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學聲 NO.33

Page 1

NO. 33 Winter 2020

Issue 國際化的美好藍圖 ——再審視教育本質與制度 ETP改善路漫漫

People 高舉緊攥的拳頭 ——永不言棄的實踐家 地政系教授徐世榮

Gallery 我們的秘密基地 焦慮時代中

在角落重拾自我


1


∣Editorial

未來取決於人們今天所做的一切, 而活動需要由人發起。

——格洛麗亞.斯泰納姆 ◎ 編輯室

2020年逐漸步入尾聲,人們引頸期盼,期盼這糟糕 的一年能夠早日結束,迎來新年的新氣象。在台灣 相對風平浪靜的同時,新冠疫情全球確診人數已近 7000萬,奪去了超過150萬人的生命;在台灣僅僅 是八大場所必須戴緊口罩的同時,許多國家仍然封 著城,仍然限制著國民自由來往的權利⋯⋯而在「 天災」之外,後半年的「人禍」依舊是層出不窮, 中國未曾停止對於香港民主自由的蠶食鯨吞,美國 仍未積極面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問題——世界各地都 還動蕩不安著。 美國女權運動家格洛麗亞.斯泰納姆曾說:「未 來取決於人們今天所做的一切,而活動需要由人 發起。」無論是體制內,或者體制外,我們越是希 冀著美好的將來,就越需要勇敢站出來。為此,美 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高票當選,香港抗爭者拚 盡全力捍衛民主自由,而世界各地的記者也克盡職 守,持續報導真相。《政大學聲》同樣也會秉持獨 立媒體的精神,洞察校園脈動,記錄每一項重大事 件,與每一個關鍵時刻。 全球化時代,國際交流更加密切,您對於國際化的 想像是什麼呢?英語程度的好壞,一直被當作是否 具備國際觀的指標,而為了與國際接軌,政大設立 ETP學程,企圖堅實學生英語實力。然而,實際上

ETP於各院系的推展落差極大,體制不完善、內容 與需求不符等情形,遲未解決。關於ETP,這張國 際化的美好藍圖,究竟該如何改進?該如何邁出下 一步呢? 「土地正義」這樣抽象的理念,究竟能否實現?用 一生的行動實踐,並且貫徹始終——政大地政系教 授徐世榮,應該會溫柔而堅定地對您說道。他是熱 血激進的社運人士,也是親切幽默的教師;他堅守 信念,並身體力行,因此深獲其他教授與學生的 欽佩。就讓《學聲》從街頭到教室,帶您認識徐世 榮,這一位永不言棄的實踐家。 有沒有方法能將自己,暫時抽離這憂鬱的台北?適 逢陰雨不斷的冬季,期末考將至,這厚重黏膩的焦 慮感,無可避免。而有些人,幸運地擁有一處秘密 基地,一處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得以在其中調適 身心,忘卻一切煩憂。33期《學聲》,將與您一同 造訪同學們的秘密基地,一窺在這焦慮的時代,他 們是如何排解與療傷的。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而未來的發展尚非清晰可見。 但《學聲》不會放開執筆的手,不會鬆開快門鍵, 將持續製作新聞、報導真實,揭開未知人事物的面 紗,盼能以此實現,對於未來的美好想望。

1



Issue 04 國際化的美好藍圖 —— 再審視教育本質與制度 ETP 改善路漫漫 06

回應國家雙語願景 高教場域力推國際化

10

教室內的困境:實際與理想仍有落差 ETP 走錯了哪步?

12

傳統思維成桎梏 應翻轉英語教育想像

14

勿忘教育初衷 成果見效需仰賴各方同心與耐心

People 16 高舉緊攥的拳頭 —— 永不言棄的實踐家 地政系教授徐世榮 18

激進抗爭的親切教授 社會運動中的溫柔實踐

21

土地親像家—— 捍衛土地正義 守牢基本人權

24

身體力行的教育者—— 跨出舒適圈 為理念奉獻一切

26 「我不希望我是一個妥協的人。」 秉持溫柔毅然前行

Gallery 28 我們的秘密基地 焦慮時代中 在角落重拾自我 30

讓思緒澄澈 在晴空萬里中逃離日常

32

專屬於此時此地 一個人的遼闊星空

34

自蜿蜒階梯走出回憶 窺見「政大感」

36

悠揚的潺潺水調 為緊繃的心弦調音


∣Issue

再審視教育本質與制度 ETP改善路漫漫

4


在過去,擁有英語能力是求職時的保證,抑或成為具備國際觀的象徵。 在國際密切交流的時代,校園對於「國際化」的理想和追求更為強烈。 政大作為外籍生數量名列前茅的大學,也開設英語授課課程、學分學 程,期望能培養並廣收國際人才。然而政策在蓄能不足、資源缺乏的環 境下推行,抱持理想願景的ETP是否能順利發揮成效呢? 記者/葉晉嘉、花清荷、陳姿穎、何予、邱芮盈 編輯/甄曌珞、余積豪 攝影/陳鈺中

5


∣Issue

回應國家雙語願景 高教場域力推國際化 2

018年政府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 圖」(以下簡稱雙語國家政策),致力在2030 年前將台灣打造成具國際競爭力的雙語國家。而 近年來,為因應雙語國家政策,在現今教育領域 中,英語授課成為課程規劃的趨勢之一,高教場 域內之英語授課比例和規模正逐漸提升,國內諸 多大學皆已開始響應,紛紛制定全英語授課專班 或英語相關學程。

各大學順應國際化趨勢 政大積極開展英語授課計畫 中山大學教務長李志鵬說道:「台灣經濟以出口 為導向,人才、產品須向國際接軌,英語的聽跟 說變成基礎,才能提昇競爭力。」而政治大學英 文系教授陳超明則認為在教育方面,雙語教育是 語言和人才培育的管理政策,讓更多人接觸英 語,以精進溝通能力達到雙語國家的目標。

6

此外,雙語國家政策除了影響教育制度,政治大 學傳播學院教授施琮仁認為,台灣的國際地位亦 將有所改善,「英語是一種國際語言,若能將台 灣文化、學術研究以及政經現況傳遞給世界,將 是一件具有價值的事。」因此,不論從教育制度 或國際交流的角度,英語課程的規劃都更顯重 要。 為因應政策,各大學開始調整課程架構。中山大 學提出「十年英語授課計畫」,以銜接十年後將 會進入大學的雙語世代;台灣大學則自108學年度 於土木系設立全英語專班,將三班必修課其中一 班改為全英語授課。而在全英語專班外,開設學 程也是英語授課的規劃之一,政大的ETP(English Taught Program)便是其中一例。 2000年,政大前校長兼商學院長吳思華啟動商院 ETP計畫,再由前校長周行一、前外文中心主任陳 超明,以及其他院系的教授接手辦理並通過ETP成 立辦法,將原先ETC(English Taught Course) 拓展成現行的ETP,藉此提升政大學生與國際接軌 的機會,也讓外籍學生有足夠的英語課程可以選 修,推動校園國際化。


「大學生英語程度的高峰在入學考試的當下,日後 大學提供的是國際化的環境,透過英語課程,讓學 生和老師具有國際移動力。」台灣大學土木系主任 謝尚賢指出。陳超明也認為,政大是以國際化為主 的學校,即便在推動ETP的過程中反對聲浪不少, 但他相信語言是種價值選擇的問題,「今天政大的 價值就是朝著國際的方向在走,你選擇了政大就 讀,英語能力便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 因此,為讓政大學生與國際接軌,ETP在商學院開 始實施後,擁有i-program學程的院所,也逐漸開 設ETP課程,因應政策提升英語授課比例。除新成 立的創新國際學院外,全部學院都已開設ETP,讓 所有院系的學生都享有ETP資源。

i-program網頁

7


∣Issue

各院ETP學生回饋褒貶不一 課程成效可見落差

各院ETP在開課上,為增強學生在聽、說、讀、寫領域的英語基礎能力,皆有開設類 似必修課程,以銜接其他專業選修科目,但在選修課程數量,以及招收人數方面, 可見各院間存在的資源差距。

以開課數量而言,商學院開設最多選修課程,修習商院ETP的學生在選課時自然有更 多元的選擇,而其他院所和商學院的開課數量相差近20堂以上,在選修課程上相對不 足。 此外,在招收人數方面也有著懸殊的落差,由於ETP是從商學院開始施行,課程規劃 已相對成熟,招收規定和學生數量也趨於穩定;相較之下,其他院所的ETP起步較 晚,尚有許多制度待完善。因此,ETP在各院的資源落差,也造成學生在修習不同院 所ETP上感受和成效的不同。

8


*1代表最不符合 4代表最符合

根據《學聲》的問卷調查顯示,大 多同學申請ETP的原因,是為增進英 文能力及擴大職涯發展機會,而填 答學生中近八成認為ETP有效提升自 身英語程度。然而,學生普遍認為 ETP對日後升學以及職涯發展的幫助 較不顯著。 在實際課程內容上,同學卻不盡滿 意,普遍對ETP課程的設計、開課 資源以及學程制度感到不滿,在問 卷填答之74人中,有57人認為ETP 仍有改進空間,而其中大部分是來 自商學院以外的學系;而其餘17位 認為不需改善的學生則大多來自商 學院,對商院ETP的整體規劃讚譽有 加。各院間存在的感受落差,也反 映出政大ETP在執行上,仍有諸多問 題需要處理。

9


∣Issue

「傳院大部分課程跟碩士班合辦,課程內容過 深,選擇也太少,導致我打算中途放棄ETP學程」 、「選修課程寫得很豐富,但實際開課不多, 有點失望」、「各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品質參 差,收穫成效落差大」。由上述問卷中學生的回 覆可見,ETP在實施面及制度面仍有待改進。

商院ETP環境結合專業 他院系仍有未竟之處 「課綱上有規定要選某些特定課程,且涵蓋了社 科院各個系的內容,但我不一定會想去修其他系 的課。」政治三王瓅詠坦言,若希望順利取得ETP 結業證書勢必需要修習其他科系的專業科目,「 訂課程的那些老師他們把社科院視為一體的,忽 略我們都是從各個系來的。」 理學院ETP也面臨相同的問題,問卷回覆中指出, 理學院三個科系各自專業需求度高,課程間較人 文科系更無法互相選修,在各系專業課程開設數 量少的情況下,學生建議理學院應開放認定更多 他院的學分,以提高修完學程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課程規劃較為完善的商院ETP則得到較 高的滿意度,國貿一鄭佳瑜表示:「ETP除了提升 英文能力之外,它也在培養你的商業思維。」她 說明商業專業能力如上台簡報、經營人脈網絡等 技能,也涵蓋於課程內容當中。

10

商院ETP召集人羅明琇也指出:「有時候語言跟專 業並不一定可以並進保持的,所以我們希望可以 用英文的角度去提升同學的商管能力。」經由學 生們的反饋顯示,ETP在培養商學院學生未來職涯 發展的軟實力上,的確有可見的成效。 除課程規劃良好之外,同儕互動也在商院ETP中佔 了一席之地,會計一羅宜佳表示:「因為參加ETP 和相關活動,讓我認識了現在滿好的一群人。」 因頻繁的小組討論及各項課外活動,使人際交流 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羅明琇強調:「學生在這 四年的過程中,除了專業課程外,對於ETP這件 事是有感情的,這是我覺得我們做得很成功的一 點。」

說好的課呢? 資源匱乏及師資問題待解決 固有體制為根本肇因 商院ETP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其他學院開設的ETP 和學生期待似乎有相當大的落差,日文三吳芷誼 表示:「當初在外語學院的ETP簡章上看到滿多選 修課程,入學後發現這些課都沒有開,但都有寫 在簡章裡面,就有點小失望。」表定課程和實際 開課數量不符使學生對ETP有錯誤的期待,這似乎 也指出ETP資源不足的隱憂。


「我們沒有足夠的老師可以去做這樣的事情。」 作為傳院ETP負責人,施琮仁指出,因師資缺乏和 課程精實化,傳播學院ETP部分課程採取碩學合開 的折衷方式。然而,修習學生大多對此措施給予 負面評價,廣告三梁琮澤表示:「要滿足學程要 求的話,除了基本的英語課程,還要再選大概八 門課,但有六到七門就是跟碩士班一起上,程度 越級很多。」 梁琮澤同時具有修習商院及傳院ETP的經驗,他也 深刻體認到兩者的資源落差,並直批:「傳院是 沒有準備好去開ETP的。」今(2020)年,經多方 考量,傳院ETP決定吹熄燈號,待最後一屆ETP學 生畢業後,將不會再招收新生。 「拜託都拜託不到人,有人願意開就算不錯了。 」施琮仁自嘲道,因此主管單位並無設立機制來 審核開課老師的英語能力,難保每位老師都能良 好掌握英語授課的模式,進而顯現出師資問題也 是英語授課推行的障礙之一。 因為所以教育協會(以下簡稱因為所以)發起人 葉祐嘉表示:「英語方面的師資,在師培的時候 就是要讓他成為一位英語老師,而不是一位雙語 老師,所以他並沒有好好地受過訓練。」政大外 文中心助理教授崔正芳也指出:「英文授課對老 師來說其實是一個滿大的挑戰。」以非母語方式 講解必定需要一定的演練,即便在母語系國家有 過教學經驗的老師,回到台灣教非英語母語的學 生,實行英文授課仍需要調適,「所以要給老師 時間。」

「雖然很多老師都有在英語系國家留學的經驗,但 回國之後已經習慣用中文授課了。」施琮仁透露。 也因此,校方為鼓勵老師多開設英語授課,設有各 項獎勵機制,除了政大提供課程補助以提升老師開 課意願外,台大、北藝大等同樣給予開課系所或老 師補助;中山大學則宣佈日後招募新老師,會以英 文能力為優先考量,希望能藉此緩解英語教育人才 不足的現況。

11


∣Issue

傳統思維成桎梏 應翻轉英語教育想像

12


政大ETP面臨開課數量不足和師資缺乏等兩大問 題,相互影響之下,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決策 者在期望與國際接軌的良善立意下開設ETP,但 是否由於創立之初願景過於理想,與現實落差甚 巨,忽略了大環境根本上、制度上的問題呢?

實現國際化願景 跨文化素養較英語能力更為關鍵

葉祐嘉表示,根據因為所以問卷調查統計,多數 台灣人認為具備英語能力後,最大好處是可使用 全球語言獲取新知,也能和更多人接觸、交流, 「了解的人事物更多了,自然而然能夠拓寬視 野,切換另一個角度去看事情。」政大抱持相同 願景推行ETP,期望精進學生的英語能力,藉此提 升校園的國際化程度。然而,具備英語能力就符 合國際化的期望了嗎? 葉祐嘉認為,英語教學是否能達成國際化,視授 課方式而定,但必須承認英語是較容易帶入國際 觀、國際議題,和國際視野的一個科目。陳超明 也表示:「以投資最少、獲益最大的方式來說, 就是選擇英文。」英語作為一個全球語言,是台 灣與國際接軌的重要管道。若將培養台灣人才往 國際移動視為願景,英語似乎就成為必備的能 力,但在建立國際觀的基礎上,英語未必是唯一 條件。 崔正芳指出:「這是家長的迷思就是了,(認 為)在國內用英文上課就是國際化,其實不見 得。」葉祐嘉也指出:「英語授課與國際化並無 直接關聯性,」即使身處英語系國家,也有留學 生不願開口交流,或排斥接觸不同文化。台灣的 英語教學,多停留在強調單字、文法等內容,無 法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出跨文化素養其 實才是雙語教育的最終目標。」 「跨文化素養不一定是要在美國大選時,了解兩 黨派發生什麼,這是屬於知識型的。」葉祐嘉認 為,國際觀並非增加國際知識就能達成,並解 釋:「在強調素養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夠去理 解、接受和我們有所不同的文化脈絡,才是我們 重視的部分。」他舉例如孝順、學長學妹等概 念,在英語中並無對應詞彙。不同文化間該如何 溝通並相互理解,即是跨文化溝通能力所訴求 的。

歷史系副教授周一騰也認為,認定一個人是不是 有國際觀,除了語言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其他 國家文化的了解程度,具備同理心並能了解人的 多樣性;「開出來的課程數字並不等同於學生的 學習成果。」崔正芳直言,眼前現況反映的是學 生和授課老師都還在儲備階段,尚未達到最有效 的學習環境。

累積素養實踐國際觀 應讓英語從學科中解放 「雙語教育的目的是提倡使用英語,把英文當作 溝通的工具,而不是學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改 變。」陳超明表示,過去英語教育過於強調正確 性,若推行雙語教育,則應轉而重視口說流暢 度,鼓勵學生開口,把英語從學科轉變為能夠使 用的工具。葉祐嘉感嘆道:「回過頭去看從國小 三年級開始到高三,學習英文整整十年的時間, 這期間我們的教育資源到底有沒有被好好地運 用?」 雖有了雙語國家政策,但以還困在升學思維的台 灣英語教育現場來看,較難直接與國際化和跨文 化素養連結。葉祐嘉回歸到協會本身理念,強調 道:「其實是因為孩子找不到學習英語的理由。 」陳超明也點出,為配合考試方式,學生從小學 的是文法、語言知識等讀、寫能力,「我們把學 生塑造成語言學專家、教授、文法專家,這是錯 誤的觀念,本末倒置。」 葉祐嘉解釋,這是由義務教育階段英文課程時數 過短所導致,儘管只是照本宣科,也可能會趕不 及進度;再者,目前教育現場上的老師們在過去 師培過程中所受訓練,與現行政策所需要的教師 能力並不相符。雖有推行雙語教學的願景,實際 上卻難以實現溝通式的互動教學。 回頭看政大學生對ETP的回饋,部分同學在問卷提 及:「沒有跟外國人講話的機會,也很少有口說 的機會。」;坦言希望能「少一點課堂授課,多 一點實體活動」,顯示部分課程仍維持教師單方 面對學生講課,少有互動環節。在問卷中有學生 反應,小組討論時同學還是多用中文溝通;梁琮 澤也坦言,在課堂上多還是習慣以中文來解決問 題。

13


∣Issue

從課堂狀況發現,學生多只要求在教室裡有練 習英文的機會,並不在意離開教室沒有環境使 用英語。這不只可看出英語尚未從教室、學科 中解放,也反映台灣社會並不像香港、新加坡 等雙語國家,有在教學場域外使用英語的必要。

「台灣在教育政策方面,並不是領頭羊。」崔 正芳表示,ETP是隨著國際趨勢和大環境演進之 下勢在必行的方向,但大環境還未做好準備。 在英語脫離升學制度下的一門學科、到達活用 的境界之前,還有一段綿長的進程需努力。

勿忘教育初衷 成果見效需仰賴各方同心與耐心 「語言學習需要時間累積,它需要循序漸進。 」葉祐嘉表示,英文與專業學科之間的交互學 習,並非一蹴可幾。若英文只為用而用,其實 對學生的學習成效而言,無太大的益處;羅明 琇也說明:「商院ETP實施的時間比較長、制度 較完善,這也讓我們有機會去做一些調整和變 更,提升教學現場的成效。」 在等待制度完善、時間累積之餘,學生也能作 為主動角色,崔正芳表明,學生若有心學習, 長遠而言將會成為很好的收穫;吳芷誼也認 為,練習英語可以自己尋找機會:「ETP只是提 供一個管道讓我學習,並精進英文能力。」葉 祐嘉則強調,現今網路世代的學習重點,「沒 有環境這件事情會被慢慢克服掉。」也反映出 學習動機其實更為重要。 除學生需調整學習心態外,老師在教學上也應 具備更高的意識。傳院二Sunny(化名)強調,老 師的授課方式容易影響學生修讀意願;崔正芳 則呼籲:「老師要有一個體認,就是要試著回 憶自己當初剛入門時懵懂的狀態,才會看到學 生的困難。」

14

卸下光鮮外表 英語授課應回歸學生本位思考 梁琮澤直言,校方不應為了爭取排名或宣揚國 際成果一頭栽入英語授課,「如果沒有準備 好,浪費學校的資源也浪費學生的時間。」 李志鵬則呼籲道:「這是一個陣痛期,需要堅 持。」認為隨著時間演進,制度更完善後,最 後將會產生正面的結果。 羅明琇說明:「我們的目標很清楚,就是希望 可以提升學生的國際觀,讓學生可以跟世界接 軌、提升自己的移動力。」羅明琇說明;而崔 正芳也認同,英語授課的初衷即「讓老師跟學 生的mobility都提高」。 長久以來,國際化一直是高等教育所關注的課 題,在雙語國家政策的推波助瀾下,英語授課 也愈受高教領域的重視。而一個對於國際化有 著迫切需求的校園,其所實施的教學方針,不 該只注重在建立形式上的光鮮外貌,而應回頭 審視教育的本質,亦需考量是否能夠給予學生 正面、長遠的影響,才能更接近願景、實踐與 國際接軌的藍圖。


15


∣People

高舉 緊攥的

拳頭 記者/周多原、程心、李昀璇、游九思 編輯/廖翊帆、洪振嘉 攝影/吳珮甄、許惟珊

他是憤怒且激進的抗爭者,也是幽默且和藹的教授。他 是台灣農村陣線創辦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政大 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徐世榮兼具多種身分,而每 一種身分皆指向著同一個理念——土地正義。他在校內開 設課程,出版書籍,甚至與居民並肩作戰、為民發聲。 徐世榮身體力行、總是卯足全力,不為其他,只為實踐 他所堅信的理念。就讓《學聲》帶您認識徐世榮,認識 這位永不言棄的實踐家。

16

永 不 言 棄 的 實 踐 家

地 政 系 教 授

徐 世 榮


高舉 緊攥的

拳頭 記者/周多原、程心、李昀璇、游九思 編輯/廖翊帆、洪振嘉 攝影/吳珮甄、許惟珊

永 不 言 棄 的 實 踐 家

地 政 系 教 授

徐 世 榮

他是憤怒且激進的抗爭者,也是幽默且和藹的教授。他 是台灣農村陣線創辦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政 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徐世榮兼具多種身分,而 每一種身分皆指引著同一個理念——土地正義。他在校 內開設課程,出版書籍,甚至與居民並肩作戰、為民發 聲。徐世榮身體力行、總是卯足全力,不為其他,只為 實踐他所堅信的理念。就讓《學聲》帶您認識徐世榮, 認識這位永不言棄的實踐家。

17


∣People

激進抗爭的親切教授 激進抗爭的親切教授 社會運動中的溫柔實踐 社會運動中的溫柔實踐 「今

日拆大埔,明日拆政府!」街頭上 他頭綁布條、高舉雙手,激動且憤 慨地抗議政府的不公不義,但緊接著,他卻面目 猙獰地被警察架住胳膊拖行,導致手臂受到永久 性傷害。然而,平時在課堂上,他身穿白襯衫、 手持麥克風,語氣總是緩慢而溫柔,溫文儒雅 且幽默風趣地授課。他是土地正義運動的靈魂人 物,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師——他是政大地政系 教授,徐世榮。 「在社會運動中的場合肯定會比較激動,但他本 身是一位個性很溫和的老師。」地政二黃尹萱說 道。地政三李晨銨也這麼認為,他坦言,一開始 聽到徐世榮參與社會運動的事蹟後,會覺得他並 沒有學者的形象,反而比較像社會運動家。直到 第一次上課後,才發現他實際上很溫和。 「其實我是蠻和藹可親的人,但大概一站上街 頭就不一樣了。」徐世榮如此描述自己。他 表示,因為都是和受迫害者並肩走上街頭,

18

「所以自然地就會切換到那個情境去。」但本質 上自己還是個和善的人。地政碩二陳品嘉更補充 道,徐世榮之所以選擇抗爭,是出自善意的提 醒,希望自己所生活的國家越來越進步,就像是 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期望。 「他的本質一樣是溫柔的。」陳品嘉說道。地政 二朱恩琪也分享她的經驗:「問他問題他會超級 有耐心地回答。」徐世榮也會細心地引導他們思 考的方向。不論課堂中或課堂外,徐世榮待人都 十分親切,「有種慈父的感覺。」黃尹萱面帶微 笑地表示。 不僅是細心與溫柔,徐世榮也具有幽默的特質。 李晨銨舉例,因為徐世榮常常上街頭抗議,所以 會調侃他自己跟警察是好朋友,警察都很喜歡架 著他往外面衝。黃尹萱也提及,選修徐世榮開設 的「土地與人權」時,雖然課程所探討的議題相 當沉重,但他依舊會盡力以幽默的方式與學生互 動。


受恩師啟發 上街頭掙回公民價值 俗話說:「有其師必有其徒。」在教學中,徐世 受恩師啟發 上街頭掙回公民價值 榮毫不掩飾抗爭者身份,因為自己求學時期的授 課老師即是如此。「老師說要走街頭,我們這些 當學生的就陪著他走一走啊!」徐世榮笑道。 俗話說:「有其師必有其徒。」在教學中,徐世 說起自己最初走向街頭的契機,徐世榮挺直軀 榮毫不掩飾抗爭者身份,因為自己求學時期的授 幹、雙手握實,並且侃侃而談;他表示,美國在 課老師即是如此。「老師說要走街頭,我們這些 1960年代有很多社會運動,比如反戰運動、黑人 當學生的就陪著他走一走啊!」徐世榮笑道。 人權運動等,而留美時的大學老師自當時起,便 開始投入社會運動,甚至「一直到70幾歲都還在 說 走街頭。」坦言其深深地影響了自己。 起自己最初走向街頭的契機,徐世榮挺直軀 幹、雙手握實,並且侃侃而談;他表示,美國在 除了受該位老師影響,因而日後在台灣仍持續參 1960年代有很多社會運動,比如反戰運動、黑人 與社會運動,徐世榮更師承其法蘭克福學派,強 人權運動等,而留美時的大學老師自當時起,便 調社會參與。此學派認為社會可以區分成三個部 開始投入社會運動,甚至「一直到70幾歲都還在 門——政府、資本、公民社會。「三個部門共同 走街頭。」坦言其深深地影響了自己。 互動之下,所產生的共識,就是我們所想像的公 共利益。」徐世榮解釋道。 而徐世榮認為,政府跟企業往往為了追求經濟成 除了受該位老師影響,因而日後在台灣仍持續參 長,使得公民社會所重視的環境生態、文化與人 與社會運動,徐世榮更師承其法蘭克福學派,強 權等價值被犧牲。但是「我們透過社會運動,把 調社會參與。此學派認為社會可以區分成三個部 這些價值帶了回來。」徐世榮堅定地說道,這就 門——政府、資本、公民社會。「三個部門共同互 是他之所以投入社會運動的原因。 動之下,所產生的共識,就是我們所想像的公共 利益。」徐世榮解釋道。 而徐世榮認為,政府跟企業往往為了追求經濟成 長,使得公民社會所重視的環境生態、文化與人 權等價值被犧牲。但是「我們透過社會運動,把 這些價值帶了回來。」徐世榮堅定地說道,這就 是他投入社會運動的原因。

願為配角陪伴 與受迫者相互支持 「人民會走出來抗爭,其實也都是迫不得已。」 徐世榮指出,抗爭浪費時間又浪費錢,身體健康 也可能會受到傷害。他嚴肅地說道,人民一定都 是求助無門時,才會上街頭。由於抗爭具有許多 風險,因此徐世榮不會擅自主導居民抗爭,而是 扮演陪伴者的角色,當人民窮盡所有體制內的管 道卻無法自救時,他才會給予協助。 「主角還是在他們,這一點我不能反客為主。很 多幫助人民的社會抗議者,沒有掌握好這種分 際,反而引起一些紛擾。」為了將抗爭的主導權 交還給民眾,徐世榮總是作為配角給予支持,「 不管他們是要用抗爭,還是別的方法捍衛自己的 權益,我都陪伴。」徐世榮堅定地說。 徐世榮的陪伴與協助是非常溫暖且感性的,「他 非常照顧我的爸媽,也會關心情緒不穩定的抗爭 者。」同為南鐵東移案被徵收戶、國立台灣科技 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陳致曉說道:「徐老師遇 到那些遭受傷害的老百姓,他會盡量有趣地跟大 家互動,講一些有趣的話,緩和大家的情緒。」 陳致曉形容徐世榮是一個據理力爭的、關懷的角 色,是能夠撫慰他人的、富有同理心的。「我是 很難想像那麼多的特質在一個人身上,這是對我 來說很令人驚訝的一件事情。」他如此表示,也 笑稱溫暖的人格特質並非人人皆有,「像我就相 當缺乏這些東西。」也因此,「我也知道很多自 救會的成員會稱呼徐老師為『自救會的爸爸』。 」陳致曉語帶笑意地說。

19


∣People

因為徐世榮獨有的那份親切與溫暖,他始終與受 迫個案維持良好的關係,在抗爭的過程中,徐世 榮會和他們成為朋友、產生革命情感,甚至有些 人會與他一同協助新的個案。因此,徐世榮總能 夠適時地更新議題現狀,並從中觀察與學習,而 這正符合徐世榮所採行的後實證論。 後實證論十分強調行動研究,「我的研究就是非 常強調你要去行動,從個案當中研究,而且應該 深入地觀察、訪談。」徐世榮解釋道。因此,徐 世榮不認為,自己僅是單純地協助受迫遷的民 眾,反而是從這些民眾身上獲取許多知識,他說 明:「像是體制方面的問題,其實我也是透過這 些行動、實踐,才了解問題的嚴重性與關鍵。」

20


土地親像家—— 捍衛土地正義 守牢基本人權 徐世榮親身投入個案,走上街頭,揭開土地正義的 面紗。在台灣,學術研究多著重在實證與量化,但 土地正義卻重視行動,不過徐世榮不認為兩者相衝 突,反而相輔相成。他強調行動實踐,而土地正義 正是他最有自信、也熟悉的領域,於是他積極投 入,未曾停歇。 徐世榮指出,在美國居住的九年,未曾見過土地徵 收的案件。他也補充,德國雖未廢除徵收法,但也 不再適用了,因為德國人認為,侵害基本權的界線 是相對模糊的。徐世榮比喻道:「那(土地徵收) 就像是倚天劍跟屠龍寶刀,不隨便出鞘,但台灣就 把寶刀當菜刀,天天拿來砍。」 陳致曉也補充,五年前,南鐵東移案召開都市計畫 委員會,卻規定民眾只有三次發言機會,且每次上 台人數甚至不能超過五人。相當於1000多個老百 姓中,最多只有15人可以上台為自己發聲。而「當 我講超過三分鐘,賴清德就下令警察來架走我。」 他憤慨地說,徐世榮和時任的陳情代表王偉民眼見 此景,便彼此手勾手、阻撓警察;回想起當時的場 景,陳致曉表示,警察一口氣架走三個人,那樣暴 力的場面,他至今仍歷歷在目。

21


∣People

克盡學者職責 為公義永不妥協 作為一個持續投入的抗爭者,徐世榮在個案中看 見許多流離失所的人,甚至有熟識的朋友在過程 中自殺,一路走來並不簡單,也常常令他不勝唏 噓。雖然在法律程序上也有成功案例,例如苗栗 大埔案以勝訴收尾,「但是張大哥也走(過世) 了,所以我也不覺得是成功。」徐世榮嚴肅地說 道。 對比在美國的經歷,在台灣的所見所聞對徐世榮 造成很大的衝擊。其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近期南 鐵東移案,他沮喪地說道:「當天我們一直擋, 帶隊官承諾不會拆,但我們一離開,房子就被拆 了⋯⋯」面對官員的不守信,徐世榮決定,與民 間社會一同為「人的價值」努力。這也是為什麼 在地政系眾多的領域中,他選擇關注土地正義。 地政系教授顏愛靜也坦言:「我們是永遠的反對 黨。」不論哪個黨執政,學術界都不會停止監督 行動,並且始終以公平正義的角度提出建言;她 表示,對於環境與土地的人權維護,徐世榮是永 不妥協,且始終如一的。 「對我來說,程序正義是土地改革中最重要的要 素。」徐世榮說明,在土地議題中,沒有程序正 義,就沒有實質正義。若以「公益、必要、比 例、最後迫不得已手段、金錢補償」這五個原則 來看,會發現前面四個要件都是掌權者詮釋的結 果,民眾難以介入,導致「明明是自己的家園, 卻沒有參與的餘地。」徐世榮感慨道。

22


當權者仍未改變 供論述助受迫者發聲 研究土地改革的這些年,徐世榮發現「台灣的地 主其實不是地主」,所謂的地主是一戰時,蘇聯 用以對抗大莊園制度而創造的詞彙,隱含剝削階 級與壓迫階級的對立關係。「但是我做的研究不 是這樣啊!」他略為激動地解釋,台灣人擁有的 土地面積多在一公頃以下,所以台灣被稱作「地 主」的這些人多非剝削階級,政府不該逕以「地 主」會剝削人的思維,過度侵害、限制人民的土 地權。 然而,即便投入土地正義議題長達十餘年,徐世 榮仍感慨,台灣的土地政策與制度沒有太多改 變。政府讓土地徵收淪為權貴階級獲利的工具和 手段,是台灣的危機。他舉例道,都市計畫跟土 地徵收難以分割,是地方派系獲利的來源,也因 此本意在於創造社會福祉的都市計畫,最終淪為 炒地皮最主要的元兇。 「土地這塊很辛苦,更難的是統治者用土地來綁 選票。」徐世榮感嘆政府對基本人權的不重視, 且官商勾結的亂象頻起。所幸民間漸漸改變,透 過一次又一次的運動,受迫者逐漸站出來發聲。 而「我可以做的就是提供論述,讓他們勇敢自信 地站出來抗爭。」徐世榮不假思索地說。 在眾多個案當中,徐世榮認為最成功的案例是苗 栗灣寶徵收案,「當地民營很團結,經過一次次 的抗爭,我們一起保留了那塊地。」徐世榮欣慰 地表示。苗栗灣寶成功保留,當地居民也就自發 性地與徐世榮一起幫助其他個案,「把人家的命 當成命,把人家的家當作自己的家,這樣才是真 正愛台灣。」徐世榮肯定地說。

23


∣People

身體力行的教育者—— 跨出舒適圈 為理念奉獻一切 一幕幕抗爭畫面投射至屏幕,講者在課程中,真 實呈現個案事發經過。當故事取代硬邦邦的計劃 文件,學生漸漸思考,即便是低度使用的農地, 皆可能在當事者心中佔有一席之地。在「土地與 人權」課程,徐世榮邀請徵收事件當事人提供說 法,讓學生依據演講內容分組報告,與個案相關 人接洽,實際前往當地勘查。 「他會聽那些演講聽到哭,或是真的情緒很激 動。」朱恩琪回憶,老師對演講內容的真情流 露,在在顯示他對土地正義的強烈使命。「土地 是我們安身立命、主觀認同的地方。」徐世榮道 出「土地與人權」的課程理念,強調冰冷的土地 同時也是家園,期望學生透過行動研究,暸解徵 收過程中的法律與程序問題,體會被徵收者的掙 扎、憤怒及不捨。 在台灣,將土地與人權相連結的課程少見,開設 相關課程的人更是稀少。徐世榮自嘲在台灣地政 學界是「異類」,研究方向與主流截然不同,課 程內容自然也有極大差異。當教育填充了台灣對 土地正義的認識,「是不是可以減少土地徵收的 發生?」徐世榮感嘆。或許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但對他而言,實際跨出舒適圈的行動,才是改變 現狀的唯一正解。 不墨守成規的教學模式,始於徐世榮踏入教師生 涯的第一門課——「中國土地制度史」。他坦承該 課程內容乏味,學生也興致缺缺,時常在課堂上 打瞌睡。「說真的我也很不感興趣,那時候我也 很想翹課。」因此他將課程更改為「台灣土地制 度史」,談原住民、清朝時期的土地制度,「很 多就是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的事情,學生就會感 興趣。」

24

談到台灣的土地制度史,必要暸解的即為台灣歷 史。然而生長在戒嚴時期的徐世榮,對台灣歷史 暸解甚少。因此,當時為補上在這塊的不足,他 坐在學生座位區,旁聽台史所許雪姬老師的課 程,一坐就坐了三年。「你看,我比學生還努 力!」他笑著說道,笑容背後藏著一份對教育理 想的堅持。


貫徹公益精神 無畏自我犧牲 「教育就是一個公共的警醒,讓大家知道問題的 嚴重性。」徐世榮認為透過教育,學生得以重新 詮釋和認識社會問題。有了定義社會問題的能 力,才能夠形成民間共識,進一步地去定義何為 公共利益。 徐世榮強調,在走向民主、自由與人權的道路 上,民間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推動者,「不可能透 過政府、資本家就能創造民主自由人權。」比起 政府及資本家,第三部門的公民社會才是進步的 核心。而政大有「第三部門研究中心」這麼一個 處所,由徐世榮擔任主任,致力於推動民間的力 量,以捍衛基本人權。 比起擁有較多資本的第一、第二部門,第三部門 研究中心現今的處境,與第三部門如出一轍—— 缺乏資金。「我連在山上的研究中心都要付租 金。」徐世榮感嘆校方沒有給予中心任何經費, 不僅須自行出資、募款,中心主任的位置也後繼 無人。

近期,徐世榮於臉書發布新書分享會訊息,地點 遍佈全台。對他而言,分享會不僅是行銷手法, 更是價值理念的推廣。顏愛靜透露書店並無支付 車馬費與報酬,「等於是完全自費在推廣這本 書。」表示這樣的公益宣傳,是難能可貴的。「 我是非常欽佩他的,也把他看作我自己的老師。 」雖然顏愛靜的年紀長於徐世榮,仍不得不佩服 他在推廣土地正義理念上,無私奉獻的精神。 而徐世榮為土地正義奉獻的精神,也展現於課 堂。朱恩琪始終記得,徐世榮曾對著全班說:「 即使在5、60個學生中,只有一個人或兩個人能 理解我,我也要繼續盡全力做這件事。」即使僅 收穫一倍的回饋,他也願意花費十倍的力氣,讓 學生重視土地正義。也因此,朱恩琪以「堅毅」 一詞,作為徐世榮這個人的總結。

「我要投入對我而言最使得上力的地方。」徐世 榮撫摸著曾在抗爭中受過重傷的右上手臂,眼神 無奈卻堅毅。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他預計將第 三部門研究中心,轉型為「土地正義研究中心」 ,專注於研究土地正義議題,並陸續發行相關書 籍。

25


∣People

面對政府的不諒解,迫遷者走投無路,因而上 街抗爭。徐世榮投入行動研究、參與抗爭,然 而在踏入研究之前,必須先擁有同理的能力。 徐世榮提到:「你要有一個比較善體人意,比 較敏感、溫柔的心。」他的激憤,並不是因為 脾氣火爆,而是因為性格溫柔,得以和他人共 感迫遷的無奈與憤怒。 投入土地正義多年,徐世榮坦承每到大選時 期,國內各政黨皆上門拜訪,邀約從政。考量 上位後,可能遭受立場質疑,徐世榮嚴肅地 說:「我不希望我是一個妥協的人。」在幫助 弱勢的路上,他不希望受到任何束縛,因此在 利益面前,他不得不拒絕。 「也可以說我不大敢去從政啦!」徐世榮自嘲 地笑道,不改一如既往的和藹可親。輕鬆自若 的言談下,沒有說出口的,是站在利益的對立 面,可能與學界友人漸行漸遠,受官員處處針 對的處境⋯⋯

26

多次與徐世榮並肩抗爭,陳致曉對徐世榮的印象 尤深。「徐老師演說是很激憤、激動,很鼓舞人 心,而且很有力量的。」然而,抗爭終究是精神 與體力的消耗戰,陳致曉回憶,在一次抗議中, 即便徐世榮在台上氣宇軒昂地發表演講,但在他 走下台、卸下抗爭者的包袱後,卻略顯疲態;徐 世榮也感嘆道,已過耳順之年,體力逐漸不堪負 荷。 然而,即便面臨價值衝突,即便身心狀態不如從 前,徐世榮也不因此動搖,仍毅然決然地綁起頭 巾,帶上「土地正義」布條,前往抗爭現場。「 堅持就是勝利,奮鬥才能成功。」捍衛土地正義 的這條路上,徐世榮在所不辭。


27


∣Gallery

我們的秘密基地 焦慮時代中 在角落重拾自我

記者/江昇、郭宇璇 編輯/江美樺、黃韋筑 攝影/林立雅、李怡嫻、張愷丰

28


在現實的種種壓力面前,我們原先自由的心,逐漸被焦慮所綁架。此時,也許校園周遭的某個角 落,會成為你的「秘密基地」。那裡或許有著動人的美景、或許曾發生過難忘的事情,能讓你放 鬆身心、緩解焦慮。秘密基地裡還藏著些什麼呢?現在,先讓我們靜下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29


∣Gallery

30


資 料 碩 一 讓思緒澄澈 在晴空萬里中逃離日常

政大,雨天總是遠遠多過晴天。畢業於中 央大學資工系的韋翰,今年剛成為政大資 科所的一份子。從事研究的壓力使他陷入焦慮, 「明明我自己也覺得簡單的東西,為什麼做不出 來?」儘管時常反覆責備自己,他看待外在事物 的態度卻很隨和。很快地,他就適應了政大的陰 晴不定,但仍然深受晴空萬里的日子吸引。 韋翰回想起第一次在政大游泳,回家的路上發現 天氣難得晴朗,便想找個能休息的地方,喝完手 中的奶茶。於是他走上河堤高台,在長椅上坐 下,俯瞰著河濱公園與景美溪。陽光溫暖了他的 身軀,令他心底浮現一股安心感,「明明離學校 或宿舍都很近,走路都可以到,但給我一種暫時 逃開原本生活的感覺。」從此,這裡便成為他的 秘密基地。 「到那個地方身上什麼東西都沒有,就是故意什 麼事都不做。」韋翰說,在有筆電的地方時常感 到壓力,有時也想刻意擺脫一切以放鬆心情。那 天之後,他開始習慣在晴朗的日子出門散步,到 戶外曬曬太陽。「在木柵這種天氣真的蠻難得 的。」他笑說,「就會特別珍惜有整片天空是藍 的感覺。」

31


∣Gallery

經 濟 二

32


深夜的自強六舍屋頂,一道人影佇足在「禁止攀 爬」的標誌前。他手腳並用地攀上鐵梯,登上水 塔最頂端,在避雷針旁坐下,俯瞰夜裡的城市。 「那時候算是比較特別的期間,才會逃進我的 秘密基地裡面。」剛經歷分手,又對未來感到徬 徨,同時困於多重焦慮的王聖棨,這麼回憶自己 當時的心境。 克服登高的恐懼爬上水塔後,寬廣而深邃的夜景 映入眼簾,被眼前美景所吸引的聖棨,從此定期 造訪宿舍屋頂。從深夜待到清晨,他在水塔上或 坐或臥,有時用吉他彈唱伍佰的歌、讀村上春樹 的書,有時也抽菸,對他而言,「抽菸是一件很 私密的事情。」水塔圈起一隅安全的空間,讓他 放心與自己對話。 某日,鄰近宿舍的同學誤認聖棨想跳樓,而在 Dcard上發文給予關心。「覺得這樣還是不太好, 畢竟那裡還是不能去的地方。」回想起這件事, 聖棨無奈地笑著。「不能去也要去」的執拗,隨 著聖棨搬到山下,又尋無其他鍾情的高處而漸漸 淡去。「算是有種被環境強迫改變的感覺,其實 也蠻可惜的。」或許,有些景色唯有在徬徨的此 時、幽蔽的此地才得以窺見。聖棨至今仍懷念在 水塔上所見的星空。

33


∣Gallery

土 資 三

兩年前,踏進政大的第一天,華奕在Instagram 發文記錄自己當時的心情。那是下山時在好漢坡 拍的照片,「這整個就是很木柵的天氣、很政大 的一張照片。」他認為,這片風景很有「政大 感」——陰雲蔽日,瀰漫著政大學生普遍的厭世情 緒。然而,在與此地更加熟悉後,他發現政大的 多元面貌,「白天給我一種蠻寧靜的感覺,晚上 因為路燈都亮了,反而比較活潑。」

34

獨自一人時,華奕覺得自己像名旁觀者,靜靜看 著周圍的一切發生;與人同行的感受則全然不 同,就像與對方一起成為整片場景中的主角。華 奕分享,有天半夜和室友出門散步,室友大聲抱 怨著為何自己還找不到伴侶,「旁邊突然有人回 他說:『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華奕笑說。 回想起無數次走在好漢坡蜿蜒的階梯,途中發生 的趣事仍歷歷在目。 「就覺得久久去一次,每次去都是在回憶。」大 一時,華奕整天抱怨上山的辛苦,但搬下山後, 再次上山卻讓他感觸良多。他描述,如同詩人追 奇書寫政大回憶的詩作〈不願成為更好的人〉裡 提及的:「木柵的陰晴不定/仍舊持續/一如從 未中斷過的心事」站在好漢坡上瞭望時所見的遼 闊景色,與時常飄著綿綿細雨的潮濕天氣,都是 華奕的政大記憶裡,不可或缺的風景。


35


∣Gallery

斯 語 四

36


隨著夕陽西沉,光芒消逝,天空逐漸染黑,宥辰 靜靜坐在白色雙人椅上,聽著河水淅瀝。「其 實,我害怕我的焦慮。」對她而言,焦慮是無法 擺脫的夢魘。多巴胺過量分泌的體質、複雜的家 庭因素、五專轉學生的自卑情結,都成為她精神 上的重擔。不想再以服藥來穩定情緒,「因為我 覺得我是個人,我需要靠自己的心活下去。」

某夜,各方壓力的進逼讓宥辰幾乎無法承受,半 夜三點,她只帶著錢包與鑰匙就跑到河邊,在長 椅上坐下,盡全力將所有混亂的思緒清空。夜裡 四下無人,只聽得見河水的低鳴。「可能我胸口 還是覺得緊緊的,」她述說著,「但看到一些我 比較喜歡的景色,會讓我感覺比較放鬆。」回過 神時天已將亮,她望著白裡透光的天空,這才決 定起身返家。

嘗試各種方法後,宥辰發現,水聲最能讓她感到 平靜,就像她常聽的白噪音,讓人心安又不致感 到無聊。她開始造訪河岸的一張白色鐵椅,坐下 來長時間聆聽水聲。經過的人非常少,沒有誰的 目光會注意她,像是梅雨季時躲在一把大傘下, 「別人還是看得見你,但他們沒辦法那麼清楚地 聽見你。」她認為,此時她才能安心地做自己。

37


∣Gallery

38


他們在各自的秘密基地裡,寫下了獨一無二的故 事。校園周遭總有一個角落,用某種方式與心產 生共鳴,於是化為專屬自己的秘密基地。而在秘 密基地中的種種心事,總會撥雲散霧,成為珍藏 終生的回憶。

39


總編輯 邱芮盈 副總編輯 游九思 編輯主任 甄曌珞 記者

郭宇璇 李昀璇 江 昇 陳姿穎 花清荷 葉晉嘉 何 予 周多原 程 心 編輯

廖翊帆 黃韋筑 余積豪 洪振嘉 江美樺 施力瑄 顏瑄誼 攝影

林立雅 李怡嫻 張愷丰 陳鈺中 吳珮甄 許惟珊

出版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

讀者回饋

粉絲專頁

官方網站


1


Winter 2020

NO. 33

Issue 國際化的美好藍圖 ——再審視教育本質與制度 ETP改善路漫漫

People 高舉緊攥的拳頭 ——永不言棄的實踐家 地政系教授徐世榮

Gallery 在角落重拾自我

我們的秘密基地 焦慮時代中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