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居遊趣●東臺灣Lifestyle】第16期電子報

Page 1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Monthly E-Newsletter

目錄(Contents)

發刊緣起 100 年 7 月開始,本計畫始發行「東臺 灣養生休閒產業推廣及人才東移主題電

01

發行人的話(Editor’s Note)

01

02

本月焦點(Featured Article)

02

03

返鄉青年專題

09

子報」 ,結合最新計畫相關訊息及具相關 焦點文章之書寫,將本計畫相關推動理 念、執行成果轉化為一般民眾最方便閱 讀的媒材,獲得不少訂閱者支持與後續 詢問。去年電子報月發行份數近 600 份,今年將持續維持並戮力提升品質, 預計從 103 年 01 月至 103 年 11 月間 共發行八期。期盼讓更多有心嚮往養生 休閒生活與移居東台灣潛在之移居人

花蓮玉里 • 溫馨的世代交替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分署長 洪嘉宏 玉里鎮的那一群年輕人-專訪玉里鎮奇客邦 玉里鎮奇客邦/謝家豪老師 玉里鎮奇客邦/西瓜家族 微笑農夫林彥光 返鄉的鳥 &

口,藉此電子報之管道更深入了解東臺 灣樂活 Lifestyle。

發行機關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

發 行 人

洪嘉宏

總 策 劃

姚克勛

編輯委員

馮輝昇、謝正昌、李君如、 藍明鑑、王聖銘

羅美容

稿

周曉柔

執行團隊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總 編 輯

許晉誌

作品編輯

黃琦恩

美術編輯

陳聖哲

採訪編輯

胡文偉

訂閱網址

www.easthealthpark.com.tw/

出版日期

中華民國 103 年 07 月出版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發行人的話(Editor’s Note)

花蓮玉里•溫馨的世代交替 作者|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分署長 洪嘉宏

花蓮縣的玉里鎮,沒有堅強的遊憩活動,沒有熱 氣球的加持,但是一批年輕人卻在這裡,帶著他 們的長輩一起,玩出屬於農村的快樂,並以農業 為本,譜出最溫馨的世代交替篇章。 本期電子報帶您來到花蓮縣的玉里鎮,來認識這 些年輕人與他們的社群(奇客邦),看看新移民謝家 豪老師的移居體驗;一觀西瓜家族的西瓜王子如 何漂亮接棒,將祖業推向多角化;最後再看返鄉 農夫林彥光,如何堅守父親給予他的使命,並繼 續揮灑他音樂上的熱情。

1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本月焦點(Featured Article)

玉里鎮的那一群年輕人-專訪玉里鎮奇客邦 撰文|胡文偉、陳聖哲 玉里鎮上一個老舊的眷村,屋後有一棵樹冠約五~六人才可以環抱的百年樟樹,不論晨昏,依稀可以聽到老樟 樹穩健的脈搏和呼吸,奇客邦就位於這樣一個舒適的空間上。 Geektopia(奇客邦)是由數個玉里鎮上青年所發起並成立。因為想要在地方上找一個大家可以互動、分享、交流 的空間,後來感興趣的朋友陸續增加,遂慢慢累積一些資源,舊沙發、床組、書架、各式書刊雜誌、廚具、樂 器、花卉、工藝品等等的進駐,一個舒適空間遂逐漸成形,可以作為成員們工作之餘一個可以休息的場所,同 時也創造出一個空間,讓各種點子和人的交會,可以迸出各式的火花。

奇客邦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eektopiaYULI/timeline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user/Azhu981?feature=watch VideoLike: http://videolike.org/video/%E5%A5%87%E5%AE%A2%E9%82%A6-geektopia

相片提供/ 奇客邦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奇客邦夥伴對工作室的定義其實很簡單: 「一個可以休息、聚會、 激盪想法的空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與別人分享交流。」各 地來換宿的朋友來到玉里,除了有了棲身之所外,也可與夥伴們 互動,甚至到成員處體驗農事生活。成員有教師、廚師、學者、 服裝業者、歌手、農夫、彩繪師、茶行業者等。 它是一個以分享為核心、異業交流、互相學習和成長的夢想孵育 地。空間有:可以架設布幕的室外空間、工藝區、圖書室區、淋 浴間、廚房、園藝區、音樂教室、住宿空間。 正如同奇客邦的英文名字-”Geektopia”,這裡是各式怪傑的 聚集之所,曾舉辦過各種講座、聚會:從軟體程式、文化藝術、 旅遊分享到社會議題,藉由互相分享經驗、專長,讓大家增長見 聞,甚至有了其它的靈感想像。 前有 18 位管理志工,每月各出 500 元支付工作室的所有支出,

奇客邦核心人物小劍劍

相片提供/ 奇客邦

奇客邦工作室聚會照

相片提供/ 奇客邦

除了各自的朋友來此換宿外,還常有國際上的旅人來此分享各國 的文化、美食、旅遊經驗等,也拓展了工作室夥伴的視野。 奇客邦也希望這裡是朋友們喜來之處,利用下班或課餘的時間來 到這兒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一同參加聚會和交流活動,也許靈感 就這麼產生了! 目前奇客邦做過的事有:協助當地社團、參與地方活動、邀請紀 錄片導演講座分享、音樂展演、提供人力資源、發起自由軟體活 動、維基寫作活動、帶領外國旅人及朋友小旅行等等,最特別的 是,幾乎每一項活動都忠實的紀錄並放置在網路 YouTube 上, 想了解的朋友可以上網看看奇客邦做些什麼事。

3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玉里鎮奇客邦/ 謝家豪老師 撰文|胡文偉、陳聖哲 因詩人楊牧《帶妳回花蓮》一詩,遂讓成員之ㄧ的謝家豪自新竹師院數 理系數學組畢業後,選填志願來到花蓮偏鄉的小學服務,目前已歷經十

謝家豪 萬寧國小教導主任

三年載,也在這塊土地上慢慢的將自己的想法實現。

教職 13 年

雖然讀的是理工科目,但他對文史方面卻獨有興趣。喜歡在旅行中認識

興趣/專長 : 各地文化踏察紀錄

各式文化、協助當地廟宇作紀錄建立網站,在學校服務也常帶領學生做

並以英語發聲活動、樂團巡迴演出、扯鈴

社區的踏查,舉凡認識阿美族的野菜、玉石辨識與撿拾、客家族群的人

表演、客語薪傳師、大樓主委

有趣經歷 : 廟會紀錄、串連國際自由軟體

文、產業、信仰等。

圖:奇客邦聚會,右前一為謝家豪老師。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謝家豪幼年成長於屏東的客家鄉村,由祖父母撫養長

成家後在村子裡租屋而居,開始與當地客家鄉親有了交

大,自小三開始由父母接回市區就讀,遂離開了熟悉

談的機會,並開始拾回近 20 年沒有説出口的客家四縣腔

的客家環境,進入了競爭激烈的市區,也一路在升學

調,並參加了客語認證取得客委會認證的客語薪傳師證

班上。但一直令他感到不解的是,為何國高中總是一

書,隨即並擔任客語生活學校觀摩賽東區的主持人,並

直不斷的考試,而所學卻和生活多半無太多的連結

開始向客委會、花蓮客家事務處申請客家相關的案子,

呢 ?

帶領客家的子弟學習客家文化。

小學時,接觸了民俗體育扯鈴,似有天份的在同儕中

也因為認識了原住民歌手莫言,讓他重拾已塵封多年吉

一支獨秀,遂代表了學校參加了縣辦理的扯鈴競賽獲

他演奏的興趣。但卻也因為公務上的繁忙,常讓吉他一

得冠軍。國中時喜歡和後段班的同學混在一起,常打

放甚至一年都沒有機會彈奏,一直到了奇客邦工作室的

籃球,但在言談之中卻慢慢影響這些同學;高中一頭栽

成立,下班之餘,可以彈奏喜歡的曲子,並和朋友們分

進外文的世界,開始閱讀外文書籍,曾經以全縣第一

享。

到台北領取彭蒙惠基金會的獎學金;上了大學,卻因 為對教科書感到索然無味,遂一頭栽進圖書館各式書 籍的世界,閱讀了多樣書籍,其中也因為生活上的受 挫,而在心理、哲學、宗教上找到奮進的養分。 2001 年來到花蓮偏鄉小學服務後,因為喜愛這塊土 地,週末時常騎著車徜徉在花東的土地上。也因為認 識了李健秋(Debian Developer),重新燃起了對自由 軟體的熱情,帶著學生響應了幾次的國際活動(SFD軟體自由日、DFD-開放文件自由日),並以中英文報 導向世界發聲,後來也有機會至各地做自由軟體教學 經驗的分享。

後來因為和玉里鎮上的連結較多了,認識了幾位當地的 朋友,遂發想一個可以聚會空間的想法,於是工作室逐 漸成形。。 這半年來,慢慢的有些成員發起了活動。他也發起了【璞 石閣假日定聚寫作場-璞石閣歷史如何在我們的筆下誕 生】活動,希望透過 wiki 玉里寫作的方式,集合各式人、 團體對各種議題的想法,透過公民的參與,慢慢的勾勒 出一個城市的美好想像,也可作為施政者的規劃參考; 或者是透過 local wiki 的方式,把所有旅人來到玉里可以 做的各項旅行、食宿、歷史建築、產業等各項訊息,整 合在一個資訊平台,讓所有來到玉里的人可以有所參考。

5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西瓜家族 撰文|胡文偉、陳聖哲 在每次農村的拜訪之中,總有許多感動的畫面與回 憶,花蓮玉里秀姑巒溪旁的西瓜田,照顧西瓜的 父子,在炎熱的夏季默默灌溉著西瓜田,彼此間雖 沒對談,但互相幫助的默契早已說明了一切,就和 愛這個字一樣,不需輕易說出口,而是在彼此生活 與相處中來證明這份愛,一份陪伴家人一輩子的約

阿強西瓜 訂購專線: 0911-333-793 羅先生、0972-950-280 羅太太 接聽電話時間: AM 08:00 - PM 08:00 E-mail: amo7546@gmail.com 開攤時間:每年西瓜、南瓜產季,約四月底~六月 07:00-17:00 地址: 花蓮縣玉里鎮三民里 台九線 282.5k 處(田園牛肉麵旁) 線上訂購: http://www.watermelon.com.tw/ 粉絲團: http://zh-tw.facebook.com/YuliXigua

定… 【玉里阿強西瓜】由第一代西瓜夫婦 ─ 西瓜大王 羅榮廣 先生與 陳貴月 女士開始栽培種植,至今已30年, 「阿強」即是西瓜大王的綽號,阿強西瓜也因此得名。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而西瓜大王的兒子,二代瓜農羅東昇,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跟著 老爸下田種植西瓜,學習種植的技術,至今也已 20 多年,爸爸 是西瓜大王,那兒子就是西瓜王子了。 西瓜王子永遠記得老爸最常說的一段話『照護西瓜,就像是在照 顧自己的小孩一樣,只要一天不去看它,就會渾身不自在。』這 段話對西瓜王子影響很大,現在真的是每天不去西瓜園一趟,全 身都會不對勁。 阿強西瓜每年種植面積大於 20 公頃,西瓜產量約五萬顆,大多 的銷量都是賣給批發商,由批發商再銷至全台灣北、中、南各大 市場,而其他的數量則每年固定留下幾千顆,在台九線的 282.5k 處搭棚販賣。種西瓜最重要的就是日照、土壤與水質,而玉里的 西瓜們就生長在花蓮秀姑巒溪的上游,由於位於北回歸線上,氣 候穩定,不僅讓西瓜可以得到充足的日照,水質乾淨無污染的秀 姑巒溪也令西瓜生長的香甜又多汁!

細心照顧西瓜長大

相片提供/ 羅東昇

堅持留在家鄉打拼

相片提供/ 羅東昇

西瓜王子心中一直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花蓮玉里,及西瓜的好滋 味,故自 2010 年起,便開始嘗試以宅配的方式,推出自產自銷 的新鮮西瓜,產地直送至消費者手上,並努力將玉里的農產品推 廣至全台灣,希望所有吃過玉里西瓜的人都說讚!

7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西瓜王子從小就喜歡棒球,而隔壁的母校三民國中在去年成立棒 球隊,因屬偏鄉球隊資源缺乏,因此羅東昇便會載著一車一車的 西瓜,送去請小球員們吃西瓜消暑解渴,除了三民國中棒球隊外, 也會載著西瓜到玉里安德啟智中心,寄送西瓜至各地育幼院等弱 勢團體。 這些年有創意的西瓜王子,也推出了『 西瓜&南瓜刻字服務 』, 大多搭配節慶祝賀送禮,藉由自己的一些創意,希望讓所有人感 受到西瓜家族的用心經營,另類刻字的南瓜與西瓜,上頭多了「母 親節快樂」、「祝身體健康」,讓收到的朋友們既開心又訝異! 西瓜仍屬於季節性商品,在未來西瓜王子也期望能走向體驗、觀 光的方向邁進,藉由週邊商品的開發、體驗瓜田的設立、及鄰近 景點行程配套規劃,延長西瓜商品的生命週期,同時也能讓更多 人能知道西瓜和他生長的這塊美麗土地玉里。 幫助玉里三民國中棒球隊的孩子

相片提供/ 羅東昇

收成的每一顆西瓜都是阿強的驕傲 相片提供/ 羅東昇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返鄉青年專題

微笑農夫林彥光 & 返鄉的鳥 撰文|胡文偉、陳聖哲 返鄉繼承父親遺願的微笑農夫林彥光,住在花蓮縣 海岸山脈山腳下,貫穿花蓮縣南北有三條道路,其 中 193 縣道沿著海岸山脈連結花蓮市與玉里鎮,與 花東縱谷的幹道台九線平行,但是所通過的都是山

林彥光

阿光 ( 微笑農夫 )

光光勝地老大、法蒙斯樂團主唱 工作經驗: 國軍指揮職五年、幕僚職一年、務農五年 興趣/專長: 打擊樂器、吉他、旅遊、海上運動( 衝浪、潛水...等) 有趣經歷: PUB 與餐廳駐唱歌手、原住民電視台樂團表演 粉絲團: 微笑農夫的光光勝地

邊的小村落或原住民部落,因此在三條道路中最窄 小,交通流量也最少,但是農村風光明媚,又可俯瞰縱谷的風情,是來花蓮挑戰自行車旅程跟慢活享受的人最 常選擇的一條路。林彥光住在 193 縣道沿線生產金針花的赤科山下,家中留下了五分農地與若干山坡地。

9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原本微笑農夫是一位專業的駐唱歌手,打鼓是他的專長,在 都市中收入好也有掌聲。但是父親重病,他承諾父親一定會 回到故鄉照顧家中的農地,於是在四年前他放棄城市的工作 回到從小長大的故鄉。林彥光是因為求學而在青少年期就離 開家鄉,但離鄉期間父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寄來自己種的米, 除了對父親的承諾,好米的滋味是他對家鄉、父親深刻的記 憶。 攝影/ 胡文偉

攝影/ 胡文偉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林彥光帶著他的樂器回到鄉間,對農事一無所知,只想要讓田裡恢復童年時綠油油的模樣,種出跟父親一樣的 好米,但是從歌手轉型為農民有許多殘酷的現實要面對,其他的回鄉青年還有父親可以指導,但是他只能憑著 童年中的記憶,回想父親如何的種植,他堅持不用農藥,自己除草,轉型期間收成很差,還要承受他人的批評, 日子過得並不輕鬆,但因為從都市歸來,他比一般農民更懂得使用資訊工具,透過網路他瞭解自己做的就是有 機農業,但好米的滋味還得經過日曬,跟家鄉老人請教這些複雜的程序他才真正對準了以前的好米記憶,網路 也是微笑農夫學習農業的老師,也因為網路他認識了理念相同的夥伴。

攝影/ 胡文偉

11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十六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有機種稻有心就可以,不傷害土地耕作有情也不難,用有限的資源幫助農村弱勢,我想這點在微笑農夫的身上 看到,在玉里這小農村裡,阿光用自己的力量,讓喜歡稻田的人都能來以工換宿體驗,讓更多人喜歡這裡,也 教導學童音樂及種稻,示範教學給孩子看,讓大人孩子都能重拾對土地的信任,放棄慣行農法,改變自己與土 地間的依存關係,這些都是以善念為出發點,在人、生命與土地間得到的衍生效益。對阿光來說,讓願意上進 的人能自食其力,有尊嚴的向上,讓付出的人能更了解幫助的對象,是他父親留給他的使命。

攝影/ 胡文偉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