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文化心理學特刊-紀念楊國樞教授暨五四運動一百周年
主編的話 2019 年,是意義重大的一年。 在一百年前,一場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劃時代鉅變,於動盪中掀起波瀾,將源於西 方文化的德先生 ( 民主 ) 與賽先生 ( 科學 ),推為華人文化自強的領航者。
在一年前,一位華人心理學界的偉大學人楊國樞先生,於睡夢中安詳辭世。楊先生生 前在華人學術界迷失自我的暗夜裡,毅然決然地燃起火炬,為人們照亮華人文化的獨 特風姿,帶領人們走向全人類心理學乃至社會科學健全發展的黎明。
巧合的是,積極關心時政、不斷創新研究的楊國樞先生,恰好在民主與科學兩方面均 貢獻社會良多,其堅忍奮進的一生,可謂華人文化勇敢前行的縮影。
此外,事實上,自楊國樞先生於 1991 年成立「本土心理學研究室」後,臺灣大學心
理學系至今仍是華人本土心理學的研究重鎮。而回首過往,作為台大心理系系刊的《逆 光》在萌芽之時,即展現心理青年的人文關懷精神 。
因此,在 2019 這樣別具意義的一年,《逆光》編輯團隊彙整了涉及華人文化的心理
學主題相關創作,包含專欄文章,及訪談、講座等各類活動紀實,編輯發行這本華人
文化心理學的特刊《2019 逆光華人文化心理學特刊—紀念楊國樞教授暨五四運動一百 周年》,請大家多多指教了。
無奈地,在此時此刻的台灣,「文化」一詞在政權糾葛、認同迷惘的夾縫中掙扎。 而面對「文化」,崇洋媚外的人,是「失根的蘭花」,是「漂泊的浮萍」;面對「文
化」,抱殘守缺的人,是「鐵屋中熟睡的人」,是「洞穴裡的囚徒」。面對「文化」, 我們既不能守舊,亦不能忘本。我們既要保持清醒的理智,懷抱批判的勇氣,譜寫文 化的新篇;也要持守自重的信念,汲取思想的泉源,滋養人群的生命。
但願有一天,在時代的喧囂中,我們依然能夠聽見「文化」微弱的呼喚,回到她的懷抱, 回歸純粹修養自我的道德,回歸純粹凝聚人群的愛。
可嘆啊 ! 這本小小特刊的發行,竟然帶著如此大的祝願。儘管有些不自量力,有些自 作多情,但比起向現實低頭,我們寧願繼續痴痴地做夢、傻傻地前行。
主編 林世峰 敬上
1
2019 年 12 月於台大
3
「逆光」的初衷
6
為什麼房間這麼暗:質化研究者在乎的事
4 9
給逆光未來新夥伴的一封信 當桌遊與認知心理學相遇
11 華人本土大哉問!
14 文化腳本外的性別心理 19 東方心理療癒思維
22 提升身心素質的文化良方
26 「 孝道,吃人禮教?仁義根本?」 講座側記
30 訪談記實 : 「華人文化與學者精神」 2
「逆光」的初衷 大家好, 我們是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系刊「逆光」編輯團隊。
我們致力於藉由實體刊物、電子刊物、社群媒體粉絲專頁,建立學生對大學生活相 關議題,與師長、社會大眾交流的平台。 「逆光」希望實現的三大理想 :
1. 建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全體師生溝通的平台,傳達臺大心理系全體學生對於公眾議 題、校系事務的想法與關心。
2. 扮演心理學各學門學術知識、人生智慧與生活藝術之間溝通的橋樑。
3. 傳承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優良的傳統文化,以及心理人人文關懷的精神。
回首過往,「逆光」在萌芽之時,即展現心理青年的熱血,以及促進臺灣大學心理 學系全體師生充分溝通的決心。 這一屆的「逆光」,將堅定初衷,傳承學長姐們的精 神,築夢踏實。
107 學年度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系刊「逆光」編輯團隊 主編 林世峰 敬上 2018 年 8 月
3
給逆光未來新夥伴的 一封信 翻遍傳記與野史,大學時代,無比騷動也無比關鍵,不僅攸關著外在的學業
與職涯,更決定內在的富有和貧困;此時的你和我,不僅緊握編織夢想的針線, 更是追尋自我的舵手。
如果,你仍在追尋,無奈那一片蒼茫,感到有些精疲力盡……;如果,眾裡
尋他千百度,搜索枯腸,仍不解我惑……;如果,那悠悠天地之間的孤影,是你, 那麼,當我們驀然回首,會發現文字的永恆,會頓悟內心的不敗……。
今天,大量且多樣的訊息在便捷的網路上流竄,我們應有盡有;然而,當資 訊也以同樣的速度消逝,使得永遠在後頭的我們疲於奔命,最終,人的溫度消 散於凌亂的腳步之間,落得一無所有。
所幸,紙張的觸感,還在;指尖的溫度,還在;柔軟的心,還在,讓我們得 以用心理學的筆墨,留下雋永的文字。
4
我們是臺大心理系的系刊,「逆光」。 如果,手寫的溫度,是你所嚮往;如果,不朽文章盛事的傳說,是你的信仰; 如果,閱讀與書寫時沉澱紛亂情思的靜好,是你我所共享……,那麼,邀請你 來到「逆光」,以文會友,一同體會人文深刻的一面,在心的層面相互提煉和 拔擢。
從專題發想、企劃撰寫與人物採訪,到文章書寫、視覺設計與媒體經營,在 這裡,你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親身體驗一本紙本刊物誕生的感動;在 這裡,你可以接觸到心理學課本上不曾提及的內容,也可以接觸到平常沒有機 會深談的心理人。
一直以來,「逆光」致力於藉由實體刊物、電子刊物與社群媒體,建立學生
與師長、社會大眾交流的平台,傳達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全體學生對於公眾議題、 校系事務的想法與關心;透過科普文章的書寫、讀書會的舉辦,以及各式各樣 的訪談與記實,扮演心理學各學門學術知識、人生智慧與生活藝術之間溝通的 橋樑。這一屆的「逆光」,將傳承學長姐們的熱血,邀請你與我們攜手,築夢 踏實。
在人力與科技彼此潮汐般的消長間,心,仍在道德達觀、科學洞見與藝術魅
力之間,穿針引線;在鉅變、迷茫與不安的時代洪流之中,心,依舊在美學浪漫、 哲學謙和與文學豪情之間,變幻容顏。但願,「逆光」可以是你的羽翼,帶領 才華洋溢的你,穿過思想的雲翳,逆著文字偶然透出的微光,尋覓那通透玲瓏 的心。
107 學年度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系刊「逆光」編輯團隊 主編 林世峰 敬上 2018 年 8 月 6 日
5
為什麼房間這麼暗: 質化研究者在乎的事 撰文者:專案部二
最困擾心理系學生的事,莫過於親戚朋友對心 理學的印象與系上所學有很大的落差。
或許剛進入大學的我們也沒想過,在 Fancy
的心理學知識背後,是依賴嚴(ㄇㄚ ˊ)謹(ㄈ
引讀者注意力的趣聞,並不符合強調客觀的心理
學研究目標。然而,質化研究真的這麼「不科學」 嗎?讓我們試著拿下量化研究的濾鏡,重新認識 質化研究的思考模式吧!
ㄢ ˊ)的統計學與實驗方法。在極度講求客觀、
為了拿下量化研究的濾鏡,我們必須先了解它
以進入心理學的主流中。以量化的邏輯思維評價
實,因而竭盡所能地控制實驗變項,盡可能以客
量化的實驗心理學世界下,也難怪質化的研究難 質化研究成果時,我們很容易發現很多量化研究
忌諱的地方,例如:樣本數少,造成代表性不足
的疑慮、資料分析時參雜主觀的詮釋,使研究不 夠可靠,且缺乏統一客觀的評估標準,甚至有人
質疑無法否證、無法複製的質化研究,不過是吸
背後的思維。量化研究預設世界存在唯一的真 觀中立的角度驗證假設。為了符合精準控制的要 求,心理學研究往往將完整的人拆分成好幾塊心
理機制,再以實驗一塊一塊地探討。但將這些部 分拼湊回去時,似乎也難以看見人的完整樣貌。 反觀質化研究沒有這個疑慮,因為他們以不同的
6
方式來了解世界。質化研究者會嘗試進入研究對
檔酒店中,作者卻感到很自在。這個田野經驗使
節讓研究者更貼近研究對象所在的情境脈絡,重
為東區的環境比起萬華三水街較接近她所熟悉的
象的日常中,從實際生活經驗獲取資料,這些細 構出他們的世界。以女同志向家人出櫃的研究為
例 ,研究者採用深度訪談,從成長歷程開始了 1
解研究對象所處的環境。接著,詢問出櫃的歷 程,包含契機、方式、對象等。女同志出櫃後和
家人的互動、自我認同也必須納入研究考量。經 由這樣的統整與歸納,研究對象不只是平均數, 而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我們得以清楚地看見他
們的處境、面臨的掙扎,少數族群的聲音也因此 有了被看見的機會。
質化研究嘗試從人與人的互動脈絡中梳理出意
階級,性工作場域的階級分化也由此浮現。由於 研究者的女性身分,有次被誤認為「站壁仔」所 引發的嫌惡情緒,使她發現自己無意識地與娼妓 作出區隔,反映出主流觀感中娼妓無法同時是良
家婦女的偏見。有別於強調客觀中立的研究,呈 現結果的方式看不見研究者的蹤跡,這篇研究將
成果編織在研究者如何得到這些結論的反思架構
中,討論自身的性別、社經地位和所屬的文化價 值觀,如何影響她的田野經驗。也就是說,作者 寫的是一篇「自己在做研究」的研究。
義,不可避免會有主觀介入。因此,質化研究十
質化研究除了能深入描繪特定的人事物外,也
研究者深知既有的預設與偏見會浮現,於是透過
舉例來說,我們或多或少都能從電視轉播或親身
分強調「反思性」,也就是跟研究對象的互動中, 自身的反思與調整,一層一層地拿掉預設框架。 以一篇性工作的研究為例 ,作者進入性工作者 2
場域實地調查,希望能更了解性工作者的生活處
境。因性產業以往給人龍蛇雜處的印象,使作者 進入萬華三水街時異常緊張,彷彿性工作場域危
機四伏。然而,同為性工作場域,在東區一處高
能在研究問題還很模糊的時候,用於建構理論。 體驗中,感受到每個運動團隊都有屬於自己的團
隊文化。但團隊文化如何產生?這個文化是由哪 些因素組成?這些都是值得探討卻十分複雜的問 題,因為團隊中每位成員的互動都有可能形塑文 化,而所形成的文化又會反過來規範團隊內的互
動。在這些問題還沒有具體概念時,質化研究就
1
莊瑞君、陳慶福、劉安真(2011)。〈 女同志向家人現身歷程之敘說研究〉。
3
高三福、簡曜輝、莊仲仁(2002)。〈運動團隊文化的建構與內容:質化研究的途逕〉。
2
7
她意識到自身的社經地位也會影響研究視角,因
陳美華(2008)。〈不可告人的秘密 ? 一個關於性工作研究中的性、性別與知識生產的反思〉。
能派上用場。有篇研究透過訪談棒球隊,探討團
準。想像一位質化研究者,戴著一副太陽眼鏡,
描述,了解團隊價值觀 3。結果發現,競爭、服
閱讀變吃力了,於是想起自己還戴著太陽眼鏡,
隊文化的組成因素,並藉由受訪者對球隊風格的
從、比賽、成長、奮鬥、技術、奪標、拚勁活力
與技術展現、團隊、紀律、照顧,以及成員,這 12 個向度組成團隊文化,並影響著文化的形成。
事實上,這項研究只訪談了 15 個人,就鉅細靡 遺地描繪出團隊文化的樣貌。這項研究之所以能 如此詳盡描繪,是因為質化研究的單位可以是句 子而非人數,每位受訪者所說的每句描述都是研
究素材。如果每個人都說了 10 句對於團隊價值 觀的描述,就有 150 句素材,而非 15 人。運動
心理學家 Martens 曾呼籲研究者應避免一再套
用制式的量化研究方法,而喪失運動的特性,可 以多利用運動人的觀點,貼近並了解運動現象。 回頭檢視這項研究的結果,每個向度確實都會影 響團隊文化的形成,而且我們也很難再想出其他 因素。後續的研究便能以此為基礎進行更深入的 探索,建築運動團隊文化的研究範疇。
在烈日中看一本書。當他拿著書走進室內,發現 就會拿掉眼鏡,以便看清楚字。透過與環境互 動,意識到自己還戴著太陽眼鏡,並做出調整, 就像研究者意識到自己的預設立場,並作出反
思,對現象提供不同於以往的洞察,讓我們跟研 究對象又更貼近了一點。而強調客觀中立的量化 研究者,則是主張研究開始前就要縝密地控制變
項,盡力確保觀察到現象的原貌,在一開始就確 認自己已經摘下太陽眼鏡了。因此,對於量化研 究,我們應該問的是,研究設計是否已摘除所有 眼鏡,讓我們相信結果是可信的?對於質化研
究,應該問的則是研究過程中摘了幾層眼鏡?研 究結果有沒有提供新的視角?兩者比較之下,我 們便能發現質化研究最可貴的地方在於:隨時留
意自己的立場,並保持彈性調整的空間,因為沒 有人能確定眼鏡下面還有沒有隱形眼鏡的存在。
不管是使用質化或量化方法做研究,我們都希 望能夠對現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是依著方法本 身的不同,對這兩類研究也應抱有不同的評估標
8
當卓遊與認知心理學相遇 撰文者:專案部一、107 系學會學術部
前言
任一人前,包刮自己,但是要注意,一旦小酒杯
玩聚設計,成立於 2015 年,為台灣桌遊設計
此時被乾杯者要將兩張牌送給他人,並確保至少
公司,致力於「喚回最初人與人互動的驚喜與感 動」,本次活動學術部邀請到執行長楊倬睿先
生、遊戲設計陳曦先生、以及我們本系從事認知 心理學領域的葉怡玉教授,為我們展開一場,桌 遊 X 心理學的奇幻之旅。
CHEERS !乾杯,不只是拚酒量! 講者首先帶著我們玩他們所設計的第一款桌 遊—「乾杯」,規則十分簡單,六人一桌,每人 拿一張酒譜以及五張酒杯卡,可以將牌出至桌上
9
與牌面上的大酒杯圖示相同,即會發生「乾杯」, 有一張是送給敵方陣營,這次講師讓我們體驗三
種遊戲模式,分別是「一般」、「師徒」、「假
面酒會」三種模式,很明顯的,這是一款「合作
對抗型」桌遊,尤其是在最後一種模式中,你不 但要想辦法湊出酒譜上的圖示,還要能藉由與他 人互動辨別敵我。
在此款遊戲中,除了它的遊戲模式,必須仰賴 互動觀察以外,在牌的設計、 icon 大小上,也 必須衡量如何才能抓住玩家的注意力,這也與我
們知覺所學的視覺注意力有關,此外,講者還提 到一件有趣的事,最初設計卡牌時,當時的心理
學研究大多認為人的短期工作記憶可以記 5-7
桌遊?」時,講者與葉怡玉教授都紛紛搖頭,
記不住自己牌的圖案,而現今的心理學中,關
考裡面所運用的心理學知識,而如果是要以「為
個組塊,然而實際玩的時候才發現,玩家很常
於短期工作記憶的數目已經更新為 4 個組塊了。
桌遊設計 X 心理學 這次邀請的兩位講師皆剛好有心理學背景, 楊倬睿先生自陳原為一名服裝設計師,後來考 上心理學碩士,然而最剛開始的工作是擔任一
名手語翻譯員,正巧遇見另一位講師陳曦先生, 於是,便招集一群有夢想的人,便共同成立了 「玩聚設計」。
雖然團隊成員大多擁有心理學背景,但當同 學問到:「是否能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出發產出
講者表示,通常是在設計結束後,才回過頭思 特定的認知訓練目的設計桌遊 」,講者認為,
設計桌遊要考量到趣味性,若純以教育為目的, 則稱為「教具」,且通常為了某一目的去設計 桌遊,則容易失去好玩的性質。
葉怡玉教授前段時間與她的團隊合作,致力 於設計出「改善老年人認知功能」的桌遊,但
教授承認,雖然有設計出能夠提升老人認知功 能的桌遊,但它的趣味、娛樂性便大大降低很 多,因為他們完全從認知角度出發,而沒有考 慮到桌遊設計需要平衡的因素,因此,針對以
心理學設計桌遊這樣的角度切入,教授總結道: 「什麼心理學知識可以告訴我們好玩?心理學 知識不可能告訴你做什麼事情會好玩,它只提 供你思考的架構。 」
10
華人本土大哉問!
-黃囇莉老師談華人本土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 撰文者:林世峰、林蕎安、游蕙畇
Q:簡單定義華人本土心理學? 華人本土心理學就是要瞭解當地人的心理現 化,行為標準也會受到一起生活的群體的規範,
Q:老師為什麼會選擇研究華人本土心 理學?
接對質的互動方式就會適應不良。這些特殊的心
我從小就對人類為什麼會做什麼很好奇,做一
角度來理解,才是一個同理心的理解,不是在化
差異的角度來看,舉一個概念叫 self-assertive,
象,因為人在社會裡生活會受到當地文化潛移默
例如:若身處的文化很注重和諧,則採用衝突直 理現象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我們需要用自己的
外做分析的感覺,你對當地人能夠有同理的理
解,所以才能夠解決當地人的問題,如果一昧移 植西方的概念,不見得適用當地文化,例如:遇 到概念用詞翻譯不準確或找不到對等的字詞,表
11
重視的概念,在我們的文化反而影響深遠。
示在地人沒有這個概念,或是有些在西方不太被
名本土心理學家,更能貼近我周圍的人,以文化 也就是自我肯定,西方人要你能自我肯定,如果 去餐廳吃飯,服務生送錯了餐點,那要不要退回 去?在以前就是勉強吃了,因為我們傳統文化 都是為別人著想,但新的西方文化就是要 selfassertive,要敢於拒絕、敢於表達自己,不要去
擔心。再舉另一個例子,一位華人母親到國外探
思,當我們在忍耐,內在其實要做很多事情,而
西方文化影響的子女,可能會覺得這是隱私而不
精蓄銳、修身養性,直到有一天你是可以自我勝
望參觀子女買的房子,媽媽問起房子的價錢,受 說,這個也是 self-assertive 的問題,這個界線是
很分明,但華人則是某一部分跟親人間的界線是 模糊。
另外還有 self-monitor,用華人的話來講就是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個概念在華人
不是停在那裡,你在忍耐的時候要培養自己,養 出的,等到你做了你自己之後,你就不會覺得忍 耐很委屈,變成一個很有彈性的人,該忍的時候 忍,不需要忍的時候不要忍,這才是我們理想中 的忍。
概念卻是「自我監控」,反而是中性的詞彙,意
Q: 華 人 本 土 心 理 學 與 中 國 文 學 的 差 異?
是這個用中文講出來就很負面,所以如何轉譯心
前面提到忍的心理機制,如果沒有做研究,我
文化帶有貶意,但對應到西方觀念的主流心理學
思是你本來在不同的情境就是有不同的回應,可 理學知識是很關鍵的。
Q:有哪些議題是我們覺得重要,可是 西方理論鮮少提及? 簡單舉兩個例子,首先是面子,面子在西方的 概念稱為 social face,他們好像真的是比較不在
乎面子,而我們就是真的很在乎,所以它影響我
們很多的行為,譬如說學生的課堂行為,我們的 學生為什麼不愛問問題,因為怕問出來被笑,就 會私底下去問老師,在課堂上比較不會公開問, 這個就是愛面子,我們很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
法,這也有點像 social anxiety 的問題,也就是社
會焦慮,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在我們文化就 要特殊處理,因為西方比較不在意。
另一個要介紹忍耐,忍耐如果從西方的觀點來
們就說不出這樣的心理歷程,就華人本土心理學
或社會心理學來說,與中國文學、中國思想史等 人文學最大的不同,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歷
程」,另一個是「批判」。首先,「歷程」是指 心理學可以在梳理一個概念或一種思想後,更進
一步抽繹出對於人心的深刻影響,並很深入、細 膩且全面地,將隱而不現又難以言喻的心理運作 過程清楚地呈現出來,讓人可以經由深層的理解
之後再接受,而不僅是經由教條式宣導而得知, 或只是被動地潛移默化,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然。「批判」則是指心理學具有一種洞見,可以 鳥瞰這種價值觀在心理與行為所造成影響的一體 兩面,甚至考察其在現代化等種種社會變遷之後 的轉化,而不只是單方面地照單全收。
Q:現代年輕人可能抗拒傳統?
看,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可以充分地做自己,所以
華人文化是一個成人的文化,比如:華人很早
要忍耐,我們如果從西方的角度來看我們自己,
是要不滿足,才有衝動要去追求,所以年輕人會
不要忍耐,但是華人社會大概沒有一個人叫你不
忍耐就是一種自我壓抑,所以是很不好的,但事 實上在這個文化裡面,它不只是自我壓抑這個意
教導小孩子要知足,小孩子哪有不要知足,他就 抗拒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此外,以 Carl Jung 來
講,人也是要到某個年齡以後,才會變得比較文
12
化性,因此,現在的年輕人會去抗拒傳統文化也
名在前三名內,但 2004 年後,「孝順」選項已
看不見的,是在日常語言當中形塑出來的,不可
低,約與民主、知心朋友等同。
還蠻合理,但是,文化就像水一樣,有時候它是
否認它還在影響,傳遞在很多人身上,想要反 抗,光罵是沒有用,因為它在影響你,如果真不
不過這也是社會心理學特色之一,它是一個
的。
的趨勢,還能進行具啟發性的解釋,甚至是有效
要它,還要懂得怎麼轉化它,這也是做研究的目 我們希望把這些影響找出來,至於未來的方
向,也可能會有新的價值判斷的問題,因為台灣 現在處於轉型社會,一方面有傳統的影響,另一 方面有新的展望,年輕一代想要創造一個新的社 會文化,但是忽略了所有的東西其實都是連續性
的,舉音樂的例子,純西方純現代音樂就好聽 嗎?不一定,可是本來一個古曲加一點現代元 素,融合起來反而更有味道,音樂是這樣,人亦
如是,傳統也有蠻多蠻美的東西,這個東西在現 在不被強調,現代人要做的就是現代跟古典新的
融合,這些其實都是要透過思辨來完成,而不是 純情緒化的,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把他經過理性 化,然後重新思辨再生產。
Q:社會心理學有沒有複製性問題? 相對於科學,「社會心理學」在可複製性上的 表現較容易受到挑戰,這是因為如同化學藥品會
受潮一樣,「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而
人也是會隨著時空脈絡的改變而「變質」的。舉 例而言,根據黃囇莉與楊國樞先生的 2010 年的 著作〈驚蟄、芒種之後?—戰後台灣之社會及人
格心理學的研究與發展〉,長幼有序(或孝道) 的人際關係雖是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卻隨著年代
逐漸弱化中,尤其是對年輕族群而言。在 1994
13
經取消,只剩下「服從長上」的項目依然評分不
與 1999 的資料中顯示,「孝順」的價值一直排
「歷史的心理學」,不僅可以看出心理現象變動
力的預測,例如以孝道為例,有權威性孝道與情 感性孝道兩種。因為權威性孝道較易引發親子衝
突,而情感性孝道,則因符合當代追求個人化自 由等潮流,而隨年齡成長會與日俱增中。而且,
在這樣的架構下,還可以預測上下有序的價值, 若源自威權關係,則可能逐漸式微,若源自情感 性關係,則可能不減反增。
綜上所述,關於現在與未來「社會心理學」所 遇到的最大挑戰,也許也可以用兩個關鍵字概
括,一個是「考績」,另一個是「常識」。 近來, 整個學術界因為引進管理學量化的考績方式,導 致研究者為了達到要求的論文發表量,而無暇深
入原有的研究,或開發真正具有啟發性的題目。
另外,「社會心理學」的知識很常被人們當作是 常識,而產生輕視或誤解。
文化脚本外的性別心理 -專訪李怡青老師
撰文者:林世峰、林蕎安、黃詠翰、周芳年
Q:怡青老師主要研究的領域?
可能是弱勢群體,這也是為什麼我關注所謂「弱
我主要研究領域可以分為四項:性別、弱勢群
分,透過不同身分可以看到很多種處境,也可以
體、社會權力與民主制度,在求學階段對性別議
題就很感興趣,但發現在台灣,性別議題在理學 院內不被討論,所以出國念書時就以有做這個主
題的學校及老師為主要申請對象,性別議題內容
勢群體」,不只是一個群體,而是有很多不同身 了解到每個人都可能身在那樣的處境下,所以關
心跟同理,還有提供這些多了解這些人的處境, 某種程度來講也是對自己好。
涵蓋層面其實很廣,比如性別社會化,它就包含
改變弱勢群體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社會運動,
比較熱門的議題,在學術裡面我們稱之為「性少
另一條路,我們可以將這個議題可能面對的困
所有性別,特別是男性與女性,而現在社會上面 數」,性少數的意思就是指非異性戀,只要你不 是異性戀,相較人數來講,你就是屬於比較少數 的。
我認為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個項目上,都有
或是透過一些助人行為,但我覺得科學研究也是
境,或是沒被看見的部分,透過研究的方式呈現 出來,有時候也可能是回答我自己的疑惑,總 之,研究的優勢在於可以幫助我們以比較系統性
地方式去看這項議題,例如當初在寫博士倫文
時,台灣正在吵愛台灣的議題,因為我本身是閩
14
南人,我會覺得誰都可以愛台灣,為什麼是由族 群規定?於是那時就做了整合分析的研究,結果
顯示不管是哪個族群,對於台灣的感覺,只有在
機。
「愛台灣」這個情感一定要中台切割時,外省人
最後一項的民主制度,是我在接觸上述議題
有差異。類似這種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奇怪現
個議題就是討論民主制度對人的優勢,我觀察到
才會有差別,如果是一般情況下,本省外省都沒 象,我希望能夠透過研究來回答我的疑問。
社會權力,是因為我在研究上述主題時,發現 關注點在某個群體與所謂的主流群體間的權力運
作關係,為什麼一個群體是弱勢群體?原因在於 他們的權力相較於其他群體來講沒那麼大,所以 我後來覺得應該要去多了解權力運作,其實權力
就像變形蟲,包含很多種層面,比如金正恩、川 普、郭台銘,你問他們有沒有權力?都有,但三 個仁的權力是非常不一樣的,金正恩在國際政治
上沒有太大權力,但他的權力基礎是武力,時不
時讓整個國際提心吊膽,川普也有武力,但他又 有國際政壇上的政治權力,而郭台銘,他沒有政 治權力,可是他有資源、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 權力有很多不同向度,因此我另一個主題就是探 討多樣權力之間如何被使用,使得一個有權力者
是穩定擁有權力,或者是更有權力,於是跟我的 老師提出了權力基礎理論,不管我今天探討的是 哪個族群的人,我關心的是這些權力之間如何增
值,它就像真菌,會孳生、蔓延,而我第三個主 題就是去關心這種權力能怎樣去運作,這讓我們
對於權力運作,一方面有警戒,一方面又不那麼 排斥,因為有些人總會認為權益使人腐敗,但有 些有權力的人可以做很多好事,所以權力不見得
是負的,也可以是正的,透過了解這些運作,可
15
以幫助我們看到可以改變弱勢族群的權力運作契
時,發現自己對於政治議題很感興趣,因此第四 台灣現在社會的某些人,對於民主制度抱持著也
沒有什麼好,都是爛蘋果的心態,認為沒有選擇 也沒什麼關係,但我不這樣看,我認為至少你是 自己選出那個爛蘋果,從選的過程中也許理解到 如何去修正我們的決定,使得下次可以做更好的
決定,因為本來就沒有一個國家變成民主社會
後,所有人都能選出最好的人,所謂最好的人, 好的定義是因人而異,但這相較於之前社會一個
很大的不同在於,我們可以從中思考這些不同
意見,去找到自己覺得最好的選擇,但在極權國 家,人民沒有這樣的選擇,可能會有很厲害的強 人,但若是政策讓裡面有些人是不滿意的話,他 是沒有修正與改變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 民主制度是重要的,我們應該透過一些研究讓大 家看到怎樣的民主制度的運作,才能發揮它的優
勢,感覺很像政治學,但我是從心理學角度去切 入,例如研究人們的投票行為,並不是說每個人 都去投票就是好的運作結果,有時候我們可能會 用捷思路徑選擇,但實際上那其實不是一個很好 的選項,若是投票過程當中很多決定因素來自錯
誤的資訊,另大家都信以為真並且投票,那就會 變成民粹,而非民主。
Q:請問老師為何會開《從心理學角度 觀看性別議題》這門課?
Q:最近的同婚議題老師怎麼看 ?
其實心理系裡面關心性別議題的人真的非常
議題的看法。老師認為,台灣的政治環境與社會
少,大概只有我和系上的黃囇莉老師,因為我出 國念書時有修完性別學程,所以覺得說可以把它 變成一個課程來教授,回國後有發現越來越多心 理學老師開設相關課程,但在台大卻沒有這樣的 課程,我的初衷就是希望開一些課程介紹我真心
關心的議題,如果有學生也同樣關注這些議題, 以後繼續往上念的話,可以跟我們一起做研究, 但是,我研究的四大主題能在大學部開設的課就
在訪談過程中,我們詢問了老師對於現今同婚
現況,對同婚的發展是優勢卻也是包袱,而如今 還差臨門一腳,只能看政治上是如何運作,知識 方已經沒有什麼插手的餘地了。老師還說,婚姻 平權本來就不會只是性少數的平權歷程當中的最
後一步,而是第一步,只有第一步過了以後,整 個國家沒有歧視性少數族群之後,才能談論更多 生活層面的東西。
只有性別議題,其他的議題,在研究所曾開過的
我們進一步提出,同婚的關鍵是否是需要一些
有那麼多學生對這個有興趣,群際關係其實也包
在立法院的這些立法委員,有多少人能夠屏除
課有群際關係,但我覺得修那堂課的人,其實沒 含很多群體,並不只是台灣人、中國人之類,例 如性別、種族、社會地位,也都囊括在內,也就 是各種不同族群類別都會談到,但這就屬於比較
學術上,並不是那麼貼近生活,所以我教的都是 一些理論性的東西,不太適合大學部的學生選
修,因此我臨時抽換改開《從心理學角度觀看性 別議題》這門課。
政治人物的認同?老師說不是,「關鍵點是現在 自己的成見,去看到這個法案對於同性伴侶家庭
的保障,就算成功也不會影響到異性伴侶的權
益」,老師澄清自己在遊說一些立委時,發現這 些人在觀念上有世代的包袱。
同婚並非社會上的多數,不管是選票考量,或 是自己舒適圈的考量,都會多少有些障礙。但台
16
灣長久被殖民的歷史,身為次等公民的感受,讓
另一方面,研究上台灣本土的事情講得太多,
相對的,我們也有文化上的包袱。
凸顯出台灣研究的優勢在哪裡,因此,這是一個
台灣對這些人有更多的同理,是一種優勢;不過 「成敗不是唯一的點。」老師身為同婚議題的
平衡,如何拿捏是讓我比較有挑戰性的。
運動者,她認為這是一條很長的路要走,成功是
此外,在大學中做研究常常會有時間不夠用的
婚法案的發展,那也是一段歷時長久的抗爭。如
腳,快要完成時就被迫要立刻轉到備課的模式。
激勵,失敗也不要太過沮喪──老師舉了美國同
果國家的法案能夠通過,自然可以少走許多冤枉
路;失敗了,也就是循著其他國家的路再走一遍 而已。
Q:在心理學領域中研究性別議題曾遭 遇什麼困境 ? 做研究本來就不是開心愉快。應該講說回答自 己問題很開心愉快,可是做一個研究者並不是一
件開心愉快的事。因為研究的終點是發表論文, 也意味著研究者要能夠將研究結果講成一個不錯
的故事。我自己在這過程中比較挫折就是,如果 這個故事講得太過貼近台灣本土,這篇研究就很
難被英文等外文的期刊接受。畢竟,這些期刊會
情形。譬如說我常常改一個稿子,改到臨門一 等到備課完之後,我常常沒有辦法像打開一個開
關一樣,馬上回到研究的模式,因此總是要花更 多時間摸索。
Q: 社 會 運 動 跟 學 術 研 究 如 何 相 輔 相 成? 過去我在政大曾經開了一門關於心理與生活的
課程,經常邀請不同領域的人來課堂上分享,當 時我和同事想做一個關於「婚姻婚不婚」的主 題,於是邀請了伴侶盟的許秀雯律師來分享他們 當時擬的民法修正草案,這是我開始參與婚平運 動的契機。
覺得台灣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去談,關心台灣的
不久,在修正草案送出以後,我注意到新聞上
偏少,市場較小,如果研究者的取徑或觀點太過
能單舉一個反方的研究就宣稱那是學術界的共
研究就應該在台灣發表。但是,台灣的期刊數量 特殊,就沒有太大機會。所以,可以這麼說,研 究的路上讓我會比較挫折的反而不是學術,而是
政治。事實上,在學術界其實人人也各自有政治 偏好,而且有些人講同樣的話就比較大聲。作為 少數,常常會須要去說澄清為什麼我們須要關心 一個台灣的事情,或者台灣的事情有什麼可以提 供給其他社會或文化的人做參考。
17
可能會較難被同儕接受,但講得太少,那又無法
反對方的意見經常引用了一些研究發現,他們可
識,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而在和社會運動者有了 較深的來往以後我發現,由於參與運動的人大多 都是律師背景,對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幾乎一無
所知,要是反對方以「科學研究」來支持自己的 論點,支持方其實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反擊的餘
地。所以當時我就和伴侶盟表示,我能夠幫忙整 理一些研究,讓他們對目前學術界的看法可以有
一些初步的了解。當今婚平運動的論述經常會談
有些心理學研究被拿來做為合理化社會上對特
究者開始參與運動,「學術共識」或「研究發現」
讓我們去了解一個現象,尋思它發生的原因。也
到學術界的研究發現,就是多虧了有越來越多研 才比較能被正確地呈現在大眾面前。
相較於學術研究,社會運動可能會更著力於如 何宣傳並讓大眾開始關心特定議題,而這個過程 牽涉到的是規劃倡議活動等政治方面的操作。學 術研究的角色則是,當我們遇到任何一方提出的 意見不符合真實情況時,可以透過研究發現來避
免不實訊息的傳遞。另外,透過研究讓社會大眾 對特定現象有正確理解也是促使社會運動順利進 行的重要因素,我想這就是學術研究和社會運動 這兩種路線可以相互交流、合作的方式。
Q:性別心理學對其他心理學領域有什 麼影響 ? 老師認為,心理學一直以科學自稱,覺得科學 研究就要客觀中立,所以只要透過固定模式做出
的研究結果就是真理,但因為有性別議題在心
理學裡面的醞釀,那些人便會理解,研究者也是 人,有人便會有成見,並從而得到反思。
老師舉了個例子:過去有研究發現黑人跟白人 在智力上面有差異,於是就有很多研究者認為這
就是真理、事實,所以這兩個種族在演化上面就 有差異。但他們沒有想到差異的因素可能很多, 沒有證據顯示這是天生下來的差異,而試著比較
兩者間教育資源的差距,這或許才是問題。並非
排斥先天說,但「先天說應該是要在所有後天說
定弱勢族群的壓迫。性別心理學這個議題,則是 因此,實驗法、量化研究不應是科學研究的唯一 方法,質化研究也是科學研究,相互檢視,互相 補益,才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Q:老師是希望暫時不要把文化腳本帶 入到自己生活嗎 ? 不見得。文化中有很多腳本,有些是讓我們有 規律可以依循,而能避免恐懼的。譬如說,學生
來上課,老師說作業自己隨便寫,但會評分, 這樣一來學生在之前認識的規則都不適用的情況 下,摸不著頭緒,不知所措,就會很焦慮。
然而,規律性不應該強加到每個人身上。當 然,有些人跟著這些文化腳本的規定覺得非常舒
適,在裡面樂在其中,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 另一群人在依循這個規律性的時候,總是覺得卡
卡的,那我們也要能夠告訴這些人,那不是他們 的問題,只是這個規律可能不適合在他們身上而 已。
進而我們要能提供不同的腳本,讓人們不只有 一條路可以走,而能根據自己的感覺來選擇要走
哪一條路。可能本來選擇走中間這條路,但走一 走發現其實也沒那麼好,可以折回來再走另一條
路,這是我自己認為理想的社會應該的樣子,是 比較多元的。
窮盡以後的結果」。
18
東方心理療癒思維
-專訪張仁和老師
撰文者:林世峰、林蕎安、周芳年
Q:請問老師如何整合具東方特色的心 理療癒思維,包含佛學正念、自我離心 化、華人中庸思維、以及心理位移書寫 等,建構出一種「自我弱化」的心理狀 態?
有沒有理論或是做法可以緩解這種可能性,讓大
其實也是一個因緣際會,剛好當時社會心理學
裡面沒有任何主角或配角的名字,都是用人稱代
有一個主題我比較有共鳴,就是「不穩定的高自 尊」,如果測自尊量表,他會覺得自己自尊分數 很高,但他攻擊行為也很強,被批評時會感到不 開心,我們就會說這是一種假高自尊,因為其實 他的自尊還是有很大的波動,而且不是很健康, 這個主題吸引我的點在於,我觀察到周遭也有這
19
樣的人,包括我自己也有點這種傾向,所以想說
家的自尊比較真實、健康,可是對於真實的高自 尊,文獻上面只有討論結果,對於怎麼做反而討 論很少,碰巧我在師大的老師—金樹人老師正在
做日記書寫,其實起源是高行健的小說《靈山》, 當時有得諾貝爾獎,這本小說的文體也很特別, 名詞,比如一章用「我」寫,一章用「你」寫,
有時指同一個人,有時是不同的人,金樹人老師 看完這本小說感觸很深,並思考說用「我」、
「你」或「他」書寫時,表徵出來的心理歷程是 不是不同,最開始是用一個質性分析,找不同的
受試者用「我」、「你」、「他」書寫同一件事, 這是心理位移這種做法的初衷,他得到的結論是
「我」事很情緒集中的,但到了「你」、「他」 之後會慢慢弱化。
我到台大唸研究所時也在思考,自尊不穩定的 人其實是有很強的自我涉入,因此想到可不可以 用心理位移書寫讓他獲得比較情緒平和的狀態,
找不到適合的理論,後來發現正念有呼應,但最 開始都在做醫療,也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找了做 自我的老師討論,慢慢思考說我們能不能看到一 個更完整自我弱化的樣貌,這也是我們現在在突 破的困境。
只是當時金樹人老師是用質性分析,碰巧我們那
這方面也很多切入的點,比如從宗教的,或是
有人做過,最後大家發現用「我」、「你」、
張大傘,每個人現在捕捉到的面向不一樣,但
時有申請到經費,於是收了實驗,各種控制組都 「他」的順序過程情緒波動會越來越緩,於是思 考是不是一個自我在一種離心化,或者去涉入化
過程,情緒性不會太強,但這只是一個現象,找
不到更核心的論述,不過後來尋找文獻過程中, 發現其實這跟佛學的狀況很類似,佛學更抽象的
講「無我」,好像有一種弱化或淡化的歷程,所
以在 07、08 年慢慢開始一些佛學研究,最開始 做比較多的是正念,也就是 mindfulness,正念這
個概念其實強調說「我活在此時此刻」,正可以 把它解成正在,念這個字上面是今下面是心,都 是指此時此刻,而正還有一個意思是不偏不倚, 佛學裡面比較白話的講法就是不要有太強的喜惡
去影響自己,在華人文化也有很多類似概念,比 如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正巧當時被老師遊說直升博班,而 07、08 年, 美國關於正念的文獻越來越多,但慢慢發現我們
重視的目標不太一樣,美國比較偏向醫療,也就 是與憂鬱、焦慮、減壓一起討論,著重在自我的
討論比較少,但我那時還是想要從自我,或者自 我價值波動角度去看,於是用科技部補助出國訪
問的錢,訪問了做自我權變的心理學家 Jennifer Crocker,他有一個特別的想法是認為自我弱化
或消融到最後,其實是有一個更大的自我出現, 這個概念其實還蠻東方想法,所以我們為什麼會
做這個題目,源自於一開始注意到這個現象,但
純粹從理論、現象切入,我自己的歸納是這像一 大家都在期待這種弱化,而非懦弱的狀態是什麼
樣子,我覺得這其實也符合我們對文化的期待, 在台灣做研究時也有這種感受,它的確是我們整
體文化的核心之一,而且也是好的,那就更值得 我們去做,至少對心理健康不是壞事,但是要捕 捉那個樣貌就需要花一些時間,所以目前因為我
研究主軸的關係,加上時間與精力的分配,還是 以正念著手。植西方的概念,不見得適用當地文 化,例如:遇到概念用詞翻譯不準確或找不到對 等的字詞,表示在地人沒有這個概念,或是有些 在西方不太被重視的概念,在我們的文化反而影 響深遠。
Q:請問老師如何從文化中尋找具發展 潛力的心理學概念,並將之發展成測量 工具、治療方法、訓練課程等? 其實,不同文化或宗教當中都會有獨特的心理
學概念。舉例來說,張仁和老師便希望透過研究 源於佛學的「正念 (Mindfulness) 」的概念,尋找
方法,來減輕自我執念的所導致的焦慮或壓力, 幫助人的內在狀態回歸平靜。
然而,「正念 (Mindfulness) 」雖然源於佛學,
20
但在心理學中,此概念其實已經某種程度被去脈
必須留意的是同溫層極化效應所造成不同陣營間
理學所指的「正念 (Mindfulness) 」內涵更為簡
獲得他人對自己信念上的支持,自我會因為能夠
絡化,所以和在宗教脈絡下的原始意義相較,心 單、純粹且易於操作。
在西方,最早是由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的卡巴
金博士 (Jon Kabat-Zinn) 引入佛學有關「正念」 的概念。卡巴金博士將此概念發展成「正念減 壓」療法,並開設正念減壓療法的相關課程。
2014 年以後,美國 TIME 雜誌以 “The Mindful Revolution" 封 面 專 題 進 行 相 關 報 導, 甚 至 連 iPhone 也內建了相關的功能。
另外針對近期備受關注的假新聞與同溫 層現象的議題,我想談談正念在其中所 可能扮演的角色。 在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得到來
自四面八方、相當大量的訊息,然而人類的注意 力和工作記憶有限,當訊息超出認知系統的負荷 量,我們就會傾向搜尋自己所熟悉的訊息或熟悉
的人所提供的訊息。而從演化的觀點來看,這些 經過初步篩選的訊息中,具威脅性、攻擊性的負 向訊息又更容易抓住我們的注意力,進而容易促 成團體的極化效應 (group polarization effect)。
一篇關於 2016 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社群媒體上 假新聞的研究就指出,真正會受不實訊息影響的
用戶數量其實相當少,80% 的不實訊息都只會在
1% 的用戶間流傳。也就是說,比起假新聞,更
21
無法溝通或交流的問題。當我們在同溫層中持續
得到支持與安全感而開始膨脹,然而,由於這同 時也強化了我們對不同立場的攻擊性,最後就可 能會導向一個沒有對話的兩極社會。
同樣地,在日常人際互動中,如果我們知道一 個人對某議題的立場為何,就會開始自動化地用 刻板印象去概化對方所有的行為,而這不僅為人
際互動帶來張力,也對溝通毫無幫助。在這樣的 情況下,正念,指的是 focus on the present,就
讓我們能夠體驗對方此時此刻所帶給我們的感 受,而不是讓對方身上的標籤所引起的自動化的
連結牽著走。透過正念,我們才有可能看到真實 的人,而不是只看見他身上的標籤。
提升身心素質的文化 良方 -專訪連韻文老師
撰文者:林世峰、黃詠翰
世界上各文明或宗教都蘊含豐富的提升意識狀
古老的文明都有提升或突破「人性」的進路,
珈,東亞儒家的雅樂舞、道家的修練方法,歐美
教義與儀式都強調放下自己,臣服於上帝。教
態的練習方法,例如南亞佛教的靜坐、冥想、瑜 天主基督教的避靜等,想請教老師,這些不同的
訓練方法,彼此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共通點呢 ? 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處是什麼呢 ?
事實上,這些不同文化或宗教脈絡下的身心練
習,都牽涉到運用某種方法或解釋,讓個人的
「自我」疆界消融。這個「自我」是人面對現實
用來探索人的存在問題 。舉例來說,基督教的 堂、聖樂或祈禱的儀式等各方面的設計都能幫助 人們放鬆自我,去感受突破自我疆界後與上帝的
合一。此外,佛教的靜坐一開始常藉由專注在呼 吸,讓人把注意力從外界轉回內在,也就是暫緩 自我認知功能的運作,停止自我叨叨絮絮不止的 思路,而能放下煩惱。
世界的執行者,也是個體與他人的區分或疆界。
而在東亞文明圈中,流傳於的儒道兩家都源自
足或完成,但隨之而來也有挫折、焦慮或歡欣等
「與天通」、「知天命」的音樂與儀式,也就是
「自我」有慾望與目標,也能運用認知系統來滿 情緒,而這其實就是「人性」。
三代的「禮樂」傳統。「禮樂」原是古代人渴求
「天人合一」的追求。但若要能與天合一,那一 定得先消融自我,否則自我就像一道圍牆,將他
22
人或大自然阻隔在自我之外。自我消融後,便能
極拳、瑜伽,或是從禮樂傳統中雅樂轉化而來的
的心理學有很大的不同。
作記憶廣度」、「持續性專注力」上有所進步,
達到身心合一,而這與根源自西方身心二元觀點 因此,禮樂的要求本質上是一套身心合一的訓
練,幫助內心的感受與覺察可以回歸到身體上。
而且還能降低焦慮、增進幸福感。長期練習者更 可以減緩認知功能的退化。
根據余英時以及一些學者的研究,這原本是貴族
舉例來說,我們曾做過一個月 12 小時社區成
以一位大巫師的身分制禮作樂。然而。孔子等西
坐兩種練習方式個別與控制組的差異。前者在
與巫師等統治階級的特權。譬如說周公應該就是
周末年的聖賢將這樣的方法轉變成一般人都可以
學習的君子之道,讓人人都能透過實踐「六藝」 等修身養性的方式,通往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 是回歸於「道」。
人的介入研究,比較身心中軸覺察練習、禪宗靜 「工作記憶廣度」與「持續性專注力」顯著比控
制組好,而後者在「注意力轉換作業」上顯著進 步。兩者都提升了「正念特質傾向」,也就是專 注當下與覺察的傾向。
我曾共同指導過一位音樂研究所布農族的學
為什麼不用反而進步?機制還不完全清楚,但
「小米豐收祭祀歌(pasiputput)」對意識經驗
素。我們最近的腦造影資料顯示,「專注呼吸」
生,她研究一般俗稱「八部合音」的台灣布農族 的影響。她發現這樣的祭祀須要極為專注忘我, 使演唱者進入一種類似心流的狀態。而那種聲音 的共鳴可以讓族人感受到與他人的合一,甚至與 祖靈合一,而能洗滌身心靈、提升幸福感。
那麼,這樣的超越境界對現代人有何意義呢?
研究者大致上都認為「覺察的提升」是關鍵因
對照「專注外在目標」,在「執行控制網路」相
關腦區上更不活躍,也就是更不消耗腦力,然 而「執行控制網絡」(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 EN)、「 預 設 網 絡 」(default mode network,
DMN, 與「心神漫遊」等自我相關思緒有關的腦 區),以及「覺察相關網絡」(salience network,
放掉自我或是放空的輕鬆狀態不是會讓我們的大
SN) 之間的功能性連結顯著增強。
過得更好嗎?其實,心理學通常認為大腦是越磨
也就是說,這些網路彼此之間的溝通更有效
腦的訓練都是要練習一些會用到目標腦區的作業
練法有效之處。這些傳統方法不是增強大腦的活
腦退化嗎?追求這樣的境界能讓我們在現實世界
越光,也就是符合「用進廢退」的道理,因此大
或活動。按照這樣的邏輯,放掉自我等同放棄分 析性的思考,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條行不通的路。 然而,東方的作法反而是「以退為進」。目前的
研究顯示,各種靜觀或身心合一的訓練,例如太
23
身心中軸覺察練習,都可以在短時間讓人在「工
率,有同步化的傾向,而這很可能就是這類的訓 動或控制,而是增進溝通的效率,前者是耗能
的,例如我們做完一般的注意力訓練都會疲累, 但傳統方法是以節能的方式增進效率。
打個比方,有點像是你要提高一個收音機的收
也是一種實質有效的助益。
線重組,讓噪音下降。這些傳統靜觀練習很有
正念等行為,還有一項對身心素質的具體提
同,練習者的個別差異也有,因此一些不一致的
一個人處在身、心、靈極度放鬆的狀態下,對於
訊,你可以加強能量,讓訊號更強,但也可以管 可能就像在大腦重組管線一樣!由於技法各有不 結果是可以理解的,未來還需要更多的證據與研 究。
除了認知功能提升以外,這些靜觀或身心合一
的練習最大的好處,就是幫助我們減少焦慮,達 到身心平衡,進而與真正的自己好好相處。這 幾年我在系上實驗性地開了身心中軸覺察練習的 實作課,課堂上我很訝異地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有
升,便是提高對事物的專注力,亦即注意力。當
精神的調適、心神的寧靜都是一種極好的補充。 面對緊張的生活步調,能夠學會亦張亦馳,那在 需要全力以赴的時刻,自然也會有足夠的精神資
源處理那些煩雜的事物。平常若有空閒,試試看 靜坐,或是一些基本飲食及作息的調整,說不定 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喔!
此外,老師還有提及,這些自我修煉都有一個
這麼多的睡眠問題。所幸,上課有練習的同學大
共同的終極目的:用中文的方式來說明,就是達
控、身體的覺察與姿勢都有改善,甚至運動技能
又玄,若要簡而言之,便是一種精神、心靈層面
多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改善睡眠,情緒的覺察與調
也有增進。還是一句老話,改變都是需要主動的 練習,沒有不勞而獲的改變!
同學訪談心得 在訪談過程中,我們詢問過老師一個問題:不 管是正念,又或者是佛教的坐禪,其中都有一個
到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如此說來或許玄之 的「昇華」。聽起來曲高和寡,但其實不然。像
是日本的「茶道」、「劍道」,雖然一為品茗、 一為使劍,但其精髓亦是殊途同歸,都是一個 「道」字。追求「道」的好處倒是不好去說明, 但如果真要形容的話,那大概是一種生命層次上
的提升,這或許也是許多人為之追求一生的真 義。
相同的目的,便是提升我們個人的身心素質。那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家多多少少應該也會有
生活當中呢?
一切開始往上攀升,精神與肉體分離,即將與
這些身體、心靈上的改變,又是如何反映到我們 老師很簡潔地給了我們一個具體的概念:身體
康健。有一個真正健康的身體,便是這些精神資 源帶給我們的反饋。當然,其用意自然不僅於
此,不過對於那些單純渴望強身健體的人而言,
一兩次類似的經歷:感覺在某個當下,視野內的 天地融而為一…然後突然清醒,所有事情恢復正
常,心情悵然若失。據筆者本身的經歷,周遭有
不少信教的朋友,當他們向我述及此類事件時, 都向我宣稱他們「看見了上帝」。
24
由此想見,「天人合一」絕非不可企及的,但
於一般人而言,想要經常擁有這樣的經歷,幾乎 是不可能的。又或者退而求其次,想辦法提高 自身的專注力並保持身體健康,也是我們一般人 所追求的。老師告訴了我們一個再簡易不過的辦
法: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舉個例子,如果
你現在想吃雞排,那暫時拋棄表層的慾望,你的 身體機制自然就會告訴你「雞排對身體不好」, 於是你自然會打退堂鼓。但真的這麼簡單嗎?這 裡便要說明自我修煉的功能:對自己身體知覺更
加敏感,讓我們從純粹以個人喜好的觀點出發, 改變成顧及健康的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久而久
之,身心上的健全自然能夠取代口腹上的逸樂。 這便是自我修煉的真諦。
25
中國經典文學與心理學系列講座——
「孝道,吃人禮教?仁義 根本?」講座側記 撰文者:林世峰 【講座資訊】
講題:中國經典文學與心理學系列講座 ( 下 ) : 孝道,吃人禮教?仁義根本? 主講:葉光輝(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臺灣大學心理系合聘教授) 日期:2018 年 10 月 27 日(六)下午
地點: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北館 N100 演講廳教室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心理系學生會學術部 協辦單位:臺灣大學心理系系刊逆光
【講座摘要】
許多廣受關注的社會議題,如:老人安養照顧安排、子代婚姻與工作自主權、婦女外出就業、
婆媳問題、對家暴或不適任父母之介入處理,乃至孝悌楷模之親職化行為等,在公眾討論時往 往呈現兩種僵持不下的對立論點,難以達成共識。這些爭議中總不乏倡導敬老尊親的呼聲,極
力宣揚孝道的倫理道德價值,認為子女對親恩的體恤、回報是儒家傳統美德;但鼓吹自我實現 的聲浪也時時出現與之相抗衡,認為強調以父母或家庭福祉優先的孝道觀念,不僅阻礙個人自 主性與自我實踐發展,亦造成子代在孝道困境中備感壓力,甚至導致子女身心問題行為。
26
【講師介紹】 葉光輝 教授(圖中最下排左二) 經歷:
台灣大學心理系人格及社會心理學組博士 現任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合聘教授、
Hong Kong Gratia Christian College, School of Psychology 榮譽教授、 臺灣心理學會常務理事、臺灣心理學會理事長、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及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副主編 研究興趣:
社會、性格、本土以及家庭心理學—「孝道雙元模型」觀點的驗證/「父母後設情緒理念」量 表的建立與應用/「家庭系統思維觀點」的探討研究/華人人際互動(以親子及家人互動為主
要核心)關係及其影響效果的研究/華人孝道觀念、代間交換、孩童的社會化歷程、青少年自 主性、親子衝突建設性轉化歷程、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華人家庭文化特徵、高齡社會的家庭 調適
開授課程 :
性格心理學、親子關係促進方案設計
27
前言 : 文化與社會的孝道
關於孝道的現實問題
當如何與父母互動的重要觀念,或如何對待父母
觀點可以指點迷津。從心理學研究的角度來看,
孝道,在其根源上,是一系列關於華人子女應 的行為準則,包含從照顧、敬愛到追思紀念等
物質與精神層面上的種種規範。經歷代聖哲、文 人與統治者在思想理論上的推演,它逐漸成為指
導華人各種人際關係、交往行為的道德規範,甚 至是穩定家國社會的文化設計;其影響所及,遍 布宗教、政治、司法等日常生活面向。縱觀歷史
演進,孝道根植於傳統農業社會,是華人文化的 倫理核心;時至今日,即便在世界性現代化及全 球化的衝擊之下,經濟、社會與家庭的結構已發 生巨大變革,但孝道對華人日常的心理與行為仍 影響深遠,且依舊是華人本土心理學與文化心理
學的研究焦點。隨著孝道構念廣泛運用於實徵研
究,以及全球高齡化發展趨勢,華人孝道理念逐 漸展現出推展到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潛力。
歷史上與當代生活的孝道
教授一開始舉宋代有名的孝子周雄為例,作今
昔對比,也作兩岸對比,指出理論上研究孝道的 困難與出路,以及孝道文化在今日面臨的現實問
題。近來,大陸在復興傳統文化的官方領導下, 將周雄的故鄉淥渚鎮視為以推廣孝道文化的基
地。然而,在百年前,在同一地方卻盛行著反對
孝道、批判孝道的運動。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在台灣,藝人謝金燕與父親豬哥亮的矛盾關係
當現實出現令人困惑的矛盾現象,清晰的理論 在以華人為樣本的實徵研究結果中,孝道對個體 心理與行為的影響出現矛盾結果,其正向效果如 對社會互動與代間關係有所助益,但其負向效果 則導致子女在性格與認知發展上趨於過度服從、
保守、壓抑或僵化,且阻礙個體自主性與自我實 現的發展,形成孝道困境而產生龐大壓力,甚至 導致子女身心問題行為。
華人雙元孝道模型
葉光輝教授整合上述矛盾,基於在內涵性質和
運作功能上的明顯差異,將孝道信念區分為「相
互性孝道」及「權威性孝道」兩種面向,分別對
應到儒家倫理觀所強調的「親親」原則及「尊尊」 原則,進而發展出孝道雙元模型 (dual filial piety model)。其中,「相互性孝道」是長期親子互動 中親密情感的自然結果,意指子女因為感念父母
的關愛、支持及養育之恩,在情感和精神上自願 給予父母支持與關注,以及願意在父母年老時給
予他們物質與經濟上的奉養與照料。而「權威性 孝道」則意指子女因為對身分角色義務的認同而 對個人應負責任所採取的犧牲,是對權威的順
從、對角色規範的遵守、對父母願望的滿足,以 及對個人自主性的壓抑。
也是有目共睹。歷史上,孝道似乎有正反兩面, 各自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孝弟也者,其為
仁之本與!」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 子亡,子不得不亡 !」孝道,究竟是吃人禮教, 還是仁義根本呢?
28
尾聲 : 理論是洞察現實的利器
根據性格心理學家 Daniel Cervone 與 Lawrence
A. Pervin 等人的看法,理論如同工具箱,可以 藉由各種不同角度更全面且深刻地洞察現實。葉 教授在講座中強調,孝道雙元模型梳理出華人孝 道龐雜概念中不同的特徵屬性或具體行為內容, 以清晰的理論觀點取代籠統的孝道觀念——在理
論建構上,兼顧心理與文化原型,整合社會文化 脈絡中的概念變遷,以及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研
究成果;在計量驗證上,其模型與發展量表也屢 獲信、效度的驗證;且在應用解釋上,已對親子 衝突、青少年問題行為、老年安養、代間交換及
家庭諮商實務等過去議題,提出整合性的解釋。 因此,筆者將孝道雙元模型的理論觀點介紹給讀
者,希冀能引導各位,藉由理論此一洞察現實的 利器,對生活中的「孝道」有更整全且深入的理 解。
掃描 QR Code 可線上觀看 完整講座影片!
29
訪談記實:
「華人文化與學者精神」 撰文者:林世峰
【訪談資訊】
訪談題目:華人文化與學者精神
專家學者 : 黃光國 ( 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 ) 採訪記實 : 林世峰 ( 台大心理系二年級 ) 採訪記者 : 林世峰、謝怡萱
日期:2018 年 5 月 16 日(四)下午 13:20-14:10 地點 :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南館一樓 102 研究室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心理系系刊逆光
30
訪談記實
( 全文斟酌參考黃光國教授的文章、書籍等著作 )
一、在 21 世紀的「多元認同」(multiple identities,如國家認同、階級 認同、性別認同、文化認同、族群認同、宗教認同等) 之中,我們應 如何安頓或化解諸多不同 「認同」之間的衝突? 針對認同問題,黃光國教授著力甚深,尤其在文化認同方面,黃教授認為,文化在
語言,使用中文的台灣人大抵擺脫不了華人文化的傳統。要想化解諸多不同 「認同」
之間的衝突,先得安然渡過最大尺度的「文化認同」的危機。而在學術上,「文化系統」 取向的研究將儒家文化看做一個整體,將能使華人更全面而深入地瞭解其文化傳統, 並獲致清晰的文化認同感。
31
二、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週年,請問老師,五四新文化運動作為一段 歷史,對於當前的臺灣有何啟示呢?作為一場學生運動,大學生可以 從中汲取什麼樣的養分或教訓呢? 黃光國教授強調,五四新文化運動作為一段以一場學生運動為核心的歷史,給我們 一個很深刻地提醒,那就是當代大學生應從西方科學哲學的角度,來更深入且全面地 洞察自身的華人文化傳統。
三、中華文化傳統的重要思想似乎漸漸不受年輕人所重視,請問教授 如何看待這個現象?華人的歷史文化如何繼往開來呢? 中華文化傳統思想有其重要性,關注人數的多寡並不會影響這一點。台灣的現況是 處在文化認同的危機,而文化認同問題必須在學術層面上才能根本解決。唯有以西方
的科學哲學作為基礎,研究「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中華文化傳統,建構「含攝文 化的社會科學」理論,以發展本土社會科學,才能夠幫助當代華人走出他們的認同困 境。
黃教授以自己的兩本代表作《儒家文化系統的主體辯證》和《內聖與外王:儒家思
想的完成與開展》為例,指出論西方文化的「離根理性」走的是「外在超越」的途徑;
而華人文化傳統,卻是走「內在超越」的道路等議題。在這顯著的差異下,以儒家思 想為首的華人歷史文化發展至今,我們必須既能夠作「批判的繼承」,又能夠作「創
造的發展」,故須結合人文及社會科學界的心力,以「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文明 作為主體,吸納西方文明的菁華,在科學哲學的基礎上對華人文化傳統作完整而深入 的科學詮釋。
32
此外,如同黃教授在《內聖與外王:儒家思想的完成與開展》一書中指出,以「自 我 的 曼 陀 羅 模 型 」(mandala model of self) 及「 人 情 與 面 子 的 理 論 模 型 」(theoretical model of face and favor) 這兩個普世性的理論模型作為架構,才能對華人文化傳統作全 面而根本的科學詮釋。
四、如果在未來價值多元的華人社會中,中華文化傳統的重要思想僅 為多元文化的一支而不是主流,現代人可以如何汲取傳統文化的精神 資源,化解生命問題呢? 黃教授認為,華人的生活世界屬於具有倫理實踐意義的文化系統,並指出「修養心 理學」將文化傳統中儒釋道的修養工夫,重新置入所建構好的理論中,將是現代人化 解生命難題的重要精神資源,可以作為「個人心理健康或療癒的安頓基石」。
五、請問您如何看待生理生命與文化生命的相關問題呢?您認為「生 理生命的結束正是文化生命的展開。」這個命題可以成立嗎? 黃教授沒有明確論證「生理生命的結束正是文化生命的展開。」這個命題可以成立,
但他認為,前述的「修養心理學」不僅可以療癒個人的心靈,引導我們面對人生,更
對現代人處理死亡威脅的課題很有幫助。而在「修養心理學」中,「不畏生、不畏死 的豁達心態」是引導人「出生入死」進而救人、利他、濟世的催化劑。
六、請問老師楊國樞先生的生命故事如何啟發您的思想?對於年輕的 心理人,乃至台大人、研究者,楊先生帶給他們怎麼樣的人生啟示呢? 也想請老師談談潛心學術宜有的精神,以及自己作為一名學者的心路 歷程。 截至 2018 年的九月中旬,台灣重要學者楊國樞、韋政通、胡佛相繼去世,借用黃光
國教授的話來形容,這「象徵著一個世代的結束。」尤其筆者曾經讀過楊國樞先生的 自敘、傳記與著作,所以當我讀到黃光國教授寫道 : 「世界學術社群失去了一位真正
33
的君子。」也心有戚戚焉。遙想上個世代的偉大學人,他們以道抗勢、以學服人,因
為他們啟蒙一整個世代的光輝,以及挺身而出,對抗當權者源源不絕的道德勇氣,不 僅僅來自拉幫結夥的眾志成城,更源於明理的批判、無我的關懷與當責的公正,所以 年幼弱小的台灣民主,才得以擁有攙扶它的堅實臂膀,才能在風起雲湧的亂世裡一步
一步長大成人。然而,對於黃光國教授來說,楊國樞先生的謝世,意義不止於此,對 他而言,更意味著永遠失去了一位「生命的導師」。
楊國樞先生學術上的終極關懷,是透過推動「心理學本土化」,使得世界性的全人 類心理學更臻健全。黃光國教授表示,當時他在台大心理學研究所在楊國樞先生指導
下念碩士,也跟著楊先生一起推動心理學本土化運動,直到楊先生晚年不能工作為止。 這啟發他後來在學術上努力的大方向。
對於年輕的心理人,乃至台大人、研究者,楊先生給大家一個很重要的啟發,那就
是潛心學術,尤其是受西方科學訓練地同時,除了「為學問而學問」之外,我們可以 承襲華人傳統知識份子所秉持的「經世濟民」的態度,積極關懷社會,讓自己的胸襟 與視野開闊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