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七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目錄(Contents) 01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編者的話(Editor’s Note)
01
邀你一起守護東臺灣的永續美好/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分署長 洪嘉宏
發刊緣起 100 年 7 月開始,本計畫始發行「東臺 灣養生休閒產業推廣及人才東移主題電
02
本月焦點(Featured Article)
02
愛上東台灣在地生活/關山鎮電光里里長 潘寶瑩
子報」,結合最新計畫相關訊息及具相關 焦點文章之書寫,將本計畫相關推動理 念、執行成果轉化為一般民眾最方便閱讀 的媒材,獲得不少訂閱者支持與後續詢
03
池上/關山生活故事(Lifestyle Report)
06
地方之愛/自由工作者 Umav
問。去年電子報月發行份數近 600 份, 今年將持續維持並戮力提升品質,預計從 101 年 10 月至 102 年 3 月發行六期, 擬於每月 18 日發行。期盼讓更多有心嚮
04
計畫最新訊息(Latest News)
往養生休閒生活與移居東台灣潛在之移
【計畫動態】本年度「推動東臺灣養生休閒產業暨促進人才東移計畫-新莊園經
居人口,藉此電子報之管道更深入了解東
濟示範方案」開跑囉
臺灣樂活 Lifestyle,特別是獲選示範處 (臺東縣池上鄉、關山鎮)之相關人物與 地方動態。
【下期文章預告】
發 行 人
洪嘉宏
總 策 劃
王東永
編輯委員
李君如、馮輝昇、藍明鑑、 王聖銘、謝正昌
主
編
羅美容
執行編輯
郭麗津
作品編輯
陳聖哲
美術編輯
楊賀捷
校
黃韻宇
稿
【邀稿通知】與我們分享您的東台灣居遊經驗
出版機關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
執行團隊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訂閱網址
www.easthealthpark.com.tw/
出版日期
中華民國 101 年 10 月出版
09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七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編者的話(Editor’s Note)
東臺灣的美好,需要您一起耕耘 作者|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分署長 洪嘉宏 「推動東臺灣養生休閒產業暨促進人才東移計畫」已經邁入第五年,這幾年耕耘下,看著東臺灣這片土地激發 出豐富的產業提升創意構想以及多元的社群整合,讓人的確讚嘆於東臺灣這片土地蘊藏的豐富元素!不論對在 地居民,或是對尋求安寧、調養身心的居遊者而言,東臺灣這種具有緩慢療癒性質的步調,是不可替代創造人 們生活質感、生命價值的美好滋味。 東臺灣擁有全臺最好的自然資源與廣大土地,在政府單位與在地居民齊心耕耘下,許多具有潛力的產業已經開 始慢慢出頭,東臺灣在旅遊領域上「養生休閒」的概念主軸也漸漸受到認識與認同。但是,人口外移與高齡化 現象仍然是東臺灣地區的隱憂,特別是農村地區。計畫已推動至第五年,這一年的關鍵,無非是建立起一套有 效的機制,吸引二代返鄉與新移民的加入,帶著各自的專長,一起來耕耘這片土地,並實踐自己的理想。 101 年度除研議具體方案外,也將辦理相關各項活動,延續去年度建立的新移民鏈結與在的社群關係,期望透 過實際機制的建構媒合優秀人才與地方,達成本案具體的示範性。 透過電子報的發行,揭示計畫執行的最新進度;除了池上、關山示範地區生活故事 Lifestyle 是本電子報的一大 重點外,亦邀請一直對本計畫「養生休閒」理念支持與付出的地方夥伴撰文;此外,更希望已經在東臺灣地區 生根的居遊者們能參與本報的投稿,藉由實地經驗的分享,達到本報希望與在地交流的宗旨。 歡迎大家訂閱並且推薦給您的朋友,讓我們一起為守護東臺灣的永續美好而努力!
1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七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本月焦點(Featured Article)
愛上東台灣在地生活 作者|關山鎮電光里里長 潘寶瑩 日出東昇、普照大地 令人驚豔的日出~總是在每天平凡的生活中帶來出其不意地驚喜,沒錯!!這就是我的家鄉~電光!當陽光灑上稻 田一身的金黃,彷彿像在跟大地說: 「早安,您好~又是一個令人充滿蓬勃朝氣的快樂天。」天才矇矇亮,農夫 們便迫不及待的去和他們「親愛的」請安問好,期望它們健康成長!走在田中央,敞徉在一片綠海中感受那片 安靜祥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便是我們的生活。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七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電光舊名雷公火,在日據時期,日人便將此地喚名「日出」, 日出東昇之處,一個充滿能量與靈氣之地,能讓人忘卻煩 囂洗滌心靈,讓身心都得到鬆弛並充飽電力的好地方。一 個平靜的小村莊,當地人以種稻為生,農忙之餘種菜養魚 或溪邊垂釣或三五好友樹下乘涼天南地北的聊一下午,好 不愜意。在這純樸的小村莊,有著大自然給予的天成美景, 無須裝飾更無須矯飾任何美景在這兒可以恣意享受,慵懶 的走、漫步的遊、大口的呼吸屬於你的自由,敬天謝地感 恩上天賜與的一切美好!
3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七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電光—我的家鄉,竹砲的故鄉,部落裡約七成為阿美族族群, 二成為客家族群,其他則為閩南、外省及新住民。約距今 200 年前,電光的阿美族族群從屏東滿州遷徙到電光,從此在此 定居。約 1896 年的時候清朝派員來管理接收電光部落,要求 部落族人歸順清朝,當時電光部落的青年階級領袖 Kaday 不 同意清朝的要求,因此清朝發送宣戰書到電光部落,青年領 袖 Kaday 看了宣戰書之後,得知清朝將派兵來攻打電光,便 召集所有部落的青年人 (Kapah) ,由領袖 Kaday 擔任總指揮, 帶領青年人在部落邊搭建石牆進行防禦,石牆長約 600 公尺, 並且在石牆上留洞口以利瞄準清兵;清朝派兵來攻打電光時, 以火槍及可遠距離發射之砲彈攻擊,而電光的青年僅有用番 刀(Funus)做為武器,以及採用刺竹的竹炮(Kuwang)。 竹炮並沒有殺傷力,先民是使用碳化鈣加水產生乙炔點火燃 燒產生氣爆力,僅能發出強大的聲響作為嚇阻之用。使在遠 處攻打的清兵誤以為電光部落也有強大的攻擊火力,便開槍 發射火砲彈,等待彈藥放盡。第二天清晨,青年領袖 Kaday 便率眾以番刀殺出與清兵近身搏鬥,部分清兵往新武呂溪上 游逃離,電光擊退清兵獲得勝利。也因本來只是趕小鳥山豬 的竹砲在戰役中立了大功,現在成了部落裡祭祀迎賓不可或 缺的重要主角之一。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七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客家族群來到電光,多為 1960 年 87 水災後從西部 遷徙到後山在此定居的居民,來到此地約有 50 年了, 雖然和當地阿美族為不同族群,但因為電光這個大家 一起居住的美麗家園,大家都相處融洽族群融合。 這些可愛的居民及美麗的土地深深吸引著我,我想… 也會吸引你的駐足!
編按: 潘里長在電光里耕耘多年,當地人都習慣直接稱呼她為「寶媽」,本團隊在第一次與寶媽接觸時,便從她談吐 間感受到她對地方的熱愛,不只是電光里與關山地區,更延伸至整個東臺灣。寶媽也是個實踐者,除了積極處 理地方事務,更努力研究在地文化,本文中所分享之部落故事,便是寶媽從當地部落耆老口中慢慢挖寶的結果。 去年 11 月 30 日,寶媽更以電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的身分,協助社區撰寫計畫「電光發光遊子返鄉」並爭取 到今年度農村再生計畫的經費補助。本團隊期待藉由寶媽的手促進地方發展,吸引更多遊子返鄉參與社區事務, 讓電光更美好。
5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七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池上/關山生活故事(Lifestyle Report)
地方之愛 作者|自由工作者 Umav 2001 年盛夏,坐在紅葉教會階梯上眺望鹿野地區的高台與縱谷,心想能在這住上幾天該有多好。隔年靜秋, 夜裡跟著部落青年 Langus 騎著摩托車回到紅葉,星空下,山的稜線更顯心中的那份堅定~我屬於這裡。一踏 進 Langus 家,即聞到柴燒的米飯香,Gina(母親)正採摘野菜準備晚餐;視覺隨著房子的魚鱗板延伸至盡頭 的柴燒熱水爐,Dama(父親)正蹲著堆柴引火,屋頂上炊煙裊裊,讓人頓感時空錯置。而我的出現卻引起家 人的一陣騷動…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七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Langus 回憶此段往事:當時回到家,我父母親馬上追問為什麼帶一個 Desuluman(白白)的人回來?我們家這麼簡陋、 晚餐又沒什麼菜……,結果 Umav 竟然吃了兩碗飯,我母親都嚇到了,這麼瘦的人,竟然吃兩碗飯!」
原來當時我無意間吃了兩碗飯,而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回想起當時的情境,langus 家吸引我的不只是白飯的味 覺,還有那木造矮房的視覺、母語禱告聲的聽覺,讓人有回家的感動。而後隨著季節時序往返紅葉與都市之間 的我,從一個旅人到遠方有個家的心境轉換,紅葉成為我關照的場域,而這份地方之愛因著人與地方的情感聯 繫,跨越了族群的邊界。 2003 年初春,跟著 Siwa 阿嬤在選定的耕地上向 Dihanin(天神)說明我們即將耕作小米一事,開始生命中的 第一次耕種。依稀還記得當時不習慣早起的我,總是比太陽晚起,只能看著比太陽早起的 Siwa 阿嬷已在山腰 上升起燒墾的白煙,心中還偷偷想著,這美好的畫面只有晚起才看的見!為沒能趕上開墾而懊悔的自己找了一 個平衡的說詞。而後為了不錯過小米田裡的農事學習,練就了聽自然之聲就能判定太陽開工時間的生理時鐘。 隨著小米從土裡冒出綠芽,我與 Siwa 阿嬤不定時到田裡以傾斜 45 度的彎腰智慧輕鬆除草;田間絮語夾雜著國 語與布農語讓彼此瞭解對方的明白,我問布農族的小米神話故事與禁忌傳說,Siwa 阿嬤問我都市裡的學習。在 小米田裡,透過身體的勞動,我們以心靈跨越時空學習彼此的生活經驗,我突然驚覺相差半個世紀的生命,卻 連結起百年以上的文化脈絡。
7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七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台北、花蓮、台南、德國、北歐、捷克、宜蘭…2010 年再次回到台東紅葉,這次以新移民的角色,在沒有長者 的陪伴播下生命中的另一畝小米田。期間的開墾、除草等田間勞動,最後僅有三成的收穫,卻喚醒了 Siwa 阿 嬤曾經訴說的生存美學記憶。曾經在半個世紀以前,「吃飽」這項物質文化牽引著布農族人與小米之間發展出 非常微妙的關係,因為小米的生長與收穫維繫著整個族群生命的延續,因此發展出一系列繁複的小米歲時祭儀, 逐漸的在文明進程中源源不絕地把小米的美感經驗保留下來。而我卻在多年後看著幾乎快被鳥兒吃光的小米穗, 才真切感受到收穫的多寡聯繫著生命與族群的延續;且耕作不僅只是種出食物,是承載著人與土地、人與自然 萬物和諧歌唱的文化演替,讓現在的我才能經驗到屬於這個場域的生存美學。 第一年的耕作,被長輩笑怎麼傻傻的還去種小米,尤其是 在小米欠收之後,這股傻勁讓我更堅定持續以布農族式的 自然農法耕作,因為想要經驗的是小米背後的非物質文化。 然而生存的問題是必須面對的,在沒有小米可販售的窘境 下,坐在小米田邊發呆、看著遠方的都蘭山,我思索著越 過那一座山之後就是太平洋,彼岸即是 Gina 說的阿美力卡 (美國) ,世界是這樣的廣大,那就用文字、圖畫、口語的 方式將小米田裡的故事傳遞出去,尋找後現代文化認同的 消費群,於是「與月亮的約定1」系列出版品就此誕生。 從旅人的歇息、長居的體驗到新移民的文創,是一份地方 之愛聯繫著人與土地的相遇,而多元文化與人的流動讓地 方成為微觀者欲關照與情感依附的場域。下次來台東,請 試著尋覓一條幽靜的小溪玩水,亦或是找棵大樹下睡個午 覺,也許某處就將開始有屬於你的地方之愛囉。
1
很久以前,天空有兩個太陽,布農族人被曬得無法工作與生活,因而射傷其中一個太陽的眼睛。太陽變成月亮時,教導族
人如何耕種小米,並且必須依照月亮盈缺進行祭拜,這樣小米才會豐收。這就是布農族的傳說~與月亮的約定。
【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 第七期電子報 Monthly E-Newsletter
計畫最新訊息(Latest News)
【計畫動態】本年度「推動東臺灣養生休閒產業暨促進人才東移計畫-新莊園經 濟示範方案」開跑囉 99 年度東臺灣養生休閒產業暨促進人才東移計畫,優先選定臺東縣池上鄉、關山鎮作為計畫推動之示範地區, 以去年度建立的計畫架構設計出實際的操作手法,本計畫團隊並期望在實際人才媒合的過程中,能找出相關的 規劃盲點與課題,來突破並建立後續發展的操作流程。 未來本計畫也將蒐集研究現有的公私部門資源,建立一個可快速連結與查詢的平台系統,讓需求者能與供給端 能達到快速的連結,並透過電子報與臉書粉絲頁等平台,提供多元的在地資訊並揭示計畫執行的最新進度。
【邀稿通知】與我們分享您的東台灣居遊經驗 本年度的「花東居遊趣‧東臺灣 Lifestyle」第七期電子報以「地方之愛」為主題,特別邀請到關山鎮電光里潘寶 瑩里長與居遊者 Umav 小姐執筆,撰寫出她們對花東這片土地熱愛的故事。本電子報未來預計於每月 18 號出 刊,除了每月的焦點文章之外,也將不定期刊載東臺灣居遊者的故事。不論是您或是您身邊有特別的居遊者動 人故事,皆歡迎您投稿給我們,備有微薄稿費,歡迎來信 eastern.taiwan@gmail.com。
【下期文章預告】 下一期電子報將對本計畫 10/25 舉行的跨部會資源整合協調結果及 10/29-30 的現地參訪活動做相關的介紹, 讓各位了解計畫近期所正在努力的,並有另外兩則精彩的東臺灣居遊報導,敬請讀者們期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