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 參與式規劃設計方法

Page 1

議題導向敘事力與設計思考之跨域創新教學發展計畫

參與式規劃設計方法 開課教授 張秀慈


Participatory

參與式規劃設計方法

課程宗旨 1. 依空間規劃專業需求導入參與 式規劃設計相關理論及方法 2. 透過課程實作與專案發展熟悉 方法之應用 3. 理解不同規劃階段與尺度可應 用之規劃設計方法 4. 轉化參與式規劃設計工具於個 人規劃、團隊工作與專業應用

課程介紹、內容、目標 在強調團隊共創、公民社會、跨域治理的脈絡下,「 參與」不再是單向的資訊傳遞或單一的規劃過程步驟,如 何規劃與設計參與,促進參與者在過程中的彼此認識、啟 動對話、建立共識建立、規劃行動與促進協作等,乃當代 規劃師需要具備的核心職能之一。本課程以概論的形式, 從空間規劃專業需求的角度切入,系統性地針對參與式規 劃設計領域中已發展成熟的學科及應用取向來進行簡介, 透過團隊動力、人本環境、社區發展、設計思考四個相關 主題,協助同學探索跨尺度、跨領域的參與理論與方法, 透過講義授課、課堂實作、以及專案執行,結合歷史街區 之場域,協助同學以經驗學習的方式,透過做中學來深化 學習成效,希望發展以人為本,結合空間之表現與敘事能 力。

1


課程亮點 系統性地針對參與設計領域相關之學科及應用取向進行簡介 學習規劃與設計公民與社區參與相關理論與方法 透過專案執行協助同學以經驗學習的方式深化對方法之理解

教學方式 本課程包含四個模組,每四周為一個模組進行主題 式課程設計與教學,每個模組主題原則上包括三堂 講義實作課程以及一堂專題簡報課程,以做中學的 方式來深化學習成效。第一周將介紹除了課程介紹 外,將導入相關參與平台,協助後續課堂經營與知 識累積;最後一周將以 Gallery Walk和工作坊的方 式,以互動的方式協助同學整理反思課程學習之成 果。本課程亦將透過業師的協同教學,導入新興的 參與設計技術與經驗分享。

2


教師介紹

張秀慈 副教授 都市計劃學系 學經歷 美國羅格斯大學 都市計劃暨公共政策博士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都市計劃碩士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 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系學士 專長 城鄉再生、場所營造、社區規劃、參與方法、規劃 教育、政策評估

曾開設課程 大學部:都市規劃與設計實習 (一)、基本設計 (二)、 都市規劃與設計實習 (一)、社區規劃與地方行銷、 空間改造專題、都市規劃與設計實習 (五)、韌性社 區理論與實踐 碩博班:觀光與都市再生、國際都市規劃實習、參 與科技—引導與協作技術 通識課程:智慧綠生活 現開設課程 大學部:參與式規劃設計方法 碩博班:永續都市與地方行銷實習、都市計劃實習、 法規與都市形式、規劃專題研討(二) (四)

3


助教介紹

黃奕綺/景觀設計規劃專業/ 空間規劃與設計、平面設計、地理資訊系統

林 潔/都市計畫專業/ 空間規劃、社區之觀光發展與永續經營之研究

在參與式規劃設計方法這堂課看到學生轉 化過去傳統規劃的思維,並在學習理論方 法的同時,通過實作練習、大量的思考和 對話,並走入場域和辦理工作坊,這樣的 過程對於無論是老師、助教和學生皆帶來 許多刺激與想像。

與傳統的都市計畫理性規劃不同的地方是 在於,參與式規劃設計方法課程導入大量 的民眾參與方法,透過學習聆聽、站在使 用者角度、參與式工作坊及設計思考思維, 透過課程帶領學生學習來學習扮演引導者 的角色,讓規劃專業背景的人更接地氣。

學生組成 規劃與 設計學院 54人

4


課程 TIMELINE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模組三:社區發展 11/14-12/05 模組二:人本環境 10/17-11/07 模組一:團隊動力 9/19-10/3

以團隊建立方法:我的畫 像與我的使用手冊及分組 合作高峰經驗,引導學生 建立團隊默契,了解組員 性格如何幫助更好的分工 。

藉由「與大師學習」之人 本環境主題,讓學生閱讀 城市的意象、模式語言及 公共空間生活三本書,學 習辨識空間的感知及語意。

5

於社區發展模組,透過邀 請校外講師及引導師,導 入焦點討論與對話力的實 作演練,幫助授課學生在 新興的參與設計技術上的 厚實。


團隊動力

人本環境

DECEMBER

社區發展

JANUARY

設計思考

FEBRUARY

Gallery Walk 與課程反思 01/09 模組四:設計思考 12/12-01/02

讓學生在選定的場域上, 實際辦理一場參與式工作 坊。以設計思考及焦點討 論法,作為學生後續操作 工作坊討論的使用方法, 從中建立參與共創的實作 演練。

最後一周以 Gallery Walk 和工作坊的成果發表形式, 協助同學整理並反思課程 學習之成果。

6

學期結束


教學方法 本課程包含四個模組,每四周為一個模組進行主題式課程設計與教學,每個模組主 題原則上包括三堂講義實作課程以及一堂專題簡報課程,並以講授、實作與報告形 式進行。

講授 Lecture 首先以課堂授課方式 帶入實務經驗分享, 接著邀請業師參與, 引導學生未來可能面 對的社區參與形況; 再者,教授規劃典範 中的參與式、溝通式 及協調式規劃,強調 規劃師做為引導者的 重要性。

實作 Workshop 本課程以「做中學」 來深化學習成效,導 入許多參與規劃及團 隊共創工具,並邀請 業師以實作帶領學生 進行討論,最後每組 試辦參與式工作坊, 實際面對在參與式規 劃設計中可能遇到的 情形。

7

報告 Presentation 本課程除了課堂講授 與實作之外,學期將 分三次專題簡報,各 組依照操作場域的主 題並試辦參與式工作 坊後,進行學期期末 成果發表。


教學進程

1

2

3

團隊建立 以 CK Forum 和 Poll Everywhere 兩種線上互動網站作為課堂 參與及互動的媒介,並導入新興的參與設計技術,邀請國際引 導師及業師四名,藉由 SDGs 桌遊、焦點討論、體恤聆聽及設 計思考之互動式參與方法。

理論學習 以三本都市計畫經典著作:城市的意象、模式語言及公共空間 生活,讓學生學習辨識空間的語意及感知,引導他們成為觀察 者,了解城市的可辨讀性與使用模式。最後以限制簡報的時間 來培養學生的掌控能力與團隊合作,並帶出未來規劃者須面對 社區參與者在參與上的不穩定性,並學習做出相對的應對方式。

課堂實作 選定台南市中西區的三個場域:孔廟、赤崁樓與五條港周邊, 作為學生試做的範圍,以課程所閱讀的三本經典著作的操作內 容,各組辦理一場參與式工作坊實作,並於學期末做成果展現。

8


活動/講座集錦

對話力 2019/11/14—方雅慧老師 對話力是什麼?為一群人在一起相互了解,在彼此的差異中建立信任,透過談話產生正面的結果。 海聲人智教學教育基金會的方雅慧老師藉由授課實作讓學生學習如何藉由改變的過程更具包容性 與參與性,請學生分別扮演發言人、傾聽事實、傾聽感受與傾聽價值四種角色,以體恤式聆聽的 練習培養同理心、尊重自己與他人及發展客觀的觀察力,在對話過程中互相做經驗分享。

9


SDGs桌遊課 2019/10/03—張桂芬引導師 SDGs為聯合國發布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透過SDGs 桌遊的世界當成真實的世界,由「追求財富」、「享受悠閒」、「消除貧窮」、「環境保護」與 「社會正義」等目標卡來完成各自的專案,而每個專案都有經濟、環境與社會的條件,同學必須 依照專案完成來調整白板上的「世界狀態量表」,體驗團隊建立的過程,培養團隊意識,進而完 成學期課程的專案目標。

焦點討論 2019/11/21—Lawrence Philbrook 資深引導師 參與式規劃設計方法邀請 ICA 的費樂理引導師來講授參與科技的焦點討論法,ICA 的目標為運用 高度參與性的技術以促成創意思考、共識建立、決策促成以及團隊塑造。本課程透過焦點討論法 的客觀性(Objective)、反映性(Reflective)、詮釋性(Interpretive)及決定性(Decisional)之引導程 序,帶領學生以簡單直接的問題,藉由舉例及描述問題來開啟對話的後續可能性。

10


活動/講座集錦 設計思考 2019/12/12—College X 黃仲菁老師 設計(Design)是一個專門面對現實世界真實複雜 問題的專業領域與職業,學習設計思維,讓同 學可以體會充分探索問題,再來發展解答,解 決現實世界複雜問題。成功大學的College X黃 仲菁老師以三個階段逐步讓同學認識設計思考 。首先先從真實世界複雜問題,設計能幫上什 麼忙?的角度,讓學生察覺真實世界定義良好的 問題與定義不良的問題。 再者,那麼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又是什麼 ?設計思考由史丹佛大學的d-School發起,以五 個流程單元組成:同理心(Empathy)、需求定義 (Define)、創意動腦(Ideate)、製作原型(Prototype)及實際測試(Test)。設計思考是一個以人為 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 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 可能性。 最後課程以課堂實作-定義問題,藉由使用目 的來設計成大學生的腳踏車,帶領課程學生實 際操作設計思考模組的五大步驟。

11


團隊共創法 團隊共創法為文化事業學會(The 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ICA)的另一套帶領參與科技 的引導方法,由授課老師張秀慈老師運用團隊共創法帶領學生發展整合性的思考方式(包 含理性與直覺),來達到一個實際的團隊共識。同隊共創法是一套有架構的體驗活動,主 要有五個步驟: 1.內容介紹:佈置舞台 2.腦力激盪:激發新想法 3.組織群組:發掘新的洞察力/見解 4.命名群組:引導一個共識 5.決定群組之意義:確認決議 秀慈老師以一個焦點問題:如何讓本教室成為都計系學生最喜歡的學習空間? 帶領學生進行討論,最後設計出適合都計系學生的使用空間。

決定意義之成果展示

12


課程場域介紹 本課程選定台南市中西區的三個場域,分別為五條港文化園區、赤崁文化園區及孔廟文 化園區,為本學期大一基本設計課程之實作場域。本課程選擇相同實作場域,希望學生 以不同課程的觀點與方法切入,加強深化學生在場域多元面向與層次的學習;連結課堂 所學,以使用者觀點切入,加強公共空間之行為觀察與環境認知,並透過參與過程之問 題設計與流程設計,來進一步挖掘場域公共空間之議題與相關策略及行動之研提;並藉 由反思及課程回顧,來看見個人學習、社區發展與專業發展之關係。 1. 五條港文化園區場域範圍 以五條港文化園區為主要範圍,臨安路以東、海安路以西、成功路以南、民生路以北, 範圍內包含港墘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南港等。

五條港文化園區

13


2. 赤崁文化園區場域範圍 以赤崁樓為最大地標建築,範圍是西門路以東、忠義路以西、成功路以南、民生 路以北。

赤崁文化園區

3. 孔廟文化園區場域範圍 以孔廟為中心,連接附近主要的古蹟點與老街,大南門、府中街、延平郡王祠、湯德章 圓環、吳園等,範圍是永福路和忠義路以東、開山路和中山路以西、民族路以南、府前 路以北。

孔廟文化園區

14


課程期中成果 依循大一必修課《基本設計(一)》的作業場域及範圍:五條港文化園區、赤崁文化園區、 孔廟文化園區,運用前一個模組課程「與大師學習」的三本書,都市的意象 (The Image of the City)、建築模式語言 (The Pattern Language)、公共空間生活 (How to Study Public Life) 的內容進行場域資料分析與判讀。每個小組需擇定一個場域,根據原本所讀的書籍進 行操作,依各書的特性自選場域內合適分析的空間範圍。 1. 此作業重點在於場域基礎資料蒐集與分析,應用書本之分析方法解讀空間,去說明空間 的構成元素、特色、機能、動線、使用者行為及空間等內容。 2. 內容包括一手資料調查(如現地觀察和使用者訪談等方式)及二手資料調查,分析圖輔以 透視、文字敘述、照片(自行拍攝)和其他圖面方式綜合呈現,此階段內容將為下階段的 工作坊操作奠定基礎。

15


【五條港場域成果】

16


課程期中成果 【孔廟場域成果】 本課程的三個調查場域由11組學生依據課程要求之三本書籍的內容, 調查場域內的觀光人流移動情形與停留時 間、探討不同尺度的空間模 式、盤點城市的路徑(path)、邊緣(edge)、區域 (district)、節點(node) 與地標(landmark),以進行期中階段性成果的場域資料分析與判讀。

17


【赤崁場域成果】

18


課程期末成果 本作業為專題簡報II「當大師來到府城」之延伸作業,同學將運用「設計思考」的流程框 架-同理心、定義 問題、腦力激盪、製作原型、進行測試來辦理工作坊,根據各組所觀察 到的場域議題/特色,經團隊討論後擇一來發展改善或強化之設計方案。最後用參與力、 敘事力、表現力來邀請學生共評。

工 作 坊 暨 課 程 活 動 記 錄

19


五條港四組以觀光地之性質、神農街地方特色、國華街步行體驗及 如何提升行人使用開放空間誘因之盤點,搭配期中成果的三本課程 【五條港場域成果】 讀物,透過便利貼、圖像等,以此凝聚參與式工作坊的問題意識。

20


課程期末成果 【赤崁場域成果】孔廟文化園區三組以思考行人空間改善、孔廟園區地方願景概念 構想及以觀光客角度認識地方重要之特色來進行盤點,各自試辦 理了至少一場參與式工作坊,邀請學生及相關的人士一同討論未 來之可能性,藉由課程教導的引導工具方法來收斂成果。

21


【赤崁場域成果】 赤崁文化園區之參與式工作坊由學生主辦方提出有關赤崁周邊相關的問題,並且提供照片 作為輔助參考,引導參與者以觀光客的角度探訪赤崁公共環境之不足、動線議題及街道家 俱等,最後以海報形式呈現討論成果。

22


本課程與成果由國立成功大學「議題導向敘事力與設計思考之跨域創新教學發展計畫」經費補助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