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期 神权世俗水火不相容 硬拗欺众贻害无穷

Page 1

FREE COPY 免费 周 刊 第 134 期

大马华人 C HINESE W EEKLY

神 权 世 俗 水 火 不 相 容 精 彩 内 容

PP17868/09/2013 (033026) 每 逢 周 六 出 版

www.chineseweekly.com.my

贻 害 无穷 众 欺 拗 硬

民主行动党与伊党,本来就 是“水火不相容”,只是政治需要 而勉强合作;现在到了应该分道扬 镳,却都为了在雪兰莪联合执政的 政治利益而不舍得离开民联,还个 别以可笑的理由留在民联,试图继 续愚弄广大的人民。

2

蔡英文敢传球, 美国敢接球吗?

4

蔡此行向华盛顿政客说明其民主理 念,又亲自向众议院投其所好。看准 国会可以牵制白宫的机会,再加上认 定美国要牵制中国的诸多争议,也就 信心满满,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 敢为。

Published by

2015年6月20日-2015年6月26日

5

3

天灾人祸考验民心 网络破坏大于建设

6

7

建设摩托车专行道 可有效减少车祸

8

9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Printed by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Address 4C & 4D, Jalan PJS 1/29, Taman Petaling Utama, Jalan Kelang Lama, 461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77828871

Fax 603-77842871

Email info@chineseweekly.com.my

Website www.chineseweekly.com.my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周刊

编辑部 editorial@chineseweekly.com.my | 发行部 circulation@chineseweekly.com.my | 行政部 admin@chineseweekly.com.my

扫描登入 扫描登入 我 们 的 网 站


专 题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神权世俗水火不相容 引

人注目的伊斯兰党党选举,原任主席哈迪阿旺主导的“保守派”以狂风扫 落叶之势,大胜”开明派“—其中代表开明派的原任署理主席莫哈末沙 布,寻求蝉联惨败。伊党宗教司理事会过后通过与民主行动党断交的议案,但却在不 到一天的时间内收回此议案。

硬拗欺众 贻害无穷 对伊党提出与民主行动党断交,民主行动党秘书长兼槟城州首席部长林冠 英,在6月6日发表文告,挑战在槟州州法定机构担任高职的伊党党员辞职。莫 哈末沙布在伊党大会辩论环节里,宣布将率先辞去槟州水供公司董事局与槟州 清真枢纽的职位,并语带讽刺的说,“遵守宗教司理事会的决定”。

两党相吵却都不愿意离开民联

行动党自称是“老大”

不管怎么样,即使行动党与伊党双边在吵闹,但谁都不愿意离开民联。获得80%代 表支持保住伊党主席职位的哈迪阿旺称,他领导的伊党会继续推动该党的伊斯兰议程 ( 特别是坚持要落实伊刑法),不但不会离开民联,还会继续与民联另两个成员党展开政 治合作(tahaluf siyasi),遵守“存异求同”(agree to disagree)的原则。 另一边厢,坚决反对伊党要建立回教国(包括推行伊刑法)的民主行动党,同样的 要留在民联,但保持维护我国世俗联邦宪法的立场。 两党“各自表述”,都存在浓厚的机会主义味道,即使表示各自无法容忍对方,实 际上两党都是异口同声的“亲民联”—这与行动党为了掩饰自己无法阻止伊党推行伊刑 法,而把哈迪阿旺等伊党的“保守派”标签为“亲巫统”的宣传,完全是两回事。 伊党与行动党都是“亲民联”是摆在大家眼前的事实;而把哈迪阿旺等人划为“亲 巫统”只是狡猾的宣传手法。 先谈两党都是“亲民联”—最明显的当然是两党都不愿意离开民联。另外,伊党不 认为它在吉兰丹通过1993年伊刑法修正案,并在今年三月底向国会提呈私人法案,寻求 国会通过相关的法案修定,以让伊党在吉兰丹州落实伊刑法,并没有如行动党所声称的 违背“共同纲领”。相反的,这符合民联三党“存异求同”的原则。

公正党的姿态模棱两可 在两党闹得不可开交的当儿,人民公正党却是保持了模棱两可的姿态。到目前为 止,人民公正党基本还能够对友党之间的争论,置身度外,但其在民联里能不能继续起 到扛杆的作用,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民公正党的署理主席阿兹敏阿里,出席伊党大会观礼;民主行动党则不派任何代 表出席。如果说出席就表示支持的话,以行动党向来的行事作风,必定大力谴责人民公 正党—即使人民公正党有绝对的权力出席友党的大会。对此,行动党却一反常态,选择 性的沉默。同样的,伊党没有因此借阿兹敏的出席,大事宣扬人民公正党是站在它那一 边。即使民主行动党的潘俭伟要阿兹敏表态,但却被阿兹敏讥为“幼稚”。 此外,民联三党存在的目的,就是挑战,甚至是击败国阵联邦政府政权。这是它们 当前最重要的政治斗争目标,因此我们说不管是民主行动党还是伊斯兰党,都是“亲民 联”的—即使什么是“民联”或者是“民联精神”,没有人可以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事实上,民联三党的存在,因为是安华这“粘合剂”。有安华在,其他两个成员党 至少可以看在安华的份上—或者说安华最可能领导民联入主布城的份上,放下两党无法 弥合的歧见。如今安华因为个人的癖好—而且是可在刑事案被控的癖好而罪成入狱,旺 阿兹莎领导的公正党,无法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是显而易见的。

2

例如,在伊党改选后,旺阿兹莎建议召 开民联领导层会议,议程包括讨论伊党和行 动党之间存在的分歧,但是民主行动党秘书 长林冠英却说,该党不需要人民公正党的调 解。他也指出该党在民联三党之间,拥有最 多的国会议席,因此要不要会谈该党可以自 己决定,不需要人民公正党当中间人。 吊诡的是,既然民主行动党知道从国会 议席数目来看,自己才是民联三党的老大, 为何在过去两年多来,一直要听“老二”人 民公正党的指挥?为何在安华无法亲自领导 的时候,才虚晃一招标榜自己是“老大”? 此外,摆出这样的姿态,是不是意味着 行动党从此以后掌握了主导权,即使公正党 有事也得找民主行动党,而不是民主行动党 找人民公正党或者伊党谈?

公正党能否接受 世俗斗争理念? 以上的最后一个问题非常关键。民主行 动党竟然摆出“老大”的姿态,那它能否迫 使伊党做出妥协,放弃其神权斗争? 又能否 要人民公正党正式表态,不接受伊党的神权 斗争理念,但接受行动党的世俗斗争理念?


专 题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如果民联三党无法解决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本质上是水火不相容 的问题,继续唱“存异求同”、大打谁“亲民联”的牌子,无疑是硬 拗欺骗民众的把戏。

行动党无法阻止伊刑法 快速回想,我们不会忘记行动党是伊斯兰党的超级推销员。行动 党曾向华裔社会担保,伊党已经是个“全民政党”,要的是福利国, 不是神权国,华裔可以大胆接受。更加重要的,行动党还拍胸膛向华 裔保证,行动党能够阻止伊党推行伊斯兰法,特别是伊斯兰刑事法。 意思是,有火箭在,华裔不需要害怕! 现在,摆在眼前的事实是行动党根本就无法阻止伊刑法—事实 上,民联三党最高理事会在2011年9月28日发布联合声明, 承认《1993 年吉兰丹伊斯兰刑事法典》 以及 《2003年登嘉楼伊斯兰刑事法典》 都 是在民联成立前通过的法律联合声明阐明,虽然要伊斯兰党放弃其党 的议程是不合理的,但民联三党将优先实现民联共同政策纲领 ,所有 涉及民联的政策及它们的实施都得在三党同意后方可推行。 民主行动党的说词是:伊刑法不被列在民 联优先名单内,民联三党的共同努力目标是回 复一个公正自由的马来西亚, ,建立良好施政及 促进国民团结。

可是,根据文告的关键句子,所谓“三党同 意后方可推行”明显的扭曲原意: Pas berhak memperjuangkan aqidah dan konsep Negara Islam secara sendiri. DAP juga berhak memperjuangkan Negara Berperlembagaan Parlimen yang tidak sehaluan dengan konsep Negara Islam. (伊斯兰党有权利独自为伊斯兰国 的信条与理念斗争。民主行动党也有权利争取与伊 斯兰国概念相异的议会宪制国。) 上述两句话的意思,不只是“存异求同”那么简单,而是“不在 共同纲领的,民主行动党与伊斯兰党各走各路”。这就是伊党,特别 是该党主席哈迪阿旺一再强调的。

伊党若违反纲领行动党也是如此 大家有必要明白,伊党与行动党的斗争理念与目标是“不相容” 的。如果伊党为建立伊斯兰国而斗争是违反三党共同纲领,这也意味 着民主行动党捍卫议会制,同样也是违反三党的共同纲领。同样的逻 辑,如果民主行动党认为它捍卫我国的君主立宪制不违反三党共同纲 领,那伊斯兰党追求其建立伊斯兰国的梦想,也是没有冲突的。 这其实与“共同努力目标是回复一个公正自由的马来西亚,建立 良好施政及促进国民团结”也是没有冲突的。没有被清楚肯定提及的 最关键问题是:是在世俗体制或者神权或者目前两者混合体制下“回 复一个公正自由的马来西亚,建立良好施政及促进国民团结”—更加 重要的,如果是神权抬头,上述的目标就会成为我们的梦噩。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改朝换代”或变成神权国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裔社会有必要重新审视“改朝换代”这 字眼 : 不要把它当作是纯粹的口号,或者情绪发泄的“伟哥”。 以民主行动党目前一直硬拗的形势来看,我国的所谓改朝换代, 就可能从目前的世俗政体改换成为神权国。 行动党硬拗的其中一个戏码,就是把伊党的“保守派”划 为“亲巫统”。其最重要根据之一,是吉兰丹巫统跨党派支持吉 兰丹伊党的伊刑法修正案。 在行动党的宣传里,巫统代表的是贪污与种族主义,伊党 的“保守派”要与巫统合作,是“坏人”;相反的,伊党的“开 明派”,在行动党眼中是冰清玉洁、超越种族主义的,是好人。 这样的宣传手法,我们并不陌生,而且明显的是要转移视线。 在需要到伊党的时候,行动党把伊党捧到天上有,地下无, 十全十美;与它闹意见的时候,之前被赞的哈迪阿旺,被贬到非 常不堪—即使他领导的伊斯兰党,从来没有表明放弃该党的伊斯 兰斗争目标,相反的是行动党曾经向华社保证可以阻止伊党推行 伊刑法。 被行动党寄予厚望的“开明派”,其代表人物莫哈末沙布, 成为行动党热捧的人物,变成了一个“有原则”的人。 我们深一层思考,就会发现伊党保守派的“亲巫统”论述大 有问题—即使我们不否认政治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关键问题是: 伊党有没有必要这么做?

伊党大会没提与巫统组团结政府议案 正如上述所分析的,即使行动党与伊党之间有问题,但 是两党还是要留在民联。两党都是:“亲民联”。在伊党中 央改选,“保守派”大胜。如果按照火箭的说法,即保守派 是“亲巫统”的,那为何伊党大会却没有提出“与巫统组织 团结政府”的议案? 还有一个问题是:与巫统组织“团结政府”是不是意味 着巫统退出国阵,伊党退出民联,两党组织“团结政府”? 这是不可能的是。比较可能的是,伊党加入国阵,成为国阵 的一份子。可是,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如果伊党坚持要落实 伊刑法,国阵成员党里的马华、民政党、印度国大党、砂拉 越土保党等,是不会同意伊党加入国阵的。 况且,首相纳吉现在进一步巩固东马的砂拉越与沙巴的 支持,在战略上是不会考虑让伊党加入国阵,成为国阵在东 马的“票房毒药”。 总之,民主行动党与伊党,本来就是“水火不相容”, 只是政治需要而勉强合作;现在到了应该分道扬镳,却都为 了在雪兰莪联合执政的政治利益而不舍得离开民联,还个别 以可笑的理由留在民联,试图继续愚弄广大的人民。 我们所谓的“水火不相容”,主要的还是两党没有合作 的基础。那就是说,伊党是个宗教政党,行动党是个“多元 政党”;一个以宗教信仰为创党根基,另一个以社会理念为 基础。因此对如何管理国家,肯定会出现非常大的分歧,能 不能向前走还是一个疑问。

幸好,民联三党没有在第13届全国大选后执政中央,要 不然我们谈论的不是民联何去何从的问题,而是国家何去何 从的问题。一句话,世俗政体与神权政体水火不相容,伊 党与行动党 如果继续硬拗,继续愚弄人民,那会贻害无穷 呀!

3


纵目天下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蔡英文敢传 球 观

察蔡英文访美所作公开的言论,其中二个最重要的演讲,一是在美国 政府智库“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一是在众议院,可清楚看到她此 行抱着雄心大计,想说服美国政界,如果她在2016年当选台湾总统的话,美国必 须接受她的三大执政方针,第一是逆转两岸主权统一的方针,深化“一边一国” ,落实台湾主权独立;第二是“维持现状”不能以两岸主权统一不变去理解,要 从民意如流水那种永远奔流的动态去理解,正是因为如此,历史的解读可因时 因人而异,民意的诉求也不断演进,政府也都不断变换。因此“九二共识”那是 1992年的事,2016年对此有什么识别,还得看今后的民意归向。第三是民主不 能由民选出来的政府说了算,还得要在每个重大决策时重新取得人民的认可。

郑赤琰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院长、 马来西亚政党研究中心主任

华盛顿敢接球吗?

高谈“太阳花运动” 逆转“服贸协议” 说到这点,蔡英文在欢迎她的台湾社团宴会上高谈“太阳花 运动”如何逆转两岸政府达成的“服贸协议”,同时推出一项新 的立法“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不但要将过去正在执行着的协议 重新检视,接受监督。今后所有两岸的交往建议都要得到监督后 才能过关。对华府的国会议员与智库,她也津津乐道,说这便是 美国在全球推行的民主精神。为了要强化人民直接对政府的监 督,她强调会在台湾广泛推行“非政府组织”(NGO)。 蔡此次访美如此高调宣扬她的三大执政方针,台湾的说法是 她去华府被老美“面试”,因为她必须要过老美这一关,有老美 认可,对她参选总统有利,否则即使当选,其对两岸的重大政策 也会被阻挠。像过去陈水扁八年执政那样,必须在两岸关系重大 政策上设下“三不政策”(不改变国号、不废统、不台独)。蔡 曾在扁执政时当过不少要职,华府对两岸关系的重大影响,蔡是 了然于心的。 直接了当地说,也正是因为华府在两岸问题上,一方面对北 京作出了三大承诺的“三个公报”,一方面又对台湾作出了“对 台关系法”。前者一句话就是台湾属中国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后者则承诺维护台湾的安全,包括不断评估台湾的防卫能 力,有必要时可售武加强其防卫。同时对两岸也放下重话:要和 平统一,不能彼此动武改变两岸的现状。而两岸的现状就是这边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那边有“中华民国”。

美国承认大陆对台主权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打破中美冷战的僵局以 来,北京之所以答应与美国建交的关系正常化,其最基本的认可建交 是美国与台湾断交的同时,承认台湾属中国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依国际公法建立外交承认的惯例,也就说明了华府正式承认北京已拥 有台湾的主权。中美1972年开始关系解冻后,1979年才正式全面建交。 但1980年代里根当总统时却又和台湾订立了《对台关系法》,将美国要 两岸和平统一的想法用加强台湾自卫能力去加强和平统一的机率。 也正是估计到华府会用武力护台,同时也会阻止台湾独立建国, 北京才在保留武力解放台湾的国际认可的国家统一迫不得已的方法以 外,另闢蹊径采用“和平统一”的策略,期望用时间冲淡两岸内战过 程中的紧张关系,同时用两岸交流的办法争取空间打造统一的良性条 件。北京有此打算,而台北也因为国民党政权由蒋介石过渡到蒋经国 再转到李登辉这位台湾本土人的手上。

李登辉提出“一边一国”论 台北政权转到李登辉手上后,原有蒋介石信誓旦旦要反攻大陆的情 结也急速转变为与大陆主权切割的企图。李提出了“一边一国”,冲 击了北京统一台湾的底线,两岸关系在三通的铺陈中立刻生变,原来 由辜振甫和汪道涵在新加坡达成的“九二共识”也跟着两岸交流倒退 而生变。到2000年陈水扁代表民进党参选总统成功执政后,他坚持不承 认“九二共识”,即各自心中有自己的“中国”也都不接受,其坚持 要实现民进党的“台独纲领”已不在话下,造成两岸关系倒退。

4


纵目天下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直到马英九代表国民党再度执政,才又恢复承认“九 二共识”,两岸关系在马执政的七年里有全面改善有利 于“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机会。可是在马执政七年期 间,国民党与民进党的“两岸牌”也不断在角力,马打“ 两岸牌”的卖点是有利于台湾的繁荣与安定。

蔡英文要争取台湾主权独立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到底蔡会否如华府政客所愿去落实她的三大政策,成败当取决于 中美台三方对主权如何解读。显然蔡已触及台湾主权问题的敏感神 经,“九二共识”之所以容许对一个中国各自解读,关键在双方都认同 台湾的主权在“一个中国”身上,而且认定不可分割。北京和华盛顿建 立外交承认也有这个共识,也在三个公报表明。 而蔡英文主张台湾在“宪政体制”下去“推动两岸和平”,这主张恰恰 是两岸自内战以来遗留下来未解决的死结。根据国际法下的主权共识是一个 政治实体若能将其管治下的人民、领土,与政府一应立法,包括其宪法,都 是享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其他国家也都以平等的地位待之,这个政治实 体便成功取得国际承认其为主权独立国家。

“中华民国宪法”领土涵盖大陆 自1949年中华民国退居台湾后,承认其主权而仍维持外交承认地位的国 家逐年减少,到现在仍有超过三十个国家承认中华民国的主权。还好,因为 中华民国宪法写明其领土与人民涵盖大陆,在理论上两岸主权並无分割。

可是换上了蔡英文领导的民进党所打的“两岸 牌”却是断送了台湾的民主、自由与人权。当上党主 席的蔡英文所走的两岸政治路线在其这次访美的言论 中阐释得淋漓尽致。她不但提醒“维持现状”可有不 同释义,更提醒华府,台湾在“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 下”可让两岸的主权解读有更大的空间。她甚至知道 如何叫老美对台湾的民主有更大的胃口。

蔡主张的“宪政体制”表面看来仍是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可是因为她 领导的民进党始终没表明会放弃台独的纲领,反而表明不承认“九二共识” ,再加上她在台或在美强力推介“太阳花”的群众运动的成果,是成功否决 了宪政体制下合法运作的行政院与立法院多年来与大陆制定出来的、而且也 受两岸政府批准执行的协议。 她强调民主,但不是宪政认可的民选政府合法执政的民主,而是“太阳 花”体现出来的民主,不必经过民主选举与宪政机制认可,只要由群众强行 佔领议会瘫痪政府,自行提出诉求便可以为非建制行动取代建制行动。这 个“太阳花模式”既有效地佔领立法院强迫其否定自己过去立案认可的两岸 协议。会后若蔡当选总统当会更名正言顺以“太阳花模式”去否定中华民国 宪政体制以台湾宪政体制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

众所周知,美国的国会一向与白宫唱“双簧”, 白宫不敢开罪北京,国会(尤其是众议院)却可通过 立法去反制总统的行政权。这便是蔡要在美国众议院 大打民主的“民意牌”的政治目的,要美国国会支持 台湾类似“太阳花”那样的群众政治运动。蔡告诉华 府政客:只要台湾二千三百万人民不接受两岸统一, 要争取台湾主权独立建国,这是民主的必由之经,有 何不可?

蔡上次竞选总统败在大陆课题 蔡此行向华盛顿政客说明其 民主理念,又亲自向众议院投其 所好。看准国会可以牵制白宫的 机会,再加上认定美国要牵制中 国的诸多争议,也就信心满满, 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 问题是她上次参选总统就是败在 大陆课题这最后一里路走不下 去。今次即使想绕道这一里路而 走去华盛顿、太平洋看似太平, 偏是台风特别多,而且吹中台湾 的机会还特别高呢!

然则华府政客当会如何向蔡身上押注呢?蔡在访 美行前,其政见的点点滴滴早已和美驻台办事处有过 好好的交代。若得不到华府认可,不可能成行,即使 成行也不可能得到华府包括众议院设宴正式招待,而 且还送她一座“自由女神”雕像。那是美国国会大厦 顶端的象征物,以此像送蔡表示美国珍视台湾的自 由、民主、繁荣,也象征对蔡这位女战士的期望。

随时 浏览 更多 有 关 华 人 社 会 的 评 论 与 报 道 ! 扫描登入

马上 登入

大马华人

周 刊

C HINE SE W EEKLY

专页 按

www.facebook.com/ChineseWeekly

赞 5


网络世界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天灾人祸 考验民心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来国内外天灾人祸,层出不穷,酿成人命伤亡、财产损失,到处 人心浮动、意志力受考验。网络上,不曾有过平静日子,舆论的 风口浪尖,令一些普通的议题,其报道或讨论过程中,严重偏离原来方向, 人们总是从坏处角度,评价一切功过。若是一开始,网民具有负面消极意 识,必然浮现悲观情绪,最后结果,可以让担忧化为事实! 许多热门时事,如近日异常瞩目的一马发展公司课题,经过网络的引火 煽风,一发不可收拾,趋向严重恶化。网络流言蜚语,毫无止境的传播,既 摧毁事物原有良好印象,牵动社会的敏感神经。尤其,一些商业决策,需要 考虑经贸环境、气氛,照顾投资人或贷款业者的信心,轻易的被网络舆论所 破坏。长期的建设成就,如摧枯拉朽、不堪一击!

关山渡 原图

原图

网络破坏 大于建设

6月5日,沙巴兰瑙区发生里氏5.9级地震。有人无顾廉耻、乘人 之危,制作天灾谣言,譬如放上照片,指震区多条公路损毁。

用尼泊尔地震照片鱼目混珠 实际上,有关图片是月前,尼泊尔大地震时期所摄。如此鱼目 混珠、混淆舆论,但手法粗劣低级,一经对照,马上现出原形。网 络幸亏还有行侠仗义、眼光锐利者,揭发任何的抄袭剽窃,以及无 所不在的虚假新闻。 但是,有一些新闻消息,有高明“化妆师”的粉饰修辞,不容 易看出破绽弱点,甚至可以喧宾夺主,成为正统新闻主流。当有人 提出疑问,这类假新闻的幕后操纵者,就以“新闻自由”为护身 符,反击任何不满声音。不难猜想,滥用新闻自由的人,本身虽然 执着维护新闻自由,甚至非常在意我国的“新闻自由”排名,但到 底是欺世盗名、蛊惑民心!

揭密网站如《砂拉越报告》,本着这种“言 论绝对自由”的幌子,自导自演出虚假新闻。更 令人难以接受的,一旦其新闻缺乏真实性,却不 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这样的纵容行为,被视为传 达一种讯息,即网络上某些人,拥有杜撰新闻的 特权,只要其议程符合大众要求,可以不必负起任何法律或道 德责任。 重温一项课题,可以加强我们的说法。 2013年的5月2日,还有3天即举行全国普选投票(第13届大 选),《砂拉越报告》出现一篇“爆料”网络贴文,题为《机 场空降》(Down At the Airport)。文中指控,大批的外劳,纷 纷乘亚航班机“登陆”。转运地点,包括东马的亚庇和古晋, 以便他们在西马“投票”,协助执政党获得选举胜利,情况极 为“严重”云云。

煞有介事搬出机密内部电邮 文章煞有介事的,搬出机密内部电邮,声称来自亚航和马 航,控诉来自“首相”本人的指示,目标设定为3日内,搬运3万 外劳入境,冒充合法选民投票。此外,还 有现场照片,显示大批巴士在机场等候, 完成运载任务。文中,还对选举委员会, 提出不公正的控诉,例如发出新身份证, 让这些“幽灵选民”拥有投票机会。 当时,舆论对这篇文章深信不疑,有 至少30万人次,按键“赞”(Like)。不少 人士慷慨激昂留言、抨击有关当局不择手 段赢选。有关捏造新闻,对相当部分选民 产生情绪性影响,使到投票对反对党有利。 后来大选尘埃落定,胜负已有结果,却很少人再认真看待这项课 题。在野一方,对选举不公正课题,一贯来都有紧咬不放的态 度。若是掌握确凿证据,断然不可能就此放弃炒作的!

6

周 刊

再来最近例子,这家网站于今年5月30日, 上载一则网络新闻,题为《独家消息:安华严重 病症治疗权利受否决》,危言耸听,暗示安华健 康亮红灯,生命危在旦夕。数天后,服刑中的安 华,如期送入吉隆坡中央医院检查。院方指出, 医药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并且可同日出院。可 是,网络对此一片噤声,打抱不平的愤概之情,一夜间消失了。 依照同家网媒的新闻操纵手法,我们是否可以推理,一马公 司整个事态演变,是否也同出一辙?


网络世界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一马业务涵盖面广错综复杂

网络质疑宇航计划与骗局挂钩

一马公司课题, 如此错综复杂,主 要是因为,它涉足 的生意领域,涵盖 国际经贸,涉及国内 外公司、中介和代理等 方面。任何的帐务报告,费 时费日方能完成。此外,它涉及 资金庞大、管理复杂的能源发电厂项 目,必须依赖国外资金贷款支持。而我们知道,涉及的国外金融机 构,放贷必然会小心翼翼,绝不容许沦为无法收回的烂帐。

可 以 成 为 反 面 教 材 的是 闻 名 全 球 的 “ 火 星 一 号 ” ( M a r s One),在网络舆论的审视下,如何从一项雄心勃勃的宇航计 划,变成与搜钱刮财的骗局挂钩。

一马公司拥有大量地库,任何买卖成交,土地价格浮动,轻易 成为话题。所以我们看到,朝圣基金局的土地交易,加入政治渲 染,立刻如星火燎原,引起舆论巨大震动。同时,也因为政治因 素,对首相不满的党内外势力,纷纷表达猜疑和愤怒,容易挑起情 绪,让人们感觉,一马公司很不简单。如此想象多多,最后市场信 心丧失,最终“预测成真”,也就不奇怪的了! 近期,一马公司打破缄默,其总执行长阿鲁甘达,发文告以图 表资料方式,揭示传闻失踪的420亿令吉负债概况。图表对比真正 数额,以及网络流传的虚假数字。资料显示,该公司花费180亿, 收购独立发电厂(须加上另外承担的债务60亿,网络流传120亿不 正确)、17亿购买土地(更正流传数据21亿)、58亿财务开支,以 及164亿投资开销,总债务约418亿令吉。 较早时,阿鲁甘达也表明,网络首先流传,指一马公司在新加 坡BSI银行,存有现金,其实只是价值资产。而第二財长拿督斯里 阿末胡斯尼也指出,早前媒体指,一马与沙地石油公司设立的联营 企业,有多达7亿美元现金,流入私人口袋,证实为虚假新闻,沙 地石油公司已向英国警方,投报这项网络谣言。

债务问题须尽快解决免评级下降

周 刊

今年年初,网媒有人撰文质疑,“火星一号”(Mars One) 是否可以实现?该民间计划,从全球数以万名志愿报名者当中, 挑选出首阶段的一百人。他们预料在2025年前,参与其雄伟的登 陆,以及移民火星旅程!主办当局,向所有参与者征收报名费。 单单在中国大陆,就有万人报名,缴费总数10多万美元。 质疑者说,这计划未成行,已经征收报名费,虽然数目不 大,但参与者众多,总数也很可观,很可能付诸东流。值得留意 的,这项太空之旅,属于单程、有去无回。因为现代技术上,无 法让参与者返回地球,只能在火星终老。 “火星一号”的主办单位,的确是一个非盈利基金团体,注 册于荷兰,创办宗旨清楚了然,即建立火星第一个殖民地,初步 资金60亿美元。其投资臂膀“星际媒体集团”,负责筹资推行计 划,业务范围有市场开发、洽购媒体播映权、广告代言等等,与 一般正常的企业相同。 这计划的创始人,荷兰企业家和科学家兰斯德洛普(Bas Lansdrop),身份并无可疑。他一直期望,全球售出电视转播 权,克服资金难题,最后让登陆火星计划,无需政府或国家的 插手下,如愿实现。主办当局也颇有诚意,推行初阶段的准备工 作,例如完成遴选最后名单。 支持这项计划的,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原籍荷兰的物 理理论学家胡夫特(Gerard't Hooft)。但他承认,可能无法如期 实现,或是需要延迟至100年,资金规模也要扩大10倍。而这期 间,美国宇航局、欧洲太空署,其他国家的联合开拓太空计划, 或许抢先执行了。

5月26日,两位不同期的一马执行长,缺席国会公账会听证, 再引起网络舆论震动。舆论纷纷猜测,两人是“做贼心虚”,所以 才选择逃避,却不愿接受他们的理由,即有紧急公司任务,必须出 国处理。第二财长承认,一马公司的债务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 则可能引发经济评级下降,以及马币贬值。 他也说明,一马公司资產比债务来得高,经审查后,拥有达 510亿令吉的资產。与政府投资臂膀不同点,她必须向商业机构取 得融资,展开重点计划,包括策略性投资项目,如大型发电厂,这 涉及庞大的资金筹集。换句话说,一马公司的商业风险,正如其他 私人企业一般,也是客观存在的。 网络揭露引起回响,因素还有很多。其中一个,前首相敦马哈 迪医生,基于个人理由,不满首相、狠批一马公司。这样的“权 威”批判,让人们建立偏见,一些情节尚待解谜之前,让本来复杂 纠缠,难让一般人弄明白的投资课题,一早就“未审先判”,以为 铁定存在舞弊营私,显然与真实有巨大落差。 首相纳吉,不久前公佈《2014年政府转型计划》 (GTP),以及《2014年经济转型计划》 (ETP)的年度报告,提出 几个显着的成效,如人均收 入提升、国内投资持续增 长、就业机会增加、乡民生 活改善提升,成功消除赤贫 等等。可是,网络就是没有 任何赞许之语,有人甚至冷 嘲热讽,不认同政府的经济 发展成就。

众说纷纭难免让多数人有成见 许多宇航专家,以及科学界人士,都不看好火星计划,等同“ 科幻故事”,实现如天方夜谭。众说纷纭,难免多数人也有成见, 认为无法落实。权威宇航研究机构,纷纷大泼冷水,表明火星生 存,困难重重。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员,也认为 模拟试验,人类呼吸系统无法支撑超过68小时。 有人认为,发射登陆器时间已接近,但一切都属于构想设计, 具体工程还未推行。但我们不要忘记,上个世纪,人类的登月计 划,也是在无数次的失败尝试后,才终于有“阿波罗号”13次登 月。然而,即使到今天,还是有不少人认为人类登月球的照片造 假,完全无视登月计划从一个梦想成为事实。 面对天灾人祸,人们需要稳定心态,坚决地接受考验。然而, 我们看到的事实为,网络尽管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例如救济赈灾, 联系筹款等方面,聚集正能量。但另一方面,舆论无形的破坏力 量,不容小觑,甚至可以把辛苦建设,摧毁于一旦!一马公司的遭 遇,即是一项明证!

7


社会关怀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建 可 设 有 摩 效 托 减 车 少 专 车 行 祸 道 锺永有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来西亚车祸率居高不下,当中,两轮结构的摩托车涉及车祸的死亡率 比起其它车辆的司机或乘客来得高,对此,摩托车车祸死亡率多年以 来一直成为公路意外事故讨论的话题,这包括批评许多摩托车骑士违反交通规 则,鲁莽行车等。

东 盟 国 家 大 马 车 祸死亡率最高 根据国际交通与安全科学协会(IATSS)研究显示,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里,属公路 死亡风险最高国家(每10万人口有23.6人死亡),超过50%车祸死亡涉及摩托车骑士(见 表一)。 (表一)东盟公路交通安全数据 注册摩托车 (2007) 报告死亡(2007)

编 号

东盟国家

人口 (2007)

1

文莱

2

每10万人 每1万辆注册 口的公路死 摩托车的死 亡数 亡数

总数(百万)

(%)

总数

(%)

390,056

0.01

4

54

11

13.8

4.9

新加坡

4,436,281

0.14

17

214

48

4.8

7.1 (3)

3

寮国

5,859,393

0.51

79

608

80

10.4

9.6 (2)

4

柬埔寨

14,443,679

0.13

84

1545

63

10.7

75.1 (1)

5

马来西亚

26,571,879

7.91

47

6282

58

23.6 (1)

4.6

6

缅甸

48,798,212

0.68

65

1638

10

3.4

2.4

7

泰国

63,883,662

16.14

63

12,492

70

19.6 (2)

5.4

8

越南

87,375,196

21.78

95

12,800

80

14.6 (3)

4.7

9

菲律宾

87,960,117

2.65

48

1185

37

1.3

1.7

10

印尼

231,626,978

46.22

73

16,548

61

7.1

2.2

总数

571,345,453

96.17

58

53,366

52

纵观在马来西亚的某些人,当中包括当权政客一直在发表“伟论”或说三道四,引用车祸 数据来指责摩托车骑士涉及车祸事故,言下之意公路交通事故奇高,摩托车骑士必须负上最大 责任。 导致车祸的因素林林总总,当中包括了人为因素,尤其是不良开车态度问题,而摩托车司 机的鲁莽行为的确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无论如何,有关当局也实在不应该以65%的车祸属人为因素,作为一种推卸政府当 局责任的话题,并以此为理由而不积极加倍努力去提升公路安全和便利设施,这包括尽快 增建 摩托车专用道。 纵观马来西亚全国的公路车道规划,关键点在于政府当局有无积极为众多摩托车骑士设身 处地着想,尽量准备多一些摩托车专行道给众摩托车司机作为行车安全措施之选择?

政 府 未 积 极 建 摩 托车专行道 笔者必须很不客气地说:没有!政府当局迄今还未积极地兴建更多摩托车专行道。 摩托车专行道在马来西亚公路系统规划中多年来倍受忽略,这可以从许多新公路成形之 后,都缺乏摩托车专用道得到证明,事实胜于雄辩。 或许,有些当权政客会这样安慰大家说:你看看,西马半岛的吉隆坡、八打灵再也、巴生 以及其它州的城市地区的好些公路/高速公路路段两边已设有摩托车专行道,已经为摩托车骑士 提供出行的安全保障和便利。 对于这类政客言辞,笔者在此感到既伤心又气愤,纵观位于全国的西马半岛和东马总共13 个州、3个联邦直辖区,摩托车专用道的长度远远落后于一般公路的长度,两者之间的实际长度 相差何止十万八千哩呢?

严 厉 对 付 不 使 用 专 行 道摩托车骑士 当有了摩托车专行道之后,政府当局可明令规定摩托车司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必须使用 摩托车专行道,把两轮摩托车与四轮汽车/轻重型车辆在车道上有效地区隔开来。 若有哪位摩托车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故意弃用摩托车专行道而去与四轮汽车/轻重型车辆争 用车道,那违规的摩托车司机必须接受惩罚。

8


社会关怀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如此一来,必定可明显减少摩托车涉及车祸,从而也减少摩托 车骑士(司机和乘客)的伤亡率。

敦 促 当 局 扩建或铺设路肩 当有了安全和便利设施,当一切水到渠成之后,为了公共利 益,政府当局就有名正言顺理由出台更加完善的法律并履行执法 权,对那些冥顽不灵者进行整纪,重整公路行车秩序,确保大家在 公路上遵纪守法。 社会秩序的范畴涵盖公路行车的活动,公路属公共场合,为大 众公用和活动之地,当有某些人不守章法,必将扰乱公共秩序,例 如鲁莽驾驶,害人害己行为很要不得。而通过执法维护法纪乃可行 和公平之道。

对此,笔者想在此提醒那些一直抨击摩托车涉及车祸的某些政 客,在指责摩托车骑士鲁莽驾驶当儿,也请马上行动敦促当局把众 多道路的路肩改建成为摩托车专行道,或扩建或铺设路肩,好让广 大奉公守法的摩托车司机使用。 所谓树大有枯枝,不顾安全第一的爱飙车摩托车骑士肯定有, 不过,这群人肯定不是绝对多数,这类公路流氓,就用执法和法律 来严厉对付;至于,奉公守法的摩托车司机肯定占多数,当局应该 照顾这群绝对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不应忽略占绝对多数奉公守法的 好公民对全国公路安全和便利设施的日常生活出行需求。

把 路 肩 提 升 为摩托车专行道 把现有公路两侧路肩提升成为摩托车专行道,其实是一个实际可行的建 议,原因如下:

(1)首先路肩多是政府保留地,不涉及额外征用私人地; (2)第二路肩是现成的公共空间,只要加以铺平/扩建即可使用;

摩托车骑士的肺腑之言 笔者就在此以第一人称来代表众摩托车骑士说出内 心想说的肺腑之言: “我是一位摩托车骑士,我所认识的许多朋友也是 摩托车骑士。”

“我日常生活的交通出行必须选择开摩托车,节省 开销是最主要的考量,毕竟,两轮摩托车,与四轮汽 车之间的开销相比,后者的开销相对大。” “简单来说,我‘养’不起汽车。” “我非常不满不良的公路设计,尤其是缺乏摩托车 专用道,导致摩托车和汽车必须共用车道。” “骑摩托车是人包铁,开汽车是铁包人。因此,当 摩托车涉及车祸,骑士绝对是吃大亏,严重受伤或死 亡率很高。”

(3)第三摩托车的重量比较轻,因此,提升路肩成为摩托车专用道的技术 问题,相对而言会比较简单易行。 (4)由于不是特地兴建新路,因此铺设车道的成本比较少,政府当局有能 力办到。 “另一方面,我希望政府当局在规划建造新公路时,应把设立摩托车专 用道同时并举列入公路建设蓝图内。” “随着生活开销日渐高涨,优先使用摩托车作为工作、小量运输、生活 出行的代步工具的中下阶层人民,将会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会发现公路上的摩托车数量与日俱增,因此,政府当局 必须认真落实摩托车专用道。我就是开摩托车减生活开销负担的小市民之 一。” 马来西亚是一个文明社会,在落实为民服务和民生措施方面,掌握国家 资源管理和分配大权的当权当局,应该具备更全面人文关怀的思维,并辅以 强大政治决心做对的事,从而把为国为民之理念化为具体和现实。

摩托车骑士死亡对比其他公路使用者(马来西亚公路安全研究院)

“可见,骑摩托车的风险非常高。” “关于公路设计,政府当局在建造公路时,为何不 能顺便把在公路的左右两侧,额外加建约3尺宽的小车 道,简易作为摩托车专行道呢?” “只要有摩托车专行道,我肯定会使用,这样一 来,就可把自己和汽车隔离开来,以策安全第一。可 是,我很多时候根本是没得选择,开着摩托车与四轮 车辆争道,我真担心遭遇车祸,我是家庭经济支柱, 若我发生车祸伤亡,我全家人怎么办?” “因此,请尽快把现有马路沿路的路肩,提升成为 摩托车专行道,作为增设摩托车专行道的一个开始, 我是举起双手赞成的。我同样会由衷感激你们的为民 服务。”

摩托车骑士

摩托车死亡主要发现: - 最大量减少 1986-1987 : 12% - 最大增量 1993-1994 : 22%

其他公路使用者

过去10年趋势: - 最大增量 2007-2008 : 7% - 最大量减少 2000-2001 : 4% - 年均增量:2%

9


东马视野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周 刊

沙 砂 国会议席 数目的争议

林金树

近,民主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提出一个很奇怪 的建议:要求政府增加东马沙巴州和砂拉越州的 国会议席,从现在的57席(其中包括纳闽岛联邦直辖区的 一个国会议席)增加到75席,即“恢复”到佔全国222席 的1/3(74席)多1席。

建议有三大令人不解之处 这项建议有三个令人不解之处。一是从马来西亚在1963年成 立至今,沙、砂两州的国会下议院的议席一直是佔全国的1/4, 从来没有达到1/3。其次,如果东马的议席从57席增加到75席, 等于增加18席。如果西马的议席没有增加(要是增加了,东马 的议席又达不到全国的1/3),那么西马各州的国会议席便要相 应减少18席,那么要减少那一些州的议席呢?要怎样减少才会 显得“公平”而不致引起争议呢?第三,如果实行这项建议, 沙、砂两州国会选区选民人数偏低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在马来西亚成立时,原来的马来亚联合邦(现在称为西 马)共有104个国会议席。当时的马来西亚除沙、砂以外,还包 括新加坡在内。当时大家的共识是,沙、砂要保有一定的自主 权(包括有移民自主权,可以限制西马各州公民入境),和在 国会议席方面的“红利”,即两州人口少,但国会议席较多。 新加坡则相反,虽然有劳工和教育自主,却没有移民自 主,因此西马各州的人可以自由进出新加坡,新加坡人(包括 人民行动党的党员)却不可以到西马各州参加选举。而且新加 坡在国会议席方面必须蒙受“亏损”。

新加坡在大马时佔国会议席少 当时各方的协议是把国会的阵容扩大,共增加55席至全部 159席。沙、砂、新加坡三地共佔增加后的国会议席的1/3,而 沙、砂两州佔全国的1/4。那增加的55席中,沙巴佔16席(佔全 部159席的10.06%),砂拉越佔24席(佔15.09%),合佔全国的 25.15%。新加坡人口虽多,却只佔15席(佔9.43%)。换言之, 沙、砂的代表权比全国高,新加坡的代表权则远比全国低。 当时由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是执政党,在吉 隆坡则是国会内的反对党。它在新加坡立法议会中拥有37席, 新加坡反对党社阵拥有13席。结果人民行动党在吉隆坡的国会 派出12名议员,新加坡社阵派出3人。

李光耀在大马夺权失败 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如此“委曲求全”,主要的原因是东 姑阿都拉曼让新加坡入大马,挽救了人民行动党政府免于在大 选中被左派击败。 更重要的是加入大马后,李光耀想在大马政坛“呼风唤 雨”。他一加入大马,就迫不及待的要在联邦政府内取代马华 公会,由人民行动党与巫统组织联合政府。他的最终目标是人 民行动党在马来西亚执政,他本人出任首相。

10

在受到东姑拒绝后,他转而猛烈抨击东姑和巫统,並提出“马来西 亚人的马来西亚”的口号,鼓起华人的种族主义情绪,使华、巫种族 关系紧张,造成新加坡和西马都发生相当严重的种族冲突。东姑为顾 全大局,不得不让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独立。 新加坡退出后,全国的国会议席减少到144席,沙、砂分别保持为 16席和25席,但在全国的比例上升到27.8%。 不过,后来增加国会选区,沙、砂选区也相应增加,目前全国222 席,西马共167席(包括沙巴的纳闽岛1席),沙巴增加到25席(佔全国 的11.26%),砂拉越31席(佔全国的13.96%),两者合佔56席或佔全国 的25.22%,比例和大马成立时一样。

沙、砂成为国阵支持据点 由于政治竞争激烈,在2013年的全国大选中,在西马的167席中, 国阵佔了86席,民联三党合佔81席,可谓势均力敌。但在东马的56席 中,国阵佔了47席,民联只佔9席(沙巴3席,砂拉越6席,有8个是华人 区,其中民主行动党独赢7席,公正党在砂拉越赢1席华人区,在沙巴赢 1个土著选区)。 这样一来,国阵是依靠东马两州的47席才在国会中佔有稳定的多数 议席,从而能够顺利的施政。沙、砂成为国阵的支持据点,政治地位 提高,因此两州出任正、副部长的国会议员人数大增,联邦政府的比 重向东马倾斜。 反对党一向抨击国会选区人数不成不例。事实上,目前国会选区 平均选民人数偏低的,就是在沙、砂两州。如果东马增加国会选区数 目,会使这种不平等更加显著。那不是与民联鼓吹的“票票等值”自 相矛盾吗? 无论如何,林吉祥所提的只是一项建议,由于朝野政党难有共识, 实现的机会不大。不过,这项建议本身不合逻辑却是显而易见的。

全国各州国会选区平均选民人数 州属

2013年登记选民 国会选区数目 选区平均选民人数

玻璃市

137057

3

45685 人

吉打

1041068

15

69404 人

吉兰丹

918573

14

65612 人

登嘉楼

634944

8

79368 人

槟城

846232

13

65094 人

霹雳

1406734

24

58613 人

彭亨

736111

14

52579 人

雪兰莪

2048828

22

93128 人

吉隆坡(包括布城)

807962

12

67321 人

森美兰

555982

8

69497 人

马六甲

439040

6

73173 人

柔佛

1605311

26

61742 人

沙巴(包括纳闽岛)

1006288

26

38703 人

砂拉越

1083972

31

34966 人

13268002

222

59765 人

总数


华人文化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Chinese Weekly

大马华人

经济不景想靠赌生财

周 刊

当心变成大闸蟹! 马

来西亚为石油净出口国,石油收益贡献国 家财政总收入达百分之二十七,然而,随 着全球石油价格从2014年7月初每桶100美元一路坠 崖式暴跌截至2015年1月16日每桶50美元之后,大马国家财 政饱受巨大冲击情况立竿见影。

李欣敏

马来西亚货币令吉汇率兑换美国美元和新加坡新元等 世界通用货币也广受牵连而大贬,如今冲击已反映到马来 西亚社会经济市场里,消费人不仅承受物价上涨压力,连 带许多私人企业也酝酿人员和开支瘦身计划。

开源节流过日子 于是,许多人正想方设法在当今经济不景气日子里,应如何去 开源节流,想办法让自己的口袋增加多一点钱。 与此同时,也有好多人开始感叹赚钱难、感到手头紧,必须勒 紧腰带过日子的感觉很不好受。 在如此捉襟见肘,冷暖自知情况下,一部分人心底就油然而生 赌博念头。 赌博的方式林林总总,最常见的有购买彩票、赌万字票、赌 球、赌马、上赌场、炒股票,还有另类的赌斗动物、赌选举成绩、 赌天气(如是否下雨等)等,其实,什么都可以赌,只要有人想押 注,有一方当庄家,你情我愿就成。 赌博一般分大赌或小赌,按个人能力区分,不能一概而论。一 穷二白者,买一元彩票也算大赌;至于口袋还算有点钱者,一次押 注10元、或100元,也属小赌。不过,赌大赔大是法则。 想“以大博大”者,希望天降横财,好让自己早日脱离“穷 籍”。

“以小博大”风险更大 “以大博大”者心里盘算只要这次大手 笔放胆去博一博,“如果”赢的话,一年半 载不必工作,也不必为无钱可花而烦恼,多 好呀! 至于拖欠贷款又没能力缴纳者,很可能 正心烦一大笔车子或房子贷款事,入不敷出, 打工赚微薄薪水不是办法,不如买彩票碰运 气,“如果”能中奖的话,这些恼人的缠身债务就 可一次过清还,无债一身轻。 常言道“十赌九输”,赌博者往往成为输家。可是,当事人心 里却往往也输得不甘心,自我相信这一次虽然输了,放眼于下一次 很可能成为赢家。

因此,赌徒虽然输了一次又一次,也不愿心服口服不再赌,反 而是一赌再赌,结果泥足深陷,债务缠身,这是病态赌徒的下场。

“病态赌徒”倾家荡产 病态赌徒是一个赌博成瘾的固执者,这是一个赌徒走向自我终 结的结局;不仅如此,欠债累累的病态赌徒,也往往成为一个家 庭、机构、单位、和亲情友情的破坏者,这是非常不幸的事。 也因此,很多病态赌徒因不服输而一赌再赌,搞到自己变成避 债逃亡人,有些人因此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往往因赌博的过 失而成为媒体上的新闻人物和报道材料。 当然,“以小博大”的小赌怡情,也是赌博的一种“精明选 项”。一次小赌小输就当成输掉一杯茶、或一碗面,不会导致荷包 崩大洞。这是许多“入门级”赌徒在头脑还很清醒时的赌博底线。 其实上,赌博是会上瘾的,绝大部分病态赌徒在开始时都属“ 入门级”,后来因贪心成瘾而下注越来越大,变成无赌不欢的病态 赌徒,情况犹如吸毒者一样,没好下场。 许多成功戒赌戒毒者衷心劝告世人千万别沾赌沾毒,前车可 鉴,否则,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然而,全球投入赌海的人越来越多,就如吸毒者人数节 节攀升,以至于社会悲剧和犯罪悲歌不断上演也唱不完。 有专家做过估计,全球赌博市场总值介于4000亿至 8000亿美元,可见,全球赌徒人数达到天文数字,这也可 从赌博正式成为一门经济活动,由此而可见一斑。 在经济不景时,很多失意者往往想把心一横,成为一个 精明的“职业赌徒”,想靠赌为业,对劳心劳力干正行赚血 汗钱感觉心灰意冷,认为一分耕耘未必一分收获。 这也就是为何在市场一片低迷时,赌博活动反而更加兴旺的原 因,而且赌徒也似乎有年轻化趋势,男女赌徒比比皆是。

赌博活动有分合法和非法两种,无论如何,在你沾 赌之前,请好好相信:十赌九输、长赌必输的警戒。

“不赌完全没机会,有赌就有机会”是很多赌徒的赌博观念。

11


学者论述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大马华人

周 刊

Chinese Weekly

别让激进反对派 绑架 整个香港

关品方

(香港大学名誉教授)

四前夕,激进反对派的新发展,是益发激进。首先是反 对「建设民主中国」的口号,然后重新设定纪念六四的 意义是反对中共和夺回香港的自主权,进而提出毋忘六四不等同爱 国。激进反对派的理念是:毋忘六四只是等同毋忘世界上任何残暴 行为,但不要把爱国扯进去,六四要与爱国切割。儘管爱中国不等 同爱共产党;但在今天,中共最怕香港人不爱国,因为那就意味切 割。所以,反对中共最彻底的做法,就是不要爱国。 诬衊解放军是兽兵的説法也出笼了。不但如此,下一步 他们更要与泛民切割的。论据是:雨伞运动虽由佔中而起, 儘管在开始时泛民即表示参与,但大规模的三区佔领却是在 年轻人带头和部分市民投入下发生的。因此,雨伞运动是一 个摆脱泛民「无效能争民主」的市民自发行动,是本土思潮 的全面开花,是本土民主的觉醒,是去中国化的运动,就差 一点没正式提出香港独立的口号。

态度不得不强硬到底 理性务实的民主派朋友们要清醒地看到这点:争取普选 的运动发展到今天,已面临彻底变质的危险关头。笔者同时 希望中央领导也看到,反对派里面有不少还是诚心希望香港 明天更好的有心人,只不过由于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从政 背景,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侧重点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还有 出于政党选举的考虑,加上2012年败选的惨痛教训,态度不 得不强硬到底。 事到如今,他们要有体面的下台阶梯,才能够华丽转 身,顺应民意,让政改方案得获通过。坦白说,建制派里 面,也不排除有幸灾乐祸的袖手旁观的人,表面上不说,心 底里宁愿看到一切原地踏步,因爲这样符合他们的既得利 益。距离表决政改方案的时日已无多,包括笔者在内的「书 生论政」的所谓中间派,无任何个人利害考虑,诚心希望各 方都不要被激烈反对派绑架整个香港,把大好一个国际先进 城市,一个富于生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家园,毁于一 旦。 2015年5月24日,香港支联会在西贡清水湾郊野公园, 举行“民主风筝行动”,表达对平反六四、建设民主中 国的决心。

民主是个改善的进程 谁都知道,民主是一个进程,是现在进行式。中国大陆还没有开 始实质意义上的民主进程,如今决意通过在香港的逐步实践,同时 参照各国的先进经验(包括对岸的台湾),不断往前走。中央同意让 香港先走一步,一人一票普选特首,老实说简直不可思议。美国就是 学习英国的民主发展的历史,将民主进程的时间表,由713年减至189 年。这条漫长的民主路走过,美国花了多少年才到今天?而且还在改 善的过程中。(注:《时代周刊》2015年6月1日,Ian Bremmer) 香港走到今天,不可以打盹,不可以鬆懈。当前是前进或倒退 的一场恶斗。中国在1945年实质上并没有自力战胜敌人。70年后的今 天,其间历尽几许曲折(包括文革和六四),民生民权民主方面儘管 问题仍多,已取得举世公认的辉煌成绩,我们刚开始看到民族迈向繁 荣富强的转机。面对内外挑战,中华民族还在彷徨与呐喊之间徘徊, 还处于最危险的时候,此所以国歌歌词不改。

团结大多数为了一个大目标 从大局出发,着眼香港 的长远利益,笔者除了期望 部分泛民议员勇于摆脱激进 反对派的要胁狙击之外,同 时衷心希望中央能够释出善 意,让一些为国为港着想的 部分反对派议员有机会表明 心迹,説明他们为什么不认 同8.31框架里面某些规定, 同时能够获得支持他们的选 民理解,继续在明年的立法 工联会请愿通过政改反对派再谋占中。 会选举时支持他们。团结大 多数为了同一个大目标,是政治最有效的法寳之一,中央当然优而为之。 提委会提名程序,13学者提出的名单制出闸,极可能是较佳的解决方 案。如今形格势禁,2017年採用的机会微乎其微。我们倡议採用提委会十 分之一委员提名的低门槛,让不同政见的人参选。在参选人以其政纲及理 念公开竞选后,提委会委员投票选择二至三位竞逐者进入同一张名单供提 委会表决。名单获全体委员过半数票通过,名单上的候选人即成为特首候 选人。「名单制」的目的,是鼓励不同政见的团体求大同存大异,通过沟 通和协商寻找中间温和的人选,能兼顾各方利益,使名单能顺利通过。「 名单制」在香港是新尝试,未必能短时间获得各方接受。按先易后难的原 则,如果「名单制」未能在2017年的提名程序採用,可待再下一届採用。

《灼见名家》(www.master-insight.com)授权转载

12

笔者坚信香港人可以上车先,不认同香港人只会「袋一世」。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