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Modern Art
以數位科技漫步典藏 當代藝術新釋 │楊爾寧 圖版提供│首爾市立美術館(SeMA, Seoul Museum of Art)
撰文
朝
鮮世宗大王的第三個兒子安平大君,某晚夢到自己造訪了武陵桃園,並將夢境內容告訴畫家安 堅,令其繪製成〈夢遊桃園圖〉。這部作品展現著朝鮮美術的精髓,但因收藏在日本而難以一窺
其真面目。這件作品如今出現在首爾市立美術館,透過權夏倫的新作〈若能抵達彼方〉予以數位重現的 〈夢遊桃園圖〉,依據觀眾所在位置產生變化,展現別有風味的武陵桃園。
李昢 Untitled Sculpture, Handcut polyurethane on aluminum amature, p o l y e s t e r p u t t y, e p o x y c o a t i n g 91x77x100cm 2004 李世賢 Between Red 70 Painting, Oil on linen 162x130cm 2008
92
首爾市立美術館推出「數位漫步」展迎接開館30週年。
最基本的提問:所謂的作品一直以來如何象徵社會,藝術
1988年在慶熙宮舊首爾高中原址開館的首爾市立美術館如
家又如何使用媒材來創作作品,而創作藝術又需經歷什麼
今迎來30歲生日。2002年保存舊大法院建築正面,新建今
過程?此展欲透過自1961至2017年製作的30件收藏品來尋
日的西小門本館,接著南首爾美術館本館、北首爾美術館
找答案。
本館等依序於2004與2013年開館。
「典藏30選」的藝術家年齡層涵蓋已逝藝術家金煥基、
「數位漫步」展的策展方式突顯出首爾市立美術館不
柳永國、張旭鎮,到朴栖甫、成能慶、金浩得、李昢等40
願僅僅展出典藏藝術品的野心。首先從美術館收藏品4千
至90歲的在世藝術家,而表現技法也極其多樣,如金煥基
700多件中,以「自然與散步」為關鍵字選出30件作品,
的抽象、柳永國的半具象、李大源的表現主義、融合國土
接著再讓使用數位媒體的青年藝術家提出十件作品在同一
分斷傷痛的李世賢「紅色山水」系列、李淑子被解釋為女
處展現,讓藝術與典藏、美術館與典藏,有新的詮釋與投
性主義風景的「麥田」等主題。作為首爾市立美術館第1件
入及參與,尤其是現代社會正處於第四次產業革命、人工
收藏品,朴生光的〈巫俗〉亦在陳列之中。
智慧(A.I)、物聯網(IoT)、腦科學與新生物學(neo-
展覽透過十位青年藝術家的新作向觀者提出問題:在需
biology)急速發展的時代。此展覽也反過來向藝術家投擲
要高度經驗的數位環境中如何在自然中散步?而人類的實
藝術收藏 設計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