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 光
臨 床 心 理 學 年 會 特 輯
總編的話 總編的話 2017 的年末,逆光也來還債囉。這次的特刊主題是針對 4/22、4/23 在 台大舉辦的臨床心理學年會,當時不少心理系學生參與了年會或協助年 會舉行,相信都留下了不同的收穫。兩位筆者林立和呂方雯則記錄下年 會中,現今台灣臨床心理學的模樣,並藉由文字帶領我們回顧對於臨床 心理學專業的省思、實踐和展望。 PS. 本屆逆光的文章將在明年刊登,敬請期待。 孫睿廷
編輯群 總編
孫睿廷
特約作者
林立 呂方雯
美編部
彭鈺荃 周芳年 莊芷涵 孫睿廷 吳奇峻
1
2017TACP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 暨學術研討會 文/呂方雯、林立
2017年的臨床心理學年會於 4/22、4/23 於台灣大學舉
辦,本次《逆光》除希望藉此篇文章為這場系上的大型活動
留下紀錄之外,也嘗試透過兩位筆者的文字,與讀者一同思 索臨床心理學現今的模樣、目前遇到的挑戰以及未來想抵
達之處,甚而擴展至對臨床心理多樣性的想像。本屆年會以
「心‧傳」為題,旨在實踐傳承、跨越領域與越界對話,使會 議間探討的議題不僅僅侷限於臨床心理,更能看出整個心 理學門面對當代的議題所做出的回應與思考。
本次大會之目的主要有二:一為以心理專業的角度對當
今社會議題進行討論,如黃勝堅院長的演講、吳玉琴及鄭逸 如的對談皆與當今熱門的長照有所關聯,而黃囇莉教授則 針對性別運動下相關法規的演進進行回顧。二以經驗傳承 與分享為軸,不但邀請柯永河、吳英璋、花茂棽三位臨床心 理學資深教授進行世代傳承之對話,也因應不同需求開設
工作坊,主題遍及督導、團體、患者治療實務等,提供心理師 或學術工作者們交換成果或分享經驗的機會。
以下臨床年會講題的報導,兩位筆者將盡可能以完善記 錄該場次討論議題的形式著文,於文末才再以筆者的個人
省思作結。本文由三篇文章構成,第一篇談心理學與公眾間 的溝通與轉譯,二、三篇則分談人文臨床、資料科學的臨床
心理學視野,將這較少同時出現的兩者一併放入而論,希冀 為此二者建立一個對話的空間。在本次年會豐富多樣的內
容中,選擇數場整理為文定有遺珠之憾,但這樣的選擇也算 是初步涵蓋「跨越領域與越界對話」的宗旨,展現臨床心理 學對內與對外交流的企圖及樣貌。
2
作者必須要承擔使最新的學術現況引領大眾智識 Translating Psychological 成長的社會責任。然而,即便學術工作者願意承 S c i e n c e f o r t h e P u b l i c 主講人:Dr. Nadine Kaslow
甚麼是轉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以研究諸如感知外界、注意力導
向、選擇決策、回憶過去與計畫未來等心理活動 為主的學問。然而,受過心理學相關訓練的「心 理人」,與一般大眾對心理學科所研究知識的認 知卻有極大落差。這兩方對於同一事物的認知落 差,或來自大眾對心理學的誤解以及心理專業過 於晦澀的溝通語言。
大眾對心理專業的誤解
對大眾而言,心理學是否為一門科學本身就備
受質疑。相比於物理學等科學形象濃厚的學科, 心理學有時令大眾摸不透其底蘊,無法想像研究
人類的心智活動也能用科學方法進行。依此,心 理學在大眾心中的形象,正如書店在大眾心理學
專區擺放的書冊,多為心靈雞湯、心理勵志、生 活小品等表達個人觀點的書籍,而非介紹心理學 相關概念者。
心理專業者缺少真正的溝通
對心理人而言,將正確的觀念與知識傳播至大
眾社群中,則面臨社群「願不願意做」以及「應
該如何做」兩大問題。Kaslow 提及,跟其他學 科相比,心理學界似乎更不願或更不敢將自己的
研究成果分享至大眾社群。但她也指出,學術工
3
擔此項責任,接著可能面臨的下一個問題即為不 知道該如何有效將學術工作傳遞至大眾社群,亦 即該說些甚麼?以及如何用淺顯的詞句說出?
所謂的「轉譯心理學」就是嘗試面對兩造劃下
的鴻溝,並將之接軌。轉譯心理學在做的是將學 界所發現、所討論的心理學議題翻譯成大眾能夠 讀懂並有興趣接觸的普及化知識。
如何連結心理與社群?
在網路盛行的年代,傳遞訊息給普羅大眾已非 往日那般困難,從傳統書本至多媒體介面都有可
能成為連結兩者的管道。在此,以當日下午《創
意發展 X 臨床心理》主題論壇之內容做為引導, 提供更為確切的施行方向與經驗。
睡眠管理職人──吳家碩
睡眠問題為大眾常有的困擾,同時也為心理學
研究的領域之一。目前就任於長庚醫院睡眠中 心,同時為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的吳家碩臨床 心理師即專長於此。吳提及臨床心理師的專業在
於衡鑑、衛教與治療,若能將這些專業能力與偶 然的機會、不停歇的勇氣相結合,即能創造專業 深化與跨界合作的可能,開啟與大眾對話的空
間。舉例而言,吳當時遇上旅遊業者推出「王牌 試睡員」活動,邀請各路好手寫下飯店試睡心
得,換取免費居住各家飯店的機會。吳秉持睡眠 心理評估之心理師以及睡眠管理專家兩個身分, 帶著睡眠評估工具參與此活動並獲得好評。
有一日,其職所的精神科主任詢問他適合居住 且好睡的飯店,使他開始構想自旅遊業中結合睡 眠與心理師專業,為此與黃天豪心理師一同籌劃
如何在旅遊中同時兼顧睡眠與情緒。這樣的想法 藏在心中過了六年才真正有實行的機會,是以謂 此需要願意等待的勇氣。某公司的員工旅遊邀請 吳與黃協助規劃行程,在行程中安排睡眠管理及 催眠的實作,幫助員工改善睡眠品質。
心理師想對你說──蘇益賢與丁郁芙
蘇益賢與丁郁芙兩位心理師是目前「心理師 想對你說」臉書粉絲專頁的經營者,其粉絲專頁
致力於以資訊化的圖文創作將臨床心理的相關知 識與心理師專業能力傳遞給閱聽的一般大眾。點
開其粉絲專頁,就能見到諸如「心理師使用手 冊」、「認識臨床心理師的養成」等圖文,介紹 心理師專業內涵;也有「接受諮商前,心理師想 跟你說」介紹諮商場合的實質,如會談室是安全 的、心理師不會直接給予答案等觀念。
蘇與丁提及,資訊正確性與品質需要斟酌的時
代,具有深度的研究與理論不見得受到大眾青
睞,大部分人多半不是需要叨擾的大道理,而是 更為簡單易懂的訊息。這也是為何心理師想對你
小結
心理學如何與大眾社群接軌不僅是臨床心理學 要面臨的議題,同時也是心理學各子領域需要思
考的議題。臨床心理學年會這次邀請 Kaslow 進
行主講,作為思考該議題的起點,除點出心理學 在大眾與心理人之間的落差外,Kaslow 最後也
給出一些建議,這些意見正好於下午之《創意發 展 X 臨床心理》專題有所連結與呼應。除此之
外,Kaslow 認為不僅心理師需要意識到自身的
責任,相關機構也應提供足夠的支持,這些支持 應包含經費、獎勵層面,鼓勵心理師進行心理學 之轉譯;也應涉及專業層面,提供心理師相關的 溝通技巧訓練,建立心理師與其他學科領域之研
究者、應用者、政策制定者、大眾媒體之間的連
結,使多元創意與多方管道得以展開,創造更為 通暢無阻之學術轉譯的可能性。當我們能夠將心 理學知識傳遞至大群社群,並使大眾在教育經驗 早期就有機會獲得之,它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
領航(discipline)。這意味著,心理學知識被內 化為一種個體的生活方式,使我們面對生命經驗
中的種種事件時,產出具心理觀點的適應與詮 釋。
說專頁以圖文的方式傳遞知識。然而,蘇與丁也 提及,即便大眾不想要大道理,他們也嘗試在圖 文中塞下一些能帶著回家的知識訊息。對他們而
言,此專頁的目標並非只是單純的資訊簡化,而 是進一步藉由親民的訊息,打開大眾與心理師之
間阻隔的大門,使大眾在需要尋求心理師協助 時,更願意信任其專業。
4
「人文臨床與療癒的現場性」論壇
分享者:溫勇勝、李弘毅、鄭焯茹、 葉秉憲、李維倫、林耀盛、彭仁郁、彭榮邦、翁士恆、蘇逸人 簡單從字面上來說,臨床中的「臨」是臨近,「床」廣義來講則不只是病床,而是每個人日常生活 中或坐或臥的那張床,是生活現場種種苦難輪番上演之所。臨床,便是走進受苦現場。而在「臨床」
二字前加上「人文」,則是希望讓文學、哲學、人類學、藝術、宗教等人文學科的論述能與臨床的現 場連結,開啟更多靠近與聆聽受苦者的可能性,療癒的火光也因而有閃現的機會。
之所以需要仰賴這樣一條迂迴的路徑,是因為於實踐的經驗中,臨床心理師養成過程中學習到的主 流論述似乎容易使讓與「現場」錯身而過。隨著諸如 DSM 等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發行與不斷再版,實 務上的確更能有所依循,然而,卻也更容易過於武斷地以疾病作為標籤來概括理解受苦者,看見了眼
前的症狀,卻忽略其身處的苦難情態。「現場性」就是「這裡」、「現在」,有時候現場所具有的結構, 會使得我們無法接近眼前的受苦者。而這一場論壇,即是希望能透過幾位老師與其指導學生的實務經 驗,與對人文臨床療癒有興趣的人一同對話,用不同的方式接近他者、詮釋話語,進而回應疾病受苦 者的呼喚,重新展開過去被揉皺的回家之路。
植物的療癒力量──溫勇勝 或許每個人都多少都有過討厭的食物、害怕的
「現在,我已經越來越知道如何設計符合對方
物。縫隙中照入的光線、葉片上凝結的露珠、對
第二周時,他總會帶個案一同了解不同植物的繁
動物和昆蟲,但卻很少會聽到有人說自己討厭植
著太陽旋轉的向日葵,想像這些畫面的時候似乎
就能替心靈帶來幾分平靜。溫勇勝,是一位被指 導老師彭榮邦戲稱為「植物人」的心理師,比起 治療室,略顯木訥的他似乎更適合待在花圃中, 但只要一說起植物的故事,他又能站上講台,滔 滔不絕。人文臨床的學習,並非某套特定方法的 熟練,而是從發掘治療者本身的長處出發,如此 一來,安靜和喜歡植物的個人特質,反而替溫勇 勝開啟聆聽受苦的入口。
5
狀況的園藝活動了。」溫勇勝自信地說。在晤談
殖方式。雖然人不會透過斷裂、扦插等方式繁
殖,但人們的情感卻常常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斷 裂,透過園藝活動的推演過程,反而有機會引起 這部分的隱喻。而在後續的晤談中,也會透過插 花來討論關係,花謝了以後,就與個案一同經歷
處理枯萎花朵的儀式,或許讓之成為其他植物的 養分,又或許將之製成壓花。「我們很難預測壓
扁之後會是甚麼樣子,但很多時候都是出乎意料 的好看,或許跟生命一樣,雖然消失了,但是留 下來的東西並非那麼醜陋。」溫勇勝說。
抵達、離開、前行,原就是一段旅程中不斷交織
的部分。植物,不只在晤談當下替受苦者開啟能 沿之攀爬、敘說的路徑,也能在治療師離開後持 續陪伴。
恐慌症的「心」詮釋──鄭焯茹 透過溫勇勝心理師的例子,或許對於抵達受苦 情狀的方式已有新的體會。然而,若受苦者便站
在身前、說著沉痛的話語,我們又能如何理解? 如何回應?
鄭焯茹於實習期間曾經接觸一位恐慌症的個
個案在晤談中說,小學三年級的她要做很多家
觸到恐慌症,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武器(課本上的
走一邊忙。自己好像是個要不到愛的人,那麼
案,一上台沒多久她便說:「那時候我第一次接 那些治療方法),可是完全都使不上手。」在晤 談的時候,個案遲遲未向鄭焯茹談起恐慌症發作
的情況和隨之而來的困擾,而是某次在診療間時 恐慌症發作、大哭一場後向心理師談起不久前於 醫院過世的弟弟,講照顧弟弟的過程,以及那些
來不及說出口、最後成為遺憾的話語。「我只能 停下來,把原本的武器放下,聽她說那些想要告
訴我的生命故事、注意去聽她到底怎麼了。」太 過追求行動,有時反而無所適從,在治療室中, 鄭焯茹選擇重新好好傾聽。
事,為了哄背上的弟弟睡覺,便邊踏著步,一邊
想要愛卻不知道為什麼身旁的爸爸、媽媽、丈夫 沒有給她愛。鄭焯茹本來想,那就在晤談室中給 她愛吧。然而,李維倫老師在督導時卻給出了一 個新的詮釋方式。個案說起照顧弟弟的畫面,這 其實是個充滿愛意的時刻,但當弟弟變成植物人
後,這些愛不知道怎麼表達給弟弟知道了,而現 在弟弟死了,更遑論那個回應會有所接收。一個 詮釋角度的轉換,便能為療癒開啟新的視野,不 再將個案看成一個接收不到愛的人,而是和她一 起試著把心中的愛傳遞給家人。
6
凝視罕病受苦者的位置──葉秉憲 在醫學上的罕見疾病,卻是罕病兒家庭的日
常。葉秉憲透過罕見疾病基金會,試圖看見兩百 多種罕見疾病、台灣八千多個家庭究竟是如何
在陪伴罕病者的療癒過程中,看見孩子脆弱的
面容、不停退化的模樣令人感傷,但在感傷之 後,治療師依然必須去回應眼前受苦面容的召
喚。罕見疾病的受苦者並不只限於罹病者,患者 的家人來到治療師面前,是在試圖回到一個能重
新去愛、繼續生活的倫理位置。這樣的觀點其實 和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Levinas)十分相似,
「過生活」。這樣的觀看不是去看怎麼成功「打
並沒有單獨的「自我」,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實是
「惡」的疾病共存。
中占有某個位置、像是父母、情人、好友,並
敗」什麼,而是人能以什麼方式與被經常標籤為
被社會歸類於「正常」的研究者,又是如何能 找到凝視受苦者的位置呢?葉秉憲的指導教授
翁世恆曾如此闡述部分其對傅柯(Foucault)思
想的理解:「醫療的科學化會將自我認識 (selfknowing) 的優先性放在自我照顧 (self-care) 之 前,反而因為這樣的專業化的形成而增強了人面
處在一組又一組與他人的關係中,在這些關係 被期許能擔起應負的責任,而人和人的差異性
(Alterity)也在之中開展。若每個人都是自由之
身,則人與人間不會有差別,唯有去看每個人擔 負著的責任,才會照見差別。罕病者的家人肩負 著照護的責任,而作為心理師,則也有著幫助他 們帶著這份責任找到在生活中安居之位的責任。
對自身受苦疼痛的無助感。」我們可以將自我認 識理解為醫學上對「疾病」各個面向的探討,然 而,我們或許透過多年的研究對症狀、疾病的影 響等層面有越來越多的認識,卻反而被過多的論
述淹沒,遠離了「身體」本身,也離自我照顧的 可能更加遙遠。
慢療之家的行程──李弘毅 長期照護可謂近年來的熱門話題,但現在談到
長照多著重在安寧、社區療護。然而,在當代去 機構化的思潮下,李弘毅心理師反而走入花蓮玉 里醫院的溪口精神護理之家,試圖去觀看這群從
社會「排除」、被「納入」機構的人,在生命政
治(bio-politics)* 的權力束縛下,究竟過著怎 樣的生活。這些會來到位於東部的醫院的人大多
有著類似的經驗,他們在西部的醫院間流浪,到 某一天原本的支持系統破裂,再也沒有能力支持
後他們便來到俗稱精神病患最後一站的玉里醫
院,開展他所謂的第二人生。李弘毅心理師不禁 思考,如果一個心理師以照顧病患的病痛為己任 的話,一個心理師到長期照護機構的現場到底要 做什麼?又可以做什麼呢?
7
因為當初的思考,李弘毅在溪口精神護理之家
演講的最後,李弘毅提到,在這兒他被迫修正
區,也試著將正念(Mindfulness)的做法融入治
經歷過許多的流浪與挫敗,如果我們還是帶著
展開了許多嘗試。李弘毅早上帶著居民繞行院
療之中。他透過較原先八周練習版本簡化、重複 的方式,讓他們能嘗試原先很少在思覺失調症或
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團體使用的正念,而這樣的團 體也成為居民們每周的生活重心與情緒出口。另 一方面,李弘毅試圖打造一個能幫助居民們以及
工作人員間彼此連結的空間。他在活動中心掛上 有著各式提問句的黑板,希望讓大家能有機會表
達對生命的提問、也能有彼此看見的機會,而在 這片白板上也展現了居民們當下感知到的各式感
覺。除此之外,李弘毅致力打造的「遊藝身心」
大型計畫中,也和職能治療師共同合作,以具有
自己的期待與看法,因為他們在來到這裡前早已 一般在綜合醫院的期待來到他們面前的話,只會
招致更多的挫敗。有時候「受苦」是來自於治療 師所給的解決方案太過迅速,而李弘毅認為在他 與居民們相處的過程中,體會到慢其實也是一種
速度、一種節奏,同時也是一種存在。惟有慢,
人們才有可能互相接近,惟有慢,當中的一些療 癒也才可能發生,才能夠看見一種獨特的生存美
學。或許,在談療癒之前,我們可以先有段長長
的思考,去想那些過去被忽略的關鍵問題,關於 家,關於活著。
歷史意義的玉里養護所階段淘汰的床單為媒材,
讓住民們在上頭進行以生活百態為主題的藝術創 作。
當我們試圖將人與人、人與地方之間連結起來 之後,精神護理之家的不同生活可能似乎也能因
而展開。一段時間前有位個案和李弘毅提到:「這
裡就是我的老家,老死的家。」這讓李弘毅反思, 對於住在這兒的人而言,家究竟意味著什麼?這 些居民大部分和家人的互動非常少,家人只來過
醫院兩次,一次是他被通知病重,另一次是來醫 院領骨灰的時候。在熟悉的居民被送走後,李弘 毅習慣把他過去的病歷通通調出來,他們通常遺 留下來的身後物品非常少,但這薄薄的幾張病歷
紙,真的足以寫滿他們的一生嗎?一個存在過的 人,他的生存狀態就是這樣子而已嗎?
8
小結 李弘毅的指導老師,也是本場論壇的籌辦人林
耀盛提到:「所謂臨床療癒的現場性就是希望能 夠透過我們指導的學生,來看透過現象學心理
學的觀點來做臨床心理師能打開哪些新的可能 性。」負責回應講者的彭仁郁老師則說:「這四
位年輕心理師都在告訴我們『異質性』這件事。」
而在與談的最後,長庚大學的蘇逸人老師如此
有了門檻與眾多準則之後,這樣的訓練,卻可能
為,我們對這樣的世界與抵達的路途或疾病的
當臨床心理逐漸發展作為一種「專業」,而開始 讓我們掉落入用語言、症狀屏蔽掉他人受苦情態
的危險。彭仁郁說:「唯一可以聆聽他者的時刻 是當我們認出他是異己、承認我對他是一無所知 的。」
作結:「請容我只能不斷提出疑問,大概也是因 幽谷,始終不能真正知道他的形狀與模樣。於是 我們所能做得最好的,是謙遜的發問與了解, understanding,亦即 stand under,讓他們的主體
在我們之上,我們不是低頭看,而是仰望與思 索。」臨床的看見,不會只在於症狀與疾病的辨
認與控制,而更有去看見慢所能具有的速度、去 承認不知道作為一種知道、認識面對受苦者的面 容時擔負的責任,也才能有看見更多不同生命情 態的可能。
生命政治:
過去國家的治理型態是違令即死,但現代國家治理關注要讓人如何「活」成一個好公民。我們可以 把國家想像成一個巨大的身體,人民便是這個國家有機體中的一部分,所以人民如何好好活著、繁衍 發展是其關注點。
9
臨床心理學 x 資料科學:資料 科學在臨床心理學的應用
檢驗症狀連結到疾病的規則強度(即其建構效度)
相對於傳統的臨床心理學而言,資料科學可謂
。研究結果顯示,其資料中的21種分類疾病中僅
案之心智與行為,後者持有相同目的卻坐在電腦
且這11種疾病中的症狀分類規則並沒有相互排
坐落於另一極端,前者歷來以測驗及對話試求個 前面對如大海般的數據。資料科學是一門處理大 量數據的學問,如此一門學問依黃從仁教授於演 講中所述,提供探索非傳統、非結構化資料的途
徑。藉由資料科學,我們得以直接窺探個體的自發 行為(spontaneous behavior) 。以下將藉此場專題
探討由資料科學理解人的心智與行為,以及臨床 心理學與資料科學之相會如何可能。
心理疾病的網絡分析
DSM-5是目前臨床上用以判斷個案是否符合
某一精神疾病條件的準則,大部分書寫於其中的
疾病皆以外顯症狀進行定義,這使判斷DSM能否 有效區辨不同疾病的效標之一為「是否能有效排 除共病(comorbidity)」的可能;換句話說,傳統上
認為疾病分類若良好,一種疾病應僅對應一組症 狀且同時排除歸類為另一種疾病的可能性。然而 目前在實務上不少疾病仍無法排除共病情形,暗
指在疾病分類與症狀標示上或有不夠精確之處。 傳統研究方法多以理論為基礎進行探討,難免遭 遇無法窮盡可能組合和精確切分界線的困難,資
料科學在此即以數據為基礎來點出可能的觀點。
黃從仁教授與其生林昕穎同學的研究撇開逐條 斟酌手冊內容的方式,而自Collaborative Psychi-
atric Epidemiology Surveys (CPES) 資料庫抽取美
國2001至2003年間精神疾病患者之人口學、精神 病史、症狀與診斷疾病的資料,以basket analysis
有11種在目前的DSM手冊上有足夠的預測效果, 除,指出目前的診斷準則未盡良好。黃與林另外以 網絡模型(network model)觀點檢視症狀之間的 關係。在網絡模型中,相互有關聯的症狀在圖表
上的距離應相近,再藉由顏色標記目前DSM診斷 的疾病分類則可觀察相同類群的疾病間關係。藉 此網絡可觀察到諸如厭食症(anorexia)與其他飲
食失調症的相似性較小、躁症(mania)與藥物濫用
(substance abuse)症狀較相近,這些結果同樣指
出目前在疾病分類上精確度的不足。更進一步,藉 由該網路所呈現的症狀分布,其研究也試圖以症
狀之間的一致性(coherence)程度重新分類,解構
與重新建設疾病之間的邊界。其研究也指出,透過 某些進階的演算法,或許下一步能進行的是建立
症狀間的方向性,藉由症狀節點的觸發與傳遞,最 終達到疾病的個人化預測。
透過手機APP研究手機成癮
過去難以分秒地觀察人類行為,但在智慧型手 機盛行且人手不離之後,卻有望轉變此一趨勢, 透過手機的使用行為來蒐集相關資料。然而,智
慧型手機的出現同時也帶來手機成癮的問題,目
前就任於台大精神科的林煜軒主治醫師便指出, 智慧型手機成癮與傳統物質成癮有相似的結構, 故個體手機使用的型態如同其他成癮模式一般
亟待了解。林與其團隊開發一款手機APP「Know
Addiction」 ,該APP得以自動記錄使用者開啟應用
10
程式的次數、停留於程式之中的時間、手機螢幕開 關的次數等訊息,接著佐以臨床上精神科醫師對 研究參與者的成癮評估,藉以檢視手機使用資訊 與成癮之間的關係。
其研究指出一「時間扭曲效應」 ,他們請研究參
與者預期一週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的時間並比較實 際應用時間,結果顯示預期時間平均少實際應用
時間9個小時。換句話說,人們多會低估自己花在 手機上的時間。且此時間扭曲效應隨著使用者實 際使用時間愈長,會有愈嚴重的低估現象。將手
機使用模式與成癮評估比較後,其研究也指出個 體開啟手機的次數比起使用時間更能預測個體
是否成癮。過去在網路成癮或飲酒成癮的研究中 皆指出網路使用量或飲酒量得以預測個體成癮
程度,前述發現使得智慧型手機成因與其他成癮 略有不同。林醫師解釋原因可能為頻繁開啟手機 將造成生活不停被打斷,讓使用者不斷分心並使 日常事務零碎化,最終令個體處理日常事務的功 能性降低。
這類新興的資料科學研究方式除了在臨床上更 貼近科技時代帶來的一些行為問題外,也提供相 對應的介入與治療方式。像該APP記錄上述手機
使用模式的相關資料,首先就讓使用者能夠主動 意識到該成癮行為並做出改善,如同認知行為治 療中「紀錄本身就是一種治療」的概念。此外,此
APP也能計算個人過去一個月手機使用的基準值 作為日後的評估指標,在超過基準值時以簡訊提 醒使用者已經過度使用。
聲音/影像資料分析偵測Autism
李祈均目前為清大電機系的助理教授,其研究 利用聲音與影像資訊分析自閉症譜系障礙(au-
tism spectrum disorders)患者的非典型行為模式。 李提及,電機工程師在人類心智行為的研究領域 尚跨足不久,然在研究方法上提供迥異於傳統心
理學的切入觀點。就量化研究的目標而言,研究心 智行為相當於尋求個體活動的有效指標,並嘗試
將這些無法直接觀察的心智模式化作可測量的訊 息。傳統上,心理學即以量表做為作為工具,然以
理工視角而言,此過程無異於蒐集訊號、處理與分 析訊號、檢視訊號是否能作為有效預測指標等訊 號處理工作,故抓取有效訊號的方式除了以量表
進行之外,當然也能藉由聲音或影像進行。李在其 演講中提及,以如此不同的視角切入,可提供專家 不同的 決策工具進行人類行為的量化辨識。
外界的聲音與影像訊息皆能以訊號的方式進行 表徵,就如聲波能以頻率譜表示。這些訊號提供檢 視ASD兒童與一般兒童在聲音與影像上是否有 差別的指標,如個體的音量、語調、語速、呼吸模
式、對話時承接他人語句時的反應,以及眼神、身 體動作等訊息。那電腦要如何幫助我們計算這些 聲音影像訊息呢?舉例而言,在聲音訊號的處理 上電腦能夠自動切出不同的單字並抓取各單字
的母音,這些位置就是最主要用來呈現音調的位
11
置。藉此,其研究指出ASD症狀愈嚴重的小孩,其
料申請多要求該研究已通過倫理審查。然而倫理
的呼吸模式。有趣的是,在計算與ASD小孩互動
被認為不具有相關倫理意識,因而容易在此遇到
音調較低且單調、聲音則容易忽大忽小,並有殊異 之醫生的聲音訊息時,發現醫生在與愈嚴重的小 孩互動時也會有語調與說話模式上的改變,且這
些轉變比起小孩本身的差異而言更能預測小孩的 嚴重程度。
由於自閉症在光譜上呈現多樣的行為模式,
李等人的研究也進一步擷取個體與醫生在溝通
審查方面,由資料科學背景出身的學者可能傾向
阻礙。陳等人最終藉由 Twitter 上的支持團體, 直接從中找出潛在患者。然而此方法僅能藉由個 人檔案中的自陳描述中初步界定,無法如臨床診
斷般有較精確的判斷。儘管如此,他們仍藉由大 數據資料量龐大的優勢,在這些不穩定的資料中 還是盡可能排除非目標對象。
時將話語丟出,並由另一人承接時的訊息片段,
此研究結果提出的模型除能夠以字詞分析來界
(feature)以及兩者之間的互動值,並指出某些指
亦或該疾患的專家。此外,過去研究多指出,
稱作turn-taking。李計算上述患者與醫生個人特徵 標確實能辨識不同類型ASD患者的行為表現,而
最能預測的指標便來自於醫生在互動上對於不同 類型自閉症的對話模式。
字詞分析偵測 bipolar disorder 及其他情 緒障礙 清大資工系副教授陳宜欣的實驗室曾開發情緒
辨識系統,此系統可藉書寫文字辨識情緒起伏。 陳與其研究室成員在思量如何應用此套系統時將 其研究問題延伸至人類心智與行為的相關領域,
連 結 臨 床 上 與 情 緒 性 疾 患(emotion disorder) 相 關 的 診 斷, 該 研 究 藉 社 交 網 站 Twitter 上 的
文 字 使 用 嘗 試 辨 識 潛 在 雙 極 性 疾 患(bipolar disorder)患者。
陳在描述其研究時同時帶出資料科學可能面臨 的倫理議題。此類涉及患者而相對敏感的研究議
題,相關大型資料庫雖然具備可用資料,但其資
定患者外,也能區分使用相關字詞者確實為患者
僅有社群軟體上的使用字詞能夠界定潛在患者,
該研究則點出此部分的差異僅於個體有意識地關 注在自身身分時才存在,若個體未特別關注該身
分,生活模式(pattern of life),如熬夜,更具 預測效果。
總結
本次於台大心理系主辦之臨床心理學年會,不
僅囊括世代的經驗傳承、國際間的經驗交流,亦 有於各次領域中開創新穎臨床可能的經驗分享。
如於「轉譯心理學」一文中所傳達之想法,在發 展快速的當今,臨床心理學不應如過往空守學術
殿堂之大門,而應重視與各方交流的可能,包含 讓大眾理解心理專業,也包括各次領域之間的學 科交流。
交流也可能發生在極具差異的次領域間,如本
篇「臨床心理學 x 資料科學」與「人文臨床與療 癒」二文,分別坐落於兩個端點。若比較兩者, 將產生一些有趣的問題值得思索。
12
資料科學如大多數的實驗科學,追求著資料特
徵的一般性「通則」,即大多數人於數據中顯示 的行為模式。其將人的行為化作數據,如同於鴻 海般的數據中開闢理解洪流去向、預測洪流以疏
導之可能。換言之,資料科學的目標為追求整體
人類的行為模式,對之作出解釋與預測。而在此 鴻海中,個體過於渺小,難以展開其面貌,遑論 理解其生命。
後者,卻是人文臨床特別強調的。在與人的面
對面之間,承認我們在經驗上有所不同,承認自 己的無知;放下身段,放下課本教給自己用以對 付疾病的武器(想當然的也包含由數據建立的預
測模型),重新感受那你與我共處的現場,開啟 心與心對話的可能。
兩者看似截然不同,然而鴻海與個體必然捨其 一而不可兼得?
黃從仁老師在資料科學與臨床心理學專題中的
討論,提及在他們所用的網絡分析中,下一步為 建立症狀之間的關聯,以預測網絡節點的走向。 以此到某種程度,再逐漸加入性別、性傾向、年
齡、社會經濟地位、貧窮程度、教育程度等無數 資料後建立模型,或能完成對每個人之客製化預
測。如此,我們似乎在鴻海中「貼近人」了,何
說個體與鴻海不可兼得?然而,此人真為前述之 擁有故事、具有情緒的個人嗎?
我們也可以想像,在預測模型發展極致的未
來,或許一位看病的人走進診斷室,僅僅被要求 填寫所需個人資料,就「咻」的讓電腦分析出其 心理問題。於此過程不需要聽取個體的個人陳
否會造成在治療成效上的差異?轉個問題問之, 聽取一個人的生命經驗在診斷/治療過程中是否 為必要?對話、互動,是必要的嗎?
反過來,倘若在臨床診療中僅有人文關懷,而 沒有發展出更細緻的疾病預測、診斷、治療策
略,即便得以期待面對某些個案時,在對話的過 程中就能重新梳理這些苦痛糾纏的生命,然而以 此步調來得及應對如《精神病大流行》一書比喻 「精神疾病是一種流行病」的現代趨勢嗎?
當然,在不久的將來,臨床實作不一定會將二 者截然區分,我們可能一方面藉由資料科學的協
助對患者進行更為準確的診斷,一方面在與個 案互動的過程中不失作為心理師的人文素養,或
說,不失作為「人」與另一個「人」互動的步
調。然而正如上述問題指出,資料科學與人文臨 床正以不同角度切入臨床議題,各自以其對於人
的預設,嘗試窺探疾病與人的關係,如何開啟對 話或需回到學科的基本問題,亦即「作為臨床心
理專業,我們究竟想要帶給個案甚麼」?對於資 料科學而言,那或許是確切掌握疾病並藉之給予
治療;對於人文臨床而言,則或許是對面前之人 的珍惜。兩似無交集的領域,實於起點之時就因 「試圖填充目前臨床心理學之某些缺口」的共同
目的,開啟雙方銜接與對話的可能。換句話說,
即便分立在兩個極端,卻非互斥之物,在當今 世代同為必需的。正如 The Fuzzy and the Techie:
Why the Liberal Arts Will Rule the Digital World
述,也不需承擔對方的情緒或訴苦,即能精確地
一 書 作 者 Scott Hartley 所 述:「I argue that we
所有引起疾病的因素,故以模型預測與一般心理
science. And as machines take on more routine tasks
開出診斷並給予治療。由於假設模型已極致考量
13
師唯一的差別僅有需不需要面對面對談,如此是
need both context and code, data literacy and data
within our jobs, we need deep-thinking humans in addition to deep-learning AI.」 文末,回應該次會議議程:「當代的臨床心理
學,更強調實踐智慧(phronesis)的探索。」本 次年會使臨床心理學中的不同聲音產生碰撞,在
這些接觸之後,如何將思考匯集並以此做出行 動,將是此後台灣臨床心理學界須持續摸索的部
分。於此過程,也應持續檢視是否正如會議目的 所述:回歸台灣助人專業的根基,重新建構臨床 助人的專業認同與獨特價值。
ψ
See You Next Year!
Enlightening
2017 w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