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 從生命之樹說起
2 - 卡巴拉術數
3 - 西乃山上的啟示
4 - 卡巴拉的上帝概念 Ein Sof
5 - 4 個世界
6 - 續 4 個世界
7 - 早於亞當出現的人 亞當·卡蒙
8 - 續早於亞當出現的人 亞當 卡蒙
9 - 認識《光輝之書》
10 - 另一經典 《創世之書》
11 - 摩西的手杖
12 - 卡巴拉發展簡史(一)
13 - 卡巴拉發展簡史(二)
14 - 卡巴拉發展簡史(三)
15 - 卡巴拉發展簡史(四)
16 - 十災與生命樹
17 - 續十災與生命樹
18 - 從靈性角度看日食
19 - 當物理學遇上卡巴拉
20 - 續當物理學遇上卡巴拉
21 - 載紅繩的意義
22 - 樂壇天后麥當娜
23 - Philip Berg 與國際卡巴拉中心
目錄
前言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席捲了大半個中國,歷時 14 年,給中外反動勢力沉重的打
擊,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留下深遠的影響。洪秀全為太平天國運動做出了巨大貢獻,乃至 孫中山也自詡「洪秀全第二」。
早年移居到官祿布村後,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他 3 次都在廣 州院試失敗落選,第三次在廣州落選後已經是 25 歲了,受此打擊回家以後重病一場, 一度昏迷。病中幻覺有一老人對他説:「奉上天的旨意,命我到人間來斬妖除魔。」從 此,洪秀全言語沉默,舉止怪異 。
1843 年,洪秀全作《原道醒世訓》,為未來的理想社會描繪了一幅藍圖:「天下一家, 共享太平,幾何乖離澆薄之世,其不一旦變而為公平正直之世也」。篇末附七律一首, 末句云:「各自相安享太平」。太平天國的國號,由中國傳統的天下太平的理想與基督 教教義中的「天國」觀念相結合而產生。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等引證中 國經書,説西方的「神」乃中國古已有之的「上帝」,亦即「天」,提出上帝是古今中 外的唯一真神,人人應拜上帝,不拜邪神,不行邪事,主張天下男女盡是上帝生養的兄 弟姊妹,要為「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理想而奮鬥。
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廣州跟隨美國美南浸信會傳教士羅孝全
學習《聖經》,曾要求受洗,但羅孝全不同意洪秀全對以前大病時所見「異象」的見解, 並認為洪秀全對教義的認識不足夠,洪秀全又要求羅孝全按月付工資給他,被羅孝全拒 絕,從而羅孝全拒絕為洪秀全洗禮。洪秀全失望之餘離開廣州,前往廣西桂平與馮雲山 會合。
在未正式受洗的程況下,到達廣西後以私塾教師為職業傳教,遠近馳名,而成為拜上帝 會。拜上帝會是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6 月,洪秀全在廣東廣州府花縣蓮花塘 (今廣州市花都區)創立,受基督教影響的民間宗教組織,並演變為政教合一的太平天
國。
無論以天主教還是基督新教的角度來看,太平天國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異端。然而,
「異端」一詞其實是相對的,正如新教視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守望台、神的教會等 列為異端,但是,對於羅馬天主教會而言,新教包括路德會、加以文的長老會和亨利八
世建立的聖公會都是異端,所謂異端,就是一個羅生門事件。
猶太教是所有亞伯拉罕諸教的老祖宗,在猶太教而言,不論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
從耶穌會到真耶穌會,乃至伊斯蘭教什葉派、遜尼派,通通都是異端,全部無一幸免。
比起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它們充其量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耶教的誕生,源於一名基督徒的迫害者掃羅(後來改名保羅),在從耶路撒冷到大馬士 革(羅馬帝國敘利亞省會)抓捕基督徒的路上突然發生轉變。根據使徒行傳記載,當時
掃羅被擊倒,眼睛因受比太陽更強的光刺激而暫時失明,並聽見耶穌的聲音,幾天後在 大馬士革他被亞拿尼亞治癒並受洗加入基督教並成為基督教主要的對外邦人宣教的使徒。
20 世紀的學者和神學家,比如 Hansome Conzelmann 和 John Knox,對於使徒行傳的 歷史真實性亦有所爭辯。根據有些學者的見解,使徒行傳中對於保羅走訪耶路撒冷的記 述與保羅書信中的記述存在矛盾。
其實,洪秀全受科舉落敗打擊回家以後重病一場,一度昏迷。病中幻覺有一老人對他説 話,與保羅受強光刺激而暫時失明,並聽見耶穌的聲音,兩者的異象比較起來,沒有誰 比誰可信性更高。究竟誰更異端,實屬見仁見智。
問題是,世界上何來會有這麼多異端?
兩餸飯在近年在香港非常火熱,每日其門如市,人龍不斷,其實,兩餸飯並非新事物, 早已存在於香港工廠、醫院、機場及碼頭等的職工飯堂,以及設於大專院校的師生飯堂,
作為一種碟頭飯供顧客於店內食用,也可裝在飯盒供客人外賣,在 2000 年代初已有兩 餸飯外賣店專門提供這種飯菜。
一方面經濟實惠,另一方面選擇多,再加上省掉烹調時間,在經營者的立場,這種運作 方式可以減掉很多人手,而且效率也比傳統餐廳高,實在是一大商機。
這種店舖如雨後春筍,原因何在?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不 外乎就是一個「利」字。
二三十年之前,香港先後流行過蒲撻、芝士蛋糕、泡芙等等,因為利潤豐厚,所以人人
都急不及待跟風,以至每個區都有同類店舖。一旦熱潮減退,這些光景就轉眼間化作明 日黃花。沒有這個「利」字,誰會這樣老襯?此外,還有電子寵物、滑板車、 pokémon 電子遊戲等等。
閣下不妨嘗試租用一個舖位,在那裏免費派飯,任何經濟有困難的都可以來取,不論男 女老糼,一律無任歡迎。看看有沒有人會模彷,會有興趣來分一杯羮?雖然並無專利, 閣下却可以大做獨市生意,無懼競爭。這就當然了,蝕本生意,誰來模彷、誰來競爭?
在市場學上,沒有人會對研究模彷者有興趣,因為只有被模彷者才會有研究的價值。
宗教,就和其他生恴一樣,要看市場。所謂異端,即是一件冒牌貨,一件冒充自己是正 統的冒牌貨。問題就在這裏,為甚麼世界上有某些所謂「正統」特別多冒牌貨?例如香 港錫安教會、耶和華見證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俗稱摩門教)、東方閃電教、守望
台、家庭國際基督徒聯會、香港基督教會等等。道理很簡單,就像到處都有兩餸飯的原 理一模一樣。
看看會堂多麼富麗堂皇,查一查宗教團體究竟手持多少物業,擁有多少資産,看看團體 領袖不論在商界、在政界如何左右逄源,在外國,有些牧者甚至擁有多架私人飛機。
假如教會規定收入全數用來做慈善,還要規定必需匿名,不能冠以任何個人或機構名義, 神職人員必需像德蘭修女一樣,過貧苦生活,長時間終日待奉窮人,試問有誰來模彷, 有誰去依樣葫蘆,搞一個 A 貨出來混水摸魚?
教會與政府的分別在於,政府雖然向你抽稅,但當你有疑難時,政府責無旁貸,需要為
你務服,而教會,收了你的奉獻,並沒有義務為了解決任何具體問題,至於你有煩惱時, 無他的,他們就跟你說:「原諒別人吧。」請問,你真的要原諒人時,是否需要找人來 「教」你?
這樣好做的生意,誰不想進來分一杯羮?誰不想自己也搞一檔類似的,跟你搶生意?
1950 年德蘭修女創立羅馬天主教仁愛傳教會,為患愛滋病、麻風和結核者提供居所, 運營粥廠、藥房、診所、兒童及家庭諮詢機構、孤兒院及學校。傳教會成員必須貞潔、
貧窮及服從三誓願,以及第四個誓願「全心主意為最貧苦的人服務」。
德蘭修女將教會的修女服改為印度婦女傳統的白棉粗布沙麗,這是印度階級社會中最底 層的「吠舍」所穿的。德蘭修女卻把「吠舍」定義為「主的兒女」,她認為,既然要為 窮人服務,理應穿著與那些貧民相同的衣服。白布鑲上樸素的藍邊,成為博濟會修女的 制服。
1952 年開始,德蘭修女開始為快要死亡的窮人服務。在加爾各答市政府捐贈的伽黎神 廟旁的一間空房子,建立世界知名、讓窮人得以善終的收容之家(垂死之家),有快死 的窮人,因為修女們的細心照顧而起死回生的。對這樣的人,除了給予適當的照料之外, 還教給他們謀生的技能。垂死病人得到收容之家的修女、醫生、護士、義工的細心照顧, 平靜安詳而有尊嚴地離開人世。
德蘭修女曾經說過:「千萬不可放棄這些卑微的工作,因為這些是沒有人願意做的工作, 天主是全能至上的,在祂眼中,絕無任何事是微不足道的,每一件事都有價值,都是偉
大的。因為在這社會裏,成就大事的人太多了,只有少數人照料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試問又有誰會模彷,來與德蘭修女爭生意?
異端的建立者都是來自正統的教會,因為眼見這檔生意有利可圖,而且潛力無可估計,
但是,自問沒有機會成為教會領導,於是把心一橫,自己自立門戶,另起爐灶,將從正 統教會學來的一套生意模式照搬過去,然後再自行改良。
假如宣教真的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苦差,必需要有極為高尚的情操,既不為名亦不為利, 甚至有自我犠牲的奉獻精神,任勞任怨,試問有多少人會來爭奪這個職位,有多少人會
去冒充,去分一杯羮,有樣學樣,去弄一個異端出來?
為何很少見有冒充自己是猶太教的異端?一般而言,猶太教是要要求門徒尊守律法的,
一般平信徒尚且如是,更何況是作為牧養的拉比?這樣,生活上就少了很多亨受,無時 無刻都要自我克制。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 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顏淵篇(一))
可見做一個君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佛教,甚至有所謂苦行僧,通常稱之為頭陀。這是佛教僧侶的一種修行方式,通常稱 為頭陀行、頭陀事或頭陀功德(dhūta-guna)。修頭陀行的人的稱為「頭陀行者」。
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摩訶迦葉就是頭陀第一。因他們長居阿蘭若,遠離人群,故又稱阿 蘭若比丘,或森林比丘、叢林比丘。又因嚴行托缽乞食之祖制,又名托缽僧。
雖然釋迦牟尼反對傳統沙門的各種苦行,但他同意僧團可以接受一部分使人少欲知足的
傳統沙門修行方式,因此,他制定了頭陀修行法。漢傳佛教中,頭陀法有 12 項。此修 行針對一般日常的生活立下 12 種修行的條件,所以亦稱為『十二頭陀行』。南傳佛教 則有十三項。
《僧訓日紀》云:十二頭陀行,一阿蘭若(今居蘭若華言寂靜宜顧名思義),二常乞食(今 安坐檀越送食宜知慚愧),三次第乞(今送食須貧富等觀),四一食(今三時粥飯宜知慚愧),
五節量食(今獨飽宜分與禽獸),六過中不飲漿(今晚食宜知慚愧夜分加倍精進),七糞掃 衣(今好衣宜知慚愧),八但三衣(今多衣宜知慚愧),九塚間坐(今住好屋宜知慚愧),十樹
下坐(今住好屋宜知慚愧),十一露地坐(今住好屋宜知慚愧),十二但坐不臥(今開夜放睡 宜知慚愧)。
南傳佛教為頭陀十三支,《清淨道論》中比前者多出的是隨處住,即是不選擇居住的地 方,隨自己遊行所至而住。
依據頭陀法,修行頭陀行只要生活上有最低的需求「三衣一缽」就足夠了。所謂「三衣 一缽」是指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的三衣(又稱為袈裟),與一個使用於飲食的缽。
你修頭陀,你認為誰會有興趣向你東施效顰?誰會來抄襲你?說到這裏,可謂一語道破, 所有異端都是自己引來的。你口中的異端,就是羡慕你的,以你你榜樣,試圖向你偷師, 務求最終能夠成功取代你的人。一旦有模彷你的異端出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感 慚愧、羞恥,積極懺悔。
放眼今日社會,神職人員高薪厚祿,居往花園洋房,冬暖夏涼,每餐大魚大肉,有空就 四出渡假,優哉悠哉。時不時義正詞嚴,指責這個異端,那個異端,究竟良心過意得去 否?
1 - 從生命之樹說起
如果要從最基礎開始介紹卡巴拉(Kabbalah),應該從何說起?
它是一種與猶太哲學觀點有關的思想,用來解釋永恆的造物主與有限的宇宙之間的關係。
猶太哲學來自猶太教,關於猶太教,就要從《舊約聖經》講起,談到《舊約聖經》,就 不得不提《創世記》。既然如此,作為卡巴拉的入門,第一課大概也是以《創世記》作 為起點便最適合不過。
長話短說,《創世記》說明神創造天地,創造人類,而最早的人類,就是亞當與夏娃, 他們生活在伊甸園。上帝的原本旨意是要他們管理伊甸園。但後來夏娃受撒旦(蛇)的 誘惑,偷食了智慧之樹所結的果子,也讓亞當食用,上帝知道後,怒將二人逐出伊甸園, 又在伊甸園東邊安設基路伯(天使)和發出火焰轉動的劍,把守生命樹的道路。
從上述故事可以讓我們知道,伊甸園裏有兩棵非常重要的樹,一棵叫做「知善惡樹」, 另一棵叫做「生命樹」。
"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
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做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 惡的樹。"(創世記 2:8 -9)
先說「知善惡樹」,上帝吩咐說園內所有樹上結的果子他們都可以用作食物,唯獨知善 惡樹上的果子例外,上帝吩咐他們不可吃,因為他們吃的日子必定死。後來夏娃受蛇
(撒旦)的哄誘,食了知善惡樹上所結的果子,也讓亞當食用,二位人類的祖先遂被上 帝逐出伊甸園,蛇也受到詛咒。
希伯來文的片語בוֹט עָרָו(“tov wa-raʿ”)字面意思是「善與惡」。這可能是一種被稱為 “merism”的修辭手法的一個例子,這是一種將相反的術語配對在一起以創造一般含義的
文學手段,因此短語「善與惡」將簡單地暗示「一切」。這可以從埃及語「惡善」中看 出,它通常用來表示「一切」。這種用法就很像中國人講「天地」時不是單純地表達 「天和地」一樣。
猶太資料顯示這棵樹可能有不同的身分:一棵無花果樹(因為亞當和夏娃犯罪後用無花
果葉給他們穿衣服),一棵葡萄樹(因為「沒有什麼比酒更能給世界帶來哀號了」), 一棵麥稈(如「孩子不知道如何稱呼父親和母親,直到他嚐到穀物」),一個 etrog
(一種古老類型的柑橘類水果,是許多現代柑橘品種的先驅。 Etrogim 在以色列種植,
主要用於在猶太節日的住棚節期間使用。),或堅果樹。
在猶太傳統中,知識樹和吃它的果實代表著善與惡混合在一起的開始。在那之前,兩者 是分開的,邪惡只是潛在的模糊存在。雖然自由選擇在吃果子之前確實存在,但邪惡作 為一個獨立於人類心靈的實體而存在,人類的本性並不渴望邪惡。食用並內化禁果改變 了這一點,從而誕生了 Yetzer hara,即邪惡的傾向。
「知善惡樹」又有另一個名稱,叫做「知識之樹」,在卡巴拉中,知識之樹(稱為
Cheit Eitz HaDa'at)的罪惡帶來了 beirurim 的偉大任務,篩選世界上善惡的混合物, 提取並釋放困在其中的神聖火花。既然邪惡不再獨立存在,它從此依賴神聖來吸取神聖 的生命力,然後依靠神聖的生命力來滋養和衍生存在。一旦透過 beirurim 將邪惡與神 聖分離,它的生命源頭就被切斷,導致邪惡消失。這是透過遵守《妥拉》中的 613 條戒 律來實現的,這些戒律主要涉及善惡混合在一起的物理對象。樹的罪導致神的存在 (Shechinah)離開地球;在卡巴拉中,beirurim 的任務是糾正樹的罪惡並導致 Shechinah 回來。 "beirurim" 又被稱為"Tohu and Tikun",Olam HaTohu(混亂的世界)和 Olam HaTikun(4 個世界)。在隨後的創造中,它們也代表了存在和意識兩種典型的精神狀 態。他們的概念源自於當代卡巴拉之父 Isaac Luria(1534 年 -1572 年)基於他對《光 輝之書》(Zohar,字面意思是光輝或者光芒)中經典參考文獻的解釋而提出的盧裡亞
卡巴拉新方案。
《聖經》中的生命樹的果實能使人得到永不朽壞的生命。《創世紀》記載狡猾的古蛇 (即魔鬼、惡龍)誘騙無知的夏娃吃分辨善惡樹的果子,說她將會變得如神能知道善惡, 而且「不一定會死」。在吃了分辨善惡樹的果子以後,亞當和夏娃便被上帝逐出伊甸園,
並找來革魯賓(基路伯)在伊甸園的入口把守通往生命樹的道路,以防止亞當吃到生命 樹的果子並永遠活著。
在《新約聖經》的最後一部書《啟示錄》中,生命樹又被提到 4 次:
"「凡是有耳的,就應當聽聖靈向各教會所說的話!那得勝的,我將要准許他吃神樂園 中生命樹的果子。"(啟示錄 2:7)
"接著,天使給我看一條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從城的 大街中間穿過。河的兩邊有生命樹,結十二種果子;每個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是為 了醫治萬民。"(啟示錄 22:1 -2)
"「凡是洗淨自己袍子,好使自己有權利到生命樹那裡,並且得以從城門進到城內的 人 他們是蒙福的!"(啟示錄 22:14)
"如果有人從這書上的預言之話中刪去什麼,神將要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中刪 去他的份。"(啟示錄 22:19)
在東正教傳統上,會將創世記中的生命樹理解為十字架的預表,直到耶穌道成肉身、死 亡和復活之後,人類才能參與十字架。在西方基督宗教,在《上帝之城》(xiii.20-21) 中,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 年 11 月 13 日 430 年 8 月 28 日)對 伊甸園中的事件提供了很大的「靈性」解釋,只要這些寓言不剝奪其歷史現實的敘述。
啟蒙神學家(也許在 20 世紀的 Brunner 與 Niebuhr)尋求比喻性的解釋,因為他們已
經排除了這個故事的歷史可能性。
在《神學大全》(Q97)中,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約 1225 年
1274 年 3 月 7 日)認為,這棵樹有助於維持亞當的生物過程,延長地球上動物的壽命。
它本身並不能提供永生,因為樹是有限的,無法賦予無限的生命。因此,一段時間後,
男人和女人需要再次吃樹上的東西,否則就會「進入靈性生活」。伊甸園裡常見的果樹 是為了抵消「水分流失」的影響(注意運作中的體液學說),而生命之樹則是為了抵消 身體的低效率。繼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xiv.26)之後,「人類有了食物來對抗飢
餓,有飲料來對抗口渴,有生命樹來對抗老年的蹂躪」。
根據猶太神話,伊甸園裡有一棵生命樹或「靈魂之樹」(tree of souls),它會開花並 產生新的靈魂,這些靈魂落入稱為靈魂的寶庫的 Guf 中。天使加百列把手伸進寶庫,拿 出了他手中的第一個靈魂。然後受孕天使 Lailah 守護著胚胎直到它出生。
Guf 是一個希伯來單字,意思是「身體」。在猶太神秘主義中,Guf 廳(Chamber of Guf),也稱為 Otzar(寶庫),是靈魂的寶庫,位於第七天堂。
在卡巴拉中,生命之樹在神聖幾何學的幾個例子中都有體現,尤其是卡巴拉的中心,它
被表示為 10 個節點(nodes)的圖,稱為 sefirot(單數 sefirah),或上帝的 10 個放射 或屬性。它描繪了造物主上帝如何透過天使在整個宇宙中展示祂的創造力,然後向人類 展示。樹的每個分支(sefirot)代表不同類別的創造力,由不同的大天使監督。信徒聲 稱,透過專注於各種能量,人們可以與上帝建立更緊密的精神結合。卡巴拉是猶太神秘 主義中的一種深奧方法、學科和思想流派。
10 Sefirot 的圖表被稱為生命之樹。卡巴拉學家教導一個稱為「分支語言」的概念。這 意味著,由於我們處於物質身體中,處於物質世界中,並且熟悉物質事物,因此我們可 以開始透過我們所知道的物質隱喻和物質事物來理解無形的形而上的世界。從這些例子 中,我們可以加深對靈性領域的系統和過程的理解。
10 個 Sefirot (或能量智能)的生命之樹圖使我們能夠了解物質世界的許多方面以及 《光輝之書》和卡巴拉的靈性教義。
例如,我們了解到無盡的光是透過 10 個源點的轉變過程被帶入物質世界的。因此,為 了讓所有的光得以顯現,我們通常需要 10 個組件。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有 10 條
誡命(話語),為什麼最低法定數目是 10 才能在祈禱連接中帶來最大的能量,為什麼
人體有 10 個手指和腳趾,以及為什麼我們的數字有 10 進制計數系統。
此外,當人們對生命之樹了解更多時,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白光有 7 種顏色、一週 7 天、 7 個音符和 7 個海洋。
生命之樹的原理可以在西奈山上送給摩西的燭台的設計中看到。它由一整塊黃金製成, 代表著神聖世界的團結。中心軸保持左右側翼之間的平衡。燈光和節點代表 10 個源點, 而 22 個裝飾則代表連接它們的路徑。
我們所知的生命之樹圖在中世紀的西班牙進入公共領域。在這裡,燭台被安排成一個形 而上學的方案,這是存在法則的原型模型。任何完整的實體都對應於樹的框架,從最崇 高到世俗,以及從宇宙學到心理學之間的任何事物。當你透過觀察學習理論和實踐時,
這棵樹就會變得活躍起來,成為沉思和冥想的有用指南。
伊甸園是 Yezira(形式世界)的象徵,知識樹代表 Beriah(創造世界),而生命樹則代 表 Azilut(神聖世界)。亞當和夏娃一直處於純真狀態,直到他們違反了不可吃知識樹 的誡命。結果,他們在吃生命之樹的果實之前就被送到了物質世界。
這個聖經故事有很多層次。傳說,大天使拉齊爾憐憫亞當和夏娃,送給他們一本秘密之 書,可以引導他們回到天堂。這就是人類的命運,從純真開始,透過物質世界的經驗, 尋求獲得知識的回歸之旅。沒有其他生物以同樣的方式對知識感興趣。
左柱上的三元組與樹的結構有關,右邊的三元組與樹的動態有關,而以中柱為中心的三 元組則維持兩側的平衡。每個源質周圍的各種過程在附屬的三元組中發生,這反過來又
對其他源質和三元組產生影響。樹是一個整合的單元,沒有任何部分是孤立運作的。
連接到左柱的三元組與樹的結構有關,右邊的三元組與樹的動態有關,而位於中柱中心
的三元組則保持兩側之間的平衡。每個源質周圍的各種過程在附屬的三元組中發生,這 反過來又對其他源質和三元組產生影響。樹是一個整合的單元,沒有任何部分是孤立工 作的。
一個有用的練習是比較身體樹和心靈樹的三元組,因為它們彼此產生共鳴。神經對應於 思維三元組,肌肉對應行動三元組,器官對應感覺三元組。例如,我們談到「直覺」。
身體的 Tiferet 或組織三元組之上的中樞神經系統與覺醒三元組之上的心靈 Tiferet 產生 共鳴。身體化學三元組與靈魂三元組產生共鳴,印像在心靈代謝。身體的電磁場對應心 靈中的精神大三位一體。事實上,如果身體中的這個三元組受到干擾,它可能會掩蓋精 神或智力過程。身體最頂層的三位一體,即重要的靈魂 Id-Nefesh,體現了自然意志與
心靈的上層三位一體的共鳴,後者將個體生命與其宇宙目的聯繫起來。
“sephira”一詞的字面意思是「計數」,它與希伯來語單字“mispar”不同,“mispar”的意 思是「數字」。儘管據說質點代表 10 個基本數字,但它們並不是數字。以更現代的方 式,生命之樹可以定義為:
由希伯來字母的 22 條路徑連接的 10 個球體或質點,形成了生命之樹 (Otz Chaim),即 卡巴拉的中央標誌。生命之樹描述了世俗意識(以 Malkuth 為代表)和神聖意識(以 Kether 為代表)之間的步驟。
質點系統是猶太神秘主義中的一種理論,描述了上帝的 10 個屬性,稱為質點。這些神 聖能量通常被描繪成一棵有 10 個分支的樹,每個分支代表一個質點。生命之樹象徵人 類與上帝之間的連結。
10 個質點代表了創造和宇宙秩序的不同面向。Keter 是王冠,代表神聖意志、團結和智 慧。Chokmah 是智慧,代表知識和理解。Binah 代表瞭解,代表人生選擇中正確和錯 誤行為的辨別。 Chesed 是憐憫/恩典/愛,代表對他人的仁慈,對人生旅程中所犯錯誤 的寬恕,以及對受苦者的同情。Gevurah 是力量,需要憐憫/恩典/愛(chesed)和正義 (gevurah)之間的平衡。最後,Tifaret 是對立面(男性和女性)之間的美麗/平衡, 代表著自身的和諧。
10 個質點代表了物質世界中表現的不同面向。然後,這 10 個質點被分為 4 個領域或世 界; Atziluth(超自然)、Beriah(創造性世界)、Yetsirah(形成世界)和 Assiah(物 質世界)。
Atziluth 是生命之樹的最高級別,為我們提供了不受任何限制地釋放全部潛力的機會。
Briah 代表了創造的概念。它描述了父親/母親/孩子的三位一體,並表明線性思維不足 以理解這種關係。Briah 也與神聖正義、業力和因果關係,以及嚴厲 (Chokmah) 和恩典 (Chesed) 的對立兩極聯繫在一起。
Yezirah 世界位於生命之樹的底部,是形成原型圖像的領域。這個領域與 sephira Yesod 相關,它是潛意識並掌管性能量。Yezirah 是自我發現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可 以讓我們了解神聖能量如何體現在物理物質中。
Assiah 是第四個領域,是你我所居住的物質世界。Assiah 象徵著已凝結成物質的能量, 並試圖扭轉其路線回到樹上,直到與其真實本質重新結合。它可以代表物質、物理性、 物質存在、實質、物質性或實體性。
10 個節點是一個逐步彰顯神性計劃的過程,這就如同在造物中展現自身。卡巴拉詳細 說明了質點。在第一個完整的卡巴拉系統中,通過 16 世紀 Moshe Cordovero(即 Cordoveran Kabbalah)的理性綜合,質點由高至低被列述如下:
高於意識
1. Keter 王冠(Crown)
意識的智慧
2. Chokhmah 智慧(Wisdom)
3. Binah 理解(Understanding)
意識的情感
- 首要的情感
4. Chesed 慈悲(Kindness)
5. Geburah 嚴厲(Severity)
6. Tifereth 美麗(Beauty)
- 次要的情感
7. Netzach 勝利(Eternity)
8. Hod 宏大(Splendor)
9. Yesod 基礎(Foundation)
- 驅動活動的容器
10. Malkuth 王國(Kingship)
和佛教一樣,卡巴拉有很多名相,內容也頗複雜,如果沒有名師指點,相信很難會有所 成就。這是個人意見。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firo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ee_of_the_knowledge_of_good_and_evil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Tree_of_life_%28biblical%2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ee_of_life_%28Kabbalah%29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what-is-the-tree-of-life/ https://www.kabbalahsociety.org/wp/the-tree-of-life/
https://hermetic.com/jwmt/v1n3/treeoflife
https://silentbalance.com/kabbalah-tree-of-life-meaning/ https://www.beingawakened.com/kabbalah-tree-of-life/ https://silentbalance.com/sumerian-tree-of-life/ https://chakraseeker.com/chakra-and-tree-of-life/
2 -卡巴拉術數
凡是對《聖經》有點基本的認識的人都知道,當上帝改變一個人的名字並給他一個新名 字時,通常是為了建立一個新身份。例如上帝將亞伯蘭的名字,意思是"至高之父" , 改 變為 "亞伯拉罕",意思是" 多國 之父":
"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做多國的父。"(創世
記 17:5)
與此同時,上帝把亞伯拉罕妻子的名字從"撒萊" ( 意為"我的公主" ) 改為"撒拉" ( 意為"
萬國之母"):
"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的妻子撒萊,不可再叫撒萊,她的名要叫撒拉。"(創世記 17:15)
雅各被上帝改名為「以色列」,這事也象徵著他生命的回轉和改變。雅各在拉班那裏寄 居了 20 年,期間發生的事讓他知道原來上帝一直在管教他、保護他,也監察並掌管一 切:
"且對他說:「你的名原是雅各,從今以後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這樣,他就 改名叫以色列。"(創世記 35:10)
在新約中,當他第一次稱他為門徒時,耶穌把西門的名字,意思是「上帝已經聽見了」, 變成了「彼得」,意思是「磐石」:
"他就帶西門到耶穌那裡。耶穌注視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將被稱為磯 法。」 「磯法」翻譯出來就是「彼得」。"(約翰福音 1:42)
磯法和彼得同樣是石頭的意思。石頭這個字的字根是建造,即是說他成為神手中建造的 材料。大衛用機弦甩出石子,正好中了歌利亞的額,歌利亞就應聲倒下。這五塊的石子 在大衛的手中是兵器。所以當耶穌說西門是石頭,就是說西門是神手中的兵器。神用石 頭來建造整個世界,祂也用這些兵器來打倒地上的仇敵魔鬼。
以我們一般人的常識來看,一個人即使覺今是而昨非,甚至洗心革面,從新做人,按道 理,也沒有必要改名換姓。關於這個問題,宗教網站" Got Questions"有這樣的回應:
「為什麼上帝要為一些人選擇新的名字?聖經沒有給我們他的理由,但也許是要讓他們 知道,他們注定要肩負新的使命。新名字是揭示上帝計劃的一種方式,也是向他們保證 上帝的計劃將在他們身上實現。」
按照這樣的解釋,轉換名字只不過是一種姿態上的展示而已,並無實際作用,極其量,
只可以說是提醒自己,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問題是,一個 言出必行,自律性强的人,有沒有必要通過改名來執行一些決定?
基督徒可能答不上這個提問,但是卡巴拉( Kabbalah )的學說却提供了一些線索,可 以解答這方面的疑問。
根據卡巴拉術數(Kabbalah Numerology),一個人的名字可以影響甚至決定一個人的 命運的軌跡。換句話說,改變名字會令到一個人的際遇有所改變。不錯,中國也有姓名 學,但是卡巴拉術數是完全另外一個體系,有截然不同的內容。
卡巴拉術數,也稱為希伯來術數,是一種神秘的系統,為數字及其組合賦予意義。在卡 巴拉命理學中,希伯來字母表中的每個字母都被分配了一個數值,這些值用於計算單字 和短語的數值。卡巴拉術數是一種確定一個人的內在目的和人生道路的方法。
這種學問還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叫做「 希伯來字母代碼」(Gematria)。
希伯來字母代碼是替換字母的數字希伯來字母,中世紀最喜歡的註釋方法,卡巴拉學家 獲得對神聖著作的神秘見解或獲得對文本的新解釋。有些人譴責它的使用只是玩弄數字,
但有些人則認為它是一個有用的工具,特別是當困難或模糊的文本無法產生令人滿意的 分析時。例如,創世記 28:12 記載,雅各在夢中看到一架梯子(希伯來文"sulam")從 地上延伸到天上。由於"sulam"一詞的數值是 130 (60 + 30 + 40),與西乃山(Sinai)的
數值相同 (60 + 10 + 50 + 10),因此解經者得出結論,在西乃山向摩西啟示的律法是人 類到達的途徑天堂。在希伯來字母表的 22 個字母中,前 10 個字母的數值從 1 到 10 連 續,接下來的 8 個字母的數值從 20 到 90,間隔為 10(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最後 4 個字母分別等於 100、200、300 和 400。人們使用了更複雜的方法,例如使用 數字的平方或使字母等於其基本值加上其前面的所有數字。
有些人認為《妥拉》(Torah,字面意思為指引、教導)中的文字和思想可能與數值和
關係有關或可以從數值和關係中理解。據稱,這個數字詞值並非無意,而是預先安排好 的。
幾個世紀以來,學者們創造了許多複雜的數位系統來解釋猶太文本和傳統。例如,單字 中每個字母的數值可以單獨破解以指示明確的內容。單字中的每個字母在其數量背後確 實都有隱藏的含義或秘密。許多人相信《妥拉》中有無限數量的秘密可以使用數字來解 開。
巴比倫人和希臘人都知道使用字母來表示數字。數字的首次使用出現在薩爾貢二世 (Sargon II)(? 前 705 年)的銘文中,其中指出國王建造了 16,283 肘長的杜爾舍 魯金城牆(wall of Khorsabad),以與他名字的數值相對應。數字(τὸ ὶσόψηφον)的 使用在東方賢士的文學和希臘化世界的夢境解釋者中廣泛使用。諾斯底教徒根據字母的 等效數值(365,對應於太陽年的天數)將兩個聖名 Abraxas(ʾAβράς)和 Mithras (Μίθρας)等同起來。它的使用顯然是在第二聖殿時期引入以色列的,甚至在聖殿本 身,也用希臘字母來表示數字(《Mishnah Shekalim》3:2)。
在拉比文獻中,數字符號首次出現在公元 2 世紀的 tannaim 的陳述中。 R. Nathan 將 其用作支持證據和助記符。他指出,出埃及記 35:1 中出現的短語 Elleh ha-dvarim,因 為複數 devarim 表示數字 2,附加冠詞表示數字 3,而 elleh 猶太,因為 behemah (「獸」)的數值。
"
摩西招聚以色列全會眾,對他們說:「這是耶和華所吩咐的話,叫你們照著行。"(出 埃及記 35:1)
巴拿巴書信中基督教解釋的答复,該解釋希望在希臘字母 τιn 中找到,其數值為 318,
指的是十字架和耶穌名字的前兩個字母,亞伯拉罕透過這兩個字母取得了勝利;猶太佈
道家用同樣的方法來反駁基督教的解釋。(「這些話」)出現在出埃及記 35:1 中,暗
示了 36 章禁止的 39 類工作,總共 39 類(Shab. 70a)。 R. Judah 從這段經文中推斷 出:「從天上的飛鳥直到野獸都逃走了」
"我要為山嶺哭泣悲哀,為曠野的草場揚聲哀號,因為都已乾焦,甚至無人經過。人也 聽不見牲畜鳴叫,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野獸都已逃去。"(耶利米書 9:10)
52 年來沒有任何旅行者經過這樣的解釋:創世記 14:14 中提到的 318 個人實際上只是
的僕人以利以謝,他名字的數值是 318。
"亞伯蘭聽見他侄兒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創世記 14:14)
許多人相信,透過解釋聖經中字母的數值可以揭開秘密密碼。卡巴拉學家使用數字來破 解托拉和日常事件。單字的絕對值或規範值是透過將每個字母視為一個單詞,然後將這 些字母單字的所有等值數字相加來計算的。此系統稱為 milu'i 或 milu'im。由於某些字 母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拼寫為單詞,因此單字可以實現不同的數字等價。因此,四字神名 (Tetragrammaton,意思是「四個字母」)、yod 、 hei 、 vav 和 hei 的值為 72、63、
45 或 52,每個值在卡巴拉中都具有重要意義。
如前所述,每個字母表都顯示一個數字。那麼,每個卡巴拉數字揭示了一個人及其命運
(如果他們擁有該數字)的什麼信息呢?
數字 1:進步、領導與成長
數字 2:成長、放大、連結、合作和和諧
數字 3:愛、決心、樂觀、表達與原創
數字 4:不幸、無果、停滯、限制、
數字 5:創造、開創、繁衍、轉變、自由和創造
數字 6:執行、滿足、同情心、友誼和家庭
數字 7:魔法、神秘主義、啟蒙和神秘
數字 8:衝動、成功、好運、魅力和財富
數字 9:成功、好運、服務、利他和完成
當使用卡巴拉術數制定預測時,不考慮個人的出生日期。相反,個人的命運是根據他們 的名字來預測的。根據卡巴拉和其他系統的術數,數字的意義是不同的。雖然字母 A 在卡巴拉和迦勒底命理學中可能具有相同的數值,但字母 W(以及其他)卻不然。
基於卡巴拉的術數採用了更廣泛的數字。基於 22 種不同的振動,可能有多達 400 條不 同的生命軌跡。在卡巴拉術數中,每個字母都有一個數字,透過計算單字或片語的數值, 實踐者可以辨別其靈性意義。
卡巴拉術數強調生命之樹。它像徵著宇宙的神聖結構和連結。10 個節點(sephiroth) ──相互連結的球體──代表生命之樹中存在的不同面向。每個節點都有一個數字、希伯 來字母和神聖屬性。生命樹引導靈性進步和自我發現,走向神聖的結合。卡巴拉術數家 檢查生命樹,以發現現實隱藏的含義和模式。
卡巴拉意味著來自智力的知識,而不是經驗主義的感官或身體。因此,卡巴拉術數系統 尋求提高自我意識和知識水平。
專家 Hanna Burgess 說:「在卡巴拉系統中,你名字中的每個字母都蘊藏著一個秘密, 就像一塊拼圖,揭示了你是誰。就像一張特殊的地圖。它使用希伯來字母表中的數字來
展示的不僅僅是我們的外表。它也揭示了我們人生旅程的隱藏路徑。這些數字有其魔力。
它們可以指出一些事情,例如我們是否天生就擅長與人交談,或者我們是否喜歡花時間 深入思考。即使是看起來相同的數字,例如 4 或 8,也可以告訴我們很酷的事情,例如
我們是喜歡思考的安靜類型還是樂於助人的勇敢類型。這一切都是為了將這些拼圖拼湊 在一起,以便更清晰地了解我們的人生道路以及我們如何與我們無法看到的世界聯繫。」
在卡巴拉術數中,希伯來字母表中的每個字母都對應一個數字。這使每個字母都具有獨 特的靈性意義。它揭示了數位、創造和靈魂之旅之間的深刻關係。
卡巴拉術數對振動的解釋不僅僅是數字。這種做法是關於感知宇宙的頻率和能量。了解
每個數字的振動揭示了對人生道路和靈魂目的的洞察。希伯來字母釋放了這些振動。它 使卡巴拉術數成為一種占卜和自我發現的工具。
以下是建立基本卡巴拉術數圖表以幫助計算數字的過程的簡化概述:
- 將名稱轉換為希伯來語:首先,將要分析的名字轉換為希伯來語。希伯來字母表中的 每個字母都有對應的數值。
- 計算數值:使用 Gematria 計算名稱中每個字母的數值。將這些值加在一起即可得到 名稱的總數。
- 解釋數字:在卡巴拉中,特定的數字被認為具有精神意義。一旦你有了總數值,你就 可以在卡巴拉教義的背景下解釋這個數字。
- 考慮其他因素:卡巴拉命理學也可能考慮其他因素。這些因素包括 從一個人的出生 日期得出的靈魂數字,以及這些數字如何相互作用。
例如,我們可以只使用英文字母來簡化。
我們指定 1 到 22 之間的數值,這反映了希伯來字母表的 22 個字母。
那麼,我們可以對「Adam」這個名字進行如下分析。這是一個非常簡化的例子,而不
是傳統的卡巴拉方法。
A = 1,D = 4,A = 1,M = 13
總計 = 1 + 4 + 1 + 13 = 19
在傳統的卡巴拉術數圖表中,您可以找到數字 19 的靈性意義。
在卡巴拉術數中,希伯來字母表的每個字母都與一個特定的數值相關聯。該系統經常用 於猶太神秘主義的各種神秘和解釋實踐。
數值如下:
1. Aleph (א) – 1
2. Bet (ב) – 2
3. Gimel (ג) – 3
4. Dalet (ד) – 4
5. He (ה) – 5
6. Vav (ו) – 6
7. Zayin (ז) – 7
8. Chet (ח) – 8
9. Tet (ט) – 9
10. Yod (י) – 10
11. Kaf (כ) – 20
12. Lamed (ל) – 30
13. Mem (מ) – 40
14. Nun (נ) – 50
15. Samekh (ס) – 60
16. Ayin (ע) – 70
17. Pe (פ) – 80
18. Tsadi (צ) – 90
19. Qof (ק) – 100
20. Resh (ר) – 200
21. Shin (ש) – 300
22. Tav (ת) – 400 具有最終形式的字母(Kaf、Mem、Nun、Pe、Tsadi)在其常規或最終形狀中保持相同 的數值。該系統超越了數字 400 (Tav),將字母組合成更高的數字,例如 500(Tav 和
Qof)和 600(Tav 和 Resh)。
進行卡巴拉術數閱讀涉及幾個步驟,重點是從一個人的名字中解釋數字的神秘意義。人
們只需查看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私人卡巴拉號碼,並且可以透過使用卡巴拉術 數計算器找到自己的卡巴拉號碼。此步驟之後是檢查名稱的值。需要注意的是,您還必 須包括您的中間名。
接下來,您應該將您名字的所有字母的值相加。這將導致一個由兩位甚至更多數字組成 的數字。
接下來,您必須將總和除以 9。此過程後得到的整數稱為餘數。餘數加 1 即可得到最終 的卡巴拉數。
例如,您的字母的總和得出數字 42。如前所述,將其除以 9,得到餘數 6。將 1 加 6 得到結果 7,這就是你的最終卡巴拉數。
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總和的結果是整除數,例如 81,並且可能沒有任何餘數,那麼
您需要假設它是 0,然後將 1 加到餘數 0。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卡巴拉數將為 1。
Gematria 的實際應用範例: - 上帝的統一:希伯來文中的「 」(דחא,echad)的數值為
13( א=1 、8 = ח、ד = 4)。有趣的是,希伯來文表示「愛」的字(הבהא,ahavah) 也總共是 13 (א = 1、ה = 5、ב = 2、ה = 5)。這種相關性被解釋為表明愛和團結是神 聖的固有品質,並強調了猶太人對上帝獨一性的基本信念。
- 生命之樹:另一個深刻的例子涉及“Chai”(חй)一詞,意思是“生命”,其數值為 18
(ח = 8,й = 10)。這個數字已經成為生命和生活的象徵,因此在猶太文化中,禮物 和捐贈通常是 18 的倍數。這反映了卡巴拉主義對生命活力和神聖性的重視,將生命 (Chai)的概念與成長、繁榮和祝福聯繫起來。
- 創造與神聖的名字: 四字神名(耶和華,YHVH)的價值,上帝不可言喻的名字,提 供了對創造行為以及上帝與世界的關係的深刻見解。
如果用卡巴拉來解聖經,將會出現一套與教會完全不同的神學。不過,這不能說是標新 立異,因為卡巴拉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傳統,只是我們對此不認識而已。
參考自:
https://www.gotquestions.org/T-Chinese/T-Chinese-name-change.html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gematr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matria
https://hiddennumerology.com/kabbalah-numerology/ https://numerologykey.com/kabbalah-numerology/ https://astronlogia.com/numerology/kabbalah-numerology/ https://slybu.com/kabbalah-numerology/
https://www.a-higher-view.com/numerology-in-kabbalah-gematria-tree-of-life/ https://sacredinfinity.com/what-is-kabbalah-numerology/ https://www.lovetoknow.com/life/astrology/kabbalah-numerology
https://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gematria-2
3 -西乃山上的啟示
五旬節(或稱聖靈降臨日/聖神降臨節),是猶太人的三大節期之一,及後成為基督宗 教的聖靈降臨日。聖靈降臨節日期在復活節後第 50 天和耶穌升天節後 10 天。
在舊約和新約中“五旬節”都很重要。五旬節實際上是舊約中稱為七七節的希臘名字 ( 利 未記 23:15; 申命記 16:9) 。希臘語的意思是“五十” , 指的是自逾越節過後的第五十天。 七七節慶祝初熟麥子的收割。然而 , 最有趣的是,它在約珥書和使徒行傳中的使用。回
顧約珥的預言 ( 約珥書 2:8-32) ,再向前看升天之前基督在地上最後的話語中對聖靈的 應許 ( 使徒行傳 1:8),五旬節標誌著教會時代的開始。
猶太教按猶太曆守節期,紀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第五十天〔由出埃及記 19:1 之記載:以 色列人出埃及以後,滿了 3 個月(英文譯得更貼近原文:In the third month,指 3 月
的第一天)的那一天,就來到西奈的曠野。及出埃及記 19:11 之記載:到第三天(指 3
月的第四天)要預備好了,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奈山上。〕,耶 和華在西奈山頒給摩西《十誡》的日子。
《聖經》中沒有明確指出五旬節是上帝在西乃山向以色列民族啟示《妥拉》(Torah) 的日子,儘管這通常被認為是其主要意義。
與其他主要節日不同,《妥拉》沒有具體規定五旬節的日期,而只是指出它是在逾越節 後 50 天,根據當前的固定曆(在早期通過月球觀測確定月份,日期可能會相差一兩 天)。《妥拉》指出,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後第三個月的第一天[到達西奈半島,即西萬 (Sivan)。然後發生了幾件事,在《妥拉》頒布之前總共花了至少 3 天的時間。因此, 《妥拉》的頒布似乎是在五旬節當天或前後發生的,但沒有提到確切的日期。
《妥拉》是猶太教的核心。它的意義廣泛,可以指塔納赫(Tanakh)24 部經中的前 5 部,也就是一般常稱的《摩西五經》(Pentateuch)。它也可以被用來指由創世紀開始,
一直到塔納赫結尾的所有內容。它也可以將拉比註釋書包括在內。妥拉的字面意思為指 引,它指導猶太教徒的生活方式,因此,所有的猶太教律法與教導,通通都可以被涵蓋 到《妥拉》中。
根據維基百科,傳統的猶太文學和猶太著作普遍認為,上帝在西乃山和會幕把口頭《妥
拉》傳授給了先知摩西,而摩西隨後親自把這些指示記錄在《妥拉》中。正統猶太傳統 (orthodox Judaism tradition)肯定這一事件始於公元前 1312 年,並由摩西在隨後之
40 年內逐步記錄在書面的《妥拉》中。非正統猶太學者則與現代聖經學者持一致意見, 認為《妥拉》是在數個世紀中由不同作者完成的。
《塔木德》其中的一章(Gittin 60a)中記錄了兩種猶太教觀點:其一認為,《妥拉》是摩 西按照上帝的指示逐步完成,直到他去世時才寫完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摩西在他將 近去世時才把這些多年來的指示寫成了書面的《妥拉》。《塔木德》(Menachot 30a)的
另外一章提出摩西不可能記錄下《妥拉》中最後 8 節關於他自己的去世和下葬的內容, 因此認為這 8 節只可能由先知約書亞完成。猶太學者阿伯拉罕 伊本 埃茲拉認為這幾節
包含了只可能發生在摩西去世後的內容,並暗示說它們是先知約書亞在摩西去世多年以 後才添加的。有一些其他的先知認為,儘管這 8 節不是由摩西本人記錄,但摩西仍然是 受上帝指示得知這 8 節內容,並由約書亞按摩西本人遺囑寫下。這一解釋也符合了《妥 拉》常常牽扯到未發生之事件的背景。
正統猶太教義均肯定《妥拉》由摩西著成。現代改良派,自由派猶太教運動和大多數保 守猶太教派均不認為《妥拉》由摩西著成。
不止正統猶太教與基督宗教重視《妥拉》,在卡巴拉(Kabbalah)的教導中,它亦有 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造物主給了以色列人 3 天的時間來準備西乃山的啟示,第三天,它說造物主會下山。在 亞蘭語中,「下來」這個字是 nachat。然而,將《妥拉》從希伯來文原文翻譯成亞蘭
文的 Targum Onkelos 使用了「itgalei」一詞,意思是第三天造物主將從山中顯現;就 像在燃燒的荊棘的故事中一樣,所用的詞也是「內在」 造物主是從燃燒的荊棘中 顯現出來的。那麼,那裡的秘密是什麼,西乃山的秘密又是什麼?
當我們想到在燃燒的荊棘叢中給摩西的啟示時,我們常常認為造物主選擇從天上來,在 那裡向摩西顯現自己。但事實並非如此。造物主之光對摩西的直接啟示已經存在於那些 荊棘的肉體之中,就像它存在於任何地方一樣。所以,實際發生的事情是,造物主從那 個物理位置揭開了這個世界的幻象的面紗,並揭示了那裡一直存在的東西。
造物主之光的直接啟示無所不在、永遠存在;大多數時候它只是被隱藏起來。在那裡, 在燃燒的灌木叢中,造物主決定揭開面紗。因此,向摩西啟示的預言並不是來自其他地 方的東西,而是一直存在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它說造物主是從燃燒的荊棘中顯現出來 的。造物主 以及那些詞,意識、啟示、光和奇蹟 一直都在那裡。摩西值得看 到它,因為造物主揭開了面紗。
所以,回到西乃的啟示,這個故事非常戲劇化。有火、閃電、聲音、雲,還有光的啟示, 以及造物主的聲音。許多人認為西奈沙漠中有一座小山,名叫西乃山,造物主決定在那 裡製作這場盛大的演出,就像在電影場景中一樣。但那是錯的。那裡發生的一切都是造 物主揭開了以色列人和世界的面紗,以便他們能夠看到一直以來實際發生的事情。
西乃山並不特別。造物主選擇它用作啟示,因為在西乃山發生的事情到處都發生,不僅 在世界上的每座山上,而且在世界上的每件事物、每張桌子、每一種植物中,僅舉個例 子。如果我們能看到實際發生的事情,我們就會看到光、火、雲、閃電,並聽到從一切 事物中發出的造物主的聲音。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對於那裡的以色列人來說,它是 隱藏的。
在西乃山,造物主揭開了那座山的面紗,說:「看看一直存在的東西。」這意味著在每 個地方、每個時刻,都有西乃山的啟示,有造物主之光對我們的直接啟示。然而,不幸
的是,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面紗的世界裡,所以我們看不到它。但我們需要知道,當我 們每個人坐在這裡時,西乃山就在我們周圍發生;這是一種美麗而有力的理解。
卡巴拉作家 Rav Yehuda Brandwein(1903 年–1969 年)說:「卡巴拉教義可以成為實 現擺脫混亂的生活的有用工具。」
Brandwein 首先提醒我們,任何人將這個五旬節稱為十誡的頒布,作為新宗教(特別是 猶太教)的開始,都是完全錯誤的。此外,他解釋說,整個傳統做法忽略了該活動最重 要的方面。這些措辭很強烈,對於一個沉浸在這一活動的「宗教」和傳統實踐中的人來 說肯定是陌生的。
幾千年來猶太人錯過了什麼?首先,Brandwein 拉比說:「永遠、永遠不要再把這事件 稱為造物主的十誡禮物。從來沒有任何一句話或任何事件表示『戒律』。我真的不想再 聽了。 」
他開始背誦《塔木德》中的一段話,大概是西乃山上發生的事情就是「十言」(Ten Utterances)的啟示。當世界上大多數人認為西乃山的啟示是十誡的啟示時,為什麼 《塔木德》會使用「話語」這個字呢?
當被問到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誤解,並且為什麼這種錯誤的解釋能夠延續數千年。
Brandwein
拉比回答說,對啟示錄重大事件的每一次誤解背後都隱藏著撒旦的邪惡之手, 正是他的持續存在和努力才使這種嚴重的歪曲永久化。我的主人繼續說道,這是可以理 解的,因為撒旦非常強調維持這種錯誤的解釋。他的本質已經岌岌可危。他知道啟示錄 和「十言」的真正意義。上帝的思想和啟示的目的是永生(Immortality)。
他解釋說,《啟示錄》不是關於十言,而是關於揭示我們宇宙中光明力量的整體體現。
這是與光的完全而普遍的交流,沒有留下黑暗可以隱藏自己的空間。結果是死亡的滅亡, 自從亞當犯罪以來,死亡就統治並影響包括人類在內的每一個宇宙實體。世界獲得了人
類最渴望和希望的禮物-永生。
「十言」,Brandwein 拉比說,「只不過是上帝的非物質光之力在我們的宇宙中物理表 達的工具。與揭示隱藏的電流潛力的燈泡沒有什麼不同,或者就這一點而言,揭示和顯 現非物質的、永恆的靈魂的物質身體沒有什麼不同。」
話語中的希伯來字母、由這些字母組成的單字配置以及詩句,只不過是一種載體,光力 量的全面影響透過它讓宇宙中知道並感受到它的存在,更具體地說是針對撒旦/墨菲混 沌定律(Murphy’s Law of Chaos)和死亡。
當上帝賜給摩西《妥拉》時,煙霧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西奈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遍山大大 地震動。"(出埃及記 19:18)
"眾百姓見雷轟、閃電、角聲、山上冒煙,就都發顫,遠遠地站立,"(出埃及記 20:18)
"於是百姓遠遠地站立,摩西就挨近神所在的幽暗之中。"(出埃及記 20:21)
卡巴拉揭示了“煙”(希伯來語“oshan”)的秘密。其希伯來語拼寫的 3 個字母本身就是 其他 3 個單字的首字母:“olam”,意思是「世界」; “shana”,意思是「時間」;和 “nefesh”,意思是「靈魂」。創造的這 3 個基本組成部分對應於 3 個較低的創造世界 (Beriya)、形成世界(Yetzira)和行動世界(Asiya)。
煙霧描繪了現實的 3 個組成部分:空間、時間和靈魂。空間指的是最低世界,Asiya; 時間代表 Yetzira;而靈魂則對應 Beriya 的世界。
物理煙霧為此概念提供了例證。什麼會產生煙霧?一塊木頭是由 4 種元素的各個方面組
成的。然而,它的主要成分是空氣、水和土壤。當火焰點燃木頭時,火元素會消耗空氣、 水和土的靈性元素。由於無法在樹林中堅持下去,這 3 種元素返回上方並被納入其特定 的靈性來源中。
木頭升起的煙霧實際上是它以前的空氣、水和土元素。大自然的第四種火元素,燃燒木
頭。只留下來自土元素的灰燼。木材中的空氣和水的成分完全消失了。
木可以比喻 3 個較低的世界。Beriya 的世界對應於空氣元素。Beriya 下方是 Yetzira 的 世界,它代表水。而 Asiya 最底層的世界則體現出土元素。
然而,火指的是 Atzilut 的超凡世界,那裡閃耀著無限的神聖之光。因此,前面提到的 經文:「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神火降臨到三下界,影響三下界的淨化與消滅。 然後,他們以精緻的狀態,登上了上方。
3 個世界中的每一個都回到了 Atzilut 的原始源頭。在那裡,他們融入了 Atzilut 的光芒 之中。下面還剩下什麼?只有 Asiya 最粗糙的一面,對應於土元素最基本的一面,被留 下來了。
現在可以理解西乃山的經文了:"西奈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 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動。"
(出埃及記 19:18)「完全」對火來說意味著 什麼?當上帝的火焰影響了 3 個下層世界的靈性焚燒和淨化後,它們「化為煙霧」。煙 體現了其淨化後的一面。大地上只剩下了世界的殘骸。
更重要的是,三下世界完全不再作為獨立實體存在。因為,藉由上帝之火,他們升入了 Atzilut。在那裡,他們與 Atzilut 的無限合而為一。就連他們的靈性狀態也沒有堅持下 去。
如前所述,「煙」的希伯來語拼字代表世界、時間和靈魂。這些術語實際上指什麼?上
帝釋放出減弱的生命力來實施創造過程。每個被創造的領域都會獲得其存在所需的指定 生命力。生命力在空間上延伸到特定的創造領域被稱為「世界」。這種生命力在那裡持 續運作的持續時間稱為「時間」。這意味著時空實際上是輻射的神聖光。
一般來說,「靈魂」指的是神性的一個方面,它是如此超然,以至於不可能在下面發光。
它與下降生命力的最終來源有關:Atzilut 世界的 malchut 屬性。
卡巴拉的世界、時間和靈魂之說與郭兆明博士所講的時空識似乎是同一種東西,不過,
卡巴拉的理論好像更為複雜,相信各位一下子實在難以消化,所以還是到此為止好了。
參考自: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creator-revealedwithin/#:~:text=At%20Sinai%2C%20the%20Creator%20took%20off%20the%20veil,of %20the%20Light%20of%20the%20Creator%20to%20us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the-mount-sinai-revelation-experience/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79535/jewish/Sinai-Up-inSmoke.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246632/jewish/The-Revelation-onMount-Sinai.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2122647/jewish/A-Bridge-AcrossInfinity-How-the-Revelation-at-Sinai-Changed-the-Cosmic-Map.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2047/jewish/The-Revelation-atSinai.htm
https://www.chabad.org/therebbe/article_cdo/aid/154223/jewish/The-Revelation-atMt-Sinai-An-Experience-of-the-Present-as-well-as-the-Past.htm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80237/jewish/Ascending-in-aCloud.htm
4 -卡巴拉的上帝概念 Ein Sof
羅馬帝國信奉多神教,猶太人信奉一神教,因此,相方的矛盾便形成。受羅馬人統治的 猶太人們,因為其一神教的排他特質,很自然便與羅馬人發生了宗教衝突。在五賢帝時 期哈德良皇帝(Hadrianus,117 年-138 年在位)統治時,便曾爆發過動亂,最後猶太 人被處以「離散」,從此猶太人失去了自己的國家和歷史,直到 20 世紀以色列立國為 止。
多神教與一神教有着不可調和的衝突,彼此都是互相排斥,即使在現代,不同信仰之間 乃然勢成水火。但是,有一個宗教在這方面却是非常特別,因為它對一神與多神,甚至 泛神的定位上,界線都是十分模糊,這個宗教就是印度教。
與世界上大部份宗教不同,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創立的思想體系,而是在長期社會發展
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廣泛吸收婆羅門教教義以及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的綜 合產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內所產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表面上,印度教號稱有 3300 萬個神靈,但多數印度教徒只崇拜一個天神。印度教有三 大主神:梵天、毘濕奴和濕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創造萬物的始祖;毘濕奴是第
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維持者,能創造和降服魔鬼,被奉為保護神;濕婆是第三位的主 神,是世界的破壞者,以男性生殖器為象徵,並不斷變化著不同的形象,也被奉為毀滅 之神。在 3 個主神中,往往把毘濕奴或濕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且都是 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神教。
這個宗教既可以說是屬於多神教,也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一神教,視乎以什麼角度去看。
到了不二論的創立者阿迪·商羯羅(Adi Shankara,788 年 820 年)的出現,又提出了
多神與一神以外的觀點,他認為上梵(與僅作為在婆羅門教神話中梵天神造創萬物時所 依賴的原理「下梵」不同)是萬物的本源,世間萬物都是因上梵而產生的,而上梵並不
依賴其他事物。它既是主體,也是客體,而且遍及整個宇宙及一切事物。商羯羅認為上 梵是所有事物的終極源頭,而解脫就是完全理解上梵與梵我是同一的,進入「至高梵」 的狀態。唯一的真實是阿特曼(Atman)或「真我」,除了阿特曼別無他物,所以就無 所謂的「合一」和「分離」。
不二論是現代印度教的最主流思想,重點就是打破主客二分。
商羯羅的不二論與我國宋明理學理論基礎的創始人之一周敦頤(1017 年 1073 年 7 月
24 日)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周敦頤的著作《太極圖說》提出宇宙生成論體系,繼 承了《易傳》和部分道家、道教、禪門思想,提出一個簡單而有系統的宇宙構成論,用 圖形以資推演,可達雅俗共享之效,融會三教於儒家。他首次將「無極」一詞引入儒家 理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一動一靜,產生陰陽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 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聖人又模仿「太極」建立「人極」。
然而,周敦頤的哲學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個「誠」字。「誠」是他關於天道、人道、天人 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的表達。「誠」主要分為天道本體論和心性本體論兩方面。在周敦 頤看來,「誠」首先是宇宙存在的根據,是宇宙的本體,即天道本體論。或許在這一點 上是他與商羯羅之間最大的分歧。
在卡巴拉(Kabbalah)的教義中,對神的理解與中印兩國文化非常接近。
Ein Sof 意思是「無盡」,字面意思是「沒有結束」,在卡巴拉中被理解為先於任何事 物的上帝。Ein Sof 可以翻譯為「無止盡」、「(沒有)結束」或無限大。它首先由
Azriel(約 1160 年 –約 1238 年)使用,他分享新柏拉圖主義的信念,即上帝不能有慾 望、思想、言語或行動,強調對任何屬性的否定。對於 Ein Sof,沒有任何東西(“Ein”沒/非)是可以被掌握的(“Sof”-限制)。它是 Ohr Ein Sof 的起源,即矛盾的神聖自我 知識的「無限之光」,在創造之前就在 Ein Sof 中失效了。在卡巴拉學派 Lurianic Kabbalah 中,第一個創造行為,即上帝的 Tzimtzum 自我「撤回」以創造一個「空的
空間」,就是從那裡發生的。在哈西迪猶太教(Hasidic Judaism)中,Tzimtzum 只是
Ohr Ein Sof 的虛幻隱藏,引發了一元泛神論。因此,哈西迪主義專注於 Atzmus 神聖 本質,它在神性中根植於 Ein Sof 更高的地方,它僅限於無限,並反映在《妥拉》
(Torah,字面意思為指引、教導)和靈魂的本質(etzem)中。
《光輝之書》(Zohar,字面意思是光輝或者光芒)對「Ein Sof」一詞的解釋如下:
在祂賦予世界任何形狀之前,在祂創造任何形式之前,他是孤獨的,沒有形式,與其他 任何東西都沒有相似之處。那麼誰能理解祂在創世之前是怎麼樣的呢?因此,禁止借給 祂任何形式或相似之處,甚至禁止用他的聖名來稱呼他,或用一個字母或一個點來表示 他 但在他創造了天人的形象之後,祂就像用一輛戰車降臨,祂希望人們以祂的形象 來稱呼祂,即聖名「YHWH」。
上文的前半部分恍如《道德經》的頭幾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 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 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換句話說,"Ein Sof"的意思是「無名存在」。在另一段經文中,《光輝之書》將這個詞
簡化為"Ein"(不存在),因為上帝如此超越人類的理解,以至於實際上不存在。
這個說法機乎就等中國道家裏面的「無」了。《道德經》也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 生於無。」
除了《Sefer Yetzirah》和《光輝之書》之外,中世紀的猶太神秘思想家,例如盲人艾 薩克(Isaac the Blind,約 1160-1235 年在法國普羅旺斯)和 Azriel of Gerona(約 1160 年 – 約 1238 年),也對 Ein Sof 與所有其他現實和現實層次之間的關係提出了其他著 名的解釋。Judah Ḥayyaṭ(15、16 世紀) 在他對 Ma'areket Elahut 的 Minḥat Yehudah 評論中,對“Ein Sof”一詞給出了以下解釋:
《聖經》中找到的任何上帝的名字都不能應用於他在創造中自我顯現之前的神,因為這 些名字的字母只是在散發之後才產生的 此外,名稱意味著其持有者的限制。這對於 “Ein Sof”來說是不可能的。
卡巴拉誕生於古代,是猶太教的神秘流派,其目標是傳播上帝賜予的秘密口頭律法以及 成文律法(妥拉)。
在卡巴拉中,上帝是 Ein Sof:祂是無限的、不可知的、隱藏的。這裡談論的是任何顯 現之前的上帝。
因此,作為 Ein Sof,上帝是無盡的存在,或隱藏的本質。他沒有屬性、思想或意圖,
沒有人能夠真正知道或理解他是什麼。它無法被接近,我們也無法給它一個名字或一個 表徵:它是不可言喻的(無法表達的)。
「沒有名字」,但是允許根據上帝的第一種形式來指定上帝,傳統上對應於 4 字母 YHWH 的 4 個神聖字母。中文譯作「耶和華」(Jehovah,又作 Yehovah 或 Yehowah)。
根據十誡第三條「不可妄稱上帝的真名;」,這個 4 字母是不可發音的(它們不包含任 何元音):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出埃 及記 20:7)
因此,念出「YHWH」這個名字就構成褻瀆和虛榮罪;請注意,只有大祭司有權在所羅 門聖殿的至聖所中每年一次的贖罪日念出這個名字。這項傳統已經消失,由於希伯來字 母表中沒有元音,4 個字母的確切發音是未知的。由於所有這些原因,猶太人以 Adonai(「主」)、Hashem(「聖名」)或 Elohim(「上帝」)等表達方式取代了
上帝的名字。
但是,神聖四字母的拉丁文形式是寫作 JHVH 的,因此便可發音為「耶和華」。
YHWH 可能源自閃族語字根 hwy 或 hyh,意思是「是」、「成為」或「揭示自己」, 讓人想起造物的氣息。
這種「存在」的能力(只有上帝才擁有)可以在《出埃及記》(燃燒的荊棘)中的以下 段落中找到:
"摩西對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 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神對摩西說:「我 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 來。』」"(出埃及記 3:13 -14)
為了創造世界,Ein Sof 退出,以便除了他之外的事物能夠存在。這種退縮或「空虛」
稱為 Tzimtzum。因此,上帝的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發光的反射,它構成了原 始光的記錄:這裡出現了 Yod,神聖四字母的第一個字母。
Yod 創造了文字和言語;我們將會看到,這字母本身就包含著一切表現的萌芽。
神聖四字母 YHWH 由 3 個字母組成,其中一個字母重複兩次:
Yod 是手(希伯來文「yad」 )。這是上帝之手,是播種的手,是讓生命綻放的手。
Yod 是將上帝的意志轉化為物理現實。它仍然是生命的火花,或是讓樹得以展開的種子。
在數字中,Yod 的數值是 10。
Hé 在神聖四字母中出現了兩次。這個字母與吸氣和呼吸有關:它是讓神聖的原則進入
自己,這需要一定的放下。被動字母“Hé”與嘴相關。在數字中,其數值為 5。
Wav(或 Vav)喚起一個鉤子,一個團結的元素。它是一根軸,一條連接兩點的線,彷
彿對應著兩個對立(例如,什麼進去,什麼從 Hé 出來)或兩個世界(上一個和下一 個)。這裡我們有疊加、聚集、和諧的跡象。在數字中,Wav 的數值是 6。
因此,Yod 和 Wav 本質上是主動和陽性的,而 Hé 則是一個相當被動和陰性的字母。
因此,神聖四字母可以被解讀為男性(創造者、調和者)和女性(被創造、活躍、團結) 之間的完美交替。
放置在兩個 He 之間的 Wav 調和了二元性:它是神聖四字母的真正中心。
神聖四字母通常被描繪在發光三角形或三角形的中心。
Yod 通常與三角形的頂點連結在一起:它是顯化世界的起源,是來自上方的原始火花。
在許多宗教或深奧的傳統中,發光三角形是上帝或宇宙偉大建築師(共濟會)最完美的 象徵。有時,眼睛會取代三角形中心的四字母:它是人類意識之眼,打開的目的是為了 滿足更高的意識。
該神聖字母有 4 個字母,其中 3 個不同。因此,我們聯繫了 3 和 4:
數字 3 讓人想起三角形,二元性在統一中調和,中心:它是神聖的最完美的表達,數字 4 讓人聯想到正方形和所顯現的世界的完美,請注意,3 + 4 = 7,完整的數字。
三角形所包含的四字母可以代表四元與三元的交融,也可以說是造物主在創造中的完美 體現。
就數字而言,YHWH 的字母總和為 26 (10+5+6+5)。現在 26 是一個具有非常特殊特徵 的數字,因為它介於 25(平方數:5X5,也就是說可以以互鎖正方形的形式表示)和 27(立方數:3X3X3)之間。它是唯一介於平方數和立方數之間的數字。
如何解釋這種從正方形到立方體的轉變?如果說正方形翻譯了外在世界的完美,那麼立
方體則代表了人與神相遇的神聖空間:它特別是所羅門聖殿的至聖所和天上的耶路撒冷 的形式。因此,從正方形到立方體(從 25 到 27)是走向上帝,是重新建立連結。
由於其不可發音的性質,4 個字母喚起了失落的詞,也就是說隱藏的、被遺忘的真理, 它必須是個人在世界和自己中探索的主題。
神聖四字母的不可言喻的特徵表達了我們因原罪而喪失的原始真實性。人類出於驕傲和 野心,咬下了善惡知識樹的果實,以便「像神一樣」。透過這個「手勢」(Yod),他 進入了錯誤和幻覺的世界。
因此,透過放棄我們自己(我們的確定性、我們的執著、我們的慾望等),我們才能找 到失去的話語。那麼四字母 YHWH 的發音對我們來說就顯而易見了…
在創造世界之前,Ein Sof 是獨特且無盡的存在,超越所有合理或直觀的理解。祂是未 知的、不可知的、超越的第一原理。他既是一切,又什麼都不是。但在另一個層面上,
Ein Sof 可以被視為存在於所有事物中的更高意識,或者其痕跡持續存在於一切事物中。
以下限定詞可歸因於 Ein Sof:
堅不可摧的,
無法定義的,
無限,
無窮,
絕對,
沒有參數,
無與倫比的,
沒有時間,
永恆(不朽), 不可言喻的, 完美的, 一切的源頭, 什麼都沒有。
雖然隱藏且不可知,但 Ein Sof 透過一連串的放射物顯現出來,以卡巴拉生命之樹為象 徵。這棵樹有 10 個放射物,或者說神聖之流的 10 個分解階段:「質點」(Sephirot 或 Sephiroth)。質點以球體的形式出現在生命樹上;它們中的每一個都對應於現實的一 個層次,或上帝的一個「品質」。
Ein Sof 是不可知的,但卡巴拉談到了一條允許人走向上帝的靈性之路,除其他事項外, 一條通過 10 個質點的理解的路徑。由於 Ein Sof 遙不可及,所以只有路徑才重要。這條 道路既涉及自我認識,又涉及對外開放,目標是實現內心世界和現實世界兩個世界的完 美疊加。
這條覺醒之路需要放棄我們自以為知道的一切:我們的想法、我們的參考、我們的比較 點、我們的確定性。因此,這是一條分析的道路,一條向後而不是向前的道路。
又是令人聯想起道家,「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最終,對 Ein Sof 的理解只能是個人的。Ein Sof 翻譯了我們的意識水平,就像一面反映 我們狀態的鏡子。我們要敢於面對這種反思。
參考自: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Ein_Sof
https://www.jepense.org/ein-sof-definition-kabbale/
https://www.jepense.org/yhwh-signification-tetragramme-divin/ https://www.encyclopedia.com/religion/encyclopedias-almanacs-transcripts-andmaps/ein-sof
https://religiao.app/o-ein-sof-e-a-manifestacao-divina-na-kabbalah/ https://dreamism.org/ein-sof/
https://www.evolution-mensch.de/Anthropologie/En_Sof https://www.sefaria.org/topics/ein-sof1?sort=Relevance&tab=sources
5 -4 個世界
根據卡巴拉(Kabbalah)的理論,世界由 Ohr Mimalei Kol Olmin 形成,字面意思是
「充滿所有詞語」,它是代表神聖內在性概念的神聖創造性之光。10 個節點(Sefirot) 屬性及其相關的 12 個角色(Partzufim
)在每個世界中「閃耀」,更具體的神聖表現也 是如此。在卡巴拉學派 Lurianic Kabbalah 中,角色彼此動態互動,崇高的「層次」被
覆蓋在較低的存在中,代表一種隱藏的靈魂。儘管如此,在每個世界中,特定的節點和 角色都占主導地位。
這套理論源自雅各夢見一個梯子的故事。雅各的天梯的描述出現在《聖經》創世紀第 28 章的意象,當時雅各正被自己的兄弟以掃追殺,遂準備投靠舅舅拉班。
"雅各離開別是巴,往哈蘭去。到了一個地方,因為已經日落,就在那裏過夜。他拾起
那地方的一塊石頭枕在頭下,就躺在那地方。他做夢,看哪,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 的頂端直伸到天;看哪,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看哪,耶和華站在梯子上面,
說:「我是耶和華
你祖父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你現在躺臥之地,我要將它賜給 你和你的後裔。你的後裔必像地上的塵沙,必向東西南北開展;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 後裔得福。看哪,我必與你同在,無論你往哪裏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我總
不離棄你,直到我實現了對你所說的話。」雅各睡醒了,說:「耶和華真的在這裏,我 竟不知道!」他就懼怕,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是神的殿,是天的門。」
雅各清早起來,拿起枕在頭下的石頭,立作柱子,澆油在上面。他給那地方起名叫伯特 利;那地方原先名叫路斯。"(創世紀 28:10 -19)
猶太教的經典《妥拉》(Torah)註釋對雅各的天梯提供了幾種解釋。根據 Pirkei De-
Rabbi Eliezer 35.6-10,梯子像徵猶太人在彌賽亞到來之前將遭受的 4 次流放。首先, 代表新巴比倫帝國的天使「爬」了 70 級,然後「下來」,指的是 70 年的巴比倫流放。
然後代表阿契美尼德帝國流亡者的天使上升了幾步就倒下了,代表希臘(希臘化時期托
勒密王國和塞琉古帝國)流亡者的天使也是如此。只有第四位天使,代表羅馬帝國最後 的流亡者,稱為「以東」(Edom)(其守護天使是以掃本人),不斷爬得越來越高, 進入雲端。雅各擔心他的孩子們永遠無法擺脫以掃的統治,但上帝向他保證,在末日時, 以東也會陷落。
梯子的另一種解釋關鍵在於天使首先「上升」,然後「下降」。《米德拉什》 (Midrash)解釋說,雅各作為一個聖人,總是有天使陪伴。當他到達迦南地(未來的 以色列地)的邊界時,被分配到聖地的天使返回天上,被分配到其他土地的天使也下來 迎接雅各。當雅各回到迦南時,他受到了被派往聖地的天使的歡迎。
出生於亞歷山大的希臘化猶太哲學家斐洛(Philo,約 20 BCE – 約 40-45 CE)在他的
《論夢》(De somniis)第一本書中提出了他對梯子的寓言解釋。他在那裡給了 4 種不 互相排斥的解釋:
1. 天使代表靈魂下降到身體和從身體上升(有些人認為這是斐洛對輪迴教義最清楚的提 及)。
2. 梯子是人類的靈魂,天使是上帝的標誌,在苦難中將靈魂拉上來,在慈悲中將靈魂拉 下。
3. 夢描繪了「實踐者」(美德與罪惡)生活的酸甜苦辣。
4. 天使代表人類不斷變化的事務。
卡巴拉的解釋則是指天梯代表有不同層次的世界。
「世界」的概念表示創造性生命力從 Ein Sof(無盡),透過漸進的、無數的 tzimtzumim(隱藏/面紗/凝結)散發出來。由於特定的源質在每個領域中占主導地位, 因此原始的第五世界 Adam Kadmon 經常因其超越性而被排除在外,而通常會提到 4 個後續世界。他們的名字是從《以賽亞書》 43:7 中讀出的,「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 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做的。」每一個名字都有解釋。Atziluth
(「散發/關閉」)、Beriah(「創造」)、Yetzirah(「形成」)和 Assiah(「行 動」)。在 Assiah(最低的精神世界)之下,是 Assiah-Gashmi(「物理 Assiah」), 我們的物理宇宙,它覆蓋了它的最後兩個節點(Sefirot) 「放射」(Yesod 和 Malkuth)。4 個世界也根據其首字母統稱為 ABiYA。除了每個世界在創造過程中的功 能作用外,它們還體現了人類經驗中的意識維度。
Atziluth 或 Atzilut(也稱為 Olam Atsiluth)是存在卡巴拉生命之樹的 4 個世界中最高的 一個。它也被稱為「接近上帝」。Beri'ah 緊跟在後。它被稱為放射世界(World of Emanations)或因世界(World of Causes)。在卡巴拉中,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節點 都與一個神的名字相關聯,並且與塔羅牌中的權杖套裝相關聯。
Atziluth 是純粹神性的境界。卡巴拉的 4 個世界以兩種主要方式與卡巴拉生命之樹相關:
- 整個生命之樹包含在 4 個世界中;透過這種方式,它們被描述為一個在另一個之上, 並透過稱為雅各天梯的圖表以像徵形式描述。
- 生命之樹可以分為 4 個水平部分,每個部分代表 4 個世界之一。
在卡巴拉中,生命之樹的 10 個節點中的每一個本身也包含一整棵樹。因此,Atziluth 領
域與生命之樹的前 3 個節點有關;Keter、Chokmah 和 Binah 這 3 個領域被認為本質上 是完全靈性的,並且透過一個稱為深淵的現實區域與樹的其餘部分分開。
Keter 或 Kether 是卡巴拉生命之樹的最高節點。由於其含義是「王冠」,因此它被解釋 為節點的「頂點」和節點的「富麗堂皇的王冠」。它位於 Chokhmah 和 Binah (Chokhmah 在右側,Binah 在左側),位於 Tiferet。通常有 3 條路徑,前往 Chokhmah、Tiferet 和 Binah。
第一個節點被稱為王冠,因為王冠戴在頭上。因此,王冠指的是超越心靈理解能力的事 物。所有其他的節點都被比作身體,從頭部開始,蜿蜒向下進入行動。但國王的王冠位
於頭頂,將抽象、無形的「君主制」概念與國王有形、具體的頭部連結起來。
第一個節點代表了
Ein Soph(無盡)中最初的意圖的激動,或是對進入不同的存在生 命的渴望的喚醒。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雖然它包含了內容的全部潛力,但它本身並不 包含內容,因此被稱為「虛無」、「隱藏的光」、「無法掌握的空氣」。作為創造世界 的渴望,Keter 是絕對的慈悲。
與 Keter 相關的神的名字是 Ehyeh Asher Ehyeh,他透過這個名字從燃燒的荊棘中向摩 西顯現。
Keter 雖然是其世界中最高的節點,但仍從其上方域的 Malkuth 的節點處接收訊息。最 上面的 Keter 不低於任何其他節點,儘管它低於所有節點的源頭 Or Ein Soph。
Chokhmah 是 10 個節點中的第二個,是造物中意識智力的第一個力量,也是「真實」 存在的第一個點,因為 Keter 代表空性。根據《約伯記》,「智慧來自於虛無」。這一 點既無限小,又包含了整個存在,但它仍然是不可理解的,直到它在 Binah 中被賦予形 狀和形式。
與 Chokhmah 相關的神的名字是 Yah。與之相關的對立 qliphah 是 Ghagiel。
Chokhmah 出現在右軸頂部的節點結構中,對應於 tzelem Elokim(「神聖形」象”)中 的眼睛,甚至「眼睛」一詞在卡巴拉或右半球中也有不同的含義。
在其完全鉸接的形式中,Chokhmah 擁有兩個角色(Partzufim)(可解作「面孔」或 「特徵」):其中較高的被稱為 Abba Ila'ah(「更高的父親」),而較低的被稱為
Yisrael Saba( 「以色列,長老」)。這兩個角色共同被稱為 Abba(「父親」)。
Chokhmah 在靈魂中與直覺洞察力聯繫在一起,像閃電一樣穿過意識。Abba Ila'ah 的
角色與從超意識領域自發提取這種洞察力的力量有關,而 Yisrael Saba 的角色則與隨後 將其引導到意識中的力量相關。
Chokhmah 的「智慧」也意味著能夠深入觀察現實的某些面向並抽像其概念本質,直 到成功地揭示其潛在的公理真理。然後,這些真理的種子可以被傳送給 Binah 的同伴力 量,以進行智力分析和發展。
Chokhmah 是創意過程中的主要(「開始」)力量,即創造力,正如俗話所說:“耶和 華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豐富。” (詩篇 104:24) 創世記中《妥拉》(Torah)的第一個詞 Breishit
的意思是「太初(上帝創造了天 地)」,被翻譯(Targum Yonatan)為「以 Chokhmah(上帝創造了 )」。
Chokhmah 也被稱為恐懼,「因為它沒有界限,因此頭腦沒有能力抓住它」。"他對人
說:『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約伯記 28:28)。
在 Zohar Chokhmah 中,是從上帝的意志中閃耀出來的原始點,因此是創造的起點。
此時,一切事物仍是未分化的,只有在 Binah 時才變得可理解。
Binah(意為「理解」)是卡巴拉生命之樹上的第三個節點。它位於 Keter 下方(在包 括該節點的配方中),在 Chokhmah 對面,在 Gevurah 正上方。通常有 4 條路徑:從 Keter、Chokhmah、到 Gevurah 和 Tiphereth。Binah 與黑色相關。
根據 Bahir 的說法:"第三個「話語」(utterance):《妥拉》的採石場,智慧的寶庫, 上帝精神的採石場,由上帝的精神鑿出。這教導說,上帝鑿出了《托拉》的所有字母, 將它們刻在上面。"
Binah 是「直覺理解」或「沉思」。它被比作一座「鏡子宮殿」,反映了 Chokhmah 的純粹光點,即智慧,並以無限多種方式增加和倍增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就是
「採石場」,是智慧之光雕刻出來的。子宮塑造了神的靈。在心理學層面上,Binah 是 「經過加工的智慧」,也稱為演繹推理。這就是 davar mitoch davar 從另一個想法 中理解一個想法。Chokhmah 是一種並非源自理性過程的智力(它要么是受到啟發, 要么是被教導),而 Binah 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理性過程,致力於充分發展一個想法。
Binah 與女性相關。Bahir 說:「因為你應該稱理解為母親。」古典猶太文本指出 Binah Yeterah natun l'nashim(「給予婦女額外的 Binah 措施」 - Talmud Nidah 45b)。
在完全鉸接的形式下,Binah 擁有兩個角色。其中較高的被稱為 Imma Ila'ah(「高等 母親」),而較低的被稱為 tevunah(「理解」)。這兩個角色統稱為 Imma(「母 親」)。
Beri'ah、Briah 或 B'ri'ah(希伯來文也稱為 Olam Beriah,字面意思是「創造的世 界」),是卡巴拉生命之樹中 4 個天界的第二個,介於第一個世界放射世界(Atziluth) 和第三個世界形成世界(Yetzirah)之間的,即天使的世界。它被稱為創造世界,或
Korsia(源自希伯來語 的 「座位,椅子」,王座)。
Beri'ah 是 4 個世界中第一個從無到有創造的世界,因為 Atzilut 是散發出來的而不是被 創造出來的。因此,雖然存在居住在 Atzilut 的存在,但這些存在被神聖之光所淹沒, 並且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然而,在 Beri'ah,天使們隱約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與上帝的存 在不同。
Beri'ah 是永久大天使的住所,與居住在 Yetzirah 的非永久天使相反。這是一個純粹智 力的世界,但這不應該被認為與邏輯和理性解決問題等相關。Briah 是抽象的智力,是 柏拉圖思想的領域,是創造萬物的神聖原型;Briah 是世界實際創造之前的理念。Briah 由深淵正下方的 3 個球體組成:Chesed、Geburah 和 Tipareth。卡巴拉大天使與這個 領域相關,並且可以被認為居住在其中,就像我們居住在物質世界中一樣。
待續。
參考自: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tziluth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eri%27ah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Yetzirah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ssiah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361902/jewish/The-Four-Worlds.ht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ur_Worlds
https://learnkabbalah.com/the-four-worlds/
https://www.kabbalahsociety.org/wp/themes-for-contemplation/ https://www.webofqabalah.com/fourworlds.html
https://religionsfacts.com/kabbalah-the-four-main-worlds/ https://kabbalahschool.wordpress.com/the-four-worlds/
Chesed 或 Ḥeseḏ 是一個希伯來語單詞,意思是「人與人之間的仁慈或愛」,特別是人
們對上帝的虔誠以及上帝對人類的愛或憐憫。英文翻譯中傳統上被翻譯為「love kindness」。
在猶太神學中,它同樣被用來表示上帝對以色列子民的愛,在猶太倫理學中,它被用來 表示人與人之間的愛或慈善。後一種意義上的「慈善」本身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也因其 對 tikkun olam(修復世界)的貢獻而被認為是一種美德。它也被認為是傳統猶太人奉 行的許多宗教戒律的基礎,特別是人際戒律。
Chesed 也是卡巴拉生命之樹上的 10 個節點之一。它被賦予仁慈和愛的聯想,並且是質 點的第一個情感屬性。政治理論家 Daniel Elazar 認為 chesed 不能輕易翻譯成英語,但 它的意思類似於「愛的盟約義務」。其他建議包括恩典和同情心。
Bahir 指出,「第四(話語 - utterance)是什麼:第四個是神的公義,祂對整個世界的 憐憫和仁慈。這是神的右手。」Chesed 體現了神的絕對,無限的仁慈。這個球體的天 使秩序是 Hashmallim,由大天使 Zadkiel 統治。對立的 qlippah(字面意思是「果皮」、 「貝殼」或「外殼」 」)代表的是惡魔秩序 Gamchicoth(或 Gha'agsheblah),由大 惡魔 Astaroth 統治。
Gevurah 或 Geburah 的字面意思是「力量」,是卡巴拉生命樹中的第五個質點,也是 生命的第二個情緒屬性質點。它位於 Binah 下方、 Chesed 對面、 Hod 上方。
Gevurah 是「判斷(DIN)和限制的本質」,對應敬畏和火元素。根據一些現代資料, Gevurah 與紅色相關。
Gevurah 是 10 個節點中的第五個,也是創造中的第二個情緒屬性,對應於創造的第二
天。
這個領域的天使秩序是六翼天使,由大天使卡麥爾(Camael 或 Chamael)統治。對立 的 qlippah 是由惡魔組織 Golachab 代表,由大惡魔 Asmodeus 統治。
Tipareth 或 Tiferet 的字面意思是「美麗」。在卡巴拉生命之樹中。它具有「靈性」、 「平衡」、「整合」、「美」、「奇蹟」和「同情心」的共同聯想。
Bahir 指出:「第六是裝飾精美、光榮、令人愉悅的榮耀寶座,是未來世界的殿堂。它 的位置銘刻在智慧中,正如它所說的"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Tiferet 是整合 Chesed(「仁慈」)和 Gevurah
(「力量」,也稱為 Din,「判斷」)
節點的力量。這兩種力量分別是擴張性的(給予)和限制性的(接受)。他們中的任何 一個,如果沒有另一個,都無法顯現出神聖能量的流動。它們必須透過平衡慈悲與紀律 來達到完美的平衡。這種平衡可以在 Tipareth 的角色中看到,衝突的力量得到協調, 創造得以綻放。Tipareth 也同樣平衡了 Netzach 和 Hod。在這種情況下,Hod 可以被 視為智力,而 Netzach 可以被視為情感。
與 Tipareth 相關的神的名字是 Adonay Eloah。這個球體的大天使是拉斐爾。Malakhim (信使)是與 Tipareth 相關的天使秩序,Tipareth 的行星/占星學對應是太陽。
Tipareth 的 qlippa(字面意思是「果皮」、「貝殼」或「外殼」 」)是由 Belphegor 統治的惡魔教團 Thagirion 代表。與這個球體相關的符號是一位威嚴的國王。
在猶太生命樹和赫爾墨斯生命樹中,Tipareth 有 8 條路徑,通往(逆時針)Keter (透 過 Da'at)、Binah、Gevurah、Hod、Yesod、Netsach、Chesed 和 Chokmah。
Tipareth 也可以是「Tifara」一詞的變體,在以色列使用的現代希伯來語中被翻譯為 「榮耀」(來自上帝 – “ Elohim,Adonay)。
Yetzirah 的意思是「形成世界」 。在這個層面上,受造之物呈現出形狀和形式。情感 的節點,Chesed 通過 Yesod 占主導地位。Yetzirah 的靈魂和天使透過神聖情感和努力 進行崇拜,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與 Beriah 的理解力存在距離。這種上升和下降將神聖
的活力引導到世界各地,進一步推進神聖的目的。因此,在 Yetzirah 中有主要的天使, 例如六翼天使,表示他們在神聖情感中燃燒的完美。
Yetzirah 是 4 個世界中第二低的,Yetzirah 被稱為形成領域或形成世界。這是星界、集
體無意識和 Anima Mundi(世界靈魂)等的領域。這是創造特定形式的領域。Yetzirah 由 Parekh 穹頂正下方的 3 個球體組成:Netzache、Hod 和 Yesod。卡巴拉天使居住 在這個世界。
Netzach 的字面意思 是「卓越、永恆、永久」,是猶太神秘卡巴拉體系中 10 個源泉中 的第七個。它位於 Chesed(「慈愛」)下方,「慈悲柱」的底部,該柱也由
Chokhmah(「智慧」)組成。 Netzach 通常翻譯為「永恆」,在卡巴拉的背景下指 「永久」、「勝利」或「耐力」。
在節點中,
Netzach 坐在 Hod 的幾何對面。這對組合構成了第三個這樣的群體,即 「戰術」節點,這意味著他們的目的並非本身固有,而是作為實現其他目標的手段。
這些節點標誌著一個轉捩點。前兩組節點處理上帝的內在意志,以及祂希望賜給人類甚
麼,而這些節點則關注於人:人類接收上帝信息的最合適方式是什麼?怎樣才能最有效 地實現神的旨意呢?
Netzach 指的是本質上是 Chesed 的上帝的行動,但透過嚴酷的前奏來呈現。Hod 特指 那些「惡人興旺」的事件。這是回應 Gevurah ,本質上是「力量/克制」,但以愉 快的前奏呈現。
Netzach 是「耐力」,即堅持自己的熱情的毅力和耐心。它與 Hod 配對,作為與群體
互動相關的正義屬性,而 Netzach 則代表領導力,即團結他人支持一項事業並激勵他 們採取行動的能力;雖然 Hod 是一個社區,但需要有實踐的能力來貫徹想法並使之成 為現實。當生命之樹被描繪在人類形態上時,Netzach 被認為是我們的右邊(左腿或 腳),而 Hod 則被認為是我們的左邊(右腿或腳)。
Netzach 的天使教團是 Elohim ,其統治大天使是 Haniel。它的 qlippothic(字面意思 是「果皮」的、「貝殼」的或「外殼」的 」)對應物是 A'arab Zaraq。
Hod 的字面意思是「威嚴、輝煌、榮耀」,是卡巴拉生命之樹的第八個質點。
Hod 位於生命樹中 Gevurah 下方,Netzach 對面;Yesod 位於 Hod 的東南方。它有 4 條路,分別通往 Gevurah、Tiphereth、Netzach 和 Yesod。
所有的節點都被比喻為身體的不同部位,而樹本身則被比喻為一個侏儒。Netzach 與 Hod 被比喻為人的兩隻腳,左腳和右腳。腳不僅能把人帶到目的地,支柱底部的誠信 是上面一切的基礎。
哈西迪猶太教(Hasidic Judaism)對 Hod 的看法是,它與猶太人的禱告有關。禱告被 視為「順服」的形式;Hod 被解釋為一個類比 不是「征服」一個人前進道路上的 障礙(這是 Netzach 的想法),而是讓自己屈服於那個「障礙」,這與 Hod 的品質有 關。
Hod 是最廣泛意義上的語言賦予形式的地方,是「形式之謎」(mystery of form)的 關鍵(這可能是採用法國精神分析學大師雅各·拉岡(Jacques Lacan,1901 年 4 月 13 日 1981 年 9 月 9 日)的觀點。我們無意識的慾望來自 Netzach,並由 Hod 在像徵領 域賦予形式,透過 Yesod 到 Malkuth 無意識地顯現出來。
Hod 被描述為一種將能量分解為不同的、可區分的形式的力量,它與智力、學習和儀
式相關,而不是 Netzach、勝利,後者是克服所有障礙和限制的能量力量,並且是與情 感和激情、音樂和舞蹈有關。
與東方系統相比,Hod 和 Netzach 有時都與 Manipura chakra(太陽神經叢脈輪)相 關聯,這與能量的分解和釋放、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有關。
在《777 與現代卡巴拉》(777 and modern Qabalah),英格蘭神祕學家阿萊斯特 克
勞利(Aleister Crowley,1875 年 10 月 12 日 1947 年 12 月 1 日)將 Hod 與神秘塔羅
牌的 4 個 8 聯繫起來,包括阿努比斯(Anubis)、托特(Thoth)、哈奴曼 (Hanuman)、洛基(Loki)、赫密士(Hermes)等等。
Yesod(「基礎」)是猶太哲學體系卡巴拉生命之樹中的一個節點。Yesod 位於樹的底 部附近,是 Hod 和 Netzach 下方、Malkuth(王國)上方的質點。它被視為一種允許
從一種事物或狀況移動到另一種事物或狀況的工具(連接的力量)。Yesod、卡巴拉和 生命之樹是猶太概念被各種哲學體系,包括基督教、新時代東方神秘主義和西方深奧實 踐所採用。
根據猶太卡巴拉理論,Yesod 是上帝建造世界的基礎。它還充當上面的節點和下面的現 實之間的傳輸器。上部節點的光芒聚集在 Yesod,並引導至下方的 Malkuth。以這種方 式,Yesod 與性器官聯繫在一起。男性的 Yesod 收集上方質點的生命力,並將這些創 造性和生命力傳輸到下方的女性 Malkuth 中。Yesod 輸送頻道,Malkuth 接收。反過來, 正是透過 Malkuth,地球才能夠與神性互動。
Yesod 扮演著收集和平衡 Hod 和 Netzach 不同且對立的能量的角色,也從它上方的 Tiferet 儲存和分配它到世界各地。它被比作創造的「引擎室」。基路伯是與 Yesod 相 連的天使合唱團,由大天使加百列領導。相比之下,與 Yesod 相對的 qlippothic 球體 中的惡魔秩序是迦瑪列 (Gamaliel),由大惡魔莉莉絲 (Lilith)統治。
根據作家迪翁 福春(Dion Fortune 1890 年 12 月 6 日 1946 年 1 月 6 日)的說法,在 西方神秘主義中,Yesod 被認為「對實用的神秘主義者來說至關重要 圖像的寶庫, 摩耶(Maya)的領域,幻覺」。
Assiah 也稱為 Olam Asiyah。 "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 我所做成、所造做的。"(以賽亞書 43:7)它與我們所處的現有世界相同。
根據 Masseket Azilut 的說法,這是 Ophanim 統治的地區,他們提倡聆聽祈禱,支持 人類的努力,並與邪惡作鬥爭。他們的統治者是聖德芬(Sandalphon 或 Sandalfon)。 根據後來的以色列卡巴拉系統,「Asiyah 是包含 10 個天堂和整個世俗造物系統的靈性 世界中最低的一個。」節點之光從這 10 個天堂發出,它們被稱為「Asiyah 的 10 個節 點」;透過它們,靈性和虔誠被傳遞到物質領域 黑暗和不純潔力量的所在地。
它代表純粹的物質存在,被稱為行動的世界、效果的世界或創造的世界。在西方神秘主 義中,它與塔羅牌中的錢幣花色有關。Yetzirah 的世界先於它。
Assiah 是 4 個世界中最低的,Assiah 被稱為效果領域。這是身體和感官的世界,也是 所有物體和物質的世界。只有一個球體屬於這個領域,那就是 Malkuth
Malkuth(王國),或稱為神的顯現,這是卡巴拉生命之樹的第 10 個節點。它位於樹的 底部,質點 Yesod 以下。Malkuth 與質點 Tiferet 的範圍相關。Malkuth 象徵新娘, Tiferet 則象徵新郎。
與其它 9 個質點不同,Malkuth 是神的屬性卻不直接源於神。相反地,它源於上帝創 世 這種創造反映並表明了來自上帝自身的神之榮耀。
因為 Malkuth 的意思是王國。它象徵著物質領域/地球,且與物質世界、行星及太陽系 相關。重要的是,雖然 Malkuth 是距離神聖起源最遠的流溢,但是它仍處於生命之樹中,
所以不應認為節點 Malkuth 只是「非靈魂的」。對於其它位於 Malkuth 之上的節點, Malkuth 是這些節點流溢的接收範圍,所以 Malkuth 給予了其它流溢有形的形式。聖能 (divine energy)由上下降,並在 Malkuth 這個層級彰顯,而人類的目的則是,將聖 能沿其下降的道路送回生命之樹頂端。
以上就是 4 個世界的內容,消化不了也很正常,因為這個課題必需用整部書來解釋,如 果是講課,則這個題目應該要花一個學期才能完成。簡單來說,4 個世界的顯現是: Atzilut(「散發」)、Beriah(「創造」)、Yetzirah(「形成」)和 Asiyah(「行 動」)。
參考自: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tziluth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eri%27ah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Yetzirah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ssiah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361902/jewish/The-Four-Worlds.ht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ur_Worlds
https://learnkabbalah.com/the-four-worlds/
https://www.kabbalahsociety.org/wp/themes-for-contemplation/ https://www.webofqabalah.com/fourworlds.html
https://religionsfacts.com/kabbalah-the-four-main-worlds/ https://kabbalahschool.wordpress.com/the-four-worlds/
7 -早於亞當出現的人 亞當 卡蒙
在《聖經》創世記中,出現了兩個前後矛盾的記載: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創世記 1:27)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創世記 2:7)
前一節經文是講述神創造天地的第六日。並且,經文說明,第七日後,神便安息。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創世記 2:2)
然而,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這件事是發生在神安息之後,即是說,神第六日造男 造女,到了第七日以後,又再用塵土造人。顯然造男造女與用塵土造人是兩件不同的事。
第六日造的人名叫亞當 卡蒙(Adam Kadmon)﹐第七日之後用塵土造的,則是我們所 熟識的亞當。
在卡巴拉(Kabbalah)中,亞當 卡蒙(「第一人」)也被稱為 Adam Elyon,或 Adam Ila'ah(「至尊人」) ,有時縮寫為 AK,是上帝無限之光收縮後出現的 4 個世界中的 第一個世界。亞當·卡蒙 (Adam Kadmon) 與肉體上的 Adam Ha-Rishon 不同。
在卡巴拉學派 Lurianic Kabbalah 中,對亞當·卡蒙的描述是擬人化的。然而,亞當·卡蒙 卻是沒有器皿的神光,也就是純粹的潛力。在人類心靈中,亞當 卡蒙對應於 yechidah, 即靈魂的集體本質。
第一個使用「原始的人」或「天人」一詞的人是生於亞歷山卓的猶太哲學家和政治家斐
洛(Philo of Alexandria,約 20 BCE – 約 40-45 CE),他認為,「按照上帝的形象誕 生,不分享任何腐朽的或塵世的本質; 天上的人,作為邏各斯(Logos)的完美形象,
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而是一種無形的智慧,純粹是一個意念;而塵世的人是由鬆散 的材料製成的,稱為一塊黏土。塵世的人是後來上帝創造的,是可以被感官感知的,並 且具有塵世的品質。斐洛顯然將哲學與是猶太教對律法和倫理進行通俗闡述的宗教文獻 《米德拉什》(Midrash)、柏拉圖和猶太人中精通《塔納赫》、《塔木德》的精神領 袖、宗教導師階層拉比結合。
他從《聖經》中關於亞當的記載(創世記 1:27)和第一個人(上帝用塵土創造了他的身 體)(創世記 2:7)開始,將其與柏拉圖理論相結合。以原初亞當為「理念」,以血肉 之軀創造的人為「形象」。斐洛的哲學觀點是基於《米德拉什》,而不是相反,這一點 從他明顯荒謬的陳述中可以明顯看出,即「天人」(這只是一個意念),「既不是男人 也不是女人」。然而,鑑於以下古代《米德拉什》,這一學說變得相當容易理解。
根據《米德拉什》,創世記 1:27 和創世記 2:7 之間的顯著矛盾無法逃過法利賽人的注
意,對他們來說,《聖經》是仔細研究的對象。在解釋關於創造夏娃的各種觀點時,他 們教導亞當被創造為男性-女性(雌雄同體),並將“הָָ֖בֵקְנוּרָָ֥כָז”(創世記 1:27)解釋為 「男性-女性」而不是「男性和女性」正如聖經所記載的那樣,性別的分離是由於隨後 對亞當身體進行的操作而產生的。這解釋了斐洛關於原始的人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的 說法。
這種關於邏各斯(Logos)的教義,以及人「按樣式」被造的教義,雖然帶有真正的斐 洛主義色彩,但也是基於法利賽人的神學。猶太教時代的宗教文本《創世記拉巴》 (Genesis Rabbah)指出:
「你在創世的第一天之前和之後造了我」(詩篇 139:5)必須解釋為「創世的第一天之 前和最後一天之後」。因為據說,“上帝的靈在水面上運行”,意思是彌賽亞的靈[平行段 落中的“亞當的靈”,兩種讀法本質上是相同的],經上說(以賽亞書 11:2),"耶和華的
靈必住在他身上" 。
這包含了斐洛關於原始的人的創造的哲學學說的核心。他稱之為塵世亞當的觀念,而對 拉比來說,亞當的精神(חור)不僅在塵世亞當被創造之前就已經存在,而且在所有受 造物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從預先存在的亞當或彌賽亞到邏各斯只是一步之遙。
在卡巴拉中,在創世開始之前,存在的一切都是上帝的無限之光。當上帝收縮祂的無限 光來創造真空時,創造的第一階段開始了。隨後一道神光穿透虛空,亞當·卡蒙的人格 被投射到虛空之中。亞當 卡蒙的第一階段是由射線發出的 10 個同心圓(igulim)的形 式。然後,光線被亞當 卡蒙的擬人化形式所包圍,亞當 卡蒙是一個充滿無限神聖之光 的無載體領域,受到其創造未來存在的潛力的限制。亞當·卡蒙有時被稱為 Adam Ila'a (阿拉姆語:「卓越者」)或 Adam Elyon(希伯來語:「卓越者」)。
Adam HaRishon(「第一人」)的靈魂是人類的最高本質。它包含了所有後來的靈魂。 在《米德拉什》中,他有時被稱為 Adam HaKadmoni(「古代人」)、Adam Tata'a (阿拉姆語:「下等人」)或 Adam Tachton(希伯來語: 「下等人」)。
亞當 卡蒙的擬人化名字表明他既包含創造的最終神聖目的,即人類,也包含「節點」 (Sefirot)(神聖屬性)的化身。亞當·卡蒙矛盾地既是「亞當」,又是神聖的「最初卡 蒙」(“Kadmon-Primary”)。
亞當·卡蒙先於 4 個世界顯現,它們包括:Atzilut(「放射」)、Beriah(「創造」)、 Yetzirah(「形成」)和 Asiyah(「行動」)。4 個世界中的每一個都由上帝的 4 個字 母神聖名字的一個字母代表,而亞當·卡蒙則由第一個字母 Yud 的超然尖端代表。
在節點系統中,亞當·卡蒙對應於 Keter(「冠冕」),即激發創造的神聖意志。
卡巴拉神智學的兩個版本,「中世紀/古典/《光輝之書》的(Zoharic)」(由是卡巴
拉歷史發展的核心人物 Moses ben Jacob Cordovero(1522 年 -1570 年)系統化)和 更全面的卡巴拉學派 Lurianic Kabbalah,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了世界的下降過程。對
Cordovero 來說,節點、亞當·卡蒙和 4 個世界是從 Ein Sof(神聖無限)依序演化而來 的。對 Lurianic Kabbalah 來說,創造是神聖流動-糾正疊加的動態過程,其中亞當 卡蒙 之前是 Tzimtzum(「神聖收縮」),然後是 Shevira(本質的「打破」)。
與天上亞當的斐洛學說密切相關的是《光輝之書》(Zohar)的亞當 卡蒙(也稱為亞當 'Ilaya,「高人」(Elevated Man)、「天人」),他對第一人的概念可以從以下段落 推論出來:
「人的形體是天上和地下一切事物的形象;因此,神聖長老[上帝]選擇了他作為自己的 形式。」
正如斐洛中的邏各斯是人的原始形像或第一人一樣,《光輝之書》中的天人是所有神聖 表現的化身:10 個節點,人的原始形象。天上的亞當從最高的原始黑暗中顯現出來, 創造了地上的亞當。換句話說,原始本質的活動表現在人的創造中,人同時是天人和宇 宙的形象,正如柏拉圖和斐洛的人的觀念一樣,作為微觀世界,包含宇宙或宏觀世界的 想法。
亞當 卡蒙的構想成為猶太神秘主義者 Isaac Luria(約 1534 年 – 1572 年 7 月 25 日)後 來的卡巴拉的一個重要元素。亞當·卡蒙不再是節點的集中體現,而是 En-Sof(「無 盡」)和節點之間的調解者。根據 Lurianic Kabbalah 的說法,En-Sof 是如此完全難以 理解,以至於必須放棄關於 En-Sof 在節點中表現的古代卡巴拉學說。因此,他教導說, 只有 En-Sof 在自我限制之路上升起的亞當·卡蒙才能被認為是在節點中顯化的。
亞當·卡蒙加上之前所講的 4 個世界,便是 5 個世界,亞當·卡蒙就是在 5 個世界中最高 的,或者說最崇高的。Adam 的意思是「以 的樣式」或「以 的形象」,源自希伯來 文"domeh"。 Kadmon 的意思是「原始的」或「主要的」,源自希伯來語詞根 kadam。
因此,亞當 卡蒙是原始世界,它與之前的無限光「相似」,並隱藏在創造過程中。這 意味著,儘管亞當 卡蒙是一個世界,這意味著他是透過無限光的隱藏而形成的,但它 是一個如此高的現實平面,以至於它「與無限光相似」(本質上,「先於『亞當‧卡蒙 的世界』」)。
因此,亞當·卡蒙的世界雖然是一個世界,但它卻是崇高、純粹、超然的,幾乎難以察 覺。它緊貼並反映原始的無限光。
在卡巴拉中,亞當 卡蒙的世界代表了上帝的超然意志。上帝對創造的渴望以及它如何 顯現是在一個廣泛而全面的願景中計劃的,沒有分離到具體的細節。這被稱為 “machshava kedumah”,即亞當·卡蒙的「原始思想」。原始思想是所有創造的藍圖。
在亞當·卡蒙的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以宏觀的視角來看待,但具體的細節還沒有被分離 和排序到現實的類別中。創造的所有細節,從空間的開始到空間的結束,從時間的開始 到時間的結束,都疊加在這個單一的思想中,因為在亞當 卡蒙那裡沒有空間和時間的 概念。決不。無內、外、無上、無下、無前、後。這些限制僅存在可能性。一切都是未 定義的、統一的、同時的。這裡是所有其他現實層面的根源和源頭,它們都是亞當 卡 德蒙的蕃衍。
很明顯,創造的連續層次,即從亞當 卡蒙繼承的一系列世界,特別是較低的世界,不
能存在於亞當·卡蒙存在的參數之內。亞當·卡蒙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統一的和同時的, 疊加在一個單一的原始思想上,這與我們所理解的世界的概念相矛盾,世界是一個以分 離和分裂為前提的有限存在。主觀上,就我們對上帝的意識而言,亞當 卡蒙的世界與
人類最高的意識來源相似。它是與無限光完全統一的意識。
實現創造下層世界所需的分離和分裂的第一步是「打破」亞當·卡蒙中的光的統一性。
當光從亞當·卡蒙發出時,它分成 10 個單獨的品質或屬性的節點(sefirot,單數形式的 sefira),它們充當單獨的、獨立的光點。這些點中的每一個都是來自亞當 卡蒙的極其
強大的光線集中。這些被稱為 Tohu 節點,意思是「混亂」或「無序」。Tohu 世界不 包含在前面提到的 5 個世界的計劃中,因為它已經分崩離析並且不作為穩定的現實平面 存在。
節點通常構成每個世界的內部結構,有點像骨頭賦予身體和形狀;然而,在 Tohu(希 伯來文的「混亂」)中,這恰恰是缺失的。Tohu 的節點彼此絕對獨立,彼此之間不形 成相互關係。因此,沒有順序或結構。此外,Tohu 中的每個節點都只是亞當 卡蒙之光 的絕對和典型方面的體現,因此不會與其他節點相互作用,因為它們沒有任何共同點。
這種缺乏相互作用的後果之一是,Tohu
的任何一個節點都無法將任何其他節點的活動 和擴展限制到所有節點可以一起發揮作用的水平。因此,任何一個節點都不能支援任何 其他節點的活動。這導致 Tohu 的節點解體或「斷裂」。
待續。
參考自:
https://www.thehiddenorchard.com/first-adam-second-ada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am_Kadmon
https://galeinai.org/2021/09/18/adam-kadmon-el-hombre-primordial/ https://aprendecabala.com/adam-kadmon/
https://www.encyclopedia.com/people/philosophy-and-religion/other-religiousbeliefs-biographies/adam-kadmon
https://www.theosophy.world/encyclopedia/adam-kadmon
https://mortesubita.net/cabala/adam-kadmon-o-homem-primordial/ https://mortesubita.net/cabala/adam-kadmon-o-mundo-primordial/
https://fenyes-eg.hu/adam-kadmon-jelentese-ertelmezese/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431123/jewish/Chaos-and-thePrimordial.htm#
8 -續早於亞當出現的人 亞當 卡蒙
很多時,《聖經》都不能單從字面去了解裏面的訊息。在創世記第三十六章中,在描述
以東歷代國王時,暗示了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事實,就是任何一個節點(sefirot) 都不能支援任何其他節點的活動。這導致 Tohu 的節點解體或「斷裂」。不過,却是用
了隱寓的方式來表達。當然,這是卡巴拉( Kabbalah)的一套解釋。在「記以東諸王」 的部分,有以下內容:
"以色列人未有君王治理以先,在以東地做王的記在下面。比珥的兒子比拉在以東做王, 他的京城名叫亭哈巴。比拉死了,波斯拉人謝拉的兒子約巴接續他做王。約巴死了,提 幔地的人戶珊接續他做王。戶珊死了,比達的兒子哈達接續他做王,這哈達就是在摩押 地殺敗米甸人的,他的京城名叫亞未得。哈達死了,瑪士利加人桑拉接續他做王。桑拉 死了,大河邊的利河伯人掃羅接續他做王。掃羅死了,亞革波的兒子巴勒哈南接續他做
王。亞革波的兒子巴勒哈南死了,哈達接續他做王,他的京城名叫巴烏,他的妻子名叫 米希她別,是米薩合的孫女、瑪特列的女兒。"(創 36:31- 39)
拉比 Yitzchak Luria 解釋說,這指的是 Tohu 的節點 (sefirot),每個節點都獨佔統治地 位,然後破碎並「死亡」。
然而,Tohu 的節點被打破並不是巧合,也不代表創作過程的失敗。相反,它有一個非 常具體和重要的目的:將光帶入一種分離或分裂的狀態,形成不同的品質和屬性,從而 將多樣性引入創造中。然而,由於創造的最終目的不是保持分離和多樣性的狀態,而是 實現統一與和諧,所以 Tohu 的破裂所帶來的分離在 Tikkun 中得到了矯正,Tikkun 的 意思是「整頓」、「恢復原狀」。Tikun 的意思是 Tohu 載體破裂所帶來的多樣性和碎 片化的綜合和統一。
構成亞當·卡蒙(Adam Kadmón)名字的兩個字暗示了他存在的矛盾本質,一方面,他 是一個被創造的存在,亞當(Adam),另一方面,他是原始神性的表現,卡蒙
(Kadmón)。因此,亞當 卡蒙經常被視為代表彌賽亞的原型靈魂,以色列所有靈魂的 普遍 yechidah(字面意思是「奇點」),所有上帝創造物的終極「王冠」,神聖的 「中介」揭示了有限的創造現實中的原始無限。
如前所述,亞當·卡蒙的 yechidah 維度 具有某種形式的「人類」相似性。亞當·卡蒙的 主要目標是散發出「載體」來容納並向外部現實揭示他的光。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一個 過程開始了,光從亞當 卡蒙的「耳朵、鼻子和嘴巴」發出。從「耳朵」和「鼻子」發 出的光,在卡巴拉中被稱為「蒸汽」,本質上太「靈性」,無法創造載體,但對於準備 由蒸汽創造的第一個載體來說是必要的。
蒸氣從「耳」下降到亞當·卡蒙的「下巴」 。蒸氣從「鼻子」下降到亞當·卡蒙的「胸 部」。蒸氣從「嘴」下降到亞當 卡蒙的「肚臍」 。
「耳朵」的蒸氣對應於以色列靈魂的精神根靈魂,他們的主要「才能」是理解、「聆聽」 神性。
「鼻子」的蒸氣對應到以色列靈魂的精神之根靈魂,他們的主要「才能」是透過熱切的 祈禱來侍奉上帝,即「心靈的侍奉」。
「口」的蒸氣對應於以色列靈魂的精神之根靈魂,他們的主要「才能」是教導他人《妥 拉》(Torah,字面意思為指引、教導)的話語。
了解亞當 卡蒙的現實使我們能夠理解 Atzilut 宇宙中能量重新配置(Partzufim)的整個
過程,這將導致整個創造過程。其中可能包含將在 4 個世界中顯現的所有資訊。這是我 們透過研究卡巴拉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超越它就是我們所說的 Sod de Sod,它對我 們來說是無法掌握的。
為了理解現實,卡巴拉主義者所做的就是從 Ein Sof(無限)的角度看待物理現實,並
將其扭轉。為此,他們將亞當 卡蒙(第一人)擬人化,他代表了他們能夠向我們解釋 的有關無限的所有信息。我們不可能理解“Ein Sof”,因為我們的分裂和分離程度是如此
之大,以至於我們無法再理解「無限」。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進行這種擬人化,將無限的 現實帶入我們可以理解的有限概念中。然而,當從 Ein Sof 下來時,更容易理解我們的 「現實」。
每個 Partzuf(角色)或神聖面孔都代表了 TzimTzum Aleph(我們稱之為 Tzimtzum
Bet)之後發生在 Atzilut 宇宙(過渡宇宙)中的能量重新配置。
無限能量進入新創造的虛空的第一刻,意味著能量水平太高,無法成功。因此,那些無 法被遏制的能量必須返回到無限,重新配置自身並以有組織的方式重新進入以產生創造。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沒有男性或女性能量(我們處於無限),也有能力收縮能量,以便 通過不同的頻率,它們有不同的行為。
這些能量重新配置,我們稱之為 Partzufim,發生在 Atzilut 宇宙中,涉及亞當 卡蒙內
能階 MA-45 和 BAN-52(根能量)的不同結合過程。因此,為了更好地理解亞當·卡蒙 和整個創造過程,我們必須在潛在的層面上理解 Partzufim 在其中所佔據的位置。
亞當·卡蒙代表了無限的所有訊息,並且在其中發現了 Partzufim,一個在另一個之中, 由自我收縮形成;如此而形成以上下之能量。值得注意的是,此外,上層 Partzuf 也是 由來自下層 Partzuf 的能量形成的。
首先,我們與生命之樹的更高層次 - 亞當 卡蒙的 Keter、Hochma 和 Bina 建立對應,
它們代表了最高的振動水平,並且被排除在創造過程之外:Galgaltá、AB-72 和 SAG63.接下來我們有能階 MA-45 和 BAN-52,它們的組合形成了 Partzufim。
Atik Iomin 內有-藉由收縮-Arij Ampin,在外面留下 3 層(通常總是給出 7/3 的比 例);Arij Ampin 內有 Aba 面和 Ima 面;Aba 內是 Israel Saba,Ima 內是 Tevuna 臉。
此時,透過 Israel Saba 和 Tevuna 的交配,Zeir Ampin 的臉孔出現在 Tevuná 內部;最 後,Nukva 在澤 Zeir Ampín 出現。
所有這些訊息都代表了將產生 Bria、Yetzira 和 Asia 這 3 個創世宇宙的能量。從這個意 義上說,Nukva 所揭示的將是 Asia 的宇宙;Zeir Ampín 將是 Yetzirá 的;而且,
Tevuna 的意思是 Bria 的宇宙。Tevuna 和 Israel Sabá 的交配將意味著 Atzilut 宇宙的能 量進入 Briá 宇宙。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 Partzuf 都是由前一個 Partzuf 的能量收縮而成的。下 7 總是進 入,上 3 被排除;並且,在所創建的新的能量維度中,我們再次將其視為 10 個維度 當談到振動和能量頻率(高和低)時,我們必須記住,我們處於無限之內,因此,我們 不可能測量其水平。我們所理解的是,在創造的總體計劃中,必須對振動和能量進行限 制,以便產生我們時空的不同宇宙。
在我們的現實中,我們可以理解男性和女性構成了我們存在的屬性。它們本質上是相同 的,但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相反的行為。男性代表給予和給予的願望;而女性代表接受 和接受的願望。接收也意味著允許光被感知的黑暗,而男性能量代表光的顯現需要一定 程度的密度或黑暗才能擴展。
所有現實都涉及男性和女性原則的結合,但為了理解這些概念,我們必須擺脫結構和語 言的二元性和僵化。我們必須在永恆和無限的語言中運作,在這種語言中我們必須實現 對現實的統一理解,因為男性和女性不是兩個對立的現實,而是一個整體的組成部分。
在無限中,沒有男性和女性,沒有二元性,因為沒有形式、空間或時間的限制。確實存 在的是較高水平的振動差異和較低水平的能量水平;這些能階是最高振動頻率緻密化的 結果。
我們將較高的振動頻率(AB-72)稱為男性振動頻率,將較低的振動頻率(SAG-63) 稱為女性振動頻率。在這個無限的水平上,男性和女性之間沒有區別,我們只能說某些
振動與其他振動相比是女性化的。與另一種振動的限制性本質相比,另一種振動的限制 性本質是女性化的,而另一種振動的擴張性我們稱之為男性化。
在整體創造計畫的起源(亞當·卡蒙)中,女性的第一個代表是較低的振動頻率 SAG-63。
振動頻率的自我收縮將產生能量,在無限的水平上,這些能量也將是男性和女性的,有
些具有擴張性,有些則具有限制性。在這個層面上,在創造的總體計劃中,我們根據能 量的頻率水平(MA-45 和 BAN-52)區分兩種形式的能量,我們會說第一種是男性能 量,第二種是女性能量,但這只是因為它們的頻率水平。
在這一點上,我們了解到女性本質上與男性相同,但具有不同的振動或能量行為;並且, 女性是男性的自我收縮。在無限之內,就頻率而言,男性能量在其較高的層次上是女性 的,而女性能量在其較低的層次上是男性的。
另一方面,男性能量必須限制他的能量,以便它顯現的載體能夠容納它;並且,女性不 應該完全受到限制,以免凍結或消除所有到達它的光線。
在生命之樹的研究中,可以對男性和女性做出不同的解釋。
在宇宙生命之樹中,Chokhmah(譯為「智慧」)的維度相對於 Biná 來說是男性的, 而 Biná 相對於 Chokhmah 來說是女性的,但相對於較低維度來說是男性的。
如果沒有二元性的概念,世界就不可能存在:男性-女性、上-下、好-壞…我們在有限的 現實中所知道、學習、感知和體驗的一切都是基於這種二元性。例如,在科學中,二分 鍵(基於對比陳述)用於識別生物體。科學研究中使用的另一種方法是分類學或分類科 學。因此,人類為了理解而傾向於碎片化。
我們存在於 Bet 的世界中,我們對現實的感知以及因此我們的意識層次是雙重的,因為 我們所有的經驗和學習都發生在這個維度內。必須在學習、冥想以及個人和超越的發展
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進入更高的層面,即我們所說的 Aleph 意識。儘管我們的意
識水平很高,我們發現自己處於對現實的主觀感知中,因為我們對現實的看法是支離破 碎的,但我們可以(透過象徵和冥想)理解更高的宇宙。
因此,人類的偉大工作就是走向合一,因為正如我們在卡巴拉的研究中所看到的,並在
這些頁面中反映了從無限到有限的過渡,我們來自一,儘管按順序為了創造我們自己, 必須進行男性和女性能量配置的過程。
對心靈來說,一切都必須有一個開始和一個結束,一個界定它的結構。透過擁有投注意 識,我們總是從比較、對抗和二元性中看待一切。因此,為了理解這些崇高的概念,我 們必須放棄自我、世俗問題,停止拘泥於物質(我們稱之為「現實」)。投注意識不會 讓我們上升並接近超越空間和時間的水平。卡巴拉主義者談到自我的毀滅,以便感知無 限。
為了在有限中顯現無限,它必須從無限中走出來,為此,在無限中進行自我收縮。創造 有限空間的關鍵要素是降低能量水平,卡巴拉學家稱之為黑暗之燈(Burtzina of Cardinuta),它們是在無限光中同時存在的低頻能量。
即使未能明白這些複雜理論,最低限度,可以從中看得出,這套學說所講的,不過就是 陰與陽,並且還提及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陸九淵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 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參考自:
https://www.thehiddenorchard.com/first-adam-second-ada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am_Kadmon
https://galeinai.org/2021/09/18/adam-kadmon-el-hombre-primordial/ https://aprendecabala.com/adam-kadmon/
https://www.encyclopedia.com/people/philosophy-and-religion/other-religiousbeliefs-biographies/adam-kadmon
https://www.theosophy.world/encyclopedia/adam-kadmon
https://mortesubita.net/cabala/adam-kadmon-o-homem-primordial/
https://mortesubita.net/cabala/adam-kadmon-o-mundo-primordial/
https://fenyes-eg.hu/adam-kadmon-jelentese-ertelmezese/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431123/jewish/Chaos-and-thePrimordial.htm#
9 -認識《光輝之書》
在《論說·述而》裡,有這一段說話,子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 過矣。」也許,人只有到了五十,才能真切感受到孔子「五十以學易」的含義。
在《 論語· 為政》又記戴,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即是說,到了知天命的時候才適合研讀《易經》。
在孔子眼中,易是一門「知天命」的學問。關於「知」,我們在這裡把它理解為探知、 探索,從語義上看好像更貼近些。「天」呢,是無所不包的意思。「命」則是一種運行 法則。那麼「知天命」就可以理解為探索宇宙運行法則,即探索天道。易者,道也。因 此,學易其實就是探索天道。
《易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 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它更被譽為諸經之首。含蓋萬有,綱紀 羣倫,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生活、律法、 文學、醫學、藝術、教育、數學、科學等諸多領域,是各家共同的經典。
易學源於《易經》之學,簡稱易學。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
所謂「易學」就是歷代學者對《周易》一書所作的種種解釋,這些千差萬別的解釋,形 成了一套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理論體系。《易經》中記錄了很多上古的古代歷史事件,
因此《易經》本於實踐。《易經》是中國文化最古老、最系統、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國 乃至世界人文文化的基礎。
信相在現今凡事講求即食的社會,即使年逾花甲,也未能掌握當中皮毛者,必定大有人 在。
除了華夏文明之外,希伯來文明也被譽為一個很有深度的文明,猶太人的《塔木德》被 視為商業知慧的經典。《塔木德》比較多人認識,但却非最深奧的學問,並且有人覺得 它的知慧不如《易經》。當然,《易經》比較抽象,並且十分神秘,涉及宇宙奧秘,甚
至靈性層面。可是,猶太人除了《塔木德》以外,還有一部更高深、更神秘的文獻,與 之相較起來,《塔木德》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這就是卡巴拉( Kabbalah)的最重
要經典,但知道的人很少,叫做《光輝之書》(Zohar,字面意思是光輝或者光芒)。
孔子認為學易需要等到 50 歲,但學卡巴拉可以早一點,但同樣都是在中年。根據許多 傳統教義,人們應該等到 40 歲才開始學習卡巴拉,以便為這些文本做好心理和精神上 的準備。這些文本的密集、複雜和深奧的特徵使它們成為猶太文本高級學生的理想選擇。
《光輝之書》需要希伯來文、亞蘭文、《妥拉》(Torah ,字面意思為指引、教導)、 《塔木德》和《米德拉什》(Midrash)的知識。儘管新的翻譯使文本更容易理解,但 《光輝之書》複雜的詞彙和想像的景觀使得如果沒有經驗豐富的學者的指導就很難學習。
《光輝之書》是被稱為卡巴拉的猶太神秘傳統的一部分,儘管它不是該傳統的第一部作 品,這一區別屬於 12 世紀的 Sefer ha-Bahir(第一個猶太神秘文本是《Sefer
Yetzirah》,儘管這在技術上並不是卡巴拉傳統的一部分)。然而,由於 20 世紀初的 學術研究,《光輝之書》現在是卡巴拉文學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根據傳統的猶太信仰,《光輝之書》是上帝在西乃山向摩西啟示的,並口頭流傳下來, 直到 2 世紀由拉比 Shimon bar Yohai(稱為“Rashbi”,有時也稱為 Simeon ben)寫下。
從歷史批判的角度來看,《光輝之書》的作者身份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存在爭議。
學者們現在一致認為它是在 13 世紀的西班牙寫成的,很可能是由卡斯蒂利亞卡巴拉學 者拉比 Moshe (Moses) de Leon(約 1240 年 – 1305 年)和其他多位作者撰寫的。該文
本顯然是用阿拉姆語(當時並未廣泛使用的語言)編寫的,目的是為了營造出幾個世紀 前編寫的外觀。
比 Shimon bar Yohai 是拉比阿奇巴(Rabbi Akiva,約 50 年 135 年 9 月 28 日) 最傑 出的弟子之一。《光輝之書》是 13 世紀卡巴拉的基礎著作,卡巴拉傳統將其歸功於他, 但這一說法遭到現代學者的普遍拒絕。
此外,拉比 Shimon bar Yoha 的名為《Sifre》和《Mekhilta》的重要律法著作均出自他 之手(不要與拉比以實瑪利(Rabbi Ishmael) 的《Mekhilta》混淆,其中大部分文本是相 同的)。在猶太教經典《米書拿》(Mishnah 或 Mishna)中,他是被提及次數第四多 的聖人,除了 Hagigah1:7 之外,他被簡單地稱為「拉比西蒙」。在 baraitas、midrash 和 gemara 中,他的名字要不是 Shimon,就是 Shimon ben Yochai。
根據現代傳說,他和他的兒子 Eleazar ben Simeon 是著名的卡巴拉學者。這兩位人物 都受到卡巴拉傳統的獨特尊敬。按照傳統,他們被埋葬在以色列梅龍的同一座墳墓中, 每年都有數千人參觀。
人們對拉比西蒙的一生所知甚少,《塔木德》中的記載充滿了傳奇色彩。
作為拉比阿奇巴的學院的學生中,拉比西蒙的受人尊敬程度僅次於神聖的拉比 Meir。
阿奇巴被羅馬人殺害後,西蒙也公開反對羅馬人,被迫隱匿。根據許多傳說,他和他的 兒子 Eleazar 在山洞裡躲藏了 13 年,靠著棗子和角豆樹的果實為生。他們出現後,西 蒙建立了一所學院,他的學生包括猶大 哈-納西(Judah ha-Nasi),後來編輯了《米書
拿》,其中記錄了西蒙的許多格言。西蒙被公會派往羅馬為使者,在那裡他成功地取消 了對猶太人儀式的許多限制。
西蒙主張全心投入《妥拉》的研究。在猶太法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儀式或民事方面, 他都強調尋求律法制定精神的重要性,這可以改變律法的適用。
西蒙在加利利薩法德附近 Meron 的墳墓成為米茲拉希猶太人(Mizrahi Jews)和神秘的 哈西迪猶太教(Hasidic Judaism)的聖地。西蒙逝世的傳統週年紀念日(人們在他的墓
地舉行了歡樂的儀式來紀念猶太教節日篝火節(Lag BaOmer 或 Lag B'Omer)。
西蒙和他的老師拉比阿奇巴生活在猶太歷史上最動蕩的時期之一。羅馬皇帝哈德良 (Hadrian,76 年 1 月 24 日 138 年 7 月 10 日)掌權,雖然他原本公平對待猶太人, 但在他統治中期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起初,他曾參與過其他戰爭,不想與猶太人發 生麻煩,因為猶太人在公元 66-70 年曾進行過如此激烈的戰鬥(儘管他們最終失敗 了)。他對允許猶太人重建聖殿的想法持開放態度,只要他們仍處於羅馬統治之下。但 5 年後,他下令不但不應重建聖殿,而且應將廢墟夷為平地,使猶太人沒有嘗試的希望。
這引發了由巴柯巴(Simon bar Kokhba,?年 135 年)領導的民眾起義,他是一位偉 大的戰士和組織者。但一旦取得勝利並佔據領導地位,巴柯巴就變得偏執了。根據定義, 領導者處於公眾視野中,每個人都可以向他放箭,他們總是這樣做。所以巴柯巴「失 控」。他的偏執狂非常嚴重,以至於他殺死了自己的叔叔。看到這種暴行後,拉比阿奇 巴撤回了最初對巴柯巴的支持。
巴柯巴戰敗後,哈德良開始無情地迫害拉比。他意識到領導權的真正所在,他認為讓猶 太人溫順的唯一方法就是除掉拉比。就這樣,拉比阿奇巴和其他 9 位偉大的聖人一起被 折磨致死。
但拉比很難擺脫。羅馬人可能殺死了拉比阿奇巴,但他的弟子拉比西蒙挺身而出,取代 了他的位置。拉比西蒙既不沉默寡言,也不政治正確。他的一些同時代人公開讚揚羅馬 人重建這片土地的物質基礎設施。他們認為猶太人應該與他們妥協。然而,拉比西蒙卻 直言不諱地譴責,他指出,即使是羅馬人看似正面的行動也源自於險惡的動機。隨後,
一名為羅馬政府工作的猶太間諜向羅馬當局舉報了拉比西蒙的話,並發出了逮捕令。西 蒙和他的兒子 Elazar 逃到沙漠,在山洞裡避難,他們在那裡躲藏了 13 年。
在沙漠洞穴中漫長而孤立的逗留期間,西蒙能夠深入研究《妥拉》隱藏的、神秘的層面, 並評論和解釋它的奧秘。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寫了卡巴拉的重要著作《光輝之書》,儘
管這本書直到 14 世紀才由西班牙猶太人 Moses de León 出版。儘管對於這本書的真實 性存在著許多爭議,但傳統認為它是拉比西蒙的作品。《光輝之書》具有如此的深度和 靈性,大多數人認為這超出了 Moses de León 自己的寫作能力。
在山洞裡待了 13 年之後,羅馬發生了政權更迭,西蒙父子獲得了特赦。這標誌著羅馬
與猶太人關係中堅冰的開始融化,這種關係在王子拉比猶大·哈-納西(Judah ha-Nasi,
大約在西元 135 年 -217 年 12 月 1 日前後)和皇帝安敦尼 畢尤(Antoninus Pius,86 年
9 月 19 日 161 年 3 月 7 日,138 年 161 年在位)建立友誼時達到了頂峰。正是這種
友誼使得猶太教的口傳傳統《米書拿》得以書寫。
當拉比西蒙從他們的洞穴中出來並返回以色列土地的社會時,他已經達到如此高的靈性 水平,以至於他無法容忍他的猶太同胞們的日常工作活動,因為他們不把醒著的每一刻 都花在以色列人的身上。顯然,他是個不肯妥協的人。
傳統上,篝火節(Lag BaOmer 或 Lag B'Omer)的小節日是拉比西蒙的忌日。他被埋
葬在上加利利的梅龍山,每年這一天都有多達 50 萬猶太人參觀該地點。點燃大型營火, 小男孩第一次理髮,全家在梅龍山紮營紀念這一天。篝火的習俗已經從梅隆山傳遍了猶
太世界的其他地方,無論是以色列境內還是境外,儘管有許多拉比意見不贊成這種習俗, 儘管存在刺鼻的煙霧和危險的火花,它顯然仍將繼續存在。
拉比西蒙對羅馬做法的強烈反對,他對《妥拉》研究的奉獻,以及他在哈德良迫害後重 建猶太人生活的貢獻,這一切結合在一起,使他成為猶太歷史和傳統的巨人之一。
《光輝之書》中的一些主要主題包括上帝和宇宙的本質、世界的創造、上帝透過「節點」 (Sefirot - 上帝的屬性)與世界的關係、邪惡和罪惡的本質、《妥拉》的啟示、戒律、 節日、祈禱、古神廟的儀式、祭司的形象、流放的經驗等等。
《光輝之書》所敘述的被學者 Nathan Wolski 描述為一群「以大師拉比西蒙(Rabbi
Shimon bar Yohai)為首的流浪神秘主義者」,他們在穿越聖地時互相交談並解釋《妥 拉》。旅行的行為允許自由發揮想像力,因此旅途中的任何地方都被認為是闡釋《妥拉》 最深奧秘的理想場所。
與卡巴拉之前的作品一樣,《光輝之書》中的字母、數字和單字被認為是強大的實體,
實際上是創造的基石。語言的力量包括神聖的言語,它每天創造並繼續重新創造世界, 以及人類的言語,它可以透過祈禱和沈思影響這個世界和神聖的領域。
書中的大部分內容採用註釋和講道的形式,遵循《妥拉》各書的順序。然而,與傳統的 《米德拉什》(Midrash)不同,《光輝之書》旨在揭示《妥拉》的秘密和內在意義。
聖經人物和故事被視為靈魂狀態和神聖面向的象徵。
生命之樹的 10 個節點是上帝的本質(被稱為“Ein Sof”,無盡的上帝)是《光輝之書》 最關心的問題之一。10 個節點首次出現在前卡巴拉神秘文本中,在《光輝之書》中再 次出現。它們是上帝的一部分,也代表上帝與世界連結的方式。上帝的這 10 個面向也 可以作為人類靈性經驗的模板。
有關 10 個節點詳情,請參閱本書「從生命之樹開始」及「4 個世界」。
卡巴拉內容如此豐富,又如此重要,似乎應該盡快開始學習,不宜等到 40 歲吧?
參考自:
https://www.jewishhistory.org/rabbi-shimon-bar-yochai/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Shimon-bar-Yochai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himon_bar_Yocha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ohar
https://www.myjewishlearning.com/article/the-zohar/ https://www.kabbalah.info/engkab/mystzohar.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5513794/jewish/14-Facts-About-theZohar.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361877/jewish/The-Zohar.htm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80596/jewish/What-Is-theZohar.htm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80410/jewish/The-ZoharsMysterious-Origins.htm
https://www.paralibrum.com/reviews/a-guide-to-the-zohar-by-arthur-green
10-另一經典 《創世之書》
與《光輝之書》(Zohar)一樣,《創世之書》(Sefer Yetzirah
)也是卡巴拉
(Kabbalah)的重要經典,不過,後者的成書時間比前者早很多,前者據說是由生活 2 世紀的拉比 Shimon bar Yohai(稱為 “Rashbi”,有時也稱為 Simeon ben 或拉比西蒙) 寫下,後者則是由亞伯拉罕所著。
拉比 Shimon bar Yohai 是《光輝之書》的作者的說法在學界一直存在爭議,但是,他 始終是歷史上有正式記載的人物,因此,這種說法亦比較靠譜。而亞伯拉罕的事蹟,只 能夠在《聖經》上讀到,所以,對於《創世之書》的來源問題,神秘色彩便十分重。因 此,我們就只能夠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妻子撒拉原名撒萊。神賜名「亞伯拉罕」意為「多國之父」;
他的妻子「撒萊」改名「撒拉」為「多國之母」。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等宗教統 稱亞伯拉罕諸教,因亞伯拉罕在這 3
個教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猶太教的傳統中,他被 稱為「Avraham」、「Avinu」或 「我父亞伯拉罕」。上帝應許亞伯拉罕,要透過他的 子民,使天底下所有的國都被祝福,基督教將此解釋為透過耶穌基督得到救贖。而猶太 人、基督徒和穆斯林認他為以色列人的始祖,是以撒之父。對穆斯林而言,亞伯拉罕
(易卜拉欣)是伊斯蘭的先知,且是穆罕默德的先祖(從亞伯拉罕之子以實瑪利追溯)。 其繼室基土拉為內蓋夫族的先祖。
亞伯拉罕是民族的源頭。
"
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 必大大地賞賜你。」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什麼呢?並且要承 受我家業的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 的人就是我的後嗣。」
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 的才成為你的後嗣。」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
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創世記 15:1 -5)
猶太教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從他而來。
"正當那日,亞伯拉罕遵著神的命,給他的兒子以實瑪利和家裡的一切男子,無論是在
家裡生的,是用銀子買的,都行了割禮。亞伯拉罕受割禮的時候,年九十九歲。 他兒
子以實瑪利受割禮的時候,年十三歲。正當那日,亞伯拉罕和他兒子以實瑪利,一同受 了割禮。家裡所有的人,無論是在家裡生的,是用銀子從外人買的,也都一同受了割禮。
"(創世記 17:23 -27)
在宗教意義上,亞伯拉罕非常重要,因為他被稱為信心之父。
"這些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
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 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備上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
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到了第三日,亞伯拉罕 舉目遠遠地看見那地方。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 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
裡拿著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 「我兒,我在這裡。」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亞 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做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
他們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 壇的柴上。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 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
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 留下不給我。」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 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創世記 22:1 -13)
無可否認,就代表性而言,將亞伯拉罕視為《創世之書》的來源是最適合不過。
根據傳統,這本書的作者是族長亞伯拉罕直接從上帝那裡得到了神秘的啟示和教義。由
於缺乏歷史和文獻證據,《創世之書》的真正作者身份很難確定。許多學者認為,這本 書可能是在一段時間內編寫的,可能受到不同的傳統和影響。此外,文本的象徵性和抽
象語言使得很難確定準確的寫作日期或特定作者。歷史證據表明,它很可能創作於公元 3 世紀至 6 世紀之間的塔木德時代。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創世之書》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作品。它是幾個世紀以來演變的猶太 卡巴拉傳統的產物。該文本存在各種版本和解釋,許多學者和卡巴拉學者在整個歷史中 為對《創世之書》的分析和理解做出了貢獻。
根據傳統,這部著作包含有關宇宙的創造以及希伯來字母和數字的性質的秘密教義。
書中內容是由一系列簡短的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透過象徵性語言探索神秘和形而上的
概念,重點關注希伯來字母、數字和潛在靈性力量之間的關係。本書依章節組織,不同 版本的文本在具體劃分上可能有所不同。
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探討了宇宙起源與宇宙的創造。文本描述了上帝如何使用希伯來字母 與數字結合來創造現實的基本元素。創造的三大支柱被認為是 3 個「節點」(Seferim 或 Sefirot):「Sefer」(數字)、「Sippur」(字母)和「Sefar」(數字和字母在一 起)。
並且也引入了節點的原始概念,即代表神性和宇宙不同方面的 10 種神聖放射。這些節 點形成了生命之樹,這是一個象徵性的圖表,說明了精神力量之間的關係及其對創造和 物質世界的影響。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之一是希伯來字母和相應數字的深奧含義。每個字母都被視為特定創
造力和神聖力量的表達,每個數字都具有形而上學的關聯。這些字母和數字的組合被視 為創造和神聖關係的基礎。
《創世之書》不僅是一本理論文本,也是冥想和沈思的實用指南。他指導學生冥想字母 及其組合,以獲得更深層的靈性理解和對神聖力量的直接體驗。
它有多個版本,有些較短,有些較長,每個版本在組織和內容上都有所不同。此外,幾 個世紀以來,各種評論家和卡巴拉學者對該文本進行了解釋和分析,豐富了其對卡巴拉 傳統的理解和影響。
簡而言之,這是一部複雜而神秘的作品,探討了字母、數字和宇宙創造之間的關係。它
是卡巴拉演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那些尋求對猶太傳統的精神和形而上學見解的人 的靈感和研究的來源。
書的開場白為探索神、宇宙和人類之間關係的全面宇宙學和形而上學框架奠定了基礎。
「在 32 條神秘的智慧之路中,Jah,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永生的 Elohim, 萬世之王,仁慈和恩典的上帝,至高者,永恆的居住者,至高而神聖的 用 3 個節 點 數字、字母和聲音 刻上他的名字。10 個是不可言喻的節點。22 個是文字, 萬物之根本;有 3 個母親、7 個雙重字母和 12 個簡單字母。」(《創世之書》)
《創世之書》強調語言的創造力,尤其是希伯來字母。每個字母都被視為神聖能量的管 道,具有塑造現實的能力。人們相信,根據特定的規律和模式,字母的組合是上帝創造 宇宙的方法。
這些字母分為 3 組,每組都有特定的象徵意義:
3 個「母親」字母(שמא):
3 個「母親」字母 Shin (ש)、Mem (מ)和 Aleph (א) 分別代表空氣、水和火的 元素力量。此分類中沒有直接代表土元素的特定字母。一些解釋表明,土元素被暗示或 包含在其他元素的框架內,因為它被認為是其他元素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從這個意義
上說,土元素被理解為整個宇宙結構的內在組成部分,儘管它在《創世之書》的 3 個 「母親」字母系統中沒有被單個字母明確表示。
Aleph (א)
- 元素: 空氣
- 象徵意義:平衡與和諧
Mem (מ)
- 元素: 水
- 象徵意義:轉變與流動性
Shin (ש)
- 元素:火
- 象徵意義:能量和力量
7 個 「雙重」字母(דגב תרפכ): 希伯來字母表中的 7 個「雙重」字母對應於 7 個古典行星,並體現了成對的相反屬性。
Bet (ב)
- 行星:土星
- 象徵意義:智慧與愚蠢
Gimel (ג)
- 行星:木星
- 象徵意義:財富與貧窮
Dalet (ד)
- 行星:火星
- 象徵意義:美與醜
Kaph (כ)
- 行星:太陽
- 象徵意義:生與死
Pe (פ)
- 行星:金星
- 象徵意義:和平與衝突
Resh (ר)
- 行星:水星
- 象徵意義:優雅與侮辱
Tav (ת)
- 行星:月球
- 象徵意義:統治與服從
12 個「簡單」字母(וה ז טח й נל ס צע ק):
《創世之書》中的宇宙論與形上學。希伯來字母表中的 12 個「簡單」字母與黃道十二 宮和人類能力相關。
He (ה)
- 星座: 牡羊座
- 象徵意義:言語
Vav (ו)
- 星座: 金牛座
- 象徵意義:思想
Zayin (ז)
- 星座: 雙子座
- 象徵意義:運動
Chet (ח)
- 星座: 巨蟹座
- 象徵意義:視線
Tet (ט)
- 星座: 獅子座
- 象徵意義:聽覺
Yod (י)
- 星座: 處女座
- 象徵意義:行動
Lamed (ל)
- 星座: 天秤座
- 象徵意義:性交
Nun (נ)
- 星座: 天蠍座
- 象徵意義:氣味
Samekh (ס)
- 星座: 射手座
- 象徵意義:睡眠
Ayin (ע)
- 星座: 摩羯座
- 象徵意義:憤怒
Tzadi (צ)
- 星座: 水瓶座
- 象徵意義:品味
Qoph (ק)
- 星座: 雙魚座
- 象徵意義:笑聲
除了各自的意義之外,希伯來字母還對應著生命之樹的 22 條路徑。每條路徑都與一個 特定的字母相關聯,反映了神聖能量在創造中的流動。不過,這是屬於生命之樹與塔羅 牌的 22 條路徑的部分。
《創世之書》引入了節點的概念,即 10 種放射或屬性,無限、不可知的上帝透過它們 在有限的世界中顯現。節點通常被描繪成一棵樹,被稱為生命之樹,每個節點代表神聖 能量或品質的不同方面。
節點依特定順序排列,形成一個結構,將神聖能量從最高、最抽象的層面映射到物質世 界。
1. Kether 被稱為王冠,象徵著神聖的至高無上的一面和精神追求的最終目標。
2. Chokmah 表示智慧、神聖的創造性方面以及直覺和靈感的力量。
3. Binah 代表理解、分析和洞察的能力,以及掌握宇宙更深層意義的能力。
4. Chesed 則相反,體現了慈悲,包含同情、慷慨和愛的屬性。
5. Geburah 代表力量,表示紀律的力量以及面對和克服挑戰的能力。
6. Tiphareth 代表美麗,象徵著透過所有節點的整合而實現的平衡與和諧。
7. Netzach 象徵勝利,象徵堅持的力量和克服困難的能力。
8. Hod 代表輝煌,體現了智慧的力量和有效溝通的能力。
9. Yesod 象徵著基礎,代表精神與物質領域之間的連結以及想像的力量。
10.Malkuth 表示王國,象徵物質領域和創造的最後階段。
在《創世之書》中,人體被視為宇宙的縮影,反映了支配所有創造物的神聖結構和原則。
這種觀點強調了物質和靈性領域的相互聯繫,並強調了人類在宇宙秩序中的重要角色。
這本書將人體結構與節點進行了比較。身體的每個部分都與特定的節點互相關聯,代表 著神聖的不同屬性。
例如,頭部與 Keter(王冠)相連,象徵著最高水平的意識和精神聯繫。這些手臂與 Chesed(仁慈)和 Gevurah(力量)相關,反映了同情心與紀律之間的平衡。
《創世之書》不僅是一本理論文本,也為那些尋求參與其神秘教義的人提供實踐指導。
它的實際應用延伸到冥想、沉思以及在魔法和神秘實踐中使用文本。這些練習旨在加深 一個人的靈性理解並與神聖能量連結。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fer_Yetzirah
https://www.myjewishlearning.com/article/sefer-yetzirah-the-book-of-creation/ https://hermetic.com/texts/yetzirah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4018271/jewish/5-Works-ThatShaped-Kabbalah.htm
https://glorian.org/learn/scriptures/judaism/sepher-yetzirah
https://www.a-higher-view.com/sefer-yetzirah-the-book-of-creation/ https://cafetorah.com/o-que-e-o-sefer-yetzirah-ou-livro-mistico-judaico-da-criacao/
11 -摩西的手杖
相信沒有人未聽亞瑟王(King Arthur)這個名字,這是傳説中的古不列顛最富有傳奇色 彩的偉大國王。人們對他的認識更多來自凱爾特神話傳説和中世紀的野史文獻。傳説他 是圓桌騎士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
傳說中的亞瑟是不列顛國王烏瑟王與康沃爾公爵之妻伊格賴因的私生子,在亞瑟一出生 開始就被烏瑟王託付給魔法師梅林撫養,梅林便偷偷將襁褓中的亞瑟帶離廷塔傑爾城堡, 來到一個隱秘的地方將亞瑟撫養成人。
後來烏瑟王死後,國內形勢動盪不安,眾臣趁機爭權奪利,然後圓桌騎士要求梅林指點 迷津,梅林說:倫敦有一塊神秘的石頭,有把神劍立在其中,若能從石頭中拔出此劍者, 那人就會是英格蘭的國王。騎士們便爭相前往拔劍,但都無功而返。
多年過後,一位騎士奉梅林之命保護亞瑟前往倫敦去觀看一場比武大賽,當時,那騎士
看得心癢難耐,躍躍欲試,卻發現自己都沒帶佩劍,遂命亞瑟為他取一把劍來,亞瑟並 未意識到石中劍的意義,一舉將它從石頭中拔出,交給在一旁瞠目結舌的騎士,亞瑟因 此成為王位的繼承人。
這就是關於亞瑟王最著名的故事「石中劍」。
石中劍並不僅僅代表着君權神授,它同時代表着一位君王所應具有的品德。正如我們所 看到的,當一羣貪圖地位和財富的井底之蛙妄想着成為全境之王時,石中劍拒絕了他們;
當一位少年為了保護他兄弟的生命和榮譽而奔波時,石中劍祝福那位少年。亞瑟長大成 人後上蒼決定看看他能否忍辱負重,他辜負了上蒼的期盼導致石中劍折斷。即使這樣上 蒼依然給了亞瑟王一個機會,梅林帶着亞瑟王取得一把湖中劍。當梅林問亞瑟王喜歡劍 還是劍鞘時亞瑟王選擇了劍,這表明他並未接受伯林諾王帶給他的教訓,也表明他不是 一個重視治國安邦的國王,這個抉擇使他失去了上蒼的庇佑,也為王朝的衰敗埋下了種
子。
故事中的那把神奇的劍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而且故事膾炙人口,成為整個亞瑟王 傳說的核心。但是,按照卡巴拉( Kabbalah)學者的說法,這個故事其實並不是原創, 而是改篇自卡巴拉的經典,亞瑟王的原型來自《聖經》人物摩西。而劍,就是權杖。
《米德拉什》(Midrash)(Pirkei d'Rabbi Eliezer,第 40 章)詳細闡述:
「拉比 Levi 說:那根在黃昏中創造的權杖被交給第一個走出伊甸園的人。亞當把它交 給以諾,以諾把它交給諾亞,諾亞又把它交給閃。閃把它傳給了亞伯拉罕,亞伯拉罕傳 給了以撒,以撒傳給了雅各,雅各把它帶到了埃及,傳給了他的兒子約瑟,當約瑟死後, 他們掠奪了他的家庭財產,它被放在了王宮裡。」
「葉忒羅是埃及的一位魔法師,他看到了這根手杖和上面的字母,他心裡想要它,他把 它拿來,把它種在他的花園中央。沒有人能夠再靠近它。」
「當摩西回到他的家時,他走進了葉忒羅的花園,看到了那根杖,讀了上面的字母,然 後他伸出手接住了它。葉忒羅看著摩西,說:“這個人將來要把以色列從埃及拯救出 來。”因此,他將女兒西坡拉賜給他為妻 」
《米德拉什》是猶太教對律法和倫理進行通俗闡述的宗教文獻,為猶太法師知識的研究 與猶太聖經的詮釋。"米德拉什"是希伯來文שרדמ的音譯,意思是解釋、闡釋,即"聖經 註釋"。雛形在公元 2 世紀時已出現,全部在公元 6 至 10 世紀成書。猶太拉比們通過 《米德拉什》將不同的觀念引入猶太教,聲稱乃揭示早已存在經卷內的觀念。
《米德拉什》的內容分為兩大類型:「哈拉哈」(Halachah)和「哈加達」 (Haggadah),前者以解釋律法為主,後者以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為載體進行解經,有 時兩者兼存。「哈拉哈」意為規則,是猶太教口傳法規的文獻,為闡釋經文的律法、教
義、禮儀與行為規範,說明其生活應用。「哈加達」則意為宣講,是闡述經文的寓意、 歷史傳奇和含義等,並對逾越節的儀式和祈禱進行指導。約在公元 2 世紀,「哈加達」 的內容已見雛形,而最早的單行本則出現於 8 世紀。
上帝把權杖交給了亞當,亞當又把權杖交給了以諾(哈諾克) 後來他變成了天使
梅塔特隆 以諾進一步將權杖傳遞給了埃及的約瑟。約瑟死後,法老王沒收了它。
該段落隨後提到了另一個《米德拉什》教義,即摩西未來的岳父葉忒羅曾經與約伯和比 拉姆一起擔任法老的顧問。邪惡的比拉姆建議法老將以色列男嬰淹死在尼羅河中。當約
伯保持沉默(後來他因此受到嚴厲的懲罰)時,葉忒羅對殘酷的法令提出抗議,並因此 被迫辭職並逃亡。他一邊逃跑,一邊抓起了神杖。到達他的新家米甸後,葉忒羅將權杖 插在土裡,此時權杖似乎已經深深紮根,一動也不動。
相關的《米德拉什》說,所有尋求他智慧而美麗的齊坡拉之手的求婚者都被要求將權杖
從地上取出,如果他們成功,就可以娶葉忒羅的女兒。沒有一個做到。最終,摩西趕到 了,毫不費力地將權杖從地裡拔了出來。
摩西手杖,也稱為摩西之杖或上帝之杖,在《聖經》和《古蘭經》中提到,是摩西使用 的手杖。杖首次在《出埃及記》中被提及。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裡是什麼?」他說:「是杖。」"(出埃及記 4:2 )
法杖奇蹟般地變成了一條蛇,然後又變回了法杖。此後,該杖被稱為「上帝之杖」。
「你要把這根杖拿在手裡,用它來行神蹟」。摩西就回去見他岳父葉忒羅,對他說: “求你容我去,回我在埃及的弟兄那裡去,看看他們還在不在。”葉忒羅對摩西說:「平 平安安地去吧」。耶和華在米甸對摩西說:“你回埃及去吧,因為尋索你命的人都死 了。”摩西帶著他的妻子和兒子,讓他們騎上驢,回到埃及地。
第 4 章)
摩西和亞倫出現在法老面前,亞倫的杖變成了蛇。法老的術士也能將自己的杖變成蛇, 但亞倫的杖吞下了他們的杖。
"耶和華曉諭摩西、亞倫說:「法老若對你們說:『你們行件奇事吧』,你就吩咐亞倫 說:『把杖丟在法老面前,使杖變做蛇。』」摩西、亞倫進去見法老,就照耶和華所吩
咐的行。亞倫把杖丟在法老和臣僕面前,杖就變做蛇。於是法老召了博士和術士來,他 們是埃及行法術的,也用邪術照樣而行。他們各人丟下自己的杖,杖就變做蛇,但亞倫 的杖吞了他們的杖。"(出埃及記 7:8 -12)
亞倫的杖再次被用來將尼羅河變成血紅色。根據上帝的命令,它多次被用來引發埃及的 瘟疫。
出埃及期間,摩西伸出手杖分開紅海。離開埃及後,在「曠野」時,摩西遵循上帝的命
令,用杖擊打岩石,創造出泉水供以色列人飲用。摩西這麼做了,水就在以色列長老面 前從岩石中湧出。
"
耶和華回答摩西:「你要到人民的面前,要帶著以色列的幾個長老和你一起,手裡要 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看哪,我必在何烈山那裡的磐石上站在你面前;你要擊打磐 石,就必有水從磐石流出來,使人民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
他給那地方起名叫瑪撒,又叫米利巴,因為以色列人在那裡爭吵,又因為他們試探耶和 華,說:「耶和華是不是在我們中間呢?」"(出埃及記 17:5 -7)
和《聖經》記載不同,《米德拉什》還指出,摩西被刻在權杖上的字母迷住了,就像他 之前的葉忒羅一樣。
《希伯來聖經》中「先知書」部分的官方東方(巴比倫)語翻譯《Targum Jonathan》 解釋:
「摩西拿起從他岳父的房間裡拿來的那根用藍寶石榮耀寶座製成的杖。它的重量是 40 se'ah;其上刻有偉大而光榮的名字,由他的手在 Hashem 面前做出這些跡象 」
上帝不可言喻的名字刻在藍寶石杖上,而藍寶石杖本身就是由上帝的天上寶座雕刻而成 的。手杖的重量高達 40 se'ah,相當於猶太盛潔食 mikveh 的最小體積,即約 575 公升
(或 575 公斤)水。(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除了得到上帝青睞的人之外,沒有人可 以移動這根杖。)
類似的《米德拉什》(Shemot Rabbah,8:3)也證實了這根手杖是由純藍寶石製成的, 重 40 se'ah,但說它刻有代表十災的字母,正如我們在逾越節家宴上背誦的:datzach、 adash、b'achav(ך״צד ש״דע ב״חאב)。
最後一種可能性是,「產生跡象的偉大而榮耀的名字」指的是神秘的 216 個字母的上帝 之名(或 72 個單字的上帝之名)。這個名字實際上是 72 個相連的名字,每個名字由 3 個字母組成。(要懂希伯來文才會明白)這些名字源自出埃及記 14:19-21 的 3 節經文:
"在以色列營前行走神的使者,轉到他們後邊去,雲柱也從他們前邊轉到他們後邊立住。
在埃及營和以色列營中間有雲柱,一邊黑暗,一邊發光,終夜兩下不得相近。
摩西向海伸杖,耶和華便用大東風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開,海就成了乾地。"
這些經文中的每一節都恰好有 72 個字母。隱藏在其中的是這個深奧的上帝之名,最強 大的,透過它產生了海分裂的奇蹟,正如詩句本身所描述的那樣。名字(或 72 個名字)
是透過組合第一節的第一個字母,然後是第二節的最後一個字母,然後是第三節的第一 個字母而得出的。對下一個字母執行同樣的操作,依此類推,對所有 72 個名稱執行相 同的操作。
在希伯來文中,這 3 節經文各包含 72 個字母。《光輝之書》(Zohar)(II:51b)中指
出,這 3 節經文依序指的是 chesed、gevurah 和 tiferet 的神聖屬性。這 3 種主要情感 屬性的和諧融合形成了上帝與世界關係的基本典範。因此,它們一起形成了神的複合名 稱,因為名稱是一個人被他人所知的方式,即表明他的屬性。
每節經文包含 72 個字母,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平行排列,形成 72 個字母三聯體。《光
輝之書》指出,在這種結構中,第一節經文應按正確的順序書寫,因為它代表了上帝的 慈愛,或者上帝的善良的直接啟示。第二節經文要以相反的順序寫,從最後一個字母到 第一個字母,因為它代表上帝的嚴厲,這是對祂良善的間接啟示。儘管 tiferet 是
chesed 和 gevurah 的混合體,但第三節並不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一半按正確順序一半 按相反順序寫。原因有二:(1) 在 tiferet 中,chesed 比 gevurah 占主導地位,(2) 作為 chesed 和 gevurah 的理想混合,tiferet 是上帝善良和榮耀的直接啟示,而不是間接的 啟示。
(這個排列可以在《光輝之書》標準版,第 2 卷,第 270a 頁中看到。)
chesed 是一個希伯來語單詞,意思是「人與人之間的仁慈或愛」,特別是人們對上帝 的虔誠以及上帝對人類的愛或憐憫。詩篇中以一種意義使用英文翻譯中傳統上被翻譯為 “love kindness”。在猶太神學中,它同樣被用來表示上帝對以色列子民的愛,在猶太倫 理學中,它被用來表示人與人之間的愛或慈善。後一種意義上的「慈善」本身被認為是 一種美德,也因其對 tikkun olam(修復世界)的貢獻而被認為是一種美德。它也被認 為是傳統猶太人奉行的許多宗教戒律的基礎,特別是人際戒律。
gevurah(字面意思是「力量」),是卡巴拉生命樹中的第五個節點(Sephirot 或 Sephiroth),也是生命的第二個情緒屬性節點。它位於 Binah 下方、 Chesed 對面、 Hod 上方。Gevurah 是“判斷(DIN)和限制的本質”,對應敬畏和火元素。根據一些現 代資料,gevurah 與紅色相關。
tiferet(字面意思是「美麗、榮耀、裝飾」)。卡巴拉生命之樹中,它具有「靈性」、
「平衡」、「整合」、「美」、「奇蹟」和「同情心」的共同聯想。tiferet 是整合 chesed(「仁慈」)和 gevurah(「力量」,也稱為 Din,「判斷」)節點的力量。這 兩種力量分別是擴張性的(給予)和限制性的(接受)。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如果沒有 另一個,都無法顯現出神聖能量的流動。它們必須透過平衡慈悲與紀律來達到完美的平 衡。
如果想讀懂《聖經》,就必須先懂希伯來文,再了解生命樹。當然,這是卡巴拉的觀點。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ff_of_Moses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2240543/jewish/Generations-ofHeads-Hearts-and-Heels.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509202/jewish/Where-Did-MosesGet-His-Staff-What-Happened-to-It.htm#footnoteRef8a509202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361875/jewish/Moses.htm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1653265/jewish/Moses-ourTeacher-341.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509202/jewish/Where-Did-MosesGet-His-Staff-What-Happened-to-It.htm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connecting-to-moses/ https://www.mayimachronim.com/the-kabbalah-of-moses-divine-staff/ https://www.jpost.com/kabbalah/the-logic-of-the-impossible-moses-our-rabbi634184#google_vignette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1388270/jewish/72-Names-of-Gd.htm
12 -卡巴拉發展簡史(一)
根據《聖經》的記述,聖殿是作為猶太教信仰的一個核心,其功能是為教徒們提供崇拜
上帝和進行五祭(燔祭、素祭、贖罪祭、贖愆祭和平安祭)的場所。在歷史上,聖殿先 後被毁過兩次。
說到卡巴拉 ( Kabbalah )一詞的來源,就不得不從第二聖殿也被毀的歷史講起。
公元前 586 年,猶太人被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擄往巴比倫,淪為巴比倫 之囚,第一聖殿被毀。
後新巴比倫被波斯帝國的古列二世所滅,古列二世釋放了猶太人,並允許猶太人重建聖 殿。重回故地的猶太人開始重建聖殿,但重建過程並不順利,直至大流士時期才完成,
大流士也對第二聖殿的重建給予了幫助,此時已是第一聖殿被毀 70 年後的公元前 516 年,整個重建過程被記錄在舊約的以斯拉記。由於大希律王公元前 19 年開始了大規模
的整修和擴建第二所聖殿,由此有時被稱為希律聖殿,但大部分情況下它仍被稱為第二 聖殿。
到了公元 70 年,耶路撒冷在猶太戰爭中被羅馬帝國將軍提圖斯攻陷,第二聖殿也被毀, 聖殿裡的聖物被擄往帝國首都羅馬城,為紀念這件事情,羅馬人開建了提圖斯凱旋門。
「卡巴拉」的意思是「接受的教義」或簡稱「傳統」,源自希伯來語“kabel”,意思是 「接受」。它最初僅適用於第二聖殿被毀後以《塔木德》形式「接收到」的口述律法。
西元前 5 世紀以前的先知是一個可以說是最具爭議性的類別,因為許多人不認為先知是 卡巴拉修習者(kabbalists)。話雖這麼說,有些人確實這樣認為,這是一個包容性的 清單。預言可以屬於猶太神秘主義(因此也屬於卡巴拉)的範疇,因為它涉及與終極現 實的聯繫,以深刻而有意義的方式影響先知和他們周圍的人。
在希伯來聖經時代,先知聽到神的聲音或看到異象並執行神的旨意 常常向強大的 國王帶來重要的信息。在這個起源難以追溯的傳統中,有不同類型的預言召喚。一種類 型是神在沒有明顯事先準備的情況下選擇先知,例如神在燃燒的荊棘中對摩西說話時
(出埃及記第三章)。另一種類型涉及透過先知門徒訓練,例如先知以利亞訓練了他的 繼任者以利沙(列王紀上第十九章)。
以下是出埃及記第三章原文:
"耶和華顯現於荊棘火中
摩西牧養他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一日領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 山。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 有燒毀。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耶和華神見他過
去要看,就從荊棘裡呼叫說:「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裡。」神說:「不要近 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 又說:「我是你父親的神, 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蒙上臉,因為怕看神。
遣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 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
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 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 們。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摩西 對神說:「我是什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神說:「我必 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侍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 證據。」
摩西對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 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神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
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 的紀念,直到萬代。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長老,對他們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
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向我顯現,說:我實在眷顧了你們,我也看見埃 及人怎樣待你們。』
我也說:『要將你們從埃及的困苦中領出來,往迦南人、赫人、
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地去,就是到流奶與蜜之地。』他們必聽你 的話。你和以色列的長老要去見埃及王,對他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遇見了我們, 現在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為要祭祀耶和華我們的神。』我知道雖用大 能的手,埃及王也不容你們去。我必伸手在埃及中間施行我一切的奇事,攻擊那地,然 後他才容你們去。我必叫你們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你們去的時候就不至於空手而去。但 各婦女必向她的鄰舍並居住在她家裡的女人要金器銀器和衣裳,好給你們的兒女穿戴, 這樣你們就把埃及人的財物奪去了。」"
以下是列王紀上第十九章原文:
"耶洗別欲殺以利亞
亞哈將以利亞一切所行的和他用刀殺眾先知的事都告訴耶洗別。耶洗別就差遣人去見以 利亞,告訴他說:「明日約在這時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樣,願神明 重重地降罰於我!」
以利亞遁至何烈山
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到了猶大的別是巴,將僕人留在那裡。 自己在曠野走了
一日的路程,來到一棵羅騰樹下,就坐在那裡求死,說:「耶和華啊,罷了!求你取我 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
他就躺在羅騰樹下,睡著了。有一個天使拍他, 說:「起來吃吧!」 他觀看,見頭旁有一瓶水與炭火燒的餅,他就吃了喝了,仍然躺
下。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來拍他,說:「起來吃吧!因為你當走的路甚遠。」他就起來 吃了喝了,仗著這飲食的力,走了四十晝夜,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耶和華示以微小之聲
他在那裡進了一個洞,就住在洞中。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 麼?」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 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耶和華說:「你 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時耶和華從那裡經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 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 火後有微小的聲音。以利亞聽見,就用外衣蒙上臉,出來站在洞口。有聲音向他說: 「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 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 我的命。」
命返大馬士革
耶和華對他說:「你回去,從曠野往大馬士革去。到了那裡,就要膏哈薛做亞蘭王,又
膏寧示的孫子耶戶做以色列王,並膏亞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兒子以利沙做先知接續你。將 來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戶所殺;躲避耶戶之刀的,必被以利沙所殺。但我在以色列 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
以利沙從侍以利亞
於是,以利亞離開那裡走了,遇見沙法的兒子以利沙耕地。在他前頭有十二對牛,自己 趕著第十二對。以利亞到他那裡去,將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以利沙就離開牛,跑到 以利亞那裡,說:「求你容我先與父母親嘴,然後我便跟隨你。」以利亞對他說:「你 回去吧,我向你做了什麼呢?」以利沙就離開他回去,宰了一對牛,用套牛的器具煮肉
給民吃,隨後就起身跟隨以利亞,服侍他。"
摩西和以利亞的繼任者以利沙都被有些人認為是最早的卡巴拉修習者。
到了公元 1 世紀到公元 2 世紀,猶太人恢復獨立的願望被羅馬帝國粉碎。於是,他們的 目光就轉向了傳統律法的研究和編纂之上。《塔木德》是猶太律法﹑思想和傳統的集大 成之作,以後各個時代的判例和新思想都會匯入到這個「大海」之中。《塔木德》的內
容講述的包涵了人生各個階段的行為規範,以及人們對人生價值觀的養成,是猶太人對
自己民族和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智慧的探索而淬鍊出的結晶。
到了 12 世紀,「卡巴拉」一詞也被用來表示當時的猶太社區開始「接受」的各種神秘 教義。雖然它在中世紀得到充分發展,但神秘主義趨勢的第一批種子開始在《塔木德》 文獻中出現。
公元 1 世紀出現了梅爾卡巴神秘主義(Merkabah mysticism)。字面上的意思是戰車神 秘主義〔Chariot mysticism〕,中文語境更確切應譯為:天車神秘主義、火戰車神秘主 義。早期的拉比文本包含神秘主義的片段,涉及穿越天室並從不同層次的天使那裡尋求 隱藏的智慧。許多攀登的目標都是為了遇見最高的天使梅塔特隆(Metatron 或
Mattatron,意為「神的僕人」),或是一睹神聖王座的風采。根據《聖經》的《以西 結書》第一章,亦或天宮文學(hekhalot literature,英譯:palaces literature)所描述
的異象為教義中心,書中講述內容是有關天上宮殿和上帝寶座的《聖經》故事。
猶太教最早的神秘文本包含在 Hekhalot(天堂)文獻中,這些文獻是《塔木德》時期 拉比著作的碎片集。它們集中在對某些聖經經文的神秘解釋。
例如,在評論《以西結書》第一章中描述的戰車時,以塔木德學者 Ishmael ben Elijah (公元 120 年 -200 年) 描述了他欣喜若狂地上升到天上,在那裡他看到了神聖的戰車、 天上的地方和上帝所坐的寶座,以及他對上帝的異象。Hekhalot 文學為進一步的「天
堂探索」奠定了基礎。
以下是《以西結書》第一章原文:
"以西結見異象
當三十年四月初五日,以西結 在迦巴魯河邊被擄的人中,天就開了,得見神的異象。
正是約雅斤王被擄去第五年四月初五日,在迦勒底人之地迦巴魯河邊,耶和華的話特特
臨到布西的兒子祭司以西結,耶和華的靈降在他身上。
見四活物
我觀看,見狂風從北方颳來,隨著有一朵包括閃爍火的大雲,周圍有光輝,從其中的火
內發出好像光耀的精金。又從其中顯出四個活物的形象來,他們的形狀是這樣:有人的 形象,各有四個臉面、四個翅膀。他們的腿是直的,腳掌好像牛犢之蹄,都燦爛如光明 的銅。在四面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這四個活物的臉和翅膀乃是這樣:翅膀彼此相接, 行走並不轉身,俱各直往前行。至於臉的形象,前面各有人的臉,右面各有獅子的臉, 左面各有牛的臉,後面各有鷹的臉。各展開上邊的兩個翅膀相接,各以下邊的兩個翅膀 遮體。他們俱各直往前行,靈往哪裡去,他們就往哪裡去,行走並不轉身。至於四活物 的形象,就如燒著火炭的形狀,又如火把的形狀。火在四活物中間上去下來,這火有光 輝,從火中發出閃電。這活物往來奔走,好像電光一閃。
見四輪
我正觀看活物的時候,見活物的臉旁各有一輪在地上。輪的形狀和顏色好像水蒼玉。四 輪都是一個樣式,形狀和做法好像輪中套輪。輪行走的時候,向四方都能直行,並不掉 轉。至於輪輞,高而可畏,四個輪輞周圍滿有眼睛。活物行走,輪也在旁邊行走;活物 從地上升,輪也都上升。靈往哪裡去,活物就往哪裡去;活物上升,輪也在活物旁邊上
升,因為活物的靈在輪中。那些行走,這些也行走;那些站住,這些也站住;那些從地 上升,輪也在旁邊上升,因為活物的靈在輪中。
活物的頭以上有穹蒼的形象,看著像可畏的水晶,鋪張在活物的頭以上。穹蒼以下,活 物的翅膀直張,彼此相對,每活物有兩個翅膀遮體。活物行走的時候,我聽見翅膀的響 聲,像大水的聲音,像全能者的聲音,也像軍隊鬨嚷的聲音。活物站住的時候,便將翅 膀垂下。在他們頭以上的穹蒼之上有聲音;他們站住的時候,便將翅膀垂下。
在他們頭以上的穹蒼之上有寶座的形象,彷彿藍寶石,在寶座形象以上有彷彿人的形狀。
我見從他腰以上有彷彿光耀的精金,周圍都有火的形狀,又見從他腰以下有彷彿火的形 狀,周圍也有光輝。下雨的日子雲中虹的形狀怎樣,周圍光輝的形狀也是怎樣。這就是 耶和華榮耀的形象。我一看見就俯伏在地,又聽見一位說話的聲音。" 待續。
參考自:
https://www.thejc.com/life-and-culture/books/the-origins-of-kabbalah-hevgsk50 https://www.jewishhistory.org/kabbalah/
https://bulletin.hds.harvard.edu/the-rise-of-the-holy-spirit-in-kabbalah/ https://matthewponak.com/2022/08/07/12-types-of-kabbalah/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80666/jewish/Overview.htm https://jewsforjesus.org/blog/a-history-of-the-kabbalah https://www.worldhistory.org/Kabbalah/ https://www.kabbalahsociety.org/wp/articles/a-kabbalistic-view-of-the-chakras/
https://secretoccult.com/the-secrets-of-the-kabbalah/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Habad
https://www.myjewishlearning.com/article/jewish-renewal/
見神榮光
https://thelehrhaus.com/commentary/neo-hasidism-and-its-discontents/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72-names-of-god/
13 -卡巴拉發展簡史(二)
自從 13 世紀開始,卡巴拉不再只是接收的意思,完全就是一場神秘運動,探索了我們
的世界和無盡(又名上帝)之間的許多層面。這些層稱為節點(Sephirot),構成了神 聖到物質世界的逐步散發。當這個放射之梯倒過來時,是從人類世界回到無限的 10 個 階段的旅程。
中世紀卡巴拉可能有一個預先存在的口頭傳統,但已知最早的著作來自住在法國普羅旺 斯的盲人 Isaac(約 1160 年 -1235 年)。這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書是《光輝之書》 (Zohar),它透過節點的視角對《妥拉》(Torah,字面意思為指引、教導)進行了 極其詳細和多樣的解釋。《光輝之書》源自 2 世紀的拉比 Shimon bar Yochai 教義。
然而,由於它是用受西班牙影響的獨特阿拉姆語形式寫成的,因此大多數學術界認為它 是由中世紀拉比在 13 世紀末創作的。
《光輝之書》在之前的文章經已介紹過。
狂喜的卡巴拉(Ecstatic Kabbalah)也在這段時期蓬勃發展,尤其是在 Abraham
Abulafia(1240 年 -1291 年) 的著作中。它的著作比《光輝之書》更明確地體現了經驗, 並將個人與神的相遇視為最高的卡巴拉理想。
Abulafia 在他的眾多作品中重點關注透過背誦神的名字以及呼吸技巧和宣洩練習 (cathartic practices) 來與智慧代理人(Agent Intellect) 或上帝結合的複雜設置。
Abulafia 的一些神秘方式被猶太教派別 Ashkenazi Hasidim 所採用。Abulafia 以塞法迪
(Sephardic)猶太哲學家邁蒙尼德(Moses ben Maimon,1138 年 3 月 30 日 1204
年 12 月 13 日)的形而上學和心理學體系為框架,努力尋求靈性體驗,他將其視為一種 與古代猶太先知相似甚至相同的預言狀態。
Abulafia 提出了一種基於不斷變化的刺激的方法。他的意圖不是透過冥想來放鬆意識,
而是透過高度集中來淨化意識,這需要同時做許多動作。為此,他使用希伯來字母。
Abulafia 的方法包括多個步驟。
第一步,準備:受啟迪者透過禁食、穿著 tefillin 、穿上純白色的衣服來淨化自己。
第二步:神秘主義者寫出特定的字母組及其排列方式。
第三步,生理動作:神秘主義者結合特定的呼吸模式以及頭部定位來念誦字母。
第四步,字母與人體的心理意象:神祕主義者想像一個人體,以及沒有身體的他自己。
然後,神秘主義者在精神上「畫出」字母,將它們投射到「想像力」的「螢幕」上,即 他在精神上想像字母的圖案。然後,他旋轉這些字母並轉動它們,正如 Abulafia 在
《Imrei Shefer》中所描述的那樣:「它們(字母)及其形狀被稱為透明鏡子,因為所 有具有亮度和強烈光芒的形狀都包含在其中。它們就像一個圖像,在這個圖像中,一個 人看到他所有的形體站在他面前,然後他就能看到所有一般和具體的事物。」
在 15 世紀,出現了猶太教以外的卡巴拉,稱為基督卡巴拉(Christian Kabbalah)。通
常用“C”拼寫以區別於猶太卡巴拉,它始於對中世紀卡巴拉感興趣的基督徒。他們根據 基督教神學翻譯和解釋了《光輝之書》等著作。這些早期的解釋者相信卡巴拉的古老性
(例如,他們相信《光輝之書》的教義起源於中世紀之前很久)。基督教卡巴拉主義者
將卡巴拉理解為包含基督教元素的普遍永恆智慧,他們將其部分用作宣教的手段。
根據維基資料:
「基督教卡巴拉(英語:Christian Kabbalah)是興起於文藝復興時代的神祕學科,源 自當時基督教學者開始對猶太秘教卡巴拉(英語:Kabbalah,希伯來語:הָלָבַק,字面 意思是「傳承」、「接收」或「接受」)產生興趣,並且他們還根據基督教神學對其進 行了解釋、予以結合而出現的修行法門。英文語境中,通常音譯為 Cabbala(亦稱之
Cabala、Cabbalah),用以區別 Kabbalah(猶太派別的卡巴拉)或 Qabalah(赫密斯 卡巴拉)。換言之,Cabbala 是指基督教卡巴拉;Kabbalah 是指猶太卡巴拉;
Qabalah 就是赫密斯卡巴拉。因為英文語境中,基督教為:Christianity,第一個字母是
C,所以拼寫為:Cabbala,以作為這是基督教卡巴拉法脈。」
「方濟各會修士拉蒙·柳利(約 1232 年~1316 年,法語中的異體譯作雷蒙·呂爾
〔Raymond Lulle〕)是「第一位承認並欣賞卡巴拉作為皈依工具的基督徒(the first Christian to acknowledge and appreciate kabbalah as a tool of conversion)」,儘管
他本身「不是卡巴拉主義者,也不精通任何特定的卡巴拉修法(not a Kabbalist, nor was he versed in any particular Kabbalistic approach)」。他閱讀關於重新詮釋的卡
巴拉純粹是為了於宣教上和猶太教士進行神學辯論,對於文藝復興後期開始,學術方面 受猶太教影響與他相關的可能性不大。」
「最早將卡巴拉秘傳知識推廣到猶太人圈子外的人是喬瓦尼·皮科·德拉·米蘭多拉(或稱 為:若望 皮科 德拉 米蘭多拉),他是弗羅倫薩學院馬爾西利奧 費奇諾的學生。皮科 德拉 米蘭多拉是綜攝世界觀的基督教卡巴拉主義者,其務求將柏拉圖主義、新柏拉圖 主義、亞里斯多德主義、赫耳墨斯主義,以及卡巴拉共冶一爐。」
「米蘭多拉有關卡巴拉的著作被亞撒納修斯·基徹給做了進一步發揮,此人身兼耶穌會 神父、赫耳墨斯主義者和博學家三重身分;1652 年,基徹在《埃及的俄狄浦斯》 (Oedipus Aegyptiacus)一書中就為這主題寫了一篇文章。」
維基百科中有關喬瓦尼 皮科 德拉 米蘭多拉的資料如下:
「喬瓦尼·皮科,米蘭多拉領主及康科迪亞伯爵(Giovanni Pico dei conti della Mirandola e della Concordia,1463 年 2 月 24 日 1494 年 11 月 17 日),通稱喬瓦尼
皮科 德拉 米蘭多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哲學家。其著作《論人的尊嚴》被稱為「文 藝復興時代的宣言」。此外,該哲學家還因其在 1486 年大膽地提出反駁宗教、哲學、 自然哲學和魔法的 900 論題而名聲大噪,那時他僅 23 歲。」
「在那本著名的《論人的尊嚴》這本書裡,皮科力圖在一種新柏拉圖的話語框架里來闡 釋人類對知識的追求。」
「這本書即是對皮科《900 論題》的前瞻性介紹,並且被認為是對所有知識的發現提供 一種完全和充足的積澱,為人類存在的超越提供一種範例。900 論題是對人文主義融貫 論學說的最佳詮釋,因為這裡皮科調和了柏拉圖主義、新柏拉圖主義、亞里斯多德主義、 赫爾墨斯和卡巴拉等眾多觀點。他們一共收錄了 72 個論題,以此詳細地描述了完整的 物理學體系。」
到了 16 世紀,一場有影響力的運動以 Isaac Luria(約 1534 年 – 1572 年 7 月 25 日)
的教義為中心,他是一位神秘主義者,在以色列北部城市采法特 (Safed)( Eretz Yisrael 3 )只教了兩年書,就在三十多歲時去世了。
他教授破碎容器(shattered vessels) 、神聖火花(holy sparks) 和 tikkun olam(修 復世界)的宇宙學。這個敘述描述了世界最初的靈性基礎是如何被粉碎的。隨後,神聖 之光的神聖火花以及邪惡碎片紛紛散落在世界各地。在 Luria 的系統中,卡巴拉主義者 的角色是透過精心設計的視覺冥想與儀式行為來重新調整火花和碎片,從而修復宇宙維 度。
Sefer HaKavanot U'Ma'aseh Nissim 記錄道,有一天, Luria 的父親獨自一人留在猶太 會堂學習,這時 Eliyahu HaNavi(以利亞)出現在他面前,說道:「全能者派我來給你 帶來消息,你神聖的妻子將懷孕並生下一個孩子,你必須稱他為 Yitzchak,他將開始將
信徒從 Qlippoth(Klipot,邪惡勢力)中解救出來,無數的靈魂將透過他獲得他們的 tikkun。他也注定要揭露《妥拉》(Torah)中許多隱藏的奧秘,並闡述《光輝之書》。 他的名聲將傳遍全世界。因此,請注意,在我成為 Sandak(在 Brit Milah 儀式上抱孩 子的人)之前,不要給他行割禮。」
在《光輝之書》、Lurianic Kabbalah 和 Hermetic Qabalah 中,Qlippoth(字面意思是 「果皮」、「貝殼」或「外殼」 」)是靈性力量不純潔的或邪惡猶太神秘主義,與節 點(Sephirot 或 Sephiroth)相對立。在卡巴拉文本中,邪惡的領域被稱為 Sitra Achra (字面意思是「另一邊」)。
tohu 和 tikkun 的意思是自由意志的起源和由「容器破碎」(Shattering of the Vessels) 引起的 Qlippoth 邪惡領域,精神和身體放逐和救贖的過程,613 條誡命的含義,以及 存在的彌賽亞糾正。
tikkun 也意味著對物質創造中流放的隱藏神聖火花進行深奧的篩選或淨化 (clarification )。卡巴拉的這種新範式取代了 Moses ben Jacob Cordovero(1522 年 -1570 年)之前對血統的線性描述,用靈性覆蓋的動態過程,其中較高的靈魂向內投入 於較低的「容器」。
大約 22 歲的時候,Isaac Luria
開始全神貫注於《光輝之書》(那時最近期首次印刷的 卡巴拉主要著作)的研究,並過上了隱士的生活。他隱居尼羅河畔 7 年,將自己隱居在 一座偏僻的小屋裡,完全沉浸在冥想中。他只在安息日探望家人。但即使在家裡,他也 不會說一句話,甚至對他的妻子也是如此。當他有必要說些什麼時,他會用盡可能少的 字來表達,然後,只用希伯來語。
Luria 的卡巴拉系統的最重要倡導者是拉比 Hayyim Vital(1542 年 10 月 23 日(儒曆月 曆)-?),他收集了所有門徒的講義。這些筆記產生了許多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 Etz Chaim(「生命之樹」),共 8 卷。最初,它僅以手稿形式流傳。Luria 的每個弟子都
必須發誓 否則將被驅逐出教(excommunication,字面上的意思是斷絕來往) 不允許為外國製作任何副本,因此一段時間內所有手稿都留在了奧斯曼敘利亞。最終, 一本被帶到歐洲,並於 1772 年由 Isaac satow(1732 年 -1804 年 12 月 25 日)在烏克
蘭若夫克瓦(Zhovkva)出版。在這部著作中,詳細闡述了基於《光輝之書》的 Luria 的卡巴拉的理論和虔誠冥想教義。
待續。
參考自:
https://www.thejc.com/life-and-culture/books/the-origins-of-kabbalah-hevgsk50 https://www.jewishhistory.org/kabbalah/ https://bulletin.hds.harvard.edu/the-rise-of-the-holy-spirit-in-kabbalah/ https://matthewponak.com/2022/08/07/12-types-of-kabbalah/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80666/jewish/Overview.htm https://jewsforjesus.org/blog/a-history-of-the-kabbalah
https://www.worldhistory.org/Kabbalah/
https://www.kabbalahsociety.org/wp/articles/a-kabbalistic-view-of-the-chakras/ https://secretoccult.com/the-secrets-of-the-kabbalah/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Habad
https://www.myjewishlearning.com/article/jewish-renewal/
https://thelehrhaus.com/commentary/neo-hasidism-and-its-discontents/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72-names-of-god/
14 -卡巴拉發展簡史(三)
當進入到 18 世紀的時候,又出現了一場始於東歐的流行靈性運動,強調體驗神秘主義、
歡樂、簡單、具體實踐和轉變。這股熱潮稱為哈西迪猶太教(Hasidic Judaism),通常 可以追溯到自然神秘主義者和薩滿治療師巴·閃·托夫(Baal Shem Tov,意為「美名大
師」,約 1698 年 1760 年 5 月 22 日,原名 Israel ben Eliezer)。然而,對於它的形 成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拉比 Dov Ber of Mezritch (?-1772 年),他是巴 閃 托夫的學 生,他培訓和激勵了數十名學生,他們繼續在東歐傳播這一新信息。如今,有數百個哈
西迪猶太教教派圍繞著稱為 Rebbe 的個人精神領袖組織起來。
根據網站 My Jewish Learning 資料:
「哈西迪猶太教首先在烏克蘭興起,當時人們對猶太神秘主義的興趣更廣泛地復甦,並
作為那些堅持以更正式和學術的方式對待猶太實踐的人的替代品,後來被稱為 mitnagdim(字面意思是「反對者」)。哈西迪猶太教的創始人是拉比 Israel ben
Eliezer,出生於 1700 年左右,他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巴·閃·托夫,有時也用希伯來文縮 寫 Besht 來稱呼。巴 閃 托夫的傳記幾乎沒有被歷史學家證實,但他的超凡領導力和作 為奇蹟創造者的技能的故事卻在哈西迪派的傳說中根深蒂固。與當時以塔木德學術聞名 的著名拉比不同,巴·閃·托夫是一名教師和工人,眾所周知,他會花很長時間在樹林裡 冥想和漫步。」
「巴·閃·托夫遊歷廣泛,並培養了一群忠實的追隨者。他沒有講授猶太律法,而是敦促 門徒與上帝建立個人關係。在他的教義中, d'vekut (字面意思是「黏附」)的重要性
是一個術語,指的是與上帝聯繫的神秘狀態,可以透過統一精神和物質領域來實現。 1760 年他去世後,他的教義得到了他的弟子們的進一步發展和傳播,其中最主要的是 Dov Ber of Mezritch,也被稱為 Maggid of Mezritch。Dov Ber 吸引了許多弟子,其中 一些人建立了自己的哈西迪王朝(Hasidic dynasties)。其中包括哈巴德(Chabad)教 派的創始人 Shneur Zalman of Liadi 和 Karlin-Stolin 王朝的創始人拉比 Aharon of
Karlin。巴 閃 托夫的另一位追隨者,拉比 Jacob Joseph of Pollonne(1710 年 -1784 年),撰寫了第一本哈西迪文本《Toldos Yaacov Yosef》,這巴 閃 托夫教義的主要來 源。」
「哈西迪派的做法在許多方面與主流猶太教不同。哈西迪主義將猶太神秘主義帶入了大
眾,而這種神秘主義傳統上一直被保密,僅限於虔誠而博學的少數人。它不再強調猶太 研究,而是支持猶太人的實踐,特別是祈禱,並接受了一個經常含有魔法和奇蹟元素的 民間故事文化。哈西迪派猶太人也拒絕傳統的中歐猶太人(Ashkenazi)祈禱標準並採
用了一個來自中歐猶太人和塞法迪猶太人(Sephardic) 來源的版本。」
關於哈西迪派的神學,以下節錄自維基百科:
「所有哈西迪理論背後最基本的主題是上帝在宇宙中的內在性,這通常用 Tikunei haZohar 中的一句話來表達,“Leit Atar panuy mi-néya”(阿拉姆語:「沒有地方是沒 有上帝」)。這個泛神論概念源自 Luria
的教派的話語,但在哈西迪派的話語中得到了
極大的擴展,它意味著所有的創造物實際上都充滿了神性。一開始,上帝必須契約 (Tzimtzum)祂的無所不在或無盡(Ein Sof)。因此,一個空虛的虛空(Khalal panui)
被創造出來,沒有明顯的存在,因此能夠容納自由意志、矛盾和其他看似與上帝本身分
離的現象,這在他最初的、完美的存在中是不可能的。然而,其中所創造的世界的真實 性完全取決於其神聖的起源。如果沒有物質所擁有的真正的精神本質,它就會變得空虛。
同樣,無限的 Ein Sof 不能在虛空中顯現,而必須以可被感知的可測量的物質性的形式 來限制自己。」
「雖然它的神秘和道德教義很難與其他猶太教派的教義區分開來,但哈西迪主義的定義 性教義是神聖領袖的教義,既是理想的靈感來源,又是追隨者圍繞其組織起來的製度人 物。在這個運動的神聖文獻中,這個人被稱為 Tzaddiq ,義人 通常也被稱為一般
尊稱 Admor(希伯來語「我們的主人、老師和拉比」的縮寫),一般授予拉比,或通 俗地稱為拉比。這種觀念認為,在每一代人中,都有正義的人透過他們將神聖的能量吸 引到物質世界,這一觀點植根於卡巴拉思想,該思想還聲稱其中一個人是至高無上的, 即摩西的轉世。哈西迪主義將 Tzaddiq 的概念闡述為整個體系的基礎 以至於這 個詞在其中獲得了除了最初表示敬畏上帝、高度服從的人之外獨立的含義。」
到了 19 世紀,有 3 股思潮同時出現。分別是卡巴拉學術研究、及神秘主義者卡巴拉 (Occultist Kabbalah)與新時代和靈性而非宗教卡巴拉。
先談卡巴拉學術研究。在現代,猶太學者開始透過歷史和批判的宗教視角來研究猶太教。
卡巴拉最有影響力的學者是格哈德·朔勒姆(Gershom Scholem,1897 年 12 月 5 日-
1982 年 2 月 21 日),他畢生的研究使人們對具有不同時代和階段的猶太神秘主義產生 了理解。如果沒有他的著作和後來現代學者的著作,卡巴拉起源於公元前 1500 年左右 的先知摩西的觀點可能永遠不會受到挑戰。《光輝之書》(Zohar)的作者也可能繼續 被認為是一位 2 世紀的聖人。檔案研究也發現了遺失的手稿和卡巴拉派,這些手稿和流 派幾乎被現代的時代完全遺忘了。卡巴拉的學術研究至今仍在繼續,並對當今許多新形 式的卡巴拉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格哈德·朔勒姆是一位出生於德國的以色列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朔勒姆被廣泛認為是卡 巴拉現代學術研究的創始人,他被任命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第一位猶太神秘主義教授。
經過歐洲啟蒙運動幾代人的士氣低落和同化,彌賽亞希望的失望,1916 年巴勒斯坦的飢 荒,以及歐洲最終解決方案的災難,朔勒姆收集並重新組合了這些許多檔案中的神聖文 本在納粹統治下被打亂、遺棄、沒收或以其他方式在 genizah(猶太教堂或墓地中的一
個儲存區域)被沖走,將大量的碎片和無序、脫離語境的手稿編入一個帶有註釋和相對 有組織的文本序列,供學者和探索者使用。許多其他猶太學者在這個復原過程開始後提
供了協助,但人們普遍認為,朔勒姆發起了這段文本和檔案復原和重生的過程。
至於神秘主義者卡巴拉,所謂神秘主義,廣義的定義是對超自然力量、魔法、直覺和神
秘主義的深奧興趣。像黃金黎明赫爾墨斯教團(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 (成立於倫敦)和神智學會(Theosophical Society)(成立於紐約)這樣的神秘主義 團體對卡巴拉非常感興趣。他們的研究大多源自於基督教卡巴拉學的來源,他們認為這 教義是永恆而神奇的精神體系。
19 世紀末的神秘學家將卡巴拉(Kabbalah)拼寫為“Q”, 並使用特定的概念(例如節點(Sephirot
))作為來自多種文化的靈性現象分類系統的 基礎。他們還將卡巴拉納入與靈魂、惡魔和負面魔法實踐者互動的實用指南中。
神智學會的創始人布拉瓦茨基夫人(Madame Blavatsky,1831 年 8 月 12 日 1891 年 5
月 8 日)斷言,卡巴拉被猶太人誤解了,卡巴拉實際上起源於希臘和埃及(早期神秘主 義者持有的許多觀點中的一種觀點並未得到卡巴拉學術學術的支持)。
這種卡巴拉的英文寫法有別於猶太教卡巴拉(Kabbalah),神秘學的卡巴拉通常寫作 "Qabalah"。它們屬於赫密斯卡巴拉(Hermetic Qabalah)。
赫密斯卡巴拉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基督教秘教一起興起並聯合起來,在現代的不同流
派中成為不同的深奧基督教、非基督教或反基督教。它受到了很多影響,最顯著的是: 猶太卡巴拉、西方占星學、煉金術、異教,特別是埃及和希臘羅馬、新柏拉圖主義、赫 爾墨斯主義和塔羅牌的象徵主義。赫密斯卡巴拉與猶太教形式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 個更公認的融合系統。然而,它與猶太卡巴拉有許多共同的概念。
赫密斯卡巴拉的主要關注點是神性的本質,其概念與一神教中所呈現的概念有很大不同。
特別是,神性與人類之間並不存在古典一神論中所見的嚴格分離。赫密斯卡巴拉拉堅持 新柏拉圖主義的觀念,即物質創造是其一部分的顯化宇宙是作為一系列來自「神性」的 「放射物」而產生的。這些放射產生於被認為是顯化之前的 3 種初步狀態。第一種是完 全無效的狀態,稱為 Ain(ןא「無」);第二個狀態,被認為是 Ain 的「集中」,是 Ain Suph(ןא ףוס「無限制,無限」);第三種狀態,由 Ain Suph 的「運動」引起,是 Ain Suph Aur(ןא ףוס רוא「無限的光」),正是從這種最初的光輝中,創造物的第一次 散發開始了。
此外,赫密斯卡巴拉主義者更將塔羅牌視為生命樹的鑰匙。22 張牌,包括 21 張王牌加 上愚者牌或零牌,通常被稱為「大阿爾克那」(Major Arcana)或「更大的奧秘」
(Greater Mysteries),並被視為對應於 22 個希伯來字母和樹的 22 條路徑;每個花色
中的 A 到 10 對應於 4 個卡巴拉世界中的 10 個節點;而 16 張宮廷牌則涉及 4 個世界的 古典元素。雖然節點描述了神性的本質,但它們之間的路徑描述了認識神性的方式。
再說新時代和靈性而非宗教卡巴拉。這種非集中組織的形式融合了神秘主義卡巴拉、卡 巴拉學術研究、受 Ashlag 啟發的組織、當代正統猶太神秘主義和非宗派猶太神秘主義 的元素。它將卡巴拉視為一種永恆的靈性體系,在所有宗教的核心闡明了相同的普遍信 息。由此可見,卡巴拉不必受到種族或宗教的限制。它適合所有人。在這種當代形式中, 卡巴拉的元素(例如節點)通常與其他神秘系統(例如瑜伽中的脈輪)進行比較,通常 強調它們的相似性而不是差異。
這種類型的一個例子可以在 Deepak Chopra、Michael Zapolin 和 Alys Yablon 創建的 卡巴拉神諭卡中看到。治療方面的另一個例子是 Sunny Heartley 的《聲音振動治療》, 第 1 卷 Chakra/Kabbalah 。
卡巴拉神諭卡中相當於剛介紹過的將塔羅牌視為生命樹的鑰匙。關於卡巴拉瑜伽中的脈
輪的比較,脈輪的物理方面對健康和治療有許多影響。然而,從卡巴拉主義的角度來看, 專注於心理方面和不斷發展的意識更有趣,因此脈輪應該在心理或 Yeziratic 生命樹上
的雅各的天梯上看到。
- 根輪(Mooladhara Chakra);Yesod 梵文 moola 的意思是「根或基礎」,而這
正是這個脈輪的意思。根輪是脈輪系統的根源,它的影響是我們整個存在的根源。在密 續中,根輪是昆達里尼的所在地,昆達里尼是產生更高層次證悟的基礎。
卡巴拉生命之樹上的節點 Yesod 的普通自我意識或多或少自動地運作和管理著我們的 生活。直到一個人踏出靈性發展的步伐,根輪才會被喚醒,它的功能才會變得有意識,
這可能是一種痛苦的經歷。
- 骶骨輪(Swadhisthana Chakra);Hod-Nezah 達到 Swadhisthana 意味著一個
人開始穿透無意識的 Hod-Nezah 門檻。通常,一個人必須先面對最低級的表現;可能 有過度的第八個節點恐懼(Hod)或第七個節點性幻想(Nezah)。這個進化階段被稱
為煉獄,如果你讀過許多偉大聖人的生平,你會發現他們大多數在經過這個階段時都遇 到了巨大的動盪和誘惑。
- 臍輪或太陽神經叢(Manipura Chakra);Tiferet 就像太陽不斷向行星輻射能量
一樣,臍輪在整個人體框架中輻射和分配能量,調節和激發各個器官、系統和生命過程 的活動。臍輪功能不佳意味著缺乏活力、憂鬱和健康狀況不佳。
如果對身體來說確實如此,那麼心理上就更重要了。Manipura 或 Tiferet 是自我,心靈 的中點。「它是活力、能量、意志和成就的中心,經常被比作太陽耀眼的熱量和力量。」
- 心輪(Anahata Chakra);Gevurah-Hesed Anahata 在靈魂層面運作,象徵性地 與心靈的覺醒有關。重要的是要記住關於屏障的警告:「第二個心靈結位於這個心臟中 心。它代表了情感依戀的束縛,一種根據情感的力量而不是根據靈性追求來生活的傾向。
脈輪的覺醒似乎遵循樹上閃電的模式。在 Anahata 中,Gevurah 的負面傾向通常會先
浮現出來,例如對生活的恐懼和悲觀態度。一個人必須記住在這一層面上實現願望的力 量,以免表現出消極的願望。「對思想傾向和幻想有堅定而警覺的控制是很重要的。」
為了繼續前進,一個人需要培養 Hesed 的品質。積極的思維方式至關重要。享受最好 的藝術也會有幫助。「心輪喚醒大腦中精緻的情感,其覺醒的特點是對所有眾生產生普 遍的、無限的愛的感覺。」
- 喉輪(Vishuddhi Chakra);Da’at
除了密宗中將喉輪描述為空之外,還有卡巴拉
中的知識面。「喉輪更抽象的方面是更高的辨別力。因此,任何透過心靈感應接收到的 通訊都可以在這裡測試其正確性和準確性。同樣,喉輪使我們能夠區分從更高層次的知 識進入我們意識的認識,還是我們無意識思維和一廂情願的胡言亂語。
與喉輪相連的是 Bindu Visarga。關於它的了解和記載很少,因為它超出了所有傳統經 驗的範圍。在雅各的天梯上,它與 Beriah 的 Yesod 有關,而 Yesod 是 Yezirah 的
Da’at 的基礎。Bindu 是一扇雙向開放的活板門。據說這是彰顯個性的起源。「從這一 點或種子開始,一件物體、一隻動物、一個人類或其他任何東西,都可以出現和顯現。
每個物件都有一個 Bindu 作為其基礎。之前無形的事物透過 Bindu 而成形,其性質也 由 Bindu 固定。」
- 眉心輪(第三隻眼)(Ajna Chakra);Binah-Hokhmah 眉心輪是較高智力的脈 輪。「眉心是見證中心,在這裡,一個人成為所有事件的超然觀察者,包括身體和心靈
內的事件。在這裡,意識層次得到發展,人們開始「看到」所有可見表象背後隱藏的本 質。當眉心被喚醒時,符號的意義就會閃現到一個人的意識感知中,直覺知識就會毫不 費力地出現。
在眉心輪覺醒之前,我們都處於妄想之中。只有眉心輪覺醒後,才能知曉因果法則。此
後,一個人的整個哲學態度和生活方式都改變了。如前所述,在一個人的靈性之旅一開 始就發展 Binah 和 Hokhmah 的品質非常重要。「只有那些有理智和理解的人才能應 對。」
- 頂輪(Sahasrara Chakra);Keter 頂輪其實不被認為是脈輪。它是脈輪的源頭。
「這是擴大意識的皇冠。脈輪的力量不在於脈輪本身,而是頂輪。脈輪只是開關。所有 的潛力都在於頂輪。
Patanjali 將三摩地或啟蒙分為 3 個不同的階段。這對應於雅各天梯上 Yezirah 的 Keter 與 Beriah 的 Tiferet 和 Atzilut 的 Malkhut 重疊的位置。「頂輪既無形又有色,但它又超
越色相,因此不受色相影響。」
以上就是卡巴拉生命樹各個節點與瑜伽中的脈輪之間的關係。 待續。
參考自:
https://www.thejc.com/life-and-culture/books/the-origins-of-kabbalah-hevgsk50 https://www.jewishhistory.org/kabbalah/
https://bulletin.hds.harvard.edu/the-rise-of-the-holy-spirit-in-kabbalah/ https://matthewponak.com/2022/08/07/12-types-of-kabbalah/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80666/jewish/Overview.htm https://jewsforjesus.org/blog/a-history-of-the-kabbalah https://www.worldhistory.org/Kabbalah/
https://www.kabbalahsociety.org/wp/articles/a-kabbalistic-view-of-the-chakras/ https://secretoccult.com/the-secrets-of-the-kabbalah/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Habad https://www.myjewishlearning.com/article/jewish-renewal/ https://thelehrhaus.com/commentary/neo-hasidism-and-its-discontents/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72-names-of-god/
15 -卡巴拉發展簡史(四) 終於由近代進入到現代。20 世紀之初,是近代與現代的分水嶺,在 20 世紀,是一個百 花齊放的時期。
卡巴拉對現代靈性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在新時代和另類靈性運動領域。今天,許多 人被卡巴拉的深奧教義和實踐所吸引,將其作為獲得更深層的精神洞察力和聯繫的手段。
最著名的卡巴拉教義之一是吸引力法則的概念,它表明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影響我們 的經驗和現實。隨著人們尋求表達自己的願望並創造更充實的生活,這一概念在自助行 業中廣泛流行。
卡巴拉也啟發了各種靈修和技術的發展,例如神聖幾何學、數字命理學和冥想的使用。
這些做法通常用於促進個人轉變和精神成長,以及與神聖的聯繫。
除了對個人靈性的影響之外,卡巴拉還對流行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許多名人,如麥當 娜和艾希頓 庫奇(Ashton Kutcher),都公開擁護卡巴拉,幫助提高人們對其教義和實 踐的認識。
儘管卡巴拉在現代靈性中很受歡迎,但它仍然深深植根於猶太傳統和歷史。雖然一些評
論家擔心卡巴拉在流行文化中的流行導致其真實性和深度的喪失,但其他人則認為它的 廣泛吸引力證明了它的相關性和持久的智慧。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探索其教義和實踐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卡巴拉有促進全球團結和靈 性轉型的潛力。無論您是尋求個人成長、靈性聯繫,還是對周圍世界的更深入了解,卡 巴拉都為那些持開放態度的人提供了豐富的智慧和洞察力。
在上世紀先後出現的派別包括:當代正統猶太神秘主義、非宗派猶太神秘主義、受
Ashlag 啟發的組織。
當代正統猶太神秘主義是一種種新的卡巴拉風格,主要由 Ḥabad 和 Breslov Hasidic 教 派以及現代東正教的某些陣營教授。它具有廣泛的影響範圍,並從以前的猶太卡巴拉形 式中汲取靈感,有時也從學術中汲取靈感。這種形式與非宗派類型之間的主要區別是:
(1)認為卡巴拉(即學術定義的中世紀卡巴拉和 Luria 的卡巴拉)與《妥拉》(Torah) 本身一樣古老且未曾改變;
(2)認為卡巴拉只有在猶太律法的倫理和儀式規範的框架內才真正可行。
Ḥabad 教派是宗教和社會運動哈西迪猶太教(Hasidic Judaism)的一個分支;它的名 字源自 3 個區分和表徵該運動的希伯來語單字的首字母:ḥokhma(「智慧」)、bina (「智能」)和 daʿat(「知識」)。Ḥabad 遵循常見的哈西迪主題 devequt(「依 戀」)、ḥitlahavut(「熱情」)和 kawwana(「奉獻」),但它提升了智力在靈性努 力中的重要性。鼓勵遵守神聖的誡命(《妥拉》),但不鼓勵過度的禁慾主義。Ḥabad 哈西迪主義的領導者(tzaddiqim)往往是教師和靈性導師,而不是奇蹟創造者。對
Ḥabad 最強烈的反對是基於其傾向於泛神論的指控。
Ḥabad 的第一任領導人是拉比施奈爾 扎爾曼(Shneur Zalman of Liadi,1745 年 9 月 15 日 1812 年 12 月 27 日),是 18 世紀俄羅斯 Lyady 的多產作家,他的《Liqquṭe amarim》(「語錄集」) 從開篇詞就被俗稱為 Tanya(「有一種教義」)-包含 了該運動的理論學說和卡巴拉。此外,他的五卷本 Joseph Karo 法典《Shulḥan ʿarukh》 吸引了許多追隨者和幾位傑出的領導人。
拉比施奈爾的後代成為 Lubavitcher Ḥasidim 的精神領袖,他們從俄羅斯的 Lyubavichi 移民並在紐約市設立了總部。該組織以其傳教士般的熱情支持學校、孤兒院和學習團體 以及促進各種形式的猶太宗教生活的各種其他活動而聞名。
Breslov Hasidic 教派是哈西迪猶太教的一個分支,由哈西迪派創始人巴 閃 托夫(Baal
Shem Tov,約 1698 年 1760 年 5 月 22 日)的曾孫 Rebbe Nachman of Breslov
( 1772 年 -1810 年)創立。它的追隨者努力與上帝建立強烈、快樂的關係,並從
Rebbe Nachman 的教導中接受實現這一目標的指導。
在整個 19 世紀,該運動經受住了烏克蘭幾乎所有其他哈西迪運動的強烈反對,但與此 同時,來自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和波蘭的追隨者數量卻在增長。到第一次世界大 戰時,數千名 Breslov Hasidic 派教徒居住在這些地方。布爾什維克革命後,共產黨的 鎮壓使俄國的運動轉入地下。數千名哈西迪派人士在 1930 年代史達林的大清洗期間被 監禁或處決,並被 1941 年入侵蘇聯的納粹分子殺害。
Breslov 的方法非常強調透過內心的真誠、充滿喜樂和盡可能積極地生活來事奉上帝。
Breslov 的教義特別強調 emunah(信仰)和 teshuvah(悔改),並且要求每個從事任 何級別的神聖服務的猶太人不斷渴望回歸上帝,無論他或她在精神梯隊中的地位有多高 或低。
非宗派猶太神秘主義是在近百年的猶太世界中,接觸心理學、迷幻藥、薩滿傳統、東方 宗教,以及學術洞見的融合,產生了許多新形式的神秘主義。新興的進步主題(特別是
在正統猶太教之外)包括性別和性取向的多元化觀點,以及不分種族和宗教信仰者的更 大包容性。總的來說,冥想、以身體為中心的靈修和實驗主義精神正在興起。
跨越猶太教派譜系的兩個最突出的例子是(a)猶太復興(由拉比 Zalman SchachterShalomi 發起)和(b)新哈西迪主義:猶太復興運動可以納入更廣泛的運動。新哈西 迪主義始於各教派的教師和學生開始在其傳統社區之外探索和實驗哈西迪神秘主義。
(a)猶太復興 受到富有遠見的領袖拉比 Zalman Schachter-Shalomi 的啟發,猶太 復興運動將自己描述為一種態度,而不是一個教派。猶太復興是一項猶太宗教運動,它 結合了對靈修的高度重視,特別是來自哈西迪猶太教的靈修,與性別平等主義和環境意
識等社會進步價值。它的實踐借鑒了猶太神秘主義和哈西迪思想,並以當代進步術語進 行了重新詮釋,並深受 20 世紀 60 年代反主流文化的影響。猶太復興被描述為哈西迪 主義與新時代(New Age)精神的結合。
以傳統猶太教派的標準,該運動規模很小,僅包含約 50 個附屬社區,其中大部分在美 國。認同復興運動的猶太人數量很少,以至於 2013 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美國猶太人調查將其與其他小型運動(如重建主義)混為一談,總共約有 6% 的美國猶太人認同這些運動。與重建主義一樣,猶太復興運動也以開創性的創新而自豪, 這些創新後來在更大的猶太社區中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以下節錄自網站 Alliance for Jewish Renewal 的介紹:
「更新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個教派,它為猶太教的所有分支提供了工具,包括:
- 強調平易近人的靈性經驗;
- 冥想練習(猶太復興教師是第一個從猶太傳統的塵土飛揚的閣樓中恢復冥想練習的人,
並將其帶回其作為猶太精神技術核心的應有地位);
- Davvenology,一種藝術和實踐,是創造性和更新的猶太祈禱的活生生的實驗室,其 形式包括聖歌和祈禱;
- 聖化(Sage-ing)、重新思考老化的訓練和工具,將其視為挖掘智慧的旅程;
- Hashpa'ah(精神方向) 是釋放每時每刻神聖潛能和分辨上帝聲音的工具。
- 更新旨在平衡前瞻性思維與向後相容性。我們知道,如果我們只看後視鏡,我們就無 法開車,但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去過哪裡,我們就無法前進。」
(b)新哈西迪主義 新哈西迪主義(Neo-Hasidut 或 Neo-Chassidus)正在整個猶
太世界蔓延,為正統和非正統的生活方式註入了新的熱情和激情。拉比 Ariel Mayse 博 士指出,雙方都堅信「哈西迪派的見解太重要了 不能只留給哈西迪派」。然而,這 些見解並不容易與現代觀眾分享。進入現代性的哈西迪教義通常「以普遍的方式呈現,
哈西迪的智慧......選擇性地分享」。哈西迪主義關於西方教育的價值或缺乏價值的觀點、 對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對非猶太人的看法被視為「早期時代的遺跡」,並且很容易被排
除在許多關於哈西迪主義價值的當代對話之外。Mayse 博士認為,這導致了一個矛盾
的現實,「我們也是塑造[哈西迪主義]當代表達方式的積極參與者 基於我們自己的 宗教個性和道德指南針。但我們也允許哈西迪主義的傳統塑造我們並對我們提出要求; 與這些來源的相遇是一種相互關係。
正統派思想家特別感興趣的是拉比 Shlomo Zuckier 博士,「最近 20 年左右在以色列和 美國發生的最近的運動,其中 Dati Leumi 和現代正統派個人和社區將哈西迪主義的各 個面向納入其中,目的是為了靈性靈感和復興」。Rabbi Yitzchak Blau 指出了這一趨勢 中的幾個要素:
1. Carlebach minyanim 的成長以及祈禱和儀式中欣喜若狂的熱情的表達。
2. 對卡巴拉和哈西迪的研究有更大的興趣。
3. 一項假定是學習應該更包含對存在意義的追求。
4. 對體驗和情感的興趣有時會取代認知和智力。
5. 這種話語更看重依戀(hithabberut)而不是義務( hithayevut)。
最後要介紹的 20 世紀思潮就是受 Ashlag 啟發的組織。拉比 Yehuda Ashlag(1885 年 –1954 年)是 20 世紀一位頗具影響力的卡巴拉學家,出生於波蘭,大部分著作是在以 色列 Eretz Yisrael 創作的。他成長於哈西迪派並受到 Luria 的卡巴拉的影響,他也閱讀 了馬克思和他那個時代的其他世俗哲學。Ashlag 希望讓有學識的猶太人更容易理解卡 巴拉,超越他那個時代研究它的非常有限的圈子。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他的學生們已經
形成了許多著名的組織,其卡巴拉主義風格可以追溯到 Ashlag。
這些機構中最著名的是由拉比 Phillip Berg(1927 年 8 月 20 日 – 2013 年 9 月 16 日) 在 20 世紀末創辦的卡巴拉中心 (Kabbalah Center)。Berg 逐漸將他的卡巴拉教義更廣 泛地擴展到女性、無宗教信仰的猶太人,並最終擴展到任何種族或宗教的人。他以教授
名人而聞名,其中最著名的是流行歌手麥當娜。儘管拉比 Berg 來自卡巴拉血統,但他 的組織受到了公開批評,因為批評者認為他以利潤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以及對傳統中更迷 信的元素的關注。另一個受 Ashlag 啟發的組織是 Bnei Baruch,其中心位於以色列
Petah Tikvah,在國內外擁有數萬名學生。
與當代正統猶太神秘主義類似,受 Ashlag 啟發的卡巴拉主義者傾向於不在他們的教義 和評論中納入歷史學術的發現。
這種受 Ashlag 啟發的形式的卡巴拉的一個例子可以在 Yehuda Berg 的《上帝的 72 個 名字》(The 72 Names of God)中找到。
根據卡巴拉的智慧,上帝的 72 個名字是上帝的名字中最重要的一組,在一些來源中它 甚至被定義為 Shem HaMeforash(Sefer HaBahir,第 47 節)。上帝的 72 個名字分別 由 72 個 (= Hesed, דסח) 3 個字母組合組成,總共包含 216 個 (= Gevurah, הרובג) 字母。
古代卡巴拉學家 Rav Shimon bar Yochai 在《光輝之書》(Zohar)中寫道,是摩西,
而不是上帝,分開了紅海,讓以色列人僥倖逃脫了法老和埃及軍隊的追捕。為了完成這 個奇蹟,摩西將確定性的力量與非常強大的靈性技術結合。他擁有一個公式,可以讓他 真正進入自然的亞原子領域。
摩西用來克服自然法則的公式已在《光輝之書》中隱藏了 2000 年。
這個公式被稱為神的 72 個名字。不是 Betty、Bill 和 Barbara 這樣的名字,而是由希伯 來字母組成的 72 個序列,它們具有超越一切形式的自然法則的非凡力量,包括人性。
儘管這個公式被編碼在紅海分開的聖經故事中,但沒有拉比、學者或祭司知道這個秘密。
只有少數卡巴拉學者知道這個公式──他們也知道,當時機成熟時,這個公式將會向全 世界公佈。
在 21 世紀的今天,卡巴拉已經成為獨立於猶太教的一套靈修系統,而且經常都會與其 他宗教結合,事實上,學習卡巴拉的人,反而是非猶太人佔了大多數。
參考自:
https://www.thejc.com/life-and-culture/books/the-origins-of-kabbalah-hevgsk50
https://www.jewishhistory.org/kabbalah/
https://bulletin.hds.harvard.edu/the-rise-of-the-holy-spirit-in-kabbalah/ https://matthewponak.com/2022/08/07/12-types-of-kabbalah/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80666/jewish/Overview.htm https://jewsforjesus.org/blog/a-history-of-the-kabbalah
https://www.worldhistory.org/Kabbalah/ https://www.kabbalahsociety.org/wp/articles/a-kabbalistic-view-of-the-chakras/ https://secretoccult.com/the-secrets-of-the-kabbalah/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Habad https://www.myjewishlearning.com/article/jewish-renewal/
https://thelehrhaus.com/commentary/neo-hasidism-and-its-discontents/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72-names-of-god/
16 -十災與生命樹
埃及十災的故事非常膾炙人口,早已拍成電影,同時,在科學界和歷史學界對於這件事 件的真實性都作過深入的討論。雖然人人都聽過十災這個名詞,但却不是每個人都可以 隨口列出是那十次災難,所以,這裏也很應該不厭其煩地重温一次。
以下節錄自百度百科:
「埃及法老王因他心裏剛硬,不肯聽從摩西和亞倫屢次的請求,讓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地, (出五 1 3)神就吩咐摩西、亞倫在法老面前多行神蹟奇事,用十大災難降臨到埃及。
這個十災,在聖經上是表示完全的意思(參但七 24,啓二 10 ,十三 1,十七 12)。這
些大災難是一次比一次來得嚴重,不但導致人身大受苦楚,而且災難的本身,就是針對 埃及諸神的一種審判。在埃及地,尼羅河是人民崇拜的主要對象,青蛙和家畜中的公羊、
山羊、牡牛,是他們尊為神聖之神,太陽也是他們所崇拜的神。神要敗壞埃及這一切的 神(十二 12),所以他所用的十災,具有多方面的意義教訓。」
十災內容如下:
1. 水變血之災 "耶和華這樣說:我要用我手裡的杖擊打河中的水,水就變做血,因此 你必知道我是耶和華。河裡的魚必死,河也要腥臭,埃及人就要厭惡吃這河裡的水。』」 "(出埃及記 7:17 -18)
2. 蛙災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進去見法老,對他說:『耶和華這樣說:容我的百 姓去,好侍奉我。你若不肯容他們去,我必使青蛙糟蹋你的四境。河裡要滋生青蛙,這 青蛙要上來進你的宮殿和你的臥房,上你的床榻,進你臣僕的房屋,上你百姓的身上, 進你的爐灶和你的摶麵盆,又要上你和你百姓並你眾臣僕的身上。』」"(出埃及記 8:1
4)3. 蝨災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對亞倫說:『伸出你的杖擊打地上的塵土,使
塵土在埃及遍地變做蝨子。』」 他們就這樣行。亞倫伸杖擊打地上的塵土,就在人身 上和牲畜身上有了蝨子,埃及遍地的塵土都變成蝨子了。"(出埃及記 8:16 -17)
4. 蠅災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清早起來,法老來到水邊,你站在他面前,對他說: 『耶和華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好侍奉我。你若不容我的百姓去,我要叫成群的蒼蠅
到你和你臣僕並你百姓的身上,進你的房屋,並且埃及人的房屋和他們所住的地都要滿 了成群的蒼蠅。"(出埃及記 8:20 -21)
5. 畜疫之災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進去見法老,對他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 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好侍奉我。你若不肯容他們去,仍舊強留他們,耶和華的手加 在你田間的牲畜上,就是在馬、驢、駱駝、牛群、羊群上,必有重重的瘟疫。"(出埃
及記 9:1 -3)
6. 瘡災 "耶和華吩咐摩西、亞倫說:「你們取幾捧爐灰,摩西要在法老面前向天揚起 來。這灰要在埃及全地變做塵土,在人身上和牲畜身上成了起泡的瘡。」"(出埃及記
9:8 -9)
7. 雹災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向天伸杖,使埃及遍地的人身上和牲畜身上,並田間 各樣菜蔬上,都有冰雹。」摩西向天伸杖,耶和華就打雷下雹,有火閃到地上,耶和華 下雹在埃及地上。那時,雹與火摻雜,甚是厲害,自從埃及成國以來,遍地沒有這樣的。
在埃及遍地,雹擊打了田間所有的人和牲畜,並一切的菜蔬,又打壞田間一切的樹木。
8. 蝗災 "摩西、亞倫就進去見法老,對他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這樣說:『你在 我面前不肯自卑要到幾時呢?容我的百姓去,好侍奉我。你若不肯容我的百姓去,明天 我要使蝗蟲進入你的境內,遮滿地面,甚至看不見地,並且吃那冰雹所剩的和田間所長 的一切樹木。你的宮殿和你眾臣僕的房屋,並一切埃及人的房屋,都要被蝗蟲占滿了。
自從你祖宗和你祖宗的祖宗在世以來,直到今日,沒有見過這樣的災。』」摩西就轉身
離開法老出去。 "(出埃及記 10:3 -6)
9. 黑暗之災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向天伸杖,使埃及地黑暗,這黑暗似乎摸得著。」
摩西向天伸杖,埃及遍地就烏黑了三天。三天之久,人不能相見,誰也不敢起來離開本 處,唯有以色列人家中都有亮光。"(出埃及記 10:21 -23)
10.末次之災 "摩西說:「耶和華這樣說:『約到半夜,我必出去巡行埃及遍地,凡 在埃及地,從坐寶座的法老直到磨子後的婢女所有的長子,以及一切頭生的牲畜,都必 死。埃及遍地必有大哀號,從前沒有這樣的,後來也必沒有。"(出埃及記 11:4 -6)
根據網頁《金燈臺》的資料,一般教會的看法,十災的意義是:
「1.前三災是遍地都有的,後七災是以色列民不用受的(出 8:21-22)。這表示神的子民在
世上,有時也因別人的罪惡同受患難,如疾病,戰禍,貧窮等。但在許多別的事上,神 都奇妙地保全了祂的子民。
2.十災分等級。
a.環境改變。水變血,河生蛙,土變虱,蠅成群。
b.財產改變。瘟疫,下雹,蝗災。
c.身體改變。身體生瘡。
d.兒女改變。長子死去。
3.十災是一樣比一樣重。如人不理會神的管教,神便施加更嚴厲的管教。
4.十災表明神的寬容,忍耐等候人悔改。
5.十災表明神的權能,統管萬有。
6.十災表明神成就救恩的不易。
7.十災證明神的應許是可靠的。祂應許拯救子民,必拯救到底。」
「結論:
十災拯救了相信的人,刑罰了不信的人。神是按威嚴秉公義行事的。」
以上見解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果是以卡巴拉(Kabbalah)的觀點來分析十災, 就會是完全兩回事了。因為卡巴拉的說法十分神秘,它是根據生命樹的 10 個節點(10 Sephiroth)來對應 10 場天災。
生命之樹的 10 個節點分別是:
Ⅰ Kether,王冠,Crown
Ⅱ Chochmah,智慧,Wisdom
Ⅲ Binah,理解,Understanding
Ⅳ Chesed,慈悲,Mercy
Ⅴ Geburah,嚴厲或力量,Severity / Fortitude
Ⅵ Tiphareth,美麗或平衡,Beauty / Balance
Ⅶ Netzach,勝利,Victory
Ⅷ Hod,宏偉,Splendour
Ⅸ Yesod,基礎,the Foundation
Ⅹ Malkuth,王國,the Kingdom
十場災難是按升序對應於 Nukva 的 10 個節點,也稱為 Malchut。
解釋:
1. 水變血之災 Eh-yeh 這個名字的簡單漸進迭代的數值是 44,即「血液」一詞的數 值[希伯來語中的“dam”]。
注:迭代(iteration)是重複回饋過程的活動,其目的通常是為了接近並且到達所需的 目標或結果。每一次對過程的重複被稱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結果會被 用來作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
在數學中,迭代函數是在分形和動力系統中深入研究的對象。迭代函數是重複的與自身 複合的函數,這個過程叫做迭代。
迭代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假如這個產品要求 6 個月交貨,我在第一個月就會拿出一個產 品來,當然,這個產品會很不完善,會有很多功能還沒有添加進去,bug 很多,還不穩
定,但客户看了以後,會提出更詳細的修改意見,這樣,你就知道自己距離客户的需求 有多遠,我回家以後,再花一個月,在上個月所作的需求分析、框架設計、代碼、測試 等等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又拿出一個更完善的產品來,給客户看,讓他們提意見。
就這樣,我的產品在功能上、質量上都能夠逐漸逼近客户的要求,不會出現我花了大量
心血後,直到最後發佈之時才發現根本不是客户要的東西的情況。
Eh-yeh: alef-hei-yud-hei 這個名稱的簡單漸進迭代 [achorayim] 是:
Alef, alef-hei, alef-hei-yud, alef-hei-yud-hei:
(希伯來文每個字母都象徵一個特定數字)
1 + (1 + 5) + (1 + 5 + 10) + (1 + 5 + 10 + 5) = 44.
Dam: dalet-mem = 4 + 40 = 44.
這場瘟疫從神聖女性原則的 Malchut (即 Nukva 的 partzuf)發出,並在邪惡領域打擊
了邪惡的 Malchut,即 Zeir Anpin 的 Nukva。 [具體來說,]這場瘟疫襲擊了她的頭部之 外。
意思是她的頭骨[希伯來文的「gulgalta」],象徵邪惡的 Nukva 的 keter。
2. 蛙災 眾所周知,嚴格判斷的狀態數 320 加上名稱 Ado-nai 的簡單漸進迭代的數 值(即 126)之和,再加上兩者的 kolel,就是數值「青蛙」一詞[希伯來語為“tzefardei 'a”,等於 444]。
根據拉比 Shalom Sharabi 的說法,這裡的 kolels 應該加上「青蛙」一詞的數值 (444),得到 446,即 320 和 126 的總和。
Ado-nai:alef-dalet-nun-yud。這個名字的漸進式迭代是:
alef alef-dalet alef-dalet-nun alef-dalet-nun-yud:
1 + (1 + 4) + (1 + 4 + 50) + (1 + 4 + 50 + 10) = 126。
Tzefardei'a: tzadik-pei-reish-dalet-ayin:
90 + 80 + 200 + 4 + 70 = 444。
這場瘟疫從神聖女性原則的 yesod 發出,襲擊了邪惡 Nukva 的大腦。
這就是「青蛙」[tzefardei'a]這個字的神秘意義,它可以被視為「鳥」[希伯來文中的 「tzipor」]和「知識」[「dei'a」兩個字的組合],指的是[這個 Nukva]的 daat。[這個 Nukva]的大腦表現為兩隻鳥,正如《光輝之書》(Zohar)(I:218)中提到的以及我們 在其他地方所解釋的(Sha'ar Ma'amarei Rashbi, VaYechi ; Etz Chaim 48:2; Mevo Shearim 6:2:5:6)。
3. 蝨災 「蝨子」一詞的數值[希伯來文的「kinim」]是 120。
Kinim: kaf-nun-yud-mem = 20 + 50 + 10 + 40 = 120.
Elo-him:alef-lamed-hei-yud-mem = 1 + 30 + 5 + 10 + 40 = 86。
Ado-nai 這個名字的第二次迭代:
*由於原文太長,況且各位大概也不會希伯來文,這部份就略過,大概了解一下其理論 便夠了。
這場瘟疫從神聖女性原則的 hod 發出 Imma 的影響力一直延伸到 hod 並襲擊 了頭骨的最高部分,包括邪惡的 Nukva 的頭部,即頭上頭髮的位置。 [這場瘟疫]也[打 擊]了 malchut-邪惡 Zeir Anpin 的最後[sub-]sefira,也稱為 Samael,[邪惡 Nukva]的 丈夫。眾所周知,蝨子在頭髮中築巢。
Imma,智力靈感,將其影響力延伸至 hod,即最後一個具有原創內容的 midot。
Yesod 和 malchut 只是之前所有內容的合併和表達。因此,這種瘟疫雖然是從 hod 發 出的,但主要是「頭」瘟疫。
在卡巴拉學者看來,Chaim [Vital],這也是這節經文的神秘含義,"所以主必使錫安的女 子頭長禿瘡,耶和華又使她們赤露下體。」"(以賽亞書 3:17),他正如我們的聖人所
解釋的那樣,他們的頭上長滿了蝨子家族(Yalkut Shimoni, Isaiah, 247, 267.)
講道的基礎是「使頭長禿瘡」[sin-pei-chet]一詞也是希伯來文「家庭」一詞 [「mishpacha」, shin-pei-chet]的字根。
待續。
參考自: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79809/jewish/Battling-Evil-Levelby-Level.htm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79573/jewish/Kabbala-and-the10-Plagues.htm
https://www.chabad.org/parshah/article_cdo/aid/1808634/jewish/Why-the-Needfor-All-10-Plagues.htm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understanding-purpose-tenplagues/#:~:text=The%20
purpose%20of%20the%20one%20of%20the%20ten,of%20Egypt%2C%20the%20Isra elites%20came%20to%20the%20ability
https://www.jpost.com/kabbalah/by-the-rules-of-war-634182 https://kabbalahsecrets.com/the-10-plagues-then-and-now/ https://kabbalahsecrets.com/the-10-plagues-and-the-final-redemption/ https://kabbalahfortoday.com/the-ten-plagues/
17 -續十災與生命樹
4. 蠅災 在希伯來文中,Horde 這個字[希伯來文的「arov」]在書寫時沒有[預期] vav。
因此,它表示名稱 Havayah 的簡單漸進迭代,其數值為 72,加上名稱 Elo-him 的簡單 漸進迭代,其數值為 200。它們的總和是「hoard」一詞的數值 [ 272]。
Havayah: yud-hei-vav-hei。這個名字的漸進式迭代是:
yud、yud-hei、yud-hei-vav、yud-hei-vav-hei =
10 + (10 + 5) + (10 + 5 + 6) + (10 + 5 + 6 + 5) = 72。
Elo-him:alef-lamed-hei-yud-mem。這個名字的漸進式迭代是:
alef, alef-lamed, alef-lamed-hei, alef-lamed-hei-yud, alef-lamed-hei-yud-mem
= 1 + (1 + 30) + (1 + 30 + 5) + (1 + 30 + 5 + 10) + (1 + 30 + 5 + 10 + 40) = 40 + 2(10) + 3(5) + 4(30) + 5(1) = 40 + 20 + 15 + 120 + 5 = 200。
Arov: ayin-reish-beit = 70 + 200 + 2 = 272.
這種瘟疫是從額頭發出的[即。 netzach] 神聖女性原則並打擊邪惡 Zeir Anpin 的 yesod, 即 Samael。
希伯來文中「額頭」的意思是“metzach”,在字源上與“netzach”相關。此外, 「netzach」[「勝利」]表示決心,我們透過收縮額頭的皮膚來表達決心。
5. 畜疫之災 「瘟疫」一詞的數值 [希伯來文「dever」] 相當於兩個名字 Elo-him 的
組合數值,172 - “heel”一詞的數值 [希伯來文“eikev” "] - 加上 Ado-nai 這個名字的第二 個拼法中的字母數,34。172 加 34 等於 206,相當於「瘟疫」一詞的數字。
Dever: dalet-beit-reish = 4 + 2 + 200 = 206.
如上所述,Elo-him 的數值是 86. 2 x 86 = 172。
Eikev = ayin-kuf-beit = 70 + 100 + 2 = 172。
我們在上面看到,Ado-nai 的第二個拼寫中的字母數量是 34。
這場瘟疫從神聖的 Nukva 的 tiferet 發出,襲擊了邪惡的 Zeir Anpin 的 hod。
這就是這節經文的神秘含義,與這場瘟疫有關,「看哪,上帝之手是 」,表明
Havayah 這個名字是如何以其自然順序書寫的[yud-hei-vav-hei ] - 這表示 tiferet,其內 在動機是仁慈-倒轉為 hei-vav-yud-hei,表示嚴格的判斷。
在這節經文中,我們首先看到 Havayah 這個名字按照字母的自然順序拼寫,緊接著是 “is”這個詞 在希伯來語中,這個詞通常被省略。這個字的拼法是 hei-vav-yud-hei, 這當然是 Havayah 這個名字的字母的重新排列。因此,邪惡的行為將上帝的天然憐憫 轉化為審判。
6. 瘡災 這場瘟疫源自於神聖女性原則的 gevura。現在,gevura 的數值是 216 ] 。 216 加 50 等於 266。102 是 3 個名字 Havayah 的 3 個擴展的數值總和,其總數值分別 為 72、63 和 45,分別為 46、37 和 19。 46 加 37 加 19 等於 102。 它們表示延伸到邪 惡領域的審判狀態,正如我們在其他地方(Etz Chaim 19:2)在解釋 Mishna 的段落 (Shabbat 6:8)中所解釋的那樣:開頭寫道:「截肢者可以帶著木腿出去」。
Gevura: gimel-beit-vav-reish-hei = 3 + 2 + 6 + 200 + 5 = 216.
Shechin: shin-chet-yud-nun = 300 + 8 + 10 + 50 = 368.
正如我們之前了解到的,Havayah 這個名字有 4 種主要拼寫方式[基於我們如何拼寫字
母 hei 和 vav],這會產生 4 個單獨的數值。其中前 3 個是 72、63 和 45。當我們只考
慮拼字 [the milui] 過程中使用的字母時,我們有:
yud vav-dalet 6 + 4 10 vav-dalet 6 + 4 10 vav-dalet 6 + 4 10
hei yud 10 10 Yud 10 10 alef 1 1
vav yud-vav 10 + 6 16 alef-vav 1 + 6 7 alef-vav 1 + 6 7
hei yud 10 10 Yud 10 10 alef 1 1
46 37 19
引用的猶太教經典之一《米書拿》(Mishnah 或 Mishna)的段落指出,在安息日期間,
擁有木腿的人可以在公共領域行走,但這不被視為為他攜帶木腿(這是被禁止的)。 「木腿」這個字的希伯來文「kav」的數值是 102。
[如前所述,]這些審判狀態從神聖的 Nukva 的 gevura 發出,並打擊了邪惡的 Zeir Anpin 的 netzach。
[至於這些判斷狀態],「shechin」[沸騰]的字母 shin 表示 300 種判斷和嚴厲狀態。在此 基礎上,添加拼寫出的名稱 Havayah 的數值等於 52 [即帶有字母 hei],加上名稱 Adonai 中的字母數量 [4] 以及用於拼寫出來的字母數量 [12]。這給出了 368,即“boils”一詞 的數值。
根據拉比 Shalom Sharabi 的說法,300 種嚴重狀態是生命樹左軸上的 3 個節點 (Sefirot) [bina、gevura 和 hod],每個子節點(sub-Sefira)又分為 10 個子節點,這
些子節點本身又細分為 100 個子節點。
Havayah 這個名字拼出來等於 52:
yud-vav-dalet hei-hei vav-vav hei-hei = (10 + 6 + 4) + (5 + 5) + (6 + 6) + (5 + 5) = 52.
Ado-nai 這個名字由 12 個字母拼寫而成:
alef-lamed-pei dalet-lamed-tav nun-vav-nun yud-vav-dalet
300 + 52 + 4 + 12 = 368。
7. 雹災 Elo-him 名字的漸進迭代數值為 200。再加上名字 Elo-him [5] 中的字母數量 加上 kolel 得出 206。這是「冰雹」一詞的數值[希伯來文的「barad」]。
Barad: beit-reish-dalet = 2 + 200 + 4 = 206.
這種瘟疫是由神聖女性原則的 chesed 發出的,因為冰雹是由水製成的,它源自並表達 chesed。但它與源自 gevura 的火焰混合在一起。它擊中了邪惡的 Zeir Anpin 的 tiferet。
8. 蝗災 這場瘟疫體現了 4 個名字 Elo-him 的拼寫。這個名字經過兩次迭代拼寫出來, 使用了 52 個字母。這 4 個擴展拼寫被稱為 4 個「上帝之子」。有兩種起源於 chochma,另兩種起源於 bina。它們的字母總數與「蝗蟲」一詞[希伯來文的 「arbeh」]相同。
這些蝗蟲是不純潔的物種,意味著嚴格的判斷,而不是純種的蝗蟲(《妥拉》(Torah) 允許的)。「《妥拉》提到 4 個兒子」;這是 Havayah 的 4 個名字,用字母 hei 拼出。
逾越節 Haggada,指的是《妥拉》中 4 次提及上帝描述我們如何教導我們的孩子關於 出埃及。
Elo-him (alef-lamed-hei-yud-mem) 這個名字拼了兩次:
*由於原文內容太長,並且是希伯來文,這裏就只好省略。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名稱本身有 5 個字母,第一次迭代使用 13 個字母,第二次迭代使 用 34 個字母。5 + 13 + 34 = 52。因此,Elo-him 這個名字的雙重拼寫可以說是 Elohim 的「兒子」。
4 x 52 = 208。
Arbeh: alef-reish-beit-hei = 1 + 200 + 2 + 5 = 208.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Havayah 這個名字用字母 hei 拼寫出來時的數值也是 52。由於
Elo-him 這個名字意味著審判,所以這個名字的「兒子」是被禁止的、不符合猶太教規 的蝗蟲。這 4 個「Havayah 之子」是符合猶太教規的蝗蟲品種。
它們從神聖女性原則的 bina 發出,並打擊邪惡的 Zeir Anpin 的 gevura。
9. 黑暗之災
對學習卡巴拉(Kabbalah)的人來說是眾所周知的 325 種判斷狀態暗 示了這一點,我們在其他地方對此進行了解釋。這些審判狀態是 320 個強大的火花, 埃及人的審判狀態。額外的 5 個實際上是憐憫狀態,使上述 320 種審判狀態更加甜蜜, 總共有 325 種。"三天之久,人不能相見,誰也不敢起來離開本處,唯有以色列人家中 都有亮光。"(出埃及記 10:23)因此,《妥拉》在描述創世第一天時 5 次提到「光」。 「光」這個字的 alef 指的是完成計算得到 328 的 3 個 alef,也就是「黑暗」這個字的 數值 [希伯來文「choshech」]。
Choshech:chet-shin-chaf = 8 + 300 + 20 = 328。
[根據拉比 Shalom Sharabi 引用的其他版本進行修改]。
我們還記得,在蛙災中,320 種審判狀態的運作並沒有任何此類緩解措施(來自 5 種仁 慈狀態)。
將計算從 325 變為 328 所需的 3 是從字母 alef 中派生出來的,該字母在圖形上在其中
間筆畫的中間被分成了兩部分。以這種方式繪製時,alef 分裂成字母 yud 和 vav 的兩 種組合。這 4 個字母的數值加起來是 32,對應 32 條智慧之路,即 Abba。眾所周知, 320 種判斷狀態是透過思想來糾正的,即 Abba。
分割 alef:yud-vav-vav-yud = 10 + 6 + 6 + 10 = 32。
這些[審判狀態]從神聖女性原則的 chochma 發出,並打擊了邪惡的 Zeir Anpin 的 chesed。
10.末次之災(殺長子)
這場瘟疫從神聖的 Nukva 的 keter 發出,襲擊了邪惡的 Zeir
Anpin 的 3 個最高的[sub-]節點(sefirot)。這 3 個節點的首字母 - keter、reishit chochma、bina - 拼出「長子」一詞[希伯來文為「bechor」]。這與《光輝之書》 (Zohar)(Tikunei Zohar 70,第 119b 頁)中關於「有福」一詞 [希伯來語“baruch”] 和 Kevar 河名稱的解釋類似。
Chochma 被稱為“reishit chochma”[「智慧的開端」],基於這句詩:“敬畏耶和華是智 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耶和華是永遠當讚美的!”(詩篇 111:10)此外, chochma 是第一個有意識的節點,因此被稱為「開端」。
總結:
次序是:災害 / 在神聖的 Nukva 重擊子節點(sub-sefira)/ 邪惡的子節點被擊垮
1. 水變血之災 / malchut / Nukva 的 keter
2. 蛙災 / yesod / Nukva 的大腦
3. 蝨災 / hod / Nukva 的頭髮和 Zeir Anpin 的 malchut
4. 蠅災 / netzach / Zeir Anpin 的 yesod
5. 畜疫之災 / tiferet/Zeir Anpin 的 hod
6. 瘡災 / gevura / Zeir Anpin 的 netzach
7. 雹災 / chesed / Zeir Anpin 的 tiferet
8. 蝗災 / bina / Zeir Anpin 的 gevura
9. 黑暗之災 / chochma / Zeiir Anpin 的 chesed
10.末次之災 / keter / Zeir Anpin 的 keter-chochma-bina
如果我們考慮到這一切,我們就會看到維多利亞時代刻板印象的另一個顛覆。在這裡, 女性是攻擊戰士,她不僅攻擊她對立的女性原則,而且主要攻擊邪惡的男性。
在這場女性力量的傑作中,Nukva 似乎正在根據神名的各種組合來聚集她所有可能的神 聖能量來源。因此,我們明白為什麼十災首先必須是 10 場,其次,為什麼它們採取特 定的形式:每場瘟疫都表達了 Nukva 引導的神聖力量的不同組合,以摧毀其邪惡的對 手。
根據我們之前如何定義意識的男性和女性成分,這是有道理的:如果女性是在世界上具 體化神性的驅動力,那麼女性應該特別對反對這種驅動力的力量,即邪惡的,感到憤怒。
或許很多人都未能理解這些卡巴拉(Kabbalah
)的理論,但最低限度可以明白,其實 《聖經》並不是如我們所想般簡單,每一個名稱,每一個數目,在生命樹中都有特別的 含意。透過卡巴拉,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聖經》。
參考自: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79809/jewish/Battling-Evil-Levelby-Level.htm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79573/jewish/Kabbala-and-the10-Plagues.htm
https://www.chabad.org/parshah/article_cdo/aid/1808634/jewish/Why-the-Needfor-All-10-Plagues.htm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understanding-purpose-tenplagues/#:~:text=The%20 purpose%20of%20the%20one%20of%20the%20ten,of%20Egypt%2C%20the%20Isra elites%20came%20to%20the%20ability
https://www.jpost.com/kabbalah/by-the-rules-of-war-634182 https://kabbalahsecrets.com/the-10-plagues-then-and-now/ https://kabbalahsecrets.com/the-10-plagues-and-the-final-redemption/ https://kabbalahfortoday.com/the-ten-plagues/
18 -從靈性角度看日食
羅喉和計都,也即北交點和南交點,是兩個煞曜性質的虛點。由於兩者對命造會有明顯
的影響,古印度哲人把羅計歸入「暗行星」。要理解羅喉和計都,最好是通過瞭解與之 對應的神話:
羅睺是古印度人想像出來的一個黑暗星,用以解釋日月蝕現象。依據古印度敘事詩《摩 訶婆羅達》(Mahabarata)中所言:羅睺(Rahu)是古印度神話中的阿修羅。
相傳羅睺是檀那婆(Danava)王毗婆羅吉提(Viprachitti)與生主達剎之女辛悉迦 (Simhika 或 Sinhika)所生之子,為阿修羅一族。
毗濕奴與阿修羅鬥爭了上千年,終於暫時講和,由於天神與阿修羅在印度教中均仍處於
六道輪迴中,並非長生不老之身,二者協定攪動大海,獲取海底的長生不老之水,毗濕 奴大神變成巨龜潛入海底,其他神魔將曼陀羅山壓在海龜背上,把婆蘇吉蛇纏在山腰, 以山做攪棒,蛇做繩索,攪拌著海。正當天神與阿修羅攪乳海以制不死之水時,羅睺喬 裝改扮,混在天神隊伍里偷喝不死甘露,結果被日神蘇利耶和月神蘇摩發現,向印度大 神毗濕奴打了小報告,毗濕奴當即用神盤砍下了羅睺的頭和手臂。但當時羅睺已經喝了
不死之水,因為神水還沒發揮藥效,就被切成兩半,兩半身體就成為不死之身。他的上 半身變成了黑暗之星「羅睺」,下半身變成了黑暗之星「計都」(Ketu),為了報復日
神與月神打小報告,就經常吞噬太陽和月亮,這就是日食和月食的由來。
羅睺是古印度人想像出來的一個黑暗星,用以解釋日月蝕現象。羅睺的上半身化成黑暗
星,下半身仍維持多條龍尾的型態在宇宙中流竄,成了擾亂天際之星,也就是彗星!古 印度稱為“ketu”,在中國稱為計都。由於羅睺生前的個性,死後所化之雙星-羅睺、計 都皆被視為不祥之星。
這就是古印度占星術上的概念:在夜空中突然出現威脅著每個人的星稱為計都;搶奪太
陽和月亮的光而引起日月蝕的星稱做羅睺。
計都即月亮的南交點,同時稱為「龍尾」。它具有擾亂內心的能力,因此能使我們更清
楚的認識自我。同側重於物質層面的羅睺(亦稱「北交點」)不同,計都更側重於靈性 層面,在它看似無知的外表下隱藏著參悟一切的強大力量,因此它能夠賜予人們良好的 洞察力。
據西洋占星所說,「羅睺、計都」分別為「北交點」及「南交點」,統稱為「月交點」
Lunar Node。簡單而言,「黃道」與「白道」的交匯點就是月交點,以靠北方為「北 交點」,靠南方為「南交點」。「羅計」在天文上的主要用途是計算日月蝕,如日月會
合並沖羅計,便是觸發日月蝕的基本條件。而中國人所謂的天狗實為「羅睺」,另政餘 所謂的「餘奴犯主」,即是說這些交點遇上太陽、太陰的消蝕現象,卻等同以下犯上, 欺君滅主之行徑。
七政四餘是中國古代所用的星曜名稱。「七政」是指太陽、月亮 、木星、火星、金星、
水星、土星,「四餘」是古代天文學構擬出來的虛星(古代中國視為隱曜、暗曜),指 羅㬋、計都、紫氣、月孛。七政四餘推命,或稱五星推命,是以人出生之年月日,觀察 七政四餘等星曜,所居十二宮的廟旺,所躔二十八宿的度數,測人命之吉凶,屬中國古 代的星命之學,可分作 3 派:琴堂五星、果老星宗、天官五星。
所以,羅㬋與計都在中國占星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這是因為日蝕和月蝕都與人類命運 有很大關係。
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表示,「古代發生日全蝕,代表戰爭紛亂的起始點,過往世界 動亂時期都有發生日全蝕,耶穌被釘時全天黑暗,有人認為是發生日蝕,因此日全蝕有 動盪與受苦之兆。」
自古以來,人類都相信日蝕和月蝕是某種徴兆。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米利都的
泰利斯準確地預測了正好發生在米底和呂底亞戰役期間的一場日蝕。交戰雙方在日蝕之 下放下武器,當即停戰。
日食在歷史上經常與災難關聯。在南宋滅亡前夕,發生了一次日食,《宋史‧天文志》 如此記載:
「德祐元年六月庚子朔,日食,既,星見,雞鶩皆歸。明年,宋亡。」
這段話記錄了 1275 年 6 月 25 日的日全食,所謂「既」意思是「盡」,即指全食。在 日全食期間,不但天色暗下而看見星星,動物也出現歸巢的行為。
月食現象一直推動着人類認識的發展。古代中國與非洲民間認為月食是「天狗吞月」, 必須敲鑼打鼓才能趕走天狗。在漢朝時,張衡就已經發現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認為是
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陽的光擋住了,「當日之衝,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暗 虛,在星則星微,遇月則月食。」
古代就有「天狗食月」此詞,如劉炳的〈承承堂為洪善初題〉:「天狗食月歲靖康,血 戰於野龍玄黃。」、李氏朝鮮黃玹〈李忠武公龜船歌〉:「天狗食月滄溟竭,罡風萬里 扶桑折。」中國古代「天狗」是月中凶神的名稱。古籍《協紀辨方》卷四引《樞要曆》: 「天狗者,月中凶神也。其日忌禱祀鬼神,祈求福願。」,同書又引《曆例》:「天狗 者,常居月建前二辰。」
《聖經》啟示錄中描述:「揭開第六印的時候,我又看見地大震動,日頭變黑像毛布,
滿月變紅像血,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如同無花果樹被大風搖動,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樣。
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捲起來;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因而在《聖經》中則認 為月食是世界末日,包括最後的審判。
據說,在 16 世紀初,哥倫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買加,與當地的土著人發生了衝突。
哥倫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個牆角,斷糧斷水,情況十分危急。懂點天文知識的哥倫布 知道這天晚上要發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來,就不給你們月光!」
到了晚上,哥倫布的話應驗了,果然沒有了月光。土著人見狀誠惶誠恐,趕快和哥倫布 化干戈為玉帛。
如何這個傳說是真的,他實在太幸運了,事件偏偏是發生在最適當的時機。在這一段小 插曲中,有一位非常關鍵的人物,對整件事件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位人物就是
Abraham Zacuto(1452 年 8 月 12 日 – 1515 年)。
Abraham Zacuto 是一位卡史蒂利亞天文學家、占星家、數學家、拉比和歷史學家,曾 擔任皇家天文學家。他的銅星盤、天文表和海圖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能力中發揮了 重要作用。它們被瓦斯科 達 伽馬和克里斯多福 哥倫布使用。隨著西班牙天主教君主於 1492 年頒布阿罕布拉法令,下令驅逐猶太人,Zacuto 前往葡萄牙里斯本避難。他在學
術界已經享有盛譽,並被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邀請進入宮廷並任命為皇家天文學家和歷 史學家,他一直擔任這一職位直到曼努埃爾一世統治初期。國王就開闢通往印度的海路 的可能性向他進行了諮詢,他支持並鼓勵了這個計畫。
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出於外交政策原因,為了將葡萄牙境內的猶太人保留為名義上
的基督徒而頒布了強制皈依和禁止離境的禁令,Zacuto 是少數設法逃離葡萄牙的人之 一。
Zacuto 先逃到突尼斯,後來搬到耶路撒冷。他可能於 1515 年在耶路撒冷去世;然
而,其他報導表明他最後的家是大馬士革的猶太社區,他的死亡發生在 1520 年。與其 他猶太信仰巨人如伊利亞·本·所羅門·扎爾曼(Vilna Gaon,1720 年 4 月 23 日 1797 年 10 月 9 日)類似,他遵循猶太人的習俗(據信是在巴比倫被囚禁時開始的),即被埋 葬在盡可能靠近耶路撒冷的地方。Zacuto 宣布了他希望在逾越節聚會上進行死亡朝聖 的願望。
伊利亞·本·所羅門·扎爾曼又被稱為維爾納閣下,是立陶宛猶太教的塔木德學者、法學家、
卡巴拉學家,也是過去幾個世紀以來米斯納格德(非哈西迪派)猶太人的首要領袖。他
在希伯來語中常被稱為「維爾紐斯的虔誠天才」。
月球上有一個以 Abraham Zacuto 名字命名的隕石坑。它被稱為 Zacuto 隕石坑。
Zacuto 是一位熱衷於研究《光輝之書》(Zohar)的學者,因此知道它的許多秘密。而 且他是哥倫布的朋友。
Zacuto 曾寫了一篇偉大的天文學論文,其中包括 65 張天文表。哥倫佈在前往新世界的 航行中使用了這些天文表,其中包括 1504 年的一次旅行。
在登陸美洲時,當地人充滿敵意。他們拒絕向哥倫布和他的船員提供食物和其他補給品。
這些人正處於疾病和飢餓的邊緣。因為哥倫布查看了 Zacuto 的天文表,發現 3 月 1 日 將要發生月食。他說他的上帝會遮住月亮作為他憤怒的證據。果然,1504 年 3 月 1 日 發生了月食。他們為哥倫布帶來了大量的食物和補給,從而拯救了他和他的船員的生命。
最終,《光輝之書》在新大陸的發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資助哥倫布旅程的人也是 卡巴拉主義者,包括猶太作家阿布拉內爾(Isaac ben Judah Abrabanel,1437 年
1508 年)。他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他們都知道有七大洲,他們都知道《光輝之書》 之光必須到達整個世界才能點燃最終的救贖。
《光輝之書》說:「世界是圓的,就像一個球,所以有些人是向上的,有些人是上下顛 倒的。對某些人來說是白天,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夜晚。」《光輝之書》還說:「有七 大洋和七大洲 地球上有些地方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是陽光明媚,但有時卻是黑暗的。」
Zacuto 在他的著作中說:「《光輝之書》照亮了整個世界。《光輝之書》是對光的研 究,其中包括所有的秘密。」
歷史學家指出,人類 2,000 多年前就知道地球是圓的,但實質上究竟誰影響誰,至今未 有定案。
卡巴拉學說認為日食是在我們的內在的。如果你能觀察它、認識它並理解它,它一定就 在你內在的某個地方。
更重要的是:你觀察到的任何事情都在教你一些關於你內在的東西。對於你在地球上的 神聖使命來說至關重要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每件事的真相都是它要給你的教訓。因為如果一個東西進入你的世界,可 能只有一個原因:為了讓你的靈魂能夠更好地完成它被派到這個地方的使命。
如果是這樣,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任何東西,你必須先在自己內心找到它,並傾聽它在教 你什麼。《妥拉》(Torah,字面意思為指引、教導)是你找到它的指南。
卡巴拉是一種古老的智慧,教導我們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創造持久的滿足。這是一種靈
修,可以幫助我們連結到所有生命的神聖來源。卡巴拉教導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 關聯的,我們都與同一個神聖源頭相連。卡巴拉主義者認為,日食是與所有生命的神聖 源頭連結的強大時刻。日食期間,太陽被隱藏起來,月亮擋住了它的光。這代表著一個 黑暗和默默無聞的時代。卡巴拉主義者認為這是一個進入內在並與所有生命的神聖源頭 聯繫的機會。卡巴拉學家經常在日食期間祈禱,因為他們相信這是人類的祈禱最有可能 被神聖之源聽到的時候。卡巴拉學家也認為,日食是一個具有巨大靈性力量和潛力的時 期。人們相信,人類在這段時間的祈禱可以幫助世界帶來正面的改變。
參考自: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3755020/jewish/The-Kabbalah-ofthe-Solar-Eclipse.htm
https://www.chabad.org/kabbalah/article_cdo/aid/3769624/jewish/LED-Throughthe-Darkness.htm
https://religionsfacts.com/kabbalah-and-the-power-of-solareclipses/#google_vignette
https://kabbalahstudent.com/the-eclipse-the-zohar-and-saving-of-columbus-life/
https://www.jpost.com/judaism/article-795116#google_vignette https://kabbalahsecrets.com/the-prophecy-of-the-solar-eclipses/ https://aish.com/solar-eclipse/
19 - 當物理學遇上卡巴拉
安徽大學出版社在 2006 年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叫做《道與現代物理學》,作者是羅發
海,程民治。這本書不僅闡述了「道」的內涵、特徵,「道」的思想的現代形式及其與 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圖景的一致性,而且通過對當代物理科學的世界觀向着道家思想復歸
的特徵的剖析,倡導一種通貫古今、契合東西的新文化觀。
此書從八卦生成圖與計算物理學、道與混沌物理現象、道與量子力學、道與亞粒子學説、
道與場論、道與現代宇宙學及質樸性原理、道與宇宙大循環、道家與現代物理學求和觀 的比較、道家方法論與現代物理學方法論的比較等方面展開論述。
對於這個課題,其實外國一直以來都出現過不少暢銷作品,例如 Fritjof Capra 在 1975 出版的《物理學之道》(The Tao of Physics),已經被翻譯成 23 種語言,並再版多次。
副標題是「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相似之處的探索」(An Exploration of the Parallels Between Modern Physics and Eastern Mysticism ),一看書名便知道內容是 講甚麼。
此外,同類作品還有 1979 出版的《在跳舞的物理大師》(The Dancing Wu Li Masters),作者是 Gary Zukav,副標題是「新物理學概述」(An Overview of the New Physics)。這是一部探索現代物理學,特別是量子現象的科普著作。該書榮獲 1980 年美國國家科學類圖書獎。雖然它探討了現代物理學研究中的實證主題,但《在 跳舞的物理大師》因利用東方靈性運動中的隱喻而受到關注,特別是華嚴宗和法藏僧人
的金獅子論,解釋了量子現象,並被一些評論家視為新時代的著作,儘管這本書主要關
注的是歷代以來西方物理學先驅的工作。"wu li" 是漢語「物理」一詞的音譯,但亦可以 語帶雙關,"wu li"也可以釋做「無理」或「我理」,無理與我理也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大 特徵。
所謂近代物理學(Modern physics),就是指所涉及的物理學領域包括量子力學與相對
論,當中理論與牛頓力學為核心的古典物理學相異。這些相異的地方正正與東方的古代 宗教與哲學十分吻合。Fritjof Capra 與 Gary Zukav 眼中的東方就是中國和印度,研究 的對象包括《易經》、《道德經》、佛學、印度教,但是,在東方,除了這些以外,還
有一種更加神秘,更加可以與物理學對話的學問,却被很多人忽略了,這就是卡巴拉 ( Kabbalah)。
卡巴拉學家 Rav Berg 的教義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現代物理學證實了古代卡巴 拉學家在 2000 年前告訴我們的宇宙學和現實本質。從最簡單的科學真理到複雜的量子 物理學。
例如:
- 《光輝之書》(Zohar)說地球是圓的,比哥倫布早 1500 年。(古希臘哲學家也提
出同樣觀點,但《光輝之書》較詳細)
- 《光輝之書》在現代物理學誕生前 20 個世紀描述了宇宙的大爆炸創造。
- 《光輝之書》說時間是相對的,是一種幻覺,比愛因斯坦早了 2000 年。
- 據說比艾薩克 牛頓早 15 個世紀說明了白光包含了光譜中的所有顏色。順便說一句, 牛頓有他自己的《光輝之書》副本。
- 早於超弦理論 20 個世紀,《光輝之書》就描述了黑洞和十維宇宙。
- 《光輝之書》解決了所有物理學悖論,例如目前困擾物理學家的時間可逆性悖論。
卡巴拉研究者 Billy Phillips 讀了《光輝之書》中的幾段文章給物理學家兼暢銷書作家加 來道雄 (Michio Kaku) 聽。他「眼花撩亂」。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化學及生化系教授 Kenneth Hanson 就同一主題的訪談中說:
「我是理論物理學家,我喜追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尼爾斯·波耳等巨人的脚步,我不 是哲學家,但我對我們在弦理論中發現的許多基本奧秘感到眼花撩亂,萬有引力似乎在 《光輝之書》和卡巴拉中得到了對照。」
以下是聖經人物以實瑪利一生的壽命:一百三十七歲。
"利未眾子的名字按著他們的後代記在下面,就是革順、哥轄、米拉利。利未一生的歲 數是一百三十七歲。"(出埃及記 6:16)
「你可能會說「上帝之手」寫下了這個數字 [137] 」– 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
1918 年 5 月 11 日 1988 年 2 月 15 日)
「關於 α 的謎團其實是一個雙重謎團。第一個謎團-其數值 α ≈ 1/137 的起源已經被認 識和討論了幾十年。第二個謎團 其領域的範圍
通常未被認識到。 」
Malcolm H. Mac Gregor,M.H. MacGregor (2007)。阿爾法(Alpha 的力量)。《世
界科學》(World Scientific), 69 頁。
精細結構常數(Fine-structure constant)是物理學重要的無因次量,常用希臘字母 ��{\displaystyle \alpha }表示,精細結構指的是原子物理學中原子譜線分裂的樣式。它是 一個無量綱量,與所使用的單位系統無關,與基本電荷 e 與電磁場的耦合強度有關,公 式為 4 πε 0 ħcα = e 2。其數值約為 0.007 297 352 5643 ≃1/137.035 999 177,相對不 確定性為 1.6 × 10 -10。1/137.035 999 177 大約就是 137 分之一,即是 α ≈ 1/137 。
137 的圖像結果卡巴拉是妥拉的深奧層次。「卡巴拉」(הלבק)一詞的字面意思是「接 受」或「接受[智慧]」。希伯來文的「卡巴拉」(KaBaLah)一詞的數字(數值)為
137: Kuf ( 100 ) + Bet (2) + Lamed (30) + Heh ( 5) = 137。以實瑪利活了 137 歲。順便 說一句,利未(出埃及記 6:16)和摩西的父親暗蘭也活了 137 歲(出埃及記 6:20)。 值得注意的是,Akeidat Yitzchak(以撒的結合)發生在亞伯拉罕 137 歲時。
「KaBaLah」這個字的字根 – KBL 首次出現在出埃及記 26:5 和 36:12 中。
"要在這相連的幔子上做五十個紐扣,在那相連的幔子上也做五十個紐扣,都要兩兩相
對。"(出埃及記 26:5)
"在這相連的幔子上做五十個紐扣,在那相連的幔子上也做五十個紐扣,都是兩兩相對。
"(出埃及記 36:12)
「兩兩相對」這個字的希伯來文 「maKBiLot」包含字根 KBL。這些經文談到了將 Kodesh Hakadoshim(至聖所)與 Kodesh(緊鄰它的稱為「聖地」的區域)隔開的帷 幕。它被象徵性地視為分隔屬靈世界和物質世界的帷幕。因此,數字 137 被視為出現在 物質和靈性的邊界。
數字 137 對於物理學來說具有難以置信的重要性。在物理學中,我們處理的量幾乎總是 有維度 與之相關的物理單位。例如,真空中的光速 一個普遍的物理常數 具有 [長度/時間]的維度。此常數的數值取決於我們用來測量長度和時間的單位。在公制中, 該值為 299,792,458 公尺每秒。但光速也可以表示為每秒 186,000 英里。正如我們所看 到的,該值取決於單位的選擇。這使得在沒有任何單位的情況下將物理與數學聯繫起來 非常困難。因此,只有精細結構常數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這樣的精細結構常數是很少見的。該常數的值大約是 1/137,並且在任何單位制中都是 相同的。該數字尤其表示電子吸收或發射光子的機率。如果電子(電子是費米子-物質 的粒子)和光子(光子是玻色子-力的粒子)分別被視為物理和靈性的隱喻,那麼數字 137 就成為物理與靈性之間的界面的象徵。
精細結構常數的數值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它只變化 4%,恆星中的聚變就不會產生碳, 使碳基生命不可能存在。猶太裔德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馬克斯·玻恩(Max Born, 1882 年 12 月 11 日 1970 年 1 月 5 日)認為,如果精細結構常數的數值有任何不同, 宇宙就會大不相同:
如果阿爾法(精細結構常數)比實際值大,我們就無法區分物質和以太(真空、虛無),
而我們解開自然法則的任務將是極其困難的。然而,α 值僅為 1/137 的事實當然不是偶 然的,而是它本身的自然法則。顯然,這個數字的解釋必定是自然哲學的中心問題。
在量子力學領域,出現了一個平行的概念。該理論認為,觀察者在塑造觀察到的現實方 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反映了卡巴拉主義的觀點,將人類意識視為神聖過程的一 個組成部分。哈西迪猶太教(Hasidic Judaism)的創始人巴·閃·托夫(Baal Shem Tov,
約 1698 年 1760 年 5 月 22 日,原名 Israel ben Eliezer)教導說,上帝每時每刻都在 不斷地重新創造世界,而我們的意識與這種持續的創造行為深深地交織在一起。
當我們考慮"Sod"的概念時,這兩個領域之間的相似性會進一步加深,"Sod"是《妥拉》
解釋的 PaRDeS 方法中的秘密或神秘意義。在卡巴拉和量子物理學中,最深層的真理往 往是隱藏的,等待著透過勤奮的研究、沉思和視角的轉變來發現。《光輝之書》
(Zohar)是猶太神秘主義的基礎著作,充滿了對現實隱藏維度的提及,就像量子粒子
難以捉摸的本質,在觀察時它們的行為會有所不同。這與量子力學的觀察者效應一致。
此外,我們的內在世界影響外在現實的觀點在拉比 Nachman of Breslov(1772 年1810 年)的教義中得到了強烈的呼應,他強調思想和言語在塑造一個人的生活和現實方 面的力量。這與量子理解產生共鳴,即我們的感知和意圖可以影響存在的最基本層面上 的事件的結果。
在考慮這些見解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時,猶太智慧告訴我們行動中意向性的重要性。
「Kavanah」(即定向意圖)的概念是猶太人實踐的核心。與 kavanah 一起執行的每一 條 Mitzvah(誡命)不僅有能力提升個人,而且有能力提升整個世界。這與量子觀點一 致,即我們集中的注意力和意圖可以改變物理現實。
在卡巴拉主義的觀點中,特別是在《光輝之書》的教義中,宇宙不是一個靜態的實體, 而是不斷變化的神聖能量的表現,對人類的行為和意圖作出反應。這個想法被概括在
Isaac Luria(1534 年 – 1572 年 7 月 25 日)學說的“Tzimtzum”中,該學說認為上帝收
縮自己為宇宙創造了一個空間,允許人類自由意志和參與神聖計劃。
與量子力學的相似之處是驚人的。在量子世界中,粒子在被觀察之前一直處於位能狀態, 此時它們具有確定的性質。這表明我們的觀察和意圖可能在將潛在現實變為現實方面發 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卡巴拉的 Tzimtzum 概念意味著人類在神聖計劃中的積極作
用一樣,量子力學意味著我們不僅僅是宇宙中的旁觀者,而是我們現實的共同創造者。
根據維基資料:
「位能(potential energy,中國大陸譯勢能)是儲存於一物理系統內的一種能量,是 一個用來描述物體在保守力場中作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保守力作功與路徑無關,故可 定義一個僅與位置有關的函數,使得保守力沿任意路徑所作的功,可表達為這兩點函數 值的差,這個函數便是位能。」
「從物理意義上來說,位能表示物體在特定位置上所儲存的能量,描述作功能力的大小。
在適當的情況下,位能可以轉化為例如動能、內能等其他能量。」
共同創造現實的概念是一個深刻的概念,具有重大的倫理和靈性意義。在猶太教中,這 反映在「Mitzvot」的概念中,即指導我們行為的誡命(commandment)。每一個 Mitzvot,只要有適當的意圖,都被視為在持續的創造過程中與 HaShem 和 Tikkun
Olam 的合作行為。這類似於量子觀念,即我們的行為和意圖有能力塑造物理世界。
待續。
參考自: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5288155/jewish/UncertaintyUnknowability-and-Free-Will-in-Kabbalah-and-Quantum-Mechanics.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2136925/jewish/The-Kabalah-ofString-Theory.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3064/jewish/Where-Kabbalah-KissesScience.htm
https://inner.org/string/string.htm
https://kabbalahstudent.com/michio-kaku-on-physics-and-kabbalah/ https://www.thejc.com/judaism/the-creative-link-between-kabbalah-and-quantumphysics-wzd85bu3
https://www.jpost.com/opinion/article-699228
https://religionsfacts.com/quantum-physics-and-kabbalah-whats-the-connection/
https://torahhashem.com/quantum-participation-the-interplay-of-kabbalah-andquantum-physics/
https://quantumtorah.com/chayei-sarah-where-kabbalah-meets-physics/
20- 續當物理學遇上卡巴拉
目前,物理學家必須依賴兩個框架。一個是量子論,能夠準確地描述了非常徵觀的物理 學,另一個則是由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用以描述了非常宏觀的物理 學。問題是,這兩種理論並不相容。
問題歸結為重力。它是廣義相對論所描述的 4 種基本自然力中的一種,也是量子理論無 法解決的唯一一種。提出一種將所有 4 種力結合在一起的模型是理論物理學家長期以來 的夢想。結果出現了弦理論(String theory),聲稱可以使這個夢想成為現實。
較早時期所建立的粒子學說則是認為所有物質是由零維的點粒子所組成,也是目前廣為 接受的物理模型,也很成功的解釋和預測相當多的物理現象和問題,但是此理論所根據 的粒子模型卻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比較起來,弦理論的基礎是波動模型,因此能
夠避開前一種理論所遇到的問題。更深的弦理論學說不只是描述弦狀物體,還包含了點 狀、薄膜狀物體,更高維度的空間,甚至平行宇宙。
弦理論,又稱弦論,也許是物理學家所說的萬有理論中最引人注目的候選者 一個
能夠描述整個已知宇宙的單一數學框架。簡單來說,它透過重新想像現實的構成來做到
這一點。弦理論並沒有將亞原子粒子視為物質的基本組成部分,而是認為一切都是由令 人難以置信的微小弦組成的,弦的振動產生我們解釋為原子、電子和夸克的效應。
為了讓這一點發揮作用,弦理論必須做出一個更激進的假設。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具有 三度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的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個具有 9、10 或 25 維空間的宇 宙中。然後,這些額外的維度會緊緊地捲曲起來,以至於我們不會注意到它們 就 像一根絲線看起來是一維的,直到你足夠接近才能注意到它的寬度。
根據弦理論,所有現實都存在於(恰好)10 個維度中。有 4 個顯露的維度(空間的 3 個維度和時間的第四個維度)和另外 6 個隱藏的維度(空間的(spatial))。
在卡巴拉(Kabbalah)中,我們被教導上帝從祂的無限光(透過 tzimtzum-無限的 「收縮」過程)中散發出 10 種神聖的光或力量(節點(sefirot)),透過這些光祂創 造了宇宙。這 10 種力量中的每一種都可以被理解為現實的一個「向度」。這就是《 妥
拉 》(Torah)選擇「完美」數字系統作為十進制的最終原因(正如《妥拉》所說: 「第十對上帝來說是神聖的」)。
所有 10 個維度都被視為包含在字母的「點-弦」(point-string)( Chassidut 的習語 中,「形成的點」[與「未形成的點」相反],其形式類似於一根微小的「繩子」 ) 希伯
來字母 yud = 10 。
字母 yud 的完整拼法為: yud (10)、vav (6)、dalet (4)。兩個附加字母 vav (6) 和 dalet (4) 本身等於原始 yud (10)。因此,yud 的完整拼字應理解為一個等式:10 = 6 加 4。
在卡巴拉中,vav (6) 被認為是現實的「男性」元素,而 dalet (4) 被認為是「女性」元
素。現實的「女性」原則是「啟示」,而「男性」原則則隱藏在「女性」之中。根據弦 理論,現實的 6 個隱藏維度與 4 個顯露維度的關係也是如此。
6(「在」4 之前)其實是:1 加 2 加 3。因此,10 = 1 加 2 加 3 加 4。在卡巴拉術語中, 現實的神聖「進化」的這 4 個階段被稱為:「簡單的歌曲」(1);「雙曲」(2); 「三重唱」(3);「四聯歌」(4)。
在人的靈魂(人是「一個微型宇宙」)中,前 3 個隱藏階段(1 加 2 加 3=6)對應:超
意識意志的力量(1,「簡單的歌」);心靈的兩種智力力量(智慧與理解-2,「雙 曲」);心靈的 3 種情感力量(愛、恐懼與憐憫-3,「三重唱」)。這些階段是「隱 藏的」,因為它們尚未向「他者」表達。
第四階段是靈魂的 4 個「顯露」力量,它們透過一個人的行動(和言語)或行為模式
(信念、承諾、奉獻、言語)來表達自己-4,「四聯歌」。3 個是「空間」的維度: 上-下;左-石;前-後;最後一個是「時間」的維度。
這個 10 = 4 的「三角形」模型(= 1 加 2 加 3 加 4)被稱為現實的「演化」模型。
現實的演化模型隨後轉變為 3 個三元組(「右」、「左」和「中」)加上 1 的「心靈」
模型:10 = 3 的 2 平方加 1(= 1 的 2 平方)。這種模式與之前的模式相比,相對「成 熟」。在這裡,超意識意志 進化模型中的「1」 被揭示為有意識的「知識」
3 個三元組中第一個的第三個中間元素 從而使靈魂的靈性力量從 2 成熟到 3。第 四個被揭示的時間維度因此成為 1 = 1 的 2 平方的獨特意識。
現實的心靈模型隨後被轉化為「神聖」模型:10=2 乘以 5(10 的兩個素因數)=(1 的
2 平方加 2 的 2 平方)加上(1 的 2 平方加 2 的 2 平方)。這是十誡的模型──兩塊石版 上各有五誡。同樣,對於印在人身上的神聖圖像,兩隻手(或兩隻腳)的 10 個手指 (或「腳趾」),拇指= 1 的平方,其餘 4 個手指= 2 的平方。
這個最終的 10 模型被認為是「神聖靈感」模型,因為在這裡,空間和時間的 4 個物理 維度受到「第五」維度意識的「啟發」,位於它們上方並存在於它們之中。這個維度對 應於心靈的 3 種情感力量中的第三種,即憐憫(或同理心)的力量。神聖慈悲的意識滲 透到所有的物質現實中,導致空間和時間的維度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在時間中自由 「旅行」的意識。在靈魂中,這體現了「奉獻」(動力)與表達的完美統一。
正如靈魂的 5 個較低的力量(維度)合而為一,5 個較高的力量也是如此。5 種較低的 力量,現在是現實的 5 個顯露維度,完美地反映了 5 種較高的、隱藏的力量。5 種更高 的力量僅在與「外部」現實相關時被隱藏。與思想和心靈的「內在」現實相關,這些 (除了 5 種較低的力量之外)也被揭示出來。
「知識」的靈性力量提升,與簡單信仰的源頭-超意識的終極「頭」結合起來,現在它
被揭示給靈魂的內在意識。此尺寸對應於「隱藏」的 1 平方。4 種力量(向度):智慧 (心的「右」力量)、理解(心的「左」力量)、愛(心的「右」力量)、恐懼(心的 「左」力量)心的)對應於「隱藏」的 2 平方。
卡巴拉教導說,現實的 10 個維度最初是透過上帝無限光的「收縮」在潛能中創造出來
的,從而導致了「潛能」存在的「真空」或「黑洞」的出現。神聖之光的「射線」進入 這個原始的「真空」,稱為「線」或「弦」。原始弦「實現」了現實的 10 個顯化維度, 並繼續在其中散發出創造的世界。
原始真空中最初的啟示是光的啟示。用《創世記》第一章(創世記第一句明確的「話 語」)的話來說: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世記 1:3)
這個原始光(primordial light)是指瀰漫在真空中的神聖光芒,即神聖的「弦」。
在希伯來文中,「弦」( chut )一詞的數值是 23。23 是第十個質數(prime number) (從 1 開始,包栝 1、2、3、5、7、11、13、17、19、23)。「光」的數值為 207。207 = 9 乘以 23。
*註:質數,又稱素數,指在大於 1 的自然數中,除了 1 和該數自身外,無法被其他自 然數整除的數(也可定義為只有 1 與該數本身兩個正因數的數)。大於 1 的自然數若不 是質數,則稱之為合數(也稱為合成數)。
在卡巴拉中,我們被教導原始弦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測量」。每個測量「單位」實際上 是一個單獨的弦。從一根最初的弦開始散發出許多填充空間的弦。這些弦「折疊」進出, 「分裂」成兩半,而我們「重新結合」成一體。這些階段最準確地反映了現代弦理論的 圖像和術語。
「折疊」過程與最初的「世界」有關,它覆蓋著神聖的光芒,在卡巴拉中被稱為「原始 的」。「分裂」的過程,與隨後的「混沌世界」分裂、破碎有關。「重聚」的過程,關 係到隨後的「修正的世界」。
在「修正的世界」中,微小的「重新組合」的弦片段產生了成熟的「粒子」或「火花」。
每個粒子實際上都是一個「完整的」或「矯正的」「身材」(stature),它能夠反映其 創造者的存在。
「粒子」或「火花」(nitzotz)這個詞的數值是 236 。
「弦」和「粒子」這兩個概念的完美「結合」在卡巴拉中被表示為它們兩個數值的乘積: 23 乘以 236 = 5428。
數字 5428 是兩個數字 6 和 4 之間的 5 次「整數交互作用」(whole number interactions)的總和:
6 減 4 = 2
6 加 4 = 10
6 乘以 4 = 24
6 的 4 次方 = 1296
4 的 6 次方 = 4096
2 加 10 加 24 加 1296 加 4096 = 5428
(每對數字都會產生 5 次「整數交互作用」,這一事實反映了數字 10。10 = 2 乘以 5 的「神聖啟發」表示形式)。
在《妥拉》中,與「弦」明確相關的“mitzvah”(「誡命」,來自希伯來語詞根,意思 是「連接」)是「繸子」(tzitzit)的 mitzvah。繸子的 mitzvah 要求四角服裝的每個
角落綁有 4 條繩子。4 根弦折起來,產生每個角落懸掛 8 根弦的效果。這 8 根弦透過 5 個雙結綁在一起:2 乘以 5 = 10。
《妥拉》中明確規定的繸子戒命的目的是提醒我們《妥拉》的所有 613 條誡命 (commandment)。因此,繸子的 mitzvah 被認為是「權衡」(「平衡」)所有 613 者。
*註:繸子(希伯來語:תִציִצ,譯作 Tzitzit,複數為 Tzitziot 希伯來語:תוִֹציִצ),是以色
列猶太教男性和外來皈依者的男性在衣服上、祈禱披風 Talit (希伯來語:תיִלַט)的四 個角位上所縫上或綁上的流蘇飾物。(維基百科)
在「小數計算」(將每個字母減少到等於 1-9)中,單字 tzitzit(如《妥拉》中的寫法) = 23(「弦」的值)。
根據《妥拉》,繸子的弦有兩種顏色 :白色和藍色。在「小數計算」中,「白色」一
詞( lavan ) = 10。由於 23 是第十個質數(如上所述),這暗示了一個事實(在卡巴拉 中解釋並反映在自然界中):tzitzit 的「藍色」植根並包含在「白色」中。
「白色」(lavan = 82) 和「藍色」(techailet = 850) 的總和為 932。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善惡知識樹」(etz hada'at tov v'rah)的數值。
繸子的兩種顏色代表繩子分裂成兩部分並重新結合為一的能力。希伯來文表示「一」的 字 echad 由 3 個字母組成,其數值分別為 1、8、4(合起來 = 13)。 「一」的「進化」
形式:(1)加(1 加 8)加(1 加 8 加 4)=23。
若我們會更深入地思考眾多的律法和綁繸子的弦的確切方式,我們肯定會發現並澄清宇 宙中許多最深層的秘密。
此外,1:4 的比例(「一至四」或「一變成四」)是《妥拉》開頭所揭示的創造的支柱 之一。我們將在此根據 1:4 的比例觀察創世記中的 4 種現象。
兩個字母 alef (= 1) 和 dalet (= 4) 一起構成希伯來文「蒸氣」一詞。創世之初,「水 蒸氣」從地上升起,滋潤大地,為的是創造人類。
一條河流向伊甸園,離開伊甸園後,分成地球上的四大河流。
「生命之樹」( etz ha'chaim ) = 233。 「分辨善惡樹」( etz hada'at tov v'rah ) = 932 (233 乘以 4)。(「1」是生命樹,由此產生的「4」是善惡知識樹)。
「善」字(tov,分辨善惡樹的正面力量)=17。「生命」一詞(chaim,生命之樹)= 68。17:68 = 1:4。「生命」這個字有 4 個字母。每個字母的平均值都是「善」。由此可
見,(生命樹的)「生命」的根本力量,其實就是(分辨善惡樹所固有的)「善」的積 極力量。這兩棵樹因此創造了神聖能量的無限循環。
總而言之,《妥拉》中與源自於一的 4 種自然力量相關的最明顯的現像是上帝的基本名 字 Havayah,Havayah 由 4 個字母組成。「神就是一」將來將會顯明「神是獨一的, 祂的名是獨一的」。「他的名字」指的是 Havayah 的 4 個字母 。這是神聖「統一場論」 的終極啟示。
根據百度百科:
統一場論(Unified Field Theory)是從相互作用是由場(或場的量子)來傳遞的觀念出 發,統一地描述和揭示基本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質和內在聯繫的物理理論。迄今人類所知 的各種物理現象所表現的相互作用,都可歸結為 4 種基本相互作用:即強相互作用、電 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
所以說,《聖經》裏面真真正正的精粹,在神學院往往是學不到的。
參考自: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5288155/jewish/UncertaintyUnknowability-and-Free-Will-in-Kabbalah-and-Quantum-Mechanics.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2136925/jewish/The-Kabalah-ofString-Theory.htm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3064/jewish/Where-Kabbalah-KissesScience.htm
https://inner.org/string/string.htm
https://kabbalahstudent.com/michio-kaku-on-physics-and-kabbalah/ https://www.thejc.com/judaism/the-creative-link-between-kabbalah-and-quantumphysics-wzd85bu3
https://www.jpost.com/opinion/article-699228
https://religionsfacts.com/quantum-physics-and-kabbalah-whats-the-connection/
https://torahhashem.com/quantum-participation-the-interplay-of-kabbalah-andquantum-physics/
https://quantumtorah.com/chayei-sarah-where-kabbalah-meets-physics/
21 - 載紅繩的意義
在華人社會中,相信沒有人會未聽過「月老」這個名字,月老的全稱是月下老人,是道 教的神祇之一,為掌管男女姻緣(關於婚姻之緣分)之神。並且又被尊稱為月老公、月 老爺、月老星君、月老神君。
月老的傳說來自唐朝李復言的《續玄怪錄》,書中記載唐朝的韋固在少年時(另本說為 童年,又說時為 6 歲),有一夜在宋城的客棧中,遇到一位老人坐在月光下翻看著一本 書(無字天書)。韋固覺得怪,對老人發問。老人回答是「鴛鴦譜」:也就是天下人的 婚姻登記書。老人又告訴韋固,遠處那個賣菜老嫗的女兒,現在才 3 歲,正是他 14 年 後的妻子。韋固嫌棄不貌美,派人行刺那女孩。十餘年後,韋固結婚,發覺妻子眉上留 有疤痕,正是當年的小女孩。宋城縣宰知道這件事後,把那間客棧定名為「定婚店」。
而「月下老人」也成為日後漢語世界中,對愛情期待的男女們信奉最誠的神祇了。
月老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其形象常被塑造為一手挽著紅絲,一手攜杖懸婚姻簿,童顏
鶴發,奔馳於煙霧繚繞中。他依據神秘的「婚姻簿」將婚姻命定的男女用紅絲線繫足, 從此無論如何他們都將成為夫妻。月老其實有個別名,叫做柴道煌,他是中國民間傳說 中專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關於月老的事蹟,在唐代之前,並沒有記載。
月老的紅線就相當於羅馬神話中的愛神邱比特的情人箭,邱比特的金箭射入人心會產生
愛情,他的鉛箭射入人心會產生憎惡,他經常漫無目的的亂射,令人又愛又恨。
以一般人的常識而言,世界上幾個主要的文明體系都是各自獨立地發展出來,然而,在
不同文明之間有些耐人尋味的共通性,令很多歷史學家都無法解釋。在這些共通性當中, 紅線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因為,在很多不同的文明中,都同時流行這個傳統。
由於根據現時資料,有史以來全球最暢銷的書是《聖經》,這裏就先從《聖經》的記載 說起。
"到生產的時候,一個孩子伸出一隻手來,收生婆拿紅線拴在他手上,說:「這是頭生 的。」 隨後這孩子把手收回去,他哥哥生出來了。收生婆說:「你為什麼搶著來呢?」
因此給他起名叫法勒斯。後來他兄弟,那手上有紅線的也生出來,就給他起名叫謝拉。
"(創世記 38:28 -30)
''我們來到這地的時候,你要把這條朱紅線繩繫在縋我們下去的窗戶上,並要使你的父 母、弟兄和你父的全家都聚集在你家中。"(約書亞記 2:18)
"就要吩咐人為那求潔淨的拿兩隻潔淨的活鳥和香柏木、朱紅色線並牛膝草來。"(利未 記 14:4)
"至於那隻活鳥,祭司要把牠和香柏木、朱紅色線並牛膝草一同蘸於宰在活水上的鳥血
"(利未記 14:6)
"把香柏木、牛膝草、朱紅色線並那活鳥,都蘸在被宰的鳥血中與活水中,用以灑房子 七次。"(利未記 14:51)
"祭司要把香柏木、牛膝草、朱紅色線都丟在燒牛的火中。"(民數記 19:6)
根據眾多經文都反覆提及紅線,就足以證明在希伯來文化中,紅色的線有着非常重要的 意義。尤其是在卡巴拉( Kabbalah)的教導中,不過,卡巴拉的部分最後才講,現在 先介紹一下,紅線在不同的文明中都是不約而同地被視為具有特別意思及作用。
先說佛教,佛教用紅繩手鍊來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慈悲並遵循八正道,特別是正 語和正業。在藏傳佛教中,在學習儀式期間,在手腕上繫一條繩子或線是很常見的,以 代表所學到的教訓或紀念佛教發願的時刻。傳統上,喇嘛會祝福這根繩子,然後打個結, 並為它注入咒語。這款手環可以不斷提醒人們在儀式期間所許下的誓言或在靜修期間所 接受的教訓。
歷史上,人們相信在左手上繫上神聖的線或護身符會帶來祝福。根據聖人和古籍的說法, 身體的左側被認為是「受端」。這會鼓勵積極的振頻,從而促進運氣、財富和豐富的流 動。即使在風水實踐中,左手也被認為可以吸引豐盛。
這種佛教中幸運手鍊的傳統始於 500 年前寮國的「Baci 儀式」。在寮國文化中,一位
年長的和尚會邀請心儀的客人,讓他們坐在 Basi 中心裝飾品周圍,進行儀式,將一長 串棉線綁在手腕上,連接每位客人。
此外,在日本密宗佛教中,紅線可以像徵臍帶,因此是滋養我們的能量生命線。這也可 能與承認女導師的秘密修行有關,或者可能涉及類似於密宗的性能量或性結合。
再說基督宗教,在基督宗教中,紅色是五旬節的象徵。左手腕上佩戴紅色手鐲可能被基 督徒佩戴,作為火(聖靈)和血(基督)的象徵,或殉道的聖徒。如今,在以色列,特 別是在耶路撒冷,經常可以看到老年婦女向基督徒和猶太人出售紅繩手鐲。
在美國,紅繩在 1990 年代開始流行。當名人加入 Philip Berg 的《卡巴拉中心》時,他 們就開始戴上它們。這是宗教傳統被大眾文化所利用的一個例子。我們已經看到類似的 事情發生在基督宗教的十字架和許多不同的傳統符號上。
據說紅繩手鍊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傳統好處:
正能量,與聖靈更緊密的聯繫 成功、繁榮和上帝的祝福
整體幸福和諧
防止「邪眼」和來自外部的巫術
防止來自內部的黑暗力量和負能量
保護免受他人和自己的負面想法和不幸
不過,這當然要視乎你屬於那個宗派,因為有些人會將之視為拜偶像。
除了佛教和基督宗教之外,另一個擁有龐大信眾群體的宗教就是印度教。印度教徒綁紅
繩或「Raksha Sootra」(保衛線)的儀式稱為 Kalava、Mauli、Charadu 或 Kautuka。 紅線也可以稱為“raksha”或“rakhi”,由姊妹為兄弟繫上,以表達親情。
傳統上,印度教徒在宗教儀式開始前將其繫在手腕上。男性將線綁在右手上,女性將線 繫在左手上。紅線用於祈求梵天、毘濕奴和濕婆等印度教神靈的祝福。在大多數情況下, 佩戴紅繩僅象徵對印度教信仰的忠誠。然而,這種標誌性紅線的意義 它在許多印 度教儀式中發揮作用,甚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佩戴 遠遠超出了它作為一種簡單的 共性象徵的地位。
在宗教活動中佩戴紅線製成的 Kalave 被認為是非常吉祥的。把它綁在手上,你就能戰 勝敵人,它就像你的防禦一樣。
根據傳說,在 Sata yuga(印度教中的時代單位)期間,國王 Bali 在自我膨脹的邪惡影 響下,宣稱自己是神。薄伽梵‧毘濕奴 (Bhagwan Vishnu) 化身為侏儒婆羅門 Vamana 的 形象,前往 Bali 尋求施捨。Bali 以自己最慷慨而自豪,試圖了解他的具體需求。
Vamana 所要求的土地只等於他 3 步的長度。當毘濕奴獲得了隨心所欲地攜帶它的自由 時,他從 Vamana 的偽裝中顯現出來,將自己擴展到無限,並用他的兩步測量了整個 宇宙。然後,他要求 Bali 為第三步提供空間。國王 Bali 因此將整個王國丟給了 Vamana, 他意識到 Vamana 就是薄伽梵‧毘濕奴。他臣服於他的腳下並請求他的寬恕。
完成了他轉世的目的後,就在毘濕奴主回來時,Bali 請求主留下來保護他的王國,主同 意了。主的配偶 Lakshmi 女神意識到毘濕奴薄伽梵還沒回來。當她在地上尋找他時,她 發現主正在守護 Bali 的王國。然後,她化身為小女孩,來到了 Bali 的宮廷。
當 Bali 要求她說出自己的願望時,女孩向負責 Bali 王國安全的主祈禱。Bali 意識到這個 女孩正是 Lakshmi 女神。他跪倒在她的腳下,向她祈禱:「母親,如果你帶走了主,誰 來保護我的王國呢?」小女孩從身上撕下一塊布,綁在巴里的手腕上,說:「這 rakshasutra 會保護你的王國。」
從那時起,人們就慶祝了 Raksha Bandhan 節。姊妹在繫線時念誦梵文 shloka。
傳統上,男性將 kalava 佩戴在右手腕上,而女性則將其佩戴在左手腕上。有時,印度 教徒在禮拜後立即取下 kalava,而其他人則在更換新手鐲時才取下象徵性的手鐲。通常, kalava 會被焚燒、回收或倒入自來水中,而不是丟棄在垃圾桶中。
若要數世界主要宗教,當然不得不提伊斯蘭教,但是,似乎這個傳統在伊斯蘭世界並不
怎樣流行,主要原因很有可能是紅線在不同傳統中都被視為一種護身符的物品,但在伊 斯蘭的世俗文化中,五花百門的辟邪物(talismans)和護身符(amulets)在民間大行 其道,因此,這種被其他文化所重視的紅線便變得可有可無了。
正如本文提及的《聖經》中有關繫紅線的記載,證明當時的人確實有此傳統,同時, 《聖經》也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經典之一,所以,穆斯林亦必然知道這一傳統。
最後要講的,就是本文的重點,這是關於在卡巴拉的學說中紅線所代表的意義。
戴在左手腕上的紅繩手鐲是卡巴拉傳統,用於抵禦「邪眼」(evil eye) 帶來的不幸和 黑暗。這個傳統告訴我們,一條纏繞 7 次的紅繩(如拉結墓周圍的紅繩)被賦予了神秘 的力量。正是從這種做法中,人們將一根卡巴拉紅繩纏在手腕上,以保護自己免受邪惡 侵害。
所謂邪眼的力量,在卡巴拉稱之為 ayin horeh。在義大利,它被稱為 malocchio。阿拉 伯人發音為 ayin Harsha。蘇格蘭人稱之為“droch shuil”;羅馬人稱之為“oculus malus”。
無論你選擇如何稱呼它,邪眼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聖經》中提到了邪眼,這 是穆斯林、猶太人和基督徒都承認的現象。希臘哲學巨擘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 里斯多德 也談到這一點。摩西寫下了這件事。國王、王后和總統制定了策略來保 護他們的國家免受病毒侵害。
卡巴拉信仰認為,為了在今生取得成功並實現你擁有的所有目標,你需要保護自己免受 消極思想、不良情緒和周圍人的邪眼的影響,這些人可能會有意或無意地影響你。
左臂靜脈與心臟相連,傳統上,紅繩手鐲戴在左手腕(身體和靈魂的接收面),將保護 能量密封在裡面,同時攔截身體外部存在的負面影響。戴在左手上的好處並不是因為它 比右手好。從卡巴拉的角度來看,左邊代表接收的慾望。
當手鐲確實破裂或脫落時,據說它已經偏轉或吸收了所有負能量,並且不再能夠保持。
它已經完成了它的工作,所以不用擔心。一旦您準備好,就將另一根綁在手腕上。如果 您更換了手鍊,但幾天後它又脫落,您應該重新檢查您的精力和對他人的行為。
作為這個儀式的一部分,配戴者絕對不能切斷繩子。它必須自行從配戴者身上脫落,此 時親人會將另一根紅繩繫在配戴者的手腕上。
這種做法是由聖人發明的,將紅繩纏繞在位於以色列土地上的偉大女族長拉結的墳墓上。
然後將繩子切成碎片並戴在左手腕上。
卡巴拉學者相信,透過尋求像拉結這樣的聖人的光,我們可以利用他們強大的影響力來
幫助我們今生。根據卡巴拉的說法,拉結代表了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她最大的願望是 保護和捍衛她所有的孩子免受邪惡東西的侵害。當我們將紅繩綁在左手腕上,同時背誦 強大的 Ben Porat 祈禱文時,我們釋放了她內心強大的保護能量。該手鐲可以攔截意圖 對我們造成傷害的負面影響。
卡巴拉是猶太教的神秘形式。在古希伯來文獻中,約瑟母親拉結多年來一直試圖懷孕, 但沒有成功。人們相信她一直不孕,直到她最終生下了約瑟。她在生下第二個兒子本傑 明時去世。在她去世時,她唯一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孩子的安全並免受邪惡的侵害。這就 是為什麼拉結仍然被尊為神聖的母親形象。
為了紀念她,人們舉行了一項儀式,將一根紅繩在她的墳墓周圍綁 7 圈,以為其注入保 護和幸運的能量。從拉結的墳墓中取出繩子後,它被切成手鐲大小的長度。它被綁在左 手腕上,同時念誦祈求保護的祈禱文。人們相信手鐲可以辟邪。
為何不同文化都會有類似的傳統?如果不用純屬巧合來解釋,唯有說,在遠古時代,所 有文明都是出自同一個源頭。而這一個源頭,就是傳說中的已失落的遠古文明。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d_string_(Kabbalah)
https://blog.oneluckywish.com/red-string-bracelet-significancemeaning/#:~:text=The%20red%20string%20bracelet%20worn%20around%20your% 20left,around%20Rachel%E2%80%99s%20Tomb%2C%20is%20endowed%20with%2 0mystical%20powers.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red-string/ https://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what-is-kabbalah-red-string-wecrashedb2037967.html
https://judaicapedia.org/red-strings-and-kabbalah-real-mysticism/ https://www.learnreligions.com/the-red-thread-of-judaism-2076685
https://religionsfacts.com/kabbalah-the-tradition-of-the-red-string/
22- 樂壇天后麥當娜
麥當娜(Madonna)的大名無用多介紹,可以說無人不識,作為跨世紀的流行文化標 誌性人物,美國《Billboard》2023 年評選麥當娜為“史上百大最佳藝人”第二位。據金氏 世界紀錄 2023 年重新認證,麥當娜是史上最暢銷的女唱片藝人,專輯總銷量超過 4 億; 同時她也是「巡演票房收入最高女歌手」紀錄保持者。另一項近年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 就是她在演唱會經常遲到,而且相當嚴重,這已經發生了很多年了,但她的魅力仍然沒 有絲毫減損,證明一個人只有實力,就
在皈依卡巴拉(Kabbalah)後,麥當娜改了一個聖名,叫做"以斯帖"(Esther)。這是
《聖經》中「以斯帖記」所記載的波斯帝國王中之王亞哈隨魯的王后的名字,名字來源 于波斯詞「星」(Ситора)。
「以斯帖記」大致內容是描述揀選以色列人作選民的這位神,在他們被擄到外邦列國中 的期間,對他們成了隱藏的神,祕密的照顧他們,並在隱密後公開的拯救他們的神蹟的 故事。經文記述了以斯帖這個本來極其平凡的猶太女子,後來卻作了波斯王后的傳奇故 事;書卷也以她的名字為名。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説,她是被稱為:“希望之星” “歡樂 之星” “卓越之星”。而事實上,她為同胞所作的,恰如這些稱謂。在古代希伯來眾多 的婦女中,沒有比這名字更顯赫,更光輝燦爛的。
以斯帖是舊約裏面所記載最後的一位婦女,她的身世我們一無所知。她的父母和親戚們 可能在主前 600 年左右與耶利米先知同時被擄到巴比倫。她的父母及親戚後來定居在 被擄之地,不再返回耶路撒冷。
以斯帖是波斯王宮所在地書珊城之亞比孩的女兒。她在幼年時,父母便雙雙亡故了,因 此她便由末底改撫養。末底改非常愛以斯帖,視同己出,而以斯帖也很聽話,視末底改 如父親,對他言聽計從。
以歷史名人而論,以斯帖確是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她在極端危難中解救了她的民族; 而就一般婦女而論,她是美麗迷人,意志堅定,心思慎密,信心卓越。集這些優點於一
身,所以,財富,地位,權勢等都不能腐蝕她崇高的品格。
至於這個名字是否適合這位天皇巨星,這就見人見智。
麥當娜在她的作品中融入了不同宗教和靈修的宗教主題,包括基督宗教(她從小就信奉 天主教)、印度教、佛教、蘇菲派和卡巴拉。不同的神學家、宗教社會學家和其他宗教 學者都對她進行了評論,而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廣播與 電子傳播藝術榮譽教授 Arthur Asa Berger 教授則表示她提出了許多關於宗教的問題。
由於她的突出用途,一位學者將她描述為「也許是我們這個時代第一位經常成功地運用 來自許多靈性文化和多種宗教傳統的圖像的藝術家」。
因為是主要公眾人物之一,麥當娜通常被認為是西方國家普及來自亞洲的古老精神傳統 (例如卡巴拉研究或瑜伽)的重要媒介。麥當娜有時會在宗教和世俗媒體上用流行的宗 教詞彙和術語進行類似的描述,包括「聖像」(Icon)一詞,她的名字出現在《牛津高 級學習詞典》或《Diccionario panhispánico de dudas》等參考文獻中,以說明其在當 代文化中的新用法。有些人對麥當娜抱持著疏離的看法,認為她是「巴比倫大淫婦」。
巴比倫大淫婦,是《新約聖經 啟示錄》中提到的寓言式的邪惡人物, 她與敵基督和七 頭十角的獸有關。「大淫婦」一詞,見於《啟示錄》第 17 章第 1 節、第 5 章、第 18 章 以及第 19 章第 2 節。
在天使的異像中,巴比倫大淫婦向啟示錄的敘述者拔摩島的約翰透露大淫婦的刑罰:
"拿著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來對我說:「你到這裡來,我將坐在眾水上的大淫 婦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
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帶我到曠野去。我就看見一個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上,那獸有七頭
十角,遍體有褻瀆的名號。那女人穿著紫色和朱紅色的衣服,用金子、寶石、珍珠為裝 飾,手拿金杯,杯中盛滿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亂的汙穢。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
祕哉,大巴比倫,做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我又看見那女人喝醉了聖徒的 血和為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我看見她,就大大地稀奇。"(啟示錄 17:1 -6)
巴比倫大淫婦不一定代表著西元前 539 年被居魯士大帝攻陷的古巴比倫的復活。相反, 她通常被認為代表羅馬 對早期基督徒來說是一個更現實的威脅。大淫婦「朱紅色 的獸」的 7 個頭可以理解為羅馬的 7 座山,在當時具有標誌性,以至於被描繪在硬幣上。
許多其他早期基督教作家和神學家也同樣將羅馬統治與即將到來的世界末日聯繫起來。
有些人認為它是《但以理書》中預言的「第四王國」 ,一個最終將被神國毀滅的異教 世界勢力。對許多當代(以及後來的)基督徒來說,羅馬顯然是巴比倫大淫婦,巴比倫 被描述為「統治地上君王的大城」(啟示錄 17:18)。
1996 年,麥當娜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孩子,女兒 Lourdes。嬰兒的父親是麥當娜的健身教 練 Carlos Leon。母親身份讓麥當娜重新思考自己的宗教成長經歷以及她想如何撫養 Lourdes。
「宗教信仰長期以來一直是她自我教育的一部分,」《麥當娜:反叛的生活》
( Madonna: A Rebel Life)作者 Mary Gabriel 寫道。「她研究了諾斯底主義和早期基 督教、佛教和印度教。她告訴一位義大利記者,「雖然我骨子裡是天主教徒,但我正在 尋找血液中的其他東西。」
麥當娜與電影製片人 Susan Becker 討論了她的困境,後者提到她正在參加一位拉比教 授的有關猶太神秘傳統卡巴拉的課程。直到 20 世紀中葉,卡巴拉還是一門深奧的學科, 僅供 40 歲以上已婚猶太男性學習,他們已經精通《妥拉》(Torah)的各個方面。但 一位名叫 Philip Berg 的被絕罰(Excommunication,字面上的意思是斷絕來往,俗稱 開除教籍)了的拉比開始向洛杉磯的所有人傳授這種古老猶太智慧傳統的一個版本。
Berg 的教導不需要任何猶太教或希伯來知識。Berg 吸引了一群荷李活明星的追隨者, 包括 Demi Moore、Ariana Grande、Britney Spears、Diane Keaton、Roseanne Barr、 Sandra Bernhard,以及最著名和熱情的麥當娜。她開始在卡巴拉中心上課,在那裡她
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她相信卡巴拉正是她所需要的,可以幫助她為母親的新角色 做好準備,」Gabriel 寫道。
暫時擱置卡巴拉中心所教導的內容的問題,以及它是否《光輝之書》(Zohar)中探討
的猶太神秘傳統有任何關係,從而開始了麥當娜和該中心之間的合作長期的關係,延伸 到支持她的慈善工作,特別是她透過她的組織 Raising Malawi 致力於在馬拉威建立兒童 醫院和學校。
她開始學習後不久,神秘主題開始融入她的歌曲中,從她 1998 年的專輯"Ray of Light" 開始。麥當娜曾經談到她前卡巴拉時代的自己:「在我思考之前我在想什麼?」她說。
「我不懷念當白痴的日子。」
麥當娜 2000 年的歌曲"Isaac"收錄在她的專輯《舞池裡的懺悔》(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中,以也門猶太歌手 Yitzhak Sinwani 為主角,他曾在洛杉磯和倫敦的卡 巴拉中心任教。Sinwani 用也門希伯來方言演唱,錄製了一首流行的也門猶太歌曲“Im Nin'alu”,其歌詞說,如果地球上的門關閉,天堂之門仍然敞開。
麥當娜借鑒了 Sinwani 歌曲的一些片段,圍繞他的部分構建了歌曲“Isaac”,並搭配了適 當的歌詞,包括「打開我的心,讓我的嘴唇說話」(open up my heart, and cause my lips to speak) 這是從詩篇 51 中採用的猶太禮拜儀式中的短語。這並不完全是卡
巴拉現代學術研究的創始人以色列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格哈德·朔勒姆(Gerhard Scholem, 1897 年 12 月 5 日 1982 年 2 月 21 日)的作品,但它確實表現出了對她的主題的基本 理解。
麥當娜自 1997 年以來一直是實踐卡巴拉的信徒,在生下女兒 Lourdes 後,研究了猶太
教的卡巴拉教派。她不是在猶太社區長大的,她沉浸在猶太教的大部分時間是小時候在 一個廢棄的猶太教堂裡度過的。麥當娜在訪談中透露,她在 20 歲出頭時就開始練習, 因為她想要過健康的生活方式。由於研究卡巴拉,麥當娜將她的名字改為以斯帖。她的
宗教信仰當時因參與一場許多人錯誤地認為是真實的運動而受到廣泛嘲笑。據她說,如 果傳統上是做一個好人,那麼我就是一個好人。
自封的卡巴拉大師 Philip Berg 創立並經營卡巴拉中心,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麥當娜
而引起了公眾的關注,麥當娜使該運動成為名人的首選目的地。
麥當娜最初是透過棟篤笑(Stand-up comedy)喜劇演員桑德拉 伯恩哈德(Sandra
Bernhard,1955 年 6 月 6 日 )來到 Berg 的卡巴拉中心的。伯恩哈德是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第一個被卡巴拉吸引的名人。1996 年,她將麥當娜介紹給洛杉磯卡巴拉中心。
儘管不是猶太人,麥當娜還是深入研究了自己的經歷,參加了猶太神秘主義和希伯來名 字以斯帖的兩門課程。
1999 年,她對電視名人 Larry King 說:「你知道,我是天主教
徒還是不是猶太人,這並不重要,我感覺很舒服,而且我喜歡在課堂環境中保持匿名。」
「我在尋找一些東西,」她繼續說道。「我的意思是,我開始練習瑜伽,你知道,我一
直在尋找生活的答案。為什麼我在這裡?我在這是要幹嘛?我的目的是什麼?我該如何 融入大局?我知道生活不僅僅是賺很多錢、取得成功,甚至是結婚和組建家庭。」
麥當娜與 Berg 及其妻子 Karen 的友誼日益加深,這位流行偶像在中心受到了 VIP 待遇, 甚至在她來訪時為她提供了更高品質的安息日餐。她也盡己所能:麥當娜為卡巴拉中心 位於梅菲爾區的倫敦分部提供了主要資金,並與 Berg 的兒子 Michael 共同創立了一家 兒童慈善機構,在洛杉磯中心設有辦事處。
在這專輯"Ray of Light"中,麥當娜稱讚卡巴拉中心提供了「創意指導」。她不再在周五 晚上舉辦音樂會,也為卡巴拉中心成員預留了演出門票。麥當娜的手腕上戴著標誌性的
紅繩。
「一旦麥當娜開始學習,一切都改變了,」喜劇演員兼卡巴拉中心成員 Roseanne Barr 告訴《洛杉磯時報》。「麥當娜有偉大的願景,並在世界上做了很多好事,但她的名聲 是如此巨大,以至於上帝、卡巴拉、rav [Philip Berg] 、Karen Berg 或天地都無法不有 所變化。」
2003 年,麥當娜開始撰寫兒童讀物,「因為她給孩子們讀的書沒有"道德信息",」
Gabriel 寫道。「麥當娜以卡巴拉為指導講述她的故事。第一部《英國玫瑰》(The English Roses)…講述了 5 個 11 歲女孩的故事,大致以[她的女兒 Lourdes 和她在學校 的英國朋友為背景。他們學到的教訓是關於嫉妒。該書出版的收益捐給了“兒童靈性”項 目,這是一個卡巴拉中心項目,旨在為兒童提供生活中所需的屬靈工具。這本書將 JK 羅琳(J.K. Rowling)的第五部《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從英國精裝小說暢銷書排 行榜的第一名中擠掉。」
以下直接引用維基百科:
「《英倫玫瑰》講述夏洛蒂、愛咪、葛瑞絲、妮可四個女生的生活,她們四人嫉妒一個
名叫娜娜的女孩。她們以為娜娜的人生很完美,因此而嫉妒她,但是娜娜很孤獨。娜娜 的母親在她小時候去世,她和父親住在一間小房子裡,為了生活她需要煮飯打掃。娜娜
沒有朋友,而她們這些英倫玫瑰認為娜娜很受歡迎、富裕、受寵,事實並非如此。」
「這是麥當娜的第一本童書。這本繪本於 2003 年 9 月 15 日由 Callaway Editions 出版 社在全球 100 多個國家發行,並翻譯成 30 多種語言版本。」
「2006 年,麥當娜開始繼續撰寫英倫玫瑰系列叢書。另一本繪本《英倫玫瑰 2:白馬 王子來了》並非由傑彿瑞插圖,而是由史黛西插圖(該系列叢書裡的唯一一次例外)。
首版精裝書於 2006 年 10 月 24 日由 Callaway 發行。五個女生的友誼在一個有魅力的
新學生到來之後經受考驗。」
然而,中文維基百科的資料並沒有告訴閣下,這是卡巴拉的讀物。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donna_and_religion
https://news.amomama.com/224229-madonnas-relationship-kabbalah-herrelig.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2023/oct/18/we-cannot-lose-our-humanitymadonna-addresses-israel-hamas-war-on-stage-in-london
https://forward.com/culture/572809/madonna-jewish-history-israel-rebel-life-marygabriel/
https://www.latimes.com/archives/la-xpm-2004-sep-24-oe-halevi24-story.html
https://www.timesofisrael.com/for-madonna-rabbi-philip-berg-was-a-ray-of-light/ https://religionsfacts.com/why-madonna-stopped-studying-kabbalah/
23- Philip Berg 與國際卡巴拉中心
新聞網站"The Times of Israel"於 2013 年 12 月 6 日發報的一則標題為"Kabbalah Centre sued by former followers"(卡巴拉中心被前追隨者起訴)的報導,副標題為 "Plaintiffs say they donated funds for a new building in San Diego and a children’s charity, but neither project was ever advanced"(原告稱,他們為聖地亞哥的一座新建 築和一家兒童慈善機構捐贈了資金,但這兩個項目都沒有進展)。
報導內容如下:
「總部位於洛杉磯的卡巴拉中心被前追隨者起訴,索賠超過 100 萬美元。」
「在 11 月 27 日向洛杉磯市高等法院提起的兩起訴訟中,原告聲稱,該中心向他們施壓, 要求他們“提供資金直至損傷”,以便從其領導人那裡得到“光”(the light)。」
「聖地牙哥房地產經紀人 Carolyn Cohen 表示,她和她的一家公司在該中心損失了約 81 萬美元,她聲稱該中心「採用了一種籌集資金的模式和做法……以使其自身致富」。」
「聖地牙哥企業主 Randi 和 Charles Wax(另一位原告)聲稱損失 326,000 美元。」
「在這兩起案件中,原告表示,他們被告知這些捐款專門用於聖地牙哥的一座新卡巴拉 中心大樓和一個兒童慈善機構。但他們表示,新中心從未建成,慈善機構也突然停止運 作。」
「已故拉比 Philip Berg 在耶路撒冷創立了卡巴拉中心。第一個美國業務於 1965 年在紐 約開始。」
「根據《洛杉磯時報》報道,Berg 的妻子 Karen(現任該中心的靈性總監)和她的兩
個兒子 Michael 和 Yehuda 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近年來,該中心既是美國和英國眾多訴訟的目標,也是發起者。 2010 年,美國國稅 局發起逃稅調查,目前尚無結果。」
「傳統的拉比權威多次譴責中心的教義和方法是對卡巴拉深刻神秘主義的曲解。然而,
Berg 家族透過吸引麥當娜、Britney Spears、Demi Moore 與 Ashton Kutcher 等荷李活 追隨者而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在發布上述新聞的兩個多月前,即 2013 年 9 月 20 日,卡巴拉中心創辦人拉比 Philip
Berg 在洛杉磯去世,他的國際卡巴拉中心將古老的猶太神秘傳統融入了現代風格,吸 引了一眾名人,但也招致了靈性和財務問題上的批評。據該中心稱,他已經 86 歲,但 一些新聞報導他的年齡為 84 歲。該中心宣布他因呼吸衰竭和肺炎死亡。
這位拉比於 2004 年中風,此後該組織一直由 Berg 夫人及其夫婦的兒子 Yehuda 和 Michael 領導。
星期四,麥當娜在給《紐約時報》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談到拉比 Berg 時寫道:「我從他
身上學到的東西比我見過的任何人都多。」她補充說:「他教我的一個概念,也是卡巴 拉教我的一個概念,就是你必須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你不能將發生的事情歸咎於其他人。
你的命運由你自己主宰。」
拉比 Berg 將卡巴拉與新紀元運動對自我實現的關注相結合,以 20 世紀末的眼光重新
詮釋了卡巴拉。例如,中心紐約分部提供的課程包括卡巴拉的力量 1、2 和 3 以及創建 你的關係。許多主流猶太領袖譴責拉比 Berg 提供了稀釋版的卡巴拉,歷史上卡巴拉被 認為是如此複雜和宏大,以至於只有 40 歲及以上、已經對《妥拉》(Torah)有深入 了解的已婚男性才被允許學習它。但 Berg 的崇拜者稱讚他讓卡巴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 更容易被女性、年輕人甚至外邦人所接受。
「這是一個複雜的遺產,」馬薩諸塞州牛頓中心希伯來學院拉比學校校長拉比 Arthur Green 週三表示。一方面,拉比 Green 說:「正統派和自由派猶太人都指責拉比 Berg 的江湖騙術(charlatanism)和小販主義(hucksterism)。他出售一瓶瓶被認為
是神聖的水,稱為卡巴拉水,並向參加他的課程的人收取高額費用,並且肯定變得相當 富有,這與歷史上任何先前的卡巴拉老師不同。」
另一方面,他說:「有些人從他的教義中受益匪淺,通過他找到了重返猶太教的道路。」
除了卡巴拉水之外,中心最具代表性的產品是一段紅繩(26 美元);據說,這條繩子 戴在手腕上可以抵禦邪眼。2003 年,Britney Spears 女士穿著這條繩子和白色緊身胸衣, 出現在《娛樂周刊》的封面上。
卡巴拉中心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其圖書出版部門,該機構出版了拉比 Berg 的許多作 品,包括《靈魂之輪:輪迴、你今天和明天的生活》(The Wheels of a Soul: Reincarnation, Your Life Today and Tomorrow)(1984)和《卡巴拉:星之連
結 猶太占星學科學》(Kabbalah: The Star Connection the Science of Judaic Astrology)(1992)。
「在中世紀的卡巴拉中,肯定存在轉世和占星術,」中心發言人 Jody Myers 週三解釋 道,他是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宗教研究教授,也是 2007 年關於該中心的書《卡巴 拉與心靈追求:美國卡巴拉中心》(Kabbalah and the Spiritual Quest: The Kabbalah Centre in America)的作者。「但 Berg 給了它核心清單。」
亦是由於這個原故,國際卡巴拉中心提供了占星術課程。該中心官方網頁聲稱:
「《Sefer Yetzirah》(或稱《創世之書》)由族長亞伯拉罕於大約 4,000 年前撰寫, 是第一本揭示有關恆星和行星及其如何影響我們的信息的書。它也不僅討論了宇宙的 DNA,還討論了靈魂的 DNA。根據亞伯拉罕的說法,這種靈魂 DNA 引導我們走上一
條道路,以最好地幫助我們將接受的願望轉化為分享的願望,並在這一生中實現成就。
透過我們的占星圖,可以深入了解我們的靈性 DNA 行星和恆星在我們出生的確切 時間和地點的位置。」
「卡巴拉曆法是陰陽曆,其中月份基於陰曆月,年份基於太陽年,每個月份對應黃道十
二宮之一。雖然卡巴拉占星學和傳統占星學(社會上流行的「流行」占星學)共享十二 星座名稱,但相似之處僅止於此。傳統的占星學告訴我們,我們的個人性格和生活是由 行星或恆星的位置預先決定的。卡巴拉占星學告訴我們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
「拉比 Berg 說:“星星上沒有什麼是不能改變的。”這是因為卡巴拉教導說,我們在前 世所做的選擇決定了我們這一世的起點,而我們這一世的選擇將決定我們的終點。因此, 決定是我們自己做出的,我們的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來到這一世是為了糾正 前世所犯的錯誤,我們的靈魂會選擇為我們提供最佳機會的確切時間:實現所謂的
“ tikkune”(或靈性修正),做出不同的選擇,並克服以前阻礙了我們靈魂的成長的局 限性。那麼,卡巴拉占星學會說,我們的生命不是由行星的排列決定的,而是行星的排 列是由我們的生命決定的。」
「每個星座都有其獨特的正面和負面屬性。因此,我們出生時的星座就像一張地圖,為
我們指明了自己的優勢,也指出了我們需要改正的地方。例如,那些出生在獅子座的人 具有影響許多人的不可思議的能力,但需要意識到來自自我的地方,這樣他們才能成為 光的純粹通道。雙子座雖然擁有智慧的天賦,但也往往難以做出承諾或堅持到底。因此, 雙子座出生的人會知道專注於堅持某件事並堅持到底是很重要的。」
「當我們理解這一點時,我們會發現占星圖上沒有「壞」的方面,只有不同的機會。卡 巴拉占星學使我們能夠意識到這些機會,使我們更容易實現我們的糾正,消除我們過去 創造的消極情緒,並從本質上成為我們自己實現的原因。」
「我們如何知道每個星座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是什麼?我們如何根據星座來識別我們的
tikkune 是什麼?卡巴拉學家教導說,22 個阿拉姆字母與希伯來語所用的字母相同,是 構成整個宇宙的基石。每個字母都揭示了創造的一個方面,因此就像 12 個占星符號中 每一個的 DNA。每個月由兩個阿拉姆字母組成:一個與統治該月份的行星相關,另一
個與相應的黃道帶星座相關(例如,與白羊座相關的兩個字母是 Hei,它創建了白羊座 的星座,而 Dalet,它創造了白羊座的守護星火星。就有獨特的優點和缺點。 」
其實整段說話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指出我們的生命不是由行星的排列決定的,而是行星的 排列是由我們的生命決定的。用一句四字成語來演繹,就是人定勝天。
據卡巴拉中心稱,Philip Berg 1927 年 8 月 20 日出生於布魯克林,原名 Shraga Feivel Gruberger ;一些消息來源給出的年份是 1929 年。
但不久之後,為了走一條不那麼傳統的道路,他將自己的名字美國化,並成為紐約人壽 保險公司的營業員。20 世紀 60 年代,他在訪問以色列時對卡巴拉著迷。
1971 年,在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後,他與 Karen Mulnick 結婚,兩人育有 8 個孩子。夫婦
一起對卡巴拉進行了深入研究,在 20 世紀 70 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都生活在以色列, 然後返回美國,在皇后區的家中開始了一個小型中心。
卡巴拉中心的運作相當安靜,直到 1996 年麥當娜開始參加洛杉磯分會。隨著時間的推 移,他們受到了 Elizabeth Taylor、Roseanne Barr、Monica Lewinsky 等名人以及許多 普通男女的光顧。
2006 年,該中心成為麥當娜慈善計畫的合作夥伴,該計畫旨在非洲東南部的馬拉威建 立一所學校。但正如《新聞周刊》2011 年報道的那樣,「該學院的 380 萬美元支出中, 只有 85 萬美元支付給了馬拉維。」該雜誌稱,「最大的一部分,即近 300 萬美元,是 由位於洛杉磯的卡巴拉中心辦公室花費的。」
2010 年,美國國稅局開始對卡巴拉中心的財務狀況進行調查;其範圍包括該中心在麥 當娜計畫「Raising Malawi」中的作用。美國國稅局發言人表示,該機構無法討論調查 的進展。麥當娜繼續了「Raising Malawi」項目,但不再讓卡巴拉中心參與其中。 很多正統的猶太教學者指責 Philip Berg
所教的是膚淺化版本的卡巴拉,這就令人不期
然想起另一位名人,這位仁兄就是《當和尚遇到鑽石》(The Diamond Cutter: The Buddha On Managing)的系列作品的作者麥可 羅區(Geshe Michael Roach,1952 年 12 月 17 日 )。
麥可 羅區格西曾在藏傳佛教達賴喇嘛之傳承下學習,於 1983 年出家成為僧侶,是第一
位取得格西學位的美國人。格西的漢語意譯為善知識、善友,是善知識(dge ba'i bshes gnyen)的略稱,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僧侶經過長期的修學而獲得的一種宗教學位。
1999 年麥克·羅區格西撰寫《當和尚遇到鑽石》,分享他運用佛教智慧幫助安鼎國際鑽 石公司成長的經驗,此書被翻譯成 30 種語言出版。2009 年他集合亞洲經典學院及鑽石 山大學的弟子,創立金剛商業學院(Diamond Cuter Institute),教導企業用《金剛經》 獲得成功,這個學院在全球多個國家舉辦課程,同時他也有在許多國家的大學及企業演 講。
或許,麥克 羅區格西就是佛教版的拉比 Philip Berg。無論如何,即使麥克 羅區格西不
對勁,也不等於佛教本身不對勁,同樣地,拉比 Philip Berg 有問題,也不代表卡巴拉 有問題。
參考自:
https://www.timesofisrael.com/kabbalah-centre-sued-by-former-followers/ https://www.nytimes.com/2013/09/21/us/rabbi-philip-berg-who-updated-jewishmysticism-dies-at-86.html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americas/philip-berg-dead-farewell-tothe-rabbi-who-made-kabbalah-the-religion-of-stars-8822748.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on-faith/philip-berg-dies-controversialrabbi-with-celebrity-followers/2013/09/21/f8572a5a-22c9-11e3-966c9c4293c47ebe_story.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ilip_Ber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bbalah_Centre
https://www.kabbalah.com/en/pages/what-is-kabbalah/
https://www.kabbalah.com/en/articles/kabbalistic-astrology/
結語
猶太教是一個很獨特的宗教,因為,若從教義來看,這是一個十分排他的宗教,但從信
徒的言行而言,就不能算是排他,因為猶太人從不要求別人改變自己信仰來遷就他們。 你不打擾他們,他們也不會打擾你。
有些宗教,對於宣教特別熱心,不用說各位也知道所指的是那個教。其實,宣教士有很
多,有的很出名,有的默默無聞。出名的,是因為經常被提及,人人都想叨光一下,經
常提及,是因為普遍對這些人物的評價都比較正面,對教會的聲譽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 默默無聞的,很有可能是有些人不想某些事情被人知道。
恐怕沒有多少人聽過 Charles Colcock Jones 這個名字。
Charles Colcock Jones Sr.(1804 年 12 月 20 日-1863 年 3 月 16 日)是美國長老會牧
師、教育家和喬治亞州自由縣的種植園主。他既是奴隸主,也是一位熱心的奴隸傳教士。
這位仁兄曾經出版過一部著作,書名是《如何令到一個黑鬼變成基督徒》(How To Make A Negro Christian)。
以下節錄書中原文:
[What will be the benefit of giving enslaved Afrikans christianity?] "It is a matter of astonishment, that there should be any objection at all; for the duty of giving religious instruction to our Negroes, and the benefits flowing from it, should be obvious to all. The benefits, we conceive to be incalculably great, and [one] of them [is] there will be greater subordination . . .amongst the Negroes (page 52)."
譯文:
[給予被奴役的非洲人基督教有什麼好處? ]「令人驚訝的是,竟然有人反對;因為向我 們的黑人提供宗教教育的義務以及從中產生的好處應該是我們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難 以估量的,其中之一就是黑人之間將有更大的從屬關係(第 52 頁)。」
這位傳教士制定了用於控制自由黑人和奴隸的各種策略和宗教工具。
他用嚴厲的措辭描述了他所認為的黑人普遍缺乏品格和普遍存在的惡習,以及他們依賴 白人來克服這些問題。他認為他們的推理是野蠻的。
這本書是一本手冊,講述如何利用信仰體系讓黑人變得溫順並服從「白人主人」的利益。
他證明基督教與奴隸制的合理性並使其和解。
並且說,基督教福音必須以未受教育的奴隸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現,並且必須盡可能在兒 童早期灌輸。他所描述的處理奴隸狀況的指導原則是只關心精神,而不是世俗、政治或 公民。
這裏也不用一再長篇大論,只需以幾句說話總結,就是 Charles Colcock Jones 無意解 放黑奴,只是想利用宗教作為手段令到黑人更加順服白人。再補充一句,因為作者覺得 黑人比白人低等。
元世祖( 1215 年 9 月 23 日 1294 年 2 月 18 日)於 1260 年設立中書省,1263 年設立 樞密院,1268 年設立御史台等等國家機構;設置大司農司並且提倡農業;尊孔崇儒並 大力發展儒學等推行漢法的政策。
元仁宗(1285 年 4 月 9 日 1320 年 3 月 1 日)是中國元朝第四位皇帝及蒙古帝國第八 位大汗。皇慶改元(1312 年)仁宗將其儒師王約特拜集賢大學士,並將王約、李孟「興 科舉」的建議「著為令甲」(《元史》列傳第六十五王約)。皇慶二年(1313 年)農曆 十月,仁宗要求中書省議行科舉。中書省官員建議只設德行明經一科取士,仁宗同意。
皇慶二年農曆十一月十八日(1313 年 12 月 6 日),元仁宗下詔恢復科舉,以朱熹集注 的《四書》,即《四書章句集注》為所有科舉考試者的指定用書,並以朱熹和其他宋儒
注釋的《五經》為漢人科舉考試者增試科目的指定用書。指望中舉的讀書人必須熟讀, 不得另外解釋。明清兩朝沿用該做法。
這一變化最終確定了程朱理學在今後 600 年裡的國家正統學說地位,因為後來明清兩
朝的科舉取士基本上沿襲元朝的科舉制度及實施辦法,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以發展、 充實和完善。
在位期間,元仁宗減裁冗餘員,整頓朝政,推行「以儒治國」的政策。同時將有關風紀 的「格例條畫」分類編整合了一部關於綱紀、吏治的法典《風憲宏綱》。
宋朝進士科考,其主要內容均來自儒家經典,如《論語》、《春秋》、《禮記》、《周 易》、《尚書》等。元朝則首次將宋儒的理學作為考試內容和評判標準。《元史·順帝 本紀》中說到,「貢舉法行,非程、朱學不試於有司,於是天下學術凜然一趨於正。」
元朝科考的內容規定,使程朱理學一下變為官方認定的正統。這對後世理學的發展,產 生了極大的影響。元朝對科考內容的改變,直接決定了此後約 600 年間科舉的內容, 也直接影響了其間文人的努力方向。
開科取士之後,為了抑制漢人,依然實行民族不平等政策,照顧蒙古人色目人這些少數 民族。會試名額是 300 人。其中,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各 75 人。表面看似公平, 其實分攤到各族群頭上則非常不合理。以當時中國人口看,漢人、南人大約占了總人口 的 95%以上,蒙古人和色目人加起來不過 5%左右。但是兩者的錄取數相等,這造成兩 者的錄取概率差別極大。
元仁宗按照了以前中原治理國家的方式來對元朝進行改革,是希望對蒙古的貴族和各個 諸王的權力進行削弱,但是蒙古族的貴族和各個領地的諸王對於他們所管理地區的權力 還是非常的強大,所以最終也沒法如願以償。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儒家思想的功能,由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統治者已經深深地明白 到它是一件有用的統治工具。
讀過歷史都知道,元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維護其特殊利益,在推行階級 壓迫政策的同時,又推行了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的高壓政策。把全國各族人民分為蒙古、 色目、漢人和南人 4 個等級。元朝在法律條文中,為蒙古人和色目人規定了許多特權, 蒙古人毆打漢人,漢人不得還手;如蒙古人殺漢人,可以罰款或出征抵罪;蒙古官員犯 法,須選擇蒙古官員斷罪,其官官相護可想而知。在科舉考試中,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考 試科目比南人和漢人少,而在錄取名額上則優於南人和漢人。
近人把知識分子稱作了「臭老九」,這個稱呼大概就是源於元朝的「九儒十丐」,根據 鄭思肖著作《鐵函心史》中記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 丐。即然儒生地位接近乞丐,蒙古人又何來會尊孔崇儒?
羅馬帝國利用基督宗教,就和元朝皇帝利用儒學的情況類似。
公元 313 年,羅馬帝國統治者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the Great,272 年 2 月 27 日 337 年 5 月 22 日)和李錫尼聯合頒布「米蘭敕令」,宣布羅馬帝國承認基督教為 合法宗教,基督徒擁有信仰自由。
「米蘭敕令」以信仰自由的精神,首次將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置於平等地位,促進了基督 教的傳播與發展。在此基礎上,393 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47 年 1 月 11 日 395 年 1 月 17 日)宣布基督教為國教,基督教伴隨羅馬征服者的鐵蹄散布到 亞歐非的土地上,最終隨著一次次基督教傳教的浪潮,到達世界各地。
羅馬人對基督徒的迫害從皇帝尼祿開始,這位皇帝本人堪稱羅馬文化中「惡」的化身, 他貪婪、殘暴、縱慾,並且極度憎惡基督徒。在尼祿時代,基督徒逐漸被從猶太人中區 分出來,被當成非法宗教團體。羅馬史學家塔西佗記錄了尼祿時期對基督徒的暴行:基
督徒被送進鬥獸場,遭猛獸撕咬而死,或被釘在十字架上、被點燃當作照明的燈火,女 性基督徒遭羞辱姦污。
君士坦丁最初以西部奧古斯都身份上位,到「米蘭敕令」頒發時,他已成為帝國西部唯 一的統治者。一方面,基督徒雖遭迫害,但其信眾人數依舊逐漸增加,影響範圍也日益 擴大。另一方面,公元 3 世紀以後,羅馬帝國的經濟和政治逐漸顯露出危機,整個社會 形成悲觀、絕望的氣氛,從宗教中尋求解脫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要求。到戴克里先時代, 羅馬政府軍隊、甚至元老院中都有大量基督教的信徒,而到「米蘭敕令」頒布前夕,羅 馬境內基督徒人數已達 500-700 萬之間,將近全國人口的 10%。面對這樣強大的由信 仰集合起來的群體,君士坦丁識時務地選擇由合作代替對抗。
君士坦丁從何時皈依基督教無明確記載,最通常的一種說法是,公元 312 年,君士坦丁 在米爾維亞大戰馬克森提烏斯,爭奪西部統治權。開戰前,君士坦丁看到天空中閃耀的 火焰十字架,並伴有神奇字跡:以此克敵。據稱,君士坦丁作戰時,命令士兵在頭盔和 盾牌上漆上了標誌基督教的希臘字母,最終大獲全勝。君士坦丁將勝利歸功於上帝,自 此皈依。
自此之後,君士坦丁利用基督教統一思想、強化皇權,而基督教有了皇帝作為保護傘, 發展傳播速度也大大加快,之後千餘年的西方世界,教權和皇權的結合的種子在此時已 經埋下。
蠻族時期的日耳曼人做的最重大的一件事,就是滅亡了西羅馬帝國,在羅馬的廢墟上建 立了自己的國家和文明,而且還逐步發展崛起,其背後的秘密在於蠻族日耳曼的基督教
化。日耳曼在征服羅馬帝國的過程中吸收了基督教這個文化內核,使其有一種凝聚且持 續生長的力量,在之後的一千多年裏,二者相互纏繞,相互融合,共同塑造了德意志歷 史的基本面貌。
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和狄奧多西一世之後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教會很有力量,後來帝
國雖然衰落,教會卻保留下來,日耳曼人改信基督教,實際上是得到了一個盟友;原有 的武化傳統、集體主義、服從首領精神這些傳統在基督教這個盟友宗教的加持下,反而 進一步得到塑造和升華。
同時,基督教藉助日耳曼人的擴張,也使自己傳播得更廣。總括而言,就是政治與宗教 之間的互相利用。
說回君士坦丁,他對基督教派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君士坦丁召開了尼西亞會議──基 督宗教第一次大公會議 (325 年)。亞流(或稱阿利烏;天主教稱亞略)和亞他那修 (兩位神學家提出了相互對立的學說)在會議中,重點是在於是否要讓耶穌擁有多少神
性與確定三位一體。有些人說耶穌膝下有子,其實現在沒有足以支持此論點的文獻,但 是,耶穌是凡人的傳言卻有可能是真的。所以,君士坦丁大帝為了使異端不再抗議,便 舉辦此會議,並告訴現場所有人若將耶穌神化,異端份子便可能不再抗議。最後會議通
過了《尼西亞信經》,結束了這場論戰。《尼西亞信經》成了正統的基督教學說。值得 注意的是,雖然尼西亞大公會議的結論是支持亞他那修的,但亞他那修曾斥責君士坦丁 為敵基督,君士坦丁之後轉而支持亞流派。
一件最匪夷所思的事是,君士坦丁直到臨終時才肯正式信奉基督教受洗,他接受亞流派
的洗禮,原因在於基督教信仰發展的初期信徒相信洗禮具有洗清罪惡之功效,在黑馬及 游斯丁的時代,洗禮可以洗除以前一切的罪過這樣的思想已經相當普遍。換句話說,未 到臨死的一刻,這位皇帝也未打算停止作惡。
亞流派究竟是甚麼神學思想?亞流派認為,《聖經》說明耶穌基督次於天父,基督是介 於神與人之間的半神。亞流派拒絶使用「本體相同」這個詞語去描述基督(子神)與父 神的關係,而是採用「本體相異」來描述。但這些東西也不值得各位太過深究,最重要 的是,必須知道,亞流派的教導在不同的大公會議中都被斥之為異端。
《尼西亞信經》是第一和第二次大公會議關於基督教信仰的一項基本議決,主張聖子和
聖靈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和發出而非受造;確定了神乃三位一體的理論,正所謂 「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的神本質為一而並無分裂」(希臘語:Πατέρα, Υἱὸν καὶ Ἅγιον Πνεῦμα, Τριάδα ὁμοούσιον καὶ ἀχώριστον)。接受並且信奉此信經的有天主
教會、正教會、東方正統教會以及其他新教主要教派(包括浸信會,長老會,神召會, 弟兄會,福音派,改革宗,聖公會和信義宗(路德宗)等)。
君士坦丁召開了兩次尼西亞會議,通過了《尼西亞信經》,成為日後被一般人定義為正 統神學的基礎,然而,君士坦丁本人支持亞流派,此派別在不同的大公會議中都被斥之 為異端,即是說,今時今日我們稱之為正統的教派,其權威就是來自一個當時人認為的 異端。
所以說,宗教只不過是一件統治工具而已,無需太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