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目錄(Contents)
發刊緣起 100 年 7 月開始,本計畫始發行「東臺灣
01
分署長的話 (Editor’s Note) 尋找地方的美好回憶 / 陳繼鳴分署長
養生休閒產業推廣及人才東移主題電子 報」,結合最新計畫相關訊息及具相關焦 點文章之書寫,將本計畫相關推動理念、
02
去年電子報月發行份數近 600 份,今年
03
期盼讓更多有心嚮往養生休閒生活與移
04
焦點人物
地方大小事
05
特別報導_玉里鎮 大家好,我們是二手女孩! / 賴怡君 「沒在跟你認真X一起來趕集」不二手的市集 / 賴怡君
發行機關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
發 行 人
陳繼鳴
總 策 劃
姚克勛
編輯委員
馮輝昇、謝正昌、李君如、藍 明鑑、王聖銘
主
編
林昌黎
校
稿
廖丁詮
執行團隊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總 編 輯
許晉誌
作品編輯
黃琦恩
美術編輯
余佳諭
採訪編輯
賴怡君
訂閱網址
www.easthealthpark.com.tw/
出版日期
中華民國 104 年 05 月出版
05
09
漫遊富里市街 / 郭廣賢
居東臺灣潛在之移居人口,藉此電子報之 管道更深入了解東臺灣樂活 Lifestyle。
02
返鄉投入,從部落社群學會對山林的尊重 / 藍姆路‧卡造
將持續維持並戮力提升品質,預計從 104 年 02 月至 104 年 11 月間共發行六期。
本月焦點 (Featured Article) 從富里的農戶身上學習 / 陳聖哲
執行成果轉化為一般民眾最方便閱讀的 媒材,獲得不少訂閱者支持與後續詢問。
01
11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分署長的話(Editor’s Note)
尋找地方的美好回憶 作者|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分署長 陳繼鳴
富里鄉位於花蓮縣最南方,是沿臺九行駛要特別拐 彎才能進入的美麗秘境。富里米、金針花海、有機 村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著名據點,而最吸引我駐足 的是富里充滿真誠又樸實的人,和蘊含著深度發展 潛力的休閒養生產業。 近年富里面臨到淡旺季經營困境及在地業者間缺 乏串聯等問題,在地聯絡網推動的核心在於人與人 之間的互動,不像玉里已經有青年社群耕耘串連, 富里的年輕人大多藏身在農家裡。藉由示範鄉鎮輔 導推動,今年的富里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變化,地方 農戶、商家及青年都一一站出來共同行動,我想只 有這樣跳脫傳統觀光發展的侷限,勇於嘗試串聯, 才能在傳統鄉鎮中,闖出一條屬於富里的半農半 x 與有機鏈結的方向。因此本期電子報除帶領讀者漫 遊探訪富里市街外,並特別針對示範鄉鎮輔導,挖 掘富里聯絡網交流激盪的過程,並介紹二代返鄉青 年回鄉之路。 而上期電子報介紹過的玉里,在 4 月中發起「沒在 跟你認真X一起來趕集」不二手的市集活動,本期 接續特別報導方式帶領讀者深入活動現場,感受玉 里的活力。
1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本月焦點(Featured Article)
從富里的農戶身上學習 撰文|陳聖哲 (103 年慢城富里-友善的農莊聯絡網推動計畫 共同主持人) 富里聯絡網一開始推動的主軸便是農莊,而農莊的組成有農戶、民宿、體驗農家與餐飲業者,其中各業者藉由 合作與多角化經營所串連出的各種可能性,是計畫推動的初衷,在執行初期,我們就從業者身上感受到農家的 美好,不只在於農友們的純樸與親切,不只在於有機的天然環境,重點是他們對於自身態度的體現,以及身為 農夫的驕傲。 慢城、慢食、半農半 x 與有機鏈結等思維,問富里的老農友們是不知道的,但是他們的生活卻就是真實在實踐,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部落到社區是那麼的緊密。一個老農住院後,鄰居自然的開始照顧他的狗;部落水圳要 修繕,每個年齡階層與家庭都出人來幫忙,沒有人會偷懶或是不幫忙,因為這是所謂「公共的事務」 ,對每個人 而言都是同等的重要。
攝影 / 侯勛翰2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在訪談中與農友越來越熟識,許多真心話就在言談間流露,在社群的對話中也更多思維的相互激盪,印象中一 次在六十石山針對計畫「淡季推廣行銷」重點的工作坊,激起了農友之間的討論,他們的本業都是農夫,經營 民宿與體驗只是自身的副業,多數的人在旅遊淡季的時候便可以全心投入農業的生產,如此的交錯,才是農村 生活的主軸。 「如果沒有淡季,我們哪有空作農,與土地一起休養生息?」某個阿伯提出這個思考,讓熱烈討論淡季行銷的業 者頓時靜了下來,富里的農友們,不是單單的「民宿業者」 、 「體驗業者」 ,而是「半農半民宿」以及「半農半導 覽體驗」啊!「如果觀光興起,農業勞動力是否無法負荷後,就可以補充年輕人回來執行觀光的領域呢?」某一位 業者大姊又提出另一種解釋,大家又開始思考這個事情,不論哪個論點,其實都有一定的道理,而業者藉由這 樣的溝通互相交流,共同去討論出未來大家願意一起承擔並努力的方案,才是最值得的。
攝影 / 侯勛翰 3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賞萱坊
雅舍小築
春明農莊
益順休閒農莊
勇成茶莊
富茂農莊
964 驛棧
鐵掌櫃茶舍
六十石山頭目的家
相如休閒山莊
龍安製茶廠
雲閩山莊
萬合農莊
富里六十石山茶園
攝影 / 侯勛翰 4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焦點人物
返鄉投入,從部落社群學會對山林的尊重 文|藍姆路‧卡造 返鄉這件事情對我而言不是意外 在我小的時候,父親就常常教育我,希望我長大能服務及貢獻部落,當時因為部落週邊缺乏醫療資源(現在也 是啦),往往生病就要跑大老遠到隔壁玉里鎮,所以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二年級,我的志向就是當個醫生,然 後在故鄉服務,也因此我念第三類組,希望能走醫學與生命科學的領域。 在高三那一年,那時剛好是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第一次招生,激起我心裡想要貢獻部落的想法,就踏上現在部 落工作者的路…
5 照片提供 /藍姆路‧卡造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投入社區 豐南社區是一個原住民與漢人各半的社區,大四當年我投入社區事務,也是第一次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從一 開始文史調查與音樂採集,到之後投入文化教育與青少年傳承,一開始原以為對實踐連結性不強的大學理論課 程,在自己實際投入社區營造與部落工作之後,才發現原來所學都可以連結,包含人類學與文化上的訓練,也 造就了我對文化脈絡掌握上的敏感度。 而在研究所的時候,才發現部落真的要進步,最終要回到產業發展,有些部落的青年回到社區,如果不能有穩 定的收入,漸漸也會消耗掉自己的熱情。 服務部落是志業 我的身分同時為學生又是部落工作者,來來回回部落的事情,這是我一生的志業。對部落的使命感一直讓我走 到現在,但是這使命感也是我的壓力來源,直到現在,有時家裡的人覺得這樣的學歷應該做更好的工作,有些 居民覺得待在部落就是懶惰。當頭目把我帶到較高年齡階層的討論中,許多長輩都覺得:「讀書人才有想法」 , 但這樣的支持讓我壓力很大,現在我慢慢在會議中引導大家說出不同的意見,有真正的交流才能把事情推動的 更盡善盡美。
6 照片提供 /藍姆路‧卡造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年輕人回流的重點是夥伴,就算有穩定或很高的收入, 你每天接觸不到同儕,沒辦法有相同頻率的交流或是 分享,是很難受的事,所以這兩年多來,我決定適度 的跳脫讓自己休息,不是每天 24 小時都在思索部落 的事,很多人覺得我同樣是學生又要處理部落的事情 很累,但我認為身分角色的切換是我一直可以走下去 的方法。 未來願景 原住民同時身兼不同的角色,半農半 X 半獵人,觀光 發展因為網站的曝光下,反而干擾了大家的生活,所 以我們在旅遊上限制是一週兩團,才不會影響原本居 民務農的步調,而鄉村發展的重點我認為在於「集體 性」,因為我們不是像都市那樣要發展競爭力,成功 的要素就是大家一起合作,群體的凝聚是一種約束與 牽制,但也可以視為與夥伴間的「約定」,部落水圳 開鑿百年卻能一直使用至今,就是部落能活用農田派
照片提供 /藍姆路‧卡造
工並真正達到效益的最好範例,這背後其實是很嚴謹 的制度在操作,讓部落能維持原來的地景,組織的功 能,讓大家有共識去尊敬山林,這超越了一般的法規, 所以大家會藉由部落的聯絡網去串聯公共事務,這樣 的合作關係是部落生活特別的地方。
照片提供 /藍姆路‧卡造
7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現在更積極投入文化傳承與青年輔導這一塊,就是因 為部落推動都需要夥伴,希望在推動的未來,能有越來 越多的夥伴一同加入,大家一起走才能長久。
藍姆路‧卡造 花蓮縣富里鄉阿美族人,目前就讀臺灣大學同時投 入部落工作。 因先天髖關節問題導致行動不便,但仍以毅力克服 種種困難,積極學習,成為部落中少數接受高等教 育的年輕人。以自身教育成果投入原鄉部落建設、 社造及文化保存,參與社福、部落產業及環境議題 等計畫,回饋服務原住民部落,並擴及到其他原住 民部落與其他族群,深獲部落長老推崇。 E-mail:kacawlameru@gmail.com
照片提供 /藍姆路‧卡造 8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地方大小事 漫遊富里市街 文|郭廣賢 (103 年慢城富里-友善的農莊聯絡網推動計畫 計畫主持人) 南花蓮的富里鄉是許多旅人常會忽略的美麗景致,這個從臺九線要特別拐彎才能進入的美麗秘境,蘊含著深度 的文化與自然,其中富里鄉行政中樞的富里社區,以中山路以及和平街兩條平行道路貫穿,短短不到 2 公里的 街道,充滿著老屋以及小秘境,舊菸葉廠、公埔遺址、火車站、瑞舞丹大戲院以及文物館,因為是都市計畫區, 富里的市街少了農委會資源的補助,反而自己保留了一個特殊的風貌,僅兩線道的中山路為重要的聯外交通幹 道串起富里人整個生活軸心,而西邊平行的和平街,另一邊就是無盡的田野,伴隨著地平線盡頭的火車,是許 多攝影旅人的秘密拍照點。
9 攝影 / 侯勛翰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富里除了觀光休閒之外,還有很多生活的氛圍與情調,適合旅人長宿並且細細品味」邊界花東的年輕老闆陳 律遠一句話點出了富里市街的特性,雖然不像羅山村、六十石山那般有名,但是舒適的生活環境與氛圍,仍然 吸引他返鄉居住,富里市街沒有遊覽車與喧囂的遊客,街上的小吃店裡擠滿的都是在地的居民,菜上桌時還可 以與老闆簡單的話家常,生活的魅力就在於此,沒有觀光客喜歡的大山大海,富里市街最具觀光效益的,應該 是位於中山路以及站前街交叉口的富里鄉牌坊了吧,一個三層樓高的牌坊,標示著富里米、金針花以及香菇等 農特產,算是「俗又有力」 。 如何交融舊與新的元素,富里做了最好的詮釋,每一個街道的元素都可以串連不同時期的故事,富里鄉境內有 十餘處陸續被考古學家發現的先人遺址,距今約兩千到七千年前,屬新石器的史前時代;其中面積最大、最具 體的公埔遺址,為第三級古蹟,也是卑南史前文化範疇,分佈範圍長約 700 公尺,寬約 250 公尺,現在成為小 型休憩公園的地景,居民於早晨及黃昏時間在此運動,遺址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繼續支撐著整個文化的成長。 富里市街很美,但其中的人情之美與生活之美無法用相機傳達,只希望旅人們能留給自己一個月以上的時間, 來個長宿生活,體驗其中滋味吧!!
10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特別報導_玉里鎮
大家好,我們是二手女孩! 認真/不認真,正經/不正經,一線之隔,沒有極限 撰文|編輯團隊 在豬圈裡辦市集會不會太特別了?!因緣際會下,將 三個個性迥異的女生結合在一起。 奇客邦成員之ㄧ的永清哥,因為植物研究的關係移居 到了玉里,身為另一半的 Sasa 當然也一同過來;王 mo 嫁給玉里在地人,正是花蓮玉里鼎鼎有名的第二 代阿強西瓜;Alice 則是認識了一樣愛好摩托車比賽 的同好─奇客邦成員,進而認識了玉里,思考著人生 的轉捩點、生活的各種面向,毅然決然辭去安穩的工 作,投身玉里這個地方, 三個謎樣的女生,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這裡,然後相 遇,她們都不是玉里人,但熱愛著玉里!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因為 Sasa 有一些舊衣服想要 清理,剛好王 mo 也有一些用不到的小朋友衣物而參 與,Alice 要將從臺東泰源書屋來的二手書籍整理義 賣,她們用了兩天的時間號召,辦了一個在舊豬圈的 小型二手市集,因而誤打誤撞闖出了「二手女孩」這 樣的名號。
圖片來源 / 二手女孩 Market Girls 粉絲專頁 (李彥瑾 繪)
這次,她們選擇在舊玉里國小辦第二次的市集活動, 雖然口號喊著沒在跟你認真,卻是處處看的出用心, 讓我們也一起期待在地社群為玉里注入的新活力。
11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沒在跟你認真X一起來趕集」不二手的市集,全心的誠意 撰文|編輯團隊 玉里鎮位於花蓮的尾端,北鄰瑞穗鄉、南接富里鄉、西側為卓溪鄉、東側則為臺東東海岸的長濱鄉,區域位置 相較於週邊鄉鎮是十字中心的集散地。 鎮上有一群返鄉或移居的青年,組成「奇客邦」 ,其中分別由三個個性迥異的女生王 mo、Sasa、Alice(下圖由 左至右)所組成的「二手女孩」 ,因為一次豬圈裡的二手市集而誕生,原本是想用 S.H.E 女神團的姿態出道,想 不到二手女孩的標籤卻撕不掉了。 二手女孩們幾經多次開會討論與溝通,三人分歧的意見從平行到相交,秉持著活動的出發點只要為玉里帶來美 好和可能就對了,問題紛紛迎刃而解。要辦一個能吸引人目光的市集,名稱佔了無比重要的位置, 「沒在跟你認 真」就應聲而出,雖然名稱是沒在跟你認真,但其實活動處處看的見用心,活動主要是辦給玉里居民的, 「沒有 (的資源)不代表不需要!」二手女孩 Alice 如此地說著,將新的感官帶給當地居民,當然也歡迎其他人一起來認 識玉里,有別於一般觀光性質成分高的市集,所以在攤販挑選的比例上也是有講究的,總共 20 多個攤位裡有一 半是玉里一半是其他地區,藉由攤販與攤販之間的良性競爭、分享與互相學習激盪出新想法,讓玉里小農的米 也可以有不同的視野,買賣不是唯一目的,彼此快樂的收穫才是他們真正要表達的訴求,希望是雙向所產生的 交流結果。
12 照片來源 / 二手女孩 Market Girls 粉絲專頁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活動的安排上也適合老中青三代, 「當代小丑工作室」帶領著小朋友遊戲、年輕人有地方發揮、年紀稍長的長輩 可以坐在大樹下休息,舊玉里國小是玉里人共同的記憶,廢棄後改建成鎮民廣場,使用率卻不如以往,為了讓 美好地方能夠重新活化,特意選了舊玉里國小作為市集平臺,具有歷史痕跡的牌樓成為音樂表演的舞臺、璞石 藝術館旁的廣大木棧道成了講堂的最佳位置,市集則在兩者之間,草地上大樹下有攤販、講座、音樂和笑容, 手印樹的互動取代了一般的簽到方式,多了幾分趣味和溫暖,見證集結而成的生命力量,從主動體驗開始到認 識花東,這裡有太多寶藏了! 這一攤沒有老闆,只有每個人心裡的守護神─誠信商店,短短幾個字告訴我們這裡一切的體驗都可以很隨意輕 鬆,裡頭擺放的是「阿強西瓜」種植的蔬果,黃橙橙的番茄、刻字的南瓜,以及泰源書屋二手書、童裝、好吃的 馬芬蛋糕等,還有幾款配合風景用文字簡單說明的明信片,我想只有小豬公稱的上這攤的老闆吧?!
攝影 / 賴怡君13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十二點半不到,木棧道平臺上正準備開始「丁丁小吃部」的拿手 料理,大樹上掛著食作‧講堂的牌子,將三層肉放入大鍋中煎烤, 絲毫不浪費半點空間,也將其他備料(馬鈴薯、紅蘿蔔)一起加入 悶煮,隨著香味四溢,聚集的人潮愈來愈多,一邊料理一邊分享 廚藝秘訣,簡單的原味,有紅有黃,再灑上一點綠的香菜做搭配, 好一道賞心悅目的菜餚完成了。旁邊不斷傳來有節奏性的音樂, 轉移陣地就席地而坐,或依偎著大樹下,風一直在吹,母語的歌 聲、逗趣的歌詞,唱歌的人享受的表情、聽歌的人放鬆的姿態, 還有那拍打節奏露出的結實臂膀,陳建年的海洋是必唱的經典之
攝影 / 賴怡君
ㄧ,只有在 Youtube 上面才能聽到的布農原音也親耳聽見,質樸的外表下各個身懷絕技, 「怎麼拿~麼強啦!」 不時傳來口哨嗶~的好幾聲,準備爆米香,好貼心的服務,讓人有塞耳朵的預備時間,爆炸一聲才正要開始忙呢! 塑形、切整、裝袋,說的倒簡單,但都是老經驗,而市集挖寶也才正要開始,各式的面孔中也有定居臺東的英 國人來共襄盛舉,各式自產自銷的在地花蓮米也一一呈現,其中一攤「小島友米」身穿傳統服飾的婦女特別引 人注意,她們是來自豐濱鄉的新社部落噶瑪蘭族,種在海邊的米是什麼滋味呢?用林投葉編織的情人便當或許 可以一解疑惑,帶來用香蕉絲編織的帽子與飾品,大地的色系,她們用陽光般的笑容對待,天性使然。玉里的 赤柯山有名,有名的是金針花的風景、金針花的食用,山腳下有一家「917 有機農場」 ,種的是小油菊,命名的 方式很直線,就是返鄉務農兒子出生的那個時間,在這裡你可以好奇每一家攤販,他們都樂意分享。
攝影 / 賴怡君
攝影 / 賴怡君
14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二十三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大樹下,耆老說故事,耆老嗡嗡一點也不老,還可以露一手 木箱鼓絕技,講述著布農族射耳祭的淵源起始,與自然萬物 息息相關,帶著口音的節奏說故事很有個性。 此次由玉里鎮公所提供經費與在地社群共同合辦「沒在跟你 認真X一起來趕集」的活動,雖然在配合上有許多需要協調 的地方,但都是為了傳達好的思維,讓更多人知道玉里的潛 在能量,也讓更多玉里人發現家鄉的美好,願意給自己一次
攝影 / 賴怡君
的機會,市集本身就是一個聚集好事物、連結週邊特色的平 臺,顯然這是公所與在地社群打破既有上對下的界線,發起
二手女孩:三個風格迥異的女孩,分別來自不
友善的連結,我們期待他們的發揚光大,下一次也來玉里趕
同的種族與城市,喜歡把事情搞大,嘻嘻鬧鬧,
集吧!
不認真之餘還帶點正經。 We're Mo, Sasa and Alice.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uligirls
15 照片來源 / 二手女孩 Market Girls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