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Page 1

超越「維穩」的祝禱 (二十一篇)  經文分段和寫作技巧  經文解釋和難解經文 ‧ 第 9a 節的文本與文法問題  經文重點和實際應用 ‧ 詩人的重點 ‧ 編者的重點  有助明白經文的例子 ‧ 信仰與生活結合的生意人  有助實踐經文的默想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


2

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本 詩 的 主 角 似 乎 是 以 色 列 的 君 王,因 為 在 第 1 及 7 節 均 提 及 王,然 而, 本 詩 的 結 尾( 14 節 )出 其 不 意 卻 出 現 了 我 們 這 一 批 人。這 引 起 爭 議,究 竟

我們是在甚麼場景聚集,為這位君王祈禱。此外,本詩採用了不少古近東 (埃及、迦南、亞蘭)君王詩的主題和象徵,後者往往明言這些詩歌是用 1

於聖殿禮拜,故部分學者深信本詩也應是一首具有禮儀用途的詩歌。 學 2

3

者 提 出 過 不 同 的 建 議,包 括 為 了 慶 賀 王 子 誕 生、 為 君 王 打 勝 仗 祝 捷、 或 4

是為君王預備出征前祝禱, 但較多人提及的是這是一首登基詩,為了慶 5

祝君王登位或每年誦讀以重申神與王的約。 本詩的焦點看似是君王,然 而,從詩人的描述,君王的遭遇不被視為獨立個案,反而他得到的幫助和 應 許 與 誦 唱 本 詩 的 我 們 關 係 密 切。沿 此 方 向 而 言,本 詩 君 王 的 獨 特 之 處 不 在他在民族中的權位,而在他對神的態度和堅信,因此,也成為同屬信仰 群體的我們的借鏡。

經文分段和寫作技巧

1. 按 詩 歌 的 稱 呼 對 象 而 言 , 第 二 十 一 篇 都 是 以 「 你 」 作 為 對 象 , 除 了 第 8 節 。 所 以 有 學 者 認 為 整 首 詩 歌 都 是 向 同 一 對 象 —— 就 是 神 —— 撰 寫 6

的。 但比較自然的看法是詩中的「你」是指兩個人:第 1 至 6 節, 「 你 」 是 指 耶 和 華 , 而 第 7 至 12 節 轉 為 「 王 」 , 最 後 一 節 的 「 你 」 再次指涉耶和華。

1

Werner Quintens, “La vie du roi dans le Psaume 21,” Bib 59 (1978): 523–24.

2

Hermann Gunkel, Die Psalmen: Übersetzt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26), 85.

3

Mitchell J. Dahood, Psalms 1-50: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and Notes, AB 16 (New York: Doubleday, 1965), 131.

4

Sigmund Mowinckel, Praise in Israel’s Worship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2004), 1:69–70.

5

Artur Weiser, The Psalms: A Commentary, OTL (London: SCM Press, 1962), 211–12; F. Charles Fensham, “Ps 21- A Covenant Song?” ZAW 77 (1965): 193–202; Peter C. Craigie, Psalms 1-50, 2nd ed., WBC 19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2004), 190.

6

Dahood, Psalms 1-50, 131–35; Fensham, “Ps 21- A Covenant Song?” 198; Manfred Oeming, Das Buch der Psalmen: Psalm 1-41, NSK-AT, 13/1 (Stuttgart: Katholisches Bibelwerk, 2000), 142.

《 詩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und

Page 2

erklärt,

HKAT

(Göttingen:


超越「維穩」的祝禱(二十一篇)

3

2. 故 此 , 按 內 容 而 言 , 經 文 最 少 可 分 為 四 段 : I 對 耶 和 華 為 王 的 祈 禱 : 耶 和 華 給 予 王 的 福 分 ( 1~ 6 節 ) II 耶 和 華 賜 福 的 原 因 : 王 信 靠 耶 和 華 ( 7 節 ) III 對 王 預 告 他 的 勝 利 ( 8~ 12 節 ) IV 對 耶 和 華 期 許 歌 唱 頌 讚 其 能 力 ( 13 節 ) 3. 但 若 從 詩 歌 的 重 複 用 字 與 內 容 分 配 來 說 , 第 二 十 一 篇 的 結 構 又 可 以 理 7

解 為 倒 影 結 構。 第 1 和 13 節 都 是 向 耶 和 華 提 及 他 的 能 力 ( ‫ =בעזך‬藉 你 的 能 力 )。第 2 至 6 節 可 以 分 成 兩 個 小 段 落,每 一 段 都 是 以「 因 為 」 8

作 結 束 的( 3、6 節 )。 而 第 11 至 12 節 各 以「 因 為 」一 字 作 始。另 外 , 這 首 詩 有 三 個 不 字 ( ‫ )בל‬, 分 別 在 第 2、 7 及 11 節 。 至 於 「 面 」 9

( ‫ )פנה‬這 個 字 , 也 在 第 6、 10 及 12 節 共 出 現 了 三 次 。 最 後 一 個 值 得 留 意 的 重 複 字 眼 ‫ש ית‬,《 和 合 本 》按 文 理 分 別 翻 為 戴( 3 節 )、使( 6、 9、 13 節 ) 。 此 外,第 2 至 3 節 描 述 了 王 的 心 願 被 耶 和 華 一 一 實 現,因 為 耶 和 華 為 他 預 備 了 美 福 。 美 即 「 好 」 ( ‫ )טוב‬, 相 對 於 第 11 節 王 的 敵 人 加 害 於 他 ( 11 節 ) —— 害 則 是 「 壞 」 ( ‫ 。 )רעה‬同 樣 地 , 在 內 容 上 , 這 兩 小 段 經 文 也是相反的:王的心願神不拒絕,但王敵的計謀則不能成功。第 4 至 5 節 提 及 王 的 日 子 及 福 分 直 到 永 遠 ( 4、 6 節 ) , 但 在 第 8 至 10 節 , 王 的 敵 人

7

昆 滕 斯( Werner Quintens)雖 然 沒 有 明 言 這 首 詩 包 含 了 一 個 倒 影 結 構 , 但 他 描 述 本 詩 的 結 構 時 , 也 與 倒 影 結 構 無 異 , 就 是 (1) 引 言 ( 1 節 ) ; (2) 祝 福 主 體 ( 2~ 6 節 ) ; (3) 轉 折( 7 節 );(4) 咒 詛 主 體( 8~ 12 節 );(5) 結 束( 13 節 )。 高 定 基( John Goldingay) 也 提 出 按 倒 影 結 構 , 這 首 詩 可 劃 分 如 下 : A 1 節 ; B 2~ 7 節 ; B’ 8~ 12 節 ; A’ 13 節 。 Quintens, “La vie du roi dans le Psaume 21,” 535;John Goldingay, Psalms Volume 1: Psalms 1-41, BCOT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06), 311。

8

在 希 伯 來 文 中 , 第 3、 6 節 都 是 以 因 果 連 接 詞 ‫ כי‬作 為 句 首 。 阿 斯 特 爾 ( Shawn Aster) 認 為 1~ 6 節 應 分 為 兩 大 段 落 : 1~ 4、 5~ 6 節 , 而 5~ 6 節 是 全 段 的 結 論 , 總 括 了 首 四 節 君 王 領 受 的 各 種 福 分 。 參 Shawn Zelig Aster, “On the Place of Psalm 21 in Israelite Royal Ideology,” in Mishneh Todah: Studies in Deuteronomy and Its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Honor of Jeffrey H. Tigay, ed. Nili Sacher Fox, David A. Glatt-Gilad, and Michael J. Williams (Winona Lake, IN: Eisenbrauns, 2009), 309–11。

9

本節的翻譯,參考經文解釋部分。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3


4

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要被滅絕,甚至被絕後。兩小段均有提及「面」,只是帶來截然不同的後 果:

10

王在神的「面」那處得到喜樂(6 節),敵人在王的「面」那處如

被火燒(9 節)。 綜合以上觀察,我認為第二十一篇可以編排如下: (A) 對 耶 和 華 申 明 祂 的 能 力 叫 王 歡 喜 ( 1 節 ) (B) 對 耶 和 華 數 算 祂 滿 足 王 的 心 願 , 使 他 戴 上 金 冠 ( 2~ 3 節 ) (C) 對 耶 和 華 數 算 祂 賜 王 長 壽 、 威 榮 , 是 永 遠 福 分 ( 4~ 6 節 ) (X) 王 對 耶 和 華 的 信 靠 ( 7 節 ) (C’) 對 王 預 告 他 的 仇 敵 將 被 滅 絕 , 仇 敵 的 後 嗣 同 被 殲 滅 ( 8~ 10 節 ) (B’) 對 王 預 告 他 仇 敵 的 計 謀 將 失 敗 , 使 他 們 轉 背 ( 11~ 12 節 ) (A’) 對 耶 和 華 呼 籲 祂 的 能 力 叫 「 我 們 」 歌 頌 ( 13 節 ) 按照上述編排,下文將循以下大綱討論: A 起首:對耶和華申明祂的能力叫王歡喜(1 節) B 王 得 耶 和 華 的 喜 悅 ( 2~ 6 節 ) B1 耶 和 華 滿 足 王 的 心 願 ( 2~ 3 節 ) B2 耶 和 華 賜 王 好 處 ( 4~ 6 節 ) C 王得喜樂的原因:王對耶和華的信靠(7 節) D 王 對 付 仇 敵 ( 8~ 12 節 ) D1 王 仇 敵 的 失 敗 ( 8~ 10 節 ) D2 王 仇 敵 的 計 劃 覆 沒 ( 11~ 12 節 ) E 對 耶 和 華 呼 籲 祂 的 能 力 叫 「 我 們 」 歌 頌 ( 13 節 )

10

Nancy L. DeClaissé-Walford, Rolf A. Jacobson, and Beth LaNeel Tanner, The Book of Psalms, NICOT (Grand Rapids, MI/Cambridge: William B. Eerdmans, 2014), 222.

《 詩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4


超越「維穩」的祝禱(二十一篇)

經文解釋和難解經文

5

標題 大衛的詩,交予伶長。 在原文,標題的內容應與《和合本》的翻譯次序倒轉:「交予領班, 大衛的詩」。

11

前句乃是有關詩歌演奏的指示,後句則是與詩歌的源起和

文 類 有 關 。 「 領 班 」 ( ‫ 《 ;מנצח‬和 》 : 伶 長 ) 一 字 , 在 其 他 經 文 是 指 興 建 聖殿工程的「監督」人員

12

或是聖所事務的「管理者」,

13

而在歷代志上

十 五 章 21 節 則 是 指 禮 祭 中 的 音 樂 領 班 , 相 信 在 詩 篇 的 標 題 中 , 這 個 字 也 有 類 似 的 「 音 樂 領 班 」 的 意 思 。 華 爾 基 ( Bruce Waltke) 在 一 篇 專 文 曾 提 出,

14

詩篇標題中前半有關演奏的指示本應屬於前一首詩的跋

( postscript),就 好 像 哈 巴 谷 書 第 三 章 的 詩 歌 一 樣,有 關 演 奏 的 指 示 是 放 在 詩 歌 的 結 尾( 哈 三 19)。這 些 演 奏 的 指 示 只 是 在 詩 篇 流 傳 過 程 中,誤 植 至下一首詩的起首。按華爾基的推論,真正屬於一首詩歌的標題 ( superscript) 的 內 容 , 應 只 與 詩 歌 寫 作 或 文 類 有 關 的 資 料 , 如 本 詩 中 大

衛 的 詩 的 部 分。他 的 意 見 雖 然 沒 有 得 到 很 多 學 者 的 跟 從,但 有 其 值 得 參 考 之處。

A

起首:對耶和華申明祂的能力叫王歡喜(1 節) 1 耶和華啊,王必因你的能力歡喜; 因你的救恩,他的快樂何其大! 詩 歌 以 耶 和 華 開 始 。 若 將 本 節 與 詩 歌 的 軸 心 ( 7 節 ) 和 結 尾 ( 13 節 )

合併來看,三節各出現一次耶和華這稱呼。

15

這三節經文大概表達了這首

詩歌的梗概。

11

有 關 「 大 衛 的 詩 」 ( ‫ )לדוד‬中 的 介 詞 ‫ ל‬的 意 思 , 可 參 鄺 炳 釗 : 《 詩 篇 ( 一 ~ 二 十 篇 ) : 稱 頌 顧 念 人 的 神 》 , 合 訂 版 ( 香 港 : 明 道 社 , 2009) , 頁 12–13。

12

代 下 二 2、 18; 拉 三 8、 9。

13

代 上 二 十 三 4。

14

Bruce K. Waltke, “Superscripts, Postscripts, or Both,” JBL 110 (1991): 583–96.

15

另一次在 9 節。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5


6

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1. 詩 歌 的 起 首 以 王 的 喜 樂 為 關 鍵。第 1a 節 提 到 王 會 歡 喜,第 1b 節 則 加 強了喜悅的程度:「他何等欣喜若狂」。

16

第 6 節再次重拾這個「喜

樂」的主題。 2. 然 而,王 的 喜 樂 之 源 是 耶 和 華 的 能 力 與 救 恩。能 力( ‫)עז‬若 與 杖( ‫)מטה‬ 用在一起,往往代表政治權柄。

17

但在這一節禱文,明顯與以色列的

政治有關,詩歌卻沒有將王的喜樂與他的政權掛勾,能叫他喜樂的是 耶 和 華 的 能 力 。在 哈 拿 的 詩 歌 裡( 撒 上 二 10),王 的 能 力 是 來 自 耶 和 華,亦是憑藉耶和華來高舉受膏者的角。

18

又提到人都不能靠力量

得 勝 ( 撒 上 二 9c), 力 量 ( ‫)כח‬更 貼 近「 力 氣 」的 意 思。人 的 力 氣 是 靠 不 住 的 , 地 極 的 人 都 被 耶 和 華 審 判 ( 撒 上 二 10) 。 地 包 括 地 上 各 類權力體系,政治權勢亦不例外,這些都一一服膺在這位王中之王的 治理之下。故此,詩篇二十一篇 1 節並非標榜王的能力,因為他是有 限的,能使他享受真正喜樂的是耶和華的能力。 3. 救 恩( ‫)ישועה‬,固 然 是 在 危 難 中 得 到 救 拔 的 意 思。但 在 一 個 軍 事 場 景 , 解 作 「 勝 利 」 會 更 適 合 ( 如 撒 上 十 四 45) 。

19

這 首 詩 的 下 半 部 ( 8~

12 節 )記 述 了 王 如 何 制 服 仇 敵,故 此, 救 恩 一 詞 理 解 為「 勝 利 」會 更 適 合。然 而,令 君 王「 欣 喜 若 狂 」的,不 是 他 自 己 而 是 耶 和 華 的 勝 利 。 雖 然 古 代 君 王 愛 好 炫 耀 軍 功 戰 績( 王 下 十 九 31~ 35),

20

但叫詩人洋

洋自得的是耶和華的勝利。 4. 若 將 本 節 參 照 第 7 節 , 詩 人 並 沒 有 吹 捧 王 任 何 以 君 王 身 分 所 立 的 功 績,王對耶和華與至高者的慈愛的信靠,是他得到耶和華幫助的原 因。同樣,本詩的結尾(亦是耶和華這稱謂最後一次出現之處),詩 人也聲稱只要耶和華顯明祂的能力,他們便能作樂高歌。全詩關注的 16

《馮》:「他的狂喜」。

17

耶 四 十 八 17( 結 實 的 杖 ) ; 結 十 九 11、 12、 14( 堅 固 的 枝 幹 ) ; 詩 一 一 ○ 2。

18

Robin Wakely, “ ‫עזז‬,” in NIDOTTE, ed. Willem A. VanGemere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7).

19

《 思 》 : 「 〔 約 拿 單 〕 在 以 色 列 中 得 了 這 樣 偉 大 的 勝 利 ( ‫ )ישועה‬, 豈 該 死 嗎 ﹖ 」 也 可 參 BDB, “ ‫ ְי שׁוּ ָﬠ ה‬,” 4。

20

有 關 古 近 東 君 王 吹 噓 個 人 戰 績 的 例 子 , 可 參 印 刻 在 泥 柱 上 的《 西 拿 基 立 年 錄 》, 全 文 見 於 Daniel David Luckenbill, The Annals of Sennacherib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4), https://oi.uchicago.edu/sites/oi.uchicago.edu/files/uploads/ shared/docs/oip2.pdf; 2016 年 7 月 22 日 讀 取 。

《 詩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6


超越「維穩」的祝禱(二十一篇)

7

不是一位有大能的王,而是一位有大能的神。換言之,全詩依循一個 重要的神學思路:人間的君王服膺於天上的君王。

B B1

21

王得耶和華的喜悅(2~6 節) 耶和華滿足王的心願(2~3 節) 2 他心裡所願的,你已經賜給他; 他嘴唇所求的,你未嘗不應允。(細拉) 3 你以美福迎接他, 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頭上。 這個段落以神滿足王心裡的欲求為主題。不像第 4 節,本節沒有具體

說明王欲求的內容,可能是國難當前君王祈禳救援,也可能是新王登基當 日求恩的心願,

22

經文一概沒有表明。經文反而藉著王的心願得垂聽,似

乎強調王乃耶和華所選立,無論是他的治理能力,還是君王地位,都是祂 所賦予的。 1. 在 希 伯 來 文 中,這 兩 節 有 四 個 主 要 動 詞: 賜 ( ‫ 「、)נתן‬拒 絕 」( ‫;מנע‬ 《 和 》: 不 應 允 )、 迎 接 ( ‫)קדם‬和 戴 ( ‫ 。)שית‬前 兩 個 動 詞 是 完 成 式 形態,應指行動已經完結;後兩個動詞是未完成形態,因為第 3 節是 一 個 原 因 從 屬 句 ( causal subordinate clause) , 故 這 個 未 完 成 形 態 可以理解為已經過去的動作。

23

值得留意的是,這兩節的四個動詞都

是以耶和華為主詞。《和合本》的所願與所求,在原文中都是名詞。 故此,成就詩人心願的是神自己主動的工作。 2. 「 心 裡 的 欲 求 」( ‫ )תאות לב‬只 在 這 首 詩 出 現 ,「 欲 求 」 其 實 是 中 性 的 字 眼,屬 於 誰 的 欲 求 往 往 決 定 欲 求 的 好 壞。義 人 的 欲 求,神 會 賜 予( 箴 十 24) ; 困 苦 人 的 欲 求 , 神 也 會 垂 聽 ( 詩 十 17) ; 惡 人 的 欲 求 卻 會 滅 亡 ( 詩 一 一 二 10) ; 懶 惰 的 人 的 欲 求 甚 至 會 戕 害 自 己 ( 箴 二 十 一 25), 這 裡 主 要 提 到 的 仍 是 神 賜 予 的 主 動 權 , 欲 求 得 蒙 應 允 的 , 其 實 21

James L. Mays, Psalms, IBC (Louisville, KY: John Knox Press, 1994), 103.

22

Craigie, Psalms 1-50, 190; DeClaissé-Walford, Jacobson, and Tanner, The Book of Psalms, 224.

23

JM 2 §113ga.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7


8

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也是得到神歡心的人。 3. 第 3a 節 提 及 神 以 美 福 迎 接 這 位 君 王 。 福 ( ‫)ברכות‬這 個 抽 象 名 詞 在 這 兒是複數,表示林林總總實則的福分。

24

按創世記第一章的用法,神

賜福是要賦予該被造物能力,實現其受委派的功能。

25

耶和華以美福

迎接君王,似乎可看為賦予君王能力,履行君王的職責。一般來說, 美 事 /「 好 處 」( ‫)טוב‬會 被 視 為 定 語 式 屬 格( attributive genitive), 即是「美好福分」。

26

華爾基建議「美事」在文法上可以是果效屬格

( genitive of effect),故 此 美 福 可 以 翻 譯 成「 帶 出 好 結 果 的 福 分 」, 換言之,神給了王能力完成君王身分的職能,且有美好的結果。

27

4. 第 3b 節 描 述 耶 和 華 為 王 戴 上 金 冠 。 冠 冕 ( ‫ )עטרה‬一 般 可 以 借 喻 為 榮 耀 的 徽 號 ( 伯 十 九 9; 箴 十 四 24, 十 六 31; 哀 五 16) 。

28

但若是用

在王室處境,戴上王冠便是確立被冠者的王權,擁有統治主權。大衛 攻 下 了 亞 捫 人 的 拉 巴 後,就 戴 了 亞 捫 人 之 王 所 戴 的 金 冠 冕 以 宣 示 主 權 ( 撒 下 十 二 29~ 30) 。

29

第二十一篇這位君王的主權是耶和華確立

的 , 因 為 是 祂 親 自 為 他 加 冕 。 這 兒 強 調 冠 冕 是 以 精 金 ( ‫ )פז‬製 成 , 而 非一般的黃金,除了表示貴重外,更包含「不朽」的意思,意味著王 權永不旁落。

30

5. 這 兩 節 看 到 神 實 現 了 王 的 心 願 , 折 射 出 神 對 王 的 恩 寵 , 容 讓 他 具 備 治 理 的 能 力,以 及 確 立 他 作 王 的 地 位。這 與 第 11 至 12 節,王 敵 人 的 遭 遇截然不同。

24

IBHS §7.4.2a.

25

Michael L. Brown, “ ‫ברך‬,” in NIDOTTE, ed. Willem A. VanGemere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7); Bruce K. Waltke, The Book of Proverbs Chapters 1-15, NICOT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2004), 457.

26

IBHS §9.5.3a.

27

Bruce K. Waltke, The Book of Proverbs Chapters 15-31, NICOT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2005), 457.

28

David J.A. Clines, Job 21-37, WBC 18A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2006), 1035.

29

撒 下 十 二 30 有 文 本 爭 議 , 就 是 那 冠 冕 應 屬 亞 捫 人 的 王 ( 見 《 和 》 ) , 還 是 他 們 的 神 明 米 勒 公 ( 見 《 和 修 》 ) 。 有 關 文 本 問 題 可 參 Robert P. Gordon, 1 & 2 Samuel: A Commentary (Exeter: The Paternoster Press, 1986), 260–61; David G. Firth, 1&2 Samuel, AOTC 8 (Nottingham/Downers Grove, IL: Apollos/IVP, 2009), 425。

30

Quintens, “La vie du roi dans le Psaume 21,” 539.

《 詩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8


超越「維穩」的祝禱(二十一篇)

B2

9

耶和華賜王好處(4~6 節) 4 他向你求壽,你便賜給他, 就是日子長久,直到永遠。 5 他因你的救恩大有榮耀; 你又將尊榮威嚴加在他身上。 6 你使他有洪福,直到永遠, 又使他在你面前歡喜快樂。 本段看似延續前段王如何得到耶和華的歡心,若上一段是有關達成王

的欲望,這一段便是有關王非凡的側影。以下幾點值得留意: 1. 這 裡 提 及 神 給 予 王 的 福 分 , 在 聖 經 其 他 地 方 主 要 是 與 神 有 直 接 關 係 。 第 4 節 的 直 到 永 遠 ( ‫ )עולם ועד‬一 詞 在 希 伯 來 聖 經 出 現 了 十 二 次 , 四 次 涉 及 神 的 永 恆 性( 出 十 五 18;詩 十 16,四 十 五 6,

31

四 十 八 14),

五 次 提 到 人 要 永 久 信 靠 、 讚 美 或 行 在 主 名 中 ( 詩 五 十 二 9, 一 四 五 1 ~ 2、 21; 彌 四 5), 另 外 亦 有 關 神 使 地 長 久( 詩 一 ○ 四 5), 又 或 那 以 公 義 教 導 撥 亂 反 正 的 人 將 會 如 星 般 長 久 ( 但 十 二 3) , 而 星 應 暗 指 天上的神的使者。

32

由此觀之,直到永遠幾近是與神有關的專用詞,

而 在 二 十 一 篇 4 節 卻 用 來 形 容 王。第 5 節 的 大 有 榮 耀 ( ‫)גדול כבודו‬可 翻譯為「他的榮耀是偉大的」,而以「偉大」來形容「榮耀」,另一 次只出現在一三八篇 5 節:他們要歌頌耶和華的作為,因耶和華大

有 榮 耀( ‫。)כי גדול כבוד יהוה‬二 十 一 篇 4b 節 則 提 到 神 將 尊 榮 威 嚴( ‫הוד‬ ‫)והדר‬加 在 王 身 上。在 原 文,尊 榮 威 嚴 可 說 是 專 門 用 來 形 容 神 的,33 反 34

映 祂 的 王 威。 由 此 可 見,透 過 本 段,詩 人 口 中 的 君 王 堪 足 與 神 媲 美 ,

31

有關該節的翻譯問題,參本書相關討論。

32

John Goldingay, Daniel, WBC 30 (Dallas, TX: Word Books, 1989), 308–9.

33

詩 九 十 六 6= 代 上 十 六 27; 詩 一 ○ 四 1, 一 一 一 3, 一 四 五 5。 除 本 詩 外 , 四 十 五 3 是 另一處將這兩項特性加諸地上君王的經文。

34

G. Warmuth, “ ‫ הָ דָ ר‬hādhār,” in TDOT, ed. G. Johannes Botterweck and Helmer Ringgren, trans. John T. Willis and Geoffrey W. Bromiley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1978); G. Warmuth, “ ‫ הוֹד‬hôdh,” in TDOT, ed. G. Johannes Botterweck and Helmer Ringgren, trans. John T. Willis and Geoffrey W. Bromiley (Grand Rapids, MI/Cambridge: William B. Eerdmans, 1978).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9


10

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擁 有 如 神 般 的 特 質,超 凡 的 威 儀,好 讓 他 可 以 剿 滅 仇 敵,剷 除 惡 人。

35

2. 但 這 並 不 牽 涉 以 色 列 的 君 王 享 有 神 性 的 身 分 。 以 色 列 視 君 王 為 神 明 的 兒子(撒下七章;詩二篇),與古近東的君王觀念相若。但這並不代 表君王被神化。反之,這些神性的「屬性」均非天賦,而是蒙受上主 賞 賜 的( 賜 給 他 、 加 在 他 身 上 、「 定 他 為 祝 福 」)。神 提 升 這 位 君 王 , 是要委任他代替自己在地上執掌政權。 3. 這 三 節 強 調 了 這 位 君 王 能 被 提 升 , 沒 靠 他 半 點 能 力 。 壽 數 不 由 人 定 , 36

(《 和 》: 他 只 能 向 神 求。 他 享 受 與 神 同 尊 同 榮,也 是 靠 著 神 的「 勝 利 」

救 恩 )。 他 所 享 受 的 歡 樂 , 也 是 從 神 而 來 , 亦 是 在 神 面 前 得 到 的 。 這 位 君 王 定 出 了 一 個 楷 模,無 論 一 個 人 的 地 位 如 何 超 然,成 就 如 何 炫 目, 但沒有任何一項是來自他自身的,他惟有倚靠「求告」,而這亦是任 何人與天上君王建立關係的基本步。

37

4. 你 使 他 有 洪 福 翻 譯 自 希 伯 來 文 動 詞 ‫שית‬, 加 上 兩 個 賓 語 「 他 」 及 「 祝 福 」。

38

在 這 個 組 合 中,動 詞 ‫ שית‬可 解 作「 構 成、叫 … … 成 為 」。

39

是 說,耶 和 華 叫 這 位 君 王 成 為「 祝 福 」。當 一 個 人 成 為「 祝 福 」 ( ‫)ברכה‬, 可以理解為他將被喻為「祝福」的代號,為深蒙福澤的模範,別人紛 紛仿效,以期得到同等福氣(創十二 2;箴十 7;賽十九 24~ 25)。

40

35

阿斯特爾認為詩中對君王的想法,反映在王國時代,猶大國身處列強當中,受盡亞述 的 威 脅 。 透 過「 神 級 化 」其 君 王 , 顯 出 大 衛 王 朝 的 鞏 固 。 然 而 , 我 認 為 這 首 詩 可 以 適 用 於 任 何 時 代 和 處 境 , 不 用 作 出 持 定 規 限 。 Aster, “On the Place of Psalm 21 in Israelite Royal Ideology,” 315–20。

36

壽 在 原 文 是 解「 生 命 」( ‫)חיים‬, 在 古 近 東 , 為 君 王 求「 生 命 」十 分 普 遍 。 其 實 君 王 的 壽 命 與 國 祚 長 短 是 不 可 分 割 的 。 4b 節 的 日 子 長 久,直 到 永 遠 並 不 是 指 長 生 不 死( 這 建 議 來 自 Dahood, Psalms 1-50, 132),事 實 上,長 治 久 安 是 一 個 理 想 的 政 治 環 境,而 且 , 日 子 長 久 也 是 一 種 符 號,代 表 神 對 君 王 的 拯 救 超 乎 一 般 想 象。參 Quintens, “La vie du roi dans le Psaume 21,” 538–39; DeClaissé-Walford, Jacobson, and Tanner, The Book of Psalms, 224。

37

Mays, Psalms, 104.

38

「 祝 福 」 一 字 是 原 文 ‫ ברכה‬的 複 數 , GKC §124e 認 為 這 個 複 數 的 用 法 是 為 了 增 強 程 度 (plural of intensifying),就如《和》將之翻譯為 洪福 。另參 Goldingay, Psalms Volume 1, 310。但 JM 2 §136f, g 認 為 抽 象 名 詞 以 複 數 出 現 , 並 沒 有 增 強 的 意 思 , 只 是 因 為 這 種 抽 象特質是由不同實際例子綜合得出,所以並不建議將這些抽象複數名詞理解為增強。

39

BDB, “ ‫שׁית‬,” 3.

40

Keith N. Grüneberg, Abraham, Blessing and the Nations: A Philological and Exegetical Study of Genesis 12:3 in Its Narrative Context, BZAW 332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2003), 117–21.

《 詩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0


超越「維穩」的祝禱(二十一篇)

11

同節的直到永遠,應指王將成為永垂不朽的祝福代號。 5. 王 從 神 那 裡 獲 得 的 享 受 , 累 積 至 第 6b 節 可 說 是 一 個 高 峰 : 「 你 以 歡 樂 使 他 在 你 面 前 歡 慶 」。 亦 回 應 了 詩 歌 第 1 節 的 宣 告 , 就 是 君 王 要 因 神的能力與勝利歡騰。

C

王得喜樂的原因:王對耶和華的信靠(7 節) 7 王倚靠耶和華, 因至高者的慈愛必不搖動。 按以上結構分析,這節經文是全詩上下半部的分水嶺,也包含了全詩

只出現三次的稱謂耶和華。本節將王與他的仇敵不同下場的原因簡單直接 地 點 出 : 就 是 王 信 靠 耶 和 華 。 原 文 中 , 這 節 以 ‫ כי‬為 首 , 在 這 裡 最 適 合 視 為 因果連接詞。所以全句可以翻譯為「因為王信靠耶和華,在至高者的忠愛 中必不搖動。」 1. 全 詩 一 直 沒 有 標 榜 王 有 何 功 績 , 唯 獨 是 這 一 節 將 他 得 福 的 主 因 歸 結 於 一 件 事 : 就 是 他 倚 靠 耶 和 華 。 倚 靠 / 「 信 靠 」 ( ‫ )בטח‬是 一 個 信 仰 選 擇,視甚麼人或物為安穩的來源。

41

這個字在詩篇出現的次數佔整本

舊約聖經出現次數的百分之三十,

42

為眾書卷之首。所謂「信靠」, 43

在詩篇代表獨一敬拜耶和華與踐行祂全善的道。 「信靠」不限於君 王 的 專 利,而 是 所 有 神 的 百 姓 皆 應 秉 持 的 共 同 願 望( 一 一 五 9~ 11)。 2. 本 節 亦 描 述 王 因 至 高 者 的 慈 愛( 或「 在 至 高 者 的 忠 愛 中 」)而 不 跌 倒 。

至 高 者 的 慈 愛 ( ‫ )חסד עליון‬是 僅 有 的 一 次 組 合 ; 這 兩 個 字 分 別 在 舊 約 出現,都以詩篇為最多。

44

慈愛的基礎是委身的關係,不是純感受或

情緒,它必然帶出向關係另一方忠誠行好的行動。

45

而在聖經,這往

41

Jerome F D. Creach, Yahweh as Refuge and the Editing of the Hebrew Psalter, JSOTSup 217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6), 32.

42

共 出 現 161 次 , 詩 篇 佔 四 十 八 次 。

43

John W. Olley, “‘Trust in the Lord’: Hezekiah, Kings and Isaiah,” TynBul 50 (1999): 59–77 (esp. 69–71).

44

至 高 者 ( ‫ )עליון‬在 舊 約 共 出 現 五 十 三 次 , 二 十 二 次 在 詩 篇 。 慈 愛 出 現 得 更 多 , 共 255 次 , 超 過 一 半 ( 130 次 ) 在 詩 篇 。

45

Katherine D. Sakenfeld, Faithfulness in Action: Loyalty in Biblical Perspective, Overtures to Biblical Theology (Philadelphia, PA: Fortress Press, 1985), esp. 131.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1


12

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往與神人之間的盟約關係分不開。本詩的君王,不難想象是神與大衛 家立約的受惠者(撒下七章)。而君王求而又得,享受有若神明的好 處,按 這 首 詩 來 說,全 是 因 為 神 對 大 衛 的 約 的 忠 誠。至 高 者 這 個 稱 謂, 在 舊 約 用 在 耶 和 華 身 上 時 , 往 往 表 示 祂 的 超 然 地 位 ( 申 三 十 二 8; 賽 46

十四 13~14)。 這個名號原初可能屬於迦南地一位獨立神祇,又可能 是 迦 南 諸 神 之 首 El 的 別 號( 如 創 十 四 18~ 20, 22;詩 七 十 八 35)。

47

二十一篇 7 節獨立使用,一方面既突出為何祂值得君王「信靠」,另 一方面解釋了為何將地上統治者的威榮隱藏在這位至高者之下。

D D1

王對付仇敵(8~12 節) 王仇敵的失敗(8~10 節) 8 你的手要搜出你的一切仇敵; 你的右手要搜出那些恨你的人。 9 你發怒的時候,要使他們如在炎熱的火爐中。 耶和華要在他的震怒中吞滅他們; 那火要把他們燒盡了。 10 你 必 從 世 上 滅 絕 他 們 的 子 孫 , 從人間滅絕他們的後裔。 由第 8 節起,詩人說話的對象從耶和華轉向王。正如前述,這小段與

第 4 至 6 節 有 不 少 對 比,凸 顯 王 從 神 得 到 的 祝 福 以 及 王 的 敵 人 在 王 的 手 下 所落得的下場。 1. 王 的 仇 敵 的 下 場 與 王 得 的 好 處 有 幾 點 鮮 明 的 對 比 : 1.1 仇 敵 的 下 場 是 被 吞 滅、燒 盡,甚 至 他 們 的 子 孫(「 他 們 的 果 」)、

後 裔 (「 他 們 的 種 子 」) 48 也 於 世 上 被 滅 絕 ,但 王 從 神 得 到 的 是 壽命、直到永遠的長久日子(4 節)。 46

C.L. Seow, “God, Names Of,” in NIDB, ed. Katherine D. Sakenfeld (Nashville, TN: Abingdon, 2009).

47 John Day, Yahweh and the Gods and Goddesses of Canaan, JSOTSup 265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2000), 20–21. 48

從「果實」到「種子」,敵人所有已存在的後代及續後的潛能都被一舉殲滅。

《 詩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2


超越「維穩」的祝禱(二十一篇)

13

1.2 仇 敵 所 體 驗 的 是 火 與 怒 氣 ,相 比 之 下,君 王 經 歷 神 使 他 愉 悅 歡 騰 ( 6 節 )。同 理,王「 因 」神 的 勝 利 而 得 榮( 5 節 ),經 歷 神「 以 」 歡 樂 使 他 歡 慶( 6 節 ),「 因 」及「 以 」都 是 譯 自 希 伯 來 文 介 詞 ‫。ב‬ 但仇敵呢?他們會「在」(譯 自 同 樣 的 介 詞 ‫)ב‬神 的 震怒 中 被 除 掉 。 1.3 王 要 使 ( ‫)שית‬眾 敵 人 如 同 炎 熱 的 火 爐 ,但 神 卻 使 /「 叫 王 成 為 」 ( ‫)שית‬具 持 續 參 考 價 值 的 祝 福( 6 節 )。值 得 留 意 的 是,將 人「 改 變」的角色、決定其遭遇的權責,從神轉到王身上。 1.4 兩 小 段 均 出 現「 面 」這 個 字 。 第 6 節 , 王 在 神 的 面 前 , 神 令 他 歡 愉 ; 但 第 9a 節 , 仇 敵 在 王 面 前 卻 等 待 遭 災 。

49

2. 另 外 , 王 與 神 在 這 小 段 亦 是 等 量 齊 觀 : 王 要 殲 滅 的 敵 人 , 亦 是 神 要 殲 滅的人。第 9 節王與耶和華好像共同合作,王令他們好像預備迎接審 判的火爐,

50

等候耶和華的火作出最後刑罰。

3. 第 8 節 描 述 王 的 手 與 右 手 均 要 搜 出 他 所 有 仇 敵。手 … … 搜 出 的 原 文 是

‫ תמצא ל‬... ‫יד‬,即 是「 手 … … 將 會 找 到 」之 意。 51 而 有 學 者 亦 認 為 ‫ מצא‬一 字 與 烏 加 列 文 的 mṣy 同 義,除 了 常 見 的「 找 到 」外,亦 可 作「 觸 及 、 捉拿」之意,

52

故此建議這處不單是指王要搜出,更是能「抓捕」他

的仇敵。 4. 炎 熱 的 火 爐 原 文 是「 火 的 火 爐 」( ‫)תנור אש‬,若 以 物 料 屬 格( genitive of material)

53

來看,可以翻譯為「著火的火爐」。「火爐」是用來

烤餅的烹調用具,當爐的內壁被爐下的柴火燒旺後,便可將擀好發起 的麵團烤熟。

54

舊約聖經中,「火爐」往往被借喻為神的審判(賽三

十 一 9; 瑪 四 1〔 三 19〕 ) 。 在 本 節 , 一 個 高 溫 的 「 著 火 的 火 爐 」 ,

49

關 於 9a 節 的 翻 譯 , 看 以 下 解 釋 部 分 。

50

詳見以下註釋。

51

以 賽 十 10 的 寫 法 最 相 近 : 「 既 然 我 的 手 已 伸 到 了 這 些 有 偶 像 的 國 」 ( 《 和 修 》 ) 。

52

Dahood, Psalms 1-50, 133; Samuel Iwry, “ ‫ והנמצא‬- A Striking Variant Reading in 1QIsa,” Text 5 (1966): 34–43; Anthony R. Ceresko, “The Function of Antanaclasis (mṣ’ ‘to Find’ // mṣ’ ‘to Reach, Overtake, Grasp’) in Hebrew Poetry, Especially in the Book of Qoheleth,” CBQ 44 (1982): 551–69.

53

IBHS §9.5.3d.

54

Philip J. King and Lawrence E. Stager, Life in Biblical Israel, Library of Ancient Israel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1), 67.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3


14

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顯出了這班仇敵要遭到嚴厲的審判。王要使他們有如

55

一座著火的火

爐,並非意味他們要成為審判的工具,而是他們所盛滿的只會是一團 審判的烈火,正如本節結尾所言:那火要把他們燒盡了。

 難解經文  第 9a 節 的 文 本 與 文 法 問 題 第 9a 節 的 結 尾 蘊 藏 了 一 些 文 本 與 文 法 問 題,直 接 影 響 了 如 何 解 讀 本 詩 下 半 部 分 的「 你 」是 指 何 人。若 按 文 士 的 句 讀 標 號,本 節 應 直 譯 為「 你 使他們如同著火的火爐,在你面的時間,耶和華;在他的怒氣中他吞掉 他們。」 1 第一個問題是「你面」的代名詞是指何人。 1.1 承 接 上 一 節 , 第 一 個 「 你 」 應 指 王 , 但 第 二 個 「 你 」 則 是 以 呼 格寫成的「耶和華」。而下句的「他」則不知所指了,可能要 重返第 7 節,以「王」為這代名詞所指涉的了。最不理想的處 理 方 法 是 乾 脆 將「 耶 和 華 」刪 去,再 將 緊 隨 的「 他 」轉 為「 你 」, 最後連「在」這個介詞也抽掉。

56

類似的刪改工程的確能令文

本較通順,然而卻要解答一個必然的問題:若改動後恢復了經 文的原貌,那麼能否找出導致錯誤出現,言之成理的原因與過 程呢? 1.2 另 外,有 學 者 認 為 第 8 至 12 節 是 延 續 第 1 至 6 節 向 神 的 禱 告, 求神為王肅清惡敵,彰顯神的王權,審判邪惡。

57

這個解釋迴

避 了 詩 歌 從 呼 籲 耶 和 華,突 然 轉 向 呼 籲 君 王,但 是 到 了 第 11 節

55

伊 本 以 斯 拉 ( Ibn Ezra) 認 為 介 詞 ‫כ‬可 以 與 介 詞 ‫ ב‬同 義 , 故 本 節 可 譯 為 「 你 放 ( ‫ )שית‬他 們 在 著 火 的 火 爐 中 」。 參 A. J. Rosenberg, The Book of Psalms, vol. 1, Judaica Books of the Hagiographa (New York: Judaica Press, 1991), 74。

56

Hans-Joachim Kraus, Psalms 1-59, trans. Hilton C. Oswald (Minneapolis, MN: Augsburg, 1988), 283–84; Weiser, The Psalms, 210–11.

57

Dahood, Psalms 1-50, 131; A. A. Anderson, The Book of Psalms, vol. 1, NCB (London: Oliphants, 1972), 182 ; Oeming, Das Buch der Psalmen: Psalm 1-41, 142–44; Goldingay, Psalms Volume 1, 315–16。 厄 明 格 ( Manfred Oeming) 亦 提 出 8~ 12 節 可 能 原 是 慶 賀 君 王 瓦 解 敵 對 勢 力 的 詩 歌 , 但 在 王 國 被 滅 後 , 修 訂 為 歌 頌 耶 和 華的王權,再不是君王的勝利。

《 詩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4


超越「維穩」的祝禱(二十一篇)

15

則 有 點 不 自 然: 因 為 他 們 有 意 加 害 於 你( ‫)כי־נטו עליך רעה‬可 直 譯為「因為他們伸出惡針對」。當舊約聖經用「惡針對某人」 ( ‫ )רעה על‬這 個 片 語 , 大 多 數 是 指 神 將 「 惡 」 ( 或 譯 「 禍 」 ) 針對某人,這種用法在先知書尤其普遍。

58

其次就是人設惡計

針對別人,在詩篇這個片語另外兩次出現也是指人與人之間的 惡 意 ( 四 十 一 7〔 8〕 , 一 ○ 九 5) 。

59

惟有一次是人(那處指

尼 尼 微 )針 對 神 的 惡 計( 鴻 一 11)。雖 不 是 完 全 沒 有 其 他 例 子 , 但 人 針 對 神 設 惡 計,這 說 法 似 乎 不 見 於 其 他 詩 篇。最 後,第 12b 節描述「你」要張弓射向仇敵的面,比較切合作戰中的君王。 1.3 不 少 釋 經 者 傾 向 理 解 第 8 至 12 節 以 王 為 對 象 。

60

論者皆以為

這裡指的是王將如何殺敵靖難,但要配合神的力量才可完工。 其中一項比較有力的證據是來自一份根據較優秀的《阿勒坡抄 本 》 ( Aleppo Codex )

61

所謄錄而成的希伯來文聖經抄本

Mikra’ot Gedolot “Haketer”。

62

按該抄本,「耶和華」一字連

於 第 9a 節 最 後 一 句 , 於 是 從 文 法 上 理 解 , 「 耶 和 華 」 便 是 動 詞「吞掉」的主詞,

63

全句可翻譯為:「你使他們如同著火的

火 爐,在 你 面 的 時 間;耶 和 華 在 他 的 怒 氣 中 吞 掉 他 們。」於 是 , 第 8 至 12 節 的 「 你 」 順 理 成 章 應 看 為 「 王 」 了 。 1.4 不 過 , 正 如 本 小 段 第 2 點 所 言 , 這 裡 王 與 神 之 間 的 界 線 比 較 模 糊,似乎想反映王與神和衷合力制裁那些意圖作惡、覬覦神權 的敵人。這可以追溯至舊約聖經對君王的看法:終極王權歸屬 58

例 : 王 上 二 十 二 23( = 代 下 十 八 22); 代 下 三 十 四 24; 尼 十 三 18; 賽 十 三 11; 耶 十 一 17, 十 九 15, 二 十 三 12, 三 十 六 31, 四 十 二 17, 五 十 一 64; 但 九 12; 彌 二 3。

59

其 他 例 子 可 參 箴 三 29 及 耶 四 十 八 2。

60

Craigie, Psalms 1-50, 192–93; Richard J. Clifford, Psalms 1-72 (Nashville, TN: Abingdon, 2002), 120–21; Robert Alter, The Book of Psalms: A 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 (New York: W. W. Norton, 2007), 69; DeClaissé-Walford, Jacobson, and Tanner, The Book of Psalms, 224–25; Walter Brueggemann and W. H. Bellinger Jr., Psalms, NCB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109–10.

61

有 關 《 阿 勒 坡 抄 本 》 的 歷 史 及 簡 介 , 可 參 http://aleppocodex.org( 於 2016 年 8 月 1 日讀取)。

62

Menachem Cohen, ed., Mikra’ot Gedolot “Haketer”: Psalms Part I (Jerusalem: Kater, 2003), 66.

63

這 資 料 見 於 DeClaissé-Walford, Jacobson, and Tanner, The Book of Psalms, 224–25。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5


16

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祂所委派膏立的君王則是祂在地上政治體 系的施政代表。故此,王的敵人也是耶和華的敵人,正如王因 著信靠得享超越常人的福分,所以凡敵擋耶和華的便是與王對 立,而且也會落得跟王截然不同的下場。 2. 另 一 個 問 題 便 是「 在 你 面 的 時 間 」( ‫ 《;לעת פניך‬和 》: 你 發 怒 的 時

候)應作何解。從上下文而言,這句與王施行刑罰有關,又因為下 文 提 及「 他 的 怒 氣 」,而 希 伯 來 文 中「 你 的 面 」( ‫)פניך‬與「 你 的 怒 氣 」 ( ‫ )אפיך‬有 點 相 似 , 故 不 少 解 經 家 會 將 「 你 的 面 」 讀 為 「 你 的 64

怒 氣 」,正 如《 和 合 本 》的 翻 譯。 但 是《 七 十 士 譯 本 》( Septuagint) 保留了「面」這個字,似乎指出其他流傳中的抄本,沒有支持「你 的怒氣」這個說法。

65

我亦傾向保留「你的面」這個意思,跟隨他

人 解 釋 此 字 為「 你 的 同 在 / 你 的 面 前 」,第 9a 節 的 上 半 便 可 翻 譯 為 「 你 使 他 們 如 同 著 火 的 火 爐,當 在 你 面 前 的 時 間 」。因 為 第 8 至 10 節 刻 意 與 第 4 至 6 節 比 較,而 兩 小 段 均 有 本 詩 唯 一 出 現 的「 你 的 面 」 , 只是在第 6 節,王因為耶和華的同在而得到喜樂;相反,王的仇敵 卻因為在王面前而經歷被審判的下場。

66

透過這個相同的字,凸顯

王所享有的好處,及與他為仇的人的敗落。

D2

王仇敵的計劃覆沒(11~12 節) 11 因 為 他 們 有 意 加 害 於 你 ; 他們想出計謀,卻不能作成。 12 你 必 使 他 們 轉 背 逃 跑 , 向他們的臉搭箭在弦。

64

伊 本 以 斯 拉 認 為 文 本 不 用 修 改 也 可 反 映 這 個 意 思 。 他 援 引 哀 四 16 及 撒 上 一 18 為 例 。 在 原 文 , 這 兩 節 皆 有「 面 」( ‫)פנה‬字 , 而 伊 本 以 斯 拉 認 為 這 兩 處 的「 面 」皆 有「 怒 氣 」 之 意 。 可 參 Rosenberg, The Book of Psalms, 1991, 1:74。 Cf. BDB, “ ‫ ֵﬠ ת‬, ” 1b。

65

有 人 提 出「 在 … … 的 時 候 」( ‫)לְ ֵﬠ ת‬是 手 民 之 誤 , 原 初 應 是「 在 … … 對 面 」( ‫ﬠ מַּ ת‬ ֻ ְ‫)ל‬, 於 是 理 解 為 「 你 使 他 們 如 同 著 火 的 火 爐 , 正 正 在 你 面 前 」 。 參 Francis J. Morrow Jr., “Psalm xxi 10: An Example of Haplography,” VT 18 (1968): 558–59。

66

亦 可 見 Nic. H. Ridderbos, Die Psalmen: Stilistische Verfahren und Aufbau. Mit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von Ps 1-41, BZAW 117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72), 184。

《 詩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6


17

超越「維穩」的祝禱(二十一篇)

回 應 第 2 至 3 節,這 小 段 勾 勒 了 王 仇 敵 所 計 劃 的 一 概 不 能 實 現,在 王 的攻擊下土崩瓦解。相反,王心中的欲求卻不會被神拒絕。可以說,這兩 小段都有類似的結構。第 2 至 3 節,先描述王的心願達成(2 節),然後 提 及 原 因 , 就 是 耶 和 華 親 自 以 福 迎 接 他 , 又 親 自 為 他 加 冕( 3 節 )。 第 11 至 12 節 , 則 先 提 到 敵 人 的 計 劃 不 會 實 現 ( 11 節 ) , 然 後 提 及 原 因 ,

67

是 王 要 使 他 們 轉 背 ,要 對 著 他 們 的 面 搭 箭 。對 比 第 3 節,神 將 精 金 的 冠 冕 加 在 王 的 頭 上 , 第 12 節 卻 是 王 將 箭 對 準 仇 敵 的 面 。

E

對耶和華呼籲祂的能力叫「我們」歌頌(13 節) 13 耶 和 華 啊 , 願 你 因 自 己 的 能 力 顯 為 至 高 ! 這樣,我們就唱詩,歌頌你的大能。 這首詩以一個求告作結。若第 1 節的能力是指耶和華過去扶掖君王,

賦 予 他 有 若 神 明 的 地 位 ( 2~ 6 節 ) , 那 麼 這 一 節 的 能 力 , 應 是 指 第 8 至 12 節 預 期 王 能 剿 滅 仇 敵 的 將 來,履 行 他 身 為 一 國 之 君、維 繫 秩 序 的 任 務 。 1. 細 述 了 君 王 的 戰 績 後 , 詩 人 出 其 不 意 又 將 焦 點 放 回 耶 和 華 的 能 力 上 。

能 力 ( ‫ )עז‬與 大 能 ( ‫ )גבור‬分 別 與 作 戰 能 耐 有 關 。 於 是 , 王 的 豐 功 偉 績並非出於他驍勇善戰,而是因為靠賴耶和華的能力。故此,詩人頌 揚的焦點不是王,而是神。 2. 那 麼 , 王 在 整 首 詩 扮 演 甚 麼 角 色 ? 詩 歌 的 結 構 顯 示 , 王 的 致 勝 之 道 全 賴 倚 靠 耶 和 華 ,使 他 因 而 能 夠 痛 擊 仇 敵,施 行 審 判,履 行 作 為 耶 和 華 地上代表的職分。 3. 值 得 留 意 的 是 「 我 們 」 的 出 現 。 這 批 「 詩 人 」 一 直 藏 匿 在 他 們 為 王 的 祈禱以及對王的宣告背後,到最後一節才冒出來,甚至不再提及他們 一直提到的王。王只是他們信靠的楷模,使成為彰顯神能力的媒介。 然則,王的信靠不是獨家的,而神的能力在凡信靠祂的人身上也可以 彰顯。而能夠驅使「我們」信靠,歌頌作樂便是重要的途徑。

67

第 12 節 的 開 首 , 在 原 文 有 因 果 連 接 詞 ‫。כי‬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7


18

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 A

經文重點和實際應用

詩人的重點

1. 落 實 人 間 的 信 仰 實 踐 這首詩歌的焦點是以色列的君王,亦可以說是眾百姓中地位最顯赫的 一位。然而詩歌再三點出君王的顯赫全非來自他個人的魅力和成就,亦非 因他的地位而自然產生。這一切全繫於君王對神的信靠,仰賴祂叫人驚嘆的 能力。然而,作為一位君王,他背負著的是國民的眾多期望,亦因著他的 身分以及要承擔的角色,不得不需要認受性和履行職務的必要配套。他要 藉 神 的 加 冕,顯 示 地 位 名 正 言 順;要 長 壽、榮 耀、尊 榮、威 嚴( 4~ 6 節 ), 來得到國民的信任、他國的尊重,實現他的雄圖偉略。雖然這一切驟耳聽 來與傳統信仰一貫推崇的謙卑務實大相逕庭,但其實這正是背負特殊地位 的君王所需用的一切東西。按詩人的描述,神不單沒有拒絕君王所求,甚 至 將最上級的祝福賜給他。他的冠冕是精金所造,威榮直逼耶和華,目的就是 讓他能安內攘外。原來真正的信靠不單承認自己卑微,一無可恃,也不是 一味抬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澹泊情懷。按著自己所得到位分,毫 不靦腆將自己的需要一一陳告,也是真正的信靠。深相那位有豐富慈愛的 神,必 會 藉 著 他 那 無 可 測 度 的 能 力 厚 厚 賜 予,好 讓 求 告 祂 的 人 都 得 到 滿 足。

2. 誰 是 值 得 羨 慕 的 領 袖 詩歌沒有掩飾君王的名利雙收、豐功偉績,但沒有把這些定為這位領 袖 堪 值 欽 羨 的 原 因。第 2 至 6 節 兩 個 小 段 落,詩 人 兩 番 強 調 你 …… 賜 給 他 ( 2、4 節 ),即 是 君 王 所 有 的 都 是 神 所 賜 的。另 一 方 面,全 詩 出 現 最 多 的 動 詞 為 戴 ( 3 節 ) 、 使 ( 6、 9、 13 節 ) , 在 原 文 這 四 個 字 都 是 ‫שית‬, 而 在 第 9 及 13 節 都 以 王 為 主 詞 , 指 出 王 能 擊 敗 一 眾 仇 敵 , 叫 他 們 徹 底 失 敗 , 臨陣退縮。彷彿為了褒揚這位領袖的過人之處,穩固他的地位。然而,第 3 及 6 節,使 用 戴 / 使 二 字,正 正 淡 化 了 君 王 的 個 人 成 就,因 為 王 只 是「 受 益人」,是神為他戴上冠冕,使他成為祝福的象徵,似乎刻意讓人聯想君 王 的 神 勇 ( 8~ 12 節 ) , 原 來 也 是 因 著 神 的 堅 立 和 恩 寵 。 那 麼 , 在 詩 人 眼 中,領袖惹人羨慕不是因為他的地位,也不是因為他領受的才幹與物質的 豐裕而羨煞旁人。真正值得欣羨的原來是他們如何得到神幫助,叫人欣賞

《 詩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8


超越「維穩」的祝禱(二十一篇)

19

到神的崇高能力,藉著領袖的親身體驗,眾信徒可以懷著共喜的心信靠, 等候神同樣會在信靠祂的人身上施展救贖的能力。

B

編者的重點

1. 跟 第 二 十 篇 一 樣 , 本 詩 也 是 一 首 百 姓 為 以 色 列 君 王 禱 告 的 詩 歌 。 第 二 十篇看似是百姓為出征前的君主獻禱,

68

而本詩則可能是戰勝回歸的

凱 歌 , 或 是 登 基 之 詩 。 但 兩 首 詩 都 強 調 了 神 的 救 恩 / 「 拯 救 」( 二 十 5,二 十 一 1),且 都 是 讓 人 喜 樂 歡 呼 之 源。而 且,兩 首 詩 都 提 出 同 一 論 調,就 是 王 被 拯 救 均 與 他 所 做 所 是 沒 有 任 何 因 果 關 係。二 十 篇 3 節, 詩人曾期許神記念王曾獻奉給祂的一切禮物,而回應王的訴求。但第 6 節 , 詩 人 說 自 己 現 在 知 道 更 多 有 關 神 的 救 護 / 「 拯 救 」 ( ‫ )ישע‬時 , 再也沒有提到王做了甚麼,只提及王是神所膏立的,即是說他蒙拯救 純 粹 是 因 為 他 與 神 的 關 係。詩 人 進 一 步 提 出 不 是 靠 車 靠 馬( 二 十 7), 而 是 單 靠 耶 和 華 的 名 字。這 與 第 二 十 一 篇 強 調 君 王 的 信 靠( 二 十 一 7) 是得救之因,有異曲同工之效。 2. 第 二 十 篇 另 一 項 與 本 詩 不 謀 而 合 之 處 , 就 是 藉 著 為 君 王 祈 禱 的 經 驗 , 讓詩中的「我們」的信仰得造就。第二十篇的起首,詩人為君王能在

遭 難 的 日 子 ( ‫ )ביום צרה‬蒙 耶 和 華 應 允 , 結 尾 卻 是 「 在 我 們 呼 求 的 日 子 ( ‫ )ביום קראנו‬, 應 允 我 們 」 ,

69

焦點再不是王的困窘,而是「我們

的呼求」,即是說透過神對君王的拯救,詩人領悟到神不是按人的功 德 或 地 位 而 施 行 救 贖 , 而 是 因 為 人 與 神 的 關 係( 受 膏 者 )。 所 以 , 對 於詩中的「我們」來說,神的救助也不是按「我們」的功德或地位, 「呼求」才是最重要的行動。 3. 正 如 第 二 十 篇 , 本 詩 與 第 十 八 篇 的 內 容 也 有 一 些 呼 應 : 兩 首 詩 的 敵 人 都 被 稱 為 恨 我 / 你 的 人 ( 十 八 40,二 十 一 8),都 一 樣 難 逃 厄 運。兩 首 詩 均 提 到 耶 和 華 的 怒 氣 如 火 ( 十 八 7~ 8, 二 十 一 9) , ( 神 和 王 ) 獲 得 勝 利 的 右 手 ( 十 八 35,二 十 一 8),以 及 永 遠 為 王 展 開 的 蒙 福 將 來 ( 十 八 50, 二 十 一 6) 。 68

70

參 鄺 炳 釗 : 《 詩 篇 ( 一 ~ 二 十 篇 ) 》 , 頁 466。

69

有 關 本 節 的 翻 譯 , 參 鄺 炳 釗 : 《 詩 篇 ( 一 ~ 二 十 篇 ) 》 , 頁 474–75。

70

Jean-Luc Vesco, Le psautier de David: Traduit et commenté, vol. 1 (Paris: Cerf, 2006), 217.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19


20

詩篇(二十一~四十一篇)

有助明白經文的例子

信仰與生活結合的生意人 71 一位弟兄有感動要在商界見證耶穌,他認為信仰應落實到生命,與日 常生活結合才是主所樂見的。於是 2001 年他毅然辭去高薪、福利優厚的 「筍工」,自己開設電子產品批發公司,實行「使命營商」――以公平公 正的原則做生意,並向客戶和員工傳福音見證主。 其實當時他並沒有太多資金,也沒有客戶,更沒有自己的品牌,只是 憑著為主而做的一腔熱誠,就踏上從商之路。然而神眷顧,賜他智慧,公 司成立之初,他首先向前雇主招攬生意,當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前雇主 對他說:「你的公司剛開張,只有你一個人,我的公司海內外共數千人, 你能應付嗎?」弟兄說:「請你給我機會,試試看吧!」雖然前雇主不太 看好他的公司,奇妙的是,不久之後他竟然收到前雇主的訂貨單,直到現 在也時常光顧。更感恩的是,這位頭號客戶每次下訂單之後,都給他現金 結賬,彷彿提供資金給他營運公司,弟兄深深體會到這是神的供應和印證 他的使命。 公司至今已營運了十多年,經歷過「沙士」和「金融海嘯」的艱難日 子,生意有起有落,但總算穩步發展,現有員工十多人。弟兄一直秉持「使 命營商」的理念,在公司開會前後必帶領員工祈禱,無論員工是否基督徒, 都邀請他們自由參加公司的查經小組,有員工由最初反感到不太反感,後 來甚至信了主,現在所有員工都是基督徒了。他亦踐行諾言,經常向客戶 傳福音。 兩年前弟兄的太太患了重病,孩子還年幼,為了照顧妻兒,沒有甚麼 時間放在公司的業務,生意因而逐漸萎縮。感恩的是,兩年過去了,公司 依然運作,沒有結業。弟兄憶述曾出現財困,一筆幾十萬的貨款要在五天 內支付,但戶口沒有錢。於是他懇切求神幫助,祈禱交託後就滿有信心放 下此事,沒有再想其他辦法。翌日回到公司,收到外國客戶查詢產品的電 郵,他回覆後隨即收到對方的訂貨單,弟兄很高興,立刻開出發票,次日 客戶就把整筆巨額貨款存入他的戶口。從祈禱到收到貨款只相距三天,即 71

李彤撰寫。

《 詩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20


超越「維穩」的祝禱(二十一篇)

21

使向銀行貸款也沒有這麼快,實在是神蹟!弟兄不禁讚嘆神的大能與看 顧,員工從他的經歷也看見神的榮耀與恩典。所以即使公司出現財政困 難,員工也不離不棄,他們都很尊敬和愛護這位老闆,同心協力打理公司 業務,與他一起共渡時艱。弟兄確是令人羨慕的領袖!

有助實踐經文的默想

1. 邀 請 別 人 為 自 己 的 工 作 祈 求 , 一 般 會 傾 向 祈 求 與 品 格 或 處 事 有 關 的 素 質,如智慧、耐性、愛心、縝密等。但本詩的王因著他的位分,向神 求的是認受性(精金的冠冕)、長壽,甚至領受了與王室身分匹配的 尊 榮 威 嚴。因 著 我 們 的 位 分 及 角 色,一 些 實 際 的 祈 求,如 公 司 的 認 同 , 與位分相稱的業績,甚至實際的經濟需要,叫我們能在那個位分上更 有效地服侍,原來也是信靠上主的一部分。你認為你配張口向神祈求 這些嗎?無論是或否,為甚麼? 2. 詩 人 將 王 一 切 所 是、所 行、所 有 全 歸 功 於 他 所 信 靠 的 神。若 你 是 詩 人 , 會如此理解嗎?又假設你是詩中的王,甘心別人把你一切成就都歸功 於神嗎? 3. 在 你 心 中 , 神 是 否 這 樣 豐 富 , 擁 有 這 樣 的 能 力 , 使 凡 信 靠 祂 的 人 都 成 為值得別人稱許的祝福?當你信靠神,祂待你會否也如此慷慨?

《 詩 篇 21~ 41》 研 經 本

Size: 149 x 229 mm

Page 2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