/25 下午 03:36:20
推薦序二 傳道人的兩頭重擔 027
書中第四章的這段陳述,令我深感為提摩太 • 凱 勒的新著寫推薦文,是份極榮幸的邀約。根據聖經先知 宣講的傳統, 「信息」 ()שְׁמּועָה本身就有「宣告」 (Announcement)的意思。先知的宣講,不是為了尋求認同或 共識,而是直接發佈出自萬軍之耶和華的話語。即便有 某種程度的對話,卻是為了挑戰文化而不是順應文化, 為的是翻轉文化而非找到相安無事的共好點。因此,講 道若是為闡明聖經中神的啟示,豈能是由人以互動式的 討論所取得「一致性之觀點」 。本書作者在落筆處,便 以君臨天下的磅礡氣勢,將講道的事奉置頂於尊貴的高 處,在梳理全書的過程中指出,一位好的傳講者,每次 的講道都該是極盡辛苦攀爬之後的成果。為此,除了對 聖經文本有絕佳掌握的能力外,更要俱備與會眾之處 境、文化對話,甚至對決的見識和膽識。達根(E.C. Dargan)在《講道史》 (History of Preaching)中強調: 「講道是基督教的要素和特色。」又說: 「講道是基督教 所獨創的。」為此,傳講者需勇於肩挑「神的道」和 「人類聽眾」的兩頭重擔。一邊是嚴謹的解經工夫,一 邊是對形塑聆聽者認知結構之文化深層的理解。在宣講 的同時,使聖經道成肉身進入聆聽者的世界,也提升會 眾的悟性進到神啟示的聖境。這就是何以彼得的宣講能 夠令猶太人覺得「扎心」 ,使徒們也被外邦人稱為「攪 亂天下者」之故。 凱勒雖然認同主題式講道,在不斷章取義下的必要 性,但他更與哈登 • 羅賓森(Haddon W. Robinson)持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27
2018/9/21 下午 02:37:14
文化講道學
028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相同的立場,視解經講道為教會講台的主菜。書中提醒 我們,解經講道絕非枝枝葉葉、湯湯水水的逐節逐字解 釋經文,而是闡明經文在其「脈絡」下的意義。書中被 反覆強調三次的「脈絡」可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經文 本身的脈絡;包括在上下文中形成的語意,在整卷經文 思路下的詮釋,並整本聖經神學所提供的視野。1 聆聽者的處境與文化是另一個需要注意的脈絡。關 於這點,可以參考邁克.何頓(Michael Scott Horton) 的提醒:聖經文本的寫作是「for us」而非「to us」 。這 表明,我們一方面要深究聖經作者與當下讀者所處的世 界,也要探索與聽眾之世界平行的界面。作者俱創意地 提出「其中一種思考講道的方法,是透過三個『文本』 (texts)的架構─聖經的經文,聽者的脈絡,以及你 自己心中的弦外之音(subtext) (頁 235) 。如此才能有 宏觀的視野,汲取經文的信息,回應、甚至挑戰會眾 「非思」 (unthoughts)的生活文化。 近三十年來,我關切所有與講道相關的出版品。若 以「講道的人」和「講道的事」為這些傑出著作進行分 類,斯托得《當代講道藝術》是我心中光譜左邊的經 典,羅賓森《實用解經講道》則是光譜右邊的標竿,提 摩太 • 凱勒這本書則是處中心位置的必讀佳作。
陳季讓 沙鹿聖教會主任牧師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28
2018/9/21 下午 02:37:14
推薦序三 上帝話語的事奉者 029
推薦序三 上帝話語的事奉者 本《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是一本
這
寫給講道事奉者的「武功祕笈」 ,絕不藏私,非常
值得一讀再讀,尤其適合已經在事奉當中的讀者來反覆 閱讀。根據作者的分類,我們可以將這些讀者們分成三 種層面:若有參與些許一對一的門徒帶領和個人佈道的 事奉,這是屬於第一層面;第二層面是作家、部落客、 老師、小組長、團契輔導或是正在某項事工服事者;第 三層面是正式的講道者,像是牧師或長老的講道。整體 而言,對這三層面的讀者,都可以說是「上帝話語的事 奉者」 。 這令我想起提摩太前書四章 6 節所說:「你若將這 些事提醒弟兄們,便是基督耶穌的好執事,在真道的話 語和你向來所服從的善道上得了教育。」和合本聖經將 這種「上帝話語的事奉者」 (minister of the Word)翻譯 成願意專注於上帝話語的「基督耶穌的好執事」 。聖經 原文希臘文 διάκονος 本來就可以翻譯為「執事」或是 「僕人」 ,因此「基督耶穌的好執事」也就是「耶穌基督 的好僕人」 。這樣的好僕人用心於兩件事情:真道的話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29
2018/9/21 下午 02:37:14
文化講道學
030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語,以及向來所服從的善道上。耶穌基督的好僕人也需 要好的工具來學習所信的真道,以及好的訓練來遵行那 善道;本書就是一本極佳的工具書,也是一本好的訓練 手冊。而對於站講台證道的「上帝話語的事奉者」 ,本 書特別適用於這些講道事奉者,因為這是屬於中高階的 講道學書籍,特別針對二十一世紀高速變化、資訊和網 路科技發達並且東西方文化與追求靈性交會衝擊的處 境。不單是學習如何在預備傳統講道和平日思想研究, 講道者更可能藉由本書夠幫助自己的講道觀念有突破性 的成長。我們都知道講道事奉者本來就應該涉略各種哲 學、歷史、經濟、人類學、心理學、科學、文化和現代 科技等等。但是,每一個講道事奉者也都有自己的強項 和弱點,我們大概不可能在每一種項目和領域中,都成 為思想透徹的佼佼者。凱勒牧師是近代少數能在各種項 目和領域中都有獨特見解並且願意和其他人分享的牧 者。 我和提摩太•凱勒牧師見過幾次面,一次是在波士 頓的戈登-康威爾神學院(Gordon-Conwell) ,一次是去 參觀紐約救贖主長老教會時,另一次是二○一八年初在 台北的特會。不論哪一次見面,凱勒牧師最吸引人的特 質就是他不厭其煩、願意和其他牧者分享的心。凱勒牧 師思想細膩而敏銳,對於神的話語有清楚而周延的理 解。一般教會的牧者在接受神學教育時,在學習解經學 或講道學的課程,我們常常從神學院的教授或是教科書 中 學 習 一 種 方 法 論 ( M e t h o d o l o g y ), 例 如 羅 賓 森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30
2018/9/21 下午 02:37:14
推薦序三 上帝話語的事奉者 031
(Haddon Robinson)教授的解經講道原理,從步驟一至 步驟十的預備和方法。本書主文不是先談方法論,而是 論述講道者的思考內容和講道組成的進路。令人驚艷的 是,凱勒牧師將三種元素(上帝話語、人心和現代文 化)不留痕跡地融入,進而形成他獨特並可以深植人心 的現代講道事奉。 對於解經式講道者,本書應會有極大的幫助。我所 實習和服事過的教會─美國波士頓恩典會堂(Grace Chapel) 、羅威爾華人聖經教會和台北信友堂─剛好 都是以解經式講道為主的方式來傳講信息,我自己也是 很認同解經式講道。解經式講道最重要的優點,是按照 上帝的話語逐卷逐章來傳講信息。不過,若想避免解經 式講道的缺點,凱勒牧師的這本書便是非讀不可。解經 式講道者或許都容易傾向於花很重的比例在解釋當時聖 經時代的背景和經文原意,而少了觸及現代人的文化思 想和聽道者的內心與情感。解經式講道者如何可以將聖 經知識活起來,又如何讓聖經真理活生生地呈現在現代 人的心中?引用鍾馬田牧師的語詞,原本硬梆梆的道 理,如何成為人心中「燃燒的邏輯」 (logic on fire) ,又 能使聽道者帶著情感和想像力接受並願意跟隨聖靈引 導?這真是每一位解經式講道者要能常常深入思想的。 凱勒牧師在本書用心良苦地用文字來細細地解說,彷彿 讓讀者看見一段 YouTube 的影片將這樣的講道預備原 則,一一拆解之後再重新組合。我想這樣教導講道者的 事奉是很有意義並且討神喜悅的。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31
2018/9/21 下午 02:37:14
文化講道學
032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對於每一位正在面對二十一世紀世俗文化衝擊和挑 戰的事奉者,本書肯定也會有很深遠的助益。不論你是 團契的輔導或是小組長,當面對許多慕道朋友的疑惑, 對於現代文化中到處充斥著凱勒牧師所說的「福音的兩 個敵人」─「律法主義」和「反律法主義」─相信 你讀完本書也會有煥然一新的感受:原來我們常常傳講 福音卻不知道回應者為何會有那些不同的反應,然而寶 貴的是本書也用各種不同的實例來幫助我們先了解這些 文化和思想上的異同,之後再以福音中獨特要點來回 應。 講道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奉,也是神向當代的人繼 續說話的重要途徑。斯托得說: 「講道不只是解經,也 是溝通。」 1 而這種溝通是要築起一座橋梁─溝通中 間隔著文化深淵的神國文化和屬世文化。現在的講道事 奉者雖然知道要築起這樣的一座橋梁,但是築橋工程卻 是越來越不容易。盼望這本書成為每位講道事奉者勞苦 努力(labor and strive)的幫助,正如經上所說: 「我們 勞苦努力,正是為此,因我們的指望在乎永生的神;他 是萬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 (提前四 10)
鍾興政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牧師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32
2018/9/21 下午 02:37:14
導論:傳道事工的三個層面 033
導論:傳道事工的三個層面 洲神學家彼得•亞當(Peter Adam)認為我們所
澳
謂的「講道」 ,也就是週日對教會會眾正式而公開
的演說,只不過是聖經所描述「傳道事工」 (ministry of the Word,徒六 2、4)的其中一個形式而已。1 五旬節那天,彼得引用了先知約珥的話,說神要將 祂的靈澆灌祂所有的子民,因此「你們的兒女要說預 言」 (徒二 17) 。傑哈•費德里奇(Gerhard Friedrich)在 《新約神學字典》(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中提到,新約中至少有三十三個希臘字通常 會被翻譯為「講道」 (preaching)或「宣講」 (proclaiming) 。彼得•亞當注意到這些字所描述的活動,不盡然 是公眾的講說。2 例如,使徒行傳八章 4 節提到,除了使 徒之外,所有的基督徒都要往各處去「宣講基督」 。這 裡的意思不可能是指,每個信徒都站著向一群聽眾講 道。比方說,百基拉和亞居拉就是在他們的家中向亞波 羅講解基督的道(徒十八 26) 。 關於聖經中的「傳道事工」 ,我們至少可以區分出 三個層次。保羅敦促所有的信徒要「把基督的道理豐豐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33
2018/9/21 下午 02:37:14
文化講道學
034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富富地存在心裡」,並且「用各樣的智慧……彼此教 導,互相勸戒」 (西三 16) 。每位基督徒都應該要能夠教 導(didaskalia,意指「教誨」的一般用字)以及勸戒 (noutheo,通常指「能改變生命的有力勸導」的用字) , 將聖經的教訓傳遞給他人。這樣的傳遞工作通常是在一 對一的談話中達成,雖不拘儀節,卻也必須謹慎。這是 傳道事工最基本的形式,且讓我們稱之為「第一層」 。 位於事工光譜中較正式的一端,則是講道,也就是 在眾人的聚會上公開地傳講和講解,我們可稱此為「第 三層」 。使徒行傳給了我們許多這個層面的例子。這些 例子主要來自彼得和保羅的佈道工作,另外也包括了司 提反那次演說(這或許是他革命性的教導) 。使徒行傳 中這類型的公開演說數目之多,使我們幾乎可以說:從 路加(作者)的角度來看,初代教會的發展和教會傳道 工作的發展軌跡,是交疊一致的。 不過,在每位基督徒都可以做的非正式談話以及正 式的講道之間,還有「第二層」的傳道事工形式。彼得 在一段常被忽略的段落中,描述了「講道」 (speaking) 這個屬靈恩賜: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 管家。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 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 耶穌基督得榮耀。(彼前四 10∼11)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34
2018/9/21 下午 02:37:14
引言
什麼是好的講道? 有一個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名叫呂底亞, 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 她聽見了,主就開導她的心,叫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 ─使徒行傳十六章 14 節
章名頁.indd 1
2018/9/20 上午11:49
文化講道學
040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我的講道事工開始後不久,就注意到聽眾給我的
在
回應很不一致,令人費解。在某次講道後,有時
我會在當週收到可喜的回饋。 「那篇講道改變了我的生 命。」 「我覺得你是直接在對我說話。真不曉得你怎麼 會知道我的狀況。」 「我永遠不會忘記的─它就像是 從神而來的!」聽到這樣的評論時,我會自認講了一篇 偉大的道,而這是每個年輕牧者所渴望做到的。 只是不消多時,我就會發現其他人(對同一篇信 息)的反應只是類似「還可以啦」 。我的妻子凱西就常 常會說: 「講得還不錯,但不能算是最好的,」可是隔天 就會有另一個人噙著眼淚告訴我,他因為那篇講道而脫 胎換骨了。我應該怎麼解讀這一切呢?起初我會想,也 許一場講道美麗與否,端看各人的眼光,但這樣的解釋 實在是過於主觀。我信任凱西和我自己的判斷,就是我 有些講道的確雕琢得更細緻,講演的方式也更突出。然 而有些我認為平庸的講道卻造就了聽眾的生命改變;而 我以為相當不錯的,卻沒有帶出什麼影響。 某天我讀到使徒行傳第十六章,敘述保羅在腓立比 建立教會的工作。保羅這一次是對著一群婦女傳講福 音,而在她們當中的呂底亞信了耶穌,因為「主就開導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40
2018/9/21 下午 02:37:15
引言:什麼是好的講道? 041
她的心,叫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 (徒十六 14) 。雖然 所有的聽眾都聽到同樣的講述,卻似乎只有呂底亞被這 道永遠地改變了。我們不應過度解讀這段經文,認為神 只有藉著保羅傳講當下的某段信息才做工,而沒有在擬 稿時也幫助保羅。然而在我看來,這段經文很清楚地表 明,講道信息對個人會有不同的影響,乃是因為聖靈的 工作。當保羅把講道的行動描繪為如同福音臨到了聽 者,是「不獨在乎言語,也在乎權能和聖靈,並充足的 信心」 (帖前一 5)的時候,也許他心裡想到的正是呂底 亞。 我的結論是,壞講道與好講道之間的差別,大多在 傳道者身上─在於他們的恩賜、技巧,以及對於特定 信息的預備。理解聖經經文,從中過濾萃取出一份大綱 和主題,發展一套有力的論述,再以精闢的說明、比喻 和實例豐富其內在,洞悉人物內心的動機及其所處文化 的假設,在實際生活中具體應用─這些全是耗時費力 之工。這樣的一場講道需要準備好幾個小時,而要習得 雕琢及呈現的技巧則需要好幾年的練習。 然而,雖然壞講道與好講道的差別,主要是傳道者 的責任,但好講道與偉大講道之間的差別,就關乎聖靈 在聽眾以及傳道者心裡所做的工了。給腓立比婦女的信 息來自保羅,但這場講道在人心裡所發出的果效卻是出 於聖靈。 這表示神可以使用一篇平庸的信息作為偉大的講 道,這也能解釋,當有人要求一位老牧師比較十八世紀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41
2018/9/21 下午 02:37:15
文化講道學
042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兩位偉大的傳道者丹尼爾•羅蘭德(Daniel Rowland) 和喬治•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時,他所給出 的答案:老牧師說,我們總能從兩位傳道人聽到偉大的 講道,羅蘭德總是給出一篇好講章,懷特腓德卻不是如 此。 1 不論懷特腓德講章的呈現技巧如何,他的講道似 乎總使人感受到神的同在與大能。 你也許急著想學到一套養成某種學問的「偉大講道 祕訣」 ,讓你只要逐步依循當中的指導,就可以每每發 表偉大的講道。然而,我無法給你這樣一套公式─也 沒有人可以─因為這個祕訣在於神深長、滿有智慧的 計畫和聖靈的大能。我所指的是許多人口裡的「恩膏」 或「膏抹」 。我會在本書的最後一章討論你在這個互動 中的角色,但沒有什麼步驟能保證讓你有這個恩膏。有 些人會直指傳道者的禱告生活,並問道: 「這不就是偉 大講道的祕訣嗎?」答案是「是」又「不是」 ;雖然一 個深刻而豐富的禱告生活,不單是偉大講道,也是良好 講道的必備條件,但禱告本身卻無法保證生出偉大。我 們應該做到要好好傳達神的真理所需的工作,至於這份 傳達會以何種方式或多常使聽者覺得偉大,就完全取決 於神並要交託給祂。「你為自己圖謀大事嗎?不要圖 謀!」 (耶四十五 5)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42
2018/9/21 下午 02:37:15
第四章
向文化傳講基督 保羅這樣分訴,非斯都大聲說: 「保羅,你癲狂了吧! 你的學問太大,反叫你癲狂了!」 保羅說:「非斯都大人,我不是癲狂, 我說的乃是真實明白話。」 ─使徒行傳二十六章 24 ∼ 25 節 1
章名頁.indd 5
2018/9/20 上午11:49
文化講道學
126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基督信仰的癲狂 國 文 學 理 論 和 評 論 家 泰 瑞 • 伊 格 頓 ( Te r r y
英
Eagleton)曾寫道: 「社會之所以世俗化,不是因
為他們完全丟棄了宗教,而是因為他們不再被它攪擾激 動。」 2 伊格頓認為,西方各社會體系都或快或慢地往 這個方向前進。根據他的定義,一個社會若還存有痛恨 宗教的無神論者,這個社會在走向世俗化的道路上就還 未走得太遠。但我們發現,今日有越來越多人對宗教抱 持的態度並非敵意,而是冷漠。社會上出現越來越多的 「無信仰人士」 (nones)─不一定是無神論者,而是不 認為自己屬於任何特定宗教機構甚或是傳統的人。他們 不覺得有必要在所面對的問題上探求可能的宗教解方。 他們不相信人類需要神才會有意義或目的感,才能有強 烈的道德基礎,才能渴求達到偉大,或單純只是有個豐 富快樂的生命。3 這是一個新的情勢。過去一千多年在西方社會裡, 基督信仰一直是所有基督教講者聽眾背後的「深沉背 景」 。那時,講道和講述福音可以立基於這些概念上, 講者也能指望聽眾聽講時帶著一些敬意。但自二十世紀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126
2018/9/21 下午 02:37:20
第四章 向文化傳講基督 127
中期,這樣的情況終究開始改變。有很大部分的人(甚 至在美國)開始擁抱一種世俗化的生活觀,而這種觀點 在之前的數十年,都還只是歐洲知識階級的領地。 當保羅對羅馬帝國的菁英階層傳講福音時,他說他 的信息是「真實而明白的」 ,但是對他的聽眾來說卻像 是瘋了。而在今天,基督徒所認為是真實而合理的事, 在越來越多的人耳裡,似乎再一次變成十足的癲狂了。
改變還是挑戰? 因著好幾世紀來累積下來的習慣,使大多數基督徒 的講者或傳道者仍假定,聽眾對於現實的根本理解與過 去並無分別。即便是最專注於外展和傳福音的教會,他 們所持續接觸的人,主要也都是帶有傳統思維的,因為 他們的傳達方式預期聽者還留有基督信仰的歷史印痕。 然而,能夠理解這些信息的人越來越少,更別說覺得它 們可信了。在這樣一個越發世俗化的時代,該怎麼以敬 意持守我們在本書第一部所探究的一切,同時又能傳達 基督信仰呢? 許多人說我們需要改變傳達的模式;我們應該捨棄 「獨白式」的講道,轉而使用互動性討論,讓所有參與 者能交互發現他們各自的思路。這種觀點的問題之一 是,事實上獨白式演講仍舊如以前一樣受歡迎。TED 的 演講和許多仿效形式爭先踴躍出現,而在二○○八年, 每四個美國成人中,就有一個每週至少聽一場播客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127
2018/9/21 下午 02:37:20
文化講道學
128
Preaching :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podcast)上的講道。4 講道的形式並未滅絕,許多說講 道很快就要消失的預測,現在聽來反倒覺得過時。5 不過其他仍舊支持公眾演說傳統模式的人,認為我 們需要在內容上做改變來因應現行文化潮流。安迪•史 坦利(Andy Stanley)認為,解經式講道只有在所處之 社會認同聖經的重要性和真理時才可行,而現在卻是行 不通的。我們不應該繼續依循傳統講道,從聖經開始, 再以實際的應用作結,而應該以一個當前人類的需要或 當代的問題開始,然後帶入聖經來作為回應與解方。史 坦利問道: 「為了要創造出一個能夠與聽眾之心連結的 溝通模式,你願意採取多麼極端的路徑?……你是否願 意放棄那屬於另一個時代、為了一個已不復存在的文化 所設計的風格、方式和體系?」6 我們可以轉向,看看二十世紀初蘇格蘭公理會神學 家牧師富希士(P. T. Forsyth)所持的相反觀點。富希士 認為,教會在歷史上發出最大果效的時期,「並非引領 世界或呼應世界;那個時候的教會挑戰世界」 。 7「基督 徒傳道者並不是希臘演說家的後繼者,而是希伯來先知 的後繼者,」富希士如此寫道。 「要喚醒或說服人去做些 什麼是一回事……但要引導他們去信靠某人並使他們為 這人捨棄自己又是另一回事……演說家激勵人發出行 動,傳道者邀請人得救贖。」8 這個年代久遠的辯論,會一直伴隨著我們:基督徒 傳道者或教師,是否應該為了文化而改變,還是應該挑 戰文化?
校園-160×220-A1640文化講道學:向懷疑世代傳講基督(p1-368)-4校pr3_T.indd 128
2018/9/21 下午 02: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