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愛的種籽&園丁》電子會刊

Page 1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2013年11月.第36期.

發刊所: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創刊日:2007年11月 發刊期:雙月刊 發行人暨董事長:王進財 編 輯:賴麗榕、張文樺 網 站: http://www.jenlinst.org.tw (本會網站備有各期電子版會刊,歡迎傳閱) 【台北學習中心】地址:10652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00號5樓 電話:(02)2778-0703 傳真:(02)2778-0719 信箱:jenlinst@ms77.hinet.net 【新竹學習中心】地址:30060 新竹市東區中華路二段49號6樓之 1 電話:(03)543-7315 傳真:(03)543-9450 信箱:jenlinst.hc@gmail.com 【台中學習中心】地址: 40758 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560-8號2樓之1 電話:(04)2310-9533 傳真:(04)2310-8527 信箱:jenlinst@gmail.com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1271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無法投遞請退回‧ 【花蓮學習中心】地址: 97061 花蓮市中美路71-14號 珍惜環保資源,如須退訂或更改地址,請電洽基金會。 電話:(03)822-2168 傳真:(03)822-0586 信箱:jenlinst.hw@gmail.com

向赤子之心學習 我知道過去的每一刻都是我,不管他過去在何時戴上何種面具,我學習當下 一刻的我接納自己的限度、掌聲、噓聲、弱點和優點及放下面具和自責、放 掉別人的看法,這一刻的我是赤子之心的我和是一個不同於過去的我。 個人將看到、聽到、聞到等等訊息──自己身心覺知的想法和感受直覺

一 說出,我們形容他具有赤子之心,而重要的一點是這些表達是沒有批

回到生命的直覺

家庭中成員的情緒和感受是否得到足夠的同理和接納,影響家庭關係的好 評、是平等和自由的。放假期間家裡來了許多兒孫小輩,我觀察學齡前小孩對 生活事件的情緒感受的反應及抒解是當下的,「他剛欺侮我」、「他不跟我 壞;在關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學習接納,而講理由和講道理都沒辦法得到彼此 玩」的哭著,沒一會兒如船過水無痕又快樂玩在一起;當下、直覺、好奇、創 接納。當我們隔離和封閉我們的感受,等於放棄和自己身心接觸的機會,也放 棄客觀的自我覺察來解讀事件的發生,一方面由頭腦作用來主觀解釋問題,一 意、玩樂、冒險、自由、滿足、分享、快樂都屬於赤子心。 方面掉落入戴上面具的慣性行為模式在處理人我互動關係。在婚姻家庭經營和 重拾自由和快樂的赤子心 在職場上奮鬥都是我們必經的人生,靠著「理」和「法」是活在過去經驗和背 而小學生就不同,他們的心智開始對周遭事務進行解讀與判斷並加入時空觀 景中,回到生命的直覺能讓生命創造奇蹟。 認識身體和心理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功課,看到學生霸凌、為情自殺、性議題、 念,離開大人的保護進入生存競爭的情境,他們要自行打理現實環境中安全和生理 的需求,他人的看法成為生存重要的依據,背景和知識及身分與地位影響自我價值 家庭暴力及社會和政治事件,當事人缺少在感受和情緒上的抒解和被接納,及不懂 高低,慢慢我們對世界人事物的看法是批評、比較和不平等,同時戴上面具隱藏自 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感受和情緒是主因之一。如何能幫助自己情緒和感受的抒解呢? 己內在的我的看法和感受以保護自己。學習壓抑和控制自己身心的情緒和感受,逐 我們可以從自我覺察的功夫開始,察覺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抱怨、不滿意的念頭 漸的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採取忽視和隔離,對他人冷漠無感和缺乏同理心,成長在 和想法,看看它帶給我的是什麼情緒和感受,陪伴這感受,試著轉化成正向的想法 和試著採取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和諧關係的行動,在這過程中我們用健康的方式陪伴 現實的計較和比較不安全的世界,失去熱情和創意與夢想。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心理創傷而產生不願意接受也不願意面對的部 情緒和感受,如找不會干擾別人的地方大叫大喊,或打東西出氣,或運動、唱歌, 分,它被壓制在潛意識的盔甲裡;心靈的空虛和孤獨寂寞在理智力量脆弱時才 或聽音樂,放掉擔心和害怕,允許自己可以完全的哭和笑,卸下盔甲和自己內在對 跑出來,生命因此進入戴著面具的心智模式和物質的感官世界,情緒長期的被 話,接受過去所有的不好,自己都是ok的。 我們常會問「我是誰」,我知道過去的每一刻都是我,不管他過去在何時 壓抑產生焦慮與壓力而身心生病。由布魯斯威利主演的電影《扭轉人生》,主 戴上何種面具,我學習當下一刻的我接納自己的限度、掌聲、噓聲、弱點和優 角在他40歲事業高峰時碰上8歲自己,故事非常貼切的描述當人願意卸下盔甲和 自己的赤子之心做朋友時整個人生隨之改變,打開自我封閉的高牆邁向完整的全人 點及放下面具和自責、放掉別人的看法,這一刻的我是赤子之心的我和是一個 不同於過去的我。 是自由和快樂的。


愛家社區學習計畫(北區 諮商心理師專欄 )

2013年11月.第36期.

陪伴的力量

◆文/王琇慧(本會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專欄

陪伴的力量,往往就在那一分鐘,又一分鐘的等 待;那即時的擁抱;那每天、每天的照顧中發生。

一年,我赴加拿大進修,參與肢體工作坊,四個月的期間借宿友人 家,我們經常聊天談話,一起吃飯喝咖啡,友誼也在其中日日增長。 成長課程引我面對生命的傷口,刻意遺忘的痛覺,就在那,被喚醒。 秋天時分的一天傍晚,我坐在面對落地窗的餐桌上,望著窗外的 大樹,卻是眼神充滿落寞與悲傷。友人不發一語的捱著我身邊坐下,二 人就坐在那兒,一分鐘過去了,又一分鐘,再一分鐘。我們聽見不同鳥 兒的叫聲,街道上有人走過去的腳步聲,隠約風吹在樹梢枝葉搖擺的聲 音,也聽見車輪轉動聲從對街那頭傳來,我們依舊靜靜坐著,既沒交 談,也沒看對方。五分鐘過去,十分鐘過去,十五分鐘過去,仍沒有說 話。接著我感覺身體暖暖地,她伸手輕拍我的肩膀,想安慰我,不過是 輕輕一碰,我的眼淚滾落,有點尷尬的抬起頭,看到她臉頰上的淚水。 靜靜的,不需要言語,那一刻,我們的距離好近、好近,兩人宛如心意 相通,我感覺被接納、在乎的支持。 屈指算算,是十六年前的往事,然而那情誼的溫度還在。這些年, 我又跟著數位前輩,學習不同學派的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只是友人給 我的禮物——「陪伴」,永遠是我會談時,對個案最不可缺的力量。 我又回憶起另一個關係中重要的經驗,由中我領悟到,只要是全 心全意陪伴,就能發揮極大的效用,這是影響我日後從事心理諮商的信 念。我與先生婚姻進入第十年時,對孩子的照顧與工作的負擔,都仍需 我們夫妻許多時間的投入,婚姻關係已無暇顧及,導致彼此的失望,無 意識的累積,已滿出我們倆人能負荷的量,最後衝突一發不可收拾。於

11月-12月諮 商 時 間 表

是我求救同事,她急奔我們家,開門的瞬間,她給我一個擁抱,緊緊沒放 開,友情的滋潤,讓我壓抑住的情緒洩洪般流出,相擁而泣的場景停留數 分鐘。 安全的關係裡,我可以放心表現出脆弱的一面,我的同事不用告訴我 該怎麼做,她真心的前來,用擁抱陪伴我的委屈,我因而能真實的面對並 承認自己的需要,同事的陪伴足以讓我受用二十年,今年是先生與我結婚 姻三十週年。 好友老麥跟我分享她小時候的經歷,童年很多的寂寞光陰,都是家中 狗兒陪伴她,與狗玩玩,與狗散步,心煩就對牠吐吐苦水。老麥對人有敏 鋭的心,善解人意,是她的恩賜。我有心事,特愛向她訴說,她說專注傾 聽的習慣,或許奠基於與狗的相處經驗。老麥持續養狗,對狗的愛延伸到 貓兒,再展延到被棄養的野貓,狗貓家族成員眾多,照顧的工作不少,她 與家人卻是樂在其中,回饋他們的是,每天睡覺時床上都有狗貓為伴。 心理治療的重要目標,不只是解決特別的問題,更是要強化個案內在 力量,因而要鼓勵個案主動與自主的參與,所以心理治療是建立在信任基 礎上的專業。專業理論知識的鑽研,技巧的演練,時間愈長,運用愈能得 心應手,然而若少了「與個案同在的陪伴」,我們沒有發展安全、合作的 關係,成效終將歸零。有段大家都熟悉的順口溜——有關係就沒有關係, 沒有關係就有關係,貼切的詮釋心理治療的精神。 陪伴的力量,往往就在那一分鐘,又一分鐘的等待;那即時的擁抱; 那每天、每天的照顧中發生。

蔣美華 諮商心理師 專長議題 ★兒童青少年:學習障礙/情緒困擾/行為偏差/ADHD/親職教育/依附關係 ★成人生命發展議題:生涯探索、職涯規劃/兩性、婆媳、親子關係、衝突 ★情緒管理及壓力調適/自我探索/焦慮/憂鬱/身心症 ★存在的價值意義/靈性成長議題/失落憂傷

現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正區社區門診諮商心理師、台北縣市中小學到校諮商 服務心理師、心靈園地駐診心理師、交通大學台北校區學輔中心諮商心理 師、永和衛生所社區門診諮商心理師 ◆文/方隆彰(本會督導‧「讀書會帶領志工培訓」指導老師)

期許提升

方隆彰老師專欄 11

當進行驗證與覺察時,難免會進入心理層面的對話,此時,帶領人與成 員只要專心聆聽,給予了解式的回應,不須做好奇式的探索、深度挖掘 或病因探討、解析……

加讀書會近二十五年來,每次結束後走出讀書會的步履都是輕鬆、 開心,不只嘴角上揚,內心常常裝得滿滿,感到好滿足、好幸福, 有時甚至有如心靈洗滌般的舒暢;只是偶爾看到有些人參加某些讀書會 後,卻是心情下滑,甚至沉重、灰暗時,不禁讓我重新反思:「帶領人 在讀書會過程中到底所為何事?」

我相信:讀書會帶領人是在討論過程中,經由彼此與書、與人真誠對 話激盪出的動力,協助成員發現自己的「有」與「能」,甚至照見盲點, 看見自己的亮光;而有些帶領人會不會不經意的扮演了「拯救者」,甚至 「治療者」的角色,試圖打開成員內在世界,卻無力妥善重新關好門扉, 以致讓成員黯淡地離去,更不幸的是帶領人毫不自覺,還為自己讓成員流 淚感到欣慰? 讀書會是一個共同學習的開放平台,帶領人頂多是對材料比較熟悉, 對帶領討論的方法有些了解和參與經驗,加上有意識地傾聽與回應而已, 他不是某領域的權威,也非助人專家,或是心靈導師,他沒有權力邀約, 更不能要求成員分享私密經驗,甚至負面、受傷的過往;就算成員願意主 動分享,身為帶領人也要知所分寸,謹守界線,及時說「不」! 也許帶領人並無意要進行診斷、化解苦難,只是有時坐在那個位子, 感受到成員的「苦」,接收到成員期待的眼神,一股「拔苦予樂」的慈悲 心不自覺地油然升起,就在傾聽、回應中,不知不覺進入成員的內在世 界,探索其成長歷程的苦與悲,潛在中或許以為:讓他重回傷痛的過往, 就是一種最好的「救贖」,讓他有機會碰觸「受傷的小孩」,他才有機會 長出成熟的「大我」,甚至以為自己有能力陪伴、分擔與解決…… 如果是在諮商或治療團體,這些都是常見、合宜的過程,問題是: 「讀書會」是甚麼樣的團體?它主要的任務或功能是甚麼?它有甚麼基本 限制? 也許有人會問:「難道讀書會不能或不具有治療功能嗎?」「如果在 互動過程碰觸到傷痛之處或者成員帶著人生困惑想來求助,讀書會可以做 些甚麼?」 理論上,「讀書會」是可以與「助人」聯結,它是具有些許「輔導」

成分的「共學團體」,在團體工作領域的分類中它是兼具「互助性」、「教 育性」與「成長性」的團體,「互助性」是指「學習來自成員彼此交流,相 互幫助」,因此,帶領人也是參與者之一,他不是成員學習的主要來源,更 不應該是學習的權威,他只是大家學習過程中具有「催化」功能的「媒介」, 而「教育性」與「成長性」則意味著:讀書會是以材料「知性」理解為基 礎,經由認知或觀念啟迪,同時與自己所知、所感相互映照,接著進行相關 經驗的檢視與驗證,產生「覺察」(awareness),進而可能因有所「洞察」 (insight)而發生認知或感覺的「轉化」、「改變」,甚至「頓悟」。 由此可知讀書會可以經由「知性啟發」的過程,產生具有治療味道的協 助功能,這是和以「成員」為核心主體的團體諮商或治療的歷程有所不同。 如同在《嚮往美感的讀書會》中「知性啟發即治療」一文曾提到:「當 進行驗證與覺察時,難免會進入心理層面的對話,此時,帶領人與成員只要 專心聆聽,給予了解式的回應,不須做好奇式的探索、深度挖掘或病因探 討、解析……,溫暖、了解的陪伴,就是最適當的支持與協助;頂多於該成 員較平靜後,邀他說說由自己的掙扎中對自己有甚麼新發現,也可以邀請其 他成員談談聽完分享後,有哪些地方與材料可以相互印證,或經由書中論點 想和該成員說些甚麼,或者由此過程自己學到了甚麼…」就像該篇文末的 「心法」所說:讀書會的「治療歷程是由知性接收出發,經由感性掙扎與理 性沉澱後,回到知性的清朗」! 不論你參加過多少成長團體,具備多少助人的專業背景和能力,讓我 們彼此提醒:在讀書會過程中,學習以全然接納的傾聽,進行具有「肯定與 了解」的正向「回應」,並試著回扣材料內蘊的深意,讓成員在每次的交流、 分享中,不只有貢獻,有學習,有收穫,也帶著喜悅與希望邁向人生下一站。 我們一起期許:參加讀書會可以這麼幸福!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親 子 專 欄

2013年11月.第36期.

從捉迷藏的世界裡,我認識到孩子們透過想像,建立安全感、發現自我的價值、發展冒險的勇 氣、感覺到自己有權力、有能力,有時大人世界的過度理性可能忽略這些重要內涵與意義。

原來有話不敢講的背後是一個驚恐,被嚇壞, 覺 得 自 己 闖 禍 又 怕 挨 罵 的 小 孩 …… 有時找出受 傷的內在小孩,然後以大人的眼光重新理解與 面對它,就會有鬆開制約的力量。


愛的運動/活出老年勝境/愛的禮物 愛家社區學習計畫(北區 )

2013年11月.第36期.

◆文/李雪青(「富台國小」愛家社區讀書會成員)

爸:

◆文/黃順順(本會讀書會帶領志工)

帶領《孩子的心,我懂。》第一次讀書會,我通常會邀請學員們分享 在成長過程裡,與父母相處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在聆聽大家訴說最深夢鄉 裡發生的過往,有些描述讓我們聽了不禁莞爾,但也有很多故事卻是讓我 們感到喟然。 過去曾經有學員回憶幼時慘遭父親毒打,但在自己身為母親後,發現自 己在教養孩子過程裡亦免不了屢屢犯錯。當她經過學習後,可以用成人的眼 光再去看兒時事件,對於父親當時的行為開始有了許多的諒解與寬容。 所以我後來在這一堂讀書會就設計了一個回家作業:給父親寫一封 信,鼓勵學員們回家後找一個安靜的時間,讓離家多年後的自己,跟父親 說說話。這封信可以不寄給父親,也可以不必給任何人看;即使父親已離 開人世,依然可以對他款款訴說。願意分享的朋友,也歡迎將這封信帶到 團體來,唸給大家聽。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是寫給父親,而不是寫給母親呢?當然,寫給母 親的信會安排在往後的課程裡,會想設計先給父親寫信,是因為在我們的 成長過程裡,通常跟母親比較靠近,比較有互動;在我那個年代,父親或 許權威,或許忙於生計,或許在家較沉默寡言,跟孩子們的互動似乎不若 母親來得多,所以我想,我們跟父親也許較少有表達的機會。 我的父親在我十八歲時就去世了。經過了幾十年,說真的,在日常生 活裡,已經很少想起父親了。在我提筆給父親寫一封信時,才寫下:「親 愛的爸爸,您好嗎?」幾個字,剎時所有對父親的記憶與情感,如潰堤般 從心底洶涌而出。在那個下午,我在淚水中再一次與父親相聚,懷念他的 慈愛,跟他說當年來不及說的謝謝。 這次看到雪青帶著長大後的眼光,進入時光隧道再次探訪童年的歲 月,她用溫柔的心重新來看待父母,用體諒的心重新詮釋所有的發生,我 們都深深為她感動。世間未必圓滿,然而當我們願意選擇用寬容的心去做 解讀,不就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圓滿的人生?

離上一次夢見您已經是好久前的事了,自您過世後,每次夢見您都感 覺您過得不好,總是没錢。 不知道是真的不好,還是一直留在腦海中的印象,您就是常常没錢, 或著說家裡一直都是没錢,是因為太多孩子了嗎? 從小就知道您没錢,所以我也就特別心疼您或者說特別孝順您,可是 在您死後,我對您的印象卻愈來愈模糊,我都快不記得您的樣子了。 我常懷疑自己到底怎麼了,一直到自己漸漸成長,我才了解到,我不 是不記得您(怎麼可能,我那麼愛您),我只是愈來愈了解該怎樣做個男 人,或者說您跟我長大後認知中的男人差距好大,大到我必須靠遺忘,才能 不用去面對。 但我想,如果能重新去面對,也許就不用再遺忘(我怎麼可以遺忘, 您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必須對自己做個交待。 在我心中,您一直是個好父親,有著跟朱自清父親一樣偉大的背影,可 是這些好像還不夠,您的其他部分,您真是把它過得一團糟,在吃的方面您非 常照顧孩子們,可是除此之外,您真的很少花時間陪我們,很少待在家裡,大 部分的時間,不是下象棋就是打牌(我唯一記得的一次,您和我們一起看電 視,是在我高中畢業後,我和您的外遇打架,您回來家裡安撫我),您常說這 是您賺外快的方式,或許這是真的,但我也知道十賭九輸。 您總是外遇不斷,您總是說您跟媽感情不好——但這是外遇的真正原 因嗎?您換了那麼多個女人,到底找到真愛了嘛?還好,媽也外遇不斷,看 樣子您們倆真是互不相欠。 但是在您們的婚姻中,您犯了個最不可原諒的錯誤,您不該在媽 三十一歲生日那天,請了二桌的鄰居好友來家裡吃飯,在飯後宣佈一個不為 人知的秘密,那就是媽媽和您最好朋友的外遇,而告密者居然是我。您不 知道從此我失去了母親的愛(我才十歲,多沉重的負擔),我和媽之間像仇 人,每年母親節都是我最痛恨的日子,而這全拜您之賜。 不過我現在只寄予無限同情,可憐媽媽,一個女人做錯了事是該懲 罰,可是您用這種方式,她還要在這個家繼續生存下去,無法丟下孩子,又 顏面盡失,時時背負背叛的罪名。她是罪有應得,但是您也很卑鄙,當您有 外遇時,她又能怎樣,每晚還要跟您同床共枕,這是身為女人的悲哀,您們 彼此真的傷了對方很深。 可憐您們書讀得不多,您少小離家,媽媽根本不識字,又是養女,時 代害了您們,所幸您們本性都善良,孩子們都没有變壞,我們也都遺傳了您 們的善良,所以我選擇了原諒您們,而且在您們的身上我也學到了要多讀點 書,要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和人生,也祝福您們在未知的世界裡不要再彼此 傷害了,看來我並没有忘記您們,我真的很愛您們,我的父母,我的至愛! 您的孩子 雪青敬叩

◆文/蔣美華(本會諮商心理師‧講師)「活出老年勝境」主題系列之

7

銀向幸福,擁「五力」

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隨著生理成長,增加心靈的富足及選 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方式…無論年紀,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幸福的 能力,為了讓黃昏更燦爛,老年更需要做好生命規劃。

當 銀髮浪潮襲捲全球時,台灣預估2025年高齡人口可達21%,就是每五人中, 就有一個老人。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隨著生理成長,增加心靈的富 足及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方式。國內學者王鼎均說:「上帝把幼小的我們給了父 母,把青壯的我們給了國家社會,到了老年,他才把我還給我自己。」清楚的告 知生命下半場是回歸自己的。無論年紀,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幸福的能力,為了 讓黃昏更燦爛,老年更需要做好生命規劃。尤其是追尋個人內在心靈的意義感, 學習跟自己相處,活在當下…,享受生命中每天每分每秒的幸福感。 幸福能力一:「四它」與老化共處,用愛和解 認知上要理解、接納、尊重、信任老化是生命必經的過程。心態上以聖 嚴法師的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與老化共處,而不是 選擇對抗或逃離的慣性模式。正念反思、整理自己,盤點自己的資源,讓自己 重新開機。 回顧自己一生的酸甜苦辣,書寫自傳、整理家人相簿,發現並記錄自己 的生命事件,分享生命中最驕傲、最艱辛、委屈、不公平或最沮喪、糾結的事 件?問問自己:人活著是為了什麼?生命事件如何去面對?這一切意義是什 麼?這一生最想做的是什麼?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意義。最重要是如何和自 己和解,勇敢接受面對自己這一生,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 幸福能力二:「三不」對兒女;重拾「二心」,連結祖孫情 不好管閒事,學會閉口、張耳、開心,少說、多聽、放寬心胸。對成年 子女,用三不:不評論、不批判、不介入,除非徵求你的意見,學會祝福、信 任、接納所有發生的事情。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學習能弱也學 會縮小自己,放下恩怨,常說:謝謝您、我愛您,對不起、請原諒我。 重拾童心、赤子心,連結祖孫情,以玩遊戲的心情,扮演說故事的爺 爺奶奶,假日陪兒孫參與他們喜愛的活動,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逛花 市…;同時分享我們這一代的傳統童玩:陀螺、紙牌、象棋…及其他創意益智 遊戲:摺紙、剪紙……等。 幸福能力三:「三好」,學習適應老後的生活新技能 學到老、活到老,擁抱好奇、好學、好玩,充滿學習探索的熱情,放鬆 去圓兒時夢。退休不是休息,是休閒與學習成長,學習適應老後的生活新技 能,內觀式體驗人生—做自己內在的好朋友,發展自己未開發的潛能,創造生 命中的新體驗與回憶,再創老後生涯。 絕不倚老賣老,每天都要學習,要「用腦」切忌「用惱」,保持學習動 力;每天都要工作,維持生活目標,每天健身培養體力。讓自己對生活有期

待,答應朋友聚餐旅遊、預約親友婚禮、同學會。每天醒來先謝天謝地謝自己,告訴 自己:今天會有好事發生。帶者「五感」接近大自然:旅遊踏青—賞梧桐、菊、櫻、 梅……以心帶身,照護自己身心靈,對抗「無感」人生:覺得老了,沒用了。 幸福能力四:「四己」護尊嚴,不要應了「人在天堂、錢在銀行」的金句。 有老本才有尊嚴,拜科技醫療之賜,長壽不是夢想,如果沒有意外或癌症,你 我不小心都會是八十多歲的老人喔!現在投資自己、關心自己、疼惜自己、愛自己, 不要再苛待自己了。財務要規劃,為自己預留養老金,不要太早交出財產,要懂得靠 法律信託保障自己的權益。爭氣的兒女不需要你的財產,不爭氣的兒女你給再多都不 夠。好好照顧自己,用剩的才留給兒女。 幸福能力五:「四心」,學習入老、親近死亡 開心、用心、放心、有信心,要謙卑、獨立自理到老,預立生前遺囑,遺產、 儀式要規劃,不造成後代困擾,提早完成自己的「無憾之愛」,內容可以涵蓋自己 的告別party或善終 party的儀式,給摯愛兒女親友的叮嚀、傳家之寶所有物權之安 置、最後一程的賓客邀請名單,事先製作自己的生命告別光碟。 ◆文/洪月敏 (本會董事‧成長團體帶領老師)

愛的禮物 3

女人,你的名子叫做愛 「女人,你的名子叫做『愛』」要送給親愛的女性們。 《活在當下》一書中,有一段如此表達:「女人總是把自己切成一 片一片,分贈給身邊的人~直到有一天,女人會一片一片的把自己 找回來。」深深的同感於作者的表達。 女人,你的名子是? 爸媽叫我女兒,先生叫我太太,公婆叫我媳婦,孩子叫我媽媽。 女人你的名子是? 脫掉這些角色,你是誰? 女人~你的名子叫做「愛」,你總是無私的、不惜一切的孕育生命?女 人!在愛你身邊的人時,記得先愛你自己,讓自己在自我滿足的豐盛中分享 愛,女人~你的名子叫做「愛」。


2013年11月.第36期.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新竹/台中/花蓮學習中心

的午後,新竹學習中心也帶著這愛的種籽,在機緣下接觸了新竹市希望園區生命 教育協會,與之合作一場讀書會公益講座,將「愛的運動」第一次分享到新竹科 學園區。 中心邀請了本會「愛的運動」推廣講師─文樺擔任本場講座的主講人,講 座地點在竹科園區的生活科技館,此館是個公共開放的空間,因此來往的人是廣 大、不特定的大眾朋友,加上此讀書會是採自由進出、開放、不設限的方式,對 基金會或講師本身都與既有的經驗有很大不同。謝謝文樺於事前瞭解及充分準備 下,在短短不到一個鐘頭的活動裡,真切、紮實的將「愛自己」這「愛的運動」 第一步,清晰地傳達給在場每位朋友。 拜空間開放之賜,大家對圍坐一圈面對面的對話氛圍有全然不同的體驗, 「愛的運動123,快樂生活真簡單」這句朗朗上口的推廣語,透過活動中的帶領, 讓每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進一步從體驗中發現、並為自己許下一個愛自己的行 動:「我希望上班前和家人一起好好吃頓早餐。」一位在竹科上班的爸爸分享。 「我每次刷牙至少要3分鐘。」「我期待能夠每天睡好覺。」這些分享是不是看似 平常呢?是的,這就是「愛自己」的最佳基本功。藉由吃早餐、刷牙、睡好覺這 些每天的例行事的過程中觀察、陪伴身體的感受、情緒,藉由每天和自己對話的

歡迎加入邀情緒共舞的 盛宴,成為自己揪感心 的親密伴侶!

邱瓊慧老師 (彰師大社區 心理諮商及潛 能發展中心兼 任心理師)

10:00~12:00

採預約報名: 04-2310-9533 或 Email : jenlinst@gmail.com 地點:台中學習中心總教室(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 560 之 8 號 2F-1 , 近市政北一路交叉口)

系列講座,邀請你一起為家庭創造愛的流動,讓幸

福看得見,擁有真正平實的快樂生活。

幸福看得見活動

參與講座者領取「幸福小卡」即可參與活動:於現場寫下每一場次愛 的回饋,繳交給工作人員即可領取一份愛的小禮物!

一個人陷入孤苦或無助境遇時,選一本好書逐字緩慢讀上 分鐘,這個世界就會開始起了變化。 當一對親子處於疏離緊繃狀態,拿出一本繪本讓圖像閱讀、文字閱讀雙向的引領,使關係受共讀的 洗禮浸潤而趨於親密。 在我多次帶領弱勢家庭親子共讀的經驗中發覺,讓親子坐下來靜靜的好好的共讀一本繪本故事,再 引導親子問題針對性的話題來對話,親子間透過良善協助做了敞開心門自我表達和傾聽,進而互相了解 和體貼、互相接受和欣賞,閱讀真是上帝送給人類最最寶貴的恩典。 台灣陽光婦女協會長期服務照顧弱勢家庭及子女課後照顧,陪伴這群孩子的陪讀員是一群二度就業 的中高齡人員,這一年來正在接受任林教育基金會志工所帶領的愛家社區讀書會。 每週一堂精讀《愛的學習》、《孩子的心,我懂。》對這群陪讀員而言,在班級經營學童教養上遇 到的問題,可說是如及時雨般符合當務之迫切急需,針對每天會在班上碰到的學童的情緒品格問題,給 了陪讀員觀念和理念上的釐清,使得陪讀員更有同理心用對方法去因應課後照顧中層出不窮的問題。 小雲老師分享到他透過這次讀書會學習到的觀念和技巧,漸漸順利陪伴有亞茲伯格症的小杰。小杰 是安親班拒收的學生,現在的他偶而會提出願意分享,真的是天大的突破呢! 在每週一堂的共讀中,陪讀員再度拾起對閱讀的熱情,拾起聆聽、表達感受想法的能力和勇氣,同 時在職場倫理任務承擔溝通協調上,夥伴們一致體會到整體的改變和提升。 小芳老師分享到能在讀書會做自我探索,在團體中面對自己的苦毒,在安心中傾訴而得到修復療 癒,真是太有意義、太有價值了。 經過這兩本書的研討應用後,陪讀員更深刻體悟到,要改變孩子的問題要從家長改變起,於是大家 一致決定這學期希望任林教育基金會能再帶領我們研讀《任修女的親子學堂》,陪讀員希望在親子溝通 上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協助家庭一起成長。 台灣陽光婦女協會有了這堂讀書會的滋養,使得弱勢家庭子女照顧更全面性的提升,非常感恩「這 場盛宴」使愛得以漫延到需要的角落,讓社會更祥和。

文 ◆/林淑垣(台灣陽光婦女協會輔導員)

12/7(六)

情緒講座- 哈囉情緒~做自 己的親密伴侶

情緒是認識自我的重要 入口,情緒是生活樂趣 的必備調味,但是你夠 認識和瞭解情緒嗎?

講師

內容

主題

日期

30

文/胡蘇珊(花蓮第一 ◆ 屆讀書會帶領志工)

家庭是每個人愛的最大源頭,基金會透過幸福有約

台中學習中心分享

免 費 公 益 講 座

愛在漫延

媽媽的那一天開始,我張羅及計劃了一切在這世 界我所知最好的給孩子,金錢、物質、時間和我 的能力都為了孩子而在時間的潮流中揮舞著;但卻總在 與孩子的互動拉扯間漸漸地感到疲乏和困惑,我開始感 覺不對勁,是什麼讓我無法自在成為自己想做的樣子, 與孩子相處時的自己是如此地生硬和僵化,孩子每每用 他那雙清澈單純的眼睛看著我:「你所給的可能是世界 上很好的東西,也讓我享受到快樂,但不是我真心想要 的。」從此我陷入了親子關係無解的深淵,我發現我並不 真的認識與接近我最親密的孩子,孩子也開始用不安和生 氣的態度來面對我們和周遭的世界。 有一天陪著孩子看動畫,故事中描述外星人到地球探 險,看著地球上新奇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和驚險,所有的地 球人都很熱心地用自己的言行、想法和物質來與外星人互 動 , …這部動畫讓我開始聯想片中的角色如果對調成:外 星人(能用感官和想像力創造生活的孩子)和地球人(對 世界的事物比較了解的父母)時,似乎也能微妙地點出親 子間互動不協調和因感知能力的不同而帶來溝通不良的窘 態吧!難道親子間要因感受的世界和認知的不同而關係漸 行漸遠嗎? 朋友告訴我參加愛家社區讀書會,一起來解開這些 疑團,我帶著好奇的心踏入讀書會,也參加基金會帶領人 初階培訓,在這些歷程中我開始學習到用「同理心」與孩 子站在同一個點(同步、同心、同在)看世界,用「察覺 圈」認識自己和孩子的感知和心情,用「四層次提問」澄 清與了解彼此的差異並建立共識,用「我訊息」清楚對孩 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用「接納、關懷、陪伴、尊重 和平等」建立彼此有更好的關係,用「積極傾聽、適當回 應」照顧孩子的心情和感受,用「信任與愛」關注與照顧 彼此的需要;當我學到這七個好用的方法並實際運用在生 活和親子互動時,我開始看到孩子的態度從懷疑到信任, 言行從拘謹到自主,學習力從呆滯到流暢,心情從壓抑到 愉快,親子關係從緊張到親密,對自我的評價從不如人到 自信,與人的關係從對立到平等,對世界的想法從封閉到 擴展,性格從衝動到謙和 等 …,孩子的轉變每每都讓我驚 奇不已,現在連我都能輕鬆自在地面對自己,與自己相 處,並學習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了解什麼才是做為一個 「人」最想要和最重要的。 最近孩子常會不經意地說:「雖然我 成 …績不好,但 我知道我本來就會,有一天我可以做到 」 …或是「今天我 在 表 …現得很棒!」看到我在做帶領人考核預備對自己沒 信心時也會鼓勵我:「我知道你行的。」有時在吃飯中也 會「你需要減肥,所以少吃 」 …或者會溫柔說:「媽媽, 你需要多吃營養的東西,這個給你吃。」原來在孩子的眼 中,他看到的就會表現出來,原來他真心想要的是跟人在 關係的靠近與心情的陪伴,原來我才是那個最需要回復原 有能力的人啊!原來在孩子無條件關愛的眼睛中,我才能 再與真正的自己相遇,所以我想對他們說:「孩子,你帶 著超越世上一切美好事物的禮物來看我們,你也是地球人 最喜歡的外星人,謝謝你願意成為我們的家人。」

與幸福有約 在台中學習中心 當

時光,給心靈帶來正向的能量。 你有多久沒照顧自己的需要了?你有多久因為生活步調的匆忙而不再注意 路旁的小花也綻放地面對每天的陽光呢?在活動中講師透過身體掃 描的體驗,引領大夥兒閉目練習和自己身體對話, 覺察當下身體的感受,掃描身體的每個部位所 給予的、所聽到的、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 存在,然後,對它說一聲「謝謝你,我看到你 了 。 」 愛 由 此 生 成,看見自己的美好時 刻。 在自我覺察中學習「愛自己、愛家 人、愛生命」是基金會推廣「愛的運動」 的出發點,自從這列車有了起點後,不斷 地向前駛進,從社區、學校,如今也來到 了科學園區這中途站,感謝新竹市希望園 區生命教育協會多年來開辦讀書會公益講座 的堅持不懈,讓本會「愛的運動」種籽又 更寬、更遠地向前延伸一步,讓更多朋友 認識「愛」。 年來,基金會積極推廣「愛的運動」,期盼每個人從自身開始讓愛落實, 幾 如春天新綠抽芽的種籽般,散播到每個家庭、每個人的心裡。在酷夏八月末

◆文/鄧志成(本會新竹學習中心主任)

愛的運動,看見自己的美好時刻

新竹學習中心活動報導


「大樹成長班」讀書會分享

文 ◆/羅蕙芳(本會讀書會帶領志工)

你在什麼時候會想念家人?你在想 見家人時,會計算什麼時候才能 會面?或是從窗格之間表達彼此的 思念嗎?雖然帶領時他們稱呼我老 師,反倒是分享生命故事當中他們 幫我上了一課。這是半年多來令我 印 象 深 刻 的 …… 在 一個階段的討論分享結束,我在收 筆時(他們不能帶筆,需要用時才向教誨科 借後歸還)輕聲對一個年輕人說:「你的名 字和我大兒子一樣。」他馬上回:「可是命 運不一樣。」我半開玩笑說:「你想永遠待 在這裡哦!」他釋懷的笑開來。是啊! 禁錮他的是面對法律的制裁,而真正更 新人生的鑰匙,是他認錯的決心和勇氣。 小夥子加油!

第一次帶領點名時他已被指定是班 長,不明白為何是他呢?原來他常帶動討 論氣氛,也靠門口坐,邊看外面獄警的動 靜。有一次他拿自己寫的參賽劇本向我請 教,看他的格式有科有白,就知道他懂不 少,內容題材是更生人幡然悔悟的故事, 我修改的不多,他需要的不是專業建議, 而是如何善待和察覺自己內在受傷小小的 我,記得他說:「刑期很長,女兒已上幼 稚園,等出獄時已長很大了,要如何向她 說明。」他問:「老師!我有機會得獎 嗎?」我回應他:「送你一個大獎,就是 你裡面引用聖經的話『舊事已過,都變成 新的了。』」第二梯次課程再次看到他 時,他高興的告訴我:「謝謝老師!我得 到第二名。」

在上期已提過為什麼這個班叫「大 樹」,一次暖身活動時請他們分享心情的 顏色,多半在黑、灰之間,少有彩色,是 黑色的大樹?還是灰色的天空?都不是他 們想選擇的。暑期最後一次課程時,我寫 在白板向他們道珍重:「所有的事都是最 好的發生。」既是最好的發生,必然有所 提醒,「大樹」不再侷限顏色如何,天空 如何變化,你要能活著感受和體會,都是 最好的發生和成長。

成員分享 文 ◆/何炳輝(「大樹成長班」讀書會成員) 我有兩個孩子,男的,都將步入青春 期。一直以來,總認為照父母之前養育我 的經驗,養育孩子,便不會出錯,在讀了 《孩子的心,我懂。》後,觀念起了絕對 的變化 …… 。 入獄兩年了,每每妻子帶孩子前來會 客,總是關心孩子的功課而已,彷彿只要 孩子功課好,那一切就是很好。疏忽了孩 子也有被關心、理解、分享的心理需求, 兩個寶貝變得只會讀書,拼命的用功課證 明他們的價值,如今想起實是愧疚。 於是,這兩個多月來,孩子只要前來 會客,我便照著秘笈所教的,去傾聽去接 納孩子心理的需求,就像對朋友般的對待 孩子,問大的事情一定也會問小的一遍, 公平對待。 漸漸發現,孩子比較願意跟我分享功 課外的事情;例如喜歡班上哪位女同學, 下課後會去哪裡玩等等 …… 這些都是以前 不會跟我講的。 雖然親子的關係,已讓這場守獄之災 在某些程度上被破壞了,再也無法彌補, 換個角度想,卻也因為這場牢獄之災,轉 變了對孩子的看法,在和妻子分享課程 時,感受到他對孩子的態度亦角度不同而 更像個媽媽。 離我懂,孩子的心。還有一段距離, 但我會將陪伴、關心化為文字,以書信來和 孩子一同成長,當然,兩個孩子都是有的。

彼此的陪伴、信任與支持,從學員的回饋中,更了 解其對基金會的認同,願意並承諾藉由讀書會帶領 成為家庭教育的共同推動者。 本屆志工培訓自3月7日開始至10月3日結業,過 程中學員們展現了願意助人的熱忱及堅定的恆心與 毅力,更有勇氣來面對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傷痛。 我們看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改變與收穫,其中很多 位體會到自己都是做聽話的乖小孩而沒有活出自己 ,有的在上「自我覺察與同理心」時在親子溝通上有 顯著的進步,有的在「家庭溯源」課程中看見自己 成長背景對日後婚姻生活的影響,或因上了「愛的覺 察」而對陪伴自己有更深的了解,懂得身心的整合與 安頓自己。另外,藉著「心靈成長讀書會的帶領與經 營」中的四層次提問~不僅對於閱讀材料的熟悉與了 解,並確實掌握五本書所要傳達的訊息,同時也增強 帶領者的應對能力與團體動力的掌握與順暢,無一不 是為了提高每位學員的覺察敏銳度,活在當下。 新出爐的志工一方面很開心完成結業、授證,另 一方面也是責任的開始,基金會祝福志工們都能永續 成長、終生學習,藉著讀書會的帶領在成長之路上持 續自我提升,活出生命的光輝。 會台北學習中心於10月17日完成第七屆 愛家社區讀書會帶領志工的授證,恭賀翁 愛蓮、蕭金英、吳奕林、劉再添、黃彌英、許 芳萍、廖麗敏、王惠珍、蔡秀雲、郭華英等十 位新夥伴正式加入帶領志工的大家庭。授證當 天欣賞培訓七個月以來的剪影,互相分享過程 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對每位同學的感覺或 送給同學的一句話,可以體會到這段學習期間 第七屆志工授證

台北第七屆讀書會帶領志工培訓報導 ◆文/吳美淑(本會台北學習中心職工)

一 二 三

愛家社區學習計畫(北區 ) 愛家社區學習計畫 2013年11月.第36期.

志工授證.照亮自己 照亮他人


愛 家 學 苑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2013年11月.第36期.


2013年11月.第36期.

遠記得那個令人落淚的畫面!多年前 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晚飯時間,我和家 人一邊觀賞電視一邊閒話家常,突然電視廣 告出現一位受虐兒的影片,影片中孩子的身 上有多處瘀傷及菸燙傷,他無助退縮在角落 的身影讓我狠狠地落淚了。 父親是個傳統、脾氣不好的人,小時 候,父親因工作常常得忙到三更半夜,但不 論多晚回家,他都會拿出學生聯絡簿開始逐 項檢查作業,於是我們就得在半夢半醒中被 搖醒且心驚膽顫,因為只要沒有達到父親 (不是學校)的標準就是要被處罰;父親的 「處罰」雖不致於讓我們身體受到傷害,但 他嚴厲的眼神和不肯接受解釋的態度,總令 當時的我們相當害怕,不敢靠近。我常想為什麼同學的爸爸都是和藹可親而 我的卻不是,甚至於每天都希望父親不要回家。在學校的時候我也從不想提 起父親,我和弟弟妹妹常都覺得父親並不喜歡我們,而母親也常為此和父親 起爭執,於是家裡的氣氛常都因為父親回家而頓時冷卻,在他的認知裡「愛 孩子就是要嚴格管教孩子」,他期望每個孩子都在他的監控標準下長大,所

愛 的 推 手 愛家社區學習計畫(北區 )

以當我看到那個無助退縮的小小身影就彷 彿看到小時候的我。 長大後,父親退休了、態度多了柔和,也願 意和我們有些交流,但我的內心總無法靠近他, 也因此在互動上時常有些尷尬,我不能理解的是 在我們需要被關心、被照顧的時候父親選擇如此 嚴謹的態度對待我們,如今卻要我們一筆勾銷的體 諒當時許多的不得已,我想這是我們無法靠近的理 由吧!幾年後因為緣分,我認識了任林教育基金 會,閱讀任修女的五本書後我真是茅塞頓開,我開 始好奇,想要了解父母親的成長經驗背景,發現原 來他們的截然不同處是來自於各自的原生家庭, 有了這份善解我突然能體會:當時父親承受許多 的情緒與經濟壓力時也無助、也徬徨、也不知所 措,於是只能情緒失控的斥責孩子,因為「孩子是他的期盼」,期盼能完成 他無法完成的夢想。 在五本書讀書會的陪伴下,我歷經一段時間的修補關係與陪伴自己的過 程,我發現曾經那個無助退縮到角落的小小身影已經逐漸長大,有了內在的 力量,曾經那個受傷害怕而失去與自己連結的我已經慢慢與自己同在;現在 我多了些穩定自己的信心與智慧,也更能傾聽與同理別人的困境,這些都要 感謝基金會的持續陪伴與溫暖的支持,讓我能和家人和解,與自己合作。 「教育」是項根本大業,我們因為受教育可以學習到正確的人生觀、生 活習慣、看待關係與面對困境的態度…這些都影響人的一生,於是我成為基 金會固定捐款人,如同我看到的受虐兒影片,一個弱勢受家暴的孩子其承擔 的是許多不健康的家庭與父母受傷的心靈,但何其無辜的孩子又有多少能耐 承受這些…,有感於此,更讓我體會基金會從事的家庭教育工作是「提前的 預防措施」,因為「預防」可以讓許多面臨困境的家庭找到重生的契機,讓 無助的心靈找到支持的力量,而這些對我們的孩子、對社會是相當重要且迫 切的,當然我也很高興成為基金會捐款人的一份子,因為看著基金會上下努 力熱忱付出的董事、職、志工們,也常讓我感受到溫暖的氛圍,無形中也成 為我持續支持的來源,謝謝基金會給我的幫助,也期盼能有更多人認識、加 入捐款的行列,為家庭教育的盡份心力~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