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悲哀質問與盟約盼望_簡

Page 1

導論 A 耶利米哀歌的基本資料 B 文學類別 C 文學技巧 D 美索不達米亞的哀歌傳 統影響 E 神學主題:兩方面的整 全性


2

耶 利米哀歌

哀歌,對華人教會來說是陌生的。 在 教 會 的 場 景 中,信 徒 普 遍 認 為 在 神 面 前 表 達 悲 哀、投 訴、吶 喊 等 情 緒 都 是 不 合 宜 的,向 神 發 悲 情 是 沒 有 信 心、軟 弱 及 不 屬 靈 的 表 現。我 們 可 以 受 苦,可 以 經 歷 苦 難,但 只 許 在 痛 苦 中 謝 恩,在 苦 難 中 喜 樂,卻 不能容許在受苦中盡情地哭,哭泣似乎是沒有信心的同義詞。 對 悲 哀 的 負 面 評 價 影 響 了 我 們 對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詮 釋,解 經 家 會 為 詩 人的悲哀作出種種合理的開脫,以種種既有的神學框架來看哭泣的禱 文,把哀歌說成不同的東西。有的是陳述盟約神學的禍福觀,1 有的是 處理大衛之約失效的神學反省, 2 更有的把哀歌說成是不同聲音(voices) 的 互 相 對 話 ( dialogism) , 3 這 些 說 法 固 然 有 其 合 理 之 處 , 筆 者 無 意 反 對他們的觀點,只是把哀歌說成是不同的東西,正正迴避了哀歌的重 點:向 神 表 達 悲 哀,即 是 說 耶 和 華 是 聆 聽 和 能 夠 明 白 悲 哀 的 神,就 算 與 既 有 的 神 學 框 架 格 格 不 入,也 無 減 悲 哀 的 程 度 及 真 誠。當 詩 人 用 文 字 把 內 心 的 悲 哀 具 體 表 達 出 來,是 邀 請 讀 者 與 他 一 起 抒 發 心 中 的 哀 情,這 種 邀 請 不 是 用 理 性 來 說 服,也 不 是 要 讀 者 放 棄 某 個 神 學 框 架,而 是 在 既 有 的神學框架中抒發沒有掩飾的真性情。因此,哀歌是詩人尋求讀者認 同,邀 請 讀 者 加 入 悲 哀 的 行 列,一 起 真 誠 質 問 這 位 不 能 測 透 的 神。本 書 期望把真誠的悲情全面釋放出來,讓哀歌成為哀歌。 書名「悲哀質問與盟約盼望」從兩方面說明了受苦者的整全性 ( integrity) 。 一 方 面 是 盟 約 盼 望 ( covenantal hope) 的 神 學 , 基 礎 是 申 典 神 學 ( Deuteronomistic theology) 中 禍 福 條 款 的 盟 約 關 係 ( 申 二 十 八 章;利 二 十 六 章 ),以 色 列 民 遵 守 神 的 命 令 便 蒙 福,相 反 便 受 到 咒 詛。 1

例 : Norman K. Gottwald, Studies in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SBT 14 (London: SCM Press, 1954)。

2

例 : Bertil Albrektson, Studies in the Text and Theology of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with a Critical Edition of the Peshitta Text, STL 21 (Lund: C. W. K. Gleerup, 1963)。

3

例 : Carleen Mandolfo, Daughter Zion Talks Back to the Prophets: A Dialogic Theology of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Semeia Studies 58 (Atlanta: SBL, 2007); Miriam J. Bier, ‘Perhaps There Is Hope’: Reading Lamentations as a Polyphony of Pain, Penitence, and Protest, LHB/OTS 603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5)。


導論

3

哀 歌 從 盟 約 神 學 來 詮 釋 苦 難 的 原 因,盟 約 神 學 對 詩 人 來 說 是 真 實 的,也 是 信 仰 的 核 心 , 更 是 整 全 的 信 念 。 另 一 方 面 是 悲 哀 質 問 ( sorrowful complaint),詩 人 沒 有 因 為 確 信 盟 約 神 學 而 否 定 自 己 痛 苦 的 情 緒,相 反, 他 坦 誠 向 神 流 露 悲 哀 和 提 出 質 問。就 算 在 盟 約 神 學 的 框 架 下,受 苦 的 原 因 早 已 定 案,也 不 代 表 無 權 質 問 神。表 面 上,向 神 投 訴 與 盟 約 神 學 對 苦 難 的 詮 釋 格 格 不 入,人 們 普 遍 認 為 只 要 順 服 接 受,不 要 為 了 苦 難 而 質 問 神,向 神 投 訴。但 事 實 上,就 算 盟 約 神 學 為 苦 難 提 供 了 有 說 服 力 的 解 釋, 也 無 法 阻 止 詩 人 對 神 的 質 問,神 是 他 質 詢 的 對 象,沒 有 因 為 盟 約 神 學 使 苦 難 變 得 合 理 而 放 棄 在 神 面 前 表 達 真 情 實 意,這 便 是 詩 人 另 一 面 的 整 全 性:悲哀質問。 雙 重 整 全 性 ( double integrity) 對 詩 人 來 說 都 是 真 的 , 因 為 這 兩 方 面 的 信 仰 源 自 詩 人 的 存 活。耶 路 撒 冷 被 毀 先 知 書 早 已 預 言,如 果 以 色 列 民 不 斷 犯 罪,一 定 遭 受 被 虜 的 惡 果。但 當 被 虜 的 禍 患 真 的 臨 到,詩 人 似 乎 有 點 受 不 了;盟 約 神 學 所 提 供 的 解 釋 不 能 減 輕 他 在 被 虜 生 活 的 痛 苦 , 在 苦 難 中 他 經 驗 神 的 沉 默。如 果 神 真 的 是 他 的 神,他 一 定 要 誠 心 向 神 禱 告,表 達 悲 哀;否 則,便 不 再 有 任 何 盼 望 了。詩 人 在 哀 歌 展 現 了 兩 方 面 的 整 全 性,是 他 內 心 兩 種 格 格 不 入 的 吶 喊,反 映 他 活 在 苦 難 的 張 力 中 。 因 此,「 悲 哀 質 問 與 盟 約 盼 望 」這 題 目 最 能 表 現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特 點,也 是本釋經書的神學重心與詮釋角度。

A

耶利米哀歌的基本資料

A1 名稱 中 文 名 稱 是「 耶 利 米 哀 歌 」, 英 文 則 是 Lamentations, 來 自 拉 丁 文 聖 經 《 武 加 大 譯 本 》 ( Vulgate) 中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名 字 Lamentationes, 也 來 自 「 悲 哀 」 ( ‫ )קנת‬這 個 希 伯 來 文 的 翻 譯 。 不 過 整 卷 耶 利 米 哀 歌 都 找 不 到 「 悲 哀 」 ( ‫ )קנת‬這 個 字 , 因 此 不 能 說 這 是 耶 利 米 哀 歌 最 原 始 的 名 字。這 個 字 來 自《 巴 比 倫 他 勒 目 》( Babylonian Talmud)中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猶 太 名 稱 ( 〈 論 最 後 一 道 門 〉 〔 Baba Bathra〕 14b) , 或 者 《 七 十 士 譯 本 》 ( Septuagint)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譯 名 。 事 實 上 , 「 悲 哀 」 ( ‫)קנת‬ 一 字 是 指「 對 死 人 的 輓 歌 」( dirge),未 能 完 全 準 確 描 述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4

耶 利米哀歌

內容,因此有學者反對。4 筆者認為最適合耶利米哀歌的名稱來自《馬 所 拉 文 本 》( Masoretic Text)的 名 字「 何 竟 」( ‫)איכה‬, 表 達 了 對 神 的 質問與哀嘆,相信是詩人最想表達的情感。

A2 作者 在 基 督 教 與 猶 太 傳 統 中,耶 利 米 被 視 為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作 者。《 巴 比 倫 他 勒 目 》 把 耶 利 米 哀 歌 放 在 「 著 作 」 ( Writings) 的 部 分 , 並 清 楚 說 明 是 耶 利 米 所 寫 的 ( 〈 論 最 後 一 道 門 〉 15a) 。 《 七 十 士 譯 本 》 為 耶 利 米 哀 歌 加 上 一 段 說 明:「 當 以 色 列 被 虜,耶 路 撒 冷 被 毀 時,耶 利 米 坐 下 哭 泣 , 以 這 哀 歌 為 耶 路 撒 冷 悲 哀 , 說 …… 」 ( καὶ ἐγένετο μετὰ τὸ

αἰχμαλωτισθῆναι τὸν Ισραηλ καὶ Ιερουσαλημ ἐρημωθῆναι ἐκάθισεν Ιερεμιας κλαίων καὶ ἐθρήνησεν τὸν θρῆνον τοῦτον ἐπὶ Ιερουσαλημ καὶ εἶπεν ) , 清 楚 指 出 耶 利 米 是 哀 歌 的 作 者 。 《 武 加 大 譯 本 》 、 敘 利 亞 文 聖 經 《 別 西 大 譯 本 》 ( Peshitta) 及 亞 蘭 文 聖 經 《 他 爾 根 》 ( Targum) 承接這個傳統,全都認為耶利米是作者。 哀歌及流淚的傳統與耶利米先知深深連結,下表帶出兩者之間的 關係:5 記載項目

耶利米書章節

耶利米哀歌章節

耶 二 8, 五 31, 六 13 假先知的默示與異象;

~ 14, 八 10~ 11, 十

祭司犯罪

四 13 ~ 14 , 二 十 三

二 14, 四 13

11、 14、 16 眼睛不停流淚

耶 九 1、18,十 三 17, 一 2、 16, 二 11, 三 十 四 17

48~ 49

四周都有驚嚇

耶 六 25, 二 十 3、 10

二 22

神發怒與降火在錫安

耶 二 十 一 14

四 11

4

Johan Renkema, Lamentations, Historical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Leuven: Peeters, 1998), 33.

5

圖 表 來 自 Hetty Lalleman, Jeremiah and Lamentations, TOTC 21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13), 320-21。


導論

國家盟友被稱為「愛人」 「心」被災害影響

一 19

耶二章 耶 四 19, 八 18, 二十三 9

「錫安女子/耶路撒 冷/猶大」

耶 十 四 17

5

一 20、 22, 二 11 二 1、4、5、8、10、 13、 15、 18

由 上 表 可 見,耶 利 米 書 與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用 字 及 表 達 方 式 有 很 多 相 似 的 地 方,所 以 我 們 有 理 由 相 信 耶 利 米 哀 歌 與 耶 利 米 先 知 本 身 某 程 度 上 有 關 係。然 而,不 代 表 能 以 此 證 明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作 者 便 是 耶 利 米,因 為 :  在《 馬 所 拉 文 本 》中,耶 利 米 哀 歌 的 題 目 沒 有 表 示 耶 利 米 為 作 者 。 很 難 想 象 耶 利 米 這 名 字 在 文 本 傳 遞 過 程 中 被 刪 去,所 以 只 能 推 論 耶 利米這名字在《七十士譯本》以及其他譯本是後來加上去的。6  耶 利 米 書 與 耶 利 米 哀 歌 相 似,只 是 說 明 兩 者 來 自 同 一 時 期 的 作 品 , 所以希伯來文的用字與方言相似。7  學 者 普 遍 認 為 五 首 哀 歌 的 作 者 未 必 是 同 一 個 人,例 如 第 三 章 比 較 像 個 人 的 哀 歌( 到 最 後 卻 是 群 體 的 哀 歌 ),第 五 章 似 是 群 體 的 哀 歌 , 而 第 一、二 及 四 章 都 似 輓 歌 與 哀 歌 的 結 合。從 文 學 類 別 的 角 度 來 看 並 不 一 致,可 能 是 出 於 多 人 的 手 筆,最 後 由 某 人 編 輯 而 成,並 冠 以 耶利米之名,情況就像詩篇與大衛的關係一樣。  根 據 古 代 歌 頌 者 的 傳 統,哀 歌 可 能 是 由 一 班 聖 殿 的 歌 頌 者 傳 遞 及 寫 作而成,本身便是歌頌者集體編輯而來的作品。8 所 以 不 可 以 肯 定 耶 利 米 先 知 就 是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作 者,但 可 以 肯 定 的 是 , 此 書 與 耶 利 米 先 知 的 傳 統 形 象 —— 流 淚 哀 歌 有 很 深 厚 的 關 係 。

6

Robert B. Salters,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Lamentations, ICC (London: T&T Clark, 2010), 5.

7

F. W. Dobbs-Allsopp, Lamentations, Interpretation (Louisville: John Knox Press, 2002), 5; Iain W. Provan, Lamentations, NCB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1), 17.

8

Renkema, Lamentations, 45, 53.


6

耶 利米哀歌

A3 成書日期 學 術 界 普 遍 認 為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最 早 成 書 日 期( terminus a quo)不 會 早 過 公 元 前 586 年,即 是 巴 比 倫 毀 壞 耶 路 撒 冷 的 時 期,因 為 耶 利 米 哀 歌 主 要 是 為 耶 路 撒 冷 被 毀 而 哀 傷。不 過 最 遲 成 書 日 期( terminus ad quem) 卻有很多討論空間,歸納如下:  耶 利 米 哀 歌 本 身 是 為 耶 路 撒 冷 被 毀 而 悲 哀,故 最 遲 成 書 日 期 不 會 距 離被毀太遠,否則便不能配合歸回時期的氣氛。  第 二 以 賽 亞 書( 賽 四 十 ~ 五 十 五 章 )引 用 了 耶 利 米 哀 歌( 特 別 是 一 ~ 四 章 ) 部 分 經 文 , 學 者 普 遍 認 為 第 二 以 賽 亞 書 在 公 元 前 550 至 538 年 成 書 , 由 此 推 論 耶 利 米 哀 歌 理 應 在 公 元 前 538 年 便 成 書 。 9  在 研 究 成 書 日 期 方 面,有 一 篇 很 有 影 響 力 的 文 章,作 者 很 有 說 服 力 地 指 出 耶 利 米 哀 歌 與 以 西 結 書 的 用 字 有 很 多 相 似 的 地 方,特 別 是 在 統 計 學 上 的 研 究,顯 示 兩 者 的 用 字 均 屬 希 伯 來 文 轉 變 的 時 期,與 以 西 結 書 或 約 拿 書 的 希 伯 來 文 相 似,因 此,耶 利 米 哀 歌 不 會 遲 於 公 元 前 520 年 成 書 。 10  米 德 爾 馬 斯( Jill Middlemas)認 為 哀 歌 第 三 章 是 從 被 虜 時 期 猶 太 群 體 ( Golah) 的 觀 點 來 寫 的 , 因 為 第 三 章 受 苦 的 男 子 與 第 二 以 賽 亞 筆 下 的 受 苦 僕 人 有 很 多 類 似 的 觀 點,所 以 兩 者 可 能 來 自 共 同 的 被 虜 的 猶 太 群 體。11 不 論 這 位 學 者 對 於 建 構 文 本 背 後 世 界 的 觀 點 是 否 正 確,我 們 都 能 看 見 第 三 章 的 思 維 屬 於 被 虜 時 期,因 此 有 理 由 相 信 第 三章是在被虜期間形成的。 總 括 而 言,耶 利 米 哀 歌 理 應 在 公 元 前 586 至 538 年 成 書,不 但 第 二 以賽亞曾經引用,而且哀歌所使用的希伯來文也屬於這個時期。

9

Dobbs-Allsopp, Lamentations, 11; Adele Berlin, Lamentations: A Commentary, OTL (Louisville ; London: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2), 34.

10

F. W. Dobbs-Allsopp, “Linguistic Evidence for the Date of Lamentations,” JANES 26 (1998): 1-36.

11

Jill Anne Middlemas, “Did Second Isaiah Write Lamentations III?” VT 56 (2006): 505-25.


導論

7

A4 正典地位 可 能 因 為 耶 利 米 先 知 的 形 象 良 好,耶 利 米 哀 歌 的 正 典 地 位 從 來 沒 有 受 到 質 疑。《 巴 比 倫 他 勒 目 》把 耶 利 米 哀 歌 放 在「 五 聖 卷 」( Megillot) ( 雅 歌、路 得 記、耶 利 米 哀 歌、傳 道 書、以 斯 帖 記 )。猶 太 人 的 節 期 傳 統 , 在 聖 殿 被 毀 日( Ninth of Ab), 會 在 會 堂 誦 讀 耶 利 米 哀 歌 。 可 見 耶 利 米 哀 歌 不 但 成 為「 五 聖 卷 」的 一 員,在 猶 太 節 期 中 更 扮 演 著 重 要 的 角 色。在 希 伯 來 聖 經 正 典 的 書 目,耶 利 米 哀 歌 不 但 放 在「 五 聖 卷 」,更 在 以 斯 帖 記 之 前( 耶 利 米 哀 歌、傳 道 書、以 斯 帖 記、但 以 理 書、以 斯 拉 記 、 尼 希 米 記、歷 代 志 上 下 ),以 示 被 虜 時 期 書 卷 的 開 始。在 基 督 教 正 典 的 書 目,耶 利 米 哀 歌 放 在 耶 利 米 書 之 後,相 信 是 受 到 耶 利 米 作 為 流 淚 先 知 代表所影響。

B

文學類別 討 論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文 學 類 別 ( genre) 有 重 要 的 價 值 , 因 為 文 學 類

別 主 導 了 讀 者 的 閱 讀 期 望 。 多 布 斯 ( F. W. Dobbs-Allsopp) 對 文 學 類 別 的 價 值 寫 了 一 段 饒 有 意 思 的 說 話:「 文 學 類 別 為 讀 者 提 供 一 個 初 步 的 參 照框架,也提供取得意思的指引,文學類別為讀者建立了閱讀的期 望 。 」 12 例 如「 好 撒 馬 利 亞 人 」的 文 學 類 別 是 比 喻,我 們 便 不 會 追 問 故 事 的 真 實 性,只 問 故 事 期 望 帶 出 什 麼 教 導。因 此,探 討 文 學 類 別 等 於 釐 清了讀者期望的是怎樣的耶利米哀歌,掃除了不切實際的閱讀期望。 十 九 世 紀,袞 克 爾( Hermann Gunkel)分 析 了 許 多 詩 篇 中 個 人 及 群 體 哀 歌 的 文 學 類 別 , 13 他 認 為 耶 利 米 哀 歌 第 一 、 二 及 四 章 是 群 體 的 輓 歌。輓 歌 是 為 死 人 悲 哀 的 歌,其 獨 特 的 格 式 被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作 者 採 用 , 12

“Genre provides an initial frame of reference for the reader, a guide post by which the reader can begin to extract meaning from what he or she is reading. Genre establishes certain expectations on the reader’s part.” F. W. Dobbs-Allsopp, Weep, O Daughter of Zion: A Study of the City-Lament Genre in the Hebrew Bible, Biblica et Orientalia 44 (Roma: Editrice Pontificio Istituto Biblico, 1993), 17.

13

Hermann Gunkel and Joachim Begrich, Introduction to Psalms: The Genres of the Religious Lyric of Israel, trans. James D. Nogalski, Mercer Library of Biblical Studies (Macon: Mercer University Press, 1998), 82-98, 121-98.


8

耶 利米哀歌

變 成 群 體 為 錫 安 悲 哀。他 更 認 為 第 三 章 的 文 學 類 別 是 由 個 人 哀 歌、群 體 哀 歌 及 智 慧 文 體 混 合 而 成。最 後,他 認 為 第 五 章 是 一 首 群 體 哀 歌。 14 這 個定調成為日後學術界討論耶利米哀歌的文學類別的基礎。 首 先,輓 歌 在 舊 約 並 不 常 見,最 詳 細 的 是 大 衛 哀 悼 掃 羅 的 輓 歌( 撒 下 一 17~ 27) 和 押 尼 珥 的 輓 歌 ( 撒 下 三 33~ 34) 。 輓 歌 有 其 格 式 , 耶 諾 ( Hedwig Jahnow) 有 以 下 的 分 析 : 1. 一 個 死 亡 的 宣 布 。 2. 一 個 悲 哀 的 邀 請 。 3. 一 個 關 於 死 人 終 結 的 主 題 。 4. 一 個 死 者 「 現 在 」 與 「 過 去 」 的 對 比 。 5. 描 述 哀 悼 者 的 悲 傷 情 感 。 15 當 我 們 用 這 個 格 式 來 看 耶 利 米 哀 歌 第 一、二 及 四 章,便 會 發 現 這 三 章 很 像 輓 歌 。 那 麼 可 否 視 這 三 章 為 輓 歌 呢 ? 韋 斯 特 曼 ( Claus Westermann) 的 見 解 具 有 說 服 力 , 他 認 為 輓 歌 未 能 完 全 涵 蓋 這 三 章 哀 歌,一 來 不 是 所 有 輓 歌 的 格 式 都 在 這 三 章 出 現,二 來 輓 歌( dirge)與 哀 歌( lament)的 確 有 分 別 , 耶 利 米 哀 歌 所 唱 的 是 哀 歌 , 不 是 輓 歌 。 輓 歌 是 凡 俗 的 歌,只 向 自 己 或 死 人 唱,場 景 是 喪 禮( funeral),有 血 有 肉 地 唱 出 個 人 悲 傷 哀 慟 的 感 情,是 絕 望 的。哀 歌 則 是 聖 潔 的 歌,是 向 永 生 神 唱 的,也 是 禱 告,場 景 是 敬 拜;跟 輓 歌 一 樣 有 血 有 肉 地 唱 出 自 己 的 真 情 實 感,甚 至 包 括 對 神 的 埋 怨、投 訴 和 失 望 等;唱 哀 歌 的 人 不 用 看 人 的 情 面,毫 無 保 留 地 唱 出 驚 人 的 悲 痛,認 定 神 必 聆 聽 苦 情,了 解 悲 痛,接 受 投 訴,顯 然 歌 唱 者 沒 有 放 棄 神。 16 輓 歌 表 達 的 是 沒 有 任 何 回 轉 及 復 興 的 可 能,但 哀 歌 卻 有 歸 回 及 復 興 的 盼 望。因 此 有 人 把 耶 利 米 哀 歌 說 成 是 耶 路 撒 冷 哀 歌( Jerusalem lament),一 方 面 帶 出 失 去 錫 安 的 悲 傷,另 一 方 14

同 上 書 , 頁 94-96。

15

這 是 筆 者 簡 單 的 總 結 , 詳 情 可 參 閱 Hedwig Jahnow, Das hebräische Leichenlied im Rahmen der Völkerdichtung, BZAW 36 (Giessen: A. Töpelmann, 1923)。

16

Claus Westermann, Lamentations: Issues and Interpretation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94), 1-24.


導論

9

面 帶 出 復 興 的 盼 望 , 17 這 是 純 粹 的 輓 歌 所 沒 有 的 。 第 二,耶 利 米 哀 歌 第 三 章 的 文 學 類 別 比 較 難 決 定,這 首 歌 以 個 人( 男 性 單 數 的 「 我 」) 開 始 ( 三 1~ 24), 以 個 人 結 束 ( 三 49~ 66), 中 間 曾 用 表 示 群 體 的「 我 們 」( 三 41~ 48),有 些 人 認 為 詩 人 用 個 人 的「 我 」 作 為 「 集 體 人 格 」 ( corporate personality) 來 代 表 整 個 以 色 列 群 體 , 又 認 為 耶 利 米 作 為 受 苦 僕 人( 三 章 中 的「 我 」)的 描 述 比 較 似 第 二 以 賽 亞 的 受 苦 僕 人 ( 賽 五 十 二 13~ 五 十 三 12), 耶 利 米 因 此 成 為 受 苦 民 族 的 象 徵( type)。18 但 這 種 說 法 未 能 解 釋 詩 歌 當 中 一 些 比 較 切 合 個 人 的「 我 」 的 經 驗。第 三 章 似 乎 結 合 了 個 人 哀 歌 與 群 體 哀 歌 的 元 素, 19 因 此 很 難 清 楚 界 定 第 三 章 的 文 學 類 別。本 釋 經 書 將 說 明 第 三 章 的 文 學 類 別 是 哀 歌 , 無 論 是 個 人 或 是 群 體,都 有 雙 重 整 全 性 的 表 達,可 以 說 是 一 首 信 仰 理 論 與信仰經驗不諧協並列的哀歌。 最 後,第 五 章 理 應 屬 於 群 體 哀 歌,集 體 向 神 表 達 悲 哀,最 後 保 留 了 復 興 與 歸 回 的 盼 望 ( 五 19~ 22) , 跟 群 體 哀 歌 的 格 式 和 主 題 相 符 。

C

文學技巧

C1 字母詩 耶 利 米 哀 歌 第 一 至 四 章 都 是 字 母 離 合 詩( alphabetic acrostics),第 一、二 及 四 章,每 章 都 有 二 十 二 節,每 節 的 第 一 個 字 依 照 希 伯 來 文 的 字 母順序排列出來,第一節以字母 ‫א‬開始,第二節以 ‫ב‬開始,以此類推。 第 三 章 有 六 十 六 節,頭 三 節 每 節 都 以 ‫ א‬開 始,之 後 三 節 每 節 都 以 ‫ ב‬開 始, 以 此 類 推 。 另 外 , 一 章 16、 17 節 分 別 以 ‫ע‬開 始 , 之 後 才 用 ‫ פ‬開 始 ; 而 二 章 16、 17 節 、 三 章 46 至 51 節 及 四 章 16、 17 節 卻 先 以 ‫ פ‬開 始 , 之 後 才 用 ‫ע‬開 始。普 遍 認 為 ‫ ע‬與 ‫ פ‬的 次 序 在 當 時 還 未 固 定,但 次 序 不 同 不 足 以 支 持 耶 利 米 哀 歌 來 自 多 人 的 手 筆 。 20 耶利米哀歌的作者為何要以字母詩的方式來編寫第一至四章呢? 17

Berlin, Lamentations, 24-25.

18

Gottwald, Studies in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42, 74.

19

Westermann, Lamentations, 69-70.

20

Delbert R. Hillers, Lamentations, AB 7A (New York: Doubleday, 1972), XXVII.


10

耶 利米哀歌

學術界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個: 1. 字 母 詩 是 為 教 導 小 孩 子 學 字 母 而 設 計( pedagogic device), 21 但 從 耶利米哀歌的內容看來,似乎不是給小孩子學習用的。 2. 是 文 學 技 巧,沒 有 特 別 意 思。 22 等 於 沒 有 解 釋,因 為 字 母 詩 肯 定 是 文學技巧,問題是為何作者要用這個技巧呢? 3. 主 要 是 為 了 徹 底 表 達 悲 哀 ( completeness in the expression of grief), 23 也有拉比傳統指出是為了表達徹底遵守妥拉(Torah)。 24 耶 利 米 哀 歌 用 字 母 詩,一 方 面 徹 底 表 達 悲 哀,另 一 方 面 暗 示 不 徹 底 遵 守 律 法 的 後 果。這 個 理 據 通 過 拉 比 傳 統,似 乎 是 哀 歌 用 字 母 詩 的 其中一個目的。 4. 是 為 了 方 便 記 憶 ( aide-memoire) , 這 種 說 法 頗 有 說 服 力 。 然 而 , 細 心 看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內 容,便 會 發 現 大 部 分 所 用 的 希 伯 來 文 都 不 便 記 憶。如 果 純 粹 在 每 節 開 頭 以 字 母 詩 來 編 寫,只 能 幫 助 人 記 起 每 句 起 首 的 字 母,餘 下 的 詩 歌 因 為 沒 有 韻 律 仍 然 不 便 記 憶,字 母 詩 也 起 不到什麼作用。 5. 從 古 近 東 的 文 化 來 考 慮,認 為 字 母 詩 有「 神 奇 」( magic)的 力 量 。 古 代 人 相 信 字 母 及 文 字 本 身 有 除 去 邪 惡 及 保 存 福 氣 的 潛 在 能 力,而 字母詩就能夠突出希伯來文字母的「神奇性」,屬於概念的 ( conceptual) 而 非 感 官 的 ( sensual) , 25 在 文 化 概 念 中 有 除 去 邪 惡 及 保 存 福 氣 的 象 徵 意 義,而 不 只 是 美 化 詩 歌 的 文 學 技 巧。這 個 說 法需要研究更多古近東文化才能落實。 21

P. A. Munch, “Die Alphabetische Akrostichie Psalmendictung,” ZDMG 90 (1936): 703-10.

in

der

Jüdischen

22

Hillers, Lamentations, 27; Salters,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Lamentations, 20.

23

Wilhelm Martin Leberecht De Wette, A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Canonical Scriptures of the Old Testament, trans. Theodore Parker, vol. II (Boston: Charles C. Little and James Brown, 1850), 532; Gottwald, Studies in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30-32.

24

引 用 自 Heath A. Thomas, Poetry and Theology in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The Aesthetics of an Open Text, HBM 47 (Sheffield Phoenix Press, 2013), 81。

25

Gottwald, Studies in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25-29.


導論

11

6. 可 以 帶 來 前 進 ( forward movement) 的 文 學 效 果 , 字 母 順 序 鋪 陳 可 以 避 免 讀 者 在 某 一 節 經 文 停 留 太 久,迫 使 讀 者 隨 著 詩 歌 前 進,一 步 一 步 領 受 詩 歌 的 影 像 與 聲 音,感 受 錫 安 的 哀 歌。 26 這 種 說 法 也 有 道 理,因 為 字 母 順 序 鋪 陳 明 顯 有 前 進 的 文 學 效 果,引 導 讀 者 向 著 一 個 方向進發,感受到詩歌所帶來的影像,產生共鳴。 總 括 以 上 的 觀 點,可 以 用 兩 個 層 次 來 解 釋 字 母 詩 的 安 排。第 一 個 是 文 學 的 層 次,字 母 詩 帶 來 的 文 學 效 果,不 是 給 小 朋 友 學 習 字 母 或 幫 助 記 憶,而 是「 前 進 」,讓 讀 者 跟 隨 詩 歌 所 展 示 的 方 向,感 受 其 所 帶 來 的 影 像。第 二 是 神 學 的 層 次,字 母 詩 期 望 帶 出 完 全。如 果 是 一 首 哀 歌,這 種 完 全 便 是 徹 底 表 達 悲 哀。這 樣 的 話,可 以 說 哀 歌 主 要 不 是 解 釋 苦 難,也 不 是 說 明 在 苦 難 中 如 何 覓 得 出 路,而 是 單 純 向 神 發 出 悲 哀 的 吶 喊,以 完 整 的 二 十 二 個 字 母 排 序,徹 底 道 出 個 人 或 群 體 對 神 的 吶 喊,不 受 任 何 神 學 框 架 限 制,盡 情 向 神 流 露 真 性 情,具 體 及 完 整 地 向 神 表 達 自 己 真 實 的 感受。

C2 多元技巧 耶 利 米 哀 歌 運 用 了 很 多 文 學 技 巧 。 首 先 , 是 「 悲 哀 格 律 」 ( qinah meter) 。 耶 利 米 哀 歌 每 一 節 的 長 度 都 不 同 , 某 程 度 上 卻 產 生 了 既 定 的 韻 律,學 者 稱 之 為「 悲 哀 格 律 」,是 喪 禮 輓 歌 所 用 的 格 律, 27 大 部 分 經 文 都 有 3+ 2、4+ 3、4+ 2 的 模 式, 28 常 理 解 為「 跛 行 的 韻 律 」( limping rhythm),像 人 步 向 死 亡 一 樣。 29 雖 然 用 了 輓 歌 的 韻 律,卻 不 能 因 此 認 為 耶 利 米 哀 歌 是 輓 歌,兩 者 的 分 別 在 於,輓 歌 是 向 死 人 唱 的,而 哀 歌 是 向神唱的。哀歌採用了輓歌的韻律,這種文學手法帶來步向死亡的場 景,像輓歌哀悼死人似的直接向神抒發心中悲情,這便是「悲哀格律」 26

Thomas, Poetry and Theology in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244.

27

這 理 論 首 先 由 巴 德 ( Karl Budde ) 提 出 , 可 參 考 Hillers, Lamentations, XXXII-XXXIII 的 引 用。

28

3+ 2 的 模 式 並 非 所 有 章 節 都 出 現 , 因 此 不 是 每 一 節 都 有「 悲 哀 格 律」, 但 大 部 分 都 用 這 個 模 式 來 編 寫 ( 尤 其 是 三 章 ) , 很 難 武 斷 完 全 否 定 「 悲 哀 格 律」 的存在。

29

Lalleman, Jeremiah and Lamentations, 18.


12

耶 利米哀歌

帶來的情緒力度。 耶 利 米 哀 歌 採 用 了 多 元 的 文 學 技 巧 , 以 下 是 一 些 例 子 : 30 1. 時 式 運 用:詩 人 常 常 把 完 成 式 與 未 完 成 式 互 用,想 表 示 苦 難 是 無 時 間 性 ( timeless) 的 , 31 學 者 發 現 詩 歌 本 身 對 苦 難 發 生 的 時 間 、 地 點 和 敵 人 等 沒 有 仔 細 描 述,甚 至 絕 口 不 提 巴 比 倫 這 敵 人。 32 詩 人 期 望 讀 者 集 中 於 他 與 神 之 間 的 對 話 及 情 感 的 表 達,透 過 運 用 無 時 間 性 的時式,表達長期無法形容的苦楚。 2. 重 言 法( hendiadys):經 文 多 次 使 用 重 言 法,即 是 用 兩 個 不 同 的 字 眼 描 述 同 一 個 觀 念 , 例 如 困 苦 窘 迫 ( 一 7)、 悲 傷 哭 號 ( 二 5)、

毀 壞 折 斷 ( 二 9)、 哀 號 求 救 ( 三 8)、 茵 蔯 和 苦 膽 ( 三 19)、 靜 默 等 候 ( 三 26)、 犯 罪 背 逆 ( 三 42)、 污 穢 和 渣 滓 ( 三 45)、 歡 喜 快 樂 ( 四 21) 等 等 。 重 言 法 能 加 強 描 述 的 力 度 , 幫 助 讀 者 投 入 情感。 3. 平 行 體 ( parallelism): 經 文 多 處 用 平 行 句 的 修 辭 技 巧 , 例 如 他 使

我 的 皮 肉 枯 乾 ; 他 折 斷 我 的 骨 頭 ( 三 4); 先 前 滿 有 人 民 的 城 , 現在何竟獨坐!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現在竟如寡婦;先前在 諸省中為王后的,現在成為進貢的(一 1)。此外,還有二章 3 節, 三章 2 節,四章 3 節等等。 4. 意 象、暗 喻( imagery,metaphor):把 錫 安 城 比 喻 作 寡 婦( 一 1), 把神比喻作敵人(二 4~5),把女子比喻作曠野的鴕鳥(四 3)等等。

30

關 於 這 方 面 , 可 參 考 Berlin, Lamentations, 4;Thomas, Poetry and Theology in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83-95。

31

Berlin, Lamentations, 3.

32

Robin A. Parry, Lamentatio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10), 7. 正 如 Delbert R Hillers, “History and Poetry in Lamentations,” CurTM 10, no. 3 (1983): 160 所 說 : “Thus such ‘history’ as we have in Lamentations is not told with an eye to the unique, particular unrepeatable, contingent circumstances; it is experienced and narrated in conformity to certain pre-existing literary and religious patterns.”


導論

D

13

美索不達米亞的哀歌傳統影響 哀 歌 在 美 索 不 達 米 亞( Mesopotamia)地 區 歷 史 悠 久,甚 至 比 希 伯

來哀歌出現的時間早近千多年,這些美索不達米亞的哀歌主要是由哀 歌 歌 頌 者 ( kalû-priests) 所 創 作 、 歌 頌 及 傳 遞 , 而 根 據 出 土 的 泥 版 , 美 索 不 達 米 亞 的 哀 歌 主 要 分 為 三 類 : ( 1 ) 蘇 美 爾 城 市 哀 歌 ( the Sumerian city-lament);(2)巴 拉 哀 歌 (balag-lament);(3)以 撒 瑪 (eršemma)。33 首 先,蘇 美 爾 城 市 哀 歌 通 常 指 五 首 蘇 美 爾 城 被 毀 的 哀 歌,寫 於 第 三 代 吾 珥 王 朝 時 期 ( Ur III Dynasty period), 即 是 約 公 元 前 2000 多 年 , 這 五 首 歌 的 名 字 是〈 蘇 美 爾 與 吾 珥 淪 陷 之 哀 歌 〉( “Lamentation over the Destruction of Sumer and Ur”)、〈 埃 利 都 哀 歌 〉( “Eridu Lament”)、 〈 烏 魯 克 哀 歌 〉( “Uruk Lament”)、〈 尼 普 爾 哀 歌 〉( “Nippur Lament”) 及〈 埃 基 瑪 哀 歌 〉( “Ekimar Lament”)。 34 這 些 城 市 哀 歌 描 述 某 城 被 毀 及 背 後 的 神 學 原 因,讓 新 王 朝 能 合 理 重 建 被 毀 的 城 市。 35 這 些 城 市 哀 歌 在 歌 頌 一 次 之 後,當 時 的 文 士 學 校 便 用 來 教 學,藉 著 抄 寫 訓 練,代 代 相 傳 , 直 到 約 公 元 前 1000 年 。 36 第 二,當 蘇 美 爾 城 市 哀 歌 一 代 一 代 傳 遞 下 去,文 士 及 歌 頌 者 開 始 抽 取 當 中 的 詩 句 及 組 件 來 創 作 新 的 哀 歌,更 改 原 本 的 城 市 名 字,便 成 為 了 巴 拉 哀 歌。蘇 美 爾 城 市 哀 歌 是 為 了 特 定 的 城 市 被 毀 而 創 作,頌 唱 後 便 不

33

關 於 這 方 面 的 簡 介 , 可 參 W. C. Gwaltney, “The Biblical Book of Lamen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Near Eastern Lament Literature,” in Scripture in Context II: More Essays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 ed. William W. Hallo, James C. Moyer, and Leo G. Perdue (Winona Lake: Eisenbrauns, 1983), 194-200。

34

Michael Emmendörffer, Der ferne Gott: Eine Untersuchung der alttestamentlichen Volksklagelieder vor dem Hintergrund der mesopotamischen Literatur, FAT 21 (Tübingen: Mohr [Paul Siebeck], 1998), 18-20.

35

William S. Morrow, Protest Against God: The Eclipse of a Biblical Tradition, HBM 4 (Sheffield: Sheffield Phoenix Press, 2006), 83.

36

Walter C. Bouzard, We Have Heard with Our Ears, O God: Sources of the Communal Laments in the Psalms, SBLDS 159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7), 60; Gwaltney, “The Biblical Book of Lamen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Near Eastern Lament Literature,” 196; Emmendörffer, Der ferne Gott, 18.


14

耶 利米哀歌

再 使 用,但 巴 拉 哀 歌 卻 在 禮 祭 世 界 中 持 續 頌 唱,通 常 都 是 由 禮 祭 的 神 職 人 員 —— 哀 歌 歌 頌 者( kalû-priests 或 gala-priests)寫 作 及 保 存, 37 在 文 士 學 校 及 禮 祭 中 頌 唱,代 代 相 傳,因 而 延 長 了 巴 拉 哀 歌 的 壽 命,由 古 巴 比 倫 ( Old Babylonian; 約 公 元 前 1800 年 ) 到 西 流 古 ( Seleucid; 約 公 元 前 200 年 ) 時 期 , 38 達 1600 多 年 之 久 。 換 言 之 , 猶 太 人 被 虜 時 , 巴 比 倫 帝 國 的 禮 祭 中,還 有 哀 歌 歌 頌 者 頌 唱 巴 拉 哀 歌。再 者,頌 唱 巴 拉 哀 歌 的 禮 祭 場 景 ( Sitz im Leben) 是 聖 殿 被 毀 與 重 建 , 39 而 哀 歌 歌 頌 者 頌 唱的目的是為了安撫神明的心,使他們的國土與城市能夠安定和有秩 序 。 40 最 後,以 撒 瑪 是 指 單 一 的 哀 歌 文 學 組 件,有 單 一 的 主 題,與 巴 拉 哀 歌 一 樣 由 哀 歌 歌 頌 者 頌 唱,但 沒 有 安 撫 神 明 的 意 圖。 41 在 中 巴 比 倫 時 期 ( Middle Babylonian Period) , 巴 拉 哀 歌 與 以 撒 瑪 合 併 , 42 成 為 「 巴 拉 以 撒 瑪 哀 歌 」 ( balag-eršemma) 。 由 原 來 的 蘇 美 爾 城 市 哀 歌 , 發 展 到 後期的「巴拉以撒瑪哀歌」,同樣的哀歌組件與內容代代相傳,歷時 1600 多 年,直 到 猶 太 人 被 虜 去 巴 比 倫( 公 元 前 586-532 年 ),哀 歌 歌 頌 者還在頌唱「巴拉以撒瑪哀歌」。 學者認同猶太人被虜巴比倫的神學反思與耶利米哀歌的關注重點 是 一 致 的,這 就 能 夠 解 釋 為 何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主 題、影 像 與 組 件 與 美 索 不 達 米 亞 的 哀 歌 極 為 相 似 。 埃 文 德 費 爾 ( Michael Emmendörffer) 研 究 一

37

Bouzard, We Have Heard with Our Ears, O God, 98.

38

Emmendörffer, Der ferne Gott, 20; Gwaltney, “The Biblical Book of Lamen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Near Eastern Lament Literature,” 197-98; Morrow, Protest Against God, 83.

39

Emmendörffer, Der ferne Gott, 22; Westermann, Lamentations, 16; Gwaltney, “The Biblical Book of Lamen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Near Eastern Lament Literature,” 198.

40

Emmendörffer, Der ferne Gott, 24-25, 36, 293.

41

Gwaltney, “The Biblical Book of Lamen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Near Eastern Lament Literature,” 196-97; Bouzard, We Have Heard with Our Ears, O God, 74.

42

Mark E. Cohen, Balag-compositions: Sumerian Lamentation Liturgies of the Second and First Millennium B.C. (Malibu: Undena Publications, 1974), 9-10.


導論

15

首 巴 拉 哀 歌 “UDAM KI AMUS”( u 4 -dam ki àm-ús) , 43 描 述 神 明 恩 利 爾 ( Enlil) 的 說 話 如 何 搖 動 天 地 :

他像暴風臨到那地,他的意思是深不可測的; 他 的 話 語 像 暴 風 臨 到 那 地 , 它 的 意 思 是 深 不 可 測 的 …… 他的話語,引致天在上面發出隆隆聲; 他 的 話 語 , 引 致 地 在 下 面 動 搖 。 ( 1-2、 11-12 行 ) 44 這首巴拉哀歌描述神明的話語有毀滅的能力,所採用的字句包括 「 他 毀 滅 那 地 」( 39 行 )、「 他 的 話 語 飄 到 天 上 」 ( 45 行 )、「 他 的 話 語 行 在 地 上 」( 46 行 )等 等, 45 恩 利 爾 的 怒 氣 破 壞 了 全 球 的 秩 序,毀 滅 了 城 市 及 聖 殿,也 殺 害 了 動 物 與 人 類( 79-100 行 ),充 分 顯 示 恩 利 爾 的 超 越 性 , 能 力 由 天 上 降 到 地 上 , 帶 來 宇 宙 性 的 影 響 ( cosmic effect)。 埃 文 德 費 爾 把 這 些 天 與 地 的 觀 念 與 耶 利 米 哀 歌 比 較,發 現 很 多 被 虜 與 歸 回 時 期 的 哀 歌 都 有 「 由 天 到 地 」 ( heaven-to-earth) 的 觀 念 , 耶 利 米 哀 歌 也 有 類 似 的 觀 念: 主 何 竟 發 怒,使 黑 雲 遮 蔽 錫 安 城 ! 他 將 以 色 列 的

華 美 從 天 扔 在 地 上 ; 在 他 發 怒 的 日 子 並 不 記 念 自 己 的 腳 凳 ( 二 1)。 多 布 斯 仔 細 比 較 巴 拉 哀 歌 與 耶 利 米 哀 歌,發 現 兩 者 有 很 多 主 題 及 影 像 是 相 似 的,包 括 用 字、結 構、文 學 技 巧、神 明 遺 棄 某 城、神 明 毀 壞 、 流 淚、悲 哀、盼 望 重 建 及 神 明 回 歸 等 等。 46 學 者 普 遍 都 認 同 巴 拉 哀 歌 與 耶 利 米 哀 歌 相 似, 47 其 他 包 括 質 問 耶 和 華, 48 以 及 用 人 格 化 的 手 法 把 錫

43

這個名字解作「它像暴風一樣臨到那地」,這首巴拉哀歌收錄在上書 ,頁 120-51。

44

同 上 書 , 頁 136。

45

同 上 書 , 頁 137。

46

Dobbs-Allsopp, Weep, O Daughter of Zion, 30-96.

47

Bouzard, We Have Heard with Our Ears, O God, 199; Gwaltney, “The Biblical Book of Lamen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Near Eastern Lament Literature,” 208-9.

48

Westermann, Lamentations, 20-21; Morrow, Protest Against God, 81.


16

耶 利米哀歌

安 當 作 女 子。 49 不 過,兩 組 哀 歌 亦 有 不 同 之 處,例 如 以 色 列 的 哀 歌 沒 有 安 撫 神 明 的 心 , 也 沒 有 神 流 淚 等 主 題 。 50 為 何 兩 組 哀 歌 相 似 度 這 樣 高 呢 ? 因 為 被 虜,讓 猶 太 人 接 觸 到 美 索 不 達 米 亞 的 哀 歌 傳 統,因 而 受 到 影 響。學 者 一 直 以 來 都 認 同 美 索 不 達 米 亞 的 哀 歌 傳 統 影 響 了 耶 利 米 哀 歌,但 至 於 如 何 影 響 卻 存 在 一 定 分 歧。有 些 學 者 ( 例 如 克 雷 默 〔 Samuel Noah Kramer〕 、 加 德 〔 Cyril John Gadd〕 及 克 勞 斯 〔 Hans-Joachim Kraus〕 ) 對 於 兩 組 哀 歌 相 似 持 正 面 態 度 , 其 他 學 者 卻 認 為 相 似 不 代 表 猶 太 文 士 可 以 抄 襲 美 索 不 達 米 亞 的 哀 歌。51 有 學 者 以 文 學 類 別 相 同 來 解 釋 兩 者 相 似 的 原 因。 52 近 來,更 多 學 者 認 為 因 為 猶 太 人 及 以 色 列 人 被 虜 到 亞 述 及 巴 比 倫,猶 太 文 士 與 巴 比 倫 的 哀 歌 歌 頌 者 有 機 會 直 接 接 觸 而 受 影 響 。 53 特 別 是 格 沃 爾 尼 ( W. C. Gwaltney) 認 為,猶 太 人 被 虜 及 聖 殿 被 毀 的 經 驗,與 巴 比 倫 的 哀 歌 歌 頌 者 唱 巴 拉 哀 歌 的 禮 祭 場 景 正 相 似 , 因 而 引 起 被 虜 猶 太 人 的 神 學 反 思 。 54 再 者 , 埃 文 德 費 爾 認 為 巴 拉 哀 歌 正 是 蘇 美 爾 城 市 哀 歌 的 延 續 版,當 巴 比 倫 帝 國 的 哀 歌 歌 頌 者 頌 唱 巴 拉 哀 歌 時,被 虜 的 猶 太 人 便 受 到 影 響,解 釋 了 為 何 耶 利 米 哀 歌( 約 公 元 前 550 年 的 作 品 )的 內 容 與 蘇 美 爾 城 市 哀 歌( 約 公 元 前 2000 年 的 作 品 ) 的 內 容 有 很 多 相 似 的 地 方 , 因 為 所 傳 遞 的 巴 拉 哀 歌 成 為 耶 利 米 哀 歌 與 蘇 美 爾 城 市 哀 歌 之 間 的 時 間 橋 樑 ( bridge the temporal gap) , 而 猶 太 人 被 虜 到 巴 比 倫 的 場 景 卻 成 為 兩 者 之 間 的 空 間

49

Westermann, Lamentations, 14, 21.

50

Morrow, Protest Against God, 92; Bouzard, We Have Heard with Our Ears, O God, 161, 169.

51

Westermann, Lamentations, 11-12; Thomas F. McDaniel, “The Alleged Sumerian Influence upon Lamentations,” VT 18 (1968): 198-209.

52

Paul Wayne Ferris, The Genre of Communal Lament in the Bible and the Ancient Near East, SBLDS 127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2); Dobbs-Allsopp, Weep, O Daughter of Zion.

53

Emmendörffer, Der ferne Gott, 294-95; Gwaltney, “The Biblical Book of Lamen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Near Eastern Lament Literature,” 210; Morrow, Protest Against God, 84-85.

54

Gwaltney, “The Biblical Book of Lamen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Near Eastern Lament Literature,” 210.


導論

17

橋 樑 ( bridge the spatial gap) 。 55 因 此 , 我 們 有 理 由 相 信 , 被 虜 的 場 景 便 是 耶 利 米 哀 歌 受 到 美 索 不 達 米 亞 哀 歌 傳 統 影 響 的 場 景 。 56

E

神學主題:兩方面的整全性 對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作 者 來 說,一 個 城 市 被 毀 以 及 民 族 被 虜 不 只 導 致 舉

家 遷 徙,失 去 外 在 的 物 質,對 人 性 本 身 也 帶 來 衝 擊,人 類 的 整 全 性 也 受 到質疑。如果作者期望描述耶路撒冷被毀的外貌,只要像新聞報導一 樣,客 觀 抽 離 報 告 事 情 便 可,但 作 者 沒 有 選 擇 這 樣 做。他 把 外 在 拆 毀 對 人 性 存 在 的 威 脅 忠 實 反 映 出 來,讓 讀 者 看 見 的 不 是 冷 冰 冰 的 報 告,而 是 人 內 心 吶 喊 的 哀 歌。因 此,如 果 要 探 討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神,便 要 細 心 觀 察 詩 人 的 心 路 歷 程,使 之 不 流 於 冷 冰 冰 及 教 條 似 的 神 學 歸 納,而 是 虛 心 聆 聽詩人的哀歌。 細 心 看 哀 歌 的 經 文,便 會 發 現 詩 人 清 楚 了 解 苦 難 的 原 因,就 是 錫 安 犯 罪( 一 5,二 14,三 43,四 13,五 16),在 申 典 傳 統( Deuteronomistic traditions)的 盟 約 場 景 下( 申 二 十 八 章;利 二 十 六 章 ),神 必 會 履 行 承 諾,降 下 咒 詛。苦 難 背 後 的「 為 什 麼 」清 楚 不 過,不 是 以 巴 比 倫 人 所 加 的 災 害,而 是 以 神 委 身 盟 約 的 場 景 來 解 釋:猶 太 人 被 虜 不 是 因 為 被 巴 比 倫 人 打 敗,而 是 因 為 違 背 與 神 所 立 的 盟 約,遭 神 刑 罰。所 以 詩 人 問「 為 什 麼 」,並 不 是 問 苦 難 出 現 的 原 因,因 為 已 十 分 清 楚,而 是 問 為 何 如 此 嚴 厲 , 何 時 才 可 以 化 咒 詛 為 祝 福 。 57 這 樣,詩 人 便 表 達 了 人 性 的 雙 重 整 全 性:一 方 面,詩 人 完 全 接 受 申 典 盟 約 場 景 的 神 學,認 為 苦 難 是 基 於 猶 太 人 違 背 盟 約。只 要 猶 太 人 願 意 悔 改,重 新 履 行 盟 約 的 要 求,神 一 定 按 照 盟 約 條 款 的 承 諾,除 去 被 虜 的 苦 難,代 之 而 來 的 是 歸 回 及 重 建 聖 殿 的 福 氣,這 是 整 全 性 的 一 面,苦 難 與 盼 望 的 盟 約 信 仰 , 可 稱 為 盟 約 盼 望 的 整 全 性 ( the integrity of covenantal hope) 。 另 一 方 面 , 就 算 詩 人 在 信 念 上 明 白 盟 約 所 賦 予 的 55

Emmendörffer, Der ferne Gott, 294-95.

56

想 更 多 了 解 這 方 面 的 課 題 , 可 參 高 銘 謙 :〈美 索 不 達 米 亞 的 學 術 及 書 寫 文 化 對 古 巴 勒 斯 坦 地 區 的 影 響 〉《建 道 學 刊 》第 44 期( 2015 年 7 月 ),頁 25-40。

57

Parry, Lamentations, 28-29.


18

耶 利米哀歌

盼 望,也 沒 法 藉 神 學 信 念 壓 抑 內 心 對 神 的 不 滿,詩 人 對 神 的 質 問 直 接 和 不 經 修 飾,把 內 心 的 痛 苦 連 結 人 性 的 整 全 性,因 為 他 明 白 沒 有 苦 難 的 人 生 便 不 是 真 正 的 人 生,人 在 苦 難 中 沒 有 可 能 不 向 神 吶 喊,便 索 性 把 痛 苦 化作哀歌的語言,展現真我,單純地投訴神在他身上施行的暴力(一 13~ 15,二 1~ 8,三 1~ 18),可 稱 為 悲 哀 質 問 的 整 全 性( the integrity of sorrowful complaint) 。 下 面 分 別 說 明 這 兩 個 整 全 性 的 神 學 。

E1 盟約盼望的整全性 耶利米哀歌的作者完全接受及確信承接申典傳統而來的盟約神學, 可 以 用 申 命 記 第 二 十 八 章 來 說 明 這 個 神 學 的 禍 福 條 款。申 命 記 二 十 八 章 1 至 14 節 指 出 以 色 列 民 若 聽 從 耶 和 華 的 話 , 遵 行 一 切 誡 命 , 便 會 有 一 系 列 的 福 氣;第 15 至 68 節 則 指 出 以 色 列 民 若 不 聽 從 耶 和 華 的 話,不 遵 行 一 切 誡 命,便 會 有 一 系 列 的 禍 患,其 中 一 樣 便 是 被 虜 及 分 散 到 列 祖 素 不 認 識 的 國 去:耶 和 華 必 將 你 和 你 所 立 的 王 領 到 你 和 你 列 祖 素 不 認 識

的國去;在那裡你必事奉木頭石頭的神。你在耶和華領你到的各國 中 , 要 令 人 驚 駭 、 笑 談 、 譏 誚 …… 耶 和 華 必 使 你 們 分 散 在 萬 民 中 , 從地這邊到地那邊,你必在那裡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認識、木頭石 頭的神。在那些國中,你必不得安逸,也不得落腳之地;耶和華卻 使 你 在 那 裡 心 中 跳 動 , 眼 目 失 明 , 精 神 消 耗 ( 申 二 十 八 36~ 37、 64 ~ 65) 。 「 你 不 認 識 」( ‫ ;לא־ידעת אתה‬也 見 於 耶 七 9, 九 15, 十 五 14, 十 六 13,十 七 4,十 九 4,五 十 24),主 要 用 來 形 容 外 邦 的 神 明 與 國 家 。 可見申典傳統的盟約禍患觀影響了耶利米書對外邦神明及國家的理 解,所 以 耶 利 米 書 視 猶 太 人 被 虜 為 盟 約 神 學( 申 二 十 八 章 )的 結 果。既 然 耶 利 米 哀 歌 與 耶 利 米 書 在 用 字 及 觀 念 上 有 很 多 相 似 的 地 方,便 有 理 由 相信,申典傳統的盟約禍患觀同時影響了耶利米哀歌的作者。 事 實 上,耶 利 米 哀 歌 多 處 清 楚 表 示 耶 路 撒 冷 遭 到 毀 壞,完 完 全 全 源 於猶太人的過犯,以下是一些例子:

耶 路 撒 冷 大 大 犯 罪,所 以 成 為 不 潔 之 物;素 來 尊 敬 她 的,見 她 赤 露 就 都 藐 視 她 ; 她 自 己 也 嘆 息 退 後 ( 一 8)。


導論

19

耶 和 華 是 公 義 的 ! 他 這 樣 待 我,是 因 我 違 背 他 的 命 令。眾 民 哪,請 聽 我 的 話,看 我 的 痛 苦;我 的 處 女 和 少 年 人 都 被 擄 去 ( 一 18)。

耶 路 撒 冷 的 民 哪,我 可 用 什 麼 向 你 證 明 呢 ? 我 可 用 什 麼 與 你 相 比 呢 ? 錫 安 的 民 哪,我 可 拿 什 麼 和 你 比 較,好 安 慰 你 呢 ? 因 為 你 的 裂 口 大 如 海,誰 能 醫 治 你 呢 ? 你 的 先 知 為 你 見 虛 假 和 愚 昧 的 異 象,並 沒 有 顯 露 你 的 罪 孽,使 你 被 擄 的 歸 回;卻 為 你 見 虛 假 的 默 示 和 使 你 被 趕 出 本 境 的 緣 故( 二 13~ 14)。 從 以 上 經 文 可 見,詩 人 視 現 在 所 受 的 苦 難 為 耶 和 華 公 義 的 刑 罰,因 為 耶 路 撒 冷 嚴 重 犯 罪,沒 有 聽 從 耶 和 華 的 命 令,無 論 是 先 知( 二 9、14、 20,四 13)、祭 司( 一 4、19,二 6、20,四 13、16)或 長 老( 一 19, 二 10、 21, 四 16, 五 12、 14), 全 耶 路 撒 冷 的 人 都 陷 在 罪 中 , 以 致 被 虜。這 種 觀 念 明 顯 受 了 申 典 的 盟 約 神 學 影 響,認 為 耶 路 撒 冷 所 受 的 苦 難 不 是 因 為 別 的,是 因 為 犯 罪,違 背 了 耶 和 華 的 命 令( 參 申 二 十 八 15), 以 致 有 被 虜 的 惡 果 ( 參 申 二 十 八 36~ 37、 64~ 65)。 58 詩 人 以 申 典 的 盟 約 神 學 框 架 來 理 解 苦 難,認 為 源 頭 不 是 巴 比 倫 人 而 是 神 ( 一 3、 5); 以 色 列 民 不 是 因 為 違 背 與 巴 比 倫 所 立 的 約 而 遭 遇 禍 患,而 是 因 為 違 背 耶 和 華 的 命 令 而 招 致 刑 罰。 59 詩 人 認 定 是 因 為 耶 和 華 忠 於 盟 約 而 苦 待 耶 路 撒 冷,但 即 使 在 苦 難 中,詩 人 仍 然 認 定 耶 和 華 是 公 義 的 ( 一 18) , 祂 的 信 實 是 廣 大 的 ( 三 23) , 說 明 全 因 為 神 本 身 非常 公 義 , 對 盟 約 非 常 信 實 , 祂 才 是 以 色 列 民 一 切 苦 難 的 終 極 來 源 。 60 詩 人 這 樣 認 定,等 於 認 定 神 一 直 以 來 都 沒 有 離 開 以 色 列。詩 人 可 以 用 其 他 自 然 或 政 治 因 素 來 解 釋 當 下 的 苦 難,用 種 種 人 為 因 素 使 現 在 的 苦 情 變 得 合 理,但 他 沒 有 把 神 拒 諸 門 外,否 定 其 在 苦 難 的 角 色,使 一 切 苦 難 變 得 非 神 學 化。反 而 不 斷 強 調 神 是 一 切 苦 難 的 源 頭,藉 此 宣 告 神 仍 然 與 以 色 列 同 在,繼 續 履 行 與 以 色 列 民 立 約 的 承 諾。不 管 在 盟 約 下 的 禍 患 有 多 苦 ,

58

參 Gottwald, Studies in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63-90,作 者 視 之 為 災 害 神 學 ( the theology of doom)。

59

Parry, Lamentations, 28-29.

60

Lalleman, Jeremiah and Lamentations, 329-30.


20

耶 利米哀歌

耶和華仍然信實及忠誠履約,反映祂關心以色列民的命運,即或掩了 面 , 依 然 是 以 色 列 的 神 , 與 以 色 列 有 不 死 的 約 。 61 正 因 為 神 忠 於 盟 約,以 色 列 民 在 苦 難 中 才 能 有 盼 望。就 算 經 歷 從 神 而 來 的 刑 罰,不 表 示 神 與 以 色 列 民 斷 絕 關 係。 62 換 句 話 說,正 因 為 以 色 列 民 經 歷 災 難,反 而 顯 示 神 仍 然 委 身 於 與 以 色 列 民 所 立 的 盟 約,而 耶 和 華 對 盟 約 的 委 身,便 是 以 色 列 民 改 變 惡 運 的 盟 約 盼 望。可 以 用 耶 利 米 哀 歌的結尾來說明:

你 為 何 永 遠 忘 記 我 們 ? 為 何 許 久 離 棄 我 們 ? 耶 和 華 啊,求 你 使我們向你回轉,我們便得回轉 。求你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 時 一 樣。你 竟 全 然 棄 絕 我 們,向 我 們 大 發 烈 怒( 五 20~ 22)? 這 三 節 經 文 對 研 究 耶 利 米 哀 歌 尤 其 重 要 。 首 先 , 五 章 20 節 表 面 上 像 神 永 遠 忘 記 及 離 棄 了 以 色 列 民 , 但 帕 里 ( Robin A. Parry) 卻 認 為 這 裡 假 設 了 神 對 以 色 列 民 的 委 身 是 持 續 不 斷 的,所 以 神 離 棄 以 色 列 民 不 是 永 遠 的 , 一 切 苦 情 最 終 必 定 終 結 。 63 你 為 何 永 遠 忘 記 我 們 ? 為 何 許 久

離棄我們?其實是對現存盼望及假設的投訴及質問,詩人用神的應許 來 質 問 祂,帕 里 的 分 析 某 程 度 上 是 正 確 的,然 而,他 沒 有 說 明 為 何 詩 人 用 投 訴 的 方 式 來 表 達。詩 人 用 投 訴 的 方 式,一 方 面 假 設 神 對 盟 約 的 委 身 是 不 變 的;另 一 方 面 流 露 出 詩 人 的 真 性 情,認 定 神 也 會 接 受 人 申 訴 及 哭 泣,因此用這種方式說明他不放棄神。 韋 斯 特 曼 的 詮 釋 卻 與 帕 里 相 反,帕 里 認 為 詩 人 假 設 神 對 盟 約 是 委 身 的,而 韋 斯 特 曼 卻 認 為 詩 人 否 定 神 對 盟 約 委 身。韋 斯 特 曼 認 為 神 棄 絕 以 色 列 民 , 威 脅 他 們 的 存 活 ( a crisis on the plane of existence) , 因 此 , 五 章 20 至 22 節 是 投 訴 人 類 存 活 的 危 機,詩 人 質 問:「 到 底 還 有 沒 有 盼 望 ? 」 64 如 果 神 真 的 完 完 全 全 離 棄 以 色 列 民,他 們 便 沒 有 可 能 再 存 活 。 帕 里 和 韋 斯 特 曼 都 只 看 見 五 章 20 至 22 節 的 一 面 , 沒 有 看 見 另 一 面。帕 里 強 調 盟 約 盼 望 這 個 整 全 性,而 韋 斯 特 曼 卻 強 調 悲 哀 質 問 這 個 整 61

Berlin, Lamentations, 18-19.

62

Parry, Lamentations, 31.

63

同 上 書 , 頁 32。

64

Westermann, Lamentations, 80.


導論

21

全 性。表 面 上 兩 者 水 火 不 容,但 正 如 上 文 所 言,兩 個 整 全 性 對 詩 人 來 說 都 是 真 的,不 能 承 認 一 個 而 否 定 另 一 個。最 好 的 詮 釋,是 把 帕 里 和 韋 斯 特 曼 的 解 釋 並 列 而 不 是 彼 此 對 立 ( E1 說 明 帕 里 的 盟 約 盼 望 的 整 全 性 , E2 則 說 明 韋 斯 特 曼 的 悲 哀 質 問 的 整 全 性 ) 。 在 盟 約 盼 望 的 課 題 上,三 章 21 至 39 節 理 應 成 為 盼 望 神 學 的 中 心 思 想 。 明 茨 ( Alan Mintz ) 指 出 第 三 章 是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紀 念 性 中 心 ( monumental center),這 個 論 點 有 說 服 力。他 認 為 第 三 章 的 修 辭 形 成 了 三 部 曲 ( triptych) , 三 章 1 至 20 節 表 現 的 是 「 疏 離 」 ( alienation) 的 場 景,說 明「 那 人 」( ‫)הגבר‬的 經 歷 來 自 神,如 敵 人 似 的 攻 擊 與 刑 罰 ; 三章 21 至 39 節是重拾信心的場景,而三章 40 至 66 節則說明與耶和華 重 新 連 結 的 經 驗,這 三 部 曲 成 為 全 書 神 學 的 實 質。 65 因 此,在 文 學 結 構 上,三章 21 至 39 節重獲信心盼望的場景是耶利米哀歌盼望神學的重心。 第 三 章 似 乎 是 一 首 個 人 的 哀 歌,與 第 一、二、四 章 哀 悼 城 市 被 毀 的 哀 歌 不 同 。 第 三 章 很 多 時 用 第 一 人 稱( my, me, I), 說 明 耶 和 華 如 何 惡 待 「 那 人 」( ‫)הגבר‬, 把 災 害 、 苦 難 、 悲 痛 、 弓 箭 臨 到 他 身 上 , 詩 人 為 這 一 切 哀 痛 直 接 向 耶 和 華 大 大 投 訴,雖 然 明 知 被 虜 是 耶 和 華 對 他 們 的 刑 罰,但 當 刑 罰 真 的 臨 到,詩 人 卻 受 不 了,毫 不 客 氣 向 神 投 訴。在 投 訴 過程中,詩人似乎有點「性格分裂」:

我 想 起 這 事,心 裡 就 有 指 望。我 們 不 致 消 滅,是 出 於 耶 和 華 諸 般 的 慈 愛;是 因 他 的 憐 憫 不 致 斷 絕。每 早 晨,這 都 是 新 的; 你 的 誠 實 極 其 廣 大 ! 我 心 裡 說:「 耶 和 華 是 我 的 分,因 此 , 我 要 仰 望 他。」凡 等 候 耶 和 華,心 裡 尋 求 他 的,耶 和 華 必 施 恩 給 他。人 仰 望 耶 和 華,靜 默 等 候 他 的 救 恩,這 原 是 好 的( 三 21~ 26) 。 三 章 22 至 23 節 強 調 神 的 慈 愛 、 憐 憫 與 誠 實 , 當 中 慈 愛 ( ‫ )חסד‬與

誠 實 ( ‫ )אמונה‬必 須 從 盟 約 的 角 度 來 理 解 , 神 委 身 於 與 百 姓 所 立 的 約 。

65

Alan L. Mintz, Ḥurban: Responses to Catastrophe in Hebrew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33-41。 Thomas, Poetry and Theology in the Book of Lamentations, 更 指 出 三 章 , 特 別 是 三 21~ 39 是 耶 利 米 哀 歌 神 學 的 中 心。


22

耶 利米哀歌

詩 人 在 困 苦 中 強 調 神 的 慈 愛 與 誠 實,66 說 明 詩 人 如 此 困 苦,正 是 因 為 神 委 身 和 履 行 立 約 的 條 款( 申 二 十 八 章 )所 致。即 是 說 因 為 神 對 盟 約 咒 詛 太 委 身,詩 人 才 如 此 困 苦。「 性 格 分 裂 」是 因 為 詩 人 沒 有 放 棄 信 仰,一 方面申訴痛苦,另一方面卻認定這是因為神的慈愛與誠實所致。三章 21、 24、 25 和 26 節 都 有「 等 候 」這 字 , 說 明 在 盟 約 性 的 苦 難 中 , 人 可 以 做 什 麼 。 「 等 候 」 看 似 被 動 , 但 在 舊 約 卻 是 「 主 動 等 待 」 ( active waiting) , 「 等 候 」 的 人 是 好 的 ( 三 25、 26) , 代 表 詩 人 從 來 沒 有 放 棄 信 仰,以「 等 候 」相 信 盟 約 的 咒 詛 有 一 天 總 會 過 去,以 靜 默 ( 三 26) 來「等候」盟約的救恩(祝福的一面)臨到。 當 神 管 教 降 災,我 們 可 以 像 詩 人 一 樣,直 接 向 神 申 訴,並 以「 靜 默 」 來「 等 候 」從 神 而 來 的 拯 救。在 充 滿 弔 詭 的 申 訴 與 靜 默 下,詩 人 每 早 晨 都 經 歷 新 事( 三 23)——「 慈 愛 」與「 誠 實 」, 他 深 信 每 個 早 晨 都 有 新 事,若 這 個 早 晨 沒 有,還 有 第 二 個 早 晨,最 終 總 有 一 個 早 晨 會 看 見 神 的 拯 救,這 是 詩 人 堅 定 的 盼 望。因 此,活 在 困 苦 中 不 要 停 止 期 待 和 等 候 神, 如 果 不 再 向 神 發 出 哀 歌,等 於 放 棄 信 仰;如 果 我 們 仍 然 期 待 祂 的「 慈 愛 」 與「 誠 實 」,便 是 深 信 祂 會 以 救 恩 來 回 應 我 們 的「 靜 默 」,為 我 們 展 開 清晨的翅膀! 這便是盟約盼望的整全性神學。

E2 悲哀質問的整全性 雖 然 詩 人 深 信 以 色 列 民 的 苦 難 是 由 於 犯 罪,以 及 神 對 申 典 盟 約 的 委 身,卻沒有因此壓下心中的悲哀以及對神的質問。就算知道苦難的原 因 , 又 曾 宣 認 神 的 公 義 ( 一 18) , 並 不 代 表 詩 人 可 以 沉 默 承 受 罪 的 惡 果,他選擇向神吶喊和質問。 多 布 斯 詳 細 分 析 耶 利 米 哀 歌 所 用 的 受 苦 語 言 ( language of suffering) , 67 他 認 為 受 苦 者 須 要 尋 找 語 言 來 抒 發 痛 苦 , 因 為 痛 苦 本 身 66

關 於 這 些 字 與 盟 約 場 景 的 關 係 , 可 參 Katharine Doob Sakenfeld, The Meaning of Hesed in the Hebrew Bible: A New Inquiry, HSM 17 (Missoula: Scholars Press, 1978)。

67

Dobbs-Allsopp, Lamentations, 33-44.


導論

23

難 以 言 喻,若 能 找 到 適 當 的 語 言 來 表 達,可 為 受 苦 者 帶 來 一 定 的 安 慰 。 再 者,當 詩 人 把 痛 苦 轉 化 為 受 苦 語 言,某 程 度 上 變 成 質 問 或 投 訴,受 苦 的語言說明神在人痛苦中存在惡意,所以質詢賜下痛苦的神,認為是 不 能 原 諒 的,迫 切 渴 求 安 慰 與 醫 治。 68 多 布 斯 提 出 了 一 些 讓 我 們 深 思 的 例子:

她 說:「 耶 和 華 啊,求 你 看 我 的 苦 難,因 為 仇 敵 誇 大。」( 一 9) 他 們 說:「 耶 和 華 啊,求 你 觀 看,因 為 我 甚 是 卑 賤。」 ( 一 11) 以 上 的 吶 喊 都 是 把 苦 難 轉 化 為 受 苦 的 語 言,充 滿 悲 憤,明 顯 是 質 問 賜下痛苦的耶和華,迫切渴求祂關注,特別是兩次要求耶和華「觀看」 ( ‫ ;ראה‬一 9、 11) 。 要 求 耶 和 華 關 注 的 強 烈 意 念 , 以 受 苦 的 語 言 表 達 了人性真實和整全的一面,沒有因為知道苦難的原因而壓抑個人的感 受,隱藏悲嘆,反而強烈向神流露個人的悲哀。 多 布 斯 不 但 指 出 詩 人 使 用 受 苦 的 語 言,更 指 出 詩 人 在 字 裡 行 間 表 達 了 「 神 的 暴 力 」( divine violence), 他 認 為 一 章 13 至 15 節 、 二 章 1 至 8 節 及 三 章 1 至 18 節 這 三 段 是 描 述 「 神 的 暴 力 」 , 69 所 用 的 語 言 包 括「 祂 降 火 到 我 的 骨 頭 」( 一 13)、「 祂 鋪 下 網 羅 在 我 的 腳 」( 一 13)、 「 主 把 我 交 在 敵 人 的 手 」 ( 一 14)、「 主 棄 絕 所 有 我 的 大 能 勇 士 」( 一 15)、「 祂 壓 碎 我 的 少 年 人 」( 一 15) 等 等 , 在 人 眼 中 這 些 字 眼 都 是 非 常暴力。多布斯讓我們明白以下五點: 1. 「 神 的 暴 力 」 是 聖 經 對 神 的 見 證 , 不 容 忽 視 。 2. 「 神 的 暴 力 」 不 能 抽 離 其 他 描 述 神 的 語 言 來 對 待 。 3. 詩 人 似 乎 要 求 我 們 正 視 暴 力 這 主 題 。 4. 當 詩 人 用「 神 的 暴 力 」來 描 述 神,特 別 是 從 神 忠 心 的 僕 人 口 中 發 出 ( 三 1~ 18), 表 明 經 歷 神 的 同 在 不 一 定 是 安 慰 、 熟 識 及 愛 , 很 多 時會真實經歷神嚴厲與暴力的一面。

68

同 上 書 , 頁 35。

69

同 上 書 , 頁 44-46。


24

耶 利米哀歌

5. 「 神 的 暴 力 」在 錫 安 的 口 中 發 出( 一 13~ 15),也 在「 那 人 」( ‫)הגבר‬ 口 中 發 出( 三 1~ 18), 表 明 是 質 問 神 , 投 訴 神 正 在 運 用 暴 力 來 否 定人性。 因 此 , 詩 人 安 排 錫 安 及 「 那 人 」( ‫ )הגבר‬的 口 說 出 「 神 的 暴 力 」, 似 乎 不 大 理 會 盟 約 盼 望 的 整 全 性,也 不 懼 怕 得 罪 神,甚 至 不 怕 有 反 神 義 論 的 傾 向, 70 詩 人 不 用 為 神 辯 護,也 不 用 維 護 神 的 慈 愛 與 誠 實,而 是 直 接 指 出「 神 的 暴 力 」。然 而,他 沒 有 否 定 盟 約 盼 望 的 整 全 性, 71 因 為 由 始 至 終 他 明 白 盟 約 禍 福 條 件 的 神 學,認 同 受 苦 是 因 為 以 色 列 的 罪,並 相 信 日 後 能 逆 轉 惡 運,但 他 沒 有 因 此 否 定 內 心 對 神 提 出 的 質 問,這 種 悲 哀 質問正是另一面的整全性,筆者稱之為悲哀質問的整全性。 正 如 本 章 開 始 時 說,期 望 讓 哀 歌 成 為 哀 歌,不 可 因 為 盟 約 盼 望 的 神 學 而 否 定 悲 哀 的 真 性 情,兩 方 面 都 有 各 自 的 整 全 性,是 人 性 真 實 的 一 部 分 。 表 面 上 二 者 看 似 對 立 , 有 學 者 因 此 認 為 是 神 義 論 ( theodicy) 與 反 神 義 論 ( anti-theodicy) 之 爭 。 72 韋 斯 特 曼 指 出 哀 歌 非 常 完 整 及 真 誠 , 是 神 聖 的 祈 禱,在 詩 篇 佔 了 最 大 的 比 例,在 教 會 卻 不 能 頌 唱,這 是 因 為 很 多 釋 經 學 者 及 教 會 群 體 不 讓 哀 歌 成 為 哀 歌( the laments are simply not allowed to be laments), 所 言 甚 是 。 73 韋 斯 特 曼 更 指 出 哀 歌 反 映 了 人 性 最 基 本 和 真 實 的 一 面,正 如 痛 苦 與 苦 難 是 人 類 共 同 的 經 驗,痛 苦 是 生 命 最 核 心 的 東 西。 74 如 果 教 會 不 讓 信 徒 表 達 悲 哀,等 於 否 定 人 性,否 定 生 命 中 最 大 部 分 的 經 驗,詩 人 藉 著 這 種 經 驗 建 構 出 悲 哀 質 問 的 整 全 性( 人 性)。 耶 利 米 哀 歌 常 用「 哭 泣 」( mourning)來 表 達 痛 苦 , 成 為 哀 歌 其 中 一 個 主 題 ( 例 : 一 1~ 2、 4)。 在 舊 約 ,「 哭 泣 」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課 題 , 申 命 記 十 二 章 11 至 12 節 及 二 十 七 章 7 節 說 明 禮 祭、節 期 及 獻 祭 是 喜 樂 70

關 於 耶 利 米 哀 歌 的 反 神 義 論 , 可 參 Bier, ‘Perhaps There Is Hope’, 19。

71

Mandolfo, Daughter Zion Talks Back to the Prophets, 82, 101, 作 者 以 對 話 的 理 論 來 說 明 盟 約 神 學 屬 於「 主 敘 事 」( master narratives), 詩 人 雖 然 讓 錫 安 發 出 投 訴 的 聲 音 , 但 不 影 響 「 主 敘 事」。

72

有 關 這 方 面 的 文 獻 , 可 參 Bier, ‘Perhaps There Is Hope’, 12-32。

73

Westermann, Lamentations, 81-84.

74

同 上 書 , 頁 89。


導論

25

的 場 合,百 姓 必 因 神 而 喜 樂( 詩 三 十 四 2)。當 以 色 列 民 不 能 如 常 獻 祭 , 不 能 在 聖 所 守 節,便 會 長 久 悲 哀,祈 求 神 安 慰 及 再 次 與 他 們 同 在。當 神 隱 藏 的 時 候,以 色 列 民 便 無 法 停 止 悲 哀。75 哀 歌 作 者 常 常 表 示「 哭 泣 」, 其 實 是 承 接 舊 約 的 「 哭 泣 」 傳 統 與 禮 祭 的 關 係 。 如 果 詩 人 不 「 哭 泣 」, 等 於 漠 視 未 能 親 近 及 經 歷 神 的 同 在;否 定「 哭 泣 」與 宗 教 的 關 係,等 於 一同否定整全的人性。 這便是悲哀質問的整全性神學。

75

Berlin, Lamentations, 15-1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