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生態學》

Page 1

17.5mm

148mm

90mm

教會生態學

這世上,有兩種談論教會的方式。 林鴻信 ,一位熱情的神學探險家。喜歡閱 讀、研究、寫作,經文座右銘是「為要成就上

其中一種是機械論式的。這種談論方式,把教會視為一個巨型的機

帝美意而立志行事」(腓二 13)。是一位對土

械,維持一定的生產力,是其存在目的。教會會友無疑是這部大型機

地、對人文有深刻關懷,又理性感性兼具的神

械裡的一個零件,只要添加足夠燃料,有充足的電力和原料,就能帶

學思想工作者。曾在台灣斗南鄉下牧會,作神

來龐大的產能、倍數的成果。

90mm

教會 生態學

你可曾想過,宗教改革的四個核心主張:「惟獨聖 經」、「惟獨基督」、「惟獨恩典」與「惟獨信心」, 是用來體檢一間教會的重要指標?新約聖經的馬 太、馬可、路加、約翰,乃至於保羅、彼得、雅 各,其實是教會生態學的專家?他們的作品,都可 以被當成教會動物學、教會生理學、教會病理學、 教會遺傳學、教會環境學的課本?

曹偉彤 鄧紹光 有機推薦!!

《教會生態學》,結合了生態學的研究與教會

深受加爾文神學的啟發,從事神學教育,

另 外一種,則是生態論式的。按照這樣的觀點,教會是一個有機

卻期許自己不侷限在學術的象牙塔。常帶著一

體,是一種生命。面對生命,不能用機械式的方式,而是必須耐心培

股探險的謙卑與勇氣走入人群,見證上帝的話

育。維持一個滿有生機、有活力的生態環境,是急不來的,太過粗糙

視野。一方面知道如何在「神的家裡」領受豐盛的

與上帝的靈如何相互配合作工。

地揠苗助長,或是用大興土木的強制方式,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就會

恩典,另一方面也知道,怎樣運用教會所特有的生

德國杜賓根大學神學博士、英國諾丁罕哲

爆發土石流,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命力量,為萬國萬民都帶來祝福。

論的深刻,配合二十七卷新約聖經的智慧,期盼為 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徒,建構出更寬廣的教會想像與

學博士。曾任台灣神學院院長,現為台灣神學 院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台大哲學系兼任

林鴻信老師的這本《教會生態學》,便是用生態的角度,建構出讓

教授。

人耳目一新的教會論。他像個老園丁,細數教會這個生物圈裡的一草

著有: 《加爾文神學》,校園; 《覺醒中的自由—路德神學精要》,校園; 《認識基督宗教》,校園; 《聖神論》,校園; 《忘我之域之一:誰啟蒙誰?—論啟蒙》,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忘我之域之二:點與線—論人》,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一木;又像個植物學教授,認真地教導我們,眼前這棵大樹如何歷經 多年的時間,才從一株樹苗慢慢地茁壯成長。看到刺骨地寒風襲來, 他知道如何過冬;看見夏天的繁盛,也明白這是上帝的禮物。

思考和想像是神學觀念的再視覺化:它是一種對基 本神學觀念的重新排列和再創造,是通過『隱喻』 的運用而成就的。因此,林教授挪用一些生命體方

健康、嚴冬、春天等),叫人能創意地擴充信仰群

「動物星球頻道」或是「Discovery」的教會生態報導,不但會讓你找

體的詞彙,可緊握那在想像中經驗的實體意義。」

到自己置身於教會的意義,還會讓你愛上這個美不勝收的環境,讓上 教會就像去動物園、參觀植物園一樣,對於上帝的創造充滿驚喜!

NT$380

設計/林鳳英

《認識上帝與認識人的 9 個探險》,校園

A1405書衣.indd 1

教會,並且挑戰、擴充和修訂他們的想像。這樣的

林鴻信\著

現在就翻開這本《教會生態學》吧!裡面豐富的知識,五花八門如

《納尼亞神學》,校園;

……等多本著作。

「林鴻信 教授讓讀者從生態生命的視界去觀照

面的隱喻(如身體、神經系統、體檢、病理觀察、

校園

《忘我之域之三:落葉隨風—論忘我》,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林鴻信/著

210mm

學總是不忘心中有羊群。

148mm

校園書房出版社

A1405

教會像棵大樹, 從栽種、發芽、生根、枝幹愈發粗壯, 到後來枝葉茂盛,甚至開花結果, 鳥兒飛來居住,人可以在底下乘涼。 這過程不會因為你今天多澆了一桶水, 或多給了些肥料, 就能加快生長速度。 耐心、毅力才是關鍵。

493.5mm

─曹偉彤,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

2012/11/29 下午12:13


目 錄 推薦序一 擴充對教會的想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i 推薦序二 動態的教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v 自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1 增訂版序 從「讓教會成為教會」到「教會生態學」. . . . 005

1

教會生態學

第 1 章 有機的教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1

教會是什麼? 不受時空限制的教會 教會的生命特質 系統神學的教會論 研究態度 追本溯源─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的教會 第 2 章 教會分類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9

神學類型 社會學類型 杜勒斯類型 新舊調和─馬太福音的教會 捨命服事─馬可福音的教會 第 3 章 教會生理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65

成長背景 體檢原則 為兩種教會傳統作體檢 第三傳統


目 錄 教會病理觀察─抗議原則 生命群體─約翰福音的教會 枝葉代代傳─希伯來書的教會 第 4 章 多樣性與合一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95

教會合一的必要 教會分裂與人的罪 合一或齊一? 終末的合一 基督身體的豐富與合一─以弗所書與歌羅西書的教會

2

部 教會動力學

第 5 章 靈恩到體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教會的雙極性 靈恩與體制 教會體制的建立 體制化教會的危機 大宗教裁判官 從靈恩到體制 靈恩教會的興起─哥林多前書的教會 為人父母的心聲─哥林多後書的教會 第 6 章 運動到宗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

宗教是什麼? 一神論或多神論? 解放神學的挑戰 政治神學的反省 個人主義的危機


知己所不知 未完成的故事 運動中的教會─帖前與帖後的教會 建立體制的教會─教牧書信的教會

3

部 教會生態圈

第 7 章 屬靈或屬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3

幾個國度? 神學家觀點 世俗化挑戰 西方教會的借鏡 迎向挑戰 敵對環境下的堅持─約翰書信的教會 惡劣環境中的生機─腓立比書的教會 第 8 章 上帝國基因與政治環境 . . . . . . . . . . . . . . . . . . 197

潘霍華的抉擇 國家與教會關係的類型 上帝國中心 重洗派神學的復興 福音派與靈恩派神學的發展 負政治責任的教會 皇城裡的家庭教會─羅馬書的教會

4

部 教會的內聚與外展

第 9 章 教會的神經系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3


目 錄 教會的耳朵─講道 教會的眼睛─聖禮 教會的手腳─宣教 宣教的反思 宣教的動力 健康問題的論戰─加拉太書的教會 為愛求情─腓利門書的教會 第 10 章 淤泥中的蓮花─行動中的教會 . . . . . . . . . 247

重洗派教會論 對照團體 以行動講述教會的故事 做光做鹽 馬偕最後的見證 有行為的信心─雅各書的教會 分散寄居的見證─彼得前書的教會 第 11 章 嚴冬枯木回春─改革中的教會 . . . . . . . . . 269

生命與教會連結 改革中的教會 從「對照團體」到「轉化世界」 嚴冬枯木回春 一個夢 熱切期盼─彼得後書的教會 末世記號─猶大書的教會 我願祢來─啟示錄的教會

附錄一 在黑暗無神的世代中奮戰不懈. . . . . . . . . . . . . . 289 附錄二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9


推薦序一 擴充對教會的想像

推薦序一 擴充對教會的想像

鴻信博士是漢語神學界中對改革宗神學素有研究的學

人,是其中的佼佼者。

林教授關注聖靈論研究,注意教會論與聖靈論的密切關 係,期盼可建立更寬闊的教會神學的思考。 《教會生態學》就 是這樣的創作。 林教授不僅以聖經神學、歷史神學、系統神學的角度論教 會神學,也從生態學的眼光來觀照教會。他認為,關注生命體 與其環境相互關係的生態學,有助神學工作者研判怎樣的教會 才是健康的教會。 如此,林教授所勾勒的是「生態學」的教會,叫讀者從生 態生命的視界(vision)去觀照教會,並且挑戰、擴充和修訂 他們的想像(imagination) ;叫讀者看見自己是在教會這有機的 生命體裡,看見教會既座落於世界、又在上帝國裡的種種生態 關係。 這樣的思考和想像是神學觀念的再視覺化(re-visioning) : 它是一種對基本神學觀念的重新排列和再創造,是通過「隱 喻」 (metaphors)的運用而成就的。因此,林教授挪用一些生 命體方面的隱喻(如身體、神經系統、體檢、病理觀察、健

xi


xii 教會 生態 學

康、嚴冬、春天等) ,叫人能創意地擴充信仰群體的詞彙,可 緊握那在想像中經驗的實體意義,尤其是實體意義裡非推論性 和非實證性的意義。 林教授的教會生態學的想像,具有濃郁的改革宗神學養 料。對林教授而言,改革宗神學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意識形態 結構,它是常新和變化的。它也開放於其他詮釋。因此,他的 教會觀不只是一種意義性的想像,也是一種信仰的憶述。他 所勾勒的教會論有一部分是源於其對改革宗神學的憶述。他站 在改革宗神學傳統上,想起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 、慕爾(Richard J. Mouw, 1940- ) 、衛彌夏(Michael Welker, 1947- ) 、博考爾(G. C. Berkouwer, 1903-1996) 、巴 特 (Karl Barth, 1886-1968) 、佈靈爾(J. H. Bullinger, 1504-1575) 、 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等改革宗神學的先賢。他憶 述和創意地重新詮釋他們的故事和思考。這些憶述和詮釋構成 了他教會觀的重要基礎。 此外,筆者喜見林牧師的教會論著作不僅是一種智力的回 憶和詮釋;它並且是預言性的活動,是能夠塑造和指引教會將 來的活動,叫人在一個不斷改變的世界裡知道如何繼續前行。 林牧師清楚地指出教會生態學不是純然的神學理論言說,更是 跟基督徒生活息息相關。他相信教會論的研究是與信仰實踐相 連:理論須落實於信仰生活的踐行,並接受現實的考驗。教會 論需要實踐方面的印證,而且透過理論亦可更清楚教會在實際 情境中的意義。 毋庸置疑,林教授的教會論想像和思考,是建基於一個滿 有生命力的改革宗神學傳統。他的想像已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健


推薦序一 擴充對教會的想像

康的教會論圖像。在他的專著中,我們看見他心靈的熱情和思 想的創見。筆者深被林教授的熱忱和創見所感染,希望也能跟 他站在改革宗神學的傳統上,努力耕耘漢語學苑和那能適切華 人教會的教會神學,一同創建和想像。我認為想像性的視界是 信仰生命的道途,而在真理裡的生活便是想像的源頭。從這方 面說起,我們不得不感謝鴻信兄的努力和貢獻。

曹偉彤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

xiii


xiv 教會 生態 學


推薦序二 動態的教會

推薦序二 動態的教會

鴻信教授的《教會生態學》的前身為《讓教會成為教

會》 ,雖然出版於十多年前的一九九九年,但並不因時

間流逝而隨之失去意義。一方面,這是因為近二十年來,華人 教會在反思自身之本性與職事上,未見有全面且進深的神學討 論與成果。另一方面,林教授在此書對教會種種課題的介紹及 討論,仍然是今日教會需要認真學習和思考的。 本書原名為《讓教會成為教會》,這是一個十分巴特式 (Barthian)的書名。巴特(Karl Barth)在自由神學鼎盛的時 代氛圍底下,卻逆勢操作,十分重視上帝自身之主體性,提 出「讓上帝成為上帝」 (Let God be God) ,以之為一全然的祂 者。但這全然的祂者卻決定成為創造主,於是世界出現,教會 也因著世界的墮落,以及上帝的拯救而生發出來。 「讓教會成 為教會」必須置於「讓上帝成為上帝」之下,原因便是如林教 授在增訂版序所言: 「 『讓教會成為教會』只是因為上帝呼召而 努力成為教會,……教會並非天生自成,乃是付出代價才有可 能,如聖經說: 『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 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 來的(或作:救贖的) 。』 (徒二十 28) 」

xv


xvi 教會 生態 學

沒有上帝的呼召、基督的救贖、聖靈的建立,教會就不成 為教會,因為她不是天生自成的,而是因著三一上帝外在的恩 典而建立及構成的。這使得教會這個信仰群體是動態的,意即 她不是一成永成的,反之,乃是恆常處在一種不斷改革的歷程 之中。教會的生命不單只是有機的,並且是恆常地在基督裡靠 著聖靈而革固更生,朝向上帝為其設定的終末圓滿的上帝國度 邁進。這些都是「讓教會成為教會」的觀點,我們都可以在林 教授這書中看到。 林教授現在易名此書為《教會生態學》 ,表明教會另一向 度,就是教會自身是有機的生命,她亦活在周遭的各種社會及 政治的生態之中。在「讓教會成為教會」的歷程之中,我們 必須分析、探究這個信仰群體自身的生態、動力(本書第一部 及第二部) ,以及其與世界、政治的互動關係(第三部及第四 部) 。當然,在這雙重的生態系統之外,尚有另一重的生態系 統,與這雙重的生態系統互有關聯,就是聖父、聖子和聖靈的 三一上帝。林教授在本書沒有專闢一章討論這一生態系統,卻 在各部各章之中滲透地論述,這無疑具體表明了教會這生態系 統以及其與外在的社會及政治生態系統之間的互動,是倚靠三 一上帝這生態系統的參與及寓居而得以可能的。並且三一上帝 的參與及寓居更是終末的,使得其所設定的終末圓滿的三一國 度,一方面既可以在教會之中預嘗,另一方面則成為教會之終 極目的。 林鴻信教授以教義神學為專長,但同樣關心教會對自身之 了解與把握,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見一位真正的神學人,其 信仰的關心最終落實至信仰群體的生命與生活,而非不食人間


推薦序二 動態的教會

煙火,只專注於抽象的教理思辯與言說。筆者誠願此書為三一 上帝所使用,喚起華人教會更多在聖經及信仰傳統中,反省自 身生命之本性、職事與使命,並且在基督裡靠著聖靈的能力, 活出其本性、踐行其職事的使命。

鄧紹光博士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基督教思想教授

xvii


1章

有機的教會 健康的教會未必是大型的教會, 就好像健康的身體不一定渾身肌肉, 生命的健康在於達到與其生命體相應的均衡狀態。


012 教會 生態 學

穌基督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

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

來。」 (約十二 24)耶穌基督自己就是一粒落在地裡死了的麥 子,也確實結出許許多多的子粒來,而這眾多帶有生命的子 粒,不就是結合成為教會嗎? 教會是有生命的信仰群體,因此是有機的。 凡是有機的生命體,就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也不 是機械系統的,而是生態平衡的。一般沒有生命的東西可以複 製,而獨特的生命卻總是會找到自己的出口。簡而言之,教會 是「活」的,活的生命必定生存於其環境,經歷著與其他生命 的彼此互動,以及與周遭環境的密切關係。 教會論是研究探討教會的神學部門,而「教會生態學」的 角度有助於我們從生命的視域來了解教會,除了更貼切地把教 會當作生命體,還可以擴充我們的想像與創意空間,思考我們 在教會裡面、教會座落在世界上,和在上帝國裡面的種種生態 關係。 神學裡最有吸引力的部門之一就是教會論,研究主題「教 會」真實而具體,而且是基督徒可親身參與投入其中的。 「教 會論」並非高言大智之學,不過就是討論教會是什麼?教會應 當做什麼?兩者當中應當以前者優先,若是先清楚明白了教會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的身分,隨之而來教會的事工就容易確定。 教會論的探討,應從聖經和傳統兩大方面對教會的意義作 系統性的了解。聖經部分比較多根據新約,但也必須參考舊約 而從整體聖經角度來看教會是什麼。此外由於教會歷史是了解 教會的重要來源,也需要從歷史傳統角度來探討教會的意義。 教會論不只是理論論述,更是實質關係到基督徒生活。 關於教會的理論,需要在實際上可以印證,而且透過理論,亦 可更加清楚教會在實際情境中的意義。因此教會論研究必須與 實踐連結,理論上對教會的了解,需要在實踐層面落實並接受 現實的考驗。以下以專題研討的方式,探討教會論的理論和應 用,盼望透過整合從聖經神學以及歷史傳統的學習,追求在實 際情況裡的應用。

一、教會是什麼? 教會是什麼?一般人交談中所說的「教會」,往往是指 「禮拜堂」或者包含禮拜堂的「地方」 ,也可能是指「組織」或 「體制」。然而,教會並不等同於建築物、位置或組織體制而 已,教會與一群聚集的人有關,而對這群人的特質需要更精確 的描述。此外,教會究竟是單數還是複數?聖經上單數、複數 都有,那麼這又分別代表什麼呢? 在新約聖經裡,「教會」的希臘文是 ekklesia,舊約聖經中 並沒有「教會」這個字,意思相近的「耶和華的會」 ,希伯來 文是 qahal,常常譯成「會眾」 。無論是希伯來文 qahal 或是希

013


014 教會 生態 學

臘文 ekklesia 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與「招聚」有關。希伯 來文 qahal 源自動詞「招聚」 ,轉成名詞就是「會眾」 ,而且經 常指耶和華的會眾,這是指一群與上帝有約的關係的人,是上 帝所招聚者的聚集。新約承襲這個觀念,用 ekklesia 這個字, 強調「招聚」 ,因為教會就是上帝所聚集的一群人。通過教會 論的研討,可見「教會」並非一般習慣用語的建築物或者組織 體制,原意是指上帝所招聚的一群人,那麼作基督徒與這群人 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從人的角度來看,「教會」是人的聚集,是人所組成的團 體;從上帝的角度來看,教會是通過上帝呼召招聚而來。教會 一方面是人的聚集,另一方面是上帝的招聚,包含了人和上帝 兩個層面,可以說是「上帝所招聚者的聚集」 。不論從「人的 聚集」或「上帝的招聚」的角度來看,教會都是具有生命力的 信仰群體,保羅書信就稱呼教會為基督的身體,如歌羅西書一 章 24 節說: 「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 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不論 從「人的聚集」或從「上帝的招聚」的角度,教會都是因著耶 穌基督的見證啟示而形成,不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而且如以 弗所書五章 23 節所說: 「基督是教會的頭;祂又是教會全體的 救主。」 潘霍華對於「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有非常深刻的認識,他 說: 「基督的身體在地上占有空間。這是道成肉身的結果。」 1 他把道成肉身的基督身體延伸到各信徒群體中,道成肉身也發

1

潘霍華,《追隨基督》,鄧肇明與古樂人譯(香港:道聲,1980),頁 240。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生在人間的教會裡。 「但是神的道成肉身的兒子不但需要耳聽 或心,也需要那些願意跟從祂的活人。這就是為什麼祂叫祂的 門徒要真正的親身跟從祂,這樣使祂與他們的相交成為一種能 見的實在。」2 耶穌基督需要的不只是傾聽的耳朵或順服的心而 已,祂還需要以行動跟隨祂的「人」 ,何處有跟隨基督的門徒 組成信仰群體,那裡就有具體可見的基督身體。

二、不受時空限制的教會 究其原意,教會是上帝所聚集的一群人,因此「教會」應 當是單數;然而按照現實面而言,歷世歷代以及各處各地都有 耶穌基督的跟隨者所組成的團體,這些都是教會的一部分,也 稱為教會,因此「教會」又是複數,是由許許多多的「地方教 會」組成惟一的「普世教會」 ,也就是「基督的身體」 。 「教會」既是單數,又是複數,在時空之下,可以看到具 體的眾多地方教會,然而教會的實質卻是那惟一超越時空限制 者,如以弗所書三章 20~21 節所說: 「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 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 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 永永遠遠。阿們!」這段經文首先說到上帝的應許,上帝在我 們心裡動工不斷成就,超過我們所求所想;其次說到,這群上 帝所呼召的團體,將大大榮耀上帝,而且是世世代代、永永遠

2

潘霍華,《追隨基督》,頁 240。

015


016 教會 生態 學

遠。教會是歷世歷代都存在,不受時空的限制,任何想要將教 會定位在某個時間和地點的想法都是錯誤的,而從生命體的角 度來看,教會的生命在不同時空下有多重而豐富的彰顯方式。 從先知以利亞的親身經歷可以學到,人的眼見不足以限制 教會的發展。列王紀上第十九章記載,疲倦的先知以利亞住在 一個山洞裡,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 「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 什麼?」 (9、13 節)以利亞回答說: 「我為耶和華—萬軍之上 帝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 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10、14 節)耶和華上帝卻告訴以利亞,為祂爭戰的,不是只 有以利亞一人,因為「我在以色列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 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 (18 節)值得注意的 是,「留下七千人」原文是用未完成式,「七千人」並不是已經 成就的,而是將來要成就的。有如生命體一般,上帝引導的信 仰群體正在默默地生長,走向伸展綻放。 上帝的應許是歷史進展的主導因素,因為上帝不受時空限 制,祂掌握未來的發展,上帝的教會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 任何為上帝的教會努力者,在自己的世代裡,不一定會看到成 果,因為人受時空的限制,然而上帝的教會卻不受時空限制。 就像以利亞自以為他為耶和華上帝大發熱心,所做的卻全無果 效,因而想逃避一切;但是上帝告訴以利亞,祂將為自己預備 七千人。因此就整體教會而言,以利亞並不孤單,他與那將要 來臨的七千人是連結在一起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種樹的 前人未必能夠享受樹蔭,卻仍藉著流汗辛勞照顧到將來在樹蔭 下乘涼的後人。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北台灣宣教史的開端,就是教會開始生長於北台灣,有如 新品種的植物首度被植入新地帶。 一八七二年,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一 人來到淡水宣教,藉由他的日記與回憶錄《台灣遙寄》 (From Far Formosa)可以得知一些實況。3 一八七二年三月九日下午三點,馬偕搭乘海龍號抵達淡水 說: 「我看這個地方非常好,我知道我已經到了我將要設教的 地方,這裡就是了。」四月六日,四處勘查之後,馬偕一人回 到淡水,開始工作。4 一八七二年四月十日,馬偕在淡水租到一間房子,十分 骯髒,原本要作為馬廄用,一邊靠著山坡,另外一邊通往淡水 河;旱季時炎熱難受,而雨季時,雨水從山壁沖下來,流進屋 內,流過地板,流向淡水河。5 氣候是他經常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馬偕在其回憶錄寫 著: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很少外國人能夠抵抗台灣氣候的打 擊。」6 雨季時的氣候尤其可怕,他說: 「十二月底開始雨季, 延續到一、二月。下雨季節來臨時,今天、明天、後天都是下 雨、下雨、下雨;一週、兩週、三週,繼續不停。屋外是風 和雨,屋內是濕氣和霉氣,往往連續好幾週都看不到太陽, 整年我們都要抵抗憂鬱的心情,只能盡量愉快的對自己說:

3

G. L.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Taipei: SCM, 1991). 書名或譯為: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

4

馬偕,《馬偕博士日記》,陳宏文譯(台南:人光,1996),頁 38-44。

5

馬偕,《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林晚生譯(台北:前衛,2007),頁 28。

6

馬偕,《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林晚生譯(台北:前衛,2007),頁 35。

錄》,林晚生譯(台北:前衛,2007)。

017


018 教會 生態 學

安靜吧,憂悶的心,不要再怨嘆;烏雲上面,仍然有陽光照射 著。」7 儘管寂寞,雖然孤單,馬偕卻仍堅定地宣揚福音。租到房 子兩個月後,開始有教會出現,一八七二年六月十四日的日記 寫著: 「我的小房子現在成了住處、禮拜堂、診所、學校—儘 管學生還不是很多。」8 於是教會開始在淡水生根、抽絲發芽, 逐漸地衍生枝葉,直到開花結果。 從這間原本打算作為馬廄的小房子開始,到一八九五年 馬偕寫作回憶錄時,台灣北部已經有六十座教堂,都由本地傳 道人駐堂牧養,其中許多教堂還有一位本地訓練的女性聖經教 師。 9 這實在是令人驚訝的宣教成果,當時馬偕已將二十三年 的人生精華歲月投注在台灣,然而這只是隨後展開的故事之起 頭,那間馬廄房子裡的小學校,就是今日的台灣神學院,這一 切都不過是那將要來臨七千人的一小部分。 當馬偕隻身初抵淡水時,必定非常孤單,再怎麼堅強, 也有像以利亞退縮逃避的時刻,軟弱灰心到想要逃離工場,然 而終將經歷到如上帝對以利亞的鼓勵,他所付出的心血將會成 為七千人的一部分,種樹人的流淚撒種有朝一日必定歡呼收 割。 教會的每一位成員應當學習超越時空限制的眼光,來看那 超越時空限制的教會,不以眼前一時成果斷定成敗,乃是觀看

7

馬偕,《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林晚生譯(台北:前衛,2007),頁 33。

8

G. L. Mackay, Mackay’s Diaries (Tamsui: The Northern Synod of the Taiwan Presbyterian Church/

9

G. L.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Taipei: SCM, 1991), p.330.

Aletheia University, 2007), p. 32.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上帝將預備的七千人,進而從那終將來臨的未來,反觀目前努 力的現在之定位。 按此了解,教會在短期內的數量增長與否,並非是最決定 性的,如果把時間拉長,此時所付出的看來似乎不是那麼有果 效,將來卻必大大地開花結果。

三、教會的生命特質 教會具有生命力,呈現出生、成長、病弱、復原、生產、 衰老乃至死亡等生命特質。不過,教會既然由人群組成,也有 其組織結構面,在生命特質與組織結構之間,前者有如有機的 生命體,後者卻像無機的建築,兩者之間有其張力,可能表現 在教會的靈恩特質與體制組織、運動特質與宗教性格之間的衝 突,加上從上帝呼召而來卻由人所組成,帶有屬天的特質卻座 落在人間造成的張力,追求上帝國的價值觀卻處於人間政治力 的角逐場上,這些都是追求了解教會所不可迴避的議題,本書 將在第二部教會動力學裡頭討論。 史耐達(Howard A. Snyder)與魯尼恩(Daniel V. Runyon) 合著的《解讀教會 DNA:發現基督身體的生命密碼》 (Decoding the Church: Mapping the DNA of Christ's Body)對於「教會是生 命體」作了非常生動的描述。根據此書的觀察,教會具有生命 運動的那一面往往被忽略,以致忘記多元、多變、靈恩、地方 化、處境化與先知話語的教會特質,卻比較多注意到教會是有 組織的機構,而把焦點放在其惟一、不變、聖潔、大公、普世

019


020 教會 生態 學

與使徒權柄的教會特質。10 簡而言之,教會的生命特質面往往被 忽略,而組織結構面較受注意。 當問及「教會應當有多大」的問題,若從生命體的角度 來看,就是應當配合其生命發展的大小,如世上眾多的生命體 有大有小,各有其不同生命情況的需要。此書甘冒天下之大不 諱,在一片追求教會人數增長的風潮中,主張「也許教會生命 的自然生態是以小型到中型的教會為主,而有少數大型教會分 散其中」 ,11 更加具體而言,理想人數「大約介乎於一百人至二 百人左右—或多或少,視乎教會的環境」 ,12 這樣的觀點,是 把教會的生命特質視為優先追求目標。 如果考慮到教會是生命體的一面,那麼應當學習的學科 並非企業管理而是生態學,且要避免商業與量化思考方式,回 歸重視生命品質的思考方式。從聖經使用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之 形像來看,加上身體與肢體之間的關係被用來類比弟兄姊妹與 教會整體的關係,都可見到對教會的生命特質之提醒。若是從 教會為生命體的角度來看,教會的人數就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標 準,應當以教會的質量為主要發展目標。 筆者非常贊同《解讀教會 DNA》把教會視為生命體, 提醒我們健康的教會未必是大型的教會,就好像健康的身體

10

史耐達(Howard A. Snyder)& 魯尼恩(Daniel V. Runyon),《解讀教會 DNA:發現基督身體的生 命密碼》,紀榮智譯(台北:華神,2005),頁 24-25。

11

史耐達(Howard A. Snyder)& 魯尼恩(Daniel V. Runyon),《解讀教會 DNA:發現基督身體的生 命密碼》,紀榮智譯(台北:華神,2005),頁 50。

12

史耐達(Howard A. Snyder)& 魯尼恩(Daniel V. Runyon),《解讀教會 DNA:發現基督身體的生 命密碼》,紀榮智譯(台北:華神,2005),頁 84。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不一定渾身肌肉,生命的健康在於達到與其生命體相應的均 衡狀態;不過筆者不贊同這本書把傳統上的教會四大特徵視 為組織結構特質而與生命特質對立,因為這四大特徵既可從 組織結構角度來理解,亦可從生命特質角度來理解。一般眾 教會使用最廣泛的《使徒信經》告白說:「我信聖而公之教 會。」其中提到聖潔性(Holiness)與大公性(Catholicity) , 而最早的《尼西亞信經》則告白說:「我信惟一聖而公之教 會,眾使徒所傳者。」其中又增加了合一性(Unity)與使徒性 (Apostolicity) 。因此,一般認為教會具有四大特徵:

1. 合一性 只有一個教會,教會應當合而為一,與合一性相反的就是 教會分裂。這合一性有如生命的整體性,生命體的各部分共同 成就生命的合一表現。

2. 聖潔性 教會是分別為聖歸屬上帝的,因而與世有別,與聖潔性衝 突的就是與世同流合污。生命體與其他生命體各從其類,不得 任意混同,每一生命都是獨特而不可取代的。

3. 大公性 教會是普世大公的,因而超越各種世上分歧,與大公性矛 盾的就是分黨結派。生命體可以生長在不同環境下,環境造成 的一些生長差異仍不掩其基本上相同的生命表現。

021


022 教會 生態 學

4. 使徒性 教會是由使徒傳承下來,與使徒同作耶穌基督的見證,與 使徒性對立的就是自立門戶,而且未能呈現使徒職分。生命體 藉由遺傳密碼代代相傳,教會的 DNA 就是其使徒性。

四、系統神學的教會論 系統神學處理對上帝、人、上帝與人三方面的認識。論 到上帝的部分有上帝論,論及聖父、聖子、聖靈三一上帝的三 一論,還有基督論與聖靈論。論到人的部分,最直接的就是人 論,論及人性墮落的罪論,與論及上帝所呼召者組成的教會之 教會論。 在神學討論當中,通常提到上帝一定會涉及人,因為人是 上帝所創造的;也正因此,當提到人時,也一定會論到上帝。 系統神學還有論到上帝與人關係的部分,例如啟示論論到上帝 如何將自己啟示給人;神義論討論為什麼人經歷到罪惡和苦 難,而上帝仍然是公義的;拯救論則論及上帝對人的拯救;創 造論與終末論分別論及上帝如何創造世界與人,以及上帝對人 的歷史之終末安排。 因此,儘管基於教會是由人所組成的,教會論被放在論到 人的部分來討論,探討的卻是上帝所招聚的人。 傳統上系統神學通常先討論上帝論(有時涵蓋創造論) , 其次基督論,而後拯救論,或同時將人論與罪論放一起,其後 提到教會論,最後是終末論。以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為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例,第一卷論上帝以及上帝的創造;第二卷論耶穌基督;第三 卷論拯救;第四卷論教會。 系統神學的傳統做法,因為比較關心個人拯救,常常將人 論和罪論放在拯救論裡一起來談,而後才討論教會論,亦即是 得救的個人所組成的教會,強調的是「先個人後團體」 。十九 世紀大神學家士來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1768-1834) 開創新的觀念,主張個人不應單獨被優先考慮,而應該在團體 裡面來看個人。 士來馬赫的看法比較接近聖經觀點,因為舊約中很明顯地 將以色列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個人是團體中的一員,個人是放 在家族前後代之間的傳統來看,比如雅各是亞伯拉罕的孫子, 以撒的兒子,又是約瑟的父親。就嚴格意義而言,世上沒有一 個真正的個人,人人都承續過去的歷史,也開展未來的歷史, 所有的個人都定位在團體裡面。自從士來馬赫之後,有些神學 家如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開始在基督論之後,先講教 會論,而將拯救論後移,亦即從教會觀點來看拯救的內涵,而 且需要先通過拯救的團體,才能了解拯救的意義以及個人的拯 救。 由於系統神學各部門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連的,教會 論自然也不例外,根據巴特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神學觀點,主 張人的「範本」是耶穌基督,因此人論的基礎在於基督論。而 當巴特討論人論時,呈現的是在教會裡的人,這意味著若要了 解人,必須透過在教會裡得著耶穌基督更新的人。可見人論的 基礎是基督論,教會論則是人論的延伸,可見人論、教會論與 基督論都有密切的關係,其實還要加上與聖靈論的密切關係,

023


024 教會 生態 學

因為從使徒行傳二章提到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教會才開始形 成,可見教會是聖靈做工的結果。教會論的基礎是聖靈論,而 聖靈論亦可視為基督論的延伸,因為耶穌基督升天之後,聖靈 開始普遍做工。因著人論,教會論與基督論有密切的關係;因 著聖靈論,教會論需要回溯與基督論的密切關係。

人論

教會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圖 1.1 在系統神學各部門當中,教會論曾經是我最有興趣的科 目。一九八五年,我的神學研究習作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 《探討當代聖的教會在俗世中的意義》就是一個教會論研究, 探討教會在「聖」與「俗」的張力當中面對危機與轉機,「聖 的教會」究竟如何在「俗的世界」裡作「聖的見證」 ,「俗的世 界」又如何因著「聖的教會」而得以經歷「俗的轉化」 。 這篇論文引述了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 1926-)的《盼 望神學》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與《聖靈大能下的教會》三本 著作,結論部分以這三本書的著作順序與神學思想的關聯,歸 納成「盼望」 、「愛」與「聖靈」三個互相聯繫的主題,主張座 落在俗世中之聖的教會,應當具有「盼望」與「愛」的特質, 並且在「聖靈」的大能之下作見證。莫特曼神學裡的「三一聖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靈論」給筆者帶來教會論的聯想: 「教會應有上帝國的盼望, 追求基督在十架上表現出來的愛,並繼續在聖靈的大能中成 長。」13 當時對於莫特曼神學僅僅是一知半解,不過已經注意到 《盼望神學》的「復活盼望」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的「十架 受苦」 、《聖靈大能下的教會》的「聖靈降臨」有理路上的內在 聯繫,這聯繫逐漸使得筆者對教會論的興趣後來發展成對聖靈 論的興趣。一九九○年於德國杜賓根大學在莫特曼指導下完成 博士論文《聖靈位格:改革宗神學之聖靈論主題》 ,14 愈來愈能 體會教會論的基礎是聖靈論,而聖靈論則為基督論的延伸,因 此教會論與聖靈論以及基督論都密切相關;而另一條線索,若 要認識人必須從教會論與基督論下手,在此意義教會論與人論 以及基督論也都密切相關,這些關係正是神學帶有系統性特質 的來源。

五、研究態度 從生命體的角度來了解教會,需要建立一種面對生命體的 研究態度:了解、觀察、省察、深思。

13

林鴻信,《探討當代聖的教會在俗世中的意義》(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1985),頁 84。

14

Hong-Hsin Lin, Die Person des Heiligen Geistes als Thema der Pneumatologie in der reformierten Theologie (Frankfurt: Peter Lang, 1998).

025


026 教會 生態 學

1. 了解 教會論的神學思考必須以具有同理心的「了解」為開始, 對於生命體的「了解」不只需要建立在理性基礎,而且必須建 立在設身處地的態度,因為生命體與其生活環境是連結在一起 的,我們不能單獨地把生命體抽離其環境來研究。而且基於生 命的微妙複雜,牽一髮就動全身,想要了解關於生命的真理與 真相並非易事,必須經過長期的努力。

2. 觀察 在初步了解之後,暫且不必急著作結論,而應當先進入觀 察的階段,以了解為基礎學習成為觀察者,亦即把所了解的配 合進一步觀察而參照整合,因為教會生命的呈現是一個過程, 其中不斷地變化不停,過於僵化的了解無助於認識生命的豐 富,需要藉由持續地觀察參照整合才能提升了解的程度。

3. 省察 在觀察的參照整合中應逐漸地進入省察階段,嘗試把所了 解與觀察者帶入自己置身其中的反省,因為我們並非自絕於教 會之外的研究者,我們所要認識的教會,是我們自己參與其中 的教會。從生命體的角度來看,我們是一起參與教會生命表現 的,就更不存在著可以脫離教會而觀察教會生命表現的可能。 在反省過程當中,把了解的理論與觀察的現象從自己置身其 中的角度作省察,也嘗試從所見的優缺點提出批判—這批判 特別包含了對自己的省察,因為研究教會論並不是為了批判別 人,乃是通過反省而提升自己。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4. 深思 在省察之後,可以進到深思的階段,就是繼續思考所反省 的議題。有關生命的問題往往不是馬上可以得到答案的,因此 並不需要著急;更何況,許多歷時長久的問題,恐怕短時間內 也不易找到答案,只要不斷地思考,相信就有助於我們了解如 何回應問題,愈來愈接近答案。我們不應當寄望過度簡化的答 案,惟有不斷地追尋思考,才有可能使自己愈來愈趨近真理, 許多深刻的真理,就在不斷追尋答案的過程中逐漸彰顯。

以上所建議的研究態度,並非從觀察起步,而是由了解開 始,這是由於「觀察」容易令人聯想到客觀,如果一起步就以 客觀自居,這對於認識生命幫助不大,不如以具有同理心的了 解為第一步,而後才藉由持續地觀察參照整合,並且透過置身 其中的省察帶出進一步的深思。 由於系統神學研究是建造在西方文化的基礎上,非常重視 客觀的知性。自從啟蒙運動以來,西方人開始打破許多禁忌, 如啟蒙運動的口號「大膽地去知道」 ,鼓勵以理性思考作為判 斷依據,認為任何一個學理都是以「理」為中心,如果無法 以「理」作中心來思考判斷的話,在研究探討上就會打折扣。 「理」的層次確實是重要的對話基礎,我們應當做到先努力了 解對方的「理」 ,而不用急著決定是否接受或者反對,同時嘗 試梳理出自己的「理」來,才有可能在觀察中繼續進行對話、 判斷其是否合乎真理。 然而教會的「理」不一定是純粹客觀的理,況且生命體 畢竟不是完全按照「理」來運轉的機器,普遍可見「情」與

027


028 教會 生態 學

「理」都需要兼顧。此外,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偏見帶來的盲 點,惟有能夠察覺到自己的主觀與偏好造成的限制者,才有可 能做到盡量不受這些限制的影響。比如論及教會受社會階級與 經濟利益限制,必須能夠看到自己也受到那些限制的影響;又 如論到教會受到個人主義風氣影響時,也須能看見自己是否亦 陷入個人主義傾向的偏差。如果缺乏這樣的自省,把自己誤置 於高高在上的位置,不只造成思考的盲點,而且還可能被自己 的偏見愈導引愈偏差。

六、追本溯源—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的教會 本書每章的結束部分,都以聖經神學角度介紹新約各卷 中所見的教會以及與教會論相關的觀點。新約各卷來源不一, 背後均有不同的教會背景,各個教會都有其特點,這些特點往 往是優點,同時也是弱點,值得深入學習。這部分可參考美國 學者布朗(Raymond E. Brown, 1928-1998)的《使徒所傳承的 教會》與《耶穌所愛門徒的教會》 ,15 以及德國學者羅洛夫(J. Roloff)所著《新約中的教會》 ,16 並可參照英國學者豪爾敦(J. L. Houlden)所著《福音的公共面貌 • 新約中的教會概念》 ,17

15

R.E. Brown, The Churches the Apostles Left Behind (N. Y.: Paulist, 1984) & The Community of the Beloved Disciple. The Life, Loves and Hates of an Individual Church in N.T. Times (N. Y.: Paulist, 1979).

16

J. Roloff, Die Kirche im Neuen Testament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93).

17

J.L. Houlden, The Public Face of the Gospel. New Testament Ideas of the Church (London: SCM, 1997).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還有澳洲神學教授凱文(Kevin J. Conner)條理分明、資料豐 富的教科書《新約中的教會》 ,18 另外有許多學者都在其著作或 多或少地討論新約中不同教會的特點。由於經文根據有限,這 些探討有時難免有過多聯想之處,不過還是可以啟發研究討論 興趣,重點在於應當追求成為發揚優點而減少弱點的教會。 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有密切的關係,雖然二書是否出於同 一作者仍有爭議,但放在同一傳統之下來了解應無疑義,基於 使徒行傳為有關教會起源的重要經卷,因而放在首章裡討論介 紹。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裡的教會,並非宇宙性的教會,而是 有形有體的地方教會,而且是以家庭為聚會地點的家庭教會。 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的教會,最大的特色是宣教的教會,突破 了種族、文化、語言、地理等限制,在不同環境中呈現出教會 普世大公的特質,如上所述,「由環境造成的一些生長差異, 仍不掩其基本上相同的生命表現。」 從使徒行傳可以看到,初代教會的擴散始於教會被迫害, 也在福音四處傳播的過程中確認了基督教信仰的普世性以及基 督教教會的大公性。當時具有外邦生活背景的猶太人可稱為希 臘化猶太人,耶路撒冷教會裡的希臘化猶太基督徒愈來愈多, 以致選出七位希臘化猶太基督徒領袖,包括司提反與腓利(徒 七 1~6) ,其中司提反被希臘化猶太人攻擊(徒七 9)後來殉 道,反對基督教信仰的猶太人當中,希臘化猶太人尤其激烈, 那位為攻擊司提反的群眾看守衣服的保羅,也是希臘化猶太人 (徒七 54~60) 。

18

Kevin J. Conner, The Church in the New Testament (Kent: Sovereign World International, 1982).

029


030 教會 生態 學

此後,耶路撒冷教會大遭逼迫,門徒分散猶太與撒馬利 亞(徒八 1) 。另一位希臘化猶太基督徒領袖腓利前往撒馬利亞 傳福音(徒八 4~13) ,又傳福音給衣索匹亞太監(徒八 26~ 40),使得福音進入外邦地區。希臘化猶太人保羅殘害教會 (徒八 3) ,後來卻被改變成為對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徒(徒九 1~ 16) ,這是對外邦人宣教的重要事件;另外一件重要事件,是 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彼得受聖靈差遣,連同六位弟兄前往外邦 人哥尼流家傳福音(徒十,十一 12) ,接著安提阿教會差遣巴 拿巴與保羅成為對外邦人傳福音的先驅(徒十三 1~4) 。 不過「對外邦人傳福音」還是一個敏感的議題,焦點在於 信主的外邦人是否必須守律法。連曾經進入外邦人家裡傳福音 的彼得,也承受不住來自保守的猶太基督徒的壓力,當他來到 安提阿與外邦人一同吃飯,因著耶路撒冷教會領袖雅各的人來 到就離席,連同巴拿巴隨夥裝假(加二 11~14) 。後來使徒行 傳第十五章記載了處理這些問題的耶路撒冷會議,討論外邦人 成為基督徒是否需要受割禮守律法(徒十五 5) ,會中彼得、巴 拿巴與保羅為外邦人講話,經過激烈的爭論之後,主席耶路撒 冷教會領袖雅各提出四項禁戒,作結論說: 「因為聖靈和我們 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你們身上,惟有幾件事是不可少的,就 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這幾件你們若 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願你們平安!」 (徒十五 20、28~29) 聖經學者對於這四項禁戒的意義有許多不同觀點:若是禮 儀性的話,則保留了律法的象徵限制,要求基督徒在形式上還 是必須尊重律法;若是道德性的話,則強調律法的道德意義, 只要求外邦基督徒遵循律法的道德規範;若是異教性的話,則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僅僅要求外邦基督徒不可崇拜偶像,給予他們最大的自由。無 論如何,耶路撒冷會議宣示了新的發展方向,解開了外邦人的 重擔。原本許多外邦人相信猶太教必須受割禮守律法,造成宣 教的障礙,使得許多有意相信的外邦人裹足不前,如今基督 教提供了一個另外的選擇,希臘化猶太基督徒具有語言優勢, 以保羅為首四處宣揚基督的福音,並且直接對外邦人傳福音。 八五年與一三三年兩次耶路撒冷被毀,猶太人四散流亡,而基 督徒當中的猶太基督徒被淹沒在大量的外邦基督徒當中(徒二 39) 。

人口

基督徒

巴勒斯坦猶太人 100 萬

巴勒斯坦猶太基督徒(最早的基督徒)

希臘化猶太人 400~600 萬

希臘化猶太基督徒

外邦人(進猶太教的外邦人)眾多

外邦基督徒(進猶太教的外邦基督徒)

表 1.2 耶穌基督福音的宣揚隨著教會的四處建立,印證有生命的 教會在被迫害中尋找出路,有如南宋詩人楊萬里詩作:

萬山不許一溪奔, 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 堂堂溪水出前村。

031


032 教會 生態 學

1. 使徒行傳裡出現的「教會」 「使徒行傳」記載使徒們的行蹤與作為,常被稱為「聖靈 行傳」 ,因為聖靈帶領使徒們四處宣教建立教會,也因此從使 徒行傳的記載可開始看見教會作為具體成形的信仰群體。使徒 行傳第一次出現「教會」這個字眼是在第五章,當時信徒大大 火熱,許多人受聖靈感動,賣掉家產奉獻,其中亞拿尼亞和撒 非喇,也變賣所有的家產奉獻,卻因為欺騙聖靈而導致死亡, 在這個事件之後,五章 11 節說: 「全教會和聽見這事的人都甚 懼怕。」這是使徒行傳第一次出現「教會」這個字,有趣的 是,使徒行傳第二章描寫五旬節聖靈降臨,彼得與十一個使徒 站起來佈道,以致增加了三千位信徒,之後開始有了實質的教 會生活(徒二 41~47) ,卻一直到五章 11 節才有「教會」這個 名詞出現,而且緊接著是「懼怕」這個字,「懼怕」亦即「敬 畏」 ,形容教會因著亞拿尼亞事件而非常敬畏上帝。 使徒行傳第二次出現「教會」 ,是在八章 1 節,提到「耶 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 ,這是在司提反殉道之後,耶路撒冷 教會開始面對全面性的迫害,以致信徒分散到猶太和撒馬利亞 各地。使徒行傳第三次出現「教會」 ,是在九章 31 節: 「那時, 猶太、加利利、撒馬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 敬畏主,蒙聖靈的安慰,人數就增多了。」這是在保羅悔改信 主之後,開始熱心傳福音,來到耶路撒冷,與門徒出入來往, 儘管面對猶太人的迫害,仍然放膽傳道,從一個「殘害教會的 人」 (徒八 3)變成一個為基督而被逼迫的人。保羅的改變,意 味著上帝介入而扭轉局面,原本教會受迫害而門徒四散,卻四 處建立教會,在猶太、加利利、撒馬利亞各處,都得平安,相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對於迫害,教會有平安而且被建立,這些教會「凡事敬畏主, 蒙聖靈的安慰,人數就增多了」 。 「凡事敬畏主」的希臘文原意 是「行在敬畏主裡」 ,教會行在敬畏上帝當中,並且在聖靈的 安慰下,人數繼續增加。 綜上所述,使徒行傳第一次出現「教會」 ,是在亞拿尼亞 和撒非喇的事件之後,教會敬畏上帝;第二次出現「教會」 , 則是提到教會受到迫害;第三次出現「教會」 ,提到教會得到 平安,「凡事敬畏主」 。大致上的走向,先說到教會敬畏上帝, 其次是教會受到迫害,然後是上帝介入,使教會得平安,而教 會則行在敬畏上帝當中。教會作為上帝所招聚者的生命群體, 其生命的源頭來自上帝,因此「敬畏上帝」是形成教會最基本 的共識,如果沒有這個共識,信仰群體必定頓失生命,教會就 再也不是教會了。

2. 重視傳承的教會 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的教會具有延續性,這正是教會作為 生命體的顯著特徵。由路加福音的開頭前兩章可知,並非一開 始就直接進入新約的世界,因為有關撒迦利亞和施洗約翰的記 事,比較屬於舊約祭司與先知傳統,路加福音是以以色列背景 開始,從撒迦利亞、伊利莎白和施洗約翰,接到馬利亞和耶穌 的出生,由舊約延續到新約。再以使徒行傳作觀察,第十二章 以前,主角是彼得,第十三章以後,主角是保羅;而且在第十 五章的耶路撒冷會議,彼得和保羅正式會面,而彼得在耶路撒 冷會議為保羅的觀點背書,由於彼得是耶穌最重要的學生,使 徒行傳藉此呈現保羅作為使徒的正當性。可見路加福音和使徒

033


034 教會 生態 學

行傳所論及的教會背後,有一個很強的延續性,從舊約祭司與 先知到耶穌,從耶穌到彼得,從彼得到保羅。 重視延續性不僅以此方式表達而已,在路加福音第一、 二章與使徒行傳第一、二章,都可以發現聖靈扮演很重要的角 色:耶穌出生前,有多人被聖靈充滿,教會開始建立之前,也 有聖靈充滿,透過這個平行的安排,說明了教會的起源與耶穌 基督降生的延續性。從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所看到的是,代代 傳承下去的教會,有如生命的綿延不絕,事實上沒有任何一間 教會是完全獨立的,因為總是可以找到其先前的傳承關係,例 如有人信主是因為另外有人傳福音,而那位傳福音者必定又另 外有人將福音傳給他,這是代代相傳的。

3. 聖靈帶領的教會 聖靈就是教會生命力的源頭,使徒行傳明確地指出聖靈和 教會的密切關係,初代教會在聖靈感動中開始宣教,透過宣教 建立教會,而所建立的教會又經歷聖靈感動而開始宣教,繼續 建立教會,形成一個循環。使徒行傳二章 4 節描述五旬節門徒 經歷到聖靈充滿: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 才說起別國的話來。」隨後就是開始宣教,如第 14 節: 「彼得 和十一個使徒站起,高聲說: 『猶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 人哪!這件事你們當知道,也當側耳聽我的話。』 」於是開始 舉行佈道會,直到第 41 節指出宣教成果: 「於是領受他話的人 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 使徒行傳一開頭就描述教會的形成,第一、二章雖然尚未 出現「教會」的字眼,但是提到有人受洗,成為門徒,恆心遵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這就是教會生活的開 始,發生在聖靈降臨之後。耶路撒冷教會大遭逼迫、門徒開始 分散之後,直到使徒行傳九章 31 節才暫告一個段落: 「那時, 猶太、加利利、撒馬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凡 事敬畏主,蒙聖靈的安慰,人數就增多了。」這段文字明確指 出,歷經逼迫教會蒙聖靈安慰人數增加。教會倚靠聖靈的方式 主要就是禱告,從使徒行傳十二章 5 節可以看到初代教會禱告 的迫切: 「於是彼得被囚在監裡;教會卻為他切切禱告上帝。」 教會為身在監牢的彼得切切禱告,「切切」是指充滿熱心與迫 切,結果是彼得被天使帶離監獄。 使徒行傳第十三章是宣教歷史最重要的一個關鍵點,也 是初代教會正式差派國外宣教的開始,十三章 1 節提到參與者 如下: 「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就是巴拿巴 和稱呼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與分封之王希律同養的馬 念,並掃羅。」這些人分別代表著社會上不同階層,其中的外 邦人與貴族暗示著種族與地位的多樣性,說明安提阿教會已有 各種階層的信徒。十三章 2 節和 4 節,都強調聖靈是教會宣教 的主角,宣教呼召來自聖靈,宣教差遣也是來自聖靈,結果巴 拿巴、保羅被差派出外旅行佈道。教會領受聖靈感動之後前往 宣教,而宣教之後建立的教會,又繼續領受聖靈感動去宣教, 這個循環明顯可見,例如馬偕來到台灣宣教,是出於聖靈的感 動,而馬偕來自加拿大長老教會,加拿大長老教會是蘇格蘭移 民宣教的成果,而蘇格蘭移民的宣教熱情,也是出於聖靈的感 動。若是宣教動力不再,應當檢視這個循環的哪一個環節出了 問題。

035


036 教會 生態 學

在第十五章的耶路撒冷會議當中,聖靈也是主角,主席雅 各下結論時說: 「所以據我的意見,不可難為那歸服上帝的外 邦人。」 (徒十五 19)然而在會議的正式覆函卻說: 「因為聖 靈和我們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你們身上,惟有幾件事是不可 少的。」 (徒十五 28)可見教會的共識是以主席結論「據我的 意見」為聖靈所帶領,亦即會議結論是尋求聖靈帶領的結果。 「聖靈和我們定意」原文的意思是「聖靈和我們看來如此是好 的」,這個結論的宣告,並不像一般會議強調會議本身的權 柄,比如以耶路撒冷會議或耶路撒冷教會的名義來下結論,而 是將會議視為尋求聖靈帶領的過程。 使徒行傳不僅指出聖靈與教會會議有密切關係,而且與教 會職分有密切關係。十四章 23 節提到第一次旅行佈道,保羅 與巴拿巴設立教會同工: 「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 食禱告,就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這是保羅和巴拿巴傳福音 所建立的教會需要同工時,兩人通過禁食禱告設立同工,亦即 設立同工時,必須是在敬拜上帝的情境下進行,這種情境也就 是聖靈動工的情境。當第三次旅行傳道即將結束,保羅回耶路 撒冷受苦以前,與以弗所教會長老會面,保羅回顧自己從前所 做的事,其中提到聖靈與教會職分的關係: 「聖靈立你們作全 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 教會,就是他用自己的血所買來的。」 (徒二十 28)保羅強調 教會職分是來自聖靈,因此必須特別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總 之,教會職分是聖靈所設立,教會會議也是聖靈所帶領,令人 看到聖靈與教會的密切關係。


第一章 有機的教會

4. 教會面對的挑戰 從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對教會的描述,似乎可以得到一個 教會全面勝利的印象,加上教會分散以及開始多元化帶來合一 的困難,可能造成的挑戰如下:

(1)表面興盛 由表面看來使徒行傳中教會的建立非常順利,可能造成一 種誤會,以為教會的勝利是必然的。 「勝利主義」在神學上的 意思,是指對勝利具有一種膚淺而過於樂觀的信心,忽略了真 實的勝利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勝利主義完全沒有想到犧牲的 一面,只想到得勝的榮耀,而且往往以得勝與否來衡量成功與 否。比如說,若是只看使徒行傳中的教會增長,特別是人數的 增長,可能會以人數增長來衡量教會的一切。台灣許多教會牧 者參訪韓國之後,回到台灣大力呼籲說: 「韓國能,為什麼台 灣不能?」隱藏在這口號之下的,是相當表面的勝利主義,誤 以為勝利很容易得到,導致過分天真的信心。勝利主義並不是 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中教會僅見的挑戰,而是所有教會都需要 面對的誘惑,基於人性喜歡錦上添花,往往產生這種錯誤的印 象,低估了教會真實成長所應當付出的代價,忘記了有生命的 教會需要深入地紮根。

(2)合一障礙 使徒行傳的教會四散各地,都是典型的地方教會,具有 不同的文化特色與組織型態,然而基於教會的一致性,在追求 合一的過程當中開始面對許多挑戰。比如在耶路撒冷會議的背

037


038 教會 生態 學

後,顯然有猶太人與外邦人教會合一的障礙,而外邦教會要正 式成為教會家庭中的成員,必須通過耶路撒冷教會的審核,顯 示出耶路撒冷教會在此爭論當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可能是因 著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經歷十架與復活事件而來,不過儘管如 此,從會議中的熱烈爭辯可以想像教會追求合一並非易事。 使徒行傳有關耶路撒冷會議的記事非常簡略,聖經有時 把很長的演變過程或歷史背景簡單化,比如亞伯蘭離開本地、 本族、本家究竟是短時間內的決定,或者是十年、二十年的歷 程,經文本身並未說明細節,但很可能是把一段長時間的歷程 簡化為寥寥數語。同樣地,耶路撒冷會議也可能經歷了一段漫 長而痛苦的努力,才得到共識與定論。在使徒行傳裡,彼得很 勇敢地為外邦基督徒說話,不過加拉太書卻指出,保羅曾指責 彼得因害怕猶太派基督徒而「裝假」 (加二 11~12) ,由此推 知,彼得在耶路撒冷會議中支持外邦基督徒,可能是經過許多 痛苦的體驗與思考之後形成的決定,可見教會面對合一障礙的 挑戰之嚴峻。 具有生命的教會既然呈現了可以在各種不同環境下生長大 公性,也必定尋求共同生命的合一性表現。初代教會使徒四處 佈道所建立的教會遍及各地,這些教會具有不同文化、語言、 社會與風俗造成的歧異性,如何在這些型態風格迥異的教會中 尋求合一,不只是使徒行傳教會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歷世歷 代教會需要共同努力的。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