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期《愛的種籽&園丁》電子會刊

Page 1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2014年1月.第37期.

發刊所: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創刊日:2007年11月 發刊期:雙月刊 發行人暨董事長:王進財 編 輯:賴麗榕、張文樺 網 站: http://www.jenlinst.org.tw (本會網站備有各期電子版會刊,歡迎傳閱) 【台北學習中心】地址:10652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00號5樓 電話:(02)2778-0703 傳真:(02)2778-0719 信箱:jenlinst@ms77.hinet.net 【新竹學習中心】地址:30060 新竹市東區中華路二段49號6樓之 1 電話:(03)543-7315 傳真:(03)543-9450 信箱:jenlinst.hc@gmail.com 【台中學習中心】地址: 40758 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560-8號2樓之1 電話:(04)2310-9533 傳真:(04)2310-8527 信箱:jenlinst@gmail.com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1271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無法投遞請退回‧ 【花蓮學習中心】地址: 97061 花蓮市中美路71之14號 珍惜環保資源,如須退訂或更改地址,請電洽基金會。 電話:(03)822-2168 傳真:(03)822-0586 信箱:jenlinst.hw@gmail.com

生命之旅是與萬物共存共榮的化阻力為助力的轉化過程…… 生命轉化是修身養性的過程,修身從格物致知開始,養性從 認識自己的性格開始,這個轉化是出自於我自己的願意和意 志,同時結出生命的果實。

天下午在書桌前看書,我感覺才沒多久就需要開燈才能繼續閱讀。太 陽每一剎那在變化,地球從沒停止每一瞬間的運轉,生活在地球上每一項東 西也都無時無刻在變化,這一刻和前一刻就是不一樣;從地下石洞可以觀察到鐘 乳石千萬年間的變化。每一剎那間的轉化細微到我們無法察覺,如果「一剎那」 勉強放大到很大,我們嘗試可以分「現在」、「當下」與「轉變」三段,「一剎 那」構成生命永不停的在結束過去和迎接新的一刻,生命流向的樞紐在於我的每 一刻的選擇,也可說是一念之轉和念力。 念是什麼?念從哪裡來?念是有力量、還是沒力量?空念、妄念、虛念、 假念、真念都是念,我們常說人的行為來自起心動念、念由心生,所以說是「意 欲」產生念,而意欲來自我們對生命價值的認知,和我們的過去成長背景與現實 情境力量的碰撞拉扯,這三股力量形成生命流的推力與助力和拉力與阻力,並成 就人一生的自我形象。我常常看到我放著功課不做而拿著電視遙控器轉阿轉,事 後懊悔對頭腦說下一次會克服,然而下回情節又一樣時,又對自己說沒關係,休 息懶散一下不會怎樣,人生何必在每一刻都那麼努力,但也看到生命之流已分叉 很遠了! 美智老師離開12年了,一想到她,與她相處的笑容和聲音與影像都一一跑出 來,我看到美智老師快樂幸福的在。最近一位好朋友在無預警的瞬間被海狗浪給 帶走,我和太太悲傷、不捨、自責,也知道我們有一天會再相遇,另一方面祝福 她接續來的生命快樂;一位好朋友的高齡媽媽患了多年的病有一天器官多重衰竭 離開,我們到靈前祝福她接著來的生命是幸福和快樂。在一個週末的靜心練習中

感覺到我所接觸的各種人事物都是在變化,占有與擁有是幻念,我同此刻的小 花、小草、小樹、小昆蟲、風、陽光一樣共同幸福的在。 共榮共存是萬物存在的自然規律和目的,人的起心動念呢?靜心時看自己每 一刻都在轉變,它在結束和開始之間有一個空間,我們說是一念,無數的念像鐘 乳石般要經過一段很長時間才會看到改變,每一個鐘乳石長相都不同,它不知會 長得如何,但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是完美的。過去的我只存在我的頭腦認知裡, 新的我無時在轉化,這中間我們看到價值、理想、堅持、你就是你。 生命從胎兒到終點不停的在轉化,心理學家研究我們的性格在青少年期之 前完成定型。被家庭和外在環境形塑的性格裡包含了正向和負向,光明面和陰影 面,態度與慣性;接著進入青年期、壯年期、老年期的人生,生命轉化是修身養 性的過程。修身從格物致知開始,養性從認識自己的性格開始,這個轉化是出自 於我自己的願意和意志,同時結出生命的果實。 基金會去年喜福會的主題「幸福是什麼?」收到許多的回響,「當下、捨 得、愛、寬恕、分享、陪伴、支持」是共同的看到。任修女和美智引導我們看到 生命是來學習快樂的,如何將生命的過去背景轉化為滋潤生命的禮物,基金會的 宗旨和服務都在做同一件事——如何透過覺察與修練,看見自己、與自己和好, 並幫助他人看見自己、與自己和好。 人在矛盾、衝突、死亡中產生平衡、和諧、新生,生命之旅是與萬物共存共 榮的化阻力為助力的轉化過程。 新的一年,祝福闔家 心安 平安喜樂!

家,如同一個劇場,每天都在上演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偶爾有些碰撞、偶爾失控抓 狂,但要是能夠正確對待家人,即使是苦也會變甜~家永遠是我們最溫暖的避風港! 2014的「酸甜苦辣」我們陪您一同度過: 1~3月「酸系列」講座—酸溜溜的心情,情緒管理很重要!敬請期待4~6月「甜系列」講座。

時間:上午10:00-12:00(同一主題有平日、假日兩場次) 地點: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近圓山捷運站1號出口) 採預約報名,請電洽中山親子館(02)2598-0657 共同主辦:台北市中山親子館、任林教育基金會


恐懼過後

諮商心理師專欄

2014年1月.第37期.

人會趨吉避凶,恐懼就是對潛在危 險提高警覺,是人類基本生存的能力。 當腦部接收到恐懼的刺激時,會集中注 意力,找到因應的辦法。不幸的是,玲 玲面臨的危險實在太大了,知道沒有能 力自衛,就以麻痺方式處理,避免泰山 壓頂,規模巨大的恐懼,與隨之而來的 憤怒、哀痛與難過等多重負面的情緒。 焦點放在地上的碎片,碎掉的心,卻也 被放著多年,置之不理。 現在的玲玲,不需要獨自面對家 暴,不是孤單的。有法律保護,有社工 的介入幫助,有心理師的陪伴,也有相 同經歷婦女的彼此支持。我隨她走進恐 懼,走入生命的低谷,又看到她堅毅的 力量。 《看見台灣》紀錄片,齊柏林導演 以一定的高度俯看台灣,看見台灣的 美麗,也看見環境遭受破壞的哀愁。 驚嚇情緒,激發我們對保護環境的積極 態度,帶來我們想要珍惜大地的警醒, 對已被摧殘的傷口,有了新的眼光後, 期許要傷口得到療癒。紀錄片中的一句 歌詞,是這麼寫的:「如果還有明天, 能不能讓傷口癒合,能不能還大地光 芒。」玲玲自覺恐懼後,決心治療傷 痛,她獨特生命的光芒,一樣刺眼。

文 ◆/王琇慧(本會諮商心理師)

5

諮商心理師專欄

0

當內心深層藏著的害怕、憤怒、不公平、悲傷一一浮現,既已看見,就無法再迴 避 …… 感官知覺被喚醒了,面對可能而來的傷害,積極自救的態度長出來了。

晨陽光灑進臥室,光線刺眼而睜 開,醒來,動動雙腳,伸展雙手, 何等美好,這是我活著的明證。我擁有五 官知覺,能活動,過去都習以為常,以為 每天都能這般過日子,其實不然的。弟妹 小我三歲,死亡卻已迫近,她的病讓我再 一次承認死亡的必然性,感恩活著擁有的 何其多,深思我為何而活?我要如何活? 先生真誠的分享他的恐懼:「如果是 我癌末,如此貼近死亡,我會很慌、很害 怕,無法平靜。」我說:「我也是,這情 緒難受到極點,卻逃避不了。」 驚嚇的情緒,是嬰兒 到 週就會出 現的表情,幼兒很早就會受外在社會所影 響,逐步建構自己的情緒草圖,從而學會 了解情境。面對危險,心生恐懼,腎上腺 素上升,提高警覺,審慎評估狀況,採取 保護自己的行動,你會這麼做嗎?或相反 的,採取逃避的態度,設法轉移注意力, 減低恐懼的強度。 在心理諮商室裡,我治療的受暴婦女 個案,普遍是選擇壓抑恐懼情緒的那一 端,他們有的共鳴,是習得無助的經驗, 被迫以忽視的防衛方式回應配偶的暴行, 好讓日子繼續過下去。玲玲(化名)說: 「這麼多年來,每次被打,我都讓自己無 感,要忙著顧孩子,忙著趕快收拾滿地摔 破的碗盤碎片。」 會談過程,玲玲說出那些曾經發生在 自己身上的羞辱與暴行,內心深層藏著的 害怕、憤怒、不公平、悲傷一一浮現, 既已看見,就無法再迴避。玲玲曾對我抗 議:「現在情況與過去相比較,先生對我 的態度沒那麼糟了,可是我真的感到恐懼 了,看到先生表情變時,好像惡夢快要來 了,我比以前都更害怕,腦中想著,要如 何才能自保?」我的心跟著玲玲悸動,心 疼她,同時看見一線曙光的希望感。案主 的感官知覺被喚醒了,面對可能而來的傷 害,積極自救的態度長出來了,這是過去 沉睡已久的她,所沒有的動力,我等著適 合的時機,溫和堅定的肯定她:「恐懼是 好事!」

1月-2月諮商 時 間 表

┌ 。」 ◆文/方隆彰(本會督導‧「讀書會帶領志工培訓」指導老師)

知 活動有暖身、催化的功能,是讀書會團體進行中的潤滑劑,讓不 習慣閱讀、思辨、自我覺知的成員可以較不費力的進入對話的情 境,因此,活動不必也不應該成為讀書會的主體…「活動」的定 位是輔助,是媒介,回到材料內容、主題與成員間的對話,才是 讀書會的主體!

有 些讀書會喜歡玩些活動,想讓成員經由活動的參與自然進入書內情境, 也期望因實際參與而有真實的感受可以分享,不會硬邦邦的好像在考前 複習般的直接啃書;只是有時可能是活動進行得太順,引發好多分享,一段 接一段,甚至欲罷不能,團體氣氛可能蠻溫暖、熱絡,但似乎離書的內容、 主題越來越遠,加上帶領人有時如助人者上身,不自覺用回應與提問深探成 員過往經驗或內在世界,讓旁人以為是在藉由活動進行輔導性團體,以致模 糊了讀書會的形象,變成一場走味的讀書會。 活動原本無所謂好壞,它本來就有暖身、催化的功能,是團體進行中的 潤滑劑,讓不習慣閱讀、思辨、自我覺知的成員可以較不費力的進入對話的 情境,因此,活動不必也不應該成為讀書會的主體。 每一次讀書會都有其要閱讀和討論的材料進度,也必然有由材料內容產 生的討論主題,成員參加讀書會不就是要經由討論、分享弄懂重點,解除疑 惑,增加對材料理解的深度,進而能經由彼此映照,產生反思與覺知?也就 是說藉由聆聽他人及自我表達,可以共同與材料對話、更了解作者想要傳達 的本意,再以此為基礎,進入彼此的認知世界加以詮釋,並與相關經驗進行 驗證,就在如此自我檢視與相互檢視中,可能迸出共證的智慧,發現生命出 路的亮光! 身為讀書會帶領人就是協助成員們經歷這樣的過程,途中如有狀況,幫 忙化解,或邀約成員們一起參與解困,畢竟,讀書會是每位成員的,學到多 少或狀況處理皆是「人人有責」,帶領人頂多只是比較認真、用心的「有效 成員」罷了。當然,為了引發較深入的討論或分享,帶領人及成員都可以用 好奇心去探索彼此,但是,千萬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而闖入他人的私密

方隆彰老師專欄 12

世界,畢竟,讀書會不是輔導或諮商團體,不宜涉入個人隱私,也不要 意圖協助個人解決困擾,更不用說要探討,甚至處理個人內在問題或早 期創傷,這些絕對不是讀書會的功能範圍,也並非成員參加讀書會的本 意。因此,讀書會的探索與探討只限個人觀點、想法、感受、相關經 驗、資訊等,皆是屬於意識層面與當下覺知的內涵,同時還要尊重成員 的意願,不可以勉強對方,尤其是帶領人,更不能借助自己角色的優勢 強要對方表達、分享。 有時成員或帶領人參加過許多成長團體,覺得那樣的氣氛很棒,團 體老師的帶法及活動讓自己受益很多,於是,很想將那樣的方式帶入讀 書會,甚至直接移植某個活動到讀書會裡,運氣好時,可能一切平安, 而其背後卻隱藏著諸多風險。曾經有位成員在讀書會一開始就邀約大家 閉眼乘坐「時光機」回到三歲時的情景,當場有人面露難過、痛苦的表 情,有位成員張開眼睛不悅的表示:「我不想回到痛苦的過去!」頓 時,場面尷尬,帶領人脹紅了臉,不知如何處理。 在專業成長團體裡的每個活動都有其用意與目的,不只要依團體目 標、成員需求與現場狀況安排適當活動,其帶 領方式、歷程都有紮實的專業考量,包含 解說方式、指導語、暖身安排等,都經 過設計,且具理論基礎,因此,若未 識其原貌,不知其原委,不懂其脈絡, 且未具專業基礎,只因自己有參與的經 驗,就依樣畫葫蘆的引用,會讓自己和成 員掉入險境,也容易讓讀書會變質。 因此,讀書會若要運用活動,請先釐清 其目的,是要暖身用,還是想藉由活動讓成員 體會書中某個議題,或是想引發某些討論?其 次,要考量活動進行的層次,設定討論或分享 的深度與界線,最後,謹記「活動」的定位 是輔助,是媒介,回到材料內容、主題與成 員間的對話,才是讀書會的主體!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親 子 專 欄

戲室那頭傳來「你再不收玩具,我下次就不帶你進來。」這是我前腳 踏出遊戲室時,一位媽媽警告他的孩子。當我後腳走入會談室時,也 聽到一個爸爸跟我抱怨說:「孩子動來動去講也講不聽,我跟他說,如果他 再不坐好,我下次就不帶他來諮商了。」只見一旁的小孩,苦著一張委屈的 臉,瑟縮地躲在媽媽身邊,媽媽則是試圖安慰他:「你乖一點,我等一下就 帶你去買冰淇淋吃啦。」 心想這樣的巧合,絕非特例,時時刻刻都在我們周遭上演。我在想為什 麼我們大人需要用「威脅」或「條件」來跟孩子溝通,我自己有沒有這樣的 情況? 腦海一閃,想起最近帶的兒童團體,猶 記那天我一踏入團體室,六個孩子就有兩個 人同時對一個人不爽。由於他們是彼此相識 的六名孩子,生活裡有許多交集,這回是為 了打掃分配鬧得不開心。三個人,相當於團 體「一半」的人在吵架,偏偏我只有一個人 帶領團體,由於他們說的都是我不在場時發 生的事,我完全摸不著頭緒他們在吵什麼, 我一邊聽他們搶著說發生什麼事,另外三個 小孩也沒閒著,他們都是非常渴望被注意的 孩子,要他們耐心聽著與他們無關的事,超 難,於是一個已經半游離狀態,另一個則是 顯得無辜,還有一個從坐姿已經滑到椅子下 蠢蠢欲動。 當下,我超想發脾氣的,想說我真倒 霉,為什麼要來帶這麼一個彼此熟識的團 體,早就知道,他們平常的恩怨肯定都會帶 進團體來的。尤其在我努力試著調和三人衝 突不成,每個人火氣愈來愈大,我也是超想發火:「你們吵的都是跟我團體 無關的事,再吵,我下次就不來了。」我只有一個人,實在很難「控制」住 六個小孩,六個不同靈魂的孩子。 對了,關鍵字就是「控制」。我覺察到自己發火的原因,正是跟「控 制」有關。控制不住他們吵架,我很挫敗,我也擔心別人覺得這個老師好 遜,才六個小孩而已,就「管」不動他們,連管都管不動,這樣還有辦法 處理他們的心理創傷嗎?! 意識到這個念頭之後,我就好多了,深呼吸一口氣,然後跟他們說: 「雖然我想聽清楚你們吵什麼,但我覺得好挫折也好無奈喔。」心想,他們 可能也會跟我一樣,有許多感覺,於是我也不想當和事佬了,邀請他們一起 把感覺畫出來。沒想到,除了衝突裡一個當事的孩子外,其他都接受了我的 邀請。趁著他們畫圖的空檔,我才有機會跟那個不畫畫的孩子好好聊聊。 從這經驗裡,我相當可以體會,老師為什麼會失控的對學生大叫,爸媽

2014年1月.第37期.

為什麼要「威脅」小孩,老實說,那真的都是因為我們「沒步」了。我們 實在不知道該拿對方的行為怎麼辦好?偏偏手、腳、心、腦通通長在對 方身上,除了威脅,除了用條件交換外,我們不知道還能怎麼辦,才能 「控制」住這個局面。 然而這也讓我思索,無論是教育或是心理諮商,我們想教孩子的是 什麼?當我們用「威脅」或「條件交換」的方式跟孩子們互動,他們學 到什麼? 我回想當時,如果我發飆了,他們勢必覺得更委屈,他們可能學到「用 生氣壓制生氣」,而且我是老師,所以誰有 「權力」誰作主。他們學到的並不是「我為什 麼生氣?」「當我為別人做的事生氣時,我該 怎麼面對?該怎麼和對方溝通?」 同樣的,遊戲室那兩名孩子學到的又是 什麼呢?有時候面對權力的擠壓,反而也會激 發孩子的反抗心:「哼!我想讓你(大人)知 道,誰才是我的主人?!」用條件交換的,孩子 學到的將是:「我為了東西(霜淇淋)做這件 事,而不是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 「我是你的話,也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喔, 可是現在遊戲室下一個人要使用了,我們得離 開了,我需要你幫忙把玩具收好,這樣我們下 次來,才會有一樣整齊的空間喔。」「我知道 你很捨不得離開,我可以再等你三分鐘,等你 準備好離開的心情。我幫你先收這邊,那邊留 給你收,讓你慢慢準備離開喔。」「我感受得 到上遊戲治療課,你很興奮,所以上上下下的 跑跳,可是爸爸媽媽在跟老師說話,你跳來跳 去的,我會被干擾,爸爸就會很生氣,可是我也不想對你生氣,你可以幫我 這個忙嗎?」 面對孩子的行為,我們不妨多一些同理心,多坦露自己的心情和困難, 孩子們將學到的是我們對「情緒」的示範,也學到「自己」控制自己的行 為,而不是由我們來控制喔。

「乖小孩」主題系列之 16

從犧牲到輕鬆的付出

為何有些人抗拒不了「拯救別人的誘惑」呢?原來當我們看到別人的 自在的助人與助人的癮頭 苦難時,過去自己類似的記憶與情感也會被喚起…在受苦當時我們無 意識地渴望他人給我們的幫助卻一直得不到…於是就盡可能地給當時 樂於助人者常常具有柔軟心,能夠苦人所苦而付出,世界也因他們的 自己想要的。 ◆文/李宗燁(本會成長團體帶領老師‧輔導老師) 付出而溫暖美好。若是付出卻造成對方的依賴或是犧牲了自己與身邊人, 香(化名)在慣於照顧別人的過程中,會忽略自己的不舒服,去做認 或許可以檢視一下你的助人美意背後是否帶有癮頭成分,它是無底洞會讓 為該做的事,把自己的需要與不舒服壓下去,把別人的需要放在第一 你陷入痛苦的循環。這癮頭有種強迫性,鞭策自己一定要幫上忙不然就會 優先,認為「別人更需要我,我的辛苦不算什麼」。雖然自己身體大小病 很焦慮,一直牽掛對方的問題甚至比對方還要著急問題解決了沒?換句話 痛不斷,但總是用「我覺得我還能撐」來告訴自己,除非是病倒住院,她 說就是已經跨越了人際間的界線,承攬別人生命的責任。 為何有些人抗拒不了「拯救別人的誘惑」呢?原來當我們看到別人的 不會輕易拒絕別人。 苦難時,過去自己類似的記憶與情感也會被喚起,他人的苦彷彿也是我的 生完小孩後,她的身體始終會出一些狀況,需要修養,但仍勉強自己 去照顧教會兒童班的小孩。她認為這些經歷單親,家暴,棄養問題的家庭,造 苦,在受苦當時我們無意識地渴望他人給我們的幫助卻一直得不到,這樣 就了如此多的受苦孩童,孩子們都需要拯救,若能讓他們一個禮拜來一天,為 的苦仍然處於未了結的狀態,所以看到他人的類似的苦就會有股衝動想要 這12個小朋友煮飯,接待他們,教唱詩歌,念聖經故事,聽他們說說最近發生 撲滅它,於是就盡可能地給當時自己想要的。也就是說想藉由滅別人的火 的事,而讓他們得到一個禮拜的喜樂,看到他們的快樂,自己的辛苦就不算什 來解除內心的火。可想而知,這樣的努力終究會辛苦又徒勞無功。 當然形成癮頭的原因很多,大致都和試圖填補或逃避過去的苦痛及想 麼了,有時當她忙不過來時,也會要先生一起來幫忙。 要證明自己有關。 因此她會有個重複的歷程,照顧別人→撐→忍→生病→病癒重新照顧別 問題是,有助人癮的人很少會發現到自己需要重新認識助人這件事, 人。對她來說,拒絕別人是很難的事,只要接到電話就會想要趕過去,因為對 他們關心的往往是如何更有能力去助人而不是回頭檢視自己助人的動機: 方需要她:「跟你聊一聊,我的心結就打開了。」她個性活潑,容易帶動場 子,覺得一個活動中若少了自己就會很冷清,為了讓場面熱鬧,也必須撐著趕 我怎麼了?這麼需要助人,何以需要藉由助人來證明自己…等。這類助人 癮者習慣過於熱衷他人事務而忽略自己,自然也會忽略配偶及家人,也許 到現場。 她回憶小時候,媽媽總是辛苦的忙於農事,戴著雙層口罩工作,工作結束 可能聽到他的家人抱怨說「我不要當你的家人,寧願是你的朋友,當你的 後,打開口罩裡面都是灰。家裡六個孩子,加上父親,每天都要帶便當,媽媽 朋友比較幸福」。只有當自己願意去質疑這個癮頭,看清楚昔日傷痛如何 啟動這個助人的驅迫力才會有機會鬆開這股力量,也就是把目光回到自己 從來不會要求他們幫忙,但是孩子們都自動自發,不需要大人開口。 學校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因為割稻米的米糠造成氣喘,必須喝沙士加 受傷的內在小孩,去傾聽與療癒他,先跟自己親近才能跟家人親近。

鹽巴。她瘦小的身軀獨自扛著六罐沙士,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帶回家給媽 媽。她知道,媽媽喝了之後會比較好睡。看著父母的辛苦,她也想代替父 母做很多事,更沒有怨尤地負起撫養妹妹的責任,同時幫忙養豬養鴨,做 家事,有時是跟二姊,有時是跟妹妹一起洗全家八口的衣服。 小時候常常半夜聽見媽媽的咳嗽聲就會在棉被裡掉淚,很害怕失去媽 媽,又渴望得到媽媽的關愛,麗香不知不覺地想要承擔起媽媽的責任,照 顧媽媽,照顧妹妹,照顧這個家。

重新認識助人 1.當有助人衝動時,靜下來問自己:「這是我的需要還是對方的需要?」 2.面對需要幫助的對象,我對他的感覺是什麼?心疼、不捨、愧疚, 過去有誰也讓我有同樣的感覺?


從你到我有多遠?善解之間 從心到心有多遠?天地之間

當歡場變成荒台,當新歡笑著舊愛,當記憶飄落塵埃,當

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人生是多麼無常的醒來,人生是無

(歌詞:釋隆奇/曲:李杰/演唱:王家寶)

愛的運動行動列車

從愛到恨有多遠?無常之間 從古到今有多遠?笑談之間

第二個禮物:給自己時間,循序漸進的生命學習

常的醒來,人生是無常的醒來。

文 ◆/林淑垣(台灣陽光婦女協會輔導員、台中學習 中心讀書會成員)

「做 好 我 能 做 的 。 」 為 了 讓 講 座 有 更 好 的 呈 現 , 主 管 提 醒我先在基金會作演練和試講,在過程中,夥伴們或姍姍來遲, 模擬活動可能的狀況、實際練習觀照到每一位參與者;或挖牆 角,將忽略的小細節拉出來討論;或讚美,讓我學習看見自己的 優點;或具體提供下次演講可以嘗試的方法。然後有一位心思細 膩的夥伴鼓勵我:「與自己對話,除了書寫日誌也可以用繪畫的 呀!」他們都是為了讓講座變得更好,而不是挑剔、批評我這個 人,就如《任修女的親子學堂》裡:鼓勵是對事不對人,針對行 為或所做的事情給予具體的鼓勵。 生命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知道、做到和做好是不同 層次的成長,就像擔任講者,當我真正去講過,更具體的知 道自己不足之處、循著實際狀況做調整和改善,相信下一次 會更好。

第三個禮物:我們都是自己最好的老師 許多時候我們都知道應該怎麼做,但是就是沒有「做」的 力量。透過愛的運動學習,原來這些看似瑣碎的、平常的「在 一天的辛勞中,學習並看見自己的優點與用心。」「給自己充 裕的時間準備出門、上班。」是一個個行動提示,除了去感受 做到時的愛和溫暖,也去探尋做不到時的緣由。 而這個緣由,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身體感受、情緒、 過去故事的寶庫裡,也因此「愛的運動」講座中,我不是老 師,我只是一位引導者,透過體驗引導的活動、四層次的提 問、「察覺圈」練習,慢慢地深入到自己的故事、家庭背景或 早期累積的經驗,然後才有機會去核對與瞭解我們看到、聽 到、感受到的,哪些是自己主觀的情緒反應、哪些是客觀的事 實。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自己內在真正的需求。 夥伴們幫助我發現,自己雖然在講稿上面寫著:「與自己 對話,也可以透過繪畫或任何方式記錄下來。」但是試講時卻 跳過去沒有說。但是緣由只有在與自己對話之後才會出現:一 部分是當自己沒有做到時,分享出來力量是微弱的,一部分是 我仍未能全然接納自己的不足。 半年前就讀過《共脩此生》:「我們不喜歡有消極的情 緒,事實上消極的情緒也正是走向積極的推動力,幫助我們改 變自己,能更深一層的成長。」害怕失敗的情緒讓我認識自己 的內在潛力,當我願意面對自己的不足、寫下成長過程中挫折 的這一刻,五本書和愛的運動裏頭的知識才真正變成屬於我的 收穫。

「行動.檢視.分享」愛的運動第三步是與自己分享,找 一本喜歡的日誌、筆記本,將愛自己的行動、行動中的檢 視和發現,透過每日的書寫、繪畫或任何方式記錄下來, 與自己對話。 檢視行動中的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進一步藉由四層次 提問認識自己:「今天進行了什麼愛的行動?愛的行動 中,我的感受和想法是什麼?這些感受和想法是來自 ? … 有了以上的發現之後,我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

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 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

療計劃的心路歷程。她說自己這幾年來,一直是狡兔多窟,台灣、中國、美 國,台北、蘇州、台中…來來去去,和大夥相聚常是來去匆匆,是空中飛人。 克克的先生是台商,工廠在蘇州,總部在洛杉磯,唯一的兒子在舊金山, 這兩年來因高齡老母罹患失智症,身心快速退化,身為長女的她,面對兩個 事業、家庭焦頭爛額的弟弟們,默默選擇分擔陪伴、照顧老母親的責任,於是 有較多時間留在台中,同時在師父的引導及善知識的鼓勵下,精進佛法的聞 思修。她說常有人問她:「病痛是否很折磨,讓妳身心俱耗?」她的回答是: 「其實一直以來,我把這些當作老天給我試煉的禮物,正因色身的限制,讓我 有更多的時間,潛心於佛法的學習,尤其內觀時常經驗到內心波濤洶湧的海浪 片刻化為平靜的湖水,內心感動難以言喻……。」 好一個佛弟子,看到她對無常訪客的坦然接納與自在面對的勇氣,讓我 以身為她的好友為傲,相信她的慈悲與智慧,將是在同儕間即將面對生命衰老 所帶來病痛的一個最佳生命典範。不可否認這是生命挑戰,但我一直相信愛與 陪伴,可以消弭我們生理的一切苦受。智慧機智的克克面臨生命無常時,不批 判、不急躁、不卸責,家人間濃濃的天倫愛,溫馨感動指數破表,真情流露足 以讓橫行無釐頭的癌細胞無所遁形,印證愛與陪伴是療癒無常的良方。克克活 在當下的自我覺察和理解,以開放的心胸分享與連結諸好友,全然寧靜的內在 修為,轉化外在的苦難和挑戰,令我們感動更加敬佩,誠摯祝福她,早日康復 及家人平安幸福。 依依大學畢業後移民美國,熱中基督信仰,一生力行實踐上帝「神愛世人」 意旨,服侍教會、教友及周遭親友不遺餘力。去年五月在美診斷乳癌二期,隨即 開刀切除並接受化療。教友熱情推薦她看了幾本許醫師自身罹癌經驗分享。 今年三月依依返台,我陪著她去拜訪許醫師團療門診。他主張自然療法,

劈頭第一句話就說:要看破生死,先立好遺囑,要擁抱感恩、感動、感謝的 心,生病要靠自己,因為抱怨作對只有兩敗俱傷。心念要轉變,要多喝水、吃 當季均衡飲食,遠離汙染。多元享受人生,三餐飲食不必一定吃有機,如果你 焦慮、緊張、放不下、不開心,吃再多有機食品都枉然。所以會成為「癌病候 選人」都是我們長期「不愛自己」的結果。其實癌細胞是我們自己所生的叛逆 兒子,只有接納、面對它及更多的愛與它共處,最後帶我們做了頂天立地氣功 及平甩功。當下我和依依都相當認同,這正是我們面對所有逆境的正念態度與 精神,其實說穿了就是多多照顧、愛自己,真正做開心自在的自己。 無常在生命中如影隨行,也在不經意間攫住我們的靈魂,最後以一首佛教 音樂《醒來》與分享大家: 命常在無常中醒來,周遭好友陸續罹癌,十月中旬克克捎來一封「醒來」 生 的伊媚兒,向親友告知自己被診斷初期乳癌及全家人面對、因應整個治

之一 寶貝 你又冒著狂風暴雨 穿過童年的秘密通道 取回寶藏 送給少年的煩惱 一條花徑 一顆糖果 轉身 送給不惑的中年 一枚戰勝自己的勳章 之二 早晨第一道陽光 閱讀我的肉身 我就知道 生命 在更新 在珍藏 在美麗

文 ◆/張文樺(本會職工)

備一場「愛的運動」講座,就像寫這篇文章時,坐在電腦 前,都會緊繃了好幾個小時,依舊沒有頭緒,過個幾天還 是這般徒勞無功、自責情緒將滿溢,一句陪伴我完成初次講座 的話語浮現:「做我能做的。」而這短短的幾個字涵蓋了基金 會夥伴們給我的三個禮物。

因為聽過不少風趣又精實的演講,看過什麼是專業講師, 就用這麼高的標準去審視自己,恐懼的心想著:「一定會講不 好呀 」 …遲 遲 不 敢 承 接 下 講 者 的 角 色 , 但 是 夥 伴 們 願 意 且 接 納 我有這個講不好的經驗,他們實踐著五本書的理論:錯誤只是 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 「做我能做的。」我可以分享的是近一年練習「愛的運 動」的收穫和心得:因為真的每天撥出一點時間和自己的身心 相處,透過與自己對話,發現許多習慣性被自己漠視的情緒、 身體感受。有時候下班後,真的好累,「偶爾讓自己偷懶一 下,不書寫日誌」也成為我愛自己的行動選項之一,但是不同 以往的,持續練習之後,我慢慢可以聽懂這個「好累」是我沒 有好好愛自己時,身體反應出來的訊息。

看到克克對無常訪客的坦然接納與自在面對的勇氣,讓我以身為她的好 友為傲,相信她的慈悲與智慧,將是在同儕間即將面對生命衰老所帶來 病痛的一個最佳生命典範。

人生是無常的醒來

8 ◆文/蔣美華(本會諮商心理師‧講師)「活出老年勝境」主題系列之

22

第一個禮物:我們有,才有力量給別人

愛的運動/活出老年勝境 2014年1月.第37期.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追念美智老師專版

2014年1月.第37期.

想到美智老師,一直有一個畫面在我眼前,就是每個被她陪伴的人或家庭都各自走在一條山路上,那是我們每 個人都要走的生命路,前方往往一片漆黑,沒有路走,而美智老師就在這一路上,謙卑自己,默默地低頭彎腰 為我們細心地鋪上下一塊踏腳石。她不鋪高,因為她知道我們會踏空,會掉下去,所以她永遠非常貼切的為我 們鋪上成長路上的那下一塊磚石,幫助我們一步步,穩穩地向上成長。(柯士君) 追念林美智老師逝世12週年,本會邀請了三位老朋友提筆與我們聊聊,所認識和懷念的美智老師。 美智老師,您的愛永存我心

感念美智老師的「陪」與「培」

樹苗已經長大 ◆文/陳唐池(本會讀書會帶領志工)

智老師,想到您,我就很感動! 美 想起您帶著我,走過一層層的難關,面對著種種的

◆文/王銀賜

伴」這個詞語對我而言已是習以為常,不僅常聽聞別人提及,甚至自己也常掛 「陪 在嘴上;但回想起被陪伴的經驗,心中雖不是激動非常,但也是餘波盪漾,那 感覺像是一種莫名的感謝與無比的慶幸! 時光回到2000年10月,因緣際會下加入了懷仁的工作團隊,而有了一年三個月與 美智老師共事的機會。那時美智老師是中心主任統籌所有工作,我是行政人員之一, 主要負責活動招生事宜,而活動單張的擬稿與排版就成了我重要的工作項目。記得開 始的時候,興高采烈地擬訂好,卻常被改得面目全非,一再發生的結果,我一度認為 「不需要太用心寫,反正一定會再改…」「最好老板說一句我寫一句,省得彼此麻 煩…」最讓我感到無所適從的是:主任只告訴我這樣不合適、那樣不貼切,至於如何 才是好的才是對的,一時間連她自己也沒有答案…。 直到隔年二月參加了為期20週的協談人才培訓,從中我才慢慢體會懷仁所提倡、 所實踐、所珍視的精神為何。當課程結束後我試著用親身的體會寫下這一段話而得到 美智老師的肯定,後來更成為文宣單張的部分用語時,我不僅發現、更經歷了懷仁的 核心精神——「陪與培」,在我身上的具體展現。 潛移默化中培養學員一種「向內看」的習慣。 在繁忙紛擾的日常生活裡,能夠適時地停下來問自己:「喔,我怎麼了?」我目前的 心情如何?感受怎麼樣?是什麼想法在驅使著我?我目前的人生主題是什麼…等等。 在緊張複雜的人際互動中,能有力量去問對方:「耶,你在哪裡?」你的注意力在哪 裡?你真正的意思是什麼?你的心情又是如何?是什麼樣的背景促使你這樣的反應…等等。 當我們比較懂得「內在裡面的動靜」時,就比較有能力接納彼此、照顧自己,跳 脫原來的互動模式,更能發揮彼此應有的生命潛能。 當薰習愈久,就愈是喜歡這種「陪與培」的感覺,就愈是欣賞任修女與美智老 師的工作,就愈是珍惜能與人真誠接觸的機會,就愈是感恩上主奇妙的安排。為文至 此,感念美智老師的同時,也祈願薪盡火傳,藉由任林教育基金會的善行義舉,能有 更多的朋友與家人,嚐到這「陪與培」的美妙經驗與體會!

恐懼與害怕。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父母生了我,而您使 我再生,使我活得輕鬆自在,我非常感激您!現在回想起 來,如果沒有您的影響,今天的我不知會是甚麼樣子,真 不敢想像,可能沒有結婚……。 記得當年接受您輔導時,您告訴我說:「我在你身 上種一棵小樹苗,讓它慢慢的長大,這棵樹苗就叫『感 覺』。」現在我想跟您說,這棵小樹苗已經長大了,而且 它使我活得更有意義。 收了很多愛與關懷的我,無法回報,心裏滿難受的。 因此決定,把參與陪伴者行列,做為我未來的志業,希望 能傳承一點您的助人精神,這樣我心中會較舒服些。美智 老師,感謝您,您的愛永存我心 ,我願意做您助人精神的傳 承志工。

任 修 女 (左 )與 美 智 老 師 (右 )總 是天 衣無縫地搭配 著

溫柔鋪下

約是14年前,我跟我先生帶著當時8歲的大兒子與1歲多的小兒子參加懷仁 大 主辦的苗栗一日遊。就在最後一個行程飛牛牧場時,小兒子肚子餓了,我 抱著他進去裏面唯一一家賣漢堡雞塊的店,想給他找點東西吃,一進去看到美 智老師跟他的三個小姪子共坐一桌,而任修女坐在旁邊一桌,我抱著兒子轉頭 跟修女打招呼,不料兒子大哭了起來,我忙著用新學到的功夫——傾聽,不斷 的問:「寶貝你怎麼了?到底怎麼了?」兒子什麼都不說,只有越哭越大聲。 只見修女臉一沉,說要問抱到外面問,刷的一聲我滿臉通紅,急忙把孩子 抱了出來,心裏很不痛快,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不久後,美智老師找到我 這個失意不安、帶著孩子晃來晃去的媽媽,說修女找你。我把孩子交給先生就 隨著美智找到坐在花圃前的修女,修女問我:「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裏嗎?」我 無辜的搖搖頭,修女搔一下頭,似乎下定決心的,很兇、很大聲的說:「寵壞 了,真是寵壞了!你知道發生什麼了嗎?」我搖搖頭,修女說:「你的兒子沒 問一聲就伸手要拿美智老師小姪子的薯條吃,那孩子有界線,不肯給他拿,他 就哭了。還有餐廳那麼多人在用餐,你要問孩子怎麼了要抱到外面問,而不是 影響整個餐廳的人。」 當時我杵在修女面前,不知所措,修女擺擺手說:「好啦,你自己去想 想。」轉過頭,我真的好想像我兒子一樣,給他大聲哭出來。真的感到很羞、很 難過,很想為自己辯解又無從辯解,一種很深很沉的沮喪與無力感壟罩著我。 一個人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在下山的路上,不知什麼時候美智老師來到我身 邊,我開始向她訴說心中的委曲與不平…怎麼會這樣?說不能打、不能駡,要

◆文/柯士君(本會讀書會帶領志工)

成長路上的磚石

用傾聽,那現在用耐心問小孩怎麼了,也又錯了?我已經很努力了,那怎樣才 對嘛?「好難、好委曲噢。」除了這二句,不記得美智老師再說什麼了,她就 是一直走在我旁邊,讓我說著。就這樣,我的心慢慢開了,腳步也越來越輕 了,力量又有了。 我一直以為美智老師是剛好跟我走在一起,後來才意識到她是刻意過來 陪伴我,為我這個才被修女開刀修理的傷口,細心的止血,止痛,包好傷口, 走上真正的療癒。任修女與美智老師一直是這樣天衣無縫地搭配著,把無數的 人帶長大。 想到美智老師,一直有一個畫面在我眼前,就是每個被她陪伴的人或家 庭都各自走在一條山路上,那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走的生命路,前方往往一片漆 黑,沒有路走,而美智老師就在這一路上,謙卑自己,默默地低頭彎腰為我們 細心地鋪上下一塊踏腳石。她不鋪高,因為她知道我們會踏空,會掉下去,所 以她永遠非常貼切的為我們鋪上成長路上的那下一塊磚石,幫助我們一步步, 穩穩地向上成長。 美智老師就是這麼有本事,這麼了不起,認識美智老師與任修女,並且 有幸接受他們的輔導走上成長的道路,使我相信我是蒙受祝福的。而在美國 帶領讀書會也使我能不斷地再向她們學習,繼續受益。今天在這裏看到這 麼多同伴,使我更有力量,我們大家一起加油。 最後我要向王董事長、美霞夫婦致敬,謝謝你們創造這個園地,辛苦 了,謝謝!

任修女的叮嚀

文/任兆璋口述(錄音及文 ◆ 字整理:李伊珊、劉秀燕;節 錄:張文樺)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常跟孩 子、家人、周圍的人談話,因 此建立協談關係顯得重要。 建立協談關係不一定是用在輔 導別人,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 裡,特別是自己親密的人。

傾 聽

傾聽不是聽一件事情,或 者聽到一個訊息,而是聽一個 人,就是他講的話,我不去過 濾。猶如坐井觀天,他說天只 有一方塊,我不去過濾、不去 解釋「天不只一方塊」,只是 傾聽,就如你坐在井裡,在看 天,真的是只有一方塊,也就 是聽這個人的話,看他在什麼 情境中,我要了解、全心全意 的體會現在他反應的是他目前 的情況,這個叫傾聽。

觀 察

觀察是指,我們要去觀察 他的身體語言、動作、行為。 例如在國外有些修女在做領養 的工作,安排小孩住進領養的 家庭後,修女要繼續追蹤小孩 適應的情況。一位修女去看小 孩,跟領養父母講話時,小孩 躺在地上哭了,修女就很放心 不再去看這個小孩,不需要再 去追蹤了。 因為小孩能躺在地上哭, 表示他很安全,如果他沒有被 愛的話,他會在那個家戰戰兢 兢的很乖,不敢亂動。如果父 母對我們不是很重視的話,我 們也不敢亂來,被寵的孩子才 敢亂來。所以這個小孩在領養 家庭已經敢做他自己了,表示 他很安全,所以我們跟人談話 的時候,要觀察他的肢體語 言,肢體語言給我們很多訊 息,能夠告訴我們他的情緒。


花蓮學習中心/愛上影

2014年1月.第37期.

讀書會帶領志工分享

老少咸宜的 電影賞析 讀書會 正 當大夥兒在十月份結訓後,充滿電能,躍躍欲試帶領讀書會的狀態下,花 蓮學習中心杰志大哥詢問我:「花蓮民政社區及榮民之家若要開電影賞析 讀書會,妳要不要試試看?」我不假思索地允諾了。 由於成員都是70歲以上的年長者,選定電影欣賞似乎較適合他們。在此同 時,經由花蓮學習中心和秀林鄉銅蘭國小研議的五年級學生及家長的讀書會也有 了眉目,校方學務承辦鍾組長考量孩子們本學期上課時段中,還有二個下午可運 用,於是也敲定了以電影賞析的形式來推展基金會愛的精神。 我擇定了由魯冰花改編的《孩子的天空》,一遍又一遍,反覆地觀賞此影片 的過程中,我發現到它的深度及感人的張力,於是在我準備作業中,有了提問分享 的方向。 首先,暖身活動的展開,皆是以與本片情節一樣的劇情模式來進行,即是用粉 蠟筆繪出自己名字的意涵。榮民之家的阿公阿嬤們,太久沒畫圖,剛開始有怯縮、 有放棄的意味,感恩藉此,我與將近70位老人家有了親近的接觸,感受著他們的心 情。他們雖然思索、進度較緩慢,但在我一一提示及鼓舞之下,最終幾乎多能用自 己解讀的圖像,畫出自己的名字,時而討論、時而與鄰座分享,發出陣陣此起彼落 有自信的笑聲,那場面就如預期中的溫馨。 而銅蘭國小五年級的孩子們,已是以期待的心情來觀賞電影,暖身繪名過 程中,同學們彼此幫忙參照,就如電影情節一般,令人不覺莞爾,小朋友們 天真活潑,充滿想像力地逐一介紹自己的名字,圓滿了一場暖身活動。 無論民政社區、榮民之家或銅蘭國小,皆是分兩次來觀賞影片,每場次 的後半段時間皆以當場次的劇情來分享及討論,同樣的議題,但回應的層次 卻不盡相同。 例如,劇中主角古阿明的死亡,對於老少觀者,從觀察他們的表情,知曉 這死亡議題,對他們是具有相當震撼力的,尤其是有近九成的銅蘭小朋友對整部 片子最為印象深刻的情節居然都是「古阿明死了」,這個答覆也給了我極其的震

◆文/黃瓊蓮(本會讀書會帶領志工)

撼,雖然在備課時已針對這部分做了多重的探討,沒想到還是出乎意料,原來「死亡」 這個議題在孩子的心中是如此有強烈的衝擊力。是以,聽完銅蘭小朋友的感受,我回 饋的是在日常生活起居中,我們可以如何來愛惜、保護自己的身體?這部分的討論因貼 近了孩子的心,七嘴八舌之下,孩子們的臉上又有了笑容;而對於民政社區及榮民之家 的長者們,我理解死亡對他們而言,是感傷是無可奈何的,所以在他們尚未開口之前, 我以自己每晨起床時,都會先說出「感恩天地、感恩空氣、感謝我的身體、感恩所有的 人、感恩萬物、感恩生命的存在」的話語,來鼓勵他們,同時強調要說出聲音,來展開 美好嶄新的生命的一天。帶領者在分享的過程中,對有些過於特殊或敏感的議題,似乎 也不必太刻意的去做探討,就留給觀賞者一些自我思索的空間吧。 其他討論的大綱,也多是以這樣的層次來分別進行,預先反覆多次的看、記錄、 討論,不太能確認的情節也和杰志大哥一起商討可以如何進行,這是我花了最多心力 的地方。 我喜歡看電影,有感受有感動的電影,就會認真去讀它,再融合自己的生命經驗 與人分享,我樂愛電影讀書會。

花蓮第一屆帶領志工培訓心得 ◆文/胡蘇珊 (本會讀書會帶領志工)

開始參與讀書會帶領志工培訓時,對於課程內容和安排內心有許多猜 想;我也很擔心自己是否能順利達成培訓中課程或自我的要求而有許多不 確定及不安,在實際生活中不斷與自己對話、和情境練習的過程,是很辛苦也 很有挫折感的,而曾有多次想放棄的想法。 所幸,在培訓中每個作業、練習或學員的互動和支持中,都不斷地提供我 前進的動力,而四層次提問也讓我學習如何將各類材料分別用不同的層次給予 其客觀性、映照性、詮釋性、深探性的問題,也給予我在面對事物時能有機會 用不同的面向去看待或與它對談,也開始能學著用提問法去了解和接納身邊人 們情境中的想法、感受和行為,進而更貼近他們;而對自己幫助很大的是因在 課程與生活間不斷體驗及練習有關情緒、壓力、依附關係…等課題時,開始懂 得用成人的眼光去覺察以前和現在的自己和家人,也慢慢地接納過去和現在的 成長經驗,也漸漸地學會在任何狀況下,改善自己在陪伴和照顧自己及家人的 對待方式。 而接觸到初層次/高層次同理心、具體化與探問的學習及練習中,發現其中

細膩的方式是能在說話中給予人不同的感受、想法和行動,讓自己與他人享有自由 選擇的機會、受尊重與信賴的相處方式;過程中的點滴實非文字可描述,卻在生活 實際運用上增加許多內在自我及與人互動中良善的支持力量,也開始讓彼此能有選 擇性及智慧的對待方式,家人間信任、情感和互動模式也因此大幅提升。 就拿最近的生活做比喻,小一的小兒子主動想用家庭會議的方式改善自己的 行為或狀況,小四的大兒子感受到生活沒有規律而提出每週課表式的生活計劃,而 自己也能明顯覺察到我開始能與人設立與維持明確的界線,感受和行動不再有任何 不滿或委屈…等,這些都讓我們的生活和與人的相處品質提升許多。 在學習過程中常因學員們溫暖的支持、基金會積極有心的培育,也因看到自 己在嘗試數次成功和失敗經驗下,重新覺察和接納自己或家人間的感受、想法、 行動和期待…等的過程中,看到生活每天都起了小小的改變,生活開始變得輕鬆愉 快,年幼的孩子也開始改變了…,鼓勵了自己要為了自己、家人和往後能服務有需 要的人而成長、更要學習如何去愛自己和其他人,成就自己身而為人該有的境界。 我想這樣的堅持是能正確的。

愛上影

愛上影劇團《啃老族》巡迴演出:6/28樹林國小、10/23蘆洲仁愛國小、11/12蘆洲國小、12/11新竹學習中心

參 加「愛上影」原本只是為了退休生活找一個可以活動的地方,至今卻已 過了四個年頭,當初的目的已然達成,但是增加了我個人成長的經歷, 卻是始料未及的。讓我來細數如下: 第一:演戲這件事,我是很陌生的,但在開頭的兩年,我發現了我原來 可以有那麼多的「表演細胞」,這是我未曾體會的。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發 現了許多肢體動作,打開我很「自我」的心房,尤其是要與他人的互動,不但 我要看到別人的存在,別人也要在意我的行為,我的眼神與他人的眼神,我的 身體動作與他人的肢體,都是有意義的在傳達,不是那麼無意識的。 第二:發現「愛」是多麼的廣泛,在頭兩年,我們所演的單元劇中,都 是一個個小小的愛的表現,親子之間、婆媳之間,均是存在的相互關懷,即使 是互不認識的路人甲、乙,都可以感受到那種互相照護,人與人之間多了一些 關心就是一種愛的表現,在劇中、在排戲的過程,團員間互相提攜的默契,充 分發揮了生命共同體之精神,任何一齣戲均無法靠著某一個人可以完成,即使 是短短的十分鐘的戲,從劇本的完稿,演員的貢獻及觀眾的回饋都是給予我們 「愛」的表現,縱使沒有任何語言來述說著「愛」這個字,但在內心發揮的卻 是愛的精神。 第三: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因為我每週都要來參加團體,所以特別將

該日的時間空出來,讓我可以有餘力持續這數年之久,這是需要家庭每個成員的 支持;參加劇團純粹是志工性質,那要在每週出現,如果沒有那樣的背後支持, 不可能可以成就我有這樣的機會,所以很感謝家人。另外在外演出前,勢必會額 外增加許多時間練習,過程中就會減少許多原本的家庭生活,也非在預期、可以 知道事先作安排的,這是需要家人的包容與諒解,在這也是我對家人的感謝。 第四:其實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發現了「我是怎樣的人」,如前所 述,我不是一個會表演的人,因此,我沒有設定我會成為演員,但在這幾年中 我認識了我自己是那樣的有彈性,但是我也很堅持我個人的認知,對於不成熟 的看法,我不會很容易說出來,就是有那麼一點點的自信,所以自信是我個人 的優點,但固執卻成為我的缺點,在這些過程中,使我再一次的發現我有這樣 的特質。 同時在演戲中,我也發現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但是卻不容易表現,我的 感覺似乎被「關」起來了,但在戲中有那麼些許對白,是可以讓我有所感動的, 縱使我不能夠用語言來描述,但我相信這些感覺會被激發出來,讓我和他人都可 以生活在「感覺」之中。 參加這個劇團,演戲雖然是主要的任務,但那附加價值卻是不可細數,夥 伴之間的和諧與幫助,更是令我珍惜。


新竹學習中心/愛的禮物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回到愛, 包袱竟成了力量 緣起 因著對電影的喜愛,我認識了基金會。在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真的有 這樣一個安全的地方,有一群人願意陪伴我,願意接納我的各種脆弱,沒有批評 與指責。懷著感恩與惜福的心,我享受著每一次讀書會被接納的福氣,深深地, 感覺著自己的好與不好。

躊躇 某一天,新竹學習中心第一屆讀書會帶領志工培訓的招生簡章悄悄出現。 我的心開始躍躍欲試:這不就是我想做的嗎?一定也有很多人需要被聆聽,而我 願意做。另一頭,理智也沒閒著:「唉喲,八個月耶,先生、孩子、婆婆,他們 會支持嗎?我真的適合嗎?從來沒試過這麼長的承諾…」心裡「帶著不安、帶著 勇敢,目標向前」的聲音贏了!我決定跟不安共處,要一次「做自己」的機會。 我報名囉!看著滿滿的課程,是興奮:「哇,二十年前就想上而錯過的課,沒想 到,我現在來上了。」是緊張:「不知道我會發現什麼?會不會太刺激了?」

學習—角色定位 培訓第一階段:認識基金會、定義志工、認識讀書會。基金會從醞釀、成 立、到開展,從任修女、美智老師,到美霞姊、王董與志工伙伴,有願:提供有 需要的人成長的空間與服務;有傳承:能做盡量做;有希望:相繼成立的新竹、 花蓮學習中心與新增志工。志工,一個被使用過度的名辭,在課程中,我有了相 對清楚的認識。把自己放在愛家社區讀書會帶領人這個位置上,期許就出現了: 「是的,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有許多人需要幫忙。」接著,跟著方隆彰老師, 把「讀書會」,扎扎實實地認識了一番。上課的當下,老實説,有一種啃食山東大 餅的感受。很硬,要用力,怕噎不能囫圇吞,咬久了,香甜滋味就出現了。是的, 它不容易。有主題但不限制、有帶領人但人人是主角、有進度但因人而異…我,有 點怕了…

學習—認識感受 大餅啃累了,還好有感性的課程來放鬆一下。在一次次的活動中,老師帶著大 家「發現」感受。剛開始,對感受,我只有少得可憐的形容詞可用。在團體的激盪 中,我看到了一座豐富的花園,開滿各式各樣的感受,而我,擁有它。原來,我根 本沒有好好認識自己啊!這下子有趣了,發現感受/情緒,成了我的小遊戲。

2014年1月.第37期.

學習—傾聽、同理 發現了自己,就有了發現別人的手冊。這個階段的課,幫助我從混亂的人際 關係中,理出一條路。老師帶領我們尋找入口,探索每一座豐盛的花園。我要説, 同理不容易,當自己都聽不到自己的時候。 接下來,重頭戲「家庭溯源」登場。琇慧老師很貼心,先問了大家對課程的 期待,然後深入淺出,讓大家在自己的速度裡,重回原生家庭,尋回記憶、重新詮 釋,然後,生出新的力量。過程中,老師堅持而溫柔的引導,總能讓當事人及陪伴 的伙伴們,深刻體會家庭動力,把更深層的感受帶出,產生改變的動力。課程上到 這裡,整個人感覺鬆鬆的,好想就停在這樣的柔軟感性裡。

學習技與巧—四層次與實際演練 深吸一口氣,回到理性吧!帶領人技巧課程的壓軸。方隆彰老師在讀書會 的領域裡,耕耘良久。只要有老師在場,團體的「流」就很順暢,成員都能在其 中,不著痕跡地被引導著,思考能循序漸進由淺走向深。除了四層次的靈活運 用,我想老師渾然天成的「修為」參與其中、出於其上,更是我努力的目標啊!

突破—回到愛裡 結訓前,方老師帶我們來到修女最常用的「察覺圈」。雖然從培訓開始,察覺圈 就一直出現,大家都「認識」它,但卻「不熟」。經歷了完整培訓的過程,加上老師 臨門一腳的「微分」察覺圈,我在最後一堂課,拿筆寫下對過去事件的察覺練習時, 有了重大突破! 終於,我找到了平凡生 活中的「愛」!那是一種眾 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 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

回顧這段培訓的日 子,就像回首過去的人 生。這樣的回首,拿掉了 抱怨,放進了感謝,包袱 竟成了力量。原本「就這 樣也無妨」的困頓,有了 新的可能性。 我想,未來的生命不 一定風平浪靜,但一定有愛 相隨。

花 要 綻 放 , 愈 冷 才 愈 開 花 ,」這 是 讀 書 會 帶 領 人心怡鼓勵我的話,因為我的外號是日本名字 的「櫻花」。在基金會新竹學習中心,結識了心怡老 師,在她美麗的外表下,擁有更多願意將其生命故事分 享給成員的心,藉此激勵曾經失落的內在小孩,陪伴其 找回心靈的故鄉。因此,心中總有一股尊敬之意,所以 總稱她為老師,心怡總是說叫她名字就好,她的平易近 人更讓人喜愛向她學習。 在研討《任修女的親子學堂》讀書會時,讀到 我「 訊 息 這」部 分 課 程 , 心 怡 帶 領 我 們 如 何 學 習 與 運 用 察 覺 圈。我勇敢舉手將上課曾發生而心中過不去的心情當作 例子,心怡帶領我們運用三次察覺圈,回家那天晚上, 半夜突然領悟到,原來多年以來 我 ─的國中時期、出社 會工作遇到瓶頸時、生活中遇到一些的困擾及現在來上 課所碰到的困境,有了更明確而深刻的自我覺察。 原來我是那麼的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總是用乖 及順從來獲取肯定,而讓過去每一階段的我,那個內在 小孩,一直默默處於受委屈,心裡受傷而不自知。所以 當心裡過不去感到委屈害怕時,總是選擇逃避、離開環 境,離開讓我感到會使我受傷的人,不敢面對他們。每 當我提出困惑的問題時,心怡總是有耐心的陪伴在我身 邊,溫暖的包容與接納我的情緒,在課堂上給我台階 下,叫我放慢速度思考,好好陪伴過去的自己,看看發 生什麼事?也因此我缺憾的人生拼圖給一塊塊連結了出 來,內心充滿喜悅與感動,終於察覺也找到我那內心失

愛的禮物 4

在當下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的立足點, 當我們能活在當下,我們就能 跳脫過去未來所帶來的情緒、 感受,安在當下的實相中。

去已久的角落。在我生命中不同的階段,那不被重視的 感覺,深深傷害自己而不自知,渴望要被人重視。現在 我學會陪伴自己內心的小小孩,給她時間及用愛去滋養 她,使其成長茁壯。 老師提過 海「星 的」故事,我慶幸是被她撿起投向大 海的那顆海星,我的心自由了,真的無比快樂。感恩帶 領人 心怡無私及有耐心的陪伴,讓我看見了自己、找 到自己、重新認識自己,對自我價值更加提升及肯定。 更感謝基金會董事長與美霞姐付出的心力及關愛, 以及曾經教導過我的帶領人與主任職工們,還有一起成 長的同學;在心靈探索與成長的同時,陪伴著我,使我 了解要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也讓我的婚姻更加幸福穩 定,孩子可以 更快樂健康地 成長。 現在我有 小小的躍進, 就是鼓起勇氣 參加新竹第二 屆讀書會帶領志 工培訓,給自己 學習成長與付出 的機會,希望別 人能和我一樣, 從成長中看見自 己,肯定自我存 在的價值,共創 幸福美滿和樂的 家庭。

年前我在加拿大參加一個課程,老師要學員一個 一個面談,當老師問我為何而來?我進入頭腦思緒, 開始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情緒跟著牽動,眼淚也來了。 老師說:「停止你的故事,呼吸,眼睛注視著我。」 當我定睛於老師時,發現思緒不見了,眼淚也停了。老師 說:「在這裡,在當下,這裡很美,好好享受。」 這是一個奇妙的體驗,我(觀察者)看見頭腦內的 自動系統,當我(訴說者)開始想我的處境,於是陷入 過去的事件中,進入不知該如何的狀態,我(訴說者) 覺得無助!再來眼淚上場,而那時我遠在加拿大,這一 切並不是發生在眼前。 這是一個奇妙的經驗,透過呼吸,透過注視眼前的 事物,頭腦的思緒停下來了,我回到了當下。 頭腦像一匹野馬,總是過去未來、古今中外的跑啊 跑,而身體就像是個樁,可以繫住這匹野馬,讓這匹東 奔西跑的野馬停下來;身體總是在此時此地,當我們回 到身體,我們就立即回到當下。 讓我們學習將覺察帶入身體,時時刻刻記得自己的 呼吸,並且感知身體感官的覺受。聆聽見存在的聲音, 讓耳朵只是個收音器,無分別的收納存在的聲音;讓眼 睛就像鏡子一樣,只是讓存在的所有顯影在你的視覺, 也就是以平等心來看待存在眼前的一切,不特別去注視 任何東西;感知空氣中的氣味,感覺皮膚與空氣接觸的 感覺,透過對身體的察覺,頭腦安靜下來了,我們同時 也來到了此時此刻。 身體是靈魂的住所,當我們回到身體,我們也就回 了內在的家。讓我們持續的覺察!覺察!覺察!持續的 活在當下!


回家

◆文/李亞利(本會讀書會帶領志工)

文 ◆/劉美雲(報名台中第四屆讀書會帶領志工培訓學員)

入基金會約略是半年前的事,剛開始是朋友的熱情 邀約,她說有這麼一個地方可以增長智慧、可以分 享經驗、可以看書、看人、甚至聽聽別人的生命故事 …… 這讓我不禁好奇:「真有那麼好嗎?是個什麼地方?」 於 是帶著些許疑惑、些許期待,我參加了愛家社區讀書會。 讀書會的課程中,有導讀的引導、提點和夥伴們的 熱情回饋,有時候彼此之間的默契常常讓我覺得不可思 議,我們不像初識反而更像是老友久別重逢,於是,書 一本接著一本讀過,頗有欲罷不能的態勢,我很快的融 入這個大家庭,彷彿她早已經等在那兒,只等待我這迷 途的羔羊歸來,回到溫暖安全的羊寨,補充滿滿的精神 糧食待他日身強體壯,又可以勇敢的迎向人生旅程中的 風風雨雨。 一次次的反省與體悟,慢慢發覺人生中的許多事 情其實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選擇,期許自己以更飽滿的 智慧、更圓融的身段,去經歷生命的洗禮。 我常笑說自己在基金會練功,回到家裡找家人 練劍,如果發現這般招式功效不大,就趕緊回基金會 再練它幾回幾式。如此來來往往、勤以補拙,功力自 然大增。果不其然,家人也漸漸感受到我的成長與改 變,家庭氣氛、親子關係、夫妻之間的溝通 慢 …慢 也 能得心應手、迎刃有餘。人家說的福慧滿溢應該就是 這種感覺吧! 一位學佛的朋友告訴我,布施分三種:財布施、法 布 施 、 無 畏 布 施 。 她 說 :「 好 的 想 法 就 應 該 分 享 給 其 他 人,讓別人也可以受益,這就是法布施。」我發現我聽 懂了這些話,於是我想把很多、很好的觀念與做法分享 給需要的人。這時基金會的志工培訓又為我敞開雙手, 我像被磁鐵吸引一般無法抗拒,我熱切的想參加培訓, 因為我想知道渺小的我,如上天的一顆小小棋子,究竟 可以發揮多少影響力,我的存在能帶給別人多少的喜悅 和幫助。我深深期許,如果我可以帶給他人一點點正面 的助益,於我那將會是大大的喜樂。 家庭是一切關係的根本,夫妻溝通更是家庭美滿 與否的關鍵,父母親的觀念與教育、家庭氛圍更可能影 響孩子的一生。基金會推動各種相關課程,提升自我認 知、增進家庭幸福,進而促進社會安定和諧,我相信如 果結婚前做足功課,結婚後就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事 前的預防重於事後的治療。這樣的理念在十幾年前就因 緣際會埋下種子在我心中,這些年來我不只深深認同更 實際著手推動。 說到這兒,有一種種感覺慢慢襲來 對 …了!就像半 年前初入基金會大門的那種感覺:「我,回到家了!」

愛家社區讀書會分享

台 中 學 習 中 心

2014年1月.第37期.

志工在職訓練分享

讀書會的 家 庭 作 業 寫出家族史,並試著告訴同學,給自己整 理的機會

「敘事取向同儕督導」老師引導大家 互相討論

在 基金會參加的在職訓練課程裡,最刺激的莫過於方隆彰老師的Charting method! 好久沒有動動腦筋深入想過,重點到底被作者寫在該段落的哪兒?記得一 開始時,方老師用著一篇《牧師和牧童》的短篇文章,要我們討論該篇文章是要 表達什麼?我發現我自己的「重點」是屬於主觀的角度。這時一直困住我的便是 「主觀」。課程中,我問了老師幾次,如何分辨是「自己的主觀」或是「客觀地 讀到作者的想法」?已忘記方老師給我的回應是什麼了!但是經過4次在家中埋 頭苦練的「架書織書」過程,我慢慢看到我自己的轉變,如何先做到讓自己客觀 地停留在作者的重點裡,再主觀地進入我個人的詮釋! 接下來的幾堂課,雖然在練習中會因為方老師的「標準答案」的出現, 心中有挫敗感出現,夥伴們總是會互相打氣提醒著:「方老師已經用了20多年 了!」心中確實舒坦不少,恢復能量,準備接下老師再給的回家作業! 在家中埋首苦寫的過程中,我邊寫邊碎碎唸著:「吼……重點是什麼呀? 還要字越少越好?怎麼寫呀?」孩子在一旁回著:「你知道讀書很難了吧!」孩 子呀,讀書雖難,活出自在的生活更難呀! 另一項震撼的在職訓練課程則是「家族排列」,參加家排的活動已有多次 經驗的我,總是在團體裡觀看,卻從未當主角排過自己的生命故事,或許是害怕 面對問題吧!經過學姐以及夥伴的鼓勵,我這次豁出去了,鼓起勇氣向老師要了

一次機會。走位過程中,我經驗到不可思議,這些代表都不知道我的生命中曾發生 過的事件。過程裡甚至還出現我從未經歷的發生,那是屬於我父母生命歷程的部分 (我還未出生的故事)。曾經透過父母的敘說,我只知道我父母生命故事中的些許 片段或是單一角度的結果,當具體在我面前呈現時,我帶著滿滿的驚訝,家族排列 這威力真是驚人,自己親身經歷過後,更加證實家排的奇妙旅程居然是如此真實! 我也知道為何我一直躲著不敢排列,結果除了出乎我意料的部分,也讓我看到我 知道,卻不願面對的事實真相。用力藏了多年,使力地掩蓋,居然在自己的眼前上 演!面對真實的自己真是不容易呀。 再來走到「敘事取向同儕督導」課程!在這一天的課程裡,我看到老師讓我瞭 解到每個人都有能力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個個都是面對困難的專家。這個說法, 給了我很大的力量,雖然聽在耳裡,心中感到喜悅,但我知道要如實執行卻是「不 容易的很多次方」呀!在這課程裡,我自己另一項自我發現是,我找到多年來心中 掛念的滋味,那便是參加學姐帶領的讀書會時的難忘滋味。原來就是學姐在帶領過 程中,肯定著帶著困難而來的我,是可以面對困難的專家。經由當年的帶領人的陪 伴加提問下,以及完全不給建議的美好過程裡,在我心裡紮實留下美麗難忘的五本 書當成員的經驗。這感受,與敘事的陪伴好相似!當我被問到為何一定要再度參加 學姐的讀書會,之前我總是說了一長串,現在我或許可以具體簡短地說,我似乎在 學姐身上經驗了「敘事的陪伴,滋養了我!」袁美玲學姐,謝謝你! 最後謝謝基金會願意給出這麼豐富的課程滋養著我,讓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 見自己,陪伴自己,陪伴他人! 編註:Charting method是一閱讀結構法,「Charting」發音似「架」亦如台語織毛 線的「織」(音洽),「架書織書」都在形容抓出書中層層重點的過程。

任林學苑學員分享

轉念思考之後

◆文/鄧慧蓮 (「一念之轉」工作坊學員)

在 參加基金會「一念之轉」工作坊課程之後,就迫不及待回家實作「轉 念作業單」。什麼是轉念?就是將原本根深蒂固,不管是對人、事、 物所產生的不愉快、不舒服的感覺轉換成願意再接受對方,並期待與對方產 生不同相處經驗的想法。 轉念的課程要與自我覺察一起使用,從時時察覺自我的想法、觀念當中, 試著將心中所呈現的想法歸納、思辯、統整、釐清再加上轉念。只是這不是我 們習慣的方式,所以常常在遇到事情時並沒有細細體驗、思索這些,也就會無 法留意到事件的最核心部分,覺察不到可能引發事件的主因,這是我們要學習 的地方。我們要做的就是將事件核心重點透過轉念想法,把總是重複發生又困 擾我們的人、事、物、情境,用不一樣的想法來面對,產生不一樣的應對。 下面舉一個關於轉念思考的實際例子與朋友們分享: 在我們的一生中所經歷的大大小小事件中,總會有一些你不想再碰觸,不 想再面對的人、事、物。 對我而言,在與母親的來往中,老會覺得就算心裡很想沒距離的跟媽媽親 密互動,卻總是事與願違,得到的是一次次的困惑、無奈。媽媽住在遙遠的花 蓮,依賴電話與媽媽聯繫,但媽媽接到電話時總是草草說完掛斷,有時透露著 不耐煩的口氣,而我總是耐著性子,試著引導或用玩笑的方式,希望透過話語 可以慢慢走進媽媽的心裡,但是似乎沒有多大的作用,每每掛上電話出現的是 無力以及不解。這樣的事一再地上演著。 說到轉念思考,就是將你最不想面對的人、事、物,在自己害怕經歷、不 願意面對的情況下,轉換成期待經歷,而且會想要更深體會內在之間我們與他

一念之轉課程利用練習的方式,改變大家的慣性

們的連結。當我在轉換思考後,我發現在媽媽的人格特質裡,她一直努力、忙碌 的過日子,每天休息時,她已經筋疲力盡,也才甘願坐在椅子上休息。所以忙碌 是她的生活寫照,她總是能在每天生活中找到很多的事情,會讓她忙忙碌碌的過 著每一天。細想或許這就是她認定的人生價值吧。 經過這一番思考,我發現了原來提醒媽媽慢活,告訴媽媽她的存在價值,是 我們知道她能愛自己,能以自己的需要為依歸過生活,這就是我們心裡最為重要 的媽媽。 當這樣轉念思考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我不再畏懼撥電話給媽媽,並能適 時提醒媽媽慢活的重要性。反而期待在電話往返中能看見媽媽的改變。所以轉念 思考是人生中,非常有價值的一種思考方式。這是我的經驗,開心與大家分享。


台 北 學 習 中 心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2014年1月.第37期.

「大樹成長班」讀書會分享

◆文/陳正麗(本會讀書會帶領志工)

成員分享

看 著一篇篇成員的心得報告,感受到在一個個生命故事的分享中,透露著些 許疼痛的心情感受,讓我不禁想起多年前有一首歌,歌詞是這樣寫的: 「有一個聲音,在我心坎,峰迴路轉,如此糾纏…,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 年…」 隨著《孩子的心,我懂。》這本書的閱讀,像是聽到任修女不斷的聲聲教 導,溫暖的帶領學員一步步回到那久遠的故事、安全的感受當下鮮明的心情, 誠如學員的分享:「溫暖、無差別的溫馨,上課時我幾乎忘了我是受刑人的身 分…」 而我也落入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起初,急著將修女的理念介紹給成員, 所以就一口氣說了好多書上的觀念,結果是成員聽不懂,而我也有很大的挫折 感,而後,不斷改進彼此互動的方式,慢慢的營造出一個可以讓成員信任、安 全表達的空間。 還記得成員一開始的坐姿:緊緊靠在椅背上、時而閉目養神、時而遠遠 的觀察著妳,好像在這空間裡發生的事,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慢慢的,肢體 起了些變化:身軀開始前傾、眼神有了專注,還有那帶著些疑惑的表情,似 乎連結起以往某些經驗似的…,終於開口說話了,說出內心裡深深的疑惑,也 分享了自己現實生活裡的體悟,如修女在書上說:「婚姻是一個承諾,是一個 決定,愛不是一個感受。」成員滿臉滿足的笑著回應說:「就像是我現在在牢 裡,但我的太太還是把孩子、把家顧得好好的,等我回去一樣。」我想那是一 個充滿溫馨與感激的體悟。 大樹成長讀書會的成立,雖然只有一年多、也才經歷過三次的團體,但這 些日子的相處,我體悟到修女書上說的「孩子為父母婚姻傷腦筋的心情」,也 期許自己能在這裡繼續傳達修女的教導~重生與創新做大人。

◆文/蔣佳偉(「大樹成長班」讀書會成員)

樹成長讀書會,這是我入獄以來參加的第二個團康活動,也很感恩 三位老師,這一個半月來的教導和用心,及不厭其煩地對我們這群 受刑人發揮愛心!更讓我多認識了一個諮商輔導的開拓者「任兆璋」任修 女的偉大,以及把終身都奉獻給天主的精神也令我動容。 在《孩子的心,我懂。》書中有提到許許多多的重點,如培養自我 的價值,尊重孩子的價值,察覺感受,聆聽他人,與負責的表達自己,更 看重孩子為父母婚姻傷腦筋的心情,任修女疼愛小孩,更可由本書中的字 裡行間嗅出修女奶奶疼愛孩子的溫馨氣息! 其實我來自單親家庭,父親在我三歲時已往生,所 以我沒有辦法去體會那些有父親疼的小孩那種滋味,而 母親為了讓我不感自卑,更是拼命賺錢來滿足我們兄 弟姊妹之間的物質需求,但亦因為沒有愛的原動力, 而使我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忽視了母親的感受,而以 「犯罪行為」來換取童年沒有得到的「被珍視及被疼 惜」的原因吧! 當然,在書中也有談到小孩子就是需要有人在他 旁邊,而不是要有人替他做,而是有人在他的旁邊, 他的注意力就會拉長,雖然我現階段沒有小孩,也無 法去想像帶孩子的辛苦,但我也會趁著這個機會多多的 充實自己,也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更讓母親看到兒子 的改變,這樣才對得起三位認真教課的老師,和任 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的無私奉獻。

志工進階培訓分享

月時,參加了基金會的志工 進階培訓課程「生命記憶創 作師資培訓工作坊」,一共上了四 天半的課,由王介言老師帶領。 說真的,要仔細回顧生命各 個階段的歷程,甚至從已經模糊 的記憶深處尋找故事,然後和自 己對話、和伙伴分享,再透過各 種媒材去創作,藉此重新審視自 我建構,短短的四天半時間,確 實太倉促了些。老師很熱心地教 導了我們很多帶領方面的技巧, 但是在課堂上,可以從容去體會 內心感受的時間並不是很足夠。 課程結束後,基金會希望我 們十位參加的伙伴可以彼此做一 個學習分享,我才開始認真地思 考,我要呈現出一本怎樣的作品 和大家分享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我費心完成 的這一本生命故事手工書,是想給 誰看呢?因為多年來已接觸不少有 關生命回顧及重塑的課程,所以心 裡頭並沒什麼意願想去完成這樣的 一個耗工費時的作品。後來靈機一 動,想到兒子這些年在大陸工作, 每年可以見面相處的機會並不多; 女兒雖在台北,但亦是忙於工作, 能夠坐下來談心的時間也很少。那 何不就來做一本名為 這個暑假 的 手工書,讓兒女知道媽媽這個暑假 都在做些什麼?生活過得如何?這 樣他們不也可以因為了解媽媽的真 實生活面貌而更放心? 我把課堂上老師帶領我們做 出來的每一張作品,重做編排,加 入照片,並一一寫上生動的註解。 沒想到單是這些就可以將自己最近 三個月的生活及心情狀況,還有一 些對過往生命的回顧及感想,呈現 得相當完整。在這個夏天裡,我去 了拉拉山做森林浴,與好友午餐歡 聚,帶從加拿大回台度假的姪子看 展覽,出遊拍照,除了志工進階培

文 ◆/黃順順(本會讀書會帶領志工)

訓課程外,還上了解夢的課,學了八 堂法國藍帶料理和佛朗明哥舞蹈,最 後還單獨一人當背包客,去阿里山玩 了三天。 課堂上我們對生命各階段所做的 創作品,我也都放在這本作品裡,讓 孩子們也可以清楚媽媽生命的轉變。 從小時候極度害羞、膽怯的女孩,到 了青少年期居然像脫韁野馬般玩瘋 了。進入婚姻以後,無助徬徨的心境 以及因為困頓而出來到處學習,很幸 運地,在 年加入了基金會的志工行 列,感覺自己開始一步步朝向內心深 處真正想要的人生邁進。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獨特的 過程,但都得從磨練與學習中成長。 隨著每次的挫折,一點一點地雕琢自 己的個性與觀念,去蕪存菁,漸臻成 熟。有時候,我們難免被環境折磨得 茫然失措,甚至沒察覺地矮化自己, 喪失自信,幾乎忘了在自己的生命故 事裡,我才是主角。 很感恩,透過這次作品的創作過 程,我更清楚悟到,只要你願意,你就 可以活出一個閃亮耀眼的人生。

共同學習的伙伴們,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手工書

好奇心及增進職能的驅使 下,報名了基金會志工在職 訓練課程「完形治療」。就在一次 次的體驗活動當中,看見心中那片 「失落的拼圖」,讓內心深處抑鬱 的情緒完整的抒發得到滿足,一顆 失落的心,找到回家的路。 記得某次的活動中,蔡修女 讓我們在撒落一地的圖片中找尋最 相應、最有感覺的三張圖片時,我 一眼就看到那張有個女人依靠在窗 前帶著微笑的圖片。那是我童年中 最溫暖的記憶。因為父母做生意很 忙,所以照顧陪伴我最多的是「外婆」。每次放學帶著輕快腳步趕著回家,很 期待飯桌上外婆又要變出什麼新奇好吃的飯菜。尤其是在打開大門的那一刻, 總是看到外婆臉上那一抹淺淺的微笑就像是早晨溫暖的太陽,及那句「你回來 了!」親切的問候,把一整天的不愉快瞬間融化了。即使現在,我依然能夠深 刻的感受當時的溫暖及被疼愛的感覺。外婆就像是一棵大樹,庇護著我們,為

兒時的我,遮風擋雨,而我也理所當然的 依賴著她。 當開始投入職場之際,外婆中風住進了 安養中心。公司正逢忙季,允諾工作做到 月底就可以陪伴照顧她到晚年。不料幾天 後外婆突然撒手人寰,心中悲痛不已,為 什麼老天爺這麼快就把她帶走,為什麼連 最後的心願都不給我機會。我沒有好好的 與外婆道別,來不及跟她說:「謝謝!」 還有「我有多麼的愛您,更想說聲對不 起!有時也會叛逆的頂撞您。我好想好想 再抱抱您,但一切都來不及了!」感謝蔡 修女用空椅的方法引導我把想對外婆說的 話,一股腦兒的傾洩而出,用最思念的淚水洗滌我多年來未說出口的傷痛。 回首當時的點點滴滴,您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心醜某人知,嘴醜通 人知。」(台語)告誡我們不要口出惡言,為人要厚道。您的深切教誨已內化 到我的生活中,成為我的身教言教,還有您那一抹微笑早已深烙在我的心中: 「阿媽,再見了!謝謝您!我永遠愛您!」

看見心中的 一抹微笑


10

2014年1月.第37期.

◆文/袁美玲(本會台北學習中心職工)

任林愛家社區學習計畫

社區自助成長團體 之現況與展望 會任林愛家社區學習計畫從第一階段的推廣成立讀書會據點,到第二階段的電影讀書會,第三階段任修女五本書 本 的讀書會,第四階段的九小時整合課程,走到第五階段就是讓所有的讀書會據點成為自助成長團體,終身學習。 現在北部地區持續在運作的自助成長團體有五個:台北學習中心的「愛的天使A班」、石牌國中家長、雙蓮國 小第一班、樹林自助團體、桃園永安尊爵社區。成員原則上都是讀完任修女的五本書後,繼續在團體裡學習成長, 進行的方式為運用電影、短篇文章、書籍、自我探索、澄心法、家族排列……等,主要的帶領人還是以讀書會帶領 志工為大宗,其次為成員輪流擔綱,再者為自費外聘老師,行政事務則多為成員分工負責。 未來,我們計畫將基金會的出版品如《與自己合作》、《愛的大小事》…等加入自助成長團體的延伸閱讀,並 規劃可永續經營的方式,讓每個有意願成長的夥伴持續自助學習,成為我們分駐在各地的愛的天使,協助我們將任 修女與美智老師的愛,落實在各個社區並且發揚光大。

九小時整合課程分享

文 ◆/羅羅(敦化國小讀書會成員) 我收到基金會通知 「針對完成五本書閱讀的 讀書會成員,基金會將協助整理個人在過程中 的收穫與學習,並從中發掘個人成長改變的方向與契 機。將五本書的核心精神理念,與自己的生命連結, 活用於日常生活當中。」我當下不假思索的答應了! 我認為這是最棒的祝福! 去年我自忙碌了二十多年的職場退任為專心家 務的人母與人妻,經常思索「如何不讓自己淪為繞 著孩子轉的陀螺?」、「如何避免成為自怨自艾的黃 臉婆?」 經 …孩子同學家長秋美姊介紹,而成為愛家 社區讀書會的一員。我們從二 一二年十一月《任修 女的親子學堂》開始,經過寒假,再讀《孩子的心, 我懂。》、《愛的學習》、《結婚前,結婚後》、到 《共脩此生》,在二 一三年六月結束。帶領人玉霞 姊告訴我們 「有時候看到自己前進一步、又倒退兩 步,是很正常的,畢竟這些行為或想法已跟隨我們 三、四十年,重要的是要經常自我察覺,才能有意識 地讓自己改變與成長。」在這近八個月的讀書會學 習,我學會了 「以愛自己為中心,才能夠實踐愛的 教育與管束孩子!察覺並表達自己的感受,進而正向 的溝通及更信任彼此!」為了避免再多退好幾步,因 此帶著期待的心參加整合課程。 在九月的三個週二上午,琇慧老師帶領我們 「察覺自己」、「同理心的傾聽」、「嘗試冒險與改 變」 當 …時我正經歷同住的母親因身體不適,鬧脾 氣,而長達一兩個月不和我說話的情境!從小我最怕 她和父親吵架冷戰數月的凝重氣氛,或用離家出走、 情緒勒索的方式達成她的目的。這種察覺是很深層的 傷痛,混雜著長女錯位的承擔、噤若寒蟬的恐懼、無 助的漫長等待 課 …程中聽到其他成員分享 「内疚每 週 去 看 八 、九 十 歲 的 父 親 與 婆 婆 時 間 不 夠 」 、 「 照 顧大腸癌術後的婆婆還被嫌棄」、「經常探視老母 而與妻兒疏離」等問題;當下我選擇「嘗試冒險與 改變」 告 …訴自己我已不是以前的小孩,我把媽媽的 情緒還給她自己,我必須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 善待自己與孩子;我一再地告訴自己「不要勉強自己 討好別人」、「忽略別人不適當的行為」、「隨時正 向地激勵自己」,要從乖小孩,成為長大的成人不容 易;如今母親已能夠主動和我說話,而我也能夠體會 那是她自己情緒的問題,而不是我不夠好的問題,終 能停止一昧地指責自己。 在這整合課程中,我與大二孩子的親子關係也逐 漸改善,因為「接納每個人都可以有情緒,只是表達 的是否適當」的轉念,這正是任修女五本書的核心價 值 「愛人愛己、不批評自己、讚美肯定自己。」這 先後九小時的課程,由琇慧老師帶領我們覺察自己的 想法與情緒,進而抉擇新的行動或轉換的想法,假以 時日,就能改變自己,更有愛的正向能量,活出生命 的喜悅!謝謝基金會所有老師、行政人員與成員們, 讓我的成長,使家人也能一起成長,家庭歡愉和諧, 生活更精緻,彼此更信任!

九小時整合課程分享

感受當下的自己, 並與過往的經驗作連結

◆文/黃國華(台北學習中心讀書會成員)

運用「察覺圈」,釐清舊有經驗的影響,重新活出新生命

兆璋修女的五本書,是非常貼近現代人生活的 任 武功秘笈,幫助我在與輔導的孩子、朋友和家 人間的互動關係上,都有更深的互動和流暢的傾聽與 對話,這次有機會做整合性的複習,真是非常幸運。 一開始看見這麼多夥伴出現在教室時,我真的 有點驚訝,將近30位曾經浸潤在基金會舉辦的讀書會 中,學習、成長,乃至帶領讀書會的夥伴,大家有 志一同的再回到熟悉的地方,繼續為己的生命成長努 力,繼續為能夠成為在生活領域中自助助人的生命領 航員持續進修。 剛上課不久,鄭紅綢老師一點也不浪費時間,在 短短的身體覺察掃描後,便把圖畫紙發到每個人的手 中。看到圖畫紙,我可開心了,因為用塗鴉,尤其是 雙手一起塗鴉,是一種可以讓我很自在的表達內在情 緒和能量的方法,很歡喜的用左手選了紅色字,來代 表我的內在圖像和潛意識,用右手選了綠色,來代表 現況和事實的層面。畫完後,夥伴們已能完全投入的 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分享,我看見內在那顆豐 盛的慈悲之心,和在現實環境中,自己正在籌劃幸福 學院時,內在的創意被侷限住的混亂狀態。也聽見夥 伴的生命願景和生活瓶頸,不過在鄭老師的引導下, 夥伴們不斷的練習聆聽、同理(先不要急著回應), 有些夥伴當場得到情緒的被支持和釋放,整個課堂的 氣氛,就像一個大家族的生命會談。到現在我都還深 深記得、深深感動著!

課堂的重頭戲,我覺得是「察覺圈」的練習。透過 這個練習,自己可以深刻的感受當下的自己,並與過往 的經驗作連結,我上週就做了一個深度練習!在這裡與 夥伴們分享。 第一張圖有提到:我覺得自己的內在的創意被侷限 住的混亂狀態。

用雙手塗鴉,看見生命的故事

平常,我有留意到,如果有水淹過我的脖子或從蓮 蓬頭的水從頭沖下時,我會有一點緊張,因此我利用 一次泡澡的機會,將頭埋入水中,去感受自己身體的 緊張。 慢慢地,我的緊張開始變強,然後出現情緒不安的 擾動,我如實的關照和接受他! 在接受這樣的情緒和感受一段時間後,我突然想起 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全家去恆春的王伯伯家玩,我和一 群小孩一起到海邊玩沙。正當我堆沙堡堆得正高興的時 候,從我背後突然捲來一個大浪,所有的孩子都看到浪 來了,開始往後跑,只有我背對著海浪,渾然不知的玩

著堆沙的遊戲! 接下來,整個海邊都可以聽到我嚎啕大哭的聲 音…… 我想,我是在那個時候,把創意、遊戲與危 險、不安全,深深地連結在一起。 而就在這個當下,我看到那個很小很小的男 孩,很勇敢的站了起來,開始邊哭、邊揉眼睛、邊 蹣跚地往岸上走。眼睛看不清楚地搖晃地走著、大聲 地哭著…氣急敗壞的母親突然出現在眼前,哇哇哇的 哭聲終於慢慢地在母親的呵護下停了下來。是的,在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很愛冒險、很有創意。我還記 得,有一次與母親和大哥到烏來搭雲仙瀑布的纜車 時,兄弟倆調皮地追逐著,一不小心,我差點就掉到 山谷裡!還好,我及時抓住鐵欄杆,身體懸空在懸崖 邊,把自己、哥哥和媽都嚇壞了! 回想起這段往事,讓我能夠重新經歷小小年紀 的男孩,無法面對和保護自己的經驗,並看到自己在 那麼小的年紀時,就已經很勇敢、很有應變能力地會 找方向和方法來自救! 我相信每個生命,在小的時候,一定有很多現 在的自己已然忘記的驚嚇或受傷經驗,大腦會把這些 受傷的情緒和經驗,慢慢沉入意識的底層。但在潛意 識裡,身體及生命其實會在不經意的時刻,清楚的反 映出這些潛意識中的傷痛,只要我們能清楚的觀照, 運用「察覺圈」的練習,我們就有機會去釐清這些影 響、啃噬自己能力和天賦的舊有經驗,重新活出燦 爛、天真、勇敢、真誠的新生命! 祝福您時時享有平靜的喜悅、豐富的生命、和 諧的身心!


11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系列 一

2014年1月.第37期.

台北學習中心2014年第一季工作坊課程

共  同主辦: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任林教育基金會 地  點:台中市南區五權南路100號,國資圖2F第一會議室 歡迎洽詢本會台中學習中心:04-2310-9533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系列 二

生活fun輕鬆

【自我照顧講座】

時間:2/22(六) 10:00-12:00 講師:邱惠振(諮商心理師、芙樂奇心靈成長工作室負責人) 當想法轉一個彎,我們的情緒就會有大大的不同。在兩小時的講座中, 可以學到有效轉念,以及學到簡單的自我放鬆技巧,幫助自己在生活中 發揮更好的工作效能,也更能自我提升生活的品質! 講師介紹 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協助過許多的看似無奈的生命故事,包括:憂鬱及焦慮 的成人、叛逆的青少年、過動的兒童,以及失序的家庭。但「發現自己是問題 專家,進而解決問題」,是我的成功經驗、也是態度,更是信仰。 我是心理師,也是講師。希望透過心理諮商甚至心理講座,讓更多的人有充沛 的知識與信念,面對人生,進而享受人生。

洽詢、報名專線:(02)2778-0703 吳美淑 小姐 上課地點 1: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00號5樓,近忠孝新生站3號出口 上課地點 2: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2號B1,近忠孝新生站4號出口

報名方式:電洽本中心04-2310-9533或E-MAIL:jenlinst@gmail.com

點:台中學習中心(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560之8號2F-1,近市政北一路交叉口)

台中學習中心2014年第一季工作坊課程

關於自己—你認識多少? 對於自己或許你想多知道一些,基金會希望可以藉由工作坊與你 走一趟自我探詢與自我照顧之旅,讓我們活出自己與持續發展。

費用:工作坊每場2000元 上課地點:台中學習中心(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560之8號2F-1,近市政北一路交叉口) 優惠方案(以下請擇一使用):同系列初、進階一起報名享85折優惠;提前一個月報名或3 人團報享9折優惠,學生享9折優惠(須附學生證影本) 報名方式:電洽本中心04-2310-9533或E-MAIL:jenlinst@gmail.com

本會講座、工作坊及讀書會開課訊息,更新日期至12月20日止,內容隨時異動,歡迎至本會網站(http://www.jenlinst.org.tw)或電洽各地學習中心。


愛 的 推 手

2014年1月.第37期.

12

捐款者的故事 9

◆採訪撰文/芃妮

有一次先生又責罵小孩,小孩因反抗發生嚴重爭吵甚至互嗆對方,當時我急於要插手幫 忙,但我開始有意識必須放手,我強忍離開現場,開始覺察、陪伴心情感受…那之後我發 現,先生和小孩因需獨自面對承擔衝突的撞擊,竟各自逐漸調整且長出互動相處的能力。 婚」是另一個磨練及成長的開始,而不只是 告別單身邁向兩人世界這樣而已。 我的原生家庭有七個兄弟姊妹,我排行老么。幼 時生活環境很窮苦,我的父親對家計很努力、負責及 辛勞;另一面卻很權威、霸道且重男輕女;也常對母 親動輒大小聲或漫罵,所以身為女生又排行最小的我並 沒有受到父親的重視或肯定。成長中給予我關愛、支持 與肯定的都來自母親,因而我和母親的感情深厚。在青 春期時,就常因為要捍衛母親而和父親頂撞起爭執;也 因身為女生想要升學受到父親許多否定和批判。在這樣 的情境中成長,使得我在互動中對於大小聲會起反感、 對抗,然而這卻也是我人生的功課之一、自我成長的契 機。 帶著童年創傷與不足進入婚姻,過程當然是傷痕累 累。尤其在婚姻親密關係中,很容易就讓我重蹈童年痛 楚,如先生的不善情感表達、遇到爭執就會大小聲、對 小孩責罵的教育方式…等,都會勾起我的痛處。我也常 會為了保護孩子而和先生衝突,就像小時候捍衛媽媽一 樣。漸漸我發現我們彼此的價值觀、對孩子的教養、情 感的表達、和原生家庭的界線……等都很不同,因雙方 的差異越大,溝通也就越難。而讓我感到最挫敗的是夫 妻溝通上的困難及惡性循環,這些都令我在婚姻關係中 越來越匱乏、越來越抗拒、越來越低潮,我內心既疲憊 又無助。 因緣際會下,我參加懷仁「協談人才培訓」的課 程,開啓了自我成長之路,也因此課程與任修女與美智 老師結了短暫因緣。接著幾年內持續不斷參加各種成長 課程,課堂中因為得到老師同學的積極傾聽、陪伴、支

持而逐漸長出內在力量,也慢慢學習察覺的能力、情緒 是怎麼回事、如何愛自己、自我負責…,開始對家庭夫 妻親子間愛的方式有更洞悉明瞭的信念…,這些在我面 對婚姻中的諸多困難與無助時,彷彿注入新的氧氣和希 望。 基金會創立幾年之後,我開始參加基金會開辦的 各種課程,偶而也邀請先生和我一起來參加夫妻成長 課程,共同面對、了解與學習化解家庭關係中的糾結窘 境。如參加過的「家庭三角關係」及「親密關係戶外體 驗營」等課程就受益頗多。接著又邀請先生一起來基金 會談話,當然先生剛開始是抗拒、難以接受的,但因著 我的堅持——為了修復夫妻與親子關係的決心,先生終 究還是持續和我一起來談話至今。學習過程中我們慢慢 清楚彼此的界線;我也逐漸看見自己的恐懼、不信任或 不尊重先生與孩子,而給予諸多的干涉或掌控,這些都 讓自己難以放手,讓對方無法成長、有壓力進而演變成 雙方關係的緊張和衝突。 記憶中有一次先生又習慣對小孩用責罵的管教方 式,小孩因反抗發生嚴重爭吵甚至互嗆對方,當時我 很難受緊張的急於要插手幫忙,但我開始有意識必須放 手,我強忍離開現場,開始覺察、陪伴心情感受,終於 使自己跳開、不再介入先生及小孩的衝突,過後我再去 傾聽孩子的心情。從那之後我發現,先生和小孩因需獨 自面對承擔衝突的撞擊,竟各自逐漸調整且長出互動相 處的能力。又因了解到小孩會為了拯救父母關係而疏忽 犧牲自己,當我和先生發生爭執孩子想介入幫忙時,我 也會對孩子說:「這是我和你父親的事與你無關、絕不 是你造成的或你的錯,你幫不上忙也不需要幫忙!放

感謝王進財、徐淳浤、顏沁欣、吳碧連,捐贈本會DVD。 感謝徐淳浤、袁大庸、葉文畬、吳碧連,捐贈本會圖書。

心,我們會沒事的。」也讓孩子放手將衝突的問題單純 化。我也發現到「相信」的力量很大,能讓自己放手, 讓家庭的人都更放鬆自由,家人的關係也逐漸改善了。 13年的學習成長路上,我學習了覺察、傾聽、陪 伴…的技巧,而真正幫助我開始能自我陪伴,是從每天 做「澄心法」開始——能夠每天覺察自己身心狀況、傾 聽接納身體內在的深感,進而可以慢慢全然接納這樣的 自己。當面對各種外在情境的發生時,較能回到自己的 覺察感受,自然就能不隨著外境起舞。另外信仰佛法、 學習禪修更是幫助我自我療癒的另一重要法寶,內在創 傷常以螺旋方式往下探,當我在陪伴自己內在深感或深 層創傷時,藉由虔誠信仰來自佛菩薩或神的慈愛和庇 護,更能讓自己安心放鬆且感受到愛、接納及寬恕而療 癒,也能逐漸開展智慧與慈悲能力。 進入基金會是另一場學習的展開,自我成長這條 路雖然漫長但絕對值得,我很感謝基金會對家庭教育的 貢獻,尤其敬佩欣賞董事長夫婦用心、無私、全然的奉 獻,於是我加入捐款人的行列,在這持續捐款的兩、三 年來,我看到基金會的成長,也感受到基金會帶給人的 溫暖、支持和信念,也祝福基金會能越來越茁壯,讓更 多人來此學習後長出能力而可以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提 升家人的關係,能過得更和樂平安。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