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藝復興 — 愛默生與超驗主義發展史

Page 1


目錄

前言

1 - 美國的底蘊竟然是印度教!

2 - 美國孔子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3 - 我命由我不由天

4 - 何謂「超靈」?

5 - 環保之父 亨利·大衛·梭羅

6 - 女權運動先驅 瑪格麗特·富勒

7 - 超驗主義是否宗教?

8 - 影響愛默生與梭羅的印度社會改革思想家

9 - 第一位踏足美國的印度瑜伽師

10-吠檀多不二論哲學淺介

11 -吠檀多不二論與《奧義書》

12- 美國電影隱藏着印度教元素

13- 《聖經》中的不二論

14- 另一位不能不識的瑜伽大師

15- 吠檀多對尼古拉 特斯拉的啟發

16- 《薄伽梵歌》如何影響奧本海墨?

17- 印度教與猶太教

18- 吠檀多不二論與卡巴拉

19 - 近代美國三大靈媒

20- 兩位述而不作的Guru

結語

前言

德國社會學者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 年 4 月 21 日 1920 年 6 月 14

日)1905 年的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引起研究資本主義領域學者的 關注。一直到其死後,仍然爭論不休。

在該書中,韋伯論述了兩個重要問題:西方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生及其本質;社 會倫理與經濟行為的關係。該書在肯定精神與文化因素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巨 大的推動力的前提下,闡述了新教倫理與潛藏在資本主義發展後面的某種心理 驅動力(即資本主義精神)之間的某些關係。

新教以一種文化的地位”並且以之作為手段來創造一個“上帝的工具”,創造一個 能夠服侍上帝和造世主的人。韋伯主張這種在精神上的差異便是導致資本主義 在西方文明發展繁榮、卻遲遲沒有在其他地方出現的原因。

清教徒是創業精神的代言人,他們認為人開創產業必須禁慾和儉省節約。他們

限制一切縱欲、享樂甚至消費行為,將消費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產性投資 和擴大再生產上,如此必然導致資本的累積和產業的發展。不是縱慾和貪婪累 積了財富,而是克制和禁慾增長了社會財富。

大約在 16 世紀末到 17 世紀初,信奉新教的英國清教徒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宗 教改革運動,宣布脫離國教,另立教會。但清教徒在國內遭到政府的嚴厲鎮壓 和教會勢力的殘酷迫害。正是在此時,北美大陸向清教徒發出了「召喚」。眾 所周知,哥倫布偶然間發現的這塊新大陸地域遼闊、物產豐饒,最重要的是這 塊大陸上沒有國王、議會和劊子手,完全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

應著上帝的“召喚”,帶著美好的希望,懷著對“淨土”的嚮往,清教徒們跨越浩渺 大洋來到遠離故鄉的土地。他們最初的理想是建立一個純粹的基督新教社會。

時至今日,美國雖然沒有國教,但美國的確是以信仰基督教新教為主的國家。

如果根據馬克斯·韋伯的理論,美國能夠有今日的成就,就是因為得力於大部份 國民都是新教徒。

先看看美國的硬實力,所謂硬實力,就是經濟力量,它是一切教育、政治、軍 事、科技的基礎。要了解美國經濟上的堀起,首先就要認識一個人,他就是美 國慈善家、企業家、20世紀初的世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1835年11月25日 1919年8月11日)。

1880年代末,卡內基鋼鐵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生鐵和焦碳製造者,每天大約能 生産2000噸生鐵。1888年卡內基收購了競爭對手Homestead Steel Works;1901 年,他以4.8億美元的價格賣掉了卡內基鋼鐵公司,當時卡內基鋼鐵公司生産的 鋼鐵已經占全美鋼鐵銷售總量的25%。在事業高峰期時,卡內基是世界第二富 豪,今天他更被視為人類近代歷史上第二富,僅次於與他同時代的洛克菲勒。

卡內基在19世紀末領導了美國鋼鐵工業的擴張,並成為歷史上最富有的美國人之 一。他成為美國、英國和大英帝國的一位領先慈善家。他1889年發表的文章宣

揚“財富的福音”,呼籲富人用自己的財富改善社會,表示支持累進稅和遺產稅, 激發了慈善事業的熱潮。

卡內基的父母是來自蘇格蘭的清教徒移民,他自小便受到新教信仰的薰陶,看 來,他的成功正好印證了韋柏的說法。

表面看來,確實如此,但如果仔細研究一下,却是另一個故事。

卡內基在自傳中將他的家人描述為溫和的長老會信徒,並寫道他的家庭中「沒 有一個正統的長老會信徒」;他的家族中的許多成員都與加爾文主義保持了一 定的距離,其中一些更傾向於新耶路撒冷教會(The New Jerusalem Church 或 簡稱 The New Church)。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家人就引發了激烈的神 學和政治爭論。他的母親迴避了宗教話題。他的父親在一次關於嬰兒詛咒的佈

道後離開了長老會教堂,但據卡內基說,他自己仍然非常虔誠。

卡內基目睹了19世紀蘇格蘭在宗教和哲學方面的宗派主義和衝突,因此與有組織 的宗教和有神論保持了距離。

他也準備過(但沒有發表)一篇演講,在演講中他表示相信「萬物皆源自於無

限而永恆的能量」(明顯違反新教教義)。據記錄,卡內基與巴哈伊信仰 (Baháʼí Faith)創始人Bahá'u'lláh的長子Abdu'l-Bahá在 1912 年至 1913 年之間 有一段短暫的通信往來。在這些信件中,其中一封全文發表在《紐約時報》上, 卡內基被譽為「人類世界的熱愛者和世界和平的創始人之一」。

巴哈伊信仰的基本教義可概括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類一體」。

巴哈伊的漸進宗教啟示觀導致的結果是,他們接納世界上主要宗教的有效性, 認為這些宗教的奠基者和中心人物都是上帝之顯示者。其中包括:耶穌、穆罕 默德、摩西和釋迦牟尼等。

在新教教徒看來,這些都是絶對無法接受的。

此外,還有一件更為奇怪的事。

美國作家拿破侖·希爾(Napoleon Hill,1883 年 10 月 26 日 1970 年 11 月 8 日)

20 歲時為一份雜誌採訪了卡內基 3 天,結束時,卡內基說,如果委託年輕的希 爾一項他自己想完成,卻已力不從心的任務 訪問,研究眾多成功人士,總 結他們的成功經驗和規律,給他人及後人以精神指導,希爾願不願意接受。希 爾在半分鐘內就表示接受,而且堅定說他會有始有終。其後,希爾採訪了 500 多位成功人士。在研究和思考他們的成功經驗基礎上,再憑著個人的毅力,他 找到了成功人士的人生真諦,寫下膾炙人口的成功法則,使他成為最著名的勵 志導師。

拿破侖·希爾和 Rosa Lee Beeland 於 1937 年出版的一本書,名叫《思考致富》

(Think and Grow Rich)是被宣傳為個人發展和自我完善的書。這本書被認為 是個人發展領域的經典之作,在塑造人們對成功和財富的看法方面產生了廣泛 的影響。

拿破崙·希爾在《思考致富》一書中概述了致富的 13 個步驟:

1. 願望:從實現特定目標或結果的強烈願望或雄心開始。

2. 信念:對自己和實現目標的能力有堅定不移的信心。

3. 自我暗示:使用正向的自言自語和肯定來強化你的信念和目標。

4. 專業知識:獲得實現目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5. 想像:利用你的想像想像你的目標並看到自己實現它。

6. 有組織的計畫:制定詳細的行動計畫以實現您的目標。

7. 決定:做出堅定的決定,執行你的計劃,永不放棄。

8. 堅持:即使面臨障礙或挫折,也要繼續朝著目標努力。

9. 智囊的力量:讓自己周遭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他們支持並鼓勵你。

10. 性轉變之謎:利用性能量的力量來激發你的慾望和動力。

11. 潛意識:利用潛意識的力量來幫助你達成目標。

12. 大腦:用大腦進行分析和規劃,做出決定並採取行動。

13. 第六感:相信你的直覺和內在指導可以幫助你做出正確的決定並實現你的目 標。

在第十一項和第十三項明顯地違背新教的基本教義,為何卡內基會給予人們如 此奇怪的建義,看起來非常像神秘主義,有如煉金術一樣。如果當時的卡內基 是虔誠的新教教徒,社會上根本就不會有人相信這些話會是他主張的。

《財富的福音》是卡內基於1889年6月寫的一篇文章 ,描述了美國新上層階級的 慈善事業責任白手起家致富。這篇文章發表在美國建國評論雜誌《北美評論》 。

後來它在《頗爾美爾公報》上以《財富的福音》的形式發表。卡內基提出,應

對財富不平等新現象的最佳方式是富人以負責任和深思熟慮的方式利用他們的 剩餘資金(類似於「貴族義務」的概念)。這種方法與傳統的遺贈(遺產)和 其他形式的遺贈形成鮮明對比,傳統的遺贈是財富被傳給繼承人,卡內基則主 張財富被遺贈給國家用於公共目的。慈善事業歷史學家本傑明·索斯基斯

(Benjamin Soskis) 將這篇文章稱為現代慈善事業的「原始文本」。

卡內基的思想亦成為日後美國企業家創造財富的原動力。

但是,從上述資料可以明顯地看出,世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的真正信仰不 是新教。

究竟有甚麼是真正和新教有關的呢?

在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教會司鐸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 1546年) 發起宗教改革運動,主張「因信稱義」,法國宗教改革家加爾文(Jean Calvin, 1509 1564年)在馬丁・路德基礎上,強調「預選說」與「獨作說」。認為上

帝早已擇定天選之人,這些人將在死後上天堂永生,而其他人則會下地獄。宗 教信仰帶來的「天選觀」,讓北美白人自覺高人一等,成為擁奴派最強而有力 的論點。

1701年,時任麻省殖民地法官薩芬(John Saffin,1626 1710年),直接以基督

教觀念強調奴隸制度的正當性,表示《聖經》認可蓄奴的行為,先知亞伯拉罕 就有畜養奴隸,「效仿亞伯拉罕的蓄奴行為,就代表毫無保留接受祂的信仰」。

當地清教徒牧師Cotton Mather(1663 1728

年)亦稱,黑奴與印地安人皆是上

帝恩賜給祂所揀選子民的珍貴禮物,強調黑奴即使受洗,也不會改變其奴隸身 份,所以不會對奴隸主造成損失。更有奴隸主認為:「非洲黑人並非完整的人

類,他們天性駑鈍,文明落後,既無法領略基督教教義,而基督教的力量也無 法改變他們,所以他們為人類主流文明所主宰,這是歷史的必然,勢所難免」。

不要搞錯,清教徒(Puritan)是指要求清除英國國教會內羅馬公教會儀式的改 革派新教徒,是正統的基督新教,並非異端。

說完美國的硬實力,如今就討論一下美國的軟實力。美國的核心價值是自由、 平等、博愛,在實踐上,就由解放黑奴開始。

作為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 1865年4月15

日)領導了美國經歷其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爭和最為嚴重的道德、憲政和政治 危機 南北戰爭。經由此戰,他維護聯邦的完整,廢除奴隸制,解放所有奴 隸,增強聯邦政府的權力,並推動經濟的現代化。也因此美國學界和公眾時常 將亞伯拉罕·林肯稱作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年輕時的林肯對宗教持懷疑觀點,而在一位傳記家的筆下甚至是「破壞偶像 者」。他從未加入教會,但時常與妻子一同參加教堂活動。對於個人信仰的問 題他較為緘默,並尊重其他人的信仰。林肯從未明確宣布自己的信仰,但他的 確相信塑造事物的全能自然神,1865年,他已開始在演說中表達此類觀點。

1840年代,林肯支持需要主義,這一主義認為人的思想是為某種更高的力量所 控制的。1850年代,林肯認可廣泛意義的「天命」,甚少使用福音派的語言或 意象;他對國父們的共和主義思想的尊崇幾乎達到虔誠的程度。

在林肯的時代,美國國內流行着一種哲學,叫做超驗主義 (Transcendentalism)。

讓我們來看看他的葛底斯堡演說文本的摘錄,看看他的平等概念如何散發出超 驗主義理念:

「七又四分一年前,我們的父輩在這片大陸上建立了一個新國家:在自由中孕 育,並致力於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張。」(林肯 1863)

「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中蘊含的「不言而喻的平等真理」的思想與「每個靈 魂神聖平等」(Gura)的超驗主義觀念相稱。美國獨立戰爭後,性別品質的承 諾曾經是超驗主義者社會願景的首要關注點,其範圍擴大到涵蓋所有人類的平 等感,特別是在美國內戰的動盪時期。

超驗主義者相信所有人類都有能力超越“物質世界”,以實現所謂的“超驗主義體

驗”。超驗主義者認為,所有人類都被賦予了這種超驗的能力。看來,林肯正是 從這種對人類潛力的非常特殊的普遍化方法中恢復了他對平等觀念的概念。

在我們檢視先驗主義對林肯政治思想的影響(主要是在他的葛底斯堡演說中) 的過程中,讓我們考慮一下該演說文本中另一個廣為人知的摘錄 這次將林 肯的民主概念置於聚光燈下:

「……這個國家在上帝的領導下將獲得自由的新生──而民有、民治、民享的政 府將不會從地球上消失。」(林肯 1863)

林肯和超驗主義運動的代表們共同關心的似乎是民主的概念。美國傑出的超驗 主義人物,如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

日 1882年4月27日),開始了民主的理論化,最終推廣了一種將「眾多的國家 轉變為單一的國家」的哲學。回顧上面摘自林肯葛底斯堡演說的摘錄,我們感 覺到愛默生所倡導的民主概念同樣浮出水面,主要體現在林肯賦予美國政府的 明確使命的「統一」概念中。

強調超驗主義對亞伯拉罕·林肯影響的另一種方法是看看政治領袖林肯和美國著 名超驗主義詩人華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 1892年3月26日) 之間非常有趣的關係。林肯和惠特曼似乎對民主有著相似的(即使不是完全相 同的)概念。Setzer (1999) 在她的文章「惠特曼、超驗主義與美國夢:透過語 言與自然政府結盟」中寫道,評論了惠特曼的超驗主義民主概念:

在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時,惠特曼問自己聯邦在哪裡?他決定,它應該存在 於該國公民的心靈和頭腦中,存在於他們對自然化的參與中,而不是存在於紙 上的憲章中:「透過紙張和印章或強迫將人們團結在一起,這不算什麼, 這只 能將人們聚集在一起,將所有人聚集在一個活生生的原則中 」。

除了林肯總統受超驗主義影響之外,整個民權運動都與這個學派有密切關係。

哲學家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 1862年5月6日)

是超驗主義奠基人之一,他的文章《抵抗公民政府》(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在死後以《 公民抗命》(Civil Disobedience)的名義出版,使

這個詞在美國流行起來,儘管這個概念本身已經被實踐了更長時間。它激勵了 1800 年代末美國婦女選舉權運動的蘇珊·B·安東尼 (Susan B. Anthony) 、1910 年 代的薩阿德·扎格盧爾 (Saad Zaghloul)等領導人,這些領導人在1919 年反對英國 佔領的埃及革命中達到頂峰,還有20 年代印度的聖雄甘地 (Mahatma Gandhi) 抗議印度獨立,反對大英帝國對印度的統治。馬丁路德金和詹姆斯貝維爾在 19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中的和平抗議包含了公民抗命的重要面向。儘管公民抗 命在法庭上很少有正當理由,金認為公民抗命是尊重法律的表現和實踐:「任 何人如果違反了良心告訴他是不公正的的法律,並且願意接受入獄的懲罰,喚 起社會良知,認識到法律的不公正,就是在此刻表達對法律的最高尊重。」

馬丁·路德·金在他的自傳裡提起,1944 年他首次閱讀《公民抗命》而接觸到非暴 力抗爭的概念。他在自傳裡寫道:

「為了阻止奴隸制度的版圖擴至墨西哥,梭羅因反對這場不義之戰,拒絕繳稅 而入獄。我由此知道了非暴力反抗的原理。他提倡不和惡勢力妥協的理念使我 震撼不已,讓我一讀再讀。

我開始相信,不向惡勢力妥協是一種道德責任,就和行善一樣。沒有人比亨利· 大衛·梭羅更傳神更熱誠地表現這個想法。藉由他的文字,見證他的為人,我們

傳承了這一種具原創性的抗議方式。梭羅的教誨在公民運動中重燃,甚至比以 前都還熱烈。梭羅倡導一個正直的人不應忍耐不義之事,而是要堅持對抗邪惡, 無論場合地點,在全國各地的抗爭運動,其實都是梭羅理念的延續。」

事實證明,韋柏的理論並不適用於美國。綜觀今日世界,要了解全球格局,必 需先認識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但是,若要認識美國的話,就必需首先明白甚麼 是超驗主義。

1 - 美國的底蘊竟然是印度教!

如果有人問美國的傳統是甚麼,最膚淺的回答就是新教福音派。為甚麼?因為 福音派基督徒人數最多的國家就是美國,大約四分之一的美國人都是福音派,

因此福音派在美國政治中也有很強影響力。至 20 世紀 70 年代後,福音派已成 為美國的第一大教派。

福音派二戰後發展極為迅猛,根據研究,1960 年至 2000 年間,福音派信徒的 增長速度是全球人口增長率的 3 倍、伊斯蘭教人口增長率的兩倍。福音派在拉 丁美洲、非洲的諸多開發中國家發展尤其快速。以巴西為例,雖然富裕階層與 貧困階層依然大部分信仰天主教,福音派在新興的中下階層中卻有很大吸引力。

根據 2016 年的統計,世界上大約有 6.2 億人是福音派。換言之,世界上每 4 名 基督徒中就有一人是福音派。福音派(evangelical)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遵從近 現代福音主義(new evangelicalism/conservative evangelicalism)的派別,強

調基督徒個人跟耶穌基督之關係,而且重視將基督宗教價值觀融入社會,其主

要特徵是直接通過傳播基督來到的福音及傳遞基督的信息,達成耶穌教義的傳 播。相比其他基督新教派別,福音派往往具有更強烈傳福音的意願。

以佛教作為例子,通常,華嚴宗、天台宗、法相宗都是義理非常高深的宗派, 由於曲高和寡,因此,在民間最受觀迎的,還是淨土宗。因此,一個宗教增長

迅速,不是因為它的教義比較優越,而是它比別人更為貼地。換句話說,即是 對能力的要求最低。

問題是,世界精英都集中在美國,而作為精英,思想自然比起一般人更有深度, 看得上眼的,都不會是因為其有多貼地。美國向世界輸出的,不只有高科枝, 還有大量美國文化正在領導着全球。然而,在美國文化中,尤其是流行小說、 漫畫以及荷李活最叫好叫座的電影,我們很少看到有任何福音派的內容。

美國文化的祖宗就是美國文學,美國文學開始擺脫歐洲文學的影響,建立自己

獨特風格,一切都是始於一位近代人物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 1882年4月27日)。

愛默生是19

世紀美國的一位傑出文學家和哲學家,被譽為美國文明之父,他生於 1803年,在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愛默生在哈佛大學學習,畢業後曾擔任講師, 並遊歷歐洲,結識了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愛默生對國家的貢獻無論在 文化領域還是社會層面都是顯著的,他的思想與作品不但激發了美國個人主義 的傳統,而且對全球的文學和哲學產生深遠影響。

愛默生的文學影響體現在他塑造了美國獨特的個人主義傳統,他強調個體的獨

立和自主思考,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追求自己的真實自我,而不是被社會或傳統 束縛,這種觀點在美國文學中產生了深遠影響,激勵了許多作家去探索個人獨 特性和自我意識。他的文學影響也延伸到國際舞台,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 言,並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他的個人主義觀點和超越宗教傳統的思想吸引了許 多國外讀者,並影響了其他國家的文學和哲學領域。

在美國文化與文學史上,愛默生的最大的功績在於堅決主張建立獨立的民族文 化與文學,反對蹈常襲故,步人後塵。他宣揚新大陸的精神獨立。愛默生要求 美國思想家要”認識自己“ , ”觀察自然“,旁搜博採他人之長,創造新大陸的新文 化,寫出自己時代的書,在力求達到本身完善的同時,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

他要求美國哲人做獨立思考者,而不是別人思想的應聲蟲。

美國總統林肯稱愛默生為“美國的孔子” 、 “美國文明之父”。代表作品有《論自 然》,《美國學者》。其中《論自然》被認為是新英格蘭超驗主義的聖經,而 《美國學者》被譽為“美國思想文化領域的獨立宣言”。他的哲學思想吸收了歐洲 唯心主義先驗論,發展成為超驗主義。

如此舉足輕重的人物究竟受過那些思想的影響?並且,超驗主義的內容又是甚

麼?這就是對於美國文化的源頭而言的最關鍵問題。

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是一種始於19世紀中葉的哲學,其創始人包括

先前提到的愛默生和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

1862年5月6日)。它的中心思想是,靈性不能透過理性和理性主義來實現,而 是透過自我反省和直覺來實現。換句話說,超驗主義者認為靈性不是你可以解 釋的東西。這是你感覺到的東西。超驗主義者會認為,在美麗的地方散步比閱 讀宗教文本更具精神體驗。

愛默生對印度思想的興趣貫穿了他一生和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大約從1820 年到1870 年。他被印度詩歌和哲學所吸引-迦梨陀娑(Kalidasa,4世紀 5世 紀)和吠檀多(Vedanta),後者是對超驗主義的重申,這最終是一種體驗世界 的行為,與社會機構(包括教會、大學和政治)中知識和精神的空虛形成鮮明 對比。

愛默生從印度獲得的東西,他保存得非常原樣。他的詩作《梵天》

(Brahma) 關於純粹的存在,不可知且無形 證實了這一點:

強大的神靈渴望我的居所,

但是你,善良的溫柔愛人! 找到我,然後背棄天堂。”

超然的尋求者,就像業瑜伽士(karmayogi)一樣,必須進行無私的行為,這種 行為比僅僅為行為者帶來較少的天堂回報的善行更大。

早在他的同胞們知道印度教存在之前,愛默生就開始研究和吸收《吠陀經》及 其《奧義書》、《摩奴法典》、《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的智慧。今天, 愛默生被譽為美國最具影響力和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然而很少人意識到他的 作品中有多麼廣泛地充斥著東方哲學 尤其是印度教。早在印度教僧侶兼哲

學家斯瓦米·維韋卡南達/辨喜(Swami Vivekananda,1863年1月12日 1902年7

月4日)著名的北美之旅之前,愛默生就巧妙地將印度教思想融入他的學術著作 中,就好像它是他自己的一樣。在西方知識分子的心目中,他早在印度斯瓦米 西行到西方播種的50年前就已經耕耘了靈感的沃土。

梭羅成為美洲印度教和佛教思想的第一個切入點。當印度教僧侶兼哲學家斯瓦 米抵達美國海岸時,愛默生和梭羅都已去世。但 Raja Rammohun Roy 的著作 以及《薄伽梵歌》對他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梭羅的泛神論源自於他對印度教 哲學的解讀,印度教哲學並沒有將神性與人類和自然世界分開。梭羅在沉迷於 長笛的同時,出於對Krishna的崇敬,他也是一位練習瑜伽的人。

梭羅在《湖濱散記》(Walden)(1854 年)中寫道:「早晨,我將自己的智慧 沐浴在《薄伽梵歌》的偉大宇宙哲學中 」雖然佛教文本的翻譯比其他印度哲學 著作晚得多,但梭羅仍然擁有《法華經》,佛教思想的影響在他的寫作和康科 德 (麻薩諸塞州)的生活中可見一斑。

梭羅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很少將其理想化。然而,談到印度教,他在日記中 寫道:「我讀過的《吠陀經》中的摘錄就像一個更高、更純粹的光明的光芒落 在我身上,它描述了一個透過更純粹的階層的崇高歷程,不受細節影響,簡單 而普遍。」

梭羅為人嚴肅,一生都是苦行僧。這種態度是受到印度教瑜伽的啟發。「據我 所知,儘管我粗魯又粗心,但我還是很願意忠實地練習瑜伽,」他寫道。「專 注於沉思的瑜珈士,在他的程度中為創作做出了貢獻。在某種程度上,偶爾, 我也是一名瑜伽士。」

另一位不墨守成規的聖雄甘地深受梭羅的啟發:「我第一次接觸梭羅的著作是 在我處於消極抵抗鬥爭最激烈的時候。一位朋友寄給我他的文章《公民抗命》

(Civil Disobedience)。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篇文章似乎如此令人信服

和真實,以至於我覺得有必要更多地了解梭羅,我讀到了他的《湖濱散記》和 其他文章,所有這些我都帶著極大的樂趣和同樣的收穫。」

超驗主義者的影響是深遠的,並將繼續如此。到 19 世紀末,新英格蘭的許多人 對「東方思想」足夠感興趣,前往印度的旅行並不罕見。康科德三一教堂廣受 歡迎的牧師 Phillips Brooks(1835 年 12 月 13 日-1893 年 1 月 23 日)是美國聖

公會牧師和作家,在給他從印度來的嫂子的信中表示,前往佛陀啟蒙的那棵樹 朝聖現在已成為「向波士頓人傳教的牧師的職責」。

露意莎·梅·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1832 年 11 月 29 日 1888 年 3 月 6 日)是一位 19 世紀的美國小說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小婦人》,1884 年,當這

位著名小說家被問及她的宗教信仰時,她寫道:

「簡單的佛法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我也相信它。上帝對我來說就夠了,所有 的先知都只是祂的踏腳石 我似乎還記得之前的狀態 」

當斯瓦米·維韋卡南達到達美國時,許多美國人已經擁有了從愛默生、梭羅和所 有這些人那裡繼承的超驗主義傳統。他說的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前面已經 提到,當斯瓦米到達美國時,美國超驗主義運動的創始人都已去世,但他確實 遇到了一些可以稱為第二代超驗主義者的人;其中最著名的是 Franklin Benjamin Sanborn(1831 年 -1917 年)和 Thomas Wentworth Higginson (1823 年 -1911 年)。Ralph Waldo Trine(1866 年 -1958 年)與斯瓦米年齡相 近,並與他有很多互動,可以被稱為第三代非新英格蘭超驗主義者。

1893 年 8 月,斯瓦米到達美國後不久,在 Franklin Sanborn 的表弟 Kate Sanborn 家裡遇到了 Franklin Sanborn,Kate Sanborn 是斯瓦米早期在馬薩諸 塞州的主人。Franklin Sanborn 是一名記者、社會改革家、社會科學家、作家和 講師。他邀請斯瓦米在紐約薩拉托加泉(Saratoga Springs)舉行的美國社會科 學協會莊嚴大會上發表演講,1893 年 9 月初,斯瓦米在前往芝加哥的途中在那

裡發表了3場演講。此後,他們的足跡在新英格蘭的各個地方多次交匯。

1894 年7 月至8 月,在緬因州艾略特舉行的格林納克會議上,斯瓦米在自由宗 教協會會議(普利茅斯)以及由斯瓦米的主要贊助人和捐助者Sara Bull組織的劍 橋會議上再次會見了Sanborn和Higginson。

談到斯瓦米在會議上的演講和談話,Ralph Waldo Trine寫道:「對於我們有幸 享受它的人來說,這是一個豐盛的機會,我們唯一的遺憾是這麼多飢餓的靈魂 錯過了它。」 應Trine的邀請,為了滿足“飢餓的靈魂”,斯瓦米後來於 1896 年春 天在“新思想運動”(New Thought Movement)的發源地波士頓的普羅科佩亞 俱樂部發表了多次演講,主題以吠檀多哲學為中心。

斯瓦米在格林納克會議上首次向美國觀眾介紹了吠檀多哲學。這為他在美國的 使命注入了新的活力。這是有原因的。他發現大多數觀眾都有正確的心態來理 解和欣賞吠檀多的信息。全世界都希望看到和聽到斯瓦米 維韋卡南達在 Lysekloster 松樹下與愛默生和梭羅(如果他們當時在場)討論吠檀多哲學。這 無疑是本世紀的盛宴。正是超驗主義運動讓美國人為斯瓦米的教義做好了思想 準備。

儘管很多人都對斯瓦米·維韋卡南達十分陌生,但是,這位大師却是對美國乃至 世界影響極為深遠的人物。

參考自:

https://swarajyamag.com/culture/ten-writers-and-their-interaction-withindian-thought-and-spirituality https://www.hinduismtoday.com/magazine/july-august-september2015/2015-07-history-emerson-and-the-transcendentalists/ https://www.asianstudies.org/publications/eaa/archives/the-asian-soul-oftranscendentalism/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history/the-indian-guru-who-broughteastern-spirituality-to-the-west-180980896/ https://americanvedantist.org/2019/articles/swami-vivekananda-andamerican-transcendentalism-a-brief-review/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54nrzp3.html

https://www.newton.com.tw/wiki/%E6%8B%89%E7%88%BE%E5%A4%AB%C

2%B7%E6%B2%83%E7%88%BE%E5%A4%9A%C2%B7%E6%84%9B%E9%BB %98%E7%94%9F/11015091

https://baike.baidu.hk/item/%E6%8B%89%E7%88%BE%E5%A4%AB%C2%B7 %E6%B2%83%E7%88%BE%E5%A4%9A%C2%B7%E6%84%9B%E9%BB%98% E7%94%9F/11015091

https://blog.prepscholar.com/transcendentalism-definition-movement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語出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九三:「‘天不生仲 尼,萬古如長夜!’唐子西嘗於一郵亭梁間見此語。」意思是一位叫唐子西的人 偶然發現這一句,至於作者何人,已經無從稽考。

雖然不知道此名句出自那位名士,但這兩句說話可說是擲地有聲。無論對於孔 子的學說支持也好,反對也好,無可否認的是,其影響非常深遠,在歷史地位 上可以說是無出其右。

西漢公羊學相信孔子受天命而為王,是一個沒有王位的王,即「素王」,他 「為漢製法」,所作的《春秋》代表了一王之法。漢代緯書中,孔子被神化為 神,如春秋緯《演孔圖》說孔子是「黑帝」的兒子。

50 歲時曾一度擔任魯國的司寇,攝行相職,積極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不久因 與當政者政見不合而棄官去魯,偕弟子週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思想 學說,終未見用。晚年回到魯國。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 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 3000 人, 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樑,在歷史 上有名有姓,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孔子逝世後,後人尊稱其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並建孔廟以祭祀。雖然孔子 非中國文化的全部,但必然是建立中國文化的第一人。

不止在儒家文化圈,即是在歐洲,孔子也是一位不可多得偉大人物。傳教士在 中國發現了孔子。他們把他們的發現傳播回歐洲,使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思想 進入歐洲思想文化界的視野,為歐洲的思想文化提供了新的資源。

著名的啟蒙哲人伏爾泰(Voltaire,1694 年 11 月 21 日—1778 年 5 月 30 日)深

受孔子影響。他主張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言論自由。

一段箴言以伏爾泰的名義廣為流傳:「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發 言的權利。」據蘇聯科學院1961年出版的《伏爾泰私人藏書目錄》中記載,在伏 爾泰的這些藏書中,幾乎包括了他那個時代出版的所有關於孔子及其儒家學說 的書籍。在伏爾泰的筆下,「孔子」和「儒學」是兩個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他 把中國人視為世界上最明智和最開化的文明民族。伏爾泰有一段著名的話:

「歐洲王公及商人們發現東方,追求的只是財富,而哲學家在東方發現了一個 新的精神和物質的世界。」

其實,在當時的歐洲,崇尚孔子是一種風尚。當時的許多學者將孔子稱為「啟 蒙運動的守護神」。不僅在思想上,在裝飾、藝術風格上,「中國風」也席捲 了歐洲。那是西方文明第一次颳起「中國風」。

繼伏爾泰之後,歌德、托爾斯泰等許多歐洲文化巨人,都對孔子和中國文化予 以高度評價。德國著名哲學家費爾巴哈(L.A. Feuerbach)在《幸福論》裡指出 中國的聖人孔子要求人們心地誠實地對待他人,如同對待自己一樣,他不離開 人的理性之本性所賦予人的那種義務的道德規律,所以他不把自己不願別人向 他做的事施加於別人。也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 施於人”實是最平等、自由、人權、尊嚴之寫照。

日本近代哲學家桑木嚴翼(1874 年 6 月 25 日 - 1946 年 12 月 15 日)是努力介

紹並普及康德哲學於日本思想界的人物。他的有關康德哲學的著述,是「康德 與現代哲學」一書,由餘又蓀先生譯成中文,列入商務印書館的「漢譯世界名 著」。桑木先生為譯本作序,序文中說:「康德哲學的精神,可以在孔子言行 中求之。」

從桑木先生這些說明來看,康德哲學受了孔子學說的影響,是有事實的基礎。

因為:

(一)啟蒙運動是受孔子學說的影響,許多學者都有說明,已是很明顯的事實。

(二)德國萊布尼茨、吳爾夫等哲學家所受孔子學說的影響,也是很明顯的事 實。

(三)德國斐利得利大王崇拜法國文化,並招請福祿特爾同住,而法王路易十

四及福祿特爾的崇拜中國文化而受孔子學說的影響,又是明顯的事實。桑木先 生說康德一生的事業及其哲學,既完全是在斐利得利大王在位期間內成就的,

而初進大學時又學習當時正統派萊布尼茨、吳爾夫哲學而受其影響。由這種種, 可以說康德哲學實間接受了孔子學說的影響。而其最成就的所謂批評主義,是 介乎獨斷與懷疑二者之間,就是採取中庸之道,也正是孔子治學的精神。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 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康德把自己在哲學上

的貢獻稱為“哥白尼式革命

,這反映出康德對哲學認識論轉向的重視。哥白尼的

「日心說」告訴人們,當站在旋轉的地球上時我們很容易以為太陽在圍繞地球 運轉,只有透過結合日常經驗和人類理性的方式,我們才能正確認識到地球實 際上是圍繞著太陽運轉的。康德指出,哥白尼的思維方式也適用於哲學,「人

類想要科學地說明自然界,就不能僅靠自然界直接呈現給我們的現象,也不能 僅靠我們的感官的經驗,必須要靠超越這兩者並與直接經驗毫無關係的東西, 這就是由人類主體能動性所產生的理性。」

從 1781 年開始。康德完成了《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 批判》3 部著作。這標誌著他的批判哲學體系的誕生,並帶來了一場哲學上的革 命。

海涅說:「德國被康德引入了哲學道路,哲學變成了一件民族的事業。一群出 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現在德國國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喚出來的一樣。」

綜合而然,可以說,孔子是革新古代中國與形成近代世界的人物,主觀意見認

不認同儒家學說是一回事,但孔子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性,就是任何人都無法 再質疑的客觀事實。

然則,稱呼一個人為孔子,意味着甚麼呢?

美國思想家、文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 年 5

月 25 日 1882 年 4 月 27 日)是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國總統林肯稱他 為「美國的孔子」、「美國文明之父」。以愛默生思想為代表的超驗主義 (Transcendentalism)是美國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運動,被稱為「美 國文藝復興」。超驗主義強調人與上帝間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具有強 烈的批判精神。

貴為總統的林肯用上"孔子"來稱呼一名國民,一定不會是隨隨便便,必然是經過 深思熟慮。究竟愛默生與孔子有何關係?翻查愛默生的生平及學說,並沒有多 少儒家思想的成分,顯然共通點不在於二人之思想。

人人都知道,如果不熟識孔子,就無法了解中國文化,既然叫做美國孔子,大 概意思就相當於,孔子對於中國,尤如愛默生對於美國。另外,上文介紹過孔 子對於世界文明如何舉足輕重,換言之,愛默生在世界文明的領導地位也可以 媲美孔子。孔子教導的是儒家學說,但不是他本人所發明,只是弘揚先王之道,

同樣地,愛默生是超驗主義之父,但也是繼承前人的思想,再通過他本人發揚 光大。他的哲學思想吸收了歐洲唯心主義先驗論,發展成為超驗主義。

愛默生出身牧師家庭,他的父親威廉 愛默生是一位知名的一位論派 (Unitarianism)牧師。愛默生在即將過 8 歲的生日兩週前父親過世(1811 年), 由母親和姑母撫養他成人。隔年他被送到了波士頓拉丁學校就讀。

1817 年 10 月,愛默生 14 歲時,他入讀哈佛學院並且被任命為新生代表,這個

身份讓他獲得免費住宿的機會。為了增添微薄的薪水,寒假期間他會到Ripley伯

父在馬薩諸塞州瓦勝市的學校進行輔導及教學事務。在校期間,他閲讀了大量 英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豐富了思想,開闊了視野。

1821年,從哈佛學院畢業後,愛默生協助自己的兄弟在母親的家中設立一所給年 輕女性就讀的學校,之後數年,愛默生都過着擔任校長的日子,然後進了哈佛 大學神學院,並於1829年以一位論派牧師的形象嶄露頭角。

1831年2月8日,愛默生的第一任妻子埃倫·塔克在20歲時因罹患肺結核而過世, 他的悲痛促使他質疑自己的信仰和職業。但在過去的幾年裡,愛默生已經開始 質疑基督教教義。他的哥哥威廉去了德國,讓他了解了新的聖經批判以及對神 蹟歷史性的懷疑。愛默生自己的講道從一開始就異乎尋常地脫離了傳統教義, 是個人對精神運用的探索,表現出理想主義傾向,宣示了他個人的依靠自力、 自給自足的教義。事實上,他的講道使基督教擺脫了所有外在或歷史的支持, 並將其作為個人對普遍道德法則的個人直覺的基礎,並將其檢驗視為道德修養 的生活。到那時為止,一位論派 (Unitarianism)對他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1832 年他辭去了牧師職務。

當愛默生離開教堂時,他正在尋找比歷史奇蹟證據更確定的上帝信念。在1832

年至33年間,他想要自己的啟示 也就是對上帝的直接而親身的體驗。當他 離開講壇時,他前往歐洲。在巴黎,他看到了Antoine-Laurent de Jussieu收集

的自然標本,這些標本按發展順序排列,這證實了他對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精神 關係的信念。在英國,他對Samuel Taylor Coleridge、William Wordsworth和 Thomas Carlyle進行了難忘的訪問。

1833 年,他再次回到家鄉,開始撰寫《自然》雜誌,並確立了自己作為一位受 歡迎且有影響力的講師的地位。 1834 年,他在馬薩諸塞州康科德找到了永久住 所,次年與Lydia Jackson結婚,並安頓下來,過上了對他的工作至關重要的安 靜家庭生活。

1835年9月,愛默生和其他志趣相投的知識分子創立了「超驗俱樂部」

(Transcendental Club),直到1840年7月,愛默生用化名出版了他在1836年9 月創作的第一本小品文《論自然》(Nature)。當作品成為超越論的基本原則 時,很多人立即認為這是義大利的作品。

1838年他獲邀回到哈佛大學神學院為畢業典禮致詞。他的評論立刻震驚整個新 教徒的社會,因為他說明了當耶穌是一個人時,他並不是神(當時人們寧願沒 有聽到這樣的言論)。因此,他被譴責是一名無神論者,並毒害了年輕人的思 想,面對著這些批評他並沒有作任何回應或辯護。在之後的40年,他已經沒有 再被邀請到哈佛大學演講,但在1880年代中期,他的立場規範成為一位論派的 教義。

愛默生過世之後,被葬於馬薩諸塞州康科特郡的斯利培山谷公墓。在2006年5月, 也就是愛默生發表了“神學院致辭”168年之後,哈佛大學神學院宣佈了 UU 協會 (Unitarian Universalist Association, UUA)的創立。愛默生收錄在《Collected Essays: First (1841) and Second (1844) Series》的很多散文,都被認為是100本 鉅著之一。

愛默生的重要論文大多首先以講座的形式撰寫,然後進行修改以出版。他的前 兩本散文集《散文:第一輯》(1841年)和《散文:第二輯》(1844年)代表 了他思想的核心。其中包括著名的散文《依靠自力》(Self-Reliance)、《超靈》 (The Over-Soul)、《圓圈》(Circles)、《詩人》(The Poet)和《經驗》 (Experience)。這些文章與《論自然》一起,使 1830 年代中期到 1840 年代 中期的10年成為愛默生最豐富的時期。愛默生的著作涉及許多主題,從不擁護固 定的哲學原則,而是發展了某些思想,例如個性、自由、人類實現幾乎任何事 物的能力以及靈魂與周圍世界之間的關係。愛默生的“自然”更多的是哲學性而非 自然主義:「從哲學角度來看,宇宙是由自然和靈魂組成的。」愛默生是「採 取更泛神論(Pantheism)或泛自然神論(pandeism)態度、拒絕上帝與世界 分離的觀點」的人物之一。

泛神論是將整個現實或宇宙等同於神或至高實體。因此物理世界被認為是內在

於創世者當中,自時間起始開始存在,持續創造與延展。泛神論包含多種不同 形式,彼此對現實與神性的關係有不同的理解和詮釋。泛神論者認為世界上每 一事物共同構成了統一的整體,而這個整體即是神,一個包羅萬物、顯化的神。

在此觀點下,一切天體都被視為神的一部分。提出靈魂(Atman)和梵

(Brahman)的非二元性的吠檀多不二論(Advaita Vedanta)就是一種泛神論。

泛自然神論(pandeism)起源於 19 世紀的德國的哲學思想界,是將自然神論和 泛神論合併起來的一種哲學觀點。自然神論(Deism)是 17 到 18 世紀的英國和 18 世紀的法國出現的一個哲學觀點,主要是回應牛頓力學對傳統神學世界觀的 衝擊。這個思想認為雖然上帝創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規則,但是在此之後上帝

並不再對這個世界的發展產生影響。婆羅門教對梵天的解釋與此類似。泛自然 神論認為上帝在創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規則之後,將自己化身成宇宙以及世界 萬物。

愛默生的思想被歸納為超驗主義,超驗主義對美國文化的影響尤如儒家學說對

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愛默生對於美國就相當於孔子對於中國。

參考自: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721013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71442

https://kknews.cc/zh-hk/culture/25ogxog.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4%E5%AD%90/1584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D%94%E5%AD%9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lph_Waldo_Emerson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Ralph-Waldo-Emerson

https://baike.baidu.hk/item/%E6%8B%89%E7%88%BE%E5%A4%AB%C2%B7 %E6%B2%83%E7%88%BE%E5%A4%9A%C2%B7%E6%84%9B%E9%BB%98% E7%94%9F/11015091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54nrzp3.html

https://www.age-of-thesage.org/transcendentalism/emerson/idealism_kant.html

《增廣賢文》裏面有很多非常有啟發性的格言,但亦同時有一些比較屬於迷信 或消極的思想,例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究竟是否應該聽天由命? 孔子也說過「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根據百度百科的解譯, 意思是不懂得天命,就沒有可能成為君子。然則,孔子豈非主張宿命論?

以下是曾仕强博士的說法:

「「命」包括命運和使命,知命便是知道自己的命運,並且抉擇自己所要達成 的使命。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途徑,我們知命,表現在既然生而為人,就應 該發揚仁、義、禮、智的精神。不論活得多久,都要盡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 接受生死有命的安排,用心求得好死!在接受命運的同時,抉擇自己此生所要 完成的使命,竭盡所能,做到什麼地步就完成到什麼程度,但求死而無憾,毫 無愧怍。」

原來如此。這樣說,信命,理應理解為相信自己對這個世界有着一份使命,而 算命,則是要檢查一下,究竟自己的使命是甚麼。

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佛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東晉道 教理論家葛洪在《抱朴子內篇》卷十六《黃白》說:「龜甲文曰:天要滅我我 滅天,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由此可見,無論是儒、釋、道,都一律反對聽天由命的態度。

袁了凡的《了凡四訓》是一部家傳戶曉的家訓,袁了凡自幼喪父,母親命他學 醫。後來,他在慈雲寺遇到一老者,自稱孔先生,精通皇極數預測未來,說他 有當官的命,孔先生告訴袁了凡他某年應當考第幾名,某年當廩生,某年當貢 生,貢後某年當選為縣長,在任 3 年半就該告退回鄉,在 53 歲時壽終在家。把

他什麼時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幾名,什麼時候當官,什麼時候壽盡,有沒有孩 子等都作了預測。此後的20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 進行著,連考第幾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確地應驗了,這讓他篤信了宿命論,認 為“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從此沒有了上進之心。直到他遇到雲谷禪師,二人 “對坐一室”,徹夜而談,終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 知道瞭如何可以改變命運,遂努力改命,最終改變命運。

在歷史上,袁了凡是真有其人,而《了凡四訓》也不是小說,是作者的夫子自 道。 對於反宿命論的思想,在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的思想體系中,有一

個專門的術語叫做「依靠自力」(Self-Reliance)。「依靠自力」裏面有套哲學, 並非一句自食其力可以表達裏的的全部內容,它甚至可以用整本很厚的專著說 明它是甚麼。

「依靠自力」是美國超驗主義哲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 1882年4月27日)於1841年寫的文章。它包含了對 他反覆出現的主題之一的最徹底的陳述:每個人都需要避免從眾和錯誤的一致 性,並遵循他或她自己的直覺和想法。愛默生的文章呼籲堅定的個人主義。這 是他最著名的引言之一的來源:

「愚蠢的一致性是小頭腦的妖精,受到小政治家、哲學家和神學家的崇拜。」

(A foolish consistency is the hobgoblin of little minds, adored by little statesmen and philosophers and divines.)

從愛默生的著作中可以解釋很多事情。以下是他的開創性論文「依靠自力」中 所體現的一些關鍵概念的一些例子。

1. 獨立思考 自主思考的能力與相信自己的直覺有密切關係。愛默生的許多工

作都集中在人們如何傾向於「隱藏」他們從社會或社會中重要的其他人那裡學 到的東西。他認為這只是模仿,與對自己的直覺和理性能力缺乏信心有關。基 本上,如果一個人相信某件事,並在深思熟慮後認為它有價值,那麼就沒有什 麼可以阻止我們自信地表達它。愛默生認為,不這樣做就是無緣無故地符合社 會期望。

2. 擁抱你的個性 作為一個更實際的例子,我們可以想像Bella的父母都是律師。 他們只想讓Bella追隨他們的腳步,並因她在學校的優異成績而受到鼓舞。然而, 在家裡,Bella發現她把每一分鐘的空閒時間都花在寫詩上。她希望透過詩歌改 變世界並影響人們的生活。這是她找到最大幸福的地方,並決定轉而追求詩人 的職業生涯。

3. 勇敢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上述內容的延伸中,Bella尋求採取措施實現自己 成為詩人的目標。她知道,透過追隨父母的夢想,她將獲得更多的情感和經濟 支持,但她願意抓住機會。Bella相信「因果」(cause and effect)(Emerson, 1967)和有目的的行動。她並不太擔心父母的拒絕,因為她只想做自己。

以上這些例子是基於愛默生關於「依靠自力」的原始論文中的關鍵論點,代表 了與個人主義最密切相關的3個概念。重要的是要記住,依靠自力並不是要與所 有人隔絕。也就是說,忠於自己,能夠獨立思考,了解自己的愛好並且能夠獨 立於他人的判斷而追求它們,並不等於將自己與社會隔離。

愛默生的「依靠自力」有以下要點:

- 敦促他的讀者遵循個人意願,而不是遵守社會期望。

- 強調遵循自己的聲音而不是中間人的聲音,例如教會。

- 他鼓勵讀者在與他人的關係中誠實。

- 發布了自力更生的影響:改變宗教習俗,鼓勵美國人留在家中發展自己的文 化,以及關注個人而不是社會進步。

- 韋氏字典將自力更生定義為「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在更廣泛的背景下,

自力更生可以被視為個人對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自己做決定、養活自己而不 過度依賴他人的能力的信心。這個概念經常在各種文化和哲學中受到推崇,以 促進獨立、適應力和個人成長。

具體表現在以下10方面:

1. 創業精神:依靠自己的技能和決心創辦並經營自己的企業,以取得成功。

2. 財務獨立:負責任地管理您的財務、省錢並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以確保您 的財務未來。

3. 學習與教育:主動自我教育,無論是透過正規教育、自主學習或獲得新技能。

4. 解決問題:獨立因應挑戰,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5. 個人發展:對個人成長負責,設定目標,努力自我提升。

6. 自給自足:種植食物、飼養牲畜或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實現自給自足。

7. DIY(親力親為)項目:進行自己動手的項目,從房屋維修到手工製作,不依 賴外部協助。

8. 脫離電網生活:獨立於公共事業而生活,產生能源並獲取水源。

9. 決策:相信你的直覺,根據你的價值觀和信念做出決定,而不是只依賴外在 建議。

10. 危機管理:在不依賴外部援助的情況下,以韌性和機智處理緊急情況和危機。

這些例子說明了自立的不同面向,強調獨立、足智多謀和自主駕馭生活的能力。

「依靠自力」己成為美國的基本文化價值觀。這可能是所有美國價值觀中最基 本的。學者和外部觀察家經常將這種價值觀稱為個人主義,但許多美國人使用 「自由」這個詞。它是當今美國最受尊敬和最受歡迎的詞語之一。自由的這種 好處是有代價的:自立。個人必須學會依靠自己,否則就有失去自由的風險。

他們必須對自己負責。傳統上,這意味著儘早(通常在18歲或21歲)實現經濟和 情感上的獨立於父母。「依靠自力」意味著美國人相信他們應該照顧自己,解 決自己的問題,並「自力更生」。

法國思想家Tocqueville觀察了 1830 年代美國人的「依靠自力」信念:

他們不欠任何人任何東西,也不期望從任何人那裡得到任何東西。他們養成了 總是認為自己是孤立無援的習慣,很容易認為自己的整個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 中。

這種對自力更生的堅定信念至今仍是美國的傳統價值。這也許是美國人性格中

最難理解的面向之一,但卻極為重要。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他們必須依靠自力 才能保持自由。如果他們過度依賴家人、政府或任何組織的支持,他們可能會 失去一些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即使他們不是真正的自力更生,大多數美國 人也相信他們至少必須表現得如此。為了融入美國生活的主流 擁有權力和/ 或尊重 個人必須被視為「依靠自力」。

這種價值亦帶來了開創精神、冒險精神,所以近代的科技發明大部分都是來自 美國。這方面的影響都是拜愛默生的超驗主義所賜。

超驗主義的基礎是相信現實遠比我們所能看到和觸摸到的更多。在我們的物質 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理想的境界。這種精神或非物質現實是真正的知識和理解所 在。為了挖掘這個更高的真理,超驗主義者認為人類必須發展自己的直覺和理 性,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別人告訴他們的東西。

雖然愛默生無疑受到了柏拉圖和普羅提諾等早期思想家的影響,但他也深受印 度教經文的影響,他在波士頓生活時學習了印度教經文。愛默生尤其受到《薄 伽梵歌》的啟發,這是一部包含 700 節經文的印度教經典,屬於《摩訶婆羅多》 的一部分。《梵歌》講述了一位名叫阿周那的戰士準備上戰場的故事。就在他 這樣做之前,他有一瞬間的懷疑和困惑,並轉向他的戰車禦者克里希納尋求指 導。

《薄伽梵歌》以潘達瓦王子阿周那和他的戰車嚮導克里希納(毘濕奴的化身) 之間對話的敘事框架為背景。在潘達瓦人和無尾熊瓦人之間的庫茹柴陀戰爭開

始時,阿周那對戰爭將在與他的親屬的戰鬥中造成的暴力和死亡感到絕望,並 在情感上陷入困境。阿周那想知道是否應該放棄戰爭,於是尋求克里希納的建 議,克里希納的回答和話語構成了《薄伽梵歌》。克里希納建議阿周那「履行 他的剎帝利(戰士)職責」以維護「法」(Dharma)。克里希納與阿周那的對 話涵蓋了廣泛的精神話題,涉及道德和倫理困境以及遠遠超出阿周那面臨的戰 爭範圍的哲學問題。文本中戰場的背景被解釋為人類生活鬥爭的寓言。

「法」 是印度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錫克教中具有多重意義的關鍵 概念。雖然英語(或其他歐洲語言)中對dharma作讀音翻譯,但該術語通常被 理解為指與維持生命的「秩序和習俗」相一致的行為;“美德”,或“宗教和道德 義務”。在印度教中,「法」表示被認為符合「Ṛta」的行為,「Ṛta」是使生命

和宇宙成為可能的「秩序和守則」。這包括義務、權利、法律、行為、美德和 「正確的生活方式」。

愛默生是一位著名的超驗主義者,他主張人們改善自己。超驗主義運動相信人 類的完美性,這種信念在美國改革時期廣受歡迎。「依靠自力」的概念就是由 「法」 而來。

學術界認為《薄伽梵歌》成書於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摩訶婆羅多》

中敘述的事件導致了現在爭鬥的到來,在這個年代的開始(大約5000年前), 黑天向他的朋友兼奉獻者阿周那講述了《薄伽梵歌》。它是唯一一本記錄神而 不是神的代言人或者先知的言論的經典。《薄伽梵歌》被多數印度教徒視為聖 典,雖然它是詩史的一部分,但是它也被視為《奧義書》之一,內容總共有700 句,分為18章。

表面上看來,現代的美國精神實在與古老的印度教經典可謂風馬牛不相及,所 以,凡事不能只看表象。

參考自: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hagavad_Gita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Dharma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n3q36z3.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lf-Reliance

https://emersoncentral.com/texts/essays-first-series/self-reliance/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self-reliance/

https://benjaminbarber.org/examples-of-self-reliance-in-modern-society/

https://samploon.com/self-reliance-as-an-american-basic-value/

https://vintageamericanways.com/american-values/

上一章說過,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 年 5 月 25

日 1882 年 4 月 27 日)的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中提出了一個很重

要的概念,叫做「依靠自力」(Self-Reliance)。很多人會問,一個人的能的有 很,如何可以憑自己的力量應付所有難題?一神教講求他力,有所謂神與你同

在,而愛默生主張的却是自力,豈非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依靠自力」,不是單憑一己渺小之一點綿力,而是建基於一套哲學,這套哲 學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名詞,這個名詞就是「超靈」(The Over-Soul)。

愛默生曾經寫過一篇散文,題目是《超靈》(The Over-Soul),是其最重要的 作品之一,首次發表於 1841 年。以人類靈魂為首要主題,探討了幾個一般主題:

1. 人類靈魂的存在和本質;

2. 靈魂與個人自我的關係;

3. 一個人的靈魂與另一個人的靈魂的關係;

4. 人類靈魂與上帝的關係。包括吠檀多主義在內的東方宗教的影響是顯而易見 的,但這篇文章也發展了西方傳統中長期存在的思想,例如柏拉圖、普魯塔克 以及普羅提諾和普羅克洛斯等新柏拉圖主義者以及伊曼紐 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1688 年 1 月 29 日 1772 年 3 月 29 日)的作品-愛默生在全部 職業生涯中廣泛閱讀了他們的所有著作 。

伊曼紐‧史威登堡是瑞典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以及新教會的理論奠基 人。他的前半生致力於自然科學領域,後半生則全身心投入神學領域。他所生 活年代的歐洲正處於宗教影響力逐漸衰落,人們更注重科學和理性的啟蒙時代。

1730 年代以後,史威登堡對精神領域越來越感興趣,他決心找出一種理論來解 釋物質與精神的關係。他想要瞭解創造的順序和目的,首先促使他研究物質結 構和創作過程本身。

1734 年他在德國萊比錫出版了 3 卷本的《哲學和邏輯學著

作集》,這部著作的第一部分論述他的成熟的自然哲學。在這方面他深受法國 大哲學家笛卡兒的影響。事實上,史威登堡自然哲學的3個主要問題都受到笛卡 兒的啟發:

- 物質由無限可分的微粒構成;

- 這些微粒處於永恆的旋轉運動之中;

- 地球行星系統是從太陽物質團中分離出來的。

受英國神學家托馬斯·伯內特《神聖的地球理論》(Sacred Theory of the Earth) 一書的影響,在天文學的領域方面,史威登堡於1734年首次提出了星雲假說, 1755年伊曼努爾·康德在此基礎上發表了《自然史和天空理論》,認為氣體雲星 雲緩慢的旋轉、由於重力逐漸崩潰和合併,最終形成恆星和行星。

1745年,那年是史威登堡57周歲。在倫敦的一次特殊體驗使他的人生發生了巨 大的轉變,那天當他在倫敦一家餐館用餐時,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就 在他用完餐準備起身離開,餐廳裏突然放出耀眼的光芒,在光芒中出現了一個 身著潔白長袍的人,他對史威登堡說:不要吃的太多。説完就消失了。於是史 威登堡詢問餐廳其他的人,是否看到了這個穿白色長袍的人,別人都説沒有看 到。第二天晚上,他躺下入睡之後,那個穿白色長袍的男人又出現在他的夢境 中,他對史威登堡說:他是上帝派來的使者,他要交給史威登堡一個使命。史 威登堡會被帶往靈界中去,要和那裏的靈交流溝通,要史威登堡將那個世界的 見聞記錄下來,轉告給世間的人們。

從那時起終日忙碌於圖書館和資料室的他,放下了所有的科學書籍和資料,身 邊只留下一本《聖經》。當得知史威登堡離開了科學界,很多人爲之惋惜,甚 至有人希望他重返科學界。然而史威登堡卻説:「以後世上還會有許多像我這 樣的科學家,但是接受我這樣使命的人不知道還會不會有。」

儘管可能很多人都未聽過伊曼紐‧史威登堡的名字,但他却啟發了愛默生,而愛 默生却是在建立美國文化上地位舉足輕重,美國文化後來又領導世界,正如蝴

蝶效應一樣,有些力量是看不到的,但同時又是決定性的。

說回《超靈》,這篇文章沒有試圖提出有系統的教義,而是作為一件藝術品, 有點像詩歌。它的優點在於作者的個人見解和他們的崇高的表達方式。愛默生 希望勸告並引導讀者喚醒類似的想法或情感。

針對上述4個主題,維基百科提出了以下觀點:

1. 人類靈魂不朽,浩瀚而美麗;

2. 與靈魂相比,我們的意識自我是微不足道且有限的,儘管我們習慣性地將自 我誤認為是真實的自我;

3. 在某種程度上,所有人的靈魂都是相連的,儘管這種連結的具體方式和程度 沒有明確說明;

4. 這篇文章似乎並沒有明確反駁西方傳統的觀念,即靈魂是由上帝創造的,並 且具有與上帝相似的存在,或者更確切地說,上帝存在於我們之中。

《超靈》現在被認為是愛默生最偉大的著作之一。

「超靈」的概念是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哲學的核心思想。根據愛默生的說法,

超靈是一種連結所有生物的普遍精神,是所有知識和創造力的來源。這一思想

植根於超驗主義運動,該運動強調個人主義、直覺和精神體驗的重要性。對愛 默生來說,超靈魂不是一個宗教概念,而是一種理解宇宙中所有事物相互連結 的方式。他相信,透過利用超靈,個人可以獲得更高層次的意識,並對自己和 周圍的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這一思想對美國文學和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並繼續激勵著當今的思想家和作家。

根據愛默生的說法,超靈魂是一個神聖的實體,它將所有生物和整個宇宙連接 起來。它是靈感和智慧的源泉,可以透過直覺和精神實踐來獲得。愛默生相信, 透過利用「超靈」,個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這種聯繫可以 帶來深刻的洞察力和與萬物的統一感。超靈不受時間或空間的限制,所有尋求

它的人都可以獲得它的智慧。透過認識到超靈是靈感和智慧的源泉,個人可以 在生活中培養更深層的目的感和意義感。

在《超靈》這篇散文中探討了連接世界上所有存在和事物的普遍靈魂的概念。

這種思想並非西方哲學所獨有,在東方哲學中也有相似之處。例如,在印度教 中,「梵」(Brahman)的概念代表了一切存在的終極現實和源泉,這與愛默

生的「超靈」相似。同樣,在佛教中,相互依存的概念表明所有事物都是相互 聯繫和依賴的,佛教有所謂依他起性,梵語為 para -tantra-svabha^va 。又作

依他起相、緣起自性、因緣法體自相相。略稱依他起、依他。唯識宗所立三性 之一。指依於他緣而生起一切如幻假有等現象之諸法。此依他起性乃屬有為之 法,在百法中,除六無為法外,其他九十四法皆攝於此性之中。又眾緣分因緣、

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等四緣,若具足四緣,則能生起心法;若具足因緣、 增上緣,則能生起色法。乃知一切有為之現象皆由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則 諸法滅盡,此即一切諸法,有而非有、無而非無之意,故佛典中常有'如幻假有、 非有似有、假有無實'等說法。這與愛默生關於「超靈」作為統一力量的想法是 一致的。整體而言,愛默生對「超靈」的探索可以被視為東西方哲學傳統之間 的橋樑,凸顯了精神概念的普遍性。

愛默生在《超靈》中寫道:

「人之內是整體的靈魂;明智的沉默;普遍的美,每個部分和粒子都同等相關; 永恆的那一位。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種深層力量,以及我們都能獲得的至福,不 僅是自給自足、每時每刻都完美,而且是觀看的行為和所觀看的事物、觀看者 和景觀、主體和客體 ,是一個。」

「超靈」是一個複雜且多面向的概念,沒有一個單一的定義可以完全概括其意 義。然而,它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思考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們與他人的關 係的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更深層的同情心和與他人的相互連結。它提醒 我們,我們都是比我們自己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我們彼此相連,也與神聖相

連。

超靈的體驗可以帶來敬畏、驚奇和靈性洞察力。透過與超靈的聯繫,我們可以 加深對自己和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理解。

與超靈連結有 4 種方法:

1. 花時間接觸大自然 愛默生相信自然是超靈的直接表達。透過花時間在大自 然中,我們可以敞開心扉欣賞它的美麗和智慧。

2. 冥想 冥想是一種讓心靈平靜並與內在自我連結的方式。當我們處於冥想狀 態時,我們更容易接受超靈的存在。

3. 探索你的直覺 直覺是一種不基於邏輯或推理的認知方式。這是來自超靈的 直接認知。透過專注於我們的直覺,我們可以獲得來自超靈的指導和見解。

4. 活在當下 超靈始終存在,但只有當我們完全處於當下時,我們才能體驗到 它。透過放下過去和未來,我們可以向超靈的體驗敞開心扉。

延續愛默生的「超靈」的想法的,在當代有美國作家尼爾·唐納·沃許(Neale Donald Walsch,1943年9月10日 )。

尼爾·唐納·沃許曾經是電台主播、報社記者和主編,並創辦了公關和市場行銷公 司。由於好景不常,在不幸遇上車禍和婚姻失敗之後,接二連三地遭受打擊,

導致淪落到成為流浪漢,過著餐風宿露、以撿易開罐維生的日子。因為歷經失 業、婚變、車禍、流落街頭等人生重大打擊,在絕望之餘寫下對「神」的種種 質疑,竟意外收到來自「神」的回應,並記錄成冊,尋找出版商出版。結果引 起廣大的迴響,全球暢銷超過1,200萬冊,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排行一百週。被翻 譯成37種語言,其中有6本登上《紐約時報》非小說類暢銷書排行榜。他通過全 球旅行演講,推動全球的靈性復興浪潮。這部著作就是暢銷書《與神對話》系 列(Conversations with God series)。

該書作者旨在用「上帝的聲音」來回答孩子們的各種問題。然而,他所給的 「答案」並非基於正統的基督宗教神學。例如,當一個女孩問「為什麼我是女 同性戀?」時,祂的回答是,她生來就是這樣,因為遺傳(就像你生來是右撇 子,藍眼睛等等)。然後祂告訴她出去「慶祝」她的差異。

另一個女孩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和男友住在一起。我的父母說我應該嫁給 他,因為我活在罪惡之中。我該嫁給他嗎?」

他的回答是:「你得罪誰了?不是我,因為你沒有做錯任何事。」

另一個問題是關於神對罪的赦免。祂的回答是:「我不會原諒任何人,因為沒 有什麼可以原諒的。沒有什麼對錯之分,這就是我一直想告訴大家的;不要評 斷人。人們選擇互相評判,這是錯誤的,因為規則是「不要評判,以免被評 判」。

這種論調在基督宗教為主導的文化中算是離經叛道,但對東方人而言並不新鮮, 因為老莊思想正是講這些,所謂絶聖棄智,就是這個意思。

以下內容引用自維基百科:

對話提出了許多東西方著名思想家早已提出的哲學思想。儘管如此,沃許還是

用語言為現代讀者解釋了這些訊息,並沒有明確引用這些哲學家。沃許聲稱, 在他的啟示性經歷之前,他從未了解過其中的大部分想法。自從系列開始以來, 特別是在後面的幾卷中,沃許和“上帝”承認,所提出的大多數概念都是人類以前

所知道的,但其深刻性足以值得反复探索並轉化為這種有凝聚力的、統一的形 式。由於人類仍然深陷紛爭和衝突之中,因此重述它們是有價值的。沃許著作 的基本部分也反映在其他著名的靈性著作和傳統中: - 萬物一體,沒有極性,沒有對錯,沒有不和諧,只有同一性。一切都是一,

那一就是愛/光,光/愛,無限的創造者。(不二論/錫克教)

- 靈魂轉世最終體驗成道(印度教/《薄伽梵歌》/錫克教)。

- 作為指導來源,情緒比智力更重要(盧梭/錫克教)。

- 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學習任何新東西,而是為了記住我們已經知道的東西 (印度教/柏拉圖/錫克教)。

- 物理現實是一種幻覺(印度教/佛教的摩耶/錫克教概念)。

- 一個人不能理解一件事,除非他或她了解它的反面(《道德經》)。

- 神就是一切。(印度教/斯賓諾莎/婆羅門/錫克教/泛神論/泛靈論)

- 上帝是自我體驗的,因為宇宙的本質就是體驗自身。(印度教/黑格爾/錫克教 /泛德主義,以及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首次概述的過程神學)

- 上帝不會引起恐懼或報復,只有我們父母對上帝的投射才是。(錫克教)

- 恐懼或愛是生活的兩種基本替代觀點。(德魯曼)

- 善與惡並不存在(作為絕對的,但可以存在於不同的背景下並出於不同的原 因)。(尼采/錫克教)

- 現實是意志創造的表象。(叔本華/錫克教)

- 沒有人故意渴望邪惡。(蘇格拉底/斯多葛主義/錫克教)(參見:道德唯智主 義)

實際上,尼爾·唐納·沃許所談論的「神」就是愛默生的「超靈」。

參考自:

https://www.shanktified.com/hoax-dr-dobsons-call-to-ban-conversationswith-go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versations_with_Go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ale_Donald_Walsch https://foxue.bmcx.com/yitaqixing__foxued/#google_vignett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anuel_Swedenborg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The_Over-Soul

https://litsummaries.online/the-over-soul-a-comprehensive-summary-byralph-waldo-emerson/

https://emersoncentral.com/texts/essays-first-series/the-over-soul/ https://etherealsoul.net/blog/the-oversoul-and-higher-self-of-the-soulexplained/

https://www.cliffsnotes.com/literature/e/emersons-essays/summary-andanalysis-of-the-oversoul/about-the-oversoul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 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 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 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 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

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上文是陶淵明(約 365 年 427 年)的《五柳先生傳》,亦即是陶淵明的自傳。

無懷氏與葛天氏都是傳説中的上古帝王。據説在那個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 淡自足,社會風氣淳厚朴實。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並非真的無欲無求,而是對另一層次的追求。

正如佛祖釋迦牟尼,甚至連求也不用求,一切已然垂手可得,却毅然放棄,就 是因為有比富貴更有價值的東西,既然富貴都需要代價,更何況比此更貴重的 東西。否則,便不會有皇帝也想出家,皇帝也要成仙。

人類本身有着對精神上之嚮往,由於過於高不可攀,退而求其次,於是以世間 所能找到的欲樂來填補失落。正如當不上皇帝,才會想當大官,同樣地,成不 了仙佛,才會想成皇帝。

《桃花源記》裏對於陶淵明的烏托邦有以下描述: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在兵荒馬亂時,避難是人之常情,想混水摸魚者固然例外。所謂亂世也是相對

的,在沒有戰亂時,相對上沒有那麼亂,但到處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成王敗 寇,比起戰亂,亦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故此,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說道:「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有陶氏之志的,大有人在,然而,却並非一定有其才學,有其才學,兼且影響 深遠,而且不止影響深遠,還能夠造就整個國家的文化,如此人物,在世上可 以說是鳯毛麟角。這樣的人物所能夠對後世産力的影響力實在非一般所謂達官 貴人可以相提並論。

1985年,《美國遺產》評選了「10本構成美國人性格的書」,亨利·大衛·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 1862年5月6日)的《湖濱散記》

(Walden,又譯《瓦爾登湖》),名列第一,被譽為是現代社會的「綠色聖 經」。

梭羅的全部書本、散文、日記和詩集合起來有20冊,其中他闡述了研究環境史 和生態學的發現和方法,對自然書寫的影響甚遠,也奠定了現代環境保護主義。

他的文體風格結合了對大自然的關懷、個人體驗、象徵手法和歷史傳說,善感 敏銳,且富饒詩意。他非常關注在險惡環境底下如何生存,同時他也提倡停止 浪費、破除迷思,這樣才能體會生命的本質。此外,梭羅一生都是廢奴主義者,

他到處演講倡導廢奴,並抨擊《逃亡奴隸法》。他對公民抗命的見解影響了托 爾斯泰、聖雄甘地和馬丁·路德·金。

梭羅於 1817 年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是一位名叫John Thoreau的小商人和 他忙碌的妻子Cynthia Dunbar Thoreau的第三個孩子。儘管他的家人在第二年

搬了家,但他們於 1823 年又回來了。1828 年,他的父母把他送到康科德學院, 在那裡他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獲準為大學做準備。

1833年從學院畢業後,他進入哈佛大學。1833到1837年年間,梭羅在哈佛大學

修讀修辭學、經典文學、哲學、科學和數學。在那裡,他是一名好學生,但他 對等級制度漠不關心,更喜歡利用學校圖書館來達到自己的目的。1837 年梭羅 以中級的成績畢業,他尋找一份教師工作,並在他原來位於康科德的文法學校 找到了一份工作。他發現自己不遵守紀律,在不穩定的兩週後辭職,之後在家 族的鉛筆製造生意上為父親工作。1838 年 6 月,他在弟弟約翰的幫助下創辦了 一所小學。儘管它有進步性,但它持續了3年,直到約翰生病為止。

當梭羅在哈佛大學讀二年級時,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 年 5 月 25 日 1882 年 4 月 27 日)在康科德定居,到 1837 年秋天,他們 成為了朋友。愛默生在梭羅身上感受到了一位真正的弟子 也就是說,他具

有愛默生式的依靠自力精神,以至於他仍然是自己的人。梭羅在愛默生身上看 到了一位嚮導、一位父親和一位朋友。

愛默生憑藉著他的魅力吸引了其他人來到康科德。從他們令人興奮的猜測和肯 定中誕生了新英格蘭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回想起來,這是 19 世紀

美國的文學運動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至少有兩位具有世界地位的作家,梭羅和 愛默生,值得讚許。本質上,它將浪漫主義與改革結合。它頌揚的是個人而不

是大眾,是情感而不是理性,是自然而不是人。超驗主義承認有兩種認識方式, 即透過感官和透過直覺,但斷言直覺(intuition)超越了教學(tuition)。同樣, 該運動承認物質和精神都存在。然而,它聲稱精神的現實超越了物質的現實。

超驗主義力求改革,但又堅持改革是從個人開始,而不是從團體或組織開始。

在 1845 年 7 月 4 日,梭羅開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他移居到離家鄉康科德 城不遠,優美的瓦爾登湖畔的森林裏,嘗試過簡單的隱居生活。他於 1847 年 9 月 6 日離開瓦爾登湖,重新和他的朋友兼導師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一家在康科 德城生活。出版於 1854 年的散文集《湖濱散記》詳細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畔兩 年又兩個月的生涯。

在不同時期,梭羅曾靠教書與做工過活。他曾經在家族鉛筆廠工作過,還發明 了一種可以簡化生產、降低成本的機器。

梭羅曾經旅行到過科德角、阿吉奧科楚科(Agiokochuk) 和緬因州的卡塔丁山

(Mt. Katahdin)。其中緬因州之行到過克塔登(Ktaadn)、奇森庫克 (Chesuncook)和佩諾布斯科特河(Penobscot River)的東支。

離開瓦爾登湖後,梭羅在英國巡迴演出期間花了一些時間照顧愛默生的房子。

梭羅仍然對大自然著迷,他在家鄉康科德和旅途中寫下了他對植物和野生動物 的觀察。他多次參觀緬因州的樹林和科德角的海岸線。

在瓦爾登湖生活期間,梭羅也惹過官非。由於拒絕繳納人頭稅,他在監獄裡度 過了一夜。這段經歷促使他寫下了他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文章之一,《公民 抗命》(也稱為《對公民政府的抵抗》)。梭羅持有深刻的政治觀點,反對奴 隸制和美墨戰爭。他強烈主張根據個人良心行事,而不是盲目遵循法律和政府 政策。「我有權承擔的唯一義務就是隨時做我認為正確的事情,」他寫道。

自 1849 年出版以來,《公民抗命》激勵了世界各地許多抗議運動的領導人。這

種非暴力的政治和社會抵抗方式影響了美國民權運動活動家馬丁路德金恩和莫 罕達斯甘地,他幫助印度從英國贏得了獨立。

梭羅直到生命的盡頭仍然是一位忠實的廢奴主義者。為了支持他的事業,他寫 了幾部作品,包括 1854 年的文章《馬薩諸塞州的奴隸制》。梭羅也勇敢地支持 約翰·布朗上尉,他是一位激進的廢奴主義者,領導了維珍尼亞州反對奴隸制的 起義。1859 年 10 月,他和他的支持者突襲了 Harpers Ferry 的聯邦軍火庫以武 裝自己,但他們的計劃遭到挫敗。受傷的布朗後來被判犯有叛國罪,並因此被 處死。梭羅挺身而出發表演說“為約翰·布朗上尉辯護”,稱他為“光明天使”和“全 國最勇敢、最人道的人” 。

在梭羅於愛默生擁有的瓦爾登湖畔為自己建造了一座小住宅時,他在那裡度過 了兩年多的時間。為了追求更簡單的生活,梭羅顛覆了時代的標準慣例。他盡 量少工作,而不是採用6天休息一天的模式。「大多數人都過著平靜的絕望生 活,」梭羅曾經寫道。

他的日程安排給了他充足的時間來致力於他的哲學和文學興趣。梭羅創作了 《康科德河與梅里馬克河一週》(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1849)。這本書取材自 1839 年他與兄弟約翰的一次划船之旅。梭羅最 終也開始撰寫有關瓦爾登湖實驗的文章。許多人對他革命性的生活方式感到好 奇,這種興趣為散文集提供了創作火花。1854 年《湖濱散記》出版,主張過著 接近大自然的生活。這本書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直到很久以後,這本書才吸 引了更多的讀者。多年來,《湖濱散記》為自然學家、環保主義者和作家的工 作提供了靈感和啟發。

儘管與世隔絕,梭羅仍感受到周遭社會的存在。Fitchbur鐵路駛過瓦爾登湖,打 斷了他的遐想,迫使他思考科技的力量。梭羅還找到機會與各種各樣的其他人

交談,例如偶爾的農民、鐵路工人或瓦爾登湖的奇怪遊客。他詳細描述了他與 加拿大出生的樵夫Alex Therien的交往,後者性格偉大而真誠,但舉止卻很謙虛。

梭羅非常關注大自然、季節的流逝以及與他共享森林的生物。他講述了從土撥 鼠到鷓鴣等多種動物的習性。他賦予一些更廣泛的意義,通常是精神上的或心 理上的。例如,與梭羅玩捉迷藏的鳴叫潛鳥成為了大自然的頑皮及其對人類努 力的神聖笑聲的象徵。動物象徵主義的另一個例子是梭羅偶然發現的成熟的螞 蟻戰爭,促使他思考人類的戰爭。梭羅對動物的興趣並不完全像博物學家或動 物學家的興趣。他並不是中立、科學地觀察和描述它們,而是賦予它們道德和 哲學意義,彷彿每一個事物都有獨特的教訓要教導他。

隨著梭羅逐漸熟悉瓦爾登湖和鄰近的池塘,他想要繪製它們的佈局並測量它們 的深度。梭羅發現瓦爾登湖的深度不超過100英尺,從而駁斥了民間普遍認為它

是無底洞的說法。他認為池塘是人們生活中所需要的無限的象徵。最終,冬天

迎來了春天,伴隨著巨大的撞擊聲和轟鳴聲,瓦爾登湖的冰開始融化並撞擊岸 邊。在與審判日開始相呼應的抒情意像中,梭羅將春天的到來描述為世界面貌 的巨大轉變,所有罪惡都被寬恕的時刻。

梭羅於 1847 年 9 月 6 日宣布他在池塘的計劃已經結束,回到了文明生活。景觀

的複興表明人類靈魂的全部力量的恢復,梭羅的敘事觀察讓位於《湖濱散記》 的最後一章,更直接地宣講了人類尚未開發的潛能。梭羅用富有遠見的語言勸 告我們「迎接」我們的生活並充實地生活。

梭羅在《湖濱散記》裏討論了古典文學的好處,最好是希臘語或拉丁語原著,

並哀嘆康科德的缺乏複雜性,這在簡單文學的流行中顯而易見。他也喜歡閱讀 世界旅行者的書。他渴望有一天新英格蘭的每個村莊都支持「智者」來教育人 民,從而使人民變得高貴。

從夏、秋、冬回到春,梭羅帶我們展讀萬物的更生與新生,描繪出一種建基於 生態學基礎上的生活方式與生活哲學,今日讀來特別具有意義。他提醒「我們 都需要荒野的滋養」,人類對自然的探尋並非僅為獲取客觀知識,也在於回歸 自身的靈性。

並且又鼓勵讀者「永遠保持警覺」和「永遠關注將要看到的東西」。雖然真理 可以在文學中找到,但它同樣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除了自我發展之外,發展 自己的洞察力也可以緩解無聊。梭羅從小屋周圍響起的聲音中獲得樂趣:教堂

的鐘聲響起,馬車嘎嘎作響和隆隆作響,奶牛哞哞叫,鞭子在唱歌,貓頭鷹叫, 青蛙呱呱叫,公雞啼叫。他認為,「在盡可能遠的距離聽到的所有聲音都會產 生相同的效果」。

在全書的結論中,梭羅批評了從眾:「如果一個人跟不上他的同伴的步伐,也 許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手。讓他跟著他聽到的音樂走,無論節奏有多慢或

距離有多遠。」透過這樣做,人們可以找到幸福和自我實現。作者向所有的人

宣講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理想:「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 給我真理吧!我們身體內的生命像活動的水,新奇的事物正在無窮無盡地註入 這個世界來,而我們卻忍受著不可思議的愚蠢。 」

梭羅是思想者,也是實踐者。在政治上,他啟發了甘地、馬丁.路得.金;在

文學上,他影響了普魯斯特、葉慈、海明威;在環境生態上,他為約翰巴.勒 斯、約翰.繆爾引路;後人以他為名,成立了華爾登湖項目、森林保護組織。

例如瓦爾登森林計畫(The Walden Woods Project)就是一個秉承梭羅的理念 的環保組織。

瓦爾登森林計畫保護亨利大衛梭羅的土地、文學和遺產,以培養環境管理和社 會責任的道德規範。該計畫透過整合保護、教育、研究和宣傳來實現這一使命。

該計畫由唱片藝術Don Henley於1990 年創立,利用其在瓦爾登森林(Walden Woods) 受保護的土地來培育環境管理和社會責任的道德規範,這兩者都是梭羅 哲學的基石。

組織致力保存和保護瓦爾登森林和梭羅鄉村的景觀,承認它們在世界範圍內的 文學、歷史和環境意義,以及它們激勵他人識別、研究和保護存在於自己社區 的瓦爾登森林的能力。

在教育方面,它提供以亨利·大衛·梭羅哲學為基礎、以瓦爾登森林和梭羅鄉村的

土地和歷史資源為基礎的創新項目;旨在培養美國和世界各地學生、教育工作 者和終身學習者的環境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計劃。

同時,也為學者、教育工作者、學生和終身學習者維護瓦爾登森林計畫圖書館 的豐富藏書,以增進他們對亨利·大衛·梭羅的文學和遺產的理解。

瓦爾登森林計畫是倡導保護馬薩諸塞州康科德和林肯歷史悠久的瓦爾登森林和 梭羅鄉村,以及更廣泛的全球環境。(網址:https://www.walden.org/)

所以,《湖濱散記》並非消閒讀物,而是人類文明走向的藍圖。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y_David_Thoreau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Henry-David-Thoreau/Move-toWalden-Pond

https://www.biography.com/authors-writers/henry-david-thoreau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lden

https://www.sparknotes.com/lit/walden/summary/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3%A6%E5%B0%94%E7%99%BB%E6%B 9%96/2755634

https://baike.baidu.hk/item/%E6%B9%96%E6%BF%B1%E6%95%A3%E8%A8% 98/312657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7892496

https://www.walden.org/mission-and-history/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名字在當今應該響貫各地學界, 沒有人會孤陋寡聞到不知她是誰。她的成名作《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是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的代表作。這部巨著全面探討自古以來女人在男 性掌控的世界中淪為他者的處境,也就是第二性,挑戰所有本質論的女性主義 與反女性主義(antifeminism),提出「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形成的」,主張 沒有永恆固定的女性氣質或女人的宿命。換言之,女性的形像是被後天培養出 來的。

在年輕時,波娃的父母親關係並不融洽,父親一直想靠妻子的豐富家產發達,

可惜世事往往沒有這樣簡單,結果她父親的「鴻圖大計」並沒有實現,一家人 最後只能住進尚算過得去的房子。

其實波娃的父親想要一個兒子而不是女兒,但上天既然送他一個女兒,他便只 好把死馬當活馬醫,把女兒當作男孩子來培養。據說他的父親經常對她說「你

有一個男人的頭腦」,事實上,思考方式這東西,其實無分甚麼男女,但在波 娃看來,父親這個舉動應該是最頑固的性別定型。後來波娃在上大學時,遇上 了她的終生伴侶尚 保羅・沙特(

Jean-Paul

Sartre),而波娃和沙特各自風流, 但又能終生保持伴侶關係,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一大話題。

波娃認為,儘管女人這樣一個「與全體人類一樣自由而獨立的存在,卻發現自 己在這世界上為男人逼迫,不得不採取『他者』(the other)的身分」,然而,

透過存在主義所強調的誠實面對自我與處境,勇敢地做抉擇,努力改變處境, 女人仍然可以重新定義自己的存在,進而全面參與塑造過去一直由男人所塑造 的世界。

《第二性》在 1949 年創作並出版,波娃當時是 41 歲,這是一部關於存在主義 和女性主義的散文。《第二性》被譯成各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幾百萬冊,時

至今日,仍是女性主義的「聖經」。此書打動了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克勞德·李 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1908年11月28日 2009年10月30日)。李維史

陀與弗雷澤、鮑亞士共同享有「現代人類學之父」美譽,他認為從人類學角度 看,波娃的這部作品是完全可被接受的。

《第二性》是波娃獲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

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稱她為「法國和全世 界最傑出的作家」;法國現任總統希拉克則在一次演講中說:「她介入文學,

代表了某種思想運動,在一個時期標誌著我們社會的特點,她的無可置疑的才

華,使她成為一個在法國文學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此書被譽為有史以來討 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2015年11月,該作被評為最具 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之一。

《第二性》在法國出版後首周賣出2萬冊,它的法文版累計銷售量已超過300萬 冊。1953年,《第二性》譯成英語,而後又先後譯成德語、西班牙語、丹麥語、 波蘭語、葡萄牙語等17種文字。

可以說,西蒙.波娃是女性主義思想家中最成功的一位。世界往往會將最成功 的當作是最早的,因此,最早的便很多時會被人所忽略,甚至遺忘。

在1949年才正式出版《第二性》,比它早超過一百年的時候,發生了甚麼事? 這是一件十分類似的事,可是,却不是很多人知道。

《十九世紀的女人》(Wom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是美國記者、編輯、 女權倡議者瑪格麗特(薩拉) 富勒(Sarah Margaret Fuller,1810年–1850年) 寫的一本書。該書最初於 1843 年 7 月在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雜誌

《日晷》(The Dial)上發表,標題為“偉大的訴訟。男人與男人。女人與女人” , 後來在 1845 年以書籍形式擴充並重新出版。

該書的基礎是這樣的想法:當人類成為一個崇高的存在並理解神聖的愛時,他 將合法地繼承地球。曾經有一段時間,世界對這種愛更加清醒,可是現在人們 正在睡覺;然而,每個人都有能力覺醒。人類現在無法找到完美,因為他仍然 背負著自私的慾望,但富勒說我們正處於新覺醒的邊緣。在過去,男人就像歐 律狄刻(Eurydice)的奧菲斯(Orpheús)一樣,總是呼喚女人,但很快就會到 來,女人會呼喚男人,那時他們將平等並分享神聖的愛。

歐律狄刻是希臘神話中的寧芙(次要的女神),奧菲斯是一位音樂家。歐律狄 刻嫁給奧菲斯後婚姻美滿,但一日阿瑞斯泰俄斯看上了歐律狄刻,並開始追求 後者,在逃離阿瑞斯泰俄斯的過程中,歐律狄刻不慎踩到一條毒蛇,被咬之後 中毒而死。奧菲斯悲痛萬分,他悲傷的琴聲打動了其他的寧芙,後者告訴他可 以找冥王哈迪斯要回他的妻子。奧菲斯用琴聲打動了冥王哈迪斯和冥後珀耳塞 福涅,厄里倪厄斯也感動落淚。冥王許諾讓他把歐律狄刻帶回人間,但是同時 告誡奧菲斯,雖然歐律狄刻會一直跟在他身後,但離開地獄前萬萬不可回首張 望。當奧菲斯踏出冥界之後,轉身確定妻子是否還跟著他,但歐律狄刻此時還 未踏出冥界之門,因此再度墮回冥界。

悲痛欲絕的少年隱離塵世,山野漂泊中遇到崇奉酒神戴歐尼修斯及醉里痴狂的 一幫色雷斯女人,不幸死在她們手中。砍下的頭顱雖被拋入河流,口裡仍舊呼 喚著歐律狄刻的名字。繆斯女神將他安葬後,七弦琴化成了蒼穹間的天琴座。

富勒認為,美國一直無法實現平等,因為它繼承了歐洲的墮落,因此對待原住 民和非裔美國人也是如此。富勒引用了古代米底人的觀點,說所有人都是平等 的,並且相互聯繫;侵犯他人權利的人受到譴責,但最大的罪惡是虛偽。人需 要實踐神聖的愛並感受它。實行這種做法的人中有廢奴主義者,因為他們是出 於對人性的熱愛而採取行動的。許多婦女都是這個群體的一部分。

米底人是米底王國的臣民,他們是古伊朗人,說米底語,居住在伊朗西部和伊 朗北部之間一個稱為米底的地區。公元前11世紀左右,他們佔領位於伊朗西北部

山區和美索不達米亞東北部和東部被稱為哈馬丹(埃克巴坦那)的地區。據信 他們在公元前8世紀在伊朗崛起。在公元前7世紀,伊朗西部和其他某些領土都 受米底王國統治,但確切地理範圍仍然不明。

在希臘神話中以伊阿宋為主角的阿爾戈英雄故事裡,美狄亞(Medea)是科爾 基斯國王埃厄忒斯的女兒,是太陽神海利歐斯的父系孫女。她在科林斯與伊阿 宋的婚姻失敗後,繼而與雅典國王埃勾斯結婚,並育有一子墨多斯(Medus)。

美狄亞在促使埃勾斯殺死其長子忒修斯失敗之後,她和自己兒子墨多斯逃到雅 利安,根據幾個希臘人和後來的羅馬人的記載,包括在公元2世紀的希臘作家保

薩尼亞斯的著作《希臘誌》中,雅利安人以美狄亞之名自稱為米底。

米底人也有可能信奉密特拉教(Mithraism),以密特拉為他們的至高神。密特 拉教又稱密特拉秘儀(Mithraic mysteries),是一支以波斯主神密特拉為信仰 中心的希臘羅馬密教,大約1世紀至4世紀盛行於羅馬帝國境內。這支秘密宗教在 羅馬軍隊中很受到歡迎,並且相當可能僅有男性教徒。

而且,米底人的家庭生活以父權權威為基礎,允許一夫多妻制。公元前 1 世紀古 希臘歷史學家史特拉波(Strabo,前 64 年—23 年)提到了一項適用於所有米底 人的特殊法律 該法律要求每個男人擁有不少於 5 個妻子。

因此,富勒引用了古代米底人的觀點來說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說法是有點問題 的。

然後,富勒開始研究美國的男性和女性。她觀察到,很多人認為在婚姻中,男 人是家中的頭,女人是心。法律問題源自於婦女被視為低等人、與兒童平等但 與男性不平等的問題。事實是,女性需要擴張並尋求像男性一樣。需要教導她 們依靠自力。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平等將把神性帶到新的高度,富勒說,女性不 需要詩歌或權力來獲得幸福,她們現在已經可以獲得這些,而是需要與男性平 等的知識和宗教自由。

早期婚姻從方便婚姻轉變為平等靈魂的結合,富勒討論了4種類型的婚姻,富勒

將這4種婚姻按等級排列:

第一種是家庭合夥制,只是為了方便和相互依賴。男人負責提供房子,女人負 責照顧房子。

第二種是互相的偶像崇拜,男人和女人在對方身上找到一切完美,而排斥世界 上的其他人。

第三種是智力上的陪伴,這是婚姻的下一個最高形式。在此,男人和女人是朋 友,思想和感情上的知己,互相信任,但很少有愛。

第四種是宗教聯盟,是在所有這些形式之上的是最高的婚姻。它涵蓋了其他3個 方面,包括相互依賴、偶像崇拜和尊重。男人和女人發現自己在「朝共同聖地 朝聖」時是平等的。

除了婚姻之外,富勒也簡短地提到了「老處女」的生活,她們經常因為未婚而 受到輕視,但她說,她們有機會與神密切交流,這是已婚人士所沒有的。

瑪格麗特·富勒於 1810 年 5 月 23 日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劍橋港。她的父親 Timothy Fuller是馬薩諸塞州一位著名的律師兼政治家,他對自己的孩子不是男 孩感到失望,他遵循古典課程教育年輕的瑪格麗特。那時候,這種教育一般只 有男孩才能得到。她直到 14 歲才上學,然後回到劍橋繼續她的閱讀課程。她的 智力早熟使她結識了劍橋的各種知識分子,但她自信而緊張的態度卻讓許多人 望而卻步。1833 年,她的父親舉家搬到了馬薩諸塞州格羅頓的一個農場,她發 現自己被孤立了,被迫幫助教育她的兄弟姐妹,並為生病的母親料理家務。

在拜訪了康科德的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

25日 1882年4月27日)生之後,富勒於1836 年至1837 年在波士頓為Bronson

Alcott任教,然後在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的一所學校任教。在此期間,她繼續擴 大她的智力成就和個人交際圈。1840 年,她搬到波士頓郊區牙買加平原,主持 了著名的「對話」討論小組,從 1840 年到 1844 年,吸引了來自波士頓各地的 許多知名人士。

富勒也與愛默生等人一起於 1840 年創辦了雜誌《日晷》,這是一本致力於超驗

主義觀點的期刊。她從第一期開始就成為撰稿人和編輯。她的第一本書《湖上 的夏天》(Summer on the Lakes ,1844 年)以中西部旅行為背景,同年

Horace Greeley受邀擔任《紐約論壇報》的文學評論家。1845 年,她出版了女

性主義經典著作《十九世紀的女人》。除了撰寫大量評論和文章外,她還積極 參與各種社會改革運動。1846年,她作為《論壇報》駐外記者前往歐洲,在英 國和法國,她被視為一位嚴肅的知識分子,並結識了許多知名人士。

1847 年,瑪格麗特‧富勒前往義大利,認識了比他小10歲、奉行自由主義原則的

Giovanni Angelo,也就是Ossoli侯爵。他們成為戀人,於 1848 年生下兒子,並 於隔年結婚。富勒和她的丈夫參與了 1848 年的羅馬革命,1849 年逃往佛羅倫

薩。他們乘船前往美國,但船在紐約火島附近的一場暴風雨中擱淺,他們的屍 體從未被發現。

格麗特·富勒於1850年逝世,在她死後25年,一位影響世界的心理學家誕生。卡 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 1961年6月6日)是瑞士

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然而,奇怪地,很多所謂榮格 所獨創的觀點,竟然可以在富勒的著作中找到。

瑪格麗特·富勒和卡爾·榮格的信仰和著作之間至少有5個相似之處。這些包括他 們的:

(1)先天論者(nativist)取向 先天論者不同於經驗主義者和建構主義者。

根據經驗主義者的觀點,知識來自個體外在。建構主義者相信人類有潛力建構

自己的知識,但知識並不是個體固有的。然而,先天論者者認為知識和個人目

的是與生俱來的。富勒和榮格的著作都強調了先天論的發展觀。富勒的作品大 量提及先天論,儘管其中許多內容很微妙。例如,富勒說:「一旦靈魂能夠清 楚地確認需要某種演示,它就在眼前」。

(2)對夢和無意識的信仰

富勒和榮格都深受他們從童年到成年所經歷的生

動夢境的影響。富勒的夢中重複了某些主題。例如,「當她最後入睡時,夢見 馬踐踏她」。另一個夢是關於樹木滴著血。血液發展成湖或池塘並繼續上升, 直到到達她的頭部。「她常常夢想著跟隨她母親的屍體進入墳墓,就像她對她 姐姐所做的那樣,醒來後發現枕頭被淚水浸濕」。成年後,富勒從她的夢想中 發展出了一種角色,她稱之為“Leila”。富勒會在晚上轉向Leila:「晚上,我在湖 裡尋找Leila。如果我凝視並專一地祈禱,她就會站起來,走在它的深處。然後 知道我每晚都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我知道她午夜時分去哪裡度過。」富勒的夢 對她來說比外在世界發生的事情更真實。

(3)對文學的引用

在瑪格麗特·富勒和卡爾·榮格的對文學的引用中可以找到

許多相似之處。他們利用廣泛的文學作品來發展自己的意識形態,包括神話、 聖經,更具體地說,是歌德的著作和康德的著作。富勒和榮格就神話中的象徵 進行了廣泛的演講和寫作。富勒開發了一套名為「對話」的研討會,「她每年 舉辦一次」。在她的第一次研討會上,她選擇了希臘神話作為主題,以希臘神 話和寓言的形式象徵性地表達了人的構成與自然的關係。因此,朱比特(Jupiter) 代表意志;墨丘利(Mercury)代表促進理解;巴克斯(Bacchus)代表「放 棄」;維納斯(Venus)代表本能的女性氣質;還有戴安娜代表貞潔。

(4)對靈性的強調 靈性發展和對完整性的追求是富勒和榮格生活和作品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對靈性的追求使他們倆經歷了困難時期和懷疑,然後 各自發展了自己對上帝和宗教的特定觀念。對瑪格麗特·富勒來說,「重要的是 基督教經驗的理想真理,而不是宗教機構。宗教本能是她宗教生活的中心」富 勒找到了自己的方式,擺脫了固定的、有組織的宗教。她說:「我不會厭惡宗

派、教派、體系,儘管我一刻也無法忍受它們,因為我看到大多數人仍然需要 它們......我會向他們所有人學習......但讓我不要為我自己的靈魂或任何靈魂設定過 去的限制。」

(5)關於性別的想法 — 富勒和榮格對於女性和男性特質都有很多話要說。富 勒撰寫了大量關於社會女性主義議題、性別差異和她的性別多重性理論的文章。

除了她的社會女性主義著作之外,富勒也認為女性具有兩種獨特的特質。她稱 這些為女性的繆斯(Muses - 希臘神話主司藝術與科學的9位古老文藝女神的總 稱)和米娜瓦(Minerva - 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品質。繆斯是偉大的女神, 也被定義為聖靈的容器。米娜瓦是智慧的處女女神,也是宙斯最寵愛的孩子。

對富勒來說,靈魂是沒有性別的。然而,當添加性別後,繆斯品質就出現了。

「當一個靈魂被『改造』為女性時,它會流動、呼吸、歌唱,而不是沉積土壤 或完成工作」。「為了對抗女性繆斯一面過度發展所帶來的削弱和痛苦影響, 富勒呼籲更加重視知識分子米娜瓦一面,以使女性免於成為過度刺激的情感的 受害者」。富勒也認為,沒有一個男人是完全男性化的,也沒有一個女人是完 全女性化的。談到女性的需求,她建議,女人需要的不是作為一個女人去行動

或統治,而是作為一種本性來成長,作為一種智慧來辨別,作為一個靈魂來自 由生活,並不受阻礙地發揮我們離開共同家園時所賦予她的力量。因此,富勒 認為,女人應該在她本性的繆斯和米娜瓦方面保持平衡。

可能是巧合,亦可能是榮格讀了富勒的著作,沒有注明出處,而富勒也不是很

出名,所以人們都以為是榮格原創,如果真的是這樣,則榮格的心理學就等於 是來自超驗主義。

參考自:

https://zhtw.eferrit.com/%E7%91%AA%E6%A0%BC%E9%BA%97%E7%89%B9 %E5%AF%8C%E5%8B%92/

https://baike.baidu.hk/item/%E7%91%AA%E6%A0%BC%E9%BA%97%E7%89 %B9%C2%B7%E5%AF%8C%E5%8B%92/3301215

https://www.biography.com/writer/margaret-fuller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Margaret-Full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garet_Fuller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fuller-margaret/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2158244011410324

https://www.uuworld.org/articles/fuller-bicentennial-legacy

https://www.uua.org/re/tapestry/adults/movesus/workshop5/margaret-fuller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Woman_in_the_Nineteenth_Century

https://www.encyclopedia.com/social-sciences/encyclopedias-almanacstranscripts-and-maps/women-19th-century-introduction https://19thcentury.us/woman-in-the-19th-century-margaret-fuller-summary/

7 - 超驗主義是否宗教?

道家思想是一個哲學流派,道教却是一個宗教,所有懂中文的人都很清楚,不 會將兩者混淆。但是,當翻譯為英文時,無論是道家還是道教,一律都被譯做 "Taoism",所以,如果問閣下,Taoism 是不是一個宗教,這就很難回答了。

雖然如此,道家思想與道教也不是完全獨立的,道家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 態度紥根於一套信仰,一套對世界、對一切現象背後原理的解釋,這種解釋亦

不無宗教成份,或許可以說,道家思想是一種廣義上的宗教,因為它有一套信 念,視之為天地之奧秘,而道教,在信念上再加上具體的儀式、宗教團體的組 織架構、清晰及可以依從的守則與戒律、有特定用作寺廟的場所,因此,道教 就是狹義上的宗教。

學者對於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的定位是,超驗主義本身並不是一種 宗教;它更像是哲學和神學思想的集合,是一場強調自然的善良和人類的獨立 的知識和精神運動。然而,在 1830 年代,它成為一個有組織的團體。依照這個 定義,超驗主義就是一個廣義上的宗教。

形式上,超驗主義是一場運場,但它又不同於一般的運動。

我國在 1915 年進行的一場宣揚民主與科學的文化運動,包括白話運動(即文學 革命)、反孔非儒思潮、整理國故、引進各種西方思想,比如德先生(民主)、 賽先生(科學)、馬克思主義、實用主義,等等,稱為「新文化運動」。

另外,在 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的學生遊行示威,抗議巴黎和會上有關山東問 題的決議,敦促當時的北洋政府不可簽約,要求懲處相關官員。事情的緣由是, 中國作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本來期望「公理戰勝強權」,能收回戰敗 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但參會各國決定把權益轉讓給日本,中國民衆很長一段

時間以來積蓄的民族情緒爆發,學生高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上街遊行,

並發展到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還包括5月4日後一系列的全國性遊行示威、 罷課、罷市、罷工等事件,這場運動就是「五四運動」。

「新文化運動」顧名思義是一場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是一場政治運動。至 於超驗主義,也是一場大型運動,它含蓋文化、政治,但最核心的部分,是一 套宗教哲學,因此,超驗主義是一場具宗教性的社會運動。

1800 年代初期,在新英格蘭,超驗主義作為一種新的思考方式誕生,是一種直 覺而非理性的哲學。無論你是基督徒、穆斯林或不可知論者,都沒關係。您也 可以將自己視為超驗主義者。超驗主義一詞首先由德國哲學家伊曼紐爾·康德使 用,他的大部分著作致力於對現實的推理和理解過程。

後來,透過許多文學作品,超驗主義擴展,並將焦點從理性轉向直覺。很多人 認為,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因為人類無法理解我們無法感知的事物。由此得 出的結論是,這樣的事情不存在。然而,愛默生堅信靈魂的存在,儘管他承認 自己無法定義靈魂,但他可以用直覺和經驗感受到它。

超驗主義的一個核心信念是人與自然固有的善良,雖然社會及其製度已經腐蝕 了個人的純潔性,但當人們真正「依靠自力」(self-reliant)時,他們就會處於 最佳狀態。並且獨立。超驗主義者看到了日常生活中固有的神聖體驗,而不是 相信遙遠的天堂。超驗主義者將物理和精神現象視為動態過程的一部分,而不 是離散的實體。

超驗主義是美國最早出現的哲學思潮之一。它的追隨者強調主觀直覺而不是客 觀經驗主義,認為個人有能力產生完全原創的見解,而無需關注和尊重過去的 大師。

超驗主義源自於英國和德國的浪漫主義、Johann Gottfried Herder與Friedrich Schleiermacher的聖經批評、大衛·休謨的懷疑論,以及伊曼紐·康德和德國唯心

主義的先驗哲學。同時,它也受到印度教心靈哲學和靈性文本的強烈影響,特 別是《奧義書》。

作為社會運動的超驗主義最重要的一步是 1836 年「超驗俱樂部」(The Transcendental Club)的成立。他們的第一次會議在波士頓George Ripley(美 國社會改革家)的家中舉行。在那裡,許多男女偶爾會面,討論美國社會的狀 況、大學裡的知性主義狀況、一位論派(Unitarianism)的缺點等等。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 1882年4月27 日)、George Ripley、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 日 1862年5月6日)、William Henry Channing、Sophia Ripley、Margaret

Fuller都是該俱樂部的一些知名成員。他們中的許多人也參與了各種自給自足的 生活實驗形式,如農業公社或遠離社會的森林生活。

一位論派的誕生在超驗主義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它的發展是對一位論 的回應(簡單地說,他們相信耶穌基督是一個凡人,他們不喜歡神聖三位一體

的觀念),與一位論的理性主義相反,它擁有更強烈的精神體驗。超驗主義者 圍繞著自然觀念組織起來,拒絕唯物主義,相信對上帝的個人認識,認為每個 人都有足夠的精神洞察力。他們相信,由於存在於所有自然和人類中的神性, 每個人本質上都是一個好人。個人經驗是另一個重要的信念,尤其是個人自己 發現真理而不是別人的教導的重要性。他們也反對奴隸制,支持婦女權利和更 好的教育。

雖然超驗主義運動包含了許多信仰,但這些信仰都符合其3個主要價值,包括個 人主義、唯心主義(idealism)和自然神性(the divinity of nature)。

個人主義 — 很多人會聯想到利己主義,例如楊朱主張「貴己」、「為我」。所 謂「貴己」,是說「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朱極力主張個人的「為我」 主義。他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

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然而,此個人主義不同彼個人主義, 個人的重要性是最重要的超驗主義價值觀。他們認為個人是純潔的,他們相信 社會及其製度破壞了這種純潔。超驗主義者高度重視獨立思考的概念,並相信 當人們獨立並能夠獨立思考時,他們是最好的。只有這樣,個體才能聚集在一 起,形成理想的社群。他們認為個人是社會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社會的革新 只能通過個人的修養和完善才能實現。因此人的首要責任就是自我完善,而不 是刻意追求榮華富貴。理想的人是依靠自己的人。

簡單而言,楊朱主張的是利益自己,並且不要關心他人,超驗主義主張的是依 靠自己,並且不要跟從別人。

唯心主義

對理想主義的關注來自浪漫主義,這是一個早期的運動。超驗主義 者不像當時許多受過教育的人那樣重視邏輯和學到的知識,而是非常重視想像、 直覺和創造力。他們認為理性時代的價值觀是控制性和限制性的,他們希望帶 回一種更「理想」和更愉快的生活方式。超驗主義者強調精神,或超靈 (Oversoul),認為這是宇宙至為重要的存在因素。超靈是一種無所不容、無

所不在、揚善抑惡的力量,是萬物之本、萬物之所屬,它存在於人和自然界內。

愛默生和其他人相信他所說的超靈。神聖的「火花」存在於自然的各個方面, 包括人類,並將其連接起來,構成了超靈。一個人自己的「火花」和連結不能 透過邏輯推理而只能透過直覺來發現:對自己內在聲音的創造性洞察和解釋。

自然神性

超驗主義者呼籲獨立於有組織的宗教。他們認為上帝與個人之間的 關係不需要任何調解。神性是獨立的,內化於一切眾生之中。超驗主義相信人 類與自然和精神世界聯繫的能力具有無限潛力。主要目的是不僅要充分了解我 們的感官記錄的內容,還要讓我們內心的聲音(我們的直覺)明智而正確地解 釋感官輸入。他們不相信宗教人物的神性,而是認為自然是神聖的。他們認為 人類與自然保持密切關係至關重要,就像宗教領袖宣揚與上帝保持密切關係的 重要性一樣。超驗主義者認為自然是完美的。人類不應該試圖改變或改進它。

超驗主義者以全新的目光看待自然,認為自然界是超靈或上帝的象徵。在他們

看來,自然界不只是物質而已。它有生命,上帝的精神充溢其中,它是超靈的 外衣。因此,它對人的思想具有一種健康的滋補作用。超驗主義主張迴歸自然, 接受它的影響,以在精神上成為完人。這種觀點的自然內涵是,自然界萬物具 象徵意義,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體現。

即使在最近, 《暴雨驕陽》(Dead Poets Society)和《獅子王》(The Lion King)等電影也表達了超驗主義信念,例如獨立思考、倚靠自力和享受當下的重 要性。

《暴雨驕陽》的台灣譯名是《春風化雨》,是1989年彼得·威爾導演的電影。內

容描述一所叫威爾頓預科學院的學校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授學生, 可是新學期來校的新文學老師基廷(Keating)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自己班上 的學生們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能力。告訴學生們要「活在當下」(拉 丁文:carpe diem),並以該原則行事。在教學的第一堂課上,基廷並沒有在 教室裏上課,而是領同學們看校史樓內的照片,讓他們去聆聽死者的聲音,並

去領悟生命的真諦。基廷甚至要求學生將課本中古板老套的前言撕去,自由的 教學方式讓學生開始懂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前途和目標。他的學生們甚至於 反抗學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於該校學生時代參與過的秘密小組 死亡 詩社(Dead Poets Society,另譯:古人詩社),在校外很遠的山洞中探討詩歌、 人生。但不久後,學校發現這個小組,校方對基廷老師教育方法十分反對。

基廷的學生尼爾(Neil)熱愛表演,並在一次演出上大獲成功。但他父親堅決反 對,將他帶回家並決定第二天讓其轉學。尼爾極度痛苦卻無法傾訴,在當晚自 殺了。小組成員之一卡梅隆(Cameron)出賣了他們。校方逼小組成員在聲明 上簽字,將責任推卸於基廷身上,將他開除出學校。在老師要離開學校的時候, 學生們站立在桌上,並說著「哦,船長,我的船長!」,以表達老師傳達給他 們的信念會在他們心中一直存在著。(維基百科)

電影不僅是主角羅賓·威廉斯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是一部講述師生關係的優秀電 影。

《獅子王》是一部1994年由和路迪士尼長篇動畫製作,該故事從威廉·莎士比亞 的《王子復仇記》取得靈感。故事設定於非洲的一個獅子王國,主角為一隻名 叫辛巴的幼獅,它將從父親木法沙中繼承榮耀石的王位。但在辛巴的叔叔刀疤 (木法沙嫉妒心極強的弟弟)謀殺木法沙後,辛巴被誤導認為自己應對父親的 死負責並開始流亡。在和丁滿和彭彭的照顧下,辛巴逐漸成長,最後在兒時好 友娜娜和他的薩滿拉飛奇的啟迪下,重回榮耀石來挑戰刀疤以結束他的暴政, 並重奪他在「生命的循環」中應有的王位。

在故事的結尾,辛巴在拉飛奇的指示下登上榮耀石,並且發出雄壯吼聲宣聲他 是真正的的獅王,荒蕪的大地伴隨著獅群的吼聲迎來新生機,當和平再度降臨 榮耀國,百獸們再次聚集到榮耀石下為新獅王辛巴與王后娜娜歡呼,拉飛奇高 高舉起他倆的孩子,代表著非洲草原上的萬物將生生不息。(維基百科)

《暴雨驕陽》表現的,是個人主義的訊息,《獅子王》表現的則是唯心主義。

前者帶出需要高度重視獨立思考的概念,並相信當人們獨立並能夠獨立思考時, 他們是最好的。後者強調超靈,指出這是宇宙至為重要的存在因素。超靈是一 種無所不容、無所不在、揚善抑惡的力量。

參考自:

https://baike.baidu.hk/item/%E8%B6%85%E9%A9%97%E4%B8%BB%E7%BE %A9/91052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ad_Poets_Societ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Lion_K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cendentalism

https://www.worldatlas.com/is-transcendentalism-a-religion.html

https://expliquant.com/le-transcendantalisme-est-il-une-religion/

https://archive.vcu.edu/english/engweb/transcendentalism/roots/legacy/19tra

ns.html

https://blog.prepscholar.com/transcendentalism-definition-movement

8 - 影響愛默生與梭羅的印度社會改革思想家

早在第一章已經簡單交待過,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 年 5 月 25 日 1882 年 4 月 27 日)與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 年 7 月 12 日 1862 年 5 月 6 日)都受到印度教很大影響,並且 從而啟發了愛默生創立了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的哲學與及開創性的

文學風格。在當時,他們兩人所涉獵的印度教知識主要都是來自印度英屬時期 社會改革思想家拉姆·莫漢·羅伊(Ram Mohan Roy;1772 年 5 月 22 日—1833

年 9 月 27 日)所翻譯的印度教經典。

儘管愛默生和梭羅都沒有在羅伊的著作中提及任何重要內容,但眾所周知,他 們對他的作品很熟悉。1820 年,愛默生閱讀了羅伊翻譯的《自在奧義書》 (Isha Upanishad,或譯為伊莎奧義書、至尊奧義書),1850 年,梭羅閱讀了 羅伊翻譯的主要吠陀經典。

新英格蘭超驗主義者愛默生和梭羅從他們廣泛閱讀的印度神學、哲學和古典文 學中吸收了許多思想。 .....

愛默生廣泛閱讀吠陀文學以及《奧義書》、《摩訶婆 羅多》、《薄伽梵歌》、《毘濕奴往世書》和古梵文作家迦梨陀娑(Kalidasa, 4 世紀 5 世紀)的著作。

雖然他沒有完全吸收所讀到的內容,甚至歪曲了一些 印度教哲學思想,但印度教思想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正如他所說,印度成 為了一個黃金國,一個為他打開新視野的思想國家。他在印度教思想中發現的 “偉大的…道德宣言”,以及它所暗示的模糊的巨大性,滋養了一個希望擺脫現代 科學和宗教的枯燥乏味的思想。他開始認識到不同宗教之間的共同點。他從吠 檀多發展了他的超靈(Over-Soul)概念。他對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從 邪惡中拯救出來的觀點也來自印度教思想的各個方面。甚至他的一些作品的語 言和圖像也是藉用印度文本的。

愛默生和他的朋友們的思想導致了美國一位論派(Unitarianism)和保守派之間 的的分裂,保守派認為救贖仍然是必要的,儘管他們不相信人天生墮落。

一位論派又稱基督教自由派,與羅伊於1828 年在加爾各答創立的梵天協會

(Brahmo Samaj)類似:與梵天協會一樣,自由派一位論者相信上帝和祈禱, 但他們廢除了儀式、教義和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基於道德生活的概念。愛的最 高實踐者是耶穌。

愛默生拒絕啟示宗教(revealed religion),並認為人們應該「先熟悉神靈」。

比平錢德拉帕爾(Bipin Chandra Pal,1858年11月7日-1932年5月20日)是另 一位印度教現代化主義者,於1877 年加入梵天協會,他在愛默生的著作中找到

了喪親之痛的慰藉,這些著作證實了梵天協會與一位論派仍在思想交流。特別 是,美國超驗主義者幫助他,作為印度教徒,獲得了他看來對印度教的真正理 解。

一位論是基督新教的一種形式,否認三位一體教義,即上帝表現為聖父、聖子 和聖靈。它最初是一個以聖經為導向的教派,在 19 世紀中葉,在一位在一位論 歷史上有影響力的英國宗教哲學家 James Martineau(1805 年 4 月 21 日-1900

年 1 月 11 日)和美國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和美國超驗主義者和一位論教會的

改革牧師 Theodore Parker(1810 年 8 月 24 日-1860 年 5 月 10 日)的領導下, 它成為一種理性和自由神學的宗教。

儘管早期歐洲反三位一體事工的領導人,如 Francis David 和 Michael Servetus,

因其信仰而受到起訴,但美國的一位論者卻在不受干涉的情況下實踐自己的宗 教。事實上,許多早期的美國自然神論者,包括 托馬斯·傑斐遜和約翰·亞當斯, 都持有一位論信仰。

1961 年,一位論派和普救論派(Universalist)的合併將兩種截然不同的傳統結

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場無信仰的運動,如今該運動已成為全世界宗教自由主義 者的傘式組織。以目前的名稱,一位論普遍主義(Unitarian Universalism)是一 個神學上自由和包容的信仰體系,代表著一千個教會和大約 217,000 名成員。

一位論普遍主義者聲稱其神學取向是追求創造力、自由和同情心,同時尊重多 樣性和相互聯繫。成員透過團契、個人經驗、社會行動和教育尋求靈性成長和 正義。該會的中文名稱是尋道會。

說回印度教,對愛默生和梭羅帶來重大影響的拉姆·莫漢·羅伊出生於孟加拉總統 府Hooghly區的Radhanagar。他的曾祖父 Krishnakanta Bandyopadhyay 是

Rarhi Kulin(貴族)婆羅門。Kulin婆羅門是 12 世紀Ballal Sen從Kannauj引進的6 個婆羅門家族的後裔,其中來自西孟加拉邦Rarhi地區的Kulin婆羅門在19 世紀因 迎娶多名婦女並靠嫁妝為生而臭名昭著。Kulin主義是一夫多妻制和嫁妝制度的 同義詞,羅伊一直反對這兩者。

羅伊是梵語、波斯語和英語的偉大學者,也通曉阿拉伯語、拉丁語和希臘語。

在童年時透過娑提 (習俗)目睹了他嫂子的死亡。這名17歲的女孩被拖向柴堆,羅 伊目睹了她驚恐的樣子。他試圖抗議,但無濟於事。她被活活燒死了。人們在 她痛苦的尖叫聲中高喊“摩呵娑提!摩呵娑提!摩呵娑提!” (偉大的妻子)。

娑提(Sati),亦譯薩蒂、薩提,原為印度教司婚姻幸福的女神達剎約尼的別名 之一,因為傳說的關係成為了忠貞的代名詞。神話中的娑提為了控訴父親達剎 侮辱其戀人濕婆而投火自盡,她的靈魂轉世為雪山神女並與濕婆再度結婚。這 段戀愛故事在印度與孟加拉的民間地區演變成習俗,即婦女在丈夫死後(一般

是葬禮上)自焚殉夫以表達對先夫的忠貞,甚至有證據顯示這個習俗散播到其 他宗教如錫克教、耆那教和伊斯蘭教。印度寡婦進行「娑提」的儀式一般都是

自願的,但亦有文獻記錄或作畫顯示有的婦女是受到社會壓力,甚至是被他人 強迫執行儀式的。

羅伊靠著放債、管理自己的小地產和投機英國東印度公司債券來養活自己。

1805 年,他受僱於公司低階官員John Digby,後者向他介紹了西方文化和文學。

在接下來的10年裡,羅伊作為Digby的助手,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服務中時斷時

續。

羅伊對現代印度史的影響在於他復興了《奧義書》中吠檀多哲學流派的純粹和 倫理原則。他宣揚上帝的統一,因為當時普遍印度教徒是奉行多神崇拜的信仰, 他又將早期的吠陀經典翻譯成英文,共同創立了加爾各答一位論協會並創立了 梵天協會。梵天協會在印度社會的改革和現代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成 功地開展了反對焚燒寡婦的活動。他尋求將西方文化與本國傳統的最佳特徵結 合。他建立了許多學校,在印度普及現代教育體系。他提倡理性的、道德的、 非獨裁的、現世的、社會改革的印度教。他的著作也引起了英國和美國一位論 者的興趣。

1804 年,羅伊在Murshidabad用波斯語撰寫了《Tuhfat-ul-muwahhidin》(給 一神論者的禮物),並附有阿拉伯語簡介。孟加拉語尚未成為知識分子話語的 語言。《Tuhfat-ul-muwahhidin》的重要性僅在於它是第一個已知的神學陳述, 該陳述是後來作為吠檀多派而聲名狼藉的人的神學陳述。就其本身而言,它並 不引人注目,也許只有社會歷史學家對它感興趣,因為它的業餘折衷主義。畢

竟,《Tuhfat-ul-muwahhidin》早在 1884 年就在 Adi Brahmo Samaj 出版的

Maulavi Obaidullah EI Obaid 英文譯本中出現。羅伊在智力發展的這個階段並 不了解《奧義書》。

1814年,他在加爾各答創辦了Atmiya Sabha(即朋友協會),這是一個哲學討

論圈,旨在傳播吠檀多的一神論理想,並反對偶像崇拜、種姓僵化、毫無意義 的儀式和其他社會弊病。

1822年,羅伊創立了盎格魯印度教學校和4年後吠檀多學院為了傳授他的印度教 一神論教義。

1823 年,當孟加拉政府提議建立一所更傳統的梵文學院時,羅伊 抗議說,古典印度文學無法讓孟加拉的年輕人為適應現代生活的需求做好準備。

相反,他提出了現代西方學習課程。羅伊還在印度領導了一場抗議英國過時的 法律和稅務管理的活動。

1823年,當英國對加爾各答媒體實行審查制度時,羅伊作為印度最早的兩家週 報的創始人和編輯,組織了一次抗議活動,主張言論自由和宗教自由是自然權 利。那次抗議標誌著羅伊生活的轉捩點,他不再專注於宗教爭論,轉向社會和 政治行動。羅伊在他的報紙、論文和書籍中孜孜不倦地批評他所認為的傳統印 度教的偶像崇拜和迷信。他譴責種姓制度並攻擊習俗娑提。他的著作鼓勵英國 東印度管理委員會就此事採取果斷行動,最終在 1829 年禁止了娑提。

1828年,他與印度哲學家和宗教改革家Debendranath Tagore(1817年5月15日 1905年1月19日)共同創立了Brahmo Sabha,後期成為日後的梵天協會。到

1828年,他已成為印度的知名人物。1830 年,他作為莫臥兒皇帝阿克巴·沙二世

(Akbar Shah II,1760年4月22日 1837年9月28日)的特使前往英國,阿克巴· 沙二世授予他威廉四世國王宮廷的raja(王公)頭銜。

1829 年,帶着一本名為「Anusthan」的孟加拉小冊子、《建立在神聖權威之上

的宗教訓示》以及一份反對娑提的請願書;他公開宣稱,如果議會未能通過改 革法案,他將離開大英帝國移民。

1830 年,羅伊作為莫臥兒帝國大使前往英國,確保William Bentinck勳爵於1829

年頒布的禁止進行娑提的《孟加拉娑提條例》不被推翻。此外,羅伊請求國王 增加莫臥兒皇帝的津貼和補助。他成功說服英國政府將莫臥兒皇帝的俸祿增加 了3萬英鎊。他也訪問了法國。在英國期間,他開始進行文化交流,會見議員並 出版有關印度經濟和法律的書籍。Sophia Dobson Collet當時是他的傳記作者。

1833 年 9 月 27 日羅伊在布里斯託一神派朋友的照顧下因發燒去世,他被埋葬 在那裡。

羅伊在現代印度歷史上的重要性部分取決於他廣闊的社會視野和他思想的驚人 現代性。他是一位孜孜不倦的社會改革家,但他也重新燃起了人們對吠檀多學 派倫理原則的興趣,以此作為對抗西方對印度文化攻擊的製衡手段。在他的教

科書和論文中,他為孟加拉語的普及做出了貢獻,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將法國和 美國革命的基本社會和政治思想應用於印度環境的印度人。

今天,羅伊也被稱為“印度文藝復興”

之父,他因在印度遭受包括娑提習俗在內的 嚴酷社會規範和傳統之苦時為婦女權利而進行的鬥爭而被人們銘記。

羅伊受到世界各地許多人的尊敬。Netaji Subhas Chandra Bose在其著作《印度 的鬥爭》中稱他為印度「宗教復興的使徒」。Bose說:「他敦促回歸吠檀多主 義的原始原則,並徹底拒絕後來潛入印度教的所有宗教和社會雜質。他也主張 社會和國家生活的全面復興,並接受歐洲現代生活中所有有用和有益的東西。

因此,拉姆·莫漢·羅伊在印度新覺醒的黎明中脫穎而出,成為新時代的先知。」

梵天協會最初是印度教內部的改良主義運動,並開始了孟加拉文藝復興。作為 一場改革運動,被證明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宗教改革運動之一,為現代印度的 形成做出了重大貢獻。第一所梵天協會於 1861 年在Lahore創立。它攻擊盛行的 婆羅門教,預示著強調宗教、教育和社會改革的孟加拉文藝復興。

梵天協會的成立是為了改革印度教社會的社會和宗教面紗,並消除「娑提」和 種姓制度等習俗。該運動攻擊了許多被視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印度教傳統習俗。 該會宗旨包括以下各種原則:

上帝 協會主張「無限奇點」的存在。它不相信化身、轉世或重生。它也譴責 偶像崇拜和多神教。「無限奇點」被認為是無限的、不可分割的、不可感知的 和無法定義的。

愛 儘管該會敦促其追隨者尊重所有受造物,但它從不鼓勵任何人崇拜任何事 物或任何人,因為只有奇點或「梵」才能被崇拜和尊敬。

經文 該會的追隨者,被稱為“梵天協會追隨者”,不相信梵和人類靈魂之間的

任何經文、先知和中介。毫不奇怪,他們也不相信因果報應的教導。然而,梵

天教徒可以相信業力和重生,這取決於他們的個人喜好。

解放 雖然協會相信靈魂的概念,並且靈魂是不朽的,並且準備成為梵的一部 分,但它並不提倡救贖或“Mukthi”的概念。而且,它不相信地獄和天堂的概念。

知識 追隨者擁抱知識、真理和自由意志。他們也認為正義是他們唯一的生活 方式。儘管社會團體擁護世俗原則,但它反對宗派主義和將宗教信仰強加於人 的行為。

迷信 — 協會譴責迷信和教條。事實上,像「娑提」這樣的迷信做法是 梵天協會 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也認定了不科學的儀式、祭司和寺廟、教堂和清真寺 等禮拜場所沒有意義。

極權主義 — 協會譴責一切形式的極權主義。它也拒絕宗教、膚色、信仰、種姓 和種族等非理性和偏執的區別。這些區別被認為是邪惡的,因為它們常常成為 造成人類之間裂痕的原因。

梵天協會無疑是一個很有理想的組織,但不知會否過於激進。無論如何,作為 社會改革者,拉姆·莫漢·羅伊的確是十分傑出的人物,但作為一名修行人,似乎 還是在第一章提及過的斯瓦米·維韋卡南達/辨喜(Swami Vivekananda,1863年

1月12日 1902年7月4日)更勝一籌。

參考自:

https://firstamendment.mtsu.edu/article/unitarianism/ https://www.hinduismtoday.com/magazine/april-may-june-2004/2004-04ralph-waldo-emerson-and-the-trancendentalists/ https://bristolunitarians.blogspot.com/2013/08/the-rammohun-royconnection.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ja_Ram_Mohan_Roy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Ram-Mohan-Roy

https://byjus.com/free-ias-prep/ncert-notes-raja-ram-mohan-roy-indiansocial-reformer/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who-is/who-is-raja-ram-mohan-roybrahmo-samaj-5186268/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yth-raja-ram-mohan-roy-so-called-socialreformer-santu-nandy

https://sribandyo.blogspot.com/2023/04/celebrating-250-th-birthanniversary-of.html?m=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ti_(practice)

https://learn.culturalindia.net/brahmo-samaj.html

在第一章提到過,美國受印度教很大影響,以致形成今日的格局,很多人都會 不期然産生一個疑問,就是,既然印度教可以造就出一個强大的美國霸權,那 麼,作為它的發源地印度為何要長期處於被外族統治、社會一直如此貧窮和落 後?

《莊子·內篇·逍遙遊》記載,宋國有一個善於製作防止皮膚凍裂的藥的人,祖祖 輩輩以在水中漂洗棉絮為業。有人聽說了,就請求用百金買他的藥方。全家族 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議道:「我們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超過幾金。現在賣 藥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請允許我把藥方賣給他。」那人得了藥方,便用它 去說服吳王。越國來侵犯吳國,吳王讓他統帥軍隊。冬天和越軍進行水戰,把 越軍打得大敗。吳王便將一塊土地封賞給他。能不使手裂開的藥是一樣的,有 的人靠它得到封賞,而有的人卻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勞,就是因為用途不同。

所以,擁有一件東西也不代表就能夠活用它。

首先必須明白的是,上述情況並不是印度所獨有。例如耶穌基督本身是猶太人, 但猶太人却不相信耶穌是救世主;西方的科學源於古希臘的哲學、幾何學及邏 輯學,但是,今日的希臘已經破産,並且一直以來都是遠遠無法與其他發達國 家相提並論。奧林匹克始於希臘,今日在奧運場上,希臘拿得多少奬牌?儒家 思想源自中國,但中國老早就已經禮崩樂壞。還有,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但 在印度本土,佛教早已沒落。以上情況比比皆是。

中國雖然自稱奉行孔孟之道,但是,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君主應該禮賢下士。當滿清入關之後,所有大臣見皇帝都要下跪,還要奴才前 奴才後的自稱,不把臣下當人看待。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 然。」並且還說:「堂高數仞,榱題數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 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

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但在清朝時,官員

一見皇帝,開口就要連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在這裏,豈止是巍巍然,簡直是當 作至高無上,奉之若神明。

所以,所謂的儒家,已經被嚴重扭曲。

歐洲的教廷被視為上帝代言人,但所謂宗教裁判所、販賣贖罪券,完完全全是 背離了《聖經》的教導。

在印度,婦女地位低下,流行童婚,再加上種姓制度,一直都被全世界所公認 是不文明,但是很多人認為其文化就是如此,其實,若翻查《吠陀經》,根本

沒有此規定,只不過是有權有勢的人任意將經文隨意思曲解。因此,表面上, 印度真的是信奉印度教,但事實上却是假借宗教的名義而為所欲為而已。

此外,還有一點十分重要,其實,印度教不是一個宗教。等於先秦諸子哲學不 是一個哲學流派,是春秋時期眾多思想的一個總稱,指的是當時的九流,包括

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印度教亦復 如是,指的是很多個不同的宗教,在佛陀的時代,有所謂六師外道,包括:一、 珊闍耶毗羅胝子(巴 Sañjaya Belatthiputta),懷疑論者。不承認認知有普遍之

正確性,而主張不可知論,且認為道不須修,經八萬劫自然而得。二、阿耆多 翅舍欽婆羅(Ajita Kesakambala),唯物論、快樂論者。否認因果論,乃路伽 耶派之先驅。三、末伽梨拘舍梨(巴 Makkhali Gosāla),宿命論之自然論者。

主張苦樂不由因緣,而惟為自然產生。系阿耆毗伽派之主導者。四、富蘭那迦 葉(巴 Purāna Kassapa),無道德論者。否認善、惡之業報。五、迦羅鳩馱迦 旃延(巴 Pakudha Kaccāyana),無因論之感覺論者。認為地、水、火、風、 空、苦樂、靈魂為獨立之要素。六、尼乾陀若提子(巴 Nigantha Nātaputta), 耆那教之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應償之,並非今世行道 所能斷者。外道是佛教對自身以外的其他印度宗派的稱呼,在部派佛教經典裡 對這些學說亦有描述,合稱為「六十二見」,並總稱當中的主要思想為「六師

外道」。佛經中歸納從「自我」產生對世界眾生,相對而言的關聯性見解,包 括依據、結論在內一共62種,主要是佛陀時代的婆羅門、外道沙門團體的觀點。

所以,印度教的思意,在佛陀時代就包含了62個各自獨立的宗派,而在佛陀入 滅之後,外道仍然不斷增加,主流社會一般不會對各種大大小小的印度宗教有 太多的研究,於是一律統稱為印度教,其實裏面包含了無數個不同的信仰、不 同的教義。

印度教並沒有教皇,亦沒有主教,所以不會有統一的正統教義,各家各派只是 各自表述,第一位將印教靈性文化帶到西方的人物是印度教僧侶兼哲學家斯瓦 米·維韋卡南達/辨喜(Swami Vivekananda,1863年1月12日 1902年7月4日), 但斯瓦米所帶來的只是其中一家的說法而已。所以,他亦不能代表全部印度人 的想法。

斯瓦米是一位印度教僧侶,也是印度最著名的精神領袖之一。出生於加爾各答 一個富裕的孟加拉家庭,父親Narendranath Dutta是一位成功的律師,在社會 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母親 Bhuvaneshwari 是一位堅強、敬畏上帝的女性, 這對她的兒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斯瓦米小時候就展現了敏銳的智力。他是一位狂熱的讀者,幾乎閱讀了世界上 所有的東西。他一方面研讀《薄伽梵歌》和《奧義書》等印度教經典,另一方 面研究大衛·休謨、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和赫伯特·斯賓塞的西方哲學、歷史和靈 性知識。

儘管斯瓦米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女性,而他也是在家庭的宗教氛圍中長大的, 但他在青年時期卻經歷了深刻的精神危機。他深入研究的知識使他質疑上帝的 存在,並一度相信不可知論。但他又不能完全忽略至尊的存在。他與Keshab

Chandra Sen領導的梵天運動(Brahmo Movement)有一段時間的聯繫。梵天 協會(Bramho Samaj)承認獨一真主,這與充斥着崇拜偶像、迷信的印度教不 同。關於上帝存在的一系列哲學問題在他的腦海中盤旋,仍然沒有得到解答。

在這場精神危機期間,斯瓦米第一次從蘇格蘭教會學院校長William Hastie那裡 聽說了Sri Ramakrishna。

早些時候,為了滿足他對上帝的理智追求,斯瓦米拜訪了所有宗教的傑出精神

領袖,問他們同一個問題:「你見過上帝嗎?」每次他離開時都沒有得到滿意 的答案。他在Dakshinewar Kali神廟的住所向Sri Ramkrishna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Sri Ramkrishna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的,我看到了。我對上帝的看法和對你的 看法一樣清晰,只不過是在更深的意義上。」斯瓦米最初對Sri Ramkrishna的簡 單性不以為然,但後來對Sri Ramkrishna的回答感到驚訝。Sri Ramkrishna用他

的耐心和愛心逐漸贏得了這個愛爭論的年輕人的心。斯瓦米造訪Dakshineshwar 的次數越多,他的問題得到的解答就越多。

1884 年,斯瓦米由於父親的去世而遭受了相當大的經濟困難,因為他必須贍養 母親和弟弟妹妹。他請Sri Ramkrishna向女神祈禱,祈求他家人的經濟福利。在

Sri Ramkrishna的建議下,他親自前往寺廟祈禱。但一旦他面對女神,他就不能 要求金錢和財富,而是要求「Vivek」(良心)和「Bairagya」(退隱)。那一

天標誌著斯瓦米的精神徹底覺醒,他發現自己被苦行僧的生活方式所吸引。

1885年中期,患有咽喉癌的Sri Ramkrishna病情嚴重。1885 年 9 月,Sri Ramkrishna搬到了卡爾庫塔的 Shyampukur,幾個月後,斯瓦米在Cossipore租 了一棟別墅。在這裡,他組建了一群年輕人,他們是Sri Ramkrishna的熱情追隨

者,他們一起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的師父。1886 年 8 月 16 日,Sri Ramkrishna 捨棄了他的肉體。

Sri Ramkrishna圓寂後,包括斯瓦米在內的約15名弟子開始住在北加爾各答巴拉 那加爾的一棟破舊建築裡,該建築被命名為Ramakrishna Math,即Sri

Ramkrishna的修道院。1887 年,他們在這裡正式放棄了與世俗的一切聯繫,並 發誓出家。兄弟會重新命名,斯瓦米被命名為維韋卡南達(Vivekananda),意 思是「洞察智慧的幸福」。

兄弟會靠著贊助人在神聖化緣或「madhukari」期間自願捐贈的施捨維持生計, 進行瑜珈和冥想。 斯瓦米於 1886 年離開數學學院,以「Parivrajak」的身份徒 步環遊印度。他走遍了這個國家,吸收了他所接觸的人們的社會、文化和宗教 的知識。他親眼目睹了老百姓的生活逆境和疾病,並發誓要奉獻一生,為人民 解除苦難。

在他的流浪過程中,他了解到1893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宗教議會。他很 想參加這次會議,代表印度、印度教和他的上師Sri Ramkrishna的哲學。當他在 印度最南端的Kanyakumari的岩石上冥想時,他發現了自己的願望。斯瓦米由他 在馬德拉斯(現為欽奈)的弟子和Khetri國王Ajit Singh籌集資金,斯瓦米於1893 年5 月31 日從孟買前往芝加哥。

他在前往芝加哥的路上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但他的精神仍然一如既往。

1893 年 9 月 11 日,時機成熟時,他登上演講台,以其開場白“我的美國兄弟姐 妹”震驚了所有人。他的開場白贏得了觀眾起立鼓掌。他接著描述了吠檀多的原 則及其精神意義,將印度教置於世界宗教的版圖上。

接下來的兩年半時間,他在美國度過,並於 1894 年創立了紐約吠檀多協會 (Vedanta Society)。他也前往英國向西方世界傳播吠檀多和印度教心靈主義 的教義。

1897 年,斯瓦米回到印度,受到平民和皇室的熱烈歡迎。在全國各地進行一系 列講座後,他到達加爾各答,並於 1897 年 5 月 1 日在加爾各答附近的Belur修 會成立了Ramakrishna傳教團。Ramakrishna傳教團的目標是基於業力瑜伽 (Karma Yoga)的理想,其主要目標是為該國的貧困人口服務。Ramakrishna 傳教團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社會服務,如建立和運營學校、學院和醫院,透過會 議、研討會和工作坊傳播吠檀多的實用教義,在全國範圍內發起救濟和復健工 作。

斯瓦米餘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和歐洲旅行。1902 年,他因神秘原因去世,

享年 39 歲。但一代又一代前往西方的印度大師繼續追隨他非常成功的方法,包 括無論是訪問英國心靈主義社團,還是在洛杉磯講堂向中年聽眾演講。1960年

代,披頭四在訪問印度時掀起了更年輕的興趣浪潮。但自從斯瓦米第一次訪問

以來,來自東方的老師的基本信息幾乎沒有改變:個人是宇宙性的,冥想和瑜 伽是體驗基本現實的通用工具,與任何文化或宗教兼容。

這些關於斯瓦米一生的故事和見解在牛津大學萬靈學院歷史學家Ruth Harris的 新傳記《世界大師》(Guru to the World)中栩栩如生,內容豐富且富有洞察 力。Harris向史密森尼學會講述了斯瓦米的西方旅行,以及他們如何產生了大多 數西方人今天都能認可的東方靈性。

他的宗教良知是Sri Ramakrishna神聖顯現的靈性教義和他個人對不二論吠檀多 哲學(Advaita Vedanta)的內化的融合。他指示透過無私的工作、崇拜和精神 紀律來實現靈魂的神聖性。根據斯瓦米的說法,最終目標是實現靈魂的自由, 這涵蓋了整個宗教。

斯瓦米·維韋卡南達是一位傑出的民族主義者,他將同胞的整體福祉放在首位。

他敦促同胞「起來,醒來,不達目標,不罷休」。

就在他訪問芝加哥並在世界宗教議會發表演說之初,哈佛大學教授John Henry

Wright邀請他到哈佛大學演講。他向斯瓦米指出了前往宗教議會的必要性,他 認為宗教議會可以向國家介紹他的東西。Wright的推論是「要求你提供證書就 像要求太陽聲明其在天空中發光的權利」。其中一些追隨者是著名的傑出人物: Max Müller(印度學家)、J. J. Goodwin、John Henry Barrows,、馬克·吐溫、

Sturdy、羅曼·羅蘭、Sara Chapman Bull、他的美國母親和捐助者、 Mary Hale、 Josephine MacLeod、Christine Greenstidel(後來被稱為Christine修女)、

Maragaret Noble(後來的Nivedita修女)、威廉·詹姆斯、 Josiah Royce、

Robert G. Ingersoll、尼古拉·特斯拉、Kelvin 勳爵、Harriet Monroe、Ella

Wheeler Wilcox、Sarah Bernhardt、Emma Calvé和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他讓幾位追隨者皈依:Marie Louise(法國婦女)

成為Swami Abhayananda ;Leon Landsberg成為Swami Kripananda。

據報道,美國實業家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首次為公益事業捐 款,並在會見斯瓦米後成為著名的慈善家。斯瓦米簡潔地向洛克斐勒解釋說, 他的慈善事業只會成為幫助窮人和陷入困境的人們的一個管道。

斯瓦米的生活和作品影響了全世界許多學者、作家、政治家。法國作家羅曼羅 蘭寫道,斯瓦米是「能量的化身」。羅蘭認為“王者氣質”是斯瓦米的特徵,「他 是一位天生的國王,在印度或美國,沒有人在不向他陛下致敬的情況下接近 他。」美國作家、歷史學家、哲學家Will Durant表示,斯瓦米的演講比吠陀時 代的演講更「陽剛」(virile)。

民族主義領袖、獨立印尼首任總統蘇加諾表示,是斯瓦米·維韋卡南達激勵他變 得堅強,為上帝和人類服務。歷史學家和印度學家Arthur Llewellyn Basham將 斯瓦米與印度其他著名宗教人物如Kabir 、 Adi Shankara、Chaitanya進行了比 較。俄羅斯院士和名人Eugene Chelyshev是斯瓦米·維韋卡南達的熱心崇拜者。

他說:

「每次我都會讀一遍維韋卡南達的作品,從中發現新的東西,這有助於更深入

地了解印度、它的哲學、人們過去和現在的生活方式和習俗,以及他們對未來 的夢想。 」

馬丁·路德·金是美國民權運動的關鍵人物,倡導種族平等和正義。他在維韋卡南 達的教義中看到了塑造他的更公正和平等社會願景的潛力。金對非暴力抵抗、

公民權利和社會正義的承諾深深植根於維韋卡南達的普遍兄弟情誼以及愛和非 暴力的變革力量的信息中。

納爾遜·曼德拉是從斯瓦米·維韋卡南達汲取靈感的最著名人物之一。曼德拉以其

在反種族隔離運動中的領導地位以及隨後擔任南非總統而聞名,他將維韋卡南 達的許多思想融入他爭取正義和平等的鬥爭中。維韋卡南達對內在力量、自律

和為人類服務的強調極大地影響了曼德拉的和解與和平共處的哲學,這對南非 向民主國家的過渡發揮了關鍵作用。

斯瓦米·維韋卡南達對西方神秘學的了解使他在西方神秘學界非常成功,這始於 他 1893 年在宗教議會的演講。他改編了傳統的印度教思想和宗教信仰,以滿足 西方觀眾的需求和理解,他們特別被西方深奧的傳統和運動(如超驗主義和新 思想)所吸引並熟悉。他對印度教宗教信仰的一個重要元素是引入了他的4種瑜 伽模型,其中包括皇道瑜伽(Raja yoga),他對Patanjali瑜伽經的解釋,它提

供了一種實用的方法來實現其核心的神聖力量,是現代西方的神秘主義的核心。 1896年,他的著作《皇道瑜伽》(Raja yoga)出版,一炮而紅,對西方對瑜珈 的理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代瑜珈史》(A History of Modern Yoga)的作 者Elizabeth De Michelis認為它標誌著現代瑜伽的開始,儘管後來採取了截然不 同的形式。它向尋求「意識形態上熟悉的實踐靈性形式」的宗教環境提供了異 國情調的教義。

2012 年3 月29 日,AL Bardach 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醒 目的標題是:「JD Salinger、列夫 托爾斯泰、尼古拉 特斯拉和Sarah Bernhardt 有什麼共同點?」副標題是:「全球瑜伽運動的花衣魔笛手斯瓦米·維韋卡南達 令人驚訝且持續的影響。」這篇文章以維韋卡南達冥想的照片和他的著名追隨 者的特寫鏡頭為插圖,主要集中在JD Salinger對吠檀多的迷戀上:「在20 世紀 40 年代末與禪宗 一條沒有上帝的靈性之路 初次接觸之後 Salinger 發現了吠檀多,他發現吠檀多帶給他無限的安慰。「與禪宗不同,」Salinger的 傳記作者Kenneth Slawenski指出,「吠檀多提供了一條與上帝建立個人關係的 道路。……[以及]承諾他可以治愈憂鬱症。……

並找到上帝,並透過上帝獲得平 安。」

雖然美國的底蘊的確是印度教,但不代表有很多美國人自稱印度教徒,他們吸

收了印度很多經典的智慧,但身份上可能是基督徒,也可能是超驗主義支持者, 也可以是新紀元運動的擁護者。就正如愛默生、梭羅等人都不會叫自己做印度 教徒。在佛教也有類似情況,很多人去學習佛教的禪修,目的是為了減壓,然

而,這批學員當中有很多人都是否認自己是佛教徒。

參考自: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Raja_Yoga_%28book%2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luence_and_legacy_of_Swami_Vivekanand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achings_and_philosophy_of_Swami_Vivekanan da

https://ajayrathod.co/blog/the-global-impact-of-swami-vivekanandainfluence-on-notable-figures/

https://www.swamivivekananda.guru/2018/06/01/vivekanandas-impact-onamerican-spirituality/

https://edukemy.com/blog/swami-vivekananda-upsc-modern-history-notes/

https://www.culturalindia.net/reformers/vivekananda.html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history/the-indian-guru-who-broughteastern-spirituality-to-the-west-180980896/

吠檀多不二論是印度哲學的一個重要流派,雖然多數人都對印度哲學感到陌生, 但是,一聽到不二論,不期然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佛教有一個很 有名的術語,叫做不二法門。儘管不是很多人知道甚麼是不二法門,但相信不 會有人未聽過這個名詞。究竟不二論是不是等於不二法門?首先,不二論是屬

於印度教的其中一種派系,而不二法門,則是法教的學問,印度教與佛教之間, 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先說不二法門。不二,不是兩個極端;法門,修行入道的門徑。「不二法門」 指觀察事物的道理,要離開相對的兩個極端的看法,才能得其實在,所以「不 二法門」是指到達絕對真理的方法。語出《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入不二法門 品第九》: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 之。」……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

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 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 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 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如此說來,好像是禪宗的不立文字的說法。

根據人間福報網頁的佛語典故解釋,「不二法門」,是指超越相對、差別之平 等、真理的教法。然而從《榖粱傳》僖公二十年記載:「南門者,法門也。」 可知當時的法令自王宮的南門而出,所以南門稱法門。即知「法門」原意是指: 王宮的南門。此後,為佛教沿用「法門」一詞,但意義已轉變為:指修行佛法 的途徑或修行入道的門徑。

「不二」,是指超越相對、差別,不是兩個極端,即「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 或是「眾生平等」、「自他平等」、「心佛平等」等關係。亦可視為佛教闡述 世界萬物的方法與觀念。見《大乘義章》云:「言不二者,無異之謂也。」說 明「一實之理,如如平等」,沒有彼此的分別,一切都是因緣和合,都是虛無、 沒有相對性的。

佛法通說有八萬四千法門,以不二法門為最高境界。入得此門,也就達到了超 越生死的涅槃境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說「若於佛法中,其心隨平等,

入不二法門,彼人難思議」,故知「不二法門」是指超越了一切是非、善惡等 差別的相對境界,能得不可思議、無所分別的真理。

用現代術語來說,即是對於二元對立的消解。比較明顯的例子有中觀論思想。

龍樹的中道論直接承襲自《阿含經》的緣起中道和《般若經》的性空假名。阿

含裡的緣起中道,是正觀緣起而離有無二邊的中道,如說:「迦旃延!如來離 於(有無)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論》第十五品引用阿含這段經文,以非有非無的中道來遮撥外人的實有論和虛 無論。非有非無是遮撥有無二邊,如擴充來說,世俗任何對立的概念都可以是 被否定的邊見,如歸敬偈的八不緣起,八不所否定的對象一生滅、常斷、一異、 來去都屬於邊見,捨離這些邊見就是中道,因此八不緣起又可說為八不中道。

八不中道在大乘佛教中有著極大影響。指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 異、不去、不來八者,是龍樹《中論》的核心概念,「略說八事則為總破一切 法」。

吠檀多不二論與中觀有部分相似,但最基本的分別是,佛教中心思想是無神論, 但印度教却是有神論。

吠檀多不二論英文是Advaita Vedanta,由Advaita和Vedanta兩個字組成,先說

Advaita。

前綴“a-”,梵文意思是“非”,例如佛教所說的阿羅漢可以證得聲聞四果:初果須 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其中的第三果「阿那含」,意 譯「不還果」。修到這個果位的聖者,死後便不返回欲界中受生,而在色界、

無色界中證阿羅漢果。阿那含的梵文和巴利文是anāgāmī,a是指"不" ,nāgāmī

即是"回來" 。

「dvaita」,意思是「二元性」或「二元論」。Advaita 通常被翻譯為“非二元 性”,但更恰當的翻譯是“非第二性” 。Advaita 有幾個意思:

主體和客體的非二元性,正如公元 6 世紀的印度哲學家 Gaudapada 所說,當主 體和客體之間存在區別時,人們就會抓住客體,這就是輪迴。透過了悟梵天的 真實身份,就不再有執著,心就會安息。靈魂(Atman)和梵(Brahman)的 非二元性,吠檀多不二論的著名說法是靈魂與梵沒有區別;了解這個身分是一 種解放。

除了梵之外,沒有其他現實,“現實不是由部分構成的”,也就是說,不斷變化的 “事物”沒有自己的存在,而是唯一存在者「梵」的表象;事實上,「體驗自我」

(jiva)和「梵」(存在的基礎)之間並不存在二元性。梵是唯一的、全部的真 實,而且是尼古那(Nirguna),完全無屬性、無形像。除了無形、無相、無屬 性的不二的梵(Brahman),沒有任何一切。梵沒有性質、沒有形狀,是自有、 絕對及不滅。在這裡,梵超越了神或創造者。「我就是宇宙,宇宙就在我之內」 是終極真理。此一者,是一切諸神、諸魔、諸地、諸時、一切存在之物。這就 是我、你和他們。這種信仰源自於《奧義書》。

梵是創造者,是因(kāraṇa),靈魂是被創造者,是果(kārya)。因與果在吠 陀中是重要的討論課題。 因分成兩種:

- 效果因(Nimitta kāraṇatva) 例如陶匠是「效果因」,因為陶器由他製成。

- 物質因(Upādāna kāraṇatva) 例如泥土是「物質因」,因為陶器由泥土 造成。

不二論認為,梵是事物的效果因,也是物質因。同時,不二論又認為「果無異 於因,但因有別於果」(Kārya-kāraṇa ananyatva)。

《聖經》中的《創世記》記錄上帝用泥土來造人,因此上帝只是效果因,這就 是上帝與梵的分別。

在解釋宇宙和梵時,最常用的例子是,一條繩子被誤以為是蛇;當明白到這是 繩子時,蛇就消失了。蛇好比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而繩子就是梵。梵的角色 相當於上帝或造物主。

吠檀多(Vedānta)一詞由兩個梵語單字組成:吠陀(Veda)一詞指的是吠陀 文本的整個資料庫,吠陀原本解作知識,後來用來指四吠陀:

《梨俱吠陀》(歌詠明論)

《娑摩吠陀》(讚頌明論)

《夜柔吠陀》(祭祀明論)

《阿闥婆吠陀》(禳災明論)

廣義的「吠陀」文獻包括很多種性質不同的經典,即《吠陀本集》、《梵書》、 《森林書》和《奧義書》。

而「anta」一詞的意思是「結束」。由此看來,Vedānta 的意義之一是「吠陀經 的終結」或「吠陀經的終極知識」。Veda 也可以表示一般的“知識”,因此

Vedānta 可以被理解為“知識的結束、結論或總結”。吠檀多是印度教哲學的六大 正統學派之一。

經典的不二論吠檀多指出,所有現實和經驗世界中的一切都根源於梵,梵是不

變的意識。對不二論者來說,造物主和被創造的宇宙之間不存在二元性。所有 物體、所有體驗、所有意識、所有意識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這基本現實 梵。然

而,認識的自我在清醒、夢中和無夢狀態下有不同的現實體驗,並且不二論吠

檀多承認從經驗的角度來看存在許多區別。不二論以假設不同層次的現實來解 釋這一點及其錯誤理論 ( anirvacaniya khyati )。

不二論吠檀多認為靈魂存在於3個身體:

因果體(Karana sarira) 它只是精微體和粗糙體的原因或種子。它除了作為 精微體和粗糙體的種子之外沒有其他功能。它是nirvikalpa rupam,「未分化的 形式」。它起源於avidya,即對靈魂真實身份的“無知”或“無明”,因而產生了“靈 魂”的概念。

精微體(Sukshma sarira) — 它是心靈的身體和維持身體活力的生命能量。與 因果體一起,它是輪迴的靈魂,在死亡時與粗糙的身體分離。由 5 種微妙元素 組成,這些元素在經歷 panchikarana 之前,並包含:sravanadipanchakam(5 個感知器官:眼睛、耳朵、皮膚、舌頭和鼻子)、vagadipanchakam(5 個行 動器官:舌頭、手、腿、肛門和生殖器)、pranapanchakam(5 重重要呼吸: Prana(呼吸)、Apana(排出體內廢物)、Vyana(血液循環)、Udana(打 噴嚏、哭泣、嘔吐等動作)、Samana(消化))、Manas(音譯為末那,佛教 術語,意指意識、意志、心靈)、Buddhi(音譯菩提,佛教術語,指智力,辨 別智慧)。

粗糙體(Sthula sarira) – 指吃、呼吸和移動(行動)的物質肉體。它由許多不 同的成分組成,是由一個人前世的業力(行為)從經歷過 panchikarana 的元素 中產生的,即 5 種原始微妙元素的結合。

不二論的創立者阿迪·商羯羅(Adi Shankara,788 年 820 年)是印度教的創

立者、吠檀多派的集大成者。商羯羅曾經研究過佛學,並且受到佛敎教義所影

響,卻又努力使印傳佛教信奉者和耆那教信奉者改信當時印度的主流宗教,並 且去除不少傳統宗教的陳舊教義(例如婆羅門至上的思想和對於婆羅嘉摩神的 信仰)丶把婆羅門教改為印度教,以及把佛敎神話中的一些人物吸納至印度教 神話當中,導致後來不少印度教信奉者將釋迦牟尼佛視為毗濕奴(Vishnu)神 的化身。

簡單來說,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三者的關係是:佛教本身反對婆羅門教, 而婆羅門教加佛教,便形成了後來的印度教吠檀多學派。情況好像宋明理學的 援佛入儒。

著名靈性導師薩古魯(Sadhguru)指,阿迪·商羯羅是一位知識巨人,一位語言 學天才,兩歲時,他就能流利地說寫梵文。4歲時,他能背誦所有吠陀經;12歲 時,他接受棄絕期(sannyasa)出家。即使在如此年輕的時候,他就聚集了弟 子並開始走遍全國以重建靈性科學。

32歲時,他離開了肉身,但在從12歲到32歲的20年裡,他多次穿越印度,從北 到南,從東到西,從喀拉拉邦一直到伯德里納特,回來,四面八方旅行,並且 在這段期間他創作了數千頁的文學作品。

阿迪商羯羅的指導來自Gowdapada。在他的指導下,商羯羅開始從事所有這些 令人難以置信的工作。Gowdapada 也是一位非凡的導師,但他的教誨從未被記 錄下來。他肯定教過成千上萬的人,但他培養了15到20名優秀的人,他們非常 安靜地在這個國家重建了靈性科學,沒有任何噪音,沒有創立一個新的宗教或 任何東西。

有一次阿迪商羯羅與一名男子發生爭執並獲勝。然後那個男人的妻子就捲入了 爭吵。於是,爭論就從女人開始。然後她發現自己輸了,所以她開始問商羯羅 有關人類性行為的問題。然後她更詳細地問道:「根據經驗,你知道什麼?」

阿迪商羯羅是一位禁慾者(brahmachari)。他知道這是她要打敗他的計謀,所 以他說:「我需要休息一個月。一個月後我們將從上次停下的地方開始。」

然後他走進一個山洞,告訴弟子們:「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讓任何人進入這 個山洞,因為我要離開我的身體,尋找另一種可能性一段時間。」生命能量或 prana 體現在 5 個維度:prana vayu、samana、apana、udana 和 vyana。 prana 的這 5 種表現具有不同的功能。prana vayu 負責呼吸動作、思考過程和 觸覺。如果一個人的呼吸停止了,可以說他死了。呼吸停止了,因為 prana vayu 已經開始退出。prana vayu 最多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完全離開。

vyana,prana 的最後一個維度,可以持續 12 到 14 天。身體的保存和完整性很 大程度上歸功於系統中 vyana prana 的功能。當阿迪·商羯羅離開他的身體時, 他將他的 vyana 留在了系統中,因為他的身體應該得到維護。那時恰巧有一位 國王被眼鏡蛇咬死了。當眼鏡蛇毒液進入系統時,血液開始凝固,呼吸變得困 難,因為當循環變得困難時,呼吸也會變得困難。在一個人的 prana vayu 退出 之前,呼吸就會停止。從很多方面來說,這對於想要進入那個身體的人來說是 一個理想的條件。通常情況下,它只會給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窗口。但是當一 個人的系統中含有眼鏡蛇毒液時,它會給你最多 4 個半小時的時間。

所以商羯羅得到了這個機會,他很容易就進入了國王的身體。他經歷了這個過 程,這樣他就可以憑國王經驗回答那個女人這些問題。國王身邊有一些聰明的 人,當他們看到一個被他們宣布死亡的人突然精神抖擻地坐起來時,他們可以 從他的行為中看出那不是同一個人,而是同一個身體裡的另一個人。他們派出 士兵遍布全城,告訴他們只要看到屍體,就立即燒掉 這樣,如果那具屍體 屬於來到這裡進入國王身體的人,那麼他將無法離開並且回去。因為現在國王 復活了

換了一個人,但他看起來還是一樣,那又怎樣呢?但他們沒有成功, 阿迪商羯羅回去了自己的身體。

有一天,他走進一座寺廟,又有一個人從寺廟走出來。那個人剛好是低種姓,

但阿迪商羯羅是婆羅門,是最純粹的婆羅門。當他走進寺廟時,看到這個低種 姓的人,他認為這是一個不祥之兆。當他要去敬拜他的上帝時,這個低種姓的 人擋住了他的路。商羯羅說:「走開。」那個人只是站在那裡說:「什麼該移 走,我還是我的身體?」那是他演講的最後一天。商羯羅從未給予任何其他教 導。他徑直走向喜馬拉雅山。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他。但他的學說就一直流 傳下來,並且流傳到美國並發揚光大。

參考自: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Three_Bodies_Doctrine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96849.htm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43683

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1254&webMd=2&la=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vaita_Vedanta

https://iep.utm.edu/advaita-vedanta/

https://www.advaita-vedanta.org/avhp/ad_faq.html https://www.nodualidad.info/articulos/intro-advaita.html

https://vedicfeed.com/advaita-vedanta/ https://zh.wikipedia.org/zh-

tw/%E9%98%BF%E8%BF%AA%C2%B7%E5%95%86%E7%BE%AF%E7%BD%9 7

https://isha.sadhguru.org/en/wisdom/article/life-of-adi-shankaracharyastories-teachings-stotras?_x_tr_hist=true

11 - 吠檀多不二論與《奧義書》

上一章介紹過吠檀多不二論(Advaita Vedanta),英文Advaita在梵文的意思是

“非二元性” ,Vedanta即是吠陀的終結。這個學派是由印度教的創立者、吠檀多 派的集大成者阿迪·商羯羅(Adi Shankara,788年 820年)所創立。商羯羅的 理論主要源於《奧義書》(Upanishad),所以,今次便嘗試了解一下《奧義書》 的具體內容,從而明白吠檀多不二論的源頭和之前的文化背景。

《奧義書》是一部對於近代西方影響非常深遠的文獻。若不認識《聖經》就不 能了解古代歐洲,但是,若不認識《奧義書》,則無法了解近代的美國。同時, 近代美國亦一直不停地影響着全世界。

首先必需知道的是,美國哲學始於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在超驗主

義的發展上,有兩位人物特別重要,一位是該學派的始祖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 1882年4月27日),愛默生引發起 廣大群眾對印度教的興趣,到了超驗主義的第二代,紛紛研究印度教,而第一

位正式將印度教帶入美國的印度瑜伽士便是在超驗主義的發展上另一位重要人 物,他就是斯瓦米·維韋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1863年1月12日 1902年 7月4日)。

早在他的同胞們知道印度教存在之前,愛默生就開始研究和吸收《吠陀經》及

其《奧義書》、《摩奴法典》、《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的智慧。今天, 愛默生被譽為美國最具影響力和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愛默生巧妙地將印度教 思想融入他的學術著作中,就好像它是他自己的一樣。

斯瓦米在小時候就展現了敏銳的智力。他是一位狂熱的讀者,幾乎閱讀了世界 上所有的東西。他一方面閱覽大量西方名著,另一方面又研讀《薄伽梵歌》和 《奧義書》等印度教經典。

在眾多印度教經典中,對兩人影響最深的,賦與最多啟發的,就是《薄伽梵歌》 和《奧義書》。而《奧義書》更是吠檀多不二論的理論核心。

吠檀多不二論創立者阿迪·商羯羅對《奧義書》的解釋在他生前的幾個世紀裡對 印度哲學傳統產生了重大影響,並在整個19 世紀繼續主導著文本的閱讀。19世 紀和 20世紀初。商羯羅是吠檀多不二論的主要支持者,提出了非二元論的立場。

根據商羯羅的說法,《奧義書》的基本教義是「靈魂」(ātman)和「梵」 (brahman)是同一的。

對商羯羅來說,《奧義書》不僅是支持他的主張的資料來源,也為他提供了提 出論點的技巧。商羯羅將《奧義書》作為他們自己解釋的概述方法,遵循一些 文學標準作為如何閱讀文本的線索。因此,即使當他使用《奧義書》中沒有的 例子時,商羯羅也可以堅持認為他的論點是基於經典的,因為只要他以與《奧 義書》相同的方式論證,他就可以聲稱他的論點是基於他的資料來源。

除了提供術語、概念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哲學方法的寶庫(供後來的哲學流

派借鑒)之外,《奧義書》還對印度哲學辯論實踐的發展產生了影響,辯論實 踐將成為定義性的社會習慣。儘管文本沒有反思性地討論辯論,但許多最重要

的教義是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討論以及敵對婆羅門之間的言語爭議的背景下闡 明的。在某些對話中,相互競爭的對話者的論點之間存在著辯證關係,這表明 教學的對話呈現是形成哲學修辭的一種方式。透過這種方式,辯論是《奧義書》 將最初在吠陀儀式背景下闡明的思想擴展為更具哲學性的話語的另一種方式。

《奧義書》最初只為印度教的發展提供了信息,直到在Dara Shukoh王子(公元 1615 年至1659 年)統治下被翻譯成波斯語,Dara Shukoh是莫臥兒統治者Shah Jahan(1628 年在位,因建造泰姬陵而聞名) 的兒子和繼承人。Dara Shukoh是一 位自由派穆斯林和藝術贊助人,事實上,它告訴了所有人,他相信《奧義書》 超越了任何宗教所表達的願景。因此,他將這些作品呈現為“秘密教義”,揭示了 存在的最終真理。

《奧義書》後來被偉大的法國語言學家和東方學家Abraham Hyacinthe

Anquetil-Duperron( 公元1731年- 1805 年)翻譯成拉丁文,並於公元1804年首 次引起歐洲學者的注意。第一個英文譯本是由英國梵文學者和東方學家Henry

Thomas Colebrooke(公元1765 年- 1837 年)完成的,他於公元1805 年翻譯了

《Aitareya奧義書》。大約在同一時間,印度改革家拉姆·莫漢·羅伊(Ram

Mohan Roy;1772年5月22日 1833年9月27日)正在將這些著作從梵文翻譯成

孟加拉語,作為他揭開印度教神秘面紗並將其以他認為正確的形式回歸人民的 舉措的一部分。

透過這些努力,《奧義書》在整個19 世紀早期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直到德國 哲學家阿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公元1788年- 1860 年)的擁護,

他宣稱《奧義書》與世界上任何哲學文本同等。東方哲學和宗教已經透過19 世 紀初的超驗主義運動傳入西方,但叔本華對《奧義書》的欽佩激發了人們的興 趣復興,當20 世紀的作家開始在他們的作品中藉鑑《奧義書》時,這種興趣變 得更加明顯。

美國詩人 TS Eliot(公元 1888-1965 年)在他的傑作《荒原》(The Wasteland) (公元 1922 年)中使用了《Brihadaranyaka奧義書》,將這部作品介紹給了新 一代。然而,在英國作家薩默塞特 毛姆(Somerset Maugham,公元 1874年1965 年)於 1944 年出版小說《剃刀邊緣》(The Razor's Edge)之後,《奧義 書》變得更加受歡迎,毛姆使用了《Katha奧義書》中的一句話作為該書的題詞, 而《奧義書》作為一個整體是主角情節和發展的核心。

1950年代美國一群作家開啟的文學運動「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 作家和詩人將繼續在他們的作品中普及《奧義書》,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了 1960年代。如今,《奧義書》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宗教著作之一,並 繼續像古代和近代的讀者一樣充分吸引現代讀者。

《奧義書》 Upanishad 這個字可以分解為 upa、ni 和 shad,其中 upa 的意

思是靠近,ni 的意思是坐下,shad 的意思是坐著。因此,《奧義書》轉化為與

老師密切接觸、持續學習的過程。在破解了奧義書這個詞的含義後,她解釋了 吠陀文學中的《奧義書》是什麼。《奧義書》是尋求者和先知之間的對話或一 系列問題和答案。這些對話是獲取自我知識的方法,在《奧義書》中通常被稱 為「靈魂」或「梵」。《奧義書》整理了自我的知識。這種知識有多種名稱, 例如Atma vidya、Brahma vidya 或 Adhaytma vidya。尋求這種知識的人需要

謙虛、忠誠、耐心並與自己保持和平。

《奧義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哲學宗教著作之一,也是最古老的著作之一,因 為最早的文本被認為是在公元前 800 年至 500 年之間撰寫的。這些作品是與印 度教核心經典《吠陀經》所表達的概念相關的哲學對話。印度教的信徒知道這 種信仰是“永恆的秩序”或“永恆的道路”,這種秩序被認為是通過吠陀經揭示的, 吠陀經的概念被認為是來自上帝的直接知識。

吠陀(Veda)一詞的意思是“知識” ,4部吠陀被認為包含宇宙的基本知識以及個 人如何在其中生活。《奧義書》一詞的意思是“緊密地坐下來”,就好像靠近聆聽 一些重要的指示一樣。吠陀經典提供了宇宙如何運作以及人們如何應對的大致 輪廓。然後《奧義書》就個人反應的細節給予指導。

《奧義書》被稱為吠檀多(Vedanta) 「吠陀經的終結」

因為它們完 成了聖人在古代某個時刻所接受的神聖啟示。吠陀經被認為是Shruti(「所聽到 的」),因為它們是聖人在深度冥想狀態下直接從上帝那裡接受的。然後,它 們以口頭傳統形式保存下來,直到大約 10 世紀被寫下來。Shruti在中文裏被翻 譯為「天啟文學」,是人們對古印度宗教經典(摩奴法論、吠陀、奧義書、梵 書和森林書)的稱呼,這些宗教經典的內容有不少涉及印度教的核心教規。西 元前1500年 - 500 年的《奧義書》也被正統印度教徒視為Shruti,因為它們所包

含的智慧和洞察力似乎太深刻,不可能起源於人類的思想。《奧義書》總共有

180 至 200 部,但最著名的是嵌入在吠陀經文本中的 13 部。

13 本最著名的《奧義書》嵌入在每部吠陀文本中,以回應每部《奧義書》所表 達的特定概念。 13本奧義書是:

Brhadaranyaka Upanishad

Chandogya Upanishad

Taittiriya Upanishad

Aitareya Upanishad

Kausitaki Upanishad

Kena Upanishad

Katha Upanishad

Isha Upanishad

Svetasvatara Upanishad

Mundaka Upanishad

Prashna Upanishad

Maitri Upanishad

Mandukya Upanishad

《奧義書》宣稱:

「上主祂已經滲透到宇宙之中。這一切都是祂的。」

「祂是無所不在的,獨一無二的,沒有身體的,純粹的,宇宙的偉大詩人,祂 的計量單位是太陽和星星,正在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Isha Upanishad) 。

「他們在徹底的黑暗中摸索,試圖透過儀式到達光明。那些認為這種本質的人 都處於黑暗之中。那些希望透過這種思想脫離自然的人正在更深的黑暗中摸索」

(Isha Upanishad) 。

那麼儀式就不好了嗎?不,他們將使那些即將到來的人受益。

在一本《奧義書》(即Katha Upanishad)中,青年Nachiketâ問了這個問題:

「其他人,他還活著。你是閻摩(Yama),死神。你知道真相;請回答我。」

閻摩回答說:「就連天神,他們中的許多人,也不知道 更不用說人類了。

孩子,別問我這個答案。」但Nachiketâ堅持不懈。閻王再次回答說:「諸神的 享受,我也給你這些。不要堅持詢問。」但Nachiketâ卻堅如磐石。然後死神說: 「我的孩子,你第三次拒絕了財富、權力、長壽、名譽、家庭。你有足夠的勇

氣去詢問最高的真理。我會教你。有兩條路,一是真理;一是享受。你選擇了 前者。」

《奧義書》有關靈魂最著名的教義之一出現在《Chāndogya Upaniṣad》中,是

婆羅門 Uddālaka Āruṇi 對他兒子 Svetaketu 的指示。Uddālaka首先解釋說,人

們可以從由某種物質製成的特定物體中了解該物質的普遍性:透過由黏土製成 的東西,人們可以了解黏土;以銅飾,可知銅。借鐵製指甲刀,可知鐵。

Uddālaka用這些例子來解釋,物體不是從無到有創造出來的,而是創造是一個 從原始存在(sat)轉變的過程,它出現在我們日常經歷的多種形式中。

Uddālaka對創造的解釋通常被認為影響了Satkāryavāda理論(即果存在於因中

的理論),該理論被數論、瑜伽和吠檀多所接受。

後來,Uddālaka在對Śvetaketu的教導中,透過與經驗上可觀察到的自然現象的 比較,做出了一系列推論,解釋了自我是存在於所有生物中的非物質本質。他 首先以花蜜為例,蜜蜂從不同的來源採集花蜜,但當聚集在一起時,就成為一 個無差別的整體。同樣,從不同河流流出的水在到達海洋時毫無區別地匯合在 一起。Uddālaka隨後要求Śvetaketu進行兩個簡單的實驗。首先,他指示兒子切 榕樹果,然後切水果中的種子,結果他的兒子發現他無法觀察種子內的任何東 西。Uddālaka將種子的精髓(甚至看不見)比喻為自我。然後Uddālaka告訴 Śvetaketu在水中放一些鹽。當第二天返回時,Śvetaketu在水中的任何地方都看 不到鹽分,但透過品嚐水,他發現鹽分均勻分佈在各處。Uddālaka的結論是, 就像水中的鹽一樣,自我不能立即被辨識,但卻滲透到整個身體。在每次與自 然現象的比較之後,Uddālaka將注意力帶回Śvetaketu,強調自我在他身上的運

作方式與在所有生物中的運作方式相同。Uddālaka的教義在整個論述中不斷重

複「你就是那個」(tat tvam asi)這句話,其主旨是自我既是連結部分與整體 的本質,又是即使呈現不同形式也保持不變的常數。因此,他提供了對靈魂 (atman)的有機理解,用賦予所有生物生命的生命力來描述自我。

以最顯淺的方式理解,靈魂與梵的關係相當於中國人講的小我與大我,又像榮 格所講的意識與集體無意識。南宋哲學家,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陸九淵(1139 年 1193年)從小就聰穎好學,喜歡究問根底,提出自己的見解。三四歲時,問 其父「天地何所窮際」,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長大後讀古書至 「宇宙」二字解說時,終於弄明白了其中奧妙。他說「四方上下曰為宇,往來 古今曰為宙。元來無窮,人與天地萬物皆在無窮中者也。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 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 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如此。」

相信陸九淵沒有讀過《奧義書》,他講的宇宙是與梵有分別的,因為梵是有意 志,有位格,是一個「人格化的上帝」。

參考自:

https://kknews.cc/zh-hk/history/r5njlm4.html

https://vivekavani.com/vedas-upanishads-swami-vivekananda/ https://www.vifindia.org/event/report/2020/december/24/talk-onphilosophy-of-the-upanishads

https://www.worldhistory.org/Upanishads/ https://www.worldhistory.org/article/1567/upanishads-summary commentary/ https://www.learnreligions.com/the-principal-upanishads-1770572

https://vedicheritage.gov.in/upanishads/

https://iep.utm.edu/upanisad/

12- 美國電影隱藏着印度教元素

美國洛杉磯是一個天氣非常理想的地方,可以快速建置各種電影業所需的周邊 設置,因此成為美國電影業的首都。地貌上的山脈、平原和當年低廉的地價使 荷李活成為建立電影製片廠的理想方。在 1912 年,美國主要的電影公司多已在 洛杉磯建立製片基地。四大電影公司 派拉蒙、華納兄弟、RKO 和哥倫比亞在

荷李活都設有工作室,還有許多小公司和租賃工作室也接著分別成立。

荷李活的崛起其實還有另一個特殊的原因,是因為當年愛迪生持有電影科技的 許多專利,電影公司想要製作發行電影必須向愛迪生支付高昂的專利費,對於 那些拒絕支付專利費又拒絕履行法院判決的電影公司,愛迪生會通過僱用地痞 流氓去進行打砸搶等破壞;但加州離新澤西分屬美國本土的東西岸,距離遙遠, 因此愛迪生很難在這裡掌控專利。在美國東岸,獨立的電影公司經常被愛迪生 和他的代理人提出訴訟。但在遙遠的加州,沒有那麼多的屬員可以監控,加以 跨東西岸距離過於遙遠,消息傳遞與追訴,都因資訊傳遞的時間落差而不容易 徹底執行,就算愛迪生僱傭地痞流氓追殺到了荷李活,電影公司還可以逃到墨

西哥去避風頭,而且加利福尼亞州的法官們對愛迪生的所作所為早就有所耳聞, 就算愛迪生打贏官司,法官們也不會認真執行。

因此,荷李活的崛起是因為有利於侵犯智識産權,這的確是一段黑歷史,但是, 經過幾十年,已經時移世易,當地一眾電影大亨都因着有知識産權的保護,早

已賺得盆滿缽滿,賣座電影的版稅為他們帶來天文數字的進漲。荷李活一詞現 在已經變成美國電的代名詞。所以,這個世界其實也相當諷刺。

奧斯卡金像獎自 1929 年設立以來每年都在美國加州洛杉磯舉行頒獎典禮。第一 屆於 1929 年在洛杉磯荷李活羅斯福酒店舉行,獎勵的是 1927-1928 年間的電影 成就。奧斯卡不僅是美國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活動,亦是目前最受世界矚目的 電影獎之一。如今,作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電影獎,其每年頒獎典禮都會在全 球超過 100 個國家進行電視直播。

整個世界的電影界從業者都以能夠進軍荷李活作為人生的最高成就。而奧斯卡 金像獎則是全球公認影藝事業上的最具權威的肯定。

雖然法國盧米埃爾兄弟被公認為現代電影的創造者,但却被人喧賓奪主,美國 電影業很快在世界電影業發展的初期成為主導。美國電影業年均產出至少700部 英語電影,這個數目比任何單一語種國家的電影工業所產出的影片都要多。兒

童的市場機乎被迪士尼公司佔據,成人方面,若在維基百科翻查下全球最高電 影票房收入列表,便會發現,由第一位到第五十三位,全部都是美國出品的電 影,不考慮通貨膨脹的話,排行第一的是2009年上映的《阿凡達》(Avatar), 總收入是2,923,706,026美元。若計算通貨脹膨因素,排行第一的則是1939年的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總收入是4,204,000,000美元。其他衍生 的商業版權還未被計算在內。

所以,如果美國想透過電影來影響全世界,實作輕而易舉。因此,美國電影究 竟帶出了甚麼信息,實在與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

在本書的第一章已經說明過,很多人都以為美國主流信仰是新教福音派,其實 是大錯特錯,真正答案是令很多人大跌眼鏡的印度教。既然如此,我們又可不 可以在荷李活大片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並非不可以,問題是,我們是否真的 可以看得出來?就像買藝術品一樣,買到真貨與否,視乎買的人懂不懂得鑑定, 你要知道電影是否帶出印度教的信息,也必需先認識一下印度教到底有那些內 容。

而且,編劇也不會直接告訴你他們想說甚麼,或許他們只想說給懂的人聽,原 理就像迦葉尊者拈花微笑一樣。

《星際啟示錄》(英語:Interstellar,中國大陸譯《星際穿越》,台灣譯《星際 效應》)是一部 2014 年上映的科幻電影,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和監製,馬

修·麥康納、安·海瑟薇、潔西卡·雀絲坦和麥可·肯恩主演。票房總收入是

622,932,412 美元。

電影講述一組太空人通過穿越蟲洞為人類尋找新家園的冒險故事。近未來的地 球黃沙遍野,小麥、秋葵等基礎農作物相繼因枯萎病滅絕,人類不再像從前那 樣仰望星空,放縱想像力和靈感的迸發,而是每日在沙塵暴的肆虐下倒數著所 剩不多的光景。在家事農的前NASA太空人庫柏(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 飾)接連在女兒墨菲(麥肯吉弗依Mackenzie Foy 飾)的書房發 現奇怪的重力場現象,隨即得知在某個未知區域內前NASA成員仍秘密進行一個 拯救人類的計畫。多年前土星附近出現神秘蟲洞,NASA藉機將數名太空人派遣 到遙遠的星系尋找適合居住的星球。在布蘭德教授(邁克爾凱恩Michael Caine 飾)的勸說下,庫柏忍痛告別了女兒,和其他3名專家教授女兒艾米莉亞布蘭德 (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 飾) 、羅米利(大衛·吉雅西David Gyasi 飾)、 多伊爾(韋斯·本特利Wes Bentley 飾)搭乘太空船前往目前已知的最有希望的3 顆星球考察。

他們穿越遙遠的星系銀河,感受了一小時7年光陰的滄海桑田,窺見了未知星球 和黑洞的壯偉與神秘。在浩瀚宇宙的絕望而孤獨角落,總有一份超越了時空的 篤定情懷將他們緊緊相連…

當片中的太空人英雄庫柏宣稱,神秘而無所不知的「他們」在土星附近創造了 一個蟲洞,並透過蟲洞拯救人類 在此過程中溶解了他的物質現實感 實

際上是「我們」,此片只是在重複印度最古老的哲學文本《奧義書》的中心概 念。這些觀點認為,人類個體的心靈只是宇宙心靈的短暫反映。

庫柏不只是說說而已。他言出必行。因此,多維超立方體 當他意識到這一 點時,他發現自己身處其中,並從各個角度看待生活 是電影對因陀羅網的 表達,這是印度教的隱喻,將宇宙描繪成一張永恆的網。由眾神之王旋轉而成 的存在,它的每個交叉點都裝飾著無限側面的寶石,每一個都不斷反映其他寶 石。

印度教與佛教都有談及因陀羅網境界,它廣被其他文獻描繪,因天帝網珠,重 重無盡是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境界。佛教《華嚴經 - 金師子章》中金師(獅) 子代表法界,承華嚴一切入於一的意思進而就一一法(毛)中,各皆可容攝法 界;不只每一毛容攝法界,每一毛中所容攝的法界亦同時進入一毛中,結果造 成每一毛中皆有無數師(獅)子(法界)。用毛與師(獅)子作此比喻可能不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再說天帝網珠喻。師(獅)子喻說每一「一」的一切

又可進入另一「一」中,如因陀羅網,每一珠均可映現它珠及珠中的世界,結 果重重無盡。相傳法藏為了對武則天解釋此義,特取鏡10面,分列8方,上下各 一,中置佛像,以光照之,得重重無盡之影像。

重重無盡的無盡義,是指因緣和合而起的事物,一多相即,一即是多,多即是 一,無窮無盡。此亦可比喻為佛教種種法門互相輝映,無窮無盡。因陀羅網境 界門,是說悟解萬物互相包含,縱橫交織、重重無盡、層層疊疊,渾為一體的 殊勝境界。

《凶心人》,台灣譯《記憶拼圖》(英語:Memento)是一部2001年上映的美

國新黑色驚悚片,由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及導演,故事構想由其弟強 納森·諾蘭提供。本片的主角藍納(蓋·皮爾斯飾演)因為遭歹徒襲擊而失去了妻 子,並且患上順行性遺忘症。藍納無法再有新的記憶,且當下的記憶頂多維持 幾分鐘。儘管如此,他仍用照片紀錄和刺青等方式來記錄線索,誓言找出歹徒 報仇。

藍納在調查中遇上粗俗的酒吧女招待娜塔莉婭(凱瑞•安妮•莫斯飾),她似乎知道 一些萊藍納感興趣的事;還有泰迪(喬•潘托利亞 諾飾),自稱是他以前好朋友, 但看上去鬼鬼祟祟的,不懷好意。到底誰能相信? 娜塔莉婭? 泰迪? 還是他自 己?抽絲剝繭之後,真相呼之欲出,簡單之至卻又殘酷無比,而藍納又需要有 面對這一切的勇氣。藍納不可靠的意識是我們觀看謀殺故事的錯誤鏡頭,以時 間順序和倒序講述。這種不信任個人現實並超越現實尋找真相的觀念在《潛行 兇間》(Inception)中得到了延伸,在這部影片中,里安納度狄卡比奧

(Leonardo DiCaprio)帶領一支“精神病人”團隊,對一位億萬富翁的內心深處

進行了一場搶劫 一場夢中夢的螺旋式冒險,其中,自然法則逐漸彎曲和扭 曲 直到在《星際啟示錄》中找到最純粹的表達。

不可靠的意識是印度教與佛教概念,稱為無明(Avidyā)。

Avidyā是梵文詞,字面意思是無知、誤解、誤會、不正確的知識,與Vidya相反。

它廣泛用於印度教文本,包括《奧義書》,以及其他印度宗教,如佛教和耆那 教,特別是在形而上學現實的背景下。

在所有佛法體系中,無明代表了對現象世界的根本無知與誤解。然而,印度宗 教在細節上存在分歧,例如印度教認為否認和誤解Atman(靈魂,自我)作為 無明的一種形式,而佛教則認為否認和誤解An-atman(非靈魂 ,非自我)作為 無明的一種形式。

《22世紀殺人網絡》(The Matrix),中國大陸譯《黑客帝國》,台灣譯《駭客

任務》,是一部1999年的科幻電影,在全球獲得很高的票房。2003年,推出續 集《22世紀殺人網絡2:決戰未來》(The Matrix Reloaded)及第三集《22世 紀殺人網絡3:驚變世紀》(The Matrix Revolutions)。第四集《22世紀殺人網 絡 復活次元》(The Matrix Resurrections)於2021年上映。

不久的將來,網路駭客尼奧(奇洛李維斯飾)對這個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產生 了懷疑。他結識了駭客崔妮蒂(凱莉安摩絲飾),並見到了駭客組織的首領墨 菲斯(勞倫斯費許朋飾)。墨菲斯告訴他,現實世界其實是由一個名叫「母體」 的電腦人工智慧系統控制虛擬世界,人們就像他們飼養的動物,沒有自由和思 想,而尼奧就是能夠拯救人類的救世主。

「看看第一部《22世紀殺人網絡》電影,」製片人Peter Rader說,「這是一部 瑜珈電影。它說這個世界是個幻象。這是關於摩耶(Maya)的——如果我們能夠

消除幻想並與更大的事物聯繫起來,我們就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主角尼奧 達到了所描述的高級瑜伽士 [Paramahansa] Yogananda 的能力,他們可以挑戰 正常現實的法則。」

摩耶源自梵文Maya,它有多重意思,最主要的意思是幻覺,是印度宗教(Indic religions)教義中的重要概念,可以被譯為錯覺。在印度教所認可的一些理論中,

世界是婆羅賀摩遊玩時所產生的,人因無明而不能認知梵,而導致輪迴。許多 宗教尋求刺破摩耶面紗,以一睹終極現實。關於這一個概念最有名的理論是商 羯羅所創立的吠檀多不二論。

《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作品中的核心概念是原力(The Force)。原力

是一種作品中虛構的、超自然的而又無處不在的神秘力量,是所有生物創造的 一個能量場,同時也是絕地和西斯兩方追求和依靠的關鍵所在。

《星球大戰》以其宇宙規模和超然的「原力」為主題,賦予那些能夠與之結盟 的人超人的力量,這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更讓美國主流文化向印度神秘主義敞開 了大門。導演喬治盧卡斯受到神話學家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1904年 3月26日 1987年10月30日)的影響,坎伯的作品《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追蹤了路克天行者將要踏上的所有神話英雄共同的敘事弧線。

坎伯本人以《奧義書》的口頭禪「追隨你的幸福」生活,這句話源自梵文術語 sat-chit-ananda。

「 sat 這個字的意思是存在,」坎伯說。「chit 意味著意識。ananda 的意思是 極樂或狂喜。我想:"我不知道我的意識是否是正確的意識。我不知道我所知道 的我的存在是否是我真正的存在,但我確實知道我的狂喜在哪裡。所以讓我保 持狂喜,這將給我帶來我的意識和我的存在。"他的咒語是天行者自己實現原力、

和平感、目的和力量的範例,一旦他允許自己接受並與之統一,就會獲得這種 感覺。如果你追隨你的幸福,」坎伯想,「你就會把自己置於一條一直在那裡 等待著你的軌道上,而你應該過的生活就是你正在過的生活。」

當天行者對原力的掌握接近頂峰時,他險些走上維德的險惡道路。由此,《星

球大戰》在荷李活確立了超級英雄在與外部敵人作戰的同時必須克服內心的黑 暗,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啟示的原則。強納森·諾蘭諾的蝙蝠俠電影三部曲 其中飽受折磨的主角竭盡全力不成為自己的宿敵,同時也努力打敗它 向全

新一代介紹了印度神話和瑜伽教義,這些教義強調一個人的內在旅程的優先地 位,同時面對外界的挑戰。

根據以上事實,我們終於明白,美國電影究竟帶出了甚麼信息,並且知道,美 國電影為何如此賣座。

參考自: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8924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stellar_(film)

https://www.buddhistdoor.org/mingkok/%E5%9B%A0%E9%99%80%E7%BE% 85%E7%B6%B2%E7%9A%84%E5%A2%83%E7%95%8C/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0444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mento_(film)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vidy%C4%81_%28Hinduism%29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1843/

https://www.grunge.com/885601/hinduism-is-older-than-you-think/ https://medium.com/@hinduindia20/ancient-and-modern-hinduismcddee108f1d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4/dec/25/movies-embraced-hinduism

13- 《聖經》中的不二論

之前已經介紹過斯瓦米·維韋卡南達/辨喜(Swami Vivekananda,1863 年 1 月 12

日 1902 年 7 月 4 日)是第一位正式將吠檀多不二論(Advaita Vedanta)向西 方世界推廣的印度瑜伽師,由於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第二代的推波 助瀾,不二論的思想已經在西方社會落地生根,並且開花結果。

主流的觀點相信,不二論的想法是東方人的想法,主要是來自印度教與佛教, 當然,中國的道家哲學也有這種理論,但表達方式點到即止,即是沒有深入探 討,沒有嚴謹的理論架構,只是輕描淡寫或以寓言故事來演譯,文學成份遠多 於哲學成份,不像印度教與佛教般有一套複雜詳細的系統,因此,還是研究印 度教與佛教的人比較多。

在印度教中,第一個有系統整理不二論的而且著作還依然廣泛流傳的是商羯羅。

他的對不二論的總結是:「梵(Brahman)是唯一真實,世界如夢境一般;梵 與自我終究是沒有分別的。」

在解釋宇宙和梵,最常用的例子是,一條繩子被誤以為是蛇,當知道是繩子時, 蛇就不見了,同樣地,凡夫將世界誤以為是真實,當體驗到梵,世界就不見了。

不二論說無論是否與神合體,「個體我」(Jivatman)與「至尊我」

(paratman)其實都是同一個「我」(atman),那就是唯一的至高實體

「梵」,而一般人之所以沒有覺悟到,是因為「梵」本身的幻力(maya)所蒙 蔽,但是,神和不二論的上師都覺悟到「梵我同一」,這就是「不二」 (Advaita)。

在佛教中,「圓融三諦」是智者大師對「事物的真實存在狀態」的一種說明。

這是指出凡是由因緣生的事物,佛說之為「空」,但其實「空」祗是一個象徵 性的字眼,用來說明事物的不實在而已,所以說「空亦復空」,「空」只是一 個施設的概念,目的是為了引導眾生的緣故,因此「空」亦是「假名」。能明

白此,即能破除對事物的有無二邊執著,此即名為「中道」。所以說「空」是 「假名」,「空」就是「中道」。也可以這樣看,「空」就是離有無二邊的中 道空。

有些人覺得哲學思想虛無縹緲,沒有實際作用,不能當飯食,但是,不二論的 想法也有非常實際的地方。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 前87年)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九子。漢景帝前元四年(前

153年)四月二十三日,漢景帝立栗姬所生的長子劉榮為皇太子,劉徹亦同時被 封為膠東王。但後來,劉徹在7歲時被改立為太子。

據《漢武帝內傳》記載,劉徹在3歲時,漢景帝把他抱在膝上問:「我兒想做天 子否?」在這時候,如果答「想」,就會引來猜忌,顯示他有謀朝篡位的野心, 但如果答「不想」,就顯得沒有鴻圖大志,被父親以為他甘願放棄接掌朝政的 機會。因此,實在左右為難。

當時劉徹回答:「這事是由上天安排的,由不得我自己。但我願意天天在皇宮 裡住著,在父親面前玩耍,絕不敢放肆不恭,失去做兒子的本分。」

既不答想,也不答不想,跳出非此即彼的格局,這便是一種不二的想法。後世 尊稱劉徹為漢武大帝,並成為中國歷代統治者的楷模之一。並且是中國歷史上 在位第三長的皇帝。否則就沒有日後的漢武帝,亦沒有日後大一統的盛世。

由此可見,這種"不二"的思維方法不止用在哲學思辯,在實際生活上也是非常有 用。

很多人都覺得,不二論之類的想法是屬於東方人的思維方式,因為,一般西方 神學都是非常二元對立的,例如上帝與魔鬼,天堂與地獄,正義與邪惡等,都

是處於對立狀態,對立的關係永遠無法調和,所以,在流行的觀念中,打破二

元對立的想法是東方文化的産物。

儘管非二元性是一個最常與印度教和佛教的宗教傳統聯繫在一起的概念,但聖 公會教士Cynthia Bourgeault從基督宗教的角度對此進行了大量論述。加里森學 院(Garrison Institute)最近採訪了她,討論了她對非二元性的態度、信仰和經 驗之間的差異,以及可以幫助人們培養對非二元性的體驗性理解的基督宗教靈 修。

Richard Rohr(生於 1943 年) ,隸屬OFM(小修士會),是美國方濟會教士

和靈性作家,於 1970 年被任命為羅馬天主教會神父,於 1971 年在辛辛那提創 立了新耶路撒冷社區,並於 1987 年在Albuquerque成立了行動與沉思中心。

2011 年,美國公共廣播公司 ( PBS )稱他為「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世界上流行 的靈性作家和演講家」。Rohr的著名作品包括《宇宙的基督》(The Universal Christ)、《向上墜落》(Falling Upward)和《一切都屬於》(Everything Belongs)。他的靈性植根於基督教神秘主義和永恆的傳統。

Rohr強調“另類正統”,這是方濟會傳統應用於自身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對“正統 實踐”的關注 一種生活方式和實踐比單純口頭正統重要得多的信念,他認為 這被忽略了在今天的天主教講道中。根據Rohr的教義,跟隨耶穌是得救的「最 佳捷徑」,但一個人不一定必須信奉正式的基督宗教。關鍵是「愛上神聖的存 在,無論以什麼名義」。

Rohr說,人們對保守派教會的幻想破滅了,這些教會 教導非信徒和非基督宗教的追隨者會下地獄。Rohr也指出:「我並不是想成為 一個讓宇宙變得平坦的新時代自由主義者。恰恰相反。我試著邀請人們深入了 解事物 這就是為什麼我仍然鼓勵人們要忠於他們的主要傳統;正如我經常說 的那樣,深入一個地方。」

永恆的哲學構成了Rohr大部分教學的基礎。他的作品的基本信息集中在神聖現 實與萬物的結合以及人類的潛力和對這種結合的渴望。Rohr和其他 21 世紀的靈 性領袖在行動與沉思中心出版的《Oneing》雜誌上探討了常年傳統。同樣,他

有時會借鏡螺旋動力學和肯恩·威爾柏(Kenneth Earl Wilber II,1949年1月31

日 )的積分理論。卡爾·榮格和九型人格的心理學概念也是他作品中反覆出現 的主題。

他的書《不朽的鑽石:尋找我們的真實自我》(Immortal Diamond: The Search for Our True Self)表明,耶穌的死亡和復活是從“虛假自我”到“真實自

我”、從“你認為你是誰”到“上帝裡的你是誰”運動的原型模式。Rohr在 2014 年出 版的《渴望愛》(Eager to Love)一書探討了方濟會靈性的關鍵主題,他將其 視為傳統正統教義與異端之間的“第三條道路”,一種專注於福音、正義和同情心 的方式。

採訪者問Cynthia Bourgeault:「Richard Rohr談到非二元性是基督宗教傳統的 核心,這一點透過相信耶穌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來表達。這顯示了理解 非二元性觀念的基督教框架;然而,你把非二元性寫成需要體驗而不是理解的 東西。您能談談信念和經驗之間的關係嗎?」

答:「正如我已經提到的,隨著基督徒爭先恐後地接受這個術語,對非二元性 有各種不同的定義,而這個術語從來都不是基督教母語的一部分。我親愛的朋 友兼同事Richard和我對這個詞的使用方式略有不同 對他來說,這個詞更接 近於從更高的地方持有兩個對立面的能力;對我來說,這一切都與感知的連結 有關。因此,從我的角度來看,非二元性從來都與信仰無關 因為信仰始終 是一種心理運作 而且始終與體驗有關。這是發自內心的直接感知的體驗。」

採訪者又問:「基督宗教的實踐是否可以幫助人們培養對非二元性的體驗性理 解?」

答:「集中祈禱可能是為穩定非二元教學奠定基礎的最有效的直接途徑。這是 「無對象意識」的早期模式 能夠將注意力保持在警覺但分散意識的狀態, 而不是專注於呼吸或咒語等對象 而放開注意力對象的動作本身往往會讓思

想深入到身體的深處,進入胸部或心臟的區域。」

Richard Rohr稱耶穌為西方第一位非二元宗教導師,並談到自中世紀晚期以來, 非二元智慧教義如何在西方消失,但有研究者認為也可以提出這樣的論點,即 1329 年教皇對艾克哈特大師(Meister Eckhart)教義的譴責將其推到了一邊。

艾克哈特大師是一位德國神學家、哲學家和神秘主義者,出生在神聖羅馬帝國 圖林根邦的Landgraviate。十多歲時便加入道明會並任高級職務。作為佈道者他 效力極高,其講道方法給同時代人和後來者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對於德語哲 學術語的創製也作出重大貢獻。其關注的最主要問題是日常生活中持續靈修的 原理的傳播。他非傳統的,有時甚至是挑釁性的言論常常與當時的普遍信仰相 牴觸,故此引起了轟動。比如他認為,「靈魂的根基」不像所有的動物是被上 帝所創造的,但是神聖的,非受造的。靈的的原因即神性,是瞬間表現的。

教皇約翰二十二世將他列為異端,他反駁了這些指控。據說他在正式判決之前 死亡,雖然沒有發現過他的埋葬地點,沒有死亡記錄。(新教在教皇眼中同樣 是異端)

靈性指導者兼作家Carl McColman

認為,關於《聖經》,要記住的一點是,非二 元性不是一個需要教導(或反駁)的命題,而是一個可以體驗但不容易描述的 意識維度。所以這就像尋找一種你無法直接看到的亞原子粒子 你所能看到

的只是表明它存在的證據。值得慶幸的是,聖經中有非二元性的證據。

"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詩篇 139:8)

這是尋找聖經中的非二元性的一個重要起點,因為它不是從人類開始,而是從 上帝開始。這節經文本質上提醒我們,上帝無所不在,即使是在“Sheol”,即死 亡的王國(有趣的是, 在《英王欽定版聖經》中被翻譯為地獄)。神是無所不 在的:神無所不在:即使在生中,即使在死中。即使在天堂,即使在地獄。事

實上,許多神秘主義者(例如敘利亞的以撒)宣稱地獄之火實際上是上帝之愛 的之火,而那些拒絕這種愛的人則將其體驗為「地獄般的」。這是一種看待永 恆的美麗方式,它解構了上帝在火湖中折磨受詛咒的人的懲罰觀念:當我們死 時,我們都沉浸在上帝的愛中度過永恆。我們能否將愛體驗為光芒四射,還是 燃燒的火焰,取決於我們自己。換句話說:上帝是非二元的(上帝平等地愛所 有人),但我們人類卻二元地過濾了上帝的愛,將自己分為有價值的「綿羊」 和可惡的「山羊」。

"「你們聽過這吩咐:『要愛你的鄰人,恨你的敵人。』但是我告訴你們:要愛 你們的敵人,為那些逼迫你們的人禱告,好讓你們成為你們天父的兒女。因為 他使太陽升起,對著惡人,也對著好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其實你 們如果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人,會有什麼報償呢?連稅吏不也這樣做嗎?你們如 果只問候自己的兄弟,這樣做有什麼特別呢?連外邦人不也這樣做嗎?所以, 你們當成為完全的,就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太 5:43-48)

耶穌親自在這裡說話;這是福音中最困難的教義之一。我們怎樣才能愛我們的 敵人呢?仇恨自己的敵人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這可能是“自然的”,但它也表明了 一種二元思維,將世界分為“善”(對我有利的事物)和“惡”(對我有害的事物)。

耶穌呼召我們從神的角度看世界。當你站在北極時,每個方向都是南。當你像 上帝一樣看待宇宙時,從上帝的角度來看,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完美的 所 以你的任務就是愛這一切,就像上帝愛它一樣。神對宇宙的愛是無二的。上帝 在德蘭修女和奧薩馬·本·拉登之間並沒有偏愛。神愛他們所有人,完全地、完全 地、完全地、非二元性地愛他們。當然,從我們人類的角度來看,很容易看出 德蘭修女是如何減輕痛苦的,而奧薩馬·本·拉登是如何製造痛苦的,所以我們很 自然地將德蘭修女尊為聖人,斥責本·拉登為恐怖分子。但完美(非二元)的上 帝同樣愛所有人。

近幾十年來,西方神學家對古代基督教神化教義的興趣激增。簡而言之,這一 學說斷言,救贖在某種程度上是靈魂「成為上帝」的過程,或者正如亞歷山大

的克萊曼特(Clement of Alexandria,150年 約215年)所說,「盡可能地與

上帝同化」。神化(deification)教義曾被認為是東方基督教的獨特遺產,但在 過去的幾個世紀裡,它在西方基本上被遺忘了。然而,最近對早期教父的學術 研究和資料顯示,神化在整個早期教會中普遍存在,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

克萊曼特是基督宗教神學家,基督宗教早期教父,亞歷山大學派的代表人物。

是潘代諾的門生,他繼承了潘氏的聖道學校。他出生於富有希臘哲學思想的雅 典城,雖然是出生在非正統的基督信仰下,但卻於 180 年到亞歷山大城定居,

此時克萊曼特才開始接觸基督宗教並與潘代諾所主持的聖道學院建立關係。他

曾經被早期基督宗教廣泛尊奉為聖人,但在 1586 年,被羅馬天主教會教宗西斯 都五世移除資格,天主教會已不再尊奉他。但東方正教、東儀天主教會與聖公 宗仍然視他為聖人。

西方神學中神化的重新發現引起了神學家們重新解讀他們自己的傳統的興奮呼 聲,在拉丁教父和歐洲宗教改革家的著作中發現了「成為上帝」的承諾。

這些關於「非二元基督宗教」的主張的基礎在於《聖經》。在整本新約聖經中, 救恩常被表現為一個統一和合一的過程。在第四福音中,耶穌祈禱"願他們都合 而為一。父啊,正如你在我裡面,我也在你裡面,願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好讓 世界相信是你差派了我。"(約翰福音 17:21)。約翰在他的第一封書信中寫道, "各位蒙愛的人哪,現在我們是神的兒女,將來會怎樣,尚未顯明。我們已經知 道的是:基督顯現的時候,我們就會像他,因為我們將看見他的本相。"(約翰 一書 3:2),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保羅告訴我們,"而且臉上的帕子既然被揭去了, 我們大家就像鏡子返照出主的榮光,正在被改變成與主同樣的形像,從榮耀歸 入榮耀,這正是出於主 聖靈。"

(哥林多後書 3:18)"當萬有都服從祂的時候, 子自己也要服從那位使萬有都服從祂的,這樣神就是萬有中的萬有。"(哥林多 前書 15 :28)

除了這些段落之外,新約中的各種段落都可以說暗示了造物主與受造物之間的

區別的模糊,特別是在將個體信徒納入基督的合一中。保羅說:"實際上,你們

所有受洗歸入基督的,就穿上了基督,其中沒有猶太人或希臘人,沒有為奴的 或自由的,沒有男的或女的,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合而為一了。"(加3:27-

28)在這種願景中,個人身分似乎消失了。與其他地方一樣,融入基督被描述 為一個統一的過程,將受造物轉變為造物主的「一部分」:"你們就是基督的身 體,而且是各個部分中的一個。"(哥林多前書12: 27)

很明顯,這些說法都與吠檀多不二論的梵我合一十分相似,問題是如何釋經, 當然,如果一切是以教會權威作為依歸,則無論說甚麼也是多餘的。可見,遊 戲規則才是決定結果的關鍵。

參考自: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Richard_Rohr

https://www.garrisoninstitute.org/blog/cynthia-bourgeault-christiannondualit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ister_Eckhart

https://www.patheos.com/blogs/carlmccolman/2012/07/nonduality-in-thebible-and-u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ement_of_Alexandria

https://www.patheos.com/blogs/carlmccolman/2019/02/how-can-a-godwho-hates-evil-be-in-favor-of-nondual-consciousness/ https://anamchara.com/nonduality-in-the-bible-and-us/ https://medium.com/@contemplative dialectics/that-god-may-be-all-in-allchristianity-and-nonduality-4c9005ed2db3

在本書的第一章"美國的底蘊竟然是印度教!"中曾說過,早在印度教僧侶兼哲學

家斯瓦米·維韋卡南達/辨喜(Swami Vivekananda,1863 年 1 月 12 日 1902 年

7 月 4 日)著名的北美之旅之前,愛默生就巧妙地將印度教思想融入他的學術著 作中,就好像它是他自己的一樣。在西方知識分子的心目中,他早在印度斯瓦 米西行到西方播種的 50 年前就已經耕耘了靈感的沃土。所以,當斯瓦米·維韋卡 南達到達美國時,許多美國人已經擁有了從愛默生、梭羅和所有這些人那裡繼 承的超驗主義傳統。他說的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斯瓦米在格林納克會議上 首次向美國觀眾介紹了吠檀多哲學。這為他在美國的使命注入了新的活力。這 是有原因的。他發現大多數觀眾都有正確的心態來理解和欣賞吠檀多的信息。

全世界都希望看到和聽到斯瓦米 維韋卡南達在 Lysekloster 松樹下與愛默生和梭 羅(如果他們當時在場)討論吠檀多哲學。

斯瓦米·維韋卡南達就是第一位將印度的吠檀多不二論哲學傳播到美國的人,並 且結果空前成功。

每當談論到那些將瑜伽教義帶到西方的人,大多數權威人士,甚至有關瑜伽和 基督教的網站都將所有功勞歸於斯瓦米·維韋卡南達,他也是現代第一位來到西 方的偉大印度瑜伽士。但是,當談到在他的本土印度教和基督教之間建立一座 精神橋樑時,有一個人的影響更為持久和深遠,他通常受到那些報道基督教與 印度教界的人的關注,他就是帕拉宏撒·尤迦南達(Paramahansa Yogananda , 1893 年 1 月 5 日 1952 年 3 月 7 日)。

雖然維韋卡南達只短暫來到美國,但尤迦南達卻是第一位在西方生活和教學的 偉大印度瑜伽大師——

就他而言,他同時在美國東海岸(波士頓)和西海岸 (洛杉磯)工作了三十多年,從 1920 年首次抵達波士頓,在國際宗教自由主義 者大會上發表演講並廣受好評,到 1952 年去世,僅在中期短暫返回祖國印度。

當人們研究事物並進行更深入的觀察時,尤迦南達以多種方式(無論是明顯的

還是微妙的)為現代瑜伽在西方的接受和傳播做出了貢獻。他也可以被認為是 西方觀眾對瑜伽和印度教最重要的詮釋者之一,即使不是這方面的領先詮釋者。

在物理上,斯瓦米·維韋卡南達與帕拉宏撒·尤迦南達並沒有正式接觸過,但兩位 大師其實是相當有淵源的。

尤迦南達確實曾經談到過斯瓦米·維韋卡南達,因為他們住在加爾各答的同一個 街區。事實上,斯瓦米的師父拉瑪克里斯納(Ramakrishna,1836年2月18日

1886年8月16日)的許多直接弟子也住在那裏附近。尤迦南達私下認識他們中的 幾位,並與Mahasaya大師(《主拉瑪克里斯納福音》(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的作者)有著非常深厚的聯繫。

但斯瓦米比尤迦南達年長,事實上,他第一次前往美國參加在芝加哥舉行的會 議是在尤迦南達出生的同一年,即 1893 年。當斯瓦米在 1902 年去世時,尤迦 南達年僅 9 歲。

在尤迦南達的自傳《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Autobiography of a Yogi)記載 了一件往事:

送禮時間!來自地球遙遠角落的禮物 巴勒斯坦、埃及、印度、英國、法國、 義大利。賴特先生是多麼費力地清點著每個外國路口的行李箱,才沒有一個偷 竊者得到為美國親人準備的財寶!

我(尤迦南達)把樹下一大堆包裹得漂漂亮亮的包裹一一分送出去。

「Gyanamata 姐姐!」

我把一個長盒子遞給那位聖潔的美國女士,她有著甜美 的面容和深刻的認識,在我不在期間,她一直負責華盛頓山的事務。她從紙巾 中拿起一件金色的 Benares 絲綢紗麗。

「謝謝你,先生,它讓印度的盛會呈現在我眼前。」

「Dickinson先生!」下一個包裹裡有一件我在加爾各答市集買的禮物。

「Dickinson先生會喜歡這個,」我當時想。自 1925 年華盛頓山建立以來,

Dickinson先生是一位深受愛戴的弟子,每年都會出席聖誕節慶祝活動。在第十

一次年度慶典上,他站在我面前,解開他那方形小包裹的絲帶。

「銀杯!」他內心掙扎著,盯著眼前的一個高高的酒杯。他坐在遠處,顯然是 在發呆。我深情地對他微笑,然後繼續扮演聖誕老人的角色。

晚會在向所有禮物的賜予者祈禱中結束。然後是一群人唱聖誕頌歌。

過了一會兒,Dickinson先生和我在一起聊天。

「先生,」他說,「現在請讓我感謝您送來的銀杯。聖誕節之夜我找不到任何 言語來形容。」

「我特地給你帶來了這份禮物。」

「我等那隻銀杯已經43年了!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我一直藏在心裡。」

Dickinson先生害羞地看著我。

「開始是戲劇性的:我被淹死了。我哥哥開玩笑地把我推入內布拉斯加州一個 小鎮的一個15英尺長的游泳池裡。那時我只有5歲。當我即將第二次沉入水下時, 一道耀眼的彩光出現,充滿了整個空間。

中間是一個男人的身影,眼神平靜,笑容令人安心。當我哥哥的一個同伴把一 棵又高又細的柳樹壓彎時,我的身體第三次下沉了,它的深度是如此之低,以

至於我絕望的手指都可以抓住它。男孩們把我抬到岸邊,並成功地對我進行了 急救。

「12年後,17歲的我和母親一起去了芝加哥。那是 1893 年;偉大的世界宗教議 會正在開會。我和母親正走在大街上,這時我再次看到了強烈的閃光。幾步之 外,悠閒漫步的正是我多年前在幻像中見過的那個男人。他走近一座大禮堂, 消失在門內。

「『媽媽,』我喊道,『那就是我溺水時出現的那個男人!』」

「我和她趕緊衝進大樓;該男子坐在講台上。我們很快得知他是印度的斯瓦米· 維韋卡南達。」

「他發表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講後,我上前去迎接他。祂親切地對我微笑,就 好像我們是老朋友一樣。我當時還小,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但心裡卻 希望我能拜他為師。他讀懂了我的想法。 」

「"不,我的孩子,我不是你的導師。"維韋卡南達用他美麗而銳利的眼睛深深地 凝視著我的眼睛。」

「"你的老師稍後會來。他會給你一個銀杯。"停頓了一下,他微笑著補充道,

“他會給你的祝福比你現在所能承受的還要多。"」

「幾天後我就離開了芝加哥,」Dickinson 先生繼續說道,「從此再也沒有見過 偉大的維韋卡南達。但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難以磨滅。」

「幾年過去了;沒有老師出現。1925 年的一個晚上,我深深祈禱主能差派我的 上師來。幾個小時後,我被輕柔的旋律從睡夢中喚醒。一群手持笛子和其他樂 器的仙人出現在我的眼前。空氣中充滿了美妙的音樂後,天使們慢慢消失了。」

「第二天晚上,我第一次參加了您在洛杉磯舉辦的一場講座,當時我就知道我 的祈禱已經得到了應允。」

我們默默地相視一笑。

「11年來,我一直是您的Kriya瑜伽弟子。」Dickinson先生繼續說。

「有時我對銀杯感到好奇;我幾乎說服自己維韋卡南達的話只是比喻性的。但 在聖誕節之夜,當你把樹旁的方形盒子遞給我時,我一生中第三次看到同樣耀 眼的閃光。又過了一分鐘,我凝視著我的師父的禮物,這是維韋卡南達43年前 為我預言的 一個銀杯!」

看來,這兩位大師並非泛泛之輩。

暢銷書《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是尤迦南達最出名的作品,這是一本現代靈性 經典,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許多人認為這本書帶來了自己的靈性覺醒。據說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是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1955年2月24日 2011 年10月5日)去世時 iPad 上唯一的書。據說披頭四的喬治哈里森曾說過,如果 他沒有讀過這本書,他就會成為另一個悲慘的人。

這本書講述了尤迦南達神奇而迷人的生活的故事,以及它如何與他自己獨特的

瑜伽大師血脈緊密地交織在一起;首先,他強調師徒之間的個人關係自古以來 一直是所有印度教靈性的核心。本書中並非每一章都與他個人的生活有關。他 還收錄了有關他所認識的其他偉大靈性人物和聖人的章節,以及有關靈性主題 的章節,例如Kriya瑜伽科學,這是他教授的瑜伽冥想形式。

書中提及到宇宙意識的體驗。Mahasaya大師(另一位Mahasaya)觸摸年輕的 尤迦南達的心,讓他進入狂喜或宇宙意識。閱讀到尤迦南達對這次經歷的引人 入勝的描述。

這本書已經印刷了75年,並被自我實現團契(Self-Realization Fellowship)翻譯

成五十多種語言,該團契是尤迦南達建立的一個靈性團體。這本書被譽為靈性 經典,被Harper Collins出版社贊助的Philip Zaleski指定為“20 世紀 100 本最重

要的靈性書籍”之一。它被收錄在Tom Butler-Bowdon所著的《50 部靈性經典: 來自50 本關於內在發現、啟蒙和目的的偉大書籍中的永恆智慧》(50 Spiritual Classics: Timeless Wisdom from 50 Great Books of Inner Discovery, Enlightenment and Purpose)一書中。根據古騰堡計劃,第一版屬於公共領域, 至少有5家出版商正在重印它,4家出版商免費發布以供線上閱讀。

Kriya 瑜珈(Kriya Yoga)是一種瑜珈系統,由多個層次的調息、咒語和手印組 成,旨在快速加速靈性發展並產生深刻的寧靜狀態和與上帝的交流。它被其練 習者描述為一種古老的瑜伽體系,由 Lahiri Mahasaya 在現代復興,Lahiri

Mahasaya 聲稱是由 Mahavatar Babaji 於大約 1861 年在喜馬拉雅山發起的。帕

拉宏撒·尤迦南達的《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一書以及尤迦南達從 1920 年起將這 種練習介紹給西方,讓 Kriya 瑜伽獲得了國際關注。

根據尤迦南達的說法,「Kriya 是一門古老的科學。Lahiri Mahasaya 從他偉大的 師父 Babaji 那裡得到了它,Babaji 重新發現並闡明了這種在黑暗時代失傳的技 術。Babaji 將其簡單地重新命名為 Kriya 瑜伽。」尤迦南達在《薄伽梵歌》的評 論中進一步解釋說

Kriya 瑜珈在某些經文中被描述為 Kabalipranayama ,被認為是透過從呼吸中蒸 餾 prana(生命力)並為身體細胞充電來控制 prana 的所有技術中最偉大的。這 樣,呼氣和吸氣就變得不必要了;細胞透過強化的身體生命力和宇宙生命進行 充電;因此,物理細胞既不會改變也不會腐爛。

Jaerschky 闡明,kabali (孟加拉語)與 kaivalya(kevali、kevala)同義, “隔 離”,即 purusha(意識、精神)與 prakriti(自然或物質,包括人類思想和情感) 的隔離。根據 Jaerschky 的說法,kevali-pranayama 會導致 kevala kumbhaka,

「沒有呼吸的自然狀態,這是所有深度瑜伽士的目標。」

kriya可以指瑜伽背景下的任何類型的練習,心理物理練習的老師經常使用這個 術語。Philip Goldberg 寫道,作為一個品牌,Kriya瑜伽通常指的是尤迦南達所 代表的血脈。他也引用了尤迦南達自傳中的以下定義。根據尤迦南達的說法, KRIYA 的梵文字根是 KRI,即去做、行動、反應;同樣的字根也出現在KARMA

這個字中,也就是因果的自然原理。因此,KRIYA YOGA 是「透過某種行動或 儀式與無限結合(瑜珈)」。

根據Jones和Ryan的說法,kriya瑜伽可以直譯為“儀式行動瑜伽”,並指出它“與

《Trishikhi-Brahmana 奧義書》中的智慧(學習)瑜伽形成對比,並等同於業 力(行動)瑜伽」。

Patanjali 2.1 的《瑜伽經》定義了3種類型的kriyā,即Tapas(“熱”,苦行修行)、 svadhyaya(學習或背誦吠陀經,或“沉思、冥想、反思自己”)和Isvara pranidhana(奉獻或向上帝臣服)。kriya瑜珈流派中,「儀式行動」涉及呼吸

技巧(pranayama ) ,「圍繞6個脊柱中心向上和向下」旋轉生命能量 (prana ) 並向上旋轉至頂輪。

有興趣學習的話可前往kriya瑜伽學院網頁: https://www.kriya.org/ 參考自:

https://www.ananda.org/ask/swami-vivekananda-and-paramhansayogananda/ https://hinduism.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3495/which-incidentconnects-paramahansa-yogananda-with-swami-vivekananda https://www.crystalclarity.com/en-hk/blogs/blog/yogananda-and-the-silvercup-swami-vivekanandas-promise-fulfilled

http://panharmonicsanctuary.org/a-whos-who-of-the-christianmysteries/paramahansa-yogananda-christo-hindu-sage-and-saint.html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utobiography_of_a_Yogi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Kriya_Yoga_school

https://www.indica.today/research/globalizing-indic-paramahansayogananda-shaping-kriya-yoga-tradition-modern-world/ https://sejinlifeforce.blogspot.com/2024/02/what-was-relationship-betweenswami.html

https://yogananda.org/blog/news-paramahansa-yoganandas-contributionto-world-spirituality-in-the-news

15- 吠檀多對尼古拉·特斯拉的啟發

愛因斯坦說過:「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但是, 他的宗教不是一般世俗人所信的宗教,因為在 1929 年,在回答美國猶太領袖拉 比赫伯特·高德斯坦時,他說道:「我相信斯賓諾莎的神,一個通過存在事物的 和諧有序體現自己的神,而不是一個關心人類命運和行為的神。」

巴魯赫·史賓諾沙(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 年 11 月 24 日 1677 年 2 月

21 日)是一名荷蘭哲學家,是 17 世紀理性主義先驅,啟蒙時代以及現代聖經批 判學的開創者,他的作品引導了現代對自我及宇宙的認識,因此被認為是「近 世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史賓諾沙的形上學由實體及其樣式組成。在《倫理 學》中,史賓諾沙聲稱只存在有唯一實體,它是絕對無限、自因,且永恆的。

他稱這唯一實體是「上帝」或「自然」。事實上,史賓諾沙將這兩個詞語視為 同義,他將其描述為「上帝或自然(拉丁語:Deus sive Natura)」。因此對史

賓諾沙而言,整個宇宙即是由唯一實體(上帝/自然)以及它的形式變化(樣式) 組成。

史賓諾莎的上帝即是超驗主義( Transcendentalism )中的神。

無論如何,愛因斯坦始終是認為是有神存在。他曾說:「當科學家登上一座高 山之後,發現神學家早都坐在那裡。」所以,一般人對他的話的理解就是「科 學的盡頭是神學」。

科學家相信有神已經不是一件新鮮的事物,科學家親自搞通靈就比較罕見,但 是,並不是沒有,印度史上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的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

(Srinivasa Ramanujan,1887 年 12 月 22 日 1920 年 4 月 26 日)就是其中一 個例子。

包括拉馬努金自己的發現和那些在和哈代的合作中發展和證明的定理,有高度 合成數的性質,整數分割函數和它的漸近線、拉馬努金θ函數。

他也在下列領域做出重大突破和發現:伽瑪函數、模形式、發散級數、超幾何 級數、質數理論。雖然許多命題都可以稱為拉馬努金猜想,有一個特別適合這 個稱號,它在後續工作中非常有影響力。

拉馬努金是印度在過去一千年中所誕生的超級偉大的數學家。他的直覺的跳躍 甚至令今天的數學家感到迷惑,在他死後 70 多年,他的論文中埋藏的秘密依然 在不斷地被挖掘出來。他發現的定理被應用在他活著的時候很難想像到的領域。

然而,拉馬努金的第一批印度傳記作者將他描述為嚴格正統的印度教徒。他將 自己的聰明才智歸功於他的家族女神 Namakkal 的 Namagiri Thayar (Mahalakshmi 女神)(Namagiri:被視為 Lakshmi 吉祥天女的化身)。他向 她尋求工作靈感 ,並說他夢見了象徵她的配偶 Narasimha 的血滴。後來,他看 到一捲捲複雜的數學內容在他眼前展開。他常說:「除非表達上帝的思想,否 則方程式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睡夢中,我經歷了一次不尋常的經驗。彷彿有一道由流血形成的紅色光幕。

我正在觀察它。突然,一隻手開始在螢幕上寫字。我成為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那隻手寫了一些橢圓積分。它們牢牢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我一醒來,就讓它們 開始寫作。」拉馬努金說。

印度教是不是真的,這個問題實在難以下定論,但拉馬努金的學術權威就是全 世界所一致公認。

除了作為印度人兼婆羅門身份的拉馬努金之外,當代很多大科學家對這個宗教 非常感興趣。

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1885 年 10 月 7 日 1962 年 11 月 18

日)、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 1976年2月1日)和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 學奠基人之一埃爾溫·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1887年8月12日 1961年1月4

日)不約而同都是定期閱讀吠陀文本。

海森堡說:「對於讀過吠檀多的人來說,量子理論不會顯得荒謬。吠檀多是吠 陀思想的結論。」

此外,在《全像範式》 (第 217-218 頁)一書中接受Renee Weber採訪的Fritjof Capra表示,薛丁格在談到海森堡時說道:

「我和海森堡進行了幾次討論。當時我住在英國(大約 1972 年),我在慕尼黑 拜訪了他幾次,並向他逐章展示了整個手稿。他非常感興趣並且非常開放,他 告訴了我一些我認為不為公眾所知的事情,因為他從未發表過。他說他很清楚 這些相似之處。在研究量子理論的同時,他到印度講學,並且做客泰戈爾。他 與泰戈爾談了很多印度哲學。海森堡告訴我,這些演講對他的物理學工作幫助 很大,因為它們向他表明,量子物理學中的所有這些新想法實際上並不那麼瘋 狂。他意識到事實上有一種完整的文化認同非常相似的想法。海森堡說這對他 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諾貝爾獎得主尼爾斯·玻爾是吠陀經典的追隨者。他說:「我進入《奧義書》是 為了問問題。」量子物理學的創始人玻爾和薛丁格都是吠陀經文本的狂熱讀者, 並觀察到他們在量子物理學中的實驗與他們在吠陀經中讀到的內容是一致的。

1900 年左右,尼爾斯·玻爾解釋了為什麼原子僅在特定頻率下發射和吸收電磁輻 射,從而使事情順利進行。

然後,在 1920 年代獲得諾貝爾獎的奧地利裔愛爾蘭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提出 了他著名的波動方程,預測了量子力學波函數如何隨時間變化。波函數在量子 力學中用於確定粒子如何移動以及如何與時間相互作用。

薛丁格在他的著作《我的世界觀》(Meine Weltansicht)中寫道:

「你現在所過的生活不僅僅是整個存在的一部分,而且在某種意義上是整體; 只是這個整體的構成還不能一眼就能看清楚。正如我們所知,這就是婆羅門[吠 陀傳統中的智者或祭司]在神聖、神秘的公式中表達的內容,但實際上是如此簡 單和清晰;tat tvam asi,這就是你。或者,又如"我在東方,我在西方,我在上, 我在下,我就是這整個世界"。」

這是對《Mundaka奧義書》咒語的引用,其中提出了吠陀對生物體連通性的理 解,以幫助Bhakta(瑜伽修習者)理解身體和生物體之間的區別。只有透過超 然的神聖愛心平台,與源頭、至高無上的存在(梵(Brahman)/克里希納(Krishna)) 結合,才能實現生物體的真實本質。

薛丁格在談到粒子由波函數表示的宇宙時說:「吠檀多的統一性和連續性反映 在波力學的統一性和連續性上。這完全符合吠檀多“一體”的理念。」

吠檀多的理論其實不只影響科學,甚至連科技方面也早已在此取經。

塞爾維亞裔美國人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 1943年1月7 日)是機械工程師、實驗物理學家,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並因 主要設計現代交流電供電系統而最為人知。在贏得著名的19世紀80年代的「電 流戰爭」以及在1894年成功進行短波無線通信試驗之後,特斯拉被認為是當時 美國最偉大的電機工程師之一。他的許多發現被認為是具有開創性的,是電機 工程學的先驅。

他一生致力不斷研究,並取得約1000項(一說700項)專利發明。研究領域包括 交流電系統、無線電系統、無線電能傳輸、球狀閃電、渦輪機、放大發射機、 粒子束武器、太陽能引擎、X光設備、電能儀表、飛彈科學、遙感技術、飛行器、 宇宙射線、雷達系統、機器人等等。

交流電,簡稱AC。交流電也稱為“交變電流”,簡稱“交流”。一般指大小和方向隨

時間作週期性變化的電壓或電流。它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正弦電流。當發現了電 磁感應後,產生交流電流的方法就被發現。早期的成品由尼古拉 特斯拉、麥可

法拉第與波利特 皮克西等人所開發。其中,波利特 皮克西在1832年基於邁克爾 法拉第的原理製造了第一台交流電機。

特斯拉死後,外國人財產保管人扣押了他的箱子,裡面裝著他的文件、文憑和 其他榮譽、信件和實驗室筆記。這些最終由特斯拉的侄子Sava Kosanovich繼承, 後來被收藏在貝爾格萊德的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館。數百人湧入紐約市聖約翰大 教堂參加他的葬禮,大量資訊承認失去了一位偉大的天才。3位諾貝爾獎得主向 「為現代許多技術發展鋪平道路的世界傑出知識分子之一」致以敬意。

斯瓦米·維韋卡南達,又譯辨喜(Swami Vivekananda,1863年1月12日 1902年 7月4日)是印度教哲學家,在瑜珈與吠檀多哲學方面俱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雖然斯瓦米因提升自己的國家印度而受到廣泛讚譽,但他同時透過有關吠檀多

哲學的開創性講座和私人演講將瑜伽和吠檀多引入美國和英國。他是第一位來 到西方的知名印度教聖人,他於1893 年結合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在世界宗教議會 上介紹了東方思想。正是這次演講令斯瓦米在芝加哥以及後來在美國其他地方 的廣泛聽眾中聲名鵲起,包括孟菲斯、波士頓、舊金山、紐約、洛杉磯和聖路 易斯等遙遠的地方。

斯瓦米在1895 年底寫給一位英國朋友的信中寫道:「特斯拉先生認為他可以用 數學方法證明力和物質可以還原為位能(potential energy - 由於物體的位置或 組合方式所形成的能量,而不是由它的運動所產生)。下週我要去見他,以了 解這一新的數學知識的展示。在這種情況下,吠檀多宇宙論將建立在最可靠的 基礎上。我現在正在研究吠檀多的宇宙論和末世論(eschatology)。我清楚地 看到它們與現代科學的完美結合,並且對這一點的闡釋將緊隨其後的是另一 個。」 (全集,第五卷,第五版,1347,第 77 頁)。

在這裡,斯瓦米吉使用術語力和物質來表示梵文術語 Prana 和 Akasha。

Prana的思意相當於"氣"。在印度醫學與瑜伽中,氣又譯為風,或音譯作般納、

普拉納或般尼克(Pranic),是一種生命能量(vital life),類似於中醫所說的 氣,或氣功所說的炁。藏傳佛教也繼承這個觀念,在密宗修持與西藏醫學中有 很重要的地位。修雙身法之前就是要學控制氣。

Akasha中文譯作空界或虛空界,音譯爲阿迦奢,在傳統印度宇宙學中表示空間 或天空或以太,具體取決於宗教。這個詞在19世紀後期也被西方神秘主義和招魂 術所採用。在許多現代印度雅利安語和德拉威語中,相應的詞 Akash 保留了 「天空」的一般含義。是古印度五大元素、密宗六大元素之一。

古印度五大元素也叫五輪、五界,佛教術語,是在四大之外又加上「空」。四 大是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主要分為4種,分別是,地、水、火、風,又稱四界。

密教則在五大之上,再加識,稱爲「六大」,認為大日如來、眾生身心和世界 萬物皆由 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所造,故彼此無差別,是圓融一體

的,爲即身成佛之基礎;前「五大」為「色法」,屬胎藏界;「識」為「心 法」,屬金剛界。

尼古拉·特斯拉在描述自然現象時使用了古代梵文術語。早在 1891 年,特斯拉就 將宇宙描述為一個充滿能量的動力系統,可以在任何地方利用。在接下來的幾 年裡,他的觀念深受斯瓦米教義的影響。在與斯瓦米會面並繼續研究東方關於 物質世界驅動機制的觀點後,特斯拉開始使用梵文詞語Akasha、Prana和發光以 太的概念來描述物質的來源、存在和構造。

到 1891 年,尼古拉·特斯拉發明了許多有用的設備。其中包括弧光照明系統 (1886年)、交流馬達、發電和輸電系統(1888年)、振盪放電電力轉換和配 電系統(1889年)以及高頻電流發生器(1890年),1891 年,特斯拉為一項有 朝一日可能成為他最著名的發明申請了專利。它是電力無線傳輸的基礎,被稱

為特斯拉線圈變壓器。當年,特斯拉在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的演講中發表了以 下評論:

「再過許多世代,我們的機器將由宇宙中任何一點都可以獲得的能量驅動。這 個想法並不新穎……

我們在Antheus的令人愉快的神話中找到了它,他從地球中 獲取能量;我們發現了它在你們一位出色的數學家的微妙推測中...整個空間都存

在能量。這種能量是靜態的還是動能的?如果是靜態的,我們的希望就落空了; 如果是動能的 我們肯定知道它是動能的 那麼人類成功地將他們的機器 安裝到大自然的輪子上只是時間問題。」

宇宙物理機制的描述是在特斯拉熟悉印度、西藏和尼泊爾等東部國家的吠陀科 學之前給出的。在斯瓦米的3年訪問期間,這門科學首次在美國和西方普及。

尼古拉·特斯拉可能是在Sarah Bernhardt舉辦的一次聚會上第一次見到斯瓦米。

Sarah Bernhardt在同名戲劇中扮演「Iziel」角色。這是關於佛陀一生的法文版 本。這位女演員在觀眾席上看到斯瓦米後,安排了一次會面,尼古拉 特斯拉也 出席了會議。斯瓦米在 1896 年 2 月 13 日給朋友的一封信中指出了以下內容:

「 先生。特斯拉很高興聽到吠檀多普拉那(Vedantic Prana)、阿卡西 (Akasha)和劫(Kalpas),根據他的說法,這是現代科學可以接受的唯一理 論…特斯拉先生認為他可以在數學上證明力和物質可以簡化為位能。下週我要去 見他以獲得這個數學演示。」

斯瓦米希望特斯拉能夠證明我們所說的物質只是位能,因為這將使吠陀經典的 教義與現代科學相一致。斯瓦米意識到「在這種情況下,吠檀多宇宙論[將]建立 在最可靠的基礎上」。以下公式是解釋了吠檀多理論與西方科學之間的和諧;

梵=絕對| | | | MAHAT 或 ISHVARA = 原始創造力 | | + + + + PRANA 和 AKASHA = 能量和物質

特斯拉理解梵文術語和哲學,並發現這是描述透過他的眼睛看到的宇宙物理機 制的好方法。那些試圖理解尼古拉·特斯拉發明背後的科學的人有必要研究梵文 和吠陀哲學。

當時的特斯拉顯然未能證明能量和物質的同一性。如果他這樣做了,斯瓦米肯 定會記錄下那個時刻。直到大約10年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年3月14日 1955年4月18日)發表了他的相對論論文時,這項原理才得到 了數學證明。過去 5000 年來東方所熟知的東西隨後也為西方所熟知。

斯瓦米這封信是在 1896 年寫的,愛因斯坦在其於1905年完成的論文《論動體的 電動力學》中提出了狹義相對論。1917年,愛因斯坦應用廣義相對論來建立大尺 度結構宇宙的模型。

自此之後,特拉斯的說法正式被證明。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an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kash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4%e6%8b%89%c2%b7 %e7%89%b9%e6%96%af%e6%8b%8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BC%E5%8F%A4%E6%8B%89%C2%B

7%E7%89%B9%E6%96%AF%E6%8B%89/4481228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Nikola-Tesla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AF%E9%87%8C%E5%B0%BC%E7%9

3%A6%E7%91%9F%C2%B7%E6%8B%89%E9%A9%AC%E5%8A%AA%E9%87 %91/1561795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rinivasa_Ramanujan#Personality_and_spiritual_li fe

https://www.teslasociety.com/tesla_and_swami.htm

https://scienceandnonduality.com/article/did-the-vedic-philosophyinfluenced-the-concept-of-free-energy-and-quantum-mechanics/ https://www.sanskritimagazine.com/nikola-tesla-and-swami-vivekananda/

16- 《薄伽梵歌》如何影響奧本海墨?

1866 年,諾貝爾發明一種能夠讓硝酸甘油穩定的方法,他將硝酸甘油和其他吸 收性高的物質混合在一起,就能夠安全處理和生產製成硝酸甘油炸藥。後來, 這個發明被用在建築和採礦上面,給諾貝爾帶來無盡的財富和名聲,但很快也 被軍火商相中,將硝酸甘油炸藥用在軍事武器用途。結果,軍工製造商將硝酸

甘油炸藥用來裝填炮彈,生產軍用炸藥,造成成千上萬人死亡。

19 世紀末期,歐洲大陸每天有 3 宗爆炸案,但諾貝爾持續改進炸藥的能力,改 良引爆後的煙霧,這項產品引起軍方的重視,大量的軍火被運送到交戰的國家 中。但由於諾貝爾始終信奉和平主義,極力反對戰爭,這種做法可以說一直令 他十分痛心。與此同時,他的改良矽藻土炸藥取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也成功 設立許多工廠生產,大量的軍火被運送到戰場上,靠軍工製造累積了巨大財富。

由於諾貝爾終生主張和平主義,也因此他對於自己改良的炸藥作為破壞及戰爭 的用途始終感到痛心。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 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 越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 1901 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創 立了,分別獎勵 5 個領域: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1969 年,瑞典出資增設瑞典銀行經濟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

說到殺傷力,矽藻土炸藥就絶對不能與日後出現的原子彈同日而語,到底作為 原子彈的發明人對此又作何感想?

原子彈,又稱分裂彈,是利用鈾、鈽等可分裂物質的核分裂連鎖反應釋放巨大 能量而製成的爆炸裝置,為核子武器的其中一種。原子彈主要由核裝藥、反射 層、引信等部件組成,分為槍式原子彈和收聚式原子彈兩種類型,其破壞力主 要來源於強烈的光放射線、衝擊波、核放射線等效應。

1945年8月6日早上8點15分,艾諾拉·蓋號在廣島上空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用於

戰爭的槍式原子彈小男孩,造成廣島十萬多居民死亡。

1945年8月9日,B-29轟 炸機大貨櫃在長崎上空投下收聚式原子彈胖子,導致長崎市近四萬人直接死亡, 總計十四萬人員死傷。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以及目前僅有一次在戰爭中使用核 武器,並促使日本投降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8月8日,美國報章報導,東京廣播電台的廣播描述廣島的破壞。盟軍聽 到日本電台廣播員說「幾乎所有活的東西,包括人類和動物都被燒死」。當年 美國統總杜魯門對投放原子彈決定的辯白是,那是避免對日本本土發動全面進 攻的唯一途徑。可以說,發動全面進攻將會給美國和日本帶來更多生命損失, 比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中死亡的約20萬人還要多。換言之,此舉實在是 出於道德考慮。

原子彈的研發始於20世紀30年代後期,於二戰期間由美國通過曼哈頓計畫率先 研製成功,並於1945年8月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

曼哈頓計畫是在 1942 年至 1946 年間由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少將萊斯利·格羅夫斯 領導,設計製造原子彈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則由核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

(J. Robert Oppenheimer,1904 年 4 月 22 日 1967 年 2 月 18 日)負責。

在接觸原子彈的開發研究之前,奧本海默專注於亞原子粒子產生能源的過程,

但當時國際間戰雲密布,他的科學研究職業生涯也因此出現重大轉變。在他的 領導下開始研究核裂變從天然鈾中分離出鈾-235 的方法。核武器歷史學家維勒 斯坦(Alex Wellerstein)表示,「奧本海默在原子彈的研製方面有重大的影響, 涉及原子彈設計的許多重大決定,他負有責任。」

「他親自涉及到整個過程的許多重大決定之中,包括位於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 莫斯(Los Alamos)實驗室的選址。」

自此之後奧本海默便得到了「原子彈之父」的稱號。

但是在美國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之後,奧本海默對數十萬人死亡和更 多受害者反覆表達遺憾和懊悔。

在廣島長崎原爆兩個月之後,奧本海默就辭職了,1947至1952年之間,他擔任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顧問,期間他游說國際對軍備進行管制,並運用影響力宣揚 控制核武器和核不擴散運動。此外,他還強烈反對發展氫彈。

維勒斯坦表示,「二戰結束後,奧本海默對於未能促成國際軍備管制和阻止軍 備競賽感到十分遺憾。」

在原子彈首次試爆成功的多年之後,奧本海默回憶表示,觀看試爆讓他想起印 度《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的一句話:「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 者。」

一方面,一生為宣揚和平而東奔西走,另一方面,却親自參與慘無人道的曼克 頓計劃,實在非常矛盾,究竟這位原子彈之父對於自己的選擇有何感想?答案 正正就在這本《薄伽梵歌》裏面。

吠陀經典浩瀚無邊,但其中3個傳統上被稱為 Prasthān Trayī(理解吠陀思想的3 個起點)。它們是《奧義書》、《梵天經》和《薄伽梵歌》。《薄伽梵歌》比 上述兩部經文更容易理解。它對吠陀哲學進行了全面且易於理解的總結。薄伽 梵(Bhagavad) 的意思是“上帝的”,歌(Gita) 的意思是“歌曲”。因此,《薄 伽梵歌》的字面意思是「上帝之歌」。這是在摩訶婆羅多戰爭邊緣,至尊主克 里希納和他的奉獻者阿周那之間發生的對話。

即使在現代,《梵歌》永恆的智慧仍然繼續激勵著著名的思想家,如聖雄甘地、 羅伯特·奧本海默、卡爾·榮格、赫爾曼·黑塞和奧爾德斯·赫胥黎等,這顯示了它的

神聖起源。

《薄伽梵歌》最初是由Ved Vyas作為單獨的文本編寫的。後來,當他寫《摩訶 婆羅多》時,他將《薄伽梵歌》嵌入其中。《摩訶婆羅多》包含十萬詩節,因 此是世界上最大的詩。它與《羅摩衍那》一起被賦予「Itihās」的地位,意為印 度的歷史手稿。數千年來,它的故事和道德指導塑造了印度文化的結構。

《薄伽梵歌》講述的背景是《摩訶婆羅多》的開始,一場巨大的戰爭即將在兩 對表兄弟 考拉瓦人和潘達瓦人之間開始。這兩派表兄弟的勢力如此強大, 以至於戰爭會波及整個巴拉特。因此,這片土地上的所有國王都必須與這一方 或另一方結盟。阿周那選擇讓主克里希納站在他一邊,儘管沒有武器。他決定 如果神與他同在,他就永遠不會失敗。戰鬥一觸即發,庫茹之野戰場上雙方都 聚集了大軍。這就是即將到來的摩訶婆羅多戰爭(偉大印度的戰役)。阿周那 請求主克里希納在兩軍之間拉戰車。看到列隊作戰的戰士們,阿周那失去了信 心。一怒之下,他扔下弓,拒絕戰鬥。

一方面,他面對的是值得他尊重和崇敬的人,如他的祖父比什瑪、他的老師德 羅納查里亞等。另一方面,他作為一名戰士的職責是為正義而戰。這似乎是一 個沒有解決辦法的兩難。阿周那向至尊主臣服,並祈求指導他正確的行動方針 是什麼。在這時候,主克里希納開始啟發他。

主克里希納告訴阿周那,唯有肉體才會死亡,永恆的自身則是不朽;身為一個 戰士,應依法擔起戰爭應負的責任。阿周那問,既然知識比行動來得重要,那 為何他要參與戰鬥。主強調依法執行責任的重要性;但是不可執著於其結果, 才是正確的行動準則。

主向阿周那揭示,祂已經活了好幾世,一直教授著瑜伽,保護虔誠的人,懲罰 作惡之人;提示行動或不行動的準則,並告訴阿周那追隨靈性導師教導的必要 性。阿周那問,到底是行動好還是不行動好。主回答,棄絕行動和以奉獻精神

行動一樣能得到解脫,但後者會更容易達到解脫的目的。所謂以奉獻精神行動, 即是不執著於行動的結果,不為感官與外物接觸的快樂或悲傷所惑,譬如蓮花 之出污泥而不染,只為求自身的清淨而行動。

阿周那尋求建議,要求克里希納揭示祂的宇宙形態。克里希納答應了,在《梵 歌》第 12 節中,他顯現為一個崇高、可怕的多嘴多眼的生命體。

奧本海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監督了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代號為“三位一體”,隨 後這些武器被用於轟炸廣島和長崎。1945 年7 月,正是這一刻進入了奧本海默 的腦海。「如果一千個太陽的光輝同時射向天空,那將就像強大太陽的光輝一 樣,」這是奧本海默對新墨西哥州沙漠中進行試爆那一刻的演譯。

這次原子彈試爆為生活在 50 英里半徑範圍內的大約 13,000 名新墨西哥人帶來 了毀滅性的健康後果,而且事前或事後都沒有收到警告。這種放射性物質的暴 露造成了幾個世代的傷害。

在具有非線性時間概念的印度教中,偉大的神不僅參與創造,而且參與毁滅。

在第 32 節中,克里希納說出了著名的詩句。奧本海默的梵語老師Stephen Thompson說,其中“死亡”字面意思是“毀滅世界的時間”,並補充說奧本海默的 梵語老師選擇將“毀滅世界的時間”翻譯為“死亡”,這是一種常見的解釋。它的意 義很簡單:無論阿周那做什麼,一切都在神的手中。

憑藉他的語言天賦 奧本海默學習了希臘語、拉丁語、法語和德語,並在6週 內學會了荷蘭語 「不久之後」他就開始閱讀《薄伽梵歌》。他發現這首歌 「非常簡單,而且非常精彩」,並告訴朋友這是「已知語言中存在的最美麗的 哲學歌曲」。他的書架上有一本粉紅色封面的萊德送給他的書。奧本海默本人 也向他的朋友贈送了這本書。

奧本海默也閱讀了許多其他梵文文本,包括五世紀梵文詩人Kalidasa的《雲使者》

或《Meghaduta》,他的信件顯示出他對公元6世紀的《道德價值觀300首詩》

或《Satakatrayam》的熟悉。從他在許多場合引用該文本來看,他似乎很喜歡 《五卷書》(Panchatantra),這是一部具有實用道德的動物寓言文本。奧本海

默的梵文導師Arthur Ryder也翻譯了這本充滿迷人故事的書,其中有時還帶有一 些憤世嫉俗的信息。

奧本海默對《五卷書》的熟悉也體現在他的新車“迦樓羅”(Garuda)的命名上, 該名稱以主毘濕奴的鷹車命名。他向他的兄弟解釋了這個名字,並不是說這種 鳥與毘濕奴有眾所周知的聯繫,而是提到了《五卷書》中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其中一個木匠為他的朋友製作了一個形狀像神話中的迦樓羅的木製飛行器。

奧本海默喜歡《五卷書》中的一句梵文警句:「學術缺乏意義,因此尋求智 慧。」這句對白是4個男人去尋找財富的故事悲慘結尾的反映。

其中3位是博學的學者,而第4位則很低自尊。在路上,他們遇到了一些骨頭。

第一個看到這些骨頭後,相信這是一頭獅子的骨頭,並說他可以將骨頭拼湊在 一起。第二個說他要在上面移植皮和肉,第三個說他要讓它復活。第四個 據信是知識較少的人

警告他們不要這樣做。然而,當他們堅持要做時,他 要求他們等他爬上樹以確保安全。獅子活了過來,把3個學者吃掉了。

奧本海默經常使用這個故事後面的梵文詩句。從梵歌中,他了解到並合理化說, 製造炸彈是他的責任,明智地使用它是領導人的責任。換句話說,奧本海默贊 同政府決策,並不是因為它們是政府決策,而是因為他認為政治決策是政府領 導人的職責,而不是科學家的職責。

隨著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彈爆炸,奧本海默警告的《五卷書》的故事中的獅子確 實復活了,有些人可能會說牠住在草籠裡。

奧本海默對印度教很感興趣,尤其是《薄伽梵歌》。雖然奧本海默從來都不是

印度教的信徒,但他對《薄伽梵歌》著迷,他稱其為「任何已知語言中存在的 最美麗的哲學歌曲」。根據BBC 報道,奧本海默在 20 世紀 30 年代初首次發現 了這本書,甚至學習了梵文,以便能夠閱讀其未翻譯的版本。

奧本海默用《薄伽梵歌》作為理解他自己的生活和行為的一種手段。他在辦公 桌附近放了一本破舊的《薄伽梵歌》,甚至向朋友們分發了這本書,包括在富

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的追悼會上。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多次提到《薄伽 梵歌》。他說,在原子彈試驗後,他腦海中浮現出這句話「現在我變成了死亡, 世界的毀滅者」。

《薄伽梵歌》甚至在奧本海默的晚年仍持續影響著他。當被問到哪些書影響了 他的「人生哲學」時,奧本海默將《梵歌》與Eliot的《荒原》(The Waste Land)(本身受到《奧義書》的啟發)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起列為最 影響他生活的10本書之一。

「如果需要結束戰爭並且有機會這樣做,我們認為這是正確的做法,」奧本海 默說「我們知道世界將會不一樣……有些人笑……有些人哭……大多數人都保持沉

默……我記得印度教經典《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話……毘濕奴正試圖說服王子,他 應該履行自己的職責,並為了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呈現祂的多臂形像並說道, “現在我變成了死亡,世界的毀滅者”,我想我們都這麼認為,不管怎樣。」奧本 海默在 1965 年 NBC 新聞紀錄片《投下炸彈的決定》中回憶道。

當時的「原子彈之父」仿佛就是《薄伽梵歌》中的阿周那。

參考自:

https://vintageamericanways.com/american-values/ https://www.holy-bhagavad-gita.org/introduction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9307490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india-66288900

https://www.thenationalnews.com/arts-culture/film-tv/2023/07/25/how-

hinduism-guided-j-robert-oppenheimers-life-and-work/ https://www.firstpost.com/explainers/who-was-oppenheimer-what-was-hisconnection-to-hinduism-12883102.html

https://theconversation.com/oppenheimer-often-used-sanskrit-verses-andthe-bhagavad-gita-was-special-for-him-but-not-in-the-way-christophernolans-film-depicts-it-211253

https://www.wired.co.uk/article/manhattan-project-robert-oppenheimer

上一篇介紹過「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04

年4月22日 1967年2月18日)對於印度教文本非常醉心,甚至要學習梵文,以

便閱讀未被翻譯的文本,尤其是對於《薄伽梵歌》的熱愛,將之視作自己人生 的指導。但是,不要忘記,奧本海默是猶太人,却捨自己祖宗流傳下來的《妥 拉》(Torah),反而要去讀一個外邦人的經書,是否有點兒那個?

有人以為「原子彈之父」是怪人一名,有與別不同的嗜好只不過是個別例子, 所謂樹大有枯枝,猶太民族偶爾出一個半個叛徒實在不足為奇。然而,事實是, 這種情況不止不個別,而且還非常普遍。

「帶領我們從虛幻走向真實;帶領我們從黑暗走向光明;引導我們從死亡走向 永生」,聽眾在演講者之後重複道。雖然他們是為了紀念納粹大屠殺,但他們 的話並非來自《妥拉》,也沒有在基督教《聖經》或《古蘭經》中找到。答案 令人意想不到,祈禱文竟然來自《奧義書》之一的《Brihadaranyaka

Upanishad》,這是印度教核心的一系列古代哲學著作。

「這是印度教中最神聖的經文之一,」印度教領袖Rajan Zed解釋道,他帶領內

華達大學裡諾分校大屠殺紀念日的觀眾背誦了經文。印度教世界協會主席Zed與 猶太教、佛教和基督教神職人員一起參加了這項活動。「我選擇這段文字是為 了紀念那些死去和受苦的人們,他們的生活被永遠改變了。」

正如一個天主教的喪禮不會邀請和尚道士來打齋一樣,猶太人此舉確實有點不 尋常。

「印度教和猶太教 這兩種宗教對有神論和神聖形像有著不同的看法 之 間的主要差異已經掩蓋了這兩種宗教及其伴隨文化之間的許多相似之處」,加 州大學宗教研究教授Barbara Holdrege寫道,Barbara Holdrege也撰寫了《吠

陀經》和《妥拉》,其中她指出這兩種宗教都由許多教派組成,都有祭司製度、 純潔和不純潔的概念以及大量的法律法規。

Holdrege 補充說,印度教和猶太教都強調家庭制度,都有飲食法規,並指定神 聖的祈禱語言。這些相似之處使得印度的猶太社區與印度的印度教社區和諧相 處了近 2000 年。

美國猶太委員會亞太研究所印度裔與猶太裔美國關係計畫主任 Nissim Reuben 表示,美國的印度教和猶太社區除了宗教上的相似性之外,在學術、商業和文 化方面也取得了共同的成功,這使他們更加親近。

2023 年 9 月 7 日星期四,印度教美國基金會和美國猶太委員會在舊金山 AJC 大樓舉辦慶祝Janmashtami節和猶太教新年(Rosh Hashanah)的活動,人們在 此交流。該年剛好兩個節在同一日。

Janmashtami節是慶祝神的誕生(janma )的印度教節日克里希納 (Krishna)在

Bhadrapada月(8月至9月)黑暗兩週的第八天( ashtami )。數字「8」在克里希 納傳說中還有另一個意義,因為他是他母親Devaki的第八個孩子。

猶太教新年是提斯利月(希伯來曆:Tishrei)教曆7月、民曆首月的首日,是人、 動物和具律法效力文件的新年,同時紀念上帝創造天地和亞伯拉罕以以撒向上 帝祭獻。定於逾越節後的第163日。節日後的第十日為贖罪節。由於希伯來曆是 陰陽合曆而西曆是太陽曆,所以節日的日子每年不同。在2023年,猶太教新年 日期是9 月 15 日日落至9 月 17 日黃昏。

這兩種文化的成員越來越認識到他們作為傳統的共同點 例如,兩者都允許 無神論者在他們的支持下 和作為民族群體。美國的印度教徒和猶太人有著 相似的社會經濟地位、投票模式,最重要的是,他們對地理家園有著相似的依 戀。

印度教和猶太教組織也希望宗教間對話有助於實現印度、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結 盟的更廣泛目標。馬蘭斯說,印度對以色列很重要,因此對 AJC 的目標以及全 世界猶太人的安全也很重要。

印度教和猶太社區之間關係的增強有利於以色列和印度之間的商業關係。2012 年,以色列駐印度大使Alon Ushpiz在接受《印度斯坦時報》採訪時表示,兩國 之間的貿易額已從1992 年(兩國正式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那一年)的1.8 億美元猛 增至2011 年的約50 億美元。現在是印度第二大武器供應國。他正在研究如何在 兩國之間開展更多業務。

自 2014年印度統理莫迪擔任總理以來,印度與以色列的關係一直非常密切和熱 烈。2017年,他是第一位訪問以色列的印度總理。印度是2017年以色列最大的 武器客戶。兩國之間的防衛關係由來已久。印度於2019年6月6日在聯合國經濟 及社會理事會(ECOSOC)上投票支持以色列拒絕給予巴勒斯坦非政府組織沙 赫德觀察員地位的決議。2022 年 8 月,現任以色列總統艾薩克·赫佐格(Isaac Herzog)參加印度駐特拉維夫大使館舉行的第 75 屆獨立日慶祝活動。他在演

講中歡迎印度崛起為地區和全球強國,並將以色列和印度描述為「兩個現代共 和國,透過創造力和民主、獨創性以及對永恆信仰和信仰體系的深深尊重而自 豪地結合在一起。」

赫佐格在會見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時強調了他個人對加強 印以關係的承諾。

西元前175 年,在希臘化帝國的溫床 埃及、羅馬、希臘和耶路撒冷 一位 名叫安條克四世(Antiochus IV Epiphanes,約前215年 前164年)的瘋狂國王

想要將自己的意志壓在猶太人身上。他宣布《妥拉》為非法,並說他們不能給 自己的男孩施行割禮,也不能遵守猶太飲食法,這些猶太飲食法與印度正統的 泰米爾祖母在家中實行的飲食法出奇地相似。

為了逃避迫害,一群猶太人跳上船逃離加利利海。他們向東前往《聖經》中的 貿易港口哲爾(Cheul),開始新的生活。在途中,他們的船遭遇了可怕的季風,

並撞上了印度康坎海岸(Konkan Coast)附近危險的「雙岩」。

除了7名男性和7名女性之外,船上的所有人都喪生了。這7對夫婦被沖上岸,來

到阿利巴格(Alibag)附近一個叫瑙岡(Naogaon District)的村莊。他們稱自 己為「Bene Israel」或「以色列之子」。所有以色列之子都是這7對夫婦的後裔。

如果以色列之子歷史學家Nissim Moses可信的話,這就是故事變得模糊的地方。

Moses是《印度的Bene Israel:遺產與習俗》(Bene Israel of India: Heritage and Customs)一書的作者。他從孟買移民到特拉維夫,他說,「不是因為猶太 復國主義」,而是為了向以色列祖國貢獻有關以色列之子猶太人的知識。

以色列之子是一個印度猶太人社群。據稱是失蹤的以色列10支派之一的後代。19 世紀開始移居城市,如孟買。1948年以色列成立後,大部分以色列之子移民至 以色列、加拿大、大英國協成員國和美國。

Moses在書中列出了 43 個理由來證明她的觀點。

猶太曆和印度曆都是陰曆。猶太曆中的贖罪日與印度教曆中的Durga Puja節重 疊。為紀念和慶祝古代流落波斯帝國的猶太人從滅種的毀滅中倖存的節日普珥 節(Purim)和印度人和印度教徒的重要節日侯麗節(Holiī)發生在同一天。

猶太人和印度教徒都在華蓋下舉行婚禮。他們在進入寺廟或猶太教堂時脫掉涼 鞋。他們在特殊場合之前會舉行儀式性的沐浴。這兩種宗教都要求婦女在經期 和產後隔離。他們的死亡儀式很相似。

猶太人的第一誡說:「我是主。」印度教的基本信條之一是「Aham Brahma

Asmi」,即“我是造物主” 。

印度教和猶太教的儀式物品非常相似。六角星「紅大衛」也是印度教的神聖象

徵。亞伯拉罕的原名是 Av ram(希伯來文「Ram」是父親)。印度教所信奉的 重要神祇之一羅摩(Rama)也是主神毗濕奴的化身之一,有時也讀作Ram。印 度教中使用的 Pancha diyas 或5盞燈類似於光明節期間點燃的燭台。第二聖殿 的設計與泰米爾納德邦的坦賈武爾(Thanjavur)寺廟非常相似。

「我可以繼續說下去,」Moses說。「《聖經》中說,伊甸園位於一個有4條河 流的山谷中。哪裡有一條山谷中有4條河流?在克什米爾。如果你看一下關於 Moses看到以色列土地時所看到的,所有的描述都與克什米爾的描述相符。」

然而,即使屬實,印度吠陀經典出現的時代比以色列之子的存在時間 更早,所以,兩個民族的淵源應該再往前推。

其實這種淵源可以推前到《創世記》。摩西的時代,大約是公元前1330年3月21 日至約前1210年7月14日左右。

有趣的是,在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死後,《妥拉》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

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約珊生 了示巴和底但,底但的子孫是亞書利族、利都是族和利烏米族。米甸的兒子是 以法、以弗、哈諾、亞比大和以勒大。這都是基土拉的子孫。亞伯拉罕將一切 所有的都給了以撒。"(創世記25:1-5

)「亞伯拉罕把他所有的都給了以撒」這 句話表明,只有以撒才是亞伯拉罕遺產的精神繼承者-即延續猶太信仰的能力。

然而,其他孩子並沒有空手前往東方。根據卡巴拉思想中最長且最重要的文獻 《光輝之書》(Zohar),「給」指的是亞伯拉罕的許多神秘傳統。因此,古代 東方宗教的根源是亞伯拉罕。

關於東方宗教和冥想,猶太人每天祈禱3次,就像我們幾千年來的冥想一樣。即

使信奉猶太教的人仍然可以冥想。當然,對於習慣借助咒語進行冥想的人來說, 有必要選擇一種不冒犯猶太教的咒語。(有些咒語是東方偶像崇拜神的名字。)

拉比Aryeh Kaplan有一本出色的指南,名為“猶太冥想” 。

還有一些關於東方宗教的優秀書籍:

• Rodger Kamanetz的《蓮花中的猶太人:一位詩人在佛教印度重新發現猶太人

的身份》(The Jew in the Lotus: A Poet's Rediscovery of Jewish Identity in Buddhist India)

• 拉比Akiva Tatz的《致佛教猶太人的信》(Letters to a Buddhist Jew)

• Judith Linzer的《妥拉與佛法:東方宗教中的猶太尋求者》(Torah and

Dharma: Jewish Seekers in Eastern Religions),探討了猶太人在東方宗教中尋 求精神滿足的現象

Osho Rajneesh和Steven Rosen在他們的書中將猶太教與印度教進行了比較。他

們引用了婆羅門和猶太人之間的相似之處,他們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

Rosen補充說,婆羅門有一個「祭司社區」,而猶太人有一個「祭司王國」。

David Flusser說,亞伯拉罕的故事與《奧義書》中的某個故事有許多相似之處, 並指出「人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奧義書》中與亞伯拉罕傳說的相似之處」。

美國生物學家康斯坦丁·薩米埃爾·拉菲內克-施馬爾茨(Constantine Samuel

Rafinesque-Schmaltz,1783年10月22日 1840年9月18日)在其著作《美洲國

家》(The American Nations)中討論了兩種宗教之間的語言和傳統相似之處。 他在一章中寫道:

我們的諾亞 - 因此是 NH (pr NOE),猶太人後來將其發音為 NUH,甚至 Mnuh!

跟印度教徒給他取的名字一模一樣!所有的意義都是休息,具有許多附帶意義, 立法者、收集人民、集會人類等。《摩奴法典》(Manusmṛti)由印度教徒保存: 吠陀經的實質內容以及整個馬賽克歷史直到他去世前都歸於他。但印度教徒有 許多M'nus;亞當(Adam)和塞特(Seth)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的名字分別是 印度的Adimo和Satya。

印度和黎凡特之間的古代貿易和文化交流在《愛利脫利亞海周航記》(Periplus

Maris Erythraei)和《希伯來聖經》中有關示巴女王的記載中均有記載。許多學 者認為《Bhavishya Purana》預言了猶太教的先知摩西,在吠陀經中也發現了類 似的相似之處。

兩國的貿易關係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000年,更早可以追溯到印度次大陸的印度

河流域文明和中東的巴比倫文化時期。一個佛教故事描述了印度商人訪問 Baveru(巴比倫尼亞)並出售孔雀供公眾展示。類似地,早期的記錄也描述了 向公眾展示的猴子。

《妥拉》也有助於理解這兩個傳統之間的關係。對以色列的地理分析表明,

《妥拉》的作者談論的是印度,那裡存在猴子和孔雀等動物的銷售。印度和地 中海猶太社區之間的貿易聯繫仍在繼續,後來,這些文化的語言開始具有語言 相似性。

種姓等級制度的劃分是這兩種宗教之間另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早年的猶太人

有12個部落,在社會結構上有明確的界線。其中包括亞摩利人、摩押人和其他幾 個教派。印度教經典中解釋種姓制度的概念瓦爾那(Varna)體係也出現了同樣 的情況,社會責任的分配催生了執行特定工作的教派。

這兩種宗教是其他幾種宗教的基礎。基督教、伊斯蘭教、摩門教等宗教源自猶 太教,印度教則衍生出耆那教、佛教和錫克教。這些文化的痕跡遍佈於源自它 們的宗教之中。

在現代,

猶太人幾乎控制全球金融,但在2008年世界銀行對各國軟件出口能力 的調查中,印度軟件的出口規模、質量和成本三項綜合指數位居世界首位。而

且Google、微軟 CEO 都是印度人,若然印度人與猶太人聯手,華爾街加硅谷, 說不定真的會主導世界。

參考自:

https://www-britannica-com.translate.goog/topic/Janmashtami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Rosh_Hashana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nduism_and_Judaism

https://blogs.timesofisrael.com/10-ideas-on-jewish-hindu-relations/ https://religionnews.com/2023/09/11/hindu-and-jewish-americans-fosterrelationship-through-religious-culture/

https://www.jaymichaelson.net/books/everythingisgod/

https://jewishjournal.com/commentary/opinion/355409/towards-a-jewishhindu-alliance/

https://askanydifference.com/difference-between-hinduism-andjudaism/#google_vignette

https://blogs.timesofisrael.com/similarities-between-jewish-and-hinduhistory/

https://newvoices.org/2013/04/24/interfaith-gathering-highlights-hindujewish-relationship/

https://www.livemint.com/Sundayapp/EOi0ienO9G7lm8G1dM6SpN/Thepossible-links-between-Jews-and-Hindus.html

https://aish.com/hinduism-and-judaism/

雖然上一章提供了不少證據,證明印度教與猶太教之間有很多共通點,足以證 明兩者之間有一定的淵源,但是,最根本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以致兩種宗教 處於冰炭不同爐,兩者都是水火不容,最終不免處於話不投機。因為,每一套 意識形態都有它的核心價值。在核心價值上,印度教與猶太教可謂南轅北轍, 兩者的分歧,遠比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分歧嚴重。

人人都知道猶太教是一神教,最强調順服上帝耶和華,而印度教,普遍人都知 道,是有名多神崇拜,有時甚至是泛神論。可是,這些所謂的事實只不過是我 們從它們的表面所看到的。

先說印度教的多神教形像,根據經典的解釋,印度教裏面所有的神都是由同一 個神所化身出來,其實都是同一個神。所以,一神教也可以是印度教的定義之 一。

可是,問題還是存在,因為吠檀多不二論(Advaita Vedanta)相信,Advaita 主要指自我(Atman)和梵(Brahman)是絕對一和同(one and the same); 另一個主要的術語 Advitiya,意思是除了梵之外沒有任何事物)。換言之,就是 否定神創造世界,否定神是分別於世界的二元格局,所叫做不二論。

猶太教最根本的原則,便是否定這種人神不分的所謂「邪說」,神的至高無上 的地位是必需捍衛的。

世界上每一種宗教信仰都會有一套特定的理論架構,任何違反它的,都是邪說。

這個情況就類似幼稚園有幼稚園的校規,小學、中學都有各自的校規,大學也

不例外,但是,幼稚園的校規不會適用於小學和中學、小學和中學的校規更不 可能用於大學。我們會避免讓小孩接觸到火柴和利器,但對於成年人就不會有

此限制。同理,我們用心良苦地禁止宗教信徒接觸其他不同的論調,都是因為

這個原故,因為有些東西並不適合他們去觸碰。

不錯,猶太教是嚴格地捍衛它的一神教義,但這是用來給一般人去遵守的,除 了正統的教義之外,猶太教也有它的秘密教義,這種靈修方式並不是人人都可 以參與。限簡單,佛教也有分顯宗與密宗,道理也是一樣。

就是考車牌也需要等到成年才可以,《論語·述而篇》也說:「子曰:『加我數 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見,有些東西不是隨時都可以學 的。如果隨便告訴一個人他/她也是神,這人必然會傲慢。

在印度,一般普通人會學習儀式,拜不同的神,尋求庇佑,多做善事,行善積 福,但追求覺悟,志在解脫的人,就不會如此簡單,他們會進行各種修煉,直 至能夠得成正果,在近代,他們所實踐的法門就是吠檀多不二論。

吠檀多不二論的字面意思是「教義的非二元終結」。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精心構 建、最激進、最有影響力的非二元性練習。最重要的不二論聖人是商羯羅,他

於公元686 年至718 年生活在印度南部。他的哲學觀是基於哲學闡述和沈思體驗, 是一種直截了當的觀點:「梵等於絕對的存在、知識和極樂,是真實的。宇宙 不是真實的。梵和靈魂(終極自我)是一體的。」這聽起來很激進:整個宇宙 就像神聖意識中的一個夢,神聖意識就是你的意識。整個世界確實都在你的頭 腦中 只不過,這不是你的頭腦,而是上帝的頭腦。

確實,這不是商羯羅的創新。它已經包含在《奧義書》的Mahavakyas(四大 「偉大格言」)中:Prajnanam brahma(意識就是梵)、Ayam atma brahma (靈魂就是梵)、Tat tvam asi(你就是那個)和Aham brahmasmi (我是梵)。

然而,印度教和猶太教一樣,有許多分支和議程,其中一些強調宇宙和統一方 面,另一些則強調虔誠和有神論方面。商羯羅將非二元性的認識作為核心。正 如他重述了 tat tvam asi 的著名言論:

「經典透過一再宣稱:『那是你』[tat tvam asi] 來確立靈魂和梵的絕對身分。

「梵」和「靈魂」這兩個字的真正意義分別是指「那」和「你」......「梵」可能 指上帝、摩耶(Maya)的統治者和宇宙的創造者。「靈魂」可能指的是個體靈魂, 與摩耶影響的5層覆蓋物相關。由此看來,它們具有相反的屬性。但這顯然是反 對的 不是真實的 「表面的世界是由我們的無知想像造成的。這不是真 的 這就像一場轉瞬即逝的夢。」

「摩耶」的理論是喬荼波陀(Gaudapda,約640年-690年)的一個重要思想。

「摩耶」這個字早在《奧義書》中已經出現,但意義並不很明確。吠檀多哲學 家對此做了闡述後,成為了吠檀多思想的一個中心概念,這個概念的基本意思 是,世界是「梵」透過其幻力創造出來的,因而是不真實的,只是一種幻象。

這也可以說是印度教對世界最根本的看法,這個概念對以後吠檀多思想的發展 有重要影響。

對商羯羅和大多數不二論吠檀多來說,非二元知識就是解脫:「覺悟狀態被描 述如下:存在著對靈魂和梵統一的持續意識。不再有任何關於靈魂及其覆蓋物 的識別。所有二元性的感覺都被消除了。有純粹、統一的意識。」

不二論比包括猶太教在內的大多數其他傳統更加鮮明,它表現出非二元性、宇 宙主義、清靜主義,以及它對心靈是一切的激進堅持。Advaita 是堅持不懈的; 它需要從分離的幻覺中醒來。這是一種嚴謹的哲學,論證性強、邏輯性強、並 且激烈。

關於不二論的理論,這裏又再一次證明了印度教與猶太教本質上其實是殊途同 歸。

印度教有吠檀多不二論﹐猶太教同樣有它的神秘修煉傳統,早在覺悟這個詞進 入普遍使用之前,並且在它與理性主義哲學聯繫在一起之前幾個世紀,猶太神 秘主義者就探究了先知但以理的預言"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

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但以理書12:3),即「啟蒙者

(maskilim)將像天空的光輝(《光輝之書》(Zohar))一樣閃耀」《光輝之 書》是卡巴拉(Kabbalah

)的傑作,它的名字就來自於這節經文,它解釋說, 啟蒙者是那些思考最深刻的「智慧的秘密」的人。(《光輝之書》2:2上)這個

秘密是什麼?答案因文本、傳統而異,但在《光輝之書》和其他地方,最深的 秘密是,儘管有外表,所有事物和我們所有人,都像一個池塘上的漣漪,一束

陽光的微粒,單個單字的字母。我們存在的真正現實是

因此我們所有人所擁有的獨立自我的感覺 “你”和“我”是擁有與宇宙其他部分 分離的靈魂的個體的觀念 並不存在。最終是真的。自我是一種現象、一種 幻象、一種海市蜃樓。

maskilim是新希伯來文maśkīl,字面意思是開明、知識分子。但以理是《聖經》 裏的一位先知,講述了,尼布甲尼撒造了一個巨大的金像,讓所有人跪拜。尼 布甲尼撒王在位第二年,王做了一個夢,心裏煩亂,不能睡覺。他雖然把夢忘 了,卻要求巴比倫的術士和哲士們爲他詳述夢景,解釋夢意。這些人說王所問 的事甚難,除了不與世人同居的神明,沒有人能在王面前講解這個夢。因此尼

布甲尼撒王大發烈怒,要滅絕巴比倫所有的哲士。但以理向尼布甲尼撒解夢說: 「王啊,你夢見一個大像,這像甚高,極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狀甚是可怕。

這像的頭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銀的,肚腹和腰是銅的,腿是鐵的,腳是半 鐵半泥的。你觀看見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泥的腳上, 把腳砸碎,於是金、銀、銅、鐵、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場上的糠秕, 被風吹散,無處可尋。打碎這像的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這就是那 夢」(但2∶31 36)。

但以理繼續對尼布甲尼撒講解那夢的意義說:「王啊,……你就是那金頭。在你 以後必另興一國,不及於你。又有第三國,就是銅的,必掌管天下。第四國必 堅壯如鐵,……那國也必打碎壓制列國。你既見像的腳和腳指頭,一半是窯匠的 泥,一半是鐵,那國將來也必分開。你既見鐵與泥攙雜,那國也必有鐵的力量。

那腳指頭既是半鐵半泥,那國也必半強半弱。你既見鐵與泥攙雜,那國民也必

與各種人攙雜,卻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鐵與泥不能相合一樣。當那列王在位的 時候,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 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你既看見非人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從山而出,打碎 金、銀、銅、鐵、泥,那就是至大的神把後來必有的事給王指明。這夢準是這 樣,這講解也是確實的」。當時尼布甲尼撒王聽後,便俯伏在地,向但以理下 拜(但2∶36 46)。

《光輝之書》是一本神祕的書,是用阿拉姆語寫的《妥拉》(Torah)評論。它 由多卷組成,總計 1,000 多頁。它是被稱為卡巴拉的猶太神秘傳統的一部分,儘 管它不是該傳統的第一部作品,這一區別屬於 12 世紀的Sefer ha-Bahir,《光輝 之書》。(第一個猶太神秘文本是《Sefer Yetzirah》,儘管這在技術上並不是 卡巴拉傳統的一部分。)然而,由於20 世紀早期的學術研究,《光輝之書》現 在是卡巴拉文學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德國出生的以色列哲學家Gershom Scholem以及最近的英文翻譯儘管難以理解,但由於文本所蘊含的密集而晦澀的 宇宙學系統,即使在翻譯中,《光輝之書》也邀請那些願意探索它的人進入一 個充滿精神沉思和洞察力的奇幻宇宙。《光輝之書》中的一些主要主題包括上

帝和宇宙的本質、世界的創造、上帝透過 Sefirot(上帝的屬性)與世界的關係、

邪惡和罪惡的本質、《妥拉》的啟示、戒律、節日、祈禱、古神廟的儀式、祭 司的形象、流放的經驗等等。

卡巴拉的觀點被稱為「非二元性」,它存在於世界上幾乎所有神秘傳統的頂峰。

非二元性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存在,但它確實意味著我們並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 樣存在。構成我們世界的現象、界限和形態都是短暫的,並且沒有單獨的存在。

一瞬間,它們出現了,重力、動量和力的模式,就像字母表中的字母一樣,瞬 間排列成單字 然後過了一會兒它們就消失了。相對而言,事情確實如表面 所見。但最終,一切都是一,或者,用卡巴拉主義者的有神論語言來說,一切 都是上帝。

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位與普通上帝截然不同的上帝,可以說是一位「超越上

帝的上帝」,既不是家長式的法官,也不是遊擊隊的戰士,而是Ein Sof,存在

與虛無,沒有終結或限制,因此填滿這一頁的每一個分子和大腦中的每一個突 觸。上帝是正在閱讀和書寫這些文字的人,是正在思考的人。這是一個沒有觀 察者的世界,沒有內部也沒有外部,其中「那」(看似外部)和「你」(看似 內部)是相同的。伴隨著這種截然不同的上帝觀念而來的是猶太教的截然不同 的表達方式:精英的、往往是隱藏的傳統,與儀式、神話和教條的大眾宗教截

然不同。此外,因為非二元性如此違背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它是二元的,分為 主體和客體、自我和他者,以及上千種其他矛盾。僅僅信仰是不夠的,需要一 種不同的認識,一種更多的認識。與真理親密交往。作為一種哲學觀點,非二 元性只是一個有趣且有爭議的命題。然而,內化為心理現實後,它可以具有變 革性。這就是啟蒙的內容。

非二元猶太教的一種卡巴拉主義表述是,上帝「充滿並包圍著所有世界」—— memaleh kol almin u'sovev kol almin。這種表述見於《光輝之書》(例如

《Zohar III:225a》、《Raya Mehemna》、《Parshat Pinchas》)和其他中世 紀文本,如12世紀的《榮耀之歌》(Hymn of Glory),其中說上帝「包圍一切, 充滿一切,是所有人的生命;你在一切之中。”

我們已經探討過memaleh (充 滿)的面向:存在的每一個粒子都被神充滿。正如《榮耀之歌》繼續說道: 「他充滿了所有世界……他將一種與另一種、上層與下層結合並統一起來,除非

通過聖者,否則4種元素不會結合在一起,因為他就在它們之中。」

拉比 Azriel(1160 年- 1238 年)可以說是我們所知的卡巴拉創始人之一,他在猶

太語境中對非二元性做出了最早的清晰闡述之一:

「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上帝’,請回答:他絕不是有缺陷的。如果他問你:“在他 之外還有什麼存在嗎?” 答:在他之外沒有任何事物存在。如果他問你:“他是 如何從虛無中帶來存在的,因為存在與虛無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答:從虛無中 生出存在的人因此一無所有,因為存在按照虛無的方式存在於虛無之中,而虛 無按照存在的方式存在於存在之中......存在就是虛無,虛無就是存在.....不要在你 的猜測中承擔太多,因為我們有限的智力無法理解與 Ein Sof 合一的不可理解的

完美性。」

從哲學理論來看,真的很難分辨吠檀多不二論與卡巴拉有甚麼不同,可能在修 行實踐的形式上,各自有一套系統,即是原理相若,但形式各異。

根據傳統的猶太信仰,《光輝之書》是上帝在西奈山向摩西啟示的,並口頭流 傳下來,直到 2 世紀由拉比 Shimon bar Yohai(稱為“ Rashbi ”,有時也稱為

Simeon ben)寫下。從歷史批判的角度來看,《光輝之書》的作者身份幾個世 紀以來一直存在爭議。學者們現在一致認為它是在 13 世紀的西班牙寫成的,很 可能是由 Castilian 卡巴拉學者拉比 Moshe (Moses) de Leon 和其他多位作者撰 寫的。該文本顯然是用阿拉姆語(當時並未廣泛使用的語言)編寫的,目的是 為了營造出幾個世紀前編寫的外觀。

據說,在編寫《光輝之書》出來之前,它是以口傳方式傳授的。

參考自:

https://www.myjewishlearning.com/article/the-zohar/ http://www.equiptoserve.org/etspedia/%E8%81%96%E7%B6%93%E4%BA%B

A%E7%89%A9%E8%BE%AD%E5%85%B8/%E4%BD%86%E4%BB%A5%E7%9 0%86

https://www.wikiwand.com/zh-

tw/%E5%90%A0%E6%AA%80%E5%A4%9A%E4%B8%8D%E4%BA%8C%E8% AB%96

https://www.embodiedphilosophy.com/vedanta-and-kabbalah-nondualityeast-and-west-2/

https://zeek.forward.com/articles/116715/

http://www.newkabbalah.com/Indian.html

https://www.nodualidad.info/articulos/vedanta-y-cabala-no-dualidad.html

https://enfolding.org/book-review-from-yoga-to-kabbalah/

https://www.jaymichaelson.net/books/everythingisgod/

19 - 近代美國三大靈媒

在第一章已說明過,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 年 5

月 25 日 1882 年 4 月 27 日)與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

年 7 月 12 日 1862 年 5 月 6 日)都閱讀過大量印度教的經典,他們的思想深受 影響,但是,他們沒有高調宣稱他們在宣揚印度教,因此,便重新包裝,創造 了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這一套哲學。

超驗主義對於日後的美國文化影響深遠,自此以後,美國人對於在宗教之外另 闢蹊徑,進行靈性上的探索,其實都是超驗主義的濫觴。

愛默生曾經寫過一篇散文,題目是《超靈》(The Over-Soul),自此,超靈便 成為了超驗主義的一個重要信念。

「超靈」的概念是愛默生哲學的核心思想。根據愛默生的說法,超靈是一種連 結所有生物的普遍精神,是所有知識和創造力的來源。這一思想植根於超驗主

義運動,該運動強調個人主義、直覺和精神體驗的重要性。對愛默生來說,超 靈不是一個宗教概念,而是一種理解宇宙中所有事物相互連結的方式。他相信, 透過利用超靈,個人可以獲得更高層次的意識,並對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有更深 入的了解。這一思想對美國文學和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繼續激勵著當今 的思想家和作家。

正是因為強調個人主義、直覺和精神體驗的重要性,所以才會帶來日後的直接 體驗神的靈性追求,從而衍生出一批有實際體驗的通靈人,留下不少影響後世 的作品,當中比較出名的,有 3 位人物。包括:美國的知名透視者愛德加·凱西

(Edgar Cayce,1877 年 3 月 18 日 1945 年 1 月 3 日)、心理學家海倫·舒曼

(Helen Schucman, 1909 年 7 月 14 日-1981 年 2 月 9 日)、美國作家、詩人、

靈媒珍·羅伯茲(Jane Roberts,1929 年 5 月 8 日 1984 年 9 月 5 日)。

愛德加·凱西是美國精神治療師和導師。凱西以催眠讀數、診斷疾病以及開出非

正統但據稱有效的治療方法而聞名,他是20世紀中後期對通靈現象和新時代運 動興趣復興的重要人物。除了凱西的治療工作之外,新紀元運動也特別受到凱 西所謂的「沉睡先知」所提供的催眠教義的啟發。其中包括“生命解讀”,根據前

世來解釋個人的生活,以及涉及未來歷史和“地球變化”的話語。凱西相對鮮為人 知,直到他晚年出版了Thomas Sugrue撰寫的暢銷傳記《有一條河》(There Is a River) (1942)。此後凱西的生活和工作成為許多出版物的主題。

凱西於1877年3月18日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的霍普金斯維爾(Hopkinsville, Kentucky)。1884年,凱西在比佛利開始上學。1890年,凱西偶然的發現,他 可以透過趴在教科書上睡覺從而背住教科書的內容。1893年,凱西退出高中, 並在奶奶的農場開始工作。1893年1月,凱西一家搬家至霍普金斯維爾,凱西開 始在Hopper Brothers 書店工作。1899年,他在鎮上賣保險、書籍和文具,3月, 因聲帶麻痺,凱西講話聲音超不過耳語。1901年,一個叫哈特的催眠師,透過催 眠讓凱西在催眠狀態下正常說話了。同年3月31日,凱西給了他催眠狀態下的第 一個心靈解讀:在萊恩醫生(Layne,Al)的催眠幫助下,睡著的凱西為自己聲帶

恢復提出了治療方案,使自己聲帶徹底恢復正常。此後,睡著的凱西開始為萊 恩醫師的病人做病情診斷。

1903年6月17日,他娶了葛楚德·伊凡斯(Gertrude Evans)後,搬去了鮑靈格林 (Bowling Green)。1904年9月,凱西與弗蘭克波特合開攝影工作室。1931年, 凱西的研究和啟示協會有限公司(ARE)註冊成立。1943年3月,《有一條河》 出版。1945年1月3日,愛德加凱西離世,終年67歲。

直到 1923 年 9 月,凱西的通靈解讀被系統地記錄或保存。1922 年 10 月 10 日, 《伯明罕先驅報》(Birmingham Post-Herald)的一篇文章引用凱西的話說, 他迄今為止已經進行了 8,056 次解讀,而眾所周知,在那之後他又進行了 13,000 到 14,000 次解讀。位於維珍尼亞海灘的 ARE Cayce 總部以及僅限會員 的線上部分提供了總共 14,306 份讀物,其中包含背景資訊、信件和後續文件。

凱西的其他能力包括星體投射(astral projection)、預言、通靈、取得阿卡西

記錄、生命之書和看到光環。他還在練習和閱讀中運用了占星術和夢境。凱西 說,在得知他閱讀的內容後,他開始有興趣了解更多這些主題,他說他自己從 未聽過這些內容。

在愛德加凱西的一生中,他從來沒有聲稱自己擁有超能力,也沒有用這項能力 為自己牟利。事實上,他一直跟他的妻子過著簡樸的生活。他的解讀從來沒有 提到任何必須信奉的信條,而是告誡人們在生活中應該不斷檢視現有的規則。

雖然凱西本人是一位基督教徒,但在他的解讀中,對世界上的每一種宗教都一 視同仁,強調在世界上各種信仰系統中作比較研究的重要性。凱西對許多重要 事件進行精準的預言,例如1929年華爾街股災、第二次世界大戰、印度建國、

以色列建國、美國總統被暗殺、蘇聯解體等。據說,他在催眠狀態下,能自如 地讀取阿卡西記錄中的內容(又叫生命之書)。與過去的預言家總是含糊其詞 的預言風格不同,凱西的預言表述清晰,能對被預言的事件給出80%的詳細信息, 所以,在當代仍然非常受重視。其中對人類靈魂的解讀、對史前文明的描述和 對人類命運尤其中國的預言,引起了全球的重視。

海倫·舒曼是一位心理學家和通靈者,她收到的材料後來被納入《奇蹟課程》(A Course in Miracles - ACIM),這是20世紀末最成功的通靈著作。她原名海倫‧科

恩(Helen Cohn),是化學家西格蒙德‧科恩(Sigmund Cohn) 的女兒。她的母親涉 足神智學和基督教科學,但海倫對這兩方面都不感興趣。她受到羅馬天主教女 家庭教師的影響,一生定期參加彌撒,並擁有一些她多年來收集的念珠。在她 十幾歲的時候,一位非裔美國女傭照顧她,並幫助她接受浸信會洗禮。然而, 在她一生的大部分時間裡,她都是一位自稱的無神論者,她非常清楚她的專業 同事占主導地位的世俗主義。

海倫是一位來自紐約的美國心理學家和臨床研究員。從1958 年起,她一直擔任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心理學教授,直至1976 年退休。她主要因在她的專業 同事William Thetford 的幫助下,擔任《奇蹟課程》一書的“記錄員”而聞名。

1975 年出版第一版,其內容聲稱是由她認為是耶穌的內在聲音口述的。然而, 根據她的自願性質,她自己的心理醫生的名字直到1981年她去世後才為公眾所知。

1980年,海倫被診斷出患有晚期胰腺癌。經過長期患病,他於1981年去世,享年 71歲。

奇蹟課程包括以下重點:

- 一切都是愛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神聖之愛的表達。這種愛可以採取多種不同

的形式,但它都是喜悅、幸福、愛、光的基本能量的一部分,滲透到一切之中。

- 你是神的一部分 一切不僅從根本上來說都是愛的表達,而且一切都是相互 關聯的。這種能量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但最終可以被視為神聖的存在或神聖的 統一。由於這種愛是包羅萬象的 上帝是一切 你也是這能量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從真正意義上來說,你就是神。你是創造性的生命力量,因此你有 能力(事實上,也有責任)在生活中散發出愛的能量。

- 你的思想阻止你理解上帝

你可能不習慣把自己當作神,也不習慣認為一切 都是愛。畢竟,你可以指出你的世界,甚至你自己的生活中仇恨或恐懼的明顯 例子。因此,了解你的頭腦看不到「真相」也很重要。你面前看到的幻像是你 頭腦的構造,因為你的頭腦為你的經驗創造了意義和解釋。只要你堅持發展自 己的判斷,你就無法看到已經在你面前的普遍的愛能量。

- 贖罪是學習愛的過程

幸運的是,你正在學習如何看待這種能量,並且正在 學習如何認識自己是上帝的一部分。這不一定是傳統基督教意義上的宗教觀念。

基督是理想化的你自己的隱喻,你只用愛來回應。罪是基於恐懼的審判,而你 的贖罪就是你學習像基督一樣去愛的過程。當你學會體驗更多的愛時,你會學 會不帶批判地行事、原諒他人,並過著更平靜、更有同情心的生活。

- 奇蹟是選擇愛而不是恐懼 最後,要認清你每天都在做出這種贖罪選擇。根

據課程,奇蹟就是選擇以無條件的愛來回應的行為。這沒有難易之分,這只是 意味著沒有大或小的奇蹟。只有一致的選擇,是用愛來回應,還是用恐懼來回 應。

以下是部分對《奇蹟課程》的評論:

Olav Hammer將《奇蹟課程》定位於從海倫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Blavatsky,

1831年8月12日 1891年5月8日)女士(神智學創辦人)的作品到魯道夫·史坦納 (Rudolf Steiner,1861年2月27日 1925年3月30日)(人智學創辦人)的作品 的傳承傳統中,並指出基督教科學與該課程的教義之間的密切相似之處。

Hammer稱之為「諾斯底主義信仰」。在《靈知:諾斯底研究期刊》中的「『知 識就是真理』:作為新諾斯底聖經的奇蹟課程」中, Simon J. Joseph概述了該 課程與諾斯替教思想之間的關係。Daren Kemp 也認為ACIM是新諾斯底主義, 並同意 Hammer 的觀點,認為它是一種通靈文本。該課程被視為「將心理學世 界觀與普遍精神視角結合」並與超個人心理學聯繫在一起的方式。

《懷疑論者詞典》將ACIM描述為過度商業化的“小產業”,並將其描述為“基督教

進步” 。Robert T. Carroll寫道,這些教義並非原創,而是從「東方和西方的各種 來源」中挑選出來的。他補充說,隨著新時代靈性作家Marianne Williamson推 廣一種變體,它越來越受歡迎。

珍·羅伯茲出生於紐約州薩拉託加斯普林斯。 就讀公立學校後,她就讀於 Skidmore學院。她的寫作風格多元:詩歌、短篇小說、兒童文學和小說。當她 30 多歲的時候,她和她的丈夫開始記錄她所說的來自一個名叫「賽斯」的人的 信息,她還寫了幾本關於這段經歷的書。

她出版的賽斯書籍以《賽斯資料》(Seth Material)之名聞名於世,奠定了她在 超常現象領域的領先地位。耶魯大學圖書館的手稿檔案部(Manuscripts and

Archives)藏有一份標題為「Jane Roberts Papers (MS 1090)」的檔案,記載著

羅伯茲的生涯與生平,內含日記、詩集、通信、影音紀錄和其他在她死後由其 丈夫乃至個人團體捐贈的資料。

羅伯茲出生於紐約奧爾巴尼的一家醫院、成長於附近的薩拉托加溫泉市。珍在10 歲前一直患有結腸炎。進入青春期後,她又患有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問題。她的

視力極差,必須戴一副度數夠深的眼鏡(但很少戴)。珍於1940年大部分時間 和1941年半年時間被收養於紐約特洛伊市一所嚴格的天主教孤兒院,當時她的母 親則在別的城市治療關節炎。牧師們定期拜訪這個沒有父親的家庭,並給予必 要的支持。珍起初因缺乏溫馨的養育之家,因而對這類習俗宗教懷著強烈的信 心。然而,珍早期某些詩作透露輪迴的觀念,受到冒犯的神父則一把火把她的 書燒了。

1945年夏天,16歲的珍開始在一家雜貨店工作。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到了秋 季,她仍在放學後繼續在雜貨店打工,偶爾也在星期六上班。在上過幾所公立 學校後,珍於1947至1950年間就讀於斯基德摩爾學院。祖父在她19歲的時候過 世,對她打擊很大。此時她開始從宗教轉向科學。

她的著作種類繁多,有:詩、短篇故事、兒童文學、非小說、科幻小說、幻想 作品和各類小說。30歲時,她與丈夫羅伯特開始紀錄從一個叫做「賽斯」 (Seth)的人物傳遞過來的訊息,並寫了很多相關的書籍。

《個人現實的本質》(The Nature of Personal Reality)可能是賽斯、珍·羅伯茲 和羅伯特·巴茨創作的最重要的書。在這本書中,賽斯提供了對現實本質的深刻 見解,並理解了曾經矗立在 Delphi的古代甲骨文上方的銘文,它提倡:認識你 自己。

《賽斯資料》的精髓可以包含在這句話中:「我們每個人都創造自己的個人現 實,而力量的關鍵在於當下」。然而,要理解這個看似簡單的短語的全部含義,

需要對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的真實身份進行徹底的重新評估。

《賽斯資料》是簡·羅伯茨從 1963 年底到 1984 年去世期間向她的丈夫口述的文 件集。羅伯茨聲稱這些文字是由一個名叫賽斯的無形實體說出的。這些資料被 認為是新時代哲學的基石之一,也是繼愛德加·凱西的著作和奇蹟課程之後,二 戰後「新時代」運動最有影響力的通靈文本。Jon Klimo寫道,賽斯的書有助於 將通靈的概念帶給廣大群眾。

根據宗教學者Catherine Albanese的說法,1970 年出版的《賽斯資料》一書“開 啟了一個全民意識的時代 ……與非人類實體的交流 ……有助於一個人的自我認 同」。新興的新時代運動團體在美國成立的研究小組,以研究賽斯資料,現在 遍布世界各地,以及多種語言的眾多網站和線上小組,因為各種標題已被翻譯 成中文、西班牙語、德語、法語、荷蘭語和阿拉伯語。

John P. Newport在研究新時代信仰的影響時,將《賽斯資料》的中心焦點描述 為每個人創造他或她自己的現實的想法,這是新時代運動的基本概念,首先在 《賽斯資料》中闡明。

若想了解新紀元運動究竟是甚麼,就必需了解近代美國三大靈媒的生平與及著 作。

參考自:

https://sethmaterial.com/

https://thejoywithin.org/a-course-in-miracles/acim-made-easy-key-pointssummary

https://sonria.com/glossary/helen-schucman/

https://www.encyclopedia.com/science/encyclopedias-almanacs-transcriptsand-maps/schucman-helen-1910-1981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0961831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Edgar_Cayce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83%E5%BE%B7%E5%8A%A0%C2%B 7%E5%87%AF%E8%A5%BF/295449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_Course_in_Miracles

https://circleofa.org/library/nondualistic/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th_Material

https://processandspirituality.wordpress.com/2015/07/02/atman-anatta-andthe-seth-material/

https://www.encyclopedia.com/people/philosophy-and-religion/otherreligious-beliefs-biographies/edgar-cayce

https://content.edgarcayce.org/about-us/blog/blog-posts/january-why-doour-souls-reincarnate/

在美國歷史上,對於印度教的傳入,有兩位重量級人物,一位是首位踏足美國 的印度瑜伽師斯瓦米·維韋卡南達/辨喜(Swami Vivekananda,1863年1月12日

1902年7月4日),另一位是帕拉宏撒·尤迦南達(Paramahansa Yogananda ,

1893年1月5日 1952年3月7日)。前者將印度的吠檀多不二論哲學傳播到美國

的人,並且結果空前成功,後者是當談到在他的本土印度教和基督教之間建立 一座精神橋樑時,其影響更為持久和深遠,他通常受到那些報道基督教與印度 教界的人的關注,著名企業家喬布斯(Steve Jobs)每年都會重讀他的自傳《一 個瑜伽行者的自傳》(Autobiography of a Yogi)一次。

這類人物都有一個特別的稱呼,叫做Guru。Guru是梵文,相當於印度教和佛教 教內的稱呼的上師,又譯為古魯、咕嚕、師、上師、道師,意為教師或導師, 指在某個領域中具備深厚知識、經驗,可指導方向,教育他人的大師。在印度 教及錫克教中,指引你靈性發展的宗教導師都被稱為上師。在藏傳佛教中也經 常使用這個稱號,寧波車是藏傳佛教對上師的一種尊稱。藏語中的喇嘛對應到 梵文的上師。密宗僧侶常把傳授自己祕法或儀軌的上師,尊稱為阿闍梨。

作為名詞,這個詞的意思是知識的傳授者(jñāna;也有巴利語:ñāna)。這個 詞的根源是梵語gri(調用或讚美),可能與gur一詞有聯繫,意思是「舉起、昇 起或做出努力」。guru與拉丁語gravis「重;嚴肅、有分量、嚴重」和希臘語 βαρύς barus 「重」同源。

即是說,Guru一詞是一個很隆重的稱呼,不同於中文的老師。韓愈說:「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並說:「聖人無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 老聃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並且,最重要的一句是「是故弟子不必不 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由此可見,Guru與老師明顯並不相同。如果要翻譯成中文,最好是譯做"上師" 。

(當然不是辦公室的上師)

Guru是印度教傳統中的一位古老的核心人物。印度教信仰認為,以解脫和內在 完美形式實現的最終解脫、滿足、自由可以透過兩種方式實現:在Guru的幫助 下,以及透過業力過程的進化,包括在印度教哲學的一些流派中的重生。

直到今時今日,Guru一詞已經變成了英語的流行語,用來指一些在某個領域上 的翹楚。巴菲特是股票界的Guru;索羅斯是基金界的Guru;聖羅蘭是時裝界的 Guru;史提芬史匹堡是電影界的Guru,還有李小龍,是武術界的Guru。這個稱 呼的確不能隨便用的。

瓦米·維韋卡南達與帕拉宏撒·尤迦南達都是最早到達美國的Guru,但說到最有影 響力,弟子最多的,則是在比較後期才出現的,也是有兩位,分別是吉杜·克里

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 公元1986年2月16日)和 奧修(Osho,1931年12月11日 1990年1月19日)。

克里希那穆提與奧修同時具有3項共通點,同時都是與之前的瓦米·維韋卡南達與 帕拉宏撒·尤迦南達背道而馳的。

3項共通點包括:

兩人都捨棄宗教儀式,以體驗真理為主,也不强調學習如《奧義書》、《薄迦 梵歌》之類的經文。

兩人都不自稱印度教,甚至是非宗教,以覺悟為目的。之前兩位比較宗教性, 克里希那穆提與奧修則比較哲學性。

兩人都沒有著作,只是巡迴演講,後來們徒將演講內容記錄,並輯錄成書。

然而,兩人的觀點並不一致,而且兩人都沒有正式會面過。

克里希那穆提是印度精神領袖。他接受英國社會改革家安妮·貝贊特(Annie

Besant,1847年10月1日 1933年9月20日)的神智學教育,貝贊特稱他為即將 到來的“世界導師”,一位彌賽亞人物。他將帶來世界啟蒙。他成為一名教師和作 家,從1920 年代起,他在美國和歐洲度過了很多時間。1929 年,他與貝贊特管

理的國際宗教組織神智學會決裂,並放棄任何主張他宣稱通過堅定的自我意識 獲得完全的精神自由(甚至來自老師的自由)的必要性,他繼續成為一位受歡 迎的講師。他在美國、英國、印度、西班牙和加拿大建立了克里希那穆提基金 會,他的著作包括《生命之歌》(The Songs of Life)(1931 年)和《生活評論》 (Commentaries on Living)(1956-60 年)。

安妮·貝贊特是英國的社會主義者、神智學家、婦女權利活動家、作家以及演講 家。她支持愛爾蘭、印度自治。1867年安妮20歲的時候,她嫁給了牧師佛蘭科· 貝贊特(Frank Besant),有兩個孩子,但因為安妮日漸強烈的反宗教觀點而在 1873年離婚。她之後成立英國世俗協會。1893年赴印度從事教育和慈善事業。

1916年創建印度自治同盟任主席。1917年任印度國民大會黨主席。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貝贊特幫助發起了地方自治聯盟,以爭取印度 的民主和印度在大英帝國內的統治地位。1917年底,她被選為印度國大黨主席。

1920 年代末,貝贊特帶著她的門徒兼養子吉杜·克里希納穆提前往美國,她聲稱 吉杜 克里希納穆提是新的彌賽亞和佛陀的化身。克里希那穆提是在 1929 年提出 拒絕了這些主張的。戰後,貝贊特繼續為印度獨立和神智學事業而奮鬥,直到 1933 年去世。

前倫敦大學Birbeck學院David Bohm 教授回憶道:

「我第一次接觸克里希那穆提的作品是在 1959 年,當時我讀了他的書《最初和

最後的自由》(The First and Last Freedom)。特別引起我興趣的是他對觀察

者和被觀察者問題的深刻洞察。

作為一名主要對量子理論的含義感興趣的理論物理學家,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一 直是我自己工作的核心。在這個理論中,在物理學的發展中,第一次提出了這 兩者不能分開的概念,這對於理解一般物質的基本定律是必要的。」

(Krishnamurti Foundation of America -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Krishnamurti's Teachings)

「當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被認為是其最高和最純粹的形式時,它充滿了所謂的 科學方法的本質。因此,他從我們思維過程的本質這樣的事實出發。這個事實 是透過密切注意來確定的,包括仔細聆聽意識的過程,並勤奮地觀察它。在這 個過程中,一個人不斷地學習,從這種學習中可以洞察思考過程的整體或一般 本質。然後測試這個見解。首先,我們要看看它是否以合理的順序結合在一起。

然後人們就會看到它是否會導致整個生活中的秩序和連貫性。

克里希那穆提不斷強調他絕不是權威。他已經取得了某些發現,並且他只是盡 最大努力讓所有能夠傾聽的人都能了解這些發現。他的著作不包含大量的教義, 也沒有提供獲得安靜心靈的技巧或方法。他無意建立任何新的宗教信仰體系。

相反,每個人都應該看看他是否能夠自己發現克里希那穆提所呼籲注意的東西, 並從那裡繼續自己做出新的發現。」(同上)

克里希那穆提教義的核心包含在他 1929 年的聲明中,當時他說真理是無路之地。

意思是人無法透過任何組織、任何信條、任何教條、牧師或儀式,而不是透過 任何哲學知識或心理技巧來達到這一目標。他必須透過關係的鏡子、透過對自 己心靈內容的理解、透過觀察而不是透過智力分析或內省剖析來找到它。

以下是克里希那穆提留下的格言:

「培養智力並不會帶來智慧。 當一個人在智力和情感上的行為完全和諧時,智 慧就會出現。」

「幸福很奇怪;當你不尋求它時,它就出現了。當你不再費力去尋求幸福時, 它出乎意料地、神秘莫測地從純潔和可愛的存在中出現了。」

「我們認為擁有選擇的能力賦予我們自由。選擇恰恰是對自由的否定。」

「我必須在現實當中如實地觀察自己 我實際上是什麼樣子,而不是我希望 是什麼樣子。」

在眾多格言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句,因為李小龍看過所有克里希那穆提的書, 因為這一句而啟發他創立截拳道:

「你無法依靠任何人。不存在嚮導、老師和權威。 只有你自己 你與他人、 與世界的關係。」

所以,克里希那穆提反對有Guru的,他只是啟發別人,不會帶領別人。

奧修於1931年12月11日出生在印度的古其瓦達,從小便離不開淘氣搗蛋4個字。

與其他小孩不同的是,打從出生就帶著叛逆和獨立的因子,和凡事必親身體驗 的性格。儘管他不愛上學校制式枯燥的課程,小時候便以寫詩、寫小說和繪畫 的才華出名,他的清晰邏輯和辯論天賦更是讓他在場場辯論比賽打遍天下無敵 手。

年輕時,奧修涉獵了林林總總的書,從政治到哲學、科學,從宗教到偵探小說 等等;因為關心窮人,奧修也閱讀眾多有關馬克思、恩格思、共產主義和社會 主義的文獻。此外,奧修的冒險生活也多采多姿。

他反對任何形式的信仰或迷信,所以,他既不是無神論者,也不是有神論者。

他認為,有神論和無神論都是基於相信,而採用相信的態度只是意味著你不知 道,因此,為了能夠直接而清晰地看見真理,你不應該採取任何先入為主的態 度。他認為,傳統宗教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他們都在人們的頭腦中預先植入各種 關於神,魔鬼,天堂,地獄等等概念,而這些概念恰恰阻礙了 人們直接看到真 理。

當奧修越來越深入靜心時,終於來到一個無計可施、無處可去的點。1953年3月 21日,奧修21歲成道。「那個想成佛的病已經消失了。」奧修如是說。他開始在 印度走遍大江南北,到處演講。

旅行演講了近20年後,他不再到處奔波,「現在口渴的人必須來到井邊」。他 開始待在孟買,對真正發自內心渴求而不是只想滿足頭腦好奇的人演講,並開 始點化門徒;這時,西方人開始陸續到達。1974年,普那社區首度誕生。奧修 說:「共產主義(communism)來自社區(commune)這個字。共產主義基 本上是一種心靈的洞見,它並不是一個改變社會經濟結構的問題,而是改變心 靈的洞見。」在社區,沒有種族、國家、階級和高低好壞之分,每個人都是獨 立被尊重的個體。

1981年,奧修移居美國,在奧瑞岡州從一片荒漠裡建造出綠洲般的奧瑞岡社區。

當時美國人反對異教的聲浪不斷,當地民眾和政府的侵擾也從未停過。1985年,

在沒有搜捕令的情況下,奧修與其他幾個門徒被逮捕入獄,隨後被驅逐出境。

被美國驅逐出境後,奧修開始了為期一年世界流浪之旅。從尼泊爾到希臘,到 烏拉圭、牙買加和葡萄牙……總共加起來有21個國家將他驅逐出境。

回到印度後,事情仍一波三折。奧修被政府禁令發表有關反宗教的話,外國門 徒則被拒發簽證或被直接遣送回國。儘管如此,仍然抵擋不住世界各地源源不 絕來訪的浪潮。

無法给奧修分類。他數千次會談涵蓋了從個人對意義的追求到當今社會面臨的 最緊迫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奧修的書籍不是寫的,而是從他給國際觀眾即席演 講的錄音錄像中轉錄而來。正如他所說:「所以記住:無論我說了什麼,不僅 僅是為了你

我也在為後代而言。」

在眾多演講中,奧修的教導中最重要的主題就是「靜心」(不是姓陳那位):

「記住,靜心會帶給你越來越多的智慧,無盡的智慧,散發光芒的智慧。靜心 讓你更有活力、更敏感,你的生命會變得更豐盛。

看看那些苦行者:他們過的幾乎是非人的生活。這些人不是靜心者,他們可能 是受虐狂,折磨自己,享受折磨……

頭腦非常狡猾,它繼續做一些事情,並且將 它們合理化。

通常你對別人暴力,但是頭腦是狡猾的......它會學習非暴力,它會宣揚非暴力, 然後便對自己施暴。你對自己的暴行會被人們尊敬,因為他們認為苦修是虔誠 的。那全是胡說。神不是苦行者:否則就沒有花朵,沒有綠蔭,只有沙漠。神 不是苦行者,不然生命就沒有歌唱、沒有舞蹈......只有墳場及墓地。神不是苦行 者:神享受生命。神比你想像的更為享樂。如果你想到神,就該想到享樂主義 者擁有的富足。神持續追求越來越多的快樂、喜悅和狂喜。記住這一點。

但是頭腦非常狡猾。它會將麻痺的感覺合理化成靜心,將愚鈍合理化成卓越, 將死寂合理化為棄絶。要小心! 總是記得,如果你朝向正確的方向移動,你會不 斷地綻放。」(OSHO International)

在克里希那穆提過世之後,奧修對他作出了以下評價: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導很優美,但過於嚴肅。而我的經驗和感覺是,他的70年 都浪費了,因為他是認真的。所以他身邊聚集的只有長著一張臉、表情痛苦、

嚴肅的人;他是一個收集屍體的人,隨著他年齡的增長,那些屍體也變老了。」

「生活需要一點俏皮,一點幽默,一點笑聲。

只有在這一點上我才完全不同意他的觀點。否則,他就是個天才。他盡可能深 入地滲透到人類靈性的每一個維度,但這一切都像沙漠一樣,令人疲憊。我希

望你回到伊甸園,天真無邪,不嚴肅,但像小孩子一樣玩耍。這整個存在都是 有趣的。這整個存在充滿了幽默感;你只需要幽默感,你就會感到驚訝……。

存在是很搞笑的。一切都在跳舞的心情中,你只需處於同樣的心情就能理解 它。」

「克里希那穆提失敗了,因為他無法觸動人心;他只能觸及人的頭部。心需要 一些不同的方法。這就是我一生與他不同的地方:除非觸動人心,否則你可以 不斷地重複鸚鵡學舌般的美麗話語,它們沒有任何意義。克里希那穆提所說的 都是真的,但他無法將其與你的心聯繫起來。換句話說,我想說的是,克里希 那穆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但他成不了大師。他無法幫助人們,讓人們為新 生活、新方向做好準備。」

網絡上有些視頻嘗試對兩人進行比較,有人覺得,克里希那穆提像一個思想家 一樣,思路很有邏輯,但是奧修却像一個詩人,在不同演講中他的說話是互相 矛盾的,並且,克里希那穆提的講話從不說故事,却有很多思辯,而奧修的演 講却充滿故事,但却叫你不要思辯。最重要的是,克里希那穆提認為除了真理 之外,要拒絶所有權威,但奧修對却强調Guru是權威。

這兩種風格看似矛盾,其實就好像禪宗以手指月的比喻一樣,克里希那穆提强

調的是不要執着手指,只要看月亮,奧修則主張要借助手指找出月亮,其實兩 種說法並非彼此排斥的。

最後,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就等於理科,需要獨立思考,反覆推演,奧修那一 套却像文科,不要去分析,只要感受。其實,有時理科生和文科生都在觀察同 一件事物。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jneesh https://www.osho.com/ch/meditation/what-is-meditation/flowering https://www.osho.com/ch/read/osho/about-osho# http://www.osho.tw/whoisosho.html

https://kfoundation.org/l/cn-quotes/

https://www.jkrishnamurti.org/about-david-bohm https://www.jkrishnamurti.org/about-core-teachings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iddu-Krishnamurti https://newsspace.in/2023/12/08/osho-vs-krishnamurti-cunning-lustfuldeceitful-lustful-greedy/

https://sulochanosho.wordpress.com/2010/05/18/osho-on-j-krishnamurti/ https://www.patheos.com/blogs/drishtikone/2013/01/what-osho-said-aboutj-krishnamurti-and-his-work-on-his-death/ https://acharyaprashant.org/en/articles/krishnamurti-and-osho-are-asdifferent-as-truth-and-truth-1_f5fdb83

https://medium.com/devansh-mittal/oshos-views-on-j-krishnamurthy895a742e2eac

https://www.osho.com/read/osho/osho-on-topics/j-krishnamurti/ https://note.com/zenbyo/n/necdbd2b7b16e

在隋朝以前,在選拔人材上是採用九品中正制的,在考核人材上,往往都被世 家大族所壟斷,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隋煬帝(569 年—618 年 4 月 11 日)在大業年間增設「進士」和「明經」兩項名目,為後世 所沿襲,故一般認為隋朝是科舉制的開端。

到了 1311 年,元仁宗即位,為了整頓吏治,改革由吏入仕制度帶來的某些弊端, 主張以儒治國,重新提出"求賢取士,何法為上"的問題。元仁宗下詔以朱熹集注

的《四書》為所有科舉考試者的指定用書,並以朱熹和其他宋儒注釋的《五經》 為漢人科舉考試者增試科目的指定用書。這一變化最終確定了程朱理學在今後

600 年裡的國家正統學說地位,因為後來的明清兩朝的科舉取士基本沿襲元朝的 科舉制度及其實施辦法,並在其基礎上進一步加以發展、充實和完善。

比較起歐洲的封建社會,階級由世襲得來,中國可以說是相當進步。雖然如此, 但自從人人都想着學而休則仕,其他學術就一直停滯不前。最後,錯過了工業 革命的機會,被西洋的船堅炮利所遠遠抛離,對外戰爭節節敗退,淪為半殖民 半封建社會。

19 世紀 80 年代後,隨着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發展,科舉制度逐漸發生改變。 光緒十四年(1888)清政府準設算學科取士,首次將自然科學納入考試內容。

戊戌變法中,科舉制度遭資產階級維新派猛烈抨擊。康有為説:「中國之割地 敗兵也,非他為之,而八股致之也。」嚴復認為科舉制度錮智慧、壞心術、滋 遊手,有百害無一利。

1905 年 9 月,光緒皇帝終於詔准袁世凱、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並興辦學堂的摺 子,下令「立停科舉以廣學校」,最終廢除了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一千三百年 的科舉制度,改行全新學制;12 月,清廷還下諭設立學部,作為專管全國文教 事務的機構。種種措施,為中國的近代教育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美國學者吉爾伯特·羅茲曼在其主編的《中國的現代化》一書中直言說:1905年

廢科舉使這一年成為新舊中國的分水嶺。親身經歷的嚴復也曾認為「此事乃吾 國數千年中莫大之舉動,言其重要直無異古之廢封建、開阡陌」。

儘管科舉已經過時,但知識分子並未對儒家文化完全否定,更有人覺得中華文 化可以與時並進,於是便有新儒家的出現。當代新儒家的共通點是一方面致力

對儒、釋、道三家作出新的詮釋及應用,另一方面把西方哲學思想融會在中國 傳統智慧之內,從而肯定中國傳統哲學也可發展出民主與科學等現代思想。

新儒家開山祖師熊十力(1885 1968)著有《新唯識論》、《原儒》、《體用 論》、《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釋》、《乾坤衍》等書。其學説影響深遠, 在哲學界自成一體,“熊學”研究者也遍及全國和海外,《大英百科全書》稱“熊 十力與馮友蘭為中國當代哲學之傑出人物”。《新唯識論》是熊十力的代表作。

面對清末民初西學衝擊,傳統儒學價值體系崩壞之時,熊十力在中國哲學基礎 上,吸取西洋哲學唯物、唯心等觀點,建立其獨有的本體論、宇宙論,主張 「體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質不二、天人不二」,認為人與天地萬物同具仁心 本體,內蘊極大力量,可以創造、生化出整個人文世界,重建儒學的本體論, 奠定現代新儒學的哲學形上學基礎。著名學者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等。

從此,中國文化得以延續下來,並以一個嶄新的面貎出現。

最初從歐洲遷移到美國的人就是逃避逼害的清教徒。十三殖民地(Thirteen Colonies)又稱北美十三州,是大英帝國於1607年(維珍尼亞)至1733年(喬治 亞)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這些殖民地最終成為了美國獨 立時的組成部分,即後來的美利堅合眾國。在這13個州中,有9個州是被清教徒

所佔據,而該9個州各自都隸屬於不同的教派,當中每一個州都只有所在地的教 派才合法,凡是拒絶信奉當地指定教派者,輕則被罰款,重則被監禁。

稍為有一點良知,稍為有一點思考能力的人,都會質疑,教會一直宣揚博愛,

但作為信徒的這批從歐洲來的殖民者却來霸佔土著印第安人的土地,隨意插旗 並宣示主權,並且屠殺大量當地土著,不止如此,還要從非洲販賣奴隸,做着

種種喪盡天良的勾當,究竟需不需要檢視一下,自己所信的究竟是甚麼?

美國早期社會中有爭議的人物羅傑·威廉斯(Roger Williams,1603年 - 1683年)

是一位英格蘭新教神學家,宗教自由和政教分離的早期支持者,他還被稱為人 類學家,反叛者和政治家。公元1635年,羅傑.威廉斯被馬薩諸塞州海灣殖民 地驅逐。1636年,他在北美創立羅德島殖民地,他在那裏建立了民主原則和宗 教自由。成為了少數宗教團體的避難所,他還開創了美洲第一所浸信會教堂。

他曾學習美洲土著語言,並支持與印第安人進行公平交易。威廉斯無疑是北美 地區最早的廢奴主義者之一,並嘗試在北美13個殖民地組織了一場廢除奴隸制的 運動。

許多受迫害的群體在羅德島殖民地定居,特別是貴格會教徒和猶太人。羅德島 殖民地當時非常進步,通過了廢除巫術審判、債務監禁和大多數死刑的法律。

該殖民地也於 1652 年 5 月 18 日通過了美國第一部反奴隸制法。1776 年 5 月 4 日,羅德島州成為 13 個殖民地中第一個放棄效忠英國王室的殖民地,並於 1778 年 2 月 9 日成為第四個批准《邦聯條例》的新主權國家。

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年2月9日 1809年6月8日),英裔美國思想 家、作家、政治活動家、理論家、革命家、激進民主主義者。在參加美國獨立 運動期間,他撰寫了鏗鏘有力並廣為流傳的小冊子《常識》(1776)極大地鼓 舞了北美民眾的獨立情緒,並在戰爭期間完成了系列小冊子《美利堅的危機》 (1776 1783年),成為美國開國元勛之一。

在法國被捕入獄之前,潘恩知道自己可能會被逮捕並被處決,遵循18 世紀初英 國自然神論的傳統,潘恩寫下了《理性時代》(1793-1794)的第一部分。潘恩 在《理性時代》中表達了關於他自己的宗教信仰:

「我只相信一位上帝,僅此而已;我希望今生能有幸福。

我不相信猶太教會、羅馬教會、希臘教會、土耳其教會、新教教會以及我所知 道的任何教會所宣揚的信條。我自己的思想就是我自己的教會。所有國家的教 會機構,無論是猶太教、基督教或土耳其教會,在我看來都不過是人類的發明, 其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恐嚇和奴役人類,並壟斷權力和利潤。

每當我們讀到《聖經》中一半以上的淫穢故事、淫蕩、殘酷曲折的處決、無情 的報復性內容時,我們稱其為惡魔之言,而不是上帝之言更為一致。這是一部 邪惡的歷史,它使人類墮落、殘暴。就我而言,我真誠地厭惡它,就像我厭惡 一切殘酷的事情一樣。」

雖然他從未將自己描述為自然神論者,但他在著作中公開提倡自然神論,並稱 自然神論為“唯一真正的宗教”:

「我所提出的觀點

是最明確和長期確立的信念的結果,即《聖經》和《舊約》

是強加給世界的,人的墮落,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的記載,以及他為平息上帝 的憤怒而死,以及透過這種奇怪的方式獲得救贖,都是神話般的發明,有辱全 能者的智慧和力量。唯一真正的宗教是自然神論,我當時的意思是,現在的意 思是,對一位上帝的信仰,對他的道德品質的模仿,或者所謂道德美德的實 踐 」

羅傑·

威廉斯與湯瑪斯

·

潘恩同時都是背叛了他本身所屬的清教徒教會,而且兩人 都是對美國獨立與自由平等的倡議者。所以,美國之所以領先歐洲,為人類帶 來開明思想,並且在獨立之後人材輩出,科技一日千里,都是因為美國是最先 擺脫基督宗教的思維。

出自良心的反省,對傳統教會的一套教義反感,所以美國人很早便對於東方人 的思想非常感興趣,拉爾夫 沃爾多 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

月25日 1882年4月27日)與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

月12日 1862年5月6日)等人在大量閱印度教經典之後,深受啟發,因而産生 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

美國的知識分子摒棄基督新教的傳統教義,就好像當年中國人摒棄科舉制度一 樣,在人類文明上踏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愛默生的超驗主義就好比熊十力的新

儒家一樣,所以,愛默生被後人稱呼為「美國文明之父」 。

超驗主義提倡平等作為美國理想

愛默生說:「超驗主義者的父母是在與革 命作鬥爭的過程中長大的,他們相信現在輪到他們繼續革命了,也就是說,透 過將政治革命點燃為一場知識革命來繼續政治革命。」當範布倫總統領導下的 美國政府想要將土著切羅基人趕出他們的家園時,愛默生寫信表示抗議。他希 望進行社會改革,保護所有人的權利。

「在整個戰爭年代

美國獨立戰爭、拿破崙戰爭、1812 年戰爭 美國人發

現幾乎不可能去歐洲,甚至不可能找到歐洲的書籍,」愛默生說。「但1815 年

巴黎和約簽訂後,前往歐洲的旅行突然再次開放。整整一代雄心勃勃的美國年 輕人乘船前往歐洲,在歐洲大學,尤其是德國的大學繼續接受教育。他們傳播 的書籍、思想和教義帶著他們回來的 康德、歌德、洪堡兄弟、塞繆爾·泰勒· 柯勒律治、華茲華斯、拜倫和雪萊等等 給美國的學院和大學注入了令人興 奮的歐洲文學和哲學新浪潮。」這是「一股迅速蔓延到大眾想像中的浪潮,激 發了人們對新時代誕生的廣泛信心,在這個時代中,個人可以通過內心尋找意 義來直覺地認識真理。」

前校長,後來成為詩人和哲學家的梭羅接受超驗主義哲學思想並努力實踐它們。

梭羅停止納稅以抗議美國的合法奴隸制和1846 年美國對墨西哥的戰爭。這導致 他因欠稅而被當地警察逮捕。他在監獄裡度過了一夜,直到一位捐助者還清了 他的債務。這段經歷促使梭羅發表了他有影響力的文章《公民抗命》(Civil Disobedience),他在文中認為人們應該反抗政府,而不是支持他們認為不公

正的政策。

美國超驗主義運動的成員也是婦女平等的早期倡議者。瑪格麗特·富勒

(Margaret Fuller,1810年–1850年)1845 年出版的《十九世紀的女性》一書包 含了當時大膽的宣言:「女性需要的不是作為一個女性去行動或統治,而是作 為一種成長的本性,作為一種能夠辨別的智慧,作為一種她的靈魂自由、不受

阻礙地生活,展現我們離開共同家園時所賦予她的力量。」幾年後,在塞內卡 福爾斯大會上,人們感受到了富勒的影響,這場 1848 年的會議被廣泛認為是世 界女權運動的開端。

現代美國對亞洲宗教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超驗主義者的影響。愛默生

對《薄伽梵歌》、《奧義書》等印度教經典非常熟悉,並在他的著作中經常提 到印度教和佛教思想。

根據 Washburn 大學英語教授 Arthur Versluis 所著的《美國超驗主義和亞洲宗 教》(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and Asian Religions)記載,超驗主義對

東方宗教的引用影響了神智學家(Theosophist)和新思想運動。這些運動將改 良版的東方宗教帶入美國流行文化,後來影響了新紀元運動。

新紀元運動沒有固定教義,也不主張形式化的宗教教條,然而,即使新紀元運 動也不是對宇宙人生最終極的答案,也可以容許其他人提出不同見解。但最低

限度,新紀元運動可以擺脫教會之類垃圾的權威,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這是 文明與野蠻的分水嶺。

如果真的相信有神,對神就要有信心,並且要尊重神的決定,所以必需直接請 求神告訴你真理是甚麼,當神沒有告訴你,即是表示神未想讓你知道,那就欣 然接受自己真的不知道好了,這就是順服。切勿擅自胡亂地信這個教、信那個 教,因為信那個教都是你自己的決定而已,不是神替你作的決定。你是否認為 你的決定永遠不會錯?如果真的對自己這麼有信心,真的自認有此橏威,大概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