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刊八

Page 1

逆 光

刊 八


總編的話 第八刊將是我與副總編鄭猷祥任內的最後一刊。首先還是要先陳腔爛調的感謝各 位讀者一直以來的支持與愛護,沒有大家的幫助與指教逆光沒有機會走的這麼遠、 這麼久。 一年以來,逆光從順利迎接嶄新的第二年、經歷挑戰性與創新的活動、到慢慢穩定 下來成為系上定期會出現的一份子。中途意外面臨了今年三月的太陽花學運,除了 打亂所有人的步調之外,也挑戰了逆光的定位與立場,雖然最後我們決定,以刊載 相關系列文章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支持,但過程中更不乏對於未來的無力感與不確定 性。 也是因為此次學運的契機,讓我們更加堅定,缺乏一個暢通的意見交流平台,以及 有效的雙向溝通與彈性,對於一個群體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所以,無論面臨多大 的障礙,我們都希望持續逆光的力量,在系上點起一盞續航不斷的明燈,讓討論公 共議題的火苗不會熄滅,穩固系上學生、老師以及行政單位之間的溝通橋樑。 另外,最讓人開心的是,新一代的總編輯即將上任!非常感謝簡至善與陳威誌願意 扛下重任,相信未來的一年,在兩位的熱血與才華的滋潤下,逆光將繼續在心理系 發光發熱。 敬請各位期待嶄新的逆光,並在此下台一鞠躬! 林易萱

總編輯 林易萱

02

副總編輯兼多媒體部 鄭猷祥

採訪部 沈伯郡 汪子翔 楊承昕 鄭宇博 陳威誌 張筱妮 林祐暄 楊傑安

文創活動部 魏大紘 楊承昕 陳彥伶 賴怡臻 陳柔慈 李 宜 蘇儀真

議題部 涂育維 劉宇庭 簡至善

美宣編輯部 劉 靜 張 琳 廖華紹


總編的話 沒想到自己竟然會接下總編,認識我的人大概也沒想到。 畢竟我平常是個那麼活潑開朗的青年,突然接下這種重擔蠻奇怪的。 想說的話不多因為大家會看得很累, 希望能夠發出一本本屬於心理系大家的刊物, 並且營造出大家樂於表達自己看法的環境。 好官腔喔,我其實想說的是, 會把今年的逆光營造成很有活力很好玩的一群人! 歡迎加入我們! 簡至善

Hi,大家好。 新的學期再次展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學期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 初次離家的興奮?擔任幹部面對抉擇時的猶豫? 繼續升學的徬徨?踏入社會的焦慮? 而對這學期的逆光又抱持什麼樣的想法? 逆光作為一個連結心理系師生的刊物已經踏入第三年, 內容從我們周遭的職員教授到社會發生的大小事,像是太陽花學運等。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樣的安排? 身為一份刊物,我想每屆的風格都會有些許差異, 但仍然去蕪存菁的表達心理系的精神, 因此,我想逆光不僅是一份刊物, 而是做為台大心理系對於凝聚師生和社會的一個媒介。 為此,逆光的大家會努力構思取材、筆耕不輟, 讓新鮮人能有更多選擇了解系上、 也能讓畢業生能夠透過電子版持續的跟系上作接觸,謝謝大家。 陳威誌

總編輯 簡至善 陳威誌 採訪部 汪子翔 蘇儀真 莊政一 吳彥廷 謝厚凡 美編部 劉 靜 張 琳 廖華紹

活動部 吳信疆 鄭宇博 陳書平 陳柔慈 議題部 莊昀軒 陳姿穎 林昕穎 盧亮听 鄧宜萱 陳佳坤 郭令元 彭士庭

03


目 錄 ─ 05 ─ 「從」數理到心理的「仁」生哲理 ─ 10 ─ 成功嶺記遊(下) ─ 12 ─ 響應環保的背後── 我們購買的是環保產品還是購買「汙染許可證」? ─ 14 ─ 如何在小三小四出來報數前未雨綢繆── 心理實驗幫你測出交往對象的忠誠度? ─ 17 ─ 新一季的逆光議題部 ── 醜形幻想症 ─ 20 ─ 新一季的逆光議題部 ── 殺一人,救五人? ─ 24 ─ 德,意識 ── 期末反響

04


逆光 採訪部

數理到心理的 生哲理

老師,我們很好奇,為什麼你會想從數學系跳到物理學系念碩士,最後再 跳到認知神經心理領域呢?

雖然已經念到了大學,但我認為,對於「未來」,我還只是在探索階段;而對 我來說,任何事物都很有趣!因此,我便一直問自己:「雖然數學很有趣、物理很 有趣,但是我能夠做數學、物理一輩子嗎?」 後來,我有機會接觸到認知科學,便發現這比數學、物理都好玩,進而想要探 索這個領域;除此之外,我是理工背景,先前所接受到的訓練跟神經、生命科學和 心理學比較不相關,因此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讓它們之間可以銜接的點,所以我到 資工系去學「類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這類的電腦模擬是我原 本比較熟悉的東西。到美國後,也因此可以念我真正想要探索的東西——神經科學 的領域。

請問老師曾經嘗試過哪些東西?

我在大一的時候就立定了志向,那時我修了一堂物理系的課,就是趙挺偉老師 的「計算導論」——如果在工學院或其他科系,應該叫做「計算機導論(Introduction to Computer)」——主要內容為基本的科學計算、計算物理。在那堂課中,我覺 得趙挺偉老師教得非常好;而另一方面,這門課事實上蠻難的,裡面涵蓋了不少微 積分,雖然高中就有學過了一些基礎,但是微分方程那些部份卻都不懂,所以在學 習的過程中還是碰到了不少挫折。

然而,在學習已經有點艱困的情況下,老師還要求我們模擬一個需要偏微分的 實驗!舉例來說,假設我們現在這個空間中,有一個 100 度的熱源,而我們必須要 用熱流的方程式去計算,模擬出「溫度」在這個環境中會如何分布……等等,這時就 會運用到偏微分方程;雖然一開始不太懂,但也就不知不覺的寫出了程式;當結果 一出來,我大受感動:「哇!這真是太神奇啦!」所以那時候,我便決定要走這條路。

05


另外,我想要走「計算科學」這條路的原因,也和從小就很喜歡玩電腦有關! 然而,電腦只是個工具,跟統計、數學一樣,都能夠應用到各式各樣的學科;但是, 什麼才是最有趣的呢?我不知道!因此,我決定每一樣都去嘗試。 因為大一的際遇,所以研究所的時候,我跟隨著趙挺偉老師做計算物理。我還 記得考上研究所當天,就很開心地跑去敲趙老師的門說:「老師,我考上研究所了!」 現在想起來,老師當時應該很錯愕吧。

想請問老師,目前會往認知神經領域則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我在念物理所時,因為研究生抽不太到宿舍,我只能在外面租房子,所以為了 生計,必須兼高中物理的家教。某天,我心血來潮跟家教學生說:「我們今天來聊 聊高能物理,要研究原子結構(垮克之類)前,要先把物質打碎,才能看到微細的 東西,因此要使用很大的能量讓物質相撞,所以『粒子物理』等於『高能物理』。 也就是說,你和我都是用相同的原子分子所構成,我也是、你也是、桌子也是。」, 講完這句話,我就被自己的話給震懾了!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礦石的原子是如何 排列、DNA 如何定序等知識,也發展出了3D列印的技術,然而,將來是不是真的 有一天,我們能將「人」給列印出來呢? 因此,我開始思考,到底我跟桌子的關係是什麼?從一個非生物到生物之間, 中間有沒有一個「質」上的變化?我無法想像,僅僅把原子堆砌組合後,就能變成 一個人,因此我就開始對神經科學感到興趣。一開始只是研習入門的神經生物學, 但深入研究之後,喜歡上了進階的心理學。

老師在專業知識上做了各方面的嘗試,那有做什麼課外活動嗎?

06


我曾經參加自然保育社。但其實,保育社並不是保育動物,主要是出去賞鳥的。 然而,大學的課業讓我覺得負擔蠻重的,如果跟社團出去幾個周末,那我功課就會 都趕不上,因此就漸漸淡出了。 後來,我經由陳國華老師接觸到「氣功」,當時有一些物理系的老師會去踢館, 認為並沒有特異功能的存在。在這件事上,我抱持著保留態度,因為沒有接觸過, 怎麼知道它不存在?我認為得要先嘗過那道菜,才能夠說它好吃不好吃。 於是,如果我想知道氣功存不存在,就得先接觸它!結果,一修就不得了了, 我發現我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武術奇才!氣功裡面有一種叫做「自發送功」的技能, 老師利用一些啟始的方法幫助學生進入那個狀態,很多同學都說這是鬼扯,但我在 那個狀態下,自己的身體就真的自發性地動起來了!此外,往後老師教的,我也都 有感應。 所以我想,這樣的現象一定存在——先不論那是不是「氣」,而是我們觀察到 一個現象之後總是要賦予它名字,所以如果用心理學的講法,就是一種腦或認知的 狀態——那種「自發送功」,並不像一般的甩手功是自己控制肌肉在甩;我自發送 功時,即使我沒有出力,它還是會自己動,所以我就覺得很有趣。

後來我和一些師父練,去問裡面最厲害的師父:「氣功練最高的境界是怎麼樣?」 他回答說:「透過不斷地練氣功,去感知身體能量上的變化,最後就能夠做到靈魂 出竅!」因此,我也想試試看,就更努力地練習。但後來遇到瓶頸、練不上去了, 可能是天分差異,在還沒打通任督二派之前練不下去了!

然而,對我來說,氣功是貨真價實地存在,至於靈魂出竅、天眼通等特異功能, 因為自己練不到,所以就不予置評了。 而國內有些學者像李嗣涔教授,就是用生物醫學的方式來做偵測。學問永無止 境,因此當代科學有其極限,所以我不認為目前科學可以解釋所有現象,我們所量 測出來的只是某一種向度,例如:熱、電……等等。或許氣功無法被現有的裝置所量 測出來,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另外在美國時,我最著迷的運動是攀岩。因為美國冬天很冷、一直下雪,會有 冬天憂鬱症,如果沒辦法運動就會渾身不自在。當時我在念波士頓大學,剛好新蓋 了體育館,而我並不喜歡單調的游泳或是跑步,若想進行球類運動又需要有個伴, 但研究所的同學卻都很忙、時間很難喬。在一個機會下,我發現攀岩很有趣,而且 一個人就可以練習呢。

初階的攀岩高度不高,也不需要有繩索保護。雖然高度很低,但技術性其實很 高,因為傾斜角度蠻大的。會對攀岩著迷的另一個原因是「研究壓力很大」,因為 我的老師是類神經網絡的創始元老,相關期刊和社群都是他創的。每次跟他討論要 做什麼研究時,他都說「都可以」,給我相當大的自由度;然而,對其他有些學生 則是說:「我現在手上有一些題目,你要做就做,不要做就去找別的老師。」所以, 我認為他應該是蠻注重我的。

07


光是討論題目這樣來回,一年的時光就過去了。有時候,當我問 老師說:「做這個好不好?」他就說:「這個 1970 就做完了。」這 類情況其實蠻常發生的。後來,我很得意找到一個題目,他卻回「這 是個 TOY PROBLEM」,意思就是很小、很無聊,是小學生在做的課 堂作業的程度,以我的身分和情況不能只做這麼小的題目,要做就要 做大一點的。所以當時我非常受挫,感覺老師甚麼都做完了,那我要 做甚麼? 因此為了逃離那樣的壓力,我把自己沉浸在攀岩中,因為攀岩是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demand」,因此我會進入心流的狀態, 每一分一秒都必須思考下一步要怎麼做,可以完全忘卻現實苦痛。 到科羅拉多後,那邊很多大山適合攀岩跟滑雪,但因為工作關係 就比較少攀岩了。我在那邊學了滑板,但可能因為太晚學所以練不太 起來。當時也有接觸到跑酷(Parkou,城市疾走),就是在屋頂上面 跳來跳去的運動。當時新聞報導死了不少人,很可怕!

所以老師在後面算是工作而不是讀書?

不管是否在工作,我想都是一種學習,因為我們會從工作中學習到一些東西, 但就不能像念書可以做錯事、有時間可以慢慢摸索。因為博士後研究員就被預期要 能夠產出研究。

老師,因為你在台灣教書沒有很久,然後之前也有在美國帶過學生,回到 台灣後,你對台大的學生有什麼期望嗎?或是有想要改變什麼嗎?

因為我小時候很叛逆,在高中前後翹了一百多堂課!雖然老師都會點名,但我 的老師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我的位子在最後面,點完名後就從後面溜走了。 但我現在想想覺得很白癡,老師看位子是空的就知道我翹課了!不過,我翹課不是 去打電動或是去玩,而是去書店看書;因為高中的教育讓我覺得很痛苦,例如歷史 和地理就讓我非常討厭,試題總是不乏鐵路橫的幾條、直的幾條,不是問台灣就是 問中國的鐵路;考試都考背誦的東西,其中有些東西其實沒什麼意義,就好比現在 搭捷運時,大部分人不可能背下整個捷運路線圖,而都是看目的地在哪站、現在又 在哪站,對照圖看,自己計畫一下如何轉車就好,為什麼需要去背整個路線呢?歷 史也是一樣,為什麼要去背在什麼年代發生過什麼事情?也許有些真的有其重要性, 但大多數的考題其實只要 GOOGLE 就能夠回答,那麼考這些東西有意義嗎?我覺得 歷史的精神在於,我們應該要像探求知識一樣,試著去理解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 然後賦予它一個解釋:為什麼在那個時空背景之下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是一個 悲劇的話,那麼我們能從歷史之中學到什麼,避免以後重蹈覆轍?我認為這樣討論 的歷史才有意義。

08


回到原來的問題,到底台灣跟美國的學生有甚麼不一樣?老實說我覺得台灣的 學生很聰明!台灣大學生和美國大學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到了研究所之 後,我覺得美國的研究生在各方面都比較好一點,例如:學習動機、自信心……等等, 我想這個差異在於,台灣的教育比較少花在「探索自己」這方面,沒有機會探索自己, 那麼要怎麼在聯考後,選擇一個可能是未來工作的科系呢?你選心理系是真的想要 當心理學家嗎?還是你分數就剛好而已?大部分人都是分數剛好而已,但我當時卻 是真的想當數學家!而美國教育則不同,會在成長的訓練過程中,一路去嘗試各式 各樣的東西,像是:音樂、數學、物理;當你接觸很多東西後,你就知道心之所向為何。 而我會在美國念研究所,也是因為我明確地想要做研究;然而,台灣的情況則是因 為大家都念碩士,我不念的話履歷上感覺就少別人一截。 此外,我們的文化也較不鼓勵發問或和老師互動,造成我們把很多問題都悶在 心裡;久而久之,愈來愈多東西不了解。舉例而言,若是有兩個學生,一個都不會 問問題,所有知識都似懂非懂;而另外一個學生一開始什麼都不懂,可是卻很敢發 問;到最後,我想後者會學得更好、更快,因為他把所有疑問都消除了,一步一步 紮實地把自己的知識高塔堆砌的很穩固!我們的文化應該要鼓勵「發問」這件事情, 因為其實每個事情的背後,都有個為什麼。 舉另一個例子來說,我剛去美國的時候,有些課是要先讀完老師給的 paper 再 來討論。我發現我花很多力氣還是都讀不完,而美國同學也是沒讀完、或是根本沒 讀,但我們在討論的時候,我只能講出「我覺得作者寫得不錯」、「我認同他的看 法」、「我沒什麼特別想法」等等言論,可是輪到美國同學時,他可能也沒有讀, 但他就是能滔滔不絕的講出自己跟這篇 paper 相呼應的觀點;因為他看完了主題, 就能夠結合他的生活經驗和個人看法,講出一套東西。這件事情給我一個啟示:就 算我研究再好、學問再好,如果我沒辦法把它表達出來的話,在別人的眼中,就是 認為我不懂!因此之後發表時,我就是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哪些東西懂、哪些東 西不懂。 另外,「閱讀」這件事情也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示。有個老師給我們每個禮拜的 閱讀量大概是幾百頁英文,我每次都要看很久,不禁會覺得自己的英文和美國人無 法相比,所以才看不完,我的同學應該都看得完。但我發現,即使美國同學想認真 念也念不完!既然連母語者要念完都有問題了,那這個閱讀量我想是過分了。而老 師有一天就跟我們說:「你們知道我為甚麼要出那麼多閱讀嗎?其實我是故意的。 故意讓你們資訊過量,因為現實就是這樣,知識念不完。那你們身處知識爆炸的時 代該怎麼辦?所以,你們要學的不是我指派給你們的這些閱讀,而是要學會如何在 短時間內快速消化、擷取所需要的知識。」這段話給我很大的啟示,因為我剛念碩 班的時候就是認為 paper 要仔細讀,如果跳著讀會有不踏實的感覺。但後來我件件 能夠接受這個事實,除非這資訊跟我很相關,否則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只能夠快 速瀏覽。所以像我現在開的普心課,便是盡量在培養學生學習的內功,會講到底該 怎麼樣學習,而不是只提供表面性的知識。

感想 黃從仁老師豐富的學經歷以及擅長思考的性格淬煉出許多思想上的火花,首先 是對於未來的定向,要審慎辨析事業和興趣的不同:「雖然有趣,但我能做一輩子 嗎?」這句話無異為許多徬徨困擾的人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去思考。而實事求是的態 度則是成為優秀科學家必備要件,比如老師所提到「不清楚前,不下評斷」的這個 概念,也讓我們能更加謹慎,避免妄自貼上主觀的標籤。從大量蕪雜的資訊中化繁 取簡,更是現代人需要學習的技能!總而言之,多方思考、了解自己,才能更進一 步了解外在世界並適應,共勉之。

09


郭霆佑 - 成功嶺記遊 ( 下 )

成功嶺的生活緊湊卻百無聊賴,似乎所有事情都只是為了應付而作。為了應付而跑 步、為了應付而聽演講、打掃、折棉被。生活只有行程表而沒有目的,因此在適應緊湊 的步調之後,我開始越來越受不了這樣的日子,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自己的範圍。生 活漸漸掐住我的脖子。還好,就在這時候,一絲希望出現了——我們開始輪班站夜哨。 我的哨點剛好位於最外側,一牆之隔,往外看就是小小的一方外面的世界。即使是 深夜紅綠燈也規律地運作,偶爾有幾台車呼嘯而過,旋即歸於寂靜。夜哨勤前當然少不 了各種鬼故事,幽暗的樓梯間不時出現的陰影晃動和深夜時刻浴室如爆炸的水滴聲也多 少增強了氣氛,一開始真的很可怕,但站了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那真的只是影子 跟水而已。在步調緊湊的新訓期間,夜哨是我唯一舒緩的時候,終於有時間能在黑暗中 沉澱和思考。 村上春樹在得到耶路撒冷文學獎的時候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說,跟雞蛋和牆有關。 他說作為一個小說家,要隨時站在雞蛋的一邊,不能總是只用高牆的眼光。我並不是一 個小說家,但我認為只要身為人,都應該試著站在雞蛋的一邊。而在成功嶺可以遇見非 常多雞蛋。 這裡有各種不同的人。有吸毒的,有中輟的,有躲兵役躲到 30 歲的。有律師也有 違法雇用外勞的工廠老闆。我從不知道這年代還有這麼多只有國中畢業的人,我也從沒 見識過 K 他命如何讓人異常頻尿,平常沒機會見到的形形色色的體制外人物都聚集在 此。而且運氣很好,我們都因為留著相同髮型、穿著相同制服而自然地交流,要是換做 別的地方,我想他們理都不會理我吧。這裡是故事的集散地。

10


舉例來說,睡在我旁邊的是一個 30 幾歲的黑道,他說他做的「生意」每個月收入 大概可以養兩個分隊 ( 也就是兩百人左右 ),但是他底下也真的有很多人在等他養,所 以他花了不少錢,打通層層關節,申請了一張低收入戶證明,讓他可以在新訓結束就退 役,繼續回去做他的生意。還有另一個人,他的心臟實在不行,連稍微走快都可能隨時 送醫院,因此所有需要運動的活動,舉凡跑步、基本教練 ( 就是大家一起立正稍息左轉 右轉 )、體適能項目等等,他一概不能參加。這人有兩個特殊之處,第一是他這樣竟然 還被判入伍,而不是直接免役;第二是他是個算命的,他說他的身體之所以會這麼差, 是因為天賦必須拿一些東西來交換。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他幾乎看遍了所有人的手 相,大家問東問西,大家嘖嘖稱奇,大家深信不已。 有時候聽這些人的故事,不免覺得自己實在平凡過了頭。像我這樣子小康家庭,讀 國立高中、國立大學,交過兩個女朋友的人簡直是集平凡之大全 ( 唯一不平凡的大概是 超標的 BMI)。我從沒吸毒,也從沒刺青 ( 約有一半的人有大大小小的刺青,簡直爭奇 鬥艷 ),我沒砍過誰,對命理毫無天份,要是真的要雇外勞也會想辦法讓它合法。我每 每在站夜哨的時候回味他們的故事,心想這其實就是真實世界吧,真實世界總是雞蛋比 較多,每顆蛋有不同的掙扎和罣礙,他們大部分人並不喜歡自己的日子,但他們並沒有 太多可以選擇的路。跟他們比起來,我的生活就像從我的哨點望出去那一方外面的世 界,我多的是選擇,我擁有更多自由。自由是階級的勳章。 替代役新訓雖然只有短短的 18 天,不過誰也不想再多待了。結訓假的時候終於嘗 到自由的空氣,大家都開心得要死。回到台北見到熟悉的人與物,我不斷想著,自己身 處的世界只是社會的一小部分而已,成功嶺的旅程讓我有幸見到另一部分。這一趟的確 沒有白去。

11


響應環保 的背後 ──我們購買的是環保產品還是購買「汙染許可證」?

議題部 涂育維 在環境變遷、溫室效應成為全球議題的今天,人們的 環保意識高漲,響應環保人人有責已經不只是喊喊口號, 而是人們在購物或是決策時會納入考量的選項,就連行政 院都設有 < 環保產品線上採購網 >,鼓勵大家多選購標榜 環保的產品。但人人都關心環境,在沒有辦法真正改變生 活習慣時,選購標榜環保的產品,像是油電動力混合車之 類的品項等,真的能幫助我們保護環境、更愛地球嗎?

http://www.ssireview.org/

碳抵銷指的是個人以一定 金錢「支付」自己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而錢則被用 來贊助各種降低排碳量的 活動。 -- 參考經濟部能源局定義

在 2009 的 史 丹 佛 社 會 創 新 評 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中就有一位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在 討論「碳抵銷」 提出了兩種採購碳抵消消費者可能會採用 的觀點。第一種可能性是消費者選擇了碳抵銷後,讓原本 的商品或行為需要負擔更高的花費,因此他們會盡量避免 這些汙染環境的行為;但另一種可能卻是消費者可能會因 為他們花更多的錢去買了這樣的碳抵銷產品,反而使得他 們繼續、甚至強化汙染環境的行為──反正已經付錢買了 「汙染」的權利。這樣的結果導致消費者最終沒有達到追 求環保的目的──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簡單來說,在第二種觀點裡,購買 碳抵銷這類的產品,像是在購買「汙 染許可證」,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類似 贖罪的效果,消除我們製造汙染的罪惡 感,覺得自己被「允許」從事汙染環境 的行為。甚至讓我們覺得已經對環保奉 獻心力,因而使得汙染環境的行為不斷 增加(像是買了省電燈泡然後就不關燈 等),這些都是罪惡感被消除後可能會 浮現的問題。類似的行為和心態可以從 平常生活中觀察到,最貼切的例子是想 減重的人們去吃吃到飽時會點油切飲 料,卻反而吃進更多。 (筆者身邊朋友血淚控訴這是吃到飽的陰謀!)

12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鼓勵環保行為但又不會刺激消費者做更 多毫無罪惡感的消費,讓環保行為產生最佳的效果呢?目前有國家 採用的政策是在電費帳單上,額外多付一筆 10% 的綠色能源費(多 付錢使用綠色能源發電),結果發現贖罪的效果並沒有產生。這可 能是因為消費者付錢來選擇支持綠色能源,是加深消費者對環保行 為的投入感,讓關心環境成為自我認同的一部份。而這樣的方式也 比較不會讓他們覺得是自己是付了污染權的錢,因而合理化自己的 行為。

如果想要真正的響應環保並激勵大家一起愛護地球的話,我們 也許該著重在如何讓大家覺得自己對環保更有投入感,讓愛護地球 成為人們自我認同的一部份,而不是將環保商品化,讓人們買了心 安,然後心安理得地繼續汙染環境。

參考文獻及延伸閱讀: <Offsetting Green Guilt> by Matthew J. Kotchen <Carbon Offset Provision with Guilt-Ridden Consumers> by Joshua S. Gans and Vivienne

13


心理學實驗幫你測出交往對象的忠誠度? ──

如何在小三小四出來報數前未雨綢繆

議題部

涂育維 劉宇庭

誠如目前PTT上最頂級的擇偶條件──「高富 帥」,認為最頂級的男友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多 金、帥氣、高大挺拔」。凡根據這條件挑出來的男子, 幾乎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勝利組中的勝利組,唯一略 有缺憾的只是這樣的男子十分鳳毛麟角,即使有幸遇 到一個也多是死會中,謝謝再連絡。

然而,高富帥真的是最好的擇偶條件嗎?有些人 則認為應該是個性幽默好相處或是才高八斗七步成 詩。但陽光之下必有陰影,可愛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有的人覺得找個高富帥男朋友就容易花心,也有人覺 得才子就會風流,看起來老實的說不定是「惦惦吃三 碗公」。從以上的反駁原因看起來,其實女孩們最關 心也許不只是外在條件,而是對方能不能只對自己用 情專一,抵抗來自花花世界的誘惑──「對伴侶的忠 誠」。

可惜,忠誠這種特質卻是要日久才見人心的,往 往是到你有一天發現他的LINE裡面有奇怪的曖昧 訊息,才能判斷他一直以來是否真心只愛你一個。再 者,忠誠本來就是個難以測試的特質,而且很難經得 起考驗,不到最後關頭很難真的了解對方對你的忠誠 度有多高。強大如古人莊子,曾經測試過他的老婆, 先假死後還安排自己的喪禮,然後幻化成高富帥來勾 引自家老婆,他老婆抵抗不了誘惑,而莊子最後卻把 妻子逼到羞愧自殺。 (請見「莊子試妻」)

14


儘管如此,你還是很想知道你的眾多追求者中,誰比較可能是忠 誠的,那到底要怎麼做呢?別擔心,心理學家提供了你一個可能的客 觀評估方法,那就是「執行功能好的人比較能夠抵抗外在誘惑」。所 謂的執行功能指的是幾個認知功能歷程綜合起來的通稱,這些認知功 能歷程著重於調節和形塑行為。比較核心的幾個認知功能歷程大概有: 抑制、作業轉換、資訊更新,以下將簡單介紹其中兩種和忠誠度比較 相關的歷程。

抑 制

作業轉換

指的是能夠刻意的阻止自動化的反應或是強大的念頭。 舉例來說,期中考前夕,多年不見的友人約你出去遊玩,你 很開心想直接答應,但你轉念一想,想到如果現在出去玩就 會讀不完書。在天人交戰之下,你選擇了揮淚和友人道別, 留在宿舍繼續寒窗苦讀,這就是成功的「抑制」了想出去遊 玩的念頭。

顧名思義就是在不同的作業之間或操作行為轉換的能力, 而在轉換的過程中是需要消耗心力的。當你終於解完微積分 題目後,決定要去寫英文報告時,卻發現思緒突然轉換不過 去,寫起來有些吃力,這就是來自作業轉換的造成的代價。

接下來心理學家做了一系列的實驗來測 試忠誠度和執行功能的關係。他們找了一群 關係中的男女學生,測量了受試者的執行功 能,並且在這之後要求他們填一份關於自己 對伴侶保持忠誠的容易程度的問卷,裡面有 些問題如「如果有個可愛的女孩引誘我,我 覺得這很難抵抗」或「我覺得對我的伴侶保 持忠誠是容易的」等等的問題。結果發現, 執行功能比較高的人在「自我回報」上,比 較容易對伴侶保持忠誠。


由於自我回報是一個相當存疑待考的 忠誠證據,我們需要一些比較「實在」的 忠誠證據。於是在第二個實驗中進一步做 了實境的操弄,找了一批穩定關係中的男 性,在做完執行功能的作業後,要求受試 者等待實驗者的回覆,趁機讓受試者和有 吸引力的異性共處一室,看看是否會有一 些調情或輕挑的言語、行為出現。結果發 現相似的結果,較好的執行功能的受試 者,確實比較不會有和正妹調情的行為, 較能抵抗誘惑。

然而,實驗二的受試者都是穩定關係中的人,這產生了一個可能 的推論:只有在關係中的人,執行功能比較好的人才需要抵抗誘惑。 實驗三進一步證明了這個結果,他們發現執行功能的好壞只有在對關 係中的人才有影響,執行功能比較好會使得他們比較不會去想和對他 們有吸引力的對象見面。這結果似乎說明有良好執行功能,確實能幫 助在穩定關係中的人抵擋其他有吸引力的對象。

雖然有朋友說,這是因為那些執行功能好的人比較能夠成功的劈 腿而不會被抓包,因為他們有良好的認知功能策劃好一切,還可以快 速從不同的對象切換模式。

換個角度想想,其實你訂定擇偶條件的初衷只不過是希望可以找 到一個人,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成就天長地久的愛情。因此,請 你好好回想,在過往那些不完美關係之中的裂痕和爭執,真的只是因 為識人不清造成的嗎?何況,即使你的伴侶被測量出比常人有較差忠 誠度,那也並不代表他就會對你不忠誠。因為兩人關係中最神奇的化 學變化就是──和伴侶一起為了關係而努力。所以,即使對方在比較 難抵抗誘惑的先天條件下,卻仍為你們的愛情而努力維持關係,這一 份共同努力的意圖,難道不是廝守終生的願望裡最珍貴的表現嗎?而 親愛的你,真的希望用高不可攀的擇偶條件阻擋和這份真誠的愛情同 行的機會嗎?

不過當你要幾個考慮的追求對象時,還是可以一起來心理系的實 驗室做些小小的認知功能實驗,一方面可以增進對彼此的了解,一方 面也可以幫幫在苦海中泅泳的的研究生們完成他們的論文! (絕對沒有私心!)

參考文獻 How Can You Resist? Executive Control Helps Romantically Involved Individuals to Stay Faithful

16


新一季的逆光議題部 今年,我們將有新的作法。 超愛心理學的我們定期舉辦讀書會, 討論心理學各領域的期刊文章, 並把成果分享給同樣喜歡心理學的你 / 妳們。 我們曾討論過『貓咪在狩獵時心裡在想什 麼 ?』、『人格分裂症是怎麼回事 ?』、 『 道德感是理性思考的結果嗎 ?』等等 有趣的文章。 請大家拭目以待 :) 若想加入也歡迎聯絡部長 ( 心理二 莊昀軒 )~

心理二 林昕穎 校稿 彭士廷

醜形幻想症

Eisen, J. L., Phillips, K. A., Coles, M. E., & Rasmussen, S. A. (2004). Insight in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and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45(1), 10-15

還記得舞蹈天才 Michael Jackson 驚人的相 貌變化嗎?還記得烏克蘭持續整容十二年的真人 Ⅰ 芭比娃娃嗎 ?還記得前一陣子轟動英國,因拍不 Ⅱ 出完美自拍照而自殺的英國男孩嗎 ?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如此執著於外貌 呢? 有一種精神疾病,名叫體相障礙,又名體 相 畸 形 症、 醜 形 幻 想 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發病年齡不一,但以青春期居 多。患者認為自身外表具某些重大缺陷,即便旁 人認為患者的外觀相當正常,患者本身卻對這些 (自我認知的)外表缺陷產生異常執著。此類強 迫性思想(obsession)會佔據他們的生活,也 會出現相對應的強迫行為(compulsion),例如: 每十秒鐘照一次鏡子、一天補妝上百次、無時物 刻擠青春痘、多次進行整形手術……進而影響到日 常的課業、工作、社交甚至生活能力。

BDD 並非罕見疾病。有百分之 0.7%-2.4% Ⅲ 的人口達到 DSM 中訂定的患病標準 。而在青少 年族群中,甚至有高於百分之十三的人口罹患此 疾病。 BDD 如同多數精神疾病,皆由生物、社會、 心理三方面因素構成。 在生物因素方面,BDD 患者擁有較高的全 腦 群 聚 係 數(whole-brain mean clustering coefficient),此異常高密度網絡聯結造成神經 訊息傳遞效率低落,尤其在初級、次級視覺皮質 以及邊緣系統的情緒部分,在傳遞訊息時常出現 Ⅳ 不正常的干擾現象 。此外,BDD 患者在邊緣系 統、底部前額葉、尾核、聶葉處,其白質體積皆 較正常人為大,傳訊效率卻較正常人為差。此結 構導致腦內各區無法順利交流,可能與患者認知 Ⅴ-Ⅵ 及情緒聯結之缺陷息息相關 。再者,患者的 血清素載體蛋白基因(5-HTTPRL) 也具有異常 Ⅶ 現象 ,這也是為何目前治療 BDD 主要使用血清 素 回 收 阻 斷 劑(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RIs)的原因。

17


由生物研究方面,我們得知 BDD 患者對於 自身的身體意象(body image)與常人不同, 同樣的視覺刺激(如:外表缺陷),會引起他們 較常人更為強烈的恐懼或驚嚇反應。而對「外表 缺陷」的定義,則來自於社會文化。例如:以人 種來說,白人女性 BDD 患者通常會在意皮膚上 的粉刺、雀斑、過於蒼白等等問題。拉丁裔女性 患者則特別在意臀部的大小。東方女性特別關注 胸部的豐滿與否。以性別來說,女性通常擔心自 己過胖、缺乏女人味,男性通常擔心自己不夠強 壯或是生殖器官過小。由此看來,BDD 患者所關 注的部位,與現代人類審美觀有相當的關聯性, 其中勢必有社會因素介入。 充斥者諸如「人正真好」、「表特(Beauty) 版」等等表彰外貌價值的現代化社會,是否會 對 BDD 患 者 造 成 負 面 影 響 呢? 臨 床 上 回 報, 當 BDD 患 者 見 到 模 特 兒 的 照 片 時, 的 確 會 因 「比較」而導致其負面情緒。另外,在心理性格 方面,BDD 患者的人格特質多為:退縮、好幻 想、自戀、執著、纖細敏感、完美主義、缺乏安 全感。實驗也證實五型人格中,BDD 患者在神 經質(neuroticism)得分異常的高,而在外向 Ⅷ (extraversion)得分異常的低 。這些心理特質 通常由先後天交互作用培養而出。當心理、社會、 生物三方面彼此影響,便有可能引發 BDD 的產 生。雙胞胎研究顯示,BDD 病因約有 44% 來自 Ⅸ 基因影響,但仍可能有 56% 來自後天影響 。 除了給予血清素回收阻斷劑 (SRIs),行為認 知 療 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也是一種廣泛應用於 BDD 的療法。CBT 是一種 結合心理諮商,試圖改變患者認知與行為的療法。 此處就不多加贅述,有興趣的人可以翻到普心最 後幾個章節。 無論是在台灣或是美國,針對 BDD 患者通 常以 SRIs 為先,少部分佐以 CBT。然而,2006 年一篇以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對前人研究 的所有相關資料做分析)為研究方法的論文指出, CBT 療程較 SRIs 更為有效,尤其在長期治療之 Ⅹ 下,兩者差異更加明顯 !

18

CBT 不盛行的原因十分明顯。一來 CBT 仰賴 心理師的個人技巧,而此技巧通常需透過長年經 驗培養,以及熟悉此病症專屬 CBT 療程的前輩親 身指導方能習得,並非單純自書中靠著記憶與背 誦便可理解。反觀開處方籤,只要循著藥廠公佈 的藥量適當調整,便可以得到一定療效。再加上 藥品的效用總是快過於其他心理療程,不僅能使 患者病情在短時間內得到舒緩,也能使醫療者在 不費力的狀況下得到優良評價。因缺乏宣導,社 會大眾始終對 CBT 效用存疑,且台灣的健保並不 給付 CBT,更讓醫院不願旗下的心理師將時間花 在額外的療程中。顯然,開藥既有一定的好處, 又符合大眾的期待,何不讓精神科醫師輕鬆開藥 就好?心理師就乖乖地做醫院指派的精神衡鑒便 罷,何苦多勞? 然而,即便藥廠聲稱 SRIs 並無副作用,但服 用藥劑的患者卻指出 SRIs 對他們的生活有諸多 影響。一則研究指出,服用 SRIs 的受試者中有 86% 表示至少感受一種以上的副作用。最常見的 副作用為性功能失常及昏睡,其餘尚有口乾舌燥、 頭疼、頭暈、失眠、焦慮、噁心、增重……ⅩⅠ。 對於欲往臨床發展的學生來說,為何需要於 求學時代熟習如此多的病症、閱覽如此大量的論 文?為何要花費大學以及研究所如此珍貴的青春 卻只領著心理師不多的薪水?為的不就是,讓所 有精神疾病患者,擁有更好的人生嗎?如果妥協 於單純的「開藥」,那心理師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縱然對於某些病症來說,開藥的確是現下最好的 方法,然而我們需謹記著,只要人們還無法將精 神疾病視為一般疾病(諸如:高血壓、糖尿病、 心臟病……),只要人們還對精神疾病患者抱持著 不友善的態度,心理師就有其義務在治療的過程 中同時考量此患者的生物、社會、心理三項層面, 給予其最適當的療法、幫助他營造友善的環境以 及給予其精神支持。更何況,開藥是現下最好的 方法,不代表未來,我們就無法找出更有效的治 療方式。 就算現實的壓力往往會改變初衷,但對臨床 有興趣的我們都曾懷著一個目標、一個夢想。為 了讓受苦的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療,有些人投入第 一線,穿梭於醫院的長廊;有些則埋首研究室, 結合認知心理、生物心理等各個領域,致力於各 式臨床病症的成因、療法相關研究。 臨床的進步,奠基於每一個微小的付出。 於此與心理系的大家共勉之。


郭令元 心理二 文中提到 BDD 是會受到社會的審美觀不同而影響的,也就是說或 許人們會將社會的審美觀這種觀念性的概念存在某個特定腦區,或 許可以藉由此種病症研究出精確的位置,進而針對此處開發出其他 療法,藉此改善治療 BDD 或是其他相關的心理病症,而大眾對於 BDD 這種病症的了解不太足夠,對患者的態度可能也會影響病症的 嚴重度,對這方面知識的普及是我們心理系共同的責任。

陳姿穎 心理二 因為 BDD 會過度專注在自己並沒有過於顯著不同的身體上,因此更 是需要 CBT 從旁協助,給予支持方面應該也是,但我想這樣的協助 可能不僅僅是治療師與患者之間,或許也可以做到家人一同參與陪 同治療。家人的支持與對於此病狀成因的了解,心態上的正確將可 以提供患者更好的社會支持。

彭士庭 心理二 最近有個新聞報導 (http://health.chinaluxus.com/Hea/20140417/ 293883.html)「研究指出愛自拍的人可能患有BDD」,並把愛自 拍的人分成兩類:自戀與自卑。前者因為外表出眾(自認為),常 自拍上傳網路尋求關注;後者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看,強迫性的想 要找出最好看的角度或姿勢而每天自拍上百張照片。我認為後者的 症狀比較符合BDD,但是這篇研究中指出,BDD患者也常有自 戀這項特質,感覺好像有互相矛盾,自卑與自戀可以同時存在嗎?

Ⅰ http://www.nydailynews.com/news/world/human-barbie-strives-live-light-air-article-1.1707932 Ⅱ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uk/home-news/selfie-obsession-made-teenager-danny-bowmansuicidal-9212421.html Ⅲ Gupta, R., Huynh, M., & Ginsburg, I. H. (2013).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Semin Cutan Med Surg, 32(2), 78-82. Ⅳ Arienzo, D., Leow, A., Brown, J. A., Zhan, L., GadElkarim, J., Hovav, S., & Feusner, J. D. (2013). Abnormal brain network organization in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8(6), 1130-1139. Ⅴ Buchanan, B., Rossell, S., Maller, J. J., Toh, W. L., Brennan, S., & Castle, D. (2014). Regional brain volumes in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compared to controls.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0004867413520253. Ⅵ Buchanan, B. G., Rossell, S. L., Maller, J. J., Toh, W. L., Brennan, S., & Castle, D. J. (2013). Brain connectivity in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compared with controls: a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stud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3(12), 2513-2521. Ⅶ Feusner, J. D., Yaryura-Tobias, J., & Saxena, S. (2008). The pathophysiology of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ody image, 5(1), 3-12. Ⅷ Phillips, K. A., & McElroy, S. L. (2000).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traits in patients with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41(4), 229-236. Ⅸ Monzani, B., Rijsdijk, F., Anson, M., Iervolino, A. C., Cherkas, L., Spector, T., & Mataix-Cols, D. (2012). A twin study of body dysmorphic concerns.Psychological medicine, 42(9), 1949. Ⅹ Williams, J., Hadjistavropoulos, T., & Sharpe, D. (2006). A meta-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for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4(1), 99-111. ⅩⅠ Hu, X. H., Bull, S. A., Hunkeler, E. M., Ming, E., Lee, J. Y., Fireman, B., & Markson, L. E. (2004). Incidence and duration of side effects and those rated as bothersome with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patient report versus physician estimate.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65(7), 959-965.

19


心理二 彭士庭

殺一人,救五人 ?

殺一人,救五人?道德判斷究竟是來自於 理性還是直覺? 在哈佛大學一堂公開課程中,政治哲學教 授麥可.桑德爾 (Michael Sandel) 發表了非常 有名的正義論辯。因為實在太受歡迎,除了將 影片上傳到網路上,甚至還集結成冊出書《正 義:一場思辨之旅》,造成了席捲全球的熱潮。 其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情境假設:「有一輛載 滿貨物的火車失控了,即將撞死前面鐵軌上工 作的五個工人,而這時你站在天橋上,旁邊有 一個胖子,你可以選擇推胖子下去擋住火車, 拯救前面五個工人的性命,但這個胖子毫無疑 問地會死;若是你什麼都不做,五個工人會被 撞死,但胖子會平安無事。你會如何選擇?為 什麼?」 在課堂討論中,桑德爾教授並沒有對「是 否要殺一人以救五人」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他 反倒是不停改變情境。例如把「推胖子」改為 「啟動某個開關使胖子掉下去」而避開「直接 接觸」的情境;或是把「我」從站在天橋上的 旁觀者改為正在開火車的駕駛員,失控的火車 會撞上前面的五個工人,但「我」可以選擇是 否要轉向,殺死另一條鐵軌上的一個工人而拯 救那五人的性命。鼓勵大家思考「為何在這個 情境下我會選擇殺五人而救一人,但在其他情 境下卻會選擇殺一人而救五人」,並請大家分 別提出自己的推論理由。

20

桑德爾教授提出這一系列的情境假設,只 是為這堂正義的課程提供一個開場白:「正義 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每個人會以理性根據自己 的信念或論證得出自己的結論」,進而探討各 種關於倫理道德的學說。以上的論證都是根植 於「人皆理性」的前提而言,但倫理哲學家們 其實有各種不同的學說,並不是一概肯定「人 皆理性」這個前提。比如說,我們在道德判斷 的同時會伴隨著情緒的產生,而情緒的存在則 會破壞「人皆理性」的假設,因此對於情緒的 作用,哲學家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情緒直覺論 者認為,我們對某件事情的道德判斷,全是源 自於主觀情緒的好惡,當我們「看到某人被殺 了」會覺得很恐怖,然後才根據這個情緒判斷 「殺人是不對的」,所以道德判斷全源自於直 覺。但心理理性論者則認為,情緒不過是理性 道德判斷後的副產物,我們是以理性判斷了 「殺人是不對的」之後,才根據這個結果產生 了不好的情緒,但情緒本身並沒有辦法影響道 德判斷。 自古以來,「人是否理性」這個議題一直 是哲學家論辯的重點。理性主義者認為人皆有 理性,而且能以理性通過論點與具有說服力 的論據發現真理,通過符合邏輯的推理而非依 靠表象而獲得結論,意見和行動的理由。直覺 主義者認為經驗與理性並不能給人們真實的知 識,唯有透過內心體驗的直覺,才能使人理解 事物的本質。


以上是哲學家的觀點,但若以心理學家的 觀點來看,人並非完全理性的生物,我們的思 考很大一部份會受到後天知識與理念的影響,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也會使用簡化的途徑來 得出結論。理性思考與直覺簡單來說就是控 制式處理 (controlled process) 與自動化歷程 (automatic process)。 前 者 是 高 級 的 意 識 處 理,耗費較多資源,用來處理複雜的認知行為, 因此若道德判斷是遵循此模式,就代表情境可 能較複雜也較具爭議性,或是不常發生,無法 以直覺進行道德判斷;後者則是較自動化、簡 單、消耗資源較少的無意識處理,若採用這種 模式,則情境可能較簡單易判斷,或較常使用 而形成簡則,甚至是因為引起了某些關於好惡 的情緒,我們會快速地進行道德判斷。比如說, 我們會直覺的判斷偷東西是不對的,但若是為 了救病危母親而偷藥,我們可能就無法那麼武 斷了。 為了解決「道德判斷究竟是來自於理性還 是直覺?」這個哲學問題,同屬哈佛大學的心 理學家做了一系列研究。 「道德發展階段論」的提出者柯爾柏格 (Kohlberg) 相信,只要一個人能說出完整的論 證過程,就代表他有能力進行理性思辨,這個 概念在哲學裡叫做證成 (Justification)。哲學 家認為,唯有透過證成的方式,我們才能確保 我們得出的結論背後有一套縝密的邏輯支持。 例如 : 有一個人答選擇題時答對了,但這樣還 不夠反映真的了解答案,因為他有可能是猜對 的。而如果我們要真的知道他是否了解,就必 須要求他解釋如此選擇的原因,那這個步驟就 是「證成」。 而我們通常會採用許多原則 (Principles) 當作道德判斷的標準,來支持我們的證成過 程,這些原則反映了我們的價值觀。過去的研 究者聚焦於「道德判斷是來自理性還是直覺」 與「一般人道德判斷遵循的原則」,卻並未研 究「理性可以使用哪些原則?直覺會使用哪些 原則?」這個研究主義的意義與創舉在於,承 認了道德判斷可由理性與直覺的合作產生,而 道德判斷是由無數原則的使用所組成,這些原 則各自的理性與直覺成分也不一。人類的道德 判斷正是如此複雜的東西,無法一語道破。

行動

意圖

接觸

研究者注意到,多數人在面對前述的「火 車難題」時,作為火車駕駛員,若什麼都不做, 火車就會撞死一個工人,比起拉起拉桿火車才 會轉向並撞死那個工人,他們會更傾向於「殺 一人以救五人」這個選擇。因為覺得自己沒有 以行動 ( 拉起拉桿 ) 參與殺人的選擇,而更易 支持「殺一人以救五人」的傾向,稱作「行動 原則 (action principle)」。 在「火車難題」中,多數人會支持殺死 一個工人來換取五個工人的命,但卻不支持 殺死一個在天橋上看熱鬧的胖子來換取五個 工人的命,他們的回答是,胖子是無辜的, 取他性命就等於是意圖謀殺,但工人卻都是 站在鐵軌上,本身已經參與了這個危機。這 種 認 為 不 該 牽 扯 無 辜 的 人 作 為 副 作 用 (side effect) 的傾向,就稱作「意圖原則 (intention principle)」 至於,當某個學生回答他覺得不該推胖子 下去時,桑德爾教授反問,如果你不需要推胖 子,而是只要按個按鈕,胖子腳下的地板就會 移開而使胖子掉下去時,你會如何選擇。研究 顯示,比起直接接觸被害人而殺死他,用間接 的方式 ( 按按鈕 ),多數人會覺得比較心安而 願意「殺一人以救五人」。這種傾向稱作「接 觸原則 (contact principle)」 第一階段的研究是檢視這些原則是否真的 符合一般人道德判斷的模式,因此研究者們在 網路上發放問卷,提供許多使用了上述三個原 則的情境,讓受試者判斷選擇接受程度。結果 發現儘管造成的傷害是一樣的,一般人的道德 判斷卻仍普遍遵循這些原則。

21


意圖原則的成功證成比例則只有 31%, 其餘很大一部份的受試者並沒有成功證成,他 們有的不知道、有的證成錯誤,或引用了不存 在的證據,甚至還有人直接否定了兩者之間道 德差異的存在。這個結果非常支持直覺主義倫 理學者的主張,因為不管是把傷害人當成拯救 人的手段或副作用,都無法否定傷害了人的事 實,但我們卻會直覺認為前者劣於後者,而無 法提出有力的理由,因為對於直覺主義倫理學 者來說,善本身就是理由,不能也不需證成。 現在知道了一般人的選擇傾向,我們卻尚 未知道他們是否有能力證成他們的道德判斷。 我們認為,如果他們能夠證成,就可以佐證這 樣的判斷是依循理性思考而非直覺。因此第二 階段的實驗則提供兩組只有一個原則差異的情 境,且這兩組情境皆為此受試者在第一階段的 研究中判斷為有差異的,並讓受試者寫下自己 為何這樣選擇的理由。例如:使用「接觸原 則」,提供兩組「火車難題」的情境,皆以使 胖子掉下天橋擋住火車來拯救鐵軌上的五個工 人,第一組為「推胖子下去」,第二組為「按 下按鈕,讓胖子掉下去」。 第二階段的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對於每個 原則的證成能力並不一致,分別是行動原則 (81%) >接觸原則 (60%) >意圖原則 (31%)。 這暗示了不同種類道德判斷,其「理性思考」 的成分並不一致 ( 因未能被「證成」的比例不 同 )。 首先,以「行動原則」的證成能力最為理 想,有 81%的受試者成功證成,因此我們幾 乎可以確定大部分的人都有能力對這個原則進 行理性思辨,但是我們不能輕易斷言「能夠 成功證成的判斷」一定反映這是「透過理性 思辨的判斷」,因為還有另一種可能:受試者 事先以直覺進行道德判斷,再以理性思考來進 行事後檢證。但大部分的心理學研究還是支持 「證成可以證明我們還是有道德理性思考的能 力」。然而如果我們先假定這是透過理性思辨 的判斷,那麼「行動原則」( 我們會認為什麼 都不做,比你採取行動卻造成負面的效果好 ) 成立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我們若採取了行動 就代表我們參與了這個性命交換的選擇,而我 們覺得自己無權決定別人生死。這點可能成 立,尤其考慮到受試者幾乎都是美國人,信基 督教的比例應該不低,他們可能會更強烈的否 定這種「扮演上帝 (playing GOD) 」( 決定別 人生死 ) 的行為,進而覺得乾脆不要做比較好。

22

至於接觸原則,成功證成的比例則介於 上述兩者之間,為 60%。不過一個有趣的現 象是,無法成功證成的比例大部分是 (a) 提出 了不存在的證據或理由,或 (b) 因為某些原因 而選錯了 (34%),而這樣的行為 (a) 稱為虛談 (confabulation), 是 指 行 為 者 無 法 正 確 提 取 記憶,而在語言的表達中同時建構假記憶的行 為。比如說,他們會說「明明有其他方法可以 救人」( 但並沒有 )。為何會產生這樣的行為? 有一個受試者在事後提出想法:「我一開始覺 得按下按鈕好像比直接推人來的好受點,但事 後要解釋時,我卻發現他們好像其實沒什麼差 異。」過去的研究也顯示虛談的產生,是因為 行為者無法成功證成自己的主張。因此研究者 認為,對於接觸原則,我們通常是採用直覺判 斷,再以理性思辨證成自己的主張,但最後卻 常常發現,兩者之間並沒有差異,於是無法解 釋自己的主張,進而產生虛談的行為。 綜合上述的實驗結果,我們發現,在面對 不同的道德情境之中,我們能進行理性思辨的 能力其實有所差異。這個倫理心理學實驗也再 次強化了我們對人的認識:「人並不是完全理 性的生物」。但是這個實驗充其量只是描述了 一般人的道德判斷模式,並沒有主張怎麼樣做 才是對的、合乎道德的,也不是說一味盲從一 般人的觀點就是正確的。 究竟答案是如何?我們真的有辦法對一件 事情,做出合理又正確的道德判斷嗎?正確的 答案真的存在嗎?也許,經過無數研究者的努 力,我們最終會有辦法知道人類的心智運作模 式,但我們終究是沒辦法肯定什麼才是道德上 的真理,而思考這些問題,將會是我們漫長人 生中必須不斷思考的課題。 Cushman, F., Young, L., & Hauser, M. (2006). The role of conscious reasoning and intuition in moral judgment testing three principles of harm.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12), 1082-1089.


莊昀軒 心理二 我質疑「意圖原則」的存在。以「火車難題」為例,我認為更可能 是因為「距離感」的因素 ( 而非是因為胖子是「無辜的」),因為工人離 我們較遠,所以我們較難把同情心投射到他們身上,而身旁的胖子較近, 所以我們會不忍看他們痛苦慘叫。建議可以增加一個情境「: 遠方一公里 外,有一座橋上有胖子,按下按鈕,胖子就會掉下去而「殺一救五」。」 那麼我認為,這樣跟把火車轉向,殺死一公里外的工人而救另外五個工 人的情境,選擇殺一取五的比例不會有差異存在。

林昕穎 心理二 無論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或是前陣子當紅的快思慢想,甚至普 心課本中都提及了簡則(heuristic)與算則(algorithm)。前者是直覺 式思考,而後者則是消耗較多大腦資源,較有邏輯的思考方式。這個推 胖子的實驗有許多延伸,包括使用不同語言進行測驗。當題目以母語命 題(熟悉的語言),我們偏向使用簡則,也就是直覺且情緒性的思考模式, 因此偏向於不殺胖子。而以第二外語命題時,對於語言的不熟悉啟動了 算則運用,在邏輯思考之後,我們偏向於衡量殺一救五的利弊關係。

盧亮听 心理二 心理學家 John Gottman 曾在他的實驗室中研究人的婚姻,能夠藉由 夫妻之間短暫的對話就能做出他們多年之後是否仍然會在一起的判斷, 而且經過他為期三十年的試驗,正確率已可到達 96%。他不用同這對夫 妻一起生活,只要能經由夫妻間短短三分鐘對話,便能如此輕鬆判斷。 究竟他如何辦到的? 研究者說明,在這短暫的時間內,他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獲得完整 的資訊做判斷,但他卻只要專注在受試者某種情緒反映是否出現,便可 對此做出結論。不少人質疑他這種近乎直覺的決斷,認為他沒有完整的 思考過程,但他對此另外提出一項重要的看法,他不認為人有所謂直覺 反映,而應該將此歸類為「人在短時間的快速思考」,也就是說,很多 事情也許你提不出一個完整的思辨過程,並不代表你是沒有經過思考的 瞎猜,而是你的大腦走了另外一條捷徑。從這種想法來看,你在判斷一 件事情的對錯時,很可能你明知是錯的事但你不認為他違反道德,為何 會有這種矛盾的結果很可能便是因為人在做對或錯的思考走的快速的路 徑,所以我們通常能毫不猶疑的下結論;但是,一旦牽扯到道德,你的 大腦可就不想走捷徑了,他一下考慮結果,一下考慮情緒,一下又把對 錯放進來。也就是為何問你很多道德上的問題常把自己陷入死胡同中。 說明白了,也許,你想的越清楚,你反而更迷糊。

23


德, 意識

─ 期 末反 響 From:

距上一次的投稿,四個月又過去了。 這四個月,冬季走到了盡頭,夏季學期開始了。白晝漸長,晚上九點 夜幕才掛上,讓我想起來剛抵達德國那個時節,那時還帶著台灣生理時鐘 的我,實在不習慣晚餐過後仍是全亮的天空。而此時的我再次面對這過度 漫長的白天,生理上的不習慣依舊,心情卻已截然不同。 對於異國生活的一切正開始駕輕就熟,卻不覺快到回家的日子了,回 顧這近八個月來的生活體驗,就隨筆寫下幾個深刻印象。 關於上課

卡爾斯魯大學是一所科技大學(與台灣科大不同,算是理工傾向的 大學),校內洋溢著理工人的氣息(我們交換生還戲稱是德國清大 or 交 大),盡管如此,在茫茫的工程科學海中,還是可以尋覓到心理學的蹤跡, 我這學期就選修了發展心理學。全德語授課完全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阿, 過去所學的心理學專有名詞都有相對應的德語,引用文獻也是德語文獻, 於是上課的過程變成隨時準備翻字典,然後開始祈禱自己過去的經驗可以 幫助理解眼前的講授內容。我深深感受到語言能力的遠遠不足。在德國, 外國學生若要申請大學前必須通過程度相當於 C1 ( 歐洲語言能力分級的 高級 ) 的 DSH 測驗,自認經過前一學期洗煉的我,仍看到眼前有座高山 得越過。 關於社交

西方朋友見面絕對是先握手然後報上自己名字,盡管是跟一大群人碰 面也會一一握手,起初我對這種開門見山的方式覺得有點忸怩,不過手握 多後就開始欣賞這種直率了。此外,在台灣大概人人都有個英文名字,但 這件事在外國人眼中真的是滿奇特的一件事,有時面對新朋友頭上的問 號,還要講自己取英文名字的故事,後來就直接報中文名字,也可以看到 朋友練習念中文的有趣模樣。(但,要外國人記得中文名字這件事,其難 度約等同於要我們去記義大利或拉丁美洲人的名字,後來我都報簡化版, 順便作為暱稱。)

24

謝曜


有許多人會給建議說,到了國外就別跟華人圈混一塊,因為使用同樣 的語言會構成小小的舒適圈,使得人懶得去拓展新的世界。這個建議有它 的道理在。畢竟人在國外,是藉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視野去看待世界的 絕佳機會,若仍操中文、交台灣或中國朋友,那麼在台灣或是去中國參與 交流活動就可以辦到,何必遠赴歐洲?不過我認為,把握機會認識來自不 同文化的朋友、用外語去描述、理解這世界固然重要,但也不致於要去刻 意閃避華人朋友,因為與每個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都有其獨特的故事,與人 交流,只要不偏食,像是只說中文而不理西方朋友,就不怕見不到更廣大 的世界。 關於生活

在台灣外食的習慣大概來到國外第一個星期就破除了。下廚這件事除 了可以節省開銷,也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像食物的行情價格(吃米終於 知道米價)、認識食材的性質以及彼此搭配、安排烹煮流程(這件事超難, 很考驗認知資源與分散注意力,開始佩服總鋪師)等等,而最後也是最重 要的是「品味」這件事,細緻品嚐自己辛苦的結果。(但也常常花 40 分 鐘煮、10 分鐘就完食,而且還要自己洗碗盤 ╰ ( 〒皿〒 ) ╯) 練習分配時間、掌握生活作息絕對是一大課題。以我來說,一個星期 除了需要在教室現身四次之外,其他時間幾乎可以自由支配,日子可以過 得很「閒」,不過這個「閒」卻不見得輕鬆,因為往往會有額外的壓力, 像是參加社區大學的語言交流來加強德語、到線上找感興趣的課程參加 (Coursera)、每天的寫作練習等等,會希望自己在閒暇時間多去完成一 些事情,自我督促的能力在這些目標的實現過程就顯得相當重要,畢竟完 全沒有人盯著自己去做這件事。坦白說,我並沒有將時間分配做的很好, 盡管偶爾可以把計畫全數完成,但也有許多時刻會覺得自己很魯 (loser), 生活就在自我的肯認與批判間來回跳躍,只是不同時間有著頻率與高度的 差別。我想比較深的體悟是更加認識了自己的堅強與脆弱。 關於旅行

來到歐洲最迷人的一點是,不需 要半天時間就可以抵達另一個語言文 化完全不同的國度,而且廉價機票、 巴士票隨處可見,有太多的誘因吸引 著人往外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古 老諺語在歐洲大陸可以實踐地恰如其 分。歐洲的歷史蘊含,引誘著人不斷 對她發問,「妳是如何走那些璀璨與 憂傷,到達今日的文明成就?」我試 過帶著問題出發,也嘗試不帶假設去 浸泡在當地氛圍,都各有樂趣且收獲 頗豐。


在這九個月中,我趁著假期或是逮到廉價的交 通票,踏過十一個國家、近三十個城市。旅途中有 它的美好,也不乏一些衝擊很大的事件需要隨機應 變,經過這層洗禮,我不敢說自己生命變得厚實豐 富(那太嚴重了),但是應變能力與膽子肯定是變 大了許多。 此時想到自己的初衷

「盡可能拓展生命經驗」是我當初申請交換時最強烈的想望,我想見 這世界的廣大、認識不同文化的人、喝不一樣的德國啤酒。而此時回顧 這目標,會認為自己有講等於沒說,因為交換學生的幸運之處在於自己 會被放置在一個刺激來源極豐富的環境,「拓展生命經驗」成為了一項必 然,就如年紀變老體重變重近視變深,那是不需要額外施加努力也會發生 的事;但是有意義的改變往往是發生在主動去做了某些事情,不再順勢而 為,克服對於新環境的恐懼:走進全德語課堂、開口跟新朋友說話、前往 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與城市,在新體驗累積的同時,一些刻板印象就此被 消除,抑或再次被強化,我想這種改變是帶著「想做些什麼」的想法才有 辦法得到的。 我覺得自己申請一年交換而非一學期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實際體會這 兩種長度所採取的學習策略有著明顯的差異在。來到國外看到許多只來一 學期的朋友,他們不是在旅行的路上,就是在準備旅行,比較難去深化在 地體驗;而一年的長度則給了兼顧旅行、生活與課業的機會,本來我只打 算來一學期,但現在很慶幸自己後來決定爭取延長自己的交換期限。 最後我想說的是,有許多的語彙,諸如旅行、生活等等,在這段時間 中,我發現了這些體驗正在經歷重新定義的過程,但在質上發生怎樣的改 變竟無從得知。於是心中抱著一個微小的希望:在往後生命的某一時刻, 會驚訝地再次發現這段時光對自己產生的意義。主動去與這世界進一步互 動、並且觀察並且享受自我內在質變的過程,是這段交換學生生活對我而 言最具價值之處。/ 完

26


逆光招生說明會 9 / 24(三) p.m.06:30 @ 北 A

踏進系上,看到的是前人篳路藍縷的果實 這些果實茁壯在各個領域等待我們一一採收 然而,收割的過程需要大量的人手 對,不要懷疑,就是你 不管你是新進的大一還是準備離開 (?) 的大四 我們都歡迎你加入我們一同尋訪 逆著光,雖然我們可能對於想要參與哪部份感到遲疑 但我們有 保持對生活時事關心的議題部 與人 Keep in Touch 的採訪部 用熱情與行動感染他人的活動部 以細心與用心醞釀出刊物的美編部 9/24( 三 ) 晚上,逆光招生說明會,與熱血的你一同逆著光相會

光的引路人-海外留學展 9 / 26(五) p.m.06:30 @N206

有時候,我們會對一成不變的風景感到厭倦 有時候,熟悉的課本已經無法滿足我們日益膨脹的求知慾 每天面對同樣的臉孔 說著宛如程式語言般的話語 也許在山的那一頭 在海的那一端 會有我們渴望的答案 但是我們的雙腳在發抖 我們的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本能的恐懼 唯一能驅散恐懼的 只有能照耀一切的光 心理系系學會邀請了系上數名曾經出國體驗異國讀書生活的同學們, 來向系上同學們分享他們在異國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期望能充當那光,照耀同學們前進路途上的一切陰影。

27


薪 火 相 傳

高 飛 遠 舉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