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的操練
Practice Resurrection
目錄 Contents 中文版序 / xi 周序 / xvii 致謝 /001 導論 /003
Part
1
以弗所及以弗所書 第一章
以弗所教會: 以弗所書一章 1∼2 節..................... 015 眼未曾見的教會 /019 自欺欺人的教會 /025 教會的奇蹟 /030
第二章
以弗所書的信息: 以弗所書四章 1 及 7 節 .................... 037 價值相稱(Axios )的隱喻 /039 詩篇六十八篇經文: 「祢升上高天……」/048
書名目錄頁等.indd 10
2012/1/9 下午 6:28
Part
2
神的祝福 第三章
神及其榮耀: 以弗所書一章 3∼14 節 ................... 063 在宇宙間迷失了 /065 神的動詞 /066 神的榮耀 /080
第四章
保羅與眾聖徒: 以弗所書一章 15∼23 節 ................. 083 「禱告的時候,常提到你們」/086 「眾聖徒」/092 「就在這裡,我們到了,就在我們腳下。」/101
第五章
恩典與行善: 以弗所書二章 1∼10 節 ................... 107 後天的默然順從 /110 行善 /119 工作彰顯神的榮耀 /123
書名目錄頁等.indd 11
2012/1/9 下午 6:28
復活的操練
Practice Resurrection
Part
3
教會的創造 第六章
和睦與隔斷的牆: 以弗所書二章 11∼22 節................. 133 個人主義的荊棘 /137 「莊嚴之地上的莊嚴建築」/139 本體論的教會 /144 「 『耶穌』是我們的和睦」/151 殷勤好客的教會 /155
第七章
教會及神百般的智慧: 以弗所書三章 1∼13 節 .................. 159 「我是所有信徒中最微不足道的」/162 米設與基達的帳棚 /165 內顯(Inscape)/169 教會生活的投影 /174
第八章
禱告及神一切所充滿的: 以弗所書三章 14∼21 節................. 179 「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181 「我在父面前屈膝」/187 「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191 「內心的人」/194
書名目錄頁等.indd 12
2012/1/9 下午 6:28
第九章
眾信徒的合一: 以弗所書四章 1∼16 節 .................. 201 「蒙召的恩」/205 勸慰的語言 /206 合一結構學 /212 許革勒男爵 /216
Part
4
工作中的會眾 第十章
聖潔與聖靈: 以弗所書四章 17∼32 節................. 225 酋長山 /227 負空間 /230 三一神裡靦腆的那一位 /236
第十一章 愛心與敬拜: 以弗所書五章 1∼20 節 .................. 243 「萬物分崩離析,中心價值淪陷……」/247 愛的語言 /250 「醒過來吧,睡著的人!」/258
書名目錄頁等.indd 13
2012/1/9 下午 6:28
復活的操練
Practice Resurrection
第十二章 家庭與職場: 以弗所書五章 21 節∼六章 9 節 ........ 267 伯里奧布拉加(Borrioboola-Gha)/270 「比翼雙飛、併槳共濟」/275 介乎其間 /284 約櫃與墳墓 /291 第十三章 神的全副軍裝和魔鬼的詭計: 以弗所書六章 10∼17 節................. 297 「站立得穩」/299 「魔鬼的詭計」/302 「神所賜的全副軍裝」/307 「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314 「推基古要將我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318
附錄:操練復活的推薦書單 /321 附註 /331 主題與人名索引 /341 經文索引 /357
書名目錄頁等.indd 14
2012/1/9 下午 6:28
Ch
12 家庭與職場:
以弗所書五章21節∼六章9節
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 ── 以弗所書五章21節 在地如天…… ── 赫伯特(George Herbert), 〈祈禱〉,《聖殿詩集》(The Temple )
章名頁.indd 12
2012/1/9 下午 6:24
復活的操練
268
Practice Resurrection
刻,保羅帶我們來到熟悉的地盤,真槍實彈操練復活的
此
現場。第一站是夫妻親子家人親暱生活的地方—烹調
食物的廚房;吃飯共話的餐廳;睡覺做愛的臥室;接待朋友、 享受歡聚的客廳(弗五 21∼六 4) 。接著,又帶我們到日復一日 與他人互動共事的職場,有主人僕人、雇主雇員、老闆員工; 地點或在農場、市場、學校、礦場,或在採石場鋪路砌磚(六 5∼9) 。 一路走來,保羅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幫助我們明白,聖靈 如何藉由三一神的生命與同在,深入信徒生活的各個細節,好 讓我們在生活中實踐信仰。神的創造與救贖絕非遙不可及、無 關緊要;不論是個人自身、住在同 個屋簷下的人、或是一起工作的伙 伴,全都息息相關。耶穌基督福音 耶穌基督福音的字字句 句,都是可以活出來的。
的字字句句都是可以活出來的,具 體彰顯在個人身上,猶如肌肉骨 骼,建構日常生活。
如果,過去你認為世界聖俗二分,而基督徒的任務就是專 攻神聖的部分,必須勉為其難地忍受世俗,改變想法吧,因為 「神愛世人」 (約三 16) 。如果,過去你認為每天動腦想、動手 做的工作職責有高貴低賤之分,從底層不可少的家務事、養家 餬口的工作,到最上層的神國事工(「真」基督徒都把天國大 業擺第一),改變想法吧,因為耶穌徹底顛覆了這些觀念,祂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68
2012/1/9 下午 02:21:46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69
說:「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 項上,沉在深海裡」 (太十八 4、6) 。
不過,儘管聖經和耶穌在這些方面的教導都非常清楚, 我們卻常讓遠大的抱負、救恩的宏偉景象、福音事工的崇高 異象、奉耶穌之名改變世界的「大好」機會進來打岔,以致 無法看重單調乏味的日常生活,像重視福音那樣。舉凡有恩 膏、有奮興恩賜、或擅長行政組織的人,愈容易逃避乏味的日 常生活,轉而投入看似浩瀚、有異象、有影響力的永恆「真 理」 —彷彿有股強大磁力,根本無從抗拒。 一旦沉溺於這樣的逃避,後果慘重,幾乎鐵定永遠長不 大。首當其衝的常是生活共處的家人同事,得要擔待我們的不 成熟。備受讚譽的公眾人物,不分男女,尤其格外脆弱。許多 著名的領袖,無論教會界或政府部門、商業界或學術界、作 家、藝人,舉止幼稚、聲名狼藉,親密關係令人搖頭;這些人 的目光似乎從來不會去注意近在身旁的「壓傷的蘆葦……與將 殘的燈火」 (賽四十二 3) 。 保羅藉由以弗所書全備的教導, 呈現基督裡成熟生命的景況,難怪他 在抵達終點之際,將復活操練的話題 轉向不怎麼風光、平淡乏味的家庭與 職場。為神做大事,很棒;但是就某
基督教信仰是一種生活方 式。
方面而言,為神做小事,更棒。諾瑞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69
2012/1/9 下午 02:21:46
復活的操練
270
Practice Resurrection 詩(Kathleen Norris)在其詩作與自傳中,再三把讀者的焦點 拉回日常生活:「每天的工作,日日的愛心與敬拜舉動,在在 提醒我們,宗教並非僅侷限於智識的追求……基督教信仰是一 種生活方式,不是用理念打造的銅牆鐵壁;不是哲學;也不是 信仰的購物清單。」1
伯里奧布拉加(Borrioboola-Gha)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說《荒涼山莊》( Bleak House)描寫了一卡車的人物,這群人畢生沉浸於遠大的理念 與目標,以追求公義、處理法務為己任,同時卻對身旁真實的 人物漠不關心;文筆鉅細靡遺,絲絲入扣,雷霆萬鈞。小說 裡,傑利比太太(Mrs. Jellyby)首先登場,她彷彿是歷世歷代 男男女女的化身;換句話說,傑利比太太好比翻開以弗所書的 基督徒,開始還算用心,但是卻無法讀完,一直沒有讀到第五 章。 傑利比太太是個悲喜交加的人物,代表相當比例的基督 徒,打開聖經,開始閱讀保羅的以弗所書。讀完第一個長句 (弗一 3∼14)—希臘原文有兩百零一字,當中沒有任何停頓 的神學詩句,光彩耀眼—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已經深深著迷 了。保羅滔滔不絕地闡述三一真神的創造、基督、教會,變 化萬千,令人讚嘆,欲罷不能。但是到了第四章的末了,讀者 開始感到不安,因為令人拍案叫絕的隱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 是稀鬆平常的祈使語氣。讀者察覺筆風一轉,原本的詩句逐漸 成為乏味的散文。此刻讀者自認已經明白這篇信息的主旨,迫 不及待的要開始那榮耀的復活操練。實在太吸引人了。這樣的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70
2012/1/9 下午 02:21:46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71
信息—活著,就是為了要「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從所未 聞,令人著迷! 因此他們闔上了以弗所書,一直沒有讀到第五、六章,可 惜太早放棄了。
另一方面,透過少女艾絲特 • 薩莫森(Esther Summerson) 的所見所聞,讀者逐漸認識傑利比太太。艾絲特陪伴一對表兄 妹理察和艾達前往倫敦,經由長輩安排,在傑利比太太家過 夜。隔天兩兄妹要去賈迪斯合夥法律事務所辦理繁雜的法律事 務。 傑利比太太沒有出來招呼,因此他們逕自走進屋裡,室內 似乎塞滿了傑利比家的孩子,三個年輕人費勁地擠進屋裡。 孩子個個髒兮兮的,衣著襤褸;家裡不但凌亂,而且骯髒, 顯然無人打理;幼兒滾下樓梯、膝蓋擦傷,也沒人理睬。好 不容易,終於見到傑利比太太了,三個年輕人看到的是個矮 小、豐滿、和藹可親的女人,眼睛很漂亮,不過「有一種奇 怪的習慣,似乎老是望著遙遠的地方……看不見比非洲更近 的東西似的」。她「有著一頭秀髮,但因為過分操心非洲的事 務,所以沒有時間去梳理它。」我們知道傑利比太太是個投 入基督教慈善事業的婦女,目前致力於非洲問題,打算在尼羅 河左岸建立兩百個家庭,種植咖啡,並傳福音給伯里奧布拉加 (Borrioboola-Gha)的土著。家裡每個房間都堆滿了東西— 「不僅很亂,而且很髒。」不過傑利比太太神色鎮定,一概以 「一個甜蜜的微笑」 ,淡然處之。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71
2012/1/9 下午 02:21:47
復活的操練
272
Practice Resurrection 傑利比太太看到這三個來晚餐和住宿的少年人,自我介紹 道:「親愛的,你們看見我和平常一樣,忙得不可開交;可是 你們一定會原諒的。目前,非洲的規劃占了我的全部時間。我 必須和全國各地那些關心自己同胞的公眾團體和個人通信…… 雖然我能力有限,這還是需要我全力以赴;只要能成功,那也 算不了什麼;我現在愈來愈有把握,將來一定會成功。」 晚餐上桌了。根據艾絲特的描述,「我們每人有一塊很好 吃的鱈魚、一塊烤牛排、一碟肉片,還有布丁;要是烹調得 法,那可以說是一頓豐盛的晚餐,可惜都做得半生不熟。吃飯 的時間由於種種意外而拖得很長,比方說,一碟馬鈴薯錯放到 煤桶裡去了,但傑利比太太始終保持著心平氣和的態度。她告 訴我們許多有關伯里奧布拉加和當地土著的趣聞;而且就在這 個時候,她還收到許多信件—我看見有四封信一下子掉到肉 汁裡去了……她忙得不可開交,正像她對我們說的那樣,她確 實是獻身給這個事業了。」2 狄更斯為傑利比太太與伯里奧布拉加非洲宣教,這令人啼 笑皆非的一章命名為「望遠鏡裡的慈善事業」。如果基督教界 沒有頻頻出現上述類似的狀況,我們會比較有心情享受主角的 荒謬可笑。令人傷心的是,發生的頻率頗高:雖然教會生活的 核心是復活操練,卻把心力恣意揮 霍在象牙塔式的目標與活動中,男 女信徒投入遙不可及的伯里奧布拉 男女信徒投入遙不可及的 伯里奧布拉加。
加,對於近在眼前的家庭職場,滿 不在乎,不聞不問,也不願意花時 間。這群男女顯然是傑利比太太
的徒子徒孫,滿腦子都在擬定計畫、尋求支持、遊說眾人,為 的是高潮迭起、浪漫傳奇,又有挑戰的福音工作—全在遙遠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72
2012/1/9 下午 02:21:47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73
的他方。太遠了,以至於個人無法親身參與。同時,因為忙於 復活操練中那些較為光鮮亮麗的部分,以致在平淡沉悶的生活 裡,無暇照料子女,操持家務。
家庭和職場,因其特定的關係與義務,使我們置身於某些 特殊的細節裡,無論是拿起螺絲起子拴緊門鍊,或回答子女配 偶或同事現在幾點幾分。家裡或職場發生的事情,因時因地制 宜,無法一概而論。每件事都具體而實在,物有名稱、人有名 字,並且近在眼前。何況人類與萬物總是在這樣的脈絡裡互 動,牽一髮而動全身,幾乎關係到萬物與每一個人。無論在家 或在職場,沒有任何事或任何人能抽離群體;就像欣賞博物館 裡的藝術品,無法撇開其他館藏一樣。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小說裡,有個這樣為他代言 的角色,「每次聽到神聖、光榮、犧牲等空泛的字眼,總覺啼 笑皆非。抽象名詞像是光榮、榮譽、英勇與神聖,倘若跟具體 的名稱放在一起,比方村落、門牌號碼、河川、軍籍和日期等 等,著實可憎。 3」海明威教導當時的美國人,不要輕信那些 無關痛癢的大話,既無內涵、又無法落實在生活當中。 保羅亦然。才講完聖靈行事的方式,使讀者親身參與體認 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弗三 8); 結論竟然再三強調要隨時留意家庭與 職場的最新動態,寓意深遠。操練復 活的起點,就是家庭與職場,這是我 們的永久校址,永遠不會畢業。面對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73
操練復活的起點,就是家 庭與職場。
2012/1/9 下午 02:21:47
復活的操練
274
Practice Resurrection 鋪陳在眼前豐盛無比、極其華美的榮耀,神的話語依然堅立, 好使我們持續禱告、持續相信;不過操練使我們腳踏實地,沉 浸在日常待人接物中,實際與人互動、親手工作。
保羅按部就班地帶領我們,有分於耶穌復活的生命,邁向 成熟,熟悉活出「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的生活細節。保羅 提出警告,不要墮落退後,回到老我的方式(「行事不要再像 外邦人」 ) ;而要在聖靈將仁義聖潔帶入我們生命(五 17∼32) 時,做好準備,謙恭回應(「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我們都 知道,在這之前,保羅談的是愛與敬拜的基礎課程,讓信徒專 注操練人際關係與聚會敬拜,把教會當作自己的家,培養屬靈 的胃口(「乃要被聖靈充滿」),以領受上帝所有的賞賜,活出 「使神的榮耀得著稱讚」 (五 1∼20)的生命。 過程之中,有股向上、向內、向神的力量,油然而生,使 我們的期待雀躍起來,發現自己「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凡事 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 (五 19、20) 。一天新似 一天,令人迫不及待。下個轉角必定又有怎樣的驚喜等著呢! 我們巴望得見天國更大的榮耀:如此聖靈充滿的生命,接下去 又會有怎樣的發展呢? 好吧!接招吧—接下去的就是這節經文:「又當……彼 此順服」 (五 21) ,並且緊跟著悉心交代家庭生活與職場關係的 細節。如果滿心期待的是恢宏的天國大業,看到這句經文,猶 如大門砰的一聲在眼前重重摔上了。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74
2012/1/9 下午 02:21:47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75
保羅是否察覺到,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伯里奧布拉加的夢 幻種子冬眠著,只待時機對了就會萌芽?保羅是否認識愛做白 日夢的人,知道這群人認為聖靈的工作就是賜下伯里奧布拉加 的「工作」異象,以拯救他們脫離無聊的家務,減輕工作負 擔、不再汗流浹背?是否就是這些原因,保羅才會在結束神藉 聖靈與人同在、在我們當中動工、並內住我們心中的講論前, 又再三回頭叮嚀我們,要腳踏實地、要扎根於家庭與職場,關 注那些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地方。我認為如此。
「比翼雙飛、併槳共濟」 「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弗五 21),是在家庭 與職場操練復活的主題句。之後出現八個代表性的「彼此」, 都是日常生活不時遇上的關係,六個與家庭有關、兩個與職場 有關。 獨自一人,無法長大成熟。成熟,特別是要「滿有基督長 成的身量」,惟有在人際互動中方能達成,而且是在認識熟悉 的人當中,不在伯里奧布拉加兩百戶從沒聽過,或者就算聽過 也不知道是誰的人家。這些人都不是我們原本欣賞仰慕或特別 挑選的,而是由別無選擇的人為起點—開始是父母,接著是 子女—以及那些個關係不會隨環境變遷而不同的人,「終生 愛她,不論富足或貧窮,喜樂或憂愁,健康或疾病,一生不改 變」 。此外,這個起點也包括「眾聖徒」 。教會不容信徒高舉個 人身分,也不讓信徒自己擔負成長的責任,但是堅持眾聖徒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75
2012/1/9 下午 02:21:47
復活的操練
276
Practice Resurrection 「互為肢體」且要「彼此順服」 。教會裡常以家人互稱(弟兄姊 妹、伯父伯母),我們與這群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彼此相顧、 親如家人。耶穌伸手指著門徒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 兄」 (太十二 49) ,因此,祂和我們的家人都無限擴增,著實給 我們上了一課。 保羅在家庭與職場指出的八處 「彼此」 ,各個角色或多或少都受限 獨自一人,無法長大成 熟。
於社會文化的定義。在韓國佛教家 庭長大的婦女,對於子女、夫妻、 父母角色的生活體驗,與在義大利
天主教家庭長大的婦女是不同的。在底特律貧民窟長大、從來 沒有見過父親的青年,他的家庭生活經驗,與在堪薩斯農場長 大、爸媽除外還有七個兄弟姊妹、另外還有祖父母住在隔壁農 場的青年,也迥然不同。職場角色的經驗也可能南轅北轍,比 方說,以色列集體農場之於芝加哥的肉品包裝廠。 正如許多人親身經歷過的,家庭與職場牽涉的人文細節極 其繁雜,有時真是令人焦頭爛額、痛苦萬分。這也是為什麼, 論及經營婚姻教養子女,不乏專家學者的輔導諮商;至於企業 管理與工作滿意與否,也有大量的經濟分析與套裝方案。不論 社會或教會,大家顯然都關注家庭幸福美滿與職場出人頭地的 議題。 多數人有家庭,多數人也都上班。不過因為世界文化分歧 懸殊,衍生出的家庭生活與工作生活也各不相同,保羅怎能找 出「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教導各種文化背景的人操練復活 之道呢? 我們立刻察覺到,保羅的勸勉除了少數通盤考量,很少詳 述細節。保羅遞出的不是一份官方版的「基督徒」指南,告訴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76
2012/1/9 下午 02:21:47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77
我們如何教養子女或琴瑟和鳴;而是以基督教導的樣式,取代 原本社會文化定義的角色。如此一來,家庭與職場生活的各個 層面,全面重新定義,不是按照社會的風俗和常規,乃是按著 在基督裡的生命,重新定義夫妻相處之道、親子相處之道、主 僕相處的規範。 保羅重新定義信徒在家庭職場繁雜關係的角色,重複出現 的詞彙有「如同(順服、聽從、服事)主」(as to the Lord, 九次)與「在主裡」 (in the Lord,二次) —共計十一次;角 色的勾勒,不是按照社會的觀念,而是按著在基督裡的身分。 最後一處寫到僕人與主人,雖然世人看來有主從高下,但他們 是平等的,因為「同有一位主」—就是基督—因此,轉換 新角色(從社會文化的定義到在基督裡的定義)的次數湊足一 打。 整體而言,保羅訓練信徒重新認識自己和家人同事關係的 前提是:像是為基督做的,也就是在主裡同有一位主基督。操 練復活,對於自己角色的瞭解,不再比照社會文化的標準;而 是毫無例外的,總要比照基督,依據的標準乃是「滿有基督長 成的身量」 。 要認真操練復活,就必須和復活的基督一同操練。留意耶 穌的言行,學習耶穌的愛與寬恕、伸手醫治大痲瘋的、接納外 人,以及為朋友禱告;我們要對於耶穌的道路,耳熟能詳。復 活不是得耗盡畢生精力去認識理解的教條道理;也不是透過悉 心安排讓苦修技巧漸臻完美的行為表 現。復活是個實踐:靠著耶穌的名, 實踐「信而順服,此外別無他法」; 同時,聖靈亦即「神同在的大能」
復活是實踐:實踐信而順 服,此外別無他法。
(God ’ s Empowering Presence,譯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77
2012/1/9 下午 02:21:47
復活的操練
278
Practice Resurrection 註:引自費依著作書名) ,使我們裡面擁有三一神活潑的生命。
反覆出現的連接詞(如同……正如……同有),緊繫於基 督的位分,架構出信徒在家庭與職場的角色,猶如船錨,牢 固於保羅的勸勉:「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弗五 21) 。結合這句經文的兩個部分( 「彼此順服」和「存敬畏基督 的心」 ) ,完全與文化潮流背道而馳;這兩部分一旦分開就會完 全失效,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功能。 「彼此順服」。成熟,不是健身運動的同義詞,靠著舉重 鍛鍊肌肉,達到極致,並且定期站在鏡子前檢視進展。成熟, 不是離群索居;而是與人互動。成 熟,不是處心積慮的發展自我;而 成熟,是走進別人的生 活,分享喜怒哀樂。
是用心經營人際關係。成熟,不是 變得比別人強,壓倒別人,控制他 們的情緒行動或強人所難。成熟,
是走進別人的生活,分享喜怒哀樂;走進別人的生活,但不強 行闖入。成熟永遠都跟「順服」有關。 「順服」不是美國人熟悉的生活方式,因為成長的文化背 景強調積極競爭。衡量自己的方式是相互比較,舉凡學業成 績、運動競賽、薪水、人緣、時尚、外表、成就,通通要比。 打從搖籃時期,就開始競爭。日後對人品頭論足,分門別類為 贏家輸家,更是反映出這樣的心態。 競爭的精神,在許多場合激發出我們的潛能。但是,有些 時候—甚至在更多的場合中,卻使人性的醜陋暴露無遺。在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78
2012/1/9 下午 02:21:47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79
家裡,家人之間毫無遮掩,最常暴露出自己的缺點。如果家 人—夫妻、親子、手足—互相爭競,不知不覺中,親密關 係會日漸瓦解。家人長大成熟的惟一方式就是「彼此順服」。 但是談何容易,因為追逐競爭遠比學習順服容易得多。成熟是 一種藝術。家,是個人長大成熟的主要所在。 因著爭競而阻撓成長的場所,緊接在「家庭」之後,「職 場」以些微差距,名列第二。但是競爭的動力在職場較為微 妙,因其人際互動不如家人親密。在生產力與工作績效上,競 爭這個元素顯然相當有用。不過,還是需要謹慎明辨,以免在 競爭之下,唯利是圖,視員工為生財器具。幾乎所有的工作都 需要團隊合作,而且若想做得出色,要有禮貌,也需要人際的 互動往來。如果完全把員工當作生產的工具,如果雇主一心追 求績效,失了人情味,工作場所就會成為心靈的荒漠。 當然啦!爭競的心態一旦進入教會,教會只有可能天翻地 覆。 和「彼此順服」成雙成對的,是「存敬畏基督的心」;一 旦脫離「存敬畏基督的心」 ,「順服」則無法開花結果。如果不 存敬畏基督之心,幾乎不可能在家庭或職場「彼此順服」。如 果沒有「存敬畏基督的心」 , 「順服」的下場是任人踐踏。 敬畏:保羅用的字是「害怕」 (phobos) — 「出於對基督的 害怕」 ( “out of fear of Christ” ) 。論及合宜的生活態度、學習如 何充分回應神的話語和作為,「敬畏耶和華」是希伯來聖經最 常出現的片語。「敬畏耶和華」原本出自申命記和以賽亞書、 箴言和詩篇,保羅在此修改為「敬畏基督」 。4 大多數譯本都避去「害怕」二字的負面意義,轉譯為「敬 畏」、「尊敬」或「崇敬」。這種作法情有可原,因為「害怕」 二字帶有恐怖、懼怕、驚慌的言外之意,不過,從另外一個角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79
2012/1/9 下午 02:21:47
復活的操練
280
Practice Resurrection 度看,這樣的犧牲也未免太大了。 5 如此喪失的,是與那至聖 者相遇的「害怕與顫驚」 (fear and trembling,語出祈克果) 。 上帝無法馴養;不容人貶為讓自己舒適愜意的寵物。不神聖不 奧祕的神,只不過是廉價的偶像,任人予取予求,不值得屈膝 敬拜。 正如在北美的社會競爭中,很 難做到「彼此順服」;同樣地,北 上帝無法馴養;不容貶為 讓人舒適的寵物。
美文化不講禮數,要讓「存敬畏基 督的心」如同臍帶的功能,為「順 服」提供養分,也同樣困難。有史
以來,我們這一代可能是最傲慢無禮又沾沾自喜的一群人。整 體而言,美國人對神的觀念是相當淡薄的。 虔誠的害怕或敬畏,是認知到至聖者同在該有的性情或心 態。面見那比自己偉大、超凡的聖者,我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 肅然站立或是跪拜。是燃燒的荊棘點燃了敬畏,使我們脫下了 鞋子。更進一步地,我們若是能夠在遇到的每一個人身上認出 基督,那麼,這份敬畏甚至會持續瀰漫在所有的人際互動中。 敬畏是對於神聖奧祕的回應,無法言喻,因為,我們永遠 無法完全瞭解或確切定義神聖的意義。對神的敬畏(holy fear) 本身就蘊含了能量,吸引我們渴慕更高的事物。換言之,敬畏 不是鍛鍊出來的,不是決意要敬畏就能敬畏的;人無法創造敬 畏。使人在敬畏中屈膝敬拜或使會眾靜默的,並不出於我們自 己。 也因此,敬畏拓展內心成長的空間,使人更好更棒—長 大成熟。敬畏耶和華開啟了我們的靈與魂,邁入前所未見的境 界。少了這份敬畏,一生都會受限於自己當時的知識、行為與 眼界。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80
2012/1/9 下午 02:21:48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81
不花心思培植這份「出於敬畏基督」的害怕,勢必會傲慢 成性,容易染上「只不過是……罷了」 ( “nothing but” )的流行 病。例如:胎兒只不過是一坨原生質罷了;馬只不過是用來拉 犁的動力罷了;林布蘭(Rembrandt)的畫作只不過是油布上 的塗鴉罷了;孩童只不過是惹人嫌的 傢伙罷了;女人只不過有漂亮的臉蛋 罷了;飯食只不過是餐盤上有汁、有 液的維他命和卡路里罷了;男人只不
敬畏拓展內心成長的空 間,使人更好更棒。
過是一張飯票罷了。 或者,在如此早已毫無神祕可言的家庭與職場之中,妻子 只不過是「老婆」 、丈夫只不過是「老公」 、雇主只不過是「老 闆」 、員工只不過是「幫手」 。這些詞彙不帶一絲親密,也沒有 人情味,把別人視為達成任務的工具。 有個細節,耐人尋味。保羅在第四章寫到教會是身體,基 督是頭,我們是肢體,並如此敘述其結構:「全身都靠祂聯絡 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 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 16)。稍早保羅告訴過我 們,聖靈賜給我們恩賜,「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 督的身體」 (四 12) 。 「成全」 (kartartismos)這個字,在新約就只出現過這麼一 次,是個醫學術語。希臘德高望重的加蘭(Galen)醫師,用 這個字來表示修復脫節的關節。字根源自動詞 kartartidzo,在 新約出現過幾次:修補漁網(太四 21) ;接受裝備以承擔任務 (路六 40);神創造天地,化空虛渾沌為宇宙運轉的架構(來 十一 3) —藉由各式各樣的重建或創造,以達到健全或完整的 狀態(artios) 。6 身體藉由關節連接。百節如果沒有「各按各職」 (四 16) ,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81
2012/1/9 下午 02:21:48
復活的操練
282
Practice Resurrection 就「脫節」了:或關節僵化、無法動彈;或因傲慢自我膨脹, 無法正常運作。保羅提出基督身體的八個主要「關節」,六個 在家庭(妻子、丈夫、父親、母親、兒女、父母),兩個在職 場(僕人和主人,相當於今日職場 的 員 工 與 雇 主 )。 在 基 督 的 身 體 讓基督身體運作的,是家 人與同事之間的連結。
裡,讓身體運作的是家人之間的連 結與同事之間的連結,各就各位, 配搭良好,在生活中「使祂的榮耀
得著稱讚」。如果家人或同事之間的連結不佳,關節缺乏潤 滑、不易協調,肢體配搭不良,就無法使神的榮耀得著稱讚。
保羅提及幾種家人同事的關係,其中花最大篇幅闡述的是 夫妻的婚姻生活。沒有比此更複雜、更困難、要求更高的人際 關係,但是也沒有比婚姻更讓人有成就感、更喜悅、更滿足 的。婚姻與教會的相似之處,相當可觀。保羅善用這些特質, 幫助我們在瞭解婚姻與教會的同時,實際參與。 婚姻與教會都有人際互動,此互動關係對於社會與教會裡 的個人主義猶如當頭棒喝;毫不留情地抨擊個人主義的罪,也 就是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對待神、按自己的方式對待配偶、按 自己的方式對待子女的罪。倘若在基督裡長大成熟強調所有的 關係—包括信靠神敬拜神、信徒彼此以公義愛心相待—觀 察默想與教會生活相對應的婚姻生活,則是洞察事理與發展靈 命心性的絕佳方式。 佛洛斯特(Robert Frost)寫了一首婚姻的詩作,意象鮮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82
2012/1/9 下午 02:21:48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83
明,在我看來,套用到教會生活也很貼切。這首詩是為了祝 賀女兒出嫁,述及婚姻親暱生活裡的自由,不是「讓你愛上哪 兒就去哪兒」 ( “chiefly to go where you will” ) ,而是另外一種 自由,「俐落,而不慌忙」 ( “swiftness, not for haste” ) ;一起生 活,恩愛有加、毫不牽強、琴瑟和鳴: 「比翼雙飛、併槳共濟」 ( “wing to wing and oar to oar.”7) 。 婚姻中夫妻結為「一體」的親暱關係,不是靜態、而是動 態的,在瞬息萬變的互動裡,「比翼 雙飛、併槳共濟」。同樣的,教會頭 與肢體「一個身體」的親密關係,也 不是靜態、而是動態的,在瞬息萬變
教會頭與肢體的親密關 係,是動態的。
的互動裡, 「比翼雙飛、併槳共濟」 。
保羅顯然想以婚姻作為主要的生活場景,討論復活的操練 當中,聖靈如何帶來公義慈愛、愛與歡唱,教導我們如何言 行、如何饒恕。因此,保羅全神貫注於婚姻生活的教導,既 知道婚姻何等重要、何等複雜,也知道其高標準與高難度。 邁爾斯(Margaret Miles)論述嚴謹,強調婚姻家庭是嚴格的 基本操練,以至於在基督裡的長大成熟,能夠具體實踐,而 不僅是個概念而已;他並引述亞歷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作為佐證: 「婚姻是艱苦費勁的屬靈操練;比起世 上生活的要求、家庭的擔子、教養子女的責任,單身生活算得 上奢華了。」8 保羅以婚姻作為闡述的背景,不過他更關注教會生活這個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83
2012/1/9 下午 02:21:48
復活的操練
284
Practice Resurrection 主要場景,聖靈使上帝的一切作為互相效力,好叫我們長大成 熟。保羅在這段經文裡(弗五 22∼32) ,五度以不同的方式, 同時論及教會與婚姻,但重心都擺在教會:「這〔婚姻〕是 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五 32)。在婚姻 裡,夫妻如何能夠「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透過婚姻 生活的歷練,在愛與聖潔中長大成熟,這是個奧祕。但是相形 之下,教會是更大的奧祕,是在愛與聖潔生活中邁向成熟之 道—基督是頭、基督徒是身體, 「比翼雙飛、併槳共濟」 。
介乎其間 教會的絕大部分是肉眼看不見的,聖父聖子聖靈各自在 三一神的作為中動工。我們無法看到「天上屬靈的福氣」或 「上帝應許賜下的聖靈的印記」 ;也從未有人拍過「萬有服在祂 腳下」或「拆毀隔斷的牆」的照片。 雖然這些都「眼不能見」;不 過,同時在教會裡,即便不用顯微 鏡或望遠鏡,也能看到相當多的畫 教會的絕大部分是肉眼看 不見的。
面。我們看到男女老少受洗;叫得 出名字的鄰居領受聖餐,吃餅喝 杯、紀念基督的受死;三天前才結
伴去聽戶外演唱會、一起野餐的朋友,此刻一起聆聽牧長宣講 聖經。我們看到有個男士在禱告(或假設他在禱告,因為他低 著頭),他上禮拜才修好我撞歪的保險桿;遠一點兒的地方, 彈奏管風琴的那位女士,一年多前診斷我罹患癌症,並幫我安 排放射線治療。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84
2012/1/9 下午 02:21:48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85
論及教會,眼所見或所不見的,都是教會整體的一部分。 沒有看不見的教會,也沒有全然看得見的教會。看得見與看不 見的同時並存於教會。教會不能沒有上帝,然而「從來沒有人 看見神」(約一 18)。我們看到,沒有教會不是「一大群人, 數目難以計算。他們是從各國家、各部落、各民族、各語言來 的」 (啟七 9,現中修訂版) 。 教會是個活動場域,介於「看不見的天國」與「看得見的 世界」之間。
我認為「介乎其間」(“Between”)是認識教會的關鍵要 素。這不是我發明的;我是從布伯(Martin Buber)的書上看 來的。布伯是德國土生土長的猶太人,畢生致力寫作講道,教 導我們如何在所處世代的特殊環境裡,活出健全而聖潔的生 活。他相當投入當時各式各樣的新聞報導:政治、經濟、戰 爭;納粹集中營和謀殺了六百萬猶太 同胞的焚化爐;錫安組織建國運動 (Zionist movement),鍥而不捨地為 逃離家鄉、四處碰壁的猶太人尋找新 的家園。一九三八年,布伯被迫離開
「介乎其間」是認識教會 的關鍵要素。
德國,移居巴勒斯坦。他參與以色列 復國的籌備,並在新成立的大學擔任教授。 提了這麼多—他深入而全面地投身大量的公共議題與社 會事件,使世界徹底改頭換面—只因為他寫了一本書,對於 當時諸多慘絕人寰的暴力事件,雖然隻字未提,其實字字句句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85
2012/1/9 下午 02:21:48
復活的操練
286
Practice Resurrection 都與其息息相關。 《我與你》 (I and Thou)9 談論的主題是無形 的,是肉眼看不見的,是一種關係,一種「介乎其間」。當時 這本書並未一躍成為頭條新聞;沉寂了好幾年,如同作者的主 題一樣,是看不見的。 布伯創作《我與你》的靈感來自上帝,因為上帝三千多年 前在米甸燃燒的荊棘叢中,向摩西曉諭祂的名字(出三 13∼ 14,「我是自有永有的」 ) 。許多人認為(當然也包括我)布伯 的這本書,有助於人們回歸聖經,幫助讀者透過周遭大小事 件,了解上帝看不見的同在,體認神的本質與重要。而當時歐 洲的大小事情,包括了那企圖消滅猶太人和神的關鍵事件,以 及接踵而至的科技起飛(科技是不講情面的)與通訊業前所未 有的突飛猛進。內容雷霆萬鈞,即使出版已近百年,震撼力絲 毫不減。 該書的起源是三個希伯來單字組成的短句( ehyeh asher ehyeh) 。摩西在米甸曠野,上帝在荊棘的火中向他顯現,摩西 求問上帝的名字,答案卻不是一個名字。名字是名詞,用來辨 識、可供尋找,有名有姓,具體而確切。摩西從荊棘中聽到的 是個動詞:「我是……我是自有永有的……我在這裡……我與 你同在」 。這個希伯來文動詞「是」 ( “to be”, hayah) ,搭配的 是第一人稱,「我是」 ;繼而又重複 一次: 「我是自有永有的」 —用了 永恆之力泉永永不息,永 恆之相遇永永不殆。
更重的語氣。我在這裡;我與你同 在。就是上帝這個不算名字的名 字,在英文發音為雅巍( Yahweh )
的詞,布伯將之譯為「我就是我」 ;繼而闡述,「啟示者即啟示 者。存有者即存有。僅此而已。永恆之力泉永永不息,永恆之 相遇永永不殆,永恆之宏聲永永不寂。僅此而已。」10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86
2012/1/9 下午 02:21:48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87
別把神物化了;上帝不是讓人命名的東西。別把神給觀念 化了;上帝不是供人探討的概念。也別利用神去做這做那;上 帝不是任人駕馭的力量。 聽起來很簡單吧—事實也的確如此。但是沒有一個人覺 得滿意。長久以來,我們按自己的形象打造上帝,再用祂來達 成目的。摩西和之後一長串的希伯來先知都苦口婆心地再三勸 誡,提防任何「導致我們不尊上帝為上帝,而要上帝聽我們吩 咐」的觀念、心態或作法。認識神,要以耶穌作為最後的定 奪。 不過人既如此頑梗、一味要上帝聽我們的,而不尊祂為 神,就需要反覆溫習摩西在荊棘叢、以利亞在洞穴、以賽亞 在聖殿的這些課。布伯對希伯來眾先知傳統的真知灼見,令人 折服。《我與你》這本書讓我們按著神自己的啟示,重新認識 神,證據確鑿、鉅細靡遺、擲地有聲:上帝不是物品、觀念或 某種能力,而是與人同在,惟有如此,我們才能經歷神。
此書的精髓是布伯發展出三對相連的單字:「我─它」 (I-It)的關係、「他們─我們」 (Them-Us)的關係、「我─你」 (I-You)的關係。這三對代名詞都不能切割為二,若少了另個 搭檔,無法單獨成意讓人理解。惟有用連接號接上了才有意 義。這些成對的單字是人際基礎,不過若繼續延伸,必然觸及 人與神的關係。 「我─它」 :抱持這種心態的人拒絕承認人際關係,一手摧 毀了自己的人際互動。把別人視為物品,當作東西看待。 「它」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87
2012/1/9 下午 02:21:48
復活的操練
288
Practice Resurrection 既無情感亦無人性,是拿來操縱或體驗的物品。「它」待命, 聽我吩咐。我不會聽「它」想說什麼;只會告訴「它」我想要 什麼或我對「它」的看法。「它」是我用來消遣的新奇玩意兒 或新鮮事。我不會和「它」對話,遑論任何親密的互動。這樣 的人根本不懂何謂相互扶持。「他叫你的時候,心裡想的是: 你—對我有利用價值的東西!」11 「我們─他們」 :世界二分為光明之子與黑暗之子。這種世 界觀非常好用,因為只要出了差錯,顯然都是「他們」害的。 如此一來,萬事不再有任何複雜的糾葛,瞬間變得井然有序。 有山羊有綿羊,而綿羊呢,本質上終必得勝—耶穌豈不曾這 樣說過嗎?煽惑人心的領袖向來善於鼓動「我們─他們」的心 態,並吸引廣大的群眾。只要他人(可能是國家、宗教信仰、 種族、家庭、政黨或團隊)有不同的想法或感受,就把他們視 為惡魔,勢不兩立。12 「我─你」:這是正確人生的基本詞彙,生活充滿人際互 動。「我─你關係需全人投入。全 人的匯集與融合,絕對無法靠我完 成,但是也絕對不能缺少我。我需 真實生活就是一場場你我 的相遇。
要你才有意義;成就我,也少不了 你的參與。真實生活就是一場場你 我的相遇。」13
人際互動是人性的要素。 「太初即有關係。」14 人際關係的 本質,是相互扶持。 「透過一個『你』 ,成為一個『我』 」 。15 「我─它」與「我們─他們」當中的連接號劃清界線,表 示分開、孤立、至終荒廢、淒涼。而「我─你」當中的連接號 代表「介乎其間」 ,連接雙方的靈命關係,活潑有力。 「我─它」把人給物化了,好讓我能心安理得地控制人、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88
2012/1/9 下午 02:21:48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89
利用人、忽視人,把別人打發掉。這個基本用詞在買賣交易時 格外好用,但也同時滲入生活的各個層面。一旦滲入教會會 眾,與我們一同敬拜事奉的男女信徒都成了物品。原本關懷的 對象,無論是出於自然的情感(配偶、子女、朋友)或基督的 誡命(「愛人如己」);都逐漸淪為達成目標的工具。在「為耶 穌而作」或「實踐教會使命」的壓力之下,我們對家人與同工 的態度起了變化,不再是肢體的一部分,倒更像是機器的一部 分。我們發展出一套詞彙,視男女老少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或 冀望使用的資源,而不再是在上帝神聖奧祕裡的天路夥伴。 將「我─它」的詞彙發揚光大,以更有效率地就事論事,用類 似的字眼形容別人: 「資產負債」 、「談判代表」 、「功能失調」 、 「領袖的料」 、「累贅」 。彼此相愛的誡命暫擱一旁;盤算如何追 求績效,例如完成企畫方案、目標異象、統計決志人數、佈道 策略等抽象目標。 「我們─他們」是個基本用語:把別人當作仇敵,視對方 為撒但的化身。「我們─他們」在軍事作戰、宗教戰爭、政黨 衝突、理念之爭當中,常常出現。完全剷除了語言用來表達真 相的目的。
人無法孑然獨存,與人斷絕來往。人生錯綜複雜,生活的 網絡更是盤根錯節。除了個人,還有更遼闊的大我。 我們不是沒有努力過,想以「它─神」(It-God)的心態 來生活,儘可聊祂談論祂,但是卻執意不願正視祂的存在,不 聽祂說,也不把祂當一回事。想盡法子和他人保持距離,包括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89
2012/1/9 下午 02:21:49
復活的操練
290
Practice Resurrection 上帝在內;想撇開整個宇宙,撇開這個供應我們呼吸吃喝的宇 宙,不聞不問。我們想脫離教會生活,免得要順從神的教導; 免得在聖餐中領受基督生命的餵養;免得聽從聖靈柔聲的勸 誘,縱身主愛,加入蒙愛的社群。 有互動關係,才是生活。每件事情才會連接起來。在相互 的關係裡,神才是神—聖父、聖子、聖靈。上帝惟獨在相互 的關係中,創造、存在、賜予。教會是基督徒聚集的所在,前 提是和神建立關係。以弗所書使讀者沉浸在與神的關係裡。 我們的存在,便是來自於關 係:母體經由男女關係的行為受 在相互的關係裡,神才是 神—父、子、聖靈。
孕;成孕之後,胎兒更是在母腹 九個月,見習與母體完全的親密。 我們不是單靠自己成為自己的。生
命的起源,始於父母間的關係。除此之外,呱呱落地後,我們 有二、三年愜意的生活:不愁吃穿、有人疼愛,受到無微不至 的照顧。襁褓期,在母親的懷裡和她合一;幼兒期,高坐在父 親的雙肩上和他合一;兄弟姊妹一同玩耍、歡笑。但是不出多 久,我們開始探索諸如此類的錯誤觀念,例如只靠自己、自以 為是、或一定要別人聽我的。「我─它」的雜草四處叢生;在 「我─你」的親密中,出現了罪的裂縫。如果沒有察覺,裂縫 愈來愈大,會使「你」離「我」而去,剩下孤單一人,這個現 象保羅稱之為「死在過犯罪惡之中」 (弗二 1) 。 說來奇怪,卻也十分悲哀:在這批踏上成熟之路、裝備好 要「建立基督的身體」 (四 12)的人當中,首先掛彩的,往往 也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90
2012/1/9 下午 02:21:49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91
不知不覺轉變就悄悄發生了。我們開始以參與者的身分, 加入教會的「美好」傳承,進入一個比單純是「基督徒」更深 遠特殊的職分—我們有工作要做。我們發現自己在教會承擔 職責,負責帶領,例如招聚新成員、動員會友、說服反對者、 激勵無精打采的、鼓勵大家報名參加為「榮耀神」而設計籌辦 的聚會活動,以確保圓滿落幕。然而,神卻不在其間,配偶子 女也被拋諸腦後。理論上,雖然神的地位遠優於共事的夥伴 ( 「主人與僕人」 ) ;但是我們口中的神,已被去除神性,成為第 三人稱的「它」 (It) 。 「它」專權無比,成長驚人,而「我」持 續一廂情願地認定:舉凡執行活動、打造異象、帶入國度,一 切都在掌握中。 布伯毫不手軟,繼續闡述人類何等容易落入這個普遍的陷 阱:把人把神都當作「它」而不是「你」。布伯也告訴我們, 上帝創造人類團體,原意是要人們「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 順服」;人卻搞砸了一切,標榜自我,一味追求績效,不近人 情,使得社會形同缺乏人性的荒漠。無論角色與功能多麼名正 言順,我們褻瀆了神。
約櫃與墳墓 聖保羅聖地大學(Bethel University)藝術史教授路撒 (Wayne Roosa)撰寫了一篇精彩的藝術評論,提及以色列的約 櫃(Ark of the Covenant)是護理「神人關係」 (the Between of relationship)的途徑。16 真知灼見,使得復活操練的內涵更具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91
2012/1/9 下午 02:21:49
復活的操練
292
Practice Resurrection 說服力。 約櫃安置於曠野會幕的中心位置。會眾聚集敬拜神的時 候,約櫃成為肉眼可見的焦點。約櫃是個狀似棺木的長方形櫃 子,長寬高分別為 127 公分、76 公分、76 公分,上面鑲金。約 櫃的蓋子稱為施恩座,兩側末端分別有基路伯張開雙翼。不過 施恩座根本不是座位;而是空的、空無一物,天使雙翼代表神 (雅巍,Yahweh)在寶座上的同在。雅巍:坐在基路伯寶座上 的主啊(詩八十 1,現中修訂版) 。雅巍:神親自降臨,向摩西 顯現;拯救子民脫離埃及的奴役;從西乃山發出雷轟,向子民 說話;從曠野到迦南的途中,用鵪鶉和嗎哪餵養他們。約櫃裡 放著十誡的石版,是眾民得救的確據。 約櫃的焦點與功能是那空無一物的地方,以基路伯區隔開 來—看不見、聽不到,伸手也空無一物。這種空無並非不完 整的,而是豐豐滿滿的空,「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弗一 23):「我是自有永有的;我在這裡,與你同在;你也與我同 在。」約翰福音記載耶穌所說的七個「我是」 (其中包括了「生 命在我,復活也在我」,英文直譯為「我就是復活,就是生 命」 )17,更進一步彰顯出燃燒荊棘中的那位「自有永有」者, 是何等無所不在。是的,耶穌用來彰顯神的方式,就是以「介 乎其間」呈現出來。「介乎其間」是看不見的;關係也非肉眼 能見。關係的定義是:不再是「它」 (It) ,而是「你」 (You) , 好讓我領受這份賜予。人生有許多 值得要做的,也有許多值得談論 的。但是論及生活,最基本的就是 約櫃的焦點與功能是那空 無一物的地方。
關係。無論說什麼、聽什麼、看什 麼或做什麼,都是相互的關係,禮 尚往來,介於你和我、我和你當中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92
2012/1/9 下午 02:21:49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93
的「介乎其間」 。需要的只是參與。 基路伯當中的空間,聽不見也看不到:無須念咒召喚,無 須控制,也無須操作什麼。 「空無一物」卻「豐豐滿滿」 。這個 空位不是空洞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空氣:希伯來文是 ruach 、 希臘文是 spiritus、拉丁文是 pneuma、德文是 Geist。英文有幾 個相關的字:呼吸(breath);風(wind)。這是使人有生命氣 息的源頭(不可見的),賦予生命,而且活潑有力。英文談到 關係的媒介,通常會用“spirit” ( 「靈」 )這個字,字根象徵呼 吸的空氣或吹拂而過的風,不過英文已失去其原有的意象。我 們需要提醒自己:靈/空氣是構成話語的要素,空氣通過肺、 喉頭、咽喉、牙齒、舌頭、與嘴唇,成為話語。空氣,看不 見、聽不到、也摸不著。不過人類感官有種獨特的能力,在某 些狀況下,能夠察覺空氣的變化。例如大氣壓力改變,產生氣 流,我們感受到清風的吹拂。收縮肺部,吹一口氣,可以證明 空氣確實存在。雨後,如果溫度合宜,產生化學改變,空氣中 會釋放出臭氧刺鼻的氣味。起風的時候,透過樹葉沙沙作響、 高飛的風箏、揚帆出海的帆船,我們看到風吹過後的結果。 如果你認為這樣還不夠,需要更多的證據,才能證明看不 見的空氣確實存在,那很簡單:憋氣、停止呼吸。不出多久, 就會臉色發青,全身體驗到:沒氣息、沒呼吸,就沒命啦。如 果沒有空氣注入肺部,我們死定了。 靈—風、空氣、氣息—這個隱喻,無所不在,簡單易 懂。看不見的靈,賜予生命,產生所有看得見的生命氣息; 內在的源頭,賦予外在的一切,生氣蓬勃;若沒有靈,則無生 命。 靈住在看不見的「介乎其間」,這是互動關係發生的所 在,無形無體,卻相依共存。人性最大的特質是建立互動的能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93
2012/1/9 下午 02:21:49
復活的操練
294
Practice Resurrection 力,而互動的所在就是靈,就是那「介乎其間」。人際互動關 係是看不見的。基路伯雙翼劃分開來的地方:空無、永恆、深 不可測,你我只能在該處或目睹或參與其間發生的事情。 「介乎其間」的另個詞彙是 「奧祕」 ,人類無從掌控。個人無法 人性最大的特質是建立互 動的能力。
創造奧祕,因為超乎人的掌握和能 力。保羅說,夫妻關係是個奧祕, 旋即表示他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
(弗五 32) 。進入奧祕,在這位不同於我們並超乎我們的上帝面 前,必須順服、謙卑。明白奧祕的前提是放手,也就是德國人 所謂的「交託」 (Gelassenheit) ,輕鬆自在的安然領受。
靈是「神於關係之間的介質」 (God-in-relationship) :三一 神之間的關係,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合一;與我們的關係,是祂 賜予、我們領受。惟有在與人的關係中,神才之所以為神。惟 有與神建立關係,人才能認識神、進入神的同在。神如何向人 彰顯自己呢?—不是要費心琢磨的理念、體驗品嚐的經驗, 也不是等著我們支取的能力。神彰顯自己,惟獨透過與人的關 係。如果研究神,就像研究哲學或天文學;或打算體驗神,像 去非洲狩獵一般;或想利用神,以改造世界或改變自己成聖; 就永遠無法進入認識神的開端。與神往來是雙向的,祂接納我 們,惟有在這份相互往來中,我們才能接待祂。上帝沒有把我 們物化,把我們當作物品或資源或有趣的陳列,彷彿教會是動 物園,讓遊客漫步其間,觀賞神的作為。我們也不可把神給物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94
2012/1/9 下午 02:21:49
第十二章/家庭與職場 295
化,視祂為冷冰冰的理念、力量或論點。
神彰顯自己,惟有透過「我─你」的關係 我們認識神,惟有透過「我─你」的關係 我認識你,惟有透過「我─你」的關係 你認識我,惟有透過「我─你」的關係 關係建立在「我─你」之間空格上的連接號,但是毫不空 洞,而是充滿了神的同在。神的同在不是讓人拿來度量的物 品、探討的理念,也不是備用的資 源。而是一份關係、接納、相遇:介 於我你之間的。少了我,就沒有你。 沒有你,也沒有我。聖靈是那看不見
聖靈是那看不見的介乎其 間。
的介乎其間,互動關係在此誕生,長 大成熟。 別對他人習以為常,特別在家裡與職場,我們很容易把別 人視為理所當然。正視別人,稱呼「你」而不是喊「喂」 。
有位朋友提議:「你認為耶穌復活的空墳墓、是否正好回 應了約櫃空空如也的施恩座?兩個『衣服放光』的天使(路 二十四 4)見證復活空墳的證據,是否影射兩個基路伯豫表約 櫃空無一物的施恩座,其實是豐豐滿滿的?」 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挺有意思的,我至今仍在思索。
Q362 復活的操練--五校.indd 295
2012/1/9 下午 02: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