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幸福觀點》BONHEUR

Page 1



製作、 攝 影 : 蔡 文 婷

2020/05出刊

目錄

鼓勵.祝福 這時節,大家都需要鼓勵與祝福。 常常,與朋友碰面時,會順手帶幾本近期的 《幸福觀點》,不多說,就是默默遞給他們。 就這樣以一種散播種籽的心態分享著……。 初春的週末,和朋友爬山賞新綠,朋友說近 期工作有些瓶頸,心情煩悶,《幸福觀點》的 專欄給他許多啟示和能量……。說著,還鼓勵 我,不要輕忽自己工作的意義,可能無聲無息 幫助了某些人。另有一個朋友,悄悄遞給我一 個紅包袋,說要指定捐款給《幸福觀點》。這 些都是最佳的鼓勵與珍貴的支持力量! 五月如期到來,該開的花也認真開著,人們 卻只能保持距離。不能返鄉,收到媽媽寄來的

02 愛的宗旨:任林的初心 04 理念.任林:學習愛~愛家人 06 諮商心理師專欄:性~敏感的話題 07 小生命大學問 14:瞎忙時代的良方 08 愛的大小事 42:「成為一個人」~親職教養之道 10 靜心空間 2:解決問題與看清「製造問題的人」 12 澄心.呈新 14:防疫時期, 自我心理照顧的小方法 14 正念輕鬆做父母 8:正念面對疫情, 帶著愛與關懷覺察 16 正念心幸福 14:你是否常忘了呼吸? 17 心靈書寫 13:臨在當下 18 職場專欄 2:職場小主管如何對待壓力

時被問到最喜歡的料理,他說:「『媽媽的筍

19 台北中心:從《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找尋可以失敗的勇氣

乾封肉』,當廚師這麼多年,就是做不出那個

20 新竹中心:意義~生命不是虛構的故事

味道…」。

21 台中中心:圓圓滿滿在任林~讀書會經驗分享

剛好看到學姊分享她親手製作、擺盤、拍攝

22 雲林學習站:當我們一起覺察~媽媽志工的心聲

食物包裹,是溫暖幸福的味道!有個廚師受訪

的照片~就是它了~「媽媽的味道」!第一眼

24 任林愛家社區讀書會開課訊息 / 諮商時間表

就覺得是五月《幸福觀點》的封面。感謝!

25 任林學苑開課訊息

溫馨五月,祝福每一位媽媽和媽媽不在身邊

26 阿霞電影院 27:《飛躍奇蹟》~夢想起飛

的人,健康 平安 喜樂!

27 愛的推手:感謝參與任林傳愛的天使 / 收支明細 28 愛的推手: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2020.04.20 賴麗榕 封面「幸福」題字:梁美霞

發刊所:任林教育基金會 發行人:王進財 董事長 主 編:賴麗榕 E -Mail:jenlinst.mdc@jenlinst.org.tw

任林會刊 2007/11 創刊,2018/03 改版更名《幸福觀點》, BONHEUR 為法文「幸福」之意。本會網站 www.jenlinst. org.tw 備有各期彩色版電子會刊及電子報,歡迎傳閱、訂 閱。本刊內容版權所有,轉載須經作者同意。

本刊(雙月刊)全台發行,歡迎資金贊助與廣告刊登,連絡電話:02-2778-0703分機22


愛的宗旨

任林的初心 學習做足夠好的父母, 是一方面學習自我成長,與真實的自己在一起, 另一方面學習以愛、接納、傾聽、同理、尊重、 對話來陪伴孩子。

◆文/王進財(董事長)

話說從前有一隻生長在水族館的小丑魚,每天在水族箱裡優游。有一 天因管理人員清潔工作時的疏忽,小丑魚從排水管順著排水溝溜入大 海,他慌張地在海裡來回繞圈,一直不敢跨越原來生活在水族箱的尺 寸範圍,雖然內心是掙扎的想要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但命運一方面被 照顧者和環境所控制,另一方面在水族箱裡也發生許許多多的危及生 命的慘痛經驗,深深的禁錮了小丑魚。直到有一天,遇到一隻比他更 早從水族館流入大海的小丑魚,經過她不斷陪伴和鼓勵,終於度過界 線恐懼,和她一起跨越心理障礙,展開一場大海冒險之旅。

1975 年華明心理輔導中心,1993 年懷

家庭的悲歡離合,社會上種種的苦難事件和

仁全人發展中心,到 2001 年任林教育

社會問題,她們明白根本解決的方法是~每

基金會,任修女和美智老師用信仰與愛、智

個人必需要學習二個議題:如何走出成長迷

慧、專業滋潤了許多乾渴的心靈,一路致力

思,回歸內在真實自我;認識婚姻和家庭的

陪伴渴望自我成長和家庭和諧的人。

理路,共同創造生命的喜樂。

二位老師接觸人心百態,人生的種種愁苦,

2 幸福觀點

NO.14

為何需要走出成長的迷思,回歸內在真實


的自我?生命的成長過程,人真實的自我認

同性格的兩人,彼此相戀相愛,承諾願意相

知被他人的認知遮蔽了。「我是誰」變成是

互照顧,共同生活在一起,協力面對人生未

父母和他人對我的意見。我的期待、想法、

來困境,共同分享生命的喜樂,學習經營幸

情緒決定於父母的價值觀和行為和社會文化

福的婚姻和家庭關係。

的應該、不應該;我的選擇和行為被別人評 斷決定,我是好、不夠好 / 壞。

所以當選擇進入婚姻,必須要對婚姻有正 確的認識和準備,任修女說:婚姻是自我成

每一個人都是被父母和其他照顧者教養長

長的開始,婚姻是一種愛的決定,我願意因

大,照顧者的觀念轉化成我的一部分;再加

愛改變我自己。進入婚姻關係是一條自我成

上外在的觀念、價值觀、想法、情緒;還加

長的道路。

上恐懼和擔心阻擋我與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 法,我活在他人的陰影下。

從夫妻關係進入到父母關係和親子關係 後,我們常聽到父母自嘲說,第一個孩子照

如何做自己的主人?哲語說:人生是連續

書養,第二個照豬養。另外一個說法,有了

的抉擇。抉擇也是一個過程,而我如何做對

孩子才學習如何做夫母,有了孩子才知道父

的抉擇,需要認識抉擇的過程和看見此時此

母難為。每個人內在都有自己父母的形象影

刻的自己,需要的是自我察覺的功夫。

響著我們如何做父母,也會將從父母得不到

覺察是看見身體感官接收的信息,它勾起 過去生活經驗的意義和感受,連接心理上的 期待、生理上欲望,身心產生了對信息的反 應或回應,而且蹦出來的想法及感受一直地 變化。這時可以專注呼吸,讓這循環暫時停 止轉動,接受此時的情緒和感受,分辨現實 和真實,以自己內在的感受和需要作選擇。 生命如何越來越快樂,抉擇的品質如何越 來越好,也就是自我成長的主題。我的選擇 如何不受過去經驗背景和文化的制約,如何 覺察看見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情緒,如何接 受自己真實的情緒和感受,如何避開思考的 陷阱,分辨身心的渴望和期待,最後以真實 的自己做出抉擇。 在婚禮上,我們會向新人說:天作之合、

的期待轉移在孩子身上。 學習做足夠好的父母,是一方面學習自我 成長,與真實的自己在一起,另一方面學習 以愛、接納、傾聽、同理、尊重、對話來陪 伴孩子。 自我成長和父母教育需要的是終身學習, 而且父母共學、同儕共學,做中學,在經驗 中體悟、發現,是永續的全民教育,既重要 又急迫,更是最美的事,因為這樣的學習能~ 創造個人自我實現、家庭幸福、團體和諧、 社會安定美好。 【一人改變.全家改變】任林 18 年來默 默在社區推動自我成長和父母教育,【以愛 傳愛,把愛傳給下一位】的力量已產生許多 愛的漣漪,相信這股力量一定會召喚無數善 的能量,一起促進台灣的安定、繁榮及永續。

鸞鳳和鳴、永結同心、百年好合等,祝福小 倆口婚姻關係美滿幸福。這也說明婚姻是不

BONHEUR 2020/05

3


理念.任林

學習愛~ 學習愛 ~ 愛家人 任林【愛的運動 123】中的「愛家人」行動, 目的是增進家人的親密關係。

◆文/王進財(董事長)

愛家人需要學習嗎?很多人都自認為愛家 人,但卻愛在心裡口難開!每個人對家 人的愛都表示沒問題,但弔詭的是,自己常會 認為家人不愛我,家人不懂如何愛我,我感受 不到他的愛,他不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愛我。 家暴、離婚…等社會事件,都和欠缺學習 如何愛家人有關,因為家庭缺少親密的和樂 關係。

迷思的愛 愛是一種的決定。我們可能勉強的愛,因 為他是我的家人,這樣的愛可能是一種傷害 的愛,出於自己的情緒和負面的感受;也可 能是沒有界線的愛,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並 不是我的。 愛也往往是一種複製的愛,我的原生家庭 家人愛的模式如何,我也不自覺地複製在我新 的家庭。愛受傳統文化和迷思的制約,愛也是 主觀的:我都是為你好~家人應該接受。有的 愛則是討好猜測的~只為迎合家人的喜歡。

婚前 VS. 婚後 愛家人,主角是自己,對象是家人,滿足 對方身心發展的需要是愛的行動。結婚前的 浪漫期,無條件滿足對方需求外,還積極傾 聽、感同身受和極大的耐心包容。但進入了 婚姻,過了浪漫期,兩人的關係馬上從朋友 變成家人關係,認知和行為就會回到自己背

4 幸福觀點

NO.14

景裡習慣的家,要求配偶配合你居家的習慣 生活,不再像婚前可以保持獨立自主的朋友 關係。 兩人一旦結了婚,彼此關係上會有很大轉 變。婚前的早上互道早安省了,送對方想吃 的早餐變成要求對方準備自己想吃的早餐。 婚前彼此生活的心情分享變成是多餘的,沒 耐 心 聽, 也 不 再 包 容 對 方 的 錯 誤 和 缺 點。 共同的休閒安排回到自己舊有的嗜好和興趣 裡,婚前搶著做家事的勤奮情形也不見了, 連睡覺前互道晚安,說我愛你也常忘記,生 日送花的驚喜更不復見。當自己在工作上或 生活上遇到的不順遂情緒,直接的就倒給家 人,對家人需要我協助時,卻失去耐心。這 一切是誰變了?

六個人的互動關係 其實結婚初始是我們複製原生家庭模式至 另一個家,每個人都帶著原生家庭裡父母的 角色進入婚姻關係,一個新的家庭變成是六 個人的角色互動關係。而當家庭裡有新生兒 報到,面對一個新的生命加入,新手父母更 是一項挑戰,夫妻倆除了原先的生活、工作 及夫妻相處關係之外,又加上一個親職關係~ 新的生命如何養育教育的心力和時間負擔。 二人相愛組成一個家庭是人生最大的冒 險,挑戰夫妻如何同心相愛,由於兩人的原 生背景不同,所以出現爭執、不和是正常的。


愛的學習~愛家人

處時刻,分擔家事工作,睡覺前擁抱道晚安。

生命歷程中,婚姻是自我成長的開始,婚 姻是二人相愛,並以共創美好未來為目標。 兩人如何組成一個優質團隊,需要的是彼此 的共識和了解。婚後更要繼續溝通、認識對 方、接納對方,同時也必須要學習認識自己, 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學習滿足對方的需要來 彼此相愛。

自己有時對家人缺乏耐心的情緒行為或疏 忽要說對不起,對家人的付出和努力需說謝 謝,常常表達對家人的愛,除了說我愛你, 更要具體地的行動來表達愛,也需寬恕和接 受家人無意的傷人言語和行動,了解同理他 的背後原因。

當家中添加新成員時,面對生活工作的壓 力會加重,所要學習的知識和能力越多,這 一切更需要彼此的關心、愛心、傾聽、同理、 尊重家人的行動。 從早上起床,與家人互道早安開始,一起 共享快樂健康的早餐,然後互相擁抱,祝福 家人平安再出門。經過一天的工作,上學、 上班回到家,可以分享傾聽彼此的心情和感 受,接受和看見家人的用心和困難,多一些 鼓勵和等待。精心安排家庭生活中的休閒相

愛家人的行動可以促使自己走出成長背景 的制約,看見自己個性的盲點,不以主觀我 的「愛的認知」來愛家人,以家人的真正需 要為考量,尊重、接受自己和家人的有限性, 欣賞並感恩家人的優點和付出,轉變 為 一個 成熟的男人或女人。

結語 談戀愛不只在結婚前,結婚後更需要繼續 談戀愛,家庭的親密關係增強了,家人同心 其利斷金,婚姻自然美滿,家庭自然和樂。

任兆璋修女 14 周年線上追思會 您教導我們 為了自己和家人而改變 您的陪伴與教誨 讓我們能將改變化為成長的力量

2020 年 6 月 5 日 ( 五 ) 中午 12 點 於任林 FB 粉絲專頁線上直播 歡迎上線 跟老朋友們打個招呼 一同緬懷永遠的修女奶奶 諮詢電話: (02) 2778-0703 #25

BONHEUR 2020/05

5


諮商心理師專欄

性~敏感的話題 「性」是人生的一部分,應與價值 觀、關係、感官知覺等統整學習。 ◆文/王琇慧(諮商心理師)

則引我關注的新聞是,南韓 24 歲的趙 周彬以介紹工作等藉口,誘騙女性拍攝 性虐待影片,受害女性包括成年人與未成年 人。主嫌被捕後,謝罪並為得以終止「這一 切無法停止的惡魔生活」表示感謝,其實加 害人也想中止不正常變態的行為。性暴力犯 罪的可怕除了性的行為,還有受害人被控制 的恐懼,確實是極為惡魔的行為,而犯罪案 件的共謀是付費觀看影片的會員。

女兒大聲驚呀的説: 「你有沒有上過健康教育啊!懷孕是精子與卵 子的結合,你懂不懂啊?」

性問題不只是單一的面向,有生理上的, 例如糖尿病引起循環系統問題,可能導致性無 能;有心理上的,像因相關創傷引起的過度焦 慮,致使性功能失調;有社會及文化價值觀點 的,如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文化中重要的一環就 是對性的否認,反而致使娼妓、性虐待等問題 地下化,並且不減反增。

朋友的兒子對性的概念懵懵懂懂,他至少能 和妹妹和媽媽開放而且坦誠的討論有關性的事 情,有機會釐清性的迷思。倘若因缺乏溝通, 使性的誤解繼續存在,即使性知識增加了,沒 有適合的人可以自由的談論自己關心的性議 題,也無法減輕當事人對性的焦慮。我大膽假 設這或許是主嫌與共犯無法發展出健康正確性 價值觀的障礙。

我們的社會裡,性是表達對另一個人情感的 方式之一,也是與所愛的伴侶發展出有意義關 係的重要部分。因此性教育是家庭及學校教育 都不可忽略的事。南韓性犯罪主嫌勢必缺乏性 教育,沒有良好的發展,以致於他對自己的行 為也視為不可接受的罪行。 對照朋友的兒女,則從父母及學校中得到關 於性的健康態度。朋友分享她與兒女互動的故 事,正好談論的是性知識,情節是這樣的: 高一的兒子說: 「我有女朋友,今天與她親嘴。」 國一的女兒回問哥哥: 「哪一種 kiss ?法式深吻,還是……」 兒子:「法式很噁心耶!輕輕的吻啦!我覺 得我今天的行為好像不對耶,我擔心這樣接吻 會不會懷孕?」

6 幸福觀點

NO.14

兒子鬆了一口氣: 「好家在,ㄏㄜ ㄍㄚ ˇ ㄗㄞ ˇ」 兒子問:「媽!你會反對我帶她來家裡嗎?」 媽媽熱情回應:「不會。你約她來,我請特 休在家裡招呼你們,可以認識你的朋友。」

任何年紀的人都會覺得難以公開地談論性 事,學習如何適切地表達自己對性的顧慮,不 必覺得難為情,不使這些顧慮成為秘密,性價 值觀便得以順利建立與發展。 「性」是人生的一部分,應與價值觀、關 係、感官知覺等統整學習。童年與青少年時期 的經驗,對於塑造性的態度有重大的影響,朋 友的親子關係有信任,能以安全開放的態度討 論性知識與價值觀,包括對性的困惑、疑慮、 害怕與欲望,而健康的性觀念與學習「生活中 有愛」及發展「滋養的關係」密不可分。 性,雖說是敏感話題,你會發現不是只有 你在擔心這些事,你我都值得有適當可信任的 人,可以與之一起探討對性的迷思與懼怕。


小生命大學問

瞎忙時代的良方 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非這樣做不可嗎?

14 ◆文/方隆彰(人文教育工作者)

近日和某社福機構社工們進行「方案設計 與團體規劃」的督導,我請他們聊聊以 往是如何進行設計與規劃? 有人說:會先想過去曾做過些什麼,或聽到 過什麼活動,再由其中找到適合的內容,再據 此來寫目標和主題;有的則表示:會想此次服 務對象可能需要什麼,他們面臨那些困擾或問 題,必要時,會先針對服務對象做口頭或問卷 調查,以了解他們的現狀和期待,再思考可以 做些什麼,以適當回應他們的需求。 接著我請與會者說說這兩種不同的思維邏 輯,有何優勢和不足? 大家的共識是:前者會比較快速產生內容, 但是,可能會偏向社工主觀的想法,會和參 與者的實際需求有距離,尤其若是採用自己 熟悉的東西,只在舒適圈內打轉,會限縮社 工專業的成長;若採用後者,則會花較多時 間和精力做準備,要動用許多腦力,有時會 覺得很累,但卻較能聚焦和貼近服務對象的 需要,也可能成效比較好。 談著談著我歸納說:依據各位的實務經驗 來看,顯然你們進行的「方案」並非『目的』, 而是一種『策略』或『手段』,是想藉由「方 案」這個工具,發揮某些功能,產生某種價 值,以使參與方案或團體的成員有所受益, 他們都點頭同意,於是,我邀約他們試著造 句:『 透 過「 方 案 」, 可 以 產 生 ……, 達 到……』。 社工們思索之後,都陸續表達了對服務方 案的功能和定位的看見。 聽 完 他 們 的 分 享, 我 笑 著 說:「 我 們 剛

剛進行了一場與方案相關的『哲學課』」, 與會社工們一致表示不曾被如此提醒或思考 過,並表示剛才的過程讓他們有機會重新省 視過去所為,以及對未來的服務方案和團體 規劃有了新的思維角度和深度。 他們的反應,我一點都不覺得驚訝,因為, 類似的主題都被定位為「技術取向」的學習, 因此,學習過程都著重方法與技巧的傳授和 練習,亦即花時間、心力於「如何做」,而 忽略更根本的「為何做」,於是,在實務場 域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服務方案和團體,社 工們拼命寫方案、執行方案、撰寫結案報告, 卻很少會花時間暫停,自問:「我在做什麼? 為什麼要這樣做?非這樣做不可嗎?」 這些場景讓我想到某些企業邀約我去做 演講或教育訓練時,我都會請教他們:「這 場演講或訓練課程,會邀約那些同仁參加? 是想回應他們什麼需求?參加完後,希望對 他們或組織產生什麼貢獻或影響?」如果主 事者可以清楚回應,我會接著請教:「目前 預計的安排對想要達成的結果,可能性有多 大?有什麼可以調整的空間,如:進行方式、 時間安排或預期目標等等?」 通常當我問完前面的問題,普遍的回應是: 「我再問問我的主管」,或是「我們內部討論 一下,再和老師聯絡」,結果是大都無下文。 我想他們一定覺得這位老師很「機車」, 增加他們的麻煩,而我學習到的是:如果我 能弄清楚為何如此做,我會找到更有效的方 法,以及因清楚所為的價值而能堅持下去。 也許,這正是瞎忙時代的一帖良方!

BONHEUR 2020/05

7


愛的大小事 42

「成為一個人」 ~親職教養之道 最有幫助的時刻,是當這個父母準備好探索 與改變自己,願意從新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文/吳健豪(諮商心理師)

我過往工作中,常會遇到「非志願」求助 的父母,跟他們工作比跟孩子更為困 難。因為孩子需要的常是一些連結與成長性 的關係,因此在我跟他們的關係裡,孩子很 容易表現出正向的行為,但回到現實生活中, 由於他們受到父母或身邊重要人物的影響更 劇,要協助父母去意識到,他們的教養方式 如何影響了孩子的問題行為,常常是很困難 的。因為他們通常會認為是「孩子有問題」, 又不是「我有問題」,所以應該要「修正」 的是孩子,不是我。 說穿了,這是人的慣性與盲點,我們通常 不喜歡犯錯的感覺,會覺得自己很糟,相當 威脅自尊或自我價值感。再者,從事心理工 作近二十年,我也發現一件事:以前念書時, 曾讀到「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學家」,意 思是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裡的「心理學 家」,透過自己個性和環境的互動,會發展

8 幸福觀點

NO.14

一套理論,然後就用那套理論去面對這個世 界,且通常堅信這套理論。這在親職教養上, 也是類似的。 雖然坊間教養書百百種,但依我的觀察, 每個父母都有一套自己教養的哲學,而且根 深蒂固,就算在坊間學習各種管教方式,多 半都是尋找跟自己理念相同的方式。這個說 法,也許有點極端,或過度悲觀,但其實也 在說,父母的教養方式,多半從自己的經驗 出發,要他們改變,除非他們發現自己真的 沒有辦法了,要能承認自己「失敗」。話說 回來,這個承認其實還蠻痛苦的,但也蠻需 要勇氣的。 然而,有的父母則是病急亂投醫,遇到孩 子問題時,會在坊間尋找各種「偏方」,希 望找到最有效的方式,常常一下子用 A 方法, 一下子用 B 方法,弄到最後四不像,不知道 自己到底該對孩子嚴格,還是多一點彈性?


殊不知,真正的答案就在自己跟孩子之間。 每個父母有自己的優點,也有其限制,很 多方式是「學不來的」。這跟個人的心理諮 商很像,有些人以為心理諮商,是來找專家 學方法,但其實心理諮商對當事人最有幫助 的,不是憑空而來的一個方法,而是探索內 在的自己,接納自己的感受,發現自己怎麼 了,就有機會換個方式對待自己,也能展現 對別人不同的行為。 光 拿 管 教 中 的「 訂 規 矩 」 這 件 事 來 說, 涉及的就是「界線」。有的父母之所以開始 「管」孩子,是因為孩子到學校上課後,老 師開始抱怨,這個孩子不守規矩,但殊不知, 如果在學齡前,對孩子的標準是寬鬆的,一 時之間,孩子怎麼可能馬上改正過來,當孩 子表現不如預期時,父母擔心自己被老師認 為是不好的父母,就又加強管控的力道,同 時承受挫敗的就是孩子跟父母雙方。 有些父母則是覺得自己陪伴孩子時間過 少,於是,有彌補的心態,就很難對孩子維 持一個較緊的標準,一旦孩子哀求多玩一點、 晚一點上床、多用一點手機,父母心軟就棄 守界線,孩子學到的,就是只要我會「盧」, 我就可以得到。但相反地,有的父母因為過 往經驗,相信「鋼鐵」紀律,因此什麼事都 一板一眼,沒有任何彈性,反而忽略孩子也 有他們的需求,孩子若想滿足需求,自然就 變成背地裡偷偷來的偏差行為了。 有的父母,其實自己沒有被愛過 ( 夠 ),不 知道怎麼跟孩子表達軟性的情感面,因此只 會用物質打發孩子或是要求孩子成就,甚至 是非常焦慮地逃到工作或是手機裡,讓孩子 沒有被愛的感覺,孩子也就只好展出各種索 愛的方式,更逼得父母喘不過氣。

有些父母,其實做的已經夠好了,只是過 去個人成長經驗的挫敗,因此對自己沒有自 信,偶爾孩子難免會有些調皮或是有做錯的 時候,父母過度把孩子的錯放到自己身上, 就變成好像自己很失敗似的。其實,並沒有 那麼嚴重,我們的成長何嘗不也是跌跌撞 撞?我認為好的親職環境,也是在提供孩子 一個嘗試錯誤的空間。 這些都不是從什麼專家或是親職書籍裡 能學到的, 專家的言論或書裡的概念或技 巧,都只是提供一種跟孩子互動的理念與方 式,回過頭來,還是要看自己是怎樣的一個 「人」,面對孩子又是怎樣的另一個「人」, 在許多的嘗試錯誤中,找到這兩個「人」能 舒服自在的方式。( 甚至加入伴侶間管教理 念的差異,手足的競爭關係,就會變成三個 「人」或更多人囉。) 如果自己心裡有沒解開 的結,或在關係中卡住了,硬是想用某種方 法要孩子「就範」,那問題可能就持續卡住, 甚至惡化。孩子的問題行為,往往只是反映 親子關係卡住的縮影。 在我過往跟父母進行親職會談中,我發現 最有幫助的時刻,是當這個父母準備好探索 與改變自己,願意從新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當父母願意探索自己內在的感受,自己行為 背後的需求和意圖,對自己有所覺察,能「成 為一個人」 的時候,就更能夠在親職教養中, 也協助孩子「成為一個人」。 註:《成為一個人》是人本學派的心理治療大師卡爾 羅吉斯 (Carl Rogers) 的知名著作。他認為一個人在 被接納、同理、無條件關懷的關係裡,就能夠自 我發展,成為一個成熟完整的個體。我在這邊借 用這個詞,除了想要鼓吹父母效法他的精神來面 對親子關係,也挪用來鼓勵父母透過自我探索與 覺察,協助自己成為一個能自我接納、做真實自 己的「人」,便會在親子關係發揮最佳的管教。

BONHEUR 2020/05

9


靜心空間

解決問題與看清「製造問題的人」 解決問題與看清「製造問題的人 」 我不夠好,它是因為受傷以及社會文化的觀念造成,它

2

並非像眼前的杯子一樣實體的存在,只是記憶與認為。

◆文/李宗燁(成長團體帶領老師)

假設我很習慣比較,別人有的,我也不能 少,甚至要做到擁有別人所沒有的。別 人會的,我也要會。那麼我的力氣就投注於 如何獲取更多、知道更多,甚至也會驅迫家 人加入比較的競賽。 這當中或許有短暫的成就感與優越感,可 是辛苦與挫敗也肯定不會少。因為比較與追 逐勝利是個無止境的賽局,也許我可以成功 的驅迫自己,但是家人未必配合,於是又製 造關係的緊張與衝突,然後還要解決這個關 係緊張的問題。 把心力放在如何達到目標就是在解決問題 的層次,靜心就是不陷入解決問題當中,而 是看到這個過程的徒勞無功,因為比較的心 態始終會繼續製造新的問題。 舉例而言,不停的鑽研小孩要念哪個學區 才有競爭力,與看到背後的擔心、思考模式、 認為與信念是完全不同的方向,前者把我們 帶進害怕不夠好、挫敗與努力的循環中,後 者則可以讓我們從這些受苦的循環跳脫。 比較的思考模式、贏過別人才有價值的認 為、覺得不如人的感覺或是我不夠好的信念 與過去的傷害,以及渴望被認同……等等,

10 幸福觀點

NO.14

這些可以說就是我們內心製造問題的人,當 我們沒有警覺的時候就會陷入其中,生出很 多作為來對抗我不夠好的信念,只是不管怎 麼努力,從我不夠好而生出的努力只會掉回 起點,因為痛苦的因不會生出快樂的果。解 決問題就好像掃問題的樹葉,製造問題的樹 仍然會不斷的冒出新葉來。 初次聽到素珍老師提到:不是要解決問題, 而是看到製造問題的人,真的頗為震撼、眼 界為之大開,從來都以為只要達到某個目標 就會幸福快樂,現在卻轉向看到自己的某個 態度、思考模式或信念才是讓自己不快樂的 原因,不是要做什麼達到快樂,只要看看自 己怎樣不快樂,這真的是平凡卻又不凡的智 慧。分享幾段靜心短文:

覺察與否的差別 我覺得我的孩子一定要讀名校,然後我就 開始鞭策他,所以我們就會陷在我們的「認 為」裡面,去做我們「認為」的事。這個就 不是覺察,這是頭腦。當我們有覺察的時候, 就會注意到自己生出了一個「我一定要他讀 名校」的念頭。這跟去執行它,實際去鞭策 小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去注意念頭才


是根本跟究竟,去執行你的「認為」是沒完 沒了的。 同樣的,對於我的生氣、痛苦,我一定是 執著這個想法,痛苦才會不斷的重複,一定 是沒有清楚,它才會重複,所以是去看那個 製造問題者,而非去解決問題,如果我們能 夠去注意那個製造問題的人,這些才有可能 真正的不一樣。

看清問題的智慧 會 讓 我 們 感 覺 困 擾 或 痛 苦 的 問 題, 通 常 我們就是沒有「清楚」它才會是問題,沒有 看清問題本身,問題才會一直存在。其實, 解決問題往往跟真正的問題不相干,要去看 問題本身,才是究竟的鬆開。例如某位媽媽 很擔心孩子不夠高,從小一直努力餵小孩營 養品,到處求醫,催他早點睡覺,催他要運 動……,做很多卻讓兩人關係很緊張,事實 上是媽媽把自己因為身高所受到的傷害投射 給小孩。 我們會把問題視為問題然後要去解決,跟 我們在看問題本身,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狀 態。前者是你已經陷入頭腦所投射的問題當 中,反而看問題本身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自 己的傷害與障礙,事件之所會是問題,就是 我賦予它某種意義或傷害的投射,這些意義 或傷害如果能夠清楚時,這個問題自然就不 是問題,也就無需解決。

解決問題? 或是認清「製造問題的人」 同學:面對與釋放愧疚之後,為什麼會感 到比較輕鬆?是問題被解決了嗎?

老師:因為我們看到了,原來自己抓著一 條草繩把它當蛇在怕,這意味著什麼?你看 清楚事實的真相,這本身就會比較輕鬆。我 們以為自己有問題,其實本來是沒有問題, 是你製造一個問題出來,所以不是問題解決 而是你看到原來自己製造一個假想的問題, 讓自己痛苦,不是真的有問題。看到這個, 就是究竟,就是根本。 問題出在「你認為」,然後你緊緊抓住你 的認為,你要看到你的「認為」是虛幻的, 不是真實的,問題整個會一下瓦解,比如說 愧疚,它就整個瓦解。問題是我們陷在自己 的認為裡面。 這就是我們的意念、頭腦在製造問題,是 頭腦製造出來的問題,不是實際真正有這些 問題。頭腦只要開始製造問題,它接下來就 會充滿衝突,那個充滿衝突會讓我們陷進去, 一直製造其他的衝突出來,久了以後,累生 累世以後,我們就誤以為我們就是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去認清原來不是這樣子,去看到 原來一開始就是我們製造這樣的問題,就是 「製造問題的人是誰?」而不是我真的有這 些愧疚、我真的有這些問題要解決,是看到 這個「頭腦製造問題」出來,而不是我真的 有這些問題。摘錄自《愛就在你心中》 幾乎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共同的信念:我不 夠好,它是因為受傷以及社會文化的觀念造 成,它並非像眼前的杯子一樣實體的存在, 只是記憶與認為。我們先認為自己不夠好, 然後要很努力的擺脫它,證明自己夠好、有 價值,所以就會不斷的製造衝突矛盾。只是 這樣的知道不會有太大幫助,而是要實際的 看到與清理才能停止受苦的循環。

BONHEUR 2020/05

11


澄心.呈新

防疫時期, 自我心理照顧的小方法 ~ 邀請你的身體來消化情緒

14

◆文/王銀賜(澄心課程講師)

防疫視同作戰,而醫護人員就是前線的戰 士,面對隨時來犯的敵人,其身心壓力 之大,若非親身經歷大概很難體會。作為心 理助人工作者的我們,也想在這場全民防疫 的戰役中,貢獻一己之力。

角落坐下來,深呼吸兩下,將你的注意力從 外在的事物,帶回來,回來此時此刻,身體 的感覺上。你可以向內在輕柔地發問:「對 於剛剛結束的任務,身體裡有什麼感受需要 我關注的呢?有什麼心情需要我聆聽的?」 隨著外在客觀的危險性增加,內在主觀的 壓力感隨之提昇,如此可幫助我們提高警覺, 動員全身的力量,安然度過險境,這是人體 天生的本領,毋須擔心,甚至要讚嘆造物主 周全的設計。唯一要留意的是,假若外在危 機已過,內在警報卻還在叫,發生了餘悸猶 存、驚恐未定的情況時,那,該怎麼辦? 勤務告一段落,交了班,身體仍是緊繃, 心 情 依 然 牽 掛, 這 就 是 典 型 的「 警 報 還 在 響」,人已經離開了現場,身心卻仍在站崗。 這時你可以,給自己三五分鐘,找個安心的

12 幸福觀點

NO.14

昨天 (3/16) 臨睡前,躺在床上,我向內在 發出了如上述的訊息。結果,不知怎麼地, 左眼角竟默默地流出了淚水。


而我也就如其本 然、 順 其 自 然。 接 著想起了當天晚上於 256 期《康健》雜誌 上讀到的一段描述: 為何面對疫情高度戒備、投注人力? 17 年前 SARS 期間,高雄長庚曾因院內感染封院 3 個 月,時年 28 歲的住院醫師林永祥晚上值班時為 病人急救插管,因病患隱瞞在台北仁濟醫院染 上 SARS,而且嘔吐物噴濺在他臉上,因而染上 SARS,最後不敵病魔離世。

為此,我作了一張圖表來闡述。縱軸是情 緒感受的強度,橫軸是陪伴的時間,當我們 對感受如其本然地陪伴它時,它在身體的反 應會漸漸增強,過了臨界點後就急速下降而 至消散。臨界點之前有個關鍵點,我畫了一 條虛線,代表一般人在這個時候,會有害怕 的心理,不敢跨越,而停止了陪伴。

…… 當年 SARS 奪去台灣 73 條人命,11 位是醫療 工作人員…「救人怎麼會變成被救呢?」他 ( 高 雄長庚副院長林孟志 ) 說那種震驚及恐慌,像 漣漪一樣擴散在院內,百多名人員離職,留下 又累又傷心的醫護人員,幾近崩潰。 躺在床上的我,就任由「當年我也 28 歲…」 這樣的思緒帶來身體更多的反應…,一兩分 鐘後,胸口裡的心疼不捨緩和,淚水也止息 了,漸漸地我也就進入了夢鄉。 其實我們可以像這樣,常常地陪伴自己。 具體怎麼做呢? 我引用任修女的著作《孩子 的心,我懂。》76-77 頁寫的: 簡單的講,我現在很沒耐心,我很氣、很火, 我就跟這個氣和火 在一起,我去感受 這個氣;當我氣的 時候,我的胸口好 像要爆炸了,我就 跟這個爆炸在一起; 我感到很難過,愈 來愈難過,難過到 最高點的時候,身 體會把它處理掉。

因此任修女在書中接著寫道: 每個人必須要有這樣的經驗,才會不害怕那 些消極的經驗,其實消極的經驗通過了以後, 人的活力就會出來。 當我們有消極情緒的時候,大多數的人會逃 避、躲開,去逛逛百貨公司,或者去打麻將, 然後這些情緒都存在身體裡面變成偏頭痛、胃 痛、骨刺、血壓高… 沒有打理的情緒累積在身體裡,久而久之 影響健康,甚至造成生理病變,這種「情緒 會啃蝕身體」的說法,腦神經科學已多所證 明,你應該不陌生;但在如其本然地陪伴下 「身體會消化情緒」的觀念,你可能就不太 熟悉,甚至有些質疑。我鼓勵你,從小事上 開始練習,慢慢讓信心累積。 為你我長遠的健康著想,鼓勵大家常常給 自己三五分鐘自我陪伴的時光,照顧好自己, 才更有能力照顧好他人。讓我們一起共同勉 勵,在疫情與恐慌漫延的歲月裡。

BONHEUR 2020/05

13


正念輕鬆做父母 8

正念面對疫情, 帶著愛與關懷覺察 我們知道此時的不方便是對自己和他人深深的愛和 關懷。帶著愛和關懷的意願,正念覺察洗手時帶給 自己的手的感覺,感受好好完成洗手的愛……

◆文/林麗玲(正念教養專家)

疫情之下,全世界都面臨大變動,各種理 所當然的活動、交流、移動必需大量的 停止。每天習以為常的家庭採買、孩子到公 園玩耍、搭大眾交通、上學、工作、生活, 都得要提心吊膽地做好自我防護。 隨著一波一波疫情消息,我的心一波一波 地感受和經驗不安、恐慌和不穩定。除了自 己,家人、孩子是否能勤洗手、不亂摸、必 要時帶口罩、減少不必要的活動和約會……, 好好保護自己,我是如此擔心著,相信也是 家長們焦慮的。 前幾天住校上大學的女兒打電話說週末難 得可以回家,我說那可以趁機煮雞湯替她補 補身子,提升免疫力,女兒開心,我也愉悅 平靜地提醒女兒交通過程要注意自己的防疫 措施。就在此時,女兒說:「但是,我會晚 一點回家!因為和國中同學約聚會。」 身為母親的擔心,在電話這頭開始說著:

14 幸福觀點

NO.14

「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約見面嗎?沒辦法換時 間嗎?講電話聊不行嗎?……」 電話那頭,開始沈默不語。在領受這個沈 默同時,我突然驚覺「我的」擔心,讓我的 音量變大,話速變快。很快地,我讓自己深 呼吸一下,覺察心底真正的意願是什麼? 『我不想孩子怕我生氣、怕我心情不佳而 覺得被控制和被迫決定改約,我希望孩子可 以好好評估現在的局勢,為自己做出最適決 定。』 於是,我向女兒說:「sorry !我太激動了, 我還沒聽完你想要如此規劃的想法,就一股 腦說一堆。」我邀請她多說些她為何如此決 定的想法。最後我分享:「我沒有限制你的 意思,只是想提出近日疫情嚴峻,也許緩一 緩非必需的人際接觸是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慈 愛。你可以考慮一下,無論赴約或延約,我 相信你會做最適當的決定與行動。」


孩子聽完說:「OK,我會想一想。」我們 彼此互道晚安。掛了手機。

不易入睡。那麼,請慈愛自己,改變一下, 睡前不看新聞。

我承認每日看著聽著媒體放送的疫情訊 息,是令我憂心和焦慮。我看見我的害怕真 實存在,我不假裝沒事。當我承認我的擔心, 我就可以更清楚的覺察到「我的」擔心正在 張牙舞爪伸向孩子。

二.正念改變習慣,面對不方便

我給自己片刻暫停一下和自己深呼吸一 會,於是,我了解我更在乎的是~我無法時 時刻刻盯著孩子,在孩子身邊保護她,孩子 得有自己的判斷,也得為自己的決定和行動 負責。所以,我向女兒坦誠我的擔心和想法, 也表達我的尊重和相信。 隔天,女兒平靜地對我說她決定和朋友疫 情過後再相約,這樣比較不麻煩也心安。 我想,也許你也和我一樣,每天看著不斷 播放的全球疫情,心不斷被牽動,上上下下, 遑遑不安。 也許你也和我一樣,因著疫情,有著許多 不方便,如:勤洗手、戴口罩、活動約會被 暫停或取消、授課方式要轉換成線上,很多 很多熟悉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得改變。 也許你也和我一樣,不管孩子多大,也仍 會擔心是否她(他)可以在最大範圍內,好 好保護自己。 就在這個不確定,有太多的訊息會挑起不 安的時刻,邀請你,和我一起練習:

一.正念接收疫情訊息 得知訊息很重要,但是也許不需要這麼多。 保留接收發出正確訊息的必要管道,如:疫 情指揮中心,減少一些政論和新聞過度刺激。 有意識的選擇吸收進來的訊息,並留意自己 對進來的訊息的身心變化。比如:睡前看新 聞,令自己心跳加快,身體變熱,東想西想,

改變熟悉習慣,有時會讓人卡卡的,有些 不舒適。但是,我們知道此時的改變和不方便 是對自己和他人深深的愛和關懷。帶著愛和關 懷的意願,正念覺察洗手時每一個洗手步驟帶 給自己的手的感覺,感受好好完成洗手的愛; 戴口罩時,感覺手如何拿口罩並戴上,當口 鼻被口罩保護時,呼吸的溫度和觸感;感覺 不論主動或被動調整或取消活動時間的可惜、 失落,但也有份關懷存在這些調動中。 每件事都有其兩面性,很多的不方便,也 許也開創了許多新的好習慣和可能性。就像 我因為疫情開啟更多的線上上課機會,也省 去了許多交通時間。

三.正念的表達擔心 表達前有意識的覺察一下,在這個當下說 話的時機點是否恰當,如:自己正在情緒中、 或對方尚未準備好、或場合不恰當、或還沒 聽完對方就給評價、建議或方法,也許是不 恰當的。 想要說的事是事實嗎?還是是自己想像的 害怕或過多的擔心,並不是對方的實際狀況。 表達擔心時,出口的語言是刺刺的令人防衛, 還是柔軟的能入其耳?當然,很重要地時時 刻刻覺察說話的目的,是宣洩自己的焦慮, 還是要幫助對方打開視野,看見方方面面所 處的情勢,以便可以做對自己最適切的行動 決定。 願我們在這極具挑戰的時刻,帶著覺察, 帶著對自己、家人和世界的愛和關懷,面對 所有的不方便。 也願大家一切平安!

BONHEUR 2020/05

15


正念心幸福 14

你是否常忘了呼吸? 當我們經驗情緒波動失控時,時刻帶回到呼吸的家,找到 自己身體的錨點,穩定身心,安頓當下的自己…… ◆文/蔣美華(諮商心理師)

好奇問問自己是否常忘了呼吸?似乎是個 蠢問題,但我們常無意識地分心恍神, 這是大腦常天馬行空的慣性反應。正念培育 透過定錨呼吸練習,找到內在的寧靜與幸福 感。呼吸是求生存本能,始自生命呱呱落地宏 亮第一聲,激動父母及周遭親人,瞬間穿越時 空劃過天際與宇宙大自然萬物共振的天籟之 音。直到生命結束,才功成身退。它是我們最 友善的好朋友,是身體的家也是避風港。 只要活著,呼吸就不會停止形成與完成, 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慣性的憋氣。直到生 活中挑戰或壓力出現,我們才真正體驗到不 同呼吸形式:忙得「喘不過氣」來;運動後「氣 喘吁吁」;焦慮、不安、驚慌、恐懼時,心 跳加劇「呼吸急促」。呼吸與身體一直和我 們同在,成為觀察身體狀態一個最重要指標。 四十年來西方卡巴金博士將東方古老佛學智 慧及自身禪修經驗,結合現代腦神經相關科 學研究,發展成可操作能具體評量,有結構 的正念靜觀系統科學知識,對於身心健康促 進與維護極大貢獻。

浪沖走或沉沒。當我們經驗情緒波動失控時, 時刻帶回到呼吸的家,找到自己身體的錨點, 可穩定身心,安頓當下的自己,不會恐慌或 崩潰。才能冷靜清明,回應當下的困境。 A3:練習找到自己呼吸錨點 當有不舒服、不自在感受時,回到呼吸, 這時候你可以選擇定錨在個人呼吸較明顯的 部位,可能是鼻腔、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也 可以定錨在雙腳踩在地板上與大地接觸的穩 重感,甚至可以在整個臀部與地板、椅子或 墊子接觸的紮根與穩定感。 A4:品味呼吸、感受幸福

正 念 當 下 讓 感 官 覺 醒, 品 味 呼 吸 → 嗅 聞 呼吸→經由鼻腔吸入呼吸,在這裡讓自己被 呼吸著,領受被溫柔空氣觸摸著,被流動空 氣撫慰著,接著與肺裡的空氣融合著,穿透 組織皮膚連結周遭空氣交織共舞著,感覺全 身細胞在呼吸著。就只是知道,就只是感受 著,不需要大腦來分析判斷或編輯任何故事 情節,不讓自己情緒捲入其中。像維也納攝 影師 (Dick van Duijn) 無意間捕捉到一隻松鼠 一、正念呼吸練習~生命的定錨神針。 擁吻小黃雛菊畫面療癒人心,小動物都懂欣 Q:當自己面臨人群時,不管熟悉或陌生人, 賞大自然美好的幸福感並滿足享受著。人類 其實很期待,但常焦慮不安,擔心碰面時要 呢?正念專注呼吸,就可將這短暫美好幸福 的流動感 ( 據研究這瞬間感受約 90 秒就消失, 說甚麼?如何回應別人的話題? 稍縱即逝 ) 透過呼吸擴展全身,成為強化生 A1:你可以跟著這樣做 命自我內在的資源與智慧。 面對壓力困境時,練習有覺察的將專注力 二、感謝慈心祝福 回到呼吸的錨,自然呼吸,知道自己在呼吸, 感謝生命中最珍貴的呼吸,它將浩瀚天地 溫柔友善的陪伴呼吸,不自責批判自己,只 是好奇開放的接納呼吸的流動、享受呼吸的 的精華能量無條件地輸送進來,支持也滋養 律動。這時候呼吸成了安定身心的指標,也 著我們整個身體及五臟六腑的血脈運轉。它 永遠保持著開放,幫助我們帶走身體內在的 是我們生命的定錨神針。 濁氣及廢物,恢復大腦的清明與各器官組織 A2:為何要這樣做? 系統的暢通。防疫期間,讓我們同心同在同 船隻停泊時,船錨是必要的工具,讓船隻 行,透過呼吸,將人心的慈悲擴展到全體生 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穩定下來,不被狂風巨 物和美麗的大自然。

16 幸福觀點

NO.14


心靈書寫

臨在當下 ◆文/洪月敏(成長團體帶領老師)

腦總是陷於過去制約和未來的恐懼中,這 讓我們不斷的重複過去,並且對未來擔 心,這狀態也讓我們不自由,並且產生痛苦。 我們往往很想改變自己,卻老是這樣,這讓我 們非常的挫折。 一定有方法可以讓這狀態改變,到底要怎麼 做?既然是頭腦的念頭讓我們陷於過往的制約 和未來的恐懼中,因此,若我們能讓頭腦安靜 下來,並且能成為頭腦的主人,那麼成功是可 預期的。 現在我們知道,頭腦內的念頭如同野馬東奔 西跑,那如何讓這匹野馬停下來?首先來看看 什麼在當下?身體是不是一定在當下?當我們 將覺知帶回到身體,我們也就立即回到當下, 在覺知狀態頭腦也安靜下來了。 那如何回到身體呢?透過注意力?不是!注 意力往往只在一個焦點,並且夾帶著目的,目的 會帶來壓力,其他非焦點的存在會被忽略;那是 透過什麼呢?是透過覺察,你就只是觀察和感覺 自己的身體的狀態和覺受,不帶特定的意圖。我 們可以透過覺察自己的呼吸和身體的動作,就可 以立即安在當下;進一步,可以去感知自己的心 情和念頭的來去。那狀態就像你內在有一面鏡 子,映照出眼前的一切,鏡子只是單純的映照, 不會對映照物有任何想法和判斷。 接下來分享我個人所使用的方法,也許對您 會有所幫助。

觀呼吸… 覺察自己的呼吸,像個好奇的孩子,觀察空 氣是如何進入身體?又如何離開身體?持續的 看著、看著、靜靜的看著,若發現頭腦的思緒 將你帶離此時此地,就再把自己重新帶回到呼 吸,持續的察覺自己的呼吸,透過觀呼吸我們 立即來到此時此地,並且回到內在的家,享受 著沒有想法,只是單純的存在的美好。

觀步行…

行進間,去察覺自己的身體是如何移動?覺 知腳底是如何與土地產生連結?肩膀、手和軀 幹是如何運作?頸部和頭部又是怎樣的狀態? 體察整個身體是如何的交互運作?如何產生協 調性?放鬆、覺知,覺知、放鬆,持續的察覺、 察覺、察覺,透過察覺行走我們來到了當下, 並且回到內在的家,同時靜靜的享受身體自發 性的移動。

13

聽見存在的聲音… 將意識帶到聽覺,讓耳朵像個收音器,無分 別的收納身邊所存在的聲響,例如鳥叫聲、呼 吸聲、說話聲、風聲、雨聲等等存在的聲音, 不去辨識這些聲音是什麼,讓聲音就只是聲音, 就只是單純的聽,這可以讓我們空去思緒,來 到當下。

看見存在的所有… 將視野打開,持續處在廣角視野,不注視某 一個特定的目標,全面性的看,同時看見天空、 地面、看見左右兩邊、甚至感覺也看見後面, 回到自己的中心,感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靜觀存在的一切,如同一面空無的鏡子,如實 的映照著眼前的實像,沒有分析與判斷,只是 靜靜的映照著,映照著。

與身體同在 將意識帶到整個身體,盡可能的注意到每個 地方,腳底、腳趾、腳背、腳踝、小腿、膝蓋、 大腿、股盆腔、腹部、胸部、背部、肩膀、上 手臂、下手臂、手腕、手掌、手指、頸部、後腦、 前腦、臉部、五官…時時刻刻將整個身體納入 覺知的範圍,身體永遠在此時此刻,當我們能 與身體同在,我們也就能覺醒的活在當下。 過程中,也許會有思緒生起,意識到思緒生 起,放掉思緒,回到方法,隨著修習時間的增 長,頭腦安靜的時間也將增長。所有的方法都 朝向覺性的甦醒,當覺性甦醒時,我們也就能 自在,自在了,自由也會跟著來喔! BONHEUR 2020/05

17


職場專欄

職場小主管 如何對待壓力

2

在高科技業,當工作壓力來時… 小主管篇

◆文/林秀麗(智磊知識服務公司總經理 / 實習諮商心理師)

各在高科技產業,帶有技術能力的工作者 在職場發揮技術專長幾年後,很容易因 為專業能力被看見,而被拔擢為課長或是副 理等基層主管。然而,專業職能跟管理職能 是不同的,帶有技術的基層主管如果沒有經 過管理職能的培訓,在管理實務現場可能會 漏洞百出,感受到莫大且陌生的壓力。 這些壓力大部分來自於陌生的「人」的領 域,而不是「事」的領域,對下,可能會因 為帶不動人,或是認為部屬做得不夠好而親 力親為,又甚或不喜歡與人起衝突而不敢要 求員工,讓自己的團隊停滯不前,士氣或生 產力低落;對上,上層主管因為遠離實務現 場已久,有時會以權威要求執行明知不可行 的方案,造成整個團隊一起失敗,身為基層 主管的自己實在很無奈。

壓力源管理 面對上下夾攻的壓力,小主管可以做的第 一件事是先安靜下來,然後「傾聽」,也就 是願意接收外面更多的資訊,聽聽部屬同仁 的聲音,也聽聽上級主管的苦衷,盡量去尋 求可能的解決方案,因為現階段碰到的問題 不是自己過去的經驗庫所有,這不容易,在 職場上大家其實都不太願意「傾聽」。小主 管已經開始面對各式各樣的新問題,而且必 須自己解決,在此時先養成一個好習慣:一 旦陷入不停繞圈、鬼打牆的時候,先踩煞車, 想辦法聽聽「外面的聲音」,答案即會蹦出。

18 幸福觀點

NO.14

壓力調適 既然踏上了主管之路,在此時人生也進入 了成家立業的段落,對於成功的期盼更有想 像。在認知的層面調適壓力,不過度誇大事 件帶來的負面結果等等,我們可以做的是「培 養正確的態度」:1. 多認識自己,當陷入兩 難,多自我覺察,思考自己究竟想成為一個 什麼樣的人? 2. 多閱讀多學習,一個人在向 上進步的時候,最重要的態度就是保持飢渴 (stay hungry),此時,書本與學習往往是 最好的戰友。3. 多與「正面」的人交往,多 從事有益的活動,漸漸地我們也能培養出正 向態度。

壓力反應紓解策略 社交場域人際關係的滿足可以帶給人們趨 向快樂,紓解壓力。但是在升任小主管後, 會慢慢感覺職場上可以吐苦水的夥伴開始變 少了。在學習以壓力反應紓解策略來處理壓 力反應時,除了運動可以自己獨自進行外, 情緒及認知的反應調節若有夥伴的陪伴支 持,會更容易些。在上一段文曾提及「 多與 正面的人交往」,任職的公司是否有指派導 師(mentor)給自己,或是在自己的社交圈 找自己的人生導師,如果不容易找,可以考 慮尋求專業人員如企業教練(coach)或具有 產業背景的諮商心理師的協助。


台北 中心

從《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找尋可以失敗的勇氣 ◆文/駱雅婷(台北讀書會帶領人)

Amar 老師的工作坊 這幾年因為參加任林 以及志工培訓, 讓那個原本畏縮、害 怕出糗,在群體上發言會緊張、會口吃的雅 婷,有了學習表達自我的新經驗和不同以往 的成長。 從正式成為任林志工,帶領電影讀書會已 經來到第三場,挑選觸動心弦的電影,帶領 來自四面八方陌生的成員討論,對我來說是 種挑戰。 在帶領第二場電影讀書會時,碰上一些自 己並未預料的狀況,除了無法掌握好討論的 意識流,該有的聆聽和回應也就可想而知的 慌亂!當下除了希望快快結束,也想打地洞 安全隱身。會後也和現場的夥伴分析檢討, 似乎只要透過釐清加上評分,就能夠擺脫這 樣負面的經驗! 過程中,覺察到自己失落、懊惱以及害怕, 這些不被自己照顧的情緒,轉身化為一串一 串的挫折,從心底到眼角不停的嘩啦啦。 原 來 是, 希 望 獲 得 肯 定 卻 讓 人( 自 己 ) 失望的失落,自責已經做好準備卻失誤的懊 惱;還有,害怕是否還有勇氣面對之後的帶 領?!甚至恐懼會不會倒退至這些學習之 前?!

接受自己的弱,告訴自己可以有失敗,相信 順服發生的一切。同時又有基金會和學長姐 做為支持的後盾,讓我相信自己有力量萌生 和復原,一切不會倒回到之前。 於 是, 第 三 次 的 電 影 帶 領, 除 了 一 樣 的 事前準備,也試著讓自己放鬆,在大家順暢 熱絡的討論過程中,感受到與學員們融合一 體的交流和火花,這樣的感覺真好!也驚艷 學員們分享和自己不同的生命經驗,喜愛與 大家的交流分享,讓影片討論的深度更加厚 實! 與學員的對話,亦是我對自己的提問:如 同女主角的自我和解,是否允許自己犯錯? 又會如何陪伴犯錯的自己? 再次從帶領讀書會中體悟,有如《 孩子的 心,我懂。 》書中任修女所說:「 可以有痛 苦,可以不舒服,可以有挫折,可以有失敗 」。 亦如同片中的主角,我正在走一趟如實面 對自己內在,與自己和解的旅程,接納過往 勇敢面對未知,允許自己可以失敗 可以挫折, 也才能有面對自我的勇氣。

另外一項覺察,是在繳交例行作業的 我,忐忑又期望別人給予肯定的回應,並 以此做為評斷自己的依據,如果和期望有 所差異,這就是挫折和壓力的來源,同時 也無法享受當下的過程。讓我不禁重新思 考,為誰而做又為何而做? 有了這些日子的覺察,我開始學習慢慢 ※ 台北任林學苑請見 P.25 BONHEUR 2020/05

19


新竹 中心

意義~生命不是虛構的故事 意義~ 生命不是虛構的故事 ◆文/鄧志成(新竹中心主任)

2020 的第一季,春雷乍響,落下 剛過完 的春雨告訴世界,春天正悄然到來。 我不 知道今年的春神有沒有遲到,但世界 都仍在經歷從冬天就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疫情嚴峻的考驗。人們日常作息 的節奏都因疫情而擾亂了,面對我們所在的 這個「周身世界」(umwelt) 的變化,你、我 都在其中,沒人可置身於外。這段時間流傳 的大多是人們對疫情的恐懼、緊張、焦慮或 不安的訊息,但我注意到一部網路影片《謝 謝你!新型冠狀病毒》。 短 短 2 分 多 鐘, 出 現 最 多 的 字 就 是「 謝 謝」,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謝謝你,讓我們 重新評估生命意義」這句話,讓我連結到任 林新竹中心在今年 3 月初開辦的「讀書會帶 領人培訓」,個人有幸和準帶領人聊聊志工 的使命和意義。這真是個沉重的課題啊!我 為了這個講題傷透腦筋,苦思多日後,拾起 幾個月前閱讀的一本書《21 世紀的 21 堂課》 ( 哈拉瑞 著 ),再次翻閱目錄,讀到第 20 堂 課〈意義,生命不是虛構的故事〉,彷彿腦 袋突然被敲了一下頓悟了。 是啊!一個人的生命積累不會是虛構的, 即使過程是歡樂、痛苦、富貴、貧窮、平順、 洶湧…,不都是每個紮紮實實的生命故事。 我大膽從「意義」的『關係、承擔、責任』 三個層次來分享自己怎麼一路來到任林服務 的過程,自承在過了半百歲月的我也面臨著 需思索「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哈拉瑞在章節一開始也提出的一個大哉問: 「我是誰?我這輩子要做什麼?人生有什麼

課程 預告

20 幸福觀點

歐曼讀夢工作坊 歐曼讀夢 工作坊

NO.14

意義?」這似乎是對一個始終有自覺、有感 受的人再平常不過的問題,但也始終沒有人 可以有最好的答案?如同疫情不斷擴散的訊 息,透過媒體傳播,從亞洲、美洲到歐洲, 沒人可以給這問題的全貌,卻加劇了人們心 理的恐慌不安,對安定社會不具正面的意義。 提起生命的意義,我借用哈拉瑞書中一個 故事:印度史詩《薄伽梵歌》,阿周那 (Arjuna) 王子聽從奎納師 (Krisha) 神祇的告誡,遵循 宇宙的正道 (dharma,法 ),遵守這每個人必 須遵守的道路,必須完成的責任,只要實現 正道,不論過程如何艱難,都能得到心靈的 平靜。就算只是洗衣婦,只要遵行正道,都 比不行王子之道的王子更為高貴。阿周那明 瞭了人生的意義之後,遵守了他身為王子的 道路,帶領軍隊獲得最後勝利,成為受尊敬 與愛戴的英雄。如同獅子王辛巴,承啟父王 木法沙對牠解釋生命循環不已的歷程。宇宙 世界裡,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辛巴 的存在就是繼承父命維護動物世界的秩序。 寫到此處,也隱約浮現了我給自己的答案。 傍晚,仍是春雨綿綿,我踏著往火車站路 上的例行步伐,思索著和每個人同樣的困惑, 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究竟什麼時候可以穩 住?然而,如同影片帶給我們的啟示,謝謝 病毒所給予的意義,讓人們因反思而更加謙 遜。關於和志工夥伴聊起的課題,或許每個 人體悟不同,故事也不同。對我來說,我呼 應哈拉瑞在書中的見解「生命不是虛構的故 事」。如果每個生命都能賦予生命的意義, 那就是這個生命的價值。

日期:5/30-31( 六、日 ) 9:30-16:30 費用:2000 元 電話:03- 543-7315

※ 更多新竹任林學苑請見 P.25 或掃 QR Code ↑


台中 中心

圓圓滿滿在任林 ~讀書會經驗分享 ◆文/黃慧華(台中讀書會帶領人)

次讀書會進行《愛的學習》一書的分享 討論時,有成員對於書上關於「戀父戀 母期」(p85) 的內容表示不太理解。而正好在 此次讀書會的前幾週,中心的志工團督時間, 玟杏老師才就佛洛依德「性心理發展階段」 做了深入淺出的解說,尤其在「戀父戀母情 結」的部分,讓人有醍醐灌頂的領悟,當天 回家還興沖沖的翻箱倒櫃,找出 20 年前購置 的諮商理論書籍出來對照~有些豁然開朗的 興奮、更有許多「憶我青春熱情」的複雜情 緒…… 當然,因著玟杏老師的解說和對照專書論 述的經驗,我試著以自己的理解,向讀書會 的成員們分享「戀父戀母期」對於孩子性別 與角色認同的關係和重要性,而成員們似乎 也因此更能理解修女在書上的諄諄教誨。 本以為事情就此落幕,沒想到今年初討論 志工的自我成長活動時,當天讀書會的另一 位志工夥伴麗玉突然提起這段往事,還信誓 旦旦的表示,理論融入實務的分享,才是志 工們更有興趣的議題;任憑我解釋許多志工 已有更好的理解,大家還是以「學而時習之, 不亦樂乎」的態度,希望我在志工 月聚會時分享此次讀書會的經驗。

善意,讓我遇見更真實的自己,可期待更平 和自在的自己……於是,我放下扭捏與心虛, 再次重整修女在《愛的學習》和《孩子的心, 我懂。》兩本書中都提到的「戀父戀母期」, 對照諮商理論書中的論點,做成 PPT 檔與志 工夥伴們分享。 分享活動在學長姐們一貫的善良鼓勵下開 心落幕,只是心裡忍不住湧上一些微妙的感 受~多久前我才坐在中心的團體活動室,聽 玟杏老師解說佛洛依德;之後在不同的讀書 會分享了兩次「戀父戀母情結」;繞了一圈, 再回到中心的團體活動室跟夥伴們分享,多 奇妙的經歷呀! 而那本 20 年前購置的諮商理論書籍,如今 跟修女的五本書一起放在書架上~諮商輔導 的情緣呀,繞了一圈,彷彿也回到了原點…… 兩個圈、兩個圓,迴旋出心裡滿滿的感動與 感謝~感謝任林提供了一個純淨安全的空 間,讓我們在這裡重新認識自己、安頓自己; 感動於每一次心與心的交流,在彼此的生命 故事裡,看到生命的多元複雜,學習更珍惜 此時此刻~活在當下!

憑良心說,身為任林台中學習 中心最資淺的志工,在學長姐們 面前分享,無異是班門弄斧、膽 大妄為的事。但是進入任林一年 多以來,最大的感受是:接納與 支持~展現真實的自己是安全的、 任何的分享都是被允許的~好幾 次當我放下自以為受傷的防備, 就看到他人提醒與建議中的真心 ※ 台中任林學苑請見 P.25 BONHEUR 2020/05

21


雲林 學習站

當我們一起覺察 ~媽媽志工的心聲 ◆文/郭懿葶(雲林讀書會帶領人)

緣際會下,帶領著雙寶參加了讀書會, 當時是婚姻的低潮期,選擇當全職媽媽 卻被育兒的挫折消磨到找不到自我價值,跟 先生也無法相處融洽,當時第一本書是『孩 子的心,我懂』,本想更貼近孩子的心,沒 想到五本書讀完後,改善最多的居然是早已 放棄的夫妻關係。 想把這個美好,分享給更多為了家庭犧牲 掉自己的媽媽們,進而參加了讀書會帶領人 培訓,雖然是帶領志工的培訓課程,基金會 一點都不馬虎,充實緊湊的課程,嚴格的演 練評比,通過結訓後還要試帶一本書,由學 姊在旁評估,到真正開始帶讀書會,我真心 覺得一層一層關卡,奠定打穩基本功,基金 會真的好用心推動家庭教育到各個社區,甚 至是每個家庭。 自己帶領的第一本書就是相當重頭戲的一 本,結合了夫妻、親子及兩性等重點~《共 脩此生》。第一堂的自我介紹就讓我相當震 撼,本以為應該是氣氛輕鬆的分享背景的相 見歡場面,沒想到第一位成員的第一句話就 丟 出 了 震 撼 彈!「 我 現 在 正 處 於 人 生 的 低 潮…」講沒幾句她眼眶紅了,雖然第一次見 面,雖然不了解她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在她 釋放情緒的當下,我知道她在清理自己的情 緒,也請成員給她一點時間;沒想到第二位 成員講沒幾句,也是眼角泛淚;到第三位成 員介紹時,我打趣的說:「可以不用哭喔!」 全場爆笑,之後就恢復輕鬆的氣氛到結束。 但感受到成員們所累積的情緒是非常滿的, 心中有點擔心也緊張自己是否能讓大家安心 的分享,是否能讓大家不會感覺壓力,畢竟

22 幸福觀點

NO.14

我們太習慣忍耐與忽視自己,也都努力不讓 淚水流下。 由於基金會常宣導【愛的運動】,故每週 一次的相聚,在進入文章討論前,我都會詢 問大家都怎樣愛自己,沒想到竟然發現成員 中有人不知道如何愛自己,連續幾週下來, 她都找不到有何事讓她覺得有愛自己的感 覺。 有成員分享把小孩送到幼兒園後去學瑜 珈、有人喝杯咖啡放空等,但她都說這些事 情對她無效,我還是請她再找找看,同時也 會帶著大家去自我覺察,讓大家更了解自己。 幾週後,她開心的主動跟我分享她的自我覺 察,一直以來她都習慣向外討愛,討愛不成 就會責怪對方,練習自我覺察發現這一點後, 她把習慣向外索討的手伸回向自己,找更多 方法愛自己。 也有成員想逃離丈夫,覺得丈夫離家的一 年讓她長期的毛病都不翼而飛,跟先生共處 同一空間就神經緊繃,認為先生常常在挑剔 與否定自己,故一步步計畫逃脫。另有成員 則是以過來人的經驗強烈反對,認為逃避只 是一時,若不懂如何愛自己,就無法把自己 照顧好,逃離丈夫自己也不會更好。 隔週讀書會時,持反對意見的成員主動道 歉,回家後仔細想想,覺得自己好像講的太 過了!分享的成員也反饋:讀書會一結束, 情緒低落,認為你又不是我,你憑什麼這樣 說我?你怎能知道我的痛苦,但冷靜後想想, 其實你的說法也沒有錯,讓我可以換個角度 做思考。像這樣可以在讀書會分享並在讀書


會時和好,大家都練習把自己的情緒講出來, 真的是很難能可貴的經驗。 更有成員在共讀這本書時,失去了久病住 院的先生。照顧並陪伴癌末的病人,醫院事 業兩邊都要兼顧,蠟燭兩頭燒已是日日煎熬, 原以為先生打理好身後事,結果發現先生早 已把家用存款都給了婆婆,由於兩人沒有辦 理結婚登記,不滿情緒糾結。還好有成員兼 好友的陪伴與勸說,轉念成用這筆錢的付出 當作是未來婆婆的生活費,接下來就可以不 用擔心婆婆日後的看照問題。能很快的走出 陰霾的轉念,也是自身夠穩定,可以時時覺 察自己所擁有與缺乏的,並隨時陪伴自己。 聽到成員的分享,真的好讓我佩服阿! 還有成員則是分享了童年時期,重男輕女 的觀念讓母親一再生產卻仍一子難求而遭夫 家親人排擠,護母心切的老大 ( 成員 ),自小 陪著母親面對親戚的冷言冷語,怨恨自己父 親,讓母親與自己面對肢體與語言的暴力。 然而上天給的考驗不僅如此,還在 15 歲那年帶走了母親,她只好擔任起母 職,照顧起五個妹妹,儘管妹妹們早 已成年各自結婚,因為對母親死前的 承諾:會照顧好妹妹們,到現在仍擔 心妹妹們,覺得妹妹們幸福與否是自 己的責任。聽到妹妹與妹婿鬧離婚, 心急無比,還半夜驅車載著孩子趕去 處理。聽完分享,大家真的是無比心 疼,也肯定成員的辛苦,並鼓勵要放 手讓妹妹們自己承擔責任了。

生,帶著成員們練習梳理自己的情緒與自我 覺察,每次的相聚都會伴隨著淚水、笑聲及 孩子們的喧鬧聲,看著這幅很豐富的景象; 回想當時自己的孩子們也是在此奔跑喧鬧, 學習和其他孩子相處;一群媽媽們也是這樣 坐著討論,陪伴彼此笑著、哭著,這一幕幕 交織著許多感動。其實還有許多精彩故事想 與大家分享,但能敘述的有限,不如親身來 感受這樣的美好。 角 色 的 轉 換 讓 我 很 深 刻 地 感 受 到「 施 比 受更有福」這句話的魔力,明明感覺自己做 的有限,但成員們回饋給我的,卻是如此的 多,例如:本來和家人緊張的關係得以改善、 本來向外討愛的可以更愛自己,看到成員們 把自己穩定後,進而把愛帶回家去,讓身邊 的人也受惠,這樣的活動怎能不用行動去支 持呢!真的很感謝基金會可以提供這樣的機 會,讓人可以有個空間可以傾吐宣洩情緒, 更是豐富了我的人生,真的是太感謝有如此 緣分可以相聚一堂!

每週一次的相聚,透過成員們無私 的分享,發現每個人都有一篇精彩人

雲林 工作坊

家族系統排列 工作坊 生命中的愛與力量 : 療癒生命早期的傷

講師:黃翎展 Amar 老師 日期:07/01-02( 三 - 四 ) 9:30-17:00 電話:05- 632-2002 BONHEUR 2020/05

23


課程 訊息

~ 書會 宜 適 的 個 讀 獨 一 立空間 ,有 成立 ,就近與 12 人 我們各學習中心連絡,即可 到 要找 ◆只

任林愛家社區讀書會 愛自己愛家人 共 學 團 體 最新開課訊息 本表更新日期至 04 月 15 日止,最新訊息歡迎至本會官網或電洽各學習中心。

雲林學習站 社區教室 台中.遠雄社區 ( 二上 ) 雲林.雲林學習站 ( 三上 )

台中學習中心

書 目

期 間

帶領人

共脩此生

03/31-06/30

洪宛鈴

台中市.中心教室 ( 一上 )

社區教室

書 目

期 間

帶領人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4/13-05/18

張錦容

05/07-06/11

沈燕芬

結婚前,結婚後

04/22-06/03

許豔玲

台中市.保安九街讀書會 ( 四上 )

新營.黑熊親子教室 ( 五上 ) 結婚前,結婚後

04/24-06/12

馮文欣

台中市.文山國小 ( 一上 )

愛的大小事

雲林.雲林學習站 ( 二上 )

共脩此生

結婚前結婚後

06/01-07/06 任林帶領人

04/28-06/16

陳冠妤

台中市.中心教室 ( 二上 )

土庫.萬得診所紀念館 ( 一上 ) 結婚前,結婚後

05/04-06/15

顏俐平

台中市.卓越幸福行道會 ( 二下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3/10-06/16 黃慧華 / 李麗玉

斗六.大智 13 讀書會 ( 三下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5/06-06/17

鍾慧美

台中市.佳音補習班 ( 三上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4/08-06/03

雲林.雲林學習站 ( 四晚 )

結婚前,結婚後

05/07-06/11

陳冠妤

台中市.西屯國小 ( 三上 )

麥寮.月光下農場 ( 五上 )

結婚前,結婚後

05/22-07/10

賴藝綾

台中市.東大附中 ( 三上 )

孩子的心,我懂

05/13-06/24

劉美雲

斗六.斗六文化處 ( 六下 )

電影賞析

06 月 13 日

陳佩汝

台中市.北區圖書館 ( 三下 ) 孩子的心,我懂

05/20-06/24

顏雅蕙

斗六.斗六文化處 ( 三下 )

電影賞析

06 月 24 日

林淑玲

台中市.愛心家園 ( 四上 )

04/16-05/28

林婉芬

雲林.雲林學習站 ( 四上 )

電影賞析

05 月 07 日

謝雯琪

台中市.深波圖書館 ( 四上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3/12-06/11

駱麗芳

虎尾驛 ( 二上 )

電影賞析

05 月 12 日

蕭惠櫻

彰化縣.永靖國小 ( 五上 )

結婚前結婚後

05/08-06/12

顏雅蕙

虎尾驛 ( 四上 )

電影賞析

05 月 07 日

黃盈惠

台中市.大鵬國小 ( 五上 )

愛的學習

05/08-06/05

陳嘉珩

雲林.愛無礙協會 ( 三下 )

電影賞析

05 月 27 日

廖秀貞

台中市.小飛鼠幼兒園 ( 五晚 )

愛的學習

05/22-07/03

陳麗滿

彰化縣.員林主婦聯盟 ( 二上 )

電影賞析

05/26-06/16 任林帶領人

台中市.黎明圖書館 ( 三上 )

電影賞析

03/04-06/17

台中市.豐原圖書館 ( 三上 )

電影賞析

06/03-06/24 任林帶領人

台中市.向上聖教會析 ( 四上 )

電影賞析

05/14-06/17

褚玉蘭

彰化縣.永靖甘澍宮 ( 四上 )

電影賞析

05/20-06/10

趙珮琁

台中市.中心教室 ( 五上 )

電影賞析

05/22-06/12

吳珈穎

台中市.深波圖書館 ( 五上 )

電影賞析

05/08-06/19

張壤允

台中市.愛家義張析 ( 五上 )

電影賞析

02/07-06/19

蕭潤武

共脩此生

新竹學習中心 社區教室

書 目

期 間

帶領人

新竹市 ‧ 中心教室 ( 一上 )

電影賞析

05 月 11 日

蔣範華

新竹市 ‧ 中心家庭電影團體 ( 一下 )

共脩此生

02/17-05/11 呂沛翎 / 賴怜秀

新竹市 ‧ 竹塹社大團體 ( 二上 ) 新竹市 ‧ 中心團體 ( 二下 )

共脩此生

09/15-12/08

結婚前,結婚後

04/28-06/30

沈燕芳 周美慧

新竹市 ‧ 愛的共脩團體 ( 三上 ) 結婚前,結婚後

02/26-06/03

陳雅芬

新竹市 ‧ 中心團體 ( 三下 )

滿 8 人開班

謝安淇

結婚前,結婚後

新竹縣 ‧ 新埔圖書館 ( 三下 ) 孩子的心,我懂

社區教室

書 目

期 間

帶領人

花蓮市.太昌國小家長 ( 四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5/21-06/25 任林帶領人 花蓮市.中心教室 ( 五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5/15-06/19 任林帶領人

花蓮市.慈小家長共讀成長班 ( 五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5/08-06/12 花蓮市.明禮國小 ( 一 )

孩子的心,我懂

黃秀梅

05/04-06/08 任林帶領人

5 ~ 6 月諮商時間表 時間

星期一

上午 下午

蔣美華

星期三

吳健豪

王琇慧

王天興

王琇慧 蔣美華 謝欣惠 蔣美華

晚上

24 幸福觀點

星期二

NO.14

星期四

星期五 王琇慧

王天興 謝欣惠 謝欣惠

王琇慧

葉文畬

葉文畬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12/18-05/27 黃慧華 / 李麗玉

共脩此生

吳淑蓉

台北學習中心

滿 8 人開班 任林帶領人

花蓮學習中心

04/14-07/21

社區教室

書 目

期 間

帶領人

基隆市.信望愛基金會(三上)

電影賞析

05 月 06 日

錢清鈴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05 月 08 日

劉秀燕

台北市.中心線上讀書會(一下) 孩子的心,我懂

03/30-05/11

王銀賜

基隆市.信望愛基金會(三上)

電影賞析

05 月 13 日

錢清鈴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05 月 22 日

呂秀圈

孩子的心我懂

04/16-05/28

王銀賜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一下 )

共脩此生

05/04-06/08

劉秀燕

台北市.中心教室 ( 四晚 )

結婚前結婚後

05/14-06/11

陳唐池

台北市.中心教室 ( 四上 )

孩子的心,我懂

05/07-06/11

朱世華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06 月 12 日

呂秀圈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二晚 )

孩子的心,我懂

05/12-06/16

朱世華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07 月 10 日

張麗雲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07 月 24 日

呂秀圈

台北市.中心教室 ( 四晚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7/02-07/30

陳唐池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一下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6/29-08/03

繆珮清

台北市.中心教室 ( 四上 )

愛的學習

07/02-08/06

朱世華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08 月 14 日

陳正麗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08 月 28 日

梁美霞

台北市.中心線上讀書會(四下)


新竹任林學苑

報名專線:(03)543-7315 地點:新竹市東區中華路二段 49 號 6 樓之 1

期 程

活動名稱

講 師

費用 / 備註

6/11( 四 )

家庭對人的影響 - 家庭重塑工作坊

7/11-12( 六日 )

完形遊戲治療與親子教養

8/8-9( 六日 )

家族排列工作坊

簡玉坤 何麗儀 黃翎展 文苑 王銀賜 何麗儀 文苑 黃翎展

2,000 元 ( 早鳥價 ) 4,000 元 ( 早鳥價 ) 4,480 元 ( 早鳥價 ) 1,500 元 / 單場 ※ 可報單場 2400 元 ( 早鳥價 ) 4,000 元 ( 早鳥價 ) 2,000 元 ( 早鳥價 ) 4,480 元 ( 早鳥價 )

8/22、23( 六日 ) 表達性藝術教育工作坊 ( 對象:小三 - 小六生 )

12/3-12/4( 四五 )

澄心工作坊 完形治療初體驗工作坊 藝術療癒與朝向幸福的生活工作坊 童年依附創傷療癒工作坊

台北任林學苑

報名專線:(02)2778-0703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 100 號 5 樓

9/5、9/12( 六 ) 10/24-25( 六日 ) 10/31( 六 )

期程 / 時間

活動名稱 / 內容

費用 / 備註

【認識內在小我】 6/17-7/8 徐醴芳 / 王銀賜 4 堂 /3,300 元 每一個小我都有生動、鮮明的人格形象,就像是一群「小小 每週三下午 及認識內在小我教學 舊生優惠 2700 元 14:30-17:00 的人」居住在我們裡面,然而我們如何知道他們、認識小我、 團隊 志工優惠 2700 元 瞭解自己呢? 7/13-9/28 【公益合作 - 平衡式成功讀書會】 宋琇珍 每週一晚上 藉由讀書會閱讀《人生四大秘密》這本書,學習成長、達至 珍安心靈財富工作坊 19:00-21:00 心靈自主、財務自由,創造幸福快樂的人生。 創辦人 7/15-8/19 每週三上午 9:30-12:30

【與自己合作】 一個人呈現在外表的掩飾,或許可以瞞過他人,卻騙不了自 己。學習不與自己為敵,以積極心態「與自我合作」,期盼 能從「與自己對話」到「看見自我價值」,一步步活出自己。

台中任林學苑

王琇慧

6 堂 /4,300 元 舊生優惠 3000 元

報名專線:(04)2310-9533 地點: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 560 之 8 號 2 樓之 1

活動名稱 / 內容

5/14( 四 )

【公益講座】不可逆的親子互動

謝馥如 心理師

【公益講座】減壓好方法,正念新生活

鄭存琪 精神科醫師

6/6( 六 ) 10:00-11:30 6/11( 四 ) 10:00-11:30

【公益講座】心靈調色盤 - 如何運用藝術創作與自己對話 6/20-21( 六、日 ) 【初體驗 - 自我狀態與內在孩童相遇】 9:30-16:30

7/23( 四 ) 早上 :09:30-11:30 下午 :13:30-15:30

從探索自我狀態,理解自己內在孩童,並與之接觸, 運用不同自我狀態進行自我照顧。

【公益親子講座】 早上 : 拈花惹草話親子 ( 作品可帶回家 ) 下午 : 親子 fun 牌卡 ( 可代訂午餐 )

吳珍松 心理師 李素芬 暨大教授

劉美雲 葉文畬

老師 老師

【親密,有愛無礙】

黃琬絜

09:30-16:30

理解依附關係與情緒,讓愛搭起關係橋樑

心理師

第 1 梯 :7/29-30; 第 2 梯 :8/18-19; 第 3 梯 :8/20-21 (09:00-16:30)

透過遊戲玩樂、肢體開發及演戲,辨識理解情緒,預 演生活中兒童的行為及情緒困擾事件。

7/14-15( 二、三 )

書自理

諮商心理師

期程 / 時間 9:30-11:30

6 堂 /600 元

【公益 - 兒童情緒戲劇營】地點:偏鄉國小 任林兒童情緒營 團隊

費用 / 備註 200 元 甜點 + 咖啡或梅子茶 + 場地費

3,800 元 200 元 / 甜點 + 咖啡或 梅子茶 + 花材費 + 場地費

3,800 元 1,500 元 偏鄉免費 BONHEUR 2020/05

25


阿霞電影院

Eddie the Eagle

《飛躍奇蹟》~夢想起飛 輸在起跑點又怎樣? 只有自己能決定自己的高峰在哪裡?

27

◆文/梁美霞(資深讀書會帶領志工)

人真事改編的勵志電影《飛躍奇蹟》~ 英國史上最知名的跳台滑雪運動員「飛 鷹艾迪」的成功奇蹟,也是讓我看了感動又 心疼的故事。 生長在勞工階級家庭的艾迪.愛德華,除 了視力不佳外,小時候曾住院一年,膝蓋還 需要戴矯正器,醫師都勸他好好讀書,放棄 運動,而且他也不是擁有天賦的運動員。但 他從小就對體育競賽擁有濃厚的興趣,「參 加奧運」是他的夢想。 於是他嘗試練習各種運動項目,總是不是 出糗就是受傷,一副又一副摔壞的眼鏡更是 一路的見證。身旁的人、包括他父親,都認 為艾迪辦不到,但他依然絲毫未動搖。 後來他發現冬奧是個機會!原本為了前進 冬奧成為高山滑雪選手,但該項目競爭激烈, 加上他時而的小差錯,機會渺茫。無意間他 發現跳台滑雪比較有希望,可是英國已有 50 年未有這項競賽;而且,真正的跳台滑雪選 手都是從 6 歲就開始訓練。艾迪不但起步晚 (已 22 歲)、沒有資金、訓練也不足,英國 的奧會委員無人看好他,甚至刁難他。 還好他有堅毅不懈的精神,加上一路支持 他的好媽媽,克服萬難,自行在 1984 年前往 歐洲進行滑雪訓練。此時,遇上落魄的教練 布朗森皮瑞。皮瑞是個非常有天分的跳台滑

雪選手,但因傲慢被知名教練開除,斷送美 好前程,流落在滑雪場當剷雪工人。當這有 天分,卻酗酒、意志消沉的皮瑞,遇上那只 靠喜好與毅力的艾迪,衝撞出非常有趣極具 挑戰的師徒之行。 艾迪沒有天分,但他有堅強的內心,有毅 力的執行他的夢想。也因為他的堅持與努力, 打動了落魄的皮瑞,願意當艾迪沒有酬勞的 教練,提供艾迪許多的指導與幫助,甚至重 要時刻的鼓勵與提醒:「為自己,不要為了 觀眾。」 最後,艾迪克服了各項困難,終於在 1987 年代表英國參加世界錦標賽,並獲得 1988 年 冬奧參賽資格。也因為艾迪的成功,讓失意 的教練皮瑞鹹魚翻身,重獲開除他的教練之 尊敬。 艾迪的媽媽從小就一直接納他的一切,默 默的支持孩子的夢想,雖未得到爸爸的讚許, 也因媽媽堅持愛孩子、支持孩子的心一直不 變,終了艾迪的爸爸也以孩子的成功為榮。 尾聲~當全國上下在機場歡迎「飛鷹艾迪」 回國時,爸爸身穿的是「我是艾迪的爸爸」 的上衣,這一幕令人動容。

阿霞提示單 1. 從小你有什夢想,卻一直沒完成的? 2. 回想自己小時候,是否有曾受到家人支持的夢想? 3. 你是否有與艾迪類似的人生經歷?如何面對?

26 幸福觀點

NO.14

圖片引用自電影網站


愛的 推手

感謝 參與任林傳愛的天使(109 年 02 月 01 日至 03 月 31 日止) 感謝您!與我們一起成為愛的園丁!因為您的愛心,愛的種籽才得以至各角落生根發芽~ 任林也因此得到最大的鼓勵與支持~盼望您能持續支持與捐款,攜手為家的幸福而努力!

專案捐款

何○冰

李○曉

洪○杏

張○莉

陳○琳

葉○冬

鄭○禎

簡○哲

朱○翰

何○蘭

李○蘭

洪○姍

張○菁

陳○雯

葉○英

鄭○慧

藍○昌

朱○賢

余○芳

周○娟

洪○美

張○華

葉○華

鄭○燕

藍○庭

余○思

周○蓮

洪○苹

張○絹

陳○群 陳○嫱

葉○興

盧○君

顏○蕙

吳○夫

林○丹

胡○梅

張○儀

陳○甄

廖○伶

盧○朋

羅○珠

吳○平

林○安

胡○興

張○蓮

陳○慧

廖○貞

盧○美

羅○鈺

王○仙

吳○妤

林○佑

倪○婷

梁○一

陳○蓮

廖○卿

蕭○月

蘇○明

王○安

吳○怡

林○村

倪○蔓

許○玲

陳○輝

褚○蘭

蕭○梅

蘇○鳳

王○良

吳○青

林○美

唐○陽

郭○芬

陳○麗

趙○青

賴○貞

顧○玲

王○玲

吳○貞

林○恩

徐○華

郭○英

陳○蘭

劉○芬

賴○蒼

龔○祖

王○紅

吳○琴

林○級

馬○莉

陳○月

曾○宜

劉○英

賴○慧

無名氏

王○財

吳○蓉

林○茹

高○茹

陳○如

曾○芬

劉○連

賴○麗

王○傑

呂○君

林○斌

高○雲

陳○宇

曾○瓊

劉○齡

賴○齡

王○華

林○甄

張○云

陳○汝

游○達

歐陽○章

龍○燕

田○盛

呂○芬 呂○峯

林○綜

張○仙

陳○均

費○梅

蔡○枝

謝○安

白○容

宋○仁

林○蓁

張○玉

陳○芬

黃○芳

蔡○玲

謝○真

朱○貞

宋○珍

林○鋒

張○治

陳○芳

黃○珠

蔡○虹

謝○軒

朱○華

李○香

邱○婷

張○芳

陳○琇

黃○喬

蔡○珠

謝○釗

江○珠

李○庭

侯○連

張○玲

陳○媛

黃○賢

鄧○均

謝○樺

江○誼

李○智

柯○辰

張○容

陳○惠

楊○銘

鄧○清

謝○薇

一般捐款

機關團體 仟楊工業有限公司 桃山日本料理小吃店 國帥貿易(股)公司 616幸福廚房 國立南投特教學校

任林教育基金會 109 年 02 - 03 月收支明細 收 入 項 目 捐贈收入 - 一般 ( 小額捐款 ) 專案捐贈 - 董事會捐款

368,239 2,400,000

支 出 項

任林社區讀書會

312,100

任林學苑

374,229

志工團經營與培訓

435,843

義賣收入

33,978

其他收入

188,750

諮商輔導

165,879

租金收入

10,040

教育推廣

351,089

諮商收入

103,500

出版與線上學苑

263,669

行政管理

總收入

3,104,507

總支出

414,708

2,317,517

本期結餘 786,990

BONHEUR 2020/05

27


~ 察 、陪 伴 、成 長 覺 、 愛

任林促進父母自我成長,一人改變,全家改變! 有您的傳愛捐款~任林可以幫助更多渴望成長與幸福的家庭。

捐款資訊  新增 LINE Pay 小額捐款,請掃右方 QR Code →  銀行匯款及 ATM 轉帳:代碼 013 國泰世華銀行內湖分行;帳號 073-03-200060-3 戶名 /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 郵局劃撥捐款:帳號 /1962-4958 戶名 /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 郵局帳戶定期捐款授權書,請上本會官網下載或來電索取 (02)2778-0703 分機 25 ※ 銀行或郵局劃撥捐款,請註明捐款者的姓名、連絡電話和地址,謝謝您!

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姓名: 生日:民國

身分證字號: 年

日 E-Mail:

電話:( 市話 )

手機:

通訊地址:□ □ □

□ 每月捐款:□ 600 元

□ 1000 元

□ 單次捐款: 捐款期間:自

□ 其他金額:

元 年

月起

信用卡別:□ VISA □ MASTER □ JCB □ 聯合信用卡 發卡銀行: 信用卡號: 有效期限:西元

-

-

持卡人簽名:( 同信用卡背面簽名 ) ※ 如收據抬頭與捐款人不同,請提供其身分證字號: 收據抬頭:

 □ 每月寄發收據 

□ 年底寄發收據

個資使用說明:任林向您蒐集之個人資料僅限使用於本會於章程上所載之目的事業 , 並遵守 ( 個資法 ) 之規定妥善保護您的個人資料。

資料填妥後,請傳真:(02)2778-0719 或郵寄:台北市 106 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 100 號 5 樓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