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學聲 NO.26

Page 1

NO. 26

Cover Story 失能的無障礙設施 友善校園的入口在哪?

Culture 隱而未明的我 有些話,新住民子女想說 媒體塑造出的「新二代」

Gallery 宿舍中的異國美食 外籍生思鄉必備



∣Editorial

歷史的推進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 而是一百個人往前走一步。 鄭麗君

前陣子網路上興起一股十年挑戰風潮,人們開始 反覆掂量十年前後的自己與社會的模樣。十年之 前,《學聲》仍未成立;但十年之後,《學聲》 在這裡紀錄每個當下、承載歷史;下一個十年, 《學聲》會走向何處仍是未知。但得以確定的 是,《學聲》只要存在,就會秉持著風雨無阻的 精神,繼續為政大執筆。 回顧學期,女學會曾於去年9月末舉辦學術研討 會,然當時作為場地提供方的政大,卻因漏洞百 出的無障礙空間,引起極大爭議。事實上早在民 國86年,台灣已於憲法增修條文中,明文保障身 心障礙者享有無障礙環境權利,但反觀二十幾年 後的今天,無障礙的問題仍層出不窮,我們應如 何繼續改善校園內友善空間? 同樣地,那些遍及校園各處的環境友善設施,真 的就友善了嗎?當我們期許無障礙斜坡、電梯能 幫助行動不便者時,這些人卻必須為了這些「友 善」設施,走比一般人更遠的路才得以搭乘與使 用。26期《學聲》希望帶讀者爬梳政大的無障礙 環境,以及重新審視關於「友善設施」的想像。 當族群與認同始終是台灣社會爭論未解的問題

時,在各方之間被拉扯的,卻是一個個有口難言 的新住民子女,隱藏在你我身旁。面對來自跨文 化家庭的他們,社會總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加諸 一個又一個標籤,誤會、不理解與惡意滾成了一 個個碩大的雪球,在他們的心中滋長。 這期《學聲》邀訪多名就讀政大的新住民子女, 來自不同文化的他們,平時隱藏在熙來攘往的校 園,透過這次訪談站在大眾的目光下,勇敢分享 關於他與他們的故事。 一壺熱水和一包調理粉,就能溫暖課後的餐飲時 光;一杓辣醬與整櫃的罐頭零食,陪伴自己度過 晨曦初露到夜幕低垂。唯有一口最熟悉的家鄉 味,才得以陪伴離鄉背井的自己,度過每一個在 異國的日子。26期《學聲》的攝影專題,將鏡頭 畫面聚焦在外籍生的「好食光」。走進外籍生的 宿舍,是哪些調味品與食品配料,一路陪伴他們 度過在異國的喜悲晴雨? 日子與日子交錯地過,回過頭才發現已走了那麼 遠的路。五年多來,《學聲》也一直在這,紀錄 政大的晴雨與悲喜,執筆寫下這塊校園的善與 惡,以期帶領更多的人,一同前行。

1



Issue 04

失能的無障礙設施 —友善校園的入口在哪 ?

06

走過、路過的層層關卡

08

「友善設施」中的假友善

11

有限資源下的校方建設

13

一路相伴 量身打造的特教生協助

15

當無障礙帶來傷害 校園「友善」的再定義

Culture 18

隱而未明的我 —有些話,新住民子女想說

22

我的故事裡沒有我

23

現在總算能自然地說

24

所謂的「鄉愁」是什麼 ?

25

我不吃辣,但我有個四川媽媽

26

找回和母親的語言

27

準越南人

28

媒體塑造出的「新二代」

Gallery 30

宿舍中的異國美食

32

一啜一飲 喝得到的家鄉味

34

加對調味料 臺食也有泰風味

36

方便型茶泡飯 簡單泡出日式主食

38

罐頭零食擺滿櫃 韓生特講究辣醬口味

40

異國現新歡 外籍生也著迷的臺食

42

熟悉的家鄉味 得以撫平思鄉之情


∣Cover Story

當台灣已將「無障礙」作為應保障的基本權利時,大學校園作為 公共空間,也應營造健全友善的環境。然政大既有友善設施的不 足,再加上地形限制,校內無障礙空間屢遭詬病。因此,在經費 與客觀條件有諸多難處下,政大應如何提供更多改善措施?而現 有的無障礙環境,是不是未能顧慮各方使用者的需求,反而是強 化了「障礙」標籤?

記者/邱亭珊、陳子瑜、許雅筑、游九思、徐湘芸 編輯/吳卓玲、楊奇勳、林昱辰 攝影/林昱辰、彭勝緯

4


5


∣Cover Story

境對她造成的不便,她總揚起眉頭、語帶激動, 也代表這段時光帶給她十分深刻的印象。

是一個下雨天,趕往各大樓上課的師生為 避雨而紛紛加快腳步,這樣的情境,在政 大早已屢見不鮮,然而對身障者來說,他們往往 受阻於許多旁人難以觀察到的阻礙,即便是看似 安全的路段也困難重重。

「(受傷期間)我根本是靠『處處有溫情』活下 來的。」會計二林同學(匿名)坦言,大一時由 於運動傷害必須以拐杖助行,六個禮拜的受傷生 活讓她甚至以「克難」二字來形容。說到校內環

6

「學校很多地方要注意看才會發現是不平的,一 般人走都會跌倒,換成是輪椅或拐杖的使用者根 本就沒辦法走。」林同學忿忿不平地指出,四維 道及總圖前的橘色小磁磚路面,不僅路面顛簸, 下雨時更顯濕滑,不論是否為行動不便者,都很 容易滑倒。 「像噴水池那邊,坐輪椅經過時超級凹凸不平 的。」學期初因意外受傷、行動皆須仰賴輔助設 備的傳院一甄曌珞激動表示,噴水池旁石頭地的 起伏,經過時不僅令人不適、也影響行動速度, 她也提到,受傷後才發現校內多處路面,對輪椅 使用者其實是極大的障礙。

如甄曌珞所言,儘管旁人難以察覺這些顛簸,但 對行動不便者來說卻明顯造成困擾。


不僅平地移動受阻,政大陡峭的山區地形對他們 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搭乘校內公車卻沒有使他們 方便多少。林同學表示,風雩走廊本就狹窄,拄 著兩支腋下拐的她,還須與迎面的人潮推擠再去 排隊,又因上車時通道非常狹小,沒有空間讓她 以拐杖支撐正面爬上階梯,只能側身、跛腳,一 階一階走上公車。

林同學與甄曌珞在受傷後,才發現平時自己看起 來稀鬆平常的路程上,竟暗藏著許多危險。對於 行動不便的人來說,路程的危險還能多看、多注 意,但對於視障生來說,每天上下課、通堂,卻 是一段又一段遙遠的路途。

此外,由於山路坡度大,校內公車不能採用低底 盤車型,而缺乏輪椅渡板等輔助設施,讓需要透 過輪椅等設備行動的他們,甚至無法藉助公車上 下山。甄曌珞就提及,受傷初期上下山不但得全 程尋求同學協助推行輪椅、還需忍受凹凸不平的 山路,讓她不禁無奈坦言:「真的很不方便。」

人行道上傳來規律的敲擊聲,一支手杖持續點 地,手杖主人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仔細。「小 心!」一聲疾呼,她差點被飛馳而過的車迎面撞 上。雖然只是從資訊大樓側邊出入口到麥側、20 秒的路程,即便有旁人指引,政治一許家敏卻花 了近1分鐘才平安抵達。一路上,她的手杖時常在 樹穴、車擋及地面起伏處拐到,且因為走道忽寬 忽窄,幾次險些撞上夾道上的行道樹。

「有任何不便都別想上山。」林同學直言,當 時,她的必修課位於季陶樓,好不容易搭車到藝 文中心後,面對的卻是通往國際大樓的漫長陡 坡,為此她總得提早十至二十分鐘爬山,換作輪 椅,根本推不上去。

即使許家敏樂觀地表示,對政大的環境相當滿 意,但她確實遭逢諸多不便。麥側旁的一段平面 道路已是困難重重,更何況是坡路?儘管許家敏 能夠搭乘校內公車前往山上校區,但因語音報站 系統並未全面普及,反而使她遲到的風險增加。

7


∣Cover Story

面對在校園行動時的種種不便,身障者往往需要 環境友善設施,但政大校內友善設施的規劃,卻 不一定能真正滿足身障者需要。

杖或是電動代步車,才能抵達目的地。因此每當 假日,拄著拐杖的他,必須一階階地爬至二樓方 能進入館內;甚至因為沒有扶手,下雨天時地面 更是濕滑,他只能吃力地扶著牆壁走,他表示: 「希望至少要有扶手,並且做好止滑措施。」

甄曌珞就指出,校內許多建築缺乏電梯,讓身障 者無所適從,她以大勇樓為例,即便設置無障礙 斜坡,「但那邊沒有電梯,所以還得把輪椅收起 來、換成拐杖慢慢爬上去,就很不方便。」再如 近期故障頻頻的國際大樓電梯,從五樓電梯的門 口一出去,仍只有整面的木樓梯,並沒有無障礙 坡道,輪椅難以通行,儘管已於11月初修繕完開 放使用,「其實(那台電梯)我也不能用」,甄 曌珞語氣中充滿對於那台電梯的無奈。

除國際大樓、綜院電梯在使用上常須大費周章 外,他也指出資訊大樓因內無電梯,必須另外繞 至電算中心並在旁人的協助下搭乘電梯,他分享 自己過去在資訊大樓練唱文化盃時,總是得繞路 才能到達位於二、三樓的練習教室,「覺得不友 善的地方在於,為什麼還要從電算中心繞進去, 為什麼不能直接從資訊進去?」

談及校內電梯的不方便,社會一谷丞皓則指出, 平日可以從綜合院館一樓的無障礙坡道轉乘建築 內電梯,但假日因一樓不開放,前往館內的唯一 途徑—只剩下羅馬廣場接綜院的那段樓梯。 由於先天腦麻加上早產,行走對谷丞皓來說,並 非輕易的事;縱使歷經長期復健,他仍須倚靠拐

8

「學校蠻多地方都是『我有做就好』,設計時就 沒有考慮到底多少人可以使用,也沒有再去保 養。」林同學對此表示無奈。以大勇樓及大仁 樓為例,她指出,即便這兩棟建築入口已設置斜 坡,內部卻沒有電梯,往二樓以上樓層的唯一途 徑還是爬樓梯。她更分享自己曾在季陶樓詢問管 理員電梯的位置,當時管理員只答覆:「沒有, 而且也沒辦法。」讓她也只能獨力爬二、三十分 鐘的樓梯才能到達教室。


「(無障礙設施)應該要為所有人著想。」林同 學以她的腳傷為例,校內許多建設都以斜坡直接 取代電梯,忽視走斜坡對腳造成的巨大負擔;甚 至,學校設置的無障礙斜坡,實際上也存在許多 問題。她提到,校內許多無障礙坡道必須多繞路 才能抵達,如總圖的坡道入口設置在總圖背面、 體育館的則必須繞好幾個彎方能抵達;綜合院館 的斜坡僅設置在南棟,如果在北棟上課,就得繞 一整圈前往教室。本該帶來方便的設施,反而花 費更多時間才能使用。林同學情緒激昂地說:「為 了無障礙,就必須接受更多的障礙。」 甄曌珞也就此表示,作為學生餐廳的憩賢樓雖設 有無障礙坡道,但由於鄰近馬路,常因車輛停靠 擋住出入口,造成輪椅根本無法進出。另外,平

時也有使用代步車的谷丞皓也指出,研究大樓的 無障礙坡道寬度不足,甚至轉彎處是直角,輪椅 與電動代步車往往會因此被卡住或是器具表面被 刮到,他直批:「根本無法順暢地走。」 對於種種不便,林同學表示,無障礙設施的設置 理念本是提供行動不便者更方便快捷的移動方 式,但校內有些坡道甚至是不安全的:譬如大勇 樓前的斜坡就有一個凹洞,學校卻遲遲沒有修繕 行動,若未加注意、行走時讓拐杖掉進洞裡,雙 腳受傷的她必定會跌倒;更遑論山上的教學大樓, 連斜坡都沒有。「我遇到的(困難)已經算少了, 上下樓梯還可以稍微靠自己走,但真的使用輪椅 的,很多地方根本去都去不了。」她不禁感嘆。

9


∣Cover Story

校園內的無障礙坡道,常有大小不一的坑洞, 造成使用者行動上有安全疑慮。 圖/林昱辰攝

10


溝通,協助開一樓門(方便搭乘電梯)。」他指 出,有些解決辦法儘管相對麻煩,但在資源有限 的現況下,校方仍傾向挹注資源給「真正缺乏無 障礙設施的地方」。 谷丞皓坦言,曾與輔導教官反應過關於政大校 園無障礙設施的不足,但校方僅回應:會盡量 處理。「聽到這個回答,我也知道校方有他的難 處,」他指出學校可能有經費上的考量,或因僅 是個案,並非有急迫需要。 然而,對此他持懷疑態度:「政大那麼多年了都 沒發現,我是不相信的。」谷丞皓表示,並不是 要求所有建築物都必須設置電梯,樓梯和斜坡多 也無妨,只是希望校方能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 考,將行走的風險降至最低,「除非是癱瘓,不 然我們能走一定會走,」他堅定地說,「一般人 能做到的事,我們也能做到。」 「平常例行性的錢都是用在修繕,其他金額幾百 萬的,沒有送上去誰敢決定?」營繕組技佐林厥 俊坦言,校內雖有編列無障礙設施相關預算,但 多以修繕、維護為主,若有設施新建等規模較大 的計畫,還需遞交校務會議進行討論、再上呈教 育部審理,才可能拿到經費,重重關卡下往往難 以成案。 在經費有限的條件下,林厥俊直言:「所以學校 (對無障礙設施)的基本原則是『從無到有, 有再改善』。」話語間充分表露校方正因有諸多 限制,才會難以滿足如「去資訊大樓高樓層還 要繞至電算中心搭電梯」、「建築有斜坡沒電 梯」……等看似基本的需求。 以「假日綜院仍僅能爬樓梯進入」為例,林厥俊 建議,行動不方便的學生「可以留電話跟管理室

林厥俊也表示,在政大,自然環境限制也是一大 問題,如國際大樓電梯出口並未設置無障礙斜 坡,便是因涉及山坡地水土保持相關法規;而大 勇、大仁樓缺乏電梯,則是因該處位於凹地,每 逢下雨就容易淹水,因此並不適合設置電梯。另 外,林厥俊也提及,這些教學樓過於老舊,校方 預計最多十年便會進行拆除重建,因此另行規劃 大規模工程並不符合效益。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空間。」林厥俊 指出,在既有空間下增設無障礙設施,往往會排 擠現有設備,他舉例:大勇樓若需設置電梯,勢 必要刪減教室數量才有空間;如果教室內要設立 無障礙坡道,則需拆掉一定數量桌椅方能達成。 上述情況都需要與使用單位進行協調,但他們往 往難以妥協,林厥俊無奈坦言,問題出在整體效 益考量,「你去想當初設立這些(資源)的目的 是什麼?為了一個人要拆這樣子來蓋(設施) 嗎?」指出校方基於經費、環境限制,仍須以整 體學生利益為依歸。 「不過像路不平啊、斜坡有坑洞等問題,都可以 直接來找營繕組處理。」林厥俊也說明,校方立 場是在種種困難下,依然積極面對無障礙空間不 足的問題。他舉例近年持續推動的硬體設施興 建,如憩賢樓設置輪椅升降機設備,研究大樓無 障礙坡道也排定在今年興建,也希望西元2021年 在藝文中心增設無障礙坡道與輪椅升降機,致力 打造更適合身障生的行動環境,「但還是教育部 補助到了我們才能去做。」

11


∣Cover Story

麥側過於密集的路障容易卡到視障生的手杖,可以讓 人通過的空間狹小。 圖/林昱辰攝

12


「對於特教同學而言,無障礙設施再怎麼設都永 遠不夠。」針對校內無障礙環境的不足,約用心 理師陳正嘉直言。陳正嘉隸屬於身心健康中心下 的資源教室,長期擔任校方與特教生間的橋梁, 他認為面對五花八門的需求,資源教室能做的 是:如何在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情況下,協助他們 更快適應學校生活? 「(特教生)進來時資源教室會先理解同學的需 求,再用軟體措施協助他們。」約用社工師張文 妮表示。谷丞皓也分享自己的經歷,剛入學資源 教室便會分派特教老師負責若干院的身心障礙 生,每學期初定期開會,期中還會舉辦活動聯絡 感情。

就行動層面來說,資源教室可提供多種輔具,如 電動輪椅、代步車、拐杖等,在新生仍不熟悉校 園環境的情況下,從事前協助申請輔具、開學後 安排適應期間的陪同人員,了解特教生在道路 上遇到的困難,再由雙方一起想出可能的解決 方法,資源教室無不提供幫助;真的遇上緊急情 況,他們也會實行道路救援。「我們也曾經推同 學上山過。」陳正嘉笑著說。 「我們試著做到的是,扣掉障礙影響,讓他們發 揮最大的能力。」陳正嘉表示。資源教室不僅給 予硬體上的幫助,更從暑假期間就聯繫新進特教 生,了解個案不同層面的需求,「量身設計」協 助方式。

13


∣Cover Story

「大學生不是只有念書,生活適應、人際關係這 些議題,也必須在大學期間學習。」陳正嘉語重 心長地說。正因如此,學期間,除單獨訪談來追 蹤學生狀況,也會聯繫助教、老師關注學生適應 情形,再透過密集會談、心理治療等方法處理。 谷丞皓也提到自己曾尋求過資源教室的幫助,「 有一次車子壞了請他修,或是我有一些心事需要 訴苦。」由於特教老師另有專業心理師的身分, 因此對於壓力的排解,他直言:「很有幫助。」 問及資源教室運作的困難,「系統跟系統之間各 自有工作上的界線跟限制,我們必須要尊重別 人。還不錯的是,我們跟學校之間的溝通管道是 順暢的。」張文妮笑答。做為同理彼此的必經過

14

程,資源教室須與各方溝通,就如與校方的溝 通,資源教室統整特教生的需求供學校做無障礙 改善規劃,但也並非每個意見都能落實。 「希望大家把他們當成一般同學來看,只要針對 障礙的部份協助,讓他們該發展的部分自己發 展。」陳正嘉指出,校內、甚至整個社會,對身 心障礙並不了解,因此有時「友善過頭」,反而 剝奪特教生學習自主處理事務的機會。實際上, 他們的成長歷程與一般生沒有不同,未來也同樣 需要獨自面對社會。張文妮欣慰地說,在資源教 室得到最大的回饋是:「你看到這個孩子真的成 長,他可以讓家長放心,家長也相信他的決定, 順利從政大畢業,繼續往下個階段邁進。」


試想,當我們要去總圖唸書時,只需爬幾階樓梯 即可,然輪椅使用者儘管也能抵達同個地方,卻 必須另外繞行一大段無障礙坡道。這些無障礙設 施雖然確實緩解了身障人士的不便,卻往往讓這 群人被獨立於常人外,更使得人們經常透過有色 眼鏡審視他們。 「他始終還是一個人,為何要把他當作異類去看 待呢?」谷丞皓就坦言,無法理解為何無障礙的 代價會是被標籤化,「正常人也需要幫助啊,只 是需要不同的幫助罷了。」

通用設計工作室創辦人余虹儀表示,沒有人想被 發現他的能力有問題,但無障礙設計只考慮去除 障礙的目的,不問使用者的感受,因此標籤化現 象相當明顯。若除去環境或人為形成的外在障 礙,許多身障人士的日常生活與常人並無不同, 仍有很高的自主能力。

通用設計,又名全民設計、全方位設計或是通用化 設計,是指無須改良或特別設計就能為所有人使用 的產品、環境及通訊。 除了考量身障者和其他弱 勢使用族群,也顧及一般人的使用情況及需求,不 僅考量使用者的使用情形,還顧慮到使用時的心理 感受。

15


∣Cover Story

余虹儀認為應從學生的生活和就學需要開始導入 通用設計,好比各個系辦是否方便所有人進出? 哪一層樓有無障礙廁所?男女都可以用嗎?還有 學生運動中心、交誼廳、演講廳及餐廳等常有學 生出入的公共場所,都是需要優先導入的空間。 「通用設計考慮的對象是更廣泛的,不只可以 用,用起來也是舒服的。」余虹儀表示,比起無 障礙設計,通用設計更進一步考慮至心理層面。 她認為必須讓一般人也能接受與使用,才能夠實 質地去除標籤,例如眼鏡原本也是特殊設計,直 到使用者越來越多,開始出現許多好看的款式, 人們普遍接受後,便不會意識到眼鏡是輔具。 然針對國內通用設計及無障礙設計的現況,余虹 儀坦言,後者因受法律明文規範,導致設計者往 往只重視達標與否,令設計被大大地侷限。她認 為通用與無障礙兩者應相互輔助,最理想的狀況 是透過通用模式擴大無障礙的領域,也進一步提

16

升它的層次。 「(經過這次經驗後),會覺得他們還蠻辛苦 的。」甄曌珞表示,這次受傷讓她深刻體會到 身障者的辛苦,因此認為在「通用設計」的概念 下,才能真正打造適合所有使用者的友善校園。 「如果只有無障礙設計的話,其實不能完全減少 他們的不方便,我覺得如果真的要做到平等,這 個就很需要被考慮。」 「可以讓越多人一起使用越好。」六個禮拜的受 傷經驗,林同學已體會:我們在校內平凡的每一 步,卻是身障者如履薄冰的日常。因此,不論是 特教生、受傷學生,或鄰近社區的居民、孕婦、 老人、小孩……實際上,所有人都是校園設施的 使用者,每個人的需求都應該被考量。若校園建 設能退後一步,看見「障礙」之外,人們的感 受、舒適度和隱性需要,友善將不再只是口號, 而是人人都能共享、人人平等的通用環境。


樹穴與走廊路面有高低落差,易絆 倒行人。 圖/彭勝緯攝

研究大樓的無障礙坡道寬度過窄, 轉角近乎垂直。 圖/彭勝緯攝

憩賢樓旁邊的無障礙坡道常因為汽車的停放,入口空間 變得狹窄。 圖/彭勝緯攝

17


∣Culture

隱而未明的我 有些話,新住民子女想說 有些人生長在跨文化家庭之中,卻不像是「混血兒」能被 一眼認出其家庭背景,因為社會氛圍、家人同儕態度,有 人會選擇隱瞞部分家庭生活,有人則能自在與人分享。他 們是新住民子女,平時隱身在多國文化蓬勃的大學校園, 卻未必能好好訴說自己跨文化的生長背景,關於那些隱而 未明的故事,將由他們自己娓娓道來。

記者/陳之琳、劉于婷、許靜之、李宜恬、阮怡婷 編輯/徐華暐、趙姿晴、林昱辰 攝影/江張源、吳沛珉、鄭聿庭

18


19


∣Culture

人物介紹

媽媽是越南華僑,形容媽媽為「有臺灣感的越南人」 。由於升大學前一個月回越南探親,認為自己和外婆 溝通有隔閡,再加上家中親戚對東南亞外配不友善, 加強她學習越南語的動機,想要為媽媽做點什麼,但 媽媽卻不希望她接觸越南文化太多。對自己是新住民 子女的態度是:「很棒啊!我媽是越南人我驕傲!」

媽媽是泰國人、爸爸是臺灣人的吳珊,小時候由於父 母工作繁忙,在泰國由外婆照顧直到兩歲,才跟著媽 媽一起來到臺灣,家庭的相處模式、媽媽的教育方式 在她看來,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在吳珊心中,媽媽 一直都不是一個很權威型的角色,她們會彼此分享 生活、聊聊心事,也讓他對於媽媽家鄉的文化產生興 趣,想要去接觸、了解。

在臺灣出生長大,雖然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但對於媽 媽的家鄉「安徽」卻有著濃厚割捨不掉的情感,相比 起臺灣,感覺自己更加親近安徽,有著更深的連結, 「每次回去那邊,就會有一種很強烈的鄉愁。」兩岸 政治議題討論度高漲,當大家在批評中國時,他當下 心情尷尬,不太敢主動提及自己的家庭,也對於自己 的身份感到有些迷惘。

20


家中有位來自四川、影響他至深的媽媽,不吃辣的他 完全沒有遺傳到媽媽家鄉的特色,偶爾回到四川,更 是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而感不適應,但這些卻不會影 響他與媽媽之間的互動,彼此的相處就像是感情要好 的朋友。對自己出生在跨文化家庭,他自豪地說道: 「自己的特別沒有什麼不好!」

媽媽是越南人,但家裡長輩不太贊成孫子女學中文、 閩南語外的語言,這曾壓抑他學習越南語的動機。高 中後開始向媽媽學習,大三也有考慮輔東南亞語言與 文化學程,想藉此多了解媽媽的母國文化。曾因為新 住民子女身分,在學測取得佳績後受媒體大肆報導, 但他說「不希望跟別人不一樣」,同樣在臺灣出生長 大、受教育,希望大家不要過度放大這個名詞。

爸爸是緬甸華僑,媽媽則是越南華僑,父母兩人在越 南一見鍾情後結為連理。在家中她常常聽到爸爸和奶 奶用雲南話溝通,不過她與父母的日常對話還是中文 為主。小時候的她會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但隨著年齡 增長和母親的影響,開始會覺得自己也是一部分的越 南人。

21


∣Culture

對輪廓較深的「混血兒」,人們總能一眼認

面出他們的跨文化家庭背景,但有一群人,同 樣父母其中一方來自臺灣以外的國家,他們自己 則在臺灣出生、長大。若他們不提及自身家庭組 成,其他人並無從得知其跨文化背景,他們是「新 住民子女」。 他們之中,有人曾排斥媽媽的母國文化,而後能 坦然接受,並決定好好學習和認識;有人身分認 同模糊,卻對自己的第二故鄉懷有特別情誼;有 人與家人的生活習慣、政治立場大不同,彼此卻 仍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每個不為人知的故事背 後,承載了許多生命的重量,他們透過不斷的成 長和轉變,形塑成現今的自己。 生長在跨文化家庭的新住民子女,平時卻隱身在 人群之中,他們可能因為社會風氣、同儕影響、 家人態度,而不願提及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包 含哀傷、溫馨和挫折後重振信心的回憶,他們曾 說過但未被仔細聆聽或不曾說過的那些,將在後 文一一談起。

「越南狗。」小學時佳穗和同學發生爭執,同學 當著所有人面前罵她這三個字。直到現在,她仍 疑惑著,不曉得那些被欺負的經驗和媽媽是越南 人有沒有關係,但是環境對媽媽的不友善,她深 感強烈。 從小,佳穗的爺爺就不願意和媽媽同桌吃飯,也 因為媽媽是越南人,有時家人間發生衝突,鄰居 也會先入為主地視她為禍首。而每當佳穗和弟弟 無法忍受,要和閒言閒語的鄰居理論時,媽媽就 會拉著他們倆說:「沒關係,反正他們也不懂什 麼。」佳穗總氣憤地回:「不能讓人家踩在我們 頭頂上。」

22

佳穗感嘆:「我覺得越南新娘來這邊真的非常堅 強。」她認為,很多新移民來到臺灣就是為了過 好一點的日子。然而由於沒有高學經歷,在臺灣 能從事的工作有限,光是維持生計,對身在異地 的他們來說就很吃力,像是佳穗一家四口就曾只 靠媽媽兩三萬元的薪水,撐過整個月的開銷。 有時佳穗媽媽也會怨嘆自己選擇來臺,認為現實 和當初的期望有所落差,不過相較於待在越南, 她還是希望孩子能留在臺灣接受相對普及的教 育。然而總有人對在臺接受教育的新住民子女, 帶有「成績不好、愛混幫派」等印象,佳穗認為 這是種誤解。 她說:「就是因為家境沒有很好,或是身體有一 些問題,才比較容易(娶外籍配偶)。」所以他 們的子女會去混幫派,一方面是因為學習不是他 們的主要目標;另一方面,透過混幫派能賺錢、 獲得歸屬感。因此,真正影響他們是生長環境, 而非單純一張標籤就足以呈現他們是誰。 除了排除誤解,佳穗覺得自己也應該更貼近越南 文化一點。可是當她提及自己在學越南文時,媽 媽卻不解地說:「你學越南語幹嘛啦!」佳穗媽 媽平時會否定自己的文化,對此佳穗拿臺灣人嚮 往西方文化做比喻,媽媽也會想像其他國家比較 文明。正因為被貼標籤、被誤解,一直以來都被 動地處在不友善的環境,佳穗更相信自己要為他 們做點什麼。


政大新生週第一天,學生圍坐在地,等待著上大 學後的第一次自我介紹。吳珊緩步上台,在眾人 前站定,自然說道:「我媽媽來自泰國。」不遲 疑、不彆扭,流暢地介紹完自己。吳珊說:「感 覺這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 的。」如今能輕鬆分享家庭背景的她充滿自信。

善,政大校園也普遍環繞著尊重、包容的氛圍, 當同學聽到吳珊媽媽來自泰國時,大家幾乎都會 興奮地喊:「好酷喔!」她笑說:「同學們知道 我媽媽來自泰國後,就常來問我一些關於泰國的 東西。」有時她還會從家裡帶一些泰國的特色零 食到學校、分享給同學。

吳珊曾有好一段時日,不願提起媽媽是泰國人這 件事,她欲言又止地解釋道:「可能因為以前比 較不知道怎麼去應付那些偏見和異樣眼光吧。」 剛來到臺灣時,她常聽到家中長輩語帶諷刺地 說:「外配的小孩養不好啊!」、「外配不會教 小孩啦!」長期處於這些不友善的偏見、指責之 中,那時的她不知如何是好,面對陌生人時,因 為不清楚對方是否帶有惡意,會不會說出傷人的 話,所以她更加不願主動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

吳珊回想從小到大跟家人回泰國的記憶,「說實 在就是沒有在泰國那邊生長,還是會跟那邊的社 會不太熟悉。」從新北市的家出發,前往位在泰 國東北邊的外婆家,中間她必須轉機一次,歷經 持續五小時的航行,再加上兩個半小時的顛簸車 程,才能順利抵達。她有些疲憊地回憶道:「覺 得有點麻煩,就不會有什麼太多的感情吧。」

然而,由於大家對待外籍配偶的態度越來越友

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加上心態和思想逐漸成 熟,吳珊不知不覺開始對母親的母國文化產生興 趣,想要接觸、學習的意願越來越濃厚。最近回

23


∣Culture

到泰國,她開始會去觀察外婆家周邊的人事物, 體會他們生活的方式,試著更了解自己的另一個 家鄉。雖然她認為,自己依舊像個去泰國旅遊的 觀光客,但她堅定地說:「自己是一部分的泰國 人,想要回去探尋一下自己的根。」 「因為自己從小就會被貼上一些標籤或偏見眼 光,所以在看別人的事情時,就會試著不要這 樣。」吳珊解釋,正是因為家庭多元的生活背 景,以及小時候遭受不平等待遇,讓她在面對不 同人事物時,更能自然地去接受和包容,在看待 他人時能更懂得換位思考、去除偏見。

「你有出過國嗎?」每次被問到這問題,惟中 總會特別尷尬,無論如何回答,好像裡外都不 是人。當臺灣人在批評中國時,他總覺得立場為 難,對於身分認同還存有一塊模糊地帶。雖然在 臺灣出生、長大,但「如果我很坦蕩地說我是臺 灣人,那我就無法解釋回安徽那麼強烈的鄉愁是 從何而來。」

24

惟中國小五年級後,學校開始集合父母為外籍人 士的小朋友,到輔導室聊天、諮商,詢問他們在 課業和生活上的困難,他無奈地說:「我覺得我 們很正常啊,為什麼我們會受到歧視和排擠?」 求學階段,甚至曾有同學在得知他媽媽身分後, 當眾問他是不是共匪,種種言語暴力讓他備感不 舒服,而自己似乎也無法擺脫這種心理,好像那 是他一生下來的原罪般,「事實就是我媽真的是 中國人啊!」 惟中回憶起,曾在路上遇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 翁,老翁破口大罵中國長達數分鐘,正當朋友 想拍肩安慰他時,他只說:「沒關係啦,也習慣 了。」面對部分人士對中國的偏激言論,他早就 習以為常,就算這些話在他心裡揚起漣漪,他也 會想盡快回復平靜。 隨著臺灣對陸配態度漸趨友善,惟中開始願意提 起媽媽是中國人,但他語帶保留地說,政大某些 社團政治意識強烈,讓他在學校講話都要特別小 心,有時脫口而出「大陸」兩個字,身邊同學就 會揶揄他,使他難以忍受。對他來說,那只是一 種慣用語,並不代表某種政治立場,然而這種情 形屢次發生,他漸漸就不會主動向人解釋這些。


年紀漸長,惟中回安徽的心境也越漸成熟,小時 候抱持出國玩耍的心態,但上次大一再回去後, 深切體會到「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心情,原本正 值青春期的表哥、表姐,一轉眼再見面已為人父 母,自己則多了舅舅的身分,「突然覺得自己好 老。」他驚覺時間過得很快,許多年過去了,他 們卻對彼此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僅剩巨大的空 白填補時間,因此漸漸地,安徽帶給他的印象, 不再只是個觀光景點,而是回家探親的地方。 到目前為止,惟中回安徽的次數不到五次,「雖 然生活在臺灣,但每次回去那邊,就會有一種很 強烈的鄉愁。」當飛機再度抵達合肥機場時,他 總有「滄海桑田」的感覺,會感慨地問自己:「 多久沒回來了?」在那待上半個寒暑假後,他又 得啟程離開。在這陌生的故鄉,他總匆匆地來, 又匆匆地走。

在韋鈞家的餐桌上,佈滿了媽媽特製的「臺式兼 川味」家常菜,像是宮保雞丁、土豆絲、回鍋肉 等,一般人只有在四川餐館才能嚐到的料理,韋 鈞自豪地說:「媽媽的料理別的地方都吃不到, 是只有她才做得出來的味道。」不過,最引人注 目的是韋鈞媽媽的碗筷旁,總擺著一鍋又紅又滿 的「特調辣椒」,那是專屬於她的飲食調味料。

「四川就是一個什麼東西都很辣的地方,但我是 一個不吃辣的人。」韋鈞完全沒有遺傳到媽媽喜 愛吃辣的特點,過去媽媽曾嘗試烹煮口味偏辣的 食物讓他嚐嚐看,但每當他一嚥下肚,「整個人 就會直接爆炸,然後開始瘋狂流汗,流到整個背 都溼掉。」他邊回想邊搖頭。為了配合他的體 質,媽媽改變四川菜的調味和烹煮方式,卻也因 此讓她無法維持原先在家鄉的飲食習慣,而感到 有些不適應。面對不吃辣的家人,那一鍋「特調 辣椒」就是她所做出的調適。 韋鈞媽媽是位個性直爽、嗆辣的人,但卻有著非 常反差萌的一面。他回想起平常和媽媽的互動, 感覺彼此很像是朋友,尤其是每次出門在外,她 就會一改往日在家中掌握主導權的形象,變成一 個十分依賴兒子的小女孩,韋鈞笑著抱怨道:「 她是一個很不會認路的人,所以我都要先幫她查 好,她每次都會說反正我跟著你走就對了!」 然而,相處融洽的兩人,政治立場卻產生分歧。 韋鈞表示,自己曾和媽媽討論兩岸議題,由於他 在臺灣生長,會比較傾向以臺灣為主體的角度去

25


∣Culture

看,不過媽媽的想法就不盡相同,雖然兩人都有 各自立場,卻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他坦然地 說:「我們只是意見交流,不是去強迫對方一定 要接受自己的想法。」也正因為母親來自不同地 方,讓他能夠聆聽不同面向的聲音,想法也變得 更加多元開闊。 雖然韋鈞和媽媽的飲食習慣、價值觀和個性迥 異,但他們仍然可以良好地磨合,媽媽從小便鼓 勵他:「放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也要知道 你在做自己時要承擔的責任。」他們勇於向對方 表達自身意見,也尊重彼此的喜好和想法,就像 燙青菜和辣椒,一個清淡、一個嗆辣,兩道菜同 時擺在韋鈞家的餐桌上,就是他們的日常。

高中畢業後,YM開始和媽媽學習越南語。那時 媽媽每開口,他就問:「這句的越南話要怎麼講 呢?」他邊笑邊回憶兩人的對話,媽媽總愛玩笑 地嫌棄他,笑他越南語說得像外國人學中文,他 總回嘴:「你們講話有點咿咿呀呀的。」母親也 模仿他說:「你講話也有點咿咿呀呀的!」兩人 會因此笑開懷。 自小學三年級後,YM就開始由母親獨自撫養。由 於媽媽的生長文化與中文程度與他有別,因此媽

26

媽時常無法給他課業上的幫助,YM表示,這是成 長記憶中與別人最不同的地方。直到他開始學習 越南語後,媽媽也重新擔起教導的角色,YM從媽 媽身上認識更多新事物,兩人又經歷一次共同學 習的歷程,彼此互動也更多。 在YM心中,媽媽是個可以為生活而堅強,同時也 會因愛而軟弱的人,但是他人眼光並非如此,他 語氣下沉地談到:「很多人說外配來臺灣是來騙 錢的……但其實外配來臺灣是很辛苦的。」YM 提及,因為經濟因素,媽媽長年無法回越南,讓 娘家誤會她跑去臺灣「享福」,雙方關係逐漸變 差,這也致使媽媽一直責備自己不孝。 YM媽媽有時候會調侃自嘲地說:「我這輩子就這 樣,沒什麼……就靠你了!」YM也明白,在媽 媽眼中,他就是希望。不過他認為,媽媽有時難 免過於溺愛、操心過頭,他猜想,可能媽媽來臺 後,就只剩他的孩子了,所以不想再失去什麼。 當YM被問及對媽媽的情感時,他難為情地說:「 她很愛我,所以她也很值得我愛她。」語畢,雙 手還默默把臉遮起來。 過去因為家中長輩排斥越南語以及學校課程限 制,讓YM一直沒能好好學習母語。上大學後,即 使他和媽媽見面的時間減少許多,但他仍舊想學 習好越南語,也打算輔修東南亞語學程,想著如 果有一天回家,能用流利的越南話和媽媽說話, 她一定會很感動。


「小時候皮膚比較黑,很多人就會問我是從哪裡 來的,」曉林回想自己國小階段特別介意他人眼 光,「會覺得自己是不是比別人低下一等?」哥 哥也因為膚色黝黑,曾被同學取了個「泰勞」的 綽號,因此高中以前哥哥不愛說話,特別抗拒提 起媽媽來自越南一事,「雖然我沒有遇到這狀 況,但我就是打死都不講,大概到五六年級才有 跟同學說過。」 曉林形容這樣的情境,就像被籠罩在社會無形的 壓力底下,即使從小媽媽就會自然和她說越南 話,但她小時候相當排斥學習越南語,「就是根 本不想學,可能覺得那是次等文化吧。」 在國高中階段,曉林心境開始產生變化。媽媽 創建桃園市越配權益促進會,協助新住民適應 生活,母親富有正義感的形象就此深植在曉林心 中。她認為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像是姊妹般,時常 與媽媽分享生活大小事,「我都會說我想當越南 外交大使!」曉林笑著說,媽媽聽到她說這些 話,也會特別欣喜。

曉林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原本自己的生活漫無目 標,在高中歷史老師的鼓勵之下,她才開始頻繁 參與媽媽為越配辦理的活動。從身為旁觀者到深 入認識越南文化的過程,曉林認為歷史老師是她 的恩師之一,除了促使她積極接觸東南亞文化, 也是讓她逐漸建立自信的重要契機。 自此之後,曉林會要求媽媽帶她回越南玩,但哥 哥曾經被言語霸凌,排斥接觸東南亞文化,所以 多數時候都不願同行。曉林坦言,哥哥在求學階 段遭受同學不友善的對待,也沒有遇到特別的老 師給予啟發,在環境影響之下,對新住民子女身 份的認同感自然會與她不同。 曉林從國小的「打死不講」,到國中開始會和同 學提到媽媽是越南人,高中、大學階段則在自我 介紹時就直接告訴大家。YM第一次見到曉林時 說:「她說話有散發出一種自信的光芒。」如今 她能用堅定的眼神訴說自己的故事,「我覺得自 己是臺灣人,有時候也是越南人。」

27


∣Culture

媒體報導中的新住民子女,常有著勵志、逆勢翻 轉的經歷。YM在學測放榜後,陸續接受過三次採 訪,但是報導內容卻與他原話有所落差,「記者 就寫說我想讀什麼系,因為想要為外配發聲。」 他苦笑表示,自己的考試成績、想要就讀的科系 都與新住民子女身份無關,但是媒體卻刻意連結 兩件事。 饒曉林則對YM的經驗特別有共鳴,由於媽媽成立 越配權益促進會,因此她也有過兩次受訪經驗。 饒曉林表示,自己有時放學後會到媽媽的小吃店 幫忙,但在報導中卻被寫成「每天都到店裡幫 忙」,與她原話並不一致。 YM補充,媒體為了讓新住民子女的新聞醒目些, 「會基於現實過度渲染,有點過度誇張化。」 他認為,媒體會替新住民子女塑造一種「力爭上 游」的形象,常在報導中強調其弱勢家庭背景以 及勤勉讀書的特質。YM提及,當時有同學分數比 他高,「但我的版面跟篇幅卻比較多,讓我覺得 不太好意思。」

28

饒曉林則認為,媒體只關注新住民子女的學業表 現,「明明有在別的領域發展不錯的新住民子 女,但是媒體好像只報導成績。」在饒曉林的受 訪經驗裡,也都被記者問到「你讀書很用功嗎」 和「你在店裡幫忙完會寫作業嗎」等問題。她在 受訪完後,都會再次仔細思考自己的身份、自己 與媽媽的關係,「我會想想自己能幫忙媽媽做些 什麼。」 YM以玩笑的語氣無奈地說:「那些報導算是我的 黑歷史吧。」他希望記者能夠多給予受訪者一些 隱私。他認為,記者的提問內容都很相像,也都 隱含著新住民子女被貼上弱勢標籤與背負社會期 待的意涵,讓他備感壓力,這些經驗也讓現在的 YM比較抗拒接受媒體採訪。

「當人認同自己的身分,就會去選擇自己想要 的。」來臺灣近20年且在政大教授越南語的陳凰 鳳,以這段話解釋她兒女學習越南語的動機。


回想起十年前,陳凰鳳詢問同學選修越南語的原 因,大多數人都回答:「覺得這語言很酷。」沒 有人提及關於自己家庭方面的事。數年過去,當 她再問同樣問題時,有一位同學自信地告訴她: 「我來學越文,因為我媽媽是越南人!」教書這 麼多年,她第一次聽到這種回應,當下的感動無 以言喻,多年來致力提升臺灣對新移民態度的努 力,好像在跨文化家庭子女的身上得到回饋。 針對「新二代」這個慣用語,陳凰鳳說:「我很 不喜歡新移民二代這個詞。」她解釋,如果強調 「新二代」的話,那就代表有「舊二代」,現在 社會有富二代、貧窮二代等稱呼,「一定要把小 孩區分嗎?」她認為,以新二代稱呼在跨文化家 庭中成長的小孩,他們會就此被父母背景貼上標 籤,然而「他們明明都是在臺灣出生、長大,跟 你我並無分別。」

媒體報導常緊抓「新二代」這個身分,欲追問出 大眾既定印象中的故事,這讓YM備感不適,他 說:「不希望跟別人不一樣。」不希望被用以異 樣眼光看待,更不願別人只看到他「新住民子 女」的身分角色。但也有人能自信表示自己和別 人不一樣,像是王韋鈞會說:「自己的特別沒有 什麼不好。」 回顧所有訪談,受訪者都曾提及「我和別人沒什 麼不同」或「我就是和別人不一樣」諸如此類的 話,兩種意見看似衝突,但實際上他們在追求同 個目標。前者強調想要被平等對待,後者則顯 示,每個個體必然有差異,唯有人是平等的,人 們才能互相理解並肯認彼此的不同。對於新住民 子女而言,他們也擁有權利,自在選擇展現或不 展現其家庭和自己何處特別。

29


∣Gallery

宿舍中的異國美食

30


5

10.1K

posts

followers

5

following

Message

nccuvos

在異地讀書,最怕水土不服,外籍生來臺都會自母國攜帶什麼以解鄉 愁呢?日本茶泡飯、韓國零食、泰國辣椒醬、香港維他奶、馬來西亞 美祿......走進外籍生宿舍,其櫃上、抽屜裡必能發現他們思鄉的線 索,這些同時也是異地求生的能量補給品。除此之外,當他們遇上臺 灣特有的飲食文化時,又會擦出什麼新火花呢?畫面鏡頭拉近,讓我 們一窺外籍生的美食世界。

記者/林亭、阮怡婷 編輯/周慈萱、簡毅慧、阮怡婷 攝影/金喆義、陳貞蓁、陳雅婷

35

4

#foodgram

31


∣Gallery

Beverage

一啜一飲 喝得到的家鄉味 美

祿對我來說是人生必備的物品,」來自馬 來西亞的傳院一張芷薇,眼神一亮、提高 聲量地強調:「我們是從小喝到大的。」對在異 地求學的外籍生而言,他們能夠在飲品中嘗到家 鄉味。張芷薇分析,臺灣的美祿比馬來西亞的美 祿少了一種香味,而且味道偏甜,「所以喝臺灣 的美祿,只能嘗到一種甜味。」

32

馬來西亞人從幼稚園或小學就會開始喝美祿, 美祿對他們來說是早餐兼消夜。「有些人每天 都喝,」張芷薇說:「我的馬來西亞室友就是這 樣。她不只會喝美祿,還會把美祿直接倒進嘴裡 吃。」張芷薇大約一週會喝三次,「我來臺灣時 只帶一袋,大概只花兩個月就喝完。」現在她宿 舍裡存放的美祿,則是馬來西亞朋友送的。


對於來自香港的傳院一梁淙澤,維他奶是從小到 大都會喝的飲料。由於維他奶的價格比一般飲品 便宜,中小學販賣部都有販售,港生「甚至會當 水來喝」。梁淙澤來臺讀書前,以為沒有維他奶 還能適應,但隨後他就掛念起維他奶,「所以先 前回香港時,我就帶24盒維他奶過來。」現在只 要想念維他奶的味道,他就會開一盒來喝,每兩 三天就會喝一次。

在期中、期末,港生也會互送維他奶作為歐 趴糖,梁淙澤笑稱:「所以我送維他奶出 去,自己也收到維他奶。」 圖/陳雅婷攝

33


∣Gallery

加對調味料 臺食也有泰風味

蘇姵禎擁有許多小零食(左)及異國風味的調味料(右),從上到下依次 是小魚乾、乾辣椒油,以及媽媽親手製作的豆瓣醬。 圖/陳雅婷攝

外籍生在異地求學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口味不符的問題。「如果把家鄉的辣椒醬加 到飯或麵裡面,就會有家的味道。」來自泰國的傳院一蘇姵禎表示,為了調整臺式料 理的口味,她從泰國帶來幾罐辣椒醬,只要加小小一杓,味道就比加幾大杓臺製辣椒 醬還要辣,「像大汗跟重慶酸辣粉,我辣度已經加到六了,還是覺得不辣。」 「泰國辣椒醬是把辣椒拿去曬乾後,拿很燙的奶油邊倒邊攪拌做成的,」蘇姵禎解 釋,「不像韓國是用發酵的,口味偏甜。」她強調泰國的辣椒醬比韓國的辣。蘇姵禎 也從家裡帶來豆瓣醬,由於母親來自中國,此款豆瓣醬偏中國雲南風味。她還有買泰 國的綠咖哩醬包,比臺灣的綠咖哩辣許多、也沒有那麼甜,料理完後就會嘗到泰國的 辛香辣味。

34


住在宿舍的蘇姵禎經常使用快煮鍋調 理綠咖哩料理,訪問過程中她也熱情 邀約採訪團隊,下次一起品嘗她掌廚 的泰國味。 圖/陳雅婷攝

來自緬甸的茶葉豆是泰國人經常食用 的零食,除了直接當作零嘴,配飯吃 也十分開胃。 圖/陳雅婷攝

35


∣Gallery

榊暢輝母親規定他一天只能花費臺幣200元,有時為了節省零花錢,他就會去安九買10塊的白飯,配上 茶泡飯調味粉,回味日本的味道。 圖/陳貞蓁攝

方便型茶泡飯 簡單泡出日式主食 來自日本的外交一榊暢輝,則從家鄉帶回「茶泡 飯」的調理粉。他會先到嗶bo美食坊買白飯,再 加入熱水及調理粉,如此一來就可在忙碌之餘, 泡出一碗簡單的茶泡飯。日本人身體不適時也會 吃茶泡飯,因為白飯與熱水可以促進消化。 「茶泡飯的味道很豐富,」榊暢輝解釋道,「一 開始會嘗到梅子及鮭魚的味道,後來才會感受到 綠茶味。」來到政大後,榊暢輝每週大約會吃兩 次茶泡飯。對臺灣飲食尚不習慣的他,茶泡飯仍 為他的飲食主軸。

36


22

7

nccuvos

37


∣Gallery

罐頭零食擺滿櫃 韓生特講究辣醬口味 snacks 朴慶珉在傳院系學會交換 禮物時,收到臺灣的罐 頭、泡麵、醬瓜等食品, 與韓國的零食比較,食用 後他能體會到兩地的口味 差異。 圖/陳貞蓁攝

左邊為朴慶珉於系學會交 換禮物時收到的,右邊則 是韓國人都喜歡的海鮮烏 龍麵,麵條較粗,口味偏 重鮮辣。 圖/金喆義攝

38


朴慶珉的書桌上方擺滿各種來自韓國的零食、醬料、罐頭等,她表示剛來台時數量與種類更多。

走進傳院一韓國學生朴慶珉的宿舍,肯定會被她 櫃子上滿滿的韓國零食、罐頭震懾。舉凡杯麵、 方便飯、泡菜、牛肉、辣椒醬、辣炒雞麵、海苔 粉、芝麻葉小菜、炒魷魚乾、鮪魚罐頭,各式韓 食小物應有盡有。這些零食不僅是朴慶珉從韓國 帶至臺灣的,其中有些是她妹妹及高中同學來臺 時,順便帶給她的;甫開學時,她母親也有從韓 國寄零食至臺灣。 鮪魚罐頭是朴慶珉的最愛,韓國的鮪魚罐頭有原 味與辣味、蔬菜口味之分,她偏好原味,「以前 在家時如果不知道要配什麼小菜,就會加一些鮪

圖/陳貞蓁攝

魚罐頭。」她現在吃飯時,有時也會加一些鮪魚 罐頭進去。且她還備有一款韓國方便飯,內容物 為黑米及白米,經微波後即可食用,她喜歡以飯 食搭配芝麻葉小菜或罐頭下肚。 朴慶珉對辣椒醬很講究,她存有兩個口味的辣椒 醬,分別為原味與加醋的辣椒醬。她補充,加醋 的辣椒醬專門用於海鮮食物。朴慶珉去「高句 麗」韓式料理店用餐時,則會自備原味辣椒醬, 「因為臺灣的韓式餐廳的辣椒醬都偏甜。」

39


∣Gallery

異國現 新歡 外籍生 也著迷 的臺食 榊暢輝來臺後最中意的飲品就是珍珠奶茶。他表 示,日本最近新開很多飲料店,但是小小一杯珍 奶要價高達臺幣100元,讓他買不下手。 來到臺灣後,他最喜歡喝去冰半糖的珍奶,因為 去冰的話,就少掉冰塊的體積,喝到更多奶茶, 他說:「在日本,即便是點去冰的奶茶,飲料的 量還是很少。」榊暢輝認為,臺灣的珍奶大杯又 便宜,珍珠「QQ」的口感在日本也不常嘗到,這 是他喜歡珍奶的原因。 由於馬來西亞沒有滷味,所以在品嘗過師大夜 市及安九食堂的滷味後,張芷薇就此愛上臺灣滷 味。「安九滷味真的是我在九舍唯一的安慰。」 張芷薇如此形容滷味的重要性。在滷味的眾多配 料中,張芷薇最喜歡王子麵,因為她在馬來西亞 從未吃過。此外,內臟、香腸與肉丸也是她平常 會夾取的配料。

臺灣人吃滷味常見的配料—王子麵,是張芷薇每次必夾 的配料之一,「王子麵煮過後就會吸湯汁,而且口感軟軟 的很好吃。」 圖/金喆義攝

40


nccuvos

港生梁淙澤來臺後,十分喜愛臺灣早餐店的蛋 餅。他表示,在香港的臺灣餐廳會賣蛋餅,「 不過那邊賣的蛋餅比較難吃,搭配的調味料是 辣醬也很奇怪。」 梁淙澤說:「臺灣早餐店的蛋餅搭配醬油膏, 很神奇也很好吃。」他表示,香港人吃早餐的 習慣與臺灣非常不同,香港人如果趕時間的 話,早餐就吃飲料配麵包,而且邊走邊吃;有 時間的話,就去茶餐廳吃一碗麵加上吐司或奶 茶,與臺灣人吃早餐習慣大不同。

41


∣Gallery

熟悉的家鄉味 得以撫平思鄉之情 外籍生來臺讀書,飲食習慣的差異絕對是他 們生活中一大挑戰,因此他們就需要開發出 專屬自己的「生存之道」。韓生朴慶珉幸運 地能在臺灣尋到熟悉的家鄉味,受訪當天, 她與同學一同前往高句麗用餐,享用她思念 的韓式料理「銅盤烤牛肉」。朴慶珉第一次 到高句麗用餐,是因為有同學介紹,「她問 我想不想家,我說很想,她就帶我來了。」 她認為,高句麗料理的味道、肉品質地都與 韓國無太大差異,但唯獨辣度不太夠,所以 她會自備辣椒醬,這就是她適應臺灣飲食的 方法。泰生蘇姵禎也是自備辣椒醬以調整食 物辣度,日生榊暢輝自家鄉帶來茶泡飯調味 粉,馬來西亞生張芷薇與港生梁淙澤則備有 家鄉飲品。離鄉越遠、水土風情相差越大, 外籍生就越需要屬意的母國食品維生。他們 在嘗到熟悉的故鄉口味後,除了胃得以滿足 外,思鄉的心也能被撫平。

剛來政大時,是朋友邀請朴慶珉到 韓式料理用餐,現在則常常由她主 動邀約同學。 圖/陳貞蓁攝

42


43


總編輯  阮怡

副總編輯 徐湘芸 周慈萱 記者

陳子瑜 李宜恬 許雅筑 林 亭 游九思  陳之琳 許靜之 邱亭珊 劉于 編輯

周慈萱 吳卓玲 簡毅慧  趙姿晴 楊奇勳 徐華 攝影

孫晨哲 江張源 彭勝緯 陳貞蓁 吳沛珉  金喆義 林昱辰

聿庭 陳雅

出版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

粉絲專頁

官方網站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