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報製作與表達技巧
自我介紹
簡報學很重要的是如何把「代名詞」變成「名 詞」,說的是自己的故事,自我介紹也是講自 己的故事,如果連自己的故事都講不好,要如 何講別人的故事?
一般人的簡報連直覺的問題都沒有回答 一般人的簡報經常連直覺性的問題都沒有回答,例如:「性別平等從你
我做起,性別平等好觀念,家事分擔一起來。」,性別平等是什麼?家事是什 麼?
首先就是要定義問題,為什麼先從自我介紹開始?就是要從最了解的自
己開始,因為簡報不是用來討論,簡報是用來傳遞概念,不要期望簡報能夠討 論,每個人對於簡報內容的解釋不同,都有可能會影響到結果,所以簡報傳遞 的訊息必須是很直接。
我們都在收集資料、整理資料,以為這就是在做簡報
簡報最怕的就是收集很多資料、整理很多資料放上去,以為這樣就是很
精彩的簡報?答案是否定的,簡報就是要很直接把想法、觀念、概念,透過這 樣一個簡單的媒介傳遞出去,要很直覺性的回答問題,因此製作簡報第一件事
是 What is your question ?問題在那裡?如果連最基本的問題都還沒有確認, 就不要開始製作簡報。
簡報的優劣不取決於簡軟體技術的水平,而在於符合目的程度
簡 報 的 優 劣 不 在 於 簡 報 軟 體 功 能 或 操 作 技 術 有 多 成 熟, 無 論 是 使 用
Power Point 或 Key note,都不會影響簡報製作的結果,所以重點不是在設 計,而是在於提升有效資訊與內容。
簡報設計不等於全部,簡報學更不只是製作漂亮的簡報,重點在不斷的
提升資訊,利用簡報技術把重點呈現出來,讓觀眾第一眼就知道講者想表達訊 息。
簡報不會為你製造機會,但是好的簡報能夠為你掌握機會,比如研究所
畢業簡報就這麼一次,沒有人會願意多來幾次,而未來在職場、工作場合競爭
時,面對主管、老闆、客戶可能就只有一次機會,所以在簡報過程中,能夠很 直接的傳遞才是簡報學裡最重要的一件事。
簡報裡可不可以有自我概念?這是無庸置疑的,做喜歡的事情,透過簡
報讓喜歡的事情變得有價值,這是兩個不同的境界,例如喜歡攝影,在簡報風 格裡就可以充滿自己的攝影作品,但是一定要符合主題;同樣的,如果喜歡美 工、插畫、詩詞歌賦,只要適合簡報主題,都可以藉由各種方式提升其價值。 簡報學裡的三大重點―感同身受、學習重點、身歷其境
在簡報學裡有三個重點,首先是要讓觀眾能夠「感同身受」,第二是「學
習重點」,第三是「身歷其境」,從規劃完整的文案架構,開始去蕪存菁,再 透過美工設計畫出重點,最後則是練習口語化表達、練習語言能力。
簡報就是敘事力,要容忍各式各樣不同訊息來源,同一件事情、活動,
對不同的學生、老師、觀眾,都可以聚焦在不同事物,再從中延伸到自己的故
事,例如在對老闆簡報 A、B 兩種方案時,你的觀點未必跟老闆相同,要說服 老闆就要分析兩種方案的優劣,當老闆選擇任何一個方案時,再進行該方案的 結果報告,而不是與老闆討論兩種方案的內容如何修正。
簡報也經常因為語意不同產生誤會,JUST DO IT 就是發生在大陸的有趣
例子,很多人看到 NIKE 的品牌行銷宣傳文案後,就選擇進入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產業,到底是 IT ?還是 IT ?
以牡蠣作為例子 如果今天有一個題目是「牡蠣」,也叫做蚵仔,讀者會如何介紹?
從人文、文化,還是採蚵的立場開始?當一個主題出現時,可以從各式
各樣不同的面向來準備答案。
在 Google 搜尋時會找到這樣的介紹(如圖),這樣簡報介紹是否有符合
預期?或是達到介紹的效果?可能都沒有。
如果再加上一張牡蠣的照片,可能效果會有很大的提升:
換一種方式來介紹牡蠣 試著讓觀眾跟著你的思緒進行:
當韓愈第一次吃到牡蠣時寫下「蠔相黏為山,百十各自生。」這首詩,
韓愈在一個物產豐饒的地方,卻是每天都悲憤不已,就連飲食也是。
而劉恂寫的詩又是從一個生物角度來形容,請問這生蠔、牡蠣、蚵仔的
差別在那裡?
用文字敘述的方式來解釋可以嗎?另外也可以直接找一段影片放在簡報
中播放。
右圖這張簡報傳遞什麼樣的資訊? 除了牡蠣之外,這首詩也告訴我們 牡蠣的分級,越上面的價格越貴, 最上面的牡蠣稱為「巴隆」,也是 一種簡報傳遞訊息的方式,可以很 直接,也可以很隱約的表達。
以電影 X 情人為例 X 情人(Unknown Lovers)是在 1998 年上映的電影,女主角梅格.萊
恩(Meg Ryan)是我們當年的夢中情人,在劇裡引用海明威「流動的盛宴」 中的一句話,「當我吃下帶濃裂的海腥味生蠔時,冰涼的白酒沖淡了生蠔那微 微的的金屬味道…」,如果簡報只是這樣呈現出來,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嗎?
同樣是生蠔,如果換成用劇情的手法呈現,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但是
不同方式有不同的效果,端看簡報的目的與內容是什麼,電影有電影的手法, 文章有文章的手法,書寫有書寫的手法,都可以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去練習。
QR code
以一個敘述的方式為例 這兩句話很有意思,以前年代是「生活不只眼 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
方。」,因為物質生活不充裕,所以充滿期望、幻想與自我麻痺,但是新一代 的觀點不同,已經變成「沒錢,時間也不自由,就不要談詩和遠方。」,聽起 來似乎是比較實際。
但 是 從 這 張 簡 報 中, 你 的 感 覺 是 什 麼?
如果增加一點設計感?
更有心的人會把故事的來龍去脈說清
楚,這兩位大陸的代表人物,可能因
為大部分的觀眾不認識,所以無法反 應出要傳達的內容。
如果 50 年代換成是當時很流行的立皮 火車、CRT 電視機來做為代表物。
90 年代選擇高鐵為代表。
簡報中就可以看到三件事情,第一是主題,第二是設計,第三就是文案,
把強調的重點綜合在一起灌輸給觀眾,沒有多餘的訊息,也要避免去討論其他 事情。
如何做簡報的開場? 從文學的手法來看,陸劇軍師聯盟從頭到尾都在講「公無渡河,公竟渡
河。」,要如何對應這句話?
「墜河而死,當奈公何。」,摔死應
該的,這是很失敗的開頭,因為沒有 共鳴。
斜槓(Slash) 接下來就會談到「斜槓」,斜槓代表是全新、多元的人生價值觀,從跨
領域的角度來思考,就是把不同觀念整合在一起。
有一本書叫斜槓青年,就是開啟多重身份,斜槓代表好奇的本能,例如不
同的人在敘述牡蠣時,就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多樣性,斜槓不是表面,而是對
每一件事情都非常深入,如果想要創業,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 是什麼?要創造什麼知識產權(IP, Intellectual property)?能不能站上舞台
講出令人感動的演說?有沒有辨法做出能夠募資的簡報?這些事情都是一種斜
槓,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一些專業,當學習越深、越扎實,底蘊越來越厚的時候, 簡報就會越來越豐富,而且會使用更多的簡報技巧。
過程當中就會產生經驗,賈伯斯說過經驗就是將想法與知識做出聯結的關
鍵,每個人都具備各自的領域知識,然後開始對每件事情都能了解的夠深刻, 就這就是斜槓。
斜槓有什麼?這是筆者的斜槓,很多時間都在玩攝影、料理,還有教簡
報學,但是我的專業是寄生蟲學,然後做各種教學的研究。
聯合國青年界定是在 15 至 24 歲,所以目前是一個斜槓中年,我都可以
斜槓,為什麼你們不能?跨域專業知識越強,就會變的越來越斜槓,能力也會 越來越強。
換一種心情,對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說明方式,用斜槓精神來做簡報
學,因為面對的聽眾不一定是相同專業,有可能是另一種專業,如何在專業與 專業間整合,有效傳達目的與得到答案才是重點。 製作簡報前注意事項 – 解析度 製作簡報前要注意到電腦解析度、投影機畫素、有多少聽眾、地場大小、
字型大小等,把每一個可能的問題與細節都考慮清楚,因為這些都關係到要呈 現的資訊量多寡,而不是打開簡報軟體就直接開始整理內容。
首先簡報學是一種視覺傳遞,如何把資訊完整的傳遞給聽眾?重點就在於解像 力,也就是人眼能夠分辦細節的能力。
左圖是一張 30 x 33 像素(pixel)的圖片,每一格代表一個
pixel,當 pixel 越多時,所顯示的影像就越接近真實物體, 而 在 印 刷 時 選 擇 600 dpi、1200 dpi、2400 dpi, 也 就 是 每
平方寸有多少個點,因此 30 x 33 像素(pixel)也就是 990
100 ℅(30 x 33 pixel)
dpi。
同樣一張照片提高到 250 %,變成 75 x 82 像素(pixel), 可以發現變的更清楚,
200 ℅(75 x 82 pixel)
若是再提高到 300 x 330 像素(pixel),就會變的非常清晰,
這樣的改變就會直接影響到觀眾的視覺感受,因此同樣一張 圖片在製作簡報時都要考慮到品質。 1000 ℅(300 x 330 pixel)
製作簡報前注意事項 – 螢幕比例
接下來是關係到螢幕比例,不同的拍攝模式都有不同的比例,包括 4:3、
16:9 或是正方形都可以,如果今天的簡報投影只能播放 800 x 600,但是製
作時是 1920 x 1080,就會產生簡報圖片或內容格式變形,甚至是在播放影片 時無法完整呈現畫面,因此在製作簡報前都要考慮到這些細節。
在簡報製作前就要先考慮投影機比例,以 JP EPSON 為例,只能夠播
放 1020 x 768 或 800 x 600,這時候簡報製作的比例就不能設定為 1920 x 1080,否則可能會有變形或畫面無法完整呈現的問題。
攝影部分早期是 1:1、5:4,接下來愛迪生底片則是 4:3,當時最早的
螢幕就是接近於方形的 4:3,都是要符合攝影規格,一直到 135 膠卷才開始 出現寬螢幕,也就是 16:9,接下來的演進也手機、智慧型手機的發展,產生 非常大的連結。
在影音(視頻)部分,則是從傳統電視的 4:3,到 720 P 高清電視的 16:9、
超寬頻電視 21:9,另外電影則是有 2.39:1,例如在飛機上看電影時,左右 邊可能會被切掉,或是上下有兩條黑框。
在螢幕部份則是有 4:3、5:4、16:10、16:9,目前大部份都是採用
16:9,而簡報製作軟體 Power Point 有提供 4:3、16:9,Keynote 則是有 16:9,另外因為解像度提高,原本的 4:3 不再是 800 x 600,而是 1920 x 1440,畫質更清楚,都是會隨著使用習慣與軟硬體而改變。
若是 Power Point 4:3 與 Keynote 16:9,對應同一張風景時會有什麼
差異?接下來就會談到比例與解像度是如何影響資訊呈現。
左圖是 1080 x 1080(1:1)的安徽 齊雲山攝影圖。
改為 1350 x 1080(5:4)。
改為 1440 x 1080(4:3)。
改為 1620 x 1080(3:2)。
再改為 1920 x 1080(16:9)。
最 後 則 是 1920 x 822(21:9), 在
變化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畫面描述會 從聚焦到發散,在製作簡報時就要考 慮每一種比例要如何呈現與敘述。
傳統比例從 4:3 開始到 16:9,4:
3 最早在智慧型手機出現是黑莓手 機,iPhone 則是 16:9。
電腦螢幕則是從 4:3 開始,再演變
為 1024 x 448、1920 x 1080 的 16:9。
為什麼會如何演化?其實與人的視角有關係,早期技術沒有很好,所以
只能發展 4:3,以人類的視角來看就是被窄化,因為人類的水平視角是 190 度, 大過 180 度,所以會看到比較寬的範圍,但是垂直視角只有 120 度,所以高 度沒有太大的變化。
4:3 的簡報看到是圖左這種感覺。
若是調整為 16:9,在內容都沒有改
變的情況下,會覺得那一張比較好 看?每個人的看法不太一樣,端看要 敘述的內容而有不同,如果想聚焦在 某一個重點時,4:3 的呈現效果是 大過於 16:9,如何穿插應用也是相 當重要的手法。
製作簡報前注意事項 – 簡報底色 接下來是黑底與白底,黑色是沒有顏色,也代表沒有反應,一張簡報裡
不要超過四種顏色,除了圖片以外,否則會看起來五花八門找不到焦點,也稱 為噪音太大,很多攝影或影音網站都有關燈或深色主題的功能,目的就是讓視 覺能夠有集中的效果。
以左圖為例,可以看到一張白底搭配 4:3 照片的簡報。
若將白底換成黑底後,就可以很明顯 的看出集中的效果。
若是把照片換成 16:9 時,更可以
看到完整的全貌,一張簡報能傳遞的 訊息,會根據比例而不同,在設定一 張簡報的內容時,就要考慮到相關的 配置。
接下來的 4K、8K 甚至更高時,可以傳遞的資訊量是否更大、更多,也是
後續值得觀察的重點。
重新認識自己 有一位大陸作家路遙說過“平凡的世界 是普通人的世界,也是偉大的世
界”。因此接下來就先從重新認識自己、介紹自己開始,自我介紹會有一些重 點,如何重新認識自己,如何介紹自己?
首先的邏輯推演會談到「我是誰?」,有沒有認清我是誰?接下來就要
知道「我從那裡來?」,為什麼要自我介紹,為什麼要學習簡報學?接下來要 做什麼簡報?為了什麼目的?最後就是「我要去那裡?」,這些邏輯思考成立 後,就可以應用到很多地方。
下圖是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的名畫「WHO AM I ? WHERE DO I
COME ? WHERE AM I GOING ?」,代表的就是這樣的邏輯思考推演,例如 為什麼唸研究所?可能不是因為什麼遠大的理想,而是研究所畢業薪水較高, 就是要賺更多錢,這樣的邏輯思考沒有問題,把需求、目的講的很清楚。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把生到死畫在最不明顯的地方,從嬰兒經
歷中間的過程到老婦人,這一生的變化就是我從那裡來?我是誰?我要去那 裡?
1. 我是誰? 為什麼自我介紹很重要,有沒有辨法能夠隨時做自我介紹?交換 LINE 後
隨便傳個貼圖就結束?這樣怎麼開啟後續的關係?有一些非常厲害的人打開手
機,4 張、5 張或甚至 1 張簡報,可以很快速的自我介紹,平常就有準備才能 掌握機會。
為什麼我常用的畫面都會出現「辛老爺飯館」?不論是電腦、手機、臉
書等,甚至 Google 地圖上在台南、台北、上海、香港都有,反正曾經住過的
地方都有這些位置,這是一種自我滿足的虛榮,也是因為同學、朋友在我家吃 飯沒地方打卡,就開始出現這些地標,為什麼要談到這些?講的是如何標榜你 自己、介紹你自己,很多人在我簡報結束後,最有興趣的也是「辛老爺飯館」 這幾個字,就連繡有辛老爺飯館的廚師服,也是同學送的禮物,這些都是人與 人之間自我介紹的話題,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
我姓氏是「辛」,辛在古代是刑具,一邊可以割皮,一邊可以刺字,所
以辛字寫法要寫對,上面那畫要比下面那畫長,因為代表刀,剝皮的刀,這就 是辛的由來。
再來看到「我是誰?」,在製作簡報時也經常會更新自我介紹,也算是
對自己一生的回顧,1962 年出生已經算是一個老頭,雖然將近 60 歲的年紀, 還是在接觸最新的事物,1994 年到成大時有一部電影叫阿甘正傳,有一句話
非常有名“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為什麼人生像一盒巧克力?
金莎巧克力每一顆都一樣,但是這種巧克力每一顆內餡都不一樣、口味
也不一樣,所以簡報學表達的內容必須是要有文化背景,有時候笑話也不是每 個人都懂,因為沒有共同的環境或背景。
一直到 2012 年時一場重病,身上插上 11 條管子,但是很幸運的復活後,
就決定開始對人生有一些交待,因為很愛烹飪的關係,就開始展開全新的挑
戰,於是從辛老爺飯館開始延伸出老爺食單,寫下一百道菜的歷史,每天發佈 一道菜,然後也開始簡報學這條路。 請問你怎麼跟人家介紹自己?
左圖是我前往吳哥窟的飛機上,在經過赤 道上空時所記錄的一段影片,為什麼要記 錄?這裡我就會引用《真臘風土記》的記 載,結合影音與文字來敘述這個過程。
真臘國或稱占臘,其國自稱曰甘孛智。
今聖朝按西番經,名其國曰澉浦只,蓋亦 甘孛智之近音也。
《真臘風土記》
2. 我從那裡來? 我從那裡來?順著這樣的邏輯,於是開始陸續整理這些資料,也開始蒐
集介紹臺灣的影片,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是日本人眼中的台灣,當然有運用 到什麼技巧?能不能也運用在簡報?
臺灣在世界的這裡, 臺南在那裡?
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式可以介 紹臺南?臺南只有吃的嗎?最 難溝通的部分,用影片來說故 事最好。
從世界看臺灣,還是從臺灣看世界,角度、手法都不一樣,如果要介紹
成功大學,不會以臺南小吃或旅遊出發,對外國人介紹時,還是會以臺南國立 大學、陪育人材、知名畢業校友,或是重要貢獻為出發,
不論是自我介紹或是簡報製作前,平常就要收集相關素材,任何有興趣
的元素都可以納入簡報,運用不同技巧與方式來表達。
3. 我要去那裡 我要去那裡?我的故事就從這 11 條管線開始,作家黃崑巖說過一句話“不
想走完不起程”,當生命出現轉彎後,人生就會開始產生變化。
當你在自我介紹時,不要講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要試著從另一個角度
來看自己,這不是一個流水帳,要抓著聽眾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可以殺死一 隻貓,只要聽眾的思緒跟著你走,就能成功把概念傳遞出去。
人生會經過很多地方,有沒有試著整理曾經拍攝過的照片?你讀過很多
書、去過很多地方、拍過很多照片,將這些整合起來,就可以傳達出很多事情。 所以在製作簡報時是有目的,是能在簡報中被敘述的,談論的就是人、
事、時、地、物。接下來就會一一驗證。
你也可以跟我一樣,開始利用手邊資源去創造一些有趣的事情,我的
EMAIL 叫 hippo 河馬,雖然河馬看起來很可愛,卻是一種很兇的動物,很多 人叫我 hippo,所以我就開始用 hippo 這個名字,當「進擊的巨人」開始紅 的時候,我也創造出一個「進擊的河馬」,這件事就是要告訴大家,如何與當 代接軌、使用當代的語言,能夠與聽眾產生共鳴。
我這是以前我的辨公室,就是一個標準 的老師。
這是我現在的辨公室,已經開始轉換成 另一個角色。
任何人、事、物都可以變成素材,這是在 香港坐電車時拍攝的影音,當你坐在第一 排時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也會發現很多 有趣的事情,透過不同呈現方式、不同方 法、不同角度來表達同一件事情,這就是 敘事力很重要的概念。
以前大家都會這樣拍攝圖左團體照,要不
要改變成不同的拍法? 像不像是一群黑 社會?
左上這張照片是不是看起來很一般、很無聊?把所有金牌掛在身上不是更好玩一點? 這些照片都可以出現在自我介紹裡面,或是將來任何簡報題材中,簡報學最怕的就是 過於單純的思維模式,會跳脫不出原本的框架,才會有自己的想法,才會產出自己的 東西,所以接下來就會提到「去模板」,模板是別人的思維,不是你自己的思維。
查爾斯.韓迪(Charles Handy)說過一句話“在高峰時想到危機的人,
才是贏家。”,所以人生要開始慢慢轉換不同角度,換一種方式生活,換一種 角度思考,簡報的內容才會豐富,這也就是為什麼斜槓在簡報裡非常重要,要 深入你所喜歡的事物裡,如果很喜歡美食、料理,想做一個美食家都可以。
蘇軾的文學中有提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
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當您讀到這首詩詞時,腦中有沒有出現畫面?如果 沒有,這句話對你來說只是代名詞,要如何變成名詞?介紹蘇軾?介紹桃花? 介紹河豚?因為蘇軾也是位美食家,所以我會選擇另一種方式來介紹。
就是用吃來回答蘇軾的問題,「春江水暖鴨先知」就是緣頭鴨,「蔞蒿
滿地蘆牙短」就是蘆蒿炒臭干,「正是河豚欲上時」也就是河豚,這就是簡報 學演化的過程,把蘇軾的詩轉變成簡報,變成自己的故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 件事,不能一直講別人的故事,這樣才能夠侃侃而談。
我也曾經立志要做一名吃貨,這是在楊洲看到的大煎餅,我
不只吃過,也可以告訴好不好吃、製作方式或由來,這些過 程就是在充實自己,也會讓你的斜槓更有深度,於是也要看 很多有關於吃的書籍,把每一個興趣都當成學問來學習。
同樣的道理,長江也可以談長江三鮮:一個劇毒(河豚)、一個絕種(鰣
魚)、一個天價(魛魚)。
中國經典文學紅樓夢也可以談美食,其中 就 有 一 道 料 理 叫「 雞 髓 筍 」, 雞 髓 是 什
麼?如果用斷句來看,雞髓筍是「雞髓」、
「筍」,還是「雞」、「髓筍」,或是「雞」、 「髓」、「荀」?於是查遍各種書籍與網
路資料,發展臺灣居然有廚師做過這道料
理,於是就親自動手做出這道料理,其實 雞髓筍就是用雞湯去筍的水,把筍子削去 70 %,只剩下最裡面的 30 %,最後真的做
出這道料理,這就是一種實踐過程,每當 談到紅樓夢時,我就會有屬於自己獨特的
紅樓夢觀點,不是在說別人的故事,也不
是在敘述冰冷的數據,而是自己的故事, 有自己的元素與靈魂在裡面,這就是自我 介紹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原因。
喜歡料理可以看美食評論家逯耀東的書籍,或是陳夢因評論家,早期逯
耀東老師在臺大的魏晉南北朝文學課,修課人數只有 20 個人,但是另外一堂 中國飲食文化課,修課人數 100 人、旁聽有 300 人,為什麼逯耀東老師這堂 課這麼多人上?逯耀東老師提到吃美食,第一個是把身體、胃養好,而且要非 常能吃,這篇文章裡,你知道逯耀東老師吃下多少美食嗎?
這位老先生在一個晚下總共吃下 13 種 不同的料理,一般人可能沒有辨法, 不過這位美食評論作家最常講的一句
話是「沒事,嘗嘗而已,那有那麼厲 害?
於是我就開始身體力行,不是
開始大吃美食,而且開始創造「辛 老爺飯館」,從寫食單開始訓練
寫作能力,假設要寫不能超過 200 字的文章,但是要鉅細靡遺、圖文 並茂講出一個故事,有沒有辨法?
1 篇可以,2 篇、3 篇、10 篇或是
100 篇一直寫下去可以嗎?或許聽 起來很痛苦,但是日積月累就會功 力精進,於是開始結合生物學背
景,把相關的生物、解剖等各種知 識運用在食材處理,開始寫出各式
各樣的故事,可以從解剖談到殺魚,再來研究歷史,也可以把化學知識放在料 理來談,甚至是分子料理,藉由這些整合來創造不同的過程,同時把日常生活
中的事情記錄下來,開始整理、歸納,運用在自己往後的簡報內容裡,開始講 自己的故事,可以準備一本筆記本來記錄,例如我會把這道料理如何擺盤畫出 來,隨時隨地記錄下來,這是一種生活習慣,當你要製作簡報時,就會從中找 到靈感、思緒,這些記錄就會是「我從那裡來?」最重要的依據,因為記載各 式各樣的筆記、照片、影音等,最後都會構築成你的簡報。
例如這道「烏魚米粉」看起來很像是科技感 或是工業風,從不同的角度去嘗試挑戰自
己,就會有各式各樣、不同面向、不同思緒 來切入一個主題,然後再用科學或實驗的方 法來解釋這些現象,這些都是一種訓練模 式。
聽聽別人怎麼說 這是龔建嘉醫師,他用一個很好玩的 題目「我喜歡把手伸進肛門」,這樣 夠不夠嚇人?
他在講自己的故事,但是他選
擇用一個能夠讓人快速抓著重點的故 開始切入主題,為什麼要這樣做?
事,讓聽眾只會想到手與肛門,然後
開場時演講者與聽眾是站在兩個不同立場的人,演講者不論準備或演講
的時間都有限制,而且聽眾的注意力也有限,聽到沒有興趣的事情就開始滑手 機,所以如何引發聽眾的好奇心,跟著演講者的開場進入主題?如何讓聽眾相 信演講者講的事情?因此龔建嘉醫師就利用「我喜歡把手伸插進肛門」這件事
情,成功把聽眾帶入他的世界裡面,聽眾的注意力大約只有十分鐘,所以要思 考簡報的開場要如何快速的破冰。
陳畊仲醫師,他用的是另外一種開場方式,陳畊仲醫師很準確的以「廉
價醫療」來抓著聽眾思緒,也就是每個人都很關心的健保議題,在最短的時間 內吸引聽眾注意。
接下來是不要講太多內容、分章節很重要,一篇很長的論述在簡報裡就
代表沒有重點,有爆點才能有記憶點,陳畊仲醫師最大的爆點是什麼?就是他 在插管時,竟然拿出一支通馬桶的工具,如果有看完整場就會記得這一幕。
但是人的記憶力有限,容易開始
慢慢遺忘一些事情,可能今天已經忘記 昨天晚餐吃什麼,忘記昨天的課程內容 是什麼,甚至是一個小時前才聽過的簡 報,就已經忘記大半的內容,這是很現 實的事情。 聽聽老師怎麼說 接下來是 POWER 教師王政忠出
場,一場 17 分鐘的演講,他大概花
7 分鐘做自我介紹,整個過程不只
「我是誰?」,包括「我從那裡來?」 都講的很清楚,定位也很清楚,這是 一個邏輯推演的過程與連結,為什麼
重要?自我介紹最重要的定義在這裡,就是如何一開始跟聽眾拉近距離。
這是王政忠老師,是 SUPER 教師、POWER 教師、師鐸獎教師,只差還
沒有總統獎,影音裡有幾個重點,如果要從這段影音裡學習到技巧,就要從解 剖與分析內容開始,首先是 3 個唯一,包括貧窮、弱勢、偏鄉,目的在取得
共鳴,跟聽眾的共鳴,在那個地方長大的我就是這樣,所以也要回去屬於我的 地方。
想成為一位老師,取得聽眾的認同後,就要開始產生區隔,與貧窮區隔
後成為港都英語小天王、最強的 Ace 老師。
當成為一位老師又回到偏鄉,產生不如期望的記憶,還是脫離不了貧窮、
弱勢跟偏鄉,不斷反覆在堆疊這些事情,但是沒有離開原本的想法。
為什麼是我?老師你會不會回來?老師都在,沒有離開,這是整個演講
的重點,目的是從貧窮、弱勢、偏鄉延伸出希望工程。
當回過頭來檢視整個結構時,會發現後面的內容都是在支撐前面的故事,
貧窮、弱勢、偏鄉會不斷出現,「老師你會不會回來?」跟成為一個老師是相 關的,利用這些現象不斷反覆的推疊,後面章節也會提到「劇場理論」,就是 透過重覆推疊來融合與安排,因此重點就會圍繞在一位貧窮、弱勢、偏鄉的老 師身上。
在演講的過程能不能讓人產生畫面感?如果有認真看完王政忠的影音,
會發現過程是會不斷出現一些畫面,
簡報學很重要的是如何把「代名詞」變成
「名詞」,說的是自己的故事,自我介紹 也是講自己的故事,如果連自己的故事都 講不好,要如何講別人的故事?
看看導演怎麼說 從一件事情到一個演講,最後會有結果產生,在做簡報規畫時就要有這
種思維,絕對不會是單一事件,如何把事件連結起來變成故事?就如果我在介 紹自己時,從臺灣到臺南,從成大到我個人的事件,再介紹到我的未來,都是 一氣呵成連貫下來,每件事情都是有價值,任何一件事、一句話、一張照片, 都能夠變成可以使用的素材,也因此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地方。 傳說中的夢靨 第一個傳說中的夢靨就是要開始製作簡報,首先來看到網路上的一些簡
報模板,網路上很多可以下載的簡報,有非常多好看的設計與 icon,但是有
沒有發現很難使用?通常我都是只使用背景圖,因為整個模板不符合想要表達 的內容。
我常講人生不可以這樣過,簡報更不可 以這樣做,從現在開始練習去模板與去
格式,然後會再來談模板再造,如何運
什麼是模板?這個就是模板。
用自己的模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什麼是格式?就是依方格式進行排列,因此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部都拿掉。
為什麼做這個動畫?其實我也不太喜歡動畫,那為什麼做這張動畫?因
為代表我也會這種技巧,為什麼要去模板?因為很難發揮創意,模板上的圖未 必是符人需求的,為什麼要去格式?因為思緒會被限制在各種框框裡面,這裡 只能放文字?這裡只能放圖片?不要被限制著了,因此網路上各種模板就不要 亂用,或是花費時間尋找各種美工圖庫,到最後都會浪費時間收集一堆沒有用 的簡報。
因此開啟 Power Point 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始製作屬於自己的簡報,請選擇「空白」
格式,如果使用 Keynote 同樣也是選擇空白,沒有一張簡報傳達不了的訊息,要能 夠準備只做一張簡報的決心,簡報多不一定好,少也不一定好,重點在開始重新思考 如何規畫一張簡報。