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學聲 No.14

Page 1

NO.14

政大 學聲

Cover Story

Jan 2016

Foreigners

政大生的夜晚哀愁

飄洋過海的鄉愁

按圖索驥:夜間空間大調查

特別企劃:外籍生獨門家常菜

Gallery 校園流浪狗:心聲‧新生 有話好說:校犬日誌

People 腳下手中地上 謝品印的匠人哲學

Theater 麥高芬劇團冬季公演 《窗明几淨》劇評



政大學聲∣Editorial

如果你前往的方向沒有光, 就想辦法把自己變成太陽。 ──楚影

◎ 編輯室

2016年初,台灣經歷一場值得寫入歷史的選 舉。除了首度國會政黨輪替以外,更值得一提的 是,諸多青年投入政治,參選以外,亦不乏擔任 輔選幕僚者;最終結果雖是有悲有喜,仍然撼動 了台灣政壇,帶來嶄新的氣象。體制外的抗爭與 體制內的參政,成為青年積極改變社會的方式。 離開街頭,回到校園,我們依舊得面對校內的諸 多議題。即使台灣好似已被「點亮」,政大將要 前往的方向,還是一片迷霧。 黑格爾曾說:「密納發的貓頭鷹,要等到黃昏來 臨,才會展翅飛翔。」夜晚到來,往往是大學生 生產力最高的時候,不管是討論團體報告、為了 將到來的活動練習表演,乃至於獨自挑燈奮戰期 中期末,總是需要一個適當的空間。然而,多數 校園內的場所,在晚上10時後便會關閉;宿舍交 誼廳又無法帶異性入內,對於進行團體活動非常 不方便;曾經作為夜間可使用場所的行大走廊, 亦因近年來的外牆整修而關閉開放;過去憩賢樓 曾試開夜間時段,但最終因成效不彰而取消。究 竟夜晚的政大人該何去何從?是否有可能在維安 與空間開放中取得一個平衡呢? 政大校內的生態豐富,除了原生於此的台灣藍 鵲、山中野蛇外,還有許多流浪至此,進而長住

下來的狗狗貓貓們。這期的攝影專題,我們為大 家帶來攝影記者對政大校園流浪狗的側拍,揣摩 牠們一天的生活;也向校內徵稿,讓同學們寫下 自己的「校犬日誌」。 走過逾一甲子的年歲,政大也有鮮為人知的 「老朋友」。在麥側的修鞋阿伯謝品印,曾經連 霸校園馬拉松賽冠軍,隨著年紀漸長,依舊保持 著晨跑的習慣。他19歲時即開業,途中轉做煤礦 工,最後重操修鞋舊業,不只見證了木柵煤礦業 的起落,也看盡指南路上的興衰。 飄洋過海到台灣求學的外籍生們,最想念家鄉 什麼呢?這次,我們從「家常菜」下手,採訪了 幾位不同國籍的外籍生,來聊聊他們心中的鄉 愁。同時,也附上受訪者帶來的食譜,喜愛做菜 的同學千萬不能錯過。 傳院劇場「麥高芬劇團」每學期帶來一齣舞台 劇,2015年冬季公演《窗明几淨》講述關於笑話 與生活的故事;兩篇觀後劇評,帶政大人走入劇 場。下學期若有空閒,不妨一起進劇場看戲吧。 正如文章最初所引詩人楚影的文句,前景或許 黯淡無光,我們依然努力成為太陽。新的一年, 《政大學聲》將秉持此一信念,繼續為成為最強 力的監督者奮鬥!

1



Cover Story 04 政大夜生活何處容身? 14 按圖索驥:夜間空間大調查

People 16 指南路活歷史 麥側鞋匠謝品印

Gallery 24 定居的流浪者 30 有話好說:校犬日誌

Foreigners 34 地球另一端 忘不了的家鄉味

Theater 40 麥高芬劇團冬季公演 《窗明几淨》劇評


政大學聲∣Cover Story

4


時間到了半夜12時,疲倦的你正打算關燈上床休息,窗外卻傳來慶 生、聊天、排舞的噪音,吵得你翻來覆去,無法入眠;同時,身為系 上之夜總召的他正苦惱,此時校園內遍尋不著合適的活動場地,好為 明天的演出排演最後一次。灰姑娘的鐘聲響起,政大學生何處可去? 記者/胡景月、阮怡婷 編輯/詹蕣瑗、吳婉寧、黃翊庭 攝影/黃堃睿、孫晨哲

5


政大學聲∣Cover Story

「這

兩天凌晨在自十外面放音樂的同 學,你們知道這裡是宿舍區嗎?」 「宿舍區總是有人大聲喧嘩,或者不會關門只 會摔門!」 「享受著這些歡樂的同時,把你們的快樂建築 在住宿生的痛苦之上。」 政大交流版與黑特政大上,總不乏抱怨同學在 宿舍區排舞或排戲、大聲喧嘩的貼文,不僅擾人 清夢、損害住宿品質,更批評不應在住宿區從事 會製造大量聲響的活動。 根據《政大學聲》706份問卷結果,有半數學生 晚上10時後需在外討論報告或練習活動表演,顯 示大部分人都有使用夜間空間的需求。然而,晚 上10時後,綜合院館、資訊大樓、風雩樓等空間 盡數關閉,少了各棟樓院的燈光,政大校園內頓 時陷入一片黑漆,夜間空間不足,學生面臨無處 可去的窘境。 中友會會長、公行二江佳儒認為,夜間課外活 動對學生不只重要,更是新生進大學「必要」的 社交途徑,「我們已經跑到國際大樓了,但還是 有同學對著我們大吼『這裡是宿舍區,不要放音 樂!』」 江佳儒表示,當時他們於山居學習中心前練習 表演,因已過晚上10時,且旁邊同時有外交系及 其他社團的學生練舞,整體音量稍大,舍顧、保 全先是口頭關切,後來直接驅趕,他們因此移至 國際大樓一樓至季陶樓間的平台,沒想到仍遭學

晚上十點以後唸書、寫報告的頻率是?

空間不足,學生希望開放哪些空間?根據問卷 調查,得票數最多的前三名分別為風雩樓、憩賢 樓、及圖書館大廳,大部分學生希望延長開放至 午夜12時或凌晨2時。 三年前,一群教育系學生發起「夜Open──政 大夜間開放行動」,希望校方能延長資訊大樓開 放時間至凌晨2時,而學生會權益部也著手推動。 然而,要開放校園空間,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就是夜間維安。 「任何事牴觸到校安都不能做。」時任學生會 權益部部長施漢陽表示,政大95年發生一起在上 課時段的性侵搶劫案,地點即在資訊大樓;101年 又發生不明人士於道南橋尾隨女同學,交流版上

平均一週 1 ~ 3 天

平均一週 1 ~ 3 天

平均一週 4 ~ 5 天

平均一週 4 ~ 5 天

平均一週 6 ~ 7 天

平均一週 6 ~ 7 天

從不

6

憩賢樓曾延長開放 成效不彰

晚上十點以後與同學討論報告、活動的頻率是?

僅期中、期末考前

25.5

生抗議。 政大學生在夜間除了有練習活動需求,也常需 討論課業及課外事務,超過晚上10時,許多住宿 學生會將陣地轉往宿舍交誼廳,但非住宿生、國 發所碩三湯宗岳無奈地說:「過了晚上11點就像 孤兒一樣。」 他表示,以前真要找空間還是找得出來,但近 年有燈源的行政大樓週邊 因長期維修而無法使 用,本學期圖書館大廳10時後關閉,縱然能去商 學院中庭,但木頭腐朽破爛,很難找到有燈光、 可開電腦、可專注討論工作的環境,「舒服好用 的空間真的很稀缺。」

3.3

僅期中、期末考前 從不


一學期內,因活動在晚上十點之後排練的總天數為?

是否希望增加夜間可自習、討論、活動等空間?

兩週內 兩週至一個月

是,希望增加

一個月至兩個月

否,覺得目前空間已足夠

兩個月以上

7


政大學聲∣Cover Story

也常有學生發文反應在大勇樓及大智樓廁所被不 明人士跟蹤等,使權益部推動開放夜間空間時格 外慎重。 與駐警隊幾經討論,權益部最後選擇憩賢樓作 為目標。施漢陽說:「因為它是一樓,單一出口 進出,又夠明亮,駐警隊過去很快。」 102年底至103年1月19日,總務處與學生會合作 推動延長開放憩賢樓一樓,自晚上9時開燈至凌晨 2時,但近一個月試辦後,總務處評估學生使用度 低,每晚平均約20位學生進出憩賢樓,期末考前 不過30人,有時一整晚空蕩無人。 總務處事務組長林幸宜表示,由於開放委外包 商的空間,涉及攤商財務及食品安全等顧慮,當 時配合廠商要求,憩賢樓內規定不可飲食、限靜 態開會,校方甚至每個月多分擔1/4的電費,以回 饋廠商。 政治三黎育如支持再次延長憩賢樓開放時間, 並表示憩賢樓是與山下同學討論事情的好場所, 有插座又明亮整潔。「未來再延長開放,當然會 去使用。」 對此,林幸宜無奈地回答:「這就像房東將房 子租了出去,反倒要求房客多開放空間給他人使 用。」校方與廠商斡旋不順,目前難實質回應學 生訴求。她認為,再次延長開放憩賢樓的可能性 極小,應該另尋他途,「以前吳思華校長就曾批 示開放風雩樓啊。」

8

但新校長周行一上任後,風雩樓開放仍無下 文,問題在開放夜間空間的第二個難題──管理 人力。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二項規定,雇主 延長勞工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時,一日不得超過 12小時,也就是說,加班通常不可超過4小時,綜 合院館等樓院開放至晚上10時,工友就已加班達4 小時上限。 「樂活館也只是在設備、場地借用上是學生自 治,平日還是有一位課外組聘請的管理員。」學 務處課外組專員李喬諭強調,不論是風雩樓、樂 活館、綜合院館,建築中都有重要視聽設備,先 前綜院就曾發生連續兩天電腦CPU失竊的例子,因 此不方便交由學生管理,也不太可能要求學生值 班超過10時。 若要開放夜間空間,應由何單位主責?李喬諭 表示,課外組主要處理社團借用場地事宜,晚上 10時後場地皆屬總務處管轄。總務處事務組長林 幸宜卻回應,總務處僅為配合單位,學生若真有 需求,應交由課外組提到學務會議。 「如果校方願意延長開放,駐警隊就會配合調整 勤務。」駐警隊隊長蕭敬義認為,校內最適合延 開的夜間空間為資訊大樓、風雩樓、圖書館、憩 賢樓等接近駐警隊辦公室的樓院,且以低樓層建 築為佳,若有緊急事件可即時應付。透過門禁系 統和監視器、控管出入的人數,皆能加強維安。


認為宿舍交誼廳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 從未使用 交誼廳

7% 其他

4%

目前覺得滿 意,不須改善

9%

座位不足

17% 環境不整潔

22%

23% 只限同性,但 討論報告時可 能有異性

18% 桌椅老舊

9


政大學聲∣Cover Story

在宿舍內受噪音打擾的頻率?

至於原本就全天候開放的宿舍交誼廳,在問卷 中希望如何改善宿舍交誼廳的項目,希望改善的 前三名分別為「只限同性、環境不整潔、桌椅老 舊」。另外曾住過山上宿舍區的學生,更有高達 60.8%表示從未用過自強五、六舍地下室,其中 29%是從不知道此空間存在。 對此住宿組長古素幸回應,更新交誼廳硬體設備 本就是住宿組下學期首要目標,而交誼廳能否開 放讓異性也能進出,她認為現在做不到,但若學 生有此需求,可以交由宿服會提到總舍長聯席會 議共同討論,未來也將在全校信件中加強宣導宿 舍可用空間,不會讓自強五六舍地下室再閒置。

6.6

33.6

22.1

37.5

夜間空間稀缺 學生在外活動成噪音

夜間空間不足,致使學生基於方便,只能就近在 宿舍區活動,卻造成嚴重噪音問題。問卷結果顯 示,高達78%學生認為在宿舍區10時至凌晨2時常 受噪音打擾,超過半數學生認為,感受到的噪音 音量等同於汽車空轉聲60分貝,更有35%認為音量 相近於80分貝的吸塵器運轉聲與繁忙菜市場聲。

平均一周 1 ~ 2 次 平均一周 3 ~ 4 次 平均一周 5 ~ 7 次 不常有,一學期 5 次以內

分貝大小對人體的影響

風吹樹葉聲

00

10

手錶滴答聲

20

消化速度變慢 食慾減少

干擾談話 影響學習

影響睡眠

40

電視節目

一般聊天

60

腎上腺素升高 血壓上升

耳機播音樂

80

電鑽啟動聲

100

聽力受損

飛機引擎聲

120

子彈爆裂聲

140

160 dB


最覺困擾的噪音來源為?

噪音最常出現的時段是?

你覺得這些噪音的吵雜程度是?

3.6

6.4

6.6

5.7 55.8 2.5 50.0 1.3 35.1

37.8

53.2 41.7

同棟宿舍內噪音(如:聊天、 關門、洗衣機等) 宿舍外噪音(如:車聲、聊天等) 其他

20:00 ~ 22:00

40db:像鐘擺聲響

22:00 ~ 24:00

60db:像汽車空轉聲

24:00 ~ 2:00

80db:像繁忙菜市場

2:00 以後

110db:像營建工地 130db:像飛機起降

根據研究顯示,音量達40分貝便會影響睡眠品 質;若長期待在60分貝的環境下,則會影響學 習、干擾談話;而高達80分貝的噪音,就會使人 體消化速度減慢、食慾下降。 曾居住自六、歐德二曹力仁回憶,以前住山上, 有時凌晨2時後會有些學生沿著環山車道走上山 坡,大聲聊天、喧嘩,宿舍房間位於車道旁的他 深受其擾。 居住莊九、斯語二馮如蕙則多次於交流版上貼 文,表達對宿舍噪音問題已忍無可忍,「我是個 淺眠的人,一週有四天早八,這樣被攪擾能睡得 好?受得了嗎?」她表示,宿舍外學生吵雜的聲 音,曾讓她開窗大喊勸阻,夜間的甩門聲也令她 大感不滿。 《學聲》記者實際測量,在宿舍房間內聽到同 條走廊上,房門開關「碰」的一聲可達78分貝;

在莊敬六舍房間內也可測得交誼廳討論聲達75分 貝,窗外呼嘯而過的機車也超過60分貝,已可影 響房內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山上學生平時聚集的 安九食堂,普遍可測得80至85分貝,若碰到討論 特別亢奮時,甚至可測到破百的噪音。 「問卷結果說有約八成同學都曾被噪音打擾, 我絕對相信,但如果換成問同學『有沒有打擾過 別人?』我相信也會有這麼高的比例。」古素幸 笑說。她表示,據住宿組管理宿舍的經驗,年級 越低、房間人數越多,產生噪音的機率就越大。 然而,寢室配置多為一間四人的自強新生舍區, 對噪音的規定與山下舍區相比卻寬鬆許多。所有 住宿生皆為滿十點退宿,但山上舍區被檢舉時會 先罰警告一次,滿兩支警告才會記一點,山下莊 敬外舍則是直接記四點。 越易產生噪音的舍區,管理辦法卻相對寬鬆,

11


政大學聲∣Cover Story

如果可以的話,覺得以下哪些方法能有效改善噪音問題?

4.6% 其他

23.7% 由校方加強管理

30.4% 希望校方加強宣 導,請同學自律

11.1% 同學自組糾察隊

30.2% 加重宿舍內因噪音 違規計點的點數

12


令人質疑是否真能達到管理效果,而問卷中皆有 一定比例學生認為應加重噪音違規記點的點數, 或是不用等到規勸無效就直接記點,顯見學生對 噪音問題積怨已深。 「當我們越高壓管理,可以讓同學減少很多衝 突,但跟現在的社會是不符合的。」古素幸表 示,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學生去學習互相尊重及適 應團體生活。她認為,這樣的噪音通常是一時 的,且學生大部分也會意識到自己過於大聲,因 此傾向給同學第二次機會。 古素幸強調,加強噪音違規記點並非難事,她 也收到學生普遍想改善噪音問題的心聲,將於下 次總舍長聯席會議中提出,希望學生共同討論解 決方案。 宿舍區範圍廣大,隨時隨地都可能有人檢舉噪音

過大,僅由山上兩位、山下一位舍顧及保全,實 分身乏術。本學期校方裁減工讀生人數後,值班 舍顧人數由原本的16人驟減成6人,管制宿舍區噪 音更顯困難。 曾有人投訴撥打宿服中心專線十幾次,電話仍 接不通,因而批評罔顧學生權益,對此舍顧余佳 航回應,當下兩位舍顧皆正在巡邏或處理他務, 人手不足無法隨時待命,只能無奈勸導:「請同 學自律。」 開放夜間空間雖歷經多次討論,但安全與人力 問題未有解方,至今仍停留在「批示」階段。午 夜鐘聲響起,學生無處可去,只能回到宿舍,卻 製造難以忍受的噪音。面對住宿權益與夜間活動 需求的衝突,除了有賴學生自律,校方更應積極 提出具體措施,還給政大人友善的夜間空間。

13


政大學聲∣Cover Story

政大夜間空間資訊

製表人/詹蕣瑗、黃翊庭 資料整理/阮怡婷、胡景月

自強五六舍地下室 開放時間:全天 簡介:供自五六七八舍胞自行刷卡進入。內有單獨一間自習室, 設有檯燈。除自習室為獨立空間外,另有一混合式大廳,擺置十 來張桌椅,及一張看來新穎的桌球桌。 評價: 0.9%

11.2%

19.5%

7.7%

60.8%

非常滿意

滿意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沒用過

山居學習中心 開放時間:12:00 ~ 22:00 簡介:中心內研討室、群星室、木地板是須先行借用的開會空間。 另有提供課輔室,學生能隨時使用電腦或在裡頭安靜讀書。裡頭 僅吧檯區開放飲食,而沙發區、木地板區亦可以輕聲討論報告, 若音量過大,可能遭櫃台服務同學制止。 評價: 11.4%

48.3%

11.5%

2.3%

26.6%

非常滿意

滿意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沒用過

山居休閒中心 開放時間:12:00 ~ 22:00 簡介:休閒中心可供兩間多功能木地板教室借用,並設有一間健 身房。平日開放時間,學生只要刷學生證便可進入。 評價: 2.0%

20.7%

14.3%

3.1%

59.8%

非常滿意

滿意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沒用過

安九食堂 開放時間:06:00 ~ 02:00 簡介:山上住宿生最常相約小組討論或籌辦活動的場所。忙碌的 同時,可以點個餐點,一邊補充耗失的體力。下午 10 時過後, 人潮會迅速增加,頓時食堂內熱鬧非凡。 評價:

14

1.7%

37.5%

45.5%

8.9%

6.4%

非常滿意

滿意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沒用過


本問卷透過政大全校信、《政大學聲》臉書粉絲專頁及政大交流版發放。 發放時間自104年12月18日下午5時至12月28日凌晨0時,共回收707份,有效樣本706份。

安九迴旋梯自習區 開放時間:06:00 ~ 02:00 簡介:此處與食堂雖然相鄰,不過玻璃窗隔音甚好,於此多聚集 靜默讀書或低聲討論的學生,也常有友會返鄉服務在此驗收活 動。通常晚間 9、10 時座位開始坐滿人。 評價: 2.8%

43.0%

27.6%

4.8%

21.7%

非常滿意

滿意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沒用過

宿舍交誼廳 開放時間 : 全天 簡介 : 交誼廳供舍胞使用,除山下莊一交誼廳為男女可共用外, 其他舍區的交誼廳都僅允許該宿舍舍胞進入。簡單的桌椅沙發皆 具備,空間規模大小則視各舍區規劃,不盡相同。 評價: 4.4%

45.9%

29.3%

4.7%

15.8%

非常滿意

滿意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沒用過

風雩樓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 ~ 22:00 週六 08:00 ~ 18:00 簡介:全天皆有學生在此活動,設有討論桌與沙發,許多學生會 在此討論、用餐,甚至在沙發區小睡一會兒。另設有視聽室。 評價: 3.0%

50.3%

17.3%

0.9%

28.6%

非常滿意

滿意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沒用過

憩賢樓 開放時間:08:00 ~ 22:00 簡介:定位為學生餐廳,有約 150 個座位。用餐時段常坐滿人, 但在非用餐時段則門可羅雀。亦有學生利用為討論空間。 評價: 3.1%

42.9%

13.1%

2.4%

38.5%

非常滿意

滿意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沒用過

15


政大學聲∣People

指南山下半世紀

謝品印的匠   16


於政大麥側修鞋十數載的謝品印,自19歲即學 成出師,歷經礦工、水泥工、政大總務處員工的 職業轉變,「修鞋」這項技藝都伴隨在他勤苦、 樂天的人生更迭,修鞋已不僅是職業,更是考驗 他此生為子女、為他人奉獻的一項修煉。

記者/胡景月、薛惟中 編輯/徐湘芸、吳婉寧、黃翊庭 攝影/孫晨哲、廖俐蓉、徐湘芸

人哲學 17


政大學聲∣People

18

謝品印修補鞋底的過程是先用竹籤沾取適量黏著劑、黏合膠底,再 用馬達把膠底打磨成該鞋的鞋型,最後打釘固定。  圖/孫晨哲攝


「做

人就是麥計較,要勤。」大大的金 屬細框眼鏡掛在謝品印黝黑而略 為削瘦的臉上,髮已短白的他拿著一支細長的竹 籤,一筆一筆地將散發著刺鼻氣味的化學膠劑抹 上鞋底,一邊回想學徒時師父的一番話。 政大麥側旁,僅約一人寬的門、緊挨著便利商 店而隱身在喧鬧中的一處小空間裡,70歲的謝品 印正拿著黑色皮鞋,低頭用馬達磨著鞋底。牆上 掛著數面獎牌,照片中精瘦結實的他,張嘴似吶 喊地衝向終點線,那是他參加政大馬拉松跑完全 程,衝過終點線的一瞬間。陽光輕柔地灑入,讓 獎牌閃著金光,對比他一手拿著鏽色鐵槌,專注 地擺放釘子的神情,更顯莊嚴。

的新皮鞋需求,甚至做鞋到天亮。「修一次男生 鞋子十塊錢,女生三塊錢。」學徒時光一個月能 賺幾十元工錢,不無小補。謝品印知足地說: 「生意沒有算很好,但生活還算是過得去!」 短短四年,年僅19歲的謝品印即學成出師,在 今藥妝店康是美的位置開業,之後卻轉行在現今 木柵路附近的「永和煤礦」當礦工,「年輕人愛 亂走啊!坐袂條(台語,坐不住)。」早上7點上 工,從山上到山下推著煤礦、倒石頭,一路做到 晚上8點,只有中午吃飯時稍事休息。 「以前木柵的煤礦有七、八處,萬芳社區、萬隆 附近都有。」憶起往昔木柵煤礦業的榮景,謝品 印說從前木柵大部分是靠煤礦發展,雖然辛苦, 但生活還算過得不錯。

年幼喪父成學徒 出師卻轉行 「政大裡面很多都是謝家的地,至少十分之一 都是!」從小在政大附近長大的謝品印,兒時常 在現今新聞館、合作社一帶玩耍,當時政大遍野 種滿茉莉花與橘子,山坡地則是相思樹及竹子的 天下,直至國民政府以一坪新台幣20餘元的價格 徵收土地,廣大的農田才漸漸轉為今日的校舍。 謝品印14歲喪父,家裡經濟頓時陷入困難。兄 長們當兵去,母親靠幫人家採茶或採筍養著一家 六口;然而遇上政府徵地,農地越來越少,依賴 採茶的生計也越來越困難。為減輕家中負擔,謝 品印毅然放棄國中學業,在家打理家務。 一日,向謝家租屋的房客告訴謝品印:「你爸 爸就過世了,來去學一個功夫吧?」便介紹他拜 入來自泉州的修鞋匠陳安門下。謝品印笑說: 「小孩子嘛,別人說什麼就去做什麼了。」這無 心插柳的決定,卻大大地影響了他的一生。 15歲的他帶上行李,直接住進師父位於歸綏街 的屋簷下,從此鮮少與家人來往。師父的店面十 分簡陋,在家中鞋架工具一擺,就做起生意。 「師父不會特別講解,他修的時候就要自己看自 己學。」謝品印記憶中的師父脾氣溫和,不太常 罵人,僅在見到鞋子做得不好時出聲糾正。 從晨起到夜寐,只要有鞋子就要修、就要學, 甚至閒暇時也以修鞋當作消遣,過年時因應龐大

▲ 謝品印一邊修鞋,一邊侃侃而談他的人生閱歷,眼神 中洋溢著驕傲的神色。  圖/孫晨哲攝

19


政大學聲∣People

日兼三差為家 勞苦卻如飴 業,謝品印轉為四處打零工,水泥工、挑磚工都 做過,一個月掙得1至2萬元的收入,尚能勉強維 持家計。40歲時他進入政大總務處環保組,負責 修剪花木,收入較以往寬裕。子女也漸漸成人, 陀螺般打轉的生活終在花花草草中安定下來。 然而一生將「勤」奉為圭臬的他,退休前就已 零星地替人修鞋,讓附近有修鞋需要的人,還找 得到修鞋師傅,「這就是我們的本行,功夫好就 不怕生疏!」退休後謝品印也未仰賴子女高享清 福,仍舊至麥側重操舊業,他笑說:「自己賺錢 比較自由阿!不用看小孩子臉色。」 「他喔,一輩子都沒送過我禮物,沒情調!」 陳富美微笑著說,「沒送禮物但錢全部都拿回來 就夠了啊!」年過七旬,謝品印嚐盡酸甜苦辣, 一生勤苦自勉,卻從未有多餘的個人享受。他戴 起深棕色的塑膠框眼鏡,充滿皺紋的手指滑過一 張張泛黃的相片,感嘆地說:「難過的是很多親 戚朋友漸漸一個個往生,老了啦!」 突然,孩子的笑聲劃破凝重的氛圍,他拿出櫃 子裡的一包糖果,對一旁玩著玩具的小孫子招招 手。「有這些孫子,很開心。」他微微笑道,面 容上的刻紋隨之牽動,臉上盡是知足神情。

東奔西跑的生活是如何找到歸宿?回憶認識妻子 陳富美的過程,謝品印爽朗回答:「就透過人介 紹啊!」一旁伯母聽了,立時斜眼瞧著謝品印, 吐槽著:「你們聽伊在黑白講!」 謝品印在一場里民旅遊中結識在工廠工作的陳 富美,在沒有電話的年代,他偷偷觀察工廠下班 時間,每次都守在門口邀對方約會。「年輕的時 候不安定,遇到她是緣分啦!」認識不到三年, 謝品印即向陳富美家中提親,26歲結褵至今。 「那時候不知道他在礦場做工,知道的話就不 嫁啦!」陳富美笑著。描述從前,兩個人四雙 手,要撐起四個孩子的家庭並不容易。為了子女 學費,夫妻倆每日睜開眼便於生計中打轉,經常 一天只吃兩餐,清晨四五點起床,直忙至深夜。 白日謝品印在礦場工作,下班繼續修鞋,伯母則 當起保姆,陸陸續續帶了七、八個孩子;晚上, 兩人還要一起到餐廳收購餿水,供家中養的50條 豬。回想當時的含辛茹苦,陳富美擺擺手,暗暗 地說:「唉,不要問啦!每次人家問都會哭。」 謝品印則輕描淡寫:「在外面打拼會比較累一 點,人一定要勤勞,沒有不勞而獲。」 民國73年,一場六三水災,迫使永和煤礦歇

20

謝品印與年幼的孫子、孫女同享 天倫之樂。  圖/孫晨哲攝


謝品印翻閱著家中珍藏已久的相簿。 圖/孫晨哲攝

21


政大學聲∣People

老技藝新技術 潮鞋背包樣樣修 謝品印熟練地拿著鞋底,用面前轉動的馬達打 磨,喃喃補鞋的三字要訣:「磨、黏、補」。他 俐落地拿起竹筷沾了沾暗橘色的膠,沿著鞋底邊 緣畫了一圈,「黏的時候要加一點膠,太乾會黏 不住。」 「以前一天頂多就做兩雙。」他提到,從前的鞋 子大多是皮底,修理時需要一針一線仔細地縫, 常需拿整塊的皮自行裁剪再車線,難度甚高。然 而隨著時代及科技的進步,現在的鞋子多為一體 成形,底是用膠黏住而非以縫線固定,修理難度 降低許多,一天最高還能修到十多雙鞋。 從幾十年前傳統陽春的舊皮鞋,到日漸多元的 鞋款,都沒有難倒謝品印,舉凡球鞋、皮鞋、高 跟鞋、夾腳拖,到他手裡都能重獲新生,現在他 更幫忙修補皮包、背包等等。但擁有這般修鞋技 術的他,還是有令他束手無策的大魔王──環保 鞋。由於環保鞋的鞋底大多使用聚氨酯(PU)材 質,放久不穿容易水解,因此難以修補。 「不修,丟掉很浪費!」對謝品印來說,修鞋 最重要的是讓顧客能穿的久一點,他感嘆,現在 的人不知道鞋子可以修,稍有損壞便直接丟掉,

十分可惜,「鞋子越舊越好穿,因為它會漸漸適 合你的腳。」 不只服務文山居民,家人的鞋子也由謝品印一 手包辦。布鞋修過能再穿五、六年,自己的一雙 皮鞋穿了十幾年還黑亮如新,當年進入政大時領 的一雙黑色教職員用鞋,至今快三十年,外表看 來也與當年相差無幾。 「鞋子不用特別的款式,舒服最重要!」雖然 謝品印做的是傳統行業、修鞋工具也十分陽春, 但他挑鞋子卻一點都不落伍,「買新的、流行的 鞋子最喜歡。」他的慢跑鞋便是流行的螢光黃綠 色,搭上橘色的鞋帶顯得十分顯眼。

馬拉松常勝軍 貫徹職人「勤」哲學

謝品印除了是手藝精巧的修鞋匠,更是馬拉松 比賽的常勝軍,店內掛滿的獎狀及獎牌就是最好 證明。輝煌紀錄不僅曾連霸7年政大校園馬拉松 教職員組冠軍,50歲時他參加貓空路跑,即使頗 有難度的山路仍勇拔頭籌,憶此,他馬上在貼滿 獎狀的牆上,指出當年獲頒的獎狀。剎那間,他

只要天氣允許,謝品印每天都會到道南橋下晨跑。 圖/廖俐蓉攝

22


似乎又再次重回頒獎台上,中氣十足地笑著說: 「就那次最風光!」 雖然年紀日益增長,謝品印依然熱愛跑步。現 在他習慣一週早起晨跑兩三次,去年底的校園馬 拉松,他雖沒報名,卻也跟著跑完全程。跑步對 他來說,是相對簡單的運動,一步步地跑著,似 也象徵他一路以來的生命哲學:踏實、勤儉。 「修鞋子客戶多,但修鞋師父越來越少。」謝 品印望著店門前一個個走過的行人,提到曾有後 輩詢問他收徒弟的意願,但他認為自己的脾氣不 好,不適合教學生,因此拒絕對方。但對他幾乎 奉獻一生的修鞋工作,他瞇起雙眼,堅定地說: 「現在還沒想到退休,會做到不能做為止。」 他從架上取出一雙鞋,再次啟動了布滿白色塑膠 屑、卻依然飛快運轉的馬達,就像年過70的他, 儘管歲月在他身上留下許多皺紋,但他對修鞋即 生活的熱情,仍驅動著他持續奔跑著。剎那間, 彷彿能聽見牆上照片奔向終點線的他,在群眾的 歡呼聲中,盡享那只屬於他的榮耀時刻。

23


政大學聲∣Gallery

24


踏著輕鬆的步伐,穿越操場、走過羅馬廣場;從綜院到河堤、從 大勇樓到總圖,每一寸泥土我都關心,每一塊石磚我亦熟悉。浪跡 天涯以後,終於,在這裡我找到了家,比起過去餐風露宿,總算有 個穩定的安身之所。 文字、攝影/孫晨哲、黃庭暄、黃璵親 編輯/吳柏萱、詹蕣瑗、黃翊庭

25


政大學聲∣Gallery

青草地瀰漫著雨後初晴的泥土味,我伸伸四肢,全身 筋骨無不暢快。下課鐘響,我慢慢接近人群。等在總圖 階梯前,或走進教室,只為與幾個親切的學生玩耍。 下午通常和三五同伴在陽光下打盹,溫暖的空氣總讓 我們一覺睡到晚上。夜色降臨,在同伴的呼喊聲中,我 們紛紛爬起──是一天中最期待的覓食時間!

26


我們的食物來源很穩定,常有學生及附近居民特地餵食一些剩菜剩 飯;但想到那次因為不慎吃了禽類骨頭,腸子不斷出血,仍然心有餘 悸。幸好還有一群人特別照顧我們,生病、受傷都會安排醫生。啊!但 千萬別提的,就是那次結紮的慘痛回憶!

27


政大學聲∣Gallery

依稀記得,那時被帶到一個陌生的房間裡,內心的惶恐與不安逐漸竄升。他們把我抱 到檯子上,我忍不住瑟瑟發抖。好痛!醫生把又長又尖的針頭刺進我的後腿,意識在驚 慌中變得不清。模糊之間,冰涼的刀鋒碰觸了我的皮膚。害怕著即將發生的事,空氣中 只剩下我的低聲嘶鳴……

28


經過短暫休養,我又回到校園,傷口還隱約腫痛,癢得讓我忍不住去舔它。 聽時常照顧我的同學說,那稱為結紮,是種控制我們數量的手術。不是所有 狗兒都跟我一樣幸運能有個家,還能得到妥善照顧,因此最好在更多同伴出 生前,先把情況控制下來。 我知道自己很幸運,雖然我不像有些狗兒身旁有主人陪伴、照顧,但我有一 個好大的家,許多人都關心我。我想,這樣就足夠了。

29


政大學聲∣Column

我與狗狗的邂逅 那是大一的事情了,因為打工,每天天還未 亮,6點就要揉著惺忪睡眼下山。老實說,從宿舍 到國際大樓電梯短短不到5分鐘的空無一人的路、 常常搭第一班早班電梯,這些都讓我覺得心裡有 些發毛,尤其是從同學口中聽了那些空穴來風的 電梯軼事,更讓我胡思亂想,進出電梯都會對著 空氣問候一聲,「早安」、「掰掰」,以免哪天 咱們鬼神大大「奇檬子」不爽,不讓我出電梯。 一天,等電梯的同時,聽到木板樓梯傳來急促 的腳步聲,開心地以為是哪個早起的大學生願意 陪我搭乘電梯,誰知就在轉頭的瞬間,「啊~」 慘烈的驚聲尖叫差點沒讓膽給嚇出來,兩隻校狗 一黑一白搶著跟我搭電梯,小黑用牠深沈的眼眸 望著我,讓我頓時有種被黑魔鬼附身、動彈不得 的感覺。驚恐萬分,我不斷揮手驅趕,踏腳、噓 聲威嚇,然而換來的只是小黑小白的步步逼近, 我已經欲哭無淚恨不得拔腿狂奔回宿舍,但眼看 打工已經要遲到了,只好硬著頭皮搭進電梯。短

30

文/羅友琪(資管二)

短的十秒鐘,我說服自己狗兒也是伴,至少他們 沒狂吠代表沒有第二個無形生物。 就這樣一次、兩次,我的心臟也愈來愈大顆, 甚至有時還邀請狗狗一起搭電梯下樓(明明他才 剛搭上來!)。走在校園中,我開始注意每一隻 經過身邊的狗狗、觀察他們奇特的反應。有一 次,發現一隻毛髮特別黝黑亮麗的狗(我叫他黑 仔)在太陽下伸懶腰,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狗狗伸 懶腰,像人類拉筋一般,黑仔先伸直前肢(壓一 壓)再伸伸後肢,然後以一副無拘無束的姿態沐 浴在陽光底下,彷彿一切身旁事物與他無關,對 於我的靠近也不感到興趣。我躡手躡腳的「爬」 到黑仔身邊,脫掉布鞋、伸長四肢,學他躺在籃 球場上,他只撇了我一眼,轉過頭繼續睡他的午 覺。午後被陽光曬過的球場比蠶絲被還要暖活, 看著操場上來來回回的學生,不得不說,狗狗比 人類還要懂得享受啊!


朔夜

選在了12月21日這天動筆,只因為我是在8月21 日,恰好是四個月前最後一次遇見月月。 月月,無須懷疑,其名字來由的確是「蠢狼月 月」。他對人們毫無戒心,蠢的可以,也蠢的可 愛,忍不住跟尊生社的伙伴們就這麼月月、月月 的叫著。月月是隻極美的公狗。纖細的長腿令他 的身高較學校中其他浪犬略高,土黃色的身子染 著灰黑色的漸層,比一般米克斯稍長的毛髮在胸 口、前背炸成一團,彷若狼。但是,與狼不同的 是,月月有對跑起來會上下飛動的耳朵,以及一 雙晶亮無辜的圓眼,是個極其溫柔美麗的孩子。 「我要攻略他。」第一次見到月月後,就這麼 半開玩笑似的跟友人說道。此後,我背包裡一直 都備著點狗糧。倒也不是鼓勵餵食,而是月月雖 然體型大,但是極瘦,肋骨清晰可見,因此至少 希望給他點溫飽。月月與我的羈絆漸深,他再不 是想從我身上求口食物,他沈溺於我的撫摸,而 我享受他的陪伴。他是隻會搭公車的狗,印象最 深刻的一件事莫過於我與他在公車上巧遇,而他 卻不小心早下了一站。那時,我見他下車後發現 不對,一路從研究生宿舍後追著車狂奔到九舍。 那時,我永遠記得他見到我時放心的神情,我也

文/柯智仁(社會所碩二)

瞭解我再也無法放下他。 研究生生活多是苦悶,月月無疑是很大的調劑。 我常與他就這樣在十舍平台吹著風,我會等他睡 著後才起身離去,接著他會醒來追到宿舍門口, 於是我們只好道別。記得七月事情忙到一個段落 要返鄉時與他約定八月再見。然後,就沒有然後 了。8月21日最後一次見面,度過互相陪伴的夜晚 後,就再也沒見過他。曾經每晚在他曾出現的地 方亂晃、曾經特別繞去後山找了一圈,但他就是 這樣消失了。玩笑似的中秋節賞「月」成了不可 能的夢想,確實,今年的中秋節是陰天,什麼月 都看不見。 這四個月來,每每夜裡抬頭見到澄黃的月兒, 仍會想起月月。我們無數次在夢裡相會,我總是 帶著狂喜喚著他的名、搓揉他的頭或是毛感十足 的胸口。我會與他聊天,問他許多問題並盯著他 傻笑,然後,我終究會發現夢就只是夢,看著熟 悉的天花板發呆試圖忽略微溼的眼眶。或許,寫 這篇文除紀念月月外,亦希望有些微的協尋效 果。我期待哪天他能像以前一樣飛奔到我面前、 撲我;並盼望著有哪天夜晚不再是「朔夜」、不 再是沒有月的夜晚。

月月和人互動的可愛模樣。 圖/柯智仁提供

31


政大學聲∣Column

▲ 臭臭當年在紅磚地上睡著的身影。

那一年的臭臭 臭臭,好久不見。 那年我們一起進入政大, 那年「總圖三俠」三隻小黃和校狗群還沒被抓走, 那年依然可以在蔣公膝下把食言歡, 那年你好像和當年的總圖幫不太熟; 那年自九還是最高級的宿舍並號稱「政大帝寶」, 那年還是踩著好漢坡上下山的日子, 那年我還住在那而你也會到安九遛達, 那年其實大家都叫你「亞歷山大」, 但是因為你臭臭的所以幫你取名臭臭; 那年的行大還沒圍建、是原本排隊等公車的地方, 那年依然粉紅色的校內公車還沒換成現在的小巴,

32

圖/王櫻桃提供

文/王櫻桃(圖檔所碩二)

那年只有你會樂此不疲地每天追著校內公車上山、 下山, 那年輝哥開車時總是用擴音器喊著「小黃、小黃, 好狗不擋路」; 那年的冬天特別冷, 那年學期結束前還拍拍你的頭說等過完年我們就可 以再見面, 那年你的腳骨折被送去給獸醫開刀, 那年你對麻醉過敏, 在睡夢中變成小天使到天上繼續追逐公車了。 那年的楓紅特別美。


危機四伏的夜晚 「夜裡的狗群會群聚起來,充滿攻擊性,和白 天很不一樣。沒事千萬不要和牠們對視。」曾被 狗群攻擊後跌倒而韌帶受傷的朋友如此和我說。 一個禮拜內已經連續好幾天在圖書館自習室準 備報告到清晨。那天,準備出館買宵夜時已經凌 晨三點了,不料竟有個女生在門口徘徊,見我走 出來,面帶猶豫地問我是否準備回宿舍。她說今 晚校內很多狗,不敢一個人走。原來圖書館正門 口就趴著一隻白狗,是那隻溫馴的小白。 我們一起走到宿舍的路口,這時身後的校園忽 然響起陣陣狗吠聲,我則轉入宿舍旁的7-11吃宵 夜。夜裡的7-11外其實是校狗小黑和小黃的地 盤,牠們趴在那裡看著稀疏的夜歸人來來往往, 偶爾也陪伴學生走一段路。 可這一天,群狗夜行,吠聲從我一出館開始就 沒有停過,讓我對小黑和小黃起了戒心,一見到 牠們就繞路,避過女側門的入口,想從大門進 去。可這一繞似乎就驚動了牠們,牠們不僅跟了 上來,腳步還越來越快。我努力維持勻速、保持 鎮定、不往後看,但街燈拉長了狗狗的身影,那 些蹄碰觸地面的聲音有如金屬,越來越響、越來

文/葉蓬玲(新聞三)

越近,然後漸漸與我並行。我開始慌了,在牠們 轉頭看向我之前掉頭走回7-11,剛好這時候有位 同學走出來,我改為尾隨著他的影子到校門口, 小黃和小黑終於沒有再跟上來。 一進校門,我先停在警衛室前喘口氣,深呼吸。 忽然,六、七隻狗在黑暗中現形,吠叫追逐。牠 們經過我前面,從大門跑到最左邊的女側門,這 時最右邊的麥側又開始有其他的吠聲響起。一陣 一陣,好像再也停不下來。大概持續了15分鐘 吧,我鼓起勇氣,躡手躡腳地走過校門口的噴水 池,不時小心翼翼地觀望周圍,生怕驚動這危機 四伏的夜晚。 好不容易到圖書館,竟然又有一直褐狗守在那 裡。我筋疲力盡地無視牠,牠卻站了起來擋在我 前面。我抬起頭,避開牠的眼神,硬生生地和牠 擦撞,只為把學生證靠向感應器, 嗶嗶。 似乎是下一秒,我就跌坐到自習室的座位上, 原來人真的會被嚇到腳軟。在政大三年,從來未 曾如此驚嚇過。此後的好久好久,我都不敢在圖 書館待到深夜。

33


政大學聲∣Foreigners

想念的滋味 外籍生談鄉愁

你我也許都來自台灣不同縣市,離家,是升大學跨 出的第一步;然而,對遠赴他國的外籍生而言,離家 要跨出的那一步有多遠?衍生的思念有多深?家,對 他們來說,又有怎樣的意義? 記者/阮怡婷、高鉦詠 編輯/陳予蘋、詹蕣瑗 圖片/菊池祐、高美蓮、謝秋莉提供

34


1 2 3

1 馬來西亞通往汶萊的路上風景。 2 日本淺草寺的雷門。 3 高美蓮在巴拉圭的家。

35


政大學聲∣Foreigners

過甜的味噌湯─菊池祐 傳

院一菊池祐常常搭著飛機,飛越陸地和海 洋上空。今年6月他降落於台灣,有別於 日本東京的乾冷氣候,他來到這個副熱帶島國, 飽和的水氣令肌膚上汗水的黏膩感甩也甩不掉。 他稍感不自在,卻不得不適應新環境。 菊池祐曾至英國、美國、非洲肯亞和香港等國 家觀光或學習語言,這次來台,他也僅於政大華 語文中心學習三個月的中文,開學後便和一般台 灣學生修課。他笑著解釋,其實媽媽是台灣人, 爸爸是日本人,所以偶爾來台探望外公外婆時, 會聽到母親說些中文,台語的「呷飽沒?」、「 叨謝」等簡單問候語也會說上幾句。 然而在台讀書,最大壓力來源仍是語言差異。 他的母語並非中文,為了聽仔細他人的話,總得 花更多心力專注傾聽,想答話時,又得腦力多次 激盪後,才能完整表達,因此時常在小組討論時 顯得沉默。 眼見小組內熱絡討論,自己卻無法即時出一份 力,菊池緊皺眉頭,有別於平時木訥少語的形 象,感慨地說:「真的覺得對組員感到抱歉。」 日本人常喝的味噌湯是媽媽的拿手菜,湯頭中 加入紅白味噌各半,是母親習慣的煮法,不過他 表示,自己倒是偏愛熟成時間偏短、口味偏清爽 甘甜的白味噌。但因父母皆從商,常離開日本出

差,為了滿足父母不在時的胃,他也因此學會幾 道家常菜,如親子丼等。 然而在台灣,他卻因宿舍設備老舊,不常下 廚。無法動手做日本料理,他只好到日式料理店 解解饞,但第一次嘗日本料理店的壽司,卻讓他 吃壞肚子,從此謝絕往來。來台近七個月,他上 門過不少家日本料理店,那味噌湯卻始終不似家 的味道,過甜的湯水流淌過舌尖,卻嘗出遠離家 鄉千百里的苦澀,只能默默地吞入咽喉裡,消化 適應。 憶起日本的家,菊池同學開懷笑說,最想念家 中的福諾克耿犬Choco和Coco,便從手機中翻出 幾張愛犬的照片,雖然他始終未鬆口回答,究竟 比較想念狗還是家人,不過他翻找出的每張照片 中,多為和家人出遊遛狗。 來台前最後一次家庭旅遊的照片中,富士山腳 下的蘆之湖旁一片綠草如茵,他與妹妹、爸爸或 臥或坐,遙望湖彼岸的富士山,愛犬則靜坐在十 步外的距離。媽媽不見於照片上,或許是在鏡頭 後面,凝視一家子的身影。 家對於菊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呢?菊池沉思 一會,緩而堅定地說:「家是能最自在、最放鬆 的地方。」

1

2

1 日本8月稱「御盆之月」,即 台灣俗稱的鬼月,菊池家依 習俗前往青山靈園,祭祀先 祖與掃墓。  圖/菊池祐提供 2 Choco散步時不喜歡自己走, 而喜歡乘滑板,或坐腳踏車 的籠子。  圖/菊池祐提供

36


親子丼 食材

調味料

去骨雞腿肉……1塊 蛋………………2顆 洋蔥…………1/2顆 水………………1杯 昆布高湯……1小匙 海苔絲 … … … 適量

味醂…………2大匙 黑砂糖………1小匙 醬油…………2大匙

把蛋打散、放在一旁。 把醬汁料和把切成薄片的洋蔥 放進鍋子裡煮一下。

湯汁滾了以後、將切成一口大 小的雞腿肉放進去後蓋上鍋 蓋、繼續加熱。

滾了一兩分鐘後攪拌一下,確 認雞腿肉煮熟後,將打散好的 雞蛋以螺旋狀淋在鍋裡的材料 上,蓋上鍋蓋即可熄火。不可 將蛋煮得太硬。

最後把煮好的材料全部放在白 飯上,放上切成絲的海苔,就 完成了。

37


政大學聲∣Foreigners

距離11小時的思念─高美蓮 對

許多台灣學生來說,假日回家再稀鬆平 常不過;但對企管二的高美蓮(Camila Belen Gonzalez Paciello)而言,航程三天加搭 機轉機,機票約2300美元,是從未達成的心願。 美蓮起初知道要來台灣讀書五年時,還覺得沒 什麼,但是爸媽送機的那天,爸爸站在一旁,悄 然落淚,「那是我第一次看爸爸哭,然後我忍不 住也哭了。」 美蓮和兩位哥哥高中時都曾至歐洲國家交換留 學一年,但只有她出國讀大學五年。來台兩年半 的日子裡,從未回巴拉圭一趟。她無奈地說: 「我忙於課業,忙跟朋友交流。忙著忙著,好像 就不會想家了。」 話雖這樣說,但她表示曾偶然在台灣吃到巴西 料理,淚水竟忍不住奪眶而出。美蓮提及,以前 想看海,便會和家人驅車前往鄰國巴西的海岸 線,那段日子吃過的巴西料理,也就成了和家人 一起共享的回憶。僅僅只是嘗一口記憶中的巴西 菜,堅強而不慣於人前落淚的她,竟也難抵湧上 的思鄉情。 巴拉圭和台灣時差約11小時,日夜顛倒的時

高美蓮(左二)與家人們的合照。

38

圖/高美蓮提供

高美蓮(左三)一家慶祝她15歲生日。  圖/高美蓮提供

差,使美蓮和親人視訊通話的機會少之又少,平 時只能利用社群通訊軟體,得知遠在巴拉圭的家 中大小事,如表哥結婚、生孩子。家鄉慶祝聖誕 假期時,她卻只能待在學校準備期末考,「我當 下特別想家。」 今年6月,美蓮媽媽來台與女兒相見。她興奮提 及,為此她四處搜尋資訊,規劃觀光行程,想帶 媽媽見見她的新生活、新世界,更費了一番功夫 打掃家裡。做了那麼多準備,當媽媽下飛機朝她 走來的那刻,「心開始變得非常非常大,感覺快 不能喘息,所有的興奮、焦慮與憂傷都攪和在一 起。」她支支吾吾地想還原當時心情,卻難找到 精準的字詞,眼眶和臉龐忍不住泛紅。 對美蓮而言,雖然離家讀書很辛苦,「但在這 陌生的環境中,我的確學習到很多,也想學更多 更多。」錢都花了,又離家如此遠,美蓮下定決 心要常待台灣念書,未來也打算考研究所。 明年1月,哥哥們好不容易排到假要來台探訪美 蓮,「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目標!」飛過半圈地 球,家對美蓮而言,不僅是巴拉圭,更是她想念 的家人。


Chipa Guazú

傳統巴拉圭食物,中文常翻作玉米粒鹹糕或 巴拉圭玉米派,是一種由玉米粒製成的鹹派。

先將玉米粒切下,同時把烤箱 預熱到200度C。

食材

調味料

玉米…………18支 蛋………………3顆 橄欖油………1大匙 洋蔥……………2顆 豬油…………1/2杯 牛奶…………3/4杯

Queso fresco 乳酪 ………………7盎司 粗鹽………1/2大匙

將玉米粒搗碎,用果汁機將玉米 粒與生雞蛋攪拌30秒後備用。

把洋蔥、乳酪倒進碗中,並與剛才的玉 米雞蛋汁液混合,加入一杯的牛奶、一 杯的水與適量粗鹽,攪拌至均勻。

將洋蔥剁碎,並用橄欖油炒 到半透明狀。

將混合好的食材放進烤盤,用烤箱烤 約50分鐘,直到上層金黃即可。

39


政大學聲∣Foreigners

站在世界的舞台─謝秋莉 來

自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的謝秋莉透露:「其 實我現在回家會害怕。」她解釋,因為現 在的家已搬,對她而言,新家是個陌生的環境, 因此回家反倒更單純的是想念家人。 謝秋莉已在政大公行系就讀三年,十分適應台 灣生活。謝秋莉笑著表示,自己倒是沒那麼時時 惦記回家。不過高中時曾前往日本當交換學生, 那一個月的經驗倒是勾起些異鄉人的哀愁。 「那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度過的冬天。」回想當 時天候乾冷,她的手掌容易發寒,手背皮膚乾 裂,她常忍不住想飛回大馬,窩在家人身旁。 「可是我不敢跟家人說這些情緒。」當時同行 的馬來西亞同學也很想家,沒想到一說出口,家 人便買機票將他送回國。謝秋莉見狀心想:我是 來學習的,不能因為在這語言溝通不順或不適 應,就這麼回去大馬,什麼也沒學完。 來台讀書她仍抱持著這種態度:「我想成為家 人的靠山,就得留在台灣努力學習。」在馬來西 亞,大學升學考試的評比制度中,族群考量因素 佔60%,僅40%是實際考試分數,馬來人及原住民

因此佔優勢。當時謝秋莉的姐姐成績優良,卻因 評分制度不利而未考上大學,因此謝秋莉便放棄 留在東馬,轉移目標到台灣,後來便考上政大。 對於求學,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分擔爸爸的負 擔,力求自己成為家中第二座靠山,「即使爸爸 撐著這個家撐到疲倦了,也能躲到我這來,依靠 我。」她眼眶泛淚、稍有鼻音地說。 來台讀書前,謝秋莉有骨氣地向家人宣誓道: 「我以後要站在世界的舞台。」後來回大馬時, 家中地板上竟刻了張世界地圖,爸爸對她說: 「回家,你也能站在世界的舞台。」多張舊照 中,其中一張便是謝秋莉站在地極上,象徵自己 站在世界的頂端。照片中她害羞地撇頭面牆,鏡 頭拍下她的背影,以及那志氣昂揚的勝利手勢。 「我今天之所以可以無所畏懼地在這裡任性的 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為我知道永遠有家可以 回,他們都會接納我,所以想更努力,榮耀他 們。」對於家人的支持,她深表感激,雖然畢業 後考慮留在台灣闖蕩,但是他們總會是她心中最 重要的依靠。

2 1 3 1 謝秋莉與家中地板上世界地圖的 合照。

圖/謝秋莉提供

2 馬國海邊。謝秋莉說想念看海的 日子,在台灣除非有車否則難以 隨時到海。  圖/謝秋莉提供

3 和最親愛的家人的合照,謝秋莉 笑得十分燦爛。 圖/謝秋莉提供

40


大馬咖哩 食材 雞腿肉…………4份 馬鈴薯…………1個 胡蘿蔔…………2根 奶油… … … … 適量 洋蔥…………1/2顆

調味料 椰漿… … … 150ml 大馬咖哩粉…3湯匙

將馬鈴薯和胡蘿蔔蒸熟後放入平底鍋,加入奶油以小火快 炒,隨後摻入剁碎的洋蔥與雞肉,炒至所有食材都熟透後, 再處理咖哩醬。

咖哩醬部分,只要混合椰漿和咖哩粉,在熱鍋上攪拌 至呈現紅色稠狀。咖哩粉偏辛辣,椰漿則偏香甜,可 依個人口味調配兩者份量。 TIP:不要加太多水,濃稠點比較道地哦!

41


冬季公演《窗明几淨》 2015

圖片/麥高芬劇團提供 編輯/劉映彣、吳婉寧、黃翊庭

42

麥高芬劇團 傳院劇場

劇 評

政大學聲∣Theater


最好笑的笑話藏在 某個地方, 在天使與屁之間。

43


政大學聲∣Theater

再怎麼難以忍受的惡夢, 一則笑話, 就足以讓它幻化成風。 文/死線(中文三)

笑是人類所能擁有的最珍貴的寶物──我們在 開心到極點時笑,在難過到極點時也笑;有時哭 著哭著就笑了,有時,笑著笑著就哭了。《窗明 几淨》就是一齣環繞著「笑話」與「打掃」的舞 台劇,房子就是人的心靈,而笑話能夠使它潔淨。 只是,在潔白的布景背後,真正要述說的其實是 覆蓋在上面的灰塵:這個荒謬卻又真實的世界。 戲的最初,由 Matilde 上場用陌生的葡萄牙語 搬演一場「笑話」,觀眾笑了,卻也不知為何而笑; 她在老闆 Lane 乾淨、簡約(正如劇名所述的窗明 几淨)的房子裡,開始說起自己的故事──來自 巴西,有全巴西最好笑的父母,而他們過世了, 母親被父親想出來的笑話笑死,父親跟著自殺。 她來到美國,不愛打掃卻不得不成為女傭,為了 賺錢維生。於是觀眾又笑了,這一次是因著生命 背後的荒謬感而笑,也從現在開始,笑話與悲劇 的界線逐漸模糊。 而 Lane,一個女醫生,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也 有個帥氣的醫生老公 Charles;但這也幾乎就是她 的全部了,她拒絕依賴、拒絕被照顧、不願讓認 識的人為她打掃房子,強悍的背後掩藏無比脆弱 的心。她的姐姐 Virginia,生活中沒什麼樂趣, 只剩抹去那些層層疊疊的灰塵,能夠帶給她一絲 歡愉,並從中探討家庭生活的邏輯與私密;她和 Matilde 達成了協議,由她來打掃房子,延續這份 屬於她的喜悅,連帶著也能照顧她親愛的妹妹。 一切看似和諧的生活卻被意外打破了── Charles 出軌,跟他所負責的乳癌病患 Ana,他們熱烈地相 愛,援引猶太教教義視彼此為「靈魂伴侶」,進 而免除了自己的「罪」;Charles 與 Ana 一起去採 蘋果、同居,就在 Lane 的視線所及之處,開心地

44

展現他們的戀情。 從上述的劇情可以發現,《窗明几淨》的情節 其實是有些超現實的,因為人生便是個天大的笑 話,任何荒謬都可能在此被搬演,當觀眾的放聲 大笑戛然而止,冷靜之後,我們看見的是笑聲背 後的人生:為了生活而遠赴重洋來到美國的移工 Matilde、在工作與婚姻之中擺盪受苦的 Lane、 人生無聊到只剩打掃能夠給予快樂的 Virginia、 堅信自己找到靈魂伴侶而奮不顧身拋下妻子的 Charles、以及,Charles 的病患暨外遇對象,不 願接受治療只願狠狠愛過一回的 Ana。觀眾為角色 與情節的不合理發笑,可是撕開笑話的表皮後, 我們誰都有可能是其中一人。 比如,才能無法開展的 Matilde,在殘酷的現實 相逼之下,只能做與自己興趣大相逕庭的女傭工 作(不就是每個不得志者的寫照?)。比如,只 能藉著打掃去抹消對於生活的無趣乏味的家庭主 婦 Virginia(就連笑的能力都因為笑聲不好聽而 自我捨棄)。或者是相見恨晚的 Charles 與 Ana, 為了讓不去醫院的 Ana 能夠活得再久一些,他甚 至為她遠赴阿拉斯加找尋能夠治療癌症的樹種, 偏執狂亂的愛情,看來令人無法置信,但又無法 否認,愛情確確實實是這麼地盲目。 因為無法直視生命的殘酷,於是採用了比較「溫 柔」的方式包裹它,讓那些尖刺看起來不那麼傷 人,至少當目睹它的當下,我們能夠笑著面對。 這是笑話之所以能夠「打掃灰塵」的原因,讓沉 痛變得輕盈、讓嚴肅變得不正經,《窗明几淨》 把生活裡無奈的片段都一個一個撿拾,改造成歡 快的喜劇。 因此,看似無法共處,看似會尖峰相對到最後


一刻的 Ana 和 Lane,還是在彼此照顧與依賴之中 和解了;就連死亡都變成了一場荒誕卻美麗的鬧 劇── Ana 聽了 Matilde 的笑話大笑而死,緊接 著 Charles 帶著號稱可以治病的樹枝歸來,但為 時已晚。眾人環繞著 Ana,因為笑,她擺脫了糾纏 最久的夢魘:癌症,或者說,她成功擺脫的是人 類最原始的痛苦:活著。再怎麼難以忍受的惡夢, 一則笑話,就足以讓它幻化成風。 最後一幕,Matilde 重新說起她的故事──母親 聽了父親的笑話後,她便在笑聲中降生世界。她 對於天堂的想像是這樣的:「天堂是一座海洋, 充 滿 無 法 翻 譯 的 笑 話, 而 每 個 人 都 在 那 裡 面 笑 著。」笑話保留它的原樣,無法被翻譯而能夠傳 達最切實的「笑點」,充塞在天堂裡,再沒有一 絲「灰塵」,而在場的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誰能想到死亡也能有如此歡愉的意象呢? Matilde 生於笑話,Ana 死於笑話,明明一則以喜(生)一 則以憂(死),悲喜的界線卻都因著笑話消失了。 正如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真正值得開心的,反之, 也沒有什麼事真正令人難過,究其本源,不過笑 話而已。 整 體 的 舞 台 設 計 扣 著 劇 名, 是 個 井 然 有 序 的 「家」,純白的牆面為基底,以左右舞台與燈光 的配置,區分出不同的空間,又在某些場景中藉

著道具(例如 Charles 的衣服,或者丟擲的蘋果) 將兩間屋子串起。燈光也同樣值得讚許,我尤其 喜歡最末段 Ana 瘋狂大笑時的燈光,迷幻而錯亂 的光線將整齣喜劇背後的悲劇性衝高到極點。 音效設計上,除了部分場景中以拍點呈現的背 景音與演員之間的對話有彼此干擾以外,整體而 言仍是可圈可點,與戲劇本身輕盈的步調能相互 輝映。讓人眼睛一亮的是,《窗明几淨》中有許 多段落運用了投影技術,包括演員/角色的介紹; 此舉不只加強了觀眾對角色的印象,在不同場景 中的搭配,也產生了對劇情進一步詮釋的功能。 只是亦有弄巧成拙之處,如 Ana 的大笑段落是否 需要打上「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字幕?對此, 我是持反對態度的。 在一年的末尾,麥高芬劇團帶來《窗明几淨》, 頗有藉著笑話一掃整年煩悶的感覺。大笑三聲, 暫時忘掉這個逼迫你妥協的真實世界,然後,得 到重新戰鬥的力量吧!

45


政大學聲∣Theater

喜與悲往往僅有一線之隔, 甚或兩者從來就是互相交 織在一起的。 文/柳子泉(新聞四)

你曾否想過被一個笑話殺死呢? 《窗明几淨》從一個巴西來的女傭 Matilde,在 舞台上賣力地用葡萄牙文講了一個笑話開始。當 然沒人笑,因為沒有人聽懂,那它還能算是個「笑 話」嗎?她的母親因為父親講了一個世界上最好 笑的笑話而笑死了,而父親因此舉槍自盡,那這 個笑話還好笑嗎? 笑話之所以好笑,往往正是因為它荒謬、衝突、 太不合常理。最近在網路上相當流行的臉書專頁 「每天來點負能量」,它諷刺、調侃、取笑,但 我們卻絲毫不感遭冒犯,反而大方地用以嘲諷自 己。或許便是因為現實太過殘酷,如果把它當成

46

是個笑話,就彷彿披上一層糖霜外衣,雖然苦口, 卻不致難以下嚥。 Matilde 恨透了打掃,卻為了生計跑來當外科 女醫師 Lane 的家庭女傭,整天被迫做那些她討厭 至極的工作,只能透過想笑話讓自己好過一些。 Lane 看似堅強、能幹,卻因同為外科醫生的丈夫 Charles 外遇乳癌末期的病患 Ana,令她對生活感 到絕望,兩人甚至還大剌剌地走進房子,宣稱根 據猶太教教義,他們找到了彼此的靈魂伴侶,而 Matilde 的一個笑話讓她笑著笑著,崩潰大哭,抒 發龐大的壓力。 但 Lane 的姐姐 Virginia 卻討厭自己的笑聲而 不願意笑;她雖熱愛打掃,能讓房子變的乾乾淨 淨,但她卻因為除了打掃外什麼事也不會做感到 沮喪。她把房子弄乾淨了,卻無法用笑洗滌對生 活的無力。 Ana 因病情日漸惡化而感到痛苦萬分,最後她要


求 Matilde 為她講一個最好笑的笑話,然後瘋狂 大笑而死、而解脫。 對這四個女人來說,笑話是她們對荒謬、殘酷 的生活,最強烈也最渺小的抵抗,對我們來說又 何嘗不是如此?人生中的高低起伏,就像是上帝 對每個人開的玩笑,你或許曾喃喃自問:「為什 麼是我?為什麼我得承受這些?為什麼要這樣對 待我?」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有時候唯一能做 的,便是哈哈兩聲,當做一場笑話罷。 笑話在這齣戲中又有另一層涵義。一齣以笑話 為題的戲應該是喜劇吧?實則不然。喜與悲往往 僅有一線之隔,甚或兩者從來就是互相交織在一 起的,荒謬至極時你感到悲哀,悲傷至極卻又感 到好笑。 《窗明几淨》中的笑話一層一層地被推到極致, 從一開始 Matilde 的雙親因笑話而死(一聽到可 能僅覺得荒謬),到最後 Matilde 對 Ana 講出那 最好笑的笑話時,燈光閃爍、音樂輕快,Ana 笑得 瘋狂、誇張、樂不可支,對比 Matilde 彷若進行 一場處決痛苦的神情,令人不寒而慄,而 Ana 最

後笑死在台前,煞那間喜劇性被推到極致,然後 化作一場殘酷的悲劇。 「最上乘的喜劇,往往喜中帶悲,讓人笑中有 淚。」但《窗明几淨》已太過赤裸地把笑話攤在 眼前,擺明著說這是全世界最好笑的笑話,但我 們卻發現絲毫笑不出來。正如 Matilde 故事尾聲 時說:「天堂是一座海洋,充滿無法翻譯的笑話, 而我們每個人都在那裡面笑著。」有些事,或許 確實不能說得太明,否則那殘酷的內裏一旦暴露 出來,笑話便不再好笑,現實生活那些更荒謬可 笑的事物,不過也就是我們在追尋的那個最好笑 的笑話罷了。 劇中演員表現及舞台設計皆十分亮眼,巧妙地 利用投影與舞台空間設計,將虛與實、不同空間 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導演手法十分有趣。然而, 角色服裝稍有些可惜,如 Matilde 守喪穿著黑色, 但服裝無法令人一眼辨識出其女僕身分,而 Ana 的打扮略為年輕時髦,和劇中設定有些年紀的女 病人不甚相搭,但此皆為個人想法,並不影響這 齣戲的精彩程度。

47


封面圖說:幾隻「總圖幫」校狗群聚商院前小憩。 圖/孫晨哲攝 本頁圖說:「河堤幫」大白於新聞館前曬太陽,「啾咪!」 圖/孫晨哲攝

總編輯 黃翊庭 副總編輯 陳品丞 吳婉寧 記者 陳品丞 胡景月 阮怡婷 高鉦詠 薛惟中 簡明柔 池嘉祥 編輯 黃翊庭 吳婉寧 詹蕣瑗 劉映彣 徐湘芸 吳柏萱 陳予蘋 攝影 孫晨哲 黃庭暄 黃璵親 黃堃睿 廖俐蓉 張方慈 出版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