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期 占中运动&净选盟 都有美国的手指印

Page 1

FREE COPY 免费 周 刊 第 105期

大马华人

2014年11月15日-2014年11月21日

C HINESE W EEKLY

PP17868/09/2013 (033026) 每 逢 周 六 出 版

www.chineseweekly.com.my

华 占中运动 裔 有 净选盟 必 要 都有美国的 同 印 指 手 时 认 清 对许多向往自由民主,把自由民主当作是不可妥协的信仰 的人而言,占中运动表现的是大学生的勇气、正义感以及对追 求理想的热诚、独立思考;可是,从美国在东亚的地缘政治的 利益的角度来看,则表现出了这些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复杂以及 美国狡猾的无知。

2

精 彩 内 容

4

“颜色革命”与香港 要在香港搞“颜色革 命”,必须先要认识这个 革命要革谁的命?自己的 革命资源何在?要建立什 么样的政权?有什么成功 的条件?

Published by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5

3

过滤网络泡沫 恢复理智认知

6

7

150个国家政府因消费税倒台 行动党此话当真或夸大?

8

9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Printed by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Address 4C & 4D, Jalan PJS 1/29, Taman Petaling Utama, Jalan Kelang Lama, 461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77828871

Fax 603-77842871

编辑部 editorial@chineseweekly.com.my

Email info@chineseweekly.com.my |

Website www.chineseweekly.com.my

发行部 circulation@chineseweekly.com.my

|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周刊

行政部 admin@chineseweekly.com.my


专 题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华裔有必要同时认清 占中 运 动 与 净选盟 都有美国的手指印 由

《大马华人周刊》、大马新闻资讯学 院,联合香港数名教授主办的《东盟在 中美之地缘政治》演讲会,上个月24日在香港会展 中心举行。我们邀请到我国的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 出席主讲。

2014年10月1日的佔领情況。

离香港会展中心不远(步行需大约十分钟), 就是占领中环(简称“占中”)的中心金钟。靠近 会展中心的其中一条主要公路因为占中分子设障碍 物,阻止了交通工具通行。

马哈迪就公众的提问,回答了有关占 中的问题。其中一点,他提到两年前发 生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的活动,诸如 CNN及MSNBC,却是冷漠对待,美国政 府出动警察强力清场,粗暴对待示威 者,这些美国媒体也没有“现 场报道”。可是,在占中活动 里,这些美国媒体却“倾巢 而出”,大事报道。

美国不曾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我们都知道,马哈迪对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向来都是持批判 态度的。他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占中问题,点出了美国在占中扮 演的角色。另外,马哈迪还提到重要的一点:即使在过去曾犯上了 以为武力就能解决问题的错误,美国从来没有从其对外政策的错误 汲取教训。 而我们这里所说的美国,不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或者任何总统领 导的美国政府,而是诸如中央情报局(CIA)。对美国对外政策稍有 了解的人都会知道,美国中情局的角色是“国中国”(the state within state)。

美国中情局推翻外国政府 美国总统需要经过4年一度的总统选举产生,同时也受到两届八 年的任期限制。可是中情局不受此限制,其对外的活动因此可以“ 一以贯之”—例如在其他相关组织(例如民主基金会)的配合,推 销民主、搞乱对美不友好的国家、策动推翻对美不友好的政府等活 动。 这些活动虽然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依归,但其结果并不完全对 美国有利。例如,在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战争,美国深陷泥潭;上个 世纪的60-70年代,在越南的战争更是损人不利己。这些战争,追根

2

究底与中情局的角色脱离不开关系,同时也突出了中情局的情报收 集失准是常见的事。 其中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美国以为单单靠先进的武器,能速战 速决,解决问题。这也就是马哈迪当天所提到的“美国打胜战,却 打败不了敌人”。

华裔对马哈迪言论嗤之以鼻 马哈迪曾警告诸如净选盟的活动,是美国赞助的颠覆活动,目 的是要通过非法手段推翻国阵政府。可是,我们看到华裔对马哈迪 的说辞,嗤之以鼻。 其中许多年轻华人,还认为国阵向来都是通过“肮脏”的手法 来赢得选举,对马哈迪的谈话更是反感,加强了他们认为我国选举 的确是肮脏的信念。 《大马华人周刊》已经多次提到所谓干净选举的盲点,同时也 提出游行示威要求干净的选举的示威者,只是对选举制度不满的少 数人士,不能代表主流民意。更加重要的,要干净公平(更确切的 说更加干净公平)的选举,并不需要通过游行示威来达到目的。 而净选盟在某些政党与其他 非政府组织(例如绿色盛会)的 合作下,却一再展开游行示威。 而这些活动的特征在于:不管这 些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是什么样的 诉求,都是针对当今政府。都认 为换政府,一切问题都能够解 决。 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民间组织有各自的 诉求(很多都是单一议题),为何却团结起来向政府施压,要政府 聆听所谓的“民意”?而我们都知道,这些议题都不是经过换政府 就能解决的问题。

周 刊


专 题

当然,我们也可看到这些活动是虚,真正 的目的是要炒作民意。有不寻常的活动,国外 媒体的镜头与焦点(不幸的是,本地媒体也无 法幸免),才会转向马来西亚。本来是一国国 内的事,变成了国际新闻,宛如国际舆论。 而我们现在都知道,要如何让媒体有重点 报道,就需要冲突,最好是执法人员殴打示威 者的照片。要如何做到这一点?最传统的做法 是:挑衅执法人员,挑战权威。最近发生在马 大的事,也突显了这一点。马大或任何国立大 学,并没有阻止学生参与政治,但是把安华请 进马大校园,马大有权力拒绝。 一句话,这些活动只是借民主之名,目的 并不是要达到什么干净公平选举,或者“真普 选”,而是要挑战政府的合法性。世界上没有 所谓干净与公平或者“真”普选,西方先进国 家也没发做到。 其目的也的确如此。以马来西亚为例,当 然是要换掉“腐败”的国阵政府;香港的占中 活动,就是要抗拒中共的“专制”。

大力渲染让民众更反感 而这种诉诸群众的反政府活动,经过媒体 的大力渲染,让民众对政府更加反感。这在马 来西亚华裔尤其明显。这之所以会在华裔产生 那么大的影响,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华裔,而要 肯定美国“颠覆”其他国家的细腻与无孔不入 的手法。 而在香港这个大都会,因为接受的讯息比 较多,支持占中的因此不会一面倒,反而是反 对占中的占了大多数。 即便如此,占中分子,其中那些具有热 诚的大学生,因为有西方媒体(还有相关的利 益团体)的撑腰而让自己感觉到自己做的是影 响后代的“千秋事业”。事实上,西方媒体毫 不掩饰的把这些人划为“亲民主派”。讽刺的 是,占中的做法是逆大多数民意而行,而且是 非法的行为,怎么可称为民主? 这些少数示威者要得到多数人的尊重,至 少要做到尽量不影响他人的日常作息。或者, 在策动好像占中这样的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要造 成民众的不满,期望他们把把怨气发泄在有关 当局。在香港的例子,结果是适得其反。 对许多向往自由民主,把自由民主当作 是不可妥协的信仰的人而言,占中运动表现的 是大学生的勇气、正义感以及对追求理想的热 诚、独立思考;可是,从美国在东亚的地缘政 治的利益的角度来看,则表现出了这些学生对 国际事务的复杂以及美国狡猾的无知。比起香 港一般民众,这些学生是天真。 从占中事件,回头看看马哈迪对净选盟与 占中的批评,我们可以看到净选盟与占中事件 的共同点:在不可能完美无缺的普选问题上“ 小题大作”,无限放大。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保持中立和平不与美国结盟 马来西亚政府为什会可能成为美国颠覆的目标?关键之一是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 在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之后,基本上是要保持中立、和平,不与美国结盟,不亲美 国。到了纳吉的时代,立场也是如此。 作为东盟的创始国之一(也是极少数不亲美国的东南亚国家之一),马来西亚在东 南亚国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最近能够成为安全理事会的非常任理事国,是一个重要 依据。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马六甲海峡以及南中国海的战略价值,是美国很想染指 的。此外,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良好,也为美国的重返亚太增加了不小的阻力。 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在1997/98年金融风暴的时候,时任副首相兼财政部部长的安 华,在对如何应对风暴与马哈迪之间出现了分歧。安华与美国关系密切,与该国的一些 领袖有私交,因此他当时的立场是接受美国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的方案;可是,马哈迪 了解到“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软”这个道理,知道接受国际货币基金方案国家主权受 侵蚀 的后果,因此采取了管制货币的策略。 这个策略的重要,在于避免了马来西亚“亏欠”美国的后果,而在外交政策上不得 不向美国倾斜,会为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进而破坏了东南亚地区相对 的中立、和平与稳定。 不难理解,西方媒体对安华被革职,过后还被控滥权与鸡奸入狱大事报道。当时的 美国副总统科尔,还不分轻重的在马来西亚公开表态支持安华。 这都是历史。但是历史的重要,让我们可以鉴往知来。

安华与美国一直保持密切关系 从安华当副首相开始,就与美国保持了密切的 关系至今。美国当然也想通过安华,影响马来西亚 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中国的政策。这在马哈迪时 代已经开始。 所以,从一个角度来看,安华被革职是马哈迪 为国家做的巨大贡献。以安华当时在巫统的势力以及反对党的不成气候,他如果出任首 相的话,会是个强势首相。对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改变,尤其是相对中立的原则的改 变,采取亲美外交立场,是不难意料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安华在2004年出狱后,美国依然把赌注押在他身上。不过,与 1998年的“烈火莫熄”相比,诸如净选盟、绿色盛会等与民联三党的配合,倒是比较有 组织的,对国阵的冲击也较大。

华裔注意力专注国内课题 这至少得力于安华及其外围组织,把民众尤其是华裔的注意 力专注在国内的政治与政策,因此对已经长久存在的旧问题,期 望“一劳永逸”的解决。 第13届全国大选出现“华人海啸”,可以解读为:马来西亚的 华人被压迫到已经忍无可忍,现在是表达不满的时候。如此一来, 华裔即使知道美国有关机构通过各种管道支撑安华,但是因为对国 内政治与政策(尤其涉及到华裔权益)的极度不满,而没有考虑到 选出安华出任首相的严重后果,其中之一是马中关系的“变质”以 及东南亚区域的安全受影响。另外,也无视伊斯党壮大的后果。 因此,在第13届支持民联的华裔选民,如果要避免反对香港的占中但却支持马来西 亚的净选盟而被标签为“大汉沙文主义”--一方面担心中国分裂而反对,令一方面却因 为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而支持,那就应该认清这些活动的背后推手。 大家需要看到的,不管是占中还是净选盟以及安华,都留下美国人的手指印。这是 事实,不是阴谋论。如果你认同马哈迪对占中的看法,为什么要拒绝他对净选盟与安华 的看法呢?

3


纵目天下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颜色革命” 要在香港搞“颜色革命”, 必须先要认识这个革命要革谁的命?

自己的革命资源何在? 郑赤琰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院长、 马来西亚政党研究中心主任

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权? 有什么成功的条件?

香港 “革命”是要推翻政府

所谓“颜色革命”,颜色本身没什么哲学的内涵,只是 革命家为了方便用颜色来做革命号召的旗帜,方便识别革命 队伍,只此而已。可是“革命”则不然,是意识形态、思想 行为的对决,不但要推翻一个思识形态,同时也要推翻信奉 这个意识形态的政权,因为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有其一定的核 心价值主张,它所打造出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 育等整套系统,都因着其核心价值演绎而来。 其中每个人的价值判断也因着其奉行的意识形态有着无 可妥协的矛盾,不同的意识形态因而出现“革命”性的冲 突。例如历史上出现的“封建制度”与“奴隶制度”的冲 突,“封建制度”与“资本制度”的冲突,“资本制度” 与“共产制度”的冲突,都是革命性的冲突。 “颜色革命”一词经波兰总工会发动推翻波共政权的革命成功后,因为其采用的旗帜鲜明的橙色,因而被媒体大事炒作这面“橙 色革命”旗帜,后来其他地方效法,有用橙色的,有用其他颜色的,甚至用不同的花去代表什么颜色,因为都有共同革命色彩,因而 泛称的“颜色革命”便不胫而走。

“颜色革命”是美国主导的战略 就东欧在反共的共同思想行为与其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鼎力支持的情况来判断,“ 橙色革命”其实是源自1950年代初由美国主导的西方反共阵线的战略。这个反共战略有两 手战术,一是军事,一是民事。前者有那著名的“围堵政策”,后者则采用渗透共产国家 的人民,将他们秘密组织起来,祭出“和平抗争”的旗帜,实行全面罢工、罢市、游行示 威、不缴税、不缴租、发动政府公务员、警察,甚至军队,全面将一个政权的所有权力资 源瘫痪抽干,直到倒台为止。 在莫斯科的苏联政权解体后,东欧,甚至先前在苏维埃联邦加盟国的一些成员都纷纷采用 全民抗争的战术,把他们国内的共产政权推翻,典型的例子便是波兰和罗马尼亚,还有现在陷入 危机重重的乌克兰。 由此可见东欧政权变天所采用的“全民造反”早就在美国领导下的反共阵线被策划出来,把苏共政 权推翻后,这一套“全民抗争”的战略战术被重新包装,转用到所有与西方国家为敌或不归顺西方的国 家与其政府,用尽办法去渗透与发动这等国家的人民,行动上要做到全民起义,在宣传上要强调打倒独 裁,争取民主自由人权,在意识形态上要追随英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制度。

4

周 刊


纵目天下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西方利用 “全民抗争” 推翻不友好政府

夏普(Gene Sharp)

因为要将“全民抗争”的战术 转用到全球去打击“unfriendly”的 国家与推翻其政府,早在上世纪五 十年代纷纷出炉的“和平演变”/“ 公民抗争”一类的研究与著作,到 了东欧变天后,又再度在英美等西 方集团国被炒热。其中最杰出的作 者是夏普(Gene Sharp),他在1990 年出版了《以平民为基础的防卫: 一个后军事武器系统》,全面针对不武 装的全民抗争去发掘其惊人政治力量并 作出深入的理论建设。此书也援引像甘 地的不合作运动去证明非暴力的政治武 器可以发挥惊人的革命效果。

此书出来后,2002年,夏普再度针 对“全民抗争”的战略与战术设计出一 套多至198战略与战术的方法去发动全民 起义,书名是《从独裁到民主:一个解放的组织构思》(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 :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Liberation)。如果照 夏普的方法,真可说是要全面掏空政府统治权力赖以巩固的所有人 力物力资源,一句话:就是全民全面罢市罢工罢课罢教,所有政府 部门包括公务员警察军队,所有政府财政来源被中断等等,最后只 剩下统治者及其一小撮的支持者被完全孤立,不是被正法,便是逃 亡。全民造反便算水到渠成。

“颜色革命”后各国都陷入困境 可是“颜色革命”后出现的政权又是什么样的光景?夏普及其 他一众“全民革命”的理论家,只讲破坏,不讲建设,更不会去考 虑革命后要如何建设他们口中的民主社会,因此眼见到“颜色革 命”后的国家一个个陷入各种难以自拔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 等困境,更糟的是出现全民混战,民不聊生,不管是军事打下来的 政权,或是全民抗争打出来的江山,前者像利比亚、伊拉克、阿富 汗,后者像埃及、突尼西亚、乌克兰、罗马尼亚等。 此情此境,令到美国近期也出现了 另一派学者不忍卒睹,纷纷对“后颜色 革命”作出研究,连一向很具外交政策 影响力的双月刊《外交事务》,在2014 年11/12月一期,特别出版专集“我们 学到什么?”,Gideon Rose与Jonathan Tepperman在总结五篇专著来自所谓推 翻独裁革命成功的国家,所得到共同的 经验,是只有破坏,没有建设。美国想 尽办法推翻“独裁”政权,却毫不动脑 筋去重建烂摊子。 利比亚推翻和杀死卡达菲后,乱到连美国大使馆也关闭,大使 被杀。伊拉克推翻沙达姆后,内乱不停,还冒出了一个更危险的“ 伊斯兰国”。埃及推翻穆巴拉克政权,连选举也出问题,迫得重回 军人独裁。阿富汗打倒塔利班有名无实,面对更危险的政局。为什 么?因为没有研究善后,空谈民主,完全没有可行性的研究,结果 把美国卷入了“美国长久战争的纪元”,害人又害己!

香港“占中”采用夏普战略 香港的“占中/占领”采用了黄色的雨伞作 为其政治标志与颜色,是不是“颜色革命” ,有参与其事者说是,也有说不是,来自德 国领导人的看法,直指香港这道“柏林围 墙”正面临被推倒的革命运动。 如果用夏普的《从独裁到民主》一书列出的198条革命战 略与战术去体验这场“雨伞运动”,可以发现其中最关键的 重大战略与战术已在实践中,例如在学生代表与政府代表对 话中,学生代表直指运动的目的是要坚决反对中共通过假普 选来香港实行独裁统治,支持运动的媒体更呼吁“不愿做奴 隶的人民,起来!”参加这场“雨伞革命”。可见运动本身 的政治定位置于“民主对抗独裁”,这是夏普的革命基本战 略。

“占中”是“颜色革命” 至于战术方面,书中的“全面罢市、罢工、罢教、罢 课、占领革命基地、不缴税、不缴费、全民不合作,包括瘫 痪政府工作、不服从法令、以群众犯法去让执法人员不胜负 荷、全面打击和丑化敌对势力等等”。总之,大大小小的战 略战术已被采用了好几十条。如果这场“雨伞运动”真的成 功发动全民出来支持他们的号召,也就真的成为“颜色革 命”了。 革命的真假不由成败来鉴定,而是要看其是否不依政治 体制行事,政治手段是否决绝(占领街道口说和平却以决 绝的行动和警民对抗),目的是否志在夺取政权。若以这三 大革命战略及其众多战术去观察,视其为“颜色革命”,可 也! 至于在香港搞“颜色革命”可行性如何?还有下文分 解!

香港的士业界发起反“佔中”游行,要求警方制止和打击违法暴力行为。

5


网络世界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过滤网络泡沫 关山渡

恢复理智认知

通广大的“未来世界首富”张健,传来在泰国落网的消息,引起网络一阵轰动,网民极 度关心事态,纷纷追踪事件来龙去脉。这一类事例,过去听闻不少,现在依旧发生,未 来也肯定不会幸免。我们应该思量,到底网络的存在,扮演何种意义?诈骗手法是否借网络无孔不 入?网民是否经一事长一智?相信天下没有所谓的免费午餐的,又有多少人? 令人震惊的,有关当事人早在我国落地扎根,为期两年,“事业”遍布各地。他其中一个成功 秘诀,即善用网络平台,利用面子书和其他社交媒介,建立个人财大气粗形象,堆砌堂皇富丽商业 外壳,引来他人崇拜和敬佩。后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是网络的正义力量,揭穿其不合法手 段,让其王国崩溃毁于一旦。 网络风行、讯息泛滥。空前发达的网络社交活动,容许任何消 息,弹指间即让所有网民知晓。也因为这样,网民获得各式各样的 新闻,未必是单一来源。表面上看来,由于资讯繁多复杂,做任何 决定时候,应该更为精明能干、拿捏得准,但事实并不如此。为何 还是有不少人,相信不劳而获的一套,期望成圆梦赢家,最后却觉 醒梦碎了呢?

试图实现一夜致富梦 不少网民,试图通过网络,实现一夜致富梦想。也因为这样, 他们轻易成为类似庞氏骗局(Ponzi Scheme)的猎物。这种行骗手 法历史悠久,不外是制造金字塔式虚假泡沫,以各种名堂收取入会 费。骗子动用首发资金,付予上线可观的报酬。当集合一定数目的 财富,泡沫便会破裂,所有投资血本无归,上当者后悔莫及! 张健的生意手法,不外是利用豪华排场、派送名车、大手笔捐 献公益等花招,吸引会员征收入会费。这样的商业模式走漏洞,乖 离一般的多层次传销规格,法律上并不合法。不少人网络受荼毒, 既贪婪爱钱,又抱着侥幸心理,意图架构完结之前,大刮一笔走 人。这也使得这类活动,屡禁不止!

阿里巴巴上市, 马云成中国首富 当然,网络上不必靠旁门 左道,也能以实业起家。最 近,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成 功登陆纽约交易所上市,让执 行主席马云的身价,达到212亿 美元(约680亿令吉)之多,成为中国大陆首富。这些虚拟网络制 造的财富,却是奉公守法得来,不必落到成通缉犯那么狼狈!也是 商业永续生存之道! 张健到泰国不到3个月,短暂出家,最后身陷警网,大量现 金、黄金、豪宅和名车被充公。早在落难之前,他已在我国掀起一 场媒体风暴。网络朝野舆论,为撇清包庇关系,竟然拿他来当筹 码。民联网站指责政敌容忍张健,出示合照为证据,虽然,这不过 是开放门户和官方场合所拍摄。槟州民联州政府批准二桥旁的巨型 广告牌,也受到严厉批评,最后被逼拆卸宁人。

6

我国网民爱用手机上网 网络骗局层出不穷,非法 的商业模式能够存活,与移动 平台的普及,不无关系。大马 谷歌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是 继新加坡、韩国、香港和中国 之后,爱用手机多於个人电脑 的国家。人人手机一部,可随 时上网,这样一来,使得受“ 洗脑”受骗的机会,肯定大为增加,特别是,戒心不足、缺乏生活 经验的社会新鲜人,极易成为目标。 4千名成年调查对象中,受询及2014年的网络消费趋势,所持 的态度和意见。结果显示,手机和个人电脑使用率,分別是51%和 39%。有35%或三分一的受访者表示,智能手机是他们唯一上网工 具,平均每人有1.2部电子產品。这也显示,国人倾向使用轻便简 捷,随时可联系他人的社交应用软件,也为骗子制造行骗平台。 网络上欺诈刮财,属于非法活动,到底规模不大,形式简单, 只要我们不贪心,不盲目追求快速致富,骗子绝对没有办法得逞。 然而,不可忽视的,网络上还有更为复杂的人为陷阱,光明正大地 操控舆论,以达到某些目的。 这方面的网络病态概念,我们不妨通 过“过滤器泡沫”理论来理解。这套理论载 于一本书籍,书名《过滤器泡沫:网络对 你隐瞒了什么?》(The Filter Bubble: What the Internet is Hiding From You)(美国:企 鹅出版社;2011)。作者埃利 • 帕雷瑟(Eli Pariser),为知名的美国网络界顶尖人物。 “过滤器泡沫”说明,网络上存在各类 舆论过滤器,提供个性化服务。许多 网站,广泛使用推荐工具,产生了 回音室(Echo Chamber)的效果, 言论变成一言堂。这样,等于制造一定 风险,即所有接触或讨论的东西,都是事前策划好,经过精心过 滤,有一定的人为设计摆布成分。


网络世界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重要讯息被网络排斥在外 作者认为,网络上的过滤器太 过普遍,网民应该打破迷思,拓 展眼界,接受各种角度和立场 的讯息。他补充,如果网络 只提供我们有限信息,设下 立场,便会违反民主精神, 否决公民多方面选择参与权 利。换句话说,有时候想看 的东西,很方便地获得,但那 些不想看到的东西,才是重要 无比,却被网络排斥于外。

人工筛选与过度过滤结果不同 有人做信息流试验,即面子书上不分喜厌爱恨,一律都点 按赞。结果奇妙,信息流里面,全是品牌推介和大量广告。这 种虚假个性化举动,欺骗智能化的推荐引擎,制造出刻意的商 业趋向。一般网络分析工具,属于典型用户导向驱动,以点击 率判断用户的取舍情感,搜集所有消费习惯。然而,误判的时 候不少,因为人工筛选和过度过滤,将得出不同结果。 网络过滤器的好处,团结志同道合者。坏处也很多,即被 滥用后,迷失自己,与鼓励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理念背道而 驰。此外,不能容纳异见,等于限制眼界,妨碍创造力,无法 擦出智慧火花。更危险的,这可能变身成无形的自动宣传工 具,只能接受他人与自己相同的唯一想法,放大突出不切实际 的愿望和期待,忘却未知领域的风险。 专家分析,网络塑造了媒体,媒体也会反过 来,塑造我们的身份。情况最糟糕时候,让自 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灵验,即人们 相信一件事(通常是负面)会发生,最终真 的落实了。明显的例子,若银行发生财困谣 言,人民信以为真,盲目跟风参与挤兑,结 果银行真的会倒闭! 认真判断,这种商业搜集数据,影响消费 市场的方式,和非法的商业公然欺骗,本质上并 无不同。何况,过滤器的存在,还有多方面的作 用,现实中影响力无远弗届!

面书操控影响用户投票意向 近日网络媒体披露,西方选举结果受网络操纵,民主政 治有其虚伪一面。美国知名的左翼杂志《琼斯夫人》(Mother Jones)报导,国内两次选举年,面子书透过操控动态新闻 (News Feed),影响用户的投票意向。今年的11月国会中期选 举,或来故技重施。 专家关注,有朝一日,面子书的创办人朱克伯格,或可随 心所欲,决定任何侯选人的胜负命运。原来,2010年美国中期 选举时候,面子书人员操控60万用户,显示朋友点击“我已投 票”一键,影响其中的20%,也跟随点击。另外一组用户,则没 有接收相关讯息,却只有18%点击率。 可别小看这区区2%,代表投票人数提升至少34万人,占了 选民总数0.14%,若与前次2006年的数据比较,则增加了0.6%,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帕雷瑟说,一些网络过滤器,由网络服务业巨擘所设计,以 突出一些商业品牌,或是消费心态。一些搜索引擎,内容选择 不多,不让人们有拒绝的机会,把相似的人、事、物聚集,将整 个网络,切分为无数片段。他举例,如亚马逊、Netflix、Pandora 等网站,精确地预测人们喜爱的电影、书籍或唱片,投其所好推 荐,排除其他的选择。 互联网容许以低成本或零成本,向无数人传播信息,任何人 接入网络世界,瞬间与全世界分享观点。然而,网络过滤器个人 化的设计,让某些社交网媒,自动设置只展示亲密友人,推拒没 有共同语言者。所以,有人的朋友圈子,越来越小,或是缺乏新 鲜信息输入,无法学习新事物、新概念。 这样的趋向,是否有潜在危机?

足够左右大局。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计有190万用户使用动 态新闻,面子书再度选择性标识某些内容,结果投票率由64%提 高67%。可疑的作为,两次的测试,所有用户并不知情,也因为 已签署同意条款,无法提出法律诉讼。 这显示,社交媒体可技巧性地受利用,限定某些特定政治 倾向的广告,只能接触某些用户,却不允准另一方的宣传曝 光,也让“伪民主”得以苟延残存。可以这样说,服务商如谷 歌、雅虎、面子书、推特等,或是硬软体供应商如苹果、微 软、三星等,无论是个别,或是联合起来,不难设计一些争议 性的网络议程。 有人担心,控制信息流通的,或许是一群精英阶层,他们 中有政治人物、高官显要、媒体人等。他们决定网络所发布的 内容,也等于是网络舆论的“把关人”(Gatekeepers)。全 体网络使用者,肯定要受制,所有决定也变成被动。

伦敦“占领民主”三天 就被警方强势镇压 一个反面教材证明,西方主流媒体,高调 把焦点放在香港“占中”事件,反而冷待自 家的类似运动。今年10月17日开始,英国数百 名反政府示威者,聚集伦敦议会广场,举行“ 占领民主”(Occupy Democracy),抗议政府腐 败,以及选举制度失灵。活动仅推动3天,就遭到 伦敦警方强势镇压,连搭建帐篷露宿,片刻也不受允 准。 伦敦“占领民主”,是3年前席卷欧美的“占 领华尔街”运动后续。西方主流媒体故意遗漏其 新闻价值,不予任何高规格处理。英国《卫报》揭 露,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的主流大报,一律封锁相关新闻, 却对香港的“占中”兴趣浓厚,态度和立场仿若冰火两重天。 幸好有来自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的新闻媒体,坚持站 岗履行新闻职务,把伦敦的示威现况,展现于世人眼前。如果 不是网络的正义力量,让网民夺回知情权,我们会知道其另外 一面吗? 正名责实,网络应该提高理智程度,帮助我们改进判断能 力,但种种网络上的事态,却反映对立一面。另外,请君入 瓮、愿者上钩的陷阱或把戏,无所不在、避无可避!这教育和 警惕我们,做一个成功的网络达人,必得正面思考及积极应 对!

7


东马视野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锺永有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150 个国家政府 因消费税 倒 台

霹雳州民主行动党主席倪可敏

行动党此话 当真或夸大? 民主行动党(DAP,红火箭标志)似乎已替其所属的 政治联盟体 — 大马民联(PR),找到一个可以逸待劳、 事半功倍地击败其最大政治对手大马国阵(BN)的“政 治秘方”,而且成功率超过90%。

行动党对付国阵的“秘方” 这个政治秘方早已公开,大家耳熟能详,而且几乎天天成为新 闻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即国阵联邦政府决定从2015年4月1日开始, 正式实施“消费税”(GST)系统。 纵观实施消费税系统是国阵政府启动马来西亚自1963年立国超 过50年以来,第一次采取最坚决的政治意愿来执行釜底抽薪的国家 税制结构性改革。 霹雳州民主行动党主席倪可敏,大老远从西马半岛横渡南中国 海到东马砂拉越州,于2014年9月26日出席在砂州北区城市美里举行 的“砂州迎变,美里领航”晚宴并发表讲话。新闻媒体报道,倪可 敏指全球有160个国家实施消费税,结果其中150个国家政府因实施 消费税而倒台。 具律师资格背景的倪可敏是民主行动党中的“名嘴”级领袖, 口才演说技巧数一数二,出口成章,而且他又是太平区国会议员、 出任民主行动党全国副总財政职,身份显赫,绝非泛泛之辈,他所 讲的话自然有影响力,甚至于感染力,尤其是喜欢听他演说的粉丝 听众,听在耳里,信在心里不在少数。 倪可敏讲得对,目前,全球的确是有160个国家/地区实施消费 税。不过,笔者对160个国家/地区当中的150个国家/地区的政府, 因实施消费税而倒台的说法感到“高度好奇”和“高度怀疑”。

93.75%的政府倒台? 通过数学计算(150÷160×100%),160个国家/地区其中之150 个国家/地区政府倒台,这等于说有93.75%的政府在个别国家/地区 执行消费税税制之后,就“倒台”了。93.75%的倒台率可谓高得惊 人,也就是说,当权的大马国阵政府一旦在2015年4月1日起启动“ 消费税”税制,国阵政府将面临巨大的“倒台风险”。 如果倪可敏的说词是正确的话,为何大马国阵政府还甘冒如此 高的“倒台风险”呢?还有,为何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政 府一个接一个地甘冒“倒台风险”来执行消费税税制呢? 民联对于2013年5月5日举行的大马全国国会普选,无法打败政 治对手国阵一直耿耿于怀,并谋划放眼于未来可击败国阵。

8

国阵政府将因消费税自动倒台? 按照倪可敏所讲的160个当中有150个政府倒台的说法,国阵政 府将于2015年4月1日消费税税制落实之后的下一个(第14届)国会 大选,国阵政府就会“极大可能自动倒台”。 因此,国阵政府坚持落实消费税税制,对于民联或民联的老大 成员党民主行动党来说,不是一个“天大好消息”吗? 对此,倪可敏应该“抓紧黄金机会”向本身所属的民主行动党 马上作出汇报和进谏,向党和民联“晓以大义”,不必“浪费”时 间和精力跟国阵进行政治纠缠,大家就好整以暇等时间过,时间到 了国阵就会“自动倒台”,理由是人民将会因国阵政府落实消费税 税制而在大选时不把选票投给国阵。 可是,无论如何,笔者对倪可敏口中的“160个当中有150个政 府倒台”的说法感到“高度好奇”和“高度怀疑”,理由是倪可敏 出席的是一个由砂拉越州美里民主行动党举办的政治晚宴,也就是 说倪可敏发表演说的场合是一个具有浓厚政党政治利益的政治聚 会,而并不是一个没政党政治利益色彩的学术/专业场合。

倪可敏没有为论点举证 因此,笔者对倪可敏的讲话内容的“专业性”抱持怀疑态 度。毕竟,他没为他的论点(150个政府倒台)作出更加详细 的说明和举证。 在此,笔者希望倪可敏可以给全国广大人民一个相对专业 的讲解,提问如下: (一)请列出哪150个由于实施消费税而政府倒台的国家/地区 的名字; (二)请列出这150个国家/地区,在哪一年实施消费税; (三)请列出这150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在哪一年倒台? (四)请列出这150个国家的新政府上台之后,是否马上取消 了前朝政府所实施的消费税? (五)请列出这150个国家/地区的政府,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倒 台(例如大选时败选、遭人民起义推翻政权等)?消费税是导 致当事政府倒台的唯一或直接因素吗?


东马视野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建议向富人征税取代消费税 另一方面,倪可敏也于2014年10月9日在其面书平台(Nga Kor Ming)贴出标题为:“拒绝消费税改向富人征税,民联揭 橥替代财政预算案”的贴文。 该帖文的内容首段就开宗明义指:“民联抢在国阵政府 之前,公布2015年替代财政预算案,坚决反对在明年4月1日落 实备受争议的消费税,并倡议改向富有阶层征收资本利得税 (Capital Gains Tax)与遗产税(Inheritance Tax)。” 对此,也请倪可敏详细列出全球实施资本利得税(Capital Gains Tax)与遗产税(Inheritance Tax)的国家/地区的完整名 单、实施年份、众政府没因此倒台的讯息等。 笔者请倪可敏这样做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让倪可敏亲自 来证明其讲话真的是“实话实说”,完全没信口开河想“钓选 票”的政治议程。倪可敏是名律师也是政治名嘴,相信许多人 很想知道来自于他的“专业”肺腑之言。 若全球150/160个国家/地区政府当真因消费税而纷纷倒台的话,民联三党:民主行动党(DAP)、人民公正党(PKR)、伊斯兰党(PAS) 还有担心国阵的理由吗?

法国是消费税税制创始国 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决定从 2015年4月1日开始实行“消费税” (GST)课税系统。回顾该课税系 统于1954年由法国经济学家Maurice Lauré所发明,而法国也于 1954年起率先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落 实“消费税”税制的国家。

Services Tax,GST),而这税制乃 是建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而 规定在特定环节程序上进行间接 征税(这包括款额累退计算的程 序等),因此此税制也称之为“ 增值税”(Value Added Tax, "VAT" )。

从1954年到2014年,纵观消费 税课税系统经过了长达60年的执行 与验证。可见,它是一个相对成 熟和实用的税制。

法国是一个发达的经济体,目 前,该国政府的收入贡献,有45% 是来至于“消费税”/“增值税” 。

160个国家实施消费税

大马1988年 提出征消费税

截至2014年1月,全球总共有 160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实行消费 税税制,而法国更当然成为全球 的“老行尊”。 可见,“消费税”税制对一 个国家/地区的政府、人民、社会 的财务管理、经济发展等相对有 利、公平、平衡、稳定。“消费 税”(GST)也称为“增值税” (VAT)。“消费税”其实更像 是一种语境名称,望名而知意, 即“消费者有消费商品或服务时 才须纳税”。 若仔细去理解的话,在不同 的语境(各国/各地区政府执行适 合在地环境的消费税税制方式) 之下,“消费税”这样的名称含 义,毕竟是有某一些分别的。 从准确度的税制意义上来 说,“消费税”的完整名称应 是“商品与服务税”(Goods and

纵观马来西亚国会早于1988年 就第一次提议实行消费税系统。 如今,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决定落 实国家税务系统改革,以应对未 来的国家财政管理和经济发展需 求的更大挑战。 在落实消费税的努力步骤上, 马来西亚官方也一直向全马来西 亚人民说明实施“消费税”的必 要性,以及“消费税”在国家税 制改革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 包括调整燃油津贴制度等),并 列举出全球已有160个国家/地区执 行“消费税”/ “增值税”。 根据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其皇 家马来西亚关税局官方网站所公 布的全球160个国家/地区执行“消 费税”/“增值税”的讯息如下。 该网站也列出目前还未执行/计划 执行“消费税”/“增值税”的国 家/地区供大家参考。

实施增值税(VAT)/消费税(GST)的国家列表 目前,全球有160个国家实施增值税(VAT)/消费税(GST) 。按照区域分类,这些国家的数量如下: 号

区域

国家数量

1

东盟

7

2

亚洲

19

3

欧洲

53

4

大洋洲

7

5

非洲

44

6

南美洲

11

7

加勒比海、中美洲和北美洲

19

联合国共有193个会员国,当中,只有41个会员国没实施增 值税(VAT)/消费税(GST),如下: 号 1

区域 东盟:马来西亚、汶莱、缅甸

国家数量

2

亚洲

14

3

欧洲

2

4

大洋洲

7

5

非洲

10

6

加勒比海、中美洲和北美洲

5

3

下列为实施增值税(VAT)/消费税(GST)的东合国家名单。

国家

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 实施 世界银行, 年份 2011, 美元)

初始率 当前率 (%) (%)

1

印尼

3,495

1984

10

10

2

泰国

4,972

1992

7

7

3

新加坡

46,241

1993

3

7

4

菲律宾

2,370

1998

10

12

5

柬埔寨

897

1999

10

10

6

越南

1,407

1999

10

10

7

老挝(寮国)

1,320

2009

10

10

9


华人研究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马来西亚华商在中国 陈立勋 美国史丹福大学硕士生 研究东亚国际关系

和平崛起中的 角 色

第三篇

二、马来西亚华商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马来西亚华人华商的参政意识与 影响政府政策能力 从英国殖民时期开始,“马来人优先”的政策就已经初见雏 形。为争取马来土著的支持,维护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在政 治上,英国人通过马来各邦的世袭苏丹实行间接统治,并吸收马 来人精英参与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在教育上,英国人创办了马 来学院,以培养马来族群的行政管理人才。在英国人的统治下, 马来人享受到了优越于其他族群的政治待遇。”

裂……巫统面临着全面溃败的危机。但是,1999年的大选中,由 于华人族群全力支持国阵和巫统候选人,使得巫统在获得众多华 人选票的支持下胜选。经过1999 年的大选,华人政治开始重新振 奋。华人政党在马来西亚政坛的地位也从原先的可有可无转变为 可以决定执政党命运的关键性少数。巫统的政治危机使得华人政 党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凸显,增加了华人政党与巫统协商的 资本。” 在接下来三次大选中,华人的政治参与度不断上升,特别是 在2013年全国大选,华人选民大吹“反风”,喊出了“五月五, 换政府”的口号,以抗议当局的不作为和族群待遇的不公。

大马华人对政治冷漠

在马来西亚独立后,在巫、华、印三族政党共同领导国家 后,华人政治地位虽然得到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加剧的种族 冲突和族群间的利益争夺,加之马来西亚第一代华人移民仍为当 地华人的主要组成群体,其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并非十分强烈,“ 绝大多数在马来西亚的华人政治上倾向中国, 他们中有不少人的 民族主义思想是偏向中国的。这些华侨往往被视为中国的一部分 而不仅是马来西亚的一员。” 尤其是在“513事件”发生以后,巫统领导的马来西亚政府 在经济上推出了“新经济政策”,扶植马来人,打压他族经济( 尤其是占支配地位的华人经济),在政治上通过1971年宪法修正 案,以法律形式确认了马来人的优越地位,以上这些都是造成华 人政治冷漠的重要原因。 约翰 • 沙拉瓦纳姆都和罗国华的研究表明,直至2000年,华 人对于政治的关心程度在马来西亚三大种族之中都是最低的。

华人政党在政府决策中地位凸显 但是随着第二代移民的成长,华人的参政意识得到显著提 升,“年轻一代的马来西亚华人之强调与马来人的平等权利是与 对马来西亚的归属感息息相关的。尽管老一代的华人在当年独立 时(1957年)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同意了马来人享有特权,然而今 天年轻一代的华人作为马来西亚公民却视之为不公正。” 而“1998年9月的‘安华事件’造成了马来人族群的分

10

据新加坡ISEAS调查统计,华人投票率达到80%,其中约有 78%华人支持反对阵营——人民联盟(PR),特别是民主行动党 (DAP)。执政政党联盟——国民阵线(BN)的华基政党遭遇 惨败,马华公会只得7席,民政和人联党各得1席,几乎全军覆 没。相对的,反对阵营民联则获得了50.8%的选票,并拿下89个 国会议席,占总议席的40.09%,连续两届大选打破国阵对于三分 之二绝对多数议席的垄断。

2013年“华人政治海啸” 马来西亚独立后一共经历了十三次竞选风波,每一次都和当 地华人的集体行动相关,(图五)显示的是马来西亚最大华基政 党马华公会历次大选所获得的国会议席,其中赢得议席低于竞 逐议席40%的三届大选分别是1969年、2008年和2013年。在1969 年大选结果导致了马来西亚历史上最严重的种族冲突“五一三” 事件的发生;2008年马华公会惨败后引发了该政党内部的分化和 权力斗争;而2013年大选结束后则引发了社会对于“华人政治海 啸”的大讨论。


华人研究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大马华人

周 刊

可以看出,华人对于马来西亚政坛仍持有“关键少数票”的 影响力,“华人政治海啸”对于马来西亚政坛的震撼也是巨大 的。

图五:

马华公会历届大选结果(国会议席) 年份

赢得议席

竞逐议席

获胜率

1959

19

32

59.4%

1964

27

33

81.8%

1969

13

33

39.4%

1974

19

23

82.6%

1978

17

28

60.7%

1982

24

28

85.7%

1986

17

32

56.3%

1990

18

32

56.3%

1995

30

35

85.7%

1999

29

35

82.9%

2004

31

40

77.5%

2008

15

40

37.5%

2013

7

37

18.9%

资料来源:马华公会官方网站http://www.mca.org.my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裔认同马来西亚这个国家 “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族群关系虽然属于马来西亚的内政问 题,但其又与马来西亚的对外政策密切联系,从而影响外交政 策。”然而随着第二代华人群体的逐渐壮大,海外华裔对于中华 文化的认同以及这种认同是否能够促使其建立对于中国的政治倾 向性,是值得商榷的。 “早在199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高级讲师张汉音博 士就曾作了一个有关文化价值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1/4的 新加坡华族学生来生不要做回华人,其中1.8%想做洋人,8.2%想 当日本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志明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 华裔马来西亚人已认同马来西亚国家。”因此,若中国对于海外 政治或商界精英能够在政治上给予很大的助力抱以期望,无异于 异想天开。

海外华商影响及促进族群利用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利用中华文化的纽带和华商网络中存在的社会资本,通过经贸、教育合作的方式间接赢得海外华人精英的支 持,还是可以实现的。李明欢的研究指出,在华裔人口比例较少的发达国家,华人利益集团已经逐渐成型,并在反歧视、争取政治平 等地位等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诸如“美华名流百人会”等华人游说集团的建立也显示了海外华人力量的觉醒。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研究学者认为,董教总、中华总商会等利益集团起到了影响政府决策和促进族群利益的作用。综上,在现今阶 段,中国着重发展与海外华商和海外科教组织的关系可以更为有效地促进自身的海外利益。

三、中国和平发展各时期马来西亚华商所起的作用 随着中国的崛起,华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仍会继续扩大,通过建立一个 有效的华人商业网络,中国可以充分利用遍布世界的华商资源,以影响他国 政府推行对华更为友好的政策。在1993年第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上,新加坡内 阁资政李光耀发表的专题演讲中指出,经济网络的联系有着相当大的潜能, 为商业上的来往奠定基础,如果我们不利用华族网络扩大和掌握这些机会( 经济机会),那将是很愚蠢的。如前文中笔者所述,有效利用马来西亚华商 可以给中国的和平发展带来五方面的好处: 第一、促进中马双边经济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双方商贸合作联系,从 而使中国拥有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第二、增加中国国内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增长,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经济发展的经济转型; 第三、以点带面,利用马来西亚在东盟中的领导地位,带动东盟成员国继 续扩大对中国的投资; 第四、为中国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提供经验,帮助本土企业“走出去”,增 加中国对外投资规模; 第五、利用海外华裔商界精英的影响力,对外国政府、外国人民施加影响 力,以获得一个更为友好的国际环境。 从海外华商(特别是马来西亚华商)对于中国大陆的投资阶段性特点观 察,改革开放后是海外投资大量进入中国的阶段,因此本章也将讨论的重点 放在这一阶段。 (待续)

11


国际漫步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林金树

《华盛顿邮报》扳倒尼克松 真的只是为了揭发真相吗? 在

“水门事件丑闻”期间担任《华盛顿邮报》总编辑的布拉德利以93岁高龄逝 世。由于他全力协助该报的两名记者追查“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在 1974年8月被迫黯然下台,使到他当年声名大噪,被誉为替新闻界立下优良典范。 然而,《华盛顿邮报》当年扳倒尼克松,真的纯粹只是为了新闻自由和揭露真相吗?

《华邮》协助东北财团 扳倒尼克松 事实上,这件事件牵涉到美国丑陋的 党派斗争。一向掌控美国政治大权的东北 部纽约和华盛顿的精英集团,为了打击以 尼克松为代表的、来自西部加利福利亚州 的新兴集团的势力,报复受到边缘化的对 待,利用“新闻自由”为幌子,通过《 华盛顿邮报》穷追猛打,最终使尼克松落 马。 尼克松是相当有韧性的政治人物。他 在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内担任过8年 的副总统(1953-1960),却在1960年11月的 总统大选中,以微差票数败给英俊潇洒的 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落选后他竞选加州 州长也告失败。然而他却在1968年的总统 选举中卷土重来,击败民主党候选人韩富 礼,当选美国总统这个全世界权力最大的 公职,并在1972年的总统选举中连任。然 而却因掩盖“水门事件”被揭发而被迫下 台。

尼克松和中国联手 制衡苏联 尼克松在总统任内的最大外交成就, 是在美国和中国没有邦交的情况下,为了 制衡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和与中国联手。 他在1972年2月访问北京和上海,和毛泽东 及周恩来举行会谈,并发表《上海公报》 ,两国明确表明反对苏联霸权。他的这次 访问改写了全球格局,被形容为“改变世 界的一个星期”。 他在任内也结束了美国对越南的战 争。不过,在越战停火之前,他把战火扩 大到柬埔寨,推翻了施汉努亲王,派美国 和南越陆军入侵柬埔寨,和对柬埔寨进行 密集轰炸,又对北越展开“饱和轰炸”。 尼克松扩大越战,造成2万美军丧生,及造 成数十万名柬、越人民死亡,数以百万计 受伤。他此举才是应该受到世人谴责的。

12

“水门事件”的起因,是尼克松的“ 总统重选委员会”的成员护主心切,在尼 克松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位于首都华盛顿 水门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装置 窃听器,以便了解民主党在总统选举中所 将采用的策略。装窃听器的人员失手被 捕,在官方的调查过程中尼克松及其团队 不断插手,以图掩盖真相。结果弄巧反 拙,事件闹大了,导致尼克松的手下有十 多人因刑事罪坐牢,他本人也为了避免受 到国会弹劾而自动辞职,是美国历史上第 一位不光彩的自动下台的总统。 纽约和华盛顿的精英集团,为了扳倒 尼克松,不断在寻找机会。“水门事件” 提供了最佳契机,让他们找到了突破。他 们以“新闻自由”为名,利用《华盛顿邮 报》为工具,不断“揭发真相”。在短短 的两年期间,《华盛顿邮报》针对“水门 事件”刊登了400多篇“深入报道”,平均 不到两天就有一篇。 在《华盛顿邮报》穷追猛打之下,尼 克松方寸大乱,为了“突围”而一再企图 掩盖真相,并用行政手段干预调查工作, 结果却欲盖弥彰,“真相”不断被揭发, 导致最后被迫黯然下台。《华盛顿邮报》 为东北部财团立了大功。

“深喉”是联邦局副局长 其中一个关键是一位神秘人物“深 喉”不断向《华盛顿邮报》爆料。 这个“ 狗仔”事实上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 他的做法事实上已经违反了政府官员的行 为守则和职业道德,是一种背叛行为,也 是刑事罪行。但由于他与《华盛顿邮报》 合作扳倒尼克松,却被捧为英雄。 《华盛顿邮报》以这样的方式拿到内 幕消息和第一手资料,是否有违反新闻道 德,也是值得讨论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赞扬布拉德利对新闻 界的贡献,在2003年颁发自由勋章给他。

如果以此作为准则,那等于说奥巴马 同意新闻界为了“新闻自由”,可以不择 手段通过利用政府高官用匿名的方式向媒 体提供政府的内幕资料也是“正当”的作 法。 但事实却大谬不然。美国及以美国为 首的盎格罗——撒克逊民族主导的5个国家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和纽西兰) ,假借“反恐”为名,对全世界展开监听 活动,包括监听美国的盟国德国和法国的 领袖的电话,尤其是为了取得商业情报, 以便美国企业“知彼知己”,在商业竞争 中占尽优势。

斯诺登揭发真相受通缉 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承包商的年轻前雇 员斯诺登,为了揭穿美国政府的谎言,和 让全世界人了解美国的恶行,公布了美国 的大量监听资料。 如果根据美国官方宣称的人民有“ 知”的权利和维护资讯自由,斯诺登的爆 料应该受到赞许,奥巴马也应该颁发一枚 自由勋章给他才对。但真实的情况是,斯 诺登揭发美国政府的非法监听计划在美国 是叛国行为,他受到通缉,只好滞留在俄 罗斯。 可见美国当局所标榜和鼓吹的新闻自 由和资讯知情权是具有双重标准和内外有 别的。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