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書衣.indd 1
2015/3/12 下午4:51
目
錄
總序 作者序 簡寫一覽 引言 審判人的耶和華(一 ~三 ) 以笏:左撇子的統治(三 ~ ) 底波拉和巴拉:「我們與他們」的區別(四 ~五 基甸:敵我懸殊(六 ~八
)
亞比米勒:判若雲泥(九 ~十 ) 耶弗他:履行諾言的人(十 ~十二
)
參孫:為神分別出來(十三 ~十六
)
生活的表層和裡層(十七 ~二十一
)
)
引言 1 3
引言 士師們 1 士師記這卷書中,包含了所有聖經故事裡一兩位最家 喻戶曉的人物,你不需要是常讀聖經的人,就會聽過大力 士參孫的名字。凡是生長在猶太家庭或基督教家庭的小 孩,都會知道基甸是誰,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漸漸聽到底 波拉和巴拉、耶弗他和左撇子以笏的名字。心細的讀者稍 後將會發現,士師記這卷書不只是連續寫些故事,而是在 這當中重複出現一個模式。神的子民一而再、再而三地離 棄神,祂則以發動敵人來攻擊他們,作為回應;然後他們 求祂施恩憐憫時,祂就以派遣一位拯救者來回應他們。 不久之後,你將發現其實不只是這些,有的情節並不 符合這模式。「小士師」、亞比米勒的故事、最前面兩章 的引言和結尾的五章,似乎與悖逆/懲罰/悔改/拯救 (
)這循環沒什麼關
係。更進一步,當你對以色列的悖逆行為搖頭歎息之際, 也許會被神允許的──真的,是祂派來的──那種懲罰同 樣嚇住,甚至被神用來拯救祂子民的方法愣住了,在許多 意想不到的地方,你也許會對自己說:「那樣作對嗎?」 話說回來,在這所有的動盪不安中,顯然也有長時期的安
1 4 士師記
定,路得記就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中。可是士師記花了絕大 多數的篇幅記錄動盪不安,而不是安定,而且這些記述越 來越讓人困惑不安。這些故事到底蘊涵著什麼意義?你或 許認為參孫和基甸的故事很容易明白,是含有不同屬靈教 訓的多采多姿的故事。可是整體而言,這卷書並不單單是 各段故事加起來的總和,你越想知道整卷書在說什麼,就 越發覺得走在五里霧中。 我這是替自己和身為傳道人者說的話,我有許多套講 解士師記不同部分的講章,但很少能重複使用同一篇講章 兩次,常需重新思考、修正,甚至丟掉原稿重新來過。呈 現在你眼前的這本書,是那過程的一個產品。如果「聖經 信息系列」中,有任何一本書是作者的講章,本書絕對不 是!我希望對聖經中這卷引人入勝但困難的書,最近所作 的反覆推敲,會比從前任何一本書都更接近它的中心信 息。因為它確實有中心信息,問題是如何去找到它。 我相當確定聖經是它自己的詮釋者,我們應當以經解 經,引用別處經文的亮光來看每段經文,要用聖經的平衡 觀點,帶領神的子民進入聖經真理,如此聖靈才能在他們 的生命中培養出基督的心和聖潔的生活。除了別的方面之 外,這意味著我們應當儘量看後期聖經書卷如何照明前期 聖經書卷,應當對有時所謂新約聖經的「對照」認真看 待,因為基督和使徒們理解舊約的方式,顯然是最重要 的。 可是對士師記來說,這種對照很少。我們有的只是士 師記這卷書,和在它之前和之後的幾本舊約書卷。如果能 找到一種閱讀方法,讓每一部分去闡明其餘的每一部分,
引言 1 5
就能清楚明白士師們和記錄他們事件的書,在說些什麼。 換句話說,是將這卷書當作一個統一的文學單元來處理。 這卷書是如何編輯成冊的?可以有兩種不同的答案,一種 答案對我們查考的目的具有意義,另一種則否。我們將把 到底引用了哪些資料,有哪些作者、編輯,涉及哪些修纂 方法,以致如何讓士師記成為目前的模樣,這些問題擱置 一旁,而專注在我們手中現有的形式上,探問每部分與別 的部分如何相聯,以及整卷士師記要教導我們些什麼。 答案會是什麼呢? 第一次閱讀士師記的人,或許會認為(這不是沒有理 由的),士師記有一個顯然誤導人的地方,從時下了解的 含義中,「士師」(
)這字本身,代表有陪審團坐
著的法庭、法官的長袍和議事槌,是很審慎、繁重和莊嚴 的司法程序。可是士師記中的士師們,沒有一個符合這樣 的場面,底波拉也許算是最接近的。他們大部分都是戰士 和冒險家,他們令人討厭的、頑皮的插曲,與莊嚴的司法 程序似乎差了十萬八千里。 可是細想一下,「士師」這字也許並不是那麼誤導 人。判決意味著裁決、判斷和決定,也許這卷書最深奧的 問題就與此有關。是誰在作決定,作裁決?你如何判斷那 裁決──亦即,怎麼知道哪個決定是對的?尤其是當人不 理睬一個正確的判斷,而去遵從錯誤的判斷時,後果將是 什麼?當這樣的錯誤繼續犯下去時,最終會受到怎樣的審 判呢? 這就是士師記每章背後思考的問題,不僅關於「士 師」本身,也包括這書正中央處理亞比米勒的部分、最前
1 6 士師記
的引言以及結尾部分。
審判人的神 本卷書最開頭和最後一節,將它簡潔明確地放在歷史 上的某個時期,它是在「約書亞死後」(一 )和「以色 列中沒有王」(二十一
)之間,也就是出埃及之後和君
王時期之前。有些解經家認為書中第一句話「約書亞死 後」,是本卷書的標題。第一章其實是在描述約書亞離世 之前發生的事,然後他在二章 節才去世,說完了這些開 場白之後,標題為「約書亞死後」的本卷書,才開始它的 正文。同樣地,有些學者相信書中最後一節說的「王」, 相當於「士師」,十七章到二十一章是顯示發生在「一位 士師和另一位士師之間的空檔期」的事──亦即,當以色 列沒有統治者(王或士師)的時期。稍後在適當的地方, 我們會再談到這幾點,2目前將認為整卷書與以色列歷史中 這段富教育意義的年日有關,是將摩西/約書亞和君王時 期銜接起來的時段。 在出埃及時期和君王時期,若有一件沒有人需要懷疑 的事,那就是:你曉得誰在主導一切(或是誰該主導一 切)?摩西是神的朋友,與祂面對面說話,是祂的發言 人,3 約書亞是神欽定、摩西的接班人,擁有同樣的權力並 且「被智慧的靈充滿」。4 在出埃及時期,以色列離開埃及 之後、進住迦南地之前,每個人都曉得該去哪裡得到指 令。後來的國王則是神指派的總督,祂還賜下先知和祭司 引導國王,即使國王和他們的決定常是不好的,可是從掃
1 8 士師記
羅到西底家這段君王時期,大家心知肚明,大權操在誰手 中。 可是在這兩段時期之間,前面是由摩西和約書亞掌 權,後面是由大衛和所羅門作代表,以色列彷彿走在一座 搖晃不定脆弱的吊橋上,從高聳山崖的一邊幌到另一邊。 那麼在那段時期是由誰作決定呢?難怪經文不只一次告訴 我們,「各人任意而行」,也難怪有許多人失足掉入深 淵。看樣子根本用不著有人來指出,這句話形容現今的世 代是多麼貼切,或士師記裡的教訓,對崇尚個人主義和反 權威主義的現代,是個多麼銳利的教訓。 然而問題仍然存在:在那些無法無天的歲月中,到底 是誰在作判決?這的確有個正面答覆,但也不單是那個明 顯的答案(書中提名道姓地說到十二位士師)。要找出答 案,以色列也用不著非等到經歷一個危機,然後興起一位 拯救者才可。耶弗他本身是十二位士師中的一位,他雖然 對所服事的神懷有諸多誤解,可是當他向「審判人的耶和 華」(十一
)哀求時,在這件事上卻了然於胸。那個判
決永遠唾手可得,在這方面,若說那個搖晃不定的吊橋是 脆弱的,就是錯覺。在那吊橋上,神的子民像是站在兩岸 山崖上那樣穩固。士師記的頭一節經文顯示,他們向那位 永不改變的權威,即耶和華神自己,求問、請示在占據新 土地之後,下一步該如何作。在那之前,他們都是透過祂 的 僕 人 摩 西 和 約 書 亞 尋 求 祂 的 判 決,現 在「約 書 亞 死 後」,在聽到士師這字以前,他們就直接來到審判人的神 面前。 在此,我們就有了這較不出名的聖經書卷的主題,同
引言 1 9
時也是整本聖經重要的基本事實。詩篇作者為著將來神要 來審判世界而歡喜快樂,翹首期盼神偉大、全能的判決, 透過它們,有一天神會使所有事務改變為應有的樣式: 「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5 新約聖經則將此點聚焦於主耶 穌的再來:神「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 公義審判天下」。6 可是在那之前兩千年,已有人察覺到神 的判決在當時和將來都在運作;亞伯拉罕就期盼:「審判 全地的主」會在羅得的愚昧和所多瑪的邪惡這兩件事中, 有所行動。7 正是這位審判官站在所有士師的背後,8 在這樣考驗人 心的年日,他們和神所有的子民都肩負一個責任,要自己 找出神的判決,且要遵照那判決行事。他們不能再怪罪摩 西,也不能把責任推卸到君王身上;他們要學習自己「按 公平斷定是非」,9且「照著神的想法思考」。10他們在此 事上的成功與失敗,以及後果如何,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 這卷書描述的事。士師記顯示在試圖照著這判決而活的事 上,人是何等無能為力;然而人雖然無能,神卻仍然信實 地保存祂的子民,這確切地見證一個真理:罪在哪裡顯 多,恩典就更顯多了。11
(一 1~三 6)
像聖經其他部分一樣,士師記需先看完一遍,然後才 能查考,亦即在想領會它是如何撰寫成冊以及蘊涵什麼信 息之前,要先一口氣讀完,知道它的內容是什麼。當你開 始讀第二遍時,就會曉得士師記這卷書名是指書中連續記 載的十二位人物,就某方面來說,他們全都是神子民的領 袖。有幾位(不是全部)真的被稱為士師,1 有些則被稱為 以色列的拯救者,2而另一些人之所以被需要,是從他們故 事的頭一句話「以色列人行……惡的事」顯示出來,耶和 華神先懲罰以色列人,當他們悔改時,祂就為他們興起一 位拯救者。3 十二位士師中的每一位,都可用這一個或幾個 標誌認出來。你也會注意到記錄他們故事的篇幅有很大的 差異(基甸有一百節經文,珊迦只有一節),書的正中央 花了一整章篇幅,記錄一個名為亞比米勒者的事,而他根
22 士師記
本不是士師,此外開頭的兩章和結尾的五章,也不符合士 師作事的類型。因此士師的故事彷彿該從三章 節俄陀聶 的事蹟開始,一章 節到三章 節這一段應當看成本卷書的 引言。4在那六十五節經文中,顯然還沒有誰出來作以色列 的士師。5 可是已從我們的引言中看到,後來在書中那位被 尊稱為審判人的神,卻是顯而易見,祂就是耶和華神。祂 在開頭的這幾章中三次發話,我們若回想一下,就會發覺 祂口中發出的都是判決。
三次判決 如前所述,士師記時代被視為懸掛在出埃及和君王時 期,這兩個確定的權威崖壁中間不穩定的吊橋。可是我們 必須小心使用這個比喻,一方面,不可將士師記推論為神 子民處在一段不正常的情況中,越早將作決定的責任交在 一位像頒布律法的摩西、或大衛王這類人手中(或現代的 神 父、傳 道 人、「牧 者」,或 無 法 驗 證 的「內 在 亮 光」),以為就能越早回到堅實之地。另一方面,也不可 因反對此說法而走向另一極端,認為士師記的變幻無常是 正常現象,而去藐視那些依賴「摩西」或「大衛」作決定 的人,認為每個人照著自己無人引導的雙眼行事,是個美 德(十七 ,二十一
)。實際上,士師記的信息是每個
時代都需要的真理,它幫助神的子民澄清在任何情況下, 在關於權威和判斷的事上,什麼是最重要的。 因此,本卷書開頭時出現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卻 出人意料之外沒有解答。「以色列人求問耶和華說」,
士一 1 ~三 6 23
「耶和華說……」(一 ~ ),但是如何呢?他們到底如 何求問?耶和華神又怎麼回答他們?士師記對此三緘其 口,它對方法不感興趣,我們若問這問題,就問錯了。耶 和華神已透過律法說話,有時透過祂的天使說話,也不斷 地透過先知說話,到了新約時代,又用新約的方式說話。 在舊約時代,神的確對人說話,至於那會面的方式和過程 如何,我們常被矇在鼓裡,可是有一件不容置疑的事,是 我們曉得說話的是神。在早期基督徒時代,神的話能讓人 肯定的,只有主耶穌和使徒說的才算,而它們都記載在新 約聖經裡;在那之後的話語、神蹟和信息都是可爭議的, 而且有可能出錯。 然而這些都不是士師記關注的事,無論神用何法使人 明白祂的判決,重要的是它們觸摸到人的意志和良心,並 且期望從他們的內心和生活中得到回應。 所以審判人的神在這頭幾章中總共發了三次話,一個 是指令(一 ),一個是控訴(二 ~ ),一個是律例(詔 命)(二
~
)。當你細想一下,會發覺就某方面而
言,每次都是個判決。
第一個判決和後續事宜(一 ~ ) 約書亞死後,以色列人求問耶和華說:我們中間誰當 首先上去攻擊迦南人,與他們爭戰? 耶和華說:猶大 當先上去,我已將那地交在他手中。 猶大對他哥哥西 緬說:請你同我到拈鬮所得之地去,好與迦南人爭戰; 以後我也同你到你拈鬮所得之地去。於是西緬與他同
24 士師記
去。 猶大就上去;耶和華將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交在他 們手中。他們在比色擊殺了一萬人, 又在那裡遇見亞 多尼比色,與他爭戰,殺敗迦南人和比利洗人。 亞多 尼比色逃跑;他們追趕,拿住他,砍斷他手腳的大姆 指。 亞多尼比色說:從前有七十個王,手腳的大姆指 都被我砍斷,在我桌子底下拾取零碎食物。現在神按著 我所行的報應我了。於是他們將亞多尼比色帶到耶路撒 冷,他就死在那裡。 猶大人攻打耶路撒冷,將城攻取,用刀殺了城內的 人,並且放火燒城。 後來猶大人下去,與住山地、南 地和高原的迦南人爭戰。
猶大人去攻擊住希伯崙的迦
南人,殺了示篩、亞希幔、撻買。希伯崙從前名叫基列 亞巴。 他們從那裡去攻擊底壁的居民;底壁從前名叫基列西 弗。
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
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
奪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押撒過門
的時候,勸丈夫向他父親求一塊田。押撒一下驢,迦勒 問他說:你要什麼?
他說:求你賜福給我,你既將我
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水泉。迦勒就把上泉下泉賜給 他。 摩西的內兄(或譯:岳父)是基尼人,他的子孫與猶大 人一同離了棕樹城,往亞拉得以南的猶大曠野去,就住 在民中。
猶大和他哥哥西緬同去,擊殺了住洗法的迦
南人,將城盡行毀滅,那城的名便叫何珥瑪。
猶大又
取了迦薩和迦薩的四境,亞實基倫和亞實基倫的四境,
士一 1 ~三 6 25
以革倫和以革倫的四境。
耶和華與猶大同在,猶大就
趕出山地的居民,只是不能趕出平原的居民,因為他們 有鐵車。
以色列人照摩西所說的,將希伯崙給了迦
勒;迦勒就從那裡趕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
便雅憫人
沒有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 冷與便雅憫人同住,直到今日。 約瑟家也上去攻打伯特利;耶和華與他們同在。 瑟家打發人去窺探伯特利(那城起先名叫路斯)。
約
窺探
的人看見一個人從城裡出來,就對他說:求你將進城的 路指示我們,我們必恩待你。
那人將進城的路指示他
們,他們就用刀擊殺了城中的居民,但將那人和他全家 放去。
那人往赫人之地去,築了一座城,起名叫路
斯。那城到如今還叫這名。 瑪拿西沒有趕出伯善和屬伯善鄉村的居民,他納和屬 他納鄉村的居民,多珥和屬多珥鄉村的居民,以伯蓮和 屬以伯蓮鄉村的居民,米吉多和屬米吉多鄉村的居民; 迦南人卻執意住在那些地方。
及至以色列強盛了,就
使迦南人作苦工,沒有把他們全然趕出。 以法蓮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於是迦南人仍住在 基色,在以法蓮中間。 西布倫沒有趕出基倫的居民和拿哈拉的居民。於是迦 南人仍住在西布倫中間,成了服苦的人。 亞設沒有趕出亞柯和西頓的居民,亞黑拉和亞革悉的 居民,黑巴、亞弗革與利合的居民。
於是,亞設因為
沒有趕出那地的迦南人,就住在他們中間。 拿弗他利沒有趕出伯示麥和伯亞納的居民,於是拿弗
26 士師記
他利就住在那地的迦南人中間;然而伯示麥和伯亞納的 居民成了服苦的人。 亞摩利人強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們下到平原; 亞摩利人卻執意住在希烈山和亞雅倫並沙賓。然而約 瑟家勝了他們,使他們成了服苦的人。
亞摩利人的境
界,是從亞克拉濱坡,從西拉而上。 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神求問的是個軍事問題,他們尚未 完全進住整個迦南,軍隊正在等候指令。按照三軍最高統 帥的判斷,下一步該如何走?「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攻 擊迦南人,與他們爭戰?」,耶和華說:「猶大當先上 去,我已將那地交在他手中。」(一 ~ )
聖經雖沒告訴我們這個命令是如何傳達的,我們卻可 從約書亞記有關它的背景中,學到兩件有益的事。當初以 色列人進攻迦南時,似乎進行得相當迅速且有效率,從某 方面來說是完全的;它總結在約書亞記十一章 那裡接二連三地出現「全」(
~
節,
)這個字──奪了那全
地,擒獲那地所有的王(新譯本)。6 即便如此,約書亞在 離世前也察覺到還有許多未得之地,7還有列國須被趕出。8 看來以色列可能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徹底「占據」迦南地, 後來迦南人又重新冒出來,且重整旗鼓(他們也許死了, 卻不願躺下來),如同士師記一章記載的,「約書亞死 後」需要有新一輪的攻擊,這是相當可理解的。但重點 是,一章 節發下的指令,是早在約書亞之前就擬好的一
士一 1 ~三 6 27
般戰略,而其實那是神給摩西下的指令。9那個戰略是神早 已啟示的「裁決」,並且,同樣重要地,祂的子民也早已 接受這裁決,這事可從此處他們急於進行下一階段的攻擊 中看出。 約書亞記提供我們的另一個背景資料,與猶大在此次 戰役中的聯盟支派有關。「西緬人的地業,是從猶大人地 業中得來的」,10 所以頭一個出征的支派邀請同胞兄弟一 同出征,是很自然且正確的,用不著再去請示神,以得到 特別批准。 換句話說,當神後代的子民向祂尋求相當於「猶大當 先上去」(一 )這類指示時,另外兩個指令我們也當視 為正確:神已清楚說出的原則,以及使用與這些原則一致 的「分別為聖的常識」。
頭一批聯合部隊是由猶大和西緬軍隊組成,也許還有 便雅憫支派(一
),包括迦勒家族(一
摩西的基尼親戚伴隨而去(一
及下),且有
)。進攻的目標是分配給
他們的土地,亦即迦南南部地區。借用許多年後希臘作家 贊諾芬(
)的名言 Anabasis 說,這第一批軍隊是
「向上進軍」(「誰當首先上去」……「猶大當先上去」 ……猶大就上去),攻擊者是從耶利哥 11 往上走到耶路撒 冷(一 ),然後再借用贊諾芬的名言 Katabasis,「向下 進軍」,進入希伯崙附近的丘陵地、南部沙漠地和低窪地 區(一 )。此次戰役大致來說非常成功,可是並未將當 地所有的居民趕出(一 、
)。
28 士師記
見賢思齊,「約瑟家也上去」(一
),他們攻打伯
特利也同樣成功。這段經文和本章其餘經文都是有關迦南 北部的占領,可是就趕出迦南人而言,一章
~
節列出
的六個支派卻令人大失所望。
若說士師記一章是個軍事匯報,是很恰當的,並且它 完全是據實以報,沒有加上任何道德教訓,也不作任何批 判。可是從它記錄的事實中,我們肯定應當得出一些結 論。 向南進攻的兩階段戰役能夠成功,都是因為猶大支派 服從了命令(一 ~ )。難怪他們從頭到尾都經歷神的幫 助(一 、
),難怪對耶路撒冷的劫掠,能像約書亞每
次的勝利那樣徹底,12 也難怪我們能看到神給的新舊應許 在此都能實現──猶大的勝利、迦勒的得到產業和基尼人 的福份。13其中只有一個失敗破壞了猶大整個戰役的完美, 他們沒能趕出住在平原的迦南人(一 一個小附筆(一
~
)。與此節並列的
),更凸顯了「向下進軍」時能將
亞衲族趕出希伯崙,可是在「向上進軍」時,沒有將耶布 斯人趕出耶路撒冷。 而這引導我們來到向北進攻的遺憾故事。約瑟家對伯 特利的劫掠真是成功的嗎?耶和華神與祂的子民同去攻打 這城,使用了有先例可援的戰略,因而衝破敵人的防線。14 結果是什麼呢?舊的路斯城雖被摧毀,新的路斯城卻未被 建立,它將神命定要毀滅的迦南文化延續了下去。我們難 道不該將北伐的第一次戰役,拿來與南征的第一次戰役作
士一 1 ~三 6 29
個比照嗎?南征時,猶大將罪有應得的亞多尼比色殺死 (一 ~ ),可是約瑟家卻不當地將路斯的一個人留下活 口(一
~
)。對比還會繼續下去呢!猶大雖然獲得勝
利,我們卻發現它有一個令人沮喪的結果,以色列人允許 迦南人住在離他們不太遠的地方(一 允許住在以色列人當中(一 在迦南人當中(一
~
~
),迦南人被
),以色列人被允許住
~
),最後以色列人被允許住在離
迦南人不遠的地方(一
)。15 此處也有一個小小附筆,
與一章
~
節遙相呼應,結果一言以蔽之:迦南居民證
明他們頑強到一個地步,雖然猶大支派每戰必勝,可是南 部邊界仍然被視為亞摩利人的地盤(一
)。
簡言之,我們對戰況匯報的檢討結果,是「令人大失 所望」。輝煌的開始一閃即滅,是虎頭蛇尾的工作,我們 必須將這振聾發聵的模式銘記在心,因這將是整卷書的模 式。我們注意到第一章是以猶大人的順服作為開始,而以 但人的羞辱作結束,我們將一點也不驚訝地發現,十二位 士師的整體歷史也同樣如此,從猶大支派的俄陀聶到但支 派的參孫,都讓人越來越不滿意。耶和華神信守祂的諾 言,可是祂的子民遵守了他們的部分嗎?他們會接受祂的 判決(亦即該照著祂判定或決定的事去作──祂的判決對 他們是個指令),然後照著去作,還是對祂相應不理,偏 行己路呢? 在離開第一章之前,我們禁不住會從與耶路撒冷和伯 特利有關的事並列的餘下情節中,找到一點鼓勵,是關於 占領底璧的事,它已出現在約書亞記十五章 在無疑又出現在士師記一章
~
~
節,現
節,因它指出與士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